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同时也能够找到自己的不足与问题,并加以改进。写总结时要注意语言简练、准确,避免使用过多的俗套词汇和重复的句子结构。附上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育总结市教育局工作要点篇一
xx年上半年全市教育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教育提出的要求,积极应对宁波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挑战,按照“发展、提高、统筹、服务”的方针,着力以提高质量、提升层次为重点,以统筹教育资源为抓手,以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为目标,不断加快教育创新步伐,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通过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奋力开拓,取得了较好成绩,为圆满完成年度工作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基础教育:按照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从学前3年教育到高中段的2019年基础教育的要求,积极抓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重点抓好幼儿教育和高中段教育工作这两个重点。义务教育段入学率和巩固率继续保持在100%和99%以上;采取扩容、扩班挖潜和鼓励民办高中发展及宏观调控等积极有效的措施,进一步解决初中毕业生处于高峰期的困难,使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的比例超过90%;全市共有22774名考生被普通高校录取,比上年增加1118人,全市在高考报名人数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录取率仍与去年基本持平,达85.6%;另有5286名三校生被高职院校录取。狠抓了教育部关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落实,加强幼教管理体制规范管理,健全管理网络;着力扶持培育一批中心幼儿园,幼儿教育毛入园率达到了108%。
高等教育:根据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要求,从正确处理好我市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质和量关系以及办学条件和最终办学规模的关系,实现由量的扩大向质的提高转变、由条件定发展向稳定学校办学规模的转变的实际出发,在对市属各普通高校的办学条件进行了详尽分析的基础上,全年共安排市属普通高校招生计划20342人,比上年增长5.4%;其中本科5800人,增长5.5%;高职13742人,增长5.7%;使在甬高校学生规模达到9万人。安排市属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计划8200人,比上年增长29.13%。其中本科(含专升本)1600人,增长23.08%;专科层次计划6600人,增长30.69%;学生数将达到4万人。xx年预计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35%。
中职教育:为保持高中段教育的协调发展,今年我市仍按照职普1:1的比例进行招生,全市有33486名初中毕业生进入中职学校学习。上半年,通过努力,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慈溪锦堂职业中学、宁波大红鹰职校被破格认定为省一级重点职校,至目前,全市41所独立设置中职学校中省级以上重点职业学校达到25所,其中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12所。另外,今年我市还有选择地引进了省内外优秀普通中专学校来宁波招生,让宁波考生有更多去大中城市学习、工作的机会。
成人教育:加大农民培训的力度。市教育局成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领导小组,组织、指导全市农村职业学校、成人学校积极参与当地政府组织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据统计,上半年全市教育系统有152所职成校列入当地政府定点培训机构,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58655人,农民工岗位培训179975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01886人,回乡初高中毕业生职业培训24813人。同时,在全市全力推进职工、农民“双证制”教育,6月初在东钱湖成人学校召开了全市“双证制”教育现场会。至6月底,全市参加“双证制”教育达6291人。继鄞州、海曙区被教育部列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以后,慈溪市、江东区、江北区、镇海区、象山县又被省教育厅列为首批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
1、狠抓了全市高等教育层次的提升。为进一步优化我市高校的布局结构,提升我市高等教育的层次,上半年,我们进一步加大了“申博、升本、升格”工作的力度。宁波大学通过开展学科建设工程和队伍建设工程,努力提高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并计划于下半年再次申报博士点;通过努力,宁波高等专科学校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已正式升格并更名为宁波工程学院,第一次本科招生计划就达到570人,使学院能在一个比较高的本科平台上发展;宁波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已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并更名为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同时,我市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引进国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通过多方努力,经教育部批准,由浙江万里学院与英国诺丁汉大学合作创办的宁波诺丁汉大学上半年已正式筹建并开工建设,并于今年计划招收300名本科生。
2、积极做好基础教育段学校升等级的工作。上半年,由市教育局领导带队到各直属学校及各县(市)、区教育局和有关学校调研,进一步掌握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底数,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加大建设的力度,着力使各学校向上一层次发展。同时,着力集中建设一批省级重点中学,到xx年在全市建成15所省一级重点普通高中,2019年达到20所。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引导、指导、帮助一些未列入省等级重点中学的向省等级重点中学发展,未列入示范性学校的向示范性学校方向发展,以不断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度。
3、突出了抓基础教育的内涵发展与提高。上半年,着手建立更加科学化、透明化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评估体系。在不断完善省级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区实验工作的基础上,按照“积极稳妥,逐步推进”原则,实施了全市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狠抓了在甬高校互联及接入中国教科网的工作,推进了中小学校园网的建设;狠抓了教育信息化工程示范镇、市级优秀网站与创新实验基地的建设,进一步完善了东方191网校。加大了实验室建设投入的力度;同时,加大中考、中招制度的改革力度,在基础教育段建立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招生录取相结合的机制,在城区及余姚、镇海等地的体育中考中推广了游泳选项测试,实行了中考“两考”分离。
1、推进了学校现代化建设。上半年,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摸底调查,进一步推进了新一轮全市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在xx年北仑区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了浙江省万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的实施,北仑区有7所学校分别申报了一、二类标准化学校,均获通过。目前,此项工作已在全市范围内推开,通过测算,至xx年年全市将有90%的学校达到标准化学校要求,需投入资金约35亿余元。
2、加快了高教园区建设。高教园区(南区)公共设施建设正在抓紧进行,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宁波诺丁汉大学于xx年4月15日举行奠基、开工典礼,正式投入建设。高教园区(北区)的建设也在全面展开。3月份,经专家论证,市高教园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讨论并确定了宁波工程学院校区规划方案;市委徐福宁副书记、市政府成岳冲副市长就宁波工程学院的土地征用事项多次召集镇海区、江北区和市有关部门协调。目前,土地征用和拆迁户的过渡房建设正在进一步落实之中。4月21日,中国科学院、浙江省政府、宁波市政府代表在杭州签订了共建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的协议和备忘录,中科院材料研究所正式落户宁波高教园区(北区)。
3、推进了高教资源的共享。为逐步深化高教园区(南区)各高校间教育资源的共享,上半年继续在园区内5所院校间开展校际选修课活动,每所高校根据自身的实际各推出两门特色、精品公选课供各校学生互选,共有1972名学生进行了选课。高教园区(南区)的中心绿化带、图书馆和体育馆等公共配套设施于去年年底基本建成后已全部面向社会开放,实现了园区与社会的资源共享。另外,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与宁波诺丁汉大学签订了共建协议,实现与诺丁汉大学图书馆数字化文献的网络共享。
1、扎实推进成人学校运行机制改革。在有关县(市)、区进行了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运行机制改革试点,成校干部实行公开选拔、竞聘上岗,优化了成教队伍结构。上半年,慈溪崇寿镇成人学校首次向全镇中小学代课教师公开招聘了成教工作者。东钱湖成校也向社会自主招聘了11名工作人员。用人制度改革突破了成人教育“政府配人,学校干事”、“有多少人办多少事“的传统运作模式,开始确立“以事业发展为中心,以自主办学为动力”新的成人教育发展观。
2、进一步规范了民办教育。认真学习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进一步落实了民办教育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一是加强了年检,改进了年检办法。从2月份开始,对全市民办学校进行了年检,共有93家通过年检,1家暂时保留,对8家予以注销的学校在教育网上进行公告;对12所公办学校举办的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由指定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了资产审计。二是初步规范了名校办民校的行为。结合《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贯彻,对全市的名校办民校、国有转制学校等进行了全面排摸,在广泛调查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的建议方案,推进了此类学校的规范化建设。三是加强对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的检查。目前,全市外来进城农民工子女在我市就读义务教育的人数已达9万人,其中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接纳4.4万人。为保障外来工子女的安全,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分别会同消防部门和交警部门对此类学校进行了消防和校车接送等专项检查。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对之进行了重新清理,已有47所达到基本的办学标准,还有15所正在整改之中。
3、进一步推进了素质教育。强化了学生的德育工作。在全市启动了“新课程新德育”工程,加强了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统筹劳技中心与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开展了“行为规范示范学校”建设,在城区将学生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纳入了初中学生毕业与升学考试;在全市推广了县(市、区)、乡镇(街道)、学校三级道德教育的试点工作经验;加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员队伍建设。同时,在全市深入实施了体育艺术新课程标准及新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举办了宁波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在省第九届中学生运动会上取得了团体总分第一的好成绩。举办了宁波市教育系统第七届艺术节,协同市委宣传部等组织了“百场音乐会”,促进了学生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4、深入开展了创新实验活动。在全市教育装备部门和学校网站中开展了创办“十大优秀网站”活动,通过活动,积极推进了信息技术在管理和教学中的应用;同时,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了创办“十大创新实验基地”活动,为全市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实验平台。
1、进一步推进了“名师工程”建设。建立了以“教坛新秀、学科骨干、市名师、省特级教师、正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为主要内容的五个梯次系列化的培养、评选制度;依据《宁波市中小学骨干教师管理暂行办法》,制发了《宁波市中小学骨干教师考核办法(试行)》,进一步强化对骨干教师的考核与管理,并争取进一步提高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待遇。5月下旬,成立了宁波市特级教师协会,以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带动效应,更好地发挥他们在推进素质教育、基础教育新发展以及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作用。上半年,评定了首批市学科骨干202名,并进行了隆重的表彰。组织了第八届市教坛新秀的评选工作。制定了《宁波市高等学校“甬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岗位实施办法》,招聘一批教学能力强、科研水平高的高校学科人才。
2、建立了以实行聘用(任)制和岗位管理为重点的新的人事管理机制。加大了用人制度改革力度,按照精简、规范、优化、高效的原则,科学设置中小学的内部机构,会同市人事局印发了《市教育局直属学校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方案》;在教研室等局直属单位实施了人员聘用(任)制,并规范了考核制度,今年先行推出3个教研员岗位面向社会招聘,逐步在直属单位建立起“能进能出、优胜劣汰、竞争上岗”的用人机制。开展了第二次面向社会人员教师资格证书的认定工作,全市共有1423人申报教师资格。组织召开了专题研讨会,研究贯彻实施《浙江省贯彻国家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实施意见》。建立了市、县两级教育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开展教育系统内人事代理,逐步建立单位用人的新机制。
3、进一步强化了职评的导向机制。上半年,新制发了中专、中小学教师职务任职资格推荐评审工作的文件,进一步明确了职评的导向。注重对教师教学能力教育教学实绩的评估,强化对教师业务能力的测试,增加申报和评审的透明度,充分体现公开、公正、公平原则;改进了“小中高”、职高专业课高级职务评审的推荐办法,完善对初次定级教师的统一考核制度,并根据专业职务结构比例设置中、高级职务岗位,按照比例要求控制申报数量,对实行职称“评聘分离”的学校,适当放开中小学教师职称申报的名额限制;同时,对山区、海岛、经济欠发达乡镇学校教师进行政策倾斜和照顾。
4、进一步强化了教师继续教育。建立了教师“培训超市”,实行“菜单式培训”,逐步做到按需培训,落实了暑期教师全员培训任务;为拓展教师继续教育的空间,更好地解决教师培训中针对性、实效性问题,上半年建起了宁波市教师教育网,探索教师网上培训新模式;为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我市教育国际化,上半年,组织了24名非英语专业学科骨干教师赴美国培训,较好地提高了这些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提高教师的学历学位,与浙师大合作在宁波教育学院开办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领域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班教学点,探索在职培养新模式。
1、加强了基层党的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全市中小学党建工作会议和全市高中学生党建工作座谈会精神。按照“围绕一个主题、解决一个问题、达到一个目的,解决一项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一月一次党支部书记例会;围绕学习贯彻xx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教育改革发展、转变作风等三方面内容,组织召开直属学校(单位)民主生活会,查找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建立了市教育局党员信息库系统,对11所高校、43所直属学校(单位)近9000名党员情况进行全面采集、核实及电脑输入,至6月底,党员基本信息维护基本结束;新建了高教园区图书馆党支部,完成了宁波二中等8个党支部(总支)的换届选举工作;并按新社团的不同情况,帮助、指导、督促新社团组织建立党组织或落实了党建工作联络员;筹建了宁波市教育党建网。
2、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习和主题教育活动。根据今年市委教育工委工作要点和当前的形势要求,健全了各级中心组学习制度,坚持每月一次理论学习、每季一次专题研讨、每半年一次学习自查、每年一次督查考评,并对全年的教师政治学习作了具体安排;市教育局领导在加强自身学习的基础上,为各直属学校(单位)领导干部作了专题辅导报告;拓展了“三满意”主题教育活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从加强领导、创新载体、强化宣传、注重实效的要求出发,对创“三满意”活动作了进一步的规范和改进;开展了“以教师为本,为教师解难”的主题活动,通过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地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进一步拓展“三进”活动内容、深入开展“义教”等活动,引导广大教师以自己的爱心去认真教育每一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真诚关心每一位学生,从而让社会更多地了解教育,支持教育。
3、狠抓了高校稳定工作。3月份,针对部分高校学生收发“罢餐”短信的情况,市委教育工委高度重视,要求各在甬高校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网络的作用,全面准确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情况,做好针对性的思想工作,并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同时,加强了对食堂的监督管理,加强对食堂进货渠道、价格、质量、服务的管理,在源头上把好价格关,并做好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较好地化解了矛盾。针对中国台湾“3•20”公投有可能影响高校稳定的实际,根据市委领导的要求,早部署、早落实,把工作做在前面,有效地维护了“3•20”前后高校的稳定。另外,对上半年全市高校发生的多起学生出走、跳楼、自杀等意外事件进行了通报,要求各高校高度重视,举一反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管理,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确保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确保学校的稳定。
4、加大了对教育的宣传力度。建立了教育新闻发布会制度;与《宁波日报》合作,从4月份起至8月份,每月推出一个专版,分专题介绍近几年来宁波教育的政策、创新、发展情况;在宁波电视台《交流》栏目以“中考,今年有些不一样”等为题,就老百姓比较关注的xx年中考与招生等热点问题,与人民群众进行了交流与沟通;开展了新世纪教育创新十件大事评选和首届宣传宁波教育好新闻评选工作。对吴训威同志的先进事迹进行了广泛宣传,开展了向吴训威同志学习的活动。
5、各群众团体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发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了教代会建设,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民办学校工会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推进了民办学校工会工作和民主管理工作。在全市教师中开展了“我与我的学生”征文活动;春节期间,市女教职委组织全市女教职工开展了“春风行动”——为民工子女学校捐书捐款活动,累计捐赠图书50000册电脑等教学设备300余台,课桌椅xx余套,捐款xx0余元。开通了教师心理热线,聘请了20余位专家担任教师心理咨询员。
1、深入抓好上级有关教育决策的落实。上半年,进一步抓了《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和《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贯彻,加强了对各县(市)、区落实“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情况的检查;同时,组织人员到有关县(市)、区进行了调研,为下半年市政府组织对《决定》、《意见》的贯彻落实进行检查提供了情况和检查重点。强化了教育督导工作,完成了对县(市)区xx年教育工作主要目标考核及拟定了xx年对县(市)区主要考核目标;配合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对江北区及宁海县的省教育强县进行了评估,指导江东、北仑两区准备迎接省对第二批省教育强县的复查材料工作,督促象山县、奉化市积极做好争创省教育强县的准备工作。同时,配合省教育厅对我市8所高中段学校进行争创省等级重点中学的认定性评估。
2、加强了党风廉政和相关制度的建设。深化了党风廉政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办法,在修订完善。
责任书。
内容的基础上,市教育局与直属学校签订了xx年规范办学行为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各校校长为规范办学及收费的“第一责任人”。加强了教育内部审计工作,按照教育部《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在对中小学校长离任责任审计的基础上,上半年对任职在五年以上的市实验小学、教医幼儿园、宁波七中、三江中学等主要负责人进行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根据高校布局结构调整需要对浙江轻纺职业技术学院、宁波服装学院进行了财务审计;对教育学会、成人教育学会进行了财务年度审计。
3、加强了教育法制建设。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学习了《行政许可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组织县(市)区分管民办教育的同志认真学习了《民办教育促法》及其“实施条例”,并共同研讨了当前我市民办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狠抓了《宁波市学校安全条例》贯彻实施。根据《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起草了《宁波教育听证制度》和《宁波市教育局专家委员会工作规则》,逐步完善了行政复议和行政调解等工作程序。同时,根据市政府和市审改办的统一部署,在年第二次审批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对我市教育行政许可项目进行了认真全面的清理,起草了机关“一站式服务”
工作方案。
积极推进教育局电子政务努力方便群众办事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着力推进我市语言文字规范化开展了公务员普通话培训与测试工作。
1、加强了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在继续做好市级重点学科、重点专业建设的基础上,制订了全市高校精品学科、精品专业建设方案,以进一步加大我市高校学科和专业建设力度。召开了全市高校专业设置研讨会,引导各高校根据宁波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化专业设置,加大紧缺专业的建设力度,增强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
2、进一步推进了产学研结合。建立了科研配套经费制度,积极鼓励高校申报国家、部、省和市级科研立项,今年在甬高校承接科研项目有1057项,百万元以上的项目共4项,上半年纵横向科研经费超过5000余万元;宁波大学承担国家科技部的“高通量多功能新型液分离膜材料及相关制品、组器关键技术”,宁波工程学院承担的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杭州湾大桥工程指挥部的“海洋环境混凝土结构配筋腐蚀进程的预埋式无损监测系统的设计研究”等项目,为宁波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3、推进了中职教育牵手企业活动。市、县(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省级以上重点职业学校共同走访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状况、用人需求信息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加快校企合作步伐,城区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率在90%以上,全市中职学校与500多家企业签订了“订单”培养计划。实施了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培训制度,在企业建立了专业师资培训基地,同时还选送了8位专业教师到德国接受了专业培训。
1、加大了对热点、难点问题的治理。为切实解决社会各界关心的教育乱收费问题,学校收费管理实行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各负其责”的制度,坚持和健全了治理教育乱收费局际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教育、纠风牵头,监察、财政、物价等部门共同参与的治理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了教育收费决策听证制度。上半年共处理投诉、转办的乱收费投诉件23件。同时,加大了师德建设的力度,在继续深化“三全”、“三让”主题教育的基础上,强调了教师在五种情况下(学生思想学习进步时、学生成绩下降时、学生做错事时、学生家庭发生重大变故时、学生身心发生重大变化时)必须找学生谈话的“五必谈”制度。强化了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管理工作,对全市大、中、小学校进行了食堂量化分级管理。
2、加大了教育帮扶工作的力度。继续在全市14个经济欠发达乡(镇)和6个片(区)实施“两免一补助”教育扶植政策,对特困生、低收入生活困难家庭学生继续实施减免优惠政策;并从今年秋季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对特残教育学校中就读的残疾学生实行全免费教育。继续实施“东西部学校结对帮扶”工程,加强了对西藏自治区比如县的教育支持工作,完成了教育部下达的新疆班招生计划;做好与贵州对口学校的帮扶结对,落实了20万元资金支援三穗县医院门诊楼建设、10万元资金支援三穗县民族高级中学学生宿舍楼建设、12万元资金支援三穗县民族高级中学多媒体语音实验室建设;选派了22位教师赴贵州黔东南州、黔西南州支教,暑假期间组织12位特级教师、名教师赴贵州开展为期半个月的讲学。加快了与江西等6省的合作,落实了教育部下达的中西部地区合作办学招生计划,加快了“教育移民”的进度。
3、进一步加强了机关作风建设。以机关效能建设为契机,在局机关开展了“为民、务实、清廉”的主题教育活动;建立和完善了“十八项”制度,提出了机关效能建设实施意见;开展了机关干部下基层调研活动;在全机关推行了首问责任制。市教育服务中心共受理群众咨询、投诉、建议3288件,接待群众来访165人次。
4、进一步密切了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继续推动和改进“三进”工作,发动全体局机关干部、教职员工深入社区、学生家庭,了解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意见和建议。组织开展了机关干部与生活困难群众结对帮扶活动,全局机关共计捐款2万余元,并于“七一”前夕,对生活困难群众进行了走访慰问。
教育总结市教育局工作要点篇二
20**年,监察室按照教育工委、教育局的总体工作部署和要求,以求真务实的态度,认真做好党风廉政建设、规范教育收费、行政执法监察、信访、热线等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面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切实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向纵深发展。
根据市委、市纪委“关于印发《xx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主要工作任务分解》的通知”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推进教育系统反腐倡廉工作。
1、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三月份,召开全市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暨纠风工作会议,认真学习传达了中纪委和省、市纪委、省教育厅纪检监察工作和市政府廉政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总结了市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制定下发了“关于印发《xx市教育系统20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分解》的通知”和《年市教育系统纪检监察工作要点》,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对全市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纠风工作任务进行了全面部署和安排。
2010年3月,结合各单位领导班子年度工作考核,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纳入其中一并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单位评优评先和干部提拔任用的依据。
2、认真学习和践行《廉政准则》。4月份,市教育局召开专门会议,精心组织《廉政准则》等法规制度的学习、宣传和落实工作,组织机关全体干部观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录像片,增强机关干部反腐倡廉意识。同时,我们还建立起了市直单位科级以上(包括科级)党员领导干部廉政档案。
二、深入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纪委、中宣部等6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和《中小学廉洁教育指导纲要》,深入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到今年为止,全市共建立21个廉洁文化进校园示范点,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全市中小学得到有效开展,省纪委宣教室还专门到我市拍制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方面的专题片,并在省电视台进行播放。安庆四中被命名为省廉洁文化进校园示范点。
三、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积极做好纠风治乱工作。
在去年“教育收费规范年”深入开展的基础上,今年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努力构建和完善规范教育收费工作的长效机制。加大监督检查和宣传力度,保证教育收费各项政策落实到位,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
1、加大督查工作力度,严肃查处教育乱收费案件。继续加大督导检查力度,保持治理工作高压态势。严肃查处顶风违规违纪的乱收费案件;严肃查处通过学校向学生搭车收费和面向学校的各种乱摊派、乱罚款、乱收费行为以及截留、挪用、挤占教育经费和学校收入的行为;严肃查处滥印、滥订教材、教辅资料和利用服务性收费为单位和个人谋取私利行为。严肃纪律,实行责任追究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对查实有乱收费行为的学校,进行严肃处理,并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将一律取消评选综合性先进单位以及申报示范学校资格,并追究校长的责任,情节严重的撤销其校长职务。2010年我们加大市级直查力度,对于少数顶风违纪影响较大的乱收费个案,市教育局将派员直查快处,处理结果向全市通报。在查处教育乱收费工作中,共查处11件违规收费行为,分别是宿松4件、望江4件、潜山1件、枞阳1件、岳西1件;清退各级各类学校乱收费问题涉及的金额25.4855万元;有5人受党纪政纪处分或其他处分。这些工作的有力开展,极大地遏止了乱收费行为的发生。
2、坚持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治理教育乱收费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作用,加强对治理乱收费的统一领导,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形成合力。2010年3月、9月,由市教育局牵头,多次召开了市治理教育乱收费七部门联席会议,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反应更加灵敏的立体式监管体系和常态化管理机制,命名xx县、xx区为规范教育收费示xx县(市、区),命名太湖新城二小等13所学校为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学校,并形成了五点共识:一是要充分发挥联席会议的作用。成员单位应站在切实维护好群众利益的高度,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以更加明确的态度,更加统一的要求,更加协调的步伐,积极做好规范教育收费工作。二是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主动作为,切实把握和解决好群众的诉求,形成良好的规范教育收费氛围。三是要进一步加强教育收费常态化的监管机制,扩大监督面,畅通投诉渠道;加大制度的落实力度,提高学校对相关收费政策的'执行力,不能让收费制度流于形式。四是要突出重点,加大惩处力度。针对教辅资料费的收取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规范的现象,进一步规范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坚决纠正通过代收费、服务性收费牟取利益问题;同时,加大督查惩处力度,做到有报必查,严肃查处,继续保持治理教育收费的高压态势。五是要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严格师德师风考核,积极探索从源头治理的有效途径。
四、重视信访工作,切实维护群众的利益。
坚持按《信访条例》要求,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电、来访的回复解答和接待工作。今年的教育收费投诉与去年相比有了大幅度下降。2010年共接到群众关于学校收费方面的投诉68件(次),市本级收到41件,比去年下降35%;省部转27件,比去年下降68.2%。对群众的每一件投诉,我们都及时与有关县(市、区)单位、学校联系,认真做好调查核实工作,做到有报必查,有错必纠。对省市有关部门批转来的群众来信,认真督办、查办,并及时报结,做到群众信访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同时,我们还积极协助市纠风办、广播电台,认真做好“1584政风行风热线”中群众反映的问题的办理和答复工作。在近几年的政风行风热线工作评比中均获优秀等次。
教育总结市教育局工作要点篇三
为全面贯彻落实《江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和省市2012年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一年来,我市教育事业在省教育行政部门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围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以开展集中整治活动为契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均衡发展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科学发展为要求,优化教育结构,深化教育改革,细化发展措施,实现了阶段性发展,有力促进了我市教育的优质均衡、科学和谐发展。
一、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化集中整治活动,不断提升机关工作成效。
1.深入开展十八大精神学习贯彻活动。做好了十八大期间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工作,分赴十二个县(市、区)教育部门和学校开展了蹲点工作。组织机关干部收听收看了党的十八大会议报告。举办了十八大会议精神专题辅导课,制定下发了《关于深入学习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实施意见》,督促全市教育工作者提高认识,认真学习,深刻体会,增强执行力。全面推动十八大精神进机关、进学校、进班级、进宿舍、进课程、进头脑,在教育系统内掀起学习宣传十八大精神热潮。
2、深化集中整治活动效果。健全领导机构,抓好思想发动,营造宣传氛围。广泛发动群众,认真查摆问题,深入剖析问题原因。加大督查力度,狠抓整治活动实效。加大了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监管,明确“十个严禁”和“八措施”、“七机制”内容,规范了中小学教师的师德行为,解决教师从教不廉等突出问题。加强师德考核,严格执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机关的工作作风有了明显转变。消除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和“没有好处不办事,有了好处乱办事”的衙门作风,提升了机关人员的服务水平,塑造了机关工作人员的新形象。行政执法的规范化程度明显改善。
3.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党员领导干部创先争优活动联系点点评和群众评议,市教育局报送的4篇优秀成果获省委教育工委表彰。引导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争创一流工作业绩,争做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模范党员,真正使活动创出先进、争出优秀。抓好了党风廉政工作,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了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和《清风养性》廉政教材编写工作。
进度、掐的准时间、抓得出成效。二是加大的教育乱收费治理力度,共收缴乱收费311万元,处分人员52人,其中党政处分25人,净化了教育环境。三是抓好督查督办,多次组织了明察暗访督查组分赴各级各类学校。对查出的问题一一督办并整改到位。四是畅通群众投诉渠道,注重对信访件的调查处理。对上级部门交办的教育乱收费信访件,及时调查处理,做到了件件有回复,事事有落实。
5.不断提升机关工作效能。深化《工作规程》执行力度,实行岗位监督机制。建立来访接待制度,构建一站式服务平台,方便群众办事。开展“下基层,进学校”活动,加强与基层的联系,拓宽与群众交流的渠道,关注教育热点难点等教育民生重大问题,增强了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认真办理好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在措施的制定,政策制定的调研、大型活动的组织,传达领导指示,反馈各种信息,各部门工作协调和督查落实,做到了快捷和实效,保证了全局上下政令畅通。全年在保障政令顺畅上没有出现重大失误行为。
二、统筹协调,促进各类教育整体发展。
(一)加快推进基础教育发展。
1.全面实施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一是按要求做好了校舍改建类项目和农村学前教育项目管理,召开了全市学前教育推进会,部署学前教育建设和管理工作,开展学前教育项目设备设施配备工作。二是做好了**县、**县迎接省教育厅督导评估工作。做好幼儿园评估工作,共有3所申报省级示范园评估(**县幼儿园、**县阳光花城幼儿园、**县聪明岛幼儿园)接受省教育厅过程督导。三是加强了学前教育办学管理,开展了“健康、快乐、发展”主题活动;组织了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组织了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活动。四是组织了三次幼儿园园长和业务骨干培训考察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学前教育队伍建设。五是组织了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培训活动,基本完成了学前教育有关信息的采集工作。六是制定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认真做好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市民办幼儿园管理办法(试行》制定并促成尽快下发。
2.均衡推进义务教育发展。一是巩固了“两基”成果。督促、指导县(市、区)进一步调整了城乡中小学规划布局,合理设置义务教育学校网点。认真落实“保学控辍”双线承包责任制,努力提高了小学、初中入学率,控制了辍学率。2012年我局获得了国务院表彰的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二是推动了均衡发展。积极落实省政府《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和市政府出台的《**市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督促各地认真落实。全面推进了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项目工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原有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项目总体规划和年度规划进行了多次整改(教学装备类项目4年、校舍改造类项目6年)。启动了教学装备类项目采购工作。开展了“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项目规划和实施工作。积极落实《江西省普通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城区小学、初中网点继续增加,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义务教育资源进一步扩充,大班额现象得到新的治理。指导了县、校做好划片就近免试入学工作,要求生源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严格控制借读现象;推动了全市做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读义务教育学校工作,确保了全部接收。三是以民办教育促进均衡教育发展。将万年县民办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向全市推广,促进我市义务教育全面均衡发展。
3.全面加强了普通高中管理工作。一是落实全市普通高中会议精神,督促、指导各地、各校加强普通高中工作。二是科学制定了2012年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全市44820名,充分发挥招生计划的调控作用。三是推进了普通高中学籍信息化工作,在全省率先完成2010级普通高中学生学籍建档工作。四是加强了接受省教育厅评估的学校市一中、**县中的指导,三所学校接受了省教育厅的正式评估,反应良好。同时,对去年评为基本合格的**中学进行了指导。五是继续开展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指导学校开展学分认定、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完成了《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审核。六是以政府名义制定《关于进一步促进民办学校发展的若干意见》草案并征求了广泛意见,起草了《民办普通高中办学水平督导评估方案》,并准备开始实施。七是高考成绩得以显着提升。2012年**市报名参加高考的考生37432人,其中:文史类考生15007人、理工类考生22169人、高职222人、少年班34人。比上年减少1326人,同比减少3.42%。占全省13.90%。尽管今年报考人数减少,但全市高考再创佳绩:三本上线人数19939人,上线率52.8%,高出省上线率0.2个百分点,其中:提前批次录取本科考生1721人,一本批次录取2710人,二本批次录取6786人,三本批次录取5970人,高职高专批次录取15034人。全市共录取考生32221人,录取率达86.08%。
4.加快了中小学校校舍改造步伐。一年来共完成校建资金投入6.78亿元,其中争取上级资金5.6亿元,新(改扩)建、维修校舍面积55.3万平方米,其中新(改扩)建校舍面积46.8万平方米,维修校舍面积8.5万平方米,改造危房25.5万平方米,拆除d类危房17万平方米,中小学校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主要为:一是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三年规划全面完成。三年来校安工程完成投资11.21亿元,新建校舍87万平方米,消除d级危房98.65万平方米。中小学校舍安全严峻形势得到极大缓解。二是学前教育快速推进。改造增设村完小及教学点附属幼儿园873个,新建乡镇幼儿园24个。三是教师周转用房全面推进。**县、万年县、**县及**市已完成教师周转宿舍建设954套。四是农村初中二期顺利实施。一年来完成投资5175万元,新建学生宿舍及食堂等配套校舍4.3万平方米,为1万多名农村初中学生提供了食宿条件。五是薄弱学校稳步达标。2012年薄弱学校完成投资3.2亿元,为678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改善了办学条件。六是城镇新区教育园区全面开工建设。2012年批复的**区、**县、**市、**县、**县及开发区教育园区全面开工建设。
6.全面开展了素质教育工作。一是充分利用党的十八大召开的有利时机,开展了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教育,组织读书、征文、演讲、讲座等活动。二是召开了素质教育现场会。开展了“素质教育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组织了“与雷锋同行,树时代新风”系列活动(读好书、知识竞赛主题征文、主题演讲);组织了“建设幸福中国”读书活动,参加了省教育厅讲故事、演讲比赛;组织上报一批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案例,部署“暑期读一本好书”活动。三是开展了市级素质教育示范校的评估,共评出15所市级素质教育示范校。继续开展了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四是加强了班主任和德育工作队伍建设,组织了全市中小学班主任专业技能竞赛和-优秀中小学班主任评选活动,并组队参加全省比赛。五是开展了2011-全省、全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评选活动。六是进一步开展了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组织了全市法制教育优质课评比活动。组队参加了全省优质课评比活动。七是督促和指导有关县(市、区)加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与管理,对所有已建成的活动中心进行了工作检查。落实了一批乡村学校少年宫计划,并开展了检查活动。八是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举办了学生体育运动会,开展了全市中小学艺术展演、才艺大赛和艺术教育论文活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二)职业教育发展稳步推进。
1.努力抓好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市教育局出台了“划定普通高中最低录取分数控制线,中考分数低于普通高中最低录取分数控制线的考生,必须分流到中职学校就读,全市所有公、民办普通高中学校一律不得录取”的政策。为中职学校招生留下了足够的生源空间。2012年全市中职学校招生达16225人,基本完成了省厅下达的计划任务。
2.注重中职学校内涵建设,各项技能竞赛获佳绩。**茶叶学校代表参加江西省全国职业院校手工制茶技能大赛,共派出的8名选手荣获扁形茶制作比赛一等奖1人、青茶、红茶制作比赛二等奖各2人、卷曲形茶制作比赛三等奖2人,列全国29支参赛队之首。我市参加全省中职学校第九届技能竞赛节,共获得个人一等奖6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17个,并有22名教师荣获优秀指导老师奖。组织进行了2012年全市职业高中(职业中专)1-2年级学生文化课抽测,均比上一年有所提高。
3.加强示范学校建设,探索中职教育发展新思路。迎接省教育厅对我市**县职业中专学校和**电子工业学校省示范性职业学校评估、复评工作。推荐**市中等专业学校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申报学校,并已被国家教育部评估认定。召开了全市20职成教工作会议暨专家报告会,邀请全国政协委员、全国职业教育知名专家王军伟先生莅临会议指导并作了题为“中等职业教育做中学做中教教学模式探索”的精彩讲座。
4.加快中职学校硬软件建设。申报了2012年中央、省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9个。8所中职学校进行了申报2012年中职学校省级精品专业。组织安排了我市13所中职学校22名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组织安排我市18所中职学校5名校长和60名教师参加省级校长培训和省级“双师”型教师素质提高培训。推荐评选了33名中职学生为省级“三好学生”、13名中职学生为省级“优秀学生干部”。评选推荐了3名江西省中职学校优秀校长。
5.做好了中职学校发展的帮扶与推进工作。积极做好**茶校整体搬迁指导、服务工作。组成工作组进驻**职院,帮助、指导**职院疏理问题、反思过去,做好整改工作,促进**职校今后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三)大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1.科学推进校长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
(1)明确了人才发展职责任务。贯彻落实了全市组织部长暨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细化分解教育人才工作任务,明确了工作职责。协助市人才办做好了“信江英才866工程”、“市政府特出贡献人才”、“市政府特殊津贴人才”的推荐和评审工作。
(2)进一步加强了师德师风建设。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认真抓好了治理中小学教师有偿家教工作,加强了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了广大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开展了的“江西省首届教书育人楷模”评选推荐工作,开展了“**市教书育人楷模”评选表彰活动,开展了“江西省师德师风示范校”的创评活动。制作了《三清师魂》宣传画册,大力宣传了优秀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
(3)完善了教师补充机制。以幼儿教师培养为重点,做好了全省统一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工作,全市统一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737名;加强了“特岗计划”的实施与管理,招聘特岗教师940名,指导四个设岗县做好了三年服务期满特岗教师留任入编工作;落实了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政策,录用“免费师范毕业生”56名;继续实施了农村中小学教师定向培养计划,落实定向培养计划656名。
(4)服务重点工程进一步做好市直学校教师引进工作。按照《**中学组建方案》和《**市“十二五”期间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要求,认真落实**中学教师编制问题,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做好了**中学等市直学校教师招聘引进工作,市直属高中学校引进硕士研究生38名。
(5)开展了评先表彰活动。做好了“江西省第三届中小学优秀校长”的推荐、考核、公示和材料上报工作;与江西日报社大江网联合开展了“**市十佳中小学校长”的评选表彰工作。
(6)加强了学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开展了中小学校长竞争上岗试点工作,目前我市有一大批中小学校长通过竞争性选拔走上了工作岗位,同时各地通过考试择优建立了中小学校长后备人才库;二是各地出台了校长和学校中层干部管理的相关文件,市教育局落实了市直学校中层干部任前备案制度,**县教育局制定了校长问责处理办法。
2.实施“名师工程”建设。
(1)开展了教育人才递进培养工作。面向全市各级各类学校,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核心,按照“中青年骨干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省级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四个由低到高、依次递进的层次进行培养,形成了互相衔接、梯次上升的教育人才结构。
(2)建立了名师工作室。争取各级财政的支持,建立了名师工作室,解决了名师的部分教科研经费,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骨干带头和示范辐射作用。**、**、**等地“名师工程”建设正扎实推进。
(3)做好了“**教育讲师团”的送教下乡等工作。一是及时补充和调整了教育讲师团组成人员;二是确定了今年“送教下乡”的内容主要是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点是师德教育、新理念、新课程、新知识等方面内容;三是开展了送教下乡、送培下乡活动。
3.不断提升校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贯彻落实了新发布的幼儿园、小学、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加强了教师能力建设。一是加强了教师培训机构建设,指导县(市、区)开展教育部新一轮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申报工作,**县教师进修学校创评全国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工作受到省考评组的好评并上报教育部审批;二是做好了中小学校长任职和提高培训工作,市、县两级认真办好了中小学校长培训班;三是组织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和幼儿园教师“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四是继续开展了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培训,做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师培训工作。
4.稳定了教师队伍。
全力做好了春节期间、“两会”期间、“十八大”期间教师队伍的稳定工作。进行了国有企业职教幼教退休教师身份的核定工作。做好了一系列教师绩效考核和绩效工资、艰苦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特殊津贴的发放、农村教师周转房和食堂建设规划项目等保障教师待遇工作。开展了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首次在中小学教师职务中设置了正高级教师职务,有效地化解了评聘矛盾,调动了广大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
5.做好了教师队伍的培训培养工作。
(1)开展了校长培训。全年共选送211名校长(园长)参加国家级、省级培训;131名校长参加了省市校长资格培训。完成了“家校合作-中小学校长”暑期培训,400余名中小学校长参加了培训。
(2)实施“国培计划”。276名、420名骨干教师分别参加了教育部、省厅组织的“国培计划”培训。“国培计划--置换顶岗”项目县共选派了380名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赴江西师大参加为期3个月的集中培训。225名中小学教师、1300名幼儿教师和400名“特岗教师”分别参加了省级“国培计划”培训。
(3)实施了远程培训。共有52639名小学教师参加远程培训,其中参加上网学习的教师达38977人,占参训教师的65%。采取过渡方式学习的13662人。2012年全市共培训各类教师达7万人次,培训形式更加灵活,针对性和实效性更为突出。
(4)教师才艺比赛获佳绩。选送4个节目参加“园丁之光”全省中小学教师才艺选拔赛,其中获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1个,2个一等奖节目参加了2012年全省庆祝教师节文艺晚会。
(四)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确保校园平安、师生安全。
1.加强领导,完善制度,健全安全工作机制。年初市教育局就学校安稳工作对局机关主要领导、主管领导和职能科室进行了责任分工,与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市直学校签订了至2012年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及学校综治工作责任书。签订了十八大期间中小学幼儿园安保信访维稳工作责任书,明确教育局党政一把手、主管领导和其他领导工作职责,实行“一岗双责”。同时,各中小学、幼儿园也明确了校(园)级、环节干部和教职工的责任,将学校每个岗位的安全责任进行了细化、分解和落实,并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2.以人为本,积极预防,确保教育系统安定。
狠抓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宣传媒介对广大师生进行安全常识的宣传,组织了全市102万中小学参加全省优德杯安全知识比赛,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知识水平。有针对性地开展交通、消防、等专题安全教育活动,举办了多样式宣传活动、比赛和满意度工作调查。狠抓日常管理。加强门卫管理,健全完善了治安巡逻和昼夜值班制度,实行外来人员盘查登记制度,实行24小时值班制,做到有领导带岗、教师值班,保证24小时有人。坚持了班级点名制度、学生请假制度,实施安全事故即报制度。完善学校安全预警机制、安全工作考核奖励制度,强化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日常自查整改制度,形成了安全隐患早发现、早解决的良好局面。狠抓预案演练。各学校先后建立健全“火灾事故应急预案”、“防汛应急预案”、等多种安全应急预案。加强学校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了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集中治理专项行动。今年以来市教育局组织的综治工作明查暗访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就有16次之多,检查学校近千余所,下发校园周边环境集中整治抄告单11件,编写集中整治工作简报8期。各县(市、区)下发的安全隐患整改通报23件,涉及216所学校。
3.突出重点,整建并重,全力创建平安校园。
始终把排查矛盾纠纷、信访热点、学校安全作为保持教育系统稳定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点。今年受理上级有关部门批转和群众来信来访521件,163人次,做到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各类信访上访问题都及时处理。特别是多次妥善处理好民办代课教师赴省上访的'维稳等问题。为全市的社会政治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加大平安校园示范校创建。创建平安校园与促进学校改革发展相结合;环境整治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校内创建与周边环境整治相结合;平安校园建设与做好学校稳定工作相结合;集中建设与经常性管理相结合。并以今年省教育厅组织开展的首批全省中小学幼儿园平安校园示范学校的评选工作为契机,认真开展自查,使平安校园建设的理念深入人心,营造了人人关心、支持、参与、共享平安校园创建的浓厚氛围。今年我市有41所中小学幼儿园被评为省级平安校园示范校。
四、协调各项工作,助推教育事业科学和谐发展。
1.国家二类城市语言文字迎评工作扎实有效。全面启动了迎接国家二类城市语言文字评估工作,组织了有关单位到**市、**市考察,召开了动员大会,下发了一系列文件,组织了一系列活动,进行了一系列宣传,编写了一系列材料,落实市语委办和普通话水平测试站新的办公、测试场所,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档案材料,语言文字工作取得明显成效。12月,接受了省政府、省语委的正式评估,迎评工作受到充分肯定,为顺利通过评估奠定了良好基础。
2.督导工作保障有力。根据省政府教育督导室2012年工作要求,指导好**、**、**等三县政府认真做好接受省政府对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综合督导评估的前期各项准备工作,通过过程督导和组织市督学对三县政府接受省政府综合督导评估的前期准备工作进行了市级复查。今年5月迎接了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对三县政府教育工作进行了综合督导评估,并顺利通过。通过督导评估,对督促县级人民政府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三县各类教育事业整体取得进步。
加强了督学队伍的建设。对市督学进行了换届,新聘了四十二位督学和九位特约督学。新一届督学队伍的加强,为确保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招考工作出新出色。高校招考以“三零二心”的工作目标,坚持了“四严四不松”,落实了“五不”原则,践行了“四句话”,让市、县两级招考办工作人员眼里有方向、心中有责任、肩上有担当。通过免费印发了《考试指南》、畅通“高考直通车”、送考下县进校、举办“诚信立考”教育活动,加强高考政策宣传,端正考风考纪等工作,给予了考生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考务的规则公平,招考办被评为全省招考先进单位。中等学校招考通过政策宣传,免费印制《公开信》和《考试指南》,举办中招现场咨询会,扩大均衡招生计划比例,简化中考时间和考试形式,改革普通高中录取办法,进一步端正了考风考纪,提高了中招工作的效率和公信度。
4.发挥教研专业引领作用。通过调研视导、教学视导、送教活动、打造名师队伍和引导成果物化,加强了专业引领,促使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配合省里开展了“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果”征文评选活动,71篇论文参评,获国家三等奖1篇(全省6篇,设区市仅**市有),省级奖11篇(全省69篇),占全省的15.9%,市级奖59篇;配合省里开展了“第二届新课改校长课程领导力”征文评选活动,124篇论文参评,遴选23篇优秀作品送省参评(尚未公布结果);配合省里组织了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优秀教案和综合实践活动评比活动,遴选优秀教案50篇、综合实践活动成果10个送省参评(尚未公布结果);开展了课例、课件、教学用具评选活动,983篇(件)参评,较去年增加116篇(件)。根据江西省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精神,我们组织对十二个县市区的教研工作进行了专项督查,通过督查,促进了各县市区教研工作上台阶。
5.教育信息技术建设得到均衡发展。制定了全市“义教薄弱”教学设备类项目建设规划。组织实施了全市“20薄改”教学设备类项目采购工作,全市总计实施项目采购资金达10268万元。做好了教育技术装备经费统筹和管理使用工作,有9个县实行了统筹公用经费比例10%、3个县统筹比例达到了15%,全市全年应统筹经费4500余万元,已统筹到位并投入项目建设使用资金3900余万元。开展了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建设督查工作,有10所学校接受了全省专项督导检查。组织开展了“十二五”教育信息技术课题研究工作,全年又有30所学校立项了省级研究课题,有10所学校参加了全省中期评估。组织参加了全省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机器人、英语听力、普通高中学生通用技术设计和综合实践活动竞赛和全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秀教学资源评比、教育技术装备资源应用优质课评选、“班班通”应用赛课、说课活动等八项竞赛评比活动,共荣获了全国和全省奖项257个,其中获全省一等奖41个、二等奖80个、三等奖133个,获全国一等奖1个、三等奖2个。组织了全市28441名农村中小学教师参加全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师全员再培训,通过网络培训考核,合格人数达22850人。组织申报了“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和“江西省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县被教育部确立为“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市一小被确立为“江西省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学校。
5.强化学校民主政治建设,创建教工之家,提升职业素养。强化各级各类学校教代会的规范有序召开和校务公开的实效。教育工会连续三年组织县教育工会主席和直属学校工会主席进行循环交叉督促检查,进一步推动和完善校务公开和教代会制度建设。为教职工排忧解难,创建教工之家。建立了教师健康体检制度和教职工互助金制度,建立和完善了困难职工档案,积极开展创建教工之家活动。开展争先创优、技能竞赛活动,提升职业素质。今年教师节,又评选出222名师德标兵、优秀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提请市委、市政府表彰,并在媒体上开展优秀教师事迹宣传活动。举办了我市首届班主任技能竞赛,邀请了知名专家作师德报告,激发了广大教师图强思进,奋发向上的内驱力,极大地提升了广大教师的职业素养。
6.信息宣传工作成效显着。一是以《**教育》作为我市教育宣传主阵地,传播教育政策资讯、交流校长工作经验,介绍教师崇教尚学心得,展示自我风采。今年共采编10期,取得了较好宣传实效。二是通过新闻媒介积极宣传教育重要政策和重点项目推进情况,一年来,我们与江西日报、中国教育报、**电视台、**日报、江西教育等媒介合作,有力地宣传了我市教育。三是通过**教育网和政府教育网开展政务信息公开,让社会了解教育动向,掌握教育政策,理解并支持教育(获全市电子政务先进单位)。四是认真编制《**年鉴(教育)》,全面系统地宣传上一年的工作成效(获《**年鉴》先进单位)。
7.大中专学生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到位,学生。
勤工俭学工作有序开展。继续配合做好“三支一扶”工作。2012年全市共招募“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者378名。举办了“支教”大学生志愿者岗前培训班,培训支教大学生志愿者130余名。接收2012年毕业生档案约9000余份,办理提前调档近700份,办理毕业生报到、改派6000余份。农村中小学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得到加强。我市现有162所农村学校建立了劳动实践场所,共接纳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活动13万9千余人次。加强了教育行业风险管理。今年,我市校(园)方责任保险继续保持公立学校参保率100%;各类民办学校积极主动要求参保的良好态势,参保率达85%以上。
五、2013年重点工作。
(一)抓好贯彻落实工作。继续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切实实施好省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和市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全面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开好教育工作会议。
(二)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深入贯彻实施《江西省义务教育条例》。继续开展《江西省义务教育条例》学习宣传活动,做好贯彻实施工作。继续推动《**市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的落实,开展督查工作。指导各地审慎进行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办好必要的村小和教学点。积极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创建活动。
2.根据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工作安排,明年指导好**市、万年县政府接受省政府对县市政府教育工作综合督导评估的前期准备工作。
3.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落实《江西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标准》,督促各地集中财力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努力使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办学条件尽快达标。落实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项目,与校建办、电教馆一起开展督查工作,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4.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划片免试就近入学政策。严格执行小学、初中划片免试就近入学,不得举办重点学校或重点班,办好每一所学校;严格执行班额标准,建立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生源分配、直接调控辖区学校班级数和班额的制度,继续促使大班额数下降;严格控制借读人数;进一步完善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措施,确保全部接收。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公、民办学校不得进行入学考试或变相入学考试。
5.继续组织开展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督促落实帮扶方案,及时总结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经验,扩大教育对口支援工作范围,进一步提高受援方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继续开展城区扩充义务教育优质资源改革试点工作,实现城区优质学校帮扶薄弱学校全覆盖。
6.抓好特殊教育。办好**市特殊教育学校,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督促、指导**、**、**、**、**、**、**等县办好现有特殊教育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关学校要做好三类残疾少儿随班就读工作,着力提高农村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率。协同残联部门开展爱心助残活动。
7.做好教育民生工程有关工作。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有关工作,做好免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等工作。同时,做好普通高中学校经济困难家庭学生提供政府助学金、中职助学金和高考入学贫困生资助金发放工作。继续做好生源地助学贷款发放和回收工作。
(三)积极发展学前教育。
1.认真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督促、指导各地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尤其要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落实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利用农村闲置校舍改建幼儿园项目、农村小学增设附属幼儿园项目等。
2.督促各地进一步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落实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精神以及省教育厅的实施意见,切实加强幼儿园教育教学的规范化管理,促进全市幼儿园健康有序发展。
3.提高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贯彻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推进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提高保教质量。继续开展示范幼儿园评估工作,做好省级示范园复评工作,评估3-4所市级示范园。开展以结对帮扶、教学观摩、跟班培训等不同形式,切实发挥省级示范幼儿园的示范作用。
(四)推动普通高中教育内涵发展。
1.继续抓好全市高中工作会议落实工作。督促县(市、区)出台相关政策,按照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总体要求,稳步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规模,扩大普通高中优质教育资源,全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1%,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统筹管理普通高中,推进学校总数进一步减少、校均人数进一步增加。
2.开展普通高中评估。以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为核心,建立和完善省级综合评估、市级教学评估、校级自我评估的科学评估体系。指导和督促普通高中继续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实力,提高教育质量。开展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试点,做好特色项目试验工作。加强通用技术试验室建设。
3.加强教育教学管理。适应课程改革需要,改进教学管理,丰富校园文化,促进内涵发展。加强普通高中学籍管理,启用信息化管理系统,进一步规范学生管理,维护学生利益。
(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充分利用党的十八大召开的有利时机,开展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教育,组织读书、征文、演讲、讲座等活动。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心理咨询师作用,新建一批中小学心理咨询室,评选一批达标心理咨询室。
2.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进一步督促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中小学管理工作的监督指导,切实把规范办学行为的各项要求落实到每一所学校。强化依法依规办学意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落实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规范办学行为的要求。加强学校设立、撤并的审批管理。继续治理违规补课现象,规范收费行为,继续严肃招生纪律,严禁违规招生,严格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的“三限”政策。
3.继续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继续指导建立农村留守儿童信息档案,开展亲情热线,组织定期研究,实施结对帮扶、家校联系,进行激励表彰,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4.开展中小学安全教育。进一步开展安全教育,适时组织安全教育专题活动,重点加强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游泳溺水、防传染病安全教育等。组织一次中小学安全教育课评比活动。
5.积极开展综合实践和科技创新活动。加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启动市级青少年校外活动基地建设,指导和督促**区、万年县、**县、**县、**市、**县、**县校外活动中心开展正常的教育活动;指导和督促**县、**县、**县加快建设步伐。组队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比赛,力争取得好成绩。新建一批乡村学校少年宫。加强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开展劳动教育。
(六)切实加强教研、教改水平。
以促进质量提升和内涵发展为主线,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转变教学方式为重点,加强专业引领和教学教研水平。
(七)全面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
1.加快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二期规划。努力完成中小学校舍重建面积40万平方米,改造b、c级危房25万平方米。加快推进农村边远地区教师周转房建设。新建教师周转宿舍600套。全力推进农村学前教育工程。新建乡镇幼儿园20个。进一步完善农村初中食宿条件。为28所农村初中改善食宿条件。
2.加快推进城镇新区教育园区建设。12个县(市、区)及**经济技术开发区城镇新区教育园区建设初见成效,城区教育资源明显增加,“大班额及择校”问题大大缓解。
3.基本完成**市青少年示范性实践基地建设。
(八)加快推进职业教育。
1.加强我市中等职业学校骨干专业、特色专业、精品专业的建设。全市每一个中职学校都要确立1-2个和社会急需、就业形势好、与我市主导产业相衔接、与工业园区企业相对接的骨干专业、特色专业、精品专业,并且不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创造并形成各自学校的品牌。
2.加强中等职业学校与我市工业园区企业的对接。要与市内经济开发区建立全方位的合作关系。每所学校要与2-3家企业建立相对稳固的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定点实习以及推荐毕业生到园区企业就业的关系,并积极建立校企交流,形成提前谋划,优势互补,良好合作的基础。
3.加强自身条件建设。加强中职学校教学常规管理,规范中职学校的办学行为。积极选派中职学校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培训,不断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为切实提升职业学校实践实训课质量提供师资保障。加大宣传和政策扶持力度,实行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相结合,努力扩大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积极争取上级项目扶持,努力改善我市中职学校办学条件。
4.加大招生力度。2012年努力完成全市中职招生1.8万人的目标任务。
(九)优化发展民办教育。
1.创设民办教育良好发展环境。制定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清理整顿办学环境。大力宣传和展示优秀民办学校的办学事迹和办学成果。
2.大力推进民办基础教育管理改革试点工作。制定方案,做好2-3个县试点工作。加强与发达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学习外地民办基础教育管理改革成功经验,启发与指导我市民办基础教育管理改革工作。
3.着力打造优质品牌民办教育。大力引导民办学校加大投入,推进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加强民办学校内涵建设,提升民办学校办学水平。加快推进优质品牌民办学校建设,着力打造优质品牌民办教育。召开优质民办学校建设现场会。
4.加强民办学校规范管理。加强培训,提高举办者管理素质。加大对民办学校财务、资产管理力度,尤其要加强对学费和政府扶持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和审计。切实做好对各级各类民办教育机构依法办学情况的年度检查。
5、加强对各级各类民办教育机构的管理,2013年,尤其要做好对民办幼儿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定贯彻落实《**市民办幼儿园管理办法》的具体实施意见,以及民办幼儿园准办标准和审批办法。
(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工作机制。加大优秀师德典型宣传力度,制作好《江西省中小学优秀校长风采》大型画册,进一步做好《三清师魂》宣传活动。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师德考评方式,完善师德考评制度,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的首要内容,对教师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完善学生、家长和社会参与的师德监督机制,认真抓好治理中小学教师有偿家教工作;开展“**市十佳教师”评选表彰活动。
2、加强教师编制管理,健全编制动态管理机制。一是做好中小学教师编制新一轮核编工作,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统筹考虑农村教学点的现状、村完小小班额的实际、农村寄宿制学校对生活教师的需要、学校保安人员的配备等因素对农村边远地区实行倾斜政策;二是根据国家出台的幼儿园教师配备标准,结合实际合理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三是按照《**市“十二五”期间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要求,解决好高中教师编制问题。
3、抓好新教师补充工作。一是及时补充新高中教师,尤其是做好**中学等市直学校的教师招聘补充工作;二是进一步实施“特岗计划”;三是继续抓好“定向培养”工作;四是做好全省统一招聘中小学教师工作。
4、加强名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做好教育人才递进培养工作。面向全市各级各类学校,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核心,按照“中青年骨干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省级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四个由低到高、依次递进的层次进行培养,形成互相衔接、梯次上升的教育人才结构,争取各级财政的支持,建立名师工作室,解决好名师的教科研经费,加大“教育讲师团”送教下乡、送培下乡的力度,充分发挥名师在教学中的骨干带头和示范辐射作用。
5、进一步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抓好校长职级制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推进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总结试点经验和不足,提出完善措施;进一步完善农村边远地区教师特殊岗位津贴制度,抓好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县)。
6、保障和提高教师待遇,维护教师队伍稳定。一是加强督查,督促各地抓好教师绩效考核和绩效工资的分配工作;二是做好艰苦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特殊津贴的发放工作;三是逐步实施农村教师周转房和食堂建设规划项目,()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四是落实省政府有关政策,妥善解决离岗退养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的待遇问题,切实维护教育系统的稳定。
7、强化师资培训力度,全面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开展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培训工作,配合省教育厅实施好国培计划和省级教师培训项目,全面推进校本培训工作,加强对校本培训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充分发挥校本培训示范校的引领作用,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8、加强教育干部培训,创新培训模式,努力造就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素养和开拓创新精神,掌握现代科学文化和管理知识,懂教育、善管理、作风优良的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校长和教育干部队伍,举办一期初中校长任职资格和提高培训班,做好教育讲师团送教(送培)下乡(下校)工作。
(十一)认真做好学校安全工作。
1.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做好重要时节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积极做好重大活动期间等敏感时节以及节假日等为重点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工作,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有效维护师生切身利益,防止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切实加强校园管理,有效保障师生人身安全,坚决防止发生重大校园安全责任事故和治安刑事案件。
3.大力推进“三个平台”(江西省学校安全隐患台账管理平台、江西省校内上网场所监控平台和江西省教育厅信访工作平台)建设,深化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管理手段创新。
4.继续抓好学校安全教育和平安校园创建,深化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管理内容创新。
教育总结市教育局工作要点篇四
xx年上半年全市教育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教育提出的要求,积极应对宁波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挑战,按照“发展、提高、统筹、服务”的方针,着力以提高质量、提升层次为重点,以统筹教育资源为抓手,以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为目标,不断加快教育创新步伐,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通过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奋力开拓,取得了较好成绩,为圆满完成年度工作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各级各类教育得到协调发展。
基础教育:按照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从学前3年教育到高中段的基础教育的要求,积极抓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重点抓好幼儿教育和高中段教育工作这两个重点。义务教育段入学率和巩固率继续保持在100%和99%以上;采取扩容、扩班挖潜和鼓励民办高中发展及宏观调控等积极有效的措施,进一步解决初中毕业生处于高峰期的困难,使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的比例超过90%;全市共有22774名考生被普通高校录取,比上年增加1118人,全市在高考报名人数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录取率仍与去年基本持平,达85.6%;另有5286名三校生被高职院校录取。狠抓了教育部关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落实,加强幼教管理体制规范管理,健全管理网络;着力扶持培育一批中心幼儿园,幼儿教育毛入园率达到了108%。
高等教育:根据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要求,从正确处理好我市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质和量关系以及办学条件和最终办学规模的关系,实现由量的扩大向质的提高转变、由条件定发展向稳定学校办学规模的转变的实际出发,在对市属各普通高校的办学条件进行了详尽分析的基础上,全年共安排市属普通高校招生计划20342人,比上年增长5.4%;其中本科5800人,增长5.5%;高职13742人,增长5.7%;使在甬高校学生规模达到9万人。安排市属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计划8200人,比上年增长29.13%。其中本科(含专升本)1600人,增长23.08%;专科层次计划6600人,增长30.69%;学生数将达到4万人。xx年预计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35%。
中职教育:为保持高中段教育的协调发展,今年我市仍按照职普1:1的比例进行招生,全市有33486名初中毕业生进入中职学校学习。上半年,通过努力,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慈溪锦堂职业中学、宁波大红鹰职校被破格认定为省一级重点职校,至目前,全市41所独立设置中职学校中省级以上重点职业学校达到25所,其中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12所。另外,今年我市还有选择地引进了省内外优秀普通中专学校来宁波招生,让宁波考生有更多去大中城市学习、工作的机会。
成人教育:加大农民培训的力度。市教育局成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领导小组,组织、指导全市农村职业学校、成人学校积极参与当地政府组织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据统计,上半年全市教育系统有152所职成校列入当地政府定点培训机构,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58655人,农民工岗位培训179975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01886人,回乡初高中毕业生职业培训24813人。同时,在全市全力推进职工、农民“双证制”教育,6月初在东钱湖成人学校召开了全市“双证制”教育现场会。至6月底,全市参加“双证制”教育达6291人。继鄞州、海曙区被教育部列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以后,慈溪市、江东区、江北区、镇海区、象山县又被省教育厅列为首批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
(二)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1、狠抓了全市高等教育层次的提升。为进一步优化我市高校的布局结构,提升我市高等教育的层次,上半年,我们进一步加大了“申博、升本、升格”工作的力度。宁波大学通过开展学科建设工程和队伍建设工程,努力提高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并计划于下半年再次申报博士点;通过努力,宁波高等专科学校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已正式升格并更名为宁波工程学院,第一次本科招生计划就达到570人,使学院能在一个比较高的本科平台上发展;宁波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已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并更名为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同时,我市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引进国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通过多方努力,经教育部批准,由浙江万里学院与英国诺丁汉大学合作创办的宁波诺丁汉大学上半年已正式筹建并开工建设,并于今年计划招收300名本科生。
2、积极做好基础教育段学校升等级的工作。上半年,由市教育局领导带队到各直属学校及各县(市)、区教育局和有关学校调研,进一步掌握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底数,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加大建设的力度,着力使各学校向上一层次发展。同时,着力集中建设一批省级重点中学,到xx年在全市建成15所省一级重点普通高中,达到20所。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引导、指导、帮助一些未列入省等级重点中学的向省等级重点中学发展,未列入示范性学校的向示范性学校方向发展,以不断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度。
3、突出了抓基础教育的内涵发展与提高。上半年,着手建立更加科学化、透明化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评估体系。在不断完善省级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区实验工作的基础上,按照“积极稳妥,逐步推进”原则,实施了全市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狠抓了在甬高校互联及接入中国教科网的工作,推进了中小学校园网的建设;狠抓了教育信息化工程示范镇、市级优秀网站与创新实验基地的建设,进一步完善了东方191网校。加大了实验室建设投入的力度;同时,加大中考、中招制度的改革力度,在基础教育段建立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招生录取相结合的机制,在城区及余姚、镇海等地的体育中考中推广了游泳选项测试,实行了中考“两考”分离。
教育总结市教育局工作要点篇五
市教育局上半年工作总结200x年上半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工作重点,加快教育发展2、积极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列为市政府200x年度重点建设项目的**市少年科学艺术宫二期工程主体工程峻工;新村配套学校**市勤业中学完成建设,各项搬迁的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外国语学校外籍专家楼、正衡初中教学办公楼、职教中心信息教育中心等主体建筑基本竣工;武进新苑高中一期工程、新区国英小学二期工程、天宁解放路小学扩建工程、溧阳职教中心一期工程、金坛金沙中学建设工程等稳步推进;溧阳上兴中学、上黄中学、周城小学、大溪中学、社渚中学、新北区龙虎中心小学等危房改造全面启动。
3、适应行政区划调整,积极推进新一轮教育布局规划全市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公布后,我们及时召开天宁—钟楼区、武进—新北区教育工作衔接协调会,积极帮助解决教育工作移交、对接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并以此为契机,推进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精神,全面部署大市范围内的教育布局规划工作,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发展优质教育,努力构建全市教育合理布局。5、积极稳妥地做好各项考试招生工作上半年,各类考试较为集中,做好各项考试招生工作,有利于加强社会稳定、推进教学改革。积极、稳妥地做好市区“小升初”、中考中招工作:编制市区各小学施教区图,依法规范就近入学工作;全市45312名初中学生顺利通过升学体育、文化考试;在重点普高录取前,举办中职招生咨询市场,使大部分预计在普高分数线下的考生早早明确就读方向,理智地选择职业类学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普高热”,并保证中职生源的数量和质量;今年继续实施将省重点高中公办计划30%的名额分配到各初中校的办法,并在去年2所重点高中试行的基础上,扩大到了全市11所省重点高中。另外,上半年,我们还认真组织了初、高中各学科结业考试,高三一模、二模考试及分析研讨会,初、高中学生英语口语等级测试工作等等。
1、推进学习型系统建设成立“学习型系统”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动员大会。进一步健全各校学习制度、读书制度、培训制度等,规范干部和师生员工的学习行为,使学习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定标准,使单位和个人明确目标,以评价促学习、以软件换硬件、抓课题带学习、表彰先进、组织考试等方法,使学习转化为单位和个人的内在动力。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大力开展转岗培训,推进市民外语、计算机学习,向社会教育资源开放,全面开展公务员、教师普通话培训考核,促进“学习型社区”建设。教育系统掀起了创建学习型单位、学习型家庭、争当学习型个人的热潮。在全市各“学习日”都认真组织全系统教职工进行普通话培训测试、计算机上网操作培训、公民道德法制教育等等。
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进一步深化“让教育充满爱”主题教育,订发《教师道德修养读本》,全面开展教师师德规范教育、《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育和省“关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教育、汇编印发《家访有感》优秀征文,开展“我心目中的好教师”征文比赛,不断加深教育工作者“热爱人民、热爱事业、热爱学生”的美好感情,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队伍的业务培训,提高在职教师的学历水平、业务水平;制订《**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意见》,深化全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完善“**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管理办法”,全面启动实施教师资格认定。改革机制,逐步推进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启动新进人员见习期、试用期人事代理制;举办**市首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舞蹈比赛、**市特教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竞赛。做好新师资招聘和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组织评选中小学第五批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职校第二批骨干“双师型”教师,向省推荐的13位特级教师候选人,100%获得了通过。参加全国和省级教师教学能力竞赛,我市教师共获全国一等奖3名,省级一等奖12名。
四、推进依法治教,加强教育行风建设2、加强教育检查、督导工作召开**市教育督导工作会议,成立**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修订学校综合督导评估方案,发挥教育督导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促进作用。开展中小学校综合督导评估、农村税费改革后教育经费情况调研、中小学“减负”、学校危房改造工作督查、幼儿园改制情况调研、外来工子弟学校情况抽查、学校安全工作检查等等,保障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3、加大教育纪检监察力度召开全市教育纪检监察工作会议,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先后出台了“教育基本建设实施全过程廉政监督的意见”、“加强教育经费管理的若干规定”;进行图书、教材采购回扣专项清理;武进区结合“三个代表”学教,扎实开展了“勤廉之风万人评”活动;加强教育审计,推行收费公示制,开展“规范中小学收费达标县(市、区)”“回头看”活动,有效遏制了中小学乱收费现象。
4、浓厚调研之风、落实行政效能监察,推进机关作风建设200x年是中央确定的“调查研究年”、“转变作风年”,全体机关干部坚持每月深入基层调研周活动,深入课堂、了解一线教育教学实际、倾听师生意见,为基层群众排忧解难;通过开设局长信箱、设立局长接待日、推行政务公开,结合开展“文明机关”创建活动,认真学习市政府关于“开展行政效能监察”的通知精神,机关干部的精神面貌、工作效率、服务质量有了很大改善,受到了群众和基层学校的欢迎和好评。200x年上半年,我局共荣获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地区“支持儿童”活动组织奖、全国职教先进集体、全国女职工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妇女儿童事业先进集体、江苏省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希望工程”贡献奖、江苏省“党建带团建”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先进基层党校、江苏省创建“五四红旗团委”组织奖、江苏省教育系统信访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中小学勤工俭学先进集体等等殊荣。
教育总结市教育局工作要点篇六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市教育局2022年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关于加强和改进***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的意见》要求,认真贯彻《中国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努力践行”三个表率”、建设模范机关,持续推动市直教育系统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为进一步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奋力谱写新时代咸宁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一、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
强化党的政治领导。把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首要政治纪律,将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等情况。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纳入常态化调研检查督查的重要内容,认真对标对表,及时较正偏差。以市委教育工委设立为契机,协调做好机构成立、工作运转、服务保障等工作,进一步强化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积极探索破解党建与业务”两张皮”难题,引领推动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有效融合。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进一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支部主题党日等制度,健全落实以半年专项自查、年度综合检查为主要内容的机关党建督办检查落实机制,切实推动党内重要制度执行、党建重点工作完成和党建重点项目落实,大力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巩固发展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坚持以思想建设为基础,增强理论强党思想自觉。
持续推动思想理论武装。坚持和完善”思想引领、学习在先”“首个议题”机制,注重发挥党组理论中心组领学促学作用,常态化开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将党的创新理论系统纳入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全面融入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积极依托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学习机制,切实用好”学习强国”、干部在线学习、学法用法考试等学习平台。
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坚持以党史教育为重点,持续推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深入推进”朝读经典”“起点阅读”等特色活动,统筹开展”中华魂民族复兴的旗帜”“新时代好少年红心向党”主题教育活动;紧密结合文明校园创建,坚持以唐光友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关爱未成年人志愿服务分队为主抓手,全面加强市直教育系统党员志愿者队伍建设,着力打造有教育系统特色的党员志愿服务品牌。
从严抓实意识形态工作。强化党对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严格落实教育系统舆情定期研判和应急处置机制,强化校园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常态化管控;加强青少年学生群体思想政治工作,深入贯彻******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全面抓好学校思政课程体系建设;着力把准党员干部和教职员工思想动态,稳妥做好敏感热点问题的舆论引导,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三、坚持以组织建设为重点,打牢基层组织建设基础。
深入实施基层组织提升行动。持续开展”红旗党支部”创建,统筹推进机关和学校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注重强化学校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持续深化党员为民做好事活动,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持续开展校园爱国卫生运动,助力做好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精准做好民办学校党建指导工作。
持续加大党员发展工作力度。坚持”严把党员发展关口、拓宽党员发展视野、优化党员发展结构、提升党员发展质量”一体遵循,健全完善和严格落实具有教育系统特色的教师队伍”双培养”的党员发展机制,持续加大党员发展工作力度,不断提升党员发展质量。
全面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对标落实《中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着力抓实党员日常教育,精准做好党内统计,规范做好党费收缴,扎实做好党内表彰,妥善做好党内慰问,真情做优党员服务,不断强化党员监督管理,持续引导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选优配强专兼职党务干部,调整充实党务干部队伍力量,强化党务干部能力培训,不断提高党务干部能力水平。
切实抓好群团和统战工作。坚持党对群团工作的领导,强化党建带群建工作力度,大力支持教育系统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更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引导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认真贯彻《中国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扎实做好统战工作。
四、坚持以作风建设为保障,助推教育教学改革发展。
驰而不息抓实抓优作风建设。严格执行党员干部”双报到”“双报告”制度,持续推动在职党员干部下沉常态化长效化;严格落实***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践行”深实严细久”工作标准,坚定不移纠”四风”;持续优化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开展分类指导,规范台帐管理,强化实效导向,让党务干部有更多精力放在抓落实上;大力弘扬”马真精神”,健全落实正向激励机制,营造良好干事创业氛围,激励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职员工立足岗位作贡献、履职尽责敢担当。
五、坚持以纪律建设为依托,抓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
持之以恒从严开展正风肃纪。坚持以纪律建设为突破口,从严从紧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监督责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适时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推进会,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月活动;抓实市纪委五届******述责述廉现场质询和书面评议涉教问题及建议整改,切实抓好师德师风、教育乱收费、校外培训机构等专项整治;加大教育扶贫、考试招生、教材教辅、政府采购、项目安排、资金分配等廉政风险点排查力度,进一步强化廉洁风险防控;切实做好警示教育工作,不断提升警示教育质效;有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持续用好”第一种形态”,扎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
教育总结市教育局工作要点篇七
学校新一届的领导班子成立以来,提出全新的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理念,即:坚持高起点、高品位的原则,实施精品战略,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以绿化、净化、美化校园等校园环境文化为基础,以“贴近本校实际、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的丰富多彩的艺体文化活动等校园精神文化为核心,以完善的校园制度文化为保证,以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等校园行为文化为成果,以期构建富有本校特色的“快乐德育”的育人环境,营造和谐的具有我校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全面提高学校的办学品位。
二、我校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特色的构建思路及实施途径。
(一)、校园环境文化建设。
校园自然环境建设中,突出校舍和校园的安全、整洁、绿化和美化;校园人文环境建设中,突出艺术教育和幼师专业特色,同时,反映学校的六十多年的历史传承、“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艺术加幼教的办学特色。通过恬静雅致,自然优美的校园环境施加给学生的积极影响和快乐的感染及熏陶,以期达到而让墙壁说话、让花草发言、让环境育人的目的。
实施途径:
1、2012年9月,学校制定了《芜湖师范学校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实施方案》,逐步搞好校园文化的美化、亮化,发挥环境育人功能。
1)在教学楼大厅和大楼外墙,悬挂校训、校风、学风,并通过宣传,做到全校师生人人熟知。2)校门口安装学校建筑分布图标识牌,校园绿化地带树立温馨提示标牌,走廊楼梯悬挂励志标语,做到让小草说话,让每一面墙壁说话。
3)在教室走廊悬挂学生书法、美术、摄影作品,让学生有参与感、成就感。
4)学校设置了五面主题文化墙,分别进行安全教育、民生工程宣传、教育教学硕果展示、才艺展示、学生活动展示等宣传展示。
5)10月,学校新建设二块立式带顶棚宣传栏,并分配给各部门,要求各责任部门抓好教务教研宣传栏、招生就业宣传栏、团学工作宣传栏、德育宣传栏等宣传阵地。
2、营造和谐的办公室文化、班级文化、寝室文化。
1)学校后勤部门,以“服务育人”,做好校园环境卫生工作,同时注意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特别是关注住校生的生活环境。10月,在学生宿舍,配备了晒衣架、淋浴房、洗衣机,安装了开水房,大大方便了住校生的日常生活。
悬挂各科室和教研组的工作职责,张贴字画;每间办公室都配上绿色植物,美化、绿化、净化办公环境。
3)抓好班级文化,每月对班级的学习园地、支部园地、黑板报等“两地一报”宣传阵地进行检查和评比。10月,学校开展了教室文化环境布置评比,对各班级的卫生情况、黑板报、荣誉栏、支部园地、学习园地、走廊墙以及特色创意进行逐一评分,产生教室文化环境布置评比优秀班级。
4)大力创建寝室文化,营造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精神面貌。10月,在校风雨操场召开文明寝室、优秀寝室长表彰大会,对14个获得“文明寝室”荣誉称号的寝室及14名获得“优秀寝室长”荣誉称号的同学颁发了荣誉证书以及奖品。
3、加强校刊、校报、校园网和广播站的建设与管理,坚持正面宣传,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丰富学生文化生活,利用校园网络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的基础是校园人的心理层面,其内容是校园成员的思想观念和素养,而表现形式则是精神创造活动及其产品,即丰富多彩的艺体文化活动。我校艺体文化活动多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为学生创设一种快乐活动的空间,主张学生在活动的设计、参与、体验中加深对道德教育的认同感。学生能主动参与各项主题活动的设计、体验、评价之中,从而感受到快乐。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感受与体验,在快乐体验的过程中对道德规范加以了解,并加以内化,逐渐形成一种比较健康的道德观。当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之后,对其中蕴涵的道德观有了新的认识,从而加以内化,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更良好的道德品质,最终学会对世界的认知和自我的完善。
实施途径:
1、主题教育。
2)以“励志教育”培养学生竞争技能。6月份,各班级通过主题班会“谈自信”,使学生认识到自信心在成功道路上的重要性,通过师生讲故事、谈体会等形式互相交流,增强学生自信心。9月24日下午,邀请市教科所陈丽老师为我校2012级部分学生做了题为“职业生涯规划”的专题讲座,使学生对认识自我和所学专业,科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激励学生,警醒学生,勤奋学习、勤于实践、成就人生。
好书活动,学生撰写读后感,每班评选出二份优秀作品参加校级评审;7月,组织全校学生参加全国第八届书信文化活动。
4)以教育实践、志愿活动等形式,开展“职业道德”教育。4月,组织幼师、艺教专业的学生参加教育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3月、10月,分别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教育学生积极参加公益活动;9月,组织大专部学生参加“无偿献血”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5)喜迎十八大主题教育。10月初,校团委开展“感受新变化,喜迎十八大”为主题的支部园地评比活动;10底,全体团员开展的传唱团歌、重温入团誓词活动;11初,开展“喜迎十八大”主题团日活动,各班团支部开展充分展现班级专业特色的主题团会,歌颂党的领导,畅谈祖国成就,展现青年风貌。
2、丰富多彩的艺体活动。
1)3月1日,举办“学雷锋•讲文明•作奉献”演讲比赛,并推选10级幼师二班樊丽娟同学,代表我校参加芜湖市“学雷锋•讲文明•作奉献”校园演讲比赛活动,并荣获市级二等奖。
2)5月4日,庆祝共青团成立90周年暨纪念五四运动93周年表彰大会和文艺汇演,表彰“两优一先”活动及团学活动中获奖的优秀学生。
3)5月8日,举办“青春韵律”英文歌曲比赛,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
4)6月,开展了“趣味大冲关”活动,通过“五人六足”“动作传递”“乒乓球接力”“互帮互助”“成语接龙”等趣味游戏,增强了学生的团结意识,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
5)6月,举办“感动光影”摄影比赛。通过“志愿者剪影”板块,展现我校青年志愿者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通过“职业和生活中的美”板块,表现我校学生对即将从事的职业的热爱,表达对劳动者风采的欣赏,体现中职学生自尊、自信、自强、拼搏、向上、敬业、乐群的青春风采。
6)9月,组织学生举行庆祝第28个教师节文艺演出,表达学生的尊师爱师之情。7)9月底,开展“迎新文艺汇演”,迎接新同学,展示我校学生的文艺风采。
8)11月,开展“七色帆”杯文学大赛及“书民族英魂·展芜师风采”书画大赛,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9)11月底,社团风采秀展示活动暨学校社团新成员招聘活动,鼓励更多的新学生参加到各类社团。
10)4月底,开展“庆五一”羽毛球;12月底,“迎新年”乒乓球比赛。
3、积极开展暑期三结合活动的建设,让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协调统一起来,充分发挥齐抓共管,形成教育合力,有效促进学生人格素养的发展。
7月,组织学校172名学生参加芜湖市4个区暑期三结合活动;组织5名同学,担任暑期三结合志愿辅导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校园内严谨规范的秩序、师生们积极向上的情绪,深深体会到科学的校本管理文化,是校园文化中其它各要素得以正常、高效运行的润滑剂,其潜在的功能无疑是巨大的。因此,学校必须建立一个凸现本校优势,体现校本意识,具有特有文化特色的规范、高效、完整的组织管理系统和制度,构建学校特色制度文化。
实施途径:
1、制度建设就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它决定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和品位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的先进性、科学性和人文性。
1)我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9月起,开始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制订和完善了了《芜湖师范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文明班级评选方案》、《文明处室评选方案》、《行风政风建设实施方案》、《师德教风建设实施方案》、《学生公寓管理条例》、《学生公寓住宿规定》、《文明寝室评比办法》、《学生财物管理制度》等制度,为促进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方向和制度保证。
2)建立健全学校中层以上领导联系班级制度。中层以上干部每人联系一个或两个班,联系人每月深入班级两次以上,了解掌握学生学习、生活、心理和思想动态。倾听学生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及时将学生反映的合理意见、建议和要求反馈到有关部门,帮助学生解决困难;联系人要和所联系班级的两名以上“两有”生结成帮教对子,教育、帮助“两有”生在思想上要进步,行为上要规范,心理上要健康,学习上要努力;联系人要对每学期学生的操作等级、评语鉴定进行认真检阅,签字后班级才能填写到成绩报告单上。
3)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骨干作用。新学年开学前,学校都严把班主班聘选,多次召开会议,选聘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有奉献精神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同时,严格执行《班主任量化考核细则》,加强对班主任老师的日常考核,加强对班主任老师的政治和业务培训,定期组织工作经验交流,以提高其德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4)建立健全诸如爱护公物制度、公共卫生制度、绿化制度和校园养护责任制等等,建立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2、抓好师德素养建设。
1)8月底,学校开展为期四天的师德培训,要求教师要刻苦钻研业务,苦练内功,上好每一堂课;教师要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维护社会公德,维护教师形象;教师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树立光辉形象,发挥灵魂工程师功效,倾注爱心,做好学生楷模。
2)明确岗位责任制、校务公开制,加强对行政工作人员的工作要求和思想教育,要求建立“服务型”科室,所有行政人员,为学校服务,为学生服务、为教学工作服务,发挥行政工作人员“服务育人”的功效。
加强对课堂教学秩序的监管。
3、建立完善学生自主管理制度。
1)加强对学生会、班级班委会、团支部工作的指导,发挥他们的自我管理作用。教务科实行《教室日志》周报制度,由各班级班长对每节课任课教师的教学情况,和班级学习情况进行记录;各支部通过填写支部手册,反映团员青年的学习思想状况和支部活动开展情况。
2)群团工作有声有色。学生在团委领导下,成立了诸如英语爱好者、语言和主持爱好者、摄影爱好者、舞蹈队、乒乓球协会、羽毛球协会等社团,自行拟定工作计划,自主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3)勤工俭学工作。学校制定了《勤工俭学管理办法》,对自身素质较好、学有余力且家庭困难的本校学生,通过申请可以参加勤工俭学工作。参加宿舍管理工作的学生,参与寝室的卫生检查、寝室文明行为督察、夜间宿舍查房等工作;参加学习管理工作的学生,参与早、晚自习的进班看堂、自习课巡查、文化早餐的监管等工作;参加安全管理工作的学生,参与门岗值班(仪容仪表检查、零食检查、文明行为检查、上学证检查、文明停车引导)、校园文明岗等工作;参加体育管理工作的学生,参与早操、间操、眼操的检查管理等工作;参加卫生管理工作的学生,参与班级卫生检查、午间卫生保洁督查等工作。
(四)、校园行为文化建设。
校园行为文化指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两个方面,校园行为规范指学校对人的教育培养以及对人的美好品德和行为的塑造;校园行为方式指全校师生所表现出的学习、生活、工作的行为方式等,这些行为规范和方式构成了校园制度文化的重要管理内容。
实施途径:
1、行为习惯养成:通过细化学生常规管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提升学生道德水准。以“行为习惯养成”规范学生的行为,细化学生行为习惯规范化要求,从抓着装、发型、乱丢乱抛、文明礼仪、等具体问题,逐步转入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职业素质、习惯等整体素质。
1)开学之初,利用校会,开展学生纪律教育,组织学生认真学习贯彻《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芜湖师范学校一日常规管理办法》、《芜湖师范学校学生违纪处分条例》,提高学生遵纪守法意识。
2)新生入学教育的纪律教育中,学生科解读《芜湖师范学校学生违纪处分条例》,每个新生人手一份,并利用晨会、班会组织学生学习,并写出600字的学习心得,在班主任和学生心目中,树立了正气,大大提高了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力度。
3)加大一日常规的检查的力度,建立学生常规管理制度,完善纪律、卫生、宿舍文明、文化早餐、三操、早晚自习的评比奖惩等工作手段,保证学生在校期间管理无漏洞、无死角,达到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处处有人管的“三管”要求。
餐、班级卫生、大扫除、早操、课间操、眼操等),细化常规活动的要求和管理措施,促进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
5)进一步细化教室环境卫生检查、寝室卫生管理和寝室安全的管理措施,每月开展一次寝室卫生检查评比和寝室违纪检查的制度,每学期开展一次寝室环境布置检查评比;并于5月份,开展寝室文化评比。
6)6月底,开办德育培训班,对全校各年级学德育量化考核不合格者进行集体培训,对平时在校经常迟到、不带上学证、行为规范不合格等表现相对较差的同学进行德育教育及行为规范的的指导训练。
7)进一步深化安全教育,强化学生安全自护意识。做好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活动,9月初,在一楼阶梯教室,分班级观看《安全教育》;9月18日,学校制定了《地震安全逃生演练方案》,进行了防震自护自救及疏散演习。
2、抓好学生学习常规的养成,培养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性,学习自觉性,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克服学习困难。
1)加强对文化早餐、早晚自习的监督、检查。每天早晨的7点30分到7点50分,为文化早晨时间,学生在课堂开展演讲、普通话、英语、朗诵、三字一画等学习活动。早晚自习期间,安排学生干部进班看堂,安排学习部干部检查人数、巡查课堂质量。通过文化早餐、早晚自习开展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竞赛活动。学校组织每学期组织“英语朗诵大奖赛”、普通话大赛、幼儿专业教师基本功大赛等,以赛代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开展先进典型教育,强化“两优一先”的评比“两优一先”评比中,联合团委,对所有班级进行量化考核,做到公平、公正、公开。4月底,根据量化考核成绩评选出校级先进班集体、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对获得先进班集体、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宣传,并由获得先进班集体的班主任老师在班主任例会上介绍自己的班级管理心得。
4)每学年进行一次学校综合素质评比。综合素质评比内容为德育、智育、体育、劳动、能力的综合考评,对班级综合素质前三名的学生,学校予以表彰、宣传,并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
5)加强图书室、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等设施建设,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条件。
3、通过学生参加各类技能考级、技能大赛,技能节,促成学生的技能素养养成。
1)每年的12月,为学校艺术月,开展演讲、文学大赛、书画评比、文艺演出等文艺活动;每月月底的月末文艺,以及幼师、艺教、美术专业的毕业班毕业汇报演出,已经成为我校艺术活动的特色;教师技能大赛、书画、语言大赛等也丰富了学生的技能素养;英语班的英语角活动也开展的有声有色。
语言、绘画考级7级以上的11人次,英语四级考试通过15人,普通话测试达一级乙等为3人。
3)我校积极参加芜湖市技能节,省级技能大赛,在技能大赛上屡获佳绩,其中在市级技能大赛获奖达34人次,省级获奖达3人次。
三、保障机制。
1、建立以校长为组长、学校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委员会,具体负责学校的德育工作校园文化建设任务,学校所有部门都要积极参与。
2、坚持“四全”,即全面部署、全员参与、全程运行、全面落实。校园文化建设委员会定期进行计划、部署、评估和总结,保证工作的落实。
3、学校加大经费的投入力度,保证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正常进行。
4、在学校制定部门、个人目标责任书时,将校园文化建设的成绩列入各部门、各教师工作业绩考核的范围,促进各部门及全体教师的主体参与。学校2011—2012学年度,评选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并予以表彰奖励。同时,在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先评优、干部选拔等方面向一线德育工作者倾斜。
四、我校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喜结硕果。
2012年,我校学生在校内外各类各项比赛中获奖达669人次。在第九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安徽省级复赛中,我校学生在征文类比赛中获省级一等奖6件,省级二等奖9件,省级三等奖6件,其中罗曼同学,获文明风采征文类国家级二等奖。我校参加市级“绿帆杯”中职语文知识竞赛,市级一等奖3名,三等奖2名。我校参加芜湖市“七色帆杯”中职学校作文竞赛,获一等奖5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9人。我校教师参加市教育工作者书法、摄影大赛,分获书法类一二等奖各一人,摄影类二等奖一人。2012年“人教杯”全国中职语文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我校郑华老师荣获大赛一等奖。2011年,获市第十届文明单位标兵称号和镜湖区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五、问题和对策。
1、存在的问题:贯彻落实《芜湖市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一年来,我校的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已初见成效,但是,在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中还存在延续性不够、规模性不强、多元性和丰厚性不足等缺点。怎样使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创设了更加气息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实现了校园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发展的同步并进,这也是我们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2、我们的对策:我们将进一步渗透“快乐德育”理念,在教育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增强学生自信,培养学生形成愉快、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深入贯彻落实“以校园环境文化为基础,以校园精神文化为核心,以校园制度文化为保证,以校园行为文化为成果”的中职学校7的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理念,使我校的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形式更加多样,内涵更加丰富,主题更加突出,特色更加鲜明,绩效更加显著。
教育总结市教育局工作要点篇八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从而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快快来写一份总结吧。那么总结要注意有什么内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市教育局局长年度工作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很幸运参加了公司为期两天的“超人之路”激发极限潜能训练营,这两天我收获了很多。
首先我感触比较深的第一个游戏是遵循指示,每人都领到一张任务表单,讲师说先不要做,先听要求,后来又告诉我们三分钟只能肯定能做好,当时我心里想的也是先看完,不过随着时间一秒一秒的过去,我看到旁边的朋友做到了我看到的部分,我也急了,直接开始逐一做题了,熟不知最后一项的要求是只做第一题,这个项目的失败是因为自己没有遵循指示。
第二个感触很深的项目是a、b公司报数字,这个项目其实操作很简单,但是一个人的出错就会使公司老板承受很大的损失,这个游戏虽然是身体上的惩罚,但是现实中的残酷程度远远比这些大的多,做了这个游戏,我个人感觉以后做事,一定要全力以赴,要协作好团队,把自己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第三个感触深的项目是坎坷人生路,是啊人的一生的坎坷远远大于游戏的体验,游戏中的'瞎子和哑巴是幸运的,因为这截止到游戏中还不是真的,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这假如是真的,我们该如何面对呢?即使我们现在不是,但我们至少见过这样的人的生活方式吧,看到他们了我们也做过他们了,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加坚强,更加勇敢的活下去,我们是不是更应该把自己的价值放大些,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不是加强些。对于这些人来说我们对他们的关心,对他们的不离不弃是他们好好活下去的信念,但这对我们来说却显得很不足挂齿。
钢铁是怎么练成的,我不知道这个项目会这么累,好几次都快坚持不住了,想要停止下来,但是听到同伴的呼喊,看到同伴们都没放弃,自己也断了放弃的信念,这个游戏我感觉更贴近我们的工作,大家都在努力时,自己必须打起精神,鼓足信念,不能允许有负能量的存在。
这两天的培训综合下来,感觉自己以后做事心态要学会归零,要学会淡定,要学会有大局的目光及细节方面的把握。不能让自己随波逐流,要学会敢于突破,要从现在开始改变自己,要有明确的目标,要在心中树立希望之灯,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有效的方法去执行这些。成功绝不是偶然的,所以我不会幻想我是天生的幸运儿,我坚信成功一定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准备的。
教育总结市教育局工作要点篇九
xx年,是全面实施常州教育“十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一年来,我们在省教育厅的.指导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创建学习型系统为抓手,着力加强队伍建设;以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突破口,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以大力推进依法治教为根本,切实加强教育行风建设,全面完成了xx年工作目标,为实施“十五”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xx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继续把推进教育现代化作为全局性工作和任务的重要内容,坚持发展不动摇。全市所有乡镇都通过了教育基本现代化达标乡镇评估验收,并在此基础上,将建设重点由学校、乡镇层面转向市(县)、区的区域层面,加大了区域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力度。拟订了《常州市实现区域教育现代化实施规划》,扎实推进全市教育现代化建设。加大窗口学校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强现代化学校、示范(重点)学校的建设。全市新增省级示范实验幼儿园8所(使全市达到32所)、省级实验小学13所(使全市达到46所)、省级示范初中10所(使全市达到34所)、省级重点高中4所(使全市达到23所,其中国家级示范高中8所),首次评选市级模范学校34所,并向省推荐第四届模范学校17所。
继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新村配套学校常州市勤业中学一期工程顺利完成,正常开学;常州外国语学校外籍专家楼、正衡初中教学办公楼、职教中心信息教育中心、少年宫二期工程主体工程按期峻工,北郊中学初高中分离方案论证确定,此外,武进新苑高中一期工程、新区国英小学二期工程、溧阳职教中心一期工程、金坛金沙中学建设工程等稳步推进、按期完工。
进一步加大职校招生宣传力度,引导合理分流,继续面向苏北地区、西北安康地区招生办班,扩大了重点职业学校的招生规模;全面施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扩大课程分层教学面,并取得阶段性成果;职校生中级工达标率达99.1%,一次就业率达96.39%。1662名职校学生参加全省普通高校单独招生考试,1599人被录取,本科达线率、十二个专业总分、平均分、600分以上人数比例、总录取率(96.2%)、本科录取率(28.5%)等均居全省第一。
高等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常州大学城首期建设工程全面启动;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升格成立,使全市高职院达5所;在职校与大专院校联办五年一贯制高职的基础上,刘国钧职教中心、武进职高、西林职高等又经省厅批准开办特色优势专业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全国著名高校远程教育校外站点先后落户我市;常州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更名为江苏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江苏石油化工学院更名为江苏工业学院。
教育总结市教育局工作要点篇十
20xx年是我市教育灾后重建的决胜年,同时也是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发展提升的关键一年。教育系统围绕“一年恢复、两年提升、三年建设西部教育强县”的奋斗目标,坚持“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不让一名教师落伍,不让一所学校落后”理念,推进各项工作扎实有序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20xx年教育系统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全面完成校舍重建任务,硬件水平大幅提升。
20xx年,我们全面完成了76所学校校舍的重建任务,20xx年春季全市5万余名师生全面告别板房,入驻永久性校舍。全市教学设施设备均达到xx省2007装备标准,学生生机比达9:1,校校有电子白板,班班通网络,多媒体教室、远程视频教学互动系统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于课堂教学。覆盖城乡的信息化支持服务体系和崭新的xx教育装备,给步入后援建时代的xx教育注入了生机和动力,我们进一步加强了设备的管理和使用培训,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育人作用。借力重建,xx学校硬件建设达到县域领先水平,省内外的单位、团体、组织、嘉宾纷纷慕名而来,参观我市学校灾后重建成果。
二、加强师资培训,狠抓队伍建设,提升教育软实力。
1、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一是加大干部培训力度。20xx年3月组织全市38名中小学校长赴江苏无锡挂职培训。4月组织校长、副校长参加xx的专项培训。5月组织部分学校的校长参加省级专项培训;6月-7月将全市九年一贯制学校分管小学副校长分为5批先后参加xx省教育厅灾区中小学校长管理能力提升培训。7月校级干部、教导处管理人员参加教育部、儿基会组织的爱生学校理念远程培训。在香港嘉里集团郭氏基金会的援助下,务实有效地开展教导主任65人培训。10月组织我市中小学41名校级干部赴江苏南通挂职学习一个月。
二是深化干部选拔任用改革,建立中小学校长公开招聘机制。结合布局调整,通过提拔、轮岗、交流、调任等方式进行了70余名干部选任。截至目前,7名师培中心的教研培训人员到镇乡学校任职,10名城区学校的干部到镇乡学校任职,9名镇乡学校的干部到城区学校任职,2名干部在城区学校之间交流,6名干部在镇乡学校之间交流。一大批城区学校和教师培训中心的优秀干部交流到镇乡学校,提高了薄弱学校的管理水平。xx教育形成了学校干部良性流动、管理水平均衡发展的新格局。
2、培养教师职业精神,增强教师队伍集体活力。
一是加强师德建设,规范办学行为。倡导广大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关爱学生、教书育人,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加大对有偿补课和体罚学生等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进一步加强教师骨干队伍的考核和管理工作,注意教师骨干队伍示范和引领作用的发挥,今年我们推荐了3名教师参加xx省第九批中小学特级教师评选。
二是加强学习交流,把握发展方向。组织全系统教师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各校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和完善学校三年发展计划、五年发展规划以及中长期发展规划。同时,坚持理想教育,广泛开展“教师职业理想”、“学校发展与个人发展”等讨论活动。
三是深入实施以整体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和业务综合素质为核心的教师全员培训。在郭氏基金会援助培训以及国培计划等基础上,我们除加强骨干教师培训、心理教师培训外,还陆续增加了国学经典诵读、美术教师培训、“四课”技能培训、高中新课改培训、音乐教师培训、小学英语教师、中学生物、小学科学教师培训等项目,开展教师优质课竞赛和技能比赛,进一步加强了现代教育技术使用培训和对教学设备的管理和使用培训。全年各级各类教师参培人数达2000余人次。
三、重视质量,教育教学成绩不断提高。
1、中高考成绩优异。今年我市参加高考人数1628人,三本以上上线841人,其中一本198人,二本438人,三本205人。综合上线率达到51.66%,再次取得了总上线率和应届上线率均为xx市第一的好成绩,创我市上线率历史新高,超额完成xx市教育局下达的高考奋斗目标。我局荣获xx市普通高中20xx级教学管理一等奖,xx中学与南轩中学也同时荣获了xx市教学质量一等奖。全市中考a等学生共计895人,占参考人数的33.86%,比去年提高了3.86个百分点,稳居xx市前列。两类高中招生工作也按计划顺利完成。
2、顺利组织全市学科骨干教师风采展示活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各学科以“有效课堂研究”为中心,举行了优质课竞赛和专题讲座等活动,一批优秀青年教师崭露头角;开展了xx市初中化学教师技能大比武,优胜者代表xx赴江苏参赛,取得了一等奖、二等奖各一个的好成绩;深化与江苏学校“手拉手,结对子”活动,双方不断互派干部和教师学习与交流;顺利组织开展了20xx年特岗教师的招募工作。
3、教育科研工作取得较大突破。获得中国学前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一等奖。在第四届xx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奖的评选中取得1个一等奖、4个三等奖的好成绩。取得xx省第十四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1名。参加第二届xx市人民政府教学成果奖评选取得4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取得xx市“十一五”现代教育技术科研课题研究成果评选3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xx市第十四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2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12个三等奖。为推动教育发展,我们坚持每年4月份召开一次全市范围内的教育发展研讨会,今年的主题是“灾后教育教学重建研讨与经验交流”。
四、紧扣教育实际,扎实、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教育系统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激发各学校(单位)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生机和活力。
一是做好公开承诺工作。各基层党组织认真落实“五好党支部”和“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等岗位争创系列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做好党支部和党员个人的公开承诺工作。全系统46个党支部、1348名党员已全面完成公开承诺。结合党员公开承诺活动,我们在全市3400余名在职教职工中开展了师德承诺及践行承诺活动,扎实了开展学科竞赛和素质练兵等活动,以此提高教职工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二是开展教师职业规划活动。教职工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和自身岗位特点,以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和职业理想为目标,以丰富和锤炼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手段为重点,立足岗位实际,制定自己3-5年的成长和发展规划,撰写《职业规划书》,并在学校的指导和督促下付诸实施。
教育总结市教育局工作要点篇十一
很幸运参加了公司为期两天的“超人之路”激发极限潜能训练营,这两天我收获了很多。
首先我感触比较深的第一个游戏是遵循指示,每人都领到一张任务表单,讲师说先不要做,先听要求,后来又告诉我们三分钟只能肯定能做好,当时我心里想的也是先看完,不过随着时间一秒一秒的过去,我看到旁边的朋友做到了我看到的部分,我也急了,直接开始逐一做题了,熟不知最后一项的要求是只做第一题,这个项目的失败是因为自己没有遵循指示。
第二个感触很深的项目是a、b公司报数字,这个项目其实操作很简单,但是一个人的出错就会使公司老板承受很大的损失,这个游戏虽然是身体上的惩罚,但是现实中的残酷程度远远比这些大的多,做了这个游戏,我个人感觉以后做事,一定要全力以赴,要协作好团队,把自己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第三个感触深的项目是坎坷人生路,是啊人的一生的坎坷远远大于游戏的体验,游戏中的瞎子和哑巴是幸运的,因为这截止到游戏中还不是真的,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这假如是真的,我们该如何面对呢?即使我们现在不是,但我们至少见过这样的人的生活方式吧,看到他们了我们也做过他们了,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加坚强,更加勇敢的活下去,我们是不是更应该把自己的价值放大些,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不是加强些。对于这些人来说我们对他们的关心,对他们的不离不弃是他们好好活下去的信念,但这对我们来说却显得很不足挂齿。
钢铁是怎么练成的,我不知道这个项目会这么累,好几次都快坚持不住了,想要停止下来,但是听到同伴的呼喊,看到同伴们都没放弃,自己也断了放弃的信念,这个游戏我感觉更贴近我们的工作,大家都在努力时,自己必须打起精神,鼓足信念,不能允许有负能量的'存在。
这两天的培训综合下来,感觉自己以后做事心态要学会归零,要学会淡定,要学会有大局的目光及细节方面的把握。不能让自己随波逐流,要学会敢于突破,要从现在开始改变自己,要有明确的目标,要在心中树立希望之灯,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有效的方法去执行这些。成功绝不是偶然的,所以我不会幻想我是天生的幸运儿,我坚信成功一定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准备的。
教育总结市教育局工作要点篇十二
2002年,是全面实施常州教育“十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在省教工委的指导和常州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局党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推进学习型系统建设为契机,以创建“团结、廉洁、开拓”好班子为抓手,围绕庆祝建党八十一周年和迎庆十六大胜利召开,按照年度党委工作意见,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思想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精心组织迎庆十六大主题活动。
2002年是党的十六大召开的喜庆之年。年初,市教育局党委部署全年党务工作,要求以新的作风、新的面貌、新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我们在局属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了“奋发有为,开拓进取,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主题教育,举办全市政治教师培训班,为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学习宣传十六大精神培训骨干;组织开展“‘三个代表’在学校”宣传报道活动,浓厚各单位迎庆十六大的宣传舆论氛围。党的.十六大召开以后,我们及时组织党员干部以及师生收看十六大电视报道,召开各种学习座谈会,并对全市教育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十六大精神作出总体部署;举办市教育局十六大精神学习班,我市教育系统兴起了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热潮。
二、扎实推进学习型系统建设。
积极响应市第九次党代会“建设学习型城市,全面提高市民素质”的号召,及时提出了“率先建设学习型系统,在学习型城市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奋斗目标,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常州市教育局建设学习型系统工作方案》,召开动员大会,市教育局机关、辖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局属单位都制定了建设学习型机关、系统、单位的实施意见,开辟专题宣传网页和电视专栏,组织开展“学习日”活动,在教育系统开展新“三学”及推广普通话活动,开展建设学习型系统工作先进单位考评工作,召开学习型系统建设推进会,筹建市民学习信息服务中心,主动向社会开放教育资源,积极为学习型社区建设提供服务,积极报道学习型组织建设及活动情况,我局扎实推进学习型系统建设,被常州市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指导委员会确定为试点部门。
三、加强学习培训,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
坚持领导班子中心组学习、党员教育和教职工政治学习制度,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论“三个代表”》、“5·31”讲话、十六大精神,结合学习中共中央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新世纪共产党员修养》和《教师道德修养》读本;征集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学习“七一”讲话,努力实践“三个代表”文章40篇,表彰12篇,在全市评比中获奖3篇,并将优秀征文汇编成册;围绕迎接课改实验,组织222名校级干部参加6种不同类型的专题培训班;精心组织并成功举办了教育系统暑期校科级干部培训班,辖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党政负责人、局属单位校科级干部近300人通过听取市委李全林书记、市政府周亚瑜副市长关于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的两个专题报告,征集研讨文章130余篇,进一步增强了加快发展常州教育,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以及服务经济,文明社会的使命感和紧迫感,从而为全面推行基础教育新课程、不断促进教育创新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中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颁发后,市教育局党校和教师培训中心及时举办党务干部培训班,提高干部任用工作规范化程度。精心组织中小学新任校长任职培训班、中学校长提高研修班等,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和广大教师的政治素质、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
四、深化“好班子”创建,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在总结前两年创建活动的基础上,着重在完善评选机制、重视创建过程上进一步深化“好班子”创建工作,努力以创建为契机,促进各基层领导班子建设。经全面考察和复评,确定26个单位继续为“好班子”,10个单位新进入“好班子”行列,使局属“好班子”比例达到82%,局党委再一次被市委表彰为“好班子”。
重视“省333工程”、市“831工程”培养对象的培养过程,激励他们开拓奋进,争当教育系统的领头雁和排头兵;积极开展青年人才资源调查工作,以争创“青年文明号”为抓手,树立优秀青年典型,大力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对校长助理、后备干部的考察培养工作,召开“助理一得谈”座谈会,着力研究培养、选拔机制,大力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在校科级干部中继续深入开展“五个一”活动,对校科级干部的150多篇论文进行了评比表彰;认真开展学校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结合暑期干部调整,优化班子结构,加强了基层班子建设。
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工作的调研,全面推行基层单位中层干部竞聘上岗,直属单位近300名中层干部已竞聘到任;大力实行干部考察预告制度,在12个单位公开预告考察目的、内容、方式、步骤、要求及考察组成员,让全体教职工了解并积极参与考察工作,打破干部考察的神秘感、谈话对象的局限性,扩大考察知情渠道和信息来源,保障了教职工在干部选用、班子建设上的知情权、监督权,提高考察工作的有效性和考察结果的真实性。
五、贯彻落实《暂行规定》,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以迎接省教工委贯彻落实《江苏省中小学党的基层组织工作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情况检查为契机,加强对基层单位落实《暂行规定》情况的指导和检查,按期召开辖市区基础教育党建工作会议,分片召开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交流各单位党建工作的基本做法、成功经验及其工作特色,探讨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新举措,促进了基层党组织的规范化建设。举办第十四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局属80多名积极分子参加了培训。全年局属单位共发展党员68名,完成12个支部(总支部)改选。
结合党员分类目标管理,积极主动地开展新一轮党员民主评议工作,要求全体党员对照分类目标管理标准进行自评、自我总结,各级党组织进行互评和群众评议,积极开展在职党员“双重管理”试点工作,促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七一”前夕,局党委共表彰了7个先进基层党组织,16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和94名优秀共产党员,并将部分先进单位和个人的事迹摄制成专题片,供广大党员和基层组织学习。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全面展开的新形势,在庆祝建党81周年座谈会上,我局部分优秀党员向全系统党员发出“与时俱进、立足本职,共谱课程改革新篇章”的倡议,号召广大党员增强课改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迎接新挑战,争当课程改革的先锋和模范。
六、丰富校园文化,加强教育宣传,不断提高学校文明程度。
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组织学习人民公仆郑培民、优秀教师查文红等先进事迹,组织开展“我心目中的好教师”征文评比活动,不断增强广大教师“热爱人民、热爱事业、热爱学生”的高尚情感,提高师德水平;在广大学生中开展“道德与我同行”知识竞赛和征文活动,组织5万名学生参加“7·13”文明小市民行动日活动,开展“青少年文明网上行”活动和“新世纪、我能行”少先队体验教育活动等;组织改编《传统美德》读本;组织3个合唱团参加市首届合唱节以及各界群众庆祝十六大“龙声飞扬”歌咏大会,获2个金奖,1个银奖,组织数万名学生观看“疯狂英语”、“邪教――罪恶本质”、“龙城巨变”等影展,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学会生存、学会服务、学会创造,培养高尚情操、形成良好习惯、树立远大理想。
配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市”和“省级文明城市”,加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力度,对市级文明单位标兵、市级文明单位、局级文明单位初评情况进行通报和评定,市实验初中、市三中、市二十五中、兰陵中学、翠竹中学经初评,确定升格为市级文明单位标兵和市级文明单位;教育局机关认真开展创建文明机关活动,促进了机关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积极开展20全市“十佳好事”征集评选推荐工作;响应省文明委关于实施“文明交通工程”的要求,在广大学生中开展了文明交通宣传教育活动。在创文明城市工作中,市教育局获组织奖。
成功接待了新华社、省区域教育现代化采访团、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报等媒体采访我市教育,制定《关于做好常州教育网站通联工作的若干意见》,发挥教育网站在宣传报道中的独特作用,“常州教育报”、“常州教育时空”等教育宣传阵地建设得到加强,进一步密切同市、省新闻媒体的联系,为我市教育的改革发展创设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七、从严治党,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召开教育纪检监察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年度纪检监察工作。各基层党组织都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并根据各自实际,进一步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细则,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与行政工作要求统一部署、统一实施、统一检查、统一考核。
继续在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党风党纪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廉政准则》、《党纪处分条例》,学习江泽民总书记和尉健行同志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的讲话精神,开展以学习郑培民先进事迹为主题的廉政教育,组织全体机关党员和基层单位领导干部200多人参加“党纪政纪条规知识”书面考试,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继续加强建章立制工作,加强和完善教代会制度,大力推进校务公开;加强对教育收费的监督检查,开展“教育收费规范学校”创建活动,实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全面部署清房、清理图书和教材采购回扣专项工作;继续开展对基建工程实施全过程的廉政监察,确保在签订施工合同的同时,签订廉政责任书;积极开展效能监察试点工作,全过程参与教育装备和大宗物资采购的招投标;加大对考试、招生、职评等工作的行政监察,标本兼治,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对工会、共青团组织的领导,统战工作、老干部工作、关心下一代工作和信访接待工作等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为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据不完全统计,我局先后荣获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地区“支持儿童”活动组织奖、全国女职工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希望工程”贡献奖、江苏省“党建带团建”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先进基层党校、江苏省创建“五四红旗团委”组织奖和江苏省教育系统信访工作先进集体等殊荣。
教育总结市教育局工作要点篇十三
上传时间:2010-7-12作者:
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一、突出实践特色、服务率先崛起,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1、精心部署安排,有效推进活动。根据中央、省市委部署和县委要求,充分汲取外地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周密安排,上下联动,整体推进全县第二批、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全县共325个单位、14694名党员参加第一批、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统筹调度有力。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高规格领导小组。精心挑选政治素质高、理论素养好的20名同志组建精干的工作机构。建立周例会、月调度、信息报送等14项工作制度。坚持县党政工作调度会与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会议合并召开,做到统筹安排、统一部署、同步推进。二是精心制定方案,谋划部署有方。坚持超前谋划,广泛征求意见,明确“坚持科学发展,加速率先崛起,促进社会和谐”的活动主题。在活动的具体推进过程中,制定每个工作环节和专项活动的实施方案,分节点强化活动的谋划部署。三是加强指导检查,活动推进有序。县委书记张士军多次深入到基层参学单位调研指导。县领导都深入到自己学习实践活动联系点调研指导,并参加专题民主生活会或组织生活会。构建了分层分类制作提示单指导、实践办集中巡查指导、指导组日常指导的“三位一体”指导体系,确保了活动扎实有效地推进。
2、创新活动载体,提升活动质量。坚持“规定动作抓落实、自选动作抓创新”,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强化活动效果。一是创新学习载体。开展了集中理论宣讲、“我为科学发展作贡献”大讨论、“科学发展在身边”征文、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不断提升理论学习效果。二是创新实践载体。开展以“五访五问”为主要内容的“民情大走访”、“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机关干部蹲点调研等活动,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竭力为群众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三是创新宣传载体。在做好简报、信息专报、网站宣传、外宣报道等宣传工作的基础上,开展“媒体访谈”“基层干部学习沈浩”等活动,报道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坚持科学发展的实际成效,做到以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
3、突出实践特色,推动科学发展。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深化,形成了推动科学发展的共识,找准了实现科学发展突破口,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健全完善了保障科学发展的工作机制,有效推进了新型工业化建设、新型城市化建设、新型社会建设、新型农村建设以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快推进皖赣铁路下穿立交、湾石路拓宽改造等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启动镇村清洁工程、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等32项群众关注的民生工程。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5亿元、完成财政收入10.02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5%、33.6%、42%。学习实践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省委书记王金山、市委书记陈树隆先后来县调研指导,并给予高度评价。
二、突出提升素能、优化结构,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件。
2、强化实践锻炼,提升工作能力。坚持在基层一线培养干部,从县直机关选派6名年轻干部分别到6个镇挂职,逐步提升在农村一线处理热点难点问题和突发事件的能力。坚持在招商一线锻炼干部,县、镇两级遴选136名干部,组建45支队伍分赴沪浙苏粤等地驻点招商。坚持服务一线锤炼干部,抽调228名到重点工程办公室、行政服务中心等服务一线进行岗位锻炼,让其参与项目审批、征地拆迁、重点工程建设等工作,提高执行政策、化解矛盾的实际工作能力。坚持在企业一线历炼干部,选派30名机关事业干部到企业一线帮扶工作,增强其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坚持在信访一线磨练干部,选派了3名新任副科级领导干部担任信访专员,办理信访案件,提高了分析、解决复杂问题和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制定《加强选调生培养锻炼工作暂行办法》,建立选调生专人联系、挂职锻炼、培训考核等制度,选调3名选调生参与全县中心工作,切实加强了选调生教育管理。
3、突出选优配强,增强班子功能。注重年度综合考核成果的综合运用,将连续两年以上考核优秀的8名领导干部交流到镇和县直部门重要岗位,彰显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坚持在“三重”工作中考察识别和培养使用干部,对在城市建设、招商引资和重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14名同志予以提拔任用,彰显了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用人导向。着眼于优化班子结构,推动县域协调发展,合理配备人才资源,抓好科级领导班子调配工作。全年选拔43名优秀干部充实到各级领导班子,优化了班子结构,增强了班子功能,进一步增强了领导班子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注意培养选拔优秀女干部和党外干部,全年共选拔8名女干部、6名党外干部担任科级领导职务。领导班子必须配备女干部的县政府八个工作部门,已有七部门配备了女干部,县政府工作部门领导班子中党外干部配备率达24%,比去年提高6个百分点。
三、
突出培养激励、增强活力,全面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1、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宏观指导。整合人才工作工作力量,完善人才管理体制。及时调整充实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县人才工作办公室,设立一名专职副主任(副科级),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和任务。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人才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制定《芜湖县2009年人才工作要点》,加强对全县人才工作的宏观指导。设立县人才工作专项基金,建立科学合理、统分结合的人才资金管理办法。
2、开展专项活动,助推人才培养。围绕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扎实开展技能培训、技能竞赛、产业创新团队申报、职称评审等活动,不断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热情。选派4名优秀企业管理人员参加“emba”培训,配合县农委举办村干部创业培训班,培训村干部124人。开展全县第三届职工技能大比武,共有62个队、328名选手参加县级9个项目技能竞赛。其中,9人获“县技术状元”称号、17人获“芜湖县技术能手”称号,并有12名选手荣获得省、市表彰。开展市第二批“555”产业创新团队申报工作,全县共申报5个项目,其中恒升机床“大型数控落地铣镗床研发团队”带头人孙跃华同志被评为“芜湖市第二批„555‟产业创新团队带头人”。积极开展乡土人才职称评定工作,全年共评定中级职称29人、高级职称5人。扎实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我县科技特派员王万兵同志荣获“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称号。
了芜湖县首次专家休假联谊活动。
四、突出健全机制、民主公开,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1、健全干部考评机制,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年初,组织实施2008年度领导干部综合考核工作。充分运用考核结果,严格奖惩兑现,72名优秀领导干部受到县委的表彰,3名基本称职领导干部被诫勉谈话,1名不称职领导干部被免职,起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坚持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相结合、正向褒奖和逆向约束相结合、组织认可和群众认可相结合,进一步修改完善了《芜湖县科级领导干部年度综合考核办法》,适当增加基层群众在干部考核中的测评权重,增强考核评价体系的客观性、公正性。制定并实施《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年度综合考核办法》,使科级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工作实现全覆盖。
2、健全干部选任机制,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严格执行我县已出台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考察预告、任前公示、任前征求意见、试用期、全委会票决等制度,切实落实干部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四权”。创新干部初始提名方式,采取“推述评考”相结合的方式,在县法院、检察院集中选拔12名科级干部。坚持竞争性选拔方式,完善《芜湖县公推公选科级领导干部实施办法》,制定《芜湖县关于副科级领导职务实行聘任制的暂行办法》,坚持阳光操作、公正公开,公推公选了6名副科级领导干部。注重公推公选资源二次利用,将公推公选第2名安排到基层和招商一线挂职锻炼,进一步激发干部队伍干事活力。积极配合做好全市公开选拔副处级领导干部工作,动员5名领导干部参与竞争。继续实行干部任职试用期制度,全年共对15名委任制干部实行试用期制度,同时对28名试用期满干部进行考核,及时办理任职手续。县九届十二次全会对2009年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民主评议,总体评价满意度分值为97.36分。
3、健全干部监督机制,强化领导干部日常管理。认真执行干部任职备案、任前征求纪检监察机关意见等制度,进一步完善干部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函询、经济责任审计、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加大领导干部出国(境)管理力度,从严加强干部管理。全年对43名提拔任职人选全部征求纪委意见,对19名领导干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3名科级领导干部被诫勉谈话,561名领导干部按时报告个人有关重大事项。拓宽监督渠道,充分发挥干部监督联席会议和信访、电话、网络“三位一体”群众监督的作用,全年共收集各类干部监督信息48条,为县委选人用人提供了决策参考。制定并实施《芜湖县干部监督进社区暂行办法》,建立干部监督投诉举报,监督信息定期联系通报,社区表现定期考察评议,干部监督、干部考察和干部公示“三进社区”制度。全年共对20名拟提拔人选进行社区走访和公示,有效防止干部带病上岗、带病提拔。规范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集中整理干部档案725份,审核认定干部“三龄一历”390人次。
五、突出创新争优、强基固本,着力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1、深化三级联创,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落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责任制,进一步修订《芜湖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考核细则》,加强对镇党委创建工作考核。健全镇党委书记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述职制度,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镇党委组织委员“双考核”办法,坚持把考核情况列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有关责任人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完成了全省“三级联创”活动考核检查工作,并针对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完善提高。结合庆祝建党88周年,命名表彰“五个好”村党组织36个。采取差额推荐评选的办法,择优推荐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10个、优秀共产党员8名、优秀党务工作者2名。在县电视台开辟《为党旗增辉》专栏,大力宣传先进基层党组织的事迹,激发农村基层党组织争先创优的热情。
进一步优化。
3、抓好选派选聘,强化基层组织人才支持。一是高标准抓实选派干部“提高年”工作。制定并实施《芜湖县选派干部、选聘生年度综合考核办法》,完善在岗管理、工作督查、帮扶指导等工作机制,狠抓各项措施落实,取得较好工作效果。三年来,全县25个选派村共发展党员168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03人,新建或改建村部17个,争取项目25个、资金1529万元,化解村级债务308万元。二是高质量推进选聘工作。按照省、市统一部署,认真做好第二批选聘生岗前培训、选人定村、落实待遇等各项工作。依据年度综合考核办法,认真组织实施第一批选聘生年度考核工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选聘生管理工作的通知》,切实加强对选聘生的教育、培养和管理工作。
建工作,全县首家律师协会党支部成立。
六、突出搭建平台、服务群众,持续抓好党员干部教育管理。
3件,目前已落实9481件。
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
3、搭建服务平台,深入开展联系服务群众活动。一是合理确定联系户数。以村为单位,综合党员的能力素质、所在村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村级后备干部数和群众数、居住地集散程度等情况,确定每名党员联系10到15户。建立村党支部委员联系流动党员户制度,确保所有群众户和流动党员户都与党员干部建立联系,实现全覆盖。二是制发联系服务卡。全县统一设计“服务群众联系卡”,党员干部根据个人特长及能力选择为群众服务的项目,填写好送到所联系的群众家中。三是明确联系服务内容。党员干部定期上门联系群众,主动服务;群众如遇到急事难事,可随时联系结对党员干部,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目前,全县共有6569名党员、741名村级后备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联系84546户群众,基本实现“双向”全覆盖。
程办采用。
七、突出改进作风、树立形象,切实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
1、坚持学习兴部,着力提高组工干部素能。着眼于提高组工干部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以开展深化拓展“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活动和部机关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专家辅导、专题讲座、交流研讨等多种方式,开展集中学习交流8次,举办组工业务讲坛4期。着眼于拓宽干部知识面,先后开展招商引资、全县经济形势专题讲座,观看经济热点面对面、“专家深层次解读”等光盘。着眼于激发干部活力、提高干部实际能力,采取“两推一述一评”方式,选拔4名中层干部,选派3名机关干部参与招商引资、城市建设、学习实践活动等中心工作,选调1名机关干部到基层一线挂职锻炼。
2、坚持务实强部,着力提高组织工作效率。健全分级管理、规范有序的工作运行机制,实行月度汇报、定期督查,加强跟踪问效,激励组工干部奋发有为、提高效能。抓好以电子政务、信息库、芜湖县先锋网等为平台的信息化建设,建立全员办信息工作平台,锤炼机关干部创新本领。全年共有36条组工信息稿件被中央、省、市组工信息刊物采用(其中中组部综合1条、省正刊2条),20余篇稿件被省级报刊采用,扩大组织工作外向度。认真抓好部机关党风廉政、综治信访、宣传创建、保密、计生、后勤保障等工作,较好地完成了部机关文明单位申报验收、党史专题编撰等工作。
3、坚持形象立部,着力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以开展“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为载体,扎实开展开门纳谏、信访接待、谈心谈话、集中下访、真情帮扶等活动,切实改进作风,树立组织部门良好形象,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通过召开不同类型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开展“三百”征集意见等特色活动,共征集各类意见和建议1495条。开展“有话请对部长说”,实行部长与基层党员干部人才沟通“零距离”。栏目开办以来,点击率达3200余次,共办结各类意见和建议18件。制定《中共芜湖县委组织部部务公开实施办法》,并进行了首次公开,提高机关效能,方便基层办事。采取“走出去谈、请进来谈、定期约谈”等方式,开展以“谈思想、聊工作、询意见”为主题组织部长夜谈活动。部领导班子成员共与271名科级领导干部进行谈心谈话,实行干部谈话“全覆盖”。以开展“两建三联”活动为重点,开展“联系服务基层、真情帮扶群众”活动。全年部机关共深入基层调研20余次,召开各类座谈会29场,走访群众314户,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11篇。关爱特困群众,全年共走访慰问困难党员40户,联系资助留守儿童4人。
回顾全年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市委组织部和县委的要求、与全县经济发展形势相比,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组织工作创新力度不够大,特色不够鲜明;二是对组织工作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研究还不够深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的一些难点问题还未得到有效突破;三是对基层的经验总结不够,对基层党建工作的指导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等。我们将在2010年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存在问题,使组织工作更好地服从服务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大局。
教育总结市教育局工作要点篇十四
在市委、市政府和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常州教育高举“教育为人民服务”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发展不动摇锐意改革奋力创新积极启动学校主动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各级各类教育得到了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为常州建设特大城市、长江三角洲区域中心城市和现代制造业基地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
20,我们着重抓了以下六方面的工作。
一.注重整体发展,全面提高教育现代化实施水平。
1.继续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在全市100%的乡镇达到教育基本现代化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教育现代化内涵,修订区域教育现代化实施意见,完善并积极启动实施辖市(区)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目标和规划。
2.继续推进教育信息化。制订全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规范和技术指南,召开全市教育信息化暨教育技术应用工作会议,中小学信息技术建设和应用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全市新增中小学校园网120个(使全市达到233个);完成常州教育网站新一轮改版,每月点击数超过30万,累计访问量超过800万人次;网上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不断加快,容量已达700g;100%学校实现“校校通”,全市乡镇中心小学和中学都普及了信息教育技术;大力推进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研究与应用,举办网络应用培训班,启动新一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2.4万名中小学教师通过以计算机和网络操作技能为重点内容的培训考核,占全市教师人数的88%。
3.规划新一轮教育布局。为适应常州特大城市建设,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初步完成-常州市区教育布局规划,并积极启动实施新一轮城区教育布局调整。对物资学校、旅游学校、三职高等3所职业类学校进行优化整合,会同新北区政府采取股份制形式筹建一所公办股份制中等职业学校――新北区职教中心。
4.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市北郊中学新北校区、常州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中心、市二中整体改造、花园中学多功能教学楼等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少年科学艺术宫二期工程、正衡初中学生公寓、三中教学综合楼、田家炳实验中学图书综合楼、刘国钧职教中学图书馆扩建、聋哑学校整体改造以及6所学校的塑胶跑道等工程按时竣工。
5.加强教育交流与合作。全年组织教育管理干部、教师出国(境)考察、培训90人次,接待国(境)外教育团组21批、计80余人来访;新通过聘外资格学校8所(使全市达到36所),聘请外国文教专家110余名,新通过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个(使全市达到7个);积极参与国际教育竞争,稳步推进赴境外办学项目。正式与北京朝阳区签订教育合作交流协议书,在互派专家、校际交流、高层论坛、教育研究、合作办学、教育培训等方面全面实施两地教育合作项目,共同促进双方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二.注重协调发展,促进各类教育水平全面提高。
6.着力推进教育均衡化。在招生工作中,大力宣传“家门口的学校都精彩”和“要择校、找民办”政策,严格管理和控制“分流”渠道和数量,“小升初”依法实行就近入学;中招工作继续实施重点中学30%名额分配各初中校的做法,严格按照省厅文件精神,扩大高中统招比例,择校实行“三限”政策(限钱数、人数、分数);在重点普高录取前,专门举办中职招生市场,实行双向选择、自主选择,使大部分预计在普高分数线下的考生尽早明确就读方向,理智地选择适合的'学校,保证了公办与民办、普高与职校、热点与非热点等各级各类学校各得其所,共同发展。
继续实施“金边工程”,重点扶持城郊结合部薄弱学校,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设立“专项基金”鼓励教师到薄弱学校从教;全面启动实施“蓝天计划”,出台“常州市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管理办法”,在积极鼓励公办学校尽力吸纳的同时,创办蓝天实验学校、新市民子弟学校等流动儿童少年专门学校,规范各类外来工子弟学校办学行为,保障适龄流动儿童少年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利。全年市帮困助学金理事会共对2495名学生发放助学金181万元,市区各级各类学校为特困家庭学生减免学杂费254万元,同时构建快捷透明的爱心通道和帮困助学体系,确保在常州就读的每个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教育总结市教育局工作要点篇十五
总体要求:把2017年作为我市中职办学水平提升年,继续提升中职教育教学质量,着手专业整合提升,继续推进省级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工作及“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工程”。
1.总结改革试点工作。2017年是我市中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收官之年,将要总结和提炼7年来中职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经验及成效,各中职学校要撰写好工作总结、典型案例,形成晋江职教经验系列材料。
2.做好各项验收工作。一是2-3月份,我市四所中职学校将接受“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工程”2016年度项目建设的评估。6-7月,安海职校将接受第二批省级改革发展示范校验收。各校应高度重视该项工作,按照要求,严把时间节点,认真完成各项任务,确保顺利通过评估、验收。二是4-5月份,我市还将接受第二批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验收。晋职、安职和晋兴都是农村职业学校、社区学校,华职也是社区学校。因此,四校要认真再次对照验收标准,收齐材料,整理验收现场,做到早准备、早发现、早补弱,确保验收工作万无一失。
3.进一步优化整合专业。紧贴市场需求和学校办学特点,加快专业整合和提升,再培育一批骨干专业,2017年拟调整、新增2-3个与集成电路重点项目相配套的专业。
4.评选3-4个名师工作室。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和重点专业设置,依据《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中等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晋委办〔2015〕7号)精神和《晋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中等职业教育若干意见配套操作规程的通知》(晋政办〔2016〕55号)操作规程,评选3-4个名师工作室,并作为典型示范,起带动辐射作用。
5.加快建立生产性职教集团。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强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计划用三年的时间,以学校为单位,引企入校,分批分步骤,分别建设智能装备、机械模具、汽车维修、印刷包装、纺织服装、鞋类设计和食品糕点等7个生产经营实体性职教集团。广泛开展订单培养、校中厂、厂中校、现代学徒制等,基本形成产教协同发展和校企共同育人的格局。
6.继续加强中职学校内涵建设。一是继续开展中职教育晋江市级公开教学周活动,提升中职教师教科研水平。二是和市进修学校教科研室合作,在中职学校开展有效性课堂教学的小课题研究,加快中职教师队伍专业成长和可持续发展。三是进一步办好《晋江职教》刊物,全面展现各中职学校年度所取得的办学成效,促进中职教师交流和学习。
7.做好“职业教育活动周”工作。各校要以“职教活动周”为契机,定期开展开放校园、进入企业、为民服务等宣传展示和交流体验等活动。进一步宣传毕业生成功创业、就业典型案例和我市中职教育发展水平。
8.力争技能大赛有新突破。各校要认真组织、精心准备,采用“走出去集训,请进来辅导”的方式,加强对选手的辅导,力争2017年能在国赛一等奖上有突破。
9.加强对外交流。今年,还将继续加强对外交流,提升中职办学理念和管理水平。市教育局、职教中心还将组织各职校骨干教师及中层干部赴国内名校学习交流。
教育总结市教育局工作要点篇十六
20,是全面实施常州教育“十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教育事业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上半年,我们在省教育厅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发展不动摇,锐意改革,勇于创新,高举教育现代化旗帜,以创建学习型系统为抓手,着力加强队伍建设;以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突破口,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以大力推进依法治教为根本,切实加强教育行风建设,全市各级各类教育得到了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为全面完成年度教育工作目标任务打下了扎实基础。
年上半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工作重点,加快教育发展。
1、加快发展各类教育事业。
强化“两基”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高质量普及十二年教育,新通过省级实验小学13所(使全市达到46所),省级示范初中10所(使全市达到34所),省级重点高中4所(使全市达到23所,其中国家级示范高中8所),省级实验幼儿园8所(使全市达到32所)。高等教育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常州大学城总体规划方案招标确定,首期规划5600亩土地的建设工程全面启动;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机械学院、常州化工建材职业技术学院升格成立,使全市高职院达到5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华东师大、天津大学远程教育校外站点先后在我市设立;武进电大升格为江苏电大武进学院;江苏石油化工学院二级学院――怀德学院成立。上半年,全市共组织15297人参加全国成人高考,7314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参加全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旨在为市民学习提供菜单式服务的“常州市民学习信息服务中心”完成建设,并投入试运行;武进罗溪、夏溪、金坛白塔、溧阳天目湖等4个“5112”教育富民工程示范基地建成;完成各类成人培训23.6万人次,成人的文化补习近平1000人。中新合作爱儿坊幼儿学苑、新创国际电脑学院常州培训中心相继筹建,4所学校新获聘外资格(使全市达到27所),1所学校被省教育厅批准具有接受国外中小学生来校就读资格。
2、积极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列为市政府重点建设项目的常州市少年科学艺术宫二期工程主体工程峻工;新村配套学校常州市勤业中学完成建设,各项搬迁的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常州外国语学校外籍专家楼、正衡初中教学办公楼、职教中心信息教育中心等主体建筑基本竣工;武进新苑高中一期工程、新区国英小学二期工程、天宁解放路小学扩建工程、溧阳职教中心一期工程、金坛金沙中学建设工程等稳步推进;溧阳上兴中学、上黄中学、周城小学、大溪中学、社渚中学、新北区龙虎中心小学等危房改造全面启动。
3、适应行政区划调整,积极推进新一轮教育布局规划。
全市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公布后,我们及时召开天宁―钟楼区、武进―新北区教育工作衔接协调会,积极帮助解决教育工作移交、对接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并以此为契机,推进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精神,全面部署大市范围内的教育布局规划工作,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发展优质教育,努力构建全市教育合理布局。
4、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
全面实施《常州市教育信息化建设五年规划》,上半年新增校园网17个(使全市达到49个)、简易校园网40个(使全市达到121个),完成常州教育网改版,使其每月点击数超过了15万,教育局机关、教研室、教科所等基本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常州城域教育网完成论证并启动建设,钟楼、新北、天宁区教育信息中心及学校完成虚拟主机托管,“钟楼教育”、“溧阳教育”、“新北教育”网站先后开通。网上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不断加快,容量已达250g,24万个文件,500部视频资源。全市9336名中小学教师通过了第二轮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考核,全市所有乡镇中心小学高年级和农村初中全部开设了信息技术课,职业学校已全部将信息技术应用列入必修课程。组织26万人参加“常州教育网站杯”网络文化活动,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比赛、职业学校多媒体课(学)件比赛,我市《长城的历史作用》等网络课件获国家级“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评比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1个。
5、积极稳妥地做好各项考试招生工作。
上半年,各类考试较为集中,做好各项考试招生工作,有利于加强社会稳定、推进教学改革。积极、稳妥地做好市区“小升初”、中考中招工作:编制市区各小学施教区图,依法规范就近入学工作;全市45312名初中学生顺利通过升学体育、文化考试;在重点普高录取前,举办中职招生咨询市场,使大部分预计在普高分数线下的考生早早明确就读方向,理智地选择职业类学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普高热”,并保证中职生源的数量和质量;今年继续实施将省重点高中公办计划30%的名额分配到各初中校的办法,并在去年2所重点高中试行的基础上,扩大到了全市11所省重点高中。另外,上半年,我们还认真组织了初、高中各学科结业考试,高三一模、二模考试及分析研讨会,初、高中学生英语口语等级测试工作等等。
二、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1、积极推进课程改革。
召开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动员大会,审批确定了首批余名课改实验教师,积极组织相关学科新大纲、新教材的学习和培训工作。课改实验教师接受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科学、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初中语文、初中数学、中小学体育等学科培训15000人次、通识培训3500多人次;职业学校全面施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扩大课程分层教学面,促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大兴教育教学科研。
面向中小学校,公开招聘了市级兼职教研员26名,壮大教科研队伍;在确认467项国家级、盛市级教科研课题的'基础上,新设立341项青年教师研究课题;通过审核,确定省常中等28所学校为首批常州市教育科研基地;组织召开“苏锡常镇扬五市高三语文研讨会”、“2002年高三数学复习教学研讨会”、“常州市初中毕业生与升学考试暨小学毕业考试研讨会”、“常州市省级实验小学第二届群体研究协进会”等。我市对高三“3+x”科目设置改革的研究,得到了国家考试中心和兄弟省市教研部门的重视和好评;在当前高考模式不断变化的形势下,我市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又创佳绩,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张璇同学以685分成绩位列全省第一名。我市高考的万人进线率、市区本科上线率、市区平均总分三项指标名列全省前茅。在全省总分名列前20名的考生中,我市(含金坛、溧阳)占了1/5。加强职校教学模式、实训模式研究,职校生中级工达级率达99.1%,2002年初步就业率95.3%。组织1662名职校学生参加全省普通高校单独招生考试,1599人被录取,本科达线率、十二个专业总分、平均分、600分以上人数比例、总录取率、本科录取率等均居全省前列,单招升学人数占毕业生人数比例达25.6%。
3、大力加强学生德育工作。
2002年是我局确定的“德育工作研究年”。为此,我们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调研,并为下半年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作好充分准备。开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研和第九届高校思政年会论文评比。关注弱势群体,成立“大学生法律自我援助中心”,溧阳市创立了“希望之星”助学奖励基金,做好帮困助学工作,上半年,市帮困助学金办公室对1500多名在常就读的特困生发放助学金近137万元;举行助残捐赠活动,组织学校及社会各界向聋哑学生捐款近60万元。
教育总结市教育局工作要点篇十七
xx年,在市委、市政府和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常州教育高举“教育为人民服务”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发展不动摇,锐意改革,奋力创新,积极启动学校主动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各级各类教育得到了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为常州建设特大城市、长江三角洲区域中心城市和现代制造业基地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
xx年,我们着重抓了以下六方面的工作。
一.注重整体发展,全面提高教育现代化实施水平。
1.继续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在全市100%的乡镇达到教育基本现代化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教育现代化内涵,修订区域教育现代化实施意见,完善并积极启动实施辖市(区)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目标和规划。
2.继续推进教育信息化。制订全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规范和技术指南,召开全市教育信息化暨教育技术应用工作会议,中小学信息技术建设和应用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全市新增中小学校园网120个(使全市达到233个);完成常州教育网站新一轮改版,每月点击数超过30万,累计访问量超过800万人次;网上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不断加快,容量已达700g;100%学校实现“校校通”,全市乡镇中心小学和中学都普及了信息教育技术;大力推进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研究与应用,举办网络应用培训班,启动新一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2.4万名中小学教师通过以计算机和网络操作技能为重点内容的培训考核,占全市教师人数的88%。
3.规划新一轮教育布局。为适应常州特大城市建设,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初步完成xx-20**年常州市区教育布局规划,并积极启动实施新一轮城区教育布局调整。对物资学校、旅游学校、三职高等3所职业类学校进行优化整合,会同新北区政府采取股份制形式筹建一所公办股份制中等职业学校――新北区职教中心。
4.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市北郊中学新北校区、常州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中心、市二中整体改造、花园中学多功能教学楼等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少年科学艺术宫二期工程、正衡初中学生公寓、三中教学综合楼、田家炳实验中学图书综合楼、刘国钧职教中学图书馆扩建、聋哑学校整体改造以及6所学校的塑胶跑道等工程按时竣工。
5.加强教育交流与合作。全年组织教育管理干部、教师出国(境)考察、培训90人次,接待国(境)外教育团组21批、计80余人来访;新通过聘外资格学校8所(使全市达到36所),聘请外国文教专家110余名,新通过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个(使全市达到7个);积极参与国际教育竞争,稳步推进赴境外办学项目。正式与北京朝阳区签订教育合作交流协议书,在互派专家、校际交流、高层论坛、教育研究、合作办学、教育培训等方面全面实施两地教育合作项目,共同促进双方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二.注重协调发展,促进各类教育水平全面提高。
6.着力推进教育均衡化。在招生工作中,大力宣传“家门口的学校都精彩”和“要择校、找民办”政策,严格管理和控制“分流”渠道和数量,“小升初”依法实行就近入学;中招工作继续实施重点中学30%名额分配各初中校的做法,严格按照省厅文件精神,扩大高中统招比例,择校实行“三限”政策(限钱数、人数、分数);在重点普高录取前,专门举办中职招生市场,实行双向选择、自主选择,使大部分预计在普高分数线下的考生尽早明确就读方向,理智地选择适合的学校,保证了公办与民办、普高与职校、热点与非热点等各级各类学校各得其所,共同发展。
继续实施“金边工程”,重点扶持城郊结合部薄弱学校,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设立“专项基金”鼓励教师到薄弱学校从教;全面启动实施“蓝天计划”,出台“常州市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管理办法”,在积极鼓励公办学校尽力吸纳的同时,创办蓝天实验学校、新市民子弟学校等流动儿童少年专门学校,规范各类外来工子弟学校办学行为,保障适龄流动儿童少年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利。全年市帮困助学金理事会共对2495名学生发放助学金181万元,市区各级各类学校为特困家庭学生减免学杂费254万元,同时构建快捷透明的爱心通道和帮困助学体系,确保在常州就读的每个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7.基础教育水平不断提高。进一步加强示范学校、实验学校建设,新增省级示范实验幼儿园5所(使全市达37所)、省级实验小学8所(使全市达54所)、省级示范初中10所(使全市达44所);全面开展星级高中转评工作,100%的省重点高中顺利转星。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全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98%;高标准高质量实施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的入学率、巩固率保持100%、99%以上;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全市初中生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比例达到96.3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2%。xx年,在高考模式改革的情况下,我市再次取得佳绩:万人进线率为万分之十九,第六年保持全省第一;本科录取率56%,其中市区高达70%,名列全省前茅;600分以上的高分段人数比例为万分之四十八,位居全省第一,超省平均一倍。
8.职业教育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召开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出台《关于加快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大力加强示范专业建设,新创省级示范专业16个,市级示范专业(含中专校)18个,市区职校生中级工达标率达98%,一次就业率达96%;1563名职校学生参加全省普通高校单独招生考试,本科达线率达44%,职业高中毕业生升入高等学校比例达35%,名列全省前茅。
9.高等教育实现新的突破。在多年蓄势的基础上,将常州师专(筹)实质性并入常州工学院,为建设综合性地方大学――“常州大学”打下重要基础;“常州大学城”建设顺利推进,一期工程全部竣工,6所高校1.8万名学生按计划入驻;远程教育站点和高等学历函授站点不断增加,新通过远程教育站点7个(使全市达到18个)、函授站点8个(使全市达44个)。
万人次;非学历考试人数大幅上升,英语等级考试增幅达50%,计算机等级考试增幅达69%;完成市新三学外语考核3000多人次、省计算机外语等级考试5000多人次、普通话培训测试1.37万人次。
三.全面推进课程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11.坚持“德育为首”,拓宽德育工作的视野和渠道。各校以节日系列教育为主线、以养成体验教育为重点、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首次召开市校外教育联席会议,通过了“加强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若干意见”;编发《传统美德》乡土教材,弘扬爱家乡、重传统的精神风尚;召开市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议,下发《常州市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实施意见》,并对学校“四五”普法实施情况进行中期检查;举行禁毒教育基地挂牌仪式,倡导文明生活、健康生活;举办“新世纪,我能行”少先队体验教育活动,并与“中国少年雏鹰行动”相结合,引导广大少年儿童学会生存、学会服务、学会创造;组织“成才不忘养育恩,青春热血献真情”无偿献血活动,637名高三毕业生捐献13万毫升血液;开展“弘扬秋白精神,建设学习型城市”网上征文评比活动、“携手共创城乡文明”结对活动、“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魂”主题教育、“环保常州”活动、第六届“心手相连,汉藏同胞共迎新年”活动、“中小学安全教育日”活动和“助残日”等活动,大力强化德育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和渗透,使德育工作做到经常化、系列化和生活化。全年评出“常州市中小学德育先进学校”76所。
12.更新教育观念,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制定并启动实施“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方案”,在接受省厅课改实施情况调研和评估获得好评的基础上,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中小学课改情况调研,召开课程改革研讨会、新课程推进现场会,认真分析课改现状,定位课改进程,交换课改心得,总结课改经验;开展初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活动,组织承办全国“小学英语观摩研讨会”,进行“学生成长记录袋”的评比交流,着力推进校本课程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和学生评价制度的改革;组织开展新课程实验教师培训活动,着力提高教师培训实效,激活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同时积极为xx年即将实施的高中新课程改革提前做好各方面准备。
一年来的课改实验取得了良好效果:学校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意识得到增强,校本课程逐步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有序推进,教师教学理念和行为明显转变,学生主体地位初步确立,评价方式得以创新,学校开放度不断提高,社会教育资源受到进一步重视和开发。
13.实施课题带动,不断深化教育科研。我们对省、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五”规划课题进行滚动评审,组织国家级课题、省级招标课题7个赴省参加中期评估,举办国家级重点课题――课外文体活动研究工作汇报会,15个省级“九五”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结题;建立学科教研组、学校教研组、市级教研组三级教研网络和多学科、跨学科的协调教研组,组建校际学科合作交流小组,广泛开展“手拉手”帮扶活动,形成以教师、教研组为基础的校本教研新机制,全面推动教科研工作的.开展。
14.倡导全面发展,大力加强特色教育。开设学校体育教育论坛,举办第18届“育苗杯”中小学田径运动会、第12届市运会中小学乒乓球赛、健美操、田径比赛、第5届重点中学篮球赛和“职教新苑杯”重点职业高中女子排球赛,组织2.2万余名师生观摩全国残运会;举办常州市首届中小学生机器人竞赛,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发挥创造性的勇气和精神;会同市委宣传部等八部门评选“职教英才”30名,为广大职校生树立成才创业的榜样;举行中小学英语口语大赛、在常高校“团队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展”、“科学与艺术作品展”;积极参与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全市中小学环境教育普及率达到85.5%,2所学校获国家绿色学校称号,26所学校获得省“绿色学校”称号,45所学校被命名为市级“绿色学校”。
四.推进学习型系统建设,倾力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
15.扎实推进建设学习型系统。不断浓厚学习氛围,明确学习重点,更新学习内容,用学习找不足,以学习促进步。把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作为干部、教师政治理论学习的主要内容,结合教育工作实际,采取举办讲座、论坛、报告会等形式,深刻领会十六大精神;广泛开展“学习日”活动、“新三学”及推广普通话、读书活动等;组织3000多名教工参加省职工十六大知识竞赛;认真组织学习型系统工作先进单位总结、表彰活动;举办教育系统才艺展示观摩活动暨建设学习型系统推进会;开展“学习型家庭”成果展示和评比表彰活动,真正让学习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自身的内在需求。
16.加大教师培训培养力度。充分整合师培中心、教研室、电教馆、信息中心等单位培训资源,扎实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全年举办新教师上岗培训、教师学历培训、教导主任培训、学科培训等109个市级培训班,约1.8万学时,受训人数1.7万名;各类教师合格学历分别达到:高中90.82%、初中96.24%(本科以上44.74%)、小学99.52%(专科以上66.6%)、职高77.41%、幼儿园96.96%(专科以上38.85%)、特教专科以上49.35%;首次面向社会依法认定教师资格4126人;合理设置“教坛新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后备人才”五级梯队,逐步建立中小学教师成长阶梯,全年新增教坛新秀265名、教学能手225名、特级教师后备人才67名;着力抓好省“333工程”、市“831工程”培养对象的学习、交流和提高工作。
17.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首次设置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和结构比例,实施多元化评价方式,推进教师职称评聘改革,1972名教师晋升到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继续举办内部教职工交流暨师范生应届毕业生就业“双选”洽谈会,全面推行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和人事代理制;完善考核奖惩制,改革学校内部分配制度,优劳优酬、多劳多得,大力激发教师队伍活力,努力使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落到实处。
五.实现为人民服务宗旨,全面推进教育行风建设。
18.不断深化依法治教。制订《常州市教育局法制工作规程》,组织机关干部进行专题培训,加强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组织征订国家新颁法律法规汇编840册,认真做好基层单位法规汇编工作;组织开展“依法治教(校)一得谈”征文活动,年内新创建依法治校先进单位50余家;组织全市3.1万教育工作者参加“四五”普法考试,切实加强“四五”普法工作。
19.浓厚调研风气,加强督导检查。先后开展辖市民办中小学规范办学、高校校务公开、学校保卫安全、校园网络安全、学校食堂卫生、节假日“减负”、学校执行收费公示制等各项检查;强化对辖市区审计工作的领导和管理,认真做好校长离任、改制企业的审计和评估工作;召开常州市教育督导工作会议,聘用兼职督学,建立督导责任区,开展对辖市区基础教育课改现状、外来工子弟学校、局属学校收费状况等调研,对30所学校的办学水平进行综合督导评估,有效地促进了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20.全面整治教育乱收费。组织收看全国、全省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治理教育乱收费联席会议”,成立规范教育收费领导小组,不断推进收费公示制和收费规范学校创建工作,建立教育行风网页,开通行风评议热线,向社会公开行风建设九项承诺;协助有关部门开展教育收费专项检查,严格督查执行高中招生“三限”政策情况,重点处理信访和行评热线反映的问题,及时处理违规收费。
六、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大力推进教育党建工作。
21、进一步理顺党建工作管理体制。在省教工委、市委组织部的直接关心和领导下,建立了中共常州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并明确了党工委的职能,逐步理顺了党建工作管理体制。年内,先后召开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和两次中小学党建工作会议,交流各地党建工作的经验和做法;积极响应市委号召,大力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主题教育,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为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政治基础、精神动力和组织保障。
22.着力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深化教育工作者“热爱教育、热爱人民、热爱学生”的美好情感,大力培养教师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从事职业的最大幸福。开展“展师表、铸师魂”系列主题教育:1102名青年教师参加演讲比赛,36个青年教师集体、2204名青年教师参加“真情献社会”教育进社区活动,为53个社区提供教育文化服务,843名青年教师参加“挚爱献学生”结对助学活动,1566名青年教师参加“青春奏华章”素质展示活动;举办“新天地花苑杯”青年教师师表形象大赛;在庆祝第十九个教师节期间,评比表彰了一批中小学德育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和“十佳爱生标兵”,深入开展“社会尊师重教,教师回报社会”活动,不断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23.大力推进干部队伍建设。以作风建设为重点,以工作实绩为标准,以平时考核为主线,进一步深化“好班子”创建活动,全年共表彰了35个基层班子,占全局的70%;修订下发“基层单位党政领导议事规则”,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集体创造力;举办党务干部培训班、校科级干部专题培训班、新任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校长高级研修班、第五期局属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深化校科级干部“五个一”活动,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全面推行校科级干部任前公示制、试用期制和学校中层干部竞聘制,积极推进干部交流和轮岗制度,全年局属调整优化12个基层班子,提任21名年轻干部;进一步完善干部考察预告和考察结果反馈制,进行“阳光作业”,增加透明度和公开度;出台“在局属学校中试行校长任期制的意见”,探索解决“能上不能下”的干部使用现状,形成任命制、选聘制等多种形式并存的干部任用制度,大力营造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环境。
24.扎实推进党风、政风建设。召开预防职务犯罪联席会议,深入开展“两个务必”主题活动,先后组织党员干部和基层单位领导党纪条规和廉洁从政知识书面测试;向机关中层干部和基层领导干部发出干部廉洁自律公开信,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利用反腐典型、“以案说教”,抓好警示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防腐倡廉的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召开机关干部工作研讨会,强化教育行政对基层学校的“指导、服务、评价”三项职能;开展“行政主动服务学校主动发展”大讨论,切实转变机关作风,优化服务态度,改革行政方式,提高行政效能,真正落实“三多三少”;开展“践行三个代表,争做好事实事”竞赛活动,并把活动开展情况作为各处室考核的重要指标;推行教育便民“九项措施”,做到办事“六公开”,实行民主监督,推进政务公开;坚持每月深入基层调研,加强上下联系互动,把解学校发展之忧、帮师生生活、学习之难作为行政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受到了群众和基层学校的广泛好评。
25.积极做好信访、群团、宣传、稳定等其他工作。进一步落实首问责任制,加大信访举报的调查处理和案件查处力度;大力加强民主管理,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的积极作用;扩大阵地,全面宣传常州教育政策、成绩和做法,让社会了解、理解和支持教育,营造和谐宽松的发展环境;大力加强校园综合治理,全力抗击“非典”,切实维护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维护教育改革发展大局的稳定。
教育总结市教育局工作要点篇十八
20xx年,xx市教育局以“四化联动、学有良教、提升品质”为工作思路,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奋斗目标,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促进教育事业内涵发展、优质发展、特色发展。
xx市教育局成立了教育体制改革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稳步推进各项改革任务。今年暑期,在39所义务教育学校开展了全员竞聘上岗工作,涉及教师1850名。推进了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试点和“管办评”分离试点。启动了“6+3”镇乡义务教育学校留守儿童放学后免费托管服务试点工作。完善优质教育资源扩大机制,十方堂小学交由金牛区茶店子小学托管。
20xx年我市高考应届生上线率较去年增加4·1%,在三圈层排第2位;应届本科升学率在三圈层排第2位,获成都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优秀等级奖。
20xx年我市中考一次性合格率从20xx年成都市第14位一举跃居第4位。平乐白沫江学校成为成都市首批九年一贯制试点学校。在成都市开展的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中,我市小学学业质量监测成绩有了明显进步。特殊教育工作受到省教育厅高度肯定,20xx年8月,四川省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培训现场会在我市召开。
公益性幼儿园从去年的49所增加到57所,公益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学前教育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启动了总投资1·5亿元的公办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工程,今年将完成冉义火星等8所公办幼儿园建设项目。
先后有来自美国等6个国家的教育机构代表莅邛访问。继续实施“外教进校园”工程,白沫江学校的川师大留学生项目、韩语班办学取得了突出成效。组织了近150名教师分别赴英国、香港、澳门、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参加培训学习。10名校长、5名教师分别赴泰国和马来西亚攻读硕士学位。
完成了最后一批学校装备提升工程,全市学校多媒体到班率达到100%,师机比达到1:1,生机比达到6:1,理化生音体美设备配备率达到95%以上,58所学校校园无线网络及校园电视台建设也将于今年年底前全面完成。我市投入5586万元,实施的xx政务及教育云计算平台已全面建成并投入试运行,为进一步推进我市教育信息化打下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实施了总投资7535万元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升了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和生活条件。其中投资4664万元的39个学校运动场标准化改造项目已完成30个,投资800万元的27所农村寄宿制学校浴室建设已完成23所,投资2071万元的20所农村学校食堂建设工程已完成11所,所有项目都将于今年年底前全面完工。
xx市教育系统“4·20”芦山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共有58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6923万元,总建筑面积约4·7万平方米。其中9所学校灾后重建工程列入重建总体规划,预计投资6164万元,新建校舍约3·2万平方米。目前太和九年制学校等7所学校灾后重建工程已顺利完工,其余2个项目正在紧张施工中,已完成投资5201万元。此外,灾后重建工程专项规划中,有资金保障的11个项目已完成建设任务,15个项目正在施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4700万元。今年暑假期间,我市投资3030万元对16所学校的2·9万平方米c级校舍进行了维修加固,实施了校园风貌改造。
今年我市实施营养午餐“食堂供餐”学校共50所,惠及学生23294人。10月23日,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暨中小学食品安全工作现场会在广元召开,我市因在创新“管办分离”机制、优化营养午餐管理服务系统、加强营养食谱管理等方面创新特色明显,成效显著,受邀在会上作了经验交流发言。
以建设“干净校园、美丽校园、品质校园”为抓手,外显文化与内显文化并重,引导学校、幼儿园着力校园文化建设顶层设计,加强艺术特色教育,探索现代学校制度体系建设。11月16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以“传统民间工艺走进课堂”为题,展示了xx学校传统根艺、陶艺等民间工艺特色课堂及学生作品,让传统民间工艺在校园复活并得以传承的做法给予了肯定。
20xx年,xx市教育局将继续围绕成都市教工委、中共xx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275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