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不仅可以用于学习和工作,还可以应用于生活中各个方面,如家庭管理、情感处理等。鉴于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我们需要思考一个更完善的解决方案。如果您对总结的写作方式和技巧感到困惑,以下是一些参考资料,供您学习使用。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会篇一
素养1:时空观念时空观念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能够知道分割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人物、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据此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素养2:史料实证史料实证是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知道史料是认识历史的唯一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实证精神;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重构历史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能够以实证精神处理历史与现实问题。
素养3:历史理解历史理解是指将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情感取向和理性认识。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努力理解各种历史叙述及其语境的含义;能够对历史具有同情理解的态度,即依据可靠史料设身处地认识具体的史事,对历史境况形成合理的想象,更好地感悟和理解历史上的各种事物;能够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事实之间的差异;能够在同情理解的基础上尽可能实事求是地建构自己的历史叙述;在对历史和现实的认识中,能够体现出尊重和理解他人、客观处理问题的态度。
素养4:历史解释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知道历史解释可以不同形式出现在历史叙述中,并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理解和评析;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能够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面对现实社会与生活中的问题,能够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评判。
素养5:历史价值观历史价值观是对历史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是从人文研究的真、善、美追求中凝练出来的价值取向。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对历史的价值判断是以史实为基础的,但又是依据一定的价值观对史实做出的主观评判;能够认识到分辨历史上的真伪、善恶、进步与倒退,以及公平、正义与否,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目的;能够将对历史的认识延伸到对自身成长和现实社会的认识上,能够从历史中获取有益的养料,从实践的层面体现历史的价值。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会篇二
通过本次专题学习,我对核心素养的内涵和标准、与素质教育、综合素质教育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特别关注了核心素养课程与教学改革,内容实在,可读性强,在推动教学改革、传递教学信息方面都有独到之处。我们要学习他们教育思想的先进性,教育理论的严密性,教育措施的细致性,教育成果的全面性,真正做到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创建真正的高效课堂。我谈三点学习体会:
一、转变教学理念想要真正使核心素养落地,教师必须转变并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教师的“教”要切实为学生能“学”服务,正确对待教师的“少教”,给学生以更多的“多学”主动权。在教师的组织和引领下,变学生“听懂了”为“学懂了”“学会了”。我也结合了自己英语课堂的实际,在以学生“自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都得到全面改观,学生由过去的被动“接受式”或“被填灌式”的学习状态,转变成为现在的自主式与开放式的主动学习状态,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变得活跃、自信了,也更乐于用英语大胆的进行交流和表演。
二、领悟有效教学学习的过程是一次知识积累与运用、创造的过程,因此要会学、善用。核心素养的主体是学生,提倡“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教师需有精湛的教学艺术,学会阅读课堂,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思想,学会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会帮助引导学生更深入的进行思考。我认真学习并思考着每一个观点,同时也思考着如何将这些优秀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带进自己的课堂,有针对性的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也深刻地领悟到:在教学中应不断探索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处理好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课堂预设与生成等等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性。通过实践对理论、经验的检验,寻找这些方式方法上的不同点、相同点与衔接点,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法,提升自身的课堂教学艺术。
三、学会终身学习提高教育素养首先要立足学科素养的提升,同时突破学科教学的界限,树立教师终身学习的目标,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把不断学习作为自身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教学实践中,将学习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懂的教育规律,做反思型教师,养成反思习惯,反思自己的活动过程,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通过总结经验,向更完善的目标努力。
“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领域关注的热词之一。近日在第二届“北京教育论坛”上,专家表示,时代变化了,要求变了,呼唤核心素养的出现。讨论中国的核心素养要结合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特点,要适应中国现阶段的国情、校情。哪些素养是需要我们特别关注、我们的学生和国民所需要的。
“核心素养是新课标的来源,也是确保课程改革万变不离其宗的‘dna’。核心素养将为北京学校带来六大变化。”有关专家表示,六大变化包括:。
育人导向更加注重学生理想信念和核心素养的培养;。
课堂教学更加关注课程建设综合化、主体化发展趋势;。
实践活动;更加关注学生学习体验、动手实践及创新意识的培养;。
课业负担将会进一步减轻课业负担,课后作业形式及总量发生较大变化;。
学校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
未来将更加注重增加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适应性。
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有关负责人在论坛演讲中表示,“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工作报告已经提交教育部,正在接受鉴定。
对于这一国家版“核心素养”具体内容,社会各界充满期待,同时提供了多个方面的建议。据了解,参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制订的专家阵容强大。“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项目始于20_年5月,受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委托,由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牵头组织。项目由北京师范大学牵头,华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共同承担。
林崇德教授日前出席高中学生发展指导高峰论坛表示,项目组共组织了48场访谈,涉及575位专家,提出了12个指标。其中一级指标有社会参与、自主发展、文化修养。二级指标中社会参与里面有道德品质、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自主发展里有身心健康、自我管理、学会学习、问题解决与创新,文化修养里面有语言素养、数学素养、科学技术与信息素养,审美与人文素养等。
不过,最新出炉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透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7月4日,我有幸聆听了北京教科所王凯老师关于《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与教学改进》的讲座,让我认识了一个新的教育理念----核心素养,并初步了解了核心素养及其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现谈一下自己对核心素养的理解。
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体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是对教育方针中所确定的教育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细化,与我们以前所倡导的素质教育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是对素质教育在新时期的深化。
“素养”概念的提出,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在后天中、长期实践中养成的能力,每个学生,都可以经过努力养成好的习惯、能力等。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作为教师的我们,以后在工作中怎么做呢?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识修养和人格修养。
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结合自身与学校实际,学其精髓,把握内涵,深刻领会,提高课堂效益。在教学中,我们要尝试让学生自己来实践知识的获得过程,自己对照课本进行自学,并且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找到自我。学习是一种快乐,我们也“学着乐,乐着学”,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活动的课堂、自由的课堂、和谐的课堂、激情燃烧的课堂、回旋着生命旋律的课堂。
2、注重朗读为主的课堂阅读教学和课外经典诗文积累。
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只是代表着学生愿意去学,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广泛阅读、积累,最终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3、读名家名著,写读书笔记。
一个人的素养的高低,关键在于个人对文化主动积淀的厚实程度。“腹有诗书气自华”,当知识积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人身上形成一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底蕴。
想想自己上班的时间也不短了,应该说已经是一名老教师了,可不管从教学水平还是自身水平,我都感觉进步不大。首先,我读书少,上班以来,读过的专业书屈指可数;其次我钻研的少,对教工作中的很多问题始终浮在很浅的层次,深不下去。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对自己负责人,因为成长始终是自己的事情,只有自己才能对自己负责。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充满爱与责任。这是师德的灵魂,也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只有做到爱学生,爱教育,对学生,对自己的教育事业充满责任感,才能成为一名好教师。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经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自主发展”是近日公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含的三大板块之一,而“学会学习”又是自主发展的基本前提。
“学会学习”一直以来是教师与家长对学生的共同期望,换句话说,就是让学生学会钓鱼,而非只享受现成的鱼。具体到基础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怎样才能让学生“学会学习”呢?在我看来,在教学中可以分三分走。
帮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
在新课程标准倡导知识“螺旋式上升”的背景下,有些知识点的跨度比较大,前后联系相隔的时间也比较长。以北师大版《数学》教科书为例,小学四年级开始教授三角形、特殊四边形的性质等知识,要求简单应用;初中八年级要求简单说明原理,广泛应用;九年级要求进行推理证明和灵活应用。在如此长时间的跨度内,如果学生不会总结和梳理,那么必然会形成知识的“交通堵塞”。
随着年级的升高,各学科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日益增多,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应当经常整理、复习、归纳和总结所学的相关知识,通过自己的思考,逐步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简单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的迁移能力,这也有助于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如果学生不会归纳总结,在六年级复习时,可能还要翻看三、四、五年级的书本;在九年级中考复习时,可能就无法将七、八、九年级的知识系统归纳梳理并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在高考复习时,可能也不会把初、高中的知识建构成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那么最后复习阶段学生的负担不知要增加多少倍,更不用说触类旁通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目的地完善“几多几少”,会对学生获得学习方法大有裨益。作业少一点,学生看书的时间多一点;重复抄写少一些,学生自己整理的时间多一些;共性的作业少一些,有针对性的作业多一些;老师讲得少一些,学生交流的时间多一些。这种教学方式,能促进学生学会归纳总结。当学生逐渐能够熟练地进行归纳总结时,就会逐步学会华罗庚所言的“由薄到厚、由厚到薄”的学习方法,其学习能力也会在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逐渐得以提高。
引导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
学生不应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应当处于主动、积极的知识构建状态。每个学生都有其特有的个体学习经验与知识结构,而新学知识和原有知识之间的衔接问题,可通过同化和顺应等思维过程得到迁移和解决。
在同化过程中,新知识被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结构所解释,并被纳入到结构之中。如初中数学中的有理数、无理数、实数的运算,可纳入到小学的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体系之中。在顺应过程中,原有知识结构和经验按照新知识的生成过程重新组合,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完善和发展,同时又产生新的变化空间。如较小数减去较大数在小学数学中是不成立的,而在初中有理数范围内相关计算是可以成立的。
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是复习准备篇。这个设计就是为了小学、初中英语的衔接,兼顾了城市和农村学生的差异,因为农村和城市学生的英语起始教学时间有很大不同,所以需要教师了解学生,把握进程。这样的课程设计,就是为了特定学段学生知识的衔接与迁移。
还有,小学阶段的科学课,内容涵盖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工程设计、技术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与初高中的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涉及学科知识的迁移。但在现实教学中,很多老师仅仅是照本宣科,没有引领学生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如果在小学阶段,学生掌握了这门课的基本思想要领,到初中开始学习生物、物理、化学时,就不会把这些学科看作崭新的学科,产生畏难情绪。
现在很多地方的初中设立了“研究性学习”类课程,内容涉及自然学科、人文学科、工程技术学科的研究过程、学习方法和创造发明原理,一些学校的高中课程中还有数学建模、研究性学习课题等等。这些课程设计的初衷,就是加强初中、高中各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强化学生的知识迁移意识和综合运用能力,从而为孩子们的终生学习、创新研究、保持探索的兴趣打下基础。
八月一日,我有幸参加了青岛市举办的“中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论坛”主题继续教育培训会,两天的培训日程让我深刻感受到当前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紧迫性,学习了一个新的教育理念------核心素养,并初步认识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现谈谈我对“核心素养”理念学习的几点心得体会。
1、“素质”与“素养”的区别:褚宏启教授首先阐述了“素质”与“素养”不同概念,提出“素养”主要是要回答“培养出来的人究竟是什么样”,而“素质”则侧重于“学校提供什么方式来塑造人”,两者的立足点、出发点不一样,两个问题到底谁更重要些,显然培养怎样的人是教育首先要回答的问题,这让我体会到我们总是在思考采用什么样的手段来激发学生兴趣,总想着我们能给学生什么,往往忽略了学生受教育后会变成怎样的人,能力上会表现出什么,未来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我感受到在今后的教育中,我们更应该避免把学生变成知识的“存储器”,避免把学生培养成“高分低能”,21世纪需要综合能力更强、创新能力更强的智慧型人才。
2、核心素养的概念。核心素养是对素质教育的新突破,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就是要提供适合学生主动发展、创造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提供适合学生成长与发展需要的教育,为学生的健康与幸福成长固本强基,让学生终身受益。褚宏启教授强调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我从学习中感受到,核心素养就是在推动个性化教育,实现教育理念从传统知识和技能评价标准向个体核心素养培养的转变,反映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教育理念由“结果”向“过程”的转变,由“知识教育”向“人的教育”转变,为此,教师的教学也要跳出单一学科或者单一情境的限制,以适应社会的跨学科、跨情境的教育为出发点,关注教育从“育才”到“育人”转变,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3、创新与合作是核心素养的关键。褚宏启教授在分析我国国民素质的短板问题时利用中日获得诺贝尔奖人数的对比,清晰的分析出我国国民的自主创新能力还很差,创新意识不强。创新决定着民族的未来,那么基础教育的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当前我们的基础教育评价体系落后,教育质量等于分数第一的评价方式很浓厚,中小学学生合作意识淡薄,创新能力不足,长此以往,我们的教育就会影响国家的发展,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由此,我深刻感受到当前基础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创新的紧迫性。
4、作为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怎么做的问题,褚宏启教授帮我们指出了几个方向,第一、中小学要围绕“核心素养”开发课程体系,第二、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更新理念。第三、教师素质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教师就要不断学习,完善自身知识体系。第四、采用科学的教育评价方式,形成良好的教育评价环境,作为教师具体能做到的是什么呢?我感受到教师应该不断保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积极参加学校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在教研过程中更加关注对学生学情情况的研究,做到因材施教,尽可能的营造快乐、平等的教学环境。注重朗读为主的课堂阅读教学和课外经典诗文积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借助互联网资源等在内的多种手段调动学生习作热情,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我将不断学习新理念,并付诸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学习。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会篇三
摘要:近年来,国际上兴起了关于“核心素养”研究的潮流,它反映了社会发展对于人的新要求。这股研究的浪潮也波及中国,“核心素养”成为我国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指向。这对我们进一步研究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构成有所启示,历史教学方面的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纷纷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作了探讨。本文认为从历史教育的价值取向看,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应包含时空观念、证据意识、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反思五个方面。
近年来,国际上兴起了关于“核心素养”研究的潮流,它反映了社会发展对于人的新要求。其中,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欧盟的研究成果是主流观点。前者指出核心素养是“覆盖多个生活领域的、促进成功生活和健全社会的重要素养”[1],包括“使用工具互动”、“在异质群体中工作”和“自主行动”共三类九种指标;后者则将其定义为“在知识社会中每个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2]。
这股研究的浪潮也波及中国,“核心素养”成为我国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指向。钟启泉指出“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借助学校教育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素养与能力,是作为客体侧面的教育内容与作为主体侧面的学习者关键能力的统一体而表现出来的,它是支撑‘有文化教养的健全公民’形象的心智修炼或精神支柱”[3]。朱汉国认为“所谓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进而认为“所谓学科核心素养是以学科知识技能为基础,整合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内的,能够满足特定现实需求的综合性品质和相关能力,它是学生学习该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4]。
以上国内外关于“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对我们进一步探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构成有所启示。
关于“素养”,吴伟从四个方面作了解释:一是指修习涵养,即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二是指平时所供养;三是指素质与教养,即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世的态度;四是指平时所养成的良好习惯。“素”是指一种长时间积淀下来的内在品质或者素质,它包括知识、能力、品德、思想观念和方法等;“养”则包含后天的教化、培育、修习、陶冶等。据此,他认为历史学科呈现出的历史素养“是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其所表现出来的,是能够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富有个性的心理品质”[5]。
朱汉国在确定“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含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课程的总目标,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历史课程学习中的具体体现”,它“是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获知的关键能力和个人修养品质,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体现”[6]。
刘俊利从认识论的视角(包括研究动机、研究抓手、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四个方面),在归纳历史学的学术特征基础上,揭示中学历史学科素养的基本内涵包括:现实意识、证据意识、问题意识、融合意识和分层意识[7]。
毛经文认为历史学科在养育学生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独特核心素养“即是‘时空逻辑、史料实证、发展眼光、多元联系、客观评判、置身理解’六个方面”,他希望学生在以后的人生中,时时、处处、事事都能具备“‘基于时空与实证、立足发展与多元、善于理解与评判’的价值理念与素养”[8]。
在考察大陆、香港和台湾的高中历史课标的基础上,张华中认为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中学生为适应现在生活及面对未来挑战,所应具备的核心历史知识、历史思维能力以及认同、尊重和融入历史的态度”,并对历史核心知识、思维能力和态度进行了梳理和概括。他提出:核心历史知识应包括时间知识、空间知识、人物知识、史观知识;历史核心能力包括运用时空知识准确表达历史能力、理解历史的能力、解释历史的能力和运用史料的能力;历史核心态度主要包括对自身的态度、对民族、国家和社会的态度、对世界各国和各民族的态度[9]。
综上,从“素养”的本义延伸看,历史素养应是个人通过历史学习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方法与观念,或个人能够从历史学的角度来发现、分析问题且运用历史学的能力来解决问题的内在涵养,它由历史知识、能力、方法和观念等组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则应具备关键性、稳定性、独特性、生长性和实践性的特点。首先,它是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解决实际问题所需要的最有用的历史知识、最关键的历史能力、满足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历史思维;其次,它是最能体现历史学科价值的关键素养,属历史学科固有,无法通过其他学科的学习来代替;最后,它是历史学中最具学科本质的东西,不因时代和国界的不同而不同。因此,从历史教育的价值取向看,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应包含时空观念、证据意识、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反思五个方面。
(一)时空观念。
历史的认识过程是通过历史证据的发掘来做出历史解释,这一过程必然要求证据意识的存在和引导。《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中提出:“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对应经合组织总结的核心素养,证据意识也可归属于“使用工具互动”这一核心素养的范畴。因此,无论是历史学本身的要求还是从历史教育的价值取向来看,都必须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中学历史教学层面的证据意识具体表现为:一、了解历史材料的不同类型,区分材料的来源和性质,认识其对解释历史的价值;二、自主查找和收集材料,判断材料可靠性,规范地运用相关材料解决问题;三、能够使用材料的证据来检验自己提出的假设,且推理、论证过程严密。
(三)历史理解。
历史的发展受到一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这要求我们应尽可能客观地去理解历史。《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将历史理解作为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基本要求:“能够理解地阅读历史陈述;能够识别陈述结构中的基本要素(人物、状况、事件的前后顺序、起因、及结果);能够欣赏文学作品、艺术作品、文物及那个时代的其他记载所反映的各种历史观点;避免‘从现在出发的主观臆断’”[10]。它旨在培养学生从当时人的眼光与经历看待历史,而不是用今天的标准和价值观来生搬硬套地评判过去。结合我国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学生历史理解的素养主要表现在:一、能够理解历史文本呈现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二、设身处地认识具体的历史事实,并形成合理的想象与理解;三、理解历史的原因与结果、动机与效果、必然与偶然;四、认识历史文本的客观性、主观性和历史局限性。
(四)历史解释。
历史只能透过史料证据来重新建构,所有的历史在本质上都是对过去的一种解释。“历史理解”旨在通过设身处地的认知以尽可能接近无法全然再现的过去;“历史解释”则是以历史证据和历史理解为基础,有意识地对过去提出系统性的、合情合理的、因果关系式的说法。我国台湾地区《普通高级中学必修科目(历史)课程纲要》对学生解释历史的能力提出以下要求:“能对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提出解释;能对相关历史事件、现象或人物的不同重要性提出评价;能分辨不同的历史解释,说明历史解释之所以不同的原因”[11]。这种能力旨在培养学生形成自己的关于历史的解释,成为有批判性的思想者。因此,中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培育需要实现:一、能够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等方法认识历史,准确解释历史事实发生的因果;二、运用口头、书面等方式陈述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各种联系,全面客观地解释与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三、能够史论结合、建构自己对历史的解释,能够运用正确的史观对不同的历史观点作出评价。
(五)历史反思。
“以史为镜,可知兴替”、“读史使人明智”,这些都是在强调历史反思给予人类智慧的成长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都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中关于爱国主义、国际理解、民主与法制观念、人文主义、科学态度等历史价值观作了具体表述。历史反思的意识与能力表现在对于历史问题的理性思考,这一反思的过程也是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过程。学生历史反思素养的培育可通过:一、感悟人类历史上的优秀文化成果,体会一定的价值观念、行为和制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二、对历史人物抱有同情的理解,从其经历中汲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教益;三、理解中外历史发展的多样性与特殊性,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客观、全面地看待历史与现实问题。
我们的学生终将离开校园,当他们走进社会时,历史学科唯一能够带给其终生受益的便是他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形成的这些核心素养。时空观念能够让他们养成在具体的时空下考察和认识现实社会的习惯;证据意识能够赋予其实证和理性精神;历史理解能够让其形成尊重、理解他人与客观处理问题的态度;历史解释能够让其以全面、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和评判社会与生活中的问题;历史反思则可以让其从历史上汲取诸多教益,最终在实践中体现历史的价值。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会篇四
摘要: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历史教学的主攻方向。本文通过案例,分别从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这五个角度,探讨如何对高中生进行历史核心素养的培育。
关键词:高中生;历史;核心素养;新中国外交方针。
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过程,绝不是对现成的历史既定事实的记忆过程,而是借助教师指导,通过类型多样的史料对过往历史的不断追问过程,是自身对历史结论的理解与解释过程。下面,将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与政策”为例,谈谈如何实施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1.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学习历史的必备素养。时空观念素养要求学生学会从特定时间和空间联系中体察事物,还原特定的时空框架,尽可能接近史实。
(1)从课程导入入手运用。从旧中国外交导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就可以充分运用时空观念,历数近代进来的晚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以及蒋介石国民政府“跪着”办外交的史实,并以表格形式呈现,这样就把近代外交至于历史发展长河中,历次政府办外交的时间节点与特点显而易见。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的外交也“站”起来了,以独立自主的姿态向世界抛出了橄榄枝,引导学生预习课本,找出新中国“站”着办外交的史实。一“跪”一“站”,给学生以强烈的冲突,这样旧、新中国的历代政府办外交的史实都在历史长河中客观存在着,特点鲜明。
(2)从分析背景入手运用。分析新中国外交方针制定的背景需全面考虑,国内如何,国际上又发生那些事影响国内时间发展。在分析新中国初期外交的背景时,展示世界地图,分用不同的色块标注社会主义阵营、资本主义阵营以及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的空间范围,让学生整体感知此时的世界格局,总形势是冷战,亚洲局部地区热战,出现了一批新兴民族国家可以是朋友。
2.核心素养之唯物史观。
新中国的外交具有承上启下作用,既结束了旧民主主义社会的屈辱外交,又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活動提供指引。对于新中国初期制定外交方针与政策的原因,要置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际国内背景中去考虑,注意历史的整体性与史实间的因果联系。这就是唯物史观的一种具体体现,有利于学生对新中国外交形成全面、客观的认识。通过展示材料,学生能够总结出影响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制定的国内外局势因素,国际上两大阵营对峙、美国等国家采取孤立中国的政策,国内百废待兴亟需恢复发展经济。承接引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作为一个独立行使主权的国家,能够根据国家利益制定国家政策。此外,新中国外交方针的提出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探索与努力。中共自成立那天始,二十八年来不断探索适合中国的革命道路,多年革命经验告诉我们必须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综上,通过上述环节,学生能够归纳出影响外交政策制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将具体政策置于具体历史环境中更是贯彻了唯物史观。
3..核心素养之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要以史料为依据,因此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这两大素养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表现为三大政策: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但这三大方针对学生来说很难理解,此时需要用史料搭建便于学生认知的桥梁。
出示两段材料,落实三大政策。
——摘编自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
——摘编自沈志华《中苏关系史纲》。
根据材料引导学生找到这三大政策的具体体现,这也是学生通过史料进行解释的过程。清除苏联在中国东北铁路、港口的特权,则执行了“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政策;在此基础上,中苏签订条约成为盟友体现了“一边倒”政策;中共与苏联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取代蒋介石政府与苏联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则是实践了“另起炉灶”政策。实施者三大政策,最终是为了贯彻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四、核心素养之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国家和社会的归属感,也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历史,加强对现实生活的关注,更深刻理解党和国家制定的方针政策。在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的贯彻不能生拉硬拽,要寻找恰当时机,准确切入。
陆征祥说:“弱国无权利,弱国无公义,弱国无外交”。一百多年前,我们“跪”着办外交,我们被迫划出供外国人肆意歌舞升平的“国中之国”——租界,我们不断地被迫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我们的海关由外国人把控,关税与外国商定,屈辱一词贯穿整个近代史。新中国成立后,作为主权国家,我们开始“站”着办外交,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建国第一年冲破帝国主义封锁,与苏联等17个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发展与周边新兴民族国家的友好关系,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准则,并与亚非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话语权也越来越多。国家的强大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奋斗,少年强则国强,吾辈当自强。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努力奋斗。
历史教育往往是于无形中带给学生深远影响,因此培育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个复杂又缓慢的过程,需要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也需要更多类型史料的支撑及学生的有效配合,更多方式与途径需要我们慢慢探索,培育普职融通学生历史学科素养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朱琴羽。高中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育[d].湖南师范大学,2018.
[2]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沈志华。中苏关系史纲[m].新华出版社,2007.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会篇五
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我们认识历史、解释历史,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
新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把唯物史观作为核心素养之一,并提出了具体要求:“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包括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辨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主要作用等,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新版课程标准在此实际上从两个层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认识层面,通过历史课程学习,要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二是运用层面上的要求,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就认识层面,应了解唯物史观哪些理论与方法呢?唯物史观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揭示了社会结构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唯物史观既重视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承认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能动的反作用。唯物史观还论述了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唯物史观还强调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这样的思想认识,是以往的历史学家和哲学家所未曾达到的,使人们认识历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使历史学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
应当说明的是,我们不会苛求高中生必须全面系统地去掌握唯物史观这样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我们只是要求高中学生应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至少应了解以下观点和方法:
第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第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第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第四,正确运用阶级分析法;第五,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第六,人类社会形态经历了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
诚然,我们在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并不是让学生去背诵这些观点和方法,而是要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认识和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并能够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
为何要培养时空观念?应该说这是最具历史学科特征的观念之一。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历史事件,其构成都有三个基本要素:人、时间、空间。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新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把时空观念作为核心素养之一,并提出了五点具体要求:“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够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新版课程标准的上述五点要求,既有认识层面要求,要求学生如何认识历史;又有运用层面要求,要求学生能够做什么。
从认识层面上讲,时空观念,包括两个基本观念:
一是时序观念,就是要将历史事物放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进行观察和认识,观察和认识历史发展的全过程,辨明它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上有什么新特点,寻找前一过程转变为后一过程的原因。史学产生之后,人们就把时间脉络认同为历史的基本特征。人类社会在时间长河中由于各个阶段的特征不同,也呈现出一些具有特定时间内涵的时代指称,如先秦史、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辽宋金元史、明清史、民国史等,如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等,这种划分由此也具有特定的时间内涵和历史意义。我们所说的历史上的发展、变化、延续、曲折、倒退等,可以说都是在历史的时序观念下对历史的认识。
二是空间观念,就是要了解历史所发生的地点、区域、范围等,这涉及到历史上人类活动的场所和舞台。通过具体的空间定位,进而观察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总的特点。随着人们视野的拓展,日益发展历史的演进存在着空间上的多样性和多维性。这种多样性又随着人类的各种制度建构而表现不同的形式,比如国家、区域和世界等空间概念。从历史地理的角度进行认识,还可以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本身存在的横向或纵向的联系,以及个别与整体、局部与全局的联系。
从运用层面上讲,时空观念要使学生能正确地认识历史,还要能运用时空观念来分析和解释历史。通过历史学习,要使学生能够运用各种时间术语描述过去,能够按照历史时间顺序和地理因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性,理解历史上的变迁、延续、发展、进步等的意义,并对史事作出合理的解释,进而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和分析。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史料实证,拿史料说话,这是对历史叙述或历史解释一种最朴实的描述。因此,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
新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把史料实证作为核心素养之一,并提出了以下具体要求:“知道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实证精神;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能够以实证精神对待历史与现实问题”。
新版课程标准在此实际提出了三层要求:一是要认识史料的重要性,并知道什么是史料?二是能收集并辨析史料;三是能运用史料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
如何认识史料?史料指的是能够记录或反映过去发生、存在过的事情的文字记载和一切物品,或者说,过去遗留下来的所有文字记载和物品都可以作为了解、认识历史的资料。史料的类型划分有多种,我们常见的史料主要有以下几类:文献史料,包括史书、档案与文书、文集、笔记、书信与日记、地方史志、报刊、碑铭与简牍、族谱、契约、账簿等;实物史料,包括器物、历史建筑物、遗址遗迹;口述史料,包括回忆录与其他口述史记录、神话、传说等。图像史料,包括绘画、雕刻、照片、古地图等;音像史料,主要包括能反映不同历史内容的录音、录像及纪实性影视作品等。
如何收集并辨析史料?学习收集资料和辨析史料,是研究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学习收集资料,就是要尽可能全面地搜集有关的历史史料。搜集史料的途径很多,可从图书馆、档案馆去找;可从田野中去找;可从网络中去找。对搜集到的史料还需进行整理和辨析。以往的史料,特别是文字史料往往有记录失实的地方,还有很多史料在不同的时代被改变史料的“原生态”,流传过程中佚失、零散了,都需要对其进行整理和辨析。对史料的整理和辨析工作,是历史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种专门技艺和方法。
史料实证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不仅仅是培养学生收集和辨析史料的能力,更在于培养学生运用史料的能力。史料实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运用史料进行解释历史的过程。史料实证的一些原则,实际上也是解释历史的原则:如(1)论从史出。所谓论从史出,指的是理论、概念、对历史的阐释、评价等都应该是从史料中总结出来的。(2)孤证不立,坚持多种类型史料互证。(3)摆事实,讲道理。不仅要通过史料讲述“是什么”,还要在此基础上讲述“为什么”。(4)注意挖掘史料背后的社会背景含义和特定情景,切忌望文生义、断章取义。
总之,史料实证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也反映了史学的品格。培养学生史料实证这一核心素养,就是要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基本方法,养成求真、求实的史学品格。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新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把历史解释作为核心素养之一,并提出了具体要求:“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知道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解释,并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辨析和价值判断;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能够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能够客观评判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新版课程标准关于历史解释的要求,归结起来,实际上是两点:一是认识历史与历史解释;二是学会历史解释。
认识历史和历史解释,涉及两个关键词:什么是历史?什么是历史解释?
什么是历史?历史究竟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应该说,历史具有二重性。它既是客观的,也有主观性。一切过去的事情,或已发生的事情,都已成为历史。如辛亥革命,如五四运动。它是客观存在的,谁也改变不了。但把这些发生的事情下来,或叙述出来,也是历史。如金冲及的《辛亥革命史》,如彭明的《五四运动史》。但无论是金先生的辛亥革命史,还是彭先生的五四运动史,他们在叙述历史事件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有自己的主观认识。所以,我们今天所说的历史,大多是人们所记述的历史,包括历史教科书。这样的历史,即具有客观和主观的两重性。
什么是历史解释?一般地说,一切历史叙述都是历史解释。金冲及先生的《辛亥革命史》,就是金先生对辛亥革命的解释。章开沅先生也写过一本辛亥革命史。张先生的书就是他对辛亥革命的解释。这样的事例,告诉我们两个认识:第一,所有的历史叙述都包含史实和解释两部分;第二,对同一历史事物的叙述会有不同的解释。人们在解释历史时,由于个人所处的历史条件、社会经济地位、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差异,以及史料的局限等因素,对历史的认识往往各不相同,会得出各种各样,甚至截然相左的结论。史家的主观认识和客观的历史之间,即历史认识的主体与客体的本质内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即使同一史观的历史学家,也会因时代不同、条件不同,写出内容不同的历史作品。这两点非常重要,也是我们来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所在。
学会历史解释,是历史学习的一个较高要求,是检验学生有否具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表现。历史学科诸素养中关于运用的要求,都可视为历史解释。唯物史观中要求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是历史解释。时空观念素养中要求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是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素养中关于实证过程的要求,实际上就是历史解释的过程。历史解释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要有时空观念,要有实证精神。所以历史解释是我们历史学习的一个较高要求,也是历史学科要培养的关键能力所在。
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这一核心素养,其重要意义在于使学生能够将对史事的记忆提升到历史认识的高度,更好地感悟、体验、明了历史上发生的各类情况,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继承与发展、动机与效果、内因与外因、偶然与必然、局部与全局等方面的关联;能够用归纳、概括、比较等思维方法分析历史事物;能够科学地解释历史事物,认识事物本质;能够全面、客观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以及历史现象;能够发现和论证历史问题,独立提出自己的观点。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家国情怀一般说来指的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持有的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对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持久的理想追求,是对自己国家和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前途和命运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即是家国情怀的一种反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思想,也都体现了家国情怀的境界。可以说,家国情怀体现了我们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与社会责任。
从新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家国情怀素养要求来看,对学生的要求可概括为五个方面: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第一,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养成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第二,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
第三,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第四,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应当指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是一个整体,诸素养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有其各自的地位和作用。唯物史观是历史学科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时空观念是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是历史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征;史料实证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途径;历史解释是诸素养中对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要求;家国情怀体现了诸素养中的价值目标。普通高中历史教育旨在通过诸素养的培育,以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达致立德树人的要求。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会篇六
关于“素养”,从四个方面作了解释:一是指修习涵养,即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二是指平时所供养;三是指素质与教养,即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世的态度;四是指平时所养成的良好习惯。“素”是指一种长时间积淀下来的内在品质或者素质,它包括知识、能力、品德、思想观念和方法等;“养”则包含后天的教化、培育、修习、陶冶等。据此,他认为历史学科呈现出的历史素养“是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其所表现出来的,是能够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富有个性的心理品质”。
在确定“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含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课程的总目标,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历史课程学习中的具体体现”,它“是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获知的关键能力和个人修养品质,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体现”。
从认识论的视角(包括研究动机、研究抓手、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四个方面),在归纳历史学的学术特征基础上,揭示中学历史学科素养的基本内涵包括:现实意识、证据意识、问题意识、融合意识和分层意识。
认为历史学科在养育学生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独特核心素养“即是‘时空逻辑、史料实证、发展眼光、多元联系、客观评判、置身理解’六个方面”,他希望学生在以后的人生中,时时、处处、事事都能具备“‘基于时空与实证、立足发展与多元、善于理解与评判’的价值理念与素养”[8]。
在考察大陆、香港和台湾的高中历史课标的基础上,张华中认为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中学生为适应现在生活及面对未来挑战,所应具备的核心历史知识、历史思维能力以及认同、尊重和融入历史的态度”,并对历史核心知识、思维能力和态度进行了梳理和概括。他提出:核心历史知识应包括时间知识、空间知识、人物知识、史观知识;历史核心能力包括运用时空知识准确表达历史能力、理解历史的能力、解释历史的能力和运用史料的能力;历史核心态度主要包括对自身的态度、对民族、国家和社会的态度、对世界各国和各民族的态度。
综上,从“素养”的本义延伸看,历史素养应是个人通过历史学习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方法与观念,或个人能够从历史学的角度来发现、分析问题且运用历史学的能力来解决问题的内在涵养,它由历史知识、能力、方法和观念等组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则应具备关键性、稳定性、独特性、生长性和实践性的特点。首先,它是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解决实际问题所需要的最有用的历史知识、最关键的历史能力、满足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历史思维;其次,它是最能体现历史学科价值的关键素养,属历史学科固有,无法通过其他学科的学习来代替;最后,它是历史学中最具学科本质的东西,不因时代和国界的不同而不同。因此,从历史教育的价值取向看,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应包含时空观念、证据意识、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反思五个方面。
(一)时空观念。
(二)证据意识。
历史的认识过程是通过历史证据的发掘来做出历史解释,这一过程必然要求证据意识的存在和引导。《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中提出:“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对应经合组织总结的核心素养,证据意识也可归属于“使用工具互动”这一核心素养的范畴。因此,无论是历史学本身的要求还是从历史教育的价值取向来看,都必须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中学历史教学层面的证据意识具体表现为:一、了解历史材料的不同类型,区分材料的来源和性质,认识其对解释历史的价值;二、自主查找和收集材料,判断材料可靠性,规范地运用相关材料解决问题;三、能够使用材料的证据来检验自己提出的假设,且推理、论证过程严密。
(三)历史理解。
历史的发展受到一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这要求我们应尽可能客观地去理解历史。《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将历史理解作为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基本要求:“能够理解地阅读历史陈述;能够识别陈述结构中的基本要素(人物、状况、事件的前后顺序、起因、及结果);能够欣赏文学作品、艺术作品、文物及那个时代的其他记载所反映的各种历史观点;避免‘从现在出发的主观臆断’”[10]。它旨在培养学生从当时人的眼光与经历看待历史,而不是用今天的标准和价值观来生搬硬套地评判过去。结合我国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学生历史理解的素养主要表现在:一、能够理解历史文本呈现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二、设身处地认识具体的历史事实,并形成合理的想象与理解;三、理解历史的原因与结果、动机与效果、必然与偶然;四、认识历史文本的客观性、主观性和历史局限性。
(四)历史解释。
历史只能透过史料证据来重新建构,所有的历史在本质上都是对过去的一种解释。“历史理解”旨在通过设身处地的认知以尽可能接近无法全然再现的过去;“历史解释”则是以历史证据和历史理解为基础,有意识地对过去提出系统性的、合情合理的、因果关系式的说法。我国台湾地区《普通高级中学必修科目(历史)课程纲要》对学生解释历史的能力提出以下要求:“能对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提出解释;能对相关历史事件、现象或人物的不同重要性提出评价;能分辨不同的历史解释,说明历史解释之所以不同的原因”[11]。这种能力旨在培养学生形成自己的关于历史的解释,成为有批判性的思想者。因此,中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培育需要实现:一、能够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等方法认识历史,准确解释历史事实发生的因果;二、运用口头、书面等方式陈述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各种联系,全面客观地解释与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三、能够史论结合、建构自己对历史的解释,能够运用正确的史观对不同的历史观点作出评价。
(五)历史反思。
“以史为镜,可知兴替”、“读史使人明智”,这些都是在强调历史反思给予人类智慧的成长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都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中关于爱国主义、国际理解、民主与法制观念、人文主义、科学态度等历史价值观作了具体表述。历史反思的意识与能力表现在对于历史问题的理性思考,这一反思的过程也是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过程。学生历史反思素养的培育可通过:一、感悟人类历史上的优秀文化成果,体会一定的价值观念、行为和制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二、对历史人物抱有同情的理解,从其经历中汲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教益;三、理解中外历史发展的多样性与特殊性,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客观、全面地看待历史与现实问题。
我们的学生终将离开校园,当他们走进社会时,历史学科唯一能够带给其终生受益的便是他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形成的这些核心素养。时空观念能够让他们养成在具体的时空下考察和认识现实社会的习惯;证据意识能够赋予其实证和理性精神;历史理解能够让其形成尊重、理解他人与客观处理问题的态度;历史解释能够让其以全面、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和评判社会与生活中的问题;历史反思则可以让其从历史上汲取诸多教益,最终在实践中体现历史的价值。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会篇七
摘要: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历史教学的主攻方向。本文通过案例,分别从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这五个角度,探讨如何对高中生进行历史核心素养的培育。
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过程,绝不是对现成的历史既定事实的记忆过程,而是借助教师指导,通过类型多样的史料对过往历史的不断追问过程,是自身对历史结论的理解与解释过程。下面,将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与政策”为例,谈谈如何实施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1.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学习历史的必备素养。时空观念素养要求学生学会从特定时间和空间联系中体察事物,还原特定的时空框架,尽可能接近史实。
(1)从课程导入入手运用。从旧中国外交导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就可以充分运用时空观念,历数近代进来的晚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以及蒋介石国民政府“跪着”办外交的史实,并以表格形式呈现,这样就把近代外交至于历史发展长河中,历次政府办外交的时间节点与特点显而易见。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的外交也“站”起来了,以独立自主的姿态向世界抛出了橄榄枝,引导学生预习课本,找出新中国“站”着办外交的史实。一“跪”一“站”,给学生以强烈的冲突,这样旧、新中国的历代政府办外交的史实都在历史长河中客观存在着,特点鲜明。
(2)从分析背景入手运用。分析新中国外交方针制定的背景需全面考虑,国内如何,国际上又发生那些事影响国内时间发展。在分析新中国初期外交的背景时,展示世界地图,分用不同的色块标注社会主义阵营、资本主义阵营以及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的空间范围,让学生整体感知此时的世界格局,总形势是冷战,亚洲局部地区热战,出现了一批新兴民族国家可以是朋友。
2.核心素养之唯物史观。
新中国的外交具有承上启下作用,既结束了旧民主主义社会的屈辱外交,又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活動提供指引。对于新中国初期制定外交方针与政策的原因,要置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际国内背景中去考虑,注意历史的整体性与史实间的因果联系。这就是唯物史观的一种具体体现,有利于学生对新中国外交形成全面、客观的认识。通过展示材料,学生能够总结出影响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制定的国内外局势因素,国际上两大阵营对峙、美国等国家采取孤立中国的政策,国内百废待兴亟需恢复发展经济。承接引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作为一个独立行使主权的国家,能够根据国家利益制定国家政策。此外,新中国外交方针的提出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探索与努力。中共自成立那天始,二十八年来不断探索适合中国的革命道路,多年革命经验告诉我们必须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综上,通过上述环节,学生能够归纳出影响外交政策制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将具体政策置于具体历史环境中更是贯彻了唯物史观。
3..核心素养之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要以史料为依据,因此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这两大素养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表现为三大政策: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但这三大方针对学生来说很难理解,此时需要用史料搭建便于学生认知的桥梁。
出示两段材料,落实三大政策。
——摘编自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
——摘编自沈志华《中苏关系史纲》。
根据材料引导学生找到这三大政策的具体体现,这也是学生通过史料进行解释的过程。清除苏联在中国东北铁路、港口的特权,则执行了“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政策;在此基础上,中苏签订条约成为盟友体现了“一边倒”政策;中共与苏联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取代蒋介石政府与苏联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则是实践了“另起炉灶”政策。实施者三大政策,最终是为了贯彻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四、核心素养之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国家和社会的归属感,也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历史,加强对现实生活的关注,更深刻理解党和国家制定的方针政策。在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的贯彻不能生拉硬拽,要寻找恰当时机,准确切入。
陆征祥说:“弱国无权利,弱国无公义,弱国无外交”。一百多年前,我们“跪”着办外交,我们被迫划出供外国人肆意歌舞升平的“国中之国”——租界,我们不断地被迫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我们的海关由外国人把控,关税与外国商定,屈辱一词贯穿整个近代史。新中国成立后,作为主权国家,我们开始“站”着办外交,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建国第一年冲破帝国主义封锁,与苏联等17个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发展与周边新兴民族国家的友好关系,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准则,并与亚非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话语权也越来越多。国家的强大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奋斗,少年强则国强,吾辈当自强。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努力奋斗。
历史教育往往是于无形中带给学生深远影响,因此培育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个复杂又缓慢的过程,需要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也需要更多类型史料的支撑及学生的有效配合,更多方式与途径需要我们慢慢探索,培育普职融通学生历史学科素养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2]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沈志华.中苏关系史纲[m].新华出版社,2007.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会篇八
历史作为一门学科,不仅是研究过去的事件和人物,更是一种对社会、文化和人类发展规律的探索。阅读历史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培养思考能力。而掌握历史学科素养则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从而更好地处理当下和未来。以下是我在阅读历史的过程中得到的感悟和体会。
首先,阅读历史可以帮助我了解过去。历史是过去的镜子,透过历史的窗口可以看到过去的风貌和人物的轨迹。通过阅读历史,我了解到了古代文明的辉煌,人类文明的起源以及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例如,通过阅读关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我对这个时期的艺术发展和对人文主义思想的追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了解历史,我能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所处的时代,更加珍惜现代社会的成果。
其次,阅读历史可以拓宽视野。历史学科研究的不仅仅是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还包括世界各地的历史。通过阅读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历史,我能够放眼全球,了解到各个地区的文明和人们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生活。阅读历史让我了解到世界的多元性和文化的多样性,培养了我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同时,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思考和对历史人物的研究,我也更加了解到了世界的复杂性和变化的规律。
然后,阅读历史培养了我批判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历史是一门科学,需要通过证据和逻辑推理来进行研究和分析。阅读历史让我接触到大量的历史文献和学术研究,学会了辨别信息的可靠性和权威性,培养了我对信息的批判性思维。在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过程中,我也学会了分析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寻找证据和推理来解答问题。这种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不仅在历史学科中有用,也能在其他学科和日常生活中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再次,阅读历史让我更加了解人类的情感和价值观。历史不仅是一堆事实和数据的堆砌,更是人类经历和感受的记录。通过阅读历史,我能够深入了解历史人物的思想、行为以及他们身处的历史环境对他们的影响。我能够体会到历史人物的喜怒哀乐,感受到他们的追求和付出,从而更加珍惜人类的情感和价值观。同时,通过对历史事件的体验和对历史决策的思考,我也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和演变的规律。
最后,阅读历史使我意识到历史的重要性。历史不仅仅是过去,更贯穿于我们的现在和未来。了解历史可以让我们在处理当下和未来的问题时更具有智慧和胸怀。通过对历史的了解和思考,我认识到历史的决策和经验对于我们现在和未来的决策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历史也是我们对过去的纪念和怀念,是我们对英雄和先贤的敬仰和致敬。
综上所述,阅读历史不仅仅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更是一种培养素养的方式。通过阅读历史,我能够了解过去,拓宽视野,培养批判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情感和价值观,认识到历史的重要性。历史学科素养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并非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或者研究历史而存在,更是照亮我们前进道路的一盏明灯。因此,我会继续坚持阅读历史,不断提升自己的历史学科素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会篇九
历史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既有助于我们了解过去的历史事件和文化背景,也能够对我们今天的思考和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而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老师经常会安排一些历史学科作业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在经历了多个历史作业的完成过程后,我逐渐体会到了一些心得和收获。
首先,历史学科作业的设计多样化,帮助我们全面掌握知识。老师往往会结合教材、课堂讲解和实地考察等多个资源来设计作业。这样一来,我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就需要多角度的思考和分析。比如,我曾经完成过一个以“历史人物演讲”为主题的作业。在这个作业中,我们需要选择一个历史人物,然后以其口吻写一篇演讲稿。通过这个作业,我不仅深入了解了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背景,更通过仿写历史人物的演讲,更好地理解了历史事件的重要性和影响。
其次,历史学科作业的完成过程培养了我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历史学科的作业往往需要我们进行数据搜集、资料整理和文献分析等工作。这就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有一次,我完成了一个以“历史地图制作”为主题的作业。在这个作业中,我需要根据教材上的地理和历史信息,手工制作一幅历史地图。在完成的过程中,我需要不断搜集准确的地理坐标和历史事件的资料,然后进行绘制和标注。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我的实践能力,还让我更好地理解了历史事件的地理背景和关联。
再次,历史学科作业的设计促使我们主动掌握知识。在完成历史学科作业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主动地进行信息搜集和知识整理,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作业。例如,我曾经参与了一个以“历史照片解读”为主题的作业。在这个作业中,我们需要选择一张历史照片,然后通过对照片的解读和背景了解,写一篇短文来介绍和分析照片背后的历史事件。这个作业要求我主动去寻找和阅读相关的历史文献和研究,才能够更好地理解照片的背景和意义。通过这个过程,我逐渐培养了主动学习和主动思考的习惯。
最后,历史学科作业的设计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我们经常需要与同学合作,一起讨论和完成作业。在我的一次历史学科作业中,我和几个同学一起组队,完成了一个以“历史剧舞台剧演出”为主题的作业。在这个作业中,我们需要选择一个历史事件,然后编写剧本、排练表演和布置舞台等。通过与同学合作,我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也提高了自己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总的来说,在历史学科作业的完成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学到更多的历史知识和技能,还能够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历史学科作业的设计不仅考察了我们的知识水平,更注重培养我们的综合素质。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历史学科作业的学习机会,积极参与其中,为自己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会篇十
历史学科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历程、文化传承、政治经济制度等方面的科学。在学习和探究历史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历史不仅仅是一堆事实和日期,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不断向前发展演化的历程。以下是我在学习历史学科时的心得体会。
一、认识历史的重要性。
历史是人类文明的长河,是一段个体与整体相互作用的生动实践。历史为人类的经验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是人类认识世界、理解人类社会的重要渠道。通过历史,我们不仅能够了解过去,更能够洞察现在。
二、学习历史需要多角度思考。
不同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有不同的解释和看法,这要求我们在学习历史时要多角度思考,深入挖掘历史事件背后的主观动因、社会背景以及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只有这样才能更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
三、关注历史的渊源性和复杂性。
历史是渊源性的,一个历史事件往往不是孤立的,而是植根于历史的深处。我们只有了解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产生的根源,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个事件。与此同时,历史也是复杂性的,有时候一个事件可能涉及多个国家、多个民族、多种文化、多个时期的影响。因此,在学习历史时,我们需要注重宏观视角,从多个角度去了解历史。
四、学会运用史料。
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只有善于运用史料,才能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历史。学习运用史料要注重理解时代背景、分析史料本身的性质和来源,以及熟练使用一些必备的工具,如字典、语文等。
历史研究的本质是人类社会的研究。历史研究能够让我们深入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和文化传承。同时也能够启迪我们对当下和未来的思考,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提供启示。
通过学习历史,我逐渐体会到历史学科的魅力所在。历史学科不仅能够提高我们对人类社会的认识,更能够培养我们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历史学科的学习将给我带来更多的启示和思索。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会篇十一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历史学科研讨会,这次研讨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让我深入了解了历史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同时也让我认识到了自己在历史学科上的不足之处。在这次研讨会中,我不仅学到了许多历史知识,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让我对历史学科产生了更深的兴趣与热爱。
在研讨会上,各路历史学者汇聚在一起,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体会。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教授的报告,他以生动的语言和详细的数据分析展示了历史的发展之路。他用丰富的实例和引人入胜的叙述,揭示了历史的规律和主要趋势。这让我再次意识到了历史学科的重要性和价值。
通过这次研讨会,我对历史学科的认知得到了进一步的加深。历史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不仅仅是简单的叙述过去的事件和人物,更是通过研究过去的经验来指导未来的发展。历史学科研究的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演变过程,通过对过去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实世界中的问题,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在研讨会期间,我还发现了历史学科的一些热点和亮点。例如,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对历史学科的研究普遍关注历史认同和历史记忆的问题。这无疑是历史学科研究的重要方向,也是当前社会政治和文化的热点问题。通过对历史认同和历史记忆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此外,在研讨会期间,我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都是来自不同地区和不同学校的历史学科爱好者,我们交流了自己的学习经验和研究成果,互相鼓励和勉励。这种交流和合作的氛围让我深受启发和感动,也加深了我对历史学科的热爱。
通过这次研讨会,我不仅学到了许多关于历史学科的知识和理论,更重要的是,我发现了自己在历史学科上的不足之处。在与其他参会者的交流和讨论中,我意识到自己在历史研究方法和理论运用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我决心加强自己在这方面的学习和提高,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历史学者。
综上所述,这次历史学科研讨会给了我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让我近距离接触到历史学科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参加这样的学术会议不仅能够拓宽知识面,提升学术水平,更重要的是能够结识到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历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研究中,这次研讨会的经历将成为我不断进步和成长的动力和引擎。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会篇十二
历史学科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关乎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还关系着整个人类的文明进步。历史学科课堂作为历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过程中,使我受益匪浅,让我对历史的意义和历史学科的研究产生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在这里,我将就历史学科课堂的学习心得进行一番总结和体会。
首先,在历史学科课堂中,我学到了丰富的历史知识。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学习资料的查阅,我了解了世界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从原始社会到现代文明,从古埃及到现代中国,我对历史的发展进程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在了解历史过程的同时,我也感受到历史的庞大和复杂,深深感叹人类的智慧和勇气。历史的知识不仅仅是学科内容的堆积,更是人类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它使我对人类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其次,历史学科课堂不仅使我了解到历史的价值,还培养了我的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历史学科不仅仅是背诵历史事件和日期,更重要的是理解事件背后的原因、影响和历史脉络。在历史学科课堂上,老师引导我们思考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历史人物的动机和目标,让我从一个事件中看到更为深入的历史规律和人类行为的普遍性。通过历史学科的学习,我逐渐培养出了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能够站在全面、客观的角度看待问题,鉴别真伪,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
另外,历史学科课堂也为我提供了一个启发思考的平台。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中,我常常被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所触动,让我对人类社会和人生的意义有了更为深刻的思考。比如,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时,我不得不反思中国当时面临的困境和外来的挑战,思考我们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又比如,在学习二战历史时,我被人类的罪恶和战争的可怕所震撼,让我更加珍惜和平与友谊。历史学科课堂不仅仅带给我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带给我思考的智慧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最后,历史学科课堂也让我感受到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的重要性。在历史学科的学习过程中,老师总是鼓励我们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而同学们的互动和交流则使我受益匪浅。通过和同学们的讨论和交流,在历史问题上,我不仅能够听到不同的声音和观点,也能够结交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种师生和同学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不仅激发了我学习的兴趣,还促进了我知识的深化和思维的广度。
总之,历史学科课堂是一块知识和智慧的矿藏,通过历史学科的学习,我收获了丰富的知识,培养了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启发了我深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希望,也受益于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历史学科课堂不仅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历史,也为我提供了一种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继续努力,更好地利用历史学科的知识,为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会篇十三
历史,是一面镜子,不仅可以照亮昨天,更可以指引明天。作为一名历史学科的学习者,我深深体会到了历史学科所具有的重要性与魅力。在这里,我想与大家分享我的历史学科心得体会。
第二段:历史学科的重要性。
历史学科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历史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其次,历史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类社会的演变过程,了解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和人们的生活方式,这对于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最后,在国家层面,历史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是国家自身的文化瑰宝和历史名片。因此,历史学科的学习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历史学科的魅力在于它的广度和深度。从广度上来说,历史学科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从国内到国际的方方面面,包括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文化等等。从深度上来说,历史学科要求我们深入思考和分析问题,不能止于表象,需要深入挖掘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并从多个视角去考量问题。
历史学科的学习需要注重方法。首先,我们需要注重对历史知识的积累,阅读历史书籍、了解历史资料、多听历史讲座等等可以提高我们的历史知识储备。其次,我们需要注重历史思维的培养,包括对史料的分析、对历史事件的判断及其影响、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有清晰而独立的思考能力。同时,在课堂上,我们也需要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学习他人的看法和见解。
历史学科的学习对于我们的生活和未来发展有很多的启示。首先,历史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演变是不可逆转的,我们必须懂得顺应和适应社会的改变。其次,历史告诉我们,文化传承和传统文化的保护是每个人的责任,我们应该珍惜它,传承它,使之得到更好的发展。最后,历史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和谐共处,我们需要超越利己主义,以人类的福祉为出发点。
结语:
历史学科的学习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历史教给我们人类文明的宝藏,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基。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珍惜历史文化的遗产,发扬人类的智慧,共创美好的未来。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会篇十四
第一段:引言(150字)。
历史作为一门学科,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研究领域,历史学家常常会面临处理大量复杂的历史材料和信息的挑战。因此,对于历史学科的研究,我们需要具备大局观。大局观是指站在全局的高度,全面把握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深入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与内在逻辑。本文将从研究方法、学科目标、历史意义、学科内涵和个人修养五个方面展开,探讨历史学科大局观的重要性以及我个人的体会与心得。
第二段:研究方法与大局观(250字)。
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是大局观的实践过程。历史学家要通过深入研究,收集大量的资料和信息,系统整理、比较、分析和解释历史事件,形成相应的研究成果。在这个过程中,大局观的运用至关重要。只有站在全局的高度,从宏观的角度审视历史事件,我们才能真正把握事物的本质与变化,避免平面局限带来的片面性与误导性。在我自己的研究中,我注意到大局观的运用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并从中找出事件的内在联系和逻辑。
第三段:学科目标与大局观(250字)。
历史学科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全面了解和深入思考,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大局观在实现这一目标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大局观的学生能够融会贯通、抓住重点,形成知识整体的洞察力和把握力。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中,我努力锤炼我的大局观,通过广泛阅读和综合分析的方式,确保对历史事件的了解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能够准确捕捉到事件的本质。
第四段:历史意义与大局观(250字)。
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借鉴与启示,更是一种人类智慧的结晶。而大局观则是我们正确认识历史意义的重要工具。只有把握住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和中心线索,我们才能真正领悟到历史事件的深层意义和影响。同时,大局观也能让我们站在全局的高度,审视历史的发展与变化,并从中汲取智慧,指导我们的现实生活。对我个人来说,具备大局观可以让我更好地欣赏历史的价值,从中感受到人类智慧的璀璨发光。
第五段:学科内涵与个人修养(300字)。
历史学科的内涵丰富多样,包含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而大局观正是我们理解和把握历史学科内涵的重要手段。有大局观的历史学家能够跳出我们自身的狭隘视角,站在多元的角度去考察和解读一个事件的深层含义。通过对多方面信息的比较和综合,我们能够更好地洞察到历史事件背后的本质和发展状况。同时,具备大局观的历史学家会更加关注事件的影响和后果,能够更好地意识到历史的权重和变革。个人修养方面,拥有大局观的历史学家可以更好地理解并尊重历史多样性,保持批判性思维,避免盲从和无意识的错误判断。
结论(100字)。
历史学科大局观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和态度。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洞察历史事件的本质与内在联系,认识到历史的意义与影响。在个人修养方面,大局观能够培养我们的综合思考和批判性思维,使我们在面对历史事件时能够保持客观冷静的态度。因此,在学习历史学科的过程中,我们应努力培养和应用大局观的能力,以更好地理解和领悟历史的内涵与意义。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371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