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为指导教学活动而编制的有关内容与方法的文稿,它能够规范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我觉得我们需要准备一份教案了吧。教案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依据,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教案的重要性。在制定教案时,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学情和教材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教案的编写要注意清晰、简明、操作性强。教案的质量和合理性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教案的编写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认知规律,以及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编写教案时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节奏和认知特点,制定适合他们的学习策略和方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美术湖南美术出版社教案篇一
教材分析:。
教材把《下雨啦》安排在第7课,对于大部分北方地区来说,这时正是秋季,秋日的小雨清凉缠绵,能够给孩子带来创作的灵感和真实的体验。教材中还提供了一些和下雨有关的情景图片,是要引导学生悉心观察,丰富联想,引发回忆。这是一节绘画练习课,一般说来,孩子们创作的内容大致会偏重于两类,一是表现雨:用长短、疏密、走向不同的线、点表现出雨的大小,画出自己对雨的感受;二是表现雨中的情景,主要是表现人、动植物等在雨中的活动,有的可能是真实的回忆,也有的可能是建立于真实基础上的想象。教材中出示的学生作品在这些方面可以给学生带来某些启发。
学生在进行本课题的创作时,一般会涉及到描绘下雨时的某种“场景”或“情节”,和前几课的创作相比,画面内容会更加丰富,往往容易把握不好画面的构图,教学时,教师应该在这方面对学生进行初步的引导,可以通过分析优秀作品帮助学生提高认识,使学生在下笔前有意识地区分画面表达的主次,安排画面,以便能更好地借助画面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目标:
1.选择长短、疏密、走向不同的线条表达出对雨的感受。
2.回忆下雨时的感受,表现出下雨时的真实情景或自己的想象。
3.体验用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感受的乐趣。
教具、学具:
l.电脑多媒体、课件、手偶机器猫、构图对比作品。
2.让学生观察下雨时的情景及雨中人物、景物的特征。
教学方案:
一、引导目标,激发兴趣。
引入主题。
(谜语:千条线,万条线,数不清,剪不段,落到天里秧苗绿。落到水里看不见)。
二、引入课题,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们可真聪明!你们这么可爱,我就给你们变个魔术,看,乌云密布,电闪雷鸣。
随着风在空中变成了无数的小水滴,漂漂洒洒,大滴大滴地落如大地的怀抱,这就是雨,雨滴越来越大,渐渐的连成了线,地上有了水的漩涡。今天,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小画笔把下雨的美景描绘出来,愿意吗?学生:愿意。(兴趣盎然)教师:下雨啦。(板书:下雨啦)。
二、充分感知,探究画法。
(一)创设情景,发散思维。
引导学生讨论雨中的感受。欣赏雨中的树,花,草,建筑......
(二)讨论雨的画法。
1.教师问:你这么喜欢雨,那你细心观察过雨点像什么吗?
2.根椐学生的描述,在黑板上画出雨点的各种样子。(边听边画)。
3.教师问:学生们的想象真丰富,大雨和小雨有什么不同?
4.在黑板上的“小雨”中,添加雨点,放大雨点,画成大雨。(边画边做分析)。
5.教师问:同学们观察的都很仔细,那你猜猜,雨点都到哪去了?落下来以后是什么样子。
6.小结:小朋友们真是细心的好孩子,你们对下雨的情景观察的真仔细,相信你们一定能把这幅画画好。如果你们总做这样细心的孩子,去观察大自然,你会发现更多更美的景物呢!我们随时都可以用我们的巧手去描绘它们。
(三)对比分析,讨论构图。
教师:老师己经把美丽的雨景画了下来。(出示范画一)瞧,这只小青蛙在雨中唱歌呢!老师还有一幅唱歌的小青蛙,(出示范画二)比一比哪一幅更漂亮?为什么?(学生回答)。
小结:通过这两幅作品,我们可以发现,画画时不要画的太小,要画在画面的中间,而且颜色搭配要漂亮。
(四)引导学生用绘画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1.教师:老师画的雨景己经让大家欣赏过了,现在我想听听你准备画些什么?
2.学生讨论交流。
3.小结:同学们描述的雨景真美,老师真想马上就看到你们的作品,快用你们的小画笔把它们画下来吧!
三、学生作业,教师指导(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品赏析,资源共享。
把学生完成的作品贴在展示台上展示。学生互评。
教师在全班学生面前对表现大胆、画面生动有趣的作品进行表扬,以带动全班学生整体表现水平的提高。
1021。
一年级美术湖南美术出版社教案篇二
人类的创造体现在对物质世界的改造和对生活的追求上。儿童虽然不具有改造物质世界的主动性,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都融于情感驱使的富有乐趣的活动之中。在这些活动中,他们以自由的心态放松着自己的思维,以无拘无束的行动为大胆地创造,感受着无尽的愉悦和满足。具有深远意义的是,这些活动和自由的玩乐就是创造的萌芽。学前时期,儿童就喜欢玩转转儿。无庸置疑,本节课是儿童非常喜欢的游戏活动,教师的任务是让儿童在转转儿的玩乐中感受制作的乐趣,寻找图形和色彩混合的变化。
了解转转儿玩具的原理,掌握制作的反复法,并能独立操作。培养儿童动脑想、动手表现的能力和兴趣,并养成爱创造的良好习惯。
重点:转转儿的制作方法和游戏方法。
难点:圆的剪制;转转儿中间部位的制作,组织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制作,形成积极参与的游戏氛围。
师:转转儿几个,剪刀,胶水,卡纸,纽扣等制作工具。
生:剪刀,胶水,卡纸,纽扣,线等
教师和学生充分准备活动工具。教师课前提醒学生在准备剪刀等工具的时候,要注意它们的安全性,准备儿童专用剪刀,并存放、保管好自己的圆规,特别注意圆规的尖部。
师:小朋友们都玩过转转儿的游戏吧?(教师取出转转儿然后旋转起来,激发儿童兴趣。)
a.教师知道儿童将纽扣穿起来,绳线的两头打结。
b.教师知道儿童尝试让纽扣转起来。
a.师:纽扣太小,如果添上卡纸,再纸上画上美丽的颜色,转起来就会有梦幻般绚丽的色彩出现。
b.看教师的范作,激发兴趣。
c.初步研究、了解制作方法。讨论并掌握制作方法。
转盘的制作:圆规画园---剪出圆形---给转盘涂上漂亮的颜色---确定圆
1)心---将纽扣粘在圆形卡纸的正中间---用针穿孔---穿线并打结---尝试旋转。
2)注意事项:圆心旁边的两个相对应饿点不能距离圆心太远,大致和纽扣的两个对应的孔距离差不多。
d.学生尝试制作。学生利用自己的工具制作转转儿,并在转转儿上涂上漂亮的颜色。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也可以同桌同学合作完成。
a.试者让转转儿转起来。
b.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和材料制作转转儿?尝试一下,看看自己有没有独到的发现。
c.游戏,相互欣赏交流。举办比赛,谁的转转儿旋转的时间最久,转起来最漂亮。
活动的收拾:
打扫卫生
教师
一年级美术湖南美术出版社教案篇三
1、激发同学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围绕绘画或黑板报的主题认真地构思设计,并用学到的技法和方法烘托主题,完成活动任务。
3、能从角度或局部形象来对主题进行表示。
1、尝试和探究人物的比例和神情动态的画法。
2、学习整体设计的方法,了解均衡、变化的审美原理。 教学准备:
课件、示范用绘画工具、同学自带色彩画工具。
第一课时
一、课件引入
通过多媒体播放学校的升旗仪式和奥运会升起五星红旗的情景,将同学引入一个充溢神圣感、自豪感的氛围中。
二、了解常识
和同学一起交流课收集的关于国旗、国微、国歌的知识,让同学更深一层地了解五星红旗的寓意、来历,和作为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应具有的常识。
三、师生讨论
一起欣赏课件上的摄影作品、范画,了解每一幅图画所传达的心情。接下来谈谈自身的`创作设想,尽量要求构思与众不同,有自身独特的想法。有了好的构思后,同学应着重考虑画中的情景、国旗的位置,人物的位置、动作以和相关的环境的位置分配。
四、绘画步骤 构思,打轮廓,涂色
教师重点讲解一些不同角度的画法,如正面、侧面、反面等不同的表示方法,以和敬礼一些动作的画法,画面总休色调的掌握等。
五、欣赏评价
绘画作业完成后,进行师生一起评。
第二课时
一、看书自学
上课时先让同学自学,了解关于黑板报的相关知识,如黑板报由哪几部组成,设计和出黑板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等。
二、欣赏评价
对黑板报的要求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后,我们来对本班的黑板报和一些手抄报做一个评价,看看本班的黑板报对照书上的要求,有哪些地方做得不错,哪些地方有待改进,进一步加深对黑板报的认识。
三、黑板报设计步骤要求
以“庆国庆”为主题做排版游戏
画在合适的位置上。 五、欣赏评价
作业完成后进行评价,小结 六、课后延伸
同学利用课余到各班教室去欣赏黑板报,并在教材中“学习屋”的调查评价表上作出自身的评价。
一年级美术湖南美术出版社教案篇四
第一课大家一起画(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大胆自由地表现,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2、熟悉常用的绘画工具和材料,体验画的乐趣。
3、培养良好的绘画习惯。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熟悉常用的绘画工具和材料,体验画的乐趣。
难点:学生大胆自由的表现。
教学具准备:
各类彩色笔、各类质地的绘画用纸、教学范画。
课时:40分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准备绘画工具,规范绘画习惯。
二、导入新课。
1、学生上台介绍自己所带的各类彩笔,当当小老师,教教我们怎么用?
2、揭示课题。
三、欣赏感知。
1、教师出示各类的范画作品,让学生欣赏,
1)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颜色的?
2)他们画了什么?象什么?
3)他用了什么彩笔?
4)猜猜是怎么画的?
5)你觉得这幅画怎么样?挂在哪比较好?为什么?
2、看看他们的用纸,有什么不同?
1)教师出示各种。
质地的绘画用纸,让学生摸一摸,感受一下纸的质感。
2)分组挑选喜欢的纸,猜想会有怎样的效果?
3)尝试练习:
合作小组一起画一画。
3、交流体会,相互欣赏。
四、学生作业。
以合作小组为单位,挑选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大胆的画画。(室内、市外均可)。
五、教师巡回指导。
1、指导学生正确用笔。
2、鼓励胆小的学生大胆的绘画。
3、室外注意安全。
六、课堂小结。
1、学生说说绘画的内容、绘画的过程中发生的事。
2、说说绘画的乐趣。
3、相互评价。
4、教师总结。
七、教学反思。
第二课绕绕涂涂(1)。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感受和认识物体的形状。
2、大胆用线涂出物体的形状。
3、体验涂绘绕线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的绘画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线大胆涂绘出物体的形状,并体验绕绕涂涂的乐趣。
难点:绕线涂绘方法的掌握。
教学具准备:
各色、各质地的各类线、范品、学生用纸。
课时:40分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规范美术的学习习惯。
二、导入新课。
1、出示一堆杂乱的各种线材料。(各色、各质地的线)。
你能帮老师整理这一堆杂乱的线吗?
教师与学生自由的围坐在一起,教师请学生帮忙整理线,边整理边自由的谈谈:
1)让学生自由的感知各类线;毛线、丝线、塑料线??
2)各类线的呈现状态;直的、曲的、硬的、软的??
3)生活中的运用;
4)线在生活中的象形;拉面、蛇、卷头发、蚊香??
2、揭示课题。
三、欣赏感知。
1、学生成功整理的线团(规则形)欣赏感知。
1)看看是什么形状的?
2)一个线团象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将线团添加成物体。
3)出示葡萄照片,你们看我们该怎么将线团组合?
4)学生尝试练习:
主要练一练水果。
2、感知边上那堆未整理的杂线(不规则形)。
1)启发学生看看象什么?
2)如何摆放一下象什么?稍微添加一下能成什么?(组合)。
3)学生尝试练习:
主要练一练绕绕动物,再添加一些环境。
3、游戏:
教师绕画,学生猜猜绕的是谁?为什么?(抓特征)。
四、学生作业。在大纸上,学生将自己绕画出来,教师绕画自己,完成师生合影,背景添加上自己喜欢的东西。
五、教师巡回辅导。
1、及时反馈、纠正。
2、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参与其中。
六、课堂小结。
1、作品展示。
2、学生欣赏,说说自己的绕画。
七、教学反思。
第三课我的太阳(2)教学目标:
1、能抓住太阳的基本形状特征进行大胆想象,创造出有个性的太阳形象。
2、在美术活动中,表现出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住太阳的基本形,大胆的进行想象。
难点:创造有个性的太阳形象。
教学具的准备:
范画图片,绘画用纸。
课时:80分钟。
第一课时。
一年级美术湖南美术出版社教案篇五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教材简析:
本课的题目是“分蛋糕”但实际是圆形的分割、重组。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分蛋糕与吃蛋糕时的喜悦。
2、激发学生想象,并描绘出造型各异的蛋糕。
3、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分割方法,把蛋糕分割后重新组合成新的画面。
教学重、难点:
1、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描绘出新颖独特的蛋糕。
2、在重组画面时要采用与众不同的构图。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蛋糕的范图、各种颜色的纸、多媒体等。
学生:准备油画棒、剪刀、胶水、水彩笔等。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活动一:
引导学生回忆分蛋糕与吃蛋糕时的喜悦。学生说说自己见过的和吃过的蛋糕的种类。
活动二:
教使用多媒体演示几种描绘蛋糕的方法,并说明绘画要求。
活动三:
各组将教师发的范画按本组的人数做随意形状的切分,要每人分到大小基本一样的蛋糕,看哪一组分的巧妙。
利用多媒体来表演“切蛋糕”及切开后蛋糕重新排列的画面,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活动四:
分组做画蛋糕、切蛋糕、重组蛋糕的游戏。
做得快的小组还可以做分西瓜、分菠萝等切分圆形物体的游戏。
活动五:
请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收拾整理。
课后拓展:
启发学生回家后利用废旧纸盒制作立体的蛋糕。
教学评价:
1、是否大胆想象,描绘出新颖独特的蛋糕。
2、在重组蛋糕时能否采用与众不同的构图。
3、能否在课堂上和小组内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具有合作精神。
札记:
一年级的学生好像对于蛋糕味道的记忆更深刻,对外形的记忆还比较清晰,但具体的花纹就不太清楚了。所幸我找到了几幅好利来蛋糕的宣传图片,上面有各种各样的蛋糕的大照片,甚至有六层的结婚蛋糕。这些图片给了学生很大的创作启示,而且在演示怎样“分”、再组画面时就用这上面的图片来示范,学生感觉就像在分真的蛋糕一样,心情很激动。在创作时也能够描绘出造型各异的蛋糕。新课程、新教材要求教师多为学生提供优秀的欣赏作品,这些欣赏作品从哪里来,是困扰大家的一个问题。实际上生活中许多的画报、宣传图片甚至是报纸、杂志上的彩色大幅广告都是我们用来欣赏的好资料,只要教师肯做有心人,善于发现、搜集,就不愁找不到足够多、足够好的欣赏资料了。
一年级美术湖南美术出版社教案篇六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力度、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继续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小学美术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式和自主化多操纵学习方式。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家乡美》、《逛大街》、《聪明的、机器人》、《欢乐陶吧》、《同一幅画》、《星光灿烂》、《团扇》、《大地飞虹》、《编花篮》、《生命的甘露》、《飞天畅想》、《我们往旅行》等内容。
三、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认知和练习,已把握了很多简单的基本绘画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辨别认知能力和创造力,具备一定的辨别妍媸的能力和表现力,但在绘画,动手过程中还缺乏大胆想象创造,这些方面有待进步。
四、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美术表现和欣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爱好。
2、运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绘画和简单工具制作。
3、培养学生空间知觉,形象记忆,创造等能力。
五、教学措施:
1、努力钻研教材,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加强自身学习,不断进步自身素质。
2、做好课前预备,精心制作教具。
3、运用现代远程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绘画爱好。
4、充分展示图片,作品等教学手段,教师加以示范。
六、活动安排。
周次。
内容。
教时。
家乡美。
家乡美。
逛大街。
聪明的机器人。
欢乐陶吧。
同一幅画。
团扇。
星光灿烂。
大地飞虹。
编花篮。
生命的甘露。
飞天畅想。
我们去旅行。
第1课。
家乡美。
教学目标。
1、了解、学习风景画的表现方法。
2、学习图案设计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组织安排版面的能力。
4、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歌颂宣传家乡的情感。
教学程序。
一、交流。
1、课前信息收集:
2、交流感受:
a、欣赏家乡的片段。
b、家乡发生了什么变化?
c、你喜欢的家乡美景是什么?都有哪些特点?
3、教师小结:家乡这几年变化可真大,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不管是朴素的农家小院还是城市的璀璨华灯,它都是美的!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热爱家乡就是热爱祖国。
二、学生开展讨论和评价,教师总结:
1、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上的学生作品是怎样表现家乡的。
a、构图的处理。(前主后次,前实后虚,前大、多,后小、少)。
b、特定的内容。(房屋、街道、田野、树木等)。
c、内容的取舍。(选择有代表性的景物,抓住景物特征)。
2、师生总结作画方法和步骤,提出作画要求:
三、创。
作
a、选择有代表性的内容和景物,将家乡的主要特点表现出来,不必完全写实。
b、注意有主次,有取舍,注意构图的完整性,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家乡的景色特点。
c、绘画工具不限。
四、评价。
选择最富有表现力的工具作画,把家乡最美的景色画出来。
教师巡回指导。
表扬作画大胆和构图独特的学生,并通过视频展示台展示其作品。
五、拓展。
欣赏《家乡好》。
课后通过书籍或民间搜集有关家乡各方面文化的资料(传。
说、民歌、戏曲、特产等)。
第1课。
家乡美(活动二)。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
《欢迎来家乡做客》。
2、(学生自由回答后,赏风景——品特产)。
二、设计制作。
1、选择旅游景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景点——选画。
2、景点介绍:各小组交流资料,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丰富。
各景点的知识介绍,然后整理成简单精练的文字——突出特色。
3、品尝家乡特产和特色小吃。
4、感受家乡的节庆活动。
5、了解家乡名牌产品。
7、制作宣传刊:8人一组,根据家乡的特点设计并制作宣传刊。比比看。哪个小组能获得最佳设计奖或最佳导游奖。
8、步骤方法和要求:根据书上制作步骤图的提示,将表现家乡的画配以简洁的文字说明,并结合美丽的图案,合作办一期介绍家乡的宣传刊。
a、用黑色或灰色厚纸托裱作品。
b、配上简单精练的文字和精美的插图(画、剪贴等方法)。
c、标题文字要美观醒目。
9、小组分工合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交流互动。
各小组在教室四周展示作品:
1、派代表按“风景、建筑、特产、人物”的顺序夸夸家乡。
a、每组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成立旅游咨询小组。
b、走下座位向其他小组咨询,也可邀请同学到自己小组咨询。
四、深入调查。
拓展思考。
1、查找家乡(历史)的爱国名人,将他们的事迹摘录、图片收集,整理成资料卡片,可上当地图书馆、文化馆找地方志之类的书籍或上网搜索。
2、参观、采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革命遗址、文化遗址、名人故居等。
这一组宜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准备好相机、录音机、笔、纸,并要精心设计好采访提纲。
第2课。
逛大街。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记忆、想像,理解物体近大远小的空间关系,表现出逛大街的热闹场景。
2、能较好地掌握画线的基本方法,并用线条较准确地描绘出物体的形状和结构特征。
3、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热爱家乡的情感,养成细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第2课。
逛大街(活动一)。
教学程序:
一、引入。
1、教师设置一个“猜猜看”的游戏环节,逐一出示四张范画。
(1)立式广告牌的几何形。
(2)平面的立式广告牌。
(3)立体的立式广告牌。
(4)添画了细节的立式广告牌。最后出示这张立式广告牌的摄影照片。
2、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从平面到立体,从简略到细节的过程。
师生之间交流所见街边的小设施。在记忆和叙说中唤起学生对美丽街市的留恋,以及细致观察生活的能力。
二、欣赏、发。
现与交流。
1、分小组欣赏各自带来的街边小设施的图片(教师也可以为学生预备几张)。能说出它们的出处及造型可爱之处。
2、说一说所带来的图片哪一张你认为最难画?难在哪里?
3、学生互相交流,再师生交流。
学生作业。
教师巡回。
辅导。
1、提出作业要求。
(1)根据拍摄的照片或自己的记忆,画一画街头的小设施,要求用线流畅,具有一定的立体感并能进行一些细节描绘,可以适当地填上一些色彩。
(2)作业完成后沿轮廓剪下来贴在作业展示板上。
三、评议作业。
小节全课。
用线描的形式画一条宽阔的大街,让学生把所画的小设施贴在合适的地方。
(1)说一说哪一段街道“设施”最完善。
(2)看一看这条“大街”,你有什么感受?还可以增添什么设施?使之更具人文性。
第2课。
逛大街(活动二)。
教学程序。
一、声音导入。
1、听声音(人的喧哗声)。
2、提问:
(1)刚才你们听到什么声音?(人的喧哗声)。
(2)通过听到的声音,你想到了什么地方?(大街上)。
(3)这些声音会给你带来什么感受?(人多,非常热闹)。
(4)大街上,你能看到些什么?(街头小设施、建筑物、人物)。
二、图片欣赏。
1、欣赏图片。
(1)街头小设施。
(2)建筑物。
(3)人物。
(4)街市图片。
2、总结:街头小设施。
街市:建筑物、人物。
介绍相。
关知识。
1、认识不同视角及构图类型。
2、透视知识。
(1)近大远小。
(2)近清楚远模糊。
(3)遮挡关系。
三、画法指导。
1、确定内容:突出重点。
2、定好构图:灵活、新颖。
3、大胆描绘:先画近处的,再画远处的。近处的画大一些。远处的画小一些,近处的物件总是遮挡远处的一些物件。
四、欣赏作品。
1、欣赏学生作品。
2、谈感受。
五、学生作业。
1、提出作业要求。
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3、讲评作业。
4、总结、拓展。
3课。
聪明的机器人。
教学目标:
1、学习设计机械手和制作机器人模型的方法,掌握机械立体形的画法,能运用各种媒材进行机器人模仿造型活动。
2、透过美术创作活动,学生的空间想像力逐步发展,对媒材的造型的适应性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并能合理选择和使用媒材。作业应做到造型与功能作用相结合,初步形成设计应用意识。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能积极参与到团队活动任务中,独立思考,共同探讨,使小组活动有序协调地开展。对设计与制作的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第3课。
聪明的机器人(活动一)。
教学程序。
一、动画欣赏。
课件出示:机器人动画片断。
1、欣赏机器人动画片断。
2、引导提问:你了解机器人吗?你是从哪里了解到机器人的有关信息的?学生自由交流,谈论机器人。
3、认识机器人:你认为机器人是什么呢?是人吗?是机器怎么又叫机器人呢?我们给它取名机器人,并不是因为它像人的样子,而是因为它具有与人相似的智能水平和一定的思维能力,并且具有在人类不可接触的环境中进行工作活动的特殊功能。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惊讶机器人的聪明程度。
板书课题:聪明的机器人。
二、认知结构。
尝试训练。
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微操作机器人等。机器人的类型不同,它的作用也就不同。
2、认识机械手的造型特征。一般讲的工业机器人,就是机械手臂,代替人类进行一些特殊性工种的工作,根据你看到的这些机械手图片,说一说机械手臂的外形特点。学生讨论,自由发言。机器人的手一般由方形的手掌和节状的手指组成。教师介绍北京航守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研究与开发的“多指灵巧手”。
3、自主尝试机械形体画法。
看书分析机械形体是怎么画的,试一试螺丝帽的立体形的画法。
学生尝试练习,展示作业,教师反馈,进行技法指导。
三、创意设计。
1、机械手功能探讨。你准备设计一个具备什么样功能的机械手?学生自由发言,交流。
2、提出活动:参照资料或展开想像、用线描的方法设计一只机械手。注意将关节的连接部分交待清楚,画出机械手的立体形效果。
3、学生作业。
展示创意。
学生自评,将设计意图和机械手的功能进行设计发表。
第3课。
聪明的机器人(活动二)。
教学程序。
一、欣赏感受,认知造型特征。
1、欣赏感受,认识特征。
引导提问:通过观察,机器人在造型上都像人形吗?都有哪些外形特点呢?
学生自由交流。
2、欣赏机器人模型。
出示机器人模型的图片,感受模型制作的材料和有趣的造型,引出本课学习内容。板书课题:机器人模型制作。
二、范式分析,获得方法。
1、拆分模型,发现制作材料与方法。
分小组分发机器人模型,让学生直接把玩模型。
引导思考:这些机器人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运用了哪些制作方法?
学生讨论与发现,分组进行总结发言。
小结:运用了各种纸张、泡沫、纸盒、蔬菜瓜果等材料。
运用了卷、折、贴和切制、削制、插接等方法。
2、材料选择。
分析教材多用途机器人的模型制作,并与原型图片比较。
这件作品的制作是怎样巧妙利用材料来制作的?
自主学习说说它的制作过程。
小结:机器人的不同部分用不同的材料来制作。
3、方法的训练。
对刚才了解的方法、尝试选择合适的材料做一做机器人的形体组件。学生自由尝试练习。
4、小组策划机器人模型制作方案。
学生小组讨论,画示意图,派代表发表模型制作的构思,说明小组内的分组方式。
三、分工制作,小组组装。
1、提出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一个机器人模型。
2、小组分工,完成个体制作任务。
小组内由小组长布置分工,依照小组集体策划盯方案,依计划分工合作。
3、学生作业。
4、教师巡视,协调各组制作情况。
5、小组内合作将机器人模型各部分部件进行整体组装。
四、作品评价。
小组各自展示模型作品,分小组分别进行自我评价,表达设计意图和功能特点。
学习拓展科技发展很快,需要我们去发现与学习,通过今天的美术学习活动,希望同学们更加热爱科学,学习科学,会用科学知识为人类造福。
第4课。
欢乐陶吧。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陶艺作品的赏析,认识和了解我国古今陶文化的发展过程,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增强个人文化素养。
2、运用陶艺制作的多种方法,创作造型有特点、形象生动有趣的作品。
3、增强学生的想像表现能力和动手造型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陶艺制作的多种方法,创作造型有特点、形象生动有趣的作品。
教学程序:
一、说陶。
1、了解我国有关陶文化的知识。
2、学生讲述知道的陶文化。
二、赏陶。
1、欣赏彩陶文化:
(1)半坡型。
(2)庙底沟型。
(3)马家窑型。
(4)半山型、马厂型。
2、欣赏黑陶文化特点:黑、薄、光。
3、彩陶文化运用的艺术法则。
4、欣赏现当代陶文化。
三、玩陶。
1、提问:这些作品分别运用了什么方法?
2、这一件作品运用了哪些方法?你感觉怎样。
3、a、手捏的作品是按什么步骤做的呢?
b、手捏的大泥团应注意什么?
c、盘条法又是怎样做呢?
4、搓泥条应该怎样才能搓得基本一致?
5、怎样才能使泥板拼接的作品变得牢固而不会轻易损坏?
6、拍泥板应该注意什么?
7、以下作品分别运用了哪些装饰的手法,你能说说吗?
8、欣赏学生作品。
四、用陶:老师总结陶艺在生活中各个地方的应用。
第4课。
欢乐陶吧(活动二)。
教学程序:
一、对比导入。
1、出示陶艺作品,仔细观察比较,说说它们各是用什么方法做成的?
2、制作方法归纳:泥条盘筑、随手捏制、泥板拼接法等。
二、探究方法。
1、将用泥板拼接法做成的陶艺作品在学生间传送,看一看,摸一摸,感知作品制作特点。
2、思考:泥板拼接法的制作步骤和方法是怎样的?
3、同桌或小组间交流。
三、验证方法。
1、师生合作完成一件简单的泥板拼接作品。
2、归纳制作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1)拍泥板——泥板厚度适宜;
(2)粘接成形——粘接部位要捏牢固;
(3)装饰——方法不限;
(4)烧制。
四、教材赏析,尝试制作。
1、观察教材步骤图例,进一步了解陶艺制作的整个流程。
2、欣赏教材范品,开阔思维,感知作品造型的多样性。
1、作业要求:运用多种方法个人独立制作或与同学合作完成一件自己喜欢的造型生动的陶艺作品。
2、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业展评。
1、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
第5课。
同一幅画。
教学目标。
1、了解色彩语言的丰富性,认识色谱,学习调色与涂色的方法。
2、能准确地识色、调色和涂色,个体完成涂色练习并参与集体组合成画的活动。
3、表现出对世界名画欣赏、临摹与组合的美术活动的兴趣和成功的快乐,富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集体协作的精神。
教学程序。
一、欣赏讨论。
1、欣赏《向日葵》。
2、引导提问:你见过这幅画吗。
对同一幅画你们的感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学生组内交流、讨论。认识色彩是绘画的语言、色彩是相同的。
3、导出新课,板书课题:同一幅画。
二、探索体验。
1、引导思考:这幅画主要有哪些颜色。
(1)。
观察与识色。
(2)。
提问。
2、探索调色方法:这些颜色是怎么样调配出来的呢。
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体验。
l
为什么。
小结:两种颜色相调和,颜色分量的不同使色彩效果产生变化,一般朝分量多的颜色方面倾斜,所以调色时应先看准色彩的倾向性。
体验。
:在一种颜色中调入白色或黑色,看看会发生什么变化。
小结:通过这一方法可使色彩发生深浅变化,这又叫做色彩的明度变化。这样就可以调出许多丰富的颜色了。
体验。
:任意找一种《向日葵》这幅画的颜色,尝试调配一下,是否很接近。
学生自由交流。
体验。
:从教材右页马赛克效果的《向日葵》画中取一方格。
(g5),这一格是由。
个小块组成的,将它们分解开,与色谱中颜色相对比。我们一起调出这些颜色并涂画在纸上。
三、师生合作,共同探讨。
分工合作我们可以将这幅画分解成许多小色块,近看是些颜色。但远一点或眯眼看,向日葵就清晰地呈现出来了。全班每个同学画其中的一部分,然后组合,可拼成一幅有丰富色彩的《向日葵》。
1、画格。
2、选择与分工。将横排。
a
—
j
与竖排。
l
一
交叉组成编号,选择你喜欢的一块。分工要有协调,别人已选的不能重复。教师调控方格被选情况。
3、临摹涂色。按小格的颜色来调色、涂色,涂色不能出格、相同的颜色可以一次涂完。
4、提出要求,巡视指导。
四、组合展示。
1、让学生按底纸上的格子,找准坐标贴上自己的那一部分。
2、引导学生眯眼看看,欣赏评述全班同学集体组合画出的作品。
第6课。
团
扇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古团扇的制作工艺及特点。
2、欣赏团扇的扇面画,提高审美能力。
3、制作团扇,运用所学装饰扇面。
4、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程序。
一、设置情境,感。
受中华民族古。
老的扇文化。
1、教师演示课件。
2、学生欣赏有关团扇的古诗、古画及相关介绍。
3、教师板书课题。
二、讨论交流,了解团扇的制作工艺及特点。
1、提出活动要求:分组交流团扇的资料,并思考团扇的特点是什么。
2、学生分组交流学习,教师参与。
3、继续演示课件,介绍团扇的制作工艺及特点。
三、讨论分析,感受扇面画的形式美感。
1、继续演示课件,提出活动要求:
(1)。
分组,每组重点讨论教材中的一件团扇作品。
(2)。
从扇面画的作者、内容、造型、色彩、风格、构图特点等方面展开讨论分析,根据不同的扇面画可以有所侧重。
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参与。
3、每组选派代表上台评述。
4、教师鼓励学生,并与学生交流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四、制作团扇,根据扇面的形状合理安排画面。
1、指导学生剪出团扇的形状。
2、观察教材小训练中的两个扇面,说说哪个扇面更美。
为什么。
3、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前者更美,因为蝴蝶图案的大小、布局更适合于扇面的形状。
4、引导学生根据扇面的形状安排画面。
3、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前者更美,因为蝴蝶图案的大小、布局更适合于扇面的形状。
4、引导学生根据扇面的形状安排画面。
五、教学评价与延伸。
1、展示作品,自由欣赏,自由交流。
2、自评、互评。
3、多媒体欣赏折扇的扇面画。
第7课。
星光灿烂——制作纸浮雕星星。
教学目的:
1、了解纸浮雕的成型原理,能熟练识图。
2、能运用折叠、剪切、压折等方法、技能,制作出纸浮雕作品。
3、养成精心制作的良好习惯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教学重点:识图并能独立完成1~2个浮雕星星的制作。
教学难点:创造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新课。
(出示两个星星造型,一个是平面的,一个是立体的。)。
种效果叫做浮雕,这个星星是用纸做的,所以叫纸浮雕。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星光灿烂》,制作纸浮雕星星。(板书课题)。
二、授新课。
1、引导发现。
你们知道老师是运用了什么方法,使这柔软而平整的纸,产生立体感的吗?
是用折叠的方法制作的。有的折线向上凸起,有的折线向下凹。
运用了折叠的方法,折叠是制作纸浮雕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方法。那么要想学会制作,首先要学会看制作示意图,屏幕上有的示意图,你们知道上面的红、蓝色的虚线与黑色的线分别代表什么?你们可以拿出抽屉里的浮雕星,仔细观察下告诉我。
红色的虚线代表凸折线,蓝色的虚线代表凹折线,黑色的实线代表裁切线。
2、绘制示意图。
师:学会看示意图后,我们还要学会绘制示意图,我们来看一下如何绘制的。(课件展示)。
3、学生试做。
学会看示意图后,我们还要学会绘制示意图,我们来看一下如何绘制的。
现在我们来动手试做一个浮雕星,按照这个示意图制作,把在制作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或者好的办法记录下来,等下一起来讨论。可自己独立试做也可按组合做。
4、拓展。
三角、四角、五角、六角、八角、不规则星等。(欣赏实物)。
三、学生制作。
(播放音乐)。
看了这几种不同造型的星星后,是不是又想试一试呢?
让我们动起手来,把这夜空点缀的更加美丽。
四、展示学生作品。
制作好的星星粘贴到展板上。
五、课堂小结及延伸。
通过刚才同学们的精心制作,这片天空有了繁星的点缀,更加美丽了。纸浮。
雕除了能够制作星星,还可以制作出各式各样美丽的造型,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并结束这堂课。(课件展示)。
第8课。
大地彩虹。
教学目标:
1、欣赏立交桥的艺术美,感受立交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运用裁、剪、切、粘贴等手法,将纸材加工为纵横交错的立交桥,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3、激发学生参与改造生活的热情,播下建设美丽家乡的理想种子。
重点难点:运用裁、剪、切、粘贴等手法,将纸材加工为纵横交错的立交桥,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第l课时)。
教学程序:
一、立交桥欣赏。
1、欣赏桥:水面有桥,沟通隔水两岸;陆地有桥,连接四面八方的立交桥,方便了往来,繁荣了经济,也可沟通心灵。
2、揭示课题:立交桥。
二、立交桥分析。
1、提问:
(1)。
你能想像一下,在城市中建造一座立交桥需要什么条件吗。
(2)。
你还能想像一下,真正建造一座立交桥需要做些什么吗。
2、图片欣赏:立交桥的种类:一、跨线桥;二、地道桥。
3、欣赏跨线桥,提问:你能将这座跨线桥用绳线表现出来吗。
了解本地交通现状提供设计1、我市某地交通拥挤,是交通事故高发地段……。
2、你们能为此地设计一架立交桥,舒缓其交通压力吗。
1、你们能尝试先用手中的绳线来设计吗。
2、教师巡视指导。
三、设计立交桥。
第8课。
大地飞虹。
(第2课时)。
教学程序:
一、确立方案。
完善欣赏上节课优秀作业,学生自由组合确定小组成员、设计方案。
方法指导。
教师模拟桥梁设计师的身份,示范、讲解制作立交桥的基本方法指导过程和方法:
(1)。
根据方案,各自分工完成桥面、桥墩、附属设施等的制作。
(2)。
根据方案。齐心将各部分粘贴合成。
(3)。
根据方案和实际情况,对立交桥模型进行修整。
二、制作立交桥。
学生们动手制作立交桥,教作品评析。
师巡视指导。
1、将学生的作品陈列在展台上,由小组推荐。
—
位组员对自己的作品作简单的陈述。
2、提问:你最喜欢哪一座立交桥。
说说你的理由。
如果存在问题,你能想办法解决吗。
9课。
编花篮。
教学目标。
1、掌握编花篮的基本方法、技能,能编出一个小花篮。
2、了解有关插花的基本方法和形式美法则,制作一件插花作品。
3、养成精心制作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第9。
课
编花篮。
(活动一)。
教学程序。
一、回忆导入。
1、欣赏上节课制作的纸条编织的方形小花篮。
2、展示、欣赏一个圆底小花篮。
二、欣赏。
1、欣赏上节课制作的纸条编织的方形小花篮。
2、展示、欣赏一个圆底小花篮。
3、出示课题。今天我们要把这种美进行延续和扩展,做一个可爱的圆底的小花篮。
三、对比激趣。
1、同时欣赏蜘蛛编网和手工简易篮筐编织。
(按书中步骤图)的录像。
2、从刚刚见过的录像里你发现了什么。
两种编织的效果有何不同。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
学生讨论交流。
二、设计制作。
1、开始的级别为杂工。编织篮筐从哪一部分开始。
(底面)。
各组欣赏自己带来的筐篮的底面。底面编织有哪些不同的方法。
它与侧面编织有什么关联吗。
试试看,还有没有新的编织方法。全体编织完篮底,过第一关。
2、升级为制造工人,回主菜单——花篮。接下来我们要进入侧面编织。你们先用。
分钟时间试试编侧面。有什么问题吗。
如何才能让侧面竖立。
教师小结:纬线圈的形状变化、借助外物造型……修改你的设计。
筐你们想一想还有什么可以用来编织篮筐。
怎样更好利用。
师生交流、讨论。师:非常棒。祝贺你们再次升级——设计师。
4、进入主菜单——花篮。这一关会有什么展现给我们呢。
作业。
要求:在规定时间内集。
体制作一个花篮,看谁的造型独特有创意。
三、学生组内制作。
四、点评小结。
展示各组成果,学生评点出最美的花篮。
祝贺通关成功!
升级为首席设计师!
通过共同的努力,同学们终于成功地通过了游戏最后一关,这些美丽的花篮要是再装上鲜艳的花朵,不知道会多美呢!
下一节课我们就来为花篮添上更美的插花装饰!
第9课。
编花篮。
(活动二)。
教学程序。
一、交流信息。
主动学习。
1、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插花资料,在课堂上采取各组之间相互问答的方式进行交流,激发学习兴趣。
2、简要了解插花艺术的历史和种类。
二、命名游戏。
1、欣赏一组插花作品,感悟花的语言。在欣赏过程中:
(1)。
比较插花作品中的花器,了解到花器有深浅之分。
(2)。
比较插花作品中的花枝的整体造型,了解到插花造型有直立式和横卧式的区别。
(3)。
了解到花和花篮之间的不同色彩搭配能营造不同氛围。
2、学生讨论,根据花的数量、色彩、疏密、姿态等变化给作品命名,赋予插花以生命色彩。
三、演示观摩。
1、出示一个深度适中的花篮和一束花,请学生上台试摆造型。
(1)。
花束首先以未经造型的形象出现,和刚才欣赏的插花作品形成视觉反差,使学生产生动手欲望。
(2)。
请学生上台试摆各种造型。
(3)。
试摆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花泥的妙用,并启发学生寻找其他能固定花枝的替代材料。
教师小结:每枝花的高低错落、疏密、斜正、俯仰姿态都会产生不同的韵律变化。
2、出示一个矮花篮,请学生上台试摆各种造型。
(1)。
用花泥等材料固定花枝,做出直立造型的插花作品。
(2)。
用花泥等材料固定花枝,做出横卧造型的插花作品。
(3)。
先将花枝包装成束,再和花篮组合造型。问:“还有其他方法吗。
”
教师小结:花篮的形状特点各异,插花的方式也有相应变化。
3、小组内讨论交流,根据各自所带花篮的结构和特点,适合设计哪种造型,选择哪种花材。
四、自主表现。
1、提出作业要求:
(1)。
选择合适的花材,制作。
—
个造型独特的插花作品。小组内材料可以共享。
(2)。
固定花枝的方法可以自由选择,但是要注意巧妙地隐藏花泥,尽量不要让花泥裸露出来,影响整体的美感。
2、小组合作利用材料,学生自主表现。
3、教师巡视指导。
五、师生共评。
展示个性。
1、请摆出生动造型的同学上台展示作品,并向同学们讲述创意。
2、师生共同评议优秀作品,选出最优秀的作品美化教室。
第10课。
生命的甘露。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水对生命的重要和水的多姿多彩,欣赏珍视生命之水。
2、学习用线描、色彩表现雨景,制作保护水的招贴画。
3、养成学生在生活中关心水资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三、教学思路。
第10课。
生命的甘露(活动一)。
教学程序。
一、情境导人。
1、教师设问:同学们,下雨是自然现象,你喜欢下雨吗?为什么喜欢下雨?描述一下雨天上学的情景好吗?(学生发言描述之后看影像)。
2、看下雨的影像。
3、小结:烟雨朦胧,湿漉漉,空气清新,到处像洗过一样很漂亮。
二、深人理解。
1、下雨天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景物、人物)。
2、你注意到雨点落下来时是什么样子?(在空中、在地上)。
3、下雨时你是什么心情?有什么感觉?(喜欢、不喜欢)。
学生回答后小结:大家说得很好。下雨了,雨点从天上争先恐后往下落,风把雨点吹得往一边斜,所以,人们打伞总要斜一点。
有时雨越下越大,好像一串串银珠从天上掉下来,雨水把地面淋得透湿。人们打着伞、穿着雨鞋、披着雨衣,在路上匆匆忙忙地走着。当乌云密布时,大地变得阴暗,景物也失去了光彩。每当下雨了,很多同学就有一种好奇、兴奋的心情,有的还喜欢在雨中行走玩耍。大人们也不例外,在炎热的夏天,若是下一场大雨,人们会觉得非常舒畅。美国影片《雨中情》中的男主角在雨中手舞足蹈,表现出兴高采烈的情绪。雨,原来也是欢快的。
教师:怎样画雨景呢?请大家把课本翻开。(画雨的小训练)。
四、方法指导。
1、介绍画雨的表现方法:勾法、刷法、刮法、蜡笔水彩法。
2、教师着重介绍蜡笔水彩法。示范并讲解:
(1)先画好雨中的人物、景物;
(2)用浅色蜡笔点线画雨,注意用线;
(3)最后用重色水彩(如:紫灰色、蓝色、深绿等)涂画天空地面和空白处。乌云、闪电、树、飘落的雨点、人们打着伞在雨中行走,还有映在水中的影子等等的表现,使画面线条模糊,给人感觉好像是画中景物被风吹得在动。同学们可以想一想自己的方法。
作业观摩。
1、教材上的三幅学生作业,内容情景不尽相同,工具材料各不相同,表现形式方法也不相同,但都是非常优秀的作业。
2、本校同年级学生的优秀作业若干。作具体的情景与形式美评价分析。
五、自由表现。
1、布置学生作业:画一幅雨中行或雨中景的画。
2、学生动手作业。
3、教师巡视、协助、提示。
提示:把雨天见到的印象最深的场面画下来。表现雨不一定就是画雨,还可以通过人物的动态、衣物在雨中的形态等来表现雨;雨点不像雪花,要注意用线。有些颜色调不出,如蓝黑色、蓝灰色、蓝紫色等,教师可趁机把方法告诉给学生。
六、总结。
1、作业完成情况的简要评价。
2、课堂学习态度的评价。
第10课。
生命的甘露(活动二)。
教学程序。
一、讨论主题。
1、组织教学,巡视纪律和学具准备等情况。
3、让学生针对在网上查的资料进行讨论,怎样开展保护水的宣传活动。
4、小结:地球虽然被水包裹,但90%以上是海水,加上雨水分布极不平衡、河流污染、可利用淡水很少,造成水资源匮乏。保护和爱惜水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为让更多的人爱惜和节约水,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设计招贴画。板书课题:保护生命之水(设计招贴画)。
二、探究方法。
1、要设计好招贴画,首先要了解招贴画最基本的形式构成要素。形式要素有:
(1)广告语:(板书)简单、明了、意义贴切。
(2)画面:(板书)色彩对比强烈、主题突出。
2、欣赏各种招贴画,对照要素进行分析。
3、步骤与方法学习。
第一步:构思好了开始画草图(可用笔画出图形和文字的位置,并标出色块)。(老师可在黑板上画示意图)要求:图形不要太复杂,突出主题。(结合课文中的图片讲解)如:《请珍惜一点一滴》中以水龙头的外形和水滴结合,配以文字说明,画面起到衬托作用,警示人们关好水龙头。节约用水,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第二步:草图定好了开始绘制。可用水粉、水彩笔、剪贴等工具材料进行,也可直接利用计算机制作。今天我们就以计算机为工具进行制作。在网上选出图片,再利用图形应用软件进行处理并制作。可运用windows中的绘图工具或从程序中找到图画工具并进行绘制;也可运用金山画王绘制;还可运用photoshop制作。
第三步:用软件中的文字工具打出主题广告语。
三、自主作业。
1、将自己的构思、构图和同学展开交流讨论。允许学生交谈。
2、学生作业:直接运用计算机进行作业。
3、教师巡行、个别指导,及时解决学习活动过程中的问题。
4、教师可随时调出不错的阶段性学生作业效果给全体同学观看。
四、总结评价。
1、学生把作业保存在指定的文件夹中,教师调出画面,学生互相欣赏。
2、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简评。
第11课。
飞天畅想。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探索太空奥秘的浓厚兴趣,启发学生大胆想像,描绘未来世界人类去太空旅行或探索的情景。
2、运用易拉罐、铁丝等材料进行人造卫星的立体造型表现训练。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激发学生对航天事业的兴趣和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课件或挂图、录象展示充满无穷无尽奥秘的太空。
1、游太空前的准备——资料交流,参观了解。
(1)资料收集:课前搜集航天发射中心、火箭、飞船、卫星、探测器等有关太空的资料和图片。
(2)讨论怎样游太空。e突出“游”的方法)。
a、坐上各种飞行器。
b、穿上太空服。(因为没有地球的吸引力,没有氧气,在太空中会飘来飘去)。
(3)去航天发射中心。(分组交流资料——教师总结)。
a、了解航天发射中心。我国有三个航天中心,分别是甘肃省酒泉发射中心、山西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西昌航天发射中心。(课件展示图片)航天发射中心是发射卫星、探测器、飞船等。
b、了解长征系列火箭。(出示长征系列火箭图片)。
c、了解“神舟”号系列飞船和各种卫星、探测器。(出示图片)卫星、飞船、探测器等是靠火箭装载飞进太空的。
d、观看“神舟”五号飞船升空发射遨游太空的精彩片段。
2、乘坐飞船游太空——指导构思,引发奇想。
(1)乘坐“神舟”六号飞船游太空(播放音乐和游太空录像)。
(3)说说在太空出现什么情况?(没有大气,会失重,课件出示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失重的各种不同动态和在睡眠、饮食时失重的有趣状况)。
3、画太空——欣赏作品,评价学习。
(1)课件展示多幅学生作品。
(2)说说这些小朋友是怎样画的、怎样想的。
三、创作。
大胆设计造型独特的航天飞行器、奇异的外星人和壮观的太空城市,描绘出一幅未来人类在神秘太空世界进行探索、旅行的图片。教师巡回指导。
四、评价。
表扬想像奇特大胆和构图独特的学生,并通过视频展示台展示其作品。
五、拓展。
了解卫星是怎样传送电视节目的——外国的新闻内容就是通过卫星传播过来的。天气变化情况是通过卫星来观察云层而得知的。
12课。
我们去旅行。
教学目标。
1、根据假定的旅行情境,画一画自己的旅行物品,并以旅行包为主体,把它与其他生活用品一起合理安排在画面之中。
2、能根据客观物象的内在结构、比例,用流畅的线条塑造旅行用品。
3、善于收集整理资料,能用文字、图像形式记录、整理旅行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4、能运用简单的平面设计的形式原理,集体合作制作一个集锦本。
5、在有趣的美术活动中,寻访自然美景,了解社会历史、文化渊源,探究世界奥秘,激发热爱生活、艺术的情感。
第12课我们去旅行(一)。
教学程序。
一、激发兴趣。
1、教师讲自己亲身经历的旅行笑话,说明旅行前物质准备的重要性。
2、学生说说自己最希望到哪里去旅游。
3、细心思考出行前的物质准备。根据当地的天气、地理环境、自己的生活需要进行准备(例女百:路线图、备忘录、衣服、雨伞、洗漱用品、零食、药品、钱、照相机等)。
二、观赏背包。
1、出示背包,引导观察、思考:
(1)旅行使用的包应该有哪些功能、样式?
(2)这些产品的结构、材质、构成、各部分的比例是怎样的?
2、了解背包的结构。
(1)背包的结构:圆柱体、圆球体、立方体、三角锥体。
(2)构成:功能袋、背带、拉链、装饰图案。
(3)材质:皮革、帆布、尼龙布料、普通布料。
(4)样式:手提、肩挂、背负、一个功能袋、多个功能袋组合、附件、纽扣。
三、绘画指导。
1、教师示范画背包,学生总结步骤、方法。
2、小结表现方法:
(1)抓住背包的外形特点与哪种立体形相近。
(2)从不同角度观察背包。
(3)表现背包的背带、拉链等细节。
(4)添画生活用品,学生做教材中的小训练。
四、作品欣赏。
1、欣赏学生作品。
2、分析学生作品的成功和不足之处。
(1)背包的形体画得比较准确,构图大方。
(2)线条流畅,有疏有密。
(3)注意了细节描绘。
(4)生活用品的摆放有紧有松、有前有后、有大有小。
五、学生作业。
1、学生自由摆放自己的书包和水壶。
2、学生进行观察性绘画。
六、评析交流。
1、学生作业展示。
2、学生自主介绍自己的作品。
3、教师布置学生收集活动二的学习资料。
第12课我们去旅行(二)。
教学程序。
一、欣赏感受。
1、学生将收集的各地景点信息进行讨论分享。
2、欣赏各地风光、风俗人情。
3、提问:你最喜欢什么地方呢?
二、了解制作。
集锦本的步骤、方法。
1、集锦本欣赏。
2、思考集锦本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封面、内页、留言栏)。
3、封面有什么?(封面必须有标题。)。
4、内页有些什么?
(内页主要包括旅行地的地名、图片、文字介绍及相关插图。)。
5、留言栏用来干什么?
(向观众推介作品,同时与观众取得联系。建立评价栏目,相互学习指导。)。
6、集锦本的特点是什么?
(吸引观众:内容令人向往,图画引发想像,文字介绍知识,激发情感。)。
三、了解版式设计法则。
1、版式设计游戏通过课件让学生互动练习,进行版式。
设计。
2、展示版式设计法则:
(1)描述性文字排列有的外形规范,有的活泼有趣。
(2)标题字体设计。不同字体、不同大小的文字在版式呈现的不同效果。
(3)版式设计。
(通过图例说明问题)。
a、视觉反差。
b、对称及不对称平衡。
c、视觉节奏。
d、深度。
e、隐含空间。
3、色彩搭配练习。
小结:色彩鲜艳、明亮、醒目。
四、招贴欣赏。
学生欣赏广告招贴。
五、学生作业。
学生合作制作集锦本,要求版式新颖、简洁明快,有强烈的视觉冲击。
六、评析拓展。
1、你喜欢哪一组制作的集锦本,为什么?
2、你觉得今天学习的内容可以运用到生活中的哪些地方?
一年级美术湖南美术出版社教案篇七
1、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审美力。
2、指导学生分析鱼的外形和颜色,引导学生大胆夸张表现各种各样的鱼,锻炼学生用线、用色表现或剪刻、捏制鱼。
1、大胆夸张表现各种各样的鱼。
2、用线、用色表现或剪刻、捏制鱼。
彩色纸、剪刀、胶水、笔、彩泥
一、组织教学: 根据兴趣爱好分小组,并确立组长,统一小组意见。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2、发展阶段:
师总结:对,帮助有困难的朋友是我们的美德。
师说:鱼爸爸的朋友大都是鱼,我们来认识一下,海洋里有哪些鱼爸爸的朋友呢?请看大屏 (展示各种不同的鱼的图片)
你最喜欢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鱼朋友?
你能模仿鱼儿游一下吗?
让我们都来模仿鱼儿游一游,想怎么游就怎么游。
我们来看一下鱼究竟是怎么游的。 (动画:鱼游时的样子。)和我们游的一样吗?
哦,尾巴左右摆动呢,嘴里还在吐着泡泡。
鱼爸爸的朋友啊到处帮着找他的儿子。 你看,黑板上也有一条鱼朋友呢,正在帮着找与儿子呢。(师示范表现鱼)
老师是画的鱼朋友,我们看看别的小朋友怎么表现鱼的。(出示学生的作品)
我们美术课还学过彩泥捏,彩纸剪,这些方法同样可以表现我们的想法。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按小组制作或画鱼,老师及时解决学生作业过程中的问题,并适当展示优秀的学生作品。(大屏展示各种鱼以及不同的表现方法,音乐伴奏)
五、作业展示
六、拓展:观察自然界中的鱼儿,看看它们是顺水游动的还是逆水游动的。
一年级美术湖南美术出版社教案篇八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自然界中的形象与艺术作品形象的关系,明白大、小是在对比中产生的。
2、培养学生能大胆作画,使画面丰富饱满。
3、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是学生了解鱼的形状和特征,把鱼的特征画得突出,画出“大鱼”让画面饱满。
教学准备:图画纸、水彩笔或油画棒、蜡笔、课件
教学设计: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组织
语言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情绪
二、引入新课:
幻灯片《海底总动员》 尼莫请小朋友去参加比赛
引出课题
三、讲授新课
1、 欣赏分析
放映幻灯,观察自然界的各种各样的鱼、艺术作品中的鱼
总结鱼的形象特征
着重观察农民画《戏鱼》
“你喜欢这幅画吗?为什么”(从色彩、图案上说明)
“画中画了些什么?”
“与自然界中的`鱼有什么不同?”
“这儿多鱼你觉得哪条鱼最大,怎么看出的?”
让学生了解鱼的共同特征及不同点、色彩和花纹图案
通过分析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学习简单的装饰方法
小组讨论分析造型、色彩、花纹图案,装饰
学生欣赏画,从色彩、图案上说明并找出大鱼
比较大小
直接了解海里的鱼的形象特征,培养学生多关注大自然的美与探究性学习。
让学生学习简单的装饰方法。
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引导学生欣赏画,在找出大鱼的时候理解大小是在比较中产生的。
2、比较大小
出示鱼的教具
比出大小
加强学生对大小的理解
3、展示小朋友的画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表现方法
启发学生了解绘画方法,掌握充满画面的要点,选用多种表现方法。
4、绘画步骤
〈1〉用最快的时间画条大鱼〈2〉给它穿上花衣裳〈3〉找朋友〈4〉装饰家园
学生参与讨论步骤
让学生了解绘画步骤
5、教师辅导
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解决作业中的问题
让学生完成作业
培养学生基本的绘画技巧
6、展示讲评作业
师评(从大小、装饰、色彩上讲)
学生自评、创作意图佳处
学生互评:鱼画得多大、漂亮吗?
四、总结
共同保护海洋环境
一年级美术湖南美术出版社教案篇九
淋漓的'小雨。
课型。
综合。
课时。
1
教学准备。
学生。
蜡笔、水彩笔、色彩纸。
教师。
教学录像。
教学目标。
1、用一组较有方向性的线条来表现雨滴。
2、回忆雨中人,事物的特征,并将它们表现出来。
教材分析。
重点。
认知要求。
难点。
应知应会。
教学过程:11月4日。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实施方法。
导入。
课件导入:
教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谁能告诉老师?
学生:雷声、闪电声、下雨的声音。
教师:对了,这就是自然界的雨。
先打雷—闪电—哗哗……下雨了。
讨论分析。
启发提示。
讲授知识。
教师:好,老师给你们放一段小录像,看看下雨时的情景。看谁看得最仔细。
(放录像)。
谁能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乌云,打雷、树。
教师:很好,观察得很细致。
学生:1、打雨伞、穿雨衣。
教师:(贴穿雨衣、打雨伞的小同学)。
拓展:你喜欢什么颜色的雨衣。
学生:2、天空灰蒙蒙的、黑的。
教师:(贴云)。
大雨、小雨、淅沥的小雨。
学生:3、雨下到地面上溅出小水坑。
(教师在黑板上画雨和小水坑)。
一年级美术湖南美术出版社教案篇十
教师在课前利用旧衣服自制一挎包,放入各种美术材料和工具。上课时让学生上来抽奖:抽出一样来让其他人说说这是什么东西?是干什么用的?引起学生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都掏出来后,教师选几样常用材料当场操作、示范。并出示不同材料所作的美术作品,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了解不同材料的性能及特点和不同的表现效果。
鼓励学生学用自己感兴趣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以体会工具和材料的性能。
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尽量鼓励学生大胆、自由的表现,使学生对美术课产生兴趣。
作业完成后,应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整洁。
寻找自己家中或周围可用来绘画、粘贴、拓印、拼贴编织的各种自然材料和人造材料进行尝试性的美术创作。
一年级美术湖南美术出版社教案篇十一
1、引导学生运用石子、沙子,瓶盖、罐子或一些体育用具,集体排列立体图形。
2、启发学生利用各种材料表现具象与抽象物体的造型。体验材料的美感。
3、强调在排列创作过程中,发扬集体团结协作的精神。
1、观察各种工具和材料使用方式,引发对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2、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
教具学具:收集可乐罐、沙、石、瓶盖等。
一、组织教学:xxx。
二、导入新课:师生共同交流所准备的物品,及所带材料可排列成哪些物体和造型。
三、讲授新课:
1、思考与讨论阶段。
分组展示自己所具备的物品,引导学生思考座谈、开展积极想像,怎样利用手中的材料,分小组集体一起排列出新颖的立体造型。
2、发展阶段。
人人参与,把瓶罐重叠或向四周扩展加上碎石、沙土排列成一种抽象或具象的图案与造型。通过组与组参观,相互补充,拓宽思路,了解自己小组所设计排列作品的优点与不足,进行修改。
3、收拾与整理。
作品完成后,督促学生收拾整理好工具与材料,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四、课后拓展:
1、运用所学到的排列方法,在课后回家利用各种物品进行排列组合各种图形的练习。
2、在排列时,要大胆想像。造型的内容,材料的运用应更丰富更广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一年级美术湖南美术出版社教案篇十二
利用自己收集到的信息进行丰富化、个性化的创作。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让学生了解到了动物的不同分类。
利用自己收集到的信息进行丰富化、个性化的创作。
学生在课前搜集了一些文字、图片等信息。
教师、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设计:
(1)学生在课前搜集了一些文字、图片等信息;
(2)师生交流,引出新知;
(3)让学生利用收集到的信息,列出几个专题;
(5)每小组按组内专题做一份不少于5张的演示文稿;
(6)以小组为单位发布作品,全班同学共同欣赏,并由小组学生在转播时讲述故事,解说作品,评出展示作品的优异。
(7)本节小结。
一、主题激趣,设置悬念
1.教师:播放一套由许多不同种类动物组成的幻灯片,[第一篇:哺乳类;第二篇:第三篇:第四篇:第五篇:] (同学欣赏)
{从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让学生了解到了动物的不同分类。}
(对同学细心观察给予肯定。)
2.教师:动物是人类的朋友,那么你们喜不喜欢它们啊?
学生:……
教师:前两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如何插入文本框,及如何制作艺术字等基本操作。
二、学生主动探究,师生交互
(一)插入图片
学生:(迫不及待)提出:“老师你刚才那张幻灯片的动物是如何放置到幻灯片中的呢?
教师:演示制作过程。
学生:(2~3名学生)主动上前操作。并鼓励他们边操作边讲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菜单栏插入图片来自文件查找图片确定。
(给予鼓励,表扬,进而激发他们的个性。)
教师:剪贴画同理。
(二)自选图形
教师:有时我们需要的图片可能并不存在,或找不到时,这时我们可以自己想象创造,利用自选图形功能,绘制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教师:各小组学生自己试着去研究、解决。作为一道思考题?(让学生学习去研究、处理、解决问题。)
教师:你们学会了吗?接下来我们就来试着做一下。
三、个性发展,开拓创新
教师:接下来请同学以动物王国为主题制作一套幻灯片,并编成故事情节,稍后转播评优,并请小组成员进行解说。
学生:利用自己收集到的信息进行丰富化、个性化的创作。
各小组制作过程
各小组进行转播
学生:各小组成员针对不同的幻灯片进行了评述,分别阐述了各自对幻灯片的看法及优劣处。
学生:将自选图形的制作过程进行演示、讲解。
(这位同学做的真棒,老师或学生再演示一遍)
四、小结收获
教师:依据学生在制作过程及解说、探讨中存在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希望大家能够将所学到的技巧运用到学习生活中。
附:板书设计(贴)
动物王国
(同进贴上多种动物玩具)
一年级美术湖南美术出版社教案篇十三
1、采用揉、捏、粘、压等技法进行简单的浮雕造型创作。
2、培养创新和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采用泥塑的方法表现太阳的脸和光芒。
:太阳五官及光芒的多种造型及富于个性的色彩变化。
彩泥及附带工具。
一、上节课作业简单回顾。
二、出示泥塑作品《美丽的太阳》。
1、学生分析作品的表现方法,制作方法。
2、教师出示课件中关于揉、捏,搓、粘、压等方法的图象。
3、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制作的动作。
4、出示更多的泥塑作品,让学生欣赏。引发思考,提高学习的效率。学习泥塑的基本方法,为接下来的造型表现作铺垫。引导学生探究,发现。
三、布置学生制作泥塑太阳。体验造型艺术的乐趣,启发学生个性发展,自主学习。
四、(把制作好的作品布置在底版上,学生互相观摹。)
展示自然界的太阳,生活中的和神话中的太阳。感受成功的喜悦。拓展学习领域,丰富学生知识。
执教时间:3月6日——3月9日
在美术课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创作带来的乐趣,同时丰富他们的艺术经验,加深他们对艺术的喜好和热爱。在本课中我利用课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独立思考的习惯。通过比较性的欣赏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画家及其作品表现风格的理解,并从大师作品中迁移到学生的绘画里,拉近创作距离,更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一年级美术湖南美术出版社教案篇十四
《太阳》是“人美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中的一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本课教材展示了用泥塑造的多种不同的太阳作品,及西汉马王堆汉墓帛画中的太阳及墨西哥阿兹特克人的太阳历石。用泥塑的表现手法创作浮雕形式的太阳作品,既可以创设脸部的五官,又可以表现多种不同的光芒,通过揉一揉、滚一滚,以及简单的粘接组合,就可以体验到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既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又美化了环境与生活。
1、能抓在太阳的基本形状特征进行大胆想像,创造出有个性的太阳形象。
2、在美术活动中,表现出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创造出有个性的太阳形象
如何使学生克服模仿的心理(怎样变化圆内空间、圆形及光芒)
范画两张、七彩粉笔、歌曲磁带等
(1)老师问:谁会画太阳?请三位学生上台自由画太阳
(2)老师问:太阳是什么形状?(圆形)
它的四周还有什么?(光芒)
(3)两人一组讨论:谁画的太阳最有趣,最美?为什么
(4)揭题、板书课题。(见板书)
(1)老师带领学生欣赏第5课书中的学生作品。
请看书中左上图:他把太阳的光芒变成了小女孩的头发,还用蝴蝶结扎起来,还给她脸上涂上红红的胭脂,一下子,太阳就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小姑娘。
书中左下图:把这个太阳的脸涂成了大海的颜色,嘴画成了一艘小船,鼻子画成了一个小人坐在船上邀游大海,脸上笑成了两朵花,再看它的光芒像火焰一样,然后还种了许多的小树,这位同学还有环保意识,种上了树,都把小鸟吸引来了,还在这儿做窝呢。书中右下图:太阳的头顶上戴了什么?(皇冠)
老师:对,把太阳比做无比神圣的女皇,把“女皇”的头发画成了什么?(树叶:红、黄、绿)绿树叶是在什么季节?(春季)黄、红树叶是在什么季节?(秋季)
课间活动2分钟,放音乐《七色光》,老师和学生一起跳。老师问:怎么歌中把太阳说成了七色光?为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我们平常看到的太阳是黄色、白色,但实际上太阳光是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合在一起而成的。有时,天上出现的彩虹,它的七色就是天上的小水珠把太阳光折射出了美丽的彩色,所以我们画的太阳应该是有许多种颜色的。
老师边示范画不同造型的太阳,边讲解怎样把太阳画出有个性的造型。
(1)把太阳拟人的画法,并添画变化光芒,可以是慈祥的老人、美丽的小姑娘、顽皮小子等。
(2)可以从四季来看太阳,春天的太阳光芒是枝条,夏天的太阳光芒是火焰,秋天的太阳光芒是一串串果实,冬天的太阳光芒是糖葫芦等等。
(3)还可以用点、线、面等元素,以图案化的形式来表现太阳。
老师画的自己心中的太阳若干个。
(1)抓住太阳基本的形状特征——圆形和光芒进行大胆想像,采用夸张手法和拟人化处理,创作出一个与众不同的生动的“我的太阳”形象。
作画形式不限:如用彩笔在纸上画;用剪纸、撕纸添画形式做;用橡皮泥边作画边粘;或用粉笔在地上、黑板上作画等等。
(2)学生四人一组讨论怎样来画“我”的太阳,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同学。
放《七色光》音乐,老师巡视及时表扬有创意的学生作品,帮助作画不大胆的学生完成画“我”的太阳。
学生欣赏同伴作品。
(1)自我评述方式,说自己画太阳的想法及表达的愿望
(2)师生评述方式。
今天我们画了美丽的太阳、我心中的太阳,明天,希望你们去创造七彩的世界。
画我的月亮。
结束:放《小鸟飞》音乐,学生自由飞出教室。
一年级美术湖南美术出版社教案篇十五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丽富饶的地方。能喜爱江南,热爱自己的家乡。
2、用自己的方式认识12个生字,会写“口、日、中”3个字,认识2个笔画和三个偏旁。
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利用生活经验、图片、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理解竹排、树木密、禾苗、江南、鱼米乡等词语。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结合看图,联系生活实际,反复诵读,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读画画,理解课文。
2、在指导学生认记字形时,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记住字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指导写字时,引导观察,范写指导。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小小竹排画中游》是一首诗歌,学生喜欢读,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和背,让学生体会到江南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笔画、偏旁和生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字形的教学。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预设目标:
初读课文,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口、日、中”三个生字,认识2个笔画和3个偏旁。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师:小朋友们坐过竹排吗?(板书:竹排)。
(如果有,请他来说一说,再出示课件。如果没有,就直接出示课件“竹排”。学生看图理解,随机正音:排。)。
2、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3、小小竹排画中游。(指名读课题,正音。)。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先圈起来,想想怎样才能认识它?(提示:可以借助拼音,也可以问老师或同学。)师巡视检查。
2、小组内齐读,个别读,当小老师教读,评选出参赛选手。
3、参赛选手读,其他学生评议、正音。
三、认读生字词。
1、出示生字词卡,学生自由读生字词。并用自己的方式识记12个生字及带生字的词语。
2、同桌互读并交流记字词的方法。
3、全班交流。
4、认识3个偏旁,找找带有该偏旁的字。(课文中学过的、自己知道的)。
5、结合课件、图片、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等理解词义。
顺水流:可以请学生边读句子边用手势表演,然后自己读句子做手势最后共同边读边表演。
树木密:先请学生说说,再出示课件,让学生懂得这是指树木多,枝叶茂盛,一棵挨着一棵。
江南鱼米乡:课文哪个地方讲到鱼?那个词与米有关?(鱼儿游,禾苗绿油油)教师介绍。(课件出示)学生读有关句子。
四、学习写字。
1、比一比:口—日—中。
2、认识笔画横折和横折钩并书写。
3、课件出示写在田字格中的字,引导观察要写的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师范写。
4、读一读:口字要写好,上大下要小。
5、描红、书写。
五、扩展运用。
在生字卡中挑选自己喜欢的一个词说一句话或几句话。想想江南还有那些美丽的景色,在插图上画一画。
第二课时。
预设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丽富饶的地方,能喜爱江南,热爱自己的家乡。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开小火车认读12个生字。
2、游戏:一字开花(口头扩词)。
二、读中感悟。
1、观察画面,情感体验。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江南风光)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江南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它的美表现在哪里?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并设法理解。
2、讨论交流。
江南风景美在哪里?为什么说江南是个鱼米乡?为什么说小竹排在画中游?
(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交流,推选代表全班交流,师适时点拨。)。
3、带着对祖国江南喜爱的感情,齐读课文。
三、背诵课文。
指名读,自由准备,同桌互背,指名背,集体齐背。
四、扩展延伸。
1、出示“绿油油”齐读,请学生自由说说“绿油油的什么”。
2、照样子说说“abb的什么”,帮助学生积累词语。
3、请学生展示搜集的有关旅游资料和照片,进行介绍,感受祖国山水的美丽。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反思:
《小小竹排画中游》是一首诗歌,它主要通过对江南水乡的优美景色的介绍,让学生体会到江南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在教学这一课时,我主要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依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爱好,尽可能给学生直观的形象感受,把学生带入江南美丽的风光中,感受江南的美好,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语言。
在学习“竹排、树木密、禾苗、江南、鱼米乡”等词语时,我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图片、联系上下文等方式,先小组讨论理解,再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在学习生字词语时,我先让学生自己勾画出带生字的词语,读一读,再在组内交流,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词语的,用什么方法记住的。然后全班交流。由于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习起来兴趣盎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学生理解了字词、理解了课文后,我让学生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采取自读、自背,小组内读、背,全班赛读、赛背等多种方式,有很多同学学完课文就会背了。而且很轻松,效果非常好。
一年级美术湖南美术出版社教案篇十六
一年级现有学生xx人,男生x人、女生x人。经过上学期的系统学习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美术技能,对于美的事物有兴趣,有初步感受美的能力,作画时初步培养了观察习惯,对于想象画、命题画有较大的兴趣,能根据自己的感受大胆的描绘。完成作业的速度不一,少数同学形象表达能力还停留在幼儿园的水平。
(一)绘画。
1、学习记忆画、想象画的画法,用这些形式表现自己熟悉的、喜爱的事物,体会表现的喜悦。
2、用硬笔线描的方法,绘制简单动植物。
3、继续学习以平涂为主的硬笔着色方法。
(二)工艺。
1、学习简单的纸工、泥工、拼贴、拓印等技法。
2、用撕、折、拼贴等方法,制作以纸工为主的简单图形。
3、用团、搓、压、捏、拉、接等方法,制作简单的泥工模型。
(三)欣赏。
1、观赏有趣的动、植物。
2、欣赏富有童趣的.儿童画。
3、欣赏儿童题材的美术作品。
(一)重点。
1、用水彩笔或蜡笔的形式进行平涂作画,描绘观摩、记忆、想象中的动植物,线条要求流畅,色彩丰富,构图饱满,造型大胆、夸张,生动活泼,富有一种童趣。
2、传授折纸的方法和步骤,并进行一系列练习。
3、学习用费材料进行简单纸工制作练习。
4、欣赏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及优秀儿童美术作品。
(二)难点。
1、在绘画训练中,要求达到线条流畅,色彩鲜艳丰富,构图饱满,造型大胆、生动,富有儿童情趣以及创造性。
2、在工艺制作中,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识图能力,培养良好的动手习惯,以及动脑创新能力。
3、在欣赏过程中,提高欣赏表达能力,培养初步的鉴赏美的能力。
该年级段学生在前一学期教学情况来看,这些学生学习接受能力较强,想象力丰富,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同时对工艺制作大感兴趣。
但也有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在绘画上构图能力较差,色彩运用不够丰富,画面排放不够整齐,有零碎感,态度不够仔细。
2、工艺制作上精细度不够,意图能力较差。
3、优、差生差异太大。
1、加强对学生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构图、上色、勾线等)的渗透。
2、要求在构图时饱满、大胆、略有夸张,富有童趣。
3、通过课堂讲评优秀作业与较差作业之间区别,让学生有互相学习的机会。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250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