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的一些感人故事范文(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7 08:57:18
抗击疫情的一些感人故事范文(17篇)
时间:2023-11-27 08:57:18     小编:雅蕊

政治是国家权力的组织和调控手段。在写总结时要注意语法和用词的准确性,避免出现拼写错误和语句不通顺的问题。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

抗击疫情的一些感人故事篇一

今天(3月23日)的《一线抗疫群英谱》,我们一起来认识中日友好医院支援湖北医疗队的医生黄笳。

疫情暴发之初,身在北京的黄笳时刻牵挂着武汉,因为在那里留下了他在武汉大学读书时7年的美好时光。1月26日,当医院组织支援湖北医疗队,黄笳毫不犹豫第一时间报名。

病房里,黄笳对待每位患者都十分耐心细致。看到他们一天天康复,他感到由衷的开心。回忆起过去一个多月的工作,黄笳说刚来时的两场抢救让他印象深刻。第一场抢救因为要给患者做插管和心肺复苏,强度大动作大,他最外层的隔离衣都撑破了,厚厚的口罩也增加了呼吸的困难。

顾不上自己的安危,黄笳和同事们全力将患者抢救了回来。然而,在第二场抢救中,尽管他们倾尽全力,但患者还是因为心脏问题没能扛过去。

关口前移,多学科协同救治,这一个多月来,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已经有72位重症患者治愈出院。

【一线抗疫群英谱】四名在武汉一线的咽拭子采集员:再危险,也要勇往直前。

新冠肺炎患者的确诊、治愈出院,都离不开核酸检测,而咽拭子采集是核酸检测的一个关键步骤。患者在接受咽拭子采集时,需张口暴露咽喉部位,呼出的气体很可能是含病毒的气溶胶和飞沫。可想而知,咽拭子采集员工作风险很高。

武汉市第一医院芦丹:

冲上去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可能想咳嗽,也可能会有恶心、呕吐的感觉,我尽量轻柔一点,请您忍耐一下。”每次为患者采样之前,芦丹都会轻声提醒。

38岁的芦丹,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已经工作了,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长。芦丹所在的两个病区,患者最多时有80多名。为减少感染风险,她和另外一名同事包揽了采样工作,“冲上去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她累计采样300多次,“我们之前经常做咽拭子采样,但这次疫情是未知病原,我们从无到有慢慢总结经验。”

一次采样平均需要3分钟;但一些耐受力差的患者,中途要反复漱口、休息,最长的一次采样花了10多分钟。咽拭子比普通棉签要长一点,采样之前,要先让患者漱口,然后将咽拭子在患者咽喉后壁用力刮几下。“手上用劲要小心翼翼,最大限度减少对患者咽喉的刺激。”

从1月21日开始,芦丹一直在隔离病区工作,24小时待命。作为护士长,她还要操心护理排班、患者和医护人员的一日三餐、物资保障等工作。

3月8日,芦丹所在两个病区的130多名患者已经全部出院,她又加入了支气管镜小组,对患者开展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胜利的曙光就在前方,我要站好最后一班岗。等疫情过去,再好好休息、陪陪家人。”她说。

宁德人民医院雷乐莺:

每一次采集,不敢有丝毫疏忽。

让患者张开嘴,将压舌板伸进患者口腔压住舌头,然后将棉签小心而迅速地伸进咽部,飞快轻拭。棉签带来的不适感让患者干呕、咳嗽,肉眼难见的飞沫裹挟着病毒扑面而来……在武汉客厅方舱医院,这样的操作,雷乐莺和其他5名组员每天要做近百次。

1991年出生的雷乐莺是福建来武汉支援的国家医疗队成员、宁德人民医院的感染科护师。在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她担任a舱咽拭子标本采集组组长。雷乐莺带着组员每天上午8点进入方舱工作,下午4点下班。他们除了要穿上靴套、隔离服、防护服,戴上护目镜和双层口罩外,还要戴上4层防护手套和全护屏的面罩。“因为穿得厚,感觉憋得慌,手掌被手套勒得轻轻一握都很疼,额头和鼻子上也都会破皮,汗水一浸也很疼。”她说。

每一次采集,雷乐莺都不敢有丝毫疏忽。“如果采集出了问题,导致阳性病例漏诊,不但会影响这名患者,还可能造成更大范围的疫情传播,后果非常严重。”她说。

3月8日,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宣布休舱。雷乐莺终于有时间和1岁的女儿视频见面了。

武汉同济医院刘英:

看到患者好转,一切都值得。

3月12日上午,武汉华中科大附属同济医院取样室,4平方米左右的密闭房间里,紫外线灯亮起,刘英走出房间,准备休息片刻。“刚做完一组鼻咽拭子采集,需要用紫外线灯照射一小时消毒。”

刘英是同济医院神经外科护士,2月5日接到通知后,便主动请缨承担核酸检测的采样工作。身为一线护士,刘英深知其中风险,却选择迎难而上,“看到各地医疗队远离家乡前来支援,作为武汉医护人员,我更义不容辞。”

每一次咽拭子采集,都是一次与病毒的面对面。刘英告诉记者,为患者做鼻咽拭子采集,要用无菌棉签探入到鼻腔内部,在鼻尖到耳垂连线的一半位置处,停留几秒,来回擦拭。“虽然全过程只有短短几秒,但多数患者会感到不适,直打喷嚏,喷溅出许多飞沫,感染风险很大。”

刘英记得,2月5日刚开始做采集时,来了一名60多岁的老年患者,棉签刚伸到鼻腔,就连续打了好几个喷嚏,“当时真的有点慌,在脑海里立马回顾了一遍应急处置方案,便战胜了恐惧。”刘英身体往旁边稍微挪动避开,接着安抚患者坚持一下马上就好。

“在发热门诊工作要穿二级防护服,做核酸采样要做到三级防护。”一组采样往往要持续半小时以上,戴上一层防护面屏,原本吃力的呼吸变得更加费力,尽管如此,刘英没有丝毫动摇,“看到患者好转,一切都值得。”

湖北省荣军医院邢利嫦:

咬紧牙关也要全力以赴。

“啊——张开口,别紧张。”湖北省荣军医院核酸采样组成员邢利嫦正在发热门诊采样。她的防护面罩被采样对象呼出的热气蒙上了白雾,看不清采样部位,只能再靠近一点。手上的医用手套,让采样工作变得更加艰难,但她并未慌张。

邢利嫦一边耐心安抚,一边凭借实战经验和专业手法,熟练地用棉签擦拭被采样人的咽喉部。她说,采样质量直接影响检测结果,因此整个过程要求采样人员精神高度集中,操作程序容不得丝毫马虎。采样前的个人防护要严格按照三级防护标准执行,穿戴必须严丝合缝,不能出半点纰漏。采样工作紧张而繁重,往往几个小时的工作刚结束,又会接到新命令,来不及休整就得紧急赶往下一个采集点。

“医院的内科医生都上了发热门诊和病区,我是儿科医生,对采咽拭子工作很熟悉,我必须上。”邢利嫦说,她第一天去采样的时候,从下午两点到晚上10点半,采了103个咽拭子标本。“我们必须勇往直前,咬紧牙关也要全力以赴。现在条件已经好多了,防护用品充足了,人员增加了,患者减少了,风险也小多了。”

【一线抗疫群英谱】张恩莉:争分夺秒只为更多患者康复。

今天(3月21日)的《一线抗疫群英谱》我们来认识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人民医院的一位呼吸内科医生——张恩莉,疫情暴发后,她第一时间跟随贵州省援鄂医疗队进驻鄂州开展救治。她说,疫情面前,每一位医生都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

在鄂州市中心医院,四岁的小敏和妈妈已经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年前,她们一家六口从广东回到鄂州老家过年,不幸全部感染新冠肺炎。刚来时,小敏病情较重而且不愿吃药,治疗过程也不太配合。

针对小敏的情况,张恩莉和医疗组商议,及时调整用药剂量和品种,还给小敏买了小画笔和纸张,让孩子画画,帮助她放松心情。在她和队友们的细心呵护下,小敏逐渐配合治疗,现在她和妈妈都已痊愈,等待出院。

作为第一批贵州省援鄂医疗队的队员,从2月1日进驻鄂州市中心医院,张恩莉和战友们已经奋战了一个多月,作为呼吸内科的主治医生,查房、诊断、调整治疗方案,高峰期时,她每天要负责40多个病人。

张恩莉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修时曾跟随钟南山院士学习。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看着自己昔日的老师、同事不断冲上前线张恩莉也早就做好了出征的准备。

看到新冠肺炎中医治疗方案中提到了薏仁米,并不富裕的黔西南州特意捐赠了10吨薏仁米让医疗队员们带去湖北。截至目前,贵州省支援鄂州医疗队共治愈患者766例。

【一线抗疫群英谱】武汉汉阳区“00后”志愿者张玉欣:为居民买药送药争分夺秒。

“阿姨,您的处方单是以前的,药店说需要新的处方单才能开药,请您让主治医师再开一张发过来吧”“叔叔,您要的药没有了,看看这种行不行”……在武汉市汉阳区晴川街的一家药店,19岁的张玉欣(见图。资料照片)一边跟店主报需求,一边联系居民询问购药的细节,忙得不可开交。

张玉欣是武汉本地的“00后”大学生,疫情发生后,她主动到社区报名,成为一名志愿者,主要负责给居民买药送药。“之前有过志愿服务经验,现在我们的城市遇到困难了,我想继续为家乡人民出一份力。”张玉欣说。

张玉欣工作的汉阳晴川街龙灯社区龙灯里小区是一个老旧小区,居民大多是老年人。为了满足居民多样化的用药需求,张玉欣和同事们经常从早跑到晚,遇到一些难买到的药,还得一家家药店去询问,经常饭都来不及吃。

“虽然只是跑腿的工作,但有些药对居民来说是‘救命药’,我们必须争分夺秒去买。”张玉欣说,小区居民买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药物比较多,有的隔几天就需要再买一次。最多的时候,她一天要买五六十种药品,光排队就要好几个小时。

让张玉欣印象最深的是,一天下午,她接到居民求助:一名70多岁的危重症患者急需球蛋白。她和同事立即开车外出找药,一家家药店去询问,从汉阳一路搜寻到汉口,辗转10多家药店,终于在快要天黑时,在一家即将打烊的药店买到了药。当他们把药送到求助居民手中时,对方感动得热泪盈眶。

志愿者的辛苦付出,居民都看在眼里。“开始时一些居民不放心,但看到那些买药的居民不仅拿到了急需的药,零钱也一分不少,现在他们都提前写下医保卡密码,放心地交给我们购药。”张玉欣欣慰地说。

【一线抗疫群英谱】谢小玉的12小时。

“过去有人说他们是娇滴滴的一代,但现在看,他们成了抗疫一线的主力军,不怕苦、不怕牺牲。抗疫一线比其他地方更能考验人。”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武汉市东湖新城社区考察。听完社区志愿者代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大二学生谢小玉的工作汇报后,总书记深有感触地说。

受到总书记的肯定和鼓励,谢小玉工作起来更有干劲了。这名社区第一批参加志愿服务、唯一的大学生志愿者,已经在30栋楼值守一个多月。日前,记者来到东湖新城社区,感受了谢小玉忙碌的一天。

上午9点——。

主动上门问需求。

趁着上午9点物资尚未送达的待命时刻,谢小玉看望了住在30栋楼15层的80多岁的周奶奶。

“奶奶,降压药够吗?燃气卡要充值吗?”“小玉来啦,放心,都够用。”周奶奶感动地说,有一次为了帮她买降压药,谢小玉连跑了3家药店。

因为老人家不会用手机、腿脚又不方便,谢小玉就特别关心周奶奶。“周奶奶第一次接电话时,看到是陌生的手机号码,以为遇到了骗子,熟悉了以后,周奶奶经常主动打电话找我谈心。”她说,以前连对门邻居都不熟悉,这段时间却认识了很多社区邻居,有些人还给她送防护物资。

服务200多户居民不是简单事。单从买药来说,居民对生产厂家、品牌型号都有特殊要求。有时候她和其他志愿者连“逛”几天药店,才能买到某种指定的药。

上午10点——。

大箱小箱送快递。

“我的顺丰快递到南门了。”上午10点,30栋楼1单元一位居民在群里求助志愿者,谢小玉看到后立刻起身。

取快递是志愿者的日常工作,30栋楼离社区南门最远,来回一趟要十几分钟。一上午谢小玉就帮居民取了4次快递,看到她气喘吁吁地抱着大箱小箱,其他志愿者连忙帮她找推车。“没事,这几天,我的力气都锻炼大了。”谢小玉说。

“快递业务是从2月下旬开始逐渐增多的,最忙时一天要跑十几趟,一批快递在南门,一批在社区服务站前,收到居民通知就得赶紧取走、避免堆积。”谢小玉介绍说,居民个性化需求比较多,经常会有退换货的情况。

几天前,谢小玉向一位社区居民借了辆电瓶车。“最近取快递、取货方便多了,但小玉总是把电瓶车给我们用。”一起负责30栋楼的下沉干部毕彪说,谢小玉年纪虽小却很爱照顾人。

当然,工作中也有不顺心的时候。有一次分快递时,有居民冲她发了火,她哭了。“不只是感到委屈,更多的是觉得自己没做好。”谢小玉不好意思地说,社区工作人员和家人都在鼓励她,她也慢慢学会了调整心态。

下午5点半——。

挨家挨户发活鱼。

“团购活鱼到楼下了。”下午5点半,近10份活鱼在灌满清水的塑料袋里活蹦乱跳。谢小玉在群里发出通知,担心有居民没及时看到,她又一家家打电话通知。“谢谢小玉!”不到20分钟,鱼分发完了。随后,她仔细查阅笔记本上的记录,再次确认当天的物资和生活用品是否全部送到,然后继续值班。

脚踩一双粉色球鞋,外面套着一件红马甲,扎着利落的马尾辫,未满20岁的谢小玉浑身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她原本计划今年寒假和家人出去旅游过年,“虽然旅游没成行,但当社区志愿者也挺有意义的。”

搭档万小强说,小玉上岗时正值2月中旬寒潮来袭,爱心物资大部分是米面油,都特别沉,一周要发三四次。小玉挨家挨户敲门送货,好几次一直从傍晚忙到晚上11点。“这个‘00后’小姑娘一点也不娇气,很坚强,很有责任感。”万小强佩服地说。

“抗疫一线也是大学,志愿服务就是课堂。社区工作的经历和体验,是我课堂上学不到的。现在,我的承受能力、沟通能力、信息整合能力都增强了。”谢小玉自豪地说。

抗击疫情的一些感人故事篇二

钟南山流泪了,1月28日,钟南山院士接受新华社记者的专访,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提及武汉时,钟南山院士几度哽咽,眼含泪光,他坚定地说:武汉,本来就是一个英雄的城市;武汉,是能够过关的!24岁护士请战:“我是汶川人呀!”,“这几天的新闻,让我想到了汶川地震的场景,我觉得我应该去。”“因为我和其他护士不一样,我是汶川的呀!”这样一段话,来自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内科四病区护士佘沙的微信。今年24岁的佘沙是汶川地震幸存者,她见证了全国各地对灾区人民无私的援助。大年三十,医院征集援助武汉的第一批医护人员时,佘沙就积极报名请战,但由于第一批选派的是重症监护室和呼吸科的护士,她没有去成。1月25日,医院发布召集第二批医疗队成员的通知,她又主动报名请战。

抗击疫情的一些感人故事篇三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该院放射科副主任医师田瑞明第一时间主动请缨,要求参与到抗击疫情的最前线。他在请战书上这样写到:“我是一名有着23年工作经历,参加过抗击非典、已经消除了恐惧心里,有处理突发疫情防控经验,不计报酬、不论生死,让我坚守一线吧!”前,作为一名放射医师,肺部胸片检查又作为非典的必须检查项目,他义无反顾投入抗击非典的第一线;17年后,老放射的他再次出征,“肺部胸片检查是必须检查项目,是抗疫一线医生的“眼睛”责任重大。我必须站好岗。”就这样,在1月26日中午12时50分,他踏上了支援晋中市传染病医院的征程,他是驰骋在黑夜中的“逆行者”。

抗击疫情的一些感人故事篇四

“能为抗疫出点力,是我的荣幸”

“今天,是来武汉的第二十六天。工作、生活都完全进入了正轨,大部分患者的情况也一天天好转。”2月22日,张燕琴在日记中写道,“相信胜利不会遥远。”

张燕琴今年37岁,在甘肃省中医院工作了18年,现任康复医学科护士长。春节期间,她在医院值班。接到增援武汉的通知后,来不及与家人商量,就写了请战书。“我是党员,而且有在重症医学科工作的经历,让我上!”

她是藏族,老家在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我父亲是骨外科医生,从小耳濡目染,选择了这一行。这次来武汉支援,能为抗疫出点力,是我的荣幸!”

2月2日,丈夫王晨给她写来一封家书:“我和儿子整天盯着电视,看武汉的抗疫新闻。当看到你穿戴着厚重的防护装备时,我们能感受到你的坚韧与强大!期盼你早日平安凯旋!”

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张燕琴和同事分成两个组,照顾重症病人。除了常规的输液、喂药等护理工作,她们还要担负起打扫卫生、为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服务等工作。“他们说的武汉话,我听不懂,后来大家就说谢谢、竖大拇指。”张燕琴说。

“来了这么多天,还没有正经休息过。”张燕琴告诉记者,前几天她和同事去楼下散步,发现院子里的梅花开了,“春天已经来了,这座英雄的城市也快好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抗击疫情的一些感人故事篇五

2003年“非典”肆虐,在北京进修的覃慧敏毅然留在主战场,整整鏖战了59天。如今时隔17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横行肆虐。年近50的覃慧敏,换了阵地仍和她的伙伴们一起投入新战役。

出身于感染性疾病科,有着二十几年的临床经验。在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战斗中,她曾经的同事是这场战斗的主力军之一,而她的角色却发生了变化,从一名直面病患的一线医生,变成了一名医务管理者。

“这是一场战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17年前,我是临床医生,救死扶伤是我的职责,今天,我是一名医务管理者,沟通、协调、调度、督导就是我的职责。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才能赢得这场战斗。”覃慧敏说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抗击疫情的一些感人故事篇六

马承武,中共党员,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小河口镇中洲村党总支委员、村委会副主任。

1月31日,马主任在疫情防控流动人员劝导卡口执勤时,突发急性心肌梗塞,经抢救无效不幸牺牲,时年54岁。

据悉,马主任患有心肌梗塞,做过心脏搭桥手术,由于自1月25日开始连日劳累,加上没怎么吃饭,导致病情复发,倒在了疫情防控一线。马主任牺牲后,因特殊时期,家属没有办丧事,下午两点多走的,六点多到了殡仪馆,八点多就带着骨灰回来了。马主任的儿子现在也在镇里的一线,做着和马主任一样的事情。

据悉,马承武同志被评为小河口镇抗洪劳模,被评为小河口镇优秀党务工作者。

抗击疫情的一些感人故事篇七

“看到病人出院,特别自豪”

一天晚班,在查房过程中,张宏淼发现了一名有发热症状的疑似患者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查完房后,张宏淼悄悄来到了这名患者的床边。

“我自己在武汉看病,每天心里悬着,实在睡不着。”患者轻声说。

“要注意休息,睡眠不好很影响康复。我也是一个人在武汉,有什么担忧可以跟我说说。”“不知道检测结果什么时候出来,担心被确诊,家里人还等着团聚……”张宏淼一直陪这名患者聊到凌晨2点。

“病人们都比较紧张,让他们把担忧吐露出来,我们再用专业知识加以排解,效果更好。”那晚,这名患者终于睡实了。

“看到病人出院,特别自豪。”张宏淼说。

抗击疫情的一些感人故事篇八

呼吸内科医师雷卫伟,儿科护士王宇涵,他们是普普通通的医务工作者,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他们既是夫妻,又是同事,更是战友。今年春节,因为抗击疫情,他们夫妻主动进入隔离病区,用“仁心”守护着患者的安康。因为老人年迈,两个孩子还小,只能托付给堂弟家照顾。作为父母,他们知道孩子的思念,也深深牵挂孩子,越是这样,他们越是感觉到亲情、健康的重要,也越知道自己作为医护人员的职责重要。在特殊的环境里,王宇涵度过了她26岁的生日,没有烛光,没有生日蛋糕,在布满消毒水味道的房间里,她默默的祈祷,这次疫情赶紧过去,祝福家人、朋友、全国人民健康幸福。她说能和丈夫并肩战斗,有丈夫的理解支持,她也感觉到很幸福。“职责所在,使命在身,我们一起加油!”这是他们夫妻二人共同勉励的一句话。

抗击疫情的一些感人故事篇九

春节,注定是不平凡的一个春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远在西非安哥拉物探人的心。得知全国多地感染人数持续增多,虽在万里之外,我们亦身如切肤。在这里,物勘院驻安哥拉项目工作人员向每一位奋战在疫情防控工作一线的工作人员,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同时向全国同胞敬祝安康。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高于一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作出批示并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抗击疫情工作,更是亲赴武汉疫区慰问战斗在一线的人员。全国上下戮力同心、共克时艰,我们看到了打赢这场硬仗的坚定信心。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疫情中大爱无疆的逆行者。84岁的钟南山院士再披战袍,定我军心,英雄的老人,英雄的武汉;73岁的李兰娟院士火车上度过她的大年三十儿,1月27日便带领实验室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毒株,为疫苗研制争取了宝贵时间。壮士断腕,武汉封城,各地医疗队驰援武汉,驰援湖北,各地调集、捐助的口罩、防护服、生活用品纷至沓来。我们看到了充满斗志,可以战胜一切的祖国。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地矿局党组第一时间进行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物勘院党委迅速行动,成立了物勘院疫情防控工作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对在职职工、离退休职工及家属进行统计摸排,一天内便完成了1675人的统计排查工作,各单位各部门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党员志愿者在办公区、家属院登记排查。这就是对每个职工、每个党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现实检验。我们看到了全院上下共同筑牢防控疫情的铜墙铁壁,使我们在外工作再无后顾之忧。

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局党组的正确指导下,各级党组织紧紧依靠广大干部职工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必将彻底战胜疫魔,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狙击战,待春暖花开,三军尽开颜。

我们会坚守岗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国家政策,践行《____地矿发展纲领》“走出去”的发展方针,为打造____地矿命运共同体奋斗不息。

我们在这里,与全国人民一道,抗击病毒、共度难关,物勘院物探人虽身在万里之外,但拳拳赤子之心永远与祖国在一起。伟大的祖国加油,伟大的中国人民加油!

抗击疫情的一些感人故事篇十

2月13日凌晨1点,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维修班水电工肖山接到电话:“医院3号楼护士站部分照明灯不亮了,请快来维修!”刚刚从医院回到住处和衣躺下的肖山一翻身就起来了,带上万用表、手电钻、钳子等工具,急忙开车往医院赶,10分钟不到便出现在了护士站。

火神山医院投入使用后,肖山没有跟随大部队撤离,而是留下来进了医院的维保组。

“医院收治了上千名患者,硬件设施不容许出任何岔子,我们必须随叫随到,全力保障医院的运行。”肖山说,2月8日起,火神山医院组成23人的维保组,承担起医院平稳运行的任务。

“我是共产党员,就该在这种时候多出把力。”肖山说,他时刻谨记和队友们一起加入维保组时的誓言:“最危险的地方我们去,最紧急的关头我们上,最困难的时刻我们到!”

肖山的队友陈金鹏加入维保组时,已经在火神山医院工地奋战了18天。

同样来自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的刘涛也参加了火神山项目的施工,也是才下战场,又回火线。“任务没完成,决不能撤退。”刘涛说。

维保组负责整座医院的硬件运维,工作量很大,危险性也很大。“穿上厚重的防护服作业,全身上下不到两个小时就湿透了,护目镜都是雾水看不清东西,只能眯着眼睛排查线路、消除故障。”刘涛说,他们每天要在隔离病房待4个小时以上。

除了运维,他们还要教患者使用电器、调试水温等。肖山说:“当我一点一点调试到最合适的水温,患者说谢谢的时候,我心里就很暖。”

“愿疫情早日结束,愿患者早日康复,愿所有建设者和医护人员都能平安回家!”肖山说,这是维保组队员们的共同心愿。

抗击疫情的一些感人故事篇十一

连日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炎疫情蔓延,牵动着所有人的心。为了辖区治安状况稳定、人民群众能渡过一个祥和安宁的春节,为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春节期间,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公安全体民辅警坚守岗位,积极投入疫情防控工作,筑起了一道道抗击疫情的坚固防线,在疫情防控一线,涌现出许多暖心故事。

正月初一,寒风凛冽、阴雨绵绵,白鹿洞派出所内勤女民警李莉在辖区高速路口体温监测点已工作了4个小时,腰部传来一阵阵疼痛,腰痛的老毛病又犯了,她却没有吱一声,坚持对进入辖区的车辆和人员进行检查、宣传防疫知识,中午匆匆吃了一碗方便面,又赶往辖区加油站、公园广场等地开展巡查工作。

夜深人静,她依然坚守在灯火通明的办公室里,为同事们做好筹集口罩、解决伙食等后勤保障工作。回到家中已是深夜,无人照顾的孩子就已经熟睡了,从除夕到现在,这个春节,李莉每天都是这样度过的。

今年已是李莉连续在基层派出所工作的第25个年头了,从户籍民警到行政内勤,因为长时间使用电脑和久坐,导致她落下了严重的颈椎病和腰椎病,现在在办公室使用电脑整理数据资料都是站着的,所里因此特例给她置办了一套立式电脑支架。

作为内勤,她给同事们留下的最大印象就是“站着工作的甜心大姐!”此次疫情防控狙击战,李莉乐呵呵地向领导请示:“我申请主动参加执勤,因为站着的时间多嘛,我习惯站着工作。”虽然她还不是一名共产党员,但她以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的身份,响应党组织号召,坚守一线,舍小家为大家,只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李莉的女儿今年高三,马上就要参加高考了,本想趁着春节假期好好陪伴孩子,结果遇上了疫情防控特别时期,全局民辅警全部取消休假正常上班,家中年货都是父母帮忙置办的,父母过年的新衣服也没时间购买,陪孩子的时间几乎没有,还得辛苦70多岁的父母帮着照看着。

可懂事的女儿却说:“妈妈的春节不属于我,妈妈的春节属于派出所!她把时间留给了并肩作战的同事;留给了更需要的人民群众;留给了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我的妈妈是警察,我为我的妈妈感到骄傲!”谈到乖巧懂事的孩子,李莉却一脸愧疚,她说:“不能好好陪孩子的确很遗憾,但为身上的使命,为了肩上的担子,我无怨无悔!”

年初二,马头岭派出所副所长邓业超带领民警段明东在辖区走访摸排时,了解到辖区内兰王庙村下高冲组村民邓某迪,罗某香老两口生活极其困难,无依无靠,且年事已高,身体因病痛已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现在还生活在危房之中。邓某迪罹患老年痴呆,只能靠老伴罗某香照料,罗某香每天还要肩挑担子贩卖小菜维持生计。

得知这些情况之后,邓业超与段明东立马将情况向所长丁力汇报,丁力要求邓业超和民警段明东立刻驱车前往老人家中了解状况。因老人家里住的偏远,未通水泥路,前往老人家中的路程一波三折,路面崎岖、泥泞湿滑,车辆打滑无法爬坡前进,两人决定步行前往老人家中。经过一路打听,终于来到老人家中。见到老人后,邓业超和段明东热情洋溢地给两位老人拜年、聊家常,给老人递上了新年红包,送上了诚挚的问候和祝福,两位老人十分高兴并对马头岭派出所对他们的关心关爱表示了感谢!

1月29日下午,一名身穿灰色卫衣的男士走进白鹿洞派出所的接警大厅。将自行采购的90只n95口罩和六箱水果送到值班民警手上,对派出所民警春节期间舍小家为大家坚守岗位,抵御疫情表示由衷感谢!留下物资之后就转身匆匆离开了。

抗击疫情的一些感人故事篇十二

2020年1月24日,天气晴朗,心情有点压抑。支援湖北医疗队名单出来了,松了一口气,没有我和他的名字。但又有些失落,到前线去,应该是所有医护人员最大的愿望。

全省乃至全国都在不断增派医务人员支援湖北,有医生、护士、感控人员、检验技术人员、影像师……但需求量最大的是护士,其次是医生,我和他都是医生,我们时刻准备着。

2020年1月27日,正月初三,医院最新的支援湖北医疗队名单出来了,“李材忠,重症组”。虽然心里早有准备,但真的见到名单的那一刻,我的心里五味杂陈,所有的不安与恐惧向我袭来。对于大家来说,他是一名治病救人的医生,对于我们这个小家来说,他的身份是丈夫、是爸爸,是我们的整个世界!

同作为一名医生,我理解他;作为一名妻子,我更要支持他。

2020年2月19日,最新通知下来了,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21日出发。我当时反复对他说:“老公,去吧,除了支持你,还是支持你!但请你千万要保护好自己!”我连夜替他打理行李,肉罐头、鱼罐头、麦片、士力架、水杯、茶叶……凡是能想到的,我都统统给他准备了,准备衣物、洗漱用品、保湿霜、纸巾等必备物资。睡到半夜想起来袜子备得不够多,赶紧起来网上买。但愿都用不上,但又希望带它们上战场。

孩子他爸,虽然我们不在你身边,但我们的心却紧紧绑在一起。你尽管放心在前线救治病人,我负责坚守后方,照顾好家人。待到春暖花开时,我们再相聚!

等到孩子们长大的那一天,

我要告诉他们,

在2020年那个令人难忘的春天,

无数个身穿白大褂的医护工作者,

奋斗在抗疫一线,

为大家筑起一道道防病毒的“隔离墙”。

他们的爸爸,正是其中的一名“逆行者”!

我要他们知道,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

只不过是有一群人在为大家负重前行。

要学会以感恩之心对待身边的人,

以热情之心拥抱生活的每一天,

以敬畏之心与一切生命和谐共生……。

抗击疫情的一些感人故事篇十三

1月24日,天气晴朗,心情有点压抑。支援湖北医疗队名单出来了,松了一口气,没有我和他的名字。但又有些失落,到前线去,应该是所有医护人员最大的愿望。

全省乃至全国都在不断增派医务人员支援湖北,有医生、护士、感控人员、检验技术人员、影像师……但需求量最大的是护士,其次是医生,我和他都是医生,我们时刻准备着。

201月27日,正月初三,医院最新的支援湖北医疗队名单出来了,“李材忠,重症组”。虽然心里早有准备,但真的见到名单的那一刻,我的心里五味杂陈,所有的不安与恐惧向我袭来。对于大家来说,他是一名治病救人的医生,对于我们这个小家来说,他的身份是丈夫、是爸爸,是我们的整个世界!

同作为一名医生,我理解他;作为一名妻子,我更要支持他。

年2月19日,最新通知下来了,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21日出发。我当时反复对他说:“老公,去吧,除了支持你,还是支持你!但请你千万要保护好自己!”我连夜替他打理行李,肉罐头、鱼罐头、麦片、士力架、水杯、茶叶……凡是能想到的,我都统统给他准备了,准备衣物、洗漱用品、保湿霜、纸巾等必备物资。睡到半夜想起来袜子备得不够多,赶紧起来网上买。但愿都用不上,但又希望带它们上战场。

孩子他爸,虽然我们不在你身边,但我们的心却紧紧绑在一起。你尽管放心在前线救治病人,我负责坚守后方,照顾好家人。待到春暖花开时,我们再相聚!

等到孩子们长大的那一天,

我要告诉他们,

在2020年那个令人难忘的春天,

无数个身穿白大褂的医护工作者,

奋斗在抗疫一线,

为大家筑起一道道防病毒的“隔离墙”。

他们的爸爸,正是其中的一名“逆行者”!

我要他们知道,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

只不过是有一群人在为大家负重前行。

要学会以感恩之心对待身边的人,

以热情之心拥抱生活的每一天,

以敬畏之心与一切生命和谐共生……。

抗击疫情的一些感人故事篇十四

“建立信任,是成功治疗的前提”

32岁的丁妮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护士,曾在襄阳上过三年学。第二批宁夏援助湖北医疗队开始组建后,丁妮报了名。得知丁妮作为医疗队员支援襄阳,昔日的班长发来信息:“襄阳人民欢迎你。”

她被分配到襄阳市中心医院东津院区,负责新冠肺炎疑似患者的护理工作。为了节省防护服,她穿着纸尿裤,一进去就是7个小时不吃不喝;下午3点下班后,才能吃上午饭。

但丁妮并不觉得辛苦,对襄阳提供的生活保障,她充满谢意。“襄阳特意为我们准备了清真餐。看到我们不太适应南方气候,还专门买了电暖气。”

前两天,一名61岁的患者住进病房,得知确诊新冠肺炎后,情绪十分低落。丁妮瞧见了,每天早上查房时,主动跟他打招呼、问好,向他普及疾病防控知识,进行心理疏导,患者情绪逐渐平稳下来。

抗击疫情的一些感人故事篇十五

“非典”肆虐,在北京进修的覃慧敏毅然留在主战场,整整鏖战了59天。如今时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横行肆虐。年近50的覃慧敏,换了阵地仍和她的伙伴们一起投入新战役。

出身于感染性疾病科,有着二十几年的临床经验。在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战斗中,她曾经的同事是这场战斗的主力军之一,而她的角色却发生了变化,从一名直面病患的一线医生,变成了一名医务管理者。

“这是一场战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17年前,我是临床医生,救死扶伤是我的职责,今天,我是一名医务管理者,沟通、协调、调度、督导就是我的职责。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才能赢得这场战斗。”覃慧敏说道。

抗击疫情的一些感人故事篇十六

眼下,武汉市的新冠肺炎重症病例已经下降至2000例以下,如何继续加强重症患者的医疗救治,努力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是当前救治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天(3月22日)的《一线抗疫群英谱》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位重症医生马承恩。

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光谷院区重症病区,患者老徐不仅双肺感染严重,还伴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多种基础病,好几次都在死亡线上挣扎。

气管插管、血液透析、心肌恢复,一周多的时间,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援助湖北国家医疗队队长马承恩带领队友进行了三次大抢救,老徐终于转危为安。

为了赶在患者病情恶化前提前介入,马承恩经常连续六七个小时在病区,查看、监测病人情况,上呼吸机,穿着厚厚的防护服,马承恩始终奋战在救治一线。别人轮休的时候,他还要参加疑难病例讨论、会诊。

在马承恩和队友们的努力下,截至目前,他们已累计治愈患者46人。

抗击疫情的一些感人故事篇十七

蒋金波,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师。

201月28日23时50分,在疫情防控一线连续奋战十几天的蒋金波医生,因劳累过度突发心梗,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时年58岁。

据悉,在1月15日,在疾控中心工作了38年的蒋医生就主动请缨上一线,成为了流行病学调查组的一员,因为单位只有一名专职司机,蒋医生还自愿担任兼职司机,和同事深入火车站、汽车站、各高速路口设卡点、大型商场等进行防疫指导。从1月15日到28日,蒋医生没有申请过休息,在28日下乡完成消杀工作后,倒在家中。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58874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