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下的水利水电论文范文(2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6 09:38:06
环境保护下的水利水电论文范文(24篇)
时间:2023-11-26 09:38:06     小编:曼珠

在总结中,要客观评价自己的成绩,避免过度自夸或自责。发展创造力和创新思维,成为具有竞争力的人才。阅读是一种积累知识和提升能力的有效途径,希望大家能够在阅读中有所收获。

环境保护下的水利水电论文篇一

在建筑工程桩基施工的过程中,需明确操作措施与标准,进行科学化的管理与协调,提升整体工作效果,保证桩基的施工工作符合标准化需求,提升工程施工质量水平。具体措施为:

3.1提升混凝土材料的应用效果。

在使用混凝土材料的过程中,施工企业应制定完善的操作方案,提升混凝土桩基的实用性,增强负荷强度,保证制作的便利性,在合理施工的情况下,明确原材料比重,进行施工程序的规范,充分发挥先进桩基施工技术优势,在合理选择混凝土原材料的情况下,预先针对土桩结构进行合理的制作处理,在严格开展土桩长度与粗细骨料质量管理工作的情况下,将堆砌层数控制在3层左右,以免出现断裂的现象,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符合标准[4]。

3.2钢桩的科学制作处理。

在制作钢桩的过程中,施工企业应针对原材料进行合理的选择与处理,统一施工标准,按照规范性要求进行强度与精确度指标的处理,提升测定工作效果。在钢桩结构施工过程中,企业应预防腐蚀问题,在合理防腐处理的情况下,提升环境的优化效果,避免空气湿度对材料质量造成影响。为了更好的提升工程结构施工稳定性,在施工之前,企业应针对原材料进行合理的检查,去除钢桩中的锈蚀问题,保证焊接结构的接口整齐性符合要求,在预防误差问题的情况下,保证焊接角度符合要求,提升设计工作效果。在钢桩运输的过程中,应合理预防磕碰问题,避免损坏现象,保证钢桩角度与位置等符合当前的设计工作要求,完善操作流程,提升钢桩结构的稳定性与精确度[5]。

3.3完善施工工艺流程。

在桩基施工的过程中,需针对施工工艺流程进行改革与完善,编制完善的施工计划方案,在提升施工技术应用效果的情况下,创新施工技术方式与方法,提升施工工艺的应用效果。在泥浆施工程序中,应做好护壁成孔工作,保证冲击成孔效果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提升沉管成孔效果。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需提升保护效果,预防塌陷问题,促进粘性土与碎石土的合理处理,提升冲击成孔施工工作效果,在相互协调与配合的情况下,优化桩基工程的施工模式,加大整体管理工作力度,保证更好的完成当前工作任务,优化建筑工程桩基结构的施工模式与体系[6]。

4结语。

在建筑工程桩基施工的过程中,企业需合理使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方式,完善管理体系与内容,制定完善的工作方案,在科学研究与分析的情况下,提升各方面工作效果,确保整体工作都能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张志辉.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技术及应用[j].装饰装修天地,(9):295.

[2]张志奎,杜金奎.高层建筑桩基工程施工技术的探讨[j].科学与财富,2018(6):272.

[3]林沐青.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技术研究[j].装饰装修天地,(16):64.

[4]韩玉飞.建筑桩基工程中旋挖钻孔成桩施工技术[j].技术与市场,2018(2):178.

[5]吴加全.现代建筑工程桩基工程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魅力中国,2017(52):259.

[6]王贵宾.建筑工程桩基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卷宗,2018(5):204.

环境保护下的水利水电论文篇二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重要目的就是完成将水能转变为电能的过程,为城市的加速发展和居民的正常生活提供足够的电能。但是在水能和电能的转化过程中,需要利用水的推力作为发电机的转动动力,所以产生的电流比较大,如果没有使用电压器进行调节的话,巨大的电流很容易对电路造成损坏,甚至有可能会烧毁电网,严重者可引发火灾,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大多数的施工建设都离不开先进的施工技术,先进的技术意味着科技的进步,是施工得以顺利完成的前提保障。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中,技术更是关键条件之一,先进的技术可以节约建筑成本,缩短施工时间,同时也对工程的使用性能和安全级别有着重要的决定作用,所以,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对于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视。

对于一项工程施工项目来说,技术是保障条件,那么管理就是促进手段。无论施工技术如何先进,管理不到位的话,也就只是一盘撒沙罢了。施工工作缺乏科学管理,别说保证质量了,工程是否能够如期竣工都是一个问题,而且水利水电工程中施工工序更加复杂,各个环节环环相扣,一个环节做不好,就会直接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科学的施工管理除了要使技术发挥出更大的价值之外,还要求提高工人的施工效率和工作质量。科学的技术管理对于建筑工程的正常投入使用和安全性能的提高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2.1加强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

水利水电工程由其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工程质量至关重要,与普通的施工项目相比,水利工程施工时间长、规模大、技术难度高。但是又因为其发挥的作用十分重要,所以施工的技术要求更为严格,各种限制条件纷繁复杂。首先,一般的水利施工场所环境比较差、条件艰苦、安全隐患多,所以导致施工过程中,发生意外情况的概率较高,面对意外状况,如何处理是一个难题;其次,如何充分利用技术的优势,提高施工效率也很重要。施工技术一直处于不断进步的状态,但是技术是由人来掌握和发挥的,先进的技术只是有利条件,能不能使其为工程建设服务,才是施工技术的管理人员应该操心的问题。要想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效率,改进技术管理需要注意下面几点:。

第一,完善现代化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加强施工管理,必须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对于之前的施工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改变粗放管理的现状,实行科学化管理。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管理人员可以考虑实行更为详细的管理条例,落实管理权限和职责范围:实行厂站和车间以及班组的三级管理的方式;设置专门的部门负责搜集相关信息和进行事故分析、做好反馈工作;规定固定的日期进行人员交流和总结,促进各方人员不断进步;注意鼓励创新,在技术上,应该多鼓励大家发表独到的个人见解,对于科学的、合理的改进意见应及时予以采纳,对提出者应实施表扬或者奖励措施,鼓励工作人员打破旧思想的禁锢;完善各种制度,对于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甚至是出现的故障,都要及时统计,并研究相对的改进措施积极应对,尽可能的'延长设备的使用期,降低损坏率,节约施工成本,保障施工的正常进行。

第二,完善运行中的管理制度,工作人员要注意及时记录设备的运行情况,改变以前不规范操作的行为;加强分析工作,对于出现的运行问题和故障,在解决问题之外还要注意分析其出现的原因和产生的基础,改进管理工作,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意外状况的出现几率。

第三,注意加强检修和监督。管理工作者应注意立足工程的具体情况,注重技术的改进和提高。工作重点应该放在设备性能的改进上,而不是维护设备的正常性能上,尽量减小设备的检修期限、提高检修的工作效率,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必须掌握基础的专业知识,对于设备运行的一般规律有个科学的认识,具备对施工技术的监督能力。

2.2完善考核制度,加强安全管理。

鉴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比较复杂,管理方式也都各具特色,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并没有一套被广泛认可的通用考核标准,因此,考核标准的制定只能根据各自工程的实际综合因素来考虑,使之能够符合具体条件,对于工作人员的工作起到真正的考核和评价作用,帮助工人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考核指标的设定必须能够科学的、全面的反映工作成果,不仅涵盖设备的维护、管理成果还应该有对于水能利用的程度高低的体现。安全性对于任何一个项目的施工来说,都是必须要考虑的。这个安全指的并不仅仅是工程质量的可靠、安全度高,还应该包括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没有出现意外的安全事故、人员伤亡等。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环境一般都比较差,工人的施工安全有时候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人身安全会受到一定的威胁。管理者对于工人应注意加强安全教育,可以通过实际案例来警示施工人员,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使他们注意保护自己,在施工时要注意生命安全;其次,发生意外事故时,一定要注意调查清楚原因,责任在个人的要对他进行处罚和教育,使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对别人和自身造成的危害,并在以后的工作中严格约束自身行为;加强安全管理工作除了要注意教育之外,还要重视技能培训的重要性,提高工人的技术,使他们在施工时能有意识的避开不安全因素,避免因施工技术落后造成的安全事故。

3结语。

环保能源在未来的社会中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大,随着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新能源的使用会使越来越多的人受益,但是水利水电能源的不断推广使用,离不开施工技术的进步和科学的管理。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时,一定要注意加强技术管理和施工安全教育,保证施工的质量的同时兼顾施工进度,确保建设的工程不仅质量好,而且实用性强,达到经济、社会效益的完美统一,为促进资源使用效率的不断提高和环境的改善贡献力量。

环境保护下的水利水电论文篇三

不仅在文物保管中,文物在陈列中也应该进行有效保护,文物管理人员应该根据文物陈列的现场环境,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加强对文物的陈列管理,尽量使文物储存年限变长,从而充分发挥文物的观赏价值。

2.1建立对游客的管理制度。

很多游客在博物馆喜欢拍照,但是拍照对许多文物是有损害的,虽然短时间内看不出影响,但是时间久了就会呈现出来,很多博物馆在珍藏文物时没有明确的规定不能拍照,文物保管与陈列制度也不完善,对文物保护工作的进程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建立起科学的文物保管与陈列制度,采用现代化技术做好文物的保护工作。而且,文物资源的保管与陈列制度要和博物馆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明确全体工作人员的职责,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文物保护意识和对工作的责任感,遵守职业道德,加强对文物的保护意识。

2.2实时监测文物环境。

文物管理人员应该制定和完善文物保管区、陈列区的定期定时巡查机制,实时监测文物所处环境,包括温度、湿度等,根据文物属性、材质等,对文物环境进行有效控制。通常情况下,为了有效保护文物,在保管、陈列时,应该严格遵照以下要求。一是对于壁面等文物应该设有专门的保管空间和单独的陈列空间,并有效控制环境,选用合适的遮光材料;二是如果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等地的资金充裕,可以多安装一些空调、隔热和保暖材料等,再通过购置加湿器等装备,有效控制室内湿度;三是要严格按照文物保护环境要求的标准和规范,对保管区、陈列区的文物环境安装实时监测设备;四是通过红外线等光源对保管区、陈列区的文物进行照明,以减少光照度影响。

主动保护文物意识的树立,是需要文物管理人员和群众共同参与的,根据我国相关的技术标准要求,在保管和陈列文物时,需要满足相关的卫生标准。一是文物管理人员应该积极响应号召,根据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等地的性质、发展目标,建立和完善文物保护方案,寻求解决文物腐蚀、破损等问题的办法,通过引进先进技术,避免文物保管区、陈列区出现病虫害和传染扩散。二是在借鉴发达国家文物保护技术的同时,要根据我国文物保护实际情况,制定文物保护措施,提升文物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三是利用包括监控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全天候、全方位对文物的保管和陈列进行实时监测。四是提高全民的.文物保护意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文物保护意识,加强引导教育。

2.4引进先进保护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文物保护的手段也日益丰富,包括环境检测、实时监测等。在文物保护意识下,工作人员都会小心谨慎地根据文物的不同属性,进行科学的保管与陈列。而文物管理人员应该重视引进和研究先进的文物保护技术,培养与时俱进的理念和强化学习的态度,对各类文物的存储知识有较好的掌握,尽最大可能降低文物损害的概率。同时,文物管理人员也应该处理好文物保管、陈列、保护之间的关系,从而可以更好地为观众带来文化的饕餮盛宴。文物管理人员还应该起好的模范带头作用,把文化保护的意识贯彻于平时工作中,进一步提升文物保护的有效性。

3促进文物保管与陈列走向科学化。

在具备文物保护意识的前提下,相关工作人员要根据文物的不同属性,进行科学的保管与陈列,为文物藏品提供舒适的陈列环境。比如古代的动物、植物标本、壁画和彩绘泥塑等文物就不能与外界空气接触,工作人员需将珍贵的古代动植物标本封装陈列,放在密封过的玻璃容器内,并且用保鲜剂来防止它的变质。在保护壁画和泥塑等文物的时候,我们的工作人员要采用光谱技术来预防受损,像一些比较珍贵的字画、古书等都要防潮和防虫害,工作人员应使用干燥剂等来防止这些文物受潮或者被虫子损坏,并要保持博物馆的清洁干燥度。由此我们可得知,文物保护意识有效推动了文物保管与陈列工作走向科学化。

4结语。

本文分析了文物保管和陈列中的问题,包括自然损害现象、缺乏保护机制、保管环境欠佳等,探讨了提高文物保护意识的方法,包括实时监测文物环境、树立主动保护意识、引进先进保护技术等。综合文章所述,文物保护和文物陈列、保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物保护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是需要长久坚持的工作。希望通过此篇文章的分析和研究,能为文物保管和陈列工作提供参考借鉴,并能提高人们保护文物的意识,将中国的文物以更加完美的形式呈现给世人,以此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严间开.提升纪念馆文物在陈列和保管中的保护意识[j].文物世界,2015,(4).

[2]张玲.保护意识在当前文物保管和陈列中的体现探索[j].科学导报,2015,(18).

[3]吴惠娟.保护意识在当前文物保管和陈列中的体现探索[j].卷宗,2016,(5).

[4]唐锋.以文物保护意识为导向的文物陈列与保管[j].人才资源开发,2015,(12).

[5]聂晓雨.文物陈列与保管中的文物保护意识研究[j].中华民族博览,2017,(12).

[7]莫莉平.论展览和陈列中的文物保护[d].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集.

环境保护下的水利水电论文篇四

水利水电工程动工工地环境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即范围比较大,存在土石方施工,工程动工会给四周的环境带来很大的影响,是以对其实施环境保护意义重大。以下文章围绕水利水电动工工地环境的保护展开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方案以推进水利水电工程的主要环境得到更好的保护。

水利水电工程会涉及许多不同的项目,例如区域性多目标水资源开发项目,为某个地区的发电、防洪、航运、灌溉、供水、水产养殖等方面提供一定的服务。但是,在其发展的时候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大,同时还存在时间长,深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制约。大规模的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很受关注。除此以外,水库的水量增多,移民出行等各种行为,工程动工等都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水利水电工程与生态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往往是工程是否可以实施的主要标准,不管在流域水资源的利用上,水利工程的策划上,还是动工各个流程上,都要把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的相关事宜考虑清楚,其中包含生态用水、环境用水,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相关联的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等等。

1水利水电工程的哪些方面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通常来讲,建造水库的水利水电工程如下过程中会给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

(1)水库的水量增多,湮没标准线,库区移民需要被安置,这样就会存在毁林开荒的现象,会使得水土出现严重的流失。一旦安置不合理,或是生活环境出现较大的变动,移民生活不稳定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2)水库充水以后,极易产生库岸崩坍的现象,会给地震的发生埋下伏笔,除此之外,河流出现较大的变动,就会影响到坝下与河口水体生态环境。

(3)水库充水以后,会推进库四周的地下水位升高,这样就会加速土地的盐碱化等。

(4)水库充水以后,水流的流速就会变小,降低了水体稀释扩散能力,同时会推进水体中污染物浓度的加大,库尾就会存在富营养化现象。

(5)某些水库充水以后,水温也会产生很大的改变,会存在分层现象,会给下游农作物带来严重的破坏。

(6)水库出现湮没现象,会给陆生生物的生活环境带了极大的影响;修筑坝也会给洄游性鱼类为首的水生生物带来极大的破坏。

(7)水库回水末端很容易出现泥沙淤积现象,这样会占用很大的蓄水库容量,极易出现河床抬高现象,对于航运等方面来说都是极大的制约。流入水库的支流河口一旦出现,就会对泄流产生影响。由于把河流的水力环境的更改,会冲刷下游河道。

2.1在空气质量的维护上做好工作。

(1)对开挖期间存在的大气污染现象实施预防。在动工的时候尽可能的使用凿裂法动工;钻孔和爆破期间为了避免粉尘污染的存在可使用湿法作业。凿裂和钻孔动工也应该首选湿法作业,以实现粉尘污染现象的降低。

(2)针对水泥和粉煤灰泄露的预防方法:对于水泥、粉煤灰在进行输送,卸运的时候,要使其维持密封状态良好,同时存储罐要有警报器,在出口的地方要安设过滤器,要针对密封性能实施定期的检验与修复。

(3)针对混凝土搅拌、系统防尘方面的预防方案:混凝土在搅拌的时候一定要配备除尘设施,在除尘设施的运行下实施混凝土搅拌作业,对于除尘器要实施维护、维修,并配有相应的使用制度,要使其一直处于好的工作状态。

(4)机械车辆使用的时候,要注重维修和保养,避免因为老化出现汽油、柴油、机油等对大气有危害的物质的泄露,定期检查进气、排气系统是否顺畅。

(5)运输期间所需要的车辆、动工所需要的机械,在燃料的选择上一定要应用0#柴油和无铅汽油等,控制好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量。

(6)在运输期间车辆装载砂石、混凝土、石碴等以及出现散落的现象,为了避免此种现象的`发生,可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方法,避免其遗漏到动工道路、工区场地上,假如落下的一定要配置专人实施清扫。场内动工道路的路面要归整,排水要通顺,同时还要做好检查、维护、保养工作。在天气干燥的时候为避免灰尘可采取洒水的方法,道路一天至少洒4次水,动工现场也应该洒2次以上的水。

2.2在水土保持方面做好工作。

(1)对于土地的使用上一定要严格依照设计和合同标准,对土地实施优化合理使用。

(2)在动工期间,要把握好给排水沟,排水系统的确立,这样可有效的减少水土流失,使得周边的植被和环境资源得到保护。

2.3注重水质保护工作的开展。

(1)在动工场地可建造排水沟、沉沙池,这样可减少河流中的泥沙和废渣的数量。在进行动工之前就要有计划性,排水的工作安排好。针对土石方开挖动工期间,要对开挖周围的建筑物和边坡的稳定确定好。

(2)对于动工所需要的车辆、机械在清洗的时候,要实施集中清洗的原则。清洗后的水一定要有集水池沉淀之后,才可以对外排放。

(3)针对生产生活水实施保护的方案,对生产污水要有一定的净化过程和设备,例如水沟塞、挡板、沉沙池等,这样可使得排水与标准相符。经化粪池发酵杀菌后的生活污水,一定要有特定的管道,集中到无危害水域。

(4)针对排放的污水要实施监测,一般要求一月一次,查到污水排放超标一定要使用合理的治理方案,以实现零污染的排放。

2.4针对固体废弃物实施处理的方案。

(1)动工所产生的废弃的残渣、生活垃圾的堆放,一定严格遵照设计和合同文件标准,把其放到固定的位置集中处理。针对废弃的残渣要实施综合治理。

(2)动工后续过程之中,针对现场的残渣要实施科学的整理,要确保场地平整顺畅,这样可以为以后的绿化做准备。

(3)要把动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卫生工作做好。

(4)假如废弃的残渣之中存在有害的物质,一定要得到环保机构的批准,有人监督指导才可以实施处理。

2.5在动工期间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1)对于动工现场的树木,如果有必要才可以实施砍伐,动工现场之外的树木禁止砍伐。

(2)在动工期间,对于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工作要做好,并做好工人环保宣传教育,使他们对野生动植物和生态环境形成一定的保护意识,对于周围的动植物资源要珍惜保护,在完成目标的基础上尽可能给予其最小的生态环境的破坏,打造一个好的生态环境。严禁捕猎、砍伐野生植物,和捕捞周边的水生物。

2.6对周围的文物实施有效的保护。

(1)将文物保护教育工作进行全方位的开展,使得全体人员对文物有一定基本的识别能力。对于所有文物都属于国家财产这一事实有清楚的认知,个人或是单位都无权占有。

(2)动工期间,看见有疑似文物的时候,要马上阻止动工,做出合理的保护措施,不要随意的移动,确保不会对其造成破坏,并上报给文物主管部门,对文物进行合理的处理。

综上所述,社会的进步,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从事水利水电工程的人员的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意识也在不断的提升,对水利水电工程与环境和生态之间的关系已经有清楚的认知,无论是在规划、设计、动工、调度等方面都会综合生态与环境的标准,进而使得水利水电工程最大的环保价值得以实现。

环境保护下的水利水电论文篇五

自我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化建设以及科学技术的总体发展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基于社会主义大环境的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与完善。而经济的生产、发展无法脱离资源,这就凸显出了水利水电工程所具备的重要性。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质量与作业效率不仅会直接影响社会的发展水平,对于我国经济建设而言,也具有深远意义。因此,人们必须对水利水电工程给予相应重视,尤其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代,人们更应关注新技术与新理念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随着生态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环保概念深入人心,人们在关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整体施工质量与作业效率的同时,更加注重其环保性能。传统的施工理念与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施工单位只有积极引进新技术与新理念,才能有效缓解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间长期固存的矛盾,从而推动我国实现全面建设。

一、水利水电工程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原因。

(一)破坏森林植被。

现阶段,我国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加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气与废物,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自然环境的污染程度,最为显著的便是水污染以及森林植被破坏,不仅给我国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以及经济环境带来了巨大的不利影响,例如,区域文化、技术进步、生产力布局、就业、土地利用以及交通路网等,还大幅度降低了周边农田的经济效益,例如,小麦生长缓慢等。这些不利影响严重制约了我国的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发展进程。

(二)缺失合理有效的环保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往往只片面追求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并没有对环境保护给予相应的重视,甚至一些施工人工并不具有环保意识,导致施工过程中,没有对操作技术进行标准规范,导致施工现场存在大量的车辆、废屑以及灰尘等,这些不仅严重影响了施工现场的空气质量,还给周边水体造成了较大程度的污染,导致工程周边的生态环境十分恶劣,加之工程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白色垃圾,导致施工现场周边的生态敏感点遭受严重破坏,例如,生态脆弱区、自然保护区等。除此之外,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没有采取合理有效的环保措施,不仅会产生一定的粉尘污染,还会因公路带状的变化,导致该地区自然风貌破损,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损失。

(三)监管力度较小。

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单位领导者以及施工人员不具有先进的施工理念,加之缺乏环保管理制度体系与监察执法机构,导致施工过程中监管力度较小,无法收获预期监管效果。还有很多施工人员对自身行为所会造成的环境破坏后果并不在意,基于上述种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我国淡水质量与空气质量每况愈下,生态平衡逐渐被打破。

二、基于新技术与新理念指导下的环境保护。

(一)基于新理念下的环境保护。

随着全球经济实现一体化建设,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升,人们在生活质量方面的需求不断提高,对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升高。水利水电工程紧密连接着人们的生存与生活,人们逐渐意识到,只有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环保性能,才能促使我国生态化建设进一步发展。基于这种大形势下,施工单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冲击。施工单位只有积极引进世界先进的绿色施工理念,在施工过程中,合理应用绿色建筑材料,提高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对施工技术进行标准规范,并建立健全相关环保管理制度体系与监察机构,做好有效的环保管控措施,才能有效避免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建设破坏生态环境,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环保性能与社会效益。例如,我国某施工单位承包了一个中型水利水电工程,该工程施工现场的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绿色施工理念的指导,对施工材料的现场准进标准进行了绿色化规范,向施工人员宣传了绿色施工的重要意义,提高了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并构建了施工环保条例,对施工人员的操作行为进行绿色化约束,不仅降低了施工现场的废弃物生产量,由于施工过程具有较强的秩序性,不存在大量车辆共同作业的现象,也降低了施工现场粉尘污染程度,提高施工人员作业环境质量的同时,还保护了周边生态环境,为施工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基于新技术下的环境保护。

首先,大体积混凝土技术。合理应用大体积混凝土技术,可以为水利水电工程的荷载性能提供良好的技术保障。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技术具有水化作用,该作用的具体表现为吸热,因此,在应用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对温度条件进行严格掌控,施工人员只有确保混凝土内外温差值处于相关标准范围内,便可以有效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构件质量,进而强化该工程的整体质量。其次,钢筋连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应用钢筋连接技术,施工人员会结合工程实际焊接需求,例如,焊接数量、机械焊接、焊接面积百分比等,选取适宜的焊接方式。

基于新技术的指导建设水利水电工程,可以对施工环保规划进行有效完善,强化工程废弃物处理力度;降低工程施工现场废气、废水的排放浓度与排放总量;有效管理施工工序与施工材料;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噪音污染程度;降低混凝土搅拌过程中粉尘的泄露量,避免破坏施工现场的空气环境;除此之外,还可以有效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避免施工现场周边出现滑坡、坍塌等现象,有利于为工程周边生态环境的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结语:

基于新理念、新技术的指导,建设水利水电工程,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工程施工效率与质量,还可以节约工程施工成本、材料成本以及养护成本,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与市场效益的同时,还可以保证工程建设标准符合生态环保建设需求,有效解决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间长期固存的矛盾,提高工程的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继而促使我国在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方面实现双赢。

环境保护下的水利水电论文篇六

环境评级是一项十分复杂并且庞大的工程,涉及到的方面十分广泛,因此,必须要客观科学地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评价.首先,要能够仔细地对水利水电工程环境评级的范围进行全面的了解,对工程的性质以及规模地势条件等都要进行调查,同时对工程能够影响的区域也要进行全面的调查,包括邻近地区以及流域等。其次,是对评价参数的选择。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来说,不同的工程,性质是不同的,并且工程的目的以及作用之间存在的差异会对环境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对环境评价参数的选择也是不同的,必须要对环境的现状进行全面的调查,对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调查。然后,是对设计工程的比较。可以利用一些已经成型的工程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存在的差异,将其与自身工程的设计方案比较,根据环境存在的差异进行相应的调整,并且仔细地计算,从而找到准确的环境影响参数。最后,针对不利的影响制定出一些预防的措施。对水利水电工程的主要要求就是在不影响环境的情况下为人们服务。因此水利水电工程评价必须要能够找到工程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对任何的不利影响都要进行全面的考虑,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工程对环境的破坏,更好地发挥工程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使其能够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对环境进行保护。

2相关建议。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环境不断受到破坏,该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水利水电工程方面,环境评级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制度,水利水电工程的兴建,改变了自然生态环境,因此,很容易发生一些环境破环现象,水库地震就是一种十分普遍的`情况。并且修建水利水电工程,在很大的程度上会导致自然资源无法得到恢复,水资源会受到很大的破坏,生态环境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简单地说,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所以,必须要全面地思考,利用综合分析的方式,对环境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资源在不断地受到破坏,必须要不断加强环境评价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首先,要严格做好对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评级工作,对于一些没有达到标准的工程项目,必须严格禁止,不能批准立项。而且在环境评级方式上,应对施工前的设计阶段、施工过程以及竣工后的运行进行全面的评价,重点分析其对环境以及经济的影响。其次,在环境的评级方面,必须要能够采取相关的定量方式,要能够利用合理的计算方式来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出环境影响参数,可以着手研究模糊数学分析的方法在环境影响评级中的应用。对于环境成果的表达,必须要能够针对相应的工程以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对于一些对环境影响比较小的工程可以采用一览表的方式进行评价。最后,在环境评级中,对于一些不利影响必须要进行改善,针对不同的影响,制定出治理的措施,从而降低对环境的破坏程度。

3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加大对环境的重视。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会对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对其做好环境评级工作,对各项环境影响因素进行思考,同时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此来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良好开展。

环境保护下的水利水电论文篇七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对促进国家发展,提高人们生活质量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熟练掌握,将过硬的水利水电施工技术运用到实践中,对于降低水利水电工程的造价成本,减少工程的安全事故,加快工程的进度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近几年来,由于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水利水电工程在抵抗洪水灾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且随着农业发展速度的增快,水利建设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工农业生产所需,并有效的保护了水资源,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但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影响,工程质量还难以达到人们所期望的高度,所以应加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投入,利用更好的技术建造出优质的工程,来造福人类。

1水利水电施工出现的新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环境恶劣,工期长,针对于如此大型的施工来说,施工人员密集,人员的文化素质低,很难适应技术不断更新的需要。所以为了适应新技术的需要,在水利水电施工中需要有专业的施工人员,这样对工程的质量会有较大的保障,应加大施工中技术人员的培训,使之适应知识结构不断变化的需求,以便更好的掌握高科技性的技术,这样有利于工程质量的.提高,和工程进度的加快,为工程节约成本,并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1.1gps定位技术。

伴随着gps定位技术的出现和不断发展完善,不仅为工程测量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而且让测绘定位技术发生了彻底的变革。多年来用测角、测距、测水准为主体的常规地面定位技术,正在逐步被gps技术所代替。gps测量技术具有技术先进、外业进度快等优点,同时随着实践应用的摸索,在总结gps铁路测量的新思路及科学操作方法和工作流程的基础上,我们可对有效的工作方法和作业流程制定相应的规范和细则,使之在外业测量中可操作性强,数据处理更方便。在水利水电工程测量中得到广泛应用,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1.2autocad辅助设计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上有许多复杂的计算,尤其是各种不同体形衔接处的相交线,需要用空间解析几何的方法解算。单靠计算器手工计算,非常繁琐,工作量大,准确性无法保证,长期以来一直靠老技工的经验。如今利用auto—cad建立数字化模型,执行点坐标查询功能就可以解决这一难题。aut—cad的特性提供了测量内业资料计算的另外一种全新直观明了的图形计算方法。另一方面是各种工程横断面、纵断面图的绘制,以及断面面积的计算和其它一些需要的图纸绘制,从而大大减轻工程测量的工作强度和工作量。

1.3数据库技术与gis技术。

随着测量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的逐步自动化、数字化,测量工作者如何更好地使用和管理好长期积累或收集的大量测绘信息,更好地为工程建设服务,其最有效的方法是利用数据库技术或gis技术,建立数据库或信息系统。这样做的目的是把大量的测量数据或信息进行科学的存储,建立三维数字地形模型,提高测量数据利用率,减少人力劳动的重复,以便于检索、分析、分发和利用,实现管理和服务的科学化、现代化。将gis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也是近几年来才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用三维全景虚拟显示施工总布置,直观反映组成部分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相互关系,并实现各种信息可视化查询、分析、统计计算,实现建筑物施工全过程动态仿真演示。以信息的数字化、直观化、可视化为出发点,直观清晰地描述复杂工程建设的施工动态过程。

2水利水电施工要强化传统施工技术。

2.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预应力锚固施工。

预应力锚同技术是一项潜力很大的工程措施,它效益显著,适应面较广。既可对原有建筑物进行加固、补强,又可在新建工程中显示其独特的功能。由于预应力锚同具有传递拉应力的特殊优点,在国内外业界受到各部门的晕视。预应力锚固是预应力岩锚与混凝土预应力拉锚的总称,是在预应力混凝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锚同技术。这项传统技术结合gps定位技术等新兴科学技术,可以更加有效的按照设计要求的方向、大小及锚固深度,预先对基岩或建筑物施加主动的预压应力,从而达到加固或改善其受力条件的目的。

2.2大体积碾压混凝土的技术。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在混凝土中加入其它成分,来控制水量,提升稳定性,达到最佳的塑性效果,转变混凝土的状态,提升流动状态,减少水热化的不利因素,缓解热冲突,科学布置施工顺序,分步骤分面积进行浇筑,使得热量不会堆积,并且留给变形余地,在材料中加入冷水或冷气管道,分散热量,缓和内部的温度差异,对温度的变化进行合理的控制,推动冷却效果的实现,提升砼养护的效果,浇筑工艺完成应当快速布置湿润的草席和麻袋作为遮挡物,通过不断洒水来保持湿度,使混凝土的状态得到维护,而低温时节,加强温度保护,帮助度过温度低谷。

为了防止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需要充分认识到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影响因素,在施工中应通过观察和比较,系统分析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各种原因,进行伸缩缝的空间预留;提升水泥土的状态,灰和水的比率增加,少用水泥;控制配筋率,掌握伸缩缝的位置分布,要平均,杜绝裂缝的集中出现,重视养护作用,不可随心减少养护时间;可使用外加剂来提升保护效果;另一方面,施工过程中确实出现了裂缝,应积极采取相应预防和综合控制措施,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问题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以提高工程设施的质量和人员安全。

2.3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

水利工程施工中重要的施工部分就是对河水的导流,工程导流方案做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所以在水利工程中,对导游方案的设计要严密,这样才能安全的进行施工及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水利工程施工中大部分都是在水域上进行,所以施工时对河水的导流一般采取围堰的方式对水进行拦截。此项施工与水密切相关,在与水抢时间,所以导致工程做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总进度。施工中的导流方案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标准,以便在施工过程中能安全的度过汛期,这是一个时间指标,对导流工程的设计要熟悉当地的地理条件,了解施工水域的特点,这样在设计中才能做到细密有致,考虑周全。

结语。

除本文阐述的几种水利水电施工技术,还有很多种施工技术,例如微电子技术、空间技术、激光技术也在施工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些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成熟地应用才能使水利水电建筑更加稳定与安全。

参考文献。

[1]李晓娟.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及其中存在的问题.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

[2]孙兆义.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及注意问题的分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

[3]冉尧.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经营管理者.2009.

[4]王火利,章润娣.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管理[m].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环境保护下的水利水电论文篇八

要想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更好的保护环境,首要的在施工前确定环境保护的目标,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体系,加强环境保护的管理力度。施工企业在施工的过程中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做好施工区域的环境保护,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破坏,维持植被的现状,避免施工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积极开展尘、毒、噪音的治理,合理的排放生活废水和施工废水,最大限度的降低施工活动对周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在施工之前,施工部门需要建立一个项目经理领导、生产经理管理、各部门参与的环境保护体系。工程管理部门需要提前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方案,解决环境污染相关的技术问题,实施和监督其他部门对环境保护的工作,减少项目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质量安全部门需要实时监督各部门环保工作的落实,阻止和纠正不符合规定的施工工作;其他部门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部门人员进行环境保护的培训和考核,避免环境污染事故的.产生。

2.1保护空气质量。

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降低对大气的污染,主要有以下几点措施:一是减少开挖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工程开挖施工中,尽量采取凿裂法施工方式,降低产尘率;钻机安装除尘装置,减少粉尘;凿裂和钻孔施工尽量采取湿法作业。二是水泥、粉煤灰的防泄漏措施,在水泥、粉煤灰的装卸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密封性;所有的出口配置袋式过滤器,并定期检查。三是混凝土搅拌防尘措施,混凝土拌合装置安装除尘器,在生产过程中,除尘装置同时运行。四是机械车辆的使用中,注意保养,防止汽油、柴油、机油的泄露。五是运输车辆及施工机械,使用无铅汽油等优质燃料,尽量减少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六是采取一切措施防止车辆运输中砂石、混凝土、石渣等的散落,安排专人及时清扫;晴天洒水除尘,道路每天洒水不少于4次,施工现场不少于2次。七是禁止在施工区内燃烧可能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物质。

2.2水质保护。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会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这些生活废水会对施工环境和周边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关于水质的保护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措施:一是砂石和混凝土产生的废水经过沉淀和干化处理之后再排放,将经过沉淀处理后的二级废水收集起来重复利用,沉淀池中积累的沉淀经过干化处理之后运往附近的渣场。二是对机械设备产生的含油废水,收集之后进行去油处理,处理后的废水方可进行排放或者二次处理。三是生活污水的处理,生活污水应先经过化粪池发酵杀菌,再由专用管道排放到无危害水域。四是在施工现场设置排水沟、沉沙池,防止泥沙、煤渣进入河流,污染环境。

2.3噪音控制。

水利水电项目施工建设中一般使用的都是大型设备,这些设备在工作时会产生极大的噪音,形成噪音污染。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尽量降低相关噪音,防止噪音污染。一是,选用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施工机械。尽量选用低噪音设备,在施工之前,对设备进行噪音检测,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设备,进行检修或调换,直至达到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降低噪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二是加强运输噪音的控制和管理。在交通运输期间,限制车速,禁止高音鸣笛。三是合理布置施工场地,隔音降噪。使混凝土和砂石搅拌机工作的位置,尽量远离居民区。如高压机等高噪音设备尽量安排在室内或洞内作业。

2.4固体废弃物处理方式。

施工废渣和生活垃圾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按设计和合同文件送至指定的弃渣场。一是按照标准将弃渣有序地堆放和利用,弃渣场要进行表土剥离,并将剥离的表土合理的堆埋。二是规划渣场地表的排水系统。确保渣场边缘层的稳定,禁止将固定废弃物随意倒入河中,降低河道的泄洪能力。施工后期对渣场坡面和顶面的整治,是场地平顺,进行复耕或覆土绿化。三是保持施工和生活区的卫生环境。在施工区和生活区设置足够的临时垃圾储存设施,定期将垃圾送往垃圾场。

3结语。

环境保护工作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施工过程中,要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力度,全面保护工地周边环境,实现绿色施工。在更好的建设水利水电工程的同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环境保护下的水利水电论文篇九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应该针对桩基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编制完善的计划方案,全面提升桩基施工质量与强度,树立正确观念,在相互协调的情况下,提升桩基结构的整体建设质量,为其后续发展夯实基础。

1建筑桩基施工问题分析。

1.1桩基施工质量存在问题。

在建筑工程桩基结构施工期间,通常会使用钢材料与木材料,沉桩期间会使用机械设备对其进行压入与打入处理,使其夯实在土层中,促进地基承载能力的提升。但是,当前很多企业在施工期间,未能针对桩基结构进行合理的处理,未能合理进行地质勘查,无法保证数据信息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且桩基的设计不能满足当前的施工发展需求,难以创建标准化的施工技术方式与管理方法,严重影响桩基结构的施工质量,甚至埋下安全隐患。

1.2浇筑施工环节存在问题。

在桩基浇筑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不能保证各方面工作符合当前的时代的发展需求。首先,施工人员在实际工作期间,没有针对混凝土进行合理的运输处理,没有使用吊车进行混凝土灌注的配合处理,在材料运输与灌注工作中,会出现泌水与离析等问题。其次,施工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未能定期进行导管密封性能的检测,没有合理的进行浇筑位置摆放处理,难以保证灌注施工期间提升工作质量,在日常工作中,无法使用先进的检测技术方式开展工程的管理活动。最后,在施工过程中,未能安排专业工作人员开展检测与监督工作,难以使用科学化与合理化的方式进行质量的管理与控制,不能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1.3打桩环节存在施工问题。

在打桩施工的过程中,没有使用准确的施工方式开展工作,很容易发生断桩问题或是接头分离的现象,不能保证施工质量符合要求。例如:在打桩施工环节中,没有按照当前的施工特点进行处理,经常会出现局部隆起的现象,很容易出现桩基倾斜的现象,不能保证桩基处理的可靠性与有效性。同时,在桩基施工的过程中,没有进行基坑底部结构的正确处理,经常会受到一些打桩方面问题的`影响,不能保证工程施工的可靠性,严重影响各方面工作质量,无法使用合理的方式开展施工工作。

2建筑工程桩基问题的处理原则分析。

在建筑工程桩基施工的过程中,需遵循具体的问题处理原则,提升工作质量,保证桩基的安全性与强度符合要求,充分发挥先进施工方式的积极作用,消除安全隐患问题,提升工作效率与质量。具体原则包括:需明确具体的桩基问题范围与性质,提前做好预先处理工作,制定完善的操作方案,在合理操作的情况下,提升处理工作针对性,保证可以有效解决问题,在提升工作质量的情况下,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务[1]。

应该预防事故问题,在施工中针对事故进行合理的处理,重点关注工程进度与质量控制内容,保证事故处理的经济性与可靠性,不可以出现浪费现象或是损失的现象。对于已经完成的桩基施工结构而言,在处理的过程中,需减少损失问题,对于还没有完成的施工工作而言,在施工期间应进行合理的防护处理,完善桩基结构的施工方案,在预防经济损失的情况下,提升整体工作效果。在实际工作中,还需综合考虑事故问题带来的影响,编制完善的预警方案,提升整改工作系统化水平,在规避连锁反应的情况下,进行桩基的合理处理,促进事故管理工作的合理实施,保证混凝土工程强度与硬度符合要求[2]。应该科学开展事故的处理工作,使用合理的方式开展工作,在提升工作效果的情况下,促进桩基工程的合理发展与创新。

在实际工作中,需快速明确事故类型与位置,不可以出现拖延的现象,在科学调查的过程中,要预防疏漏问题,明确不确定性因素,在科学开展柱成孔施工工作,统一质量标准,协调各方面施工工作之间的关系。在实际验收的过程中,需针对持力层深度与桩孔垂直度的合理处理,保证各项数据与试验工作符合要求,在提升检验质量与水平的情况下,保证设计工作与施工工作符合当前的发展需求,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务。在施工期间,还需及时发现问题采取合理的措施解决问题,促进管理工作的良好实施[3]。

环境保护下的水利水电论文篇十

此外,工程管理部门还需要针对项目本身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防止其他部门在施工过程对环境的破坏,真正做到环境保护。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环境污染和破坏现象,质量安全部门应该及时提醒,并且要纠正错误的施工方式,尽可能减少由于水利水电施工而造成的环境污染现象。在施工过程中除了工程管理部门和质量安全部门其它各部门也要对环境保护工作起到足够的重视,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情况加强环境保护管理力度,对于自身部门的工作人员要定期举办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培训和考核,尽可能降低环境污染事故产生的几率。在施工过程中要合理控制毒、尘、噪音等问题,处理好工程废水和生活废水,保护环境,实现绿色施工。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工作有着重要意义,施工单位要想更好地保护施工环境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空气质量的保护措施。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要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大气污染问题。具体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在对表面土层和砂卵石进行作业时通常可以直接采用挖掘机械进行挖桩,但是在挖掘岩石层时应该选择凿裂法。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减少施工中的粉尘,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其次在运输水泥、灰煤粉时要选择密闭式的运输方法,也就是在装卸过程中使用除尘方法,运输过程中采用密闭方式。这样才能防止大气污染;三是在制作混凝土时要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大气污染,要在拌合过程中安装除尘器,并且对相关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防止粉尘对大气的污染;四是在施工过程中严禁焚烧生活垃圾和施工垃圾,特别是一些有毒的.垃圾,这样才能进一步保护施工人员健康,防止大气污染。

2.2水质保护的具体方式。

水利水电的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如果这些废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的话,会对施工地的环境乃至是周边的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必须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工业废水主要包括砂石料加工过程产生的废水、混凝土制备产生的废水以及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含油废水等,对于砂石料和混凝土产生的废水应经过沉淀池和干化池处理后方可直接排放,也可以将沉淀池处理过的废水储备起来进行重复利用,沉淀产生的污泥应经过干化池干化后运完附近的渣场,禁止随意丢放;对于机械设备产生的含油废水,需对其进行收集并进行去油处理,使处理后的废水含油量在5mg/ml以下方可进行排放或重复使用;对于生产污水应按照生活污水处理先关规定设置水沟塞、挡板、沉砂池等设施,生活污水应先经过化粪池发酵杀菌后,由专用管道排放到无危害水域;在施工场地修建排水沟、沉沙池等,减少泥砂和废渣进入江河,污染环境。

2.3噪声污染的控制方式。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一般所使用的设备都为大型设备,这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就会产生极大的噪音,形成噪音污染,这不仅会影响施工人员的身心健康,也会对施工周围居民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对噪声污染产生足够的重视,要使用相关的降噪方法,防止噪声污染。首先,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保证所使用的机器和设备要满足国家制定的相关标准,尽可能选择使用低分贝的施工设备;对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打桩机、混凝土振捣棒以及运输车辆等施工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对噪声超过我国规定的设备及时的进行维修或更换;合理安排石料等建筑材料的运输时间,限制车速,禁止在运输过程中鸣高音喇叭,减少材料运输噪声对施工地的环境污染;对施工地的混凝土和砂浆搅拌机等噪音较大的机械设备的位置,尽可能的远离居民区,防治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生产;空压机等高噪声的机械尽量安排在洞内作业,如果要露天作业应建立隔音间,降低施工噪声。

2.4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式。

施工产生的废渣和生活垃圾应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为依据,按施工前设计的要求将废弃物送至指定弃渣场,要采取相应的工程保护措施,防治渣场边坡失稳和弃渣流失而污染周边环境。按照批准的弃渣规划有序地堆放和利用弃渣,在堆渣前进行表土剥离,并将剥离表土合理堆存。完善渣场地表的排水规划措施,确保渣场边坡的稳定,防止任意倒放固体废弃物,而降低河道的泄洪能力,影响其他承包人的施工和危及下游居民的安全。在施工后期应对渣场坡面和顶面进行整治,使场地平顺,有利于复耕或覆土绿化。保持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卫生,在施工区和生活营地设置足够的临时垃圾贮存设施,定期将垃圾送垃圾场,防止垃圾流失。遇有含铅、铬、砷、汞、氰、硫、铜、病原体等有害成份的废渣,经报请当地环保部门批准,在环保人员指导下进行处理。

3结论。

环境保护工作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所以必须要对这一问题起到足够的重视。在施工过程中要重视环境保护工程的管理和监督力度,采取适当的措施,全面保护工程周围环境,防止噪声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等问题,实现绿色施工,更好地建设水利水电工程,实现人类生存与自然法展的和谐共处。

环境保护下的水利水电论文篇十一

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学者阿诺德•考夫曼提出“参与式民主”概念后,该词被广泛使用于基层民主领域,如工作场所、社区管理的民主和校园学生运动等。上世纪九十年代,公众参与的概念开始传入中国,并逐步兴起。俞可平教授是较早就涉足公众参与研究的学者,他认为,公民参与又称公共参与、公众参与,就是公民试图影响公共政策和公民生活的一切活动。就其涵义,大多数学者认为,环境法中的公众参与制度,是指在环境保护领域里,公民有权通过一定的程序与途径,参与一切与环境利益相关的决策活动,使得该项决策符合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宪法虽然没有明确说明,但据此可认为是我国实行环保民主和公民参与环境管理的宪法依据。2014年4月24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五章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中第五十三条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2003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对公众参与与环境影响评价作了较详细的规定。2006年《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和公众参与法律制度构建的重要过程和文件。2014年11月28日《河北省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条例》的颁布,填补了全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综合立法的空白,将为国家层面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立法提供有益探索和经验,开创了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的新局面。

3.1逐步完善环境权的立法。

公民环境权是环保领域的基本人权,是环境诉讼的根基,应当于《宪法》中明确公民的环境权。修订宪法需要等待时机成熟。鉴于对确立环境权的迫切需要,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中增加了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的专章,这样既满足了迫切需要,又在运行中为修订宪法进行实践,确保了法律的稳定性和普适性。《河北省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条例》分为总则、环境信息的公开与获取、公众参与的范围和途径、公众参与的保障和促进措施、法律责任、附则等六章四十三条。《条例》以法律形式明确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基本权利;政府与公众参与相关的职责;环境公众参与的范围、内容、方式、渠道、途径和程序;公众环境责任和义务;明确违反公众参与规定的法律责任;加强环境教育与传播,提高全民环境意识。《条例》的颁布是新常态下促进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举措,也是贯彻落实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的现实需要和具体实践。

3.2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参与意识。

环境保护、教育、文广新局、司法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公众进行环境保护宣传和教育,推动公众依法、有序参与环境保护事务。幼儿园、中小学校、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和高等院校应当将环境教育纳入教学内容,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参加环境教育实践活动,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重点排污单位负责人、被依法处罚的环境违法企业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员,应当接受环境教育培训,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同时建立社会监督员制度。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选聘具有行业、专业代表性以及热心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的人员担任环境保护社会监督员,定期对社会监督员进行培训,制定社会监督工作方案,为社会监督员开展工作提供必要条件。

3.3政府、企业主动公开环境信息。

一是政府环保领域的信息公示。各级环保部门应当依法向民众公开环境保护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生态环境功能区划、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环境质量、环境监测、突发环境事件、行政许可、行政处罚、重点排污单位和违法企业名单、排污费的征收和使用情况,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结果等环境信息,从而实现民众对环保执法的监督。政府发布环境信息的方式可以为:通过政府网站、公报、资料索取点、电子显示屏、广播、电视、报刊等途径以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主动公开,并提供信息检索、查阅和下载等服务。建立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针对社会舆论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定期或者根据情况及时发布政府环境信息。二是企业环保领域的信息公示。由于企业排污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让企业进行环境信息公开是有必要的。企业发布环境信息的途径可以为: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统一建立的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平台、报纸和其他形式的媒体等。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如实公开单位名称、地址、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超过排放标准排放污染物、超过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等环境违法行为记录;环境保护投资、环境保护技术开发利用以及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生产、建设过程中产生废物的处置和综合利用等情况;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发生过污染事故以及事故造成的'损失情况;开展自行监测工作情况及监测结果;排污费(税)的缴纳、企业履行环境社会责任的情况;对职工进行的环境保护培训状况等。鼓励重点排污单位以外有污染物排放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公开其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成份、排放方式、排放浓度、排放总量、超标排放情况,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信息。

3.4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社会组织向有关国家机关申请提供法律援助和污染损害取证等方面协助的,建议有关部门应当予以支持。《河北省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条例》首次对公益诉讼进行了具体探索。如第二十九条提出,符合法定条件的社会组织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获取的赔偿、补偿资金,应当用于环境治理、生态恢复和诉讼救济等。

3.5发展民间环境保护团体。

公众、政府之间缺乏有效沟通的渠道是导致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因素。成立一个第三方的组织,对协调沟通公众参与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政府机关,要对民间环保组织予以支持引导,对各类环境保护组织进行培训,多层次的搭建政府与公众座谈与对话的平台。其次,进行环保工作不单需要政府的投入,还需要有经济实力的个人加入,给环保事业带来勃勃生机。《河北省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条例》第十九条规定,鼓励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的社会组织依法监督信息公开情况,收集整理已经公开的环境信息,开展调查评估活动。针对环保社会组织不发达现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可以通过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或者其他方式,支持、引导和鼓励社会组织参与环境政策、法规、规划和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咨询、培训服务、法律援助以及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监督等活动。

4结语。

公众关注环保,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情况却并不可观。从我国实际出发,完善环保工作中的公众参与制度是保护环境的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为公众提供全面参与渠道,以促进环保工作的发展。

作者:赵长军单位:唐山市丰南区环境保护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环境保护下的水利水电论文篇十二

现代数字技术的发展过程总体来说和计算机技术相伴相生,两者密不可分,但还是有所不同,现代数字技术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一下三个阶段:电子管、半导体分立器件、集成电路。这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发展都很快速,但尤以集成电路的发展最为迅速,它几乎一问世,就迅速占领了几乎全部的市场,直到现在,可以说集成电路已经占领了所有的现代数字技术的市场。在集成电路的发展过程中,一开始数字集成器件是采用双极型工艺制作的小规模的逻辑器件,之后才发展成为中规模。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出现了未处理器,数字技术集成电路在性能上发生了质的飞跃。到了80年代,又出现了专用集成电路。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技术日趋完善,这标志着现代数字技术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2现代数字技术的特点。

(1)数据共享性:现代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不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人们可以通过网络系统很轻松地实现数据之间的共享。这是现代数字技术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人们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就可以在几秒钟内得到全世界的消息,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视野,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使得社会不再是闭塞的,地球真正的变成一个“地球村”。

(2)时效性:由于现代数字技术的运行速率非常快,基本上可以实现数据的即时通信,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人们不用再等很长的时间才能知道自己想要的消息。并且这些消息都是实时更新,使得人们可以时刻关注事情的发展,不会因为时间、地点的限制,而失去最新的消息。

(3)真伪性:由于数据的传输是依靠网络系统,接受信息者可能并不知道真实的情况,数据信息在到达接受者一方时可能是被认为的修改过的,这就需要接受者自行判断数据信息的真伪。

(4)抗干扰能力强:这个优势特点主要与现代数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有关。现代数字技术应用了计算机技术中二进制的数据存储性能。因为现代信息技术接收和处理的是二进制信息,不易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并且采用二进制的计数方法,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数位精确度。

(5)存储时间长: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实现数据的永久保存,只要用户不对信息进行删除,那么所有的资源信息就得以长久的保留。

(6)保密性:现代信息技术可以通过设置密码的形式来对信息资源进行保护,使得珍贵的资源不会被窃取,达到对信息资源的保密性处理要求。

3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水利施工项目不像民用施工项目与工业施工项目那样处于城市中或城市的边缘地区,其大部分要在落差较大的水域或者山地进行施工。这样就使得工程的施工项目远离人口聚集的地区,从而使得其受地质、水文、气象的影响非常大,施工过程中,因为处在落差较高的`地理位置,施工条件就非常不稳定。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它已经渗透到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人们使用的所有的电子产品都是现代信息技术的研究成果。现在我们将对现代信息技术在水利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介绍。

(1)地理信息的收集: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实现对地理信息的严密勘测。因为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基本上都是在偏离居民区的人烟稀少的地方进行建造。那么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之前就可以对即将建设的地区进行地理信息的收集,既可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又可以实现信息的时效性。

(2)地理定位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地理定位中为水利施工管理服务主要体现在gps地理定位上。应用gps可以实现地理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并且以3d效果展示地理环境地形,提供更加直观的观察效果,可以直接在电脑上对水利建设进行指导,更加方便了水利工程的建设。

(3)监控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实现整个水利工程建设过程的监控,不只是对水利工程建设的监控还有对天气变化的监控,作出应有的预防措施。

4现代信息技术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的意义。

(1)水利工程作为一个庞大的建设项目,根本没有办法实现对每一个细节技术进行检查,所以就需要现代数字技术进行整体综合化管理,又可以实现对每一个建设角落的细节独特管理。

(2)现代信息技术具有专业的评价管理系统,可以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的科学化施工计划。节省在实地实时监控勘测的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提高信息准确性。

(3)现代信息技术还可以对水利施工现场进行质量勘测,并以数字信号的形式体现出来,并进行科学化管理。

5总结。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于现代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几乎渗透到了生产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在水利工程方面运用还是一个相对较新颖的方面,完善现代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建设,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提高质量,节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减少因水利工程建设不完善而发生的灾害,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作出卓越的贡献。

环境保护下的水利水电论文篇十三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全国范围内迎来了水利水电建设的高潮,各地区、各类型的水电站和饮水工程开始陆续动工,但是在施工建设是时往往忽略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伴随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化,环境保护已经成了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中,环境监理也取得了一些良好的效果。因此,随着水利水电工程的不断建设,引进环境监理机制势在必行。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监理随之产生,其不仅可以提供先进的环境保护技术及机制,还可以很好的控制施工阶段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并制约着承包商与业主的行为,成为他们之间联系的关键纽带。

1.2主要作用。

工程监理是一个广泛的过程,作为工程监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监理具有自己的独立性。其主要作用就是对监督检查施工的过程是否按照相关的环境保护文件进行实施,在发现了违反规定造成环境重大的时候要及时向工程监理进行反映,需由总工程监理师进行修改意见签署,在问题完全解决后才可以进行继续施工。工程建设过程中,环境的投入对于承包商来说是一种“负效应”,投入和应力成反比,投入越多盈利越少。环境监理既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又是承包商和业主之间的一个纽带,一方面,环境监理监督承包方环境保护工作而形成的一种工作关系,另一方面,环境监理是受业主委托对工程环境进行保护而形成的一种委托合同关系。环境保护工作的效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社会效益,一个是环境效益。为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的顺利开展,需要对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管理和监理力度。

环境保护下的水利水电论文篇十四

摘要:根据安益露天矿开采规划和矿区的生态环境情况,结合云南打造大旅游产业的规划思路,分析了安益露天矿开采过程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包括环境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四个方面。提出了以法规规范、政策引导、思路转变和技术支持为核心的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关键词:安益;露天矿;环境危害;保护对策。

露天矿开采过程中会面临诸多问题,其中生态环境保护尤为重要[1]。一方面,保护生态环境以及经济发展和保护资源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2],是影响未来国家综合发展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将保护生态环境摆在重要战略位置,急需解决当下环境污染重、环境质量差、生态受损大等日夜严重的环境问题。安益露天矿地处云南牟定县境内,周围自然条件好,气候宜人,是云南打造大旅游产业的重要规划地区。根据国家矿产资源开采利用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结合云南地区旅游业开发的特殊情况,开展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研究显得十分必要。该研究可以为安益露天矿开发过程中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协调一致提供理论支持,同时也可以为今后该地区的矿山开发提供借鉴。

1矿区概况。

1.1地质环境条件。

安益露天矿所处的牟定县位于北亚热带季风区,干雨季分明。长期的切割作用使矿区地形起伏较大,最大相对高差超过400m。矿区地表水和地下均不发育。矿区位于元谋凸起和楚雄凹陷交界处,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有震旦系上昆阳群、白垩系江底河组、第四系以及安益岩浆岩体。研究区构造活动强烈,结构面发育且规模大小不一、组合形式多样。

1.2开采方式。

安益露天矿矿区大致呈长方形展布,开采面积达到2.31km2。根据矿石资源储量以及矿体赋存标高,矿区将采用统一规划、分期开采的方案。其中,一期开采为标高1575m以上,开采年限,最终将形成高近400的高边坡,形成的露天坑高差和面积都很大。

2矿区开采对环境的危害。

矿山开发过程中,从矿石开采到矿石选取再到矿石冶炼,会产生大量的污染水,常见的包括矿坑水、选冶废水、尾矿池水等。污染水中包含了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会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造成严重的污染。另外,矿石选冶和加工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渣、粉尘等,对矿场附近的大气和土壤也会造成污染。

2.2植被破坏。

安益露天矿开采之前,会将覆盖在矿山表层的第四系粉质粘土层全部剥离,而生长在地表的植被自然也会随之挖除。由于矿区开采面积大,将有大量的植被遭到破坏。矿石开采过程中,剥离覆盖层产生的土壤和岩石、初选和冶炼过程产生的废渣以及选弃的尾矿,都需要地方堆放,通常情况下会采取就近堆放的原则,也会造成堆放地区植被的破坏。

2.3水土流失。

随着矿山的开采,覆盖在地表的第四系粘土和植被遭到破坏,让本就不发育的地表水更加难以保存;雨季来临时,矿石开采后的地表松散岩土会在雨水冲刷作用下大量流失。矿山长期开采过程中,水土流失会越来越严重,将直接影响矿区的水资源总量和地貌生态,最终将会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2.4地质灾害。

安益露天矿一期开采完成后,将形成多帮都是高边坡的情况,而高边坡又是极易形成各种地质灾害的坡体形态,比如滑坡、崩塌、岩爆等。同时,遇到大型降雨情况,崩塌和滑坡产生的堆积物质还会成为泥石流物源,在雨水作用下形成泥石流。另外,矿石初选后的废渣以及尾矿通常堆积在尾矿库,而安益露天矿的尾矿库选在地势低洼的河谷处,在暴雨诱发下,容易发生坝体崩塌,同雨水一起形成泥石流,带来巨大危害。

3.1法规规范。

3.1.1法规的制定地方立法部门应根据国家对矿山开发过程中制定的环境保护法规,结合本省和本地区的特殊情况,编制符合本地区矿山开采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的规定。尤其是云南境内的各个地区,在制定相应法规时,需要重点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矿山开采是一个长期过程,短则几年,长则几十年,而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标准和要求不断提高。因此,要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法规的改变,实时变更各项法规。

3.1.2法规的实施矿山开采之前,主管部门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法规审核矿山开采环境评价报告,综合分析环境评价报告中关于矿山开采过程中环境危害的论述是否全面、客观,综合评价关于环境保护的措施是否科学、合理。对于矿企不按法规要求操作,并且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污染的情况,不仅要对矿企进行严厉的惩罚,还要追究监管部门及相关人员的责任。

3.2政策引导。

3.2.1招标导向负责招标的部门,制定招标方案过程中,可以明确要求投标的矿山开采企业拥有成功的生态环境保护经验,在投标评审过程中,可以要求相关的评审专家更加注重投标企业的生态环境保护方案和实施能力,同时还要重点关注投标企业对矿山开发投入的总资金以及环境保护投入的资金。3.2.2资金扶持对于矿山开发企业提出的国内外先进理念但投入较高的情况,如果实施后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矿区二次开发利用十分有利,相关政府部门可以利用资金扶持的方法。3.2.3奖励机制为体现政府部门对于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矿山开采企业的鼓励和表扬,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给予适当的奖励。首先,可以通过政府官方渠道,利用宣传的方式,将矿山开采企业展现在大众视野,增加矿山开采企业的知名度;其次,可以在税收方面给予矿山开采企业一定的优惠,让矿山开采企业在利用大量资金技术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还可以具有良好的竞争力。

3.3思路转变。

矿山开采过程中,不能一味以先破坏、后治理的思路进行矿山开发。应该以矿山所处的地理位置、周围的环境条件、矿藏开采方式、政策法规等多因素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考虑,选择合理的开发方式,做到因地制宜。安益露天矿附近没有开采的矿山,而所处的牟定县也属于矿山开采较少的地区。结合云南省大旅游规划方案,可以考虑将安益矿区打造成矿山公园。

3.4技术支持。

3.4.1矿产开采技术矿山开采过程中,先进的开采技术能够保证开采出更多的矿石资源,采出更少的非矿石资源,相应可以减小尾矿和废渣堆放的压力,从而减小环境破坏的范围。

3.4.2排放处理技术矿山开采和加工利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会有大量的废气、废渣和废水排放出来,没有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来处理这些废弃物,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损害。矿山开发过程中,政府监管部门可以加强监督管理,引导矿山开采企业更新先进设备,学习先进技术;而矿山开采企业也应该谋求长远发展,主动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增强自身竞争力。

3.4.3回收利用技术回收利用也是矿山开采企业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方面。可以利用弃渣和尾矿来修筑道路或者填筑矿坑,既能解决堆放占地广、堆放危害大等问题,又能充分利用资源。对于废水可以采用净化设备进行处理,并且用来灌溉,能够解决当地水资源缺乏的问题。

3.4.4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对于矿山开采之后形成的高边坡,应采用多种技术相结合的手段,既要做到经济合理,又能够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对于选矿后出现的废渣以及开采之后的尾矿,也要采用先进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确保堆放地区的安全,减小对环境的危害。

4结论。

(1)通过制定适合本地区的法规和严格的法规实施过程,规范采矿企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行为,同时明确政府监管部门的职责。

(2)利用招标导向、资金扶持和设置奖励机制的方式,从政策上引导矿企提高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投入。

(3)环保部门、采矿企业和旅游部门应转变思路,结合安益矿山附近的特殊条件和地区发展优惠政策,将矿山打造成矿山公园。

(4)应提高矿企开采过程中的技术水平,提高排放标准,采用回收技术,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从技术上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能力。

参考文献。

[2]牛文元.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认知-纪念联合国里约环法大会20周年[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2(5):9-14.

环境保护下的水利水电论文篇十五

云南是个多山的地区,山区水资源较为丰富.但这些地区交通不便,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基础设施十分薄弱.能源紧缺和电力供求的突出矛盾是制约区域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脱贫的主要因素之一:工矿企业发展缺少电力;农业排灌、农副业加工,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缺少电力;由于供电连续性和供电质量得不到保证,一些投资者不敢前来投资办厂:直接制约了经济发展.因此,发展电力工业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水利水电工程是适应云南山区环境的电力工程,在云南发展得很快.但是随着水利水电工程的不断开发,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环境保护下的水利水电论文篇十六

水利工程建设由于场地开挖、弃渣等,占用地上的植被会受到直接的破坏,特别是有的电站建设施工破坏的有些物种只分布于该电站施工区及其周边地区,植被的破坏特别是对稀有植物的破坏对物种种群的分布和数量的影响是显着的.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时将占用一定的土地,如:耕地、林地等,在占用的土地中又分为永久性占地和临时性占地,永久占地的利用方式将使生态环境发生永久性改变,临时占地只是临时改变土地利用状态.

水利工程建设,施工占地上大量的地表植被遭到破坏,使该区域的植物与动物之间的结构发生变化,影响了动物的栖息地;同时水利工程建设中产生的噪声对兽类、鸟类的干扰较大,建设中施工人员狩猎和盗猎活动等,使原来栖息在此的兽类、鸟类等迁移另寻新居.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机械冲洗水以及机械的含油污水,对动物生活的水塘、沟渠等水域产生一定的污染,恶化了河道岸边的爬行动物的生存环境,使爬行动物另寻新的栖息、觅食的环境.

1.2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改变了水体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改变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状况,造成土壤侵蚀或水涝,形成淤塞等.如在河道上修建滞留时间长的`调节性大中型水库,由于河流流速、液态改变,水深增加,水体溶解氧复氧能力下降,会导致有机污染降解能力下降,引起水污染加剧,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水体的供水功能.

水电站的建设,使坝前后的水生境都发生重大变化,大坝建成后,水面加宽,水深加深,水流速度减缓,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鱼类的生存.

水库蓄水使得水位发生变化,原来水流较急河流变为水流较平缓水库,适于急流水的鱼类和水生生物种类数量逐渐减少,而适于平缓水流的鱼类和水生生物种类和数量均有增加的趋势,从而改变鱼类和水生生物组成.水库引起的低温水对水库上下游的鱼类也会产生重大影响.

1.3对区域的气候及地质产生影响。

水电站的建设会影响区域的气候变化,尤其是水库的建设,由于形成广阔的水域,导致蒸发量比水库建成前明显增大,进入大气的水汽增多,导致降水增多,雾天增多,改变原来的气候特征.

1.4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产生淹没,一方面淹没区居民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只能实行“生产、生活移民”,造成污染;另一方面淹没的农田、村庄会被浸出大量的污染物,造成污染.修建水库,水面积增大,导致区域的气候发生变化,造成生物性和非生物性的疾病传播,影响人群的身体健康.

2.1加强环境影响评价措施实施力度。

环境影响评价是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环境影响评价是根据项目建设工程特点、工程影响因素,通过现状调查、环境现状监测、公众参与调查等,在工程分析的基础上,科学、客观、公开地预测和评价工程建设造成的环境影响,采取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和污染控制措施及其它协调措施后,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工程建设是否合理、可行.水利工程建设前,首先要对当地的气候、水文、水质、土壤、陆生生态、水生生物等环境状况进行调查,根据现状调查的结果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并预测造成影响的程度.针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具体地提出水利水电工程开发在施工期、运行期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及建议,使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和运行的不利影响降到最小.

(1)水利工程建设时选址选线应避开敏感的环境保护目标,不对敏感目标造成直接的危害.如:有的电站在建设时发现工程占地上有1株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为了对这株植物进行保护,工程建设稍稍移动位置避开了对其的破坏.

(2)减少土地占用,尤其是减少永久性占地.水利工程建设需从不同坝址、不同坝高等方面分析工程方案的占地类型、占地数量及占地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水利工程施工中可利用城市、村镇闲置的空房屋、场地,不建或少建施工营地,或施工营地优化选址,利用废弃土地,少占或不占耕地、园地等.

(3)水利工程建设时可合理安排施工季节,这对野生生物的保护具有特殊意义,尤其在生物产卵、孵化、育幼阶段,减少对其干扰,可达到有效的保护目的.水利工程大坝建设阻隔了鱼类的洄游,需设计专门的过鱼通道,水生生物繁殖和放流等设施.

2.3生态影响的补偿措施。

补偿是一种重建生态系统以补偿因开发建设活动而损失的环境功能的措施.补偿有就地补偿和异地补偿两种形式,异地补偿是在开发建设项目发生地无法补偿损失的生态功能时,在项目发生地以外实施补偿措施.水利工程建设最常见的补偿是耕地和植被的补偿.

(1)植被补偿.植被补偿按生物物质生产等当量的原理确定具体的补偿量.补偿措施的确定应考虑流域或区域生态功能保护的要求和优先次序,考虑建设项目对区域生态功能的最大依赖和需求.补偿措施体现社会群众等使用和保护环境的权利,也体现生态保护的特殊性要求.植被补偿措施中迁地保护是保存种质资源的最为有效的措施,“迁地保护措施方案”实施前,建设单位应聘请当地林业部门、环保部门的人员在电站工程开工前组成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导小组,指导建设过程中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在生物多样性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工程施工前要对施工点重要植物(国家、省级保护植物、特有植物)进行逐一清查登记、标记,用油漆在树上编号、拍照、建档.因一般非专业人员难以识别重要植被,应聘请大专院校或科研院所的植物分类专家进行指导,以保证此项工作准确无误.有的电站在对国家及省级珍稀保护植物、地区特有植物进行“迁地保护措施”后,移栽植物生长正常,成活率90%以上.

(2)耕地补偿.水利工程建设应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占用的耕地应严格按“土地法”“占一补一”的规定进行补偿,占用耕地的耕层土壤肥力较高的,应严格按“土地法”中的要求给予保护,在工程施工前提前剥离堆集用于新开垦的耕地及迹地恢复;在初步设计和施工阶段,控制用地规模,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在工程建设中不得破坏规划用地以外的土地.

加强工程的环境保护管理,不仅要做好选址、选线论证,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做好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做好“三同时”管理工作,施工期环境工程监理与施工队伍管理工作也特别重要.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加强监理,废渣土只能倾倒于工程设计中的弃渣场,不能随意倾倒,因为若随意倾倒,对植被的破坏会十分严重,而且一旦破坏短期内难以恢复.

禁止施工中乱砍乱伐林木,杜绝超计划占用林地及砍伐木材的行为.对施工人员要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要让施工人员明确知道生物多样性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破坏生物多样性是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同时要通过挂牌、粘贴实物图片等,让施工人员明确知道哪些是国家保护的动植物,以便在施工中加以保护.

3小结。

水电是一种清洁能源,水利水电工程开发可减少用煤量,从而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水利水电工程开发带动经济的全面发展,也为当地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同时,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有一定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行中,应充分考虑生态与环境的要求并采取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使水利水电工程在为人类服务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实现生态保护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双盈.

参考文献:。

[2]闫自申.云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研究[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3]本书编委会.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环境保护下的水利水电论文篇十七

早在几千年前,人们就已经认识到水利水电工程的重要性,延续至今,都在不断兴建新的水利水电工程。工程建设既能带来经济效益、工业效益,还能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大力发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工程只是一种手段,在建设的同时,如何管理好,又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建设项目。在施工的过程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既有人为因素,又有自然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是指水利水电工程多建在湖泊、沿海、河道等地及周边区域,这些地方的地质条件复杂,工程建设有很大的难度。人为因素主要是指任何工程都是由人来具体操作完成的,在工程的组织、决策、操作等方面,人都直接参与其中。水利水电工程在蓄水、泄水、挡水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自然对工程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要加强在防渗、承压、抗裂方面的施工管理。工作人员要按照水利水电工程的技术规范,采取专门的措施以保证工程的质量。此外,水利水电工程对地基的要求也比较严格,既需要有足够的强度,又要有足够的抗渗性、耐久性。这也给工程施工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工程施工中,既要对自然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又要发挥人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把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好、利用好。

2.1重视安全管理。

对水利水电工程而言,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安全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必须要时刻牢记。水利水电工程数量多,对国家经济影响大,必须要做好安全管理。首先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通过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印发安全教材、现场讲解、悬挂条幅等方式,强化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与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这样的培训应该是有计划、长久的工作,要把措施真正落到实处,而不应该只是走形式。其次要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加大安全监管的力度。通过增加巡查的次数、查看制度落实情况、检查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落实情况,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2.2强化质量管理。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提高工程质量,运用质量管理体系、手段和方法所进行的系统管理。水利水电工程投资大、使用周期长,必须强化工程的质量标准,才能投入交付使用,发挥最大效益,满足国家、社会的需求。工程的测量管理是质量管理的重要一环,它为建设项目提供了数据和图纸,没有它,任何工程都无法顺利开展与完成。因此要从提高测量放线人员的素质抓起,强化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并通过增加测量仪器成本投入、引进先进的测量工具等方式,全面加强工程测量管理,确保测量的精确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并对工程的质量进行系统化的管理。

2.3实施控制管理。

对项目成本的管理控制能够降低工程成本,实现工程利益的最大化。这就需要决策管理者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对水利水电工程作出科学的评估。这样能够减少决策的盲目性,帮助管理者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便于管理者选择最佳方案,作出正确决策。成本预测是企业全面成本管理的首要环节,事后的计算分析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的需要。应将成本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事前控制上。这样能够为工程企业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4优化风险管理。

风险是无处不在的,它总是伴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始终。如何将风险降到最低或消除,这是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中必须要考虑到的问题。首先,要降低风险,就必须能够识别风险。作为风险管理的基础,风险的识别要综合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以便更好的进行控制。其次,风险管理要着眼于风险控制,水利水电工程管理部门要采用积极的措施来控制风险。要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方案,编制多个备选的方案等方法来进行,如果风险真的来临,要按照预先的方案实施,将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最后,风险管理要学会规避风险。通过设立现代激励机制、做好人才备份工作等,降低员工流失的风险,从根本上消除风险因素。

3.1gps定位技术。

gps是利用导航卫星进行测距、测速和定时,为用户提供高精度位置和时间信息的空间无线电导航系统。它具有实时性、连续性、全能性。传统的测量方法很难保证在特殊地区获得的数据的精度,尤其是在地形条件复杂的山区,而且传统的测量方法效率低下,不能及时了解水利工程的变化情况。gps的出现和应用使这些问题迎刃而解。如在截流施工中,水下地形测量就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水下地形资料的准确性对水利工程建设十分重要,然而水下地形条件复杂,传统测量不仅工作量大,测量的范围有限,而且精度不高,不能满足工程建设要求。gps技术却能准确测量出水下地形的数据,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其工作原理就是利用静态gps测量系统进行施工控制测量。在精度问题上,尽量构成等边三角形,不用考虑点和点之间的通视问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gps在测量精度、速度、效率等方面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不仅能够满足工程测量的需求,也给测绘技术带来了全方位的变革。gps技术能够提高测量的可靠性,降低作业强度,适应现代水利水电工程的要求。

3.2autocad设计技术。

autocad是一种通过交互菜单或命令行方式便可以进行各种操作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它可以用于绘制二维制图和基本三维设计,在具体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应用广泛。尤其是在工程资料中的应用优势更加明显。手工绘图需要准备三角板、丁字尺、曲线板等会图工具,不仅费时费力,而且经常出错。用cad绘图只要动一动鼠标就可以完成,且画面整洁统一,既方便又美观。而对于难度较高的工程图,工作人员可利用已有的图库进行简单的改造就可以得到,制图的效率大大提高。不仅如此,用cad绘制的图象文件可以直接储存在软件、硬盘上,并能够根据不同的用途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保存,保存时间长,保管起来极其方便。cad设计技术在水电工程制图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节省了工作人员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3.3数据库技术。

对工程建设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更好的测算和利用,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数据库技术进行调整。所谓的数据库技术就是从大量的、原始的数据中推导出有价值的信息,为以后的行动和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并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保存起来,为人们提供更宝贵的信息资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信息量大,识记起来较难,这就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特别是gis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更能促进工程测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社会带来更多的综合效益。但也应看到gis系统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要通过加快发展数据库技术,为水利水电工程更好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4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在防洪抗旱、节约能源、控制水流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的管理。近几年,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我们更应不断创新管理方法,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实效性,让水利水电工程真正为人民谋福祉。

环境保护下的水利水电论文篇十八

摘要:发达国家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目标实现的过程中所采取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体系的建设经验,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加强低碳经济环保立法的顶层体系建设、加强低碳经济环保立法的激励体系建设、加强低碳经济环保立法的支撑体系建设等方面。借鉴发达国家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保法律实践,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建设方面应建立低碳经济环保政策的全方位覆盖体系,建立激励与约束相容的低碳经济环保政策,加强低碳经济环保政策相关支持政策建设,建立低碳经济环保政策实施绩效评估体系。

关键词:发达国家;低碳经济;环保立法;经验借鉴。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方式,大力开发低碳能源的相关技术,减少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高碳能源的依赖性,进而减少碳排放总量,提高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的经济发展形态。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建立在对煤炭、石油等高碳资源高度依赖的基础上,经济发展的可持续较低,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我国经济转型,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必由之路。西方发达国家低碳经济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并积累了宝贵经验,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形成的环境保护体系为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夯实了基础。因此,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建设经验,对提高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发展低碳经济的经济效应分析。

发展低碳经济的社会经济效应,可以从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创新能力和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两个层面理解。1.有助于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关系依然以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主体,而具有较高经济增加值和较低能耗及污染的第三产业对我国经济的贡献尚不显著。以汽车产业为例,目前中国的汽车年产量已经达到约20xx万辆,汽车销量占世界的比例超过20%。但是,中国的汽车产业,一方面暴露出技术水平较低,自主品牌汽车市场竞争力薄弱等问题;另一方面,过大的汽车产量和保有量造成了严重的汽车尾气排放,汽车产业亟须进行整体性的产业优化和升级。低碳经济模式为实现其优化和升级提供了可能,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在汽车产业界的异军突起,展示了纯电动汽车技术的成熟和可行、重构了低碳经济模式下的汽车产业链。因此,低碳经济模式为产业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提供可能性。2.有助于创新能力和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在知识经济的历史背景下,知识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要素贡献于经济产出,不断实施和加速技术创新的速度,提高技术创新的能力成为各经济体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技术创新战略已经上升到中国国家战略的层面,“十二五”期间我国提出了研发创新投入强度达到gdp的2.5%的硬性指标要求。经济的低碳化发展路径能够为我国技术创新战略提供动力支持。从低碳经济的实现路径上,需要通过不断发展清洁能源技术、节能材料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和工业节能减排等关键技术来实现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减少,在通过引进、消化、吸收、自主研发等路径来突破和产业化上述技术的过程中,必然为中国创新能力和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提供充分的市场激励。

二、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分析。

西方发达国家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目标实现的过程中所采取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体系的建设经验,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加强低碳经济环保立法的顶层体系建设、发挥低碳经济环保立法的激励体系建设、加强低碳经济环保立法的支撑体系建设等方面。1.加强低碳经济环保立法的顶层体系建设。英国在20xx年推出了全球第一部《气候变化法案》,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气候变化法的国家;20xx年,日本政府资助的研究小组发布了《面向低碳社会的十二大行动》;20xx年,日本又公布了名为《绿色经济与社会变革》的改革政策草案;德国通过的《欧盟生态农业条例》和制定与20xx年的《生态农业法》是德国发展低碳农业的顶层法律体系,该法律体系详细规定了低碳农业的执行机构及其职能、农业化肥的使用准则,而且对违反上述法律体系的法则进行了详细规定;美国于20xx年颁布的《低碳经济法案》和20xx年实施的《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等都是低碳经济的顶层立法体系。2.加强低碳经济环保立法的激励体系建设。法律体系建设在市场化主体的经济活动中能够发挥显著的导向性和激励性功能,碳税就是一种具有激励功能的低碳经济环保立法实践。碳税是一种针对二氧化碳排放征收的定向税种,旨在通过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碳税征收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荷兰早在1988年就启动了分布式能源计划,通过计划实施,荷兰的分布式能源为电力增长做出巨大贡献,热电联产装机容量由1987年的2700mw猛增到1998年的7000mw,占总发电量的48.2%。同时,荷兰新的《电力法》赋予分布式能源(热电联产)特别的地位,规定政府对其售电仅征收最低税率。3.加强低碳经济环保立法的支撑体系建设。实现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环境保护的目标,技术创新是关键,而实现技术创新以及技术装备的更新,必须建立在完备的金融支持的基础上。因此,在低碳经济环保立法的过程中,金融法律法规等配套政策体系的支撑作用非常显著。例如,澳大利亚采取了通过金融支持的形式促进低碳农业的发展,于20xx年颁布的《低碳农业倡议法》为其实施低碳农业战略提供了法律保障。在《低碳农业倡议法》的体系下,农户享有碳排放的交易权以及碳排放的收益权。同时,政府获得的碳排放收益用于低碳农业的技术研发投入和技术推广服务。通过金融支持的模式,澳大利亚有效形成了低碳农业发展的市场激励机制。

三、发达国家低碳经济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对我国的经验启示。

借鉴发达国家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保法律实践,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建设方面应建立低碳经济环保政策的全方位覆盖体系,建立激励与约束相容的低碳经济环保政策,建立低碳经济环保政策相关支持政策建设,建立低碳经济环保政策实施绩效评估体系。1.建立低碳经济环保政策的全方位覆盖体系。发达国家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体系建设,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忽视环境保护的问题,例如在发展低碳海洋经济中海洋牧场往往被视为海洋水产品的生产系统,对产量和经济效益的追求导致海洋牧场在提供生态廊道、调节流场和物质输运等方面的生态作用往往被忽视。因此,在制定低碳经济的环境保护政策体系方面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的观点,实现法律体系全方位覆盖环境监测、生境修复、资源养护等领域。2.建立激励与约束相容的低碳经济环保政策。纵观美国、日本等发达在低碳经济环保政策方面的宝贵经验,采取激励与约束相融的低碳经济环保政策成为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普遍选择。建立激励与约束相容的低碳经济环保政策:一方面,在低碳经济环保政策的激励政策方面,对企业低碳设备的固定资产投资、技术研发支出等给予支持,例如固定资产可以采用加速折旧法,研发经费支出可以采用加计扣除等方法;另一方面,在低碳经济环保政策的约束政策方面,提高碳税征收的税率,或者可以采取在碳税征收基础税率实行低税率的基础上,采取累进制高税率形式提高企业生产成本。3.加强低碳经济环保政策相关支持政策建设。发达国家在构建低碳经济环境保护政策的过程中高度重视金融等相关配套支持政策体系的建设工作,我国在构建低碳经济环境保护政策的过程中也应积极匹配低碳经济环保产业投资基金等形式金融配套体系建设。例如,以碳税征收为基础发起设置的低碳产业投资基金可以采用有限合作制的形式开展基金投入运作,在具体操作方面可以以企业低碳技术改造、低碳技术成果转化、低碳技术的研究开发等为主要投向,以股权投资为主要形式,通过资本市场退出的形式实现建立在碳税收入基础上的产业投资基金价值最大化。4.建立低碳经济环保政策实施绩效评估体系。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低碳经济的环保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对于市场化主体具有激励功能和约束功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引导市场化主体的行为特征并对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应开展低碳经济环保政策实施绩效评估体系,综合构建低碳经济环保政策实施绩效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包括环境保护效益)等绩效的定量化评价体系,并通过数据监测和收集对低碳经济环保政策实施绩效进行定量化评价,从而为政策的持续改进和优化奠定提供依据。

四、结语。

发达国家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目标实现的过程中所采取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体系的建设经验,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加强低碳经济环保立法的顶层体系建设、发挥低碳经济环保立法的激励体系建设、加强低碳经济环保立法的支撑体系建设等方面。借鉴发达国家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保法律实践,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建设方面应建立低碳经济环保政策的全方位覆盖体系,建立激励与约束相容的低碳经济环保政策,建立低碳经济环保政策相关支持政策建设,建立低碳经济环保政策实施绩效评估体系。

参考文献:

环境保护下的水利水电论文篇十九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各种农药化肥原料的滥用,导致土壤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污染,制约着当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也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治理土壤污染问题,恢复土壤肥力,保护土壤生态环境,才能确保我国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1.1农业发展对土壤污染防治消极影响。

必须以规模化经营为基础,建立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土地流转是农业经营规模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土地流转与土壤污染防治之间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比如,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很可能会产生生物、物理等途径的影响,从而对土壤的结构造成破坏。另外,土地流转之前已经发生的土壤污染往往在土地流转之后才产生影响,这也会对农业生产、人畜安全等造成严重的威胁。那么,如何界定土壤污染问题的发生责任,是目前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建立过程中所必须予以充分重视的问题。

传统土壤污染在防治的过程中,也会衍生出很多新型的土壤污染问题。比如:农药的施用。虽然目前国家已经提倡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但是很多农户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会大量施用农药,使得我国的农药施用量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农药残留有一部分就会随着大气的沉降而落入土壤中,还有一部分则随着地表水深入土壤,这些因素的出现都加重了土壤污染的程度。化肥的施用。虽然在国家大力倡导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影响下,很多农户在农业生产中已经越来越重视农家肥的使用,但是,由于没有经过深加工处理的农家肥中重金属的含量严重超标,如果农户盲目的使用农家肥,不但会造成水体严重污染,同时也会导致土壤出现重金属超标的现象。农膜的使用。大范围的农膜利用对土壤造成的破坏则更加的直接和严重。机械化作业。由于机械的作业过程必须要使用燃油,而燃油的废弃物遗留到土壤中必然会破坏土壤的结构,同时机械化作业过程中所产生的扬尘也会造成空气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机械化作业的应用也是导致土壤污染的主要因素。

另外,随着规模化农业经营的不断发展,很多农户采取大规模单一农作物种植的模式,不但对土壤的肥力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多样化发展产生了潜在的危害,如果发生农作物病虫害的话,将会严重的破坏大面积土壤的生态环境。

1.2农业发展对土壤污染防治的积极影响。

必须制定规模化农业生产经营的管理制度,才能确保农业规模化经营效率的稳步提高。而这也就为土壤污染的监管和防治提供了基础和依据。就土壤污染的防治而言,前期的预防所产生的效果要远远好于污染后的治理。只有在规模化管理制度的引导下,才能实现对土壤污染的实时动态监管。一旦发生了土壤污染事件,也有利于统一的治理与整改。随着先进的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农民环境保护的意识也发生了大幅度的提高。现阶段的农户,已经充分的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比如,很多农户在使用农膜的过程中,都从以往的就地焚烧转变为循环再利用。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农民自身的智慧和创造力也在先进的农业技术条件的影响下,而发挥出其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比如,农户为了有效的控制和减少烘干机作业过程中扬尘向空气中的排放,就根据自己的生产经验自行设计了简易的除尘室,这种看似简单的设计,不仅有效的降低烘干机作业过程中对大气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利用除尘室也降低了烘干机作业过程中,对周边居民所产生的噪声污染,这种生产第一线的农民智慧,也为我国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1建立健全土壤污染防治立法。

由于我国农业用地的污染现象已经呈现出日趋严重的发展趋势,而这一发展趋势也制约了农业经营的发展和进步。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土地污染日趋严重的现象,必须建立健全并完善土地污染的法律法规,才能促进我国农业污染防治效率的稳步提高。所以,在大力宣传农业梯度污染防治法规时,必须引导农民以“治理为主、防治结合”的指导思想为基础,积极的参与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中。必须对土壤污染的监管与监测予以充分的重视,建立健全并完善土壤污染动态监督管理机制,确保土壤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落实;土壤污染防治技术研究的力度必须进一步加强,根据土壤污染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污染防治技術,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和修复措施,才能确保土壤污染防治效率的全面提高。另外,土壤污染法律法规的建立可以积极的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相关法律中所涉及的内容:法律执行主体必须由国家环境保护部门、农业部门以及国土部门共同承担;相关措施的实施必须自环境保护部门发现土壤污染事件之日起直至整个事件调查完毕之后。

2.2利用农业发展进行土壤污染防治。

任何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都必须以造福人类为前提。农业规模化经营,为农业规模化管理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规模化管理也最大限度的降低了管理成本的投入,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国家进一步加大智慧农业推广的力度,如果可以将土壤污染防治与我国智慧农业推广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建立全新的土壤污染监管机制,那么不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和控制土壤污染事件,同时也从根本上降低了农业生产损失,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

2.3重视农民素质的提高,激励环保技术创新与推广。

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发现,农民自身具备的智慧和动手能力,是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稳步提高的关键因素。同时,农民的生活与土地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在大力推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农民自身的智慧以及动手能力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效率的不断提高。但是,由于我国农民受到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其自身的土壤污染防治意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而国家相关部门则应该加强其在知识技术方面的支持,才能确保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顺利实施,另外,针对农民在生产过程中的创新和创造成果,必须予以政策和物质上的激励,积极推广农民在实践过程中总结出的先进经验,才能从根本上推动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效率的不断提高。

建立健全并完善土壤污染防治的相关法律法规,不仅可以促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效率的稳步提高,同时对于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提高也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完善的法律法规不仅会推动农业经营条件的进一步优化和升级,同时也促进了农民自身生活品质的稳步提高。农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土壤的支持,虽然我国现阶段针对土壤污染防治的相关法律法规还处于筹备和酝酿的阶段,但是相信在未来,我国针对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必将会促进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效率的不断提高。也就是说只有建立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前瞻性以及可操作性的土壤污染防治法规,才能促进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效率的不断提高。

[1]陈龙.完善我国农业用地土壤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xx.

[2]林萌.关于防范我国农业用地土壤污染的若干思考[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20xx(06):7-9.

[3]何晓龙.我国农业用地土壤污染防治立法问题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xx.

环境保护下的水利水电论文篇二十

材料物资管理工作是相关工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通过对材料的采购、运输、储存的控制,避免了因材料质量问题给工程造成的影响。有效提高材料物资管理工作效率,为优质工程奠定基础。

1材料物资管理的定义。

材料物资管理是在施工过程中,对所需要的材料进行采购、运输等过程进行控制。通过物资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的成本,为企业的市场竞争提供帮助。在材料物资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整个物资供应过程产生负面影响。在水利水电施工中,同样有类似的问题,因为在施工中,材料的供应会对工程的进度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需要对这项工作进行重点监控。

2材料物资的供应方式。

现阶段的材料物资供应方式有两种,甲方提供以及施工方自行采购,这两种方式在不同的状况下都有一定的好处以及劣势,所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方案,下面简单描述这两种提供方式的相关内容。

2.1甲方提供。

由甲方提供的材料,在质量方面比较有保证,也可以为工程的质量打下基础。因为各项材料的质量都有确定的数据,所以在进行评标过程中,不会出现不平衡报价和调差等问题。因为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材料价格波动问题,对投入资金产生影响,进而造成工期的'延误。如果由甲方提供材料则需要其指派员工进行相关工作,以控制材料的费用。材料全部由甲方提供,在施工中很容易出现双方沟通不及时,造成材料供应不及时,导致工程延期,还会多出很多不必要的费用[1]。因为在施工中各种材料的用量很难确定,如果供应材料的价格比市场销售价格低,很容易出现倒卖情况,使材料成本提高。

2.2施工方自行采购。

如果由施工方自行采购材料,在价格方面的主动性更高。可以根据工程进度采购需要的施工材料,减少材料堆放等问题,并且可以控制工程的资金。但是施工方必须承担材料物资带来的各项风险,且还会增加材料的管理等负担。在进行物资采购的过程中,如果想要控制物资的成本,就很难保证物资的质量。而且在施工期间如果材料价格出现变化,也会对工程进度产生影响[2]。

3采购、供应、现场储存管理。

根据工程的要求,制定材料的质量要求,并由采购人员进行采购工作。在施工所在地的选择信誉高、质量有保证的材料供应商,保证材料质量的要求,供应时间等细节,避免在施工之后出现问题,对工程的质量和完工时间造成影响。材料的供应计划需要根据工程施工之后的进展进行调整,减少材料的现场储存,节省相关的资金投入[3]。

4.1优化物资管理机制。

通过优化物资管理机制,使物资管理工作更加有效。在水利水电工程中,需要通过将物资管理中的各项内容落实,保证其中所涉及的采购、管理等各项工作都有专门的负责人,不会在出现问题时没有人承担责任。除此之外,还要根据施工的实际需求制定物资提供的方案,再送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审核工作。通过采购权限的审核,确定采购计划的实施,有效地降低物资管理中各种对质量产生影响的问题出现[4]。

4.2物资材料供应计划书的标准化。

在开始施工之前,施工部门应该先制定材料供应计划书,准确的提供施工材料标准,避免因为使用了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影响工程质量。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还应该指导采购人员辨别施工物资的质量和不同材料之间的区别,以免出现误购现象。通过以上工作可以实现对采购时间的控制,降低成本管理方面的各项内容的实施难度。

4.3物资采购工作的管控。

在进行采购工作的同时,应该制订相关的采购规范,促进相关工作的完成合理。在进行采购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事先制定的采购计划完成采购工作,保证物资采购的准确性。选择符合相关标准的材料供应商,并强化市场调查的各项手段。在采购工作完成之后,需要对其工作进行评价,全面发挥监督部门的作用,使采购工作的各项内容公开化,避免出现价格等方面的争议。

4.4用信息技术进行材料物资管理工作。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各行业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材料物资管理工作中,也可以使用信息技术。通过相关技术的应用可有效地提高物资管理的效率。管理系统软件,可以保证物资管理工作中所涉及的各项工作实现信息共享。通过信息系统可以对运输物流方面进行比较全面的调控,减少配送过程中的成本支出。通过信息技术可以保证各项物资提供的准确性,为相关工程建设提供更有力地保证。

4.5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

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材料物资管理工作中,重要的就是提高物资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的素质。因为物资管理人员是相关工作的直接实施者,所以如果其能力不能支持相关工作的有效实施,导致材料物资不能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施工人员的手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保证材料管理可以在双重保障下有效展开,使材料物资管理工作更好地为施工方服务。

5结论。

在现阶段水利水电工程中,应该加强材料物资管理工作的力度,促进相关工程的价值全面提高。通过各项优化手段,促进物资管理的改革,才能在工程中为其提供有效、准确的材料供应,确保工程可以在要求的时间,有质有量的完成。

参考文献:。

[1]关于开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工法申报工作的通知[j].水利建设与管理,,33(5):86.

[2]文政,王恒志,梁延民.水利水电工程中设备材料供应管理探讨[j].河南科技,2013,12(13):75.

[3]杨永涛,张琳,刘威,王亚,杨晓东,郑宝梅.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措施探究[j].河北农机,2013,5(1105):76.

环境保护下的水利水电论文篇二十一

早在几千年前,人们就已经认识到水利水电工程的重要性,延续至今,都在不断兴建新的水利水电工程。工程建设既能带来经济效益、工业效益,还能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大力发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工程只是一种手段,在建设的同时,如何管理好,又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建设项目。在施工的过程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既有人为因素,又有自然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是指水利水电工程多建在湖泊、沿海、河道等地及周边区域,这些地方的地质条件复杂,工程建设有很大的难度。人为因素主要是指任何工程都是由人来具体操作完成的,在工程的组织、决策、操作等方面,人都直接参与其中。水利水电工程在蓄水、泄水、挡水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自然对工程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要加强在防渗、承压、抗裂方面的施工管理。工作人员要按照水利水电工程的技术规范,采取专门的措施以保证工程的质量。此外,水利水电工程对地基的要求也比较严格,既需要有足够的强度,又要有足够的抗渗性、耐久性。这也给工程施工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工程施工中,既要对自然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又要发挥人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把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好、利用好。

2.1重视安全管理。

对水利水电工程而言,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安全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必须要时刻牢记。水利水电工程数量多,对国家经济影响大,必须要做好安全管理。首先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通过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印发安全教材、现场讲解、悬挂条幅等方式,强化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与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这样的培训应该是有计划、长久的工作,要把措施真正落到实处,而不应该只是走形式。其次要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加大安全监管的力度。通过增加巡查的次数、查看制度落实情况、检查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落实情况,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2.2强化质量管理。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提高工程质量,运用质量管理体系、手段和方法所进行的系统管理。水利水电工程投资大、使用周期长,必须强化工程的质量标准,才能投入交付使用,发挥最大效益,满足国家、社会的需求。工程的测量管理是质量管理的重要一环,它为建设项目提供了数据和图纸,没有它,任何工程都无法顺利开展与完成。因此要从提高测量放线人员的素质抓起,强化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并通过增加测量仪器成本投入、引进先进的测量工具等方式,全面加强工程测量管理,确保测量的精确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并对工程的质量进行系统化的管理。

2.3实施控制管理。

对项目成本的管理控制能够降低工程成本,实现工程利益的最大化。这就需要决策管理者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对水利水电工程作出科学的评估。这样能够减少决策的盲目性,帮助管理者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便于管理者选择最佳方案,作出正确决策。成本预测是企业全面成本管理的首要环节,事后的计算分析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的需要。应将成本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事前控制上。这样能够为工程企业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4优化风险管理。

风险是无处不在的,它总是伴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始终。如何将风险降到最低或消除,这是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中必须要考虑到的问题。首先,要降低风险,就必须能够识别风险。作为风险管理的基础,风险的识别要综合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以便更好的进行控制。其次,风险管理要着眼于风险控制,水利水电工程管理部门要采用积极的措施来控制风险。要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方案,编制多个备选的方案等方法来进行,如果风险真的来临,要按照预先的方案实施,将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最后,风险管理要学会规避风险。通过设立现代激励机制、做好人才备份工作等,降低员工流失的风险,从根本上消除风险因素。

3.1gps定位技术。

gps是利用导航卫星进行测距、测速和定时,为用户提供高精度位置和时间信息的空间无线电导航系统。它具有实时性、连续性、全能性。传统的测量方法很难保证在特殊地区获得的数据的精度,尤其是在地形条件复杂的山区,而且传统的测量方法效率低下,不能及时了解水利工程的变化情况。gps的出现和应用使这些问题迎刃而解。如在截流施工中,水下地形测量就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水下地形资料的准确性对水利工程建设十分重要,然而水下地形条件复杂,传统测量不仅工作量大,测量的范围有限,而且精度不高,不能满足工程建设要求。gps技术却能准确测量出水下地形的数据,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其工作原理就是利用静态gps测量系统进行施工控制测量。在精度问题上,尽量构成等边三角形,不用考虑点和点之间的通视问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gps在测量精度、速度、效率等方面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不仅能够满足工程测量的需求,也给测绘技术带来了全方位的变革。gps技术能够提高测量的可靠性,降低作业强度,适应现代水利水电工程的要求。

3.2autocad设计技术。

autocad是一种通过交互菜单或命令行方式便可以进行各种操作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它可以用于绘制二维制图和基本三维设计,在具体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应用广泛。尤其是在工程资料中的应用优势更加明显。手工绘图需要准备三角板、丁字尺、曲线板等会图工具,不仅费时费力,而且经常出错。用cad绘图只要动一动鼠标就可以完成,且画面整洁统一,既方便又美观。而对于难度较高的工程图,工作人员可利用已有的图库进行简单的改造就可以得到,制图的效率大大提高。不仅如此,用cad绘制的图象文件可以直接储存在软件、硬盘上,并能够根据不同的用途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保存,保存时间长,保管起来极其方便。cad设计技术在水电工程制图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节省了工作人员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3.3数据库技术。

对工程建设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更好的测算和利用,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数据库技术进行调整。所谓的数据库技术就是从大量的、原始的数据中推导出有价值的信息,为以后的行动和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并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保存起来,为人们提供更宝贵的信息资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信息量大,识记起来较难,这就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特别是gis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更能促进工程测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社会带来更多的综合效益。但也应看到gis系统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要通过加快发展数据库技术,为水利水电工程更好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4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在防洪抗旱、节约能源、控制水流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的管理。近几年,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我们更应不断创新管理方法,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实效性,让水利水电工程真正为人民谋福祉。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环境保护下的水利水电论文篇二十二

大气污染的所产生的危害已经严重的威胁到了人类的身体健康,不仅在我国引起了高度重视,世界各国也十分看重大气污染问题。因此,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对污染物的处理方式。施工方对所产生的废气和粉尘要严格按照国家准许的排放标准,对一些石料、水泥等等进行有效的防尘处理,防治粉尘进入大气层造成污染,同时监理方也要加强对大气污染的有效监管。

2.2噪声污染监理。

环境污染问题中造成污染不容小觑,近些年了造成污染的危害越来越明显。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监理方要加强对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或震动的管理,督促施工方采用降噪工艺或者降噪设备,将噪声危害尽可能的降低,达到国家的相关要求规定。并且监理方还要进行不定期的抽查,一旦发现不符合要求的降噪工作,就要按照相关处罚规定进行严肃的处理。

2.3固体废弃物监理。

固体废弃物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不可避免的,在施工过程中,要按照我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进行固体废弃物的运送和随丢弃。并且对于固体废弃物还要进行科学的分类,不能盲目的进行统一处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环境污染。

2.4生态保护监理。

环境污染问题的不断加重,使人们充分的意识到了生态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加强了对生态问题的关注程度。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要加强对生态保护的重视,提高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意识。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和施工践行过程中,要尽可能的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如果确实无法避免,也要想方设法将危害降到最低。这部分内容是监理监督的重中之重,如果发现一些施工企业没有按要求进行生态保护,监理部门就可以采取相关措施进行严惩。

2.5水污染监理。

水是生命之源,不仅人类的生存需要水,动植物的生存同样也离不开水,一旦水资源遭到了严重的污染破坏,将会影响一些生命的正常生长。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对污水和生活废水进行严格的处理,避免对工程周边的水域造成污染,监理方要加强这方面的监管,严格控制生产、生活污水的排放。

环境保护下的水利水电论文篇二十三

摘要:只有不仅有政策目标和政策原则,而且有成本较低、切实可行的政策手段时,才能实现我们的可持续发展的任务。在这方面,不断地探索新的、更有效的政策手段,将是走向可持续发展新世纪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环境;绿色;可持续。

一、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一条河没有明确的归属,可能是由于制度的或观念的原因,也可能是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在我国,前一种原因还是大量存在。因为我们刚刚从计划经济中走出来,国有企业的民营化还刚刚开始,人们还不习惯将一条河想象为私人所有。但在更多的情况下,河不是在乡村中的小河,可以在技术上由某些个人所有,而是很大的河,如长江,有上游、中游、下游,拥有一整条河在技术上是不可能的,分段拥有又不能互相不受影响。很大的湖,如太湖,滇池,等等,更进一步,海洋,以至说到极端,整个大气层,整个地球,就更不可能由私人拥有了。因此环境的不可分性,是外部性、从而是市场价格体系失灵的重要原因。

所有的人都真切地知道他们的行为将给环境带来的损害程度,也仍然无法阻止外部性问题的发生。这主要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并不一致。这里讲的人既可以是生活在同一时期的,又可以是不同时期的人。在同一时期的人中,任何个人或集团若要考虑环境或资源问题而自觉地约束自己,将环境成本或资源成本加到自己的生产成本中去,他或它将会在与同行的竞争中败北。因为那些没有考虑环境和资源的企业将会由于成本较低而具有竞争优势。人们不得不破坏环境,不得不加快耗竭不可再生资源,不得不毁灭自然物种。即使在一些国家内部制定了保护环境与资源的法律,由于不存在一个世界政府,国与国之间的行为很类似于上述的行为。

因此,可持续发展问题,即保护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合理使用生物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的问题,就可以归结为外部性问题。而一旦存在着外部性问题,市场价格体系就会失灵。在这种囚徒困境中,政府管制和政策也许是众多可能的选择之一。

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原则。

既然可持续发展问题涉及到外部性问题,而外部性就意味着市场制度的失灵,政府作为一种天生克服外部性问题的制度安排,就可以作为一种解决方案。

关于政府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一种说法是,当社会中有关产权的保护和承认的制度不能通过个人之间的谈判建立起来时,政府就作为一种有暴力后盾的第三方加入进来,从而克服了在产权制度形成方面的囚徒困境。如果这个社会中只有两个人,他们可能通过长期的互动形成对对方产权的尊重,但如果这个社会的人很多,如有n个人,要达到他们彼此都互相尊重产权,就相当困难了。一旦有一个人不愿就尊重别人的产权作出承诺,甚至任意侵犯别人的利益,这整个社会的产权制度就建立不起来。在这时,政府的强制性的对产权的保护就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只要政府对环境的价值有一个恰当的估价,征收环境税的办法就可以部分地避免信息在时间上分布的不均匀问题。无论是砍伐还是捕捞,都不会出现过度问题。这个恰当的估价,就是要通过相应的征税,使价格上升到使资源供给或环境水平保持在长期均衡的水平上。所谓长期均衡,是指资源存量不会减少,并且生长的速度与消耗的速度基本一致;也是指环境水平不会降低,对环境的损耗的速度与环境的自我修复的速度基本一致。这需要对生物资源和环境的长期成本,尤其对环境破坏的临界点有一个有远见的估计。

三、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手段。

尽管政府是以强制性为特征的,但不意味着政府只是强制地改变人们的行为,来达到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目的。政府政策的目的,是通过政府的行为改变几个经济变量,从而改变经济当事人的成本收益计算,最后使他们自动地做出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事情来。强制只是政府的最后手段,而不是全部手段。如果社会的大多数成员都与政府对着干,钻政策的空子,政府政策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果政府随时随刻都要提防别人,政府政策的成本就会太高,以至不可能有足够的财政资源来支持政策。因此,选择正确的政策手段,使政策“惠而不费”,是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环节。

征税的核心思想,也是要通过改变成本和收益,改变人们的行为,使之朝着政策目标的方向努力。例如,对于利用我国很稀缺的自然资源生产的产品,可以调低或者免除进口同类产品的关税,使进口产品的价格降低,从而压低国内厂家的收益,迫使它们收缩规模以至停产。当然,进口国应该是该种资源丰裕的国家。这种政策,相当于将过剩的自然资源输出到资源贫瘠的国家。具体的例子,比如造纸业。当然,征税要注意不同物品的价格弹性。当某种资源弹性过小时,征税所导致的价格上涨不会引起消费量的显著下降,同时消耗资源的企业也不会减少收入,因为由于价格弹性很小,税收负担几乎全部转嫁给了消费者。因此,采用征税的方法,要选择在那些价格弹性较大的产品或资源物品领域使用。

另一个经常使用的操作手段,就是数量控制。这包括对获取资源的数量(如砍伐树木或捕捞鱼虾)直接控制,也包括对进入某一行业的企业数量的限制。如果能够测算出来保证生物资源持续生长的最佳捕捞量或最佳砍伐量,按照这个数量进行拍卖,可以使价格从短期均衡价格上升为长期均衡价格,从而改变供给者与消费者的行为。如果企业的生产能力是基本不变和稳定的,也可以采取拍卖经营特许权的方式,控制进入的企业数量。这样可以直接避免具有拥挤性质的问题。

环境保护下的水利水电论文篇二十四

由于近些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极大的威胁着我们的生存空间。因此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由于高校的大学生是以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因此提升他们的环保意识非常重要。高校环保工作者需要从各个层面着手做好环境保护工作,让高校校园更加美丽。笔者根据相关工作经验,主要提出高校环境保护工作的几点思考,以供参考和借鉴。

一个国家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就是良好的环保状况。环境保护是利国利民的大事,现在做好环保工作可以为将来我们的子孙谋求一个更好的生存空间,因此环境保护问题应该引起世界人民的广泛关注。我国人民也必须落实好环境保护工作,发挥“保护环境”这一基本国策的作用,促使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此外,通过环境保护这一国策可以更好的体现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的制度。通过这项国策可以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人们的身体健康也会得到保障,我国高等院校对环保工作的重视,可以让大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并用这一思想理念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

环保意识是开展环保工作的前提。环保工作对于建设美好高等院校意义重大。环保意识指的是高校环保工作者对于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形成正确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处理好人类生产活动、生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保证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与生态规律相符。同时生态规律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人们应该以高度的责任感面对环境与发展的问题,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点。高校环保工作人员对于自身环保意识的提高是一种必然要求。根据现阶段我国高校的自身条件,环境污染导致的环境恶化问题非常严重,这对高校建设是非常不利的。如果高校环保工作人员的环保意识比较高,就会积极主动采取有效措施做好环境治理和改造工作,这样会使高校校园更加干净,优雅。相对于工厂而言,高校主要从事于科研和教学等工作。虽然高校工作比较“特殊”,但是高校管理者不能忽视环境污染问题,包括实验室,生活设施和医疗装置都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废物。这些废弃物会通过大气,水和土壤给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高校环保工作者必须坚持预防和治理相结合的工作方针,通过综合治理的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治理水平。如果环保工作者能够尊重客观规律,就能在教学工作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做好生产劳动中的环境保护工作。环境保护意识对于教师,领导人员和普通工作人员都是一种必须树立的意识。我国的繁荣和昌盛需要依靠高科技的专业人才,培养人才需要依靠教育的力量。高等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专门的高级人才。时代的进步需要人们站在“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角度思考问题,防止急功近利对人类生存的环境造成危害。因此高等院校需要设置环境保护类的课程,同时将环境保护工作作为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大学生的环境保护工作需要从大学生这一青年群体抓起,对于他们的宣传教育可以使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大大增强,这样我国的环保事业也会获得较大的发展。现阶段,我国高校环境保护类型的专业占据的比重在逐年上升。随着我国环保事业的不断加强,环保工作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此外,高等院校不仅需要设置环保专业,而且在全校范围内应该将环保学科作为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这样就可以使环保专业和其他专业的学生都能了解环保工作的重要性,这样大学生也会更加关注环保类社会人文学科。通过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更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这样的人才更能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贡献。我国各大院校应该制定科学的环保工作计划,并根据计划严格落实环保工作的各个环节,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环保工作也应该加强重视,从而保证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环境更加宜人。

建立环境管理机构是做好环保工作的前提,可以让高校环保工作更加科学。我国很多理工类高校设立了校办工厂,实验室和生活锅炉房等设施。这些设施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污染源,而文科院校的污染物质和污染源比较少。由于不同高校的性质和规模不同,他们会面临不同的污染问题。因此不同类型的高校需要设置的环保机构也不同。如果高校的污染源比较多,那么就会有更大的环保工作任务量,对于这些院校来说,专业环保机构的建立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对于污染程度较低的高校,由于环保工作量比较小,这一类高校可以根据本院校的具体情况建立兼职环保管理机构。也就是说不论何种性质和何种规模的院校,环保机构的设立都是必不可少的。高校设立环保机构必须坚持讲究效率,短小精干和实事求是科学定编的原则。我国高校环保机构必须履行自己的职责,根据我国各项环保政策和法规落实好环境保护中的各项环节,再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规章制度,和有关机构的配合制定环保工作计划,并有效监督执行这项工作。高校环保机构和其他相关机构可以做好环保科研,环境监测和环保宣传教育工作,制定系统的污染物治理和调查方案,加强对环保设施的管理,使其能够有效运行。同时环保先进经验的推广也是一项重要工作。高校环保工作的内容决定了环保工作的范围比较广。高校要重视环保工作,通过环境保护可以为高校创造美好的生活空间。这就需要高校环保工作人员有较高的环保素质,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做好环保工作,在此基础上会推动整个国家和社会也会更加健康的发展。

由于环保工作的系统性比较强,高校的各个部门都需要配合环保部门做好环保工作。环境保护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主要包括学校各个角落的污染源,对这些方方面面的污染源都要关注和处理。因此高校环保工作人员在掌握环保工作的内在规律后,才能将环保管理职能充分发挥出来。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环境保护工作。环保工作和行政,生产和卫生等职能部门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污染源的综合治理需要各业务部门的分工协作,解决水质污染,噪音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由于不同的污染治理需要不同的技术,因此环境污染治理技术比较复杂。通过相互配合和协作可以更好的完成治理工作,这种统筹管理的方式是非常有效的。为了达到统筹管理的目标,高校管理者应该树立环保意识,投入较大的环保管理经费。环保部门可以通过对环境规则的部署解决跨部门和跨行业的环境污染问题,避免出现脱节问题。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只有保证每个工作环节都能落实到位,才能保证竣工后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而且要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理念,从而提高环境治理工作的科学性。高校的污染源比较多,因此相关职能部门加强综合业务管理非常必要。工作人员在实行各项业务管理工作时,可以将环境管理内容渗透其中,从而使环保工作更加全面和系统。我国环保法的颁布为环境保护工作开创了新局面,虽然环保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随之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有些高校虽然花费了大量的物力和人力,但是处理设施建好后无法实现处理目标,在这种背景下,废气,废水和废弃物的排放无法达到国家的控制标准。出现这一问题主要是由于高校有关部门不能调查摸底污水排放情况,无法了解污染物的性质和排放机理,采用的处理方法和流程也达不到标准要求,加上有些管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导致环保工作一直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各个部门需要发挥自身作用,在充分调查污染情况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实验和分析,再采用可行性较强的方式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综上所述,环保问题是当今社会的一项重要问题。尤其在高校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背景下,高校环境治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高校环保工作者应该探究科学有效的环保措施,从而不断提高环保工作质量。文章主要从“高校环保工作者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通过设立环保机构和人员素质的提高做好环保工作、高校各个部门协调配合完成环保工作”等方面提出高校环境保护工作的几点思考。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高校环保工作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

作者:宋阳单位:吉林大学。

[6]包中银.关于加强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的思考[j].北方环境,20xx,11:122.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22498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