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法论文(模板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7 15:21:18
英语教学法论文(模板14篇)
时间:2023-11-27 15:21:18     小编:文轩

总结是对自己所做工作和所取得成绩的一种自我检视和评估。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我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随后是一些关于总结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写作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英语教学法论文篇一

长期以来,作为高校英语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英美文学类课程一直在高校英语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文学类课程不但可以帮助英语专业学生了解英美国家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还可以提升学生们文学鉴赏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对英美国家文化的敏感度。

在英美文学类课程的讲授和学习过程中,传统教学法侧重于教师的“讲,即以教师的既成的教学材料为主要学习内容,教师通过讲解把既定的文学知识教给学生。

这种教学方式,只能通过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把文学常识“倒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只能被动的死记硬背文学常识,既不能理解作品的内涵,也不能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因此,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如何在了解英美文学史上代表作家和作品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是新时期英美文学课程面对的挑战。

许多专家和学者提出,自主性文学阅读是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有效策略。

首先,什么是自主性阅读?自主性阅读,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外时间内,学生们选择与课堂知识相关的其他材料进行阅读。

而英语专业学生自主性文学阅读就是在课外,选择与课堂所讲授的文学知识相关的其他文学类书籍进行阅读。

其中包括,小说、诗歌等的原著文本,相关文学评论,文学理论书籍等资料。

以上资料既可以来自传统书籍,也可以来自网络等媒体资源。

那么在如此繁多,林林总总的自主性文学阅读材料中教师和学生如何进行选择,进而达到辅助课堂教学,提高文学素养的目的呢?可见,英语专业学生自主性文学阅读材料的选择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理由。

在解决英语专业学生自主性文学阅读材料的选择这一理由之前,我们有必要弄清自主性文学阅读的功能和目的是什么。

如上所述,自主性阅读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外时间内,学生们选择与课堂知识相关的其他材料进行阅读。

那么自主性文学阅读的功能和目的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对相关文学原著文本的阅读,提高学生对英美文学的学习兴趣。

下对文学作品进行细致的阅读,而对英文原著的阅读,不仅能够大大增强学生的词汇量,还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等,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第二,自主性文学阅读不仅仅包括对英美文学原著的阅读,还包括相关文学评论,文学理论书籍等。

阅读文学评论和文学理论书籍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作家的时代背景、文学流派、写作特征。

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文学分析、文学评论的观点和策略,对学生完成相关研究和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摆在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的授课教师和学生面前需要解决的理由就是要弄清英美文学阅读材料的种类以及不同种类阅读材料的阅读策略。

论相关阅读材料;针对某一作家、作品的相关文学评论,以上各类阅读材料都分别包括英文和中文两种版本。

另外,根据阅读材料的来源不同,又分为来源于网络的阅读材料以及传统的书籍等纸质的阅读材料。

根据阅读材料种类的不同,阅读者的英语水平,鉴赏水平,和阅读兴趣、阅读目的的不同,又可以采取不同的阅读策略。

英语的阅读策略大致可以分为浏览、略读和精读。

对于一般的作家作品介绍的阅读材料,可以采取浏览的阅读方式。

而对于英美文学作品原著,阅读者可根据自身的英语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选择英文原著或者是汉语译本进行略读。

而对于与作家及其文学作品相关的文学评论,大部分的英语专业本科生只能阅读汉语版本。

对于文学评论类文章,要采取精读的阅读方式。

只有经过细致的阅读和深思才能理解作家的写作风格以及作品中的人物特点,写作手法以及作品所反映的主题。

由此可见,选择不同的阅读策略阅读不同种类的文学材料,可以帮助学生们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同时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那么,在浩如烟海的与文学相关的阅读材料当中,如何选择适合学生阅读同时又对学生学习英美文学有较大帮助的相关阅读材料是每一位高校英语专业教师和学生都应该解决的理由。

笔者认为在进行自主性文学阅读材料的选择时,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所选自主学习材料应以激发学生学习英美文学的兴趣为主要目的。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那么如何选择自主阅读材料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英美文学的兴趣呢?阅读材料的选择应以学习者的阅读需求为基础,以学习者的选择标准为准绳。

在进行阅读材料的选择之前,应尽可能地对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学习期望、语言水平、以及对文学作品的趣味性、难易度、信息量等方面的要求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做到有据可循,有的放矢。

第二,教师和学生所选择的材料应紧密围绕教师授课内容也要密切贴近教材。

如上所述,进行自主性文学阅读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因此,所选择的阅读材料应该与英美文学课程的课堂学习息息相关。

选择教材、课堂所学文学知识相关的阅读材料,可以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对所学文学知识有更深,更好的理解。

当然,自主阅读的其他目的还有提升学生英语鉴赏能力和通过文学作品陶冶自身情操。

而我们的教材大多收录了英美文学史上较有影响力的重要作家的代表作。

因此,阅读与教材相关的文学阅读材料绝对能够达到提高学生鉴赏力和陶冶情操的目的。

第三,教师所选择的材料应以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基本准绳。

因为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英语专业的学生要想顺利地读完所有与教材相关的英美文学家的原著作品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这时,就要充分发挥教师在阅读当中的指导作用,依据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选择较为适合绝大多数学生的英美文学作品。

高校英语专业的文学课程教师可以在讲授某一位英美作家的时候,推荐学生阅读其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同时推荐与此作家作品相关的文学评论。

而文学评论类的文章如果是英语原著对于本科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因此,对于文学评论类的文章,还是阅读汉语的比较有实效。

如果仅仅依靠授课教师一个人选择阅读材料,因为每个学生的阅读水平,鉴赏水平,和阅读兴趣不同,难免会出现众口难调的局面。

因此,在教师选择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每一位学生还可以根据自身的阅读水平,鉴赏水平,和阅读兴趣选择适合自己兴趣的英美文学阅读材料。

结语:综上所述,英美文学类相关阅读材料种类繁多,选择正确的阅读策略阅读不同种类的相关文学材料,可以帮助英语专业本科生有效地理解教材中的出现的作家的写作风格以及作品的人物,情节和主题等。

同时还能大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文学鉴赏能力。

在各种与文学相关的阅读材料的选择上,应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第一,所选自主学习材料应以激发学生学习英美文学的兴趣为主要目的。

第二,教师和学生所选择的材料应紧密围绕教师授课内容也要密切贴近教材。

第三,教师所选择的材料应以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基本准绳。

只有坚持以上三个原则,才能使学生在深刻地理解作家作品的同时,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英语教学法论文篇二

3、成长型企业无形资产统计问题研究。

4、中国社会核算矩阵编制与模型研究。

5、政府统计数据质量评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6、人口老龄化对我国gdp及其构成的影响。

7、环境价值核算方法及应用研究。

8、经济核算原理在现代制造业定量研究中的应用。

9、中国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10、我国gdp中劳动报酬份额的下降。

11、经济福利核算的理论及其指标研究。

12、宏观金融运行异常的统计监测研究。

13、国民经济核算及其总体模式研究。

14、国民经济核算方法论研究。

15、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构及其应用研究。

16、供应链违约风险的研究。

17、对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理论与方法问题研究。

18、markov算子的渐近行为与经济系统的几个问题。

19、非完全竞争市场的宏观经济优化模型。

20、效用、风险与纳什均衡选择。

21、粮食、农业制度供给中的博弈与实证。

22、理解经济变迁的过程。

23、海洋经济核算体系与核算方法研究。

24、区域环境价值核算的方法与应用研究。

25、基于环境因素的全要素生产率和国民收入核算研究。

26、浙江省城乡收入差距统计研究。

27、现代企业统计理论体系创新研究。

28、ict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研究。

29、资本存量与资本服务核算研究。

30、地区gdp核算及数据衔接问题研究。

31、资源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与绿色gdp的建立。

32、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能源核算研究。

33、消费型中间消耗的概念及测算。

34、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研究及其在陕西省gdp预测中的应用。

35、物流配送选址优化模型的研究。

36、供应计划问题的遗传算法求解。

37、基于景气指数的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研究。

38、企业管理创新数量分析中的线性优化逆问题。

39、技术能力成长决策中的实物期权方法研究。

40、资产定价标准的讨论和模拟。

41、投资者认知收益度量模型及系统设计。

42、基于水环境的杭州市绿色gdp核算的gis表征。

43、人力资本与全要素生产率。

44、湖南省宏观经济景气指数的编制与应用研究。

45、森林资源核算及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研究。

46、疏浚企业挖泥船生产统计系统优化分析。

47、过程神经网络在gdp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48、四川调查总队系统职工工作满意度调查研究。

49、基于线性回归和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在国民经济数据中的应用。

50、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环保指标设计研究。

51、可持续发展条件下国民经济核算的拓展研究。

52、乡镇企业抽样调查信息系统研究。

53、基于绿色gdp的水资源核算模型研究。

54、构建在绿色gdp核算体系上的绿色贸易研究。

55、基于绿色gdp核算的汉川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56、贵重物品核算及纳入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研究。

57、住户生产核算有关问题的研究。

58、基于roughset理论的中国gdp数据分析。

59、基于特征价格理论对中国gdp的修正。

60、基于资产范围扩展的可持续发展核算框架研究。

英语教学法论文篇三

本文简述了常用的英语教学法:法、直接法、听说法、视听法、认知法、交际法,并分析比较了它的优缺点。

提高英语课教学质量,提供更多用英语交流的,增加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是每个英语教师真正要肩负起的责任。目前,在英语教学法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学法主要有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视听法、认知法、交际法。

语法翻译法是为培养阅读能力服务的教学法,其教学过程是先分析语法,然后把译族语,主张两种对比和逐词逐句直译,在教学实践中把翻译当成教学目的,又当成教学手段。其优点:在平时的教学中,有很多复杂的结构和抽象的概念用母语解释起来较为容易且直观,学生也易于接受,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规则和词汇,应用语法规则做翻译练习,也帮助教师节省时间,用于其他更为有意义的教学。其缺点:学生只是机械地通过强化训练记忆语法规则和词汇,忽视听说能力的培养,长期以往,学生无法在交际场合将其正确,流利地运用。他们学到的只是哑巴英语,只会读写不会听说,其结果只会是高分低能。

直接法是主张采用口语作为教学内容,强调模仿,主张用教儿童学习本族语言的方法,“通过说话学说话”的方法来学习外语,教学过程是一句话一句话听、模仿、反复练习,直到养成语言习惯。其优点: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学,模仿力强,老师利用直观的教具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让具体和抽象有利结合。如,我们教授水果的英语单词时,可以利用卡片或者挂图教学,这样既可以调动课堂气氛,又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其缺点:教学方法过于简单化,不利于学生理解抽象复杂概念,还有学习内容单一,词汇量少,没有拓展性。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听说法是以句型为纲,以句型操练为中心,着重培养听说能力的外语教学法,又叫句型教学法或口语法。其优点:在学生有一定的听说基础后,再进行读写教学,使读写促进听说。我生缺少英语语言环境,说英语机会少,采用听说法让学生大量地听、模仿和背诵录音材料。教师利用表演节目、小组对话、讲故事等教学方法不断培养他们对听说表达的兴趣。其缺点:大量的模仿和机械操练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脱离语言内容和语境的句型操练不利于学生对语言的灵活运用;放松读写训练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实践能力。

视听法于五十年代首创于法国,是当时法国对外国成年人进行短期速成教学的一种方法。其优点:通过创造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情境的设立能够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语言,视听法先选词汇再选情景最后选结构。情景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暗示或启迪,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发展学生的探索精神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其缺点:完全排除母语不利于对语言材料的彻底理解;把培养口语能力作为英语教学的首要目的,过于重视语言形式;过分强调整体结构感知,忽视语言分析、讲解和训练。

认知法是六十年代美国著名学家卡鲁尔首先提出的,是作为听说法对立面产生的。其优点: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规则;注重理解在理解语言知识和规则的基础上进行操练,反对死记硬背;反对听说领先,认为语言和文字是缺一不可,主张听说读写齐头并进,使学生全面发展。其缺点:作为一个独立的外语教学体系还不够完善,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需要进一步充实。认知法对语音语调要求不严格,不利于学生对语音语调的正确掌握;它不强调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交际法也叫功能法或意念法。交际法是70年代根据语言学家海姆斯(hymes)和韩礼德(halliday)的理论形成的,是全世界影响较大的外语教学法流派。其优点:重视学生的实际需要,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恰当使用英语交际;注意语言的运用能力,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相互作用;因此交际法是培养学生在特定情况下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的一种外语教学法。其缺点:忽视除口语外其他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排斥传统的语法教学,致使学生们出现常见的语法错误。相对传统教学交际法对老师的要求很高,这要求教师具备很强的能力和适应性。

作为一个合格的外语教师,仅仅知道外语教学法的教学理论是不够的,更要真正懂得如何有作用地运用到教学实践,每种教学法都有其优缺点,可以互补和结合。我们应该尽量从实际出发,对各种教学法进行去粗存精,才能使我们的英语教学日益完善,真正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2]胡泓。外语素质培养概论[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英语教学法论文篇四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互动,通过讨论、问答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高职英语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师要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争取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在模拟情景中有主角、配角、观众等角色安排,教师要适时的指导学生进行“角色互换”,鼓励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和尝试,让学生在和谐融洽的教学情境中进行英语学习。

2、目的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运用情景教学法主要是为了凸显语言的交际实践性本质,所有的语言交际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和进行的。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创设相关情境一方面可以增强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在创设英语教学情境时,首先应该根据教学目的设置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逐渐形成英语思维习惯,欣赏英语和西方文化,进而自觉地将英语运用到生活中。其次,在运用情景教学法时应注意其灵活性,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兴趣,创设轻松自由的情境氛围,可以是一个电影片段对白,也可以是一个兴趣盎然的小故事,或者是一首动人的乐章,根据课堂进度随时更换或调整,充分体现灵活性原则。

教师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合理的创设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感受情境中的各个环节,并在特定情境中发挥联想和想象,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因此,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应当在遵循上述原则的基础上,制定行之有效的实施策略,逐步推进情景教学。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认为高职英语中的情景教学法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实施:。

1、挖掘教材内涵,创设情境。

在学习新的英语课文前,英语教师可以根据新课内容安排一个话题或者引用一个新故事导入新课,也可以设置一些对话或者问题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对新课的学习积极性,为新课做好知识铺垫。教师在引入新课时,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设置不同情境,例如,在讲到有关运动健身的单元内容时,教师可以模仿某些运动动作,并进行相关讲解;在讲述电影单元时,可以利用某个电影片段或音频导入新课。也可以让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根据课文内容,编写相关剧本,并进行排练,在课堂上展示表演,这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自我展示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2、联系实际生活创设教学情境。

高职英语应该以实用性为主,而语言则是人们生活中实现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因此,若要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就必须将英语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所以,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要模拟各种生活情境,将英语学习与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增强英语学习的实用性,强化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认知体验,引导学生更加深入的领会所学知识。例如在学习“thefirstmcdonaldsrestaurant”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联系实际生活,结合本科内容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分角色模拟在快餐店上班的情形,分别扮演顾客、服务生和老板等角色,进行相关的英语交流。由于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都有做兼职的生活经历,因此,这一教学情境非常贴近他们的生活,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很快就能融入新课学习中。

3、利用现代媒体营造情境。

现代媒体设备也是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多媒体英语教师可以将原来静态的板书转变成动态的ppt,运用图片、音乐等为学生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同时,一些难以在现实中模拟的课堂情境,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制作视频营造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在学习“gettingajob”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企业面试时英语交流的场面,让学生真切的体会到英语在现实工作中的运用,使课堂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同时,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视频内容进行总结和讨论,进一步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英语教学法论文篇五

引言。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和高等教育改革的稳步实施,思辨能力培养已经成为教育界、心理学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它作为高等教育培养的基本目标,是重要的教育任务和教学关键。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引入思辨能力这一概念,才开始注重对思辨能力的培养,由于起步较晚,对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视度不足,尚未建立完善的教学培养模式,致使我国大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受到制约,使大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受到影响,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构建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意义十分重大。

一、思辨能力的概念阐述思辨能力。

作为技能概念的一种自20世纪60年代产生,80年代开始被引入我国。一直以来,专家和学者们对思辨能力的概念界定观点不一,未形成明确的定义。但是将思辨能力概括为一种反思性的核心能力,通过利用相关的技能和知识来判断事情[1]上形成了共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思辨能力,可从认知和精神两方面入手,通过对思辨能力理论知识的培养,使大学生具备理论品质。

二、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大学英语教学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其在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中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特别是大学生英语思辨能力的培养仍明显重视度不足,培养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视度不够。大多数英语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影响颇深,沿用老套的机械记忆法开展英语教学,虽然对巩固大学生的英语基础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却起不到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作用。正是由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逻辑思维和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视度不够,致使很多大学生在遇到提炼主题、阐述过程和分析原因等类型的题目时,不知从何下手,思维出现断档,即便写出了答案,也是思路模糊,逻辑性差,有的甚至答非所问、词不达意。二是忽视了理性思维与感性认识的有机协调。大学生很多认识仍停留在感性层面与自身和教师均有很大关系,学生平时懒于思考,教师也大多引导学生进行感性认识,没能培养学生理性探究意识,没能引导学生透过表象去深入挖掘本质,未能实现感性认识与理性思维的有机协调发展,因而难以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飞跃。三是课堂教学注重“提分”而非思辨能力培养。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习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为了具备交际能力。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为了让学生顺利通过四六级考试,注重提分教育,忽视了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和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致使有些大学生根本不了解英语的文化背景,不能有效地认同西方的文化,这样就使学生学习英语应有的兴趣丧失,求知欲降低,思辨能力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

三、构建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的对策分析。

针对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现状,笔者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实际和自己对思辨能力的认识,针对性地提出了构建构建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的具体对策:一是下大力气提高师生对思辨能力培养的认识。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大学生具备良好的思辨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新时期创新型英语人才的培养质量,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方面,由此可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具备良好的思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样就要求通过宣传等有效途径不断强化广大在校师生不断提高对培养思辨能力重要性的认识,注重在教学中培养思辨能力。同时,高校应不断为英语教师创造培训和研讨的机会,让广大教师之间通过课程观摩等方式进行思辨能力培养横向交流,使他们通过不断学习积累具备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系统知识,促使教师成为思辨能力培养的构建者与行动者,也可使得教师在英语思辨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能动性和与带动性。[2]高校还应该不断组织精干教师研究系统的培养方法,定期对大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效果进行检验,尽全力帮助大学生具备思辨能力,从而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增加优势。二是注重对教学评估体系的创新。创新教学评估体系,不仅能打破传统教育思想对广大师生的束缚,也是大学英语教学走向素质教育的客观需要。在教学评估中加入思辨能力评估,并将其评价定位多个维度,课堂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和运用、考试测评中思辨能力的培养和运用,使学生考试压力降低,从而有心思、有精力、有时间去深入思考和分析学习英语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通过深入推理和探讨使自己的思辨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三是注重对英语课程设置的不断优化。英语课堂设置大多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基础和语言技能为重,缺乏针对思辨能力培养的专题课程设置,这就需要不断进行课程优化,适当增加提高大学生思辨能力的专题课程或专题活动,使大学生具备一个良好的培养思辨能力的环境和氛围。

结束语。

总之,大学英语教学中注重思辨能力的培养并不断构建有效的教学模式才能使大学生具备思辨能力,才能在学习和工作中对问题进行理性的分析和判断,才能具备独立思考能力,才能在众多人才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张浩.论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5月第34卷第5期:147.

[2]李丽君.浅析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科教导刊,4月(下):117.

英语教学法论文篇六

首先是英语歌曲的选择,并不是所有的英语歌曲都适合运用到教学中。教师在选择歌曲的时候要非常的小心,小学生对英语的了解只有一点点,他们会的英语单词也很少,因此,教师在选择英语歌曲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旋律比较好,单词容易记,适合小学生听和学的歌曲。其次是英语歌曲怎么运用到教学中。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听几遍选好的歌曲,熟悉旋律。接下来,学生可以跟着旋律哼歌。然后就是将旋律跟歌词配合,在这之前,教师要将歌词中的每个单词都解释给学生,让学生学会每个单词的发音。然后学生先跟着教师唱几遍,熟悉之后,学生就可以自己唱了。在理解了歌词意思的基础上,再学习歌曲会比较的容易。一般,教师在教学生唱一首歌时,会提前跟学生解释歌曲的创作背景,歌曲所表达的主题和歌曲的大体意思。教师在教学生唱一首英语歌曲时,适当的运用肢体语言,通过手和脚的运动等来引导学生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歌曲可以让教师和学生感觉到轻松、有趣,既不用去看枯燥的英语书,也不用去学习单词和句型,只要坐下来听就可以。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歌曲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比如,用歌曲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提高学生的听力和记忆力,可以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首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小学生一般都喜欢唱歌,在他们心中,唱歌不是一种学习,只是一种娱乐的方式。在一首英语歌曲的练习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更多的乐趣,他们也愿意投入更多的感情。

让小学生背诵一篇英语课文是一件困难的事,但是让小学生学习一首歌曲却是一件相对容易的事,这是因为小学生对学习歌曲有兴趣,他们喜欢这件事。当学生学会了一首英语歌曲,不论是在课堂上唱,还是回家唱给家里人听,都会得到夸奖,在得到夸奖的同时也会更加有继续唱下去的欲望。

对英语歌曲有了兴趣,自然对英语也就有了兴趣。其次,英语歌曲可以锻炼学生的听力和记忆力。英语的句子是由一个一个的单词组成的,有的单词很难记忆,有的单词很容易忘。如果教师能够将难记忆的、容易忘的单词跟英语歌曲相联系,学生会很容易记住。听力对学生来说,也是学习英语很重要的一部分。听英语歌曲是一种练习听力的好方法。跟听力材料相比,英语歌曲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也更有兴趣。

最后,学习英语歌曲可以提高学生开口说的能力。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不能开口说,我们的学生学的都是“哑巴英语”。在演唱英语歌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特殊的发音进行讲解;学生通过一遍一遍的演唱,歌词一遍一遍的重复,英语口语也就提高了。作为小学英语教师,通过英语歌曲来教学生学习英语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在唱英语歌曲的过程中,学生的听力、记忆力和口语都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作者:虞俏俏单位: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小学。

英语教学法论文篇七

摘要:良好的课堂导入是教学制胜的关键,运用导入式教学法,围绕课堂教学目标来展开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营造良好的乐学环境。

关键词:高中语文;导入式教学;实施策略;。

推进高中语文教改的深入发展,要从教学观念上强调素质教育,突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缺失吸引力,难免出现枯燥与乏味,而导入式教学法,通过导入与课程相关的知识、内容,来引发学生的思考,激活课堂学习氛围,有利于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确立导入式教学法的重要地位,升华课堂教学氛围。

导入式教学法的实施,在于贯穿教学目标与任务,突出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课堂伊始,摈弃传统的单一讲授,以启发式、新颖性、趣味化等手法,来营造乐学氛围,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导入式教学法,教师要善用启发性语言,来构思课堂想象空间,将知识的呈现与学生的思考相融合,引申出更加深奥的教学内容,学生从思考中探究知识,了解文化,增进主动思考与辨析力。导入式教学法,教师要善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顺应高中生的思维习惯,以新颖、别致、趣味化导入,激活学生的参与热情。

如在学习《再别康桥》一文时,我们可以通过导入歌曲《再别康桥》,从动听的歌曲中营造课堂气氛,增进师生间的理解与互动,也让学生能够从愉悦中体验文本的情怀。在学习《鸿门宴》一文时,根据故事所讲述的背景,与《霸王别姬》音乐具有关联性。为此,我们从歌曲的播放与歌唱中,让学生从歌词中来了解项羽对虞姬的万丈柔情,与英雄末路时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然后发问:“曾经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大英雄,项羽为什么会沦落如此下场?对于该问题的解释,将从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鸿门宴》开始。”由此来引入文本主体,让课堂教学别开生面。

二、留置悬念,为后续课堂导入埋下伏笔。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设置悬疑,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课程状态。在高中语文课堂导入环节,教师要充分分析文本内容,从中设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从“疑问”中敢于质疑,开动脑筋来解惑。

特级教师钱梦龙在教学《岳阳楼记》时这样导入:“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历代都作为散文名篇收入各种选本,从南宋人编的《宁文鉴》开始,直到当代的各类散文选,都选有这篇文章。它究竟有哪些独到之处,使它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呢?请同学们认真学习《岳阳楼记》,想想其中的道理。”这样设疑导入,把学生的注意、兴趣、思维一下子吸引到所提的核心问题上来,并促使学生围绕核心问题阅读、思考,极大地诱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为整堂课的成功教学奠定了基础。

在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时,根据本文所运用的计谋,我们可以这样导入:“本文是一篇谋略文章,故事讲述了烛之武与秦国的外交计策,大家阅读后,想一想‘三十六计’,本文与哪一计最相似?”由此提问,瞬间让学生从文本中感受到新颖与趣味,也将文本的阅读与思考进行融合,从中发现谋略是哪一计,也能够让学生利用课堂阅读,进行探讨交流,增进课程内容理解。在学习《诗经・氓》时,让学生思考:对于诗中所讲述的女子,原本勤劳聪明贤惠,但却为什么会被休弃?请大家带着疑惑,从阅读中查找原因。如此一来,学生便能够从寻找答案中更好地理解和思考文本,抓住学习主线。

三、以艺术化“留白”手法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学习知识,有时候“曲径”能够“通幽”。在课堂导入设计上,我们既要关注知识的呈现,还要抓住学生的思维,激活联想与想象,增进学生创新力的培养。课堂导入设计,除了要营造良好的趣味空间外,还要给予适度的“留白”,让学生自主去想象,去放飞思绪。

在学习《琵琶行》一文时,通过分析文本内容,了解其主旨在于表达“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作者要用“同”,这里的“同”表达了作者与主人公什么样的情感寄托?还有,在学习《逍遥游》一文时提出:对于本文所讲的“四笑”,分别代指谁,又是谁在“笑”谁?又是为何而“笑”?通过对这些“笑”的分析,让学生去揣摩庄子的智慧,去领会庄子的“逍遥”情怀。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留白”,并不只是需要学生学,还需要教师教,只有教得恰当,学生才能学而有效。教学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要留有余地,要明确什么时候留、留什么、怎样留。恰到好处的“留白”将会不断充实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弥补学生独立思维的不足,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以课堂情境导入为构建,增进学生情感体验。

“动人心者,莫先乎情”。高中语文导入式教学法,在实施中也要关注课堂情境的营造,特别是在情感融入上,将形、情、境、理进行融合,以多种媒介手法来渲染课堂学习氛围,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体验。如在学习《大堰河―――我的保姆》一文时,教师在二胡曲《遥远的思念》中有感情地讲述:“我是地主的儿子,我出生那年,父母找了一个算命先生给我算命,那算命的先生说,得送给一个穷苦的人家喂养,我才能长命百岁。于是我被送到我的保姆―――大堰河的家,从此我就成了大堰河的儿子,我吃着她的奶水长大,她爱我‘如爱自己的儿子般’。每天辛勤劳作之后,她总要把我抱在怀里,慈爱地‘抚摸’。当她的乳汁流干,我被亲生父母领回家时,她是那样依恋不舍。以后,在每个年节里,她总要为我(她的乳儿)做米花糖,为的是乳儿能悄悄地来到她身边,叫她一声‘妈’……后来,我读书了,再后来我被父母送到法国留学……1932年初我回到祖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不久被捕,在监狱里我又想起了乳母,看着铁窗外的大雪,我似乎看到了那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为表达对乳母的深深怀念,我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

在学习《边城》一文时,该文抒情性、小品文的优美笔触,也为我们融入情境创设提供了条件。我们可以导入电影《边城》,从湘西秀丽的风光入手,展现如诗如画的边城美景,增进学生对湘西环境的心理体验,也为后续更好地把握人物、故事、生活特色做好铺垫。还有,在《再别康桥》一文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文本,从网上下载相关“康桥”的图片,展现康桥的美;也可以引入《再别康桥》诗歌朗诵,结合背景音乐,提升诗歌朗诵的情感共鸣,打破传统课堂讲授的局限性。

在高中语文导入式教学法运用中,还可以引入名人名言,引入背景故事,以故事的分析、解读,引发学生对故事的深入思考,激活学习积极性,增进学生的自主性。总之,高中语文导入式教学,教师要拓展课堂设计手法,尊重学生的个性,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以有效的设疑、情境创设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英语教学法论文篇八

2、试论城市住宅区景观营造中的情感设计。

3、住宅区滨海景观带设计。

4、辽宁省城市住宅区景观环境设计及趋势化研究。

5、在现代住宅区景观设计中如何合理运用传统园林艺术。

6、住宅区园林景观规划模式定位探析。

7、住宅区园林景观规划刍议。

8、也谈现代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

9、深圳蛇口后海公馆住宅区景观规划设计。

10、云南山地住宅区景观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11、浅议住宅区景观设计的要求及原则。

12、住宅区低碳景观评价模型及其应用——以园林植物景观为例。

13、郑州市住宅区水体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帝湖花园西王府为例。

14、浅谈住宅区低碳景观的营造。

15、浅析适宜老年人的住宅区景观空间构成——合肥市住宅区软硬质景观的应用。

16、住宅区环境景观设计的发展与沿革。

17、探讨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

18、浅谈高层住宅区植物景观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9、现代化住宅区园林景观规划中的苗木配置探讨。

20、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的研究探讨。

21、论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

22、浅谈高档住宅区景观绿化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以东郊紫园别墅区为例。

24、丽江“怡景苑”住宅区植物景观设计研究。

25、浅谈地域性住宅区景观的塑造。

26、住宅区景观设计中环境行为的探究。

27、住宅区景观设计中园林生态设计理论的应用。

28、住宅区园林绿化景观设计之我见。

29、浅析现代城市建设中住宅区景观规划设计。

30、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几点思考——以正林苑景观为例。

31、城市住宅区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问题与对策。

32、基于城市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的研究。

33、传统造园思想在住宅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34、城市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的相关探讨。

35、城市住宅区园林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探究。

36、城市住宅区折线景观设计探究。

37、北方住宅区景观设计与施工要点。

38、住宅区绿化景观建设研究。

39、高密度住宅区地下空间一体化设计——深圳蛇口后海公馆住宅区景观设计实践。

40、城市住宅区园林景观创新设计思路。

41、具有景观效益的居民住宅区灰水回用系统研究。

42、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及其施工管理策略探讨。

43、低密度住宅区人工景观水体的水污染治理及生态修复。

44、住宅区景观设计与审美演变探析。

45、住宅区硬质景观设计与施工常见问题的分析。

46、住宅区景观色彩的设计与应用——以康桥半岛住宅区规划设计为例。

47、植物配置在城市住宅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48、“晋国公馆”住宅区景观规划改造设计。

49、城市住宅区生态节约型园林景观设计探析。

50、新中式景观在别墅住宅区设计中的应用——以苏州桃花源为例。

1、杭州西湖传统风景建筑历史与风格研究。

2、风景园林价值观之思辨。

3、寻踪-生态主义思想在西方近现代风景园林中的产生、发展与实践。

4、中国汉传佛教山地寺庙的环境研究。

5、风景园林中竹景的营建研究。

6、光影在风景园林中的艺术性表达研究。

7、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研究。

8、计算机辅助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9、北京市周边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景观改造设计研究。

10、中国风景园林传统水景理法研究。

11、河口城市海岸灾害适应性风景园林设计研究。

12、基于耦合原理的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机制研究。

13、美国当代园林事务所发展的初步研究。

14、竹子与风景园林--基于美学、社会学、生态学三种价值之上的竹子与园林。

15、美国当代园林的发展历程研究。

16、从现代绘画艺术看西方现代园林。

17、生态学理论与风景园林设计理念。

18、地方性的风景园林设计。

19、继承与创新的文化原则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20、四川民居元素特征分析及其在风景园林中的运用。

21、沈阳风景园林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22、生态修复技术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

23、论空间中的肌理及在风景园林中的含义。

24、小型景桥形态美学及其风景园林意义。

25、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情感因素。

26、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工业遗产地的保护和再利用。

27、风景园林设计语言的地域性分析。

28、基于“棕色土方”概念的棕地再生风景园林学途径。

29、城市文明演变下的宋代公共园林研究。

30、风景园林视角下的北京市浅山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构建策略研究。

31、浅论20世纪法国现代风景园林。

32、彩叶树种在江南地区风景园林中的应用研究。

33、深圳市生态风景林建设。

34、风景园林的数字化研究。

35、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对西方园林的影响。

36、鸟类分布与植物景观关系的研究。

37、现代园林种植设计研究。

38、中国传统风景园林桥设计理法研究。

39、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

40、城市居住区园林环境研究。

41、园林植物景观的空间意象与结构解析研究。

42、论中国风景园林设计“借景”理法。

43、杭州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研究。

44、中国传统风景园林廊设计理法研究。

45、风景园林实践的社会原理。

46、风景园林中竹建筑设计研究。

47、植物疗法在风景园林建设中的应用。

48、九十年代以后的中国风景园林发展和特征分析。

49、中国佛教圆融精神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指导初探。

50、中英自然式园林艺术之比较研究。

1、基于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

3、高职园林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5、产教深度融合共建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综合体的探索。

6、基于专项创新能力培养的综合实训教学改革探索——以云南林职院园林技术专业为例。

7、现代园林技术与园林景观设计的相互融合与渗透。

8、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

9、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素养培育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园林技术专业为例。

10、高职园林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与过程监控模式研究。

11、浅析高职园林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

12、高职院校园林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13、高职院校园林技术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途径研究。

14、高职园林技术专业毕业生调查报告。

15、“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在高职园林技术专业的应用初探。

16、园林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讨。

17、园林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状况调查与分析。

18、园林技术顶岗实习“双主体”管理体系研究。

19、园林技术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探析——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技术专业为例。

20、建设节约型园林技术体系探讨。

21、基于生态系统思想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园林技术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包的研究与实践。

22、高职院校园林技术专业植物类课程实践教学的思考和探索。

23、中高职衔接培养园林技术专业技术技能人才途径的实践。

24、基于园林专业“双创”教育的研究——以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技术专业为例。

25、园林技术专业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探索与实践。

26、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

27、高职园林技术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及制度保障。

29、建设节约资源型园林技术体系探究。

30、单独招生背景下黑龙江省高职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讨。

31、新形势下园林技术专业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32、武陵山区高职院校园林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分析。

33、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研究。

34、高职园林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以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为例。

35、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36、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37、高职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以园艺园林技术专业为例。

39、型园林技术体系的研究。

40、浅谈如何利用园林技术措|施来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

43、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园林技术双创教学研究——以重庆旅游职业学院为例。

44、高职园林技术专业顶岗实习课程质量标准控制研究。

47、园林技术专业顶岗实习调研报告——以江苏农牧学院为例。

48、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园林制图”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50、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基于“季节更替”的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英语教学法论文篇九

目标:

1、体验故事所表现的夏天的美好情景。

2、能说己在夏天的体验。

准备:每人发一张“夏天来了”调查表,幼儿在家中、幼儿园里、大街上等地方寻找夏天,并画下来。

过程:

一、谈谈说说:夏天是什么样的?

二、故事欣赏《快乐的夏天》。

1、蟋蟀什么天气去找好朋友的?找了那些好朋友?

2、蟋蟀和好朋友们为什么觉得夏天很快乐?

三、说说自己在夏天里的快乐感觉。

1、启发幼儿谈谈在夏天里可以参加的活动和做的事。

四、欣赏歌曲《hello,夏天》。

英语教学法论文篇十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际间教育领域合作的加强,针对英语语言教学的全新看法颠覆了传统教育学视阙下英语教学作为单一语言教学的观点,而将社会文化属性加诸于英语语言教学。因而在此一现实环境下,通过全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实例来促进英语教学在社会文化要素方面的累积可谓十分重要,社会文化学强调对语言体系的学习过程,同时加重了任务型教学的比例。这些变化都催生了英语教学的现实进展,同时也为社会文化学视角下的英语教学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社会文化学概念肇始于二十世纪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著作,维果斯基与传统的心理学家不相同的地方在于他通过将心理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不同侧重点的学科进行了有机结合,重视利用方法论来解决人类的心理活动。在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学研究之中,其有关学习途径的基本思想来源建立在社会和文化环境下,以语言和社会活动作为前提,将知识和概念建构于学习者的心中,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深入达到对特定社会文化的理解,进而加深语言学的基础与实际应用水平。因而,英语教学便是一种在社会文化影响下进行的语言文化活动,其有关学习的态度、能力、意志等因素均与社会文化环境有关,因而赋予了教学活动本身更多的社会学属性。在英语教学的社会文化学属性中,对人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意识的关照超过了对语言和教学本身的关照,教学者和学习者都需要明确语言学最根本的目的还是完成社会文化中关于交流、提升等方面的作用,具体的语言(英语)只不过是一种可行的载体和手段而已。

二、社会文化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学在英语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已屡见不鲜,比如英国学者lantolf等人便认为学习者在交际情景中所进行的大部分交际活动都与其自身的需求密切相关,他们使用语言来处理其相应的事务和遭遇。在国内类似的应用也早有研究可查,主要体现在对我国英语教学体制和英语教学方法的改革方面,比如修订的英语教学大纲就针对英语教学实际提出了应该完善以英语培养为核心、加强英语语言的应用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侧重于学生通过英语的学习可以达成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英语学习相关的知识性技能。近年来,英语教学在英语学习大纲的变化之下也相应的产生了较多变化,比如在实际教学中更加注重结合本土社会文化以及英语语言文化进行教学,注重教学环节的自由、平等,减少填鸭式教学方式的应用,在尊重学生自我学习习惯和自我实践方式的基础上引导性的进行英语教学,在这一过程中减轻了英语教学的固有负担,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在社会文化学概念进入到英语教学行列中之后,广大英语教师积极响应,勇于向传统的教学方式发起冲击,不断从现实教学环节中总结经验,并且通过革新思路、改变教学互动环节、进行角色扮演等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来增加英语教学的趣味性和活力,这既是文化教学领域内关于传统教学的改革方案,也是英语语言教学在我国获得独特生命力的体现。社会文化学将普通的教学、学习模式改为了引导式、互动式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完善对英语语言的认知和应用,在应用层面加深对英语语言的整体理解,这有助于教师和学生丰富语言见识、增长文化内涵、实现良好的社会文化修为。同时,社会文化学概念也更加深入的体现在英语教学之中。通过目前我国英语教学中社会文化论的应用与结合教学的相关论述,基本可以明确目前受到社会文化理论的影响,英语教学已经凸显了其重要性,并不断的丰富其应用前景,即使只是小规模的应用也已经为基于社会文化学的英语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更加深入的了解英语语言文化,将其社会文化教学与知识性教学良好的结合在一起,促进外国语言教学水平的提升。结语综上所述,英语教学在现实环境中的应用于发展绝对不只是语言学相关门类中窄小的一部分,社会文化学这一大分支也该占有一席之地,社会文化理论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在实际的社会文化教学中,英语既起着与中国本土教学文化和西方语言文化相结合的作用,也扮演着应用型语言在社会中良好发展的角色,未来,只有深刻的把握社会文化学理论,将英语教学的现实情景之中加入更多社会文化元素才能完善语言在社会文化中的相关属性,促进社会文化的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顾嘉祖.迈向特色创新阶段的我国符号学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5):1-2.

[3]langacker,tionsofcognitivegrammar,:descriptiveapplication[m].stanford:standforduniversitypress,.

英语教学法论文篇十一

我把识字活动巧妙地融入到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让幼儿在无意识状态下进入学习。例如,开始识字前,我组织幼儿谈话:你的家在哪里?这样,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无意中被引发起来,他们都想知道谁和自己是邻居,晚上可以和谁一起回家。这时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学习,出示地名卡片,谁住在这个地方就请迅速站在一起,并且请其中一名幼儿举起这个地名卡片。这样的游戏反复进行几次以后,幼儿对本溪的许多地名已经能够准确认读出来了。

2找准教育切入点,抓住幼儿想要的原则。

现在的孩子都很自我,那么我就从这点入手。名字是一个人的代号,却包含了父母和整个家族的希望。谁都渴望自己的名字被别人记住,被伙伴亲切呼唤。于是,生活点名就成了每天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我把幼儿的名字用纸板制成名字卡片,每天都让幼儿来感受老师和伙伴对她(或他)的重视。生活点名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月,全体幼儿注意看卡片,由老师来点名,被点到的幼儿只要能站起来问候大家一下就行,如:“大家好”,“大家上午好”,“嗨,我是xxx,请大家多多关照”等等;第二个月,则是由幼儿看老师手中的卡片自己点自己的名字,再根据教师每天预设的主题说一句话,主题的范围很广,由最初的“我喜欢的动物”,“我喜欢的水果”,“妈妈属什么”,到后来的“我长大要做什么工作”,“我想到哪里去旅游”等等都是我们的谈话内容,幼儿的思维和口语都得到了充分的训练;到了第三个月,幼儿对于同伴名字的汉字基本上都认识了,就由全班幼儿一起点名,被点到的幼儿可以根据要求说一句成语或说一个英语单词等等。尽管现在孩子的名字越来越有特色,含有大量的不常用汉字,但是这些都不是问题,没有成为学习的障碍。因为小伙伴就在身边,人有多熟悉,字就有多简单。每天的生活点名,我们都有意外的惊喜和想不到的收获,幼儿的能力一天天在提高,而且充分体现出“我想,我要”的原则。

3从涂鸦汉字到汉字加减法,遵循渐进性原则。

在开始学习阶段不要急于求成,盲目追求识字量,应以培养识字兴趣、习惯为主要目标,然后逐渐加大识字量,最后有计划地进入阅读阶段。孩子都喜欢涂涂画画,识字教学同样也可以采用这一手段。我组织幼儿涂鸦不是简单的画,而是有计划地去画一些象形字的图片。例如画山,要画出山峰和山谷;画鱼之后一起分析,哪是鱼头,哪是鱼身,哪是鱼尾;画瓜之后指出哪是瓜架,哪是瓜秧,哪是瓜。然后请幼儿观察图和字的相似之处,在幼儿是懂非懂时明确告诉孩子中国的许多汉字是由物体的形状变化而来的,并指出它们一一对应的位置。孩子们一下子就明白了,很多象形字也就这样被记住了。在幼儿认识一些独体字以后,我就会带孩子们做汉字加减游戏。这也是从汉字卡片过渡到儿歌学习的一个中间环节。在幼儿的观念里,只有数学才会用到加减法,对汉字加减有点意外。但在我讲解之后,自己亲自读过之后,就非常喜欢了,经常在自由活动时大声背诵,还会哈哈大笑起来。这种方法贴近幼儿生活,包含着丰富的想象,在汉字的组合和拆分中,幼儿常常出语惊人,创意无限。他们几乎感觉不到识字是最终的任务,而是独特想象,大胆表达的开始,这非常有利于孩子对汉字的认识和记忆。有汉字加减游戏做铺垫,我们许多儿歌里有复习,更多的是拓展,再利用古诗的平仄押韵进行教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时候幼儿的学习,已经不需要用故事去导入了,只要一看到儿歌,幼儿就会明白哪些是新知识,哪些是新任务。

4玩中找规律,游戏中突破难点,坚持寓教于乐的原则。

玩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主要形式,寓教于乐是幼儿教育的精髓。我们每天识字活动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唱《识字歌》,歌曲曲调不变,歌词随学习内容不断更新,幼儿可以自由创编动作,这就是一个愉快的开始。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永远是游戏,如走路游戏,找妈妈游戏,分类游戏,猜谜游戏等等,教师要强调游戏二字,幼儿想到的也是游戏,而不是要上课了。例如在学习儿歌《走路》时,内容是这样的:小鸟会飞,小鱼会游,小羊会跑,小兔会跳。我把“鸟”、“鱼”、“羊”、“兔”四个字讲成小动物的样子,并且模仿它们飞、游、跑、跳,重点指出飞字长了两个翅膀,游字有三点水,跑字迈开了大步子,跳的时候双脚上下动。幼儿活动时动静交替,以模仿小动物走路的形式来区分四个动词的不同,也就是掌握这四个字的过程。在最后加一个《字宝宝找妈妈》的游戏,复习巩固一下就可以了。分类游戏也是从数学活动中借鉴过来的,例如在众多汉字中找出带有“木”字旁的汉字,用绿色彩笔圈起来,告诉幼儿这些字都和树木有关;找出带有“虫”字旁的汉字,用红色的彩笔圈起来,告诉幼儿这些字都和昆虫和小动物有关。时间一长,幼儿就会自己总结出,哪些字和水有关,哪些字和土有关,哪些字和口有关等等。这里面有知识的系统分类,更有对中国汉字的深刻理解。对于年龄大一些的幼儿,我计划利用半年的时间,每天加上一个汉字谜语,从最初简单的日月一起来(明),一口咬掉牛尾巴(告),到中期的金字塔(鑫),吉普在奔驰(辆),一直到后期的巾帼英雄(好),表里如一(回)等等。从简单加减到动脑筋思考,这种汉字游戏被孩子们玩转起来了。这时孩子们收获的不只是多认识几个汉字,还有良好的思考习惯和自尊、自信。

作者:杨桂华单位:本溪市联丰幼儿园。

英语教学法论文篇十二

摘要:在高中的学习过程中,数学学科作为一门主要的必修学科,不仅非常难以理解,而且还非常抽象。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教育工作者也一直在寻找能够有效帮助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的更好的方法。本文主要讲述了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和探究。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高中数学;教学;。

不可否认,数学学科是一门贯穿实际生活的学科,高中阶段的学习更是与生活密切相关,如何更好的学好数学成为广大师生们共同关注的问题。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不同,所接受的教育方式也不相同,所以就需要寻找一种适合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方式。

一、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含义与现状。

高中生由于学业繁多,再加上要面临人生最大的抉择―――高考,难免会出现一些压力,导致学习状态不佳,逐渐对自己失去信心,对学习失去兴趣。而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灌输性教育,不利于高中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再加上每个学生的智力和接受知识的能力都不相同,很难在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分层教学法就是一种既能使所有学生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又能使数学学习较好的学生得到进一步发展,使所有学生从知识、技能和能力方面普遍提高。分层教学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这种愉快的情绪,极大地改善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而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合作与交流的效率。

在高中阶段数学教学课堂上实现分层教学,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在课下也能自觉地学习,并且学生通过这种学习方式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感受,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如果分层教学方法和素质教育相结合,就能够为学生量身定制一套属于自己的学习和发展方式,帮助学生重新找回人生目标,并且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数学教师可以根据每一个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目标和练习作业的设计,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都能够获得不同深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同时还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当学生逐渐喜欢上这种教学方式时,就不会再责怪老师偏心,很大程度上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师生之间能够以朋友的身份进行交流、合作和学习。教师在实行分层教学中可以总结自身的不足,找出所有可能出现的漏洞,提前做出充足的准备,使高中教育更有目标、更有效率、更有针对性。

二、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教学目标层次化。

因材施教,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语,而如何真正地实施因材施教,是广大教育者需要不断研究的问题。分层教学法的提出,就完全符合这一教学理论,并且在多个国家都被使用,并取得良好的成绩。

数学的学习,并非一味的记数学公式和概念,每一个人记忆能力和智力发展都不相同,对于事物都有不同的见解和看法,所以数学教师需要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教育学生。对于正处于成长阶段的高中学生而言,也许每个人的起点都是相同的,智力也都相同,但就是在高中阶段的学习逐渐有了差距,就意味着他也许一生都会与别人有所差距。

教师在教学时,不能一味地强求统一,要求每个学生都要统一跟上教学进度,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应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为学生之间划分一个等级,合理的依据每层学生的学习情况来教学。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可以熟悉地了解这节课的知识,教师就给他们提出一些扩展性的综合运用题;学习成绩差的同学教师可以为他们反复讲解,让他们真正清楚知道如何获得知识。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学习基础选择学习目标,学生就不会感到学习的枯燥,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二)作业辅导层次化。

对于作业分层辅导化,就是运用一种阶梯原理,每层学生的作业都不相同,让学生们都从简单到复杂的一个学习过程。分层作业辅导化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于数学知识学习的理解,让每一个学生在遇到难点知识时都能够及时的消化,或者向教师和同学请教。

由于高中数学知识的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同时也是一环连一环的,当学生对上一节的知识难点都没有掌握,以后的学习就会感觉更加吃力,如果教师不进行复习,而继续讲解新的知识,学生就不会学以致用,反而会更加厌恶学习。

在教学中,对于中等生,教师可以要求他们掌握本节知识并进行巩固;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先让他们对新知识进行预习,联系已知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对于差等生,教师只要求他们能够利用好每一次的学习时间,掌握好新知识的预习,旧知识的复习。再布置课堂练习题时,教师尽量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对知识进行强化训练,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三)建立分层评价制度。

分数并不能代表一个学生的学习好坏,这只是教师单纯片面的看法。不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就一无是处,或许他们在另一方面具有很高的天赋,教师需要通过自己去挖掘每个学生的天赋,引导他们走向正轨。

学习差的学生,也会有自身的长处,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找到不同学生的优点。学习差的学生教师就应当在学习中不断地鼓励和支持,当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热情关心,会对自身产生信心,去学好数学。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教师要让他们戒骄戒傲,找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不断补充自己。也要让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其乐融融的学习氛围,学习成绩好的学习可以帮助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教师的评价可以激励鼓舞学生,所以在教学评价中,教师应该让每个学生都发现自己的长处,感受到学习的喜悦,受到教师的尊重,学生才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找到动力,对学习产生兴趣。当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才会摆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完成高中的数学学习。

参考文献。

英语教学法论文篇十三

一份具有创新精神的美术教学设计必需关照到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和个性认知的充分结合。这样的个性化设计在教学目标上必须明确想象力培养要求,如在空间想象力上的要求、形象思维上的要求,并加以机制干预以期达到较好的“创造”效果。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个性化教学设计一般会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以获得更为感性的经验,从而不断丰富儿童的表象;

(3)引导学生关注相关材料丰富认识,以发展儿童的空间想象能力;

(5)不刻意追求图画的完整与美观,重点关注孩子的创造力发展。

二、情境控制是创新精神培养的关键因素。

众所周知,美术作品在表现上往往是静态的呈示,然而我们关注到它所表现的内容又往往是动态的。由动态向静态的转变自身就是一种创造,画疾驰的汽车、飞翔的小鸟、流动的溪水等。用静态作品来表现动态美也是美术的一种表现手段,重在创造的美术创作学习活动,要求教师尤为关注在提供素材、指导观察素材的过程中展示素材的情境空间创设,这是呼唤学生与素材产生共鸣的主要手段。这里讲到的情境空间包括了观察素材、空间背景等,当然更包括了学生。我们希望的情境就是学生能够走入的空间,这样才能与学生产生共鸣、擦出火花。

通过图示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影响情境空间教学效果的主要有三个方面,即:观察素材、空间背景、学生。这几个方面中所展示的几个要素有许多是可以控制的,如素材的呈示方式、时间、展示过程等;还有空间背景的素材选择与展示方式,都是可控的内容。在学生方面,我们可加以影响的可能是对素材的认知,至于技能、审美等是我们需要了解的方面,以期对其他的控制展示达到情境空间创设的最大效益。

三、语言交流为创新精神培养保驾护航。

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教学语言的`功能时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语言是教学中的主要交流手段,语言可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共鸣。学生之间的交流相对是平等公开的,只要保持相互尊重的原则倾听对方的意见,往往是孩子乐于“交流”的现象。但是教师在美术创新活动中的角色如何却直接影响了创新的效果。我们常说现代教学要求教师成为学习的参与者、倾听者、指导者,关怀学生的学习动态,帮助学生开展学习。但是对于创新来说我们更多的应该是谅解、支持与鼓励。

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教师做一个宽容的激励者更为重要。创新精神的培养不是在一个方面的重视,只有关注教学整个过程中学生创新思维的投入情况,才能逐步培养其创新精神。其外在表现,可以是语言表达下的创新思维、可以是技能表现下的绘画技术革新、可以是创造性的品评,当然创新性的绘画表现是最为直接的,但是我们要明确创新精神是在整体激发下的一种情绪表现。教学中,如果着力关注交流语言的运用,想必对创新精神的培养一定能够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四、小组合作是创新精神培养的保障。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由于其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在美术教学中创作的个体行为与小组合作的团体行为似乎存在着较大差异与矛盾。其实不然,两者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开展的,美术创作的个体行为是对个性认识与想象的体现,而小组合作可以有许多好处:认知共享、感受交流、方法创造等。学生间的平等交流不仅会促进学生的交流能力,更能在碰撞中产生思维的创造,再结合自身的创造性认识,无疑对创新能力的发展很有帮助。在小组合作的空间里孩子的交流还是相对畅通的,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小组合作中对创新的保护。因此,小组合作的运行规则非常重要。

主要有几个方面:观察素材,各抒己见,聆听尊重;探讨方法,共通有无,优选劣汰;表述见解,独立共享,采纳有效;美术创作,尊重他人,表达自我;交流品评,人人平等,共享所获。只有这样在美术教学小组活动中贯彻下去,才能使个性得到表现、优秀得到彰显、创新得到发展。创新精神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是一个创新的工程。教师必须明确站在时代教学前沿的责任与使命,才能更好地深入研究创新精神培养的内部机制,更好地为孩子服务。美术创作的个体独创行为决定了美术创作的“创新性”存在,只有具备创新精神的个体参与才能呈现出个体的创新能力,孩子求新、求异的思想在创新精神的感召下必然升华为美术创作的不竭动力,那时孩子会回到画中的。

英语教学法论文篇十四

摘要: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不断转型,高等教育培养人才模式必须改革。

而数字电子技术一直都是学生比较头疼的课程,因此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到数字电子技术教学中,明确该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思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能力,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

本文是笔者对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对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应用项目教学进行探究。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数字电子技术;应用。

引言。

数字电子技术设计内容广而且极难掌握,学生大多摸不着头脑,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这种形势下,探究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具有实用价值。

1.项目化教学的准备工作。

1.1项目的选取工作。

在项目教学法中,项目的选取是格外重要的,所选取的项目要典型且在实际中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这是成功运用项目教学法的关键。

(1)通过对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做调研与分析,由老师带领学生归纳出专业岗位所要求的职业基本素养和职业能力,同时,根据当今高等学校的教学趋势,将根据调研得到的数据重新整合,而后将典型的电子产品引入日常教学中,以此来提升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项目的选取要有层次,由简单到复杂。

数字电子技术中的集成电路有很多种,按功能可以将其分为数字集成电路和模拟集成电路,与项目相关的产品有小中大等规模的集成电路。

项目的难易程度要符合与学生所掌握的技能和知识,学生的实际学习基础也需重视。

学生在设计项目时,可以将项目涉及到的知识分散开来,让它们在不同的环节中体现。

从易到难,从测试单个集成芯片功能到设计、制作完整的电路。

(3)项目要具有代表性和可实施性,让学生大胆创新,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

例如,在典型项目“三人表决器的设计与制作项目”中,老师可以先说出自己设计理念,然后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小组讨论,制定出几个不同的设计方案。

在设计与制作项目数字钟的拓展方面,可以将可编程逻辑器运用到数字钟的制作中。

1.2项目的准备工作。

确立项目之后,教师要先开发出产品的完整电路,以此证明该项目的可实施性,也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实践环境。

然后让学生五至六人一组,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

小组长带领本组成员制定本组项目开发计划,给每个组员分配明确多的任务,监督组员的进度情况。

2.项目化教学的实施。

2.1提出项目任务,收集资讯。

在进行该项目之前,教师对学生提出基本的设计要求,给学生下达任务,指导学生在互联网、图书馆收集资料。

学生为了激发自己对项目开发的兴趣,需要自己在课下查询资料、掌握相关知识。

同时学生要整理、记忆相关资料,以此来提高自身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例如,项目“三人表决器的设计与制作”中,首先,教师要大致讲解逻辑代数的相关知识,再以案例为载体,讲解组合逻辑电路的一些设计方法,最后对学生提出项目任务。

学生接受任务后,首先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相关资料,再根据所学知识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

2.2项目计划讨论。

每个小组根据任务要求和整理的资料,初步制定项目计划书,计划书应大致包括电路的设计步骤、电路的调试步骤以及计划实施的相关步骤等,还有项目任务进度和组员分工。

各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合作,积极讨论设计方案,最终确定出项目计划书,教师也应深入各组进行指导。

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也更能理解合作共赢的含义,此时,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老师起到指导作用。

这种小组成员共同合作,讨论并制定出项目计划的方法,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调动了学生多的积极性。

2.3项目方案决策。

各小组经过讨论制定出计划书后,每组选一名成员对本组计划进行讲解,本组其他成员可适时地进行补充,而教师及其他组的成员可对设计方案提出相应的问题,由讲解者回答,教师点评并说明该方案的可行性,最后指导学生进一步优化或者再重新制定方案。

例如,在“集成电路的设计与制作”项目中,学生收集资料、讨论交流后,提出几个不同的设计方案,教师根据几个设计方案成本、可操作性、典型性,最后选出最合理的设计方案并指出各个方案的优缺点,让学生进一步优化各自的方案。

2.4项目方案实施。

项目的实施阶段是项目教学法的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每组成员之间需要相互合作,共同完成电路的调试、芯片的安装和仪器仪表的使用等工作。

每个小组可选取不同的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和实验数据分析,对比各个方案的实施情况,发现问题,从而优化自己的方案,最终找到理想的电路。

例如,在“三人表决器的设计与制作”项目中,学生通过实施不同的设计方案,将亲身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得出最终结论,这比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的教学方法更为有效。

若在电路开发中学生遇到比较棘手的问题,教师可恰当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带领学生走出困境,并督促学生认真完成项目计划书中的各个开发环节,以保证项目的开发顺利完成。

2.5项目检查与成果展示。

学生自己进行项目检查,不仅可以提让学生学会独立分析评价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判断出电路是否正确。

在实施项目计划的过程中,让学生对所制作的电路反复检查,及时纠正电路中的错误,然后可以让教师或其他组成员检查,相互之间交换检查结果。

确保电路无误后,各组展示制作的电路,学生自主发言,与大家交流自己的体会和经验。

3.结语。

项目的评价可作为评判学生成绩的依据。

主要是考评组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专业能力、组织能力和合作能力。

最后由教师总结各组出现的问题、相应的解决的办法和大家的经验。

项目的开发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同时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在项目完成后,学生要独立撰写项目总结报告,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养成勤于思索、善于总结的好习惯,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总结经验的能力,同时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参考文献。

[1]蒋庆斌,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11).

[2]丁娟.项目化学习与高职教育教学改革[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3).

[3]徐国庆.高职项目课程的理论基础与设计[j].江苏高教,2016(19).

[4]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02).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69196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