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总结是对建筑工程实施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以提高建筑质量和安全性。怎样才能克服困难,迎接挑战,实现自己的梦想呢?希望这些总结范文能够激发你写作的灵感,让你在总结中获得更多成长和进步。
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培训心得篇一
作为一个涉足特教时间不足三年的教师,这三天的培训为我打开了一扇门,让我开阔视野,为我今后几天的学习和以后更好地从事特教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省特殊教育学校科研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曾经,我和大多数一线教师一样,也非常害怕做课题。觉得教育科研与我无关,觉得这是专业的教育科研人员的事。虽然也尝试着在做一些课题,但更多时候是为了完成一些“任务”、为了评职称。科研兴校是近年来普通中小学校比较时髦和流行的话题,也是很多学校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和成功的经验。然而,特殊教育学校在这方面总体上还比较落后。丁勇书记关于《科研兴校——特教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报告跟我们交流三个问题:一是科研何以能兴校?二是如何以科研兴校?三是实施科研兴校的根本之策在于提高教师队伍科研水平和专业素质,才能推动特殊教育领域科研兴校的普遍开展,促进特殊学校提高教育质量。一个课题成就一个教师。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是促进教师教师专业水平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保障。因此,一线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的。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教师怕做课题,是因为感到教育科研无从下手,不明白教育科研工作到底该干些什么,找不到课题的切入点在哪里。谈秀菁教授关于《特殊教育科研的选题》的讲座、让我看到了,其实课题就在我们身边。特别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一线教师,我们的教育科研活动与专家学者的专业理论研究是不同的,我们进行教育科研必须结合自身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们开展教育研究的问题或者说方向应该来源于自己或班级德育、教育教学工作之中,比较具体的应用性问题。总而言之,我们特殊教育教师教育科研课题的“源头活水”就是自己的教育生活——在日新月异的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在丰富多彩的问题中选择课题,我们的研究就应该从点滴开始。
教育科研”,明确了教育科研的定义,了解了“教育科研如何选题”、“教育科研的三大原则”、“如何设计学校教育科研的课题”、“课题设计的内容包括什么”、“课题设计的要求”等内容,让我清晰了开展课题我该做些什么、怎么做,找到了做课题的门路,为我今后开展教育科研指明了方向。
撰写学科论文,是每个教师的一种追求。因为通过撰写论文,能促使教师去总结教学经验,探索科学的教学规律,寻找最佳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一直以来,研究论文的写作是我的薄弱环节,有很多想法,但是写起来总是感觉不到位、不清晰。听了谈秀菁教授关于《教育研究论文撰写》、《撰写教育研究方案》的讲座,使我对研究论文该如何撰写有一些清晰的了解。要想写出有好的论文离不开两点:一是对教学进行深入研究、思考,并在研究和思考中有所感悟;二是掌握论文写作的要求和方法。
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使我清晰地认识到,要使自己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教科能力,就要采用反思——行动——再反思的研究模式从实践中汲取营养,以更新教育理念,活化教育内容,实现教育科研的不断深入与自己专业的持续成长。十分感谢有这样的学习机会,能够让我重新坐在课堂之上,静下心来重新认识自我,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而我也会将这次学习当作一次提升自己教育教学研究水平的契机,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养,在成为研究型教师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努力成为一名新兴的研究型骨干教师。
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培训心得篇二
20__年10月22日上午,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上海参加“国培计划(20__)”——特殊教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华东师范大学聋教育班的学习。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为期十天的培训学习转瞬间就结束了。回顾这弥足珍贵的十天的培训学习生活,紧张、充实、快乐,能够聆听各位特殊教育专家们的讲座,得到他们的悉心指导,感觉到在理念上得到了洗礼和素养上得到了锤炼升华。
这十天来,国内专家及华东师范大学的各位专家教授高屋建瓴的专题讲座,令人醍醐灌顶,时时回味。季佩玉教授引领我们系统了解了聋哑学校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的最新成果,道出了聋哑教育课程理论的真谛;黄昭明教授、季佩玉教授、赵航教授、刘巧云教授、卢红云教授等分别对医教结合背景下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聋校课程设置方案与课程校本化研讨、听力检测与人工耳蜗、听觉功能评估与训练、言语功能评估与训练等课程理论进行了系统而又专业的分析与指导,指引我们从课程、方法、技术三个层面探寻教学之路;杜晓新教授、季佩玉教授、朱友涵教授、金育萍教授则从聋生认知能力评估与训练、语文教学、数学教学、聋生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对策等方面启发我们关注学生的特征,注重教学研究,促进学生适应性发展;周红省教授、程旭教授、杨福义院长则从学前及低年级聋生教育康复课程设置及案例分析、聋教育中的家校互动、单一被试研究方法作了真切的描述,让我们对特教发展的未来有了前瞻的认识与信心。特教专家们用生动的语言、精到的讲授、鲜活的实例博得了阵阵掌声与发自内心的赞叹,精彩而又务实的讲授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开拓了我们的专业视野,解决了许多困惑迷茫,使我们的专业精神、专业素养与专业技能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
治疗”的新课程、新方法的实践研究让人惊喜赞叹;卢湾区第四聋校特殊教育学校“高期望教育”理念引领下的“医教结合”教育体系研究成果菲然,口语教学成效显著让人惊叹;闸北区小小虎幼稚园实现“聋健融合”理念下的“自助发展”教育声闻宇内,成绩令人瞩目。这些特教精品学校,充分展示了上海市特教发展“先人一步、引领全国”的独特风范,将“理想的特殊教育”形态真切地展现在学员面前,激发了我们的理想与热情,激励着我们去思考和创造。
十天的学习虽然短暂,但却受益匪浅。培训学习让我们更新了教育理念,指明了发展方向,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理论联系实际,立足本职岗位,静心专业,潜心育人,为本地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一直有一个梦,藏在心中;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终于圆了我的大学梦,而且是全国师范学院最高学府。带着几分激动,带着几丝憧憬走进北师大,仿佛让我回到了二十多年前的学生时代:每天上课、写作业、参加沙龙活动等。虽然只有十二天,可在这短短的十二天里,感受到了校园里强烈的青春气息和浓郁的人文氛围。
在这次培训中,我有幸聆听多位有名的大学教授及特教行业的专家们精彩授课,与专家们近距离的接触,使我在教育教学方面拓宽了视野,促进了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更让我充分的领略到专家们那份独特的魅力——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无论是在听报告的过程中,还是在与同行之间的交流中,或是在会后的自我反思中我每时每刻都有着不同的收获。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集中培训、分学科培训、有学员间的互动交流,有到兄弟学校听课交流的活动。每一个讲座都有它的精彩之处,每一个讲座也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下面是我在培训中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我的思考: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反思自己的学生观把自己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点点滴滴的想法和感悟记录下来,最引起我思考的问题:
1、融合教育的环境下,特殊教育应如何定位?特殊教育教师的角色应如何转变?
2、现行的特殊教育学校的管理都偏向于普校化,特殊教育应如何体现“特”?
3、如何运用行为矫正的策略去发展学生的良好行为?
二、我的理解。
专家的教育教学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学精神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他们所讲内容深刻独到、旁征博引、发人深省。
的作用,促进特殊学校资源中心功能的发挥。协调家长和普通学校教师之间的矛盾;促进普通学校教师与其他特殊教育相关人员的沟通与交流。
(二)课程方向的把握很重要。该如何去把握?“度”在哪里?
这是听了肖非教授的《特殊教育学校综合课程的几个问题》的讲座后,在脑中不断浮现的,引起我思考的问题。近年来,特殊学校在教学理念、教材、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方面,盲目搬用普校语文教改的做法,严重脱离大多数聋学生实际,不适应聋学生的承受力程度,课堂教学的功利色彩,结果收效甚微。在传统教育价值观的影响下,无论在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使用不同程度地忽视残障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长期以来,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接受训练的地位,学校的课堂教学也已被异化为应付考试的训练,缺乏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意识。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课程改革现在虽然还处于探索阶段,许多未知的领域需广大教师去进行认真摸索和总结。经过这培训,认识到每一位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观者,而应去推动它朝正确方向发展,做一个课改的积极实施者。身为老师,要把握新课改的动态、要了解新理念的内涵、要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三)运用行为矫正的有效策略,开启特殊儿童的心锁。在我们的眼里总是看到孩子这样不对,那样不行,总是观察孩子的不足与缺陷。如果长期地忙于应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会日渐消磨我们的教学激情,丧失教学的潜在乐趣。更重要的是,教师如果忙于处理不良行为,他还能有多少时间用于教学呢?胡晓毅教授《特殊儿童行为管理》的讲座中让我找到了开启特殊儿童心锁的这把钥匙。在胡教授为我们呈现的一幅冰山的画,让我明白了:我们看到孩子的`行为只是冰上的一角,而冰山下的根基我们是无法看到的。一个行为发生问题,必须找出原因。只要他的行为不影响别人,就不要过于干预。我们应换一个思维,站在冰山脚下去考虑孩子需要什么,良好的人格培养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是非常渴望得到我们肯定的,当孩子的行为出现异常时,我们应该换一种思维角度去看(摸、闻、看、听、说)应强调的如何建立良好行为,应该更注重良好行为的发展而不是矫正他们的不良行为。任何行为都有功能,发生任何行为都是有前因的,不及时干预不良行为就容易泛化。一个良好的行为建立起来,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化物,找到关键点,当孩子出现问题时要“立刻”纠正。把行为细化成若干个细小的动作,让其容易达到一个个目标,帮助其爬楼梯。
(四)在《团队破冰与团队建设》的体验活动中。非常有幸被组员推荐当了队长。在整个的活动过程中,组内的每一位成员同心协力、群策群力、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一个又一个的任务,活动后,我们认真总结、积极发言。我们为取得的成绩而欢呼,对于失败的原因我们共同反思,对今后改进的意见积极显言。充分体现了团队的合作精神。这是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很难得见到的表现。活动后,让我明白了:
1、在工作中,领导的领导力、决策和判断力决定着一件事情的成败的关键。
2、团队成员的服从意识、协作精神非常重要。团队的成败取决于每个团队成员的努力!传统观念: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但通过这个游戏让我明白了流水线上只要有一道工序出问题,最终的产品质量就无法保证;“动车”之所以跑得快,就在于每节车辆都有动力,而不再依赖车头的带动。
3、要做好一件事情,方法很重要。领导管理的职责之一,就是要将好的思想或好的办法固化为团队的制度并加以坚决执行!
4、要想顺利完成一项任务,必须先领会领导的意图,即明确目标的要求否则方向错了,接下来的工作只能离目标越来越远;其次,要制定详细的计划和工作流程;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应考虑到随时可能碰到的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法。
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培训心得篇三
在暑假期间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使我对这份工作有了新的熟悉,也有了更深的体会。刚开头选择这个学校的时候,说实话有一份奇怪心在里面,同时也认为自己可以接受这个挑战,但是通过各位老师的讲解,使我明白了自己熟悉的不足!
在没有学习之前对于问题想的太简洁了,听了各位老师的仔细讲解才明白了更多,才知道听力缺陷和视力缺陷都分为许多种,才明白由于视力或者听力的缺陷,聋童和盲童都有各自的心理特点以及生活习惯。作为一名特别训练的老师假如连这些都不懂,怎么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呢!通过各位老师的讲解也使我明白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自己应当怎样去做!
作为一般学校的老师最幸福的时刻,莫过于桃李满天下。但是依据我们学校同学的特点我们学校老师最大的幸福来自于同学们每一点在一般学校老师看来微不足道的成长,这一点一滴普一般通的转变包涵了老师的多少心血和付出,同时也包含了父母的多少盼望与期盼!所以我觉得从事这项职业,虽然也会失去许多,但是能从中体会到更大的幸福感和满意感,正像各位老师说得那样,一个残疾儿童转变了整个家庭的生活,也有很多家庭因此陷入哀思之中,我们所做的不仅是面对一个孩子,同时也可以转变一个家庭的命运!所以我觉得自己更应当珍惜自己所从事的事业!
或许有一些人会对残疾儿童有偏见,因此会对我们的老师有偏见,这些我都不怕,既然已经选择了这条路,就会专心去做好,努力走下去!刚开头的时候认为自己只要对这里的'孩子多付出爱心就够了,现在才明白,不仅是爱心,更要有急躁,恒心和责任心!同时作为一名老师,肯定要严与爱相结合!
当然作为一名一般师范毕业的同学,从事这份工作有一个很大的挑战,那就是手语和盲文。在学习的这一段时间里,通过老师的讲解,对于盲文和手语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和学习,但是这些使远远不够的,我将通过自己的努力尽快的把握手语和盲文,多向各位老老师学习,同时也多和同学沟通,是自己尽快把握这两项技能,以便更顺当的开展工作!同时作为一名新老师,没有教学阅历,仅凭一腔热忱是不够的。因此在平常的工作和学习中要乐观向各位老师学习,仔细钻研课程,仔细完成学校领导付与的各项任务,完成好学校的各项训练教学任务,使自己尽快成为一名优秀的特教老师!
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培训心得篇四
20xx年10月22日上午,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上海参加“国培计划(2013)”——特殊教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华东师范大学聋教育班的学习。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为期十天的培训学习转瞬间就结束了。回顾这弥足珍贵的十天的培训学习生活,紧张、充实、快乐,能够聆听各位特殊教育专家们的讲座,得到他们的悉心指导,感觉到在理念上得到了洗礼和素养上得到了锤炼升华。
这十天来,国内专家及华东师范大学的各位专家教授高屋建瓴的专题讲座,令人醍醐灌顶,时时回味。季佩玉教授引领我们系统了解了聋哑学校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的最新成果,道出了聋哑教育课程理论的真谛;黄昭明教授、季佩玉教授、赵航教授、刘巧云教授、卢红云教授等分别对医教结合背景下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聋校课程设置方案与课程校本化研讨、听力检测与人工耳蜗、听觉功能评估与训练、言语功能评估与训练等课程理论进行了系统而又专业的分析与指导,指引我们从课程、方法、技术三个层面探寻教学之路;杜晓新教授、季佩玉教授、朱友涵教授、金育萍教授则从聋生认知能力评估与训练、语文教学、数学教学、聋生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对策等方面启发我们关注学生的特征,注重教学研究,促进学生适应性发展;周红省教授、程旭教授、杨福义院长则从学前及低年级聋生教育康复课程设置及案例分析、聋教育中的家校互动、单一被试研究方法作了真切的描述,让我们对特教发展的未来有了前瞻的认识与信心。特教专家们用生动的语言、精到的讲授、鲜活的实例博得了阵阵掌声与发自内心的赞叹,精彩而又务实的讲授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开拓了我们的专业视野,解决了许多困惑迷茫,使我们的专业精神、专业素养与专业技能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
些特教精品学校,充分展示了上海市特教发展“先人一步、引领全国”的独特风范,将“理想的特殊教育”形态真切地展现在学员面前,激发了我们的理想与热情,激励着我们去思考和创造。
十天的学习虽然短暂,但却受益匪浅。培训学习让我们更新了教育理念,指明了发展方向,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理论联系实际,立足本职岗位,静心专业,潜心育人,为本地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培训心得篇五
一、进一步明确了资源中心的职责,综合协调市区资源中心的建设和作用,以此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康复代替教育,缺乏专业的指导;重建轻管成摆设,送教上门教师流动造成的人员缺失,培训繁复。
二、发挥资源中心和资源教室的作用,并形成模式。进一步提升特殊教育教教师的素养,面对个案不能束手无策,为随班就读学生创造条件。
三、不因离岗或调动而停滞送教上门的工作,完成送教课时,在各项考核和评优评先中,体现公平公正、多老多酬。送教上门工作艰辛,老师们在完成普通学生的教学任务之余,还需翻山越岭,深入特教学生家中,用无限的爱心与耐心来温暖残疾孩子残缺的同年。
四、对于轻度智力障碍的学生,采取随班就读的方式;要融合教育的方向,解决就读问题。目前个别学校因资金不到位,资源中心和教室建成了摆设,没有发挥实际效果。
五、加强资源中心和教室的使用指导,按要求完成继续教育学时,有疑难问题可以向特殊教育专干李彤老师请教。在今后的各级检查评估中,要把检查结果纳入到考评细则。
在甘主任的分享中,我们了解到了相关政策法规,思想上的认识也更加深刻了。作为特殊教育教师,我们要认识到自己身上的担子是光荣的,所担负的责任是重大与神圣的。我们要关心爱护学生,最大限度地补偿特殊儿童的缺陷,挖掘其潜力,帮助他们生存于社会,适应社会生活,成为一名自立于社会的人。
其次是吴金廉老师毫无保留的经验分享,她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为大家介绍了特殊教育除了需要爱心,更需要专业。特教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方法手段,不断反思、学习、实践,不断自我完善,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通过吴老师的培训,我有了以下几方面的收获:。
1、知道了感统室应配有的多感官治疗仪,学习能力训练系统以及全套的感觉统合训练设备,对多动症、抽搐症、孤独症(自闭症)、学习困难、语言障碍、轻度脑瘫的智力障碍等儿童进行训练,使不聪明的孩子变聪明,聪明的孩子更聪明。
2、正常的孩子也有感觉统合失调的现象,因为儿童的心理发展主要以感觉学习为主,因为感觉学习不够造成感觉统合失调很正常,尤其是现代社会很多孩子以电视、电脑、手机为伴,缺少运动游戏及相互学习等,造成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增多,老师必须根据孩子的情况选择不同的训练方法。
3、蒙氏教育博大精深,划分为五个区域:日常生活区、感官区、数学区、语文区和科学文化区。在教具摆放方面,体现结构性和秩序性,遵循“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经典教具到延伸教具”的原则。理解蒙氏教育的三大观念:尊重孩子、观察孩子、静待花开。
4、实际参观感统训练室及蒙特梭利教室的教具使用,在特校老师的细心讲解示范中,掌握了大部分教具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尽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培训心得篇六
今年有幸参加融合教育的培训,我才真正明白什么是融合教育。以前我总觉得特殊需要学生就应该在特殊教育学校里学习,而现在提倡的融合教育是有质量的随班就读,是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的融合,它反对教育中的歧视和排斥,主张通过适应不同差异的教育措施,满足所有儿童的教育需要,促进学生的发展。融合教育充满了人文关怀,学习后我有了深切体会。
首先,融合教育是非常有温度的教育。
在传统观念里,特殊需要学生就应该在特殊教育学校里接受学习,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我的想法改变了:一个特殊儿童的出现意味着什么?对于一个有特殊儿童的家庭来说,他就是这个家的全部。所以特殊教育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要求和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发展他们的潜能,补偿缺陷,培养特殊学生积极面对人生、全面融入社会的意识和自尊、自信的精神,使他们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完善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现阶段特殊学生接受教育的形式有哪些呢?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普通学校的特殊教育班。有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资源中心、普通学校的支持,孩子会在一个健康、充满友爱的集体中生活学习,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也是家长所迫切想要的,更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其次,作为资源教师任重而道远。
纪录片《黑暗中的追梦》中讲述关于三个具有特殊才能的多重障碍盲生故事,他们虽然智障、自闭、重残,却仍能朝向梦想前进,努力地活出属于自己不平凡的生命。作为老师我们没有能力去做惊天动地的拯救世界的大事,但是一个小小的善举,一个微笑,可能就给了这些孩子向上而生的动力,也许可能会改变他的一生,我们老师在遇见这些孩子时,善待他们。融合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更高,要求教师更好地因材施教。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学习更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能够自学心理咨询类书籍,学会从心理上引导学生,掌握多方面教学技能,才能真正胜任融合知识教育。
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培训心得篇七
“国培计划”是我国一个大规模、高层次、高要求的教师培训工程,具有示范引领、促进改革的重大意义和价值,能够参加这样一次高水平的特殊教育骨干教师培训,于我来说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虽然才是短短三天学习,却带给我前所未有的感触和震撼。
平时在教学中感到聋孩子普遍理解力差,学习能力弱,学过的知识不成体系,学得快,忘得更快,让我很是困惑却总结不出原因。辽宁师范大学的袁茵教授关于“听障学生认知和语言发展与教育”的讲座,让我明白听障孩子在同年龄同环境条件下与健全孩子认知发展上的差距,以及我们特校教师该怎样针对聋孩子这样的特点进行教育。袁教授用专业的术语,活泼生动的案例为我们娓娓道来,既解答了我心中的困惑,又引导我以后该怎样去遵循听障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进行教学和语言训练,以达到最佳教育效果。张杨老师的讲座让我们认识到“沟通与交往”课程的重要性,以及聋校开展“沟通与交往”可以通过多渠道、多种方式进行,拓宽了我校今后课程开设上的思路。
由于我们的教育对象是特殊儿童,故而特校教师更易出现心理问题。徐建奇副教授针对特校教师职业倦怠和常见的心理问题,教我们怎样拥有健康的心理,即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他人;悦纳自己、悦纳他人,把自我成长与他人共同成长融合起来。“一个老师教学水平低会对学生的发展有影响,但远远不如教师心理不健康对学生的影响大。”这句话值得我们每一个特教老师深思。
张文京教授的讲座《个别化教育与教学》向我们展示了具体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和执行结果,让我们明白个别化教育的重要性。张教授给我感触更深的是:现在是我国特殊教育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今后的特校不仅仅服务于在校的少量学生,而是要转变职能,成为当地的特教资源中心,走进普校为融合教育提供技术支持。这让我们意识到自己肩上的'重任,我们要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努力钻研特教技能,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肖敏老师的《聋校课堂沟通策略和案例分析》给了我很深的感触,肖老师从特殊教育第一线老师的视角,以聋教育中的关键问题,沟通问题为切入点,用许多现实的课堂实录和案例,揭示了聋校课堂沟通的原因和规律,并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可操作的应对策略。在肖老师的讲座上,我还聆听到来自其他省份的特教老师的精彩发言,这些发言针对聋校沟通问题提出了许多可行性的意见,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上解决与聋生的沟通问题提供了实质性的帮助。
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培训心得篇八
为了提高我们特岗教师的专业素养,更好的适应教学工作,毕节市教育局于20__年7月8日全天举办了名为“毕节市20__年第一阶段特岗教师招聘岗前培训”的培训,我作为一名新特岗教师,很荣幸参加了这次培训。此次培训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毕节试验区教育改革发展及新教育理念、教育管理、校园文化建设专题、中小学班级管理专题、师德修养专题和教师专业成长专题。通过此次培训,我得到了很大的收获,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培训使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
在本次培训中,听了税晓菊老师关于师德修养专题讲座后,使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使我深刻地认识到:首先,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其次,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也正是这个意思,这里主要涉及做人的问题,学生都有“向师性”,实际上是做人的一种认同感;同时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第四,教师是父母。作为一名教师,要富有“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所以我们说教师是父母。第五,教师是朋友。所谓“良师益友”,就是强调教师和学生要“交心”,师生之间的融洽度、亲和力要达到知心朋友一样。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知识,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困惑、心理压力等,以给予及时的帮助,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二、培养自身素质,以便更好的投入到教育事业中。
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新时期的教师应对教育对象实施正确影响的同时,不断完善自己。必须不断地学习有关知识,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学生中树立一个实实在在的榜样。教师应该具有独特的魅力,成为教育战线上的魅力形象大使。教师的精神面貌对学生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因而要求老师要乐观、活泼开朗、充满朝气。在学生面前要做到精神振作、情绪高昂、用语幽默、态度和蔼、风度从容、姿态洒脱。对有些学生要鼓励,有些学生要要求严格,有些学生要真诚关心。因为在潜移默化中老师的思想行为已经深深影响着学生。
三、培训为我以后的实际工作提供了许多方法和策略。
在培训中,曾华老师的教师专业成长专题讲座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给我们介绍了一些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要点和方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强调我们应适时调整和更新自身知识结构、终身学习;他谈到的教学教法经验,让我认识到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另外,他还强调:“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各位老师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如何使自己能够有质量有效率有能力地教好所上的每门课,使学生能够持续地从心灵深处接受教学,这就需要我努力地备课、努力地锻炼、努力地学习、努力地学习其他老师的教学方法。
四、培训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
在本次培训中,各位讲课的老师都对我们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同时也鼓励我们要尽快适应新的教学环境、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环境;要更加理性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角色;要做一名终身学习型老师,做一名能够不断适应新知识、新问题、新环境的老师;要坚持创新,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才智。这些鼓励,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
教师的工作是琐碎的,但意义却很重大。新的时代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向我们提出了新的理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投入我全部的热情和爱心,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培训心得篇九
“国培计划”是我国一个大规模、高层次、高要求的教师培训工程,具有示范引领、促进改革的重大意义和价值,能够参加这样一次高水平的特殊教育骨干教师培训,于我来说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虽然才是短短三天学习,却带给我前所未有的感触和震撼。
平时在教学中感到聋孩子普遍理解力差,学习能力弱,学过的知识不成体系,学得快,忘得更快,让我很是困惑却总结不出原因。辽宁师范大学的袁茵教授关于“听障学生认知和语言发展与教育”的讲座,让我明白听障孩子在同年龄同环境条件下与健全孩子认知发展上的差距,以及我们特校教师该怎样针对聋孩子这样的特点进行教育。袁教授用专业的术语,活泼生动的案例为我们娓娓道来,既解答了我心中的困惑,又引导我以后该怎样去遵循听障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进行教学和语言训练,以达到最佳教育效果。张杨老师的讲座让我们认识到“沟通与交往”课程的重要性,以及聋校开展“沟通与交往”可以通过多渠道、多种方式进行,拓宽了我校今后课程开设上的思路。
由于我们的教育对象是特殊儿童,故而特校教师更易出现心理问题。徐建奇副教授针对特校教师职业倦怠和常见的心理问题,教我们怎样拥有健康的心理,即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他人;悦纳自己、悦纳他人,把自我成长与他人共同成长融合起来。“一个老师教学水平低会对学生的发展有影响,但远远不如教师心理不健康对学生的影响大。”这句话值得我们每一个特教老师深思。
张文京教授的讲座《个别化教育与教学》向我们展示了具体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和执行结果,让我们明白个别化教育的重要性。张教授给我感触更深的是:现在是我国特殊教育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今后的特校不仅仅服务于在校的少量学生,而是要转变职能,成为当地的特教资源中心,走进普校为融合教育提供技术支持。这让我们意识到自己肩上的重任,我们要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努力钻研特教技能,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肖敏老师的《聋校课堂沟通策略和案例分析》给了我很深的感触,肖老师从特殊教育第一线老师的视角,以聋教育中的关键问题――沟通问题为切入点,用许多现实的课堂实录和案例,揭示了聋校课堂沟通的原因和规律,并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可操作的应对策略。在肖老师的讲座上,我还聆听到来自其他省份的特教老师的精彩发言,这些发言针对聋校沟通问题提出了许多可行性的意见,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上解决与聋生的沟通问题提供了实质性的帮助。
作为一个涉足特教时间不足三年的教师,这三天的培训为我打开了一扇门,让我开阔视野,为我今后几天的学习和以后更好地从事特教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培训心得篇十
前两天的培训学习已结束,这两天的学习短暂又紧张。尽管内容较多,尽管天气炎热,变化无常,但是并没有影响我们按时上课认真学习。我们每天准时来到教室,课堂上专心听讲,认真记录笔记,笔在手中飞舞着,飞速地写下老师讲的内容,书上没有的内容、事例等,有的还要抽空拍照,积累学习资料,留下宝贵的影像内容,并用现代设备快速地记录下笔速写不下来的知识,以备课后整理记录。
记得来时那天早上,女儿眼含泪水,带着哭腔对我说:“妈妈不去行吗?”
我温柔地对她说:“不行啊!”
“那你是大人了,为什么还要学习?”她不解。
“学习不只是孩子的事,大人也要不断地学习,有句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学习就像手机充电,我就像一部待充电的手机。手机充好了电才能打电话,人学好了知识才能更好地工作呀!”我安慰她。
女儿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这两天的学习,我们聆听了江琴娣教授的《特殊教育概论》,从古今中外特殊教育的发展、全纳教育的发展模式、特殊教育的法律法规、个别化教育计划等方面进行讲述,分析了智力障碍儿童、学习障碍儿童、超常儿童、其他类障碍儿童的鉴定、产生的原因、特征、教育策略及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内容、制定与实施、评估和实例等。陈东珍老师讲了“上海特殊教育现状与发展”,就上海特殊教育的发展现状从师资队伍优化、随班就读工作的发展等几方面取得的成效、进展情况做了讲解,并对以后的发展趋势从定位、核心理念、基本策略、主要内容四方面进行了分析。我们在工作中也将带着这样的理念,使残疾儿童人人有所发展。实施医教结合,按需式教育,关注每一个儿童,不仅是入学,而且身心都得到发展;不仅关注个体间的差异,而且关注个体内差异。为残疾儿童提供全程、全方位服务,把特教工作做得更好。
“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开班仪式上,王__老师代表了我们学员的心声,更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两天的学习使我又强化了许多特教理论知识,但是电还没有充满,相信后面的学习会有更多收获。
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培训心得篇十一
特岗教师,即特设岗位任教人员。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特殊教育。
供你参考!
在没有走上教师的时候,我就已经知道当个好老师是件不容易的事,我也知道我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是我能够努力的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而这一次特岗教师岗前培训是一次能够自我改变的机会。
在培训前我对于我将要参加工作的地方不甚了解,对于本地的教育工作措施也不清楚,素质教育工作的进程知之不多。在这次的培训中我不仅把我将参加工作的地方知道了大概,也了解了如今要面临的教育现状,明白了我将所处的环境,更能明确自己要怎么面对这样的教学环境,但是,韦成忍老师给我们讲“贵州教育精神”和“贵州教师誓词”,我深受感动,这样,在精神上克服了将要面临的困难。
在培训的过程中,覃祖宇老师强调了《教师职业道德》,让我更明确的知道老师的技能,品德和能力不能掉。我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严格的按《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自己,在教师这一条道路上要好走每一步,更要走准每一步。不给教师这一职业丢脸,不让学生和家长失望。努力把自己所学所知全部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不缺乏指导。
“日常备课最需要什么?”韦族滋老师问我们,我觉得很简单,就是备课本,找资料写。
教案。
然而,老师告诉我们这并不完全对,他说“教师要从研究的角度来把握文本,从研究的角度来思考教学”“要解决思想上的认识偏差”“处理好教案与备课的关系”等等这让我知道我在备课中所存在的问题,也让我深深地知道了自己应该怎么做,怎么克服和改正自己现在存在的问题。
当老师免不了要当班主任,但是我对班主任要做什么,要怎么做,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学生生涯中,只见到班主任老师安排值日,有事没事到教室转转就没什么了。现在姜老师却告诉我们班主任不只是这么当的。从社会上看,社会和家庭对班主任期望值很高;从学校看,班主任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得力助手,是班集体最有权威的教育者和组织者,是学校部门联系学生的桥梁和纽带,是学校和学生家庭及社会因素的协调者。要当好一个班主任不仅要管理好学生,管好日常工作与活动,还班级的财产;最后还要反复思考自己的工作,制定好切实可行的计划,然后逐步实施(实施时,一定要事事要亲力亲为,不要一开始就急着培养小干部的能力)。
培训结束了,我从中学到了很多,我想在我今后的教师生涯中,这些所学的东西将让我受用一生。
特岗教师虽然具有高学历、高素质,但他们对于教学实践、课堂教学管理、班级管理等还缺乏一定的经验和方法。根据我校教育教学的要求,为使特岗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掌握新课程标准、教学方法和教学基本技能,提高专业化水平,有效地实施课堂教学,满足教学需要,为构筑具有创新、有效的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为此我校决定对8名特岗教师进行岗前培训。
此次教师岗前培训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师德师风教育、教育新理念、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学常规、班级学生管理、课堂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的知识。特岗教师学的积极认真,收获颇丰。现将我校对特岗教师岗前培训总结如下:
一、特岗教师对学校的前景充满信心,对自己选择人民教师的职业无怨无悔。
在岗前培训会上,学校领导热情洋溢的讲话,对特岗教师加入到让字中心校这个集体表示热烈欢迎。也介绍了学校未来的美好蓝图。并勉励他们努力学习,认真工作,学校为他们成长搭建平台,完成这次培训任务。这使他们对学校的前途充满信心,同时也坚定他们扎根农村小学教育的信心。
二、特岗教师认真学习教学。
规章制度。
常规教学方法新课标,决心做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
学校领导给他们详细的介绍和讲解了我校相关的教学规章制度,常规和教学方法,组织他们学习新课程标准。并结合多年来的相关事例作为典型范例,这使他们深受教育和启发,使他们认识到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是要付出艰辛的努力的。
通过培训,使他们认识到要做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必须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使命感,要以教书育人为已任,要将传授知识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思想教育于教学之中。要严格遵守学校的教学规章制度,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培训使特岗教师认识到小学教学不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门艺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摸索。
对于刚参加工作的特岗教师来说,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还缺乏一定的认识。我校市级骨干教师以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为他们做了一次生动的报告。从小学教师的构成、对小学教学概念的认识、教学观念的转换、小学课程的基本特点、小学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等几方面作了阐述。是他们对小学教师的内容和特点的人生从模糊到清晰,从茫然到豁然,确实受益匪浅。
通过培训,使他们认识到小学的教学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共同创新、共同提高的过程,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有机结合,共同创造有效课堂教学的过程。
四、加大了业务培训,是特岗教师尽快适应小学教学工作。业务领导组织特岗教师从听课、评课、上课入手,组织他们抓课堂教学管理、班级管理,并且跟踪听课,指导教学。还组织特岗教师和市县两级骨干教师结对子进行学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这次特岗教师岗前培训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不可能有太多的时间和次数,但他们都认真学习、总结。都说通过这次培训,自己受益匪浅,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总感觉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确实,新教师要学习的地方太多了。不过在今后的工作中,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和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会突飞猛进、快速成长的,成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小学教师便指日可待。
年6月28号到29号,我参加了县教育局举办的20xx年特岗教师岗前培训。对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我来说,实践经验还是非常缺乏,参加这样的培训是十分有必要的,而听过几位经验丰富的老师讲课后收获良多。在这里感谢教育局提供了这样的学习机会,感谢各位老师教给了我那么多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
此次教师岗前培训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师德师风教育、教育新理念、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基础课程改革情况、教学常规、班级学生管理、教育政策法规等诸多方面的知识。虽然时间只有两天,但内容却是充实的,对我们新教师来说必定会是终身受益的,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培训使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
在本次培训中,听了有关教师职业专题报告后,使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使我深刻地认识到:首先,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其次,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也正是这个意思,这里主要涉及做人的问题,学生都有向师性,实际上是做人的一种认同感;同时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第四,教师是父母。作为一名教师,要富有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所以我们说教师是父母。并且,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第五,教师是朋友。所谓良师益友,就是强调教师和学生要交心,师生之间的融洽度、亲和力要达到知心朋友一样。另外,我对教师工作的基本内涵也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认识到了教师责任的重大艰巨,要做一名好教师必须要具备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拼搏精神。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要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含辛茹苦、默默耕耘.新时代下的教师应具有高尚的师德、先进的理念、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和比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夫和业务水平、有敏捷的思维和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感召力.对学生要多说鼓励的话、安慰的话、开导的话、实在的话;少说讽刺的话、冷淡的话、伤人的话、威胁的话.这些都是作为一名合格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二、培训为我即将面临的实际工作提供了许多方法和策略。
在本次培训中,通过小学教学常规内容的学习,使我认识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最基本的“六认真”要求,即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组织考试和认真组织课外活动。备课是其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包括了教材、学生、教法、语言、实验、提问、板书、练习八个环节。要关注学生如何学,学到了多少东西。不仅要求老师课时备课,还要善于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进行总结和积累,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教学上,应该懂得将教学艺术化,学会抓住学生的心理,引起他们对知识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转变教师传统的传输者为知识的引导者。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
三、培训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
在本次培训中,各位讲课的老师都对我们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同时也鼓励我们要赶快适应新的教学环境、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环境;要更加理性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角色;要做一名终身学习型老师,做一名能够不断适应新知识新问题新环境的老师;要坚持创新,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才智,争做教学发展的弄潮儿。这些鼓励,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高尔基曾经说过:“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也许,对于我们新教师来说,只要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就能取得好的开端,而好的开端,便是成功的一半。两天的培训让我感受到了教师职业需要太多太多的技巧,同时让我知道在激烈的职业竞争和繁重的工作压力下,我必须以良好的心态对待工作中的困难和挫折,努力学习充实自己,沿着新教师培训为我们指引的方向前进。
作为一名新教师,在日后工作中要学习的东西有很多很多,碰到意外的困难是在所难免的。只有通过反复地研究和领悟,才能真正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怀着一颗为学生无私奉献的心,带着对学生全部的爱走上讲台。这一信念不仅是促进新教师成长的内在动力,更是作为一名教师应当时刻谨记不能丢弃的精神支柱。
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培训心得篇十二
作为一名新手特殊教育教师,我与其他教育教师一样,十分渴望为学生带来更好的教育成果。为此,我参加了特殊教育理论培训。这场培训为我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知识和技能,我在培训中所获得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为以下五点。
一.掌握了特殊学生的心理特征。
在培训中,我们深入了解了特殊学生所具有的心理特征。知道了学生的具体情况,我们可以更好地定位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许多学生面对挫折和困难时,容易焦虑和沮丧。了解这个特殊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们可以发现他们的举动并及时提供支持和安慰,从而帮助他们克服困境。
二.学习了多元化的教学策略。
培训还为我提供了各种形式的教学策略和技能。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满足不同需求的学生。例如,对于那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应该采用利用视觉或听觉信息来激发这些学生学习的方式。通过使用这些策略,我们可以给予每个学生理解和接受课堂内容的机会。
三.了解了特殊教育的评估和治疗工具。
在特殊教育中,我们需要使用特定的养育手段,以确保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成果。培训介绍了我们应该如何使用各种教育工具如医学、社会和心理治疗,以及口语和观察技巧来评估和分析学生的状况。同时,我们还学习到了一些应对策略,例如重建信任、建立理解和支持机制,以及与家长和同事建立有效的合作关系。
四.改善了沟通技巧。
作为一名特殊教育教师,具备良好的沟通技能是必备的。通过培训,我掌握了许多功效显著的沟通工具和技巧。例如,我学会了倾听感受、明确划分沟通目标,为交流创造良好的环境,并在简单情况下使用语言和手势代替言语。使用这些技巧可以改善学生和家长之间、老师之间以及员工与管理层之间的沟通。
五.培养了“同理心”
同理心是特殊教育工作者的核心素养。特殊教育理论培训提醒我们,这不只是对学生的同理,也包括了理解各种情况和处境,并了解不同的思维方式。理解学生是谁以及他们在生活中遭遇了什么,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更好的关系,理解、妥善应对和处理他们不同的需求和情况。特殊学生对我们需要无条件的关注、支持和呵护,这些可以通过同情心来实现。
总之,特殊教育理论培训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知识和技能,让我对特殊教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通过使用这些技能,我相信我可以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成果,实现更多的成长。这个过程并不容易,需要终身学习和探索的教育,确保我们为特殊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成果,给予他们最温柔的呵护。
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培训心得篇十三
“国培计划”是我国一个大规模、高层次、高要求的教师培训工程,具有示范引领、促进改革的重大意义和价值,能够参加这样一次高水平的特殊教育骨干教师培训,于我来说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虽然才是短短三天学习,却带给我前所未有的感触和震撼。
平时在教学中感到聋孩子普遍理解力差,学习能力弱,学过的知识不成体系,学得快,忘得更快,让我很是困惑却总结不出原因。辽宁师范大学的袁茵教授关于“听障学生认知和语言发展与教育”的讲座,让我明白听障孩子在同年龄同环境条件下与健全孩子认知发展上的差距,以及我们特校教师该怎样针对聋孩子这样的特点进行教育。袁教授用专业的术语,活泼生动的案例为我们娓娓道来,既解答了我心中的困惑,又引导我以后该怎样去遵循听障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进行教学和语言训练,以达到最佳教育效果。张杨老师的讲座让我们认识到“沟通与交往”课程的重要性,以及聋校开展“沟通与交往”可以通过多渠道、多种方式进行,拓宽了我校今后课程开设上的思路。
的发展有影响,但远远不如教师心理不健康对学生的影响大。”这句话值得我们每一个特教老师深思。
张文京教授的讲座《个别化教育与教学》向我们展示了具体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和执行结果,让我们明白个别化教育的重要性。张教授给我感触更深的是:现在是我国特殊教育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今后的特校不仅仅服务于在校的少量学生,而是要转变职能,成为当地的特教资源中心,走进普校为融合教育提供技术支持。这让我们意识到自己肩上的重任,我们要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努力钻研特教技能,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肖敏老师的《聋校课堂沟通策略和案例分析》给了我很深的感触,肖老师从特殊教育第一线老师的视角,以聋教育中的关键问题——沟通问题为切入点,用许多现实的课堂实录和案例,揭示了聋校课堂沟通的原因和规律,并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可操作的应对策略。在肖老师的讲座上,我还聆听到来自其他省份的特教老师的精彩发言,这些发言针对聋校沟通问题提出了许多可行性的意见,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上解决与聋生的沟通问题提供了实质性的帮助。
一、认清了开展教育科研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转变了观念。
曾经,我和大多数一线教师一样,也非常害怕做课题。觉得教育科研与我无关,觉得这是专业的教育科研人员的事。虽然也尝试着在做一些课题,但更多时候是为了完成一些“任务”、为了评职称。科研兴校是近年来普通中小学校比较时髦和流行的话题,也是很多学校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和成功的经验。然而,特殊教育学校在这方面总体上还比较落后。丁勇书记关于《科研兴校——特教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报告跟我们交流三个问题:一是科研何以能兴校?二是如何以科研兴校?三是实施科研兴校的根本之策在于提高教师队伍科研水平和专业素质,才能推动特殊教育领域科研兴校的普遍开展,促进特殊学校提高教育质量。一个课题成就一个教师。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是促进教师教师专业水平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保障。因此,一线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的。
二、想通了教育科研的课题就在我们的身边,明确了定位。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教师怕做课题,是因为感到教育科研无从下手,不明白教育科研工作到底该干些什么,找不到课题的切入点在哪里。谈秀菁教授关于《特殊教育科研的选题》的讲座、让我看到了,其实课题就在我们身边。特别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一线教师,我们的教育科研活动与专家学者的专业理论研究是不同的,我们进行教育科研必须结合自身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们开展教育研究的问题或者说方向应该来源于自己或班级德育、教育教学工作之中,比较具体的应用性问题。总而言之,我们特殊教育教师教育科研课题的“源头活水”就是自己的教育生活——在日新月异的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在丰富多彩的问题中选择课题,我们的研究就应该从点滴开始。
三、梳理了开展教育科研的过程、内容与方法,找到了门路。
教育科研”,明确了教育科研的定义,了解了“教育科研如何选题”、“教育科研的三大原则”、“如何设计学校教育科研的课题”、“课题设计的内容包括什么”、“课题设计的要求”等内容,让我清晰了开展课题我该做些什么、怎么做,找到了做课题的门路,为我今后开展教育科研指明了方向。
四、明确了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要求,理清了思路。
撰写学科论文,是每个教师的一种追求。因为通过撰写论文,能促使教师去总结教学经验,探索科学的教学规律,寻找最佳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一直以来,研究论文的写作是我的薄弱环节,有很多想法,但是写起来总是感觉不到位、不清晰。听了谈秀菁教授关于《教育研究论文撰写》、《撰写教育研究方案》的讲座,使我对研究论文该如何撰写有一些清晰的了解。要想写出有好的论文离不开两点:一是对教学进行深入研究、思考,并在研究和思考中有所感悟;二是掌握论文写作的要求和方法。
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使我清晰地认识到,要使自己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教科能力,就要采用反思——行动——再反思的研究模式从实践中汲取营养,以更新教育理念,活化教育内容,实现教育科研的不断深入与自己专业的持续成长。十分感谢有这样的学习机会,能够让我重新坐在课堂之上,静下心来重新认识自我,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而我也会将这次学习当作一次提升自己教育教学研究水平的契机,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养,在成为研究型教师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努力成为一名新兴的研究型骨干教师。
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培训心得篇十四
南通特殊教育中心的同仁对特殊教育认识非常深刻。他们认为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从事的是塑造人类灵魂工程中最为艰辛的工作,这项职业神圣而又光荣。南通特教中心的老师们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他们把爱作为推进自己工作的原动力,把爱融进工作的各个具体的环节中,坚持特殊的思想观念,采用特殊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教育学生,传授知识,帮助残障孩子逐步适应最少限制的环境,尽最大的可能,使残障孩子可以与正常儿童一样参与学校的学习活动,以达成能适应正常生活的目标。
南通特教中心的老师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特别注意坚持一个“爱”字,突出一个“特”字。他们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在特殊教育事业中去追求、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通过各种具体的形式努力把“爱”落实在敬业的实际行动中。
在这里,爱是一种温暖,体现在教师们柔和耐心的言语中和关心爱护的行动中;爱是一种力量,一种帮助残疾学生改变自卑心态,树立自强自立信心的强大动力;爱是一种纽带,一种师生联系、增进情感的纽带。在南通特殊教育中心,爱,集中体现在关注学生的成长方面,学校教师关注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关心学生的实际问题,如关心他们和正常人的交流如何畅通的问题,解答他们思想中的困惑,等等。爱是南通特教中心教师影响学生思想和行为的特殊手段,他们坚持对学生施以母亲般的爱,时时刻刻把爱倾注在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爱,对学生施以教育教学就容易为学生所接受。
南通特教中心的老师们在工作中注重突出“特”字,认真研究特殊教育规律,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按照特殊教育规律办事,提高特殊教育教学效果。
一是有一个特殊的思想观念,积极面对特殊教育任务的艰巨性,勇于克服工作的巨大困难。在具体的工作中,有一个特别不怕苦、不怕累的思想状态。他们相信自己的教育对象也能和正常人一样,能学习,能创业,有作为。对残障孩子特别照顾,热情关心,帮助他们努力克服前进路上的困难,尤其是帮助他们树立起自强自立自信的决心,帮助他们树立人生追求的目标。
二是善于使用适合的特殊教育教学方法。他们对自己的教育对象,既清醒地看到了他们先天不足的一面,同时又看到绝大多数孩子特别聪明的一面,在教学中注意选择有利于学生克服不利因素发展其聪明的一面的教育教学方法。
共
2
页,当前第。
2
页
1
2
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培训心得篇十五
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最关键的就是特殊教育师资队伍的发展。以下本站小编为你带来特殊教育教师培训心得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暑假期间,在日照师范学校参加了全市特殊教育培训,为期三天的培训,让我受益匪浅。曾经的疑惑得到点播,曾经的做法得到认可,曾经解不开的问题终于找到了出口,曾经坚持的教学理念和对教师职业的感触都得到了诠释。或许,没有这次培训,我依然不能确认自己所走的教学之路是否具有普遍性。但我坚信,只要解决的学生的语言障碍,才真正让他们走出无声世界,让他们融进正常人的社会里。至少,他们看懂了文字,会用文字与正常人交流,他们不再简单痴愚,不再寂寞孤单。
做幸福的特教老师。
李主任的“教师职业幸福感”专题讲解,让人豁然开朗。如今人们都渴望幸福,物质上的满足只会给人短暂的幸福感。就像李主任说的那样,涨工资也不过是给教师带来三个月的幸福感。是这样,物质的拥有不足以满足人们对幸福的渴望,当一切变为“理所当然”的时候,人们又会厌倦,又会有新的欲念产生。
李主任提出的“六有”真正诠释了获得幸福感的必备条件。“心中有盼头”这无疑是说生活要有梦想,工作要有理想,当你心怀梦想的时候,便觉得生活的有意义,就会觉得明天会更好。我们盼着自己的孩子长大有出息,盼着自己的学生有个美好的未来。或许,特校老师会说,学生会有啥出息?感觉没意思。其实不然,我们不能奢望“桃李满天”的自豪感,那只预示着更多家庭的不幸。我们只希望自己的学生能走进正常人的行列,走上社会别被逼到聋人的小圈子里,别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能做个合格的公民。这是最基本的愿望。这样的愿景会让自己感觉生活的有意义。
“手中有事做”,这是获得幸福感的必备条件。人最怕无所事事,最怕无聊。上班事情多,会感觉不到无聊,而有人却在属于自己的时间里顿感无聊。那么如何打发无聊的时光,那就是有事做。找自己的爱好,我们不能整天生活在喧闹中。在孤单中读书,写字,画画,运动,找到自己的爱好,专心去做,说不上在无意中还会收获到别样的精彩。
“工作有成就”,这是每个老师都渴望得到的。我们的成就是什么?从近处目标来看,学生写对了一句话,写出了一篇通顺的。
日记。
写了一首很有哲思的小诗写了一篇精彩的。
作文。
这就是我们的成就。小小成就感会让自己觉得坚持就会有收获收获是快乐幸福的。没看见秋天田野里的农民再累也会露出开心的笑容嘛。至于长远目标那就需要我们教师有博大的胸怀也许十年二十年才会看到自己的学生有点小成就。即便他们的成就与正常孩子相比逊色许多但这不能相提并论。我们所做的努力能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也是值得的。
“身边有亲友”这是获得幸福的必然条件。我们需要倾诉,需要朋友和亲友。那份情谊谁也替代不了。无聊时,找亲人聊聊,找好友畅谈,这都是人生一大快事。善待老人,让老人感到幸福,也是我们的幸福。善待朋友,你的快乐和幸福会传递给好友,好友也会因你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生活有色彩”,灰色的人生最无奈,但色彩人生需要自己来调色。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健康的身体是生活有色彩的基本条件。工作之余可以骑上单车郊游,约上几个好友喝点小酒,畅谈琐事,这也是很有趣的事。炎热夏日,不想出门,看一部电视剧,看一本慰藉心灵的书,听一首老歌,想一段往事,这样的生活虽然看似平淡,但真实而有趣,而不是隔着云端看世俗,隔离生活不是明智之举。
“家中有积蓄”这是物质基础,遇到难事不至于惊慌失措,想浪漫也有一定的资金。有稳妥的经济依靠才会让人生活的坦然。当然不是积蓄越多越好,够用就好。
影响人们获得幸福感的因素很多,但我们不能改变环境,只能改变自己的心态。当你改变心态,自然快乐和幸福也会随之而来。心态让你看懂俗世里的是是非非,让你明了人生的真谛,让你隔着一段距离再去看名利时,便会懂得得与失的并存。换位思考,宽以待人。其实不是原谅了别人,而是原谅了自己。李主任的给老师的十二条建议,句句入人心扉,如心灵鸡汤,给人启发,让人深思。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里不仅仅是我们教师要如此幸福,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的学生感到幸福的教育,而不是逼迫学习,逼迫成才。刚买回《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个假期要认真读这本书,改变思维,让我的学生在教室真正学会自主学习。
做幸福的特教老师,不与普校比,安静做好分内事情,从长远目标看待学生,不只看眼前的分数。就像李主任说的那样,我们要看一个孩子能走多远。我们的学生更需要如此,简单重复的练习题训练,会给自己带来小小的成就感,但从长远来看,他们更需要的是能力。
一直以“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工作”作为工作。
格言。
是这句话引领着我走到现在从“良心道德境界”走向“幸福道德境界”的过程需要一份坚守一份执着一份淡然的心境。
精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我们班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能及时完成,假期能根据练习题自学普校课程。从一年开始,我就一直补充普校语文课程,让学生开阔视野,多掌握点知识,缩短与普校的差距。但到了七年级,我越来越感觉自己力不从心了。聋校课程要完成,再补充普校课程,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再加上普校教材难度增加,特别是语文,文言文的出现,让学生颇感困难。我每学期只能选择文言文作为重点来讲解,其他的课文都放在平常积累阅读上,让学生积累词语造句并阅读课文后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这样虽然学生了解这些课文,但不能深层次地理解课文内涵。虽然一直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但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是很强。虽然自主阅读能力已经形成,他们真的很喜欢阅读,课外时间,他们大多数沉浸在课外书里。学生的写作能力也逐步在提高。
七年级上学期,每晚以作业的形式让学生们自学了初中七年级的各门课程,但数学自学难度比较大,其他课程还是能自学的。我渐渐发现,学生们只要是作业便能完成,但不布置作业,他们就不像阅读那样自觉去自学了。这一点让我有些郁闷,我已经把利弊告诉了他们,但他们仍然不愿意去触及那些已经借来的普校课本。有时也为此生气,但无济于事。
这次培训,宋校长的报告让我突然领悟到,自学能力需要培养,也像培养自主阅读能力一样,需要一点点地去引领,去做。贯穿到每节课,每门课中。时间久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会养成。
宋校长的“三不讲”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会的不讲”,“自学后能会的不讲”“讲完后也不会的不讲”。而我的语文课,一直延续着低年级授课习惯,总觉得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为主要目标,而忽视了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慢慢的学生习惯了等待,等我去喂,等我把知识挑选出来去消化。
一直在心中纠结的事情,这次培训一下子点醒了我,让我有“柳暗花明”的感觉。从八年级开始,我要改变教学方法和上课模式,精心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我相信在语言没有任何障碍的前提下,他们会很快养成自主学习探究的习惯。在宋校长报告的影响下,我想先这样逐步培养学生们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1、预习,让学生解决生字新词和发现问题,提出自己感到疑惑的问题。
生字学习彻底放给学生,都放在课前预习上,我不再在课堂上专门讲解生字新词。一改以往的教学模式。新词的积累,主要看学生是否会运用,用这个词造句或者写一段话都可以。
课文预习主要是让学生找出自己的疑惑点,小组不能解决,全班同学有异议的或者存在分歧的问题,老师再在课堂上精讲。
2、教给学生分析课文的方法,以单元为一组,精讲一篇课文,教给学生相应。
方法,然后让其自学其他课文。
本学期先小步走,每单元的课文特点以及结构脉络以一篇课文为主,精讲出来,然后把其他课文放手让学生自学。这样不仅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3、以网络为主要工具,让学生学会查找相关资料,开阔学生的视野。
这一方式以前虽然也采取过,但大多数是老师收集资料。本学期放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寻找相关资料,有重点地整理出来。
4、课堂以学生为主,采取多种教学形式,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讲授不再是主要授课方式,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起来,而不是坐而待之等老师“喂”。如今本班学生上课不敢大声说话,即便是会,也不愿意表达。这一现象一直让我有些郁闷。下学期通过课堂记录分数,多采取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大胆表达。如课文结构根据板书作总结,再如小组互相提出问题,解答出来给予评分等方式,让学生真正活起来。
5、设置两个小组,每组都有优等生和中等生,密切配合,以小组考察每位学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合作性。
这个受“学习金字塔”启发,让每组学会的同学教不会的同学。互相学习,互相配合,小组评价也纳入年终评优秀学生中,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
6、补充普校教材,具体引导学生学习每门课程。
语文重点放在背诵积累文言文和诗歌上,重点美文精讲,其他一般性课文让学生自学即可。《历史》《地理》《生物》这三门副科,主要让学生自学为主,找出不懂的问题及时解决。《数学》采取小组学习方法,每组都有组长,负责本组成员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有不会的问题,集体上交给老师,让老师讲解。
7、阅读,以老师推荐和自我喜欢书目为主。本学期再从网络上购买书籍,让学生拥有属于自己的书,也是一种幸福。集体阅读的篇目,写。
读后感。
或者启发。以促进学生对文章的深层理解。
8、继续坚持写日记和微博,内容自主化,可以编故事,写小说;也可以写诗歌写微童话。规定一定的字数,不再规定内容。培养学生“我手写我心”的写作兴趣。
9、分层设计内容,不放弃任何学生。
一直觉得,李万杰的教育目标我已经达到了,她的父母也很欣慰。近一年来,对李万杰这个多重障碍的学生有些忽视,她的进步很大,自觉性明显提高,能及时完成相应的作业。但上课只听词语部分,不能听懂课文的讲解。她能读懂课外书了,这个进步让人欣慰。那么八年级开始,我要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再次把她拉上来,提高她的阅读能力。提高一点能力,就会让她受用终生。
培训期间,对我有启发内容,我及时抄下来,并做了记号。特别是自主学习方面的内容,对我是一个很好的点醒,让我处于迷茫的思绪一下子有了头绪,理清了下学期的改变目标。
关于《沟通与交往课程》的思考。
原北京一聋的宋校长说,《沟通与交往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口语训练,手语训练,书面语训练,其他训练。这几种训练,我唯有手语训练没有系统地去做,其他训练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学生的看口能力让人惊叹,越是听力不好的学生,看口能力越强大。书面语训练更不用说,七年来的坚持日记指导,让学生的书面语达到了灵活运用语言的高度。手语训练在低年级是我拒绝的。因为家长认为已经语训的孩子不能再打手语,好像打手语就给自己的孩子贴上了聋人的标签。再加上多年来教学经验,手语的确影响着学生们的书面语表达。因为手语语法和汉语语法截然不同。我采用了指语辅助口语的方式,一路走来,让学生的口语和书面语都走到了一个高度。但有时我也在想,手语是他们语言,我一直拒绝,是不是没有做到“以人为本”,再加上他们将要读高中,会不会影响他们将来听课质量?这些困惑一直缠绕在心中。这次培训,我及时向宋校长询问这个问题,她告诉我不用专门教,其实他们已经会了。
他们虽然会手语,也会和手语班的学生交流,但会不会因为没有系统地掌握标准手语而而缺失了一种能力?北京聋校的做法是口语手语书面语同步进行。而我觉得学会了口语和书面语交流后再学手语相对来说简单一些,现在我们班学生再学手语不会影响他们的书面语的表达了。他们明白手语的语法特点和局限性。
低年级我一直以口语训练教材为主要依据,四年级和五年级没有了教材,我没有具体去上这节课,而是上了普校教材。到了六年级,我发现学生书面语已经达到了任意交流的高度,再加上学生开始走入青春期,我便设置主题课,一学期下来,写了很多关于沟通方面的教学随笔和论文。同时设置了微博,用文字与学生交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给学生找了一个发泄的出口。看来,主题沟通交流是不错的,学生也特别喜欢这节课。下学期要认真对待《沟通课》。
发展学生语言,是全校老师的任务,就算是后勤人员也要参与进来,宋校长的教学理念让人感到合作的重要性。依靠个人奋斗毕竟是很辛劳的,每门课程都有发展语言的任务,学生自然就会比较快地掌握各个领域的文字表达。再者,能呈现文字的地方,一定要出现文字。校园环境,各种活动会议,能呈现文字的要呈现。有时也在想,手语老师翻译活动和会议内容,学生究竟能看懂多少?能转换成文字能转换多少?如果到了高年级,是不是给呈现文字会更好呢,学生理解会议和活动内容就会更详细一些,而不是似是而非。
英语教学不是多余的,因为他们部分学生面临着考大学。我确定了自己的教学理念没有问题,必须坚持走下去。英语课的突破口还需要探索,我觉得手语与英语同步是不错的选择,因为指语和口语会让学生与英语混淆。下学期重点研究英语教学方法,也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虽然我不可能把英语教好,但至少能让他们走上高中阶段不会感到陌生,三年的高中生活毕竟短暂,如果不适应,英语将是他们高考的绊脚石。
培训就有收获和思考,北京来的两位特教专家的讲解,给我们带来了前沿的教学理念,明确了我们的教学目标。九年的义务教育阶段,重点解决语言障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品质,我们的学生才会有长远的发展,才会融进社会,真正踏出无声世界的大门。
有人说,世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这种东西,就是爱。爱,它不是索取,不是等价交换,而是付出,是给予,是自我牺牲。我认为,教师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开拓者,是年轻一代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光辉典范,因而,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它不仅影响着孩子的心理、人格、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心理健康的发展水平、甚至对孩子今后的发展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作为一名特教教师,我通过深入学习,深刻地认识到在教育系统开展师德师风学习的重要性,师德师风学习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思想的重大举措,也是改善教育发展环境、转变教育系统工作作风的内在要求,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现将自己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教师要有德。
教师必须有高尚的品德。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时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质,它体现着社会和人民对教师的希望和要求。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质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因而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纯洁美好的心灵。在工作中,教师要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必须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二、教师要有才。
“成功之花,人们只惊羡它现实的明艳。然而,谁又知道,当初它的芽,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冰心的这首小诗可以说是我教育教学工作最精辟的注解。
学有帮助,价钱再贵我也舍得花。我舍得花钱买书,更舍得花时间潜心读书。课余闲暇、节假日,我都在钻研教育教学理论。教学工作之余,我学完了教育管理专科的课程,使得自己在给学生“一杯水”的时候,有满满的“一桶水”,乃至有源源不断的“长流水”。另外,我每年都坚持自费订阅教育刊物,坚持不懈地进行业务自修,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水平。
三、教师要有爱。
还是儿时,我就读过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篇文章。作者海伦•凯勒身受盲聋哑三重残障,七岁以前一直生活在无声无息、没有光明的混沌里,直至遇到了生命中的天使——沙利文老师后,她的人生才得以彻底的改变。沙利文老师用了毕生时间陪伴这可怜的孩子,将她由一个无知、粗鲁、暴躁的孩子,变成了一个勇敢博爱的伟大的作家。如果不是爱,如何有这么巨大的奇迹?如果不是有爱,怎能在黑暗的心中灌注光明,在残缺的躯体上播种健康的灵魂?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师对学生的爱更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孩子的真诚。这种爱是无私的,它要毫无保留的献给所有学生;这种爱是深沉的,它蕴涵在为所有学生所做的每一件事当中;这种爱是神圣的,它能凝成水乳交融的情谊。正是懂得这一点,我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身体、心灵、成长各个方面都关怀备至。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来自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是对教育事业的强烈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教师对学生的爱具有巨大的感召作用和教化力量,她能彻底地化解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如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对差生不嫌弃,不歧视,给他们多一点爱,就能极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学习上有无穷的力量源泉。
一个教师仅仅具备德才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在此,我希望广大的教师同行们能做到“三有”——即德、才、爱兼备的好老师。岁月匆匆,我在教师岗位上已经工作了20xx年,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事业是常青的。我的生命在学生身上延续,我的价值在学生身上体现。我无悔于我的生命,更无悔于我的选择,在这三尺讲台上,阅历春秋,苦苦耕耘,用我的爱心、诚心、细心、耐心、操心去换取学生的开心,家长的放心,祖国的振兴!
共
2
页,当前第。
1
页
1
2
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培训心得篇十六
曾经,我和大多数一线老师一样,也特别可怕做课题。觉得训练科研与我无关,觉得这是专业的训练科研人员的事。虽然也尝试着在做一些课题,但更多时候是为了完成一些"任务'、为了评职称。科研兴校是近年来一般中学校校比较时髦和流行的话题,也是许多学校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和胜利的阅历。然而,特别训练学校在这方面总体上还比较落后。丁勇书记关于《科研兴校特教学校进展的必由之路》报告跟我们沟通三个问题:一是科研何以能兴校?二是如何以科研兴校?三是实施科研兴校的根本之策在于提高老师队伍科研水平和专业素养,才能推动特别训练领域科研兴校的普遍开展,促进特别学校提高训练质量。一个课题成就一个老师。老师开展训练科研是促进老师老师专业水平进展的有效途径,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保障。因此,一线老师开展训练科研是特别必要,也是特别重的。
其实许多时候,我们老师怕做课题,是由于感到训练科研无从下手,不明白训练科研工作究竟该干些什么,找不到课题的切入点在哪里。谈秀菁教授关于《特别训练科研的选题》的讲座、让我看到了,其实课题就在我们身边。特殊作为特别训练学校的一线老师,我们的训练科研活动与专家学者的专业理论讨论是不同的,我们进行训练科研必需结合自身的特点,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我们开展训练讨论的问题或者说方向应当来源于自己或班级德育、训练教学工作之中,比较详细的应用性问题。总而言之,我们特别训练老师训练科研课题的"源头活水'就是自己的训练生活在日新月异的训练实践中发觉问题,在丰富多彩的问题中选择课题,我们的讨论就应当从点滴开头。
训练科研',明确了训练科研的定义,了解了"训练科研如何选题'、"训练科研的三大原则'、"如何设计学校训练科研的.课题'、"课题设计的内容包括什么'、"课题设计的要求'等内容,让我清楚了开展课题我该做些什么、怎么做,找到了做课题的门路,为我今后开展训练科研指明白方向。
撰写学科论文,是每个老师的一种追求。由于通过撰写论文,能促使老师去总结教学阅历,探究科学的教学规律,查找最佳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力量和教学质量。始终以来,讨论论文的写作是我的薄弱环节,有许多想法,但是写起来总是感觉不到位、不清楚。听了谈秀菁教授关于《训练讨论论文撰写》、《撰写训练讨论方案》的讲座,使我对讨论论文该如何撰写有一些清楚的了解。要想写出有好的论文离不开两点:一是对教学进行深化讨论、思索,并在讨论和思索中有所感悟;二是把握论文写作的要求和方法。
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使我清楚地熟悉到,要使自己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教科力量,就要采纳反思行动再反思的讨论模式从实践中吸取养分,以更新训练理念,活化训练内容,实现训练科研的不断深化与自己专业的持续成长。非常感谢有这样的学习机会,能够让我重新坐在课堂之上,静下心来重新熟悉自我,重新端详自己的工作。而我也会将这次学习当作一次提升自己训练教学讨论水平的契机,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养,在成为讨论型老师的道路上不断探究,努力成为一名新兴的讨论型骨干老师。
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培训心得篇十七
在没有走上教师的时候,我就已经知道当个好老师是件不容易的事,我也知道我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是我能够努力的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而这一次特岗教师岗前培训是一次能够自我改变的机会。
在培训前我对于我将要参加工作的地方不甚了解,对于本地的教育工作措施也不清楚,素质教育工作的进程知之不多。在这次的培训中我不仅把我将参加工作的地方知道了大概,也了解了如今要面临的教育现状,明白了我将所处的环境,更能明确自己要怎么面对这样的教学环境,但是,韦成忍老师给我们讲“贵州教育精神”和“贵州教师誓词”,我深受感动,这样,在精神上克服了将要面临的困难。
在培训的过程中,覃祖宇老师强调了《教师职业道德》,让我更明确的知道老师的技能,品德和能力不能掉。我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严格的按《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自己,在教师这一条道路上要好走每一步,更要走准每一步。不给教师这一职业丢脸,不让学生和家长失望。努力把自己所学所知全部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不缺乏指导。
“日常备课最需要什么?”韦族滋老师问我们,我觉得很简单,就是备课本,找资料写教案。然而,老师告诉我们这并不完全对,他说“教师要从研究的角度来把握文本,从研究的角度来思考教学。”“要解决思想上的认识偏差”“处理好教案与备课的关系”等等。这让我知道我在备课中所存在的问题,也让我深深地知道了自己应该怎么做,怎么克服和改正自己现在存在的问题。
当老师免不了要当班主任,但是我对班主任要做什么,要怎么做,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学生生涯中,只见到班主任老师安排值日,有事没事到教室转转就没什么了。现在姜老师却告诉我们班主任不只是这么当的。从社会上看,社会和家庭对班主任期望值很高;从学校看,班主任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得力助手,是班集体最有权威的教育者和组织者,是学校部门联系学生的桥梁和纽带,是学校和学生家庭及社会因素的协调者。要当好一个班主任不仅要管理好学生,管好日常工作与活动,还班级的财产;最后还要反复思考自己的工作,制定好切实可行的计划,然后逐步实施(实施时,一定要事事要亲力亲为,不要一开始就急着培养小干部的能力)。
培训结束了,我从中学到了很多,我想在我今后的教师生涯中,这些所学的东西将让我受用一生。
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培训心得篇十八
20xx年10月22日上午,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上海参加“国培计划(20xx)”——特殊教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华东师范大学聋教育班的学习。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为期十天的培训学习转瞬间就结束了。回顾这弥足珍贵的十天的培训学习生活,紧张、充实、快乐,能够聆听各位特殊教育专家们的讲座,得到他们的悉心指导,感觉到在理念上得到了洗礼和素养上得到了锤炼升华。
这十天来,国内专家及华东师范大学的各位专家教授高屋建瓴的专题讲座,令人醍醐灌顶,时时回味。季佩玉教授引领我们系统了解了聋哑学校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的最新成果,道出了聋哑教育课程理论的真谛;黄昭明教授、季佩玉教授、赵航教授、刘巧云教授、卢红云教授等分别对医教结合背景下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聋校课程设置方案与课程校本化研讨、听力检测与人工耳蜗、听觉功能评估与训练、言语功能评估与训练等课程理论进行了系统而又专业的分析与指导,指引我们从课程、方法、技术三个层面探寻教学之路;杜晓新教授、季佩玉教授、朱友涵教授、金育萍教授则从聋生认知能力评估与训练、语文教学、数学教学、聋生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对策等方面启发我们关注学生的特征,注重教学研究,促进学生适应性发展;周红省教授、程旭教授、杨福义院长则从学前及低年级聋生教育康复课程设置及案例分析、聋教育中的家校互动、单一被试研究方法作了真切的描述,让我们对特教发展的未来有了前瞻的认识与信心。特教专家们用生动的语言、精到的'讲授、鲜活的实例博得了阵阵掌声与发自内心的赞叹,精彩而又务实的讲授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开拓了我们的专业视野,解决了许多困惑迷茫,使我们的专业精神、专业素养与专业技能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
治疗”的新课程、新方法的实践研究让人惊喜赞叹;卢湾区第四聋校特殊教育学校“高期望教育”理念引领下的“医教结合”教育体系研究成果菲然,口语教学成效显著让人惊叹;闸北区小小虎幼稚园实现“聋健融合”理念下的“自助发展”教育声闻宇内,成绩令人瞩目。这些特教精品学校,充分展示了上海市特教发展“先人一步、引领全国”的独特风范,将“理想的特殊教育”形态真切地展现在学员面前,激发了我们的理想与热情,激励着我们去思考和创造。
十天的学习虽然短暂,但却受益匪浅。培训学习让我们更新了教育理念,指明了发展方向,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理论联系实际,立足本职岗位,静心专业,潜心育人,为本地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一直有一个梦,藏在心中;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终于圆了我的大学梦,而且是全国师范学院最高学府。带着几分激动,带着几丝憧憬走进北师大,仿佛让我回到了二十多年前的学生时代:每天上课、写作业、参加沙龙活动等。虽然只有十二天,可在这短短的十二天里,感受到了校园里强烈的青春气息和浓郁的人文氛围。
在这次培训中,我有幸聆听多位有名的大学教授及特教行业的专家们精彩授课,与专家们近距离的接触,使我在教育教学方面拓宽了视野,促进了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更让我充分的领略到专家们那份独特的魅力——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无论是在听报告的过程中,还是在与同行之间的交流中,或是在会后的自我反思中我每时每刻都有着不同的收获。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集中培训、分学科培训、有学员间的互动交流,有到兄弟学校听课交流的活动。每一个讲座都有它的精彩之处,每一个讲座也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反思自己的学生观把自己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点点滴滴的想法和感悟记录下来,最引起我思考的问题:
3、如何运用行为矫正的策略去发展学生的良好行为?
专家的教育教学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学精神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他们所讲内容深刻独到、旁征博引、发人深省。
的作用,促进特殊学校资源中心功能的发挥。协调家长和普通学校教师之间的矛盾;促进普通学校教师与其他特殊教育相关人员的沟通与交流。
(二)课程方向的把握很重要。该如何去把握?“度”在哪里?
这是听了肖非教授的《特殊教育学校综合课程的几个问题》的讲座后,在脑中不断浮现的,引起我思考的问题。近年来,特殊学校在教学理念、教材、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方面,盲目搬用普校语文教改的做法,严重脱离大多数聋学生实际,不适应聋学生的承受力程度,课堂教学的功利色彩,结果收效甚微。在传统教育价值观的影响下,无论在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使用不同程度地忽视残障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长期以来,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接受训练的地位,学校的课堂教学也已被异化为应付考试的训练,缺乏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意识。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课程改革现在虽然还处于探索阶段,许多未知的领域需广大教师去进行认真摸索和总结。经过这培训,认识到每一位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观者,而应去推动它朝正确方向发展,做一个课改的积极实施者。身为老师,要把握新课改的动态、要了解新理念的内涵、要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三)运用行为矫正的有效策略,开启特殊儿童的心锁。在我们的眼里总是看到孩子这样不对,那样不行,总是观察孩子的不足与缺陷。如果长期地忙于应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会日渐消磨我们的教学激情,丧失教学的潜在乐趣。更重要的是,教师如果忙于处理不良行为,他还能有多少时间用于教学呢?胡晓毅教授《特殊儿童行为管理》的讲座中让我找到了开启特殊儿童心锁的这把钥匙。在胡教授为我们呈现的一幅冰山的画,让我明白了:我们看到孩子的行为只是冰上的一角,而冰山下的根基我们是无法看到的。一个行为发生问题,必须找出原因。只要他的行为不影响别人,就不要过于干预。我们应换一个思维,站在冰山脚下去考虑孩子需要什么,良好的人格培养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是非常渴望得到我们肯定的,当孩子的行为出现异常时,我们应该换一种思维角度去看(摸、闻、看、听、说)应强调的如何建立良好行为,应该更注重良好行为的发展而不是矫正他们的不良行为。任何行为都有功能,发生任何行为都是有前因的,不及时干预不良行为就容易泛化。一个良好的行为建立起来,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化物,找到关键点,当孩子出现问题时要“立刻”纠正。把行为细化成若干个细小的动作,让其容易达到一个个目标,帮助其爬楼梯。
(四)在《团队破冰与团队建设》的体验活动中。非常有幸被组员推荐当了队长。在整个的活动过程中,组内的每一位成员同心协力、群策群力、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一个又一个的任务,活动后,我们认真总结、积极发言。我们为取得的成绩而欢呼,对于失败的原因我们共同反思,对今后改进的意见积极显言。充分体现了团队的合作精神。这是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很难得见到的表现。活动后,让我明白了:
1、在工作中,领导的领导力、决策和判断力决定着一件事情的成败的关键。
2、团队成员的服从意识、协作精神非常重要。团队的成败取决于每个团队成员的努力!传统观念: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但通过这个游戏让我明白了流水线上只要有一道工序出问题,最终的产品质量就无法保证;“动车”之所以跑得快,就在于每节车辆都有动力,而不再依赖车头的带动。
3、要做好一件事情,方法很重要。领导管理的职责之一,就是要将好的思想或好的办法固化为团队的制度并加以坚决执行!
4、要想顺利完成一项任务,必须先领会领导的意图,即明确目标的要求否则方向错了,接下来的工作只能离目标越来越远;其次,要制定详细的计划和工作流程;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应考虑到随时可能碰到的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法。
5、游戏的过程中,老师不断地强调要尊重对方,学会倾听。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031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