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种种挑战和困难,我们需要对过去一段时间的表现做出客观的总结。一个好的总结应该具备客观、准确、简洁的特点。以下是一些总结写作的技巧和方法,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幼教教师论文篇一
摘要:现如今,由于招生体制不完善,不注重考核幼师大专班的学生,使学生没有掌握基本的乐理,影响到学生的声乐水平的提高。此外,教师不懂得优化教学内容,没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忽视选用针对性的教材传授声乐知识,教学方式死板、僵硬,进而导致声乐教学效率低下,对此,以下文章阐释了幼教大专班声乐教学策略,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声乐学习质量。
关键词:声乐教学;幼教大专班;教学方式。
一、前言。
目前,要注重对幼教大专班声乐教学进行研究,应先完善招生体制,重视考核学生声乐方面的知识,使每位学生都具有声乐素养。此外,教师要充分了解声乐教学内容,有能力将声乐知识和乐理内容传授给学生,同时,更加注重精选教材,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针对性地开展声乐教学,使学生快速掌握歌曲的主旋律,进而学会演唱歌曲,逐步提高声乐教学效率,充分体现出应加强培养幼师队伍,从而提高幼师的教学水平。
二、幼教大专班声乐教学质量提高的意义。
现阶段幼教大专班声乐教学中应以培养优秀幼师为目标,要求每位幼师必须要掌握基本的乐理,掌握声乐理论知识,对音乐艺术有一定的鉴赏能力,能够依据声乐教学内容,选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使幼儿更好地学习声乐。此外,如果不注重培养优秀的声乐教师,致使大专班学生不具有职业素养,不懂得如何鉴赏音乐,难以牢牢把握演唱技巧,无法了解声乐的主要内容,将会影响到学生日后从事幼教工作的质量,不利于学生长远发展。因此,必须要重视培养声乐教师,进而全面掌握各种歌曲的演唱技巧,充分了解声乐的教学方法,明确依据幼教声乐教学内容,精选教学、优化教学内容,渐渐地全面掌握声乐教学内容,从而使所传授的知识更完整更全面,有效提高幼教大专班声乐教学质量,便于学生快速理解声乐知识,奠定坚实的声乐基础,充分体现出幼教大专班声乐教学质量提高的意义。
1.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提高声乐教学质量当前,在招收教师的过程中,不应只注重教师的'文化课成绩,而忽视考核教师的基本声乐知识,难以保证所录取的教师具有教学能力和声乐素养。为此,要不断完善应聘体制,注重考核教师声乐方面知识,保证所录取的教师具有声乐素养,进而传授完整的声乐知识,详细地讲解声乐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快速理解乐理知识,快速掌握歌曲的旋律,逐渐学会演唱整首歌曲,充分体现出完善聘任体制是非常重要的。此外,还应对教师进行全面、系统地考核,明确教师是否具备声乐素养,是否了解声乐方面的知识,对于没有通过考核的教师不允许录用,进而招收、录用通过考核的幼师,保证大专班学生都能掌握声乐教学内容,充分了解多种教学方法,并且,有丰富的声乐知识,有基本的声乐基础,更加深入认知不同风格的音乐,并学会欣赏音乐,进而在日后的工作中准确传授音乐基础知识,学会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讲解声乐教学内容,从而保证幼师都具有声乐素养。2.优化教学内容,使幼教大专班声乐教学具有针对性现如今大专班声乐教学中要整合教学资源,并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通过科学教学,使学生都能深入理解声乐知识,学会鉴赏和分析音乐作品,同时,学会优化教学内容,依据不同的声乐教学内容,选用相应的歌曲传授声乐知识,使幼教大专班声乐教学具有针对性,更好地讲解音乐作品中的声乐基本知识,便于学生快速理解和掌握声乐,不断提高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由此可知,必须要加强对教师进行培训,渐渐地学会优化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大专班声乐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3.精选教材,确保声乐教学的有效性当前,许多教师不懂得如何精选教材,没有选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致使声乐教学效率比较低。为此,应高度重视教材的精选问题,不仅要传授合理的教学方法,更要讲解如何传授声乐知识,并且,向学生传授快速掌握歌曲旋律的方法,还应要求学习精选教材中的主要内容,经过长期的指导和培训,使教师逐渐学会结合学生的声乐水平和声乐基础,针对性地开展声乐教学。同时,在声乐课堂上选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便于学生快速理解声乐,扎实掌握不同歌曲的教学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声乐水平。4.选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幼师大专班声乐教学效率要想构建高效的声乐课堂,必须要选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不断学习声乐基本知识,逐渐学会更多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此外,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进而因材施教,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全面掌握声乐方面的质量。由此可见,只有注重培养幼师队伍,选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保证教师有能力开展声乐教学,有利于构建高效的声乐课堂,并且,使声乐教学具有针对性和合理性,使学生更加主动学习声乐有效提高学生的声乐水平。此外,教师还应该合理设计教学内容,科学布置声乐作业,这种教学方式更合理更科学,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声乐素养,从而有效提高幼教大专班声乐教学效率,最终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总结。
本文主要针对于幼教大专班声乐教学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近些年各地逐渐在扩招幼师生源,主要在于幼师师资资源不足。因此,为了培养优秀的教师,在幼教大专班声乐教学中,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提高声乐教学的质量,具体教师应掌握合理的教学方法,学会精选教材和优化教学内容,能够针对性地开展声乐教学,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快速掌握声乐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声乐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实现学生更为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5]姜兴志.中等职业学校幼教专业声乐课教学刍议[j].中国农村教育,2006(z2):124-125.
幼教教师论文篇二
小朋友不会隐藏自己的内心,他们的情绪都会时刻体现在脸上,表现出来。所以,幼教要做到心中有心,认真观察,才能真正发现孩子的内心压力,帮助其纠正或者是引导他从压力中走出来。
吃饭点,如果小朋友拒绝吃饭,并且出现了厌食的情况的话,那么通常就是孩子有压力了。这个时候,幼教一定要记得,不能强迫孩子吃饭,而是应该建议厨房师傅多改变一下饭菜的种类,多和孩子主动交流。
五六岁的小朋友都喜欢讲谎话,但是他们又没有发现讲谎话是错误的,但再大一些的却是可以分辩真假了。而如果能分辩的情况下,依然讲谎话,证明他们也有心理压力。这个时候,幼教要指出讲谎话是错误的,并且产生的结果对讲谎话的人并没有好处。
小孩子如果感觉到非常难受,过度忧虑,活跃的小朋友却突然不愿意接触人了,这都是可能因为家庭的原因而造成了心理压力,或者是当幼教有一些活动时,孩子不知道如何处理时,都会有这种心理压力的表现,幼教要帮助孩子从这种不正常的焦虑中走出来。
通常,有攻击性的`孩子,其实也是有心理问题的。他们喜欢用暴力来解决问题,而不愿意用语言来进行交流。一般情况下,攻击性强的孩子都是受家庭的影响造成的。这点上幼教是无法改变的。只能是建议家长在家里注意一下自己的行为,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攻击性,慢慢地孩子也就会改变了。
幼教教师论文篇三
今天中午准备离园时,我想起了我包里还有一些糖,是我昨天参加朋友婚礼带回来的。
“孩子们,快来排队,老师这里有糖要分给你们。”
“耶!耶!老师要分糖了。”孩子们欢呼着,雀跃着,眨眼间就分两排站好了。
孩子们一个个都喜滋滋的看着我。
我拿过包让孩子们一人拿一块,每个孩子都挑了一块自己喜欢的,最后剩下三块,我说:“留给今天没来的孩子吧。”
“老师自己没有孩子吗?”鑫鑫问晓琪。晓琪摇摇头。
子涵抢着说:“我知道,老师家有两个很漂亮的姐姐。她们的相片都在老师的笔筒上贴着呢,不信你去看看。”
“那老师为什么不把糖留给她的孩子吃?”
“嗯,老师可能忘了。”
“老师是不喜欢她们吗?”
“还是问问老师吧。”
我听着孩子们的讨论,笑了:“孩子们,老师很爱我家的两个孩子。”我指着我女儿的照片说::“这是你们的大姐姐,她读大学不在家,这是小姐姐,她读小学四年级也很大了,她们都很有爱心,她们如果知道老师把糖分给你们吃,也会很开心的。”
“为什么姐姐吃不到糖还很开心呢?”奇奇歪着脑袋很认真地问。
“因为姐姐知道分享是件快乐的事呀,有好东西就该好朋友一起分享啊。”我看着孩子们,把这句话说的很慢很慢。
“老师,我也想带糖来分给小朋友们吃。”恩泽很缅甸的依在我怀里说。
“我也带饼干分给大家,也给老师。”歌晴也抢着说。
“我下午带玩具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我也想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快乐……”鑫鑫郑重其事地说。
“我也想分享快乐……”
我从每个孩子脸上都读到了开心和快乐。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她们很少有分享意识,凡事以自我为中心,根本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和想法,玩具自己玩,不许别人碰;食物自己吃,小朋友看看都不愿意,更不要提与人分享了。我想,通过这次分糖,孩子们会进一步理解分享的意思,会在他们心里产生一个新的想法的吧。
作为老师,我们就应该多为孩子们创造这样的氛围,让孩子们学会分享快乐,并让快乐加倍,这样,不仅收获了快乐,也会促进其社交能力的发展。
幼教教师论文篇四
我愿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如既往,用阳光普照幼儿的心灵。用自己的文明之举,做一名家长放心的幼儿教师。
我的座右铭是:因为你快乐,所以我快乐。是的,每每想到这,我便以一种无言的行动实现着自己的诺言。在这阳春三月,春意浓浓、生机勃勃,意味着在3月这个文明礼貌月,全中国都弥漫着文明礼貌的芳香。我想用自己的文明之行,带给孩子开心快乐,带给家长放心,带给领导满意。
新的一天开始了,我将自己的心灵放空,抱着学习的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早上,我微笑着从家长手中接过孩子,一一做晨检,做到:一摸、二看、三查、四问。对带药来的孩子时时留心观察,做到安全警钟时时敲,防患于未然。
在孩子中间,我感觉自己变成了长不大的孩子。摸摸这个的小脑袋,亲亲那个的脸蛋,一种朗朗的心境油然而生,我用最好听的声音给他们讲故事,用自己认为最美的动作为他们示范。可以说,每一天我都被孩子得活泼和智慧所感染,每一天,我们都在共同成长。孩子的问题难免是奇怪的,他们会说:“树叶为什么要离开大树妈妈?”“乌龟会出汗吗?”,我在他们中间回答他们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自己不明白的就上网查,和孩子共同查询,以致于找到我们认为满意的答案。和孩子搭积木,聊天,手拉手跳舞,做“老狼,老狼几点了?”的游戏,从中我们感受到了师幼间的和谐、美好、舒适。
今年和去年我都接了小托班,面对哭喊着要妈妈的孩子,我会耐心地哄着,逗着。有家长对我们老师说,你看,我在家看一个孩子就会让我手忙脚乱的,有这么多孩子要照看,你们真是辛苦了。我们回敬家长的只是淡淡一笑。孩子年龄小,随时大小便是常有的事,每次我都为孩子洗净身子和衣物,孩子的家长曾语重心长的说:“老师,真是太感谢了!”我向家长微笑着说:“没什么,这是我们的工作,是应该的。”得到家长的认可,此时的心灵也得到了安慰。
记得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尊贵的,那么,就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它总是谦逊地垂着绿荫。”我选择了叶的事业,没有过多的喧嚣,没有过多的表白,静静地,静静地,干着自己的事业,无怨无悔,尽心竭力,默默无闻。我选择了幼儿教师这一职业,我更庆幸我追求的是一份需要付出爱心、童心、热心、苦心的美好事业。我珍惜今生今世与幼儿教育的缘分,我无悔我捧着一颗心,倾注一腔情,忠诚于我所热爱的幼儿教育事业。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深感光荣与自豪。我愿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如既往,用阳光普照幼儿的心灵。用自己的文明之举,做一名家长放心的幼儿教师。
幼教教师论文篇五
传统父母在教养幼儿时,基本上都是由父母提供食物衣服,幼儿只要听父母说的话,听幼儿园老师的话,按照他们的指令执行就可以了。当幼儿行为不当时,通常是给予惩罚,最常见的就是打幼儿的屁股;而当幼儿表现乖巧时,一般又会对幼儿进行物质奖励。这种行为修正模式的教育理念认为,通过体罚可以避免幼儿违规行为,通过物质奖励可以鼓励幼儿做被人认可的行为。事实证明,行为修正模式毕竟是一种他律的教育方式,幼儿要靠他律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一旦他律的因素消失,则幼儿的行为就会失去控制。在幼儿后期,这种种教育方式的弊端必将显现。这时的幼儿已具备一定摆脱大人控制的能力,往往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出现一些叛逆的行为,而此时的惩罚与奖励的行为修正模式也将很难奏效,此时再对幼儿进行说理教育已经为时过晚。此外,还要注意对幼儿教育的态度和方法,称幼儿是傻瓜、笨蛋、窝囊废,幼儿们幼小的心灵会因此受到极大的伤害,即使是一个精神健全、智力超群的幼儿,严重的可能会影响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所以,我们主张引导的教育理念,前提是将幼儿作为平等的主体来对待。要设身处地的站在幼儿的'立场上来思考问题,进而以幼儿的思维方式与之进行沟通,引导幼儿能够做正确的事,培养良好的习惯。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并不主张对幼儿进行体罚,主张对幼儿进行鼓励,同时对其进行说理,以此来改变幼儿的行为,这与行为修正模式有着根本的区别。
二、智力开发超前化教育理念向综合素质培养教育理念的转变。
现在很多幼儿园对幼儿进行单纯的超前知识性教学,完全不顾幼儿的基本生活能力和卫生习惯还没有养成。虽然有的幼儿识字很多,计算能力也远远超越其年龄应有的水平,钢琴也弹得非常出众,美术作品又获了大奖,但是经过3年的幼儿园教育,却不会使用筷子、不会自己穿衣服。我们认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应该是个体社会化的基础内容,其次才是智力的开发和知识的学习。此外,皮亚杰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幼儿主动探索环境的结果,教育的真正目的是通过设置充满智慧刺激的环境。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让儿童自行探索,主动学到知识,能培养幼儿的兴趣、激发求知的欲望,使之一直保持学习新鲜事物的动力,并打下以后一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幼儿期是个体发展的关键时期,但幼儿的智力开发必须与幼儿生理、心理的发展相适应。超前教育容易超出幼儿的接受能力,逆反心理增强,导致幼儿缺乏学习兴趣、情绪低落、甚至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直接影响其升入小学后的学习。
三、道德教育知识化教育理念向道德养成教育理念的转变。
道德教育知识化是指家长和幼儿园教师重视知识传授而轻视做人的教育。很多家长、教师视知识的灌输为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对于儿童不良言行缺乏有力的引导和纠正,造成孩子独立性差、懒惰自私、不通情理、奢侈浪费、缺乏合作意识等等。道德教育方面,仅仅将传统美德故事作为知识讲给孩子,而缺乏行为引导。很多幼儿都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但大人动了一点儿他喜爱的食物,很多竟会大闹不止;多数幼儿会背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诗句,但却经常将不爱吃的食物到处乱丢。这些现象说明我们在幼儿道德养成教育方面还需努力。所以,我们要重视幼儿做人的教育,通过父母与幼儿教师的言传身教,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质和习惯,一旦这种品质和习惯培养起来,则幼儿的行为就会由他律转变为自律,在长大以后,也能够较好的进行道德自律,做一名合格的社会公民。总之,只有树立现代幼儿教育理念,慎爱严教,同时辅以科学的方法,才能取得预期效果,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幼教教师论文篇六
每天送孩子的时候,经常有家长告诉我:“老师,请你提醒我的孩子多喝水。”说句实话,就是家长不提醒,我们也会经常提醒孩子们多喝水的。
由于家长的一再提醒,每次到幼儿喝水的.时间,我就悄悄地观察孩子们喝水的情况,我发现:有的孩子只喝一口水润润嗓子;有的只喝半杯;有的能喝一、两杯;有的孩子接了满满的一杯水,却一口也不喝倒掉,纯属玩水。
为了督促孩子们喝水,我每天都不住的提醒,可是效果不佳,一不督促,有的孩子又不喝水了。后来我无意之间看了篇文章《怎样培养孩子喝水》,文章中的老师用讲故事来引导孩子们知道并了解喝水的重要性,我觉得这个办法很好,我也给孩子们编了一个小故事,效果不错。通过故事,使孩子们知道自己该喝多少水,喝水少了会造成身体哪些部位不舒服,会经常感冒等生活常识,慢慢地,很少再听到小朋友的家长告诉老师提醒他的孩子多喝水了。
孩子喝水的问题,看起来是个微不足道的小问题,但是能牵动无数家长的心,培养孩子喝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是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去关注的一件事情。
幼教教师论文篇七
伟大的教育家魏书生曾说过:“教育是一项可以给人以双倍精神幸福的劳动。教育对象是人,是学生,是有思想、有语言、有感情的学生。教师劳动的收获,既有自己感觉到的成功的欢乐,更有学生感觉到的成功的欢乐,于是教师收获的是双倍的、乃至更多于其他劳动双倍的幸福。”我想,只要你是一位教师,肯定跟我一样,在平凡而平淡的工作中体会到了不平淡的幸福。
许多人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劳动创造着民族和人类的未来”。教师职业也正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羡慕与尊敬。因此,教师职业被认为是一种幸福的职业。但我认为教师的幸福并不仅仅来自这些高尚的评价,而是来源于教师的真情感受。
首先,教师的幸福来自幼儿的真挚的感情。
其次,教师的幸福来自于学生的成才。
再次,教师的幸福来自于创造性的劳动。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人是千差万别的,要做好工作,就得充分发挥创造性。由于这种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教师必须学识渊博,并且每时每刻都要开动脑筋,创造性的处理各种问题。例如,由于你的点拨,使学生想出了更为简便、快捷的解题方法;由于你的帮助,使学生改掉了不良学习习惯,积极上进;或者又是你的辅导,使学生在各种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这些无不闪耀着你创造性的智慧的火花,而由此带给自己的成功感更是令自己幸福不已。
伟大的教育家魏书生曾说过:“教育是一项可以给人以双倍精神幸福的劳动。教育对象是人,是学生,是有思想、有语言、有感情的学生。教师劳动的收获,既有自己感觉到的成功的欢乐,更有学生感觉到的成功的欢乐,于是教师收获的是双倍的、乃至更多于其他劳动双倍的幸福。”我想,只要你是一位教师,肯定跟我一样,在平凡而平淡的工作中体会到了不平淡的幸福。
幼教教师论文篇八
3月13日,我园组织教师观看了俞敏洪的视频《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在这两个多小时的报告中,俞老师以他学习、创业、交友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人活着一定要有梦想,只有朝着那个梦想去努力,就一定有成功的那一天。
俞老师在报告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个人搬砖头,如果没有自己的思想,即使搬一辈子砖头也还是个搬砖头的;如果这个人有自己的思想,心中有目标,或许有一天他能建一个温暖的家或者盖一幢办公大楼。可见做一件事情,心中有无目标将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同样,我们的班级工作也是这样。就托班而言:每天面对那些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活力无限而缺少自理、自制能力的孩子们,可能要追着撵着喂饭;可能睡觉大哭大闹;可能会在活动室内横冲直撞,乱打乱闹;可能会抓人咬人。如果班级经常出现这种现象,而不采取任何有效措施,而只用喝斥、武力来控制局面,孩子们不但不会形成良好习惯。反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不良行为会越变越劣,那时我们只会每天手忙脚乱的去应付那些琐碎的事情,最终导致老师身心疲惫,业务工作拖后腿,班级工作上不去。如果我们仔细想想,每个班内有问题行为的孩子也只是少数,只要注意观察、分析,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就会改变这种现状,抓好了问题孩子,班级管理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拿我们班的一件事来说吧。3月份班内新来了15个孩子,第一周由于孩子入园焦虑,即使班内哭声震天也属于正常现象;到了第二周上半周多数孩子已经情绪稳定,能吃、能玩、能睡了,可有一个小男孩总在午休时,大哭大闹不上楼,哭着吵着要回家找妈妈。我们拿糖、贴画、玩具等哄过他,睡觉时搂过抱过他,可这些方法对他不起任何作用,他只是边哭边说:“我找妈妈,我不睡觉”,他的哭声非常有感染力,把那些刚稳定下来的孩子又煽动了起来,他们也跟着大哭起来,经常整个中午不得安宁。如果不尽快杜绝这种现象,其他孩子的午休质量不但降低,还能养成不良午休习惯,必须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一天中午,我送孩子上楼,这个小男孩硬是拽着玩具橱哭着不上楼。最后我实在没办法,只好硬把他抱上楼放在被窝里,他迅速蹬掉被子大哭大闹。这次我改变了以往的哄劝方法,采取了以退为进的方法。于是我对着他郑重其事的高声说:“你听我说话,我就不让你睡觉”。他果然停止哭声看着我,我说:“你不哭就可以不睡觉,也可以坐起来帮老师看着那些小朋友睡觉”,他好像明白了我的提议,不再哭了,我顺势把他扶起来坐好,并盖好被子。这招还真管用,也许他感到受了重用,也许他觉得很新鲜,就不再哭了,而是左看看右看看。由于缺少了他的'带动,其他孩子很快就安静下来,一会儿就进入梦乡。他看到周围的小朋友一个个都睡着了,自己的眼皮也开始打架了,实在撑不住了,往旁边一歪就睡着了。这天中午这个小男孩第一次睡了半个多小时。第二天上楼时,我还是用同样的方法使孩子又睡了较长时间。再后来,我说中午上楼时,他会主动拉着我的手说:“我上楼坐着不睡觉”,我总是笑呵呵的回应他:“行啊,正好帮老师看着那些小朋友”。就这样我们既保证了其他孩子的睡眠质量,又使这个小男孩养成了午休习惯。
孩子们是在不断成长变化的,班内今天可能没有不良行为发生,明天不一定没有,只有时时关注他们,并针对阶段性出现的问题,拿出解决方案,并付诸实施,当问题得以解决,现状得以改变时,这就是成功,这样的成功多了,距离一个优秀班集体就越来越近了。
俞老师还说,我们不能想出一辈子会做成什么,但我们可以想出一年会做成什么,一个月会做成什么,一天会做成什么。我们管理班级同样是这样,我们很难让孩子按照我们的想法去发展,但我们可以预见、应对孩子成长中出现的不良行为,只要我们带着思想去工作,相信孩子们会与我们一道创建一个温馨和谐的班级体。
幼教教师论文篇九
各位老师有没有发现孩子计数的规律,刚开始时,孩子是借助真实的物体来计数的,后来发展成用其他的物体来代替,尤其是以手指来代替,然后再发展成象征性的计数方法。
那么幼儿老师要如何有效利用孩子计数的三个阶段呢?
幼儿计数第一阶段:实物。
孩子刚开始计数时,不管是家长还是幼教,都要记得,先要用实物来刺激孩子的计数兴趣,例如,拿出苹果来,就按实际数字给孩子说,一个苹果,两个苹果,让孩子有一个数字的概念的认知。
幼儿计数第二阶段:替代物。
家长或者是幼教有没有发现,孩子的数字概念形成后,就开始用其他的物件来代替计数了。最常见的就是手指头。一些家长和幼教发现孩子用手指来计数时,会责备,会让他们用脑子来计数,这是不对的。因为任何一个孩子都需要有计数的替代过程。大家一定要认可孩子的这种计数法。
幼儿计数第三阶段:象征计数。
孩子发展到这一步后,就开始摆脱了用手指或者是其他的物件来代替计数的方法了,这个时候就是用脑子来计数了。一般情况下,就如成年人一样,那种无意识的计数方法就在起关键的作用。当孩子有这种不借助外在工具计数现象出现时,家长要给予充分的赞扬。
以上就是孩子在计数方面的三个阶段,对于幼教来讲,认识孩子的这些计数方法,其实是相当有帮助的。
幼教教师论文篇十
通过这一件小事,让孩子懂得了“对人要有礼貌”的道理。也让我深深体会到:礼貌教育不是讲个故事,说说道理这么简单,而应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每件小事,及时的对孩子进行教育,往往最不起眼的一件小事,就会成为最理想的教材。
下午起床后,我正给孩子们梳头,烁烁走了过来,想拿钢琴上的'皮扣,可是她人小胳膊短,够不着,就对我说:“你把皮扣给我吧!”我看她十分费劲的样子,刚想帮她拿过来,可她刚才的话突然在我的脑子里闪了一下,于是我改变了主意,问她:“刚才你说什么?”她不解的望着我:“想拿皮扣啊!”我点点头,对另一个孩子说:“洋洋,请你把桌上的书拿给我,好吗?”说的时候,我故意在说“请”的时候加重了语气。烁烁是个聪明的孩子,马上意识到该怎么做了,她对我小声说:“老师,请你帮我拿下皮扣来吧!”我笑着点点头,把皮扣递给了她:“不是老师不想帮你,而是因为你刚才太没礼貌了,现在,你这么有礼貌,老师特别喜欢帮助你!”烁烁不好意思的笑了。
通过这一件小事,让孩子懂得了“对人要有礼貌”的道理。也让我深深体会到:礼貌教育不是讲个故事,说说道理这么简单,而应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每件小事,及时的对孩子进行教育,往往最不起眼的一件小事,就会成为最理想的教材。
幼教教师论文篇十一
主题游戏教育是现今许多幼儿教育机构都在广泛利用的教育模式,也由于其趣味性及教育性等优势受到广泛的推崇,但其有效率是与教师的设计息息相关的,幼儿时期的学生,思维及学习方式都是以自身兴趣为主要导向的,所以教师只有强化自身的课程意识,因势利导,设计出更加适合幼儿兴趣及发展的课堂游戏,才能促进学生的身心成长,让其拥有积极正面的观念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而这样的有效引导,都需要其自身的课程意识与教育观念来作为支撑,所以,对于幼儿教师的课程意识及现今的幼儿游戏教育进行改善,是至关重要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幼教教师论文篇十二
教师处理不慎,那些渴望公平的孩子就会感到失落,所以说幼儿教师是幼儿依恋和信任的人,也是幼儿模仿学习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时刻注意孩子心中渴望什么,做孩子的知心人。
我班有几个孩子特别爱打闹,每天晨间活动时,总爱争夺和乱丢玩具,还欺负弱小的'小朋友,干扰其他伙伴活动。我花了许多心思,却始终没能改变这一现象。
有一天活动时,我走到正在大闹的孙令财和高剑朝面前说:“你们为什么不好好玩呢?”他们抢着说:“我们要自己玩。天天玩这些玩具,一点没意思。”我又问:“那你们想怎样玩?”他们看了看我,说:“我们要自己玩!”“我们要玩警察抓小偷!我们要玩骑大马!”他们争先恐后抢着回答。我同意了他们的要求,让他们自由结伴活动同时强调注意安全。只见孙令财、高剑朝、宋永福、孙文峰等几位小朋友腿下挟上木棍,手里举起马鞭在沙地里奔跑。少杰、云飞等几位小朋友在玩“警察抓小偷”。他们平日里玩时,总发生争吵,向老师打小报告,可今天却配合默契,玩得有滋有味,并且把其他小朋友也吸引过来。看着他们高兴的劲儿这时我才领悟到:他们要做小主人,玩真正自己的游戏。
因此,我们幼儿教师在一日活动中不能忽视孩子的想法,在教师和幼儿之间,应坚持民主、平等,要理解、信任、尊重幼儿,赋予幼儿主人翁思想。不要让孩子的活动受到制约。
一次户外活动时,我听到宋雅欣小朋友大声说:“你们别争了,再争我就告诉老师。”于是,我赶紧走过去问个究竟。柴禹小朋友哭着说:“老师,这个球是我拿的,文锋又过来抢。”我严肃地说:“球是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可以玩,但球是柴禹先拿的,你说应该怎么解决?那里还有很多球,你为什么不去拿另一个呢?如果你和小朋友争枪,无论谁都不会喜欢你的。”听到老师的批评,他不服气地走了。其他小朋友都高兴的望着我。
教师处理不慎,那些渴望公平的孩子就会感到失落,所以说幼儿教师是幼儿依恋和信任的人,也是幼儿模仿学习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时刻注意孩子心中渴望什么,做孩子的知心人。
幼教教师论文篇十三
我是一个新教师,回顾过去的近三个月的工作历程,既有让我幸福感动的事,也有让我头疼的事。为了总结经验,取长补短,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
1、能够积极主动地参加园里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认真记笔记,数量足,内容丰富。
2、积极主动地参加园里组织的教学观摩活动、diy的培训等各项活动,认真总结、反思,并根据本园的实际情况,在所有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做出相应的改变。
3、热爱集体、团结同事、尊重老教师、对待幼儿有爱心。
4、严格遵守园里的各项制度,不迟到、不早退。
二、教育教学。
1、环境创设。
在和主班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每个星期或者每个月都会根据节假日对主题墙做出相应的变化,我们以“老师为主,幼儿家长为辅”共同制作主题墙。在对xxx附属幼儿园进行观摩学习之后,又在全园老师的共同合作之下创设了“小小bbq”、“xx洗浴中心”、“85度蛋糕店”、“我型我秀理发店”等等区角。给孩子一个更社会化的游戏空间,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得必要的生活常识。
2、教学要求。
我们班两个老师实行了分科代课,我带的是语言、社会、健康和音乐。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真分析分析的基础上,认真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注重以游戏贯穿整个活动,充分调动幼儿的三性,运用多种形式、方法、手段启发幼儿与活动,激发他们的活动兴趣,创设条件引导他们主动感知、操作、探索事物,从促进幼儿的发展,平时认真备好每一个活动,每一个环节,找出重难点,为幼儿准备充足的教具及操作材料,在活动中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幼儿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幼儿,注重个体差异。注重对幼儿在技能方面的训练及大胆表现自我等能力的培养,平时认真做好每个活动的观察记录及效果分析。
3、教案、计划及各种学习。
教案、计划我们按照“每月有月计划、每周有周计划、每天有教案”的步骤来实施,在激烈的竞争下,我们要不断的给自己充电。在结合教案书及本班孩子的接受能力来编写我这节课,并在教学活动后,及时针对孩子的反应进行反思和总结,长此以往,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有所提高并形成具有自己风格的教学特色。此外,鉴于我园是双语幼儿园,故在日常学习和游戏中向幼儿渗透基本的英语学习,现在我班的幼儿可以进行简单的英语问候及日常对话。
在领导的支持和关怀下,我十分有幸地参加了xx附属幼儿园的观摩活动和diy的学习以及xxx学前教育的讲座等活动,这些学习都使我获益匪浅。
幼教教师论文篇十四
我班幼儿xxx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她心里都明白,但是几乎从来不主动举手发言,即使老师请她,她也不愿意把自我明白的告诉大家,但是与小朋友在一齐时,又说又笑,由此看来其实她不内向。在活动中我有意的经常提问她,以为多提问多鼓励她就会回答的,但是恰恰相反,还是不起作用。
遇到这样的幼儿,经过仔细分析,我实施了如下方法:首先搞好师幼关系,只有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使幼儿心目中产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做幼儿的知心朋友,构成良好的教育基础,幼儿就会喜欢老师,并愿意与老师沟通。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在学习、生活中多关心、体贴孩子,孩子感受到来自教师的那份爱、那份关怀,自然也会和教师沟通。
再是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家长就应积极配合老师,进一步训练幼儿的说话潜力,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压抑孩子天真的本性,给孩子创造表达表现的机会,提高幼儿主动表达的兴趣。让幼儿享受成功的快乐,塑造自信。既使有一点点进步,也要给予鼓励。
其次,正面引导幼儿,让幼儿获得自信心,让幼儿在支持、鼓励中去创造表现,相信更适宜。用自我的一颗爱心,一双慧眼,及时发现像尹中玉这样带有某种自我抑制孩子的表现欲。帮忙他们树立自信心,克服胆怯心理。例如老师说:“没什么,试一试,错了也没关系。”如对幼儿说:“你真棒,回答的真好。你是这样认为的。”孩子会有“老师支持我”、“我能行”的喜悦与自豪感,最终会主动的表达。还能够用奖励小红花等方法激发孩子去表现,再者孩子需要时也能够给他一点提示。
对于我而言,拥有孩子们的心是我的动力之源,是我为人师最大的收获和财富。人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我想:只有当了班主任,才能深味其中的琐碎和细致,也正是细微之处方见精神。平时,我致力于从小事着眼,从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诠释“教育就是服务”的新理念。我作为小三班的班主任我感同身受班主任工作的辛劳和心血,我油然而生强烈的使命感和敬业精神,我倾力奉献自己的爱心和知识。在全心全意付出的同时,我也常收获着不经意的惊喜,期间有孩子们父母有情有意的书信,有孩子们用稚嫩的笔画下的我的笑脸,有孩子们的热情的拥抱和甜甜的问好等等,所有这些都将成为我初为人师的弥足珍贵的记忆瑰宝,今天我转身但并不停下脚步地做一个回眸,真实地记录我和孩子们相处的点点滴滴,也许会令你忍俊不禁,也许你会觉得微不足道,也许……这里有我对班主任工作的体会、思考和探索。
“雨季奉献给大地,岁月奉献给季节,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孩子!”
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教育是用爱去塑造学生的心灵。新时代的幼儿教师应该做奉献爱心的楷模,真诚与幼儿沟通,把自己的心灵世界源源本本地向幼儿敞开,与幼儿真正的以心交心,用爱换爱。但爱孩子也是有要求和尺度的。如果爱的过了火,就会变成“溺爱”。无数事例告诉我们,溺爱孩子结出的苦果,所以说教师爱幼儿也应体现在对幼儿的严格要求之中。都说“严师出高徒”,在爱的教育中,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体验愉悦的学习心情。任何班级总有一部分相对来讲比较淘气、顽皮的孩子,而且这类孩子往往都是能力较差,又不肯老老实实地学,无拘无束。对待这样的幼儿,就必须严格要求,不严,他们不可能改过并且有所进步。对待也们的最好办法是耐心引导感化教育,转化他们的思想,从根本上改变问题的实质,让他们体会到教师的爱心,让他们感受到你不但理解他,而且尊重他,当你把真爱融入到他的心灵深处时,他一定是学业中的“浪子”。愿辛勤的园丁的身旁多有一些这样的“浪子”,把我们的爱心更多地奉献给每一个孩子,无愧于这神圣的幼儿教育事业。
孩子每天都会发问:“是什么?为什么?”教师要给幼儿一碗水,自己就要成为涓涓的小河!在现代社会中,教师丰富的经验仍然是极其宝贵的,问题是这经验必须建立在发展的基础之上,才能发挥其价值和意义。不少经验丰富的.教师,常常落伍,原因在于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经验往往是“过去时态”。例如:面对幼儿教育环境的变迁和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课题,即使是曾经拥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同样需要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适应教育教学的新需求。作为年轻的幼儿教师应该怎样克服种种困难来使自己立足于不败之地呢?首先我觉得应该自觉地在教育实践中注意积累经验,进行深入的钻研和独立的创造,在反思研究中超越自我;其次,每天比别人多做一点点。我们幼儿园是每个班只有一名教师,比起别的幼儿园师资力量相对优有点紧缺,午餐都是与幼儿一起进行的,有时候孩子不小心把饭给洒掉了,我们还要帮忙打扫,所以说我不仅仅是一名教师还是阿姨、保育员。工作一天真的很累,但同时我也觉得过的很充实、很快乐,因为我爱孩子,所以我不怕困难。“不为失败找理由只为成功找方法”是啊!办法总比困难多,让我们携手共同努力吧!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是新纲要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因此,教师应从高高的神坛上走下来,深入幼儿中间,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位幼儿,和孩子们融洽在一起,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与幼儿谈心、做游戏,询问其生活、游戏、学习情况,拉近师幼间的心理距离,与每个幼儿打成一片,做幼儿的知心朋友。教师应该珍爱每一位幼儿,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去引导、去教育,完善个性,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等优秀品质。面向新时代,努力创建民主、平等和促进个性发展的师幼关系,真正使新型的师幼关系,焕发出迷人的光彩、璀璨的露珠!
总之,在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今天,我们应该坚持对幼儿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幼儿创新精神,同时教师也要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学法的指导,更要注重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知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幼教教师论文篇十五
在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大背景下,农村幼儿教育备受关注,但长期对农村幼儿教育的研究让我真切地认识到一种现象:农村幼儿教育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严重的困难。目前,城乡幼儿教育存在很大的差距,这种状况如不及时改变,不仅影响幼儿教育的全面普及与提高,更将影响社会的公正与稳定乃至现代化事业的健康发展。我们更多去思考农村幼儿教育的困境是什么?出路在哪里?却忽视了对农村幼儿教育中优势资源的发现与开发。
事实上,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农村自身的优势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幼儿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反思传统农村幼儿教育的研究视野,研究如何激发农村幼儿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活力,开发农村幼儿教育的优势,转变观念,由“他助”转变成“自助”,让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更有底气。农村幼儿教育的优势资源之一:较之城市而言,拥有更为广阔的自然资源。
大自然是幼儿最好的“百科全书”。大自然既可以培养孩子的美感,又可以启发孩子的悟性;既可以锻炼孩子的身心,又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大自然对所有的孩子都一视同仁,大自然公正、宽容、粗犷、热情的特点,会让每一个孩子的知性和灵性同时得到升华。因此,在农村地区的幼儿教育中,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让孩子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以积极的心态去引导和鼓励孩子在大自然中去寻找美与和谐。
人与自然应该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以生态文明观进行审视,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是一种新的自然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农村孩子更亲近自然,大自然是农村幼儿进行探索活动的天然大课堂,可以让幼儿感受自然的多样性和自然美,从中得到性情的陶冶,形成对自然界的直接感知和朴素的唯物论,由此可以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形成审美能力和环保意识。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应该在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环境中,在了解自然、欣赏自然和享受自然美的过程中,培育幼儿探究自然的兴趣和热爱科学的欲望,使幼儿的智慧受到大自然的启迪。
就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可以根据季节确立例如“春天多么美”、“冬天这么奇妙”,根据节日确立“思念的中秋节“、“热闹的春节”等主题,也有根据本地资源建立“家乡的名牌”、“到田野里去”、“发现大山的秘密”为主题的课程,带幼儿走出教室,走出幼儿园,走进大自然。。农村幼儿教育的优势资源之二:较之城市而言,拥有更有情的社会资源。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农村是伦理本位的,城市是权利本位的;农村是熟人社会,城市是陌生人社会;农村是一个人情社会,城市是一个法理社会。运用生态心理学进行解读,农村幼儿个人活动于其中的空间是一个心理场,这个场内的全部情况决定着某一时间内的个人行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潜移默化的,是在环境的影响下逐步实现的,充满人情味的农村社会环境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有利于满足幼儿的交往需要,使孩子们的社会化认知和社会化行为才得以体验、内化并真正形成。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认识这一可贵的社会资源,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可以有意识的开展相关的活动,例如带领幼儿去探望邻里、孤老,培养幼儿对家乡人民的热爱,让幼儿的社会性得以良性健康的发展。
农村幼儿教育的优势资源之三:较之城市而言,拥有更丰富的民间资源。中国民间艺术是一种民俗的艺术,更倾向于大众化、生活生活化,是劳动人民为满足自身的精神生活需要而创造并流传的艺术,从幼儿的视角看民间艺术,它好看、好听、好玩。而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拥有着民间艺术的大宝藏,在进行农村幼儿教育教学中,农村幼儿教师应该积极挖掘当地的民间游戏、艺术,将独特的文化引进教育教学中,甚至可以形成特有的园本课程,为农村地区的幼儿提供感受家乡民间文化的机会,从而加深幼儿对本土文化尊重和热爱的情感,引发幼儿从兴趣转化为行为的学习驱动力。总之,农村幼儿教育中广大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特有的优势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空间,有效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促进农村幼儿教育自身活力的释放。
幼教教师论文篇十六
老师对儿童的学习成绩的影响作用较大,有时甚至影响儿童的一生。儿童在学龄前,家庭对儿童的影响是主要的,儿童对父母较为依恋,常常把爸爸、妈妈挂在口头上。儿童上学后,老师对孩子的影响往往超过了家庭,儿童常常把老师所讲的话当做自己的座右铭。许多老师出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或献身精神,常会给学生以终身难忘的影响。
一个优秀的教师会引导学生对某一学科发生浓厚的兴趣,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及卓有成就的社会学家,在回忆往事时,常会提起自己之所以对所从事的这门科学有兴趣、有成就,主要是在学生时期受到了某位老师“启蒙’’的影响。学生对老师产生好印象之后,不但对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有兴趣,甚至对他的日常行为特点也会进行模仿,老师对学生的才能如果认为有些苗头,也会有意无意的在这方面对学生加以引导,并流露出对学生成材的希望。学生为了不辜负老师的希望,也会加紧努力,最后可以取得较好的成绩。老师对于学生是否成材,如果只加以预测,而不加以培养,则最后成材的.机会不是很多。因为人才常常是天赋加培养的结果。
有时这个孩子即使是天赋平平,如果努力培养,也有可能出人才。另外,有的老师对学生家庭的印象也会直接影响对孩子的印象。如果老师对孩子的母亲印象不好,自然对其孩子也有看法。一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正是在老师和家长的关系缓和以后,从而使老师改变了对孩子的评价,儿童一改学习成绩落后的状况,成为班上名列前茅的好学生。
幼教教师论文篇十七
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孩子,教师必须研究创新教育,自身就应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应该是一个创新的人。那么怎样才能使幼儿园教师在思维和行动上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呢?这是幼儿教育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在幼儿教育的实践中就如何激励幼儿园教师在活动上创新作了大里的研究。研究表明,教育活动的设计不仅是教师能力的反映,而且其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设计者的思维方法。同时,适时地正确评价教育活动,这将给教师增加创新的活力之源。正如《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所说: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阶段。
当然,教师教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上的创新有它一定的规律性。《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手段和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基于这一观点,我们可以通过教学、观摩发现教师创新教育的典型活动,并利用这些活动开展评价,启迪教师,激活教师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但长期以来,按照传统的评价模式,教育活动似乎也可以实现其预期的目标,因为教师有熟练的指挥棒,孩子围在在这支指挥棒周围,秩序井然地答问,答完教师事前准备的问题,教学过程也就定时完成。
如:在大班散文诗《落叶》的欣赏教学中,同样的教材、同样的教师,在两种不同的教育活动设计中幼儿的发展都有着极大的差异。第一次设计是教师完整的朗诵后再让幼儿说出秋天的变化?树叶落在什么地方?谁着见了把它当成什么?但这样的教学设计,小朋友们的回答都是已听到的诗里零星的内容,教师提问也围绕粉诗欣内容,这就使孩子的思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而在第二次的活动设计中,由于教学理念的变化,教师指导幼儿看图时,特别注意指导他们仔细观察,之后就组织他们讨论,这是什么季节?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树叶落在什么地方?……这时幼儿的思维特别活跃,他们不仅从课本上获得了应了解到的常识,而且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了许许多多诗歌以外的东西。如:树叶落在沟里,小虫看见了,有的说小虫把它当成小船,有的说当成摇篮,有的说当成小床,当成汽车,当成地毯等等。这就充分调动了幼儿思维的积极性,为幼儿提供了想象的空间。
可见,不同的理念必然出现不同的教学行为,产生不同的教学效应。与此同时,评价教育活动的观念也必然发生变化。当然,在评价教育活动时,必须尊重教师。首先可以请教师对自己的活动设计作自我评价,对教师的大胆设想要予以肯定和鼓励,即使在实际活动中效果并不是理想的也要对教师的创作和创新设想给予肯定,要保护教师的创造热情,允许教师尝试错误。同时在组织教育活动的同时能够结合所评价的活动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这样,使教育活动评价也饱含着极强的创造性,使之成为活动的创新设计的有效途径。显然,这样的教育活动的设计其组织与实施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就(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语言教育的指导而言,它必须充分地体现为幼儿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上述可见,教育活动的评价不仅直接形响着教师的学习行为,而且将给教师带来观念的变化。真正有效的教育活动评价,实际就是对教师最直接、最具体的指导,同时也是大家共同学习,理解《纲要》,贯彻实施(纲要》的重要的实践活动。
因此,幼儿教育活动的评价,需要界定目标设定的科学性。目标是教育活动的指向,缺乏创新的目标必然导致歇守陈规的教育活动。科学的教育目标应该为幼儿一生的发展着想,应该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幼儿教育活动的评价,需要研究教育行为的规律性。遵循幼儿教育规律是幼儿教育活动的要素,遵循规律的教育活动应该把薄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贯穿于活动的全过程。幼儿教育活动的评价,需要探讨教育形式的合理性。教育形式反映着一定的教育规律,基于幼儿身理、心理机制发展的现状,幼儿不可能以学习为主导活动,而只能以游戏为主导活动。幼儿教育活动的评价,还必须关注教育效果的适应性。
这就是要看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幼儿是否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是幼儿围着老师转,还是老师为了幼儿教育活动的需要服务于幼儿,为幼儿提供有愈义的帮助,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教育是否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是否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总之,界定目标设置的科学性,研究教育行为的规律性、探讨教育形式的合理性,关注教育效果的适应性,这四个方面应该是幼儿教育活动评价的客观依据,而所有评价的核心又是“创新”。较长时间的实践研究表明,这样的评价对教育活动的设计,可以启发思维,激发创新灵感,从而促进创造性的教育形式的形成。
幼教教师论文篇十八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这天我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让青春绽放师德之美》。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幼儿园教师,从教已有5年了,20xx年年仅20岁的我满怀憧憬的走上讲台,那时我的情绪是十分激动、十分自豪,同时也有点揣揣不安。应对几十双天真无邪的眼睛,我茫然失措……我该教他们什么呢?游戏?儿歌?我什么都不会呀!于是我顺手拿起孩子们的课本一句一句的朗诵,我不明白我都读了些什么,只记得有位孩子站起来好奇的问:“老师,你的手为什么老是在抖呢?”瞬时孩子们向我投来了嘲笑的目光,我的脸“唰”一下变得通红,无助的我把眼睛投向指导老师,指导老师微笑的看着我,对我点点头,在她的鼓励下,我渐渐的自如,完成了我的第一堂课。从那以后我就多向老师们请教,积累经验,并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真正的实现教学相长。年复一年,我们迎来了一批批活泼可爱的“小不点”望着他们天真稚拙的样貌,我由衷的喜爱,记得刚进入幼教岗位时,每当孩子入园,哭闹不止,父母焦急万分时,我总是手忙脚乱的,孩子哭,家长急,我更急,而此刻的我总能用心去发现,用心去感悟,用心去思考,从容的去应对一切!
五年来,我一向努力的工作,用心投入到教育教学的科研活动中。平时勤于收集、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撰写教学心得,在教育的园地里奉献着自我的真心、自我的真诚,五年中我也在不断的成长起来,使自我在专业技能等方面得到了必须的发展。在不断的实践活动中,我不忘努力提高自我的理论修养和专业素质,曾两次参加专业进修,为工作更好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我跟幼儿取得共同成长的过程中,我心中充满感激。我要多谢我的孩子们,是他们让我感到工作中不断成长的快乐和对自我逐步建立的自信,是他们让我找到作为教师进行专业发展的支撑点,是他们给予了我很多关于教育的火花。同事们兢兢业业认真负责的态度给了我榜样的力量,是每次的经验交流,让我深深感到教师工作的重要。是工作,是实践,给我带给了研究的生命土壤!我会在不断的总结,探索,尝试中积累经验。
我欣喜整天徜徉于幼儿中间,望着一张张童稚的笑脸,听着一句句真诚的话语,感受着心与心碰撞时的那份快乐,我觉得自我仿佛走进了生命中最灿烂的时刻。以前听一位学者说过:“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越、最光荣的”。带着对这一理念的憧憬,寒来暑往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孩子,我喜欢这样一首诗:“有一首歌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教师,有一种风景最为隽永,那就是师魂,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拥有同一颗火热的太阳,我们拥有同一片广博的天空,在同一片天空下,我们用爱撒播着期望……”,“用爱撒播期望,用真诚对待每一个幼儿”便成了我无言的承诺。一转眼五年过去了,在这五年中是盛唐实幼这个大家庭让我成熟,是园领导给了我信心,是孩子们给了我无限的快乐!
教师的工作是繁琐而忙碌的,但也是充实和快乐的。每个人都是带着一种使命来到这个世界,而每一个人的生命里都跳跃着一种神圣的使命!从“天将大任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乏”的。
名言。
中,我们能体会到古人的奋发,从“谁言寸草心,报的三春晖”的诗句中,我们看见了天下儿女对母亲的奉献之心,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不朽绝句中,我感受到了――我们用青春和誓言诠释着教师职业的本质“爱与职责”。在教育的热土上,不追求轰轰烈烈的表象,而要立足于平平淡淡的真诚、实实在在的耕耘,这才是爱的真谛,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无私的红烛,应对这些赞美和敬仰,我们如何才能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到更好呢?如果说教师的人格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就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也是我做教师工作的一面镜子,时刻提醒着自我,所有的孩子,无论是智商高的还是智商低的,无论是家庭条件好的,还是家庭条件差的,无论是安静听话还是调皮捣蛋的,都十分需要老师的爱,老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孩子心灵窗户的盏盏烛光,瑞士教育家说过这样一段话,我至今想起仍颇为感动,他说:从早到晚我一向生活在他们中间,我的手牵着他们的手,我的眼睛注视他们的眼睛,我随他们流泪而流泪,我随他们微笑而微笑,完美的人生是为爱所唤起的,并为知识所引导的,从这一角度,完美人生的开始掌握在我们教师手中。
对于班上好动,做事没有恒心的孩子,我会放大他的优点,热情当众表扬他。对于缺乏自信心的孩子,我会给予更多的机会让他在群众面前锻炼,对于调皮捣蛋的孩子,我会耐心的说服,让他们自我换角度思考,我想只有爱孩子,才能接近孩子,了解孩子,也只有爱孩子,才会喜欢孩子,赞赏孩子,也只有爱孩子,老师才能和孩子很好的沟通交流,才有通向任何孩子心灵深处的钥匙,因此我认为教师要有一颗爱心,应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构筑起师生爱的心桥,这样才会更好的为孩子服务,只有用爱谱写的梦才会甜美。
弹指一挥,五年过去了,我在这块教育园地里辛勤的耕耘,默默的奉献着,本着对事业的衷心,对幼儿的爱心,对工作的热心,对未来的信心,我将继续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让我与幼教事业共风雨、共兼程,共成长!我愿“丹心化作春雨洒,换来桃李满园香”。
我是一名幼儿教师,所以我更懂得爱,爱每一个孩子甚至爱身边所有的人。
当我走在路上,看到一个孩子独自在路上玩耍时,便不由得停下脚步,不是为了别的,只是不放心那个孩子,总要轻轻地告诉他让他离开危险地带,或许很多人都会不屑一顾,但我不行,因为我是一名幼儿教师,我比其他的人更有爱心;当我坐在公交车上的时候,见到苍苍白发的老者或是不太方便的人,我总会很快的站起来让他们坐下,虽然我自我也晕车,但我还是会这样做,因为我是一位幼儿教师,我比别人更多一份爱心。是我的职业让我学会了爱,是我的职业让我更加的拥有这一份爱心。
世界充满更多的爱,当又一个教师节来临的时候,当离开我去了小学的孩子特意的给我送来祝福时,我真的很欣慰,我感觉我在必须的程度上我成功了。
我庆幸我是一名幼儿教师,因为作为一位幼儿教师,我比别人更多了一份爱。
幼教教师论文篇十九
xxx小朋友白白的皮肤、大大的眼睛,长得白白胖胖。自从入园第一天起,老师们都十分喜欢她。作为她的班主任,每当看到她聪明可爱又调皮的样貌,我也会个性喜欢这个小丫头。
每次区域活动时,她都用心参加,这天也不例外。
在益智区中,孩子们正在津津有味地用各种蔬菜做蔬菜印章画。有的'孩子印出的是小花被、有的孩子印出的是一座小房子。正在我聚精会神的欣赏孩子们的印章画时,听到了告状声:“老师,王艺睿把我的印章画弄脏了、王艺睿把颜料瓶打翻了、王艺睿把颜料弄到我身上了。”针对这种状况,我没有批评她,而是给了她一个会意的微笑,同时又摸摸她的头,对她说,老师相信你,不是故意要这样做的,你只是想要帮忙他们把印章画印的更好、更漂亮,是不是啊?这时,我把他的印章画给小朋友们展示了,并且对她的画进行了表扬,她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微笑。别的孩子也都不怪她了。
这种间接地教育方式,我发现她个性容易理解。也使我在日常教学中积累了必须的教学经验从中受益匪浅。
幼教教师论文篇二十
摘要:童话对于少儿教育的重要性已经被教育界反复论证,但小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却很难将童话教育当作是一个常规教学手段来使用,这与高校小教专业培养缺乏相应拓展模块有关。目前童话教育存在以下问题:忽视童话教学是专项技能训练的本质;过度强调了童话的教化功能;忽视趣味性从而丧失了寓教于乐的功能。在小教专业中应增加童话写作应用的针对性教学环节,才能让他们具备驾驭童话的能力。
关键词:童话写作;小教专业;去中心化;趣味性。
小学教师的教学内容基本覆盖了全学科,而他们也是按全学科内容覆盖的培养方式接受高等教育。高校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一直强调突出实践、应用环节,增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增加中小学见习实习的模块。但在小学教育专业和汉语言文学专业中有不少同学自进入高校学习伊始,就是以小学语文教师作为自身未来的职业定位。针对此类同学在专业化训练上尚有完善的空间,开设童话相关课程对完善该专业同学的职业化训练大有好处。
一、童话与小学教育的关系研究概况。
教育界对童话的研究涵盖了方方面面,以内容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七种:一是关注儿童成长心理方面:从儿童成长心理需求方面入手,如:战胜恐惧的需求———战胜女巫(恐惧)的情节设计,对儿童自我认定有巨大的影响;克服困难的信念———成功都要经过艰苦奋斗;满足幻想功能———对黑暗和阴影的恐惧与隐藏在森林和黑夜之中的怪物猛兽对应等。二是儿童教育规律方面:从儿童的成长规律入手,探讨童话的作用。如:儿童独特的心理特点分析,包含超现实的儿童幻想世界,自我中心的状态;“泛灵性”思维;“同化”心理等。三是童话在教育中的功能,具体来说包括:开启思想、发展想象、培养美感、愉悦童心等。四是在中小学课堂如何利用童话资源;如《浅谈中小学语文中童话的衔接教学》、《关于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几点思考》等。五是对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童话进行研究。六是童话自身的艺术价值。七是童话在中国的发展史。可见,多数研究停留在如何认识童话及对童话功能的讨论上,一线教师反复论证童话对于少儿教育的重要,但是却不能把童话教育当成一个常规的教学手段来使用,关键在于他们自身的技能缺乏。小学教师有足够的童话理论修养,但实践环节略显薄弱,与高校该专业学科童话写作教学的实践环节少的模式是一脉相承的。在小学教育中已经充分认识到童话的价值,但在多数高校的小学教育专业却没有相应课程给予指导,未将童话素养纳入未来小学教师的培养体系中。在高校的小教专业教学改革中,把童话教育的教育作为一种手段与该学科相结合进行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二、童话和童话教学的问题。
在高校对小教专业的培养规划中,针对童话的教学环节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整体对童话的认识存在误区:。
1.对童话的认识误区。
(1)童话是雕虫小技。我们通常说的文体有散文、小说、诗歌、戏剧等,童话作为虚构类的一种,甚至还不能列入其中。因为受众低龄,知识层次低,语言追求朴实简单,还不能用技巧繁杂的叙事手段。这些写作针对的读者都是一些文化水准不高的群体。但在高校承担写作教学的老师,多数是专业作家或者写作学研究者,他们关注的问题更多是文学性较强的传世之作,但童话的浅显和“低智化”让他们避而不谈。尤其是文学中“结构主义”的批评观点,主要分析的对象即是童话———模式化的定论让诸多学者认为,童话是缺乏技术含量的东西。然而,对于儿童而言,童话的每一个故事,都承载着他们的幻想。尽管情节雷同,结构相似,自有其审美特性。
(2)童话需要承载着教化功能。“童话是给孩子看的书,一定要反映某种思想、主题,能让孩子从中得到教义:比如勇敢啊,做事要认真,团结友爱,坚强啊等等,否则,没有什么意义。”[1]追寻意义是文学研究批评惯用的方式,如哲学的追索,是为了理解世界的本质,宇宙的真相,本无可厚非。但是,我们对童话的期待远远超过于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将文本思想提升到国家民族的高度,是惯用的逻辑;阐述做人的道理和伦理价值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即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这一教学思维移植进了童话教学,就很难把童话本身的优雅和趣味当成教学的重点。童话如何开拓个人想象去理解世界的本质,以及童话背后那些鲜活的灵魂被彻底忽视。语文教育中过度提倡教化功能,把微言大义作为学习童话的主要目的,是让受众感到乏味的原因之一,意义被承载的前提是要有一个好故事,我们更应该去关注故事本身之美。抛弃故事中好的细节和充满魔力的语言而去追求一个干涩的教训(结论)是本末倒置。我们应该在童话阅读中追求审美性高于追求意义,而不是追求意义高于审美。“童话的本质属性是诗性、游戏性、幻想性。”如何理解儿童世界的诗意,是理解童话的重要途径。孩子们天性中的诗意远远比我们意料之中来得充分,笔者曾经带3周岁的女儿在公园玩到天色将晚,她突然指着天边的水墨一般的云朵说:“爸爸,你看!天上的云快溢出来了。”这是她对诗意的自我阐释,笔者并未有任何提示;而游戏性几乎是人与生俱来的另外一种特性,我们一生都在扮演着不同角色。比如,过家家等,艺术起源说中把“游戏说”当成是可靠的起源之一。童话让孩子们能迅速地找到自我角色认同的可能。许多幼儿园的孩子听过《白雪公主》后,“公主梦”会成为她一生相伴的理想梦境,美丽、善良和优雅还有友爱会成为公主的自我追求。再者,幻想性是人类世界的基本表征,我们通过幻想完成自己的平凡世界与诗意世界的联接。比如:用比喻等修辞完成对本体的想象,获得审美的空间,而童话则通过对虚拟世界的假想,获取来自超现实世界的生存经验,尽管多数幻想现在看来不切实际,但终有一天,会成为照进现实的可能。而童话中世间万物皆有生命的出发点,对儿童观照世间万物,体会平等和学会尊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童话写作教学的问题。
(1)写作教学理念落后。写作教学基本停留在写作常识和理论的普及上:比如、知识储备的重要性;观察的分类,如何进行观察;观察的内化(构思);内化(内心)的表达(外化),如何表达;表达的技巧(修辞)等。另外附加一些好文章的鉴赏。这些基础知识是多年来人们对写作研究的某些共识,但以共识来概括写作本身是个误区,这些共性的东西很难成为写作成功的法门。另外,对于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这一群体缺乏针对性的教学,忽视童话故事的写作和其他文学创作的差异,导致未来的小学教师丧失对童话最为直观的感受力,而是把写作的理论当作是解构童话的重要依据。(2)写作课程内容过于理论化。部分授课教师因为缺少创作经历,缺乏儿童视角更是造成童话审美和写作本身与学生之间的差距。而且童话写作缺少相应的教材,因此童话写作很难进化成专业化的写作教学。
三、教学改革的方向。
在高校小教专业的培养中,必须建立并贯彻职业化教育的理念,针对性地对培养方案进行设计。以语文方向为例,对童话的教学和写作要增加新的内容。
1.建立并贯彻职业教育的理念。
当下的小学教师分工也日益精细化。教招考试已经要求他们在入职之前选择好自己的学科方向,更好的做法是让他们在高校学习期间就要预先作好职业定位。对于以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为目标的同学,应该也有职业化的素养拓展模块。职业教育的观念应该也成为学校该专业课程设计的重要依据。“职业教育”这一概念有三个基本元素:职业、技术和教育[2]。小学教师作为一个职业,自然也需要系统化的教育,比如需要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培训,以了解教育的基本规律;当然,也包括教师需要的一些基本技能训练,比如听、说、读、写、唱等基本功,主要涵盖了教师作为授课主体需要的基础能力,相对应的技能主要是教育思想理论、三笔(硬笔、软笔和粉笔)一画(简笔画)等以及艺术方面的基础表达。因为课程有限,学校的课程设置,都是以基础课程为主,比如写作———主要是普及基本的写作规律和技巧。但这却忽略了他们职业化的需求———面对一群特殊群体(儿童),那些理论概念化的规律和技巧,很难适应小学教育的需要。三笔一画等技能作为小学教师的外功,是极为基础的要求,但是童话教育不仅仅是外功的一部分,也是内功的一部分。尤其是对童话的审美和把握,对儿童的成长极为重要,童话能极好地保护儿童想象力。当下小教专业和幼教专业的设置已经被大众接受,但是在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却依然有很大的讨论空间。童话写作,作为写作课中常被人忽视的一环,在小教专业却极为重要。
2.审美化的语言训练。
随着教育的深入,语言的程式化是所有高校学生要面临的共同问题。多数学生在写作时选用的语言表达,常常可见模式化的痕迹。一方面受初高中应试作文培训影响,喜欢生硬植入名人名言;另一方面,则是在报纸等媒体的渲染下,习惯了某些口号式的词汇和句式。这些词汇和句式被应用于文学写作之中。比如,我们在童话里可以读到“在士兵的精神感召之下,王子学会了勇敢坚强”之类的表达。这些表达一旦程式化,学生就很难摆脱语言的惯性,并且在未来的教育活动中不得不承受语言表达同质化的后果。这些语言的特点是僵化,生硬,含混,看似表达了什么,其实又什么都表达不清,看似通向公众话语,但语义的指向性却不明确。另外,同学们习惯了陈述,而非描述。陈述式的写作,大多数是介绍式的,像记流水账,把人物的行程遭遇陈述一遍;而描述是对写作的基础要求之一,描述意味着填充细节,用我们通常所说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手段,和各种修辞技巧,把故事形象化,具体化。写作是极其私人化的工作,童话写作虽然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比如可以按照结构主义去设置情节人物,但如果童话要出彩,必然需要在其他方面有更加突出的地方。需要有更多有趣的想象来作为构思情节,填补细节的部分。当然,语言的生动活泼也是让童话有趣的重要方面。因此,摆脱固定的语言程式,学习审美化的语言表达,是改变写作状态的根本。
3.童话写作要重趣味,轻意义。
如前所述,多数同学习惯了追寻文章的意义,包括童话,总希望让童话承担教育别人的功能。小学教材的课文和老师的讲解,附加着许多这样的内容,比如:《落花生》教育我们要朴实无华;《狼来了》教育我们不要说谎……正是这些看起来冠冕堂皇的道理,伤害了文学本身具有的趣味性。比如《落花生》中的段落: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4]这个段落被我们解读为值得提倡的某种生活哲学,人生态度。但它也可能是不同人群之间分歧的源头:苹果、石榴、桃子长果实,其实也是生来如此。它们和花生的区别不在于强行提升的生活哲学,而是作为不同物种之间的差异。我们应该学会欣赏不同事物的美,而不能为了突出某些品质,而贬低另一些品质。这本是值得每个老师带着孩子们去讨论的趣味性议题,却被盲目追求意义的行为强行切割了。对于孩子而言,我们不可能通过课文让他们选择成为花生,即使成为花生,也不可能杜绝它们对光鲜生活的艳羡。反倒是种下了歧视差异的种子,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选择日益同质化。对于儿童而言,趣味的魅力远远超过道理本身。《猫和老鼠》之所以长盛不衰,即在于它们带来的谐趣成分远远多于教诲。如果,我们只是单纯地把故事当成故事,而不是有意识提升的教诲,也许我们的童话写作和教学,都可以呈现出新的格局。可以说,童话是一条与诗意和优雅联接的通道,在保护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在培养小学教师时,将童话审美和写作教育带入课堂是十分紧要的任务,通过这一途径,能让孩子接受到更多的童话艺术熏陶。在教学过程中,所有师范生不仅参与童话的听、说、读,还都会参与童话创作,对童话的创作规律,会有更深的了解。当他们走上小学讲台,诸多小学童话教育难以推广的问题也将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更有利于开启“寓教于乐”的新教学模式。长期推广该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小学教育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春瑛.教化:童话本质的背离[j].理论建设2005(7-8):19.。
[2]孟景舟.职业教育基础概念的历史溯源[d].天津大学,2012.。
[3]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人教版.。
幼教教师论文篇二十一
幼儿园的教师,是除去父母以外,第一个带领孩子去认识世界的角色,幼儿园阶段的教育,对孩子的观念、思维、性格及习惯等多个方面,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也是关乎孩子未来学习与发展好坏的核心环节,所以家长与教育行业对于幼儿教师的要求也更高,作为幼儿教师,其自身的知识素养、教育心态及课程意识等多方面的素质,是教育部门和家长最为关心的方面,特别是在课程意识上,教师只有对孩子的心理活动及性格特点有足够的了解,对课程设计方面有足够的敏感度,能够设计出更加有趣、更加有实效性的幼教游戏活动,才能够真正得到教育部门及家长的认可。
一、课程意识的内涵。
课程意识主要指代的是教师对于课程的敏感程度,其中包含着对课程资源的研发意识与课程理论的自主构建意识、一个教师自身课程意识的强弱,通常决定着其教学质量是否理想,也决定着其教育改革工作的效果。
二、教师课程意识与幼儿主题游戏教育。
(一)现今主题游戏教育的现状与重点。
主题游戏的教育模式,自开始在幼儿园教育当中进行运用,便得到了较好的回馈,教师依据不同课程主题,可以选择相应的趣味游戏,让孩子在玩乐当中,学到更多知识,这是对于孩子来说最为有效的教育方式,但主题游戏的设置是与教师自身的课程意识息息相关的,教师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求有所了解,能够合理的依据幼儿的兴趣进行游戏设置,才能使主题游戏教育发挥其真正的效果,但如果教师的游戏设计偏离了主体或失去了趣味性,便会适得其反,不但无法让学生兴致勃勃,也偏离了课程的本身主旨。
(二)优秀主题游戏教育的基准。
主题游戏教育的应用逐渐广泛,但并不代表所有幼儿教师都能够对主题游戏教育进行合理的利用。而设计不合理的主题游戏教育,甚至会降低孩子的兴趣与热情度,所以教师需要深入了解,优秀的主题教育应当符合哪些基准,其一是教师对幼儿阶段学生的兴趣及需求要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够设计出更加具有趣味性的游戏及活动,让孩子深入其中。其二是尊重学生意愿,调节游戏内容,在教育当中,学生是永远不变的主体,所以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对孩子不喜欢或不愿参与的游戏,要找出其不受欢迎的原因,并进行及时的调节。其三是游戏要有所创新,孩子对于已经了解而且参与过很多次的游戏,兴趣度会大幅降低,所以教师就需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创新思维及课程意识,设计出更加具有趣味性的新游戏,让孩子每天都以趣满满的状态参与到课程活动中。
(三)主题游戏教育的最终目的。
主题游戏教育是教育改革过程中,教育部门、教育机构及教师队伍,对幼儿时期学生的各方面特色进行充分分析之后,得出的高效幼儿教育模式,依据幼儿时期孩童的.特点来看,其普遍具有爱模仿、爱动、思维图像化、好奇心强等特征,而利用这些特征,开发出能够创建教学情境,促进孩子想象,提升孩子兴趣度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在玩乐中获得更多知识,便是主题游戏教育的最终目的,比如在大班课程中,教师可以开展“商店”主题的游戏,找出在“商店”中销售各种物品的小朋友,给予其相应数目的产品卡片及钱卡片,之后让其他扮演顾客的小朋友到商店中挑选自己喜欢的商品,让作为商家的小朋友,对自己的“商品”进行销售及推荐,并在“顾客”购买后,给其找出零钱。在这样的玩乐中,孩子不但能够体验到小店员与小顾客的角色扮演乐趣,也对经商小知识有了基本的了解,这样寓教于乐的课堂,不但孩子喜欢,教师教起来也更加顺利。
(四)主题游戏中的教师能力提升。
主题游戏的教育模式,不但对于孩子来说是很好的教育方式,对于教师来说,也是拓展其教育思维,提升其课堂意识的有效途径。教师想要让学生爱学,首先就要提升自己对信息的洞察力与敏感度,比如教师发现许多孩子最近都十分喜欢的动画或玩具,便可以作为主题,来制定出符合孩子兴趣的游戏,这样会让孩子更加喜欢。其次,教师还要着重提升自身思维的清晰度,例如在环保主题之下,教师就应当找出促进孩子环保意识,帮助提升孩子环保理念的游戏,避免偏离主题。最后,教师还要对自身的把控能力进行提升,幼儿时期,学生的秩序意识并未建立,所以在游戏时,教师要对秩序进行掌控,避免游戏场面一片混乱的问题。只有提升了自己的能力,才能给孩子更好的课堂。
【结语】。
课堂意识,是教师的教育意识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主题游戏教育,是对于幼儿园学生最为有效的教育方式,时代发展加快,社会对于教育业的要求也更高,所以幼儿教师只有提升自身的课堂意识,对游戏教育进行进一步的改善,使其更加符合孩子的兴趣及发展需求,才能打造出更加有效的幼教课堂。
【参考文献】。
【1】吴光东.论幼儿教师课程意识的生成机制及路径【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2(1)。
【2】汤慧丽.困境的呐喊――幼儿教师课程意识的缺失与重构【j】.当代幼教,2011(7)。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610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