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结构应当合理,包括引入、导入、设计、实施和评价等环节。教案的编写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能力,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下是一些教案的实例,供大家借鉴和参考。
大班教案娃哈哈篇一
1、引导幼儿认真观察、大胆尝试,能初步跳整个舞蹈,节奏正确。
2、激发幼儿探索兴趣,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并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音乐磁带。
一、复习歌曲。
1、小朋友我们已经学习过娃哈哈了,先跟着音乐演唱一次。
2、我们唱的时候要用好听自然的声音,表达出自己的情绪。
3、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一个舞蹈,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教师示范舞蹈。
1、刚才老师跳了娃哈哈的舞蹈,你们看了以后有什么感觉呢?
2、老师在跳的`时候用到了一个步伐有谁知道?
3、娃哈哈的舞蹈老师用了一个垫步,我们一起来学学这个垫步好吗?
三、幼儿学习舞蹈。
1、刚才小朋友已经看到老师跳的舞蹈了,请你们找个空地方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2、我们用慢动作来学习这些动作,手边转脚边垫看看行不行?
3、现在找一个好朋友去练习一下简单的步伐和手部动作。
4、小朋友本领真大,已经学会一点了,我们跟着音乐试试看。
5、小朋友跳的时候跟上表情就更加完美了,我请几个小朋友来表演一下。
6、大家跟着老师一起跳一遍,做慢动作看看能不能跟上节奏?
7、原来跳舞是那么快乐的事情,小朋友跳的也不错。
四、幼儿完整舞蹈。
1、小朋友真厉害,现在跟着音乐完整来一次。
2、你如果还不会就找一个会的好朋友来教教你,慢慢的做动作。
3、最后我们和老师一起再来舞动一次。
大班教案娃哈哈篇二
1、能欢乐的演唱歌曲《娃哈哈》。
2、学习f调2/4拍曲子,能唱十六分音符。
3、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新疆舞视频、音乐《娃哈哈》
一、导入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优美的舞蹈视频,我们一起看一看。(播放视频)
2、教师小结:新疆是我们中国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之一,那里有许多许多的棉花和牛羊,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的孩子们也很快乐、活泼、友好。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首新疆歌曲,名字叫《娃哈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幼儿倾听。
2、你听到了什么?
3、我们再来仔细听一遍。
4、新疆的小朋友说要和你们一起玩,你们愿意么?不过有一个要求,你要学会唱这首歌。
5、幼儿跟唱歌曲2~3遍。
3、这首歌是新疆小朋友们爱唱的歌曲,那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唱这首歌?(活泼欢快、热烈)幼儿完整演唱歌曲,教师在幼儿唱完之后给予肯定并指出其不足。
4、用不同形式练习演唱歌曲。
三、表演歌曲
1、新疆人个个能歌善舞,你们能模仿他们也边唱歌边跳舞吗?
2、教师教幼儿简单新疆舞动作,幼儿跟随音乐边唱边跳新疆舞。
3、请个别幼儿上台来边唱边跳,其他小朋友当观众。
四、结束:
全体幼儿手拉手儿,在音乐伴奏下歌唱着离开教室。
价值分析与调整反思:
价值分析:通过歌曲的再现,勾起幼儿的回忆,让幼儿能在熟悉的情况下进行活动。
观察与调整:
幼儿们对旋律还是很熟悉的,但两段不一样的歌词就记得不是很清楚了,在回顾了两遍之后,大多能正确唱出歌词了。
价值分析:教师来示范舞蹈让幼儿更加直观的看到动作,也能调动幼儿的兴趣。
观察与调整:
我边放磁带边示范动作,几个幼儿已经开始忍不住边看边做起动作了,歌曲的节奏感很强,所以看我示范一遍之后,幼儿就能跟着老师边唱边做舞蹈动作了。
价值分析:幼儿学习舞蹈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老师的'讲解和与同伴的切磋来学习舞蹈。
观察与调整:
我请幼儿们围成圈,练习踏点布,主要是两脚微微交叉,前面的脚完全着地,后面的脚用脚尖点。几个妹妹宝宝做的有模有样的,弟弟宝宝美感稍有欠缺。
价值分析:幼儿完整表演舞蹈可以让老师检查幼儿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更进。
观察与调整:
今天学下来,单单做手上的动作没有问题,配上脚的踏点步,就会有点手忙脚乱了,个别幼儿的踏点步不标准,还需要纠正。
大班教案娃哈哈篇三
2、学习f调2/4拍曲子,能唱十六分音符。
3、知道维吾尔族是我国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之一。
一、导入。
2、教师小结:新疆是我们中国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之一,那里有许多许多的棉花和牛羊,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的孩子们也很快乐、活泼、友好。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首新疆歌曲,名字叫《娃哈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幼儿倾听。
2、你听到了什么?
3、我们再来仔细听一遍。
4、新疆的小朋友说要和你们一起玩,你们愿意么?不过有一个要求,你要学会唱这首歌。
5、幼儿跟唱歌曲2~3遍。
3、这首歌是新疆小朋友们爱唱的歌曲,那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唱这首歌?(活泼欢快、热烈)幼儿完整演唱歌曲,教师在幼儿唱完之后给予肯定并指出其不足。
4、用不同形式练习演唱歌曲。
三、表演歌曲。
1、新疆人个个能歌善舞,你们能模仿他们也边唱歌边跳舞吗?
2、教师教幼儿简单新疆舞动作,幼儿跟随音乐边唱边跳新疆舞。
3、请个别幼儿上台来边唱边跳,其他小朋友当观众。
四、结束。
全体幼儿手拉手儿,在音乐伴奏下歌唱着离开教室。
1、点兵点将游戏中尽量让每个幼儿有游戏的机会。
2、演唱歌曲部分:幼儿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
3、游戏形式逐渐递增,提高幼儿的参与兴趣。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准备】。
1、草帽17顶、老爷爷的装扮一套、带绳子的塑料筐两个。
2、听过故事《猴子学样》。
【活动目标】。
1、感受黄梅戏的`曲调风格,体会其中的诙谐和幽默。
2、尝试根据情节、角色创编动作帮助理解记和忆歌词。
3、乐于参加戏剧表演,注意在游戏的过程中不要拥挤。
【活动过程】 1、欣赏黄梅戏《新猴子学样》,导入课题。
(l)教师:你们听过黄梅戏吗?黄梅戏是安徽的一种地方戏曲。
(2)教师完整地表演黄梅戏《新猴子学样》,幼儿欣赏。
2、初步熟悉歌词,理解戏曲内容,了解戏中角色。
(1)教师:戏曲里表演的是什么故事?
(2)教师再次完整演唱并提出要求。
教师:戏曲里有哪些角色?他们怎么唱的?
3、幼儿初步学习戏曲中的对唱部分。
(1)教师:老爷爷做了哪些动作?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幼儿回忆戏曲中的爷爷角色唱段并学唱。
(2)教师:小猴子怎么学样的?师生互动,交换角色进行表演。
(3)游戏“草帽在哪里”。
以一对一、一对二、一对多人的递进的方式帮助幼儿掌捏对唱部分,注意根据幼儿的掌握情移时调整速度和韵味。
4、幼儿尝试完整地演唱黄梅戏《新猴子学样》。 5、师生分角色完整表演戏曲,鼓励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大胆表演。
(1)提出表演要求,幼儿进行黄梅戏表演唱。
教师:小猴子怎样发现草帽的?他们说了什么?
幼儿学说黄梅戏中的说白,并学唱戏曲中的猴子角色唱段。
(2)利用道具完整表演。
(3)延伸游戏内容:启发幼儿最后不再学样,改变故事的情节,激发幼儿游戏兴趣。
1、通过图谱教学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2、唱准弱拍起唱的歌曲,发展幼儿的节奏感。
3、感受歌曲清新、优美的特点。
二、准备:
1、花园情景图一张,节奏谱若干,图谱一张;
2、录音机一架,磁带一盒,钢琴一架。
三、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1、律动《新疆舞》入室。
2、发声练习《逛公园》,要求愉快地演唱并唱准弱拍起唱的乐句。
3、节奏练习:
我的花园种满了什么?(鲜花)。
0//0/。
――――――。
0x/xxxx/x0。
――――――。
这里有什么颜色的花?(白花)。
0//0。
――――。
0x/xxx/x0。
――――。
那里有什么颜色的话?(红花)。
0//0/。
――――――。
0x/xxxx/x0。
――――――。
(二)结合图谱,理解内容。
1、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观察。
2、师有表情地示范清唱一遍歌曲,表现歌曲清新、优美、舒畅的特点。
3、提问:听了刚才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三)学习歌词,掌握节奏。
1、幼儿完整跟读。
2、分句朗诵并根据歌词用体态节奏表示。
3、幼儿根据图谱按节奏完整朗诵歌词。
(四)熟悉旋律,学唱歌曲。
1、按旋律朗诵歌词。
2、提醒幼儿注意休止符,唱准弱拍起唱的乐句。
3、认识图谱中“”(连贯)“”(放声唱)“”(弱拍起唱)的符号。
4、重点练唱弱拍起唱的句子,引导幼儿利用打拍子的方法帮助掌握并唱准音。
5、幼儿练唱,采用合唱、轮唱、分组唱、个别唱等形式学唱歌曲。
(五)幼儿复习舞蹈《拾豆豆》。
(六)律动《兔子舞》出室。
大班教案娃哈哈篇四
2、学习f调2/4拍曲子,能唱十六分音符。
3、知道维吾尔族是我国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之一。
新疆舞视频、音乐《娃哈哈》。
2、教师小结:新疆是我们中国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之一,那里有许多许多的棉花和牛羊,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的孩子们也很快乐、活泼、友好。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首新疆歌曲,名字叫《娃哈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1、教师范唱歌曲,幼儿倾听。
2、你听到了什么?
3、我们再来仔细听一遍。
4、新疆的小朋友说要和你们一起玩,你们愿意么?不过有一个要求,你要学会唱这首歌。
5、幼儿跟唱歌曲2~3遍。
3、这首歌是新疆小朋友们爱唱的歌曲,那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唱这首歌?(活泼欢快、热烈)幼儿完整演唱歌曲,教师在幼儿唱完之后给予肯定并指出其不足。
4、用不同形式练习演唱歌曲。
1、新疆人个个能歌善舞,你们能模仿他们也边唱歌边跳舞吗?
2、教师教幼儿简单新疆舞动作,幼儿跟随音乐边唱边跳新疆舞。
3、请个别幼儿上台来边唱边跳,其他小朋友当观众。
全体幼儿手拉手儿,在音乐伴奏下歌唱着离开教室。
活动一:唱歌活动活动目标:
1、能欢快地歌唱这首新疆民歌;
2、学习f调2/4拍曲子,能唱十六分音符;
3、培养幼儿乐观愉悦的情绪。
风琴。
大班教案娃哈哈篇五
1、演唱歌曲《娃哈哈》,表现歌曲欢快的情绪。
2、学习新疆舞的基本步伐——垫步。尝试手脚协调地跟着音乐表演新疆舞《娃哈哈》。
舞蹈编排:
(1)脚步以垫步贯穿始终。
(2)听歌词,记动作次数。
第一句歌词:双手在胸前拍手两次,双手在左上方一高一低转动手腕两次。
第二句歌词:双手在胸前拍手两次,双手在右上方一高一低转动手腕两次。
第三句歌词:双手在胸前拍手两次,双手侧平举,转动手腕两次。
第四句歌词:双手在胸前拍手两次,双手在头顶上方转动手腕两次。
第五句歌词:双手在胸前一边拍手一边自转一圈。
第六句歌词:双手在胸前拍手三次,最后双手翘起大拇指摆个造型。
一、学唱歌曲环节。
1、聊聊新疆的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风土人情,进一步了解新疆,喜欢新疆,激发幼儿学习新疆歌舞的兴趣。
2、学唱歌曲,熟悉歌曲,强调在重拍上的歌词要唱得短促有力些,如:我、是、花、真等,为学习垫步打好基础。
二、学习垫步。
1、创设一个“乘坐火车去新疆旅游”的情景,辅助提问:“火车怎么开呢?”引导幼儿观察老师示范的火车开法:双手叉腰,做垫步。
2、交流自己的发现。如:“一只脚在另一只脚的后面一点用脚尖踩。”“脚踩下去的时候身体要长高。”……幼儿模仿尝试,教师观察指导。
3、教师邀请“火车开得好”的幼儿示范,再次帮助幼儿了解垫步的要领,知道只有这样开火车才能到新疆。
4、出示铃鼓,介绍这是新疆叔叔跳舞时用的乐器。教师跟着音乐拍铃鼓,请幼儿跟着示范者再次开火车去新疆旅行。用铃鼓声给幼儿信号,在听到鼓声的同时脚踩下去,帮助幼儿踏上音乐的节奏。
5、请一位把握节奏较好的幼儿来做新疆叔叔拍铃鼓,带大家游览新疆美景。
三、学跳新疆舞。
1、教师示范舞蹈。辅助提问:“新疆阿姨是怎么跳的?”“手腕转动和扭动脖子表示什么意思?”联想到摘葡萄和葡萄很好吃的意思。“不同方位转动手腕表示什么意思?”幼儿联想是在摘不同地方的葡萄。
2、按舞蹈动作的顺序编成了一首儿歌:
左边的葡萄大又大,
右边的葡萄甜又甜,
旁边的葡萄多又多,
上边的葡萄数不清。
娃哈哈,娃哈哈,
新疆的葡萄亚克西。
3、在一边念儿歌一边做动作的过程中学会舞蹈。
大班教案娃哈哈篇六
1.掌握的节奏型拍奏。
2.能够在三色鼓上进行低音、中音的拍奏转换。
3.培养幼儿对非洲鼓及音乐活动的兴趣。
一、了解(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时值及拍奏方法。
1.播放课件,引导幼儿用身体声势律动尝试拍奏(ta)的节奏。(教师示范)
2.播放课件,引导幼儿用身体声势律动尝试拍奏(titi)的节奏。(教师示范)
3.根据节奏谱,引导幼儿用身体声势律动尝试拍奏的节奏型拍奏。(教师示范)
二、尝试拍奏三色鼓。
1.了解三色鼓的中音区和低音区,并尝试拍奏中音区和低音区。去分两种音色的不同。
2.对照节奏谱音符颜色的不同进行三色鼓重低音的转换练习(红红黄红红黄)也就是(低低高低低高)的转换。
三、演奏乐曲《娃哈哈》
1.出示演奏图谱,引导幼儿识谱。
“有一群新疆小姑娘在跳舞,小老鼠想要拍着三色鼓为她们伴奏,小老鼠拍的是的节奏型,现在我们就一起跟着小老鼠,为新疆小姑娘伴奏吧!”。
2.邀请幼儿拍奏乐曲《娃哈哈》
大班教案娃哈哈篇七
1、点兵点将游戏中尽量让每个幼儿有游戏的机会。
2、演唱歌曲部分:幼儿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
3、游戏形式逐渐递增,提高幼儿的参与兴趣。
1、草帽17顶、老爷爷的装扮一套、带绳子的塑料筐两个。
2、听过故事《猴子学样》。
1、感受黄梅戏的曲调风格,体会其中的诙谐和幽默。
2、尝试根据情节、角色创编动作帮助理解记和忆歌词。
3、乐于参加戏剧表演,注意在游戏的过程中不要拥挤。
(1)教师:你们听过黄梅戏吗?黄梅戏是安徽的一种地方戏曲。
(2)教师完整地表演黄梅戏《新猴子学样》,幼儿欣赏。
(1)教师:戏曲里表演的是什么故事?
(2)教师再次完整演唱并提出要求。
教师:戏曲里有哪些角色?他们怎么唱的?
(1)教师:老爷爷做了哪些动作?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幼儿回忆戏曲中的爷爷角色唱段并学唱。
(2)教师:小猴子怎么学样的?师生互动,交换角色进行表演。
(3)游戏“草帽在哪里”。
以一对一、一对二、一对多人的递进的方式帮助幼儿掌捏对唱部分,注意根据幼儿的掌握情移时调整速度和韵味。
(1)提出表演要求,幼儿进行黄梅戏表演唱。
教师:小猴子怎样发现草帽的?他们说了什么?
幼儿学说黄梅戏中的说白,并学唱戏曲中的猴子角色唱段。
(2)利用道具完整表演。
(3)延伸游戏内容:启发幼儿最后不再学样,改变故事的情节,激发幼儿游戏兴趣。
1、通过图谱教学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2、唱准弱拍起唱的歌曲,发展幼儿的节奏感。
3、感受歌曲清新、优美的特点。
1、花园情景图一张,节奏谱若干,图谱一张;
2、录音机一架,磁带一盒,钢琴一架。
1、律动《新疆舞》入室。
2、发声练习《逛公园》,要求愉快地演唱并唱准弱拍起唱的乐句。
3、节奏练习:
我的花园种满了什么?(鲜花)。
0//0/。
——————。
0x/xxxx/x0。
——————。
这里有什么颜色的花?(白花)。
0//0。
————。
0x/xxx/x0。
————。
那里有什么颜色的话?(红花)。
0//0/。
——————。
0x/xxxx/x0。
——————。
1、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观察。
2、师有表情地示范清唱一遍歌曲,表现歌曲清新、优美、舒畅的特点。
3、提问:听了刚才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1、幼儿完整跟读。
2、分句朗诵并根据歌词用体态节奏表示。
3、幼儿根据图谱按节奏完整朗诵歌词。
1、按旋律朗诵歌词。
2、提醒幼儿注意休止符,唱准弱拍起唱的乐句。
3、认识图谱中“”(连贯)“”(放声唱)“”(弱拍起唱)的符号。
4、重点练唱弱拍起唱的句子,引导幼儿利用打拍子的方法帮助掌握并唱准音。
5、幼儿练唱,采用合唱、轮唱、分组唱、个别唱等形式学唱歌曲。
大班教案娃哈哈篇八
1、演唱歌曲《娃哈哈》,表现歌曲欢快的情绪。
2、学习新疆舞的基本步伐——垫步。尝试手脚协调地跟着音乐表演新疆舞《娃哈哈》。
舞蹈编排:
(1)脚步以垫步贯穿始终。
(2)第一句歌词:双手在胸前拍手两次,双手在左上方一高一低转动手腕两次。
第二句歌词:双手在胸前拍手两次,双手在右上方一高一低转动手腕两次。
第三句歌词:双手在胸前拍手两次,双手侧平举,转动手腕两次。
第四句歌词:双手在胸前拍手两次,双手在头顶上方转动手腕两次。
第五句歌词:双手在胸前一边拍手一边自转一圈。
第六句歌词:双手在胸前拍手三次,最后双手翘起大拇指摆个造型。
一、学唱歌曲环节。
1、聊聊新疆的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风土人情,进一步了解新疆,喜欢新疆,激发幼儿学习新疆歌舞的兴趣。
2、学唱歌曲,熟悉歌曲,强调在重拍上的歌词要唱得短促有力些,如:我、是、花、真等,为学习垫步打好基础。
二、学习垫步。
1、创设一个“乘坐火车去新疆旅游”的情景,辅助提问:“火车怎么开呢?”引导幼儿观察老师示范的火车开法:双手叉腰,做垫步。
2、交流自己的发现。如:“一只脚在另一只脚的后面一点用脚尖踩。”“脚踩下去的时候身体要长高。”……幼儿模仿尝试,教师观察指导。
3、教师邀请“火车开得好”的幼儿示范,再次帮助幼儿了解垫步的要领,知道只有这样开火车才能到新疆。
4、出示铃鼓,介绍这是新疆叔叔跳舞时用的乐器。教师跟着音乐拍铃鼓,请幼儿跟着示范者再次开火车去新疆旅行。用铃鼓声给幼儿信号,在听到鼓声的同时脚踩下去,帮助幼儿踏上音乐的节奏。
5、请一位把握节奏较好的幼儿来做新疆叔叔拍铃鼓,带大家游览新疆美景。
三、学跳新疆舞。
1、教师示范舞蹈。辅助提问:“新疆阿姨是怎么跳的?”“手腕转动和扭动脖子表示什么意思?”联想到摘葡萄和葡萄很好吃的意思。“不同方位转动手腕表示什么意思?”幼儿联想是在摘不同地方的葡萄。
2、按舞蹈动作的顺序编成了一首儿歌:
左边的.葡萄大又大,
右边的葡萄甜又甜,
旁边的葡萄多又多,
上边的葡萄数不清。
娃哈哈,娃哈哈,
新疆的葡萄亚克西1。
3、在一边念儿歌一边做动作的过程中学会舞蹈。
大班教案娃哈哈篇九
二年级。
1、情感目标:通过对歌曲的学习与表演,使学生对祖国、对其他少数民族的生活与文化产生热爱之情;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及对生活的积极乐观的态度。
2、认知目标:
(2)在师生互动、合作中,学会基本的新疆舞蹈动作。
3、能力目标:
(1)通过对这首新疆民歌的学唱——会唱——表演唱这一学习过程,培养、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2)通过对歌曲学习过程中的视、听、唱、演等形式的锻炼,加强学生节奏、动作的创编能力,培养其初步的音乐创作能力,提高学生掌握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1、歌曲《娃哈哈》是一首新疆民歌,它以小孩子的语言和富有新疆特色的节奏为我们描绘了祖国美丽的河山与新疆人民的幸福生活。歌曲词义简单,节奏明快,一段体的形式使小孩更容易将旋律记住。
2、课中,主要是让学生对新疆民歌和舞蹈有初步的认识,在教学中应突出民族的特色。
1、学生用自然、和谐的声音有表情地歌唱。
2、新疆舞蹈基本动作的教学。
头饰、相片、节奏卡片。
1、导入:展示四种有关连的事物,生猜想出处。
2、请生简介新疆风土人情,师总结。
跟钢琴哼唱。
跟钢琴唱词。
跟音乐伴奏,有感情地演唱。
6、学习新疆音乐的特色节奏——前八后十六。
先用手拍击再分乐器进行练习。
7、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8、新疆舞蹈基本动作的学习。
由舞蹈队的学生当小老师,教全班同学简易的动作。
9、分组讨论、创编、练习舞蹈、打击乐器伴奏和演唱。
10、全班合作大型新疆歌舞表演(由学生主持)。
11、老师总结(由学生主持谢幕)。
大班教案娃哈哈篇十
1、演唱歌曲《娃哈哈》,表现歌曲欢快的情绪。
2、学习新疆舞的基本步伐——垫步。尝试手脚协调地跟着音乐表演新疆舞《娃哈哈》。
3、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舞蹈编排:
(1)脚步以垫步贯穿始终。
(2)听歌词,记动作次数。
第一句歌词:双手在胸前拍手两次,双手在左上方一高一低转动手腕两次。
第二句歌词:双手在胸前拍手两次,双手在右上方一高一低转动手腕两次。
第三句歌词:双手在胸前拍手两次,双手侧平举,转动手腕两次。
第四句歌词:双手在胸前拍手两次,双手在头顶上方转动手腕两次。
第五句歌词:双手在胸前一边拍手一边自转一圈。
第六句歌词:双手在胸前拍手三次,最后双手翘起大拇指摆个造型。
一、学唱歌曲环节。
1、聊聊新疆的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风土人情,进一步了解新疆,喜欢新疆,激发幼儿学习新疆歌舞的兴趣。
2、学唱歌曲,熟悉歌曲,强调在重拍上的歌词要唱得短促有力些,如:我、是、花、真等,为学习垫步打好基础。
二、学习垫步。
1、创设一个“乘坐火车去新疆旅游”的情景,辅助提问:“火车怎么开呢?”引导幼儿观察老师示范的火车开法:双手叉腰,做垫步。
2、交流自己的发现。如:“一只脚在另一只脚的后面一点用脚尖踩。”“脚踩下去的时候身体要长高。”,……幼儿模仿尝试,教师观察指导。
3、教师邀请“火车开得好”的幼儿示范,再次帮助幼儿了解垫步的要领,知道只有这样开火车才能到新疆。
4、出示铃鼓,介绍这是新疆叔叔跳舞时用的乐器。教师跟着音乐拍铃鼓,请幼儿跟着示范者再次开火车去新疆旅行。用铃鼓声给幼儿信号,在听到鼓声的同时脚踩下去,帮助幼儿踏上音乐的节奏。
5、请一位把握节奏较好的幼儿来做新疆叔叔拍铃鼓,带大家游览新疆美景。
三、学跳新疆舞。
1、教师示范舞蹈。辅助提问:“新疆阿姨是怎么跳的?”“手腕转动和扭动脖子表示什么意思?”联想到摘葡萄和葡萄很好吃的意思。“不同方位转动手腕表示什么意思?”幼儿联想是在摘不同地方的葡萄。
2、按舞蹈动作的顺序编成了一首儿歌:
左边的葡萄大又大,
右边的葡萄甜又甜,
旁边的葡萄多又多,
上边的葡萄数不清。
娃哈哈,娃哈哈,
新疆的`葡萄亚克西。
3、在一边念儿歌一边做动作的过程中学会舞蹈。
小朋友进一步熟悉了歌曲《娃哈哈》,能清楚并熟练地演唱此歌曲。原先有些小朋友会唱此歌曲,但是对歌词有些含糊不清,大部分小朋友本来不会唱此歌曲。通过教学,小朋友全部都能熟练地此歌曲了,而且明白了歌词的意思,因此更好地帮助他们记住了歌词的内容。
大班教案娃哈哈篇十一
幼儿已经阅读过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并已经熟悉故事《倒霉的狐狸》(附后)。
(1)教师出示故事图片,引导幼儿回忆故事的线索。
师:在故事《倒霉的狐狸》中,狐狸都遇到哪些倒霉的事情?
幼:掉进了池塘。
师:狐狸掉进了池塘里。
幼:狐狸掉进了草堆里,狐狸还被钉耙打到了头。
师:他一次说了2件狐狸的倒霉事情。还有吗?
幼:狐狸还被掉下来的面粉埋了起来,狐狸扑过去抓母鸡时被母鸡发现了,母鸡跑了。
师:狐狸被钉耙打到了头,掉进了池塘里,又掉进了草堆里,还被面粉埋了,当他向母鸡扑过去时又被母鸡发现了。
(教师一边按顺序指图片一边帮助幼儿梳理故事情节。)
幼:母鸡先钻过篱笆,狐狸也钻过篱笆;接着母鸡游过池塘,狐狸也游过池塘;后来母鸡跑回家,狐狸跟在后面追。
(2)教师随音乐边讲故事边合拍指图片,引导幼儿初步感受:狐狸走路时的节拍、遇到倒霉事情时的停顿。
师:这个故事还藏在一首好听的乐曲里,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找一找狐狸遇到的倒霉事情。(教师随乐边指图边讲述故事。)
(3)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故事线索创编部分动作。
师:狐狸一出门就遇到了什么倒霉事情?
幼:被钉耙打到了头。
师:谁能学一学狐狸被钉耙打到头的样子?(幼儿用手捂住了头)
师:接下来又遇到了什么倒霉的事情?
幼:狐狸掉进了池塘里。(幼儿边说边做了一个向下跳的动作表示狐狸掉进了池塘……幼儿分别又创编了狐狸掉进草堆、被面粉埋、扑向母鸡、钻过篱笆、游过池塘、追母鸡的动作。)
(教师从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的故事内容中精选了部分作为音乐表现的重点内容,通过逐层的提问帮助幼儿明确了狐狸在跟随母鸡的过程中遇到的倒霉的事,并借助讨论规范了狐狸的系列动作,为下一环节狐狸与母鸡的互动表演打下了基础。)
(1)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表演狐狸的动作。
师:我们一起来做这只倒霉的狐狸,跟着音乐去捉鸡。
(2)教师随音乐指图,幼儿看图片表演狐狸动作。
师:这次你们来做狐狸,看看你们在这些地方是不是能停住不动,不被母鸡发现。
(教师在对音乐作品特性准确把握和挖掘的基础上,巧妙地设计了活动的情节和动作,在表现狐狸的过程中,幼儿通过随乐模仿狐狸偷偷摸摸跟踪在母鸡后,不断用动作表现慢速、中速时的合拍走,逐渐感受了乐曲的节奏:通过越来越快的追逐、敲门等情节的表现,感受并表现音乐中渐快的速度:通过母鸡向后看的动作、狐狸保持造型不动来感受和表现每个乐段的结束。紧密地抓住音乐特性,借助狐狸与母鸡的动作呼应来感受音乐、表现音乐是该活动设计的重点。)
(1)教师扮演母鸡,幼儿扮演狐狸合作表演。
师:这次我来扮演母鸡,你们扮演――(幼儿:狐狸)
当母鸡回头看时,狐狸们――(幼儿:不能动也不能发出声音)
那当我第一次回头时,狐狸保持什么样的动作不动?(幼儿用被钉耙打到头的动作表示)第二次回头时呢?(幼儿用掉进池塘的动作表示)第三次呢?……当我跑回家关门时,狐狸们做什么呢?(幼儿做使劲的敲门状)关窗户呢?(幼儿做使劲敲窗户状)
(直接针对“母鸡××”与“狐狸××”有趣情节的提问,再次使幼儿明确动作表现的关键内容,从而帮助幼儿在下面的随乐游戏中更准确地感受和表现乐曲中的乐段。同样重要的是,在幼儿两两结伴表演之前,全体幼儿有和教师配合表演的经验,更有利于降低记忆困难,保障幼儿结伴时的流畅和舒适。)
(2)教师帮助幼儿明确狐狸保持不动的时间。
(幼儿用手指做出1、2、3、4的动作)
师:我的1、2、3、4手势给了你们什么样的帮助呢?
幼:告诉我们1的时候要做狐狸掉进草堆的动作,不能动了。
师:当你们记不得要做什么动作的时候,看到我手中的数字你们就知道要做第几个动作不能动了,是吗?(幼:是的。)
(当幼儿遇到学习困难时,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教师的暗示,有序记忆动作。)
(3)教师扮演母鸡,请一位幼儿扮演狐狸合作表演,其他幼儿欣赏。
师:这次有哪一只狐狸敢上来抓我这只母鸡?
师:你们也来玩一玩“倒霉的狐狸”游戏,好吗?一部分小朋友扮演母鸡,一部分小朋友扮演狐狸。(幼儿1、2报数,分别扮演母鸡、狐狸的角色,母鸡坐在椅子上,狐狸蹲在“母鸡”的后面随音乐表演。第二次交换角色、位置游戏。)
(“ 追与捉”的游戏向来是幼儿百玩不厌的,母鸡跑、狐狸追的游戏情节不仅适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同时也非常符合音乐所表现的情绪和结构,特别是乐段结束处,母鸡回头、狐狸停顿的动作,引发了幼儿极大的兴趣。在整个游戏中,对于扮演母鸡的幼儿来说,他们的挑战是:在固定的音乐中突然回头看狐狸有没有跟在自己身后:对于扮演狐狸的幼儿来说,他们的挑战是:当母鸡回头时立即保持不同的造型不动,跟踪时躲避母鸡的视线,不被发现。这种微秒的关系是激发幼儿一遍遍感受、理解、表现音乐的.原动力。)
师:下面我们请客人老师和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倒霉的狐狸”游戏,客人老师当母鸡。
请狐狸一定要紧紧盯住自己的鸡。母鸡要在回头看的时候看看后面有没有狐狸跟在身后,最后一定要跑回自己的家。
(充分利用观摩教师的资源,幼儿分成若干小组和客人老师互动游戏,不仅体现了平等对话的新的学习精神,同时也让执教教师更好地观察与了解更多孩子的学习状态。)
有一只狐狸守在母鸡家门口,准备捉一只母鸡吃。母鸡出门后,狐狸悄悄地跟在母鸡的后面,走啊走,一不小心,狐狸被地上的钉耙打到了头。狐狸不敢动也不敢发出声音,因为他怕被母鸡发现。狐狸又继续跟着母鸡走,母鸡走过池塘,狐狸一不小心,掉进了池塘里,狐狸不敢动也不敢发出声音,继续跟着母鸡走。走啊走,母鸡走过草堆,狐狸一不小心又掉进了草堆里。狐狸不敢动也不敢发出声音,继续跟着母鸡走。母鸡走过磨坊,狐狸一不小心又被从天上掉下的面粉给埋了。狐狸还是不敢动也不敢发出声音,继续跟在母鸡后面走,母鸡钻过篱笆,狐狸再也忍不住了,猛地向母鸡扑了过去,就在这个时候,母鸡发现了狐狸。母鸡快速地钻过篱笆,狐狸也跟着钻过篱笆;母鸡游过池塘,狐狸也跟着游过池塘;母鸡赶紧跑回家,狐狸在后面使劲地追。母鸡关上家门,狐狸使劲地敲门,手都敲疼了,都没有敲开。母鸡关上窗户,狐狸使劲地敲窗户,手都敲疼了,都没有敲开。狐狸生气地继续敲,怎么都没有敲开,累得一点力气都没有了。唉!只好等下次的机会了。
(注:音乐《在山魔的宫殿里》发表在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丛书――欣赏活动配套磁带》中。)
本活动的设计思路来源于以往较成功的活动:将音乐《动物狂欢节》终曲、社会生活经验“按摩”和影视作品欣赏活动结合创作的音乐欣赏活动《理发师》。再将音乐欣赏活动《理发师》和绘本阅读活动《我的幸运一天》巧妙结合,将绘本中的故事配上音乐和动作进行表现,让幼儿获得更加丰满的多种艺术相互沟通相互支持的经验。此次我们再次尝试将音乐活动与语言活动相整合,用乐曲《在山魔的宫殿里》与阅读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相结合,从绘本中的另一个角色――“狐狸”的视角出发,通过跟随音乐的合作动作表演,生动幽默地再现《母鸡萝丝去散步》的故事情节,再次拓展了幼儿使用语言、绘本、动作、音乐等艺术手段整体地进行艺术理解、感受、表达的机会。
乐曲《在山魔的宫殿里》是由两个乐句短曲连续重复18次,在速度上越来越快,音量上越来越强,最后再加上一个情绪更强烈的尾声构成的作品。其结构中旋律重复所造成的幽默趣味,和《母鸡萝丝去散步》在故事情节和绘本画面的重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1.欣赏乐曲,体验曲调重复和速度、力度变化的趣味。
2.跟随音乐动作表演,尝试幽默地再现《母鸡萝丝去散步》的故事情节。
3.在合作表演的过程中学习自我克制和相互配合。
大班教案娃哈哈篇十二
1、演唱歌曲《娃哈哈》,表现歌曲欢快的情绪。
2、学习新疆舞的基本步伐——垫步。尝试手脚协调地跟着音乐表演新疆舞《娃哈哈》。
活动准备。
舞蹈编排:
(1)脚步以垫步贯穿始终。
(2)第一句歌词:双手在胸前拍手两次,双手在左上方一高一低转动手腕两次。
第二句歌词:双手在胸前拍手两次,双手在右上方一高一低转动手腕两次。
第三句歌词:双手在胸前拍手两次,双手侧平举,转动手腕两次。
第四句歌词:双手在胸前拍手两次,双手在头顶上方转动手腕两次。
第五句歌词:双手在胸前一边拍手一边自转一圈。
第六句歌词:双手在胸前拍手三次,最后双手翘起大拇指摆个造型。
活动过程。
一、学唱歌曲环节。
1、聊聊新疆的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风土人情,进一步了解新疆,喜欢新疆,激发幼儿学习新疆歌舞的兴趣。
2、学唱歌曲,熟悉歌曲,强调在重拍上的歌词要唱得短促有力些,如:我、是、花、真等,为学习垫步打好基础。
二、学习垫步。
1、创设一个“乘坐火车去新疆旅游”的情景,辅助提问:“火车怎么开呢?”引导幼儿观察老师示范的火车开法:双手叉腰,做垫步。
2、交流自己的发现。如:“一只脚在另一只脚的后面一点用脚尖踩。”“脚踩下去的时候身体要长高。”……幼儿模仿尝试,教师观察指导。
3、教师邀请“火车开得好”的幼儿示范,再次帮助幼儿了解垫步的要领,知道只有这样开火车才能到新疆。
4、出示铃鼓,介绍这是新疆叔叔跳舞时用的乐器。教师跟着音乐拍铃鼓,请幼儿跟着示范者再次开火车去新疆旅行。用铃鼓声给幼儿信号,在听到鼓声的`同时脚踩下去,帮助幼儿踏上音乐的节奏。
5、请一位把握节奏较好的幼儿来做新疆叔叔拍铃鼓,带大家游览新疆美景。
三、学跳新疆舞。
1、教师示范舞蹈。辅助提问:“新疆阿姨是怎么跳的?”“手腕转动和扭动脖子表示什么意思?”联想到摘葡萄和葡萄很好吃的意思。“不同方位转动手腕表示什么意思?”幼儿联想是在摘不同地方的葡萄。
2、按舞蹈动作的顺序编成了一首儿歌:
左边的葡萄大又大,
右边的葡萄甜又甜,
旁边的葡萄多又多,
上边的葡萄数不清。
娃哈哈,娃哈哈,
新疆的葡萄亚克西。
3、在一边念儿歌一边做动作的过程中学会舞蹈。
大班教案娃哈哈篇十三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真观察、大胆尝试,能初步跳整个舞蹈,节奏正确。
2、激发幼儿探索兴趣,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并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
活动预设过程:
一、复习歌曲。
1、小朋友我们已经学习过娃哈哈了,先跟着音乐演唱一次。
2、我们唱的时候要用好听自然的声音,表达出自己的情绪。
3、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一个舞蹈,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教师示范舞蹈。
1、刚才老师跳了娃哈哈的舞蹈,你们看了以后有什么感觉呢?
2、老师在跳的时候用到了一个步伐有谁知道?
3、娃哈哈的舞蹈老师用了一个垫步,我们一起来学学这个垫步好吗?
三、幼儿学习舞蹈。
1、刚才小朋友已经看到老师跳的舞蹈了,请你们找个空地方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2、我们用慢动作来学习这些动作,手边转脚边垫看看行不行?
3、现在找一个好朋友去练习一下简单的步伐和手部动作。
4、小朋友本领真大,已经学会一点了,我们跟着音乐试试看。
5、小朋友跳的时候跟上表情就更加完美了,我请几个小朋友来表演一下。
6、大家跟着老师一起跳一遍,做慢动作看看能不能跟上节奏?
7、原来跳舞是那么快乐的事情,小朋友跳的也不错。
四、幼儿完整舞蹈。
1、小朋友真厉害,现在跟着音乐完整来一次。
2、你如果还不会就找一个会的好朋友来教教你,慢慢的做动作。
3、最后我们和老师一起再来舞动一次。
价值分析与调整反思:
价值分析:通过歌曲的再现,勾起幼儿的回忆,让幼儿能在熟悉的情况下进行活动。
观察与调整:
幼儿们对旋律还是很熟悉的,但两段不一样的歌词就记得不是很清楚了,在回顾了两遍之后,大多能正确唱出歌词了。
价值分析:教师来示范舞蹈让幼儿更加直观的'看到动作,也能调动幼儿的兴趣。
观察与调整:
我边放磁带边示范动作,几个幼儿已经开始忍不住边看边做起动作了,歌曲的节奏感很强,所以看我示范一遍之后,幼儿就能跟着老师边唱边做舞蹈动作了。
价值分析:幼儿学习舞蹈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老师的讲解和与同伴的切磋来学习舞蹈。
观察与调整:
我请幼儿们围成圈,练习踏点布,主要是两脚微微交叉,前面的脚完全着地,后面的脚用脚尖点。几个妹妹宝宝做的有模有样的,弟弟宝宝美感稍有欠缺。
价值分析:幼儿完整表演舞蹈可以让老师检查幼儿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更进。
观察与调整:
今天学下来,单单做手上的动作没有问题,配上脚的踏点步,就会有点手忙脚乱了,个别幼儿的踏点步不标准,还需要纠正。
大班教案娃哈哈篇十四
二年级。
1情感目标:通过对歌曲的学习与表演,使学生对祖国、对其他少数民族的生活与文化产生热爱之情;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及对生活的积极乐观的态度。
2认知目标:。
(2)在师生互动、合作中,学会基本的新疆舞蹈动作。
3能力目标:。
(1)通过对这首新疆民歌的学唱——会唱——表演唱这一学习过程,培养、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2)通过对歌曲学习过程中的视、听、唱、演等形式的锻炼,加强学生节奏、动作的创编能力,培养其初步的音乐创作能力,提高学生掌握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1歌曲《娃哈哈》是一首新疆民歌,它以小孩子的语言和富有新疆特色的节奏为我们描绘了祖国美丽的河山与新疆人民的幸福生活。歌曲词义简单,节奏明快,一段体的形式使小孩更容易将旋律记住。
2课中,主要是让学生对新疆民歌和舞蹈有初步的认识,在教学中应突出民族的特色。
1学生用自然、和谐的声音有表情地歌唱。
2新疆舞蹈基本动作的教学。
头饰、相片、节奏卡片。
1导入:展示四种有关连的事物,生猜想出处。
2请生简介新疆风土人情,师总结。
3引出新疆歌曲——《娃哈哈》。
4聆听《娃哈哈》,生谈感受。
跟钢琴哼唱。
跟钢琴唱词。
跟音乐伴奏,有感情地演唱。
6学习新疆音乐的特色节奏——前八后十六。
先用手拍击再分乐器进行练习。
7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8新疆舞蹈基本动作的学习。
由舞蹈队的学生当小老师,教全班同学简易的动作。
9、分组讨论、创编、练习舞蹈、打击乐器伴奏和演唱。
10全班合作大型新疆歌舞表演(由学生主持)。
11老师总结(由学生主持谢幕)。
大班教案娃哈哈篇十五
新学期伊始,我们开展《我是中国人》的主题,其中,新疆舞是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舞蹈。为了让孩子们对于新疆舞产生兴趣,学习新疆舞的基本动作,我们组织开展本次音乐活动《哇哈哈》。
本节活动中,我们主要以去葡萄园采葡萄的情景贯穿,用采新疆葡萄来让孩子们练习新疆舞的基本动作踏点步以及转手腕的动作。用擦汗休息的情景来让孩子们练习手环绕脸部的动作。通过学习,激发孩子们学习新疆舞的兴趣。
1、欣赏感受新疆舞的优美,学习踏点步及拍手托帽的舞蹈动作。
2、感受新疆人民的热情好客的风俗,体验舞蹈的乐趣及快乐。
重点:感受新疆舞的优美,学习踏点步及拍手脱帽的舞蹈动作。
难点:学习踏点步及拍手脱帽的舞蹈动作。
音乐、课件
一、欣赏舞蹈
1、出示课件,提问:这是哪里呢?你怎么知道的?
2、新疆维吾尔族的人们都是能歌善舞的,你们想不想看看他们的舞蹈?
3、视频欣赏
二、一起来跳新疆舞
1、提问:刚才的舞蹈给你什么感觉?
你最喜欢哪个动作?请你学一学
2、请个别孩子来学一学舞蹈动作
3、我们一起来学学新疆舞吧
重点练习:垫步、踏点步及拍手托帽的舞蹈动作。
4、引导幼儿分组,听着音乐自由练习动作
5、分组展示
交流个别动作,重点指导踏点步和托帽动作
6、集体练习。
三、快乐的创编
1、幼儿跟着视频里的舞蹈进行模仿
2、鼓励孩子创编新的动作,教师用相机记录孩子创编的动作
3、刚才有几个孩子的新疆舞跳的非常不错,我都记录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学一学
4、集体模仿优秀的动作
5、现在我们一起来跳快乐的新疆舞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300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