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大全(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5 08:14:14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大全(20篇)
时间:2023-11-25 08:14:14     小编:梦幻泡

在解决问题时,要积极思考和倾听他人的建议,才能找到最佳解决方案。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我们需要对解决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希望大家在阅读这些总结范文时能够找到自己的启示和感悟。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篇一

1.知道平面镜的作用,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理解平面镜成虚像的原理,掌握平面镜成像作图法。

(二)、过程与方法。

2.体验实验探究中所用到的科学方法――等效替代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通过学生的交流活动,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的精神,初步形成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团队意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以及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2.难点:设计实验找到“虚像”,以及对“虚像”的理解。

【实验器材】。

1.教师用具:蜡烛、光屏、镀膜玻璃、支架、平面镜、直尺、量角器、多媒体课件等。

2.学生用具:蜡烛、镀膜玻璃、支架、刻度尺、平面镜、坐标纸等。

【教学方式】。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及讲授解析。

【评价设计】。

1.注重过程评价:注意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中各种能力和方法的考查和评价;

2.设计当堂检测题,检查学生所学知识和方法的掌握情况。

【教学过程】。

1.课前热身――复习导入。

小孔成像的成像特点及原理。

(1)已知入射光线,根据反射定律做出反射光线。

(设计意图:复习小孔成像及光的反射定律,为本节课平面镜成像原理、特点及虚像的判断方法做好铺垫。)。

2.新课教学。

模块一:通过观察活动,建立“像”的概念,明确平面镜的作用。

教师引导:利用课前热身2,巩固平面镜的第一个作用――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学生活动:通过平面镜观察自己或其它同学。

提出问题:你看到了什么?镜子中的“你”叫什么?

交流发现:看到了一模一样的自己(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或像)。

教师归纳:在物理学中,镜子中的“你”,叫做“像”;它不同于“影”。引导学生得出平面镜的第二个作用――成“像”,从而建立“像”的概念。

(模块设计意图:通过同学们的生活体验,使学生了解平面镜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建立“像”的概念,为后续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学习打下基础。)。

环节一: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

分组讨论:观察平面镜中的像,你认为像与物体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提出最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问题,便于学生理解问题和展开讨论。)。

环节二:提出猜想,交流发现。

学生活动:围绕着学案上的问题,边观察平面镜中的自己,边进行猜想。

学生交流:通过观察发现像与物之间左右相反、上下一致、大小相等/不等、像近大远小……(提示学生说明猜想依据)。

教师活动:整理学生的猜想,并进行归类:同学们的猜想主要围绕着像与物之间的大小关系和位置关系。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日常感受展开讨论,用最贴近学生生活的方式引导学生完成科学猜想。)。

环节三: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活动:分组实验、比较,选择合适的器材解决问题。

突破难点:利用镀膜玻璃不仅可以看到像,而且可以找到像,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利用另一支同样的蜡烛代替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便于比较大小关系。(请学生到讲台来,演示交流小组讨论得出的实验方案。)。

形成目标:通过上述过程使学生明确实验步骤,形成正确的实验方案,知道器材的选择和实验的操作步骤,以及在实验中观察、收集、记录相关的实验信息(或数据)的方法。

(设计意图:由于本实验的最大难度在于怎样找到“像”,因此,通过教师预设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构思,从而设计出正确的实验方案,让学生充分理解利用镀膜玻璃代替平面镜、利用同样的蜡烛代替像的原因――等效替代,体现科学方法教育。)。

环节四:进行实验并收集数据。

温馨提示: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具有普遍性、科学性,应改变物体与替代物的位置多做几次。

学生活动:根据最终确定的实验方案进行分组实验。

教师活动:巡视各组实验情况,并在多媒体上展示实验的基本过程,为在设计实验方面仍存在疑问的同学提供帮助。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另外,将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用多媒体呈现,确保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解决。)。

环节五:分析归纳。

学生活动:展示实验成果,并尝试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

教师引导:如果将对应的像与物的位置相连,会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请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培养学生对数据处理、归纳总结的能力;对于学生不易发现的“连线垂直”问题,教师可以进行适时的点拨,帮助学生发现这一特点。)。

环节六: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学生活动:根据实验记录得出结论。

教师归纳: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设计意图:交流提升实验结果,得出明确的实验结论,帮助学生理解实验结果。)。

环节七:评估(按课堂的实际情况进行讲解)。

课件展示:人眼在观察同一个物体时,视角会随着物体到人眼的距离发生变化,当视角变小时,就会感觉好像物体变小了。

(设计意图:此环节提出的问题是根据学生的课前猜想所随机制定的,如果学生没有提出像“近大远小”的特性,教师则没有必要人为的增加学生的认知难度来讲解此部分的内容。)。

(模块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进行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模块三: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建立“虚像”的概念。

教师引导:如果有木板把点燃的蜡烛遮住了,你有什么办法可以看到烛焰吗?

学生讨论:利用平面镜观察。

学生活动:尝试用光屏承接平面镜所成的像。

交流结论:通过类比小孔成像,初步得出“虚像”的概念。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类比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感知“虚像”的特点。)。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学习,寻找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交流学习成果。

教师活动:总结提高,利用多媒体展示“平面镜成像作图法”。

形成目标:理解虚像的概念,知道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掌握平面镜成像原理作图法,并能够结合平面镜成像特点规范作图。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学习,在学生已经对平面镜成像特点有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进一步的总结、提升,对于突破难点、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这部分的知识有很大帮助。)。

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关于平面镜成像的应用,引导学生分析原因。

学生活动:在教师举例的基础上,学生交流自己在生活中感受的关于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的'物理现象,尝试解释现象揭示本质,从物理走向社会。)。

3.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根据学生的交流成果进行归纳提升,形成本节课的知识体系。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构建本节课的知识体系,教师根据学生交流归纳总结的情况进一步提升,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

4.当堂检测。

1.利用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和光的反射定律,画出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图略)。

2.身高为1.6米的一位同学,站在平面镜前1米的地方,他在镜中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______;当他向镜面移近0.5米时,他与镜中的像的距离为______;像的高度是_______。

(设计意图: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简单的反馈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作为学生初中阶段第一次经历的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本节课在学习过程和方法上存在着很多等待突破的难点。例如在学生设计实验时:怎样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器材找到像的具体位置?怎样让学生自己发现可以用“等效替代”的方法比较像的大小关系?以及在实验结束后用什么方式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建立“虚像”的概念等等,都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加以合理的考虑和安排。

教师只有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做好铺垫,利用适时的提醒,使学生自己找到实验的方法和步骤,才能让学生感受到:他们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设计了实验的过程,他们在主动的解决问题、主动的探究,而不仅仅是被动的执行实验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实验的独特魅力。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篇二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因是光的反射。

3、了解虚像的的成因及与实像的区别。

4、初步了解凸面镜、凹面镜及其应用。

本节主要学习了平面镜成像,通过学习我们应该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了解虚像是怎么形成的,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在实验探究方面能够设计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了解替代法。初步了解凸面镜、凹面镜及其应用。

1、自己悟一悟:观察右图,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因是光的反射。通过平面镜成像原理图可以看出,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为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也可以理解成反射光线是由像点直接发出的。

2、仔细读一读:课本43页之探究,重点记住实验操作过程。(课堂上注意观察,思考教师演示实验)。

3、自己做一做:查找资料,弄懂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温馨提示:平面镜的成像总是与物体等大的。为什么我们离平面镜越远感觉所成的像越小?这是视觉造成的,就像我们站在路中间,越朝远处看路越窄一样。

4、想想议一议:

(1)看课本44页之虚像,对比小孔成像谈谈虚像与实像的区别:

(2)课本43页之想想议议。

5、仔细读一读:看课本244页科学世界初步了解凸面镜、凹面镜及其应用。

达标测试。

1、表面平的金镜子、玻璃板、表面抛光的金属板、平静的水面、大理石及透明塑料片等都能对光发生反射而成像。

2、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相等;像和物体的相等;像和物体对镜面来说是的。

3、一个人当他走面镜时,像与平面镜的距离,像的大小。一只小鸟在离湖面10米的空中飞行,它在湖中所成的像距该小鸟的距离是米。

4、利用凸面镜作为汽车观后镜是因为它可以光线,视野。

5、手电筒的反光装置相当于面镜,它对光线有作用。

1、如图,岸边的树在地面上有影子;小桥在水中有倒影。前者是由形成的,后者是由形成的。

2、在宾馆的长廊尽头的墙上安装了一块与墙壁等大的平面镜如图,这是利用了原理给人一种走进无尽长廊的感觉。

3、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如图所示,以为月亮掉进井水中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1题图2题图3题图。

a.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直线传播b.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c.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近。

d.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

4、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如图(a)在桌面上竖直放置一块玻璃板,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

(1)要想研究玻璃成像的特点,关键问题是设法确定像的位置,仔细想想,实验时具体的作法是:。我们这样确定像的位置,凭借的是视觉效果相同,因而可以说是采用了的科学方法。

(2)实验中为了判断烛焰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所采取的措施是。

(5)若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面的实验(填能或不能)进行。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篇三

平面镜成像这节课是在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基础上,立足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课程理念,来学习、探究、应用平面镜成像的。使学生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离不开物理。

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探究是八年级学生遇到的比较完整的一次科学探究,而对于平面镜成像是学生在生活中接触比较多,也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现象,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我是通过创设浇不灭的蜡烛这一魔术视频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乐于去讨论、猜想、设计并进行实验。从而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人,以达到现代教学的真正目的。

对平面镜成像问题,学生虽然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由于受生活经验的主观影响,往往会得出一些错误的认识和看法,在这一点上,教师要实际教学中特别要注意,要及时给予更正。比如物近像大,物远像小是许多学生的主观臆想,教学中可以从一下两方面来纠正。

(1)在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时,强调点燃的蜡烛虽然与平面镜的距离改变了,但未点燃的蜡烛还是和观察到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像和物的大小还是相同的。

(2)再通过作图来说明这一错误认识是视角问题,是由于人的错觉所引起的。这样既澄清了学生的错误观点和认识,又巩固和加深了学生对像和物等大的理解。

由于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因而对虚像这一概念也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也是教学中的难点。我在教学中是通过两个方面进行教学的。

(1)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与小孔成像相对比,说明像虽然都能通过眼睛观察到,但实像是实际光线所会聚的,是能用光屏承接到的,而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不能用光屏承接到的、且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因而是虚像。

(2)在学习习近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时,借助于作图分析说明发光点是怎样成像的,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所形成的,因而是虚像。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注意点拨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篇四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平面镜成像”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重点内容之一,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认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和应用。平面镜既与生活联系紧密,又是学生首次接触“像”概念,为“凸透镜成像”作了铺垫。所以,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确定本课的三维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3)理解平面镜在实际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感受探究的各个环节。

(2)难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虚像的概念。

课程标准提出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步骤,而八年级的学生物理探究能力比较弱,所以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是本课的重点。虚像的概念比较抽象,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因此,确定为本课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定律,已经具有前提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平面镜成像现象,但不知其物理原理,物理探究兴趣比较高。

三、教法学法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新的课程理念认为:在注重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应注意过程与方法。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根据新的课程理念,本课采用“科学探究”的方法,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实验探究——分析论证——交流评估——应用拓展等程序,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具体的方法:教师引导探究法,学生自主探究法,讨论法等。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篇五

1、观察自己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猜想平面镜成的像有哪些特点。

2、尝试设计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方案。

1、当光从一种物质射向另一种不透明的物质的界面时,会返回到原来传播的物质中,这种现象叫做光的____,在这种现象中光路是的。

3、镜面反射、漫反射都遵循定律。

1、观察自己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思考如下问题:

进行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学内容:自学课本p77,边阅读边观察图4.3-2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所需要的器材是:xxx。

(2)实验中使用玻璃板而不使用带水银的平面镜,为什么?

(3)实验中要求玻璃板如何放置?

(5)图4.3-2中的两只蜡烛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使用这样的蜡烛?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篇六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第二章光现象第三节的教学内容。现就教材、教法、学情、学法和教学过程五方面谈谈对这节课教学的一些设想。

1、地位和作用。

从教材编排看:本节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的基础上,学习认识平面镜成像,它是前两节课知识的应用;另外本节课学生将首次较完整的研究“像”这个概念,本节课的一些研究方法和思路,为后面一章研究凸透镜成像奠定了基础,所以,本节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因此《平面镜成像》是这一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几何光学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节教材主要安排了一个《平面镜成像》的探究实验,这是培养学生重视实验和归纳,提高学习能力的好素材。为今后做光学实验作了必要的准备。

2、目标。

课标对本节的要求是: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我将此课教学目标定为:

3)通过探究物、像和镜面三者之间的关系,领略平面镜成像中的简洁对称之美,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喜悦,增进学生探索自然奥妙的好奇和欲望。

3、重点和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究并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难点有两个:知识方面虚像概念是一个难点,因为“虚像”比较抽象,本身“看得见,摸不着”,这构成了本节的一个难点;而在探究活动中由于学生缺乏经验,思维能力不强,预计对于采用两个相同的物体,并且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的研究方法感到不易理解,这就构成了本节课的探究设计中的难点。

平面镜成像是学生在生活中接触非常多,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加之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对身边的事物存在着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这使本节课探究活动的实施具有了很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学生对平面镜成像虽然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他们往往容易受生活经验的主观影响,得出一些错误的认识,例如:他们会认为物体离平面镜越近,物体的像就越大,这是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的。

我将采用“统放结合”的半开放处理思路(对于学生理解普遍感到困难的“虚像”和“虚像的位置”,要“统”;对于平面镜成像的其他特点采取“半放”甚至“全放”的方法;所以本节课将主要采取学生自主探究实验和教师引导发现法以及集体思考法的教学方法。

教学辅助手段主要是多媒体课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使学生领会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科学探究,让学生从观察现象入手,在质疑、探究、观察、讨论、交流中学到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1、引入新课。

首先我将通过一个“水淹蜡烛”的实验引入新课(这一部分时间大约是5分钟)。

实验桌上竖直放一块平板玻璃,玻璃前放一只杯子内有一点燃的蜡烛,玻璃后面也放一只杯子,其内没有放蜡烛。这是我在课前准备好的,提前调节好,使学生通过玻璃可以清晰地看到前后杯中都有一支“点燃”的蜡烛。往后面的杯中倒水,当水面漫过烛焰时,发现烛焰并没有熄灭。“为什么?”这时学生可能猜到是“像”;如果没有猜到:我就拿走后面的杯子,再让他们观察,他们会发现在原位置仍能看到一只装有点燃蜡烛的杯子.这时他们会恍然大悟:原来是“像”!

由此引入课题。

这样设计的意图有三:第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第2引入平面镜、像、物体这些名词;3为后面在设计实验过程中顺利突破的将“平面镜改为玻璃”这一难点做一暗示,起到分散难点的作用。

2、组织探究。

第二个环节我将组织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教学,按照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发现问题、再完善实验设计、再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的顺序进行(时间大约是30分钟)。

在板书课题之后,我提出问题:“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及照镜子的感受,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通过这一问题使学生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角度去认识熟悉而又陌生的平面镜,从而产生探索的欲望,启发学生进行“猜想”。)。

[学生经过讨论、归纳]可能有下列猜想:(1)像与物左右相反;(2)物体离平面镜越近像越大;(3)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将这些猜想一一列在附板书上,因为这时后面探究的课题。

在猜想之后就是引导学生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这是突破探究过程中难点的关键。

首先由我提出:“如何来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呢?”以明确探究目的。

[学生:思考、讨论、分析]在设计中,学生可能对“怎样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感到困难,如果是这样,我将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我们怎样比较两个物体大小是否相等呢?”、“我们怎样来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是否相等呢?”再经过一番讨论,使学生明确关键就是找一个跟镜前物体完全相同的物体[替身物体]与像比较。

到这里学生就可以进行第1次实验了,在此我也设了一个埋伏:

同学们会在实验盒发现所需的器材:有平面镜、两支相同的笔、两只相同的棋子[注意玻璃板并没有出现在实验盒里]。

当他们做了一段时间后我就问:“同学们成功了吗?有什么障碍?”

学生在实验中会发现:从平面镜的正面看见了像,当想把“替身物体”放到平面镜后面的像位置上时,从正面只能看见像,看不到替身物体;从平面镜的背面呢,又只能看到“替身物体”,而看不见像,所以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接着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同时看见像和镜后的“替身物体”?”

[学生重新陷入思考、分析、讨论]。

此时可能会有同学受到引入新课时的“水淹蜡烛”的实验启发,想到把平面镜改为玻璃板做实验,就会同时看见像和镜后的“替身物体”。如果学生没有想到,可以提醒学生回想开始时的实验。

在这里我使学生通过实验的亲身体会,产生认知冲突,再联系已有信息,解决冲突,使之领会深刻,突破探究过程中的难点问题。

好!现在分发玻璃板,让学生重新实验,探究出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在得出像与物的关系后,立即用多媒体进行一个反馈练习,以纠正学生由经验得出的错误认识,加深像与物是等大的这一正确结论的印象。

在此之后我再提出问题“能否验证平面镜成像的其他猜想呢?”以引导学生进行下一步的探究。这些我将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实验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实验后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并进行针对性反馈练习。加深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理解与记忆。

从而完成本节教学的重点。

3、第三个环节学习虚象概念。(时间大约6分钟)。

我将利用理论分析、实验验证等教学手段把抽象化为形象,突破“虚像”这一学习难点。

首先借助多媒体课件,根据光的反射作图,进行动态分析,使学生从理论上知道平面镜成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形成的。并非实际光线形成。

接着再次演示把蜡烛点燃放在玻璃板前,并且用白纸放在玻璃板后面的“像”的位置上。会发现纸上并没有像,说明并没有光到达成像的位置,再次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确实不是实际光线相交而成的,使学生从实际中感受什么是虚像。

到此本节的新课内容学习结束。

4、课堂小结:

让学生概括本节课授课内容,概括出知识要点,提醒学生理解识记成像特点,并运用它解答目标中的有关内容。(时间大约5分钟)。

5、布置作业:(时间大约1分钟)。

1、布置课题为〈生活中的镜子〉这一研究性作业,让学生作有关的调查。

2、完成课后练习。

(1)像物大小相等;光的反射规律。

(2)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

(3)像与物连线与镜面垂直。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篇七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平面镜成像”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重点内容之一,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认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和应用。平面镜既与生活联系紧密,又是学生首次接触“像”概念,为“凸透镜成像”作了铺垫。所以,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确定本课的三维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3)理解平面镜在实际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感受探究的各个环节。

课程标准提出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步骤,而八年级的学生物理探究能力比较弱,所以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是本课的重点。虚像的概念比较抽象,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因此,确定为本课的难点。

学生在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定律,已经具有前提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平面镜成像现象,但不知其物理原理,物理探究兴趣比较高。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新的课程理念认为:在注重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应注意过程与方法。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根据新的课程理念,本课采用“科学探究”的方法,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实验探究——分析论证——交流评估——应用拓展等程序,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具体的方法:教师引导探究法,学生自主探究法,讨论法等。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篇八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探究的方法与合作学习。

(五)教学难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二、教法:实验探究法;提问法;谈话引导法。

学法:观察法;小组讨论法;交流法;实验法;实验分析法。

三、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器材:一块平面镜,一块玻璃板,两个铁夹作为玻璃板支架,白纸,光屏,一盒火柴,两支相同的蜡烛,刻度尺,笔。

教师演示器材:打火机两个,蜡烛两支,平面镜,平板,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吹蜡烛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引入新课。

教师:本实验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玻璃板,点明玻璃板我们称为平面镜,生活中常用的平面镜是镜子。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平面镜成像”。教师板书课题。(本环节学生怀着好奇心观看影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对什么是“像”有了形象、直观的认识)。

进行新课: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篇九

《平面镜成像》是教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三章光现象的教学内容。现就教材、教法、学情、学法和教学过程五方面谈谈对这节课教学的一些设想。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从教材编排看:本节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的基础上,学习认识平面镜成像,它是前两节课知识的应用;另外本节课学生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这个探究是学生遇到的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这个探究在整个初中物理探究性学习中起示范作用,本节课的一些研究方法和思路,为后面一章研究凸透镜成像奠定了基础,所以,本节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

2、教学目标及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我将此课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

(2)了解平面镜虚像的形成原因。

过程与方法。

通过“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过程,进一步学习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平面镜的物与像对称的讨论,领略平面镜中的简洁对称之美。

(2)使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成功的喜悦,增进学生探索自然奥妙的好奇和欲望。

(3)通过利用平面镜的小发明、小制作,认识平面镜在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确定。

教学重点是: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实验探究的方法与合作学习。

教学难点是:1、虚像的概念;2、平面镜成像原理二、学情分析。

平面镜成像是学生在生活中接触非常多,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加之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对身边的事物存在着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这使本节课探究活动的实施具有了很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学生对平面镜成像虽然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他们往往容易受生活经验的主观影响,得出一些错误的认识,例如:他们会认为物体离平面镜越近,物体的像就越大,这是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的。

三。教学用具准备。

学生分组器材:一块玻璃板,一张8k白纸,一盒火柴,两根等高的蜡烛,刻度尺,笔教师演示器材:火柴,蜡烛,玻璃板,光屏,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新的课程理念认为:在注重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应注意过程与方法。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根据新的课程理念,本节课的具体方法:

教师引导探究法,学生自主探究法,讨论法等。

五、学法指导科学探究法等效替代法六。教学程序。

(一)引入新课(5分钟)。

播放影片《红楼梦》中关于刘姥姥在宝玉房间照镜子的趣事片断。

教师:刘姥姥把谁看成了她的亲家母?学生:她自己。

教师:哪的自己?学生:镜中的。

教师:物理学中把刘姥姥照的那面表面是平的镜子称为平面镜;镜子外面的她称为“物”;镜子里面的她称为“像”.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平面镜成像”.由此引入课题。

(本环节学生怀着好奇心观看影像,感受“刘姥姥”第一次照镜子时颇有趣味性的表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避免了解释“像”是什么的困难,又对什么是“像”有了形象、直观的认识)。

(二)、组织探究(30分钟)。

在这个环节我将组织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教学,按照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发现问题、再完善实验设计、再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的顺序进行(时间大约是30分钟)1.观察,提出问题:

学生活动:学生照镜子,观察自己在靠近或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学生猜想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提供形象、直观的感性认识。)2.猜想与假设:

教师:通过刚才的观察,同学们猜想一下平面镜成像可能有什么特点?本环节学生可能提出很多猜想(允许有不正确猜想),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本节重点用实验验证学生提出的以下猜想:1、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2、像是“近大远小”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出示课件)并告诉学生,随着学习的深入将会逐步验证、学习同学们提出的其他猜想。然后介绍实验器材及使用方法。

3.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在猜想之后就是验证猜想引导学生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这是突破探究过程中难点的关键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1)如何选用器材?

主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确定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在设计中,学生可能对“怎样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感到困难,如果是这样,我将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我们怎样比较两个物体大小是否相等呢?”、“我们怎样来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是否相等呢?”再经过一番讨论,使学生明确关键就是找一个跟镜前物体完全相同的物体[替身物体]与像比较。

(2)如何确定像的位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未点燃的蜡烛放在成像的位置,直到看上去与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像的位置。

(3)如何比较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用刻度尺量出每次实验中两只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连接每次实验中两只蜡烛的位置,观察连线与镜面的关系。

(4)引导学生知道:一次实验有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至少要将蜡烛的位置改变一次,再重做一遍实验。这样要求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以免由于为了节省时间而忽略必要的实验环节,使学生形成以偏盖全的片面的思维方法。(出示课件:展示疏理后的设计方案)4、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1)实验前教师强调实验要领:玻璃板一定要竖直;后面的蜡烛与像完全重合;别忘记录物、像和玻璃板的位置及实验数据;实验时要注意玻璃板轻拿轻放,不要让蜡油烫到手,实验完毕要及时熄灭蜡烛。

(2)学生实验时,教师巡视观察,提供帮助,找到学生实验小组中有代表性的操作,收集实验过程中的问题,为交流和评估环节做准备。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物像连线与玻璃板所在直线,这两条相交的直线有什么位置关系?

5.分析论证:小组展示实验并在课堂上交流探究结果。此环节由学生自己总结,教师做适当引导,然后师生共同整理探究结果:

(1)虚像。

(2)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像和物的大小相同。

(4)物、像的连线跟镜面垂直。

(三)【平面镜成像原理】(时间大约5分钟)在得出了平面镜的成像特点之后,学生自然对成像原理有极大的了解渴望,而这一知识点却有着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这里我安排了用纸条模拟光束,理论分析等教学手段把抽象化为形象来进行难点的解决,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像物对称”这一成像特点。

首先我带领同学们一起用纸条模拟光束理解平面镜成像原理接着用多媒体课件,根据光的反射作图,进行动态分析,使学生从理论上知道平面镜成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形成的。并非实际光线形成。

(四)、课堂小结(4分钟)。

2.教师小结:平面镜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例如:平滑的桌面,平静的水面,平滑的金属面,它们都相当于平面镜。它们的作用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美丽的风景。(多媒体课件再现“桂林山水”的图片,并配以音乐)湖光山色美如画,这其中就有平面镜的巧夺天工。

(五)、布置作业(时间大约1分钟)。

1、搜集平面镜在生活和其他方面的实际应用,为下节课的交流做准备。

2、利用光在两平面镜之间多次反射,用身边的一些物品制作一个万花筒或潜望镜。

(六)、板书设计。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篇十

的生活实际联系十分密切。教材以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为主线,让学生经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体现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本节“平面镜成像特点”是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在通过实验得出平面镜成像的有关知识后,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释大量生活中的成像问题学生在经历此探究过程中,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和处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通过对平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对平面镜成像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但这个认识中由于视觉的问题存在一个误区“物体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小”,在实验中,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把此问题纠正过来。教学中,要通过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在日常生。

解。在探究实验中让学生通过观察镜中像和放在镜子后与物体大小相同的物体重合了,来体验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同时通过强调人眼对远近的物体大小感觉不同来加深对像和物体大小相等的了解。其次学生不能正确的理解平面镜成虚像的现象,通过在像的位置放在一个光屏,在光屏上得不到像来正确认识虚像。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通过实验探究和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结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动手与合作能力与习惯。

三、设计思想。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分析论证等科学探究的能力,使学生学习通过科学探究的方法去获得答案。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认识生活、解释问题。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和处理。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

3、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对平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五、重点与难点。

重点:设计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探究活动。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篇十一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探究的方法与合作学习。

(五)教学难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实验探究法;提问法;谈话引导法。

学法:观察法;小组讨论法;交流法;实验法;实验分析法。

学生分组器材:一块平面镜,一块玻璃板,两个铁夹作为玻璃板支架,白纸,光屏,一盒火柴,两支相同的蜡烛,刻度尺,笔。

教师演示器材:打火机两个,蜡烛两支,平面镜,平板,教学课件。

吹蜡烛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引入新课。

教师:本实验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玻璃板,点明玻璃板我们称为平面镜,生活中常用的平面镜是镜子。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平面镜成像”。教师板书课题。(本环节学生怀着好奇心观看影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对什么是“像”有了形象、直观的认识)。

由小时候照镜子到镜后找像引入学生活动:学生照镜子,观察自己在靠近或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老师表演照镜子,学生充当像(为学生猜想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提供形象、直观的感性认识。)。

教师提出本节课的探究课题:平面镜成像时,像的大小、位置跟物体的大小、位置有什么关系呢?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出示课件)。

)

1、设计实验:(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设计验证猜想的实验方案,并进行小组间的方案交流,,筛选出最合理的探究方案。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方法,并从中初步学会如何设计实验方案。(学生需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如何确定像的位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未点燃的蜡烛放在成像的位置,直到看上去与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像的位置。

(2)怎样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3)怎样测出像和物到镜面距离的关系。

引导学生知道:一次实验有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至少要将蜡烛的位置改变一次,再重做一遍实验。这样要求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以免由于为了节省时间而忽略必要的实验环节,使学生形成以偏盖全的片面的思维方法。(出示课件:展示疏理后的设计方案)。

2、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1)实验前教师强调实验要领:玻璃板一定要竖直;后面的蜡烛与像完全重合;记录物、像和玻璃板的位置及实验数据;实验时要注意玻璃板轻拿轻放,不要让蜡油烫到手,实验完毕要及时熄灭蜡烛。

(2)学生实验时,教师巡视观察,提供帮助,找到学生实验小组中有代表性的操作,收集实验过程中的问题,为交流和评估环节做准备。

(3)小组交流实验记录和数据,各小组派代表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4)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物像连线与玻璃板所在直线,这两条相交的直线有什么位置关系?学生很容易发现平面镜成像的又一特点:物、像的连线跟镜面垂直。

(5)再次点燃平面镜前的蜡烛,用光屏在后面接收,观察能否接受到烛焰的像。,得到平面镜成虚像。

学生阅读课本内容。

教师:烛焰发出的光,经过怎样的路径进入人眼,让我们看到像的呢?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解释平面镜成像原理:

烛焰上s点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眼感觉这些反射光线好像是从镜后的s’点发出的,人眼逆着反射光线看过去就看到了点s’,s’就是s在平面镜中的像。实际上镜后并不存在光源s’,进入人眼的光也不是由像点s’发出。像点s’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它不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我们把这样的像称为虚像。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像原理:

1、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光的反射。

2、像和物的大小相同。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篇十二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探究的方法与合作学习。

(五)教学难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实验探究法;提问法;谈话引导法。

学法:观察法;小组讨论法;交流法;实验法;实验分析法。

学生分组器材:一块平面镜,一块玻璃板,两个铁夹作为玻璃板支架,白纸,光屏,一盒火柴,两支相同的蜡烛,刻度尺,笔。

教师演示器材:打火机两个,蜡烛两支,平面镜,平板,教学课件。

吹蜡烛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引入新课。

教师:本实验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玻璃板,点明玻璃板我们称为平面镜,生活中常用的平面镜是镜子。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平面镜成像”。教师板书课题。(本环节学生怀着好奇心观看影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对什么是“像”有了形象、直观的认识)。

由小时候照镜子到镜后找像引入学生活动:学生照镜子,观察自己在靠近或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老师表演照镜子,学生充当像(为学生猜想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提供形象、直观的感性认识。)。

教师提出本节课的探究课题:平面镜成像时,像的大小、位置跟物体的大小、位置有什么关系呢?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出示课件)。

)

1、设计实验:(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设计验证猜想的实验方案,并进行小组间的方案交流,,筛选出最合理的探究方案。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方法,并从中初步学会如何设计实验方案。(学生需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如何确定像的位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未点燃的蜡烛放在成像的位置,直到看上去与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像的位置。

(2)怎样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3)怎样测出像和物到镜面距离的关系.

引导学生知道:一次实验有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至少要将蜡烛的位置改变一次,再重做一遍实验。这样要求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以免由于为了节省时间而忽略必要的实验环节,使学生形成以偏盖全的片面的思维方法。(出示课件:展示疏理后的设计方案)。

2、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1)实验前教师强调实验要领:玻璃板一定要竖直;后面的蜡烛与像完全重合;记录物、像和玻璃板的位置及实验数据;实验时要注意玻璃板轻拿轻放,不要让蜡油烫到手,实验完毕要及时熄灭蜡烛。

(2)学生实验时,教师巡视观察,提供帮助,找到学生实验小组中有代表性的操作,收集实验过程中的问题,为交流和评估环节做准备。

(3)小组交流实验记录和数据,各小组派代表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4)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物像连线与玻璃板所在直线,这两条相交的直线有什么位置关系?学生很容易发现平面镜成像的又一特点:物、像的连线跟镜面垂直。

(5)再次点燃平面镜前的蜡烛,用光屏在后面接收,观察能否接受到烛焰的像.,得到平面镜成虚像.

学生阅读课本内容。

教师:烛焰发出的光,经过怎样的路径进入人眼,让我们看到像的呢?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解释平面镜成像原理:

烛焰上s点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眼感觉这些反射光线好像是从镜后的s’点发出的,人眼逆着反射光线看过去就看到了点s’,s’就是s在平面镜中的像。实际上镜后并不存在光源s’,进入人眼的光也不是由像点s’发出。像点s’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它不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我们把这样的像称为虚像。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1、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光的反射。

2、像和物的大小相同。

1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供大家参......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篇十三

2、能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讨论,养成分析、概括的能力,设计实验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知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能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物理现象。

【重点】。

实验方案的设计。

【难点】。

器材的选用和方案的选择。

环节一:导入新课。

【问题导入】。

首先我会让学生思考:我们照镜子时,我和镜子里的“我”有什么区别?

由于学生自身的经验,学生很快答出:一样。那么我和镜子里的“我”到底有哪些地方相同呢?导入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解决这个问题。

环节二:建立规律。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根据日常生活的感知,介绍与平面镜成像中光的几个术语:

物:平面镜之外的物体。

像:平面镜里可以观察到的物体。

【提出问题】:

平面镜成像时,物和像有什么特点?

【作出猜想】。

(1)物比像大。

(2)物与像等大。

(3)物比像小。

【设计实验】。

(1)实验器材:两只相同的蜡烛,刻度尺,玻璃板,白纸。

(2)实验方案:

在桌面上放白纸,纸上竖着放一块平面镜,在玻璃板前点燃一支蜡烛,可看到镜中的像。

拿未点燃的相同蜡烛,在玻璃板后移动,直到蜡烛和像完全相同。

用刻度尺测量像和物的位置关系。

改变点燃蜡烛的位置,多测量几次。

【记录数据】。

环节三:巩固提高。

为什么在实验中只点燃一支蜡烛?

答:一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二是便于观察。

环节四:小结作业。

五、教学反思。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篇十四

从教材编排看:本节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的基础上,学习认识平面镜成像,它是前两节课知识的应用;另外本节课学生将首次较完整的研究“像”这个概念,本节课的一些研究方法和思路,为后面一章研究凸透镜成像奠定了基础,所以,本节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因此《平面镜成像》是这一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几何光学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节教材主要安排了一个《平面镜成像》的探究实验,这是培养学生重视实验和归纳,提高学习能力的好素材。为今后做光学实验作了必要的准备。

课标对本节的要求是: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我将此课教学目标定为:

3)通过探究物、像和镜面三者之间的关系,领略平面镜成像中的简洁对称之美,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喜悦,增进学生探索自然奥妙的好奇和欲望。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究并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难点有两个:知识方面虚像概念是一个难点,因为“虚像”比较抽象,本身“看得见,摸不着”,这构成了本节的一个难点;而在探究活动中由于学生缺乏经验,思维能力不强,预计对于采用两个相同的物体,并且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的研究方法感到不易理解,这就构成了本节课的探究设计中的难点。

平面镜成像是学生在生活中接触非常多,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加之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对身边的事物存在着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这使本节课探究活动的实施具有了很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学生对平面镜成像虽然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他们往往容易受生活经验的主观影响,得出一些错误的认识,例如:他们会认为物体离平面镜越近,物体的像就越大,这是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的。

我将采用“统放结合”的半开放处理思路(对于学生理解普遍感到困难的“虚像”和“虚像的位置”,要“统”;对于平面镜成像的其他特点采取“半放”甚至“全放”的方法;所以本节课将主要采取学生自主探究实验和教师引导发现法以及集体思考法的教学方法。

教学辅助手段主要是多媒体课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使学生领会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科学探究,让学生从观察现象入手,在质疑、探究、观察、讨论、交流中学到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1、引入新课。

首先我将通过一个“水淹蜡烛”的实验引入新课(这一部分时间大约是5分钟)。

实验桌上竖直放一块平板玻璃,玻璃前放一只杯子内有一点燃的蜡烛,玻璃后面也放一只杯子,其内没有放蜡烛。这是我在课前准备好的,提前调节好,使学生通过玻璃可以清晰地看到前后杯中都有一支“点燃”的蜡烛。往后面的杯中倒水,当水面漫过烛焰时,发现烛焰并没有熄灭。“为什么?”这时学生可能猜到是“像”;如果没有猜到:我就拿走后面的杯子,再让他们观察,他们会发现在原位置仍能看到一只装有点燃蜡烛的杯子.这时他们会恍然大悟:原来是“像”!

由此引入课题。

这样设计的意图有三:第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第2引入平面镜、像、物体这些名词;3为后面在设计实验过程中顺利突破的将“平面镜改为玻璃”这一难点做一暗示,起到分散难点的作用。

2、组织探究。

第二个环节我将组织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教学,按照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发现问题、再完善实验设计、再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的顺序进行(时间大约是30分钟)。

在板书课题之后,我提出问题:“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及照镜子的感受,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通过这一问题使学生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角度去认识熟悉而又陌生的平面镜,从而产生探索的欲望,启发学生进行“猜想”。)。

[学生经过讨论、归纳]可能有下列猜想:(1)像与物左右相反;(2)物体离平面镜越近像越大;(3)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将这些猜想一一列在附板书上,因为这时后面探究的课题。

在猜想之后就是引导学生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这是突破探究过程中难点的关键。

首先由我提出:“如何来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呢?”以明确探究目的。

[学生:思考、讨论、分析]在设计中,学生可能对“怎样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感到困难,如果是这样,我将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我们怎样比较两个物体大小是否相等呢?”、“我们怎样来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是否相等呢?”再经过一番讨论,使学生明确关键就是找一个跟镜前物体完全相同的物体[替身物体]与像比较。

到这里学生就可以进行第1次实验了,在此我也设了一个埋伏:

同学们会在实验盒发现所需的器材:有平面镜、两支相同的笔、两只相同的棋子[注意玻璃板并没有出现在实验盒里]。

当他们做了一段时间后我就问:“同学们成功了吗?有什么障碍?”

学生在实验中会发现:从平面镜的正面看见了像,当想把“替身物体”放到平面镜后面的像位置上时,从正面只能看见像,看不到替身物体;从平面镜的背面呢,又只能看到“替身物体”,而看不见像,所以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接着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同时看见像和镜后的“替身物体”?”

[学生重新陷入思考、分析、讨论]。

此时可能会有同学受到引入新课时的“水淹蜡烛”的实验启发,想到把平面镜改为玻璃板做实验,就会同时看见像和镜后的“替身物体”。如果学生没有想到,可以提醒学生回想开始时的实验。

在这里我使学生通过实验的亲身体会,产生认知冲突,再联系已有信息,解决冲突,使之领会深刻,突破探究过程中的难点问题。

好!现在分发玻璃板,让学生重新实验,探究出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在得出像与物的关系后,立即用多媒体进行一个反馈练习,以纠正学生由经验得出的错误认识,加深像与物是等大的这一正确结论的印象。

在此之后我再提出问题“能否验证平面镜成像的其他猜想呢?”以引导学生进行下一步的探究。这些我将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实验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实验后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并进行针对性反馈练习。加深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理解与记忆。

从而完成本节教学的重点。

3、第三个环节学习虚象概念。(时间大约6分钟)。

我将利用理论分析、实验验证等教学手段把抽象化为形象,突破“虚像”这一学习难点。

首先借助多媒体课件,根据光的反射作图,进行动态分析,使学生从理论上知道平面镜成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形成的。并非实际光线形成。

接着再次演示把蜡烛点燃放在玻璃板前,并且用白纸放在玻璃板后面的“像”的位置上。会发现纸上并没有像,说明并没有光到达成像的位置,再次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确实不是实际光线相交而成的,使学生从实际中感受什么是虚像。

到此本节的新课内容学习结束。

4、课堂小结:

让学生概括本节课授课内容,概括出知识要点,提醒学生理解识记成像特点,并运用它解答目标中的有关内容。(时间大约5分钟)。

5、布置作业:(时间大约1分钟)。

1、布置课题为〈生活中的镜子〉这一研究性作业,让学生作有关的调查。

2、完成课后练习。

6、板书设计。

(1)像物大小相等;光的反射规律。

(2)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

(3)像与物连线与镜面垂直。

以上是我对《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的一些认识,有不妥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篇十五

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道平面镜有成像和改变光路的作用,能够画出简单的光路图,能够简要地描述平面镜的成像原理,能区别实像与虚像。2、通过实验探究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与物的大小,及像与物的左右关系,进而归纳总结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能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设计和制作实用的器具应用于生产和生活。

3、能积极参与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研究,能应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并说明它在日常生活、生产、科研方面的广泛的应用。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共两部分: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各种面镜。文中共安排了两个活动,一个信息链接。主要是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既重过程又重结果。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道平面镜有成像和改变光路的作用,能够画出简单的光路图,能够简要地描述平面镜的成像原理,能区别实像与虚像。2、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与物的大小,及像与物的左右关系,进而归纳总结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能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设计和制作实用的器具应用于生产和生活。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观察交流法,归纳总结法。

【教学用具】平面镜,蜡烛(两根完成一样的),玻璃板,光屏,凸面镜和凹面镜。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用过平面镜,你曾用平面镜做什么?你知道什么样的镜子叫平面镜?让学生回答。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篇十六

1.知道平面镜的作用及成像特点,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2.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像原理和虚像。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就是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学习,体会科学探究的七个步骤,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和交流评估。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主要以学生分组实验、教师点拨为基本方法,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和分析讨论,逐步形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由于学生在小组实验中经历了科学探究的一系列过程,遇到困难时通过小组合作想办法解决困难,使学生体验到实验成功带来的乐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平面镜学生很熟悉。上课时可以让学生观察自己在平面镜内所成的像,进而提出问题让学生猜想平面镜成像有哪些特点。本节课所提出的问题,并不需要学生立即回答,只是为了引起研究兴趣,为进一步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必要的铺垫。目的在于要让学生通过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自己总结出规律,同时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印象,使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牢固。

1.知道平面镜的作用,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理解平面镜成虚像的原理,掌握平面镜成像作图法。

3.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1.经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

2.体验实验探究中所用到的科学方法——等效替代法。

1.通过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通过学生的交流活动,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的精神,初步形成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团队意识。

1.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以及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2.难点:设计实验找到“虚像”,以及对“虚像”的理解。

1.教师用具:蜡烛、光屏、镀膜玻璃、支架、平面镜、直尺、量角器、多媒体课件等。

2.学生用具:蜡烛、镀膜玻璃、支架、刻度尺、平面镜、坐标纸等。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及讲授解析。

1.注重过程评价:注意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中各种能力和方法的考查和评价;

2.设计当堂检测题,检查学生所学知识和方法的掌握情况。

小孔成像的成像特点及原理。

(1)已知入射光线,根据反射定律做出反射光线。

(设计意图:复习小孔成像及光的反射定律,为本节课学习平面镜成像原理、特点及虚像的判断方法做好铺垫。)。

教师引导:利用课前热身2,巩固平面镜的第一个作用——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学生活动:通过平面镜观察自己或其它同学。

提出问题:你看到了什么?镜子中的“你”叫什么?

交流发现:看到了一模一样的自己(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或像)。

教师归纳:在物理学中,镜子中的“你”,叫做“像”;它不同于“影”。引导学生得出平面镜的第二个作用——成“像”,从而建立“像”的概念。

(模块设计意图:通过同学们的生活体验,使学生了解平面镜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建立“像”的概念,为后续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学习打下基础。)。

分组讨论:观察平面镜中的像,你认为像与物体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提出最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问题,便于学生理解问题和展开讨论。)。

学生活动:围绕着学案上的问题,边观察平面镜中的自己,边进行猜想。

学生交流:通过观察发现像与物之间左右相反、上下一致、大小相等/不等、像近大远小……(提示学生说明猜想依据)。

教师活动:整理学生的猜想,并进行归类:同学们的猜想主要围绕着像与物之间的大小关系和位置关系。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日常感受展开讨论,用最贴近学生生活的方式引导学生完成科学猜想。)。

学生活动:分组实验、比较,选择合适的器材解决问题。

突破难点:利用镀膜玻璃不仅可以看到像,而且可以找到像,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利用另一支同样的蜡烛代替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便于比较大小关系。(请学生到讲台来,演示交流小组讨论得出的实验方案。)。

形成目标:通过上述过程使学生明确实验步骤,形成正确的实验方案,知道器材的选择和实验的操作步骤,以及在实验中观察、收集、记录相关的实验信息(或数据)的方法。

(设计意图:由于本实验的最大难度在于怎样找到“像”,因此,通过教师预设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构思,从而设计出正确的实验方案,让学生充分理解利用镀膜玻璃代替平面镜、利用同样的蜡烛代替像的原因——等效替代,体现科学方法教育。)。

温馨提示: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具有普遍性、科学性,应改变物体与替代物的位置多做几次。

学生活动:根据最终确定的实验方案进行分组实验。

教师活动:巡视各组实验情况,并在多媒体上展示实验的基本过程,为在设计实验方面仍存在疑问的同学提供帮助。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另外,将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用多媒体呈现,确保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解决。)。

学生活动:展示实验成果,并尝试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

教师引导:如果将对应的像与物的位置相连,会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请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培养学生对数据处理、归纳总结的能力;对于学生不易发现的“连线垂直”问题,教师可以进行适时的点拨,帮助学生发现这一特点。)。

学生活动:根据实验记录得出结论。

教师归纳: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设计意图:交流提升实验结果,得出明确的实验结论,帮助学生理解实验结果。)。

课件展示:人眼在观察同一个物体时,视角会随着物体到人眼的距离发生变化,当视角变小时,就会感觉好像物体变小了。

(设计意图:此环节提出的问题是根据学生的课前猜想所随机制定的,如果学生没有提出像“近大远小”的特性,教师则没有必要人为的增加学生的认知难度来讲解此部分的内容。)。

(模块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进行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教师引导:如果有木板把点燃的蜡烛遮住了,你有什么办法可以看到烛焰吗?

学生讨论:利用平面镜观察。

学生活动:尝试用光屏承接平面镜所成的像。

交流结论:通过类比小孔成像,初步得出“虚像”的概念。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类比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感知“虚像”的特点。)。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学习,寻找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交流学习成果。

教师活动:总结提高,利用多媒体展示“平面镜成像作图法”。

形成目标:理解虚像的概念,知道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掌握平面镜成像原理作图法,并能够结合平面镜成像特点规范作图。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学习,在学生已经对平面镜成像特点有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进一步的总结、提升,对于突破难点、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这部分的知识有很大帮助。)。

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关于平面镜成像的应用,引导学生分析原因。

学生活动:在教师举例的基础上,学生交流自己在生活中感受的关于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的物理现象,尝试解释现象揭示本质,从物理走向社会。)。

教师活动:根据学生的交流成果进行归纳提升,形成本节课的知识体系。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构建本节课的知识体系,教师根据学生交流归纳总结的情况进一步提升,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

1.利用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和光的反射定律,画出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图略)。

2.身高为1.6米的一位同学,站在平面镜前1米的地方,

他在镜中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______;当他向镜面。

移近0.5米时,他与镜中的像的距离为______;像的高。

度是_______。

(设计意图: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简单的反馈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作为学生初中阶段第一次经历的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本节课在学习过程和方法上存在着很多等待突破的难点。例如在学生设计实验时:怎样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器材找到像的具体位置?怎样让学生自己发现可以用“等效替代”的方法比较像的大小关系?以及在实验结束后用什么方式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建立“虚像”的概念等等,都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加以合理的考虑和安排。

教师只有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做好铺垫,利用适时的提醒,使学生自己找到实验的方法和步骤,才能让学生感受到:他们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设计了实验的过程,他们在主动的解决问题、主动的探究,而不仅仅是被动的执行实验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实验的独特魅力。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篇十七

预习目标:

1、观察自己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猜想平面镜成的像有哪些特点。

一、复习回顾。

1、当光从一种物质射向另一种不透明的物质的界面时,会返回到原来传播的物质中,这种现象叫做光的____,在这种现象中光路是的。

3、镜面反射、漫反射都遵循定律。

二、学生自学活动。

1.观察自己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思考如下问题:

进行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学内容:自学课本p77,边阅读边观察图4.3-2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所需要的器材是:。

(2)实验中使用玻璃板而不使用带水银的平面镜,为什么?

(3)实验中要求玻璃板如何放置?

(5)图4.3-2中的两只蜡烛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使用这样的蜡烛?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篇十八

1、认识平面镜让学生结合p51的图3-26阅读课文,认识平面镜。

2、活动1:镜前观像结合p52的图3-27,认真观察,并回答文中的问题。特别是对第二个问题,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当走近时,像变大;当远离时,像变小。

指出:要想准确无误地找出真正的像,就要弄清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选择器材:要根据需要。思考:为什么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呢?

2)进行实验:按p53的步骤进行。要注意认真观察,思考,并作出回答。根据实验观察,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完成文中的填空。现在,你能回答出上述问题的答案吗?请学生阅读文中方框中的内容。师生共同归纳。

3)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知道实像与虚像的含义。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二)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应用指导学生自学课文,了解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有关应用。结合p54的图3-31,认识潜望镜工作原理。师生共同归纳平面镜的作用:成像和改变光路。

(三)各种面镜让学生阅读课文,学习凹面镜和凸面镜的成像特点,及其应用。三、归纳小结通过本节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把本节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总结。四、巩固练习1、完成“自我评价与作业”。2、做本节的基础训练。五、反思本节教学过程中,有一小部分同学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探究过程,设计得不够细致,考虑得不够全面,导致操作过程及实验效果不够理想。另,在习题中,还存在一部分同学对平面镜成像作图存在意识不强,细节把握不到位,粗枝大叶的现象。这些在下节课要予以补充,纠正。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篇十九

1)正常人的眼睛观察25厘米处的物体最清楚,眼睛也不容易感到疲劳,若要使眼睛的像成在距离眼睛25厘米处,眼睛与平面镜的距离应为.

2)如图所示,平面镜m前有一个发光点s,s1是它在镜中所成的像,当平面镜转动一个角度后,像的位置为s2,试作出平面镜的新位置.

3)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桌面竖直立一块作为平面镜.实验时,要使镜后的物体与镜前相同物体的像完全重合,这是为了,从而能得到像与物等大、到镜面距离相等的结论.

4)池中水的深度是2m,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105km,月球在池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_____,水中的月是___________________像(填实或虚).

5)汽车后视镜是__________,而汽车头灯是利用_______________来反射光的.平面镜可以改变_________,如潜水艇上经常用到的___________镜,就是这种现象的应用.

二、选择题:

1)人逐渐向平面镜靠拢的过程中,人在镜中的像()。

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

abcd。

3)有些电工仪表的刻度盘上有一个弧形缺口,缺口下面有一面镜子,它的作用是[]。

a.读数时使眼睛处于正确位置.b.增加刻度盘的亮度.

c.检验仪表是否水平.d.便于观察仪表的内部结构.

a.倒影比真实景物略暗一些b.倒影比真实景物的清晰度略差一些。

c.倒影中人物排列的左右位置与拍照时的真实位置正好相反。

d.倒影中人物的身高比真实人物略大一些。

a.30b.45c.60d.90.

6)生物显微镜的镜筒下面有一个小镜子,用来增加进入镜筒的光强.如果小镜子的镜面可以选择,在生物课上使用时,效果最好的是:()。

a.凹型镜面b凸型镜面c平面镜面d乳白平面。

参考答案。

1.填空题。

(1)12.5cm。

(2)。

(3)玻璃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和测出像到镜面的距离.

(4)答:3.8105km虚。

(5)凸面镜凹面镜光路潜望。

2.选择题。

(1)c。

(2)b。

(3)a。

(4)d。

(5)b。

(6)a。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篇二十

这节课是实验探究课,我以学生“动”起来为主线设计教学,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主动探究的能力。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通过教师适时引导,自主构建获得知识,这不仅是教学本质的体现,也是学生形成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然。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精心设计有效的教学环境,以支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引导他们自主探索与问题解决活动,从根本上达到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本节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的基础上,学习认识平面镜成像的,它是前两节课知识的应用;另外本节课学生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这个探究是学生遇到的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这个探究在整个初中物理探究性学习中起示范作用,本节课的一些研究方法和思路,为后面一章研究凸透镜成像奠定了基础,所以,本节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现代心理学表明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而人的动机、欲望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诱发的,任何具备新颖性、冲突性,复杂性和不确定的现象都能够有效引发学习者的好奇心,给学习者提供一个持久而强大的力量,促使其自觉的探索和研究。

师:出示图片,这个景色熟悉吗?

生:这不是刘玲广场的廊桥吗?

师:对,映楼台倒影增添了景色之美,别有风味。看到这个场景,同学们一定猜到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了吧!出示标题:平面镜成像!

2、导入新课,展示目标。

师:上一周路过咱们学校的小竹林,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咱们一起来看一下并思考你会提出什么问题?一起来看大屏幕。视频中的我在找镜子、照镜子,咱们也行动起来。

生:学生活动。(学生上台表演)。

师:同学们选两位同学上台一个人当物体,一个人当像。同学们会选谁?学生选了两个个子、体型、脸型有点像的两个同学上台,我发口令这两位同学做,举起你的左手,眨一下你的右眼,往前走两步。这两位同学的动作有失误,其他同学逗乐了!(学生情绪高涨)。

师:结合这两个场景,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

生2:老师为什么照镜子?

生3:物和像到镜面的距离什么关系?……。

师:这也是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老师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通过录制生活中常见的视频的呈现和学生经常照镜子的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设计认知冲突,使学生带着疑问、充满好奇地开始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参与,不包办代替提问。当学生所提的问题意义不大,针对性不强时,教师应给予鼓励和帮助,尽可能指出其合理之处,同时引导学生提出更合理的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出示教学目标。

3、初识器材,提出问题。

师: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提出问题需要的是创造力和想象力!”根据刚才大家所提出的平面镜成像特点这个问题,我们能否将问题叙述的更具体一些?比如:所成的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吗?等等。思考一分钟,尝试着提出来。

生:思考提出问题,同时做出猜想。

生:说出自己需要的器材。

〖设计意图〗。

经历真实情境激发兴趣,学生肯定能生成疑问,老师不代替提问,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动”起来,对大框架的问题具体描述,培养学生用物理语言描述生活现象的意识和用物理视野发现研究问题的习惯。

师:我今天给大家准备了这几样器材两个有红色标记的支架、两个没有红色标记的支架、一个平面镜、一张方格纸、一把直尺,又特意给你们准备了玻璃板,每组一共7个实验器材,每四个同学一组,做好分工,有记录员、操作员、汇报员,围绕黑板上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现在开始行动吧!

〖设计意图〗。

针对学生的具体化问题,结合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同学们有思路,有想法进行探究,顺口就能说出自己想要的器材,让他们“动”起来,然后统一器材。

4、阅读课本,明晰步骤。

生:这时同学们第一次做实验。大概3分钟时间。

师:巡视,发现问题。暂停做实验。

我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有的同学用平面镜做实验,有的组用玻璃板做实验;有的用带走红色标记的当物体,有的用不带红色标记的做物体;有的同学不知道怎样放镜子?等等,什么情况都有,比较乱。现在暂停实验阅读课本77页到78页的第一块知识,然后再进行实验,并思考这些器材如何使用才能更容易探究黑板上的问题。3分钟的时间规范一下实验步骤再操作。

生:阅读课本,规范步骤重新做实验。这时学生第二次做实验。大概12分钟左右。

〖设计意图〗。

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引发预想的实验器材再到统一的器材,学生的思路可能被干扰了,实验器材可能不是他所需要的,但是看到实验器材好奇心促使他们动手摸一摸,做一做,这是让他们做,允许他们犯错,不怕他们犯错。提出质疑时再来引导,此时我引导学生能听进去,看书也能看进去,这样实验操作就规范了!两次操作实验使学生体验了从盲目到明白,从急切到用心,从无绪到规范,培养了学生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5、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师:大部分组已经探究完成,得出结论,下面就分享一下你的`成果吧!每组的汇报员采用这种形式(板书在黑板上)组名、探究的问题、得出的结论、实验的步骤。其他组认真倾听,有不完整的其他组补充。

生:学生用模板展示,这一组不完整下一组,直到学生提出的5个问题全部探究完成!

师:同学们都很用心,汇报的很精彩!掌声送给你们。把大家的实验结果合在一起就是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结论?能否用关键词简明扼要的概括。

生:等大、正立、等距、虚像,学生展示。

〖设计意图〗。

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能够分析总结得出结论,培养孩子们物理语言的概括能力。

6、释疑拓展,再次探究。

师:同学们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是否思考其他问题,比如说实验中为什么用玻璃板而不用平面镜?为什么用方格纸,用白纸行不行?……让学生思考,讨论。

生:提出了6个问题。

分别是:

(1)为什么要选用大小相同的物体?

(2)为什么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

(3)玻璃板不垂直桌面会怎样?

(4)物体靠近玻璃擦,像会变大吗?

(5)用白纸做实验记录什么呢?

(6)玻璃板变大变小像会变化吗?

师:同学们很认真的做实验,提出的问题非常值得探究。你们都很棒!现在利用这些器材去解决你们提出的问题吧!仍然采用刚才的汇报形式。

生:学生积极投入实验,动作很迅速。大概十分钟,学生展示。

师:老师总结。这么多问题大家都解决了,真的是办法总比问题多。生活中也是这样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答案。老师为你们的探究能力点赞。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操作会再次遇到问题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节外生枝”的情形,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能预测到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引导敢于质疑并提出质疑。探究式教学的设计,要循序渐进,既要整体考虑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目标的逐步达成,又要分别考虑每次探究活动的侧重点。由于课时所限,不可能在每次探究活动中各个要素都面面俱到。一次科学探究活动可以侧重某些探究要素,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使所有要素对应的探究能力都得到培养,这不仅有利于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科学探究任务,而且能使所侧重的探究过程更加深入、具体,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7、归纳总结,针对练习。

师:讲解,这个过程中所体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1)等效替代法,

(2)实验归纳法。

这些探究方法也是生活中解决问题的办法。

生:学生抢着回答,用玻璃板去替代平面镜,用方格纸替代白纸,用大小一样的物体替代物体所成的像!

师:你们真的是学会了!鼓掌。(重难点结束)。

师:想想议议,为什么一开始六玲广场上廊桥的图片看起来是倒立的像?

生:思考并回答,水面相当于镜面,根据像距等于物距,符合成像特点。

〖设计意图〗。

渗透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结合学生身边的景物充实在课堂中。把这些现实中的物理问题用于课堂交流,大大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培养孩子们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师:学以致用,做几道练习题试试吧!学生练习并展示。最后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作者:汝阳外国语学校吴芳芳。

制作步骤2113:

1、在纸上竖一块玻5261璃板作为平面镜,在纸上记下4102平面镜的位置;

2、把点燃1653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的像;

3、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后面与像重合,在纸上记录下物像的位置;

4、用直线将物像位置连起来;

5、改变位置再测几组;将测得数据填入表格中。

2、像和物的连线垂直于平面镜。

3、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4、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5、像的大小相等,但是左右相反。

6、像的上下不变,左右互换。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86909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