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尝试了许多方法,但依然没有找到最佳解决方案。总结要注重条理清晰,逻辑严密,使读者能够快速理解和把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写总结提供一些启发和思路。
小学德育论文与篇一
首先,社会发展越来越快,但是学校的德育工作却相对滞后,两者之间形成了一定的矛盾。在很多学校教育中,尽管坚持学生的道德教育,但事实上,这一方面的教育还非常欠缺,导致学生对德育观念的淡化。另外,德育教育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相背离,所谓的德育教育仅仅局限于学校,并没有延伸到社会中。另一方面,德育教育的内容存在问题,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应试教育下的德育教育,往往都是老师在前面讲,学生在下面被动地听,一味的灌输使学生感到厌烦。因此,传统的德育教育没有重视人的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与社会发展严重不符。
然后,家庭、社会的不良影响与德育教育产生冲突。对于小学生来说,家庭、社会以及学校都是它们经常生活的环境。而学校是这三者中对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培养的重要阵地。但是,目前来看,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德育教育目标还不统一,在社会和家庭中的一些不良因素会对学生的价值观念造成一定的影响。
另外,小学德育工作的实践活动还严重不足。德育工作要想取得良好的成效一定要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实现。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中,学校的德育工作仅仅停留在口头讲解的层面,还没有深入到实践活动之中,学生的实践机会微乎其微。这样一来,德育工作不能真正提高质量,学生也失去了锻炼的机会。有的老师在教育方法上存在问题,只知道一味地照着书本读,忽视了学生的厌烦心态,导致德育工作严重缺位。
德育工作要从小抓起,因此,小学生的德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他们是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希望。小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对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德育工作中的重点是教会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这也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德育工作中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我们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和他们交朋友,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不管是什么样的教育都要重视人的主体作用,并且他们也需要得到一定的尊重与理解,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其次,坚持综合发展的思想。我们从事德育教育工作,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小学生的发展要从多方面入手,让各个方面平衡发展,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最后,要坚持德育工作的系统性。德育工作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程,既是各个学校的任务,也是家庭和社会的任务。因此需要各方面加强合作。因此,我们需要系统的德育观念作为指导开展小学德育工作。学校是一个小的德育系统,而每一个班级是该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在这一思想下进行德育教育工作可以提高工作质量。另外,加上家庭系统、社会系统的配合与支持,各个系统相互交叉,使小学生的德育工作有效地开展。
小学的德育工作最终目标是使小学成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的良好公民。只有做好德育工作,学生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才能更好地遵纪守法,严于律己。另外,德育工作可以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全面发展,为今后社会主义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一,我们可以建立适合小学生特点的德育课程。针对目前小学生德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修改和创新,制定与小学生发展一致的目标。小学主要以思想品德课程为主,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班级例会来开展德育工作。另外在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等课程中我们也可以加入德育教育的内容。对于小学的德育教育课程,其他课程不能随意占用或者是随便改动。针对学生的年龄特诊不同制定不一样的教学方法与内容。如果学生的年级较低,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模仿等方法让学生易于理解,德育内容通常比较抽象,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方法将其表达出来,让学生可以接触得到。
第二,改革和创新德育教育方法。通常我们所看到的德育教育方式主要包括:说服教育、榜样教育、实践锻炼等等。例如,在进行说服教育的时候,重点要理论联系实际,老师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态度要诚恳,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老师所讲的实例要真实,使学生经常见到的,这样才有说服力。因此,在进行的德育工作的时候要实事求是,根据对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教育。
总而言之,目前的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我们要根据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小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栋梁,因此,他们的德育教育非常重要,我们一定不能松懈,这样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出更多合格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王福英.论小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1)。
[2]张帮琴.浅谈小学德育教育问题[j].华章,2013,(06):289。
小学德育论文与篇二
小学生的德育工作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而且也要联合家长和社会共同做好这项工作。小学生独立思辨能力缺乏,模仿能力较强,因此,在面向小学生开展德育工作时要抓住这些特点加以展开。
小学生道德教育德育工作我们都知道,道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这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关系到国民的安居乐业。因此,作为小学德育工作者要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真正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当前,受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我国国民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所以,为了做好小学生的德育工作,为了应对当前复杂多元的德育环境,我们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方法和思路,将德育工作切实有效开展。
当前德育教育的环境已经与以往不同,所以,面向小学生的德育工作也要以新的思路加以展开。这是形势发展的需要,否则就会导致学校德育工作无效化的结果。所以,德育工作的创新实际上是一种形势发展的需要,创新是一种必然,不仅是形式上的创新,更是一种内容和方法上的创新。学校德育工作也要根据新的变化,综合各方资源,形成道德教育合力,抓住重要的道德教育契机,真正有效落实学校道德教育工作。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身处的社会环境更加复杂,有着太多偏离主流道德价值观念的言行充斥在身边,由于小学生容易模仿,所以,这就容易使得小学生在道德修养的道路上走偏。这种情况需要引起学校德育工作者的重视,认真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纠正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偏差。从创新的角度来看,一定要发挥学生在德育中的自主性,避免传统的简单灌输的方法,而是引导学生们自主思考社会现象,懂得分辨哪些是好行为,哪些是坏行为,哪些值得学习,哪些要坚决远离。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道德观念的正确性,才能成长为对社会有益的人。
如今互联网发展迅速,我们也可以从网络中进行德育工作,这实际上拓宽了进行德育工作的渠道,由于网络把更多的人联系在了一起,因此,有很多创新的空间,大家可以从这个思路进行更多工作的创新。
二、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入手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阶段是人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个人素质养成的初始阶段,在这一阶段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尤为重要。好的习惯实际上就包含着正确的`道德价值观的教育,从行为入手,效果更好,这恰好符合小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是小学生德育工作的一条经典而有效的途径。小学生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就需要适应新的环境变化,从这些新的行为习惯开始,一点点的塑造自己的性格品质。小学生的礼貌用语和行为、学习中的品质养成、预习、听讲、做作业等事务中都体现着一个小学生的道德素养,将这些规则规范真正内化成小学生的一部分,让他们的超我形成,从而达到自律的程度。
三、积极整合多方面资源,共同做好小学生德育工作。
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承担着道德教育的工作。而且如果这三方面不能达成一致,就会相互牵制,抵消教育的效果。因此,在学校的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中,教育者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学校方面要经常与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联系,对学生的在校表现情况与家长沟通,如果发现有的学生思想和行为中有着较多的不良表现,就要考虑是不是家庭道德环境本身出现了问题,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适当家访。但是由于家长已经是成人,各方面思想工作并不容易做通,因此,教师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学生的身上,帮助学生认清正确与错误,改变不良习惯。
在学校周边环境中,有社区等可以利用的道德教育资源,学校方面可以联合这些政府、社会组织等联合组织一些道德教育活动,让更多的小学生参与到其中。互联网中也有很多充满正能量的资源,要给小学生介绍这些资源,让小学生多查阅这方面的信息,避免消极负面的信息刺激,养成良好的网络习惯,做一个讲文明,热爱祖国和社会的健康公民。
总之,在小学生德育工作中,我们要看清形势,在目前价值观多元的大环境下,努力创新,有条不紊的搞好小学生德育工作。在工作中要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侧重行为的塑造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及时识别小学生身上所表现出的言行方面的偏差,用有效的方法加以纠正,帮助小学生学会识别社会中错误的思想和行为,用正确的思维和观念武装自己的头脑,成长为一名健康、活泼对社会有益的幸福的人。
参考文献:
[1]李君.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4.
[2]王芹.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鲁东大学,2013.
[3]胡荞丽.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4]陈宗庆.小学德育主题活动系列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小学德育论文与篇三
——和林二小李彩先小学三年级班主任工作总结--严抓德育,把爱洒向全体学生。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十分平凡甚至十分繁琐的工作,但正是在这平凡和繁琐之下,却蕴含着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学期末,细细回顾,现总结如下:
一、严抓德育,把爱洒向全体学生。
班主任工作,千条万条,德育工作是第一条,这是我从事班主任工作的深刻体会。俗话说得好,玉不雕,不成器。学生的教育离不开严格的纪律约束,针对小学生是非辨别能力差,自制力不强的特点,应该制订严密的管理制度,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增强教育力度,提高学生思想认识,促进行为规范。
抓好学生的德育工作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既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主要特点,又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点。
在工作中,抓好班级制度的建设,强化各项规章制度,针对小学生的过错行为,按照不同程度进行教育,做到一视同仁。如有的学生喜欢迟到,我就给他们讲关于迟到的故事,让他们引起重视,及时的教育,严格的要求,严格的管理,使学生认识到怎样才能做好,对那些迟交作业、抄袭作业,我会找他们谈心,毫不留情地要求他们改掉,不能出现任何不良的苗头等等。这样,不论是优秀学生还是后进生,同等对待,从不手软,使学生增强了纪律观念,为创建良好的班风提供了基本的保障。
二、注重小干部的培养。
每个班都有班干部,老师不在的时候,班干部就是班级的核心。我觉得培养干部其实是培养他们的责任心为重点,他们不但要对自己有责任感,也要养成对别人的责任感。每个干部分管到位,这样全班大多数学生都有了自己的任务。少数同学则对他们实行一帮一的政策,学习自觉的和能力较强的同学对他们进行帮助。但是在干部的培养过程中、在日常事务的管理中,也有不少的过失。我会在他们做错了事以后单独找他们谈话,问他们:你觉得这件事你这样做对吗?让他们自己发现错误,总结经验,在以后的工作中才能不犯同样的错误。然后在班队课上强调:这件事发生的原因和经过,而且要让其他学生明白,小干部做错了事也会受到老师的批评,让学生体会到人人平等。但是也要帮助小干部树立他们的威信,如果谁不听小干部的话,就是不听老师的话,那么小干部的责任就很大了。要让各处干部管到位,层层负责。
总之,班主任应将创造教育贯穿于工作的始终,营造一个良好的创造教育的氛围,使创造教育之花绚丽绽放。
小学德育论文与篇四
目前,我国中小学普遍存在着“重成绩,轻德育”的现象,尽管德育教育的喊得口号很响亮,但是并没有落实到位,主要原因在于升学压力,使得学校之间、学生之间都在比成绩、比考试分数。在这种形势下,各所学校都减少了德育教育的相关课程,几乎没有安排与德育相关的课程活动,家长也纷纷认为德育教育是学校的事情,与己无关,根本不管孩子的德育情况,再加上青少年缺乏对德育的深刻认知,一旦缺乏良好的引导,极易误入岐途。
(二)缺乏德育管理机制。
据悉,我国各所中小学差不多都专设了德育处,从形式上看,所有中小学的德育管理体制正趋于完善,但是其德育教育管理体制并没有得到健全。由于缺乏有效的德育管理机制,学校的德育工作进展得十分缓慢,执行不到位,甚至看不到效果,也没有人定期反馈工作情况。同时,学校德育工作方式过于单一,德育课堂枯燥无味,学生学习德育课的热情不高;部分德育管理人员较少学习教育知识理论,德育经验不足,不利于提升青少年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新媒体的负面影响。
新媒体环境下,我国青少年学生在德育建设中出现了许多不足,由于社会对学生形成了比较负面的影响,从而加大了学校德育建设的难度。新媒体具有隐蔽性和虚假性,可能会误导青少年学生发表违背现实的言论、制造垃圾信息、污染网络环境等等,这也是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特点。然而,很多学校的德育工作方法落后,观念守旧,难以将新媒体的新特点融入到青少年学生的德育工作之中;工作内容,针对性不强。可见,新媒体是影响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解决当前青少年德育工作不足的对策。
(一)完善德育管理制度。
为了更好地做好德育工作,学校可制定班主任管理及考核办法,坚持竞聘和推荐原则,选拔一些成绩突出、师德高尚、威信高的优秀教师,经校长任命后,方可担任班主任一职。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还要出台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评估细则,适时评估班级教育效果、班级奖惩、素质教育项目等的实施情况,综合考核班主任的年度德育教学情况,以此评出首席班主任,建立班主任管理档案,实行梯级化管理,完善青少年学生德育管理制度。
(二)建立督导评价机制。
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的完善,还离不开科学的督导评价机制。首先,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起带头作用,全面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其次,要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建立社会、家长、学生为一体的学校德育工作评价机制;再次,还要成立德育研究室,派人专门负责研究、指导、督导、检查、考核各级学校的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情况;最后,落实督导检查考核职责,对师生进行深入调查,将督导评价机制落实到位。
(三)培养学生媒体素养。
在新媒体环境下,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媒体素养也至关重要。其一,需要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信息辨别能力,避免“一切随潮流”的信息取向,要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其二,将新媒体素养纳入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之中,让学生充分理解新媒体的内涵,清楚地知道新媒体的好外与坏处,以防盲目接触;其三,强化青少年学生的媒体道德意识与自律意识,培养他们自觉遵守相关的规范和道德,以便科学合理地使用新媒体源。
(四)健全新媒体德育平台。
健全新媒体德育工作平台,一要充分利用手机短信、网络社交软件的传播优势,注册学校德育门户,以便有效地创造德育工作平台;二要设置德育网络部门,实现对学校德育网络信息的监管,以便更好地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德育工作;三要探析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最大限度地找到符合其特点的媒体资源,努力实现德育新媒体工作平台的方式,进一步扩展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的资源体系。
(五)弘扬传统节日文化。
加强青少年学生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搭建更宽广的德育教育平台,比如:举办中华传统节日感恩节,组织传统节庆游园活动,使青少年学生认识到传统节日文化的精髓;同时,学校还应当鼓励青少年学生参与与传统节日相关的文化社团组织,加深其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青少年学生的自我道德素养,增强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在不断更新,学校德育工作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学校和教师应尽最大努力去探索科学的德育模式。为了增强青少年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学校必须建立合理的德育管理长效机制,树立道德教育,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完善主体性德育管理体系,与素质教育接轨,满足时代的发展要求。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德育论文与篇五
论文摘要:当前,中小学德育陷入了困境,表现为德育仍处于从属地位、以灌输和说教为主、缺乏家庭和社会的参与。造成中小学德育实效性低下的原因为德育目标脱离实际、德育内容区分不清、德育方法僵化单一、德育评价体系不健全。中小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提高德育实效性: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更新德育观念,充实德育内容;改进德育方法,完善评价体系;优化德育环境,构建德育网络。
德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灵魂。在中小学实施德育,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过度化倾向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疾”,在教学中过于偏重知识、概念的灌输和技能的训练,疏于价值、情感、意志、信念的培养与引导,使学生丧失了精神生活所需的内在的道德支点。我们虽然对中小学的德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德育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实效性低下,德育陷入了困境。目前,加强中小学德育已经成为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在教育者施教传教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法纪、道德品质的活动”。简而言之,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我国中小学的德育任务是以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规范教育青少年,引导他们主动积极地进行社会实践,逐步养成高尚的社会主义品德,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
德育内容具体规定了学生发展的政治方向和应该掌握的思想观念与道德规范,它标志着应当培养学生具有哪些方面的品质,是德育顺利进行的依据,是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标的一个重要保证。我国中小学的德育内容是根据我国的教育目的和德育任务而确定的,它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等四个方面。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法纪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政治觉悟打好基础,为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奠定基础,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道德认识、道德实践和道德修养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道德品质等。
中小学阶段是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也是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中小学在进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小学的德育工作既烦琐又复杂,贯穿在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做好对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培养工作。
中小学的德育虽然受到高度的重视,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德育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不少老问题依然存在甚至更加突出,许多新问题以十分复杂多样的形式出现。
1.德育处于智育的从属地位。
重智育轻德育是中小学一种普遍的倾向。教师、家长只关心学生的分数而漠视思想道德品质,学校录取新生也只看考试分数而淡化品德表现。在很多学校评“三好”学生,常常是“一好”代替“三好”。德育的整体性、完整性及渗透性都不能在学校工作中有所表现,德育行为总是流于形式,而很少落实到学生道德行为的改变上来。
2.德育以灌输为主,缺乏学生参与。
当前中小学的德育往往只重视课堂,虽然强调德育的“知情意行”,但大多情况下,“知”仅仅是教师告诉学生该懂得什么道理,“情”仅仅是教师把自己的感情移植到学生的身上。在这种德育模式下,“意”和“行”就不难想象了,中小学德育就变得很脆弱,造成学生在教师面前是“乖乖儿”,而回到家里却成了“小皇帝”,走上社会后往往就成了“问题儿”。
3.德育以学校为主,缺乏家庭和社会的参与。
由于各种影视、娱乐场所大量涌现,学生社会生活的领域迅速扩展;又因为大量学生家长长期外出打工以及“单亲家庭”的出现,使学生的成长脱离了家长的正确引导,这给中小学的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中小学的德育侧重于正面教育,教授的是真、善、美的东西,而学生在家庭和社会却耳闻目睹了许多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这样,学生一旦走出校园,感受到复杂多变的社会时,便会感到学校教师教授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显得多么单薄、多么脆弱,以至于出现“5+2=0”的状况(即学校辛辛苦苦教育五天,抵不上学生回家两天)。
“尽管德育被提到首位,巨大的德育实践并未收到应有的德育效果。”中小学德育要想摆脱困境,重新获得发展动力,必须探索内在的、根本的原因,才能把握德育方向,提高中小学德育的实效性。
1.德育目标脱离实际。
德育目标定位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德育实效性的高低。中小学的德育目标往往定得太高、太大、太空,甚至不科学,习惯制造学校德育的“神话”。只讲理想,不讲利益;只讲超越,不讲现实;只讲方向性,不讲可能性。目标脱离中小学生生活实际和道德认知水平,在德育活动中根本就达不到。达不到的目标又必须去实施,就会出现名义上“加强”,实际上“淡化”的现象。如此必然带来德育内容、方法、评价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从而导致德育实效性偏低。
2.德育内容区分不清。
中小学德育内容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四个方面,但在日常的德育中存在着“道德教育政治化,政治教育道德化”的现象,用政治教育代替道德教育,只讲政治立场,不讲道德修养。有人把整个学校德育比作大树,那么道德教育就是这棵树上的根和干,思想政治教育则是这棵树上的花和果。德育之树的根若不深、干若不强,那么它的花必不艳、果必不丰。
3.德育方法僵化单一。
长期以来,中小学的德育过分强调思想改造,强调“晓之以理”的灌输,忽视通过“循循善诱”来激发学生在思想道德上产生自我完善的内在需要和机制,经常把对学生的德育要求和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自我需要与内在机制对立起来。这样就会形成单一的说教模式,高尚的道德缩水为逻辑严密的道德条目,斩断了道德与生活的联系,道德成了与学生无关的知识对象,造成学生不愿进行道德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实践。教师也只能将这些道德条目当作对象性知识来教授和灌输,只能借助背诵、考试和其他方式来进行强制学习。
4.德育评价体系不健全。
当前评价一所学校德育工作,往往只看开展了多少次实践活动,受到上级多少次表扬,而不去了解参与实践活动对学生产生的影响,这些表扬到底能给学生带来多少益处;评价一个学生在多大程度上接受了道德教育,只看他做了多少件好事,捐了多少钱,得了多少道德积分,在学校有过何种奖励,而忽视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和人格精神的升华。
当前,中小学德育陷入了困境,实效性低下,改革德育状况已经成为中小学迫切的任务。因此,中小学要主动适应社会的需要,从实际出发,探索科学、合理、有效的改革措施。
1.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时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师德的外延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既是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最基本的要求,又是师德的核心内容。教师在中小学德育中起主导作用,其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德育的效益。要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教师必须具备坚定的信念,有献身德育工作的热忱,有透视、研究种种德育现象和把握其本质的能力,有处理好一元导向和观念多元化这一矛盾的认识准备,有勇于创造、开拓新局面的探索精神。
中小学德育目标是完善学生的政治思想和品德素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促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基础。德育工作者要更新德育观念,改变一讲到德育,总是偏重于政治教育,甚至在政治教育与德育之间划等号的观念;同时也要认识到,德育离不开政治教育,但政治教育不能涵盖德育,更不能代替德育。中小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做出科学的分析,既教书又育人。学校还应对学生进行以中国革命史为中心的近现代史教育、优秀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形势政策教育、法制教育、世界知识教育和“三观”教育,培养学生开拓进取、自强自立、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抵制错误及腐朽思想的能力。
3.改进德育方法,完善评价体系。
德育过程是培养和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应遵循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努力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成为德育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互相关心、携手合作,共同发现并解决问题,同时,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评价,要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家长评价相结合。对学生实施全方位的评价,调动学生自我德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4.优化德育环境,构建德育网络。
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的发展既不是先天模式的展开,也不是外部环境直接影响的结果,而是在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条件下运用同化和顺应的机制,获得道德判断的认识机制、道德判断能力的不断发展。学生所处的环境除了校园之外,还包括校园外广阔的社会环境。中小学应努力优化德育环境,尽力让环境顺应德育的要求,充分把握环境中存在的德育资源,增强环境对德育的正向影响力度。中小学生的德育不只是学校的责任,要坚持多维联合,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全方位的德育网络。通过开办家长学校,开展社区服务活动,让全社会都为中小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营造一个最佳的环境。
中小学的德育是一项“润物细无声”的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育人事业。青少年时期是中小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中小学校要树立德育的核心地位,“以生为本”,坚持面向全体学生,逐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扩展德育的广度和深度,完善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社会德育“三结合”的网络,建构符合时代要求的学校德育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胡厚福.德育学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李春玲.教师职业道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小学德育论文与篇六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主张“生活即教育的理论”,提出了“知行统一”的要求。此理论通过倡导推行生活教育运动,力图打破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的界限。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德育“回归生活世界”已逐渐成为学校德育工作者的共识。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必须以生活为教材,把人类思想道德精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融入生活,从而让学生在生活中受到教育熏陶,获得体验感受,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一、创设生活环境,营造德育氛围。
学校作为学生道德成长的主场地,应着重强化德育环境的创设。然而,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利益至上、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不良风气的广为存在,让社会道德迷失、底线崩溃,对青少年的道德养成产生许多不利影响,也与学校的德育工作形成尖锐冲突。作为学校,应以提高学生基本道德素质为核心,以抓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养成为基本点,积极美化、净化育人环境,充分利用思品课、班会课、中队课、升旗仪式下的讲话进行广泛宣讲道德规范与要求,从而帮助学生养成做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行为和觉悟。以本校的具体做法为例,通过印发《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三字经”和“四字歌”的宣传材料,向学生提出“孝父母、尊师长、爱社会、规行为、养性情”15字德育基本内容,并将这些内容细化为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具体行为要求,便于学生接受。此外,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也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对话沟通生活,构建德育课堂。
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应当把学习活动置于一个社会环境中,使学生自主地从情境中和互动中去形成知识。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中,师生间应保持一种平等关系,应尊重学生的知情权、参与权、发展权,使沟通情境和沟通关系如同社会生活交往过程一样,具有多样性、多层面、多维度,从而使学生获得平等与尊重、信任与友善、理解与关爱等积极的生活体验和生活态度。对教者而言,具体要求:
1.可亲可近。师生对话时,教者应面带微笑,尽量与学生坐得近一点,可采用促膝交谈的方式,以此缩短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
2.专心致志。与学生谈话时,要能认真倾听学生说的每一句话,要能接着学生的话头,用先扬后抑的方法,在肯定其合理成分的基础上,表明自己的观点。
3.以情感人。与犯错的学生谈话,在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的基础上,运用具体的事例,和风细雨、情理兼顾地分析其错误的`危害性。
三、开展生活实践,促进德育延伸。
生活实践是德育的生命,是德育活动的根本特性。开展生活实践,能够弘扬人的主体性,挖掘和引发人的自觉性、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情感需要和意志理想。为培养学生的勤劳品质,可组织开展“四个一”社会实践活动,即每天为家庭做一件实事,每周为班级做一件好事,每月参加一次社区服务,每学期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为培养学生的绿色环保理念,可组织开展“让绿色洒满心灵”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听《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知识讲座;读《只有一个地球》等环保书籍;看《眼泪与水》环保宣传片;讲《地球村的故事》;诵“一字歌”节约童谣;唱《热爱地球妈妈》等环保歌曲;辩“只有一个地球”的意义;提“留住绿色”的具体措施;宣“绿色生活、消费、上网与使用绿色语言”的理念;做“植树造林”社会调查,队员们走村串户,上田头走沟坎,逐一登记农户植树的品种、棵树、位置,检查植树的质量。通过实践,促进了德育课堂的延伸,学生对道德要求的认识更为深化,将道德规范真正融到了心里,贯彻在了行动中。
四、注重生活评价,巩固德育发展。
新课程理念中对评价功能、评价内容、评价技术、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角度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强化“生活化”德育工作的开展,要求评价功能应从注重甄别与选拔转向激励、反馈与调整;评价内容应从过分注重学业成绩转向注重多方面发展的潜能;评价技术从过分强调量化转向更加重视质性的分析;评价主体与方式从单一转向多元,采取开放式、多样化的方法;评价的角度从终结性转向过程性、发展性,更加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以我校的德育实践为例,根据学校的学情和德育工作的具体情况,制定了包含品德、操行两大类在内,涵盖思想政治状况、道德修养、学习表现、遵章守纪、环境卫生、社会实践、身心素质七大方面的《学校德育评价考核细则》。在具体操作中,坚持以重语言激励、重心理疏导、重行为指导的“三重”评价原则,以学生的参与度及在践行过程中道德、认知、情感、能力的发展作为评价指标,把道德践行作为综合素质学分制中的重要评价内容,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价、教师终评,为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记录学生品德成长的足迹。总之,德育是一项系统的集体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生活化”理念下的学校德育,必须把德育工作的范围扩展到家庭、社区,与社会实践充分结合,协调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此才能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纪增光.德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分析[j].成功(教育),2012,(11).
[2]王宝林.德育生活化的探索与实践[j].教学与管理,2014,(19).
小学德育论文与篇七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学生教育问题的关注度在逐年提高。现在家长们对于孩子的教学早已不满足仅仅是学习数学、语文、英语等主科,现今的教育要求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家长对于学生的要求也在提高。现在德育已成为小学教学的中心,尤其是在农村小学中,对于德育工作更加重视。德育要求学生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可以说在教育未成年人方面,德育是比较成熟的。但是,在学校做好德育工作,并非易事,学校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不断地实践与反思,才能够总结出最适合该学校的德育方法。就现今农村小学德育工作进行研究探讨。
在这个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对于下一代的关注度越来越大。众所周知,祖国未来的希望属于下一代,而一个家庭的未来也是属于下一代的,只有将下一代教育好了,这个家庭才能够更好地发展,这个国家才能够更有希望。随着人们对学生教育关注的提高,现在的教育体系也在逐渐改变,而且随着人们对于教学的研究,现在教学体系越来越完善。对于小学生而言,全面学习、全面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今学生仅仅是在学习上优于他人早已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了,做到对学生的综合培养才有利于学生今后立足于社会。而小学是学生打基础的阶段,只有地基打得好,才能够盖好楼房,对于孩子同样适用,因此就要求小学的负责人员重视小学生的德育工作。虽然德育的理论实行至今,但在一部分农村小学中尚未得到重视,因此小学的负责人员正确地认识德育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正确认识,才能够更加顺利地在学校中进行德育工作。学校的领导对德育工作有了正确的'认识之后,可以通过许多的方式对该学校的工作人员普及德育的重要性。可以通过发宣传手册,开会或是先进的工作人员进行讲座的方式来让更多的职工认识德育的重要性。
二、加强教师的德育素养。
学生的个性和性格在小学期间并未完全成型,而儿童爱好模仿,喜欢向亲近的父母或是老师学习,而在小学期间,老师与学生会在较长时间内待在一起,因此加强教师的德育是很重要的。而现在,由于农村经济水平较落后,同时信息也不太发达,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高。在农村一些小学中存在教师体罚学生,对学生不一致对待,不认真授课的情况,因此加强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是十分重要的。就像对小学生的德育一样,教师的道德教育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良好的道德素质是需要经过长久的教育才能够形成的。同时,社会的所有行业都处于一种状态,那就是常常会出现新的员工,所以对教师进行长久的教育,包括新老教师一起的教育是很重要的。并且,随着现今社会的进步,对于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愈加提高。当教师具备合格素质时,学生会自主地向教师学习,同时教师在平时授课的时候,融入德育,也可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教书育人”一词充分说明了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教书,还包括育人。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应该仅仅是教授学生书本上的知识,还应把德育工作融于平时的授课中,当然这对教师而言,是一个比较大的考验,教师对自身所传授的知识一定要相当的了解,同时教师本身的素质一定要好,并对德育工作有一定了解。在语文教学中,语文中的课文都是较优秀的文章,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对于文章中作者所想要赞扬与批判的进行思考,并发表学生自己的意见,同时鼓励学生学习文章中的优秀品德来达到德育的目的。英语亦然。而数学,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数学知识背后的事情,了解数学家们的美好品德,并鼓励他们学习。当教师将德育工作融于自身的授课中时,德育的目的就达到了,同时一定会有很好的成效。
要想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仅仅通过学校是不够的,小学生每天的大部分时间还是待在家中的,因此做好家庭中的德育工作,同时也很重要。学校应及时与小学生的父母沟通,并为他们普及德育的重要性,以及父母在德育中的重要性。无可厚非,父母在小学生的德育中起到领头人的作用,父母是小学生最亲近的人,同时也是他们最崇拜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小学生会不自主地向父母学习。因此父母做好自身的德育工作很重要。
五、结束语。
总之,在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进行是困难的,同时也是应该引起人们重视的。在小学做好德育工作是对孩子做得最负责任的事情之一。学生的个性和性格在小学期间并未完全成型,在此期间树立良好的个性和性格是很重要的。当然,做好德育工作,不是简简单单的,需要学校的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的时候不断地思考与改进。当然,不能忽视小学生的家庭成员在儿童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总之,需要综合各方面因素,做好小学生的德育工作。
参考文献:
[1]覃春柳.优化班级管理主导德育: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初探[j].学园,2013(28).
[2]刘德义.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9(02).
[3]高双.小学德育实效性低下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3(04).
[4]王雅芝.运用学生思想矛盾斗争提高思想品德教育效果[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0(s1).
[5]张海云.浅谈增强小学德育针对性的有效方法[j].科技信息,2009(24).
[6]赵正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j].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4).
小学德育论文与篇八
在1988年世界各国诺贝尔奖得主的巴黎聚会上,有人问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呢?”这位学者说:“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肥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朋友、东西放整齐、有错误要道歉。”他所提到的都属于行为习惯的教育范畴。可见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一个人的成功影响有多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道德素养的最重要的道理,在少年时期没有成为习惯,那么造成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基础,是建设良好班风的保证。我在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从叼、事”育人,能更好地把德育内容化为学生的自律规范,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提高育人效果。所谓叼、事”就是学生的所见、所闻、所说、所做的事。我把这些小事作为德育内容,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真切做到:听有所思,看有所行,思有所规,做有所果。
从听到的小事抓思想。
我们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总会听到各种各样的事,其中不少是思想教育的好材料,如果我们善于挖掘,学生会很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育。我利用晨会课、班会课让学生讲广播、电视上的新闻,身边的好人好事,然后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对学生讲的内容,我进行必要的点拨,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例如:我班同学在晨会课上播报了这样一条新闻:一所学校的两位同学课间打架,某同学打伤了另一位同学,经过教导主任批评教育后,要求这位同学赔偿一部分医疗费,该学生家长听到这个消息后赶到学校同教导主任吵了起来。家长认为把孩子交到学校,一切都应该由学校负责,是老师没有管理好学生,不应该让学生赔医疗费。学生播报完这条新闻之后,我组织学生共同分析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并指出家长的做法是错误的。山于这样的事情在同学们的周围时常发生,同学们讨论、分析得很激烈,听也格外专注,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二、从看到的小事抓行为。
眼睛是我们接受信息的主要途径,生活中看到的许多东西同样是很好的德育教材。为此,我在黑板报一角设立专栏,经常写一些名人名言,定期让学生将一些与德育有关的怎样做人、怎样做事的内容写在上面,还专门开设了‘冼荣榜”,对班上的好人好事进行表扬。有一天早晨,我到一楼去查看分担区的卫生情况,看到南庆昆同学手提一桶水向学前班走去,我也尾随来到学前班。听学前班老师讲,南庆昆同学经常利用早晨、午间、傍晚时间帮学前班同学打水、倒垃圾,已经坚持了很长时间了。对此,我在班中进行了大力宣传,期末南庆昆同学被评为“学雷锋标兵”。我不断丰富德育的内容和形式,来影响学生的行为,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三、从想到的小事抓规范。
反思、讨论是对学生进行教育,规范其行为的重要方式。小学生进入到五、六年级,虽然他们的世界观还没有完全形成,但他们对一些事情也都有一定的看法。为此,我经常引导学生就一些现象在班上展开讨论,让大家对身边的事例进行反思、评价,不断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根据以往的经验,每学期开学初,由于学生经过一个假期的休整,行为上容易出现不规范的现象。部分学生总是不按学校规定去做,在走廊内无拘无束,乱蹦乱跳,走在楼梯上也不安分,这样就隐藏了一些危。
小学德育论文与篇九
3.苏教版小学语文寓言教学的道德审视。
4.论学校教育中的选择性尊重。
5.品德课教材中公民宪法义务的文本研究。
7.用冰山理论指导工学结合实践。
8.以社会实践为德育载体的可操作研究。
9.减少师源性心理伤害的对策研究。
11.苏北农村留守初中生学校生活幸福感的个案研究。
12.“校本德育”的内涵研究与实践探索。
13.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内容与途径探析。
14.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15.学校心理团训的尝试与反思。
16.全员德育中的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的教育职能研究。
17.关怀理论在儿童道德教育中的作用与意义。
18.儿童同情丧失与学校教育。
19.非连续性教育:学校教育的重要维度。
20.课外体育俱乐部--职校“问题学生”转化的有效阵地。
21.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的消费教育研究。
22.特殊生教育的有效尝试。
23.青少年道德发展环境的研究。
24.文化转型:高职院校技术文化的构建。
25.中职生异性交往中的问题及对策。
26.道德同一性的心理发展与建构。
27.课程内涵及在德育中的方式研究。
28.赏识教育在中职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29.网络德育活动开展的可行性研究。
30.高职院校新生和毕业生职业兴趣和职业价值观的比较研究。
31.德育与学校网络生活切入点的研究与实践。
32.舍勒人格思想研究及其对当前道德教育的启示。
33.教育中的国家主义及其道德后果。
34.人本德育:一种新的学校德育范式。
35.满园春色更待绿叶衬。
36.试论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37.对近三年来“upi”量表普查中“想轻生”新生的分析报告。
38.“公共参与的限度”公约下的班级公共生活建构。
39.构建和谐德育的思考与实践。
40.新疆维吾尔族中学生的民族认同研究。
41.新课程背景下的全员德育研究与实践。
42.家庭教育成功模式创建与推广研究。
43.重拾节俭教育。
44.中职生“文化休克”症探因及消解对策。
45.高职生主观幸福感与自我评价的相关性研究。
46.社会化视野下的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
47.职业学校和谐班级建设的几点思考。
4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德育政策分析。
49.终身道德学习:道德人的培养路径初探。
50.论“公共人”的培育。
51.浅议如何处理和避免学生“不尊敬”事件。
52.小学品德课程价值生成研究。
53.道德视角下农村儿童闲暇生活的质化研究--以新乡a小学中高段学生为例。
54.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与研究。
55.学校里的病态竞争与道德教育。
56.影响教师进行学科德育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问题策略的研究。
57.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的思考。
58.校园网络阵地建设与管理研究。
59.生活化德育的研究与实践。
60.从心育入手,抓好职校新生入学教育。
61.以绘本为媒介实施品格教育的行动研究。
62.社会主义荣辱观与高职院校学生的品德培育。
63.心理健康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模式的研究。
64.公民教育视野下的小学班会研究。
65.新时期社区教育有效模式探索。
66.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德育的研究。
67.对话式德育课堂的研究以“品德与生活”课堂为例。
68.“问题学生”家庭教育的个案研究。
69.让游戏替你说话。
70.学校心理教育与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71.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生命教育探析。
72.儿童休闲的缺失与弥补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分析。
73.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综合德育功能的研究与探索。
74.用认知行为理论指导问题学生的转变工作。
75.中职学生习得无助状态的成因表现及教育对策初探。
77.道德教育方法,途径年级层次探索。
78.和谐校园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理性思考。
79.当代大学生孝道现状及其教育对策研究。
80.小学品德教师专业认同的个案叙事研究。
小学德育论文与篇十
在1988年世界各国诺贝尔奖得主的巴黎聚会上,有人问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呢?”这位学者说:“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肥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朋友、东西放整齐、有错误要道歉。”他所提到的都属于行为习惯的教育范畴。可见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一个人的成功影响有多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道德素养的最重要的道理,在少年时期没有成为习惯,那么造成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基础,是建设良好班风的保证。我在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从叼、事”育人,能更好地把德育内容化为学生的自律规范,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提高育人效果。所谓叼、事”就是学生的所见、所闻、所说、所做的事。我把这些小事作为德育内容,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真切做到:听有所思,看有所行,思有所规,做有所果。
从听到的小事抓思想。
我们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总会听到各种各样的事,其中不少是思想教育的好材料,如果我们善于挖掘,学生会很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育。我利用晨会课、班会课让学生讲广播、电视上的新闻,身边的好人好事,然后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对学生讲的内容,我进行必要的点拨,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例如:我班同学在晨会课上播报了这样一条新闻:一所学校的两位同学课间打架,某同学打伤了另一位同学,经过教导主任批评教育后,要求这位同学赔偿一部分医疗费,该学生家长听到这个消息后赶到学校同教导主任吵了起来。家长认为把孩子交到学校,一切都应该由学校负责,是老师没有管理好学生,不应该让学生赔医疗费。学生播报完这条新闻之后,我组织学生共同分析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并指出家长的做法是错误的。山于这样的事情在同学们的周围时常发生,同学们讨论、分析得很激烈,听也格外专注,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二、从看到的小事抓行为。
眼睛是我们接受信息的主要途径,生活中看到的许多东西同样是很好的德育教材。为此,我在黑板报一角设立专栏,经常写一些名人名言,定期让学生将一些与德育有关的怎样做人、怎样做事的内容写在上面,还专门开设了?冼荣榜”,对班上的好人好事进行表扬。有一天早晨,我到一楼去查看分担区的卫生情况,看到南庆昆同学手提一桶水向学前班走去,我也尾随来到学前班。听学前班老师讲,南庆昆同学经常利用早晨、午间、傍晚时间帮学前班同学打水、倒垃圾,已经坚持了很长时间了。对此,我在班中进行了大力宣传,期末南庆昆同学被评为“学雷锋标兵”。我不断丰富德育的内容和形式,来影响学生的行为,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三、从想到的小事抓规范。
正所谓,?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我们要做教育的有心人,就必须留心引导学生,尤其要引导学生在做中提高自身素质。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说过:“劳动使一个人的道德情志变得高尚。”我设计了一些??做”的活动。如:去年,学校把西大门楼道的卫生清扫分配给我们班负责,任务很重.一到下雨、下雪天,楼道的卫生很糟糕,部分同学不愿去清扫,即使清扫也不彻底。因为这个地段走的学生最多,尤其到了冬天,门口滴水成冰,去清扫的同学叫苦连天。于是,我召开了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为主题的班队会,并成立了“奉献小组”,每到周末或是下雨、下雪天,“奉献小组”的同学就主动去清扫。在他们的带动下,一些同学也加入了“奉献小组”,干起活来没有怨言,十分卖力。“奉献小组”还利用课余时间为同学做好事:修桌椅、拖布,还为班级购买清扫工具,清扫公共卫生等,赢得了师生们的广泛赞誉。在母亲节、父亲节来临的时候,我让学生为父母制贺卡,为父母打洗脚水,对学生进行尊敬长辈的教育。利用课余时间,结合学校开展的各种科技、艺术等教育活动,让学生进行科技小发明、小创作,进行艺术剪纸、艺术绘画、艺术粘贴等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学生生活中的琐事,是十分丰富的德育素材,如果教师用心挖掘、积极利用,这里面就会有黄金。夸美纽斯曾说:“太阳底下再没有比教师更高尚的职业了。”她的高尚就在于?她所从事的工作,塑造的是青少年的灵魂,谁赢得了青少年,谁就赢得了未来”。
【用挚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1985年8月,带着对未来美好的追求,我走上了初为人师的道路。望着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眼睛,望着孩子们幼稚可爱的笑脸,我就树立起一个信念:在教育事业的百花园里以一片绿叶的精神,托起花的甜美、果的珍贵,以一片真诚的爱心托起中华民族明天的太阳。十年来,我把无私的爱献给了我为之奋斗的教育事业。
在我看来,爱是阳光,是雨露,是学生成长的沃土。
班集体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一方沃土。我一直把我们生活的班级看做一个大家庭,无论老师、学生还是家长,都是这个家庭中的主人,要想“家庭”温馨和谐,靠的是大家的努力。因此我真情投入,努力与学生共同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送上一声问候;学生取得成绩了,开一个班会,进行一番表扬。我把自己置于学生的行列之中,以心换心。课余时间,我常常和学生一起唱歌、做游戏、侃大山,这期间有会心的微笑,也有小小的争论。对于犯错误的学生.我认为宽容比惩罚更有效。学生难免犯错误,犯了错误也总是要教育的,惩罚虽然可能起到即刻的效果,但是以学生身心的伤害为代价是不可取的。对于犯错误的孩子,我更多的是宽容,以公正的态度和赏识的目光来激励他们,使他们认识错误,找回自信。这样一来,学生们就感到我除了有严肃的一面,还有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一面,他们不仅把我当做良师,还把我当做益友。
2、遇.找学生商,.征集.佳方案。
班主任每天会遇到许多问题,每当这时,我都会找同学商量商量。当班。
评选优秀时,我则要找全体学生商量,由学生民主推选。就这样我的问题在与学生的商量中得到解决。
3设立??心桥信箱”.孩子们的心和我贴得更近了。
对那来自于学生个人的困惑、意见,我则设立?、合桥信箱”。我是这样做的:我让孩子们将他们的困惑、想法、意见和要求等写成纸条或信投入,'j心桥信箱”,每周我开取一次,平均每周二十余条。每一次我都认真地读学生的?、已声”。来自学生的“心声”方方面面,有对班级工作提意见或建议的,有列举班里同学反常行为的,有向老师诉说心里苦恼的。学生的每一个心声我都仔细倾听,细心品味,我把学生的?、自声”在我的心里归类。学生的共性问题,设立主题召开班会,与学生商量,研究解决方案;个性的问题,或寻找时机与学生个别交谈沟通,或进行书面交流,一张小纸条、一句日记批语都能起到心灵碰撞的作用,对个别暂时无法核实的事情则不急着解决,看一看情况后再给予答复。每次打开信箱,我都能感受到学生跳动的心,每次学生投入气合桥信箱”的气自”总能与我交流。学生感受到了自己是温馨家庭的主人,感受到了老师是他们的朋友,因为他们的心声老师能理解,甚至老师经常能接受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我发现当我还学生主体地位的时候,我眼中的学生比以前更懂事了,我们的家庭变得更温馨、更和谐了。
4以我的诚心服务,直得家长的真心支持.形成教育合力。
来一封表扬信,感谢我的细心指导和热心服务。在2014年l月的家长会上.新华社的记者闻讯赶来,随后在新华网上还专门报道了我们石道街小学家长会的改革和我所召开的一对一交流式家长会的内容。在大连市第一届家校教育经验交流会上,我作为代表在大会上作了题为发言。这样的小型家长会让家长成为主角,把一些家长好的教育方法记下来,《家长会的变革与创新》的我则由老师变成了“学生”。我再讲给别的家长听。在这种交流中,我了解了很多自己想象不到的学生情况,更懂得如何教育好学生。更重要的,通过这样的家长会后,班级有困难,家长全力以赴;班级有活动,家长积极配合支持。每学期家长都会给我带来惊喜,一开学家长就会送来清扫用具,班级用来供学生积累的白板也是家长送的;运动会的宣传横幅、运动器材都是家长主动帮忙解决的。学校开放课,我们班的家长最多;菊花节我们班捐赠的菊花最多……家长已是我们温馨和谐的“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员。
二、我认为,爱是理解,是鼓励,是热切的期望。
要想使每一个学生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教师应把所有的爱倾注给学生,尤其是班级中的那些“特殊”的孩子,更是需要教师那颗真诚的爱心。
院,在病房里他感到孤单寂寞,与妈妈多次提到想老师,想同学。周六,我去医院看望他,在医院病床前我陪他聊了一下午,临走时,翔翔约我周一去看他。周一傍晚正赶上下雨,为了不失约,下班后,爱人陪我一同到医院去了,家长感动得热泪盈眶,我也婉言谢绝了家长的多次感谢。就在这真爱中,我赢得了家长的无限信赖和感激,家长逢人就讲翔翔的老师好。为配合我的工作,家长事事想在先,做在前,决不让孩子拖班级后腿。翔翔亲切地称他自己是我的干儿子,称我为慈祥的妈妈。翔翔的话一直激励我,使我充满力量,使我暗下决心,决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我要用爱去浇灌每一个幼小的心灵。
花、我想,爱是进取,是奉献,是师德之本。
我想“要想占据最高点,就必须付出最多的努力”,因此我积极进取。我不舍得耽误一天的工作学习的时间和机会。工作以来,除父亲去世那一年,我年年都是满勤。我时刻铭记白己的职责,时刻把自已放在一面镜子之前,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时刻注意自己的师表形象,尊重领导,团结同事,关爱学生,勤恳工作,任劳任怨,以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为目标,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之中。?教育无小事,事事必认真”―这是我的人生信条。事无巨小,必亲躬勤劳,通过对自身师德修养的高要求,影响全班学生,给学生们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化有声为无声。我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身体力行;不允许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学生面前做到的,在学生不在时也必须做到。如要求学生不要迟到,工作以来我从没迟到过,而且差不多是第一个到教室。要求学生讲究卫生、爱清洁,我更是亲力亲为,自己的课桌讲台干净整齐;参加劳动或搞大扫除,我都是带头去干。
十年来,我每天早来晚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用真诚的爱心和诚心、耐心、精心的工作态度唤起了师生及家长的共鸣,达到了师生间、家校间的彼此知心,用爱的钥匙开启了学生心灵的锁,以自己良好的师德、师风影响着学生、家长,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所带班集体荣获大连市三好班级、西岗区三好班级的荣誉称号,我连续四年荣获西岗区优秀班主任的称号,还先后荣获西岗区优秀教师、大连市优秀教师、大连市优秀班主任的称号,区?'115工程”师德标兵,'211工程”优秀班主任,师德事迹还在全区班主任的大会上作交流。在连续两年的?失连市百名教师回馈社会义务咨询会”上,有幸成为西岗区教师的代表参加义务咨询活动。
在新的起点,所有的成绩都已成为过去,我会以崭新的姿态、满腔的热情迎接明天,用自己的汗水再铸辉煌,用自己的挚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乐观化雨润幼苗】。
范去影响学生。
二、培养学生乐观的自学、自理、自控、自育能力。
阳光和笑脸不能代替严格管理,乐观并不是放纵。因为小学教育主要是养成教育,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关键在于小学阶段的教育。而乐观地面对学习和生活,是他们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在班主任工作中,我着重抓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以课堂生活为主休,以常规训练为主线,加强对学生课堂纪律、常规、礼貌、卫生和劳动等几个方面基本行为准则教育,从而培养学生乐观的自学、自理、自控、自育能力,使课堂教学中师生能乐观和谐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重视在课堂内的常规训练,培养学生的乐观自控能力。每接一个新班,我首先从读书、写字姿势到听课状态及发言时的表现开始训练,读书要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写字要做到“三个一”;听课要注意力集中;发言要声音响亮,口齿清晰,同时要学会倾听。如每周升旗仪式时,我要求学生注意听国旗下的讲话,讲了几件事,是什么事。回到教室后让学生说出要点··…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习惯,他们在课堂上读写听说的正确姿势逐步养成.增强了乐观自控能力,课堂秩序活而不乱。
建立值日班长负责制,培养学生乐观的自育能力。孩子都想表现自己,为了给每个孩子一个参与管理的机会,我创设了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班级管理的环境。即每天由一位值日班长负责管理日常事务,无论早读、晨检的组织,还是课间纪律、课前用具的检查,或是课下请科任老师反馈情况并作记录,以及检查值日情况等等都由值日班长全面负责,并在下午放学前向全班作总结。自主不是自流,很多情况下.老师要帮助值日班长工作,给他们出主意,同时还要弥补、纠正他们在工作中的疏漏与偏颇。这样,学生在参与中,实现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主发展。
当学生乐观地面对学习和生活时,他们就成了班级的主人。班级好人好事层出不穷。班上学生生病,同学互相关心;同学有困难,互相帮助;哪里有杂物,学生能主动清理……我觉得,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的特殊历史时期,在社会转型期,当各种矛盾一齐涌来的时候,让学生从小就学会乐观地面对现实,这对他们的一生大有益处。
三、乐观培养兴趁.兴趁发展特长。
示,不仅使爱好者的兴趣更加浓厚,还让全班学生受到了熏陶,领略了中华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久而久之,这样的学生就成了“历史小博士”,学有所长。近几年,结合学校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我更是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利用自己的所学和特长,使课内外知识有机地融为一体。如“成功的秘诀”这一研究主题,有的学生根据自己查阅的资料,解秘成功;有的学生则不辞辛苦,采访当地的成功人士,从而体验成功;有的学生则以自身取得的成功事例为依据,释说成功……同学们乐观地参加这些活动,兴趣得到激发,特长得以形成。
四、特殊学生尤需乐观。
每个班级都会有特殊学生存在,尽管特殊学生表现不同,但心情阴郁是其共同点,他们尤缺乐(我们一定会做的更好观.尤需乐观。2014年,我所带的毕业班中,有一位女同学因8岁患脑出血而导致身体偏瘫,连写字都只能用左手。刚接班时,她的成绩很差,性格也很孤僻、自卑,每天连话都不多说一句,只是闷头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开始,我急于提高她的学习成绩,放学后就把她留下来补课。可是留多长时间她就哭多长时间,问她原因她也不说,只好作罢。后来通过与家长沟通才知道,老师这样做伤害了她的自尊心。我很懊悔自己的粗心,没有选择好关心她的方式。于是我暗中安排了几名同学利用课间、午休等时间来帮助她,首先让她乐观起来,再为她辅导功课。这种方法她很高兴地接受了,成绩逐步有了提高。她的每一点进步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说在口中:经常展览她用左手写的作业,表扬她勤奋的学习精神,赞扬她坚强的毅力。她从不迟到早退,即使在冰天雪地,她也从没误过一节课;她从没因自己用左手写字而少写过一次课外作业……在我的赏识中,她成了同学们心目中的英雄,而她自己更是乐观地努力向英雄的角色靠近。2014年4月,庄河电视台举办?火寿杯”成长故事大奖赛,我鼓励她以自身的成长经历为蓝本参与活动。几易其稿后,在近千篇的稿件中,她的作品脱颖而出,荣获三等奖。看着站在领奖台上笑店如花的她,我也由衷地为她感到高兴,因为她的努力有了回报,我的努力也有了回报。乐观地对待特殊学生方能拂去他们内心的阴郁,精神愉悦地融入到班集体中,这是特殊学生转化的关键一步。
唯乐观才能拼搏,唯乐观才能奉献,唯乐观才能敬业。我把乐观带进班级,大有收获。我所任班级的成绩始终处于同年级的前列,几乎年年被评为学校的优秀班级,多次被评为大连市优秀班级、庄河市优秀雏鹰中队等;我本人也曾荣获庄河市优秀中队辅导员、优秀教师,大连市优秀班主任等光荣称号;我撰写的关于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论文《好花亦需巧扶植》《开启学生心灵之门,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学生内动力的调动》等均获市级以上奖项,有近十篇教育案例在学校交流。
小学德育论文与篇十一
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出于对学生成长的关爱和负责,对学生的缺点,错误进行批评指正是常有的事,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但如何在“责”的同时让学生从情感上感受到爱,从心里上乐于接受,就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责”的目的,分寸,时机,方式。
教育活动批评指正乐于接受。
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出于对学生成长的关爱和负责,对学生的缺点、错误进行批评指正是常有的事,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但如何在“责”的同时让学生从感情上感受到爱,从心理上乐于接受,就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责”的目的、分寸、时机、方式。
批评是为了让学生完善自我形象。“责”可指为批评,作为教师,要使批评奏效,既达到教育目的,又不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对立,首先,要从自身的角度明确地树立起一个观念,批评的目的不是为了“杀一儆百”,不是为了“一棍子打死”,而是为了有利于学生认识到自身不足,加以改正,并逐步完善自我形象,即批评是为了帮助学生不断修正自己,完善自我形象。
所谓自我形象,是指学生对自己整体和各方面形象的自我批价,许多研究表明,一个有良好自我形象感的学生更富于自信,在学习活动中更容易自觉督促自己,取得进步与成功,因此,批评既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我形象,又要促进学生完善自我形象。
根据不同批评对象和不同批评内容要分别坚持如下两上原则:
1、公开性。
可以就班级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普遍性不良现象或学习中的不良风气开展讨论活动,班队活动,让正确的集体舆论代替教师单一的批评,形成正气,这样,存在不良行为的学生就在活动中惊觉,反省并悄悄地加以改正,从而消除与教师情绪上的对立,达到师生情感融洽的目的。
2、隐蔽性。
对于个别的错误行为,或在公开活动中不能自觉改正的行为,应本着保护学生自我形象的原则,采取一对一的批评教育方式,注意隐蔽性,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并告之这样做的原因,学生在情感上感受到教师爱的同时自然也就从心理上接受了老师的批评,并愿意为了改正错误付出努力,也达到了师生情感融洽的目的。
批评的方式有很多,但当众不留情的数落,苦口婆心的劝说,粗暴的训斥,无声的责罚,都将给批评罩上一件冷漠、无情的外衣,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感,导致口服心不服,甚至对立的不良后果,因此,要注意批评的艺术与技巧。
学生犯了错,教师常严厉地——指出其错误之处,并陈之以利害、晓之以利弊,希望学生明白错误对其自身的危害性,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一味地指责让学生在心理上与教师产生距离,他在被动中听,但未必主动地从心理上接纳。
谈话式以“我们来谈谈……”“你能把今天的情况说一说吗……”“我想听听你对这件事的看法”等语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实现平等对话,消除对立情绪,这时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师生在心理上相互接近以至融洽,就成了联手克服缺点、改正错误的同盟,学生更容易在这样的交流中认识错误,体会到老师对他的关爱,尊重和信任,从而产生改正缺点,完善自我形象的信心和决心。谈话起到了批评的作用,收到可能较批评更好的效果。
小学德育论文与篇十二
加强中小学生的道德教育,这已经成为教育重中之重。学生的道德品质是从无到有、从外部调节到内心自觉、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起来的。接下来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二年级德育论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摘要: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督导评估的认识本世纪末,下世纪初,新的科技革命可能在若干尖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并大规模地转化为生产力,并形成世界上又一个经济大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的特点是社会生产力的高度科技化、投资智力化、经济活动国际化。上述趋势使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不断延伸,演进成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引起教育概念、教育形式、教育机构、教育方法等多方面的深刻变化。更多德育论文相关范文尽在top期刊论文网。
第一,德育内容滞后、教育观念守旧。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一切教育评价着眼点都聚焦在学生考试分数高低上,唯分数论。部分教师将“教书”和“育人”分割开来,忽视学生思想品德培养。虽然当前中小学都配备专门的德育机构及工作人员,如中学设政教处,小学设少先队。但是这些机构都充当了可有可无的和声角色,怕德育活动冲撞了应试教育。
德育内容滞后,只注重政治立场,共产主义理想,热爱祖国等大的思想理念培养,不重视行为习惯、理解尊重、交流合作、诚实与责任、金钱价值观等细节品行的养成。
第二,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情感体验不足。
德育教学以灌输和考试为主,缺乏学生的亲身参与体验。
很多老师的思想品德教学就是“一颗粉笔一张嘴”,把生动复杂的德育教学活动局限在对学科知识的灌输和考试上。以学科的考试分数作为教育得失的唯一坐标,而不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感体验。为了保证教材知识点的传授,有的老师简化或者干脆省略掉课堂探究学习活动,以说教代替实践。中小学品德教育只是整个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中的一方面,从来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于学校课堂教学之中。但是目前的中小学品德教育却存在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严重脱节的现象,没有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之间沟通交流的渠道,无法形成德育共建。
第一,要促进教育工作者德育观念的转变。
要真正使中小学德育取得实效,还是得从根本上改变目前中小学德育中唯分数论的状况,切实实施素质教育。当然,德育素质教育也并不是反对考试,而是要求教师转变德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探究性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从学科或生活问题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历经探索过程,获得理智的情感体验,积累知识和学习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行假设、收集资料、进行分析、解决问题。实质是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是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形成价值观与人生观的过程。
发挥少先队、团委、政教处等德育专门机构职能,真正运转起来,开展各种形式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让学生受到德育的熏陶。比如:少先队可以组织“讲卫生”、“爱环保”、“文明礼貌从我做起”等主题日活动;团委充分利用共青团员入团仪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政教处利用校会、各种比赛、操行评定等机会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由于中小学青少年正处在身心成长塑造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成熟,加上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思潮都影响着我们的中小学生德育工作。要切实加强中小学生的心理教育,特别是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和父母离异及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矫正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要鼓励学生参与德育实践。
教师要在教学实施中,找到教学与学生生活的结合点和切入点。要跳出教学方式单一、知识传授基本靠“理论灌输”、“死记硬背”的层面,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通过质疑、判断、比较、选择、、分析、综合、概括等认知活动,在各种观点的碰撞、争论中学习德育知识,发展品德情操。
“儿童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被点燃的火种。”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学习、生活、交友中积极参与各种德育实践,培养学生德育生成能力。例如在学习中质疑探究的勇气、坚忍不拔的毅力;在生活中“勿因恶小而为之,莫因善小而不为”的道德操守;在交往中“与人为善,与人为伴”的意识、明辨是非的能力。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参与环保活动和参加义工劳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培养学生们“欲扫天下先扫一屋”的个性精神。
第三,要优化育人环境。
学校可以通过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培训学习班、聘请法治副校长、德育辅导员定期到校上课,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丰富性和感染力。通过参观学习访问,充分挖掘当地红色纪念场馆、养老院、戒毒所、监狱等潜藏的德育教育资源。结合“五四”节,组织开展“弘扬五四精神,继承革命传统”主题活动。利用“清明节”给烈士扫墓,让学生了解为了祖国和人民而浴血奋战的先烈们,让他们听取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让学生们明白今天美好的日子来之不易,萌发对先烈们的崇敬之情。利用“七一”、“十一”节分别举行“在党的`阳光下成长”和“祖国在我心中”主题系列活动,开展以“珍惜青春,远离网吧”、珍爱生命和“遵纪守法,从我做起”为主题的德育活动等。坚持不懈地开展文明礼貌及养成教育,并且把每年的三月份定为学习雷锋活动月、十月份定为文明礼貌教育月。使教学跨越课堂、跨越校门,帮学生实现间接知识与直接经验相结合,掌握比较完全的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益。同时,学校和当地政府执法部门还应当对网吧、游戏室、书摊等进行检查清理和规范整治,优化中小学生成长育人环境,用开放性的德育观念和优良的德育环境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总之,加强中小学生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细致的育人工程。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广大中小学生的思想意识、竞争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心理素质都发生了新变化。加强中小学生的道德教育,这已经成为教育重中之重。学生的道德品质是从无到有、从外部调节到内心自觉、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起来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来开展德育工作,学校要倡导道德领导,建设精神家园,让全体成员在共同价值追求下,团结一致,把学校的奋斗目标转化为大家的自觉行动。真正地实现“学校无小事,事事受教育;学校无闲人,人人都育人;学校无空地,处处能育人”的目标。开创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开展诚信教育,培养诚实待人、守时守信的优良品质。努力帮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培养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做德才兼备、人格健全的新世纪人才。
小学德育论文与篇十三
德育教育是班级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爱的力量是伟大的,神圣的。爱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班级管理中,小学教师应努力以爱进行德育教育,让德育在学生的心灵感动中进行,充分发挥好爱的作用。德育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德育教育中“爱”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小学教师应该用真诚的“爱”打动学生,这样小学生们才容易产生积极的心理体验;小学教师应该用无私的“爱”感化差生,爱护孩子幼小的心灵,使其健康的发展;小学教师应该宽严相济,显露真爱,向每一名小学生传播爱的雨露;小学教师应将心比心,以爱换爱,充分发挥爱的作用。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所具备的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要热爱她的所有学生,爱是学生们的基本需要,是心理寄托、内心渴望。在班级的德育教学中,教师应该真诚真心付出自己的爱,小学生们能够感受到爱的温暖,被教师真诚的爱而深深的打动。爱能够满足小学生们心理需求,师生之间的感情得到增进,真正的实现亲其师,信其师,乐其师。在每一班级里,学生们的情况是不相同的,有的学生在学习方面表现好,有的学生在特长方面表现好,有的学生在才艺方面表现好等等。往往表现好的孩子在大家会将他们确定为优生,受大家的喜欢和宠爱。但是这种孩子的抗挫能力非常差,因为他们一直都是在大家赞许的目光和激励的话语中生活的。承受困难和失败的能力非常的差。
因此,教师应该给予适当的挫折教育,必要的时候,教师应该给予这样的孩子一些适当的批评。例如:班级里有一名学生,她的学习成绩很好,遵守纪律,才艺好,有特长,是个比较全面发展的孩子,但是通过课下我的观察发现,这个孩子不愿意和其他学生们一起玩,而且说话的声音小,胆子小。以后我就很注意培养她的胆量,主动给她提供和其他孩子沟通合作的机会,经常用真诚的爱鼓励她,帮她有勇气战胜胆怯的毛病。经过老师爱的教育和孩子的努力,最后终于克服了,孩子更加开朗了。爱可以帮助学生们充满信心,积极主动的改进,努力提高,性格得到优化,用真诚的爱去对待学生,才能从根本上打动学生接受教育。
爱是纯洁的感情,不能强制或者利诱的方式的给予学生,作为一名好的老师,一定要爱每一名学生,无论是学习好的还是学习不好的都要爱,无论是聪明的爱是反应迟钝的都要爱,无论是听话的还是调皮的都要爱,因为作为一名教师,在班级的管理中,需要教师无私的爱。在每一个班级都会有行为习惯也不好、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对于这样的学生,如果老师总是给予批评,这样孩子会非常容易产生叛逆的心理,有时候会更加的不努力,会向相反的方向去做。所以我经常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给他们鼓励和肯定,他们看到了自己的优点,自然就会有信息并配合老师去改进。例如:我们班级里有一个这样的孩子,他特别淘气,成绩不太好,经常打架,在班级的管理中,对他的教育真的是一个难题。我平时很关注他,发现这个孩子很重情义,而且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他跑得特别快。于是在运动会的时候,多鼓励他参与不同的项目,全班同学为他鼓掌,为他加油,他的眼里充满了喜悦,充满了自信。
然后在运动会后我有主动的找他去谈,给予他无私的关爱,帮他认识到自己不足的地方,并一起努力去改进,这个孩子在无私的关爱中真的有很大的改变,而且开始主动积极的学习。对于班级里这样的孩子,我们千万不要放弃,不嫌弃、不歧视,要给予更加多的爱,去无私的关心他,感化他。帮助差的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体验到成功的自豪感,使他们对学习充满了信心,感化他们的心灵。
小学生们的年龄都比较小,很容易犯各种各样的错误,作为一名教师,不应该总以严厉的态度去批评,或者让家长写保证书等。这样的做法是简单粗暴的,不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有可能适得其反。宽容与严格是矛盾的统一体。从另一种角度说宽容也是严格,宽容是一种教育艺术,教师可以将严格的批评转换成宽容的爱,发自内心的去关心孩子,爱孩子,使孩子感受到爱。在爱的力量下变得上进,变得聪明。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推心置腹,以诚相见。例如:我们班有一名学生,他特别不爱完成作业,每天留的作业几乎都不完成,忘性比较差,经常忘记带学习用品,课上总是不认真听,无精打采,总是困。
看到孩子的这个情况,我没有马上给予严厉的批评,我先了解了一下他的家庭情况,原来是孩子的父母都去外地打工了,他和爷爷奶奶生活,老人为了生计开了一个小仓买,每天没有时间、没有能力检查孩子的作业,而且每天仓买关门时间很晚,孩子睡得比较玩。通过了解情况,我先和孩子的家长沟通了一下,商量出改进办法,然后再鼓励孩子,虽然环境差,但是咱们更加应该努力去做才是,平时多给予他提醒和鼓励,效果很明显。作为老师应该允许孩子们犯错误,我们应该做到严中有爱,爱而有方,一定会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首先老师一定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有其注意在师生之间沟通的时候,教师每说一句话都要考虑学生们的感受,不要因为自己是老师,就可以随便说,甚至是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话。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努力做个有心人,将心比心以爱换爱。有个孩子总是惹是生非,当有活动时,老师们都不愿意带他,孩子也感受到了,因此他总是犯错更多的错误来对抗老师。当我注意到这点时,有活动的时候我会第一个叫他,并给予他足够的信任和尊重,学生感受到了我的爱,渐渐的这位学生愿意主动的找我聊天,遇到问题能够主动和我说。经过一段时间的心与心的交流,孩子真的有了很大的改变,不再那么叛逆了,在学习中也能够积极的主动了,很少惹事了。看到孩子的改变将心比心,以爱焕爱收到了效果,我真的很欣慰。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是班级管理的灵魂,教育的本质是爱。爱在德育教育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经过多年实际工作经验的总结,本文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小学教师以爱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爱是相互的,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在德育工作中小学教师要充分的发挥爱的作用,采用有效的措施懂得爱自己的学生,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爱孩子的教师才是合格的教师,才能有巨大的热情去爱事业,有充足的爱才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教师要不断地完善自己,坚持不断的自我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教育好孩子,每一位选择教师职业的人,都应该怀着一颗为学生无私奉献的心,带着满满的爱走上讲台,应充分发挥好爱的作用,让学生们在爱中快乐的学习、健康的成长。
[1]冯美铭.浅谈小学德育教育的策略[j].新校园旬刊,2013(12).
[2]王育忠.小学教师德育教育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的途径分析[j].读与写:上,下旬,2016,13(5).
[3]王志成.小学低年级开展德育教育策略浅析[j].读写算:教师版,2015(26).
小学德育论文与篇十四
德育是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是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他把德育放在首位,明确要求学生首先要致力于道德修养。
“行有馀力”,才是学习文化。十九世纪上半期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唯一工作和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也明确提出了教师的根本任务:人民教师要遵照党的教育方针去教育学生。
使学生在德、智、体等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把德放在首位,是因为德调节着才的运用,起着灵魂和统帅的作用。任何一个社会或阶级不仅要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智力才能的培养,而且首先要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他们成为这一社会或阶级所期望的德才兼备的人。学校教育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影响极大,每位教师都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所以,我们要本着全面负责的精神,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去,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可是在我们的教学当中,存在着只重视智育,不重视德育的现象。其实,德育是教师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的教学经历中,我深深体会到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这是完成德育任务的重要渠道之一。
就拿语文教学来说,这是一门德育与智育联系密切的学科,每一课都应有一定的德育教学目标。这就必须把德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例如《劝学》一文中,作者以“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来说明学习和改造的重要性;又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事例推论及人,即“君予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通过讲解,使学生总结出作者的用意,“人,也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很高的境界”。这样,学生既分析出了文章的论点——学习的重要性,又使他们从思想上提高了认识。文章又用“蚓和蟹”、”骐骇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等进行正反对照,来论证学习应有的方法和态度,启发他们总结出学习动力不强的现状,进行适时地教育。学生充分认识到:人的道德、知识、才能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坚持不懈的努力才可达到的。从而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我们就把德育很自然地渗透到了教学当中,德育目的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再如《师说》一文,韩愈论证了“关于从师学习的途径,择师标准的'问题”,明确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及“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政”的进步思想。作者针砭了当时上层社会只看重门弟高低,不重真才实学的恶劣风气,提出了全新的师道观念。
这些对我们今天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社会上看不起教师,不注重教育的现象也正是我们批判的现象。再通过“今之众人”和“古之圣人”、”其子”和“其身”、“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三组对比进行充分论证,批判上层“士大夫之族”不童视师道的恶劣风气。由此我们可以教育学生要充分认识到从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使学生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他们谦虚好学的学风。
德育在教学中的渗透,其特点是能够使学生在接受思想品德教育时顺理成章,水到渠成。所以我们教师在准备教学时,都应有目的地设计自己的教学,把德育融入教学过程之中。可以说,德育的渗透,是老师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的一个良机。重视德育在教学中的渗透,也就是重视了他们自身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主观能动作用。这样,使学生自觉地反盛思考,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教师才能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我们的教学才算成功。
小学德育论文与篇十五
摘要:在课程改革中,要将德育教育与小学数学课堂充分地融合起来,深入彰显小学数学中蕴含的德育价值,提高学生对各种数学知识的探究与分析,进而有效地加强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塑造与形成。小数数学是教学的重点课程之一,教师在进行学科教学过程中,要对其进行深入地探究分析,挖掘其内在的德育品德,进而提高各种数学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其本质就是提高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教师要综合课程改革的相关内容,提高数学教学的德育特征,通过数学中的德育渗透,提高学生的各项素质与能力,对此,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课题教学中,要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下面就来探究一下具体的实践方式。
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脱离传统的分数至上的弊端,要充分地认识到数学教学中德育教学的重要意义,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单纯地为了德育渗透而教学,要整合数学教学的本质以及目的,充分地融合二者,在相关数学规律中融合德育理念,进而基于数学内涵开展德育教学,在各种数学知识的探究与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与德育品德。对此,教师在进行相关数学活动设计时,要深入探究数学教材内涵,通过各种计划以及教学模式的制定,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通过对具体数学教学环节的宏观掌控,不断增强提高整体的教学紧凑性,进而有针对地开展各种德育教学活动。教师要不断地提高、优化自身的素质能力,通过对自身数学实践教学素质以及专业素养的增强,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时代性,进而是自身与时代教学要求相吻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将数学思维模式、数学价值观念与德育内容融合起来,提高自身教学的自觉性以及主动性,进而做到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与优化,通过各种优质的数学平台不断优化学生自身的德育素质能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身的意识与思维,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技能与知识掌握的重要意义,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体验能力,不断优化学生自身的数学价值观念,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品德能力,进而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与价值,充分凸显学生的德育素质能力,使学生将数学知识与自身的优良品质充分融合起来,进而到达既定的教学目的。
二、明确数学教学目标,深入探究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内容。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开展中,教师要明确自身的教学目的与内容,通过情感教学目标,有效增强学生自身的德育素质与能力。对此,教师要基于相关数学教材基础,明确教学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种教学活动,优化自身的教学过程,避免导致教学目标过于空洞苍白,保障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实践性与落实性,只有这样才可以保障学生在相关数学知识的探究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显性知识的探究,优化隐性的德育品德。例如,在进行《折扣知识》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折扣知识的教学,提高学生自身的体验能力,进而优化学生自身的数学探究与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模式拓展能力,通过相关税收知识的了解,使学生可以正确看待各种真实问题,为学生的价值观念以及人生观的形成与塑造起到推动作用。同时,教师在进行数学德育渗透的过程中,要明确适当的度,要保障教学目标与小学生自身的心理以及认知能力等相符,要全面保障学生德育素质能力的形成有效性。
三、因势利导,拓宽德育模式。
第一,构建情节,加强体验。在数学教学中形成优质的文化氛围可以增强学生自身的体验能力,进而基于此将学生的人文价值观念与学生自身的内在感情融合起来,使得学生的自身思维可以在数学课题中彰显,同时也可以通过不同情景提高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这种精神与实际的融合,可以充分优化学生的整体修养,提高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例如,在进行《统计与概率》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自己搜集相关资料,教师可以组织“我是小小交通员”的数学调查以及相关访问活动,让学生在相关交通路口对各个时间段的车流量进行收集,通过访问交警,对相关测算以及调查数据进行系统地归纳整理,制作相关统计图,进而解决相关问题。此种模式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在调查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的行为规范,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以及德育教育,真正做到寓教育于学、寓教于活动。
第二,网络化教学活动的开展。在信息时代,教师在进行数学知识的教学中要加强对网络以及多媒体信息技术的重视,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开展数学知识以及德育渗透活动。例如,在进行《节约用水》相关知识与内容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信息平台进行各种数学知识的任务布置,引导学生对不同区域的水龙头实际水流量进行收集,使学生将各种数据在学校网站上进行汇总,然后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制定相关视频,通过各种数据处理形式,对学生收集的数据进行系统地筛选、整理,让学生对一天的用水量进行计算,然后再将结果展示,让学生在网络上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就会了解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学生在探究合适的节约用水方案过程中就会自觉树立一定的节约意识,进而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优化自身的素质能力。
四、结束语。
在数学学科中有着较为丰富的德育资源,学生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断优化自身的德育素质能力,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挖掘各种数学德育资源,通过教学整合,提高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效能,进而通过“润物细无声”的形式,全面优化学生的德育品质。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小学德育论文与篇十六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党中央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做出的重大决策。如何抓住机遇,让德育工作在健康持久的发展轨道上,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呢?下面谈几点看法。
一、摆在首位,做到心里
反思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我们往往是抱守着狭隘的课堂教育观,将施教的场所仅仅局限于教室,把课堂教学简单片面地理解为教育行为的全部,学校教育呈现出一种说教式的、十分明显的封闭化趋势。因此,德育教育的成效还不能令人满意。****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强调,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教育工作的首位,把它作为主导,“要抓住机遇,大力推进德育工作,切实把德育工作做到学生心里”。为了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我校积极探索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结合章丘市教育系统开展的`“学习年”活动,在师生中展开了“老师学”,“我也学”的活动。以“学习年”活动为东风,强化学习的氛围。形成了你学、我学、大家学的浓厚学习风气,此外,我们还组织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引导学生从事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德育教育做的扎实有效。
二、重在实践,体验过程
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德育,把德育置于一个特殊的崇高地位。在德育教育的方式上,我们的做法是“重在实践、体验过程”,做到“三个结合”。既“以人为本”与“依法治校”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校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广泛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感情,获得友谊。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大家和谐共处、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从而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我们认为: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最基本的是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情感,但这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必须使学生获得对“美与丑”、“善与恶”,更加鲜明的辨别力。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不断的注入新鲜血液,才能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
三、巧抓机遇,不失时机
人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在自然的生活中形成的,这是人的德性形成的一个基本规律。因此,抽象的道德戒律,光*说教是不能深入人心的。特别是现在人们的思想已驶入了现代化的快车道。小学生耳闻目染,其思想认识也已变的逐渐复杂起来。如不能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工作,势必造成社会危害。我们的做法是:摒弃“说教式”、“灌溉式”、“挤压式”的教育方式。巧抓机遇,充分利用“节日庆典、晨会、校班(队)会、国旗下讲话、宣传栏、黑板报、校外德育教育基地”等,不失时机的加强对小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把道德认知自觉的转化为道德行为。例如:在“母亲节”到来之际,我们在学生中开展了“感恩教育”。有的学生为父母制作了一张生日贺卡,有的学生为父母洗一件衣服,有的学生为父母做一顿可口的饭菜。表达出了他们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提高了思想认识,净化自己的心灵。
加强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细致的育人工程。它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精心策划,不断的用生动的、贴近生活的实例来充实它。
小学德育论文与篇十七
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与其它各育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为加强班级德育工作,本学期我班德育工作认真按计划进行。开学初,利用班会,队会对学生进行安全宣传教育,认真贯彻《小学生德育纲要》,《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礼仪常规》及“一小学生十不准”对学生进行安全,纪律,法制,思想品德,环境文明礼貌等教育,使学生从开学起就有一个良好的开端。除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我班还对学生进行了各方面的教育如:
一、抓常规训练。
学校生活,要求孩子们树立严格的集体和时间观念,遵守学校纪律。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仅懂得了道理,如果不经过反复训练,也不一定做到。因此从开学起,我便对他们进行常规教育,对怎样上课、下课、回答问题、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等等,都做了明确的要求,然后,进行反复训练,对做得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并让他示范给大家看。有的同学做错了,就让他们重做一次,两次、、、、、不厌其烦,多次反复,直到做好为止,不能因为错了一次而批评,应真诚地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去做好。
二、坚持正面教育,寓教育于讲故事之中。
对一年级的小学生进行教育,仅凭单纯的讲道理是不行的,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哪怕是最顽皮好动的孩子一听讲故事,马上就会安静下来。我就抓住了的这一好奇心理特征,常常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为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我给他们讲“闻鸡起舞”的故事,使他们懂得学习应该认真、刻苦。五十多个孩子在一起学习,难免有打闹、吵架的现象发生。为了培养孩子们团结友爱的精神,我常根据班内发生的具体事例编成小故事,对学生进行教育。
三、联系实际,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联系班内学生的思想实际,通过有意义的活动进行思想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个别学生对别人的东西(彩笔、铅笔等)较感兴趣,趁别人不注意时,就顺手牵羊。遇到这种情况时,我就先找些拾物交公的例子给他们讲讲,然后说,有的同学可能错装了别人的`东西,在自己的书包中找一下,如果真的装错了,就勇敢的交到老师这儿来,结果有个同学红着脸交上来了,不好意思地说:“我不是故意的,请老师和同学们原谅!”顿时,掌声齐起,最后让大家讨论,都说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并且拾到东西要交公。通过这一事例,学生们辨明了是非,自这次班会活动之后,班内拾物交公的学生多了。
四、耐心教育,以表扬为主。
爱听表扬是儿童心理特点,表扬运用得恰当,学生的积极因素就会像原子裂变一样发生连锁反应。例如:上课了,大部分同学在吵嚷,没有做好上课准备,如果泛泛批评,收效甚微,如果点名批评,别人往往幸灾乐祸;倘若从乱哄哄中找个坐得好,不说话,书本都准备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其他学生便会仿效,秩序井然。人都有自尊心,表扬有批评的作用,是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批评。我常用表扬某个学生道德品质、思想行为上的积极因素去影响和克服后进学生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寓批评于表扬之中。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五、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
一年级的学生模仿性很强,教师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工作中我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凡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我首先做到。如要求学生对人讲话要有礼貌,我就带头运用礼貌语言;要求学生要爱护环境,我就带头做好环保工作。
六、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我们这个班,后进生的人数挺......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772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