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需要具备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清晰的教学步骤。教案的编写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教学辅助工具,提升教学效果。以下是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分享的精品教案,希望对你的教学有所帮助。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认识“邓、植”等13个生字。会写“爷、节”等6个字。
的心愿。
3、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13个生字,会写6个字,掌握上下结构的字。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初读课文,认识13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正确认识13个生字。
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歌曲引入,了解人物。
1、播放大家熟悉的歌曲《春天的故事》,让学生说说歌曲中的老人是谁。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认读字词。
1、教师范读全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邓小平爷爷的什么事?
2、自由拼读,勾出生字词。
3、分小组自学生字。
三、自学汇报:。
1、“我会读”:。
读生字卡片。自愿读;开火车读。
提示:看清声母读:植、岁、站、栽。
看清韵母读:龄、行。
2、“我会记”:。
指名向大家介绍识字方法。
四、 检查识字情况。
1、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很快地读出音节。
2、同桌之间相互考考生字是否认识。
3、读词语,检查认字情况。
种植 春节 岁数 年龄 已经。
经常 行走 扶手 栽树 亲人。
五、巩固练习:分发生字卡片,学生巩固识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会写6个字。
教学重、难点:学会写6个字。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师出示生字卡片,生读。
2、小组之间说一说:你的识字方法。
3、向你的同学读一读这篇课文,注意读流利通顺。
二、读文讨论,评价人物。
朗读课文,讨论问题:。
1、你觉得邓小平爷爷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把它读一读。
2、为什么说“小平树”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
讨论方式:先自己读书感悟,再小组交流,然后各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最后老师评价总结。
三、 写字指导。
1、重点指导上下结构的字。“爷”字上大下小,“亲”字上下相当,“节、岁”二字上小下大。“爷”字和“节”字都有一个部件“卩”,前一个要写得比后一个短小些。
2、双立人的写法,结合单人旁进行指导:。
(1)撇应该写得平直;。
(2)第二撇起笔处应该在第一撇下方的虚拟垂线上;。
(3)竖为垂露。
3、师在黑板上范写,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揣摩。
4、学生在书上临写。
四、实践活动。
1、观察校园、花园里有哪些植物,每种植物有什么特点。选一种最喜欢的植物画一画。
2、照课后说的那样做:“植树节快到了,我们也在家周围植树吧!”
教学后记:。
因为一年级的孩子对邓小平爷爷十分陌生,因此,在课前,我叫学生先从长辈那里了解邓小平爷爷是个怎样的人。自己也收集了一些有关邓小平的资料,让学生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在学习课文时,我着重通过指导学生自主阅读、交流收获,让学生感受邓小平植树的那种认真精神,感受他那种爱国爱民的精神。并教育学生要从小爱护花草树木,并有植树造林的环保意识。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篇二
1、认识“邓”、“植”等13个生字,会写“爷”、“节”等6个字。
3、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13个生字,会写6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难点:认识“龄、栽”;文中长句的朗读。
四、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春天来了,柳树醒了,桃花红了。这万物复苏的季节,是植树的好日子。’。
2、简单介绍植树节的来历。
自主预习,认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读准生字字音,了解课文大意。.
(教师巡视,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点拨。)。
2、同桌互查:生字认识没有,课文能否读通。没读通的句子请同学帮忙。
3、请“小老师”组织同学们“开火车”抽查生字认读和课文朗读情况,注意正音。
朗读感悟,展示交流。
1、出示讨论题:
a、你知道邓小平爷爷哪些情况?
c、组内交流展示:
讨论老师出示的问题,理出组内解决不了的疑问。
3、全班交流反馈:
a、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
b、抓住文中的长句子及关键词句进行品读。
(1)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
(2)邓爷爷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
复习巩固字词。
1、开火车认读不带拼音的生字词,重点指导学生记“龄、栽”。
2、读生字与其它字组成的词语:
姓邓节日岁数年龄经过消息站着扶着亲人行动。
第二课时。
复习字词。
2、读生字,给生字扩词。
3、小组互帮互助,牢记生字。
朗读质疑。
1、自由读全文,把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2、小组内提出不懂的词句或问题,互助解决。
3、全班讨论交流各小组没有解决的问题。
4、齐读课文。
写字指导。
1、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3、学生独立描红、临写。
4、展示写得好的学生的作品。
拓展延伸。
到植树节那天和家长一起种一棵小树,定期为它浇水,并作观察记录。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篇三
1、学习最后一段。
出示课件(图片):一棵苍翠茁壮的柏树。
指名读最后一段。
理解“亲手”,用“亲手”说一句话。
2、质疑问难。
师:看着这棵柏树,你有哪些问题要问问这棵柏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把问题归归类,让学生自己讨论解决。)。
问题如:a.柏树是什么时候种下的?
b.邓小平爷爷是怎样种这棵柏树的?
c.邓小平爷爷为什么要种这棵柏树?
(像“a”类问题引导学生读文解决,“b.c”类问题放入第二课时讨论解决。)。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篇四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圈出文中的生字,把它们和在文中连成的词一块儿多读几遍。
2、字词教学。
(1)、小老师带读(有注音的词),想带读哪个就读哪个。
(2)、开火车读。(有注音)。
(3)、集体读。(无注音)。
(4)、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识记汉字的好方法,最后小组长检测。
(5)、教师检测,生齐读识字卡片。
3、学生再读课文,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并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篇五
师: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仔细读课文,用“——”划出有关句子。然后想一想,“()”里填什么词比较恰当。
2、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划。
3、全班汇报交流。
师:你认为邓小平爷爷()地种柏树,从哪些地方体现出来?
(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学会读课文,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理解。“()”里可填“起劲、仔细、认真、一丝不苟、小心”等等,随机进行读文,结合语言文字训练,体会邓小平爷爷积极为祖国绿化作贡献的精神。)。
(如:找出邓小平爷爷种树的动作词“挖、挑选、移、填、站在、扶正”,同桌伙伴,一人做动作,一人口述植树过程。“移”字可换“放”字比较理解。)。
4、四人小组讨论:邓小平爷爷为什么种树?他是怎么想的?
(结合课前收集的邓小平爷爷的资料理解,体会邓小平爷爷一心为国之心,激发学生参与绿化的热情。)。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篇六
教学目标 : 。
1、 认识“邓、植”等13个生字。 。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教学时间:两课时 。
教学过程 : 。
第一课时 。
一、 导入 。 。
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 。
师:看到这个课题以后,你们想到了什么?(培养学生质疑、设疑的能力) 。
二、 初读课文,认识汉字。 。
2、 字词教学。 。
(1)、小老师带读(有注音的词),想带读哪个就读哪个。 。
(2)、开火车读。(有注音) 。
(3)、集体读。(无注音) 。
(4)、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识记汉字的好方法,最后小组长检测。 。
(5)、教师检测,生齐读识字卡片。 。
3、 学生再读课文,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并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
三、 读懂课文。 。
1、 学习最后一段。 。
出示课件(图片):一棵苍翠茁壮的柏树。 。
指名读最后一段。 。
理解“亲手”,用“亲手”说一句话。 。
2、 质疑问难。 。
问题如:a. 柏树是什么时候种下的? 。
c. 邓小平爷爷为什么要种这棵柏树? 。
(像“a”类问题引导学生读文解决,“b.c”类问题放入第二课时讨论解决。) 。
四、 再次巩固生字。 。
五、 指导写“爷、节”。 。
观察,师范写,生练写,互相评价。 。
第二课时 。
一、 复习导入 。 。
1、 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生字词。 。
二、 读文感悟。 。
2、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划。 。
3、 全班汇报交流。 。
师:你认为邓小平爷爷( )地种柏树,从哪些地方体现出来? 。
4、 四人小组讨论:邓小平爷爷为什么种树?他是怎么想的? 。
三、 拓展活动。 。
2、 全班交流。 。
3、 布置课后植树活动。 。
四、 了解学生掌握课文情况。 。
1、 出示习题,填上恰当的词语。 。
( )的日子 ( )的柏树 ( )的笑容 。
2、 指导写“我会写”的字。 。
五、 总结课文。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篇七
1、认识“邮、递”等1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读文感悟中,初步了解邓小平爷爷,激发保护环境,植树绿化的愿望。
两课时。
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
师:歌曲中所唱的人,你知道是谁吗?你对邓小平爷爷有多少了解?(出示课件、图片资料,师生共同介绍交流)。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故事。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师:看到这个课题以后,你们想到了什么?(培养学生质疑、设疑的能力)。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圈出文中的生字,把它们和在文中连成的词一块儿多读几遍。
2、字词教学。
(1)、小老师带读(有注音的词),想带读哪个就读哪个。
(2)、开火车读。(有注音)。
(3)、集体读。(无注音)。
(4)、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识记汉字的好方法,最后小组长检测。
(5)、教师检测,生齐读识字卡片。
3、学生再读课文,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并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1、学习最后一段。
出示课件(图片):一棵苍翠茁壮的柏树。
指名读最后一段。
理解“亲手”,用“亲手”说一句话。
2、质疑问难。
师:看着这棵柏树,你有哪些问题要问问这棵柏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把问题归归类,让学生自己讨论解决。)。
问题如:
a.柏树是什么时候种下的?
c.邓小平爷爷为什么要种这棵柏树?
(像“a”类问题引导学生读文解决,“b.c”类问题放入第二课时讨论解决。)。
观察,师范写,生练写,互相评价。
1、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生字词。
师: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仔细读课文,用“——”划出有关句子。然后想一想,“()”里填什么词比较恰当。
2、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划。
3、全班汇报交流。
师:你认为邓小平爷爷()地种柏树,从哪些地方体现出来?
(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学会读课文,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理解。“()”里可填“起劲、仔细、认真、一丝不苟、小心”等等,随机进行读文,结合语言文字训练,体会邓小平爷爷积极为祖国绿化作贡献的精神。)。
(如:找出邓小平爷爷种树的动作词“挖、挑选、移、填、站在、扶正”,同桌伙伴,一人做动作,一人口述植树过程。“移”字可换“放”字比较理解。)。
4、四人小组讨论:邓小平爷爷为什么种树?他是怎么想的?
(结合课前收集的邓小平爷爷的资料理解,体会邓小平爷爷一心为国之心,激发学生参与绿化的热情。)。
1、师:请每个学生对着柏树(课件、图片),说一句你最想说的话,并把它写下来。
2、全班交流。
3、布置课后植树活动。
1、出示习题,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日子()的柏树()的笑容。
2、指导写“我会写”的字。
邓小平爷爷用改革开放的政策,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富裕的道路。81岁高龄的他,亲手栽下柏树,用实际行动告诉同学们要热爱祖国,绿化祖国。同学们,行动吧!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篇八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圈。……”从那时起,祖国迈开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展开了现代化建设的新画卷,走进了万象更新的春天。这位老人的‘春天的故事“,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课文描述的是1985年3月12日,邓小平爷爷在天坛公园亲手栽种松柏的情景和“小平树”成了天坛公园的一道风景。
1、认识“邓”、“植”等13个生字,会写“爷”、“节”等6个字。
3、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1、重点:认识13个生字,会写6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难点:认识“龄、栽”;文中长句的朗读。
2课时。
谈话导入 ,揭示课题。
1、春天来了,柳树醒了,桃花红了。这万物复苏的季节,是植树的好日子。’。
2、简单介绍植树节的来历。
自主预习,认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读准生字字音,了解课文大意。.
(教师巡视,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点拨。)。
2、同桌互查:生字认识没有,课文能否读通。没读通的句子请同学帮忙。
3、请“小老师”组织同学们“开火车”抽查生字认读和课文朗读情况,注意正音。
朗读感悟,展示交流。
1、出示讨论题:
a、你知道邓小平爷爷哪些情况?
c、组内交流展示:
讨论老师出示的问题,理出组内解决不了的疑问。
3、全班交流反馈:
a、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
b、抓住文中的长句子及关键词句进行品读。
(1)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
(2)邓爷爷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
(3)他站到几步之外仔细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又走上前把树苗扶正。
复习巩固字词。
1、开火车认读不带拼音的生字词,重点指导学生记“龄、栽”。
2、读生字与其它字组成的词语:
姓邓节日岁数年龄经过消息站着扶着亲人行动。
复习字词。
1、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指名读。教师了解学生读长句子的情况,及认读生字的情况。
2、读生字,给生字扩词。
3、小组互帮互助,牢记生字。
你还有哪些字不太认识吗?快和小组同学交流交流,看看别人有什么好办法记住生字。
朗读质疑。
1、自由读全文,把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2、小组内提出不懂的词句或问题,互助解决。
3、全班讨论交流各小组没有解决的问题。
4、齐读课文。
写字指导。
1、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2、请学生上台在田字格中演示生字的书写。教师相机示范,重点指导双人旁的写法。
3、学生独立描红、临写。
4、展示写得好的学生的作品。
拓展延伸。
到植树节那天和家长一起种一棵小树,定期为它浇水,并作观察记录。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篇九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6个字。
3.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读生字和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识记生字。
教学准备:课前了解邓小平爷爷的有关事迹。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4.谈话导入 :谁能说说邓小平爷爷的故事。
2、看图揭题。(投影仪出示)板书:邓爷爷植树。
二.自主识字。
1.借助拼音,试读课文。(自由读)。
2.自学生字。
(1)找出藏在课文中的认读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读字,纠正字音。
(3)出示所有生字,齐读。
(4)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5)去掉拼音,再打乱秩序读。
(6)汇报识字方法。
3.检测自学情况。
三.朗读感悟。
1.自由练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2.指导读,评价。
四.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你觉得邓小平爷爷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全班交流。
3.指导朗读。
第二自然段可抓住关键词语进行朗读。如抓住“兴致勃勃”、“布满汗珠”、“不肯休息”进行理解和体会,让学生说说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
1.做“登山看日出”游戏,复习本课生字词。由低到高依次认读生字,一步2.读词语,看看是否有不认识的字。如:
种植春节岁数年龄已经。
经常行走扶手栽树亲人。
3.导入 :小朋友识记生字真是太棒了,那么邓小平爷爷是怎样植树的呢?我们继续学习第三至第五自然段。
二.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
先学生自由朗读,再小组交流,然后各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最后老师评价总结。
2.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
3.朗读全文。(自由读、齐读、个别读)要读出对邓小平爷爷的崇敬之情。
三.书写生字。
1.学生先观察,再说说如何记住这6个字。
2.学写“爷、节、岁、亲、的、行”。
a.观察田字格中的位置。
b.教师范写,学生练习。
3.学生练习,强调笔顺。
4.展示学生写字本,指各学生点评。
四,布置作业 :
植树节快到了,我们一起去植树吧!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和朗读背诵。
第一课时。
谈话激趣、导入 。
1、小朋友们,学了前面的几篇课文,你觉得春天是怎么样的呢?
2、古代的人啊,跟小朋友一样也非常喜欢春天!所以他们写了好多好多的。
诗篇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一起去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认读生字“古、诗、首”。)。
初读课文。
1、自由读题。(区分“春”“村”的读音)。
2、自读古诗,自学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读古诗。
2)准确认读诗中的生字。
试读课文、读出诗韵。
1、师范读。(注意读好韵脚“晓、鸟、少”和“天、烟、鸢”。)。
2、学生跟师读。
3、指名读。
4、师生对读。
5、学生齐读。
认读、识记生字。
1、指名拼读生字。(领读)。
(注意读准“诗、首、处”和“村、醉、散”的声母。)。
2、齐读生字。
3、引导学生识记生字。
1)自由记生字。
2)共同探讨识记生字的办法。
(比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改一改”等。
自—首舍—古读—诗对—树—村睡—眠。
闪—问—间—闻屋—居醒—醉亲—童外—处)。
巩固生字。
1、认读生字卡片。
2、读词语巩固生字:
两首古诗一首儿歌冬眠到处见闻。
乡村居住烟花童话散步。
指导写字。
1、书写生字“古、声、多”。
2、观察生字的结构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空生字笔顺,并逐一指导。
古:横要长而凸。
声:上为“士”,上横长,下横短。
多:上下两部分一样,但位置要注意必须写成“一上一下,上小下大”。
3、生练习书写。
第二课时。
复习。
1、齐读生字。
2、开火车读生字。
朗读感悟、理解古诗。
1、看课文插图,听配乐朗诵。
2、全班齐读《春晓》、《村居》。
3、学生自由读,思考:我从中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4、交流汇报自读情况,并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5、分小组讨论疑难问题。
6、反馈释疑,教师对重点问题进行简单讲解或点拨。
背诵古诗。
1、指导朗诵。(感悟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1)师范读。
2)自愿读。
3)比赛读(同桌赛、小组赛)。
2、背诵古诗。(指名背、小组背、齐背、师生对背等。)。
指导书写。
1、口头扩词:
古()()()声()()()。
多()()()处()()()。
知()()()忙()()()。
2、书写生字“处、知、忙”。
3、观察生字的结构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空生字的笔顺,并逐一指导。
处:半包围结构,捺要拖长、“包住”。
知:左右结构,“口”在右边偏下。
忙;左右结构,“竖”要垂直且稍长。
4、学生练习书写,师巡视、指导。
扩展活动。
班里开展一次放风筝活动。
《语文园地一·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说出春天大自然的变化,并注意说出春天的特点。
2.抓住春天的特点,把观察到的景物按一定顺序说清楚。
3.说话时要大胆,声音要响亮,吐词要清楚,语句要完整。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二、说春天。
你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喜欢(请几个学生简单说)。
既然大家都说春天很美,那么今天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说说春天好吗。
这次说话有三个要求,请大家看着电脑跟老师读一读,然后请大家在说的时候记住按要求完成,比一比这节课谁最好。
春天是新年的开始,所以古今中外的人都赞美过春天,你们知道哪些词语是描写春天的吗(学生说几个,教师板书一些)。
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很多词语和句子,帮助大家说好话。请大家看电脑,自己快速记几个,待会儿说话时用上一些你喜欢的。(学生看电脑,边读边记)。
现在你们看完了,就让我们比一比谁说的春天美,好吗春天来了,我们去公园看到了什么(用一句或几句说说,要按要求说。)。
大家刚才说得真好,看看电脑里老师还帮你提供了些什么(学生看电脑,观察公园景色,然后同桌互说。)。
春天来了,我们在田野看到了什么(用一两句话说说,教师随时纠正。)说完后,再次看电脑,让学生互说。最后指名说。
春天来了,在我们身边,你们看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呢(教师给学生看一两张画面,让学生准备说话。)学生开始说话,教师随时指导。
在春天里,你除了刚才说的和电脑上看的以外,你还看到了哪些变化吗(蝴蝶、青蛙、蝌蚪……)。
小朋友,你们把春天说得真好,那谁能给我们刚才说的内容加上一个题目看谁说的题目最好(教师板书题目)。
三、指名说话。
小朋友,现在我们要来比一比谁说的春天的景色最多、最美,但要按要求说,好吗(再看一看电脑上的要求,然后教师让学生自己操作电脑,从中选择自己想说的春天的某一地方,按顺序说出特点。)学生开始准备,教师巡视指导。
四、指名说,师生评议。
刚才的几位小朋友说得很好,但电脑里也有三篇文章,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跟他比一比,看谁的好,好在哪里。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篇十
教学目标 :
1、认识“邓小平爷爷植树”等13个生字,会写“爷、节”等6个字。
3、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认识生字,并通过朗读感悟,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歌曲引入,了解人物,揭示课题。
1、播放大家熟悉的歌曲《春天的故事》,让学生说说歌曲中的老人是谁。
2、出示图片,介绍邓小平爷爷。
3、板书课题,师领读课题,请学生说说已经认识了哪几个字,不认识的字记一记。
4、指名说出识记“邓、植”两字的方法,师归纳小结识记方法:
(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熟字相加,形近字比较,找相同部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2、请学生说说读了课文知道了些什么。
三、识字读文。
1、认读理角解“难忘”,了解“植树节”。
(1)出示生字“节”,看拼音读准字音,说说自己知道哪些节?
(2)出示词语“难忘”,读一读。
(3)说一说,生活中还有些什么令自己难忘。
2、认读理解“已经”“高龄”
(1)出示“高龄”、“已经”,读一读,找一找,把有关句子划出来,说说文中指谁的“高龄”是多少岁。
(2)认读“息”
要求学生,仔细读课文中带有“息”的句子,让学生明确在“休息”这个词中“息”字读轻声。
3、出示剩余的生字,让学生运用学过的识记方法识记。小组交流后汇报。
(1)“我会读”:读生字卡片(自愿读,开火车读)。
(2)“我会记”:向大家介绍识字方法。
4、把课文读给自己的同桌听。
5、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六、指导书写“爷、节、岁、行、亲、的”。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巩固识字,读文感悟。
一、巩固识字。
1、用生字卡片检查识记情况。
2、同学之间相互考生字是否认识。
3、出示词语,认读。
二、读文感悟,评价人物。
3、板书:学生说的词语。
兴致勃勃布满汗珠不肯休息。
挑选小心挥锹。
仔细连声。
4、看词语,让学生大声读几遍,小组中讨论交流。
5、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带着对邓小平爷爷的崇敬之情,把全文朗读给好朋友听,再请学生推荐读得好的朋友为大家朗读。
请同学们说一说。
四、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结束全课。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篇十一
3、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认识生字,并通过朗读感悟,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1、播放大家熟悉的歌曲《春天的故事》,让学生说说歌曲中的老人是谁。
2、出示图片,介绍邓小平爷爷。
3、板书课题,师领读课题,请学生说说已经认识了哪几个字,不认识的字记一记。
4、指名说出识记“邓、植”两字的方法,师归纳小结识记方法:
(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熟字相加,形近字比较,找相同部分……)。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2、请学生说说读了课文知道了些什么。
1、认读理角解“难忘”,了解“植树节”。
(1)出示生字“节”,看拼音读准字音,说说自己知道哪些节?
(2)出示词语“难忘”,读一读。
(3)说一说,生活中还有些什么令自己难忘。
2、认读理解“已经”“高龄”
(1)出示“高龄”、“已经”,读一读,找一找,把有关句子划出来,说说文中指谁的“高龄”是多少岁。
(2)认读“息”
要求学生,仔细读课文中带有“息”的句子,让学生明确在“休息”这个词中“息”字读轻声。
3、出示剩余的生字,让学生运用学过的识记方法识记。小组交流后汇报。
(1)“我会读”:读生字卡片(自愿读,开火车读)。
(2)“我会记”:向大家介绍识字方法。
4、把课文读给自己的同桌听。
5、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课时目标:巩固识字,读文感悟。
1、用生字卡片检查识记情况。
2、同学之间相互考生字是否认识。
3、出示词语,认读。
3、板书:学生说的词语。
兴致勃勃布满汗珠不肯休息。
挑选小心挥锹。
仔细连声。
4、看词语,让学生大声读几遍,小组中讨论交流。
5、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带着对邓小平爷爷的崇敬之情,把全文朗读给好朋友听,再请学生推荐读得好的朋友为大家朗读。
请同学们说一说。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篇十二
教学目标:
1.认识“邓”、“植”等13个生字,会写“是爷、“节”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德育目标: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挂图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春天来了,柳绿花红。这万物复苏的季节,是植树的好日子。
2.简单介绍有关植树节的知识。
3.1985年的植树节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为什么呢?
5.板书课题,读题目。
二、学生初读课文,了解大意,认读生字。
1、范读全文;
2、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大意;
3、同桌互查:生字认识没有,课文能否读通;
4、邓爷爷用心地栽种着小树苗,你们呢,用心记住生字了吗?
认读生字词;
三、朗读感悟,展示交流。
2、汇报交流:
(1)81岁高龄。
(2)只见他手握……挖着……布满……仍……。
3、读了课文,你觉得邓爷爷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文中哪儿看出来的?
4、“小平树”为什么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
5、总结:由此可看出邓小平爷爷在植树过程中表现出严肃认真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你了解多少就说多少。
2、认识了解邓小平。
3、齐读课题。
听老师范读,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自由拼读,勾出生字词;
分小组自学生字;
自学汇报:
(1)、我会读:读生字卡片、自愿读、开火车读;
(2)、我会记:向大家介绍识字方法;
(3)、齐读生字。
自由读,找出能让你感动的地方划下来;同桌感情朗读,互相指正;
指名读;
再自己读书感悟,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品读,如:“兴致勃勃、布满汗珠、不肯休息”进行理解和体会。再如:“挑选、小心、挥锹”进行品读。
全班交流,从邓爷爷的年龄、植树时的动作体会他认真植树,美化环境的美好品质;
大声读能打动你心的那一段。
练习设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二、分析记忆字形,指导写字。
1、上下结构的字:
节、爷:下边部件相同,节的下边稍大一些;
岁:最后一笔落在竖中线上;
亲:三横长短不同。
左右结构的字:
的:第一撇比第二撇位置稍低;
行:左高右低,注意双人旁的写法。
三、实践活动。
1、观察校园、花园里有哪些植物,每种植物有什么特点。
2、植树节快到了,我们也去植树吧!
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指名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读生字卡片。
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互相说说怎样才能把这些字写好;
观察;老师范写;
独立描红,临写;
小组交流,然后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把学生写的干净整洁的作业在全班展览。
去校园观察,仔细观察树的特点;
然后回来说一说;
在植树节,每人植一棵树。
练习设计。
写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亲手栽种一棵小树苗,给它浇水、施肥、锄草,让它茁壮成长;
画一幅你最喜欢的植物。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篇十三
《邓小平爷爷植树》是人教版第二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介绍了1985年的植树节,81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在北京天坛公园亲手栽种松柏的经过,带着老人的希冀和心愿茁壮成长,“小平树”已成了天坛公园的一道风景。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邓小平爷爷的时代离他们实在太远了,而且他们不能完全理解本课的主题。况且课文篇幅又是那么长,三百字左右的课文对于一年级下半学期刚开学的学生来说,确实大部分学生要跳一跳才能读上来。因此学习这篇课文需要老师和孩子们的充分准备。
经过了我们师生的充分准备之后,这篇课文的学习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总结起来有这么几点成功之处与不足之处。
1、为了让学生尽快体会感悟,我先布置学生回去预习,让他们先自读课文。
不止一次的再网络平台的校信通群发短信上提醒家长们帮助孩子们预习没有学过的课文,尽量多的往后读后边的课文。课堂上我简单介绍讲述了邓小平爷爷的一些故事,激发情感,然后我心里还是没底,直嘀咕:讲得那么用劲,不知道学生能听进几成呢?与其我唱独角戏,还不如听听学生的心声,于是,我笑容可掬地问:“同学们,昨天有没有读课文呀?认真预习了的请举手。”“有”一双双小手举起来更增加了我的自信。我又问:“那么你读了后,知道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我们来讨论讨论”这下子学生来劲了,教室里像炸开了锅。“老师,我读了以后,觉得很感动!”“邓小平爷爷那么大了,还去种树。”“什么叫万里无云,春风拂面?”、一个个稚嫩的问题让人看到了希望,在新课程教材与理念的指引下,我们一小部分学生的思维开阔了,他们随着阅读量的增大,课文的字词阅读对他们来说已不成问题,而且能主动地去了解去学,特别是开放的问题下他们会更有探索,更有所思。像《邓小平爷爷植树》所蕴含的道理确实对于现在学生是很难感悟的。但他们能从邓小平爷爷植树实际行动中,有所感动,有所体会。这是学生在自主学习,主动地探索,作为教师感到欣慰,也为孩子们养成了认真预习的好习惯感到欣慰。
2、学习新课前习惯于听写几个最近学过的生字词,通过了好长时间的观察训练和验证,这一好习惯真的让孩子们受益匪浅。积少成多,每天利用几分钟时间就使孩子们将所学生字掌握的十分牢固。每一次单元检测或者其他检测中生字词这一项目几乎不丢分。这个习惯要一如既往的坚持下去。
3、教学思路上自以为的是搞了一点点小创新。一般的教学思路是导入新课然后初读课文。初读课文中提出读书要求找出不认识的生字就开始进入识字环节。因为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出现了许多四个字的词语,理解学会这些四字词语是这一单元的重点也是这一课教学的难点,也正由于这些四字词语的出现这一段读起来很不容易,一些孩子要认真的读好多遍才能够读通顺。“同学们都能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这种认真的学习态度老师喜欢。老师也有课前预习的好习惯,而且预习中我发现第二自然段总也读不通顺。谁能来给我当当小老师?”孩子们给老师当小老师的热情都十分高涨,调动那些认真预习的孩子的积极性让他们来带动其他孩子的学习热情。领读、齐读的方式解决最难读的这一段课文并将难点的理解词语在这一环节解决掉,解决了这个最大的拦路虎下面的学习就轻松多了。解决了这一难题之后进入识字阶段,再去认读生字词,词语中出现的一些四字词语或者难以理解的词语就好接受多了。我不知道会有多少老师认同我的这点创新,但是通过学生都顺利的通过的表现情况看我自以为是成功的。
4、识字阶段仍旧是老一套路子,教给孩子们多种识字方法,反复的运用各种方式方法进行识字,大家都在这样做,我也一直是这样做的。毕竟一年级教学识字是重点。
5、认识表示动作的词语是这一单元学习中出现的新知识。在第二课《春雨的色彩》一课里我已经渗透了动词的知识,并引导孩子们在课文里画出这些表示动作的词语,认识到表示动作的词语叫做动词。这一课的学习继续渗透,引导孩子们在课文中画出表示邓小平爷爷植树时的动作的词语,认识这些动词,理解动词的运用能够表现出邓小平爷爷的认真细致。“这些描写动作的词语就是动词。以后,我们在写日记的时候,也可以用一连串的动词来说清楚一个人做的一件事情”。我这样引导孩子们。这是教学的难点,中游以下的孩子也许仍旧是一头雾水,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这方面的知识还要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渐渗透,多练习多领会,相信孩子们会越来越明白。
6、能够根据提出的问题在课文找找出一个完整的句子来回答,并将这句话完整的用直线画出来,也是这阶段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作为老师的我们也许认为这太简单了,经过几次的练习之后发现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这很难很难。
7、不足之处也是有的。
由于自己有些地方准备的不够充分造成了个别环节过渡中的生疏,孩子们对邓小平爷爷的了解太少理解课文的额深度不够,体会感情也不那么到位。教育孩子们多植树,绿化祖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许多孩子不能够从心里感受到。识字教学照顾到大多数孩子,多种形式识字认字,而通读课文环节要照顾到一些学习困难的不积极预习的孩子,那些优秀生一遍一遍的带动这部分学困生去通读课文造成一部分孩子的烦躁,理解动词体会感情环节优秀生明显要高效于其他孩子,这种孩子们之间的差距在课堂上顾此失彼让人困惑。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篇十四
巩固篇:
“”里可填“起劲、仔细、认真、一丝不苟、小心”等等。
“挖、挑选、移、填、站在、扶正”
(3)“移”字可换“放”吗?
不可以。因为“移”字更可以看出邓小平爷爷对树苗的爱护。
提高篇:
(1)说说自己心中的想法和自己的理想、愿望等。
(2)向家长询问了解、可以翻阅有关邓小平爷爷的书籍杂志、也可以上网查阅有关的资料。
(3)各自通过各种途径或运用各种办法搜集有关邓小平爷爷的事迹资料。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篇十五
21世纪的教育是关爱学生生命的发展、弘扬学生灵性的教育。课堂教学理当为学生创造放飞灵性双翼的机会。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引导学生做到:“对课文的内容熟悉和表达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我在执教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二册第3课《邓小平爷爷植树》时,其中教学片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种思想。
一歌曲引入,了解人物,创设情境。
1、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让学生说说歌曲中的老人是谁,让学生了解多少就说多少。(出示课件、图片资料,师生共同介绍交流)。
2、板书课题后让学生说说想到了什么?(培养学生质疑、设疑的能力)。
3、出示课件(图片):一棵苍翠茁壮的柏树。让学生观察这是一棵怎样的柏树?(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小平树”,你有哪些问题要问问这棵柏树?在四人小组里讨论交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把问题归归类,让学生自己讨论解决。并强调学生能想到什么就问什么,问什么就交流什么,看看哪个小组的问题解决得好。),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教室里呈现出书声琅琅、主动思考、热烈交流的景象。
教学片断一:这棵柏树是什么时候种下的?一个学生说:“课文开头就告诉我们了,是‘1985年的植树节,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老师紧追不放:“课文中还有些地方没有明确告诉你时间,但我们也可以知道植树的时间。会读书的小朋友就能找出来。”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读书声、议论声充满整个课堂,学生们发言积极踊跃,一个学生说:“在邓爷爷81岁的时候种下的。‘81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格外引人注目’”。还有的说“已经很久了,今天,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柏树已经长大了”。
教学片断二:邓小平爷爷是怎样种这棵柏树的?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有的学生说:“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然不休息。邓爷爷是个爱劳动的人呢。”老师不断引导,就在这句话里,你通过那些地方还看到了邓爷爷是一个怎样的人。古语说,“定能生慧,静纳百川”,只有会思考的孩子才能成为聪明的人。学生的表现欲望被激活了,课堂气氛又热烈起来,生:邓小平爷爷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他已经很累了,别人叫他休息,他还不肯休息。邓小平爷爷不三心二意,做事做到底。一个学生说:“邓爷爷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柏树苗像他的宝贝一样,他很爱护小树苗。生:邓爷爷是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再种的,他很认真。还有的说:“邓爷爷植树的时候很仔细。他站到几步之外仔细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走上前把树苗扶正。”
以上片断中,问题让学生提,疑难让学生议,见解让学生讲,使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唤醒了个体创造的潜意识。如果能持之以恒,必然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萌生,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
当然,学生问题的提出,并不都是精华,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敢于质疑、学会质疑,就激活了学生思维的兴奋点,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课堂上就会呈现出合作、探讨的气氛。这无疑是真正的读书的开始,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索精神。教师关注学生的发展,以独具匠心的设计、细腻灵活的诱导,将学生推上自主学习的舞台,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保护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充分展示每个个体生命的风采,这样的课堂才会异彩纷呈。
1.关注学生的内心独特感受和情感体验。
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体验使学生得到发展,使语言更具人性美,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要求,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要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如果教师只是在课堂上展示编制得十分细致的教案,把课堂教学理解为演示教案的过程,就难以上出鲜活的好课,就不能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在学生提出问题和感受时,要能根据学情的变化灵活组织教学,通过用自己的嘴说话,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
2.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只有学会学习,才能应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进而构建新的知识。在这一教例中,我让学生读书、思考、讨论,解决问题,并注意保护学生的发现,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总之,尊重学习体验,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通过激发兴趣,诱发体验;师生互动,感悟体验;多元评价,升华体验。增进生存体验,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只有让学生走向社会,深入生活,围绕这一主题参观、考察周边的生活环境,才能使语文教学中人文内涵具有教育意义和发展人的价值,成为时代的需要,才能使语言表达富有真情实感。
的希冀和心愿茁壮成长,“小平树”已成了天坛公园的一道风景。
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邓小平爷爷的时代离他们实在太远了,而且他们不能完全理解本课的主题。况且课文篇幅又是那么长,三百字左右的课文对于一年级下半学期刚开学的学生来说,确实大部分学生要一跳才能读上来。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尽快体会感悟,按照惯例,我先布置学生回去预习,让他们先自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和不懂得词,向家长了解邓小平爷爷。
一、 了解邓小平爷爷和质疑问难。
课堂上利用植树节导入之后,我先让学生介绍了解到的邓小平爷爷。看来孩子们回去认真预习了,有几个孩子说的很好,比如邓小平的家境,有几个兄弟姐妹,还有他曾是国家的主席等,我顺势问他怎么知道的,孩子告诉我上网查的,于是引导他们上网查资料是一种很好的获取知识的方法。然后,老师根据搜集的邓小平各个年代的有关图片介绍对邓小平爷爷做简单介绍。但是我心里还是没底,直嘀咕:讲得那么用劲,不知道学生能听进几成呢?与其我唱独角戏,还不如听听学生的心声,于是,我笑容可掬地问:“小朋友,昨天有没有读课文呀?”“有”嗬,响声震天,真的假的啊?我又问:“那么你读了后,知道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我们来讨论讨论。”这下子学生来劲了,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
生:邓爷爷种树时,看到小树苗移入坑中,觉得不正,把小树苗扶正才满意。 。
生:什么叫高龄?
生:什么叫兴致勃勃?
生:什么叫万里无云,春风拂面?
生:什么叫引人注目?
生:什么叫人群?
生:什么是额头上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
生:邓小平爷爷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老师,我不懂。
二、首先是对字词的学习。对一年级孩子来说,识字教学是重点。由于现在的孩子认字比较多,所以老师不必一一教。孩子读课文划出生字后,采取同桌两人合作学习的方法,同桌互查互教。然后是老师检查生字认读情况。我分层次出示生字,首先带拼音的字词,指名小老师领读,然后是去掉拼音读字词,第三不是单独出示生字,交流识字方法,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独到的记字方法,有的这样记“扶”:一个男士扶着夫人。比较已和己,龄与年龄有关等。最后开火车检查识字情况。这样生字反复与孩子见面,印象自然就深了。
三、在阅读理解环节,以读带讲,抓住重点段2、3段,让孩子在书上圈圈画画,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引导孩子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感悟朗读,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
像《邓小平爷爷植树》所蕴含的道理确实对于现在学生是很难感悟的。但他们能从邓小平爷爷植树的实际行动中,有所感动,有所体会,这已经很不简单了。
不足之处:尽管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各自发表见解感悟,但生生之间的互动表现的不够突出,应多放手让孩子行动起来,互相评价,也有助于对孩子倾听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2、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通过朗读感悟,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生:3月12日。
师:1985年的3月12日呀,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生个别读课题。
师:我们来观察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植树)。
生:都有“木”字旁。
师:换一个词语来说“植树”
生:种树、载树。
师:我们来看课文里是怎样来讲邓爷爷植树的故事的?打开课本。
二、朗读。
老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读重的字、词。
师:仔细听老师读课文,把我读得重的词语找出来。
师:请同学说说。
生:… …。
师:拿出笔,我再把这些重点词语说一遍,用符号把它们划一划。
师:现在同学们自己读课文,读的时候要注意刚才划出的重点词语。
师:读好的同学看字表圈生字,圈到哪个字大声地读。
请同学领读生字,请一位全部读,再分别请同学来领读后鼻音、前鼻音、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字。
三、细读。
想好了进行4人小组讨论,把你的想法说给同学听。
小组汇报:请小组长来汇报一下讨论的情况。
请5位同学每人读一段,其他同学认真听,尤其要听重点词语。
5人小组找伙伴来朗读课文,要求是有男有女,请合作得最好的一组上台读。
总体来说,这堂课和上次的研究课有很大的差别。上节课主要是“以读代讲”,而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导入——范读——抓住重点词语自由读——根据问题自由读——讨论问题——初步解决问题——个别读”,需要老师更高的引导、调控能力,这就暴露了我很多方面所存在的欠缺。
这堂课,我是听了师傅的课再进行设计的。相同的环节,在师傅的课堂上就很顺利,学生很会听,会讲,显得很出彩,给人一种不同的感受。而在我的课堂上,就行不通了。首先,是归咎于我的教师基本功扎实,范读不到位。范读了课文,学生还是没有听出这些重点词语。此外,这一环节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语感,因此还说明了平时对于这方面的训练不够,学生的语感特别要*平时训练的。
其次,我的引导语言和评价语言平乏,对学生评价没有及时、到位。例如在学生回答“邓爷爷是个怎样的人”这一问题时,没有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很好到反馈,对一些学生好的发言不能加以点拨,既而引导学生说出更好的回答。在学生朗读上,还是没有确实可行的指导方法,使学生提高朗读能力。其实,这和我对课文的语感、对整篇文章的理解也是有很大关系的。
然后,上课的心理素质还不行。有老师在后面听课了,我就会感到紧张。总要注意下后面的老师,不能全身心地投入课堂,也就影响了对课堂中发生的各种情况的处理。
此外,我觉得这堂课的课堂常规也没有上次好。说明还要在课堂教学中随时注意常规的训练。
对于教学设计中的这一环节,“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邓爷爷是个怎样的人”以及后来的“小组讨论”,我在组内评课前疑惑挺大的。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出现这一环节,对他们的要求会不会太高,孩子能不能从字里行间去感受文章的意义,会不会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的效果好不好。若是可以有这样的要求,那这一环节是不是放在第二课时,学生已经读熟课文的基础上在提出问题,让他们进行讨论。
可经过了组内的集体评课,我知道了这一环节确实设计得不恰当。这样的提问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太难了,最重要的是,这样的提问不科学,显得毫无意义。而且,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偏离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可谓得不偿失。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篇十六
依据课标精神,本课的学习活动建立在学生自己动手和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学会生字,自读自悟课文,提高认字、阅读能力,了解植树的意义,从而树立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学习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3.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读生字和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识记生字。
教学准备:课前了解邓小平爷爷的有关事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4.谈话导入:谁能说说邓小平爷爷的故事。
2、看图揭题。(投影仪出示)板书:邓爷爷植树。
二.自主识字。
1.借助拼音,试读课文。(自由读)。
2.自学生字。
(1)找出藏在课文中的认读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读字,纠正字音。
(3)出示所有生字,齐读。
(4)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5)去掉拼音,再打乱秩序读。
(6)汇报识字方法。
3.检测自学情况。
三.朗读感悟。
1.自由练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2.指导读,评价。
四.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你觉得邓小平爷爷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全班交流。
3.指导朗读。
第二自然段可抓住关键词语进行朗读。如抓住“兴致勃勃”、“布满汗珠”、“不肯休息”进行理解和体会,让学生说说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做“登山看日出”游戏,复习本课生字词。由低到高依次认读生字,一步步登上山顶。
2.读词语,看看是否有不认识的字。如:
种植春节岁数年龄已经。
经常行走扶手栽树亲人。
3.导入:小朋友识记生字真是太棒了,那么邓小平爷爷是怎样植树的呢?我们继续学习第三至第五自然段。
二.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
先学生自由朗读,再小组交流,然后各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最后老师评价总结。
2.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
3.朗读全文。(自由读、齐读、个别读)要读出对邓小平爷爷的崇敬之情。
三.书写生字。
1.学生先观察,再说说如何记住这6个字。
2.学写“爷、节、岁、亲、的、行”。
a.观察田字格中的位置。
b.教师范写,学生练习。
3.学生练习,强调笔顺。
4.展示学生写字本,指各学生点评。
四,布置作业:
植树节快到了,我们一起去植树吧!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篇十七
《邓小平爷爷植树》介绍了1985年的植树节,81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在北京天坛公园亲手栽种松柏的经过,带着老人的希冀和心愿茁壮成长,“小平树”已成了天坛公园的一道风景。
我还没开始教这课时,我猜想班中应该有少数部分孩子知道邓小平爷爷的吧。可当我早自习让孩子们先预习这课篇课文交流反馈时,孩子们居然一个也不知道邓小平爷爷,那么对他们平说谁植树都是一样的。也是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邓小平爷爷的时代离他们实在太远了,他们更不能明白学习本课的意义。这课文篇幅很长,三百字左右的课文对于一年级下半学期刚开学的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要跳一跳才能读上来。即便我范读了好几次,还是有孩子跟不上我的节奏,朗读时不是加字就是漏字。
于是我决定从新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从而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尽快体会感悟,我只能先布置学生回去再预习,让他们先自读课文。课堂上我简单介绍讲述了邓小平爷爷的一些故事,激发情感,然后针对这一课的难读的词语比较多这一特点我在教学时抽一定的时间让孩子积累这些词语。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因为是自己喜欢的活动,学生学习兴趣高涨,他们除了把课文中的难读、难理解词语找出来,还有许多同学把平时积累的成语也说了出来。这样抓住时机将重点词语“兴致勃勃、布满汗珠、不肯休息”展示出来,让学生说说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什么?这样富有挑战性的做法,既满足了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又使学生创造性的积累了词语。同时我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已跟不上每天认识十几个字,阅读那么长篇幅文章的学习了。虽然,他们提出许多问题?这是学生的发现,说明他们也在参与学习,也在主动地思考。
课文难,增加了我教学难度,也减少了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因此兴趣是最重要的老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篇十八
《邓小平爷爷植树》介绍了1985年的植树节,81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在北京天坛公园亲手栽种松柏的经过,带着老人的希冀和心愿茁壮成长,“小平树”已成了天坛公园的一道风景。
我还没开始教这课时,就听其他老师说这课挺不好上的。也是啊,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邓小平爷爷的时代离他们实在太远了,而且他们不能完全理解本课的主题。况且课文篇幅又是那么长,三百字左右的课文对于一年级下半学期刚开学的学生来说,确实大部分学生要跳一跳才能读上来。于是我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从而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尽快体会感悟,我只能先布置学生回去预习,让他们先自读课文。课堂上我简单介绍讲述了邓小平爷爷的一些故事,激发情感,然后针对这一课的四字词语比较多这一特点我在教学时设计“四字词语竞赛”,看谁积累的词语多。同学们个人跃跃欲试,因为是自己喜欢的活动,学生学习兴趣高涨,他们除了把课文中的四字词语找出来,还有许多同学把平时积累的成语也说了出来。这样抓住时机将重点词语“兴致勃勃、布满汗珠、不肯休息”展示出来,让学生说说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什么?这样富有挑战性的做法,既满足了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又使学生创造性的积累了词语。同时我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已跟不上每天认识十几个字,阅读那么长篇幅文章的学习了。虽然,他们提出许多问题?这是学生的发现,说明他们也在参与学习,也在主动地思考。但连“人群”这个词都不能理解,从侧面反应了我们学生的实际认识水平确实有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识字教学。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篇十九
《邓小平爷爷植树》这篇课文,反思整节课的教学,我认为自己能够以学生为主体,比较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满意之处有以下两点:
一、歌曲引入,了解人物,创设情境1、播放大家熟悉的歌曲。
《春天的故事》,让学生说说歌曲中的老人是谁,让学生了解多少就说多少。2、让学生读着课文,清晰地感觉邓小平爷爷用行动实践着他说的话,你看,81岁高龄的他“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他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那份认真,那份执着,让人感到不仅仅是在栽树,而是在播下一个心愿,在精心地描绘美好的未来。
二、让学生抓关键词句进行品读。
1、我们一起来读“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上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让学生抓住“兴致勃勃”“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进行理解和体会,让学生说说从这些词中体会到了什么。2、“他站在几步之外仔细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又走上前把树苗扶正。”让学生抓住“仔细”“连声”等词进行品读,这样学生不但了解文中的内容,还走进了万象更新的春天。
三、不足之处这篇课文难度较大,再加上自己的教学经验还不够丰富,探索不够深入,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不够透彻,我将它做为一个新的起点,不断改进,更上一层楼。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篇二十
《邓小平爷爷植树》是人教版第二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介绍了1985年的植树节,81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在北京天坛公园亲手栽种松柏的经过,带着老人的希冀和心愿茁壮成长,“小平树”已成了天坛公园的一道风景。
我还没开始教这课时,就听其他老师说这课挺不好上的。也是啊,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邓小平爷爷的时代离他们实在太远了,而且他们不能完全理解本课的主题。况且课文篇幅又是那么长,三百字左右的课文对于一年级下半学期刚开学的学生来说,确实大部分学生要跳一跳才能读上来。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尽快体会感悟,我只能先布置学生回去预习,让他们先自读课文。课堂上我简单介绍讲述了邓小平爷爷的一些故事,激发情感,然后我心里还是没底,直嘀咕:讲得那么用劲,不知道学生能听进几成呢?与其我唱独角戏,还不如听听学生的心声,于是,我笑容可掬地问:“小朋友,昨天有没有读课文呀?”“有”嗬,响声震天,真的假的啊?我又问:“那么你读了后,知道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我们来讨论讨论”这下子学生来劲了,教室里像炸开了锅。
生:老师,我读了以后,觉得很感动!
生:我也是,我觉得邓小平爷爷可认真了。
生:邓爷爷种树时,看到小树苗移入坑中,觉得不正,要把小树苗扶正才满意。
生:什么叫高龄?
生:什么叫兴致勃勃?
生:什么叫万里无云,春风拂面?
生:什么叫引人注目?
生:什么叫人群?
生:什么叫额头上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
生:邓小平爷爷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老师,我不懂。
…………。
学生们纷纷说道着,我忍俊不禁地思绪飘了起来,带着高兴,带着忧虑……。
高兴的是:我看到了我们新课程教学的希望,在新课程教材与理念的指引下,我们一小部分学生的思维开阔了,他们随着阅读量的增大,课文的字词阅读对他们来说已不成问题,而且能主动地去了解去学,特别是开放的问题下他们会更有探索,更有所思。像《邓小平爷爷植树》所蕴含的道理确实对于现在学生是很难感悟的。但他们能从邓小平爷爷植树的实际行动中,有所感动,有所体会。这是学生在自主学习,主动地探索,作为教师感到心慰。
忧虑的是:在新课改下,我们相当一部分学生已跟不上每天认识十几个字,阅读那么长篇幅文章的学习了,如《邓小平爷爷植树》这一课要认识13个字,写6个字,读懂300百字左右的课文。这些学生对于读课文已感到困难重重。虽然,他们提出许多问题?这是学生的发现,说明他们也在参与学习,也在主动地思考。但连“人群”这个词都不能理解,从侧面反应了我们学生的实际认识水平确实有限。因此对于我们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与挑战。
怎样缩短学生之间的差距?已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409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