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总结都是一次自我反思的机会,促使我们更加坚定前行的方向。深入挖掘思考,将过去的经验和教训转化为写一篇完美总结的动力。范文中的例子和观点可以丰富我们的思考和论述。
会计电算化舞弊及其对策论文篇一
“会计电算化”一词是xxxx年财政部和中国会计学会在长春市召开的“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讨论会”上正式提出的。是指在会计工作中以电子计算机代替手i方式对会计业务进行处理,并部分代替人对会计信息进行整理、加工、分析、预测及至对经济活动的决策。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实现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会计改革的重要内容。会计电算化不仅提高了会计核算的质量、减轻了的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由于计算机运行速度快,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为会计人员参与经营管理决策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各级财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和广大会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对推动会计工作更好地为经济管理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广大的会计工作者不断的学习它、适用它,并面对它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采取措施来改善它。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无论是计算机硬件还是各种应用软件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客观上为企业的会计电算化提供了保证,越来越多的企业会计人员能够运用各种会计软件进行账务处理及财务分析。
在财政部的规划和促进下,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有序迅速展开。经过20多年的推广,全国各地企业会计电算化得到极大的普及,一般企业,初步实现了会计工作电算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的地区和部门已经开始运用管理型会计软件和决策型会计软件,甚至进人了新的会计电算化领域。尽管会计电算发展存在不平衡,但总的来说国内财务软件从无到有,经过的发展,已逐步走向成熟,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
(二)全球经济一体化促进会计电算化。
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为应对当今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会计作为工具,也必须与此相一致。随着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我国会计也加大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加速会计标准的国际化已是大势所趋,在会计规范与国际惯例相协调的同时,要求国内财务软件需要紧跟会计制度改革的步伐,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职能。为此,财政部陆续发布了与会计国际惯例相衔接的会计标准,经济一体化对现行会计理论和方法产生的影响,又进一步促进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在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我们必须将传统会计模型与信息技术完善的结合起来,建立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普及和提高是企业信息化应用推广的重要方向,而信息化对会计电算化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会计电算化的目标发生了改变,会计的模式、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会计信息化将按现代管理信息系统的思想来构建会计信息系统:横向,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其他子系统有机结合,信息资源高度共享;纵向,还包括会计管理系统和更高层次的会计决策支持系统。
(四)促进会计信息系统标准化。
目前国内财务软件品牌众多,采用的数据库平台和数据库结构各不相同,不同财务软件之间的数据很难交换情况,国外软件已普遍具有了标准,特别是数据接口标准,为我们提供了开发经验。经济发展加速,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使得我国的会计信息系统标准化的进展加快。
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在企业管理及财务信息处理方面得到迅速普及和广泛运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目前主要存在以下的问题:
我国会计电算化起步较晚,人们尚未充分认识到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往往将会计电算化定位在以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减轻会计人员工作强度,提高核算效率的水平上,未充分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使会计提供的通过会计电算化产生的大量会计综合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为企业决策及管理服务,无法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作用。同时,企业在软件更新和硬件投人等方面支持力度不够,许多企业财务部门都是使用生产部门淘汰下来的计算机,购买财务软件后也很少升级,更不用说建立企业内部局域网以及注册自己的网站了,根本没有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来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
现在,我国大多数单位的电算化操作人员都是由过去的会计、出纳等财务人员经过短期培训而来,他们一般只知道怎样使用财务软件,不能灵活运用软件,对计算机的软硬件知识了解极其有限,无法将计算机知识与会计知识有机结合起来,遇到超出范围的问题,只能找软件维护人员,而维护人员又基本是计算机专业出身,对财务知识知之甚少,双方不能很好地配合。虽然一般软件公司在安装软件时都会做系统的培训,但一些计算机知识匮乏的会计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经常出现误操作旦出错,可能会使自己未作备份的数据丢失,工作成果付诸东流,严重的还会导致系统崩溃。电算化迅速普及,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人员不但要掌握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知识、财务软件的使用以及保养和维护等。而许多企业都缺乏这种复合型人才,这已成为企业快速实现电算化的障碍。
(三)会计软件通用性差,集成化程度低,安全保密性弱。
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软件存在一个共同的弱点,即材料、销售、工资、固定资产、成本等各核算子系统之间彼此分离,缺乏数据传输的实时性、一致性和系统性。同时集成化程度低,从一个公司购买的会计软件不能与从另一个公司购买的其他软件联系在一起,使得会计电算化软件独立于其他管理系统之外,无法进行数据交换,实现数据、信息共享,很难形成整个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其次,多数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数据安全保密性弱,缺乏操作日志记录功能,对操作人、操作时间和操作内吉没有具体的记录,出现问题不便于追究责任,数据库缺少必要的加密措施,懂计算机的人可以很方便地打开修改,还有一些商业软件为了占领市场,为用户提供修改以前年度账目等功能,这些都为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埋下了隐患。
国际互联网等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会计电算化带了新的冲击,电子商务、网络会计、网络财务已进人会计电算化领域。企业要使会计电算化适应时代的发展,就必须利用现代技术,使用新的技术手段,发展符合现代技术和发展需求的新型会计电算化。企业负责人要充分认识形势,强调会计电算化工作对于管理的重要性,转变观念,要认识到该项工作不仅是为企业外部提供有关经营活动的信息,更重要的是通过会计资料分析,为企业内部各有关部门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业绩评价提供依据。
(二)正确处理人机关系。
要树立以财会人员为核心的“人本主义”思想。在会计电算化过程中,强调人的作用,特别是财会人员的作用,牢固树立人是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决定因素的观点。计算机是人们引人会计工作的先进工具,而不是会计工作的全部;而会计电算化运行环境是由财务会计人员、计算机专业人员以及广大的职员营造和构建的,会计电算化系统是离不开运行环境。会计制度的设计、财务数据的分析和解释以及各种预测和规划工作主要是由财会人员完成,会计专业人员在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
在会计电算化中,计算机专业人员固然必不可少,但会计人员的作用更加重要。报账型会计是以程序化工作为主,但管理型会计则以非程序化工作为主如财务会计信息的分析、财务监督的实施等+。会计电算化的巨大作用是将广大的财会人员从繁重的算账、结账工作中解放出来,并提供及时有用的信息,为企业内部的管理服务。
针对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市场,计算机无法取代财会人员非程序化的分析、预测和控制工作,而只能是财会人员的工具。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为会计人员将其精力主要投向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如编制预算、成本的分析与控制、资产的效益分析、资金的筹集和合理使用,业绩的考核和评价等。
(三)改善和提高会计软件功能。
现行单位会计软件虽然开始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过渡,但总体上讲,模块内容简单,功能不强,不能适应单位财务管理的需要。要真正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优点,为财务管理服务,必须将其纳人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会计软件功能,增加具有管理性功能的模块,如设计比较分析、因素分析、差额分析、图表分析等财务分析模块,资金需求供给预测模块等等。
(四)改善会计电算化运行环境。
加强基础工作的建设,改善会计电算化运行环境。要充分发挥电算化会计运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的特点,使其在财务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还需从以下方面加强基础工作的建设,改善会计电算化的运行环境。
第一,加强预算收支和凭证审核制度。
电算化会计只能迅速、准确地处理数据,及时提供有关信息,但并不能预知将要发生的费用及支出情况,也不能审核支出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要使电算化会计输出数据真实可靠,首先必须保证输入的数据真实合法。因此,必须健全预算收支和原始凭证审核等制度。否则,就会导致假账真算现象的产生。
第二,完善电算化会计的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的目标及其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并不因计算机的采用而改变或削弱。除手工操作下的内部控制同样适用外,电算化会计系统还必须从系统控制方面给予加强。它应做到以下几点:系统用户只负责提供待处理数据,而不应介人系统部门的日常业务;系统部门只负责数据处理,不经管系统部门以外的财产物资;除非差错产生于系统内部,系统内部不得擅自更改差错,而应将数据退还责任部门按规定手续更改后,再送职能部门处理;系统内部系统分析、程序设计与计算机的操作等职责应予以分离。
第三,改变财务管理的形式和方法。
计算机是一种先进工具,将这种工具成功地运用于财务管理之中,必须改变财务管理的形式与方法。如引入经费自给率等财务分析指标,充分利用计算机运行速度快、存储容量大的特点,对数据进行及时迅速的处理,为财务管理决策服务。
(五)培养复合型的会计人才。
会计电算化要求财务人员不仅应掌握扎实的会计知识和技能,还应对计算机和财务管理知识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只有掌握了比较扎实的管理知识,才能根据单位自身特点,设计最为适用的会计制度,利用电算化会计的特点,为单位预测、决策和控制等管理工作服务。因此在会计电算化进程中,应注意培养“会计一计算机一管理”型的复合型人才,以促进会计电算化的正常发展。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广泛应用,会计电算化对传统的会计理论和实务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必然会对传统的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必须深人的分析当前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以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推动会计电算化的合理发展。
会计电算化舞弊及其对策论文篇二
摘要:高校的的快速发展带动经济利益的多元化,从而出现了众多的高校会计舞弊现象,滋生了腐朽,败坏了大学精神和社会风气。本文从会计舞弊的一般性出发,初步对高校会计舞弊及其表现形式进行阐述,从经济学和舞弊环境因素角度来思考会计舞弊形成原因,并对如何防范会计舞弊提出自己的对策见解。
关键词:会计舞弊,经济人,舞弊环境,会计内部控制。
根据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观之,可以将会计失真分为“非违法性会计失真”和“违法性会计失真”。前者是利用剩余的会计规则制定权进行的操纵,这是会计制度框架内行事,是合法的会计操纵;后者也就是会计舞弊,是指不遵循会计规则制定权的制度安排,而在其框架外的操纵,是一种违法行为。具体来讲就是相关当事人在对利弊得失权衡后做出的选择,是一种以获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采取欺骗性手段故意谎报财务事实的行为。会计舞弊现象通常包括:伪造或编造会计资料、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的结果、无中生有编造虚假的交易或事项、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虚假披露会计政策等等。由此可见,会计舞弊本质上是一种违法性的经济行为,而会计舞弊的直接后果就是违法性的会计信息失真。
多年来,“会计舞弊”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会计问题。会计界也不断有人士针对企业会计舞弊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但对事业行政单位尤其是高等院校会计舞弊的分析却十分之少。通观近几年发生在高校的重大腐朽案例可以了解到,许多腐朽的发生都是因为会计内部控制失效,监管不到位,会计舞弊行为频发所造成的。这些丑恶现象的产生,败坏了大学精神和社会风气,阻碍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本文就高校会计舞弊及其表现形式、成因和对策进行初步的探讨和研究,以期“抛砖引玉”,共同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所指的高校会计舞弊,是指高等学校内部机构、内外人员采用欺骗、隐瞒或者无中生有编造虚假的交易或事项,损害或谋求高校经济利益,同时为个人或者团体带来金钱、财产或服务等不正当利益的行为。具体来讲,高校会计舞弊现象主要表现形式为:
(一)、部分预算项目进行虚构。很多高校目前都是实行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项目预算管理,在预算执行时,部分预算项目内容不真实或者存在与申请报告批复不相符的经济业务事项发生,导致资金没有真正用到事业发展和业务工作中去,出现资金浪费或者流失的情况。
(二)、将国家预算资金通过扩大开支范围和提成比例及结余分配不实等手段转为预算外资金使用。譬如在申报预算时按照有关文件规定内容确定支出范围,但在实际业务中又无具体业务发生,为套取国家预算资金,肆意扩大支出范围或者提成。
(三)、不认真执行“收支两条线”和“收缴分离,足额缴存财政专户”的规定。对一些本应上缴财政才应返还进入收入的资金,直接进到相关收入科目,从而躲避财政监管。
(四)、故意隐瞒交易事项。部分校属部门未将全部收入纳入学校统一管理,隐瞒收费项目和标准,少报收费人数,不交或者少交报名费、加试费、联合办班收入、赞助收入等。从而造成脱离学校财务机构监督或者财务机构不作为、疏忽监管,自收自支,私设小金库。
(五)、不认真执行会计制度,有意混淆会计科目。在涉及一些支出报销类别时,违规采用打擦边球的方式或者直接列支到不相关的有关支出科目,从而导致财务报表反映的支出类别不真实。
(六)、通过各种手段偷税漏税。尤其在涉及到个人所得税、营业税等税种上,采取少计或者不计,甚至费用化一些个人费用,从而达到偷逃税目的。
(七)、将收入私自转为暂存款,应付款,在往来款中核算收支,致使收支不实。譬如对一些特殊的办班业务或者对外零星提供服务收入、教材回扣等,采取临时进入暂存款或者应付款,在往来科目中处理。
(八)、会计工作中存在着诸如授意、指使、强令篡改会计数据、开x发票、造假账、编假数、报假表、帐外设帐、转移国有资产等问题。
(九)、会计人员工作环境不断恶化,内部控制制度薄弱,会计人员违反会计法规,伙同其他部门人员改变会计核算管理办法等。
二、高校会计舞弊产生的成因分析。
透过这些现象背后,我们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和会计舞弊的环境因素来分析造成高校会计舞弊的一些重要原因。
(一)、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经济人”假设是经济学分析的基础。现实活动中,人都是有限理性的,为了个人利益最大化会以身试法,铤而走险。这为个人会计舞弊提供了条件假设。信息不对称是高校会计舞弊的直接动因。高校管理者是会计信息的持有者,具有天然的信息优势,与作为委托人的政府之间是委托与代理的关系。二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其利益目标不尽相同。管理者作为有限理性的经济人,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未必会提供委托人所需要的全部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甚至制造虚假的会计信息以欺骗委托者。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许多高校可能违规操作,使得代理人有机会进行一些危害委托人利益而增加自己利益的行为,从而有可能进行会计舞弊。
从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发生的会计舞弊案例来看,都是高校管理者或者掌管资产的受托人利用信息不对称为追求个人利益或者部门利益,在经济业务活动中采用欺骗、隐瞒、伪造交易或事项。
(二)、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舞弊审计准则特别强调了审计人员要了解舞弊环境的重要性。公告明确指出,舞弊普遍存在的三个方面的环境特征:机会、动机/压力、态度/企图使舞弊合理化。
1、关于会计舞弊环境的机会因素分析。
造成会计舞弊的存在,客观上讲是因为存在可以舞弊的机会。最重要的就是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和漏洞。一个组织的内部控制完善与否,决定了会计舞弊发生的频率和大小。内部控制是组织中防范会计舞弊最基本的措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将会计舞弊的大门封住,降低会计舞弊的概率。一般而言,会计舞弊的存在与发生与组织的内部控制制度有着直接的关系。
从高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来看,很多的高校会计法规制度不完善,会计管理体系不完备。在我国,近年来相继制定修订了《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高校财务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为会计工作提出了许多要求。但在具体高校会计管理体系中,还存在理念滞后现实,脱离现实,内容空泛,缺乏量化标准,监管手段不够合理合规的问题,从而给会计舞弊造成制度上的漏洞。例如1988年颁布实施的《现金管理条例》规定,对超过1000元的物资采购需要转账,但经过近20多年的时间,物价早已今非昔比,学校在一些对外物资采购中(如假期外出实习材料购买)就遇到此麻烦。放假前现金借出,开学后在财务报销的采购单多半都远远超过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学校内部物资采购控制环节也不完善,这就给会计审核造成很烦,从而很难杜绝会计舞弊行为发生。
2、关于会计舞弊环境的动机因素分析。
一般而言,在缺乏诚实的品质、工作环境压力大并伴有诸多会计舞弊机会时,单位组织就存在发生会计舞弊行为的可能性。可见,组织遭受异常压力是产生会计舞弊的重要动机。
高校作为被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管理的单位,来自上级主管部门拨款、干部任免、各级行政监管部门检查和社会舆论等压力时,面对学校经济、政治、和发展等诸多矛盾冲突,便会产生会计舞弊的动机。
另外,组织的管理人员品行或能力存在问题也是产生会计舞弊行为根源。在一些高校管理部门有一人或者少数人把持,且内部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内部结构极为复杂,且复杂程度极不合理,对内部控制的严重缺陷,既无不正当理由又迟迟不加以改正;会计人员独立地位较差,业务素质、职业道德修养不高,不能正确掌握和应用会计核算。在单位领导的指引下,绞尽脑汁,玩起数字游戏,变通处理经济业务,故意制造假帐。
显然,对管理人员品行和正直程度决定了会计舞弊的可能性及大小。
(一)从经济学角度来考虑如何防止会计舞弊。
1、建立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人的有限理性存在的事实说明,在评价高校发展政绩的时候,要运用综合的科学指标体系,不能单从一个或者几个方面简单得出该校发展的能力和成绩,注重加强对会计信息产生过程的考核,适当增加一些涉及高校持续经营能力、资产保值情况、高校可持续发展能力等非财务指标,避免高校管理者对结果状态的偏爱,以正确引导会计工作的'运行。
2、完善约束机制。解决信息不对称主要办法是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制度,通过有效的契约合同使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利益一致,促使代理人主动提供信息。对高校而言,可以通过尝试期权的办法,对在一定期限内坚持正规操作的管理人员给予经济期权和奖励。在衡量短期利益和长期收益的对比下,让代理人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加大违规操作风险和处罚机制。
(二)从会计舞弊普遍存在的三个方面环境特征来看高校防范会计舞弊,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学校管理层和教职工的素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高校内部控制的塑造者是管理层和教职工,他们的素质决定了内部控制至关重要。尤其是关键岗位的职工,只有具备良好的素质,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才能不断适应有效内部控制的要求。
2、在高校内部确定建立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并加强内部控制的执行。高校为防堵作弊机会,应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及执行,确立现金收支控制系统、成本费用支出系统、资金管理和控制系统、采购和应付帐款系统、存货管理系统、人员薪酬管理控制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预算管理系统、筹资和投资系统、收费的票据管理系统、提出每个模块内部控制系统的关键控制点。
3、建立内控管理委员会评价制度。内控管理制度评价人员的职责主要包括:监管内部控制制度、监督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参与阻止和发现会计舞弊活动。提高会计舞弊行为的处罚力度和机会成本。
4、建立“巡视警示制度”。有效健全的内部控制有助于预防及检查员工舞弊,但如果管理人员蓄意或串通舞弊,则内部控制将被逾越,无法发挥作用。因此,审计人员应定期或者不定期巡视,对可能导致管理舞弊的征兆提高警觉,并提出警示措施。
5、实行高校会计人员委派制度。会计委派制度是指对高校会计人员进行垂直管理,统管统派,财政部门对所属单位会计人员实行统一委派、任免和管理,会计人员的组织关系、人事关系、工资待遇等均属财政部门负责,会计人员解除了受委派单位的依附关系,能排除干扰,有效行使法规赋予的权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2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3张龙平.王泽霞美国舞弊审计准则的制度变迁及其启示【j】会计研究..04。
4赵毅高等学校舞弊与舞弊审计研究财会通讯..10。
5彭静高校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湖南第一师范学报.7.2。
会计电算化舞弊及其对策论文篇三
1、制定相关规章制度。
电算化会计是一套关于会计信息处理的有机系统,电算化软件是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还需要相配套的规章制度来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准确,充分发挥电算化信息处理的优点。有关部门应借鉴发达国家电算化管理经验和规则条例,加大对会计电算化监管制度的研究,尽早建立起一套适合我国国情并富于操作性、实用性的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切实保障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朝着健康方向发展。会计电算化必须建立的管理制度应包括: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度、电算化系统操作管理制度、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管理制度、电算化系统会计资料和档案管理制度等。进一步完善会计电算化的配套法规,针对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不断地补充和完善相关法规。通过准则类法规规范会计电算化操作流程,使会计电算化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重视电算化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培养一大批懂财务并精技术的会计电算化复合型人才是我国会计电算化持续发展的根本。人才的`培养,必须从学校教育和岗位培训上双管齐下。对于学校教育中电算化课程的开设,往往存在学时较少,课程安排过于基本,软件单一的问题。学生学完课程后,往往只掌握了一些日常业务的简单操作,稍显复杂的业务处理或软件的一些高级功能就知之甚少了。可见,要在实际工作中全面发挥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功能,在课堂教学中,就应锻炼学生们利用会计电算化软件管理分析数据的能力,而不仅仅局限于基本的核算操作。对于正在从事着会计工作的会计人员,应对他们进行经常性的短期培训,使他们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来适应日新月异的电子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
3、加强安全、保密性。
加强安全、保密性,从外部来看,需要会计软件生产企业在开发设计新软件的同时加强对数据保护模块的研究;从内部来看,需要企业自身加强财务安全意识,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实行用户权限分级授权管理,建立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岗位责任。建立健全对病毒、电脑黑,客的安全防范措施。采用防火墙技术、网络防毒、信息加密存储通讯、身份认证、授权等。从电算化网络软件的设计入手,增加软件本身的限制功能。建立会计信息资料的备份制度,对重要的会计信息资料要实行多级备份。为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实行纸质档案和新型载体档案双套保管,并逐渐向完全保管新型磁介质载体过渡。强化审计线索制。建立进入网络环境的权限制。在进入系统时加一些诸如用户口令、声音监测、指纹辨认等检测手段和用户权限设置等限制手段。建立机房管理限制。对于重要的计算机系统应加电磁屏蔽,以防止电磁辐射和干扰。制定计算机机房管理规定,制定机房防火、防水、防盗、防鼠的措施,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对策等。
4、实现网络化财务信息管理。
(1)传送数据网络化。
企业可以将公布财务或审计报告等工作直接借助于网络平台实施,节约成本,便捷高效。
(2)实现企业会计电算信息系统的网络化。
随着财务软件技术的深入开发,在未来的若干年内我国的大部分会计电算化系统必将渐渐地从单项环境过渡到网络化的环境中来。可以考虑建立一个数据共享平台,使企业的数据资料在网络上可以选择与其他企业的财会数据资料实现共享。
(3)将企业的资金账户与系统挂钩实现网上收支。
企业可以将局部网定向到银行的账户上,在网上直接进行资金的划拨和收支,提高了企业的资金周转率,便于开展电子商务。
自九十年代至今,我国会计电算化高速普及,但摆在当前的问题是,与会计电算化的普及程度相比,无论是人员的素质还是相应的监管、操作规范都没有配套地跟进。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我们应抓住机会,与时俱进,深刻认识会计电算化现存问题,采取有力措施逐步解决这些问题,建立更加高效的财务处理系统,更好地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为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助力。
会计电算化舞弊及其对策论文篇四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既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会计和电算化理论知识,又需要他们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及财务软件的操作能力。
但由于中职学生的个性特征、学习能力差异较大,有些学生的会计理论知识扎实但动手操作能力却不强;有些学生在操作计算机及相关软件方面游刃有余,但却对会计知识的应用望而却步。
再加上会计电算化实训都在机房,由于软件和计算机本身的出现的一些问题,教师经常会像“救火员”一样,不停地在解决很多简单重复的问题,从而导致课堂效率偏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高。
小组互助式学习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学习目标”。
为了达到这一学习目的,笔者从合理分组、明确权责、任务恰当、评价科学四个环节做了积极探索。
二、开展小组互助式学习的教学实践探究。
1.构建合理的互助学习小组。
小组成员的构成合理,是能有效合作的保证。
这样为小组内部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又为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在以往的实训教学中,很多教师会要求学生在机房课上按学号入坐,这样会导致基础差的同学坐在一块,跟不上教师的节奏,不能顺利完成课堂任务;会讲话的学生凑成一桌,不仅自己没有完成任务,还影响了周围认真学习的学生。
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在综合考虑学生的课堂表现、技能水平和性格特点后,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对学生进行了重新分组,每组设立了组长、副组长、任务指导员、任务审核员等角色,组长、副组长由组内技能操作优秀且责任心强的同学担任,任务指导员、任务审核员则不固定,由每次完成任务较快、较好地同学轮流担任。
这样的重新分组为构建小组互助式学习课堂做好准备。
2.制定有效的合作学习权责。
对班级成员进行重新分组以后,制定有效的合作学习权责必不可少。
针对之前设定的每个角色,都需制定明确的合作学习权责。
例如,组长负责指导小组内学生的`任务操作,检查任务的完成情况,做好登记;副组长主要负责协助组长工作,收集组内学生的问题反馈;任务指导员协助组长做好组员的任务指导检查;任务审核员协助组长做好组员的任务完成审核。
组内各成员要同伴互助,每位同学在碰到问题时通过小组互助解决,即先与同桌讨论,同桌解决不了时,可以请组长或任务指导员协助完成,以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任务为最终目标。
每个成员明确了小组合作学习权责之后,合作的目标也变得更加明确。
3.设计恰当的合作学习任务。
合理分组,权责明确后,设计恰当的学习任务是小组互助学习开展的关键,课堂任务太简单,激发不起学生合作的兴趣和热情,任务太难,大多数学生解决不了,也无法开展小组互助。
这就需要我们在设计任务时,要牢牢把握“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三贴近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设计恰当的学习任务。
并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需要分层合作,个性化完成的任务,从而建立互动共赢,层层推进的互助学习方式,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逐层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建立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逐步化解难题,巩固强化,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4.建立科学的学习评价机制。
对小组互助式学习进行科学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及时、有效的评价机制,能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也能使互助式学习长期、有效的开展下去。
为此,笔者制定了“小组积分制”和“评优秀小组”两项小组合作评价机制,目的是在学生间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每一个组员不仅自己要主动学习,还有责任帮助其他同学学习,以全组每一个同学都学好为目标。
例如:每次任务,小组所有组员都完成每人加4分,有人未完成,则所有组员都会扣相应分数,这样率先完成的同学会主动监督指导自己的组内成员。
但在实施过程中发现由于学生个体水平差异悬殊,教师在评价过程中也就不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每个学生,而是需要我们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与课堂中在小组中的表现作深入的了解,为他们定一根不同基础线,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
三、小组互助式學习课堂教学实践反思。
经过一段时间的小组互助式学习的尝试,事实证明: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小组互助的意识和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研究课堂中的疑难问题,提高了专业水平,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
如何让这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真正有效地落实到其他课堂中,这就需要教师转变角色,在课堂上成为合作任务的设计者、合作情境的创设者,合作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过程的调控者、合作表现的评价者,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
这些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期待更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作进一步探讨。
【2】试论会计电算化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
具体来说,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分为电脑基础知识及电算化会计处理模块,电脑基础知识部分主要是有效了解并熟悉电脑硬件及软件的相关配置。
电算化处理模块主要指的是erp系统的应用,包括基础设置、总账、固定资产、应收应付、账务处理及报表管理几大模块,这也是会计电算化的核心组成部分。
电脑基础知识与电算化会计处理模块共同形成会计电算化科目的理论基础。
此外,会计电算化的实践形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现有的手工模拟及手工做账的方式,但还是缺乏多元化的实践形式,仍以会计电算化软件教学为主。
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实践中,以赛促学、以学参赛的教学模式近几年出现,反映了对会计电算化实践技能的重视。
会计电算化以赛促学是以参加技能比赛的形式,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操作能力,从而提升会计专业的未来就业竞争力。
这主要表现在:第一,以赛促学教学模式大多流于形式,没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第二,会计电算化以赛促学教学模式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城市职业类院校,由于重视会计实践及操作技能,以赛促学教学实践发展相对较好,而其他地区发展相对不足。
(1)会计电算化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实现了会计学科和会计行业的有效进步。
会计电算化以赛促学能够丰富会计学科的教学实践,有效促进会计行业的发展进步。
具体来说,会计电算化以赛促学突破了原有会计学科教学的固化模式,将竞赛机制引入会计电算化学习。
通过会计职业技能比赛,一方面将理论知识反映到实际应用当中,调整原有的理论不相符节点,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另一方面,增强会计专业学生应对工作的实际能力,以赛促学、以赛促实。
会计电算化以赛促学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会计行业的有效进步。
这主要表现在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可以为未来工作实践提供有益支持,使财务人员尤其是会计人员更能适应会计行业注重实践与实用的要求。
(2)会计电算化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提升了会计相关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这种实践能力主要是指操作技能与实践参与性。
会计、审计及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是会计电算化教学的主要授课对象,这三个学科具有很强的财务处理及财务实践的特点。
会计电算化以赛促学,寻求在传统的电算化教学实践中寻找到授课的新形式,从而能够吸引会计相关专业学生参与其中,实现有效实践。
如,用友和金蝶公司每年都会举办会计电算化高校技能大赛,通过竞赛方式让会计相关专业学生积极参与电算化实践,从而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
会计电算化舞弊及其对策论文篇五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达的现代社会,会计电算化的广泛运用彻底改变了会计工作者处理业务的工具和手段,深化了会计处理的深度和广度,给企业带来极大的方便和效益。但同时,会计电算化舞弊及其防范措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使会计的核算方法和会计工作程序发生了新的变化,它们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改变了会计信息系统处理数据的方法。计算机的应用虽然设有改变会计工作的职能,但它却改变了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处理数据的方法。在手工条件下,会计核算工作由许多人共同完成。而使用计算机后,输入一张原始凭证,计算机就可以按预先设置功能自动进行记帐、汇总、转帐、编表等一系列工作。
1.2改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主要有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时效性等。使用计算机后,提高了会计信息在上述几方面的质量会使会计信息向多种量度单位发展并在用户需要时迅速检索出来。
1.3改变了会计档案的保管形式,使用计算机后,会计档案将以光盘存放为主,纸介质存为辅的方式。两者在对环境、温度、湿度、防电磁干扰等保存技术条件方面,提出不同的要求,并且在对历史资料查询形式方面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1.4改变了会计内部的控制方法和技术。在电算化条件下,对于计算机的使用权限、输入原始数据的校验、数据处理的正确性、数据的储存等方面都要采用适当的控制措施,并且影响非上机操作的手工劳动控制方法和技术。
1.5改变了财会人员工作的的职能和分工。计算机的应用不但导致产生财会人员工作职能和分工的'变化,而且会引起财会部门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的改变。财会分析等岗位人员将进一步加强,财会部门改变原来的组织结构,采用新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
2.1篡改输入。这是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计算机舞弊手法,是通过在经济数据录入前或录入期间对数据做手脚以达到舞弊目的。如:第一,虚构业务数据。操作人员虚构经济业务,通过输入虚假的数据达到其个人目的。第二,修改业务数据。操作人员可以把已有的业务加以篡改,达到其个人非法目的。第三,删除业务数据。操作人员将输入到计算机内的数据擅自删除。
2.2篡改文件。篡改文件是指通过维护程序来修改或直接通过终端修改文件。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有许多重要的原始参数以数据的形式保存在计算机文件中,如存货的零售价、批发价等,这些参数是计算机程序计算的依据之一,缺少或修改了这些参数,将得不到正确的结果。第一,直接更改文件中的参数数据。这种方法最直接,但是可以留下许多痕迹,比如修改后的日期会被记录下来,修改者很容易被追踪。第二,另造结构相同、数据不同的文件覆盖原有文件。一般来讲,大多犯罪行为都是采取这种手段实现的。实现在私人计算机上构造覆盖文件,编制自动覆盖指令,实施时,仅需极短的时间就可以达到其犯罪的意图而不留痕迹。
2.3篡改程序。是指通过对程序作非法改动,以便达到某种不法的目的。此法需要较高的编程技巧,而这些技术仅少数程序设计员或系统维护员拥有。审计人员要想发现此类舞弊很困难。一方面审计人员无法预知何处可能存在错误;另一方面舞弊者可通过设置“软开关”使程序随时恢复“正常”。比如,本文将小量资金逐笔积累起来,通过暗设程序记到自己的工资账户中,表面上却看不出任何违规之处。
2.4数据偷窃。数据偷窃是操作人员或其他人员不按操作规程或未经允许上机操作,通过改变计算机执行途径的手段实现其个人的不法意图。如私自调用计算机打印模块,打印企业的机密数据和信息;或者直接用拷贝的方式将数据文件保存在非法携带的软盘中。
2.5其他方法。如只以破坏计算机系统为目的的毁坏计算机设备;出于非法意图,通过网络远程连接,监视计算机系统的变化获取会计信息。通过对会计电算化舞弊的分析发现,系统人员一般采用篡改系统程序软件和应用程序、非法操作等手段;内部用户一般采用篡改输入方法的居多,也有采用篡改输出方法的;外来者一般采用终端篡改输入或其他如盗窃、破坏等。
3.1加强设计与开发,完善会计电算化系统控制的功能。当一个会计电算化系统已经完成并投入使用后,要对它进行改进,这比在系统设计和开发阶段进行困难得多,代价也要昂贵得多。因此,应在电算化系统的设计和开发阶段,审计人员要对系统进行事前和事中审计,发现系统缺陷,及时进行程序修改。对计算机系统软件的取得和开发及对系统开发过程中或运行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系统文件的安全要进行控制。包括系统软件的购买、开发授权、批准、测试、实施以及文件编制和文件存取的控制。
3.2严格执行操作中的授权行为。凡上机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授权;禁止原系统开发人员接触或操作计算机,熟悉计算机的无关人员不允许任意操作系统;系统应有拒绝错误操作的功能。由专门录入人员录入数据;数据输入前必须经过有关负责人审核批准;对输入数据进行校对;操作人员不仅要规范自己的操作范围,还要通过口令等方式阻止他人越权进入自己的操作范围;尽可能地限制跨期反过帐、反结帐等逆向操作行为;建立输出记录;建立输出文件及报告的签章制度;建立输出授权制度;建立数据传送的加密制度;系统管理岗位应保持相对稳定,若有变动应办理严格的交接手续,并取消相应授权。只有具有相应权限的人才能执行输出操作,并要登记操作记录。
3.3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与审计。具体包括:审查机内数据与书面资料的一致性;监督数据保存方式的安全性、合法性,防止发生非法修改历史数据的现象;对系统运行各环节进行审查,防止存在漏洞等。系统管理主要负责系统的软硬件管理工作,从技术上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包括掌握网络服务器及数据库的超级口令,负责网络资源分配,监控网络运行;按照主管人员的要求,对各岗位分配权限,对数据的安全保密负责;负责对硬件、软件、数据的管理与维护工作。审计人员进行审计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顺查、逆查或抽查。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参与开发,指出现有措施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还要对开发工作本身进行审核与评价。
3.4加强系统的日常维护,定期备份。传统的记账方法是每登记一笔账,便可以从账簿上看到相应一笔记录,而电子计算机却不能每登记一笔记录就打印一笔记录,供工作人员阅读,一般是经过一个阶段,一个月或一年打印一次。记录输入到计算机以后,在尚未打印以前,若想看这些记录,只能凭借机器阅读,因此要定期备份,且规定建立备份或副本的数量和时间,以及由谁建立和由谁负责保管;当系统被破坏需要恢复时,应先经有关领导同意,决不允许轻率地进行系统恢复工作,以防利用系统恢复时修改系统。由于现代审计是以内部控制系统为基础的,在评价内部控制基础上进行抽样审计,加之计算机审计水平的限制,计算机舞弊有可能从审计人员手中漏掉,因而预防作用远比直接作用更大。
会计电算化舞弊及其对策论文篇六
在最近几年当中,计算机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而其舞弊案件的数量也呈现了上升趋势,会计电算化的舞弊行为也慢慢凸显,针对这一情况,相关的政府部门以及会计部门有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目前的会计行业当中,会计电算化舞弊问题在全行业的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1。对输入进行篡改。在会计电算化当中,对输入进行篡改是几种常见的舞弊方法中最普遍的一种。在一些会计从业者当中,部分人贪图利益,在使用电脑将相关的会计信息进行输入的时候,为了使自己能够得到更多的利益,就将一些数据信息加以篡改、对数据进行造假,甚至将一些业务数据进行删除操作等等。
2。对文件进行篡改。这一行为经常发生在相关人员在对文件进行录入的时候,通过对某种特定程序的利用(如维护程序)来修改相关的文件,也存在着直接利用终端来对文件进行修改的情况。由于文件遭到篡改,一些相关的原始数据也同样遭到了修改(例如某种货物的批发价、零售价等),在计算机相关程序对这些内容进行计算的过程中,这些数据往往是作为重要的依据而存在,其中的某个数据遭到了篡改,那么对最终的结果势必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最终使得会计计算记过有很大的错误。
3。对程序进行篡改。这一行为主要发生在一些计算机操作人员当中。会计信息进行计算的时候往往需要借助相关计算机程序才能进行,而相关操作人员为了谋求私利将这些程序更改了,因此,在进行相关数据计算的时候,即使数据输入正确了,由于计算方法的问题也会造成最终结果的错误。
4。对数据的偷窃行为。数据偷窃是较为严重的舞弊行为,它往往涉及到了本公司一定的.机密。相关操作人员通过对计算机执行的相关途径进行改变,从而得到自己所需的一些数据,或者是避开相关的管理人员,对资金进行私自的挪用等,操作人员在进行这些行为的时候是没有经过相关上级的批准、瞒着上级进行的,这一行为往往会给本公司或者企业带来较大的损失。
1。危害性。会计舞弊都是具有不同程度的危害性的。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给我们带来许多便利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危害,比如可供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的科学技术手段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高明。在最近几年当中,犯罪分子作案很多都是利用高科技来进行的,而会计行业当中稍加利用就会有巨大的利益可图,因此,会计电算化舞弊所带来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
2。隐蔽性。会计电算化舞弊还具有隐蔽性的特点。在会计电算化当中进行舞弊,相关人员利用程序进行数据的篡改,如果最终结果不是有很离谱的差异的话,被人察觉出来是很不容易的,再者,通过计算程序的修改来进行公款的挪用也很难被发现,因此,会计电算化的舞弊具备了一定的隐蔽性的特点。
3。间接性。会计电算化的舞弊具有间接性的特点。计算机技术以及程序还存在着一些漏洞,一些不法分子就会利用这一点来进行操作,他们可能不会对相关的信息进行直接的修改,为了是操作更具有隐蔽性,他们往往也是进行一些间接的操作,而间接操作被发现的可能性有很大,因此,很多不法分子往往利用这一点来进行会计电算化的舞弊行为。
4。跨地域性。我们知道网络的特点之一就是打破空间的界限,而会计电算化又是以网络作为基础的,因此会计电算化也能够被不用地域、不同单位的人所利用,这样一来,会计电算化舞弊也具备着跨地域的特点。
(一)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
会计电算化舞弊行为最近几年中之所以会如此严重,很大的原因在于,会计电算化推广普及的时间并没有很长,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十分完善。因此,当前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建立起一套相对完善的关于会计电算化的法律法规。会计电算化如果想要更加规范、更加科学,那么就必须将其纳入法律体系之中。虽然《会计法》得到了确立,但是由于会计电算化是较为新兴的一种方式,因此,在很多细节上可能并不适用于该体系,因此,就针对会计电算化,有必要专门建立一套相关的法律法规,且该法律法规应该从具体的现实情况出发。在就企业自身而言,企业也应该制定一套属于本企业的、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规章制度,通过制度来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规范,减少会计电算化的舞弊行为。
(二)对软件硬件要加强管理力度。
会计电算化对于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都有很大的依赖性,软件、硬件的安全就显得十分重要。很多会计电算化的舞弊行为都是从软件或者是硬件上出发的,因此企业要完善自身的软件系统,让软件系统具备更高的安全性,同时,也要对数据进行及时的备份,防止系统出现故障而导致数据的丢失。除此之外,应该建立起属于企业内部的网络,重要的数据应该只能在内部网络上进行查阅,禁止外部网络的访问,也减少了外部病毒侵入的可能性。
(三)要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财务人员。
相关的财务人员,应该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而除了技能以外,财务人员的素质也十分重要的。财务人员技能扎实,那么就会减少很多会计电算化中出现的错误,避免给企业造成损失;而财务人员如果没有较好的素质,为了一点利益就进行数据造假或者其他方面的舞弊,这将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企業有必要对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进行培训,同时,也要注意相关人员在素质上的培养。
三、结语。
在会计电算化普及的过程当中,出现一些问题在所难免,会计电算化的舞弊行为也是不可避免的,当会计电算化舞弊行为出现的时候,我们应该积极寻找应对的对策。会计电算化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重视相关规章制度的建立,将会计电算化置于法律体系之下。而企业内部,也应该重视计算机技术的维护以及升级,以及相关财务人员素质和技能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减少会计电算化的舞弊行为。
会计电算化舞弊及其对策论文篇七
摘要:随着信息化手段的不断进步,这对各高职院校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会计专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方式,这就要求在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会计电算化》课程中引入空间课堂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空间课堂;lsdt。
一、lsdt教学模式。
lsdt教学模式是指在《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空间课堂教学中采用“leadin(引导)—studyonline(线上学习)—discuss(教研苑讨论)—test(在线测试)”的教学模式。自我院会计专业开设这门课程以来,一直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学生在课堂学习知识,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回家复习及测试。自从前几年引入“翻转式教学”模式以来,我一直在探寻一种不受环境约束的既适合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学习、也能提高学生学习能动性的教学模式。通过几年的实践,我发现了一种适合高职学生的教学模式,将其归纳为“lsdt”教学模式。
二、lsdt教学模式创新。
自从翻转课堂概念提出以来,我就在探索适合在线学习的空间教学方法,通过对12-15级会计专业学生的空间在线课堂实践效果的统计,学生普遍反映“很喜欢这种学习方式,听课率大大提高,学习效果非常好,走上工作岗位后还可以继续利用空间资源进行学习。”具体创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结构严谨,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及环节需要展开。lsdt步骤明晰,检查任务具体、检查标准规范,每个项目及任务的知识点细化。见表1。2.引导课件相对简单,重点归纳较清楚,避免出现大段文字和学生难于理解的内容,尽可能实现复杂问题简单化。《会计电算化》属于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会计从业资格证必考课程之一,也是省技能抽查和技能比赛的.重要课程。针对于此,我将引导课件归纳为具体的项目和任务。见表2。3.根据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大纲变化,录制了会计电算化操作题屏幕录像供学生课后学习,大大提高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中该课程的通过率。见表3。4.在线自测系统题库题量大,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近2000题均来自于仿真软件题库,这对于学生会计证考试《会计电算化》课程中普遍存在的弱项—“客观题”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的平台。方便学生随时随地用手机等工具进行练习及测试。
三、结束语。
《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与学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形势下,“lsdt”的教学模式不仅为我们教学实践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经验,更是一种探索与创新,既提高了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也为高职信息化课程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推动了信息化建设的脚步。
参考文献:
[1]田九玲.信息化环境下会计模拟实践教学探讨[j].财会通讯,2013年第6期.
[2]夏迎峰.信息化教学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应用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年11月.
会计电算化舞弊及其对策论文篇八
摘要:随着21世纪信息时代的到来,会计电算化以其高效、自动、方便、准确、及时等优点正日益受到广大会计人员的欢迎。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在此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新现象。手工会计系统中,会出现由于会计人员的粗心大意、疲劳或处理环节过多等而产生的无意错误。会计电算化系统后,输入数据正确、计算机程序正确和设备正常运转三者具备才能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如果上述的任何一方出现差错,就会使处理结果错误。现实中,由于储存在计算机磁性媒介上的数据容易被篡改,有时甚至能不留痕迹地篡改,加以数据高度集中,未经授权的人员有可能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浏览全部数据文件,复制、伪造、销毁企业重要的数据,因此,会计电算化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和危害性。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内部审计、会计档案管理。
会计电算化起源于美国(1954年10月美国通用电器公司首次利用计算机计算职工工资),而会计电算化在中国开始于1979年。21世纪,人类全面进入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为传统的会计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虽然会计电算化在不断地发展,但在这种环境下企业还是存在着许多弊端。
(一)存在着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现象。
我国财政部在1994年相继颁布了《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视则》、《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等文件,这标志着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已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但有部分单位的会计人员根本就不知道这些法规的具体内容,在实际工作中有了违规行为后,也没有相应的部门去监管。对此,财政部门应加大指导和监督力度。同时,单位内部也应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使国家的法规真正落到实处。
(二)数据保密性、安全性差。
很多时候,财务上的数据,是企业的绝对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自下而上与发展,但几乎所有的软件系统都在为完善会计功能和适应财务制度大伤脑筋,却没有几家软件认真研究过数据的保密问题。所谓的加密,也无非是对软件本身的加密,防止盗版。另处在进入系统时加上些诸如用户口令、声音监测、指纹辨认等检测手段和用户权限设置等限制手段,不能真正起到数据的保密作用。安全性上,更是难如人意,系统一旦瘫痪,或者受病毒侵袭,或者突然断电,很难从容恢复原来的数据。
(三)会计资料保管期限受到限制。
(四)财务数据共享性差。
目前,有许多单位在购买财务软件时,往往只考虑财务部门工作的偏要,没有从整个单位信息管理的高度出发,结果导致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信息的中断,其他部门也不能通过网络有效地共享财务部门的信息,不能真正满足信息时代对信息传输和处理的要求。因此,软件开发单位应多推出一些成熟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单位在购买软件时,也应从单位整体角度出发,真正实现整个单位信息管理的现代化。
(五)会计电算化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财政部明确规定到,全国要有80%以上的'基层单位基本实现会计电算化,但在有些地区,目前会计电算化开展的程度非常低,究其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部门单位领导和会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领导存在着一种“重硬轻软”的思想,重视对硬件的投资而忽视对软件的投入,甚至有些单位使用盗版财务软件。部门会计人员也认为实行会计电算化是一个形式,以至于有些单位花钱买了软件却没有真正使用。事实上,实现会计电算化不仅仅是记帐技术的革命,而且对于会计学科本身也是一次大的革命,可以使会计人员能从自动的记帐、算帐、报帐的苦海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资金管理,资金分析、资金评测中,进一步深化会计职能。
(六)现行会计分工模式不利于会计电算化的健康发展。
目前部分单位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会计人员的分工仍机械地套用原来的分工模式,这种传统的分工模式不利于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会计电算化工作要求财务部门应配备以下人员:
1、总会计师:负责会计业务工作。
2、会计主管:负责管理会计日常工作。
3、制证人员:负责凭证的制作和录入。
4、审核人员:负责对凭证的合法性、正确性和完整性的审核。
5、出纳人员:负责现金与银行的收支及银行对帐等工作。
6、系统管理员:负责系统软、硬件的正常运行。
7、系统维护员:负责硬件和软件设备的日常维护。
8、档案管理员:负责会计档案和磁性介质的会计档案的保管工作。
9、数据管理员:负责已复校数据的入帐、入帐后凭证、帐簿、报表的打印输出工作。
由于控制方法,对象等方面的变化,企业原有的内部控制制度已不能适应电算化会计系统的要求,因此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已刻不容缓。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是一个范围大、控制程序复杂的综合性控制,完善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基本思路为:坚持明确分工、相互独立、互相牵制、相互制约的安全管理原则,建立系统的人工与机器相结合的控制机制,使会计电算化运行的每一个过程都处于严密控制之中。因此,企业应该采取以下措施完善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防止舞弊的出现。
(一)加强程序操作控制。
这项控制就是针对会计电算化提出的新要求之一。为了保证信息处理质量,减少产生差错和事故的概率,应制定上机守则与操作规程的办法,这是操作控制制度化的具体体现。上机守则主要是对电脑机房内工作所作的一般性规定。操作规程则是提出了计算机业务处理过程的具体操作步骤和具体要求,包括各种操作命令、各种设备的使用说明以及非常情况的处理等。其内容主要包括:
(1)无关人员不能随便进入机房操作;
(2)各种录入的数据均需经过严格的审批并具有完整、真实的原始凭证;
(3)数据录入员对输入数据有疑问,应及时核对,不能擅自修改;
(4)机房工作人员不能擅自向任何人提供任何资料和数据;
(5)不准把外来的软盘带进机房;
(7)开机后,操作人员不能擅自离开工作现杨;
(8)要做好日备份数据,同时还要有周备份、月备份。当然,这些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还必须随着公司经营的变化而不断修改完善。只有通过完备详尽的制度才能减少错误的发生,从源头上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二)加强人员职能控制。
由于会计电算化知识与功能的相对集中,我们必须制定相应的组织和管理控制,明确职责分工,加强组织控制。所谓组织控制,就是将系统中不相容的职责进行分离,即在系统中的各类人员之间进行分工,并以相应的管理规章与之配套。其目的在于通过设立一种相互稽核、相互监督和相互制约的机制来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减少发生错误和舞弊的可能性。
职责分工首先是将电算化部门与用户部门的职责相分离。用户部门指产生原始数据的部门或人员。在这两者之间进行职责分工的目的,是尽可能保持不相容职能(如业务授权、执行、保管和记录)的分离,以及在电算化部门内部的职责分离。通过进行内部职责分工,以补救不相容职能集中化的不足。
会计电算化中,为了控制操作人员职能,还可根据系统支持的不同软件进行职能分工,从而起到各个部门权利相互制约、相互平衡的作用。如一般商业公司的软件控制主要是局域网组成的服务器、pc机、pos机等,可以结合商业企业自身特点,根据oracle8数据库良好的保密机制以及采用访问控制、口令控制技术的特征,形成以在sun服务器上运行的oracle8数据库系统为中心的网络系统,即俗称的“后台”,并采用以linix操作系统以及各帐台的pos机联机操作等。在运行中,后台管理通过商品从进、销、调、存各个方面入手。进货环节则由业务部进行输入登记,然后由财务部审核入帐;销货则采用单品管理,通过收银pos机的输入,电脑月终汇总,产生各类报表供财务部入帐使用。从而体现了各部门间相互牵制和相互监督的作用。
(三)加强系统安全控制。
这项控制是为了保证计算机系统的运行安全,避免由于外部环境因素导致系统运行错误的不安全隐患。它主要包括:接触控制和环境保护、安全控制。接触控制是防止未经授权的人擅自动用系统的各种资源,以保证各项资源的正确性。主要的控制措施包括:
(1)订立内部操作制度,禁止非电脑操作人员操作公司电脑;
(2)设置操作权限限制;
(3)操作人员身份的密码控制;
(4)数据存贮和处理相隔离;
(5)设置接触与操作的日志控制。环境保护则是为了尽量减少外界因素所致的计算机故障,以保障机器正常运行。主要包括:机房环境保护,保护性设备配备,以及安全供电系统的安装等。例如计算机机房应采用单独专门供电系统,并且不定期检查电源、接地线的安全等措施,以保证机房环境安全。
随着网络技术快速地发展,公司应加强网络安全的控制,设置网络安全性指标,包括数据保密、访问控制、身份识别等,并且针对公司的特定状况,开发相应的技术来保护系统。
(四)加强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既是公司、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强化内部会计监督的制度安排。在会计电算化中,由于是“人机”对话的特殊形态,因而对内部审计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我认为,内部审计必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监督数据保存方式的安全、合法性,防止发生非法修改历史数据的现象;
(4)对系统运行各环节进行审查,防止存在漏洞。
(五)建立会计档案管理部门。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对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要做好防磁、防火、防潮、防尘等工作,重要会计档案应当保存在双份。建立和健全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立卷、归档、保管、调阅和销毁管理制度。在互联网环境下,档案的管理人员还要及时发布、更新会计信息。
加入wto以后,我国经济将迅速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经济的繁荣发展和市场的全面开放,对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进程产生新的推动,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普及运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中的新问题和新课题将不断出现。对其深入研究,必将形成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而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确立,又将使电算化会计在新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也使得电算化会计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制度不断地调整、改善,真正做到保证会计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试析会计决策支持系统》,载《会计研究》、
2、《加入wto对我国会计信息产业的影响与对策》,载《中国会计电算化》2010、
3、《迎接21世纪密切关注国内外财务会计的新动向》,载《会计研究》第1期。
4、会计理论。立信出版社,2010、
5、内部控制评价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0、
6、《会计信息系统》。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7、《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当代经理人(中旬刊),、
8、《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现在与对策》会计之友,、
会计电算化舞弊及其对策论文篇九
论文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会计电算化得到迅速普及和发展,实行会计电算化,极大地方便了会计业务的处理流程,提高了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对审计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实施会计电算化审计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审计可视线索消失,导致审计难度加大;在制定新的审计准则时应侧重于对计算机系统内部控制的评价,着重规范审计人员应具备的资格、计算机审计过程和相关的审计技术以及证据收集方面做出规范的计算机审计准则。网络时代的审计要求我们在互连网连接起来的全球化经济中,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对网络时代的审计进行全方位的开拓。根据目前审计工作的迫切需要,并借鉴国外先进的审计理论和技术,制定出一部侧重于对计算机系统的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的评价。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远程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再加上计算机执行指令的速度极快,利用计算机进行舞弊或犯罪已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审计工作更困难、更复杂了。
实施会计电算化审计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审计可视线索消失,导致审计难度加大。会计电算化的应用要求企业应加强对系统内部控制的审计,做好系统电算过程和结果的审计。
会计电算化的实施,改变了会计信息的存贮方法、核算形式及内部控制方式,对审计工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1对审计内容和线索的影响。
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会计信息由计算机按程序自动进行处理,从经济业务数据输入到会计报表输出,这中间的全部处理都集中由计算机按程序自动完成,那些手工会计中常会发生的记账、算账差错几乎不会发生。各项处理再没有直接的责任人,会计信息主要存储在磁性介质上,电算化审计只留下磁性的审计线索。系统的应用程序若有错误或被人非法修改,计算机只会按程序以错误方法处理所有有关会计信息,其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
1.2对审计技术和手段的影响。
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由于会计信息主要存储在磁性介质上,原有的对会计资料进行顺查、逆查或抽查的人工审计方法已不适宜,审计人员的作业手段也由手工操作向电子计算机转变,即审计人员应掌握电子计算机知识及其应用技术,把电子计算机当作一种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的有力工具来使用。运用计算机审计技术对计算机系统的财务处理及控制功能进行审查已成为必不可少的审计手段。
1.3对审计人员的要求产生影响。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由于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环境比手工会计系统更为复杂,审计对象也更多更复杂。随着企业会计电算化的进程加快,审计方法也应有新的突破,为了提高审计质量,审计工作应尽快地从要求会计软件开发者提供审计证据转变为审计人员主动去搜集审计证据。因此,审计人员除了要具有丰富的财务会计、审计等方面的知识,熟悉有关的政策、法令等审计依据外,还应掌握一定的电子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术。
2如何加强系统内部控制审计。
结合内部控制采用通过计算机审计的方法,防止和揭露利用计算机的舞弊和犯罪活动,也可使审计的结论更可靠,审计的效率更高。通过计算机审计对企业会计信息计算机处理系统进行的全面审查,不仅对会计信息系统的输出、输入资料进行审查,还要对有关的数据文件、应用程序、以及整个信息处理系统进行测试和审查,以确认会计信息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加强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审计,可经过概括描述﹑初步评价﹑综合性测评﹑总体评价四个步骤进行。具体方法为如下。
审计人员可以通过与被审单位有关人员座谈、实地观察、查阅系统的文档资料等办法,必要时可编制内部控制情况问卷,了解系统的内部控制,将它概括描述出来,做到心中有数。
首先看内部是否具有相互牵制和制约作用,职能权限的管理是否恰当。其次看是否采取了严格的输入和输出控制措施,保证系统输入和输出信息的可靠性。再次看是否采取了适当的处理控制措施,保证会计数据处理准确性、完整性。不同的系统中设置的程序化控制不同,尤其是自行开发的会计软件在这方面比较松懈,审计人员还应注意,参加系统开发的人员与系统的实际使用操作人员是否严格分工,检查有无软件系统开发人员留下的类似万能钥匙的口令,有无故意安装的逻辑炸弹,送财政部门审查的软件与实际使用的软件是否一致。对每个系统都应认真检查是否建立了规章制度,用管理来弥补计算机内部控制的不足。
2.2综合评价内部控制系统,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测评。
主要测评内部控制措施是否得到认真执行。对计算机内部控制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测评,对手工控制则可以采取如观察法、实验法等手工测评方法。审计人员应着重检查用户注册登录的控制、操作口令与使用权限的控制功能是否健全,以及网络数据通信控制设备、数据终端设备和通信线路等硬件设备的完好程序等,以确保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防止非法用户的侵入,破坏和数据的泄漏。
着重检查未经授权是否能进行文件的调用、复制和修改等操作,不用保密代码是否能接触有关的重要文件,并进一步检查保密代码的可靠性。是否实施了职责分离,以达到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目的;是否只有经过授权批准的人才能接触系统的硬件、软件、数据文件及系统文档资料;是否建立正确可靠的硬件及软件平台,保证系统正常运作;尤其是系统软件中是否具有识别错误的功能、文件保护的功能及安全保护的功能。如:系统是否自动建立使用系统的人员和活动记录,以备日后检查;存贮的文件是否实施加密措施,以保证只有掌握密码的人才能打开文件等等。通过考查系统内部控制中有哪些比较满意的措施、是否能够通过符合性测试,符合程度如何、内部控制是否可以信赖等,对内部控制进行总体评价。
3.1制定和完善新的审计准则。
目前,我国在审计方面制订了许多规范性文件。如开发电算化系统审计准则,新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审计准则、审计软件功能规范和开发准则等。在制定新的审计准则时应侧重于对计算机系统内部控制的评价,应着重规范审计人员应具备的资格、计算机审计过程和相关的审计技术以及证据收集方面做出规范的计算机审计准则。根据目前审计工作的迫切需要,并借鉴国外先进的审计理论和技术,制定出一部侧重于对计算机系统的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的评价。
3.2开展审计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和培训。
由于计算机处理和手工处理有很多不同点,从而产生了许多独特的计算机审计技术和工具。计算机审计注重对业务事项和处理过程进行证据收集。因此,要大力开展对计算机审计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如审计管理计算机技术、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测试技术、数据库或数据文件的审计技术、应用软件的审计技术、系统开发和维护的评价技术等,特别是内部控制的测评技术,以尽快实现利用计算机审计。利用计算机进行审计的方法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业务要求,面对先进的电子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和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也要不断更新。因此,审计人员必须每年抽出一定的时间进修计算机的新技术和新的计算机审计软件的使用。
3.3加快新形势下审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审计人员须要更新知识。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的变化,导致审计工作及控制难度增加。内部控制转变为对人和机器的双重控制,且以对计算机控制为主。若内控制度不健全,计算机数据和程序的修改完全可以不留痕迹地进行,同时计算机容易受到“黑客”的入侵和“病毒”的侵袭,特别是国内外利用计算机犯罪的众多案例,更说明了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内部控制的难度,这对审计工作而言,加大了审计工作的难度。不仅需要会计、财务、审计、工程技术知识和技能,熟悉审计法规,还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数据处理知识,掌握系统分析设计和电算化系统评审技术等。
网络时代审计的创新远不能局限于系统内控的审计、系统电算化过程和结果的审计上,更要求我们在互连网连接起来的全球化经济中,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对网络时代的审计创新进行全方位的开拓。在现阶段,对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审计仍然需要不断地完善和研究。
会计电算化舞弊及其对策论文篇十
摘要:在电算化的背景下,企业内部的内部控制方面也出现了新的问题,针当前的情况,企业管理者和相关的从业人员需要就这些问题对于具体的工作当中。
本文就电算化背景下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意见,旨在通过有益的探讨,为企业审计的整体发展提供参考和助力。
关键词:电算化;审计监督;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分析。
一、一线人员素质过差:提高内部人员的个人素质。
当前存在的第一个问题是在工作流程转型升级的当下,专业性的会计人才的缺乏。
解决的方法就是要想方设法提高内部人员的素质。
把控内部风险,最重要是要提高企业内部会计从业人员的相关素质,会计电算化视野之下的企业内部控制的顺利实施,有赖于一线工作人员对相关技术的熟练操作和准确理解。
很大程度上,一线工作人员对相关技术和理念的执行,对于企业整个电算化背景和视野之下的内部控制的顺利实施与否具有十分重要乃至于决定性的影响。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就要考虑提升内部人员的个人素质,而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企业可以从内外两个方面来着手解决相关问题,从内部而言应该选拔一些,年龄较轻,跟素质较高的,年轻员工去学习会计电算化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从外部来说应该有目的的去以后会计电算化相关技能的员工,不断更新内部人员的血液,推进企业内部控制电算化的顺利实施。
克服会计电算化给企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的电算化是涉及到整个企业的,对企业的管理机制、经营方法都植入电算化元素,用计算机网络提高企业的运营经营效率的一种企业运营战略。
二、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冲突:做好相关规划预案。
当前存在的第二个问题是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冲突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企业做好相关的规划预案。
在企业发展过程当中,风险和危及的出现不可避免,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做好与内部控制相关的风险防控预案就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办公电子化和会计电算化是当前企业发展的进程,当中所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要的方向。
特别是对于那些具有相关科研任务、内部和外部的资金往来十分频繁的企业来说,使用电子化的方式来对高效的内部控制进行有效的分类和处理,对于提升企业内部的会计工作的运营效率、帮助企业在运营过程当中节约更多的时间和人力成本而言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和正版的软件,从理念上来看,在企业内部运营的.制度的设定上,一定要充分考虑到会计电算化在实施过程当中的一些客观现实需求。
这里防范的风险主要是企业在经营中出现的相关问题,防范风险对于加强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之下,企业的会计从业人员有可能会为经济利益所诱惑,在会计账本上做手脚,为了一己私利,影响企业的整体利益。
在会计电算化深度发展的当下,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对于有效杜绝相关情况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版权问题引发争议:重视选择正版软件。
第三个问题是电算化软件的版权问题给当前企业内部风控提供了新的不可预知性,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企业选择正版软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为了做好电算化背景下企业内部控制,当前应该更加重视电算化软件的选择,并更加重视人员的培训。
更重要的问题在于,当前有相当一部分会计不能规范熟练地使用会计电算化软件,也就造成了当前会计电算化在审计等等相关环节上出现相当的障碍。
由于大陆版权和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的不够完善,企业使用盗版软件的情况时有发生,盗版软件尽管能降低企业的成本,但是盗版软件给企业带来的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尤其非正版的会计软件当中可能会有植入的木马病毒,这给企业的信息泄露乃至正常运行都埋下了很大的隐患。
企业作为国家人才的培养机构,请运营的效率高低直接决定了其在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的效率的高低,也从某种程度上对于我国劳动力人口的素质具有一定的影响。
特别是考虑到企业本身教育之道,高效的管理团队在日常工作和管理过程当中所折射的态度和对于版权方面的意识,最终会以某种方式作用于学生的思想。
如果企业在会计电算化应用于企业的内部控制算的进程当中,不去选择使用正版软件,就会在某种程度上对于学生的版权意识造成负面的影响,从长远上来看,这对于提升我国整个的法制化进程而且将产生非常巨大的阻碍作用。
四、结语。
会计电算化的大背景下,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的意义和价值愈发突出,顺利的解决内部控制和审计当中出现的问题,有利于企业和行业的长远发展,这需要相关从业人员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建设水平的提升,会计电算化已经在国内的各个领域当中普遍开展,不仅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推动了会计水平的进步。
相对而言,我国正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阶段,很多工作的执行都必须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应正视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审计问题,而后采取合理的解决方法。
文章就此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会计电算化舞弊及其对策论文篇十一
我国电算化审计软件还不成熟,不完善:由于我国软件公司在设计会计软件时未能考虑到审计的需要,没有设置相应的电算化审计窗口,以致影响了审计工作。其主要表现为两方面:。
一是我国的商品化会计软件向用户提供的是一个“黑盒系统”,既不提供审计所需数据接口,也不提供系统凭证、账簿和报表的文件结构及设置,这方面的工作就需要由人工来完成,光靠软件很难进行审计取证工作。
二是会计软件未能预留审计测试通道。审计人员经常要进行穿过测试,在系统不提供审计测试通道的情况下测试数据很难清除,极易破坏客户的数据文件。电算化审计软件是审计人员开展具体电算化审计工作的有效工具。
会计电算化的实施使得会计系统本身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电算化系统的审计与对手工账簿的审计相比,相应在审计内容、方法上也发生了变化。无论是对购置的会计软件还是对自行开发的会计软件,审计内容上都需要对其系统内控进行审计,以及对其电算过程和结果进行审计,审计方法或措施有所不同。
3.1需培养具有复合型知识的审计人才。
由于会计电算化的日益普及,其对审计人员的要求有了相应提高。在手工记账时代,审计人员只需具备扎实的会计理论及实务知识即可,但在会计电算化时代,由于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的引入,需要设计人员掌握一定程度的计算机知识,能分析掌握会计电算化系统。
3.2审计人员需要在现有的审计基础上研究新的审计技术和方法。
新的事物的产生必然需要有新的技术和方法。因此需要加强对计算机审计的技术和方法的研究,例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测试技术、数据库或数据文件的审计技术、应用软件审计技术、系统开发和维护的评价技术等,这些审计技术和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将极大地提高审计人员的审计效率,加快审计工作的进程,也将对目前各种不同的审计技术和工具进行相应的规范。
3.3为适应电算化审计,需要采用新的审计方法和手段。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与手工记账相对应的审计方法显然已不能达到电算化审计的要求,其审计风险也日益显现,在会计电算化的环境下进行审计,原有的审计线索和审计数据都发生了变化,因此形势要求审计人员加快新的审计技术和方法的应用。同时,对会计电算化的审计范围也扩大了,电算化审计不仅需要对数据的输入及输出的真实性、合法性等进行审计,更需要对会计电算化程序进行检查,已确定其未受攻击,计算过程是可靠的。
参考文献。
[1]?邱胜利.会计电算化与计算机审计实务[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1991.
[2]?尹平.审计技巧示范[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3]?韦沛文.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4]?崔健民.独立审计准则操作指南[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5]?托马斯·波特.计算机审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
[6]?蔡春,车宣呈,陈孝.现代审计功能拓展论[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7]?孙强.信息系统审计:安全、风险管理与控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8]?汪路明.论信息时代审计技术的创新[j].中国管理信息化,.
会计电算化舞弊及其对策论文篇十二
摘要: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在社会经济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随之而来的如何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会计改革与发展是我国会计电算化要面临的问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会计电算化舞弊及其对策论文篇十三
摘要:通过对会计电算化定义和相关理论进行概述,探讨了现阶段普及会计电算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全面提高会计电算化知识、改善会计电算化运行环境、开发使用的财务软件、财务人员合理分工的建议对策。以促进我国会计电算化在经济市场中的普及利用,达到提高财会管理水平和社会经济效益,进而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
关键词:财务软件;会计电算化;企业会计改革。
随着会计电算化应用的日益广泛,计算机安全问题对会计工作影响增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会计人员的操作失误,硬件、软件本身出现故障,从而导致系统数据丢失甚至瘫痪的风险。
(2)企业内部人员对会计信息的非法访问、篡改、泄密和破坏等方面的风险。(3)社会上不法分子对企业内部网的非法入侵和破坏,这是目前报道最多的风险类型。(4)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是近年来威胁计算机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也影响着会计工作环境的安全稳定,会计数据的正确性。
二、电算化基础管理工作十分薄弱。
管理者缺少对会计人员工作培训和定期、不定期检查的次数。中国企业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素质还是较低,和如今的信息时代所需不符,因为这个方面涉及到了两个专业的知识点,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对会计和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有所了解但深入不够。有可能造成会计从业人员和计算机长时间工作,使得从业人员非常疲乏,计算机寿命损耗也增大。
三、缺乏会计电算化专业复合型人才。
会计工作人员和会计工作系统开发人员知识程度和整体素质都比较低,难以完全适应会计电算化在工作中的需求。
(1)会计电算化人员素质不高,专业知识不全。甚至还有很多年龄较大的从业人员对会计的相关业务相当熟悉,但对电脑却一无所知。
(2)年轻的工作人员把计算机知识和会计工作柔合在一起,还需要时间改变。
(3)我国会计人员队伍庞大,但是其中专业知识广泛的人特别少,很多都不懂审计、财务管理、计算机技术与会计的合理结合。
四、会计软件存在缺陷和开发不足。
会计系统和会计软件模拟,对计算机信息处理产生了重要影响。“模拟”是会计电算化主要的发展方向。从订单、会计发展现状看,必须从外部系统获取原始凭证,目前,会计电算化系统可以代替手工系统的很多方面,这需要我们设计出更多更完善的会计软件。
很多会计软件的数据可以在会计电算化中加以实现共享,不过现在开发出来的某些软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得相关数据的共享不能够很好的实现。另外,数据库没有很好的加密措施,数据极易被盗,更有一些软件为了增加市场上面的所占比重,为用户提供一些修改历史数据的服务等。会计电算化在企业管理中逐步受到重视,这为解决会计电算化在推广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下列措施,可以有效帮助企业提升会计电算化管理水平,同时使得经济效益获得增加。
5.1全面提高会计电算化认识和管理。
增加会计电算化认识,扩大会计电算化使用的规模。
(1)单位领导人提高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并不是有钱有软件就行,而是要符合企业管理思想,需要领导直接参与。
(2)建立一套适应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对计算机系统涉及的部门和人员,通过管理控制,使各部门人员各司其职。协调会计人员关系,减少舞弊和犯罪。
(3)会计人员应该明确其职责,注意操作事项,保证工作系统正确运行。
(4)会计人员提高业务水平。遵守会计准则,预防犯罪,这样也可以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5.2加快培养高素质会计电算化人才。
(1)提高会计电算化人员培训的高水平。增加会计电算化人员培训的时间,提高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受企业欢迎的程度。另一方面增加对在职人员的培训。
(2)相关专业学院根据时代的要求调整专业发展方向,把握人才市场需求的发展趋势,培养出同时具有电脑知识,会计信息和管理知识的综合性人才。
5.3开发更实用的财务软件。
为了提高软件的智能水平,我们应该开发更多实用的'财务软件,开发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三方面。(1)首先,确保财政部门已经审查通过并且相关数据的安全性和标准满足相关规定;其次,会计软件采购应该有明确的功能需求,保证能够真正地服务到企业。(2)选择和自己实际情况相符的会计软件,保证软件设定好的接口是良好的,选取对企业有相应作用的软件。(3)作为软件开发人员需要提高软件设计和开发的能力,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
5.4做好会计档案的管理。
电算化档案管理在会计工作中的影响也是十分大的。如果保存方法不按规定要求去做会引发很多问题,如:数据被篡改,会计数据在人为或自然原因下丢失等,这就需要会计人员做好档案管理。
(1)明确会计档案管理的权责;明确规定会计档案管理员的各项权责,并定期或不定期检查会计档案管理员是否确实执行应做的工作。
(2)建立定期备份和检查制度;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人员应定期将相关会计数据备份到磁性介质上,并设立备查登记薄,登记备份的时间,数量及保管方式等。
(3)会计档案的存放;以纸张作为介质保存的会计电算化档案,其存放要求和手工档案的存放要求是一致的;以磁性介质保存的会计资料要注意该种磁性介质对保存环境的要求,并做好分类和索引工作,定期检查备份的完好情况。
(4)会计档案保密规定;会计档案管理要依照资料的机密程度设定不同的保管制度,以防止资料被复制、伪造、非法出版、变更、蓄意毁灭账册、非法备份磁盘等种种行为。(5)严防计算机病毒;采取严格的措施,防止计算机病毒进入电算化系统。禁止在财务科使用盗版软件,禁止利用财务科的计算机上网,不使用来路不明的光盘和软盘,购买正版的杀毒软件并定期查杀病毒,定期对杀毒软件进行升级。
5.5做好电算化系统的维护管理。
电算化系统的维护管理主要是对电算化系统的软硬件及系统所处环境的维护管理。由于维护所花时间相当长,所以维护成本占整个系统成本的70%左右,一些单位实施电算化后,不对系统进行维护,认为计算机比人可靠。其实,电算化的普及,只表明电算化工作的开始,软件设计是否合理,功能是否完善,是否存在运算逻辑上的错误,都必须在使用中才能发现。因此,系统的维护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因此,加大会计软件的开发力度,研发出和企业实际相适应的软件,培训专业的电算化复合人才,提高企业会计电算化认识和管理的力度,废除不符合会计准则的制度,继续普及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以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在国内的电算化行业中借鉴外国的优秀经验,加以整合,逐渐完善,使得我国的会计电算化普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亚民.会计规范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2.
[2]王开田.会计规范理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1.
[3]刘燕.会计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
[4]陈骝.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实务操作问题解答[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1.
[5]秦雯,陈玉洁.中小企业会计实务操作技巧[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1.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会计电算化舞弊及其对策论文篇十四
我国电算化事业起步较晚,人们的思维观念还未充分认识到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对中小企业,或者是那些发展不规范的企业,这一点更为突出。一些人认为会计电算化为时过早,实现会计电算化就是编程序的过程,是单纯利用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是会计部门的责任等等。其次,有些企业觉得投资会计电算化要花很多钱,相比较,劳动力成本又较低,故延缓了会计电算化的步伐。更多的企业电算化都是应用于代替手工核算,仅仅是从减轻会计人员负担、提高核算效率方面入手,根本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使现有会计提供的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为企业决策及管理服务。思想观念落后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人们有些人怀疑电算化数据的可靠性,而在软件更新及硬件投入等方面支持力度不够。
2、2会计基础工作不能满足电算化的要求。
会计基础工作主要指会计制度是否健全,核算规程是否规范,基础数据是否准确、完整等。这是搞好电算化工作的重要保证。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必须是事先设置好的处理方法,因而要求会计数据输入、业务处理及有关制度都必须规范化、标准化,才能使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顺利进行[2]。部分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不健全,从而使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无法处理无规律、不规范的会计数据。而人员素质较低,也阻碍了电算化的进一步发展。目前,单位上的会计人员在计算机技能方面素质较差,他们只能机械性的使用财务软件,对计算机的软硬件知识了解甚少,一旦计算机出现故障,就束手无策。
2、3财务软件使用混乱,阻碍了会计电算化的`统一协调发展。
由于财务软件的开发没有实行统一的标准,单位使用的财务软件是各自向软件开发商购买的,再加上有的软件开发商还别出心裁地搞出自己的特色,结果使会计电算化所用财务软件比较混乱,就是同一行业的不同单位使用的财务软件也不尽相同。此外部分从事财务软件销售和代理的公司往往只重视自身的经济效益,追求量的突破,而没有真正在服务和技术上下功夫,致使部分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由于购买的财务软件不合格,经常出故障,出了问题又无处问,没人管,严重地影响了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此外,不同的财务软件在数据接口,使用方法上不一样,也导致了报表汇总、数据查询、数据传输的不方便。因此,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出一些具体法规或者是通过行业会计协会制定统一的财务软件标准,甚至可以直接通过政府行政手段规定哪些行业必须使用哪种财务软件,加强对财务软件销售公司和开发商的管理,进一步规范会计电算化软件市场。
随着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信息管理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3]:
(一)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内部的信息“孤岛”。生产、采购、库存、销售、人力资源、财务等部门都有自己的管理子系统。但彼此孤立,没有与会计信息系统很好地衔接起来。
(二)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是人工会计信息系统的模拟,没有很好地利用计算机的特点,也没有触动现行的会计规则。
(三)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是封闭的系统,缺乏信息共享机制,而现代经济发展要求会计信息高度透明和会计信息资源高度共享。
(四)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外部的信息系统隔离,没有成为社会系统的一部分,所有的商务交易还是要通过手工方式先开据纸张单据,然后再输人电脑。这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商业环境中越来越不适应。
会计信息化是电算化的发展方向,会计信息系统应该有以下特点:
(四)传递的双向性和资源高度共享性和信息处理的智能化。
参考文献:
[1]毛华扬、会计电算化原理与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3)、
[2]魏锋、会计电算化实务、机械工业出版社、(2)、
[3]仰华胄、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8)、
会计电算化舞弊及其对策论文篇十五
摘要:近几年来,施工企业在改善企业会计内控管理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方面显著改善,但内部控制管理的整体水平不高是建筑企业的瓶颈因素,本文探讨了当前的形势,以及预防施工企业内部会计制度风险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施工企业;改进措施;企业会计内控。
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中,企业的内部会计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企业要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就必须认识到建立和完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企业会计控制制度仍然有不少薄弱环节,例如,对于建设规划和成本预算等方面的不同建设项目中,制度的特点是不同的,这就需要区别对待。为了降低建设成本,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加强企业会计核算的内部控制,如何改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这些都是我们探究的课题。
1、施工企业的内控意识淡薄。
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将注意力集中在建设工作上,缺乏会计内部控制意识,管理混乱,使得施工进度被延迟,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往往难以被有效实施。即使有少数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比较先进,但也仅仅停留理论层面,难以实施。同时,施工企业往往注重落实规划项目。而在成本预算,核算内部控制作用等方面的管理权限还不明确。
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涉及各类经济项目和会计业务。这些业务目标是通过会计内部控制来实现的。与此同时,施工企业会计的内部控制,有利于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并为决策者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但在目前,有相当一部分的建筑施工企业缺乏内部监督体系,即使建立内部监督体系,它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利用,各种会计信息不能及时沟通和交流。
该原则要求,由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楚和明确,从而使用户能够理解和使用会计报告。它是会计信息和用户之间的连接点。会计信息即有用的会计报表的用户,会计信息的首要作用应当是被会计报告使用者所理解。因此,这种模式较为单一,达不到施工企业发展的要求。
4、企业内部审计监督不够。
目前,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不到位,严重缺乏内部审计人员,多数单位只用两到三年的内部审计人员,无法满足建设项目审计的需求;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合理,大部分被部署到审计组,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师的合同管理财务人员缺乏,复合人才少,内部审计人员的敬业精神差,风险防范和控制力度不够,在审计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较多。
第一,领导应加强学习,充分认识会计内部控制的作用。通过学习和研究,深刻地认识到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对于整个企业的重要性,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只有领导深刻体会到,才可以将会计内部控制的认识逐步扩大到每一个员工的心里。第二,加强对企业所有员工的会计内部控制意识。对于企业来说,内部控制意识能够顺利进行,我们必须加强工作人员的会计内部控制意识。只有全体员工加强会计内部控制意识学习,企业才能得到发展。
建立和完善建筑企业会计组织制度的操作风险管理,应当按照决策,执行,监督这一套流程来执行。施工企业应充分梳理和整合会计规章制度,提高制度执行的有效性。根据会计规章制度,新系统已被引入,为了维持内部的控制系统的有效性,从各种各样的系统的业务处理方式中来提取有效,业务环节被注释并进行标记风险。
施工企业应注重风险管理责任制的落实,完善会计风险控制的过程。全面推行操作风险管理责任制。责任会计内部控制,明确的问责链条逐步签署的信件,使风险防范的责任目标,并直接连接个人利益,形成了分管领导直接负责,各业务主管部门具体抓,一线员工的总体责任积极参与安全工作格局。
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利用各种审计方法,施工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监督的实施对于现有的会计内部控制问题的改进,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保障机制,建立和完善信息交流和反馈渠道,确保了会计内部控制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和修正,以创建一个完整了解所有员工,并能认真履行内部控制环境的职责。业内部控制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3、加强内部稽核制度,确定关键控制点。
要善于利用在关键控制点的各种制度,进行程序的设计和实施。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控制法规规定应当反映目标的质量。合理进行资源配置,明确人员职责,以确保工程质量。要设置材料审核,降低材料的价格,对产品进行抽查,完善合同中的项目条款,对审计工程进行签字审批;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完善质量控制体系,进行工程质量的监督,在第一时间尽最大努力,不返工,不浪费,成本低,效率高。
4、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
内部审计是一种企业自我评价的活动。内部审计可以帮助企业调整控制政策,保证程序的有效性,并促进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内部审计可以检查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估效果,有效提高督导评估的效果,检验执行情况,并提出了管理建议和意见,促进企业形成良好的控制系统,并在实施持续改进。
内部审计部门应进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在审计实施过程中,要善于规划项目,例如被审计单位要改进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工作职责,业务审批,货币资金管理,机械租赁,合同管理和执行,并根据实质性测试效果改进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
参考文献:
[2]杨玫.加强施工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措施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02:145.
会计电算化舞弊及其对策论文篇十六
摘要:加强和完善我国会计监督的对策主要有:加强内部审计力度,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实行季度评分制,将责任归结到个人;健全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强化会计监督职能;巩固法律体系建设,为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提供法律保障。
关键词:会计监督;“三位一体”;财务透明化。
计监督概述。
会计监督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会计监督集单位内部监督、政府监督、社会监督三位于一体;狭义的会计监督是指会计人员根据相关法规政策的规定,享有其所赋予的特殊地位和职权,监督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和相关的资金运行,以保障各项经济活动行为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促进实现企业和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有效的会计监督有利于保障会计行为的规范化、会计信息的高质量、企业各项资产的安全和有效使用、企业行为的合法化,更有利于一个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的形成。
一、会计监督的重要意义。
1.会计监督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
现代企业制度是以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特征的。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由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得与企业经营活动及其结果息息相关的企业所有者、债权人、管理者以及政府等方面的利益存在一定矛盾与冲突。为了使经济活动能够正常、有序地进行,这些不同的利益集团只能依靠法律、法规和制度约束下的会计信息来协调关系,依靠规范的会计基础工作来表述经济活动,根据会计提供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来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这样,会计监督就成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
2.会计监督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企业,无论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公司,还是国有独资公司,都必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要求进行经济活动,规范经营行为,并且依法设置会计监督。由于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所以没有有效的会计监督和控制,会计核算的质量就难以保证,会计监督如果脱离了会计核算过程,也就难以取得好的效果。会计监督寓于会计核算之中,只有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实行有效、及时、连续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会计核算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最终达到预期效果。
3.会计监督是维护所有者权益的需要。
4.会计监督是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现代企业制度的构成来看,会计监督应该是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帮助企业实行最优化的经营管理,合理、有效地组织各项经济活动和运用各项资金,努力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从而保证企业各项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在国家法律、法规、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简而言之,就是帮助企业经营者合法、有效地完成受托责任。因此,会计监督不仅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而且其本身就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时期,虽然有着强有力的监督体系,但是由于还有一些缺陷,导致我国部分企业出现了很多会计信息失真等监督不力的情况,具体呈现以下一些问题。
(一)企业财务报表的信息失真。当监管人员进行报表抽查的时候,一些企业的会计人员临时将报表信息肆意编造,改造,用来掩饰企业一些财务信息的漏洞。一些会计人员为了自身利益,屏蔽财务会计真实信息,甚至用虚假的数据来粉饰会计报表。有些会计人员在利益的驱使下,通过粉饰会计报表的办法使其达到业绩考核指标的要求。失真的财务信息的积少成多,会影响到我国经济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董事会运作缺乏约束机制。在企业中,董事会拿监事会当摆设,监事会的监督作用无法得到体现;一些企业管理者为了谋取利益,不惜编造虚假会计报表。因此让企业的资金流动数据缺失严重,虚假数据不断增加,最终影响企业的效益。对企业负责人的约束机制不健全,阻碍了会计的有效监督。一些企业的管理者为了追求自身短期利益最大化,指使、授权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做假帐,伪造会计凭证,办理违法会计事项,从而使得会计工作受制于管理当局,不能独立行使其监督职能,破坏了正常的会计工作。比如“红光实业”上市公司的虚报瞒报、包装上市,坑害了广大社会公众股东,部分原因就是对单位负责人的约束机制不健全,阻碍了会计工作的有效监督。
(三)对会计监督认识不到位导致会计监督不力。
虽然《会计法》强调了单位负责人在内部会计监督中的主体地位,但有些企业单位负责人法制意识淡薄,不理解什么是会计监督,认为既是监督,应是外部监督,与企业内部无关,导致内部约束机制缺失或不健全。在实际工作中,部分企业经营者认为自己是老板,会计上的事情由自己决定,让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按照他的意愿办事,甚至让会计人员做出违法行为,如变更原始作证,掩盖不合法的经济内容使其表面合法化。一旦违法行为被发现,更是发挥各路神通,找人代之,减轻自己的责任或是不了了之,这些都妨碍了会计监督工作的正常进行,也不利于后续的社会监督及政府监督的进行。
(四)企业组织结构不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失调。
公司会计控制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点,是管理控制和交易控制的基础和前提。企业组织机构设置往往忽视内部控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重核算轻管理,机构设置的不合理及与现行核算的不配套,使决策层、管理层和业务层间前后不衔接,缺乏相互制约的运行机制,导致内部控制失调,最终影响到企业整体管理效益的发挥。有的单位根本就缺乏内部监督和控制制度;有的单位虽建立了相应的制度,但这些制度形同虚设,没有得到有效执行,以致会计秩序混乱,现象经常发生。目前多数企业的内审机构形同虚设,其构成人员均由部门领导委任,经济利益均受到单位领导人的制约,这自然对内审人员的监督行为构成约束,因此对企业会计工作和经济活动能起到有效监督作用的极少。
三、健全和完善我国会计监督体系的相关建议。
(一)加强内部审计力度,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企业内部必须设置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使其独立于其他职能部门,在领导层次选择上要提高内审机构的直属领导层次,直属领导层次越高,其独立性就越强。通过提高内部审计独立性为出发点,改善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明确内部审计责任。提高审计人员自身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是将审计风险降到最低的、最根本的保障,应当要求审计人员明确职责,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理念,改善自身应有的知识结构,精通财务知识和审计技巧,具备一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较高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实行季度评分制,将责任归结到个人。
许多企业出现信息失真的情况,无法归结到个人,许多时候在调查的时候将根源中断。因此可以将会计人员分组进行管理,对于季度的'表现,打分记录,实行奖惩制度。对于资金流动的管理,要将责任归结到个人,实现财务的透明化。
(三)健全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强化会计监督职能。
只有通过单位内部、社会、政府三方的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会计监督才能真正有所作为,会计行业才能得以继续健康稳定地发展。单位内部监督是整个监督体系的基础,是做好会计监督工作的重要保障。社会监督以独立的第三方的身份对单位的经济活动状况进行有效的监察和督促。政府监督是指相关部门(主要是财政部门)、定期对计执法情况进行检查,并抽查会计信息质量,采取措施整顿规范会计秩序,从宏观角度为会计行业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四)巩固法律体系建设,为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提供法律保障。
会计的监督体系需要法律的强有力的支持,让会计监督制度有法可依。我国如今已颁布了新《会计法》,因此应该出台相应的细则,实现会计监督的可操作性。地区政府应该根据实际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建立和完善统一的会计制度,满足企业多元化经营的需要。对于违反会计职责的人员要有法可依,加大惩罚力度和执行力度。
(五)建立有效的现金控制制度。企业的生命力在于资产尤其是现金的流动性,控制了企业的现金,等于完全控制了企业的经营活动。控制现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l)杜绝账外现金循环,所有的现金都进入银行账户体系。(2)保证现金全部能够集中管理。企业可以设立财务结算中心实现集团内部资金的统一管理,及时了解子公司资金运营方向。(3)做好预算结算工作。日常开支做到事前要有预算,事后要做结算。(4)超过一定额度的支出项目要经过一定的程序审批。(5)对资金的筹集、调拨、利润分配等重大决策都直接掌握,集中管理。
(六)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作用。一是严格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增强其业务水平和职业判断能力。二是加强会计人员思想政治教育,严格履行会计监督职能。三是建立具有刚性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加大对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处理力度,以此为约束和管理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另外,加强国家监督。国家监督作为一种外部监督主要是指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依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部门的职责权限,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行为和会计资料所进行的监督检查,是我国会计监督体系的主导。国家监督职能落实的如何直接关系到会计监督作用的发挥,因此强化会计监督必须加强国家监督。
四、结语。
我们应当认识到会计监督体系在企业制度中的重要性,让“经济超越发展,会计随着超前”的原则在制度中贯穿始终。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在企业经济发展中会计造假,信息质量不真实的客观存在性和必然性。对于不断发展的企业中,必须要逐渐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完善会计监督体系,加大人员投入的力度,才能有效地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扩大化,从而保持企业会计人员在经济管理队伍的健康和干净的形象。
参考文献:。
[1]王萍.会计监督弱化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财会研究.2008.(22).
[3]高立红.浅谈企业集团完善和加强内部会计控制[j].现代会计.2008.(5).
[4]朱永永.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思考[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5).
会计电算化舞弊及其对策论文篇十七
摘要:近几年来,施工企业在改善企业会计内控管理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方面显著改善,但内部控制管理的整体水平不高是建筑企业的瓶颈因素,本文探讨了当前的形势,以及预防施工企业内部会计制度风险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施工企业;改进措施;企业会计内控。
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中,企业的内部会计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企业要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就必须认识到建立和完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企业会计控制制度仍然有不少薄弱环节,例如,对于建设规划和成本预算等方面的不同建设项目中,制度的特点是不同的,这就需要区别对待。为了降低建设成本,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加强企业会计核算的内部控制,如何改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这些都是我们探究的课题。
1、施工企业的内控意识淡薄。
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将注意力集中在建设工作上,缺乏会计内部控制意识,管理混乱,使得施工进度被延迟,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往往难以被有效实施。即使有少数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比较先进,但也仅仅停留理论层面,难以实施。同时,施工企业往往注重落实规划项目。而在成本预算,核算内部控制作用等方面的管理权限还不明确。
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涉及各类经济项目和会计业务。这些业务目标是通过会计内部控制来实现的。与此同时,施工企业会计的内部控制,有利于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并为决策者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但在目前,有相当一部分的建筑施工企业缺乏内部监督体系,即使建立内部监督体系,它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利用,各种会计信息不能及时沟通和交流。
该原则要求,由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楚和明确,从而使用户能够理解和使用会计报告。它是会计信息和用户之间的连接点。会计信息即有用的会计报表的用户,会计信息的首要作用应当是被会计报告使用者所理解。因此,这种模式较为单一,达不到施工企业发展的要求。
4、企业内部审计监督不够。
目前,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不到位,严重缺乏内部审计人员,多数单位只用两到三年的内部审计人员,无法满足建设项目审计的需求;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合理,大部分被部署到审计组,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师的合同管理财务人员缺乏,复合人才少,内部审计人员的敬业精神差,风险防范和控制力度不够,在审计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较多。
第一,领导应加强学习,充分认识会计内部控制的作用。通过学习和研究,深刻地认识到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对于整个企业的重要性,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只有领导深刻体会到,才可以将会计内部控制的认识逐步扩大到每一个员工的心里。第二,加强对企业所有员工的.会计内部控制意识。对于企业来说,内部控制意识能够顺利进行,我们必须加强工作人员的会计内部控制意识。只有全体员工加强会计内部控制意识学习,企业才能得到发展。
建立和完善建筑企业会计组织制度的操作风险管理,应当按照决策,执行,监督这一套流程来执行。施工企业应充分梳理和整合会计规章制度,提高制度执行的有效性。根据会计规章制度,新系统已被引入,为了维持内部的控制系统的有效性,从各种各样的系统的业务处理方式中来提取有效,业务环节被注释并进行标记风险。
施工企业应注重风险管理责任制的落实,完善会计风险控制的过程。全面推行操作风险管理责任制。责任会计内部控制,明确的问责链条逐步签署的信件,使风险防范的责任目标,并直接连接个人利益,形成了分管领导直接负责,各业务主管部门具体抓,一线员工的总体责任积极参与安全工作格局。
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利用各种审计方法,施工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监督的实施对于现有的会计内部控制问题的改进,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保障机制,建立和完善信息交流和反馈渠道,确保了会计内部控制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和修正,以创建一个完整了解所有员工,并能认真履行内部控制环境的职责。业内部控制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3、加强内部稽核制度,确定关键控制点。
要善于利用在关键控制点的各种制度,进行程序的设计和实施。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控制法规规定应当反映目标的质量。合理进行资源配置,明确人员职责,以确保工程质量。要设置材料审核,降低材料的价格,对产品进行抽查,完善合同中的项目条款,对审计工程进行签字审批;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完善质量控制体系,进行工程质量的监督,在第一时间尽最大努力,不返工,不浪费,成本低,效率高。
4、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
内部审计是一种企业自我评价的活动。内部审计可以帮助企业调整控制政策,保证程序的有效性,并促进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内部审计可以检查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估效果,有效提高督导评估的效果,检验执行情况,并提出了管理建议和意见,促进企业形成良好的控制系统,并在实施持续改进。
内部审计部门应进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在审计实施过程中,要善于规划项目,例如被审计单位要改进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工作职责,业务审批,货币资金管理,机械租赁,合同管理和执行,并根据实质性测试效果改进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
参考文献:
[2]杨玫.加强施工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措施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3,02:145.
会计电算化舞弊及其对策论文篇十八
(一)医院对会计电算化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财政部明确规定到2010年,全国要有80%以上的基层单位基本实现会计电算化,但在有些地区医院,会计电算化开展的程度非常低,究其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单位部分领导和会计职员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领导存在着一种“重硬轻软”的思想,重视对硬件的投资而忽视对软件的投进,甚至有些单位使用盗版的财务软件。部分会计职员也以为会计电算化是一个形式,以至于有些医院花钱买了软件却没有真正使用好。事实上,实现会计电算化不仅仅是记账技术的革命,而且对于会计学科本身也是一次大的革命,可以使会计职员能从繁琐的记账、算账、报账的苦海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资金治理、资金分析、资金评测中,进一步深化会计职能。
(二)财务软件没有体现内部控制观念。
现行的财务软件固然具有操纵员权限限制功能,但是可以设置几个不同的操纵员,通过转换操纵员姓名来进行不同的会计操纵,从而使得权限治理形同虚设。例如,记账凭证录进职员可以通过改变操纵员姓名对凭证进行审核,使审核功能流于形式。另外,各功能模块之间缺乏牵制,即使“明细账”和“总账”不符,也依然可以报出财务报表这样轻则易造成财务信息错弊,重则会造成违反财经法规现象的发生,给医院治理带来隐患。
(三)数据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差,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目前,我国医院会计电算化面临以下风险:1.实际操纵中存在风险。主要表现在制订措施不全或缺乏有效监视,导致玩忽职守的现象时有发生;2.机维护过程中存在风险。如缺乏必要的防病毒意识和措施,对利用计算机犯罪知之甚少,缺乏相应的控制措施;3.会计档案形成和保管过程中存在风险。如没有及时备份、或备份数据没有定期检查,凭证、账簿没有及时打印等。
(四)财务信息化使得利用计算机犯罪成为可能。
实行网络治理后,单位会计资源实现共享,这就给予某些通晓网络知识且别有专心的人利用计算机犯罪提供了机会。再则,计算机对磁场、灰尘、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十分敏感,可能会因此导致计算机出现错误,出现丢失或破坏数据的现象。假如不对计算机系统实施特别的安全监控措施,会计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就无从谈起。
(五)缺乏合格的会计电算化专业职员。
由于会计电算化是一门融计算机学、管、会计学、信息学于一体的边沿学科,固然大多数会计职员已接受计算机等级培训,但与实际还有较大的间隔,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复合型人才欠缺。目前既懂医院会计又熟悉计算机的职员相当少,这势必会我国医院会计电算化的进程。2.会计电算化培训滞后。计算机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硬件和软件操纵系统都发生了质的变化,而目前的教材却是几年前的,会计职员通过培训所学的知识回往后却无用武之地。3.会计职员的后续中缺乏会计电算化内容。会计职员的后续教育中,并没有将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项内容来培训,致使会计职员缺乏再培训和定期考核的机会。
网络会计将是未来医院会计电算化发展的方向。所谓网络会计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对各种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表露的会计活动。它将以其先进性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成为医院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一,会计数据的载体由纸张变为磁介质和光电介质载体,从根本上消除了信息处理过程中诸多分类与再分类的'技术环节,利用同一基础数据可实现信息的***重组,从而为会计数据的分类、重组、再分类和再重组提供无穷的自由空间。
第二,会计数据处理工具由算盘、草稿纸变为高速运转的计算机,并且可以进行远程计算,使医院的会计职员从传统的日常业务中解脱出来,进行财务数据的深加工,注重信息的分析,为医院经营治理决策提供高效率和高质量的信息支持。
第三,会计信息输进输出模式由慢速、单向高速、双向转变,使得双向输进输出成为可能,而且能适应网上交易的需要,实现适时数据的直接输进输出。
会计信息系统是一项需要长期的不断投进和支持的软件工程,并不是有钱、有软件就行了,而是要符合医院运行的治理思想,需要医院领导的直接参与,全体职工的配合和病人的理解,只有这样,整个工程才能够顺利地进行下往。
(二)加强医院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
会计电算化的使会计核算和会计治理的环境发生了变化,给医院的内部控制带来了很多新,因此,建立一套适应医院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势在必行。可以把医院电算化内部控制分为治理控制和日常控制。
1.治理控制。治理控制主要是对机会计系统涉及的各个部分和职员而言的,通过治理控制,可以使各个岗位各司其职,协调和理顺他们间的关系,使舞弊和犯罪的几率减少到最低。它包括:(1)建立完善的内部组织机构,如:可设置会计主管、微机操纵、审核记账、系统维护、数据等岗位,形成相互稽核、相互监视、相互制约机制;(2)完善系统操纵控制,如:建立完善的计算机操纵治理制度,明确职责、操纵程序和留意事项,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3)加强系统安全控制,如强化密码机制、制定防病毒措施、认真做好数据备份等等;(4)对会计电算化系统应开展全程内部审计。
2.日常控制。日常控制是指会计电算化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经常性控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保证医院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使反映的活动情况正确可靠,达到预期的治理控制目标。它包括:(1)采用的会计核算软件应具有防范会计数据输进差错的功能,能够通过平衡关系控制、科目对应关系控制、凭证连续编号控制等来自动检测数据的正确性;(2)系统要有数据必须经审核后才能登账的控制能力,要有防止或及时发现在处理过程中数据丢失、重复或出错的控制措施;(3)采取各种输出控制及审批措施,保证打印输出的账本、会计报表及其它会计资料正确无误;(4)妥善保管存有会计信息的磁性介质或其他介质,存放地点应防高温、防漏、防尘、阔别强磁场,并定期进行检查和复制,坚持双重备份制度,防止会计档案丢失。
(三)进步会计职员业务素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实行会计电算化,对会计职员的业务素质提出更高要求,除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外,还要熟练把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并正确规范地运用于日常的会计事务中。在实行会计电算化之初,为确保系统安全有序运行,充分发挥计算机的潜能,我们把进步会计职员的计算机水平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具体措施,根据岗位分工情况、会计职员把握计算机知识层面情况,分层次针对性地进行系统培训,在规定的最短时间内取得软件使用上岗证,会计职员都取得中级以上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证书,使之成为既精通会计又精通计算机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确保了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正常运行。同时制定了一系列的会计电算化规章制度,保证硬件、软件的安全运行。
(四)医院会计职员与治理者应积极寻求与会计的趋势相适应。
我国加进wto后,医院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化竞争,必将迫使会计职员和医院的治理者以开放的眼光来构架新一代的医院会计电算化系统和医院的治理信息系统,并为适应网络会计的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医院参与竞争所发展的网上医院和远程医疗服务将更多地依靠于虚拟的网络,这对医院的会计电算化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它将促使会计职员必须懂得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软件开发与设计和软件操纵等一系列新的技能和知识。不仅要把握国际会计和,而且要有较高的外语水平;不仅要具备有关猜测、决策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而且应具有较强的逻辑推理和分析判定能力。
(五)充分发挥审计职员的监视作用。
查错防弊一直是审计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进步了审计职员的工作难度,传统的工作方式已不适应需要。建议审计职员对付计算机舞弊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根据财经法规,通过对会计资料的直接审计查出会计信息错弊;二是通过审核和评估内部控制系统,对数据处理的重要环节和流程进行检测,发现系统的弱点和不足,提请被审计单位改善,同时通过完善内部控制系统来预防、查处计算机舞弊活动。
会计电算化舞弊及其对策论文篇十九
【文章摘要】财务会计档案管理是学校档案管理的组成内容之一。高校的财务档案应该保证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但当前我国高校的财务档案管理工作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
高校财务档案能够记录和反映学校的经济业务,对于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十分重要。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还存在财务档案管理意识淡薄、档案的鉴定销毁工作不及时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财务工作的正常开展,本文主要就高校财务档案管理的内容、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讨论,并提出几点解决措施。
1财务档案的主要内容。
财务会计档案主要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即会计凭证、会计账薄、会计报表及其它会计核算资料。其中,会计凭证主要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汇总凭证等等;会计账簿主要包括明细账、日记账、总账等等;会计报表包括季度报表、年度报表、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等等;其它会计核算资料包括银行对账单、会计档案移交清册、财务备份光盘等等。不同类型档案的管理期限、管理方法存在着较大的区别,下文主要就高校财务档案管理的工作流程进行简单的介绍。
2高校财务档案管理工作流程。
高校财务档案管理主要包括档案接收、立卷、管理、查阅、销毁几部分内容。档案接收工作主要是在每年的第一季度开始,接收的档案主要是上年的各种会计资料,档案接收之前必须由交接双方分别清点档案内容,必须保证档案的完整性。档案交接完成后需要填写相应的档案移交清单,以便于后期的查询管理。档案立卷时必须参照移交清单根据时间、内容价值、数量、保管期限等等内容将交接的档案进行分类、编号、整理、组卷,并在档案管理系统中将档案的基本信息进行记录、审核、保存。档案库的管理工作对于保证档案的完整、无损十分重要,档案管理员必须保证档案库的清洁、干燥,市场部要对档案进行检查,防止档案受潮或被虫蛀,对于破损的档案应及时进行修补复制,此外档案管理还应做好防火防盗工作,避免档案损毁失窃。档案查阅时必须进行登记,档案复印应该经过相关责任人审批、复印人员必须保证证件有效,会计档案中如会计凭证等相关档案疑虑不得出借,特殊需要必须经过相关领导部门批转,并在查阅复印过程中由档案管理人员陪同。财务会计档案大多拥有一定的管理期限,比如,会计的原始凭证保存期限为,现金及银行存款日记账保存期限为25年,保存期满的档案应该根据相关程序进行销毁,档案销毁时必须注意,如果某项原始凭证已经达到保管权限,但没有结清债权债务或者涉及到其它未了事项,不得销毁。针对这一类的档案,应该进行单独立卷,直到相关事件完结才能销档。
3当前我国高校财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3。1财务档案管理人员编制不足、人员缺失要想保证财务档案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完善的财务档案管理机制是必不可少的,但现阶段我国大多数高校的.财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编制严重不足,导致财务档案的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大量的财管档案没有按时归档。此外,财务档案的管理涉及到学校的多个部门,许多部门并不重视档案的收集整理,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财务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另外,保管期满的财务会计档案可以按照相关规定申请鉴定后进行销毁,但在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中,由于人员缺失等,导致许多档案都没有按规定销毁,大量的档案超龄存放,也会加大管理人员的工作量。3。2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大多数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者都是由档案室的非会计人员兼职管理,他们缺乏专业的财务档案管理的相关知识,许多管理人员对于会计档案的分类方法、管理期限、销毁制度等等内容都不够清晰明了,导致财务会计档案分类混乱、资料真实性、完整性难以保证,销毁工作没有按时进行等等不良现象出现,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的质量。
4高校财务会计档案管理措施。
4。1建立健全的财务会计档案管理机制为了保证财务会计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有效性,必须建立健全财务会计档案管理机制。结合学校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根据会计档案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学校现有的财务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并积极招收专业的财务会计档案管理人才,完善学校财务会计档案管理机制。4。2制定完善的财务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为了保证财务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学校必须根据会计档案管理法律法规,制定完善的财务档案归档制度,安全保密制度、会计档案期满销毁制度等相关规章制度,保证档案管理人员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解决当前阶段我国高校财务档案管理混乱、会计档案销毁工作滞后、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不足等等问题,促进财务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4。3档案室硬件设备配备齐全档案室的环境对于档案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档案室硬件设施的配备必须齐全。为了保证档案室档案的安全,学校应该在档案室配备一定的防火、防盗、防潮等硬件设备,比如防盗门、空调、烟雾警报器、温度计、湿度计、灭火器、去湿机等等。此外,根据现阶段档案管理的实际需求,档案室还需要配备计算机、复印机、扫描仪等办公设备,为档案管理人员及查阅人员工作提供便捷。学校还可以积极的引入现代信息技术,使财务会计数据的处理传输实现自动化、电子化,使学校的财务档案内容更加丰富,以促进财务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
5结束语。
财务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有利于促进高校财务资源分配的合理性,对于高校的发展十分重要,当前我国高校的财务档案管理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学校必须重视财务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针对财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法,以保证财务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从而充分发挥出财务档案管理的作用。
【参考文献】。
[2]李萍。高校会计档案鉴定销毁滞后原因分析与对策[j]。机电兵船档案。2006(05)。
会计电算化舞弊及其对策论文篇二十
摘要:通过对会计电算化定义和相关理论进行概述,探讨了现阶段普及会计电算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全面提高会计电算化知识、改善会计电算化运行环境、开发使用的财务软件、财务人员合理分工的建议对策。以促进我国会计电算化在经济市场中的普及利用,达到提高财会管理水平和社会经济效益,进而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
关键词:财务软件;会计电算化;企业会计改革。
随着会计电算化应用的日益广泛,计算机安全问题对会计工作影响增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会计人员的操作失误,硬件、软件本身出现故障,从而导致系统数据丢失甚至瘫痪的风险。
(2)企业内部人员对会计信息的非法访问、篡改、泄密和破坏等方面的风险。(3)社会上不法分子对企业内部网的非法入侵和破坏,这是目前报道最多的风险类型。(4)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是近年来威胁计算机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也影响着会计工作环境的安全稳定,会计数据的正确性。
二、电算化基础管理工作十分薄弱。
管理者缺少对会计人员工作培训和定期、不定期检查的次数。中国企业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素质还是较低,和如今的信息时代所需不符,因为这个方面涉及到了两个专业的知识点,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对会计和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有所了解但深入不够。有可能造成会计从业人员和计算机长时间工作,使得从业人员非常疲乏,计算机寿命损耗也增大。
三、缺乏会计电算化专业复合型人才。
会计工作人员和会计工作系统开发人员知识程度和整体素质都比较低,难以完全适应会计电算化在工作中的需求。
(1)会计电算化人员素质不高,专业知识不全。甚至还有很多年龄较大的从业人员对会计的相关业务相当熟悉,但对电脑却一无所知。
(2)年轻的工作人员把计算机知识和会计工作柔合在一起,还需要时间改变。
(3)我国会计人员队伍庞大,但是其中专业知识广泛的人特别少,很多都不懂审计、财务管理、计算机技术与会计的合理结合。
四、会计软件存在缺陷和开发不足。
会计系统和会计软件模拟,对计算机信息处理产生了重要影响。“模拟”是会计电算化主要的发展方向。从订单、会计发展现状看,必须从外部系统获取原始凭证,目前,会计电算化系统可以代替手工系统的很多方面,这需要我们设计出更多更完善的会计软件。
很多会计软件的数据可以在会计电算化中加以实现共享,不过现在开发出来的某些软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得相关数据的共享不能够很好的实现。另外,数据库没有很好的加密措施,数据极易被盗,更有一些软件为了增加市场上面的所占比重,为用户提供一些修改历史数据的服务等。会计电算化在企业管理中逐步受到重视,这为解决会计电算化在推广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下列措施,可以有效帮助企业提升会计电算化管理水平,同时使得经济效益获得增加。
5.1全面提高会计电算化认识和管理。
增加会计电算化认识,扩大会计电算化使用的规模。
(1)单位领导人提高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并不是有钱有软件就行,而是要符合企业管理思想,需要领导直接参与。
(2)建立一套适应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对计算机系统涉及的部门和人员,通过管理控制,使各部门人员各司其职。协调会计人员关系,减少舞弊和犯罪。
(3)会计人员应该明确其职责,注意操作事项,保证工作系统正确运行。
(4)会计人员提高业务水平。遵守会计准则,预防犯罪,这样也可以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5.2加快培养高素质会计电算化人才。
(1)提高会计电算化人员培训的高水平。增加会计电算化人员培训的时间,提高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受企业欢迎的程度。另一方面增加对在职人员的培训。
(2)相关专业学院根据时代的要求调整专业发展方向,把握人才市场需求的发展趋势,培养出同时具有电脑知识,会计信息和管理知识的综合性人才。
5.3开发更实用的财务软件。
为了提高软件的智能水平,我们应该开发更多实用的'财务软件,开发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三方面。(1)首先,确保财政部门已经审查通过并且相关数据的安全性和标准满足相关规定;其次,会计软件采购应该有明确的功能需求,保证能够真正地服务到企业。(2)选择和自己实际情况相符的会计软件,保证软件设定好的接口是良好的,选取对企业有相应作用的软件。(3)作为软件开发人员需要提高软件设计和开发的能力,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
5.4做好会计档案的管理。
电算化档案管理在会计工作中的影响也是十分大的。如果保存方法不按规定要求去做会引发很多问题,如:数据被篡改,会计数据在人为或自然原因下丢失等,这就需要会计人员做好档案管理。
(1)明确会计档案管理的权责;明确规定会计档案管理员的各项权责,并定期或不定期检查会计档案管理员是否确实执行应做的工作。
(2)建立定期备份和检查制度;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人员应定期将相关会计数据备份到磁性介质上,并设立备查登记薄,登记备份的时间,数量及保管方式等。
(3)会计档案的存放;以纸张作为介质保存的会计电算化档案,其存放要求和手工档案的存放要求是一致的;以磁性介质保存的会计资料要注意该种磁性介质对保存环境的要求,并做好分类和索引工作,定期检查备份的完好情况。
(4)会计档案保密规定;会计档案管理要依照资料的机密程度设定不同的保管制度,以防止资料被复制、伪造、非法出版、变更、蓄意毁灭账册、非法备份磁盘等种种行为。(5)严防计算机病毒;采取严格的措施,防止计算机病毒进入电算化系统。禁止在财务科使用盗版软件,禁止利用财务科的计算机上网,不使用来路不明的光盘和软盘,购买正版的杀毒软件并定期查杀病毒,定期对杀毒软件进行升级。
5.5做好电算化系统的维护管理。
电算化系统的维护管理主要是对电算化系统的软硬件及系统所处环境的维护管理。由于维护所花时间相当长,所以维护成本占整个系统成本的70%左右,一些单位实施电算化后,不对系统进行维护,认为计算机比人可靠。其实,电算化的普及,只表明电算化工作的开始,软件设计是否合理,功能是否完善,是否存在运算逻辑上的错误,都必须在使用中才能发现。因此,系统的维护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因此,加大会计软件的开发力度,研发出和企业实际相适应的软件,培训专业的电算化复合人才,提高企业会计电算化认识和管理的力度,废除不符合会计准则的制度,继续普及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以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在国内的电算化行业中借鉴外国的优秀经验,加以整合,逐渐完善,使得我国的会计电算化普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亚民.会计规范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
[2]王开田.会计规范理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
[3]刘燕.会计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
[4]陈骝.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实务操作问题解答[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
[5]秦雯,陈玉洁.中小企业会计实务操作技巧[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391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