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一种对自己的负责和尊重,也是对他人的分享和帮助。完美的总结应该贴近实际,突出反思和总结,让读者有所启发和收获。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各类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人教版三上英语第六单元教学设计篇一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等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由于学生对连加已经有了初步的接触,掌握了连加的运算顺序,学生对本节知识的学习并不存在困难。100以内的连加计算是以后学生学习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内容以前,学生已经能够熟练计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并掌握了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顺序,学生理解起来难度不大,在学习过程中关键是让学生根据所给的信息正确列出算式,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加法的含义,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2.在观察、比较、交流等学习活动中,经历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连加的方法解决问题,理解连加的运算顺序,并会计算。
难点:算法的多样性及优化意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
口算卡、多媒体课件、小星星。
人教版三上英语第六单元教学设计篇二
1.认识11个生字。通过略读,浏览,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打蔫儿、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文中描写母亲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学习重点]。
通过文中描写母亲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学习难点]。
通过文中描写母亲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媒体运用]。
1.硬件媒体:计算机??电视机。
2.软件媒体:文字?
[教学时间]40分钟。
[教学过程预设]。
一、导入课文。
有这样一位母亲,当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妈妈不但不在家里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这位母亲到底爱不爱自己的儿子?她当时又是怎么想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读《学会看病》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文。
2.检查认读生字词。
3.理解“打蔫儿”“喋喋不休”“按图索骥”的意思。
三、再读课文?体会母爱。
1.那么这位母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2.这是一位非常关爱孩子的母亲。具体从哪里可以看出这是一位非常爱孩子的母亲呢?
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母亲情感的变化。
3.交流。
(1)交流描写母亲语言的句子。谈一谈,你从中的感受。
齐读母亲喋喋不休的话,体会一下其间浓浓的母爱吧!
(2)交流描写母亲心理活动的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a.她后悔什么?
为什么后悔呢?
b.作者是怎么把母亲的心理活动写细腻的呢?
c.齐读这段话,体会母亲的悔意,深深的母爱!
4.体会母爱的深沉。
母亲这样做,仅仅只是为了让儿子学会如何看病吗?
她不仅给儿子看病的路线图,更重要的是让儿子学会独立面对生活。因为路是要靠自己走出来的。这真是一位用心良苦的母亲,真是一位深爱孩子的母亲,真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四、简介作者。
知道这位母亲是谁吗?(出示作者照片)。
简介作者。
[课后练习]。
拓展阅读《孩子,我为什么打你》,感受伟大的母爱。
[板书设计]。
学会看病。
锻炼儿子。
母亲独自看病儿子。
尽责的“爱”
人教版三上英语第六单元教学设计篇三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悟诗歌内容,体会孩子们在大自然里那愉快幸福的心情。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7个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夏天的。
快乐。
教学准备:
夏天的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一个季节?同学自由发言。
2、有一局部同学喜欢夏天,夏天已经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
夏天不只是火热的,而且是喧闹的、快乐的,是属于我们的。今天,我们就一。
起学习《我们的夏天》这一课,板书课题,让我们走进夏天,
感受夏天的美好、有趣。
3、出示夏天的图片。
你认为夏天是怎样的呢?
你能说说夏天的变化吗?
同学口头练习:
夏天到了,()。
有人和我们一样喜欢夏天,他写下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读。
读吧。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教师范读课文,同学考虑:你觉得作者写的夏天是怎样的呢?
2、想不想读读课文?以你们最喜欢的方式自身读课文,找出要。
求认识的字,反复拼读。
3、分组交流识字情况,把自身学会的字教给组内的同学。
4、教师抽读生字卡片,同学说说识字方法。
5、找出带有生字的句子同桌互相读读。
6、同学再自由读课文。
三、指导写字。
1、出示会写字,读一读。
2、同桌说词,看谁说的多。
3、教师范写,同学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4、请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怎样才干把这些字写的好看呢?
5、同学练写,教师个别指导。
7、评价同学的书写。
作业:
1、读课文。
2、写字。
第二课时066。
一、复习。
1、听写生字。
2、开火车:抽读生字卡片。
二、学习课文,整体感知。
1、以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夏天的几个。
特点?
2、勾出自身喜欢的句子或段落,你最喜欢哪一段,就把它有声。
有色的多读几遍。
3、指名朗读喜欢的段落。教师引导同学从自身的生活实际说说。
喜欢的原因。
四、感悟朗读课文。
1、学习第一小节。
教师读课文,考虑:第一小节告诉了我们夏天是怎样的?
出示图片:火辣辣的太阳高高的挂在天空中。体会夏天是火热的。
指导朗读,同学试读,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一段呢?
指名读,分组竞赛。
2、学习2----4小节。
自由读,考虑:我们在夏天有哪些活动呢?
出示课文中的插图:指导同学说图意。
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这个句式。
你有什么疑问吗?同学自主质疑解疑。
根据同学的回答,教师适时指导朗读。
齐读2----4小节。
3、学习第五小节。
指名读。
你在夏天最想唱什么歌呢?为什么说夏天同友谊在一起,同探索。
在一起呢?假如是你,你会探索什么呢?
分男女读这一小节。
4、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整篇课文呢?说说自身的感悟。
5、齐读全文。
6、同学试背课文。
五、拓展。
这样快乐的夏天,你喜欢哪些活动呢?请你在小组呢内说说,在。
写下来,或画出来。
作业:
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二或四自然段。
3、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中埃两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埃及的美丽与神秘,扩大孩子们的视野,激发同学对埃及的向往。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准备:
搜优秀有关埃及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四的文明古国吗?
2、同学展示课前搜优秀的埃及资料,介绍埃及。
3、教师根据同学的回答系统介绍埃及。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22月亮毯,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运用自身喜欢的识字方法,记住字形,
读准字音。
2、小组交流识字方法,要求。
每位同学向小组同学介绍一下自身运用什么识字方法,记住了哪些字,
其他的同学对他的发言可以进行补充。
有难记的生字,可以请小组的同学帮助。
3、全班汇报。
(1)开火车,抽读生字卡片,说识字方法。
(2)出示词语卡片,同学抢读。
(3)出示带生字的句子测读。
4、指名朗读课文,优秀体评价。
三、流利的朗读课文。
1、同学自由读课文。
2、同桌互相读课文,互相协助。
作业:
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开火车:抽读生字卡片。
二、感悟朗读。
1、同学自由读课文,想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2、同学自主质疑解疑。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考虑:
这是一块怎样的棉线毯呢?请你画出描写棉线毯图案的句子,
把它读读。
(2)丁丁为什么把它叫做月亮毯呢?
(3)指导朗读。
指名读-----评读----教师引读----齐读。
(4)试背。
4、学习第三自然段。
(1)小组同学分角色读第三自然段。
(2)分组反馈。
(3)师生分角色朗读。
(4)这段话有趣吗?有意思在哪里?请你说说看。
5、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想想: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丁丁很喜欢这块毯子,找出来读读。
(3)他做了哪些奇异的美梦呢?他梦见了什么?
结合课文中的插图,用自身的话说一说。
(4)指导朗读。
(5)试背。
三、总结,拓展。
1、齐读课文。
2、学完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呢?
3、假如丁丁有一天真的到了埃及,他应该为埃及小朋友准备什。
么礼物呢?你们帮他想想?
作业:
读课文,背诵第二或四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复习。
抽查背诵。
二、积累我的词语库。
人教版三上英语第六单元教学设计篇四
教学内容:
课本第87~8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亲自感受1课和1千克的实际质量。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加深质量单位的理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质量单位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在实际生活中是非常有用的。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意识。
4、培养学生与他人的合作意识和分工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1、进一步了解克和千克的质量单位概念。
2、能够用老师提供的称,来称量物体质量。
教学难点:
巩固对质量单位实际概念是认识。
教学准备:
天平,盘称,适量的生活用品,如水果,蔬菜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人新知。
请同学们想一想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对上节课内容的复习,自然引入新课。
二、实践、操作领悟新知。
1、称一称。
要称我们就要用到什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几种常见的称。这些称各有什么用途?
(2)下面我们来重点实践一下生活中最常见的盘称和电子称。
出示挂图称水果、蔬菜。
1千克苹果有多少个?能把书中的苹果数一数吗?你们想自己称一称吗?
(3)分组活动。
明确活动要求:各小组把自己带来的水果、蔬菜各称出1千克。再数一数各有多少个。
(4)刚才我们使用了盘称称物品的质量,是用什么作单位?请小组长上来汇报一下本组称的结果。
(5)通过刚才的小组活动,大家发现1千克的水果、鸡蛋有几个。鱼有几条?
2、估一估。
(1)大家能估一估你们带来的其他日用品的质量有多少吗?你估计的理由是什么?把估计的结果写到书上。
(2)称一称,验证学生估计的结果。
三、教学效果测评。
1、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88页第1题。
2、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88页第2题。
3、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89页第7题。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的领会应用能力。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请大家想一想,说一说。
教学反思:
人教版三上英语第六单元教学设计篇五
一、单元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文体的基本特点,能根据不同文体特点收集信息,进行筛选分析,作出归纳.
2、掌握速读法的要领,读课文后能说出基本情节或文章梗概。
3、运用速读法,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一篇文章最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4、学会合作探究和自由写作,能自由地、有条理的叙述事实,在文章中表达自己的见解。
5、安排“迅速捕捉阅读信息的”的训练,尽可能多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3课时。
课本整体感知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
《藤野先生》3课时。
《生命与和平相爱》1课时。
《热爱生命》1课时。
《享受生活》2课时。
诵读欣赏1课时。
“综合学习与探究”4课时。
三、教学设想。
本单元课文都出于名家之手,4篇文章用不同的方式说了不同的事,作者和他们作品中的人物都是热爱生活的。文章篇幅较长,内容充实,信息量大,因此单元主要任务是学会“迅速捕捉阅读信息”。本单元学习要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运用“观其大略”的速读法,学会从课文中迅速捕捉信息;理解并积累关键词语,理解文章的主旨。在大量的阅读中扩大我们的视野,增长知识,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努力形成不畏艰险、勇于挑战、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善思考,形成心忧天下、关心人类命运的价值取向,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确定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第一块:浏览单元内容,了解其特点:
1、导入:让学生浏览目录、课文(还可以延伸到发展性评价手册)明确任务。
2、巡视、指导浏览目录、课文。
3、布置讨论:本单元的内容具有怎样的特点?思考、讨论。
第二块:确定单元学习方法:
1、回顾我们曾经学习过的种种学习方法(如:九年级上册的读书方法,圈点勾画的具体要求,上一单元的比较与辩微等)。
2、针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和特点,制定相应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计划。
第三块:学习评价。
1、出示评价内容:
1你有自己的专题吗?你能用简要的语言阐述一下吗?
2你能说出哪些课文题目,作者,文章的主要内容?
3组成学习小组:分工收集资料,商定展示成果的形式。
自我反馈。
2、小结:自我小结。
《藤野先生》。
学习目标:
1、认真阅读课文,了解藤野先生的思想品质,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
2、学习文章精选材料,多方面表现人物品质的手法。
3、学习本文抓住任务语言行动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领会文章语言的感情色彩。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学习文章精选材料,多方面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了解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学习本文抓住人物语言行动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领会文章语言的感情色彩。
教学难点:了解藤野先生的思想品格,了解鲁迅先生中青年时代的心路历程。
第一课时。
课堂学习:
一、创设情景导入: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鲁迅先生照片和藤野先生的照片。鲁迅为什么对藤野先生始终不忘呢?观看图片,思考。
二、快速浏览,整体感知。
2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3组织学生用表格形式填写:藤野先生与作者交往的典型事例及反映的思想品质。
三、语文活动:
1课本扉页后的彩色插图中有藤野先生的油画肖像,请你为这张画像配一段简要的文字说明。(观察思考并配文字说明。)。
2组织交流、评点。
课后学习:1、文章的感情线索是怎样的?。
2、思考文中藤野先生的两次叹息用意?
第二课时。
课堂学习:
一、课文分析。
1深入探究,请大家依照“去仙台前”“在仙台”“离开仙台”给文章理清脉络。
2课文的线索是怎样安排的?思考,交流。
3交流明确。
二、深入探究分析。
1文章中两次写到藤野先生的叹息,请找出文中语句,思考这两次叹息有什么不同吗?
课后学习:1、研读鲁迅先生在仙台的经历,思考给你带来的启示。
第三课时。
一、课文研读。
1组织学生探究分析鲁迅先生在仙台的经历,组织学生说说藤野先生的形象。
二、拓展研读。
1组织学生阅读《〈呐喊〉自序》,或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深入理解到仙台学医对鲁迅走上文学道路的重要作用(阅读《〈呐喊〉自序》,或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交流读后的感受。)。
三、课后作业。
“没有爱,便没有成功的教育”。师爱激励鲁迅先生自强不息。在生活中,你也一定遇到过好教师,请用生动的语言写出这位老师的一个爱生片段。300字左右。
《生命与和平相爱》。
学习目标:
1、学会在速读中迅速捕捉信息,能用简要语言复述本课基本内容。
2、学习把人物放在文化背景中展示的方法,学会逐步深入的描写内容。
3、了解犹太民族重视文化教育,重视培养生存能力的情况,了解犹太民族珍惜生命,向往和平的感情。
课前学习:
1、了解电影《索菲的选择》、《辛德勒名单》的情节内容,了解犹太民族的苦难历史。
2、课前收集作者铁凝介绍资料,了解其创作历程。
第一课时。
课堂学习。
一、整体感知课文。
组织交流。
二、研读课文。
1组织学生理清课文结构认真读课文,找出课文能清晰地表现作者写作思路的几个关键句子,理清结构。
2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围绕“说说我眼中的戴维展开”,“戴维为什么会具有优秀才能”等问题展开讨论。
三、拓展延伸。
课后学习:你认为我们中国人的家庭教育有哪些成功之处,有哪些需要改进之处?
附阅读资料:中国人该敬畏犹太民族的一千个理由。
现代中国人至少有双重因缘敬畏犹太民族。
仅仅数十名犹太人在短短数十年时间里,就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将在宇宙深处沉寂了数百亿年的基本物质力量释放于人世,不仅避免了100万盟军士兵和万日本平民的生命伤亡,提前结束了中国抗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而且永远改变了人类的处境、思维和命运。
由于犹太姓氏所占比例过大,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79年生于德国乌尔姆城)、马科斯玻恩(maxborn,1882年生于波兰弗罗茨瓦夫)、尼尔斯玻尔(nielsbohr,1885年生于丹麦哥本哈根)、恩利克费密(enricefermi,1891年生于意大利都灵)、j罗伯特奥本海默(jrobertoppenheimer,19生于美国纽约)等犹太科学家主导的现代物理学,曾一度被称为“犹太物理学”。
令中国人无比骄傲的“核大国”地位和全部宇航成就,都受惠于犹太科学家的天才和劳作。
同样,由于卡尔马克思(karlmarx,18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市)纯正的犹太血统,由于俄国革命浓重的犹太背景:俄国革命之父普列汉诺夫的夫人罗莎莉(rosalie)是虔诚的犹太妇女,俄国革命无可争辩的领袖列宁拥有1/8的犹太血统,苏联红军缔造者托洛茨基和十月革命著名领导人斯维尔德洛夫(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季诺维也夫(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加米涅夫(莫斯科苏维埃主席)、捷尔仁斯基(全俄肃反委员会主席)、季维诺夫(外交人民委员部委员)、乌里茨基(彼得格勒肃反委员会主席)……都是犹太人,由于罗莎卢森堡、梅叶勒夫娜海尔夫曼、安娜库莉赫芙、贝拉库恩、库特艾斯纳等名震欧洲的犹太男女革命家惊人的承受力和殉道者般的牺牲精神,在整个20世纪成为中国和全球激进主义革命精神源泉的历史运动和世界思潮,曾一度被称为“犹太共产主义”、“犹太国际主义”和“犹太布尔什维克主义”。
苏联操控的共产国际在上世纪20至40年代派驻中国的代表和顾问,也流淌着浓度甚高的犹太血统。直到今天,马克思主义仍然是中国宪法和一切社会生活的意识形态基础。
犹太人对中国和世界的启示性意义远远不止于此。
有关勇气。
哪个民族曾经遭受过如此漫长而深重的苦难:从亚述人、马其顿人、巴比伦人、埃及人、迦太基人、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到十字军东征、欧洲中世纪“黑暗时代”(darkages)、黑死病、腺鼠疫;从意大利梵蒂冈教廷的“隔都”、沙皇俄国的“栅栏区”、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法国“德雷福斯案”到斯大林的民族放逐和“犹太医生案”、纳粹德国的奥斯威辛、达豪、布痕瓦尔德集中营、毒气室,直到4次中东战争以及几乎整个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的环伺与敌视……几乎整个世界都在合谋排斥、驱逐、迫害、虐待、屠杀和灭绝犹太人,这个“上帝的选民”向世界各地流散迁徙的经历,几乎就是数千年里人间灾祸的路线图,以至犹太人发明了4个恐怖的词汇,以音译形式直接进入各国语言:pogrom(排犹)、genocide(灭犹)、holocaust(屠犹)、ghetto(隔都)。这个从荆棘之途、骷髅之地泣血而来的古老民族,至今还在为自己的故土和圣城流血。(写作本文时,“伟大东方伊斯兰突击阵线”刚刚在土耳其伊斯坦堡制造了“和平绿洲”犹太会堂和“以色列之家”连环爆炸案,240多名正在举行安息日仪式的犹太教徒正倒在血泊中呻吟。)。
从1938年4月到1940年5月,当圣路易斯号作为犹太人悲剧和欧美国家耻辱的双重象征在大西洋的“诅咒之航”来回漂行时,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何凤山却向德国和奥地利犹太人签发了成千上万份前往中国的签证。60年后的,以色列政府授予何凤山“义士”称号,以表彰他签发那些“生命的签证”的勇气和人道关怀。
这使我作为中国人,多年来为自己所属的民族第一次感到由衷的自豪和荣耀:中国没有参予对犹太人的合围,何凤山表现了古老的东方人道精神。陈铭道教授在《与上帝摔跤》一书中,以如此简洁的叙述和那帧朴素的照片,给我们留下了这位中国绅士的动人故事和清朗笑容。
正是这个人口从来不到人类1/400的弱小族群,这个几乎在每一个时代、每一个国度都成为厌恶、忌恨、诅咒、仇视和杀戮对象的生命-信仰共同体,这个唯一纵贯50、散居五大洲的世界民族,却恰似浩瀚星空中最孤绝、最炫目的彗星,屡屡划破人类文明的漫漫历史长夜。
现代人类赖以安身立命、不可移易的时间与空间、世界与宇宙将不是我们从双眼到内心观察和感受到的这种状态;维系现代文明的基本范式和普世价值将无从确立;各个民族将被迫以支离破碎的方式孤独地面对冷漠无垠的苍穹,人类的世界性感受将长久停留于物候循环的蒙昧时代,人类的彼此接近和天下一家的伟大理想将在更漫长曲折的黑暗中摸索;——犹太人是上帝和人类的选民。
推动近代世界文明巨大进步的宗教改革、文艺复兴、产业革命和社会演变将失去源头和方向;高倡“自由、平等、博爱”和“共产主义是自由人的自愿联合体”的现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将失去它们的精神蓝本,失去塑造明天的内在冲动,失去它们的历史合法性;——犹太人是天生的资本主义者、社会主义者和世界主义者。
“人人生而平等”的古老箴言催生的将不是履行“四海一家”伟大天命的美利坚合众国,而是又一个贪婪、血腥的专制帝国;短暂、渺小的个体生命将不仅失去永恒王国的意义可能,而且失去现实世界的存在价值,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现代人权运动(女权主义、民权运动、反对种族歧视、环保主义、争取言论和思想自由、废除死刑等)都将沦为民族、宗教、国家、阶级、政党和个人的工具;——犹太人是天生的自由主义者、民主主义者和个人主义者。
一名俄国人的一段名言,完全适用于全世界每一个犹太人:“一个有觉悟的工人,不管他来到哪个国家,不管命运把他抛到哪里,不管他怎样感到自己是异邦人,言语不通,举目无亲,远离祖国—他都可以凭《国际歌》的熟悉曲调,给自己找到同志和战友。”(列宁:《欧仁鲍狄埃》)犹太民族在历史和精神意义上,一直在谱写和传唱并不仅仅属于他们自己的《国际歌》,在这个吉凶难卜、忧患丛生的世界上,阅读《与上帝摔跤—犹太人及其音乐》这样的书,既痛苦,又幸福—它为犹太人而写,也为我们所有人而写:“心中想说的话将肯定不只是有关犹太人的音乐。”
犹太优太。
我和《与上帝摔跤》的作者陈铭道教授同属一代,可谓“多灾多难的一代”。命运几乎没有对我们微笑过,—我们却由此获得一项不菲的人生回报:永远不对人失去信心、希望和爱,永远为不幸和苦难掬泪,永远向英勇和崇高致敬,永远站在应该站立的那一边。
对犹太民族的受难和牺牲,同情还是冷漠;对犹太民族的奋斗和成就,敬佩还是抹煞,几乎成为衡量善良与邪恶、文明与野蛮的天然尺度。陈铭道教授在完成《黑皮肤的感觉—美国黑人音乐文化》一书后,在患脑血栓偏瘫后,又为自己的同胞写出了另一则人类自由本性的感人乐章,并再次出色地证明:真正的艺术永远源于苦难,指向拯救。
世界通常是一个逐渐解蔽的过程,偶尔有一次豁然开朗的爆发。中国人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心境走出自己的国度。这个边界分明的小小的星球,既不是这样花花哨哨、五彩斑斓,也更非看上去那样单调、枯燥,那样“不过如此”。真正激动人心的旅游,是关于人类精神生命的巡礼,真正不朽的世界指南,永远导向一切生命的死而复生,永远展望着所有的民族都在由真理和正义、旋律和乐音主宰的世界里复活。正如本书开篇第一段和结尾一段文字所寄望的那样:“有一天,每一个犹太人终将意识到:没有犹太民间音乐的复活,就没有犹太民族的复兴,正如一个人没有心脏不能活,一个民族没有民间音乐也不能活;到了这一天,犹太民族的复兴才会成为一种现实。”
最让我心生感动的,是漾溢全书的某种类似宗教情怀的谦卑、忧伤和神秘的心迹,以及对人类受难和牺牲的宿命般的庄严、肃穆,这使我不断想到爱因斯坦以及许多犹太人所特有的目光和文字:
我们所能有的最美好的经验是奥秘的经验。它是坚守在真正艺术和真正科学发源地上的基本感情。谁要是体验不到它,谁要是不再有好奇心也不再有惊讶的感觉,他就无异于行尸走肉,他的眼睛是迷糊不清的。就是这样奥秘的经验—虽然掺杂着恐怖—产生了宗教。我们认识到有某种为我们所不能洞察的东西存在,感觉到那种只能以其最原始的形式为我们感受到的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正是这种认识和这种情感构成了真正的宗教感情。
中国人有特殊的原因关注犹太人,感受犹太人,祝福犹太人。我的朋友、社会学家周孝正教授曾经不顾民族学、辞源学和外交政策的约束,建议将“犹太”改为“优太”,以表明对这个弱小而伟大的民族的敬意。
《热爱生命》。
学习目标:
1、学会在小说阅读中把握基本情节,能复述故事梗概。
2、学习细致入微地描写对表现人物意志的作用。
3、了解人物在绝境中顽强求生的精神状态,感知人热爱生命的本能,珍惜生命。
课堂学习:
一、速读课文,理清层次。
1组织学生交流课前自主学习情况。介绍你所了解的小说时代背景及小说家杰克·伦敦的生平事迹。
2让学生在小组内说说看了课文后的主要印象,然后在全班交流,理清课文的层次。用简要的语言复述课文主要情节。
3组织交流、归纳小结。
二、人物形象大家谈。
1引导学生谈谈对主人公这一形象的认识。抓住人物形象对课文作深入分析并谈自己获得的启示。
2组织交流、归纳小结。
三、语文活动读写“超链”
1组织学生深入谈谈课文某一句话或某一段情节,甚至全文的感受,交流后组织写一篇读后感。学习作者细致入微的描写使课文的语句具有感染力的写作方法,写一篇简短的读后感。
2组织交流、评价。
教师寄语:每一个生命的强者,都是矗立在我们面前的丰碑。每一个生命的强者,都在历史的深处无言地启示着我们:面对人生的不幸和苦难,唯有“扼住命运的咽喉”,不轻言放弃,奋起抗争,勇于拼搏,才能创造人生的奇迹、重铸生命的辉煌!
《享受生活》。
学习目的:
1、快速浏览课文,说出作者喜欢的是哪些事物,作者有怎样的人生态度。
2、了解作者的非凡经历,说出给你的人生启迪。
3、学会在叙述中恰当地穿插议论和抒情。
第一课时。
课堂学习:
一、整体感知。
1组织学生用一句话介绍你所了解的作者。
3组织交流。
二、理解性阅读,品味语言。
2反复诵读文中你喜欢的诗意盎然的句子,谈谈你读后的感受。
三、仿写一段话。
1结合课后探究练习四以“忘我是快乐的”为开头写一段话。仿写一段话。
课后学习:了解作者生平资料及带给你的启示。
第二课时。
一、拓展性阅读。
1组织学生说说海伦·凯勒不向命运屈服,战胜残疾走向成功的非凡经历,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谈谈对人生的启迪。
2学生书面准备后,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
附:阅读资料。
天才与苦难。
上帝象精明的生意人,给你一份天才,就搭配几倍于天才的苦难。
世界超级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就是一位同时接受两项馈赠,又善于用苦难的琴弦把天才演凑到极限的奇人。
他首先是一位苦难者。四岁时一场麻疹和强直性昏厥症,已使他快入棺材。七岁患上严重肺炎,不得不大量放血治疗。四十六岁牙床突然长满脓疮,只好拔掉几乎所有的牙齿。牙病刚愈,又染上可怕的眼疾。幼小的儿子成了他手中的拐杖。五十岁后,关节炎,肠道炎,喉结核等多种疾病吞噬着他的机体。后来声带也坏了,靠儿子按口形翻译他的思想。她仅活到五十七岁,就口吐鲜血而亡。死后,尸体也备受磨难,先后搬迁八次。
上帝搭配给他的苦难实在是太残酷无情了。但他似乎觉得还不够深重,又给生活设置了各种障碍和漩涡。她长期把自己囚禁起来,每天练琴十至十二小时,忘记饥饿和死亡。十三岁起他就周游各地,过着流浪生活。除了儿子和小提琴,他几乎没有一个家和其他亲人。
苦难是他的情人。他把她拥抱得那么热烈和悲壮。
其次,他才是一位天才。三岁学琴,十二岁就举办首次音乐会,并一举成功,轰动舆论界。之后,、他的琴声遍及法、意、奥、德、英、捷等国。他的演奏是帕尔马首席提琴家罗拉惊异得从病榻上跳下来,木然而立,无颜收他为徒。他的亲身使卢卡观众欣喜若狂,宣布他为全国首席小提琴家。
他不但用独特的指法、弓法和充满魔力的旋律征服了整个欧洲甚至整个世界,而且发展了指挥艺术,还创作出《随想曲》、《无穷动》、《女妖舞》和八部小提琴协奏曲及许多吉他演奏曲。几乎欧洲所有文学艺术大师如大仲马、巴尔扎克、肖邦、司汤达等都听过他演奏并为之激动。音乐评论家勃拉兹称他是“操琴弓的魔术师”。歌德评价他“在琴弦上展现了火一样的灵魂”。李斯特大喊:“天啊,在这四根弦中包含桌多少苦难、痛苦和受到残害的生灵啊!”
上帝创造天才的方式便这般独特和不可思议。
命运对霍金同样十分残酷。17岁时,他考取了著名的牛津大学,21岁时,却患上了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医生说他至多只能活两年半。就像正要开放的花朵遭到严霜的打击,霍金的人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如果他在命运面前软弱一下,对自己说“算了,反正一共只有两年半了”,就可能痛苦的生活,平庸的消失。但是,霍金心里想,反正就是一死,命运的能耐再大,最坏也不过如此。他对命运说:“随你的便吧。”他对自己说:“时间只有两年半,不算多,要努力做些有意义的事,让生命留下一点辉煌。”疾病不断地向他进攻。他的病情渐渐加重,肌肉一天天的萎缩下去,走路越来越不稳,连站也变得困难起来。为了与咄咄逼人的病魔斗争,他努力锻炼。他坚持靠自己的力量上楼。腿的力量弱了,他就用手拉着扶手艰难地走上楼去。
病情不断的加重。霍金终于站立不住,坐上了轮椅;他的手指失去了活动能力,十个手指中,只有两个还能活动。1984年,他说话已经相当困难,吐字不清,说几个词要花好长时间。1985年,他又得了肺炎,治疗时切开了气管,从此就再也没有发出声音,只能在心里讲话。后来,人们为他在轮椅上安装了一台电脑和语音合成器。他用仅有的两个完好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出要说的词,组成相应的句子,经过语音合成器发出声音来。他就用这个办法,进行学术交流,做学术报告。
命运带给霍金的苦难实在是太多了,是常人难以想象,难以忍受的。但命运在他顽强的挑战面前似乎退却了,一个两年半过去了,又几个两年半过去了,他还是坚强地活着。
但霍金向命运的挑战,不仅仅是指它能活着,更是指它的创造。脚不行了,手不行了,嘴不行了,走路、吃饭、说话都要别人或机器帮忙,体重只有四十公斤。但是,他的大脑还很行。他让助手把资料摊在小桌上,一页页的阅读。他的身体一点也没有离开过轮椅,但是,他的思维却飞出了地球,飞出了太阳系,飞出了银河系,飞到了上百亿光年外的宇宙深处,飞向了神秘莫测的黑洞。他在大脑中想像着,论证着,推理着,计算着。他思考着宇宙从什么时候开始,时间有没有尽头。他发现了黑洞的蒸发性,推论出黑洞的大爆炸,他还建立了一种非常美的科学的宇宙模型。
霍金成了伟大的天体物理学家。他写的科学著作《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风行世界,发行量达1000万册。他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成为只有像牛顿这样的大科学家才能跻身的卢卡逊数学讲座的教授。霍金不仅以他的成就征服了科学界,也以他顽强搏斗的精神征服了世界。他的事迹表明,人是可以向命运挑战的。
综合学习与探究。
第1课时。
课堂学习:
1组织学生归纳速读课文的方法归纳、交流。
2指导探讨练习一到三题小组合作探讨,大组交流。
课后学习:把前面布置的对课文内容的质疑整理出来,选出有价值的问题,准备下节课探讨。
第2课时:
1指导探讨第四题学生讨论。
2把从学生中收集的问题返回到学生中去,选择有质量的,小组探讨。小组合作探讨交流。
课后学习:整理自己收集的有关“生命”“生存”“生活”的相关资料。
第3课时:
1巡视、指导各组的活动组内交流资料,补缺补漏,整合资料,并确定展示形式,分工写作。
第4课时:
1出示评判标准和要求(主题、内容、语言、结构)各组交流,评判。
2学生推荐师生互动评判。
3组织优秀作品校园展示。
单元小结。
总结方面获得收益存在问题。
(1)课堂发言的情况。
(2)完成作业的情况。
(3)参与活动的情况。
(4)学习兴趣的增强。
(5)学习能力的提高。
(6)情感态度的升华。
(7)对老师建议、评价。
人教版三上英语第六单元教学设计篇六
语言专家有不同的答案。有些专家认为我们有学习语言的特殊能力,而且我们的大脑会自动调节,去接受我们出生地的语言文化。还有人认为我们学习语言正如我们学习其他技能,例如走路、解决问题等,我们天生具有学习和适应的能力,而不是大脑中有学习语言的专门区域。不管他们的理论怎样,这些语言专家确实同意现实生活就是一所非常成功的语言学校:事实上每个人都学会了使用一种并且在5岁以前已经掌握学校使用一种语言的基础了。
学校一门外语不同于学习一个人的母语。外语学习通常在学校进行,很少有机会和讲这门语言的人进行交流。我们学习一门外语比我们学习我们的母语要快得多。对你来说这可能不真实--想到学习英语你已经花费的长时间的艰苦努力!一旦你更进一步考虑这种情况,你将意识到情况的确如此:当你学习你的母语时,你花费你所有不睡觉的时间来和周围的人进行交流;换句话说,你整日学习它!你这样学习了五年,那是相当长的时间。如果你花费一样的时间来学习英语,你将取得很大的进步。当我们学习一门外语时,我们也得到许多帮助。在学习过程中,有教科书、教师和同班同学来指导和帮助我们,并且我们能更多地了解学习方法和技能。那表明我们能够学得更好。
那么为什么一些人比其他人擅长学习外语呢?研究已经表明成功的语言学习者确实有相当多的特性。此外,数据表明成功的语言学习者的共同点就是他们明确自己的思想、对世界充满好奇、有冒险的愿望和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为了处理学术难题,成功的语言学习者也会使用不同的学习方法。
因为他们善于计划和评价他们的学习,所以成功的语言学习者能获得信心并且能轻松愉快地学习。随着对成功的渴望日益强烈,积极的学习者能更快地获得新技能并且更充分地利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因此,他们在阅读理解、词汇学习、写和说等领域做得较好。学习者越不紧张,越能放松自己,学习语言的效果越好。自信、有把握的学生往往是更成功的语言学习者。他们更愿意冒险并且把自己放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如果不是这样,他们将不愿做新的试验而犯错误,所有这些将有助于他们增强学习的能力。
学习的目的也是重要的。不是我们所有人都想要当翻译或者口译人员。大多数人学英语只是为了日常应用。与其他人相比较,一些人或许有更多的兴趣和更高的能力,但是那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发现更好的方法。学习一种语言需要耐心。如果我们想要成为成功的语言学习者,我们应采用如上所述的一些学习习惯和特点。如果我们改进我们的学习技能,我们可能会发现学习一门外语不必付出学习我们母语双倍的努力,而实际上是双倍的容易并且有很多乐趣。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人教版三上英语第六单元教学设计篇七
1、知道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2、结合实际的生活情景,能主动探索和理解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两、三步式题。
3、掌握有关0的计算特性,知道0不能做除数。
4、让学生在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种不同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5、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估算意识,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工整书写等学习习惯。
人教版三上英语第六单元教学设计篇八
下面这张照片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时,被记者拍下来的真实情景。仔细观察照片,想一想这个小孩子为什么哭?他的父母在哪里?当时可能发生了什么事?这个孤独的孩子以后命运如何?联系照片的人和景,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人教版三上英语第六单元教学设计篇九
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钢铁锈蚀的条件。
了解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过程与方法。
课前组织有关金属的腐蚀和防护“活动与探究”内容,让学生记录实验情况以及探究结果,并从中应道学生如何由实验来分析铁生锈的条件、防锈的方法。
关于金属资源保护的教学,可以利用电教手段,使学生强烈感受矿物资源是有限的,以及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性。并结合“调查与研究”,使学生了解废旧金属回收的意义,并积极主动去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等,认识到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通过对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的介绍,让学生产生金属资源的危机意识,以便于让学生懂得要保护金属资源。
[重点难点]。
重点:有关金属的腐蚀和防护“活动与探究”
难点:对铁的锈蚀防护的“活动与探究”的结论的辨析归纳从而得出铁生锈的条件,以及防锈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powerpoint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本课题内容;提前一星期设计准备“铁钉锈蚀”实验,观察并记录铁钉锈蚀情况。收集的有关金属回收利用的一些资料。
[教学过程]。
二、金属资源保护。
(一)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教师]人类每年要向自然界索取数以亿吨计金属。然而,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据估计每年全世界因生锈而损失的铁就约占世界年产量的四分之一!!所以防止金属腐蚀已成为科学研究和技术领域的重大问题。
[学生]提前一星期设计准备铁的锈蚀条件的“活动与探究”,完成实验报告。在课堂上回顾实验步骤,汇报实验结果:
[教师]与学生探讨设计的目的并对学生的设计给予评价。
汇总实验如下――取5枚洁净无锈的铁钉,分别放入5支试管中进行下面实验:
在试管1中加入稀硫酸溶液,浸没铁钉后,倒去溶液。
在试管2中加入少量氯化钠溶液,使铁钉一半浸没在溶液里。
在试管3中把铁钉放在一团湿棉球上。
在试管4中注满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塞紧橡皮塞。
在试管5中加入少量干燥剂(碱石灰),再放一团干棉球,把铁钉放在干棉球上,塞紧橡皮塞。
(注意)试管5需要事先用酒精灯进行加热。
[教师]提问:通过探究小结使铁制品发生锈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学生]小结:1.导致铁制品锈蚀的因素是:水和氧气同时存在;2.加速铁制品锈蚀的因素是:酸或者氯化钠。
[教师]了解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才能知道如何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因为如果破坏铁制品锈蚀的条件就能防止铁制品的锈蚀。
[学生]讨论得出防止铁制品锈蚀的建议:保持干燥,隔绝氧气。
[教师]引导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讨论。
[学生]讨论分析:自行车的构件如支架、链条、钢圈等,分别采取什么防锈措施?
[教师]简单介绍一些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
1.“穿外衣”――加一层保护膜。
如:刷漆、涂油、电镀、烤蓝。
2.“增强体质”――改变其自身的内部结构(合金)。
如:不锈钢、不锈铁。
3.改变腐蚀环境通过具体数字,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分析结束后进行小结,有利于学生把握实验的关键,培养学生实验中认真、细致、严谨的实验态度。
防锈方法的确定,可以结合第七单元学过的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形成基本的运用知识的思路:了解反应的条件――促进或破坏反应的条件――达到某一目的。
(二)金属资源保护。
[教师]金属的防腐可以有效保护金属资源。
[学生]讨论:既然金属资源丰富,为什么还要保护金属资源呢?
[教师]课件展示一些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和我国金属资源概况。
[学生]阅读课本总结:有效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
防止金属的腐蚀;
金属的回收利用;
有计划合理的开采矿物;
寻找金属的代替品。
[教师]让学生汇报自己收集的有关金属回收利用的一些资料,如废金属回收、电子垃圾的回收、废电池回收等等。
[学生]汇报交流,积极探讨金属的回收利用。让学生学会用辨证的观点看待金属资源:丰富与有限。提高学生的资源意识。同时利用金属资源的回收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金属回收的活动中去。
[板书设计]。
二、金属资源的保护。
(一)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1.实验报告:
2.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水和氧气。
3.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保持干燥,隔绝氧气。
(二)金属资源保护。
有效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
1.防止金属的腐蚀;
2.金属的回收利用;
3.有计划合理的开采矿物;
4.寻找金属的代替品;
4.九年级化学溶液教学设计。
5.九年级化学下册酸的通性ph教学设计。
6.九年级化学原子结构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上英语第六单元教学设计篇十
教材分析:
本单元《爱护》有两篇课文和语文天地,第六单元爱护。课文《特别的作业》和《珍贵的纪念》描写的都是爱护大自然、爱护周围事物的,语言文字简单优美,要在读懂课文内容和进行语文天地训练的同时,使学生感受到自然美和语言美的陶冶,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爱护自然的意识。
教学目标:
1、认识30个生字,学会写15个生字。
2、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怎样做才是有意义的、文明的.,培养学生爱护公物。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
4、通过学习课文,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人与自然怎样和睦相处,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本单元的重点是注意句与句联系与理解词语读懂每句话,朗读、默读等各种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并使学生受到各项语文基本功的综合训练。
教学用具:
投影仪、录音机、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特别的作业》。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春天来了,你能说说春天都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吗?(学生说)。
小丽的老师看到这美丽的景色,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作业,你们想知道是什么作业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第六单元爱护》。
二、学习课文。
1、放录音让学生整体感受课文,说说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什么?
2、请同学初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用铅笔画出来小组讨论,并请同学在小组读课文。
3、检查朗读。正音:布置、桑叶、代表、爱护、奇怪。
4、出示投影仪:
读一读、找一找老师布置的特殊作业是什么?读第一自然段,同学们都完成了吗?他们是怎样完成的?读二、三、四自然段。(请同学读)。
5、请同学读课文,小组讨论说一说为什么大家认为小丽的作业最好?
6、请同学读全文,进一步理解课文。
小结:学习课文以后,你觉得春天的景色美吗?你应该怎样爱护这些美丽的景色?
作业设计:
把美丽的春天带回教室。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本课生字8个。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
做游戏读生字:
作业课桌爱护奇怪代表。
昨天一幅院子指指带来。
(全班读)。
二、学习生字表里的8个生字。
1、出示生字:昨、作业、桌、画、玉、兰、让。
2、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些字,看看哪些字你会写,把会写的字在桌上练写,并说说你是怎样写的,小组讨论。
3、请同学上黑板上来写,并说说你是怎样写的,怎样记住的,同学点评,教师小结。
4、教师教学剩下的字。说说这些字是什么结构的,你是怎样记住的,并用书上的词语组词。(书空)。
5、比较词语:昨------作请同学说说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组词。
6、请同学反复读字词。(全班读、男、女生读、小组读)。
作业设计:
在作业本上每个生字写2个,组一个词。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珍贵的纪念》。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老师要给同学们讲一个小动物的故事,你们喜欢听吗?(喜欢)教师讲故事。
你们想知道小动物们给小亭子留下了什么样的纪念吗?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珍贵的纪念》。
二、放课文录音,整体感知课文。
1、让同学说说课文里有哪些小动物?
2、学生自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用铅笔画出来,小组讨论并读课文。
2、检查朗读。
正音:珍贵、纪念、亭子、应该、刻下、留下、
刺猬、蜜蜂、周围、甜甜、台阶、名字、鲜花。
3、请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说说谁为小亭子留下的纪念最珍贵。
4、出示投影片,请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
5、请同学带头饰分角色表演课文,学生点评。
6、小组讨论说说为什么“这才是最珍贵的纪念”?
板书设计:
珍贵的纪念。
刻――写――留。
种花――最珍贵。
人教版三上英语第六单元教学设计篇十一
语言专家有不同的答案。有些专家认为我们有学习语言的特殊能力,而且我们的大脑会自动调节,去接受我们出生地的语言文化。还有人认为我们学习语言正如我们学习其他技能,例如走路、解决问题等,我们天生具有学习和适应的能力,而不是大脑中有学习语言的专门区域。不管他们的理论怎样,这些语言专家确实同意现实生活就是一所非常成功的语言学校:事实上每个人都学会了使用一种并且在5岁以前已经掌握学校使用一种语言的基础了。
学校一门外语不同于学习一个人的母语。外语学习通常在学校进行,很少有机会和讲这门语言的人进行交流。我们学习一门外语比我们学习我们的母语要快得多。对你来说这可能不真实--想到学习英语你已经花费的长时间的艰苦努力!一旦你更进一步考虑这种情况,你将意识到情况的确如此:当你学习你的母语时,你花费你所有不睡觉的时间来和周围的人进行交流;换句话说,你整日学习它!你这样学习了五年,那是相当长的时间。如果你花费一样的时间来学习英语,你将取得很大的进步。当我们学习一门外语时,我们也得到许多帮助。在学习过程中,有教科书、教师和同班同学来指导和帮助我们,并且我们能更多地了解学习方法和技能。那表明我们能够学得更好。
那么为什么一些人比其他人擅长学习外语呢?研究已经表明成功的语言学习者确实有相当多的特性。此外,数据表明成功的语言学习者的共同点就是他们明确自己的思想、对世界充满好奇、有冒险的愿望和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为了处理学术难题,成功的语言学习者也会使用不同的学习方法。
因为他们善于计划和评价他们的学习,所以成功的语言学习者能获得信心并且能轻松愉快地学习。随着对成功的渴望日益强烈,积极的学习者能更快地获得新技能并且更充分地利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因此,他们在阅读理解、词汇学习、写和说等领域做得较好。学习者越不紧张,越能放松自己,学习语言的效果越好。自信、有把握的学生往往是更成功的语言学习者。他们更愿意冒险并且把自己放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如果不是这样,他们将不愿做新的试验而犯错误,所有这些将有助于他们增强学习的能力。
学习的目的也是重要的。不是我们所有人都想要当翻译或者口译人员。大多数人学英语只是为了日常应用。与其他人相比较,一些人或许有更多的兴趣和更高的能力,但是那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发现更好的方法。学习一种语言需要耐心。如果我们想要成为成功的语言学习者,我们应采用如上所述的一些学习习惯和特点。如果我们改进我们的学习技能,我们可能会发现学习一门外语不必付出学习我们母语双倍的努力,而实际上是双倍的容易并且有很多乐趣。
人教版三上英语第六单元教学设计篇十二
单元学习目标:
1.欣赏课文中生动的描写和故事情节,增强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
2.初步了解联想和想像的作用,能运用联想和想像扩展文章内容,丰富课文内涵。
3.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和看法。
4.体味和推敲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在具体语境中的作用,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5.学会婉转拒绝。
单元课时安排:共13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
皇帝的新装2课时。
七颗钻石1课时。
语文活动:讲故事比赛1课时。
蔚蓝的王国1课时。
天上的街市2课时。
写作:想像3课时。
口语交际:婉转拒绝1课时。
单元小结1课时。
学习资源:
1.图书资源:
《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爱丽思漫游仙境》《爱的教育》。
2.网络资源:
/zwid/。
/
3.影视资源:
《牛郎织女》《哈里波特》《国王的新衣》《海的女儿》。
教材分析:
想像,是指对已知的事物形象经过思维加工,而创造出新的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奇妙的想像能给人类心灵世界以自由,让思维的触觉上天入地,涉古历今,从而求新立异,为人类创造出新形象、新思想、新启迪的翅膀。本单元主题词激发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提炼材料,驰骋想像的热情,4篇名家手笔既是植根于现实生活,又视通八极,心游万仞,并且把深刻的哲理告诉给大家。
《天上的街市》是一首成熟的现代格律诗。诗作写于北洋军阀混战时期。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诗人郭沫若感到极大愤怒。他在五四时期对祖国的憧憬归于破灭,一度的兴奋激动陷入苦闷厢澹但他依然不倦地探索和追求,诗人在对生命的沉思中调动起丰富的审美想像力,以新的灵感的方式改变视觉感应中的秩序。不仅用眼睛眺望,而且以心灵感受星空,从地上的街灯到天上的街市,由街市上的物品到街市上的人,虚实交错,展示心目中的天国乐园,特别是牛郎织女的幸福美满、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情调,更透露出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劳动人民命运的同情的进步思想。诗歌清朗仪隽美的立意想像及和谐悠扬的音律,使人在神异的幻景中感受到悠远的真情。
《七颗钻石》是19世纪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关心青少年教育问题的.童话。作者观察自然界在北天排列成斗形的七颗亮星,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为我们讲述了一位姑娘和她的母亲出于爱心而让出了如生命般珍贵的水,她们的爱心升腾到空中,幻化成普照大地的钻石般夺目的星座,从而告诉读者,爱心的力量是神奇的,愿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
《蔚蓝的王国》是“欧洲俄罗斯的第一位小说家”屠格涅夫的一首散文诗。作者以真挚的爱心饱蘸激情地描写了“梦中”的平静、安详、美丽的大海和快乐、幸福、年轻的人们,在自由、活泼、清新的行文中赞美青春,歌颂爱情,追求美好事物和美好生活,表达岁月已逝的人生慨叹,用梦幻手段把作者充满爱的内心世界在充满神奇、美丽、爱情的蔚蓝王国里展示出来。从而激励读者在行云流水中去感受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美情怀,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体会想象的魅力。
《皇帝的新装》是丹麦著名童话大师安徒生的力作之一。作者从纯洁的童心出发,用大胆的夸张和想象来反映生活,用带有强烈动作的语言来展开情节,叙写了一个愚蠢的皇帝被骗子愚弄,穿上一件看不见的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新装,赤身裸体地举行游行大典的丑剧,激露了皇帝及大小官员的虚伪,奸诈,愚蠢的丑恶本质,启示人们要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说真话。使学生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教学设计:
第1学时确定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第一块:了解单元内容,制定学习目标。
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组织教学反思。
1明确任务。导入:让学生浏览目录、课文,以及发展性评价手册。
2浏览目录、课文等。巡视,指导。
4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布置任务:根据单元内容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
第二块:制定活动方案,组建活动小组。
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组织教学反思。
1谈感受(自己最感。
[4][5]。
人教版三上英语第六单元教学设计篇十三
为爱牺牲(1)。
一元八角七分。全都在这儿了。其中六角是一分一分的铜板。这些一分分的钱是从杂货店老板、菜贩子和肉店老板那儿软硬兼施地一分两分地扣下来的,直弄得自己羞愧难当。德拉反复数了三次,还是一元八角七分,而第二天就是圣诞节了。德拉哭泣着。
他们住在一套带家具的公寓里,每周房租八美元。这是一个破烂不堪的地方。楼下的门道里有个信箱,可从来没有装过信。还有一个电铃,也从来没有响过,紧挨着它有一张名片,上写着“詹姆斯.迪林厄姆.杨先生”。
德拉哭完之后,往面颊上抹了抹粉。她站在窗前,痴痴地看着灰蒙蒙的后院里一只灰白色的猫正行走在灰白色的篱笆上。明天就是圣诞节,她只有一元八角七分给吉姆买一份礼物。她花去好几个月的时间,尽了最大的努力一分一分地积攒下来,才得到这样一个结果。一周二十美元实在经不起花。支出远远大于预算,总是如此。只有一元八角七分给吉姆买礼物,她的吉姆啊。她花费了多少幸福的时日筹划着要送他一件可心的礼物,一件精致、珍奇的礼物--至少应有点儿配得上吉姆所拥有的声誉才成啊。
现在,詹姆斯.迪林厄姆.杨夫妇俩有两件特别引以自豪的东西。一件是吉姆的金表,是他祖父传给父亲,父亲又传给他的传家宝;另一件则是德拉的秀发。
突然,德拉走到镜子前面。她两眼晶莹透亮,但二十秒钟之类她的脸上失去了光彩。她迅速地拆散头发,使之完全披散开来。此时此刻,德拉的秀发泼散在她的肩膀周围,微波起伏,闪耀光芒,有如那褐色的瀑布。她的美发长及膝下,仿佛是她的一件长袍。接着,她又赶紧把头发梳好。踌躇了一分钟,她一动不动地立在那里,破旧的红地毯溅落了一两滴眼泪。
她穿上那件褐色的旧外衣,带上褐色的旧帽子,跑出房门,下楼来到街上。她看了几家理发店,最后在一块招牌前停下来,上写着:“索弗罗尼夫人,专营各式头发。“德拉奔上楼梯。
“你要买我的头发吗?”德拉问。“我买头发,”夫人说。“摘掉帽子,让我看看头发。”那褐色的瀑布泼撒了下来。“二十美元,”夫人一边说,一边内行似的抓起头发。“快给我钱,”德拉说。接下来的两个小时,她彻底搜寻各家店铺,为吉姆买礼物。
她终于找到了。那准是专为吉姆特制的,决非为别人。在其他各家商店你,哪儿也没有这样的东西,她把里面的东西都拿了出来。那是一条金表链,而且它正配得上那只金表。她一见这条表链,就知道一定属于吉姆所有。它对吉姆来说太合适了。她花去二十一美元买下了,匆匆赶回家,只剩下八角七分钱。金表很匹配这条链子,无论在任何场合,吉姆都可以毫无愧色地看时间了。
德拉回家之后,立即着手修补她的头发。不出四十分钟,她的头上布满了紧贴头皮的一绺绺小卷发,使她看上去活像个小女学生。她在镜子前照了很长时间。“假如吉姆看我一眼不把我宰掉的话,”她自言自语,“他一定会说我像个科尼岛上合唱队的卖唱姑娘。但是我能怎么办呢--唉!只有一元八角七分,我能干什么呢?”
为爱牺牲(2)。
七点钟,她煮好咖啡,把煎锅置于热炉上,随时都可做晚餐。吉姆一贯准时回家。德拉将表链对叠握在手心,坐在离门最近的桌子角上。当她听见下面楼梯上响起了他的脚步声,她的脸上失去了片刻的血色。她习惯于为了最简单的日常事物而默默祈祷,此刻,她悄声道:“求求上帝,让他觉得我还是漂亮的吧。”
门开了,吉姆走进来并随手关上了门。他显得瘦削而又非常严肃。可怜的人儿,他才二十二岁,就挑起了家庭重担!他需要买件新大衣,连手套也没有呀。
吉姆站在屋里的门口边,两眼固定在德拉身上,其表情使她无法理解,令她毛骨悚然。既不是愤怒,也不是惊讶,又不是不满,更不是嫌恶,根本不是她所预料的任何一种神情。他仅仅是面带这种神情死死的盯着德拉。
德拉起身,向他走过去。“吉姆,亲爱的,”她喊道,“别那样盯着我。我把头发剪掉卖了,因为不送你一件礼物,我无法过圣诞节。头发会再长起来--你不会介意,是吗?我非这么做不可。我的头发长得快极了。说‘圣诞快乐’吧!吉姆,让我们快快乐乐的。你肯定猜不着我给你买了一件多么好的--多么美丽、精致的礼物啊!”
“你已经把头发剪掉了?”吉姆问道。“剪掉卖了,”德拉说。“不管怎么说,你不也同样喜欢我吗?没了头发,我还是我嘛,对吗?”吉姆四下望望这房间。“你说你的头发没有了吗?”他问道。“别找了,”德拉说“告诉你,我已经卖了--卖掉了,没有啦。这是圣诞前夜,好人儿。好好待我,这完全是由于对你的爱呀。我可以摆晚餐了吗,吉姆?”
吉姆好像醒了。他把德拉紧紧搂在怀里。吉姆从大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包,扔在桌上。“别对我产生误会,德拉”他说道,“无论剪发还是修面,我都以为世上没有什么东西能减少一点点我对妻子的爱情。如果我剃掉胡须,你会停止对我的爱吗?不会,但是你只消打开那包东西,就会明白刚才为什么使我愣头愣脑了。”
吉姆非但不按她的吩咐行事,反而倒在睡椅上,两手枕在头下,微微发笑。“德拉,’他说,“让我们把圣诞礼物放在一边保存一会儿吧。它们实在太好了,目前尚不宜用。我卖掉金表,换钱为你买了发梳。现在,让我们忘掉这件事,吃晚饭,好吗?”
人教版三上英语第六单元教学设计篇十四
三、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本单元主要是教学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使学生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着的不确定现象,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不确定现象是这部分内容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从不确定现象中去寻找规律,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观念。如果缺乏对随机现象的丰富体验,学生较难建立这一观念。
因此,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设计了多种不同层次的、有趣的活动和游戏,如摸棋子试验、涂色活动、抽签游戏等。通过创设这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大量观察、猜测、试验与交流的数学活动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步丰富对不确定现象和可能性大小的体验。
四、单元学习目标。
1、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会结合已有的经验对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判断并能简单地说出原因。
2、学会列举记录简单事件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是不同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进行比较。
4、能由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逆推比较事件多少。
5、培养简单的逻辑推理、逆向思考和与人交流思考过程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是不同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进行比较;培养简单的逻辑推理和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的能力。
教学难点: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进行比较。
六、单元评价要点。
1、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七、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4节。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计划课时授课日期备注
例1。
例21.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能结合已有的经验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用一定(肯定)、可能、不可能做出判断叙述出来,并能简单地说明理由。
3.培养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1。
例31.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会比较两种结果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3.学会记录事件发生的结果。
4.进一步培养动手操作、归纳和判断能力。1。
例4。
例51.进一步学习比较多种结果事件可能性的大小方法:先得出结果总数,再看哪种结果在总数占的比例多。
2.能根据可能性的大小逆向思考比较事件数量的多少。
3.培养简单的逆向思考推理能力。1。
单元测试及情况反馈1。
合计4。
人教版三上英语第六单元教学设计篇十五
贸易和好奇常常构成了人类巨大努力的基础。对于早起文明的人们来说,世界地图是一个困惑。马可波罗的故事激励了可里斯托弗.哥伦布和其他的欧洲探险家去探索能到达遥远、富饶的亚洲大陆的海上航线。然而,之前很久,勇敢的商人是真正的西部海洋的探险者。
众所周知,很早很早以前,非洲就与印度和红海文明有联系。中国的丝绸沿丝绸之路运往印度、中东和罗马去交换香料和玻璃--这些在中国根本没人知道的东西。沿印度洋海岸也有丝绸贸易。锡兰,凭借其中心位置,成为中国商人会见阿拉伯商人和了解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的地方。因此,汉朝人了解非洲并且有书籍描述了红海和非洲沿岸国家。公元,甘英,一位中国大使,从陆路到东罗马并且把一位非洲国王所赠的礼物--犀牛角带回到洛阳。在以后的几百年间,索马里王国以及非洲沿海的岛屿发展成为世界贸易中心,主要经营象牙、香料、犀牛角、贝壳、动物皮毛和糖。这些物品远销到阿拉伯国家、埃及、希腊、罗马、印度、锡兰和中国的商人手中。这些阿拉伯人与非洲海岸国家的接触未后来一位中国人和黑人的会谈准备了条件。公元751年,中国的旅行家--杜环被阿拉伯军队所俘虏。他逃跑了,在经历了阿拉伯国家的长途跋涉之后,于公元762年乘小船回到祖国。回国后,他写了《经行记》,讲诉了中亚、阿拉伯以及非洲国家的情况。在十一世纪,非洲人曾几次通过海路到达宋朝王宫。这是非洲人开始了解中国的一次大发展。在非洲发现的最早亚洲文化遗产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一个小青铜狮子塑像已经在尚加的索马里城发现了。还没有类似的东西在东非被发现。中国和非洲几个世纪的接触让双方知道了彼此的存在,但当时还没有精确的地图描述印度洋周围的国家。到了15世纪除,召开了一次大型会议的时机已经成熟。东非沿岸城市正鼎盛时期。而在东方,中国在一个新的朝代的统治下也繁荣起来了。明朝政府拥有一只强大的海军并且也有发挥这只海军作用的想法。从14到1433年,7艘大型的珠宝商船到东方进行贸易和探险航行。在郑和的带领下,这个船队从中国南海出发,跨越印度洋到达红海口,然后继续向南,结果发现了非洲东海岸。郑和常常被成为“中国的哥伦布”。郑和增进了和非洲东部海岸国家的联系。非洲国王送给明朝皇帝一个皇室的礼物:两只长颈鹿。这个精美的礼物和与非洲王室的接触令中国人对非洲如此好奇,以至于郑和给那个国王和别的非洲国家送信,邀请他们派大使并在明朝首都--北京开办大使馆。这些非洲国王很慷慨,他们给明朝皇帝送来了斑马、长颈鹿、贝壳、大象象牙和犀牛角药品。作为往来,明朝皇帝给他们送去了金子、香料、丝绸和各种别的礼物。这种礼物的交换的象征意义远远重于这些物品价值本身。通过和这个船队的贸易,非洲国王开始表示对中国皇帝的友谊。这个船队在结束探险之前或许是为了经济原因进行了几次远征。短期内,中国成为海上霸主。1433年以后,明朝意识到国内存在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人教版三上英语第六单元教学设计篇十六
我们经常被要求以组为单位进行工作。这是为什么?有必要同别人一起工作吗?你是否觉得自己单独工作更舒服?尤其在学校,有时我们感觉好像是为了团体活动而组织团体活动。但是,现实中,毕业以后,你会发现,在很多领域里几乎所有的工作都是如此完成的。学校生活只不过是为将来的工作做准备的。
团队就是一群在一起的个体,他们在一起是为了完成小队中任何一个成员都无法单独有效地完成的任务。小组可以是暂时的也可能是长久的。
我们大家都熟悉的是体育运动队。运动队是由一些队员组成的,他们通常的目标就是通力合作赢得比赛。不同的队员可能有不同的技术。尽管教练不算作队员,但是他的角色是讨论比赛策略,决定小组组合。只有当所有的组员合作的都好时,运动队才会做的很好。小组内的氛围影响整个队的表现。组内的关系很重要,组员们不一定都是朋友,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应该彼此尊重。让组员们感到他们中的每一个都作出了相同的贡献,并且他们相互帮助和支持是很重要的。
在运动队中,每个队员都有明确的责任,并且很少有队员对自己的责任迷惑或不确定的时候。队员们的责任被认可,并且与每项职责相关的期望和责任没有抵触。但是在学校为完成任务而组成队伍时,我们几乎意识不到这一点。
在学校以组进行活动为更好的学习合作提供了机会。小组活动使我们意识到了最适合于我们每个人的任务。实践也让我们学到与别人相处的经验。他告诉我们别人的职责如何适应整体的目标,并且它教会我们学会如何富有耐心和如何对待不同的人。
正如运动队一样,团队只有在全体成员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和支持的时候才能成功,而分工明确,每个成员就会在最适合于他或她的职位上发挥充分。但是工程队要求的不同于一支橄榄球队。
团队需要领导,需要出主意的人、完善主意的人和评价并且帮助改善计划的人。团队也需要识别问题和提出问题建议的人。在小队中,队员会依据个性兼顾责任。富有行动和想法的人经常给该队伍注入能量,而善于听和善于评价的人经常关注随之而来的程序。一些人善于评估,而其他人则擅长在激烈的讨论中协调争端和维护和平。
规章制度帮助团队正常运作,但是我们应该反对团体的官僚作风。在团队中我们也得考虑每个队员如何尽最大努力。一些队员能单独出色地完成任务,而其他人只有在团队中才能发挥最好。团队中任务的分配要靠队员的性格和能力进行。
在一个强有力的队中,不同性格的人合作融洽。实际上,他们的不同就是团队的强大力量所在。为了跟同学合作得最融洽,了解他们的优缺点是非常重要的。了解别人的缺点能帮我们避免使别人尴尬。
了解了别人的个性和能力,你就认识了这个人很多。缺乏对人与人之间处理问题的方法不同这一观点的认识就会导致在教室、车间和家里的误解、矛盾和精力的浪费。理解就意味着我们能在队员间建立起坚固友好的关系,并且充分发挥彼此的才能。
人教版三上英语第六单元教学设计篇十七
二、教学准备。
学生:感受1千克物体的质量;了解自己的体重;了解在什么地方见过吨。
教师:5袋每袋10千克的大米;多媒体课件等。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的选择。
(一)、目标确定。
“吨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质量单位“千克”、“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物体的质量已经有一定的体验与感受,然而“吨”是个非常大的质量单位,远远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怎样将抽象的“1吨”以具体的、可感知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建立1吨的概念。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根据以上的分析本课时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在亲身体验和经历中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
2)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
3)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数学兴趣。
(二)、教学策略选择。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为了让学生感受和体验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质量单位“吨”,通过让学生“搬一搬”、“抱一抱”、“算一算”、“跳一跳”等体验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吨的概念。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应用所学“吨”的知识解决“小动物过桥”、“货车、电梯的载重量”等生活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中创设“小动物过桥”的情境,在“搬一搬”、“抱一抱”等活动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设计意图。
一、引人。
1、创设情境(课件)。
2、了解学习起点。
师:关于“吨”的知识,同学们已经有哪些了解?
(根据几个班的教学实践,每班都有少数学生知道:吨是一个很大的质量单位;在货车的车门上、有的电梯上看到“吨”;还知道1吨等于1000千克。……)。
3、谈话揭题。
师:同学们对“吨”的知识有不少的了解,那么“1吨”到底有多重?吨与千克又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吨的认识”
二、展开。
(一)、亲身体验,建立“1吨”的概念。
师:“1吨”到底有多重呢?
1、搬一搬。
(1)师提出1袋10千克的大米,向学生介绍。
(2)每组发给1袋10千克的大米,从前往后传一轮,并说说感受。
(有的学生说轻,有的说重)。
(3)让学生选出一名“大力士”来搬大米。
(学生站着,教师一袋一袋的递加,直到搬不动。要求其他学生喊“加油”,并认真观察“大力士”的表现。搬后请“大力士”说说感受。)。
(4)想象推算。
(让学生想象如搬2袋、3袋……感觉如何?引导推算100袋共重。
1000千克也就是1吨.板书:1吨=1000千克)。
2、抱一抱。
(1)同桌互相抱一抱,抱后相互交流各自的体重和感受。
(2)想象:如一起抱2个人、3个人有什么感觉?
(3)推算:如果按每人25千克计算,小组4个人共重多少千克?“老师,老师,那我们全班同学加在一起有没有1吨重啊?”一位高个的男生喊道。这时我抓住时机,先引导推算出40位同学约1吨重,再请全班同学起立(全班只36人),还请一位听课的英语老师加上我自己(共约1吨),一起“跳一跳”。(感受一下1吨物体落地的感觉)。
3、小组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重量约1吨呢?介绍用字母“t”
来表示。
4、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重量要用“吨”作单位?为什么?
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吨做单位呢?
(1)很多物体重量的总和;(如100袋大米;50桶水等)。
(2)很重的物体的重量;(如大象的体重,鲸的体重;坊门街的铜像,斗潭公园的石头等)。
(3)交通工具的载重量;
师:猜一猜,什么叫载重量?(最多能承受的重量)。
手”。因此我们平时坐车是要千万小心,不要挤车或电梯,万一超载很危险。
5、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1)卡车载重5()(2)小明体重35()。
(3)一块橡皮的重量是8()。
(4)我国举重运动员丁美媛,在奥运会上三破世界记录以300()的总成绩获得冠军。
(5)温州港码头停泊的一艘货轮能载重30()。
(二)、吨的单位换算。
1、吨和千克的关系: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1吨=1000千克,你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吗?(课件出示)。
(1)一只河马约重那2吨,想一想:2吨=()千克?5吨呢?
你是怎么想的?
(2)一只大象重约6000千克=()吨你怎么想?
2、(课件出示)出示一幅有各种大型的动物,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引导先估计体重再进行“吨”与“千克”换算。
四、应用。
1、把合适的体重与对应的动物连起来。(课件图出示)。
大象小狗熊猫鲸鱼。
50吨80千克4吨6千克。
2、解决导入时主题画的问题。
3、课后延伸(数学日记)。
回家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如果每月少用1吨水,你认为能做到吗?跟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可以采取哪些节水的方法?请写一篇数学日记。
五、总结。
师:学了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新的收获?
抓住孩子的“童心”,由孩子们喜爱的小动物去森林公园玩的生活情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确定教学的侧重点,做到有的放失。
“吨”对孩子们来说是抽象的,通过让学生搬10千克的大米,抱一抱同桌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推算、估计、想象。并通过“大力士搬大米”、“全班同学加老师跳一跳”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借助“100袋10千克的大米”、“40位同学的体重”等具体实物帮助学生建立起“吨”的概念表象。
在体验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推理和想象帮助学生建立“吨”的概念,同时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
利用“吨”知识,结合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单位的换算不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因在学习“千克”、“克”时学生已掌握换算的方法,在此只让学生在估计动物质量的活动的过程中渗透“吨”的单位换算。
通过解决“过桥”的问题,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如何过桥是一个开放的问题,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数学日记”能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渗透节约用水的思想教育。
五、教学片段实录。
片段一:体验“1吨”的重量(抱一抱、跳一跳)。
师:谁能说说自己的体重?
生1:我的体重26千克。
生2:我的体重35千克(一个胖胖的小男生)。
“哇”(齐喊)。
生3:我的体重24千克(一个小女生)。
师:同桌交流自己的体重,然后互相抱一抱。
师:请说说刚才抱同桌的感受。
生1:他比较沉,抱他有点累。
生2:她很轻(是个小女孩),一下子就抱起来了。
生3:他太重了,抱他连气都透不过来,人都发热。
师: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如要你一起抱2个同学呢?
生:有的说没关系,有的说太重了。
师:如果要你一起抱4个同学有什么感觉?
生:“哇”(齐声喊)。
生1:会被压扁的。
生2:太重了,根本抱不起来。
师:如按每位同学重25千克来计算,请算一算每小组4个人共重多少千克?
生:“老师,老师,那我们全班同学加在一起有没有1吨重啊?”一位高个的男生喊道。
这时我抓住时机,先引导推算出40位同学约1吨重,再请全班同学起立(全班只36人),还请一位听课的英语老师加上我自己(共约1吨),我们来做个游戏,请大家一起“跳一跳”。(感受一下1吨物体落地的感觉)。
六、教学反思。
“吨的认识”是第五册的教学内容,教学的对象是第一学段的三年级学生,他们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然而“吨”这个非常大的质量单位,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如何将“吨”这个抽象的概念,以具体、形象、可直接感知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眼前,如何让学生“体验”“1吨”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吨”的概念比较抽象、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也比较远,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获得充分的体验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的建立数学概念,要尽量提供生活化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过程中建立表象。虽然学生已学习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对质量单位有一定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也许见到过“吨”,但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只凭观察得到,再说像“吨”这么大的质量单位,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更谈不上有什么体验。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体验“1吨”到底有多重,我先让每位学生轮流抱一抱一袋10千克的大米,说说感觉,再选一位班中的“大力士”来抱一抱一次能抱几袋大米,然后推算100袋这样的大米重1000千克既“1吨”;再让学生做游戏,同桌互相抱一抱,说说感受,如抱两、三位同学又有什么感觉呢?按三年级学生每人25千克计算,全班36位同学在加上两位老师约重1吨,并让全班同学和两位老师起立、一起跳一跳,体验1吨物体落地的感觉;然后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重约1吨重?(如2头牛、10头猪、200只鸭、电梯的载重量等)。让学生在充分的体验中,借助100袋大米、全班同学总重量、2头牛等具体的实物帮助学生建立1吨的表象。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学习。
2、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体验。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好的数学教学内容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使数学贴近学生生活,变得有趣、生动,容易感受。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用所学“吨”的知识解决小动物的“过桥问题”、“货车、电梯的载重量”、“多少物体的重量约1吨”、“哪些物体的质量要用吨作单位”、“估计一些大动物的质量”等,使学生体验到“吨”的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学习“吨”的知识能解决许多生活实际的问题。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困惑:
(1)三年级的学生的计算能力还较差,让学生推算多少个物体重约1吨比较难算。
(2)是否有更大、更直接的物体能帮助学生建立“1吨”的表现。
有的学生对“千克”、“克”的质量的表象还不清晰,对以“吨”为单位的物体质量的估计就有些离谱。有一位学生说“一幢教学楼”的重约1吨。教学时要让学生在估计时与“1吨”重的表象,如“2头牛、40位同学”进行比较。
总之本节课,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联系生活,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体验、分析、推理、估计、想象,在探索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以具体的实物建立“1吨”的表象,让学生确实感受到“1吨”是很重、很大、很多的。让吨的单位换算融在“动物体重”的估计与转换之中。能使学生在主动获取新知的过程中,思维得到锻炼,情感得到体验,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执教:陈守信。
设计:陈守信指导:雷子东欧景升。
人教版三上英语第六单元教学设计篇十八
教学目标:
1、认读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地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能随文章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
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刚才的交流,我发现大家对农村生活充满向往,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乡村生活,感受田园生活的无限风光。请大家伸出手跟老师一齐写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过渡语)课前老师曾让同学们预习课文,现在我们先来了解同学们对字词掌握的程度。
三、初读课文。
1、(过渡语)生字大家预习的这么好了,不知道课文读得怎么样,我们来检查一下,为了把课文读得更有把握,给我们大家,包括听课老师一个惊喜,我们还是再练习一遍吧,自己读自己的,开始。
2、谁想读?你想怎么读?(自己读还是找小伙伴读?你来安排吧。)(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想:乡村生活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听完以后还要给他们评一评。谁来评价一下(你对他说话,要用你。)。
他的态度满意吗?给他们掌声。掌声的原因,他们能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是难能可贵的!
3、(过渡语)读了课文以后,你知道了什么?看谁也能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对,课文描写了乡村的美景,你谈得很好,谁和他的看法不一样?你认为课文描写了瓜藤、鲜花、竹笋、鸡鸭,奥,还有纺织娘,谁还有补充?还有吃晚饭。)。
(谈得好,老师非常佩服你,你说出了自己的感受,你的看法很独特。)。
四、品读课文。3分钟。
(过渡语)是啊,这是多美的乡村啊!那么乡村生活到底美在哪儿?我们再来读课文,画出你认为最美的语句,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然后美美地读一读,边读边在脑海中出现那些美丽的画面。
五、交流。
谁先来谈美的语句?(出示句子。)。
你有什么感受?谁还喜欢这一段?你读了以后想到什么?
1、瓜藤图。(有表情的读。)5分钟。
同学们说得太好了,我们放松一下,闭上眼睛听老师读句子,边读边想象画面,你想到什么?你的想象力太丰富了,再听:——你有什么感受?给你什么感受?这就是城市与乡村的区别,用你的朗读,读出乡下人家的可爱来。(自由练读)谁想读?(真好,声音好听,又读得流利,表情也很好,可惜大家看不见,从他的读中,可以看出他喜欢这一段。)谁还愿意读?你读得太好了,一个比一个好!谁能超过他?读得太棒了,我都不敢读了,谁还敢读?(你读得太好了,表情比声音更好!你把对乡下生活的喜爱都放在脸上,真好)现在让我们都把对乡下生活的喜爱放在脸上,读!
学生读句子,老师出示句子。
就是这句话,老师给大家读一遍,看同学们能听出些什么?(很多,成群,很多很快)大家读这段话,要让人听出竹笋很多很快地长出来。
还是这句话,我再读读,你还听出了什么?
(鲜嫩、探出头来)你想到什么?再读一遍,要读出雨后春笋,争先恐后探出头来生机勃勃的景象。
谁读?读出自己内心的感受?
好,就带着自己的想法再读读这句话。
3、晚景图6分钟。
(过渡语)同学们一个比一个读得美,乡下的美景也是各有特色,谁愿意把自己独特的感受与大家交流。
学生读句子,老师出示句子。
(小结)你们看,在农村夕阳红霞微风鸟儿人们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的图画,从同学们积极的发言,热烈的掌声中,老师感觉到你们是个和谐的班级,我们的学校正在构建和谐校园,我们的城市在创建文明城市,我们的国家正在构建设和谐的社会,和谐是美的境界!(板书:和谐。)让我们带着我们的理解配上音乐再来美美地朗读这句话。
人教版三上英语第六单元教学设计篇十九
有很多不同种类的蜂,有些群居,像蜜蜂,它们在树上或岩洞里筑巢,另一些则在地下的洞里居住,也有一些根本就不群居。在不同种类的蜂中,只有蜜蜂最能引起科学家的兴趣,这在于它们相互交流所用的语言。1851年现代蜂箱的出现使设计研究蜜蜂语言的实验成为可能。
卡尔.冯.弗里士教授是一位奥地利科学家,他一生中花费了多年研究蜜蜂在黑暗的蜂房里是怎样以很巧妙的方式传递信息的。从事多年的蜜蜂研究之后,卡尔.冯.弗里士教授对一再观察到的某一现象感到很纳闷。当他把一小叠一小叠的蜜放在桌上后,蜜蜂不一会儿就来了。一旦有一只蜜蜂发现了蜜,没多久便飞来了许多蜜蜂。看来一只(发现了食物的)蜜蜂能把食物的信息传递给蜂箱里的其他蜜蜂。这是怎样做到的呢?为了弄清情况,冯.弗里士制作了几个特殊的蜂箱,每个蜂箱里面只放一个蜂窝,蜂箱的一面是透明的,他可以透过透明的墙观察蜜蜂在里面的活动情况,为了便于区别,他在一些蜂的身上点上颜色。
冯.弗里士设想这种舞传递了更多的信息。为了查明这一设想正确与否,他设了两个喂食点,一个靠近蜂箱,另一个在很远之外,相隔树林。他给所有来到近处喂食点的蜜蜂都点上蓝色,给所有飞到远处喂食点的蜜蜂都点上红色。当蜜蜂返回蜂箱时,冯.弗里士看到了一种奇妙的景象,所有到过近处喂食点的蜜蜂都跳着圆圈舞,所有到过远处喂食点的蜜蜂都跳着一种完全不同的舞--摆尾舞。跳舞的蜜蜂沿着一条直线跑,腹部左右摆动,然后它转半个圈,再沿直线跑,又向另一边转半个圈。它一遍一遍得重复着这些“舞步”。现在事情很明白了,很明显圆圈舞告诉蜜蜂喂食点的位置。也很明显蜜蜂移到一侧的摆尾舞含有关于喂食点另外的信息。
接着,冯.弗里士和他的同事们在靠近蜂箱的地方设置了一个喂食点,然后他们把喂食点慢慢往远处移动。回到蜂箱处,他们便仔细观察摆尾舞。他们用跑表计算蜜蜂在一分钟内重复舞蹈的次数。他们发现喂食点越远,舞就跳得越慢。于是另一个惊人的事实是显露出来,每分钟摆尾舞的次数说明了到喂食点的准确距离。他们还发现蜜蜂从蜂箱到喂食点的最大飞行距离是3.2公里。
对于冯.弗里士教授和他的同伴来说下一步的问题就是查出蜜蜂是否能彼此告诉喂食点的精确位置。例如蜜蜂是否有可能交流一些像方位北、南、西南、东南等精确的细节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冯.弗里士教授和他的同伴们将必须获取足够的数据去提供一份有关蜜蜂行为的充分的资料。设计了更多的实验后,他们便能弄清蜜蜂互传寻找食物信息的过程了。
当蜜蜂发现了一个喂食点,他们从蜂箱直接飞去,片刻后一群蜜蜂就像一条溪流一样来回于喂食点和蜂箱之间。几个世纪之前就出现了“bee-line”这个词,现在”tomakeabeelineforsomeoneorsomething”这种表达的意思是沿着直线迅速地去某处。
他一生的时间都花在了研究动物的交际上,包括蜜蜂在内。1973年,卡尔.冯.弗里士与另外两位科学家共同活动了诺贝尔奖。他死于1982年。
人教版三上英语第六单元教学设计篇二十
在我们的城市广告随处可见--它们在电视、收音机上广播,粘贴在因特网上,印在报纸和海报上。广告业是高度发展的行业。无线电、电视、电影、杂志和报纸的发展同广告业的发展是齐头并进的。
人们对广告的态度并不一样。有人觉着广告很有用,而且很有趣。也有人对广告很反感。捍卫广告的人认为,广告介绍优质产品,给消费者提供有价值信息,有助于消费者作出判断。另一方面,批评者有时指责公司滥用广告,误导消费者,让我们相信某种其实很一般的产品有多么好或购买某种产品会令人更加愉快等。
广告的原理十分简单。把一个品牌介绍给潜在的顾客,使产品与需要相配和,这样公司就可以影响顾客的选择。由于消费者每天接触大量的广告,广告人必须十分努力才可以灌输自己的信息(给别人)。正因如此,公司往往花费巨资聘用广告人。接近消费者的最后机会是投合消费者的情感需要。这样,卖掉的好像不是一件产品,而是卖掉了金钱所买不到的东西,譬如爱,幸福与成功。
广告对公司和消费者产生作用通过好几种方式。事实一再证明,频繁的广告提升了销售量,从而导致了产量的提高,因此导致了价格的下降。所以广告不但没有使产品变得更贵,反而使产品变得便宜了。广告也会帮助消费者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作出选择。在购买一件昂贵的商品--譬如一辆车或一台电脑时我们往往要考虑许多因素,这时广告会帮助我们作出正确的决定。
或许广告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介绍新产品。忠实的广告会提供好的信息帮助消费者判断他们是不是需要某件广告中的产品。通过介绍产品特点、功能、耗资以及服务,广告还可以使消费者在走进商场以前对产品的价格和质量进行比较。在掌握了一些事实和数字以后,消费者才能更好地应对伶牙俐齿的销售人员。
不是所有广告都用来促销产品或者提升公司业绩。政府也会利用广告使民众了解社会问题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一些救助组织常常指定某位名人作为自己的代言人来宣传自己的宗旨。譬如,联合国选择足球明星罗纳尔多,歌星tetsuyakomuro以及其他一些名人作为特使向公众宣传自己的计划。政府的其他一些非赢利机构还利用广告技术来普及知识、影响公众的态度取向以及改良社会。
有一些广告就不是那么有帮助。这些“坏广告”利用非法手段误导消费者。识别一个坏广告不是很容易,但总有一些蛛丝马迹可以追寻。首先,我们要时刻留意那些“隐藏信息”。有些广告把很重要的信息隐藏在很小的字体下面或者用色彩掩饰着。还有些广告通过半真半假的图片或者为了看上去更吸引人而改动图片从而来误导我们。在一则所谓的“诱骗销售法”的广告中就使用了类似的伎俩:展示给顾客的是一种产品,买到的却是另外一种。
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广告的用处到底有多大,但是广告对于厂家和消费者却很重要。好的广告有助于公司推销新产品,提高销售量。如果广告提供准确的信息,则有助于大众消费者以最优的价格买到合适的产品。由于广告的巨大影响加上厂家的蓄意误导,我们对待广告要特别小心。如果我们不能辨别真假,我们就正好中了圈套。反过来讲,如果我们学会辨别,我们就会保护自己不受虚假广告的欺骗从而作出明智的选择。
人教版三上英语第六单元教学设计篇二十一
1845年的春天,我父亲读了一本关于加利福尼亚的书。这篇关于落基山山脉以外的那片神奇土地的描述使他萌生了移居到那里的想法。不到半年之后,我们把所有的行李搬上马车,离开了我们的农场。决定带走什么和留下什么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到十月中旬,我们开始了一次跨越大陆的旅行--大约历时一年,历经2500多英里。和我们同路的还有很多其他家庭。大部分马车是由牛来拉的,但我们的是马。
我们旅行经过四个州后,决定先度过冬天再继续前行。到了春天,我们继续往西走。我们的第一个目的是堪萨斯州的印第安克里克,这里当时还是边疆地区。这是所以西行的人们碰面的地方。1846年4月12日是我们大家决定准备出发的日子。我们又和45辆马车一起出发了。
我们白天赶路。晚上,我们点燃篝火,让马车围在篝火的周围。我们穿过了位于这块大陆中心的山脉和沙漠,这是一次非常有挑战性的旅行。有时,再没有路的地方,我们不得不抬起或者拉着马车。穿过沙漠,我们来到了盐湖谷,对我们来说那是非常美丽的地方。我们沿着盐湖周围的路走了不久就来到了盐湖沙漠。1846年11月4日,我们进入了沙漠地区,但很快就迷路了。我们在没有水喝,动物没有草吃的情况下又走了大约90公里。我们称之为“长途跋涉”。土地干燥而贫瘠。地图上标明的水域结果是咸水塘,不能喝。我们无法驾着马车,只能在它们旁边走。大部分路程,我都要背着只有四岁的小儿子。牛群又累又饿。它们拖着腿,因为太疲劳而拖不动重物。因为严重缺水,它们的舌头伸在外面。但是,我们的水实在太少了,不敢分给它们喝。由于动物们实在拉不动马车了,我们只好焚调马车,把行李装在牛身上。现在我们需要再徒步行走500公里。
几个星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看到马和牛,习惯了炎热、饥渴和饥肠辘辘的感觉。现在事情更加糟糕。绵延几英里,路的两旁到处都是动物的尸体和被遗弃的马车。其中还有凌乱的散落的链子、枪、工具、床、衣服和很多其他物品。主人已丢弃了一切,匆匆赶路,以保住性命。大家都急切地想到达安全地带,途中没有人停下来寻求帮助。事实上,当时的情景如此让人绝望,大部分情况下,没有人能够帮助其他人。每个人所能做的事情就是保住自己和动物的性命。我们称之为死亡谷。
我筋疲力尽,只得跪到地上,四肢着地,在沙上爬行。有个年轻人建议我和孩子们停下来,等待救助。我明白他的意思。我站起来说“不!我不会放弃!”我知道放弃便意味着沙漠里多出一个浅浅的小坟堆。
圣诞节的凌晨三点钟,我们到达了沙漠的边缘。牲畜们几乎都在奔跑。它们一定是嗅到了水的气息。不久,我们就来到了一条流水淙淙的小溪旁。当地的农民惊奇地瞪着我们。他们几乎无法相信眼前的景象:一群看起来像活骷髅一样的人们。我们看到满是肥壮牛马的山谷,以为来到了恩许之地。我们苦难的日子终于结束了!
人教版三上英语第六单元教学设计篇二十二
杨德申。
联系电话:5180481。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二是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在统计分析中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适当的统计量来描述数据的特征。
单元教学目标:
1、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能按照指定的要求设计简单的游戏方案。
3、理解中位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学会求中位数的方法。
4、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体会“平均数”“中位数”各自的特点。
教学建议。
1.注重学生对等可能性思想的理解,淡化纯概率数值的计算。
2.加强学生对中位数在统计学意义上的理解。
3.本单元内容可用4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
课题:等可能性与公平性。
教学内容:p98.主体图p.99.例1及练习二十第1-3题。
教学目的:
1、通过游戏活动,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律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知道判断游戏公平性的方法是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否相等。
3能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出发,根据指定的要求设计游戏方案。
4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
教学重点:感受等可能性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会用分数进行表示。
教学难点:能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出发,根据指定的要求设计游戏方案,并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
教学准备:主体图挂图,硬币,转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情境图)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他们都在玩什么游戏呢?
同学们在玩的过程中涉及到许多的数学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二、新课学习。
1、学习例1,感受等可能性事件的等可能性。
师介绍足球比赛前抛硬币开球的规则。
你认为用抛硬币决定谁先开球的方法公平吗?说说你的理由。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公平性相关的知识-可能性。[板书课题]。
2、抛硬币试验。
现在拿出课前准备的硬币,我们来做抛硬币的实验。看看结果是不是真的和我们说的一样。
分组合作抛硬币试验并做好记录(每个小组抛40次)。
抛硬币总次数。
正面朝上次数。
反面朝上次数。
汇报交流,将每一组的数据汇总,并与实验前的猜测进行对比。
为什么有的组记录值比1/2小,有的组记录值却比1/2大?
师:1/2只是理论上的结果,因为随机事件的概念值是建立在大量重复实验的基础上的,所以抛40次硬币时,结果会出现偏差大,这也是政党的。当实验的次数增多时,正面朝上的概率和反面朝上的概率会越来越接近1/2。
出示数学家做的试验结果。
试验者抛硬币总次数正面朝上次数反面朝上次数。
德摩根409220482044。
蒲丰404020481992。
费勒1000049795021。
皮尔逊24000111988。
罗曼若夫斯基806403969940941。
观察发现,当实验的次数增大时,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都越来越逼近。
3、师生小结:
掷硬币时出现的情况有两种可能,出现正面是其中的一种情况,因此出现正面的可能性是。用抛硬币来决定谁先开球是公平的。
三、练习。
1、p99做一做。
指针停在红色、蓝色、黄色区域的可能性分别是多少呢?
既然这个转盘设计得不公平,那你们能不能重新设计一个转盘,使这个游戏规则变公平呢?
2、p100第2题。
出示一个被平均分成4份的s转盘,其中红、黄、蓝、绿各占1份。
问:指针停在这四种颜色的可能性各是多少?
如果转动指针100次,估计大约会有多少次指针是停在红色区域呢?如果出现疑问可进行小组讨论。
一定会是25次吗?
师:这是理论上的结果,因为随机事件的概率值是建立在大量重复试验的基础上的,所以实际转动100次时,有可能会偏离这个结果,这也是正常的。
老师转动此转盘,决定由男或女先开始走棋。
3、练习二十第3题。
为什么不公平?(面积最大的那个面投掷后朝上的可能性最大)。
试验,验证结果。
4、练习二十第1题。
那就正方体骰子来决定每次所走棋的步数公平吗?说说你的想法。
男女生掷骰子走棋。
四、课内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p101.例2及练习二十一第1-3题。
教学目的:
1、会用数学的语言描述获胜的可能性。
2、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用概率的思维去观察和分析社会中的事物。
3、通过游戏的公平性,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
教学重点:会用分数来描述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教学难点:让学生认识到基本事件与事件的关系,即花落在每个人手里的可能性与落在男生(或女生)手里的可能性的关系。
教学准备:主题图、扑克牌、转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二、新授。
1、出示击鼓传花的图画。
请学生说一说,击鼓传花的游戏规则。
调查本班第一排男生和女生的实际人数(男生4人,女生2人)。
小结:每一个人得到花的可能性相等,每个人得到花的可能性都是1/6。
2、画图转化,直观感受。
生发表意见,全班交流。
我们可以画图来看看同学们的想法是否正确。(画图).
师:从图中可以发现,每一个人得花的可能性是1/6,6人中有2人是女生,就有2次被传到的可能,所以妇女同学表演节目的可能性是2/6,男同学是4/6。
问:如果游戏总人数仍旧是6人,怎样调整才能使游戏公平?他们的可能性又分别是多少?
练习本班实际,同桌同学相互说一说,男生女生得到花的可能性分别是多少?
3、小结。
4、巩固练习。
完成p.101.做一做。
问:指针停在转盘每一个扇形区域的可能性是多少?
转盘指针停在红、黄、蓝三种颜色区域的可能性各是多少?
为什么指针停在红色区域的可有性是3/8?
如果转动指针80次,大约会有多少次指针停在红色区域?(转运指针80次,则指针停在每个小区域的次数大致相等,即为80÷8=10次,而红色占3个区域,所以指针停在红色区域的次数大约就是10×3=30次)。
在实际的操作中,停在各个区域的次数一定跟我们计算的结果一致吗?
师:这是理论的结果,因为随机事件的概率值是建立在大量重复试验的基础上的,所以实际转运80次,有可能会偏离这个结果,这也是正常的。
三、练习。
完成练习二十一。
1、第一题,准备9张1到9的扑克牌,通过游戏来完成。
问:9张卡片,摸到每张卡片的可能性是多少?
摸到单数的可能性是多少?双数呢?
这个游戏公平吗?说说你的理由。
在这个游戏中,小林一定会输吗?
你能设计一个公平的规则吗?
2、第三题,
问:乙猜对的可能性是多少?猜错的可能性是多少?你觉得这个游戏规则公平吗?
乙一定会输吗?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全班交流。
四、课内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p102第二题,学生在独立设计,全班交流。
补充练习:说出下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多少?
3、盒子中有红色球5个,蓝色球12个,取一次,取出红色球的可能性大还是蓝色球?
教学反思: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863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