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奋斗者燕振昌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大全(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7 20:10:06
最美奋斗者燕振昌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大全(20篇)
时间:2023-11-27 20:10:06     小编:薇儿

如果我们能够将心得体会形成书面材料,就能够更好地沉淀和传承所得到的经验。写心得体会时可以参考相关的专业书籍或其他心得体会的范文,以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在这些范文中,有的是关于学习的心得,有的是关于工作的心得,还有的是关于生活的心得。希望大家可以从中找到与自己经历相类似的内容,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思考,从而为自己的发展和成长提供一些启示和指导。希望大家可以积极参与到写心得体会的活动中来,不断总结和归纳自己的体验和感悟,提高自己的思考和表达能力,为自己的发展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最美奋斗者燕振昌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篇一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切实落实省委组织部和市委工作要求,进一步激励全市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冲在一线、干在一线,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制定六项措施。

一、激励引导党员干部把疫情防控举措落细落实落到位。根据全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的调度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按照“清单制链条式工作法”,精准落实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措施,用好提示单、督办单、成绩单,抢时间,严管控,抓救治,全力遏制疫情蔓延。农村和街道社区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属地责任,落实更加严格的管控措施,实施网格化管理,“两委”班子成员要包重点户、盯重点人,坚决防止疫情输入和扩散。

二、组织动员党员干部冲在一线、干在一线。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各级党组织要选派敢战斗、能战斗、善战斗、组织协调能力强、善于做群众工作的精兵强将上一线。在疫情防控一线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组建党员突击队,做到哪里有疫情、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组织坚强有力的领导,哪里就有党员当先锋作表率。统筹工作力量,调度安排好各工作领域、各工作环节预备队,尤其要统筹全市力量,加强医护人员梯队安排,保证一线人员得到及时必要休整。分散办公人员要时刻关注疫情变化,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学习,时刻准备冲向一线。引导在职党员到所在村(社区)报到,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协助包片、包户、包人,筑牢联防联控的严密防线。

三、注重在疫情防控一线发现培养考察使用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一线发现考验入党积极分子,对表现突出、符合条件的,及时发展入党。在疫情防控一线考察识别评价干部,组织部门派人参加应对疫情工作督导组,深入一线近距离观察考察干部,将干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实际表现、具体事例,记录在《担当档案》,作为识别评价使用的重要依据。大胆提拔使用表现突出、堪当重任的优秀干部,及时调整不胜任现职、难以有效履职的干部,严肃问责在疫情防控中不落实、不研究、不作为、不在状态、不守纪律的干部。

四、关心关爱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党员干部。开展谈心谈话,加强对防控一线干部的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引导他们注意劳逸结合、加强自身防护、及时减压释负,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解除后顾之忧。医疗物资优先保障疫情防控工作一线需要,调配口罩、防护服、消毒用品等物资向一线倾斜,做好交通、值班、餐饮等后勤保障。合理安排使用疫情防控党费专项资金,支持基层党组织开展疫情防控、慰问战斗在一线的基层党员干部和医务工作者、补助因“疫”致困的党员干部和群众,切实为基层送去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关心关爱患病、进行医学观察、被采取隔离等措施的党员、干部,加强沟通联系,鼓励他们坚定信心,严格遵守防控规定,自觉配合治疗和观察,早日恢复身体健康。

五、及时发现和宣传表彰疫情防控一线先进典型。对疫情防控一线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特别是战斗在防控最前沿的基层优秀党员、干部和医务工作者,及时总结、大力宣传先进事迹。对表现特别突出的先进典型,给予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记功、嘉奖等表彰,在干部实绩考核和公务员年度考核中优先考虑优秀等次,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锋的浓厚氛围。

六、保证基层干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各级党组织要为敢于担当作为的党员干部和一线工作人员撑腰鼓劲,加大容错纠错、澄清保护力度。加强工作统筹,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最大限度减少会议文件、材料表格报送、督查检查等,切实减轻基层负担,确保集中精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最美奋斗者燕振昌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篇二

9月的广州仍是一派夏日景象,在位于天河区五山路的华南农业大学,校园中的紫荆花树仍是郁郁葱葱;波光粼粼的洪泽湖畔有不少晨读、锻炼的身影。然而与往年不同,校园中唯独少了一个陪伴华农走过了几十年发展历程的身影--老校长卢永根。

1930年,卢永根出生于香港,1936年开始入读香港粤华中学附属小学,接受到较好的教育。抗日战争时期,战争的残酷让卢永根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初中时期的卢永根,在岭英中学碰到了思想进步的语文老师林莽中(萧野),并经他介绍到香港培侨中学读高中。在卢永根看来,培侨中学的三年时光,是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在这里他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定的革命者。

1952年,作为华南农学院的首批学生,他在这里遇到了我国著名农业科学家、教育家丁颖先生。踏着老师未竟的步伐,他继承了丁颖生前收集的7000多份野生稻种,后来逐步扩充到1万多份水稻种质资源,这成为我国水稻种质资源收集、保护、研究和利用的重要宝库之一。

即使退了休,卢永根对水稻的研究热情也依旧不减。20__年前后,卢永根和学生们根据文献,前往广东高州、佛冈、遂溪、博罗、惠来等地搜集资源。野生稻多分布在山顶、水泽等人迹罕至之处,许多地方只能徒步。彼时卢永根已是七旬老人,却依然兴致勃勃。山高无路,荆棘丛生。到最后,卢永根体力不支,可仍坚持要去现场,于是学生们架着他,慢慢往上爬。老照片上,卢永根一手拄拐,一手扶树,在野生稻旁笑得格外开心。

卢永根一生致力于水稻的遗传育种研究。20世纪80年代初期他带领团队研究水稻的杂种不育性,并和助手张桂权一起提出了水稻“特异亲和基因”的概念,以及应用“特异亲和基因”克服籼粳亚种间不育性的设想,被业界认为是目前对栽培稻杂种不育性和亲和性比较完整和系统的新认识,对水稻育种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从1983年开始,卢永根担任了13年华农校长。其间,他打破学校面临的人才断层困局,给有能有为的年轻人拓展了广阔天地。作为一名老党员、老教师,卢永根同样以他的一腔爱国之情去教育和感染他的研究生、青年教师和出国学习访问的学者。华农知名教授、20__年新增选的中科院院士刘耀光,当年曾受教于卢永根。去日本留学后他在当地工作数载。卢永根接二连三给刘耀光写信,向他介绍学校的情况。在卢永根的一再书信动员下,刘耀光最终于1996年回到华农,潜心科研,大有建树。而包括温思美、彭新湘等一大批优秀的青年科技人才,也正是在他的感召下,放弃国外的优渥生活,回到祖国,来到华农,成长为各自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

20__年3月,卢永根院士及夫人徐雪宾教授将毕生积蓄合计880余万元全部捐赠给华南农业大学,成立“卢永根·徐雪宾教育基金”,用于扶持农业教育事业。这是华农建校108年来,最大的一笔个人捐款。

很多老一辈的华农人更不会忘记,1984年的那个夜晚,卢永根在华南农业大学红满堂草坪上给全校学生作的3个多小时报告--《把青春献给社会主义祖国》中所说:“我今天的发言,如果能像一束小火花一样,点燃你们心扉中的爱国主义火焰,并迸发出热情,去为振兴中华而奋斗,那是我所热切期待的。”

最美奋斗者燕振昌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篇三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水磨河村素有“小江南”之称。占地200多亩的幸福湖绕村而过,湖水冬暖夏凉。每到冬天,湖水流经处,还会升起淡淡的水雾。

年底,水磨河村村民发现:幸福湖水“莫名其妙”地没了。当时,小麦正需要浇返青水。但幸福湖干了,井里也抽不出水。村民急了,燕振昌更急。省、市级水利专家都来到水磨河村勘察,经过仔细论证,正式确认因附近一家煤矿的透水事故,导致幸福湖水“一夜蒸发”,附近上万口人的饮水和灌溉出现严重困难。当时已届古稀之年的他上下奔走、不懈努力。9月,被水磨河人称为“小南水北调工程”的幸福湖引水灌溉工程正式得到国家,省水利、地矿等部门的批复。6月,投资上亿元的工程正式施工。“幸福湖引不来水,我死不瞑目。”73岁的燕振昌为民立言,置个人荣辱于度外。如今,湖水作证,燕振昌的愿望变成了现实。幸福湖现已蓄水逾10万立方米,微风吹过,湖光涟漪。它不仅能够满足水磨河等23个村庄的农业灌溉需求,还成为当地打造休闲娱乐、观光旅游的重要规划节点之一。

这一切,为幸福湖美景重现作出巨大贡献的燕振昌,再也看不到了。可是,水磨河村4600多名村民,每每想起幸福湖,都会想起他们的好书记。燕书记的一生是光明磊落、清正廉洁的一生,树立了新时期一名农村优秀共产党员的典范。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却我们留下了一笔厚重的精神财富,他的事迹将被后人所传送,永久的唱响在幸福湖畔。

最美奋斗者燕振昌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篇四

青春如人生一样,道路漫长,不可能都是平平坦坦,同样有坑坑洼洼,我们可以把它当做我们要挑战的对象,不畏惧,要勇敢,同样可以做得很好。在我的生活中,有着这一位这样的“阳光天使”。

他,是我的一个邻居,人长得人高马大,有些帅气,处于雨季,他喜欢跳舞,梦想是能够做一名舞者。可是,生活并不能够尽他的意:在某月某日他发生了一场车祸,在车祸中夺去了他的右腿,这意味着他的天堂毁了一个失去了右腿的舞者。再也不能够跳舞了,只能在轮椅上过着残缺的生活……刚开始,他的求生意志很低,脾气很暴躁,老是有种想要去死的冲动。可是有一天,一个小锡兵的故事彻底扭转了他的人生……他开始丢开轮椅,开始练习站立,一次又一次的跌倒,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并没有消掉他对生活的信念……终于有一天,他站立了起来,阳光照射进房间,他的脸上闪烁了胜利的笑容,张开双臂就像一个天使。有一天,我问他:你练习站立,老是跌倒,老是失败,不痛不累吗?他笑了一下,随后语气坚定地说:我当然痛,当然累,可我不会放弃,我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我才多少岁啊?处于雨季呢,怎么可以因为这一点小小的事浪费了我的青春?正是一次一次的跌倒失败才坚定了我对未来的信心,即使不可以跳舞了,可是那又怎么样?我要做阳光下的小锡兵,做命运的主人!

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ntent_2();。

最美奋斗者燕振昌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篇五

燕振昌书记诚恳待人,亲和乡邻,取信于民,以自己的一言一行领唱一方好民风。燕书记家距离村委大院有一里多地,据乡亲们讲,早上,他会和班子伙计一样步行到村委会。在去村委会的路上,还会时不时地和商户打招呼,嘘寒问暖,尤其是对外地的商户,更是关爱有加,问问有没有经营上的困难,有没有需要村里帮忙的,等等,看到集市上有随意抛撒垃圾的,也会主动上前向当事人阐明道理,动之以义,共同维护市场的整洁与繁荣。燕书记跟“两委”班子成员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政治过硬是硬本领,带头赚钱是真本事。又能服务、又能致富的村干部,才是真正腰杆儿硬的好干部。”改革开放之后,在他的带领下,水磨河村工业经济发展迅猛,是他带领全村实现了“致富三级跳”。村里不管是谁,只要是因为办厂遇到难事儿找他,他总会想尽办法解决。就在他去世的前几天,他还以个人名义,为郭建营、赵书建等村里7个人的厂子担保了1400万元的贷款。就是他,以这种诚恳待人的姿态,以自己独具风范的魄力和胆识,领唱了一方团结、向上、共谋发展的好民风。

燕书记对待事业,他是兢兢业业,殚精竭力;对待家庭也是一位好父亲、好丈夫,时时处处走在前面,树立标尺。大家有目共睹的是,几乎每天早上的例会制度已成为水磨河村“两委”的优良传统。据两委干部反映,燕振昌同志对村里的晨会做到提前预知,雷打不动。村里规定,只要商量事情,早上6点集中,7点结束会议,会议可以说是短平快,效率非常高,用他生前的话说,大家都有生意,不占用大家的经营时间。事实上,这种勤勉高效的作风也让水磨河这个老中青搭配的班子永葆青春与活力,杜绝了基层农村的怠政、懒政现象。单看他写了四十多年的94本工作日记,我们就可以透视他的工作生活历程,感悟他的勤勉自励。

最美奋斗者燕振昌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篇六

要学习燕振昌同志忘我工作、永不停歇的奉献精神。爱岗才会敬业,有“他”才能忘我。燕振昌同志心中的“他”,就是全村老百姓。他始终把群众当亲人,群众的事成了他生活的全部,不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不论家里有多大事,他都早出晚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为群众谋福祉上。尤其是把群众的每次留任,作为对自己最大的鼓励和鞭策,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还牵挂着全村的发展,谋划着村里新一年的发展规划。学习燕振昌同志,就要学习他立足本职、尽心尽力的守责理念,把干事成事作为一种自觉行动、一种朴素情怀、一种执着追求,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在干事创业中实现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

要学习燕振昌同志一心为民、造福百姓的公仆情怀。一心为民,就要捧出一颗真心。燕振昌同志始终把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生活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担任水磨河村党组织书记44年里,他带领乡亲们办企业、修道路、建学校、造良田、搞三产,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使以前人均年收入只有几百元的穷村,跻身许昌市“小康村”行列。近年来,由于毗邻禹州市内的煤矿开采,造成水磨河村及周边地下水位下降,群众吃水和灌溉成了大问题。已经70多岁的他不顾年迈,四处奔走,积极反映。经上下多方协商,建成坡胡镇西部安全饮用水及灌溉工程,解决了3个乡镇23个村近4万口人的饮水和灌溉问题。学习燕振昌同志,就是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的最大追求,把群众呼声当作第一信号,一腔赤诚,永远保持以民为本公仆情怀。

最美奋斗者燕振昌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篇七

“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给x圆方集团全体职工的回信中向他们并向全国各族劳动群众致以节日的问候,希望广大劳动群众坚定信心、保持干劲,弘扬劳动精神,克服艰难险阻,在平凡岗位上续写不平凡的故事,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的劳动节尤其值得纪念。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实现奋斗目标的难度更大、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各方面大力支持下,在x人民特别是x人民积极参与配合下,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x保卫战、x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越是这个时候越是要一鼓作气,不能有停一停、歇一歇的想法,需要广大劳动者继续弘扬劳动精神,克服艰难险阻,在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等各个战场上站好岗、守好责,贡献更多力量。

中华民族历来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敢于奋斗的民族,千百年来,中华儿女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用劳动书写下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热爱劳动、珍视劳动,中华儿女一代代情怀不改、接续奋斗。就在前不久,中央就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下发意见,明确提出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确立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等。此举恰逢其时,是赓续中华民族崇尚劳动这一美好品德的顶层设计。加强对新时代大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不仅要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埋头实干的劳动精神,还要通过劳动实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将单一的体力劳动提升为包含更多思考的创造性劳动,让学生在精神和体魄上都得到全面提升。

劳动是人类生存之本。无论是个人还是整个社会,劳动都是我们的理想基石和事业根基,而奋斗则是人生最为厚重的底色。只有经历过艰辛付出、吃过大苦,视野才会更宽广,人生才会更笃定,基础才能扎得更牢固。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院士,为了搞科学研究,隐姓埋名28年默默耕耘;上世纪50年代,西迁交大人“打起背包就出发”,将x交大建设成祖国西部的科技高地;一代代航天人特别能吃苦能战斗,创下中国载人航天一个个奇迹;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从一线医务人员到各个方面参与防控的人员,从环卫工人、快递小哥到生产防疫物资的工人,千千万万劳动群众在各自岗位上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汇聚起了战胜疫情的强大力量。一代代中国人正是在劳动中为国家民族创造价值,正是在奋斗中让梦想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今日华夏大地上,广大劳动者正在用奋斗书写历史:曾经十分遥远的小康梦即将成为现实,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将在我们手上解决,而这些不是什么人赠予的,是靠着一代代人接续奋斗得来的。也要清醒认识到,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叠加疫情影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决不能松劲懈怠。我们要用劳动创造人生之美、国家之美、时代之美,依靠劳动迎来幸福的全面小康。

劳动者是最光荣的,奋斗是最美的姿态。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辛勤劳动,就是在为社会创造价值;只要努力奋斗,梦想就能变成现实。回首过去,我们依靠着勤劳勇敢、顽强奋斗,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展望未来,我们也必将继续传承中华民族辛勤劳动的坚韧品格,热爱劳动、崇尚劳动,追求劳动之美。

最美奋斗者燕振昌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篇八

在致辞时,郭元军介绍了许昌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宣传思想和理论武装工作情况。他指出,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的党魂、国魂、民魂。思想宣传需要灵魂,文艺作品需要灵魂,新闻报道需要灵魂。许昌市委历来高度重视宣传思想和理论武装工作,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坚持把选树先进典型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结合许昌实际、深入挖掘培育,评选出了一批“道德模范”、“最美人物”和“身边好人”,在全社会营造了崇尚文明、争当模范的良好风尚。燕振昌是许昌市基层优秀党员干部的先进典型、重大典型,为党员干部树立了一座崇高的精神丰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李宏伟说,许昌是燕振昌的家乡,召开这次座谈会,重温燕振昌的感人事迹,倡导广大党员干部向燕振昌学习,有着重要现实意义。当前,全省上下正在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在新形势下,加快推进“十三五”时期经济发展,确保“十三五”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迫切需要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继续深化对燕振昌先进事迹的学习宣传工作,把开展向燕振昌学习活动引向深入,进一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扎实工作,争做新时期党的好干部。

燕振昌是许昌长葛市坡胡镇水磨河村党委原书记。任职44年来,他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把一个昔日的贫困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亿元村”、“明星村”,最终因操劳过度导致突发心梗,于12月12日病逝在工作岗位上,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最美奋斗者燕振昌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篇九

9月的紫荆园,阳光和煦温暖。在华南农业大学院士广场的卢永根院士雕像前,三五成群的学生默默献上鲜花,纪念这位刚刚离开的老校长。

卢永根长期从事作物遗传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保存了华南地区富有特色的野生水稻基因库。20__年罹患癌症后,他将毕生积蓄880万余元无偿捐献给华农,设立了教育基金,用于奖励贫困学生与优秀青年教师。

8月12日,卢永根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89岁。根据生前遗愿,他的丧事从简,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遗体于当天无偿捐献给医学研究和医学教育事业。

传承水稻“宝库”,动员学者归国。

“卢院士对科学实事求是,学风严谨,生活简朴,淡泊名利,晚年将毕生积蓄捐赠学校,反哺社会。这种奉献精神对我们是很大的激励。”曾受教于卢永根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刘耀光说,当年他赴日本留学后,卢永根接二连三写信动员他回国。最终,刘耀光回到华农潜心科研,成为学术大家。

卢永根出生于1930年的香港,在抗日战争时期,战争的残酷让卢永根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在香港培侨中学的3年学习中,他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定的革命者。

1952年,作为华南农学院的首批学生,卢永根在这里遇到了我国著名农业科学家、教育家丁颖。

他继承了丁颖生前收集的7000多份野生稻种,后来逐步扩充到1万多份水稻种质资源,这成为我国水稻种质资源收集、保护、研究和利用的重要宝库之一。

20世纪80年代初,他带领团队研究水稻的杂种不育性,并和助手张桂权一起提出了水稻“特异亲和基因”的概念,以及应用“特异亲和基因”克服籼粳亚种间不育性的设想,被业界认为是目前对栽培稻杂种不育性和亲和性比较完整和系统的新认识,对水稻育种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作为一名老党员、老教师,卢永根以他的一腔爱国之情教育和感染了身边无数人。

改革开放后,卢永根到美国探望病重的母亲,亲人竭力说服他留下来,但被他坚定地拒绝。

“我是中国人,祖国需要我!”

从1983年开始,卢永根担任了13年华农校长。其间,他打破学校面临的人才断层困局,给有能有为的年轻人拓展了广阔天地。一大批优秀的青年科技人才在他的感召下,放弃国外的优渥生活回到祖国,成长为各自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

华农副校长温思美回忆,1984年偶遇卢永根后两人多有深谈,卢永根力邀其毕业后回国工作。“正是卢院士对国家民族的热爱,以及为人为学的人格魅力吸引我来到华农。”

为教育事业捐尽有用之躯。

20__年3月,卢永根及夫人徐雪宾将毕生积蓄合计8809446元全部捐赠给华农,成立“卢永根·徐雪宾教育基金”,用于扶持农业教育事业。这是华农建校108年来最大的一笔个人捐款。

在慷慨捐赠的背后,是卢永根坚守一生的节约。他家里几乎没有值钱的电器,还在用老式收音机、台灯;没有全职保姆,过去常常在学校食堂与学生们一起排队打饭。

对党和国家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以及对自己近乎严苛的要求,在卢永根的人生中一以贯之。

他的秘书赵杏娟回忆:“卢院士发表的文章、发言稿、学术报告等都是他自己去收集材料、起草的。我根据他的要求整理后,他会认真修改文章的排版布局,反复推敲用词造句,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放过。”

卢永根坚决不同意学校派专车接送他上下班,坚持走路,因私出行则会选择坐公交车;出差搭飞机时,他都是买经济舱;患病住院期间,他也要求秘书用公交车和地铁出行;在办公室自备邮票,私人信件绝不花费公家一分钱。

有人发现,他在笔记本的扉页上题字自勉:多干一点;少拿一点;腰板硬一点;说话响一点。

“种得桃李满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是春风,是春蚕,更化作护花的春泥。热爱祖国,你要把自己燃烧。稻谷有根,深扎在泥土。你也有根,扎根在人们心里!”20__年3月,卢永根获评“感动中国20__年度人物”。

早在患病前,卢永根就办理了遗体捐献卡,在身后将遗体无偿地捐献给医学科研和医学教育事业。他说,作为共产党员,捐献遗体是为党和国家最后一次做出自己的贡献。

最美奋斗者燕振昌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篇十

燕振昌不抽烟,这一点水磨河村人所共知。但很多人不知道,年轻时的燕振昌烟瘾很大,是个不折不扣的“老烟枪”。燕振昌戒烟,始于30多年前为村民谋划建排房的时候。1976年,燕振昌开始带领村民建设新村。为了让自家房屋的建设工期排在前面,一些心思“活络”的村民开始给燕振昌送烟抽。燕振昌坚决不收:“我戒烟了。找我说事可以,但烟你得拿回去。”

燕振昌为村干部立下了一条铁规:“房子先紧着困难户、孩子多的户盖。除此之外,谁来也说不通,就算有亲戚、有关系也不行。”

民原本就不富裕的日子增加了负担。因为自己的习惯让村民破费,太不应该。这烟以后不能再抽了。”

一支烟,折射出燕振昌爱民之深、律己之严。

“跟他结亲,不占便宜,净吃亏了。”妻子张改真说。村里第一次盖新社区时,大家都争着要门面房,燕振昌坚决不要,张改真也没吭声。到第二次盖时,张改真说:“咱也要个门面房吧。”燕振昌说:“咱是干部,不能争这个,先紧着人家吧。”直到今天,水磨河村300多家店铺,燕振昌家没有一间。“老燕这个人很正,对自己要求很严,见便宜就让,自己排在最后;见困难就上,先拿自己人?开刀?。”村两委委员、会计主任燕松军说。

和燕振昌生活了一辈子,张改真很理解丈夫的想法:“振昌常说,当干部哪有不吃亏不挨骂的。这些年来,吃亏的是俺们自己人,骂我们的,也只有俺家的亲戚。”

金不沾边、红白喜事酒场不沾边、烟不沾边;对村两委,是“四个不干”:村民不同意的不干、收费摊派的不干、搞形式做面子的不干、村民得不到实惠的不干。

尽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水磨河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但这些规矩,燕振昌从来没有破坏过。

每年腊月初八,燕振昌都要召开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并在会上公开村里的收支情况,表决通过党支部下年度事务的预案。这就是村里实行了近30年的“腊八算账”。

“账目公开了,群众心里亮堂了,对村干部也信服了。”燕振昌说。

燕振昌去世后,儿子燕松涛闻讯赶回。他担心父亲走得突然,会遗留不少村中事务,给村两委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可向班子成员一打听,除了一笔头天的3万元款项没来得及签字外,其他的该签字的、该安排的全都处理好了,“离汤离水”,清清白白。

正,水磨河由此安定和谐。燕振昌在任的44年里,水磨河没有发生过一起上访事件,成为长葛市唯一的“零上访村”。在郭建营看来,水磨河村的风清气正、海晏河清,不仅得益于老书记这些年带领全村发展经济,村民们有钱花、有事干;得益于老书记对自己和村两委的严格要求,村干部行得端、走得正;更得益于老书记始终如一地移风易俗、倡树新风,村民们知礼仪、心向善。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水磨河村迤逦而过。工程建设时,水磨河村有23户民宅面临拆迁。“我们村拆迁的农户多,占地面积在长葛市也最大。”郭建营说,“征地拆迁被认为是?天下第一难?,但老书记一跟村民做工作、讲政策,大家都信服,一个月就完成了拆迁和土地移交工作。”

村民韩长锁至今都难以忘怀燕振昌对村中老人的照顾。“村里不光给我们70岁以上的老头儿老婆儿每月10块钱的?豆腐脑儿钱?,还给我们每人发一床鲜腾腾的被子,新崭崭的被单、被套。”他说,“燕书记这样做,就是要让男女老少知道,孝敬老人才是好风气。”

早在1981年,村里还在为建新房的钱绞尽脑汁时,燕振昌就提议建敬老院。当时有人有异议,燕振昌为此召开了一次大队支部会议,一句话让大家心服口服:“全村人都热热闹闹住进新房了,不能让那些无儿无女的人没有安身之所。”

其实,当年村里的孤寡老人只有12个,在全村4000多口人中并不算很大的群体。韩慧君说,这就是老书记心思细腻之处,他不会忘记全村每一个人。

当年,敬老院如期落成,成为全省第一家村级敬老院。全村孤寡老人在此颐养天年,其乐融融。韩长锁说:“没有燕书记,我可享不了这个福。”

每年的重阳节,水磨河村都会进行一次“好儿子”、“好媳妇”、“五好家庭”评选。比谁对老人孝顺、比谁给老人端饭勤,成为村里年轻人的新时尚。水磨河的淳朴民风由此远近闻名。30年前,燕振昌的父亲去世。在给父亲送行时,没有请“响器班儿”。这条规矩延续至今,婚丧嫁娶不大操大办、吃吃喝。

最美奋斗者燕振昌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篇十一

科技战线上,巾帼力量举足轻重。她们潜心研究、刻苦攻关,以专业和实力诠释不平凡的“她”力量。

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主任、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卢宇彤践行科技强国目标,亲历了中国超算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是五代银河、两代天河超算系统研制骨干。她长期致力于国产超算技术攻关,坚持自主创新,突破高速通信系统、并行程序应用环境、大规模资源管理等超算核心技术,担任副总设计师的天河二号夺得世界超算500强六连冠。同时,她也是国际超算isc fellow和isc19大会主席,是担任此职务的首位中国学者、世界首位女性学者。

“在工作过程中挑苦活、挑累活,在科研过程中选难题、选前沿。”卢宇彤说,“希望每名女性都能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抓住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机遇,与祖国共同成长。”

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胡海岚2008年放弃美国教职回国,专注于脑的高级功能及相关疾病的研究,在系统神经科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世界领先的创新性研究成果,揭示了抑郁症发生及抗抑郁药物快速作用的分子、细胞及环路机制,为研发更好、更安全的新一代抗抑郁药物提供了科学依据。2021年,胡海岚获得第二十四届“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为中国智慧走向世界舞台作出积极贡献。

海军航空大学某实验室教授关欣投身国防事业23年,长期从事信息对抗、信息融合和指挥控制信息系统领域的一线教学科研工作,为国防教育、舰载航空兵战斗力生成和海军信息对抗装备转型作出突出贡献。关欣先后主持完成重大科研项目10余项,创新实现了理论模型的工程化应用,解决了10余项关键技术难题,为我军在海上战场装上了先机制敌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未来我们将继续瞄准国家科技前沿和海军转型重大战略需求,进一步注重实战能力引领带动。”关欣说。

最美奋斗者燕振昌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篇十二

燕振昌,男,汉族,坡胡镇水磨河村人,1942年5月出生,2014年12月12日,因操劳过度导致心梗突发,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燕振昌同志196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0年12月至去世前,曾历任水磨河村党支部书记、党总支书记、党委书记。燕振昌同志在村党组织的领导岗位上整整工作了44年,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把一个昔日的贫穷村建成了远近闻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也用一生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三严三实”。

要学习燕振昌同志恪守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成事之基、动力之源。燕振昌同志始终把扎根基层的信念植入心灵深处,把永远听党话、自觉跟党走作为最重要的人生信条。早在青年时期,刚刚高中毕业的他就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四改”工作中,继之又主动请缨担负起了生产队队长的重任,凭着踏实肯干的态度和业绩突出的表现,迅速赢得了广大群众和上级党组织的信任,短短三年就被任命为村党支部书记。随后,虽然有数次脱产当国家干部的机会,但都没有动摇他在家乡干事创业的决心。

正是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对家乡和人民群众的无比热爱,燕振昌同志把全部精力倾注于水磨河村的发展和建设上,把火热的青春和整个身心献给家乡人民,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忠实履行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学习燕振昌同志,就是要像他那样,忠诚党的事业,心系基层、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身。

要学习燕振昌同志淡泊名利、廉洁奉公的高尚情操。淡泊明志,夙夜在公,是共产党人应有的精神追求。燕振昌同志常说凡事捂着蒙着迟早要出事,这是对“公职”的敬重;定期公布、审计村里的财务支出情况,这是对“权力”的敬畏;为自已规定的“五个不沾边”(钱不沾边、物不沾边、奖金不沾边、红白喜事酒场不沾边、烟不沾边),源于他心底无私。学习燕振昌同志,就是要以燕振昌同志为镜,牢固树立正确的地位观、权力观和利益观,不为名利所累,不为浮华所诱,清正廉洁,克己奉公,以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赢得群众的拥护和信任。

要学习燕振昌同志忘我工作、永不停歇的奉献精神。爱岗才会敬业,有“他”才能忘我。燕振昌同志心中的“他”,就是全村老百姓。他始终把群众当亲人,群众的事成了他生活的全部,不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不论家里有多大事,他都早出晚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为群众谋福祉上。尤其是把群众的每次留任,作为对自己最大的鼓励和鞭策,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还牵挂着全村的发展,谋划着村里新一年的发展规划。学习燕振昌同志,就要学习他立足本职、尽心尽力的守责理念,把干事成事作为一种自觉行动、一种朴素情怀、一种执着追求,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在干事创业中实现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

要学习燕振昌同志一心为民、造福百姓的公仆情怀。一心为民,就要捧出一颗真心。燕振昌同志始终把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生活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担任水磨河村党组织书记44年里,他带领乡亲们办企业、修道路、建学校、造良田、搞三产,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使以前人均年收入只有几百元的穷村,跻身许昌市“小康村”行列。近年来,由于毗邻禹州市内的煤矿开采,造成水磨河村及周边地下水位下降,群众吃水和灌溉成了大问题。已经70多岁的他不顾年迈,四处奔走,积极反映。

经上下多方协商,建成坡胡镇西部安全饮用水及灌溉工程,解决了3个乡镇23个村近4万口人的饮水和灌溉问题。学习燕振昌同志,就是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的最大追求,把群众呼声当作第一信号,一腔赤诚,永远保持以民为本公仆情怀。

最美奋斗者燕振昌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篇十三

燕振昌的先进事迹在《许昌日报》、《河南日报》刊登后,引起了中央媒体的高度关注,《农民日报》于2019年6月3日率先进行连续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下面是整理的2019学习燕振昌先进事迹。

心得体会。

欢迎阅读!

2019年12月12日凌晨,长葛市坡胡镇水磨河村党委书记燕振昌因忘我工作,突发心肌梗死,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生命终止的前一天,他还带着调研组去参观他奔波6年才引回来的幸福湖水。生命终止的前一晚,他还打电话给3个班子成员,细心地交代他们第二天要去市里、镇里办的几件事。生命终止的那一刻,他依然伏在案上,握着笔准备写下当天要办的事。下面是我的几点心得体会:

73岁的燕振昌,从1970年起,先后担任水磨河村党支部书记、党支书记、党委书记,其间3次放弃当机关干部的机会,扎根基层,一干就是44年,带领群众谋划新农村,打造幸福湖,建起商业街,新建教学楼,硬是把一个昔日的贫瘠村建成全市闻名的明星村。近日,记者走进长葛市坡胡镇水磨河村,还原这位“呕心沥血,带领一方求发展;鞠躬尽瘁,引导百姓奔富路”的党的好书记、人民的好公仆的人生轨迹。

燕振昌同志用他52年的农村工作经历和44年的村级党组织书记工作历程诠释了一名农村基层党员信、诚、勤、廉的一生。

燕振昌书记52年如一日,尤其是在他任支部书记的44年间,时刻把党和人民的事业牢记于心,小到家长里短、鸡毛蒜皮,大到新村建设、整体布局,无不操心权衡。

在燕振昌书记的。

日记。

中记录着这样一个片段:村民张某家吃面条,明天去随个喜。这里用的是“随”字,而不是添个红包,随喜这一说法很亲民,作为一名村干部,他把自己当作普通群众的一员,人事该走到的一定要走到,体现了与民同喜,与民同乐,而且也只是去一下表示一下心情,不忘自己的工作职责,既聊表寸心,又不失一名村官的亲和力。

在农村,说到大事儿,近年来也就涉及怎么去建设新农村、发展新农村。我到坡胡工作已有五个年头了,在与燕振昌同志交往的日子里,无不感受到他对这片土地的钟情和热爱。水磨河村基础好,底子厚,工业经济发展相对较快,十年前,党的xx届五中全会刚刚提出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他们就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的基础上,就开始比照中央“村容整洁”的精神,对村容村貌进行规划整治,对村内的大街小巷进行硬化、绿化、亮化,借助幸福湖水,建造了人口文化广场和环村排水渠,修建了亭台轩榭,这种北方农村少见的人文景观让周边群众感受到了一种江南韵味;他们还在村主街道设置了隔离墩,规范了农村集市,努力展示农村村容整洁的一面;2019年下半年,幸福湖水位下降后,燕振昌同志又牢牢抓住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机遇,在村北建立了第一个村级村容管理所,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村的另外一种生态治理。

燕振昌书记诚恳待人,亲和乡邻,取信于民,以自己的一言一行领唱一方好民风。燕书记家距离村委大院有一里多地,据乡亲们讲,早上,他会和班子伙计一样步行到村委会。在去村委会的路上,还会时不时地和商户打招呼,嘘寒问暖,尤其是对外地的商户,更是关爱有加,问问有没有经营上的困难,有没有需要村里帮忙的,等等,看到集市上有随意抛撒垃圾的,也会主动上前向当事人阐明道理,动之以义,共同维护市场的整洁与繁荣。燕书记跟“两委”班子成员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政治过硬是硬本领,带头赚钱是真本事。又能服务、又能致富的村干部,才是真正腰杆儿硬的好干部。”改革开放之后,在他的带领下,水磨河村工业经济发展迅猛,是他带领全村实现了“致富三级跳”。村里不管是谁,只要是因为办厂遇到难事儿找他,他总会想尽办法解决。就在他去世的前几天,他还以个人名义,为郭建营、赵书建等村里7个人的厂子担保了1400万元的贷款。就是他,以这种诚恳待人的姿态,以自己独具风范的魄力和胆识,领唱了一方团结、向上、共谋发展的好民风。

燕书记对待事业,他是兢兢业业,殚精竭力;对待家庭也是一位好父亲、好丈夫,时时处处走在前面,树立标尺。大家有目共睹的是,几乎每天早上的例会制度已成为水磨河村“两委”的优良传统。据两委干部反映,燕振昌同志对村里的晨会做到提前预知,雷打不动。村里规定,只要商量事情,早上6点集中,7点结束会议,会议可以说是短平快,效率非常高,用他生前的话说,大家都有生意,不占用大家的经营时间。事实上,这种勤勉高效的作风也让水磨河这个老中青搭配的班子永葆青春与活力,杜绝了基层农村的怠政、懒政现象。单看他写了四十多年的94本工作日记,我们就可以透视他的工作生活历程,感悟他的勤勉自励。

说燕振昌同志是一位好父亲、好丈夫,是说他对家人、子女要求甚严。如今,身为长葛市财政局局长的儿子燕松涛,时刻不忘父亲当年对自己的一再嘱咐:“工作中你得服务好领导、服务好同事、服务好基层,可不能对上级、下级两眼相待。”燕松涛说:“父亲一辈子讲究个‘公、韧、真、学’,一辈子处世公道、坚韧不拔、真心真情、学无止境。这是我一生的财富。”

燕书记在他在任的44年间,也为自己立了一条规矩,以己为范,唱响为民务实清廉的主题曲。他还离了“五个不沾边”:钱不沾边、物不沾边、奖金不沾边、红白喜事酒场不沾边、烟不沾边。就连他的支部书记工资也是全部上缴村委。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水磨河村素有“小江南”之称。占地200多亩的幸福湖绕村而过,湖水冬暖夏凉。每到冬天,湖水流经处,还会升起淡淡的水雾。

202019年底,水磨河村村民发现:幸福湖水“莫名其妙”地没了。当时,小麦正需要浇返青水。但幸福湖干了,井里也抽不出水。村民急了,燕振昌更急。省、市级水利专家都来到水磨河村勘察,经过仔细论证,正式确认因附近一家煤矿的透水事故,导致幸福湖水“一夜蒸发”,附近上万口人的饮水和灌溉出现严重困难。当时已届古稀之年的他上下奔走、不懈努力。2019年9月,被水磨河人称为“小南水北调工程”的幸福湖引水灌溉工程正式得到国家,省水利、地矿等部门的批复。2019年6月,投资上亿元的工程正式施工。“幸福湖引不来水,我死不瞑目。”73岁的燕振昌为民立言,置个人荣辱于度外。如今,湖水作证,燕振昌的愿望变成了现实。幸福湖现已蓄水逾10万立方米,微风吹过,湖光涟漪。它不仅能够满足水磨河等23个村庄的农业灌溉需求,还成为当地打造休闲娱乐、观光旅游的重要规划节点之一。

这一切,为幸福湖美景重现作出巨大贡献的燕振昌,再也看不到了。可是,水磨河村4600多名村民,每每想起幸福湖,都会想起他们的好书记。燕书记的一生是光明磊落、清正廉洁的一生,树立了新时期一名农村优秀共产党员的典范。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却我们留下了一笔厚重的精神财富,他的事迹将被后人所传送,永久的唱响在幸福湖畔。

最美奋斗者燕振昌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篇十四

“到祖国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去!”

路生梅说,毕生坚守只为兑现誓言,“祖国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

群众心中,感念着她们的无私奉献;脱贫路上,活跃着她们的奋斗身影。

杨宁,这个“85后”大学生村官,放弃大城市就业机会,回到家乡带领乡亲们拔掉穷根。

作为广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她的扶贫之路充满艰辛,却从未被困难挡住脚步——悄悄卖掉婚房垫付种子肥料资金,创新“稻+鸭+鱼”共作模式种植紫黑香糯,建设扶贫加工车间,成立“苗村倌”电商服务中心……依托原生态资源优势,走产业发展道路,江门村旧貌换新颜。

“发展产业关键要‘接地气’。”兰州鑫源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建敏,带领企业积极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从实施产业扶贫计划,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和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到成立田间学校,帮助农户变身技术能手;从带动开展规模化养殖、种植,帮助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到助力乡村振兴,打造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农业第六产业园”……精准对接,深耕基层,她帮助农民走上致富路。

最美奋斗者燕振昌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篇十五

在“三八”节到来之际,为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动员广大妇女走在新时代前列,在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建功立业,赞美、弘扬与讴歌在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中实现自身发展,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赢得出彩人生的巾帼奋斗楷模。中共中央宣传部、全国妇联向全社会公开发布2022“最美巾帼奋斗者”先进事迹。布茹玛汗·毛勒朵、李桓英、尹建敏、关欣、胡海岚、卢宇彤、路生梅、杨宁、甘公荣、吴蓉瑾10位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获得“最美巾帼奋斗者”称号。

《闪亮的名字——最美巾帼奋斗者发布仪式》将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cctv-10)3月7日20:19首播,央视综合频道(cctv-1)3月8日重播。首播期间学习强国、央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同步直播。

全国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黄晓薇,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孙业礼,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海鹰为获奖者及代表颁奖。

《闪亮的名字——最美巾帼奋斗者发布仪式》,集中发布了10位“最美巾帼奋斗者”名单和先进事迹,她们深入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党忠诚、信念坚定,求真务实、勇攀高峰,立足平凡岗位,取得了不平凡的业绩。

卢宇彤 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主任、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

亲历五代银河、两代天河超算系统研制,卢宇彤践行科技强国目标,以创新突破和奋勇拼搏亲历了中国超算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她是国际超算isc fellow和isc19大会主席,是担任此职务的首位中国学者、世界首位女性学者。

胡海岚 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她是第24届“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的获得者。2008年胡海岚在美国学习工作十多年后回到祖国,在基础神经科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世界领先的创新性研究成果,为新型抗抑郁药物的设计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吴蓉瑾 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

她创建全国首个小学生讲解员社团,她用真情守护学生身心健康,以情育人促进品德养成,她利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主张因材施教呵护学生成长。吴蓉瑾曾获时代楷模,被中宣部称为“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典范”。

甘公荣 江西省妇联兼职副主席,江西省巾帼志愿服务协会副会长

她是“将军农民”甘祖昌和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老阿姨的三女儿。几十年来,甘公荣时刻谨记父辈“一心为公,恪尽职守”的嘱托,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家风、庚续红色血脉。先后成立龚全珍工作室和龚全珍爱心救助基金会,帮助贫困学生和困难群众上百人。

尹建敏 甘肃兰州鑫源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心有日月,万物有光。尹建敏秉承给予别人帮助是最大人生价值的理念,20年来,她累计为社会公益捐助资金达2400多万元,带领企业积极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带领西部农民走上致富道路,东乡族妇女家门口就业,快乐生活。

杨宁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大学毕业后毅然回乡,当起大学生村官,发誓要带领乡亲们改变穷貌。杨宁坚持带领村民主打“生态牌”发展产业,悄悄卖掉婚房垫付种子肥料资金,在她的带领下,2020年,江门村实现94户326人全部脱贫摘帽。

路生梅 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人民医院原副院长、儿科主任

生长在北京的她,带着“到祖国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理想,坚守贫困地区从事医疗卫生工作53年,用赤诚的医者仁心守护着革命老区人民的生命健康,超额兑现自己“为党工作50年,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的承诺。

李桓英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医生,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研究员

留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李桓英,毕业后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成立后的首批官员。1958年她几经周折回到祖国怀抱。她率先开展的短程联合化疗,使疯狂肆虐数千年的麻风病可控、可治,被称为“全球最佳的治疗行动”,防治经验在全球推广。

关欣 海军航空大学某实验室教授

不爱红装爱武装,关欣把最美的年华奉献给了中国海防研究。她投身国防事业23年,长期从事信息对抗、信息融合和指挥控制信息系统领域的一线教学科研工作,为国防教育、舰载航空兵战斗力生成和海军信息对抗装备转型作出突出贡献。

布茹玛汗·毛勒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吉根乡护边员

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冬古拉玛边防线上,布茹玛汗·毛勒朵老人50余年如一日巡边护边,无怨无悔、奉献青春,亲手刻下10万多块“中国石”,她也将祖国刻在心中,并培养自己的三个儿子两个女儿都成为护边员守边护国。

《闪亮的名字——最美巾帼奋斗者发布仪式》以多种形式展现了以十位最美巾帼奋斗者为代表的中国女性,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用“干一行爱一行”的执着,成就“钻一行精一行”的精彩,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妇女在党的领导下,奋进新征程、巾帼建功新时代的昂扬风貌。

最美奋斗者燕振昌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篇十六

在“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中央宣传部、全国妇联向全社会宣传发布了2022年“最美巾帼奋斗者”先进事迹。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时代楷模、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吴蓉瑾入选2022年“最美巾帼奋斗者”。

大力提倡课堂教学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在全国率先提出“云课堂”这一教学模式的吴蓉瑾,被学生、家长亲切称为“云朵妈妈”。

“三八”妇女节来临,黄浦区卢湾一中心的女教师们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爱的休假单”。这是校长吴蓉瑾对于弹性休假制的一项新尝试。

本市中小学推出课后看护服务后,学生们的体验更丰富了、家长的负担减轻了,但老师们的任务却也更繁重了。

小学教师以女性为主,她们除了在职场上兢兢业业,同样也面临着照顾家庭的压力。比如卢湾一中心小学百余名教职员工中,就有超过九成是女性。

吴蓉瑾带领着同事们,开始探索弹性休假制,而今年“三八”妇女节的这张半天休假单,就是她们的第一次尝试,老师们可以在安排好课务的情况下,休假半天。

这虽然是一张小小的纸条,却饱含了如云朵般温柔的理解和关爱。

上周,教育部公布了2021年度基础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典型案例,卢湾一中心小学《基于五育并举的学生数字画像》榜上有名。

吴蓉瑾被称为“云朵妈妈”,不仅仅因为她喜爱云朵的高远纯洁,更因为她大力提倡课堂教学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在全国率先提出“云课堂”这一教学模式。

十余年里,她带领师生积极投身于“云课堂”的探索实践,她探索的智慧课堂,打破了传统“教室”概念,随时、随地、随需助力因材施教,教师可以通过信息系统,了解每个学生的课堂进度、学习习惯等,用数据读懂学生的成长规律,并以此为依据提供个性化指导。吴蓉瑾还牵头开发了多个“云系列”产品,“云手表”“云厨房”“云剧场”“云随行”等均申报了专利。

语文老师出身的吴蓉瑾,花大量时间学习技术的迭代更新,研究怎样通过信息技术来提高课堂效率。卢湾一中心小学放学后的会议室经常灯火通明,吴蓉瑾带领着it团队、学科教师们,对白天采集的课堂数据进行研究讨论,齐心协力,通过信息技术呵护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上海市中小学学业质量绿色指标”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在保持学业水平领先的同时,学生学习兴趣指数持续上扬,学业负担指数持续下降,信息化助力教育教学作用显著。目前,学校二年级以上学生都已具备简单的编程能力,在国家级信息科技相关竞赛中共获奖30个。

作为教育部信息化资源库专家,吴蓉瑾担任校长工作坊主持与培训任务,多次到青海、贵州、陕西、四川、重庆、云南等省教育薄弱地区,积极为当地教师开展培训,并为万名校长提供在线学习。青海、陕西、贵州等地的250多所学校学习和借鉴了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的教育教学模式。她牵头承担了上海市松江区、奉贤区2所市郊学校8年的委托管理任务,以及四川省都江堰市天马山中心小学的重建和支援工作,受助学校教学质量进步明显,学生学业成绩均由区内、县内末端变为名列前茅。

作为特级校长,她受组织派遣流动到嘉定区卢湾一中心实验小学担任校长。

家长隽潇然爸爸回忆,学校刚开办时,看到一群刚刚毕业的青年教师,再看看自己零基础入学的女儿,充满了担忧。但经过这几年在学校中的成长,女儿成了一个成绩优异、自信乐观的学生,身边的朋友也都希望把孩子送到卢一实小,“学校开设棒垒球、功夫扇、木艺课、军事历史、电子射击、足球、羽毛球等70多门兴趣课程。我从来没有想到过,孩子们可以享受那么多课程;而且看到新闻里不少教师都获得了教学评比、骨干教师的奖项,特别欣慰!”

该校年轻教师谭珂更是深有感触,吴蓉瑾将“爱的教育”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采用“刚柔并济”的情感管理,致力打造一支重师德、乐学习、勤实践、善合作的教师队伍。吴校长不仅上示范课,把自身的经验分享给老师们,还会为大家搭建专业成长的平台,她邀请老校长解读教育类文件,请来各方面专家给老师们作培训。为了促进新教师快速成长,加强优质资源输送,吴校长还邀请黄浦卢一各学科老教师到嘉定卢一开展“每周一研”活动,还来了“三三制备课”“教学五环节”等成熟经验,并首创“辅导员中心组”工作,鼓励辅导员们积极商讨学校发展、班级管理中遇到的问题,不仅提升辅导员的业务能力,更是将这份爱的暖流传递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

科学的管理方式打造了一批优秀教师,近3年,有区骨干教师4人,区园丁奖2人,镇骨干教师5人,镇优秀教师8人,教师的研究生学历占比达到51.14%,嘉定卢一实小真正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这位扎根基础教育27年的人民教师,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全国优秀中队辅导员,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

但吴蓉瑾对荣誉其实看得很淡,她最喜欢孩子们给她取的“云朵校长”这个昵称。她常说,云朵高高飘在天上,望得很远,像她一直自勉的高远志向,而云朵又是软软的,像温暖而柔软的内心,陪伴着一届又一届孩子们成长。

最美奋斗者燕振昌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篇十七

燕振昌用一生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三严三实”,下面是整理的关于学习燕振昌先进事迹。

两篇,欢迎阅读!

燕振昌不抽烟,这一点水磨河村人所共知。但很多人不知道,年轻时的燕振昌烟瘾很大,是个不折不扣的“老烟枪”。燕振昌戒烟,始于30多年前为村民谋划建排房的时候。1976年,燕振昌开始带领村民建设新村。为了让自家房屋的建设工期排在前面,一些心思“活络”的村民开始给燕振昌送烟抽。燕振昌坚决不收:“我戒烟了。找我说事可以,但烟你得拿回去。”

燕振昌为村干部立下了一条铁规:“房子先紧着困难户、孩子多的户盖。除此之外,谁来也说不通,就算有亲戚、有关系也不行。”

民原本就不富裕的日子增加了负担。因为自己的习惯让村民破费,太不应该。这烟以后不能再抽了。”

“跟他结亲,不占便宜,净吃亏了。”妻子张改真说。村里第一次盖新社区时,大家都争着要门面房,燕振昌坚决不要,张改真也没吭声。到第二次盖时,张改真说:“咱也要个门面房吧。”燕振昌说:“咱是干部,不能争这个,先紧着人家吧。”直到今天,水磨河村300多家店铺,燕振昌家没有一间。“老燕这个人很正,对自己要求很严,见便宜就让,自己排在最后;见困难就上,先拿自己人?开刀?。”村两委委员、会计主任燕松军说。

和燕振昌生活了一辈子,张改真很理解丈夫的想法:“振昌常说,当干部哪有不吃亏不挨骂的。这些年来,吃亏的是俺们自己人,骂我们的,也只有俺家的亲戚。”

金不沾边、红白喜事酒场不沾边、烟不沾边;对村两委,是“四个不干”:村民不同意的不干、收费摊派的不干、搞形式做面子的不干、村民得不到实惠的不干。

尽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水磨河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但这些规矩,燕振昌从来没有破坏过。

每年腊月初八,燕振昌都要召开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并在会上公开村里的收支情况,表决通过党支部下年度事务的预案。这就是村里实行了近30年的“腊八算账”。

“账目公开了,群众心里亮堂了,对村干部也信服了。”燕振昌说。

燕振昌去世后,儿子燕松涛闻讯赶回。他担心父亲走得突然,会遗留不少村中事务,给村两委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可向班子成员一打听,除了一笔头天的3万元款项没来得及签字外,其他的该签字的、该安排的全都处理好了,“离汤离水”,清清白白。

正,水磨河由此安定和谐。燕振昌在任的44年里,水磨河没有发生过一起上访事件,成为长葛市唯一的“零上访村”。在郭建营看来,水磨河村的风清气正、海晏河清,不仅得益于老书记这些年带领全村发展经济,村民们有钱花、有事干;得益于老书记对自己和村两委的严格要求,村干部行得端、走得正;更得益于老书记始终如一地移风易俗、倡树新风,村民们知礼仪、心向善。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水磨河村迤逦而过。工程建设时,水磨河村有23户民宅面临拆迁。“我们村拆迁的农户多,占地面积在长葛市也最大。”郭建营说,“征地拆迁被认为是?天下第一难?,但老书记一跟村民做工作、讲政策,大家都信服,一个月就完成了拆迁和土地移交工作。”

被套。”他说,“燕书记这样做,就是要让男女老少知道,孝敬老人才是好风气。”

早在1981年,村里还在为建新房的钱绞尽脑汁时,燕振昌就提议建敬老院。当时有人有异议,燕振昌为此召开了一次大队支部会议,一句话让大家心服口服:“全村人都热热闹闹住进新房了,不能让那些无儿无女的人没有安身之所。”

其实,当年村里的孤寡老人只有12个,在全村4000多口人中并不算很大的群体。韩慧君说,这就是老书记心思细腻之处,他不会忘记全村每一个人。

当年,敬老院如期落成,成为全省第一家村级敬老院。全村孤寡老人在此颐养天年,其乐融融。韩长锁说:“没有燕书记,我可享不了这个福。”

燕振昌,男,汉族,坡胡镇水磨河村人,1942年5月出生,2019年12月12日,因操劳过度导致心梗突发,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燕振昌同志196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0年12月至去世前,曾历任水磨河村党支部书记、党、党委书记。燕振昌同志在村党组织的领导岗位上整整工作了44年,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把一个昔日的贫穷村建成了远近闻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也用一生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三严三实”。

要学习燕振昌同志恪守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成事之基、动力之源。燕振昌同志始终把扎根基层的信念植入心灵深处,把永远听党话、自觉跟党走作为最重要的人生信条。早在青年时期,刚刚高中毕业的他就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四改”工作中,继之又主动请缨担负起了生产队队长的重任,凭着踏实肯干的态度和业绩突出的表现,迅速赢得了广大群众和上级党组织的信任,短短三年就被任命为村党支部书记。随后,虽然有数次脱产当国家干部的机会,但都没有动摇他在家乡干事创业的决心。正是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对家乡和人民群众的无比热爱,燕振昌同志把全部精力倾注于水磨河村的发展和建设上,把火热的青春和整个身心献给家乡人民,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忠实履行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学习燕振昌同志,就是要像他那样,忠诚党的事业,心系基层、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身。

要学习燕振昌同志淡泊名利、廉洁奉公的高尚情操。淡泊明志,夙夜在公,是共产党人应有的精神追求。燕振昌同志常说凡事捂着蒙着迟早要出事,这是对“公职”的敬重;定期公布、审计村里的财务支出情况,这是对“权力”的敬畏;为自已规定的“五个不沾边”(钱不沾边、物不沾边、奖金不沾边、红白喜事酒场不沾边、烟不沾边),源于他心底无私。学习燕振昌同志,就是要以燕振昌同志为镜,牢固树立正确的地位观、权力观和利益观,不为名利所累,不为浮华所诱,清正廉洁,克己奉公,以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赢得群众的拥护和信任。

要学习燕振昌同志忘我工作、永不停歇的奉献精神。爱岗才会敬业,有“他”才能忘我。燕振昌同志心中的“他”,就是全村老百姓。他始终把群众当亲人,群众的事成了他生活的全部,不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不论家里有多大事,他都早出晚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为群众谋福祉上。尤其是把群众的每次留任,作为对自己最大的鼓励和鞭策,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还牵挂着全村的发展,谋划着村里新一年的发展规划。学习燕振昌同志,就要学习他立足本职、尽心尽力的守责理念,把干事成事作为一种自觉行动、一种朴素情怀、一种执着追求,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在干事创业中实现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

要学习燕振昌同志一心为民、造福百姓的公仆情怀。一心为民,就要捧出一颗真心。燕振昌同志始终把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生活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担任水磨河村党组织书记44年里,他带领乡亲们办企业、修道路、建学校、造良田、搞三产,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使以前人均年收入只有几百元的穷村,跻身许昌市“小康村”行列。近年来,由于毗邻禹州市内的煤矿开采,造成水磨河村及周边地下水位下降,群众吃水和灌溉成了大问题。已经70多岁的他不顾年迈,四处奔走,积极反映。经上下多方协商,建成坡胡镇西部安全饮用水及灌溉工程,解决了3个乡镇23个村近4万口人的饮水和灌溉问题。学习燕振昌同志,就是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的最大追求,把群众呼声当作第一信号,一腔赤诚,永远保持以民为本公仆情怀。

最美奋斗者燕振昌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篇十八

春风十里,芳华如你。新时代的女性巾帼不让须眉,她们在工作中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在时代中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在一年一度的“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记者采访了尹建敏、脱亚莉、冯巧叶三位女性,她们虽来自不同岗位,却用行动书写出奋斗的女性形象,分别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2000年,响应西部大开发号召,尹建敏怀揣“为大西北做点事”的梦想,来到甘肃投资天然气产业,成立兰州市红古区鑫源天然气有限公司,在当地政府大力扶持下,产业很快有了一定规模。

后来,尹建敏又在公司组织成立了鑫源志愿服务队,公司项目在建期间,她走遍甘肃、青海两省交界的200多个村子,遇到病人、贫困群众和上不起学的孩子都会援手相助。20年来,她一直不忘来甘肃时的初衷,截至目前,累计为社会公益捐助资金达2400多万元。

为助力甘肃打赢脱贫攻坚战,她一次又一次深入临夏州东乡县和定西市漳县,走访当地9个乡镇40多个村庄,制定了“三个明确、四个支撑、五个落地”的扶贫战略,先后投资1.8亿元,成立了东乡县伊东羊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东乡族自治县伊淼食用菌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漳县鑫源菌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三家专项扶贫企业。

截至2020年底,在东乡县建成430亩肉羊繁育场,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投放种羊2.1万余只,带动8个乡镇、12个行政村、6个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展规模化养殖。建成200亩黑木耳菌棒加工及种植基地,吸纳350多名东乡族妇女就业。打造甘味、纯绿色兰州高原大樱桃、葡萄品牌,并获得全国金奖;打造了甘味“东乡贡羊”“伊淼高原黑木耳”及漳县“金花池”深山黑木耳知名品牌,为农村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脱亚莉,庆阳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长。从事护理工作27年来,始终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南丁格尔精神,传承并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她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服务无数患者;用爱心、细心、耐心为患者缓解病痛;用忠诚、担当、坚毅诠释着护理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

在抗击非典疫情、汶川地震救援、支援湖北抗击新冠疫情工作中,她不顾生死,逆向而行,帮助患者重回健康,为同事排忧解难,有她的地方就充满生命的希望。汶川地震中,她不顾个人安危,只身返回地震险情区转运患儿;在带队援鄂抗疫时,她三次主动请缨前往危重症病区工作,两次冒着被感染的危险成功阻止疫情扩散,同时不忘为患者进行精神减压,营造温馨、舒适的医疗环境,为患者带来希望。

在援助湖北的53天中,她参与救治新冠肺炎患者278人,其中重型患者132人,危重症患者24人,治愈出院135人,实现了全体队员零感染、零事故,赢得了患者和院方的高度赞誉。从湖北归来后,她又担任起庆阳市人民医院核酸检测第一采样组组长,继续坚守在防疫抗疫第一线。

冯巧叶,平凉市灵台县独店镇马家塄村妇联主席、灵台县凯丰苹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

2007年,冯巧叶响应政府号召,选择家里最好、离家最近的地块栽植乔化苹果树3.5亩,从此她一心扑在果园里,苦学细作。功夫不负有心人,2012年果园开始挂果有了微薄收入,2014年果园株产果1000斤左右,年收入近3万元,亩均收入近1万元。随后,她紧跟市场,又栽植短枝富士新品种苹果树3亩。随着苹果价格连年攀升,市场行情好的时候一年收入8万多,她把老房子换成了漂亮的四合院。

冯巧叶是一名共产党员,她致富不忘众乡亲。为了让乡亲们都能和她一样种果树、增收致富,她主动联系村里3户贫困户,一有空就去果园和他们交流探讨果树种植经验,手把手教他们拉枝、施肥、剪枝,在她的示范带动下,3户群众都如期脱贫,果园亩产还达到了8000元以上。

为了切实解决村里果农务果技术难题和销售门路窄的问题,她投资30万元组建了灵台县凯丰苹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村里13名果农入社。依托专业合作社,积极邀请县里专家教授,举办果树管理技术培训班,动员全村果农学习新技术。她率先在自家电脑安装“易农技”服务平台软件,利用平台及时获得林果方面专家团队的在线指导,并对外宣传推介家乡果品,帮助乡亲们解决果品销路难题,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是当之无愧的“领头雁”。

最美奋斗者燕振昌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篇十九

不和稀泥、不搞特殊,时时严于律己,处处以身作则,以一身正气树立形象,以两袖清风赢得民心,村两委因此风清气正,水磨河由此安定和谐。燕振昌在任的44年里,水磨河没有发生过一起上访事件,成为长葛市唯一的“零上访村”。小编整理了20xx最美奋斗者燕振昌先进事迹。

心得体会。

20xx年12月12日,长葛市坡胡镇水磨河村党委原书记燕振昌因操劳过度导致心梗突发,病逝在工作岗位上。

燕振昌在村党组织领导岗位上工作了44年,筚路蓝缕、艰苦创业,建成了长葛市第一个亿元村,使昔日的贫困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一心为民、造福百姓,建成了全省第一个村级敬老院;重视教育、福荫后人,8次改扩建村中小学,建成了全市第一个农村寄宿制学校;严于律己、清正廉洁,带出了一个风清气正的班子、一个民风淳朴的村庄,使水磨河村成为长葛市44年来唯一的“零上访村”……他以满腔赤诚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信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基层党的带头人应有的价值追求和使命担当。

随着讲解员生情并茂的解说,大家被燕振昌同志的事迹深深感动,燕振昌同志用他52年的农村工作经历和44年村级党组织书记的工作历程,诠释了一名农村基层党员光明磊落、清正廉洁的一生,塑造了一个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体现了一位新时期优秀农村党组织书记的精神风貌,展示了一位新时期农村基层干部弘扬实干精神、争当时代先锋的执着追求,给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学习的标杆。

参观后,班子成员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以燕振昌为楷模,清醒认识所负重任,坚定理想信念,忠诚党的事业,始终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当好"排头兵",发挥"火车头"作用,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日常工作做起,认真落实"三严三实",切实做到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以实际行动向组织和群众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村民韩长锁至今都难以忘怀燕振昌对村中老人的照顾。“村里不光给我们70岁以上的老头儿老婆儿每月10块钱的‘豆腐脑儿钱’,还给我们每人发一床鲜腾腾的被子,新崭崭的被单、被套。”他说,“燕书记这样做,就是要让男女老少知道,孝敬老人才是好风气。”

早在1981年,村里还在为建新房的钱绞尽脑汁时,燕振昌就提议建敬老院。当时有人有异议,燕振昌为此召开了一次大队支部会议,一句话让大家心服口服:“全村人都热热闹闹住进新房了,不能让那些无儿无女的人没有安身之所。”

其实,当年村里的孤寡老人只有12个,在全村4000多口人中并不算很大的群体。韩慧君说,这就是老书记心思细腻之处,他不会忘记全村每一个人。

当年,敬老院如期落成,成为全省第一家村级敬老院。全村孤寡老人在此颐养天年,其乐融融。韩长锁说:“没有燕书记,我可享不了这个福。”

每年的重阳节,水磨河村都会进行一次“好儿子”、“好媳妇”、“五好家庭”评选。比谁对老人孝顺、比谁给老人端饭勤,成为村里年轻人的新时尚。水磨河的淳朴民风由此远近闻名。

30年前,燕振昌的父亲去世。在给父亲送行时,没有请“响器班儿”。这条规矩延续至今,婚丧嫁娶不大操大办、吃吃喝喝,办白事儿更不能请人“吹响儿”。因为大家都十分认可他的话:“尽孝要趁早。与其让老人死后听‘响儿’,不如生前给老人端碗豆腐脑儿。”

燕振昌去世时,全村人赶来为他送行时,依然没有“响器”。哀乐低回,人人都哭红了眼睛。

为他送行时,经许昌市委批准,他的身上覆盖着鲜艳的党旗。他被安葬在村里的祭祖园。园门古朴,上面镌刻着他亲自编写的。

对联。

上联:伏牛灵照忠孝子;下联:暖泉滋润德善心;横批是斗大的四个字——德泽犹存。

长葛是燕振昌精神的发源地,燕振昌精神是长葛宝贵的精神财富。燕振昌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这是长葛市、许昌市乃至河南省的骄傲,是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面鲜艳旗帜,是党员群众心中一座不朽丰碑。

我们要以重建燕振昌同志先进事迹纪念馆为契机,进一步抓好大力学习弘扬燕振昌精神活动。

一是在基层干部队伍中弘扬好燕振昌精神。在村(社区)干部中开展看一部现代豫剧燕振昌戏曲、读一本村支部书记榜样燕振昌书籍、组织参观一次燕振昌事迹展馆“三个一”活动,引导他们争做燕振昌式的好书记、好干部。

二是在党员队伍主题教育中弘扬好燕振昌精神。把弘扬燕振昌精神作为一条主线贯穿“。

两学一做。

”学习教育始终。把弘扬燕振昌精神与党员大轮训工作紧密结合,每年对广大党员尤其是农村党员进行一次大轮训,把弘扬燕振昌精神作为重要培训内容。

三是在落实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中弘扬好燕振昌精神。结合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弘扬燕振昌精神,进一步完善便民服务制度,拓展便民服务载体,丰富基层服务内容,认真落实代办服务、巡回服务、志愿服务和专项服务,真正实现“值班常态化、记录规范化、运行痕迹化”,为群众排忧解难,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四是在全市组工干部中弘扬好燕振昌精神。组工干部要争做弘扬燕振昌精神的排头兵,对照燕振昌同志先进事迹照镜子、找差距、明方向,打造过硬的组工干部队伍。

五是在全社会广大群众中弘扬好燕振昌精神。加大对燕振昌先进事迹的全方位宣传,组织中央媒体集中宣传报道,进一步将燕振昌同志的先进事迹挖深、挖透、挖精,在全社会形成“向先进学习,向楷模看齐”的浓厚氛围。

“跟他结亲,不占便宜,净吃亏了。”妻子张改真说。村里第一次盖新社区时,大家都争着要门面房,燕振昌坚决不要,张改真也没吭声。到第二次盖时,张改真说:“咱也要个门面房吧。”燕振昌说:“咱是干部,不能争这个,先紧着人家吧。”

直到今天,水磨河村300多家店铺,燕振昌家没有一间。

“老燕这个人很正,对自己要求很严,见便宜就让,自己排在最后;见困难就上,先拿自己人‘开刀’。”村两委委员、会计主任燕松军说。

和燕振昌生活了一辈子,张改真很理解丈夫的想法:“振昌常说,当干部哪有不吃亏不挨骂的。这些年来,吃亏的是俺们自己人,骂我们的,也只有俺家的亲戚。”

在任44年,燕振昌为自己和村两委定下了两条不可逾越的规矩。对自己,是“五个不沾边”:钱不沾边、物不沾边、奖金不沾边、红白喜事酒场不沾边、烟不沾边;对村两委,是“四个不干”:村民不同意的不干、收费摊派的不干、搞形式做面子的不干、村民得不到实惠的不干。

尽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水磨河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但这些规矩,燕振昌从来没有破坏过。

每年腊月初八,燕振昌都要召开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并在会上公开村里的收支情况,表决通过党支部下年度事务的预案。这就是村里实行了近30年的“腊八算账”。

“账目公开了,群众心里亮堂了,对村干部也信服了。”燕振昌说。

燕振昌去世后,儿子燕松涛闻讯赶回。他担心父亲走得突然,会遗留不少村中事务,给村两委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可向班子成员一打听,除了一笔头天的3万元款项没来得及签字外,其他的该签字的、该安排的全都处理好了,“离汤离水”,清清白白。

不和稀泥、不搞特殊,时时严于律己,处处以身作则,以一身正气树立形象,以两袖清风赢得民心,村两委因此风清气正,水磨河由此安定和谐。燕振昌在任的44年里,水磨河没有发生过一起上访事件,成为长葛市唯一的“零上访村”。

在郭建营看来,水磨河村的风清气正、海晏河清,不仅得益于老书记这些年带领全村发展经济,村民们有钱花、有事干;得益于老书记对自己和村两委的严格要求,村干部行得端、走得正;更得益于老书记始终如一地移风易俗、倡树新风,村民们知礼仪、心向善。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水磨河村迤逦而过。工程建设时,水磨河村有23户民宅面临拆迁。“我们村拆迁的农户多,占地面积在长葛市也最大。”郭建营说,“征地拆迁被认为是‘天下第一难’,但老书记一跟村民做工作、讲政策,大家都信服,一个月就完成了拆迁和土地移交工作。”

最美奋斗者燕振昌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篇二十

如果把学习比作一片大海,我愿是一叶孤舟;如果把知识比作一片花圃,我愿是一只蝴蝶;如果把奋斗比作一座大山,我愿是一个登山者。

初二的生活是紧张的,忙碌的。

夜幕笼罩,星光闪烁。明亮的灯光,风扇摇摇晃晃的转动,老师坐在讲台上批阅作业。教室里仍是一片忙碌的身影。

我轻轻的叹了一口气,已是初秋仍是闷热。学习任务依然有增无减。但只要想起,我曾经因为懒惰而得来的失落的成绩,我就必须得投入这紧张的学习中。

初二了,长大了,经过一年初中生活的洗礼,也得懂事了。我们正处于花季——青春期。要面对父母期待的、老师信任的目光。我想起了以前那段童年时光,是无忧无虑的,每天回家了,我总是会在楼道上大喊一声:我回家了!才不会感到害怕。回家时,总能看见母亲和蔼的面容,以及香喷喷的饭菜。

我想起母亲从不逼着我看书,但是她会尊重我看书的选择。因此我看了很多书,无论是文学还是小说作品,我从书中汲取了很多知识。中国的四大名着,鲁迅先生、老舍先生的作品,以及外国文学,我都会挤出时间细细品味。我相信鲁迅先生的这句名言:时间就像海绵,只要愿挤,还是有的。

成功不仅是在勤奋和努力的共同拼搏下,还在自信的闪耀下实现。

每天的学习时间如白驹过隙般流逝。初二的学习生活如是。我觉得我需要奋斗。记得在期初的开学典礼上,校长曾说过:初中不努力,长大没出息。这句话虽然简练,但意义深刻。我相信并谨记着这句话。我觉得如今我需要拼搏和奋斗。我想对自己说:拼在初二,赢在初三!

在这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我不应该失去斗志。在漫长而又短暂的初中生活中,我就如一个在迷雾中迷惘的孩子,渐渐找到雾中隐约闪烁的点点星光。

青春是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象征,是奋斗的黄金时期。我告诉自己:我不想做一个终生空虚而又碌碌无为的人。我踏下的每一步,都应该稳重而又踏实。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我要投入到奋斗的时光里,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ntent_2();。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77025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