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教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以满足其学习需求。教案的编写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提升教学质量。
教案教学设计S版三年级篇一
教师活动:
1.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1)点名读第1自然段,在头脑中勾勒翠鸟的外形,都介绍了它哪几部分?
(2)再自由读一读,联系上下文,有什么发现?
(4)教师总结总分式写法。指出我们的习作中可以尝试运用这种方法。
2.(1)相机指导朗读。翠鸟美丽的外形惹人喜爱,读出喜爱之情,心情要高兴。(2)用填空的形式指导背诵第1自然段。
学生活动:
1、学生合作、交流。
(1)一生读文,其他学生听读课文,勾勒形象。(汇报内容:爪子——羽毛——眼睛——嘴。)。
(2)自由读文,自主发现。
(3)师生互动预设。(如,按照由下到上的顺序描写,其中描写羽毛部分是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比喻句的写法:比如“头巾”“外表”等,使语言生动形象,使翠鸟人性化。抓住“颜色鲜艳”的中心句。)。
(4)学生感受这种写法,并尝试写一段话。
2、学生自由朗读,体会写法,读出喜爱之情。
教案教学设计S版三年级篇二
活动目标:
1、能按照轮廓线剪出各种几何图形,剪的时候比较细致。
2、会自由将图形进行组合粘贴——汽车,布置画面较合理。
活动准备:
1、铅笔、铅画纸,底版,剪刀,糨糊幼儿人手一套。
2、汽车图片若干张或者关于汽车的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背景图,老师讲述画面内容。
师:今天天气真好,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开着汽车出去旅行了。
二、观察了解不同汽车,了解汽车的外形特征。
师:看,多美丽的汽车呀!你认识它们吗?看看有些什么车?
三、幼儿观察图片并讨论,观看教师示范,了解制作方法和步骤。
师:(幼儿自由讨论)小朋友说的真好,原来我们先要画好汽车的车身和车轮,然后把它们剪下来,贴成一辆汽车,再剪出车门、车窗、还有车灯等贴上去。看一一辆汽车做出来了。那汽车美丽的色彩是怎么画的.呢?我们请排刷宝宝来帮忙,给汽车穿上漂亮的衣服。(教师示范粘贴、拓印。)。
四、幼儿粘贴汽车,并进行拓印,老师巡回指导。
师:小朋友你们想来做汽车吗?老师已经帮你们准备好了硬板纸、剪刀、颜料、毛笔等材料,现在你们就可以动手来做汽车了。
幼儿制作纸版版画,教师巡回观察与指导。引导幼儿在背景图上剪贴小花、小草等背景,丰富画面。
五、评价展示幼儿作品。
师:小朋友真能干,做出了这么漂亮的汽车,高兴吗?让我们开着汽车和小动物一起去旅行吧!(听音乐,做游戏)。
活动反思:
让幼儿初步认识了不同汽车,了解其车辆的不同功能,并借着幼儿的兴趣,我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发挥,鼓励幼儿设计出新型的功能独特汽车来方便我们的生活。幼儿通过游戏、讨论、想象、创作出新型汽车,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案教学设计S版三年级篇三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34—36页,四边形。
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四边形的特征,并能根据四边形的特征辨认四边形;通过比较和分类,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分类等活动使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体验四边形的多样性,以及四边形分类方法的多样性。
3、感受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积极参与找图形、分类等活动,更有兴趣地学习数学。
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课件例1当中的图形教具一套。
我们的数学学科不仅要学习数字和计算还要学习图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图形的世界,去感受图形的神奇魅力。
我们生活的空间就是一个巨大的几何体,图形。
师:请大家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观察。
谁能说一说你在什么位置找到了什么图形?(根据学生汇报出示图形。)。
生:正方形、长方形??
师:有同学说正方形最多,还有同学说长方形最多,如果让我说,我觉得“四边形”最多。
(板书课题“四边形”)。
你认为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有4条边的图形)。
这些图形当中有四边形吗?(让学生先指一个)。
(听取正反两方同学意见,并帮学生确认这就是四边形。)。
还有那些图形也是四边形?(师生辨析并找出)。
(师生共同归纳并板书: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四边形的特征了,你能不能根据四边形的特征来辨认四边形?拿出学具,把是四边形的图形选出来。(书上35页例1)。
(共同反馈选出的四边形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根据四边形的特征从众多图形中辨认四边形。]。
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四边形,而且能从众多图形中找出四边形,实际上四边形是一个大家庭,里面有很多成员,你们能不能把四边形分类。
分之前想一想,你按什么分的?
同桌合作把四边形分分类。
(预设:下面是可能出现的分类情况。)。
按四个角是否都是直角分类。
按是否有直角分类。
按是否都是对边相等分类。
按是否四条边都相等分类。
按是都是对称图形分类。
(当出现第一种分法时,让学生通过比一比、折一折或量一量的方法来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1围一个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2围一个没有直角的四边形。
3围一个对边相等的四边形。
4任意围一个你喜欢的四边形。
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教案教学设计S版三年级篇四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63页内容。
设计思想:
本节课是一节计算课,要让学生心感到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了打破传统的计算教学方法,突出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时,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以妈妈带着孩子去买书为背景,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理解、感受知识的发展过程,体验、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算法的多样化,并注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是学生在掌握了一位数乘多位数口算、笔算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探讨每一数位上的积都不满十的任意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引出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让学生思考用口算应怎样算,再出笔算方法,使学生明白这两种方法的道理是一样的,只是形式不同而已。为了便于学生掌握笔算方法,教材把分步演算的过程呈现出来,然后再导入主课,使学生初步明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这一内容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它体现了两位数乘法的基本算理和算法,掌握了它,多位数乘法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迁移、类推。而且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熟练程度还会影响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试商的准确率和速度。因此,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好这部分知识。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一般是不会列出乘法笔算竖式的,许多学生都会利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笔算竖式是计算的通法,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竖式。刚开始用竖式计算的时候,有的学生可能会出现各种错误,这时教师要及时予以纠正,并让其他同学引以为戒。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寻找最佳方法,训练学生掌握优化策略的思想和方法。
3、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不进位)。
难点:培养学生养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
复习。
1、竖式计算:24×13=78×8=124×5=495×7=。
提问:用一位数乘多位数,我们该怎样计算?
小结:在计算一位数乘多位数时,用这个一位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的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口算。27×20=82×40=52×60=12×90=。
18×30=24×50=19×70=53×20=。
提问:两位数乘整十数你是怎样算的。
讲授新课。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插图:今天妈妈带小利去买书,他一共要付出多少钱?
1、请你先帮他估一估,大约付多少钱?
2、怎样才能知道估算的钱数最接近正确答案呢?这就需要我们准确的计算出24×12的得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板书课题。
二、探索尝试,寻找方法。
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你能想办法算出得数吗?试试看。
2、组内交流,整理方法。
3、全班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4、方法归类:连加,连乘,拆数。
5、学生分组讨论:哪种方法比较简便?
6、研究笔算的方法。
在研究刚才这些方法时,有些同学却用了跟这三种不一样的方法,就是竖式计算。
你们知道每一步的意思吗?学生讨论交流。
2424。
×12×12。
48……2×24的积48……2×24的积。
24……10×24的积。
你发现了什么?(拆数)。
7、教师讲解笔算方法:是不是所有的两位数乘两位数都可以用竖式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数位)。
三、巩固法则,实践应用。
1、游戏:智闯马虎宫,找找开门密码(p63页“做一做”)。
23×1341×2123×3132×1243×1222×14。
2、口算比赛:p64页第1、2题。
3、生独立完成p64页第3、4题。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
2、师总结。
教案教学设计S版三年级篇五
学习目标:
1、感受花孩子的活泼、调皮;想想花的学校释什么样子的,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2、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想想文中描绘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花富有的灵性、童真童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
朗读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
一、复习导入:
检查朗读课文的情况。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分大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你在学校里最开心、最快乐是什么时候?
4、说说花孩子的妈妈是谁?
三、展示绘画,指导朗读:
请同学们把上节课布置大家画的花的学校展示出来。
学生活动。
1、开火车认读本课生字。
2、讨论交流,进行说话练习。
3、分大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谈谈自己的理解。
5、介绍自己想象中的“花的学校”。
6、自由阅读信息窗的内容。
板书设计:
花孩子冲出来美丽,活拨,可爱。
急急忙忙。
教学反思:
诗歌的语言和所描绘的情境很能调动学生相关的情感体验,因而我将教学重点放到感情朗读课文上。让学生走进课文,真正理解课文所描写的意境,并从中读出滋味。
教案教学设计S版三年级篇六
1、读“辨字歌”,掌握辨析同音形近字的方法,学习照样子补充句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读背“爱国名言”和采集带有“国”字的成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阅读短文《小英雄于连》,理解于连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小男孩。
4、通过故事会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听说能力、交际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5、通过习作训练,提高学生的想像能力和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激发学生自主、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再一次走进“语文百花园”,去采撷一朵朵知识的花朵、智慧的花朵。看看谁最聪明,收获最大。
二、分项训练。
(一)“语海畅游”
1、学习第一题(汉字真有趣)。
(1)出示同音形近字“宵”与“霄”,说说两个字的异同。(音相同,形相近,意不同。)。
(2)组词,在词语中发现两个字在使用上的不同,交流区别两个字的有效方法。
(3)读《辨字歌》,说说从中知道了什么?(区别形近字的方法。)。
2、学习第二题(补充句子)。
(1)出示课文中的两个句子,学生读、思、议:每个句子分别讲了几层意思?用什么词语把这几层意思连在了一起?几层意思之间产生了怎样的联系?(如第一句话讲了“戚继光作战英勇”和“戚继光很有智谋”两层意思,用上了“不但……而且……”这个关联词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表示意思上更进一层。)。
(2)学生在补充完整课本上句子的基础上,用带点的词语口头造句。
二、“积少成多”
1、学习第一题(读读背背)。
(1)出示课本上的爱国名言,指名读,做到读正确、通顺、流利。
(2)交流自己知道的或收集到的有关三位名人的信息,谈谈自己对三句名言的感受和理解。
(3)熟读成诵。
2、学习第二题(我的采集本)。
(1)读课本上的六个带有“国”字的成语,查阅工具书,用自己的话说说对它们的理解。
(2)比一比,赛一赛:哪个小组写出带有“国”字的成语最多?
(3)交流对所写成语的理解。
(4)把带有“国”字的成语抄写在自己的采集本上。
三、“阅读平台”--阅读短《小英雄于连》。
(1)自由轻声读短文,想想短文主要讲什么?从整体上感知文章内容。
(2)默读思考:人们为什么给于连塑了一座铜像?于连是个怎样的小男孩?
(3)再读短文,看看短文有几个自然段,每段写什么?几个自然段之间有什么关系?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能说会道”--讲自己喜欢的故事。
(课前准备:收集自己喜欢的故事,做好在班级里讲故事的准备。)。
一、回忆自己准备讲的故事,试着轻声讲一讲。
二、在小组里讲自己喜欢的故事,要求:
1、讲故事时要用普通话把故事讲清楚,注意把自己喜欢的地方讲具体些;
2、听讲故事时要认真,注意把自己的疑问或补充提出来,与别人交流;
3、在每一个组员都讲完的基础上,评选出小组最佳故事能手,大家帮他(她)出谋献策,把故事讲好,代表小组参加全班比赛。
三、举办班级故事会:
1、小组代表讲故事,全班听、评;
2、全班议论,评出班级“故事大王”。
第三课时(可用二课时)。
教学内容:“笔下生辉”--写想像作文。
一、启发谈话,引发思考。
1、读课本上的提示语,说说什么是“梦想”。(自己渴望实现的愿望)。
2、自己有什么梦想?最渴望实现的是什么?
4、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把梦想说具体、清楚。
二、提出要求,指导习作。
1、提出习作要求:
(1)大胆想像,把你的最大梦想及梦想的由来,梦想成真后的奇迹等表达出来;
(2)写得新奇、生动、有趣,让别人喜欢看;
(3)题目自拟,字数不限。
2、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互动评一评:组员之间互阅,互相品一品,评一评,看看哪个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进一步说具体。
4、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三、动手办墙报展,互相交流美好的梦想。
教案教学设计S版三年级篇七
1。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父母。
2。学生学会如何去感恩父母,体谅父母关心父母,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实际的行动来回报父母。
孩子理解父母的爱,感恩父母。
学会如何去感恩父母,并付诸行动去体谅父母关心父母。
多媒体课件。
教师:孩子们,在这个世上,我们最亲的人是——(爸爸妈妈),最疼爱我们的是——(爸爸妈妈),最值得我们信任的是——(爸爸妈妈)。爸爸妈妈是我们最亲、最爱、最值得信任的人,他们用无微不至的爱呵护我们的成长。这份爱,像清泉,滋润我们的心田;这份爱,像路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播放视频儿歌“我有一双勤劳的双手”。学生看完谈感受。
教师:父母是我们最爱的人,你和下面的小朋友有过同样的感受吗?一起来交流一下吧!
例:天都黑了、爸爸怎么还没回来呀?
例:看到妈妈难受的样子,我心疼的不得了,真想替妈妈分担一点痛苦。
例:奶奶,元旦快到了,爸爸妈妈能回来看我们吗?我想他们了。
学生交流:小组讨论。
教师:你了解父母什么?通过哪些方法可以了解父母呢?
学生交流:我是问了外婆才知道妈妈的生日。
学生交流:我爸爸是种瓜能手!暑假去瓜田,我看到爸爸种的西瓜又大又多!
学生交流:我妈妈喜欢吃蔬菜,这是我平时观察到的。
学生交流:我爸爸爱运动,只要一有空就带我去踢足球。他常说:“运动使人健康。”
教师:我们了解父母吗?(课件出示教材第74页的“我为父母写档案”)。
请同学们拿出课下调查结果“我为父母写档案”,给大家展示一下吧。
教师:从父母的小档案中你有什么发现和感受?把你的发现和感受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学生交流:妈妈做钟点工,一天要做好几家。爸爸开出租车,别人回家吃饭时却是爸最忙的时候。遇上刮风下雨就更不用说了。爸爸妈妈真辛苦。
学生交流:……。
同学们,父母为了我们,为了家庭这么辛苦,我们要好好了解自己的父母。
(播放满文军演唱的歌曲《懂你》)。
师:同学们,你们听完这首歌有什么感受呢?
生:父母对我们的爱恩重如山。
师:从小到大,父母为你们做的事数也数不清,生病时,父母对你悉心照料;犯错时,父母对你谆谆教诲;失落时,父母给你鼓励……点点滴滴都透露着父母对你们的爱,父母的爱像一杯浓茶,需要我们细细品味,“母爱似针,父爱似线,一针针一线线把亲情串联。”是啊,无论我们长多大、无论我们走多远,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都要牢记心间。
教师:我们都爱自己的父母,你为父母做过什么呢?
学生交流:帮妈妈做家务;陪爸爸聊聊天……。
学生交流:自主阅读思考。
教师:我们既要有关爱父母的心,也要有关爱父母的行动。
教师:阅读电子教材p74页“爱的味道”。奇奇关爱父母有哪些表现?想想你平时是怎么做的,还可以怎么做。
学生交流:爸爸累了,我帮爸爸捶背;妈妈烦心时,我会……。
教师:爱父母并不是说要对父母百依百顺,这种爱也表现在对父母不良嗜好的批评上。
你可以用什么方法帮助父母改掉其他不健康的习惯呢?
学生交流:我和妈妈监督爸爸戒烟;妈妈不爱运动,我每天陪妈妈跑步……。
同学们的办法可真不少呢?爸爸妈妈是我们最亲、最爱、最值得信任的人,他们用无微不至的爱呵护我们的成长。这份爱,像清泉,滋润我们的心田;这份爱,像路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教案教学设计S版三年级篇八
1、初步认识吉他、小提琴和法国号。
2、聆听《我是小音乐家》,感受歌曲轻松活泼情绪,激发学习兴趣。
3、在轻松活泼的律动中学会歌曲。
在轻松活泼的律动中学会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正确演唱第四乐句,对比第四乐句与其他乐句的不同之处。
电子琴、绳子、多媒体课件。
1、导语:今天我们要举行快乐的音乐会,在这个快乐的音乐会上老师要带给大家一首快乐的音乐,你们想听么?(播放《我是小音乐家》的伴奏音乐,师做拍手表演)。
2、问:你们觉得这首歌曲的情绪如何啊?
生:欢快活泼的。
师:那你们打算用什么方式把它表现出来呢?
(师鼓励学生用多样化的`形式表现出来)。
3、师:老师也想来表达快乐的心情,下面请你们来看看老师是怎么表演的。
(师根据乐句做不同的拍手动作)。
4、师:你们能发现老师的表演有什么特点么?拍手方式都一致么?
生:略。
师告诉学生相同的乐句拍手动作一致的特点,并请学生根据音乐来模仿师的动作。
(设计意图:从开头就出现《我是小音乐家》的音乐,并通过简单的律动来表现乐曲、感受乐曲,旨在创设一种轻松活泼的情绪,使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中初步感受歌曲的特点,为后面学习歌曲作下铺垫)。
1、师:刚才我们正在享受快乐的时候,有三位小音乐家带着乐器想来加入我们的表演,你们看,第一位小音乐家给我们带来什么乐器?(师用绳子来表现吉他)。
师:你们知道刚才第一位小音乐家带来的是什么乐器么?
生:吉他。
师:那你们知道吉他的故乡在哪里么?(课件出示吉他的外形以及演奏的姿势图,师简要介绍吉他的特点,并请学生听它的音色)。
师:吉他的音乐好听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学书上表现吉他音色的乐句。(师弹琴请学生来唱)。
2、师:第二位小音乐家也迫不及待地想来展示了,你们看,她带来了哪种乐器?
(师用绳子表现小提琴)。
师:你们知道她带来了哪种乐器么?
生:小提琴。
师:那你们知道小提琴的故乡在哪里么?(课件出示小提琴的外形及演奏姿势图,师简要介绍小提琴的特点,并请学生听听它的音色)。
师:小提琴的声音好听么?下面我们一起去学学书上表现小提琴音色的乐句。(师弹琴生唱)。
3、师:第三位小音乐家早已做好乐器表演的准备了,你们看,是什么乐器呢?(师用绳子表现圆号)。
师:知道是什么乐器么?
生:圆号。(师提示)。
师:那圆号的故乡在哪里知道么?(课件出示圆号的外形图,师简要介绍圆号的特点,并请学生听听它的音色)。
师:圆号的声音好听么?下面我们来学学圆号的音色吧!(师请生找出书上表现圆号音色的乐句,并弹琴请学生来唱。)。
(设计意图:用绳子来表现乐器,教师亲自演示,用课件介绍乐器,旨在让学生更容易更直观地了解三种乐器的特征,并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三种乐器;用先听乐器的音色来学唱歌曲,旨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歌曲的内容,真正的用聆听法来学唱歌曲。)。
1、师:三位小音乐家要出场为我们演唱歌曲了,让我们用歌声来迎接小音乐家。(播放录音范唱《我是小音乐家》)。
2、师:你们能来唱唱第一段么?下面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的琴来唱唱第一段。(师根据学生的演唱及时纠正唱得不好的地方)。
3、师:看到你们唱得这么开心,老师也想来唱唱,但是在老师唱的时候要交给你们一个任务,你们听歌曲中连音与跳音的区别。(师提示连音与跳音的含义,并提示通过看师的动作来区别连音与跳音)。
(设计意图:用动作来提示学生跳音与连音的区别,旨在使学生更容易更直观的掌握歌曲中活泼与舒展的旋律的对比,同时很好的解决了难点,也能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
4、师:我们来加入动作表演吧!(师带领学生边做动作边演唱第一段)。
5、师:你们能用同样的方法来唱唱第二段么?(师弹琴请生唱第二段)。
6、师:完成了前两段,第三段是不是更容易演唱了呀?在第三段的演唱上老师要提出一个新的任务,你们看到“我吹起法国号”这个乐句了么?老师想在这个地方锻炼一下你们的嘴皮子,看谁的嘴皮子最快。(师弹琴范唱,请生模仿,直到唱对为止。)。
7、师:你们三段都会唱了么?下面我们一起加上动作把三段完整的来唱一唱,但老师有一个要求,在遇到乐器的乐句时,我们用演奏乐器的姿势来完成。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表演吧!
(设计意图:用与前面不同的动作来表演,旨在进一步加深对乐器的印象,很好的完成教学目标一)。
8、用多种形式来演唱,但乐器的音色的地方要求齐唱。
(设计意图:用多种形式演唱,比如分角色唱、分小组唱、领唱与齐唱,旨在进一步巩固歌曲的演唱,很好的完成教学目标二)。
师:小朋友真棒,一招一式都有音乐家的风范,老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你们当中肯定能产生出一个音乐家,下面老师要把一首好听的歌曲送给你们,愿你们的音乐梦想在歌声中实现!(播放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离开教室)。
教案教学设计S版三年级篇九
《果园机器人》人教版新教材三年级语文第六册第六单元第24课(需一个课时)
这是一篇能体现电脑神奇的文章,所写的内容极为有趣。文章中的机器人服务于丰收的果园中,它们能把成熟的果子从树上摘下来,整齐地装箱,运到指定的地方。有趣的是,这些机器人只捡掉在地上的水果“吃”,自我充电,不停地工作。
文章的叙述方式也很有特色。文中果园机器人各种特性的介绍,是随果园生产需要的变化一步步体现出来的。水果丰收,果农忙不过来了,于是需要机器人帮忙;果园很大,机器人不好拖着电线工作,用电池也不方便,于是又想让果园机器人“吃”园中掉在地上的水果,自我充电。这样的叙述一方面使得果园机器人特点的介绍有层次,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生产需求是科技的发展动力,学生读后会得到有益的启示。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了解果园机器人的有趣设计,激发学生对机器人世界和科技的兴趣,继续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学情分析:
《果园机器人》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组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这是一篇能体现电脑神奇的文章,所写内容极为有趣。文章中的机器人服务于果园中,它们能把成熟的果子从树上摘下来,整齐的装箱,运到指定的地方,有趣的是这些机器人只捡掉在地上的水果“吃”,自我充电,不停工作。
签于学生初步具备了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课前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了解机器人,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学生直观、形象地获取知识。
1.借助拼音读通读懂课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电脑的神奇;
3.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情感。
《果园机器人》是一篇略读课文,因此,课堂上充分让学生读,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在教学组织上,采用课本、网络结合的方法,开阔学生视野,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丰富学生想象。
教学重、难点:
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进行自主、个性化的探究阅读,帮助学生突破情感目标。
1.师:电脑真神奇,不仅可以使我们跨上“信息高速路”,还能指挥机器人工作呢!
2.出示课件:机器人
3.
师:你们知道机器能干些什么吗?那这个机器又是干什么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4课《果园机器人》。(板书课题)
1.师指名学生阅读提示,并分组议议阅读要求。
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师提出具体明确的阅读要求。
(1)借助拼音,读通读准课文。
(2)读一读,想一想,课文写的机器人是怎样的?
(3)想想有哪些地方读得不明白,并学一学编辑叔叔的做法,在空白处画“问题泡泡”。
1.交流自读疑难。
师:读了课文,你们有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一起研究吗?
生汇报,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泡泡”。
2.重点讨论交流课文写的机器人是怎样的,相机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课文哪些地方有趣。
2.展示:学生读课文中有趣的地方,其他同学参与评价。
3.齐读课文。
1.交流:与同学交流你知道机器人还能干什么。
(1)小组交流;
(2)班级交流。
2.教师小结。
3.课后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词句段进行摘抄,养成积累的习惯。
教案教学设计S版三年级篇十
1、抓住词语理解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缺水时村子里人们盘水、用水的心情,教育学生要珍惜水资源。
1、品读语言文字,感受水给村里人带来了“乐”。
2、从文中体会缺水的“苦”。
1、师: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第27课《水》。(幻灯片)(板书课题)。
2、复习课文内容: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在作者生活的小山村: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幻灯片)村子里每个人都期盼着雨天洗澡;在炎炎夏日快要风干的时候,希望母亲用一勺水为我们淋浴。
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幻灯片)。
3、师:有了水,我们可以尽情享受水带给我们的快乐。
任务一、品读语言文字,感受水给村里人带来的乐。
策略:默读课文的第二—六自然段,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水给村里人带来的乐,勾画出相关语句,并在旁边写下你的体会。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流。
第二自然段:雨天洗澡的痛快。
1、出示:“只有在下雨的日子,大家才可以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先是像我们这样大的孩子,全身脱得光溜溜的,在雨中奔跑跳跃,大呼小叫,尽情地享受雨带给我们的抚摸与清凉,,还仰起头,张大嘴巴,去吃来自天空的水。”(幻灯片)。
引导学生抓住关联词语、联系生活实际、抓住人物动作、想象画面。
通过画面想文字背后的声音。
雨中的孩子们在叫什么喊什么?
生:我终于盼到下雨了,真痛快!(评价:老师感受到了。)。
生:我已经好久好久没洗澡了,我要痛痛快快地洗,真高兴啊!
学生朗读再次体会。
2、孩子们尽情地享受,大人们也加入了进来,只是他们还略带羞涩:
男女生读:男生读:男人们穿着短裤,女生读:女人们则穿着长衣长裤。
师小结:这是长久被压抑的力量的释放,这不就是雨中的狂欢吗?
雨天洗澡,我们都痛快尽情地享受。这还是我们习以为常的雨水吗?(板书:雨水)。
此时此刻:雨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齐读这句话)。
第四五自然段:一勺水淋浴的舒服。
1、“母亲一手从水窖里打起一勺水,从我们的头顶缓缓地倾注下来,一手拿着一把麦秆扇往我们身上扇风,顿时,藏于地下的水的清凉,再加上缕缕轻风,让我们都舒服得“啊啊”大叫了起来。(幻灯片)。
2、“在水的滑动中,我听得见每个毛孔张大嘴巴的吮吸声,我感觉得到血管里血的流动在加快。”
读出舒服的感觉。
3、“水,它不多不少,在抚摸过全身的每一寸皮肤后,刚好能够润湿脚板,地上几乎没有一滴被浪费掉的水。”让我有舒服的感觉。
在抚摸过全身的每一寸皮肤,从头顶倾注而下的一勺水滑过了我们的脸,滑过胸和背,滑过大腿和膝盖……抚摸过全身的每一寸皮肤后,刚好能够润湿脚板。
师:是啊,水是流下去的,这儿的“滑”换成“流”或者“淌”也可以吗?
生:不行。
师:说说理由。
生:滑就是抚摸,让我们感觉到了水的亲切。(评价:你已经走进了文中,和作者共鸣了。)。
师:水就像抚摸,像妈妈一样亲切,带给了我们水的清凉,为我们驱逐炎热。
师:我们齐读第5小节,把一勺水抚摸我们的'舒服透过读表达出来。(幻灯片:出示第5小节)。
小结:这还是随处可见的一勺水吗?
此时此刻:一勺水,成了我们最珍贵的东西。(板书:一勺水)。
地上几乎没有一滴被浪费掉的水,一滴水,成了我们最珍贵的东西。(板书:一滴水)。
生:齐读这句话。
任务二:从句中体会缺水的苦。
策略:浏览全文,找出相关句子。
生:这样美好的日子在我们那里毕竟太少了,更多的是干燥和炎热。(幻灯片)。
生:特别是在夏天,在骄阳下忙了一天之后,男女老少都有一种将要被风干的感觉。(幻灯片)。
师:口中饥渴难耐,身体水分流失,这样的日子太苦了。
生:我们四兄弟像四根将要被晒干的狗尾巴草一样,从小到大,排在了母亲的跟前。(幻灯片)。
师:我们太需要水了,这样的日子太难过了。
师:得水之乐更反衬缺水之苦啊!
师:因为我出生在一个缺水的地方。
生齐读第一自然段。(幻灯片)。
师: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生:从我做起,节约用水,(评价:你向我们提出了行动的口号。)。
生:节约水资源。
生:别让我们的眼泪成为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评价:你引用了一句公益广告语,发人深省啊!)。
生:我们应该为建立“母亲水窖”,出一份自己的力量。(评价: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还了解“母亲水窖”。大家下来可以自己查查资料,了解一下。)。
师小结:是啊,我们应该让“水,成为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幻灯片)。
大家齐读。
这节课就上到这儿。
教案教学设计S版三年级篇十一
一、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默读能力,边读边思考的能力。感受神话的神奇色彩和语言的运用。
2、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能和学生交流自己从故事中想到了什么。了解夸父追求光明、不畏艰难的精神。
3、并以练笔的形式写自己的感受。
(二)、过程与方法:
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语句来领悟神话故事的神奇和寓意。
2、通过找出和理解描写神奇的语句,来感悟神话的魅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感受古代人们的神奇想象力与征服自然、试图了解自然的可贵品质。了解夸父追日所蕴含的追求光明的精神并能谈出自己的感受。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语句来领悟神话故事的神奇和寓意。
2、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感受古代人们的神奇想象力与征服自然、试图了解自然的可贵品质。
三、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引起阅读期待。
同学们看,你们认识他们吗?对,这就是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孙悟空;看,他是谁?(小哪吒)这是谁?(葫芦娃)他们呀,都是神话故事里的人物。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夸父追日)神话故事是古代的人们因为无法征服自然,便把许多美好的愿望加在了神话人物的身上。这节课咱们就来学习夸父追日的故事。看老师写课题。好,谁来读读课题?围绕着夸父追日,你想到了哪些问题?(问的好,很有价值,老师在黑板上写上。)。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质疑问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读生字,相机正音。
课文读过了吗?读通顺了吗?那老师来考考你们。仔细观察第一行字,你发现了什么?渊,河、泽、海(溪流、河、湖、海)指名读后两行。
2.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课文主要内容。
3.引导学生了解并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同学们想了吗?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夸父追赶太阳,长眠虞渊的故事。)。
1
4、与《山海经》古文进行比较。
同学们,你们知道夸父追日的故事最早记载在哪本书里吗?《山海经》(板书)这是一本写地理方面的书,写了这里的山如何,那里的水怎样,还记载了许许多多的神话故事。书里边仅用寥寥几十个字就把这个神奇的故事讲出来了!你们想不想读一读?出示原文。(出示古文: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谁来读读试试?(指读2)现在请大家自己读一读,然后对照课文,看看你能不能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夸父与太阳相逐而跑,进入了太阳的光轮。他很渴,想要喝水,在黄河、渭水边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他喝,就到北方的大湖去喝水。还没有到,就在路上因口渴死了。被他丢弃的手杖,化作了一片桃林。)大家理解的很不错。和古文比较起来,你觉得我们的`课文写的怎么样?(神奇、生动)。
(二)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围绕“追日”的质疑,师生共同梳理。
深入学习课文的一个好办法就是带着问题来读书。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走进夸父。
2、顺学而导,解决问题,读懂课文。
(1)夸父追日的过程。
“于是夸父拿着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像风似的奔跑,向着西斜的太阳追。
去,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
指名读。为什么你觉得这句最神奇呢?抓住“像风似的奔跑,一眨眼,两千里”
体会夸父速度快。还有哪里看出夸父跑得快?
你的读让我感受到了风驰电掣般的速度,让我们一起读出夸父跑步的速度。夸父,
你为什么跑的这么快,这么急?
(因为太阳要落山了)是呀,因为夸父心中始终铭记着这样一个目标,——“我不喜欢黑暗,我喜欢光明!我要去追赶太阳,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生齐读)追日的道路上充满了险阻与坎坷,但这都不能阻止夸父追日的步伐,因为他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我不喜欢黑暗,我喜欢光明!我要去追赶太阳,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
一路上,我们仿佛看到——。
一路上,我们仿佛听到——。
一路上,我们仿佛感受到——。
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夸父?(宏大志向)。
不知不觉中,一个“神”已深深印在我们心头,夸父还“神”在哪里?
b)“夸父伏下身子,去喝黄河、渭河里的水。咕嘟咕嘟,霎时间两条大河都给他喝干了,可是还没止住口渴。”
霎时,时间非常的短,大河之大,喝水之多,喝干之快,体会夸父的渴和神话的神奇。是呀,他实在是太渴、太累了,他不顾疲惫去追赶太阳,那是因为他心中始终有一个目标支2a)。
教案教学设计S版三年级篇十二
1、懂得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任何缺点、错误都能改正。
2、能在读懂每个自然段的基础上,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3、学习生字、新词。
学习生字新词、读懂每个自然段的基础上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
通过学文,懂得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任何缺点、错误都能改正。
简单课件。
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1、我们国家是一个文明古国,文化历史悠久,从古至今在老百。
姓中流传着一些动人的故事,我们称为民间故事。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则民间故事《除三害》。师板书,生齐读。
3、读着这个“害”字,你想到了什么?
生交流——坏、害人、祸害、不好……。
4、对呀,正是因为着害是坏的,不好的,甚至会害人,所以我。
们要坚决地——除三害。
5、读着课题,你最想知道的又是什么?
生自由交流:三害是哪三害?谁除三害?……。
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1、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读读课文。在读时要注意把带拼音的字读准确了,句子读通了。
2、读得真投入。先让我们来看看这些词语你们会读了吗?
横行霸道欺侮百姓抱怨。
上山杀虎下河剁龙潜入。
自由读——指名读——指名带感情读第一行——全班带感情齐读。
3、刚才读了课文后,知道三害是哪三害?(生交流师板书)。
山间的猛虎。
河里的恶龙。
地上的周处。
4、这三害是谁除掉的呢?(板书:除掉)。
生答:周处。(板书:周处)。
5、让我们看着板书一起来读读。(生齐读)。
周处除掉山间的猛虎。用上课文中的一个词。(生答)上山杀虎。
周处除掉河里的恶龙。课文中的哪个词?(生答)下河剁龙。
师板书:杀虎剁龙。
6、周处除掉地上的周处?这又该怎么理解?(板书:?)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让课文帮助自己理解。
三、探究全文。
1、周处除了周处,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交流。(周处把身上的缺点改掉了。)。
2、你怎么知道的?(出示最后一段)。
3、什么叫“痛改前非”?(把自己以前的错误都改正)(板书:痛改前非)。
4、周处为什么会痛改前非呢?我觉得周处脑中产生的疑问就是问题的关键。请快速找出周处脑中疑问的句子,划上“”。
生交流句子。
5、周处他认为自己“除害有功”,你们认为呢?文章哪两个自然段写他除害了?那一段详细?读一读第五自然段。
(1)一生读。
(2)周处下河剁龙,听着听着,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答案:
a、不容易对付。
b、搏斗的时间长。
c、惊心动魄。
(3)把搏斗的激烈读出来。(师生合作读)。
敲锣、打鼓、放鞭炮、鲜花、欢呼、高高举起……。
7、远的不说,我们来看看我们的航天英雄回来时,大家欢迎他们的场面。(课件)你看到了什么?生交流。
8、英雄回归是多么荣耀的事啊!千百年来,人们一直用这些方式迎接心目中的英雄。那么,当周处这位杀虎英雄、剁龙英雄从河里爬上岸来时,人们又是怎么迎接他的呢?读第六自然段。
生交流:
(1)点点头,躲得远远的。
(2)人们以为他死了,在喜气洋洋地奔走相告。
9、迎接他的有锣声吗?有鼓声吗?锣声没有、鼓声没有、鲜花没有、美酒没有,什么也没有!
他想找个人问一问,人们都远远地躲开了,甚至人们以为他死了,都在欢呼着:这下好了!猛虎死了,恶龙死了,周处也和它们同归于尽了!
他呆住了,他想不通:我除害有功,为什么乡亲们反倒希望我死呢?
10、想不通可以不想吗?不可能不想啊!人们的举动引起周处深深地思考、他想起,想起,想起……他终于明白了。
学生说话训练。
11、根据上面内容,进行小练笔。
12、交流小练笔。师小结:是的,正如你们所说的,周处终于明白了自己以前错了。也和猛虎、恶龙一样成了祸害。他如梦初醒,从此,横行霸道的周处痛改前非,成了一个受人敬重的人。
四、点题升华。
1、这就是周处除三害。课文学完了,你能说说对周处的看法吗?
修改板书“地上的周处”为“自己的恶习”
2、是啊,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佛家语:人非圣贤,孰能无错;知错就改,善莫大焉。在这里老师根据大家所说,编成这两句话:
杀虎剁龙显神通。
痛改前非受敬重。
五、拓展延伸。
1、想知道周处的后来吗?后来呀,周处立志好学,志向高远,为官期间,他执法公正严明,后来在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直至战死沙场。后人敬重他的品行,追认他为平西将军,还特地建造了周王庙来纪念他。
2、同学们这个故事精彩吗?像这样精彩的民间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课件)如《牛郎织女》、《孟家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这四个民间故事并成为中国古代四大传说。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去看看。
教案教学设计S版三年级篇十三
设计应用。
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能描述它的对称方式。
2、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
3、试着按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
1、能否表现对称的图案。
2、能否用“先设计一个花样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
3、能否表现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
彩色纸,剪刀,绘画笔。
让学生看看万花筒然后讨论:万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的花样是如何对称的。
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角形图案,它是由六个三角形组成的。其中有一个三角形的花样是真实的。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它们都是相同的并且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
我们要创作一个:“真实的”三角形花样,可以剪,可以画;再制作其余五个“镜子里的”花样,组成要做的图案。
然后思考用什么方法使图案对称。(将纸叠在一起剪,用印的方法来画……)。
色彩也是考虑的一个方面,可以让学生再一次观察万花筒,将其中认为最漂亮的一个色彩组合记住。并且将它表现出来。
学生应该已经习惯将剪下的纸屑放在纸篓中。那么结束时只要再检查一下周围是否有纸屑就可以了。
一种光学装置。由几面镜片组成,能使人从其中窥见由彩色玻璃碎片拼成的对称几何图形;转动装有玻璃碎片的部分即可显示出变幻无穷的图案。由布鲁斯特于1816年前后发明,1817年取得专利权。简单的万花筒包含两片楔形条状反射镜,成60度或45度相连,也可用一片明亮的铝片折成。镜片装在筒内,筒的一端装有可转动的玻璃盒,其中放置彩色玻璃碎片,金属箔或圆珠。有些万花筒不装玻璃片盒,而用反射镜片反映远方的物体。如在窥孔上装一目镜则效果更佳。
在万花稠中归亮的那个六边形图案的外面,还有无数个三角形花样,所以,我们才叫它万花筒。不同的学生看“万花筒”,得到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建议学生试着用多种外形来概括万花筒的形状,表现它的缤纷。试着做一个万花筒。
教案教学设计S版三年级篇十四
1、知识技能:通过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迁移与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索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特别是商的书写位置。
通过学习理解商的位置确定的意义,理解每求出一位商后,如果有余数,应该与下一位上的数合在一起,继续除的道理。
学生演示小棒、课件等。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知道植树节是几月几日吗?为什么要植树?
师:为了响应国家号召,过几天就是3月12日,某学校三四年级的同学为迎接植树节的到来,到山坡上去植树,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出示15页主题图:
提问:通过看图,你们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提问:你们能根据图中的数据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预设:)
生1:三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
生2:四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
……
(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三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四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
提问:要求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算式该怎样列呢?
引导学生说出算式并板书:42÷2=并说一说想法。
2、试着口算,并汇报口算方法。(指名汇报)
师:刚才同学们尝试用口算的方法算出了结果,是否正确呢?能不能用笔算的方法来验证刚才的结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板书课题:笔算除法)
二、合作探究交流、学习新知
1、动手操作,理解算理
(1)提问:42÷2这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理解把42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
师:请一名同学用准备好的小棒分一分,看是怎样分的,每份是多少呢?并把你的分法与大家说说。
【设计意图:着力训练学生进行有序思考,养成良好的数学思考习惯】
(2)让学生演示分法并说明每份的结果。
(预设:)
方法1:先把4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得到2个十;再把2个一平均分成2份,每份得到1个一。2个十和1个一合并起来是21。
方法2:先把2个一平均分成2份,每份得到1个一,再把4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得到2个十;2个十和2个一合并起来是21。
师:比较两种分法,你认为哪一种分法更合理?说说你的想法。
2、学习新知探究笔算方法
(1)师:刚才同学们用了分小棒的方法再一次验证了42÷2的结果,那竖式怎样写呢?(师边板书边结合提问完成竖式)
(2)、结合课件小棒的分法扮演算式并说说笔算的过程。
(3)、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再次演算。
(小结):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都是从高位算起的。如果第一步计算有余数又如何计算呢?
3、自主探究、尝试练习
师:四年级两个班共种52棵,平均分成2份,该怎样分小棒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演示分的过程。(课件演示)
(1)学生尝试独立计算。(巡视辅导并及时了解情况)让算得快而好的同学板演并汇报计算过程及想法。
(2)教师及时改正有问题的地方。
(3)比较例1和例2和刚才这几道题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三、练习反馈
找学生到黑板上用竖式计算下面两道题
66÷3=92÷4=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有什么要提醒同学的,请跟同学们说说。
教案教学设计S版三年级篇十五
一、学生情况分析:
今年我校三年级共有5个班,每班60余人,本人承担5个班的体育教学任务,大多数学生身体健康,无运动技能障碍,学生组织纪律性较好、但情绪变化较大,上课喜欢玩,运动能力有一定发展,想象创造力丰富,学习兴趣易激发。但运动系统发育不成熟,肌肉力量和协调性较差,应该努力培养学生主动进取的态度,掌握好学习方法,把握学习规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探讨,去理解,去发现。去创造。将学生身心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合理的运动实践,在不断克服困难体验运动乐趣;提高运动技能,培养健康和愉快生活的态度,通过从事适宜的运动,了解自己的身体变化,增强体质,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二、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体育与健康教育”新课标,把“生活教育”的理念渗入到新课程中。坚持“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他们终身体育的意识。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
4.以速度力量练习和耐力练习的课(跳跃性、耐力性的反复练习)来改善肌肉的协调性和力量的发挥。
5.并采用小重量和不负重量的方式,通过协性(结合游戏)练习和提高动作速度的练习来提高速度力量。(一)、教学重点:
1.教学队列,队形,走、跑、投、课堂常规。
2.掌握基本体操、武术基本动作、快速跑、耐力跑、立定跳远、身体素质训练、直线运球比赛等。(二)、教学难点:1.力量练习、耐力练习、协调性练习。2.正确姿势、规范动作的自我体现。四、教材分析:
小学三年级体育教材以实践教材为主。根据学生的能力以及学校的实际条件,体育教材主要选择田径(跑、跳、投),体操、游戏、篮球等基础项目,以便使学生跑、跳、投的基本技术得到提高;并挖掘生活中的实用技能与武术基本功的练习。
1、从儿童需要出发,不受运动技术系统的制约。即以学生为主,进行游戏和发展基本活动能力为主的锻炼活动。
2、教材内容儿童化,生活化,更好地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实际,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如模仿兔跳,蛙跳等,更多的采纳游戏教学。
3、整本教材以发展学生基本素质,即跑、跳、投、爬的能力为宗旨,通过不断的练习来提高他们的灵敏、反应、协调能力。
1、正确把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进行教学。2、备好每一堂课,营造一个宽松生动的课堂气氛来;在课前“场地备课”和课后认真反思。3、采取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如分组教学(异质分组、随机分组男女分组等),分段教学等。
周次课时内容。
复习啦啦操游戏:木头人体育基础知识(1)队列队形(1)走合跑(1)队列队形(2)。
基本体操(1)走合跑(2)基本体操(2)技巧(1)基本体操(3)技巧(2)。
基本体操(4)技巧(3)技巧(4)小足球(1)技巧(5)小足球(2)。
技巧(6)小足球(3)小足球(4)跳跃(1)小足球(5)跳跃(2)小足球(6)跳跃(3)跳山羊(1)跳跃(4)跳山羊(2)跳跃(5)。
武术(1)跳跃(6)武术(2)游戏:滚木。
武术(3)游戏:比比谁的功力大。
体育基础知识(2)武术(4)武术(5)游戏:脚斗士武术(6)走和跑(3)。
武术(7)走合跑(4)走合跑(5)游戏:大鸭子投掷(1)走和跑(6)。
投掷(2)走和跑(7)投掷(3)走和跑(8)投掷(4)走和跑(9)。
体育基础知识(3)游戏:叫号赛跑抢球。
第十一周课时1快速跑(1)游戏:移动传递轻物。
课时2快速跑(2)游戏:消灭老鼠。
课时3快速跑(3)游戏:支援前线。
第十二周课时1小篮球(1)快速跑(4)。
课时2快速跑(5)小篮球(2)。
课时3考核快速跑游戏:呼人接包。
第十三周第十四周迎面接力。
第十五周第十六周力。
队列队形复习基本体操跳小绳、叫号赛跑。
跳大绳游戏:迎面接力。
跳大绳分组跳小绳游戏:单脚跳接力、技巧:前滚翻游戏:青蛙过河。
技巧:连续前滚翻游戏:夹包比远。
技巧:连续前滚翻小篮球:原地投。
教案教学设计S版三年级篇十六
课堂类型: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能描述它的对称方式。
2、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
3、试着按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
教学重难点:
1、能否表现对称的图案。
2、能否用“先设计一个花样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
3、能否表现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
教具学具:彩色纸,剪刀,绘画笔。
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让学生看看万花筒然后讨论:万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的花样是如何对称的。
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角形图案,它是由六个三角形组成的。其中有一个三角形的花样是真实的。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它们都是相同的并且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
2、发展阶段。
我们要创作一个:“真实的”三角形花样,可以剪,可以画;再制作其余五个“镜子里的”花样,组成要做的图案。
然后思考用什么方法使图案对称。(将纸叠在一起剪,用印的方法来画……)。
色彩也是考虑的一个方面,可以让学生再一次观察万花筒,将其中认为最漂亮的一个色彩组合记住。并且将它表现出来。
3、收拾与整理。
学生应该已经习惯将剪下的纸屑放在纸篓中。那么结束时只要再检查一下周围是否有纸屑就可以了。
万花筒:
一种光学装置。由几面镜片组成,能使人从其中窥见由彩色玻璃碎片拼成的对称几何图形;转动装有玻璃碎片的部分即可显示出变幻无穷的图案。由布鲁斯特于18前后发明,18取得专利权。简单的万花筒包含两片楔形条状反射镜,成60度或45度相连,也可用一片明亮的铝片折成。镜片装在筒内,筒的一端装有可转动的玻璃盒,其中放置彩色玻璃碎片,金属箔或圆珠。有些万花筒不装玻璃片盒,而用反射镜片反映远方的物体。如在窥孔上装一目镜则效果更佳。
在万花稠中归亮的那个六边形图案的外面,还有无数个三角形花样,所以,我们才叫它万花筒。不同的学生看“万花筒”,得到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建议学生试着用多种外形来概括万花筒的形状,表现它的缤纷。试着做一个万花筒。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046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