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的教学设计大全(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5 13:07:03
测量的教学设计大全(17篇)
时间:2023-11-25 13:07:03     小编:XY字客

作文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和情感的方式,可以培养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总结要简明扼要,而又能准确地反映出自己一段时间内的学习和工作表现。以下是一些经典总结示范,希望对大家写作总结有所启发和引导。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一

1、引导学生通过亲身试验,探索不规则物体的测量方法。

2、在实践探究过程中,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2、掌握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出示魔方和牙膏盒)怎样求出规则物体的体积?

2、(出示橡皮泥)怎样想办法求出它的体积?

3、(出示石块、土豆、苹果)猜测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引出课题。

二、讨论方法,探索方案。

1、小组讨论交流: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2、学生演示不同方法。

3、强调测量注意事项。物体要完全浸没,我们在用溢水法测物体体积的时候,要用到量筒。先把量筒放平,读刻度时,视线要与水面在同一平面上,现有的量筒容积比较小,溢出的水一次可能装不下,就应该先一次倒到最高刻度,几次测量的和就是溢出水的体积。

4、课件展示具体方法,给方法命名。(溢水法、升水法)。

5、教师演示:"苹果浮在水面上,如何测量它的体积?"抛出问题,引起思考。

(1)教师介绍"沙测法"。

a、将物体放在1立方分米的透明正方体容器中,装满沙子。

b、用尺子刮平。

c、将物体和沙子一起倒在长方体的盒子里。

d、将沙子倒回1立方分米的透明正方体容器中,将沙面摇平。

e、用尺子测出容器中沙的高度(或测出沙面到容器口的高度)。

f、利用长方体体积公式就可以计算出容器中沙的体积(或利用体积公式直接计算出物体的体积)。

g、物体的体积=1立方分米—容器中沙的体积。

(2)解决如何让物体完全沉下去的问题。

三、拓展延伸。

1、师:老师这有一粒黄豆,怎样知道它的体积?你有什么好的方法?(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多放?为什么用整百粒?)。

2、读《数学万花筒》。

四、小结。我们今天运用转化的思想解决了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问题。生活中更大的物体的体积该如何测量呢,这个问题就留个同学们课后继续去思考解决吧!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2、会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发现呼吸和心脏、脉搏跳动的规律。

知识与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到运动会对身体带来影响;

2、意识到采集、分析数据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手表或秒表、统计图表、风格不同的音乐。

学生准备:手表、自制听诊器。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在以前的生活中,你对自己的身体有了哪些方面的了解?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2、提问:刚刚参加过一些运动,你感觉自己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3、讲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测量我们的呼吸、心跳和脉搏。

(1)提问:怎么样算呼吸一次?指名让学生讲解并演示。怎么样可以测量到呼吸?

(2)提问:你有没有听到过自己心跳的声音?

学生静坐体会。

教师讲述:利用合适的工具我们可以更清楚地听到自己和他人心跳的声音。分发课前制作好的简易听筒,分组听一听自己和同桌的心跳声音。

有力的心跳声音是一个人身体健康的标志。

方法指导:伸出自己的左手,掌心朝上,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并拢,将指肚部位放在左手手腕外侧,大拇指自然地放在手背附近。这时,中指指肚就可以感觉到手腕处脉搏的跳动了。

学生自我尝试。

(4)讲解:在同一个时间内,心跳的次数和脉搏的次数是一样的。所以在测量时,我们只需要通过测量脉搏的跳动次数就可以知道心脏的跳动次数了。

2、预测:你静坐时一分钟呼吸和脉搏跳动的次数是多少?在活动记录上作好记录。

3、布置任务:每两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合作为自己和对方测量1分钟呼吸和脉搏跳动的次数,并在科学活动记录上作好记录。建议可以一人测量自己的呼吸次数,另一人帮助测量脉搏的跳动次数。测量结束后交换。

4、小组活动:分组测量。

5、汇报测量数据,并交流与你预测的数据一样吗?

6、提问:参加活动后我们的呼吸次数和脉搏跳动又会有什么变化呢?

7、三分钟热身活动。

各组一位学生根据音乐的节奏做“坐下——起立——扬臂——坐下”的循环动作。

活动一结束,小组内合作马上测量运动后的呼吸和脉搏跳动次数,并作好记录。

8、播放舒缓、柔和的音乐,让学生休息三分钟以后,第三次测量呼吸和脉搏的跳动次数。

9、组内交换,另一位学生参加活动热身活动和休息,再分别测量呼吸和脉搏的跳动次数。

10、休息时间相机安排学生认识人体的呼吸器官和血液循环系统图。)。

三、分析、整理数据。

1、阅读自己的活动记录表,提问:比较一下你测量的这三组数据,有什么发现?

2、小组内分析收集到的数据,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总结:人在运动时,所需要消耗的能量比原来要多很多,所以呼吸和脉搏的跳动次数都会比原来增加。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同,所能够承受的运动的负荷也不同,于是会出现有些人运动后呼吸与脉搏跳动的次数变化非常大的现象。

4、调查:哪些人在休息3分钟后呼吸和脉搏的次数已经靠平静时的次数了?

四、拓展延伸。

1、小资料:

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平静时的呼吸和心跳参照数。

呼吸频率。

年龄每分钟呼吸次数。

新生儿40—50次。

5岁儿童20—30次。

10岁少年25次以下。

15岁青少年20次以下。

成年人16—18次。

心跳频率。

年龄每分钟心跳次数。

新生儿140。

3岁儿童110。

4岁儿童100。

10岁少年90。

成年男子70—722。

成年女子76。

德国综合理科教材(初中版2)。感觉这些数据对促进学生的学习是有帮助的,所以利用资料卡的形式向学生作推荐。

2、提问:通过上面的测量和比较,你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想进一步研究?

小组讨论,交流,把想研究的问题记录下来,课后可以自己先去找些资料来自学一下。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三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的54—55页《有趣的测量》。

新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教学中“做”比“知道”更重要。数学活动课要把握好实践活动的时机,凡是能让学生自己设计的,就让学生亲自去发挥;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就让学生亲自去动手。通过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在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具有较大的自主发展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自主地提出问题,自主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一)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活动情境,经历测量石块体积的过程,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2、在实践与探究过程中,尝试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方法的过程,体验“等积变形”的转化过程。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

活动重点: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活动难点:测量较大和较小物体的体积。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生1:可以捏成规则的物体,在测量它的长、宽、高,算出体积。

生2:也可以把它浸没在水里,用水的体积表示它的体积。

2、提出问题:[出示钢笔水瓶]它(钢笔水瓶)的体积也能用刚才的方法求出来吗?

生:不能捏了,而且墨水瓶本身是个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只能放入水中来解决了。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像墨水瓶这样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板书课题)。

这个墨水瓶的体积我们又该怎样才能知道?你能想到什么方法?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学生思考、交流。)。

生1:水溢出的方法。

师:能不能用一个等式把你们组的方案表示出来?(v物体=v水溢出)。

生2:水上升的方法。(v物体=v水上升)。

生3:水下降的方法。(v物体=v水下降)。

师:还有别的方法吗?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明确活动要求。

生1:物体要完全浸没。

生2:注意读数时视线要与水面最低处平行。

生3:测量时要注入整数体积的水,既方便读数,又能减少误差。

同学们想的真周到,老师也有几点下提示与大家分享,请看屏幕。

1、实验前:制定测量方案,明确分工;

2、实验中:轻声交流,注意安全,保持卫生;

3、实验后:整理结论,回顾反思。

2、学生小组合作:请小组内同学首先讨论并制定测量方案,并填写报告单,然后开始测量。(教师发现不同情况及时引导学生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3、小组汇报。(一个同学汇报,组内同伴演示实验过程。)。

测得墨水瓶的体积是多少?板书三种方案测得的数据。

4、同样的墨水瓶测得的结果不相同,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分析误差的产生:1、不同方法误差的产生;2、同一种方法为什么结果也不相同?)三种方案比较中择优,水上升的方法在理论上误差最小。想更精确,我们可以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老师在课前运用水上升的方法多次测量后得到墨水瓶的体积大约为115立方厘米。

5、请大家注意观察,这几种方案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1:都用到了水来测量;

生2:都是将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转化成可测量的水的体积。

师:在数学中我们把这叫“等积变形”,这也是数学中转化思想的应用。

6、请选择桌面上1—2个喜欢的物体,就运用这种转化的思想来进行测量。(引导学生将上浮物体的情况提出来。)。

遇到什么困难了吗?如何解决的。

生:将上浮物体系上一个重物来测量;

生:将上浮物体埋入沙子中,运用沙测法。(板书)。

7、我们还有哪些知识运用到了这转化的数学思想呢?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老师这有一粒黄豆,怎样知道它的体积?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生1:可以放在量筒里测量;

师演示。行吗?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多放?为什么用整百粒?)。

(四)回顾整理评价完善小结。

1、水是液体,当物体放入盛水的容器中,能排开一部分水的体积,而排开的这部分水的体积恰好就是放入物体(物体占据一定的空间)的体积。我们只要计算出这部分水的体积,就可以间接地计算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了。一般我们称这种方法为“间接法”。早在2000多年前,阿基米德就利用这种方法为自己解决了一个难题,让我们一起走进数学万花筒,领略阿基米德的风采。

小组展开讨论:交流。

如果我们面对的不规则物是个能吸水的物体或是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又该怎样去计算它们的体积呢?课后我们还可以展开讨论,把你的设想告诉老师。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四

1、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利用步长估测教室的长度。

科学探究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观察和测量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长度及时间的测量是最基本的物理测量。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方法,是使用温度计、天平以及电子仪表等有刻度仪器、仪表的基础,所以,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并学会读数十分重要,它是学生真正步入物理殿堂的第一步,也是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的良好时机。

本节《走进实验室》是本章《走进物理》的中心节。本节课先带领学生参观了实验室,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了两种基本测量工具的使用,认识了国际单位制及误差。通过本节的学习,为下一节《像科学家一样探究》奠定了测量的基础,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测量对物理学的重要意义。

一、知识层面

学生在小学学过长度测量,实际生活中也可能尝试过对一些物体长度的测量,但细致和严密的长度测量可能不会有很多学生经历过。

二、能力层面

初三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但急进冒动,遇事常对三落四,以形象思维为主,简单的抽象思维也需要具体事例的支撑,容易产生片面性。由于日常生活的粗略性和简略性,使学生虽有一定的使用刻度尺经验,但在实际使用中往往觉察不到测量错误,漏写单位也是学生初学测量常犯的错误。尽管学生前面学习过大部分长度单位及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对于指数的科学计数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不熟练。

1、知道时间和长度的单位,会进行单位换算。

2、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长度。

3、知道测量有误差,知道误差和错误的区别。知道测量的注意事项。

4、通过观察实验室,了解观察对物理学的意义,了解收集信息的途径。

5、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长度和时间的方法。

1、通过“模块一”中的长度的测量以及“反馈练习一”,检测目标1、2的达成效果。

2、通过“模块二”以及“反馈练习二”,检测目标3的达成效果。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先分小组带领学生参观实验室,让组长带笔记录小组同学观察实验室的过程,并记录学生观察过程,并记录学生观察过程中提出问题。结合课本第7页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观察结果,引导学生阅读《相关链接》,了解观察的相关知识。

2、在班级找两位身高相似,但由于体形等原因容易造成视觉错误的两位同学(事先考察),分别站在讲台的左右两侧。

提问:目测,哪位同学高一些?

比较,用一人的身高去测量另一人的身高,引出原始尺(一人的高)。找一参照物,分别与他们的身高比较,引出刻度尺(参照物)。

提问:若一人在我们教室,而另一人在遥远的美国,怎样方便地知道谁高呢?师生共同合作讨论,确定解决方案。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五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写说明文的基本能力,说明文写作指导。(形式:列提纲、写作、修改)。

教学重点:

写作。

教学难点:

写作。

教具:

胶片(1张)。

教学设想:

前面教师与学生共同、系统地学习了有关说明文的知识,并且学生进行了片断练习。通过练习发现学生在写说明文方面有所进步,为了趁热打铁,提高基本的能力,我准备在此再进行一次大作文指导。

其基本步骤是:

(1)讲述片断作文的缺点,引入新课。

(2)出示作文题目,《我们的教室》,并分组讨论“我们的教室”应向读者介绍的内容,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说明文写作指导》。

(3)写作。

(4)交换修改。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次片断作文,导入新课:

优点:

(1)基本上合符了说明文的要求,不再象过去一样写成记叙文。

(2)并且能够综合地运用几种说明方法。

缺点:

(1)介绍事物不能抓住事物的特征。

(2)缺乏条理性。

(3)在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时,过多地叙述了用来作比较的事物,给人留下了似乎在介绍两件事的感觉。

二、出示题目。

出示练习题目:《我们的教室》。

三、让学生尝试着列提纲,其中提纲内容应包括如下方面:

1.你想介绍我们教室的哪些方面。

2.在介绍教室的各个部分时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3.按照怎样的顺序。

四、教师根据学生的提纲,给学生作写作提示:

教师应强调以下几点:(要求幻灯显示)。

1.关键是要说明其整体上的特征。包括形状上、结构上的特征。

2.建筑物占有空间,其构造的各个部分都有一定的位置。因此,在介绍整体特征后,要按照一定的空间顺序有序地展开说明,如由远到近,由外到内,由前到后,由上到下等。

五、练习。

调整提纲,并进行写作练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六

1、使学生了解测量的意义,认识标杆,卷尺,测绳等测量工具,知道他们的用途。

3、使学生认识数学在生活里的应用,培养学生进行测量的基本技能。

学生分组,定好组长;标杆若干、每组一个卷尺、一根测绳;安排测量场地(如操场)。

一、引入新课

1、测量的意义。

说明:我们在生产、生活里经常要测量土地。例如在平整土地、修筑堤坝、开河挖渠或者造桥、修路、建造房屋等方面,都需要测量土地。怎样进行土地测量呢?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实际测量。(板书课题)

2、认识测量工具。

分别出示标杆、卷尺和测绳,介绍结构、用途,让学生认识。说明测量较近的距离,可以直接测量。让学生用卷尺测量教室的长和宽。

二、组织测量

1、说明:测量比较远的两点间的距离,要先通过两点测定一条直线,再沿直线测量两点间的距离。

2、让学生按事前分好的小组,到测量场地。

要求观察要测量的a、月两点之间的距离,能不能直接测量。思考怎样测量。

3、指名一组做示范。

说明:先在a、b点各插一根标杆(让学生示范)。

提问:在两根标杆中间再插一根标杆,怎样才能看出三根标杆在同一条直线上?说明:让a点的学生指挥,另一名学生在中间插标杆,使中间的标杆挡住b点的标杆(让学生示范)。

请每个同学到a点看一看,三根标杆在同一条直线上吗?谁再来插一根标杆,使它也在这条直线上?(让a点学生指挥,另一名学生插标杆。) 4、说明:沿着这条直线上的标杆,一段一段测量,可以测得a、月两点的距离。

让示范小组的学生测出两点间的距离。

三、学生测量

1、每小组按老师的指定,测出教师事先确定的两点之间的距离。

2、事先在一点固定一根标杆。

组织学生测量,每组从一个不同的点测出到标杆的距离。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步测和目测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步测和目测的方法,学会步测的计算,初步学会通过步测和计算求两地间的距离。

2、使学生初步学会目测的方法,通过观察初步感知实际距离的大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准备:

量出一段30米的距离、准备步测。在操场上量出50米的距离,每隔10米插一根标杆;再在另一条直线上分别量出20米、30米和50米的距离,并设置目标(例如放上篮球)。

一、引入课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用测量工具来测量距离。当没有测量工具时,或者测量结果要求不十分精确时,也可以用步测和目测。(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什么是步测,什么是目测,初步学会步测和目测的方法。

二、教学步测

1、说明步测的意义。

什么是步测呢?就是如果已知自己一步有多少长度,再一步一步地量两点之间的一段距离一共有多少步。(板书:一步长度有多少步两点之间的距离)这样就能求出两点间大约相距多少米。这种方法就叫步测。

2、教学步测的方法。

(1)提问:想一想,用步测的方法测量地面上的距离,需要知道哪些条件?那么怎样可以知道自己一步的长度呢?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先量出一段几十米的距离。(板书:量出距离)自然均匀地走上三、四次,(板书;走三、四次)记下每次的步数,接着算出平均每次走多少步,(板书:——每次走多少步)再算出一步的平均长度。(板书:一一步长度)

(2)教学例1。出示例1,读题。

(3)教学例2。

提问:知道一步长度,怎样就可以测出两个地方之间大约多少米?用什么方法来算?(在前面板书中完成:一步长度x有多少步:两点之间的距离)出示例2,读题。让学生列式计算。

提问算式和结果,老师板书。

(4)谁来说一说,怎样进行步测?(让学生根据板书说出步测的过程)

3、组织实践活动。

把学生带到准备的步测场点。让学生按“练一练”第l题的要求进行,在课本表上填出距离30米,再走四次,每次填上步数。要求课后算出自己每步的平均长度。

三、教学目测

1、提问:我们学校门口大约到哪里是1千米?你是根据什么来估量这一段是l千米的呢?说明:我们用眼睛看来估量一段距离大约有多长,这就是目测。

2、初步建立实际距离的观念。

把学生带到目测场地,在50米目测距离的5个标杆旁各站一名高度相同的学生。让学生观察10米、20米、30米、40米和50米的长度,并要求看一看标杆和学生相应的高度。

3、组织目测实践活动。

让三名同样高度的学生分别站在另一段距离的20米、30米和50米处,组织学生看一看,到各个目标大约是多少米。

让学生分组,各找一个目标,估计大约距离多少米,再用步测测量大约多少米,然后用卷尺量一量实际多少米。比较结果,看目测、步测的结果与工具测量各相差多少米。

四、组织练习

1、测量教室。

让学生用卷尺量一量教室的长和宽,在作业本上计算教室的面积。

2、室外练习

让学生量出篮球场的长和宽,记下数据。

(1)在某点设置目标,让学生目测,写出大约多少米。让每人步测,算一算步测结果大约多少米。用卷尺量一量实际多少米,使大家知道。

每人对比步测、目测的结果与实际距离相差多少米。

(2)在另一点设置目标,让每人目测,写下大约多少米。告诉学生实际多少米,让学生比一比目测与实际相差多少米。

五、布置作业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把几分米或者几厘米用米做单位表示,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

过程与方法:通过测量活动,探索怎样把几分米或者几厘米用米做单位表示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情感与态度: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

难点几米几分米或几米几厘米等复名数与单名数之间的转化。

教具米尺、卷尺等。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建立模型。

活动一:猜一猜。

1、出示挂图,让学生观察,说说情景图的主题,并说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分组讨论:6分米和45厘米用“米”做单位怎样表示呢?

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先写成分母是10或者100的分数,再写成小数。

4、让学生自己阅读第6页。

活动二:量一量。

1、让学生测量本班教室内的黑板和课桌或者其他物品的长度,然后分组讨论这些长度用“米”做单位怎样表示。

2、重点讨论:1米6分米用“米”做单位怎样表示?3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可以用小数表示测量结果的原因。

4、完成第6页“填一填”。左面已经有测量结果,只要把测量结果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右面要求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物品,先测量它们的长和宽,再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最后全班交流。

解释与运用。

活动一:练一练。

1、第7页“试一试”。

第一题:先让学生从题中找出数学信息,再用小数表示。重点讨论:1千克500克=()千克。

第二题:先让学生说一说测量的结果,再用小数表示。

2、第7页“练一练”。

让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活动二:量身高。

1、同桌相互帮量身高,然后再用小数表示测量结果。

活动三:收获园自我评价这节课自己的表现情况,自己有什么收获。

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让他们学会从书中获取问题,研究解决。

让学生在活动中利用小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主动交流,大胆表述,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体会小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八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周长的含义,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

2、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索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周长的概念,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难点:实际测量、拼图的理解和计算。

教学准备:

长方形纸、一根毛线。

教学过程:

一、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1、出示图形。

找出长方形和正方形,说一说他们的特征。

2、这些图形的周长在哪里?和你的同桌指一指。请学生来描一描。

3、如果现在老师在三角形的里面填上几条线,它的周长改变了吗?

(没有)追问:为什么三角形的周长没变?

4、周长——围成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围成三角形的边有没有变?还是几条?(3条)。

二、复习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1、老师想请同学们算一算这两个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1)你首先要怎么做?(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正方形的边长)。

(2)师标出:

2厘米。

4厘米2厘米。

(3)现在你能算出它们的周长了吗?

(4)交流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p66第1、2题。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15厘米。

20厘米10厘米。

三、实际应用。

2、p66第4题。用一根线正好围成了一个边长是8厘米的正方形。这根线长多少厘米?

四、操作题。

1、p66第5题。下面3张书签的周围围上了金线,先估计一下哪张书签用的金线最长,再想办法量出每张书签大约用了多少厘米的金线。

(1)交流估计方法。

(2)同桌合作测量金线的长度。

1、p67第6题。拿出自己的长方形纸,和你的同桌合作拼一拼,算一算。

不同的拼法,得到的图形的周长也不一样。

你能把你的想法画一画吗?

2、做个小小设计师。

(1)学生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3)如果老师现在要求,要设计成正方形的话,应该怎么设计?

(4)如果要设计成长方形,你有几种方案?

长方形的周长=2个“长+宽”=20米长宽。

“长+宽”=10米9米1米。

8米2米。

7米3米。

6米4米。

3、思考题:右图是由6个边长都是2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你能算出这个图形的周长吗?

今天我们有学习了一种计算图形周长的方法!(移一移,补一补)。

五、布置作业。

练习六第2——4题。

板书设计:

练习六。

长方形:4条边、对边相等、4个直角相同点:4条边、4个直角。

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4个直角。

长方形的周长=长+长+宽+宽。

或(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边长+边长+边长。

或边长×4。

课前思考:

这部分内容是本单元的综合练习。教材上练习的内容由浅入深,逐步拓展,注意练习内容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开放性。当然,仅局限于这些练习内容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还安排了一些补充题,这些补充题,同样注重了练习内容的基础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九

科学概念目标:

测量纸带具有更方便携带,测量和计数的特点,可以代替小方格进行测量。

科学探究目标:

通过研讨体验测量工具的由来,在标记计数方法过程中感知不同的技数方法。

利用自制的纸带测量一些物体,包括圆形物体的周长。

运用十进制记录测量结果。

科学态度目标:

在教师指导下,针对测量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体会工具的改进给人们测量带来的便利。

二、教学准备。

印有小方格的纸若干,十个小方块,固体胶,记录笔。

一、复习入课。

师:1.哪位同学来说说,用小方格来测量桌子的长度,怎样才能测得准确?

2.用小方格测量桌子的长度,先要找到起点,确定起点,(物体的起点,小方格的头和尾),量的时候要做到小方格首尾相接,接紧。测好后数出小方格的个数就是长度。

二、新授。活动一:制作纸带。

1、测量腰围,感悟不同的物体需要的测量工具也不相同。

现在,老师想请一个同学用小方格来测测老师的腰围,看看老师的腰围有多少个小方格长,请同学们来当裁判,看看测的方法是否正确,测出来的长度是否准确?(提醒两个起点,测量工具的起点,测量物体的起点)。

测好后,追问:用小方格准确的测出老师的'腰围容易吗?你认为那些地方不容易?

(小方格直的,没法弯曲,小方格太短了,接不好。)。

2、那你有办法比较准确的测出老师的腰围吗?

1.用纸带。

2.拿出纸带让学生来测腰围,首先要确定好起点,量好以后要做好记号。

3.展示长度。请同学来说,你说说看,老师的腰围要有多少长吗?

4.老师想知道腰围有多少方格长,怎么办?

5.用方格再去量纸带,怎么量,将小方格画在纸带上,然后数出来。

6.请同学上前演示画格子,老师帮忙。

数格子。

(小结:用小方格组合体测量圆的物体,比较麻烦,而且还太短了,用纸带测量能更加方便测量)。

8.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一下子就读出多少方格长?

标数字,

9.你认为标数字首先应做什么?

用彩笔画出起点,在按顺序标出数字。

活动二:讨论数字的标法。

选择三种表数字的方法测量两块物体。

1.挑一位第一格是零的和第一格是一的同学比较,哪一种比较好,用纸包好两种个小方格进行测量。证明两种可以用。

2.用同样的方法测量两格半长的物体,提出使用更加方便的一种。

3.出示尺子的标法,学生重新再标。

活动三:指导学生用纸带测量桌子的长度,桌子的高度和桌脚的周长,回报数据。(注意起点和终点,注意首尾相接)。

三、课堂总结:

1.问:纸带与小方格相比,你会选择哪种来测量。引出便于携带。

用纸带测出来的数据都是一样的,更加准确和方便了,统一了我们的标准,并且它的携带更加方便了。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十

1、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2、会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在“天气日历”中记录降水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保持对天气现象观测的浓厚兴趣,培养认真仔细的观察习惯,能在课后持续地进行降水量的观测。

教学重点。

1、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2、会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教学难点。

制作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记录一个月的降水量。

教学方法。

讨论法。

一课时。

教学准备。

直筒玻璃杯或塑料杯,带有刻度尺的纸条,胶带纸;喷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制作雨量器。

1、出示气象站的雨量器。介绍气象学家是用雨量器来测量降水量和根据水量来区分雨的等级。

提出:我们能不能制作一个雨量器呢?

2、阅读课文中制作雨量器的方法。

3、分析讨论:

a、需要哪些材料?

b、为什么要用直筒透明杯子呢?(杯子口径大底小或小底大对测量降水量各会有什么影响?)。

c、刻度单位以什么计算?

d、0刻度在什么位置?(与杯子内测底部对齐)。

4、分组制作雨量器。

三、模拟测量降水量。

1、模拟测量降水量。

a、用喷壶模拟降雨30秒。

b、观察降水量。(雨量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1)平放。(2)视线与水面保持平行,不能俯视或仰视。)。

2、交流:

在测量降水量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3、阅读气象学家对降水量的分级。

4、分析:刚才模拟降水中下雨的等级是多少。

5、指导画降水量的柱状图。

四、课后练习,观测记录降水量。

1、在下雨的天气里测量24小时的降水量。

2、记录每次的降水量并画出柱状图。

3、记录、统计一个月的降水量。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十一

1、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的知识基础上,探索生活中一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2、“经历探究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方法的过程,体验“等积变形”的转化过程。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

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测量较大和较小物体的体积。

1、1立方分米的透明正方体容器、长方体的玻璃器皿、桶、刻度尺、量杯或量筒。

2、水、沙子。

3、乒乓球、苹果、木块、泡沫;橡皮泥、鸡蛋(熟的)、石块、玻璃球;足球(瘪气的)、螺丝帽等。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生1:可以捏成规则的物体,在测量它的长、宽、高,算出体积。

生2:也可以把它浸没在水里,用水的体积表示它的体积。

2、提出问题: [出示钢笔水瓶它(钢笔水瓶)的体积也能用刚才的方法求出来吗?

生:不能捏了,而且墨水瓶本身是个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只能放入水中来解决了。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像墨水瓶这样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板书课题)

这个墨水瓶的体积我们又该怎样才能知道?你能想到什么方法?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学生思考、交流。)

[点评:一上课就拿出橡皮泥,在之前已经学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计算。橡皮泥即不是长方体,也不是正方体怎样来计算。孩子有的说可以捏成各种形状,然后老师说那墨水瓶怎样来计算,得想办法。这样用数学自身的思考力度来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生1:水溢出的方法。

师:能不能用一个等式把你们组的方案表示出来?(v物体=v水溢出)

生2:水上升的方法。(v物体=v水上升)

生3:水下降的方法。(v物体=v水下降)

师:还有别的方法吗?

二、动手实践探索方案

1、明确活动要求

生1:物体要完全浸没。

生2:注意读数时视线要与水面最低处平行。

生3 :测量时要注入整数体积的水,既方便读数,又能减少误差。

同学们想的真周到,老师也有几点下提示与大家分享,请看屏幕。

1、实验前:制定测量方案,明确分工;

2、实验中:轻声交流,注意安全,保持卫生;

3、实验后:整理结论,回顾反思。

2、学生小组合作:请小组内同学首先讨论并制定测量方案,并填写报告单,然后开始测量。(教师发现不同情况及时引导学生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3、小组汇报。(一个同学汇报,组内同伴演示实验过程。)

测得墨水瓶的体积是多少?板书三种方案测得的数据。

4、同样的墨水瓶测得的结果不相同,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分析误差的产生:1、不同方法误差的产生;2、同一种方法为什么结果也不相同?)三种方案比较中择优,水上升的方法在理论上误差最小。想更精确,我们可以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老师在课前运用水上升的方法多次测量后得到墨水瓶的体积大约为115立方厘米。

5、请大家注意观察,这几种方案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1:都用到了水来测量;

生2:都是将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转化成可测量的水的体积。

师:在数学中我们把这叫“等积变形”,这也是数学中转化思想的应用。

6、请选择桌面上1—2个喜欢的物体,就运用这种转化的思想来进行测量。(引导学生将上浮物体的情况提出来。)

遇到什么困难了吗?如何解决的。

生:将上浮物体系上一个重物来测量;

生:将上浮物体埋入沙子中,运用沙测法。(板书)

7、我们还有哪些知识运用到了这转化的数学思想呢?

三、拓展延伸

老师这有一粒黄豆,怎样知道它的体积?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生1:可以放在量筒里测量;

师演示。行吗?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多放?为什么用整百粒?)

四、小结。我们今天运用转化的思想解决了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问题。但今天课上测量的都是相对较小的物体,更大的物体的体积该如何测量呢,这个问题就留个同学们课后继续去思考解决吧!

总评:有趣的测量,是北师大版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是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这一部分知识的延伸与发展。以往旧教材中,这部分内容,只在习题中出现过,新教材却将它纳入例题范围,这是因为不规则的物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所以学习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同时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和物理知识奠定了基础。

其中,发现、验证并运用排水法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目的在于通过本节课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想法都应当通过亲身的实践去验证才能够得到结论再加以应用,这是一种很严密的思维过程,也是现在孩子缺少的一种思想。并在理解“上升的水的体积就是浸入水中物体体积”的基础上,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是本节课的难点。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努力创设和谐共处、主动参与、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学习氛围,并根据教学内容需要,按照学生的学习水平、智能情况、性格特点、操作能力混合编组,每组选一个组长,并由组长对组员进行再分工。再动手操作之前,小组内同学充分地讨论并制定出测量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动手实践和交流,通过引导学生对实验方法和过程的反思对实验方案不断地进行完善。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在测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惑,从学生的动手实践中找到本节课的教学素材,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过小或上浮不规则物体的测量方法。在学生提出困惑时教师适时加以引导,使学生了解过小或上浮不规则物体的测量方法。

用上述多种方法将这些不规则物体转化为规则物体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很自主地去探索,在小组内互相交流,相互启发,多种感官参与到自主探究性活动中来。“转化”的数学思想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了起来,他们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也就更加理性和深入,而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上了。

我们今天要进行——有趣的测量,(出示课题:石块体积的测量)

一、复习导入

(1)复习长(正)方体的体积,体积和容积单位的换算。

石块和土豆再比较,哪个物体更不规则,指出今天我们就来测量石块的体积。(板书)

二、实验操作,测量石块体积。

2、小组汇报各自做法,老师边听学生汇报边板书。(适量的水:升高部分水的体积相当于石块的体积)(加满的水:溢出的水的体积相当于石块的体积。)

真不错,大家测出了石块的体积,请把水倒回水桶,下面小组交换一下测量工具,重新测量石块的体积,来验证一下测量的结果是否大致相同。

三、巩固提高

今天大家的表现真不错,有些方案老师也没能想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我们来看看小黑板的题目怎么做。

1、一个长方体容器,底面长2分米,宽1.5分米,放入一个土豆后水面升高了0.2分米,这个土豆的体积是多少?(生独立完成。)

2、测量一颗跳珠的体积。数25粒跳珠,放入一个盛有一定量水的量杯中,根据水面升高的情况测量出水的体积,再算出一颗跳珠的体积。(学生实验并计算出体积)

四、总结提高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我学会了求石块的体积,我学会了怎样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我学会了把一个物体转换成另一个物体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十二

活动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p54――――p55《有趣的测量》。

活动目的:

1、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的知识基础上,探索生活中一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2、“经历探究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方法的过程,体验“等积变形”的转化过程。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

活动重点:

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活动难点:

测量较大和较小物体的体积。

活动准备:

1、1立方分米的透明正方体容器、长方体的玻璃器皿、桶、刻度尺、量杯或量筒。

2、水、沙子。

3、乒乓球、苹果、木块、泡沫;橡皮泥、鸡蛋(熟的)、石块、玻璃球;足球(瘪气的)、螺丝帽等。

活动流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生1:可以捏成规则的物体,在测量它的长、宽、高,算出体积。

生2:也可以把它浸没在水里,用水的体积表示它的体积。

2、提出问题:[出示钢笔水瓶它(钢笔水瓶)的体积也能用刚才的方法求出来吗?

生:不能捏了,而且墨水瓶本身是个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只能放入水中来解决了。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像墨水瓶这样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板书课题)。

这个墨水瓶的体积我们又该怎样才能知道?你能想到什么方法?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学生思考、交流。)。

[点评:一上课就拿出橡皮泥,在之前已经学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计算。橡皮泥即不是长方体,也不是正方体怎样来计算。孩子有的说可以捏成各种形状,然后老师说那墨水瓶怎样来计算,得想办法。这样用数学自身的思考力度来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生1:水溢出的方法。

师:能不能用一个等式把你们组的方案表示出来?(v物体=v水溢出)。

生2:水上升的方法。(v物体=v水上升)。

生3:水下降的方法。(v物体=v水下降)。

师:还有别的方法吗?

二、动手实践探索方案。

1、明确活动要求。

生1:物体要完全浸没。

生2:注意读数时视线要与水面最低处平行。

生3:测量时要注入整数体积的水,既方便读数,又能减少误差。

同学们想的真周到,老师也有几点下提示与大家分享,请看屏幕。

1、实验前:制定测量方案,明确分工;

2、实验中:轻声交流,注意安全,保持卫生;

3、实验后:整理结论,回顾反思。

2、学生小组合作:请小组内同学首先讨论并制定测量方案,并填写报告单,然后开始测量。(教师发现不同情况及时引导学生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3、小组汇报。(一个同学汇报,组内同伴演示实验过程。)。

测得墨水瓶的体积是多少?板书三种方案测得的数据。

4、同样的墨水瓶测得的结果不相同,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分析误差的产生:1、不同方法误差的产生;2、同一种方法为什么结果也不相同?)三种方案比较中择优,水上升的方法在理论上误差最小。想更精确,我们可以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老师在课前运用水上升的方法多次测量后得到墨水瓶的体积大约为115立方厘米。

[点评:在自主探究的过程当中,袁老师让学生提出问题来测量。如果我们可以测量,你想你打算怎样来测量墨水瓶?学生有的用水,用沙子,到底用什么方法?老师引领学生明晰了探究的思路,和学生共同的制定出了方案,有了方案之后再共同探究来解决问题,避免了学生盲目的操作和试验。

5、请大家注意观察,这几种方案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1:都用到了水来测量;

生2:都是将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转化成可测量的水的体积。

师:在数学中我们把这叫“等积变形”,这也是数学中转化思想的应用。

6、请选择桌面上1―2个喜欢的物体,就运用这种转化的思想来进行测量。(引导学生将上浮物体的情况提出来。)。

遇到什么困难了吗?如何解决的。

生:将上浮物体系上一个重物来测量;

生:将上浮物体埋入沙子中,运用沙测法。(板书)。

7、我们还有哪些知识运用到了这转化的数学思想呢?

三、拓展延伸。

老师这有一粒黄豆,怎样知道它的体积?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生1:可以放在量筒里测量;

师演示。行吗?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多放?为什么用整百粒?)。

四、小结。我们今天运用转化的思想解决了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问题。但今天课上测量的都是相对较小的物体,更大的物体的体积该如何测量呢,这个问题就留个同学们课后继续去思考解决吧!

总评:有趣的测量,是北师大版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是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这一部分知识的延伸与发展。以往旧教材中,这部分内容,只在习题中出现过,新教材却将它纳入例题范围,这是因为不规则的物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所以学习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同时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和物理知识奠定了基础。

其中,发现、验证并运用排水法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目的在于通过本节课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想法都应当通过亲身的实践去验证才能够得到结论再加以应用,这是一种很严密的思维过程,也是现在孩子缺少的一种思想。并在理解“上升的水的体积就是浸入水中物体体积”的基础上,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是本节课的难点。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努力创设和谐共处、主动参与、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学习氛围,并根据教学内容需要,按照学生的学习水平、智能情况、性格特点、操作能力混合编组,每组选一个组长,并由组长对组员进行再分工。再动手操作之前,小组内同学充分地讨论并制定出测量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动手实践和交流,通过引导学生对实验方法和过程的反思对实验方案不断地进行完善。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在测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惑,从学生的动手实践中找到本节课的教学素材,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过小或上浮不规则物体的测量方法。在学生提出困惑时教师适时加以引导,使学生了解过小或上浮不规则物体的测量方法。

用上述多种方法将这些不规则物体转化为规则物体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很自主地去探索,在小组内互相交流,相互启发,多种感官参与到自主探究性活动中来。“转化”的数学思想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了起来,他们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也就更加理性和深入,而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上了。

我们今天要进行――――有趣的测量,(出示课题:石块体积的测量)。

一复习导入。

(1)复习长(正)方体的体积,体积和容积单位的换算。

石块和土豆再比较,哪个物体更不规则,指出今天我们就来测量石块的体积。(板书)。

二实验操作,测量石块体积。

2、小组汇报各自做法,老师边听学生汇报边板书。(适量的水:升高部分水的体积相当于石块的体积)(加满的水:溢出的水的体积相当于石块的体积。)。

真不错,大家测出了石块的体积,请把水倒回水桶,下面小组交换一下测量工具,重新测量石块的体积,来验证一下测量的结果是否大致相同。

三、巩固提高。

今天大家的表现真不错,有些方案老师也没能想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我们来看看小黑板的题目怎么做。

1、一个长方体容器,底面长2分米,宽1。5分米,放入一个土豆后水面升高了0。2分米,这个土豆的体积是多少?(生独立完成。)。

2、测量一颗跳珠的体积。

数25粒跳珠,放入一个盛有一定量水的量杯中,根据水面升高的情况测量出水的体积,再算出一颗跳珠的体积。(学生实验并计算出体积)。

四、总结提高。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我学会了求石块的体积,我学会了怎样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我学会了把一个物体转换成另一个物体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十三

科学概念:

1、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2、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3、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简单的推测、验证活动获得数据,并转化为证据,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2、整理所学的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形成科学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物体的沉浮现象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

【教学重点】。

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教学准备】。

每组一个钩码、一个马铃薯、一个弹簧秤、一杯清水、浓盐水、糖水、酒精、量筒、天平。

【教学过程】。

一、测量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2、讨论:怎样用实验验证自己的推测。

3、用钩码代替马铃薯进行研究。按照第6课学过的方法,分别测量钩码在清水、浓盐水、糖水和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然后把数据进行比较,验证原来的推测。

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清水。

浓盐水。

浓糖水。

酒精。

在液体中的重量。

受到的浮力。

4、根据钩码受到的浮力大小,进一步类推马铃薯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情况,从而验证学生原来的推测。(建议:在这个分组实验中,测量钩码在酒精中受到浮力大小的活动,只要有一个小组完成即可,这样可以节约实验材料,又不影响验证的结果。)。

二、推测与验证:

2、从马铃薯和液体的重量去比较会有什么结果?比较重量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要在同体积的情况下比较重量。)。

3、推测同体积的清水和浓盐水重量是否相同,进一步推测与同体积的马铃薯比较,重量是否相同。

4、如果要验证我们的推测,那么怎样比较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的轻重???

5、用天平比较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的轻重,得出数据。

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的轻重比较。

马铃薯。

清水。

浓盐水。

重量。

6、分析表中的数据,我们知道马铃薯沉浮的秘密了吗?物体的沉浮与液体有什么关系呢?

小结: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清水重,而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这就是造成马铃薯沉浮变化的原因。

三、判断塑料块的沉浮:

1、观察教科书提供的资料,判断塑料块在不同液体中的沉浮情况,并说说判断的理由。

2、观察教科书第20页中间的2张图片,根据这些物体的沉浮关系,我们能判断这些物体的轻重吗?注意:判断轻重的前提条件是同体积。

四、沉浮原理的应用:

比重计的作用可以教师讲解为主,或者用多媒体课件配合讲解。

五、整个单元的总结:

这是对整个单元的科学概念的梳理和总结。教学时,教师可以从简单到复杂进行梳理,从现象到本质进行梳理。可以设计一些有层次的问题进行整理:

1、怎样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来解释物体的沉浮现象?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有什么规律?

3、石块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同体积的石块与水的轻重比较有关)。

4、木块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同体积的木块与水的轻重比较有关)。

5、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同体积的物体与水的轻重比较有关)。

6、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同体积的物体与液体的轻重比较有关)。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十四

本课是让学生感受到摩擦力的存在,知道摩擦力是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认识摩擦力的大小与两个物体的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系;与被拉动的物体的轻重有关系.能自己设计实验并能通过实验获得有关数据的基础上,作出物体在粗糙表面运动比在光滑表面运动摩擦力大,小车重量越大摩擦力越大的结论.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或即将产生运动时,两个物体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力就是摩擦力。

2、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

3、摩擦力的大小和物体的重量有关。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2、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

2、对科学产生兴趣,关注身边的科学现象。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什么是摩擦力,知道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教学难点:用实验检验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

本课从学生喜爱的拔河比赛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手与桌子之间的摩擦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摩擦的存在,再通过对比新旧鞋底和轮胎然后引出摩擦力,继而通过学生的讨论、演示,认识摩擦力的大小、方向并学习测量摩擦力的大小、通过学生设计、动手操作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最后再以拔河比赛结尾,认识到摩擦力在日常活动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我们要进行一场拔河比赛,有谁愿意参加?(两个学生进行拔河比赛)。

2、为什么这位同学会输呢?大家想不想知道?那同学们这节课好好表现,学完这节课我就告诉大家其中的秘密。

二、讲授新课。

(一)感受摩擦力。

1.出示新旧鞋底和新旧轮胎的图片,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看来摩擦力与运动密切相关,研究摩擦力就离不开运动。板书:运动与摩擦力。

2、讨论:你见过的产生摩擦力的现象。

小结:生活中到处都有摩擦力,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二)测量摩擦力的大小1摩擦力的大小该怎样测量呢?2.大家预习课本,教师演示测量过程。

3.再一次播放测量过程,并总结摩擦力的大小等于使物体刚好运动或保持物体匀速运动的力。

4布置练习:测量下列物体在桌面上运动的摩擦力。记录。

(三)、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同学们猜测一下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会有哪些呢?

今天我们重点研究接触面的光滑程度与物体的重量对摩擦力的影响。

2、讨论探究实验方案,注意实验中的变量和不变量分别是什么。

3、小组认真完成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单6汇报实验,你有什么发现?

三、知识总结。

通过我们刚才的学习,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下面我们进行一下总结。

四、课堂小练。

1、这节课我们学的怎么样呢?下面我们进行自我检查,看谁做的又快又对。

2、同学们这节课表现的真棒!下面我就告诉大家在刚才的拔河比赛中a力气大的同学会输的原因。(木棒的一侧抹了一层油,减小了摩擦力)。

六、课后作业。

由于摩擦力的存在导致我们的鞋子穿一段时间就会受到磨损,那我们让摩擦力消失掉行不行?假如有一天摩擦力突然消失了,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的呢?请同学们课下继续查阅资料了解摩擦力的利与弊。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十五

科学概念: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摩擦力的大小和物体的重量有关。

过程与方法: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在家里有没有帮爸爸妈妈打扫卫生的爱打扫吗?拖过地?

生:有。

师:前两天,老师也在打扫卫生,分别在这两个地方朝一个方向拖地,一个是在水泥地上,一个是在瓷砖上,你们认为老师在哪个地方拖地相对来说累点?生:水泥地上。

师:真聪明,还真被你猜对了,拖完地老师觉得是水泥地上比较累,为什么是水泥地上会相对累点呢这是为什么呢?生:水泥地粗糙。

师:嗯,这个大家在生活中都有感触,你觉得我在粗糙的水泥地上拖地比较累的原因是什么?生:有摩擦。

师:这摩擦对于我往前拖地起到了什么作用?生:阻碍。

师:生活中你有感受到摩擦力吗?并请你演示一下。生:走路。。。。

二、摩擦力的测量。

师:摩擦力无处不在,那我们能不能把这摩擦力测出来?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看看他是如何测量摩擦力的。

师播放视频。

生:水平拉、慢慢拉、刚拉动时读数。

(如果学生说不出,再看一遍视频)。

师出示注意点,师:老师标注的红色字体一定要注意。

师:现在老师让你们来玩一下,但是有要求:利用桌上给定的材料,想办法使小木盒获得最大的摩擦力与最小的摩擦力。

生开始游戏。

生汇报最大摩擦力和最小摩擦力,并询问如何得到。

师:在这个游戏中,你觉得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生:物体的重量、接触面的光滑程度。

师: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什么关系?

生: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师: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什么关系?

生: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师在猜测中打2个问号。

三、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状况的关系。

生:用砂纸,木板,砂纸的反面来分别拉小木盒,看看测力计上的读数是多少。

师:那请同学们摸一下,这三个面的光滑程度是怎么样的,如何给它们排序?

生:砂纸最粗糙,砂纸的反面最光滑,木板较粗糙。

统一三种材料的光滑程度排序。

师:这是你们改变了接触面的光滑程度,不变的条件是什么?

生:物体的重量。

师:我们统一3个钩码。

师:你觉得在这个实验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需要提醒同学们?

生:固定这三个面,水平拉动,刚好拉动读数,记录并分析,整理器材。

师:很好,请同学们把数据记录在记录单上。ppt,并分析数据写出你们的发现。

生实验,师巡导。

师请几组学生汇报,同时展示数据。

师:所以你们刚才对于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的猜测是正确的。擦掉问号改打钩。

四、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的关系。

师:验证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的关系这个实验根据上一个实验,你们能否自己做呢?

生:可以。

师:谁来说说这个实验当中的改变条件和不变的条件分别是什么?

生:不变的条件:接触面光滑程度。改变的条件:物体重量。

师:你打算在哪个面上实验?

生:砂纸上。

师:物体重量打算怎么改变?

生:0个、2个、4个钩码。

师:好,我们就按照这同学的说法进行实验,都统一在砂纸上做实验,分别放0、

2、4个钩码。同时完成你们的记录单。

生实验,师巡导。

师找学生汇报。

师:所以对于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的关系的猜测是正确的。擦掉问号改打钩。

五、课堂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六、课后思考。

如果老师穿着轮滑鞋与你拔河,你有信心把我拔赢吗?

板书:

运动与摩擦力。

接触面。

光滑。

粗糙。

摩擦力。

物体。

阻碍运动大小。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十六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于呼吸和心跳已经有了一些粗略的体验,甚至有和多学生通过其他信息渠道已经获得了一些有关呼吸和血液循环的一些知识,教师在课前应该了解学生对这些知识的了解程度,以便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起新的概念。

2、重证据、重数据,用数据说话,培养良好科学素养。

实验数据是实验结论根本依据,学生已经知道人体运动前后呼吸和脉搏快慢是有变化的,但是,什么是“快”?什么是“慢”?实验过程中如何测量?这就需要测量相同时间内呼吸和脉搏的次数,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探索其中的内在规律。测量、记录、整理、分析数据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科学研究者重要的基本功。小学生从小就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对其探究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3、由生活经验到数据验证、由猜测数据到实测数据,培养探究习惯。

对于呼吸和心跳情况,课前学生只是有一个粗略的了解,课堂上让学生对运动前后每分钟呼吸和脉搏的次数进行预测,并跟实际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使之在生活经验与实验验证、猜测数据与实测数据对比过程中,获得深刻的心理体验,使学生认识到,仅有感性认识是不够的,用数据可以准确地描述一些科学现象,培养学生搜集、记录、整理、分析数据的科学探究习惯。

4、对教材的部分内容做以适当的调整–高抬腿跑改为下蹲运动。

原来课本上活动记录里的表格很复杂,成年人都需要认真研究一下才能看明白,小学生要填好这个表格就更加困难了,因此,我把原来的表格简化了一下,使之更加简洁而有效。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十七

教学准备:

让学生带软尺。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活动,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探索怎样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作单位来表示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3、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测量桌子的长、宽、高,记录。发现什么问题?单位不统一。

这样有什么不好?怎么办?

2、改写成以“米”为单位。

二、分组测量。

1、注意:六个人一个小组,两个人测量,其他人记录,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测量自己小组感兴趣的长度4个,全部结束以后小组核对。

2、问题:

(1)用米做单位有什么好处?

(2)用“米”作单位的时候为什么会出现小数?

(3)数学书的封面长23厘米,为什么可以记作“0。23米”?

(4)教室门长2米3分米用“米”作单位怎么表示?

三、拓展。

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

2、练习。

第8页练一练。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94508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