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对过去所做的事情进行梳理和总结,从而为未来的行动提供参考。在总结时要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和分析。欢迎大家阅读以下总结案例,结合自己的情况进行参考。
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篇一
实践中,随着高校大学生扩招人数的增加,社会人才需求计划的变化,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的就业情况,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压力。
在社会发展多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的汉语言文学人才,已不能满足社会企业、单位对于人才的需求。
另一方面,大量的汉语言文学毕业生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在传统的就业教育模式基础上创新就业教育方式与理念,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
因此,本文以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教育创新为出发点展开了相应的研究与讨论。
1、就业竞争日趋激烈。
随着高校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对于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增强,高校扩招人数也不断的增多。
但是,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日益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汉语言文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企业更多的需求应用型、技术性的专业人才以及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从而给汉语言文学的毕业生就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与挑战。
[1]。
2、知识结构更新速度不适应市场需求。
一是课程的设置方面。
如今大部分的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仍然沿用传统的单一模式,未将丰富的汉语言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有机的融合,单纯的汉语言知识不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制约了符合社会发展所需要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二是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的不足。
实践能力是大学生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其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是指较强的文字功底与公文写作能力,敏捷的思辨能力,良好的与人沟通与表达的能力。
然而,实践中所培养出的大学生只重视文学常识的记忆,理论知识的掌握,工作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
因此,汉语言文学有必要完善汉语言文学的课程设置,优化学科建设,不断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
[2]。
3、缺乏合理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
系统的职业生规划有利于大学生尽早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与能力的目标,从而可以将长期的目标转化为短期的阶段性目标与动力。
在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过程中,就应该引导、鼓励其明确大学期间的任务与目标,在学业上努力实现优秀的同时,增强各方面的素养与能力,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而努力。
例如,对于汉语言文学的毕业生而言,有想从事公务员职业的同学,可以在充分掌握汉语言文学知识的基础上,积极参加社团活动,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与组织沟通能力;参加辩论赛来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等。
只有明确的奋斗的目标,才能有目的的努力与锻炼自己。
实践中,由于缺乏系统的职业生涯规范与教育体系,部分大学生往往处于迷惘的状态中,从高中走进轻松的大学校园里,由于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从而迷失了方向,误入了歧途。
[3]。
1、专业定位不准。
随着高等教育向大众化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本专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是各高校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仍不能准确定位,很多高校仍以传统的专业知识为主,没能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也没能和市场就业需要相联系,导致毕业生和社会需求存在很大差距。
[4]。
2、教学方式滞后。
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重点放在了课本知识的与体系上,但是在新时期的今天,汉语言文学的教师应在讲授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在教学资源与教学媒介方面进行创新,从而达到增强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吸引力,加强汉语言文学教学实效性的目的。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该在熟悉课本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有价值的信息与人文故事,将其应用衔接于课本知识中,从而既丰富了课堂知识内容,又增强了吸引力和感染力。
同时,可以在合适的时间,组织、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历史、文化古迹,将其与课本中的知识有机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
3、评价标准单一。
现行的教育评价体系以学生的成绩为主,而忽视对学生能力的评价,汉语言文学专业也不例外,党员录取、优秀学生评选以及奖学金的评定等都是依据学习成绩,而对于交际能力、职业规划能力等非专业能力则没有相应的评价标准。
1、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育理念。
实践教育的内涵界定目前,关于“实践教育”的概念界定,有的学者是针对理论教学而提出的,认为“实践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教学的各种教学活动的总称,包括实验、实习、设计、社会调查等。
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篇二
摘要:我国各个高等学校专业设立中,设立最多、设立时间最长,同时又是学校专业组成中必不可少的专业之一便是汉语言文学。
它具有众多的优势,例如基础实力雄厚、就业范围较为广泛、社会各个行业对其需求比较稳定,等等。
但是,在信息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我国的科学教育事业与经济文化也在飞速向前发展,这都在渐渐改变着人们传统的教育观念以及人才战略观念,更对传统的人文类专业造成巨大的冲击。
作为历史久远的传统类专业之一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早在“五四”时期便已确立其基本内涵,而其专业中的课程系统组成是在20世纪中叶左右,在借鉴前苏联模式的基础上确定的。
在时代的限制下,汉语言文学的人才培育方式发展为知识性的,其能力培育仅仅是知识传播下的衍生品,能力本质并不是其目的。
如今社会迫切需要专业性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专业人员对于汉语言文学类专业毕业的学生来说,展现自身能力及才华的主要方式就是写作,这也是社会各界对此类专业毕业生的最基础性的要求。
从当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状况来看,他们的主要工作类型有:语文教育、文化宣传推广、新闻类工作、秘书、行政管理等,这些工作都要求相关从事人员具备较高的写作能力。
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时期要进行语言及文学基础知识的扎实积累,同时还要进行文学气质的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审美观念与创新思想的培育,这都是为毕业生踏上社会赢得欢迎所做的备战工作。
所以,要从当前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所要具备的能力培育出发,针对其课程系统与培育方式进行相关的改进以及结构性的调整,整体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对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以此形成自身特有优势,不仅顺应实际需求,同时也是顺应时势潮流。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的职业定位是比较模糊的,它不像建筑工程学、会计学以及医学类专业那样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因此难以与应用型直接相提并论。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传统的人文类学科,不仅承载展现人文精神风貌的重任,还承载着发扬和提高全民整体语言文化素质的重任。
它的主要内容是对中外优秀文化及其遗产的学习与传承,其核心内容是关心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意义与价值,即对人类、国家、民族、集体、个人与自身的一种认知和社会责任。
因此,其专业教育的特色在于其培育出的毕业生主要就职于人事的相关工作,对专业生人文素质的培育比较重视;教育非直接体现于应用方面,而是从对社会人文观念及精神文明择取的影响上加以体现;不注重直接创造出的、可以进行计算的经济收益,而是注重对无法以数值计算的社会收益的创造,等等。
目前,在社会不断进步以及就业形势逐渐严峻的情况下,教育的实用性逐渐成为教育的追求目标。
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来讲,进行适当变革是很有必要的,在坚持传统的同时,积极与社会需要接轨。
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比普修课课程安排,专修课的上课时间明显太少,导致对专业的深度学习出现不足;其次,教育教学方式中存有的问题,实践类课程安排较少,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不强。
考核体制与考核形式方面的问题。
部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研究及掌握不足,但是都能够顺利获得相关学分以及通过最终毕业考核,这其实是对专业考核体制与专业考核形式存在缺陷的一种展现。
例如:部分试卷考核的只是一些简单的专业概念,等等。
同时,试卷决定课程最终成功的观念使得学生们只关心考试的最终结果,而忽略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
学生对自身所学专业的热爱程度不足的问题。
对自身所学专业的认知不足,缺少对优秀文化传承与发扬的光荣感及使命感,同时自身专业素养还有待提升。
1专业教学借助实用性理念来指导。
在《中国大学生》这本杂志中,该专业的就业方向被描述为各类的编辑职务、教师、文案策划工作人员以及文秘等。
然而,现实中,这个领域的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多为新闻出版社、政府工作机关、企业公司以及科研机构,还有部分人从事了新兴的产业,诸如房地产、律师、金融外贸等。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的就业面是非常广泛的,但是此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往往面临着有关专业的竞争压力,比如像新闻、公共管理、广告、文秘等专业。
2优化课程,增加学生专业知识。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量多且杂,包含了诸如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学以及现当代文学等十几门课程,为了使汉语言专业具有更好的竞争力,我们应当从三方面对课程进行优化:(1)课程内容精简化,要随着本领域的发展步伐,将最新的知识体系以及分析方法注入每门课程中。
(2)核心内容凸显化,每门课程的结构都必须优化,学科基础的建立应根据此学科当前的'发展来确定。
(3)课程内容体系突出化,将各课程中的内容进行整合,使交叉重复现象最大限度地消除。
3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
为了满足就业的需求,必须提高专业的应用性,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增加其专业应用性。
应该在“读”、“写”、“说”这三个领域下功夫,这三方面的技能必须得到强化。
此专业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实用性教学工作:现代各种类型问题的写作能力、古今各种问题类型的阅读能力、信息的调研能力、语言的教学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
课程体系必须得到良好的设置,教学内容也应丰富化,最好是能够形成某些应用模块来辅助专业课程的教学。
只有这样,学生的这五个方面的能力才能加强,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一个专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人才。
4要始终围绕着目标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
结合开放式的人才教育培养目标,教育教学中后续课程与该课程的衔接工作应得到我们的重视。
比如,在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中都有某些相同的文字,我们应该对此部分知识进行整合梳理,让重复度降到最低。
安排课程内容的教学工作,不必追求过深,只要“够用”“必须”即可。
要结合本专业的最新动态精选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敏感度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于教学资源的选取问题,学校应根据课程改革以及教学大纲的需求,优化选择各种不同的教材。
一方面要选择使用频繁的教材,满足语文教师的各种新需求以及现代教育的新挑战;另一方面要选择足够量的参考教材作为后备资源。
这样一来,诸如教学标准的制定、教学大纲的实施、课程体系的确立、教学辅导的夯实、教学资源评价以及数字化工作才能得到有效的开展。
我们要借助网络,稳步有序地组织有关的教学辅助资料以及与本课程有关的教材档案体系。
四专业教育要具有创新的理念作为指导我们进行创新就要做到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创新以及教学思维的创新,各自的具体内容如下。
1)教学内容创新要突破专业限制。
该专业的毕业生虽然拥有着一个广阔的就业面,然而因为专业针对性不强,其就业工作往往受到其他专业学生的强力冲击。
因此,本专业的教学工作不能仅仅考虑文学和语言本身,而应该适当地结合就业现状和学科的发展历史推陈出新,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
其实说白了,像广告、公共管理、文秘以及新闻专业,其实就是在汉语言文学这个领域经过创新发展起来的。
由此可见,在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前提下,我们还应该突破传统的限制,不断改革创新,让汉语言文学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诸如新闻传播、教育教学工作、社区文化管理、公关和文秘、广告文秘等,都可以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个应用模块,借助各个模块的学校教育,学生可以获得宝贵的从业能力和动手能力。
2)强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着极强的文学底蕴,要求学生不仅要有坚实的东方文化底蕴,还要有深厚的汉语感情。
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能力与自身关于东方文化的亲和力以及自己推陈出新的能力有很大的关系。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一方面,教师要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具有极强的意识以及新颖的教育教学思路,他们不仅要潜心实验、乐于探索,还要不断地开拓进取。
要一改以往的那种文化传声筒的角色,通过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针对某些社会问题(例如新媒体传播方式、博客等)可以为我所用,将其带到课堂之上供学生思考。
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培养自己的思维创新能力。
他们要利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地创新,用新观点、新思想不断地激励学生,学生在巨大的感召力之下也会感同身受,进行探索、发现、分析、思考、创新。
虽然,根据专业特点,此专业的教师大都不讷于言,然而,他们必须要以实际行动,言行结合,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善于思考的能力。
总之,新课堂不仅饶有趣味充斥着人文气息,而且还洋溢着人性的光辉,它让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工作做到了最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新课堂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成为了精神栖息的最佳港湾,培育新型思维的一方沃土,更成为师生人生历程的一次洗礼。
如今的我,还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还不能实现如此完美的教学目标,但只要我站在了神圣的三尺讲台之上,我就要孜孜不倦、竭我所能地工作。
学生是我国的未来,我们在进行中文教学的过程中,更应该贯彻实施上面提到的问题,学生实际掌握的语文知识丰富了,学生的汉语言体系自然就完善了,只要这样,中华文化才能不断地流淌,传统文化才能不断地传承和弘扬。
参考文献。
[2]陈艳芳.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
[3]姚玲,周杰.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j].小学科学(教师),(2).
[4]许静.浅析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
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篇三
随着新时代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文学教育。当今社会,人们除了需要语言交流,还需要借助安静、舒适的文学阅读来提高修养。
摘要:我国具有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从古到今流传下来很多经典名篇,学生如果可以对这些经典文学进行背诵,不仅可以弘扬中国优秀的文化历史,还能增加汉语言的理解和应用。
一、汉语言使用与意境分析的作用。
作为汉语言专业讲师,应该强化学生对汉语言的应用能力和对语言意境分析的能力,这也是丰富学生情感的重要手段。
所以,汉语言的使用和意境分析是所有汉语言专业学习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
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学素养。
语言的生命力在于能够灵活使用,否则,语言就始终处于静止状态。
所以,汉语言的应用也就促成了汉语言的使用意境。
语文知识的形成与汉语言素养强化相得益彰。
例如,在形容风景的时候人们经常使用“风光旖旎、风景秀丽”,如果用作“风光靓丽,风景艳丽”,不仅读起来拗口,就连基本意思也被扭曲,让美丽的风景变得艳俗无比,让人无语。
虽然四个词语单独拎出来都是形容词,但是用法差别很大。
所以,汉语言的应用会直接影响语境的塑造,说“风光旖旎、风景秀丽”人们会眼前一亮,甚至可以想象出美好的景色,但是如果用“靓丽、艳丽”形容风景,只会让人们倒胃口,很难找到美的感觉。
2.培养学生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当今社会,人们除了需要语言交流,还需要借助安静、舒适的文学阅读来提高修养。
所以,在品读汉语言文学作品的时候,不仅需要对汉语言的使用环境进行了解,还要对语言的使用意境进行深入地了解。
如果不了解汉语言的使用方法和意境,就无法安心阅读,也不能完全理解文学作品中极尽深刻而优美的语言。
例如,在欣赏海子的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最后四句包含作者所有的寄托:“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简单的语言朴素明朗却又隽永清新,作者对世界充满希望,充满感恩,善良虔诚的祈祷,愿每一个人在尘世间都可以获得幸福,而自己却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仅仅依靠语言根本无法理解全诗的深刻内涵,必须深入体会诗歌描绘的意境,才能在眼前出现一幅美丽的画面,才能全面、深刻地理解诗歌。
所以在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过程中,文学鉴赏能力会逐渐得到提高,欣赏者的审美观也会更加准确和健康。
二、如何提高汉语言的使用和意境分析能力。
1.增加阅读、朗读的训练。
朗读是学习语言最好的途径之一,增加文章的阅读量,可以让学生尽快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所以,增加阅读量有助于理解汉语的应用,同时汉语言的意境分析能力会逐渐提高。
最终,学生可以准确把握文章的基调,易于挖掘文章深处的含义,提高对汉语言的应用和分析。
2.增加必要的背诵。
背诵是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最佳途径,无论中国人学习外国语言还是外国人学习汉语,增加背诵量必然会提高语言的运用水平。
我国具有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从古到今流传下来很多经典名篇,学生如果可以对这些经典文学进行背诵,不仅可以弘扬中国优秀的文化历史,还能增加汉语言的理解和应用。
最终,通过深刻记忆,学生可以在自己的文章中引经据典,增加文章的亮点,提高文章的层次,使文章更具有灵性。
参考文献。
摘要:在进行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学对接的过程中,需要坚持语文终身教育的观念,这样才能确保两者之间实现合理对接。
引言。
语文教育是弘扬我国汉语言文学精髓的主要途径,汉语言文学属于语文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应试教育模式下的语文教学更多的是为考试而学习而不是为文学而学习,语文教育没有满足新时代汉语言文学的教育要求。
汉语言文学要实现语言教育和汉语言文学的对接性教育,就要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在教学理念越来越开放的情况下,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来正确理解语文教学中汉语言文学的教育问题。
汉语言文学在反映我国历史和文化语言传统的同时,也可以将一个民族的气质风貌展现出来,并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
语言文学是人类的财富,汉语言文学更是中华民族的财富,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该将其继承和发扬起来。
汉语言本身就是一门我国特有的专业,这门专业的目标就是培养人文素质、培养专业的从事汉语言文学的人才。
在现如今的社会中,衡量教育是否合格的标准是看其能否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汉语言文学教育过程中并没有直接体现出实用性,而是通过人文观念等展现的,不能用经济指标进行衡量。
2.1教学目标相同:
语文以及汉语言文学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给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同时保证学生可以更快的适应社会生活;语文教育的一部分就是汉语言文学,两者在理论以及教学内容上存在一致的地方,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会根据各自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各项兴趣爱好。
2.2表达形式不同:
汉语言文学在教学过程中强调,通过语言体现出作者的感情、对事物的看法分析,读者通过阅读文字来了解作者的'情感波动。
汉语言文学的生动性则主要体现在可以用语言进行灵活表达。
虽说两者表达形式上存在差异,但语文教育是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基础,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
2.3专业性的差异:
汉语言文学教学要比语文教学更加专业,一般情况下,在高等院校教学过程中,汉语言文学都会涉及到很多的专业知识,这就需要学生进行探究。
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不断加深自身的文学知识,发自内心的原因学习,和汉语之间培养深厚的感情;语文教学相比就简单的多,只需要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所以说两者专业性之间存在着差异。
3.1实践能力衔接薄弱:
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语文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却有些忽视,这造成的现实情况就是很多学生有着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但实践上的经验却几乎是空白的;有些汉语言文学老师的教育理念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教学过程中只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对于汉语言文学实践的重要性却几乎不谈,这就造成课堂上只进行枯燥的理论知识灌输,学生长此以往,对课堂学习会逐渐失去兴趣。
这也是现如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
3.2教学缺乏针对性:
汉语言文学目前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教育体系,但是却没有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模式和方法。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也没有完全领会,这就造成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制定的教育目标和方法与现实情况脱节,无法满足学生发展以及课改的需求。
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时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课程和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阶段的变化,结合教学情况,在了解学生掌握程度的基础上,对教学方法和技巧进行更新。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汉语言文学教学可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4.1做好人文素养培养:
在进行汉语言文学以及语文教育的时候,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做好人文素养的教育,促使专业学生身上具备人文色彩。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可以从两方面入手:老师除了正常教学之外,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关心和关怀,了解学生的思想处境以及情感波动,从这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素养和人格;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和维护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教学计划及任务;与此同时,完善汉语言体系可以做好文化传承。
4.2注重实践能力对接:
要想更好的将语文和汉语言文学教育进行融合,就必须和现如今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在分析已有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做好两者融合的工作。
要想将两者完美的融合起来,就需要找到两者的相同点,汉语言文学和语文教育都是围绕汉语言文学展开的,在教学过程中若想融入实践知识,就必须了解两者共有的知识和理论,最终实现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目的;在进行实践教学过程中,应该对教学模式和方式进行创新,让学生在了解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实践潜力。
4.3加强技术指导: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现在有很多高校采取了远程教学的方式,这样把现代科学技术和课程完美的结合起来。
语文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拥有敢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
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可以品尝创作带来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最终让学生具备较强的文学鉴赏分析能力。
结束语。
在进行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学对接的过程中,需要坚持语文终身教育的观念,这样才能确保两者之间实现合理对接。
语文以及汉语言文学的关系是相互联系却相互独立的,汉语言文学作为语文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本身在教育目标上就是一致的,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结合实际情况,不生搬硬套,切实做好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篇四
在我国的各大高校中都普遍开设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可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成为了我国高等学校中设立最多、设立时间最长的专业。高校汉语言文学课程的开设,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体系,扎实的理论基础,而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新时期大学生文学素养与人文情怀。
汉语言文学教学不仅仅是文学知识点的学习与掌握,更多的是对民族文化精髓的感悟。
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内涵与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提升综合素质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经济建设、文化繁荣。
本文就以汉语言文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为基础展开了讨论。
1、有利于综合素质的提升。
高校汉语言文学课程的开设,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体系,扎实的理论基础,而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新时期大学生文学素养与人文情怀。
在大学生日益增多,毕业生就业形势与压力日益严峻的情况下,用人单位需求人才的标准已不仅仅是要求理论知识的掌握,文学知识点的熟悉,而更多地是综合素质的要求,尤其是实际操作能力,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汉语文学的课堂上,积极发言、表达自己内心的思考与意见,培养自己良好的口才与人文素养;撰写优秀的文章予以发表,锻炼自己坚实的文字功底;在参与辩论赛、模拟招聘会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充分准备,不断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
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基础,做好充分的准备。
2、有利于人文情怀的培养,情操的陶冶。
较高的审美能力、高尚的道德与人文情怀,是一个人高雅情操、优质生活品质的重要体现。
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更替与兴衰,在滚滚历史长河中诸多英雄人物为了民族的兴旺、国家的强盛死而后已,在灿烂的文化里永垂不朽。
还有一些感人的文学作品,作者通过描述自己的人生经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情况。
高尚的人文情怀有利于培养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鼓励人们用爱、用心、用热情去生活与工作。
尤其在一些理工院校,更应该在汉语言文学教育过程中,注重理工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因为理工科学生的专业往往偏重于技术性与专业性,具有容易枯燥、难度大等特点。
除了汉语言文学课堂的时间,课外很少去了解、阅读文学作品。
导致了部分理工院校学生的情商较低,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往往只顾自己的感受,不能换位思考去理解他人的心情与想法。
1、部分大学生缺乏健全人格,理想信念迷茫。
部分大学生在步入大学校园后,由于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逐渐产生了攀比、奢华的心理。
还有些同学由于自律意识较弱,自制力不强,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交友、网络商城等各种虚拟的环境中,无法自拔。
久而久之,有些大学生产生了心理障碍,不愿与别人沟通交流,迷失了自己进入大学校园的远大理想与信念。
有时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在各种利益的驱使下,不择手段,触犯了法律,从而误入了人生歧途,这些都是大学生人文素质存在问题的重要体现。
2、重理论知识,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
在新时期的今天,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新的教学环境与内容。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仍然体现出了只重视理论知识、课本知识,缺乏课堂互动与实践性不强等特点,忽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阅读习惯与汉语言思维习惯由于受到多媒体的影响,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与改变。
在网路时代的今天,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汉语言与新媒体之间的融合,加强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效果,注重新时期大学生正确汉语言文学思维方式与习惯的形成与培养。
同时,培养学生系统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践能力的培养,将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从而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综合素质.
3、知识结构更新速度不适应市场需求。
一是课程的设置方面。
如今大部分的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仍然沿用传统的单一模式,未将丰富的汉语言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有机的融合,单纯的汉语言知识不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制约了符合社会发展所需要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二是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的不足。
实践能力是大学生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其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是指较强的文字功底与公文写作能力,敏捷的思辨能力,良好的与人沟通与表达的能力,也是人文素养,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
然而,实践中所培养出的大学生只重视文学常识的记忆,理论知识的掌握,工作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
因此,汉语言文学有必要完善汉语言文学的课程设置,优化学科建设,不断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人文素养与综合素质。
1、加强教学内容的筛选。
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的主要体现,教学内容的合理筛选,将能够确保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实际作用,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
汉语言文学是大学语言文学教育中的重要科目,汉语言文学范围较广,涵盖内容较为全面,为保证实际教学效果,必须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筛选和增添。
首先,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应该尽量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按照学生兴趣和爱好进行教学内容的筛选,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积极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目前大学生人格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对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起到一定的影响,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对教学活动的制定,为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
为此,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可以多组织一些教学活动,比如演讲比赛、诗词比赛以及场景教学等等,让学生主动去开展相关交流活动,在学习和知识巩固的过程中去交流和沟通,消除学生不良心理问题,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3、创建良好的人文环境。
学校是大熔炉,学生能不能成为一块好钢,环境很重要。
汉语言文学的教育不应该只是在课堂中,还应该在课堂外。
要鼓励和支持学生自发地成立学生社团、汉语言文学组织、诗歌文学社等方式,对汉语言文学进行探讨和运用。
还可以组织一些诗歌朗诵、文学创造比赛等方式,让学生爱上汉语言文学的魅力。
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有利于提升汉语言文学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其应有的人生与社会价值。
汉语言文学的毕业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与挑战,首先自己要认识到自身的优点与不足之处,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抓住一切锻炼的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与综合素质,其次,高校需要建立完善的汉语言文学授课体系,加强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个性培养、人文情怀的提升,在高校汉语言教学过程中,展开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效性的引导。
【参考文献】。
[1]施华,赵玉志,金慧,王丰敏,李书红.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与建设[j].科技信息,(29).
[3]高岭,土宁宁,马骏鹰,《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实践性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02).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其思想政治素质的不断提高,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教育领域的不断改革以及大学生思想意识状况的不断变化,要求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要注重汉语言艺术的使用,以期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促进高校大学生的正确培养。
1什么是高校思政教育汉语言艺术。
汉语言,即汉民族共同语言,是当前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而对于语言,在当前的国内外学者中都有不同的定义,但是各种不同的定义都有着一个共同点,即认为语言具有交流功能。
国内外学者对于语言的研究,给汉语言艺术的运用奠定了一定的理论支撑,这样给当前高校思政教育中汉语言的运用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在当前的高校思政教育中,汉语言艺术的运用能够极大的促进高校思政教育效果的提升。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如何运用好汉语言艺术的作用,促进教育效果的提升,首先要在表述的内容和形式上达到精准的地步,使整个语言更加的顺畅,在不违背语言规范的基础上,遵循正常的语言逻辑,尽力使汉语言的表达更加的生动形象,真正的贴近大学生的生活以及内心,从而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水平及质量。
并且汉语言艺术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运用的最终归宿就是要实现大学生思想意识状况的提升,因此需要教育者将深奥的道理通过通俗易懂的、形象生动的语言向学生们传达,从而促进高校学生对深层次的思想的进一步理解[1]。
因此,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汉语言艺术,就是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运用讲座、一对一谈心和动员大会等多种形式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过程中,通过生动、形象以及精确的语言,将深层次的思想道理通俗的表达出来,从而走进大学生的内心,在情感上引起他们的共鸣,从而在思想上得到一定的升华。
2高校思政教育中汉语言艺术的特征。
(1)在高校的思政教育中汉语言艺术所具有的首要特征就是科学性,即在进行高校思政教育时,必须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理论为导向,深入贯彻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科学性这一特征,首先体现在内容选择的科学性,教育者在语言运用的准确性的基础上,需要做到科学性,在通常情况下,教育会采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以理服人,对在思政教育中遇到的问题要依据实际的情况进行相关的处理,必须坚持用词的准确性,从而使高校学生更加准确的理解相关的思想教育知识。
(2)其次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汉语言运用必须要具有贴近性,因为在当前的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政工作教育中,会出现一定的阻碍,例如枯燥的思想讲座以及单调的理论分析,极大的脱离了当前大学生生活的实际状况。
但是当前的大学生群体已明显不同于以往的大学生,在他们的身上具有更加浓厚的时代气息,他们更加倾向于对时代潮流的发展方向,对社会上的思想变化有着极度的求知欲,他们的思维更加敏捷,在单调枯燥的说教面前,他们有着极度的抵触心理,传统的教育方式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亟需进行创新,特别是在其中的汉语言的应用方式和艺术手法进行改革创新。
因此教育者在进行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在汉语言的应用上,要增强自身的教育观念,在语言的表达形式上进行创新,从当前学生发展的需求出发,通过通俗易懂、来源于生活的时代语言,不断提升大学生在社会主义理论知识中的学习积极性,使广大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实的感受到真实的思想教育,使当前的社会主义理论真正的影响到当前高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
(3)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汉语言运用的艺术必须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语言是高校思政教育进行的重要媒介,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运用语言艺术,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有着更为突出的收效。
所以,教育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需要运用好启发性语言,使高校学生自觉自愿的学习先进的思想理论,提高在思想理论上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正确的引导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的良性发展。
(4)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运用的语言还需要带有一定的艺术性。
对于艺术性这一特征,不仅要求教育者在实际的工作中使用的语言内容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并且在语言的表达形式上还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即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不能只是照本宣科的进行,适当的应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语言,同时在形式的选择上要注重语调的适当变化和修辞的运用,贴近大学生语言运用的习惯,使他们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能更好的接受这些深奥的道理。
比如对于理工科学生的思想教育,要多使用通俗易懂、幽默的语言,引起他们的关注,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3高校思政教育汉语言艺术的分类。
在高校的思政教育中,按照教育的最终目的,可以将其中的汉语言艺术分为启发性、引导性、鼓励性以及批评教育性的四种类型的语言艺术。
3.1启发性的语言艺术。
启发性的语言艺术,主要是指进行思政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启发大学生对自身思想状况进行思考,分辨自己当前的思想状况中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
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篇五
1、“一带一路”视阈下实施中原文化走出去路径研究。
2、商丘市红色典籍整理与开发利用研究。
3、“互联网+”行动计划与网络文化建设研究。
4、“十三五”时期商丘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研究。
5、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创新保护研究。
6、传统美学精神的当代价值研究。
7、传统文化与“文明商丘”建设研究。
8、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商丘市的发展机遇研究。
9、商丘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研究。
10、河南文脉传承与城市特色构建研究。
11、商丘名人文化产业化与中原经济区建设。
12、“丝绸之路”与华夏文明传播研究。
13、“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原文化传播与交流。
14、河南省红色典籍整理与开发利用研究。
15、“十三五”时期河南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研究。
16、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研究。
17、商丘文脉传承与城市特色构建研究。
(二)文艺学。
1、浅论审美与文化的关系。
2、略论大众审美文化的历史与现状。
3、论宗白华美学思想。
4、论审美现代性。
5、广告的审美特征论析。
6、论诗歌语言。
7、论马克思主义的悲剧观。
8、论文艺的娱乐作用。
9、论意境的美学特征。
10、论文学语言的多义性。
11、文学审美特征论。
12、“话语蕴藉说”评说。
13、浅析“典型论”
14、浅论“意象”
15、浅论“叙事学”
16、文学消费心理研究。
17、关于文学话语“陌生化”问题。
18、浅论“结构”与“解构”
19、论艺术真实。
20、论文艺欣赏中的心理距离。
21、浅论文艺欣赏中的共鸣与沟通。
22、论艺术直觉。
23、论艺术虚构。
24、浅论美育与社会的文明进步。
25、浅论文学流派在艺术创作中的意义。
26、简论文学作品形式的独立审美特征。
27、浅论新时期文学发展与典型内涵的新变化。
28、浅论新时期诗歌审美特点的新变化。
29、论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
30、论艺术创作的通感与错位。
31、论审美变形。
32、论艺术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价值。
33、论文艺作品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34、论本世纪中国文论的现代性主题。
35、浅论儒家美学在中国古典美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36、浅论庄子美学思想对中国艺术精神的影响。
37、论朴素美。
38、蔡仪美学思想述评。
39、浅论朱光潜在当代中国美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40、评李泽厚美学思想。
41、浅论中国意境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42、浅论禅宗对中国美学发展的影响。
43、试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
44、论艺术接受中的个体差异。
45、浅论人类审美态度的演进历程。
46、论悲剧审美的道德内涵。
47、当代中国大学生审美情趣考察。
48、论形式美的美育效应。
49、浅论美育与社会人文精神的转化与重建。
(三)古代文学。
1、试论杨万里诗歌的俗与雅。
2、唐传奇的文学价值。
3、薛涛的'文学创作。
4、鱼玄机的创作。
5、浙西词派及其词人简述。
6、小红低唱我吹萧――姜夔的词与音乐略探。
7、黄庭坚的文学思想。
8、李清照词创作的社会蕴含与价值。
9、宋代女性创作的“悲愁”本色。
10、试论宋诗中杭州民俗的描写及其表现。
11、论张先的慢词。
12、“表面滑稽而骨子里沉痛”――苏轼“以游戏文字为诗”浅论。
13、从潘金莲看《水浒传》的婚姻和爱情。
14、论《镜花缘》中的唐小山形象。
15、论弹词小说《再生缘》中四位女性形象之对比关系。
16、浅论凌鞒酢抖拍》之盗贼观。
17、浅论李渔的人生观在戏剧、小说中的体现。
18、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和《卖油郎独占花魁》看拟话本的爱情婚姻观。
19、试论张岱《西湖梦寻》、《陶庵梦忆》中的禅趣。
20、浅析《牡丹亭》中知识分子的性格特征。
21、《水浒传》中绰号问题浅析。
22、论香菱形象的文化命义。
23、“二尤”悲剧在《红楼梦》大悲剧中的原型意义。
24、刘姥姥形象的文化意蕴。
25、巧姐形象的文化意蕴。
26、两对位势悬然却下场略等的母女一一赵姨娘探春及凤姐巧姐漫议。
27、度人与救世一一疯僧与刘姥姥形象的不同意蕴。
28、贾宝玉同性恋倾向诠释。
29、《聊斋志异》中的悍妇心理构件。
30、论《聊斋志异》的传奇艺术。
31、《世说新语》的语言风格。
32、《世说新语》的语言技巧。
33、《世说新语》的写人技巧。
34、《世说新语》与中国古代小说。
35、王梵志诗歌的独特内涵。
36、试论李商隐爱情诗的意象。
37、论李贺诗的多种风格。
38、论《金瓶梅》中的民俗描写。
39、论《儒林外史》对八股制艺弊端的反思。
40、论《红楼梦》中诗歌之功能。
41、对生命的漠视――试论《水浒传》叙述的暴力化倾向。
42、白居易《长恨歌》多重意蕴浅探。
43、论《史记》中下层人物的描写。
44、浅论《史记》的游侠精神。
45、论苏轼的出世和入世。
46、试探陆游的“梅”情结。
47、论李白的咏侠诗。
48、《三国演义》中的择主思想比较。
49、《儒林外史》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50、浅论《儒林外史》对人性的扭曲。
(四)现当代文学。
1、论李健吾的短篇小说(或者:论李健吾小说的平民化)。
2、论“后浪漫派”小说的艺术特质。
3、《风萧萧》中的意象。
4、张爱玲小说的影视改编。
5、《小团圆》中的母亲形象。
6、《小团圆》中的女性形象。
7、《小团圆》的叙事特色(或者:《小团圆》的复调叙事)。
8、老舍小说的影视改编。
9、老舍小说的爱情叙事(或:老舍的女性观)。
10、老舍、邓友梅、王朔的“京味儿”小说。
11、老舍、邓友梅笔下的旗人形象。
12、茅盾的另类小说。
13、论钱钟书的短篇小说。
14、沈从文小说中的男性世界。
15、张恨水小说中的女性世界。
16、浅析现代人文主义思潮。
17、论新写实文学中日常生活的诗性消解。
18、沈从文作品中的人文情怀。
19、早期乡土小说的民俗价值。
20、乡土文学与乡土小说。
(五)外国文学、比较文学。
1.《美狄亚》的女权主义重读。
2.中国、希腊神话中的女神形象比较。
3.《十日谈》的狂欢化民俗特征。
4.《堂吉诃德》的想象性虚构与写作策略。
5.《奥赛罗》的后殖民重构。
6.试论莫里哀性格喜剧的类型化特征。
7.从后殖民主义批评角度解读《鲁滨逊飘流记》。
9.从原型批评角度看于连形象。
10.《荒原》的“死亡情结”
11.论《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集体无意识。
12.鲁迅《药》中的基督受难形象分析。
13.《边城》和《伊豆的舞女》的比较研究(最好再加副标题,突出论点)。
14.《雪国》中“雪”与“火”的意象研究。
15.泰戈尔的《沉船》与易卜生的《娜拉》中女性形象的比较。
16.论海明威小说创作中的“硬汉性格”。
17.弗洛伊德主义和劳伦斯的小说《儿子与情人》。
18.论流浪汉小说的艺术特征。
19.中国武侠小说和其实文学的比较研究。
20.《奥瑟罗》的悲剧冲突艺术。
21.《呼啸山庄》与《金锁记》情感世界之比较。
22.果戈理《死魂灵》的讽刺艺术。
23.论《百年孤独》的孤独意识。
24.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主题探析。
25.哥特式小说的原理和发展。
26.《浮士德》的善恶冲突论。
27.试论《巴黎圣母院》的美丑对照原则。
28.茶花女与杜十娘比较。
29.哈姆莱特形象的接受和误读。
30.重评巴洛克风格。
(六)美学。
1、美在文心:刘勰文学观探微。
2、宗白华意境理论的诗学意义。
3、论钟嵘《诗品》对诗之本质及诗美境界的阐释。
4、王国维与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
5、李安华语作品文化解读。
6、沈从文的湘西小说与道家艺术精神。
7、鸿雁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审美意蕴。
8、略论王国维的文艺思想体系及其现代意义。
9、《人间词话》境界说与中国传统诗说之关系。
10、论“悲秋”的母题及其文化意蕴。
11、梁启超美学思想及其价值启思。
12、“陌生化”理论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
13、网络时代的大众文化。
14、王国维诗学的创化之道。
15、论网络诗歌生产与消费的快餐化。
16、亚里士多德的“陶冶”说与孔子的兴观群怨。
17、柏拉图的音乐美学与中国先秦时代的乐论。
18、浪漫主义诗论与中国的“人民性”的当代意义。
19、以新历史主义批评的视点看莫言的“红高粱”小说系列。
20、诗论喜剧语言的美学特征。
21、试论“童心”与艺术创作的关系。
22、论文学创作的审美理想。
23、由宗白华《美学散步》看“人生艺术化”
24、庄子“无为”美学思想初探。
26、成功的复合式改编:《罗生门》。
27、从《霸王别姬》看导演陈凯歌的美学观念。
28、论孔子的美学思想。
29、论庄子的美学思想。
30、论中国古代美学的特点。
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篇六
王蒙文学的确定性与非确定性以来的长篇小说《这边风景》和今年的《闷与狂》等。
对此,有人惊呼王蒙写疯了,什么都写,什么都尝试,什么话都说,什么都让你来不及准备,什么都让你措手不及,什么都让你瞠目结舌。
关于《闷与狂》,有人说它是小说,有人说它是散文,有人说它是回忆录,我觉得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王蒙文学的确定性与非确定性最近的文坛很是热闹,鲁迅文学奖就不说了。
我要说的是有三个作家,成为当下不可回避的话题。
第一个,当属王蒙先生,他因为新近出版了所谓的长篇小说《闷与狂》,广被关注,也备受争议。
第二个是张贤亮先生,这位新时期文学的开拓者之一,后来西部文化产业的领军人物,因为他的离世落幕而被人们热议。
第三个是萧红先生,也可以称为萧红女士,因为电影《黄金时代》的热映,而继去年电影《萧红》后再度掀起一股“萧红热”。
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是“王蒙最新双长篇小说学术研讨会”,乍一听,觉得有点怪,长期以来,我们总习惯一事一议。
但后来一想,这事若发生在别人身上或许有点怪,但发生在王蒙先生身上,就很正常。
熟悉王蒙文学的读者,我这里是指读过他作品的人,是过去进行时的那群人。
而相对于过去进行时的人群,所对应的应该是将来进行时的人群。
今天参加研讨会的,基本上属于现在进行时。
那么,有人会问,你当属于哪一种人群?我想说,我既属于过去,也属于现在,更属于将来。
我不是纯粹的学院式理论家,我是读者,是作者,是研究者,是记者,是王蒙文学的追随者,是这个会议的关注者,也是一个极想发言表明我观点的人。
我不说,我不抢着说,我怕别人先说,别人先说我就不好再说,我就得转化思路,我就得顿悟,我就得冥思苦想,我就得见招拆招,我就得一鸣惊人,我就得与众不同,我就得发飙,说一些歪理邪说,说一些你不敢说的话,说一些你想不到的话,让王蒙先生知道我,让与会者知道我,让这个会结束后大家还议论我。
哈哈,请允许我模仿王蒙先生的叙述方式表达方式思想方式。
请注意,我在这里谈的不是王蒙先生的具体哪部小说,哪篇散文,哪首诗,哪篇讲话,我说的是王蒙文学,包括所有的文字,和与文学有关的非文字的东西。
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篇七
毕业论文写作是高等院校本科生培养计划的重要环节,也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与工科院校的其他专业相比,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级文秘)学生的毕业论文的质量高低不仅关系到学生能否毕业,更是对四年来所学知识的全面总结,也是对学生写作能力高低的检验。笔者通过抽样,对近年所指导、评阅的汉语言文学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从论题的选择、观点的提出,到论据的运用、文字的表述,问题多多,不一而足。在毕业论文写作水平不断下降的今天,研究这个课题更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南京林业大学――届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级文秘)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情况,针对毕业论文写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和对策。
一、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1、选题缺乏创新,主要集中在文学领域。
与大多数高校相同,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级文秘)专业的选题也是由教师根据自己所教科目和研究方向,向学生提供选题的范围,然后教研室根据学号随机平均分配给指导教师。学生的选题主要侧重在新闻、公关、秘书、语言、文学、广告、文化等方面。2003――2008届论文共396篇,其中新闻类选题25篇,占6.3%;文化类选题23篇,占5.8%;广告类选题12篇,占3%;秘书类选题70篇,占18%;语言类选题38篇,占9.5%;文学类选题220篇,占56%;其他8篇,占1.4%。论文选题主要集中在文学领域,结合秘书专业实际的很少。有的选题大而空,比如《周国平散文研究》、《浅析海岩小说的创作》、《大学生创业问题研究》、《关于中国民营企业道德伦理的探讨》、《当代秘书素质要论》、《秘书美学浅谈》等,对于本科生来说,这些问题很难在8000字左右的文章中论述全面而深刻。有的选题虽有新意,比如《中国饮食类广告的文化内涵及其表现》、《秘书学研究现象新探》、《论秘书工作的管理效应》、《公共关系在企业秘书中的运用》等,但由于时间紧迫、资料查找困难、缺乏实践感性认识、投入写作精力不足等原因,泛泛而谈,缺乏说服力,影响了论文的写作质量。
2、投入精力不足,抄袭现象严重。
从六届学生的写作情况来看,因为选题陈旧,缺乏创新性,加上精力投入不足,每一届都有相当部分的学生的初稿抄袭已有的论文,而且屡禁不止。原文照抄的学生较少,大多学生将别人已发表的成果进行剪切粘贴、注水,拼凑为不少于8000字的论文。这些论文在指导老师的严格把关下大部分都被退回重写,如《浅论现当代文学创作中语言的突破创新与规范化》、《论李白诗歌中的送别情感》、《论中美文化下的姚木兰与郝思嘉》、《对解梦文化的思考》、《浅谈文学美与服饰美》、《试论中国公务员制度的特色》等。
3、论文写作格式不规范。
规范的论文格式也是合格的毕业论文的要求,论文的标题、中英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注释、文献综述、致谢等的撰写都要符合规范。比如《浅论古典诗词与阳羡茶文化》,这个标题有歧义,实际上作者主要论述的是阳羡茶文化在古诗词中的表现,标题可改为《从古典诗词透析阳羡茶文化》;英文摘要中语法、拼写错误很多;中文摘要中“本文”、“笔者”、“我”比比皆是,摘要“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残缺不全;有的正文通篇都用第一人称“我认为”,有的地方论述缺乏逻辑性与严密性,层次紊乱;错别字、病句较多;标点符号使用错误;注释不规范;小标题的序号标注欠规范、口语化严重;文献综述只是已有成果的综合,缺少评述等等。
4、口头表达能力欠缺。
答辩主要是为了检验学生对论文的熟悉程度,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心理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每届的答辩中,总有一些学生论文写得不错,但表达能力欠佳,影响了毕业论文的成绩。有的照本宣科;有的回答问题的时候抓不住重点,不能做到言简意赅;有的甚至因紧张而憋得满脸通红说不出话等等。这些对于文秘专业的同学来说,都是表达能力欠缺的表现。
二、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
1、传统的选题方式缺乏科学性。
传统的选题方式剥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使他们将毕业论文写作等同于被动完成作业。另一方面,这种选题方式经常会使指导老师感到力不从心。比如研究外国文学的老师可能对武侠小说了解不是很深,研究文学的老师可能在语言学论文的指导方面也有困难,研究广告的老师对公关、秘书等领域也不一定有深入研究等等。
2、学生重视不够。
从近几年来的写作实际来看,大部分文秘专业的学生不将毕业论文的写作当成毕业前的一个重要学习环节,他们不以为然,觉得写得好与不好都能毕业。有的学生甚至在写论文前没有进过图书馆,没有查阅过期刊;有的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不主动与指导老师联系;有的学生在交稿前几天才匆匆忙忙赶论文;有的学生认为答辩就是走过场,念念提要和目录,随便回答几句就行了。
3、就业、考研、考公务员与写作论文冲突。
因毕业论文写作的时间安排在大四,与学生实习、找工作、考研、考公务员在时间上发生冲突,部分文秘专业的学生将毕业论文看作就业、考研、实习的绊脚石,产生抵触的情绪。比如有的指导老师通过电子邮件、电话催交论文时,有的学生竟然拒绝:“老师,我在外地,两周后才会学校。到时再说吧。”更有甚者给老师发短信:“我最讨厌做的就是这件事。”
4、语言表达的基本功不扎实。
毕业论文的.写作在人称、标题、摘要、关键词、标点、文献综述、序号标注、注释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欠缺的原因有两个方面:缺少理论知识的指导和写作实践能力低。答辩过程中的结结巴巴一方面说明学生对论文研究与写作的过程不熟悉,另一方面说明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不高。
5、缺乏严厉有效的论文质量监控机制。
对于不按时完成毕业论文或有严重抄袭现象的学生,学校应采取有力的措施加以处罚教育,否则会导致不良风气的盛行。事实上,很多学校考虑到学生的就业率和学生的前途,对学生采取过分宽容的态度。
三、解决的方法和对策。
1、改革选题方式,将写作时间安排在大三。
选题要注重学生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将兴趣与专业相结合,尽量与指导教师的科研方向结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选题,教研室再根据学生选题方向确定指导老师。要选择可行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题目,尤其要结合文秘专业的实践。本科毕业论文之所以成为大学毕业生的负担,主要原因是毕业论文写作时间的安排不尽合理。多数学校都把毕业论文选题安排在大四第一个学期期末,把中期检查放在大四第二个学期也就是四月中旬左右,把答辩时间安排在五月底或六月初,而这一段时间正是毕业生实习或急于找工作的时间。面临当前如此巨大的就业压力,大学毕业生根本无暇顾及毕业论文;就算考上研究生的学生也正忙于复试,根本没有太多的精力写毕业论文。为避免写作时间与就业、实习、考研相冲突,将论文写作在大三即第五学期布置,在第六学期结束前完成开题报告、任务书和计划书和论文初稿,大四主要完成论文的修改。这样错开时间就能避免写论文和找工作在时间上的直接冲突。毕竟大四第一个学期初的招聘会还比较少,毕业生还没有完全开始找工作,如果指导教师严格要求的话,毕业论文应该能够发挥它在锻炼学生能力方面应有的作用。
2、开设专门的论文写作课。
文秘专业开设的写作课程主要有基础写作、应用文写作、新闻写作、广告文案写作,平均只有32课时。建议在大二增设毕业论文写作课与实习课,学时32,理论和实践各16学时,在学生理解论文写作理论的基础上锻炼学生论文写作实践能力,进行规范化系统化的训练,切实提高论文书面表达能力。在写作实践课上,可以通过演讲、主持、辩论、模拟答辩、模拟法庭等形式,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面试、答辩中能够从容面对,游刃有余。
3、完善论文质量监控机制。
从大一开始,就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使他们明白为人为文都要诚实,这是道德的底线。让学生知道论文的剽窃与考试作弊一样会受到严重的处罚,并与学士学位的授予挂钩。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指导老师和学校教务部门要严格把好选题关、论文写作进度关、内容关、格式关,让学生从思想上和行动上真正重视毕业论文的写作。论文完稿后可以借鉴南京其他高校的做法,利用图书馆论文过滤系统,如抄袭超过40%,论文即为不合格。尤其对初评为校优秀的论文,也应进行过滤,抄袭不能超过10%。对答辩中表现极差的学生要求二次答辩,如仍不合格,推迟毕业。
4、端正师生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
在毕业论文工作开展前,学校应采取多种形式,端正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一方面,要使学生明确毕业论文写作是大学本科阶段学习的重要环节,是毕业前学习的最后一关,与课堂教学同等重要。不少毕业生参加工作后接受实际工作,面临具体写作任务时,往往手足无措;甚至有些学生以高分考取研究生,撰写硕士学位论文时,连内容摘要、关键词、文献综述等都不会写,更谈不上内容的创新了,这些情况都与其大学阶段缺乏科学系统和实际的写作训练、忽视毕业论文写作环节有直接关系。另一方面,要让教师明确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是自己的重要职责,另一方面从富有创造性的学生身上,教师也能学到一些知识和技能,教学相长。
写作能力的高低对文秘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目前高校毕业论文整体水平下降的趋势下,结合各校专业实际,寻求解决的措施和有效的方法,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国玲、哈斯:《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探讨》,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第2期.
2、张志荣、张香凤:《论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与撰写--以史地系届本科毕业论文为例》,《上饶师范学院学报》,第4期.
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篇八
1)李白诗中的仙、侠精神。
2)论辛词的英雄情节。
3)论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特色。
4)论辛弃疾的“以文为词”
5)论韩愈的“以文为诗”。
6)“清空骚雅”、“幽韵冷香”的白石词。
7)关于白居易〈新乐府的评价。
8)关汉卿杂剧中的女性形象。
9)韩愈散文的.艺术风格。
10)元散曲的艺术风格。
11)柳宗元的寓言创作。
12)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13)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
14)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15)论杜牧的七言绝句。
16)论归有光的散文。
17)论李商隐的无题诗。
18)牡丹亭的艺术成就。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篇九
汉语言文学是我国文化传承的重要学科,是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
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传承的历史古国,所传承与积淀的文化精髓是我国重要的财富,对促进我国的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对汉语言文学研究的过程中,语言与意境是重要的研究内容,语言是本质,意境是一种思想上的升华,是对汉语言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语言与意境的研究,能更加深入地了解汉语言文化的精髓,更加精确地管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本文对汉语言文学语言意境研究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对提高汉语言文学研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古代读书人在语言应用中,通常会深思熟虑以探求语言的意境,在此基础上组合出来的语言往往会给人一种触类旁通、柳暗花明之妙感。
汉语言文学中语言意境主要源于生活,通过对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事物进行描述,融入作者对生活与时代背景的感悟,从而表现出不同的语言艺术效果,呈现出不同的意境。
汉语言文学研究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而我国的文化经历了历史长河的洗礼与积淀,融合了更多精华。
其中对语言与意境的研究,是更加深入了解汉语言文化的重要手段。
语言是了解汉语言的基础,也是深入学习的重要门户,语言所包含的内容及形式千变万化,在研究语言时对象及内容也更加广泛。
汉语言的意境是一种比较微妙的感觉,这是一种情与景的融合,是一种思想与灵魂的升华。
我国的汉语言文化包罗万象,同样的事物,通过不同的描述方式,以不同的语言组织形式就会阐述出不同的意境。
意境的来源是客观存在的事物,而在对客观事物描述的过程中,就会融入作者的个人情感,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化成人生感悟,然后通过语言的形态表现出来,通过文学作品抒发自己的情感。
欣赏者在品味其作品时,就会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怀,从而更加深刻地体会文化作品所要表达的内涵、作者的理想与抱负。
语言与意境的研究是对汉语言文学进行深入了解的重要方式,也是领悟汉语言文学内涵的重要手段。
语言与意境是研究汉语言文学的重要内容,语言与意境的研究不仅能提高汉语言文学的理论素质,同时还能对中国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在灵魂上得到净化。
语言与意境的研究是进入汉语言文学的门户,是提升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下面对语言与意境研究的作用进行阐述。
(一)可以提升文学素养。
语言是了解和学习汉语言文学的重要基础,语言是汉语言文学的基础元素,也是后期对意境研究的一个载体。
语言和意境相辅相成,语言的形式比较灵活,但万变不离其宗,所以语言的'运用与掌握是研究意境的前提条件。
通过不同形式的语言描述,能展现不同的语言意境,从而会提高汉语言文学的学习能力,在汉语言文学的理论素养方面也会更加丰富,为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与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有助于提高文章鉴赏能力。
我国的文学书籍中,文学作品不仅语言优美,且意境幽深,都是通过语言和意境体现出来的。
所以,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要想更加深入,就需要提升在赏析语言与意境方面的能力。
通过文学作品中作者语言艺术的应用进行分析与研究,然后结合作者所在的时代背景,就能品味出作品中所蕴含的意境,能从作者的角度去感悟作品中的内涵。
意境的研究是一种境界上的升华,是对文学作品内在价值进行挖掘的重要途径。
意境是文学作品中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思想,是文学作品真正的价值所在,所以只有通过对意境的体会,才能真正理解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意义。
(三)有助于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
汉语言文学是我国特有的一项学科,是对我国国学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通过语言与意境的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文化。
我国的历史文化久远,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具有不同的风格,每个时期的文学作品都能展现出当时的文化背景及政治色彩。
在对语言与意境研究的过程中,能透过作品,折射出当时的时代特色,能通过作者的表述感受到当时的大环境,并从不同层面去更加深入地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更加客观而全面地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
(一)增加阅读量。
我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流传下来的经典名篇众多,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文化本质也不相同,要想更好地驾驭语言意境,还需要增加阅读量,熟练掌握文学作品的内涵及作品创造的时代背景。
在阅读的过程中,还要通过创作的时代背景,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感悟作者想要表达的一种情境,从而能更好地运用语言意境。
(二)掌握语言规律。
由于我国的人口较多,地域分布广泛,少数民族及各个地方的方言都独具特色。
在众多语言中,普通话是最通用的,但并不是所有地区都在使用普通话,因为不同地区的人对语言的掌握程度不同。
如南方人很难分清卷舌,会不自觉地将一些读音弄混,而北方人对卷舌的敏感度较低。
所以,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对北方人来说也很不容易。
在学习汉语言文学时,就是为了在实际应用语言的过程中,分析出语言的规律,正确运用语言,进而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逐渐总结出一些语言规律。
(三)意境源于生活,并不断创新。
我国的诗文中,一般是通过一些诗句或一些词语来营造意境,不同的作者由于想要表达的感情不同,就会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营造意境,这往往是因人而异的。
而意境往往源于生活,是诗人通过日常的生活进行观察,运用普通的事物来营造诗歌氛围,通过自己的感悟,体验诗歌的美感,进入作者创造的艺术境界。
而营造意境,不仅能使美感体验更加深刻,还会使诗歌中描绘的实物更加真实,甚至会具有更大的感染力,使诗中所要表达的感情更加真切,使读者犹如身临其境一般。
四、结语。
汉语言文学是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象征,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表现。
通过对汉语言文学的研究,能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从而促进我国文化发展的步伐。
语言与意境是汉语言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与意境的研究是深入学习和了解汉语言文学的重要途径。
语言运用方式灵活多变,语言是意境表现的载体,不同的语言描述可以展现不同的意境层次,语言意境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通过对语言意境的研究,能更加深入地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能提升文学素质与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所以对语言意境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汉语言文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现阶段的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应整合教学内容,变更教学方法,从浅层的感性认识提升到深层的理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针对教学现状,将汉语言文学教学与审美教育进行结合,提升高校教学水平。
汉语言文学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学科,其教育理念主要是传承中国优秀文化,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资源的丰富多彩及教学方法的多种多样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知识基础更加扎实,文学素养稳步提升。
然而,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学生的审美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高校应将汉语言文学教学与审美教育结合,从而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审美素养。
文学作品的鉴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还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先去鉴赏文学作品中艺术的表现手法及结构安排,再通过临摹仿写新的文章,有利于学生体验作者写作时的所思所感,形成高水平的审美能力。
艺术是美的结晶,需要我们用审美的眼光去审视、观察、感受它。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学作品所营造的意境当中,在美的享受中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与审美品位。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它可以全面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作为高校大学生,他们有着对未来美好的希冀,期盼着能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握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课程开始之前,就要向学生介绍该专业学习内容的重要性及对个人未来的影响,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将文学作品中的审美理念教授给学生,让学生去感受其内在的美感。
学生在树立这样的审美理念之后,就会不自觉地向它靠拢,进而提高审美情趣,巩固审美能力。
这样的教学目标对教师来说是一次挑战,它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全面提高自我文学修养,在解读作品的过程中深入挖掘作品,将文学中的内在美传达给学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从而让学生全面感受到美的存在和美的作用。
(二)提高教师文化素养和专业能力。
文学作品借助语言的作用,向读者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传达自己内在的思想感情。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对文学作品中的内在含义进行深刻解剖,如此才能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这就需要教师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将自己置身于作者创作时的处境中,体会作者的喜怒哀乐,在感受美的过程中接受洗礼。
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的是引导性作用,需要有更高的文化素养,涉猎更多的文学作品,要经常参加各种各样的文学论坛,定时开展研讨会议,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除此之外,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要将自己对美的感受、领悟采用恰当的方式传授给学生。
在教学中要把握作品内容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在全面鉴赏的过程中抓住具体作品的个性特点,将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三)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汉语言文学专业虽然在近几年得到了高校的广泛关注,但从其课程设置来看,仍然存在很大的缺陷。
在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课堂中,教师过分关注知识点的记忆和古诗词的背诵,几乎没有加入任何关于审美的内容。
要将审美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学进行有机结合,达到融会贯通的理想目标,就必须把审美教育放在首要位置,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观察美、感受美,而不是一味地机械记忆。
在对教学内容进行安排时,要选取美学价值高的作品,符合学生审美观念的文章,同时要讲究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当然,感性认识和理性理解应该统一进行,让学生在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中感受其中的美育,尽可能地扩大学生的审美视野,提高学生对美的敏感度,进一步实现审美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完美结合。
三、结语。
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时刻变化的,要想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大背景下脱颖而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学素养至关重要。
当然,目前高校也在进一步落实审美教育,极力倡导将审美教育和汉语言文学的学习结合在一起,在学习文学作品的同时,理解其深刻的内涵,获得新的审美体验,提高审美素质,进一步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在审美教育步入正轨的过程中,我国国民素质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综合国力也会显著增强。
参考文献:
[1]赵君玉.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j].才智,(7):292.
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篇十
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践平台。
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应用性教学模式的采用,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有利于汉语言文学的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一定的基础。
一、探索汉语言文学应用性教学方式的必要性。
汉语言文学作为一门传统的人文科学,是人类历史上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更是中华民族精神外在流露,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汉语言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一门课程,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学习、掌握其它知识的基础与前提。
实践中,如今高校对于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式呈现出过分注重理论,而忽视了与实践结合的特点。
汉语言文学的授课主要还是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备课与授课的重点都在课本上,对于课本上的字、词、句讲解的比较清楚与详细。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各种先进的设备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的出现,获取知识更加的快捷方便。
在单一教学模式下,而且过分注重理论的教学模式,已不能充分吸引学生的热情,不能引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能培养出适合于时代发展要求的综合高素质的人才。
只依靠讲解课本上的知识,不能有效的引导学生感受汉语言文化的真正魅力。
传统的学科理论学习的指导思想是学科知识论,其隐含的假设是:所有的知识都是有用的;职业能力即知识的运用,所以知识的传授要先行,知识要有系统性、完整性,实践课是理论课的演绎和附庸。
人才培养方案一般按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含实习)分别安排在前期、中期和后期讲授。
在学习过程中,先学枯燥、抽象的理论,然后开展具体的实践,对实践的理论思考在前,作为思考对象的实践在后,这脱离了职业活动的过程。
在人们对于高等教育重视程度不断增强,高校招生数量不断扩招,大学生日益增多的背景下,毕业生面临着相当严峻的就业压力。
复合型与应用型人才已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人才标准。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已不适应新时期的教学理念与教育环境。
三、汉语言文学应用性具体教学方式的探索。
1、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方式。
在教学方式方面,应当转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记住重点的知识点与体系固然重要,但是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汉语言文学教学实效性的增强,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在多媒体时代的今天,在加强与学生互动交流的同时,汉语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并将其结合到课堂的教学过程中。
如ppt、人物传记视频资料、图片、纪录片、文化宣传片等内容融合于教学过程中,在丰富了教学内容的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师生互动,活跃课堂。
高校课程的设置,教学的进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出适合于社会人才需求计划,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因此,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式,应该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开拓思路与创新理念,赋予其时代特色与新的含义。
以往教师在课堂从上课一直讲到下课,一味掌握主动权的方式已不适应新时期优秀的人才的培养,教师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表达其自己的观点与想法。
汉语言文学的教师可以在备课的过程中,搜集整理具有讨论意义的主题,在课堂上开展小组讨论,最后老师做出总结与陈述,对于同学们的讨论结果做出评价与鼓励。
同时,老师可以通过微信、qq等组建网络交流平台,在课后或日常的生活中,遇到问题,可以及时的探讨与交流。
在交流与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及时的了解、掌握学生思想与状态,对于学生的不足之处,加以及时的引导与启发,这样才有利与学生的成长与成才。
3、模拟情境,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课程中,探索通过模拟情景等形式,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
在教学环节,教师可以结合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情况,模拟组织辩论赛、演讲比赛、商务交流等形式,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以组织模拟招聘会,进行笔试、面试等环节的锻炼,使其尽早的对于自己有一个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为今后的职业目标与工作的方向提前做好准备。
避免在迷茫中虚度光阴,浪费大好的青春年华。
实践结合理论,将日常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有机结合,有利于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应用性教学方式的探索与实践。
4、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践平台。
不仅教师需要做出努力,学校方面也应该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实践平台。
实践是提升理论的重要手段,在将来的人才招聘过程中,实践经验更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招聘人员通常通过应聘者的实践能力来侧面了解个人的实际工作能力。
而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由于课程的局限性,导致大部分学生很难得到实践平台去学习实践。
所以,学校方面应主动为学生搭建各种实践工作的平台并进行合理的安排,用来帮助学生来实践所学理论。
例如:在学校范围内开展由学生组织的小型模拟招聘会、应用文写作比赛或者汉语言知识竞赛等。
只有在实习、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思考、总结,才能真正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之中,才能增强自身经验,明确自己的不足之处,为职业目标的规划与今后的努力方向奠定一定的基础。
汉语言文学应用性教学方式的探索,有利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完善理论知识体系的同时,提高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综合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与教育,是不断深化高校教育的重要举措之一。
在新时期创新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式,将应用性教学方式的思路引入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课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3]霍爱群.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观念的转变[j].黑龙江科技信息,(12)23.
[4]朱蕾.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省开课程实践教学初探[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4.
[5]连亚飞.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教育实践性课程的构建[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6.
[7]谢奇勇.从专业出发认识特色的基本特征促进特色专业建设——以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2(3).
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篇十一
尊敬的评委老师:早上好!
我叫×××,级社会学专业学生。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社会学视野下金庸小说中的婚恋观》。我的指导老师是张红老师。从确定选题、拟定提纲、完成初稿,到最后定稿,我得到了张老师的精心细致指导,使我很快掌握了论文的写作方法,并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了论文的写作。不管今天答辩的结果如何,我都会由衷的感谢指导老师的辛勤劳动,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批评指正。截至目前,在学术界有关金庸武侠小说的论著非常多,但尚无从社会学视野下对金庸小说中婚恋观的研究。选择金庸小说作为毕业论文的写作题材,一方面是因为我对金庸小说比较喜欢,包括由金庸小说改编而成的电视剧。的确,金庸小说不仅向我们展现了侠客的快意恩仇,还借用江湖这个社会,使人物摆脱传统社会的束缚或少受社会制度的束缚。男女侠客不问出身,不讲家庭地位、社会背景,只讲两性相悦、以情相许,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恋爱自由。另一方面结合当今社会现实,许多现象与金庸小说中的情节有一些相似,揭示其中的联系,警示世人,以倡导和谐的、理想的婚姻。在这篇论文中,主要采用了内容分析和现实对比的写作手法,各部分安排按照先典型分析,具体对照现象,理论分析,再阐明现代性特征的层次进行。具体结构如下:
第一部分为所归纳的金庸小说中的五种爱情类型;。
第二部分为金庸小说中与现实相对应的婚姻类型;。
第三部分为关于金庸小说中择偶的社会学分析,分为宏观和和微观两个方面分析。宏观方面的主要理论有:对于择偶的个人主义解释;择偶的社会文化解释;择偶梯度理论;同类匹配理论。微观方面的理论有:1、相似性理论;2、需求互补理论。从以上这些择偶理论我们可以做出如下推论:相似性原则是择偶的基本规律。无论从哪个理论角度这个结论总是成立的,虽然对具体是什么“相似”有些争议。在外在社会条件上符合“同类匹配”,内在条件上又符合“需求互补”,这似乎就是最完满的理想婚姻模式。
第四部分为金庸小说中婚恋观的现代性特征;在金庸小说中,男女侠客不问出身,不讲家庭地位、社会背景,只讲两性相悦、以情相许,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恋爱自由,而这些观念无疑与现代人的恋爱观相合。
第五部分:结论。
社会是历史积淀的产物,小说是反映生活、憧憬生活、甚至能够改造生活、提升生活品质的艺术。在某些传统思想仍在侵蚀当代人的今天,在已经冲破封建罗网,人们获得充分的个性自由,能够勇于追求自我爱情的今天,回味金庸小说中具有现代性特征的爱情婚恋,对我们仍有启迪。金庸小说中的爱情不仅反映了作者心目中的爱情观,也折射出传统文化孕育下的“集体无意识”及现代人的情感困惑与矛盾境况,从而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因此,我们应当超越以爱情为基础的内涵性婚姻和以现实利益为基础的功利性婚姻的简单对立,使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结合来构建一种理想的婚姻模式――综合权衡模式。
限于各种条件的制约,特别是本人理论水平所限,使得本论文对金庸小说中婚恋观的现实意义仅停留在比较粗浅的层面,尤其是理论方面,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继续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和探索。最后,再次感谢张红老师在我的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所给予的悉心帮助与指导;其次我要感谢各位专业师在这四年来对我的教育与培养,没有你们的教导,也就没有我的今天;最后也要感谢本专老业同学这几年来对我的关心与支持,和你们生活在一起的日子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恳请各位老师、同学进行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篇十二
本科毕业论文是我校数学专业学生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第七学期末启动,至第八学期末结束,为期半年。学院成立包括院系负责人和班主任在内的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指导小组,负责毕业论文的组织工作。
一、论文选题。
(一)确定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必须具有博士学位或者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对于未毕业的博士生不允许其单独指导。在具有指导资格的教师中遴选出带本届毕业生的,然后通知相关教师,要求每人出2~5个题目,题目要尽量结合科研项目,且要兼顾学生的兴趣和水平,不得与最近三年的题目雷同,同时,指导教师要对每个题目给出不少于200字的简介,简介内容包括背景、预备知识、大体思路和参考书等。
(二)确定“题目一毕业生一指导教师”
题目出好后,经系相关负责人整理并报学院同意后,将题目发给学生,让学生填写选题志愿。在具体操作中,容易出现某些题目学生扎堆选,某些题目无人问津的情况。此外,在选题过程中也会因某些教师没有给学生授过课,学生对其不了解而不做选择。鉴于此,首先,学院应召开毕业生动员会,—方面介绍毕业论文的整体安排,让学生意识到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向学生介绍指导教师情况,特别是教师的研究领域和所授课程;然后,让学生在给定期限内完成选题。选题时,每个学生填报两个志愿,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的选题不能在同一个指导教师名下。
收集学生的选题信息后,相关教师和本届毕业生的班主任一起确定“题目一毕业生一指导教师”。确定原则为:1.优先满足学生的第一志愿选题;2.第一志愿不能满足的尽量满足其第二志愿;3.若两个志愿都未能满足,再考虑选择与其第一志愿教师专业或者题目相近的;4.在题目分配过程中,根据班主任对学生的了解,结合学生的毕业去向(找工作还是深造)和学生的成绩等情况,尽可能使学生如愿,同时使每个教师有好、中、差搭配的学生。
做出适当调整。尤其是指导教师可以对论文的开展思路进行介绍,给学生提供相关书籍及参考资料,以便学生可以尽快入门。第八学期开学后正式开始毕业论文的写作。为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管理,突出教师的指导作用,我们制定了一些具体措施:
(一)平时的过程监督。要求每个学生每月至少提交两份活动记录,反映其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的不同阶段遇到的问题和进展;同时,要求每位指导教师每月对每个学生至少提交一份指导记录,用以记录学生的学习研究状况。
(二)在期中教学检查时重点抽查。在期中教学检查阶段,指导小组对毕业论文的进展情况进行详细的抽查,主要措施有:1.检查学生的活动记录和指导教师记录;2.组织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的写作进展状况;3.举行中期论文进展汇报,要求学生将前期的工作以及后续打算制成ppt,向指导小组答辩,指导小组和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提出进一步的指导意见。
(-)规范论文终稿的格式。学校出台‘‘。
本科生毕业论文。
相关信息。
(设计)格式规范”文件,对毕业论文的格式做出统一要求。
(二)设置教师互评小组。毕业论文的终稿提交前,指导小组原则上让研究方向接近的教师相互评阅毕业论文,建立若干个两人或三人的互评小组,撰写指导教师评阅书和评阅教师评阅书。
1.答辩小组的学生成员:为了便于选拔优秀的毕业论文,事先通知打算申报优秀毕业论文的学生提出申请,在得到指导教师同意后将其确定为有效候选者。根据多年的经验,为了更好地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将申报优秀的学生放在一个答辩小组,便于比较。然后,根据当年的毕业生人数,将剩下的学生根据人数平均分成若干小组,同时,兼顾指导教师的专业以及所带的学生人数,便于各小组有差不多人数的指导教师,并对学生毕业论文的`内容有所了解。
2.答辩小组的教师成员:原则上所有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教师都是答辩小组成员。每小组配小组长一名,答辩秘书一名。分配原则是尽量让指导教师在自己所指导学生的答辩小组,同时,兼顾每个答辩小组中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教师的数量。
(四)答辩工作。
1.准备工作。学生在提交终稿后,要制作答辩的ppt。此外,还要确定各答辩小组的答辩秘书,通常是在征询相关教师意见的基础上优先考虑新进的年轻教师,同时,明确答辩秘书和答辩小组长的职责和具体工作。在学校文件的基础上,细化具体的毕业论文综合成绩的评价方式,即“指导教师评阅成绩’“评阅教师评阅成绩”以及“现场答辩成绩”的各自权重。
学生论文。
相关信息。
的创新点、收获、困难等技术问题进行提问,同时,检查学生的论文格式是否规范,并提出建议。答辩秘书记录答辩过程中的问题,小组的教师成员现场打分。(2)成绩评定:学生答辩结束后,答辩秘书计算各位教师给学生打分的平均分作为该生的答辩成绩,然后根据权重算出学生的综合成绩,小组教师成员召开评议会,进而确定学生毕业论文的等级一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2.后期工作。(1)学生方面:学生根据答辩时教师提出的建议修改论文,在规定时间内经指导教师审核后上交。(2)教师方面:指导教师在审核通过的学生毕业论文上签字,并将材料交给答辩秘书。答辩秘书负责整理答辩记录、答辩评语,填写答辩成绩,经答辩小组长签字后,按期提交院办。
(一)组织工作。指导小组成立后,应定期开展交流活动,制定各种实施细则。比如,起草《本科生毕业答辩秘书工作细则》明确答辩秘书的具体工作。
(二)鼓励论文题目来源于科研项目和实践教学项目。对毕业论文来源于教师科研项目的学生,给予经济上的奖励。
(三)协调答辩秘书的工作。因答辩秘书的工作繁琐,责任较大,因此,应增加答辩秘书在工作中的报酬,明确答辩秘书的具体工作细节,避免重复劳动,同时通过优化组织,减轻答辩秘书的工作量。
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篇十三
摘要:
文章结合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的实际情况,对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在开展毕业论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指导模式、学生兴趣、进度安排、论文篇幅、可行性研究、研究方法6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与建议。
毕业论文是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也是学校考查学生学业成绩的一种重要方式。毕业论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总结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较为复杂问题的能力并使他们接受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毕业论文是大学生才华的第一次显露,一篇毕业论文虽然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才华,也不一定能给社会带来直接效益,或对专业产生开拓性的影响,但毕业论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校的最后一门考试,同时更是考验教师指导水平的重要指标。如何引导学生合理地开展毕业论文成为每一个专业指导教师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精通工程技术,具有相关的经济、法律、管理专业知识,具备专业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能在国内外建筑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全过程管理的应用型高级工程管理人才。工程管理专业的知识体系是由多学科交叉而成的,是一个典型的多学科综合的体系门类。根据全国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工程管理专业知识体系包含技术类、管理类、经济类、法律类4个方面[1],因此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方向涵盖了四大类。学生可以分别选择四大类的其中一个方向进行毕业论文,也可以综合不同知识体系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管理类、经济类、法律类3个知识体系大都需要技术类的知识作基础,因此,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方向多为学科交叉的.结果。这是锻炼学生综合能力,培养高级工程管理人才的契机,也是一个挑战,因为多学科的交叉能带来研究的广度,却容易缺乏深度[2]。
二、引导学生开展毕业论文的措施与建议。
结合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的特点,笔者认为,在指导毕业论文时,需要注意6个方面的问题:指导模式、学生兴趣、进度安排、论文篇幅、可行性研究、研究方法[3]。
(一)指导模式。
一直以来,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开展毕业论文主要是由导师指定毕业论文题目(以浙江工商大学工程管理专业为例),学生按照导师布置的题目开展毕业论文。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许多导师也在寻求一种新的毕业论文指导模式,即让学生自己设计与规划毕业论文,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生设计毕业论文和给他们一个毕业论文题目各有利弊,需要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而导师很难掌握这种平衡;因此,在开展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各阶段都需要协调与配合,不仅是选题阶段,还包括设计研究方案、采集研究数据、分析数据和完成论文的各阶段。在每一阶段,导师都有同样一种矛盾――一方面希望能管好学生,另一方面又想给学生自由,不愿干涉太多。监督指导学生和给学生自由两者该如何协调,这是令很多导师为难的问题。在笔者看来,让学生自己去寻找适合自己的节奏,是本科阶段学习的一部分。很多本科生也会觉得比较困难,无从下手,但是学生比导师更了解自身特长和优势,由自己独立设计和规划论文,更能锻炼学生的综合、统筹、控制能力。
(二)学生兴趣。
学生需要有较强的动力才能完成一篇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必须能激发学生热情和想象力。如果他们觉得毕业论文题目很无聊,就有可能完不成毕业论文,因此,对于导师来说,详细询问学生兴趣,考察毕业论文题目是否合乎他们的兴趣非常重要。并且还要有方法评估学生对毕业论文的投入程度。值得指出的是,导师不应该将自己的兴趣与学生的兴趣混淆。当前,很多导师在给学生布置毕业论文或引导学生选择毕业论文题目时,倾向于自己研究的课题,当然,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师生共同发展,但是,难免有学生对导师的研究内容不感兴趣。因此,导师不应以个人的研究偏好来指导学生,也不能因个人兴趣而否定学生。特别是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作为毕业论文研究题目的方向太多,结合自身兴趣,选择一个合适的题目是开展毕业论文的关键和基础。
(三)进度安排。
在以往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总是临近毕业论文的最后期限,才仓促地完成毕业论文,这导致论文质量较差。笔者认为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毕业论文的时间和学生准备考研、找工作的时间冲突,其次是对论文的进度安排不合理,或者说是学生根本不愿意按照学校、学院或导师规定的时间来完成每个阶段应该完成的内容。因此,笔者认为,作为学生的直接指导者,导师通常比学生更有经验,所以对毕业论文的进度安排也会更加合理。导师应该让学生考虑以下几点:毕业论文什么时候必须完成,什么时候交。然后,导师可以让学生绘制一张进度表,并且考虑如何根据这张进度表来设计一个适合的项目。其实,进度表已经广泛应用于当前的毕业论文中,不过现在大多是学校或学院规定的,而每个毕业生的实际情况不同,完成毕业论文的进度也存在差异,一张现实可行的进度表是很有用的,不现实可行的进度表只会让学生丧气,所以应该让学生定期调整进度表,确保其始终是现实可行的。
(四)论文篇幅。
可行性是学生完成毕业论文时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往往认识不到操作可行性和“政策”可行性牵涉的一系列问题。导师可以让学生尽可能现实考虑以下的问题:你是否能够到达你要进行调研的地方?是否能够获取论文需要的数据?你需要什么样的实验器材(如果涉及测量,则需要一些测量的工具或仪器等)?从哪里收集一些写作建议?有哪些电脑的软件可使用?导师在估计操作可行性和政策可行性方面应该比学生实际。举个例子来说,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想开展对某个商业地产开发运营模式的研究,那么他需要确定这个商业地产所在的位置,而这个商业地产的位置最好离学生工作和学习的地方是比较近的,否则进行相关数据的搜集会花费大量时间。导师可以在论文设计阶段帮助学生,并且鼓励学生主动与教师探讨可行性问题。
(六)研究方法。
在以往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发现,学生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法开展毕业论文。原因在于平时的课程大多进行理论知识讲解,对于实际应用的研究方法介绍过少,同时,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也较为分散,没有一个系统的框架,每一门课程只要求针对本课程进行小论文写作或设计,对于一个较为系统的大论文教学和实践,学生经历少。但是,对毕业论文,学生应该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并且能够积极使用这些研究方法。在研究方法的指导过程中,笔者发现,毕业生遇到的问题主要还是可行性方面的。这方面,导师的职责在于保证学生掌握所需的技术,或者正在为掌握技术接受培训,听取建议。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来说,为了能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往往需要学习新的技能,如学习使用某个软件,掌握多种数据收集的技巧,熟悉分析数据的步骤等。导师和学生不仅仅要决定使用哪些研究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导师和学生还必须共同寻找掌握这些技能的途径。在平时的课程授课中,学生是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研究方法的,导师也不可能什么都懂,所以帮助学生找到最好的信息来源,使学生获得最有用的帮助和建议非常必要。
三、结语。
在长期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实践中,笔者认为,导师应该使学生从被动的状态中走出来,真正开始设计并规划富有成果的研究方案。这项工作不仅在学生毕业论文写作阶段才着手,而是要融入日常的课堂讲授,从学生对课程的反馈中了解他们的专长和特点,了解课程内容与学生欲研究内容的关联度,只有这样才能指导学生完成高质量的论文。〖hj2mm〗〖ht5”h〗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高等学校大全[m].北京:新华出版社,
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篇十四
1)李白诗中的仙、侠精神。
2)论辛词的英雄情节。
3)论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特色。
4)论辛弃疾的“以文为词”
5)论韩愈的“以文为诗”。
6)“清空骚雅”、“幽韵冷香”的白石词。
7)关于白居易〈新乐府的评价。
8)关汉卿杂剧中的女性形象。
9)韩愈散文的.艺术风格。
10)元散曲的艺术风格。
11)柳宗元的寓言创作。
12)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13)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
14)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15)论杜牧的七言绝句。
16)论归有光的散文。
17)论李商隐的无题诗。
18)牡丹亭的艺术成就。
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篇十五
内容摘要。
从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和工程验收阶段三方面,详细阐述了建筑幕墙工程监理的特点及过程,以使建筑幕墙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的质量控制目标。
通过工地的实践掌握建筑幕墙工程监理的特点及过程,以使建筑幕墙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的质量控制目标。
监理人员必须全面详细地熟悉整个施工工艺流程,事先提出质量控制和检验标准,监督施工单位严格遵守和执行,从而达到预期的质量控制目标。
关键词:建筑幕墙监理控制。
目录。
一、引言。
本工程为商品房高层建筑,建筑面积23886.9平米,27层,建筑高度为79.8米。本工程特点是属于现代化高级商品,幕墙品种较多,设计新颖,形式较先进,施工要求较高。工程内容有50系列半隐框幕墙,70系列明框幕墙,铝塑板幕墙,感应门,地弹门,干挂石材等。由于建筑幕墙是在室外高空的装饰形式,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安全,因此必须更加严格地监理其施工过程,才能保证工程质量。结合本人在工程中的监理实践,谈一些对建筑幕墙质量监理的体会和看法。
二、实践问题。
在工程实践过程中,幕墙质量控制是工程质量控制的一项难点,在实践过程中,我认为必须做好事前、事中、事后控制,运用到工程中就是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三个街道的监理质量控制,如何控制这三个过程就成为本人实践的重点。
三、实践问题解决。
根据“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三个阶段的划分,建筑幕墙工程质量监理的全过程控制可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一)建筑幕墙工程前期监理控制。
1.编制监理细则:根据工程验收规范和实际要求,编制可行的监理实施细则。
2.体系审查:开工前,应审查施工单位现场项目管理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审查承建单位的资格、技术与管理水平、以往的施工业绩、特殊工种人员上岗证书等。
3.审查施工组织设计:监理人员应重点审核施工方案、施工机械及施工顺序,尤其是关键工序的工程质量控制及保证措施,主要包括安装工序、安装机具和工具、脚手架、铁码和预埋件连接、立柱与横梁安装及位置调整、焊接防锈措施、板材安装、防火棉安装、防雷系统安装、注耐候密封胶的顺序、铝框和玻璃保护等。4.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施工单位根据效果图及框架实际几何尺寸出施工图及集点大样图和结构计算书,须经业主、设计确认,再进行图纸会审。图纸会审重点:图纸是否符合技术规范要求;设计是否满足安全、合理、技术先进的原则;设计是否满足建设单位要求;施工是否方便、合理、节约;对重点部位的设计意图、技术要求、难点及质保措施,向施工单位作技术交底。
5.审查进场原材料:为使建筑幕墙工程安全可靠,幕墙材料应该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产品标准和工程技术规范的规定。为使建筑幕墙有足够的耐候性和耐久性性,要求建筑幕墙所用金属材料除不锈钢和轻金属材料外均应进行热镀锌防腐处理,铝合金应进行表面阳极氧化处理。建筑幕墙所用结构胶的“三性”试验结果要符合规范要求。
篇首注释:沈春孝平湖龙湫湾紫轩监理员。
表面平整度及结构的尺寸偏差,必须达到钢筋砼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否则须采取适当措施后才进行。为保证幕墙与主体结构连接牢固可靠,幕墙与主体结构连接的预埋件应在主体结构施工时,按设计要求埋设。埋件标高偏差不应大于10mm,埋件位置偏差不大于20mm。
(二)施工阶段监理控制。
施工阶段监理是保证整个建筑幕墙工程质量的关键。建筑幕墙工程施工阶段的监理要点如下:
1.建筑幕墙构件加工制作监控要求。
(1)加工幕墙的设备和量具应能满足加工精度要求,要定期进行检查和计量认证。隐框幕墙的结构装配组合件应在生产车间进行制作,不得在现场进行,幕墙构件加工车间要求清洁、干燥、通风良好,温度也应满足加工制作的需要,夏季应有降温措施。对于结构硅酮密封胶的施工车间有较高要求,除要求清洁无尘外,室内温度不宜低于27度,相对湿度不宜低于50%。
(2)幕墙构件的加工精度应满足以下要求:金属构件:横梁的允许偏差为0.5mm,立柱的允许偏差为1mm,端头斜度的允许偏差为-15度,孔位的允许偏差为0.5mm,孔距允许偏差为0.5mm,累计偏差不应大于1mm。构件的连接应牢固,接头处的缝隙应进行密封处理。玻璃幕墙的加工组装应符合下列要求:玻璃边缘应进行处理并符合加工精度要求,高度超过4m的玻璃应悬挂在主体结构上,玻璃与玻璃,玻璃与玻璃肋之间的缝隙,应采用结构硅酮密封胶嵌填严密。
幕墙与建筑主体结构连接的固定支座宜采用铝合金、不绣钢或热镀锌处理的碳素结构钢,并应具备调整范围。
(3)非金属材料的加工组装,幕墙中对玻璃及其支撑物的清洁工作,是关系到构件加工成败的关键步骤,应严格按要求进行,如因清洗不干净,将对构件质量安全留下隐患。
(4)幕墙构件检验:幕墙构件应按构件的5%进行抽样检查,且每种构件不得少于5件,当有一件不符标准时,应加倍进行抽查,复验合格方可出厂。产品出厂时应附有质量检验证书、安装图及其说明。
2.建筑幕墙的施工安装监控要求。
(1)测量放线:测量放线应与主体结构测量放线相配合。水平标高要逐层从地面引上,以免误差积累。由于建筑物随时气温变化产生侧移,所以测量应在每天定时进行,测量时风力不应大于三级。
(2)立柱的安装:立柱先连接好连接件,再将连接件(铁码)点焊在预埋钢板上,然后调整位置。立柱的垂直度可由吊锤控制,位置高度准确后,才能将牛腿正式焊在预埋件上。
安装误差控制:标高:+3mm,前后:+2mm左右,+3mm。
立柱一般为竖向构件,是幕墙安装施工的关键之一,它的质量影响整个幕墙的安装质量。通过连接件幕墙的平面轴线与建筑物的外平面轴线距离的允许偏差应控制在2mm以内,特别是建筑平面呈弧形、圆形和四周封闭的幕墙,其内外轴线距离影响到幕墙的周长,应认真对待。
立柱一般根据施工及运输条件,可以是一层楼高或二层楼高为一整根,长度可达7.5m。接头应有一定空隙,采用套筒连接法,这样可适应和消除建筑挠度变形及温度变形的影响。连接件与预埋件的连接,若为二层楼高一整根,可采用间隔的铰接和刚接构造,铰接仅抗水平力,而刚接除抗水平力外,还应承担垂直力并传给主体结构。
(3)影响。连接件与预埋件的连接,若为二层楼高一整根,可采用间隔的铰接和刚接构造,铰接仅抗水平力,而刚接除抗水平力外,还应承担垂直力并传给主体结构。
(3)横梁的安装:
1)横梁两端的连接件及弹性橡胶垫安装在立柱的预定位置,要求安装牢固、接缝严密;。
3)同一层的横梁安装应由下向上进行。当安装完一层高度时,应时行检查、调整、校正、固定,使其符合质量要求。同层横梁标高差不应大于5mm(宽度35m以下)、7mm(宽度35m以上)。横梁一般为水平构件,是分段在立柱中嵌入连接,横梁两端与立柱连接处应垫弹性橡胶垫,橡胶垫应有20%~35%的压缩性,以适应和消除横向温度变形的要求。
(4)玻璃板材的安装:在安装前,要清洁玻璃,四边的铝框也要清除污物,以保证嵌缝耐候胶可靠粘结。玻璃的镀膜面应朝室外方向。当玻璃在3m2以内时,一般可采用人工安装;玻璃面积过大,重量很大时,应采用真空吸盘等机械安装。玻璃不能与其它构件直接接触,四周必须留有空隙;下部应有定位垫块,垫块宽度与槽口相同,长度不小于100mm。有一些工程采用弹性橡胶条进行密封,这时先在下边框塞入垫块,嵌入内胶条,装入玻璃,再嵌入外胶条。嵌入胶条先间隔分点塞入然后再分边填塞。
(5)耐候胶嵌缝:玻璃板材或金属板材安装后,板材之间的间隙必须用耐候胶嵌缝,予以密封,防止气体渗透和雨水渗漏。嵌缝胶的深度(厚度)应小于缝宽度,因为当板材发生相对位移时,胶被拉伸,胶缝隙越厚,边缘的拉伸变形越大,越容易开裂。耐候硅酮密封胶在接缝内要形成两面粘结,不要三面粘结,否则胶在受拉时,容易被撕裂,将失去密封和防渗漏作用。为防止形成三面粘结,在耐候硅酮密封胶施工前,用无粘结胶带铺于缝隙的底部,将缝底与胶分开。
3)窗台板的处理。窗台板可用木板或轻金属板,窗台下部宜用轻质板材。
(7)幕墙的保护和清洗:幕墙构件应注意保护,不允许其发生碰撞变形、变色、污染和排水管堵塞等现象。幕墙工程安装完成后,应制定从上到下的清扫方案,防止表面装饰发生异常。清洗玻璃和铝合金件的中性清洁剂应经过检验,证明对铝合金和玻璃确无腐触作用。
(三)工程验收阶段监理控制。
幕墙验收时应提交下列资料:设计图纸、文件、设计修改和材料代用文件;材料出厂质量证书,结构硅酮密封胶相容性试验报告及幕墙物理性能检验报告;预制构件出厂质量证书;隐蔽工程验收文件;施工安装自检记录;对已被装饰材料遮封的幕墙节点和部位,应对隐蔽工程验收文件进行认真的审核和验收。
幕墙工程质量验收检验应进行观感检验和抽样检验,应已一副幕墙为独立单元,对每副幕墙均要求进行验收。幕墙观感检验重点是整体外观的美观、防渗漏功能和变形功能。
幕墙工程抽样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铝合金料及玻璃表面不应有铝屑、毛刺、油斑等污垢;玻璃必须安装或粘结牢固,橡胶条应镶嵌正确密实,密封条应嵌填密实、表面平整;钢化玻璃表面不得有伤痕;每平方米玻璃的表面质量、铝合金料表面质量、铝合金框架构件安装位置的质量等均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
四、结语。
由于幕墙工程的特殊性,其质量监理要依靠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为主,因此,监理人员必须全面详细地熟悉整个施工工艺流程,事先提出质量控制和检验标准,监督施工单位严格遵守和执行,从而达到预期的质量控制目标。
通过工地实践丰富了现场的经验,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及工作能力,使我对监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培养了我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同时也培养了我吃苦耐劳的精神,对于监理这份工作的热爱,并让我学习懂得了如何与人之间的沟通的重要,学会了为人处事的态度。学习了许多实践与现场监理、现场管理的宝贵经验,不断验证,不断理解和认识理论与实践的差异,带着学习的态度去工作,虚心请教,深刻认识到自己的知识的有限。懂得了对现场存在的质量和安全的问题的发现及处理,学习了对资料的整理归档,学习了对工程的验收程序,对于我今后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总的来说,思想上成熟了,业务上精练了,处事上正确了,生活上独立了。
参考文献。
1.赵西安,:双层通风幕墙《装饰名品》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张芹,20:幕墙技术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3.方葆青,:《建筑幕墙外墙装饰技术》,北京大学出版社。
4.吴应强,:干挂石材幕墙应用《装饰名品》。
5.李怀亮,几种建筑幕墙石材干挂件的解析《石材》,天津大学出版社。
6.成虎,:《建筑工程幕墙施工与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7.严肇敏,20:《浅谈如何加强石材幕墙的质量控制》,广东建材。
8.《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9.周民权.,,《浅谈石材幕墙的质量控制》,浙江建筑。
10.《建筑施工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篇十六
1、关注政府投资绩效。在财政性资金投资的政府工程方面,要在认真搞好真实合法性审计、大力度核减工程造价的。同时,重点关注盲目上项目、搞投资,决策失误,项目管理混乱,资产闲置和损失浪费等问题,促进政府和有关部门单位认真搞好前期论证调研、初步设计、招投标、项目质量管理,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管理的严格、规范性,项目的投产、达效率。通过政府投资项目、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征地拆迁补偿、交通水利工程、综合治理项目、城市亮化工程、园区建设项目等固定资产投资绩效审计,全面反映项目建设、资金管理的诸多情况,揭示项目论证、设计、管理、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规范决策、设计、管理行为,减少损失浪费,提高投资效益,为县级政府分忧,为县财政节约资金。
2、关注民生、民心工程。重点对群众关心、社会关注、与老百姓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拆迁补偿资金、住房公积金、教育、医保、社保、环保、“三农”资金(包括农村公路、农村合作医疗、农业保险、农作物、农机具补贴等)、农村环境整治等进行绩效审计,关注资金流向、最终用途和使用效果,分析评价经济和社会效益,提出完善政策措施、资金分配管理、促进惠民政策落实、维护群众利益、促进三农发展、保障社会和谐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3、关注领导履职情况。通过任期经济责任和预算执行审计,对镇区、部门党政领导一定时期内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对镇区财政收入增长、社会事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估,对部门单位依法履行职责、完成党委政府交办的工作、取得的业绩进行反映,揭露违纪违规、资产流失、损失浪费等问题,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评价,深入分析主客观原因,努力分清领导人相关责任,提出完善政策制度、改进管理的建议,促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资产保值增值,增强镇区、部门科学决策能力,改进管理。
4、关注专项资金绩效。通过对农业综合开发、土地开发整理、沿海滩涂开发、水利工程、森林开发、拉动内需、节能减排等专项资金审计,检查管理、拨付、使用情况,关注政策执行效果,揭示核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查明专款专用情况,并对项目的前期调研论证、立项批复、建设进度、质量、工程管理各环节和项目建设后的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强化工程造价审计,规范调研论证、项目招投标、工程管理、项目维护养护等工作,使之专项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篇十七
1、促进县级经济和社会效益提高。揭露资产闲置和损失浪费,促进财政、部门、单位增收节支、压缩支出,促进财政收入增长,强化财政资金管理,增加财政积累,化解赤字和债务,节约财政资金。
2、服务领导科学、民主决策。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积极进言献策,多提有针对性、建设性的审计建议,努力让审计意见进入决策层,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强化科学、民主决策,提高机关效率、效能,提升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3、促进完善体制、机制和制度。通过绩效审计,进一步理顺部门单位管理体制,明确职责分工,明晰责权利关系;强化日常管理监督机制,加强部门、单位经济活动事前、事中监督控制,完善内部机制、制度,实现事前防范、防微杜渐,进一步增强审计服务经济发展、全过程、全方位保驾护航的能力。
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篇十八
数学教学管理是一门艺术,只要我们尊重学生个性,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就会让这片充满灵性的植物园百花齐放,小草也有可能成为参天大树。笔者在日常数学教学中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还从每个儿童个性特点出发,实施相应的有效管理策略,提升课堂教学实效,让人人都能获得良好发展。
一、基于慵懒后进学生,实施伙伴引促策略。
尽管每位数学老师都希望自己班级的孩子个个出色,然而十个手指也有长短,每个班级总会有一些令教师头疼的学生,这些个别的特殊学生会在课堂上奏出不和谐的音符,影响教学乐章的完整美妙。笔者班上有那么几个学生思想慵懒、思维迟钝、动作缓慢,从而导致学习困难,成绩落后,如何让这样的学生改变当前现状,提高学习自觉性,提升学习成绩,成为困扰我的难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摸索出伙伴引促的策略,利用班上的几位成绩好、能力强的学生与这几个后进生结成学习伙伴,通过他们的传帮带,引导促进不断改进。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24时记时法》中,我让学困生和学优生结成一个学习小组,让他们利用钟表模型开展合作学习,学习能力较强的优秀生带着后进生一起观察、讨论、操作,给后进生示范,敦促后进生动手拨针,体验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的区别和联系,在优秀生的指引和促动下,几个后进生变得主动、勤快,较好地掌握了24时记时法和普通记时法之间的换算。我不仅在课堂新知学习中利用伙伴引促,还在课后实践活动的开展和课外作业的完成时实施伙伴引促,利用一切机会给他们创造和提供合作帮扶的机会。
二、基于爱动好斗学生,实施投其所好策略。
学生的个性特点是千奇百怪的,有个别学生就像孙悟空一样爱动好斗,上课总是动个不停。具有这种怪异个性的学生有时的异常举动简直让课堂教学活动无法顺利开展,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对于这样的学生我采取的策略是投其所好,发挥他们爱动好斗的特点,为我所用,变缺点为优点,让他们在学习中担当重任,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在数学教学中,我经常安排爱动好斗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当小组长,负责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邀请他们上台板演、操作演示,给大家作展演,在各种活动中发挥特长的同时给予他们无形的自我约束。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长方形的面积》一课中,我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分组时,我故意将几个调皮好动的学生分别安排到不同的小组,并且让他们担任小组长,负责组织探究,担任操作演示,活动开始后,我看到他们有模有样地组织自己小组成员共同商讨,动手操作,将12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然后一起在观察、分析中探讨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在合作活动过程中,我还有意识地对个别爱动好斗学生进行表扬,以挑逗他们进行比拼,激发他们好斗好胜的斗志,他们在我的逗引中斗志昂扬,更加负责地组织好自己小组的合作活动,更加有效地完成好学习任务。
三、基于自由散漫学生,实施双控结合策略。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孩子都有独特的个性,还有一类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上课时自由散漫,不但自己注意力不集中,有时还去干扰影响他人,从而对整体课堂教学造成一定影响。针对这一类特殊学生,我采取了双控结合的策略,通过他方监督管控和自我约束控制相结合,在多方监管中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学习自觉性,以提高学习质效。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吨的认识》时,当我讲到吨和千克的进率时,我发现小俊同学正低着头在玩画片,于是我就喊他的同桌回答问题,接着叫小俊重复一遍同桌的回答,开小差的小俊愣住了,自然答不上来。我笑着对他说:“你连同桌的发言都听不见,不会是耳朵听力出现问题了吧?”“我的耳朵可没有问题!”小俊大声辩解说,“那就请你的同桌再说一遍,你重复一遍给大家听,验证一下你的耳朵是否有问题。”我调侃地说,当小俊将同桌的回答复述一遍后,我连忙说:“小俊说得挺好,看来你的耳朵确实没有问题,是老师说错了,老师向你道歉!”我的话让小俊的脸红了,不好意思地低下头,从此后,在我经常性地直接提醒和旁敲侧击下,在我的管控和他的自我调控下,他在上课时再也不自由散漫,注意力专注了许多。对于具有自由散漫习性的学生,为了提高他们的自控力,我会对他们特别关照,当他们在做小动作时或者东张西望转移听课注意力时,我会立即通过不同办法提醒他们认真听讲,以汇聚他们的注意力,将他们的视线吸引到学习活动中。让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关注个性学生,不放弃不抛弃,发挥教学睿智,实施有效管理,唤醒每个学生的求知活力,鼓舞他们飞向数学殿堂。
作者:陈伟红单位:江苏省海门市城北小学。
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篇十九
1.1教学课时过多,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少,很难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由于专业课的课时设置得过多,使得学生个人自学、独立思考的时间变得很少,留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也很少,很难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一直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教学型人才和科研型人才,而当前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和课程内容都呈现出陈旧老化的状态,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对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了。无论在哪种时期,经济理论都是为当前时期的经济建设和发展而服务的,是为指导当前时期的经济活动而服务的,而教育体制的改革常常滞后于经济体制的改革,导致教学内容很难满足现阶段的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1.2不够重视课外动手能力的培养环节,设置的`实践环节层面不高。
纵观现阶段我国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教学实践来看,还存在很多有待改进的地方,主要表现为学生学习课堂知识的环节设置很多,而动手实践的环节设置很少,培养其创造能力的环节设置更少。因此,要对现阶段的教育模式进行调整,改变传统的学生听老师讲的方式,而是多创造师生之间交流探讨的机会。客观条件的限制也会影响教学模式的改进,有些学校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只能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使得教学质量得不到很大的提高,学生创造水平的发挥也受到了限制。
2.对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教育方案的探讨。
2.1明确数学教学的目标,改进教学模式,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实现教学目标的创新,要从以下三点入手:一是从注重知识结论变成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二是从注重知识传授变成注重能力培养;三是从注重技能训练变成注重思维训练。实现教学模式的改进,首先,要做到将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其次,将教师的灌输性教学转变为协作互助的教学模式;再者,从纯教学知识讲解的模式转变为以培养学生逻辑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的模式。以此来实现课堂模式从“一言堂”向“群言堂”的转变,调节课堂气氛,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说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形成自己的逻辑思维,才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培养创新精神。在教学内容上,要注意将经典性与现代性相结合,将学科性与专业性相结合,提高课程的实用性,检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
2.2完善数学课程体系,开设选修模块,发展学生的个性。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是由专业定位和社会需求所决定的,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改进的。课程体系的建立是基于“三和模块,四个平台”的构件,三个模块是指专业选修模块、能力拓展模块以及素质拓张模块,四个平台是指公共教学平台、专业教学平台、学科教学平台以及实践教学平台。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要从学生的后续发展出发,为其以后的发展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增加应用数学类的学时数,培养学生初步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2.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培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国培养教育的一个全新领域,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和探讨。现阶段在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所实行的新能力培养模式还不够完善,存在很多弊端,例如,很多学校还在使用灌输式教育模式,忽视了训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难以为其创造良好的个性发展空间。在培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必须突出“创新”,高校要采取相关措施,努力适应社会变革和科技发展的需求,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体制。实现教育模式从应试教育向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过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生理心理健康发育、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更好地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经济建设服务。
2.4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层面,突出人才的素质培养。
实践教学体系由能力拓展平台以及实践教学平台两部分组成,其中,实践教学平台又可分为实验与实训、综合训练课程、各类实习等。随着近年来数学建模教育的普及,数学建模对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所起的作用已得到大家的共识。数学建模的一般步骤可分为问题的提炼、假设的提出、模型的建立、模型的求解、模型的检验和分析、模型的实施。进行数学建模的目的是通过观察、类比、归纳和分析等环节,结合数学知识和思想,构造数学模型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其是一个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或者说,数学建模的过程是一个“做数学”的过程。该模型已经成为数学教育领域的新观点,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主动参与到生动的思维实践活动中,实现创新,提高自身素质。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关键是要进行创新。高等学校开展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的最终教学目的是培养大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创新型人才。对于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模式,还要进行不断的探索,寻求最佳的教育模式,开辟创新的新途径,从而推进我国数学教育的发展。
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篇二十
秘书专业是一个职业性很强的专业,因其适应范围广、培养成本较低,在很多普通高校和各类高职院校均有开设。作为专科层次的秘书专业学生在毕业前要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相比其他专业,秘书专业毕业论文还存在选题范围较窄、理论性不强等问题。在当前对本科专业是否需要撰写毕业论文尚有争议的情况下,对专科层次的秘书专业是否有必要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在认识上和实际操作中更是存在分歧。有些学校完全取消这一环节,从规范教学管理、提高办学层次的目的出发,一些保留了专科层次毕业论文写作环节的学校,在毕业论文写作和答辩中也存在走过场的现象。由于秘书专业本身尚不成熟,学生在写作毕业论文时理论储备不足,论文雷同甚至抄袭的现象较多,秘书专业的毕业论文写作环节成为秘书专业培养过程中需要突破的瓶颈。
笔者认为,作为对所学知识和理论进行梳理、整合,将在校期间所学综合运用的.一次实践性练兵,毕业论文撰写环节是必不可少的,且针对秘书这一对学生的写作素质和能力均有较高要求的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更是其学业训练、职业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笔者所在学校已有二十余年的开设秘书专业的历史,对毕业论文的环节要求严格,近几年在毕业论文的指导中越来越突出的感觉到秘书专业毕业论文的指导需改进,尤其在三个方面要严格把关。
按论题的性质不同进行分类,毕业论文的论题可分为:真题真做,真题假作和假题真做三种类型。真题真做是指以来自实践第一线的尚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运用所学理论真刀实枪的演练,力求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真题假作是指论文选题来源于实际,但做论文时可只在理论上加以解决,或者来源于实践的论题已部分得到解决,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模拟解决实际问题,或可得出一个全新的结论。假题真做是指虚拟的题目,学生要对这一虚拟问题进行实际的演练,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论证,以求找到解决方法和途径。
近年来由于扩招和就业压力所致,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均有下降,秘书专业也不例外。
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篇二十一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到来,我国经济市场开始有了新的改革和发展,国际贸易中的电子商务已经成了我国的主流业务,对于各个企业来说更是通过电子商务开始与国际接轨,国际贸易中的电子商务本身已经与我国企业发展和改革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从现今国际贸易中电子商务的现状来看,我国应该及时根据市场主流对本国电子商务业务进行更新,这样才有可能看到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本文就国际贸易中电子商务的影响与我国的应用策略进行研究,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国际贸易中的电子商务其实是因为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而逐渐改革的,尤其是在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时代,电子商务已然成了国际贸易的主要途径,可以说电子商务的发展也成就了国际贸易,所有的商业信息开始通过电子商务流向国际,使整个国际贸易市场更加多样化,若我国掌握了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市场上的运作规律,那么就能使我国的电子商务得到一个更好的发展。
1、企业水平较低。
我国企业水平较低主要体现在,企业单独开展网上采购和销售目前只能算少数,因为许多企业根本无法完成电子商务的整个运作流程,虽然我国有一小部分的企业能够单独完成电子商务运作流程,且积极性十分高渴望能够将企业电子商务带上一个新的高度,但是这类企业没有认识到电子商务的真正意义,仍然对电子商务国际化呈待定的状态。
2、网络不安全。
由于电子商务的整个运作过程需要经过许多复杂的环节,如资金转向、资料安全、物品安全等,尤其是用户在互联网上结算时的信息安全更加重要,但从我国电子商务整个运作过程来看,我国电子商务仍然存在着网络不安全的问题,一方面是因为hei客攻击现象过多,另一方面是因为互联网本身就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使得整个网络安全更不安全。
3、没有相关法律约束。
电子商务不仅与用户、企业有着紧密的联系,更与工商行政管理、保险、银行等部门有着不可或缺的关系,若电子商务的物品地区不一致,还与地区、国家有关,由此可见电子商务确实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对其进行约束,但是由于我国电子商务目前才刚刚起步,还处于一个不稳定的状态,没有一个完善的、与电子商务有关的法律法规来对其进行很好的约束,因此我国电子商务常常在地区不同的调节上出现问题。
第一、不用再进行面谈直接可通过网络的形式完成国际交易;第二、完全和不完全国际贸易方式,完全国际电子商务贸易方式为可直接通过电子商务市场完成贸易,不完全国际电子商务贸易方式为,一些物质类的东西无法实现互联网交易,需要借助其他交易方式;第三、将传统票据的交易形式转变为流程交易形式,直接改变了国际贸易交易形式。
2、改变国际贸易销售方式。
第一、网络互动销售,由客户对电子商务中的物品发起提问,电子商务操作人员对其进行解答,并以互动的形式完成销售。第二、整合式销售,这种销售方式是因为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而存在的,这种销售方式基本不用通过沟通的流程,一般是直接一对一地进行销售。3、改变国际贸易管理方式。电子商务已经对国际贸易的销售和交易等流程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自然而然也会逐渐改变国际贸易的管理方式,如下:第一、商品招标;第二、许可证发放;第三、海关管理;第四、进口商品的检验管理;第五、过程国际化管理。
1、提高对电子商务的认识。
我国企业要想使电子商务有一个好的发展,首先就应提高对电子商务的认识,深入了解电子商务市场各个环节,才能够正确认识电子商务。第一、了解电子商务的互联网特点;第二、了解电子商务客户的喜好;第三、了解电子商务网站的销售形式;第四、了解企业在电子商务行业的实际运作情况;第五、了解商品销售不出去的原因;第六、了解电子商务如何与国际接轨。
2、选择正确的电子商务网站。
一个好的电子商务网站能够为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经济效益,选择适合企业销售、发展的电子商务网站更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从我国目前电子商务网站的现状来看,今后我国电子商务网站只有两种发展可能,一是门户化、大型化,如阿里巴巴,二是专业化、行业化,如中国玩具网。
3、制定电子商务计划。
制定电子商务计划既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实现电子商务与国际接轨的重点项目,企业可以根据企业的发展目标而制定有发展前景的计划,可以从计划时间长短、实施计划的目的等而制定。
4、建立多样化电子商务网站。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网站基本都属于服装行业,其他行业的电子商务网站基本没有,针对这一问题我国可以根据商品类型的不同,创建多样化的电子商务网站,尤其是可供人们快速消费的网站,或者建立一些富有我国传统文化特色商品的电子商务网站,使更多人能够了解我国文化特色,以此来实现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接轨的目的。综上所述,国际贸易中电子商务的影响,不仅只影响了国际贸易市场的运作形式,更影响了整个电子商务的改革发展流程,对于我国电子商务正待发展的国家来说,我国企业还需要根据企业的自身条件来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电子商务网站,尤其是要针对现今电子商务市场情况来制定相关的企业电子商务计划,才能使我国电子商务有一个更好的发展。
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篇二十二
字。学生应当将毕业论文制作成word电子文档(要求提供电子稿)。
注释、参考文献等。
1、封面:省校统一印制。
2、目录:“目录”四号黑体。标注正文小标题的所在页码为五号黑体。
形式。
占1页。
6、正文:正文小标题为四号黑体字,正文为五号宋体字。段首空2格。有页码。
7、注释:采用尾注或脚注形式,全文的注释不得少于3个,形式如下:
(1)汪晖:《死活复燃》,《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14年第3期。
(2)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第205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
8、参考文献:不得少于3个,形式如下:
(1)陈敢:《论散文题材的现代性》,《理论与创作》2014年第4期。
(2)汪増祺:《汪曾祺文集》,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9月第1版。
附:范文一篇。
1、因封面由省校统一印制,此范文仅从“目录”开始。
2、正文需单独编辑页码。
3、可根据论文实际要求编辑格式(如页边距、行距、段间距等),力求文章脉络清晰,阅读方便。
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篇二十三
毕业论文是电大各专业每位学员都必须完成的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不能免修。要求每位学员在学校指定的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的写作。
一、论文选题的要求和范围。
1.要求:(1)论文的选题限定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范围内;(2)要尽可能选择课程范围内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课题;(3)要尽可能选择具有一定探索性和创新性的课题;(4)选题要考虑论文所要求的理论性和深刻性:(5)选题宜小不宜大,要确保在规定时间内能够按要求完成,切忌选择内容空泛、大而无当的问题。
2.范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选题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中国古代文学方面;(2)中国现当代文学方面;(3)语言学方面;(4)汉语方面(包括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5)文学理论方面(包括文学的基本理论、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文论);(6)外国文学(尤其是二十世纪外国文学)方面;(7)比较文学方面;(8)美学方面。(超范围选题,论文无效)。
二、论文程序。
1.确定一个适当的选题。所谓“适当”,是指符合选题要求的课题。选题要得到指导教师的指导并经指导教师认可。论文选题的程序和方法是:首先在一个比较大的课题范围内尽可能广泛地浏览相关研究资料,并向他人请教,了解这一范围的研究状况,同时进行积极思考,从中选出一个合适的研究课题。真正选好课题的标志是形成解决这个课题的设想。
2.收集资料和写出提纲。在选题阶段广泛浏览的基础上,确定重点阅读的资料,对有的资料要精心研读。需要记录的资料,要根据资料的性质、特点和重要程度,采用摘录、提要、心得札记、复印、网上下载等形式随时记录下来。收集资料的过程也是对课题进行积极思考的过程,这个过程结束,就应该形成解决课题的思路,就应该知道怎样运用这些材料,就应该能写出论文提纲。提纲须经指导教师审阅并认可。如果指导教师对提纲提出修改意见,要认真修改后方可进行下一程序。提纲的内容包括:题目、论点、论述思路的逻辑架构,主要论据(资料)。提纲应分条列项,并尽可能详细:提纲的详细程度反映思路的成熟程度。
选题和收集资料是整个作业过程中两个最关键环节,只要确定一个好的选题并获取充足的资料,在此基础上写成一篇论文是水到渠成之事,不要误认为写作成稿是最主要过程。
3.撰写初稿、修改定稿。首先写出初稿,交指导教师审阅;按指导教师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后,再交指导教师审阅。如果指导教师认可,就可定稿。如果指导教师不认可,就要继续修改,直到指导教师认可后,方能定稿。
4.答辩。
三、论文格式要求。
论文应符合通行的格式规范,要求必须具备如下格式:题目、署名、完成日期、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题目要明确地揭示论文内容,切忌摸棱两可或不知所云。
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宜控制在2字左右,最多不超过3字。注意:摘要应客观、准确地表述自己论文的内容,不能带主观色彩,不要分段,也不要分条列项。
关键词是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标示论文主要内容的专业术语或具有专业术语性质的词语。一般三至五个,最多不超过八个。
正文一般包括引言、本论、结论三部分。文中一般不出现“引言”、“本论”、“结论”字样,但一般应有引言段和结论段。本论是论文的主体,一般要分几个部分和几个论述层次,要求加上小标题或数字序号,以显示文章清晰的思路。
论文要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不能仅停留在经验和操作层面。论文是研究成果的表达,表述必须客观、冷静,不带感情色彩。论文要求使用准确、简洁、规范、平易的书面语言,不要口语化,尽量不用文学修辞。
论文正文不得少于5字。
参考文献是指作者所收集到的对本文的论述有重要参考价值并足以支撑本文论述的资料。格式如下:
期刊类:序号、作者、篇名,刊名,期号和出版时间。
专著类:序号、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
网页类:序号、作者、篇名,网址,发表年月。(如果网上文章来自期刊或专著,应以书面文献为准)。
四、论文答辩。
论文完成后,要通过答辩确认论文的真实性,评定论文成绩。为使论文能够顺利通过,应充分做好答辩准备。答辩分论文介绍和回答问题两个部分,做答辩准备要从这两个方面着手。
论文介绍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选题原因,说明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论题,这个论题的意义何在。二是研究背景,说明前人对这个论题作了哪些研究,有哪些重要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什么重要观点等。对研究背景的介绍能够直接反映出论文的真实性和对论题的研究程度,因此应是论文介绍的重点。三是对论文本身的介绍,主要介绍论文的的创新之处、基本观点和论述思路,以及本文的不足之处等。在准备论文答辩时,应该就这三个方面准备一份介绍提纲。介绍论文的时间控制在1分钟之内。
对回答问题的准备包括熟悉论文与熟悉相关资料和知识两个方面。首先要认真地反复阅读论文,弄清楚文中使用的每一概念、尤其是重要概念的涵义,能够准确地解释每一条引用资料,发现论文中的不足之处,设想答辩中可能提出的问题,并设想,如果老师提出这个问题,我怎样回答,这就要熟悉与论文相关的资料和知识。
(提出答辩问题的两个原则:一是论文中已经写明白的问题不提;二是与论文无关的问题不提)。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491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