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实用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6 00:04:12
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实用19篇)
时间:2023-11-26 00:04:12     小编:雅蕊

读后感可以使我们更加主动地思考阅读中的问题和观点,提高批判性思维和文学素养。写读后感时,可以从多个角度对书籍进行分析和解读,比如结构、人物、主题等方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精选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素材。

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篇一

空闲之余,久闻易中天之《品三国》一书。阅之,作者用现代的眼光解读三国的历史,且让我对三国这段历史更加产生了兴趣。

易老师用通俗幽默的词语,认真的历史态度,公正的对每个历史人物的解析。使我明白了真正历史上的三国,也使我对三国中的历史人物有了新的了解,三国里面最让我感兴趣的就是曹操。

在看之前曹操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冷酷奸诈的历史形象,当然也是受了小说的原因,看了之后使我对真正历史上的曹操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当然曹操最让我佩服得是他的用人才能。放眼当今社会的大小企业,在用人方面是一个很重要的一关,这就是为什么人力资源是那么的重要,如果一个企业不会用人的`话,那么这个企业将是一个失败走向灭亡的企业,同时也在告诉我们什么是人才?如何去发掘人才,保证人才能够为我所用,能够死心塌地的为企业着想,曹操的前期为什么会那么快的迅速壮大,就是因为曹操能够发现人才,并尊重人才,能够让这些人发挥他们的才能,给他们施展自己才华的平台,能够采纳好的建议为自己所用,而且赏罚分明,这些成就了曹操身边不缺少有才干的谋士为他出谋划策,并死心塌地的跟随曹操,一个企业是一样的,靠什么壮大,靠的是人才,如果一个企业不能够做到人才为我所用,不能够吸引人才,留不住人才,那么这个企业将是一个失败的企业。无论在什么时代人才是多么的重要,一个真正的人才可以使企业迅速的发展并壮大起来,一个企业如果想做到这几点那么就要在文化上、制度上、管理上表现出整体的形象,首先一点就是要让员工信服,靠什么让员工信服,不只是单靠的工资,最重要的是企业的信誉和企业的发展潜力,有没有自己真正的一套企业文化,有没有好的管理制度,要做到人为我所用,就首先要管好人,要让员工信服,要让员工真正的看到企业的发展潜力,而不是意味的唱高调子,这样只能是一时的效果,但带来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因为直接影响了企业在员工心目的形象,企业靠什么传播,靠什么吸引人才,靠的是实力以及信誉,如果你在员工的心中把这两样都给毁了,还谈什么企业文化,还谈什么发展,一切都是空的。

通过读易老师的《品三国》一书,不但使我明白了什么是“用人之道”!也使我明白了曹操为什么能够一步步的走向强大!使我明白了三国这段悠久的历史,更重要的是让我学到了如何做人,在现代社会中我应该如何给自己策划;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如何使自己成为真正有用的人,使自己在当今社会中,在自己的事业中,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立于不败之地!做一名堂堂正正的男子汉!

谢谢易老师带给我的这些宝贵的财富!

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篇二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最近我看了这本《易中天品三国》跟随易中天领略了别样的三国历史,易中天教授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为我们打开了一个不一样的三国之门。他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一家之言品三国!

三国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个朝代,它虽然短暂,但在这乱世期间却出现了许多英雄人物,比如:曹操、刘备、诸葛亮、孙权、司马懿等。他们中有的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丞相,有的是足智多谋的军阀,还有的是终结乱世的枭雄。正因为他们三国才变得如此精彩。

曹操,相信大家已经十分熟悉了,百姓们都认为他就是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小人,而刘备就是保护汉室的忠臣。所以当大家一提到刘备失败就各个唉声叹气而听到曹操失败,就各个拍手称快。那么曹操到底是不是一个奸雄小人呢?我们来听听易中天教授是怎么讲的。他说:“大家痛恨曹操无非就是有三个原因:为人奸诈、篡汉与说了一句:‘宁我负人,休人负我。’我们来一个一个分析,第一为人奸诈这是在敌方眼中,但是我们要想想在那样一个乱世中,如果你处处讲实话能成大事吗?第二难道天下的皇帝就只能姓刘,不能姓曹吗?万事都有轮回。第三,我们先来看看,他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这句话的。曹操被董卓追杀,一路逃入过他的一个朋友家,这个朋友叫吕伯奢,但曹操怀疑这一家人想要加害于他,于是把他们一家全部杀了。这属于误杀,于是曹操就凄怆的说道:“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请注意凄怆这词,这是曹操在后悔时对自己的一种自我安慰,并且毛批认为:‘此乃孟德过人之处也。’毛先生分析道,如果换了别人都会说,宁人负我,休我负人。但是他们做的是和曹操一样的勾当,只不过只有曹操敢说真话罢了,所以曹操是真小人而不是伪君子。”

诸葛亮,一个被誉为卧龙的人。他在《三国演义》中被讲的神乎其神,什么借东风、空城计、草船借箭等等,但他到底有没有那么神呢?回答当然是没有,比如说空城计,事情大约是这样的:蜀军新败,城中只有一些老弱病残的士兵,而司马懿正率兵前来,于是诸葛亮搬个琴,摆个香炉,召两个小孩子,在城楼上唱卡拉ok,司马大军一来,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然后司马懿自己打马上前,大为惊诧,说牛鼻子老道在搞什么搞,大开城门在这开party,于是撤军了。这明显不符合实际吗,第一既然司马懿离诸葛亮这么近,他可以直接找一个神箭手把他射下来嘛。第二,既然司马懿怕埋伏,那么他可以把这城围起来,围而不打不行吗?第三,况且那时后,诸葛亮根本不在城中,连人都没有,哪来的事呢?那么诸葛亮到底是个什么人?有一点可以保证诸葛亮绝对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与实践家,但决非一个出色的军事家。三国这个乱世已经离我们而远去,我们无非就是从主观上去判断各路英雄孰是孰非,但从这本书中有告诉我们,不要盲目相信一家之言,要从多方面去感受去思考,不要迷信小说家之言。看书要注入自己的思想,多去想想这是不是真的,就像我的小学老师对我说的那样,要学会质疑!

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篇三

经过一个暑假,最终把易中天写的《品三国》上、下册都看完了。以前经过《三国演义》只明白他们是哪国的,参加过什么战争,但我看完了《品三国》之后,他们的任务形象和精神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

就拿三国中的“智多星”诸葛亮来说吧,他在我们心中就像智商高达165的爱因斯坦一样,是智慧的化身。但事实并非如此。大家都明白诸葛亮用了“空城计”逃离了一场灾难,可是易中天教师经过多方面的分析,认为诸葛亮并没有用空城计。因为按照司马懿的性格,会派几个士兵闯进城池,并把城池上装扮成老人的诸葛亮射下来。并且诸葛亮也是一个为人谨慎的人,不会做出“空城计”这种冒险的计谋。易中天教师的剖析真是加油科学依据啊。

易中天教师的剖析不仅仅具有科学依据,还十分多面。

就拿易中天教师笔墨花费最多的曹操来说吧,他并非仅有雄霸的脸面,他还有英雄面,以及对家庭的温柔面。使我对曹操有了更深刻的印象,这根本不是民间传说奸诈的曹操,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曹操。

我到此刻一向记住易中天教师所说的那句话:“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是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这是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这是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正史记录,野史传说,戏剧编排,小说演义”。使我对三国这段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以前一向认为关羽是一位勇气过人的英雄人物。关羽在孙权进攻合肥的时候,为了争得功名,擅自做主,进攻吴国的樊城。虽然用水淹了七支军队,可是由于轻敌,被吕蒙白衣渡江,巧夺荆州。最终关羽兵败麦城,走投无路,关羽连同他儿子一齐被孙权所杀。易中天教师分析关羽失败的原因,一是轻敌,二是骄傲,三是对手下太严,四是疏忽大意。

三国历史就像是被布遮住了的镜子,而易中天教师的《品三国》使我们解开了布,看清了真正的三国人物。里面的众多历史故事,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让我在今后不会犯文中人物所犯下的错,还丰富了我们的知识面。真是一部值得看的好书。

虽然暑假即将过去,但我看了那么好的一本书,也无悔了!

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篇四

易教授不仅讲的简明扼要、内容深刻,还风趣幽默。易教授用一些时下非常流行的词如ceo、粉丝来为三国人物重新定义。易教授说道,刘备集团是一个刚刚建立却又濒临破产的企业,极需要一个能干的ceo带领企业摆脱低靡的状态,重振雄风,而诸葛亮就是这个能干的ceo。

我不禁联想起来,一个好领导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审察好领导的重要标准就是举贤用能。刘备之所以能和曹操、孙权三分天下,是因为有了卧龙先生这位好的ceo,诚然不可夸大个人作用,但这的的确确都是孔明“隆中对”的功劳。一个好的领导往往是高瞻远瞩的,孔明在他的诸葛庐中就帮刘备从当时的军阀纷纷割据一方,各自混战的时候规划到了十二年后的魏、蜀、吴三分天下。我看过很多“水煮”方面的书,什么《水煮三国》《水煮水浒》《水煮红楼》《水煮西游》《水煮战国策》等这些书无不从古代故事中肯定好领导的作用。

刘备作为一个家族企业的首席执行官却能力排众议,不顾家族成员的反对(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桃园结义,关系也够铁,完全是刘备家族的核心成员),吸纳非家族人诸葛亮,做企业的灵魂ceo,这是何等的气魄!而我们现今的企业家族倒想是封建王朝,父亲老了,子承父业,外国有摩根、哈默等家族,中国有不胜枚举的百年老店。这些企业的高层你一个非亲非故的外来户休想踏进董事会的门。而我们的刘玄德同志能使这个家族集团有机的融合,在文有诸葛亮、蒋琬、法正、杨仪,武有张飞、关羽、马超、黄忠、赵云五虎将的辅佐下,团结家族中的每一个成员,使刘备家族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牢不可破的整体,这真是那些小资所必须要学习的东西。

由此看来,好的领导是成功企业的一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依存的,所以千里马们首先要找到一个好的企业,还要遇上一位好领导才能一展抱负哦!

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篇五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易中天的签名售书会。

终于等到了我把《品三国》摊开这位演义一段非常历史的非常大师为我写下了三个柔中带刚令人荡气回肠的三个字:易中天。

作为一个铁杆“易迷”我被他的口才深深折服当然也希望这位语言大师能在编书上有更大的`造诣。

让我细细读来。写的比讲的更生动!他解剖了各个军阀集团的实力其核心人物的性格和一些历史难题。就单讲曹操集团吧。曹操儿时家教不好是个花花公子但天资聪慧的他走上了政坛成为一方军阀。他“奉天子以令不臣”有了正义的旗帜;他施行“屯田”有了粮食的丰收;他颁布《求贤令》有了建立精锐部队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他想大有作为想当个“治世之能臣”不久便与袁绍进行了官渡大战十万袁军灰飞烟灭。曹操乘胜统一了北方。

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曹操为何会奇迹般以少胜多呢?我认为主要原因就曹操集团人心齐而袁氏集团则正好相反甚至“窝里斗”。袁军进犯官渡有了天时;占领官渡两旁的白马和沿津有了黄河之险占了地利。但曹操也不是吃素的。他的文臣武将敬其如父互相之间都很友好。曹方有了人和真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正当袁军猛攻官渡时袁绍手下的官员都因为窝里斗而对袁绍失去信心投降了曹操。袁军片刻乱如散沙曹军全军出击大败袁氏家族。

现在看来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应该是振兴中华民族最大的动力而那些比如诸葛亮的“空城计”是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出的险招。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还有个现象那就是有些三国游戏崇尚“武将单挑”缺少团队合作精神在我们心中留下了“个人英雄”的“本色”。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英雄是人们团结一心组成的岂是“个人英雄”?

易中天的签名或许有这层意思。

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篇六

其实很多人和我一样,了解三国都是从《三国演义》的故事开始的,也是从《三国演义》那精彩的故事开始喜欢上三国的,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大多数人了解的三国是罗贯中的三国,而不是真实的三国。

而今看了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之后,终于能更真实地接近了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更真实地了解了那些英雄人物的事迹。因为易中天先生品的不仅仅是三国时代的群雄之间的战争,更是品出了"人"这个关键的东西。"历史就像一面镜子",而后人读历史,就是为了不重蹈古人的覆辙,所以说,"人"也是读历史的人必须要了解的。光看史书是有些枯燥的,普通人看起来也不一定能完全看明白,但看完整本《品三国》之后,确实有一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念书"的感觉,因为这本书是"品"出来的,展现给我们的看的是精华,是一位学者苦心专研出来的精华。

最后想说的是,希望以后能多多看到诸如此类的书,因为这些好书可以让原本枯燥的历史变得更加平易近人,让更多的普通人来喜欢上华夏中国那五千年精彩的历史。

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篇七

我读了《易中天品三国》后,发现正史和我读过的《三国演义》并不相同,在《三国志》中的许多真实事件被戏剧化了。

从书中我明白了文艺作品中的历史不一定正确,不一定真实。如果我们想要了解历史真相,我们一定要多读正史,才能了解真实的历史。

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篇八

在中国4大名著里,我一向觉得三国写的最好,也对它最感兴趣。其中人物的情感变化以及事件和战争都是其他3大名著不可比拟的。易中天因为《百家讲坛》而一炮走红。

的确,他讲的三国很好,其中也夹杂着现代幽默。之前我看过《百家讲坛》其他历史部分,有些很生硬,像普通的讲课。而易中天的讲评更像是评书。《易中天品三国》还原了真实的曹操,替周瑜辩诬,正说诸葛亮,重评司马懿。与人们眼中《三国演义》里人物形象有些许差别。有些人是英雄,但文学把他们污蔑了。例如曹操,周瑜。《易中天品三国》采用的是各位历史学家和历史上的资料,还了“奸臣“一个清白,也写出了蜀国大将的许多文学没写出的错误。比如,书中写到:事实上,历史上的周瑜气量是非常大的,《三国志》对他的评价是“性度恢廓“,就是气量大,品质好;当时的人对他的评价也非常高,刘备说他“器量颇大“;蒋干说他“雅量高致“。所以他不可能因为妒忌别人而被气死。

《易中天品三国》中幽默元素大概也是易中天成名的元素之一。例如:当时诸葛亮手上已经没有兵了,只好把城门,四个城门全部打开,派了20个老兵在门口扫地,诸葛亮自己搬了一张琴,焚了一炉香,带了两个小孩子,坐在城楼之上唱卡拉ok但保守派的人大概对这种评论很反感。但总之电视前和读者中的保守派是占少数的。

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篇九

看了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后,我对三国中的英雄有了新的认识。

但看了《品三国》之后,我对曹操的印象有了大大的改观,他幽默,他豁达,它洒脱,他不拘小节、率真风趣,《品三国》中说:曹操他常常穿薄绸做的衣裳,带着一顶丝绸做的便帽去会见宾客,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没有什么顾忌,有时说到高兴出,便笑弯了腰,一头埋在桌子上的杯盘里,弄得帽子上都是汤汤水水,我们可以从这里看出曹操的不拘小节,率真风趣,在他征讨马超、韩遂时,和韩遂在战场上约见,韩遂的士兵都争先恐后的看曹操,曹操便大声说:“你们是想看曹操吧?我和你们一样,也是个人,没有四只眼睛两张嘴,只不过多了点智慧!”这话说的很实在,也很可爱,体现出了他的幽默、豁达、洒脱。

我对三国里人物的重新认识还有很多,心中对他们的影响也有大大的改观,三国,这真是一曲英雄的赞歌!

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篇十

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读法--前言。

的确,每一个城市都有它独特的魅力,都有它经久不衰的缘由,经过一个城市,可以打探到它的历史沿革,建筑文物,风土人情,品尝当地的吃食,学几句方言民谚歇后语,与之长身笑迎。真是春天到洛阳看牡丹,秋天到北京看红叶,冬天到哈尔滨晒太阳,而夏季到台北看雨,既然有孟庭苇的盛情邀请,何不潇洒走一回?只可惜身边少了一样,就只好到易中天教授的书中去领略他们的与众不同,感受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辉煌灿烂。

走过北京城,来到上海滩,踏进广州市,游过厦门岛,迈进成都府,跨过武汉三镇,伴着春天的故事,歌唱深圳特区。感受“大气醇和”的北京,“开阔雅致”的上海,“美丽温馨”的厦门,“洒脱闲适”的成都,“生猛鲜活”的广州,“豪爽硬朗”的武汉,真是详尽,历史、地理、人文、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城市面貌、甚至人的性格等都描绘得活灵活现、酣畅淋漓!我想,能这样写城市其实真的很难很难,正如作者自己所云:“……原谅我所做的,原本就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读城不易,说城也难。不但不易清,而且一不小心,没准就得罪了谁谁谁。如果真有什么得罪的地方,我也要请这些城市的人海涵。因为对于本书所写的这些城市而言,我都是一个外地人。外地人的感觉总多少有些隔膜的,尽管外地人也有外地人的优势,--不在庐山之中,也许反倒看得庐山的真面目。”不得不佩服易中天教授的学术精神。

一本流传千古的诗就是一首久唱不衰的歌,一本充满文化魅力的书,同样演绎了经典的曲目,但愿北京人的大气、平和;上海人的精明、理性强;广州人的拼搏精神;厦门人的豪爽、大方;成都人的悠闲安逸;武汉人的韧性、有蛮劲儿;深圳人的年轻有为能为我们演绎更精彩的时代之曲。

想了解书中精彩最好还是亲自一睹为快,本人愿意将书与你分享,“与人玫瑰,手留余香。”愿书香伴随你我!

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篇十一

易中天把广州定义为:怪异的城市,即使是广州引以为傲的”吃“,也是有其怪异之处。

《读城记》之广州市,第三部分“广州是个大市场”有言:“广州不但是一个”买东西的地方“,也是一个”吃东西的地方“,要不然怎么说”食在广州“中国是一个饮食文化极为发达的国家,全国各地都有好吃的东西,并非只有广州才是”食的天堂“。事实上,除”食在广州“外,也还有”吃在成都“、”吃在扬州“等说法。但在我看来,成都、扬州等和广州相比,还要略逊一筹。这不仅因为广州的菜肴和点心内容丰富、品种繁多、做工精美、品味极高;也不仅因为广州人什么都吃,――”草原吃羊,海滨吃蟹,广州人吃崩了自然界“;还因为只有广州,才二十四小时都在吃。

这让身为传统广州人的我,深有共鸣。

偶尔路过北京路,心血来潮想去吃一碗传统的云吞面。

可惜当我穿街过巷,走到那个曾经熟悉的位置之时,却发现人去楼空,取而代之仅有一家连锁云吞面店,满大街都是一样的门面,一样的气味,于是一直记不住名字。

旧爱已去,不复存在。物是人非,却能够成为真正的新欢么?

广州的云吞是一绝,某种程度上,是老城市的招牌之一。

有道是:“食在广州”。云吞面,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传统的广州云吞面,由三个部分构成:

汤。猪骨,大地鱼,虾子,慢火熬制,缺一不可。有别于时下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日式拉面的猪骨浓汤,白嫩如牛奶温和,云吞面汤满溢着缥缈的香气,清澈却不失浓郁,锅盖未掀,香已四溢,引来邻里街坊的称赞。

云吞。在别的地方,云吞或者会被称为“馄饨”,“抄手”,只是“云吞”于我而言,却是无可取代的名称。不同于北方缠绵厚重的饺子皮,云吞皮薄如蝉翼,爽口滑溜,甚至有人用之替代腐竹去煮糖水。传统的馅料,应该是精肉包一点肥肉。精肉味道浓郁,配以一点肥肉的香气四溢,在云吞皮包裹的小小世界里,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云吞必须现煮,水要沸腾,云吞如果鲜活的金鱼,在锅中自由翻滚。时限也是一门学问,短一分,封口处会硬得难以下咽,长一分,又会因为表皮破损而流失味道。

面。一般是店家自制的竹升面。长长的擀面杖,有力的双臂,一次次的添加面粉。没有其他东西可以取代它的地位。粗犷豪放的刀削面不行,温和细软的日本拉面不行,同出老城一门的沙河粉也不行。只有它才是云吞的完美情人,是汤的最爱,为你演绎什么是珠联璧合。

这些并非最好的元素。有人或许会用简单的猪骨汤和鸡汤替代大地鱼汤;云吞在香港的发展,也在馅料中添加了虾仁等海味;面已经可以流水线生产,店家不必每天起早贪黑的忙碌。但是,传统元素组合出来的特定味道,还有随之带来的回忆,却是无可替代。

老字号,家家户户有着独特的味道,哪怕只是些许的不同,都可以轻而易举的分辨。或许也是因为从小到大一直在吃,能够辨别出十数年来,味道的细微分别与变化;新式的云吞面店却不同,尽管有着精致的造型,上好的材料,流水线生产以及上餐的速度,但是,永远都是一样的味道。

老字号,并非一成不变。他们也会扩充店面,添加设备。他们的价格也会随之提升,只是滞后于物价的上涨幅度。他们依然蜷缩在旧城,不为人知的角落,却能够通过媒体的力量,一传十十传百。他们坚持的是,安稳,平淡,充满回忆的街道,满怀人情味的旧街坊,以及慕名前来,满足离去的人们,偶尔带来一细新鲜感与活力。迁徙不适合他们,他们离不开老城的回忆和人情味。

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篇十二

把这些鲜活的现实从中华大地移向遥远的猫国,这种时空的错位给了我们陌生感,从而实现了作者的话语策略,同时也传达给我们又一种另类的感觉,那就是作者悄然改变了的观察视角。

写作《猫城记》的1932年,是老舍在英伦度过了五年教书、读书、写作的岁月后回到混乱不堪、强敌环伺的祖国不久,此时的他对现实政治和国事民瘼的关怀已有了一种全新的视角,那就是以“他者”的眼光重新打量自己曾置身其中的古老文明,对其进行文化反观的新视角。

猫国的天空布满了绝望的阴霾,但这位外来的闯入者却试图用一种感伤的文化构想去描画一个理想的现代中国。

在猫城,尘世间的种.种弊端、黑暗、残缺、压抑和匮乏,在外来的观察视野里被放大,使它们与现实世界构成了双重关系,而这个观察者本身又与他心中理想的世界构成了双重的关系,这种强烈的双重对比关系不仅让我们因其中的绝望情绪而颤栗,它让我们联想到末日审判时白色大宝座前的毁灭,但同时又让我们隐隐感受到一份对理想国度的激情盼望,它让我们看见对天国翘首的基督信徒脸上的荣光。我们之所以得以看见他们,乃是因为作者的笔端涌流着爱的激情,这是一种强烈的对土地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

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篇十三

《国家》是《易中天中华史》中收录的其中一卷。下面小编整理的几篇易中天国家读后感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有感于各类知识的极度匮乏,极力地想让自己懂得更多起来,我本月选择了很有格局的《国家》(易中天著)来读,希望能够武装到自己。

本书试图在探询国家的秘密,为什么会产生国家?易中天首先找到了一个钥匙:城市。

城市是文明的标志,是国家的象征。

城市给居民带来了安全和自由。

因为城市产生了一种新的聚落关系,市民之间交往、交流和交易,血缘关系必然被打破。

而且还诞生了新的超越了部落、氏族的“公共关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公共事务”。

要处理这些公共事务和关系,氏族部落时代的习俗是不管用的,必须依靠“公共权力”和“公共规则”,还要有按照公共规则行使公共权力的“公共机关”。

这就是国家。

在进入国家之前,任何文明都有巫术和图腾,但巫术在印度变成了宗教,在希腊变成了科学;图腾在埃及变成了神,在罗马变成了法。

任何一种国家体制和国家道路,都不过是世界各族在不同历史条件下,为了实现安全、自由和身份认同所做的不同选择和探索。

这就是国家的逻辑和秘密。

而中国呢?中国为什么不同?原因在于在中华,巫术没有变成科学,也没有变成宗教,而是变成了伦理和艺术,即礼乐。

图腾没有变成神,也没有变成法,而变成了祖宗。

别的民族的身份认同靠神,靠信仰,而我们是“认祖归宗”,家国体制绵延三千七百年。

而我感慨于其中文化力量。

从国家的“国”字的产生来看,有了定居的人、固定的.地盘,人越来越多、地盘越来越大,就形成了国家。

但由于文化的存在,造就了没有国界的国家。

表现尤为突出的是犹太人,没有谁能向他们一样,失去祖国一千八百年,流散于世界各地,但民族尤存,这归功于他们的文化。

而对于我们几千年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进程中,其中穿插着外族的入侵,我们不仅没有向其他古文明那样走向灭亡,而是一直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得益于我们悠久的文化。

那么,对于灿烂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光大成为了我们大中华继续前进的基石。

《国家》这一卷,虽然是讲“中华史”的,但有很多篇幅是讲西方文化史的,是两者对比着讲的。

其中第三章整章讲西方的,标题叫做《从雅典到费城》。

这样的一个好处是,讲得更深入。

其实第一卷《祖先》也是对比着讲的,比如夏娃和女娲。

《国家》依然是六章,每章六篇文章,六六三十六篇,连《后记》也是6节。

记得易老在另一本上说过,六是秦始皇最喜欢的数。

实际上,现在民间也喜欢“六”,觉得是个吉利的数字,比如“六六大顺”。

“四”就没有这么好运,与“死”谐音,大多觉得不吉利。

举一例来说一下易老作品的逻辑性,请看第三章《从雅典到费城》的第四篇《走向平等》,全文如下:

人格独立和意志自由的希腊人,获得了解放,也遇到了难题。

难题就是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这在氏族社会是不成问题的。

血缘,最天然、最真实、最温情也是最和谐。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唱妇和,不就是中国人一贯追求也曾经行之有效的主张吗?人而此刻的希腊人,却成了宙斯式的“弑君英雄”,俄狄浦斯式的“杀父罪人”,早已“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他们,又靠什么来组成社会,结为群体,不至于因各行其是而天下大乱?

契约。

用契约管理社会,在希腊人哪里丝毫都不奇怪。

作为商业民族,他们早就意识到处理事务和关系,物比人好。

这个“物”,就是货币和契约。

货币,干净利索;契约,人我两便。

只要大家都信守合同,照价付款,就相安无事。

而且,由于它对契约各方具有相同的约束力,因此是公正的,也是公平的。

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平等产生了--契约面前人人平等。

这样一种好东西,当然可以放之四海。

比方说,用来制定研究问题讨论问题的方法和规则。

这些方法和规则,比如逻辑,是人与自然的约法,也是人与人的约法。

其中,不证自明的叫“公理”,推导的过程叫“推理”,推导出来的叫“定理”,最后的结论叫“真理”。

某个结论是不是真理,不归张三说了算,也不归李四说了算,要看是否符合约定的一系列“理”。

对谁,都一样。

科学诞生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契约及可以用于自然,就更可以用于社会。

社会的契约就是法律。

只不过,它不像商业合同那样一对一地签,而是全体公民一起约定。

由于它是关于社会问题的,所以叫“社会契约”;由于它是全体公民签订的,所以叫“全民公约”。

所谓“全民公约”,就是每个人跟其他人都互为甲方和乙方,就像“民主是自己统治自己”。

这样一种签约,当然更必须遵守,立法者和执法者也不能例外。

作法自毙,不是立法者的悲哀,反倒是他的光荣和成功。

法治就诞生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但,这里面有问题。

契约面前人人平等,是没问题的。

因为甲方和乙方人格平等,权利对等。

谈不拢,可以不签;有情况,可以修改;执行不了,可以认赔毁约。

总之,契约是可以商量的,而且只要甲方乙方商量就行。

法律可以这样吗?

难。

全体公民一起来立约,不可能条条款款意见相同。

如果左也谈不拢右也谈不拢,又怎么办?就不要法律了?

当然不行。

也只能先做两个约定。

第一,法律的制定,只能寻找“最大公约数”,也就是每个人都可以接受或不能容忍的。

比方说,不能杀人,不能放火,不能抢劫,不能盗窃,不能强女干,不能私入民宅。

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篇十四

然而,一位学者跳了出来,他用现代的眼光为我们解读了三国的历史,虽然不一定正确,但他仍被广大民众所接受和欢迎,正如他自己所讲的那样:“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是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这是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这是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正史记录,野史传说,戏剧编排,小说演义。”他使更多的人对三国这段历史产生了兴趣,也是更多的人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一种新的理解角度,许多人恍然大悟:原来历史也可以这样读!这个人就是易中天,而他作品名为《品三国》。

易中天,从《百家讲坛》走出来的文化名人,易中天的魅力也着实让人着迷,他的文才,他的口才,他性格的温厚,他口碑的甚佳等等这些都可以从他的作品中反映出来。比如他为了形容项羽是妇人之仁,对虞姬和自己的战马非常有情意,他就说:“项羽真是太有人情味了,太招女孩子爱了,恐怕那时的女孩子嫁人要嫁项羽这样的了。”一部作品让我们看到了魅力十足的易中天,当然也有不一样的看法,于是,众多热门话题再次被放到台面上被人们热烈讨论着,品味着。

从此,三国不再只为史学家和军事家所津津乐道,更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话题,而且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特别是各公司的老板,以及那些想做一番事业的人也纷纷参看。据一些例子,在曹操事业刚起步时,他的用人策略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就值得我们去借鉴和思考。曹操提出了如下政策:1名至实归,更重实际;2德才兼备,唯才是举;3重用清官,不避小贪;4……这些政策时隔仍未许多专业人士所采用,《品三国》让我们认识到三国时期的历史价值。

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篇十五

近些天来在家里休息,拜读了易中天先生的名着《易中天品三国》。我也很喜欢历史,看了很多关于三国的文章。这里谈一点感受,也算是一个小的总结吧。

在三国的历史过程中,大家对于曹操、诸葛亮等任务耳熟能详。但是对于孙权以及江东政权可能了解的不多,或者说关心的不多。长江在下游地区是沿着从西南到东北的方向流淌的。因此,人们把长江以南的地区成为江东,长江以北的地区成为江左。江东政权的主要活动范围包括建业(现在的南京)、武昌(现在的湖北鄂州)、九江等处。北至长江,南至大海。江东政权一共经历了孙坚、孙策、孙权、孙亮、孙休和孙皓六个阶段。其中孙坚和孙策都是打基础的阶段。到了孙权这一代,成为发扬光大的一代。孙亮和孙休处于守成的阶段。到了孙皓那一代就是衰落到灭亡的阶段了。江东政权是三国中寿命最长的一个政权。它的存在,对于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的开发和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那么孙权的成就在哪里呢?我觉得孙权的最大成就就是举贤任能。孙策在临终对于孙权的评价是:“如果说在两军阵前冲锋陷阵,你(指孙权)不如我;如果是发现培养人才,并且让他们各安其职,保卫江东,我不如你。”由此可见,在孙策的规划中,孙权的主要目标是保住江东,先求稳,后图发展。事实上孙权也确实做到了。从江东政权的历任军事统帅就可以看出,从周瑜、鲁肃、吕蒙到陆逊。这些人可以说和孙权都是君臣一心,团结一致。在刘备率领大军讨伐江东为关羽、张飞报仇的时候,孙权刚开始的时候是一筹莫展。后来,有人向孙权建议任用吕蒙为统帅,抗击刘备。但是由于吕蒙是一个白面书生,大家对他的能力普遍表示怀疑。这个时候,孙权力排众议,大胆起用吕蒙,并且授予重权。结果证明孙权的做法是正确的。

孙权在三国之中他的政治地位是比较低的。曹操可以携天子以令诸侯,刘备本身有一个宗室的身份,也可以起到号召的作用。但是孙权是什么也么有的。每当江东政权出现危难的时候,孙权就表现出在政治上较大的灵活性。在曹操自立为魏王的时候,孙权主动向曹操称臣。表示如果曹操称帝和攻打刘备的话,孙权愿意支持。这次的称臣换来的是曹操借天子的命令任命孙权为骠骑将军、南昌候、荆州牧。后来,当刘备向江东进攻的'时候,孙权再次向曹丕称臣。这一次换来的时曹丕封孙权为吴王。两次称臣,既使得自己的地位得到提升,又避免了两面受敌,为自己赢得了回旋的余地和时间。可见孙权这个人在处事上是求实而不慕名。

蜀汉政权经历了诸葛亮、蒋琬、费祎三任宰相之后进入了姜维时代。但是姜维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对外战争上了,对于蜀汉政权的自身建设贡献不大。以至于最后黄浩排挤姜维,姜维被迫借屯田之名离开成都避祸。从此可以看出,将为作为蜀汉政权的最高行政和军事长官(大将军)并没有从全局上来建设蜀汉政权。由于他的这种偏颇,导致最后自己在前线拼死抵抗,后方皇帝已经投降的尴尬局面。可以说,姜维也应该好好检讨自己。

司马懿、司马师和司马昭父子兄弟三人可以算得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司马懿为了曹魏政权可以说是披肝沥胆,屡建奇功。从曹睿死后到司马懿就处于一种赋闲的状态。也可以认为他在养精蓄锐、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十年之后,新皇帝曹芳从八岁涨到十八岁了。这个时候曹魏政权原来的骨干,如钟繇、贾诩、陈群、华歆、曹仁、曹真等文臣武将基本上都已经病逝或者是阵亡。剩下的人已经不足以对付司马懿了。正好这个时候曹爽自己本身就是一个无能之辈,那么天赐良机,司马懿开始了篡夺曹魏政权的一系列活动。若干年后,司马昭主政的时候,涌现的邓艾、钟惠等人才都是司马懿最早发现并且大力提拔的结果。

最后,我还要饮用《三国演义》里面的话“是非成败转头空”。的确是如此,历史上的各种人物、事件虽经起伏跌宕但最终还是成为一种过去。

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篇十六

近些天来在家里休息,拜读了易中天先生的名著《易中天品三国》。我也很喜欢历史,看了很多关于三国的文章。这里谈一点感受,也算是一个小的总结吧。

在三国的历史过程中,大家对于曹操、诸葛亮等任务耳熟能详。但是对于孙权以及江东政权可能了解的不多,或者说关心的不多。长江在下游地区是沿着从西南到东北的方向流淌的。因此,人们把长江以南的地区成为江东,长江以北的地区成为江左。江东政权的主要活动范围包括建业(现在的南京)、武昌(现在的湖北鄂州)、九江等处。北至长江,南至大海。江东政权一共经历了孙坚、孙策、孙权、孙亮、孙休和孙皓六个阶段。其中孙坚和孙策都是打基础的阶段。到了孙权这一代,成为发扬光大的一代。孙亮和孙休处于守成的阶段。到了孙皓那一代就是衰落到灭亡的阶段了。江东政权是三国中寿命最长的一个政权。它的存在,对于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的开发和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那么孙权的成就在哪里呢?我觉得孙权的最大成就就是举贤任能。孙策在临终对于孙权的评价是:“如果说在两军阵前冲锋陷阵,你(指孙权)不如我;如果是发现培养人才,并且让他们各安其职,保卫江东,我不如你。”由此可见,在孙策的规划中,孙权的主要目标是保住江东,先求稳,后图发展。事实上孙权也确实做到了。从江东政权的历任军事统帅就可以看出,从周瑜、鲁肃、吕蒙到陆逊。这些人可以说和孙权都是君臣一心,团结一致。在刘备率领大军讨伐江东为关羽、张飞报仇的时候,孙权刚开始的时候是一筹莫展。后来,有人向孙权建议任用吕蒙为统帅,抗击刘备。但是由于吕蒙是一个白面书生,大家对他的能力普遍表示怀疑。这个时候,孙权力排众议,大胆起用吕蒙,并且授予重权。结果证明孙权的做法是正确的。

孙权在三国之中他的政治地位是比较低的。曹操可以携天子以令诸侯,刘备本身有一个宗室的身份,也可以起到号召的作用。但是孙权是什么也么有的。每当江东政权出现危难的时候,孙权就表现出在政治上较大的灵活性。在曹操自立为魏王的时候,孙权主动向曹操称臣。表示如果曹操称帝和攻打刘备的话,孙权愿意支持。这次的称臣换来的是曹操借天子的命令任命孙权为骠骑将军、南昌候、荆州牧。后来,当刘备向江东进攻的时候,孙权再次向曹丕称臣。这一次换来的时曹丕封孙权为吴王。两次称臣,既使得自己的地位得到提升,又避免了两面受敌,为自己赢得了回旋的余地和时间。可见孙权这个人在处事上是求实而不慕名。

蜀汉政权经历了诸葛亮、蒋琬、费祎三任宰相之后进入了姜维时代。但是姜维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对外战争上了,对于蜀汉政权的自身建设贡献不大。以至于最后黄浩排挤姜维,姜维被迫借屯田之名离开成都避祸。从此可以看出,将为作为蜀汉政权的最高行政和军事长官(大将军)并没有从全局上来建设蜀汉政权。由于他的这种偏颇,导致最后自己在前线拼死抵抗,后方皇帝已经投降的尴尬局面。可以说,姜维也应该好好检讨自己。

司马懿、司马师和司马昭父子兄弟三人可以算得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司马懿为了曹魏政权可以说是披肝沥胆,屡建奇功。从曹睿死后到司马懿就处于一种赋闲的状态。也可以认为他在养精蓄锐、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十年之后,新皇帝曹芳从八岁涨到十八岁了。这个时候曹魏政权原来的骨干,如钟繇、贾诩、陈群、华歆、曹仁、曹真等文臣武将基本上都已经病逝或者是阵亡。剩下的人已经不足以对付司马懿了。正好这个时候曹爽自己本身就是一个无能之辈,那么天赐良机,司马懿开始了篡夺曹魏政权的一系列活动。若干年后,司马昭主政的时候,涌现的邓艾、钟惠等人才都是司马懿最早发现并且大力提拔的结果。

最后,我还要饮用《三国演义》里面的话“是非成败转头空”。的确是如此,历史上的各种人物、事件虽经起伏跌宕但最终还是成为一种过去。

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篇十七

《品人录》令人不由佩服易中天先生站得高看得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剖析丝丝入扣,对古代官场伦理洞察秋毫分明,读易中天先生《品人录》有感。曹操的才与情,或许社会的变迁,更多年后人们会给他更高的评价。我私下喜欢曹操与喜欢苏东坡的豁达、李白的诗意浪漫一样炽热。曹操诗作文学水平极高,意象清晰、襟怀开阔一挥而就,帝王口气、超人文采一气呵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唇齿留香,“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警人心弦,“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叹惜时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道尽心志。一生戎马,倥偬征战,功名利禄真的在他心里重要吗?一个人临终牵挂或许就是自己视为最珍贵的东西。曹操临终正有人性的光辉,幼子孤儿托付曹丕,言语哀切,安排妾妇分香卖履,眷恋亲情。书中高度评价曹操,富有真性情,是个可爱的奸雄,生前做完了自己想做的事。唯是智慧超群,爱才用才不计德行与出身,挑战了中国传统用人制度,得罪了中国文化对人才的评价系统,一生以周公自诩,却落得“篡汉”罪名,“乱世奸雄”为其批注,文学成就也难帮他洗脱一分一毫。

另一个品评人物是海瑞,得罪的却是整个古代官场操作机制,几次罢官,几番启用,次次都以失败收场。幸亏海瑞自始至终为官清廉,人品才得以保全。曹操可爱,海瑞可怜,一生坎坷,早年丧父、晚年丧子,中年丧气妻还惹来同僚弹劾。

自幼认为海瑞是官场标榜人物,必定是优秀的,青史记录的定是褒扬之词,读后感《读易中天先生《品人录》有感》。记得儿时常陪奶奶看戏,戏里的海瑞多么睿智多么无畏,常常一袭青衣,微服私访,调察民意,洗刷冤情,最后的胜利都是属于他的,善恶有报,快意恩仇,演员与观众的情感都抒发得淋漓尽致、舒畅张扬。看易中天如此无情批判人物性格与事情成败,内心震撼,悲怆苍凉夹带丝丝失落,在酷夏里竟是心凉!

《品人录》对刘邦项羽的评价看得我心灰意冷,刘邦的影子永远存在于人群之中,项羽贵族式的教育败给了地痞流氓般的刘邦的权术,刘邦的成功增加了教育者的难度,刘邦对人性功利的透彻理解是其成功的原因,此时想起《道德经》对水的特性、对有与无的阐释,在此不是一次契合吗?知识才学再多有时不如善于争斗的人,使人不得不承认争斗更是非凡的学问与才能。

书中对武则天的品度全面,武氏九死一生,宫廷争斗中获得胜利。最精彩是书中对武氏革命成功后后继何人的心理阐述部分,赋予侄子身后无人祭祀于己无利,赋予儿子还位李家心有不甘,赋予女儿权归异姓更是荒谬,革命成功之后迷惘为何革命?于是退了帝位,归称皇后,立下无字碑,任人评说。无字之碑,彰显武氏性格特征,时也、运也、命也,管了他人说些什么。

书中详细分析了项羽性格特点,李治性格弱点,性格决定命运。当一个人认命时,命运是否能安然妥当把他安放在适当的位置。武氏由唐太宗才人到帝位,是命运使然,还是宫廷争斗使然,或者两者混合使然。

常言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在其位谋其政,多么不易,常见和稀泥的老好人,总是圆滑溜过去,无为而治。若不在其位被逼要谋其政,唯有怀柔与铁腕兼施,寻求中间道路行走,或许能把事情做好。人心多功利,自古使然。所以刘邦封赏手下,让出生入死的下属封妻荫子颇得人心。徐敬业的“凡诸爵赏,同指山河”却以失败告终,还让武氏赏识洛宾王的文采留下爱才佳话。

读书中就这样边读边思,给了读书人无穷的乐趣!

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篇十八

当下的易中天被称为是百家讲坛中的“超女”,红极一时。当然,也有很多骂声,说他是曲解历史,误人子弟。在我读完《易中天品三国》后,没有像电视上说的那种“嫁人就嫁易中天”的冲动,也没感到他是一个曲解历史,哗众取宠的骗子。

易中天是根据三国正史中的人物传志,用现代的心理学和个人的人生阅历去注释历史人物大约的想法。也许是对,也许是错,但比较人性化。因为三国的意思就是中国大陆上同时存在的三个国家,像现在世界中的国家一样,都拥有自主权的,在发生战争的时候,各国家的将领、谋士在面对战争时所做出的战略战术发生的战役,根本没有绝对的谁对谁错,都是以本国利益个人利益为前提的。

三国既是一个动乱的年代,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在这短短几十年中,曾经有过多少英雄战死沙场,又有过多少人雄霸一方,比如两个漂亮的草包:刘表、袁绍。可爱的奸雄:曹操。一代枭雄:刘备。一代奸雄:董卓。西凉忠臣:马腾。小霸王:孙策。…。他们都有自己的地盘,自己的事业,自己的武将与谋士。

两个漂亮的草包:袁绍、刘表,虽然手下人才济济,但是他们却不懂得利用这些人才,导致没有把他的文臣武将的长处发挥出来,反而把短处尽情释放、淋漓尽致。

袁绍关渡之战不听沮授等的建议,不仅集结大军进攻官渡,而且把沮授关押起来,剥夺他的军权,而把军权交给只会拍马屁的郭图,结果致使全军覆没,领土沦陷,自己吐血而亡,死后儿子们相互争权夺势,最终自己一手打下来的江山毁于一旦。

刘表则是太懦弱,太无能,太迂腐。当时天下文人墨客,豪杰义士集结于荆州避难,而刘表居然一个也没用,真是无能。结果死后,儿子也不战而降,自己的领土拱手相让给曹操,并且儿子、妻子被杀死。

董卓因为残暴而导致群起而攻之,结果自己也没好下场,被自己的义子杀死。当然,吕布堕入情劫,窝里反,也就不足为奇了。

曹操则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虽然自己能控制手下,却未能让儿孙守住江山,结果自己多年的心血落入司马家族手中。曹操有时也一意孤行,如他占取荆州后,一不劳军,二不安民,却还不听程昱之言,以为孙刘不会联合,最后火烧赤壁,惨败而逃,这就说明不能不听别人的劝告。从他父亲对他“家贼难防,偷断屋梁”的评论来看,他狐性多疑失天下,也是个必然的结果。

刘备表面上是仁义之君,其实很会用计收买人心,让那么多优秀之士死心塌地为他去死,真的是很奸诈和狡猾,让人防不胜防。但是一代枭雄也有缺点,太感情用事,结果彝陵之战大败,自己的精兵强将大部分都搭了进去,自己也病逝于白帝城,然后还来了个“白帝城托孤”,又让他那不该被赵云救回的儿子害死了一批人。一代枭雄的下场竟是这样,真是可悲…。。

说到一个个的一方霸主,就不得不提一下其中优秀的军师。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应该说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他出使江东,促使刘备集团和孙权集团联合的事,就是最好的证明。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只可惜被刘备“三顾茅庐”骗了去,于是感激涕零,为刘家卖命。《出师表》虽明世,却无疑也是他的提前写好的遗嘱。

“既生喻,何生亮!”人们便会想起那个气量狭窄的周喻,但其实周喻气量并不狭窄,而是心胸开阔之人,只是因“诸葛亮三气周瑜”就把他整死,未免有失大将风度,但这也许只是为了反衬诸葛亮之聪慧而对他的一种诬陷。后人说他小气的说法,也许只是对自己的一种安慰吧。

从易中天品三国我们可以看出,深刻不等于晦涩,精奥不等于难懂。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可以将一个非常复杂和话题,变得通俗易懂。有机会你也去看一下《易中天品三国》,相信你会明白的更多,这其中不只是精彩的故事情节,更容括了人生百态,教你很多做人的道理。

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篇十九

lt;易中天中华史,这是一部适合略有基础的但是又急需普及历史知识和观念的人群甚至也适合读书时间少的人。如果您不在此列,以下内容可以全部跳过。

易中天中华史计划共36卷,至今才写完第六本,分别是《祖先》、《国家》、《奠基者》、《青春志》、《从春秋到战国》、《百家争鸣》,还不包括一本薄薄的总序——《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总序大概三万字左右,其它每册约十万字。

在第五卷《从春秋到战国》的作者后记中,易中天提到了一部好的史书的标准:有史观,史观是灵魂;有史识,史识是骨骼;有史料,史料是血肉;有史感,史感是神采。秉承之前《品三国》系列生动有趣的说史风格,易中天将历史写得生动有趣,吸引了更多的的人来关注历史、了解历史。

我们需要严肃的历史书,让我们能以史为鉴,对历史充满敬畏。但我们也需要轻松、入门、引导型的历史书,让历史常识得到普及,让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多读历史,树立起自己的历史观。若历史永远都是一堆枯燥乏味的名字,繁琐艰深的文字,那不论我们华夏民族的历史多么光荣伟大、优雅有趣,读者都提不起兴趣。

然而好的书,也并非适合每个人。有朋友听过我推荐易中天中华史,就去买来读。结果发现此书史料甚少,不合自己口味,随便翻过几下就束之高阁了。也有朋友本身酷爱历史,常常阅读各种专门史,少数民族、服饰、器物、饮食等方面的专业史书,便对易中天中华史不屑一顾。在此,我总结一下此书的几点特点,给大家做个参考。

首先是内容上的宏观性。宏观性集中表现在第一二册以及总序言中。总序言中分析比较了西方文明、伊斯兰文明、华夏文明三大文明体系,认为“只有中华、伊斯兰和西方现代,才代表了三代文明、三种类型、三个时代和文明三要素,同时具有世界性。因此,这三大文明有可能就是文明意志的集中体现,当之无愧地可以成为’第一世界’。也因此,我们民族必将被赋予新的使命,再次为人类作出卓越贡献”。这就是作者认为的中华文明的位置。另外,在《祖先》和《国家》两卷中,将中华民族的发源于其他古老民族和文明的发源做了比较,甚至互相印证,将中华民族的史前史放到人类发源的体系中去考察,互相印证,互为参照,梳理了华夏民族的祖先和国家的发源和演变过程,有不少新鲜的观点。要理解这种宏观性,必须首先具备一定的历史和社会学、人类学的基础知识,才不会被作者跳跃的思维弄的一头雾水。

其次,注重史观,脉络清晰,逻辑严密。如果想要通过阅读一本书,就了解了历史的全部,那几乎没有一本书能够到达这个要求。编写一本史书,必须要有自己的脉络和逻辑。如何勾勒历史,不失真、不偏颇,有自己的观点,是作者在下笔写作之前就要认真考虑好的问题。我们民族早期的史书有两种范例,一种是编年体,以时间为线索;一种是纪传体,以人物为中心。而易中天中华史,则是以总结和判断为落脚点。他先根据时间划分大的段落,每一卷讲一段时间的历史。时间段上的划分大致与我们“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的基本常识一致,每一卷对应一个时间段。每一卷又为一个重要观点所统辖,在这个重要观点下,又分出几个小的重要观点。再往下就是一些典型的史实、史料的支撑。史实、史料的罗列都不是根据时间的线索。而是围绕着一个个观点主题(或者说是一个个故事的中心)而展开。比如第三卷《奠基者》,着重叙述的是周文明的建立,即中华文明的核心来源。第四卷《青春志》所要表达的是:人之初,性本爽。东周时,男子义气血性,女人浪漫多情。书中分别描述了刺客、情人、战士、人臣、使节、鬼神等可歌可泣的历史人物。体现了那一时期的中华民族的性格和社会风尚。

再次,不变的是史实,创新的是角度、观点和梳理的脉络。我们笼统的知道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历史上第一次大变革时期,第一次文艺复兴时期,第一次思想大爆炸时,但常常被数不清的国家、英雄人物、哲学思想流派搞得晕头转向,迷雾笼罩。易中天中华史对这段长达五百年的历史分为两个部分来描述,第五卷《从春秋到战国》分析的是制度的流变、政治的更迭,这是一部大国崛起的历史;第六卷《百家争鸣》则着重分析这一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大爆炸。不能采用全部史料,那就必须有所选择。在第五卷《从春秋到战国》的后记里,作者也列出了选择史料的标准:首先看是否不可或缺;其次是代表性、典型性和故事性;第三是可读,尤其是要为读者排除阅读障碍。

以上三点足以证明易中天中华史是一部适合略有基础的但是又急需普及历史知识和观念的人群甚至也适合读书时间少的人,因为每卷书才十万字,文字也足够有趣。我一般用半天时间就能读完一本。

易中天中华史很长,据说要写三十六卷,但是这部书也薄,毕竟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不是一部书就能完全囊括的。我认为这部书的意义是梳理了清晰的历史脉络,并且分析了重要的历史节点,辅以史料,语言又足够有吸引力。若真要认真了解华夏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光是读一本史书是不够的,在易中天中华史的引导下,会找到阅读历史的突破口和兴趣点,从而按图索骥,自发去找寻和发现我们魅力十足的千年文明历史。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11623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