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还需要考虑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以应对各种教学环境和教学困境。编写一份高质量的教案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和经验。首先,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和学习需求,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其次,教师需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创造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此外,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教师应合理安排时间,注重知识的渗透和能力的培养,确保教学效果。最后,教师还应根据教学实际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和评价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主学习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一些教案,希望能对大家的备课工作有所帮助。
常识教案-黄豆宝宝变魔术篇一
豆浆、豆制品,是幼儿园经常要吃的食品,但也常常有小朋友不爱吃豆制品,老师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注重教学的趣味性,运用拟人化的口吻,和变魔术的方法,来激发孩子的兴趣,教育孩子爱吃豆制品。教师主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使幼儿在认知、能力和情感方面都得到发展。如:在了解黄豆的外形特征时,教师运用了观察的方法,接着又比较和观察,使幼儿了解泡过和没泡过的黄豆的不同,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提高幼儿感知事物的能力;又运用电教手段丰富了幼儿的认知;最后,通过品尝豆制品,进一步激发了孩子爱吃豆制品的情感。
1、培养幼儿喜欢吃豆制品。
2、通过观察、比较黄豆的外形特征,初步提高幼儿感知事物的能力。
3、引导幼儿在观察、比较黄豆外形特征的基础上,知道豆浆的简单制作过程,并了解黄豆还可制成其它的豆制品。
活动准备:课件、干湿两种黄豆人手一份、豆浆机、小杠子每人一个、录音机、磁带等。
(一)、导入:以给幼儿介绍新朋友的形式,引出课题。
(二)、展开:
1、初步了解黄豆的外形特征。
(1)、课件中提出问题:观察黄豆宝宝长什么样的?
(2)、教师进一步引导:“黄豆宝宝是什么颜色的?它是什么形状的?小朋友可以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自己盒子里的黄豆宝宝。”
(3)、教师小结:黄豆宝宝是一粒粒黄颜色的圆溜溜的小豆豆。
2、通过进一步观察比较干湿不同的黄豆的外形特征,发展幼儿感知事物的能力。
(1)、利用课件提出问题:“泡过的黄豆和没泡过的黄豆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观察干湿不同的黄豆。
(3)、教师小结:黄豆宝宝只要在水里泡上一天,就会比原来的大一些,软一些,颜色浅一些。
3、观看豆浆的制作过程,知道黄豆可以做成豆浆。
(1)、利用课件观察做豆浆的过程,了解制作豆浆的方法。
(2)、现场制作豆浆。
4、在煮豆浆的同时让幼儿观看课件,了解黄豆还能做成其他的豆制品。并丰富“豆制品”一词。
5、知道黄豆营养丰富,培养幼儿爱吃豆制品的情感。
(三)、结束:幼儿听音乐喝豆浆。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常识教案-黄豆宝宝变魔术篇二
1.通过观察、探索,了解黄豆的外形特征。
2.初步了解豆浆的制作过程及营养价值。
1.黄豆、小碗若干,豆浆机一台。泡漠板铺的小路。
2.已做好的甜、咸和淡豆浆若干。
3.黄豆图片、自制录像。
(一)捡黄豆,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1.出示毛绒玩具小猪,引导宝宝跟小猪噜噜打招呼。
2.请宝宝帮忙捡黄豆,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二)观察了解黄豆的外形特征。
1.和宝宝一起交流黄豆的特征。
(1)黄豆宝宝长的是什么样的呀?
(2)黄豆宝宝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
(3)黄豆宝宝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三)了解豆浆的制作过程1.比较干黄豆和泡水黄豆的不同,通过学学它变胖的样子,体验黄豆的变化。
2.欣赏磨豆浆,引导宝宝观察黄豆宝宝的变化过程,并模仿黄豆宝宝跳舞,体验快乐。
3.教师小结:豆浆是用黄豆来做成的,豆浆白白的、香香的。
(四)品尝豆浆,说说豆浆的味道,介绍豆浆的营养价值。
1.品尝豆浆,说说豆浆的味道,想想放了什么会使豆浆变甜、变咸。
2.介绍豆浆的营养价值。
(五)结束活动:感谢小猪噜噜的热情招待,并和它告别。
通过多种方式了解更多的豆制品。
常识教案-黄豆宝宝变魔术篇三
活动目标:
了解黄豆的外型特征,认识黄豆。
让幼儿体验实践操作带来的乐趣。
初步知道黄豆的营养价值,培养幼儿喜爱吃各种豆制品。
活动准备:
每组干湿黄豆各一碗、一杯豆浆。
豆浆机、一大玻璃杯水、一只空玻璃杯、一次性塑料杯一大盒。
豆腐、素鸡、油豆腐、豆腐干各一盆。
活动过程:
1.小朋友,我们桌上的碗里装的是什么呀?(这是黄豆)。
2.让我们来看看黄豆长什么样?(小朋友可以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捏一捏、说一说,碗里的黄豆长什么样?)鼓励幼儿大胆地说出自己看到的和想说的。
教师小结:黄豆是一粒粒的、黄黄颜色的、硬硬的,所以人们称它为黄豆。
1.(出示豆浆)小朋友你们喝过豆浆吗?知道豆浆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2.比较干湿两种黄豆的不同,请幼儿说说哪里不一样了?
教师小结:黄豆宝宝只要在水里泡上一天,就会比原来大一些、软一些、颜色浅一些。
3.观察做豆浆的过程,了解制作豆浆的方法。
(1)请小朋友睁大眼睛,看看黄豆宝宝是怎么变成豆浆的?
(2)倒出豆浆后提问:“黄豆宝宝呢?怎么不见了,它变成什么了?豆浆是什么颜色的?”
(3)喝豆浆啦(请幼儿品尝豆浆,说说豆浆的味道)。
1.小朋友,黄豆宝宝除了变豆浆,还可以变什么呀?(让幼儿回忆已有的.生活经验,说说自己知道的豆制品)。
教师小结:豆腐、百叶、素鸡、豆腐干、油豆腐,都是黄豆宝宝变出来的。
小朋友,你们别看黄豆宝宝长的小小,但是营养价值却很高哦。黄豆宝宝里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所以我们要多吃爱吃豆制品,身体就会变得棒棒的。
常识教案-黄豆宝宝变魔术篇四
豆浆、豆制品,是幼儿园经常要吃的食品,但也常常有小朋友不爱吃豆制品,老师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注重教学的趣味性,运用拟人化的口吻,和变魔术的方法,来激发孩子的兴趣,教育孩子爱吃豆制品。教师主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使幼儿在认知、能力和情感方面都得到发展。如:在了解黄豆的外形特征时,教师运用了观察的方法,接着又比较和观察,使幼儿了解泡过和没泡过的黄豆的不同,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提高幼儿感知事物的能力;又运用电教手段丰富了幼儿的认知;最后,通过品尝豆制品,进一步激发了孩子爱吃豆制品的情感。
1、培养幼儿喜欢吃豆制品。
2、通过观察、比较黄豆的'外形特征,初步提高幼儿感知事物的能力。
3、引导幼儿在观察、比较黄豆外形特征的基础上,知道豆浆的简单制作过程,并了解黄豆还可制成其它的豆制品。
课件、干湿两种黄豆人手一份、豆浆机、小杠子每人一个、录音机、磁带等。
以给幼儿介绍新朋友的形式,引出课题。
1、初步了解黄豆的外形特征。
(1)、课件中提出问题:观察黄豆宝宝长什么样的?
(2)、教师进一步引导:“黄豆宝宝是什么颜色的?它是什么形状的?小朋友可以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自己盒子里的黄豆宝宝。”
(3)、教师小结:黄豆宝宝是一粒粒黄颜色的圆溜溜的小豆豆。
2、通过进一步观察比较干湿不同的黄豆的外形特征,发展幼儿感知事物的能力。
(1)、利用课件提出问题:“泡过的黄豆和没泡过的黄豆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观察干湿不同的黄豆。
(3)、教师小结:黄豆宝宝只要在水里泡上一天,就会比原来的大一些,软一些,颜色浅一些。
3、观看豆浆的制作过程,知道黄豆可以做成豆浆。
(1)、利用课件观察做豆浆的过程,了解制作豆浆的方法。
(2)、现场制作豆浆。
4、在煮豆浆的同时让幼儿观看课件,了解黄豆还能做成其他的豆制品。并丰富“豆制品”一词。
5、知道黄豆营养丰富,培养幼儿爱吃豆制品的情感。
幼儿听音乐喝豆浆。
常识教案-黄豆宝宝变魔术篇五
活动目标:
1、以儿歌的形式引导幼儿初步学习用竖线和横线组合成方形在指定范围内进行绘画。
2、鼓励幼儿乐意参与绘画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长颈鹿线条画人手一张。
2、蜡笔人手一盒、勾线笔若干。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激起幼儿绘画的兴趣。
(1)小朋友们想一想,长颈鹿穿的衣服是怎样的.?教师小结:长颈鹿身上的衣服是一块一块的,方方的,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方形”。
(2)(出示勾线笔)看,这是什么呀?它还会变魔术。小眼睛,看好了,笔宝宝开始变魔术了。
2、教师示范画方形,为长颈鹿穿新衣。
(1)教师一边念儿歌一边画方形:竖线线,横线线,竖线线,横线线,大家一起手拉手,变出一个正方形。
(2)刚才笔宝宝先变出什么线,再变出什么线,最后变成一个什么呀?幼儿说,教师边念儿歌边示范画。
(3)谁也会用食指妈妈变出小方形?教师带幼儿空手练习画方形。
(4)现在,谁想用笔宝宝来帮助长颈鹿身上画出许多的小方形?幼儿示范画,其他幼儿帮着念儿歌。
(5)你们的小手真能干!如果小方形再涂上颜色就更漂亮了。
3、幼儿作画,教师提要求,巡回指导。
(1)那里还有许多长颈鹿宝宝没穿上新衣服,我们快去帮助它们穿上新衣服吧!
(2)教师讲作画要求。
4、展示作品,及时讲评。
小朋友画好后,可以去讲给老师听,她们还会奖给你一个小礼物呢!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常识教案-黄豆宝宝变魔术篇六
1.通过观察、探索,了解黄豆的外形特征。
2.初步了解豆浆的制作过程及营养价值。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4.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1.黄豆、小碗若干,豆浆机一台。泡漠板铺的小路。
2.已做好的甜、咸和淡豆浆若干。
3.黄豆图片、自制录像。
(一)捡黄豆,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1.出示毛绒玩具小猪,引导宝宝跟小猪噜噜打招呼。
2.请宝宝帮忙捡黄豆,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二)观察了解黄豆的外形特征。
1.和宝宝一起交流黄豆的特征。
教师提问:
(1)黄豆宝宝长的是什么样的呀?
(2)黄豆宝宝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
(3)黄豆宝宝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三)了解豆浆的制作过程1.比较干黄豆和泡水黄豆的不同,通过学学它变胖的样子,体验黄豆的变化。
2.欣赏磨豆浆,引导宝宝观察黄豆宝宝的变化过程,并模仿黄豆宝宝跳舞,体验快乐。
3.教师小结:豆浆是用黄豆来做成的,豆浆白白的、香香的。
(四)品尝豆浆,说说豆浆的味道,介绍豆浆的营养价值。
1.品尝豆浆,说说豆浆的味道,想想放了什么会使豆浆变甜、变咸。
2.介绍豆浆的营养价值。
(五)结束活动:感谢小猪噜噜的热情招待,并和它告别。
通过多种方式了解更多的豆制品。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常识教案-黄豆宝宝变魔术篇七
活动分析:
豆浆、豆制品,是幼儿园经常要吃的食品,但也常常有小朋友不爱吃豆制品,老师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注重教学的趣味性,运用拟人化的口吻,和变魔术的方法,来激发孩子的兴趣,教育孩子爱吃豆制品。教师主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使幼儿在认知、能力和情感方面都得到发展。如:在了解黄豆的外形特征时,教师运用了观察的方法,接着又比较和观察,使幼儿了解泡过和没泡过的黄豆的不同,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提高幼儿感知事物的能力;又运用电教手段丰富了幼儿的认知;最后,通过品尝豆制品,进一步激发了孩子爱吃豆制品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喜欢吃豆制品。
2、通过观察、比较黄豆的外形特征,初步提高幼儿感知事物的能力。
3、引导幼儿在观察、比较黄豆外形特征的基础上,知道豆浆的简单制作过程,并了解黄豆还可制成其它的豆制品。
活动准备:课件、干湿两种黄豆人手一份、豆浆机、小杠子每人一个、录音机、磁带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以给幼儿介绍新朋友的形式,引出课题。
(二)展开:
1、初步了解黄豆的外形特征。
(1)课件中提出问题:观察黄豆宝宝长什么样的?
(2)教师进一步引导:“黄豆宝宝是什么颜色的?它是什么形状的?小朋友可以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自己盒子里的黄豆宝宝。”
(3)教师小结:黄豆宝宝是一粒粒黄颜色的圆溜溜的小豆豆。
2、通过进一步观察比较干湿不同的黄豆的外形特征,发展幼儿感知事物的能力。
(1)利用课件提出问题:“泡过的黄豆和没泡过的黄豆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观察干湿不同的黄豆。
(3)教师小结:黄豆宝宝只要在水里泡上一天,就会比原来的大一些,软一些,颜色浅一些。
3、观看豆浆的制作过程,知道黄豆可以做成豆浆。
(1)利用课件观察做豆浆的过程,了解制作豆浆的方法。
(2)现场制作豆浆。
4、在煮豆浆的同时让幼儿观看课件,了解黄豆还能做成其他的豆制品。并丰富“豆制品”一词。
5、知道黄豆营养丰富,培养幼儿爱吃豆制品的情感。
(三)结束:幼儿听音乐喝豆浆。
常识教案-黄豆宝宝变魔术篇八
设计意图:
这首歌曲内容简单、节奏型变化不大、乐句重复性强,比较适合小班幼儿演唱。考虑到小班孩子学习的特点,在活动的过程中,我运用了游戏情境、难点前置、图谱引领、置换歌词等生动的教学方法,调动幼儿的参与热情,引导幼儿主动学习,提升了幼儿的学习效率。
活动目标:
1.用自然的声音学唱歌曲,能边唱边表演。
2.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小手变魔术游戏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教师用手套图谱、幼儿用手套若干。
活动过程:
(一)情景创设。
1.击掌打招呼,熟悉xxxxxo节奏。
2.观看魔术表演“小手变魔术”。(3遍)。
(二)感受歌曲。
1.配音乐再次感受歌曲。
提问:这次小手变成了什么?是怎么变的?
2.师幼互动,重点练习12345,12345,变成小剪刀。
(三)学唱歌曲。
1.集体学唱,引导幼儿边唱边表演。
2.戴上手套边表演边演唱歌曲。
(四)拓展延伸活动。
2.师:挥挥我们的小手和老师们再见吧。
活动反思:
活动的歌曲选择内容简单、节奏型变化不大、乐句重复性强,非常适合小班幼儿演唱。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关注了幼儿学习的特点,有效地设计教学策略,运用了难点前置、游戏情境、图谱引领、置换歌词等生动的教学方法,灵活的运用动静交替的原则,多种演唱方法达到了保护与练习并重的目的。在学唱新歌的过程中,教师注意调动幼儿的参与热情,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同时关注幼儿歌唱活动中常规的培养。幼儿良好的音乐活动常规更加提升了幼儿的学习效率。
常识教案-黄豆宝宝变魔术篇九
活动目标:
1、以儿歌的形式引导幼儿初步学习用竖线和横线组合成方形在指定范围内进行绘画。
2、鼓励幼儿乐意参与绘画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长颈鹿线条画人手一张。
2、蜡笔人手一盒、勾线笔若干。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激起幼儿绘画的兴趣。
(1)小朋友们想一想,长颈鹿穿的衣服是怎样的.?教师小结:长颈鹿身上的衣服是一块一块的,方方的,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方形”。
(2)(出示勾线笔)看,这是什么呀?它还会变魔术。小眼睛,看好了,笔宝宝开始变魔术了。
2、教师示范画方形,为长颈鹿穿新衣。
(1)教师一边念儿歌一边画方形:竖线线,横线线,竖线线,横线线,大家一起手拉手,变出一个正方形。
(2)刚才笔宝宝先变出什么线,再变出什么线,最后变成一个什么呀?幼儿说,教师边念儿歌边示范画。
(3)谁也会用食指妈妈变出小方形?教师带幼儿空手练习画方形。
(4)现在,谁想用笔宝宝来帮助长颈鹿身上画出许多的小方形?幼儿示范画,其他幼儿帮着念儿歌。
(5)你们的小手真能干!如果小方形再涂上颜色就更漂亮了。
3、幼儿作画,教师提要求,巡回指导。
(1)那里还有许多长颈鹿宝宝没穿上新衣服,我们快去帮助它们穿上新衣服吧!
(2)教师讲作画要求。
4、展示作品,及时讲评。
小朋友画好后,可以去讲给老师听,她们还会奖给你一个小礼物呢!
常识教案-黄豆宝宝变魔术篇十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喜欢吃豆制品。
2、通过观察、比较黄豆的外形特征,初步提高幼儿感知事物的能力。
3、引导幼儿在观察、比较黄豆外形特征的基础上,知道豆浆的简单制作过程,并了解黄豆还可制成其它的豆制品。
活动准备:
课件、干湿两种黄豆人手一份、豆浆机、小杠子每人一个、录音机、磁带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以给幼儿介绍新朋友的形式,引出课题。
(二)展开:
1、初步了解黄豆的外形特征。
(1)课件中提出问题:观察黄豆宝宝长什么样的?
(2)教师进一步引导:“黄豆宝宝是什么颜色的?它是什么形状的?小朋友可以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自己盒子里的黄豆宝宝。”
(3)教师小结:黄豆宝宝是一粒粒黄颜色的圆溜溜的小豆豆。
2、通过进一步观察比较干湿不同的黄豆的外形特征,发展幼儿感知事物的能力。
(1)利用课件提出问题:“泡过的黄豆和没泡过的黄豆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观察干湿不同的黄豆。
(3)教师小结:黄豆宝宝只要在水里泡上一天,就会比原来的大一些,软一些,颜色浅一些。
3、观看豆浆的制作过程,知道黄豆可以做成豆浆。
(1)利用课件观察做豆浆的过程,了解制作豆浆的方法。
(2)现场制作豆浆。
4、在煮豆浆的同时让幼儿观看课件,了解黄豆还能做成其他的豆制品。并丰富“豆制品”一词。
5、知道黄豆营养丰富,培养幼儿爱吃豆制品的情感。
(三)结束:幼儿听音乐喝豆浆。
常识教案-黄豆宝宝变魔术篇十一
活动分析:豆浆、豆制品,是幼儿园经常要吃的食品,但也常常有小朋友不爱吃豆制品,老师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注重教学的趣味性,运用拟人化的口吻,和变魔术的方法,来激发孩子的兴趣,教育孩子爱吃豆制品。教师主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使幼儿在认知、能力和情感方面都得到发展。如:在了解黄豆的外形特征时,教师运用了观察的方法,接着又比较和观察,使幼儿了解泡过和没泡过的黄豆的不同,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提高幼儿感知事物的能力;又运用电教手段丰富了幼儿的认知;最后,通过品尝豆制品,进一步激发了孩子爱吃豆制品的情感。
教案目标:
1、培养幼儿喜欢吃豆制品。
2、通过观察、比较黄豆的外形特征,初步提高幼儿感知事物的能力。
3、引导幼儿在观察、比较黄豆外形特征的基础上,知道豆浆的简单制作过程,并了解黄豆还可制成其它的豆制品。
教案准备:课件、干湿两种黄豆人手一份、豆浆机、小杠子每人一个、录音机、磁带等。
教案过程:
(一)导入:以给幼儿介绍新朋友的形式,引出课题。
(二)展开:
1、初步了解黄豆的外形特征。
(1)课件中提出问题:观察黄豆宝宝长什么样的?
(2)教师进一步引导:“黄豆宝宝是什么颜色的?它是什么形状的?小朋友可以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自己盒子里的黄豆宝宝。”
(3)教师小结:黄豆宝宝是一粒粒黄颜色的圆溜溜的小豆豆。
2、通过进一步观察比较干湿不同的黄豆的外形特征,发展幼儿感知事物的能力。
(1)利用课件提出问题:“泡过的黄豆和没泡过的黄豆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观察干湿不同的黄豆。
(3)教师小结:黄豆宝宝只要在水里泡上一天,就会比原来的大一些,软一些,颜色浅一些。
3、观看豆浆的制作过程,知道黄豆可以做成豆浆。
(1)利用课件观察做豆浆的过程,了解制作豆浆的方法。
(2)现场制作豆浆。
4、在煮豆浆的同时让幼儿观看课件,了解黄豆还能做成其他的豆制品。并丰富“豆制品”一词。
5、知道黄豆营养丰富,培养幼儿爱吃豆制品的情感。
(三)结束:幼儿听音乐喝豆浆。
以上讲述了《幼儿园小班上学期科学说课稿:黄豆宝宝变魔术》的详细内容,主要分享了幼儿园小班上学期科学说课稿等内容,读者们可以根据自己幼儿园情况操作时稍加调整,大家的工作经验可以在下面进行留言讨论,更多相关的教案的好文章可以直接在本站搜索,小班科学教案认识风活动反思,幼儿园小班教案科学教案反思怎么写,更多的相关内容可以参阅幼儿园小班教案。
常识教案-黄豆宝宝变魔术篇十二
活动目标:
1、认识一些简单的图形,感知图形的有趣变化。
2、乐于进行图形联想活动,尝试给图形添画。
活动准备:
1、创设环境:操作区由圆圆组、方方组、三角形组组成。
2、每组提供一个相应的图形。
3、教师提供一定范画。
活动过程:
1、可爱的图形娃娃。
教师出示一些有趣的玩具,请幼儿寻找图形娃娃在哪里,并说出相应的名称。
2、有趣的图形变变变。
(1)依次出示圆形、方形、三角形。
鼓励幼儿大胆相象,说说他们像什么?(如:一个圆形像什么?两个圆形交朋友像什么?几个圆形交朋友像什么?)。
(2)教师根据幼儿的想法,进行添画。(可以请能力强的幼儿尝试添画)。
(1)请幼儿自主选择活动组,(圆圆组、方方组、三角组)。
(2)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选择大小不同的图形进行粘贴,在进行添画,教师根据幼儿的能力不同,给予指导和帮助。
4、图形展览会。
将幼儿的作品进行展览,让幼儿体验成功的乐趣。
常识教案-黄豆宝宝变魔术篇十三
设计意图:
小朋友们,你喝水的时候被杯子烫过吗?你知道为什么热水倒入杯子,杯子就会烫呢?想知道为什么吗?那就让我们一起玩一玩有关传热的科学活动《黄豆宝宝赛跑》。一起探索其中的奥秘。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让幼儿知道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它的传的热性能是不一样的,铁制品的传热速度比陶瓷、塑料制品的快。
2.、发展幼儿对探究科学的浓厚兴趣。
教学准备:
铁做的汤勺、陶瓷汤勺、塑料汤勺若干;黄豆若干;汤碗若干;黄油若干和热水若干,记录纸每组1张。
教学过程:
1、出示黄豆在汤勺上赛跑引起幼儿的注意。
师:我们来看黄豆宝宝赛跑吧!(演示黄豆在汤勺柄上滚下来)你们看黄豆宝宝跑得快吗?(快!)。
2、用少量黄油把黄豆分别粘在铁、陶瓷、塑料的汤勺柄上,让幼儿观察。
师:现在黄豆宝宝还会跑吗?(不会)但是老师可以让它们跑起来,而且请你们仔细观察那个汤勺上的黄豆宝宝跑得最快。
3、老师示范试验:在汤碗上倒一些热开水,然后把粘有黄豆的三种汤勺放在汤碗里,让幼儿观察汤勺柄上黄豆的变化(过一会,铁上的黄油会首先融化,黄豆会顺着黄油跑下来,接着是陶瓷上的黄豆跑下来,而塑料上的没什么变化)。
提问:为什么铁勺上的黄豆宝宝跑得最快呢?(因为油受热融化了,所以黄豆宝宝就跑下来了)为什么铁勺上的油最快融化呢?(因为铁的传热比较快,陶瓷的'传热比较慢,而塑料的传热更慢,所以铁勺上的黄油融化得最快,铁勺上的黄豆宝宝也就跑得最快了。
4、幼儿分组操作实验,教师协助指导:幼儿用一点黄油把黄豆宝宝粘住,然后分别把三种汤勺放进汤碗里,然后观察并做记录。
5、结束实验,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实验结果。
6、小结:不同材料的传热的快慢不相同,金属材料的传热较快,塑料、木头等材料传热较慢。不同材料传热的快慢不相同。
活动延伸: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玩一玩。
教学反思:
教师能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提高幼儿感知事物的能力、使幼儿在认知、能力和情感方面都得到发展。鼓励幼儿轮流表达自己的观察和发现。这样教师可以在幼儿意见和观点的基础上,把幼儿的探究和发现简明整理出来。应该注意的是,概括和整理应基本上用幼儿的原话,教师不附加任何幼儿没有的经验或不能理解的概念。
总之,我们要通过幼儿科学教育,萌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为幼儿终身的学习和发展做准备。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387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