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对书籍内容和作者观点的思考和反思,也是对我们自己的成长和思维的提升。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是一些建议,供你参考。下面是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启示。
倦怠社会读后感篇一
焦虑,大概是当下国人最普遍的一种心态。
女人,焦虑年龄增长,容颜渐逝,职场各种看得见看不见的歧视与排挤,家庭和事业总难平衡和兼顾。
男人,焦虑赚钱艰难,养家不易,打工看不到出头日,创业九死一生,做生意亏的比赚的多。
孩子,焦虑学习高压,亲子早教、幼小衔接、小升初、中考、高考、考研……奔波赶场于各大培训机构,游走于各大网课平台间,热爱的喜悦奄奄一息。
老人,焦虑年老体弱,家底不够殷实,儿女不够孝顺,养老还得靠自己,别人的晚年生活都比自己幸福。
这种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挥之不去的焦虑,已不仅仅是一种个人情绪,而是逐渐成为一种弥漫于全社会各阶层上至高官达人明星艺人下至平民百姓草根素人的现象,甚至还已悄然影响一代人的心态。
究竟是这个时代催生了这种焦虑,还是焦虑影响了这个时代?被西班牙《国家报》誉为“德国哲学界的一颗新星”的韩炳哲给出了他的答案。他认为:
每个时代都有其占据主流的疾病,焦虑、抑郁症和疲劳综合症等精神疾病是21世纪的主流疾病,“这是一种由过量的肯定性导致的疾病状态”。
陷入自我束缚,最终在筋疲力尽中死亡。作为一个自我剥削的社会,功绩社会盛产抑郁症患者和厌世者,同时也改变了人类注意力的结构和运作方式,缺失了沉思的能力,而陷入一味的忙碌,这种绝对化的积极生活,导致了当下的焦虑和歇斯底里。
对于当下功绩社会的过度积极状态,韩炳哲提出警示和忠告,“纯粹的积极性只会扩展已存在之物,而要真正转向他者,则需要否定性的停顿。”
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可以回顾一下生活和工作中那些成功的创新、变革,总能找到那么一个“否定性的停顿”,比如否定过去的执行方法、否定过去的战略方向等等,我们通常称之为转折点。
过度积极的人,看不到那些否定性的停顿,甚至不允许这些停顿的发生。这也就导致过度疲劳和倦怠,焦虑、抑郁、信息疲劳综合症等等不可避免地涌现出来。因为“无节制的追求效能提升,将导致心灵的梗阻。”
那么,如何走出焦虑的困境呢?其实,韩炳哲已经隐晦地给出了方法。
或许,我们可以先从一个“否定性的停顿”开始。在停顿中,思考。沉静,深入地思考。客观认识,真实的自我,理想的自我。
倦怠社会读后感篇二
是否在一瞬间,你会发现世界有一些不对劲,但又说不出在哪。我们称自己拥有言y论l自z由,但又充满了无穷无尽政z治z.正z确。我们被教导要奋斗,超过他人,要逼迫自己,但又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们被教导要有独立l思想,但却只会重复别人已经重复过了千万遍的“真理”。
我们也许偶尔会发现那些意外搭上时s代便车的人会拼了命和过去hua清jie限,仿佛农村田园之类的成为了肮脏不堪的字眼。我们也许会发现自己的工作变成了劳作,自己如同一个流水线的工人一般枯燥乏味。我们变得不再思考,只会无数次的复读最“流行”最时髦的话。我们变成了新时代的巨婴,在欲望到达面前时我们唯一能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想要这个!现在!”我们无法在享受宁静节制和思考,而是投入了空洞无物的碎片娱乐之中。我们的生命如同僵尸,过度活跃以至于既无法死去又毫无生气。
如果你认为这里的我们中有你一个,那么我很推荐你读一读这本书。
倦怠社会读后感篇三
家乡离缘、亲人无缘、朋友绝缘。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可在两层意义上理解;一是每个人维持自身生存生活的需求,都必须通过社会中的他人来实现。二是,人类本身相互之间结成的这种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社会整体。
当一个人,变成了家乡离缘、亲人无缘、朋友绝缘,那么他可能会面临本书描述“孤独死”。
家乡离缘;大规模的城市化,大量青年从农村来到城市生活,从此不再返回农村的家乡。当他们老去的时候,家乡的人与他们没有任何关系了。
亲人无缘;城市化淡化了家族的关系,城市化催生了单身潮流。人们不愿意生孩子,老的时候自然成了孤独老人。
朋友绝缘,职场的朋友是人们的重要社会关系,但是随着失业、辞职以及退休,这些朋友也是越来越少。人们渐渐成了孤独的老人。
家乡离缘、亲人无缘、朋友绝缘,这是人际关系的钙化。
倦怠社会读后感篇四
《街角社会》一书主要是对闲荡于街头巷尾的意裔青年的生活状况、非正式组织的内部结构及活动方式,以及他们与周围社会(主要是非法团伙成员和政治组织)的关系加以观察是,并对这一观察过程、所获资料及结论的翔实而生动的记述。威廉·福特·怀特是美国芝加哥学派社会学家,美国艺术和科学研究院院士。他于1936至1940年,对波士顿市的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即作者称之为“科纳维尔”的波士顿北区)进行了实地研究。他以被研究群体——“街角帮”一员的身分,置身于观察对象的环境和活动中,对闲荡于街头巷尾的意裔青年的生活状况、非正式组织的内部结构及活动方式,以及他们与周围社会(主要是非法团伙成员和政治组织)的关系加以观察,并及时作出记录和分析,最后从中引出关于该社区社会结构及相互作用方式的重要结论。
在“街角”这个小型社会中,同样反映出了有关于社会结构间互相作用的事实,在这里,或者说是每个城市的街角都有这样一个街角,也都有这样一群生活在街角的青年。这个群体根据它自身自然形成的一些规则在流动,一旦打破规则就注定不能在这里生存。虽然作为贫民区,很少有人自愿生活在这里,但要在这里生存,就需要这些规则,这些规则并不是特殊的,贫民区是一个组织形式,虽然非正式,但其规则同样适用于这个社会。诺顿帮,这个贫民区内的一个非法组织,他们的首领叫做多克。很明显,从我们的角度看,他们只是一群小的不能再小的小人物,但在他们自己眼里,甚至在科纳维尔,他们是响当当的大人物。为了争取到支持,他必须对这些大人物信守诺言,甚至不惜对他的朋友食言。只要对要人们信守诺言,只要他们允许把他们挑剩下了的某些政治恩惠留给地位低于他们的人,从而维持他们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政治家就有把握得到大众的支持。有些街角青年会转过来反对他,但其他街角青年群体会予以合作,并取代他们的位置。
在他们中间,大学生听起来是一个很耀眼的名词,但事实上,大学生和街角青年都想成功。他们之间的区别是:大学生或是不肯让一群亲密的朋友约束自己,或是情愿牺牲他与那些进取得不如他快的人的友谊。而街角青年则被一张彼此负有义务的网将他与他的帮连到一起,他或是不愿意,或是不能够摆脱它。正如书中所讲,有时候,你想通过市长给一个人找一份工作,而后来在你和市长之间发生了争论。你是应该和他争吵呢,还是应该默不作声?对这个问题你必须仔细掂量一番。假如你和他争吵,也许会使一个人失去一份终身职业,他就会逢人便说,要是乔不吵那次架,我今天就有工作了。另一方面,如果政治家从来不斗争,他的上司又会得出结论说,他很好说话,所以只需稍微给他一点政治上的好处就行了。
帮派与个人,政治家与贫民,都在这条街上,他们都在自己的规则支配下生活着,就好像是预先设置好的一样。个人没办法与帮派抗衡,贫民没办法干预政治,而事实上,政治家也没办法理解贫民所生存的世界。虽然生活在同样的环境中,但并不能相互理解,这才是这个世界的迷人之处吧。但又不是完全没有想通之处,如果是这样,就只是淡出你的个体存在,不能称之为整体的社会了吧。他们都在梦想与现实之间挣扎着,这份对梦想的执着是每个人生存的意义,就算是这样的贫民区也不例外。他们与我们通常了解的社会有一定的区别,但制度的结构是完整的,所有人都在制度的约束之下。这里所说的制度不能单纯的理解为法律,或许理解为道德更为准确,不是书面性质的任何东西,是人与人之间自然形成的一种规则。
倦怠社会读后感篇五
全篇中心是非常明确的:即功绩社会下的人像一架机器,旋转着激烈与自己竞争(施暴者、看守者、受虐者都是自己),并被一种自由的幻觉所麻木。作者还批判了弗洛伊德的分析精神学及其它一些学者对抑郁症的解释都未归因正确或完整指出:抑郁症(功绩者)是一种没有他者的内耗模式,即是,抑郁症者失去了否定的能力。
当然了,我这概括得太笼统,文中还有很多思辨处,比如对尼采哲学中“超人”和“末人”的区分,后者更符合功绩者的心理。大家可以自己去深入去看。
但这作品不好之处在于,在对中心的解释用了大量的篇幅,前后穿插,使人在理解某些细节论证时会有些分心,不过这也起到了加强中心表达的意思不是吗?至少我读完对开头写的那句话印象深刻。
倦怠社会读后感篇六
这本书从人体免疫机制出发,说人类现代社会以前总是在与疾病作斗争,病毒对人体来讲是外来物,人生病的症状就是对外来病毒的不适和抵抗,人体通过接受一小部分外来物(疫苗)来拒绝和分隔更多的外来物(病毒)。
而现代社会(工业革命、生物科技、信息革命、资本主义)之后,大多数致死率很高的疾病被克服了,也就是没有了可以对抗的“他者”,但疾病并未减少,现代疾病的病毒来自于自身,难以排他和拒绝,由于没有了“免疫抵抗”这一特征而容易被忽视,就是“抑郁症”。
由医院、疯人院、监狱、营房和工厂构成的“规训社会”已经转变成了如今由健身房、办公楼、银行、机场、购物中心“功绩社会”。在规训社会里,一个人不会思考特别多,他被教导和命令指派从事某种行业,被规定能去和不能去某些场所,在阶级上被限制了自由(但在心灵上却比较安宁,《身份的焦虑》里面讲,幸福感不是由你拥有什么产生,而是由你比身边人多拥有些什么产生。
农民、士兵或神职人员都很贫穷,但社会构成上却对他们有应有的尊敬,因为缺失了他们社会无法运转。农民自身也不会焦虑如何跨越阶级和变得富有,当时的社会环境根本没有这个概念。),古代由于阶级固化,人在工作之后便是休息(特别是为了社会稳定而阶级画圈的明朝)。
功绩社会在“公平”的前提下,国家和贵族的剥削变成了自我剥削,并打着“自由”的标签,可悲的是,自我剥削的经济效率异常高。但由于自己是自己的雇主,也就没有一个客体可以去反抗。现代社会人只要够努力,就能够在各个意义上(包括读书学习、健身、挣钱)跨越阶级,并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几乎没有上限,那也就是说人可以永远在自我剥削的道路上而得不到人生的安宁。
“自由和约束几乎在同一时刻降临。功绩主体投身于一种强制的自由,或者说自由的强制之中,以达到最终目的——效绩的最大化。”
读到这里又能连结一些词句,连结前段时间很火的项飙教授那篇《内卷就是一场没有退出机制的竞争》,谈内卷又能连结回家发现弟弟初一已经6:20起床上学,又连结近几年职场中年35岁淘汰清退,又连结职场女性不敢怀孕,又连结中国生育率降至警戒线以下。又连结无力吐槽的“离婚冷静期”,蛋壳公寓爆雷毕业生跳楼自杀、花呗令人反胃的广告、《困在系统里的外卖骑手》、央媒嘲讽的“打工人”。
别思考这是不是你想要的,毫无疑问你想要,各种小额贷学业贷裸贷是你坚实的后盾。
“在理想自我面前,真实的自我是一个失败者,他被淹没在自怨自艾中。自我同自身发动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没有胜利者,因为胜利意味着胜利者的死亡。”作者说,历史上每个时代都有流行的疾病,我们的时代是焦虑症和抑郁症。“由于缺少安宁,我们的文明将逐渐终结于一种新的野蛮状态。”
倦怠社会读后感篇七
看完书的时候,我在想有一天我会成为无缘社会的一份子吗。
想想就会很害怕。那天和一个学生视频,他在讲面对高考压力特别大,小女朋友和他高考之后不知发展怎么样,还说他们班女生之间的事情。说到女生关系的时候,我跟他说我一点也不关心。他问我那你现在女生是怎样相处的,我说大概是礼貌且克制吧。他说你们真没劲。是哦,我也觉得我差不多是个乏善可陈的人没错了。
今天在看完这本书,我在想,如果一味的不麻烦别人,不与别人发生关联,那是不是真的会步入那样的地步。我现在越来越习惯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学习。不过还是有男朋友,朋友还有亲人,这样看也不算吧。
看日本的书,总感觉也是那样的理智且克制的感觉。《被嫌弃的松子》被拘役,警察分析她为何是这样的后果的时候,一条一条的罗列。在这本书里差不多也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样的逻辑顺序展开。但无论抒情还是理智且克制,尤其还是以nhk的口吻,观照社会,观照的也是我们自己呀。
这就是说,人,绝不是仅靠自己生存着的。
这就是说,人,只有意识到自己在“关联”中的存在与角色,才能够生存下去。
重要的是,要有不可或缺的人,要有不可或缺的场所。
即便不是“家庭”,不是“公司”,不是“故乡”,人与人之间的“关联”也还是能够建立起来的。这件最重要的事,正是在非营利组织里集体生活的人们告诉我们的。
“只要有能够建立关联的场所,就能够生存下去。”
“只要有能够建立关联的人,就能够生存下去。
“亲情关联的乏力”、“雇佣状况的恶化”、“地域关联的丧失”,都进一步使得“家庭”这个社会的最小单位本身日趋孤立。这就是人们难以承受的现实。这就是“无缘社会”正在扩大的形势下发生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绝非事不关己,它在任何人身上都可能发生。
在我们的社会渐渐变成“对别人不感兴趣的社会”的今天,尽管回归以往是不可能的,但我仍衷心祈愿我们是一个“能够同情别人、同情生命的社会”
在高中我们说到老龄化的时候,我们会说到日本。在我们经历了计划生育之后,我们也会在将来的某一天遇到。
在往昔,三代人共同生活的“三世同堂”非常普通,然而如今时代变了,社会变为以“小家庭”为核心,并开始朝“单身户”方向迈进。然而,就是我们自己,对于隔壁住着什么人,他们日子是怎么过的,不是也知之甚少吗?我觉得,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即使自己周围发生了同样的悲剧而我们没有觉察,也是不足为怪的。
即使是我们,如果人生道路走错一步,生活中出了某种问题,说不定都会成为独居老人而悄然死去的。绝不是仅有某个特定群体的人才会孤独老死,他们也曾有过像样的一生,或许也曾有过孩子,或许也曾把孩子培养成人,或许自己出生时也曾让爹妈喜出望外。他们都有各自走过的人生,怎么能仅仅因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被孤立了,就让他们的下场如此不堪呢。
但即使这样,还是要继续去热爱生命,继续去拼搏呀,要不真的被边缘化了。
好丧哦。
好丧哦。
倦怠社会读后感篇八
我是谁?我们从哪来?我们到哪里去?这是我们的终极问题,本来只是为了“催婚”,增强点危机意识,但自己从头到尾听完后,让自己对现在和未来的生活有非常多的思考。
首先,工作不能忘记生活。现在我们的生活看似丰富多彩,充满诱惑和魅力,可是却有很强的欺骗性。大家忙着工作,忙着玩,忙着买买买,可是离原始的纯粹的生活却越来越远,就带孩子的能力来说确实在退化。工作和网络让我们远离了大家庭小家庭,想想有多久没陪孩子玩,没跟爱人坐在一起,没在家里做顿饭吃了。现在的社会让我们饱腹,却割离了亲情和家庭,现在日本的现状可能就是我们的未来,所以赶紧给家里老人打个电话,赶紧给爱人一个拥抱,赶紧给孩子一个微笑。
另一点感触就是不要怕麻烦亲人。日本社会向来崇尚不给别人添麻烦,这看似是种社会礼貌,却让人更加脱离了亲情。自己曾经也是这样的人,心情不好了,只有父母可以毫无顾忌的骚扰,朋友,甚至兄弟姐妹都是没有单独的交流,怕打扰他们的生活,很少打电话,那时的我是闭塞孤独的,但年龄和知识的增长让我学会了脸皮厚,反而比起打扰别人,收获的感情更多。可以看到书中的人们都是善良而勤奋的,多数都是因为不愿意打扰别人而脱缘社会。
人是社会的动物,需要学习交流,回归家庭。
倦怠社会读后感篇九
日常胡思乱想。越积极便越自由,应该是一种幻想和错觉。纯粹的积极性导向的不是更多的可能性而是新的束缚。
因为纯粹的积极性只会扩展已存在之物,当膨胀到顶点随之而来的是不是会导向一切的虚无?否定性的停顿对于转向他者是必要的,否则,无法衡量全部可能性就做出的选择那不是选择,那是毫无思考的随波逐流。只有导向他者,才会有更多的可能性,才能扩展存在。因为,其实,否定,是在创造新的存在。
中学时代便在唾骂社会达尔文主义,可是细看,人多的地方都是“优胜劣汰”在主导,当个人融入群体,他就不得不需要一个外在的衡量标准以便所谓的定位。做不到与整个衡量体系所对抗,那只能先用他们的语言再反对他们。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打到敌人内部去吧(hhhhh),然后,扬弃这种范式。
中学时代的永动机也为我们所耻笑,可现在一味追求积极的行动,何尝不是把行动降格为劳作?犹豫不决不该是被抛弃的,虽然不积极,虽然不做,但总比不假思索地“做”要好。
信仰的烟消云散和“存在”的匮乏,使得自我孤立无援,“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没有什么可以永恒存在,于是,在尼采的预言下,健康成为新的上帝,每个人拼了命希望在有限中开发和创造无限,积极被宣扬,懒惰和暂停被唾弃,却忘了出发点是在对抗什么。
惶惶不可终日还是无法达到安宁,努力地去内卷是否也是在逃避这种停下来的不安?可是啊,没有深度无聊怎么去创造?没有停下来的沉思怎么积极的行动?还是没有理解辩证法啊,一味的积极导向的会是倦怠和消极,而暂停和否定导向的可能是创造和新的可能。
高山之巅不知道雄鹰是否还在啄食普罗米修斯的胸膛,而我已经厌倦压榨自己来喂饱这个绩效社会。在焦虑和歇斯底里的呐喊与彷徨中,我想要悠闲沉思,做不到就不做了。向死,其实也就是向生。
倦怠社会读后感篇十
前一阵子看完了由nhk特别节目录制组编制,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纪实文学《无缘社会》,全文以几个典型的“无缘死”为剖析,深入分析了“无缘社会”的现状,在此我讲几句我的个人感受。
许多在外地工作的人,和家里的亲友逐渐失去了联系,有的中年人父母逝世,和手足亲友关联甚少,身世飘零,工作环境成了这样的人和社会关联的唯一纽带。如果他因为种种原因失去了工作即经济来源,又无法快速找到合适的工作融入社会,原来单位的同事也逐渐和他失去了联系,这样就会造成一个人家庭破灭,妻离子散,那么他每一天都孤独的活着,某一天出了意外,或者独自死在出租房里都无人问津,这就是所谓的“无缘死”。
在如今充满个性化的时代,独身主义似乎成为很多人的选择,自得其乐,不用去承担另一个人的喜怒哀乐,不用去承担子女教育的痛苦,似乎除了孤独什么都好。
还有一点,现下许多年轻人抱怨现实中总是很难遇到三观相同的朋友,因此“社恐”也成为当代年轻人一大通病。诺大的城市里,太多人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白天工作的时候看似说说笑笑和旁人无异,可谁曾想,他们在深夜里忍受着深深的孤独,生活学习压力是一方面,找不到可以交心的朋友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种现象最终会是:你可以在一个大城市永远不为人知的生活下去。
如果有一天你放弃了这个社会,你在世人眼中也是无法被理解的,有的人在放弃社会之前,就已然被社会所抛弃。
我们每一个人,都生而孤独,都是一座孤岛。你永远都不了解你的邻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永远都不会认识和你擦肩而过的陌生人,你永远不会把同事当作朋友,你和朋友短暂的相聚只不过能缓解你暂时的孤独,但它只会让你在深夜里长叹哭泣。
茫茫书海中,当我们读到这本书会突然意识到,社会经济的巨轮在向前滚动,我们这样的生活只会越来越多,“无缘死”这三个字,离我们是如此的接近。
我们不妨试着改变现状,从对陌生人说“你好”开始,试着大胆走出去。
倦怠社会读后感篇十一
记得刚刚开始读《街角社会》这本书时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外国人名很复杂,文章的语言很通俗易懂,觉得他就是在简单叙述一些小事,但直到我把整本书及书后面的附录都看完了后,我才发现这本书并没有一开始想的那么简单,这是一本对我们的青少年社工工作是有深刻的意义的书。
书中怀特写的是有关社会结构和社会人际活动的内容,这本书中最吸引我的是他的研究方法——参与观察的方法。这种方法要求研究者有敏锐的眼光和清醒的头脑——保证他们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及时发现状况的微妙变化,这样才能真正的了解所要研究的街角的各类人的内心的真实想法。
我觉得这种方法很适合应用到我们青少年社工驻小商品市场的服务项目中,市场里大部分都是来沪青年,“小商品就是大社会”,如果不真心融入,怎么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呢?所以,在市场中的细心观察往往能得到比生硬的走访更容易让这些青年们接受,从中把握小商品市场青年们需求的脉搏,帮助他们健康发展,顺利融入城市生活。
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一个人的态度是无法被观察的,而必须从他的行为来推断。由于行动可以直接被观察,并可以像其他科学数据一样被记录下来,所以通过研究一个人的行动来了解这个人,是再好不过的办法了。”阅读这本书让我获得了许多方面的收获,无论是在学习上、生活上,还是在我所从事的青少年社会工作上,总之受益匪浅。
从初次接触此书的不理解到最后被这本书深深地吸引,我很庆幸自己能坚持读下来,正是因为这样的坚持让我有了非常多的收获。这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在社会工作中我们可以借鉴其中的方式方法,为更好的开展青少年社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张琳达)。
倦怠社会读后感篇十二
我甚至能够预知。
隔壁班级monica。
她这天是戴什么颜色的发卡。
我甚至能够预知。
拖堂的数学老师。
她放学要布置那本习题。
我能够预知寒冷向南行。
能够预知白天要变长。
不再怕黑夜。
预知院子里这天跳来什么花色的猫。
预知湖水边夜里划来无篷的小舟。
我脆弱又敏感。
我胆小又怕事。
我多愁善感。
我敷衍逃避。
在这个城市。
第一篇歌词,轻槽。(曲可槽)。
不明白你是不是也是一个听歌喜欢默默品味歌词的'人。
其实灵感就是想起原先三毛书中的一句话:常常因为对美的极度敏感,使我一生做了一个相当寂寞的人。
可能许多的人也会有相同的感受,有的时候会感觉自我的直觉超神,总是碰巧又不巧的预知一些事情。
这也是一种奇妙潜力吧。
愿你们拥有获得幸福的奇妙潜力。
倦怠社会读后感篇十三
有位老人家中电话已经两年没有响起……。
有位老人已经去世,但姐姐却因为联系不到他而不停的打电话留言……。
有位老人明明有名有姓最后却被处理为“无缘死”而不得葬回家乡……。
死亡是一件很沉重的事情,有很多孤寡老人直到死也没人知道,等到尸体发臭了,血水从天花板渗下来了,邻居才会报警。
更有甚者对已过世的父母秘不发丧,将尸体滞留家中,每月冒领他们的退休养老金。
《无缘社会》录制组一开始由七名记者、一名节目主持人、两名摄像师组成。
本书就“无缘死”发生了多少起、为什么会发生,进行了全面的现场采访。是根据记者、节目主持人与摄影师等人采访“无缘死”和独身生活者的人生轨迹时留下的笔录写成的,其中有不少是在节目与新闻中未能播放的部分。
“姓名不详的男子死亡,一个多星期未被发现。”
“不停播放出声音的电视机。”
“灯光一直不会熄灭的房间。”
“没人注意到他已经过世了。”
“死的`时候,就我一个人了吧”
“肯定有突然出了事,不能去买东西的时候吧。这么保存着,是不会腐坏的。”
“死在这里,变得只剩下骨头,即使有人打电话来,自己也不知道。我担心的正是这个。”
“有的时候,我也会觉得独自在公寓里生活下去挺寂寞的,所以希望在还有别人的地方度过自己所剩不多的人生。”
“环境变了,社会变了,连职业会变成什么样都无法得知,现在就是这样一个时代。我已经观察很长时间了,觉得要想靠血缘关系把祖传墓地永远传下去,似乎已经很困难了。”
“我思考了怎么活着以及怎么死去之后,才发现各种死亡中,‘无缘死’也是选项之一,所以我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说不定自己也会那么死去的。”
倦怠社会读后感篇十四
“我不是教你诈,是教你认清人性。不可因为他们的好,忘了他们的坏;不要因为他们的恶,忘了他们的善。”看完这段序语,顿觉触目惊心,不禁深感触动。为刘墉的幽默而倾倒,为他的
勇气
而深感敬佩,更为令我崇拜的是他的人生观。这是一本针对当今社会现象所写的书。每个故事都可能切中时弊,每个分析都可能深入人心。它的目的不在于立刻改变什么
,而是希望慢慢产生深远的影响。俗话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本书就是教你怎么洞明世事,如何练达人情。泄漏天机的人,易遭天谴,打听天机的人,易招人怨;
留三分余地给别人,就是留三分余地给自己;
当“哥儿们”有一天当上了警察,原来的哥儿们就不再容易是哥儿们了;
跟主子穿一条裤子,打出天下的臣子,常第一个被杀掉;
当别人叫你往前站的时候,先看看是不是正有子弹飞来;
人性真的这么悲哀吗?好人为什么会常常中圈套呢?
而当我再把一篇篇短小精悍的文章,细细咀嚼;将一则则后记,一一思索。我不得不承认,这就是世界。
有一位读者曾经感谢刘墉说,他在人生最想不开,甚至要寻死的时候,看了他的书,才发觉不该只怨自己倒霉,其实这个世界,本来就有着各种防不胜防的人与事。
他的情况,大概就像得了重病的人,站在健康人中间,会怨自己命苦。到了医院,才发现四周站着躺着的,全是像自己一样苦命人。
为什么不正视这个世界呢?为什么不接受这本书中所说的呢?其实这本书对于我们这些没有踏上社会的青年,更具有指导意义。学校里有许多老师教我们作学问,却少有老师指导我们处世的学问。
都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古人这句话说得真好,问题是等到“世事洞明”、“人情练达”,我们的生命恐怕已剩下不到一半了。所以把人世的艰难和人性的弱点呈现出来并不可怕,那只会使我们更看清世界、更了解人性、更反省自己。
书中的故事尽管辛辣,却很
生活
,更实用。几乎每个故事中的角色,都可能是身边的人,或我们自己。刘墉更是从自己丰富的生活中,整理出经验,幽默中有着血泪。《我不是教你诈》或许能提供给现代的青年人一些智慧,使他们更圆融、更成熟、更坚强,并在见到人生的各种怪现象时,更能冷静地面对。套用刘墉的一句话:“我不是教你诈,是教你看清世事;是教你更技巧地坚守原则;是教你保护自己,且在风
雨
狂澜中,作个中流砥柱。”“我不是教你诈,是教你看清世事;是教你更有技巧的坚持自己的原则;是教你保护自己,且在风雨狂澜中,做个中流砥柱。”的确,我们需要更看清这个现实的世界,更了解人性的弱点,更反省自己,才能懂得更加冷静、坚强地面对,如何更好的保护自己。
其实这句话就是出自我最近读的《我不是教你诈》,此书把一些妇孺皆知的成语演绎成了日常生活中我们不注意的平常故事,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却很少被想到,如 “防微杜渐”、“有备无患”、“三思后行”等等。就是这一篇篇短小精悍的文章及其后记,让我了解到平常无法接触到的人性的弱点,人性的.悲哀。
其实仔细想想,几乎每个故事中的角色,都可能是身边的人或我们自己。书中提到这个世界上,很难说有永久的朋友和永久的敌人。当原来的“互利”变成“互害”,在利益上有了冲突,则原来的朋友可以变成敌人;当原来的“敌对”变成“共荣”,在利益上可以结合,则原来的敌人可以成为朋友。这是在教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在批评任何人之前,都应该想想,是他这个“人”与拟对立,还是因为他今天的职位和立场,使他不得不与你对立。进一步想,如果有一天,他卸下这个工作,是不是问题就解决了。这就是所谓的“对事不对人”。每个人都有良知,每个人都有眼睛会看、耳朵会听。一个人似乎没有良知,也似乎不看不听,很可能不是“他”的原因,而是因为他处的“位置”。一个成熟的人一定要知道在看别人立场的时候不可忽略那个“人”,绝对不要用自己的立场否定“人”,或否定“人性”。 因为有一天,你也可能换成对方的立场。正所谓的“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说不定那时你就会了解对方的苦衷,给别人一个机会,也给自己留一条退路。
书中讲述了很多职场上的明争暗斗,教我们如何来看清世事,如何处理才算圆满。也许你会觉得我们现在还在学校,没必要了解那么现实的社会问题,不愿卷入工作环境中的尔虞我诈中,可事实却是我们和
其他
人身在同一条船上。在职场上发光发热,除了必须具备专业
技能外,更重要的许多隐藏着却影响自己走向成功的能力,如性格、情商、社交等。也许多人认为,只要自己专业技术过人,工作脚踏实地,不惹事生非,总有一天会得到领导赏识的,但最后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专业技能只是在我们初入职场的时候有利条件,可在日后的工作中,考验的是我们的应变能力、协调能力等,所以真正能让我们更好的发展的能力的是智能。在生活上,面对人情世故时,这本书也是不错的良师益友。我们应该认识人性的弱点。的却,人性生来就是善良的,但是通过后天不断的变更生活的环境,对事物的看法肯定也会发生很多变化。所以,适当的保持着防人之心是必要的!不是在教你诈,只能告诉你:你可以不丑恶,但你一定要知道丑恶!同时,在考虑事情的时候,情多方面的去考虑!我们应该保持心态的单纯但心思一定不可单纯!因为人生无时无刻在发生着变幻,有时会让人措手不及。可贵的不是你如何能去预知这变幻,而是你能及时的去应付这突如其来的变幻。
读这套书可以总结出几点:其一,害人之心不可有很容易做到,关键是“防人之心不可无”比较难做到,具体说应该是时时刻刻的警惕着比较难,在某些地方碰到了某些人遇到了某些事,真的是多考虑一步就会让你受益匪浅;其二,人都是利己的,分析别人的行为时,要以这个为前提,自己做事也要以这个为前提,否则你将为世人淘汰或者白眼观看,当然,我并不是说不做好事,做好事可以满足人的慈善的本质,也算是利己的;其三,想让自己成功,就必须得了解人性,得懂得怎么做人,得为别人着想;其四,别人把最好的东西交给你,令你感激涕零,但是你也要想想为什么给你,凭什么给你?你是真正年轻干练,足当重任吗?抑或你只是个替死鬼?所以,有时候应要多想想,免得被人利用。
倦怠社会读后感篇十五
看完书的时候,我在想有一天我会成为无缘社会的一份子吗。
想想就会很害怕。那天和一个学生视频,他在讲面对高考压力特别大,小女朋友和他高考之后不知发展怎么样,还说他们班女生之间的事情。说到女生关系的时候,我跟他说我一点也不关心。他问我那你现在女生是怎样相处的,我说大概是礼貌且克制吧。他说你们真没劲。是哦,我也觉得我差不多是个乏善可陈的人没错了。
今天在看完这本书,我在想,如果一味的不麻烦别人,不与别人发生关联,那是不是真的会步入那样的地步。我现在越来越习惯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学习。不过还是有男朋友,朋友还有亲人,这样看也不算吧。
看日本的书,总感觉也是那样的理智且克制的感觉。《被嫌弃的松子》被拘役,警察分析她为何是这样的后果的时候,一条一条的罗列。在这本书里差不多也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样的逻辑顺序展开。但无论抒情还是理智且克制,尤其还是以nhk的口吻,观照社会,观照的也是我们自己呀。
这就是说,人,绝不是仅靠自己生存着的。
这就是说,人,只有意识到自己在“关联”中的存在与角色,才能够生存下去。
重要的是,要有不可或缺的人,要有不可或缺的场所。
即便不是“家庭”,不是“公司”,不是“故乡”,人与人之间的`“关联”也还是能够建立起来的。这件最重要的事,正是在非营利组织里集体生活的人们告诉我们的。
“只要有能够建立关联的场所,就能够生存下去。”
“只要有能够建立关联的人,就能够生存下去。
“亲情关联的乏力”、“雇佣状况的恶化”、“地域关联的丧失”,都进一步使得“家庭”这个社会的最小单位本身日趋孤立。这就是人们难以承受的现实。这就是“无缘社会”正在扩大的形势下发生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绝非事不关己,它在任何人身上都可能发生。
在我们的社会渐渐变成“对别人不感兴趣的社会”的今天,尽管回归以往是不可能的,但我仍衷心祈愿我们是一个“能够同情别人、同情生命的社会”
在高中我们说到老龄化的时候,我们会说到日本。在我们经历了计划生育之后,我们也会在将来的某一天遇到。
在往昔,三代人共同生活的“三世同堂”非常普通,然而如今时代变了,社会变为以“小家庭”为核心,并开始朝“单身户”方向迈进。然而,就是我们自己,对于隔壁住着什么人,他们日子是怎么过的,不是也知之甚少吗?我觉得,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即使自己周围发生了同样的悲剧而我们没有觉察,也是不足为怪的。
即使是我们,如果人生道路走错一步,生活中出了某种问题,说不定都会成为独居老人而悄然死去的。绝不是仅有某个特定群体的人才会孤独老死,他们也曾有过像样的一生,或许也曾有过孩子,或许也曾把孩子培养成人,或许自己出生时也曾让爹妈喜出望外。他们都有各自走过的人生,怎么能仅仅因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被孤立了,就让他们的下场如此不堪呢。
但即使这样,还是要继续去热爱生命,继续去拼搏呀,要不真的被边缘化了。
倦怠社会读后感篇十六
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在比奇城外的河边遇到了他。他那时只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少年,佩着剑,坐在桥边的栏杆上,含笑望着来往的人群。他的眼睛里有支离破碎的寂寞,像一只断翼的飞鸟。这让我想起了我的父亲,父亲也是一个佩剑的男子,他也同样的寂寞。是的,即使他有妻有女,但他从没有爱过她们。他在女儿六岁生日当天,带着他的剑离家出走,从此再不见踪影。这么想着,我已不知不觉走到少年的身旁。我看着他的眼睛,想从那里找到父亲模糊的影子。少年的眼睛是蓝色的,里面是一汪蓝莹莹的湖水。除此之外,一片荒芜。少年也看着我,良久,他问,“这里是什么地方?”“比奇。”我静静地回答他。又问,“你从哪里来?”“哪来的?”少年抬起头认真地思考片刻,然后说,“我忘记了,很远吧。”“哦?”我在他身旁坐下,继续问,“那你有没有见过一个男人,他和你一样佩剑,他,是我的父亲。”少年笑起来,我怎么可能看到呢?我每天经过的人千千万万,他们都佩着剑。我还想再说些什么,少年已经站起身来,宠溺的摸了摸我的头,“好了,我要走了。谢谢你和我说话,我已经,不那么的寂寞了。”我眼睁睁的看着他离开,越走越远,到我看不见为止。我这才想到,我竟然忘了问他的姓名。可是我又隐约地感到,他,绝不会只成为我生命中的一个过客而已。我们,一定还有再见的机会。那一年,我十岁。那以后,我每天都会去桥上等他。那时我们分别的地方。我等他,就像我的母亲每日坐在院子里等我的父亲一样。母亲告诉我,作为女人,最应该学会的,就是等待,即使明知是绝望的。十岁以后,我再也没离开过比奇。我担心有一天他会突然回来。我担心,我会不经意的错过他。
那些日子里,我听来往的人们说起城外的事,他们说起沙巴克,说起祖玛神庙,说起一切我不曾涉足的地方。我微笑着听,却并不后悔。我并不觉得把我的青春耗费在这一座桥上是多么荒唐的事。
有的时候,我也和桥边的守卫聊天,他们说,许多人为了梦想离开比奇,去许多陌生的地方。有些人功成名就。还有些人,则永远战死在异乡。
我的泪,滚滚而下。我想起了父亲,想起了少年。他们现在正在哪里?他们身上的伤痕,又增添了多少?只是他们永远不会明白,在遥远的比奇,有两个牵挂他们的女人,她们盼望着他们,宁愿为他们等候上一生的光阴。
我第二次见到少年的时候已是十年后,仍在那座桥上。
那天我象往常一样的倚在桥上,注视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并试图从他们的脸上,判断出故人的影子。
就在这时,我看见了他。他从桥的那端慢慢的走过来。他的眼睛是湛蓝的,有寂寞的痕迹。他对我笑,从很远的地方就开始对我笑。
我等他走近了,相对熟人一样的对他打招呼,“你回来了。”
“是的。”他抱着胳膊。“你长大了。”
我恍惚地笑着。我知道,女子笑起来最柔最美。我已不是十年前那个孩子。如今,我也能笑出最柔最媚的模样。
果然他说,“你很漂亮。”
我们象曾经一样坐在栏杆上说话。大部分时间我只是倾听,听他说起沙巴克的勾心斗角,祖玛神庙的危机四伏。他走了很远很远的路,最后又回到了这里。
我等他说完,仰起脸来看他,请求他,“你可不可以带我一起走?”
他愣了一下,随即摇头。
我痛苦的问他,“为什么?我已经等了你十年,我只想和你在一起。”
他叹气,抚摸我的长发。轻声解释,“对不起,像你这样的女子,该有安定的生活,才不辜负你倾城的容貌。可惜,我给不起,我,注定要不停地漂泊。”
我不在说话,我知道他的坚决。很快,他站起身来,笑着,“我要走了,再见。”
“再见。”我望着他逐渐远去的身影,心如刀绞。
我用十年的光阴来等待一个人。只为了见他一面。这一面,却不过短短数十分钟。
我仍就站在桥上。
桥上的人们不停地变换着模样。昨天出去的是一个人,今天回来的又是另一个人。另一个人对我说,昨天的那个人,已经死在了一个很遥远的地方。
我不知道少年如今是否安康。
或许他如今已不是一个少年。这么多年,他早已成长为一个男人。只是我一直不知道他的名字。我在心地一直保留对他最初的印象,一个有着寂寞眼神的少年。母亲离开了,就在一日我回到家时看到了她冰冷的面孔,她仍就如花般美丽,却冰凉彻骨。她死前最大的怨恨,就是等了一辈子,仍未等到心爱的人。我知道,再等下去,我将重蹈她的的覆辙。就在我决心动摇的那一刻,我发现,我已经没有能力离开那座桥了。对少年多年来无望的坚持,已将我深深地凝结在那座桥上了。我仍就继续守候在那里。等待下一个十年的到来,只为再见她一面。这时间,像一个永不停息的齿轮,晃晃悠悠的向前。二十五岁那年,我遇到了另一个男子。就在我最疲惫,最无望的时候。他向我走来。他不是我那落拓而寂寞的少年。他气宇非凡,配着一把很名贵的剑。举手投足之间,充满着王者风范。我眯起眼睛来看他,他身上的光芒刺眼得很。他连续六天走过那座桥,第七天,他来到我身边,递给我一枚戒指,向我求婚。我并不意外,过去的这些年里,有很多男人这样做过。可他们,只为了我美艳的外表。并非痛惜。可是眼前的这个男人说,“你累了,嫁给我吧,我会给你安定的生活。”我想起了少年的话,他拒绝我的时候曾说,“只有安定的生活,才不辜负我这样的女子。”握手下了他的戒指,并对他微笑。他欣喜若狂,抱起我,像抱起一只受伤的猎物。在他怀里,我觉得安全,却没有心动。这就够了。十五年的等待,我终于还是害怕落寞的结局。我倒宁愿这样风光的嫁了他去。以后的日子,荣华富贵,锦衣玉食,都能让我安定下来。幸福,也不在那么重要了。他带我回家。他的家,是这比奇城最豪华的宅子。走进去的时候,我知道,我已经没有反悔的余地了。曾有那么一刹那,我想起了少年,我终于过上了他希望的生活,而他的心里,会不会有隐约的心痛呢?他究竟,有没有一点点喜欢过我?也许下一个十年他仍就会从桥上经过,不见了桥上的女子,谁来为他派遣寂寞?我的婚礼,定下了一个好日子,就在不久以后。爱我的男人是这城内的望族。他身边有数不清的美女围绕。可他的眼里只有我。就这一点,我也该感谢上天的恩赐了。他向天下广发婚贴。他对我说,他要我成为天下最让人羡慕的新娘。我从来只是微笑着看他,对他,我没有多余的话可说。
我时常走出宅子,漫无目的的散步,不知不觉就来到桥上。经过的人都以奇怪的目光打量我。因为我在哭,我穿着最名贵的衣服,带着最昂贵的首饰,却趴在栏杆上痛哭。
他们永远不会理解,就连我未来的夫婿,他也不会理解。
我在日落前回到宅子,妆容完好,他不知道我去了哪里,但也不多问。这个男人,聪明的明白维护女人的伤口。
他知道我有伤口。因为他说,他就是爱上了我的伤口,带着伤口出现的我,诡秘而惹人痛惜。
我也知道他会爱我一辈子,因为我的伤口,一辈子也不会痊愈。
婚礼如期举行。
我依他所言,真正成为了天下最让人仰慕的新娘。我光彩夺目的站在他身边,珠宝的光芒也被我掩盖。
所有人都说我们是一对壁人。
我微笑着,只能微笑。
我巡视着人群。忽然间我看见了他。那个让我等了十五年的他。
他抱着剑靠在大厅边沿的一颗柱子上。隔那么多的人,我还是轻易的看见了他眼中的寂寞。
甚至,还有无可名状的悲伤。
我紧紧地握住了夫君的手,害怕一松开,就会奋不顾身的向他奔去。
这才明白,一直以来,我最爱的最牵挂的那个人,是落拓寂寞的他,而并非现在我身旁气宇非凡的他。
我悄悄地落下一滴泪,用来祭奠我无疾而终的爱情。
我已经没有资格反悔了,全天下的人都已知道,我如今,是比奇城最有名望的男人的女人了。
只是造化弄人。
我平静的过我剩下的日子。很安定,却不幸福。
我指的幸福是内心充溢的感觉,只有他才能给的感觉。
我还是习惯去那座桥上看看,后来,再带着我的女儿。我告诉她,这座桥上,承载着许多往事。
她还太小,不明白我的意思。我这样的告诉她,只为她的将来,能够懂得如何把握自己的命运。不要像她的母亲一样,终身等待,却等不到幸福。
五年级:黄纤晴。
倦怠社会读后感篇十七
本书是nhk电视台记者的采访,探讨了日本现代人面临的孤独老死问题。由在途死亡者入手调查,记者追问了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文中给出这么几个答案:血亲关联的乏力,地域关联的丧失,家庭形态的崩溃以及雇佣状况的恶化。
无缘死问题覆盖了精英族与贫困区,不婚族与离异人士,五六十岁的独居,七八十岁的恐慌与三四十岁的被迫展望。
刚开始看的时候我会持有些许偏见,因为无论从血亲,友谊还是金钱问题上,我总觉得是人为的,是需要用心努力和经营维系的。比如那些“醉心工作”,无心维系家庭和照顾子女的,老来惨淡一人,拿着孩子童年时的合影深情回忆。亲情不是工作的对立面,也不是你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老年安慰剂。记者的口吻饱含了对孤独老人的同情,但很多问题是不能以第一视角定论的。
但不得不说,有很多人的命运是不能以努不努力来定论的。文中受访人几乎都会提到“不想给别人添麻烦”,评论区里也随处可见对日本人情淡漠的抨击。但或许这不仅仅是自律,而是没有可以添麻烦的人,亦或没有能承担起这个麻烦的人。
在渐渐变成“对别人不感兴趣的社会”以及“无力关心外界的社会”的今天,或许日本正在面临和困扰的问题,就是我们即将迎来的问题。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865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