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撰写报告,我们可以展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为个人和组织赢得更多机会和信任。在写报告时,需要注意语言简练明了,同时正确使用专业术语。如果您需要更多关于报告写作的资源和技巧,可以参考下面列出的相关书籍和网站。
人才市场情况调查报告篇一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是各国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直接服务于劳动力市场。因此,如何适应劳动力市场,如何被劳动力市场所接受,是各国职业教育研究的重点。然而,不同国家、同一国家不同时期的劳动力市场是不同的,因此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必须与时俱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也必须与时俱进。
本次调查对东莞最大的人才市场的信息进行了调查了解,对近百家制造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进行了调查了解,得出了分析结果。
1.在大环境的影响下,企业对人才的选择更有针对性。
在金融风暴的影响下,东莞大多数企业通过裁员来规避风险,同时在招聘人才方面也更加谨慎。调查显示,超过60%的企业具有集中的、针对性很强的选人条件,对人才的要求更高。导致招聘效果不理想,专业技术人才是很难找到的有针对性的人才。
2.制造企业有更多的阶段性人才选择。
随着东莞的产业转型和金融风暴后许多工厂/企业的迁移或关闭,人才的选择出现了新的变化。在本次调查中,超过50%的制造加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阶段性,尤其是一些外贸工厂对普通人才的需求在假期前的一段时间大幅增加,但到今年年底,对一些中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增加了很多。
3.目前,社会上的大多数人才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在谈及当今社会的人才状况时,很多企业的hr人员都表示:社会上流动的所谓人才还处于底层操作层面,稍高的技术岗位很难满足。而且社会上的流动学生占据主流,由于缺乏实际操作,停留在一些纯粹的理论基础上,更难以满足企业的`技术要求。
4.大多数企业对定向人才的培养感兴趣。
对于企业所需人才的定向培养,绝大多数企业代表都表示了极大的兴趣。根据企业需要培养固定的技术人才,可以更好地满足工厂特殊岗位的人才需求。但很多企业觉得短期内并不适合企业的需求,因为人才要求在短时间内到位,培训需要时间和成本。只有部分大型企业表示愿意接受人才定向培养,前提是自身人才需求规划提前完善,有完整的人才梯队。
5.社会企业对传统职业教育中的人才培养缺乏兴趣。
谈到社会常规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有一半的企业代表表现平平。最大的原因是大多数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工作要求。而且部分毕业生学习内容已经滞后,不符合工厂最新需求。
根据从人才市场获得的信息,结合目前一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相关模式的比较,从专业、师资、内容等方面得出一些结论。
1.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滞后,难以满足社会企业的人才需求。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专业都是多年前设置的,长期以来没有及时更新升级,使得专业落后,与当今社会企业的最新需求错位,直接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与企业的需求错位,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
因此,应加强职业学校与企业的沟通,进一步调和对接双方的需求,使职业学校能够深入了解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方向,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
2.高职院校师资力量单一,与企业需求的契合度不理想。
从了解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都比较单一,基本没有双师型讲师,更多的侧重于理论教学,缺乏实际的技术操作,即使所谓“运营经验”也停留在多年前的经验上,所以缺少符合社会实际需要的讲师。
双师型讲师的培养已成为制约东莞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为此,我们应该加强双方的沟通和交流。比如教师如果可行,可以定期去工厂培训深造,及时了解企业的需求,从而更好的培养社会适用的技能型人才。
3.大多数高职院校更注重商业运作,对社会关注较少。
当今的高职院校在成立之初就以商业利润为目标,因此招生已经成为所有高职院校的重中之重。因此,在专业设置、课程更新、讲师培训等方面的努力相对不足。,所以大多数职业学校在整体人才培养效果上相对不足。
因此,要结合社会企业的需求,激励和引导职业学校从政策导向的角度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讲师素质,提高专业内容,要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及时向讲师收费,给学生实践机会,增强培养人才的社会实用性。
后记: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东莞是中国制造业之都,技术人才是支撑整个制造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因此,要建立完整的技术人才培养机制,促进东莞制造业的顺利发展,任重而道远。
人才市场情况调查报告篇二
当今和未来的国际国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当前,欠发达地区人才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国际上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才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以优厚的条件在全球范围内加紧吸引人才,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发展中国家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争夺人才的重要战场,而且此刻有急剧蔓延到欠发达地区的倾向,这对我们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从国内看,我国加入wto后,人才问题引起各地普遍重视,从欠发达地区看,人才资源个性是高中级人才和专门人才的超多外流,以及现有人才的年龄老化、素质滑坡,已使传统的人才优势逐步丧失,而新的人才优势尚未培育起来,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作为欠发达地区,在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如果不加大力度做好人才的培养、吸引、使用工作,那么,在当今和未来的竞争中,我们就将处处被动挨打,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此,必须要在人才问题上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充分认识人才工作形势的严峻性和紧迫性,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历史职责感和使命感,把人才工作提高到战略高度上来研究和部署。
长期看来,虽然中国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的进程已展开,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我国人才的市场化程度还不够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户籍制度的制约。因为现行的户籍制度,很多毕业的大学生思考到落实户口,很多人不愿意到私营企业里找自己适宜的`工作,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落户仍然受到严格限制,这些都严重地制约了人才的跨地域流动,成为影响人才要素市场的重要因素。
二、人事档案制度改革的滞后。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适应之处主要表此刻:单一的国有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不适应多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并存的新形势;现行的“人档分离,收费管理”的流动人员档案管理办法不贴合建立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的需求;而且传统人事档案的采集利用制度也不贴合“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要求。
三、人事制度改革尚未完全到位。但是由于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辞退、辞职的暂行规定与公务员辞职、辞退的暂行规定的不完善之处,影响了国家机关与事业单位人员的出口,造成了想出去的人出不去,不胜任的人该走却走不了的局面,这些都导致了人才市场供需主体难以完全到位,人才市场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市场供求、价格、竞争机制对人才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四、人才市场管理体制没有完全理顺。就全国范围而言,很多地方还没有建立起人才流动与人才市场活动的执法检查制度,未对人才流动与人才市场活动实行日常即时性的监督管理,人才市场的就业歧视、职业安全、权益保护问题突出,影响了人才市场的健康发展。相关资料得知,我国人才总量每增长1%,拉动经济增长1。28%,20xx年专业技术人才至少缺1746万报告统计分析证明,人才发展与经济发展有着高度的相关性。从年均增长速度方面考察,1978年至20xx年,人才总量的增长速度年均为7。34%,实际经济总量gdp的增长速度年均为9。38%,经济增长对人才总量增长的弹性系数为1。28,即人才总量每增长1%,拉动经济增长1。28%。
个性在假日期间,人才网站的招聘活动却热火朝天。长假正好成为那些准备跳槽者的绝好机会,不仅仅能够事先在网上搜寻好“东家”,还能在网上学习应聘、面试的技巧,既省却了奔波之苦,又能获得许多免费学习的机会。八方人才等人才网站在假期中均安排了不同类型的网上招聘活动。
一、招聘单位和求职人数大幅增加。上周进场招聘单位是948个,进场求职人数达45868人,仅10月8日和9日平均进场人数就在万人以上,招聘单位和进场人数分别比前周增长64·9%和40·2%。
二、招聘岗位超过1·8万。上周到深圳人才大市场投放的招聘位岗位有18169个,比前周增加98·8%,是市场同期投放招聘岗位较多的一周。但招聘岗位需求有所侧重,各岗位需求增加的幅度也不一样。需求量比较大的岗位是计算机技术、电子、通信工程等岗位。
三、高科技和经济类专业受青睐。在众多的招聘专业中最受欢迎的专业是电子专业,占岗位需求的48%,比前一周增加22%。其次是经济管理岗位,此岗位需求量也比较大,占岗位需求的20%。
在人才市场,你也许会听到:“找工作,我痛苦!”的呻吟,但事事兴衰沉浮,喜忧参半。作为我们大学生而言,也是如履薄冰阿,根据自己的亲身社会实践,也结合此刻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是经济形势,我们青年要把丰富的只是武装自己,把自己融入于社会潮流,从而锻炼自己。
为了搞好人才队伍建设,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开发人才资源。主要措施有:
一是制定了用心的人才政策。徐州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要求,先后出台了40多项人才政策,尤其是“九五”以来,分别制定了《徐州市“九五”期间人才工程规划》、《徐州市**—**年人才资源开发规划》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及一系列相关的配套政策,并建立了人才发展资金。各项人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指导和保证了人才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是用心搞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市以来,人事部门共引进各类高层欢和急需人才5000多名,引进国外智力70余项,透过各种形式培养高中等人才4000多名,并开展了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和出国留学工作;近年开展的各类培训达3万人次。
三是加强了人才市场建设。现初步构成了以市县(区)人事部门为主,行业和社会中介机构为辅的人才市场体系。市场的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97年以来,到人才市场求职人数达3。3万人次;入场招聘单位2400家次,有5000多人透过人才市场实现了就业。
四是透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人才分类管理的格局基本构成并正在逐步完善。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已开始运行,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整个人才市场中,大概有一千余人吧。应届的占60%以上,企业以中小型为主,行业医药,保健类需求量较大,职位以销售为主。
上午9:00——11:30算是求职的高峰期,各个摊位面前都有人员的拥挤。11:00以后求职者陆续离开了现场。作为一个观望者,询问了几家公司,多数对现场招聘不满意,反映人杂,层次低,应届毕业生较多。而问求职者呢,则说知名单位太少,公司的规模较小,高不成低不就。缘份就这样的擦肩而过。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超多的求职者找不到工作,而每一个发展中的单位却在渴求人才。我想这就应和校园的教育有关,和社会整体发展有关,和我们这个城市安逸的文化氛围有关,而重要的是个人对自我的认识有关。每个人都在高喊压力大,竞争激烈。可谁又为能够在这激烈的生存斗争中做好了足够的准备,而谁又为此付出了努力。我想能做出这些的就不会再在这个社会上不停的流浪或是停止。
透过这次活动我们积累了经验,获取了各方面比较全面真实的材料,对以后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带给了素材,。可见选人用人机制已开始运行,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这次活动培养了我的工作潜力,提高自身素质,丰富了我的社会经验,充实假期生活。很高兴能有这次社会实践,我能够说自己真真正正学到了社会经验,相信这次社会实践将在我的人生中六下深刻的印象,也将印象我一生的足迹。
人才市场情况调查报告篇三
观察和应聘。
此次招聘会主要是综合性招聘会。参与的企业有服务行业、制药业、金融保险业,教育行业,和一些技术型企业。还设有一个临安专场招聘会。没有房地产行业企业参加。
现场氛围比较不错,60%的岗位前面是有两三个人左右在应聘,这些企业吸引人的地方我调查了下,岗位是行政类,技术类等行业。40%的企业摊位前的应聘人员聊聊无几,这些行业主要集中于一些比较针对性强的工厂特殊岗位,要求工作经验丰富的一些岗位和金融保险行业。金融保险或者其他主要招聘销售客服类岗位的企业为了提高应聘人员关注,企业都有安排人员在摊位前发传单进行游说。
来参加此次招聘会的学历70%左右是应届生,30%有社会工作经验.学历大多是大专以上,但是也有少部分是高中学历,很少一部分是初中学历。
岗位最多的是销售类岗位,我以应聘者的身份去采访了几家销售公司,都是对学历没有太大要求.但是对应变能力,沟通能力都有要求.这几家公司有一家公司是一定要招大专以上的学历,因为他们的客户群体都是年轻人且是小资以上的收入.
销售的方式都有点相同,打电话,和跑业务.渠道销售等等。对比下我们公司的销售优势是不用应酬客户,资源可以从空白就开始做,而且提成点高,做的好的话收入也是非常不错的。
此次人才市场的探访,让我对以后的招聘充满了信心,对公司的行业也充满了信心。
人才市场情况调查报告篇四
市场调查报告是市场调查人员以书面形式,反映市场调查内容及工作过程,并提供调查结论和建议的报告。下面是一份人才市场调查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近期,我部组成专题调研组,对xx年以来全市31家规模以上企业人才队伍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采取个别座谈、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等方法进行。通过多层次、多角度调研,基本掌握了规模企业人才队伍情况,对如何加强全市企业人才工作,为“工业强市”提供人才支撑进行了一些思考。
1、引进人才呈上升趋势,人才总量有所增加。xx年国有企业改制时,全市人才总量一度呈下滑趋势,随着各企业逐步走上正轨,企业人才也稳步上升。截至目前,全市31家规模企业人才总量由xx年底的841人增至908人,增加了67人,人才比达到17%,增长了1.4个百分点。调查表明,发展来势足、效益好的企业引才力度较大,人才总量大幅上升。如中意糖果、鸿鹰祥、金湘猪鬃、鑫源缸套等企业近两年分别引进人才15人、8人、12人、10人,受调查的64名人才中,对单位人才引进情况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68.8%。从引进人才的方式来看,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主要通过在大专院校毕业生中招聘,一般专业技术人才则通过人才市场招聘。如自来水公司从益阳城建学院引进了一名给排水专业的大学生,鸿鹰祥从湘潭大学引进一名外贸英语专业的大学生。
2、人才培养力度加大,培养措施得到增强。问卷表明,一部分企业对人才培养的经费投入明显加大。如湘澧盐矿用于人才培养的年均费用达20万元,金湘猪鬃去年投入15万元加强企业人才的培养,另有7家企业人才培养费用在1万元以上。石化仪还对单位干部职工参加学历教育的费用实行全额报销。人才培养的措施明显增强。问卷表明,各企业培训人才的方式主要有外聘专家授课、企业内部专长员工授课、选派外出进修、播放光碟、订阅专业书籍等。如湘澧盐矿依托机电学院请湖南省干部教育管理学院教授定期给中层以上管理人才上课,金湘猪鬃与长沙集成人才培训公司达成协议,分期分批将全体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才送到长沙进行系统培训,效果比较明显。受调问卷表明,认为企业培训活动开展得较多的占51.6%。
3、人才收入稳步增长,分配机制有所改善。调查表明,目前规模企业的分配标准与人才的市场价位及其工作实绩逐步靠拢,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一些企业在分配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尝试,实行了中高层管理人才年薪制、技术人才岗位工资制,并大幅提高新引进人才的待遇。如湘澧盐矿对去年新引进的大学生实行提前定级,其工资标准按正式职工同等待遇执行。调查数据显示,全市规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年均收入均在1万元以上,其中年薪2.5万元至3万元的有雪丽造纸、石化仪、鑫源缸套、嘉诚气配、湘澧盐矿等5家企业,年薪5万元的有帮乐公司,其收入居全市规模企业之首。
1、企业人才队伍总体水平有待提高。一是人才比例偏小。受经济环境、区位条件、资源配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加之我市企业经营规模偏小,经济效益较差,直接导致全市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生产技能人才的缺乏。据统计,全市规模企业职工总人数7108人,而其中各类企业人才仅有1257人,占比重还不到17%,比全市企业人才比例低7个百分点。二是人才构成失衡。全市企业人才中,初级工498人,中级工332人,高级工6人,其人才梯次构成比为83:55:1,与合理的金字塔型比6:3:1有较大差距。高级技术人才的严重不足,影响了人才队伍的帮扶提升能力与企业的创新发展能力。另外人才的老龄化也应引起足够重视,作为我市三大工业板块之一的汽车制造业技术人才就表现出了年龄老化的趋势,如嘉城汽部所有技术人才均为湖桥返聘人员,虽能满足现在生产需要,但基本没有新产品开发能力。三是人才分布不均。全市规模企业人才行业、岗位分布不均。从岗位分布看,企业人才大多数集中在行政管理、财会、简单手工技术等方面,如雪丽造纸115名企业人才中,有63名在行政管理岗位。从行业分布看,企业人才多集中在汽车制造、盐化工、造纸等行业,其它发展中的企业高新科技人才和信息管理人才严重缺乏。
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尚需改进。一是企业“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理念缺乏。这在一些生产规模较小的私营企业中尤为突出。多数企业管理层没有培养职业经理人及新产品研发带头人的想法和措施,对人才的使用只看眼前,不重长远,能用一时则用一时,不愿花钱培养人才,而且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特别是有竞争力的薪酬激励机制。理念的缺失导致了人才环境的不优。调查中,64%的企业人才认为企业主对人才的重视和关心情况是“一般”,69%的企业人才对自己目前的薪金感觉“一般”或“不满意”。二是企业用人“近亲繁殖”现象普遍。民营企业大多采取的是家族式的'管理和族群式的人才聚集,特别是企业管理层基本是“自己人”,对外聘技术人才也是顾虑重重,不敢放手使用,怕他们跳槽或者自己办公司,成为潜在的竞争对手。这就导致部分企业人才没有归属感而一走了之,长此以往,企业缺乏人才支撑,缺乏发展后劲。三是企业用人存在“急功近利”思想。一些企业虽然也表现出了对某些岗位人才的渴求,但也存在急功近利思想,表现在对人才的“只用不养”或“重用轻养”,只把人才当“蜡烛”,而不是“可充电电池”,不少企业都认为人才就要来即能用,企业可以不承担人才培养和培训义务。如邦乐公司负责人就表示他们的技术人员全部来自汽车改造行业人才队伍比较成熟的株州,基本不用公司培训。对企业培训情况的调查结果也表明,大多数企业虽然也对员工开展比较经常的培训,但多是一些基本的公司章程或操作流程等应知应会教育,少有涉及提升员工综合素质或专业技能的培训,对岗位技能培训采取最为广泛的形式就是“师傅传带式”,少有正式的理论培训班或产品研发班。调查中,54.9%的企业人才认为企业近两年“培训活动开展较多”、60%的企业人才反映企业培训员工的主要方式是“企业内部专长员工授课”、65.5%的企业人才认为企业目前比较注重“一线生产技能培训”。
3、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机制亟待健全。一是企业人才人事管理不规范。有的企业与员工签订的聘用合同不鉴证,不实行人事代理,不为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职称,导致有的专业技术人员连续多年没有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现有职称还是从原来的公有制单位带进去的;大部分企业人才引进后没有人事档案、养老保险、劳动保障,各类应由企业负担的保险都没有;“个体户式”经营与“家庭式”管理对企业人才只有月薪或年薪,没有正常的薪酬激励机制,“干好干坏一个样”等。种种管理上的不规范,导致了本地企业人才引力的缺乏。雪丽造纸年初准备从长沙电力学校引进两个大专生,上午确定的初步意向下午就收到了辞呈。石化仪近两年从机电学院引进的6名大中专生也只留下了2个。二是企业人才市场发育不完善。全市没有形成统一的企业人才市场发展规划,对企业人才市场(如针对本市一些支柱产业)的现状、未来和对策缺乏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在发展方向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思想认识;人才市场管理混乱,操作欠规范,目前还没有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人才市场管理较混乱,出现了无序竞争、主管部门不明确等问题;人才市场中介服务整体水平不高,人才开发服务与人员就业服务混淆在一起,人才市场仅停留在介绍人员就业的“职业介绍”层次上;缺少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资源库,由于人才市场体系不完善,本就数量有限的经营管理人才又难以整合,企业往往只能盲目分散地自寻人才,因此,用一用,看一看,今天用,明天走的情况时有发生。三是企业人才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在原来国有管理模式下,企业人才的管理全由企业负担,包括企业人才的各种后勤保障服务,有人曾笑谈像湘澧盐矿这样的企业,除了“火葬厂”外,其它食堂、学校、医院、市场一应俱全。企业改制后,各种后勤保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逐步走向社会化,企业不再负担职工的“生老病死”,员工与企业间只存在最基本的用工关系。在企业“一步到位”甩开包袱的同时,社会化的服务却未跟进,必然导致企业人才的利益丧失。我们调查的很多规模企业连职工宿舍、食堂等最基本的物质条件都不具备,又怎能谈及引才留才。
津市实行“工业强市”,需要有一支能够为之提供智力支持的人才队伍。而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这一目标能否实现。当前,建设适应津市工业又快又好发展的企业人才队伍,应是各级各部门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做好企业人才工作,关键要提高企业主素质,强化人才强企意识。首先,要加强对企业主的教育培训。要通过党校调训、建立企业主协会开展活动、企业主论坛等方式,帮助他们确立“企业要腾飞,必须靠人才”的理念,走出经济工作是硬指示,人才工作是软指标的误区,提高企业主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的意识。其次,要将引导与提高结合起来,在引导中提高企业主素质。如实行市级领导与企业主结对帮扶、定期走访等制度。要明确规定,凡是今后市级领导外出从事与经济工作相关的参观考察、招商引资时,要带领企业主一道外出,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在感受中更新观念,提高素质。第三,要将工商联纳入到人才工作职能部门中来,充分发挥其团结、帮助、引导、教育作用。
一方面,要鼓励企业引进人才。实行人才引进零门槛制度,凡是企业引进的人才,在落户、子女入学等方面一律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同等待遇。设立“人才突出贡献奖”和“企业引进人才奖”,由政府拿出一定的资金建立人才引进和奖励基金,对年度内引进人才最多,且人才签署劳动合同年限在2年以上的企业,由政府给予该企业5千至1万元的专项奖励。另一方面,要协助企业招贤纳才。要充分发挥人才交流中心的中介作用,采取组团参加各类人才招聘会,政府网页、党建网、电视台代为发布招聘信息等措施,帮助企业引进各类人才。此外,要更新人才引进的思维,实行企业顾问制度,与一些高校、研究院所的专家教授长期挂钩联系,聘请他们担任企业的技术顾问,或建立产品研发中心。采取每月发一定数额的报酬,平时不到企业上班,只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技术攻关或遇到难题的关键时刻请他们来解决问题。实行借“智”生“才”,让相关专家来企业进行阶段性的强化培训,手把手地帮、教、带,让企业员工学会学精关键技术,从而培育出本企业既熟练掌握关键技术又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
一是同等规格培训育人才。要实行企业人才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各种培训上享受同等待遇,要将企业人才培训纳入到市委党校主体班培训规划,每年至少举办2期。同时,通过培训,及时了解企业人才需求状况和通报省市有关人才培训信息,引导企业不定期的安排人才外出培训。二是拓展党建功能育人才。大力寻求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人才工作的链接点,在企业中广泛开展以“把共产党员培养成企业人才、把企业人才培养成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的“双培”工程。同时,实行企业人才工作联络员制度,由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或联络员兼任企业人才工作的联络员,这样既可以强化企业人才工作力度,又可以节约人力资源。三是制定规划育人才。劳动、人事部门要分别根据企业人才特点制定人才培养工作规划,适时进行培养,并帮助人才与省相关院校专业的教授之间牵线搭桥,建立联系,促进成长。
行企业高层次人才市管制度,对企业主和企业高层次优秀人才由市委组织部、人事局和用人单位共同管理,帮助解决他们的生活、工作、政治待遇问题对在全市经济发展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可聘为市委、政府经济顾问,推荐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人才市场情况调查报告篇五
一是制定了积极的人才政策。徐州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要求,先后出台了40多项人才政策,尤其是“九五”以来,分别制定了《徐州市“九五”期间人才工程规划》、《徐州市**-**年人才资源开发规划》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及一系列相关的配套政策,并建立了人才发展资金。各项人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指导和保证了人才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是积极搞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市以来,人事部门共引进各类高层欢和急需人才5000多名,引进国外智力70余项,通过各种形式培养高中等人才4000多名,并开展了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和出国留学工作;近年开展的各类培训达3万人次。
三是加强了人才市场建设。现初步形成了以市县(区)人事部门为主,行业和社会中介机构为辅的人才市场体系。市场的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97年以来,到人才市场求职人数达3.3万人次;入场招聘单位2400家次,有5000多人通过人才市场实现了就业。
四是通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人才分类管理的格局基本形成并正在逐步完善。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已开始运行,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整个人才市场中,大概有一千余人吧。应届的占60%以上,企业以中小型为主,行业医药,保健类需求量较大,职位以销售为主。上午9:00——11:30算是求职的高峰期,各个摊位面前都有人员的拥挤。11:00以后求职者陆续离开了现场。作为一个观望者,询问了几家公司,多数对现场招聘不满意,反映人杂,层次低,应届毕业生较多。而问求职者呢,则说知名单位太少,公司的规模较小,高不成低不就。缘份就这样的擦肩而过。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大量的求职者找不到工作,而每一个发展中的单位却在渴求人才。我想这应该和学校的教育有关,和社会整体发展有关,和我们这个城市安逸的文化氛围有关,而重要的是个人对自我的认识有关。每个人都在高喊压力大,竞争激烈。可谁又为能够在这激烈的生存斗争中做好了足够的准备,而谁又为此付出了努力。我想能做出这些的就不会再在这个社会上不停的流浪或是停止。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积累了经验,获取了各方面比较全面真实的材料,对以后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提供了素材,。可见选人用人机制已开始运行,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这次活动培养了我的工作能力,提高自身素质,丰富了我的社会经验,充实假期生活。很高兴能有这次社会实践,我可以说自己真真正正学到了社会经验,相信这次社会实践将在我的人生中六下深刻的印象,也将印象我一生的足迹。
近期,我部组成专题调研组,对xx年以来全市31家规模以上企业人才队伍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采取个别座谈、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等方法进行。通过多层次、多角度调研,基本掌握了规模企业人才队伍情况,对如何加强全市企业人才工作,为“工业强市”提供人才支撑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人才现状。
1、引进人才呈上升趋势,人才总量有所增加。xx年国有企业改制时,全市人才总量一度呈下滑趋势,随着各企业逐步走上正轨,企业人才也稳步上升。截至目前,全市31家规模企业人才总量由xx年底的841人增至908人,增加了67人,人才比达到17%,增长了1.4个百分点。调查表明,发展来势足、效益好的企业引才力度较大,人才总量大幅上升。如中意糖果、鸿鹰祥、金湘猪鬃、鑫源缸套等企业近两年分别引进人才15人、8人、12人、10人,受调查的64名人才中,对单位人才引进情况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68.8%。从引进人才的方式来看,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主要通过在大专院校毕业生中招聘,一般专业技术人才则通过人才市场招聘。如自来水公司从益阳城建学院引进了一名给排水专业的大学生,鸿鹰祥从湘潭大学引进一名外贸英语专业的大学生。
2、人才培养力度加大,培养措施得到增强。问卷表明,一部分企业对人才培养的经费投入明显加大。如湘澧盐矿用于人才培养的年均费用达20万元,金湘猪鬃去年投入15万元加强企业人才的培养,另有7家企业人才培养费用在1万元以上。石化仪还对单位干部职工参加学历教育的费用实行全额报销。人才培养的措施明显增强。问卷表明,各企业培训人才的方式主要有外聘专家授课、企业内部专长员工授课、选派外出进修、播放光碟、订阅专业书籍等。如湘澧盐矿依托机电学院请湖南省干部教育管理学院教授定期给中层以上管理人才上课,金湘猪鬃与长沙集成人才培训公司达成协议,分期分批将全体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才送到长沙进行系统培训,效果比较明显。受调问卷表明,认为企业培训活动开展得较多的占51.6%。
3、人才收入稳步增长,分配机制有所改善。调查表明,目前规模企业的分配标准与人才的市场价位及其工作实绩逐步靠拢,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一些企业在分配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尝试,实行了中高层管理人才年薪制、技术人才岗位工资制,并大幅提高新引进人才的待遇。如湘澧盐矿对去年新引进的大学生实行提前定级,其工资标准按正式职工同等待遇执行。调查数据显示,全市规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年均收入均在1万元以上,其中年薪2.5万元至3万元的有雪丽造纸、石化仪、鑫源缸套、嘉诚气配、湘澧盐矿等5家企业,年薪5万元的有帮乐公司,其收入居全市规模企业之首。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企业人才队伍总体水平有待提高。一是人才比例偏小。受经济环境、区位条件、资源配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加之我市企业经营规模偏小,经济效益较差,直接导致全市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生产技能人才的缺乏。据统计,全市规模企业职工总人数7108人,而其中各类企业人才仅有1257人,占比重还不到17%,比全常德市企业人才比例低7个百分点。二是人才构成失衡。全市企业人才中,初级工498人,中级工332人,高级工6人,其人才梯次构成比为83:55:1,与合理的金字塔型比6:3:1有较大差距。高级技术人才的严重不足,影响了人才队伍的帮扶提升能力与企业的创新发展能力。另外人才的老龄化也应引起足够重视,作为我市三大工业板块之一的汽车制造业技术人才就表现出了年龄老化的趋势,如嘉城汽部所有技术人才均为湖桥返聘人员,虽能满足现在生产需要,但基本没有新产品开发能力。三是人才分布不均。全市规模企业人才行业、岗位分布不均。从岗位分布看,企业人才大多数集中在行政管理、财会、简单手工技术等方面,如雪丽造纸115名企业人才中,有63名在行政管理岗位。从行业分布看,企业人才多集中在汽车制造、盐化工、造纸等行业,其它发展中的企业高新科技人才和信息管理人才严重缺乏。
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尚需改进。一是企业“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理念缺乏。这在一些生产规模较小的私营企业中尤为突出。多数企业管理层没有培养职业经理人及新产品研发带头人的想法和措施,对人才的使用只看眼前,不重长远,能用一时则用一时,不愿花钱培养人才,而且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特别是有竞争力的薪酬激励机制。理念的缺失导致了人才环境的不优。调查中,64%的企业人才认为企业主对人才的重视和关心情况是“一般”,69%的企业人才对自己目前的薪金感觉“一般”或“不满意”。二是企业用人“近亲繁殖”现象普遍。民营企业大多采取的是家族式的管理和族群式的人才聚集,特别是企业管理层基本是“自己人”,对外聘技术人才也是顾虑重重,不敢放手使用,怕他们跳槽或者自己办公司,成为潜在的竞争对手。这就导致部分企业人才没有归属感而一走了之,长此以往,企业缺乏人才支撑,缺乏发展后劲。三是企业用人存在“急功近利”思想。一些企业虽然也表现出了对某些岗位人才的渴求,但也存在急功近利思想,表现在对人才的“只用不养”或“重用轻养”,只把人才当“蜡烛”,而不是“可充电电池”,不少企业都认为人才就要来即能用,企业可以不承担人才培养和培训义务。如邦乐公司负责人就表示他们的技术人员全部来自汽车改造行业人才队伍比较成熟的株州,基本不用公司培训。对企业培训情况的调查结果也表明,大多数企业虽然也对员工开展比较经常的培训,但多是一些基本的公司章程或操作流程等应知应会教育,少有涉及提升员工综合素质或专业技能的培训,对岗位技能培训采取最为广泛的形式就是“师傅传带式”,少有正式的理论培训班或产品研发班。调查中,54.9%的企业人才认为企业近两年“培训活动开展较多”、60%的企业人才反映企业培训员工的主要方式是“企业内部专长员工授课”、65.5%的企业人才认为企业目前比较注重“一线生产技能培训”。
3、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机制亟待健全。一是企业人才人事管理不规范。有的企业与员工签订的聘用合同不鉴证,不实行人事代理,不为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职称,导致有的专业技术人员连续多年没有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现有职称还是从原来的公有制单位带进去的;大部分企业人才引进后没有人事档案、养老保险、劳动保障,各类应由企业负担的保险都没有;“个体户式”经营与“家庭式”管理对企业人才只有月薪或年薪,没有正常的薪酬激励机制,“干好干坏一个样”等。种种管理上的不规范,导致了本地企业人才引力的缺乏。雪丽造纸年初准备从长沙电力学校引进两个大专生,上午确定的初步意向下午就收到了辞呈。石化仪近两年从机电学院引进的6名大中专生也只留下了2个。二是企业人才市场发育不完善。全市没有形成统一的企业人才市场发展规划,对企业人才市场(如针对本市一些支柱产业)的现状、未来和对策缺乏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在发展方向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思想认识;人才市场管理混乱,操作欠规范,目前还没有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人才市场管理较混乱,出现了无序竞争、主管部门不明确等问题;人才市场中介服务整体水平不高,人才开发服务与人员就业服务混淆在一起,人才市场仅停留在介绍人员就业的“职业介绍”层次上;缺少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资源库,由于人才市场体系不完善,本就数量有限的经营管理人才又难以整合,企业往往只能盲目分散地自寻人才,因此,用一用,看一看,今天用,明天走的情况时有发生。三是企业人才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在原来国有管理模式下,企业人才的管理全由企业负担,包括企业人才的各种后勤保障服务,有人曾笑谈像湘澧盐矿这样的企业,除了“火葬厂”外,其它食堂、学校、医院、市场一应俱全。企业改制后,各种后勤保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逐步走向社会化,企业不再负担职工的“生老病死”,员工与企业间只存在最基本的用工关系。在企业“一步到位”甩开包袱的同时,社会化的服务却未跟进,必然导致企业人才的利益丧失。我们调查的很多规模企业连职工宿舍、食堂等最基本的物质条件都不具备,又怎能谈及引才留才。
三、对策及建议。
津市实行“工业强市”,需要有一支能够为之提供智力支持的人才队伍。而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这一目标能否实现。当前,建设适应津市工业又快又好发展的企业人才队伍,应是各级各部门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1、大力强化企业主人才意识。
做好企业人才工作,关键要提高企业主素质,强化人才强企意识。首先,要加强对企业主的教育培训。要通过党校调训、建立企业主协会开展活动、企业主论坛等方式,帮助他们确立“企业要腾飞,必须靠人才”的理念,走出经济工作是硬指示,人才工作是软指标的误区,提高企业主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的意识。其次,要将引导与提高结合起来,在引导中提高企业主素质。如实行市级领导与企业主结对帮扶、定期走访等制度。要明确规定,凡是今后市级领导外出从事与经济工作相关的参观考察、招商引资时,要带领企业主一道外出,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在感受中更新观念,提高素质。第三,要将工商联纳入到人才工作职能部门中来,充分发挥其团结、帮助、引导、教育作用。
2、大力推动企业引进人才。
一方面,要鼓励企业引进人才。实行人才引进零门槛制度,凡是企业引进的人才,在落户、子女入学等方面一律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同等待遇。设立“人才突出贡献奖”和“企业引进人才奖”,由政府拿出一定的资金建立人才引进和奖励基金,对年度内引进人才最多,且人才签署劳动合同年限在2年以上的企业,由政府给予该企业5千至1万元的专项奖励。另一方面,要协助企业招贤纳才。要充分发挥人才交流中心的中介作用,采取组团参加各类人才招聘会,政府网页、党建网、电视台代为发布招聘信息等措施,帮助企业引进各类人才。此外,要更新人才引进的思维,实行企业顾问制度,与一些高校、研究院所的专家教授长期挂钩联系,聘请他们担任企业的技术顾问,或建立产品研发中心。采取每月发一定数额的报酬,平时不到企业上班,只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技术攻关或遇到难题的关键时刻请他们来解决问题。实行借“智”生“才”,让相关专家来企业进行阶段性的强化培训,手把手地帮、教、带,让企业员工学会学精关键技术,从而培育出本企业既熟练掌握关键技术又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
3、创新人才培育管理措施。
一是同等规格培训育人才。要实行企业人才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各种培训上享受同等待遇,要将企业人才培训纳入到市委党校主体班培训规划,每年至少举办2期。同时,通过培训,及时了解企业人才需求状况和通报省市有关人才培训信息,引导企业不定期的安排人才外出培训。二是拓展党建功能育人才。大力寻求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人才工作的链接点,在企业中广泛开展以“把共产党员培养成企业人才、把企业人才培养成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的“双培”工程。同时,实行企业人才工作联络员制度,由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或联络员兼任企业人才工作的联络员,这样既可以强化企业人才工作力度,又可以节约人力资源。三是制定规划育人才。劳动、人事部门要分别根据企业人才特点制定人才培养工作规划,适时进行培养,并帮助人才与省相关院校专业的教授之间牵线搭桥,建立联系,促进成长。
4、大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行企业高层次人才市管制度,对企业主和企业高层次优秀人才由市委组织部、人事局和用人单位共同管理,帮助解决他们的生活、工作、政治待遇问题。对在全市经济发展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可聘为市委、政府经济顾问,推荐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人才市场情况调查报告篇六
当今和未来的国际国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当前,欠发达地区人才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国际上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才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以优厚的条件在全球范围内加紧吸引人才,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发展中国家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争夺人才的重要战场,而且现在有急剧蔓延到欠发达地区的倾向,这对我们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从国内看,我国加入wto后,人才问题引起各地普遍重视,从欠发达地区看,人才资源特别是高中级人才和专门人才的大量外流,以及现有人才的年龄老化、素质滑坡,已使传统的人才优势逐步丧失,而新的人才优势尚未培育起来,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作为欠发达地区,在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如果不加大力度做好人才的培养、吸引、使用工作,那么,在当今和未来的竞争中,我们就将处处被动挨打,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此,一定要在人才问题上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充分认识人才工作形势的严峻性和紧迫性,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人才工作提高到战略高度上来研究和部署。
长期看来,虽然中国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的进程已展开,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我国人才的市场化程度还不够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户籍。
制度。
的制约。因为现行的户籍制度,很多毕业的大学生考虑到落实户口,很多人不愿意到私营企业里找自己合适的工作,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落户仍然受到严格限制,这些都严重地制约了人才的跨地域流动,成为影响人才要素市场的重要因素。
二、人事档案制度改革的滞后。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适应之处主要表现在:单一的国有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不适应多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并存的新形势;现行的“人档分离,收费管理”的流动人员档案管理。
办法。
不符合建立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的需求;而且传统人事档案的采集利用制度也不符合“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要求。
三、人事制度改革尚未完全到位。但是由于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辞退、辞职的暂行。
规定。
与公务员辞职、辞退的暂行规定的不完善之处,影响了国家机关与事业单位人员的出口,造成了想出去的人出不去,不胜任的人该走却走不了的局面,这些都导致了人才市场供需主体难以完全到位,人才市场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市场供求、价格、竞争机制对人才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报告。
统计分析表明,人才发展与经济发展有着高度的相关性。从年均增长速度方面考察,1978年至2003年,人才总量的增长速度年均为7.34%,实际经济总量gdp的增长速度年均为9.38%,经济增长对人才总量增长的弹性系数为1.28,即人才总量每增长1%,拉动经济增长1.28%。
技巧。
既省却了奔波之苦又能获得许多免费学习的机会。八方人才等人才网站在假期中均安排了不同类型的网上招聘活动。
一、招聘单位和求职人数大幅增加。上周进场招聘单位是948个,进场求职人数达45868人,仅10月8日和9日平均进场人数就在万人以上,招聘单位和进场人数分别比前周增长64·9%和40·2%。
二、招聘岗位超过1·8万。上周到深圳人才大市场投放的招聘位岗位有18169个,比前周增加98·8%,是市场同期投放招聘岗位较多的一周。但招聘岗位需求有所侧重,各岗位需求增加的幅度也不一样。需求量比较大的岗位是计算机技术、电子、通信工程等岗位。
三、高科技和经济类专业受青睐。在众多的招聘专业中最受欢迎的专业是电子专业,占岗位需求的48%,比前一周增加22%。其次是经济管理岗位,此岗位需求量也比较大,占岗位需求的20%。
在人才市场,你也许会听到:“找工作,我痛苦!”的呻吟,但事事兴衰沉浮,喜忧参半。作为我们大学生而言,也是如履薄冰啊,根据自己的亲身社会实践,也结合现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是经济形势,我们青年要把丰富的只是武装自己,把自己融入于社会潮流,从而锻炼自己。
为了搞好人才队伍建设,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开发人才资源。主要措施有:
一是制定了积极的人才政策。徐州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要求,先后出台了40多项人才政策,尤其是“九五”以来,分别制定了《徐州市“九五”期间人才工程规划》、《徐州市1996-2010年人才资源开发规划》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工作的若干。
意见。
》等指导性文件及一系列相关的配套政策,并建立了人才发展资金。各项人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指导和保证了人才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是积极搞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市以来,人事部门共引进各类高层欢和急需人才5000多名,引进国外智力70余项,通过各种形式培养高中等人才4000多名,并开展了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和出国留学工作;近年开展的各类培训达3万人次。
三是加强了人才市场建设。现初步形成了以市县(区)人事部门为主,行业和社会中介机构为辅的人才市场体系.市场的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97年以来,到人才市场求职人数达3.3万人次;入场招聘单位2400家次,有5000多人通过人才市场实现了就业。
四是通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人才分类管理的格局基本形成并正在逐步完善。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已开始运行,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整个人才市场中,大概有一千余人吧。应届的占60%以上,企业以中小型为主,行业医药,保健类需求量较大,职位以销售为主。上午9:00——11:30算是求职的高峰期,各个摊位面前都有人员的拥挤。11:00以后求职者陆续离开了现场。作为一个观望者,询问了几家公司,多数对现场招聘不满意,反映人杂,层次低,应届毕业生较多。而问求职者呢,则说知名单位太少,公司的规模较小,高不成低不就。缘份就这样的擦肩而过。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大量的求职者找不到工作,而每一个发展中的单位却在渴求人才。我想这应该和学校的教育有关,和社会整体发展有关,和我们这个城市安逸的文化氛围有关,而重要的是个人对自我的认识有关。每个人都在高喊压力大,竞争激烈。可谁又为能够在这激烈的生存斗争中做好了足够的准备,而谁又为此付出了努力。我想能做出这些的就不会再在这个社会上不停的流浪或是停止。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积累了经验,获取了各方面比较全面真实的材料,对以后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提供了素材,.可见选人用人机制已开始运行,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这次活动培养了我的工作能力,提高自身素质,丰富了我的社会经验,充实假期生活。很高兴能有这次社会实践,我可以说自己真真正正学到了社会经验,相信这次社会实践将在我的人生中六下深刻的印象,也将印象我一生的足迹。
人才市场情况调查报告篇七
津市实行“工业强市”,需要有一支能够为之提供智力支持的人才队伍。而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这一目标能否实现。当前,建设适应津市工业又快又好发展的企业人才队伍,应是各级各部门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人才市场情况调查报告篇八
从整体来说:服装行业凭借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强大的产业配套优势,在纺织服装业中傲视群雄。随着进口配额的取消,服装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因此我们需加强以下几方面的重点工作:巩固现有市场,维护出口秩序;共享潜在市场;创新的市场;实行标准化战略。出口企业更应做好后配额时代的应对良方:首先是积极推进企业改制,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创新能力;二是积极开展实业化建设,促进贸易向上下游的延伸,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益;三是积极实施品牌战略,逐步开发自有品牌;四是积极走出去、请进来,主动吸收消化国外的先进生产工艺和管理经验,加快人才队伍建设等。通过中国专业服装项目市场调查报告生产企业及投资机构将充分了解产品市场、原材料供应、销售方式、有效客户和潜在客户提供了详实信息,为研究竞争对手的市场定位,产品特征、产品定价、营销模式、销售网络和企业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20xx整个系列主要为单一色调,当中黑和白代表了双重特色,如硬和软、历史和现代,也代表了品牌的风格。
1、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2、调查时间:20xx年12月25日。
3、调查地点:技术学院。
4、调查目的。
(1)、以学生为对象,了解他们在服装方面的购买动机、过程和事实。(2)、了解他们的媒体接触情况及习惯,了解本产品广告的媒体选择与广告形式的效果。(3)、分析目标市场中的销售良机与潜在性。
5、调查的范围和内容。
(1)、了解学生经常购买的服装品牌。(2)、了解学生购买频率。(3)、了解学生对品牌的认知情况。(4)、了解学生的消费价格段。(5)、对本产品品牌的认知。(6)、了解本产品的包装及卖场有无影响消费者购买。
6、调查份数:100份。
二、正文:
1.对象的基本情况。
消费结构逐渐升级。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对服装的需求已不再停留在穿衣取热的阶段,而开始注意工作、生活和社交的需求,因此,选择更能表现经济实力和自身品味的产品成为更多消费者的追求。信息交流速度的快捷,使品牌服饰的追随者与流行时尚需求步调接近。服装消费市场正沿着:需求消费-时尚消费-个性消费,这样一个由低到高的品牌消费需求轨迹进行着变革。虽然在现阶段内因地区经济的差异、个人收入的差异以及城市间文化的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服装消费市场整体不均衡的现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距将会逐渐缩短。
2.调查对象的需求情况。
a.现代人在服装类型的选择上,更追求服装的舒适度,并非只注重潮流。其中有63.04的男性和65.59的女性都偏好运动休闲型,而追求流行时尚型服装的男、女性分别只占16.3和21.51。
b.以款式为购买服装的首选因素的男、女性各占33.59%和43.12%。质量因素以29.58位列其次,而品牌因素则以7.5居于最后。因此厂商应在款式的设计上注意新奇,以迎合现代人着衣的不同品位与风格。
c.价格是购买服装的又一重要影响因素。有超过半数的购买者只愿接受100元左右的服装价位。
d.就购买服装的场所而言,58.06%的女性和47.37%的男性选择在专卖店购买。
e.调查显示,人们普遍认为,服装批发市场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产品档次不全、产品质量不高、卫生条件差等。这些问题都是服装市场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也表明,采购者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他们希望在一个产品档次全、产品质量高、金融设施健全、环境舒适的服装批发市场采购服装。
要了解当前服装市场的全貌,提供先进的市场发展经验和理念,让市场之间相互了解、学习先进的发展模式,从而逐渐改变、淘汰落后的营销与管理方式。并且在实现指导市场发展、控制过度开发、为行业和企业提供商业决策参考、促入国际国内贸易平台交流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随着消费者消费能力的增加,在其进行服饰购买时已不再单纯考虑产品的基本功能,在达到一定经济收入的前提下为了满意工作需求、心理需求、生活需求以及社交需之求时,选择购买更能够表现经济实力、自身品味的品牌产品则是必然。伴随着信息交流速度更为快捷,品牌消费的消费群体与流行时尚需求的步伐几乎一致。服装消费市场正沿着:需求消费》时髦消费》时尚消费》个性消费,这样一个由低到高的品牌消费需求轨迹进行着变革。虽然在现阶段内因地区经济的差异、个人收入的差异以及城市间文化的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服装消费市场还存在整体不均衡的表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异量将会快速持平。
青年:该年龄段的消费群体是服装消费的主要群体,是消费群体中购买单件服装价值最高的群体,该群体是消费群体种经济基础最为雄厚的群体,有较强的购买欲望。但该群体大多数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已相对成熟,因此对风格、对时尚有自己的喜好,其中相当部分人已有自己喜好的品牌,对新品牌的接受程度较低,购物理性居多。
中年:该年龄段的消费群体事业有成,服装购买欲望一般,但对服装有一定的高阶需求(即品牌需求)。市场上适合该年龄段的服装品牌较少,往往是有购买欲望时,却找不到适合的服装品牌,特别是满足该年龄段的女性服装品牌严重缺失,市场机会较大。
老年:该年龄段人口购买欲望较低,对服装的需求不是很强。对于该年龄段的服装品牌基本为空缺。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受收渗透水平、地理区域、民族习惯、宗教信仰、文化传统以及社会发展水平等客观条件的影响,并同时与个体的年龄层次、教育程度、审美趣味、消费目的等主观因素密切相关。
三、总体的结论及建议:
年轻人该年龄段的消费群体是服装消费的最主要的群体,是消费群体中服装购买频率最多,总体购买金额较多的群体,其中女性人口略多于男性,与中国总体人口男女比例相反。该群体有很强的购买欲望,时尚,追求流行、个性,敢于尝试新事物,容易接受各种新品牌。该群体中很大一部分容易冲动购物。是目前服装品牌最多,竞争最激烈的细分市场。四、附件:关于服装市场问的卷调查:
为了了解黄州市场服装销售情况,我们特制定如此消费问答题,希望您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与我们入行交流与沟通。谢谢您们的支持与合作!
人才市场情况调查报告篇九
经过对人才市场的调查及分析,当前社会比较需要以下几种人才:
一:是具有设计才能,擅长室内设计、商标设计、广告设计、产品设计等设计人才。他们的设计作品能为企业或公司带来巨大财富。
二:是口头表达潜力强,具有较深的文章功底,学识全面,善于沟通,会使用电脑,具有较强的交际潜力,熟谙人情世故的公关、策划人才。
三:是熟悉掌握进出口贸易知识,善于应诉和答辩,会打官司的法律人才,个性是关于经济纠纷的,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的,经济上产生的纠纷也就会越来越多。
四:是具有外资经验,擅长商贸会话,商业策划和翻译技巧的外语人才,在中国加入wto以后,对于这样的人需求量就大大增加了,因为外资企业也越来越多的进入中国。
五:是具有较强的人才资源管理潜力,能为企业物色和选拔、培训人才的“伯乐”型人才,每个企业只有首先打理好自己的内部,才有更多的精力去发展自己并强壮自己,所以说每个企业都会需要优秀的管理人才。
六:是具有必须的企业管理经验,个性是具有企业危机管理经验的人才。
七:是工作严谨负责,能吃苦耐劳,具有某一项或多项特殊技能的人才。如熟练技工、高级技术人才以及某一行业的工程师等。
八:是具有市场调查、时常预测、市场分析潜力的调研人才。这类人才越来越受民营企业的青睐,未来市场竞争从必须程度上是市场信息的竞争,因此市场调研人才成为民营老板们不可缺少的助手。
而此刻就对于西部地区,大多数城市是发展中城市,这些地区的企业也大多是属于中小型的,科技相对于那些发达城市也就落后一些。所以,就目前而言,西部地区更需要管理方面的人才以及服务性质的人,相对于专业化的人才需求量就少一些。但是随着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对高水平的.人才需求也将逐渐增加。
21世纪的社会,也挺需要创新型人才(即复合型人才)。
复合型人才就是指不仅仅在专业技能方面有突出的经验,还具备较高的相关技能。比如随着it技术完全融入银行、保险、证券之中,那么,通晓金融、it两大领域的金融业人才就是复合型人才,而这类人才将在未来几年内十分抢手。
复合型人才就是多功能人才,其特点是多才多艺,能够在很多领域大显身手。复合型人才包括知识复合、潜力复合、思维复合等多方面。当今社会的重大特征是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这一特征决定每个人都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个人既要拓展知识面又要不断调整心态,变革自己的思维,成为一名“光明思维者”。
网络新闻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首先在知识结构上就应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其次,复合型的人才还体此刻对人文社会科学内各学科的融会贯通。再其次,复合型的人才还体此刻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上。
“21世纪最缺的是什么?人才!”而“21世纪什么最贵?还是人才!”《天下无贼》里的贼头黎叔这样说。贼都是需要有技术,而真正企业所需的人才更是需要有技术有专业知识,才能适应市场发展,经济进步。具有一项专业技能,并在另外领域有特长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市场上最缺乏,而企业又求之若渴的人才类型。市场调查显示,各行业各地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十分强烈,企业偏爱复合型人才,而且“钱景”喜人。
由此可见,复合型人才也挺受青睐的。
人才并不只需要技术,也需要以下几种潜力:
人才市场情况调查报告篇十
20xx年5月20日,我们小组针对物流管理专业的建设状况开展了一系列的调研工作。
调研的目的:进一步了物流行业、企业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变化趋势,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质量反馈,了解兄弟院校在物流管理专业建设过程中教学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善状况,精品专业建设的思路,了解企业与校在互利合作项目、理解学生顶岗实习、教师挂职锻炼的意愿状况。
调研过程:
1)林芳、周兴依靠高中同学关系到了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机电职院、对他校物流专业进行了各方面的调研。
2)喻锺、龚方杰在网上搜索了解企业物流过程及物流从事人员学历、人才需求状况;
3)小组开展问卷调查,了解人才市场动态等。
调研方法:
1)调查小组访谈法。
现关有关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1、国内省内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现状。
经过调研,大部分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及研究方向设置十分相似,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方面也大同小异,缺乏专业培养特色。只有部分院校根据自身特色和资源优势在方向上有所侧重,比如交通运输类院校侧重港口物流、国际物流、物流工程与技术等,理工院校侧重物流工程与技术、物流设施与装备等,文科类和大部分高职院校侧重物流管理、国际外贸物流、流通经营等。学生招生规模不大,一般在校学生每届200人左右。
与其他兄弟院校沟通了解到高职院校中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还处于学科体系状态,各院校都在准备打破学科体系,建立健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但由于受到实训条件的约束,教学做合一难度大,校企合作还处在初级阶段。
物流管理专业虽然成长很快,但都没有建成省级精品专业,仅有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申报过省级精品专业但未能成功。
2、经过网络调查,认识到院校与前二年的培养目标进行比较,岗位群有些变化。
(1)确立物流企业基层管理岗位群。
在物流企业分成运输型、仓储型、综合服务型三种类型的前提下,根据对物流企业调查状况分析,物流企业基层管理岗位群主要分为:
1)仓储物流:货物收发员、理货员、商品配送员;
2)企业物流:采购员、物流规划员、跟单员;
3)物流营销:销售员、客户服务员;
4)运输物流:运输调度员、车辆管理员;
5)国际物流:报关员、报检员、货运代理。
高职物流管理人才今后的努力目标就是《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中所指的中高级管理员,即成为运输型、仓储型、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中的运输组织管理主管人员、仓库主管人员、配送中心主管人员、客户服务主管人员等。
(2)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潜力体系。
透过对物流业就业岗位的调查及对各大高职院校的考察,总结出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人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质(一级潜力:物流管理潜力、计算机操作潜力、英语应用潜力;二级潜力:仓储配送管理潜力、企业物流管理、运输调度管理、物流市场营销、国际物流管理、物流信息管理、英语阅读与书写潜力)。
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潜力体系表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理论与方法以及物流管理专业技能;熟练掌握仓储、运输、配送等物流中心环节的基本知识及相关专业技能,具有在各类企业和机构从事物流经营管理的潜力和技能的应用型中高级技能人才。
3、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各院校在物流管理专业上都存在着一些难度。
一是没有利益共同点,
二是90%企业担心实习人员安全与财产安全问题、80%的企业担心经营泄密。
三是90%以上企业有愿望与职院进行校企合作,但合作项目以“企业内训”“企业流程优化”“企业信息系统开发”为主,愿意理解学生学习的企业期望政府在此问题上有一个优惠政策。
四是企业经营品种越来越多,人才需求增加快的是懂得医药食品物流的人才。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推荐增设物流管理医药食品物流方向,进一步完善物流管理业务人才的培养。并针对此方向设置再开展专项调研。
2、加强课程团队建设,开展项目教学法尝试和开展基于物流业务流程的课程改革。
在专业教师队伍的组合上,专业教师应有经济学、营销学、交通运输和信息科学等专业背景,这种多元化的师资结构搭配比较适合物流管理专业的综合性特征。应组建课程团队,并将教师分期、分批到企业实习,采用免费或低费为企业带给企业所需的咨询、培训服务也能够根据需要聘请一部分在企业工作的有实际经验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适当给予薪水,推荐按学生实训期的长短计发。而随着教学单位日渐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以及现代企业发展的特点,协调好教师到企业实习与教学科研任务在时间上不冲突,是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3、不断改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就应注重学生潜力的培养,强调学生综合性、整体性的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个性是实际应用知识技术的潜力和创新意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各专业课程的特征,精心设计课程教学大纲和具体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淡化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探索多种教学手段,利用案例分析、模拟训练、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组织教学。
4、建立健全校内实训基地,使我院的实训基地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尽快完成整个实训体系实训项目的开发,包括实训教材、实训项目及实训流程,完成同步实训和校内外实训项目的有机结合,防止重复建设,充分利用企业资源。
5、加强高校之间的交流。
高校之间的交流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教学经验上的交流。因为只有透过交流,才能取长补短。
人才市场情况调查报告篇十一
经过对人才市场的调查及分析,当前社会比较需要以下几种人才:
一:是具有设计才能,擅长室内设计、商标设计、广告设计、产品设计等设计人才。他们的设计作品能为企业或公司带来巨大财富。
二:是口头表达能力强,具有较深的文章功底,学识全面,善于沟通,会使用电脑,具有较强的交际能力,熟谙人情世故的公关、策划人才。
三:是熟悉掌握进出口贸易知识,善于应诉和答辩,会打官司的法律人才,特别是关于经济纠纷的,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的,经济上产生的纠纷也就会越来越多。
四:是具有外资经验,擅长商贸会话,商业策划和翻译技巧的外语人才,在中国加入wto以后,对于这样的人需求量就大大增加了,因为外资企业也越来越多的进入中国。
五:是具有较强的人才资源管理能力,能为企业物色和选拔、培训人才的“伯乐”型人才,每个企业只有首先打理好自己的内部,才有更多的精力去发展自己并强壮自己,所以说每个企业都会需要优秀的管理人才。
六:是具有一定的企业管理经验,特别是具有企业危机管理经验的人才。
七:是工作严谨负责,能吃苦耐劳,具有某一项或多项特殊技能的人才。如熟练技工、高级技术人才以及某一行业的工程师等。
八:是具有市场调查、时常预测、市场分析能力的调研人才。这类人才越来越受民营企业的青睐,未来市场竞争从一定程度上是市场信息的竞争,因此市场调研人才成为民营老板们不可缺少的助手。
而现在就对于西部地区,大多数城市是发展中城市,这些地区的企业也大多是属于中小型的,科技相对于那些发达城市也就落后一些。所以,就目前而言,西部地区更需要管理方面的人才以及服务性质的人,相对于专业化的人才需求量就少一些。但是随着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对高水平的人才需求也将逐渐增加。
21世纪的社会,也挺需要创新型人才(即复合型人才)。
复合型人才就是指不仅在专业技能方面有突出的经验,还具备较高的相关技能。比如随着it技术完全融入银行、保险、证券之中,那么,通晓金融、it两大领域的金融业人才就是复合型人才,而这类人才将在未来几年内十分抢手。
复合型人才就是多功能人才,其特点是多才多艺,能够在很多领域大显身手。复合型人才包括知识复合、能力复合、思维复合等多方面。当今社会的重大特征是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这一特征决定每个人都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个人既要拓展知识面又要不断调整心态,变革自己的思维,成为一名“光明思维者”。
网络新闻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首先在知识结构上应该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其次,复合型的人才还体现在对人文社会科学内各学科的融会贯通。再其次,复合型的人才还体现在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上。
“21世纪最缺的是什么?人才!”而“21世纪什么最贵?还是人才!”《天下无贼》里的贼头黎叔这样说。贼都是需要有技术,而真正企业所需的人才更是需要有技术有专业知识,才能适应市场发展,经济进步。具有一项专业技能,并在另外领域有特长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市场上最缺乏,而企业又求之若渴的人才类型。市场调查显示,各行业各地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非常强烈,企业偏爱复合型人才,而且“钱景”喜人。
由此可见,复合型人才也挺受青睐的。
人才并不只需要技术,也需要以下几种能力:
乐观向上者——每个人在一生中总会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与失败,把握挫折与失败给你带来的机会,从挫折与失败中学习,做一个乐观向上的人。
上网调查的时候,看见了以下一篇报导。
天士力集团人力资源总监张良说优秀人才具备七项职业素养。
张良总监表示,企业在选择人才时一般基于两个方面的考核:专业化+职业化。所谓“专业化”是指基本的专业知识和动手的实践能力。而“职业化”是指基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其中,基本的职业素养是所有企业考核人才的重中之重。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如果想得到步入企业的第一张门票,具备以下七项职业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职业素养一:做事先做人。道德品性是一个企业考核人才最为看重的一项,道德操守好的人才即使专业知识上有所欠缺也丝毫不影响他的求职。进入一个企业,一定要分清什么是企业的,什么是个人的,在企业做事,一定要有自己的道德准则,在任何时候道德的底线都不能突破。
职业素养二:心态归零。现在社会处于一个转型期,有很多人暴富,大学期间高额的学费,导致一些大学生在择业时心态非常浮躁,不务实,总是再想下一个要“跳槽”的地方是什么。这样的学生即使学历再高,企业也是不会录用的。而一个优秀的人才心态是平和的,这样才能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在学习中提高自己。
职业素养三:学会倾听。只有会倾听的人才会不断进步。把心打开,学会去听取不同的意见,从不同的人身上学习优点,这样才能使自己更快地成长。
职业素养四:积极主动。做事主动积极,不是被动完成。这样遇到问题,才会想办法去解决,而不是回避。领导一般都会喜欢主观能动性强的职员。
职业素养五:敢负责任。现在的大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遇到事情很少有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这是不可取的。犯错并不可怕,失败是成功之母,敢于在失误面前承担责任的职员,才是企业垂青的对象。
职业素养六:敢于承诺。这一点是考核人才的执行力。每个企业的领导都希望自己的下属的执行力强,这样才能更好地贯彻领导的意图。因此,一名优秀人才就是要敢于把事情承担下来,愿意主动地承担下来,这样才能更快地成长起来。
职业素养七:创新意识。每个企业的高管都希望自己的职员能在自己分配任务的基础上做得更好,这就要求职员具有创新意识。优秀的人才就要做到在管理、技术等方面不墨守成规、不被以往的经验所束缚。
大学生如果具备了以上七项职业素养,再掌握一些基本的职业技能,那么就能很快很顺利地得到进入企业的首张入场券。21世纪最需要的人才除了李开复先生提出的三商(智商、情商、灵商)兼高外,优秀人才还应具备其他四商:高mq(德商)、高aq(逆商)、高mq(心商)和高wq(志商)。
1、德商(moralintelligencequotient,简写成mq),是指一个人的德性水平或道德人格品质。我们常说的“德智体”中是把德放在首位的,品格胜于知识。一个有高德商的人,一定会受到信任和尊敬,自然会有更多成功的机会。现实中的大量事实说明,很多人的失败,不是能力的失败,而是做人的失败、道德的失败。
2、逆商(adversityintelligencequotient,简写成aq),是指面对逆境承受压力的能力,或承受失败和挫折的能力。心理学家认为,在智商(iq)和情商(eq)都跟别人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挫折商对一个人的事业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心商(mentalintelligencequotient,简写成mq),就是维持心理健康,调试心理压力,保持良好心理状况和活力的能力。有的大学生虽然天资聪慧,但是心理不健康,因不堪重压或经不起生命的一次挫折患上心理障碍,最终也难以成就自己的事业。
4、志商(willintelligencequotient,简写成wq),就是意志智商,指一个人的意志品质水平,包括坚韧性、目的性、果断性、自制力等方面。如能为学习和工作具有不怕苦和累的顽强拼搏精神,就是高志商。“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志商对一个人的智慧具有重要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在择业路上不顺利,不是因为没有才干,而是缺乏志向和清晰的发展目标。
可见,重要的不是你自己拥有什么,而是你能给这个社会(具体地说就是你应聘的单位)提供些什么。社会需要的可能你没有,也可能你虽然有,但你无法或不肯提供出来,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再说那些招聘者、用人者。虽然用人的情况千差万别,但至少以下几条是共通的:
一看形象。形象不是指俊男靓女,而是看上去让人觉得可亲可敬,信得过,靠得住。
二看信息整合能力。你跟他说了一堆话,看他能不能立即“领会精神”。
三看口头表达能力。口头表达反映头脑是否逻辑清楚,逻辑清楚的人值得培养。
一切营销,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搞清楚对方的需求点是什么。求职者作为劳动力的“卖方”必须明白,同时,用人单位作为“买方”也是一样。这就是市场经济的规律。
由此看来,现在需要的人才不紧要有专长,也要有个人素质及职业素养。所以说,现在的大学生不仅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也要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人才市场情况调查报告篇十二
当今和未来的国际国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当前,欠发达地区人才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国际上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才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以优厚的条件在全球范围内加紧吸引人才,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发展中国家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争夺人才的重要战场,而且现在有急剧蔓延到欠发达地区的倾向,这对我们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从国内看,我国加入wto后,人才问题引起各地普遍重视,从欠发达地区看,人才资源特别是高中级人才和专门人才的大量外流,以及现有人才的年龄老化、素质滑坡,已使传统的人才优势逐步丧失,而新的人才优势尚未培育起来,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作为欠发达地区,在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如果不加大力度做好人才的培养、吸引、使用工作,那么,在当今和未来的竞争中,我们就将处处被动挨打,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此,一定要在人才问题上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充分认识人才工作形势的严峻性和紧迫性,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人才工作提高到战略高度上来研究和部署。
长期看来,虽然中国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的进程已展开,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我国人才的市场化程度还不够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户籍制度的制约。因为现行的户籍制度,很多毕业的大学生考虑到落实户口,很多人不愿意到私营企业里找自己合适的工作,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落户仍然受到严格限制,这些都严重地制约了人才的跨地域流动,成为影响人才要素市场的重要因素。
二、人事档案制度改革的滞后。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适应之处主要表现在:单一的国有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不适应多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并存的新形势;现行的“人档分离,收费管理”的流动人员档案管理办法不符合建立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的需求;而且传统人事档案的采集利用制度也不符合“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要求。
三、人事制度改革尚未完全到位。但是由于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辞退、辞职的暂行规定与公务员辞职、辞退的暂行规定的不完善之处,影响了国家机关与事业单位人员的出口,造成了想出去的人出不去,不胜任的人该走却走不了的局面,这些都导致了人才市场供需主体难以完全到位,人才市场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市场供求、价格、竞争机制对人才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四、人才市场管理体制没有完全理顺。就全国范围而言,很多地方还没有建立起人才流动与人才市场活动的执法检查制度,未对人才流动与人才市场活动实行日常即时性的监督管理,人才市场的就业歧视、职业安全、权益保护问题突出,影响了人才市场的健康发展。相关内容得知,我国人才总量每增长1%,拉动经济增长1.28%,专业技术人才至少缺1746万报告统计分析表明,人才发展与经济发展有着高度的相关性。从年均增长速度方面考察,1978年至,人才总量的增长速度年均为7.34%,实际经济总量gdp的增长速度年均为9.38%,经济增长对人才总量增长的弹性系数为1.28,即人才总量每增长1%,拉动经济增长1.28%。
特别在假日期间,人才网站的招聘活动却热火朝天。长假正好成为那些准备跳槽者的绝好机会,不仅可以事先在网上搜寻好“东家”,还能在网上学习应聘、面试的技巧,既省却了奔波之苦,又能获得许多免费学习的机会。八方人才等人才网站在假期中均安排了不同类型的网上招聘活动。
一、招聘单位和求职人数大幅增加。上周进场招聘单位是948个,进场求职人数达45868人,仅10月8日和9日平均进场人数就在万人以上,招聘单位和进场人数分别比前周增长64·9%和40·2%。
二、招聘岗位超过1·8万。上周到深圳人才大市场投放的招聘位岗位有18169个,比前周增加98·8%,是市场同期投放招聘岗位较多的一周。但招聘岗位需求有所侧重,各岗位需求增加的幅度也不一样。需求量比较大的岗位是计算机技术、电子、通信工程等岗位。
三、高科技和经济类专业受青睐。在众多的招聘专业中最受欢迎的专业是电子专业,占岗位需求的48%,比前一周增加22%。其次是经济管理岗位,此岗位需求量也比较大,占岗位需求的20%。
在人才市场,你也许会听到:“找工作,我痛苦!”的呻吟,但事事兴衰沉浮,喜忧参半。作为我们大学生而言,也是如履薄冰啊,根据自己的亲身社会实践,也结合现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是经济形势,我们青年要把丰富的只是武装自己,把自己融入于社会潮流,从而锻炼自己。
为了搞好人才队伍建设,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开发人才资源。主要措施有:
一是制定了积极的人才政策。徐州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要求,先后出台了40多项人才政策,尤其是“九五”以来,分别制定了《徐州市“九五”期间人才工程规划》、《徐州市**-**年人才资源开发规划》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及一系列相关的配套政策,并建立了人才发展资金。各项人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指导和保证了人才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是积极搞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市以来,人事部门共引进各类高层欢和急需人才5000多名,引进国外智力70余项,通过各种形式培养高中等人才4000多名,并开展了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和出国留学工作;近年开展的各类培训达3万人次。
三是加强了人才市场建设。现初步形成了以市县(区)人事部门为主,行业和社会中介机构为辅的人才市场体系。市场的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以来,到人才市场求职人数达3.3万人次;入场招聘单位2400家次,有5000多人通过人才市场实现了就业。
四是通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人才分类管理的格局基本形成并正在逐步完善。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已开始运行,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整个人才市场中,大概有一千余人吧。应届的占60%以上,企业以中小型为主,行业医药,保健类需求量较大,职位以销售为主。上午9:00——11:30算是求职的高峰期,各个摊位面前都有人员的拥挤。11:00以后求职者陆续离开了现场。作为一个观望者,询问了几家公司,多数对现场招聘不满意,反映人杂,层次低,应届毕业生较多。而问求职者呢,则说知名单位太少,公司的规模较小,高不成低不就。缘份就这样的擦肩而过。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大量的求职者找不到工作,而每一个发展中的单位却在渴求人才。我想这应该和学校的教育有关,和社会整体发展有关,和我们这个城市安逸的文化氛围有关,而重要的是个人对自我的认识有关。每个人都在高喊压力大,竞争激烈。可谁又为能够在这激烈的生存斗争中做好了足够的准备,而谁又为此付出了努力。我想能做出这些的就不会再在这个社会上不停的流浪或是停止。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积累了经验,获取了各方面比较全面真实的材料,对以后的研究和工作提供了素材,。可见选人用人机制已开始运行,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人才市场情况调查报告篇十三
一是同等规格培训育人才。要实行企业人才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各种培训上享受同等待遇,要将企业人才培训纳入到市委党校主体班培训规划,每年至少举办2期。同时,通过培训,及时了解企业人才需求状况和通报省市有关人才培训信息,引导企业不定期的安排人才外出培训。二是拓展党建功能育人才。大力寻求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人才工作的链接点,在企业中广泛开展以“把共产党员培养成企业人才、把企业人才培养成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的“双培”工程。同时,实行企业人才工作联络员制度,由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或联络员兼任企业人才工作的联络员,这样既可以强化企业人才工作力度,又可以节约人力资源。三是制定规划育人才。劳动、人事部门要分别根据企业人才特点制定人才培养工作规划,适时进行培养,并帮助人才与省相关院校专业的教授之间牵线搭桥,建立联系,促进成长。
人才市场情况调查报告篇十四
大学生如何才能跨好迈出校门的第一步?大学生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就职人?在如今的大学校园中,诸如此类的话题早以引发了大家众多的关注和热忱。大学的学习生活,不但是知识积累的进程,也是大学生社会化的第一站。因此,为了了解和熟习人才市场的现状,有助于毕业以后能更快、更成熟地融进社会当中,特此做出一份人才市场实践报告,以备将来的不时之需。
现今和未来的国际国内竞争,说究竟是人才的竞争。当前,欠发达地区人才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国际上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才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发达国家凭仗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以优厚的条件在全球范围内抓紧吸引人才,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发展中国家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争取人才的重要战场,而且现在有急剧蔓延到欠发达地区的偏向,这对我们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从国内看,我国加进wto后,人才题目引发各地普遍重视,从欠发达地区看,人才资源特别是高中级人才和专门人才的大量外流,和现有人才的年龄老化、素质滑坡,已使传统的人才上风逐渐丧失,而新的人才上风还没有培养起来,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与全国均匀水平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作为欠发达地区,在剧烈的人才争取战中,假如不加大力度做好人才的培养、吸引、使用工作,那末,在现今和未来的竞争中,我们就将处处被动挨打,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此,一定要在人才题目上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充分熟悉人才工作情势的严重性和紧急性,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人才工作进步到战略高度上来研究和部署。
长时间看来,固然中国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的进程已展开,并获得了举世注视的成果,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我国人才的市场化程度还不够高,存在以下几个题目。
一、户籍制度的制约。由于现行的户籍制度,很多毕业的大学生斟酌到落实户口,很多人不愿意到私营企业里找自己适合的工作,特别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落户依然遭到严格限制,这些都严重地制约了人才的跨地域活动,成为影响人才要素市场的重要因素。
二、人事档案制度改革的滞后。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单一的国有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不适应多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并存的新情势;现行的“人档分离,收费管理”的活动职员档案管理办法不符合建立同一开放的人才市场的需求;而且传统人事档案的收集利用制度也不符合“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要求。
三、人事制度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但是由于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员与管理职员的解雇、辞职的暂行规定与公务员辞职、解雇的暂行规定的不完善的地方,影响了国家机关与事业单位职员的出口,造成了想出往的人出不往,不胜任的人该走却走不了的`局面,这些都致使了人才市场供需主体难以完全到位,人才市场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市场供求、价格、竞争机制对人才资源配置的调理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报告统计分析表明,人才发展与经济发展有着高度的相干性。从年均增长速度方面考察,1978年至20,人才总量的增长速度年均为7.34%,实际经济总量gdp的增长速度年均为9.38%,经济增长对人才总量增长的弹性系数为1.28,即人才总量每增长1%,拉动经济增长1.28%。
特别在假日期间,人才网站的招聘活动却如火如荼。长假正好成为那些预备跳槽者的尽好机会,不但可以事前在网上搜索好“东家”,还能在网上学习应聘、口试的技能,既省却了奔走之苦,又能取得很多免费学习的机会。八方人才等人才网站在假期中均安排了不同类型的网上招聘活动。
一、招聘单位和求职人数大幅增加。上周进场招聘单位是948个,进场求职人数达45868人,仅10月8日和9日均匀进场人数就在万人以上,招聘单位和进场人数分别比前周增长64·9%和40·2%。
二、招聘岗位超过1·8万。上周到深圳人才大市场投放的招聘位岗位有18169个,比前周增加98·8%,是市场同期投放招聘岗位较多的一周。但招聘岗位需求有所侧重,各岗位需求增加的幅度也不一样。需求量比较大的岗位是计算机技术、电子、通讯工程等岗位。
三、高科技和经济类专业受青睐。在众多的招聘专业中最受欢迎的专业是电子专业,占岗位需求的48%,比前一周增加22%。其次是经济管理岗位,此岗位需求量也比较大,占岗位需求的20%。
在人才市场,你或许会听到:“找工作,我痛苦!”的呻吟,但事事兴衰沉浮,喜忧参半。作为我们大学生而言,也是如履薄冰啊,根据自己的亲身社会实践,也结合现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是经济情势,我们青年要把丰富的只是武装自己,把自己融进于社会潮流,从而锻炼自己。
为了弄好人才队伍建设,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开发人才资源。主要措施有:
一是制定了积极的人才政策。徐州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要求,前后出台了40多项人才政策,特别是“九五”以来,分别制定了《徐州市“九五”期间人才工程规划》、《徐州市1996-2010年人才资源开发规划》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及一系列相干的配套政策,并建立了人才发展资金。各项人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指导和保证了人才工作的有效展开。
二是积极弄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市以来,人事部分共引进各类高层欢和急需人才5000多名,引进国外智力70余项,通过各种情势培养高中等人才4000多名,并展开了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和出国留学工作;最近几年展开的各类培训达3万人次。
三是加强了人才市场建设。现初步构成了以市县(区)人事部分为主,行业和社会中介机构为辅的人才市场体系.市场的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不断得到完善和进步,97年以来,到人才市场求职人数达3.3万人次;进场招聘单位2400家次,有5000多人通过人才市场实现了就业。
人才市场情况调查报告篇十五
经过对人才市场的调查及分析,当前社会比较需要以下几种人才:
一:是具有设计才能,擅长室内设计、商标设计、广告设计、产品设计等设计人才。他们的设计作品能为企业或公司带来巨大财富。
二:是口头表达潜力强,具有较深的文章功底,学识全面,善于沟通,会使用电脑,具有较强的交际潜力,熟谙人情世故的公关、策划人才。
三:是熟悉掌握进出口贸易知识,善于应诉和答辩,会打官司的法律人才,个性是关于经济纠纷的,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的,经济上产生的纠纷也就会越来越多。
四:是具有外资经验,擅长商贸会话,商业策划和翻译技巧的外语人才,在中国加入wto以后,对于这样的人需求量就大大增加了,因为外资企业也越来越多的进入中国。
五:是具有较强的人才资源管理潜力,能为企业物色和选拔、培训人才的“伯乐”型人才,每个企业只有首先打理好自己的内部,才有更多的精力去发展自己并强壮自己,所以说每个企业都会需要优秀的管理人才。
六:是具有必须的企业管理经验,个性是具有企业危机管理经验的人才。
七:是工作严谨负责,能吃苦耐劳,具有某一项或多项特殊技能的人才。如熟练技工、高级技术人才以及某一行业的工程师等。
八:是具有市场调查、时常预测、市场分析潜力的调研人才。这类人才越来越受民营企业的青睐,未来市场竞争从必须程度上是市场信息的竞争,因此市场调研人才成为民营老板们不可缺少的助手。
而此刻就对于西部地区,大多数城市是发展中城市,这些地区的企业也大多是属于中小型的,科技相对于那些发达城市也就落后一些。所以,就目前而言,西部地区更需要管理方面的人才以及服务性质的人,相对于专业化的人才需求量就少一些。但是随着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对高水平的人才需求也将逐渐增加。
21世纪的社会,也挺需要创新型人才(即复合型人才)。
复合型人才就是指不仅仅在专业技能方面有突出的经验,还具备较高的相关技能。比如随着it技术完全融入银行、保险、证券之中,那么,通晓金融、it两大领域的金融业人才就是复合型人才,而这类人才将在未来几年内十分抢手。
复合型人才就是多功能人才,其特点是多才多艺,能够在很多领域大显身手。复合型人才包括知识复合、潜力复合、思维复合等多方面。当今社会的重大特征是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这一特征决定每个人都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个人既要拓展知识面又要不断调整心态,变革自己的思维,成为一名“光明思维者”。
网络新闻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首先在知识结构上就应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其次,复合型的人才还体此刻对人文社会科学内各学科的融会贯通。再其次,复合型的人才还体此刻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上。
“21世纪最缺的是什么?人才!”而“21世纪什么最贵?还是人才!”《天下无贼》里的贼头黎叔这样说。贼都是需要有技术,而真正企业所需的人才更是需要有技术有专业知识,才能适应市场发展,经济进步。具有一项专业技能,并在另外领域有特长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市场上最缺乏,而企业又求之若渴的人才类型。市场调查显示,各行业各地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十分强烈,企业偏爱复合型人才,而且“钱景”喜人。
由此可见,复合型人才也挺受青睐的。
人才并不只需要技术,也需要以下几种潜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人才市场情况调查报告篇十六
(一)宏观经济形势。
1、企业外部的政治环境:我国社会稳定有序发展,政策对于糖类和茶类消费品一直持支持态度。对于红糖姜茶这种自主创新企业,政策将给与支持。
2、经济与具体市场环境:我国宏观经济形势良好、地区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人均收入与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消费模式转变为社会模式。科教文化水准的提高让广大消费者对于红糖和茶类支出比例提高,对于红糖姜茶这种新型茶饮料持开放包容态度。
3、企业所属产业的发展政策:红糖姜茶的生产属于第二产业,作为糖类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我国的政策对于糖类产品的制造非常重视。
(二)市场的政治、法律背景、文化背景。
1、高效廉洁的司法机关、无歧视性且与国际接轨的法律、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健康开放的社会生活方式、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给红糖姜茶的销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999制药公司以良好的产品形象和口碑屹立于药品市场,与市场的文化背景有无冲突之处。
1、企业的自身目标是进入茶饮料市场,打造时尚的999红糖姜茶品牌。可以借鉴999感冒灵的成功案例。
2、企业的营销与企业的关系。999制药公司拥有良好社会声誉和口碑。
3、顾客对企业和产品的态度及其实际的购买行为。调查发现:年轻学生群体和年轻白领对999红糖姜茶的消费能力比较突出。
4、竞争者的情况:市场上的主流红糖姜茶品牌(嘉木优品、茶人岭、喜乐田园、以美、绿帝)。他们主打古方,呵护女性等噱头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999作为一家制药企业,应该利用“医学专业”特长来推销红糖姜茶。
5.媒体对于999红糖姜茶的报道率比较广,公众认知度比较高。
1、市场规模:999红糖姜茶的市场销售额巨大,因为其使用者是绝大多数女性和一些养生追求者;初步估计市场可能容纳的最大销售额可达5000万;在国内根据抽样的初步统计,消费者数量可达1亿人之多,总的购买量更是可达3亿甚至更多。随着人们对养生方面的重视,红糖姜茶的消费者和购买量不断在上升;未来的市场规模也会不断增加。
2、市场结构:对于姜茶,目前为止相对有名的品牌有姜神堂和洪太,这两个品牌分别占据姜茶市场的40%和30%,明显“姜神堂”作为一个老牌子,专业制作姜茶的厂家在市场上占据了有利地位。而我们的999红糖姜茶,是专门针对广大女性同胞,在姜茶的基础上添加各项具有养生功效的药物,让使用者使用的更加舒心,安心。再次是利用999品牌在市场其他方面的有事进行推广,同样是制药品牌,999红糖姜茶在未来的市场规模上肯定能取得巨大的突破,领跑新一代的姜茶市场。3.市场的构成特性:999红糖姜茶并没有季节性,作为一种养生,调节类的药品,红糖姜茶能随时被消费者所使用,再次是999红糖姜茶,在拥有姜茶可发汗解表,温肺止咳,对流感、伤寒、咳嗽等疗效显著的功效外,还可活血养颜,对于广大女性可以说是一种生活常备药物。
产品分析:
生姜是人们常用的佐食调味佳品。它除了供食用之外,同时用于医疗保健与养生,这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明代大医药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曾赞颂生姜“辛而不荤,去邪避恶,生淡熟食,醋、酱、糟、盐、蜜煎,调和,无不宜之,可蔬可和、可果可药,其利搏矣。”中医学认为,春季人体内的阳气外走,腹中相对偏寒,所以春天适当吃些生姜对人体健康有益。
相关研究发现,生姜含有姜烯,具有保护胃黏膜细胞的作用,而生姜内所含有的生姜醇则对呼吸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对于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等有明显作用。
另外,生姜的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宋内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人体抵御多种细菌的侵害。而红糖性温、味甘、入脾,有益气补血、健脾暖胃、缓中止痛、活血化淤的功效。几乎是女性经期必不可少的。
红糖因没有经过高度精炼,它们几乎保留了蔗汁中的全部成分,除了具备糖的功能外,还含有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如铁、锌、锰、铬等,营养成分比白砂糖要高很多。此外,红糖还能补气补血,是滋补佳品。有关研究表明,用原子荧光光谱仪测定,发现红糖含有十分丰富的微量元素成分,其中有些微量元素具有强烈刺激机体造血的功能。
消费者分析:
1、孕妇产后失血多,体力和能量消耗大,在产后的7~10天中若喝一些红糖姜茶,能补充能量、增加血容量,有利於产后体力的恢复,且对产后子宫的收缩、恢复、恶露的排出以及乳汁分泌等,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女性月经不顺也可以喝红糖姜茶进行调理,红糖姜茶可让身体温暖,增加能量,活络气血,加快血液循环,月经也会排得较为顺畅。
3、经后若感觉精神差,气色不好,也可以在每天中餐前,喝一杯浓度约20%的红糖姜茶。不适症状较重时则可在晚餐前再加饮一杯,持续一星期即可有效改善。4、女性天生体质较弱,且多为偏寒,而红糖姜茶正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女性的身体问题的。
5、另外,红糖和姜茶都有祛寒的功效,对于体寒尤其是胃寒的人群很有功效,男性也是哦。
由此,可以说红糖姜茶简直就是为我们的女性量身定做的,爱美爱健康的你们,难道要放弃这送上门的美丽和健康吗。
企业竞争对手的状况分析。
作为20xx年度中国非处方药生产企业综合统计排名第一的企业,华润三九一致遵循“为爱专注,为家守护”的品牌理念,为大众健康生活提供可靠支持。20xx年999感冒灵品牌正式推出新产品——999红糖姜茶。红色包装专为女性设计,致力帮助女性改善生理期困扰,关爱呵护女生健康;黄色包装提供感冒不同时期的解决方案,用心呵护大众身体健康。现阶段,国内养生保健品的销售总额在持续的上升,其中,红糖姜茶占了很大的一部分比例。而在这么多的姜茶之中,湖南千金养生坊的红糖姜茶历受大众的好评,成为最有利的竞争对手。湖南千金养生坊健康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xx年3月,前身为千金药业中药饮片车间,现为千金药业的控股子公司,公司成立之初一次性独立通过gmp、qs认证,现有注册资本1000万元。20xx年获“优秀孵化企业”表彰。养生坊是一家围绕“女性健康养生”,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健康产品生产型企业。公司致力于打造女性健康养生第一坊,依据女性不同时期的健康需求而研发产品,目前已形成千金娇颜、千金极胶、千金饮、千金香、千金福、千金补剂、千金礼等六个系列,30多个品种。养生坊与华中农业科技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达成战略合作,并引进国内外专家人才,以改善女性健康为使命,将健康养生理念送入千家万户。
与湖南千金养生坊相比较,999红糖姜茶更注重关心大众的身体健康,致力帮助女性改善生理期困扰,关爱呵护女生健康。在广告传播宣传的效果上来看,湖南千金养生坊红糖姜茶致力于口碑的传播,在于电视广告的宣传上基本处于空白。而在于这个方面,999有明显的优势,不仅从999感冒广告中传播了999的理念,更重要的传播了这品牌的影响力。
企业和竞争对手的广告分析。
999红糖姜茶的定位并不是药品,而是保健饮料,从这一点上可以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更能够俘获女性消费者的心理,不至于让其产生抵触心理。广告以一种轻松的氛围诠释,这款产品的良好口味,以及实用的功效。并且999作为国内一家大型制药保健品企业,产品本身也是可信赖,加上合理亲民的定价,是被大众所认可的。相比竞争对手的规模,实在很难与999构成威胁。
人才市场情况调查报告篇十七
当今和未来的国际国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当前,欠发达地区人才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国际上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才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以优厚的条件在全球范围内加紧吸引人才,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发展中国家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争夺人才的重要战场,而且现在有急剧蔓延到欠发达地区的倾向,这对我们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从国内看,我国加入wto后,人才问题引起各地普遍重视,从欠发达地区看,人才资源特别是高中级人才和专门人才的大量外流,以及现有人才的年龄老化、素质滑坡,已使传统的人才优势逐步丧失,而新的人才优势尚未培育起来,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作为欠发达地区,在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如果不加大力度做好人才的培养、吸引、使用工作,那么,在当今和未来的竞争中,我们就将处处被动挨打,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此,一定要在人才问题上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充分认识人才工作形势的严峻性和紧迫性,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人才工作提高到战略高度上来研究和部署。
长期看来,虽然中国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的进程已展开,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我国人才的市场化程度还不够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户籍制度的制约。因为现行的户籍制度,很多毕业的大学生考虑到落实户口,很多人不愿意到私营企业里找自己合适的工作,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落户仍然受到严格限制,这些都严重地制约了人才的跨地域流动,成为影响人才要素市场的重要因素。
二、人事档案制度改革的滞后。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适应之处主要表现在:单一的国有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不适应多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并存的新形势;现行的“人档分离,收费管理”的流动人员档案管理办法不符合建立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的需求;而且传统人事档案的采集利用制度也不符合“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要求。
三、人事制度改革尚未完全到位。但是由于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辞退、辞职的暂行规定与公务员辞职、辞退的暂行规定的不完善之处,影响了国家机关与事业单位人员的出口,造成了想出去的人出不去,不胜任的人该走却走不了的局面,这些都导致了人才市场供需主体难以完全到位,人才市场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市场供求、价格、竞争机制对人才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四、人才市场管理体制没有完全理顺。就全国范围而言,很多地方还没有建立起人才流动与人才市场活动的执法检查制度,未对人才流动与人才市场活动实行日常即时性的监督管理,人才市场的就业歧视、职业安全、权益保护问题突出,影响了人才市场的健康发展。相关内容得知,我国人才总量每增长1%,拉动经济增长1.28%,专业技术人才至少缺1746万报告统计分析表明,人才发展与经济发展有着高度的相关性。从年均增长速度方面考察,1978年至20,人才总量的增长速度年均为7.34%,实际经济总量gdp的增长速度年均为9.38%,经济增长对人才总量增长的弹性系数为1.28,即人才总量每增长1%,拉动经济增长1.28%。
特别在假日期间,人才网站的招聘活动却热火朝天。长假正好成为那些准备跳槽者的绝好机会,不仅可以事先在网上搜寻好“东家”,还能在网上学习应聘、面试的技巧,既省却了奔波之苦,又能获得许多免费学习的机会。八方人才等人才网站在假期中均安排了不同类型的网上招聘活动。
一、招聘单位和求职人数大幅增加。上周进场招聘单位是948个,进场求职人数达45868人,仅10月8日和9日平均进场人数就在万人以上,招聘单位和进场人数分别比前周增长64·9%和40·2%。
二、招聘岗位超过1·8万。上周到深圳人才大市场投放的招聘位岗位有18169个,比前周增加98·8%,是市场同期投放招聘岗位较多的一周。但招聘岗位需求有所侧重,各岗位需求增加的幅度也不一样。需求量比较大的岗位是计算机技术、电子、通信工程等岗位。
三、高科技和经济类专业受青睐。在众多的招聘专业中最受欢迎的专业是电子专业,占岗位需求的48%,比前一周增加22%。其次是经济管理岗位,此岗位需求量也比较大,占岗位需求的20%。
在人才市场,你也许会听到:“找工作,我痛苦!”的呻吟,但事事兴衰沉浮,喜忧参半。作为我们大学生而言,也是如履薄冰啊,根据自己的亲身社会实践,也结合现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是经济形势,我们青年要把丰富的只是武装自己,把自己融入于社会潮流,从而锻炼自己。
为了搞好人才队伍建设,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开发人才资源。主要措施有:
人才市场情况调查报告篇十八
从行业看,两份调研报告的结论相当接近汽车、地产企业的招聘量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长。
科锐国际的报告显示,在受访一线城市企业中,59.8%的企业计划增编,略高于二三线城市56.9%的增编企业比例。同时,受访一线城市企业中,25.7%的企业计划减员,略低于二三线城市25.9%的减员企业比例。
在计划增编的企业中,销售是需求量最大的岗位,成为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的共同现象。但是此后呈现需求差异,一线城市更青睐研发和市场人才,二三线城市更需要生产制造和研发人员。北上广深的招聘岗位也各有侧重,在计划增编的企业中,四座城市需求量最大的岗位均是销售,此后呈现的需求差异是,上海更青睐市场人才,北京更需要项目管理人才,深圳将为研发人才提供更多机会,广州则留给生产制造人才更多空间。
第一季度雇主招聘意愿调查显示,薪酬的增幅在年初有所放缓。对销售类职位加薪的雇主数量超过了对技术研发类职位加薪的雇主。但同时不少雇主减少了一线销售、销售支持和客服等职位的薪酬增长幅度(增幅10%)。这一现象在技术、市场和财务类等职能上均有较集中的表现。雇主宁愿在低端职位反复招聘,而将加薪和培养更倾向于高技能和高业绩的人才。另一方面,考虑到各城市政府将在每年的4月份给出新一年的最低工资标准(多数增幅超过10%),一线且低技能要求的岗位薪酬多以此为参考,加薪的时间也多延至第二季度。
汽车后市场人才将成需求亮点。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75.7%的受访汽车企业计划增编,在12个行业中,比例最高。
汽车行业连续多年增速保持30%,但是受宏观经济与刺激汽车政策退出效应影响,20xx年中国车企增速踩下“刹车”,20xx年增速继续放缓。不过,部分企业20xx年的销售表现依然抢眼,增长可达20%,外资车企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也依然强劲。
年,汽车企业在生产制造环节,需要的是偏先期工艺的高级人才、新车型量产前生产启动的高级人才等,而非简单的流水线工人。另外,自主品牌正在寻求机会布局海外市场,因此年汽车行业急需具备海外销售经验、有战略性眼光和国际化视野的高端营销人才。
人才市场情况调查报告篇十九
近年来,商务英语人才,尤其是既熟悉国际商贸规则,又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国际商贸交流和商贸业务实践的中职学校商务英语人才,以其熟练技能型一线人才的特点和优势,在国内的国际商贸人才市场中,受到了普遍的欢迎,其需求量逐年上升。商务英语已经渗入到各种各样的企业里,但企业内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无论是在数量上、层次结构及专业素质上都还存在许多不足。然而,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单纯的外贸或者英语专业以及其他专业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素质的高层次要求,我国各主要城市人才市场的统计结果表明,复合型人才即那些既懂英语又懂国际贸易和商务知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偏爱,人才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进一步呈现出重实际操作、多学科交叉的趋势。因此我们小组黄劲草、刘志君、龙凤鸣、杨令润四人组成调研小组分别对湖南普照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科信电子有限公司及湖南友铭贸易有限公司进行调研。
1、目的:中职教育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的大众教育。为彰显职业教育的特点,通过本次调研收集和分析商务英语类专业学生的社会人才需求状况信息,了解社会、行业以及企业对商务英语类专业人才知识、技能、素质要求的变化和趋势,为我校商务英语的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学生就业指导提供信息,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的修订、教学的改革提供依据和帮助,提高我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质量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2、指导思想:运用科学的方法,客观、公正地进行调研,保证调研结果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准确性。
1、所调研企业的涉外商务工作岗位(英语)的设置情况。
2、所调研企业涉外各岗位人才需求的情况。
3、所调研企业人才来源渠道。
4、所调研企业对舌癌各岗位人才的要求。
5、适合本专业培养层次或类型的岗位(群)的具体工作任务。
走访用人单位,通过现场考察、座谈法、访谈等方法进行调查,文献和统计资料研究方式(网上调研)。
(一)涉外商务相关行业现状及发展分析。
就为我国的企业参与世界分工的过程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生产中的管理质量就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依靠低价的素质较低的劳动力将被更多具备高素质的技工和既擅长英语又精通国际贸易的双向型人才所取代,劳动密集型逐步向技术密集型转变。这样,企业将需要更多的人才参与到生产、管理和服务中来,商务人才的缺口将继续拉大。
外贸人才的需求扩大在几年以前,我国的企业尤其是加工制造型企业需要的仅仅是简单的工人,对于人才的需求不是很大,产品的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也不高。企业的管理也是粗放的管理模式,忽略了人的发展和培养。尤其是“亚洲金融”风暴,对我国的外贸行业发展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外贸人才更是遭受到“冷遇”。至从“亚洲金融”风暴以来,我国的企业与东南亚国家的企业在价格竞争上非常激烈,而且近年我国人民币不断面对生值压力,而且技术工人的成本不断增加,导致珠三角很多地方出现“民工荒”。这样导致外贸企业不断加大对人才的招聘力度。20xx年7月中国出台的“新外贸法”,我国对外贸易经营权的进一步放开,将有大量的民营企业等生产企业开始走进国际市场开展竞争。我国的外贸行业遇到一个既充满挑战又带着机遇的时机,目前在珠三角乃至全国,外贸人才都大量缺乏,而且成为稀缺人才。根据国家教育部就业指导中心统计,未来五年,我国外贸人才的缺口达100万人之多。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具有较强的职业竞争性和发展性。目前对于外贸人才的寻求,不仅是需要外语类人才,还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外贸跟单员、外销员、采购员、物流师、进出口经理、涉外律师和商务谈判师等成为当前外贸行业中的热门职业。
随着外贸发展,更多的职位出现,需要更多的人才,这为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方向。对于外贸人才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外语的交际能力上,要求很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而且还要求对于国际商务和国际贸易的知识的掌握。
(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现状。
近年来,商务英语人才,尤其是既熟悉国际商贸规则,又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国际商贸交流和商贸业务实践的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人才,以其高技能型一线人才的特点和优势,在国内的国际商贸人才市场中,受到了普遍的欢迎,其需求量逐年上升。商务英语已经渗入到各种各样的企业里,但企业内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无论是在数量上、层次结构及专业素质上都还存在许多不足。
1、商务英语人才需求增长较快。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我国各种体制的企业数量也快速增长,使得我国人才总量需求也稳步增长。
中国加入wto,尤其是20xx年7月1日起颁布实施《新外贸法》之后,对外贸易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极大地拓展了商务英语的发展空间,上万家企业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目前,无论大型三资企业,还是国营、民营中小企业都存在开拓海外市场、参与商务英语的行为和意图,越来越多的商务英语人才如单证员、报关员、报检员、外销员等都将走俏职场。国内著名人力资源网站前程无忧统计数据显示,仅20xx年底该网站就发布了全国20xx多家外贸企业的19000多个需求职位,而教育部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高校经济大类毕业生仅13万人左右。以此推算,即使13万人全部从事外经贸工作,仍不足以满足全国人才市场对国际商贸类人才的巨大需求。
的人才将是最受欢迎的10类热门的人才之一。
2、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
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单纯的外贸或者英语专业以及其他专业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素质的高层次要求,我国各主要城市人才市场的统计结果表明,复合型人才即那些既懂英语又懂国际贸易和商务知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偏爱,人才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进一步呈现出重实际操作、多学科交叉的趋势。
(三)、商务英语专业对应岗位的工作任务分析:
通过分析本次实践调查结果,用人单位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岗位需求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总结:
1、商务英语专业的适用岗位。
2、用人单位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期望。
调查中,用人单位认为最受欢迎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为学习成绩好,并具有较强的社交能力的占半数以上,社交能力强的为其次,学习成绩好的占的比例最低。由次可见,培养综合素质高的毕业生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
对学历的要求不是很高,50%的用人单位认为只要能胜任本职工作就可以上岗工作。
在外语技能方面,最注重口语表达能力,其次就是书面翻译能力和写作能力。
(四)、商务英语专业定位及课程结构体系构建分析。
在本次调查过程中,一些用人单位非常富有责任感,认真、仔细地给我们提出很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现总结如下:
首先,培养方向。用人单位普遍认为,中职培养人才的定位应该是初级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在商务英语专业应该涵盖的课程这个问题上,选择商务英语语言技能类的占36.7%,商务翻译类的占27.8%,文化背景和跨文化交际的占19.6%,选择财经管理类的占15.9%。这表明用人单位是非常注重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对英语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的。
另外,用人单位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是否应该学习第二外语的态度也很一致,多数认为有必要或很有必要。
(五)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反思。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正在发生多样化的变化。无论在专业能力上还是在个人基本素质要求上,都有了新的转变,所以我们在中职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上也要相应的转变。
1.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适应社会本领的培养。
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探索学生培养的“宽基础、活模块”新路。调整现有课程设置,积极进行技能锻炼引导逐步提高学生技能素质在课程设置上,根据企业要求加强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要求,增开一些社会急需领域的相关课程,增加实践操作类课程。
2、加强学生的就业教育。
提高学生快速适应企业的能力加强就业培训和指导,使学生充分认识和掌握应聘的技巧和机遇。更重要的是,外贸工作人员应该熟悉并能熟练操作各项进出口流程。作到迅速调整自己,适应企业和社会。
3、加强职业资格证的培训力度。
教育和引导学生考取就业资格证书,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xx年3月颁布了《持职业资格证书就业的职业目录》,规定了90个必须有职业资格才能进入的行业,我国从1993年起开始推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过去只要有学历就可以就业,现在和以后的趋势是既要有学历,又要有某个职业资格证书才能进入人力资源市场,所以,要根据专业特色,相对应地培养学生考取商务英语等级证、计算机等级证、秘书资格证、报关员资格证、普通话证等。
4、精心组织多种学生活动,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既有赖于其自身对知识的探求,更有赖于起自身精神和行为的磨练和修养。事实证明,学生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提高学生的总体素质。要精心组织学生开展诸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以及各类文娱、体育活动,融素质教育于活动之中,各类活动应注意考虑与专业培养相互结合,同时要注意发挥学生个体的不同特点,力求做到让学生人人积极参与、人人从中受益。
5、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广泛联系,不断开拓就业市场。
在积极培育就业市场的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积极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主动与一些用人单位建立稳固的、长期的合作关系,了解当地的就业政策,获取更多的就业信息,方便学生求职。同时,还应寻求在外省建立实习基地,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开创了一些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习活动为一体的就业实习基地,既给学生创造好的实践机会,又为学生顺利和高质量的就业做好超前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五、商务英语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建议。
(一)专业建设。
很多企业需要的是既能用流利的英语进行沟通,又兼具商务操作技能和行业知识的人才。英语语言是基础,是开展国际商务业务的有利工具。
专业是发展方向,是从事国际商务业务的坚实基础。只精通外语的人才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进一步地全面开放,跨国公司将越来越多的涌入中国,国内的企业也必将走出国门,参与更大范围的国际竞争。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既精通国际商务语言,又掌握国际商务专业知识和贸易规则。这是经济发展对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
(二)教学改革建议。
1、招生阶段。
生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今后的教学质量,因此在招生录取阶段就应该严格把好关,加强对报考学生的英语成绩(必要时口语水平)的考核力度。并可视情况制定一些相关政策以保证生源质量。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根本环节。经验和教训使我们懂得在商务英语的课堂教学中必须抓好以下几项:
(1)新生入学以后必须经过一个为期两个月左右的英语语音语调训练和强化并对此进行严格考核,为学生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主要课程的教材一定要适合中职应用型这一特点。对现有的教材进行严格的把关,对不适合中职学生的教材一定要否决。
(3)对现有的商务英语考试模式进行改革尤其是口语听力的课程。
2、课外语言氛围学习语言要注重氛围一味强调课堂教学远远不够。必须对该专。
业学生强调“英文思维”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
(1)选派认真负责、水平较高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师担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班主任工作做到平时对学生语言上的潜移默化。如用英语开班会举办英语晚会等。
(2)定期举办各类英语讲座、报告、英语沙龙、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及英语短剧大赛等活动。
(3)鼓励并组织学生课外英语活动如指导学生收听、观看电台电视台的英文节目等。
人才市场情况调查报告篇二十
本文目录。
大学生如何才能跨好迈出校门的第一步?大学生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就职人?在如今的大学校园中,诸如此类的话题早以引起了大家众多的关注和热情。大学的学习生活,不仅是知识积累的过程,也是大学生社会化的第一站。因此,为了了解和熟悉人才市场的现状,有助于毕业之后能更快、更成熟地融入社会之中,特此做出一份人才市场实践报告,以备将来的不时之需。
当今和未来的国际国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当前,欠发达地区人才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国际上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才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以优厚的条件在全球范围内加紧吸引人才,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发展中国家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争夺人才的重要战场,而且现在有急剧蔓延到欠发达地区的倾向,这对我们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从国内看,我国加入wto后,人才问题引起各地普遍重视,从欠发达地区看,人才资源特别是高中级人才和专门人才的大量外流,以及现有人才的年龄老化、素质滑坡,已使传统的人才优势逐步丧失,而新的人才优势尚未培育起来,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作为欠发达地区,在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如果不加大力度做好人才的培养、吸引、使用工作,那么,在当今和未来的竞争中,我们就将处处被动挨打,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此,一定要在人才问题上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充分认识人才工作形势的严峻性和紧迫性,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人才工作提高到战略高度上来研究和部署。
长期看来,虽然中国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的进程已展开,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我国人才的市场化程度还不够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因为现行的户籍制度,很多毕业的大学生考虑到落实户口,很多人不愿意到私营企业里找自己合适的工作,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落户仍然受到严格限制,这些都严重地制约了人才的跨地域流动,成为影响人才要素市场的重要因素。
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适应之处主要表现在:单一的国有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不适应多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并存的新形势;现行的“人档分离,收费管理”的流动人员档案管理办法不符合建立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的需求;而且传统人事档案的采集利用制度也不符合“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要求。
但是由于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辞退、辞职的暂行规定与公务员辞职、辞退的暂行规定的不完善之处,影响了国家机关与事业单位人员的出口,造成了想出去的人出不去,不胜任的人该走却走不了的局面,这些都导致了人才市场供需主体难以完全到位,人才市场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市场供求、价格、竞争机制对人才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报告统计分析表明,人才发展与经济发展有着高度的相关性。从年均增长速度方面考察,1978年至xx年,人才总量的增长速度年均为7.34%,实际经济总量gdp的增长速度年均为9.38%,经济增长对人才总量增长的弹性系数为1.28,即人才总量每增长1%,拉动经济增长1.28%。
特别在假日期间,人才网站的招聘活动却热火朝天。长假正好成为那些准备跳槽者的绝好机会,不仅可以事先在网上搜寻好“东家”,还能在网上学习应聘、面试的技巧,既省却了奔波之苦,又能获得许多免费学习的机会。八方人才等人才网站在假期中均安排了不同类型的网上招聘活动。
一、招聘单位和求职人数大幅增加。上周进场招聘单位是948个,进场求职人数达45868人,仅10月8日和9日平均进场人数就在万人以上,招聘单位和进场人数分别比前周增长64·9%和40·2%。
二、招聘岗位超过1·8万。上周到深圳人才大市场投放的招聘位岗位有18169个,比前周增加98·8%,是市场同期投放招聘岗位较多的一周。但招聘岗位需求有所侧重,各岗位需求增加的幅度也不一样。需求量比较大的岗位是计算机技术、电子、通信工程等岗位。
三、高科技和经济类专业受青睐。在众多的招聘专业中最受欢迎的专业是电子专业,占岗位需求的48%,比前一周增加22%。其次是经济管理岗位,此岗位需求量也比较大,占岗位需求的20%。
在人才市场,你也许会听到:“找工作,我痛苦!”的呻吟,但事事兴衰沉浮,喜忧参半。作为我们大学生而言,也是如履薄冰啊,根据自己的亲身社会实践,也结合现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是经济形势,我们青年要把丰富的只是武装自己,把自己融入于社会潮流,从而锻炼自己。
为了搞好人才队伍建设,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开发人才资源。主要措施有:
一是制定了积极的人才政策。徐州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要求,先后出台了40多项人才政策,尤其是“”以来,分别制定了《徐州市“”期间人才工程规划》、《徐州市1996-xx年人才资源开发规划》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及一系列相关的配套政策,并建立了人才发展资金。各项人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指导和保证了人才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是积极搞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市以来,人事部门共引进各类高层欢和急需人才5000多名,引进国外智力70余项,通过各种形式培养高中等人才4000多名,并开展了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和出国留学工作;近年开展的各类培训达3万人次。
三是加强了人才市场建设。现初步形成了以市县(区)人事部门为主,行业和社会中介机构为辅的人才市场体系.市场的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97年以来,到人才市场求职人数达3.3万人次;入场招聘单位2400家次,有5000多人通过人才市场实现了就业。
四是通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人才分类管理的格局基本形成并正在逐步完善。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已开始运行,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整个人才市场中,大概有一千余人吧。应届的占60%以上,企业以中小型为主,行业医药,保健类需求量较大,职位以销售为主。上午9:00——11:30算是求职的高峰期,各个摊位面前都有人员的拥挤。11:00以后求职者陆续离开了现场。作为一个观望者,询问了几家公司,多数对现场招聘不满意,反映人杂,层次低,应届毕业生较多。而问求职者呢,则说知名单位太少,公司的规模较小,高不成低不就。缘份就这样的擦肩而过。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大量的求职者找不到工作,而每一个发展中的单位却在渴求人才。我想这应该和学校的教育有关,和社会整体发展有关,和我们这个城市安逸的文化氛围有关,而重要的是个人对自我的认识有关。每个人都在高喊压力大,竞争激烈。可谁又为能够在这激烈的生存斗争中做好了足够的准备,而谁又为此付出了努力。我想能做出这些的就不会再在这个社会上不停的流浪或是停止。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积累了经验,获取了各方面比较全面真实的材料,对以后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提供了素材,.可见选人用人机制已开始运行,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这次活动培养了我的工作能力,提高自身素质,丰富了我的社会经验,充实假期生活。很高兴能有这次社会实践,我可以说自己真真正正学到了社会经验,相信这次社会实践将在我的人生中六下深刻的印象,也将印象我一生的足迹。
返回目录。
为了搞好人才队伍建设,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开发人才资源。主要措施有:
这次活动培养了我的工作能力,提高自身素质,丰富了我的社会经验,充实假期生活。很高兴能有这次社会实践,我可以说自己真真正正学到了社会经验,相信这次社会实践将在我的人生中六下深刻的印象,也将印象我一生的足迹.。
人才市场情况调查报告篇二十一
当今和未来的国际国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当前,欠发达地区人才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国际上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才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以优厚的条件在全球范围内加紧吸引人才,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发展中国家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争夺人才的重要战场,而且现在有急剧蔓延到欠发达地区的倾向,这对我们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从国内看,我国加入wto后,人才问题引起各地普遍重视,从欠发达地区看,人才资源特别是高中级人才和专门人才的大量外流,以及现有人才的年龄老化、素质滑坡,已使传统的人才优势逐步丧失,而新的人才优势尚未培育起来,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作为欠发达地区,在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如果不加大力度做好人才的培养、吸引、使用工作,那么,在当今和未来的竞争中,我们就将处处被动挨打,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此,一定要在人才问题上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充分认识人才工作形势的严峻性和紧迫性,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人才工作提高到战略高度上来研究和部署。
长期看来,虽然中国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的进程已展开,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我国人才的市场化程度还不够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户籍制度的制约。因为现行的户籍制度,很多毕业的大学生考虑到落实户口,很多人不愿意到私营企业里找自己合适的工作,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落户仍然受到严格限制,这些都严重地制约了人才的跨地域流动,成为影响人才要素市场的重要因素。
二、人事档案制度改革的滞后。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适应之处主要表现在:单一的国有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不适应多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并存的新形势;现行的“人档分离,收费管理”的流动人员档案管理办法不符合建立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的需求;而且传统人事档案的采集利用制度也不符合“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要求。
三、人事制度改革尚未完全到位。但是由于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辞退、辞职的暂行规定与公务员辞职、辞退的暂行规定的不完善之处,影响了国家机关与事业单位人员的出口,造成了想出去的人出不去,不胜任的人该走却走不了的局面,这些都导致了人才市场供需主体难以完全到位,人才市场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市场供求、价格、竞争机制对人才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四、人才市场管理体制没有完全理顺。就全国范围而言,很多地方还没有建立起人才流动与人才市场活动的执法检查制度,未对人才流动与人才市场活动实行日常即时性的监督管理,人才市场的就业歧视、职业安全、权益保护问题突出,影响了人才市场的健康发展。相关内容得知,我国人才总量每增长1%,拉动经济增长1.28%,专业技术人才至少缺1746万报告统计分析表明,人才发展与经济发展有着高度的相关性。从年均增长速度方面考察,1978年至,人才总量的增长速度年均为7.34%,实际经济总量gdp的增长速度年均为9.38%,经济增长对人才总量增长的弹性系数为1.28,即人才总量每增长1%,拉动经济增长1.28%。
特别在假日期间,人才网站的招聘活动却热火朝天。长假正好成为那些准备跳槽者的绝好机会,不仅可以事先在网上搜寻好“东家”,还能在网上学习应聘、面试的技巧,既省却了奔波之苦,又能获得许多免费学习的机会。八方人才等人才网站在假期中均安排了不同类型的网上招聘活动。
一、招聘单位和求职人数大幅增加。上周进场招聘单位是948个,进场求职人数达45868人,仅10月8日和9日平均进场人数就在万人以上,招聘单位和进场人数分别比前周增长64·9%和40·2%。
二、招聘岗位超过1·8万。上周到深圳人才大市场投放的招聘位岗位有18169个,比前周增加98·8%,是市场同期投放招聘岗位较多的一周。但招聘岗位需求有所侧重,各岗位需求增加的幅度也不一样。需求量比较大的岗位是计算机技术、电子、通信工程等岗位。
三、高科技和经济类专业受青睐。在众多的招聘专业中最受欢迎的专业是电子专业,占岗位需求的48%,比前一周增加22%。其次是经济管理岗位,此岗位需求量也比较大,占岗位需求的20%。
在人才市场,你也许会听到:“找工作,我痛苦!”的呻吟,但事事兴衰沉浮,喜忧参半。作为我们大学生而言,也是如履薄冰啊,根据自己的亲身社会实践,也结合现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是经济形势,我们青年要把丰富的只是武装自己,把自己融入于社会潮流,从而锻炼自己。
为了搞好人才队伍建设,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开发人才资源。主要措施有:
一是制定了积极的人才政策。徐州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要求,先后出台了40多项人才政策,尤其是“九五”以来,分别制定了《徐州市“九五”期间人才工程规划》、《徐州市**-**年人才资源开发规划》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及一系列相关的配套政策,并建立了人才发展资金。各项人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指导和保证了人才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是积极搞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市以来,人事部门共引进各类高层欢和急需人才5000多名,引进国外智力70余项,通过各种形式培养高中等人才4000多名,并开展了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和出国留学工作;近年开展的各类培训达3万人次。
三是加强了人才市场建设。现初步形成了以市县(区)人事部门为主,行业和社会中介机构为辅的人才市场体系。市场的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以来,到人才市场求职人数达3.3万人次;入场招聘单位2400家次,有5000多人通过人才市场实现了就业。
人才市场情况调查报告篇二十二
当今和未来的国际国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当前,欠发达地区人才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国际上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才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以优厚的条件在全球范围内加紧吸引人才,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发展中国家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争夺人才的重要战场,而且现在有急剧蔓延到欠发达地区的倾向,这对我们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从国内看,我国加入wto后,人才问题引起各地普遍重视,从欠发达地区看,人才资源特别是高中级人才和专门人才的大量外流,以及现有人才的年龄老化、素质滑坡,已使传统的人才优势逐步丧失,而新的人才优势尚未培育起来,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作为欠发达地区,在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如果不加大力度做好人才的培养、吸引、使用工作,那么,在当今和未来的竞争中,我们就将处处被动挨打,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此,一定要在人才问题上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充分认识人才工作形势的严峻性和紧迫性,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人才工作提高到战略高度上来研究和部署。
长期看来,虽然中国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的进程已展开,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我国人才的市场化程度还不够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户籍制度的制约。因为现行的户籍制度,很多毕业的大学生考虑到落实户口,很多人不愿意到私营企业里找自己合适的工作,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落户仍然受到严格限制,这些都严重地制约了人才的跨地域流动,成为影响人才要素市场的重要因素。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070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