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成效报告(优秀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8 06:01:13
学校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成效报告(优秀18篇)
时间:2023-11-28 06:01:13     小编:ZS文王

报告需要清晰明确地表达思想,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避免术语和专业名词的滥用。报告的文字应该简练明了,避免过多的修辞和废话,以保持读者的注意力和阅读兴趣。以下是一些社会调查报告的范本,展示了对社会问题和趋势的认识和分析。

学校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成效报告篇一

按照中共××纪工委关于转发《关于对优化营商环境、项目落地过程中重大政策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的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我局结合自身工作职责,按照内容进行了自我梳理、总结完善、认真开展自查工作。现将我局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1、在“放管服”改革政策落实方面,我局认真对照九个方面的问题逐一进行了自查自纠,未发现相关问题。在项目落地情况方面,对项目审批环节中涉及到我局的前置审批条件进行了梳理,不存在人为增加审批条件、不按时限要求和规定审批等问题。

2、在自查自纠过程中,我局发现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服务市场主体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还有待加强。我局成立不久,原部门审批人员划转不到位,部分承接事项难度较大,对审批人员专业要求较高,我局由于新人较多,过渡期比较长,相关人员对于相关政策和业务知识“吃不透、拿不准”。针对这种状况,我局下一步将狠抓业务培训与学习,努力提升全员业务素质,不断提高为群众服务的业务能力。一方面安排相应股室人员在主管领导和股长带领下到原单位向原审批部门人员学习、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求教,学习最新行政审批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参与相关业务培训,努力上手办理业务;另一方面在股室内部开展“老带新”模式,股长和业务老人与新人采取结对的方式互相学习,实现整个股室业务能力共同提高、共同进步,提升主动服务自觉性。与此同时,我局还加强服务窗口建设,积极从工作纪律、工作作风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明确工作纪律,坚持政务大厅纪律日常巡查制度,每天不定时巡查,对发现的问题,严肃查处问责,全方位提高审批队伍综合素质。

(一)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提升行政效能。

1、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我局印发了《对简政放权重大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评估问效工作方案》,要求各部门梳理涉及本部门的简政放权政策,总结本部门在简政放权重大政策实施过程中,出台的措施、采取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效;查找在简政放权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没有落实、执行不到位、衔接不顺畅等问题。同时完善下放和划转审批事项衔接机制,保证下放审批事项能够接得住、接得好,取消事项能够及时取消。

2、实施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按照省“三级四同”要求,编制我区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和实施清单;优化完善审批服务办事指南、办理流程图、工作细则,构建全事项、全过程、各环节相互配套协调的标准体系。我区30余个部门(科室),认领了本级本部门的政务服务事项;编制了我区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和实施清单,形成我区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649项,实施清单项512项。

3、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就管委公布的行政许可中介服务收费目录清单对相关部门下发了《关于开展涉企收费检查的通知》,明确了检查工作安排、时间步骤及工作要求。

4、进一步放大“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效应,积极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刻制、启用了“×××行政审批局审批专用章”。指导××镇和村(社区)完成了对河北政务服务网乡镇和村级页面的门户、事项信息的确认、补充、完善工作。

5、开展服务窗口质量提升行动。完善落实首问负责、服务承诺、限时办结、全程代办等制度,推行了“四公开”。在审批服务窗口公开将办事全流程服务指南、服务承诺、工作人员姓名职务、办事结果进行公开。制发了《首问负责制》《一次告知制》等规范性文件。

(二)扎实推进投资审批改革,加速释放投资活力。

1、认真贯彻落实《保定市深化社会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暨“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实施方案》。我区规划建设局规划、建设、市政、园林、房地产交易管理中心已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联合验收时间压缩一半以上。制定了《×××优化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回头看”暨投资项目审批时间进一步压减的方案》,目前已初步梳理完成立项、国土、规划等部门审批流程。

2、依托河北政务服务网和全省投资项目在线监管平台,整合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各相关业务办理系统。目前我区各部门纳入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办理事项213项;发改、规划建设、国土、环保、人防等部门均实现了投资项目网上申报、审批、办理、监管和信息反馈,优化整合平台审批流程,确保了项目审批时间不高于国家和省平均时间。同时继续调整各部门审批事项实现网上办理。

3、再造《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联合审批办理流程》,在投资项目建设领域实行联合勘验、联合审图、联合验收,实行企业投资项目并联审批。经梳理,固定资产和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时限由原来的218个工作日,压缩为60个工作日(不含土地手续办理)。行政审批时间压缩一半以上。

(三)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降低就业创业门槛。

严格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的意见》(国办发【2018】32号)要求,全面提高企业登记效率。

1、推行“审核合一”登记制度。除涉及特殊审批事项外,企业登记业务实行“审核合一、一人通办”,企业登记时间压缩为一个工作日。

2、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大力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取消名称预先核准,企业名称不再实行预先核准;企业设立全程电子化网上办理;个体户办理实行手机app云窗办照;企业注册营业执照实现自助办理。目前我区企业开办实行即办即结。初次发票申领,1个工作日办结。

3、衔接落实国家对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证照分离”改革的相关要求。对首批纳入“证照分离”改革范围的106项改革事项中由我区承担的事项,采取直接取消、备案、告知承诺和优化准入服务等4种方式进行分类管理,落实证照分离工作,压缩审批时限、精简审批材料、优化审批流程,为企业进入市场提供更大便利。

4、积极开展减证便民工作。在清理范围上,做到清理单位、清理事项、清理材料三个全覆盖,从证明需求单位角度梳理群众和企业办理依申请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时需提交的各类证明及其盖章环节。在清理标准上,坚决取消不合法、不合理以及为规避责任、转嫁矛盾而要求提供的各种申请材料。

(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着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1、推进落实“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按照《河北省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关于抓紧上报“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审批服务事项目录的通知》要求,我区认真组织实施、严格梳理和汇总各部门上报的“四办”目录,编制了××ד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政务服务事项目录,其中“马上办”政务服务事项287项,“网上办”政务服务事项290项,“就近办”政务服务事项103项,“一次办”政务服务事项282项。并在河北政务服务网对外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在我区政府的网站对外公布。根据上级部门工作要求,我区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衔接国家和省取消下放,法律法规的立、改、废,以及机构改革职能调整情况,及时做到本级“四办”目录的调整工作。

2、深化“一网、一门、一次、一窗”改革。我区持续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大力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窗、一次”改革。推行一网通办,建立了统一的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平台,按照“应上尽上、全程在线”原则,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涉密外,全区纳入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办理事项213项,并在“河北政务服务网(×××站点)公布”。网上申报功能经过测试,161项事项均能够通过河北政务服务网实现在线申请、网上预审、网上办理。公布并实现了80项“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群众登录“河北政务服务网”就可查询事项办理相关材料,可以网上咨询、网上申请、网上预审,让群众和企业切实享受到了“互联网+政务服务”带来的快捷、便利。

要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就必须牢牢坚持以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出发点,将改革进行到底,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使群众的需求与政府的服务实现无缝对接。

(一)着力做好行政审批局改革前后衔接工作。

1、开展行政审批“清零”工作。对各部门实施的行政许可、公共服务等事项予以清空,重新梳理、重新论证、重新确认,并对原有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精简规范。

2、做好整体设计,统筹谋划机构设置、事权划转。对能划转的审批事项,实行一次性划转到位;对暂不能划转的审批事项,在行政服务中心设立窗口,由相关部门进驻或在原部门设置的办事服务大厅办理。

(二)健全保障机制,提高接权能力。

1、要充分发挥我区改革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强化对改革目标的系统谋划和过程把控,推进政府、市场、社会同向发力,加快构建政府部门间、政府与市场间、政府与社会间的新型合作关系,形成改革整体推进合力。

2、建立健全“事权、人权、财权”对等保障机制,特别是应本着人随事走的原则,在下放事项的同时,帮助接权单位培训人员、完善设备、提高水平,杜绝“甩手掌柜”,让基层政府有动力、有能力承接好审批事项,切实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3、接权单位要本着接住接好的原则,搞好协调对接,在充实力量、提升能力的同时,加强同上级业务部门的联系沟通,共同应对权力下放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下放事项安全着陆。

(三)全面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以房屋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项目为主要对象,以政府投资项目和社会投资项目为主线,围绕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个阶段,大力整合审批办理环节,促进跨部门、全过程审批办理流程协调统一和深度整合。到2019年底,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78个工作日以内,核准类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68个工作日以内,备案类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65个工作日以内。2019年底,全面建成与相关系统平台互联互通的工程建设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和审批管理系统。到2020年6月底,基本建成全区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

(四)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提升服务质效。

1、制度标准先行,整合服务资源。打破政务资源交换共享的壁垒,推动服务资源整合联动,实现一体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政务服务,让群众少跑腿、多办事,争取“最多跑一次”。

2、升级信息平台,增强技术支撑。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改进政务服务平台功能,真正做到让民众通过登录网上办事大厅,可以轻松完成在线审批、网上办证、业务查询等办事手续。

(五)优化公共服务,提高政府行政效能。

加快构建政务服务“一张网”,推进各类服务事项预约、申报、办理、查询等全流程网上运行,实现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证件联用、信息联通、服务联动”。大力推动实体政务大厅、网上政务平台、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服务热线等综合运用,促进线上线下一体运行,最大程度地便民利民。对相关部门已取消而其他部门仍要求群众出具的各种证明,应通过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来核查解决,而不应该找群众提供。

(六)明确责任主体,加强队伍建设。

1、尽快完善行政审批局人员配备,完成对进驻窗口单位的审批事项、办件流程、人员情况调研摸底,形成行政许可、公共服务等事项和窗口工作人员清单,为审批岗位设定及审批事项划转提供准确事实依据。

2、按照“审管分离”的原则,制定部门审批责任清单,明确审批主体,细化职责分工,建立登记注册、行政审批、行业主管相互衔接的监管机制,确保“事有人管、责有人负”。

3、加强审批队伍建设,培养公仆意识,增强服务群众的能力。建立健全考核、问责机制,以健全的制度约束人、管理人。充实一线人员力量,强化人员学习培训,由原单位对审批局现岗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确保能在短时间内熟悉工作,尽快进入角色。

学校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成效报告篇二

为贯彻落实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放管服”改革部署,根据有关文件精神,我局创新工作机制,坚持监管与服务并举,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提升服务效能。我局认真做好自查和迎检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涉企收费管理减轻企业负担的通知》等有关要求,取消食品生产企业食品生产许可审查费、《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收费,严格落实中央、自治区出台的各项收费清理政策,切实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减轻企业负担。

(一)不断推进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进“证照分离”、深化“多证合一”改革。

“多证合一”改革是在20xx年“三证合一”、20xx年“六证合一”、“两证整合”登记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将有关涉及市场主体登记、备案等各类证、照,就是信息采集、记载公示、管理备查类的一般经营项目涉企证照事项,以及企业登记信息能够满足政府部门管理需要的涉企证照事项,进一步整合到营业执照上,使企业在办理营业执照后即能达到预定可生产经营状态,大幅度缩短企业从筹备开办到进入市场的时间。

20xx年我市印发了《百色市“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百政办发〔20xx〕92号),整合的证照是35项(包括营业执照),今年6月底,自治区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调整广西“多证合一”改革事项实施方案》(桂工商发〔20xx〕24号),将税务、住建、商务等十七个部门39项证照整合到营业执照上。

20xx年以来,在县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我县顺利召开各部门联席会议,通报情况,分析问题,完善措施,确保“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工作取得实效。按照能整合的尽量整合、能简化的尽量简化、该减掉的坚决减掉的原则,全面梳理、分类处理涉企证照事项,将信息采集、记载公示、管理备查类的一般经营项目涉企证照事项,以及企业登记信息能够满足政府部门管理需要的涉企证照事项,进一步整合到营业执照上,实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使企业在办理营业执照后即能达到预定可生产经营状态,大幅度缩短企业从筹备开办到进入市场的时间。为我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注入新的活力,近年来,新设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连续保持增长态势经济发展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二)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督管理方式。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广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通知》(国办发〔20xx〕58号)文要求,广西工商系统于20xx年5月30日正式启动“双随机一公开”系统。“双随机”抽查机制是对检查对象的随机抽取和对执法检查人员的随机选派,实行“抽取、检查两分离”的`综合执法随机抽查监管制度。

20xx年,第一批双随机共抽查45户各类市场主体,抽查结果情况:在这次市场主体检查中未发现问题的有3户,占抽查总数的93、33%;其中通过登记住所(经营场所)无法联系的有1户,停业有2户,未按规定公示应当公示的信息有3户,已责令改正的。抽查结果公示情况:抽查的市场主除停业和办理注销登记外,其余全部进行了公示,公示率达到100%。第二批双随机抽查任务正在进行中。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实行以招商引资带动经济发展战略,提升了我县社会经济发展势头,各种工商企业纷至沓来。为了使企业“进得来,留得下,有发展”,乐业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县委、县政府和百色市局相关工作部署,结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实际,降低企业准入门槛,加上事中事后监管,深入推进登记制度改革。将多个部门颁发的证(表)与营业执照整合,施行“先照后证”、“多证合一、一照一码”、“两证整合”注册登记制度改革,与全区同步提前1个月实施“多证合一”,实现“一照走天下,一码管终身”,降低了企业办事制度性成本。切实优化我县营商环境,为全县经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一是“证照”衔接面临困难,监管执法存风险。“先照后证”是商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政府部门对权责清单进行梳理和调整,明确了各部门监管职责。“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厘清监管职责,然而在取得营业执照后许可证办理期限要求、职责边界、负面清单等方面,未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做出详尽规定,监管执法无法可依。

二是实施市场主体“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是政府部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手段,意义深远,责任重大。但部分单位没有充分认识实施“双随机”抽查是提高监管效能的重要举措,思想观念有待于进一步转变,部门联合有待加强。其次,抽查中市场主体通过登记的经营场所无法取得联系的情形较多。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功能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是继续深化“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以企业的多证合一和个体工商户的两证整合为重点,围绕做实降低门槛、提高效率、完善服务等举措,明确操作层级、落实责任主体,使各项改革规范有序进行,扩大“先照后证”、“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等商事制度改革成果。

二是抓好不定向抽查后续监管工作。核查中发现市场主体存在其他涉嫌违法违规行为的,属于市场监督管理局部门职责范围的,按照有关规定依法作出处理;属于其他部门职责范围的,按规定通过协同监管平台,将信息抄告或通报有关部门,取得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成效。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氛围。

学校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成效报告篇三

按照县政府《关于开展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的预通知》批办单工作要求,我局高度重视,认真梳理汇总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情况,现将我局政策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面推动优化政务环境工作。

一是县政务服务大厅各审批服务窗口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环节,完善审批服务流程,实行了首办责任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度。完成了政务服务大厅新大厅基础设施建设,办公设施设备采购、窗口电子显示屏增设、咨询服务台建设,功能服务区优化以及导流宣传标识等各方面改造建设,营造舒心、贴心氛围,提高政务服务环境水平,提升群众满意度。

二是开展了权力“瘦身”工作,梳理权责清单26个单位,共计7022项。截至8月底,县政务服务大厅各审批服务窗口办理政务服务事项166920件次,其中办理许可事项4988件,其他服务事项161932件,办结率为100%。我县办理事项时限压缩比为72.39%,即办件比率为46.85%,最多跑一次事项比率为98.27%,网上可办率为96.19%。

三是按照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要求,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划转13个部门,工作人员10名,依申请六类事项117项,其中,许可事项83项,确认事项8项,其他行政权力事项26项。已做好13个单位划转事项备忘录,对各单位划转事项、划转后职责划分进行了确定。现已启动行政审批专用章开展审批工作。

四是经过对全县依申请六类政务服务事项的全面自查梳理,按照依申请六类政务服务事项(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给付、行政奖励、行政裁决、其他权利事项)清单,确定我县依申请权利六类事项389项,除涉及安全、涉密事项38项不能进驻外,现已进驻政务服务大厅351项。有效解决了“人进事不进,事进权不进”的现象,提高了办事群众和企业的满意度。

(二)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我局积极开展精细化梳理工作,组织33个单位进行政务服务事项精细化梳理工作,确定依申请六类事项850项,公共服务事项575项,共计1425项,按照梳理要素,逐项进行梳理,涉及空表样表已上传。持续完善办事指南,推动开展高频事项的流程优化再造工作。

二是开展互联网+监管事项梳理。我局组织开展“互联网+监管”集中办公,全县涉及“互联网+监管”27个单位、部门进行了认领、编制、发布工作。目前,共认领监管事项778项,检查实施清单749项,录入执法人员318名,录入执法人员信息633条,已全部编制、发布。

三是进一步向基层延伸“一网通办”、电子证照和政务服务工作。为切实推进“一网通办”工作,我县涉及政务服务审批事项的25个单位部门和政务服务大厅开通了电子政务外网,为实现信息共享、网上办理提供了条件和保障。19个单位完成了电子证照审核上报工作,30个单位制作了电子印章。

四是建立完善政务服务标准体系。县政务服务大厅各窗口设置了政务服务工作指南,并全面公开。利用自治区政务服务“蒙速办app”、市政务服务云平台,对申请材料,办理流程,受理条件,基本信息进行全面公开,有效方便了企业和群众办事。

五是优化政务服务功能。我局为25个单位部门创建了账号,可在市政务服务云平台进行受理、办理,有效为群众和企业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服务。各乡镇政府已开通政务外网,有效推进了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向基层延伸。

(三)推进落实政务服务“好差评”运行系统工作。

一是设置“好差评”评价器。按照优化营商环境要求,进一步为群众、企业提供优质的政务服务,我县政务服务大厅、政务服务新大厅、不动产大厅、人社局大厅、医保局大厅各窗口设置了“好差评”评价器200台,开展网上评价,有效评价数19505条,在5个旗县排名第三。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注重评价引导。积极引导办事群众、企业使用“好差评”评价器,通过在政务服务大厅内摆放宣传板、led大屏滚动播放及在微信公众号“武川政务服务”上大力宣传“好差评”,进一步使企业、群众深入了解“好差评”,同时,安排专人对各大厅的办事群众进行引导评价工作,切实发挥“好差评”系统线上运行的评价作用,将群众的评价转化为持续改进政务服务工作的动力,促进政务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三是建立工作机制。为进一步规范政务服务“好差评”信息公开工作,提高政务服务“好差评”评价信息透明度,我局制定了《“好差评”工作制度》、《“好差评”工作评价信息公开制度》、《“好差评”工作监督检查制度》、《“好差评”工作“差评”反馈制度》等工作制度,为了解办事群众、企业诉求、提高办事便利度和满意度,提供了制度保障。

(四)深化企业开办便利化改革。

企业开办专区实行了“前台一窗受理、后台并联审批、材料内部流转、统一窗口出件”的工作流程,解决了企业多窗口、多环节提交材料的繁琐,真正实现了企业开办一件事一次办。

市场、税务、城管、人社、公安、银行、刻章企业进驻企业开办专区,可以办理商事登记、领取税务发票uk、企业牌匾审批、企业员工参保、刻章备案、开设开户、刻制公章等业务。为更好的优化营商环境,实行免费刻制印章、免费提供税务发票uk、免费提供打印、复印服务、免费提供邮寄材料等服务。成立专区之前,开办新企业需要6个工作日,12个环节、21份材料、1210元费用,企业需要分别去各个部门办理。设立企业开办专区之后,开办新企业仅需0.5个工作日,2个环节、6份材料、并为新开办企业提供免费刻制公章、免费邮寄服务,实现了新开办企业零成本零费用。

截至目前,企业开办专区设立新企业163件、申领税务发票uk257件、印章刻制43件、银行开户67件、企业员工参保12件。

(六)扎实开展“蒙速办·四办”工作。

为实现重点事项不见面审批,切实方便群众办事需要,制定了“蒙速办一网办”、“蒙速办掌上办”、“蒙速办一次办”、“蒙速办帮您办”实施方案。按照上级要求,相关单位积极配合,配备专人专班,狠抓落实工作,稳步推进。

一网办工作,目前已将全县31个单位和部门746个事项录入了呼和浩特市政务云平台综窗系统。自工作开展以来,综窗系统受理办结了213件,获得了办事群众的一致好评;掌上办工作,已开通公积金、社会保障、民政、不动产登记、卫生健康、教育、交通出行、生活缴费、出生一次办、即办件、医疗保障11项查询服务功能。同时,我县33个部门在内蒙古一体化平台发布的1118项办理事项的办事指南发布至蒙速办查询系统,方便群众了解办事材料与办事流程;一次办工作,目前我县一次办可办理事项98项,累计办件量为792件(单办140件,联办652件),建立了工作专班和一次办工作台账,做到了使企业放心,群众满意。帮您办工作,完成重点项目帮办2件,现场帮您办、兜底办84件,群众比较满意。

(七)稳步推进“24小时政务服务超市”工作。

我局已制定了“24小时政务服务超市”实施方案,积极推进“24小时政务服务超市”建设。我县6个单位现有自助服务终端设备8台,分别是公安局2台,税务局1台,不动产登记中心1台,中燃公司1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1台,人社局2台。目前已将供电局、中燃公司、税务局、公安局、人社局、医保局的自助服务设备进驻24小时政务服务超市。我局正积极统筹协调更多自助服务终端设备进驻24小时政务服务超市,实现更多高频热点事项自助办理,切实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便捷服务。

(八)赋权乡镇、街道事项工作进展情况。

按照自治区有关要求,我县已将除婚姻登记1项外,自治区下放的97项赋权事项全部下放至乡镇,我县9个乡镇对97个赋权事项均已完成承接工作。

虽然在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不足。一是政务服务大厅硬件设施配备还不够完善,分厅多,不集中,办事企业、群众存在办事不方便的问题。二是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落实不够到位,国家、自治区、市、县政务服务平台数据共享不充分,政务移动app业务推动力度有待加强。三是我县已将自治区下放的97项赋权事项下放至乡镇,各乡镇已完成赋权事项承接工作,但在承接过程中存在缺乏针对赋权部门的业务培训,导致对业务不太熟练,对法律法规掌握不够,工作效率较低。

下一步,一是积极争取资金和技术支持,配备充足办公设备,进一步完善硬件设施,提高办事效率。二是积极谋划和配合做好全县综合性政务服务大厅建设工作。将政务服务大厅、人社大厅、不动产大厅、医保大厅整合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大楼新政务综合大厅,目前已签订合同,各窗口服务功能区已经确定,正在加快装修速度,使用后将彻底解决分厅多、办事不集中的问题。三是持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推行“清单制+告知承诺制”,继续深入落实《呼和浩特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便民利企九条措施》,持续压缩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四是继续推进综合受理窗口办理事项,加快推进审批服务工作力度,加强对乡镇、村(社区)便民服务站点工作业务指导和督查力度,紧盯为民办实事项目的落实,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超市网络正常运转,认真落实“蒙速办·一网办、掌上办、一次办、帮您办”工作任务落实,切实推进政务服务提质增效。

学校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成效报告篇四

20xx年秋期,独树镇现有公办学校39所,其中初中两所,小学37所,民办学校5所,民办幼儿园2所。本学期公民办中小学共计10799人,其中公办小学在校生4586人,民办小学在校生2614人,初中在校生3599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354人。全镇共有教师509人。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领导小组。

按照县教体局相关会议精神,独树镇中心学校立即行动,成立以许元秋为组长,xx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督促、组织协调,进一步明确责任和任务,做好对学校沟通交流及大走访工作。

2、召开全体校长会,迅速安排部署。

1月7日下午,在中心学校三楼会议室召开专题工作会。会议由许元秋校长主持,xx发表了重要讲话,传达了方教办【20xx】1号文,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做好学校沟通走访的通知。会上下发了《学生遵守考试信用承诺书》及《教师职业信用承诺书》。

3、深入辖区学校,全面了解情况。

中心校班子及其成员分成四个小组,深入辖区39所中小学校,开展沟通走访,全面了解情况,切实当好学校“服务管家”。在走访中,大家认真询问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帮助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征求学校对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同时,结合本职工作,就教育工作成效、工作作风、队伍建设等内容征求了学校负责人的意见建议,以便有针对性的提升教育服务质量。

1、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

各学校要将《通知》的精神贯彻落实做细、做实。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师德教育、师德宣传、师德表彰、师德监督、师德惩戒等相关制度,进一步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各校领导要带头执行上级的规定,坚决杜绝学校组织或参与有偿补课,乱发教辅资料和乱收费行为;各学校要加强对教师从教行为的管理,对教师的教学计划、教学效益、教学进度等进行切实有效的监管。

2、强化行风政风,助推营商环境优化。

为构建良好的亲商营商教育生态,独树镇中心学校以“系统抓行风、学校抓校风”为载体,围绕营商环境建设的要求和任务,上下齐抓共管,各负其责,形成全镇教育系统上下齐抓的'良好工作格局。加强信用校园建设,组织全乡中小学师生分别签订《教师职业信用承诺书》和《学生遵守考试信用承诺书》。深化师德师风建设,召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做“四有”好教师会议,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进一步规范教师教学行为,畅通便民服务途径,优化营商环境。规范办公秩序、提高行政效能,坚持正向引领,建立行之有效的奖惩机制,树立敬畏心,增强荣辱感。

3、实行目标责任制,强化督导问效。

明确校长规范办学行为的责任目标,与校长的评优、晋升挂钩,凡违反规定,情节严重,整改不利的,实行一票否决。明确各类学校目标任务,在抓好常规教学的同时,创新工作措施,保证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要加强督促检查,实行跟踪问效。采取设立意见箱、热线电话等形式,征集意见和建议。适时面向群众开展满意度测评,并进行实时反馈,制定措施,落实整改。

4、解决突出问题,全面提升质量。

针对近年来,新进教师增多,素质不高问题,加强教师培训,采取线上培训与线下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法,提升教师整体素质,让老师工作有目标,干事有劲头,发展有希望。实施“名校带弱校”工程,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建立疫情常态化教育教学工作机制。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为广大师生实现网上教学提供方便,推进“互联网+教育”信息化建设,力求中小学多媒体班班通达到90%以上。

学校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成效报告篇五

按照《关于开展20xx年上半年全县综合目标管理绩效考核通知》(太绩考办〔20xx〕5号)文件要求,县营商中心对今年以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认真开展了自查。

一是在贯彻落实上下硬功夫。讲看齐、见行动。深入学习优化营商环境重要指示精神,及时贯彻落实好本年度省、市、县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跟紧“指挥棒”、当好“孺子牛”,不断开拓创新、精耕细作、敢为人先。抓业务、重落实。将全年优化营商环境任务细化分解为23类65项,各项任务都明确了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按照上级文件要求,重点开展了信息报送、优化审批流程、政策奖补兑现调研、20xx年国务院决定取消和下放行政许可事项贯彻落实自查等工作;重点抓好了“面对面”电视问政、四送一服“双千”“双联”、督导考核等工作。抓宣传,强氛围。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及时向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宣传解读创优营商环境提升行动的新政策、新举措;整合了原“四送一服”服务平台专栏,在太和县人民政府的网站上改版推出创优“四最”营商环境暨“四送一服”工作专栏,持续提升优化营商环境的社会知晓率和认知度。

二是在综合协调上下硬功夫。强化机构职能。由县政办二级机构县优化营商环境管理服务中心承担县营商环境办日常工作,严格实行“周例会、月调度、季督查、半年小结、年度考评”制度,加强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统筹协调能力。充实队伍力量。将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工作的责任单位分管负责同志纳入县营商办组成人员,在督查考核、“四送一服”、百名股长考核、政务服务提升、营商环境“面对面”等工作上切实提升统筹协调能力。创新制度牵引。建立“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是20xx年县政府工作报告内重点事项,通过践行一线工作法,倒逼各部门、各园区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转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转企业呼声为企业哨声,将服务触角延伸到“厂门口”,让企业多动嘴少跑腿,让部门多办事少设槛。

三是在监督考核上下硬功夫。“面对面”电视问政强势开局。《太和营商环境·面对面》第一期栏目于7月首播,邀请县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20名县人大代表、20名县政协委员、县百名股长考评第一批被考评对象80名同志、50名规模企业代表到场观看。本期栏目以“服务不走心窗口成摆设”为主题,围绕企业开办“六个一”、深化工程项目建设审批制度改革、政务服务提升等方面开展,对县税务局、县公安局、县住建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数据资源管理局五家部门负责同志进行了现场提问。动真碰硬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督导。已完成全县优化营商环境上半年督导工作,组织督导组通过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现场查看、查阅资料等方式,对全县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在上半年营商环境建设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导,对落实不力、重视不够的乡镇或部门进行通报批评,以督促改、以改促优,持续推进实现企业开办“六个一”、深化工程项目建设审批制度改革、简化获得电力流程、提升用水便利度、优化用气报装服务、改进不动产登记方式等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事项按时完成。

(一)“综合窗口”流于形式。县政务服务大厅窗口全部改为“综合窗口”,但“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模式未能实现。

(二)数据共享壁垒难破。部分单位数据不在本级,造成信息共享困难,不能在平台上“一网通办”,导致企业办事仍然存在时间长、重复要件多、提供材料多等问题。

(三)融资问题依旧存在。个别企业土地证、房产证没有办理,担保抵押种类较少、价值较低;企业规模小、产品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多种因素导致我县现有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少、成本高,大大制约着企业的落地成长和发展壮大。

(一)以“放管服”改革为引领,着力打造精简高效的办事环境。

要在纵向上压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在减事项、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上再突破,让企业费更少功夫跑审批、花更多时间跑市场;要在横向上整合,进一步强化办事窗口的'实质性整合,真正实现“一窗受理、一次办理、一网通办”;要在服务上优化,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标准,推广容缺后补、一次告知、首问负责等便利化措施。

(二)以企业所想所盼为导向,努力营造企业满意的服务环境。

一是持续开展好“四送一服”工作,围绕企业发展中的各类要素,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持续组织开展各类要素对接,并做好“四送一服”问题办理工作;二是加紧出台“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三是以《太和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任务清单》65个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事项为着力点,协调推进各责任部门对标对表完成任务。

(三)以机关作风建设为保障,全力构建“亲”“清”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面对面”和督导考核是推动优良作风形成和作风转变的一个重要抓手,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优良作风建设年”的重要举措,下一步要持续开展好这两项工作,切实推进“优环境、转作风、强产业”。

(四)以护航实体经济为目标,加快构建公平正义的法制环境。

在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提供优质法治服务、高效处理维权案件、提升办案质量和效率、发挥破产审判功能、实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等工作上下硬功夫,护航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学校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成效报告篇六

按照《关于做好优化营商环境迎检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现将20xx年深化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自查报告如下: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营商环境整治提升年”活动、优化营商环境的部署要求,进一步优化提升坡头区营商环境,加快建设阳光法治服务政府,推动坡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全力推动“放管服”改革,时刻注意解决好基层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消除中间层次的“中梗阻”的顽疾,认真理清现行政策和体制依然存在的“最先一公里”的障碍,有的放矢、聚精会神做好深化“放管服”改革各个环节的加减乘除,补齐营商环境突出短板;大力破除市场准入壁垒,促进营商环境优化和企业提质增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方式,努力做到企业和群众“办事不求人”;着力消除障碍,为企业提供精准到位的服务。二是深化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和特点,借鉴经济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验,从需求方面着眼,从供给方面发力,以满足需求、创新供给为核心,以整合资源、调整结构为主线,以补齐短板、优化布局为重点,提升文化服务能力和品质,扩大有效供给,助推坡头全面振兴。三是对接做好市全民健身中心选址和广东省健身步道规划建设工作。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按照配置均衡、规模适当、方便实用、安全合理的原则,科学规划和统筹建设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着力推进建设区级和村级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完善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和城乡社区15分钟健身圈,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就近就便参与体育健身。

(一)按照“精简、统一、便民、高效”原则,推进行政审批工作向政务服务中心(窗口)集中、进驻事项向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集中,事项进驻到位。

目前区文广旅体局进驻政务中心审批事项55项、其文化审批事项23项、高危体育审批事项9项,广电审批事项13项、旅游审批事项1项、文物审批事项9项。由局办公室牵头,各行股室自查的方式,全面排查审批事项,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以一件事“最多跑一次”为目标,整理编印办事指南手册,最大限度精简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缩短办理时限,改进服务质量,切实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

(二)以健全公共文化设施为前提,为扩大文化供给、满足群众需求提供基础条件。

1、以坡头区文化活动中心(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三馆合一”)项目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不断提高坡头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水平。该项目用地面积20800.4平方米,新建总建筑面积约31100平方米,总投资1.87亿元。项目在20xx年2月28日动工,9月30日主体工程封顶,现阶段装修施工队伍准备进场,预计20xx年6月底完成装修开馆。

2、建设基层综合文化站达标。明确工作目标,加大对文化站升级改造资金投入,改建、新建了一批文化站,不断优化文化站软、硬件设施,并多次下到各乡镇文化站和村级文化活动中心进行指导,通过和各镇街共同努力,文化站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例如坡头镇将原文化站一、二层收回,单独一栋楼来建设文化站;南调街道和麻斜街道通过租赁楼房来改造成为文化站;官渡、乾塘通过新建文化站扩大了文化站面积;南三镇归入坡头区前,没纳入市创文补短板范围,文化站建设滞后,南三镇归入坡头区后,在区政府、区文广旅体局、南三镇政府的努力下,腾出了一栋楼来建设文化馆。在全省乡镇文化站评估定级中,坡头区7个镇(街)文化馆站顺利通过省的评估定级,都达到省二级以上标准,(省特级标准文化站1个;省一级标准文化站2个;省二级标准文化站4个),受到了湛江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的通报表扬。同时全区69个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也实现了全覆盖。

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着力增加优质艺术产品和服务供给。以区文广旅体局、区文化馆、区文联为依托,经常在各镇(街道)文化站和村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开展舞蹈和音乐培训、文化下乡、送戏下乡、书画展下乡各类活动、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繁荣了乡村文化,推动了乡村文明的发展。例如每年的“红色文化轻骑兵”送戏下乡,送雷剧、粤剧下乡演出;区文化馆主办的坡头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和乡村振兴送戏下乡。

(三)大力推进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

以南调河碧道工程和怡海公园项目打造坡头区体育健身场地。南调河碧道工程沿河慢行步道长约3.6公里(6米宽);沿路慢行步道长约1.7公里,布置于海河北路(龙王湾路—鸡咀山路)南侧人行道及绿化带;田埂型慢行步道约长2.3公里(4米宽),沿东祥大道东侧至海川快线段现状灌渠布置;临近鸡咀山路和东祥大道位置分别设置两处人行景观桥(面积约2000平方米),连接南北两岸,形成闭合步道。新建步道合计长度约7.6公里。怡海公园位于坡头区南调片区瑶贯新垉地块2,规划用地性质为市级综合性公园。建设面积约466.74亩,其中水域面积约181.59亩。建筑单体设计充分考虑园内的功能、景观分区。绕园一圈的绿道全长2370米,将“城市客厅”“小城记忆”“军港印象”“弄海湿地”等主题景区串联并建立密切联系。另外,区文广旅体局还规划建设了龙头海尾体育公园,为当地群众提供了一个健身好去处。

机关作风整治开展情况。

一是领导干部带头以身作则。领导班子把整肃工作纪律、狠刹不良风气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落实责任分解,明确工作职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在以身作则的同时,又起到监管作用,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二是强化学习,提高机关干部的认识。结合“三型”模范机关建设,制定了《区文广旅体局“三型”模范机关建设方案》,要求做到认真学习,认直领会,结合自身实际,切实改进工作作风。

学校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成效报告篇七

自深化“一次办成”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以来,全面贯彻落实市、区优化营商环境动员大会精神,以《槐荫区营商环境提升行动实施方案》为指导,振兴街街道紧紧围绕全区“1+543”的工作部署,落实全区重点工作、重点任务的发展要求,认真梳理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落地落实情况,并展开深入自查,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制度建设。

1.坚持“实”字当头,努力在“减”上求突破。大力推进关联事项整合,实现并联审批,对申请条件、申报方式、受理模式、审核程序、发证方式进行梳理细化,精简材料、简化环节、压缩时限,推行“一件事”一体化办理,实现“一件事一次性告知”。

2.坚持推动“好差评”制度治理全覆盖,以群众的满意为目标重点做好“好差评”,建立“服务好不好、群众来评判”的监督考核体系,实现线上线下评议双结合,企业群众政府三主体考核,畅通企业群众评价渠道,实现实名制、百分百差评整改落实。

(二)优化服务水平。

1.推进优质精准服务,真正做好优质“服务生”。深入企业走访调研,主动送政策、送服务上门,依托12345市民服务热线、“济企通”服务企业云平台诉求通道优化企业诉求快速响应机制,建立惠企政策归口机制,统一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等服务,畅通反馈渠道,坚持“服务至上、质量第一”的宗旨,积极为企业出谋划策,建立重点企业区级层面申诉协调机制,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

2.推进高效便利服务,真正当好金牌“店小二”。

(1)建立健全权责清单与政务服务事项管理动态化衔接工作机制,持续梳理公布“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等各类事项清单。

(2)推广使用“泉城办”app,开展云核查。

(3)充分发挥“企业简易注销一窗通”平台作用,实现企业注销业务“一站式”办理。

3.推进标准化“一窗受理”服务,切实做好专业“受理员”。

(1)进一步优化服务大厅窗口设置,推进无差别“一窗受理”。加强工作人员标准化服务培训,组建专业服务队伍。

(2)规范建设基层便民服务站,实现街道和村(社区)全覆盖。推动自助服务区及“秒批秒办”系统向有条件的街道、社区延伸,实现自助服务终端应设尽设。

4.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有序开展双招双引工作。

(1)加快推进产业项目落地,对省、市、区重点项目百分百跟踪帮办服务。今年辖区重点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辖区内确定7个重点建设项目全部复工。

(2)加强企业服务队伍专业化建设,做好企业“五员”,推进双招双引有序发展。

(三)强化管理力度。

1.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全面推行信用承诺制,将申请人履约情况记入信用记录。建立诚信企业“信易贷”绿色通道,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健全发起响应、信息推送、执行反馈协同工作机制。

2.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要围绕政商关系,明确政商关系的“正面清单”,鼓励推进政府工作人员对进一步优化街道营商环境、发挥自身优势以商招商、加强沟通合作抱团发展等内容提出可行性建议和改进意见,营造“亲商、爱商、重商、扶商”的浓厚氛围。

(一)基层任务重,工作人员专业性不强。深化“一次办好”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任务重,由于上级相关的政策要求密集出台,对一些涉及到新理念、新事物的任务,短时间内难以充分吸收,导致任务落实创新性不足、特色性不强。同时,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外行监督内行的问题,对于涉及行政审批事项的问题,个别人员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简化工作的高效落实。

(二)地方财政收入受疫情影响较大。分析重点纳税企业,除部分电商等行业实现增幅外,其他行业企业均受疫情影响较大。纳税重点企业阳光100房地产公司、银座振兴街购物中心、幸福连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均受疫情影响严重。

(一)推进双招双引工作。下一步街道将在引进和培育方面“两手抓”,保障现有企业存续及业务开展的同时积极发掘亿元以上新增企业,做好企业落地工作,实现辖区经济不断向上发展。对于有人才需求的企业积极对上汇报、联系,尽最大努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二)强化综合治税工作。重点围绕抓好固定、重点税源以及重点项目建筑增值税三个方面精准发力,确保完成全年财税任务。下一步街道逐渐向税收贡献能力大的金融、高新技术产业等行业转变;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各环节税源,为财税收入的重要增长点。

(三)强化信息宣传,打造舆论环境。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微信工作群、各种会议、下发文件资料、上门入户等形式,进行全面宣传,使优化营商环境观念深入人心,不断调动广大市场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为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推动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

(四)坚持知行合一,推动作风改进提升。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强化作风建设,街道纪工委和督查办将加强对损害营商环境问题的监督检查,建立常态化督查机制,对涉企帮办不力、服务企业不优、工作效能不高等原因造成不良影响的,严格问责追责。

学校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成效报告篇八

为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优化全区营商环境的工作部署,我局紧紧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交通服务水平,采取了四项具体措施,精准发力,迅速行动,争创最优的交通营商环境,为全区的经济振兴发展提供坚强的交通保障。

一是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xx至xx324线xx段改扩建为城市道路项目建设,该项目对于缓解xx城区交通压力,改善城市对外形象具有重大作用。我局不断加强统筹协调,按照今年实施、明年竣工的要求,明确时限、倒排工期,确保按时完成建设任务。同时,服务好xx城区至石卡产业园一级路、根竹至平天山林场二级路、居仕至樟木三级路和精准扶贫道路等项目建设,为优化我区营商环境保驾护航。

二是规范交通执法行为。推行交通路政执法权力清单制度,实行阳光执法,依法向社会公开法规依据、工作程序、处罚标准、处罚结果等相关内容,确保执法对象享有“知情权”;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检查,监督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并自觉接受执法对象和社会公众监督。

三是提升交通窗口服务水平。在区政务服务大厅交通服务窗口推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办理制度,简化办理流程,实现“一站式”服务,真正做到方便企业、群众办事。窗口工作人员着装上岗、使用规范文明用语,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四是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监管。持续加强对全区11个渡口码头的监督和管理,加强对乘船人员的培训教育,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行业形象。xx渡口被评为20xx年xx“安全便捷文明”示范渡。

公路建设方面,安防工程、窄路加宽等项目要求区本级配套资金都较多,尤其是乡道安防工程,本级配套占大部分,上级才补助30%,区本级需配套70%,我区财政困难,配套资金不到位,工作确实难以开展。公路养护方面,形势严峻,任务繁重,大量重型汽车驶入农村公路,造成路面损坏严重,同时管养里程不断增加,而养护资金没有相应增加,造成公路养护压力增大;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大中修和水毁等紧急情况投入大,资金难跟上。

按照审批局党组的要求和统一部署,开展自检自查,现将自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担当不足、不敢负责方面。少数状况下处理问题时的原则性有待加强,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碍于情面,能不提的就不提,存在好人主义。有时只求形式,不求落实的问题,具体制度的落实不够严谨,工作时只求是否做了,不求做得好坏。在工作中遇到繁琐、复杂的事情,有时会采取逃避的方法,认为“船到桥头自然直”,不是自我力求寻找对策。创新意识还不够强,创新的思路还不够宽阔,层次还不高。过多重视完成任务,而轻视工作实效。观念滞后,创新意识不够。

二、标准不高、能力不强方面。往往以近期工作任务比较重或工作头绪多忙于事务工作为理由,不能自觉主动抽时光学习,利用工作空闲和业余时光学习也比较少。

三、效率低下、工作不实方面。工作中经常是处于奉命行事,落实任务,不能做到想领导之未想,超前思考、提前预测、及时准备;谋领导之所谋,深入调研,带给资料、当好参谋。尤其是在多项工作同时进行,而且时间紧、任务重时,往往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疲于应付。工作的全局性、前瞻性,与领导的要求有相当差距。

学校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成效报告篇九

县行政审批服务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以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为己任,充分履行本局职能,自20xx年12月成立以来,相继办理政务服务业务近150万件、行政审批业务近4万件,新增市场主体16000余家。

(一)以效为先,推动营商环境科学发展。

一是推行多种举措,实现降本增效。通过52项行政审批事项流程再造,平均每项为企业节约成本近200元。部分需要抽取专家的事项,专家聘请费用全部实行了政府购买服务,不让企业出一分钱。申请人有“一照多证”的办理需求时,为降低申请人前期准备成本和行政成本,提高踏勘工作效率,将多次踏勘任务合并为一次,实行“多勘合一”。

二是推动“一业一证”,破解发展难题。为破解企业准入不准营、办多证等问题,进一步降低政府干扰,推动企业自主发展,按照《省加快流程再造推进“一业一证”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以“证照同办”“证证同办”等改革成果为基础,积极推进“一业一证”改革。将一个行业“以部门为中心”的单个事项审批,变为如今“以企业为中心”的一张许可证,实现准入后“一证准营”“拿证即开业”。例如,药店行业的行政许可法定时限为65个工作日、承诺时限为17个工作日,通过“一业一证”改革,只用3天时间即可拿证,比法定时间提高97%,比承诺时间提高82%。

三是坚持特事特办,助企复工复产。为破解疫情期间企业发展难题,我们确立了凡是涉及疫情防控相关产品的审批事项,一律开通绿色通道;凡是能网上申请办理的事项,一律免费邮寄材料,线下不再办理;凡是能容缺受理的事项,一律容缺受理;凡是能压缩审批流程的事项,一律对审批人员充分授权,加快内部流转的“四个一律”保障举措,最大限度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便利。例如,受疫情影响,湖北格林凯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满足1000多吨订单的生产,跨省落户,实现异地重生,为满足企业快速落地需要,我局加急办理审批手续,保障企业仅用十三天时间就完成从注册到生产,被新闻联播赞为“火神山”速度。

(二)以质为果,托举营商环境向上发展。

一是职权下放,开辟重点镇“绿色审批通道”。为更好促进乡镇驻地的企业发展,提高乡镇服务企业的主动性和权威性,使企业办事实现“就近办、马上办、一次办”的工作目标,我局结合重点镇建设,按照“依法下放、权责一致、能放即放、按需下放”的原则,拉出了项目立项、用地、规划、公司设立等首批30个大项80个子项的行政许可事项一次性下放重点镇,开辟重点镇“绿色审批通道”,让驻乡镇企业切切实实感受到改革所带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二是精准对接,打通企业“优质发展通道”。为全面加快企业建设进程,缩短企业落地周期,先后三次召开涉及15家房地产开发企业、重点工业项目企业座谈会,了解企业诉求,与企业精准对接行政审批服务11项;先后5次召开主管部门协调会,集中开展业务研讨会20余次,解决企业开办、服务链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5个。

三是局长陪跑,建立完善“政企交流通道”。为准确掌握行政审批流程,检验改革成效,从群众视角着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行局长陪跑制度,以现场体验、陪同企业办理、跟踪企业问效的方式,及时发现堵点、难点、痛点问题,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优的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

(三)依法为本,推动营商环境健康发展。

一是加强自身法治化建设,推进依法行政。着力建立程序意识、规矩意识,严格按照省一网通办和政务服务通用平台,实现线上无缝隙对接和帮办代办,做到线下无审批,全面建立我县依法审批环境。2019年我局组织40余人参加执法证考试,2020年将做到全员覆盖,所有在职、在编人员全部具备行政执法资格,并逐步推行持证上岗。

二是指导企业法治化建设,推进依法发展。我们不仅为企业送去便企惠企的好政策、好措施,同时也送去助力企业优质发展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政策。利用召开企业座谈会、“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注册企业培训会等时机,多次集中开展法律法规知识普及活动,让企业发展始终保持在法治化轨道,确保企业发展行稳致远。

三是推行企业发展负面清单,推进快速发展。凡是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市场,放宽准入门槛,保证企业快速落地,切切实实让企业感到发展有希望、落地可作为。

一是实行“大受理模式”,让企业到一窗办所有事。专门建设行政审批大厅,建立形成40个大项、191个小项“受理标准一元化”,推行综合受理,建设形成“一个窗口、一次告知、一套材料、一次踏勘、一同出件”的快速审批通道,实现“进一门、到一窗、办所有事”。

二是实行“不见面审批”,让企业不出门办成事。按照“应上尽上、全程在线”的具体要求,推进“一网通办”智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将214个行政许可事项主项、382个实施子项纳入网上平台运行,形成全程电子化链条,“一网通办”率达到100%,让企业不出家门就能办成事。

三是实行“投诉受理机制”,让企业做推进改革的“主人翁”。通过座谈、走访等方式建立政企沟通平台,定期听取企业对改革工作的意见建议。在行政审批大厅设置专门吐槽找茬和投诉受理窗口,公开投诉受理电话,方便办事企业反馈意见建议,让企业参与改革,多提诉求,确立企业在改革工作中的“主人翁”地位,建立起与企业发展沟通的桥梁,着力为企业发展松绑解绊。

我局虽然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还存在个别问题,需要在工作中继续强化责任担当,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政务服务还存在短板。目前,政务服务“一链式”办理链条还没有完全形成;进驻政务服务中心事项分领域内还难以实现“综合受理”,造成办事效率低,服务质量难以提升,群众和企业的体验感不强,整个政务服务事项中还存在个别服务环节超时现象。

二是降本增效不彻底,服务企业还不全面。企业在开办过程中,还不能做到“只进一扇门,开办全完成”,仍需要跑多个地方、多个部门。虽然企业登记已经实现了全程免费,但企业刻章、税控盘仍需要企业交费。

三是行业规划不足,审管不畅。由于缺少行业、部门规划,导致我们在审批过程中缺少审批依据,审管互动还不够顺畅,业务协同不够的情况依然存在,制约了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效率,也给群众办事带来极大不便。

四是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存在问题。线上审批链条还未建成,落实线上大项目工改系统还不到位。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个别部门职能未划转到位,政务服务链条上的“三集中三到位”进驻工作未完全落实,无法真正开展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等工作,给企业带来推诿办、拖着办等困惑。

我们将紧盯问题短板,重点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一是补齐政务短板。按照“三集中三到位”要求,从政府层面加强调度,推动“一链式”办理模式,将服务链条上涉及的公安、社保、医保、公积金、银行、民政等关系到群众和企业切实利益的民生事项应进尽进,切实让企业和群众“进一扇门、办所有事”。

二是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为新开办企业免费赠送包含营业执照、印章、税控设备、发票等在内的“服务礼包”;同时,全面梳理业务流程,转变帮办服务模式,以化繁为简、一目了然为目标,制作流程化、清单化、模块化服务指南,便于企业快办快结。

三是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尽快完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多渠道听取各方面意见及建议,通过企业评、第三方评、申请人当面评、背对背评等评价机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倒逼工作人员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树牢服务为民、真情为民意识,让企业和群众不仅把事办成,还要办的暖心、舒心,最终实现让群众满意。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狠抓落实、担当作为,为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学校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成效报告篇十

县行政审批服务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以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为己任,充分履行本局职能,自2018年12月成立以来,相继办理政务服务业务近150万件、行政审批业务近4万件,新增市场主体16000余家。

(一)以效为先,推动营商环境科学发展。

一是推行多种举措,实现降本增效。通过52项行政审批事项流程再造,平均每项为企业节约成本近200元。部分需要抽取专家的事项,专家聘请费用全部实行了政府购买服务,不让企业出一分钱。申请人有“一照多证”的办理需求时,为降低申请人前期准备成本和行政成本,提高踏勘工作效率,将多次踏勘任务合并为一次,实行“多勘合一”。

二是推动“一业一证”,破解发展难题。为破解企业准入不准营、办多证等问题,进一步降低政府干扰,推动企业自主发展,按照《省加快流程再造推进“一业一证”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以“证照同办”“证证同办”等改革成果为基础,积极推进“一业一证”改革。将一个行业“以部门为中心”的单个事项审批,变为如今“以企业为中心”的一张许可证,实现准入后“一证准营”“拿证即开业”。例如,药店行业的行政许可法定时限为65个工作日、承诺时限为17个工作日,通过“一业一证”改革,只用3天时间即可拿证,比法定时间提高97%,比承诺时间提高82%。

三是坚持特事特办,助企复工复产。为破解疫情期间企业发展难题,我们确立了凡是涉及疫情防控相关产品的审批事项,一律开通绿色通道;凡是能网上申请办理的事项,一律免费邮寄材料,线下不再办理;凡是能容缺受理的事项,一律容缺受理;凡是能压缩审批流程的事项,一律对审批人员充分授权,加快内部流转的“四个一律”保障举措,最大限度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便利。例如,受疫情影响,湖北格林凯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满足1000多吨订单的生产,跨省落户,实现异地重生,为满足企业快速落地需要,我局加急办理审批手续,保障企业仅用十三天时间就完成从注册到生产,被新闻联播赞为“火神山”速度。

(二)以质为果,托举营商环境向上发展。

一是职权下放,开辟重点镇“绿色审批通道”。为更好促进乡镇驻地的企业发展,提高乡镇服务企业的主动性和权威性,使企业办事实现“就近办、马上办、一次办”的工作目标,我局结合重点镇建设,按照“依法下放、权责一致、能放即放、按需下放”的原则,拉出了项目立项、用地、规划、公司设立等首批30个大项80个子项的行政许可事项一次性下放重点镇,开辟重点镇“绿色审批通道”,让驻乡镇企业切切实实感受到改革所带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二是精准对接,打通企业“优质发展通道”。为全面加快企业建设进程,缩短企业落地周期,先后三次召开涉及15家房地产开发企业、重点工业项目企业座谈会,了解企业诉求,与企业精准对接行政审批服务11项;先后5次召开主管部门协调会,集中开展业务研讨会20余次,解决企业开办、服务链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5个。

三是局长陪跑,建立完善“政企交流通道”。为准确掌握行政审批流程,检验改革成效,从群众视角着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行局长陪跑制度,以现场体验、陪同企业办理、跟踪企业问效的方式,及时发现堵点、难点、痛点问题,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优的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

(三)依法为本,推动营商环境健康发展。

一是加强自身法治化建设,推进依法行政。着力建立程序意识、规矩意识,严格按照省一网通办和政务服务通用平台,实现线上无缝隙对接和帮办代办,做到线下无审批,全面建立我县依法审批环境。2019年我局组织40余人参加执法证考试,2020年将做到全员覆盖,所有在职、在编人员全部具备行政执法资格,并逐步推行持证上岗。

二是指导企业法治化建设,推进依法发展。我们不仅为企业送去便企惠企的好政策、好措施,同时也送去助力企业优质发展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政策。利用召开企业座谈会、“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注册企业培训会等时机,多次集中开展法律法规知识普及活动,让企业发展始终保持在法治化轨道,确保企业发展行稳致远。

三是推行企业发展负面清单,推进快速发展。凡是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市场,放宽准入门槛,保证企业快速落地,切切实实让企业感到发展有希望、落地可作为。

(四)以商为重,促进营商环境协调发展。

一是实行“大受理模式”,让企业到一窗办所有事。专门建设行政审批大厅,建立形成40个大项、191个小项“受理标准一元化”,推行综合受理,建设形成“一个窗口、一次告知、一套材料、一次踏勘、一同出件”的快速审批通道,实现“进一门、到一窗、办所有事”。

二是实行“不见面审批”,让企业不出门办成事。按照“应上尽上、全程在线”的具体要求,推进“一网通办”智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将214个行政许可事项主项、382个实施子项纳入网上平台运行,形成全程电子化链条,“一网通办”率达到100%,让企业不出家门就能办成事。

三是实行“投诉受理机制”,让企业做推进改革的“主人翁”。通过座谈、走访等方式建立政企沟通平台,定期听取企业对改革工作的意见建议。在行政审批大厅设置专门吐槽找茬和投诉受理窗口,公开投诉受理电话,方便办事企业反馈意见建议,让企业参与改革,多提诉求,确立企业在改革工作中的“主人翁”地位,建立起与企业发展沟通的桥梁,着力为企业发展松绑解绊。

我局虽然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还存在个别问题,需要在工作中继续强化责任担当,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政务服务还存在短板。目前,政务服务“一链式”办理链条还没有完全形成;进驻政务服务中心事项分领域内还难以实现“综合受理”,造成办事效率低,服务质量难以提升,群众和企业的体验感不强,整个政务服务事项中还存在个别服务环节超时现象。

二是降本增效不彻底,服务企业还不全面。企业在开办过程中,还不能做到“只进一扇门,开办全完成”,仍需要跑多个地方、多个部门。虽然企业登记已经实现了全程免费,但企业刻章、税控盘仍需要企业交费。

三是行业规划不足,审管不畅。由于缺少行业、部门规划,导致我们在审批过程中缺少审批依据,审管互动还不够顺畅,业务协同不够的情况依然存在,制约了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效率,也给群众办事带来极大不便。

四是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存在问题。线上审批链条还未建成,落实线上大项目工改系统还不到位。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个别部门职能未划转到位,政务服务链条上的“三集中三到位”进驻工作未完全落实,无法真正开展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等工作,给企业带来推诿办、拖着办等困惑。

我们将紧盯问题短板,重点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一是补齐政务短板。按照“三集中三到位”要求,从政府层面加强调度,推动“一链式”办理模式,将服务链条上涉及的公安、社保、医保、公积金、银行、民政等关系到群众和企业切实利益的民生事项应进尽进,切实让企业和群众“进一扇门、办所有事”。

二是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为新开办企业免费赠送包含营业执照、印章、税控设备、发票等在内的“服务礼包”;同时,全面梳理业务流程,转变帮办服务模式,以化繁为简、一目了然为目标,制作流程化、清单化、模块化服务指南,便于企业快办快结。

三是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尽快完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多渠道听取各方面意见及建议,通过企业评、第三方评、申请人当面评、背对背评等评价机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倒逼工作人员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树牢服务为民、真情为民意识,让企业和群众不仅把事办成,还要办的暖心、舒心,最终实现让群众满意。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狠抓落实、担当作为,为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学校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成效报告篇十一

高新区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以“刀口向内”的决心着力破解体制机制不够健全,政策制定不够精准,行政审批不够高效等痛点、难点,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从解决群众需求、服务企业发展出发,全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按照调研内容,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健全机制体制,制定工作方案。

2月28日上午,高新区召开第4次党工委会议,专题传达贯彻绵阳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区领导在2019年全区工作会、经济工作会、投促大会、项目推进会等重要会议中多次强调该项工作,要求高新区政务服务领导小组统筹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与全区各部门协同工作,形成强大合力,转发《绵阳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印发《高新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任务清单》,明确任务分工,强化责任落实,区目督办每个月督查推进落实情况,截止8月底,任务清单中除新建县级政务服务实体大厅正在推进外,其余任务均按照时间要求保质保量完成。

(二)落实文件政策,推进三大领域改革。

我区为保障建设项目顺利推进,在全面落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基础上,自加压力,提出建设项目审批各环节的办理时限都为即办件的目标,最大限度的缩短审批时限;对不动产常规业务5个工作日再次压缩,已实现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限为1-3个工作日,95%可达到2个工作日内办结,注销抵押登记实现1小时办结,查封、解封登记实现随到随办、立等可取;推行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深度放宽企业住所登记,推广全程电子化登记,推行企业简易注销登记,试行个体工商户简易注销登记,做实企业办照“136工程”等措施,深入放宽市场准入。2019年上半年,高新区市场主体实有登记23961户,同比增长20.02%,2019年新登记2335户,其中企业880户,个体1455户。

(三)树“高新服务”品牌,强化服务意识。

打造“高新服务”品牌,高效推进18个省市重点项目,京东方b11项目提前点亮,创造京东方业内项目建设最快速度,设立“建设者之家”,用真心服务集中发展区建设者们。认真落实“挂图作战”,每个项目由一个区级责任领导、一个责任部门、一个项目专员负责,形成三位一体的工作责任体系,严格执行“项目专员、专项考核、例会推进、协调会商、公示倒逼、督查通报”项目推进工作机制,扎实有效推进全区项目建设。

(一)推进“最多跑一次”,提升服务效能。

按时完成四川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的各阶段工作。截止8月30日,我区共认领各类事项855项,网上办件472件。《绵阳高新区“最多跑一次”“全程网办”“马上办”“就近办”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第一批)已公布实施,第一批清理公布的“最多跑一次”“全程网办”“马上办”“就近办”事项达112项,实现“最多跑一次”的政务服务事项占82.3%。下一步,配合市上开展“同城通办”“就近能办”“异地可办”事项清单继续梳理细化。

(二)优化标准化建设,提升服务功能。

区党工委会已研究通过“政务服务中心”新建工作方案,新大厅有两层共约3000平方米,将严格按照大厅的综合受理区、休息等候区、咨询服务服务台、自助体验区域、自助终端办理区等区域标准化设置要求进行建设,做到高新区政务事项应驻尽驻,一楼侧重个人业务、二楼精准服务企业,最终达到办事最多跑一次的效果。区级部门政务大厅、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室三级服务机构已建成,印发高新区《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大厅建设管理提升窗口服务水平的通知》、《关于加强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方案》等,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办事模式、服务事项、服务信息标准化建设有序推进并持续优化。

(三)贯彻政策制度,积极开展工作。

用好用活绵阳市“民营经济33条”等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减税降费政策。去年高新区共为各类企业退税2亿元,在全市范围内位居第一。高新区按市级相关部门要求认真开展工作,已成立不动产城西分中心、区投资项目审批服务专厅、企业开办和注销服务专厅,率先建成全市设备最齐、功能最全、面积最大的公安出入境24小时自助服务区,配齐配强窗口人员和硬件设施。目前已协调水、电、气入驻区不动产大厅,切实落实《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服务环境规范城市供气、供水报装流程的通知》。

(一)持续减证便民,推行“双随机一公开”

持续推进证明事项清理工作,已建立高新区本级证明事项目录,实行动态调整。截至目前,我区保留的要求办事群众提供的证明事项18项,通过系统数据共享的方式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取消了证明事项22项。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依托四川省市场监管一体化系统建立了高新区检查对象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并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企业信息公示共享。

(二)建法律服务团,开展“法律问诊”

组建了涵盖法律服务、政策宣传、法治宣传、法律援助、纠纷调解、公证、鉴定多位一体的“高新区服务重大工程项目综合法律服务团”,深入企业开展“法律问诊”和为民营企业进行了“法治体检”,主动向企业“问诊把脉”,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法律风险“看方抓药”,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今年以来,为企业及职工提供法律咨询200余件次,受理企业农民工援助案件19件。

(一)落实减税降费,助推经济发展。

以纳税人满意度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指标为工作思路,制定高新区税务局细化优化税收营商环境行动实施方案,在税务大厅设减税降费咨询专区,印发税务事项一次性告知书,编撰《税收优惠政策汇编》电子书,开展减税降费知识竞赛,量身定制个性化减税降费方案,推行一证一手印退税,建立减税降费宣传联络员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共同开展政策辅导宣讲,及时响应纳税人需求。2019年上半年,全区已完成退税4857.64万元。

(二)搭建融资平台,缓解融资难题。

为精准对接军民融合国家战略,推动政务服务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工作,我区打造了全国首个财税资综合智能服务平台——税鑫融,旨在解决中小微和军民融合企业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等问题,充分调动军民融合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的积极性,推进“银税互动”不断向纵深发展。平台运行仅一年来,已为400余户中小企业提供全链条综合金融服务,累计提供贷款超过6000万元。

(三)强化政策扶持,助力企业发展。

已出台了《绵阳高新区支持企业发展若干政策实施办法(试行》《绵阳高新区支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暂行办法》政策,按照“一企一策”思路,对区属企业按照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产业类别,从载体建设、科技金融、创新创业、人才引进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段精准扶持,推动企业快速上档升级。在绵阳高新区2019年投资促进大会上,高新区为辖区16家企业兑现2018年度科技创新产业扶持资金总资金31651.5万元,以真金白银切实支持科技创新、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四)打造双创升级,提升科技转化成效。

高新区以科技资源支撑特色载体建设为抓手,倾力打造多元、开放、融合的“双创”升级版--“融创绵阳”示范品牌。已连续举办了三届中国创新挑战赛(绵阳)科技军民融合专题赛,探索“产业链+科技众包”的成果转化模式,搭建起军民融合资讯共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新技术产品展示的“绿色通道”,促进了科技成果与现实需求的直接对接。积极撬动民间资本参与孵化载体建设,建立“创业导师+联络员”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全链条、零距离、高品质的“保姆式”服务,建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孵化体系,探索出一条“持股孵化、参股经营”的新路子。及时配套出台了《绵阳高新区“双创”升级示范园区项目实施方案》和《绵阳高新区支持打造特色载体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升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科技资源支撑型)》《绵阳高新区创业孵化载体备案管理办法》等文件,以尽快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新旧动能的转换。

(一)优化决策机制,建设信用体系。

已印发《绵阳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议事规则》,规范区党工委会议、管委会主任办公会议、专题办公会议。正抓紧制定《关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

(二)积极走访联系,努力破解难题。

印发《绵阳高新区关于开展全区“四上”企业大走访专项活动的通知》文件,将辖区262户“四上”企业走访工作分解到区领导及责任部门,制定走访企业信息登记表,采取集中走访和单独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详细了解每个企业生产经营、项目投资、存在问题和意见建议情况。目前已完成全覆盖走访工作。

(三)落实“服务绿卡”,提供优质服务。

积极落实“服务绿卡”相关工作要求,扎实推进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服务绿卡”制度,在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寻求更多支持的同时,为持卡人及子女在就医、就学及其他等方面提供便利。下一步,将按照工作要求严格落实上级制定的《绵阳市高层次人才服务管理办法》,为外投资者和高层次人才及其家属、子女在落户、就业、就医、上学等方面提供便利,全面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一)推进政务公开,打造阳光政府。

全面推行“双公示”制度,规范编制《高新区政策汇编》、办事指南、公开目录及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动态调整权力清单,及时公布“最多跑一次”清单、不合法不合理证明和手续清理结果。及时在门户网站公示基础设施、民生工程、项目招投标、安全验收检查等信息。及时公开机关单位招聘信息,定期发布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推进社会保障信息公开,定期公开社保参保、城乡低保等情况,尽可能让更多的群众知晓。

(二)做好宣传工作,强化氛围营造。

积极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宣传,在各级政务服务实体大厅、各级政府网站及其“两微一端”等采取线上线下展示的方式,大力宣传市委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同时,邀请绵阳日报、绵阳晚报和绵阳电视台等平面媒体和电视媒介,加强对区产业发展、项目推进、招商引资、党的建设、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好作法、新经验和新成绩进行重点宣传,基本形成“重商、尊商、亲商”浓厚的氛围。

(三)加强队伍建设,严格督查考核。

持续推进干部队伍建设,实行窗口工作人员轮岗制,定期外出参加业务培训,选派业务精、能力强、素质好的骨干充实窗口一线,切实提高窗口服务能力。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激励全市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意见》(绵委办发〔2018〕32号),不断加强政治思想引领,全面落实《绵阳市容错纠错实施办法(试行)》,激发干部担当精神,同时持续开展“庸懒散浮拖”专项整治行动,区目督办会同区纪工委监工委机关通过暗访督查、个别谈话及群众和企业评议等多种方式对破坏全区营商环境的行为进行长效监督。

(一)功能定位不够明确,法律授权缺位。

按照通常的管理体制,国家级高新区可以行使市级管理权限,但产业发展中重要事项审批权限一般在中央、省一级,特别是大投资项目的核准、规划、国土、环保、安监等都需要省级以上审批,有些即使下放也要求省、市、县三级实施,加上一些市级部门尚未树立“市、区一体”、共同发展的理念,把园区和县同等对待,对一些重要职权下放不到位,尽管部分市级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简政放权的有关要求设立了分局,但从实际来看,这些分局大多数时候只是一个接件平台和“二传手”,很多事项还是要报市局审批,园区和企业报批报建程序繁琐,影响了产业发展效率。

(二)园区体制机制受限,基层监管难度加大。

随着改革不断地深入,特别是市上机改后对园区机构行政审批权限仍未正式明确,我区各部门依然存在对应市级多个部门,甚至一个工作人员对应多个部门,且园区无税务稽查、安全检测、食药监管、卫生计生等专业执法机构,具有资质的监管执法人员缺失严重,需要报请市级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和4行政执法,办理环节冗长,证据保存难度大,降低了行政效率,造成基层监管面临的局面更加复杂。

学校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成效报告篇十二

为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x关于优化全区营商环境的工作部署,我局紧紧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交通服务水平,采取了四项具体措施,精准发力,迅速行动,争创最优的交通营商环境,为全区的经济振兴发展提供坚强的交通保障。

一是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xx至xx324线xx段改扩建为城市道路项目建设,该项目对于缓解xx城区交通压力,改善城市对外形象具有重大作用。我局不断加强统筹协调,按照今年实施、明年竣工的要求,明确时限、倒排工期,确保按时完成建设任务。同时,服务好xx城区至石卡产业园一级路、根竹至平天山林场二级路、居仕至樟木三级路和精准扶贫道路等项目建设,为优化我区营商环境保驾护航。

二是规范交通执法行为。推行交通路政执法权力清单制度,实行阳光执法,依法向社会公开法规依据、工作程序、处罚标准、处罚结果等相关内容,确保执法对象享有“知情权”;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检查,监督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并自觉接受执法对象和社会公众监督。

三是提升交通窗口服务水平。在区政务服务大厅交通服务窗口推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办理制度,简化办理流程,实现“一站式”服务,真正做到方便企业、群众办事。窗口工作人员着装上岗、使用规范文明用语,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四是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监管。持续加强对全区11个渡口码头的监督和管理,加强对乘船人员的培训教育,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行业形象。xx渡口被评为20xx年xx“安全便捷文明”示范渡。

1、公路建设养护资金缺口大。公路建设方面,安防工程、窄路加宽等项目要求区本级配套资金都较多,尤其是乡道安防工程,本级配套占大部分,上级才补助30%,区本级需配套70%,我区财政困难,配套资金不到位,工作确实难以开展。公路养护方面,形势严峻,任务繁重,大量重型汽车驶入农村公路,造成路面损坏严重,同时管养里程不断增加,而养护资金没有相应增加,造成公路养护压力增大;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大中修和水毁等紧急情况投入大,资金难跟上。

2、我局目前还没有交通运输职能,对运输企业的服务工作不便开展。

学校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成效报告篇十三

按照《关于开展上半年全县综合目标管理绩效考核通知》(太绩考办〔〕5号)文件要求,县营商中心对今年以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认真开展了自查。

一是在贯彻落实上下硬功夫。讲看齐、见行动。深入学习贯彻优化营商环境重要指示精神,及时贯彻落实好本年度省、市、县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跟紧“指挥棒”、当好“孺子牛”,不断开拓创新、精耕细作、敢为人先。抓业务、重落实。将全年优化营商环境任务细化分解为23类65项,各项任务都明确了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按照上级文件要求,重点开展了信息报送、优化审批流程、政策奖补兑现调研、国务院决定取消和下放行政许可事项贯彻落实自查等工作;重点抓好了“面对面”电视问政、四送一服“双千”“双联”、督导考核等工作。抓宣传,强氛围。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及时向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宣传解读创优营商环境提升行动的新政策、新举措;整合了原“四送一服”服务平台专栏,在太和县人民政府的网站上改版推出创优“四最”营商环境暨“四送一服”工作专栏,持续提升优化营商环境的社会知晓率和认知度。

二是在综合协调上下硬功夫。强化机构职能。由县政办二级机构县优化营商环境管理服务中心承担县营商环境办日常工作,严格实行“周例会、月调度、季督查、半年小结、年度考评”制度,加强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统筹协调能力。充实队伍力量。将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工作的责任单位分管负责同志纳入县营商办组成人员,在督查考核、“四送一服”、百名股长考核、政务服务提升、营商环境“面对面”等工作上切实提升统筹协调能力。创新制度牵引。建立“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是20县政府工作报告内重点事项,通过践行一线工作法,倒逼各部门、各园区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转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转企业呼声为企业哨声,将服务触角延伸到“厂门口”,让企业多动嘴少跑腿,让部门多办事少设槛。

三是在监督考核上下硬功夫。“面对面”电视问政强势开局。《太和营商环境·面对面》第一期栏目于7月首播,邀请县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20名县人大代表、20名县政协委员、县百名股长考评第一批被考评对象80名同志、50名规模企业代表到场观看。本期栏目以“服务不走心窗口成摆设”为主题,围绕企业开办“六个一”、深化工程项目建设审批制度改革、政务服务提升等方面开展,对县税务局、县公安局、县住建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数据资源管理局五家部门负责同志进行了现场提问。动真碰硬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督导。已完成全县优化营商环境上半年督导工作,组织督导组通过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现场查看、查阅资料等方式,对全县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在上半年营商环境建设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导,对落实不力、重视不够的乡镇或部门进行通报批评,以督促改、以改促优,持续推进实现企业开办“六个一”、深化工程项目建设审批制度改革、简化获得电力流程、提升用水便利度、优化用气报装服务、改进不动产登记方式等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事项按时完成。

(一)“综合窗口”流于形式。县政务服务大厅窗口全部改为“综合窗口”,但“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模式未能实现。

(二)数据共享壁垒难破。部分单位数据不在本级,造成信息共享困难,不能在平台上“一网通办”,导致企业办事仍然存在时间长、重复要件多、提供材料多等问题。

(三)融资问题依旧存在。个别企业土地证、房产证没有办理,担保抵押种类较少、价值较低;企业规模小、产品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多种因素导致我县现有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少、成本高,大大制约着企业的落地成长和发展壮大。

(一)以“放管服”改革为引领,着力打造精简高效的办事环境。

要在纵向上压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在减事项、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上再突破,让企业费更少功夫跑审批、花更多时间跑市场;要在横向上整合,进一步强化办事窗口的实质性整合,真正实现“一窗受理、一次办理、一网通办”;要在服务上优化,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标准,推广容缺后补、一次告知、首问负责等便利化措施。

(二)以企业所想所盼为导向,努力营造企业满意的服务环境。

一是持续开展好“四送一服”工作,围绕企业发展中的各类要素,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持续组织开展各类要素对接,并做好“四送一服”问题办理工作;二是加紧出台“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三是以《太和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任务清单》65个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事项为着力点,协调推进各责任部门对标对表完成任务。

(三)以机关作风建设为保障,全力构建“亲”“清”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面对面”和督导考核是推动优良作风形成和作风转变的一个重要抓手,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优良作风建设年”的重要举措,下一步要持续开展好这两项工作,切实推进“优环境、转作风、强产业”。

(四)以护航实体经济为目标,加快构建公平正义的法制环境。

在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提供优质法治服务、高效处理维权案件、提升办案质量和效率、发挥破产审判功能、实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等工作上下硬功夫,护航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学校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成效报告篇十四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20xx年以来,市商务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及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xx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我市首次获批“国”字号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被商务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海关总署等六部委列为全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省级经开区新获批x家、达到x家,新批数量和总数均居全省第一;中集物流、武钢物流“xx—xx”铁海快线开通运营;全市商务工作两次赢得省分管商务工作的副省长xx批示表扬。

一、主要工作及成绩。

(一)履职尽责,主动接受人大监督。

坚持把人大指导监督作为提升工作水平、改进工作作风、促进职能转变的重要。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途径。一是高度重视人大工作。成立以党组书记、局长xx为组长的深入实施高标准营商环境优化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xx市商务局深入实施高标准营商环境优化行动工作方案》,认真落实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不断创新思路,把人大代表提出的各项建议落到实处。加强对人大相关法律法规学习,提高全局上下对人大工作地位、职权、作用的认识,形成了尊重代表、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行职责的良好环境。二是办理议案不打折扣。20xx年以来,共承办市人大代表建议案x件。对于每一件建议案,我局都高度重视,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实行办理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具体承办的责任领导、责任科室、办理程序、办理方法、办理要求和办理时间,确保实现“三个百分之百”:即办复率x%,见面率x%,满意率x%。三是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我局把联系和沟通人大代表的工作日常化、制度化,采取上门走访、召开座谈会以及邀请人大代表视察等多种形式,积极争取各级人大代表的监督指导,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研究解决我局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

(二)争先创优,营商环境评价各项指标稳步增长。

一是各项指标均位于全省前列。20xx年,全市外贸进出口x亿元、居全省第x位。新引进省外资金项目x个、居全省第x位;实际到位省外资金x亿元、居全省第x位,同比增长x%。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x家,同比增长居全省第x位;实际吸收外资x亿美元,同比增长x%、居全省第x位;合同外资x亿美元、居全省第x位,同比增长x亿美元、居全省第x位。今年x—x月份,全市外贸进出口x亿元、居全省第x位。新引进省外资金项目x个、居全省第x位;实际到位省外资金x亿元、居全省第x位。全市商务部口径实际到位外资x万美元,同比增加x万美元、增速居全省第x位;省口径实际吸收外资x亿美元、居全省第x位,同比增长x%、居全省第x位。二是招商引资成效明显。相继起草并以市委或市政府文件出台《xx市招商引资优惠支持办法》《xx市促进外资增长的实施意见》《xx市“7+x”招商引资工作机制》等文件。今年以来,先后举办百名浙商、湘商、苏商进xx系列活动,总投资x亿元的东旭xx光电显示材料产业园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顺利签约。全省重大项目建设暨“三个一批”推进会,我市上报x个拟签约项目,总投资x亿元,经省商务厅筛选,最终确定会上集中签约项目x个,均为亿元以上项目,总投资x亿元,个数和签约金额均居全省第x位。三是外贸外资平稳发展。严格落实“首席服务官”制度,深入研究并宣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坚持内外资一致原则,切实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20xx年以来,共为全市外经贸企业争取各类资金近x万元,尤其是今年,面对灾情和疫情双重影响,我局共争取国家级和省级资金x万元。其中,城乡小商户帮扶救助资金20xx万元;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x万元;农产品供应链资金x万元;外贸发展专项资金x万元;帮助科瑞森和武陟对外劳务平台争取x万元;帮助宝武综合物流园争取x万元。

(三)强化担当,坚持依法行政。

市商务局坚持把依法行政作为工作生命线,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加大事项办理提质提效力度,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工作。一是商务执法务求规范高效。健全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制度,完善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检查对象、检查人员信息库,不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议和系统工作会议,组织开展成品油质量专项整治,严格成品油进货登记、“进销存”台帐管理,累计出动执法车辆x台次,出动执法人员x余人次,检查加油站x家次。二是政务服务务求精简便利。按照国务院“四级四同”要求,全面排查商务领域在事项办理、行政执法等环节中存在的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清理了x项中介服务,取消了x个证明事项,实现了“事项办理时限压减2/3以上、行政许可类事项即办件占比达到x%以上、不见面审批事项占比达到x%以上、监管事项主项覆盖率达到x%以上”等目标。三是进一步办事指南规范。对所有政务服务事项进行梳理,并制定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办理规程,对经常办理的成品油零售经营资格、对外贸易备案登记、二手车交易市场备案等事项进行明确,并将办事指南及地址做成二维码,在窗口展示,让企业办理一看即知。

二、存在问题。

一是政策宣讲力度需进一步加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全国“放管服”改革的逐步深入,各市场准入条件逐步放宽放开,许多政策变化更新较快,政策宣讲渠道不够广泛,企业了解政策存在滞后现象。二是招商引资力量在全省偏弱。市级层面未设立专门的招商机构,招商引资工作队伍力量较其他兄弟地市偏弱。

三、下步工作及目标。

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营商环境评议为契机,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指导,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开展好“万人助万企”“入户访民情、我来办实事”“懂业务、守规矩、真落实”等活动为抓手,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以商务的出彩,成就xx的更加出彩。一是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认真执行人大决议,大项工作、重大活动,及时向人大常委会报告,主动邀请人大领导视察、监督和指导。加强与人大代表沟通,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切实把商务局工作置于人大常委会及人大代表的监督之下。对于人大有关商务工作的决定和议案,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认真办理,切实将各项要求落到实处。二是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严格贯彻落实《外商投资法》,全面实施“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改革”,简化办事流程,进一步压缩办事时限。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大通关建设,全面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三是不断提升外向型经济水平。制定“四图四拜访”招商工作机制,根据“四张图谱”确定“四个拜访”重点方向和路线图,重点实施小分队招商、产业招商等。坚持周动态、月通报、季排名、1/3时间外出招商等制度,切实提高招商实效。四是加强商务领域企业服务。大力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切实承担起“万人助万企”第三工作组组长单位职责,做好温县、博爱以及所分包的沁阳x家企业帮扶工作。同时,发挥企业融资与招商功能服务专班作用,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研究制定支持外贸企业发展措施,尽快出台全市商贸服务业提质增效工作方案,着力引进外贸综合服务企业。重点筹办好首届易物大会,联合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举办首届中国羊剪绒博览会。适时重启因汛情和疫情中断的“钜惠夏季•火热xx”促消费活动,尽快开展汽车促消活动。重点跟踪指导xx申报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和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指导xx经开区申报国家级经开区。

学校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成效报告篇十五

20xx年,县住建局按照中央、省、市关于“放管服”改革及“一次办好”部署,贯彻执行《莒南县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组迎接国务院第六次大督查工作方案》要求,加快职能转变,制度创新,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打造最优营商服务环境。现将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县住建局主要负责人召集相关科室认真学习研究《莒南县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组迎接国务院第六次大督查工作方案》和《莒南县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成立了住建局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各方面个方面各负其责,团结协作,保证工作顺利开展。

(二)细化工作方案。

县住建局制定了《莒南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打通“放管服”改革最后一公里保障新旧动能转换工作方案》,对照“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任务落实清单认领任务,积极对接县政务服务统一标准,进一步深入规范、梳理审批服务事项、公共服务事项和便民服务事项,并按统一标准制作服务手册、服务指南、一次性告知书,优化服务流程。

(三)明确责任分工。

县住建局制定了《莒南县住建局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任务分工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将优化营商环境相关工作明确到具体责任科室、具体责任人。各责任科室及责任人结合具体承担指标,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需求导向,主动担当作为,狠抓工作落实。

(一)承接落实了上级安排的改革任务。

1、简政放权事项承接落实情况。县住建局做好权力事项动态管理系统维护工作,对国务院及省、市的调整、取消、下放的行政权力确保接得住、管得好。五年来,县住建局承接、取消、整合的行政权力事项及中介服务收费项目共计16项,涉及燃热、建设等领域,力求行政审批事项最少。全面取消了非行政许可事项。

2、“一次办好”事项颗粒化改造情况。根据省、市、县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明确分工,统筹部署,梳理“一次办好”行政权力事项颗粒化改造90项,“一次办好”公共服务事项颗粒化改造47项,达到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数量的100%,并通过县政府网站等及时公布,确保“一次办结、群众满意”,有效提升政府效能。

3、做好政务服务事项对标认领工作。按照省市要求,积极对标认领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给付、行政检查、行政确认等十大类167项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形成与上级统一的事项清单,并实行动态管理。

4、顺利完成审批权划转交接工作。4月份,按照县行政审批改革的要求,与县行政审批局完成18项行政审批事项划转交接工作。

(二)配合做好行政审批服务工作。

在与县行政审批局完成审批权划转交接之后,县住建局协助做好优化审批流程、精简申报材料、清理各类无谓证明等工作;积极配合做好相关事项审批服务工作,积极推行投资建设项目联审联办,依托县政务服务平台,推进部门间数据共享、互联互通。将消防、人防等技术审查并入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实现多审合一的基础上,减少环节,把审图时间(初审)从过去的2-3个月压缩到了7个工作日,变“人带着图纸跑”为“图纸在网上走”。

(三)推进水电气暖报装业务“一次办好”

1、全流程优化供水、供气、供暖等服务事项。压缩办理时间,简化报装程序,制定出台《莒南县住建局关于印发进一步提升建设项目供热、燃气设施配套建设服务效能的意见》和《莒南县自来水公司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工作方案》。

2、服务企业进驻政务中心,全面试行“一次办好”。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置水气暖窗口,实现“一窗受理”。水气暖报装服务指南并向社会公布,要求进驻人员熟练掌握本单位业务流程,承诺办结时限,提高办事效率。

(四)清理规范了中介服务事项和各类证明。

严格按照“速度从快、程序从简、服务从优”的办件要求,重新整理、规范工程勘察设计、检测、咨询、招标代理、档案代整5项中介服务事项,明确收费标准,并在县政府网站公布;规范行业中介服务规范标准,加强中介机构监督考核,制定出台《莒南县住建局关于住建行业中介服务规范标准和监管措施》。

县住建局虽然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与省、市、县相关要求仍存在一些差距。下一步,县住建局将进一步完善机制,强化落实,努力营造公平、开放、一流的营商环境,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县住建局将严格落实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决策部署,配合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做好行政审批服务工作,安排专人搞好对接联系,建立配合服务机制;以最快速度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建筑市场事中事后监管上来,集中精力提升和保障建筑市场公平、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用实际行动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学校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成效报告篇十六

根据中央巡视反馈意见和省市委《20xx年党的建设专项整治重点任务清单》安排部署,按照县作风办关于印发《民乐县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改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主动进行整改,并开展了回头看,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我局把“放管服”改革作为推进水利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任务,强化工作力量,狠抓责任落实,制定了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改革工作方案,明确了“放管服”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基层单位主要领导和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分工落实了相关股室的工作责任,同时领导小组经常调查研究,及时督促检查,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了全系统干部职工做好“放管服”改革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目前,我局承担的政务服务事项分别由县水政水资源委员会办公室、局水土保持河道管理股、规划建设股、水利管理股和水旱灾害防御股5个股室具体负责,各股室均明确一名业务专干,同股室负责人一并落实完成职责范围内的各项行政许可、备案和监管任务。

(一)“互联网+”理念还没有全面融入工作之中,对群众在窗口办理和网上申请办理宣传引导不够,再加之大部分农村取用水户受自身文化程度限制,在网上办理取水许可审批时操作困难,有的还没有到窗口办理和网上申请办理的意识的问题。(已整改)。

整改措施:

1.加强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办事能力和办事效率,同时加快政务信息资源互认共享,加强与相关单位协调配合,共同做好“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

2.继续加大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积极引导和鼓励办事群众、企业熟练掌握操作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和水平。

3.改进服务态度,转变工作作风,及时指导办事人员上网申请办理有关事项。

(二)推行全流程“互联网+政务服务”与部分事项的实际审批流程产生冲突。因我局有的'审批事项需要到现场勘查,例如“取水许可”“河道管理范围内有关活动(不含河道采砂)审批”等,因此只能接受网上或电话咨询业务,无法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的问题。(已整改)。

整改措施:

1.加强水利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梳理规范政务服务事项“三级四同”清单,健全“马上办、一次办、就近办、网上办”“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

2.进一步完善水利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规范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精简申报材料。

3.针对当前取水许可申请的各种情况,积极研究改进措施,创新取水许可审批模式,提高审批办事效率。

(三)部门配合协作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强、涉及面广、涉及部门多的工作,例如系统设定水利基建项目初步设计报告审批申报附件12项必需件,但根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范,其中大部分可容缺受理,需要工改领导小组协调相关部门在审批前及时出具容缺受理证明,以确保项目审批按规定的网上审批办结时限完成的问题。(已整改)。

整改措施:

1.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完善配套制度,完成水利部门系统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的互联互通。

2.改善服务,努力打造“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营商成本低、政府服务优、创新创业活力强”的服务环境。

(一)提高思想认识。持续推动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提质提标,对于推动水利改革发展、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十四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局属各单位和局机关各股室务必做到思想重视,行动迅速,措施有力,落实到位,认真组织开展专项整治工作。

(二)靠实工作责任。局机关牵头单位(股室)要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结合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提质提标年活动,切实履行牵头抓总的职责。局属有关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抓好相关牵头任务、配合任务的落实。局属各单位和局机关相关股室主要负责人要主动承担抓落实的责任,勇于担当,积极作为,认真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工作。

(三)加强宣传引导。局属各单位和局机关各股室要创新宣传形式,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各种方式,让更多的企业和群众了解审批办理流程,提高企业参与审批和监督审批的意识和能力,促进水务系统审批行为更严谨、更规范、更阳光。

(四)严格依法行政。局属各单位和局机关相关股室要严格按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合规、简明、高效地做好每一项审批服务,取消没有法律依据的申报材料,取消重复性、形式化的审批手续,推行网上审批,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同时对审批事项通过单位门户网站向社会公示,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审批行为。

学校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成效报告篇十七

优秀作文推荐!按照《关于做好优化营商环境迎检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现将20xx年深化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自查报告如下: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营商环境整治提升年”活动、优化营商环境的部署要求,进一步优化提升坡头区营商环境,加快建设阳光法治服务政府,推动坡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全力推动“放管服”改革,时刻注意解决好基层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消除中间层次的“中梗阻”的顽疾,认真理清现行政策和体制依然存在的“最先一公里”的障碍,有的放矢、聚精会神做好深化“放管服”改革各个环节的加减乘除,补齐营商环境突出短板;大力破除市场准入壁垒,促进营商环境优化和企业提质增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方式,努力做到企业和群众“办事不求人”;着力消除障碍,为企业提供精准到位的服务。二是深化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和特点,借鉴经济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验,从需求方面着眼,从供给方面发力,以满足需求、创新供给为核心,以整合资源、调整结构为主线,以补齐短板、优化布局为重点,提升文化服务能力和品质,扩大有效供给,助推坡头全面振兴。三是对接做好市全民健身中心选址和广东省健身步道规划建设工作。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按照配置均衡、规模适当、方便实用、安全合理的原则,科学规划和统筹建设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着力推进建设区级和村级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完善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和城乡社区15分钟健身圈,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就近就便参与体育健身。

(一)按照“精简、统一、便民、高效”原则,推进行政审批工作向政务服务中心(窗口)集中、进驻事项向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集中,事项进驻到位。

目前区文广旅体局进驻政务中心审批事项55项、其文化审批事项23项、高危体育审批事项9项,广电审批事项13项、旅游审批事项1项、文物审批事项9项。由局办公室牵头,各行股室自查的方式,全面排查审批事项,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以一件事“最多跑一次”为目标,整理编印办事指南手册,最大限度精简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缩短办理时限,改进服务质量,切实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

(二)以健全公共文化设施为前提,为扩大文化供给、满足群众需求提供基础条件。

1、以坡头区文化活动中心(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三馆合一”)项目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不断提高坡头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水平。该项目用地面积20800.4平方米,新建总建筑面积约31100平方米,总投资1.87亿元。项目在20xx年2月28日动工,9月30日主体工程封顶,现阶段装修施工队伍准备进场,预计20xx年6月底完成装修开馆。

2、建设基层综合文化站达标。明确工作目标,加大对文化站升级改造资金投入,改建、新建了一批文化站,不断优化文化站软、硬件设施,并多次下到各乡镇文化站和村级文化活动中心进行指导,通过和各镇街共同努力,文化站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例如坡头镇将原文化站一、二层收回,单独一栋楼来建设文化站;南调街道和麻斜街道通过租赁楼房来改造成为文化站;官渡、乾塘通过新建文化站扩大了文化站面积;南三镇归入坡头区前,没纳入市创文补短板范围,文化站建设滞后,南三镇归入坡头区后,在区政府、区文广旅体局、南三镇政府的努力下,腾出了一栋楼来建设文化馆。在全省乡镇文化站评估定级中,坡头区7个镇(街)文化馆站顺利通过省的'评估定级,都达到省二级以上标准,(省特级标准文化站1个;省一级标准文化站2个;省二级标准文化站4个),受到了湛江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的通报表扬。同时全区69个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也实现了全覆盖。

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着力增加优质艺术产品和服务供给。以区文广旅体局、区文化馆、区文联为依托,经常在各镇(街道)文化站和村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开展舞蹈和音乐培训、文化下乡、送戏下乡、书画展下乡各类活动、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繁荣了乡村文化,推动了乡村文明的发展。例如每年的“红色文化轻骑兵”送戏下乡,送雷剧、粤剧下乡演出;区文化馆主办的坡头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和乡村振兴送戏下乡。

(三)大力推进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

以南调河碧道工程和怡海公园项目打造坡头区体育健身场地。南调河碧道工程沿河慢行步道长约3.6公里(6米宽);沿路慢行步道长约1.7公里,布置于海河北路(龙王湾路—鸡咀山路)南侧人行道及绿化带;田埂型慢行步道约长2.3公里(4米宽),沿东祥大道东侧至海川快线段现状灌渠布置;临近鸡咀山路和东祥大道位置分别设置两处人行景观桥(面积约2000平方米),连接南北两岸,形成闭合步道。新建步道合计长度约7.6公里。怡海公园位于坡头区南调片区瑶贯新垉地块2,规划用地性质为市级综合性公园。建设面积约466.74亩,其中水域面积约181.59亩。建筑单体设计充分考虑园内的功能、景观分区。绕园一圈的绿道全长2370米,将“城市客厅”“小城记忆”“军港印象”“弄海湿地”等主题景区串联并建立密切联系。另外,区文广旅体局还规划建设了龙头海尾体育公园,为当地群众提供了一个健身好去处。

机关作风整治开展情况。

一是领导干部带头以身作则。领导班子把整肃工作纪律、狠刹不良风气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落实责任分解,明确工作职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在以身作则的同时,又起到监管作用,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二是强化学习,提高机关干部的认识。结合“三型”模范机关建设,制定了《区文广旅体局“三型”模范机关建设方案》,要求做到认真学习,认直领会,结合自身实际,切实改进工作作风。

学校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成效报告篇十八

20xx年以来,市住建局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聚焦主责主业,坚持目标导向,转作风强服务,勇担当提效能,重民生办实事,不断优化城市功能,努力提升城市颜值,持续增强居民幸福感、获得感。

一、主要工作和成绩。

(一)党建引领作用发挥充分。住建局党组严格履行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把推动全局上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根本职责,把加快住建事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根本任务,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带领全局党员干部群众率先垂范、躬身入局、亲力亲为,紧盯重要工作、重大问题、关键环节,坚持“一线工作法”,坚持一线破疑解难,确保上级和市委各项决策条条落实、件件落地、事事见效。近几年,成功化解原建筑二公司改制遗留问题,创新破解城区河道综合整治项目资金瓶颈等重大问题。在抗疫、防汛等重大问题上充当急先锋,在提升城市容貌、增强民生福祉上勇当主力军。

(二)百城建设提质成效显著。率先开展全域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成功举办全省百城建设提质现场会,完成投资x亿元,x个项目建成运行,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提升了城市居住品质。牵头全市重点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投资x亿元。全长x公里、唯一贯穿南北的大通道中原路全线通车;全省第一家全面消除城区x条黑臭水体,被住建部认定为“长制久清”;南水北调两座配套水厂投入运行,x万市民喝上了甘甜的丹江水。完成了x条城市主次干道的改造提升,x余条道路的“白改黑”、x座桥梁加固维修等重点任务,助力城市创建,成功创建海绵城市建设省级试点和省级节水型城市。

(三)城乡居住环境明显改善。完成老旧小区改造x个,全省第二,惠及居民x万户,累计争取上级补助资金x亿元,位居全省前列;十四五期间谋划改造项目x个,今年x个已全部开工建设。近三年实施棚户区项目x个,安置房x套,交付x套,在建项目主体封顶x套;争取各类资金x亿元,是前10年的总和。六县市实现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列入全国台账的x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全部完成整治销号。累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x户,超额完成省定任务目标(x户)。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x万平方米,x万户居民住进了冬暖夏凉的节能房。

(四)建筑业转型发展稳步推进。20xx年建筑业完成产值x亿、税收x亿,今年上半年完成产值x亿元,税收x亿元。x家本地重点培育企业产值税收增幅明显,其中中安集团、xx征信年产值突破x亿元,税收突破x万元;在全省率先开辟中级职称评审“绿色通道”,三年来评授中级职称x名;致力营造优商、敬商、稳商环境,宙宏公司等x余家外地企业总部迁入我市。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已建成投产x家,其中国隆科技、永威安防被认定为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五)工改服务水平显著提升。牵头全市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行“全流程审批流程图+豁免清单”,全面推广电子证照,全流程审批时间由原来的x多个工作日压缩至最长x个、最短x个工作日,申请材料由x余份精简为x份,实施数据共享,所有材料只需提供一次。市住建局x项行政审批事项、x份材料实行告知承诺;推行联合辅导,服务关口前移,一次性告知建设单位涉及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监管和处罚所有事项、内容、要点、易错点和禁止性内容。领先全省实行社会投资小型低风险仓储项目极简审批,率先引入工程质量缺陷保险;社会投资项目推行分步办理施工许可,企业可提前2-6个月开工建设,真正实现了拿地即开工。20xx年上半年,市政公用服务办件数x个,全省第1;并联审批办件数x个,全省第4;全流程并联审批率x%,全省第4。

(六)城乡建设运行安全平稳。今年以来,通过加大不良行为记录、黑名单等信用惩戒力度,深化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专项治理整顿,重点抓好在建工地、城乡房屋和城区防汛安全。排查建筑施工隐患x处,整改到位x处,未整改到位的一律停工;排查中心城区住宅类房屋建筑x栋,发现安全隐患x处,排查农村房屋建筑x座,发现问题房屋x座,生产经营性房屋、公共用房已全部整治到位,非经营自建房整治完成x座;排查城区防汛隐患x处,整改到位x处,采取临时措施x处。全面落实省、市防汛应急响应要求,以“硬核”作风落实落细各项举措,筑牢城区防汛堤坝,确保了“一地一域、一户一人”的平安。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市住建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高标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同规划、城管、房管等部门的职能交叉需要理顺,听取群众意见建议还不够广泛、充分。二是老城区雨污合流、断头路瓶颈路、铁路桥下雨后积水等短板依然存在,资金、征迁、向上手续审批(穿越铁路、南水北调)等难题严重制约城市建设发展。三是本地龙头建筑企业示范引领作用较弱,因企业资质低、经济实力弱、融资能力差,参与全市重点项目少;设立过多分公司也使企业管理难度增大、管理成本增高,亟需各有关部门强化协作、共同解决。

三、下步工作及目标。

下步工作中,市住建局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部署,紧盯任务目标,加强统筹协调,深入开展住建领域高标准优化营商环境行动,加快推进各项重点工作任务落实。

一是提高效率,做好行政审批减法。推行“极简审批”“不见面审批”,减环节、优流程、压时效、提效率,做深做细“一张蓝图、一个窗口、一张表单、一套机制”,建立健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监督管理机制,防止体外循环。依托政务服务平台,实施全流程网上办理,建筑业企业资质、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办理时间压缩至2个工作日以内。

二是履职尽责,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建立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信用监管为基础、以重点监管为补充的新型监管机制,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严格执行《建筑市场信用管理暂行办法》,完善建筑市场和施工现场的“两场”联动管理机制,提高企业诚信经营意识。

三是主动靠前,提高服务保障水平。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积极解决“企业纾困360”平台反映问题,主动靠前、担当作为,引导支持企业攻坚克难、健康发展。“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积极扶持本地建筑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综合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做大做强做优本地企业。

四是克难攻坚,夯实城市发展基础。借助灾后重建契机,加大向上沟通和部门间协调力度,积极解决资金和征迁难题。积极推进城市更新,争创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加强沿线道路建设改造及周边街巷系统整治,加快老旧小区和在建棚户区项目进度,为企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创造良好城市环境。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91808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