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调研方案扶贫调研方案(优秀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5 12:47:10
扶贫调研方案扶贫调研方案(优秀20篇)
时间:2023-11-25 12:47:10     小编:琉璃

方案可以提供一个整体的框架,以便更好地组织和管理各项工作任务。制定方案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需求。以下是一些减少压力和提高心理健康的方案建议。

扶贫调研方案扶贫调研方案篇一

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经济薄弱村和贫困农户的帮扶工作,找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并积极采取新的应对举措,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根据石柱县委、县府、县扶贫办的要求,我镇派出专人3名,前往沙子镇鱼泉村进行了调研。

一、基本情况

鱼泉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480户,1540人,其中建卡贫困户153户,建卡贫困人口405人,农民人均纯收入3104元,较全镇人均纯收入3498元少394元。全村平均受教育年限3年,贫困户中的计划生育户153户,未解决人饮安全卫生的750人,未通广播的组7个,未通电话的组3个,电话普及率60%,电视入户率50%,全村支柱收入以农业和外出务工收入为主。村内现有五保户11户(19人),镇通往村内公路全部未硬化,未通人行便道的组7个,涉及里程40余公里。农村住房砖混结构比例为4.37%,村内现有危房户420户,急需新、改建房270间10800平方米。在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人饮、基本农田、农田水利、贫困户住房、生态移民、村级组织建设、医疗卫生、文化阵地、农村通讯通电、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农技推广)和发展产业(包括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等)上急需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和改善。

二、原因分析

鱼泉村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长期不能摆脱贫困或脱贫后又返贫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基本还处于靠天吃饭阶段,一遇灾害,常常绝产绝收。

二是农业生产长期处于传统保守的粗放经营状态,耕作粗放,广种薄收,农民科技意识不强,对科技吸纳能力差,生产力水平低下。

三是结构单一,该村经济以打工和种植业,特别是以种植玉米和洋芋等为主,尚未形成骨干支柱产业,传统的农牧业和非农产业弱小,其产品产量低,质量差,增产不增收。

四是地处偏远,交通不畅,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五是信息闭塞,与市场对接能力弱,农业生产随大流,盲目性大,农产品销路不畅,产品难以转化为商品。

六是致贫因素多,返贫比例高。因多种自然灾害、子女上学、因病就医、市场风险、工程建设、工伤事故等因素影响,常年返贫人口与脱贫人口基本相当,减贫速度缓慢。

因此,加大扶贫投入,特别是贫困村整村脱贫力度已刻不容缓。

三、存在的突出问题

1、农产品销售难。由于交通不便,市场信息不灵,运输成本高等多种原因,造成农产品销售难,如果大规模发展某种优质、高效产品,势必会影响农产品的价格,进而损伤农民的直接利益,挫伤农民的积极性。

2、农业技术推广难。由于农民文化水平不高,接受农业新技术难度大,并且基层现有的极少的农技人员主要精力放在种子、农药、化肥的销售上等多种原因,致使农业技术推广难。

3、农业项目选择难。地方政府在调整产业结构的时候,一心想的是如何发展地方经济,如何为民增收,如何让农民致富,但农民认为调整产业结构除非包赚,否则很难调整,然而市场经济条件下包赚不赔的项目的确很难把握。

4、规模经营运作难。实行第二轮土地承包后,农户对土地都有自己的经营权,地方政府只能进行指导和建议,很难进行规模生产和规模经营。

四、建议

1、消除“等靠要”思想,激发贫困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精神扶贫,激活农民的潜在发展动力,帮助农民转变落后观念,转换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树立自强自立观念、自力更生观念、市场经济观念、勤劳致富观念、积累观念、科技观念等,尽早甩掉贫困落后的帽子。

2、实施劳动力转移,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充分挖掘劳动力潜力,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3、大力调整经济结构,打造地方特色产业。结合当地实际,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选择适合本地条件,有优势、有特色的产业和产品作为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引导农民规模生产,形成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使潜在的优势尽快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创造最佳经济效益。根据鱼泉村的实际情况,应该在白果树栽培、核桃树培育、菜牛发展、中蜂养育四个方面有所突破,力争在3年内达到白果树1000亩、核桃树1000亩、菜牛年出栏xx头、中蜂3000群的规模,让农民真正有致富项目。

4、加强基础设施建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贫困地区摆脱贫困的根本途径,是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证。消除坑洼土路,修筑一些水泥路,解决农民出行难;加大水利设施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建立和完善卫生服务网络,基本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鼓励引导农民积极进行医疗投保,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病致贫、返贫。

5、加强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贫困地区往往陷入“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的恶性循环中。因此,要将计划生育与扶贫开发密切联系起来,控制贫困地区人口的`过快增长。同时,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对实行计划生育户给予资金、物资、技术和教育等方面的优先扶持和适当的奖励。

6、大力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对农民群众的科技培训,切实为农民群众搞好服务。一方面,采取各种形式对农民进行种、养等实用技术培训,同时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另一方面,提高升学率,减少失学率,加强基础教育。

7、把握好小额贷款和扶贫资金的使用。中央、市、县为帮助农村贫困群众改变生产生活条件,落实了一部分帮扶资金,发放一定数额的小额贷款。我们要坚持以项目扶贫为载体,提供信息资源,充分尊重经济薄弱村干部群众的意见,使扶贫资金和小额贷款用在刀刃上,做到好事办好。

为摸清**市精准扶贫工作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拓宽思路,促进全市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根据市政协常委会2015年度工作安排,8月19日,在市政协副主席**的率领下,组织部分政协委员,采取实地察看、听取工作汇报、与镇村组干部和村民座谈等方式,就我市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调研。调研组认真听取了市扶贫办、**镇、**村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情况介绍,实地察看了部分扶贫项目的实施情况,与镇村组干部、扶贫重点户和村民代表进行了座谈,广泛听取和认真讨论了他们对推进我市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现根据调研情况,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 贫困现状与致贫原因

**市是国家**山片区29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市)之一、是全省脱贫奔小康七个试点县市之一,全市现有贫困人口8.66万人,贫困发生率为33%,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以南高寒山区、**以**漠化山区和**水库淹没区等3个贫困带,贫困区域广、致贫因素多。形成贫困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自然条件恶劣。大部分贫困户居住在偏远山村,交通不畅,通讯落后,信息闭塞,传统产业得不到增值提升,有效资源不能充分开发利用,没有形成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二)贫困人口素质偏低。劳动力文化素质低,既是贫困的结果,又是造成贫困的原因。许多贫困人口因贫困而失学,又因失学而成为新一代贫困人口。由于他们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发展家庭经济缺计划,缺技术、缺管理能力,即便是外出打工收入也与非贫困户有很大差距。加之贫困户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小富即安,“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凡事都等国家和社会的救助。尽管有些贫困户有摆脱贫困的愿望,并不断努力尝试,但由于思路不清,观念不明,缺少引导,导致失败,最终失去了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

(三)子女上学致贫。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大部分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或创业,有的举家外出,农村大部分幼儿园和小学班级不齐,与之配套的措施是集中办寄宿制学校,导致农村孩子幼儿、小学阶段就被迫外出上学。还一些家长为了照顾子女上学,只能寄居或租住在有学校的城镇,这样增加了家庭负担。而对于部分举家外出打工的农民而言,带孩子去城镇或城市上学,同样无形中也加重了经济负担,对于尚未根本脱贫的农民更是不堪重负。特别是高中生、大学生学费、生活费支出较大,一些贫困户家庭往往为了子女上学负债累累。

(四)因灾因病返贫。一方面,靠天吃饭的农业生产,无法抵御频发的自然灾害。另一方面,贫困户中有长期生病或重大疾病患者,不仅不能通过劳动获得收入,高昂的医疗费用,导致一些农民债台高筑,甚至重新返贫。

二、主要做法与根本出路

通过调研了解到,当前**市扶贫开发已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尤其是围绕贫困户脱贫所做的前期工作及好的经验做法,为下一步开展精准扶贫打下了坚实基础。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根本出路还是要贯彻落实中央、省新时期扶贫开发精神,采取“五个一批”确保贫困户脱贫。

(一)主要做法

1、对贫困户进行了建档立卡。2014年**市根据国家、省扶贫部门工作要求,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对贫困人口进行了精准识别,并对全市9.86万贫困人口进行了建档立卡(当年减贫1.2万人,现有贫困人口8.66万人),为实施精准扶贫收集到了第一手资料。

2、因户制宜制定了脱贫计划。按照十堰市两办文件的要求,为全面准确地完成全市精准脱贫任务,实现“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目标,全市组织开展了以“摸底数、立项目、定规划”为主题的精准扶贫大走访活动。围绕实施“五个一批”,进一步摸清贫困村、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与脱贫需求和愿望,规划好脱贫项目,明确脱贫时限,算好扶贫攻坚明白账。**市的大走访活动8月5日正式启动,全市各乡镇、驻村工作队深入农村千家万户,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大走访活动,经过近1个月扎实细仔地调查,目前大走访活动基本完成,对全市所有贫困户分户制定了脱贫计划,为全面实施精准扶贫奠定了基础。

3、梳理了十个到户到人政策。为建立瞄准机制,对贫困户实行“靶向治疗”,梳理出台了十个到户到人政策。即:产业扶贫到户到人、生态扶贫搬迁到户到人、“**计划·金蓝领”助学到户到人、金融扶贫贴息到户到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能人大户)带动到户到人、基础设施建设(安全饮水、道路、生态家园建设等)到户到人、低保衔接到户到人、助学济医到户到人、责任帮扶到户到人、帮扶措施到户到人。

4、组建了强有力的工作机构。市成立了扶贫攻坚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和监督检查、基层组织建设、产业发展、规划建设、资金整合、宣传报道、政策指导等7个工作组。抽调精干人员,充实了办公室和各个工作组力量。与此同时,调整了市领导驻点,实行了“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选派全覆盖。为扶贫攻坚工作开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二)根本出路

采取“五个一批”,确保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一是扶贫搬迁一批。把改善贫困户居住条件作为扶贫攻坚工作的首要任务。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逐户摸底鉴定,对生态环境脆弱、不具备基本生存发展条件的地方,危旧房屋不适宜居住的对象,以及居住过于分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难的地方,分年度实施生态搬迁安置,做到应搬尽搬。

二是开发脱贫一批。实现贫困户稳定增收是扶贫攻坚的主要任务。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涉农资金投入和撬动信贷投放,因地制宜发展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业,加大转移就业和支持创业力度,加强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等综合措施,推动实现稳定脱贫。

三是扶智脱贫一批。(1)抓好劳动技能培训。按照“1户1人1技能”的目标,统筹整合培训资金,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对象提供就业技能培训;(2)大力开展“**计划·金蓝领”助学行动。接受中职、高职、高等教育的贫困家庭子女,提高补助标准,实现应补尽补,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3)加大创业培训力度。

积极开展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创业培训,支持他们在农村创办各类企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兴农业经营主体,激励他们与贫困户建立平等互利的利益联结机制,吸引和带动扶贫对象积极参与创业项目,多渠道增加收入。对具备创业条件的贫困劳动力,开展免费创业培训,支持其开展创业增收。鼓励支持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带领贫困群众就业增收。

四是医疗救助一批。切实加强医疗卫生扶贫,实现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大病救助全覆盖;三年内对贫困村村医培训实现全覆盖;提高大病报销比例和救助标准;市建立扶贫医疗救助基金,对患大病而返贫的农户新农合和大病统筹报销后的余额部分给予补贴;市镇卫生机构至少每年免费对贫困人口全面体检一次,做到预防为主、小病早治,及时诊治,减少大病的发生率。

五是保障供养兜底一批。对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通过社会保障实施政策性兜底扶贫。要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探索扶贫线和低保线“两线合一”,逐步把低保线提高到扶贫线标准以上。

三、具体办法与保障措施

1、有效解决思想观念。随着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节点不断迫近,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市、镇、村三级务必要把扶贫开发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和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切实担当起精准扶贫的主体责任。要把扶贫攻坚作为当前全市最重要的事项、最艰巨的工作、最紧迫的任务,要按照军事作战原则,实行挂图作战,坚决打赢扶贫攻坚决战决胜之战。

2、有效解决资金整合。建议尽快建立扶贫投入市级整合机制。按照贫困人口人均1万元进行整合,根据各地贫困人口数量和脱贫任务将整合资金包干到镇,按照“五个一批”的要求,主要用于贫困户的生态搬迁、危房改造、产业发展及教育扶贫、五保低保兜底和医疗救助扶贫等。目前应迅速出台精准扶贫资金整合方案,同时出台资金使用监管办法。一手抓整合,发挥最大的项目资金使用效益;一手抓监管,确保项目资金使用安全、规范和有效。

3、有效解决工作措施。建议精准扶贫大走访活动后,贫困户脱贫要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切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要突出生态扶贫搬迁、致富产业培植、致富能人培养三个重点,着力解决贫困户住房问题、致富问题和教育培训问题。要落实扶贫攻坚约束机制。严禁违背扶贫工作政策、严禁实施各类形象工程、严禁破坏生态环境、严肃扶贫工作纪律,做到风清气正。

4、有效解决职责问题。一是落实市扶贫攻坚指挥部及市领导的工作责任。建议市指挥部坚持一季度召开一次现场推进会,坚持一月一例会制度。市指挥部办公室定期不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及时研究解决扶贫攻坚中存在的问题。二是落实镇(办、处、区)的实施主体责任。

各镇(办、处、区)要成立相应机构,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工作责任制,承担属地扶贫攻坚实施主体责任,重点抓好生态搬迁、产业发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基础设施建设,实行挂图作战、任务上墙、限期脱贫。三是落实市各单位、各部门的扶贫攻坚责任。

各部门要切实履行自身工作职责,主动作为,在已有行业扶贫政策措施基础上,围绕精准脱贫,强化精准度和针对性,制定并实施本部门加大行业扶贫力度的特惠政策措施和精准扶贫计划。四是落实驻村工作队的扶贫攻坚责任。建立“工作到村、扶贫到户”工作机制,做到贫困村不“摘帽”、贫困户不脱贫,扶贫工作不脱钩,驻村工作队不撤出。

建议出台驻村工作队生活补助办法,确保驻村长期化、制度化。五是落实干部队伍建设责任。建立健全市、镇(办、处、区)扶贫攻坚工作机构,确保适应扶贫攻坚工作需要。在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建立党组织,引导党员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要围绕扶贫攻坚工作进行干部的培养与选拔,对扶贫攻坚中业绩突出的干部要及时进行提拔重用。对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要加大问责惩治力度。

扶贫调研方案扶贫调研方案篇二

12月18日,三门峡市副市长牛兰英带领市财政局、林业局、水利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深入卢氏县公安局包扶的贫困村——范里镇秋树岭调研指导扶贫攻坚工作。

当日下午,牛兰英一行在范里镇政府负责人陪同下,来到秋树岭村。与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和村干部一一握手,对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开展扶贫工作表示慰问感谢后,牛兰英详细了解了贫困户数、贫困类型和精准扶贫进展以及产业项目开发事项,并查看了驻村扶贫工作队住室,询问了工作队员吃住等生活情况。

在听取了镇村干部和驻村扶贫工作队下一步扶贫开发计划后,牛兰英指出,传统的产业项目面临严峻考验,随着烟叶市场逐步萎缩,烟叶种植前景不容乐观。要更新观念,适应经济转型发展这个大趋势,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优势,在退耕还林、发展林果业、养殖业等方面谋求发展,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争取在下一阶段的扶贫开发中落实一到两个具有长远经济潜力的脱贫致富项目。同时,要进一步加快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精准扶贫要求,一一对照,拉高标杆,逐项落实。牛兰英强调,扶贫攻坚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社会各方同心协力支持,在发展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培训等方面,各职能部门要依靠自身优势,主动参与,大力支持。

期间,针对秋树岭村人畜饮水困难的现状,牛兰英与随行的市水利局负责人现场办公,当场决定给予30万元资金用于解决打井取水工程。

扶贫调研方案扶贫调研方案篇三

为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实施新十年扶贫攻坚工程的总体部署,加快推进富民强县新跨越,建设幸福凤山。结合我局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次大调研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以及自治区、市、县党员代表大会精神,把联系的那王村作为主战场,以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以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增加贫困人口收入、改善贫困村民生、加快贫困地区发展为核心,坚持政府主导,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更加注重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更加注重提高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更加注重创新体制机制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推动我县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二、目的、目标任务

平均增长幅度,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达到全县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并逐步缩小差距。

三、调研范围及时间

1、调研范围:那王村18个村民小组和56个包扶对象。

2、调研时间:20xx年5月10日至20xx年5月20日,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为谋划“十二五”规划开发扶贫工作思路提供参考。

四、参加人员及形式

1、参加人员:全局在职在编人员、乔音所全体人员、各乡所长、凤城分局局长

2、调研形式:到村到户,通过座谈的形式开展调研。

五、调研内容

1、围绕推进贫困村产业化扶贫进程进行调研。要结合贫困村实际,按照适应市场需求,做强做大扶贫产业的思路,大力实施产业化扶贫。

一是培植支柱产业情况。根据本村自然资源、生产条件和产业基础的不同情况,研究发展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体系。例如,重点发展外派劳务、食用菌种植、鸡鸭鹅养殖、生猪养殖、黄牛养殖、优质水稻种植等,带动贫困户增收。

二是发展特色种养业情况。通过扶贫贴息贷款、扶贫资金注入的方式,加大对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扶持,培植新产业,逐步建立适应市场需求、适应农民种养能力的产业链,推进“企业加农户”的产业链发展。走大户带动,培植加工业,引导贫困农户走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以加工促增值的脱贫路子。

各组要根据本组实际,研究适合贫困

户增收的特色种养殖业,例如,板栗种植、食用菌栽培、鸡鸭鹅养殖、生猪养殖、黄牛养殖等,研究落实农户,确定规模、数量、资金及需要扶持情况,做到细化到户。

2、围绕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整理及人畜饮水等进行调研。

3、围绕推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进行调研。劳动力转移培训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必要保障,是实施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步骤,也是提高劳动力素质的重要内容。因此,必须强化措施,创新手段,整合资源,强力推进。具体抓好以下工作:实施整村培训。组织农民参加培训,在政策、信息、舆论、以及财力上给予支持,创造良好的培训转移环境,并加强对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的检查指导,帮助贫困农民实现“一次培训,改变命运;一人打工,全家脱贫”的目标。对本村的富余劳动力,根据本人意愿,开展种养业及多种经营技术和劳动技能培训,研究确定需要培训的专业及技能。各村根据本村实际情况,调查摸清本村现有在外务工劳动力情况,明年将要外出务工人员,外出务工人员土地以何种方式经营,汇总统计上报。

六、组织保证

创新扶贫开发新机制,提出意见和建议;要认真做好调研的前期准备工作,确保有限的扶贫资金全部真正用于贫困村产业化发展上。

七、集体统一大调研活动安排

根据20xx年4月28日全局开展“解放思想、赶超跨越”大讨论活动暨实施“五大工程”推进会的要求,全局统一开展一次集体进村入户大调研活动,现将活动作如下安排:

1、进村入户调研时间:20xx年5月18日

上午8点,统一从县城出发,前往乔音乡那王村。各小组成员随同村民小组长进村入户开展调研,下午4点半返回那王村部召开座谈会、汇总。

2、 根据调研内容,每人撰写一篇字数不少于1500字的调查研究报告(包括电子档),于20xx年5月22日前交局办公室。

3、 进村入户人员分组安排

一队(街上):王烈勤 王万恒 陈国球

二队(巴要):杨 平 卢发国 韦忠柏 卢自恩 黄必虎 汤微波

六队(那爱):廖凤莉 杨秀俭

七队(久光):唐祥勇 黄秋香 蒙华良

八队(安温):韦 斌 龙俊宇 罗 毅

九对(那王):韦永现 韦凤琳

十队(坡拉):王功勇 黄飞燕 陈华宁

十一队(白竹):罗大转 王家锋 韦廷恩

十二队(塘地):黄启农 罗云辉

十三队(那绸):韦正东 黄宏炳

十四队(定坛):廖 蓉 张宗军

十五队(巴鸦):龙 岩 黄凤仙

十六队(那瓢):邹方坚 罗剑锋

十七队(林那):黄 嵩 韦联波

十八队(卡初):韦仕领 邓 华

4、车辆安排

5、生活安排。早餐自行安排;午餐由各组与村组干协调解决;晚餐统一在那王村与乡、村、组干部一同用餐。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人大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改善民生,切实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不断提高区域经济社会运行质量,深入开展扶贫帮困工作,现制定20xx年全区扶贫帮困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人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重点,以实现城乡贫困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为目标,以统筹经济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统筹各项社会保障事业的协调和持续发展为途径,不断提升扶贫帮困整体工作水平,使全区人民共享振兴发展成果,为推进沈阳大工业区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主要任务

(一)完善城乡保障救助制度,提高保障救助标准

元)。对其他特殊困难群众由各街道(乡)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救助。此项工作由区民政局、财政局和各街道(乡)负责。

2、将城市低保标准从月人均收入260元提高到300元,将农村低保标准从年人均收入1500元提高到1800元。进一步落实分类救助政策,将重度残疾人、学生、重病特病人员和老年人等特殊困难低保对象的保障标准上浮20%。此项工作由区民政局、财政局负责。

3、建立完善城乡低保边缘户救助制度。提高城市低保边缘户救助标准,由月260—300调整到月300—340元。建立农村低保边缘户救助制度,救助标准为年人均收入1800—2200元。此项工作由区民政局、财政局负责。

4、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标准。按照不低于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的原则,分散供养标准由年人均2000元提高到2600元,集中供养标准由年人均4000元提高到5200元。要切实保障农村敬老院管理人员工资和公用经费,每个敬老院办公经费每年由区财政拨付20000元。此项工作由区民政局、财政局和有关街道(乡)负责。

负责。

6、对低收入重度残疾人实施专项救助。对人均生活水平低于社会平均消费水平的一级智力、一级精神、一级瘫痪肢体残疾人实施特殊救助,城市对象每月补助100元,农村对象50元。此项工作由区残联、财政局负责。

(二)落实配套政策措施,健全保障救助体系

1、对全区五保户、重点优抚对象每年进行一次免费体检,标准为每人150元。此项工作由区民政局、卫生局、财政局负责。

2、实现扶贫超市乡街全覆盖。各街道(乡)要建立1个以上扶贫超市,区投资50万元为14个乡街扶贫超市提供物资,为困难群众提供更便捷的救助服务。此项工作由区民政局和各街道(乡)负责。

4000元补助;对当年考入大学全日制的低保户家庭的学生,每人一次性给予6000元补助。各级工会组织开展以困难职工子女就学为重点的“金秋助学”活动。各级共青团组织开展“走进青年,关爱成长”系列活动,对贫困家庭子女提供就学援助,对贫困地区妇女实施脱贫致富技能培训。此项工作由区教育局、财政局、总工会、团区委、区妇联、残联负责。

4、进一步完善城乡特困居民医疗救助制度。对城市低保户、低保边缘户参加城市居民医疗保险给予参保补助。市区财政列支160万元,对参保后仍有困难的对象给予医疗救助,最高救助限额是4000元,特殊情况可以实行第二次救助。门诊救助每人80元并通过银行直接发到个人帐户。建立农村大病救助基金80万元,作为农村特困居民医疗救助专项基金,对农村低保、五保、优抚对象参合后给予大病救助,最高限额分别是2000元、3000元和5000元,特殊情况可以实行第二次救助。门诊救助费低保对象每人60元、五保对象每人120元、以及优抚对象每人300--500元分别通过银行直接发到个人帐户。进一步完善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衔接的农村特困居民医疗救助制度,切实提高救助效果,进一步解决农村贫困居民医疗难问题。此项工作由区民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卫生局、财政局负责。

5、依法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扎实推进新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使之解除养老后顾之忧。

此项工作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负责。

6、实施物价补贴。继续对城市低保户和低保边缘户实施每人每月25元物价补贴;对农村低保户和五保户在春节、元旦期间每人给予25元的一次性物价补贴。此项工作由区民政局、财政局和各街道(乡)负责。

7、提高城乡低保和低保边缘户非集中供暖的补贴标准。对城市非集中供暖的城市低保户的供暖补贴标准由100--140元提高到500元,低保边缘户的供暖补贴标准300元。对农村低保户的供暖补贴标准200元。此项工作由区房产局、民政局、财政局和各街道(乡)负责。

8、做好救灾救济工作。根据我区受灾情况,做好今冬明春期间灾民的生活救济工作,切实做到灾民口粮、住房、烧柴、衣被和子女就学的“五个保障”。区和乡(街道)两级财政在2008年财政预算中的救灾科目中,设立救灾应急储备金100万元。此项工作由区民政局、财政局和各街道(乡)负责。

9、建立健全临时救济的长效机制。区财政按不低于上年度财政一般预算收入0.5%的.比例,建立临时救济基金60万元,并列入2008年度财政预算,滚动使用,重点解决贫困群众因意外灾害和其他特殊情况造成的临时困难。此项工作由区财政局、民政局负责。

(三)加大投入力度,基本保障城乡困难群众住房

1、全部解决困难群众危险住房问题,消灭土坯、茅草房。今年为农村低保户、农村低保边缘户、五保户和重点优抚对象和特殊困难户建房、修房680户,每户建房补助标准2万元。上述对象中的重度残疾人补助标准上浮20%。此项工作由区民政局、财政局和各街道(乡)负责。

2、加大对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力度。扩大经济适用房(含政府补贴房)的建设规模,通过多种渠道增加实物配租房源数量,到2008年末,对全区住房困难的城市低保家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实现应保尽保,适时解决低收入居民回迁安置困难问题。此项工作由区房产局、财政局、民政局和各街道(乡)负责。

(四)加大扶持力度, 促进困难群体就业

1、开展就业援助活动,促进困难群体就业。在新年、春节期间开展以“四送一落实”为主要内容的就业援助月活动,对零就业家庭、残疾人等就业困难群体实施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活动,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帮助其就业。

鼓励扶持下岗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向创业的过度。

3、以区职教中心为龙头,建设多方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组织困难家庭子女免费参加中等专业和职业技术学校学习和培训。以上各项工作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局、残联、财政和各街道(乡)负责。

4、开发公益性岗位1000个,安排困难群体就业。建立动态跟踪服务制度,在开发公益性岗位和公益性岗位出现空岗时,优先安排零就业家庭成员和残疾人就业,对零就业家庭做到发现一户、解决一户、跟踪一户、服务一户、稳定就业一户,确保7个工作日内实现就业。以上各项工作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残联和各街道(乡)负责。

5、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帮扶困难群体就业的作用。各级工会组织要发挥就业安置基地作用,对困难群众进行就业帮扶。各级妇联组织要做好失业女工就业帮扶工作,全年为家政服务领域培训5000名下岗女工。此项工作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总工会、区妇联负责。

(五)统筹科学规划,加快社会福利事业建设

村五保集中供养水平。此项工作的主体责任单位为有关乡(街道),区民政局、发改委、财政局负责协调落实。

2、大力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推广居家养老、社区老年日间照料等项服务。开发居家养老公益性岗位100个,新建日间照料站10个,区财政对每个照料站补贴建设资金10万元。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养老事业,对新建和改扩建的民营福利机构,按每张床位20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初建扶持补贴。以上各项工作由区民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和各街道(乡)负责。

3、加强助残扶残工作,完善区残疾人服务中心,建立1所区残疾人康复医院,为残疾人提供优惠便捷的医疗服务。此项工作由区残联、发改委、财政局负责。

4、通过在街道(乡)建立“阳光之家”和“日间照料”站,在社区建立康复站、家庭康复点,组织培训康复技术,为残疾人提供多方面便捷服务。此项工作由区残联、发展和改革局、财政局、各街道(乡)负责。

(六)开发利用慈善资源,广泛开展慈善援助

供免费复明手术;妥善用好慈善资金,重点开展助学、助困、贫者安居、助老爱老、助残帮残、就业援助六项工程。此项工作由区民政局、慈善会负责。

2、大力发展义工、志愿者队伍。建立社区志愿者注册制度,年内志愿者登记注册5000人,形成一刻钟救助服务圈,开展助孤、助老、助残、助困、助医、助学等社区志愿服务。此项工作由区民政局、慈善会负责。

3、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扶贫帮困社会捐助活动。新年、春节前,组织全区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城镇居民、驻区部队等社会各界开展募集损赠活动,为贫困家庭解决生产生活困难。此项工作由区民政局、区直机关工委和各街道(乡)负责。

(七)建立联动机制,深入开展扶贫帮困活动

明手术任务。此项工作区卫生局、财政局、残联和各街道(乡)负责。

2、深入开展文化扶贫活动。组织文艺团体开展“文化大篷车”活动,深入农村送戏下乡,送书下乡,放映电影,活跃农民业余文化生活。此项工作由区文化局负责。

3、积极开展科技扶贫活动。开展农民科技创业技能培训,选送一批青年农民到高校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依靠农民科技讲师团,深入乡村开展培训和技术指导,直接开展培训活动。选派科技特派团、科技特派员深入农业第一线,开展农村科技服务。组织一批科技专家开展专场科技下乡活动,开展科普讲座、实用技术咨询,发放科普宣传资料。开展科普示范乡镇和示范村的创建活动,加强农村科普组织和科普队伍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此项工作由区科技局和科协负责。

4、继续实施农村扶贫开发计划。开展区直党政机关定点帮扶后进村活动,组织扶贫开发工作队,在引进项目上、资源利用上、村领导班子建设上,重点帮扶后进村;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快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步伐。此项工作由区委组织部农村局和各街道(乡)负责。

等困难问题,使困难群众摆脱贫困,逐步走上致富道路。在新年、春节期间,全区各级领导干部要到贫困户家庭中走访慰问。此项工作由区委组织部、区直机关工委、农村局、民政局和各街道(乡)负责。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级党政组织要把扶贫帮困工作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人大会议精神和建设和谐于洪的一项重要任务,列入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确保扶贫帮困、改善民生等项工作的资金需求。区扶贫帮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责、形成合力,认真落实扶贫帮困的各项工作任务。要不断探索开展帮扶活动的有效形式,提高工作标准和工作质量,确保扶贫帮困工作取得实效。

的丰硕成果。

(三)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要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党和政府对贫困群众的关怀,宣传扶贫帮困的优秀典型,弘扬奉献精神,激发社会各界扶贫帮困热情,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规范管理,加强监督。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阳光操作,把扶贫帮困款物及时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在扶贫帮困款物的发放过程中要认真履行相关手续,严格按照程序办事,做到帐、卡、册“三统一”。区民政、财政部门要会同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加强对扶贫帮困款物使用情况的检查、监督,对拖欠、挪用扶贫帮困款物等违纪、违规者要给予严肃处理。

扶贫调研方案扶贫调研方案篇四

12月14日至16日,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科技示范处处长、农业部发展计划司扶贫办副处长陈学洲、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易翀研究员、北京市鲟鱼鲑鳟鱼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殷守仁研究员等一行4人调研湘西州扶贫和渔业发展工作,湘西州水产工作站站长彭英海陪同调研。

陈学洲一行先后来到湘西州农科院,保靖县吕洞山村,泸溪县鱼苗渔种场(“稻花鱼”苗种繁育基地)、泸溪县浦市镇五果溜村湘莲龙虾家庭农场,花垣县花垣镇佳名村北欧玛鲟鱼养殖公司、花垣县麻栗场镇望高村三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凤凰县廖家桥镇古双云村调研扶贫和渔业发展工作。

保靖县吕洞山村结合村寨特征发展旅游和电商扶贫,凤凰县廖家桥镇古双云村在村主任的带领下发展稻田养鱼和红心猕猴桃两大产业带领全村199户,822人脱贫致富;泸溪县浦市镇五果溜村姚枝莲在现有养殖龙虾128亩的基础上,明年计划发展400亩稻田养殖龙虾致富,泸溪县鱼苗渔种场对湘西呆鲤(当地特有的'稻花鱼品种)进行繁育为稻田养鱼提供优质的苗种,花垣县麻栗场镇望高村伍勇稻田养鱼改造200余亩,对当地“稻花鱼”进行加工成酸鱼(当地的传统美食)销售,以协议价收购稻花鱼,解决了产品销售难的问题,为养殖户解决后顾之忧;每到一处陈学洲处长都仔细询问,同时带来了小龙虾和冷水鱼养殖专家,在调研和指导的同时,让专家和养殖户建立了联系,为养殖户的技术需求提供了便利。

通过实地参观和听取汇报,陈学洲对湘西州结合山区特征发展稻田渔业促进贫困户脱贫和古双云村产业发展整村推进的模式给予了肯定,同时要求,一是要结合实际抓好产业发展,发展生产脱贫一批为五个一批的首要内容,也是解决贫困户脱贫的一项重要内容;二是发展生产要以市场为中心,要注重品牌效应;三是要坚持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在保护好的前提下再开发。

扶贫调研方案扶贫调研方案篇五

为认真落实书记关于提高我县扶贫开发工作精准性的要求,切实了解和掌握贫困村及贫困户致贫原因及相关情况,为、县政府深入推进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提供决策参考,研究室拟开展扶贫开发专题调研,特制定本调研方案。

一、调研时间。

20xx年xx月xx日。

二、调研形式及范围。

采取进村入户走访形式,在三个片区选择有代表性的3个村、随机抽选90户贫困对象开展调研,其中包括**村及30户贫困对象,**村及30户贫困对象,**村及30户贫困对象。

三、调研主要内容。

1、贫困户因病致贫返贫情况;

2、贫困户子女入学情况及负担;

3、贫困户产业发展情况;

4、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情况;

5、贫困户劳动力技能情况。

四、调研要求。

1、深入一线调研。围绕所确定的贫困村、贫困对象,以及相关的调研内容,深入基层一线调查实情,深入贫困户获取第一手资料。

2、召开调研汇报会。调研结束后,召开有书记参加的调研情况汇报会,汇报调研有关情况,并听取县扶贫开发办、发改委、农委、林业局、畜牧局、水利局、交委、人社局、教委、卫生局、供销社等单位部门的意见建议。

3、撰写调研报告。围绕如何提高我县扶贫开发工作的精准性、实效性,结合调研情况及相关部门的意见建议,撰写专题调研报告。

扶贫调研方案扶贫调研方案篇六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山东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2015年度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和信息采集工作的通知》要求,镇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研究决定,从现在开始,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农村贫困户入户调查活动,打好脱贫攻坚的第一场硬仗。为此,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中央、省、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要求,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第一书记工作,把开展贫困户入户调查活动作为密切联系群众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大举措,全面摸清贫困户底数和发展意愿,为因户因人施策、精准扶持打牢基础。

二、入户调查范围。

入户调查面向全镇目前未标注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包括2015年预脱贫户)和建档立卡“回头看”新增的贫困户,入户调查率要达到100%。

三、活动内容。

重点开展“五核对一规范”活动,同时按照《山东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2015年度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和信息采集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完成好其他各项任务。

“五核对”,即对纳入调查范围的贫困户,除已有贫困户利用扶贫开发信息系统提供的“贫困户信息采集表(含2014年数据)”打印功能打印出2014年户表并入户采集2015年发生变化的数据外,均填报《枣庄市农村贫困户入户调查表》(见附件1),全面核实和补充各类信息。一是核对基本信息。主要了解贫困户的基本信息、家庭成员信息、致贫原因、收入水平以及住房、用水用电、劳动就业等生产生活情况。二是核对识别程序。逐一核对是否严格履行了精准识别“六步工作法”,识别资料不齐的要补齐。三是核对脱贫措施。根据每户致贫原因和家庭情况,了解贫困户的脱贫需求和是否按照“一户一策”要求制定了有针对性的脱贫措施,以及措施落实情况和预期成效。对措施不落实的户要作出标注,并弄清和填报帮扶需求。四是核对扶贫责任。对省、市定贫困村,在普遍选派第一书记的基础上,是否建立了专项扶贫工作组,以及工作组驻村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对贫困户,是否都有一对一帮扶责任人,以及帮扶责任人工作开展情况。没有一对一帮扶责任人和责任人履职不到位的要作出标注;五是核对脱贫情况。主要了解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以户为单位,年人均纯收入是否稳定超过当年省定扶贫标准(2015年为3372元)、是否有安全住房、是否有因贫辍学学生。对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当年省定扶贫标准、有安全住房、无因贫辍学学生的,以及贫困户家庭成员中住房明显超出所在村平均标准或在城市有住房、有私家车、有公职人员等明显不符合贫困标准的,建议由村民小组按照《山东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建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退出机制的意见》(鲁贫发〔2015〕5号)的规定予以退出或剔除。在计算贫困户家庭人均纯收入时,要严格按照统计部门的统计口径来计算,收入来源和数据要真实,扣减的支出要符合实际。

“一规范”:即按照《张汪镇农村精准扶贫档案整理规范(试行)》,对党总支、村和贫困户的精准扶贫档案进行统一规范,贫困户的精准扶贫档案要包括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帮扶责任落实情况,房、院、室内及本人四张以上照片,各项收入证明等。

四、组织形式和任务分工。

本次入户调查活动以镇街为实施主体,抽调镇包村机关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组成入户调查工作队,工作展开以党总支为单位,逐村逐户进行核对。

五、活动阶段。

1、培训发动阶段(2月22日前)。镇培训负责入户调查工作包村机关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和村“两委”有关成员。

2、集中摸底核对和规范建档阶段(2月23日—2月24日)。镇组建入户调查工作队,以党总支为单位,逐村逐户进行认真核对摸底,核对一户规范建档一户,核对一村规范建档一村。

3、汇总上报阶段(2月25日—29日)。将《枣庄市农村贫困户入户调查表》,由调查人、驻村第一书记、村支部书记层层签字汇总后上报镇扶贫办。

4、抽查总结阶段(3月1日—31日)。对活动开展情况,由党委政府抽调精干力量,以党总支为单位开展一次抽查检查,总体按照不低于10-20%的比例抽查到户。对核对信息登记不实、弄虚作假的将严肃问责。镇扶贫办将《枣庄市农村贫困户入户调查表》整理后录入全国扶贫开发电子系统,《枣庄市农村贫困户入户调查表》纸质材料由镇党委书记签字后上报市扶贫办。

六、工作要求。

一要加强领导。各级要高度重视、认真负责,主要领导同志要亲自挂帅,把握政策、分解任务、落实责任,确保人员配置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

二要保证质量。要坚持“规范有序、方便群众、注重实效”的原则,认真落实主体责任,确保按时间节点完成入户调查任务,并确保做到挨家挨户摸实情。入户调查时,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充分听取意见和建议,耐心答复,如实记录。调查完成后,要认真梳理调查结果,做好总结,提出因村、因人、因贫困状况等精准扶贫措施建议,并及时汇总报送调查信息。各党总支、村调查工作总结报告要有情况、有数据、有分析、有措施。

三要严格纪律。调查过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做到真心为贫困人口服务,真正为贫困人口解难,科学合理地安排好调查任务,不走马观花、不搞形式主义。严格遵守“八项规定”,不给村级及调查对象增加额外负担。

扶贫调研方案扶贫调研方案篇七

12月19日,县委副书记罗敏到二郎镇调研指导精准扶贫工作,并看望慰问了贫困户。二郎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等陪同。

罗敏首先对前期互查中发现的问题逐户问明原因逐一销号,并对一户一档案和有关产业扶贫资料进行了抽查。对帮扶单位的责任落实情况及开展帮扶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对出列村申报材料进行了认真审阅。

随后,罗敏听取了该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关于迎接省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工作的安排情况。他指出,二郎镇工作安排得当,希望下一步要切实抓好落实。一是要进一步抓好回头看,对前期发现的问题要责任到人,包保到人,同时要进行举一反三,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出现;二是要进一步抓好衔接沟通,再次发动镇村干部全面入户,将扶贫资料包送到对象户手中,做好沟通衔接,确保工作细化到位;三是要进一步抓好责任落实,再次细化任务,确保在第三方评估中顺利过关。

最后,罗敏还实地察看了界岭村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和三冲村畅通工程铜柳公路建设项目,他要求镇村对照项目建设标准抓好实施。

扶贫调研方案扶贫调研方案篇八

为贯彻落实、县政府关于实施新十年扶贫攻坚工程的总体部署,加快推进富民强县新跨越,建设幸福凤山。结合我局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次大调研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以及自治区、市、县党代会精神,把联系的那王村作为主战场,以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以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增加贫困人口收入、改善贫困村民生、加快贫困地区发展为核心,坚持政府主导,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更加注重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更加注重提高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更加注重创新体制机制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推动我县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二、目的、目标任务

平均增长幅度,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达到全县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并逐步缩小差距。

三、调研范围及时间

1、调研范围:那王村18个村民小组和56个包扶对象。

2、调研时间:2012年5月10日至2012年5月20日,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为谋划“十二五”规划开发扶贫工作思路提供参考。

四、参加人员及形式

1、参加人员:全局在职在编人员、乔音所全体人员、各乡所长、凤城分局局长

2、调研形式:到村到户,通过座谈的形式开展调研。

五、调研内容

户增收的特色种养殖业,例如,板栗种植、食用菌栽培、鸡鸭鹅养殖、生猪养殖、黄牛养殖等,研究落实农户,确定规模、数量、资金及需要扶持情况,做到细化到户。

2、围绕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整理及人畜饮水等进行调研。

3、围绕推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进行调研。劳动力转移培训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必要保障,是实施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步骤,也是提高劳动力素质的重要内容。因此,必须强化措施,创新手段,整合资源,强力推进。具体抓好以下工作:实施整村培训。组织农民参加培训,在政策、信息、舆-论、以及财力上给予支持,创造良好的培训转移环境,并加强对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的检查指导,帮助贫困农民实现“一次培训,改变命运;一人打工,全家脱贫”的目标。对本村的富余劳动力,根据本人意愿,开展种养业及多种经营技术和劳动技能培训,研究确定需要培训的专业及技能。各村根据本村实际情况,调查摸清本村现有在外务工劳动力情况,明年将要外出务工人员,外出务工人员土地以何种方式经营,汇总统计上报。

六、组织保证

创新扶贫开发新机制,提出意见和建议;要认真做好调研的前期准备工作,确保有限的扶贫资金全部真正用于贫困村产业化发展上。

七、集体统一大调研活动安排

根据2012年4月28日全局开展“解放思想、赶超跨越”大讨论活动暨实施“五大工程”推进会的要求,全局统一开展一次集体进村入户大调研活动,现将活动作如下安排:

1、进村入户调研时间:2012年5月18日

上午8点,统一从县城出发,前往乔音乡那王村。各小组成员随同村民小组长进村入户开展调研,下午4点半返回那王村部召开座谈会、汇总。

2、 根据调研内容,每人撰写一篇字数不少于1500字的调查研究报告(包括电子档),于2012年5月22日前交局办公室。

3、 进村入户人员分组安排

一队(街上):王烈勤 王万恒 陈国球

二队(巴要):杨 平 卢发国 韦忠柏 卢自恩 黄必虎 汤微波

六队(那爱):廖凤莉 杨秀俭

七队(久光):唐祥勇 黄秋香 蒙华良

八队(安温):韦 斌 龙俊宇 罗 毅

九对(那王):韦永现 韦凤琳

十队(坡拉):王功勇 黄飞燕 陈华宁

十一队(白竹):罗大转 王家锋 韦廷恩

十二队(塘地):黄启农 罗云辉

十三队(那绸):韦正东 黄宏炳

十四队(定坛):廖 蓉 张宗军

十五队(巴鸦):龙 岩 黄凤仙

十六队(那瓢):邹方坚 罗剑锋

十七队(林那):黄 嵩 韦联波

十八队(卡初):韦仕领 邓 华

4、车辆安排

5、生活安排。早餐自行安排;午餐由各组与村组干协调解决;晚餐统一在那王村与乡、村、组干部一同用餐。

扶贫调研方案扶贫调研方案篇九

根据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作为自治区“十二五”时期整村推进贫困村的xx市xx区xx镇xx村今年继续被确定为自治区安监局的帮扶对象。受党委、政府的重托以及自治区安监局领导的信任,我于今年3月底到xx镇xx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为确保各项帮扶目标的实现,一到任以后在xx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在xx村“两委”的积极配合下,很快融入新的环境,扎实开展调研工作。通过实地察看了xx村的人畜饮水、村屯道路、水利设施、危房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深入农户家中,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与xx镇党委、政府领导和xx村“两委”班子座谈,具体了解xx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研究今后发展的思路和办法,对切实帮助xx村“理思路,出点子,供信息,找资金,抓管理”,积极谋划定点扶贫工作新举措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xx村位于xx镇南部,面积xxxx平方公里,距xx市xx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东与集合村相连,南与那银村接壤,居住着壮、瑶两个民族。全村辖那母、百秀、六合、百拿、那幸、那户、百苗、平利、六烟、那华、那马等11个自然屯,17个村民小组652户2745人,其中瑶族6个自然屯,瑶族人口1402人,占全村总人口的51%,均为农业人口。全村目前共有五保户14户,88人享受政府低保。全村土地总面积2.2万亩,耕地4031亩,其中水田1201亩,旱地2830亩;有经济林面积6000亩,其中油茶成林面积3000亩、八角800亩,杉树成林面积1000余亩,退耕还林面积1000亩。农作物以种植甘蔗、水稻、玉米为主,主要经济林有油茶、八角、桐果、杉木等。全村有农资商品服务部3个,小型茶油加工厂8家。村属地界内无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去年开始有区直单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指导员驻村。

元以上收入的养殖专业户15户;三是运输业,全村从事运输业的6户,大小运输车6台(含1台客运车);四是劳务输出,富余劳动力长期外出务工310人。另外,有部分村民在农闲时到xx或附近地区临时务工。

(二)教育事业发展情况。xx村在那户屯设有一个村中心小学和在六合屯的一个教学点(仅一年级),全村一至五年级在校生199人,六年级学生全部送往xx镇中心小学完成6年级教育,并在xx镇第一中学上学,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全村义务教育适龄青少年、儿童共304人,入学率100%,没有辍学现象,均享受国家“两免一补”政策,目前在校大学生18人。另外,在村部和六合屯内各有一民办幼儿园,入园入托人数分别为30人和18人。

(三)社会保障发展情况。全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2605人,参合率达到97%;20xx年开始在全村范围内推广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适龄参保对象1321人,参保率75%。全村60岁以上老人219人全部享受养老金。

(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情况。村部综合楼是集学习文化、教育培训、办公接待、医疗卫生于一体的村级活动场所,建于六烟屯,处于xx至xx镇公路路边,为一栋两层建筑面积为160m2的砖混结构建筑,内设办公室、计划生育室、培训室、医疗卫生室、文化室、会议厅等,卫生医疗室配备了基本的医疗救护药品。

(五)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一是交通基础设施有待提高。全村主要通屯道路共7条13.2公里,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现村部至百苗屯650米通屯路已完成硬化工程,进一步是屯内道路的硬化及美化工作。六烟、那幸屯的屯内道路硬化工程已完工,xx至xx公路到六合屯的通屯公路基础实施以及扩建工程基本完工,到百拿屯的通屯盘山公路已开通并铺上砂石,新建桥梁一座,有效地改善了当地群众的出行。其余村屯道路无硬化、,路面凹凸不平,弯曲狭窄,宽度均为2-3米,部分路基常年失修,雨天难以出行。二是水利灌溉设施还相当薄弱。全村共有水利渠道8条12公里,灌溉面积1200亩,主要水源来自平禄水库,只有1条4公里水利渠道达到“三面光”标准;其余包括那母、百秀、六烟、那马、六合、那华等屯的水渠还是许多年前依田埂开挖的水沟,日积月累了大量淤泥,大大限制了灌溉水流量。三是通讯设施不完善。全村11个自然屯均通电、通电话、有手机信号网络覆盖,约三分之二的农户安装有卫星电视接收设备,但遇雷雨大风天气时常伴有短时间的停电和手机、电视信号中断现象。

(六)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村政策落实情况。村民的文明程度和民主意识、法制观念有待加强。村容村貌、群众精神面貌、卫生面貌较好,猪、鸡到处跑的现象较少,遍地猪牛粪的不卫生状况和群众砍树烧火的习俗在该村有较好的控制。

(七)村级组织和党组织建设情况。一是村“两委”班子成员情况。现党支部班子有成员5人,其中支部书记1人,副支部书记1人(兼任村委主任),支部委员3人(2人兼任村委副主任);村委会6人,其中村委主任1人,副主任2人,村委委员3人。平均年龄40岁,其中初中文化程度4人,高中、中专文化程度2人。村“两委”班子成员是各村民小组的经济能人,能吃苦耐劳,在群众中具有较高的威信和较强的“双带”的能力。二是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情况。目前,村“两委”建立了学习、工作、政务公开等制度,重大问题能集体研究。班子内部较为团结,关系比较融洽,能够保证村里工作的正常开展。村干部作风较为务实、正派,多数群众对村干部比较满意。三是党员队伍情况。全村现有党员49人,其中有女党员16人,党员年龄老化。

近几年来,xx村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村人民齐心协力,加快发展,群众的生产生活有了较大的变化。但由于自然条件恶劣,村民居住分散,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全村人民群众生活都在温饱线下徘徊,生产生活中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

(一)群众思想认识还有偏差。少数村屯群众的主体意识不够强,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尤其是在筹资建设方面,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二)新农村建设规划比较滞后。由于乡村建设规划人才短缺,指导不到位,各村屯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村庄整合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仍不够完善。村屯大都缺乏统一规划,房屋布局零乱,人畜混居,露天厕所、废弃水坑(塘)仍然较普遍,家户排水(污)沟独立不联通,有的家户直接把污水排到路上,家什、柴火乱堆乱放,村庄“差、乱、脏、臭”现象较严重,村庄整治工作难度大,新农村建设规划有待进一步加强。

扶贫调研方案扶贫调研方案篇十

年初,县委县政府高屋建瓴、高瞻远瞩,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来抓,制定了《关于密切联系村民以良好作风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的意见》,《意见》中对全县108个扶贫村安排了挂点县领导和挂点单位,县司法局被确定为挂点乡村。接到挂点任务安排后,司法局立即成立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深入实地进行调研,走村入户,对该村当前的贫困现状进行了全面了解和掌握。

乡村位于县西南部,距县城32公里,共有305户,人口1310人,10个村小组,耕地2400多亩,贫困户有39户,贫困人口84人,20xx年度农民纯收入2500余元,农村收入仍处于较低水平。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抓紧抓牢,把扶贫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扎实开展好各项工作。一是成立了以副主任科员同志为组长的扶贫工作组,具体负责扶贫村的扶贫事宜,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二是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该村当前的贫困状况进行了细致摸底;三是积极落实后盾扶贫工作责任,该局主要领导多次带领相关人员到扶贫村了解情况、开展调研、听取村委会工作汇报,并与当地党委、政府开展交流座谈,针对该村的情况,及时研究和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扶贫工作组成员多次深入田间地头,就加强村级基础设施、生产生活环境、农业产业发展等建设,立足村情,详细询问,摸清根源,献言献策。

村由10个自然村组成,受自然地理条件制约,全村经济发展缓慢。为切实做好帮扶,改变该村贫困落后的面貌,工作组进驻该村后,立即投入工作,广泛深入村民,认真倾听民声,全面开展扶贫工作。今年来,共召开了座谈会议5次、走村入户访问村民100多户、与村党员干部和村民深入谈心,摸清了村的村情、民情和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掌握了村民的所想、所急、所盼、所需。

结合该村实际,驻村工作组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村民办好事实事。

一是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发放技术资料200余份,赠送科技书籍300册,帮助村民解决在生猪养殖、玫瑰香柑种植等农业生产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二是积极开展走访慰问。筹集资金20xx元,大米10袋,食用油10桶,对特困户、贫困户进行了走访慰问。

通过近半年的帮扶,村的基础设施不断夯实,人居条件有了很大的提高,村民的经济收入逐步增加,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结合当前村扶贫工作特点,该村自身存在社会发育程度低、基础设施薄弱、观念陈旧、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生产生活条件差、经营管理粗放等问题,司法局扶贫工作组扶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

通过实地调研,倾听贫困户的呼声,让我们看到了村扶贫工作的希望和潜在的动力。

深入村中每户,宣传扶贫工作不是一个人的事,和村民一起携起手来,充分调动村民参与扶贫工作的积极性。印制扶贫工作手册发放到每户村民手中,做到扶贫工作入脑、入心。

结合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争取资金对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完善,特别是农田水利、道路修整、村民娱乐场所建设等关系村民切身利益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村民的幸福指数。

因为村一直以来都是发展传统粮食种植等产业,少部分散户养殖牲畜,没有形成规模。再加上全村本来共有劳动力870人,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就达425人,造成不少耕地荒芜。因此,结合当前农田水利建设,提升当前传统种植产业的规模,鼓励村民种植井冈蜜柚、葡萄等高产产业,提高特色养殖的补助标准,统一形成规模,做强做大,进一步提高村民的收入水平。

由于全村大部分的青壮年都是外出打工,大部分村民没有专业的职业技能,务工的工作都是靠用苦力,没有职业技能。因此,邀请县职教中心或专业技能专家到村里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村民的职业技能,并鼓励村民就近就业,协助村民到井开区、县园区或镇里的企业工作,也有利于减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数量,进一步促进村里的和谐稳定。

通过向省市县相关部门走访,寻求项目向村倾斜,为该村的扶贫工作提供政策保障和资金保障。结合新农合、医保、低保相关政策,鼓励村民参与新农合、医保、低保,为村民的生活提供保障。

扶贫调研方案扶贫调研方案篇十一

为推动扶贫政策落实落地,着力发现和破除政策落实中的“中梗阻”问题,根据主题教育有关要求,近期,济南市钢城区纪委监委调研组一行3人深入艾山街道、里辛街道、钢城区高新区部分村居,围绕扶贫政策落实情况开展了调查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调研组采取实地走访、现场察看、个别访谈等方式,深入部分贫困群众及村民家中,听意见,摸实情,掌握了一手情况,共走访低保户7户,危房改造户8户,精准扶贫户4户,访谈党员群众30余人次。

从调研情况看,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力度不断加大,各街镇、功能区和相关职能部门认真落实上级扶贫政策,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管理、使用和监督,规范申报、审批、抽查、验收等各个环节,困难群众利益得到有效维护和保障,群众对政策落实的认可度和满意度明显提升。访谈中,很多困难群众反映:“多亏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帮助解决了很多生活上的困难。现在生病住院能报销,慢性病有免费药,每年还能领到补助金,少了很多后顾之忧。”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感到,对当前取得的成绩不能高估,离基层困难群众的期盼还有距离,在政策落实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还具有一定普遍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策宣传不到位。

按照政策要求,因病致贫返贫的贫困户按月享有免费送药的政策,腿脚不方便、无法领取的贫困户,可由乡医上门送药,生病住院除用新农合报销外,符合救助条件的可申请大病救助。但是从访谈情况看,有些贫困户不知道免费送药的政策,导致没有按时领取;有的不了解大病救助申请的条件和程序,致使应享受的政策没有享受,增加了就医负担。此外,有村民反映其家庭很困难,却没有评上低保户,对村干部心生不满。但经了解,其妻在外务工,年收入明显超出低保标准,说明在低保、危房改造、贫困对象评定中,由于政策宣传不到位,有些村民产生误解从而心生怨言,影响了扶贫效果。

(二)信息公开不到位。

近年来,随着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力度的不断加大,在扶贫政策落实中,优亲厚友的现象明显减少,群众的认可度也逐步提升。但访谈中,有的群众反映,低保、危房改造、贫困户的选定只对结果进行公示,而不公开过程,群众因不了解评定对象的家庭状况和收入情况,对评定结果产生质疑。

(三)民主决策效果不佳。

按照要求,低保、危房改造、贫困户的.评选都要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研究,从监督执纪实践看,大多数村能够做到按程序研究上报。但经了解,有些村的村民代表选定程序不够规范,有的甚至直接由村“两委”成员指定,导致民主决策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

(一)强化政策宣传。

各街镇、功能区、村(社区)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强农惠农政策尤其是扶贫政策的宣传力度,重点宣传相关政策的内容要求、标准条件、申报程序等,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注重宣传效果,既要通过发放宣传册、村内广播、入户走访等传统方式,深入讲解有关政策要求,也要注重运用微信公众号、单位网站等新媒体,进一步扩大宣传覆盖面,努力实现政策可查看、信息可查询。

(二)加强信息公开。

各村(社区)在开展低保、危房改造、精准扶贫工作中,除公开评定结果外,也要对评定过程进行公开,充分吸收群众参与,让扶贫工作在阳光下开展,打消群众疑虑。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核查力度,增加核查抽查的范围和频次,及时公开核查结果。

(三)推进民主决策。

各街镇、功能区要督促指导各村(社区)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和程序选出群众代表,坚决防范和纠正选举中的腐败和不正之风。选举既要体现广泛性,又要突出代表性,注重将群众威信高、敢于仗义执言、公道正派的党员群众选为群众代表,真正让民主贯穿决策全过程。

(四)加强监督检查。

纪检监察机关要结合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进一步加大对扶贫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优亲厚友、虚报冒领、侵占挪用、截留私分等违规违纪问题,严厉问责失职失责行为,为推动国家扶贫政策落到实处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扶贫调研方案扶贫调研方案篇十二

按照州残联《关于开展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调研工作的通知》(西残发〔2011〕33号)要求,勐腊县残联通过召开残疾人座谈会、走访调查等形式,对我县2008年以来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调研,总结了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现将我县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调研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1、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情况。结合勐腊县残疾人扶贫工作实际,在州残联的关心支持下,我县在尚勇镇东洋村小组建立了第一个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该村小组是一个克木人村寨,是国家扶持较少民族对象之一,全村有34户170人,其中残疾户16户16人,占全村总户数地47%。从2009年始,林业、科技部门对该村小组扶持种植石斛,以扶持每户种植石斛100㎡的方式帮助该村小组脱贫致富并取得成功。在项目优惠政策的帮扶下,有劳动能力的11户残疾人家庭已种植了不低于100㎡的庭院式石斛棚。鉴于种植石斛可观的经济效益和项目可操作性,州、县残联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决定在该村小组成立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在发挥残疾人扶贫示范辐射带动作用的同时,解决多数残疾户购买种苗困难和种植面积过小的问题。目前对已种植的11户每户给予补助5000元(州残联3000元、县残联2000元),共投入扶持资金7.5万元。对往后种植石斛的残疾家庭户也同样给予补助。在2010年底第一次收割石斛时就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种植100㎡的石斛平均收益达到8000元,当年就收回了石斛种植户的投资(不计各部门的扶持补助)。在往后可收割的6年时间里,石斛产量将增加,经济效益也更加明显。同时,扶贫示范基地的示范福射作用也逐渐民发挥,在此影响带动下,我县已有40户残疾人种植了石斛。

扶贫基地存在的问题:一是石斛种植为新兴的生物产业,自食其力的残疾人给予扶持,以鼓励残疾人贷款创业、发展经济。3年来,县残联在为残疾人进行技能培训的基础上,共扶持35户残疾人在裁缝、畜禽养殖、盲人按摩、烤酒、蔬菜种植、饮食服务、商铺、石斛种植等方面创业发展,投入扶持资金8万余元,使一部分残疾人走上创业之路。

(四)关于县、乡残疾人服务社工作。

勐腊县、乡两级残联至今还没有成立残疾人服务社,目前,各项工作都由残联部门来完成。所以,没有开展残疾人服务社此项工作。

处;同时,解决配套资金问题,保障残疾人扶贫效果。

(二)认真落实社会保障和残疾人的优惠政策,充分发挥政策在扶持工作中的保障作用。各项优惠政策为切实解决残疾人温饱问题,扶持残疾人脱贫奔康提供了有效保护,因此,认真落实各项社会保障和优惠政策,是开展扶助残疾人脱贫奔康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是落实针对残疾人的最低生活保障、重残专项补助金政策、“五保”供养制度及就医、就学、就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活。

(三)动员社会力量,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扶持工作中的帮扶作用。一是大力倡导机关城乡组织及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对残疾人困难户进行“帮、包、带、扶”活动,开展部门挂钩扶持残疾人工作,帮助残疾人发展生产、脱贫解困;二是开展青年志愿者助残、红领巾助残活动;三是围绕节日、助残日,继续动员社会各界开展助残献爱心活动。

(四)积极推动,勇于探索,充分发挥残联在扶持工作中的职能作用。作为残疾人“代表、服务、管理”的职能部门,残联要在政府的领导支持和社会各界的积极配合下,为帮助残疾人脱贫致富开展好各项工作。

勐腊县残疾人联合会二0一一年七月十四日。

扶贫调研方案扶贫调研方案篇十三

乡地处高海拔山区,境内最高海拔3340米,最低海拔2550米,平均海拔2950米。地处县东北部。东与省盐源县、县相连,南与蝉战河乡相邻,西与新营盘乡相依,北与镇接壤。乡政府驻行政村,驻地海拔2880米,电话区号0888,邮政编码674304,距县城28公里。下辖、牦牛坪、马金子、二拉坝、水草坝、大二地、万桃7个村委会,下设79个自然村。辖区总人口1.2万人,均属彝族,其中城镇常住人口613人,城镇化率5%,另有流动人口602人。辖区东西最大距离28千米,南北最大距离39千米,总面积438.08平方千米,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7.9人。因受地理自然环境等影响,自然灾害频繁,常年受低温、冰雹、霜冻、干旱等灾害。其中每平均四年会遇到一次大旱。最严重的一次灾害发生在1998年11月19日发生的6.2级地震,地震使半数以上的民房坍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折合人民币约9000万元。经济产业主要以传统的农业为主,粮食作物以马铃薯、荞麦、燕麦为主。畜牧业以养羊、养猪、养牛为主。乡无工业。末共有商业网点28家,均属个体商户。

(二)贫困现状。

全乡现有绝对贫困人口1140人,低收入贫困人口3477人。因全乡均为典型的高山地貌,全乡居民还活在一方水土养不富一方人的地方,主要劳动力大部分都外出务工。为改变这部分人的生存环境,县委、县政府组织县财政局、县扶贫办等相关部门,竭力配套改善村民生产基础设施,尤其是在近几年来,相关部门组织实施的各项扶贫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三)贫困成因。

1、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乡大部分村位于高寒山区,海拔高,地理条件差——气候条件不好,道路交通不便,信息传递不灵,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生产收效不良,农产品经济价值不高,农民增收不快,改变自然状况的能力不强,使得农民生活在一个“自然条件差——农民收入低——改变自然条件难——农民收入低”的恶性循环中。

2、受劳动力文化素质的影响。由于受经济、地理、人文、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农民受教育的程度偏低,尤其在偏僻落后的山村,农民的教育状况更不容乐观。根据人口普查,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力高达64.17%。的调查显示,在低收入人群中(纯收入924元/年·人),乡18—45周岁劳动力(农村主要劳力)文化层次很低,高中仅占5.26%,小学及以下占34.5%,在务农劳动力中,初中以下学历所占比率高达88.74%。由于文化层次偏低,小农经济意识较严重,种植养殖的生产经营方式陈旧,接受新的知识文化的能力相对较弱,劳动力转移输出困难,这给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并且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这逐渐成为推动社会全面发展过程中的最主要的不利因素之一。

3、受产业结构的影响。受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所限,乡长期以来缺乏工矿业及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几乎没有涉足。种养殖业投入大,收益小,且主要目的是自产自消,商品率不高;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小,且收效不好,质量不高,农民收入渠道单一。

4、受主劳多病的影响。山区的农业,是一种沉重体力劳动的行业,主要劳动力生病得不到有效的防治和治疗,造成返贫现象突出。一个家庭祈求的是风调雨顺、守望的是五谷丰登、最大的愿望是家庭健康。但受山区自然经济条件的影响,尤其是高、寒、僻远地带卫生防疫工作跟不上,人们缺乏最基本的保健,引起病灾,有的甚至一病不起而引起返贫;受经济条件所限,“小病拖,大病挨”而失去健康引起返贫。这些主劳大都是家庭的脊梁,主宰幸福安康之神,因“病灾”将会使原本不殷实的家庭“没落”为贫困户人。

由于上述的产业结构单一、缺乏生产资金和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低下等因素,农民对自给自足的传统自然经济依赖性极强,而且,对病虫害的防治力度不足、方法不科学,农业收成的好坏基本取决于当年天气状况。近年,旱灾频繁,严重影响了农民的农业收入,造成农村生活“根基不稳”的现象。

(一)山区农民返贫因素控制难。

由于自然灾害抵御难,一大批农户因灾返贫,需再次纳入搬迁扶贫范围;主劳多病致富难。据统计监测,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农村主要劳动力生病得不到有效的治疗,造成返贫的有125户、657人。

(二)高山农业支柱产业形成难。

乡海拔高,农田分布在高山上,全乡群众沿袭着以种粮为主的传统生产模式,经济林木面积狭小。使得一方面支柱产业科学定位难。高山地区受自然条件和市场发展的影响,尚未寻求到稳定增收的支柱产业;二方面支柱产业规模经营难。高山地区粮经兼作,且多经品种繁杂,要形成产业格局,需要大量的资金、物资,仅靠本地农民现有经济实力难以面对和承受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三方面,高山支柱产业产品销售难。高山地区基础设施薄弱,严重制约了产业带的形成,因此,要谋求产业的发展尚需围绕基地,加速公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

(三)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改善难。

由于我镇自然环境恶劣,居住在高寒、偏远的农民生产生活异常艰苦。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效益低。据统计全乡还有29个村民小组不通公路,要修通这68公里路需投资200万元以上;解决人畜饮水困难需投资120万元以上,且投入量大而产出率低。二是农业实用技术推广难。由于受到打工经济的影响,中青年农民大多外出打工,新型农业实用技术推广难度大,从而阻碍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四)返贫因素难以控制和扶持。

一是受人口素质的影响,对农产品销售市场缺乏科学定位,生产经营适得其反,血本无归形成的贫困。二是灾害重建、规模发展至收益过渡期间形成的贫困。对于这两种致贫因素,难以认定扶持范围和标准,既使配套了相应政策也难以到位。

(五)阶段性外出务工人员过多导致农村劳动力暂时缺乏。

在非农忙季节,各村主要劳动力(18—50周岁劳动力)外出比例非常高,在短期内,这种劳务输出的确给其家庭带来一定的收入,但却使得一些财政扶贫资金项目难以实施,生产生活条件得不到改善,长期制约了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经过扶贫攻坚,全乡扶贫开发工作的发展方向已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发生了新的变革。主要表现在:扶贫主体已由政府主导向全社会参与扶贫发展;扶贫方式已由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发展;扶贫开发的范围已由就地开发向异地开发发展;扶贫开发战略已由分散扶持向集中扶持发展。在重点贫困村,我们主张实施整村推进的扶贫方式。

(一)严肃政策,锁定对象,突出重点区域。

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要进一步严格各项扶贫开发政策,突出扶贫开发的主体地位。

一是要切实抓好扶贫开发政策的落实,让贫困农民享受政策,得到实惠,得到发展;。

三是认真实施规划与管理。要进一步充实、完善规划,维护规划的法律性、科学性、严肃性,要切实做到“计划围绕规划下,项目按照规划做,资金随着规划走”。

(二)量化标准,把握质量,突出重点项目。

第一,狠抓产业基地建设。

三是因地制宜,大力培育特色经济。对于产业优势较弱的贫困地区,应立足于本地特色,面向市场,挖掘本地土特产品,走小而精、特而优之路,使之成为农民增收的一条新门路。

第二,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治本措施。

二是切实抓好水利设施建设,解决贫困农户的饮水困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三是加强基础设施质量监管,巩固建设成果,确保一次建成,永久受益。

(三)科学分析,宏观决策,做好扶贫工作。

第一,要构筑抗灾救灾、扼制返贫,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二是扶贫、民政、卫生、财政、水电、农业、林业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做好现场距测调查,确保原始记录的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并且准确及时的汇总相关资料,并区分不同情况进行分类,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出台政策提供切实有效的依据,力争做到贴近于现实,贴心于人民。

第二,宏观调控,微观政策。在抗灾扼贫工作中要把握大局,注重方略。

二是配套政策宜实、宜细、宜操作、宜落实。对于受产业调整影响,过渡期贫困现象要制定区域产业发展新政策;对于因灾(自然灾害、疫灾)影响而返贫的要集中资金、加大投入、一步到位、不留后患;对因主劳多病而导致返贫的要采取政府扶持,社会帮扶相结合的政策措施,注重扶智力、志气,着力发展产业。

第三,落实责任,逐个击破。要竭力想方设法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改善返贫人口的物质文化生活环境。

在实际工作中,

三是特殊情况要特殊照顾。各主管部门要放宽受灾贫困户用地、用林等政策,适当免收费用;优先配备生产生活用地和经济林园,满足生产资料的供应;各类企事业单位要放宽招工条件,予以照顾。共同营造全社会抗争贫困,消除贫困的良好的氛围。

(四)创新思路,完善机制,探索扶贫新路子。

第一,拓宽思维,进一步整合扶贫力量。一是大力实施农村社区扶贫。充分发挥农村的先进力量,突破性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破解农村公益事业难办的难题,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二是进一步明确扶贫责任区。把扶贫任务、目标、措施落实到人,把责任区的扶贫成效与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相挂钩,做到有领导抓、有专人管,工作年初有计划、半年有检查、年底有总结;三是拓宽社会帮扶渠道。社会帮扶工作已不仅仅是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的责任,要积极鼓励社会团体、民营企业、个体工商大户等群体融入到社会帮扶工作中来,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充分发挥他们在社会帮扶工作中的的重要作用,要把他们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总结好、完善好、宣传好,使之成为社会帮扶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第二,整村推进,大力实施参与式扶贫。

三是加强监管,增强项目资金管理的透明度。按照资金性质不变、管理渠道不乱、集中投入、各记其功的要求,项目资金实行专人、专帐、专户管理,所有项目要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做到“项目到村、任务到户、登记造册、张榜公布”。

第三,依托资源,大力扶持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培育农村能人。引导一部分有头脑、有胆识、敢创敢干的农民专门从事农产品销售。政府要大力加强引导、扶持,提高中介组织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真正把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酷起来.

第四,在扶贫项目的实施方式上,改由容易造成监管不力、群众配合不够的部门包揽转向由主管部门指导监管、乡镇负责、各村实施的方式,分清职责,明确责任,充分调动村、乡(镇)、部门三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最大合力推进项目的有效实施。

第五,在扶贫资金投向上,要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并重,在保证对重点贫困村资金投入的同时,对不属于重点村,但确实需要财政扶贫资金投入,且群众积极性高的项目要适当安排资金投入。

第六,扶贫开发要与社会救助相结合。对具备一般劳动能力的,要通过改善其生产生活条件来提高生活质量;对擅长种养殖技术的,应适当协助其投入一定得启动资金,拓宽其收入渠道和收入水平;对不具备劳动能力的,要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切实解决其生活困难。

扶贫调研方案扶贫调研方案篇十四

__镇位于信丰县东部,国道信安线穿境而过,东临大桥镇、新田镇,南临安远县、安西镇,西接大塘埠镇、嘉定镇,北靠赣县。__属赣南四大名镇之一,有“头唐江二__”之说。镇内田畴肥沃,水源丰沛,物产丰富,是信丰县产粮大镇之一,林业资源丰富,其中金盆山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素有“赣南小庐山”之称,农土特产全县翘楚,早年有“粉干、豆腐、腐竹、番薯粉”等四宝,今添“脐橙、生猪、蜂蜜、甜玉米”等新四宝。县新型动力能源产业园大唐工业园坐落太平、天光两村,镇内现有温氏、诸信、正邦等多家国家级、省级大型现代化农业龙头企业。幅员面积31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355亩(其中水田面积25194亩、旱地面积3161亩),林地面积227677.5亩,公益林面积25814.5亩(其中国家公益林面积19628.9亩,省级地方公益林面积6185.6亩),果业面积6023.51亩,烟叶面积1050亩。

全镇辖15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30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2931人,其中新屋村为省级贫困村,另有石背、中坑、余村、天光、枫树、圳玄和李田七个市县级贫困村,截止目前全镇还有贫困人口966户、3017人。其中完全丧失劳动力的低保、五保的贫困人口1330,实施精准扶贫的扶贫对象450户1687人。

二、精准扶贫工作阶段性开展情况。

一是“三项保障”体现领导高度重视和组织有力。__年和__年是全面启动落实《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办发[__]25号)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方案》(赣办字[__]19号)的重要年,也是优化整合扶贫资金、大力实行精准扶贫、确保扶贫到村到户的关键年,__镇作为贫困人口较多的农业重镇,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积极主动,不甘人后,做了不少工作。镇里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并抽调扶贫、民政等部门的“老中青”干部,组建全新的扶贫办公室,专门负责精准扶贫工作,村里以太平畲族村、新屋村为试点,组建村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专人成立扶贫工作站,做到有机构、有专人、有资料。

二是“三个精确”确保贫困户识别有理有效有别。全镇辖15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30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2931人,每家每户情况怎么样,哪些家是贫困户,原来的贫困户是否已脱贫,是否有返贫现象存在?这些都是精准扶贫基础工作亟须弄清楚的问题,对此,__年下半年,根据上级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__镇组织人员力量下村入组,按照“三个精确”的要求对全镇的贫困户认真识别。即流程精准。设立村级贫困对象民主评议小组,对递交申请的农户进行年人均纯收入调查,按照从低到高进行排序后,初步确定扶贫对象名单;并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对初选名单进行表决确定;然后由镇党委政府审核后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报县扶贫和移民办复审,审定后在各村进行公告。严格按照“申请、调查、初选、表决、审核、公示、复核、公告”程序,把真正的贫困户对象公开、公正、公平的识别出来。对象精准。通过全面摸排、村级民主评议公示、乡镇审核公示等程序,最后确定出全镇贫困人口为966户共3017人,全部纳入精准扶贫对象行列。定位精确。对造成农户贫困的因素进行具体分析,并分门别类,将识别出的贫困户划分为“一般贫困户、扶贫低保户、低保户、五保户”等四种类型,对全镇一般贫困户438户1641人、扶贫低保户12户46人、低保户442户1244人、五保户74户86人一一登记造册,并建档立卡,做到“户有卡、村有册、镇有簿”。

三是“三合一”建档立卡完善贫困户信息管理。对于精准扶贫工作,资料信息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__镇在原有基础上不断丰富完善贫困户的信息管理,初步行成“三合一”贫困户信息档案。即纸质户情卡。按照国家统一的贫困户建档立卡要求,为每一户建立了户情卡(见附件一),使贫困户家底一目了然。电子档案。对照纸质户情卡,将贫困户的信息录入到市、县、镇、村四级与“三送”工作平台互联互通扶贫信息系统平台,实现各级各部门(单位)与贫困户信息直通,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影像资料图。__镇正着手采集收集贫困户的影像资料,一张照片或是一段视频承载着两个主题:农户的致贫原因和脱贫愿望,为后期的结对帮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当前存在的问题。

在精准扶贫工作启动后全面铺开的元年,__镇在这方面虽然在不断完善基础工作,并探索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思路,但仍有不成熟之处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我们的走访调研中,就发现了一些精准扶贫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少数村组存在宣传力度不够、渠道过窄、甚至内容不对的问题。精准扶贫政策是国家近期的一项大的惠民利民政策,本应该广而告之,做到家喻户晓,尽人皆知,而且要正确的解读,但在我们的调研过程中,一些偏远地区的村组的一些群众却并不知情,或是只是知道个大概,不知其所以然,甚而有些农户把这项工作当成了“评先评优”的面子工程,在工作人员进行调查摸底时,不配合反而藏穷掩贫,生怕别人笑话他的贫困。

(二)农民思想上的贫困成为贫困户脱贫的致命障碍。劳动力文化素质低,既是贫困的结果,又是造成贫困的原因。许多贫困人口由于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发展家庭经济缺计划、缺技术、缺管理能力,即便是外出打工收入也与非贫困户有很大差距。加之贫困户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小富即安,“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凡事都等国家和社会的救助。尽管有些贫困户有摆脱贫困的愿望,并不断努力尝试,但由于思路不清,观念不明,缺少引导,导致失败,最终失去了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

(三)农民收入难以估算增加了精准能识别难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多元经济相互交织混合发展,给准确调查核实农户收入增加了难度。加之,受农业经济效益低而不稳影响,近年来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劳务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其中群众的一些隐性收入较难掌握。

(三)农村情况错综复杂增加了精准扶贫难度。一是随着青壮年劳力大量流入城市,农村常住人口大都剩下留守妇女、儿童、老人,实际长期居住人员不足三分之一,在农村实施规划扶持项目中出现劳力紧缺和种植项目后期管护难到位的现象。二是一些干部工作方式方法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责任心不强,作风不民主,对贫困人口认识有偏差,认为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是搞形式,扶贫到户不一定能兑现,导致乡村干部对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工作不够重视。三是精准识别要求规划到村、帮扶到户、差别到人,而识别过程缺乏刚性标准,难以做到让群众心服口服。

四、下一步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推进认知共识。拓宽宣传渠道,精准扶贫工作宣传教育的重点是,干部达成精准扶贫共识,群众增强脱贫致富信,将精准扶贫工作作为中心工作,镇村的很多工作都可以围绕精准扶贫工作的需要来展开,宣传教育的方式要灵活多样,大会小会不忘提,主要街道路口树立专门宣传栏,深入村组开展与精准扶贫相关的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形成精准扶贫大合唱的浓厚氛围。

(二)统筹把握好外部帮扶和自我奋斗的关系。__强调,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俗话也常说,人穷最怕志短,扶贫必先扶志。要教育引导贫困群众坚定战胜贫穷、改变落后面貌的信心和决心,克服“等靠要”的思想,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美好新生活。要让贫困群众参与扶贫开发规划制定、扶贫项目建设、扶贫项目管理和监督的全过程,充分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民主权利,充分调动他们自我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组织实施方面,__镇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实行点与面相结合的方式,阶段式推进工作,先通过抓实有代表性的两个村,形成可操作、可复制、可借鉴的工作模式,再在其他村进行全面推广。

(三)探索“自助餐式”帮扶思路引导贫困户主动脱贫。

根据上级有关要求,__镇秉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理念,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工作思路,对贫困户实行分类定向精准帮扶。按照分类,对因病、因灾、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低下、目前尚无致富门路等具有发展能力的扶贫开发户与扶贫低保户归类为一类贫困户,对残疾、智障、孤寡、缺劳少力等没有发展能力无法帮扶的低保户与五保户归类为二类贫困户。__镇精准扶贫领导小组初步形成了“自助餐式”帮扶思路,“政府主厨,农户点单”,__镇党委政府制定了农户“菜单”即《__镇精准扶贫帮扶措施情况表》(附件二)。表中将二类贫困户统一归为政策保障类,这些贫困户需要政府坚决落实“保障兜底”输血政策,通过民政社会救助维持其基本生存,逐年脱贫;而一类贫困户则进一步划分成产业项目扶持类、教育扶持类和就业扶持类,这类人员成为精准扶贫的主体,对此,__镇结合本镇实际,形成了自己的帮扶思路。

一是产业项目扶持。__镇内田畴肥沃,水源丰沛,物产丰富,是信丰县产粮大镇之一,林业资源丰富,农土特产全县翘楚,早年有“粉干、豆腐、腐竹、番薯粉”等四宝,今添“脐橙、生猪、蜂蜜、甜玉米”等新四宝,在这些以形成的产业优势和资源禀赋的基础上,鼓励贫困户积极创业,或养殖业,或种植业,或小食品加工业,政府在相关领域给与支持和帮扶。

二是就业扶持。一是依托县新型动力能源产业园大唐工业园、温氏、诸信、正邦等家国家级、省级大型现代化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伯乐蔬菜基地,解决贫困户中有就业意向和劳动能力的人的就业,帮助增长其家庭收入,今早脱贫;二是大力实施“雨露计划”,提升贫困家庭劳动力创业就业技能。

三是教育扶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生活和精神上脱贫的根本之策。__镇贫困人口在校教育人数为682,其中高中及高中以上人员有93人,加大对这些贫困生的资助力度,保障他们的稳定升学及毕业就业是培养贫困户脱贫力量的重要举措。

此外,还要进一步摸索建立易操作的刚性识别标准。国家、省因制定出台科学、合理、易操作的贫困户识别评判标准和办法,目前的识别评判办法不科学,操作性不强,识别出来的对象难于让群众信服,容易引发社会矛盾,而各级应尽量使识别过程和程序的公平、公正和公开,确保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

扶贫调研方案扶贫调研方案篇十五

北流市荔乡缘荔枝扶贫产业示范区位于北流镇六行村,该示范区种植荔枝、龙眼3700亩,采用”示范区+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经营模式,通过进行荔枝低改品改、发展生猪养殖、免费提供沼气、提供就业岗位等措施,带领北流镇六行村66户贫困户236人脱贫致富,辐射带动周边180户贫困户764人脱贫。

(一)发展荔枝品改助脱贫。六行村有着种植荔枝的悠久历史,几乎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种有荔枝树,荔枝销售收入曾经是该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但是,村民种植的荔枝大部分是黑叶荔等普通品种。近几年来由于品种老化、果小核大、肉薄味酸等原因,荔枝收购价格低,村民种植荔枝的积极性并不高,很多年轻人都到外面打工谋生,地里的荔枝树也属于无人管理的状态,甚至出现了果农砍伐荔枝树种植速生桉的.情况。在精准扶贫的大环境下,如何让村子脱贫、村民致富,成为摆在六行村”两委“面前的大难题。通过市场调研,六行村”两委“狠下决心,抓住荔枝这一突破口,通过改良荔枝品种,打造荔枝新品牌。六行村以”创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为契机,在北流市荔宝禽畜养殖场的带领与帮助下,48户贫困户低改品改荔枝467亩,成功地把原来的黑叶荔改良为鸡嘴荔。改良后的荔枝品种核小肉大、口感好,很受市场青睐。北流市荔宝禽畜养殖场还免费为贫困户开展技术培训、打通荔枝销路,让贫困户对发展荔枝产业吃了定心丸。

(二)发展生猪#殖助脱贫。六行村围绕示范区创建,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创新”公司+基地+贫困户“”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产业模式。北流市荔宝禽畜养殖场与贫困户签订协议,免费向贫困户赠送猪崽,提供养殖技术支持,开展养殖技术培训,带领20户贫困户发展生猪养殖。同时免费向周边130多户(其中贫困户24户)农户提供沼气,解决了农户生活用气问题,节省了开支。

(三)提供就收岗位助脱贫。充分利用剩余劳动力和农产品的高效附加值,增加农产品初加工,减少原料消耗,加减结合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实现提质增收。以北流市荔宝禽畜养殖场、北流市大同果业有限公司为龙头,以荔宝养殖场”荔宝牌“荔枝、大同果业”无公害牌“荔枝干、”有机牌“荔枝干为品牌,大力发展荔枝种植、荔枝烤干等产业,实现半年脱贫。目前,示范区提供就业岗位100多个,吸收贫困户剩余劳动力25人,贫困户年人均增收4500元。

在高起点、高要求、高标准的推进下,示范区创建成果喜人:一是实现产业化”五统一“,即带动示范区农户开展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技术规程、统一生产标准、统一产品质量、统一品牌销售;二是实现示范区贫困户”三提高“,即荔枝品改促进贫困户种植技术提高,荔枝销售、就近就业使贫困户收入及幸福感提尚。

扶贫调研方案扶贫调研方案篇十六

按照《xx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xx市20xx年扶贫日系列活动的通知》(x脱领办发〔20xx〕x号)文件精神,对照《xx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xx县20xx年扶贫日系列活动的通知》(x脱贫办〔20xx〕x号)要求,我镇高度重视,庚急组织落实,现将“扶贫日”系列活动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按照市、县关于20xx年扶贫日系列活动方案安排,我镇召开“20xx年扶贫日系列活动专题会议”,对扶贫日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强调,要求全镇干部职工要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通过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扶贫日系列活动,深入宣传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基本方略、政策举措和典型经验,大力弘扬扶贫济困传统美德和友善互助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动员社会各界参与脱贫攻坚,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进一步坚定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信心决心,确保全镇脱贫攻坚任务圆满完成。

以“汇聚全民扶贫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役”为主题,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扶贫济困的积极性,广泛开展宣传动员、自愿捐赠、特色扶贫等系列活动,精准帮扶贫困村、贫困户,对全镇已脱贫的x户x人、已退出的3个贫困村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确保全镇各项脱贫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一)坚持引导,广泛动员。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在脱贫攻坚中的.主导作用,增强“四个意识”,牢牢把握主旋律;加强政策引领和舆论宣传,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着力推进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脱贫攻坚。

(二)上下联动,形成合力。镇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认真组织,各村支两委密切配合,通过“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进一步统一认识;不断加强公益宣传,营造社会共同帮扶氛围,采取多渠道开展捐赠活动等方式,结合本乡镇特点,开展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活动,相互配合,形成上下联动、同频共振的工作合力和舆论声势。“扶贫日”期间,全镇共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6次,共计150余人参加;走访贫困户、困难群众、困难党员、高龄老人x人次,发放慰问金x元。

(三)抓好宣传,捐款捐物。把10月10日—17日作为扶贫集中宣传周,各行业相关部门、联系帮扶单位及镇村结合自身实际,围绕脱贫攻坚大政方针、精准扶贫政策、“五个一”驻村帮扶、中国社会扶贫网宣传推广等多个主题,通过悬挂标语横幅、制作墙报、设宣传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开展集中宣传活动。

扶贫调研方案扶贫调研方案篇十七

一是思想认识要进一步统一。要把做好帮扶工作始终作为重要的社会系统工程,摆在及相关部门重要的工作位置上,抓紧抓好;二是工作机制要进一步完善。每年都应组织相关县级部门,加强多方衔接,规划和落实帮扶项目,推动帮扶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三是帮扶渠道要进一步拓宽。要坚持“引导、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工作方针,坚持帮扶与协作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使帮扶的思路更宽,渠道更多。四是要切实加强扶贫项目实施的后续管理,充分发挥扶贫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五是进一步加大对扶贫工作典型事例的宣传力度,调动各方积极性,确保扶贫工作更加扎实有效推进。

帮扶的主要对象是贫困村的贫困农民,因此贫困农民既是参与主体又是受益主体,必须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实施帮扶项目,改变落后面貌的积极性。要针对贫困人口具有相对性、动态性和阶段性的特点,坚持“扶贫扶志、扶勤扶能”的原则,建立运作激励机制。在扶贫工作中做到政策、步骤、批次上区分不同情况,分类扶持,对有强烈脱贫愿望和具备一定劳动技能的`贫困户,要集中力量优先扶持,让这一部分贫困户先脱贫致富。对于无劳动能力,因残疾、疾病致贫的,纳入社会民政救济中去。对于有劳动能力但好逸恶劳、坐等靠要、懒惰酗酒致贫的,进行耐心教育和引导。以此激发、激活贫困户自力更生、勤奋努力、自我脱贫、走向富裕的内在动力,最大限度的调动贫困户的生产生活积极性,使贫困户变压力为动力,让贫困户的精神状态、思想观念发生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和巩固。

要把扶贫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相结合,与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经济发展相结合,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进一步整合涉农项目资源,形成帮扶合力,建立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发挥帮扶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县及相关部门要强化统筹措施,将定点帮扶资金、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信贷扶贫资金、国家投入的涉农资金和其它社会资金聚集起来,最大限度实现整合使用,充分发挥扶贫资源的引导作用和综合效益。

扶贫调研方案扶贫调研方案篇十八

根据县精准办8月6日召开的精准扶贫工作调度会精神,对提升精准扶贫工作群众满意度调研,我镇党委书记高度重视,对调研工作亲自安排部署,亲自抓好落实,通过召集分管领导、驻村领导召开座谈会,到村召集村、组干部、群众代表座谈会,上户走访贫困户和一般群众代表,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查找不足,思考对策。现在将精准扶贫工作群众反映情况以及如何进一步提升群众满意度进行总结如下:

1、群众对于精准扶贫政策了解不够。大部分农户受到的教育不够高和许多老人对于政策的改变不太了解,对于农户讲解政策不够通俗。还有精准扶贫工作和扶贫惠民政策向贫困户宣传多,向一般群众宣传少。有的群众对精准扶贫工作了解不多,对我们出台的扶贫政策、采取的工作举措及取得的工作成效,知之甚少,导致接受调查时群众满意度不高。

2、帮扶干部工作责任感不强。有的帮扶干部责任心不强、工作作风不实,帮扶工作不认真,走访过程中走马观花,与贫困户交流聊天少,与贫困户交朋友少,无法了解贫困户真正的困难,对扶贫惠民政策宣传讲解少,没有与群众拉近距离、融洽关系,引导贫困户发展产业得到实惠做得不够,贫困户对帮扶干部的帮扶工作不满意,影响群众的满意度。

3、扶贫项目安排非贫困村受益少。当前,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主要集中在“十三五”贫困村,其他村的项目资金很少,一些急需解决的基础设施没有项目资金,导致非贫困村的群众意见比较大,影响群众对精准扶贫工作的整体满意度。

4、医疗惠民政策没有具体情况具体落实。贫困户全部纳入了大病商业补充保险和医疗救助,提高了慢性病的报账比例,贫困户住院治病的费用控制在了10%以内,有效减轻了贫困户的医疗费用负担。但是患病具有不可预见性和突发性,特别是患癌症等恶病、重病的一般群众代表,医疗费用负担重,又不可能临时纳入贫困户,导致有的群众认为不公平,影响了群众对精准扶贫工作的满意度。

5、部分群众对贫困户“等靠要”的表现不满。少数贫困户“等靠要”思想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意识差,不愿主动发展生产,也不愿打工增加收入,满足于依靠低保、五保收入过日子,依赖政府的救助救济。部分群众对这种“好吃懒做”的懒汉有意见,认为政府扶贫不应养懒汉,影响了群众对精准扶贫工作的满意度。

1、抓实干部结对帮扶工作。认真抓好帮扶干部的管理培训工作,建立一支懂政策、会帮扶、愿帮扶的帮扶干部队伍,帮扶干部不仅要保证帮扶次数和时间,更要注重帮扶质量和成效,特别是要通过实实在在为贫困户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与贫困户“三同”,真正把贫困户当亲人、当朋友,增进感情,与贫困户交朋友,用实际行动赢得贫困户的理解和认可,让群众参与和知晓,以便提升贫困户对精准扶贫工作和干部帮扶工作的满意度。

2、加大精准扶贫工作宣传力度。要大力宣传精准扶贫政策和开展的扶贫工作、取得的工作成效,通过帮扶干部面对面向贫困户开展宣传,将各类惠民、扶贫政策详细分类,认真制作脱贫攻坚政策宣传彩页发放到户,面向社会广泛宣传,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精准扶贫工作、认可精准扶贫工作、支持精准扶贫工作、参与精准扶贫工作,营造精准扶贫工作浓厚氛围,扩大精准扶贫工作的参与面,对于当地无法理解相关政策的农户与老人,可以请村委会的人员配合工作,将政策通俗化进行讲解以便提升精准扶贫工作的群众知晓度和群众满意度。

3、扶贫项目安排、扶贫政策制定过程中统筹兼顾贫困户与非贫困户、贫困村与非贫困村。在扶贫项目的安排过程中,在突出贫困村这个重点的同时,兼顾好非贫困村急需解决的基础设施问题和贫困户的“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所需项目资金,项目的安排要坚持群众需求为导向。在扶贫政策的制定执行过程中,要兼顾好一般群众代表的诉求和合理意见,要加强改善路、水等基础条件,实现村“七有”,让精准扶贫政策惠及广大非贫困群众,来弥合贫困户与非贫困户的矛盾。

4、要坚持扶贫先扶志,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针对部分群众对“好吃懒做”、依赖政府救助救济的贫困户存在意见,认为政府扶贫养懒汉的问题,引导这些懒汉要不等不靠、苦干实干,依靠自己努力增加收入。加大贫困群众培训力度和转移输出力度,帮助贫困群众成为具有增收致富技能的新型农民。还要大力开展智志双扶、道德教育活动,建立问题台账、明确帮扶责任人,开展针对性强的批评教育、宣传引导工作,成立道德促进会,共同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努力实现扶贫先扶志,塑造贫困户良好精神风貌,汇聚脱贫攻坚正能量。

5、处理好政府推进与群众参与的关系。扶贫攻坚的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都要让群众参与、让群众知晓,对扶贫资金的使用、项目资金的管理等要公开上栏公示,做到公开透明,特别是规划制定、质量监督、工程验收要群众参与,才能提升群众满意度。

扶贫调研方案扶贫调研方案篇十九

根据市政协安排,就我市农村扶贫开开发资金投入使用监管等情况进行专题协商。为配合市政协做好此项工作,县政协主席会议研究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对扶贫开发资金投入使用监管的情况进行一次调研活动。我做为一名乡镇政协联络组组长、县政协委员也参加了此次调研。在此次调研活动中,深入到扶贫开发区进行了实地考察,走访了农户,分别召开了村民座谈会和村干部座谈会和并进行了分析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浮山县地处山西南部,临汾盆地东缘,既是全省57个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还是全省59个“两区”开发重点县之一。全县辖2镇7乡,185个行政村,总人口为1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8万人;国土面积为96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28.5万亩,人均耕地2.6亩;20xx年全县财政收入为4.0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020元;全县共有69个贫困村,贫困户5886个,贫困人口为23561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22%,20xx年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380元;20xx年、20xx年两次百人以下自然村调查摸底结果,全县9个乡镇拟移民搬迁人数为17000余人。

近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扶贫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县人大、县政协及社会各界的广泛监督下,全县的扶贫开发及“两区”开发工作取得了好的成绩。

(一)两区开发重点项目进展顺利。近年以来,全县12个两区项目除年产20万吨还原铁建设项目退出两区产业规划,铁炉容积换及120万吨特种钢项目进入两区产业项目储备库外,剩余的10个两区项目手续全部办结的有8个项目,9个项目完成立项手续,9个项目环评已办结,7个项目土地手续已办结。目前,除煤电化综合开发利用项目手续正在办理外,其余9个项目均已开工,其中三通一平项目4个,基建项目1个,安装设备项目1个,竣工投产项目3个。

万元。目前已完成一期工的9户45口人,完成二期工的42户,157口人。全部完工的116户598口人,其中入住的7户32口人。20xx年扶贫移民项目已完成工程总量的80%以上,完成总投资的70%以上。

(三)群众参与、整村推进项目运行平稳。20xx年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规划了张庄乡葛村1个村,共扶持702人,投资90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50万元,主要用于建设千头猪场1个,猪舍面积20xx,吸收100余户450余人入股开发,预计年人均增收300元以上。另有70户250余人利用互助资金采取自建自养的办法分户开发,预计年人均增收250元以上。截止目前,该村已到位资金60余万元,建圈舍20xx,购买仔猪及种猪800余头,种草100余亩。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三类户的确定,项目内容的确定,资金分配办法的确定,项目实施方案的确定都分别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大会讨论通过,并进行了张榜公示。县、乡、村三级都分别成立了项目实施监督小组,切实做到了严格政策,规划操作,跟踪监督,民主管理。互助资金试点工作进展也比较顺利,到目前试点村已成立了机构,确定了人员,完善了制度,摸清了底子,进行了公示,待支持金融机构市里统一确定后进入正常实施程序。

培训2个专业572人,完成任务的100%。从省争取劳动力培训转移专项资金20万元。08年省下达我县科技培训任务1328人,截止目前,已实际完成1500余人,完成任务的113%。

(一)移民开发工作存在的问题。我县的移民式扶贫开发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还存在一些值得关注和需要努力解决的问题。一是移民式扶贫开发这一新模式的持续性问题。我县自20xx年开始启动移民搬迁扶贫工程,到目前为止能够迁移的贫困户、贫困人口分别占总数的9%、10%,距达到贫困地区资源合理承载能力需要迁移贫困人口的4050%,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二是贫困户迁移资金的承担能力问题。需要搬迁的贫困户绝大多数经济困难,尽管政府已经补贴了房价,但是仍有部分贫困户还是难以支付入迁购房资金,给移民项目的持续实施以及各级政府对移民搬迁的投入增加了压力。三是实现搬迁贫困户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要使已实现移民搬迁的贫困户真正稳下来,富起来,真正融入城镇社会环境,实现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有效解决他们面临的就业问题、教育问题、医疗问题、社会保险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还需要政府做出大量的努力。

20xx年为922.9元,20xx年为824.9元,三年来人均纯收入呈绝对负增长,分别下降了4.15%、10.61%,北韩乡目前返贫人口增加了854人,占当年脱贫人口的54%。造成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缓慢,甚至出现返贫现象,既有各级政府扶贫工作自身的问题,也有这些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的原因,同时也有这些地区的生产方式落后、劳动力转移滞后的原因。

扶贫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对此我们不能急功近利,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扶贫措施。建议在今后的扶贫开工作当中,应当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对于已实现移民搬迁的贫困户,政府要为他们创造条件努力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使他们能有稳定的收入保障,真正能够稳下来,富起来。

(二)对于愿意移民搬迁,但由于经济条件差不能实现搬迁的贫困户,政府能根据每个贫困户的具体条件,加大对他们的扶持和帮助力度。

(三)移民扶贫开发工作要和其他模式的扶贫开发工作相结合,继续搞好非移民扶贫地区农民的扶贫开发工作,要解决这些地区下一代的教育问题和农民劳动力转移问题。能和实施退耕还林政策相结合,真正做到封山育林,再造秀美山川,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积极拓宽增收渠道,促进贫困人口持续快速增加收入。发挥扶贫开发的政策优势,围绕农民增收,加快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实现贫困地区优势资源的转换。把劳务输出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措施来抓,加强贫困户的职业技能培训,引导和组织农牧民外出务工,落实以工代赈项目关于“劳务报酬”管理的规定,拓宽贫困农牧民增收渠道。

(五)加大科技扶贫力度,增强脱贫致富能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农牧业实用技术和家庭手工业技能培训,推行培训合格享受扶贫项目制度,保证贫困户户均有l名熟练掌握和应用先进农业技术的劳动力。

(六)整合社会扶贫资源,确保社会扶贫工作扎实有效。坚持“联系到县,定点到乡,帮扶到村,受益到户”的原则,一要加强社会扶贫力量的整合配,使各种社会扶贫力量能够发挥出自身的优势与特点,形成共同推动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合力。

扶贫调研方案扶贫调研方案篇二十

按照整体安排,20xx年xx月19日至xx月21日,我们赴旬xx底庙镇、太村镇、马栏镇、职田镇、湫坡头镇、城关街道办事处等镇办,在店子河村、乔村、太村、郭崖沟村、散集村、前益阳村、上墙村、青村等村进行调研,逐村走访深入了解“三讲话一通报”学习贯彻情况及脱贫攻坚落实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通过了解,我们将贫困户致贫原因归结为“自然条件+精神状态”的小循环,即因自然条件差生产技术不到位,加之思想上缺乏脱贫意识,导致贫困户难以脱贫、贫困村整体贫困。具体表现如下:

(一)自然条件较差。其中走访的8个村大多位于河谷沟壑地带,海拔较高,土地瘠薄,干旱、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比较频繁,村庄位置偏僻,居住条件较差,多数群众仍居住在土窑洞中,且年久失修。比如湫坡头镇散集村村民赵润河,其子离异留子且外出打工,现住窑洞三孔,年久失修,冬天不挡风、夏天不挡雨,危漏严重。店子河村大多剩下年老体弱的群众,住房均是多年前的旧房,没有能力进行修缮,多数群众等待移民搬迁脱贫,不愿修屋建房,村容村貌变化不大。

(二)行路吃水用电困难依然存在。这些村普遍居住分散,交通、通讯等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通村道路和村内街道坑洼不平,部分村主要街道路面简单硬化且已破烂不堪,群众出行不便。太村镇、马栏镇等通村路坑洼严重,群众来往经商,发展产业就显得更为困难。同时,普遍存在用水困难,部分群众要在露天泉眼取水,遇到阴雨雪天,生活用水很难保障。部分低压电网改造还没有实施,缺电导致群众家中电器有时无法正常使用。

(三)上学和就医困难较多。由于村庄规模较小,学龄儿童不断减少,加之前几年合校政策,很多学生要到附近完小上学,这些完小没有寄宿条件,年龄稍大的孩子每天走读,来回往返5公里以上,小一点的孩子学生家长必须天天接送,个别村教学点还存在一两个老师教两三个学生的情况,教学质量无法保证。村级卫生室仅在形式上存在,缺少必要和常规药品,多数群众就近看病不方便,医疗条件极为有限。

(四)群众受教育程度整体偏低。村民主要以小学和初中学历居多,还有一部分是文盲或半文盲,甚至有部分村干部处于文盲或半文盲状态。村民思想观念陈旧,大多数村没有群众文化活动场所,村民农闲娱乐主要是打麻将、谝闲传。基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导致一些群众好吃懒做、不求上进、惰性十足,缺乏脱贫致富、改变自己命运的信心和决心。

(五)产业发展水平低。多数村以种植果树为主,群众果树作务依靠自身经验,技术水平很低,村中青壮年劳力大多外出务工,从事农业生产的绝大多数是留守老人和妇女,年龄多在60岁以上,同时,由于对果业投入的技术不足,加之靠天吃饭的自然条件,致使果树病害严重,降质减产严重,去年因整个果品滞销,多数果农亩均年收入不足千元。

(六)残障人员多,因病因灾致贫相对较多。调研的村因病、独居的人数较多。比如,店子河村刘润民一家四口,其因脑梗住院,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妻子要常年照顾老伴,支付高额医药费;儿子中专毕业后在外打工,收入仅够自己使用,至今未婚;女儿出嫁长安区,平时无法回家,家庭收入无法得到保障。店子河村民刘积仓,常年独居共育三子,大儿子另家在村务农、二儿子另家在新民务工、三儿子在西安务工且离异,均无法顾及老人日常生活。

(七)村级班子带富能力不强。多数村干部是初中、小学文化程度,且年龄大,相当一部分干部由于长期生活在偏远山村,与外界接触较少,思想因循守旧,满足现状,习惯于等靠要,缺乏开拓进取精神,市场经济意识淡漠,经营管理经验缺乏,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方面,作用发挥十分有限。

通过解剖麻雀,对村情村容进行了客观了解,我们认为打好脱贫攻坚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学习,分类施策,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把“三讲话一通报”和省市有关领导讲话、会议精神纳入“两学做”学习教育内容,以农村党支部为单位,组织全体党员学习辅导和心得体会撰写工作,真正把上级的要求讲清楚,把有关政策讲到位。加大项目资金捆绑力度,着力解决好节点村的通村路、街道硬化、活动广场、人畜饮水、灌溉设施和环境整治问题,为周边村群众集中居住打好基础。加快异地脱贫搬迁步伐,县镇两级要协调解决好搬迁资金和庄基用地问题,对于居住在危窑破房的群众,按照国家移民搬迁政策进行补助,将其搬迁到节点村居住;对于特别困难的群众,捆绑住建、民政、扶贫等几项政策,对于短期内无条件搬迁的村子,要从最亟待解决的生产生活难题入手,改善群众生存现状和生活条件。

(二)落实要求,加大投入,改善公共服务设施。落实“大走访、大排查、大清洗”工作要求,确保本轮贫困户认定工作真正做到识别精准、实事求是、群众满意。加大教育脱贫工作力度,整合师资力量,对不能胜任教学岗位的,可以作为生活老师,解决家长陪读和学生上学难问题。加大对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的服务能力建设,健全分级诊疗、联村帮扶等工作力度,合理配置医技资源,使每个节点村有一名好医生,每个行政村卫生室能开展最基本的医疗服务,解决贫困村群众看病难问题。

(三)因地制宜,技术帮扶,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将农技、果业等专业技术人员下沉到镇村一线,使技术干部能够经常性、近距离、面对面为农民进行苹果种植和畜牧养殖等实用技术服务。每个村选定5到10户产业示范户,大力开展技能培训,由他们率先建设标准化果园,通过这些能人来指导带动群众科学施肥、用药、修剪,提升群众科学作务能力。在有水源条件的村推广滴灌、渗灌等节水技术,解决靠天吃饭的瓶颈制约。积极鼓励支持能人或村干部带头成立果农协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改变农业的传统组织形式,为群众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增强群众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发挥农家书屋作用,建设群众文化活动广场,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四)建强班子,提升堡垒作用,增强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加强对“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的要求和研判。当前,针对部分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替换增派的实际,要做好工作衔接和日常管理,特别是要围绕如何搞好帮扶工作加强培训和指导,引导他们借助派出单位的力量,长远谋划、精准帮扶。要选好村支部书记,真正把能带富、会致富的优秀人才选出来当家,发挥好“领头雁”的作用。提倡村“两委”干部交叉任职,对于短时间难以选优配强的村班子,通过集中轮训和集中整风,使他们能够适应服务群众的新要求。

(五)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必须高度重视群众多年来发展并保存的传统苹果产业,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加大老化果园的改造和提升力度。对于不适宜继续栽植苹果的区域,因地制宜指导群众发展榛子、核桃等特色杂果。利用山区牧草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养羊业,推广果畜沼生态循环农业。对于无力耕作或缺乏作务技术的群众,可以鼓励其进行土地流转,将应用土地流转至职业农民、种养大户流转,每年收取一定土地租金,自己外出打工,多方式增加收入,为外出务工人员排忧解难,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把“三留守”人员纳入干部包联重点对象,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五)以人为本,倾斜政策,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对于贫困村要给予更多的社会保障和救助政策倾斜,充分用足用活各项惠民政策,对符合低保政策的贫困户应保尽保,用好大病医疗补助政策,防止因病致贫。对残疾、智障、孤寡老人等,在居家养老难以落实的情况下,由民政部门统一规划建设幸福院,集中供养,使他们贫有所依、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感受到党和社会的温暖和关爱。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先解决生活困难,再帮助他们发展产业,使他们尽快脱贫致富。

(六)创新机制,分步实施,确保扶贫攻坚取得实效。扶贫贵在扶志,构建“贫困户+村干部、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真帮”的工作模式,让贫困户在全程参与中体悟脱贫的不易,总结“不贫”的经验;让村支书、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在用心帮扶中掌握工作规律,探索“脱贫”长效机制。要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方略,制定计划,分步实施,使贫困群众抛弃懒惰恶习和等靠要思想,增强信心,振作精神,学习实用技术,掌握致富本领,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确保完成脱贫目标。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93970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