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们需要明智地使用它。写总结时应注意逻辑性和条理性,将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和结构进行组织,使其更易于理解和接受。下面是一些总结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篇一
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我国政府率先组织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作为指导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开始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进程。然而,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面临的问题仍很多很多,需要我们百倍努力加以解决。
1.要进一步强化认识――充分认清保护环境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
近几十年来,全人类都面临着人口、发展和环境这三个问题的挑战,联合国组织,各国际学术团体,整个世界的科学界和各国人民都对这三大问题表示了极大关注。在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对这些问题一直给予高度的重视,制定了正确的政策,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以求正确地、科学地解决中国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值得庆幸的是,在过去几年中,通过政府、科技界和全国人民的努力,特别是环保工作部门的努力,我们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绩。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包括环境保护法、水法、海洋法、大气法、森林法、矿产法等等,国务院还制定了一些法规和制度,以保障在合理利用资源的同时,能够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不受破坏,以使社会和经济得以持久稳定的发展。这些法律和法规的颁布执行为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
2.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清醒看到生态问题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发展。
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可看到人类文明的进步无不建立在对自然资源掠夺的基础之上。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来,人类文明的飞速进步,对自然资源的掠夺进一步加剧,这种以自然资源为代价的发展,产生的后果就是气候变暖,空气质量变差,沙尘暴的侵袭,地表水富营养化,江河洪涝、断流、湖泊萎缩、湿地缩小,土地沙漠化加速,森林资源衰退,野生动植物资源进一步减少等。使人类逐渐尝到了苦果,体会到了后患,各种污染事件发生,各种环境疾病出现就是恶果的表现。如20世纪50―60年代的世界著名八大公害事故等。进入70年代后期,我国经济开始迅速发展,伴随而来的是自然资源短缺,生态受到破坏,环境受到污染。1989年的大兴安岭火灾,1997年黄河创纪录的断流,1998年的三江洪水灾害,以及近年波及北京等地频繁的沙尘暴等等,使人们真正感受到生态被坏的严重性。生态系统保护开始上升为中国环境的首要问题。这几年我们尽管采取了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措施,生态功能的恢复依然艰难。这主要表现在生态的调节功能明显下降,旱灾、洪涝、沙尘暴频繁发生,地质灾害不断加重,森林病虫害加剧,自然植被的生态能力,水土保持功能下降,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减弱,环境净化功能、水源涵养功能衰退等等,因而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所以,要充分认识到生态系统整体性的重要作用,以保护生态系统结构的完整性和功能的健全性为目的,注重单个要素而不应忽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
3.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巩固和提升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成果和水平。
3.1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事业需要群众团体和广大公众的关心和参与,所有的社会成员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环境保护。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不久前进行的全民环境意识调查表明,我国公众环境意识有待提高,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参与的程度以及对环境形势的了解等方面还很不够,不能适应我国当前环保任务的需要。科技界、教育界、文化界和新闻媒介都要担负起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和环境法制教育的任务,为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提供更多环境科学和环保法律知识。要不断强化全社会的环境法制教育,形成良好的社会规范和风尚。每个公民、每个单位都应当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以身作则,模范遵守各项环境保护法律,起到表率作用。科学技术界应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对改善环境质量做出应有的贡献。要积极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军工企业进入环保产业,使环保装备和产品上档次、上水平、上规模,为改善环境质量提供技术和物质保证。要强化环保舆论监督。近年来,报纸、广播、电视对环境问题进行揭露和剖析,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促进了许多环境问题的解决。要充分发挥各种群众组织在环境保护活动中的作用。近年来,每逢“世界环境日”、“世界人口日”、“世界卫生日”和“地球日”,全国各地都举行各种环境保护活动,工、青、妇、科协等人民团体广泛参与,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宣传环境保护、唤起公众环境意识、提倡环境社会公德方面,起了很好的作用。我们完全有理由这样说,人民群众关心和参与是做好环保工作的根本动力和保证,也是公民素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精神文明状态的体现。只要我们依靠群从、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环境保护工作的目标一定能达到。
3.2要大力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
环保产业是解决环境问题必需的物质、技术基础,是环保事业的实力所在,也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从当代世界产业结构来看,环保产业是一项非常有前途、有广阔市场的新兴技术和高技术产业。目前,世界环保产业发展很快,每年环境保护投资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环保产业提供产品来实现预期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在我国,环保产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能吸收一大批劳动力,创造新的就业机会。随着对外开放,国外环保产业和产品也随之进入我国市场,使我国环保产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对此我们要注意抓好两件事。一是加强对环保产业的领导和规划工作。环保产业广泛分布在工业、农业、城建、轻工、公安、军工等许多部门和行业,各部门都要为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提供物质和技术支持,认真搞好发展环保产业的规划和宏观指导,坚持提高环保产品和环境工程质量,防止产品粗制滥造和低水平重复。二是要加强管理和协调工作。环保产业涉及许多部门和行业,绝非一家所能包办得了的。环保产业要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使之逐步兴旺起来。
3.3要从严执法。
有了好的环保方针、政策、计划、法律、法规,没有严格执法的机构和人员去执行也不行。我们现在强调要重视环境管理,加强环保依法监督,没有一支坚强的队伍,或者虽有队伍而没有严格执法的精神,环境监督管理就成为空话。要把法律和国务院赋予环保部门的职责完全行使起来,就要有为保护和建设环境而不惜献身的、高素质的人,切实做到“执法如山,不容犹豫”。当前,我们面临的国际形势和国内任务都要求加强队伍的训练和管理制度的建设。环保部门既是一个综合部门,又是一个监督机构,很有必要加强环境保护的管理职能。千方百计引导全社会都要支持环保部门独立行使监督管理职权。加强法制,达成全社会的共识,提高人民的环境意识,是环保工作的三个关键问题。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篇二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与城市经济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中国目前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落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导致,造成城市生态破坏,主要是由于环境保护与城市规划不同步所致。文章通过深入剖析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平衡发展的重要支点,提出两者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
随着中国城市工业的快速发展,使用化石燃料,所产生的灰尘、臭氧、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等物质进入大气,导致空气质量严重恶化;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大量生活污水,农业生产排水等废物直接或间接排入水体,加之城市人口密度,废物污染严重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将导致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出现不一致的声音。基于此,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研究已成为当前政府环境规划的重心。
1、城市规划的定义。城市规划是指以人民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根本目标,通过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调整城市空间布局和城市建设,从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
2、城市规划的原则。城市规划需遵循生态优先,体现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科学优先,强调整体效果、因地制宜,突出环保主题四大原则。
3、城市规划中环境保护的内容。城市规划过程中环境保护应当以大气污染综合整治规划、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和固体废物综合整治规划为主。
1、生态发展可持续性。生态可持续性,即生态系统受到某种干扰时能保持其生产率的能力,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包括:经济可持续性以及社会可持续性两大方面。
2、资源分配公平性。资源分配公平性主要是为了强调世界资源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公平分配以及当代人和后代人对资源,环境要求和权利之间的代际公平,当代资源的要求不能威胁子孙后代的需要。
3、发展能力系统性。发展能力系统性是指以自然环境为基础的系统,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人们控制资源能力的能力,环境净化能力,经济增长能力,社会需求能力,环境治理能力以及协调各种能力建设。
1、交通资源优化及空间环境保护是城市规划基点。空间环境保护和交通资源优化是城市规划的重点,城市发展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不可分割,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日益严重,实现城市综合规划与发展的多元化,通过建立多元化、立体化交通系统是全面发展城市规划的重要课题。另一方面,保护和综合利用城市的不同自然环境、地形和地貌环境特点,以城市自然生态系统规划为环境资源利用的基础,结合城市特色,进行保护性的山水资源开发和综合治理,促进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是城市精神文明的重要措施。
2、城市规划是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承载力。对于环境保护,城市环境系统的承载能力是指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保持城市环境结构不发生质量变化,环境功能不往恶化的方向发展的条件下,该城市系统可以承受的人类社会和经济活动的能力,所以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确保一个地区在未来一定环境支持下的最大环境容量,这是提供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表现。
3、环境保护平衡发展是城市规划合理的。标志。城市规划合理的标志是环境保护平衡发展,这种平衡发展是通过城市规划调整城市环境系统中各种要素的布局、比例、数量和增长、下降的手段。城市规划需要充分反映城市环境因素的自然属性,通过对要素的调整和协调来加强城市发展。同时,通过合理规划和建设新的环境要素,使城市规划实现多样化,从而提高环境保护的稳定性。
4、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是城市规划的目标。城市规划的目标是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这需要基于城市环境发展和自然资源之间的动态互动,而不是简单地追求系统发展。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最佳目标是实现城市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体化与协同化。
1、城市规划坚持全局性、长期性的指导思想。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要求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协调资源、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全面发展。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既要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又要求高效和经济地利用能源和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稳性和合理性。城市对环境资源的依赖比以往任何时候要更加紧密,因此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需要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发展战略,从长远目标出发,使城市规划在环境保护中抓住所有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机遇和条件,不断地发展自己。
2、城市规划以尊重自然环境发展规律为基础。城市的自然环境是城市生存的基础,但往往也是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城市的地形,水容量,地质分布,植被条件和气候特征都是影响城市规划的重要因素,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需要在全面考虑城市功能的前提下,尊重自然环境的发展规律,通过深入了解城市的自然环境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城市规划。
3、城市污染整治体现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要求。城市规划是一个反复重叠的过程,城市规划必须注意城市污染治理情况,需要考虑城市的资源分配情况和环境存在的问题,并在合理解决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物等城市污染问题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城市规划。城市污染整治对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环境保护需要关注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整个过程,同时也是实现城市生态系统平衡,调节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环境污染问题的出现破坏了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社会发展越快,城市规划的复杂性越高,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所需要的协调程度也越高。因此,我们应当综合分析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从而实现城市经济与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篇三
摘要:在现代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过程中,生活方式的反思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生态生活方式建设要求确立人—社会—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发展、人自身全面发展的生活价值取向,在现实生活中树立节制、和谐、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生活观念,将生态观念落实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佛教对精神超越的追求、节俭惜福、慈悲利生的生活观念,以及戒杀护生、素食的生活实践,对于生态生活方式建设具有启迪意义。
伴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资料的丰富,我国也出现了生活质量下降、生存环境恶化、“现代病”流行等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在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的基础上,实现小康社会成为我国的基本奋斗目标;在衣食无忧的前提下,生活方式的优化也逐渐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生活方式建设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生态文明的最终实现也必然要求落实到现实的生产生活方式中。生态生活方式建设是在批判反思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对传统生活方式的辩证发展,研究传统生活方式(如佛教生活方式)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启迪意义。
本文关于生活方式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是在新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和理论视阈中进行的。当前我国一方面处于现代化建设进程当中,但另一方面在经济、生态、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又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国家出现的关于现代文化的反思及后现代文化现象的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既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经济、生态、文化全球化的必然要求。而生活方式重构、重视生活质量和幸福最大化、将生活方式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等,则正是全球化背景下后现代文化思潮关注的重要主题。在这一社会文化背景下和理论视阈中探讨生活方式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必然会与传统教科书中对生活方式问题的忽视有所不同,而突出生活方式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传统教科书关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阐述,存在片面强调生产方式重要性的倾向,而关于生活方式,则一般是将其理解为与衣食住行等相关的日常生活,并没有赋予其相应的理论地位。实际上,在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他们不仅强调了生产力、生产方式发展对生活方式变革的作用,而且还从另一个角度肯定了生产方式是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人们从事生产活动的目的从根本上说是为了生产人们“必需的生活资料”,生产方式在更大程度上是“一定的生活方式”,是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
关于生活方式的内涵,《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作了比较严整的科学表述:“不同的个人、群体或社会全体成员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和价值观指导下,所形成的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全部活动形式与行为特征的体系。”一方面,生活方式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受社会生产生活条件限制,人们会形成不同的生活价值取向,形成相应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人们的生活方式受特定的生活价值取向和生活观念影响,生活价值取向、生活观念体现在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广义地说,生活价值取向、生活观念与生活实践一起,共同构成生活方式的重要方面。
关于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关系,一方面,人们的生活方式样态受一定的生产方式决定,生产方式制约着生活方式;另一方面,生产的目的是为了生产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生产方式的变迁是为生活质量的提高服务的,从特定的角度看,生产方式是生活方式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类社会的发展本质上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产物。王雅林教授曾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关系的视角概括人类社会形态发展的三个阶段,认为自然经济时代由于生产力的不发达,生产和生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并没有区分开来,并以生产方式“吞没”生活方式体现出来;在工业时代,生产和生活分离,生活方式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领域;而在以知识为基础的发展和未来的共产主义时代,生产和生活将在否定之否定的基础归于一体化,但与第一阶段以生产“吞没”生活的情形不同,而体现为生活方式涵盖生产方式,生产也成为生活的基本内容。
肯定生活方式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也就必然肯定生活方式建设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这种作用也必将随着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的转型以及全球化时代的来临日益体现出来。在当代发达国家,人们的休闲时间越来越多,工作与休闲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重视生活质量和幸福最大化、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正成为人们自觉追求的生活价值取向。对工业社会生活方式的反思和重构正成为人类文明建设的重要主题。解决人们“如何生活”的问题也被提升到“生活政治”的高度,成为主要的政治问题。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甚至将全球化的实质表述为“以一种非常深刻的方式重构我们的生活方式”。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思想启蒙的任务尚未完成,但与此同时,生活政治与生活方式问题也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我国政府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本身包含生活方式重构的内涵。也正是基于此,王雅林教授认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中国,生活方式正逐渐成为富有解释力的核心概念,应从学术边缘走向中心地带。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和未来文明的理想形态,也必然要求将生活方式建设放在重要地位。
突出生活方式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还源于对现代生活方式异化现象的批判性反思。现代生活方式的异化体现在多方面,而突出地体现在消费异化上。工业文明对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的关注,是针对古代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性匮乏进行的,本身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同时,工业文明创造的物质财富,也为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但是,由于过分强调物质资料的生产,以及资本家对利润的贪求,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呈不断扩大之势。由于物质生活资料生产必须建立在人们对物质生活资料的不断消费基础上,不断扩大的生产必须建立在不断刺激大众消费需求基础上。现代化生产正是通过商业集团和包装他们的广告业的结合,通过广告业和媒体的结合,不断制造出种种诱人的生活方式和欲望。人们的消费不再是出于维持自身物质生活的需要,而是出于商业集团、广告业、媒体制造出来的“时尚”,“时尚”成了一个人身份和价值的体现。这种人为的消费主义的生活价值取向及生活方式实际上是一种消费异化或生活方式异化。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这种消费主义生活方式在我国也逐渐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再向农村渗透,由中产阶层向其他社会阶层渗透。但是,消费主义生活方式并没有给人带来预期的幸福,反而给人们的健康、幸福造成危害。由于过度消费,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为了追求舒适的生活,人们发明种种产品替代人的体力劳动,替代人体自身的抗病机制和调节能力,也导致了人体活动器官的全面退化和抵御疾病能力的降低。同时,这种生活方式与现代生产方式相互促进,以消耗大量的资源为代价,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也正是认识到生活方式异化给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带来的消极影响,人们逐渐意识到在物质生活资料丰富的同时,重新调整生活方式的必要。对现代生活方式的反思,建设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生态生活方式建设就是在这种境况下提出的。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人自身生存质量与自然生态环境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密切相关,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了解维护人类生存环境,自己应从哪方面着手。这实际上关涉的是生态生活方式的建立问题。
1.生态生活方式建设的基本内容。
前面我们提到广义的生活方式实际上包含生活价值取向、生活观念和生活实践三方面内容,笔者认为,生态生活方式的建立,首先要求我们转变物质化的生活价值观念,确立生态生活价值取向;其次,要求我们因应人—社会—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的需要,在现实生活中树立合乎生态的生活观念;再次,要求我们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将生态观念落实到自身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生活价值取向即人生价值取向,是指人们追求的人生目标或方向。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它是指在主体看来,什么样的人生目标是有价值的,是值得追求的。人生价值取向的形成受特定的社会条件限制,但它一旦形成,就会对人们的现实生活方式起着指导作用。确立生态生活方式首先要求转变现代生活价值观念,确立符合时代需求的生态生活价值取向。具体而言,(1)它要求转变现代生活价值观中的人类中心主义、个人中心主义价值取向,在生活目标上,要求不仅关注自身物质生活的满足和自身价值的实现,同时认识到自然生态环境对人自身的价值以及对人自身生活方式的限制,关注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确立人—社会—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的生活价值取向。(2)它要求转变现代生活方式中物质化的价值取向,确立人自身身体和精神全面发展的生活价值取向。人的生命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的整体,本身具有多方面、多层次的物质、精神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揭示:物质需要只是人的低层次的基本需要,在此之上还有保障或安全、归属或承认、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一味地追求物质财富消费的满足,不仅不是人的最高生活目标,而且会影响人自身生命系统的平衡,不利于身心的健康。因此,在基本物质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后,不应沉湎于低层次物质欲求的满足,而应自觉调整生活结构,追求一种“全面的生活方式”、“平衡的生活方式”;追求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协调发展。
生活观念是生活价值取向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主体处理自身身体与精神、自身与社会、自然生态环境关系的基本观念。生态生活观念是依据生态环境对人自身生活的约束规范人自身的生活方式的具体观念。笔者认为,生态生活观念大体可以概括为节制的观念、和谐的观念、全面发展的观念、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等方面。所谓节制的观念,就是从生态系统整体出发,将自身的生活方式纳入到生态系统整体中考察,从生态系统的承载量、容纳量及整体的良性发展出发,规约、限制自身的行为和生活追求。节约的观念是其中的重要方面;所谓和谐的观念,就是改变以我为中心,将环境作为自身利用的工具或征服的对象的观念,追求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共处,协同发展;所谓全面发展的观念,就个人而言就是追求人自身身体、心理、精神的全面发展;所谓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就是从自身、人类、自然生态系统的长远出发,追求人—社会—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2.佛教生活方式的启迪。
佛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已经深深影响到人们的心灵深处,对广大民众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具有较强的规范作用。研究佛教生活方式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和价值,有助于发挥佛教观念及其生活方式对社会文化的广泛影响,将生态观念转化为广大信众、民众的自觉观念和行为。在这里我们还是大体上从生活价值取向、生活观念、生活实践几方面论述佛教生活方式对生态生活方式建设的意义。
佛教的根本追求是人生痛苦的解脱,其人生痛苦解脱的方式和途径则主要是通过禅定、智慧净化自心,获得心灵的超越。就此而言,佛教的人生价值追求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精神追求。原始佛教对于现实人生及人自身物质欲求的满足基本持否定态度。后来佛教传入中国,逐渐吸收融合了传统儒家道家文化肯定现实人生价值的观念,但对精神超越的追求则始终如一。佛教生活方式的精神取向,对于现代生活方式的过分物质化取向具有纠偏作用,借鉴佛教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形成全面发展的生态生活价值取向。但是,传统佛教否定现实人生、人的物质欲求的价值观念则不可取。
佛教的生活观念主要包括节制、惜福和慈悲利生两方面。其中,节制、惜福观念是与佛教对精神解脱的追求相互关联的`。而慈悲利生观念则是追求自利利他的大乘佛教观念。佛教节俭惜福、少欲知足、勤俭简朴的生活观对于节约资源、维护生态环境具有积极意义;慈悲利物观念,体现了佛教尊重一切生命的平等精神,蕴含着深刻的生态伦理精神。
佛教的生活实践主要体现在戒律的持守、禅定实践及日常生活中对节俭、慈悲利生观念的践行上。其中与生态理念直接相关的是佛教戒杀、放生、素食的戒律实践。佛教的戒杀、放生、素食实践从生态环保角度而言,不仅具有动物保护的意义,而且倡导素食对于缓解当前全球暖化、全球粮食危机及环境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素食的生态环保意义,主要是对照肉食和畜牧业生产对全球暖化、全球粮食危机和环境污染的负面影响体现出来的。(1)在众多影响全球暖化的因素当中,畜牧业生产和肉食的生活方式是其中的重要方面。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一份题为《畜牧业长长的阴影:环境问题与选择》的报告中说,由于人类对肉类和奶类的需求不断上升,牲畜饲养业快速发展,牲畜产生的温室气体已经超过了汽车。如果用二氧化碳的释放量衡量,牲畜比汽车排放多18%。如果用一氧化二氮衡量,则人类活动(包括饲养牲畜)释放的一氧化二氮65%来自牲畜,而一氧化二氮的“全球变暖潜势”是二氧化碳的296倍。此外,人类活动产生的甲烷,37%来自反刍牲畜的消化道。而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3倍。(2)畜牧业生产及肉食的生活方式加剧粮食危机。肉食的生活方式及与此相关的肉食生产把本可食用的粮食作为饲料,进行再生产,本身是不经济的。比如,我们用50千克黄豆喂猪,能回收12千克猪肉;喂牛,能回收10千克牛肉。为吃肉,我们浪费了90%左右的食物,还要以多出10倍的土地来耕种。(3)畜牧业生产还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畜牧业生产除了会生产出大量的温室气体外,其所带来的大量禽畜粪便也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据统计,美国饲养的家畜总数是美国人的4倍,每年粪便排放高达16亿吨;北京市养殖业每年粪浆的排放量约1200万吨,最高时达3500万吨,相当于4000万人口的污染量。动物身体中排泄出大量硝酸盐、农药、生长素、抗生素等化学毒素,渗透到土壤或流入河川、湖泊,渗入地下水,不仅污染水体,更危害人们的健康。正是因为畜牧业生产在气候暖化过程中所发挥的重大影响,因此,相关学科研究人员逐渐认识到削减畜牧业生产,推行素食对缓解全球暖化的重要价值。
不过,应该注意的是,佛教生活方式中包含生态环保意蕴,并不代表传统佛教具有鲜明的生态环保意识。佛教生活方式中的生态环保意蕴更主要是一种基于人与自然一体的生命体证获得的认识,是从主体德性伦理出发形成的伦理道德观念,与当前生态文化思潮基于对现代文化的理性反思相比较,带有古代文化所特有的自发性特征,因此,在讨论佛教生活方式的生态价值时不宜过分夸大。同时,当代佛教的发展也要求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充分发展大乘佛教的人间关怀维度,转变自身偏重个人心灵解脱和精神超越的偏向,吸取西方生态文化观念关注现实、谋求现实解决途径的主体精神,积极参与现实的生态环保实践,为生态文化观念的建构和现实的环保实践作出自身的贡献。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篇四
同学们:
你们好!今日我的演讲的主题是环保。
提起环保,大家可能会想起我们伟大无私的地球妈妈,因为地球妈妈正因人类的不环保而日益衰老,还得了重病。你们说认为人类是个大孝子吗?不,不是,因为他们亲手让自我的母亲得重病,并且日益衰老,可是人类还不认错,可是,还有一些人类知错就改并且到处宣传,使地球妈妈早点康复。在那里我向大家提几条环保建议,也顺便也说说对环境的看法:
一、建议。
1、既然是环境保护,当然要先搞绿化了。期望全世界每个人争取每年种植一棵树,多搞一些退耕还林的宣传活动。
2、减少战争,减少核污染,因为核武器有十分强的核辐射,会致人严重疾病和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3、力争20__年底,所有的汽车全部更换成太阳能汽车,以减少汽车的尾气。
4、把工厂排出的污水进行净化,再流向庄稼或河流,并且不乱排废气,以减少污染。
5、开播一个专门的环保教育频道,对全世界的地球居民进行环保教育。
6、不要无节制的大肆开采资源,以导致资源枯竭。
二、看法。
1、环保,人人从自我做起,首先自我要做到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等。
2、向自我身边的.人宣传环保教育。
3、组织一个环保队,向小弟弟和小妹妹们进行环保教育等。
最终,还是一句老话:保护地球就是保护人类自我。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篇五
可持续发展对环境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在环境法的'发展历史上形成了可持续发展时期的环境法的历史新阶段.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必须寻求一种可持续发展意义上的环境保护战略.
作者:张霞作者单位: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校刊名:探求英文刊名:exploring年,卷(期):20xx""(2)分类号:f1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环境法新阶段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篇六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如何在兼顾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现阶段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是发展农业经济中应当着重考虑的问题之一,不仅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主要对当前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在发展农业经济的同时应当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详细描述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为解决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的开始关注农业生态环境,传统的农业生产对环境产生了极大的破坏,大量农药的使用不仅对土壤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同时也对周围的水资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严重的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生活,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大量化肥的使用也为土壤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化肥使用频繁直接会导致土壤板结,农作物产量减低,降低农民的生产效率,农民生产效率降低,会增加化肥的使用量,直接形成了恶性循环。农业生态环境的功能利用并不合理,这就直接导致了一系列的农业生态问题,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大量的水土流失,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逐年增加。同时中国是人口大国,人口数量的增加会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威胁,人们的过度开发,对原有的生态平衡产生了负面影响,直接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人口数量成为影响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中国技术发展不均衡,存在地域性的差异,一些技术水平发展较落后的地区,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并没有注意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陷入了恶性循环。近年来,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导致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中产生的垃圾不能够通过自然消解,同时人们不注重对垃圾的处理,大量的垃圾产生导致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1]。
首先,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导致了城乡差距加大,加剧了农民的贫困程度,据统计,目前大量的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在生态环境较为恶劣的地区,生态环境恶劣直接制约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导致当地农民不能够摆脱贫困,形成恶性循环。贫困导致人口增长和生态环境趋向脆弱;反过来人口增加又使贫困加剧,致使生态环境更加脆弱;脆弱的生态环境使贫困变本加厉,这使得贫困地区陷入了ppe怪圈;其次,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加剧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压力,由于我国的人口众多,可以用的土地资源有限,如果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下去,会导致大量的水土流失,严重影响我国的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制约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最后,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也会直接导致大量的自然灾害的产生,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植被减少等,会严重威胁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升[2]。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现有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生产,生产的前提是不能够破坏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环境发展是协调统一的,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如果在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同时,人们无限制的对生态环境进行破坏,那么子孙后代就不能够安居乐业。农业作为中国的基础产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想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借助科学技术,在保证农业生产效率的前提下,将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是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人们的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没有农业生产作为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保障,就没有社会的稳定,其他产业的发展就会举步维艰。
4.1加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建立现代农业耕作模式。
按照国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政策,应当加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利用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将信息化管理和机械化生产引进农业生产过程中,降低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和对资源的浪费。不断优化生产区域布局,调整种植业、养殖业的内部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鼓励通过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将传统的粗放型的生产模式逐渐转变成集约型的生产形势,在发展农业的同时注重环境生态的保护,是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协调统一,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不必要的破坏,真正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
4.2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把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和社会资源,因地制宜,实现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者之间的统一。在农业发展模式方面,针对不同的地区指定切实可靠的发展措施,不能一味的采用一种发展模式,应当根据当地的特色,扬长避短,实现优势互补。在山区,应大力发展果业、林业、畜牧养殖业。在丘陵地带,应根据其自然环境,选择合适的农业发展方向。
[1]杨祥禄,郭鹏。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四川农业与农机,20xx(6):8-10.
[3]李炜,李刚。夯实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全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会议综述[j].农村工作通讯,20xx(15):23-25.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篇七
[摘要]今天的中国已没有那些发达国家在完成工业化进程时所具备的可以在世界范围内通过武力和廉价的贸易掠夺世界范围内的宝贵资源的环境了,纵然时光倒流百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如火如荼的现代化建设即使有了资源供给的国际大环境,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也会使我们美丽的山河污浊不堪,丧失安居的家园。我国目前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已走到了尽头,环境不仅要主动去优化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也要主动反哺环境,经济增长必须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必须发生历史性的转型,别无他途。
[关键词]环境市场经济粗放型发展模式污染。
在一定条件下,发展就是一种燃烧,烧掉的是宝贵的资源,留下的是污染,而带来的则是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的产生及特征是由于我国在工业化化进程中,推行粗放型发展模式的结果。
一、在工业化进程中我国面临的问题。
从进入重化工时期,我国工业废气和废水排放量以及固废产生量也进入迅速增长阶段,年均增速分别达到22%、8.5%和17%。进入90年代后,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也以每年9.7%的速度增长。另一方面,快速扩张的经济规模产生了巨大的污染物排放总量。由此可见,在我国长期的工业化进程中,发展模式仍然是粗放式增长方式为主,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并表现出高资本投入、高资源消耗、高污染与低产出的四大特征。
近50年来,我国gdp增长10多倍,而矿产资源消耗增长40多倍。“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和“十五”头4年,每增加1亿gdp需要的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是1.8亿元、2.15亿元、1.6亿元、4.49亿元和5.01亿元。同时,我国目前主要资源的节约指数仅为1.8%,这就意味着我国主要资源的平均消耗强度高出世界平均约90%,高能耗行业差不多消耗了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一半。而且,我国单位gdp的废物体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出的固体废物比发达国家高10多倍。高资本投入、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必然导致低效率产出。
因此经济增长的历史性转型势在必行。经济增长的速度、规模及其粗放型方式、重化工工业阶段特征给我国带来了两个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这两个问题目前又反过来对经济的持续增长构成了瓶颈约束。温家宝总理对此曾做过这样的判断,我国在发展中遇到了两种矛盾,一个仍然是落后的生产力与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二是资源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严峻的环境形势及其巨大的经济损失综合官方文献和专家判断,我国的环境形势大致是: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在不断产生,一些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然而,如果继续沿用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我国以这样的资源家底和生态环境严峻的形势能否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和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是一个令人质疑的问题。
分析其原因,主要由于我国急于摆脱发展落后的状况,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大部分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经济发展具有粗放型和资源型特征,只重视经济量的增长,忽略了质的提高;而环境表现出脆弱性特征,由此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
资源型、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对生态环境的直接影响很大,特别是对敏感而不稳定的生态环境脆弱区,会加重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使生态环境恶化。从我国的经济发展历史来看,资源开发利用活动与生态环境的恶化有着一定的联系。耕地是农业社会得以发展的最主要的自然资源,在土地生产力有限的情况下,人口的增加促使人们开垦更多的耕地来满足生存需求,盲目的大规模开发给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压力,进一步促使生态环境退化。另外,在屯田开发中,由于生产力低下或其他经济、价格补贴政策的效率损失政治、自然的因素,常出现已垦地的搁荒。由于失去原始植被的保护,这些土地不可避免地出现沙化。
面对种.种不利因素和紧迫形势,必须立足现实做好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工作,从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发展措施和发展手段多个环节入手综合加以应对。
首先,应在全社会中树立科学、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这是解决经济与环境问题的前提条件。要按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保护优先、科学发展”的基本方针和中央关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并重,与经济发展同步,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的三个历史性转变要求,切实提高对加强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其次,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力促进产业升级换代,这是解决好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的核心和关键。应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新型工业化的内在需求,坚持实施工业强国,以信息化为先导,以科技创新为牵引,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以合理利用资源为支撑,以保护环境为前提,实施项目带动,打造支柱产业,强化产业集聚,促进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绿色食品加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环保产业,大力推进天然气、低温核供热和风能等新能源开发,促使工业经济朝着高效益、高附加值、强竞争力和低污染方向发展,走出一条有特色的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参考文献:
[1]王金南:环境经济学[m].北京:清华出版社,1994。
[2]吴晓军:论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j].甘肃社会科学,
[3]高燕:西部地区贫困与经济可持续发展[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3(51)。
[4]李琳刘一良:西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与对策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3,16(2)。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篇八
2007年12月18日,由日本国际协力机构与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学学院共同主办的“以水为主题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中日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北京师范大学王民教授支持会议。国家环保总局宣教司副司长刘友宾出席会议并就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发表演讲,以下为演讲全文。
以水为主题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讨会上来自中日两国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专家汇聚一堂,交流经验,相互切磋,必将增进双方的理解,对推进中国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事业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把环境保护摆在了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十七大报告把“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列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前进中面临的首要突出困难和问题,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的重要内容,把“环保上互相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作为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体现,十七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写入了党章总纲,标志着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和国际合作的重要领域,已经列入了党和国家重要议事日程,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急需解决的紧迫任务。
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让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为新时期的环保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传播生态文明观念重要的精神工程。我们要深入思考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关系,掌握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时代要求,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1972年6月,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标志着人类社会对环境问题的觉醒,宣言把“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的利益”作为共同的信念和原则,这正是日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滥觞。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在重申《人类环境宣言》原则的基础上,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实现可持续的发展”。2002年9月,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会议通过了《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宣言》,进一步重申了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并将“环境保护、社会与经济发展”作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基石,进一步丰富了可持续发展思想。从“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的利益”,到“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再到将“环境保护、社会与经济发展”作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基石,30多年来,人类社会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既一脉相承,又不断深化。正是对解决环境问题的不倦探索,可持续发展思想才应运而生。
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人类社会对环境问题的深入思考,它不是就环境论环境,而是把环境问题放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大格局中通盘考虑。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基石,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之间互相联系,密不可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指出,“环境给予人维持生存的东西,并给他提供了在智力、道德、社会和精神等方面发展的机会”,“保护和改善环境是关系到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幸福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指出,“和平、发展和保护环境是互相依存和不可分割的”。《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宣言》强调,“消除贫困、改变消费和生产方式,保护和管理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的自然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目标,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人类社会认识到,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的物质保障,离开了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就失去了根基。必须把环境保护渗透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方方面面,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可以说,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对环境教育的再认识,是对环境教育的进一步加强。
可持续发展教育涉及面广,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可持续发展教育有不同的侧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不断推进,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大为改善。但同时,由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改变,一些地方和领导同志仍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频发,全国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的突出问题,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瓶颈。2005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强调“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2006年4月,召开了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温家宝总理指出,作好新时期的环境保护工作,必须实现“三个转变”,即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向人民做出庄严承诺,把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两项主要污染物消减10%作为约束型指标。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党和国家的政治意愿和当务之急,成为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时代要求和重要内容。
这次研讨会以水为主题,切合我国环境保护的实际。污染防治是新时期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保障群众饮水安全是首要任务。加强中日之间水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的国际交流,对形成全社会参与水环境保护的良好社会风尚,推进中国可持续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引导公众正确看待水环境形势。当前,我国水环境形势依然严峻。要教育公众树立水环境忧患意识。同时,也要看到,水环境问题是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也必须在发展中解决。要引导公众用理性的、发展的、建设性眼光看待中国的水环境问题,树立解决中国水环境问题的信心和决心。
二是让公众了解水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解决水环境问题。特别是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发生以后,在总结水污染防治的经验教训后,提出“让江河湖海休养生息”的政策措施,成为新时期中国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战略部署。
三是在全社会树立保护水环境的道德观。水环境教育,既要传播相关的科学知识和法律法规,更要加强水环境伦理研究。只有保护水环境的道德观、价值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才能在公众心中激发起自觉自愿保护环境的热情和动力。
四是积极开展保护水环境的社会实践活动。保护水环境,离不开公众的积极参与。开展水环境可持续发展教育,提高全民环境意识,要积极探索公众参与的有效途径,并把公众参与程度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参照。
五是加强水环境保护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环境保护是全人类共同关心的话题。我们要积极借鉴包括日本在内的发达国家在水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研究水环境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发挥其解决水环境问题的特殊作用。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篇九
摘要:
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历来是世界各个国家在经济活动中的一个建设重点。然而由于各种方面的原因,环境保护的建设与发展出现了很多不利现象,导致了人类生存、生产的环境质量逐渐走向危机时代,造成了某些生活必需品的穷竭,严重地影响了人类正常的生产活动。目前,很多国家虽然快马加鞭,在积极制定各方面的环境政策,以求使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得到良好的改善与有效的治理,然而生态环境发展的相对性与不可预见性,造成了各项环境政策在制定时附带了一种滞后性,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阻碍,严重地影响了社会政治、经济活动的正常发展,影响了子孙后代的应有的生存、生产的权利。因而,在现阶段,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积极倡导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成了当今人类的一个重要的社会主题。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温室效应;酸雨。
在现阶段,全球各国人们都在积极营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环境,以求为自己也为子孙后代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而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相反地,却在逐步地走向恶性循环,人类生存的活动范围逐步缩小。因此,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从一个地球到一个世界》中指出:“现在十采取保护使今世和后代得以持续生存的决策的时候了。”“未来的希望取决于现在就开始管理资源环境,以保证持续的人类进步和人类生存的决定性的政治行动。”[1]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今社会人类的生存环境已经开始呈现出穷途末路的局面了,而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需要的却恰恰不是现在所看到的,我们所需要的是一个健康的持续发展的`有利于人类生存、生产的生态环境,同时能够是环境保护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良性循环。
可持续发展是本世纪80年代随着人们对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广泛讨论而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是人们对传统发展模式进行长期深刻反思的结晶。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unced)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迈向21世纪的共同发展战略,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由概念落实为全球的行动。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其内涵所体现的公平性和持续性原则是共同的。并且,实现这一总目标,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布伦特兰夫人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前言中写道:“今天我们最紧迫的任务也许是要说服各国认识回到多边主义的必要性”,“进一步发展的共同的认识和共同的责任感,这是这个分裂的世界十分需要的”。因此,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在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和给人类机会以满足他们要求较好生活的愿望。同时,当代的人类要处理好代际关系,不要为自己的发展与需求而损害人类世世代代以公平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应该在合理的范围内有规律地利用。
在漫长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却时刻都在发生。早在原始社会时期,由于人类处在原始的捕猎阶段,主要靠采集、捕猎自然食物来取得生活资料。这种生活方式造就了人类对环境有了很强的依赖性,而对自然界的改造能力却很弱,所以当时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不是很大。当时的生态环境问题,基本上都是“因为乱采、乱捕破坏人类聚居的局部地区的生物资源而引起生活资料缺乏甚至饥荒,或者因为用火不慎而烧毁大片森林和草地,迫使人们迁移以谋生存。”[2]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人类的社会生产力较原始社会时期有了明显地提高,因而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活动使得面积迅速减少,草原退化,水土流失。不过,尽管如此,这一时期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没有超过环境的承受能力,当时人们向环境中排放的废物如庄稼的稻杆、人粪尿等可以施肥,相反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环境的自净压力。环境污染和破坏最为严重的是产业革命之后到当前这一段时期,人类社会进入了工业化的新时代,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促使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人们从各个方面对环境资源进行了采伐和采掘。工业生产的各种化学溶液的相互合成影响了整个生物圈的生存环境,全球范围内出现了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的破坏等一系列的问题,社会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鉴于上述环境问题已发展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害,世界上许多国家或者社会团体逐步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发现了自身生存的生态环境存在着极大的压力,所以他们积极呼吁人类应该意识到当今社会人类生存环境的严重性,倡导人类生产活动应与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相适应,努力建立一个有利于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生态环境。为此,就全球范围而言,联合国于近几十年召开了多次会议,且制订并通过了很多项决议与宣言。如联合国于1972年6月2日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严肃郑重地指出:“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是关系到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幸福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迫切希望和各国政府的责任。”“现在已达到历史上这样一个时刻:我们在决定世界各地的行动的时候,必须更加审慎地考虑它们对环境产生的后果。……为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3]此外,1982年5月联合国人类环境特别会议通过了《内罗毕宣言》,1987年4月27日发表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长篇报告。以上的种种会议及宣言都指出了生态环境正遭受到日益严重的破坏,严肃地阐明了当今急剧改变着地球和威胁着人类环境的严重问题。同时,大量有关生态环境的诉讼案件都无可争辩地说明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在受到污染和破坏,资源迅速减少,不断恶化。
各种对环境保护会议与倡议的社会活动都说明了在当前阶段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重要性,同时也在另一层面说明了各个国家对生态环境有了更深的认识,对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有了一个更为明确的态度。目前,各个国家正在积极寻找一条能够促进本国经济建设,适应生态环境发展的环境法制道路,努力制定适合本国发展的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某一些国家,其环保活动已经逐步演变成为全体国民自觉履行的一项义务了。
换句话说,为发实现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学会控制自己,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建立正确的资源、环境价值观念,改变过去掠夺式的、挥霍式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爱惜和保护有限的自然资源及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社会。同时,人类需要随时调整自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充分认识人既是地球生态系统中心,又是地球生物组成的一员,人类所需要的不是征服自然而是与自然相协调、共处,使得人类的进步和环境保护共同得到发展。因此,各个国家在制定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各个国家环境法律工作者在制定与环境有关的法律时,必须密切注意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的相互关系,力求使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能够在法律条文中得到良好的体现,同时兼顾社会经济效益和人类生存发展。环境保护,在另一个角度上也是对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的一种保护,而且人类生存的环境时刻都同人类的社会活动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着,两者互为前提,缺一不可,“保护环境既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是保证现代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一种基本需要。”[4]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并不是抑制经济增长,相反地会促进和鼓励经济增长;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还重视增长数量,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养活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因而,制定环境方面的法律,首当其冲地必须将环境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视其所调整的对象的特殊性而制定相应的政策。正如苏力先生所言,“在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建立全国性统一市场的过程中,必定要求和引起法律和习惯的变化,最终要求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治。”[5]很显然,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也必须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其次,在环境保护的落实方面,环境管理机构必须依照国家环境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各种法律制度,针对环境案件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理方法,以使可持续发展能够有效运行下去。可持续发展重在以保护自然为基础,包括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命支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地球生态的完整性,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人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因此,各个国家在进行环境保护时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不能片面地强调保护和改善环境,也不能不顾生态环境的随能力而盲目地追求人类社会发展。尤其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讲,只能在适度经济增长的前提下,关注社会发展状况,结合当地现实情况,寻求适合本国国情的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保障人类的生存、生产环境不因环境保护而受到限制,以引导人类与环境保护朝着良性循环道路发展。
第三,人类对于环境保护的传统观念还有待改变,应该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有学者认为,“环境问题的社会根源是整个社会系统鼓励追求短期经济而不是长期保护目标。”[6]这种观念可以称之为“机械环境观”,生态环境的保护不是一项短暂的间歇性工程,它作为一项长期的建设工程,稍有不当,就会给子孙后代的生存带来不利后果。人类在改造自身的生存环境时必须先改变这种不合理的观点,应该站在长远发展的立场上改造生态环境,进行长期的环境保护。
总而言之,人类赖以生存、生产的生态环境在现阶段虽然还面临着许多问题,而且也有部分问题时目前难以克服和解决的,但是作为社会活动的主体,人类势必在关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应该密切关注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使得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能够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限度内合理运行。
参考文献:
[1]《我们共同的未来》,世界知识出版社,第17页.
[2]金瑞林主编,《环境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4月,第12页.
[3]1972年6月5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
[4]马骧聪、蔡守秋:《中国环境法制通论》,学苑出版社,1990年9月,第56页.
[5]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0月,第10页.
[6]何雪松:《社会学视野下的中国社会》,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5月,第247页.
(作者:郑海,籍贯:浙江乐清,系浙江林学院人文学院法律系级学生.)。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篇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克教发[2009]94号文件关于印发《克州教育系统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切实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实施方案》的通知的文件精神,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切实把我校净化社会文化环境的各项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持久开展违法有害信息专项整治,大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大力净化校园周边环境,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文化环境和氛围。
二、工作原则。
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坚持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融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之中;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坚持依法管理、综合治理,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定期组织开展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检查,严厉打击教唆胁迫、引诱指使未成年人从事各种不良文化活动进行牟利的不法行为。
三、实施步骤。
全校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将分五个步骤进行,重点开展五次大型集中专项整治行动,努力清除一切有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和氛围。
第一步(5月前):
学校要对照工作要求,从校内校外两个方面排查问题,制定措施,开展整改。
第二步(5月15日前):
学校汇总整理校园周边网吧、录像厅、歌舞厅和彩票经营场所等不利于未成年人建康成长的场所名单,并反馈给上级有关部门。
第三步(5月20日前):
学校清理校园内不健康文化行为,开展文明上网、高雅阅读、健康生活等主题教育。
第四步(5月下旬起):
组织人员配合有关部门深入学校开展网吧整治、优化网络环境、净化声频、荧频、整治出版物市场和学校周边环境调研,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第五步(6月10日前):
召开教育系统净化社会环境工作座谈会,总结前一阶段工作成绩,部署下一步长效机制工作任务。
四、工作分工。
(一)加强学校法制教育。
工作任务: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把学生纳入普法范围,增强广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协助有关部门严厉打击教唆胁迫、引诱指使学生从事各种不良文化活动进行牟利的不法行为。
(二)加强家庭教育。
工作任务:加强家庭文明上网教育,开展网络过滤技术宣传,辅导家长安装过滤软件,拦截有害信息。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
(三)加强德育队伍和德语课程建设。
工作任务:加强班主任等德育队伍建设,加强德育课程建设,提高德育实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
(四)加强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的舆论宣传。
工作任务:加强对教育系统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的宣传和舆论引导,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范围。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篇十一
现代化城市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是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生活环境的关键。通过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城市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生态环境的改善奠定基础,为提高城市宜居水平、促进城市发展奠定基础。环境保护工作已经成为我们国家乃至全世界的头等大事。因此,我们要增加自己对于环境保护相关知识的了解,为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一份自己的努力。本文对环境保护工程与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讨。
现如今,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更多能源被开发和利用,导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并呈现出多样化特点。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污染对人类本身和自然环境造成的威胁和伤害,环保意识正在不断增强,也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及重要性。这一意识的产生和深化进而推动了环境保护工程的发展。上世纪末为了解决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环境保护工程也逐渐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伴随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并进一步朝着生态化的方向发展。由此可见,对环境保护进行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可持续性发展这一理念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产物,这一思想在我国经历了漫长时期,充分展现了人类与环境之间建立的发展关系。21世纪初为了解决更加多元化的环境污染问题,我国以及大部分以重工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提出了与此相应纲领和基本议程。充分肯定了这一理念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1世纪对外国来说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国家为了应对环境问题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能理论深入人心,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可,产生共识。在多年环境保护工作中,我国积极借鉴国际发展经验,结合自身国情,投入到了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工作中。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环境可持续发展这一新理念被提出,伴随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这一理念很快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也为我国顺利开展环境保护工程建设奠定了良好的舆论基础。
目前关于环境可持续发展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这主要是因为环境保护并不只是单方面的,包含的领域较多,比如建筑、政治、科技等都可以作为环境保护内容。由于领域各不相同,因此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也是千差万别,所以关于定义自然也就有所出入,但毋庸置疑的是都离不开“可持续发展”。我国已经召开多次环境可持续发展相关会议,会议指出,这一理念既要使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又要为子孙后代谋福祉,避免由于人类能力的提升导致环境破坏问题越发严重。
1.人口因素。
我国得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正因为如此,我国一直都是人口大国,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发展道路上的重要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我国社会发展。目前,我国人口数量已经超过14亿,并且每年人口数量正在呈现缓慢增长的态势。人口数量过于庞大直接导致我国环境发展缓慢,并且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环境的问题很难彻底解决。根据专家统计,到21世纪中叶,也就是2050年左右,我国人口将达到15亿。而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带来的直接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人均资源占有量将减少约四分之一左右;其次,老龄化问题严重。老龄化问题一直是我国发展主要问题,人口老龄化一方面将增加子女赡养负担,而另一方面也会给社会带来严重影响,比如医疗等问题。据统计,2014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已经突破3亿,这也意味着老人的赡养问题已经成为社会难题。
2.投入与产出之间的矛盾。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在环境建设的和保护方面取得了诸多成就,但是离实现可持续发展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速度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环境保护,但是企业随意扩张等行为并没有得到有效约束。第二,效益方面。我国环境发展已经取得了明显提升,但是环境工程施工单位人才流失现象严重,难于管理,对我国环境工程建设发展极为不利。
3.环境和资源因素。
社会环境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环境污染的影响。以大气污染为例,对我国六百余座城市开展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城市大气达到国家一级标准,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我国民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导致汽车数量猛增造成的.。此外,水资源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体现在我国内陆地区较多,淡水资源严重不足且空间分配极不均匀,北少南多。
我国环境的增长离不开劳动力、资源以及科技的重要作用。因此,应当逐渐提高这三个要素的比例,实现累积增长,使其成为推动我国环境发展的重要力量。劳动力在我国社会发展中有着不可估量的贡献,劳动力问题也始终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我国是人口大国,在环境保护方面,虽然劳动力并没有明显的促进效果,但是却为第一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在上述三个要素中,要优先发展科技,只有科技得到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这一战略目标才能早日实现。
我国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里,在环境保护方面实现了稳步提升,从整体上来说,与改革开放前相比,环境已经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在科技方面不但没有取得进步,反而下降。科技创新率也在持续下降,这样一来,环境和科技就出现了矛盾,科技创新速度已经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环境要求。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就是科技创新,从我国环境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应体系也将逐渐完善。环境体制的转型将会对科技创新产生刺激作用,进而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自从我国实施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积极相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由于我国人口数量过于庞大,无论是在人均资源占有率还是在人均资源利用率方面都要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另一方面,我国正在进行工业转型,转型过程中必然需要对环境体系进行调整,而这一过程将会遇到重重阻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篇十二
本节课是一节初三的复习课,我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考点直击,明确目标;知识清单,夯实基础;时政热点,拓展延伸;反思自己,落实行动;真题再现,学以致用;专项突破,能力提升。导入新课用视频导入,“apec蓝”成为2014年十大热词,说明人类越来越关注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由此导入新课。结课时用几张沙尘暴、泥石流、火山爆发、干旱、洪水等图片使学生认识到如果不保护环境节约资源,那么电影2012就会在现实生活中上演,引起学生的共鸣。正面引导与反面冲击对比明显,更有感染力。
本节课的优点有:
1、视频导入的方式直观,选用视频内容是最新的消息,具有思品课时效性特点。
2、教学环节完整,学习目标,基础知识,时政热点,中考真题从学到练步步推进。
3、反思自己、落实行动这一环节选用的图片都是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的,具有思品课情景化生活化的特点,能够使学生提高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的意识,锻炼在实际生活中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能力。
4、中考真题的选用对初三学生来说实用性较强,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5、结课选用的图片具有很强的震撼力,能够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提高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
1、在自主学习的环节时间太长,使整节课显得有点仓促。
2、反思自己落实行动这一环节的图片可以选用本校学生的图片,效果应该会更好一些。
3、反思自己、落实行动这一环节还应该选用正面材料,从正面引导学生的行为。
4、在真题再现的环节,还应该加入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教会学生如何审题如何解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篇十三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如何在兼顾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现阶段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是发展农业经济中应当着重考虑的问题之一,不仅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主要对当前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在发展农业经济的同时应当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详细描述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为解决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的开始关注农业生态环境,传统的农业生产对环境产生了极大的破坏,大量农药的使用不仅对土壤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同时也对周围的水资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严重的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生活,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大量化肥的使用也为土壤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化肥使用频繁直接会导致土壤板结,农作物产量减低,降低农民的生产效率,农民生产效率降低,会增加化肥的使用量,直接形成了恶性循环。农业生态环境的功能利用并不合理,这就直接导致了一系列的农业生态问题,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大量的水土流失,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逐年增加。同时中国是人口大国,人口数量的增加会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威胁,人们的过度开发,对原有的生态平衡产生了负面影响,直接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人口数量成为影响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中国技术发展不均衡,存在地域性的差异,一些技术水平发展较落后的地区,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并没有注意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陷入了恶性循环。近年来,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导致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中产生的垃圾不能够通过自然消解,同时人们不注重对垃圾的`处理,大量的垃圾产生导致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1]。
首先,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导致了城乡差距加大,加剧了农民的贫困程度,据统计,目前大量的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在生态环境较为恶劣的地区,生态环境恶劣直接制约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导致当地农民不能够摆脱贫困,形成恶性循环。贫困导致人口增长和生态环境趋向脆弱;反过来人口增加又使贫困加剧,致使生态环境更加脆弱;脆弱的生态环境使贫困变本加厉,这使得贫困地区陷入了ppe怪圈。
其次,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加剧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压力,由于我国的人口众多,可以用的土地资源有限,如果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下去,会导致大量的水土流失,严重影响我国的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制约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最后,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也会直接导致大量的自然灾害的产生,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植被减少等,会严重威胁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升[2]。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现有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生产,生产的前提是不能够破坏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环境发展是协调统一的,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如果在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同时,人们无限制的对生态环境进行破坏,那么子孙后代就不能够安居乐业。农业作为中国的基础产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想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借助科学技术,在保证农业生产效率的前提下,将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是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人们的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没有农业生产作为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保障,就没有社会的稳定,其他产业的发展就会举步维艰。
4.1加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建立现代农业耕作模式。
按照国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政策,应当加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利用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将信息化管理和机械化生产引进农业生产过程中,降低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和对资源的浪费。不断优化生产区域布局,调整种植业、养殖业的内部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鼓励通过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将传统的粗放型的生产模式逐渐转变成集约型的生产形势,在发展农业的同时注重环境生态的保护,是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协调统一,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不必要的破坏,真正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把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和社会资源,因地制宜,实现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者之间的统一。在农业发展模式方面,针对不同的地区指定切实可靠的发展措施,不能一味的采用一种发展模式,应当根据当地的特色,扬长避短,实现优势互补。在山区,应大力发展果业、林业、畜牧养殖业。在丘陵地带,应根据其自然环境,选择合适的农业发展方向。
[1]杨祥禄,郭鹏.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四川农业与农机,2015(6):8-10.
[3]李炜,李刚.夯实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全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会议综述[j].农村工作通讯,2015(15):23-25.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篇十四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影响着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民族和个人。西方工业社会目睹了二战以来经济和社会迅猛发展的人间喜剧,领略了科技革命给人类带来的空前无限的风光但也亲身体验了环境破坏所带来的生态危机的切肤之痛。人口急增能源短缺、全球性气候变暖、臭氧层的破坏、土地的沙化、碱化和退化水土的大量流失、森林减少、空气、水等的严重污染、物种的灭绝等等一系列严重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扩张,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重大问题,而在经济发达国家,这些问题为害尤烈。中国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全面推进的转型时期,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使得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人们终于认识到,人与自然应当相互依存,经济与环境必须协同发展。
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对传统发展观念的反思,到上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成为联合国有关发展问题一系列专题国际会议的指导思想,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越来越受到重视。一般来说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这三者之间有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可持续发展体系中的核心。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指在鼓励经济增长以体现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的同时,不仅重视增长数量,更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1.2环境、环境保护的含义。
关于环境的概念不同的学科领域有不同的定义,这里主要是指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的,是人类目前赖以生存、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称,即阳光、温度、气候、地磁、空气、水、岩石、土壤、动植物、微生物以及地壳等自然因素的总和,也就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自然形成的物质、能源和现象的总和。环境保护,就是指采取行政、经济、科学技术、宣传教育和法律多方面的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使之更适合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就是人类在实现自己的经济发展目标的同时,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或者使环境向不稳定和无序的方向运动,特别不能使生命支持系统遭到继续破坏而使生命之网瓦解。
环境保护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是经济、社会发展及稳定的基础,又是重要的制约因素。当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阻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制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影响人民真正享受发展成果的重要因素和关键问题。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全面改善和提高,不仅要实现经济上的富裕,更要实现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不仅要保障人们的衣食住行、医疗、教育,更要保障人们能够健康生活、长远发展;不仅要维护公众在个人物质财富上的合法权利,更要维护他们依法享有生态环境等公共资源的权益。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政治民主、社会公平的国家。由此可见,对于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建立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所以国家保护整个生命支撑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及生物的多样性;解决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保护自然资源,保持资源的可持续供给能力,避免脆弱的生态系统;发展森林和保护城乡生态环境;积极参加保护全球环境生态方面的国际合作,努力使我国的环境污染得到控制,重点城市的环境质量有所提高,自然生态恶化的趋势有所减缓,从而逐步使资源、环境与社会的发展相互协调。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最为突出的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是,由于二氧化碳排放所引起的温室效应、由于二氧化硫排放的增加引起的酸雨危害、由于大量使用氟利昂所造成的大气臭氧层破坏等。在这些方面发达国家肩负着更大的使命。因为这些国家的消费水平按照人口平均量计算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所以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更严重。空气污染如此,其他方面也类似。另外,发达国家需要采取行动,控制它们向发展中国家出口不再被允许出口的有害物质和不安全技术。作为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一员和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深知自己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责任。中国在发展中,对自身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种种资源、环境、问题的困扰,和对因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而引起的各种环境问题已有深刻的认识。中国将以/全球伙伴0的精神参与环境与发展领域的广泛国际合作,认真履行中国加入的全球环境与发展方面的各项公约,不懈地致力于中国所应承担的义务。为此,中国政府将继续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高度的重视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工作,以更积极、认真和负责的态度参与保护地球环境及追求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各种国际合作。
从某种意义上讲,任何一个生态系统,包括人类生态系统的协同发展,都由四个要素决定:一是环境,即自然界的光照、空气、水分、土壤等;二是生产者,即植物,它从大气中吸取二氧化碳,从土壤中吸取水分和矿物质,经过光合作用使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和生物能,从而使无机物变为有机物;三是消费者,即动物和人,保证种群、环境以及社会平衡运行;四是分解者,即微生物,它把植物、动物残骸和排泄物分解为简单的物质或元素,重新进入环境。所以,要实现人类生态系统的协同发展,就要求保持人类生态系统网络中各个生态因子之间的协同与平衡,要求物质和能量及信息的输出与输入,既在数量上相对接近,又在质量上促进生态系统的适应和演变进化。只有这样,才可以通过协同机制,将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类生态系统的发展保持在持续稳定的状态中。总之,生态系统的建设和保护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好了,不但会为发展经济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本身也会有直接的经济效益。经济要发展,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建设必须先行,生态系统的建设和保护既是环境保护的中心环节,也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中心环节。尽快恢复遭到严重破坏的森林、草场等自然生态系统,是当前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绿色大开发是以生态系统的建设和保护为主并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不能出现为追求经济效益而违背自然规律,盲目营造当地不宜的经济林的现象。森林建成后的开发也要予以必要的限制。只有将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前途所在。
让我们团结起来“发展绿色经济,倡导低碳生活,共赢绿色未来。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篇十五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
资源和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在经济大系统中,资源和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物质条件。资源不仅为人类生存所必需,而且是经济发展的直接投入要素,在一定技术条件下,转化成能为人类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环境是人类周围一切物质、能量和信息要素的总和,是经济发展的前提。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源、环境的供给。
经济的发展也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影响。一方面,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使得人们改变了生产、生活方式,减轻了空气污染、水污染等一些环境污染问题。同时,也使我们更加合理、更加充分的利用了各类自然资源。
经济发展又是为了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即人口发展。同时,人口又处于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是经济发展中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的能动要素。
一方面,人口本身就是一种资源,科技的创新、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资源。人口资源推动着经济的发展。
同时,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对经济发展也起到阻碍作用。
3.人口和环境、资源的关系。
人口的数量、质量、结构、分布等又与环境、资源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其有着很大的影响。人口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使资源利用合理和环境优化;也可以阻碍经济发展,造成资源过度开采和环境恶化。
是有条件的,不顾生存和发展条件的人口增长是不能长久的。
上述诸方面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说明,只有各方面都能持续发展,同时也为别的方面创造条件,人类生存和发展才能步人良性循环轨道。因此,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坚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解决人口问题。
首先应当继续适度控制人口增长,人口过快增长对土地资源、淡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等资源,及对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坚定不移地实施计划生育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其次,要大力提高人口素质。提高人口素质则对转化人口压力、减少生态环境破坏,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提高人口素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人口数量多与素质偏低并存是我国人口的客观现实。在人口数量急剧增长的势头得到基本控制后,提高人口素质已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
其三,优化人口结构。包括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城乡结构等。努力保持出生性别比的平衡,老、中、青年龄比的平衡以及城乡人口比的平衡等。
其四,合理开发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具有双重性。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控制人口增长更多的是考虑了人的消费性的一面,而开发人力资源则更多地考虑到人的创造性的一面。从创造性来讲,世界上只有人才是最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战略资源,是活的资源,是可以无限开发的资源。
2.改变发展模式。
要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强度地破坏生态环境。循环经济要求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以最大限度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其次,发展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可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3.提高人们节约资源、环保意识。
做好宣传工作,让人们认识到我国人口膨胀,资源耗竭、环境恶化和生态失衡的国情。提高人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4.协调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二者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5.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社会发展,应当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要为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创造良好的环境;就要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就要以促进公平、发扬民主、保障自主为社会发展目标。就是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这样,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激发和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737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