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教学设计之三(优秀2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7 17:02:07
猫教学设计之三(优秀21篇)
时间:2023-11-27 17:02:07     小编:琴心月

总结是反思的结晶,它让我们在前进的路上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和需求。有效的团队合作对于工作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总结范文展示了不同人、不同事、不同领域的总结思路和风格,希望能给大家以启发。

猫教学设计之三篇一

上课时,我先出示“蜘蛛”一词,让学生认读,根据教参写的,我又向学生介绍了蜘蛛是一种昆虫。这时,我看见一双小手举起,我没有理他。我继续讲我的课,后来学生又回答了文中一题,我也请刚才举手的男孩,他一站起来就理直气壮地说:“老师,我反对你刚才把蜘蛛说成昆虫,一般昆虫是三对足,而蜘蛛是四对足。”当时我一惊,我想:教参是这样写,难道错了?因为我也不是很清楚、很具体地介绍,我说:“蜘蛛是不是昆虫这个问题,我们先放一放,继续学习文中的内容。”但我发现这位学生总是心不在焉,好象应该是他正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猫教学设计之三篇二

这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全文生动地描绘了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郊游的情景,表达了孩子们沉浸在秋天大自然中的欢快心情。

全文共有4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简要记述了同学们在老师带领下去郊外秋游。第二、第三自然段分别描写了秋天的天空、白云、稻子、高梁、棉花等形态和色彩上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气的秋景图。第四自然段叙述了同学们秋游时在草地上尽情玩耍的情景,充分展现了同学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享受的愉快心情。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想象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掌握“师”、“凉”两个生字,会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重点、难点]。

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课文2-4自然段,了解秋天特有的气候和景色。仿照课文中的句子练习说话。

难点:如何在美读课文中让学生去想象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培养学生流利正确地说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主题:

1、小朋友们,在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拍手朗诵《秋天到》这首儿歌。

2、有些词语宝宝迷路了,想请小朋友帮帮忙,把他们送回家。出示词语。

小朋友们真能干,词语宝宝说谢谢你们!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引读第一段)。

这节课,请同学们继续跟着老师去秋游。(指板书,读课题)从你们的眼神中,老师就知道你们想快点到达我们秋游的目的地,是吗?那好,让我们出发吧!但是,老师有个要求去秋游的时候,郊外的美景可要仔细欣赏哦!

二、美读课文,品味意境。

(一)、学习二、三自然段。

1、师边播放美景边范读二三自然段。

2、请小朋友自由读读课文的二三自然段,待会请您来说说喜欢秋天的什么美景?

3、交流:你喜欢什么?

a、学习第二自然段。

4、生说:白云师问:为什么。

5、那就请你把写白云的美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

6、小朋友听出来什么了吗?白云会——变。

7、是呀,白云还会变魔术呢,(师范读此句)多有趣呀!谁来读好这句?(有时像读得慢点)。

8、这么美的白云你喜欢吗?请喜欢的小朋友站起来读一读。

9、白云真是变化多端,它有时还会像什么呢?(指名说)。

10、出示:白云有时像————,有时像————,有时像————。

生:天上的白云有时像一群小鱼。

生:天上的白云有时像一群白龙。

生:有时像一群大老虎。

师:什么样的大老虎?

生:天上的像一群野牛。

师:除了动物。还像什么?

生:小河。

生:有时像一群狮子,有时像一群小狗。

生:有时像甜甜的蛋糕有时像圆的苹果。

11、这么美的白云在哪呢?(指名说)板书:天空。

12、出示:蓝蓝的天空,你可以为蓝蓝的天空换个词吗?启发想蓝湛湛,碧蓝碧蓝。

13、蓝蓝的天空怎样?出示:一望无边。理解词语送词:无边无际指导读好一望无边。

14、除了可以说天空一望无边,还可以说什么一望无边?(大海、草原、稻田)。

15、指导读这半句:谁来读好这句。

b、学习第三自然段。

2、农田美在哪呢?请你读读第三自然段,画出表示颜色的词。

3、师引读此段,黄了,红了,白了,不光指颜色美,也说明这么庄稼怎样啦?(成熟了)颜色词找对的小朋友举手。

4、农田的色彩真美呀!请小朋友看,出示:农田里,稻子黄了,像_________,高粱红了,像________,棉花白了,像________。(指名说)。

5、庄稼丰收了,此时的农民心情怎样?(高兴)谁来高兴地读好这句。(多美的农田,听出丰收的喜悦了)。

6、我们再往远处看:出示:果园里,()了,()了,()了。

7、出示:秋天真是一个()的季节。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秋天的天空是那么美,农田是那么迷人,同学们玩得开心吗?(板书:同学们)从哪看出同学们开心了呢?他们在干什么呢?请您读读第四自然段。

2、交流:从哪些地方看出同学们玩得开心了呢?(板书:乐)。

生:打滚儿(对极了)师:“打滚儿”什么感受?

生:就是玩的很开心。

生:逮蚂蚱(那蚂蚱你见过吗?出示图片介绍蚂蚱蚂蚱是一种很善于跳跃的小昆虫,他可调皮了,总是在草丛里跳来跳去的,小朋友们要想抓住它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呢!)。

(还从哪读到同学们开心呢?)。

生:向着蓝天亮开了嗓子(师:他们会喊些什么?或者唱些什么?是的,大家很开心)。

3、小朋友们一起来亮亮你的嗓子,唱两句给我听听。他们除了唱歌还会喊些什么呢?

4、生:哇!蓝天真美!秋天多美啊!

好一个丰收的秋天。

秋游真令人快乐!

生:蓝天真美,我想像小鸟一样飞到蓝天上。

5、同学们在草地上还会干什么呢?(让生说)。

6、生:有的人在捉蝴蝶,有的人在画画,有的人躺的草地上看白云。

7、引读:大家奔跑追逐,笑着喊着,多开心哪!

8、让我们开开心心地读读这一段吧!

9、说话练习:有的-----有的------有的------。

请小朋友来想想,把这句子补充完整。

10、小朋友们,秋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天空是那么美,农田那么迷人,真是赏也赏不完,看也看不厌,同学们玩得真开心哪,让我们拿起书再来一起美美地读读这课文吧!

11、小朋友们读得真好,老师还有一份礼物送给大家,这是6个写秋天的成语,跟老师读读。

三、教学生字。

小朋友,今天的秋游该结束了,有两位新朋友要认识大家呢!看,出示生字。

1、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点?(左右结构,偏旁相同)。

2、析形,师范写。

3、生描红,临写。

四、作业。

出示作业超市:

1、把你看到的美丽的秋天,说一说,写一写。

2、用彩笔画出你认为最美的秋景图。

天空。

板书:秋游美。

农田。

同学们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猫教学设计之三篇三

游戏目标:

1.练习双脚立定跳远,锻炼幼儿腿部力量。

2.通过游戏,培养幼儿遵守规则的意识。

3.培养幼儿勇敢、机智和灵敏的反应能力。

游戏准备:

1.大灰狼头饰一个、羊妈妈头饰一个。

2.大海绵垫8个、小皮球若干。

游戏过程:

一、准备活动。

1.在大操场用海绵垫围成一个“小羊的家”,并在门前画一条宽40厘米长2米的“水沟”。场地的另一边,同样用海绵垫围成一个“大灰狼的家”。

二.热身活动。

1.教师戴好羊妈妈头饰。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我就是“羊妈妈”,你们就是“羊宝宝”。妈妈今天要给宝宝们做美味的“蘑菇汤”(小皮球),需要宝宝们出去“采蘑菇”,采蘑菇要经过一条“水沟”,孩子们想一想,有什么办法才能越过“小河”呢?(请幼儿说一说各自的办法)。

2.请个别幼儿示范过“水沟”。(双脚并拢,手臂前后摆动,膝盖弯曲,用力向前蹦)其他幼儿观看后模仿。

3.请幼儿亲身体验并反复练习动作要领。

1.游戏规则:请幼儿双脚并拢跳过“水沟”。采到一朵“蘑菇”后,就要双脚并拢跳回“家”,将“蘑菇”放到篮子里。当听到妈妈说“大灰狼”来了时,就要马上跑回“家”里,如果被大灰狼捉到,就要成为大灰狼。

2.开始游戏:幼儿自愿选择角色,教师随时注意观察幼儿是否踩到“水沟”的线。如果踩线就要重新跳一次,不能单腿跨过“水沟”。菜“蘑菇”时,一次只能采一朵,采到“蘑菇”后,要双腿并拢跳回“家”里。

四、结束活动。

教师与幼儿共同收拾场地,整理结束,站排返回教室。

猫教学设计之三篇四

瞧中国羽毛球混合双打冠军张军。高凌在赛场上时而轻挑时而猛扣,打的德国对手是措手不及,在最后一局里,双方都谨慎致极,比分不分上下。最后就在千钧一发的时刻,我国选手利用对方的失误见缝插针,摘下了这枚金灿灿的金牌。

12。91秒,刘翔突破了中国及亚洲在短跑上“0”的记录,为中国人争了光!

……。

简评:感受很深以28届奥运会写出了对29届中国自己的奥运会的向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猫教学设计之三篇五

有一座,那就是我国的长城。长城以其雄姿和壮美,深深地吸引着中外游客,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这天我们就和作者一齐去游览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多媒体演示,激发阅读兴趣。板书课题《长城》,指导学生自豪与深情地读课题。)。

2、你想更深入的了解长城吗?(引读课文)。

3、交流阅读感受:长城留给你什么印象?结合课前的预习,学生反馈)。

二、图文对照感受读——感知长城。

教师指导观察图,让学生感受画面。

1、看第一幅图,说说你从图中看到了哪些景物?课文中是怎样描述的?(引导学生观察图时,要分清主次,能抓住主体进行重点观察。)。

2、看第二幅图,说出你从图中看到了些什么?课文是怎样具体描述的?(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抓住细节认识事物的特点。学习作者运用准确的语言表述所观察到的具体资料的方法。)。

三、重点赏析深入读——品味长城。

1、学生自读自悟,深入阅读课文,体味文中的哪些词句给你了很深的感悟。

2、交流阅读感受,品味、感悟、体会,并指导朗读。

(1):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引导学生抓住“长龙”、“崇山峻岭”、“蜿蜒盘旋”,感受长城的雄伟,运用比喻的方法写出了长城的气魄。

(2):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垛子,……城台之间能够互相呼应。

3、情境体验,观看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游览长城。

四、披文入情感悟读——倾动长城。

讨论后归结到:修长城的古代劳动人民。)。

2、默读第三自然段,想想古代劳动人民修长城的艰难有哪些?(联系文中句子体会砖石多、重;运输的工具原始;环境险恶)文中又说长城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智慧体此刻哪里?精心设计使之易守难攻,开凿搬运巨大条石的方法等。)。

3、这段第三句中的“凝结”是什么意思?“才”是什么意思?

这砖石那么重、运输的工具那么原始,环境那么险恶,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付出了多少血汗,发挥多么非凡的智慧,才建造出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那里的“才”字既表达出建造长城的不容易,又饱含着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创设情境(配乐描述)。

想象古代劳动人民的劳动场景:逶迤绵延的山峰记录了勤劳勇敢的古代劳动人民一个个坚实的足印,辽阔无边的天空记录了聪明智慧的古代劳动人民一声声粗重的呼吸,一曲曲嘹亮的号子。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5、指导感情朗读。(要求读出劳动的艰辛,读出非凡的创造,读出由衷的赞叹。)。

6、小结: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奇迹”?

五、自由抒发激情读——赞美长城。

1、通读全文引发学生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敬佩,激发民族自豪感。

2、心里话大声说。高呼对长城的由衷赞美。

3、,奥运会将在我国首都北京举行,到时,会有很多的外国朋友来到我们国家,他们大都会来参观我们的万里长城,如果你是一位导游,你会怎样把长城介绍给这些外国朋友呢?请你创作一篇长城介绍词。

六、知识拓展延伸读——深识长城。

阅读课后“资料袋”,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兴趣。

1、自主交流搜集的有关长城的传说、故事、歌曲、图片资料,如:毛主席词中名句“不到长城非好汉”,传说故事《孟姜女哭长城》等。教师适当追问资料搜集的办法,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多搜集相关资料。

2、课件出示29处中国的世界遗产图片,让学生谈一谈感受,读一读“资料袋”,激发探究兴趣。推荐学生自主或小组合作在课外去搜集资料,建立专用的资料袋,为后面课文及语文园地的学习作准备。

猫教学设计之三篇六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透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预习生字新词,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资料。

第一课时。

一、了解预习状况。

1.检查学生预习生字新词的状况,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进行指导。

2.交流初读课文的收获。

二、浏览全文,梳理顺序。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理清作者的观察顺序。

2.读后交流,梳理文章脉络。

三、重点感悟,加深体验。

(一)感悟长城的雄伟气魄。

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在读中感受长城雄伟的气势。

2.透过品读“蜿蜒盘旋”等重点词语,借助形象的画面,激发学生的想象,想象出长城在崇山峻岭间蜿蜒盘旋、绵延万里的壮美景象。

3.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透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二)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了解长城的结构特点。

1.默读第二自然段,图文对照,了解长城的结构特点。

2.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了解长城的历史作用。

(三)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1.轻声朗读第三自然段,在诵读涵泳中静心感悟。

2.品读重点词句,展开联想,体会修筑长城的艰辛。

3.指导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在读中体会中华民族勤劳勇敢、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在读中抒发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四、回归整体,抒发情感。

1.画面欣赏:《长城风光》。

2.抒发情感,赞美长城。

第二课时(简案)。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和图片资料。

一、回读全文。

二、指导书写生字。

1.引导学生观察要求会写的字。重点指导“嘉、隔、慧”三个字的书写。

2.练习书写13个生字,教师提示正确的书写姿势并及时展示学生的字,进行评价、指点。

三、拓展延伸。

展示、交流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和图片资料。

四、小练笔:赞美长城。

猫教学设计之三篇七

教学目标:

1、通过自读、品读课文第二段,理解主要内容,感受果园迷人的秋色。

2、理解课文第三段,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了解作者按方位顺序写景的,并能有感情地读。

3、感受首都北京文化园林建设和现代化建筑的雄伟,激发学生对北京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感受景物的美。

教学准备:课件制作。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秋游景山》,上一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景山公园的大门。抬头望去看了山顶上的万春亭,还领略了山脚下大花坛的美景,现在我们又沿着山路去游览果园,欣赏那儿迷人的景色。

二、学习第二段:

1、让我们一起先来听一听,看一看。

课件出示:配有录音的果园美景。

2、你感受到了什么?(指名说)。

课文具体是怎么写的,同学们自己想不想读?请打开课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的第二段,读通顺。你觉得读一篇不够还可以再读几遍。

3、学生自读。

4、同学们读得有滋有味,那你最喜欢的是哪些句子?

课件出示句子:海棠果摇动着它那圆圆的小脸,冲着你微笑;红艳艳的大苹果像挤在一起的胖娃娃,扒开绿叶笑眯眯地往外瞧;金黄的柿子把树枝压弯了腰。(大部分学生找了这句。)。

5、其实方老师也对这里的景色作了一番描写,请看:出示句子:

海棠果在枝头摇动着,大苹果长在枝头,大柿子挂在枝头。

(1)、你觉得老师写的怎么样?老师要请你说说理由,书上的句子好在哪儿?

(2)、学生自读这两段话体会,小组讨论。

6、、交流汇报:

(1):哪位同学来说说,好在哪儿?

海棠果:写出了海棠果的什么?你觉得怎么样?它好象想对大家说?(出示课件海棠果图)。

老师小结: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海棠果的形状,样子非常可爱,谁能通过朗读把它那可爱的样子读出来。

指导朗读:先试读,指名读,齐读。

(2)、还有吗?好在哪里?

交流大苹果、大柿子句。出示相应的图。

颜色、动作词去理解。

指导朗读。

小结:同学们的小眼睛非常厉害。书上的句子确实生动,不像老师写的干巴巴的。

学生齐读。

7、小作者把果园里的水果当成了人来写,写出了水果的颜色美,果实多,个儿大。

同学们能否用一个词来概括?到书上找找。板书:果实累累。

出示句子:果园里真是果实累累。面对这么美的景象,我们仿佛闻到了成熟果子香气四溢,惹人喜爱。怪不得作者说怪不得作者说――(出示最后一句:好一派迷人的景色。)。

小结:先概括后分述再总结。

8、齐读。

三、学习第三段。

1、谈话:在秋色的装点下,古老的北京城更显得雄伟壮丽,让我们沿着青石铺成的山路拾级而上,登上万春亭,去观赏一下吧!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的3-7自然段。

2、学生自读。

3、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那么你读时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说。

4、是的,北京城的景色都十分美丽。出示课件:图。

这么美的景色作者是怎么写下来的?

(1)、请学生拿出作业,填好顺序这一栏。

(2)、学生答:出示方位词。

(3)、通过这道题的练习,你发现了什么?

5、老师想请同学们四人小组来学习,请你们选择喜欢的一个方位的景色来学。

(1)、讨论选择。

(3)、交流汇报:

a、朝西望:放大图。认为美,美在哪里?学生答。(先交流景物。出示词语。)。

能否美美的读一读?

小结:你们看这里塔美,水清,加上一只只游船,这自然风光显出一种宁静的美,真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齐读。

b、向南望:交流景物。站起来说说喜欢什么?简单介绍。出示图片。

体会到了什么?(简单介绍故宫。:体会古代建筑的庄严、雄伟。)。

我们能否通过朗读把这个特点表达出来。

指导读。

小结。

c、往东看:交流景物。出示图。

理解:鳞次栉比、纵横交错。

一幢幢、一排排、一座座,这些词你读懂了什么?

指导读。

小结。

6、看到这样的美景,你会怎么想?

学生答。

是啊!北京的美,不仅有宁静的美,更有现代化繁华的美。我们从这里不难体会出首都北京正迈着前进的脚步,所以作者说―――学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7、刚才我们观看了图片,读了课文,就好象自己真的在那里观赏美景。现在假如有些外国朋友登上万春亭,请你当导游,你是否能把这里的美景向客人们介绍一番呢?我们先来准备准备,你自己选一个方位的景色说得生动具体,可以用上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学生准备。

交流。

四、总结。

猫教学设计之三篇八

刚刚下了一场小雨,祖父家的院子里弥漫着泥土的清香。

我在院子里走着,发现了一个黑不溜秋的小点,它在树枝之间晃动着。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只大肚圆蛛,也许是刚刚下的那场雨把圆蛛织的网打破了,现在它在修补呢。

这一只圆蛛大约一分钱大,黑色的'皮,八只爪子环抱着圆圆的大肚子。它正悬在空中。我很奇怪,难道它会飞吗?我半信半疑地走过去看,原来它是被一条柔长的细丝吊在空中。细丝的一头系在一根树枝上,下头连着圆蛛肚子下的一个小孔,随着八只爪子不停地划动,那细丝也不断延长。我从书上知道,圆蛛肚子的下面的小孔能分泌出粘液,遇到空气,粘液就变成柔长的细丝。现在,它靠这套本领,正一圈又一圈一道又一道地织着网。不久,一张网就织出来了。

蜘蛛外表黑色,小头大肚子,长着八条腿,一见就觉得是个丑八怪,使人讨厌。然而,它毫无怨言地整日整夜地织网,捕捉人们憎恨的蚊子、苍蝇。

在遭受挫折时,它能坚持不懈,奋斗不止。我跟它比,自愧不如哩。

猫教学设计之三篇九

(二)老师讲故事。

边听边想上面的问题。

(狼非常想吃小羊,三次找碴儿,最后扑向小羊的事。)。

过渡语:狼第一次找什么碴儿,请我们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想:这段告诉我们什么?

(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出示投影片:(介绍地点、位置)。

(2)指导读。

这段是交代当时的环境、情况、读时语气应平和。

试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语:狼的本性是什么?它见到小羊会怎么样?让我们学习第2段。

2.学习第2段。

(1)指名读。

(2)狼想吃小羊,就怎么做?(故意找碴儿。)。

板书:故意找碴儿。

理解:找碴儿。(没事找事,故意成心。)。

(2)谁把狼找碴时说的话读一下,注意标点符号。

“!”想用歪曲的事实,恶人先告状,读时用肯定的语气。

“?”读出问句的语气。

试读指名读。

过渡语:小羊听后怎样?为什么会吃一惊?读第3自然段。

3.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读。

想:小羊听了狼的话后态度怎样?

板书:温和。

(2)投影。

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

讲解:

反问句,表示强调不会把水弄脏。投影:说明原因。

想一想:他们俩谁说的'有道理?为什么?

(小羊的话有道理,因为水不会从下游流向上游,所以说狼是故意找碴儿。)。

(3)指导读。

小羊说话很温和,我们读的时候应该缓慢些。

试读,指名读。

(4)分角色读2、3段。

过渡语:狼没占到理,他甘心没有?态度有什么变化?又找什么碴了?学习第4、5自然段。

4.学习第4、5自然段。

(1)自学。

思考:狼第二次找了什么借口?小羊是怎样申辩的?

读一读,找一找,画出有关的句子。

(2)讨论上面的问题。

(3)指两个组汇报。

(狼的第二次找的借口是:“就算这样吧,你总是个坏家伙,我听说,去年你在背地里说我的坏话。”)。

(小羊的申辩是:先肯定地说:“那是不可能的。”然后进一步用“去年我还没有生下来哪”这个事实,说明自己不可能说过狼的坏话。)。

理解:

气冲冲:形容非常生气的样子。

背地里:在背后,不是当面的。

啊:表示惊讶。

(4)指导朗读。

狼“气冲冲”地说,要读出蛮不讲理的语气。小羊的样子“可怜”,急得“喊”了起来,并且称呼“亲爱的狼先生”要读出认真申辩和害怕的语气。

试读,指名分角色朗读。

过渡:狼两次找碴儿想吃掉小羊,都被小羊理直气壮地反驳了,狼不甘心,又怎么样了?学习第6段。

5.学习第6自然段。

(1)指名读。

(2)想:狼第三次找了什么借口了?它又是怎样做的?

(先是骂小羊,又找的借口是:“说我坏话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狼这时是:龇着牙,逼近小羊大声嚷道,并且向小羊身上扑去。)。

理解:

龇着牙:把牙露出来。

逼近:气势汹汹地,一步一步地靠近。

嚷:喊叫的意思。

(3)指导读:

要读出狼凶狠的样子。

试读,指名读,全体读。

(三)总结。

(恶人总是蛮不讲理的,我们不要上当,不怕,去斗争,我们要看清它们的嘴脸。)分角色朗读全文。

(四)发散思维,继续想故事。

狼向小羊扑去,结果怎样呢?请同学想一想说一说。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巩固复习词语。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

---------------------------。

(三)指导作业。

二、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作业。

三、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词语。

1.抽读词语卡片。

2.重点说词语易错的地方。

3.听写词语。

4.互相判,订正。

(二)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1.三人一组分角色地朗读课文。

2.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指导作业。

1.组词。

战()。

猫教学设计之三篇十

生说:水是从上面流到下面的。

水是从上游流到下游的。

水是从狼那儿流到小羊这儿来的,不是从小羊这儿流到狼那儿去的。

师说:哦,原来水是这么流的。那小羊会不会弄脏狼喝的水?

生说:不会。

你能指着图,说说理由吗?(指名说)。

(请刚才不会的同学)现在你能说了吗?

从不会说到会说,你这节课收获不小啊,大家祝贺他。

都会说了吗?(会)那好,同桌说一说。不会的同学看着小黑板说。出示小黑板:

狼站在,小羊站在(),水是从()流到(),所以小羊不会弄脏狼喝的水。

是啊,小羊是绝对不会弄脏狼喝的水的,狼是故意在找借口,是无中生有。这些都是小朋友自己通过反复读书读懂的。我们小朋友真了不起!相信4、5自然段也难不倒大家,放声读吧!

哪位同学想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指名读)。

师评:听了你的朗读,老师觉得你读的这只狼比第一次找借口时更凶了。

你肯定是咱们班朗读水平最高的一位吧!学着他的样子一起来读一遍吧!

小朋友,读了课文4、5自然段,你读懂了些什么呢?

生:我读懂了小羊去年还没有生下来。

生:我读懂了狼是在找借口。

师:你从哪里看出狼是在找借口?

生:狼说小羊去年在背地里说狼的坏话,而小羊去年还没有生下来,所以狼是故意在找借口。

(提示:狼说小羊去年(),而小羊去年(),所以狼是故意在找借口。)。

狼说小羊去年在背地里说狼的坏话,而小羊去年还没有生下来,(板书:没有生下来)所以狼是故意在找借口。

小朋友,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狼说小羊弄脏了它喝的水,去年在背地里说它的坏话,那都是狼找借口,实际无中生有。让我们把2―5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齐读)。

师:读到这里你的心情怎样?是不是特别气愤?现在你最想说什么?(自由说)。

(引导:你觉得狼真。)。

是啊,狼真是太可恶,太过分了,更令大家生气的还在后头哪,读读第六自然段吧!

自由读指名读。

咱们一起把狼的凶恶、蛮不讲理用朗读表达出来吧!

可怜的小羊就这样被狼活生生地吃掉了,真是太令人伤心了。为了这样伤心的事再次发生,你想对小羊说些什么?把你此时最想说的写在课文后面。你可以写一句也可以写二句。

自己写指名读。

是的,对像狼这样蛮不讲理的人光讲道理是没用的,只有跟他作勇敢地斗争。让我们牢记小羊的教训,再来读一读整个故事。

猫教学设计之三篇十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学会本文当中书写的汉字以及认读的汉字。

2、过程与方法:能够一分角色表演的形式理解课文内容。

3、感受到狼的凶恶和小羊的善良。树立正确的是非观。

二、视频导入。

1、出示《喜洋洋和灰太狼》主题歌。以学生最熟悉的动画,展开新课。

2、让他们说一说自己对于动画片里人物的认识。

整体感知,自由读文,画出文章的段落和不认识的字词。

2、生自由读文。

3、通过课件,检查字词的认读情况。

看来大家通过预习课文都对课文有了一些理解,老师相信上完这节课你一定会有更深的理解。

品读课文。

狼这么想吃小羊,他心里会怎么想呢?,他的外表是什么样呢?看看图,说一说。

现在谁能把狼外部的表现,心里想的,连起来说说?

(二)什么叫找碴儿?(找借口、挑毛病)。

1、故意找碴是什么意思?(故意找碴就是有意地找毛病,存心编造理由。这说明狼是很狡猾、很阴险的。)。

2、“故意“还可以换成那个词呢?

那么狼找了几次碴?是怎样找碴的?小羊又是怎样反驳的?请大家默读课文,不出声音边读边思考。

生默读课文。

找了几次碴?(3次)。

(三)a狼第一次找了什么碴?(板书:弄脏)谁能读一读狼的话?“你安的什么心?”是什么意思?(怀的什么心打得什么主意)这里狼是责问小羊不安好心,存心使坏。

小羊又是怎样反驳狼的呢?小羊说了几句话?看第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原文的句子换成下面这句话意思是一样的,你来读读这两句话,看你喜欢那句。说说为什么?(小结:这句话叫做反问句,这样的句式能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你能读一读吗?男生读前一句,女生读后一句。

再看第二句,你来读。看老师画了一条小河,(板画)你知道那边是上游,那边是下游吗?从图中我们知道狼在上游,羊在下游。对呀,水只能是从上游流到下游,而不会倒流的呀。羊的理由是(板书:不会倒流)很充分啊。狼说小羊把他喝的水弄脏了,这是在“故意找碴儿”(请小朋友读三遍)目的就是要吃掉小羊.

b指导朗读.我们看狼和小羊的第一次对话该怎么读?自己先试着读读。想想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

自由练读。

谁来读狼的`话?(老师听出来了这是一只的狼,狼真是故意找碴,对小羊横加指责,这狼真是蛮横无理;狼的特点好像没有充分表现出来哦,蛮横无理的感觉还不够)。

(提示:故意找碴儿,指责小羊,责问小羊,蛮横无理,语速稍快重读词调高)。

男生齐读。

我们来看小羊的话?注意小羊此时的心情和语气,文中用了什么词“吃了一惊”“温和”地说。(温和的说是怎样地说?)温柔平和(从他的朗读我们听出来小羊在小心翼翼讲道理给自己申辩)。

(提示:语速稍慢调低)。

女生齐读。

自由读第二三小节想象狼和小羊第一次对话的情景。

(二)a狼第一次找碴被小羊驳倒了,狼的态度有什么变化,他又找什么碴了?小羊又是怎么样反驳的?默读。

谁来说说,(板书:骂我)指名读狼的话。

小羊又是怎样反驳的?(板书:还没出生)。

小羊去年还没出生呢,狼偏说小羊去年骂了他。狼无中生有的指责小羊,这叫什么?“找碴儿”(读三遍)。

b指导朗读。先自由读,想想应读出怎样的语气?

狼“气冲冲”地,(非常生气的样子)蛮横无理,注意叹号,问号。(你把狼的蛮横无理表现出来了)。

可怜的小羊“喊”道,一个“喊”字,你体会到小羊怎样的心情?(害怕、委屈、着急、惊讶、竭力争辩)注意感叹号。(多可怜的小羊真让人同情)。

同桌互读。

师:读得真有味啊!狼本想找碴儿名正言顺地吃掉小羊,可没想到两次争辩,狼都被小羊驳倒了,于是狼不想再——(生:争辩了)(课件显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他大声喊道——指名读。诬赖小羊不成,又说骂他的是小羊的爸爸,狼说的话有根据吗?他这么说不过是为吃掉小羊所找的另一个碴罢了。齐读找碴儿。

狼的本性终于完全暴露出来了,原形毕露。他不想再争辩了,大声喊道——指名读(穷凶极恶)。

学到这里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狼?(凶恶凶狠穷凶极恶)。

再读。

伊索名言。

自读全文,想象故事情境,加深理解。

表演读。

三、分角色朗读全文。

四、作业。

1结尾处想象。

2《狼和小羊》的故事选自《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集,当中手收集了很多情节简单,但寓意深刻的故事。如《农夫和蛇》希望大家回去阅读。让我们记住伊索的名言“存心要干凶恶残酷的坏事情,那是很容易找到借口的。”

猫教学设计之三篇十二

1、谈话导入。

同学们,平时我们看了许多画,今天请同学们仔细地来看一幅图,看看这幅画画面上画了些什么?(用红笔板书:山、水、花、鸟)画的是什么季节?(春天)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春天?(桃花)。

2、结合日常生活中看到过的“山、水、花、鸟”的情景,要求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

(1)想一想,如果从远处看山,山上的景色能看清楚吗?(模模糊糊、没有颜色、看不清)。

(2)如果水从山上直往下流,从近处听,会有什么声音?(有哗哗的流水声)。

(3)各种花过了开花的季节就会怎样?(不再开了,看不到花)。

(4)鸟停在树上,人来到鸟的前面,鸟就会怎么样?(鸟就会受惊,会飞走)。

小结: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山、水、花、鸟是这样的,那么画上的山、水、花、鸟是怎样的?作者又是怎样写画上的山、水、花、鸟的呢?请跟老师来看看。

1、请一位同学站在教室的最后排看画中的“山”有没有颜色?要求学生把看到的告诉同学。(板书:远看有色。)。

2、请一位女同学来到画的前面听一下“水”有没有声音?要求把听到的告诉同学。(板书:近听无声。)。

(板书:春去还在。)。

4、请一同学到画前面来模仿一下平时赶鸟的情景,让别的同学看看鸟怕不怕?即它会不会飞走?板书:人来不惊。

1、齐读诗句。

2、给诗加上题目。

3、弄清题目与诗句的关系。(谜底谜面)。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找出生字并划上线,多读几遍,记住字音。

3、谁愿意把课文读给老师听一听。(指名读)。

4、愿意读的站起来读。

1、齐读课文。

2、试着背诵。(以最先用红笔板书的“山、水、花、鸟”四个字为线索来背。

猫教学设计之三篇十三

《咏鹅》是一首古诗,用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将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全诗共四行,前两行写鹅鸣叫时的声音及神态;鹅弯曲着脖子,朝着天空叫,好像在唱歌似的。后两行写鹅游水嬉戏时的情景:一身洁白的羽毛,浮在绿绿的水面上,一双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的水波。表达了作者对鹅十分喜爱的情感,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指导学生能按照诗的节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欣赏鹅的形象、颜色、姿态,感受鹅的美好形象,使学生产生对鹅的喜爱之情,受到美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生字卡片。

3.图片。

四、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1.对照拼音初读古诗,读准、读好10个生字:咏、曲、项、歌、毛、浮、绿、掌、拨、波。

2.检查读的效果。

(1)难读字音:项。

(2)易读错字音:曲、拨、波。

3.同桌互相检查,指名读。

(1)朗读时大家一定明白了不少问题,愿意互相说说吗?(先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2)谁还有不懂的问题可以提出来,让同学和教师帮帮你。(学生质疑、答疑,如答不出,老师再启发引导)。

(3)大家说得那么好!连大白鹅也想说了,你们想听听大白鹅说些什么吗?(放录音)同学们,你们刚才说得都非常好!可是,你们知道吗?每首古诗都有一定的韵律节拍。只有按韵律节拍朗读,才能在读中再现意境,体验情趣,得到深刻的理解。

4.(1)你们想知道这首诗的节拍吗?请认真听录音。(播放古诗画景,配乐朗读)。

(2)听了录音,你感悟出它的节拍了吗?请一边拍手打拍子一边诵读古诗。

(3)谁能有节奏地读给大家听?(播放古诗画景,配乐朗读,学生评议)。

5.(1)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录音配乐朗读,仔细地想象大白鹅游水唱歌的场面,看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连放数遍录音)。

(2)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描绘出自己脑海中呈现的画面呢?(唱唐诗、跳舞、绘画、朗读、表演、语言描述等,也可合作完成)。

(3)播放课件,展示动态画面《白鹅戏水图》,巩固感知,想象的成果。

6.(1)大白鹅看着蓝天白云,在清清的水面上唱歌游玩,心情怎样?作者骆宾王看到这幅有白有绿、有红有青、有动有静的感人画面,在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中吟出了这首小诗?(体会朗读、练习背诵)。

(2)多种形式的读、背。(领读、跟读、诵读、赛读等)。

(三)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集体、分组、个人)。

2.学习生字:咏、曲、项、毛、浮、绿、掌、波、拨、马、乌、鸟、写、毛、车。(抽读生字卡片)。

(二)新授。

1.认识新笔画:竖折折钩。

出示新笔画,说明名称、写法。教师范写一个,带领学生书空。

2.学习写字。

(1)出示:马、乌、鸟、写。

观察:在这些字中,有我们新学的笔画吗?请你找出来。(学生找出来后,教师用彩笔标出)。

分析字形,比较这四个字的异同。(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记忆字形,如画画儿、形象记忆、讲故事、编儿歌等形式)指导书写:先书空数遍强化字的笔顺,让学生明白每一笔在格中的位置,再指导书写。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毛、车、火。(观察:与前面学的几个字有什么不同)。

3.指导学生在写字本上写。

(三)知识延伸。

让学生将课前找的一些五言诗和同学交流,按照课上所学的诵读五言古诗的节奏读一读,画一画,体会体会。

五.作业安排。

1.在田字格中,书写7个生字,并组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搜集一些有关鹅的资料,了解更多鹅的知识;找几篇描写鹅的文章读一读,知道更多有关鹅的有趣的故事。

猫教学设计之三篇十四

1、分析人物形象。

2、体会语言特点。

目标1。

2课时。

一、课文内容导入。

社会有某种需要,就有某种职业。作者故乡浙江余姚,离上海比较近,20世纪初就有不少人去上海谋生,当时邮政业务尚未普及到乡村,城市之间通讯需要专人担任,于是有了信客这种特殊职业。这篇课文就是介绍一个信客的故事。

二、理清一条脉络。

1、文章共写了两个信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看看作者主要写哪一个信客?

明确:文章一前一后写了两个信客,主要写后一个。

2、说说作者写了关于信客哪些方面的内容。

为什么做信客——怎么做信客——为什么不做信客——为什么成为一个好老师、校长。

这便是文章的脉络。

3、联系全文,说说信客这一职业的特点。

信客终年跋涉,非常辛苦。

到了一地,又非常繁忙,既要散发信、物,又要接收下次带出的信、物。还有额外工作,要经常代读、写书信。有时候还要充当代理人,某个谋生者死了,得尽同乡情谊,匆匆赶去,代表家属料理后事,收拾遗物。回到乡间,又要通报噩耗,帮着安慰张罗,送交遗物,汇报处置后事的情况。“信客”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忙。四乡的外出谋生者,都把自己的血汗和眼泪,堆在信客身上。

信客收入微薄,生活贫穷。

老信客干了一辈子,家里破烂灰暗,一无所有。沿途投宿,捡便宜的小旅馆住,吃饭尽找那种“可以光买米饭不买菜”的小店。终年奔波,胃病和风湿病成了职业病。

最痛苦的是蒙受怀疑、欺凌、憎恨。

三、研读两个事迹。

再读课文,完成下面两项内容:

1、找出重点事迹。

提示:信客所做的事情非常多,但作者交代比较详细、最能表现信客这一特殊职业的特殊经历的有两件事:

(1)一个谋生者客死他乡,信客充当代理人。

(2)信客被那个发了财沾花惹草的同乡诬陷为小偷。

2、两个事迹表现了信客怎样的品性?

仁义热心,任劳任怨。

他理解在外谋生者,也理解在家的家属,理解他们的需要与感情。事情不分分内(送信、送物等)分外,只要有求于他,再辛苦也在所不辞,有时候还得忍受无端的猜疑与羞辱。

猫教学设计之三篇十五

1.了解《史记》及有关常识。了解关于古汉语判断句的基本形式和变格。背诵课文重点段落。

2.认识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必然性。

3.学习本文成功地塑造丰富多彩的历史人物形象和注重剪裁详略得当以突出重点的写法。

4.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为国家多作贡献的思想感情。

1.重点: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历史必然性。掌握本文重点语句、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活用词和文言判断句式以及运用对话及对话时的语气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等。背诵课文重点段落。

2.难点:对多义词不同含义的理解以及对文中有关迷信活动的正确理解。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讨论法、探究法等。

课件2.多媒体。

三教时。

学生回答后,多媒体出示课题、作者及生平。(播放ppt1——4)。

1.《史记》是一部什么书?(播放ppt5)。

《史记》是汉代司马迁编写的一部史书,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自黄帝之汉武帝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史记》史料翔实,文笔流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被鲁迅称之为“世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陈胜、吴广起义发生在什么历史背景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强化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统治,推行强硬政策,对农民实行残酷剥削,大大加重了赋税和劳役的征发,这些急政暴行,导致了阶级矛盾的日益激化,农民起义一触即发。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率戍卒900人揭竿而起,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张楚。陈胜领导的这场农民起义历时虽然只有半年,但严重地动摇了秦王朝的封建统治。

3.给黑体字注音:(播放ppt6)。

提问:本文围绕农民起义这一中心事件,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明确:按照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记叙的。第一段介绍农民起义的领袖;第二段记叙起义的原因和谋划情况;第三段写起义的经过和取得的胜利。

研读第1段:

1.阅读理解课文,掌握重点字词:

1“之”字的三种不同用法;。

2“也”“哉”所表达的语气;。

3“尝”“苟”等词的含义。

2.口译第1自然段。

3.质疑和讨论。

提问:本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陈胜的?

讨论明确:这一段从籍贯、身世、志向方面来介绍陈胜。1“与人佣耕”,表明陈胜是个被压迫受剥削的穷苦农民;2“怅恨久之”,说明他对所处的贫困地位的不满;3“苟富贵,无相忘”,表达出他有福同享的思想意识;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用形象的比喻说明了他的远大志向。

4.(播放ppt9)提问:(1)为什么开头就列出陈胜、吴广?

(2)这段文字展示了少年陈胜怎样的个性?又是从那几个方面来描写的?

1.预习课文第2.3段。

2.完成课后作业题二/1.2题。

3.掌握多义词;找出文中通假字和活用的词。

1.阅读理解课文,讲清重点字词句。

2.指导口译本段文字。

3.质疑和讨论:

提问:起义原因是什么?在文段中划出有关语句。

讨论明确:直接原因是苛重的劳役和残酷的刑法。“发闾左適戍渔阳900人”,一次征发就900人,可见当时徭役之重;“失期,法皆斩”,说明秦法苛酷,从而表明起义是统治者逼出来的。

陈胜、吴广是怎样谋划起义的?怎样看待他们所采取的迷信手段?

讨论明确:1正确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天下苦秦久矣”,道出了秦王朝的残酷统治及广大平民百姓的怨恨之情。2分析了当时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提出借扶苏、项燕之名“为天下唱”的主张。3为起义制造舆论。采用“丹书鱼腹”“篝火狐鸣”等迷信方式,这是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而采取的斗争策略,说明陈胜、吴广的足智多谋。

提问:这一段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写?

讨论明确:对话、动作、外貌。以记叙人物的对话为主,通过对话描写,刻画了陈胜、吴广的革命精神和非凡的才能。(播放ppt10——12)。

1.阅读理解课文,掌握重点字词句。

多为用者忿恚尉借第令毋斩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比至陈豪杰被坚执锐刑其长吏。

2.口译第3段。

3.质疑和讨论。

本段文字写了那些内容?讨论明确:写了三方面内容:(1)并杀两尉;(2)为坛而盟;(3)胜利进军。总之,写了起义的经过和胜利情况。

讨论明确:表达了陈胜等人敢作敢为,要做天下主人的英雄气概,对封建等级制度进行否定。这种思想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提问:哪些词语表现了起义军胜利进军情况?结尾一句有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攻、下、收、皆下”等动词,表明陈、吴起义势如破竹,所向披靡。结尾句进一步反映起义的影响、号召力之大;农民起义风暴席卷各地,猛烈地动摇了秦王朝的统治。同时也告诉人们,这场农民运动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

4.(播放ppt14——15)了解进军路线,弄清三个场面。

5.(播放ppt16——17)总结全文。

1.完成课后作业题一、三;。

2.背诵“陈胜、吴广乃谋曰……吴广以为然”“召令徒属曰……吴广为都尉”两段文字。

提问:陈胜是农民起义领袖,作者对这一历史人物持什么态度?并说说理由。

学生思考讨论后师小结:作者对陈胜是肯定和赞扬的。“世家”是《史记》中为那些对全局有影响的王侯将相所作的传记,司马迁将陈胜与一般王侯齐观,可见对他首先发难的功绩是予以充分肯定的。(多媒体显示)。

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活动,归纳出主题思想:本文生动地记叙了陈胜起义的过程,刻画了陈胜、吴广的英雄形象,赞扬了他们反抗暴秦的历史功绩。

学生讨论、指名发言交流,其余评价,教师小结:

1.围绕中心来选材组材。文章围绕着秦末农民起义这一中心事件,详略得当地记叙了起义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作者首先简略地交代了主人公陈胜的身世和抱负,继而详写起义的原因、谋划情况、起义的经过及取得的胜利。条理清楚,主次分明。

2.通过对话来刻画人物。全文共写了三次对话。第1段陈胜与同伴们的对话,表现了他远大的志向和反抗意识;第2段陈胜与吴广的对话,反映了他们善于斗争的智慧和才能;第3段陈胜与戍卒的对话,表现出陈胜反抗阶级压迫的英雄气概。不仅如此,作者还善于根据人物不同的身份和处境,写出对话的语气。如“若为佣耕,何富贵也?”与“等死,死国可乎?”两句,皆为疑问句,但语气表达方式同中有异,前句“也”相当于“啊”,表达的语气肯定意味强些,表现了“佣耕者”对陈胜的话根本不相信;后句“乎”表达的语气委婉些,含有征询的意味。从而生动地刻画出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1.完成本课《基础训练册》上的题目。

2.书面整理本文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活用的字。

猫教学设计之三篇十六

《家》是《国标本(北师大)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它是一首儿童诗,主题单纯,内容浅显,语言凝练,韵律和谐,富有儿童情趣,贴近儿童的生活,很受儿童的喜爱。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们应把握儿童诗的特点,并以读贯穿始终,注重学生个性的感知、联想、体验等心理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以此发展学生语言,启迪他们的智慧,让他们的心灵和情感受到美的熏陶。

他们在体验中把对语言文字独到的理解感悟,通过读张扬出来,从而形成语感。

儿童诗的语言精炼、意象简单使得诗歌在很多地方都留有空白,《家》同样如此。在读通读懂后,我在诗歌的空白处设计这样的一些提问“联系生活中所看到的,说说蓝天里的白云怎么样?”“假如我们的教室就是清清的小河,你就是一条小鱼儿,你会在可爱的家里干些什么呢?”……目的就是让学生带着对文本的独特感受,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发挥自由的联想去填补这些空白,欣欣然走进诗的意境。其间播放一段与教学情境相关的音乐,引导学生自由想像表演。音乐的渲染会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的图像更鲜明丰满,表演时拥有真切的情感体验,入情入境,从而达到与作者、教材情感的共鸣。

儿童诗的句式往往可以举一反三,迁移运用。《家》这课中句式“(什么)是(谁)的家”的迁移有两次。一是在学习课文第二句“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前,其主要目的通过句式的拓展练习使学生对于我们和祖国关系的感悟,从蓝天之于白云、树林之于小鸟以及其他的生活经验迁移过来,无需说教,一样亲切感人。既突破了难点,又达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二是在学完整首诗后,让学生用此句式创编儿童诗,自由讨论,合作完成。这种创编,是学生超越生活经验的创造思维,是发自内心的自由抒发,不仅培养了他们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在运用积累词语和句子,丰富阅历,积淀对语文内涵的感悟。

四、以诗歌咏,启迪性灵。

诗歌是韵律和谐的文学作品,有很强的音乐性。抓住诗歌所表达的主题,以不同的旋律(或舒缓悠扬、或节奏欢快)歌咏出来,会带给学生感染,促使其对语言有更深的更细腻的感悟。学生在其间先愉悦身心,然后“由音到义,由动听到动心”直至启发性灵。

教学过程。

1.老师带来了一些朋友,(出示白云、小鸟、鱼儿、种子图)想认识他们吗?伺机板书这四个词,引导识字读词。(“鸟”注意别忘了其中的点,“鱼儿、种子”注意轻声。)。

2.这些小家伙很调皮,偷偷跑出来玩却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你能帮它们找到家吗?出示大图,学生上前贴画。

3.学生看图用句式“(什么)是(谁)的家”说一说。(出示句卡,学生练说时相应板书蓝天、树林、小河、泥土)。

4.师小结:说得真好,其实,把你们说的话写下来,就是一首很美的小诗。出示课文第一句。

(一)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这句话,注意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指名朗读,要求定位在读对、读通上。

(二)学生自由选读。

(三)随学生交流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

1.“蓝天是白云的家”。看图或联系生活中所看到的,说说蓝天上的白云怎么样?学生交流后指名读,及时评价。

2.“树林是小乌的家”通过图理解“树林”一词。(再指名读)学生参与评价。

3.“小河是鱼儿的家”引导学生想像,假如说我们的教室就是清清的小河,你就是一条小鱼儿,你会在可爱的家里干些什么事呢?你能带着想像请你再读这一句,相信你会读得更好。(小组竞赛读)。

4.“泥土是种子的家”。(有关种子生长的录像)师描述:春天,阳光暖暖地照着泥土,小种子醒来了。它伸伸小腿,生根了;它伸伸手臂,发芽了。在泥土的怀抱里,它慢慢地长大,长成花,长成草,长成树木和庄稼。我们再一起来读读这一句。

5.小结:你看,其实每一行诗的背后都藏着一幅很美的画,只要你用心地去读,去感受,你就会发现这美。

(四)学生再读第一句,带着想像读好。

(五)课间活动:听音乐自由想像表演。师在音乐声中引导背诵第一句。

1.你还知道(什么)是(谁)的家?小组讨论,学生自由练说,交流。

3.(出示开满鲜花的中国地图)理解“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出示第二句)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四、感情朗读,以诗歌咏。

2.老师范读课文。学生在小组里练读,和老师比赛朗读。(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伺机进行评价。生生互评、教师评。

3.师以诗歌咏,学生跟唱。

1.在学习小组内自学生字,你认识哪几个生字,说说是怎样认识的?不认识的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2.自学笔顺在书上描红。

3.交流书写体会,在田字格本上书写,注意写字的正确姿势。

请小朋友课后用画画出你想像中的可爱的家。

猫教学设计之三篇十七

活动内容:调查、了解茶文化的知识。

活动目标:

1、了解茶文化的有关知识;

2、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及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陶治学生的情操。

活动准备:

一组:调查了解茶的起源,种类及特点。

二组:本地有哪些品种的茶?实地考查它们的制作方法及过程,并亲自参与到采茶、制茶的过程中去。

三组:我国有哪些名茶?

四组:怎样品茶?饮茶有什么益处?中国的茶文化对其它国家有什么影响?

五组:收集文人学士赞美茶的诗词、文章。

2、调查、收集方法提示:

从不同的渠道收集资料:书刊、网络、调查走访、实地考察等。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引入:

茶是中国人的日常饮用品,也为世界人士所普遍喜爱,它与咖啡、可可被称为世界三大饮料。上星期老师以经布置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调查收集关于茶文化的资料,今天我们就将设调查结果向大家展示。希望同学们认真听取其他同学的介绍,以丰富自己的知识。

(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汇报。

第一组代表上场:

大家好!我们组调查的是茶的历史起源、种类及特点,通过调查了解,我们知道我国是最早懂得饮茶的民族。相传四千多年前,神农尝白草以疗疾,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茶就是我们所说的.茶,这大概就是茶的最早的历史起源,通过调查我们知道分为绿茶、红茶、花茶、黑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等,每种茶按制法的不同又可以分为许多种类,不同种类的茶又有不同的特色,如绿茶的品质特征是清汤绿叶;红茶因冲泡后茶汤和叶底都是红色而得名,它的品质特征是红汤红叶;花茶是中国独有的一种茶类,它是用高洁清香的鲜花制茶叶而形成的、茶引花香、相得益彰、别具见韵,所以有茶味花香融为一体,二美兼备味更佳的赞美。

第二组代表:

大家好!我们调查了解的是本地茶的品种及制茶的方法和过程,通过调查,我们自豪地告诉大家,我们本地的茶有许多品种,其中最为有名的是竹溪龙王垭的箭茶、龙须茶等,它为我市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繁荣了我市的经济。我们还知道了制茶的方法和过程(请看录相;录相展求制茶的方法和过程),在当地实地考察时,我们还和茶农一起采茶、制茶,从中享受到了劳动的乐趣。同学们请看,这是我们自己制的茶!

师:二组同学真了不起,老师都被她们爱家乡、爱劳动的情绪感染了。

第三组代表:

大家好!我们从网上知道中国的十大名茶是:色香味俱佳的西湖龙井、安徽音韵留甘的铁观音和祁红茶,福建银装素寰的白毫银针,四川的茶中故旧蒙茶,江苏吓煞人香的碧螺春,黄山云蒸霞蔚的毛峰茶,台湾喉韵沉香的冻顶乌龙,洞庭湖白银盘里的君山银针,云南独具风格的普洱茶等,中国的十大名茶都有自己美历的传说,下面我给大家讲讲普洱茶的传说:

传说,三国时代刘备的高参诸葛亮率兵西征七擒孟获时,来到西双版纳,士兵们水土不服,患眼病的很多。诸葛亮欲为士兵觅药治眼病,一天,来到石头寨的山上,他拄着随身带的一根拐仗四下察看,可是拐仗拔不起来,不一会儿应变以成一棵树,发出青翠的叶子。士兵们摘下叶子煮水喝,眼病就好了,拐仗变成的树就是茶树,从此人们始知种茶,始有茶饮,这就是普洱茶的传说。至今,当地的少数民族称茶树为孔明树,山为孔明山,并尊孔明为茶祖,每年农历七月十七孔明生日,举行茶祖会,以茶赏月,跳民族舞,放孔明灯。

第四组代表:

大家好!通过调查,我们知道品赏茶的技巧重在斟酌,品的时候要观其形、闻其香、看其色、尝其味。反复斟酌,细细评尝,才能享受到茶的芬芳、甘醇和情趣。同时,我们知道了饮茶的许多益处,《神农食经》中说:茶叶利小便、去痰热、止喝、令人少睡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我们还知道中国的茶文化对其他国家也有很大影响,如日本的茶道、韩国的茶礼等都受到我国茶文化的影响。

第五组代表:

大家好,刚才第四组的同学说饮茶有许多益处,对此,我们也很赞同,通过调查,我们知道茶还可以清心、提神启思,激发灵感,因此,茶与文人学士结下解之缘,许多文人学习都对它赞赏有加,要他们因饮茶得趣激发灵感而创造出的诗、词、曲有很多,历代皆有佳品,如唐代诗人钱起的《与赵营茶宴》、卢全的《七碗茶饮》等。

师:除了刚才他们的介绍外,谁还知道茶的其它知识?

(三)小结:

这次活动同学们通过实地考察、调查走访、网上调查,查阅资料等渠道收集了许多关于茶文化的资料,并把所收集的资料进行了整理,真了不起!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通过广泛的渠道、惧更多的资料,获取更多的知识。

(四)活动喜后:

教师把学生交流的资料汇总、完善,作出摘要,打印分发给学生。

猫教学设计之三篇十八

本篇略读课文也是一篇寓理于物的文章。作者通过对丑菊形态和习性的描写,告诉人们“丑菊非但不丑,而且非常美丽、可爱”,从而说明在人间事物中,有不少东西往往名与实不相符:有的名字虽丑,却有着真善美的内在;有的名字虽美,却徒有虚名、有名无实。做人也是如此,“名可以丑,但是一定要美”。

教学时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分清课文的主次,从而从丑菊身上得到启发,学习正确地看待事物的方法,懂得做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继续进行重点训练项目“分清文章的主次”的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部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构想。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语言通俗易懂,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也比较明确。教学本课,可以放手让学生运用在《落花生》一文中学习到的分清文章主次的方法,进行自主、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有关菊花的资料。电脑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

2在读文时遇到不理解的词语,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

3同位互读,检查读音。

4自由读课文,思考:

(1)作者为什么要种丑菊?丑菊起初长得怎样?作者有什么看法?

(2)从那些句子看出丑菊不丑,而且还非常美丽、可爱?

(3)通过种丑菊这件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你应该向丑菊学习什么?

三、小组谈论,汇报学习情况。

1汇报第1题。指导读好第一自然段。指名读,学生评议。齐读。

2汇报第2题。

(1)课件出示:“起初,叶子中夹了个绿绿的花苞,非常小,只有绿豆那么大。”播放丑菊长出了绿绿的花苞的录像帮助学生理解此句。学生练读,分组朗读。

(2)课件出示:“又耐心地等了几天,花儿终于开了,颜色金黄金黄的,几十片花瓣展开一层又一层,虽然只有铜钱大小,却显出了它的娇小、美丽。”播放丑菊的花苞中透出一点黄色,已有黄豆大小及花儿开放的录像,帮助学生理解体会作者感情。学生练读。

(3)出示“最让我欣赏的是,到了夜晚,几层花瓣像收伞似的自动合拢;白天,花瓣又像撑伞似的张开,而且花心一直迎着太阳,跟着太阳转。”学生练读。

3讨论第3题,引导学生理解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2)齐读第四自然段。

(3)说说你最喜欢那句话?为什么?

(4)读读你喜欢的句子。

四、学习写法。

作者把丑菊开花后的情形写得非常具体,既写了花苞的样子,有些了丑菊逐渐开放时的静态美。文中把种菊到丑菊开花前的情况和对丑菊的议论写得很简略,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五、比较写法。

这篇课文与《落花生》在写法上有升么共同之处?你从中学到了什么?《丑菊》和《落花生》都是借物喻理的文章。《落花生》是通过介绍其特点,赞美奉献精神;《丑菊》是通过种菊的事,赞美了丑菊不图虚名、注重实际的美好品质。

六、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抄一抄。

作业设计。

用借物喻理的写作方法写一种你喜欢的植物,写出它对你的启迪。

板书设计。

丑菊——名可以丑。

娇小、美丽、可爱——实一定要美。

猫教学设计之三篇十九

这篇精读课文,通过抒发对我国成功申办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感受,和对1992年在巴塞罗那奥运会的感受的追述,表达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这是作者对我国申奥成功的强烈感受,是民族自豪感的真实的流露。这感受,是全文的情感主线。开头,作者说,“如今,好梦成真,我当然很高兴,很激动。”中间,作者说,“在熟悉的北京采访自己举办的奥运会,我想会带给我不一样的激情和灵感,写出一点新的东西。我突然涌出这样强烈的渴望,这是很少出现过的。”结尾,作者说,“这一天终于来了。”

作者对我国申奥成功所产生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源于他整整十年的体育记者经历,源于他对体育和奥运会的深切了解,源于他对体育对奥运会的特殊感情。这种认识和这份情感,使他对我国申奥成功所产生的民族自豪感,比一般人更强烈、更深刻。他体会到,“体育不仅仅是体育,它以自身特殊的魅力,影响着一切。”“竞技体育是面对世界所存的种种强权、种族歧视和金钱掩盖下的不公平的一种抗争,一种理想。”

面对申奥成功所激发出来的民族自豪感如滔滔江水,一泻千里;情感世界,超越时空,思接万里。这是本文的主要表达特点。

选编这篇课文,在于让学生从中受到民族自豪感的熏陶和学习搜集资料。因此,抓住重点词句和通过搜集有关资料理解课文,感受作者民族自豪感,是教学重点。了解奥运精神同由申奥成功所激发的民族自豪感之间的关系,是教学难点。

二、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正确读写下面的词语:举办权、水花四溅、嘹亮、魅力、一趟、拆除、申请、流光溢彩、清澈圣洁、星光灿烂、种族歧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民族自豪感和奥运精神。

1、课前师生共同搜集我国申办、筹办2008北京奥运会和巴塞罗那奥运会的有关资料,并互相交流。

[4][5][6]。

猫教学设计之三篇二十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正确读写“无忧无虑、任凭、抓痒、稿纸、丰富多腔、摔跟头、跌倒、胆子、开辟、遭殃、责打”等到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体会课文蕴含的感情。

4、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猫教学设计之三篇二十一

可以戏剧文体、情景故事等导入。也可展示相关图片或播放《打渔杀家》片断录像,了解京剧的特点。

结合课文注释了解文章有关情节介绍并作补充。(具体略)。

戏剧中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请同学们快速看课文讨论一下本文的矛盾冲突是什么?

矛盾是阶级剥削与反剥削,它的矛盾冲突是勒索渔税银子和反抗交渔税银子。

分角色扮演矛盾冲突产生发展的这部分的内容,并分析人物各自不同的性格。

李俊、倪荣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具有梁山好汉勇于斗争的精神。两个人的性格都很豪放,对萧恩的经济困窘能慷慨解囊,反抗封建统治阶级。

萧恩作为戏剧的主人公他的性格是复杂的,文中面对丁府家丁的嚣张气焰一直笑脸说好话,采取了息事宁人的态度,试图缓和和封建统治阶段的矛盾,这种作法在封建社会是不可行的。在丁府和吕子秋的勾结逼迫之下,他才被迫走上反抗之路。面对残酷的统治压迫他先是退让,后反抗,直到主动出击,这也体现了梁山好汉的英雄本色。

分角色朗读戏剧开头结尾桂英和萧恩一段唱词,也可让学过京剧的同学来表演这一段内容。请同学思考这段唱词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不堪生活的重负,凄苦,辛苦劳动却始终不能养活自己,倍受贫困的煎熬。

学生讨论归纳。这场戏的实质是恶霸地主和地方官吏互相勾结,残酷勒索,加重剥削,从而激起人民的反抗。这一场戏是全剧故事的开端部分,揭露了封建剥削的残酷和封建统治的黑暗。

l.《打渔杀家》是京剧的传统剧目,京剧根据自身的特点来表现矛盾冲突,揭示剧本的主题,刻画人物的性格。《打渔杀家》的选场部分,分别刻画了萧恩、李俊、倪荣这些梁山英雄好汉以及丁府家丁的不同的性格,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

2.京剧是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戏曲,通过学习本文应该加强我们对京剧特点的了解,课后有条件有机会再欣赏其它传统剧目如《空城计》《贵妃醉酒》《野猪林》等。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71872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