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心得(汇总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5 20:23:06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心得(汇总17篇)
时间:2023-11-25 20:23:06     小编:温柔雨

详细总结一个简洁明了的总结能够让读者快速了解主要内容。小编整理了一些总结的范文,供您参考,或许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心得篇一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是坚持党的本质属性、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政治制度不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来抽象评判,不能定于一尊,不能生搬硬套外国政治制度模式。

要长期坚持、不断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程序化,保证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管理国家的政治制度。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核心是人民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有权管理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享有人身、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自由权利,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其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心得篇二

社会主义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事业,旨在实现共同富裕、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幸福。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事业的发展也面临着种种挑战,包括经济转型压力、社会矛盾加剧等。在这个背景下,每个人都应该深入思考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总结心得体会,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宝贵的参考。

第二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00字)。

社会主义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一名普通公民,我认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只有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因此,我们要努力推动教育、医疗、环境等社会公共服务的发展,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同时,也要坚决打击腐败、保护人民的权益,保持社会公平正义。

第三段: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200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灵魂。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责任参与进来。我们要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倡诚信、友善、勤劳、公正等价值观念。同时,也要坚决抵制各种贪婪和消极价值观对社会意识的渗透。只有通过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才能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思想保障。

第四段:加强社会治理和创新体制机制(200字)。

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治理体系和创新的体制机制作为支撑。在社会治理方面,我们要加大对各种违法犯罪和社会矛盾的打击力度,维护社会治安的稳定和秩序。同时,也要提高社会治理的效能,加强沟通和合作,形成社会共治的局面。在体制机制方面,我们要积极推动改革创新,打破体制的壁垒,推动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整体效率和竞争力。

第五段:个人责任与共同奋斗(200字)。

作为一名普通公民,我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有着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发扬个人的力量,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来。无论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还是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我们都能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做出一份贡献。同时,我们也要树立奋斗的精神,努力学习和进步,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只有通过每个人的个人努力和共同奋斗,社会主义事业才能稳步前进,实现更加美好的未来。

总结(200字)。

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核心价值观建设、加强社会治理和创新体制机制,是优化发展环境的关键。而个人的责任和共同奋斗则是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的基石。只有坚守初心,保持发展的正确方向,才能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为中国人民谋取更加美好的生活。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心得篇三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前进的征程上,团结一心,不懈奋斗,始终保持的正确方向和坚持走的康庄大道。人类现有历史上的一切抗争和革命,从本质上说都是在寻求一种文明,科学,公平,自由,以人为本的适宜人类生存的社会政治环境。人类为此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世界范围看,中国是幸运的,因为中国出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适宜中国实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道路。而欧洲以法国为例,他们的大革命表面上看,是翻天覆地的,但是最后却依然换汤不换药,革命在缺失先进阶级的领导下没有了成果。我们知道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具体实际的伟大成果。中国共产党是从人民群众中走来的政党,与人民群众水乳交融、血脉相连。中国人民的真实需要和渴求是什么?我们的党心中最清楚。中国人民的这种渴望和需要是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拉开中国近现代史就开始萌发、开始唤醒的。

老百姓当家作主人,是旧社会中国百姓的最大梦想。在旧中国,广大劳动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奴役,根本没有民主可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人民民主专政取代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从根本上否定了极少数人压迫和剥削广大劳动人民的不合理的政治制度、经济基础和社会关系,使国家机器、生产资料和社会财富回归到人民手中,人民从此获得了彻底解放,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梦想。早在1979年,邓小平同志就深刻指出:“什么是中国人民今天所需要的民主呢?中国人民今天所需要的民主,只能是社会主义民主或称人民民主,而不是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的民主。”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建设一直是我们党念念不忘深刻思考不断探索、实践的重大问题,习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庄严宣告:“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把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和特点充分发挥出来,为人类政治文明进步作出充满中国智慧的贡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我们首先就应该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和优势是什么,以及我们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应该怎么想,如何做。

一、要坚持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以什么样的思路来谋划和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的作用。中国共产党深刻的认识到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走什么样的政治发展道路,必须与这个国家的国情和性质相适应。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9月5日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的讲话中深刻指出:“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独特的,都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都是在这个国家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按照中国人民的决定选择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条路是符合中国国情,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正确道路。要在这条大道上走的稳,走的远,走的坚定要把握好三个必须。一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二是必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个新事物,也是个好事物,新就新在他在不断的发展,好就好在他在不断的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坚持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推进制度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仅党中央部门就集中进行了五次改革,国务院机构集中进行了八次改革,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体制机制保障。要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证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物,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三是必须始终保持政治定力。如果这一点把握不好、不牢,走偏了方向,不仅政治文明建设很难搞好,而且会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损害。我们需要借鉴国外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绝不能放弃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照抄照搬他国的政治制度行不通,会水土不服,会画虎不成反类犬,甚至会把国家前途命运葬送掉。只有扎根本国土壤、汲取充沛养分的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要保持政治定力,坚持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既要把握长期形成的历史传承,又要把握走过的发展道路、积累的政治经验、形成的政治原则,还要把握现实要求、着眼解决现实问题,不能割断历史,不能想象突然就搬来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飞来峰”。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二、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制度上形成了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构成的“四梁八柱”。其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是深刻总结近代以后中国政治生活惨痛教训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中国人民翻身作主、掌握自己命运的必然选择,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根本政治制度,它支持和保证着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新就新在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能够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根本利益,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代表少数人、少数利益集团的弊端;新就新在他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有效避免了一党缺乏监督或者多党轮流坐庄、恶性竞争的弊端;新就新在他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囿于党派利益、阶级利益、区域和集团利益决策施政导致社会撕裂的弊端。政治协商,主要是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协商,是协商民主重要的制度化渠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权利的重要政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则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企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为制度载体,共同体现着人民民主。在上述制度中,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基层民主的原则和精神都得到了贯彻,再加上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示范和带动作用的党内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已经基本形成了科学完备、协同配合的制度体系。在结构方面,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都有各自相应的制度安排,它们共同构成有机联系、统筹协调、密切配合的制度体系;在功能方面,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制度体系在运行过程中相互促进、相互强化、相得益彰。由此可见,这一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的政治制度体系,从结构和功能两方面支撑着“三统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政治发展道路,并将其特点和优势由抽象落地为具体、从理论转化为现实。

三、最广泛的人民民主,保证强有力的民心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内部各方面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开展广泛协商努力形成共识的重要民主形式。协商民主在我国有根、有源、有生命力,极大地丰富了民主地形式、拓展了民主地渠道、加深了民主地内涵。

实现民主地形式是丰富多样的,不能拘泥于刻板地模式,更不能说只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地评判标准。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做主,通过依法选举、让人民的代表来参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地管理是十分重要的,通过选举以外的制度和方式让人民参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人民只有投票的权利而没有广泛参与的权利,人民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这样的民主是形式主义的。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力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这两种民主形式不是相互替代、相互否定的,而是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共同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特点和优势。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心得篇四

今年是我第二届当选政协委员,记得第一届刚刚当选政协委员时,有人告诉我,政协提案根本无用,提了也是白提。事实真是这样吗?作为一名新闻记者,我深知没有经过调查和实践检验的说法不能妄信。

通过这件事,我备受鼓舞,真正的了解到所谓提案无用的说法是多么的苍白和无力,只要我们委员提出的是真正有用、可行的提案、建议就一定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一定会通过政治协商的平台,通过我们社会主义民主的方式得到体现,并给我们的城市、人民和生活带来改变。

因此,发展政治协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参政议政观。如果每位委员都能积极的参政议政,那么我们政协提案的数量和质量都将得以提升。

《孟子》中说达则兼济天下。每个人对这句话的理解都不尽相同。在我看来,就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对他人、对社会有所帮助,施加有益的影响。

我想作为一名政协委员,要时刻把党的政策方针、百姓的需求和百姓的呼声放在心里。具体体现在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时,要多提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少提个体问题;要多为百姓说话,少为自己说话;要多站在全市的角度思考,少站在局部的角度考虑;要多从有益长远发展的方向提出问题,少从短期利益的方向解决问题。

首先,增强学习能力。紧跟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法律法规,随时关注我市和国家、国际形势;对新推出的相关规定要及时学习、及时了解,这样才能做好参谋。

其次,增强调查研究能力。当某一种现象或事件引起我们的注意时,这时往往需要我们进行走访调查、多方了解,并进行分析,以此来发现问题的共性、分析原因。

最后,增强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都知道一个好的提案不仅是能发现问题,更在于能提出行之有效的、实打实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即提案的可行性。因此,我们不能只管提出问题,却把解决问题抛给相关部门,而是应该自己通过思考提出解决的好办法、好建议,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委员的作用。

我认为,只要是好的提案、对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有益的提案,就应该充分利用政协搭建的平台和委员自身的力量,共同努力促进提案的实施。

比如,今年我同时参与提出了《关于破解我市停车难问题的建议》和《关于加强我市下穿隧道安全的建议》两个提案。在政协组织相关部门答复的会议上,我认识并了解了负责我市下穿隧道交通标志施划的具体部门和负责人。通过后续和交通管理方面的采访和合作,我多方和交警进行交流,最终取得了他们的认可,在全市财政紧张的情况下,为我市主要的下穿隧道,施工设置了交通反光条和标志。每当我晚间开车经过下穿隧道时,看到反光装置能发挥作用,促进过往车辆的安全,就非常开心。

因此,新时代多党合作舞台极为广阔,要用好政党协商这个民主形式和制度渠道,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通过协商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心得篇五

在20**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总***对年轻干部提出要求,强调年轻干部要“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年轻干部要把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作为成长的基本功,才能在花繁柳绿处拨得开、狂风暴雨时立得定。

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从这个角度看,今日中国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攻坚期。年轻干部可以说是时时刻刻都面临着考验,认真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新思想,新理论为纲领,在想问题、办事情时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矛盾抓重点,在推动事业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个人的政治理论水平。

年轻干部学习理论,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全面系统学、结合实际学,才能真正学深悟透、学以致用。才能真正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青年干部只要紧扣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就能跟上新时代前进的步伐,跟上事业发展的需要。

年轻干部要学懂弄懂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就能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就会有一颗爱民忧民之心,人生奋斗就有了更高思想起点。常怀一颗敬畏之心对待事业,不断自我修炼,就必定能踏上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心得篇六

新中国史四大历史什么之中的一个。新中国70多年的历史,是一部在党的领导下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这也是一部不断探索和深化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历史。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近日,上海市召开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动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加强基层党建的重要唆使精神和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把“4史”学习教育落脚到解决问题、推动事业发展上来,推动全市党员干部充满豪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当好善作善成实干家,奋力创造新时期上海发展新奇迹。

汲取历史经验,掌控历史大势。“4史”浩繁,印刻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与艰辛探索。我们要用“大历史观”的视野去观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认识到新中国来之不容易、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来之不容易,进1步增强“4个意识”、坚定“4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保护”,切实做到理论上苏醒和政治上坚定。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疫情肆虐的今天,我们更要经常回头看走过的路、比较他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不断从历史人物和现代人物中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在现实生活中自觉提高党性修养和政治觉悟,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传承历史精神,坚守历史使命。面对疫情的突发,共产党员们挺身在前,肩负责任和使命,出现出了无数的逆行者。他们就像我们的革命先辈们,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勇敢无畏奋战在第1线。他们是英勇忘我的逆行者,也是践行时期使命的奋斗者。____总书记非常重视历史精神的学习传承。他强调,坚定理想信心,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寻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可以说,真正学好历史精神,用历史精神感化人、陶冶人、教育人,激起广大党员干部的历史担当、情怀、责任、信心,让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久奋斗,正是“4史”学习教育的精华所在。

建立历史观念,用好历史方法。历史是相通的,是前人留下的宝贵的遗产。“4史”是记载、是沿革、是过去的事实,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走向成熟的实践史,是中国共产党推动建设新中国的实践史,是中国共产党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实践史,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史。1代人有1代人的历史机遇,我们应当坚持正确的历史观,与历史同步伐、与时期共命运,坚定4个自信,增强历史担当。将“党员先行”落实到行动中,将国之重任抗在肩上。在历史中汲取勇气和气力,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成功。

一、爱岗敬业,爱幼儿是确立人生价值观的基本目标。

作为爱岗的幼儿教师,首先要有责任感。责任感激发了人的潜力,也能唤醒良知的有责任感的老师,总是全身心投入幼儿的日常活动,真正爱孩子。我们要承担这个重大责任,每天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保护孩子的安全。更多的责任感会减少孩子的伤害,对孩子、监护人、自己、幼儿园都有利。

二、努力学习,勇于探索是实践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新时代的教师责任之一是终身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扩大自己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做孩子的引导和领导。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终生不能用。教师只有勤于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反省,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欺骗孩子,不愧对灵魂。

三、培养创新精神是幼儿教师价值观的精髓。

教育必须面向未来,我们必须走在时代的前列,关注教育观念和教育现状的发展,关注先进的教育理念。老师的好奇心越强,孩子的创造性就越高。作为幼儿教师,必须加强教育方法的革新。这要求我们平时多向好老师学习。学习她们创新的教育方法,不断探索各种方法和手段,激活孩子的创造潜力,释放。培养儿童创新能力,需要创新老师。这需要我们有创新精神,培养创新人才。俗话说心灵手巧平时让孩子们勇敢地探索操作,问孩子们为什么?多培养孩子的思能力,孩子会越来越聪明。因为逆向思维是孩子的创造思维。孩子有逆向思维能力才有创新精神。同样具有创新精神的老师,可以培养创新人才。

四、保护职业道德,无视个人得失是实践教师价值观的基础。

幼儿教师的一员不仅要把这个职业作为谋生的需要,还要作为事业来追求。超越自我,建设自己的精神乐园。要努力维护教师队伍形象,尽职尽责,严格自律,树立教师良好形象。核心价值观离不开时代的发展要求,那些伤害自己的反面案例,伤害孩子的不良行为,伤害教师的形象,敲响了警钟。我从事幼儿教育近30年,再过几年就要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我经常想我的价值在哪里又发挥了多少?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使我自省,实践教师职业道德,无私奉献,无视个人得失,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总之,在平凡的职场实践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一个人前进的基准和奋斗力的源泉。作为幼儿教师,认真学习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将其深刻的内涵落实到日常工作中,以爱岗、敬业、无私为目标。努力学习,勇于探索是一种方法。培养创新精神是精髓。坚持职业道德,不顾个人得失是基础。从点滴开始,思想、政治、行动与上级领导一致。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集中精神履行职责。鼓励敬业精神,实践社会主义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在平凡的岗位上追逐自己的梦想,为梦想而奋斗。

中华文明源近流长,而廉政文化也在先秦百家争鸣的时代应运而生,可以说是有政权的产生便有了廉政的呼唤。《周礼》中就有了“六廉”的概念,即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就是说一个官员必须具善良、能干、敬业、公正、守法、明辨是非等基本品格,而这六个方面均以“廉”为冠,“廉则兴,贪则衰”成为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一个治国之道!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鉴史问廉》通过西晋的亡国、大唐的兴盛、大宋的京华梦,包拯、狄仁杰、海瑞、于成龙等清官的名垂千古以及中国人绵延数干年“青天情节”,清官能臣和贪官乱臣在大是大非面前的选择,阐释的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价值追求。

从“四史”中主要学习到:中共党史是政党史,是专史。其主要内容,一是怎样执政,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二是执政党自身的建设。新中国史是中国现代史,是中国人民建立政权、巩固政权、探索与发展中国,使中国走向了民主、富强、自立的一段发展史。中国改革开放史讲述了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推向前进的奋斗历程。改革开放以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思想理论的伟大飞跃,形成邓小平理论,实现了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的四个重大突破,逐步完善了政治体制,促进了对外关系的全面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为世界社会主义再创辉煌。学“四史”,以“修心”作为不忘初心开端。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四史”是党员干部的一门必修课。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也要不断跟随党的步伐,立志从“修心”开始,学习“四史”,并运用到工作与生活中。学习“四史”能够了解历史事实、理清历史脉络、把握历史规律、得出历史结论,而“修心”即净化心灵,修养心性。在“四史”学习中,往往能了解历史的进程中,使自己的党性得到净化,也只有经过“修心”,才能发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如将自己在社区工作中待人接物谈吐等变的更为专业化、亲民,真真做到为市民排忧解难。学“四史”,以“修德”立志坚持个人品德。

在学习“四史”的过程中,要在思想上、行动上、理论上等方方面面弄清楚“四史”。正如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作为新时代的社区工作者,要以“修德”立志坚持个人优秀品德,在社区服务中展现出来。

在理论上,要深刻学习“四史”,有个人正确的认识;在思想上,要学习到社区工作者中的党员先锋精神;在行动上,要时刻自我准备着为市民服务,解决急、难、愁的问题,对待市民不能有半点马虎的态度。如积极参与党性学习课程(三会一课等),将所学“四史”知识运用,做到有声有色、深入人心。学“四史”,以“修身”不断提高自我修养。在学习“四史”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不懂的理论知识或者不知道如何巧妙运用于工作生活中,真真正正体现一个合格的共产党人,这时就需要用“修身”不断提高自我修养。学“四史”需要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汲取经验智慧,汲取坚守立场的定力。在学“四史”中,遇到的问题,会转化为社区工作上的问题,但作为社区工作者一直深信这么一句话:“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飞跃”。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工作不能单单有想法,更要付诸于行动。通过学习并宣传“四史”发展历程,将理论知识与社区工作实际相结合,聚焦社区居民的“急难愁盼”,将群众诉求落到实处,这也将是社区工作质的飞跃。

在“四史”的历程中,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作为社区工作者深刻认识到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要做到在理论上清醒,在政治上坚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今年党内学习教育的重点,也是牢记初心使命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四史”系统化学习,能够更加深入的对当前面临的新形式、新任务、新要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组工干部来说,第一位的是政治上绝对可靠、对党忠诚。四史学习涵盖了我们党近百年的奋斗史、新中国70多年的发展史、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史,是我们深刻理解新思想的理论渊源、历史脉络和实践逻辑,学好“四史”,能够帮助我们即使走得再远也不忘来时的路,看清脚下的路,坚定未来的路,在实践中不断和党中央、向新思想对标对表,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历史是最好的教课书,树立正确的历史记忆,有助于鉴古知今,学史明智。四史学习不是水煮历史,是必修课不是选修课,不能抱着走马观花,挑挑拣拣的心态去学习,而是真正把四史学习作为接受政治锻炼的一条必经路,提高政治能力的一场马拉松,学在日常,习在经常。对浩瀚无垠的四史,也要做好深学、细照,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悟。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

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党建工作归根结底就是做人的工作,要从四史学习中汲取直抵人心的力量、厚植坚定的政治素养、提升自身的理论功底,并进一步转化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各项难点瓶颈工作的实践热度和情感温度,从而实现党建跟人走,人才能跟党走的根本目标。

毛主席在延安时期就曾说过,延安的人要通古今,全国的人要通古今,尤其是我们共产党员,更要通古今。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更好地认识过去,运用好历史这门大学问,才能把握当下和未来。发展是历史不变的旋律,也是基层党建永恒的主题。要善于把四史作为“显微镜”、“望远镜”,对我们现在的工作进行全面的审视,找准基层党建的定位,判明工作所处的时和势,在比学赶超中,在解锁新技术、新模式、新品牌中,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传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不忘初心才能更加自觉,担当使命才能更加坚定,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只有深入学习“四史”,才能坚持初心使命。

通过“四史”的学习,我们要坚定信念,让初心使命在心底里扎根,要坚持党的宗旨职责,让初心在行动中传承。基层党员干部只有牢记为民务实初心和使命,坚持百姓需求在哪里,基层工作就推进到哪里:群众困难在哪里,党员服务就延伸到哪里,真正让基层党组织成为新时代新发展的“主心骨”,让党员干部主动担当作为。

在党和国家的初期发展历程中,涌现了无数仁人志士为了信仰抛头颅、洒热血,为了心中“可爱的中国”顽强同艰难困苦作斗争:在改革开放到新时代社会主义的历程中又有多少优秀建设者、改革家、干部群众,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殚精竭虑、尽心竭力,用一辈子做了两辈子的事。再说到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又有多少医务人员、警察、一线工作者,为了抗击疫情、保障居民的健康安全,他们不休不眠、奋战在最前线,只因他们担负着人民交付给他们的重任。疫情期间是医院的白衣天使们给了我们胜利的希望,是坚守在各个口卡点的基层工作者给了我们安心的后盾。

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更加要知党爱党、知国爱国。了解我们党和国家的过去、了解我们国家的历史文化和历史人物,有助于汲取历史上成功的执政经验。除了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要放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取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获得启发,为我所用,我们党和国家能长治久仪。同时,还要将这些优秀的历史文化传播与传承给世界各地和子孙后代,让他们感受到我党、我国优秀的文化瑰宝。所以,每个党员都应自觉将学习四史,作为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传承历史精神,坚守历史使命。面对疫情的突发,共产党员们挺身而出,肩负责任和使命,涌现出无数逆行者。他们就像我们革命的前辈们,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勇敢地奋斗在一线。他们是勇敢无私的逆行者,也是实践时代使命的奋斗者。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历史精神的学习传承。他强调,坚定理想信念,保护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真正学习历史精神,用历史精神感动人,陶冶人,教育人,激发众多党员干部的历史责任、感情、责任、信念,不忘初心,记住使命,永远奋斗,可以说是四史学习教育的精华。

树立历史观念,使用历史方法。历史相通,是前人留下的珍贵遗产。四史是记载,是沿革,是过去的事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不断走向成熟的实践史,是中国共产党推动建设新中国的实践史,是中国共产党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实践史,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史。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机会,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历史观,与历史同步,与时俱进,坚定四个自信,加强历史担当。把党员先行落实到行动中,肩负着国家的重担。在历史中汲取勇气和力量,努力夺取疫情对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胜利。

纵观中国共产党__多年的历史岁月,风风雨雨,坎坎坷坷,我们的党在历练中不断地发展壮大,如今变得如此生气盎然,焕发着新的希望。让我始终坚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的道路虽然曲折,但是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党史的学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关于党和军队建设的知识,作为一名老干部工作者,我们服务的对象就是那些老一辈革命工作者,我更加觉得要去了解党和军队的发展史。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愧疚。现在的我们,充分享受着党和国家对我们的关爱与呵护,然而对于我们国家的政党与军队的建立、成长、发展、壮大直到而今的辉煌,从来只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很少有人能真正理解如今看似平淡甚至有些无聊的日常生活,是经历了怎样艰苦卓绝的奋斗才得以实现的。回想起以前抱怨工作生活的情景,感觉非常愧疚那些为了我们自由与幸福的先烈们,如果我们再不好好工作,该如何面对他们。

学习党史,时时刻刻在提醒着我们,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记住历史,珍惜今天,尽管自己是一个平平凡凡的党员,应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兢兢业业、克己奉公,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建设国家奉献力量。

近日,在区党委、校党支部号召下,我开始认真系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通过研读“四史”深入了解我党走过的峥嵘岁月,体会我党在革命和奋斗中的艰难历程,从而坚定教育初心理想信念,在平凡的工作中不断实践创新,脚踏实地尝试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读“四史”,我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抗美援朝、和平解放等艰苦时期,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无数难关,创造了无数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创造性,自觉把纪律和规矩时刻放在前面,以理论指导实践,提升自身党性修养和政治觉悟,潜移默化地把教师师德修养融入到学生的成长中,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发挥更多积极正向能量,力求使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及本职工作都有良性、健康发展。

以史鉴今、砥砺前行。通过“四史”学习我更加明确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方向、目标,一定会持续谨守育人初心、勇担教育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这几个月来,我认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章和党史,学习的重点是是党的纲领,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对党的纲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首先是党的纲领的涵义和意义,指出党的纲领就是一面旗帜,党的纲领的涵义就是党的纲领就是一个政党根据它所代表的阶级的利益而提出的奋斗目标和为实现这个目标而采取的行动路线。它标志着一个党是否成熟及其成熟程度。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低纲领。

在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坚持了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既坚定了我们可以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念,又结合不同阶段的实际,实事求是,不断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我们党在建党之初就明确了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有史以来人类所追求的最美好的社会制度,它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不可抗拒性和必然性。但是共产主义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之上才能得以实现的,实现共产主义需要共产党人的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但我们应该坚信,共产主义必然能够实现,无论任何时刻,共产主义都应是共产党人最主要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

其次,通过学习和了解《共产党宣言》中的相关的理论内容以及认识十月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我们认识到,共产主义的实现具有历史必然性,是社会规律在起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的矛盾决定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也使我们坚信,共产主义的实现不是一句空话。《共产党宣言》通篇闪烁着旗帜的光辉,成为其后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制定纲领的理论渊源。

最后,通过学习我了解如何实现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一条基本。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坚持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两者必须统一与发展中国特殊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的制定指明前进方向,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必要条件。只有坚持两者的统一,以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奋斗,才是一个真正的革命者。我们要始终不渝的坚持党的最高纲领,脚踏实地地实践党的最低纲领。做到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乐于生活。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将始终不渝地坚持我们党的共产主义理想,理论联系实践,积极践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拓创新,不断进取,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员的队伍,为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近日,在区党委、校党支部号召下,我开始认真系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通过研读“四史”深入了解我党走过的峥嵘岁月,体会我党在革命和奋斗中的艰难历程,从而坚定教育初心理想信念,在平凡的工作中不断实践创新,脚踏实地尝试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读“四史”,我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抗美援朝、和平解放等艰苦时期,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无数难关,创造了无数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教师,在“四史”学习过程中,我愈加清醒地认清世情国情,时刻以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涌现的许许多多的优秀人物为榜样,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实践创新为引领,牢固树立“教书育人,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及工作理念,把服务意识放在首位,不断强化自身专业素养,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创造性,自觉把纪律和规矩时刻放在前面,以理论指导实践,提升自身党性修养和政治觉悟,潜移默化地把教师师德修养融入到学生的成长中,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发挥更多积极正向能量,力求使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及本职工作都有良性、健康发展。

以史鉴今、砥砺前行。通过“四史”学习我更加明确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方向、目标,一定会持续谨守育人初心、勇担教育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心得篇七

改革,中国的话,现在经常指的是改变旧体制和旧事物。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局部或根本的调整,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今年党内学习教育的重点,也是牢记初心使命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四史”系统化学习,能够更加深入的对当前面临的新形式、新任务、新要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组工干部来说,第一位的是政治上绝对可靠、对党忠诚。四史学习涵盖了我们党近百年的奋斗史、新中国70多年的发展史、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史,是我们深刻理解新思想的理论渊源、历史脉络和实践逻辑,学好“四史”,能够帮助我们即使走得再远也不忘来时的路,看清脚下的路,坚定未来的路,在实践中不断和党中央、向新思想对标对表,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历史是最好的教课书,树立正确的历史记忆,有助于鉴古知今,学史明智。四史学习不是水煮历史,是必修课不是选修课,不能抱着走马观花,挑挑拣拣的心态去学习,而是真正把四史学习作为接受政治锻炼的一条必经路,提高政治能力的一场马拉松,学在日常,习在经常。对浩瀚无垠的四史,也要做好深学、细照,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悟。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

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党建工作归根结底就是做人的工作,要从四史学习中汲取直抵人心的力量、厚植坚定的政治素养、提升自身的理论功底,并进一步转化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各项难点瓶颈工作的实践热度和情感温度,从而实现党建跟人走,人才能跟党走的根本目标。

毛主席在延安时期就曾说过,延安的人要通古今,全国的人要通古今,尤其是我们共产党员,更要通古今。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更好地认识过去,运用好历史这门大学问,才能把握当下和未来。发展是历史不变的旋律,也是基层党建永恒的主题。要善于把四史作为“显微镜”、“望远镜”,对我们现在的工作进行全面的审视,找准基层党建的定位,判明工作所处的时和势,在比学赶超中,在解锁新技术、新模式、新品牌中,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传奇。

从“四史”中主要学习到:中共党史是政党史,是专史。其主要内容,一是怎样执政,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二是执政党自身的建设。新中国史是中国现代史,是中国人民建立政权、巩固政权、探索与发展中国,使中国走向了民主、富强、自立的一段发展史。中国改革开放史讲述了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推向前进的奋斗历程。改革开放以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思想理论的伟大飞跃,形成邓小平理论,实现了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的四个重大突破,逐步完善了政治体制,促进了对外关系的全面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为世界社会主义再创辉煌。学“四史”,以“修心”作为不忘初心开端。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四史”是党员干部的一门必修课。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也要不断跟随党的步伐,立志从“修心”开始,学习“四史”,并运用到工作与生活中。学习“四史”能够了解历史事实、理清历史脉络、把握历史规律、得出历史结论,而“修心”即净化心灵,修养心性。在“四史”学习中,往往能了解历史的进程中,使自己的党性得到净化,也只有经过“修心”,才能发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如将自己在社区工作中待人接物谈吐等变的更为专业化、亲民,真真做到为市民排忧解难。学“四史”,以“修德”立志坚持个人品德。

在学习“四史”的过程中,要在思想上、行动上、理论上等方方面面弄清楚“四史”。正如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作为新时代的社区工作者,要以“修德”立志坚持个人优秀品德,在社区服务中展现出来。

在理论上,要深刻学习“四史”,有个人正确的认识;在思想上,要学习到社区工作者中的党员先锋精神;在行动上,要时刻自我准备着为市民服务,解决急、难、愁的问题,对待市民不能有半点马虎的态度。如积极参与党性学习课程(三会一课等),将所学“四史”知识运用,做到有声有色、深入人心。学“四史”,以“修身”不断提高自我修养。在学习“四史”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不懂的理论知识或者不知道如何巧妙运用于工作生活中,真真正正体现一个合格的共产党人,这时就需要用“修身”不断提高自我修养。学“四史”需要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汲取经验智慧,汲取坚守立场的定力。在学“四史”中,遇到的问题,会转化为社区工作上的问题,但作为社区工作者一直深信这么一句话:“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飞跃”。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工作不能单单有想法,更要付诸于行动。通过学习并宣传“四史”发展历程,将理论知识与社区工作实际相结合,聚焦社区居民的“急难愁盼”,将群众诉求落到实处,这也将是社区工作质的飞跃。

在“四史”的历程中,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作为社区工作者深刻认识到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要做到在理论上清醒,在政治上坚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不忘初心才能更加自觉,担当使命才能更加坚定,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只有深入学习“四史”,才能坚持初心使命。通过“四史”的学习,我们要坚定信念,让初心使命在心底里扎根,要坚持党的宗旨职责,让初心在行动中传承。基层党员干部只有牢记为民务实初心和使命,坚持百姓需求在哪里,基层工作就推进到哪里:群众困难在哪里,党员服务就延伸到哪里,真正让基层党组织成为新时代新发展的“主心骨”,让党员干部主动担当作为。

在党和国家的初期发展历程中,涌现了无数仁人志士为了信仰抛头颅、洒热血,为了心中“可爱的中国”顽强同艰难困苦作斗争:在改革开放到新时代社会主义的历程中又有多少优秀建设者、改革家、干部群众,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殚精竭虑、尽心竭力,用一辈子做了两辈子的事。再说到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又有多少医务人员、警察、一线工作者,为了抗击疫情、保障居民的健康安全,他们不休不眠、奋战在最前线,只因他们担负着人民交付给他们的重任。疫情期间是医院的白衣天使们给了我们胜利的希望,是坚守在各个口卡点的基层工作者给了我们安心的后盾。

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更加要知党爱党、知国爱国。了解我们党和国家的过去、了解我们国家的历史文化和历史人物,有助于汲取历史上成功的执政经验。除了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要放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取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获得启发,为我所用,我们党和国家能长治久仪。同时,还要将这些优秀的历史文化传播与传承给世界各地和子孙后代,让他们感受到我党、我国优秀的文化瑰宝。所以,每个党员都应自觉将学习四史,作为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不忘初心才能更加自觉,担当使命才能更加坚定,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只有深入学习“四史”,才能坚持初心使命。

通过“四史”的学习,我们要坚定信念,让初心使命在心底里扎根,要坚持党的宗旨职责,让初心在行动中传承。基层党员干部只有牢记为民务实初心和使命,坚持百姓需求在哪里,基层工作就推进到哪里:群众困难在哪里,党员服务就延伸到哪里,真正让基层党组织成为新时代新发展的“主心骨”,让党员干部主动担当作为。

在党和国家的初期发展历程中,涌现了无数仁人志士为了信仰抛头颅、洒热血,为了心中“可爱的中国”顽强同艰难困苦作斗争:在改革开放到新时代社会主义的历程中又有多少优秀建设者、改革家、干部群众,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殚精竭虑、尽心竭力,用一辈子做了两辈子的事。再说到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又有多少医务人员、警察、一线工作者,为了抗击疫情、保障居民的健康安全,他们不休不眠、奋战在最前线,只因他们担负着人民交付给他们的重任。疫情期间是医院的白衣天使们给了我们胜利的希望,是坚守在各个口卡点的基层工作者给了我们安心的后盾。

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更加要知党爱党、知国爱国。了解我们党和国家的过去、了解我们国家的历史文化和历史人物,有助于汲取历史上成功的执政经验。除了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要放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取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获得启发,为我所用,我们党和国家能长治久仪。同时,还要将这些优秀的历史文化传播与传承给世界各地和子孙后代,让他们感受到我党、我国优秀的文化瑰宝。所以,每个党员都应自觉将学习四史,作为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近日,在区党委、校党支部号召下,我开始认真系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通过研读“四史”深入了解我党走过的峥嵘岁月,体会我党在革命和奋斗中的艰难历程,从而坚定教育初心理想信念,在平凡的工作中不断实践创新,脚踏实地尝试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读“四史”,我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抗美援朝、和平解放等艰苦时期,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无数难关,创造了无数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创造性,自觉把纪律和规矩时刻放在前面,以理论指导实践,提升自身党性修养和政治觉悟,潜移默化地把教师师德修养融入到学生的成长中,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发挥更多积极正向能量,力求使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及本职工作都有良性、健康发展。

以史鉴今、砥砺前行。通过“四史”学习我更加明确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方向、目标,一定会持续谨守育人初心、勇担教育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今年党内学习教育的重点,也是牢记初心使命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四史”系统化学习,能够更加深入的对当前面临的新形式、新任务、新要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组工干部来说,第一位的是政治上绝对可靠、对党忠诚。四史学习涵盖了我们党近百年的奋斗史、新中国70多年的发展史、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史,是我们深刻理解新思想的理论渊源、历史脉络和实践逻辑,学好“四史”,能够帮助我们即使走得再远也不忘来时的路,看清脚下的路,坚定未来的路,在实践中不断和党中央、向新思想对标对表,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历史是最好的教课书,树立正确的历史记忆,有助于鉴古知今,学史明智。四史学习不是水煮历史,是必修课不是选修课,不能抱着走马观花,挑挑拣拣的心态去学习,而是真正把四史学习作为接受政治锻炼的一条必经路,提高政治能力的一场马拉松,学在日常,习在经常。对浩瀚无垠的四史,也要做好深学、细照,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悟。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

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党建工作归根结底就是做人的工作,要从四史学习中汲取直抵人心的力量、厚植坚定的政治素养、提升自身的理论功底,并进一步转化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各项难点瓶颈工作的实践热度和情感温度,从而实现党建跟人走,人才能跟党走的根本目标。

毛主席在延安时期就曾说过,延安的人要通古今,全国的人要通古今,尤其是我们共产党员,更要通古今。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更好地认识过去,运用好历史这门大学问,才能把握当下和未来。发展是历史不变的旋律,也是基层党建永恒的主题。要善于把四史作为“显微镜”、“望远镜”,对我们现在的工作进行全面的审视,找准基层党建的定位,判明工作所处的时和势,在比学赶超中,在解锁新技术、新模式、新品牌中,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传奇。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一重大历史时刻,党中央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对于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就是要切实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深切感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真谛情怀,汲取指引前行的智慧和力量、努力以行动助推税收事业高质量发展。

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牢记党的初心使命的重要途径,是党员的一门重要必修课,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跨入百年发展历程之时,我们开始学习“四史”,既是中央要求,也是现实需要。我们党是一个大党、老党、强党,一部百年党史,涵盖了几代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经验和智慧,为当代共产党人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的财富,蕴含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总结。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迫切需要我们从党史中汲取营养,用于指导现实工作,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甚至为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建设提供历史依据和启示。学习“四史”是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制度化的具体体现,是主题教育的延续和深化,我们不能只搞形式主义,要真正重温、重读党史,做到入脑入心,从中汲取精神之钙,奋进之力,理论之魂,为民之情,浩然之气,续写新辉煌。

读历史,能看到今天的来龙和去脉,要向革命先辈学习,培养历史使命感,共担民族大义。中国共产党富有强大生命力,要汲取历史智慧、激发奋进力量,坚定“四个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党史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走向成熟的实践史,一个政党必须要有杰出的领袖和强有力的领导集体,一个政党必须要自我学习、自我革命。

党史是一本严肃的教科书,是一部描述中华民族走出劫难、创造辉煌的鲜活教材,要学习党迎难而上的态度,人民至上的立场,昂扬向上的激情。税务系统应当把“四史”学习作为党员、干部日常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和党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的重要内容,利用线上线下资源,创新方式方法,加强“四史”教育,筑牢意识形态工作阵地,永葆坚定信念,永葆奋斗精神,永葆为民情怀,永葆担当本色。

一、爱岗敬业,爱幼儿是确立人生价值观的基本目标。

作为爱岗的幼儿教师,首先要有责任感。责任感激发了人的潜力,也能唤醒良知的有责任感的老师,总是全身心投入幼儿的日常活动,真正爱孩子。我们要承担这个重大责任,每天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保护孩子的安全。更多的责任感会减少孩子的伤害,对孩子、监护人、自己、幼儿园都有利。

二、努力学习,勇于探索是实践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新时代的教师责任之一是终身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扩大自己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做孩子的引导和领导。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终生不能用。教师只有勤于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反省,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欺骗孩子,不愧对灵魂。

三、培养创新精神是幼儿教师价值观的精髓。

教育必须面向未来,我们必须走在时代的前列,关注教育观念和教育现状的发展,关注先进的教育理念。老师的好奇心越强,孩子的创造性就越高。作为幼儿教师,必须加强教育方法的革新。这要求我们平时多向好老师学习。学习她们创新的教育方法,不断探索各种方法和手段,激活孩子的创造潜力,释放。培养儿童创新能力,需要创新老师。这需要我们有创新精神,培养创新人才。俗话说心灵手巧平时让孩子们勇敢地探索操作,问孩子们为什么?多培养孩子的思能力,孩子会越来越聪明。因为逆向思维是孩子的创造思维。孩子有逆向思维能力才有创新精神。同样具有创新精神的老师,可以培养创新人才。

四、保护职业道德,无视个人得失是实践教师价值观的基础。

幼儿教师的一员不仅要把这个职业作为谋生的需要,还要作为事业来追求。超越自我,建设自己的精神乐园。要努力维护教师队伍形象,尽职尽责,严格自律,树立教师良好形象。核心价值观离不开时代的发展要求,那些伤害自己的反面案例,伤害孩子的不良行为,伤害教师的形象,敲响了警钟。我从事幼儿教育近30年,再过几年就要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我经常想我的价值在哪里又发挥了多少?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使我自省,实践教师职业道德,无私奉献,无视个人得失,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总之,在平凡的职场实践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一个人前进的基准和奋斗力的源泉。作为幼儿教师,认真学习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将其深刻的内涵落实到日常工作中,以爱岗、敬业、无私为目标。努力学习,勇于探索是一种方法。培养创新精神是精髓。坚持职业道德,不顾个人得失是基础。从点滴开始,思想、政治、行动与上级领导一致。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集中精神履行职责。鼓励敬业精神,实践社会主义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在平凡的岗位上追逐自己的梦想,为梦想而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不忘初心才能更加自觉,担当使命才能更加坚定,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只有深入学习“四史”,才能坚持初心使命。

通过“四史”的学习,我们要坚定信念,让初心使命在心底里扎根,要坚持党的宗旨职责,让初心在行动中传承。基层党员干部只有牢记为民务实初心和使命,坚持百姓需求在哪里,基层工作就推进到哪里:群众困难在哪里,党员服务就延伸到哪里,真正让基层党组织成为新时代新发展的“主心骨”,让党员干部主动担当作为。

在党和国家的初期发展历程中,涌现了无数仁人志士为了信仰抛头颅、洒热血,为了心中“可爱的中国”顽强同艰难困苦作斗争:在改革开放到新时代社会主义的历程中又有多少优秀建设者、改革家、干部群众,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殚精竭虑、尽心竭力,用一辈子做了两辈子的事。再说到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又有多少医务人员、警察、一线工作者,为了抗击疫情、保障居民的健康安全,他们不休不眠、奋战在最前线,只因他们担负着人民交付给他们的重任。疫情期间是医院的白衣天使们给了我们胜利的希望,是坚守在各个口卡点的基层工作者给了我们安心的后盾。

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更加要知党爱党、知国爱国。了解我们党和国家的过去、了解我们国家的历史文化和历史人物,有助于汲取历史上成功的执政经验。除了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要放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取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获得启发,为我所用,我们党和国家能长治久仪。同时,还要将这些优秀的历史文化传播与传承给世界各地和子孙后代,让他们感受到我党、我国优秀的文化瑰宝。所以,每个党员都应自觉将学习四史,作为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从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历经政权巩固,经济恢复,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建设开展与实务,调整以及改革开放;从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任务来看,历经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合作化和公社化、政治民主化,以及以阶级斗争为中心到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历程;从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道路来看,历经了照搬苏联模式到逐步摆脱苏联模式,走自己的道路。如今中国人民终于开创了适合自己国情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制度也越来越展现了鲜明的制度优势力量。

真正学好历史精神,用历史精神感召人、陶冶人、教育人,激发党员领导干部的历史担当、情怀、责任、信念,让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这正是“四史”学习教育的精髓所在。总之,传承“四史”精神,将其力量转化为社区服务的实践中去,要将“四史”学习教育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好抓实,要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永担在肩。我们要把“四史”学习教育与做好当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汲取经验智慧、汲取坚守人民立场的定力,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更好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更好增进人民群众福祉。

  只有认真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够更深刻领会十九大精神,才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献策献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前进方向,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的政治宣言,是举旗定向、谋篇布局的奋斗纲领,是凝心聚力、兴党强国的行动指南,是指引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指路明灯。大家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要坚持学、认真学更要学以致用,用新思想去开创新局面。

  在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最根本的在于我们党确立了总书记在全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在于有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进入新时代,实现新的目标任务,必须始终终坚决维护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我们要认识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重大意义和科学内涵,高度自觉地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切实把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转化为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应用。要学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要认清新时代背景下的的阶段特征、主要矛盾和使命担当,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努力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前列。

  我们要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具体部署,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要总览全局、把握方向;要坚定信心,继续推进;只有将新目标、新要求、新举措与新时代结合,才能实现对具体同坐的再梳理、再谋划和再提升,只有认真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加强理论武装、加强自身建设,才能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有新境界、新担当、新追求。在学习过程中不要追求形式花哨,要真正学懂弄透,用新思想理论实现政治觉悟、履职能力、作风标准的新提升,在树牢“四个意识”、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做好表率;在学以致用、真抓实干,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地见效上做好表率;在强化政治责任、转变作风、严于律己上做好表率,发挥好领导带头作用,形成了努力、自由、乐观的氛围,提升了大家对于新时代的期许。

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今年党内学习教育的重点,也是牢记初心使命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四史”系统化学习,能够更加深入的对当前面临的新形式、新任务、新要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组工干部来说,第一位的是政治上绝对可靠、对党忠诚。四史学习涵盖了我们党近百年的奋斗史、新中国70多年的发展史、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史,是我们深刻理解新思想的理论渊源、历史脉络和实践逻辑,学好“四史”,能够帮助我们即使走得再远也不忘来时的路,看清脚下的路,坚定未来的路,在实践中不断和党中央、向新思想对标对表,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历史是最好的教课书,树立正确的历史记忆,有助于鉴古知今,学史明智。四史学习不是水煮历史,是必修课不是选修课,不能抱着走马观花,挑挑拣拣的心态去学习,而是真正把四史学习作为接受政治锻炼的一条必经路,提高政治能力的一场马拉松,学在日常,习在经常。对浩瀚无垠的四史,也要做好深学、细照,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悟。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

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党建工作归根结底就是做人的工作,要从四史学习中汲取直抵人心的力量、厚植坚定的政治素养、提升自身的理论功底,并进一步转化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各项难点瓶颈工作的实践热度和情感温度,从而实现党建跟人走,人才能跟党走的根本目标。

毛主席在延安时期就曾说过,延安的人要通古今,全国的人要通古今,尤其是我们共产党员,更要通古今。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更好地认识过去,运用好历史这门大学问,才能把握当下和未来。发展是历史不变的旋律,也是基层党建永恒的主题。要善于把四史作为“显微镜”、“望远镜”,对我们现在的工作进行全面的审视,找准基层党建的定位,判明工作所处的时和势,在比学赶超中,在解锁新技术、新模式、新品牌中,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传奇。

今天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简史》第五章的内容,在与同志们的讨论学习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新中国成立的困难,革命的胜利经历了无数的风雨,无数革命的前辈流着热血交换的艰难幸福生活。

70年前,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士兵,举着保卫和平、抵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伟、昂贵,跨越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和军队一起,经过2年9个月忘记的血液奋斗,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2020年10月23日上午,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发表重要讲话,回顾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古往今来,志愿军战士般的人数不胜枚举,祖国危难时刻不怕困难,挺身而出。

我们要学习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他们以珍贵的生命,视死如归的精神改变了我们今天来的艰难幸福生活,在朝鲜牺牲的十几万烈士,他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五湖四海,我们不能忘记那段历史,更不能忘记战争中牺牲的先烈,我被他们的爱国心所感动,我以祖国有这样的英雄为荣,我以生在这个伟大的国度为荣。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正义的胜利,和平的胜利,人民的胜利!

战争使生命如此脆弱,新冠肺炎流行不期而至,再次感受到人生的短暂和命运的无常。但是,每次面对挑战危机,橄榄绿、天使白、守护蓝、志愿者红都能看到。这是疫病中最温暖的颜色。他们携手,为我们承担责任和责任,把安全留给大家。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历史性变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强大思想武器,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要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奋勇前进。

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中华民族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历史性变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强大思想武器,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我们就能战胜前进中的各种风险挑战,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新时代发生新变化、新变化需要新思想,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新视野,把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到了一个新高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明确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具体步骤、基本方略、方法路径。只有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壮丽篇章,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居于引领地位的宏伟奋斗目标。

要深刻领会、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牢“四个意识”,按照“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引导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努力。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发展,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作出新贡献。要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近日,在区党委、校党支部号召下,我开始认真系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通过研读“四史”深入了解我党走过的峥嵘岁月,体会我党在革命和奋斗中的艰难历程,从而坚定教育初心理想信念,在平凡的工作中不断实践创新,脚踏实地尝试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读“四史”,我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抗美援朝、和平解放等艰苦时期,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无数难关,创造了无数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创造性,自觉把纪律和规矩时刻放在前面,以理论指导实践,提升自身党性修养和政治觉悟,潜移默化地把教师师德修养融入到学生的成长中,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发挥更多积极正向能量,力求使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及本职工作都有良性、健康发展。

以史鉴今、砥砺前行。通过“四史”学习我更加明确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方向、目标,一定会持续谨守育人初心、勇担教育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只有认真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够更深刻领会十九大精神,才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献策献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前进方向,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的政治宣言,是举旗定向、谋篇布局的奋斗纲领,是凝心聚力、兴党强国的行动指南,是指引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指路明灯。大家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要坚持学、认真学更要学以致用,用新思想去开创新局面。

在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最根本的在于我们党确立了总书记在全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在于有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进入新时代,实现新的目标任务,必须始终终坚决维护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我们要认识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重大意义和科学内涵,高度自觉地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切实把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转化为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应用。要学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要认清新时代背景下的的阶段特征、主要矛盾和使命担当,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努力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前列。

我们要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具体部署,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要总览全局、把握方向;要坚定信心,继续推进;只有将新目标、新要求、新举措与新时代结合,才能实现对具体同坐的再梳理、再谋划和再提升,只有认真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加强理论武装、加强自身建设,才能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有新境界、新担当、新追求。在学习过程中不要追求形式花哨,要真正学懂弄透,用新思想理论实现政治觉悟、履职能力、作风标准的新提升,在树牢“四个意识”、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做好表率;在学以致用、真抓实干,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地见效上做好表率;在强化政治责任、转变作风、严于律己上做好表率,发挥好领导带头作用,形成了努力、自由、乐观的氛围,提升了大家对于新时代的期许。

学党史、学新中国史是每名******员的必修课。作为一名合格共产党员,对党的历史不能仅仅停留在略知一二,一定得了解的多、了解的广,了解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了解中国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我们党98年的奋斗史、新中国70年的发展史,了解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弄清楚艰苦卓绝是什么、是怎么来的,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做到常怀忧党之心、为党之责、强党之志。学习新中国史,通过对新中国70年的发展史的深入学习,进一步深刻认识我们党先进的****属性、崇高的****理想、高尚的****追求、纯洁的****品质,本站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学党史、学新中国史。通知指出,各级党组织要在主题教育中对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作出具体安排,可把《中国共产党的**十年》等党史、新中国史著作作为辅助读物,组织党员、干部认真抓好自学。党员领导干部要把自己摆进去,真学深学,学会历史思维,培养历史眼光,增强历史担当。领导干部带好头,广大党员跟好队。党员领导干部要组织引导广大党员把学习党史、新中国史同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中有关党史、新中国史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不断深化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认识和理解。

让学党史、学新中国史成为“时尚”风向标。我们党向来注重同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正是有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共产党才能带领着我们取得革命的胜利,才能带领着我们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学党史、学新中国史是我们全民族都应该进行的一项学习活动,在学习中掌握知识,在学习中忆苦思甜,进一步深刻认识党的执政使命和根本宗旨,进一步深刻认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的本质,进一步深刻认识我们党靠忠诚经受考验、靠忠诚战胜困难、靠忠诚发展壮大。广大党员更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范文写作始终在思想上****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近日,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把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作为主题教育重要内容,不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才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员干部要从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中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弄清楚艰苦卓绝是什么、是怎么来的,从历史源头上追寻我们党的初心使命,更好推动主题教育深入开展。

古语讲“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是最好的营养剂。从1921年到2019年的98年,是我们党艰苦卓绝、风雨兼程的奋斗史,从1949年到2019年的70载,是我们新中国昂扬向上、阔步前进的发展史。几十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矢志不渝、拼搏奋斗,创造了灿烂业绩、造就了伟大辉煌,新时期下,学好党史国史,更显得尤为重要。

学党史国史,做到对党忠诚。从革命先烈李大钊到抗日名将左权,从铁人王进喜到时代楷模张富清,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在艰苦卓绝的考验中不变色、不变质、不变心,始终以忠诚之心诠释着一名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当前,面对各种思潮的冲击,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我们更要从党的奋斗历程中、国家的历史巨变中、革命先烈的精神财富中汲取力量,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树立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努力做好新时代的优秀党员干部。

学党史国史、积极为民服务。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为民服务、为民解忧的奋斗史。新时期下,作为党员干部,要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深刻认识到为民服务是党员初心,更是责任操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至高位置,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诉求,解决群众困惑,以“千方百计谋发展”“千锤百炼赢信任”的态度投入到具体工作中,敢于担当、勇于作为,努力当好为解忧、为民纾困的“服务员”。

学党史国史、坚持廉洁自律。学史用史,就要学出一颗戒惧之心。1956年9月,朱德在党的八大上发言时曾说,共产主义者应当是没有私心的人。守初心、担使命,就是要始终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态度,自觉用党的纪律和规矩规范言行,始终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努力以严格的作风建设净化党风政风,树好树优自身形象,全力助推工作取得新进展、事业取得新辉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不忘初心才能更加自觉,担当使命才能更加坚定,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只有深入学习“四史”,才能坚持初心使命。

通过“四史”的学习,我们要坚定信念,让初心使命在心底里扎根,要坚持党的宗旨职责,让初心在行动中传承。基层党员干部只有牢记为民务实初心和使命,坚持百姓需求在哪里,基层工作就推进到哪里:群众困难在哪里,党员服务就延伸到哪里,真正让基层党组织成为新时代新发展的“主心骨”,让党员干部主动担当作为。

在党和国家的初期发展历程中,涌现了无数仁人志士为了信仰抛头颅、洒热血,为了心中“可爱的中国”顽强同艰难困苦作斗争:在改革开放到新时代社会主义的历程中又有多少优秀建设者、改革家、干部群众,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殚精竭虑、尽心竭力,用一辈子做了两辈子的事。再说到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又有多少医务人员、警察、一线工作者,为了抗击疫情、保障居民的健康安全,他们不休不眠、奋战在最前线,只因他们担负着人民交付给他们的重任。疫情期间是医院的白衣天使们给了我们胜利的希望,是坚守在各个口卡点的基层工作者给了我们安心的后盾。

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更加要知党爱党、知国爱国。了解我们党和国家的过去、了解我们国家的历史文化和历史人物,有助于汲取历史上成功的执政经验。除了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要放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取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获得启发,为我所用,我们党和国家能长治久仪。同时,还要将这些优秀的历史文化传播与传承给世界各地和子孙后代,让他们感受到我党、我国优秀的文化瑰宝。所以,每个党员都应自觉将学习四史,作为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未来发展的政治理论基础,是中国共产党经历重重磨难总结出来的真理,是党和人民共同努力的智慧结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无疑是十九大上最大的亮点,而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让我学到了很多以前没有接触到的知识,也进一步理清了自己对党的认识,更能够帮助我们在新时代环境下清晰定位、找准方向。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最根本的是因为我们党有习近平总书记这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有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社会主义发展史告诉我们,要坚决维护好习总书记这个核心,坚决维护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强化“四个意识”,践行入党初心,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确保党中央的决策落到实处。

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强大思想武器,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我们要以新时代伟大创新理论引领伟大实践,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随着不断学习党课,积极参加党内活动,自己觉得党性觉悟在不断的提高,看到十九大开幕式中,习总书记连续讲话两个半小时,声音始终保持铿锵有力,不急不缓,言语中透露出的自信使我看到了我们党在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领导下能够始终坚持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报告中,习总书记能够指出当今的问题症结所在,并能够积极的提出解决方案,使我对我国的发展更加充满信心,因此,我们一定要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自觉用新思想武装自己的思想和头脑,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坚决服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迈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辉煌。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世界举足轻重的大国,中国共产党是世界第一大党,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党员合格,党的组织才坚强有力。国家的强盛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作为党员,更要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时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心得篇八

本周集体学习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文,文章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出发,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虽然文章的站位较高,且内容较为理论和哲理,但是通过对文章的学习,联系工作与生活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文章对民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讲解,从国家层面说明了民主应该如何有效的开展。在我的印象中,民主从来都不是绝对的存在,而是相对的,上学时政治课学的民主集中制也是在民主的基础上要集中决策,所以我们常说的民主就是要在一定的范围内、制度下、规则里进行开展。在一个团队里,民主是为了倾听每一个人的意见,充分了解大家的需求和想法,但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能够对团队的方向和发展做决定。这就好比几匹马拉车,如果每匹马都朝着自己想去的方向用力,那么车就永远到不了目的地。民主要有一定的范围,在范围内,要充分的民主,但是超出了范围,就要进行限制,否则就会如同脱缰的野马不受控制。所以民主其实是一个开源的过程,是一个搜集信息的过程,之后需要进行商榷处理,最终拿出一个符合团队发展目标,同时又能够符合大多数人想法的决定,达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最佳效果。

***总书记指出“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这种民主形式不单单是在政治层面,在具体工作上也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我们日常的工作,除了大的任务外还会有许多日常的小的工作,如果我们能够同部队一样,以绝对的服从达到整齐划一的效果,就能够高效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但事实情况是我们同部队的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那么前面说的协商民主就有了很大的指导作用。通过协商,将每个人的目标与整体目标结合匹配,每个人的思路和方法能够相互配合,最终确保整体目标的达成。

文中还说到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对照工作生活,我们不可能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完成所有的事情,很多工作都需要他人的配合,所以要团结好身边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事、亲属、朋友、客户、甚至是刚刚认识的陌生人,这里的团结是有来有往的、是交心的、是真诚的,而不是极端目的性的、势力的、利用性的,前者能够让我们的交际圈越来越广,之间的关系也能够越来越稳固、越来越好,而后者只会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是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心得篇九

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举的旗帜,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追求。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大力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进一步形成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我们要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在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新征程中,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充分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要积极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要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团工作,推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改革创新,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

基层民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基层民主制度,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要深化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完善落实党务、政务、村务、厂务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要建立健全居民、村民监督机制,健全完善企事业单位职工民主管理制度。要发挥基层各类组织协同作用,实现政府管理和基层民主有机结合。

统一战线是党的一大法宝。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要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大力支持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要做好党外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和留学人员统战工作。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要扎实做好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和侨务工作,广泛凝聚海内外同胞共同推进兴皖富民大业。

法治对改革发展具有引领和规范作用。大力推进全面依法治省,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等重大问题,加快立法进程,提高立法质量。要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法治政府。要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公正司法。要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增强全民法治观念;积极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等。要推进落实法治建设责任制,努力建设法治安徽。

军民融合发展关乎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要健全军民融合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和政策制度体系,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要加强新形势下全民国防教育和“双拥”工作,增强全民国防观念,使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要积极配合完成跨军地的国防和军队改革任务,进一步营造“爱我人民爱我军”的浓厚氛围。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我们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为加快建设“五大发展”的美好安徽提供强大动力。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心得篇十

从小康走向富裕,从大国走向强国,从边缘走向中心,踌躇满志的党时时刻刻带领着人民在发展的长河中激流勇进。历史就像一本严肃的“教科书”,记录着新中国的发展历程,成就是累积起来的,无数的辉煌与成就汇入这历史的长河中。在我看来,前行的道路上不可一味的盲目向前,而是应该回顾往昔,把握现在,展望未来。

注重“回头看”,不忘初心。守住革命先烈挺身而出的爱国精神,守住“农村包围城市”果断决策的执行能力,守住“白黑猫论”的敢做敢拼的改革创新。历史虽然已经远去,但是记忆永远留存,守住自己的初心本色,在总结回望中砥砺前行。

坚持“低头看”,坚强实干。坚定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荣传统,坚定敢涉险、敢啃硬骨头的坚强意志,坚定行稳致远、踏上新征程的拼搏精神。铁律与素质永不过时,使党内永葆生机活力,牢固人民血肉联系,长路漫漫,唯有奋斗,坚强实干,把握现在,发展更美好的蓝图。

全面“向前看”,传递信仰。中国共产党做了一百年并将一直做下去,当工作中感到迷茫、不知所措的时候,党史传递的信仰能够指引我们前行的方向,当遇到阻碍,不知如何处理的时候,党史的信念守护着我们。路途未必一帆风顺,但是“人民”主题永不偏移,乘风破浪,向更美好的未来说你好。

了解党、更爱党,回头看走过的路,走好脚下的路,远眺前行的路。这堂课对我来说意义深远,让我认识到只有认清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才能把很多的问题看的深、把的准。学习党史,需深刻体会、用心思考、入眼入耳、入脑入心。牢记党的理想信念,不畏流血牺牲,牢记党的历史经验。学好党史这一本严肃的“教科书”,砥砺前行。

“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努力将矛盾消解于未然,将风险化解于无形。”

党的xx大以来,党中央坚持稳中求进,有效防范、管理、处置各种风险,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实现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当前,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获得了新机遇,同时也面临各种新的风险与挑战。与全国一样,重庆的总体发展形势是好的。但越是在事业发展不断取得胜利的形势下,各级领导干部越要保持清醒头脑,越要看到重庆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越要强化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切实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做实做细做好,确保重庆各项事业实现新发展。

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做实,要深刻领会核心要义。强化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的目的在于有效化解风险,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前进。当前,我市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深化改革的攻坚期、社会矛盾的凸显期,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面临的风险挑战十分巨大。为此,要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勇敢挑起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政治责任,专题研究部署,认真研判当前全市政治、意识形态、经济、科技、生态、社会、党的建设等领域重大风险,精准防范,有效化解,巩固好重庆当前良好发展的总体形势。

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做细,要聚焦中心突出重点。风险挑战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既有国内因素,也有国际因素;风险挑战的类型是多样的,既有政治、经济领域的风险挑战,也有科技、生态、社会领域的风险挑战;风险挑战的影响范围是多层次的,既有局部的风险挑战,也有全局的风险挑战。要从重庆实际出发,高度重视、细化梳理、有效防范化解七个方面的重大风险。政治领域,要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落实党中央关于维护政治安全的各项要求,筑起政治安全的铜墙铁壁。意识形态领域,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持续巩固壮大主流舆论强势,加大舆论引导力度,加快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进依法治网,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青年一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经济领域,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统筹做好“六稳”工作,妥善应对经济领域可能出现的重大风险,坚定不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领域,要深入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大力解决资源配置重复、科研力量分散、创新主体功能定位不清晰等突出问题,提高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大力引进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生态领域,要围绕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聚焦关键领域打几场标志性重大战役,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社会领域,要切实落实保安全、护稳定各项措施,把防范打击犯罪同化解风险、维护稳定统筹起来,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解决好人民群众关注的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食品药品安全等突出问题。党的建设领域,要深刻认识到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具有尖锐性和严峻性,要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做好,要强化政治职责和使命担当。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的政治职责,要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做实做细做好。为此,我们要时刻绷紧防范风险这根弦,保持高度的警惕之心,加强对各种风险源的全面调查研判,对各种可能发生的风险及其原因和应对方法做到心中有数,确保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努力将矛盾消解于未然,将风险化解于无形。要严明政治纪律,严格请示报告制度,层层压实责任,要做到知行合一。要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深化运用大数据智能化等现代技术,不断提升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健全防控机制,建立健全重大风险研判机制、决策风险评估机制、风险防控协同机制和责任机制,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完整责任链条,切实把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做好。

1919年我国爆发了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为了改变民族的悲惨命运,无数仁人志士,各个阶级、阶层和政治集团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尝试了各种变革,但都没有成功。直到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拥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终于在1949年取得了基本胜利。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绝非偶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所指出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初心和使命,才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我们要从近代史中感悟到党形成“初心和使命”的历史背景,从党史中感悟到坚守“初心和使命”的信念力量,更加深情地感悟在新时代为“初心”而奋斗的历史使命。

(一)树牢初心和使命,进一步坚定四个意识。

在民族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初心和使命,在逆境中奋起,提出并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抗战指导方针,深入敌后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广泛发动民众,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能够坚持八年之久,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通过学习我们党的革命史,我更加清醒的认识到: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坚决服从党的领导,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锤炼永葆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补足“精神之钙”熔铸“信念之魂”,激发撸起袖子加油干的不竭动力。

(二)理解初心和使命,进一步提高政治三力。

全面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公开发动全面内战。为了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和使命,奋起反抗。我们党准确分析双方在军队力量、经济力量及外来援助等方面的形势,以精准的政治判断力、高超的政治领悟力、过硬的政治执行力,迅速决断,以排山倒海之势,在短短4个月内,相继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略决战,奠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的基础。通过学习,让我深刻理解了我们党初心和使命的理论逻辑和历史渊源,进一步强化了自己的“第一身份”意识。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我们必须背好装有信仰、使命和担当的“初心行囊”,必须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思想上不断修炼自我、在政治生活不断淬炼自我、在生活实践中不断磨练自己,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三)践行初心和使命,进一步树牢宗旨意识。

革命年代,对孙中山先生提出的“耕者有其田”政策,国民党没有做到,只有中国共产党真诚地解决了人民特别是农民的民生问题。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时刻把人民需要当成工作重心,才解决了千百年来桎梏农民的土地问题。为人民谋幸福,在任何时代都是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原则,也是党员干部初心和使命。必须发扬和光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必须坚持调查研究,切实把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想事情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把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根本原则落实到本岗的具体工作中去。比如在我们法制室信访工作中,惟有把信访人、信访件、信访事当成家人、家书、家事来对待,尽心竭力为人民办实事。我想这就是践行初心使命最的直接的做法。

今年是我第二届当选政协委员,记得第一届刚刚当选政协委员时,有人告诉我,政协提案根本无用,提了也是白提。事实真是这样吗?作为一名新闻记者,我深知没有经过调查和实践检验的说法不能妄信。

本着要对得起政协委员的称号、要对百姓负责的朴素想法,2013年,我在当选后的第一次政协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加强我市急救能力建设的建议》的政协提案。由于提案基于我多年采访了解到的实际情况,且数据扎实、方法可行,在提案的推动下,我市拨出专款、专区,不仅新建了吉林市急救中心,而且增加了10个急救分站和100名公益岗位。吉林市急救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更多的百姓从中受益。当市急救中心的医生紧紧的握着我的手,说感谢时,我作为一名市政协委员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同时,更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

通过这件事,我备受鼓舞,真正的了解到所谓提案无用的说法是多么的苍白和无力,只要我们委员提出的是真正有用、可行的提案、建议就一定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一定会通过政治协商的平台,通过我们社会主义民主的方式得到体现,并给我们的城市、人民和生活带来改变。

因此,发展政治协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参政议政观。如果每位委员都能积极的参政议政,那么我们政协提案的数量和质量都将得以提升。

《孟子》中说达则兼济天下。每个人对这句话的理解都不尽相同。在我看来,就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对他人、对社会有所帮助,施加有益的影响。

我想作为一名政协委员,要时刻把党的政策方针、百姓的需求和百姓的呼声放在心里。具体体现在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时,要多提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少提个体问题;要多为百姓说话,少为自己说话;要多站在全市的角度思考,少站在局部的角度考虑;要多从有益长远发展的方向提出问题,少从短期利益的方向解决问题。

首先,增强学习能力。紧跟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法律法规,随时关注我市和国家、国际形势;对新推出的相关规定要及时学习、及时了解,这样才能做好参谋。

其次,增强调查研究能力。当某一种现象或事件引起我们的注意时,这时往往需要我们进行走访调查、多方了解,并进行分析,以此来发现问题的共性、分析原因。

最后,增强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都知道一个好的提案不仅是能发现问题,更在于能提出行之有效的、实打实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即提案的可行性。因此,我们不能只管提出问题,却把解决问题抛给相关部门,而是应该自己通过思考提出解决的好办法、好建议,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委员的作用。

我认为,只要是好的提案、对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有益的提案,就应该充分利用政协搭建的平台和委员自身的力量,共同努力促进提案的实施。

比如,今年我同时参与提出了《关于破解我市停车难问题的建议》和《关于加强我市下穿隧道安全的建议》两个提案。在政协组织相关部门答复的会议上,我认识并了解了负责我市下穿隧道交通标志施划的具体部门和负责人。通过后续和交通管理方面的采访和合作,我多方和交警进行交流,最终取得了他们的认可,在全市财政紧张的情况下,为我市主要的下穿隧道,施工设置了交通反光条和标志。每当我晚间开车经过下穿隧道时,看到反光装置能发挥作用,促进过往车辆的安全,就非常开心。

因此,新时代多党合作舞台极为广阔,要用好政党协商这个民主形式和制度渠道,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通过协商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本周集体学习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文,文章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出发,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虽然文章的站位较高,且内容较为理论和哲理,但是通过对文章的学习,联系工作与生活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文章对民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讲解,从国家层面说明了民主应该如何有效的开展。在我的印象中,民主从来都不是绝对的存在,而是相对的,上学时政治课学的民主集中制也是在民主的基础上要集中决策,所以我们常说的民主就是要在一定的范围内、制度下、规则里进行开展。

在一个团队里,民主是为了倾听每一个人的意见,充分了解大家的需求和想法,但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能够对团队的方向和发展做决定。这就好比几匹马拉车,如果每匹马都朝着自己想去的方向用力,那么车就永远到不了目的地。民主要有一定的范围,在范围内,要充分的民主,但是超出了范围,就要进行限制,否则就会如同脱缰的野马不受控制。所以民主其实是一个开源的过程,是一个搜集信息的过程,之后需要进行商榷处理,最终拿出一个符合团队发展目标,同时又能够符合大多数人想法的决定,达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最佳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记指出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这种民主形式不单单是在政治层面,在具体工作上也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我们日常的工作,除了大的任务外还会有许多日常的小的工作,如果我们能够同部队一样,以绝对的服从达到整齐划一的效果,就能够高效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但事实情况是我们同部队的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那么前面说的协商民主就有了很大的指导作用。通过协商,将每个人的目标与整体目标结合匹配,每个人的思路和方法能够相互配合,最终确保整体目标的达成。

文中还说到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对照工作生活,我们不可能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完成所有的事情,很多工作都需要他人的配合,所以要团结好身边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事、亲属、朋友、客户、甚至是刚刚认识的陌生人,这里的团结是有来有往的、是交心的、是真诚的,而不是极端目的性的、势力的、利用性的,前者能够让我们的交际圈越来越广,之间的关系也能够越来越稳固、越来越好,而后者只会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是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本周集体学习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文,文章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出发,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虽然文章的站位较高,且内容较为理论和哲理,但是通过对文章的学习,联系工作与生活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文章对民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讲解,从国家层面说明了民主应该如何有效的开展。在我的印象中,民主从来都不是绝对的存在,而是相对的,上学时政治课学的民主集中制也是在民主的基础上要集中决策,所以我们常说的民主就是要在一定的范围内、制度下、规则里进行开展。在一个团队里,民主是为了倾听每一个人的意见,充分了解大家的需求和想法,但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能够对团队的方向和发展做决定。这就好比几匹马拉车,如果每匹马都朝着自己想去的方向用力,那么车就永远到不了目的地。民主要有一定的范围,在范围内,要充分的民主,但是超出了范围,就要进行限制,否则就会如同脱缰的野马不受控制。所以民主其实是一个开源的过程,是一个搜集信息的过程,之后需要进行商榷处理,最终拿出一个符合团队发展目标,同时又能够符合大多数人想法的决定,达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最佳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这种民主形式不单单是在政治层面,在具体工作上也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我们日常的工作,除了大的任务外还会有许多日常的小的工作,如果我们能够同部队一样,以绝对的服从达到整齐划一的效果,就能够高效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但事实情况是我们同部队的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那么前面说的协商民主就有了很大的指导作用。通过协商,将每个人的目标与整体目标结合匹配,每个人的思路和方法能够相互配合,最终确保整体目标的达成。

文中还说到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对照工作生活,我们不可能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完成所有的事情,很多工作都需要他人的配合,所以要团结好身边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事、亲属、朋友、客户、甚至是刚刚认识的陌生人,这里的团结是有来有往的、是交心的、是真诚的,而不是极端目的性的、势力的、利用性的,前者能够让我们的交际圈越来越广,之间的关系也能够越来越稳固、越来越好,而后者只会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是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第六部分以“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题,阐释了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提出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交汇期,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要措施,强调了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加强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充满了深刻的内涵意蕴。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九四九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人民民主要以人民为中心,这是政治学的基本命题。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更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问题,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构成核心的政治理念。

第一,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创造主体。在全面深化改革新时期,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充分发挥首创精神,开拓进取,不断创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来越宽广,理论体系越来越丰富,制度建设越来越完善。

第二,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主体。没有人民主体地位作用的发挥,就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持续发展。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来看,人民群众切实担当起了国家主人的责任,人民或亲自、或依法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自己的代表,积极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充分行使自己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同时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项活动进行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第三,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治理主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依法治国,人民是国家治理的主人,在依法治国中处于主体地位,起着主体作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通过法治的方式实现当家作主,人民以法治的方式治理国家,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共产党人和领导干部,无论何时都必须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之源、胜利之本、执政之基,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力量。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要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积极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帮助人们干好事业的社会氛围。要广泛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要把群众路线贯穿于决策和工作的全过程,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做到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呼声,并在群众的实践活动中接受检验。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是坚持党的本质属性、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政治制度不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来抽象评判,不能定于一尊,不能生搬硬套外国政治制度模式。”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第一,发展必须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意义上的发展。发展是关于事物向前运动所表现出来的渐进与突变、连续与中断、平稳与跳跃等诸多形态,这样的发展始终在进行着。在政治领域,政治发展同样在不停地发生着。不能把政治发展束定在某一阶段,似乎在其他时期、其他阶段,就不存在发展了。

第二,政治发展不可能只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多样性和多模式是各国政治发展的基本趋势。不能认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就是最优越的,发展中国家只有照搬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模式才能发展。实践已经证明,经济社会较落后的国家要实现现代化,要实现政治发展,照搬照抄西方国家的经验和模式是完全行不通的。在中国,无论是直接选举还是间接选举,都不搞两党制或多党制的竞争选举,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和共产党形成了“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关系,和共产党一道为中国式民主的发展建言献策、出力使劲,绝不像西方国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那样,为了争夺执政地位,为了各自的政治利益而彼此对立,互相倾轧,从而有力地保持了社会的稳定。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是一种崭新的模式,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政治发展建立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基础之上,政治发展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政治发展要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

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就要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同时借鉴和吸收世界上一切政治发展的成果和经验,创造出适合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不断发展、完善,使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不断充实、扩大的政治内容和形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要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统筹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形成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保证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通过协商民主的形式,才能够把人民最广泛地、最大限度地涵盖进来、包容起来。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需要借重协商民主形式。中国实行民主政治,当然包含着选举民主、协商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没有也不能排斥选举民主,选举民主是不可或缺的。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即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两种重要形式。这两种民主形式不是相互替代、相互否定的,而是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但是,若对这两种民主政治形式进行比较的话,显而易见,协商民主更为重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民主不仅需要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需要完整的参与实践。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中国共产党执政和国家治理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各个层级的工作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人民对自身利益的实现和发展上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长期坚持、不断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证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营造这样的政治局面,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针对的不是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而是存在着很大弊端的具体政治制度。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能否定,而是要完善。当前,政治体制改革针对的具体政治制度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第一,进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国家公共事务归根到底要通过公职人员贯彻执行。为政之道,首在用人,要能够行之有效地选拔、培养和使用公务人员。要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要坚决纠正唯票、唯分、唯生产总值、唯年龄等取人偏向,坚决克服由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倾向。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党的干部政策,不准任人唯亲、搞亲亲疏疏,不准封官许愿、跑风漏气、收买人心,不准个人为干部提拔任用打招呼、递条子。杜绝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的恶劣现象,建设一支清正廉洁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第二,进行决策体制改革。在现实政治生活实践中,一些“一把手”及领导者拍板定案,几乎成为一种不成文的决策模式。有的地方决策在很大程度上还存在着“唯上论”的倾向,主要表现为围绕上级领导批示开展决策。必须深化改革,建立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体制机制。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决定》规定了重大决策的法定程序,包括“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同时要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对决策严重失误的责任者依法追究责任。

第三,进行权力制约和监督体制改革。传统政治体制在权力制约监督方面,实际上使各级一把手以及主要干部成了“特殊人物”,处于“虚监”“失监”状态。克服这样的缺陷,就要形成严密的权力制约监督体制,形成有权必有责、用权必担责、滥权必追责的制度安排。实行权力清单制度和责任清单制度,公开权力运行过程和结果,健全不当用权问责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第四,进行基层治理体制改革。传统政治体制缺乏基层民主自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层面是发展基层民主。必须建立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健全民主治理制度,实行群众参与讨论和决定基层公共事务的自治方法,对干部实行民主选举,民主监督。企业职代会、城镇社区自治委员会以及其他群众团体,都要在社会民主政治活动中起到积极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关于民主理论的基本原则,又吸收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有益成果,具有鲜明的特点和优势。

有利于实现全社会利益最大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是坚持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处于领导地位的中国·共·产·党不是任何一个利益集团的代表,也没有自己的一党之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党能够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条件和要求把握大局,根据全民族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制定出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实现全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有利于统筹兼顾各方利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的人大代表与西方议会的议员不同,他们不是某个利益集团的代表。在我国各级立法机关中,他们既反映人民群众中各个不同群体的意见和呼声,又从全局出发将人民群众中的各种意见集中和综合起来,使国家的法律能够统筹兼顾各方利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大特色。通过政治协商,可以妥善化解人民内部的各种矛盾,使人民内部的局部利益、个别利益与整体利益、根本利益相互协调。我国能够通过自身调整解决许多发展中国家无法解决或不能很好解决的障碍与问题,说明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具有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实现社会共同利益的优势。

有利于保持国家长期稳定发展。稳定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条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下,国家政权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国家政策具有明显的连续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个最直接、最明显的优势,就是可以保持国家长期稳定发展。我国作为一个后起的发展中国家,要追赶上发达国家,就必须制定科学周详的发展战略,并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现行的民主政治制度,秉承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确定的国家建设和发展的理念,并在半个多世纪的实践中不断完善,能够集中全党、全社会的资源、力量和智慧用于建设和发展,将内部纷争减少到最低程度,保持社会长期稳定,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长期实施。

今年是我第二届当选政协委员,记得第一届刚刚当选政协委员时,有人告诉我,政协提案根本无用,提了也是白提。事实真是这样吗?作为一名新闻记者,我深知没有经过调查和实践检验的说法不能妄信。

本着要对得起政协委员的称号、要对百姓负责的朴素想法,2013年,我在当选后的第一次政协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加强我市急救能力建设的建议》的政协提案。由于提案基于我多年采访了解到的实际情况,且数据扎实、方法可行,在提案的推动下,我市拨出专款、专区,不仅新建了吉林市急救中心,而且增加了10个急救分站和100名公益岗位。吉林市急救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更多的百姓从中受益。当市急救中心的医生紧紧的握着我的手,说感谢时,我作为一名市政协委员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同时,更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

通过这件事,我备受鼓舞,真正的了解到所谓提案无用的说法是多么的苍白和无力,只要我们委员提出的是真正有用、可行的提案、建议就一定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一定会通过政治协商的平台,通过我们社会主义民主的方式得到体现,并给我们的城市、人民和生活带来改变。

因此,发展政治协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参政议政观。如果每位委员都能积极的参政议政,那么我们政协提案的数量和质量都将得以提升。

《孟子》中说达则兼济天下。每个人对这句话的理解都不尽相同。在我看来,就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对他人、对社会有所帮助,施加有益的影响。

我想作为一名政协委员,要时刻把党的政策方针、百姓的需求和百姓的呼声放在心里。具体体现在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时,要多提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少提个体问题;要多为百姓说话,少为自己说话;要多站在全市的角度思考,少站在局部的角度考虑;要多从有益长远发展的方向提出问题,少从短期利益的方向解决问题。

首先,增强学习能力。紧跟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法律法规,随时关注我市和国家、国际形势;对新推出的相关规定要及时学习、及时了解,这样才能做好参谋。

其次,增强调查研究能力。当某一种现象或事件引起我们的注意时,这时往往需要我们进行走访调查、多方了解,并进行分析,以此来发现问题的共性、分析原因。

最后,增强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都知道一个好的提案不仅是能发现问题,更在于能提出行之有效的、实打实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即提案的可行性。因此,我们不能只管提出问题,却把解决问题抛给相关部门,而是应该自己通过思考提出解决的好办法、好建议,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委员的作用。

我认为,只要是好的提案、对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有益的提案,就应该充分利用政协搭建的平台和委员自身的力量,共同努力促进提案的实施。

比如,今年我同时参与提出了《关于破解我市停车难问题的建议》和《关于加强我市下穿隧道安全的建议》两个提案。在政协组织相关部门答复的会议上,我认识并了解了负责我市下穿隧道交通标志施划的具体部门和负责人。通过后续和交通管理方面的采访和合作,我多方和交警进行交流,最终取得了他们的认可,在全市财政紧张的情况下,为我市主要的下穿隧道,施工设置了交通反光条和标志。每当我晚间开车经过下穿隧道时,看到反光装置能发挥作用,促进过往车辆的安全,就非常开心。

因此,新时代多党合作舞台极为广阔,要用好政党协商这个民主形式和制度渠道,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通过协商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心得篇十一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集中体现。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今年是我第二届当选政协委员,记得第一届刚刚当选政协委员时,有人告诉我,政协提案根本无用,提了也是白提。事实真是这样吗?作为一名新闻记者,我深知没有经过调查和实践检验的说法不能妄信。

本着要对得起政协委员的称号、要对百姓负责的朴素想法,2013年,我在当选后的第一次政协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加强我市急救能力建设的建议》的政协提案。由于提案基于我多年采访了解到的实际情况,且数据扎实、方法可行,在提案的推动下,我市拨出专款、专区,不仅新建了吉林市急救中心,而且增加了10个急救分站和100名公益岗位。吉林市急救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更多的百姓从中受益。当市急救中心的医生紧紧的握着我的手,说感谢时,我作为一名市政协委员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同时,更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

通过这件事,我备受鼓舞,真正的了解到所谓提案无用的说法是多么的苍白和无力,只要我们委员提出的是真正有用、可行的提案、建议就一定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一定会通过政治协商的平台,通过我们社会主义民主的方式得到体现,并给我们的城市、人民和生活带来改变。

因此,发展政治协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参政议政观。如果每位委员都能积极的参政议政,那么我们政协提案的数量和质量都将得以提升。

《孟子》中说达则兼济天下。每个人对这句话的理解都不尽相同。在我看来,就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对他人、对社会有所帮助,施加有益的影响。

我想作为一名政协委员,要时刻把党的政策方针、百姓的需求和百姓的呼声放在心里。具体体现在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时,要多提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少提个体问题;要多为百姓说话,少为自己说话;要多站在全市的角度思考,少站在局部的角度考虑;要多从有益长远发展的方向提出问题,少从短期利益的方向解决问题。

首先,增强学习能力。紧跟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法律法规,随时关注我市和国家、国际形势;对新推出的相关规定要及时学习、及时了解,这样才能做好参谋。

其次,增强调查研究能力。当某一种现象或事件引起我们的注意时,这时往往需要我们进行走访调查、多方了解,并进行分析,以此来发现问题的共性、分析原因。

最后,增强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都知道一个好的提案不仅是能发现问题,更在于能提出行之有效的、实打实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即提案的可行性。因此,我们不能只管提出问题,却把解决问题抛给相关部门,而是应该自己通过思考提出解决的好办法、好建议,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委员的作用。

我认为,只要是好的提案、对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有益的提案,就应该充分利用政协搭建的平台和委员自身的力量,共同努力促进提案的实施。

比如,今年我同时参与提出了《关于破解我市停车难问题的建议》和《关于加强我市下穿隧道安全的建议》两个提案。在政协组织相关部门答复的会议上,我认识并了解了负责我市下穿隧道交通标志施划的具体部门和负责人。通过后续和交通管理方面的采访和合作,我多方和交警进行交流,最终取得了他们的认可,在全市财政紧张的情况下,为我市主要的下穿隧道,施工设置了交通反光条和标志。每当我晚间开车经过下穿隧道时,看到反光装置能发挥作用,促进过往车辆的安全,就非常开心。

因此,新时代多党合作舞台极为广阔,要用好政党协商这个民主形式和制度渠道,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通过协商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政体是国家政权的构成形式,由国体所决定,体现和反映国家的本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了我国的性质,符合我国国情。这种制度既能保障全体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有利于国家政权机关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地组织社会主义建设,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实现人民民主的最好制度形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和活动方式,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正确集中各方意见,协调不同利益,集体行使权力,科学作出决策,保证人民意志和利益的实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把民主与集中、民主与效率、民主与法治紧密结合起来,可以避免西方民主政治中“多数人暴政”的发生,充分体现和发挥社会主义民主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提高效率办成事的优势。

中国决不实行西方的三权分立。三权分立不能解决国家权力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基本矛盾,难以形成人民和社会对国家权力监督制约的制度化机制。在三权分立之下,人民不是国家的主人和民主的主体,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呈对立状态,公民权利经常遭到国家权力的侵犯。同时,以权力制约权力为特征的三权分立互相掣肘、互相扯皮,降低甚至丧失了效率,使国家机器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三权分立作为西方民主政治的组织活动原则,其本质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权力分工。我们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发展,就必须始终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搞西方的三权分立,不搞西方的议会民主制和两院制;坚持多民族团结统一的单一制国家形式和“一国两制”方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和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不搞西方的联邦制或邦联制,坚决反对以任何形式分裂中国。

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举的旗帜,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追求。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大力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进一步形成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我们要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在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新征程中,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充分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要积极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要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团工作,推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改革创新,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

基层民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基层民主制度,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要深化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完善落实党务、政务、村务、厂务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要建立健全居民、村民监督机制,健全完善企事业单位职工民主管理制度。要发挥基层各类组织协同作用,实现政府管理和基层民主有机结合。

统一战线是党的一大法宝。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要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大力支持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要做好党外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和留学人员统战工作。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要扎实做好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和侨务工作,广泛凝聚海内外同胞共同推进兴皖富民大业。

法治对改革发展具有引领和规范作用。大力推进全面依法治省,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等重大问题,加快立法进程,提高立法质量。要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法治政府。要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公正司法。要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增强全民法治观念;积极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等。要推进落实法治建设责任制,努力建设法治安徽。

军民融合发展关乎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要健全军民融合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和政策制度体系,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要加强新形势下全民国防教育和“双拥”工作,增强全民国防观念,使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要积极配合完成跨军地的国防和军队改革任务,进一步营造“爱我人民爱我军”的浓厚氛围。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我们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为加快建设“五大发展”的美好安徽提供强大动力。

今年是我第二届当选政协委员,记得第一届刚刚当选政协委员时,有人告诉我,政协提案根本无用,提了也是白提。事实真是这样吗?作为一名新闻记者,我深知没有经过调查和实践检验的说法不能妄信。

本着要对得起政协委员的称号、要对百姓负责的朴素想法,2013年,我在当选后的第一次政协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加强我市急救能力建设的建议》的政协提案。由于提案基于我多年采访了解到的实际情况,且数据扎实、方法可行,在提案的推动下,我市拨出专款、专区,不仅新建了吉林市急救中心,而且增加了10个急救分站和100名公益岗位。吉林市急救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更多的百姓从中受益。当市急救中心的医生紧紧的握着我的手,说感谢时,我作为一名市政协委员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同时,更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

通过这件事,我备受鼓舞,真正的了解到所谓提案无用的说法是多么的苍白和无力,只要我们委员提出的是真正有用、可行的提案、建议就一定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一定会通过政治协商的平台,通过我们社会主义民主的方式得到体现,并给我们的城市、人民和生活带来改变。

因此,发展政治协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参政议政观。如果每位委员都能积极的参政议政,那么我们政协提案的数量和质量都将得以提升。

《孟子》中说达则兼济天下。每个人对这句话的理解都不尽相同。在我看来,就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对他人、对社会有所帮助,施加有益的影响。

我想作为一名政协委员,要时刻把党的政策方针、百姓的需求和百姓的呼声放在心里。具体体现在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时,要多提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少提个体问题;要多为百姓说话,少为自己说话;要多站在全市的角度思考,少站在局部的角度考虑;要多从有益长远发展的方向提出问题,少从短期利益的方向解决问题。

首先,增强学习能力。紧跟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法律法规,随时关注我市和国家、国际形势;对新推出的相关规定要及时学习、及时了解,这样才能做好参谋。

其次,增强调查研究能力。当某一种现象或事件引起我们的注意时,这时往往需要我们进行走访调查、多方了解,并进行分析,以此来发现问题的共性、分析原因。

最后,增强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都知道一个好的提案不仅是能发现问题,更在于能提出行之有效的、实打实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即提案的可行性。因此,我们不能只管提出问题,却把解决问题抛给相关部门,而是应该自己通过思考提出解决的好办法、好建议,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委员的作用。

我认为,只要是好的提案、对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有益的提案,就应该充分利用政协搭建的平台和委员自身的力量,共同努力促进提案的实施。

比如,今年我同时参与提出了《关于破解我市停车难问题的建议》和《关于加强我市下穿隧道安全的建议》两个提案。在政协组织相关部门答复的会议上,我认识并了解了负责我市下穿隧道交通标志施划的具体部门和负责人。通过后续和交通管理方面的采访和合作,我多方和交警进行交流,最终取得了他们的认可,在全市财政紧张的情况下,为我市主要的下穿隧道,施工设置了交通反光条和标志。每当我晚间开车经过下穿隧道时,看到反光装置能发挥作用,促进过往车辆的安全,就非常开心。

因此,新时代多党合作舞台极为广阔,要用好政党协商这个民主形式和制度渠道,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通过协商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本周集体学习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文,文章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出发,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虽然文章的站位较高,且内容较为理论和哲理,但是通过对文章的学习,联系工作与生活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文章对民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讲解,从国家层面说明了民主应该如何有效的开展。在我的印象中,民主从来都不是绝对的存在,而是相对的,上学时政治课学的民主集中制也是在民主的基础上要集中决策,所以我们常说的民主就是要在一定的范围内、制度下、规则里进行开展。在一个团队里,民主是为了倾听每一个人的意见,充分了解大家的需求和想法,但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能够对团队的方向和发展做决定。这就好比几匹马拉车,如果每匹马都朝着自己想去的方向用力,那么车就永远到不了目的地。民主要有一定的范围,在范围内,要充分的民主,但是超出了范围,就要进行限制,否则就会如同脱缰的野马不受控制。所以民主其实是一个开源的过程,是一个搜集信息的过程,之后需要进行商榷处理,最终拿出一个符合团队发展目标,同时又能够符合大多数人想法的决定,达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最佳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这种民主形式不单单是在政治层面,在具体工作上也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我们日常的工作,除了大的任务外还会有许多日常的小的工作,如果我们能够同部队一样,以绝对的服从达到整齐划一的效果,就能够高效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但事实情况是我们同部队的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那么前面说的协商民主就有了很大的指导作用。通过协商,将每个人的目标与整体目标结合匹配,每个人的思路和方法能够相互配合,最终确保整体目标的达成。

文中还说到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对照工作生活,我们不可能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完成所有的事情,很多工作都需要他人的配合,所以要团结好身边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事、亲属、朋友、客户、甚至是刚刚认识的陌生人,这里的团结是有来有往的、是交心的、是真诚的,而不是极端目的性的、势力的、利用性的,前者能够让我们的交际圈越来越广,之间的关系也能够越来越稳固、越来越好,而后者只会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是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本周集体学习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文,文章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出发,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虽然文章的站位较高,且内容较为理论和哲理,但是通过对文章的学习,联系工作与生活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文章对民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讲解,从国家层面说明了民主应该如何有效的开展。在我的印象中,民主从来都不是绝对的存在,而是相对的,上学时政治课学的民主集中制也是在民主的基础上要集中决策,所以我们常说的民主就是要在一定的范围内、制度下、规则里进行开展。在一个团队里,民主是为了倾听每一个人的意见,充分了解大家的需求和想法,但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能够对团队的方向和发展做决定。这就好比几匹马拉车,如果每匹马都朝着自己想去的方向用力,那么车就永远到不了目的地。民主要有一定的范围,在范围内,要充分的民主,但是超出了范围,就要进行限制,否则就会如同脱缰的野马不受控制。所以民主其实是一个开源的过程,是一个搜集信息的过程,之后需要进行商榷处理,最终拿出一个符合团队发展目标,同时又能够符合大多数人想法的决定,达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最佳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这种民主形式不单单是在政治层面,在具体工作上也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我们日常的工作,除了大的任务外还会有许多日常的小的工作,如果我们能够同部队一样,以绝对的服从达到整齐划一的效果,就能够高效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但事实情况是我们同部队的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那么前面说的协商民主就有了很大的指导作用。通过协商,将每个人的目标与整体目标结合匹配,每个人的思路和方法能够相互配合,最终确保整体目标的达成。

文中还说到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对照工作生活,我们不可能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完成所有的事情,很多工作都需要他人的配合,所以要团结好身边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事、亲属、朋友、客户、甚至是刚刚认识的陌生人,这里的团结是有来有往的、是交心的、是真诚的,而不是极端目的性的、势力的、利用性的,前者能够让我们的交际圈越来越广,之间的关系也能够越来越稳固、越来越好,而后者只会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是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心得篇十二

通过学习“四史”,我了解了党的发展史与中国建设的历程,还有历史长河中那些可敬的英雄人物。我认为,学习“四史”能让我们感受到国家的伟大和国家建立过程的艰辛。让我们感同身受的同时,还能让我们从这些历史发展中汲取智慧并传承精神。

在学习四史前,我只认识到中国的发展是不容易的`,也知道有许多为国奉献的英雄。但学习四史后,我才深深的了解到这份不容易是在什么地方。党史是中国共产党走向稳固和成熟的见证,学习党史、了解党史是每个人的重要任务,只有学习了党史,才能真正了解历史,从中懂得伟人做出的举措并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内容。

因为有了四史的学习,我们才能明白举办马克思主义课程的意义,才能听懂思政老师在课上教学的内容。四史,让我明白了中国共产党的不易与艰辛,我相信,学习“四史”会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的更加顺利。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心得篇十三

苏联是20世纪最具代表性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其社会主义发展经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对苏联社会主义发展的研究与思考,我深有感触。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五个方面来阐述我对苏联社会主义发展的心得体会。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的初心与信仰。苏联建国之初,社会主义是苏联人民的共同理想。苏联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坚持社会主义初心与信仰。他们坚信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国家富强与人民幸福的根本途径。正是这种坚定的信仰,使得苏联在剧烈的外部压力下保持了社会主义的稳定。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第二,注重经济建设与人民生活改善。苏联通过集体农庄和国有企业的建设,发展起了庞大的工业体系,使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这也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苏联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主义国家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就必须注重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让人民享有更多的福利,从而增强内部的凝聚力。

第三,重视科技创新与知识普及。苏联致力于科技创新与知识普及,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们注重教育和科研的发展,培养大批的科技人才。苏联的科技成果不仅极大地促进了国家的工业化进程,还对社会主义国家间的平等合作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苏联的经验告诉我们,科技创新,尤其是高技术的发展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第四,加强党的建设与反腐倡廉。苏联高度重视党的建设,把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作为党的建设的基本要求。他们坚持党的领导地位,严明党的纪律,加强反腐倡廉,保持党风廉洁。这为国家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苏联的经验告诉我们,党的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基础,对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第五,国际合作和互利共赢。苏联高度重视国际合作,积极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他们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紧密的经济、政治和军事联盟,形成了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苏联的经验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是实现共同发展的关键,也是社会主义事业得以推进的重要保障。

总之,苏联的社会主义发展经验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应该从苏联的成功和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自己的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初心和信仰,重视经济建设与人民生活改善,加强科技创新与知识普及,加强党的建设与反腐倡廉,推动国际合作与互利共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今天的社会主义事业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心得篇十四

经验是指在阅读和练习之后所写的一种接受性写作。经验是指在阅读和练习之后所写的一种接受性写作。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认真学习党史、国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要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汲取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这对正确认识党情、国情十分必要,对开创未来也十分必要,因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即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日子里,把党史、新中国史当作一门必修课学好、学深、学透,不仅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回望历史、激发担当、新长征路上重整行装再出发的一次心灵洗礼。

一部党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创业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史。从建党初期不到60人的新生政党,到拥有9000多万党员的世界最大执政党,从嘉兴南湖上的一条小船,到承载着14亿人民希望的巍巍巨轮,伴随着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光辉历程,一个积贫积弱、一穷二白的中国焕然一新,成为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的社会主义国家。党史、新中国史的教科书里,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的所有答案。新时代新长征路上的广大党员干部,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才能更好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反之,“如果丧失对历史的记忆,我们的心灵就会在黑暗中迷失。”苏联解体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忘记了“老祖宗”,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联共历史,乱了思想,丢了信仰。

学好党史、新中国史,必须了解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历程;必须了解中国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我们党98年的奋斗史、新中国70年的发展史;必须了解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从“红船精神”里的中国革命精神源头,到长征路上攻克娄山关、腊子口;从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从西柏坡出发、踏上“进京赶考”之路,到历史转折年代的“关键一招”,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我们才能在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中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不断跨越前进道路上新的“娄山关”“腊子口”,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

历史从来都是由具体的细节构成的。在我们的党史、新中国史上,写满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故事、一个又一个感人的篇章。长征路上红军女战士给老乡留下的“半床被子”、用棍子顶着疼痛的腹部坚持工作的焦裕禄、“将论文写在太行山上”的李保国、用“最美的青春”染绿塞外明珠的塞罕坝人……这一个个闪光的名字、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生动而深刻地展现了什么是共产党人、怎样才能成为优秀的共产党员。学习、牢记这些“历史的细节”,我们就能在学习榜样中更加清楚地知道怎样才能守初心、什么才叫担使命,不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更加坚定、自觉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拼搏奋斗奉献。

知其史方能激其志,激其志方能尽其责。新长征路上,不可能都是平坦的大道,还会有许多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当此之际,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孜孜不倦地学习党史、学习新中国史,更好地坚定理想信念,用牢记初心、勇担使命实际行动,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不断交出优异答卷。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精神力量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能够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真正学好历史精神,用历史精神感召人、陶冶人、教育人,激发党员领导干部的历史担当、情怀、责任、信念,让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这正是“四史”学习教育的精髓所在。

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今年党内学习教育的重点,也是牢记初心使命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四史”系统化学习,能够更加深入的对当前面临的新形式、新任务、新要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组工干部来说,第一位的是政治上绝对可靠、对党忠诚。四史学习涵盖了我们党近百年的奋斗史、新中国70多年的发展史、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史,是我们深刻理解新思想的理论渊源、历史脉络和实践逻辑,学好“四史”,能够帮助我们即使走得再远也不忘来时的路,看清脚下的路,坚定未来的路,在实践中不断和党中央、向新思想对标对表,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历史是最好的教课书,树立正确的历史记忆,有助于鉴古知今,学史明智。四史学习不是水煮历史,是必修课不是选修课,不能抱着走马观花,挑挑拣拣的心态去学习,而是真正把四史学习作为接受政治锻炼的一条必经路,提高政治能力的一场马拉松,学在日常,习在经常。对浩瀚无垠的四史,也要做好深学、细照,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悟。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

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党建工作归根结底就是做人的工作,要从四史学习中汲取直抵人心的力量、厚植坚定的政治素养、提升自身的理论功底,并进一步转化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各项难点瓶颈工作的实践热度和情感温度,从而实现党建跟人走,人才能跟党走的根本目标。

毛主席在延安时期就曾说过,延安的人要通古今,全国的人要通古今,尤其是我们共产党员,更要通古今。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更好地认识过去,运用好历史这门大学问,才能把握当下和未来。发展是历史不变的旋律,也是基层党建永恒的主题。要善于把四史作为“显微镜”、“望远镜”,对我们现在的工作进行全面的审视,找准基层党建的定位,判明工作所处的时和势,在比学赶超中,在解锁新技术、新模式、新品牌中,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传奇。

存史、学史、治史是我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中国共产党继承文化传统,积极倡导学习历史,研究历史,从历史中汲取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曾鲜明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史鉴今,传承“四史”的力量,建设美好社区,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建设。

一部党史承载了中国共产党从初创阶段、成熟阶段、曲折阶段到全面发展阶段的艰辛和不易。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7月成立以来,引领方向、凝聚力量,激励着无数共产党员们为之努力奋斗。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从此就有了自己的信仰和坚强的后盾,这信仰力量指明了我们奋斗的方向,让我们看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华民族逐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让中国人民从被压制的“东亚病夫”到昂首挺胸做实实在在“龙的传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10月1日国庆庆典上共进行过**次阅兵。每一次的阅兵活动,都见证了新中国不断的成长和变化,彰显了榜样的力量、增强了国民信心和自豪感。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改革是分阶段进行的,分三步走,第一步是解决温饱,这个已经实现了。第二步是达到小康水平,这个也实现了。第三步是:在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前进的成功之路。一部改革开放史充分彰显了经济力量!

从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历经政权巩固,经济恢复,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建设开展与实务,调整以及改革开放;从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任务来看,历经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合作化和公社化、整治民主化,以及以阶级都中为中心到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历程;从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道路来看,历经了照搬苏联模式到逐步摆脱苏联模式,走自己的道路。如今中国人民终于开创了适合自己国情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制度也越来越展现了鲜明的制度优势力量。

总之,传承“四史”精神,将其力量转化为社区服务的实践中去,要将“四史”学习教育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好抓实,要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永担在肩。

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今年党内学习教育的重点,也是牢记初心使命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四史”系统化学习,能够更加深入的对当前面临的新形式、新任务、新要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组工干部来说,第一位的是政治上绝对可靠、对党忠诚。四史学习涵盖了我们党近百年的奋斗史、新中国70多年的发展史、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史,是我们深刻理解新思想的理论渊源、历史脉络和实践逻辑,学好“四史”,能够帮助我们即使走得再远也不忘来时的路,看清脚下的路,坚定未来的路,在实践中不断和党中央、向新思想对标对表,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历史是最好的教课书,树立正确的历史记忆,有助于鉴古知今,学史明智。四史学习不是水煮历史,是必修课不是选修课,不能抱着走马观花,挑挑拣拣的心态去学习,而是真正把四史学习作为接受政治锻炼的一条必经路,提高政治能力的一场马拉松,学在日常,习在经常。对浩瀚无垠的四史,也要做好深学、细照,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悟。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

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党建工作归根结底就是做人的工作,要从四史学习中汲取直抵人心的力量、厚植坚定的政治素养、提升自身的理论功底,并进一步转化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各项难点瓶颈工作的实践热度和情感温度,从而实现党建跟人走,人才能跟党走的根本目标。

毛主席在延安时期就曾说过,延安的人要通古今,全国的人要通古今,尤其是我们共产党员,更要通古今。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更好地认识过去,运用好历史这门大学问,才能把握当下和未来。发展是历史不变的旋律,也是基层党建永恒的主题。要善于把四史作为“显微镜”、“望远镜”,对我们现在的工作进行全面的审视,找准基层党建的定位,判明工作所处的时和势,在比学赶超中,在解锁新技术、新模式、新品牌中,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传奇。

党史、新中国史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华民族探索、翻身、奋斗、建设的身影,是由一串串可歌可泣的故事串联成的彪炳史册的成就。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是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向前推进的必修课。我们要充分重视历史留下的烙印和启示,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知史明智,以史鉴今,培养唯物史观和历史思维,服务好人民,担当起重任。

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是涵养爱党爱国之情的生动教材。我党的历史是我国近现代史中最特别的篇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实行改革开放,为华夏大地注入新的活力,是中国共产党找准新的历史方位,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历史无法忽视党的苦难与辉煌,我们只有细数__年的党史、__年的新中国史,铭记先辈的勇敢刚烈,元勋的智慧胆识,传承红色基因,根治民族情怀,从历史中浓缩出爱党爱国的深厚情谊。

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是掌握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由之路。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的进程中蕴含着兴亡更替的道理。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初期的六十多人,发展壮大到现在拥有九千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充满着硝烟中的呐喊,血战中的拼搏,也有从一穷二白到独立富强的坚韧和智慧。一个先进的执政党,最难做好在继承历史中实现与时俱进,在放眼未来中实现开拓创新,不断克服外界不稳定的因素,克服自身长期执政的风险,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习近平指出:“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后人应从党史、新中国史中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提炼实践经验中的治国理政瑰宝。

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是坚定走稳脚下之路的信心之源。群雄逐鹿的年代无数个政党轮番登上历史舞台,真正唱久唱响的是中国共产党。我党仁人志士初心不改、矢志不渝,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温习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从实践的经验中深刻体会总结,会使我们更加科学地分析历史走向,更加清醒地认清世情国情,在深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基础上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我们在追忆历史中擦亮初心,站稳人民立场;在回望革命中创新理论,真信共产主义;在传承缅怀中锤炼精神,丰富精神内涵;在对照笃行中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能力。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都是由肯定、否定到否定之否定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过程,都是一个螺旋型前进、波浪式发展的过程。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的过程。空想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状况尚未成熟时期的一种社会主义学说,是现代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之一。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早期空想平均社会主义,空想平均共产主义和三大批判空想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最早产生于英国,十六世纪英国人托马斯莫尔撰写了一部《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简称乌托邦),开启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大门。书中描绘了一个他所憧憬的美好社会,就本质而言,乌托邦是具有启蒙性质的,为一些极少数的人向着这个目标而努力。

虽然正面乌托邦为人们描绘出了理想国度的美好生活,但是由于当时手工劳动基础上生产力非常地下,人们的这些理论也仅仅是一种空想。

18世纪,法国的莫来迪发表著作《自然法典》,标志着空想平均共产主义的诞生。空想平均共产主义将平等理解为平均,从公平、共有的原则出发,莫来迪认为人类美好的社会制度在远古。

19世纪,圣西门、博立叶和欧文是批判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圣西门提出的实业制度,博立叶提出的和谐制度和欧文提出的公社制度,都严厉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合理,认为资本主义应当为社会主义所替代。

空想社会主义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唯心主义是空想社会主义陷入局限的根本原因;空想社会主义没有找到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空想社会主义没有实现社会主义的阶级力量。

从1844年到1917年,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现实。1836年侨居法国的德国政治流亡者、工人和手工业者在巴黎建立的国际性的秘密革命组织――正义者同盟。正义者同盟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前身,提出的口号是“人人皆兄弟”。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口号是“全世界无产者站起来”,纲领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宣言》。《共产主义宣言》于1848年发表,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第一个纲领,标志着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现实。1871年,由于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巴黎公社运动宣告失败,无产阶级掌握政权仅72天。此时,马克思强调,无产阶级的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

社会主义从本世纪初在苏联诞生以来,出现了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到1924年列宁逝世为第一次高潮,此后社会主义处于低潮;从1945年第2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为第二次高潮,从那以后社会主义一直处于低潮)。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落后,先天不足;内部存在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残余;外部不断遭受帝国主义、资本主义的遏制和打压;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在探索实践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毫无疑问,21世纪社会主义也将是一个迂回曲折的发展过程。

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促进资本主义矛盾的不断加深,引发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冲突,危机和冲突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剧资本主义矛盾。因此,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虽然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了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了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进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这种社会主义运动中暂时的复辟、倒退,改变不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总趋势。

虽然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从总体上讲是处于低潮,但中国社会主义却是高潮。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果,不仅明显优于旧中国任何时期,而且优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同期水平。社会主义克服了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能够推动生产力更迅速地向前发展,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率,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将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发展而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

社会主义中国已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中流砥柱。另一方面,非执政的共产党经过动荡和分化后,许多党坚持了下来,有的还有所发展。他们根据本国国情,努力探索复兴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他们对社会主义复兴道路的新探索必将带来社会主义运动的新高潮。

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社会主义国家提倡的是反映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为指导的。

21世纪的社会主义将具有越来越明显的国家特色和民族形式。过去社会主义运动中出现的那种“一种模式、一条道路、一个中心、赶超阶段”的况将被克服。社会主义模式的多样性表现为道路的多样性、方式的多样性、体制的多样性和策略的多样性。中国搞的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的,越南搞的是“越南特色”,古巴搞的是“古巴特还有“朝鲜式的社会主义”或“主体社会主义”等等。

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不是封闭型的社会主义,而是开放性的社会主义。经济全球化与世界政治的多极化是当今世界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时代特征要求战略调整,时代和国情一样,是每个马克思主义政党都必须认清和把握的,是制定战略和策略的基础。而每一个时代都具有自己独有的特征,这些特征构成了特定时代的历史规定性从而区别于其他时代。认识时代特征,也要注意把和平与发展同战争与冲突联系起来,还耍从科技革命、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认识时代特征。

在历史社会主义从无到有从空想变为现实时期,在这段社会主义走走停停的探索时期,在历史的镜子面前,我们必须深刻反思,总结前人的经验和教训,面对我国今天改革成果以及当前国际形势,继续我们大国崛起之路。

参考文献:

[1]许耀桐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特点石油政工研究2005-3。

[2]王敏旋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2-5。

根本且最有效措施。因此我们必须针对当下党员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接接受者和受益者。知识经济时代学科知识的特征是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和集成。掌握建设社会主义所必备的各种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养,使自己成为党的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历史责任,是研究生党员成人成才报效祖国的前提条件,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第四,要求真务实以提高干事创业能力。共产党人党性修养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实践品格,换句话说,就是要在实践中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增强党性修养必须在自身思想建设上做文章。坚持实践原则,要注意对客观实际的正确把握,最基本的方法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实,注意日常工作和生活养成,从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的点点滴滴做起,遵守共产党员行为规范,提高审美意识和鉴赏水平,不断升华人生追求,使之习惯成自然;要注意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自身掌握的科学思维方法,转化为指导工作的思路和对策,转化为抓落实的实践过程。做好转化工作,避免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尤其是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言与行的关系。在增强自身的党性修养及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应该做到:专业学习上认真刻苦,努力钻研;日常生活中艰苦朴素,不讲排场,不铺张浪费;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参加,努力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领导水平。只有这样,研究生党员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此次学习让我们受益匪浅,我们还需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党性修养,使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始终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和党的目标,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做一名优秀的学生党员。

通过“四史”的学习有助于厘清历史脉络,有助于认清历史事实,有助于坚守初心x。通过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助于创新工作载体,提高工作水平,坚持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提高。

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x才能更加自觉,担当使命才能更加坚定,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并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称“四史”)结合起来。“四史”是指:

一、党史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走向成熟的实践史;。

二、新中国史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建设新中国的实践史;。

三、改革开放史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实践史;。

四、中国共产党是引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政治力量。

“四史”讲的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史,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四史”的主线。

要准确把握“四史”学习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讲活历史故事、用活红色资源,打牢党员干部的思想根基,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力量,为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提供强大思想保证。

要通过学习“四史”,在思想上弄清楚、理解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要把“四史”学习教育与做好当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汲取经验智慧、汲取坚守人民立场的定力。

党员干部要对党忠诚,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把广大人民群众凝聚团结在党的旗帜下,拥护党、热爱党,坚定不移跟党走。党员干部要有奋斗精神,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党员要深入学习“四史”,坚守初心使命。

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今年党内学习教育的重点,也是牢记初心使命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四史”系统化学习,能够更加深入的对当前面临的新形式、新任务、新要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一、学好“四史”,在鉴古知今中把准规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组工干部来说,第一位的是政治上绝对可靠、对党忠诚。四史学习涵盖了我们党近百年的奋斗史、新中国70多年的发展史、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史,是我们深刻理解新思想的理论渊源、历史脉络和实践逻辑,学好“四史”,能够帮助我们即使走得再远也不忘来时的路,看清脚下的路,坚定未来的路,在实践中不断和党中央、向新思想对标对表,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历史是最好的教课书,树立正确的历史记忆,有助于鉴古知今,学史明智。四史学习不是水煮历史,是必修课不是选修课,不能抱着走马观花,挑挑拣拣的心态去学习,而是真正把四史学习作为接受政治锻炼的一条必经路,提高政治能力的一场马拉松,学在日常,习在经常。对浩瀚无垠的四史,也要做好深学、细照,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悟。

二、用好“四史”,在学史明智中谋事创业。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

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党建工作归根结底就是做人的工作,要从四史学习中汲取直抵人心的力量、厚植坚定的政治素养、提升自身的理论功底,并进一步转化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各项难点瓶颈工作的实践热度和情感温度,从而实现党建跟人走,人才能跟党走的根本目标。

毛主席在延安时期就曾说过,延安的人要通古今,全国的人要通古今,尤其是我们共产党员,更要通古今。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更好地认识过去,运用好历史这门大学问,才能把握当下和未来。发展是历史不变的旋律,也是基层党建永恒的主题。要善于把四史作为“显微镜”、“望远镜”,对我们现在的工作进行全面的审视,找准基层党建的定位,判明工作所处的时和势,在比学赶超中,在解锁新技术、新模式、新品牌中,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传奇。

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坚定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就会得“软骨病”。我们党98年的奋斗史、新中国70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前仆后继、英勇牺牲的历史,蕴含着我们党先进的政治属性、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纯洁的政治品质。今天,我们要从革命先烈的执着信仰和追求中汲取精神动力,始终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理想信念不动摇、革命意志不涣散、奋斗精神不懈怠。

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树牢“四个自信”。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我们党98年的奋斗史、新中国70年的发展史,就是党领导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的历史;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终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历史。这其中,有党艰辛探索的历史,有党自觉探寻新路的历史,也有党在探索中走向成熟、走向辉煌的历史。“欲知大道,必先知史”。学好党史、新中国史这两门必修课,会使我们更加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正确地把握历史规律,清醒地认识中国国情,在深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的基础上坚定“四个自信”。

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恪守为民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我们党98年的奋斗史、新中国70年的发展史,就是革命为民、立国救民、执政安民、发展富民、强国兴民的光辉历史。为了初心使命砥砺奋斗,我们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从而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使具有500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功开辟出正确道路,使具有70年历史的新中国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与人民心连心,才能广泛得到人民的信任;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位置,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我们党才能永葆生机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

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才会见古鉴今、明智强心。党史、新中国史是革命先辈们从实践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立国、兴国的智慧结晶,蕴含着治国理政的政治灵魂和精神瑰宝。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新中国史的重要论述,把学习领悟党史、新中国史作为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过程中明晰党和国家事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更好地守初心、担使命,并从中汲取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智慧和力量。

要在“四史”学习教育中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动力和理想源泉。当代青年大多没有经历过战争和贫苦,没有亲身体验过国家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巨大变化,我们只有通过学习“四史”,才能了解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光辉岁月和艰苦历程,才能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到那里去,让党员更好地牢记初心和使命,切实增强信仰、信念和信心,从而坚定理想信念。

要在“四史”学习教育中提升党性修养。我们现在能够生活在这样一个盛世中,都是共产党员先辈们用生命和献血换来的。通过学习“四史”,能让我们更好地重温红色革命精神,青年党员要学习先辈们不惧艰难困苦的意志,在学习中锤炼坚强的党性,追寻先辈的步伐,尽心尽力坚守岗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奋力征程新时代。

要在“四史”学习教育中提高担当作为。党的奋斗史中涌现出无数革命先烈、英雄模范和时代先锋,面临各种困难挑战,他们牢记宗旨、矢志不渝、牺牲奉献,是我们最好的学习榜样。我们应该在本职工作上谋大局,脚踏实地的做出实实在在的工作,做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的新时代上海青年干部,努力为中国共产党今后的历史做出自己的贡献。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于党员干部来说,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是对每一位党员同志的基本要求。每位党员干部,都应好好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使头脑更加清醒坚定,行动更加坚决有力。

我们要在“四史”学习教育中提高担当作为。党的奋斗史中涌现出无数革命先烈、英雄模范和时代先锋,面临各种困难挑战,他们牢记宗旨、矢志不渝、牺牲奉献,是我们的学习榜样。我们应该在思想上谋大局,脚踏实地的学习,做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的新时代青年,努力为中国共产党今后的历史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有助于提高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使头脑更加清醒坚定,行动更加坚决有力。

传承历史精神,坚守历史使命。面对疫情的突发,共产党员们挺身而出,肩负责任和使命,涌现出无数逆行者。他们就像我们革命的前辈们,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勇敢地奋斗在一线。他们是勇敢无私的逆行者,也是实践时代使命的奋斗者。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历史精神的学习传承。他强调,坚定理想信念,保护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真正学习历史精神,用历史精神感动人,陶冶人,教育人,激发众多党员干部的历史责任、感情、责任、信念,不忘初心,记住使命,永远奋斗,可以说是四史学习教育的精华。

树立历史观念,使用历史方法。历史相通,是前人留下的珍贵遗产。四史是记载,是沿革,是过去的事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不断走向成熟的实践史,是中国共产党推动建设新中国的实践史,是中国共产党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实践史,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史。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机会,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历史观,与历史同步,与时俱进,坚定四个自信,加强历史担当。把党员先行落实到行动中,肩负着国家的重担。在历史中汲取勇气和力量,努力夺取疫情对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胜利。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产生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站立于我国由大向强新的历史方位,高瞻远瞩面向未来,体现出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结了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成功经验,贯通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升华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点亮了强国复兴的“思想灯塔”,成为新时代具有开创意义的开篇巨作,成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最具创新特色、最具时代价值、最具指导意义的重大理论成果。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我就这个问题谈一点学习体会。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课题展开,体现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要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具有鲜明的主题和主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20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两个最核心的概念。而对这两方面都有重要贡献。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强调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此外还有自己的原创性贡献,这就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又提了两个有关“中国”的概念,一个是“中国话语”,一个是“中国方案”,我觉得这样更有整体性,这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大智慧、大思考、大逻辑。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多方面为党的理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对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理论渊源、历史根据、本质特征、独特优势等作出了深刻回答;对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一系列战略性、前瞻性、创造性的观点,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成为这一思想的重要支柱。一是新时代观。新时代观特别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并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新时代观的核心内容,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二是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追求中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中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发展,共同破解人类发展难题。以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发展,新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国发展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三是新党建论。主要体现在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致力于长期执政,进而开创根本区别于西方的政党政治的发展道路。都是新党建论的重要内容和特色,在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重大问题。四是新全球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重大问题的回答。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心得篇十五

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像任何一种理论的创立一样,都有其衍生的脉络。《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文阐述了社会主义是如何从空想发展为科学的,是一个怎样的发展脉络。在文中恩格斯着重强调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发展过程中的基石作用,指出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

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必然有其思想来源,它直接的思想来源是空想社会主义,是对后者进行批判、损益和扬弃而得来的科学的结晶。近代的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的萌芽时期,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这三个阶段针对于资本主义的三个时期:家庭手工业时期、工场手工业时期和机器大工业时期可以分为: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18世纪的空想平均主义、19世纪初期的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家庭手工业时期。在这个时期,新兴的资产阶级运用暴力剥夺农民的生产资料,通过殖民侵略攫取巨额的货币资本,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创造前提条件。这使得一些先进的思想家看到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幻想建立一个新的理想的社会制度。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政治家、思想家托马斯•莫尔。他的著作《乌托邦》是人类思想史上第一部空想社会主义的著作;意大利的思想家托马斯康帕•内拉,他的著作《太阳城》通过对现存社会制度的批判和对虚构的理想社会的描写,表达了自己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托马斯•闵采尔的著作有《书简》、《对诸侯讲道》、《致路德的答辩书》。

这个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立足于个体手工业时期,主张个体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他们采用文字游记的形式描述了空想社会主义。恩格斯曾把这一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表现概括为对“理想社会制度的空想的描写”。

18世纪,资本主义进入了工场手工业时期。在这个时期,一批新兴的资产阶级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启蒙运动。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思想家摩莱里。他的著作有《自然法典》,他用理性论和自然状态的思想抨击私有制的同时,用各种庄严、简明的法律条文构画出理想社会主义的轮廓,法国著名的政治家、理论家和历史学家马布利,他在他的著作《论法律或法律的原则》、《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中通过评论社会的优劣,提出了他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法国的革命家巴贝夫,在他的《永久地籍册》中提出了通过平均分配土地以消除社会不平等的主张,提出了他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这个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特点是:首先,第一次提出了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其次,在表述他们的理想状况时,摆脱了16-17世纪的那种文学的形式,而是直接面对现实,对法律提出自己的主张。再次,带有明显的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的色彩。

19世纪资本主义的发展,处在由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工业转变的时期,这个时期的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同时无产阶级的被剥削程度也更加严重。在这种社会历史背景下,出现了以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为主要代表人物的批判空想社会主义。他们的主要著作有:圣西门的《一个日内瓦居民给当代人的信》、《实业家问答》、《新基督教》等;傅立叶的《工业和协作的新世界》、《论商业》等;欧文的《新社会观》、《新道德世界书》等。他们的空想社会主义是把批判的锋芒指向资本主义,摆脱了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并开始了将理论付诸实践的尝试。这个时期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主要是:三大思想家的指导思想尽管仍然是唯心史观,但是思想理论体系中包含着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他们都淋漓尽致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的、天才的预测。

马克思把他们称之为“第一批社会主义者”。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个时期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他们的指导思想仍是唯心史观,没有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来看待资本主义;他们没有提出实现共产主义的正确道路,不主张阶级斗争,从而也不可能认清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自己以救世主自居,否定工人阶级的决定力量。他们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仍带有空想性质。

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公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正式诞生。它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础,第一次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

《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可概括为六个方面:第一,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第二,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掘墓人;第三,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无产阶级伟大历史使命的必由之路;第四,共产党是实现无产阶级伟大历史使命的领导力量;第五,无产阶级要实行国际主义;第六,未来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完成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转变。它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唯心史观,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革中去探求未来理想社会,从而把社会主义建立在对社会的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上;它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者阶级调和思想,把社会主义看作是两个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必然产物,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的正确道路;它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把无产阶级看作值得同情的受苦受难阶级观点的局限性,发现了无产阶级是社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从而找到了实现社会主义的阶级力量。它成为整个无产阶级建设新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科学社会主义作为无产阶级运动的理论,之所以被称为科学的社会主义就是因为在这个理论体系中,体现了科学性、革命性和开放性的高度统一。它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继承了人类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必然会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吸收当代的各种文化成果而不断地向前发展。它必然会随着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而丰富、发展。

小结。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必然要基于科学的理论,那就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在哲学上,存在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两种思维方法的斗争。形而上学是片面的、孤立的、静止的,而辩证法则是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但是站在唯心主义立场上的辩证法仍是欠科学的,因此必须坚持唯物主义。资本主义剥削的隐秘性体现在对劳动的无偿占有,随着资产阶级对剩余价值的占有越来越多,从而导致两极分化的加剧,从而导致阶级矛盾尖锐,从而造成革命。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开了罩在资产阶级脸上的面纱,撕下了资产阶级的遮羞布,明确了社会发展的动因,揭示了资产阶级生产方式的局限性。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

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恩格斯系统地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并以此为基础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并对未来社会的特征做了预测。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种必然,但是,这种必然性是要通过长期性和曲折性才能实现的。资本主义必将灭亡,社会主义必将胜利,恩格斯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分析得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是其基本矛盾,正是由于这个基本矛盾导致了经济危机的规律性发生并且形成了垄断等。“社会的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无产阶级的劳动成果不归他们自己所占有,生产者却反而被产品所支配,也就是说,劳动者所创造的财富成了异己的辖制自己的力量,人被物统治了。

资产阶级的时代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这种力量一旦为无产阶级所控制和掌握,就变成了改造世界的巨大的力量。无产阶级在不得不进行的革命中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消灭了阶级对立的存在条件,消灭了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从而消灭了它自己这个阶级的统治,从而解放了全人类。

在文章的结尾,恩格斯提到:“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得主人――自由的人。”由此可以联想到《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两者的确有异曲同工之妙,人的发展并且是自由的发展是社会的形态的演进的重要标尺,而且,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依相生的。个人的个体之发展与社会的群体之发展不应相悖,而应是和谐统一的。先秦的子采曾说过,谐则相生,同则不济。以一种协调的方式,使结合起来的个人可以以全部的力量保障每一个个体,并且使得他的服从是出于个人意愿。而到达共产主义社会,形成那样的联合体,则是无产阶级必须肩负起的历史使命。

恩格斯为未来的“无产阶级将取得公共权力”的社会形态勾勒了蓝图,发展生产力,坚持公有制,使生产资料摆脱其所具有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属性,消灭国家的政治权威。可以说,这是十分美妙的一幅图画,使人类的不懈追求的理想的直观地展示。人们在寻求正义与幸福的道路上不懈的努力,一切都会成为过去,一切都会迎来开始,当曾经的文字经历时空,带着历史的沧桑呈现在我们的面前的时候,这就是科学的理论的力量。

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植根于现实基础,延伸于历史发展,任何的思想要被人认可,就必须经得起时间的历练和实践的检验;同样,科学的思想照耀着前进的道路,点亮人们心中的曙光。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参考文献。

[1]伍德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概论[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2]姜琦,许可成.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m].商务印书馆,1972.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心得篇十六

恩格斯说,“现代社会主义”就其理论形式来说,“它起初表现为18世纪法国大启蒙学者所提出的各种原则的进一步的、似乎更彻底的发展。”法国启蒙运动的伟大学者们的思想“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个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

法国启蒙运动的伟大学者之一——卢梭,就认为,社会不平等和一切罪恶的根源是私有制。私有制出现后,才有了贫富之分,社会上才出现了不平等,一切风俗道德败坏也随之而来。国家又把这种不平等固定下来。因此,他主张回到“自然状态”——人类社会初期的那种纯朴、善良,没有私有制,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中去。

法国启蒙运动直接促进了后来的法国大革命,及造就了后来的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是对启蒙学者的思想的极端成份、激进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卢梭虽然认识到了私有制是社会不平等和一切罪恶的根源,也喊出了回到“自然状态”(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始形态)中去的口号,但他并不主张在现实社会里完全废除私有制,而只是主张均衡贫富,实行小所有制。空想社会主义者们则不同,他们要在现实社会里也完全的、彻底的消灭“私有制”。

事实上,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至古以来就有着对美好社会和生活的向往和崇景的思潮。在中国有孔子的“大同社会”,老子的“小国寡民社会”等等;在西方有柏拉图的“理想国”、莫尔的“乌托邦”等等。近现代的社会主义运动,只不过是这种思潮伴随着西方在近代的复兴,所引发的各种激进思想、激进运动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最彻底的发展。只是,它既然诞生在近代西方的土壤里,自然有着其特有的形态——社会主义。

在启蒙运动稍后,欧文接受了启蒙学者反对私有制的极端思想,并在他所领导的新拉纳克棉纺厂做社会主义的实验。欧文及欧文的追随者是在1827年被称之为社会主义的。但是欧文毕竟只是一个实践家——他通过实践的方式实验着社会主义,而不是通过理论。建立社会主义理论的任务则交给了马克思。

马克思是社会主义的集大成者,他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并用它武装了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因此,他将他的社会主义学说称之为“科学社会主义”——即有理论根据的社会主义,而不象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只是“空想”、而没有理论根据。当然,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只是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中的一支——但也是长的最大的一支。

何谓历史唯物主义呢?所谓历史唯物主义,就是应用经济基础(物质因素)决定上层建筑(表现为精神因素)的观念,来分析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轨迹的理论。马克思认为,“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的交换(经济基础)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在每一个历史地出现的社会中,产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随的社会之划分为阶级或等级,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怎样交换产品来决定的。所以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精神因素)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物质因素)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精神因素)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物质因素)中去寻找。”

在历史唯物主义学说中,马克思又用黑格尔的辩证法武装了他的历史唯物主义。他将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看作是一种辩证的发展过程,即由经济基础的两种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对立、斗争所引发的经济基础的变动,带动着上层建筑随之变动,从而推动着整个人类社会按照矛盾的对立统一、量变引起质变、否定之否定三大辩证规律而不断发展、变动。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学说中的唯物主义因素和辩证法因素相结合又构成了他的辩证唯物主义。这是他的唯物主义思想,并不像古代的原子论者和十七、十八世纪的机械论唯物主义者一样,是一个哲学性的唯物主义。而只是经济基础(物质因素)决定上层建筑(精神因素)的经济决定论思想,及物质能动性相结合构成的一种分析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的一种思维方法。

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正是应用他的历史唯物主义,从历史的角度来阐述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必将为社会主义社会所取代的理论。而不是对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所设想的理想社会的模式进行发展和完善,丢掉其空想成份、将它置于现实可行的基础上的学说。因此,马克思的学说从本质上讲更应该是一种历史学说,而不是一种治国安邦的学说——即关于如何治理国家的学说。

历史学说和治国安邦的学说是有本质区别的。历史学说是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轨迹中来阐述某种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或必然性。而治国安邦的学说则不同,它是从分析现有社会所存在的各种弊端入手来寻找解决这些弊端的方法和措施。空想社会主义虽然看到了现有社会所存在的弊端,也在寻找解决这些弊端的方法,但并没有找到真正的、具体的措施。而只是通过幻想在空想未来的理想社会。

马克思的理论只是从历史的角度,用他的历史唯物主义来论述空想社会主义者们所幻想的理想社会的必然实现的一种历史学说。而没有丢掉空想社会主义者思想中的空想成份,把社会主义发展成为一种治国安邦的学说。这是各国的共产主义领袖们——列宁、毛泽东、铁托等,在利用他们的导师的理论夺取了国家的政权却不知道该如何治理他们的国家的根本原因。——毕竟,他们的导师只向他们阐述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却没有教他们如何治理社会主义国家。因此,他们在具体的治理他们的“社会主义”国家时,不知不觉的都回到了他们的传统的“治国模式”。社会主义苏联只不过是沙皇俄国的再现,社会主义中国同样如此。

事实上,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也是片面的。诚然,经济是任何社会的基础,上层建筑必须建立在它的基础之上。但是,马克思一贯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在这里却将它忘记了;马克思也十分推崇辩证法,在这里却也不会应用辩证法。我们在这里可以用他的这两个观点来反驳他的历史唯物主义。

经济因素确实是任何社会的基础,上层建筑必须建立在它之上、必须与它相适应,但是上层建筑却有“主观能动性”,它能积极地、主动地改变它的经济基础,而不是消极地、被动地适应它的经济基础;另外,也正因为经济因素是基本因素、基础因素,所以上层建筑要比它更重要、更高等,这就尤如动物是人类耐以生存的基础,但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人类要比动物更高等、更重要一样。

事实上,社会是一个有机体,它的任何方面都会对它的发展产生影响,因此,分析社会的发展变化应尽量的、全面的考虑到决定它的所有因素,特别是那些更为重要的因素——上层建筑。因此,社会主义即使能够实现,它也不是经济基础消极地、被动地决定的产物,而是上层建筑积极地、主动地争取的结果。启蒙学者所提出的“三权分立”、“民主共和国”等思想,以及马克思本人所提出的“科学社会主义”实际上都是上层建筑积极地、主动地追求美好社会的表现。

现实已表明,马克思的预言是错误的。社会主义并没有按他所预料的那样是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取得胜利,而是在落后的俄国及中国等国得以实现。并且,这些国家所实行的也不是马克思本人所设想的社会主义,而只不过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公有制——生产资料的国有制而已。

社会主义为什么是在落后的俄国和中国等国得以实现,而不是在它的发源地——西方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的呢?我认为,其根本原因是,这些国家都是集权制国家。集权制国家的特点是国家的权力要大于人民的权力,或者说是“国强民弱”的国家,社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袖,而不是人民。在这样的国家里,只要国家的领袖相信共产主义、愿意实行公有制,国家是有足够的能力剥夺他们的人民的私有财产,并将其转化为国家的财产的。而在西方则相反,西方国家具有浓厚的民主意识,人民的权力要大于国家的权力,是“国弱民强”的国家。在这样的国家里,社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民,而不是领袖或国家。但实行公有制则意味着国家要剥夺人民的私有财产,因此是很难得到他们的人民的赞同的,所以社会主义是很难在西方国家实现的。另外,这些国家当时正受到西方文明,这样一种与他们本国的文明存在很大差异的文明的强烈冲击,因此在短期内最适合接受一种既属于西方文明,同时又反对西方文明的思想。社会主义正是这样一种思想。社会主义本身就是伴随着西方的向外扩张而被传到这些非西方国家的。由于社会主义具有强烈地反资本主义情绪,而这种情绪很容易上升为反对整个西方文明——因为在社会主义者看来整个近现代西方文明就是由资本主义创造的,所以非常适合这些国家的口味。再加上这些国家的共产党领袖们的艰苦努力,及充分利用了这一特殊形势,才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得以实现。

这些国家为什么又只实现了公有制,而没有实现马克思本人所设想的社会主义呢?我认为,这不能怪各国的共产党领袖。因为,这些共产党领袖都是非常虔诚的相信他们的导师的理论的,都是真心实意的想实现他们的导师的理论的。而只能怪他们的导师的社会主义理论,没有丢掉空想社会主义者们的社会主义理论中的空想成份,没有把社会主义发展成一种治国安邦的学说。这些空想成份是不可能在现实社会实现的,因而需要各国的共产党领袖在实际治国中与现实结合起来,去创立自己的社会主义。然而问题在于,政治家们需要思想家们为他们提供治国思想。因此,这些共产党领袖都只能从其受到深刻影响的传统中去寻求治理国家的思想,尽管他们本人是不情愿的、无意识的。这也就是,社会主义苏联与其说是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国家,还不如说它更象传统的沙俄帝国;社会主义中国则更象传统的大清帝国的根本原因。但是公有制却不同,公有制只是意味着财产归国家所有,而不是归哪一个人所有,是可以在现实社会中实现的。

现在看来,马克思当时所看到的预示着资本主义正在走向崩溃的各种危机,只不过是资本主义诞生初期的阵痛而已。现今,资本主义反而越来越稳定,这恰恰说明资本主义已经进入了成熟期。

这样,社会主义不就真的成了人类历史上的一场闹剧了吗?马克思用了一大套理论(历史唯物主义)来论证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各国的共产党领袖真心的相信这些理论、想实现这些理论。但是当他们通过艰辛努力终于取得了国家的政权、准备实施他们的导师的理论之时,方才意识到他们的导师的理论只是一种历史学说,缺乏治理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因此,他们只能无意识的从其受到深刻影响的传统中去寻求治国安邦的思想。当他们经历了多次失败之后,他们的继承者终于认识到了这一切之后,又不得不转而向西方国家寻求治理国家的思想。

其实也不是这样,而只是说社会主义要想真的取得成功的话,它就必须丢掉其中的空想成份,发展成为一种解决社会弊端的治国安邦的学说。

当然有人会说,如果社会主义真的成了一种解决社会弊端的治国安邦的学说的话,它很可能会丢掉社会主义的本质,也不会那么美好了。我要说的是,如果治国安邦的学说必须丢掉社会主义的本质的话,我就会反对社会主义,并且也会认为它是不可能实现的。但事实上,我认为我所理解的治国安邦的学说没有丢掉社会主义的本质,因此我认为社会主义是可以实现的,并且也赞同社会主义。至于说社会主义成了治国安邦的学说就不会那么美好了。我则认为这种说法是荒唐的,因为一种解决了所有社会弊端的社会本身就是最美好的。当然,我们不能指望在现实世界中实现那种绝对完美的社会,而只能尽量的努力趋近这个目标。因此,我们也不能指望社会主义成为一种尽善尽美的社会,而只能希望在现实社会中尽量的趋向于完美。

那么,何谓社会主义的本质呢?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的本质可以定为,“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美好社会。”因为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根源是,人们对美好社会的崇景和向往。并且它继承了启蒙学者的激进思想——他们认为社会的不平等和一切罪恶的根源是私有制,只有消灭了私有制、实行公有制,美好社会才能实现。因此,这应该是所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思想必须遵守的共同标准和最核心思想。苏东等社会主义国家虽然实现了公有制,但是并没有消除社会的诸多弊端,并且也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有制,而只不过实现的是生产资料的国有制。因此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社会。

人们通常会用这样的理由来反驳公有制从而反对社会主义:在公有制国家里,企业是属于公家的或国家的,因此企业的管理者和职员都不会为真心为企业效力,反而常常会“以公给私”,为了个人的利益而损害企业的利益。在私有制国家里则不会出现这种现象。因为在私有制国家里企业是属于个人的,既使职员不会自愿的为企业效力,但是企业的所有者一定会为企业效力,从而可以用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来约束职员的行为迫使其也为企业效力。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而企业又是国家的基本单位,它的利益在整体上就是国家的利益。因此,他们认为公有制不利于社会的发展,私有制则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这种观点是经不起辩驳的,因为对国家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常常是那些有几十、几百万人的大企业,在这样的企业里,私人老板是根本不可能监督到每一个人的。对于企业的一般职工来说,企业是属于公家的或哪个私人老板的都一样,反正不属于他们自己的。因此,只要有可能,他们都会“以公给私”的。在这一点上他们与公有制企业并无差异。所以,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有制)企业搞得不好,并不是由于公有制本身造成的。而是因为它们的企业管理制度都是传统的官僚制度的延续,这种官僚制度具有很多的惰性。比如,没有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监督机制等等。

另外,我们知道,在人类史上最大的私有制形态是君主制国家。为君主制辩护的人们也常常用这样的理由:他们认为在君主制国家里,由于整个国家是都属于君主本人的,因此他们当然会为自己的国家尽心尽力。但事实上不是这样。在君主制国家里更多的是那些只知贪图享乐的昏君。因此,并非财产属于自己的,自己就会珍惜,而是和人的素质有关。对于那些素质高的人,他们会把整个国家的利益当作个人的利益。对于那些素质低的人,他们的利益只是自己个人的享乐。我们将私有制形态从国家下降到企业,道理也是这样。

因此,说私有制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公有制有碍于社会的发展是没有道理的。真正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的,其实既不是私有制,也不是公有制,而是那些素质高的人。问题在于,私有制会阻碍素质高的人的成长。因为,实行私有制就意味着一个人不论其素质是高,还是低,都能够理所当然的继承其父母的基业。假如,一个素质高的人出生于那些社会地位低下的家庭,就意味着其先天环境将非常不利于他的成长。相反,一个素质十分低下的人如果出生于名门望族,则意味着他不需要通过任何努力就能够成为名门望族。更严重的是,在私有制国家里,通常会形成许多维护名门望族的利益的制度,这些制度会极大的阻碍那些出生寒微的人的成长,尽管这些人很可能会很有天分。人们之所以提出公有制,其实正是为了解决私有制的这些弊端。这实际上是社会主义得以兴起的根本原因。

事实上,我们可以把发展到如今的人类社会史,看作是一部血缘治国与能力治国相互斗争的历史。在人类社会的初期,血缘关系是比较淡薄的。父母将子女养到一定程度就会抛弃他们,让他们自由成长。因此,当时的情况是那些越强状的、越有能力的人越能在众人之中取得支配地位。因此,当时是遵循达尔文的“强者生存,弱者灭亡”的进化原理的,实行的是“能力治国”。

但是,由于人类初期的自然环境也是较恶劣的,因此当时的人类更需要的是团结起来以集体的力量来对付恶劣的自然环境。而在当时,加强血缘关系是加强人类团结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因为血缘关系反映的是人类繁衍网络的网络关系,是一种能非常自然的形成的基本关系之一,加强血缘关系自然就能加强这个网络的团结,从而加强人类的团结。因此,人类初期也是血缘关系逐渐加强的时期。

人类血缘关系的加强,是通过逐渐确立财产继承权和社会地位的继承权,这两大措施来实现的。也就是说,是通过逐渐确立子女继承父母的财产或社会地位(官职、权力等)的权力的方式加强的。我们可以将国家允许子女继承父母的财产和社会地位,并通过各种法律措施、政治措施等保证其实施的社会称之为血缘治国的社会,并将这些措施统称为“血缘治国”。因此,人类的初期也是血缘治国逐渐战胜能力治国的时期。

血缘治国的加强和实施,使得有才能的、创立了极大基业的人,在其生后自然的将他们的基业转交给他们的子女,而不是转交给和他们同样有才能的。然而问题在于,人的能力并不具有遗传性,它是变异的产物。并不是越有能力的人,其子女也越有能力。因此,当一些能力低下、只知贪图享乐的人继承了他们的有能力的、创立了极大基业的父母的基业之后,由于他们没有能力及素质的低下,不能管理好其父母的基业,因此他们的父母辛辛苦苦创立的基业不可避免的会败落在他们的不孝子孙手里。

与之相反,那些出生寒微、但却颇有能力的人,他们则能够在社会环境有利于其发挥才能的条件下通过艰苦努力逐渐创立起自己的基业。然而,由于他们生活在血缘治国的社会里,通常也会遵循血缘治国的原则,将其基业转交给其子女。这样他们的家族也逃脱不了败落的命运。这实际上是家族和血缘治国的国家兴亡的根本规律。当然,如果社会环境不利于他们发挥才能,他们则只能终生苦其生不逢时、人生不得志,而痛苦的死去。

因此,血缘治国是有一个顶点的,当它达到顶点之后就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毕竟,人类总体上还是必须遵循达尔文的进化规律——“强者生存,弱者灭亡”的。因此,只有那些在血缘治国不能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的时侯,能够迅速转变的国家(家族也是这样)才能更容易的兴起,并对那些没有迅速转变的国家构成压力迫使其也转变过来。这样,能力治国又会逐渐取代血缘治国。

血缘治国的顶点在中国是西周社会,在西方则是梭伦改革前的雅典(后来的中世纪欧洲的浓厚的血缘关系主要是外族入侵带来的,而不是血缘关系的复归)。那时,子女不仅可以理所当然的继承其父母的财产,还可以理所当然的继承其父母的社会地位。但是,在中国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大规模的社会动乱之后,除了帝王将相,一般人都不能直接继承其父母的社会地位了;在西方经历了梭伦改革之后,这种直接继承父母的社会地位的权力也被消除了。尽管父母还是可以对其子女提供很大的间接帮助。但还是普遍的保留了子女继承其父母财产的权力。

如果我们将子女具有直接继承父母的社会地位的权力的制度称之为政治私有制,而将子女具有直接继承父母的财产的权力的制度称之为经济私有制的话,那么,现今的世界普遍所存在的只是经济私有制。

其实,所谓的私有制不是指别的,不是指财产或社会地位归哪一个个人所有,但不能转让给其子女的个人私有制。而是指建立在财产继承权或社会地位继承权基础上的家族私有制。因为,如果财产或社会地位仅归个人所有,而不能转交给其子女的话,这种私有制在其所有者的生命结束的时刻也就结束了,而不可能得到发展壮大。因而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如果从这种角度来看公有制,我们将发现前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有制。因为,这些国家都存在财产继承权。而只不过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国有制吧了。

随着政治私有制的废除,血缘治国也受到了极大削弱。但是,经济私有制还是会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很大的阻碍作用的。因此,只有连经济私有制也消除掉,并在实际治国之中尽量的削弱父母对子女的间接帮助。让每个人都在平等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凭借各自的才能在社会上立足,才会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而废除经济私有制,就只能实行公有制、实行社会主义。因此,社会主义是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但不是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规律),是必然会胜利的。事实上,社会主义的兴起正是这种发展趋势在近代西方的反映。

公有制取代私有制,并不会象马克思所说的必须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内部才能得以实现。因为,私有制早在血缘治国达到顶点之时就已经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只是由于历史惯性的作用——一种在先前历史的某阶段兴起的事物,它不可能在以后的发展中一下子消除的一干而净,而只能一步一步的消除,并且越是那些重要的、根本性的东西其惯性越大——它才维持到现今。消除私有制的可能性,取决于这种惯性的大小,及消除因素的强度及持续的时间和上层建筑的能动作用。

私有制的惯性无疑是很大的,但是由于削弱它的因素(它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也持续了很长时间了——早在中国的西周时期、西方的梭伦改革前期它就存在了,并且那时给了更大的打击——政治私有制比经济私有制更重要。因此,消除私有制在现今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上层建筑的能动作用。当然,由于东方国家是“国强民弱”的国家,西方国家则是“民强国弱”的国家。因此,社会主义在东方要比西方更容易取得成功。这也是社会主义在落后的俄国和中国等国首先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的失败,并不是由于社会主义不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而只是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的失败。因为,正如我们前面说的,社会主义本身就是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以消除血缘关系所残留下来的经济私有制为核心任务的运动。但是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充满了太多的空想成份,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因此,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的失败,实际上是空想主义的失败。当然有人会说,你前面不是说过这些国家实行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吗?这里怎么又将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的失败归于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的失败呢?我认为,正因为如此,所以更增加了马克思的悲剧性——一个思想家的思想悲剧到了根本没有得到真正实行。

由于社会主义的核心思想——公有制思想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因此,尽管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的失败了,我们还是必须去努力实现社会主义。当然有人会说,社会主义已经失败了,我们再到哪里去实现社会主义呢?值得庆幸的是中国的社会主义还保存了,尽管也在私有化,但国有企业毕竟还是国家的命脉。另外,中国现今处于非常特殊的时期,中国至从鸦片战争之后就一直处于中西文化冲突、融合的时期。中国是一个具有伟大文明的国家,其文化自有其内在的优秀成份,是非常有可能和西方文化融合在一起,从而创立出一种比现代西方文化更优越的文化的。再加上社会主义这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思想,因此,现今的中国实际上可以将三种伟大的精神——现代西方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及社会主义融合起来,从而创立一种伟大的新型文明。当这种新型文明创立出来之时,中国也就建立了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让我们为这种新型社会主义的到来而共同努力吧!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心得篇十七

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重中之重,也是我们每个公民的共同责任。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我们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找到适应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最佳途径。通过实践和思考,我深刻体会到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二段: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人民群众始终是推动的主力。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实现人民真正的根本利益。通过倾听人民的声音,了解人民的需求,我们可以更好地制定政策,解决人民的问题,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同时,我们还要加强民主建设,让人民参与更多的决策过程,让人民获得更多的发言权。只有让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真正成为主人,我们才能够实现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在这个过程中,改革创新无疑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首先,我们要敢于破除陈旧的观念和体制,勇于尝试新的模式和方法。其次,我们要推动科技创新,加强科研力量的建设,提高技术水平。再次,我们要加强制度创新,构建良好的法律法规体系,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只有通过不断地改革创新,我们才能够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第四段:加强党的建设是重中之重。

党是领导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我们要加强党的建设,确保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首先,我们要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牢记党的宗旨。同时,我们还要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其次,我们要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健全党的各级组织,确保党的工作能够在各个领域得到有效落实。最后,我们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党内监督,严肃党内纪律,确保党的先进性不受损害。只有通过加强党的建设,我们才能够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第五段:创造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目标。

社会主义事业的最终目标是创造一个和谐社会。我们要通过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提高文化素质等方面努力实现社会的和谐。首先,我们要坚持共同富裕的理念,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正义,消除贫困和不平等现象。其次,我们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全民福利,保障每个公民的基本权益。再次,我们要倡导和谐的社会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公民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最后,我们要加强社会治理能力,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只有通过创造和谐社会,我们才能够最终实现社会主义事业的崇高目标。

总结:

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中,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主体,推动改革创新,加强党的建设,创造和谐社会。只有通过不断努力,我们才能够实现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谋发展。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05812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