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教学的工具和记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编写教案的重要原则之一。教案的优秀范文积累对于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师的职业成长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登高教学教案篇一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
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
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
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
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一、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这是他在五十六岁时写下的。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二、作者介绍。
1.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代表作《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等名作。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2.祖父。
杜甫的祖父为唐初诗人杜审言。杜审言很有才华,但恃才傲世。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合称“文章四友”。
3.杜甫诗名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梦李白》。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赠花卿》。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绝句四首》。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佳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二首》。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登高教学教案篇二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刘逸生《唐诗小扎》(有删改)。
王维的山水诗有个很突出的特点,用热闹的字面不是写出热闹的境界而是写出幽静的境界。我说它是”寓静于动“或”动中显静“。同样是水飞、云起、鸟啼、花发,在别的诗人笔下,也许只能是热闹的铺排,而在王维的笔下却恰好就是幽静的意趣。你看: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跳波自相渐,白鹭惊复下。(《栾家濑》)。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辛夷坞》)。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
这一类小诗,画面上充满了动态,有些还是十分热闹,然而意境还是异常幽静的。这些在纸上看来又吵又闹的家伙,完全没有破坏作者所企图创造的意境,反而是构成这意境的主力。你能说不是有点奇怪吗?照我看来,这就是人们把王维的优秀山水诗和那些冷漠枯寂的作品区别开来,认为他的诗”丰缛而不华靡“的原因之一。
这首《山居秋暝》,通过对于秋色的描写,说明山中仍然是一片美丽和平的恬静,从而作出人们可以继续在山中隐居的结论。开头两句,容易明白,不用多说。这里要着重谈的是中间那四句。
中间四句,作者全力描写秋天的晚景,亦即题中点出的”秋暝“。写秋,前人很容易写出一片哀颓萧杀:
”庭风吹故叶,阶露净寒莎。“(雍陶)。
”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僧无可)。
”花酣莲报谢,叶在柳呈疏。“(司空曙)。
都不免罩上一层黯淡的色彩。比较豁达的是:
”大暑去酷吏,清风来故人。“。
”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杜牧)。
上一句是所闻,下一句是所见。错落地把当时的景色、人物勾画得如此幽美,如此绚丽。看起来,这里洋溢着一片热闹;可是,这些明月、清泉、浣女、渔舟的热闹,和作者所要表现的幽静基调并不抵触,反而是相反相成地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正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两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写出事物的动态不是为了破坏这个幽静的'境界,而是为了烘托它。人们从这些喧闹的景物中,很自然地体味出一种和平恬静,体味出恬静中的一片活泼生机,因而它给人的感觉,就不是枯寂阴森,荒凉可怕。它和那些写幽静就必然是寂寞凄清的寒瘦诗人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被称为”四灵“之一的南宋诗人翁卷(字灵舒),他在雁荡山时,曾写出他的观感:
”背日山梅瘦,随潮海鸭寒。平途迷望阔,峻岭疾行难。“。
”岚蒸空寺坏,雪压小庵清。果落群猴拾,林昏独虎行。“。
我不知道作者当时的心情如何,也许他认为这样才算是”真实“地写出雁荡山的景色。然而,他未免把幽静看得过分死板了,认为只有使用瘦、寒、迷、难、空、昏、坏、独等类字样,才显得幽静,因而他不能不堕入了枯寂的一途。许多山水诗人也打不破这个圈子,把幽静通向冰冷,甚至通向死寂。然而,幽静并不等于枯寂冰冷(假如不是有意描写枯寂死寂的话),只有知道幽静与热闹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相反相成的关系,才不难理解王维的优秀山水诗何以与众不同。
在诗的结末里,诗人用”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来点明自己愿意留在山中的意思。翻成现代汉语就是说,春夏两季的许多花花草草,如今都已经衰谢了。由他去吧(所谓”随意“)!山中的隐士(所谓”王孙“,是泛指,也包括作者在内)完全能够欣赏这些迷人的秋景,用不着楚山去的。收束了全诗,并点出作者作诗的用意。
三、背诵这首诗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讲解《登高》。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课前故事引入。
(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二、课文分析引导。
1、放音乐《二泉映月》。
2、老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登高》全诗。营造凝重的课堂气氛。
3、师再朗诵,学生跟读。
4、讲解:要想读好一首诗或一篇文章,你就把你自己当成作者,化身为其人,就当这首诗或这篇文章就是你自己写的。老师在读这首诗时就真是这样想的,我想我就是杜甫,就是那个老病孤独的杜甫。我就站在长江边上,衣衫褴楼,蓬头垢面,登高望远,怀想家乡,思念亲人,牵挂祖国,同时更凄凉地想自我人生,想自己这一辈子。
所以,读好一首诗,理解--这是首先要做到的。注意,所谓理解,就是理性地把握。(板书:理性地把握)这应是诵读好的一个前提。
3、启发式教学:(1)今天我们学的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
(2)各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
(3)十四字写六种景,什么特点?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飞鸟,你们想像一下,应该是一种什么处境的鸟?
我们为什么不把它想像成一只欢乐的呢?而且大家为什么都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
语调、表情、动作都要配合上。“天高”--要仰视,清渚、沙白--要俯视,“鸟飞回”--要远望,向着家乡看。
要求学生对老师的示范,既要听,又要看。(师生共读)。
(6)颌联,写了几种景物?
由落水,我们想到什么?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
生命怎么样?长久还是短暂?
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读的时候,大家应该把这种豁达、坦荡,那种气魄读出来。应该读得昂扬一些。站在长江岸边面对汹涌的波涛,目光远望,音调略高。尤其“滚滚”二字应该读出磅虑的气势。待到这里,已经是第三句了,前三句一直低沉,此时应该高昂一些。
5、集体背王维诗《九月九回忆山东兄弟》。
6、讨论杜甫的人生。
三、根据本课的学习,自学其余几首近体诗。
1、学生自学。
2、每首诗歌指一名学生分析讲解,其余学生讨论是非。
四、课后小结和作业。
1、小结课文内容。
2、背诵全诗。
登高教学教案篇三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
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
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
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
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登高教学教案篇四
一、教学目的:。
1、欣赏并领会近体诗的艺术特点。
2、品味诗歌的意境。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难点: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
三、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课前引入--复习诗歌的知识。
二、课文分析详细过程:
登高教学教案篇五
一、教学目的:。
1、欣赏并领会近体诗的艺术特点。
2、品味诗歌的意境。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难点: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
三、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登高教学教案篇六
1、品味诗歌语言,感受诗歌意蕴美。
2、理解杜甫对“蜀相”诸葛亮的仰慕和惋惜之情,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精神。
3、掌握诗歌借景抒情等表达情感的表现手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一、导入新课。
爱国主题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源远流长,每当国家面临危亡时这种主题总会在诗坛上大放异彩。屈原、杜甫和陆游是有代表性的三个诗人。
在屈原的作品中,最能体现爱国精神的,当然是他的代表作《离骚》。《湘夫人》等篇与屈原爱国的关系,王逸有一些牵强附会之说。但完成加以否认,也不合理。《湘夫人》寄寓了屈原的爱国情感,折身出屈原的身世悲剧,这是客观存在,应实事求是地分析。
在中国诗歌史上,杜甫是集大成者。所谓集大成,首先是他身上集中了中国文化传统里的一些最重要的品质,比如忧国忧民的情怀。杜甫与屈原有许多不同,但两人表现在诗中的忧国忧民情怀是一致的。
陆游继承了我国古代诗歌中的爱国传统,并把它高扬到前无古人的高度。爱国主题贯穿了他一生的创作历程,成为他的诗歌的灵魂。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的《蜀相》。
二、作者生平。
杜甫(712-70),字子美,河南巩县人,生于开元盛世与安史之乱之间,后半生颠沛流离,历经磨难。他的诗广泛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被称为“诗史”。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如果说李白的一生充满着浪漫的生活色彩,那么杜甫的一生则备尝了人生坎坷的艰辛。公元746年,杜甫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远大政治抱负,到京城长安应进士考试,没有考中,困守长安少陵之西十年之久,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这一时期,他生活困顿,常挨饿受冻,过着屈辱的生活。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杜甫曾被叛军扣押在营中。不久逃脱,投奔新帝,被唐肃宗任命为左拾遗。759年冬关中大旱,为了逃荒,他辞去官职,伴着家小辗转秦州、同谷(今甘肃一带),最后到了四川成都。在国家政局动荡中,杜甫的命运也激烈动荡着。这一时期他写下了许多反映战乱年代人民苦痛生活的诗作。76xx年暮春,杜甫在友人帮助下,在成都浣花溪畔盖了一座简陋的茅屋(史称“成都草堂”)定居,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但仍很贫困。764年,杜甫幼时好友严武再镇蜀州,表荐杜甫为节度参谋,工部员外郎(后人因称“杜工部”)。后来严武死了,四川内乱,杜甫又伴同家族,离开四川,乘舟沿江东下,转徙于湘鄂之间。77xx年冬,死在由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结束了他漫长的漂泊生涯。“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这是诗人对祖国和人民最后的怀念。据说他是食牛肉过多而死的,这和李白追求水中月亮而死的传说相比,确实惨得多了。杜甫创作的诗很多,流传下来有一千四百多首。他的作品犹如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的一面镜子,被公认为“诗史”,明清文人推崇他为“诗圣”。
三、写作背景。
《蜀相》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的春天。759年底,杜甫结束了在甘肃天水一带颠沛流离的生活,暂时落脚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茅屋里。个人生活的艰难苦自不必说,政治上那种“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更是完全破灭。“安史之乱”已经“乱”了五年,百姓涂炭,田园荒芜,唐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中。唐肃宗风庸颥,宠信宦官,排斥功臣。在这样的情况下,杜甫满腔的苦闷、焦虑,是可以想见的。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为蜀汉制定了统一天下的策略,辅佐刘备、刘禅父子建立并巩固蜀汉政权,“功盖三分国”。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他与刘备君之间鱼水相得的关系,当然都使仕途坎坷、报国无门的杜甫心潮起伏、热泪盈眶。
四、课文诵读。
(1)示范朗读。
(2)诵读指导。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诗对仗工整,声调和谐。第三句“自”字,第四句“。
空”字,是拗格。“自”本为平声,现在作仄声;“空”本为仄声,现在作平声。声调上有一种变换美。此外,与韵字相对的仄脚是“色”“计”“死”三个字,分别是入声、去声、上声,仄声三种俱全,不是一个声调,念起来好听。
(3)学生齐读。
五、整体感知。
1、首联--深切地表达出缅怀、追思诸葛亮的情意。
“丞相”这一称呼,表示尊仰之意。
“何处寻”的设问,饱含诗人对诸葛亮无限钦慕的心情。
“柏森森”三字意味深长,高大茂密的柏树是丞相祠的标志,是诸葛亮伟大人格的象征,按我国传统文化心理,也是历代人民爱戴诸葛亮的见证。
诗的开头两句一问一答,有什么好处?
明确李重华《贞一斋诗话》说:“作诗善用赋笔,惟老杜为然。其间微婉顿挫,总非平直。”一问一答开头,近于乐府民歌,避免了平直。诗的首句中有一“寻”字,用得好,它把开头两句连起来,表达了诗人急欲瞻仰武候祠、追慕诸葛亮的心情,为后面颂扬诸葛亮埋下伏笔,使全诗和谐统一。
2、颔联--写祠堂内的景物。
思考: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人间词话》)参考此说,说说“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一联中,哪两个字与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为什么?明确三、四两句中,“自”“空”二字与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是这两句的关键字。“映阶碧草”“隔叶黄鹂”呈现了一幅春景,但对这盎然春意,作者却有独特的感受:春色固然好,祠庙却如此寂寥冷清,只有诗人形单影只地来拜谒。难道武候被人遗忘了吗?草色越青,鸟音越美,这种感受越强烈。这两句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而得力于“自”“空”二字的巧妙运用。
可见,三、四两句通过对祠堂内的景物的描写,更深刻地表达出对诸葛亮的怀念之情。
3、颈联--写诸葛亮一生的丰功伟绩和精神品格。
五、六两句,以高度凝练、精辟的语言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丰功伟绩,表现出他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同时申述诗人所以景仰诸葛亮的缘由。这两句是议论,但这议论富有情韵,因此使诗的抒情气氛更为浓重,形象更为饱满。
思考:杜甫用“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两句来概括诸葛亮一生的功业,你认为准确吗?你最佩服和崇敬诸的哪一方面?明确用这两句概括诸葛亮一生功业,十分准确。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统一天下的大计,辅助刘备开创基业、建立蜀汉,又辅佐后主刘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般来说,人们最崇敬和佩服诸葛亮的,是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以及他的神机妙算,大智大慧。
4、尾联--对诸葛亮的景仰和痛惜之情。
思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的“英雄”指什么人?
明确“英雄”指那些壮志未酬而含恨终身的英雄人物。也包括诗人自己,从小立志干一番事业,却郁郁不得志,一生坎坷。七、八两句紧接五、六句,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这两句在叙事中抒情,写得情真意挚,非常感人。有人说这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是诗眼。千百年来,这两句使多少志士仁人流下了眼泪。清人邵子湘评论这首诗的后四句说:“自始至终,一生功业心理,只用四语括尽,是如椽之笔。”
5、此诗写诗人在诸葛亮祠吊古,但题为“蜀相”而非“诸葛亮”,有何深意?
明确诗人写这首诗,是为了追思、仰慕、钦敬诸葛亮。写武侯祠,是因为“盖千古人物,莫可亲承;庙貌数楹,临风结想”,可以由祠写到诸葛亮,写祠是为了写人,因此题为“蜀相”。
6、内容小结:
《蜀相》表达诗人杜甫对诸葛亮的追慕、惋惜以及自己壮志未酬的痛苦。
7、表现手法:
在表现手法上,先写景,在景中融情,然后抒发感慨,全诗写祠堂与写人和谐结合,写景与抒情融合无间,凭吊古人与悲叹自己浑然一体,内涵丰富,感情真挚,格调沉雄。
从全诗看来,无论写景、叙事,还是议论,都交融着一种深沉笃至的追寻、凭吊的感情。写景是在忆念蜀相留在今日的踪迹,论事则是赞颂蜀相当年功勋。这一切都互相关联,自然融成一体,构成一种“骨气端翔,音情顿挫”的崇高境界。在这里,诗人的情感得到最完美的体现。
登高教学教案篇七
1、了解杜甫生平、写作背景以及对其诗歌的创作的影响。
2、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教学重点】。
1、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2、赏析诗歌对仗工整、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痛苦和无尽的哀思。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春意盎然、鸟语花香的春天,人们喜欢到野外去踏春,去感受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勃勃。而在秋高气爽的秋天,人们登高望远,饮酒作赋。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诗圣”杜甫一首关于“登高”的诗,诗的题目就是《登高》。
二、品读诗歌。
师: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学习一首古诗,首先就是要进行的朗读,不是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吗?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品读诗歌。
诵读时请同学们注意四点要求:一是读准字音,二是把握节奏,三是注意轻重,最后要求读出感情。接下来请同学们按照提示的要求自由诵读。
生(自由朗读1分钟左右)。
师:请同学们听一段视频朗读。(展示一段名家的视频朗读)。
同学们听的都很认真,接下来请我们班的同学读一读。(选两位学生进行朗读,师或学生作简评,以鼓励为主)。
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都很不错,但我认为同学们还可以在这基础上读得更出色。在刚才的诵读提示中,最后一点要求是要读出感情,那么,怎样才能读得更好,更有感情呢?我们知道,诗人的创作往往是为了表达思想和内心的情感需要,或者说,诗人的作品,是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那么,我们了解和把握诗人在诗作中的情感,我们就可以把这首诗读得更好了。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探讨杜甫在这首诗中寄寓的情感。
同学们都朗读了这一首诗,也对这首诗有了初步感知,同学们能否用一个字或一个词说一说你读完后的整体感受。
生:悲伤、忧愁、孤独……。
师:诗人的悲在诗歌中体现在哪里?或者说诗人悲从何来?
同学们先思考几分钟(停1——2分钟)。
生:分组讨论。(讨论激烈,气氛较好)。
师:讨论结束。同学们坐回原位,请组内选一位代表回答。
生:诗人的悲首先体现在所见秋景的悲,主要体现在首联和颔联上: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师:首联和颔联共写了几种景物(意象),分别有什么特点。
生:八种。有风、天、猿、渚、沙、鸟、落木和长江。特点是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回鸟、落木萧萧和长江滚滚。
师:这些各具特点的意象即诗人所见的秋景之悲是如何体现的?
生:急风,是说风很大,而且又是秋天的风,这样的风更冷。急风凛冽,不仅吹在诗人身上,更是吹在诗人的心里。
生:天高阔远,在茫茫天地之间,诗人更觉自己的渺小,无限悲凉之情涌上诗人的心头。
生:猿的啼叫是哀伤的。哀猿声声,使诗人悲凉的心境更添一层。
师:高猿长啸,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
生:清渚和白沙。从色调上看,清和白是冷色调,更显环境的冷清和凄凉。诗人触景生情,自然内心也倍感凄凉。
生:这是两只完全不同的鸟。毛笔下的鸟是一只展翅高飞、壮志凌云的鸟(鹰击长空);而诗人笔下的鸟是一只无家可归、低沉徘徊、孤独哀伤的鸟(回鸟徘徊)。
师:看到萧萧而下的落木和滚滚东逝的流水,诗人又会想到什么?
生:落木即落叶,到了秋天,树叶纷纷落下,意味着生命的终结。看到落叶诗人也感到自己到了生命的尽头,内心无限凄凉。
生:滚滚长江东逝水,东逝的流水会让人想到韶光易逝、人生苦短。孔子在长江边上感慨道:逝者如斯夫(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到: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师:除了秋景之悲外,诗人的悲还体现在哪里?
生:除了秋景之悲外,悲还体现在诗人的境遇之悲,集中体现在颈联和尾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师:诗人的境遇之悲具体体现在哪里?
生:万里悲秋常作客,诗人长年漂泊他乡,壮志难酬,处境艰难。
师:如何理解尾联中的“艰难”一词?(联系课文注解)。
生: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国家动乱(安史之乱),诗人漂泊在外,生活艰难,壮志难酬。
师:诗人自身处境艰难,还处处为国为民忧心,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品质。
生:百年多病独登台,诗人年老了又身缠重病。
生:诗人孤身一人去登台,倍感凄凉。
生: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内心愁苦想借酒消愁,可是又患重病,不得不戒酒,本想一醉解千愁,终没有遂愿,心中万千愁绪无法排解,真是愁上加愁。
师:请大家根据下面例子仿写,对诗人的悲进行总结概括,“诗人悲在重九登台,倍思乡亲”。
生:诗人悲在老年孤独,重病缠身。
生:诗人悲在孑然一身,独自登台。
……。
师:正如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所评:
系舟“万里”,故乡渺茫,此其一;“悲哉秋之为气”,节令凄凉,此其二;
“常”年如此,不知其终,此其三;异乡“作客”,寄人篱下,此其四。
“百年”一生潦倒,此其五;体弱“多病”,缠身不愈,此其六;
孑然“孤”独,此其七;重九“登台”,倍思乡亲,此其八。
师:对诗人的情感把握和了解了之后,我们能否把这首诗朗读得更好呢?
同学们先来欣赏一段视频朗读。
刚才这一段朗读与先前的一段朗读,哪一段读得更好,请同学评一评。
生:这一段朗读比先前一段朗读读得更好,语调更低沉哀婉、情感更凄凉。
师:我们班的同学是最棒的,相信同学们一定也能读得很好。
(指名1——2名学生朗读或让开始时读过的学生重读,再让学生自己点评。)。
师(小结):全诗借登高所见萧瑟、悲凉秋景,抒发作者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悲伤之情。用了借景抒情(秋景之悲)和直抒胸臆(境遇之悲)的抒情方式。
三、延伸拓展。
有古语说“女伤春,士悲秋”。(展示几幅秋之悲凉的作品,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浔阳江头夜送客,风叶荻花秋瑟瑟”等,让学生感悟“悲哉秋之为气”。)。
四、作业。
1、收集杜甫诗歌中的名句,并把它积累起来.
2、课外收集并赏读杜甫的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登高教学教案篇八
了解诗人杜甫的有关常识为教学知识目标。
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为本次教学的意境目标。
培养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体会诗歌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了怎样的基调。
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痛苦和无尽的哀思。
引导法赏读、点拨、讲析相结合。
对《登高》诗意的解析及对诗意境的赏读。
黑板粉笔。
一、导语设计:
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踽踽独行,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步履蹒跚。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这个老人是谁呀?是杜甫。
二、诗人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又曾担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人又称他为杜工部。他的作品大都收在《杜工部集》里。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作不仅将现实主义诗歌创作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而且也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的最高水平。他的作品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因而被称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他的代表作有一百多首,最有代表性的是古体诗“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
三、背景简介。
登高》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当时诗人正因为“安史之乱”而客居四川,那年他已经五十五岁,动荡的社会,飘泊的生活,已使他疾病缠身,痛苦不堪。这一年秋天的重阳节前后,他来到了夔州的一座山上,登高远眺,面对苍茫秋景和滚滚长江,他不禁心潮澎湃,感慨万端,为了抒发心中这种深切的情感,就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后人给予这首诗以极高的评价,胡应麟就曾经说这首《登高》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这是毫不夸张的评价。
四、整体感知。
1、示范朗读,初步感知诗歌。
2、生齐读。教师发现诗歌朗读的问题并做朗读指导。
品味鉴赏(提问讨论答问点拨解疑)。
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1、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各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
明确: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2、急风、高天、哀猿、清清、白砂、飞鸟,各给人什么感觉?设身处地想想。
明确: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探导:
3、飞鸟,应该是一种什么处境的鸟?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
明确: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总之,这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而且只能是一只,而不是多只。因为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4、溶铸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和意境?
意境:凄凉,凄清、高远,广阔。
情感:“猿啸哀”之声,使顿生悲情,悲伤。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颔联写了几种景物?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幅画面。
2、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面对此情此景,诗人想到了什么?
明确:只有两种,落木、长江。
无边落木--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生命短暂。不尽长江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他会超越时空的限制,联想到历代的一些优秀人物的不幸遭遇,不禁“怅望千秋一洒泪”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
3、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什么写法?
明确:对比、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
4、溶铸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和意境?
意境:雄浑,壮阔,辽远、沉郁,悲凉,绵邈。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1、什么是“作客”?是否和现在的“做客”相同?
明确:“作客”和现在的“做客”不同,这里的“作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作客。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
2、什么叫登台呢?联系王维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回答。
明确: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
3、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在什么年纪?
明确:“百年”,就是老年,拖着多病的身体。
4、溶铸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和意境。
意境:苍凉寥廓。
情感:长年飘泊、老病孤愁。
尾联-----“艰难苦困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从哪联的哪句诗知道的?
明确: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艰。
难苦恨繁霜鬓”
2、这是一种什么心情?忧愁还是忧愤?
明确: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
3、“苦恨”和“新停”应怎样理解?谈谈你的看法。
常痛恨两鬓染霜”“刚刚放下浊酒杯”之意。
4、杜甫为什么“苦恨繁霜鬓”“新停浊酒杯”呢?
明确:国家的艰难,人民的苦难,激起杜甫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无奈年老多病,无能为力,他怎能不悲愁万端?古人认为有酒方能浇愁,无奈多病不能喝酒,这种愁闷,这种伤忧,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只能郁结在诗中,郁结在心头!因此,我们读这首诗,解这首诗,既要把握诗境对表现人物情感的妙用,又要揭示人物情感抒发的内涵--诗人杜甫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刚烈情怀!
风天猿渚沙鸟--孤独哀伤。
写景。
无边落木不尽长江。
悲秋作客多病登台-漂泊孤苦。
抒情。
苦恨霜鬓新停酒杯-忧愤苦闷。
登高》是杜甫七言律诗的代表作品,这首诗之所以被人看作是古今律诗的压卷之作,除了因为内容的丰富深沉外,在艺术上也具有极高的成就:
1、对仗工整。
风急天高猿啸??
渚清沙白鸟飞回。
首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对,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对仗极其工整。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全诗八句皆对,显出工整有致的形式美。
2、情景交融。
a、上四句写景,为下文悲秋抒情作了铺垫,情景交融。
b、诗人想到自己客居他乡、老迈多病的处境,悲凉之情顿生。“独登台”将凄清的景物和悲凉的心情结合起来,令人顿生同情。
1、反复朗读这首诗,结合自己的领悟,展开想象,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散文。(要求:想象丰富、合理,内容与诗歌一致,语言顺畅,三百字左右)。
2、喜欢画画的可以把自己对本诗的理解用画画的方式把它表现出来。
登高教学教案篇九
学习《登高》了解咏怀诗情景交融的特点。
学习《蜀相》了解咏史诗借古伤今的特点。
能力目标
通过参照对比,学会鉴赏作品,进而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情意目标
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操和对理想境界追求的精神。
教学设想
1.通过比较、涵咏,赏读结合,揣摩诗歌的丰富意蕴,体会诗人的风格特征。
2.点拨、讨论、讲析相互结合,积极调动学生参与意识。
3.拟采用屏幕投影的方式,准备与诗歌内容相近的风景图片及相关的诗词、资料,达到形象、直观的效果,并扩大课堂的容量。
4.教学用时:一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学会涵咏鉴赏诗歌,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品位。
2.难点:理解杜甫,真正领会诗人博大的胸襟、体会出诗中郁勃的情势。
教学过程设计
步骤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诵读感知
觅得诗趣
【投影】课前投影杜甫肖像,配乐。
【提问】知道他是谁?熟悉他的诗吗?请几位同学读一句你最喜爱的杜甫写的诗。
登高教学教案篇十
学习《登高》了解咏怀诗情景交融的特点。
学习《蜀相》了解咏史诗借古伤今的特点。
能力目标。
通过参照对比,学会鉴赏作品,进而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情意目标。
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操和对理想境界追求的精神。
教学设想。
1.通过比较、涵咏,赏读结合,揣摩诗歌的丰富意蕴,体会诗人的风格特征。
2.点拨、讨论、讲析相互结合,积极调动学生参与意识。
3.拟采用屏幕投影的方式,准备与诗歌内容相近的风景图片及相关的诗词、资料,达到形象、直观的效果,并扩大课堂的容量。
4.教学用时:一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学会涵咏鉴赏诗歌,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品位。
2.难点:理解杜甫,真正领会诗人博大的胸襟、体会出诗中郁勃的情势。
教学过程设计。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诵读感知。
觅得诗趣。
【投影】课前投影杜甫肖像,配乐。
【提问】知道他是谁?熟悉他的诗吗?请几位同学读一句你最喜爱的杜甫写的诗。
登高教学教案篇十一
3、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1)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2)掌握由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鉴赏技巧;
1、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2、赏析诗歌对仗工整、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
1、教法:情境渲染、朗读指导、提问法、鉴赏指导、联想触发等。
2、学法:想象法、美读法、思考探究法、能力迁移训练等。
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请大家想象老师讲的故事的画面:
二、知人论世。
1、作者简介。
(1)请同学们回忆初中曾经学过的杜甫的作品,介绍杜甫的生平。
(《春望》、《望月》、《春夜喜雨》、《绝句》)。
(2)老师补充介绍杜甫的生平经历及写作特点:
(杜甫,字子美,“杜工部”,现实主义诗人;一生穷困潦倒,饱经忧患。诗歌全面、真实地反映安史之乱前后广阔的社会生活和民生疾苦——“诗史”、“诗圣”;诗风:沉郁顿挫。)。
2、背景交代。
杜甫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在这种情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在“何日是归年”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时代的艰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为了排遣郁闷抱病登台。
三、联系解题。
联系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理解“登高”的含义——重阳节,登高祈寿,怀念亲人,思念家乡,抒发感情。
四、诵读感悟。
1、美美地听——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播放《登高》flash配乐朗读,同学们美美地听,注意:
(1)读准字音,把握节奏;(2)感受诗歌的感情基调。
2、美美地读——训练语感,把握情感。
(1)第一次读:再次播放《登高》flash配乐朗读,请学生跟着小声仿读;
(2)第二次读:老师范读,作节奏、轻重音指导,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抓住颈联的“悲秋”的“悲”字,然后学生自主朗读,酝酿感情。
(3)第三次读:全班齐读,注意节奏舒缓,读出诗歌的感情。
3、朗读方法小结。
(1)读准字音;
(3)注意轻重;
(2)把握节奏;
(4)读出感情。
五、赏析诗歌。
1、了解句意。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尝试用自己的话语描述诗句的意思。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细品内涵。
(1)名词解释。
意象:诗歌中寄寓了作者思想感情的物象。如刚刚学过的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中的“明月”、“清泉”。
意境:诗人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即情与景的和谐统一。如王维《山居秋暝》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表达了诗人投身清新的大自然中,无比喜悦、闲适的意境。
(2)思考探究。
在自主鉴赏本诗的基础上,小组交流讨论下面一个问题:
登高教学教案篇十二
1.考查格律诗文学常识。
2.检查《使至塞上》的背诵情况。
二、作者与背景简介。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因任检校工部员外郎,而又被称做杜工部。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一生坎坷,终不得志。因其在诗歌创作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而被誉为“诗圣”。公元759年暮冬,杜甫因避安史之乱流落到成都。次年春,在友人的帮助下于风景秀丽的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便是他诗中提到的“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的成都草堂。他在这里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留下诗作240余首,如《春夜喜雨》《蜀相》等名篇,其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更是千古绝唱。
杜甫一生潦倒,“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但死后受到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不过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学的范围。
写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机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可惜严武不久病逝,使他失去了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待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
这首诗就是56岁的老诗人在这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那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的旷世之作。
三、朗读课文。
1.听范读。仿读。
2.学生自由读。
3.全体学生齐读诗歌。
四、理顺诗意。
1.结合注释,试译诗歌。
2.交流难点,理顺诗意。
参考: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穷困潦倒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五、整体感知。
本诗诗眼为哪一字?
明确:悲。
六、研读诗歌。
1.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首联写了几种景物?诗人借助这些景物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
明确:诗人选择了凄冷的秋风、空旷的天空、凄厉哀怨的猿声,以及凄清的江水、白茫茫的沙滩、回旋飞翔的鸟群等六个意象,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悲凉的画面。无穷无尽的漂泊流离失所、老病孤独的复杂情感,为全诗定下了哀婉凄凉、深沉凝重的抒情基调。
2.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进行联想,面对此情此景,诗人想到了什么?
明确:
不尽长江--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他会超越时空的限制,联想到历代的一些优秀人物的不幸遭遇,生发出壮志难酬的苦痛。
(2)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使用了什么写法?
明确:
对比、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长;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长,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3.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1)诗中的“作客”是否和现在的“做客”相同?
明确:不同,这里的“作客”是指杜甫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现在的“做客”是指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的意思。
(2)“登台”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登台?它又蕴涵着怎样的情感?
明确: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多病愁苦之情。
4.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明确: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困苦和仇恨,使他两鬓斑白。
(2)杜甫为什么“苦恨繁霜鬓”,“新停浊酒杯”呢?
明确:国家的艰难,人民的苦难,激起杜甫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无奈年老多病,无能为力,这种忧伤只能郁结在诗中,郁结在心头。
七、主旨归纳。
这是一首最能代表杜诗中景象苍凉阔大、气势浑涵汪茫的七言律诗。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后两联抒登高感触之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浑然一体,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八、拓展积累。
杜甫名句。
1、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4、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春日忆李白》。
5、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兵车行》。
6、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兵车行》。
7、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9、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
11、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
12、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小寒食舟中作》。
1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14、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阁夜》。
15、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咏怀古迹五首》。
16、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咏怀古迹五首》。
17、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
18、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
19、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20、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四首(其三)》。
21、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绝句二首(其一)》。
2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4、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
25、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27、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28、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
29、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江村》。
3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31、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秋兴八首(其一)》。
3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
33、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九、作业。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积累拓展的诗句。
板书设计:
登高。
杜甫。
悲
雷真民。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541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