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教学设计S版二年级(实用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6 22:15:15
教案教学设计S版二年级(实用19篇)
时间:2023-11-26 22:15:15     小编:HT书生

教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学环境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教案的编写应该符合教材的教学要求和学科的教学标准。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不同领域的教案范例,希望能够帮助到广大教师。

教案教学设计S版二年级篇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能按照顺序进行看图说话练习。

3、能用一定的记字方法记住9个生字的字形,写好”追”,”喊”两个字。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教学难点:看图按顺序说一段话。

教学准备:。

挂图、字卡、课前寻找秋天、黑板x)。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生活激趣。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秋游》,请小朋友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2、“秋”指什么季节?“秋游”是什么意思?(秋天到郊外游玩)齐读课题。`。

3、在我们的身边,秋天已经悄悄来临了。这两天,大家都睁大了双眼去寻找秋天,来说说你们的收获吧。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首诗或儿歌。(全班交流)。

4、大家的收获还真不少。这节课,老师要邀请大家一起去郊外游玩,希望大家能玩得开心,收获更多。

二、范读课文,指导看图。

1、请大家把书翻到第1课《秋游》,捧好书,准备出发。(师范读)。

2、同学们跟着老师去郊外游玩,你看到了些什么?又说了些什么?请大家走进这幅《秋游》图。

(1)我们从上往下看,秋天的天空中,你看到了些什么?它们是什么样子的?(……的天空……几朵白云有的像……有的像……小鸟……)板书:天空:。

(2)秋天的农田里,长了哪些庄稼?它们有是什么样子?(稻子金黄,高梁火红,棉花雪白雪白。)。

板书:田野。

(3)你们在草地上玩了什么呢?

出示:我们有的,有的(),有的(),。

有的()。

(板书:游玩)。

3、大家说得真不错,现在你能按“天空。

教案教学设计S版二年级篇二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2.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汽、云、雨、雹子和雪;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10个生字,知道“我”是什么。

教学过程:

一、引言揭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水”是怎样变化的吗?你们知道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雹是怎么形成的吗?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将会把这个答案告诉你。板书课题:。

二、新授:

1.自读课文,划出本课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检查自学情况。

3.学生质疑。

4.记忆字形。

1)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记忆字形,比比谁的.方法好。

2)学生互相交流识字方法,教师从旁点拨。

可以用熟字加偏旁记字法来记:晒、飘、冲、助、灾。

会意法记字;浮、温。

5.书写指导。

飘:左高右低,“风”的起笔点与左上“”的“横折”一边高。

帮:三个部件要写得紧凑。

害:第七笔“竖”上下要出头。

6.学生练习书写。

7.作业展示,大家共同评议。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四、全课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生字卡片:晒太阳漂浮温和帮助冲毁房屋灾害灌溉白袍管理。

二、新授:

1.学习第一段。

1)学生轻声读课文第一段。

2)思考:“我”变成了什么?是怎样变成汽的?又是怎样变成云的?

3)解词:“白衣服”、“黑衣服”、“红袍”。

2.看图学习第二段。

1)在这段中“我”是指谁?

2)云是怎样变成雨的?又是怎样变成雹子的?怎样变成的雪?

3)读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

3.学习第三段。

1)学习这段你想知道什么?

2)学生自由提问。

3)小组讨论。

5)在这一段中,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4.学习第四段。

1)水为人们做了哪些好事?哪些坏事?

2)人们是怎样约束它的?怎样才能让它光做好事,不做坏事?

5.指导朗读。

6.你在生活中看到过水在变吗?举例说说。

三、完成本课练习。

探究活动。

你在生活中看到过水在变吗?举个例子说说,再写下来。

教案教学设计S版二年级篇三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二类字,会认字形,读准字音。

2、会写“蚂蚁”二字,写正确,写美观。

3、正确、流利的朗读儿歌。

4、有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14个二类字,会认字形,读准字音。

2、会写“蚂蚁”二字,写正确,写美观。

3、正确、流利的朗读儿歌。

教学难点:

1、在识字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的规律,并教学学生运用形声字的规律来识字的方法。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第一单元关于春天的词语,引入夏天的单元学习。

同学们,我们还记得第一单元学的关于春天的词语吗?有:百花齐放,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等。现在,春天过去了,夏天来了。看,(指着黑板的夏天图画)多热闹的夏天啊!谁来了?依次出示: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学生边说名字边把图贴在黑板各处。

2、看图说话引入。看,这些小动物在哪里干什么?学生要说:我看到了------或图上有------(你真会观察。你的眼睛真厉害。)。

多可爱的小动物啊,想跟小动物们玩吗?他们说我们要先通过森林迷宫,才可以跟他们玩。有信心吗?出示ppt,带学生进入竞争状态。

二、学习新课,认识14个二类字。第一关。

(一)出示带有图带有拼音的动物名字。

1、出示带有蜻蜓图片和蜻蜓名字的ppt。

个别读(两个)主要是看学生有没有读准后鼻音。假如读准了,就齐读。没读准,就可以让其他同学读准。

2、出示带有蝴蝶的ppt。男同学读,女同学读。

3、出示带有蚯蚓的ppt。个别读,主要看学生有没有读准前鼻音。开火车检查。

4、出示带有蚂蚁的ppt。齐读两遍。

5、出示带有蝌蚪的ppt。个别读,齐读。

6、出示带有蜘蛛的ppt。个别读,齐读。

7、出示带有展、运字的ppt。做动作了解意思。注意读准音。用“运”说话。

8、出示带有网的字。后鼻音要读准。用“网”说话。体现生字的运用。

(二)出示带有拼音带没有图的ppt。

1这样,你还能闯过去吗?请学生比赛读。两排同学开火车,两个同学一起站起来,、

看谁读得又快又准。另两排同学两个两个竞赛。从中看学生有没有掌握每一个读音。

2、有意识地抽查几个同学。

(三)出示没有拼音的词语ppt。

1、个别读。男女同学比赛读,开火车读。小老师带读“蜻蜓和蚯蚓”,老师拿卡片单个抽读,然后把卡片放在学生桌子上。

2、谁的眼睛最厉害,发现上面这些字有什么特点?只要能说出带有虫字旁就行了。老师可以补充剩下的。

3、抽读完六个动物名字卡片后,请那些学生将卡片贴在黑板小动物的旁边。老师在旁边协助。

4玩游戏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些小动物的名字,可是你会做这些小动物的动物吗?来,一起来玩一玩.

我们玩个小游戏庆祝一下。老师指这个小动物,同学们就要快速地做出这种动物的动作。

这位蝴蝶姑娘,你在忙什么呀?(飞)这位蝴蝶姑娘,你又在忙什么?她的鼻子在一动一动呢?(在闻花香)。这位蚂蚁先生在运粮食!他在--台,扛,搬。

(四)出示过关ppt。

三、。

1、恭喜小朋友顺利过关。

三、第二关。朗读儿歌,(目标:读准字音,读得流利就行了,不用评价读的节奏,读得感。

情)。

1、勤劳的小蚂蚁催我们闯第二关呢!

2、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第17页。自己先读一读,可以大声可以小声,可以快也可以慢,

要读准每一个字音。。表扬小朋友读得多认真啊。有的有手指指着书读,有的不用指都会读了,真了不起。

3、现在,谁来当朗读高手。个别读。其他小朋友认真听听,他读准了没。

你听了,他读准了吗?好,你真会听。我们认真听别人读书说话,是一种礼貌,更是一种学习的好习惯。

4、恭喜各位顺利闯关。

四、第三关。写字。

1、欢迎各位进入第三关。

2、请同学们观察田字格里的蚂,那位小书法家来教教我们该怎样写好看?

拿出习字册练习。请同学们做到三各一。表扬。

3、请同学们观察蚁字。老师在黑板范写笔顺,全班说两遍。

学生在描红。

5、恭喜闯关成功。

五、作业;

1、小动物愿意同我们做好朋友了。那我们回家多找找你喜欢的动物的资料,好好了解了解他们吧。

2、下课。

教案教学设计S版二年级篇四

1、认读生字,学习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初步懂得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办好的道理,逐步学会与他人合作。

4、默读课文,讲讲《三个和尚》的故事。

教学重点。

认读生字词语,朗读课文,初步懂得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办好的道理,

教学难点。

在学习、生活中逐步养成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教学准备。

1、本课的生字、词语卡片。

2、flash歌曲《三个和尚》。

3、柳枝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三个和尚》,认识了许多汉字娃娃。现在我们来开火车点点它们的名字。

2、齐读词语卡片。

二、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2、刚才我们说的就是课文的1-3自然段,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随机点拨。

(1)生答到活泼伶俐。伶俐是聪明的意思,那“活泼伶俐”就是说小和尚怎么样?

(2)生答到勤快。你是从哪儿看出小和尚勤快的?

(3)生意盎然的柳枝是怎么样的呢?(出示图片)瞧,柳枝长得怎么样?师小结:柳枝“生意盎然”就是说柳枝长得绿油油的,绿得发亮。

(4)因为小和尚勤快,不仅他自己有水喝,连净瓶里的柳枝也长得生意盎然。大家一起来读读第一自然段,夸夸这位勤快的小和尚。

(5)刚才我们说的是一个和尚--挑水喝。(板书)。

3、不久,来了一位瘦和尚。这两个和尚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女同学读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说发生了什么事?

(2)他们是怎么争执的?请一个小朋友来当小和尚,再请一个小朋友来当瘦和尚上台来表演表演。老师点拨:他们为喝水和挑水的问题争个不停,谁也不肯让。这就叫“争执”

(3)于是,两个人商量一起--抬水喝。(板书:两个抬水喝)。

4、后来,又来了一位胖和尚。他们还有水喝吗?为什么?请男同学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1)读后回答。

(2)那净瓶里的柳枝怎么样了?(出示图片),看图理解枯萎。

(3)这个段说了三个和尚--没水喝。(板书)。

5、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直到有一天夜里,寺庙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

(1)请看书上的图,你看到了什么?

(2)火是怎么烧起来的?请你读读第四自然段用“--”划出有关的句子。

(3)小黑板出示句子:一天夜里,……寺庙起火了。

寺庙起火了,情况非常危急。你觉得该怎样读才能把当时情况的危急表现出来?指名读,读后评。指导:读时加快语速。

(4)危急之中,三个和尚是怎么做的?

(5)创设情景,理解“争先恐后”:现在我们想象讲台就是寺庙。寺庙起火了,大火熊熊燃烧着,大家赶快来救火吧!(学生表演)刚才小朋友都争着来救火,谁也不愿意落在后边,这就是课文里说的“争先恐后”

6、大火很快就扑灭了。大火过后,三个和尚似乎都明白了些什么。

(1)三个和尚到底明白了什么?请同桌的同学讨论讨论。

(2)从此他们怎么做呢?孩子们看书上的图。

(3)师叙述“从此,水缸里的……又亭亭玉立了。”出示图片,看图理解“亭亭玉立”。教师点拨:这儿的“亭亭玉立”也是说柳枝长得好。

(4)课文第五个自然段就说了故事的结果,一起读读。

(5)故事学到这儿,孩子们你懂得了什么?

(6)教师总结:是呀,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办好。(板书:齐心协力)。

三、默读课文,讲述故事。

1、你喜欢这个故事吗?那我们就来讲讲这个故事。

(1)先请小朋友默读课文。

(2)闭上眼睛,把这个故事像电影一样在脑子里演一演。

(3)推荐你们班故事讲得最好的同学上台来讲故事。要求:用自己的话讲,可以跟课文不一样。

五、课外作业。

今天小朋友真能干,从故事中懂得了道理。以后你们要多读书,多看报,这样你们将会学到更多的知识。

板书设计。

一个挑水喝。

3三个和尚二个抬水喝齐心协力。

三个没水喝。

教案教学设计S版二年级篇五

这首五言律诗是北宋诗人王安石的咏梅诗,主要写了墙壁角落里的几枝梅花,在很冷很冷的天气里开出了雪白的花朵。远远看去,知道它不是雪,因为有淡淡的花香飘了过来。全诗仅20字,却写出了梅花独处墙角、凌寒怒放、色洁如雪、幽香清远的特点;赞美了梅花孤傲高洁、倔强坚贞的性格。诗里洋溢着作者情思并暗寓象征寄托,故意境幽远,为咏梅之佳作。

在诵读诗句中识记生字是本首古诗教学的宗旨,但识字之余,了解梅花的品格则是这首古诗带给学生的又一精神财富。梅花被誉为花魁,就是因为它具有“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崇高品格和坚贞气节,梅花斗雪吐艳,凌寒留香,铁骨冰心,高风亮节的形象,鼓舞着处于困境中的人们自强不息,以坚忍不拔的意志迎接春天的到来。“读诗如品人”,这首诗也可以让我们真切地了解作者的品格。此诗作于王安石第二次罢相期间,以此为界,王安石诗风大变,由于当时党争日烈、诗祸频仍,诗人普遍将豪放外发之气,内敛为含蓄深沉之致。这首诗没有描写梅花的枝叶和花朵形态,而是着意写梅花“凌寒独自开”的品格,写它的沁人心脾的“暗香”。这里写的梅花,正是作者人格的化身。王安石变法失败,被迫辞职,十分孤独。但他仍倔强地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这首诗正是以动人的艺术形象表达了作者这种思想品格和一如既往、九死未悔的深情。

本班一共有32名学生,男生女生数基本持平,学生学习成绩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基础比较薄弱,缺乏自学能力的培养。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已都能较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能正确拼读音节,能借助拼音识字、阅读。能按汉字的笔画、笔顺、偏旁和结构分析识记字形,初步学会结合词语理解词义,能运用学过的词语造句说话,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听说习惯。能正确朗读课文,但距离感情朗读还有一段差距,能认识自然段,认识句号、逗号、问号、叹号等标点符号,初步学会写铅笔字,写字姿势基本正确,但还有一部分学生执笔方法不够正确,也有一部分学生的普通话不标准。另外还有几个学生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这些学生这一学期要进一步加强教育。

1.会认8个生字,会写“花”“独”2个字,认识一个新笔画“弯钩”和一个新偏旁“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悟古诗大意,初步了解梅花的特点。

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案教学设计S版二年级篇六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2.认识本课生字,背诵喜欢的诗歌。渗透写法,尝试写儿童诗。

教学过程:

一、导读引入,激发兴趣。

1.(将导读前三句改成一行行诗一样的排列形式)。投影出示这三句,指名读,师生配乐读这三句。让学生谈谈读后感受。师:这短短一组排比句就像一首诗,描绘了童年生活的美好与快乐。这节课我们一起读几首描写童年的诗。

二、学习《我想》。

1.自读感知。师:初读诗歌,不仅要读正确,还要用心去感受。请自由把课文读几遍,把字音读准确,把诗读流利,读完想一想:你从诗中感受到了什么。(提示:可以从诗中的某个字、词、句中去体会,可以从整首诗的内容上去体会,可以从诗的形式上去感受,也可以从思想上去感受。)。

2.点拨感悟:

(1)指名分小节读,正音,认识生字:“丫”(这个字形像什么?怎么记住它?)“汲”(给这个字换个偏旁,比较“汲”和“吸”)。

(2)从这首诗中我们知道了在美好的春天里,作者有哪些愿望呢?你觉得“我”的想法美吗?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指导学生抓住“安在、带着、牵着、悠;接、伸进、汲取、长等词及带有这些词的句子边读边想像感悟。)。

(3)感情朗读。

师:从这首简短的小诗中,我们感受到了一个孩子神奇的幻想和美好的向往,感受到了儿童诗语言的美妙,怎样才能读出我们的感受呢?我们也要边读边想像,才能入情入境,请同学们自由练读,看看谁能通过朗读表现作者美好的愿望,表达自己的感受。

3.领悟写法:默读诗歌,看看这首诗在形式及写法上有哪些特点或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生谈自己的发现,师引导小结:

(1)每一小结的结构基本相同,都以“我想……”作为开头,表达自己的梦想,读起来琅琅上口。(结构一致)。

(2)每一小结里都有一个双音词,如“悠呀,悠――”“长呀,长――”这样的语句。(句式相同)。

(3)用词讲究,动词用得很准确,“安、接、装、种”说明了“我”想怎么做,“悠、长、望、飞”是对“我”变化做什么的想象,这些表示动作的词的使用,既准确又形象。所以我们要学会用词,同一个意思可用不同的词来表达,这样就不显得单调和重复。

4.尝试创写:想象一下“我”是在怎样的情景下产生这些美好的愿望的?师:是春天的桃花、柳树、风筝,还有充满绿意的大地启发了作者的想象。春天的细雨、燕子,夏天的小溪、鸣蝉,秋天的桂花飘香,冬天的雪,都可以启发我们想象。请同学们选择一个事物展开想象,仿照课文写一节小诗,可以不严格遵照课文的写法,提倡创造哦!)。

三、学习《童年水墨画》。

1.自读提示:

2.学生根据提示自读自悟。

3.交流点拔:

(1)指名读并概括主要内容(如“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等);学生提出疑问,讨论解决;指名说说:如果这首诗是一幅画,你在画上都看到了什么?这幅画给你怎样的感觉?(根据学生讲的画面,抓住一些有特色的句子进行引导,让学生发现语言里的画面:如“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也想着‘黑旋’水战‘浪里白条’”。“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对虎牙。”)。

(2)师:同学们用心去读书、体会了,把这样的体会融入我们的朗读中,一定会读出情趣,我们一起读一读。

四、比较鉴赏,尝试创写。

(一)这两首诗的比较。

1.比较本课中的两首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2.生探究、发现。

3.交流小结。

(1)《我想》是一首诗歌,《童年的水墨画》是组诗。(组诗围绕一个主题写的一组内容不尽相同的小诗,组诗根据内容可以有独立的小标题。)。

(2)《我想》是押韵的,《童年的水墨画》不押韵。(引导学生朗读这两首诗,体会押韵和不押韵的区别,了解儿童诗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

(3)《我想》描写的是幻想,《童年的水墨画》描写的是童年生活的真实情景。(儿童诗在内容上可以是想像也可以是真实的,非常广泛)。

(二)扩展鉴赏:读下面两首小诗,读后说说自己的体会。

我是一条比目鱼作业本下/藏着一本书/我悄悄地看/轻轻地翻/老师走过来/我赶紧提起笔//我是一条比目鱼/一只眼睛看老师/一只眼睛看书。

(三)尝试写诗:

读了这些诗,你有没有想写首诗的冲动呢?那就写一写吧。

教案教学设计S版二年级篇七

3、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

识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2、搜集黄山的有关资料。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施教时间:9.6。

一、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会12个生字及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弄清“区、滚、着、状”的字形。

2、查字典、观察图画以理解词语的意思。

切入举偶。

1、

课件演示。(出示文中三幅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画面上的石头像什么?选择其中的一块想一想、说一说。)刚才小朋友看到的和描述的是黄山的石头,它以奇特闻名世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黄山奇石》,看看课文是怎么描写的。板书课题。

2、

启发谈话。同学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些好地方?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乘上旅游专列一同去安徽的黄山,去欣赏那里闻名遐迩的奇石,愿意吗?板书课题。

(联系学生爱旅游的实际,创设了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对话平台。

自读。

1、自由读,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

2、同桌互相学习,检查读音。

3、小组合作读,要求:彼此帮助,读得流畅。

4、大组赛读,要求:比比哪组读得有情感。

识字。

1、小组识字。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不会的可以请教其他同学或请教老师。

2、汇报识字。选出小组的代表,带领大家认读生字。

3、分层次读字词。先出示带有拼音的词语,再去掉拼音读生字词。

4、交流识字方法。

5、游戏检测。教师读生字,学生和教师玩“照镜子”的游戏。评选“识字小能手”。

朗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分自然段指读,其他同学点评议。

3、小组合作通读全文。

写字。

1、教师出示要写的生字:尤、其、区、它。学生认读。

2、观察字形,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3、教师示范,重点对难写的字进行指导。如:“区”字的笔顺:一区。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个人创意增减:

教案教学设计S版二年级篇八

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读“蜻、蜓、蜘、蛛、展”等14个字,认识“虫字旁”,并认识文中小动物的名称。同时能够正确书写“蚂、蚁”等6个字。

(2)通过课堂学习,能够进一步认识自然界,了解我们生存的环境,从而产生喜爱小动物的情感,初步养成善于观察小动物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认读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正确书写课后的6个汉字。

一、本课时需解决的具体问题:

1、通过阅读儿歌,引导学生认识本课的生字。

2、激发学生观察小动物生活的兴趣。

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夏天就要到了。夏天里,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观看有关小动物的视频)。

2、师:短片中有哪些动物呢?请同学们举手来回答。

3、小结:真棒!回答对了。其实这些昆虫小朋友都是从我们课本《识字4》中出来的,现在我们一起回到《识字4》中看看吧!

(二)借助儿歌,认读生字。

1、请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在文中画出昆虫小朋友的名字。(在幻灯片上出示学习要求)。

3、学生齐读昆虫的名字。

(三)趣味识字。

1、观看六张相关小动物的生字幻灯片。(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特点,读准字音,且思考:该用什么办法来记住这些生字?)。

2、观看一张有关“网”的幻灯片,启发:可以用看图识字的方法来记住生字。

3、观看一张“展”的幻灯片,总结:看图识字,并可以加上相关动作以便更好的记住生字。

4、观看“运”的幻灯片,以学生为主,引导学生说出记住“运”字的方法,方法不止一种。

5、以总结识字方法的幻灯片再现,启发学生思考,在识字过程中还能有什么方法来认识生字。

6、再现都还有哪些识字方法的幻灯片。

(四)学写生字。

1、幻灯片上出示“蚂、蚁”两个生字。

2、老师在黑板上教学“蚂、蚁”二字,强调“虫字旁”第五笔为提。

3、学生在课本中描红、书写“蚂、蚁”二字。

(五)游戏巩固。

请学生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黑板上贴有6张动物的图片,请拿到名片的同学贴在相应的图片下面。

(六)趣读课文。

1、自读课文,读自己喜欢的动物,可以加上相关的动作。

2、问答式读课文。

3、唱一唱。(幻灯片播放“小星星”的背景音乐。)。

(七)趣味补充。

幻灯片展示3张相关动物的图片,这些动物的名称也都是有虫字旁的,激发学生收集、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三、布置作业。

1、和爸爸妈妈一起合作读读这首儿歌。

2、到大自然中观察小动物的生活。

3、搜集小动物的图片或资料。

四、板书设计。

识字4。

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

蚂蚁。

教案教学设计S版二年级篇九

借助拼音读准本课出现的生字“丫”,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虎牙、水墨画”等词语。

2、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

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想》和《童年的水墨画》这两首儿童诗,一首写了儿童神奇的幻想,一首正如题目一样,如水墨画般勾勒了三个典型的儿童生活的剪影。什么样的幻想?什么样的剪影呢?我们一起来走进课文,走进作者的童年吧!(质疑导入,意在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学生自读课文,小组讨论交流,理解以下词语:

对词语的理解:

汲取:吸取。

喧闹:喧哗热闹。

水葫芦: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叶直立,卵形或圆形,叶柄中部以下膨大,花呈漏斗状,蓝紫色。诗中的水葫芦加上了引号,不是指真正的水葫芦,而是指水性极好的孩子,与我们通常说的“旱鸭子”是相对的。(为理解课文引路开渠)。

三、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老师引导学生共同理解有关句子:

对句子的理解。

1.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

这是《我想》诗中的最后一节,从诗意上看,与第四节诗是紧密相关的。乍看起来,似乎有画蛇添足之嫌,把孩子的想象一下子拉到了现实,与前面的诗句有些不和谐,甚至格格不入。实际上,正是这句话,形象地表现了“我”是怎样地沉迷在想象之中,以至于把想象当成了现实,一想到要飞向遥远的地方,自己是快乐了,爸爸妈妈是不是放心呢?所以得和他们商量商量。这更增加了诗的情趣。

2.书页在膝盖上轻轻地翻动,嘴角漾着丝丝抹不掉的笑。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也想着“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

意到。(意在加强学生对诗文的深入了解)。

四、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师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并回答问题:

1.生有感情地自读《我想》并回答:

(1)《我想》之中都有哪些想法?

(2)《我想》到“变成”意寓何在?

2.生有感情地自读《童年的水墨画》并回答:

(1)孩子在《街头》干什么?

(2)孩子在《溪边》干什么?

(3)孩子在《江上》干什么?

(以上两题,学生自主回答后,师引导学生交流作答,意在加深学生对诗文的理解)。

3.教学片段(师生互动):

师:读了《童年的水墨画》,你有什么感觉?

生:我感觉作者写的真是一幅幅画,是童年生活的一个个镜头。

师:如果溪边是一幅画的话,不知你在画上都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澄澈的碧绿的小溪,小溪中映出溪边的垂柳,映出了钓鱼孩子的影子。

生:我看见了孩子钓竿上的红蜻蜓。

生:我看见了当鱼钓上来时,那溪里的涟漪和碎了的人影、树影,以及在草地上蹦跳的鱼和手忙脚乱的孩子。

钩后,这种静被鱼的挣扎、人的欢笑打破了,溪边热闹起来了。

生:这是一幅色彩艳丽的画。这里有绿色的柳树,有绿色的溪水,连人影都被这溪水染绿了,并且有红色的蜻蜓点缀,真是“万绿丛中一点红”,多美的画面啊!

生:这是一幅充满快乐的画。柳树是快乐的,它快乐地照着溪水这面镜子,山溪是快乐的,因为它美得像绿色的玉带,蜻蜓是快乐的,因为它觉得钓竿真是有趣的地方,更快乐的是孩子,因为他钓上了活蹦乱跳的鱼。

师:你们真的是用心去读书,用心去体会了,把这样的体会,融入我们的朗读中,一定会读得很美很美。(引领理解,梳理归纳)。

五、课业:

鼓励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把自己喜欢的内容背诵下来;还可以模仿《我想》,让学生也动手写一写自己美妙的想象。(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写一首小诗《我想》。(意在丰富学生想象力,提高写作能力)。

教案教学设计S版二年级篇十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风景的美好和小洁心灵的美好。

3、产生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和培养自我控制的能力。

2课时。

1、(板书:湖水)齐读,谁能说说怎么样的湖水?(学生自由讲)。

2、(板书:清澈的)齐读,注意澈是翘舌。指名读出清澈的感觉。

3、你见过清澈的湖水吗?在清澈的湖水里可以看到什么?

这几个小朋友提的要求也是你们每个人想给自己提的是吗?你们学习的态度可真是认真,那么接下来就带着你们的要求自由地读读书吧!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2、反馈:

(1)指名读第一小节。

你的普通话真准,老师要奖励你一个智慧果!(课件出示带有两侧的苹果)请你读。(再指名读这个词语齐读,注意侧是平舌音)。

说说你的左侧是谁,右侧是谁。

说得这么好,老师再奖励你们一个智慧果(课件出示卷起,读)你在哪儿见过卷起?

(2)第二小节谁来读呢?(指名读)。

你读得真好,听的同学更认真,所以老师要奖你们一个大智慧果(课件出示石龟)高兴地和它打声招呼吧!(读:亲切地、生气地、惊讶地)。

(3)第三小节我要请一个小组来读,哪个小组想读啊?

(课件出示:映出、镜子、变幻)这三个智慧果奖给我们班最自信的孩子!指名学生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好这三个词语。

你觉得幻字跟哪个字很像?(比较:幼)。

(4)第四小节中有几个生字特别难读,哪个勇士敢于挑战吗?(指名读,正音:攥、扔、企盼等)。

(5)最后一小节留给最需要锻炼的小朋友。(指名读)。

(6)师刚才大伙读得很认真,听得很仔细,老师要送你们一份大大的礼物(出示欣赏指导读好,赏字跟哪个字很像?)。

通过刚才的读课文,你欣赏到了什么?(生自由讲)。

过渡:美丽的景色需要我们细细欣赏,接下来我们就跟着主人公小洁去欣赏吧!

1、(动画课件播放)你看到了什么?(注意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

课文又是怎么写的呢?(出示第一小节)自由读。

指名读,评价:听了他的读你有什么感觉?谁也想来试试?

你的波纹更加长了,也更加美了!还有谁也想感受一下?

听了你们的读老师仿佛也看到了船头两侧卷起白色的浪花,船尾拖着一条长长的波纹,真是美极了!大家一起试试吧!

2、我们的主人公小洁在哪儿呢?你发现了吗?课文中两次重复出现一个小洁的动作,看谁很快找出来?(紧紧攥着面包纸)小洁干吗紧紧攥着张面包纸不放啊?带着这个疑问我们读读2、3小节吧!

4、反馈:小洁为什么紧紧攥着面包纸呢?(估计学生会说被景色吸引或怕弄脏湖水之类,据生回答可以再提示:课文又是怎样写湖水的?找出来读一读)。

湖水平得像一面镜子。

(1)指名读:谁想第一个站起来读给大家听?

你读得真好,还有谁比他读得更好?

读得真美,完全有资格当小导游了!

(2)小游客们,读了这句话,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问小导游吗?(引导质疑)。

山峦?(山峰)这位同学能抓住自己不懂的词语来提问,真不错!

变幻的山峦?(播放课件:山的倒影随着水波在动)请你自己看看画面,根据画面来回答这个问题。

为什么湖水平得像一面镜子?能抓住不懂的句子提问。(看图解决:水面平,湖水清)。

为什么小洁觉得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

(3)看着这迷人的湖水你想夸夸它吗?(指名读,齐读)。

(4)欣赏了这么美的湖水,听了你们的美读,老师真想说真是美不胜收啊!(出示成语卡片美不胜收齐读一次)难怪小洁觉得引读最后一句话。

5、过渡:(指图)倒映在水中的山峦是如此的奇妙,那课文又是怎样写山峦的呢?自己读一读,找一找。

(1)指名读(出示句子:看,那边的山石像这边的山石像半山腰的)。

(2)谁来做做展翅欲飞的动作?(如果学生飞了,点拨:石头在那飞呀飞的?)。

(3)其他几块山石请小朋友自己试着边加动作边读一读。

(4)指名表演读。师:真有意思,还有谁向他挑战?

(5)男女生赛读。

(6)出示图:看着图说一说(意在指导背诵)。

6、小洁只欣赏到这几块石头吗?(想象说话:有的山石像)。

7、小朋友们的想象力真丰富,那谁也能用上句式说一说呢?

出示句式:看,那边,这边。

8、师:我们的同学真厉害,把这些静止不动的山石仿佛变成了一只只可爱的小动物,真是千奇百怪,栩栩如生啊!(出示成语:千奇百怪、栩栩如生)。

9、小朋友们,我们跟着小洁荡舟湖面,欣赏了如此美丽的风景,我们的心深深地被陶醉了,让我们一起读一读1-3小节吧!

10、现在你们终于明白了小洁为什么紧紧攥着面包纸了吗?老师想说的是:小洁手中攥的仅仅是面包纸吗?她攥住的是美啊!那手中的面包纸怎么办呢?我们下节课再来解决吧!

课件出示智慧树:刚才我们吃了许多智慧果,让我们再来和它们打打招呼吧!

师:这节课我们跟着小洁欣赏了清澈的湖水,我们的眼睛变得更美了,也更亮了,下面让我们把眼睛这两个字写好。

1、引导观察字型。(请睁大眼睛看着这两个字,你有什么发现吗?)。

2、书空笔画。(拿起小手在空中写一次)。

3、学生书写,注意姿势。

4、展示交流。

教案教学设计S版二年级篇十一

一、导入:

1、齐读课题:上节课,通过课文的初步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2、学生质疑:商人究竟走失了一只什么样的骆驼?商人最后又是怎样找到骆驼的?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课文1-8小节:

1、听教师朗读课文,学生思考:商人走失的骆驼到底有什么特点?

板书:左脚跛左边驮蜜,右边驮米缺一颗牙齿。

2、从课文中哪个地方最容易找到这些特点?(1-8小节)。

你能分清哪几句是老人问的,哪几句是商人说的吗?

1)分角色朗读:同桌练习--指名表演。

引导评议为什么读得好(读出了语气的变化)。

2)再读课文,创新表演:

要求:(想一想)商人和老人说话时的动作、神态、心情和语气。给文中的人物语言补充恰当的提示语。如:“谁说”或“谁怎样地说”。

(读一读)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

3)交流朗读,学生点评。

4)刚才我们用两种方法来朗读了对话部分,你认为提示语还是不加好呢?为什么?(两人说话时,没有第三人,可省略提示语,在本课中省略提示语使文章语言简洁,对话紧凑,更能表达商人急切心情)。

4、集体朗读1-8小节。

(二)学习课文9、10小节。

1、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有这些特点的呢?

请同学们读课文的第10小节,找出有关句子。(学生交流)。

3、读了这些句子,觉得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

教师板书:看见……知道……;看见……想……;看见……知道……。

4、老人是根据什么知道骆驼有这些特点的呢?你能用上“因为……所以……”说说吗?

师:如果先说结果,后说原因呢?你能用上这样的句式说说吗?

出示:老人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跛,那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人知道骆驼的左边驮着蜜,右边驮着米,那是因为___________。

老人知道骆驼少了一颗牙齿,那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5、老人是怎么得出结论的?

板书:看见知道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得出结论。

6、教师小结:

这有深有浅的脚印,星星点点的米、蜜和树叶上留着的牙印,一般人是不会注意到的。你看,连正在寻找骆驼的商人自己都没有注意到。可是老人都看见了。可见,老人的观察是很仔细的。正因为老人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才知道了骆驼的三个特点。

7、师:老人前面说的是骆驼的特点,后面说这只骆驼往哪儿去了,这两个问题之间是用什么词连接起来的?(至于)。

让我们学着老人,用“不紧不慢”的语气向商人作解释和指点。

(三)学习课文11小节。

1、商人找到骆驼了吗?从哪里看出来?

2、“果然”一词说明了什么?

3、启发学生思考:学到这里,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可从老人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方面来说,可从老人乐于助人方面来说,也可从自己的生活、学习实践方面来谈。)。

三、小结以及拓展:

1、小结:老人没见过那只骆驼的模样,却凭着他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无误的判断,凭着骆驼留下的几处迹象,就分析得出骆驼的详细情况,达到了“窥一斑而知全豹”的境界,真可谓是观察与思考的典范。

3、读全文: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会,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4、小作家:

出示《蜜蜂引路》的前半段,让学生根据想象以及课文中所学的句式续写文章的段落。

“当列宁看见许多蜂蜜时,他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看见蜜蜂飞回园子时,他想:____________________。看见园子旁边有所房子,所以他知道:__________________。果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教学设计S版二年级篇十二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认识生字。

2.感受冬天带给人们的快乐,体会大自然的神奇。

3.在具体的语境理解词语。

认识生字,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感受雪趣,在语境中理解词语。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我们就来猜一个谜语(穿白裙,顺风飘,满天飞,全落下。忙给大地絮棉花,土壤妈妈乐哈哈,春风送暖全融化,种子喝饱发芽芽)。

指名说谜底。

思考回答:雪后是什么景象?在雪后你都喜欢做什么?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雪的世界当中,去体会雪带给我们的乐趣吧!

1.教师范读,请学生听准生字的读音。

2.教师领读,学生跟读,注意要读准字音,听听长句的停顿。

3.学生自由读文,标出自然段。

4.指名读文,检查字音。

5.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你听懂了什么?理解争先恐后的意思。

6.自读第二自然段,结合插图,说说每个小朋友都做了什么?理解比喻句。

7.孩子们玩得这么高兴,上课铃声响了,他们是什么心情呢?引出“恋恋不舍”,齐读最后一段。

8.指名有感情读课文。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教案教学设计S版二年级篇十三

教学内容: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第10课《变废为宝》。

教学目标:

1、树立初步的生态意识,知道垃圾危害人们的生活与健康,知道减少垃圾就是保护环境。

2、了解废物处理的巧妙办法,学会在生活中分类处理垃圾。

3、知道一些废物还可以变废为宝,提高学生适应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垃圾的危害,学会正确巧妙地处理垃圾。

教学方法:

调查法、讲解法、图示法、谈话法。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调查、幻灯片。

课时安排: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回顾前课知识,引出课题。

出示课题,解题。

二、生活垃圾有多少。

1.检查学生调查完成情况。

2.课堂交流调查内容,通过计算知道自己所住楼宇一个单元、一栋楼就会有很多垃圾,那么一个小区、一个城市每天会产生垃圾的数量是巨大的。

3.拓展:了解美国以及中国人均每年扔垃圾的巨大数量。

三、大量垃圾危害大。

1.学生讨论:大量的垃圾会给我们的生活造成哪些危害。

课堂发言,明确:传染疾病、污染环境,所以不能乱扔垃圾。

2.拓展。

大量的垃圾被垃圾车收走了,它们最后去了哪里?

明确:即使填埋或焚烧,也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破坏。

3、问题:究竟该怎样处理这些垃圾呢?

出示儿歌,读一读。

四、这样处理垃圾好。

1.学生自学45页内容。

课堂发言,知道废物巧处理的办法就是分类投放分类处理。

模拟垃圾分类,让学生知道垃圾如何分类。

2.自学46页内容,让学生了解可回收垃圾可以重新制造出新的产品,把废物变成宝贝。

3.了解一些废物循环利用的巧办法。(以废塑料瓶、废纸为例)。

4.通过图示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废物分类处理可以把需要焚烧和填埋的垃圾量减少到最小。

五、智慧生活垃圾少。

通过幻灯片教给学生一些改变购物习惯、生活方式以减少垃圾形成的办法。

六、课堂总结。

再次出示儿歌,总结全课。

【附】。

垃圾分类知识。

一、可回收垃圾。

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废纸:主要包括报纸、期刊、图书、各种包装纸、办公用纸、广告纸、纸盒等等。

塑料:主要包括各种塑料袋、塑料包装物、一次性塑料餐盒和餐具、牙刷、杯子、矿泉水瓶等。

玻璃:主要包括各种玻璃瓶、碎玻璃片、镜子、灯泡、暖瓶等。

金属物:主要包括易拉罐、罐头盒、牙膏皮等。

布料:主要包括废弃衣服、桌布、洗脸巾、书包、鞋等。

二、餐余垃圾。

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

这些废弃物经过堆肥处理,可生产有机肥料。餐余垃圾的集中处理减少了和其他垃圾混杂之后形成的蚊虫、苍蝇的滋生。

三、有害垃圾。

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

四、其他垃圾。

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通常根据垃圾特性采取焚烧或者填埋的方式处理。

教案教学设计S版二年级篇十四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理解“体育、操场、满头大汗、讲解、一拐一拐、不好意思、回答、感动、连蹦带跳、感激”等词语的意思。

2、能照样子,给句子加上合适的词语,把句子写具体。

3、能正确朗读课文,能看图复述图意。

4、通过学习,知道赖宁苦练跳绳是为了学好体育,锻炼身体,努力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课文的第2—3段是教学的重点,应抓住课文中“满头大汗、一拐一拐、不好意思、脚肿、连蹦带跳、感动”等重点词语的理解,从中体会赖宁勤学苦练的精神。指导学生利用插图和重点词复述课文。

2、难点:(1)词义辨析:感动和感激(2)教学学生要学好所有功课,做一名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教学准备:

图片、投影片。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14个生字,理解“操场、一拐一拐、连蹦带跳”的意思。

2、通读课文,初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写了谁学跳绳?他是怎么学跳绳的?

2、学生汇报后,教师简述赖宁事迹。

二、学习生字新词的读音。

1、出示带有生字的新词,请学生各自拼读生字的读音。

2、交流自学情况。

3、开小火车认读生字、词语。随机理解“操场、一拐一拐、连蹦带跳”的意思。

(1)用句式理解“操场”:什么时候,我们在操场上干什么。(从操场的作用理解操场的意思)。

(2)请学生用动作“一拐一拐、连蹦带跳”的意思。

4、练习巩固:课后练习2、3(校对)。

三、朗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标好自然段,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四、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

(1)理解体会赖宁苦练跳绳的重点词句。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赖宁是怎样苦练跳绳的`?培养学生把问题回答的清楚、完整。

(3)比较句子,史学生懂得运用恰当形象的词语把句子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齐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二、教师简述这节课的目标:学习课文1—3自然段,重点学习赖宁是怎样苦练跳绳的。

三、学生默读第一段,思考:赖宁上小学时,学习情况怎么样?学生汇报后,教师请学生说一说:我们要学习哪些功课?赖宁的工科学的怎么样?从中理解“功课”和“其他。。。。。。只有。。。。。。”的意思。

四、为了学好体育,赖宁是怎么刻苦练习跳绳的?带着问题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边听边划:这段话共有几句话?哪一句写了赖宁刻苦练习跳绳?

2、出示第3句。

(1)齐读,说一说,那个词语写出了赖宁学跳绳很刻苦?为什么?

(2)比较句子体会用上“满头大汗”有什么好处?(可以形象的表现出赖宁苦练的行动;又使学生初步懂得加上适当的词语可以把句子写具体。)。

3、第4句写了什么?(老师帮助赖宁学跳绳。)。

4、自由读第2段,说一说:这段话写了赖宁在什么地方怎样的苦练跳绳?

五、默读第3段。

1、边读边划:从那些句子中可以看出赖宁在家中也苦练跳绳?

2、学生汇报后,齐读第1句和赖宁的话,出示句式说一说:因为,所以他走路一拐一拐了。

3、郭老师是被赖宁什么精神感动了?(勤学苦练、不怕苦、不怕累、肯下苦功夫)。

4、教师针对赖宁的精神进行品德教育。

5、指导朗读对话,注意郭老师奇怪的语气和赖宁不好意思低声回答的心情。

6、齐读第3段,说一说:这段话写了赖宁在什么地方怎么样的苦练跳绳。

六、齐读2、3段。说话训练:赖宁是怎么苦练跳绳的?

(各自准备——指名说,反馈评价——同桌互说)。

七、教师小结。(结合2、3两段课文,教育学生学习赖宁肯下苦功夫,勤学苦练的精神。)。

八、练习。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第4段。

(1)理解“感激”、辨析“感激”和“感动”。

(2)通过朗读,体会赖宁获得好成绩的喜悦心情。

2、正确朗读课文。看图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

2、齐读课文2—3段,说一说:这两段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第4段。

1、指名朗读,边听边思考:赖宁苦练跳绳,结果怎样?哪个词写出了他很高兴?

2、比较句子,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1)齐读两句话,找出不同点。

(2)讨论:加上“连蹦带跳”和“感激”有什么好处?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的那句话。

3、赖宁为什么能在跳绳考试中获得好成绩?口头回答。

4、教师小结:

只要勤学苦练,肯下苦功夫,学习才会进步,成绩才会提高。

三、齐读全文,有感情。

四、看图复述课文,教师提示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结合半数,用自己的话把赖宁学跳绳这件事说一遍。(各自准备,指名说,评价。)。

五、总结全文。

以来宁学跳绳这件事中,你觉得应该向赖宁学习什么?(四人小组讨论)。

六、练习:选词填空。

教案教学设计S版二年级篇十五

1、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

3、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让学生体会到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材分析。

重点。

初步理解近似数的意义。

难点。

初步理解近似数的意义。

教具。

有关“近似数”的材料纸、计数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复习。

游戏猜数:教师或学生悄悄指定一个4位数,学生猜猜是什么数。猜的过程中提示学生所猜数是否与目标数接近,猜中为止。

1.考验学生对前面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请学生来说一说。

新知呈现。

1、教学例8。

(1)出示主题图和近似数“约是1500人”。

请猜猜育英小学的准确数是多少。

猜中之后提问:你如何想到这个数的?

(2)比较1500和1506两数。

(3)一个数的近似数不唯一。

出示主题图2“新长镇有9992人”

9992的近似数有什么?

同学们说的数哪个最接近9992?

在不要求准确的情况下,你会选择哪个数来表示新长镇的人数?为什么?

1.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2.指名学生汇报猜测。

3.学生进行简单记忆。

指出:1506是一个准确数,1500是它的近似数,在不需要准确数据的情况下,选择一个近似数可方便记忆。

4.师生总结方法::一般情况下选择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数,方便记忆。

巩固与拓展。

1.生活中的数学近似数的使用。

举例:二年级同学304人,可说大约300人。

购物总价钱2998元,可说大约3000元。

2.练习:p794、5、6。

1.先学生独立完成。

2.师生共同订正。

3.学生举例。

小结与达标。

这节课你学到了那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请你说一说。

学生尝试回忆本节课知识点。

并尝试说一说。

作业布置。

p808、9。

万以内数的近似数。

例10。

10000是9985的近似数。

学生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体会到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学习效果好。

教案教学设计S版二年级篇十六

教学内容: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第10课《变废为宝》。

教学目标:

1、树立初步的生态意识,知道垃圾危害人们的生活与健康,知道减少垃圾就是保护环境。

2、了解废物处理的巧妙办法,学会在生活中分类处理垃圾。

3、知道一些废物还可以变废为宝,提高学生适应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垃圾的危害,学会正确巧妙地处理垃圾。

教学方法:

调查法、讲解法、图示法、谈话法。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调查、幻灯片。

课时安排: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回顾前课知识,引出课题。

出示课题,解题。

二、生活垃圾有多少。

1.检查学生调查完成情况。

2.课堂交流调查内容,通过计算知道自己所住楼宇一个单元、一栋楼就会有很多垃圾,那么一个小区、一个城市每天会产生垃圾的数量是巨大的。

3.拓展:了解美国以及中国人均每年扔垃圾的巨大数量。

三、大量垃圾危害大。

1.学生讨论:大量的垃圾会给我们的生活造成哪些危害。

课堂发言,明确:传染疾病、污染环境,所以不能乱扔垃圾。

2.拓展。

大量的垃圾被垃圾车收走了,它们最后去了哪里?

明确:即使填埋或焚烧,也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破坏。

3、问题:究竟该怎样处理这些垃圾呢?

出示儿歌,读一读。

四、这样处理垃圾好。

1.学生自学45页内容。

课堂发言,知道废物巧处理的办法就是分类投放分类处理。

模拟垃圾分类,让学生知道垃圾如何分类。

2.自学46页内容,让学生了解可回收垃圾可以重新制造出新的产品,把废物变成宝贝。

3.了解一些废物循环利用的巧办法。(以废塑料瓶、废纸为例)。

4.通过图示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废物分类处理可以把需要焚烧和填埋的垃圾量减少到最小。

五、智慧生活垃圾少。

通过幻灯片教给学生一些改变购物习惯、生活方式以减少垃圾形成的办法。

六、课堂总结。

再次出示儿歌,总结全课。

教案教学设计S版二年级篇十七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3、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识字教学;理解“国庆”的重大意义。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教学方法:图文结合法。

学习方法:朗读感悟法。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猜谜语:两层楼,六间房,两个烟囱在中央。

一、导入:

1小朋友再过几天我们就要放十一长假了,你知道十一是什么喜庆日子吗?(祖国妈妈的生日)。

(欢庆六一儿童节、欢庆9月10日教师节、欢庆春节)。

二、学习诗文。

(一)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课文是怎样欢庆的呢?听老师读一读。

2、亲爱的小朋友,大家把书翻到书44页,大声读读!要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地方多读几遍。

(二)识字教学。

1、检查自学情况。看,生字宝宝出来和大家见面了,你能读对吗?指名读。

2、生字宝宝摘掉拼音帽子,你还认识他们吗?哪一组想让小火车开起来呢?!(生小组开火车读生字,读对了全班跟读,错了就指出错误)。

3、出示词语。读对一个词就会得到一块蛋糕。出示课件。请坐得最端正的小朋友读词。其他同学跟读。

4、读带生字的词语:出示多音字:乐学生认读,教师提示读:欢乐乐曲。

(三)再读诗文、感悟。

1、个别读:同学们真棒,一下子就认识了这么多生字,课文肯定读得更好了,让我们听听。听的孩子想想:这首小诗写了几句话。第一句话写了哪些地方?板书:田野、枫林、蓝天、大海。

2、领读:田野——枫林——打开课件,一句一句细读。

c、出示蓝天(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师:你听到小鸽子说什么呢?

d、课件大海。问:你听见了什么?你听见大海会对我们高唱一首什么歌曲?

是呀,新中国成立后,每年的10月1日这一天,全国人民都会共同欢庆这美好的日子,让我们一起去重温那普天同庆的幸福时刻吧!同学们当你看到仪仗队、礼花、老百姓载歌的欢庆场面时,观看了这令人激动的场面,你们心情怎样呢?(高兴、激动、兴奋……)好,那么大家满怀激情的读第二句话。

有感情朗读最后一句。

三、布置作业。

过渡:我们想对祖国妈妈说的话太多了。我们有更多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情。

四、总结。

板书设计:

十三亿孩子      欢庆   祖国妈妈的生日。

田野     献上     果实。

枫林     举起     旗帜。

蓝天     飞着     洁白的鸽子。

大海     奏起     乐曲。

【教学反思】。

“构建开放的课堂”是新课标倡导的理念之一。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不断引入来自社会,来自大自然的活水,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本课实现了三个“开放”:向课前开放,让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国庆的资料,不仅加深了对国庆的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向课内开放,在课堂上引进国庆节的有关资料和诗歌中出现的自然景象,能拓宽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展开想象,使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内;向课后开放,为祖国妈妈准备一份生日礼物的实践活动,体现了课内向课外的延伸,能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每个孩子的特长,又能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同时,我通过参加了教育总校的“低年级拼音识字教学”活动后,也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首先,课堂上我关注学生的面不够广,总是几个学生;其次,课上使用了课件,却没有很好的利用课件为识字教学服务;在理解诗句意思时,我先让学生观察画面,再说一说:田野献出了哪些果实,这样限制了学生思维。应该改成:先引导学生想象“田野献出了哪些果实?”再出示画面。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想象能力,又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还有,在学生理解课文第一句后,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老师引读课文,我应该再让学生多读一读,进行强化训练。此外,我要在今后的教学中,锤炼自己的语言,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提高课堂的实效。

教案教学设计S版二年级篇十八

10、学生实践创作。

(3)我们还需要一个演唱团。选两个组分角色来演唱。

好,下面请各组的同学在组长的指挥下,开始训练。

第一遍音乐请伴奏的同学表演,第二遍音乐分角色演唱,第三遍全班合作。(请同学们把道具放在桌子上)。

11、总结。

师:同学们表演得真好,就好象是开了一场小小的音乐会,真是团结起来力量大!今天我们学习了《大鹿》这首歌曲,小兔遇到困难时,在大鹿的帮助下,脱离了危险,同学们也要象他们一样,要团结友爱,乐于助人,我们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12、随《大鹿》的音乐出教室。。

最后让我们一起在《大鹿》这首音乐中,边唱边跳,愉快地结束这节课吧!师:小朋友们,再见!

第一课问声好。

教学目标:

一、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二、动脑为歌曲编创歌词、动作。

三、主动评价自身和他人的歌唱与扮演的优、缺点。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听录音范唱《早上好》,感受歌曲的旋律,教师带着同学拍手、踏脚(三拍子8小节;二拍子8小节。)。

2、师范唱,边唱边拍节拍,同学跟着做,心里默唱。

3、听歌曲录音,同学自身拍节拍,小声跟唱。

4、听老师弹琴,同学拍节拍小声唱歌。

5、歌曲熟悉后,可将同学分成两组形成小圆圈,按课本右下角“走”的方式,边走边唱。

6、分组编创《上学路上》,边唱边扮演。假如自身感到满意,就在自身的课本上画上一朵大红花。

第二课时。

一、聆听《森林水车》。

2、教师可结合图片向同学简介欧洲古老的水车,让同学有直观的感受。

3、复听音乐,用彩色笔涂颜色或画线条表示自身听到的水车声、流水声、鸟叫声、太阳升起的感觉。让同学自由想象,用自身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二、扮演《小麻雀》。

1、听歌曲录音拍节拍,感受歌曲。

2、第二次听录音边拍节拍,用轻声哼唱。

3、听教师范唱,小声跟着唱歌词。

4、听教师弹琴,边唱边看图、做动作,用动作协助记忆。

5、听录音,分小组编创歌词和动作。

6、将四组同学编的歌词和动作综合成四段,分段扮演。

第二课时间的歌。

目的要求:

一、通过听《在钟表店里》、《调皮的小闹钟》,长《时间像小马车》、《这是什么》,感受音乐所描绘钟表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认识时间的珍贵,懂得珍惜时间。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聆听《在钟表店里》。

1、初听音乐,同学根据音乐展开联想。

2、复听音乐,听到相同的音乐举手表示。

你感到音乐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二、聆听《调皮的小闹钟》。

2、听音乐,同学可随着课本上的图谱用手指指点。

3、发现小闹钟有什么特点?复听时每次都用手点出来,表示时间到了。

4、再次复听时,把小闹钟走动的声音画在课本上,看看谁画的次数准确。

第二课时。

一、扮演《时间像马车》。

1、用听唱法学唱歌曲。同学听录音跟唱歌曲,边唱边用手按课本上的示意线做旋律的走向动作,感受音的高低。

2、这首歌速度比较快,演唱时尤其要注意节拍重音,字头要清楚,唱“哒哒”时应舌尖动作,使吐字清晰,唱时省力。

3、初步学会歌曲便可以将同学分成小组听录音,编创歌曲动作,选择打击乐器。

选择哪几件打击乐器伴奏这首歌曲比较理想?

哪件乐器像马铃声?哪一件乐器像马蹄声?

小马车奔跑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样的声音伴奏?

怎样变换力度敲击更加合适?

4、分组汇报,一组同学扮演,一组同学唱歌,一组同学打击乐伴奏,一起合作完成歌曲的表示。

二、扮演《这是什么》。

1、静静地听歌曲录音。

2、听教师范唱,素者教师的歌声轻轻拍手、拍腿。

3、小声跟着老师的琴声有感情地读歌词。

4、跟着琴声填唱歌词。教师注意指导同学用轻松而有弹性的声音清楚地咬字唱歌。

5、分小组扮演歌曲。

6、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怎样敲最合适?听一听是否与同学的歌声融洽在一起很好听。

第三课童话故事。

目的要求:

一、通过听《糖果仙人舞曲》、《小天鹅舞曲》,唱《小红帽》、《有一个人在林中》童话色彩的音乐和歌曲,感受体验乐曲轻松活泼的饿情绪。

二、结合口风琴键盘认识d、r、m,能按正确的姿势、按字母谱准确吹奏口风琴。

三、主动参与编创动作表示歌曲,填唱名,选择打击乐等音乐时间活动。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2、复听时,让同学扮演小天鹅即兴舞蹈。

3、引导同学选择一两件打击乐器合着音乐敲击。

4、在适当时机简单介绍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

二、聆听《糖果仙人舞曲》。

1、初听音乐,教师可不将剧情,让同学静静地感受音乐的梦幻色彩。

2、复听音乐前,教师可讲述《胡桃夹子》的小故事,引起同学的兴趣。

第二课时。

一、扮演《小红帽》。

1、用听唱法学唱歌曲。从感受入手,多听录音或范唱。

2、在同学跟唱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和时纠正。

3、可指导同学看课本上的图做动作。还可以启发同学编创与课本不相同的动作扮演,培养同学的求异思维。

4、还可以启发同学根据童话故事《小红帽》改编歌词,加入情节扮演,可制作刀道具配合扮演。

二、扮演《有一个人在林中》。

1、用听唱法学会歌曲。听歌曲录音感受歌曲。

2、反复范唱两次,让同学找出相同的旋律,唱一唱。

3、跟着老师有感情的读歌词,填唱歌词。

4、学会歌曲后,分角色扮演歌曲。

5、还可以分组吹奏,每人只吹奏一组,接着吹奏下去,形成连奏(慢一点吹奏,)中间不要空拍,假如谁没有接上,就请他为同学们唱支歌。

6、选出优胜组为大家扮演。

教案教学设计S版二年级篇十九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认识“钟、零”等8个字,会正确书写“欠、元”等8个字。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在读、议、演中理解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在读中体悟到时间的重要,不能因为个人的喜好而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要做遵守纪律的孩子。

教学准备:

闹钟一只(教师自备)生字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设疑,揭示课题。

1、师有感情地朗诵一首小诗。(闹钟显示朗诵时间为1分钟。)。

2、这首诗好听吗?有谁知道,老师用了多长时间朗诵完这首小诗?

板书课题:一分钟。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将生字词多读几遍。

2、指名读生字词-开火车读(结合书33页,“找找说说”来认记生字)。

3、再自由读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将喜欢的段落多读一读。

4、指名分段读-评议-齐读。

三、

读第一自然段,指导书写“元、哈、欠、迟”等4个生字。

1、课件出示这一段内容,指名读。

2、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些什么?

板书:闹钟响-元元打哈欠-再睡一分钟-不会迟到。

3、我的发现,在这一段中,有哪些字是我们这课要书写的生字。

4、元元又睡了,让我们把这其中的4个生字各写一写吧!

指导书写4个生字、重点指导“欠”、的写法。

过渡:事情真的正如元元所想的那样吗?他有没有迟到呢?

四、自学课文2~3自然段。

1、自由读:教师个别指导。

2、汇报:自己读后知道些什么?

板书:迟到20分钟。

3、观察书上32页的图,用书上的一句话来说一说元元此时的心清。

4、投影显示句子:“元元非常后悔。”

(1)理解“后悔”的意思。

(2)元元因为什么而后悔。

(3)元元是不是迟到了以后进教室才后悔的?找出能表现元元后悔的句子,读一读。

(4)朗读下面三句话,读出相应的语气:

a:元元打了哈欠,翻了个身,心想:再睡一分钟吧,就一分钟,不会迟到的。

b:他叹了口气,说:“我要是早一分钟就就好了。”

c:他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五、拓展课文,实践体悟(完成目标4)。

1、你们有没有和元元类似的经历?

(也许也是起床耽误了一分钟,还可能是什么情况耽误了?)。

2、你想对元元说些什么呢?

3、大家愿意演一演编故事吗?题目“第二天的元元”。

故事发生时间段为:闹钟响了……到学校上课。

学生自由编、演。

4、汇报演出(在演中议一议)。

六、

总结。

课文,布置作业。

1、齐读课文。

2、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课外调查:一分钟可以做哪些事情,(提示:思维要发散一些,不要仅限于同学,还可以是其他职业的人,甚至可以是动物,交通工具……)。

(3)通过调查这些数据你认为自己有哪些收获?有什么建议?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42553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