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幼儿园托班数学教案小鸡吃虫(专业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8 15:18:03
2023年幼儿园托班数学教案小鸡吃虫(专业13篇)
时间:2023-11-28 15:18:03     小编:碧墨

教案涉及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内容。编写教案时,教师需要充分理解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请大家认真阅读以下教案范文,相信会对你的教学有所启发。

幼儿园托班数学教案小鸡吃虫篇一

活动目标:

1、对环形排列的物品感兴趣,了解环形排列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2、尝试运用不同方法进行数数,体验与同伴交流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活动前与家长共同收集环形物品:如圆盘、手镯、伞等,引导幼儿发现环形排列物品的特点。

2、每组一份盘子、手镯、雪花、记录纸、笔。

3、课件、大记录纸、即时贴纸、夹子、回形针、笔、音乐cd。

活动过程:

1、出示课件“一个钟面”,感知平面环形排列方式。

2、分组操作,初步尝试环形数数:

(1)幼儿数一数:盘子上的图案、手镯上的珠子、雪花上的花瓣。并将各自数数的结果记录下来。

(2)教师记录各组不同的结果。

(3)提出疑问:同样的东西,为什么大家数的结果不一样?

3、交流:“你是怎么数的?”请数对的幼儿和数错的幼儿上来数一数雪花上的花瓣,展示各自的方法。

4、播放课件,请幼儿思考:怎么数,才能数对呢?

让幼儿直观的感知“小花有几朵?小花排列方式是怎样从直线变为圆形,应该从哪里开始数、到哪一个结束?”

5、交流:“怎样记住开始数的地方?(做标志)用什么来帮忙做标志?”

6、幼儿第二次操作:添加材料,尝试用做标志的方法数数。

(1)请幼儿介绍:你用什么做标志?你是怎么数的?(播放课件,直观感受做标志的数数的方法)。

(2)老师小结,感受环形计数的要领:只要每个图案都数到,每个图案只数一次,不重复数不漏数,不管从哪一个开始数,数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3)交流、比较:“怎样数,能又对又快数出盘子上的图案?”引导幼儿发现即准确又便捷的计数方法。

可以用手按住一个图案或发现图案排列的规律(如先看出盘子里小花数量,再去数大花)就能快速数出环形排列物品的数量。

7、播放课件,欣赏生活中常见的环形排列图案的物品。

8、音乐游戏:快乐舞伴。

幼儿园托班数学教案小鸡吃虫篇二

活动目标:

1、感知数字“1”、“2”、“3”。

2、能找到和自己胸饰上相同的数字。

活动准备:

1、托儿人手一份汽车胸饰,分别标上“1”、“2”、“3”的数字,大的“1”、“2”、“3”胸卡一套。

2、三张标有“1”、“2”、“3”数字的椅子。

3、开汽车的音乐、录音机。

4、小动物玩具一个,小贴纸若干。

活动过程:

1、情境一:托儿扮演小汽车自由的玩游戏“红绿灯”。教师提醒个别托儿红灯停、绿灯行。

2、情境二:玩“找妈妈”的游戏。汽车妈妈出示数字卡片并问:几号汽车宝宝在哪里?几号汽车回答:在这里。同时开到汽车妈妈身边。

3、情境三:说说我是几号车。小动物玩具和汽车宝宝做朋友,小动物问:你是几号车?小汽车回答:几号车。

4、情境四:玩“找家”的游戏。听汽车妈妈的指令“汽车宝宝回家了”,汽车宝宝开到标有相应数字的椅子处。也可分开说指令:几号车回家了,这次几号车回家了,最后请几号车回家。

幼儿园托班数学教案小鸡吃虫篇三

活动目标:

1.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4以内物体的数量。

2.通过操作练习,学习按物点数。

活动准备:

4只小白兔,2个胡萝卜,,4棵青菜,4棵青草,操作材料的放大版。

活动过程:

一、复习1、2、3、4。

1.用小白兔引出主题师:今天小白兔们要来咱们班做客,让我们来数数今天来了几位小白兔吧!”

2.出示1只小白兔师:说能告诉我现在上面有几只小白兔。

3.出示2只小白兔师:现在上面有几只小白兔呢。

4.出示3只小白兔(同上)。

5.出示4只小白兔(同上)。

二、学习按物点数师:老师给小白兔准备了她爱吃的东西。

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什么。

1.出示2个胡萝卜师:这是什么呀?看看现在有几个胡萝卜呢?教师与幼儿边看边数念出“一个、两个,一共有两个胡萝卜”。

2.出示4棵青菜师:老师还准备了小白兔爱吃的青菜,让我们来数一数有几棵青菜呢?

教师与幼儿边看边数念出“一棵、两棵、三棵、四棵,一共有四棵青菜”。

三、请两三位小朋友来数数。

2.出示3株青草,请小朋友上前边点边数。并问大家对不对。不对的请别的小朋友来修改。

3.给第二只小白兔2株青草。重复上面。

4.(第三只、第四只)。

四、出示幼儿用书的放大版,讲解操作方法。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数小白兔,数好多她爱吃的,一会儿小朋友要在自己的书上,数出每一个框框里有几个一样的东西,然后和一样多的手指连起来。我们来数一下这个框框里有几只青蛙啊?(一只、两只、三只、四只,一共有四只小青蛙)然后把他和4连起来。

五、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六、展示与修改。

1.请几位操作错误的小朋友上前边点边数。

2.问别的小朋友对不对,请另一个小朋友上前修改。

3.表扬表现优秀的小朋友。

活动总结:

1.幼儿对数的认知发展较晚,虽然他们会数一二三四,但是他们不明白一二三四是什么意思。我们可以在步骤一、二的时候数完一样东西出示一下数字。

2.可以举例2可以代表两只兔子、两只青蛙、两只猫、两只铅笔......

3.在步骤四的时候先让小朋友们观察熟悉材料,再讲解做法。

4.结合幼儿的情况,他们认识1、2的多,3、4的少。

5.在步骤五的的时候自己观察幼儿的错误类型。

6.第六步骤的时候把错误的类型讲一下,并把所有正确的的示范一遍。

幼儿园托班数学教案小鸡吃虫篇四

1、通过看看、找找、讲讲等游戏活动,引导幼儿学说方位词,并初步尝试按大小分类。

2、幼儿能愉快参加活动,大胆的讲述。

活动准备。

1、小蚂蚁头饰,大小的饼干若干,大小篮子各一只。

2、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扮演蚂蚁妈妈,幼儿扮演蚂蚁宝宝。

蚂蚁妈妈:今天天气真好,妈妈要带宝宝们去搬点粮食。

我们先活动活动,待会儿搬食物才有劲。引导幼儿跟儿歌做动作。

二、游戏:找饼干。

1、饼干要和我们躲猫猫,请你去看看、找找它们躲在了哪里?告诉我,你在哪里找到了饼干。

2、幼儿四散寻找,老师个别指导,引导幼儿学说方位词,

3、和饼干一起跳舞(律动)。

4、找到好吃的饼干,心里真高兴,我们来跳个舞吧。

三、游戏:根据大小送饼干。

数数你找到几块饼干?它们一样吗?那里不一样?你找到的是什么饼干?(区别大小)。

1、认识大小标记。

妈妈给你们准备了两个篮子,篮子上还有标记呢。

(初步接触大小标记)。

2、按饼干的大小分类。

幼儿送饼干,老师个别指导。

3、看看饼干宝宝找对家了没有。(大家一起验证)。

4、体验成功的喜悦。

宝宝们把饼干都送到家了,我们一起念首儿歌庆祝一下吧!

幼儿园托班数学教案小鸡吃虫篇五

生活中常听到小班幼儿会随口说出1、2、3、4、5…,但让幼儿实际来数一数某个东西的时候,却是口里数的和实际东西数量不相符,为了让小班的幼儿感知并认识数字1、2、3,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培养幼儿对数的感知力、想象能力和同伴合作的意识,锻炼幼儿的小手灵活性。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知并认识数字1、2、3。

3、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感知并认识数字1、2、3。

活动准备。

1、卡通数字1、2、3。

2、数字1、2、3的大卡片以及相应图片。

3、魔术口袋,各色数量的塑料小胶棒、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4、各色数字1、2、3小卡片幼儿人手一套。

5、数字儿歌磁带。

6、自制数字箱三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主题,认识数字1、2、3。

1、听数字儿歌,引出数字1、2、3。

儿歌:

1像铅笔能写字,2像小鸭水上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扬,5像秤钩秤东西,6像口哨嘟嘟响,7像镰刀来割草,8像葫芦爬上房,9像勺子能盛饭,10像筷子加鸡蛋。

今天我们请来了数字宝宝1、2、3,我们看看他们像歌曲里唱的那样,像铅笔、小鸭和耳朵吗?(分别出示卡通数字1、2、3,让小朋友观察数字形状)。

2、让小朋友大胆想像数字1、2、3还像什么,感知字形。(对大胆想象,积极回答的幼儿给予掌声鼓励)。

3、感知数字1、2、3。

分别请出大数字宝宝1、2、3(出示数字大卡片),将数字和卡通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像歌曲中唱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随意出示大数字卡,让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

4、用手指表示数字。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灵巧的小手,告诉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领?(幼儿自由回答)那么你会用小手表示1、2、3吗?教师出示不同个数的实物,让幼儿点数,并用手指比划1、2、3来表示物体的个数,同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手势。

教师说出数字,幼儿用手指来表示。同时也可以选择幼儿担任小老师。

游戏:看实物出手指。

教师从魔术口袋中拿出相应数量的塑料小胶棒、三角形、正方形、圆形,让幼儿点数,说出数量同时用手指头来表示其数量是几。

教学反思。

把对1、2、3…数字的感知与游戏结合在一起,既培养了幼儿的点数数的能力,又达到了幼儿游戏的目的,整个活动幼儿情绪高涨。再通过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对数字进行形象化的比喻,加深了对数字的记忆。利用魔术口袋变换不同图形的卡片,练习让幼儿用手指表示个数,慢慢让数所表示的意义深入幼儿的心里。最后利用“数字宝宝回家”、“数字找朋友”的游戏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一个数所表示的是物体的个数。同时也锻炼了幼儿小手的灵活性,同伴之间的合作意识。

幼儿园托班数学教案小鸡吃虫篇六

1、初步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使两组物体一样多。

2、体验操作的成就感。

母鸡头饰,小鸡、虫各三只,幼儿操作纸。

老师:我的'小鸡宝宝在哪里啊?小鸡宝宝真乖,今天妈妈带你们去找好吃的好吗?你们喜欢吃什么?那我们一起去吃虫吧!

幼儿学小鸡走路,鸡妈妈念儿歌:“小鸡小鸡叽叽叽,找找小虫叽叽叽。”鸡妈妈说:“小虫找到了!”小鸡做吃虫状。

2、学儿歌。

老师:你们吃饱了吗?那我们一起回家吧!

儿歌:小鸡小鸡叽叽叽,一起回家叽叽叽。

1、给小鸡排队。

老师:叽叽叽,谁来了?请宝宝给小鸡排队。(个别幼儿操作)。

老师:我们一起数数有几只小鸡?(3只)。

2、吃虫子。

老师:小鸡饿了,要吃东西了,小鸡喜欢吃什么?

(出示2条虫,个别幼儿操作)。

老师:每只小鸡都吃到虫子了吗?哪只鸡没吃到?为什么没吃到?

老师:小鸡有几只?小虫有几条?谁多谁少?

老师:怎样才能使每只小鸡都吃到虫?(再出示一条虫,请幼儿贴)。

(三)、比多少。

1、出示示范纸1。

老师:这张纸上有什么?还有什么?有几条虫子?一样多吗?每只鸡都能吃到虫子吗?

2、出示示范纸2。

3、出示示范纸3。

老师:纸上有几只鸡?有几条虫子?想各办法把他们变得一样多?

4、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幼儿园托班数学教案小鸡吃虫篇七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物体量的差异,学习正逆排序(数量在7以内)。

2、培养幼儿学会独立取放、操作材料和正确地使用操作材料。

活动准备:

教具:五个高矮不等的贴绒娃娃。

学具:44份袋子,(可以是7以内高矮不同的筷子、吸管、纸条、牙签等)排队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给娃娃排队。

2、请一名幼儿来给这5个娃娃排队,排完后请他说说是怎么排的。

3、(再出示一个娃娃)这个娃娃排在哪里好呢?

引导幼儿进行比较。

启发幼儿按序排好。

4、除了刚才的排法,我们还可以怎样给这6个娃娃排队呢?(引导幼儿想出除第一种方法外的另外一种如从高到矮有序排或从矮到高有序排。)。

二、游戏“排排队”

1、小朋友,刚才我们给娃娃排了队,现在老师要请你们一个组的孩子为一组,你们自己先去比较谁高谁矮,然后以面对老师为标准,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排好队。老师要看看哪一组的孩子排的又快又好,能按照老师的要求排。

2、这一次请你们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排好,也是面对老师。

三、幼儿操作“排排队”

1、介绍材料和操作要求: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装在了每个袋子里。有的是高矮不同的筷子,有的是高矮不同的吸管,有的是高矮不同的纸条,有的是高矮不同的牙签,请小朋友打开袋子后看看你的袋子里装的是什么?有几个?它们谁谁最矮。看清楚后在小红旗线上给它们按高矮有序排队。

2、听清楚了老师的要求,排好一种后说一说你是按什么顺序给它们排队的,然后再排出另一种排法。现在,请小朋友每人拿一个袋子和一张排队纸。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展示部分幼儿操作结果。

5、组织幼儿有序收拾用具。

幼儿园托班数学教案小鸡吃虫篇八

设计思路:

前几天,连下了几天雨,有一天在户外活动时,一个孩子发现了一条蚯蚓,顿时所有的`孩子都围了上去仔细“研究”起来:“它叫什么名字?”、“它住在哪里?”、“它为什么会在操场上?”……根据幼儿的一系列讨论,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1、初步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使两组物体一样多。

2、体验操作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母鸡头饰,小鸡、虫各三只,幼儿操作纸。

老师:我的小鸡宝宝在哪里啊?小鸡宝宝真乖,今天妈妈带你们去找好吃的好吗?你们喜欢吃什么?那我们一起去吃虫吧!

幼儿学小鸡走路,鸡妈妈念儿歌:“小鸡小鸡叽叽叽,找找小虫叽叽叽。”鸡妈妈说:“小虫找到了!”小鸡做吃虫状。

2、学儿歌。

老师:你们吃饱了吗?那我们一起回家吧!

儿歌:小鸡小鸡叽叽叽,一起回家叽叽叽。

1、给小鸡排队。

老师:叽叽叽,谁来了?请宝宝给小鸡排队。(个别幼儿操作)。

老师:我们一起数数有几只小鸡?(3只)。

2、吃虫子。

老师:小鸡饿了,要吃东西了,小鸡喜欢吃什么?

(出示2条虫,个别幼儿操作)。

老师:每只小鸡都吃到虫子了吗?哪只鸡没吃到?为什么没吃到?

老师:小鸡有几只?小虫有几条?谁多谁少?

老师:怎样才能使每只小鸡都吃到虫?(再出示一条虫,请幼儿贴)。

(三)、比多少。

1、出示示范纸1。

老师:这张纸上有什么?还有什么?有几条虫子?一样多吗?每只鸡都能吃到虫子吗?

2、出示示范纸2。

3、出示示范纸3。

老师:纸上有几只鸡?有几条虫子?想各办法把他们变得一样多?

4、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幼儿园托班数学教案小鸡吃虫篇九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3,培养幼儿爱护玩具的意识。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分类。

5,学习游戏的玩法及规则。

6,增强幼儿与同伴合作的游戏的意识,体验游戏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让幼儿能爱护玩具,自己学习收拾玩具。

2,难点;幼儿在本次活动表现不错但是过一段时间又会乱扔。

活动准备。

小动物头饰。

桌面玩具2种。

活动过程。

2{老师出示小鸡头饰}说;现在我们来学学小鸡怎么走路,说说小鸡喜,欢吃什么?让幼儿模仿小鸡吃东西的样子。

3{老师出示小鸭头饰}说;现在我们来学学小鸭怎么走路。说说小鸭喜欢吃什么?让幼儿模仿小鸭吃东西的样子。

4今天老师带来了小鸡喜欢吃的虫子{出示桌面玩具}让幼儿模仿小鸡去吃虫子。

5,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小鸭喜欢吃的小鱼{出示另一种玩具}让幼儿模仿小鸭去吃小鱼。

6,给幼儿分成两队,带上头饰扮小鸭,小鸡把2种不同的积木放在地上让幼儿去找食物。

7,总结,教育幼儿玩具不要乱扔。

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活动从内容到形式,都特别适合小班幼儿,在活动中幼儿能模仿小动物,能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知道玩具不能乱扔,掉了的玩具要赶紧捡起来,在平时多开展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

小百科:鸡是一种家禽,家鸡源出于野生的原鸡,其驯化历史至少约40,但直到1800年前后鸡肉和鸡蛋才成为大量生产的商品。鸡的种类有火鸡、乌鸡、野鸡等。而且鸡也是12生肖中的一属。

幼儿园托班数学教案小鸡吃虫篇十

1、通过看看、找找、讲讲等游戏活动,引导幼儿学说方位词,并初步尝试按大小分类。

2、幼儿能愉快参加活动,大胆的'讲述。

1、小蚂蚁头饰,大小的饼干若干,大小篮子各一只。

2、音乐磁带。

一、导入活动。

教师扮演蚂蚁妈妈,幼儿扮演蚂蚁宝宝。

蚂蚁妈妈:今天天气真好,妈妈要带宝宝们去搬点粮食。

我们先活动活动,待会儿搬食物才有劲。引导幼儿跟儿歌做动作。

二、游戏:找饼干。

1、饼干要和我们躲猫猫,请你去看看、找找它们躲在了哪里?告诉我,你在哪里找到了饼干。

2、幼儿四散寻找,老师个别指导,引导幼儿学说方位词,

3、和饼干一起跳舞(律动)。

4、找到好吃的饼干,心里真高兴,我们来跳个舞吧。

三、游戏:根据大小送饼干。

数数你找到几块饼干?它们一样吗?那里不一样?你找到的是什么饼干?(区别大小)。

1、认识大小标记。

妈妈给你们准备了两个篮子,篮子上还有标记呢。

(初步接触大小标记)。

2、按饼干的大小分类。

幼儿送饼干,老师个别指导。

3、看看饼干宝宝找对家了没有。(大家一起验证)。

4、体验成功的喜悦。

宝宝们把饼干都送到家了,我们一起念首儿歌庆祝一下吧!

幼儿园托班数学教案小鸡吃虫篇十一

蜘蛛吃虫作文。

今天,当我发现一个像盘子大的蜘蛛网,正准备拉破时,一只小飞虫慢悠悠地飞过来,一不小心,被网粘住了。

蜘蛛飞快地将虫子用丝包起来。我原以为蜘蛛会把虫子的全身都裹起来,可万万没想到蜘蛛在虫子的顶端留了个口子。我正奇怪呢,为什么蜘蛛有这样的举动?蜘蛛好象在故意吊我的胃口,居然慢吞吞地补起了网!随后,蜘蛛不紧不慢地像小孩吃“棒棒冰”一样,非常享受地把虫子的肉一点点地咬出来。

看完蜘蛛的精彩“表演”之后,我不知不觉地明白了许多道理。比如蜘蛛吃虫子时上面要留口。还有蜘蛛织网是为了。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扮演小鸡体验在草地上捉虫的快乐。

2、在游戏中根据任务寻找相应的虫子,并能按数、大小、颜色取物。

知识准备:

1、已学会儿歌:小小鸡,早早起;来到花园里,张大眼睛看一看,小虫小虫捉住你。

2、了解小鸡基本的特征及简单的生活习性,知道小鸡最喜欢吃虫子,常常会到草地上捉虫子吃。

物质准备:

1、各种颜色、大小不同的虫子(撒落于户外的草地上);小鸡头饰。

3、三种颜色的盒子(任务卡片放在盒子里)。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发兴趣。

1、今天天气真好,小鸡都要到草地上去玩啦!(孩子们带头饰,边唱歌边来到草地上,鸡妈妈带着小鸡在草地上玩)。

2、肚子饿了,我们一起去草地上捉虫子吃吧!

二、游戏操作,体验乐趣。

大家一起来找虫,每次念完儿歌才能去捉虫。

1、自由找虫。

自由念好儿歌开始去找小虫,看谁找的又快又多?(提醒小鸡们取了盒子去找虫)数一数你找到了几条小虫?(幼儿点数,说出总数)。

2、按数找虫。

你们吃饱了吗?再去捉点小虫,(每只小鸡自选一张任务卡:卡上有数字)提醒小鸡根据数字找相应的虫子。

3、按数、色捉虫。

宝宝们吃饱了,现在帮妈妈也去找点虫子吃吧!可是妈妈要吃的虫子是有要求的哦!(每只小鸡自选一张任务卡:卡上有数字与颜色)小鸡们根据数、颜色找虫子。

你帮妈妈捉了几条什么颜色的小虫?放在相应颜色的盒子里。

4、按数、色、大小捉虫。

我们大家都吃饱了,可是家里的爸爸还没有吃呢,我们一起来给爸爸找些虫子吃吧!爸爸要吃的虫子也是有要求的哦!(每只小鸡自选一张任务卡:卡上有数字与颜色、大小标记)小鸡们根据数、颜色、大小找虫子。

你帮爸爸捉了几条小虫?什么颜色的?大的还是小的虫?放在相应大小的盒子里。

三、高高兴兴回家。

今天我们的本领可真大,自己的小肚子吃饱了,还帮爸爸带了这么多的虫子回家,它一定很高兴,那我们快点回家给爸爸吃吧!

幼儿园托班数学教案小鸡吃虫篇十二

今天晚修,我成了“青蛙”!

“飞飞飞,我是一只小飞虫,快乐的小飞虫……”一只小飞虫因为学会了飞高兴极了,哼着小调在空中飞翔。

我的睡意又来了,小飞虫飞进了“山洞”,“山洞”(注释:山洞是指我的嘴巴)关上了大门。“山洞”里的“舌头大妖”开始搅拌起了小飞虫,小飞虫大声呼救:“救命,救命呀!

爸爸妈妈快来救我呀,我在陈芷伊的嘴巴里……”小飞虫尚未讲完,可我的“牙齿搅拌器”已经将它四分五裂、粉身碎骨了。

果然,恶有恶报,“陈芷妖山洞”中的各位大妖被苦死了,原来苦味来源于“陈芷妖山洞”中的小飞虫尸体!我受不了了,连忙来到“wc”求助。可“wc”也帮不了什么,我,只好去求助李杏芳。然而,在这堆口水中发现了小飞虫尸体!

啊,好可怜的小飞虫,它才刚学会飞就死在了“陈芷妖山洞”,可悲呀!你可是今天我杀死的第七只虫子了(注释:并不是每只都是吃的)!哦,对不起,小飞虫,我是无意伤害你的!

幼儿园托班数学教案小鸡吃虫篇十三

1、初步理解“空集”,尝试用各种方法感知,判断“有”和“没有”,愿意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讲述。

2、初步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

1、动画片—我要去超市。

2、两个袋子(一个里面有东西,一个里面没有东西。)。

3、各种食品包装盒(有的里面有东西,有的是空盒。)。

一、感知“有”和“没有”

1。出示两个袋子。

(一个里面有星星、雪花片等,另一个里面是空空的。)。

2、让幼儿感知“有”和“没有”

教师: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你怎么知道的?

二、判断“有”和“没有”

1、观看动画片:我要去超市。

观看后提问:你们看到超市里有什么?

2、幼儿操作。

(1)熊妈妈想开一家小超市,可是超市里一样东西也没有,怎么办呢?

(2)介绍操作要求:

在货架上的东西有吃的,有用的,还有玩具,可是有的里面有东西,有的'里面是空的。

每人帮熊妈妈进一样东西,空的东西熊妈妈不要的。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

幼儿是用什么方法去判断“有”和“没有”。

3、交流小结。

你选的是什么?里面有东西吗?你怎么知道的?

4、再次操作。

(1)鼓励幼儿去试试看,用和刚才不一样的办法再帮熊妈妈选许多货。

(2)指导。

能力弱的幼儿用直接的方法感知。

能力强的幼儿各种方法判断。

教师询问个别幼儿:里面有东西吗?你是用什么办法知道的?

(3)相互介绍。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07279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