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我们对于书中情节和人物命运的思考和触动的表达。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读后感要注意语言的精准和逻辑的合理。以下是一些读者们分享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间生死书读后感篇一
关于死亡,我总是有很多话想说。这是我们人生必须经历的过程,是一个男孩走向成熟的过程。但是我意识到死亡这个事本身存在,就必须走那条亲人逝去的路,痛苦、绝望、无声的哭泣、满含热泪却又不知道该如何面对的时候,死亡对我个人的启示就出现了。但是究竟该如何面对,如何看待“死亡”本身成为我一直苦苦探索的命题。
二零一四年,我最亲最亲的舅舅在我生日那天去世,八旬的奶奶也于十一月份离世。这双重打击让彼时还在高三的我不知所措,最后流干了眼泪,白了黑发算是熬过来了。那时候仿佛自己看到了死亡,看到了自己人生的终点,可究竟该如何面对这些,如何走向死亡却毫无概念。唯独理解的是对家人的关爱、对父母的责任感加强了,开始害怕父母的伤病我不能第一时间知道,并且第一时间出现在他们面前;对周围人、对这个世界开始有了更多关注和关心。在这样的思考和生活变化下,我一直在寻找一本书,能够解答我所有的困惑,庆幸的是朋友推荐给我了《人间生死书》。这本书好像现在没有出版,我费了好大劲找到电子版,一睹为快,写下我对这本书的感受。
我在读的时候一开始是被这目录所深深吸引,这里面绝大多数的课题不正是亲人离去后内心所想要一直去探索的吗?但是受限于人生阅历与体验,对待生命与死亡的理解也远远不够,更无法将其分类一一详述,这本书正是将我对这些问题感受的直接梳理。而书中采用第一人称的形式直接拉近距离,仿佛就是一个比我更强大内心在与我对话,而我直接随着这些叙述走进作者所描述的一个又一个示例之中,同时还有那一个又一个剖析人生的理解。“生命是一种成就,死亡不过是成就终结”,当我看到这句话时就泪流满面,我仿佛看到的是舅舅和奶奶活着时于我而言的那种成就,他们的逝去在我内心便也是这一成就的终结无法延续,只能在内心回想了。在“真实”这一节中,开篇就是“发现真实的自我,看见真实的他人”,这是我这几年最大的感悟,我们这一生所有的生命活动都逃不过这几个字,真实的自我也是我视之为一生奋斗的目标。这样触及我内心的话语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还有待其他读者阅读完分享出来。
我不知道什么样的文字能让我去说好这本书,我只能浅显的说出当下我的震撼,但这震撼也足以写很多很多了,我相信同读这本书的朋友也会有类似感受的。
人间生死书读后感篇二
读世间生死事,探寻自我生命的价值。
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找不到自己生命的意义。于当下青春壮年的我们而言,以怎样的方式,度过属于自己的、幸福的、充满爱与被爱的一生,是很多人都在研究的。
《人间生死书》,打动人的地方在于,伊丽莎白和大卫两位作者,记录与垂死之人的交流,以临终视角,写下那些困扰着我们每个人的故事。当我们站到了生命的尽头,才看得见,那些带不走的问题,并没有给我们幸福的人生,令人遗憾的,是我们把人生浪费在的不幸的事情上:忽视自我、忽视去爱、忽视当下的意义,面对每一段关系,无论是亲人、朋友,还是爱人,我们在发生一些问题的时候,常常忽视了,我们的初衷是爱,这往往会让我们陷入问题之中无法自拔,从而无法正确的表达与收获爱。
全书14个章节,都以我们生活里时时伴随着我们的事情、感受、情绪命名,每一个部分展现了一个我们人生中,随时都在焦虑的问题,当然,可能是我自己活得比较焦虑。每一个问题,都指向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生,这种人生里,我期待了什么样的自己、什么样的关系、什么样的感受与爱。当我们带着这样的答案,去解决这十四个焦虑的问题的时候,我们会更好的面对和解决问题,从而去收获自己想要的人生。
类似于“我对你如此之好,你却不领情还有点忘恩负义”的感觉。这让我想起了我一个朋友。我们几个朋友生活在北京,因为忙碌很少见面。这个朋友也是一样忙碌,偶尔赶在她自己有空的时候约我们,得到的往往都是拒绝。印象很深她说了一句话“枉我天天那么惦记挂念你们”。这个也有点像中国的妈妈们,每天把对子女的付出挂在嘴上,以期得到孩子们的感恩和愧疚。你看,我们总是抱着爱的目的,却带给所爱之人不好的感受。
比较推荐,不擅长处理关系、当下生活比较焦虑的朋友去看,比如我这种用生命在加班的狗子~~当人长期处在低头忙碌的状态,难免失去重心,找不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甚至自我;缺乏交流也会让我们面对关系时,不懂如何去表达与爱人。
人间生死书读后感篇三
导师有推荐过一本《西藏生死书》,是一本很优秀的书,但是对于我来说,可能年纪还不到,有点难啃,放到现在也两年多了,书也没啃下来我一直都觉得,可能我还不到读它的年纪。书没读完,但是打开了我对生死理解的钥匙,这本书的出现就这么正正好,没有《西藏生死书》来的那么干烈,都是故事组成的,能感受到的东西就比较多一点。感觉是一本很适合大部分人看的对于生死观的书。
“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做事不是问题,如何正真地生活才是大问题”。
真实、爱、关系、失去、力量、愧疚、时间、恐惧、愤怒、娱乐、耐心、屈服、宽恕、幸福。这是整本书的目录,通过拆分这些,解开了我们这一生将要面对的是什么,怎么正确的认知,处理情绪愧疚、恐惧、愤怒······这些情绪背后的含义与如何消解。娱乐、耐心、屈服、宽恕、幸福,让生命变得丰富起来,在生死之间怎么更好的体验活着的生命。这一场修行中,活着,真正的活过,面对失去、遗憾,感受生命、爱和幸福。
我们这一代人,大多都保留了自己的部分,但是家长那一辈,就感觉他们是把责任和角色刻在骨血里的人,她经常会说的一句话,我这辈子也就这样过去了,就指望你们能过得好,我在的时候能帮衬你们一把,我就没有都什么了。我总是会仍不住想,这样的人生,大概会有很遗憾吧。我可能需要完了把这本书寄给她。
人生越长,一些重要的人会逐渐退出参与我们的人生,分离和失去反而才是人生的常态,以至于有段时间对婚姻的理解就变成了,可能只有爱人才是能陪你走到最后而不离开的人,朋友,家人,都只是能陪你走一段路不是么,所以这就是大家结婚的目的吧,不是一个人,有一个永远都不会走全程陪你走的人。但是,任何关系只有变化和失去才是永恒的。所以,更多的把自己放在爱与被爱的位置上,心存感恩,好好地去爱,就够了吧。
整本书在带入观点的时候都是用故事来讲述的,代入感比较强,在很多故事中都能找到共鸣,其中也有几个看的时候突然被触动到,又开始泪失禁。在生死观这方面,很推荐入手这本书。
人生在世皆修行,向死而生。
人间生死书读后感篇四
金坛市金城镇中心小学五(3)班洪泽昊。
读到这里,我不禁咬牙切齿,深深地鄙视这个在生死悠关的时刻却背叛朋友的“小人”,同时也为库尔捏了一把汗。按捺住满腔的怒火继续往下看。库尔惊喜地发现了一片海岸!他得以生还。我兴奋地为他欢呼。可当气愤的库尔去找汤姆“算帐”时,却意外地发现了一封藏在伞包里的遗书:(库尔,我的好兄弟,机下是鲨鱼区,跳下去必死无疑。不跳,没油的飞机不堪重负,会很快坠海…),这一刻,我的`喉咙就好像被堵住了一般,一个真正的英雄,一个真正的朋友,面对生于死的决择,他把生的希望让给了朋友,用生命诠释了人世间最美的友情。我想,幸福的时刻需要和朋友分享,患难时刻更需要忠诚的友谊!
我双手托着腮腮帮,不禁放飞记忆中的美丽风筝…。
那是一次班委竞选。我为了当选上班长,下课时在努力地背演讲稿,忽然,一阵轻而有力的声音传入我的耳际:“哎,跟你说,洪泽昊想当班长,可他声音一点都不响亮,根本不配当班长!要是他这次演讲声音不高,我们就不要选他!”好熟悉的声音!我扭头一看,竟是我的好友李励。我气得顿时成了关公脸,心想:这种忘恩负义的小人,在关键时刻煽风点火,想拆我的台,没那么容易!于是,那次演讲我的声音特别洪亮。精彩的演讲演讲赢得了一片热烈的掌声,以高票当选为班长,透过那一只只高高举起的手,我得意洋洋地望着李励,可迎接我的却是他满脸的坏笑。(我发誓,永远不再理他!)。
如果说,友谊是一棵常青树,那么浇灌它的必定是出自心田的清泉,如果说,友谊是一朵开不败的鲜花,那么照耀他的一定是心中升起的太阳!如果说…太多的如果需要我们用整个心灵去体验。
(中国大学网)。
人间生死书读后感篇五
萧红在序里说,这篇文字给“你们以坚强和挣扎的力气”,而我,在这个寒冷的冬夜里,灯光下,任手指在被窝外面冻得僵冷,也无法坚强着对她的文字无动于衷。
对于那遥远的农村,是陌生而熟悉的,也许东北和南方有着一片不一样的天空吧。只是同样的落后,同样的朴素,同样的贫穷仿佛一股暖风,直吹进心里,感觉到亲切的来自土壤的芬芳,遥遥远远的,仿佛记忆,在异乡的城市里若隐若现。
不知道为什么,今年南方的春天,由于连日的雨,潮湿、阴冷得出乎意料。也许冷洌的不是萧红的文字,而是生与死的轻易和沉重。只是,她“以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鲁迅)”,用她的率性和敏感,用她的才情描绘着世间的悲欢,力透纸背。
“欲织繁花为锦绣,已伤冻雨过清明”(聂绀弩)。在新年到来之前,我敲下这些拼凑的文字,算是为萧红默哀。萧红说自己“是《红楼梦》里的人”,于是,只好“留着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去了……”
关于喜欢萧红的文字,也由别人写去吧!
人间生死书读后感篇六
关于死亡的话题在现实中谈论过于沉重,很多人都唯恐不提,甚至是一种禁忌。因为死亡意味着离别,失去,恐惧,痛苦。但“死亡”是任何人都无法回避,也无法逃离的宿命。从生到死是生命的过程,也是生命的一部分。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和正视死亡,犹如日落西山一般的自然而然。
中国人固有一套生死观,国人接受儒释道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对死亡有不同的理解。儒家孔子提出“未知生,焉知死”。生命是有限的,应把精力首先放在有价值的问题上,思考生比研究死更有意义,把生活的问题安排好了,死的问题就容易解决了。儒家的死亡观是入世的,是为民、为国、为他而立功、立德,杀身成仁,舍生取义。道家对待死亡的态度是自由,表现出一种浪漫主义的色彩。把万物归结于“道”,而“道”法自然。凡事不能强求,要顺其自然,对人来说,生也自然,死亦自然,没什么可高兴和惊奇或悲伤的。道家的死亡观是飘逸的,既不要悦生,也不要恶死,要“生死齐一”。佛教对死亡的观念是人不只是有一“生”,而有无数的生死轮回,死是这种轮回不已的生的中介。人生的痛苦在于人的肉体,肉体最大的痛苦是死亡。肉体可灭,而灵魂可以转生和轮回。佛教的死亡是通往涅槃重生之路。
爱,爱是生命中唯一真实而持久的经验。关系,用心看待和人相处的每一刻。失去,人生无法重开,没有失去就没有成长。力量,力量来至于了解自己。愧疚,选择爱或愧疚全在一念之间。时间,专注现在活在当下,充分体验这一刻的生命。恐惧,恐惧无法阻止死亡,却会阻碍生命。愤怒,学习更坦诚表达愤怒。娱乐,玩乐是每个人生命力量的泉源。耐心,万事万物顺其自然。屈服,放弃是逃避,面对才是屈服。宽恕,我们需要宽恕的常常是自己。幸福,你的每一个抉择应该让你觉得此生无悔。
人生的最后一课,用心去触摸生命。米开朗基罗曾说过,“生之灿烂,死亦辉煌,生于死都来自生命主宰者的同一只手。”失落让我们学会珍惜,爱让我们懂得自我。关系让我们认识自己,逐渐成熟。恐惧,愤怒,罪恶,耐心都是体现人生的老师。
从生至死,万物轮回,是开始也是终结,是结束也是新生。万物循环往复,我们也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
人间生死书读后感篇七
梦见自我跳伞:梦见自我跳伞寓意着你最近在尝试着给自我减压从而才会出现的这个梦境,最近一段时间里面你会感觉到自我在生活上的压力相对的比较大,使得你对自我的生活现状感觉到了一些不满意,提议你想办法来调理好自我的一个心态和心境,用一个好的心态去应对此刻的生活。
梦见自我降落伞打不开:梦见自我的降落伞打不开寓意着你最近可能会在事业中因为运势的降低而使得自我工作坎坷重重,在工作中可能会十分明显的感觉到自我十分的累并且自我的工作进度也是十分的缓慢的。提议你想办法来调理好自我的一个运势的方向来使得自我的运势获得回升方能够使得你的工作慢慢的顺心。
梦见自我成功跳伞:梦见自我成功跳伞寓意着你最近会因为一些事情使得你的烦恼和压力统统都会消失,最近你的各项运势都会获得十分大的一个提升,异常是在感情运势上的提高十分的显著,如果你是单身提议你能够尝试着去参加一些社会活动等等,很可能会在这些你参与的活动中有一段十分完美的姻缘等待着你,在生活中你因为感情运势的增加导致了你的魅力上升也会有不少的人来追求你,你需要自我把握好尺度选择自我的恋人或者伴侣的时候也需要多多的去注意了解一个人。
人间生死书读后感篇八
生了死,死了生。难怪萧红以“生死场”为之命名。
九一八前的十年,九一八之后的东北农村,忙着生,忙着死——薄薄的一册子存在之思。书本再现了历史,一幕幕晃过眼前,我看到的是人处于极端状况时退化成为原始的野兽,剩下的只是病态的灵魂,再也谈不上高贵。
蒙昧之中生存着——吃喝拉撒、生老病死,一样样去做,完成了也就结束了,没有一句为什么的疑问。在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时候,生存尚且来不及,顾着填饱肚子的求生本能完全淹没了情感的追求,人性的光辉也成为一种遥远的奢侈。
活着,不为什么,也许是为了继续存在,也许只是为了抗拒那死的恐惧。在生与死之间,毫无理由的迷惘着挣扎着,没有谁想过要自行了断了那没有意义的余生,苟且活着。
成业三番两次的强暴了金枝,我看不见美丽的爱情,却看见金枝像一只无助的羔羊,她是成业泄欲的生殖工具。在窘迫的生计面前,成业认为妻子和女儿是自己的累赘和负担,竟然在怒气之下把女儿小金枝活生生的摔死了。老王婆服毒自杀后,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作最后的挽救,甚至连丈夫赵三也无动于衷,巴巴的盼着老婆快点死掉好上棺材。
“农家无论是菜棵,或是一株茅草也要超过人的价值。”沉重的文字背后藏匿着的是彻底麻木的生命意识。冷漠,残忍,没有一丝人情的温暖。这就是当时的现状。
想要疯狂的呐喊吗?那些珍贵的东西——譬如爱、温暖,都到哪儿去了?!战争、贫穷、落后、愚昧,是凡夫俗子命定的原罪和劫难。什么民主、自由、和谐亦或关爱,那是一些太派不上用场的虚无的东西,死守道德良知的人必定遭到人们的嘲笑,死于清高,死于饥饿、病痛或是战斗之中。
当生存的底线在一步步可怕的倒退,朝不保夕的人们只求自保活命,高尚不顶饭吃,谁还来得及顾着谁?人,一个个的少了,倒是动物血淋淋的本质渐渐暴露了出来——自私、冷漠、先己后人。僧多粥少,不得不展开一场无情的窝里斗。
金枝的母亲曾是那样坚决的劝说女儿洁身自重,可是当女儿真的迫不得已出卖肉体换回票子时,她贪婪的眼睛亮了,连清洁也忘记得一干二净,甚至怂恿着女儿赶快回城,多赚一点钱。毕竟,维持一个不算坏的肮脏躯体总比死了好。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活着不容易,不择手段才算有本事。
“十年过去了,老百姓还是那样生老病死,就这样过了十年。”在残无人道的日本鬼子蹂躏了村民的土地后,大家似乎才有点清醒过来。就连满脑子里只有那只老山羊的二里半,也在犹豫和畏缩中走向反抗。要站起来,要团结,要揭竿而起,不做敌人的奴隶!即使是死,也要日本鬼子陪葬,也要死得光荣!
生是死的延续,死是生的祭奠。这生生死死的宿命仿佛一幕亘古不变的场景,屹立在人们的面前,高远而不可动摇。在没有理清生存与毁灭的意义之前,所有的挣扎都像是一个巨大而廉价的玩笑。
战争摧毁文明、孕育罪恶、玩弄生死,贫穷则催化人性的扭曲和沉沦,凸显人类野蛮的本性和动物的欲望。然而在与战争和贫穷的斗争中,人类用生命的屈辱和毁灭提出严正的抗议,却没有一个胜利者。因为这是一个永恒的生存困境和永在的苦难。
“在乡村,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在乡村,永远也感受不到灵魂,只有物质来充实他们。”如果你问他们,人生是为了什么,他们会不加思索的说,活着是为了穿衣吃饭。再问,人死了呢?他们会说,人死了就完了。
这由生死交织而成的网,将所有生命的悲欢苦乐吸收、消泯,网罗其中的生命挣扎或反抗,但最终一切都化为虚无,化为死寂。
人间生死书读后感篇九
现在的安逸,让我们早已忘却了挣扎。
这是个时代的洪流。我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平凡普通,但是生活是温馨美好的。父母的陪伴和老师的教育,生活和学校是相连的,每一个孩子都是这样成长的。现在是和平时代,国家重视科技和教育,没有战争,没有动乱,我们就这样活着,渺小平凡。
有阳光的地方,就会有阴影,这是无法避免的。许多富者,挥霍着金钱,不知世上还有许多人需要帮助,找不到让生命更有意义的方式。太多的父母溺爱孩子,对孩子的关爱和保护就是漂亮昂贵的衣服和大量的零花钱,早已为孩子铺好了人生之路,然而这样环境下长大的人,却……这不知是幸福还是更深切的悲哀。
其实,我很想活在上个世纪,那个动荡的社会中。相对于教室里的学习,从5岁到25岁安逸本分的学习,书中那不幸的时代,似乎更能爆发出一个人的民族之气。那时的人无疑是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那些受地主压迫的贫苦农民,天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苦干活,还要忍受饥渴和疾病的煎熬,在那种条件下,他们挣扎德活着。我无法想象那样的环境中,想要活下来,是要忍受怎样的艰难与心酸,一颗怎样的心才能承受,要有怎样的顽强性格才能适应,那时的他们与现在的我们是怎么也联系不到一块的。想到自己总是因一点不顺心就乱发脾气,遇到点苦,就受不了要流泪,依赖着父母,不知生活的不易,我感到很惭愧。隔了不过百年,世界彻底变了样,那人呢?我们血脉传承中,不知骨子里还有几分先辈的血性。
那时的中国也是在水深火热中,科技武器才是那时的王道,而中国无疑成了弱者。连个小小的日本都想吞下中国。当然,有压迫就有反抗,不当王国奴,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鬼,这样的豪情热血,无数堂堂正正的中国人,用自己生命保卫着国家的尊严。不是在沉默中死去,就是在沉默中爆发。那些不愿做奴隶的中国人都一个个站了起来,扛起了保家卫国的重责,那些在茫茫黑夜中的苦难的人,组织着一切,是如此悲壮又义无反顾。甚至连那个胆小怕事的二里半最终也受不了日本人的暴虐,他也要反抗,而加入了义勇军。
那样的先辈是值得我们敬重的,记住他们吧。他们在生与死之中挣扎,上演着悲壮的人生。在那时,死并不难,而要在压迫中亡国后还能勇敢的反抗并要活下去,那是何其艰难不易,他们有着那样顽强的生命力,我想更重要的,一定是那坚强的心和那火热的血!
在那时,女子的地位是低下的,那时的女人并没有像现在一样独立自主平等的地位,她们受社会的约束,注定一生要靠丈夫。那个金枝,有着自己的梦想和幸福,可她嫁了个粗暴的男人,于是注定了一生的悲惨。那样可怜的女人在那时太多了,没有幸福,没有阳光,要忍受生活和心灵的双重折磨与煎熬。那时,梦想与生活完完全全是两回事,女子的梦想即使是简单的,也犹如夏日的泡沫,如此短暂且易碎,而且是碎得彻底。如果她能活在现在,那么人生绝不相同。只要努力追求,幸福和梦想就掌握在自己手中。可那是命啊,她活在那个时代,我们只能是无奈的旁观者。不同的时代,能造就不同的人生,我们该庆幸的,该感激的。
然而,活在当下的我们,在感慨之余,依旧不该忘记历史,不能忘却苦难,更不能忘记那生与死之间的挣扎!
人间生死书读后感篇十
我把《生死场》视为民国时代最好的小说。虽然不精致,甚至粗糙,但是那种带着天才的强光显著到了某种夺目的地步,足以支撑起它如此高阶的位置。时至今日,我们还是不难想象,在1935年11月14日那个清冷的夜里,在上海大陆新村9号的洋房中,读者鲁迅何以会如此震惊。
小说家写史,可以如此惊心动魄;而文字知己,有时竟然也是刻骨铭心的。
《生死场》所记录的,是中国文学一直被期待但总还没有的光景。这是一个天才的天才绝望。
在萧红的《生死场》之前,还从未有一个中国作家,将人类捏造的如此凌乱不堪,如此哀鸿遍野,又如此深情悲悯。“在乡村,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
在《生死场》中,每一个读者都一定看到了,汉字可以如此纯粹,干净,冷冽,平坦,分明,深澈,磊落,异常神奇地承载着理应无法承载的一个宏大完整的既是虚拟的世界,又是真实的空间。
在《生死场》中,我们也看到了,当人挤压在黑暗的生存隧道中时的种种渴求和卑劣,还有植入骨髓的现实仇恨,还从未如此质地真实过,那么平静,那么自然,这是中国小说最开始也是最后的铺排。
萧红有着现代中国作家最残酷的冷血:全村最美丽的女人月英一过门就患了瘫病从此不人不鬼;金枝还是大肚子只是恍惚中错摘了没长熟的柿子,她的母亲不由分说就是扑上去一通厮打;土地上的农民们像狗一样日以继夜地干活,却一顿饱饭都是天大的奢想,受着饥饿和疾病的煎熬;大量女人的生育、死亡以及病痛之类的描写,遍布文字间,撕心裂肺.......在这片土地上,人类的生活状况猪狗不如,精神的麻木也是猪狗不如。
萧红的《生死场》又有着最浩瀚的悲悯:由兽事比人事,由家事见城事,由城事证国史,所见所感,泣涕交零、感国悲时、忧世伤生俱在其中,不乏悲怆与期望。这就是所谓“斯民同浩劫,此意敢言伤”了。
萧红的文字美学,把一个时代的细节放大至清晰如电影的画面,让每一个旁观读者惊心动魄。
《生死场》是用国民记忆研究的方式,去描绘集体无意识的心理、内心与记忆。
如何呈现整个国民的面貌?最平常的方式,当然是讲述他的渊源、历史、传统、日常,和人们的生活的关联,等等。
《生死场》偏向险中求。这本书有许多的“国民性”理论掺杂其间,更像是某个宏大主题的骨肉还原,但却并不突兀,不会很严肃,因为它原是一本不像小说的小说,在看似真实刻酷的道来中,潜藏虚构与梦幻。
这是过去之书,也是未来之书。想象的中国,幻想的人类,虚构的历史,同时又交错着和现实紧紧相连的部分。虚构的东北大地上的生与死,其实是所有中国土地的本质;而生死挣扎的人们,则成为一部自我扩充、修改、掩饰和推翻的“吾国吾民”集体合照。
由《生死场》观之,所有往昔都是一种虚构;唯经人的文字想象,才被重新认定为真实。
每次重读《生死场》,还都会把自己经由书籍寄存的历史记忆牵出来,留下的记忆空间真是至真至诚。
每次重读《生死场》,都特别感谢萧红。她一点也不比里面的人物轻松,愿这个曾经绝望的灵魂,已经平静下来。
傍晚,我准备去探望她的故居。
人间生死书读后感篇十一
《生死场》描写了“九·一八”事变前后,哈尔滨近郊的一个偏僻村庄发生的恩恩怨怨以及村民抗日的故事,字里行间描摹着中国人于生的坚强与死的挣扎。
鲁迅先生评论“这自然还不过是略图,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描写,然而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
也许是因为萧红是女性,从女性角度出发的缘故。生死场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里面的女子。她们没有反抗的'凄惨的命运,似乎也没反抗的意念,仿佛生来就是男人的奴隶。那里的人,拼命的要活着却无视别人的生命。就像月英的结局,结束于她男人给她弄来的砖上面,身体成了蛆虫的家,与那些同他一样命运凄苦的女人相伴,长眠荒山。
读完该作品,虽说未能真真切切领悟文章真谛,但是对于生与死的意义有了些许的感悟:生死的界限,在于你是否存在。没有生命是卑微的。活着,是我们最大的恩赐。我们活着,也应该让被人知道我们活着。如同生死场里的人那样活着,没有意义。
人间生死书读后感篇十二
萧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虽然算不上是一位“大”作家,但却是一位独具风格的作家,萧红《生死场》读后感。她原名张乃莹,另有笔名悄吟,黑龙江呼兰人。年轻时接触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尤受鲁迅、茅盾和美国作家辛克莱作品的影响。由于对封建家庭和包办婚姻不满,1930年离家出走,几经颠沛。1932年与萧军同居,两人结识不少进步文人,参加过宣传反满抗日活动。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在鲁迅的帮助和支持下,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用笔名萧红),萤声文坛。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在东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
l940年与端木效蕻良同抵香港,不久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了香港和九龙。重病的萧红,陷落在九龙。终于在最后这所临时医院里逝世。这时,她只有三十一岁。
《生死场》是一部浸透着悲凉的小说,这种悲凉来自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社会现实的灾难性和艰巨性,更来自于人们对现实的沉重的心里反应。在黄土地里,贫苦无靠的农民身受地主阶级的残酷压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都是背向蓝天,脸朝黄土,辛勤操劳,累弯了腰,累跛了腿,还是得不到温饱,受着饥饿和疾病的煎熬,在这种牛马不如的生活中,连生下来的孩子也是畸形的。九一八事变后,宣称王道的日本军队的铁蹄,踏进了这个小小的村庄。受着地主阶级残酷压榨的广大农民身上,又直接地压上了一座帝国主义的大山。亲人被枪杀了,他们的邻人被掳走了,连鸡都抢得不剩一只了,村中的寡妇多起来了。就是这些受苦受难的农民,他们白天看着宣称王道的破旗,夜里秘密地组织起来。多灾多难的王婆倔强地站起来了,她在窗外给秘密团体站岗放哨。赵三成了义勇军的秘密宣传员,白天黑夜地走门串户。东村的一个寡妇把孩子送回娘家投奔义勇军去了。就连那个胆小怕事、一辈子守着一只心爱的山羊过日子的跛足二里半,也告别了老山羊,跟着头领参加了义勇军。人民宣誓的日子,用悲怆的气氛,烘托出人民要求抗战到底的决心。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萧红在心灵的一隅,用生命贴近现实,以先觉者的悲凉笔触抒写人生苦难命运,展示人生的荒凉感。
作为一名女性作家,萧红将悲剧的触角滞重地深入到女性世界。《生死场》的女主人公王婆,是一个饱受磨难的老妇人,她的第一个丈夫虐待她,后来干脆抛弃了她和孩子,独自跑进关内去了。她为了生存,不得不嫁给第二个丈夫,这个丈夫却病死了。她又不得不嫁给第三个丈夫老赵三。在她老年的时候,儿子因为反抗官府,被反动政权枪毙了,她觉得生活无望,愤而自杀,可是在将要埋葬的时候,又活转过来了。另一个贫农家的少女金枝,她只有十七岁,像所有的年轻人一样,梦想着青春和幸福。但生活给她带来的是什么呢?情人很是粗暴,她还没有过门就怀了孕,受到母亲和同村妇女们冷言冷语的嘲讽。嫁过去之后,丈夫嫌她和刚出生的女儿拖累自己,竟把不满一个月的小金枝活活摔死了。还有一个贫农家的少妇月英,本来是村里最美丽、性情最温和的妇女,因为患了瘫病,成了丈夫的累赘,不给她饭吃,不给她水喝,后来死了。作者通过对她笔下三个人物的命运的描写,展现了北方贫苦妇女的悲惨的遭遇。萧红思考关注着女性的生命形式及生存状态。她将自己作为女性的痛苦的灵魂,融进她笔下苦难女性的身上,将她特有的人生荒凉感与女性的孤寂与悲剧融为一体,从而使她笔下的萧红式女性充满着悲剧美,这些是社会最底层的劳动妇女生存的悲剧,也是现实的社会的悲剧,更是历史的文化的悲剧。萧红对男权社会的强烈抨击和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同情,包含着她鲜明的女性意识,即女性应该获得人格的平等与人性的尊严。在继承五四传统的道路上,萧红以自己创作呼唤着妇女解放与女性自觉。
《生死场》用了散文化的结构章法,书中写了季节的更换,年代的轮回,但时间的自然流转却没有提供为情节发展所需的因果关系,因而,那里的生活只是一个个各自相对独立的场景之间的空间组合。第一章麦场主要写二里半找羊,第二章菜圃写金枝与成业的恋爱,第三章荒山写月英的死和镰刀会。整个小说没有组织完整的故事情节,它采用的是一种散点空间单元,并通过时间转换的节奏把其连缀了起来。这种看似无组织的组织,无结构的结构,正是中国散文美学形散而神聚的精髓之所在。
人间生死书读后感篇十三
在深夜的灯光下读完《生死场》。那是种什么样的感觉,确实说不清。想笑,又觉着酸涩;想哭,又流不下眼泪。只是心里钝痛着。
萧红在序里说,这篇文字给“你们以坚强和挣扎的力气”,而我,在这个料峭的春夜里,灯光下,任手指在被窝外面冻得僵冷,也无法坚强着对她的文字无动于衷。
对于那遥远的农村,是陌生而熟悉的,也许东北和南方有着一片不一样的天空吧。只是同样的落后,同样的朴素,同样的贫穷仿佛一股暖风,直吹进心里,感觉到亲切的来自土壤的芬芳,遥遥远远的,仿佛记忆,在异乡的城市里若隐若现。
“欲织繁花为锦绣,已伤冻雨过清明”(聂绀弩)。在清明节未到来之前,我敲下这些拼凑的文字,算是为萧红默哀。萧红说自己“是《红楼梦》里的人”,于是,只好“留着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去了……”
更多关于喜欢萧红的文字,也由别人写去吧!
人间生死书读后感篇十四
在季节性情绪失控的影响下,我在燠热的夏天傍晚翻开萧红的《生死场》。
这本书的内容是相当沉重的,而作者的文风言语则是相当洗练的,没有过分的抒情。对于那些残酷现实当中的生存与死亡,作者常常只是用几行文字一笔带过。读这本书很难一目十行,这是因为文字过于精简,以至于每行字都可能有很大的信息量,如果用跳跃式的读法,那么就会错过很多信息。
作者笔下的农人们将物质摆在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甚至不乏辛辣与讽刺地写下他们只有物质、没有灵魂这样的句子。但是看到他们生存的困境,谁又忍得苛责那些可怜的生灵。“母亲一向是这样,很爱护女儿,可是当女儿败坏了菜棵,母亲便去爱护菜棵了。农家无论是菜棵,或是一株茅草也要超过人的价值。”记得曾经的我也遇到过类似这样的事情,在朋友来找我玩的时候,因为我囊中羞涩,根本没有办法招待他,只好告诉他。带他充分领略当地的旅游景点。我知道这样的行为对于两个人之间的友谊是一种伤害,我当时也是于心不忍,可是我实在没有足够的金钱来满足两个人的娱乐需求。
“乱坟岗子是地主施舍给贫苦农民们死后的住宅。但活着的农民,常常被地主们驱逐,使他们提着包袱,提着小孩,从破房子再走进更破的房子去。”这就是作者笔下在封建势力压迫之下生存的人们。一贫如洗的农民们没有办法奢求灵魂与精神生活,他们光是为了生存就已经竭尽全力。卖鸡笼的农民赵三一开始以为自己找到了一丝商机,能够让家里的经济状况变得好起来,但是好景不长,由于市场的方向变了,他又失去了原本赚钱的途径,只好把孩子送去当学徒小工。
在经济非常不景气的情况下,地主依旧要收更高的地租,这就引起了人民的反抗,但是人们迫于生存压力,反抗终究是不彻底的,所以最终也没有产生出能够推翻封建统治的力量。
女人在男权世界里卑微而无助地生活,最终走向死亡。王婆服毒了,丈夫没有多少触动,只是麻木地为她寻一片坟地。后来她死里逃生,仿佛象征着在旧社会与男权的压迫下,普通的女性只能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
不知这本书之外的世界里,还有多少生存的沉重。
人间生死书读后感篇十五
在这个仿佛隔绝于我们所熟知的文明世界以外的乡村,生与死犹如一扇旋转门,日夜旋转不休,从这个门进去,从那个门出来。小说中反复出现生死交替的描写,最令我难忘的莫过于接生,五姑姑的姐姐生孩子,这边孩子落产了,孩子当时就死去,……孩子掉在炕上,像投一块什么东西在炕上响着”,窗外,阳光洒满窗子……田庄上绿色的世界里,人们洒着汗滴”。二里半的老婆和李二婶子同时生产,麻面婆的孩子刚露出头顶,五姑姑进来说李二婶子小产了,人快死了,王婆赶过去,另一个产婆来时,麻面婆的孩子已在土坑上哭着。王婆再次回来时,窗外墙根下,不知谁家的小猪也正在生小孩。”一片乱七八糟的景象,生与死你方唱罢我登场,对于生并无过多的欢欣,对于死并无过多的悲戚。正所谓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同样十分微妙,有时候动物被提升至一个极度尊贵的地位,如二里半和他视若命根的老山羊,亡族灭种都不如其来得重要;如王婆牵马入屠宰场,哀恸如犹太人亲手将亲友送入煤气房。而有时候人被践踏至一个极度卑贱的地位,在金枝母亲的眼中,女儿的价值竟不如麦苗;王婆说起过去摔死了自己的孩子时,也说道起先我心也觉得发颤,可是我一看见麦田在我眼前时,我一点都不后悔,我一滴眼泪都没淌下”。又如之前所提细节,孩子生下来了,不知谁家的小猪也在生小孩,无论人还是猪,在生育这件事情上很自然而然地相提并论了,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
在萧红笔下的这样一个时空里,生与死,美与丑,人与兽,它们之间并无界限,不是好与坏的对比,不是高级与低级的差异,而是硬币的两面,是同时存在的,是相生相随的。这是个一片混沌的世界。而生命不正是这样吗?生命赋予一切以平等的意义,如同白天和夜晚,我们称之光明与黑暗,可是对大自然而言,无非是太阳落下去,月亮升起来。
生命无所谓生与死,美与丑,人与兽,它存在了,它拥有一切存在的理由和意义,生命不作任何评判,它只让一切发生。
人间生死书读后感篇十六
读完整本书,尤其是其中呼兰河传这一部分时,忽然发现原来是老早就与作家萧红见过面的,呼兰河传中的几章选入过我们的课文,至于是哪一年级,不记得了。
首先不得不说不愧是鲁迅先生的门徒,萧红笔下透着的也是那冷眼观世界的文风。记得第一章是王阿嫂之死,形容最贴切的一段说,王阿嫂和那些妇女们向麦苗一样,风一到伏下去了,地主一走,又直起头聊起来了。王阿嫂总归是死了,但也只是生死场里不起眼的一例而已,这样的死亡司空见惯,萧红看似平淡的描述里似乎要告诉我们这个道理。
再接着是看风筝,刘成仍是这大生死场里的一位过客,他死了,却是为了革命而死,“我”是在看风筝的路上看到他的,亦如我在牛车上听闻那赶车人和路人的辛酸,我不是讲述者,“我”也和你们一样,是位看客,也同我们一样冷漠和后知后觉。
在接着是主篇生死场,这回是一个大的村庄的生死,三户人不同的辛酸和生死印证了生死场这三个字,孩子一个个生着,大人怀着各自的苦难和不幸死着,谁都不记得谁,谁都那么渺小,生着有其欢乐和苦难在前方,而死者也不是永久的解脱,他们还在东桥下呐喊哭泣,似乎永久得不到安宁。
“我”有二伯死了,歪脖子磨倌的老婆死了,团圆媳妇也死了,每分每刻都有人死,而“我”只是他们生命中的一个过客,不悲亦不喜,这大的生死场,他带走了“我”可爱的祖父,可恨的祖母,然而“我”只是看着。
团圆媳妇死的那一段让我记忆犹新,开头我还骂着那胡老太太的假仁慈,后来我才发现了莫大的悲,不是那老太太,是所有人,是所有人的麻木和冷漠,是所有人的假仁慈害死了团圆媳妇,我和他们一样是看客,也是把她按进滚烫热水的一份子,我没有阻止,我即有份,团圆媳妇呢,她也有罪,她像是在看别人一样看自己:“看着吧,一会有人要洗澡了”,团圆媳妇眼睛大大的,笑呵呵的说(摘自原文),这是一个人人不自知的生死场,人们冷漠到连对自己都是那般冷漠,这是封建社会最大的悲。祖父理应是很善良可亲的,但他也只是说二月份要让他们搬走,哪有这样虐待孩子的;抽贴的理应是个有良知的,但他也只是受了一百吊钱走了,谁来救团圆媳妇呢,连团圆媳妇自己都不想救自己。
打梆子的人还在彻夜的打着梆子,“我”有二伯还在叫嚷着上吊,他是怕死的吗,不是吧,不是吗?“我”只是客观的存在和记录者,“我”不说对错,亦如我们一样叹着可悲却也只是叹着。
人间生死书读后感篇十七
五一前看的书,现在已是七天过后了,但回忆起小说的故事情节,情感内涵,还是不由的让我的心为之一颤。混沌的世界,生死不过一场走马观花般的形式。
人与动物,生与死,是构筑全文的主脉络。故事的开始,二里半和罗圈腿在麦场找丢失的羊,故事的最后,“二里半不健全的腿颠跌着颠跌着,远了!模糊了!山冈和树林,渐去渐远。羊声在遥远处伴着老赵三茫然的嘶鸣。”,羊在,二里半也在,可是从头到尾是混沌着的。金枝和成业有着青春狂热的爱,但也有着面对生活困惑的愤怒,小金枝被成业惨惨摔死。人性,这一刻是魔鬼;王婆的老马因穷困,而不得已赶进城送去屠场,王婆为之伤心流泪。人性,这一刻是菩萨;月英是个漂亮的女子,活泼而有个性,可病患来袭,年轻的女子在隆冬中病死,没有看望没有丧礼,只有一樽棺材。人性,这一刻是冷漠;平儿和父亲进城卖鸡笼,收入可观,家庭生活改善了不少,对于鸡的住所,人们倒是慷慨解囊。人性,这一刻是热情;村里的女人都忙着生产,而王婆却服毒自杀了,纵使还没死,但已经被人们在棺材里准备入土。
人性,这一刻是冷漠无情。二里半在人们宣誓之后快要杀羊时冲冲回来,不知从何捉一只公鸡来!只有他没曾宣誓,对于国亡,他似乎没什么伤心,他领着山羊,就回家去。人性,这一刻是深情厚意……人性?到底是什么?人们如同动物一般忙着生忙着死,人与动物似乎区别不大,甚至文章的大部分,人还不如动物来得贵重。人生就不过生死一场,可是混沌着人性落后的人的一生。从始至终,人间是没有爱的,没有人性的,是混沌的,那么这样的世界,就只有生和死的概念了,不必拖泥带水,百转千回,只需呱呱坠地,一命呜呼。
萧红的文字太深刻的,显然我的只言片语,只能片面的看到一丝我的阅读理解。但,不得不说,内心是受到巨大冲击的。
最早读《生死场》,惊异于萧红笔下的东北农村与沈从文湘西的天差地别——两者的取材时间同为上世纪三十年代。然而,只需以我的奶奶外婆们有关苏北农村的"口述历史"来核证,就知道生死场无疑更接近于真实。
曾经读过某文化人的评论说萧红一生都在抱怨别人抱怨社会,躲避生活的沉重;可惜了她文学上的天才,囿在了如许庸常的性格中。我想为她辩白的是,她的所谓"庸常的性格"其实与她文学上的天才相辅相成。她才华的本质正在于对人生痛苦的无比敏锐的感受力。拥有这样的感受力,抱怨与躲避是必然的。我们不能苛求每个人都超凡入圣,像孔子那样知其不可为而为或者如老杜般遍尝艰辛后创造出一个宇宙般广阔的诗歌世界与心灵世界。也许萧红无法制造多少"正能量",然而由她敏感脆弱的心灵传递给我们的却是可贵的人生的真实,历史的真实。而且,敏锐却又秉笔直写世间罪恶与苦痛的人,难道不已经是少有的勇士?萧红,张爱玲,张纯如,同属此列。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102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