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应该合理安排教学步骤,突出重点,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编写教案后,需要进行反思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优化调整。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
王维杂诗教案篇一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注释:
1、来日:指动身前来的那天。
2、绮窗:雕饰精美的窗子。
3、著花:开花。
参考翻译:
您是刚从我们家乡出来,一定了解家乡人情事态;。
请问您来时我家绮窗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开?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怀乡之情的诗。原诗有三首,这是第二首。诗以白描记言的手法,简洁而形象地刻划了主人公思乡的情感。对于离乡游子而言,故乡可怀念的东西很多。然而诗不写眷怀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却写眷念窗前寒梅著花未?真是于细微处见精神,寓巧于朴,韵味浓郁,栩栩如生。
王维的《杂诗》历来被认为是一首忧郁的诗歌,认为是因思乡而忧郁。确实,带着一种忧伤的心情来读这首诗,就会有一种浓郁的怀乡之情。
但是这首诗的伟大之处,可能还在于它其实还有另一种情绪在,或者说,诗歌包含了几种情绪的缠结。“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可以是一种脑筋急转弯式的游戏性问答。回答者大概会很自信,会说:当然,有什么问题,你尽管问!但是诗人当然知道,问哪些问题,对方会对答如流。诗人于是反其道而行之,偏不问人事,而问物事。这一问不知对方可能回答得出?如果这是一个很容易的问题,那么便是相当于自问自答,明知故问。花开不开不因人事,只因气候季节,是一种自然规律。到了时候就会按期开放,这还用问吗?可是诗人就这么问了,那么回答者如何回答?无非两种答案:开了,或者未开。但直愣愣地回答,会多么无趣呀。
想必,现实生活中的对方不会傻乎乎地直接回答。而是会愣在那儿,傻半天。如果那样,就中了诗人的妙计,引发一场大笑。
因为,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来说,倚窗前的寒梅开不开并不是其真正的关心所在。多少诗歌读者在这里犯了傻乎乎的毛病,说什么诗人对于梅花的欣赏、关心在此可见一斑。这真是不懂艺术,不懂诗歌,把诗歌读肤浅了!其实诗人的真正目的,哪里是梅花之事?难道生活中的人说话,从来都是心口如一?其实生活中有趣的时候,都是心口不一造成的。
远离家乡的人,对于家乡的了解总是停留在离开家乡的时刻。离开家乡越久,家乡人事世事的变动就越大越多,而有的人事世事变动会令游子高兴,但是也肯定有些世事变动会让人失落或痛苦。这是每一个离乡背井的人的常识。正因为此,诗人才不敢直接提问那些人事世事,而是首先提问一个毫不危险的话题。无论这个问题的回答如何,诗人都会承受得住。而且由于这个问题太过出乎意外,回答者可能一时摸不着头脑,甚至可能真的没有留意到梅花,那样,诗人还会得到想得到的恶作剧般的快感。
这种快感其实大半是诗人早已预料到的,是诗人计划中应得的心理享受。但是这种提问的效果是暂时性的,因为远离家乡的游子接下来必然要直面来自家乡的人事变化、世事变化。只是诗歌要让我们真正领略的是,我们要从这一问题的设计来体会诗人内心的复杂性。诗人为什么面对来自家乡的人首先提出的竟是这样的问题?是诗人害怕听到来自家乡的某种不利的世事变迁,以此采用这样一种提问,以便推迟片刻,好让自己的心理准备得更为充分一些?读者自然可以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经验作多种猜想。而这正是唐诗最为令人叹服的地方,那就是,伟大的唐诗所留的空白,总是那种能够提供给读者最为丰富的想象空间。
就这样诗歌让我们几乎聆听到了诗人内心的激烈跳动。体味了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于是诗歌在有了欢快的显性结构的同时,下面又隐藏着更为冲突、复杂、深沉的深层结构。只是这个深层结构有多深,都留在无边无际的空白中,仰仗高水平的读者自己去建构。
诗歌的空白、深层结构的建构,不是任意的。诗歌虽然到此为止,接下来诗人与对方的交谈内容为何,只能依靠读者自己的经历去填充。但是无论如何填充,这个欢快的表层结构,都对深层结构的填充想象起着界定性作用。
因为既然诗人会如此诚惶诚恐,拐弯抹角地面对家乡人,那么他一定是对来自家乡的人事、世事的变迁不太乐观,也由此表明这个人一定有一番不平坦的人生经历,其家庭、家乡不是那么一帆风顺。否则,他干吗不急着把自己最想问、最关心的问题在第一时刻提出来?只有一个心地单纯,少不更事的`毛头小子或毛丫头片子,才会有话直说。一个远离家乡的人,如果真的只关心窗前的寒梅,对其他了无兴趣,那么这个人就太绝情绝义了。正因为诗人对家乡的人事世事深深地关心,才会极度害怕其中发生一些令人意外或者不堪忍受的事情。但他又是极其纯净的人,所以才会在紧张之余,去试图超越这种紧张。由此我们欣赏到的正是一个举重若轻,一个经历虽丰富但心地却依然纯净的成熟者的情致。
这是一个非凡的游子形象。虽然饱经沧桑,却依然不乏超然尘世,保持自由心态的精神风致。那么,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首诗歌的目的也就跃然纸上:他是歌咏一种虽然饱经沧桑,但永不世故、永葆自由心态的人生风范。
拓展。
杂诗王维古诗意思解释。
您从我们的故乡来,一定知道我们家乡的人情世态。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着花纹的窗户前的腊梅开花了没有全诗即事抒情,抒写了诗人遇到故乡来人之事,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
王维杂诗教案篇二
杂诗(君自故乡来)是盛唐时期诗人王维所作的一首五言诗,是组诗《杂诗三首》的第二首。诗歌前两句以记言的方式询问从家乡来的友人,后两句则仅问寒梅是否开花一事,出人意外。抒发了诗人对故乡亲人和与风物景色的思念。此诗化复杂为单纯,变质实为空灵。全诗平淡质朴,却诗味浓郁。
其一。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1]。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其二。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2],寒梅著花未?
其三。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愁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3]。
王维杂诗教案篇三
杂诗(君自故乡来)是盛唐时期诗人王维所作的一首五言诗,是组诗《杂诗三首》的第二首。诗歌前两句以记言的方式询问从家乡来的友人,后两句则仅问寒梅是否开花一事,出人意外。抒发了诗人对故乡亲人和与风物景色的思念。此诗化复杂为单纯,变质实为空灵。全诗平淡质朴,却诗味浓郁。
其一。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1]。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其二。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2],寒梅著花未?
其三。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愁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3]。
【赏析】。
这三首诗写两夫妇别后相思。诗从男女两个方面写,由于着笔的角度不同,所以能够维妙维肖地传达出双方由心理、处境的不同决定着的表情方式的差异,所谓一种相思,两样别情。这三首诗既独立成章,又语语相关。诗的风格特点是微婉蕴藉。
夫妇分居异地,自然无法互相吐露别情;但彼此内心的思念就是没有出口的话语。于是诗人代他们说出各自的心里话。不难理解,双方的心理活动自有内在的关联呼应。因此,诗人采取这种写法既新颖别致,又深契人情。
第一首从触发、联想展开情感活动。女主人公因为住近渡口,每天沿河上下的船只打门前经过;于是她就想,其中或许有江南来的船吧!为什么她要关心江南来的船呢?因为她长久不归的丈夫就在江南的某地。既有江南船,就可能有丈夫从江南寄回的书信。她可能每天都倚门望几次。每当看到渡头有船只停泊,就不免要上前去打问,可结果总是失望而归。诗中说江南船“常有”,就是说书信“总无”。然而,主人公仍把希望寄托于下一趟船来,她想:大概书信已经寄出,正在途中,所以诗的结句“寄书家中否”便是这位少妇不断幻灭又不断复生的希望。
第二首借某一事象作为特殊情感的符号。男主人公向来自故乡的客人询问“故乡事”,却只问“寒梅”是否已经开花,表层意思是关心故乡早春的情况,实则别有心曲。“寒梅著花”藏着深层的情感信息。因为第三首女主人公对男主人公的思念,也说“已见寒梅发”。联系起来,似乎寒梅花发是一个暗示某种特殊涵义的时间。这个特殊涵义,只有男女主人公双方知道,它深埋二人的心底,局外人无从确切探知。你可以解释为夫妇临别叮咛的归期,你也可以说那是彼此心中共同纪念的紧紧萦系两颗心的往事。但无论怎样猜想,也都未必能切中本事。但“绮窗前”又确乎是一个副信息。或者事情就是在“绮窗前”一株梅树的环境下发生的。时节正是梅花在雪中绽开的早春。这一细节极大地加深了诗的内蕴。这种写法,在王维之前也有,如南朝乐府《西洲曲》中的“梅”即是很难予以确解的某事的象征。
第三首以时序的递进、物候的变化,加深主人公的情感。“已见寒梅发”一句是对上一首询问寒梅著花的`呼应。此句是女主人公失望的深深怨情。因为光景蹉跎,不能如期践约,此时在女主人公眼中,寒梅花发已由希望之光变为幻灭之色。不仅如此。便是这象征青春、爱情的春天,欣欣向荣的春天,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梅花开了,早春已过。百鸟叫了,仲春也已飞逝。现在是莺飞草长的暮春了。随着节序的推移,女主人公的心绪也由百无聊赖到终日惆怅,以至看花落泪、见月伤心了。以前,她觉得,时间过去一天,距离自己美好愿望的实现就近一日。现在完全是逆反心理:时间愈是过得快,幻灭就愈彻底,犹如滔滔日下的江河,无可如何。此时,鸟鸣,春草都变作主人公情感的对立物。诗人说女主人公是以一颗充满忧愁的心“视春草”,她看到愈来愈茂盛的春草眼看就要连到阶前,禁不住惶恐起来了。
注释:
[1]孟津:亦称盟津,黄河上的一个渡口,地在今河南孟津县。
[2]绮窗:雕镂花纹的窗子。
[3]玉阶:《万首唐人绝句》作“阶前”。
王维杂诗教案篇四
作者: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译文】。
你从故乡来,应该知道故乡的事情。你来的那天,镂花窗前的寒梅花开了没有?
朋友你从家乡来,应该熟知家乡事。来的那天花窗前,那棵寒梅开花没?
赏析:
王维的《杂诗》历来被认为是一首忧郁的诗歌,认为是因思乡而忧郁。确实,带着一种忧伤的心情来读这首诗,就会有一种浓郁的怀乡之情。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我”,不一定是作者),是一个久在异乡的人,忽然遇上来自故乡的旧友,首先激起的自然是强烈的乡思,是急欲了解故乡风物、人事的心情。开头两句,正是以一种不加修饰、接近于生活的自然状态的形式,传神地表达了“我”的这种感情。“故乡”一词迭见,正表现出乡思之殷:“应知”云云,迹近噜,却表现出了解乡事之情的急切,透露出一种儿童式的天真与亲切。
但是这首诗的伟大之处,可能还在于它其实还有另一种情绪在,或者说,诗歌包含了几种情绪的缠结。“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可以是一种脑筋急转弯式的游戏性问答。回答者大概会很自信,会说:当然,有什么问题,你尽管问!但是诗人当然知道,问哪些问题,对方会对答如流。诗人于是反其道而行之,偏不问人事,而问物事。这一问不知对方可能回答得出?如果这是一个很容易的问题,那么便是相当于自问自答,明知故问。花开不开不因人事,只因气候季节,是一种自然规律。到了时候就会按期开放,这还用问吗?可是诗人就这么问了,那么回答者如何回答?无非两种答案:开了,或者未开。但直愣愣地回答,会多么无趣呀。
想必,现实生活中的对方不会傻乎乎地直接回答。而是会愣在那儿,傻半天。如果那样,就中了诗人的妙计,引发一场大笑。
因为,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来说,倚窗前的寒梅开不开并不是其真正的关心所在。多少诗歌读者在这里犯了傻乎乎的毛病,说什么诗人对于梅花的欣赏、关心在此可见一斑。这真是不懂艺术,不懂诗歌,把诗歌读肤浅了!其实诗人的真正目的,哪里是梅花之事?难道生活中的人说话,从来都是心口如一?其实生活中有趣的时候,都是心口不一造成的。
远离家乡的人,对于家乡的了解总是停留在离开家乡的时刻。离开家乡越久,家乡人事世事的变动就越大越多,而有的人事世事变动会令游子高兴,但是也肯定有些世事变动会让人失落或痛苦。这是每一个离乡背井的人的常识。正因为此,诗人才不敢直接提问那些人事世事,而是首先提问一个毫不危险的话题。无论这个问题的回答如何,诗人都会承受得住。而且由于这个问题太过出乎意外,回答者可能一时摸不着头脑,甚至可能真的没有留意到梅花,那样,诗人还会得到想得到的恶作剧般的快感。
这种快感其实大半是诗人早已预料到的,是诗人计划中应得的心理享受。但是这种提问的效果是暂时性的,因为远离家乡的游子接下来必然要直面来自家乡的人事变化、世事变化。只是诗歌要让我们真正领略的是,我们要从这一问题的设计来体会诗人内心的复杂性。诗人为什么面对来自家乡的人首先提出的竟是这样的问题?是诗人害怕听到来自家乡的某种不利的世事变迁,以此采用这样一种提问,以便推迟片刻,好让自己的心理准备得更为充分一些?读者自然可以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经验作多种猜想。而这正是唐诗最为令人叹服的地方,那就是,伟大的唐诗所留的空白,总是那种能够提供给读者最为丰富的想象空间。
就这样诗歌让我们几乎聆听到了诗人内心的激烈跳动。体味了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于是诗歌在有了欢快的显性结构的同时,下面又隐藏着更为冲突、复杂、深沉的深层结构。只是这个深层结构有多深,都留在无边无际的空白中,仰仗高水平的读者自己去建构。
诗歌的空白、深层结构的建构,不是任意的.。诗歌虽然到此为止,接下来诗人与对方的交谈内容为何,只能依靠读者自己的经历去填充。但是无论如何填充,这个欢快的表层结构,都对深层结构的填充想象起着界定性作用。
因为既然诗人会如此诚惶诚恐,拐弯抹角地面对家乡人,那么他一定是对来自家乡的人事、世事的变迁不太乐观,也由此表明这个人一定有一番不平坦的人生经历,其家庭、家乡不是那么一帆风顺。否则,他干吗不急着把自己最想问、最关心的问题在第一时刻提出来?只有一个心地单纯,少不更事的毛头小子或毛丫头片子,才会有话直说。一个远离家乡的人,如果真的只关心窗前的寒梅,对其他了无兴趣,那么这个人就太绝情绝义了。正因为诗人对家乡的人事世事深深地关心,才会极度害怕其中发生一些令人意外或者不堪忍受的事情。但他又是极其纯净的人,所以才会在紧张之余,去试图超越这种紧张。由此我们欣赏到的正是一个举重若轻,一个经历虽丰富但心地却依然纯净的成熟者的情致。
这是一个非凡的游子形象。虽然饱经沧桑,却依然不乏超然尘世,保持自由心态的精神风致。那么,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首诗歌的目的也就跃然纸上:他是歌咏一种虽然饱经沧桑,但永不世故、永葆自由心态的人生风范。
王维杂诗教案篇五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1]。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二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2],寒梅著花未?
三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愁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3]。
【赏析】。
这三首诗写两夫妇别后相思。诗从男女两个方面写,由于着笔的角度不同,所以能够维妙维肖地传达出双方由心理、处境的不同决定着的表情方式的差异,所谓一种相思,两样别情。这三首诗既独立成章,又语语相关。诗的风格特点是微婉蕴藉。
夫妇分居异地,自然无法互相吐露别情;但彼此内心的思念就是没有出口的话语。于是诗人代他们说出各自的心里话。不难理解,双方的心理活动自有内在的关联呼应。因此,诗人采取这种写法既新颖别致,又深契人情。
第一首从触发、联想展开情感活动。女主人公因为住近渡口,每天沿河上下的船只打门前经过;于是她就想,其中或许有江南来的船吧!为什么她要关心江南来的船呢?因为她长久不归的丈夫就在江南的某地。既有江南船,就可能有丈夫从江南寄回的书信。她可能每天都倚门望几次。每当看到渡头有船只停泊,就不免要上前去打问,可结果总是失望而归。诗中说江南船“常有”,就是说书信“总无”。然而,主人公仍把希望寄托于下一趟船来,她想:大概书信已经寄出,正在途中,所以诗的`结句“寄书家中否”便是这位少妇不断幻灭又不断复生的希望。
第二首借某一事象作为特殊情感的符号。男主人公向来自故乡的客人询问“故乡事”,却只问“寒梅”是否已经开花,表层意思是关心故乡早春的情况,实则别有心曲。“寒梅著花”藏着深层的情感信息。因为第三首女主人公对男主人公的思念,也说“已见寒梅发”。联系起来,似乎寒梅花发是一个暗示某种特殊涵义的时间。这个特殊涵义,只有男女主人公双方知道,它深埋二人的心底,局外人无从确切探知。你可以解释为夫妇临别叮咛的归期,你也可以说那是彼此心中共同纪念的紧紧萦系两颗心的往事。但无论怎样猜想,也都未必能切中本事。但“绮窗前”又确乎是一个副信息。或者事情就是在“绮窗前”一株梅树的环境下发生的。时节正是梅花在雪中绽开的早春。这一细节极大地加深了诗的内蕴。这种写法,在王维之前也有,如南朝乐府《西洲曲》中的“梅”即是很难予以确解的某事的象征。
第三首以时序的递进、物候的变化,加深主人公的情感。“已见寒梅发”一句是对上一首询问寒梅著花的呼应。此句是女主人公失望的深深怨情。因为光景蹉跎,不能如期践约,此时在女主人公眼中,寒梅花发已由希望之光变为幻灭之色。不仅如此。便是这象征青春、爱情的春天,欣欣向荣的春天,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梅花开了,早春已过。百鸟叫了,仲春也已飞逝。现在是莺飞草长的暮春了。随着节序的推移,女主人公的心绪也由百无聊赖到终日惆怅,以至看花落泪、见月伤心了。以前,她觉得,时间过去一天,距离自己美好愿望的实现就近一日。现在完全是逆反心理:时间愈是过得快,幻灭就愈彻底,犹如滔滔日下的江河,无可如何。此时,鸟鸣,春草都变作主人公情感的对立物。诗人说女主人公是以一颗充满忧愁的心“视春草”,她看到愈来愈茂盛的春草眼看就要连到阶前,禁不住惶恐起来了。
注释:
[1]孟津:亦称盟津,黄河上的一个渡口,地在今河南孟津县。
[2]绮窗:雕镂花纹的窗子。
[3]玉阶:《万首唐人绝句》作“阶前”。
王维杂诗教案篇六
王维的《杂诗》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呢?要如何进行赏析呢?下面来学习下!
《杂诗》。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
寒梅著花未?
王维的《杂诗》历来被认为是一首忧郁的诗歌,认为是因思乡而忧郁。确实,带着一种忧伤的心情来读这首诗,就会有一种浓郁的怀乡之情。
但是这首诗的伟大之处,可能还在于它其实还有另一种情绪在,或者说,诗歌包含了几种情绪的缠结。“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可以是一种脑筋急转弯式的游戏性问答。回答者大概会很自信,会说:当然,有什么问题,你尽管问!但是诗人当然知道,问哪些问题,对方会对答如流。诗人于是反其道而行之,偏不问人事,而问物事。这一问不知对方可能回答得出?如果这是一个很容易的问题,那么便是相当于自问自答,明知故问。花开不开不因人事,只因气候季节,是一种自然规律。到了时候就会按期开放,这还用问吗?可是诗人就这么问了,那么回答者如何回答?无非两种答案:开了,或者未开。但直愣愣地回答,会多么无趣呀。
想必,现实生活中的对方不会傻乎乎地直接回答。而是会愣在那儿,傻半天。如果那样,就中了诗人的妙计,引发一场大笑。
因为,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来说,倚窗前的寒梅开不开并不是其真正的关心所在。多少诗歌读者在这里犯了傻乎乎的毛病,说什么诗人对于梅花的欣赏、关心在此可见一斑。这真是不懂艺术,不懂诗歌,把诗歌读肤浅了!其实诗人的真正目的,哪里是梅花之事?难道生活中的人说话,从来都是心口如一?其实生活中有趣的时候,都是心口不一造成的。
远离家乡的人,对于家乡的了解总是停留在离开家乡的时刻。离开家乡越久,家乡人事世事的变动就越大越多,而有的人事世事变动会令游子高兴,但是也肯定有些世事变动会让人失落或痛苦。这是每一个离乡背井的人的常识。正因为此,诗人才不敢直接提问那些人事世事,而是首先提问一个毫不危险的话题。无论这个问题的回答如何,诗人都会承受得住。而且由于这个问题太过出乎意外,回答者可能一时摸不着头脑,甚至可能真的没有留意到梅花,那样,诗人还会得到想得到的恶作剧般的快感。
这种快感其实大半是诗人早已预料到的,是诗人计划中应得的心理享受。但是这种提问的效果是暂时性的,因为远离家乡的游子接下来必然要直面来自家乡的人事变化、世事变化。只是诗歌要让我们真正领略的`是,我们要从这一问题的设计来体会诗人内心的复杂性。诗人为什么面对来自家乡的人首先提出的竟是这样的问题?是诗人害怕听到来自家乡的某种不利的世事变迁,以此采用这样一种提问,以便推迟片刻,好让自己的心理准备得更为充分一些?读者自然可以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经验作多种猜想。而这正是唐诗最为令人叹服的地方,那就是,伟大的唐诗所留的空白,总是那种能够提供给读者最为丰富的想象空间。
就这样诗歌让我们几乎聆听到了诗人内心的激烈跳动。体味了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于是诗歌在有了欢快的显性结构的同时,下面又隐藏着更为冲突、复杂、深沉的深层结构。只是这个深层结构有多深,都留在无边无际的空白中,仰仗高水平的读者自己去建构。
诗歌的空白、深层结构的建构,不是任意的。诗歌虽然到此为止,接下来诗人与对方的交谈内容为何,只能依靠读者自己的经历去填充。但是无论如何填充,这个欢快的表层结构,都对深层结构的填充想象起着界定性作用。
因为既然诗人会如此诚惶诚恐,拐弯抹角地面对家乡人,那么他一定是对来自家乡的人事、世事的变迁不太乐观,也由此表明这个人一定有一番不平坦的人生经历,其家庭、家乡不是那么一帆风顺。否则,他干吗不急着把自己最想问、最关心的问题在第一时刻提出来?只有一个心地单纯,少不更事的毛头小子或毛丫头片子,才会有话直说。一个远离家乡的人,如果真的只关心窗前的寒梅,对其他了无兴趣,那么这个人就太绝情绝义了。正因为诗人对家乡的人事世事深深地关心,才会极度害怕其中发生一些令人意外或者不堪忍受的事情。但他又是极其纯净的人,所以才会在紧张之余,去试图超越这种紧张。由此我们欣赏到的正是一个举重若轻,一个经历虽丰富但心地却依然纯净的成熟者的情致。
这是一个非凡的游子形象。虽然饱经沧桑,却依然不乏超然尘世,保持自由心态的精神风致。那么,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首诗歌的目的也就跃然纸上:他是歌咏一种虽然饱经沧桑,但永不世故、永葆自由心态的人生风范。
王维杂诗教案篇七
【导语】本站的会员“qq33450”为你整理了“王维《相思》古诗教案”范文,希望对你有参考作用。
教学。
目标。
1.1.认读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相思》并背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读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出示红豆或课件,图片。
2.师讲红豆的特点。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红豆的诗歌。
二、新授。
(一)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诗。
2.画出生字,读出节奏。
3.学习生字:
读“此ci”此物,此事,此地。
注意与“些”的区别。
4.引导读诗。
(1)大家找找,哪一句写了红豆。
(2)红豆生长在什么季节?找一找,读出来。
出示挂图,红豆树枝繁叶茂,红豆累累。
(3)引导:这红豆美吗?大家想把这份美读出来吗?
(4)齐读“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5)如果你要离开故乡,会带走故乡的哪些东西?
(泥土、水、树叶、红豆)。
(6)对江南的水、土、叶、豆代表了故乡,所以诗人这样写。
(7)挂图了解诗意。
红豆生长在南国,春天来了生长得十分茂盛。希望大家多多采摘,这东西能引发大家思念故乡情感。
(8)大家想想学过哪些写到思念的诗。对故乡的思念要用什么样的语调朗读。
学生范读,并评价。
(二)指导写字。
1.出示8个生字。
2.组词识记。
3.指导识记:此、客、何、背、屋、层、房、尾。
4.师范写,生书写。
三、
练习。
再出示几首有关思念的诗,让学生课余读一读:《静夜思》、《忆江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四、
总结。
红豆代表着相思,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五、作业。
抄写生字。
六、板书。
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王维诗。
王维杂诗教案篇八
杂诗三首王维,王维一向以写山水诗造诣极高,但这首诗却是写相思,可说是别具一格,极其少见。
这组诗一共三首,都是五言绝句,内容都和相思有关。其原文如下:
杂诗一。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杂诗二。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杂诗三。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愁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字词解释:
[1]孟津:亦称盟津,黄河上的一个渡口,地在今河南孟津县。
[2]绮窗:雕镂花纹的窗子。
[3]玉阶:《万首唐人绝句》作“阶前”。
赏析:
这三首诗写两夫妇别后相思。诗从男女两个方面写,由于着笔的角度不同,所以能够维妙维肖地传达出双方由心理、处境的不同决定着的表情方式的差异,所谓一种相思,两样别情。这三首诗既独立成章,又语语相关。诗的风格特点是微婉蕴藉。
夫妇分居异地,自然无法互相吐露别情;但彼此内心的`思念就是没有出口的话语。于是诗人代他们说出各自的心里话。不难理解,双方的心理活动自有内在的关联呼应。因此,诗人采取这种写法既新颖别致,又深契人情。
第一首从触发、联想展开情感活动。女主人公因为住近渡口,每天沿河上下的船只打门前经过;于是她就想,其中或许有江南来的船吧!为什么她要关心江南来的船呢?因为她长久不归的丈夫就在江南的某地。既有江南船,就可能有丈夫从江南寄回的书信。她可能每天都倚门望几次。每当看到渡头有船只停泊,就不免要上前去打问,可结果总是失望而归。诗中说江南船“常有”,就是说书信“总无”。然而,主人公仍把希望寄托于下一趟船来,她想:大概书信已经寄出,正在途中,所以诗的结句“寄书家中否”便是这位少妇不断幻灭又不断复生的希望。
第二首借某一事象作为特殊情感的符号。男主人公向来自故乡的客人询问“故乡事”,却只问“寒梅”是否已经开花,表层意思是关心故乡早春的情况,实则别有心曲。“寒梅著花”藏着深层的情感信息。因为第三首女主人公对男主人公的思念,也说“已见寒梅发”。联系起来,似乎寒梅花发是一个暗示某种特殊涵义的时间。这个特殊涵义,只有男女主人公双方知道,它深埋二人的心底,局外人无从确切探知。你可以解释为夫妇临别叮咛的归期,你也可以说那是彼此心中共同纪念的紧紧萦系两颗心的往事。但无论怎样猜想,也都未必能切中本事。但“绮窗前”又确乎是一个副信息。或者事情就是在“绮窗前”一株梅树的环境下发生的。时节正是梅花在雪中绽开的早春。这一细节极大地加深了诗的内蕴。这种写法,在王维之前也有,如南朝乐府《西洲曲》中的“梅”即是很难予以确解的某事的象征。
作者简介: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杂诗三首王维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给您的好友吧。更多古诗词尽在:诗句大全!
关注公众微信号:miyu_88,精彩内容无限推送!
王维杂诗教案篇九
作者: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注解】:
1、来日:指动身前来的那天。
2、绮窗:雕饰精美的窗子。
3、著花:开花。
【韵译】:
您是刚从我们家乡出来,
一定了解家乡人情事态;。
请问您来时我家绮窗前,
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开?
【评析】:
这是一首抒写怀乡之情的诗。原诗有三首,这是第二首。诗以白描记言的手法,简洁而形象地刻划了主人公思乡的情感。对于离乡游子而言,故乡可怀念的.东西很多。然而诗不写眷怀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却写眷念窗前“寒梅著花未?”真是“于细微处见精神”,寓巧于朴,韵味浓郁,栩栩如生。
创作背景。
王维住孟津十余年,久在异乡,忽然他乡遇故知,激起了作者强烈的乡思,因此做此诗表达自己强烈的思乡之情,最著名的是《杂诗》第二首。
名家评点。
王永强:在我国古代诗歌史上,表现“游子思乡”这一主题的作品数不胜数,王维《杂诗》(其二)就是其中很纤巧、很精致的一首。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组:本诗描绘一个不同寻常的游子形象。虽然饱经沧桑,却依然超然尘世保持自由心态的精神风致。这样诗人写这一首诗歌的目的也就昭然若揭:他是在歌颂一种虽然饱经沧桑,但永不世故、永葆自由心态的人生风范。
作者简介。
王维(公元701~761年),唐代诗人,字摩诘,太原祁州人(今山西祁县)人。
王维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安史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有《王右丞集》。
王维杂诗教案篇十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注释:
1、来日:指动身前来的那天。
2、绮窗:雕饰精美的窗子。
3、著花:开花。
参考翻译:
您是刚从我们家乡出来,一定了解家乡人情事态;。
请问您来时我家绮窗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开?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怀乡之情的诗。原诗有三首,这是第二首。诗以白描记言的手法,简洁而形象地刻划了主人公思乡的情感。对于离乡游子而言,故乡可怀念的东西很多。然而诗不写眷怀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却写眷念窗前寒梅著花未?真是于细微处见精神,寓巧于朴,韵味浓郁,栩栩如生。
王维的《杂诗》历来被认为是一首忧郁的诗歌,认为是因思乡而忧郁。确实,带着一种忧伤的心情来读这首诗,就会有一种浓郁的怀乡之情。
但是这首诗的伟大之处,可能还在于它其实还有另一种情绪在,或者说,诗歌包含了几种情绪的缠结。“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可以是一种脑筋急转弯式的游戏性问答。回答者大概会很自信,会说:当然,有什么问题,你尽管问!但是诗人当然知道,问哪些问题,对方会对答如流。诗人于是反其道而行之,偏不问人事,而问物事。这一问不知对方可能回答得出?如果这是一个很容易的问题,那么便是相当于自问自答,明知故问。花开不开不因人事,只因气候季节,是一种自然规律。到了时候就会按期开放,这还用问吗?可是诗人就这么问了,那么回答者如何回答?无非两种答案:开了,或者未开。但直愣愣地回答,会多么无趣呀。
想必,现实生活中的对方不会傻乎乎地直接回答。而是会愣在那儿,傻半天。如果那样,就中了诗人的妙计,引发一场大笑。
因为,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来说,倚窗前的寒梅开不开并不是其真正的关心所在。多少诗歌读者在这里犯了傻乎乎的毛病,说什么诗人对于梅花的欣赏、关心在此可见一斑。这真是不懂艺术,不懂诗歌,把诗歌读肤浅了!其实诗人的真正目的,哪里是梅花之事?难道生活中的人说话,从来都是心口如一?其实生活中有趣的时候,都是心口不一造成的。
远离家乡的人,对于家乡的了解总是停留在离开家乡的.时刻。离开家乡越久,家乡人事世事的变动就越大越多,而有的人事世事变动会令游子高兴,但是也肯定有些世事变动会让人失落或痛苦。这是每一个离乡背井的人的常识。正因为此,诗人才不敢直接提问那些人事世事,而是首先提问一个毫不危险的话题。无论这个问题的回答如何,诗人都会承受得住。而且由于这个问题太过出乎意外,回答者可能一时摸不着头脑,甚至可能真的没有留意到梅花,那样,诗人还会得到想得到的恶作剧般的快感。
这种快感其实大半是诗人早已预料到的,是诗人计划中应得的心理享受。但是这种提问的效果是暂时性的,因为远离家乡的游子接下来必然要直面来自家乡的人事变化、世事变化。只是诗歌要让我们真正领略的是,我们要从这一问题的设计来体会诗人内心的复杂性。诗人为什么面对来自家乡的人首先提出的竟是这样的问题?是诗人害怕听到来自家乡的某种不利的世事变迁,以此采用这样一种提问,以便推迟片刻,好让自己的心理准备得更为充分一些?读者自然可以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经验作多种猜想。而这正是唐诗最为令人叹服的地方,那就是,伟大的唐诗所留的空白,总是那种能够提供给读者最为丰富的想象空间。
就这样诗歌让我们几乎聆听到了诗人内心的激烈跳动。体味了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于是诗歌在有了欢快的显性结构的同时,下面又隐藏着更为冲突、复杂、深沉的深层结构。只是这个深层结构有多深,都留在无边无际的空白中,仰仗高水平的读者自己去建构。
诗歌的空白、深层结构的建构,不是任意的。诗歌虽然到此为止,接下来诗人与对方的交谈内容为何,只能依靠读者自己的经历去填充。但是无论如何填充,这个欢快的表层结构,都对深层结构的填充想象起着界定性作用。
因为既然诗人会如此诚惶诚恐,拐弯抹角地面对家乡人,那么他一定是对来自家乡的人事、世事的变迁不太乐观,也由此表明这个人一定有一番不平坦的人生经历,其家庭、家乡不是那么一帆风顺。否则,他干吗不急着把自己最想问、最关心的问题在第一时刻提出来?只有一个心地单纯,少不更事的毛头小子或毛丫头片子,才会有话直说。一个远离家乡的人,如果真的只关心窗前的寒梅,对其他了无兴趣,那么这个人就太绝情绝义了。正因为诗人对家乡的人事世事深深地关心,才会极度害怕其中发生一些令人意外或者不堪忍受的事情。但他又是极其纯净的人,所以才会在紧张之余,去试图超越这种紧张。由此我们欣赏到的正是一个举重若轻,一个经历虽丰富但心地却依然纯净的成熟者的情致。
这是一个非凡的游子形象。虽然饱经沧桑,却依然不乏超然尘世,保持自由心态的精神风致。那么,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首诗歌的目的也就跃然纸上:他是歌咏一种虽然饱经沧桑,但永不世故、永葆自由心态的人生风范。
更多。
王维杂诗教案篇十一
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
寒梅著花未?
王维的《杂诗》历来被认为是一首忧郁的诗歌,认为是因思乡而忧郁。确实,带着一种忧伤的心情来读这首诗,就会有一种浓郁的怀乡之情。
但是这首诗的伟大之处,可能还在于它其实还有另一种情绪在,或者说,诗歌包含了几种情绪的缠结。“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可以是一种脑筋急转弯式的游戏性问答。回答者大概会很自信,会说:当然,有什么问题,你尽管问!但是诗人当然知道,问哪些问题,对方会对答如流。诗人于是反其道而行之,偏不问人事,而问物事。这一问不知对方可能回答得出?如果这是一个很容易的问题,那么便是相当于自问自答,明知故问。花开不开不因人事,只因气候季节,是一种自然规律。到了时候就会按期开放,这还用问吗?可是诗人就这么问了,那么回答者如何回答?无非两种答案:开了,或者未开。但直愣愣地回答,会多么无趣呀。
想必,现实生活中的对方不会傻乎乎地直接回答。而是会愣在那儿,傻半天。如果那样,就中了诗人的妙计,引发一场大笑。
因为,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来说,倚窗前的寒梅开不开并不是其真正的关心所在。多少诗歌读者在这里犯了傻乎乎的毛病,说什么诗人对于梅花的欣赏、关心在此可见一斑。这真是不懂艺术,不懂诗歌,把诗歌读肤浅了!其实诗人的真正目的,哪里是梅花之事?难道生活中的人说话,从来都是心口如一?其实生活中有趣的时候,都是心口不一造成的。
远离家乡的人,对于家乡的了解总是停留在离开家乡的时刻。离开家乡越久,家乡人事世事的变动就越大越多,而有的人事世事变动会令游子高兴,但是也肯定有些世事变动会让人失落或痛苦。这是每一个离乡背井的.人的常识。正因为此,诗人才不敢直接提问那些人事世事,而是首先提问一个毫不危险的话题。无论这个问题的回答如何,诗人都会承受得住。而且由于这个问题太过出乎意外,回答者可能一时摸不着头脑,甚至可能真的没有留意到梅花,那样,诗人还会得到想得到的恶作剧般的快感。
这种快感其实大半是诗人早已预料到的,是诗人计划中应得的心理享受。但是这种提问的效果是暂时性的,因为远离家乡的游子接下来必然要直面来自家乡的人事变化、世事变化。只是诗歌要让我们真正领略的是,我们要从这一问题的设计来体会诗人内心的复杂性。诗人为什么面对来自家乡的人首先提出的竟是这样的问题?是诗人害怕听到来自家乡的某种不利的世事变迁,以此采用这样一种提问,以便推迟片刻,好让自己的心理准备得更为充分一些?读者自然可以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经验作多种猜想。而这正是唐诗最为令人叹服的地方,那就是,伟大的唐诗所留的空白,总是那种能够提供给读者最为丰富的想象空间。
就这样诗歌让我们几乎聆听到了诗人内心的激烈跳动。体味了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于是诗歌在有了欢快的显性结构的同时,下面又隐藏着更为冲突、复杂、深沉的深层结构。只是这个深层结构有多深,都留在无边无际的空白中,仰仗高水平的读者自己去建构。
诗歌的空白、深层结构的建构,不是任意的。诗歌虽然到此为止,接下来诗人与对方的交谈内容为何,只能依靠读者自己的经历去填充。但是无论如何填充,这个欢快的表层结构,都对深层结构的填充想象起着界定性作用。
因为既然诗人会如此诚惶诚恐,拐弯抹角地面对家乡人,那么他一定是对来自家乡的人事、世事的变迁不太乐观,也由此表明这个人一定有一番不平坦的人生经历,其家庭、家乡不是那么一帆风顺。否则,他干吗不急着把自己最想问、最关心的问题在第一时刻提出来?只有一个心地单纯,少不更事的毛头小子或毛丫头片子,才会有话直说。一个远离家乡的人,如果真的只关心窗前的寒梅,对其他了无兴趣,那么这个人就太绝情绝义了。正因为诗人对家乡的人事世事深深地关心,才会极度害怕其中发生一些令人意外或者不堪忍受的事情。但他又是极其纯净的人,所以才会在紧张之余,去试图超越这种紧张。由此我们欣赏到的正是一个举重若轻,一个经历虽丰富但心地却依然纯净的成熟者的情致。
这是一个非凡的游子形象。虽然饱经沧桑,却依然不乏超然尘世,保持自由心态的精神风致。那么,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首诗歌的目的也就跃然纸上:他是歌咏一种虽然饱经沧桑,但永不世故、永葆自由心态的人生风范。
王维杂诗教案篇十二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注解】:
1、来日:指动身前来的'那天。
2、绮窗:雕饰精美的窗子。
3、著花:开花。
【韵译】:
您是刚从我们家乡出来,
一定了解家乡人情事态;
请问您来时我家绮窗前,
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开?
【评析】:
这是一首抒写怀乡之情的诗。原诗有三首,这是第二首。诗以白描记言的手法,简洁而形象地刻划了主人公思乡的情感。对于离乡游子而言,故乡可怀念的东西很多。然而诗不写眷怀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却写眷念窗前“寒梅著花未?”真是“于细微处见精神”,寓巧于朴,韵味浓郁,栩栩如生。
王维杂诗教案篇十三
闻道黄龙戌,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注解】:
1、闻道:听说。
2、解兵:撤兵。
3、良人:古时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4、龙城:古匈奴祭天的.地方,现在蒙古境内。这里指敌人的首要地区。
【韵译】:
听说黄龙冈驻边的防地,
连年打仗一直未曾罢兵。
这团可爱的闺中明月,
如今却常照汉家的军营。
少妇今夜思夫春心蜜意。
良人也在回想别离柔情。
谁能够带领一支好军队,
一举攻取龙城结束战争!
【评析】:
这首诗极写闺中少妇与塞上征人的两地相忆。起句先说卫戌黄龙冈边土,年年不休。接着写一对情人各自东西,同披月光:闺中营中,清辉共照,柔情相忆,彼此黯然伤神。共同的愿望是有个名将能率领军队,一举破敌,结束战争,使天下亲人团聚。
全诗抒发厌恶战争,渴望和平的心绪。情调凄怆,但不消极。语浅意深,耐人寻味。
王维杂诗教案篇十四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乙]问来使。
陶渊明。
尔从山中来,早晚发天目。
我屋南窗下,今生几丛菊?
蔷薇叶已抽,秋兰气当馥。
归去来山中,山中酒应熟。
1.陶渊明是朝诗人。高中课文中学过他的作品《》。(2分)。
2.对两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首诗歌都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使诗歌跌宕有致;b.两首诗歌分别问梅、问菊,都彰显出诗人高洁的品格;c.两首诗歌体裁都是古体诗,语言自然、质朴而无雕饰;d.两首诗歌主题相同,都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3.有人在比较这两首蕴含了作者深厚感情的诗时,认为“渊明之作,下文缀坠语稍多,趣意便觉不浓;右丞只为短句,欲于此下复赘一语不得。”对于这样的比较分析,你同意吗?请简述理由。(3分)。
参考答案。
1.(2分)晋归去来兮辞(饮酒)。
2.(3分)a。
3.(3分)甲问了无答,答在问中。言有尽而意无穷(1点)。乙有问有答,言尽意尽。(1点)结合具体语句展开分析(1点)。
附陶渊明《问来使》赏析:
发:感到,感受。
抽:缩减,凋零。
归去来:来,语助词。
你从山中来,早晚能感受到天目山的变化。我屋子的南窗下面,现在生了几丛菊花?
蔷薇的叶子已经凋零,秋兰的气息应当很香了吧。你归去天目山中的时候,山中的菊花酒也应该酿好了。
诗人通过问来使菊花,以菊花的孤高隐逸,来形容自己的情怀。
延伸阅读:
表现思乡之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古代由于交通阻滞,通讯不便,出门在外的游子与家中的联系很不方便,对家乡的情况知之甚少。当看到一位家乡来的人,便会迫不及待地向他打听家乡的情况,了解亲人的信息,以慰藉自己的思乡之情。在古诗中,陶渊明的《问来使》、王维的《杂诗》、王安石的《道人北山来》,便是表现这种情思的代表作。
宋代诗人王安石的《道人北山来》。
道人北山来,问松我东冈。
举手指屋脊,云今如此长。
开田故岁收,种果今年尝。
告叟去复来,耘锄尚康强。
死狐正首丘,游子思故乡。
嗟我行老矣,坟墓安可忘!
诗的意思是:有个道人从我家乡的北山过来,问他我家东面山冈上的松树长得怎样了。他举手指指屋脊,说现在已经长得这样高了。新开的田地去年丰收了吧,种的果树结的果子今年也品尝上了吧?我对道人说我出来还要回去,我的身体还健康强壮,还能从事农业劳动。狐狸死时头正对着出生的小山丘,我这个在外飘零的游子也思念自己的故乡。慨叹我即将老去了,我坟墓所在地的家乡怎么能忘呢!
诗人通过向家乡来的道人问话,表达了自己的.游子思乡之情;更通过问松树的生长情况,侧面反映出诗人自己内心追求像松树一样高风亮节的情操。
这三首诗都是思乡之作。都是通过问故乡来人来表达思念和关切家乡的真挚感情。陶渊明诗、王安石诗的开头四句同王维的诗写法一样,都说有人从家乡来,都向来者打听家乡的事,所问之事都是自己的喜爱之物。陶渊明独爱象征隐逸孤傲的菊花,所以问“今生几丛菊”;王维欣赏冰肌玉骨的梅花,则问:“寒梅著花未”;王安石喜欢高风亮节的松树,故问“问松我东岗”。从问的东西里可以看出其中有一致的地方,就是菊花、梅花、松树都是耐寒的,菊花能够傲霜,所谓“黄花晚节香”;梅花是冰肌玉骨,冲寒开放;松树是《论语》里称赞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是用来象征“高风亮节”的。梅花、菊花、松树,都是古人用来象征高洁人品的。很显然三位诗人在问的内容上,都有着深刻的含意,都象征着他们高洁的品格和情操。
但是在诗的语言上则有含蓄与直白之分。王维的诗写得自然亲切、含蓄蕴藉,问而未答,给读者留有驰骋想象的广阔空间,耐人玩味。陶渊明、王安石的诗问而有答,则显得有点言尽意止,给人以复制生活的感觉。在诗的内容上,则有精炼和繁冗之分。王维诗独问梅花,简练蕴藉;陶渊明诗、王安石诗还问到其它事情,显得繁杂。因此,清代诗评家赵殿成在《王右丞集笺注》的按语中说:三诗“同一杼轴,皆情到之辞,不假修饰而自工者也。然渊明、介甫二作,下文缀语稍多,趣意便觉不远。右丞只为短句,一吟一咏更有悠扬不尽之致,欲于此下复赘一语不得。”
这样一比较我们就会发现,王维的高明之处就在于用最精炼的语言,表达了诗人蕴含丰富的心境。
王维杂诗教案篇十五
1、欣赏并领会近体诗的艺术特点。
2、品味诗歌的意境。
3、增强环保意识。
1、重点: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难点: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内容讲解《山居秋暝》。
一、课前引入、复习诗歌的知识。
二、课文分析详细过程: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的山水诗有个很突出的特点,用热闹的字面不是写出热闹的境界而是写出幽静的境界。我说它是'寓静于动'或'动中显静'。同样是水飞、云起、鸟啼、花发,在别的诗人笔下,也许只能是热闹的铺排,而在王维的笔下却恰好就是幽静的意趣。你看: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跳波自相渐,白鹭惊复下。(《栾家濑》)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辛夷坞》)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这一类小诗,画面上充满了动态,有些还是十分热闹,然而意境还是异常幽静的。这些在纸上看来又吵又闹的家伙,完全没有破坏作者所企图创造的意境,反而是构成这意境的主力。你能说不是有点奇怪吗?照我看来,这就是人们把王维的优秀山水诗和那些冷漠枯寂的作品区别开来,认为他的诗'丰缛而不华靡'的原因之一。这首《山居秋暝》,通过对于秋色的描写,说明山中仍然是一片美丽和平的恬静,从而作出人们可以继续在山中隐居的结论。
开头两句,容易明白,不用多说。这里要着重谈的是中间那四句。中间四句,作者全力描写秋天的晚景,亦即题中点出的'秋暝'。
写秋,前人很容易写出一片哀颓萧杀:'庭风吹故叶,阶露净寒莎。'(雍陶)'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僧无可)'花酣莲报谢,叶在柳呈疏。'(司空曙)都不免罩上一层黯淡的色彩。比较豁达的是:'大暑去酷吏,清风来故人。''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杜牧)可是王维在这里却把'空山'的秋暝写的如此热闹:'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上一句是所见,下一句是所闻。'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上一句是所闻,下一句是所见。错落地把当时的景色、人物勾画得如此幽美,如此绚丽。看起来,这里洋溢着一片热闹;可是,这些明月、清泉、浣女、渔舟的热闹,和作者所要表现的幽静基调并不抵触,反而是相反相成地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正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两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写出事物的动态不是为了破坏这个幽静的境界,而是为了烘托它。人们从这些喧闹的景物中,很自然地体味出一种和平恬静,体味出恬静中的一片活泼生机,因而它给人的感觉,就不是枯寂阴森,荒凉可怕。它和那些写幽静就必然是寂寞凄清的寒瘦诗人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被称为'四灵'之一的南宋诗人翁卷(字灵舒),他在雁荡山时,曾写出他的观感:'背日山梅瘦,随潮海鸭寒。平途迷望阔,峻岭疾行难。''岚蒸空寺坏,雪压小庵清。果落群猴拾,林昏独虎行。'我不知道作者当时的心情如何,也许他认为这样才算是'真实'地写出雁荡山的景色。然而,他未免把幽静看得过分死板了,认为只有使用瘦、寒、迷、难、空、昏、坏、独等类字样,才显得幽静,因而他不能不堕入了枯寂的一途。
许多山水诗人也打不破这个圈子,把幽静通向冰冷,甚至通向死寂。然而,幽静并不等于枯寂冰冷(假如不是有意描写枯寂死寂的话),只有知道幽静与热闹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相反相成的关系,才不难理解王维的优秀山水诗何以与众不同。在诗的结末里,诗人用'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来点明自己愿意留在山中的意思。翻成现代汉语就是说,春夏两季的许多花花草草,如今都已经衰谢了。由他去吧(所谓'随意')!山中的隐士(所谓'王孙',是泛指,也包括作者在内)完全能够欣赏这些迷人的秋景,用不着楚山去的。收束了全诗,并点出作者作诗的用意。
三、背诵这首诗歌。
四、体会自然之美,最强环保意识。大自然充满了和谐之美,人们了解自然,欣赏自然,从自然中汲取美的力量,但是,现在我们缺忽视了对自然的保护,让学生列举人类破坏自然的例子:只有从小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让孩子认识破坏生态环境引发的后果,才能为人类创建一个和谐的生活乐园。才能让我们的后代生活在一个和谐的空间。
王维杂诗教案篇十六
《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
教学目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熟读成诵,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所蕴涵的内涵,体会诗歌意境。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简单介绍唐诗的类型。
唐诗可分为绝句和律诗,绝句(五言和七言),律诗(五言、七言和排律)。
2、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
二、简介背景。
1.整体感知教师范读,并思考以下问题:
王维是怎样的一个人?(之后提问)。
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他的诗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为主,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出名。其中反映军旅和边塞生活的作品,写景的佳句广为流传,如《使至塞上》就极富代表性。
2.谈谈创作背景和意境情感。
开元二十五年,王唯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实际是被排挤出朝廷)。王维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这首诗就是在出塞途中写的。通过作者叙述出使边塞的艰苦情况,抒发了作者漂泊天涯的悲壮情怀和孤寂之情。
三、课文赏析。
1.让一学生朗读,小组讨论:说出这首诗所表现的事、景、情;由此导入讲解全诗。
2.“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讲解:诗人以简练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
翻译:我只身轻车简从出使到边疆,途中经过属国居延。
3.“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讲解: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提问(1):“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
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提供的答案:“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中常用它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王维用“征蓬”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的感觉,他为自己受排挤离开朝廷感到十分忧愤。
提问(2):说说这一句的含义,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提供的'答案: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人胡天的上空。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4、让学生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
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沙漠上,那烽火台燃起的一股浓烟,既显得孤单,又格外醒目,“直”字,使景物一下变得挺拔坚韧,刚直有力。
5、“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问:这里“在燕然”是不是说都护真的在燕然山呢?
提供参考:这是引用典故,汉朝的窦宪在燕然山打仗胜利后在石碑上刻上自己的名字。
6、谈谈本文的情感变化(本环节由学生自由发挥,点拨:“抑郁到慷慨”)。
四、画诗。
通过你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理解,用简笔画把此景画出来。
五、写诗。
充分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把你画的内容写下来并与其他同学分享。
六、布置作业。
必做题:1、背诵这首诗。
2、收集三句以上写有关大漠的诗词。
选做题:把这首诗改写一篇散文。
王维杂诗教案篇十七
《杂诗三首》,是王维拟江南乐府民歌风格所作的一组抒写男女别后相思之情的五言绝句。第一首: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描写闺人怀远以及盼望音书的心情。第三首: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愁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写思妇给丈夫回信中的话。这里所选的第二首,则是游子思念家人,向故乡来人询问家中情形的话。
三首诗之间有一定的意蕴联系。它们都用口头语,写出一种缠绵深婉之情,或直抒胸臆,或托物寄怀,都不事雕琢。正如宋人刘辰翁《王孟诗评》说:“三首皆淡中含情。”
王维杂诗教案篇十八
王维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创作上。王维创作的描绘山水田园等自然风景及歌咏隐居生活的诗篇,绘影绘形,有写意传神、形神兼备之妙。王维以清新淡远,自然脱俗的风格,创造出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诗中有禅”的意境,在诗坛树起了一面旗帜。
思想内容。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王维从中年以后日益消沉,在佛理和山水中寻求寄托,他自称“一悟寂为乐,此生闲有余”(《饭覆釜山僧》)。这种心情充分反映于他的诗歌创作之中。过去时代不少人推崇王维此类诗歌,一方面固然由于它们具有颇高的艺术技巧,一方面也由于对其中体现的闲情逸致和消极思想产生共鸣。明代胡应麟称王维五绝“却入禅宗”,又说《鸟鸣涧》《辛夷坞》二诗,“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诗薮》),便是一个明证。
王维其它题材的作品,如送别、纪行之类的诗中,也经常出现写景佳句,如“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送梓州李使君》)、“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送邢桂州》)、“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等,都是传诵不衰的名句。
王维诗《红豆》书法作品王维作品中以军旅和边塞生活为题材的《从军行》《陇西行》《燕支行》《观猎》《使至塞上》《出塞作》等,都是壮阔飞动之作。《陇头吟》《老将行》则抒发了将军有功不赏的悲哀,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一个侧面。《观猎》生动地描写了打猎时的情景。《夷门歌》歌咏历史人物的侠义精神。《少年行四首》表现侠少的勇敢豪放,形象鲜明,笔墨酣畅。
艺术风格。
王维诗境王维的诗,常用五律和五绝的形式,篇幅短小,语言精美,音节较为舒缓,用以表现幽静的山水和诗人恬适的心情,尤为相宜。人们常用“诗中有画”来评论王维的诗作,这的确概括了王维诗歌的艺术特色。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作很多,大多具有这种诗情画意融合的特征。所谓“诗中有画”,就是指高度的形象性,即用语言描绘出一幅仿佛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图画。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画意美,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层次美。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巧妙地运用了艺术构图手法,在诸多诗歌中均得到了体现。例如《终南山》,诗人首先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终南山的大轮,而这一轮廓只可远观,却不可近视,不然将使终南山丧失云雾缭绕的神秘美感;然后诗人身处终南山中,描绘了仿佛走在云端的景象;接着诗人又置身于终南山中,眺望远处景色已经发生了变化,阳光照射下若隐若现的景象尽收眼底;最后诗人笔锋急转去找寻投宿的居所,并找寻到对岸山间樵夫的身影。诗人与樵夫的出现,与终南山形成鲜明的对比,进而烘托出诗作的层次美。另一方面是色彩美。王维深知色彩的奥妙,用于创新,不为文体、题材所拘泥,吸纳前人的经验,大胆创新。例如《积雨辋川庄作》,诗人将大片浓绿的“漠漠”与葱葱浓绿的“阴阴”作对比,表现出极强的色彩对比效果。
王维山水田园诗具有音律美。王维诗歌音律随着内心态度的转变而转变,即不断由边塞诗歌的意气风发转向山水田园诗的自然幽静。例如《使至塞上》,通过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实现了对大漠场景恰到好处的描绘,展示了一幅大漠苍茫浩瀚的景象,同时又仿佛可听到大漠上空掠过的雁群及长河奔流向前的声音,波澜壮阔的景象尽收眼底。又如《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绘了在明月高照的夜晚,山泉在山石上流滴的动静结合景象;而紧接着“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出现,伴随竹林中传来的洗衣少女的欢声笑语,使得山林的`清幽被打破,渔舟的划过也打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动静相宜的画面绘声绘色。王维山水田园诗歌引入了诗、画、乐等一系列艺术元素,诗人凭借自身对层次、色彩、音律的巧妙处理,恰到好处地把握住了山水田园风光独特的自然灵动境界。
王维山水田园诗还具有禅意美。王维是禅宗的众多追随者之一,由于仕途不顺,过起隐居生活,信奉佛学,以求淡泊名利,他回归山野,用身心去感受大自然,形成了超脱自我的人生感悟。禅宗与世无争的生活情绪、自然诗意的人生哲学启发了诗人的审美智慧,他的山水田园诗表现出高度的空灵美,流露出禅机哲理思想,并且还凸显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王维将禅意渗透进诗作中,构建起空明的禅意风格,这同样是王维对山水田园诗作出的一大贡献。王维营造出”空”“静”的意境,重传神、轻迹象,他创作的各个细节似乎都在服务于完整的境界。例如《鸟鸣涧》,依托对鸟鸣春润灵动画面的描绘,彰显了诗人被大自然意境所陶的高尚情操。又如《竹里馆》,表面上看用词造句平铺直叙,然而却通过对“独坐”“弹琴”“长啸”与“幽篁”“深林”“明月”等词语的对照应用,在一片死寂的氛围中营造出人物一体、空灵寂静的禅境。王维山水田园诗中浸透着若隐若现的禅机哲理。这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一大美学艺术力。
王维杂诗教案篇十九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心心视春草,畏向阶前生。
作品赏析。
《杂诗三首》,是王维拟江南乐府民歌风格所作的一组抒写男女别后相思之情的五言绝句。第一首:“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描写闺人怀远以及盼望音书的心情。第三首:“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愁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写思妇给丈夫回信中的话。这里所选的第二首,则是游子思念家人,向故乡来人询问家中情形的话。三首诗之间有一定的意蕴联系。它们都用口头语,写出一种缠绵深婉之情,或直抒胸臆,或托物寄怀,都不事雕琢。正如宋人刘辰翁《王孟诗评》说:“三首皆淡中含情。”
这首诗通篇运用借问法,以第一人称叙写。四句都是游子向故乡来人的询问之辞。游子离家日久,不免思家怀内。遇到故乡来人,迫不及待地打听家中情事。他关心的事情一定很多,其中最关心的显然是他的妻子。但他偏偏不直接问妻子的情况,也不问其他重大的事,却问起窗前的那株寒梅开花了没有,似乎不可思议。细细品味,这一问,确如前人所说,问得“淡绝妙绝”。窗前着一“绮”字,则窗中之人,必是游子魂牵梦绕的佳人爱妻。清黄叔灿《唐诗笺评》说:“‘绮窗前’三字,含情无限。”体味精妙。而这株亭亭玉立于绮窗前的“寒梅”,更耐人寻味。它或许是爱妻亲手栽植,或许倾听过他们夫妻二人的山盟海誓,总之,是他们爱情的见证或象征。因此,游子对它有着深刻的印象和特别的感情。他不直接说思念故乡、亲人,而对寒梅开花没有这一微小的却又牵动着他情怀的事物表示关切,而把对故乡和妻子的思念,对往事的回忆眷恋,表现得格外含蓄、浓烈、深厚。
王维深谙五言绝句篇幅短小,宜于以小见大、以少总多的艺术特点,将抒情主人公交集的百感一一芟除,只留下一点情怀,将他灵视中所映现出的故乡种种景物意象尽量删减,只留下窗前那一树梅花,正是在这净化得无法再净化的情思和景物的描写中,透露出无限情味,引人生出无穷遐想。清人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此诗:“以微物悬念,传出件件关心,思家之切。”说得颇中肯。
罗宗强先生在论述盛唐诗人善于将情思和境界高度净化时,将王维这首诗与初唐诗人王绩《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诗作了比较。两诗的题材内容十分类似。王绩诗写得质朴自然,感情也真挚动人,但诗中写自己遇到故乡来人询问故乡情事,一连问了子侄、栽树、建茅斋、植竹、种桷、水渠、石苔、果园、林花等一系列问题,“他把见到故乡人那种什么都想了解的心情和盘托出,没有经过删汰,没有加以净化。因此,这许多问,也就没有王维的一问所给人的印象深。”通过这一比较,足以显示出“王维是一位在意境创造中追求情思与景物的净化的高手”(罗宗强《唐诗小史》)。
王维杂诗教案篇二十
知识目标:深刻理解王维山水田园诗“诗中有画”的创作风格。
能力目标:培养和提高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诗人高洁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深刻理解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创作风格,感受诗中的图画美。
教学难点:领悟诗歌主旨,感受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精神。
教学方法诵读、问答、情境教学相结合。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在学习了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和白居易的《琵琶行》两首古体诗之后,今天我们转入近体诗的学习。自东晋陶渊明、南朝谢灵运开创山水田园诗派以来,他们的山水田园诗深受一些优秀诗人的称赞。到了唐代,它开始受到人们的推崇,王维、孟浩然就是这一时期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维的一首山水田园诗《山居秋暝》。
二、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人。开元九年(721)进士,累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著有《王右丞集》。诗与孟浩然齐名,称为“王孟”。前期写过一些边塞诗,但其作品最主要的是山水田园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其诗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苏轼曾赞:“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三、课文讲解。
(一)讲解近体诗的相关知识。
古体诗与近体诗的时间分界为唐代,唐以后的诗称为近体诗。包括律诗,绝句和排律等几种,在字数上有五言,七言两种。近体诗的句式一般是每两个音节为一个节奏单位,每一个节奏单位相当于一个双音节词或词组,音乐节奏和意义单位基本一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二)根据注释,疏通文意,把握节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
(三)诗歌解析,以整体把握诗歌。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时间、地点、天气)。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月、松、泉、石)。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浣女归、渔舟下)。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人愿望)。
(四)品味鉴赏,具体分析诗歌。
1.品味鉴赏,感受诗中图画美。
(1)意象作为一首诗的主题和作者思想的载体,在历来的诗词鉴赏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何谓意象呢?意象是指在作品中饱含了作者思想感情的客观物象。
提问:找出诗中有哪些意象。
明确:空山新雨明月松林。
清泉竹林莲石。
浣女渔舟。
(2)感受此诗的图画美(先请同学简单叙述,再由教师描述)。
第一幅“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空山秋雨图。初秋的傍晚,山雨初霁,万物一新,树木繁茂,,空气清新,高山寂静,宛若世外桃源。
第二幅“明月松间照”——明月松林图。暮色苍茫,皎洁的明月升上了天空,银色的月光透过松树的虬枝翠叶,星星点点地洒落下来。
第三幅“清泉石上流”——明月清泉图。清清的泉水淙淙地流泻于山石之上,在月光辉映之下,宛若一条洁白的绸布闪闪发光、随风飘荡,这是多么幽美的意境啊!
第四幅“竹喧归浣女”——浣洗晚归图。竹林里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那是一群勤劳淳朴的山村姑娘刚洗完衣服,披着月光笑盈盈地归来了,也许她们正为什么开心的事儿在竹林里嬉戏追逐着,笑闹声传出翠竹林外。
第五幅“莲动下渔舟”——月夜采莲图。密密的荷叶纷纷倒向两旁,莲花摇动,水波荡漾,原来是顺流而下的渔舟正轻盈地穿过荷花丛,弄乱的荷塘月色,划破了大山的宁静。
这五幅画面总合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清光,石上清泉的声音,浣衣村女的笑声,渔舟穿过荷丛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有声有色,有景有人,有静有动,构成了清新秀丽的乡村生活图景。
2.具体分析,领悟诗歌主旨。
(1)诗歌第一句说“空山新雨后”,诗中明明有浣女、渔舟,诗人为什么说它是空山?
明确:因为山林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又由于这里人迹罕至,“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一般人自然不知道山中有人了,所以更显得空了。“空山”二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在王维诗中“空”字出现频率之高,如:
“借问襄阳老,江山空蔡州”《哭孟浩然》。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酬张少府》。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
“空”理是佛教的基本教义,所谓“空”是说世界上一切事物都虚幻不实。王维受其母的影响,通过接触禅宗,对佛教有了深刻的理解。佛教讲究“四大皆空”,在诗人的眼里,一切胜景浮名都不过是一“空”而已!
(2)颈联的词序可以作怎样的改动?改了好还是不改好?为什么?
明确:可以改为“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改了不如原来的好,因为一来是为押韵的需要,二来这样才符合生活的实际,因为浣女是隐在竹林中,渔舟被莲叶遮蔽,听到竹林内的喧闹声才知道浣女,看到莲动才看到渔舟,这样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三是可产生“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艺术效果,增添情趣,表现出了山村的生活美。
(3)颔联和颈联写得十分热闹,这和作者要创造的寂静、宁谧的环境是否和谐?为什么?
明确:和谐。浣女、渔舟的热闹,正是为了烘托出山村环境的寂静、清幽。如同“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一样。人们从这些热闹的景物中,很自然地体味出一种和平恬静,体味出恬静中的一遍勃勃生机。有动有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王孙自可留”关于王孙的典故:《楚辞·招隐士》中有“王孙游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这里反用其意,意谓任它春芳尽,王孙也可久留。诗人被雨后秋山诗情画意的景物深深陶醉了,他情不自禁地感叹:芳菲的春天已经过去,就让它过去吧,眼前这秋天的山野也别有一番景象,也一样的美好。“随意春芳歇”只是作陪衬,而真正的重点则是“王孙自可留”。这句话是本诗的主旨句,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之感,深化了主题,同时也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四、课堂小结。
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生花妙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新宁静的雨后山村图,一幅优美的山水画:清幽的山景,淳厚的民风,这正是他理想中的生活环境。他不忍离开,回到官场上那种纷纷扰扰的生活中去,表现了诗人热爱大自然,陶醉于闲适恬淡的生活情趣。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厌恶官场,想归隐山林的强烈愿望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五、作业布置。
尝试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优美的散文。
附:板书设计: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704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