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法论文(热门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7 08:21:14
英语教学法论文(热门13篇)
时间:2023-11-27 08:21:14     小编:温柔雨

总结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内的经验和成果进行回顾和总结的重要方式之一。总结的语言要准确、简洁,用词恰当、贴切,注意语法和标点的正确使用。下面是一些总结的写作技巧和要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英语教学法论文篇一

摘要:良好的课堂导入是教学制胜的关键,运用导入式教学法,围绕课堂教学目标来展开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营造良好的乐学环境。

关键词:高中语文;导入式教学;实施策略;。

推进高中语文教改的深入发展,要从教学观念上强调素质教育,突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缺失吸引力,难免出现枯燥与乏味,而导入式教学法,通过导入与课程相关的知识、内容,来引发学生的思考,激活课堂学习氛围,有利于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确立导入式教学法的重要地位,升华课堂教学氛围。

导入式教学法的实施,在于贯穿教学目标与任务,突出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课堂伊始,摈弃传统的单一讲授,以启发式、新颖性、趣味化等手法,来营造乐学氛围,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导入式教学法,教师要善用启发性语言,来构思课堂想象空间,将知识的呈现与学生的思考相融合,引申出更加深奥的教学内容,学生从思考中探究知识,了解文化,增进主动思考与辨析力。导入式教学法,教师要善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顺应高中生的思维习惯,以新颖、别致、趣味化导入,激活学生的参与热情。

如在学习《再别康桥》一文时,我们可以通过导入歌曲《再别康桥》,从动听的歌曲中营造课堂气氛,增进师生间的理解与互动,也让学生能够从愉悦中体验文本的情怀。在学习《鸿门宴》一文时,根据故事所讲述的背景,与《霸王别姬》音乐具有关联性。为此,我们从歌曲的播放与歌唱中,让学生从歌词中来了解项羽对虞姬的万丈柔情,与英雄末路时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然后发问:“曾经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大英雄,项羽为什么会沦落如此下场?对于该问题的解释,将从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鸿门宴》开始。”由此来引入文本主体,让课堂教学别开生面。

二、留置悬念,为后续课堂导入埋下伏笔。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设置悬疑,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课程状态。在高中语文课堂导入环节,教师要充分分析文本内容,从中设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从“疑问”中敢于质疑,开动脑筋来解惑。

特级教师钱梦龙在教学《岳阳楼记》时这样导入:“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历代都作为散文名篇收入各种选本,从南宋人编的《宁文鉴》开始,直到当代的各类散文选,都选有这篇文章。它究竟有哪些独到之处,使它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呢?请同学们认真学习《岳阳楼记》,想想其中的道理。”这样设疑导入,把学生的注意、兴趣、思维一下子吸引到所提的核心问题上来,并促使学生围绕核心问题阅读、思考,极大地诱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为整堂课的成功教学奠定了基础。

在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时,根据本文所运用的计谋,我们可以这样导入:“本文是一篇谋略文章,故事讲述了烛之武与秦国的外交计策,大家阅读后,想一想‘三十六计’,本文与哪一计最相似?”由此提问,瞬间让学生从文本中感受到新颖与趣味,也将文本的阅读与思考进行融合,从中发现谋略是哪一计,也能够让学生利用课堂阅读,进行探讨交流,增进课程内容理解。在学习《诗经・氓》时,让学生思考:对于诗中所讲述的女子,原本勤劳聪明贤惠,但却为什么会被休弃?请大家带着疑惑,从阅读中查找原因。如此一来,学生便能够从寻找答案中更好地理解和思考文本,抓住学习主线。

三、以艺术化“留白”手法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学习知识,有时候“曲径”能够“通幽”。在课堂导入设计上,我们既要关注知识的呈现,还要抓住学生的思维,激活联想与想象,增进学生创新力的培养。课堂导入设计,除了要营造良好的趣味空间外,还要给予适度的“留白”,让学生自主去想象,去放飞思绪。

在学习《琵琶行》一文时,通过分析文本内容,了解其主旨在于表达“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作者要用“同”,这里的“同”表达了作者与主人公什么样的情感寄托?还有,在学习《逍遥游》一文时提出:对于本文所讲的“四笑”,分别代指谁,又是谁在“笑”谁?又是为何而“笑”?通过对这些“笑”的分析,让学生去揣摩庄子的智慧,去领会庄子的“逍遥”情怀。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留白”,并不只是需要学生学,还需要教师教,只有教得恰当,学生才能学而有效。教学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要留有余地,要明确什么时候留、留什么、怎样留。恰到好处的“留白”将会不断充实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弥补学生独立思维的不足,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以课堂情境导入为构建,增进学生情感体验。

“动人心者,莫先乎情”。高中语文导入式教学法,在实施中也要关注课堂情境的营造,特别是在情感融入上,将形、情、境、理进行融合,以多种媒介手法来渲染课堂学习氛围,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体验。如在学习《大堰河―――我的保姆》一文时,教师在二胡曲《遥远的思念》中有感情地讲述:“我是地主的儿子,我出生那年,父母找了一个算命先生给我算命,那算命的先生说,得送给一个穷苦的人家喂养,我才能长命百岁。于是我被送到我的保姆―――大堰河的家,从此我就成了大堰河的儿子,我吃着她的奶水长大,她爱我‘如爱自己的儿子般’。每天辛勤劳作之后,她总要把我抱在怀里,慈爱地‘抚摸’。当她的乳汁流干,我被亲生父母领回家时,她是那样依恋不舍。以后,在每个年节里,她总要为我(她的乳儿)做米花糖,为的是乳儿能悄悄地来到她身边,叫她一声‘妈’……后来,我读书了,再后来我被父母送到法国留学……1932年初我回到祖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不久被捕,在监狱里我又想起了乳母,看着铁窗外的大雪,我似乎看到了那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为表达对乳母的深深怀念,我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

在学习《边城》一文时,该文抒情性、小品文的优美笔触,也为我们融入情境创设提供了条件。我们可以导入电影《边城》,从湘西秀丽的风光入手,展现如诗如画的边城美景,增进学生对湘西环境的心理体验,也为后续更好地把握人物、故事、生活特色做好铺垫。还有,在《再别康桥》一文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文本,从网上下载相关“康桥”的图片,展现康桥的美;也可以引入《再别康桥》诗歌朗诵,结合背景音乐,提升诗歌朗诵的情感共鸣,打破传统课堂讲授的局限性。

在高中语文导入式教学法运用中,还可以引入名人名言,引入背景故事,以故事的分析、解读,引发学生对故事的深入思考,激活学习积极性,增进学生的自主性。总之,高中语文导入式教学,教师要拓展课堂设计手法,尊重学生的个性,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以有效的设疑、情境创设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英语教学法论文篇二

本文简述了常用的英语教学法:法、直接法、听说法、视听法、认知法、交际法,并分析比较了它的优缺点。

提高英语课教学质量,提供更多用英语交流的,增加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是每个英语教师真正要肩负起的责任。目前,在英语教学法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学法主要有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视听法、认知法、交际法。

语法翻译法是为培养阅读能力服务的教学法,其教学过程是先分析语法,然后把译族语,主张两种对比和逐词逐句直译,在教学实践中把翻译当成教学目的,又当成教学手段。其优点:在平时的教学中,有很多复杂的结构和抽象的概念用母语解释起来较为容易且直观,学生也易于接受,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规则和词汇,应用语法规则做翻译练习,也帮助教师节省时间,用于其他更为有意义的教学。其缺点:学生只是机械地通过强化训练记忆语法规则和词汇,忽视听说能力的培养,长期以往,学生无法在交际场合将其正确,流利地运用。他们学到的只是哑巴英语,只会读写不会听说,其结果只会是高分低能。

直接法是主张采用口语作为教学内容,强调模仿,主张用教儿童学习本族语言的方法,“通过说话学说话”的方法来学习外语,教学过程是一句话一句话听、模仿、反复练习,直到养成语言习惯。其优点: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学,模仿力强,老师利用直观的教具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让具体和抽象有利结合。如,我们教授水果的英语单词时,可以利用卡片或者挂图教学,这样既可以调动课堂气氛,又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其缺点:教学方法过于简单化,不利于学生理解抽象复杂概念,还有学习内容单一,词汇量少,没有拓展性。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听说法是以句型为纲,以句型操练为中心,着重培养听说能力的外语教学法,又叫句型教学法或口语法。其优点:在学生有一定的听说基础后,再进行读写教学,使读写促进听说。我生缺少英语语言环境,说英语机会少,采用听说法让学生大量地听、模仿和背诵录音材料。教师利用表演节目、小组对话、讲故事等教学方法不断培养他们对听说表达的兴趣。其缺点:大量的模仿和机械操练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脱离语言内容和语境的句型操练不利于学生对语言的灵活运用;放松读写训练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实践能力。

视听法于五十年代首创于法国,是当时法国对外国成年人进行短期速成教学的一种方法。其优点:通过创造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情境的设立能够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语言,视听法先选词汇再选情景最后选结构。情景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暗示或启迪,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发展学生的探索精神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其缺点:完全排除母语不利于对语言材料的彻底理解;把培养口语能力作为英语教学的首要目的,过于重视语言形式;过分强调整体结构感知,忽视语言分析、讲解和训练。

认知法是六十年代美国著名学家卡鲁尔首先提出的,是作为听说法对立面产生的。其优点: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规则;注重理解在理解语言知识和规则的基础上进行操练,反对死记硬背;反对听说领先,认为语言和文字是缺一不可,主张听说读写齐头并进,使学生全面发展。其缺点:作为一个独立的外语教学体系还不够完善,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需要进一步充实。认知法对语音语调要求不严格,不利于学生对语音语调的正确掌握;它不强调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交际法也叫功能法或意念法。交际法是70年代根据语言学家海姆斯(hymes)和韩礼德(halliday)的理论形成的,是全世界影响较大的外语教学法流派。其优点:重视学生的实际需要,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恰当使用英语交际;注意语言的运用能力,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相互作用;因此交际法是培养学生在特定情况下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的一种外语教学法。其缺点:忽视除口语外其他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排斥传统的语法教学,致使学生们出现常见的语法错误。相对传统教学交际法对老师的要求很高,这要求教师具备很强的能力和适应性。

作为一个合格的外语教师,仅仅知道外语教学法的教学理论是不够的,更要真正懂得如何有作用地运用到教学实践,每种教学法都有其优缺点,可以互补和结合。我们应该尽量从实际出发,对各种教学法进行去粗存精,才能使我们的英语教学日益完善,真正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2]胡泓。外语素质培养概论[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英语教学法论文篇三

象形记忆法是专用于幼儿语言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即在教学过程当中利用一些与文字较为接近的实物,让幼儿进行充分的想象与联想,将文字与实物之间建立起充分的联系的教学方法。例如我们在教授幼儿“花朵”的“朵”字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幼儿对花朵进行观察,让幼儿记下花朵的形象,接着将“朵”字上方的“几”字联想为未开放的花骨朵,而“朵”字下方的“木”字则联想为花朵的枝叶,于是未开放的花朵的形象与汉字“朵”就在幼儿的头脑当中建立起来了一个稳固的联系。这样的教学方法,简单轻松易于操作,有助于幼儿轻松接受并记忆所学内容,并学会如何运用类似的方式对其他的汉字进行合理的联想与想象。长期来看,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将来幼儿对于文字的接受与理解,能够帮助幼儿进行形象与抽象的思维转换,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创造力。

二、特例计算法。

快乐教学法不仅可以应用于幼儿语言的教学活动,同样可以应用于幼儿的数学教学活动当中。在这里,我们提出一种幼儿数学教学方法,叫做“特例计算法”,也就是在幼儿的数学教学当中,通过一些特殊的例子来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数学计算的教学方法。举例来说,在我们教授幼儿加减法的时候,可以将幼儿分为三到五个人为单位的'小组,让幼儿计算某几个小组合并之后的人数,或者从某小组分离出一定数量的人数之后的小组人数,通过这样形象又直接的方式来帮助幼儿直观地理解加减法的结果和意义。幼儿可以通过对小组人数的变化的观察来进行数学计算的思考,也就是在亲身参与到活动的过程当中,学习到数学计算的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幼儿迅速理解数学计算的思维方式,并找到自己的方式将数学计算与生活实例联系起来,形成一定的数学逻辑思维,有助于让幼儿更加快速有效地理解并记忆数学计算的基本原理。

三、游戏教学法。

幼儿的快乐教学当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游戏教学法”。所谓游戏教学法,简单来说,就是在幼儿教育的过程当中,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亲身参与到游戏的过程当中,在教师的提点和游戏的潜移默化之下学习到一定的知识。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在课堂当中引进游戏来帮助幼儿学习数数、引进表演来帮助幼儿吸收新的语言和文字、引进竞赛来帮助幼儿更熟练使用计算、引进室外教学来帮助幼儿学会专注等等。在幼儿教育当中采用游戏教学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重点在于抓住幼儿的心理特征,保证游戏对幼儿所产生的趣味效果。在这样大量的游戏与活动当中,幼儿将会在一个非常愉快的氛围当中无意吸收到大量的知识,并且通过游戏本身对幼儿的感官刺激,让幼儿更加深刻地理解到这些知识的用法与意义。

四、结语。

综上所述,快乐教学法在幼儿教育当中的设计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象形记忆法、特例计算法、游戏教学法。快乐教学法的目的是要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当中最大化吸收所学知识,并学会如何运用[3]。将快乐教学法运用与幼儿教育,能够从根本上建立起幼儿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学会利用更加高效、有趣的方式进行学习,与此同时,通过这些特殊的学习方式建立起幼儿的自信心,让幼儿学会合理面对困难与压力[4]。这样的学习方法,对于幼儿的学习能力和个人品质都有着非常重大的积极意义。

英语教学法论文篇四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互动,通过讨论、问答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高职英语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师要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争取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在模拟情景中有主角、配角、观众等角色安排,教师要适时的指导学生进行“角色互换”,鼓励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和尝试,让学生在和谐融洽的教学情境中进行英语学习。

2、目的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运用情景教学法主要是为了凸显语言的交际实践性本质,所有的语言交际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和进行的。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创设相关情境一方面可以增强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在创设英语教学情境时,首先应该根据教学目的设置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逐渐形成英语思维习惯,欣赏英语和西方文化,进而自觉地将英语运用到生活中。其次,在运用情景教学法时应注意其灵活性,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兴趣,创设轻松自由的情境氛围,可以是一个电影片段对白,也可以是一个兴趣盎然的小故事,或者是一首动人的乐章,根据课堂进度随时更换或调整,充分体现灵活性原则。

教师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合理的创设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感受情境中的各个环节,并在特定情境中发挥联想和想象,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因此,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应当在遵循上述原则的基础上,制定行之有效的实施策略,逐步推进情景教学。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认为高职英语中的情景教学法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实施:。

1、挖掘教材内涵,创设情境。

在学习新的英语课文前,英语教师可以根据新课内容安排一个话题或者引用一个新故事导入新课,也可以设置一些对话或者问题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对新课的学习积极性,为新课做好知识铺垫。教师在引入新课时,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设置不同情境,例如,在讲到有关运动健身的单元内容时,教师可以模仿某些运动动作,并进行相关讲解;在讲述电影单元时,可以利用某个电影片段或音频导入新课。也可以让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根据课文内容,编写相关剧本,并进行排练,在课堂上展示表演,这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自我展示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2、联系实际生活创设教学情境。

高职英语应该以实用性为主,而语言则是人们生活中实现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因此,若要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就必须将英语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所以,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要模拟各种生活情境,将英语学习与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增强英语学习的实用性,强化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认知体验,引导学生更加深入的领会所学知识。例如在学习“thefirstmcdonaldsrestaurant”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联系实际生活,结合本科内容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分角色模拟在快餐店上班的情形,分别扮演顾客、服务生和老板等角色,进行相关的英语交流。由于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都有做兼职的生活经历,因此,这一教学情境非常贴近他们的生活,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很快就能融入新课学习中。

3、利用现代媒体营造情境。

现代媒体设备也是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多媒体英语教师可以将原来静态的板书转变成动态的ppt,运用图片、音乐等为学生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同时,一些难以在现实中模拟的课堂情境,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制作视频营造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在学习“gettingajob”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企业面试时英语交流的场面,让学生真切的体会到英语在现实工作中的运用,使课堂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同时,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视频内容进行总结和讨论,进一步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英语教学法论文篇五

摘要:本文主要对中职院校在进行计算机教学时对项目教学法的应用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其必要性,然后根据实际计算机教学过程来说明项目教学法的应用,最后对使用该教学法应重视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以期本文可以为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不断发展给予一定的建议与帮助。

关键词: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项目教学法。

前言:

我国中职院校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所以,老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应当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水平以及对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目前,计算机行业属于我国吸纳就业人数较多的行业之一,因此,计算机专业自然也就跻身于大部分中职院校的主要专业,怎样上好计算机课程,怎样更好的推动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职业水平的发展,是十分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概述。

通过观察大量中职院校的计算机课堂教学状况我们可以发现,时常出现有学生在课堂上没有专心听讲,对课堂基础知识没有足够的认识与掌握的状况;一些老师与学生仍然将计算机等级考试作为评价该课程学习的方式,对于计算机教学中与计算机维护或是网络应用相关内容的学习没有予以高度的重视,致使教学质量的失衡,然而大部分学生以为计算机的教学价值是学习怎样高效快速的使用软件与工具,导致了教和学两者之间产生了矛盾;除了较为常见的实践教学与基础内容教学之间失衡的情况之外,大部分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于自身未来方向的选择还是相当迷茫,中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与计算机技术水平的发展无法保持步伐的统一,这也就意味着中职院校所培养出来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始终无法胜任社会上技术性较为高端的职位。

二、中职计算机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

1、制定项目的教学目标。

对于项目教学法的运用,首先是要制定相应的项目教学目标。项目教学目标的制定应当根据计算机教学的实际内容来进行,并且结合计算机工作的具体状况,应当是知识与技能以及职业道德的相统一。例如“计算机编程教学”,对于该科目的项目教学目标的制定应当包含如下几点:其一,将计算机编程教学中所运用到的语言和计算机语言的结合使用作为基础,制定教学流程,确保任务和学生能力相符合或是稍微高出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为此预留一定的学习空间;其二,提出学生应以实际工作的完成作为主线来进行项目的要求,并且以团队的方式上缴项目报告书。对于项目报告书的主要内容应进行一定的限制与固定化,包含各小组成员的实际工作、理由以及项目完成的过程、处理问题的方法、项目总结与自我评价等。设定这样相应的教学目标不但包括了中职院校对于计算机教学的基本教学目标,还包含了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发展目的,例如团队合作能力、项目总结能力以及对工作环境的适应力等。目标越是明确的项目教学目标越有利于老师进行教学评估与总结。

2、实行项目教学。

在制定了合理科学的项目教学目标后,老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就从主体角色转变成指导者的角色。项目教学目的实现以任务的方式分配给学生,老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与技术能力,将学生均质的分成几个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实施项目。由学生组合而成的学习团队来进行与工作行为相关的项目可能还缺少相对成熟的处理形式,因此老师可以选用如下两种处理方式,其中一种形式是以探讨的方式,让学生自由发挥个体能力去完成项目;另一种形式则是先对项目的进行作出预先的演示,然后再让学生完成项目。下面仍以变成项目的教学为例,在老师指定相关教学目标后,对程序设计公司的编程部门所处理的日常工作项目的程序做一次演示,让学生清楚一个编程小组中所包含的各种角色以及各个岗位相应的责任与任务。接着再由学生对其所在小组进行角色的分配,根据编程工作部门的作业形势,实行编程项目。虽然说项目教学是老师设立的教学目标并由学生自主学习完成的过程,但倘若学生遇到难题的时候,老师也应当协助学生建立支架,点播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

3、进行教学评价与总结。

项目教学法之所以能够发挥重大的教学作用在于学生完成项目之后,老师能够依据学生所上交的项目报告书来对学生某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与评价,而老师在进行项目报告的评审时,也可以指导学生对其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在学生完成项目任务之后,老师可以根据项目的内容来对学生进行分类,对各个学习团队的配合情况、组员的学习表现、职业技能的发展等进行评价。同时也可以将一些较为特别的项目报告书拿出来作为典范,让全班同学进行讨论与评价,找出各小组在项目完成过程中所存在的劣势与优势,并且提出相应的建议。对项目报告书进行评价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批评学生的不足之处,二是为了及时发现学生的知识点的欠缺与改进。但不管是老师评价或是学生小组之间的互评,都是对学生所掌握的内容进行二次加工,最大限度实现学生个人能力发展的空间。

三、运用项目教学法应注意的地方。

在运用项目教学法的过程中,老师就相当于一名顾问与导向,指引学生更好的展开项目的学习并且把实践和理论有效的统一起来,指引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且处理与项目相关的问题,激励学生之间进行积极的讨论与交流;还应注意的是老师在运用项目教学前应充分考虑对学习情境的设计,这一点对于项目教学的顺利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设计学习情境的资源应当来自于实际生活,这样才能够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并且推动其提升创造性思维能力。此外,老师还应依据实际的教学要求,根据具体情况与培养方向,选取合适的项目,要突出一定的重点所在,但不需要做到面面俱到。

四、结束语。

在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可以有效的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态度,还能够促进学生自主积极的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继而相应有效的提升教学质量水平并且推动学生的职业水平发展,推动我国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英语教学法论文篇六

幼儿教育教学是现代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在素质教育推行以后,幼儿教育逐渐受到重视,为做好幼儿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游戏教学法被应用进来,但通过对当前幼儿园教学现状的研究可以发现,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因此,文章将从幼儿园教学现状入手,结合将游戏教学法应用到幼儿园教学中的意义,重点研究借助游戏教学法,提升幼儿教学效果的措施。

英语教学法论文篇七

摘要: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普及,计算机课程在我国的课程大纲中逐渐占据较大比重。

就当前社会来说,对此类人才的需求与要求都在日益加大,相对给计算机专业教师的教学质量也就有了更高的标准。

该文在分析当前教学法的基础上着力探讨项目教学法的相关内容,旨在为计算机软件的教学提供更多应用可行性参考。

关键词:

当前形势下,计算机时代和信息化时代来临,在人们的生活、生产和学习中,计算机占据了重要的作用和位置。

在现代教育教学过程中,项目教学法属于应用范围较广的新型教学方式方法,运用项目教学法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将项目教学方法应用到计算机软件教学过程中,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计算机软件课堂教学质量,将教师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提高,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水平。

下面就对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软件教学的具体运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1项目教学法的意义与特点。

从而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且通过信息采集、完善方案并且亲自参与项目实施,由此学习相关知识的教学方法。

与传统的教师上课、学生听讲的教学方法相比,项目教学法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

不但能够全方位的挖掘学生潜力,还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让学生在自主摸索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并且在小组实践过程中有效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真正做到全方位的人才培养。

(2)项目教学法的核心特点。

首先,项目是项目教学法的核心要素,是贯穿整个教学的主线。

教师在给予学生一个比较独立的项目后,经由学生分组后围绕这个项目的内容进行深刻的探索讨论、分析研究,然后让学生在主动的合作交流下积极展开思考,最终从中找出问题并且设法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引导,却不占据主导地位,而是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促使他们在完成项目任务的同时,自主学习并且从中获得知识与技能。

2在计算机软件教学当中项目教学法的可行性。

当前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在国民当中已经相当普及,这给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软件的教学环境提供非常有利的条件。

作为以项目这条主线贯穿整个教学的项目教学法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项目教学法对于硬件资源投入的要求很低,便于教师制定更为有效的教学任务,从而使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以汽车维修检测专业教学为例,可供使用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设备较为有限,而相关的资源和设备要求又比较高。

又如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也需要大量器材试剂和实验品,因而对教学效率的提高形成了制约。

反观计算机软件项目教学法,其对硬件投入的需求很少,因而可以使学校的相关成本支出得到降低,进而使资源得到更为合理和有效的配置。

通过相关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可以使多种教学资源得到整合,从而使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进一步得到提高。

另外,项目教学法的应用也可以使软件开发的成本得到有效控制,避免产生较大的经济损失。

3在计算机软件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的具体策略。

(1)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作为主体。

对于软件教学来说,应当在整体过程之中始终将学生作为主体。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加以适当引导,发挥其主体作用,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更加具有主动性和积极性。

例如,在对计算机软件相关的基础知识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设置各种启发性的问题,通过适当的提问来激发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思考,进而根据其思考的结果来提出相应的观点和解决方法。

对于学生们的思考结果与解决方法,教师应当予以适当的评价,以使学生可以对其所犯的错误得到理解和认识,进而使学生效率得到提升。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形成更为积极的学习态度,而且也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地激发,增强学生的计算机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2)注重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

是否可以营造出更为良好的学习氛围不仅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而且也极大影响着学生们学习效率的高低。

更加良好的学习气氛与教学气氛不仅可以使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而且也可以更好地刺激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过去的教学方式往往过于注重理论学习,因而往往存在着脱离实际的情况。

学生们往往学习兴趣不高,对相关知识的重要意义和实际应用方法也并不了解,因而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采用项目教学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营造出更为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每位学生都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之中,通过实践和创作来使学生了解相关知识是如何学以致用,进而激发出更大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powerpoint软件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授插入图表的相关内容时,可以在初步介绍相关功能和操作方法之后安排课后作业。

指导学生分组进行研究并通过实际操作完成一份带有图表的幻灯片作品。

学生们通过课后的自主学习,不仅对相关的知识掌握更为牢固,而且实际操作技巧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3)注重开展分层教学。

项目教学法是教师在不断总结自身教育教学经验基础之上探索出的教学方法,在计算机软件教学过程中运用项目教学法,必须要注重开展分层教学。

在计算机教师拆分项目的过程中,可以具有针对性、有意识的分层项目,根据难易程度不同,对项目进行组合,而后将项目分配给学生。

在分配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难易结合。

比如,在开展word操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名片的设计和制作。

教师为不同能力的学生提出难易程度不同的要求。

仅仅要求基础薄弱的学生按照模板进行名片的制作,而对基础扎实,能力强的学生,要求他们自己制作名片,并且要求他们对名片的版式、色彩、字体等进行设计,充分体现出名片的特色。

4结语。

总而言之,计算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就是计算机软件教学,在当今教育教学过程中,计算机软件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计算机软件教学不仅和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密切关系,更关系到了学校的发展。

在教师开展计算机软件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对教学课时进行严格控制,注重引进项目教学法,目的在于提高计算机软件教学的水平、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2]董毅.计算机软件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探讨[j/ol].求知导刊,2016(11).

英语教学法论文篇八

一份具有创新精神的美术教学设计必需关照到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和个性认知的充分结合。这样的个性化设计在教学目标上必须明确想象力培养要求,如在空间想象力上的要求、形象思维上的要求,并加以机制干预以期达到较好的“创造”效果。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个性化教学设计一般会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以获得更为感性的经验,从而不断丰富儿童的表象;

(3)引导学生关注相关材料丰富认识,以发展儿童的空间想象能力;

(5)不刻意追求图画的完整与美观,重点关注孩子的创造力发展。

二、情境控制是创新精神培养的关键因素。

众所周知,美术作品在表现上往往是静态的呈示,然而我们关注到它所表现的内容又往往是动态的。由动态向静态的转变自身就是一种创造,画疾驰的汽车、飞翔的小鸟、流动的溪水等。用静态作品来表现动态美也是美术的一种表现手段,重在创造的美术创作学习活动,要求教师尤为关注在提供素材、指导观察素材的过程中展示素材的情境空间创设,这是呼唤学生与素材产生共鸣的主要手段。这里讲到的情境空间包括了观察素材、空间背景等,当然更包括了学生。我们希望的情境就是学生能够走入的空间,这样才能与学生产生共鸣、擦出火花。

通过图示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影响情境空间教学效果的主要有三个方面,即:观察素材、空间背景、学生。这几个方面中所展示的几个要素有许多是可以控制的,如素材的呈示方式、时间、展示过程等;还有空间背景的素材选择与展示方式,都是可控的内容。在学生方面,我们可加以影响的可能是对素材的认知,至于技能、审美等是我们需要了解的方面,以期对其他的控制展示达到情境空间创设的最大效益。

三、语言交流为创新精神培养保驾护航。

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教学语言的`功能时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语言是教学中的主要交流手段,语言可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共鸣。学生之间的交流相对是平等公开的,只要保持相互尊重的原则倾听对方的意见,往往是孩子乐于“交流”的现象。但是教师在美术创新活动中的角色如何却直接影响了创新的效果。我们常说现代教学要求教师成为学习的参与者、倾听者、指导者,关怀学生的学习动态,帮助学生开展学习。但是对于创新来说我们更多的应该是谅解、支持与鼓励。

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教师做一个宽容的激励者更为重要。创新精神的培养不是在一个方面的重视,只有关注教学整个过程中学生创新思维的投入情况,才能逐步培养其创新精神。其外在表现,可以是语言表达下的创新思维、可以是技能表现下的绘画技术革新、可以是创造性的品评,当然创新性的绘画表现是最为直接的,但是我们要明确创新精神是在整体激发下的一种情绪表现。教学中,如果着力关注交流语言的运用,想必对创新精神的培养一定能够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四、小组合作是创新精神培养的保障。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由于其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在美术教学中创作的个体行为与小组合作的团体行为似乎存在着较大差异与矛盾。其实不然,两者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开展的,美术创作的个体行为是对个性认识与想象的体现,而小组合作可以有许多好处:认知共享、感受交流、方法创造等。学生间的平等交流不仅会促进学生的交流能力,更能在碰撞中产生思维的创造,再结合自身的创造性认识,无疑对创新能力的发展很有帮助。在小组合作的空间里孩子的交流还是相对畅通的,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小组合作中对创新的保护。因此,小组合作的运行规则非常重要。

主要有几个方面:观察素材,各抒己见,聆听尊重;探讨方法,共通有无,优选劣汰;表述见解,独立共享,采纳有效;美术创作,尊重他人,表达自我;交流品评,人人平等,共享所获。只有这样在美术教学小组活动中贯彻下去,才能使个性得到表现、优秀得到彰显、创新得到发展。创新精神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是一个创新的工程。教师必须明确站在时代教学前沿的责任与使命,才能更好地深入研究创新精神培养的内部机制,更好地为孩子服务。美术创作的个体独创行为决定了美术创作的“创新性”存在,只有具备创新精神的个体参与才能呈现出个体的创新能力,孩子求新、求异的思想在创新精神的感召下必然升华为美术创作的不竭动力,那时孩子会回到画中的。

英语教学法论文篇九

我把识字活动巧妙地融入到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让幼儿在无意识状态下进入学习。例如,开始识字前,我组织幼儿谈话:你的家在哪里?这样,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无意中被引发起来,他们都想知道谁和自己是邻居,晚上可以和谁一起回家。这时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学习,出示地名卡片,谁住在这个地方就请迅速站在一起,并且请其中一名幼儿举起这个地名卡片。这样的游戏反复进行几次以后,幼儿对本溪的许多地名已经能够准确认读出来了。

2找准教育切入点,抓住幼儿想要的原则。

现在的孩子都很自我,那么我就从这点入手。名字是一个人的代号,却包含了父母和整个家族的希望。谁都渴望自己的名字被别人记住,被伙伴亲切呼唤。于是,生活点名就成了每天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我把幼儿的名字用纸板制成名字卡片,每天都让幼儿来感受老师和伙伴对她(或他)的重视。生活点名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月,全体幼儿注意看卡片,由老师来点名,被点到的幼儿只要能站起来问候大家一下就行,如:“大家好”,“大家上午好”,“嗨,我是xxx,请大家多多关照”等等;第二个月,则是由幼儿看老师手中的卡片自己点自己的名字,再根据教师每天预设的主题说一句话,主题的范围很广,由最初的“我喜欢的动物”,“我喜欢的水果”,“妈妈属什么”,到后来的“我长大要做什么工作”,“我想到哪里去旅游”等等都是我们的谈话内容,幼儿的思维和口语都得到了充分的训练;到了第三个月,幼儿对于同伴名字的汉字基本上都认识了,就由全班幼儿一起点名,被点到的幼儿可以根据要求说一句成语或说一个英语单词等等。尽管现在孩子的名字越来越有特色,含有大量的不常用汉字,但是这些都不是问题,没有成为学习的障碍。因为小伙伴就在身边,人有多熟悉,字就有多简单。每天的生活点名,我们都有意外的惊喜和想不到的收获,幼儿的能力一天天在提高,而且充分体现出“我想,我要”的原则。

3从涂鸦汉字到汉字加减法,遵循渐进性原则。

在开始学习阶段不要急于求成,盲目追求识字量,应以培养识字兴趣、习惯为主要目标,然后逐渐加大识字量,最后有计划地进入阅读阶段。孩子都喜欢涂涂画画,识字教学同样也可以采用这一手段。我组织幼儿涂鸦不是简单的画,而是有计划地去画一些象形字的图片。例如画山,要画出山峰和山谷;画鱼之后一起分析,哪是鱼头,哪是鱼身,哪是鱼尾;画瓜之后指出哪是瓜架,哪是瓜秧,哪是瓜。然后请幼儿观察图和字的相似之处,在幼儿是懂非懂时明确告诉孩子中国的许多汉字是由物体的形状变化而来的,并指出它们一一对应的位置。孩子们一下子就明白了,很多象形字也就这样被记住了。在幼儿认识一些独体字以后,我就会带孩子们做汉字加减游戏。这也是从汉字卡片过渡到儿歌学习的一个中间环节。在幼儿的观念里,只有数学才会用到加减法,对汉字加减有点意外。但在我讲解之后,自己亲自读过之后,就非常喜欢了,经常在自由活动时大声背诵,还会哈哈大笑起来。这种方法贴近幼儿生活,包含着丰富的想象,在汉字的组合和拆分中,幼儿常常出语惊人,创意无限。他们几乎感觉不到识字是最终的任务,而是独特想象,大胆表达的开始,这非常有利于孩子对汉字的认识和记忆。有汉字加减游戏做铺垫,我们许多儿歌里有复习,更多的是拓展,再利用古诗的平仄押韵进行教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时候幼儿的学习,已经不需要用故事去导入了,只要一看到儿歌,幼儿就会明白哪些是新知识,哪些是新任务。

4玩中找规律,游戏中突破难点,坚持寓教于乐的原则。

玩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主要形式,寓教于乐是幼儿教育的精髓。我们每天识字活动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唱《识字歌》,歌曲曲调不变,歌词随学习内容不断更新,幼儿可以自由创编动作,这就是一个愉快的开始。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永远是游戏,如走路游戏,找妈妈游戏,分类游戏,猜谜游戏等等,教师要强调游戏二字,幼儿想到的也是游戏,而不是要上课了。例如在学习儿歌《走路》时,内容是这样的:小鸟会飞,小鱼会游,小羊会跑,小兔会跳。我把“鸟”、“鱼”、“羊”、“兔”四个字讲成小动物的样子,并且模仿它们飞、游、跑、跳,重点指出飞字长了两个翅膀,游字有三点水,跑字迈开了大步子,跳的时候双脚上下动。幼儿活动时动静交替,以模仿小动物走路的形式来区分四个动词的不同,也就是掌握这四个字的过程。在最后加一个《字宝宝找妈妈》的游戏,复习巩固一下就可以了。分类游戏也是从数学活动中借鉴过来的,例如在众多汉字中找出带有“木”字旁的汉字,用绿色彩笔圈起来,告诉幼儿这些字都和树木有关;找出带有“虫”字旁的汉字,用红色的彩笔圈起来,告诉幼儿这些字都和昆虫和小动物有关。时间一长,幼儿就会自己总结出,哪些字和水有关,哪些字和土有关,哪些字和口有关等等。这里面有知识的系统分类,更有对中国汉字的深刻理解。对于年龄大一些的幼儿,我计划利用半年的时间,每天加上一个汉字谜语,从最初简单的日月一起来(明),一口咬掉牛尾巴(告),到中期的金字塔(鑫),吉普在奔驰(辆),一直到后期的巾帼英雄(好),表里如一(回)等等。从简单加减到动脑筋思考,这种汉字游戏被孩子们玩转起来了。这时孩子们收获的不只是多认识几个汉字,还有良好的思考习惯和自尊、自信。

作者:杨桂华单位:本溪市联丰幼儿园。

英语教学法论文篇十

1、音乐教学法研究的是,着眼于音乐教学活动的研究与音乐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学校音乐教育的。2、1897年,清政府创办了南洋公学师范院,首开“”课程。3、1922年,采纳了陶行知先生以“教学法”代替“教授法”的主张,说明学科教育研究注意到了“教”与“学”的双边关系,是学科教育的一大进步。4、1939年教育部颁发了《师范学院分系必修及选修科目施行要点》,正式将课程定名为“分科教材及教法研究”,目的在于纠正师范教育中只重视教法研究而忽视教材研究的问题。5、1957年教育部在修订教学计划时,将“教学法”课程恢复定名为“教材教法”课。6、198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教材教法研究”更名为“学科教学论”。

7、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媒介,以审美为核心的一种教育形式。

8、是很广泛的,既包括学校的音乐教育,也包括了社会音乐教育;学校音乐教育又可分为专业音乐教育和普通音乐教育。它们的目的、任务、内容和方法都有很大的不同。

9、音乐是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展现、通过人类的听觉器官而引起的各种和的艺术门类。

10、音乐教育的特征:、、、。

11、音乐教育的社会功能包括:

一、,其体现在:

1、美化心灵的作用。

2、调节情感的作用。

3、提高审美能力和情趣的作用。

二、,其体现在:

1、超越现实的作用。

2、振奋精神的作用。

3、信号象征的作用。

三、,其体现在:

1、健全大脑的作用。

2、健康心理的作用。

3、人际关和谐化的作用。

四、,其体现在:

1、愉悦养性作用。

2、怡情健身作用。

3、参与自娱作用。

12、音乐教育的协同教育功能——协同效应包括:、、。

13、《论语》中:“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说明音乐教育的主体效应是它的。音乐教育具有、、、的作用。

(二).简答题。

14、儿童期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

儿童期通常指一个人从出生到青年时期,其身心发展经历了六个较大的阶段。

16、音乐审美能力。

17、音乐审美趣味主要表现。

18、影响中小学生音乐心理发展的因素:

19、音乐教学基本原则包括:

20、以中小学为主要对象常用音乐教学方法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和标准,我们根据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得信息来源及主要活动方式,对当前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大致归纳如下:

一、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

二、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

四、探究性音乐教学方法:

21、音乐教学方法的选择依据:

22、音乐现代教学媒体的作用:。

23、常见的音乐教学媒体:

24、运用音乐教学媒体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正确处理人与工具的关系,态度积极。

二.正确处理主与辅的关系,讲求实效。

三.正确处理优势与局限的关系,整体优化。

25、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的教学原则。

26、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的主要特点。

27、奥尔夫乐器分类。

打击乐器。

音条乐器。

28、卡巴列夫斯基主要音乐教育主张:。

29、铃木音乐教育体系的主要观点:。

英语教学法论文篇十一

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所谓创新就是在原有基础上给予革新,或是创出前所不曾出现过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对老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语文学科也毫不例外。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把创新教育渗透语文教学中呢?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我有这样几点体会:

一.启迪兴趣为创新打开大门。

二.改进方法把创新渗透其中。

传统的语文教法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老师是注射器,学生是接收容器。老师教一篇课文往往是五大快: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些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没有一点关系,因此也就谈不上创新教育了。这样的课堂往往是老师说的头头是道,而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和锻炼。因此教法必须改进。

1.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鼓励学生创新。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阵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的教,必须服务与学生的学,作为一条辅助线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之中。改变“老师中心”、“老师权威”的观念,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把“讲台”搬到学生中间去。在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中。不能只要老师的活动,学生必须参与。要有学生充分动脑、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使课堂气氛变的和谐、活跃,鼓励学生创新,从而使学生敢于创新。

2.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创新。

问题是创新的关键,它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所以,一方面,老师要善于提问题。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注意以下三点:首先,质疑的目的性要明确,不可随心所欲,要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其次,质疑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疑难要设计的科学,严密但也要兴趣盎然,避免呆板枯燥。最后,还要有一定的难度。所谓难度,就是老师要设疑给学生解,让学生逾越。古人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有疑难,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群情激昂地进行讨论,或者全神贯注地探索思考,从而激发学生进行创新。另一方面,老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提问题,课堂一定要设计提问的环境,使学生想问、敢问、和善问,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的发挥出来。

3、搞好知识传授,为创新打好基础。

首先,一个没有知识或者知识贫乏的人是很难进行创新活动的,放眼历史所有的发明都是在知识特别是相关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得以形成,因此学生掌握知识的质与量影响着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体现要以知识为基础,要以知识为前提。其次,老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只有学生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具有充分深入的理解时候,才能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理解得越深思考的时间越长就越接近创新的结果,体现出来的创新情绪,勇气和耐心越好,更容易形成创新。最后,创新能力的体现离开的实践活动是不可能的,知识的运用为创新提供的现实可能性。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知识的运用过程,就不可能有创新的产生。

以上三个方面的知识传授,最终可以为学生的创新打好基础。

三.发散思维给创新插上翅膀。

初中语文课本集中古今中外名篇佳作颇丰,内容上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形式上则有结构美、节奏美、语言美。所以老师可以用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欣赏、体味这些名篇,使学生获得身心的陶冶和情趣的升华;使学生的创新不仅仅局限在课文内容上,而且可以拓宽到课文的深处。例如美学教育和德育教育。这就要求老师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另一方面及时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实践中勇于探索、积累经验、寻找规律,结合一些恰当的问题给学生讲一些美学理论,让学生在对作品的分析理解中认识每一种具体的美。例如,在《安塞腰鼓》一课中,我主要让学生读,然后提出问题:应该怎样读?你的体会是什么?最后结合老师讲评,让学生感受安塞腰鼓所体现出来生命美和力量美。同时,一个人的德育好坏与否在人的一生中是至关重要的。在语文教学中可根据不同的课外内容来解决这个问题,可及时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用故事中的人物的高尚品德来感染学生,用文章所体现出来的积极内容来陶冶学生。给学生的创新插上翅膀。

英语教学法论文篇十二

英语教学法是研究英语教与学的一门学科,它旨在揭示英语教学的内部规律,进而指导教学实践,使英语的教与学能够更有效率,取得更好的效果。英语教学是外语教学中的一种,各种外语教学法同时也可视为英语教学法。外语教学在西方有着很长的历史,西方学者很早就进行了外语教学法的研究并且成果颇丰。

从十九世纪语法翻译法的建立到二十世纪情景法、交际法等诸多教学法流派的创立发展,解决了教学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反映了人们对语言、语言教学的认识不断深入。这里对其中几种主要的教学法做一简述。

1、语法翻译法。

顾名思义这种方法以翻译和语法学习为主。起初它是欧洲教授希腊语、拉丁语的方法,后来也用以教授英语等现代语言。该法历史悠久,至今许多国家仍在使用。

语法翻译法用母语进行教学,重视学习词汇和语法,着重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不重视听、说能力。在这种教学法里,教师是掌握课堂的绝对权威,学生要按照教师的指示进行一切学习活动。

在课堂学习中,教师会逐句翻译课文,讲解语法知识点,然后让学生根据语法规则做翻译练习。该法的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际,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强调死记硬背,课堂气氛较为沉闷,并且学生往往学习多年仍然不能自如地使用外语进行听说交流。

2、直接法。

在十九世纪末,很多学者认识到语法翻译法在听说能力培养上的不足,于是创立了直接法。直接法认为在学习外语词语时不应翻译成母语,而应通过实物、动作、表情等直观手段把词语和它所代表的意思直接联系起来,这也是直接法之所以得名的原因。该法的出发点是摆脱母语干扰,帮助学生建立外语思维。

直接法使用全外语教学,提出先教听说,再教读写的主张,以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为目的。语法教学方面让学生先大量掌握语言材料,再引导学生总结出语法规则。这种教学法对教师的语言能力要求很高,对母语过于排斥,有时影响教学效率.

3、情景法。

情景法是二十世纪三十至六十年代期间以帕尔默和霍恩比为代表的英国语言学家创立的。它的特点是强调语言在情景中的应用。情景法问世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按照它的原则编写的教科书、工具书有不少现在还在使用,如着名的《新概念英语》。

情景法在结构主义语言学基础上建立,认为学习语言是要掌握从语音、词汇到句子、篇章的一套系统。情景法认为口语是书面语的基础,是第一性的,因此特别强调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以反复操练的方法帮助学生将语言知识转变为实际技能。显然行为主义的习惯养成观点也是情景法的理论基础。

4、听说法。

听说法是美国语言学家在二战期间建立的,最早应用于在部队中快速培养军士的外语听说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听说法和情景法有不少共同之处,二者都以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都认为口语优先于文字,重视口语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都以行为主义的理论为依据,采用反复的句型操练使学生尽快养成语言习惯,在应用语言上做到自动化的反应。

但听说法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它提出母语与目标语的不同之处是学习语言的主要障碍,应在仔细分析二者不同的基础上预测学习会遇到的难点,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5、认知法。

认知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卡鲁尔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首先提出来的,是对听说法进行反思的结果。认知法以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理论和心理语言学观点为基础,提出语言是在规则支配下的创造性活动,反对机械的操练。

在语法学习上提倡用发现法,引导学生从语言材料中总结规则。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法的研究。与听说法强调语言差异性不同,认知法强调语言的共同性,允许在教学中使用母语和翻译方式,认为可以促进语言的学习。认知法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还不够完善。

6、交际法。

交际法又称功能法,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在西欧共同体国家(主要是英国)产生。交际法的出现反映了外语教学从注意语言的形式结构转向了注意语言的功能。

交际法教学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目的,因此强调语言的功能重于语言的结构。掌握了交际功能的学生会有效得体地使用语言,即在不同的时间、场合,对不同的对象使用不同的语言。交际法要求尽量使用真实的语言材料,让学生在实际交际中出现的真实情景中学习和使用外语。

教师在课堂上是组织者、帮助者同时也是和学生一样的交际者。应鼓励学生积极使用外语进行交际,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只要不影响交际就不要打断学生的思路去纠正。交际法教学不利于学生掌握系统语法,提高读写能力。

7、全身反映法。

全身反应法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由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阿谢尔提出的,是一种把身体活动和语言学习联系起来的教学方法。阿谢尔认为结合行动,学生更容易记住所学的东西,并且通过行动学习可以减少学生紧张情绪,使他们在轻松自如的学习环境中掌握初步的听说能力。

全身反应法的教学活动是教师用外语发出命令,学生很快反应,做出相应的动作,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掌握得好的学生可以模仿教师向别的学生发出指令,使同学做出反应。在全身反应法的课堂上,学生通过观察以及身体活动来学习语言,容易减轻焦虑情绪,获得成功感。

全身反应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但它只适用于学习的初级阶段,对于比较抽象的单词和句子就难以用它来表述。以上介绍了几种主要的外语教学法流派,可以看出它们都有各自的优点,同时也有其不足之处。

在外语教学的历史上,各种方法曾经层出不穷,每一种方法的出现都克服了之前方法的缺陷,但同时又产生了新的问题,所以没有一种教学法是完美无缺的。

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应该结合我国的国情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合理采用各种教学法的长处,灵活多样地把它们运用到教学实践中,逐渐总结出对自己的学校,自己的学生最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梁蔚菁。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评述。科学时代,(8)。

[2]杨肖。浅谈外语教学主要流派及其理论方法。中国校外教育旬刊,(z1)。

英语教学法论文篇十三

摘要:当今社会,教育究竟是什么以及该如何定义这一问题已引起人们广泛思考,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关涉当代教育的成败,结合当前教育痼疾,从教育的构成要素以及教育的根源、教育的本质出发探析得知教育就是教育。

关键词:教育;教师;学生。

一、直面实事:教育本身。

胡塞尔在《逻辑研究》第二卷引论中指出:“我们对逻辑学所提出的规律的意义,对‘概念’、‘判断’、‘真理’等等及其各种划分做初步反思时,我们决不会仅仅满足于‘单纯的语词’,即‘对语词单纯的象征性理解’。那么产生于遥远、含糊和非本真直观中的含义对我们来说是远不够的,我们要回到‘实事本身’上去。”[1]所以,我们谈到教育,就得回到教育这一事实本身。研究教育,教育的构成要素是必过的坎儿,所以我们对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系统这三要素的理解,对“何为教育”这一问题的认识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教育中的成人学生。马克斯范梅南解释道:“只有当我们真正感受到教育作为一种召唤而激起活力和深受鼓舞时,我们与孩子的生活才会有教育学的意义。”[2]因此,学生能不能成为有意义的受教育者与教育者有着莫大的关系。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都可称为教育者,并且教育者主要是指学校中的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人员。

但这些教育工作人员真是教育者吗?关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我们得打上大大的问号!在《语文建设》第1期中有一篇文章,其记录了一节公开课结束后的一个片段:主持人:你希望老师怎样上语文课?学生:希望老师能让我们自己读书、自己思考,不喜欢老师讲给我们听。学生的话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教育的根本问题本就是人的发展问题。

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教育之所以为教育,全赖乎于此,尽管在新课程提倡“学生为主体”这一时代背景下,一些教师仍旧忽略了教育这一本质特点,如一位青年教师上《烛之武退秦师》时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四个问题都没有说清楚,并在学生满脸疑惑想继续问下去时示意学生坐下,这就是教师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表现,而不敢放手的重要原因就是害怕学生思维活跃,超过了自己的预设,致使自己无法掌握课堂。

从何谈起培养人是教育的立足点,是教育价值的根本所在,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呢?甚至让我们从何谈起教育呢?做教师易,做教育者难。陶行知先生说得好:“要做孩子的先生,先要做孩子的学生。”若教师只是将受教育者当作道具,将课当成舞台,那就是假教育。而教育中介系统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联系与互动的纽带,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方式。试想,若教师没有成为一个合格的教育者,没有使学生成为有意义的受教育者,那我们谈教育中介系统也无多大意义,谈教育更是“索然无味”。

二、追根溯源:教育背后。

在探求事物的本源上,西方哲学一直遵循着古希腊的传统,认为事物的根源不在其本身而在其背后,故我们再从教育背后谈教育,怎样探究教育背后的原因呢?笔者认为,我们唯有不断从问题出发进行归纳总结。从教育目的看,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在目前的教育方针中有鲜明体现:“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3]从此段话中,可看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所在即社会主义的方向是对人才性质的要求,而一些学者认为“教育是社会的产物”、“教育是政治的产物”,这些恐怕都是对这段话的过度解释,还有甚者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着手,认为“教育是经济的产物”,这更是不恰当的解释。故谈对教育的理解,我们还得追根溯源从人那里开始。叶澜老师在《新基础教育》一书中提到,我们过去的教育的弊端,就是“大量养成以被动接受现成知识,以适应、服从、执行他人思想与意志为基本生存方式的人,缺乏创造精神与能力的人”。

[4]而对这种教育的校正与超越,则是“人的主动发展”,唯有采取主动方式去参与活动并形成积极的关系,在活动中实现自我发展的人,才是能在当今社会实现其生命价值的人和创造幸福的人生的人。如我国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版)极其强调作为学习者本身的价值,其中“主动”一词出现12次,“自己”一词出现了45次,可见课堂逐渐从传统的“师本课堂”转向“生本课堂”,语文老师也愈来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江苏省扬州中学戴老师在上《想念地坛》这一课时,她非常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需力。课上她组织学生一起思考、一起讨论、一起研读文本,使得学生在深刻领悟史铁生的人生态度这一基础上,对自己的生命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这堂课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也将语文的“人文性”贯穿其中,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当然,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不能为了达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课程目标而忽略了教育的根源是人。

三、实事本质:教育就是教育。

在与孩子的实际生活中,在许许多多微小的经历当中,人作为父母或老师的意识就产生了,这种意识被马克斯范梅南称为“教育学意向”,即“我们面对孩子时我们发现被召唤时的一种主动回应”。[2]他说:“教育学的意向也是我们面向孩子的最基本体验,我们将孩子看作是走进我们生活的另一个人,他向我们提出要求,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2]因此我们今后遇到“儿童的阅读体验本身是什么?对一个年幼儿童而言读书是怎么一回事?”这类问题时,我们不能随意作答,倘若仅凭借自己对教育学、心理学等这些理论的掌握以及平时的教学经验就设定答案,这就是对教育的亵渎!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笔者认为我们应身处其中进行人文体验后才能作答,如在指导学生如何作文时,教师应做到叶圣陶先生所主张的“自己先下水”,即教师勤练笔,就作文题目进行认真思考,然后写成文章,体会学生写作时的所思所想,再在评讲时谈谈自己对该题目的思考以及文章的不足,这样教师才是真的与学生感同身受,并能在教学中找准着力点,加强教学效果,做到事半功倍。而回答“教育是什么”这一问题时也应遵循这个原则。

而究竟该如何着力,笔者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不单单是身体,心智水平更为重要,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差异,坚持教育的本质,从教育根源出发,以阅读教学为例,有的学生能够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文本,从而把握文章的主题以及内涵,而有的学生只能读懂文本的表层意思,不能理解其背后的深层含义,此时教师万不可以同样的要求、统一的进度来要求这些不同的学生,应做到耐心对待,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这才是对教育最忠诚的态度。

倘若非得就“教育是什么”说出一个所以然来,笔者非常赞同张楚廷先生的回答,那就是“教育就是教育”,颇具真实自有万钧之力的气势,而且,“教育就是教育”绝对不是一个伪命题,尽管这一回答非常简单且万能,但它至少说明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即从教育的自身来阐明、解释教育,张先生以独特的视角再结合自身的体验回答了教育的本源意义,这是对当今社会纷纷质疑教育并认为“教育是无用的”最有力的回答,而他也主张人们就该问题没有必要做进一步的展开,并沿此走下去,因为我们与其多说教育,不如多思考、多领悟、多体验、多践行,以“不忘初心”的态度将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的教育弄得尽可能明白、清楚一些,这才能“方得始终”。

参考文献:

[1]胡塞尔.逻辑研究[m].倪梁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2]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薛晓阳.教育原理与策略[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

[4]叶澜.新基础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57830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