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是思考的结果的融汇贯通。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呢?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可能仅是冰山一角,大家可以通过阅读更多的总结文章来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和提升写作水平。
以人为中心的论文篇一
摘要:
随着世界设计运动发展到今天,在大量垃圾污染与生态环境的严重失衡后,终于使人们开始重视资源利用问题,设计界也开始了一场设计理念的变革,出现了绿色设计的概念,进而引申到了包装设计行业,呼吁包装设计行业要整和思想,一切设计要以人为本,简约包装,节省资源,设计出简洁、实用、美观的包装作品。
关键词:绿色设计;天人合一;节约资源;人本主义。
在科技突飞猛进、工业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能源和环境正成为人类共同面对的两个最大的问题,人们对于自身生存问题的越来越关注的程度,是前所未有的:土地沙化,森林砍伐,大气污染,水土流失,能源枯竭,物种灭绝――工业技术带来繁荣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不可估量的生存威胁。在这种背景下,全球各地域关注环境,防止污染,尊重自然,崇尚自然的呼声日高,这种生态主义意识反映在设计领域,就是追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绿色设计。包装又是设计领域较大的行业,因此,包装设计首先要融入到绿色设计中,以人为本,简约包装。
首先,我们来关注一些数据。据《世纪流论坛》(中国经济出版社)上海资讯,每天产生1600余吨生活垃圾,其中含有大量的包装垃圾,如纸箱、纸袋、塑料袋、玻璃瓶、金属盒等。上海因工业废水污染,上海市郊40%的粮食,80%的猪肉,20%的水产品,36%的蔬菜受污染的程度超出了国家标准。城市污染引起多种影响,直接引起发展居民的多种疾病,如肺癌是一种明显与大气环境有关的疾病,近中,北京,上海的肺癌死亡率增长了20%。
据《环境与发展》(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提供的大量资讯,遍布农村成千上万的小造纸厂、小水泥厂、小化工厂、小制革厂、小焦碳厂等放出的有害气体、粉尘、废渣、废水使渔业减产,鱼虾绝迹,农田受害,在淮河两岸,大运河两岸,污染随处可见。
其次,万事万物都相互作用,相互矛盾,相互统一。人类在伤害自然的同时,也是对自身的伤害。现在人们终于认识到了自然对于人类是多么的珍贵!只有适应了自然,自然才能更好的回报人类。通过大量的污染数据,作为一个设计者,我们可能正在联想身边的包装污染,及我们所设计的作品给人类带来的损害。污染是人类造成的,自然也一样反作用与人类,这是简单的逻辑。因此,在人类生活日趋富裕化,社会生产发达化,经济高度繁荣化的同时,人类开始审视自己的生活:我们包装设计也要追求人性化,简约化,以人类生活的方便快捷为基础导向,一切设计理念都要以人为本,将人本主义放在首位。因此,我们在做设计和选材的同时,必须首要考虑到节省资源和资源再利用等问题。
针对于严重的生态污染和危害、资源缺乏等问题,全世界都开始了反污染的行动。主要表现在垃圾资源在利用和节约资源两方面。科学家们研究出了城市垃圾分拣过筛法,将不同种类的垃圾回收再利用,或转变成其他物质在利用。其中,纸、木片、棉麻可直接回收利用。因此,我个人认为现今最具有价值的包装材料应该是纸、木片、棉麻。采用这些材料不仅节约资源,而且节省生产工艺成本。现今的设计者往往不去考虑包装的副作用,所以在设计时选择材料只从美观和经济效益出发,再加上现代数码技术,工艺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包装越来越繁杂,越来越浪费,更有甚者是出现了产品包装成本比产品本身成本更高的现象。如现今的名牌月饼包装盒,有的内包装用铜盒,外包装用硬纸板,大多才用烫金等繁琐工艺,浪费资源,美观却不实用,多数产品本身不外露,不符合产品包装的基本要求。鉴于上文提到的污染数据,我呼吁设计机构及设计者们从事设计之前,多考虑一点包装的副作用,反复推敲慎重选择材料,以最节简的材料,最使用的价值,最美观的设计将产品呈现给消费者们。现在一些包装设计作品只注重材料与工艺制作的`奢华,而忽视设计价值的实用贴切,这也是脱离人本主义的一种表现。
包装设计还是应该遵循“实用、美观、经济、环保”的原则。尽管我国的国民经济有所提高,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包装设计还是应该将实用放在第一位。实用就是讲究功能,包装装潢设计应该在实用功能得到充分保障的基础上,在考虑表面装潢和工艺制作效果。只有内在实用功能与外表装潢艺术效果以及工艺制作上表里如一、实用贴切、相得益彰才称得上是一件优秀的成功作品。
当我们极力想设计出优秀的包装作品时,一些反污染的激进组织已开始了反包装活动。在看过相关报道之后,我作为一个专业设计的设计者,对此作以深刻反思。其实,我们在追求高质量生活的同时,也可以将许多实体包装省略掉,而更换成可更节省资源的实用设计。譬如,我们可以设计出可以反复使用的买菜折叠袋,将其代替塑料袋,这样我国就可以减少2/3的一次性装蔬菜的塑料袋。同时减轻了白色污染,节约了资源,减少了回收在利用的工序。
我想设计师们在引领时尚的同时,更可以引导生活,引导市场消费,改变生活。在设计领域中的“3r”原则是绿色设计的指导思想,属于方法论的范畴reduce减少,指的是数量的减少、面积的减少以及使用上的各种减少,通过一系列的产品在各个环节上的减少,来达到节约能源及原材料的目的;reuse回收在利用既是将用过的、或是已被淘汰的产品的全部或一部分回收后应用于另一合适的结构中,重新使用,以减少浪费、增进节约;recycle再生的意思,既是将完全报废的产品、经过在加工,形成新的物质材料源,达到资源再生的目的。“3r”的实质思想是要求人们不要过分索取大自然的资源,要有节制,也不是说不用资源,而是有一个限度,即合情合理得运用,从而达到与自然的最佳的状态。“3r”原则第一点提到的就是reduce减少,可见减少的重要性。因此,在注重设计简约的同时,更要注重减少。当生活无忧时,人们便要开始注重回归自然追求纯真。所以,现代设计要以精简为主,开始恢复古时的味道,很多思想都要以“回归意识”为主导观念,以“人本主义”为生活概念。
总而言之,强调“以人为本,简约包装”就是重视包装设计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的危害,如污染,疾病等;强调“以人为本,简约包装”就是要减少甚至禁止产品包装设计对消费者的消费误导,只注重表面装潢效果,材料的奢侈,而夸大产品功能,夸大体积,不注重使用价值等。
我只希望设计者们能将人本主义、绿色设计,融入到自己的设计理念中,将社会责任和职业责任融于一体。设计出简洁、完美、实用的包装设计作品,设计出可以代替具有污染性包装的优秀作品,给人类一个美丽简洁的世界。
参考书目:
《世纪流论坛》中国经济出版社刘苍劲编著―4―1。
《环境与发展》科学技术出版社国家环境保护局宣教司编著―6―1。
《生态文明》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刘宗超编著―5―1。
《美术与设计》南京艺术学院学报张甜甜李斌等、3版。
《数字中国》光明日报出版社北京城市发展研究院编著―5―1。
以人为中心的论文篇二
20世纪以前,医学是在生物学发展基础上形成的“生物医学模式”,这一模式是以生物学因素为出发点,着重在个体疾病的诊断与防治,使人们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医学模式日渐暴露出它的局限性,同时患者也向医疗机构提出了新的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因此,为了实现综合健康这个目标,就要求医疗单位,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更应该满足患者的需要和需求,更新与转变服务观念,以下就有关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进行探讨。
1我国农村卫生机构现状。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农村卫生机构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观念的转变,服务理念落后,以医疗为中心,轻视病人的需要;服务模式单一,习惯于坐堂行医,不适应群众需求的变化;落后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不能适应医疗市场的激烈竞争,不能满足广大农村居民的卫生需求。在农村出现了“大病到城市,小病到个体,乡镇卫生院病人少”的哑铃状现象。现行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仍然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沿袭下来的机制布局和服务方式,客观上形成资源不足与浪费并存,规模扩张与效率低下并存的局面,基层卫生组织运行的低效率,难以适应市场经济追求效率和效益的总体要求。
1)在医疗卫生工作中,各级各类卫生机构以创“文明行业”为宗旨,“以病人为中心”为核心,积极开展“文明单位”、“文明医疗”、“文明科室”、“文明个人”活动,加强人事、经济、医疗管理,并制定出相应的评比标准和奖惩办法,真正地做到“视病人为上帝”、“视病人为衣食父母”。
2)狠抓社会上反应强烈的吃回扣、收红包、开大处方、乱收费、高收费等现象,实行药品统一招标采购,把药品的虚高定价降下来,真正的让利于病人,让病人得到实惠。
3)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线,也是医院工作的核心内容,更是评价一个医院医疗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以病人为中心”理念的重要体现。对医院的各科室人员都要制定出行为规范和服务规范;对待病人要态度端正,语言和蔼、亲切,开展优质服务竞赛活动,让病人在医院时确实有家的感觉。
1)要在医院的大厅里设置各科室的指示牌。
乡镇卫生院里来的病人大都来自农村,而有些病人又都是年龄偏大,对医院的就医环境不了解,找不到就医的门诊。一些急诊的病人苦恼就更大,病人东找西窜,延误了治疗,容易怨声怨气,对医院的服务产生不满。如在大厅内安装有指示牌或设置导医台则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真正做到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
2)在各科室的候诊区设置候诊椅。
本身到医院就医的患者就受疾病的困挠,身体比较虚弱,如若无候诊椅,患者只能站在走道里,甚或一些年老体弱及残疾人只能坐在地上候诊,这样既影响医院的形象,又容易让患者有一种被遗忘或冷落一旁的感觉,这样会在他们的心里产生了一种对医院的不友好的感觉。
3)在医院的各楼层候诊区设置饮用水。
4)对出入院的病人,免费用救护车接送。
向社会公布医院的值班电话号码,只要有病人及家属打电话到医院来就诊,免费向他们提供救护车接到医院。对一些出院的病人,免费用救护车送回家,这样极大的方便病人,不需要病人找车,或自己家属开车到医院,那样既不安全,也增加患者的负担,还让患者产生医院把病人的钱赚去就不管不问的感觉。免费用车接送,既有利于让患者对医院产生信任感,又可以作为医院免费的宣传,病人对医院的正面宣传有医院自己做广告所不能比拟的效果。
5)开展医院的整体护理工作。
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让护士从一些琐事中彻底的解脱出来,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去进行病房巡回观察,做一些护理工作,充分发挥整体护理工作的作用和优势。在乡镇卫生院开展整体护理,第一改善了护患关系,第二改善了医护关系,第三可以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在日益激烈的医疗竞争中,最大的竞争就是服务的竞争。
6)要树立“经营”服务观念。
十年卫生改革,医疗卫生单位不讲核算,不会经营的状况有所改善。但从市场经济的大趋势看,卫生部门仍缺乏经营服务观念,不精于服务经营。从服务方式上看,往往习惯于群众找上门的服务,而忽视自己送上门的服务;从服务内容上看,对直接的健康服务的看的多,而对于间接的、大量中介的健康服务则认识少,利用少;从服务结构看,忽视了预防保健康复中的有偿服务,仍然“捧着金碗讨饭吃”;从服务手段看,不善于将多层次的生活服务与健康服务有机地结合,没有真正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7)增强内部服务意识。
一般人仅把服务理解为“服务态度”,其实服务内涵既包括服务态度,也包括服务质量,更包括举止、仪表、体态、容貌、语言等行为的规范化。医院普遍存在“窗口”服务低劣、后勤服务滞后、病区生活设施服务不佳等现象,所以全院应树立起“医生护士围着病人转,后勤围着临床转,领导围着职工转”的观念,真正做到“一切为了病人,为了一切病人,为了病人一切”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总之,医疗的竞争就是服务与价格的竞争,降低医疗成本价格是有限的,而提高服务质量是无限的,相同的价格比服务。“服务无处不在”,对于启迪我们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应该有所帮助。
以人为中心的论文篇三
今天我跟大家一起分享的是怎样做到以病人为中心。作为一名护士,专业的护理操作技能及其专业的护理基础知识是我们所必须具备的,但当我们的专业技能达到一定的程度后,我们还应该怎样提高我们自身的技能素质,使患者更加的满意呢?现代社会讲究以人为本,其实以病人为中心就是以人为本的一种体现。
之前记得有位朋友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人类的工作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人的工作一类是对事的工作。相比较而言,对人的工作要难上加难的。
在这里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有谁是真正的热爱护士这份工作的?
非诚勿扰的乐嘉大家很熟悉的,一段很经典的一段话,梦想和目标是可以改变的,唯有热爱是不会改变的,有了热爱,梦想就会坚持,要想成功必须要有激情,激情来源于热爱,坚持也来源于热爱,归根结底所有的一切核心根源都和热爱有关。
当我再次问大家是否真的热爱护理这份工作,我想我会得到很大一部分的否定的答案的。而我的答案是爱也悠悠恨也悠悠。如果你没有勇气离开护理工作时,那就从今天开始,试着去爱自己的工作,爱自己的同事,爱自己的患者,我想这样的工作也是开心的愉快的,整个病房也是充满爱的。有这样一个故事,是我们现住的十六床晋爱英,他是由于重度复合伤收入院的,在一次交接班巡视病房时,我们的护士张小萌和王杰发现病人看起来有些难受,就询问患者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吗?病人强忍着说没事的,但是我们的护士发现病人眼中透露出一种无奈和无助的神情,通过我们的再次询问,我们得知这位患者其实是想大便,但是由于骨盆骨折无法站立,加上他的'家属当时不在,她无法自己行大便,我们的护士就主动要求帮助他,可是出于不好意思这位患者多次拒绝,可是在我们的强烈要求之后,病人同意我们帮助患者在床上大小便,结束之后又帮他擦拭干净,处理掉大便。这件事情其实是在发生后好几天我们才得知的,后来这位病人家属特地去了寿光日报社找了位记者写了封感谢信。我想这样的护士是爱我们的病人的,他们早已把病人当成了自己的亲人,默默无闻的做这些理所应当的事情。
及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真正的做到以病人为中心。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某某几床太难伺候了事特多,可是我们试想一下为什么他们的毛病事情那么多?如果我们在他们的毛病问题出现之前就做了,并且做到了做好了,试想一下他们还会有那么多的问题毛病吗?我想这时病人的不满消失了,剩下的只会是满意和感动。
大家都知道我们普外的科的工作量是相当大的,每天灌肠备皮导尿胃肠减压术前准备术后监护还有及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还有我们的病人大部分都是胃肠道手术,不能由口进食所以补充的液体相当的多,每天我们不知道跑多少的路在病房里忙个不停,大部分都是二十几岁的女孩子他们从没有嫌过脏喊过累。借用白岩松的一句话改编的,形容在普外科的工作状态“累并快乐着痛并幸福着”。当一位位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患者出院时,微笑着从我们护士站经过跟我们说谢谢美女护士的照顾了,今天我们要出院回家了,我想这个时候我们每一个人脸上都是带着一种发自于内心的幸福。
自从优质护理开展以来,不得不承认的我们的工作更累了工作量增加了很多,可是我们跟患者接触的更多了,更利于我们观察病情了,很多病情变化都是我们抢在了医生的前面。详细的交接班流程更是细化了我们的工作,从氧气流量到静脉输液速度,从引流管的通畅到翻身皮肤压红情况,从监护仪数据显示到特殊病情变化,病人的精神神志的变化直至病人家属的心理变化,每一个细小的地方我们从不放过。apn排班模式的开展,把我们的护士还给了病人,把病人分给了每一位护士,交接班时,一句“阿姨我要下班了,这是小张,下班后的工作由她来负责,您有什么事情可以找她的”这样的交接班使我们围着病人转了起来。尤其是我们的a班护士,从买饭到吃饭再到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仅仅半个小时,有时甚至不到半个小时,顾不得品尝饭菜的可口,来不及喝上一杯解渴的热水,为了只是填饱肚子而已。由此看出我们的护士姐妹是一支拉得出,打得过,用得起的,随时可以应急准备投入到战斗中的新时期的护理队伍。
当我们工作困惑时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当我们生病住院时,我们的感受是什么?是害怕是恐惧是死亡?我们需要的是什么?其实并不是多么豪华的房间多么高档的消费,多么舒适的享受,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份关怀一份信任一份安全,也许一个微小的举动,一句暖暖的话语,一个不经意间微笑都可以带给病人无限的力量。
嘴巴甜一点腿脚勤快点解释耐心点交班仔细点头脑清醒点,其实我们护士的工作就是由很多这样的点很多琐碎的事情组成的。之前说过医生的工作是事业,我们的工作是职业,但我认为只要把这些细小的事情做好同样也是了不起的一份事业。
我在想什么是真正的以病人为中心,其实他不是华丽的语言,不是动听的音乐,不是虚伪的动作,更不是绚丽的表演,他只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从一针见血的承诺到无痛病房的建立,从手术室的掖被角到产房的手拉手,一句称呼的改变,一个肢体的接触,一段不少于十五分钟的入院宣教无不体现着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转变角色,把病人当亲人,诚信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相信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会打造出一支具有中医院特色的与众不同的优秀的护理队伍,在不久的将来我相信我们的护理队伍必将成为潍坊地区山东地区甚至于全中国最为优秀的护理队伍,我也相信我们中医院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灿烂!
以人为中心的论文篇四
[摘要]文章提出以人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一种各个hrm职能模块围绕“人的发展”为中心的,着眼于如何获取、开发和利用实现组织使命和战略目标所需要的关键ksaos的hrm系统模式。
任何企业的创始人都应该会有一个愿望,即希望自己的企业能长青,成为“百年老店”。在充满未知和“超竞争”的知识经济时代,能让企业成为“百年老店”的关键在于人的发展,在于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在于如何把全体组织成员的知识技能转化为生成力,以建立其他组织所不具备的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因此,建立“以人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humanresourcescentralizedmanagementsystem,以下简称“hrcms”模式)必将成为众多企业的不二选择。
一、hrcms模式及其特征。
在hrcms中,组织(领导层)必须树立一种人力资源投资观、内部顾客观和长期发展观,以战略的眼光看待组织hrm。
这首先表现为,组织在成立之初和发展的过程中,先要确定组织自身的使命和战略目标,并建立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组织架构、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然后识别完成使命和战略目标所需要的关键知识、技能、能力和个性特质(即关键ksaos),以明确组织需要“什么样的人”,而且这些“人”应该是区别于其他组织的“特殊的人”。
其次,在明确了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和组织需要“什么样的人”的基础上,就要求组织在hrm政策制定和实施时,所有hrm的职能模块都应该关注如何获取、利用和提升完成组织使命和战略目标所需要的关键ksaos,形成一个围绕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点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模式。
二、hrcms具体实施前提。
hrcms是基于人力资源投资观、内部顾客观和长期发展观的一种系统管理模式。因此,在hrcms的具体实施时,一方面,要求在保障组织员工基本生活需要的前提下,加大组织对“人力开发”的投入,围绕“人的发展”来展开各项hrm职能工作。因此,这需要组织对人力资源开发有足够的财务支持保障。
另一方面,在实施hrcms的组织中,对组织成员应该持一种“内部顾客观”。这要求在整个组织管理系统中,管理者的关键核心职责即“对人的管理”。这意味着,组织管理者作为员工自身发展的导师,帮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开发与管理。通过员工自身的成长或自我实现需要的达成,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自然而然地实现企业的长期持续发展,实现企业做“百年老店”的需要。因此,这需要把管理者的工作重心由“物”转移到“人”上。
三、hrcms具体实施策略。
首先需要从组织使命和战略目标出发,进行组织结构设计、岗位分析和评价,以识别组织发展所需要的关键ksaos,然后所有的hrm职能工作都将围绕关键ksaos展开。
招聘选拔,意味着组织进行“资本”到“知本”的转换,是获得竞争优势的第一步,其出发点应该关注如何获取组织所需要的关键ksaos。由于每个组织和行业的关键ksaos是不同的,因此需通过对企业的价值观与行业胜任要求进行分析,提炼出企业的总体评估纬度,每个岗位则根据岗位描述对评估纬度进行重要程度的分级评定,确定出评估纬度的权重,建立起每个岗位的评估矩阵,以此作为招聘选拔的依据。例如,美国通用汽车在选拔人才时制定了19项评估纬度(适应能力、主动性、注意细节、沟通能力等)。为确保评估的有效性,企业也可借助专业的人才评估机构和科学的`人才测评工具。例如个性测量的经典量表16pf个性测试、disc等。据theeconomictimes在的调查表明,人才测评在fortune1000中的应用是83%,美国80%,欧洲65%,中国30%。
hrcms中绩效管理的本质应该是促进人的发展,保证组织目标得以实现。因此,对员工的绩效考核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即关键ksaos发展目标+绩效目标。并要以关键ksaos发展目标为主导,而传统的绩效目标管理与考核只是员工关键ksaos发展目标实现问题诊断的辅助手段。同时,还需结合相应的员工培训开发和生涯管理政策与措施,以帮助员工不断提升关键ksaos。用员工的进步促进企业的进步。中科院心理所专家的一项研究发现,激励工人的因素并不是高额的奖金,工资和奖金因素在工作重要性的排列中列第6、第8位。有相关研究表示,41.8%的青年对“工作报酬”表示不满意,41.5%的人对“晋升机会”表示不满,均次于对“培训机会”不满意的比例(56.7%)。很明显,这说明了培训因素的重要性和员工的自我发展需求。
组织薪酬福利政策的制定,也需要围绕关键ksaos展开,在满足组织成员基本生活需要的前提下,从提高员工的关键ksaos目的出发,使用胜任素质工资制。比如,薪酬结构可以是:平均生活水平保障工资+胜任素质工资(胜任素质基础工资+胜任素质发展工资)+长期绩效工资(如:股票期权等)。其中胜任素质基础工资发放的依据为一个考核周期内的原有关键ksaos,而胜任素质发展工资发放的依据则为新习得的关键ksaos。这种薪酬结构需要配合“宽带薪酬体制”使用。至于各种工资成分在整体工资结构中的比率,则视各个组织的财务状况、发展战略和行业等具体情况而定。
最后,在ksaos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持一种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和系统观,不能割裂hrm自身各个职能模块之间,以及hrcms与组织管理系统、其他组织管理子系统和外在环境间的关系。
总之,在当今全球经济频繁出现“蝴蝶效应”的动荡环境中,组织必须通过自身的变革以适应环境的动态变化,充分发挥组织内各种要素的作用,特别是组织中最活跃的“人”的因素,以一个和谐整体迅速做出反应。因此,未来的组织结构设计和管理体系的建立,都必须以人为中心,建立以人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模式。
以人为中心的论文篇五
摘要: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教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传授知识,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通过教学活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所以,教育活动就是要教学生学会做人,一切的学科教学都应该是以知识为载体,以育人为中心。这是我们教育的真正目的所在。
关键词:教书育人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书本知识地传授,更要重视对学生怎么做人进行引导。
一、教书育人,育人为上是时代的需要。
我校是一所地处城乡结合部的二类中学,学生整体素质本应较好,但是现在老师们普遍感到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好教,感觉到孩子们的基本素质在逐年下降,大部分的孩子成绩很差、没有学习意愿,再就是行为习惯差,上课根本不听课,要么低声说话,要么睡觉,考试只做选择题,下课躲到厕所抽烟,不服从老师的管教,叛离心特别强。特别是前两天一个高三学生上外语课时睡觉,老师走上去摇了摇他的头,希望他不要睡觉,该学生站起来就给老师两耳光。事情的发生让老师很气氛、很茫然,无法理解。仔细想来,其实这所有的不良现象的出现,追根求源,就是我们教师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只重视对学生知识地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做人的引导所导致的。
二、教书育人、育人为上在日常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把育人理念贯彻始终。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尽管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已经很多年了,高中的新课程也已经开始实施,但实际上应试教育的存在是社会需求的必然性,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消除的,“重智育轻德育”也会普遍存在。
我们已经习惯于只重视知识教学,师生围绕升学指挥棒转,根据中考和高考考纲的要求,大面积、大容量的灌输知识,天天忙于让学生练题、忙于给学生讲题,力求让学生把每个知识点都掌握透彻,把所有的题型都练习到,一切希望就是高考能得到高分。忽略了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育人,教学生为人处世,教学生学会做人,这才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但这个工作在中学往往是最薄弱的环节,一般来说,学校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就是利用班会或者集中组织学生进行专门的思想上的说教,强调学生必须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没有相关的活动让学生体验,把德育教育和学科教学完全分开了。我们必须把应试教育融合到素质教育中,既要培养学生应试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老师必须以自身的优良作风赢得学生的赞赏,发挥榜样的辐射作用,让学生自发、主动地学习和模仿。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是教育的真正目的,一切的`学科教学都应该是以知识为载体,以育人为中心。一个叫荆清的网络作者在读《我们需要关注知识之后是什么》学习体会中写道:“教师的价值不是一台传授知识的机器,更在于传授知识之后,在于你的学生有没有被你感动,感动了多少;它不能只用眼前的、暂时的考试成绩的高低来衡量,而有着长久的、终生的意义”。
我们的老师一般都是完成上课任务之后就走人,缺乏和学生沟通,对学生心理和价值取向、日常生活缺乏关怀的兴趣。学生本来基础就差,对学习知识缺乏兴趣,老师只讲课,不沟通,学生认为你不关心他们,也就没有建立感情,师生之间就会很生疏,遇到学生心情不好,就容易冲突。不了解学生的需求,就不可能把课讲好,更不可能在教书中育人。
如果经常和学生交流,到教室、到学生宿舍和学生聊天,揣摩学生心理,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深入了解学生,做到与学生在情感的和谐,与交心谈心,平时与学生打成一片,这一定会大大加深和学生的情感联络,学生对你的学科会更感兴趣,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正如陶行知所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我们需要关注知识之后是什么》这一文中介绍有两位美国教师,他们教学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仅是教给学生正确的知识,更注重了知识的背后,注重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格。
荆清对此的评价是,这种教学是对单一知识教学局限性的超越,是潜移默化的价值观教育,是积极的情感体验,是理性的思维方式培育,是人对人的理解与尊重,是生命灵性的启迪。
我们还在盛行应试教育的时候,美国老师教学方式早已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可喜的是我们的素质教育已经全面开始了,在逐渐改变人们的观念,逐渐转变了单一的知识教学,渐渐学会了既教学生该学的知识,又学会了运用这些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高尚的品格。
只要我们每节课都把德育教育和学科教学融合,加深和学生的情感联络,不需要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简单枯燥地说教,不需要强调学生必须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以老师自身的优良作风赢得学生,真正做到教育无痕。
参考文献:
[1]荆清《我们需要关注知识之后是什么》。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以人为中心的论文篇六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在座的各位同志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敬畏生命安全不难》,一样的我,不一样的演讲台,然而,更不一样的却是每次触及安全所带给我的心灵的悸动。一幕幕血淋淋的场景,一声声悲戚的哭诉,一次次艰难的生死诀别,把一个个曾经温暖幸福的画面永久定格在了人们的心中。我们也总是在创造美好的同时,却又在疏忽大意中无情地将它毁灭。
6月15日,我厂崔某在合金下料管焊接完毕,没有接到停电通知时,擅自拆除电焊把线,造成从4.56米处触电坠落身亡。安全意识的淡薄,侥幸心理的蔓延,让他在心爱的岗位上结束了自己短短的一生,也把一位母亲推向了绝望的边缘。他不会知道:那天勤劳善良的母亲已经在乡下的炊烟中熬好了一锅红米粥,用最朴实的方式等待儿子平安归来,因为,那是儿子最喜爱的母亲的味道。然而,当一个流淌着热血的身体被无情地吞噬的时候,一位母亲的心碎了……孩子,你不能走在娘的前头啊!孩子,张张嘴,再喝一口娘熬的红米粥,孩子……她在自家门前约200米的小树下为儿子安了“家”,从此,一位母亲的视线再也没有离开过她的孩子。还活着的,是母亲已经碎了的身体和唇齿间不停呼唤的乳名。今日想来,老母亲痛断肝肠的嘶喊和哀怜的呢喃依旧彷如昨日般刺痛我的心。亲爱的同志们,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麻痹意识不可有啊!我们天天讲,时时讲的安全操作规程字字重千金,句句凝血泪,条条大如天啊!我们不禁要问:在生命与死神擦肩而过之时,在麻痹大意侥幸之时,在藐视安全之时,难道就真的忘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吗?就真的忘了翘首期盼你平安归来的老父老母吗?不!因为再没有一个比健康美好的生命让母亲更加幸福了!是啊!对于世界,我们只不过是它微小的一个粒子,而对于母亲,儿女就是她的整个世界。
我们常说:安全意识一松懈,付出的就是惨痛的代价。某企业一电工,在作业时,由于没有执行停电验电,而触电身亡。结婚几年的他与妻子有着甜蜜的约定:每天都打电话报平安。然而无声的回应改写了一个妻子的一生的幸福。当满怀悲痛的妻子颤抖着双手打开丈夫的手机时,手机上依然停留着一连串妻子的未接电话。妻子把手机紧紧地捂在胸口,就好像是要握住丈夫的生命。脸上泪痕一片,而不变的是每当吃饭时,妻子依旧播放那首他们曾经最爱听的歌: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直到我们老得哪儿也去不了,你还依然把我当成手心里的宝。思念丈夫的泪水,就如同碗中的饭粒,一颗颗进住在妻子的心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言的泪水也仿佛那没有硝烟的战争在餐桌上一次次上演,泣泪成河。
亲爱的同志们:讲到这儿,您可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安全,难,难以上青天。但今天我要说:敬畏生命、安全不难,只要您的心中存放安全,平安就会驻留心间。__年,负责作业的125吨天车司机在点巡检时,警觉地发现钢丝绳局部表面有凸起,他立即将这一现象报告了车间,经检查,表面凸起是由于钢丝绳内部股心松懈造成的,如果继续使用,钢丝绳就会出现断股现象,造成钢包掉落,后果不堪设想,然而,他用自己认真的工作态度以及对安全、对生命的敬畏为我厂挽回了巨大损失。为此,厂安全科给予了该职工1000元的奖励。
是啊!安全,我们就要防范在先,警惕在前。安全,我们就要常怀责任之心,常行责任之事。因为:这责任,扛着鲜活的生命!这责任,扛着家庭的幸福!这责任,扛着企业的兴旺!所以,当您看到一个未被熄灭的烟头,请您主动走上去将它熄灭,当您看到一处重物摇摇欲坠,请您不要只是躲开,要让更多的人知道危险的存在。蓦然回首:你终会发现,安全就在那“灯火阑珊”处。
以人为中心的论文篇七
(一)管理理念滞后。
经验和量化模式还在传统的高职教师管理中占据主导地位。比如一般性的经验管理模式,高职教育的行政领导往往是依据自己的传统经验对老师进行约束和管理,结构管理体系不完善,更有些职能部门往往只是充当上传下令的角色,工作相对比较被动,不能根据具体的现实情况采取合适的解决方案。经验管理方式在现代高职教育管理中存在严重的不足,其中最大的不足在于决策的不规范性,很多学校的决策往往凭借相关领导的主管臆断,因而造成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管理的效率也相对低下。量化教育虽然从经验管理成功转化为制度化标准管理,实现了管理过程的标准化,但是由于整个管理体系太过于死板单一,因而成为教师个性多样化发展的绊脚石,淡化了教育管理的特异性功能。部分高职院校人事管理职能部门相对重视人事的宣传和管理,错误的认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关键在于资金的高投人。没有意识到高等教育发展的真正出路在于建立一支具有高素质的教师群体。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才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战略性意识。
(二)刚性有余,柔性不足。
高职院校普遍流行的管理制度显得过于刚性化,单纯的强调“人才单位所有”的低层次意识,由于受到岗位的特殊性,编制的单一性,人才的短缺性等因素的影响,刚性的很多制度的作用都不能得到全面的体现,因此就需要打破传统的“人才单位所有”的错误理念,树立新的管理模式,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新观点。积极开拓多样化的人才引进渠道,比如建立人事暂时代理制度。同时,在高等院校内积极推行新的聘用制度。促使教师人员结构的科学转型。
(三)缺乏奖励,管理制度僵化。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往往把奖金的多少作为奖励的主要标尺,但是还是存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滞后,探究其根本原因在于领导对教师的具体情况缺乏足够的关注,把教师群体任务是“享有经济利益的群合体”,没有切实关心到每个教师的真正价值所在。部分高职院校还是单纯的将工作业绩和收人水平直接挂钩,然而对工作业绩的质量好坏,分配的基本原则缺乏科学的定位。尽管有些高职院校已经开始着手于分配制度的优化改革,但是平均主义在现实的分配中还是显得司空见惯,尤其是薪水的刚性体现得尤为突出。传统的一些平均主义思想仍然在某些思想领域根深蒂固。缺乏科学的竞争体质。许多高职院校在设立岗位的时候往往会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统筹安排,从而确保每个人都能在岗位上行使工作义务,这样不会出现太多的低聘或者待聘人员,缺乏整体的竞争压力。
(四)重使用,轻培养。
现在许多高职院校的人事管理模式,还是单纯的强调用人,而忽略了育人的根本目的。因为许多高职院校的先期人事改革体系中都会存在这种劣迹。学校虽然在用人的问题上没有少下工夫,但是在育人的根本问题上,往往只是轻描淡写,犹如蜻蜓点水一般没有起到实质性的效果。
二、构建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中的人为本模式。
(一)三个创新。
1.创新高职院校人事管理观念。
什么是高职院校现代人事管理的核心?其中包括坚持教师的人性化管理,推行各种行之有效的政策来满足他们的各种人性化需求,促进教师自我价值的充分体现。怎样才能充分凸显现代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人性化思想?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切实感知到人才资源在高等教育中的真正价值,尽早出台一些有助于人性多元化发展的各种人事政策,正确的认识至口学术和行政管理的'依存互助性,倡导学术权力的先进理念。
2.创新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制度。
高职院校教职工薪金考核标准,人员分配制度,高等院校用人制度,人才资源的优化培训制度,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
3.提高人事管理者的自身素养。
(二)“四个坚持”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人事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教师的个性化充分发展。聘任制在编制调整,岗位定性以及责任定性的基础上,采取社会公开招标,双向优化选择,公平竞争等多种程序进行优化招标竞聘,以合同的方式规定用人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这一制度较过去的制度存在很大的先进性,主要表现在管理中坚持人的基本价值,对高等院校的优化管理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2.坚持教师的发展性评价。
坚持教师的发展性评价有助于给教师构建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优缺点;既能及时的看到问题所在,又能及时的解决存在的问题[4]。因此,更可以从教师的实际出发,也可以有助于学校的长期深层次发展。
3.坚持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
单纯从人才结构上观察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现实问题,一个学科的队伍建设组成必须是梯队发展的。因为从资源优化配置上来看可以做到人尽其用。从空间发展上来说,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促进人才链的和谐发展。从时间上来说,这样做的好处可以做到教师人才队伍的新老交替,不至于出现教师人才队伍的断层局面。只有通过传统的新老更替发展和破格选拔优化结合,才能促成教师队伍的欣欣向荣。
4.坚持教师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时代发展和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现代教育的理念要求我们积极开拓视野,坚持人的多样化,全面可持续发展,坚持教师队伍的长期发展性评论,坚持教师队伍的阶梯式发展建设,坚持教师队伍培养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在高职院校人事管理过程中,高职院校要坚持人事管理制度的优化改革,需要在这个基础之上对原有的制度进行再次优化,真正从教师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充分重视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发展才是改革的根本目的,并且给予长期有效的制度支撑,才能充分挖掘现有教师队伍的潜力。
(三)“五个转变”
1.人事管理向人才资源管理的转变。
传统的人事管理本质在于对教师群体中每个人进行象征性的身份验证,通过个体一段时间内的作为进行象征性的评价,这是一种相对静态的陈旧管理模式,缺乏相应的引导和激励作用。怎样把传统的人才管理模式向现代管理模式积极转化,关键在于加强人力资源的优化管理,重视教师的内涵和价值,着重对人才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才能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质量。
2.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
人才在竞争中得到充分的适应和发展才能适应竞争理论的发展需求,因此高职院校应该与时俱进,积极引进先进的人才竞争模式,岗位管理可谓是其中的产物之一。过去的身份管理单纯强调身份验证,而忽视了人才具备的内涵和水准,而根据每个人的不同优化设岗,则有助于人尽其才,让每个教师的才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一次评为教授以后则可以是终身享受教授的各项福利,而其后无论是教学质量如何,科研能力如何都不会对此构成任何不良影响,不会存在竞争的问题。而岗位管理则有所不同,其中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先期设岗,后期聘人,这样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具体能力进行量才使用,有能力即可上岗,也可以享受到对应的薪水,在经历一段时期后再聘,这样就会给在岗者增加许多无形的压力,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敢有任何懈怠。
3.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转变。
现代教育的高速发展需要每个教师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然而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将教师的工作待遇和绩效水平做到高度的统一优化;教师的专业技能职务要和实际工作能力直接挂钩,职称需要根据教学、科研水平相适应,不能让其终身享有。管理者也应该实行动态的管理模式,在岗则能享受相应的待遇,不在岗则不可以享有相应的待遇。
4.平均主义向差异分配的转变。
在收人分配比例上形成差异性是高职院校能否留住人才的关节所在。不同岗位应该享受的具体薪水应该有所不同。而且岗位间的收人比例需要相应的加大,设置多种奖励模式,对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重大的奖励,当然,这种分配制度的差异性需要与全员招聘制度相结合。
5.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变。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坚持“以教学为中心,育人为根本目的”,在教育的过程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这些科学的教育发展理念一旦转化为教师内在的动力,可以发挥出无与伦比的价值,促进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精益求精。高职院校建设需要把核心文化充分整合到管理实际中去,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用核心文化指导制度改革,用制度管理去履行核心文化,两者相互促进,才能促进人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促进高职院校建设的蒸蒸日上。
三、结论。
在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工作中,人事部门针对本部门的实际管理情况,切实创新高职院校人事管理观念、创新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制度以及提高人事管理者的自身素养。在教师发展方面要坚持以教师为本、坚持教师的发展性评价、坚持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以及坚持教师培养的可持续发展。人事管理部门还要切实做到人事管理向人才资源管理的转变、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转变、平均主义向差异分配的转变以及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变。
以人为中心的论文篇八
大家都知道我们普外的科的工作量是相当大的,每天灌肠备皮导尿胃肠减压术前准备术后监护还有及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还有我们的病人大部分都是胃肠道手术,不能由口进食所以补充的液体相当的多,每天我们不知道跑多少的路在病房里忙个不停,大部分都是二十几岁的女孩子他们从没有嫌过脏喊过累。借用白岩松的一句话改编的,形容在普外科的工作状态“累并快乐着痛并幸福着”。当一位位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患者出院时,微笑着从我们护士站经过跟我们说谢谢美女护士的照顾了,今天我们要出院回家了,我想这个时候我们每一个人脸上都是带着一种发自于内心的幸福。
自从优质护理开展以来,不得不承认的我们的工作更累了工作量增加了很多,可是我们跟患者接触的更多了,更利于我们观察病情了,很多病情变化都是我们抢在了医生的前面。详细的交接班流程更是细化了我们的工作,从氧气流量到静脉输液速度,从引流管的通畅到翻身皮肤压红情况,从监护仪数据显示到特殊病情变化,病人的精神神志的变化直至病人家属的心理变化,每一个细小的地方我们从不放过。apn排班模式的开展,把我们的护士还给了病人,把病人分给了每一位护士,交接班时,一句“阿姨我要下班了,这是小张,下班后的工作由她来负责,您有什么事情可以找她的”这样的交接班使我们围着病人转了起来。尤其是我们的a班护士,从买饭到吃饭再到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仅仅半个小时,有时甚至不到半个小时,顾不得品尝饭菜的可口,来不及喝上一杯解渴的热水,为了只是填饱肚子而已。由此看出我们的护士姐妹是一支拉得出,打得过,用得起的,随时可以应急准备投入到战斗中的新时期的护理队伍。
当我们工作困惑时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当我们生病住院时,我们的感受是什么?是害怕是恐惧是死亡?我们需要的是什么?其实并不是多么豪华的房间多么高档的消费,多么舒适的享受,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份关怀一份信任一份安全,也许一个微小的举动,一句暖暖的话语,一个不经意间微笑都可以带给病人无限的力量。
嘴巴甜一点腿脚勤快点解释耐心点交班仔细点头脑清醒点,其实我们护士的工作就是由很多这样的点很多琐碎的事情组成的。之前说过医生的工作是事业,我们的工作是职业,但我认为只要把这些细小的事情做好同样也是了不起的一份事业。
我在想什么是真正的以病人为中心,其实他不是华丽的语言,不是动听的音乐,不是虚伪的动作,更不是绚丽的表演,他只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从一针见血的承诺到无痛病房的建立,从手术室的掖被角到产房的手拉手,一句称呼的改变,一个肢体的接触,一段不少于十五分钟的入院宣教无不体现着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转变角色,把病人当亲人,诚信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相信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会打造出一支具有中医院特色的与众不同的优秀的护理队伍,在不久的将来我相信我们的护理队伍必将成为潍坊地区山东地区甚至于全中国最为优秀的护理队伍,我也相信我们中医院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灿烂!
以人为中心的论文篇九
学生是具有个性的人,有情感的人,学校的教育就是要促进他们全面的发展,为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就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他们,理解他们,满足他们,发展他们,完善他们,把他们培养成有个性,有情感,有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一、尊重、信任是前提。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我们要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尊重每位学生,信任每位学生”是前提。每位学生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赏识,这样就能激发他们的潜力,使他们好好的学习,遵规守纪,积极参哦加班集体活动,形成良好的人格。在管理过程中,我们还要信任每位学生,即使他再调皮、捣蛋,还是要给他信任,使他受到感染,从小做一个守信的人,学会信任别人。学生在这良好的环境中熏陶,他们也会学会尊敬每位教师,信任每位教师,积极围绕教师好好学习。
二、理解、满足是桥梁。
现在的学生有很多新的东西,一般教师是很难理解,这样很容易产生矛盾,不利于班级的管理和学生的学习。所以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多学习新鲜的东西,接受新鲜的事物,多理解我们的学生,想想我们自己的这个年龄阶段做了些什么。其次,多加强与学生沟通,促进相互的理解和支持。同时我们还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修养,满足学生在知识上的需求,给学生树立榜样。特别现在的留守儿童较多,我们要多研究,多理解,多关爱,多帮助,满足他们心里的需求,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理解和满足架起了师生之间的心灵桥梁。
三、制度、管理是方法。
作为班主任要管理好班级,把班级建设成为文明、健康的班集体。首先,要建立好班级管理制度。班级一日常规,安全制度,学习制度,生活、劳动制度,文明学生的评比等。通过制度管理学生,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对他们加强培养和培训,让他们利用好各种制度,发挥自己的作用,协调、管理好班级。制度和管理只是方法,在管理中始终还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作用,使学生形成自觉的习惯。制度只是一种规范,关键在于培养班干部,使学生形成自觉的好习惯。这样我们的班级管理就会慢慢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的道路。
四、文化、建设是关键。
班级文化在班级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班级文化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教育作用,对学生有熏陶作用。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要建设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班主任要利用好黑板报,加大对学生进行各种教育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利用好手抄小报,培养学生能力和知识的学习;同时还要利用好各种标语,标语要具有时代性,接近学生的生活,能使学生产生共鸣,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班级的整体布置,要简洁、明快,桌椅摆放整齐,没有对学生身心造成伤害的东西。整个教室给人舒服的感觉,是一个学习的好地方。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民主,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关爱每位学生,关注每位学生的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把我们的班级建设成为学生快乐、健康学习、生活的乐园。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以人为中心的论文篇十
素质教育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那么语文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创新精神的土壤是个性,没有个性根本谈不上创新,个性的基础是人性。因此,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理解,对人的宽容,是我们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必备条件,创造宽松的环境,营造和谐的氛围,培育健康的心态,是我们语文教学工作的一个重点。以下我们从学生、语文教学过程两个方面来谈。
一、树立科学正确的学生观。
科学正确的学生观必须正确地看待学生,要把学生当人看。首先学生是主体的人,有他自己的独立人格,有他自己的主体意识,要相信他们,尊重他们。有一个学生写了一篇题为《偶像》的文章,文中提到,她一直崇拜足球健将范志毅,欣赏他在绿茵场上的英姿,但是一次偶然的相遇,却改变了她的看法,一次在麦当劳的邂逅,她为范志毅的傲慢无礼而震惊,他场上的英雄气概被他场下的粗鲁表现粉碎了,偶像在她心中坍塌了,写到这里,文章本可以结束,但作者进一步地思考,偶像也是人,既然是人,就有人身上的弱点,不能奢求明星该怎样,人无完人。这个思考已经比较深入了,文章还没有完,作者由人及己,认识到,平凡的我们亦有自己的闪光点。非常深刻,独立的自主意识非常强烈。教师应该尊重并充分肯定他们这种思想认识。在学习课文《项链》的时候,同学们对主人公玛蒂尔德也有自己的看法,有同学认为小人物也应该有所追求,为什么一定要人家安于现状?对主体意识已经觉醒的学生在给予肯定的同时,还应该予于指导,予于培养。事实上由于我们长期以来忽视了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导致我们不少学生不会选择,缺乏自主。一位心理学工作者调查了150名学生,问他们:学习生活遇到问题,一时解决不了怎么办?这150名同学异口同声回答:找父母。竟无人回答自己想办法。问他们今后准备从事什么职业,百分之七十的同学说要问过父母才能回答。父母的长期包办代替,学校教育又缺乏相应的培养,孩子们在爱的光环下,失去了选择的自觉和选择的能力。这一点是值得我们警惕的。
其次,我们还要看到我们的学生毕竟是孩子,有其惰性,有其贪玩、好动、爱胡思乱想的天性。学生的成长不应以失去童心为代价,学生的胡思乱想里头就很可能孕育了创造的细胞,一遇时机,它就会萌芽破土,迅速成长。大凡天才儿童都爱幻想,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我们总说学生作文缺乏想象力,其实我们常常不自觉地压抑学生的想象力,我们常常用规范和格式去压制学生,制造一个个套中人,生产出一篇篇套中文,一说太阳,我们的学生就会想到党的光辉、党的温暖;一说春蚕蜡烛,我们的学生就会想到教师的无私奉献;一说钟表,我们的学生就会想到时间宝贵。这些文章千篇一律,虚情假意,自己不激动,别人更激动不起来。我们不能责怪学生,而应该反躬自问,我们是如何教育学生的,学生是怎么被捆住幻想的翅膀的。前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谈到,他的班上有一个非常爱好音乐的学生柯蒂,每当小音乐家在课堂上出神地幻想起来,不自觉地用手指在相象中的钢琴上弹奏起来,不听老师讲课时,阿莫纳什维利就走到柯蒂是身边,说到:孩子,你在干什么?你要明白,你在上课。柯蒂吃惊的神态使阿莫纳什维利无限自责,阿莫纳什维利说:天才儿童爱在课上幻想,这是因为智力的激情和交往精神像点燃火箭的燃料一样激励着他的才能脱离教室现实的吸引力,投入到其他现实中去,例如音乐、诗歌、数学等。如果笼罩在教室里的智力的激情和交往的精神充满着敏感性和同情心、互相理解和互相关心,这种燃料的推动力将变得越来越强大。(阿莫纳什维利《课的颂歌》)阿莫纳什维利的认识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我们不能对学生的幻想采取简单、粗暴的禁止、压制的办法,多一点同情心,多一点理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要给孩子一定的心理自由,是很有道理的。孩子们是聪明的,在自由的玩耍中,他们能够发现许许多多观察事物的新角度;孩子们是机智的,在自由的活动中,他们能够使许许多多事物巧妙地发生比附和关联;孩子们更是想象的天才,在开放自由的环境里,他们能够使许许多多的事物,自然地从现实走向未来,从未知走向已知。有人说得好,小孩在沙滩上堆沙,并不只是堆沙而已,而是一种创作,一种想象。一如牛顿在苹果树下拾苹果,并不只是拾苹果而已,还有牛顿的思维。从小孩到牛顿,他们在享受创作的喜悦,这种创作是人类所独有的。一位大学教师曾经做了一个实验对比,他用粉笔在黑板上点了一下,问大学生这是什么,大学生都说是粉笔一点,此外再无任何说法;同样的问题问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他们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是天上的星星,有的说是爆米花,有的说是熊猫的眼睛等等。这一现象引人深思。
第三,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人的性格是不同的,人的情趣爱好、人的能力是有差异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文章、文学作品是多元的,如果你试图使多元的一元化,使丰富多彩变成单纯一律,那就会产生荒谬异化的现象。现在我们统一的东西实在太多,四五十平方米的教室,统一的课桌布排;四五十个学生,统一着装;四五十分钟一节课,统一上下课;读同样的书,统一的教材;上同样的课,统一的文章解读方式;接受同样的老师,统一的教法;做同样的作业,统一的标准;考同样的试卷,统一的答案。有人说自夸美纽斯班级授课制以来,就一直如此,似乎是理所当然,我们不禁要问:一直如此就永远正确吗?有些东西可不可以是多元的,比如,教室的布排就可以是椭圆的,围成一圈,便于讨论,教师也是讨论的一员,不再是居高临下的,布道式的。教材的编法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不一定是文选式的。老师的教法也不一定是赏析式的。对同一篇文章也可以有多种解读方式,不是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吗?何必强求一律?我不是绝对反对统一,而是反对统一的绝对化,我主张多元与一元的辨证。
二、语文教学过程应该符合人的发展规律。
应该按照人的成长需要和发展规律来进行语文教学,过程要合乎人性,要倡导人文精神。第一,创造符合师生发展规律的教学模式。这个问题涉及到语文教育主客体关系问题,即语文教育的基本矛盾:教师与学生的矛盾问题。最早的说法是单主体,或说教师是主体,或说学生是主体;后来有双主体说,或说教师学生都是主体,或说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些说法都是静止地看问题,从横截面的角度来看待师生关系,我以为师生关系是相互主体渐变关系,从教的角度看,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教的对象,是客体;从学的角度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认识的对象,学习的对象,是客体。而且师生关系是动态变化的,教师的主体作用逐渐减少,逐渐隐蔽;学生的主体作用逐渐增强,逐渐加大。放大一点看,可以更清楚地看出来,由小学而中学,由中学而大学,进而到研究生;教师的主体角色由保姆式的到师傅式的,进而到导师式的;学生由依赖老师到依靠老师,进而到独立学习;这正应了叶圣陶先生说的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原因很显然,语文教育活动一直处于层次不断变化、发展、上升的过程中,自然会对师生产生影响,师生都会变化,特别是学生正处于飞速成长过程中,他们的生理、心理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之中,因此师生主客体关系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应顺应这一变化,而不是超越这一变化,是渐进,而非跳跃。应该创造相应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跟上这一变化,按部就班,健康成长。现行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往往是就单篇课文或一堂课设计的教学程序,还有的是就一个单元设计教学程序,有人称之为单元教学法,比之于单篇课文的教学程序应该说是一个进步,但其实还不够,应该从宏观上把握学生语文学习的整体过程,创设适合于师生主客体渐进变化关系的多种教学模式,可以说这在现在还是一个空白,但道理是很显然的,比如,作文批改的数量问题,人们常常争论不休,根据师生主客体渐进变化的关系,就应该由全批全改到部分批改,再到学生交叉批改,到学生自改。
第二,运用符合学生人格特点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任何事物都是有规律的,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发现规律,获取新知,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研究能力。例如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方面就可以运用这种方法,阅读教学的逻辑起点是从指导阅读开始,其逻辑终点是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从起点到终点有许多中间环节,其中阅读技能及阅读技术是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一般地说,一个技术的掌握,一个观念的形成,基本上是遵循着:提出问题分析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一个思维流程,灌输法是越过提出问题和分析研究问题两个重要阶段,直接进入问题解决阶段,很可能导致学生死记硬背这些阅读技术,浮于表面,而不是真正内化为个人自身的技能。那么收效仅仅是知道了老师传授的技术,对学生自主意识、创造精神的养成,则没有什么用处。而发现法则不同,它重视问题的提出和发展,积极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思考、研究,符合观念形成的认知接受规律,同时它能强化学生的主体思维和自主意识。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对问题的积极思考中。在学习上不善于提出问题,不善于分析、研究问题的学生,从本质上讲是缺少主体思维的表现。发现法着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自主意识,培养学生发现规律、从事研究的能力。方法不同,效果各异。体现学生自我价值的研究创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动机趋向内部化,学习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种满足。究其原因在于: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同时,当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在挖掘阅读对象的本质,在发现语言现象的因果联系的过程中,对面前展现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当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看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时,就会体验到创造的欢乐,对人的智慧和意志感到骄傲和自豪。皮亚杰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不断发现的过程。布鲁纳认为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为目标,使学习者通过体验所学概念、原理的形成过程来发现思维能力,保证所学的基本原理和态度具有迁移作用,他明确指出:所谓知识,是过程,不是结果。灌输法是直接把结果告诉学生,而忽略了学生自求体验的过程,发现法则着重于学生探究问题、发现规律的过程,这对学生认知结构的丰富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学生在发现中学会发现,学会研究,达尔文说:科学无非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作出结论。事实证明学生是完全可以学会研究的。
第三,回归自然常态的语文学习。
现在的学生积淀太浅,缺乏语文功底。识字量少,阅读量少,写作量少,练习册多。学生的课余时间被大量的数理化、英语作业占据,还要读各种形形色色的'辅导班,或者请老师搞家教辅导,这样所剩无几的一点可怜时间,就是看看电视,很少看书,或者根本不看书。而语文课里学生读书的时间也只有几分钟,大部分时间被老师的烦琐分析和频繁提问占去了,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批评的那样:学生在课堂上阅读得很少,而关于阅读的谈话却很多。其实我们知道,任何能力都是学习主体悟后练出来的,而绝非是讲或听出来的。缺少阅读,对语文教学是釜底抽薪;缺少阅读,对学生能力的养成是致命一击。阅读是一种综合吸收,亟应沉潜于其中,读书切忌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更有甚者,教师不但不鼓励学生读书,而且阻止学生阅读课外书,理由非常充分,为了学生能考上大学,为了学生的前途。一位同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看书的时间越来越少,书的篇幅也相应越来越短,从长篇到短篇,从短篇到畅销杂志,最后就是被老师没收的漫画。没收的时候老师说不要因为一根树枝,挡掉前面的一片森林。(《文汇报》7月17日)其实这句话用在这个教师身上恰好合适。越来越多的大学教授痛感现在的学生文化积淀太少,文学感受力在下降,知识面越来越窄,无法和教师产生共鸣。文化积淀太少,不但学不好语文,而且妨碍学生个人的成长,文学素养的缺乏会造成人生与社会经验的缺乏,读文学作品,不仅是为了弄懂语词的含义和文法的规律,但更要紧的是青少年通过阅读文学,获得一种少男少女对善与美的把握和领悟,培养起对人类几千年来代代相传的美好心灵美好情操的特殊感受。这是靠心灵对心灵的呼唤,靠感情对感情的激发,靠智慧对智慧的启迪,决不是靠课文分析所能替代的。青少年如果没有在文学海洋里遨游,其心灵是会干枯的,长大以后不管从事什么职业都难以弥补这个缺憾。应该让孩子们成为读书人,而不能成为习题人,把书本还给学生,把语文课还给学生。北大教授钱理群说得好:中学文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唤起人对未知世界的向往。我们的文学教育就应该唤起人的这样一种想象力,一种探索的热情,或者说是一种浪漫主义精神。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去阅读经典名著,和大师们直接对话,使学生在全人类所共同创造的优秀文化遗产中尽情徜徉、玩味、思索并汲取、消化,其好处将是终生受用不尽的。我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读诗,背诗,读名著,作书摘,写书评。每天语文课的第一件事就是由一个学生向全班同学介绍一首诗,然后全班同学用两三分钟把这首诗背下来,日积月累,非常可观。每月我向同学推荐两三本书,学生选择其一来读,要求作书摘、点评,每周交一次,老师与之交流看法,月末每人都写一篇书评,用一节课的时间全班交流,由学生主持,大家畅谈自己的看法,互相启发,有时老师可以不说一句话,学生自然会把你想说的话都说出来,学生之间的交流有时比老师的教育效果好得多,要充分相信学生,特别是学生的群体。自然状态下的读书,不去考虑那些莫名其妙的问答题、选择题,学生不会把读书看作负担,从而引发他们潜在的读书兴趣,回归读书乐、乐读书的自然状态。语文课堂教学也作相应的改变,多读文,少分析;多感悟,少说教。舍弃那种满堂灌转向满堂问或者是满堂灌加满堂问,琐碎分析一统天下的程式化阅读教学。鼓励学生自我思考,既要有理性的分析,也要有感性的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
第四,贴近社会生活的写作训练。
现在的作文教学出现一种模式化的现象,教师喜欢教方法,美其名曰方法,其实是套路,教给学生一些套路,让学生去套,搞的是八股文的那一套,而不考虑学生的真情实感,那么如此写出来的文章当然无灵性,学生在作文里表露的不是内心的真情实感。即做人,人以诚为信,文以诚为本,失去了真情实感,文就如枯枝败叶一般,毫无生气。提倡写真情实感,并不是要学生写一地鸡毛,无病呻吟,无端感伤。而是要学生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语文也是这样,语文也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产生的,语言的产生是为了交流协调,解决实际问题,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贴近社会生活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媒体间接了解社会,一是直接走进社会。我在教学中选择了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这是同学们了解社会的一个很好的窗口,要求同学们坚持收看焦点访谈,每次写百字点评,每天语文课的第二件事,就是由一位同学向全班介绍自己的点评,老师也简单谈谈看法。直接走进社会,要求学生做项目设计,搞社会调查,学生对此很感兴趣,迸发出强烈的创造激情和创造动力,有一位同学给上海市市长出了一个金点子,她说上海市城市建设应向纵深发展,且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她建议上海建一个地球村,就像世界许多大城市有唐人街一样,上海可以建以国名、民族名命名的大街、村落,比如巴黎大街,埃及村,俄罗斯大街等,吸引外资按照本国的民族建筑风格来建造,让他们经营本国的特产,外国人来到这里就有一种回家的感觉,中国人到此有一种不出国门就到了异国他乡的感觉。上海市副市长亲笔批示,给予高度评价。有的同学调查各种类型的超市,对比国营的和外资的,找出国营超市的问题所在,写出调查报告,给现任国营超市的经理提合理建议。许许多多的同学写出了很有创造性、有见地的好文章,生活给了他们启发,社会给了他们灵感,贴近生活,走进社会,是作文训练的有效途径。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已经出台,语文教师迎来了新的挑战。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突出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再一次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这些体现了时代发展对语文教育的崭新要求,也是语文教育界的一种新的理念。
以人为中心的论文篇十一
近些年,关于教育、教育制度,我们听到的、经历的很多。教育,本来是对人而言的,并且是多人进行的。如果不把美好人性的塑造作为教育的目标,那又能做什么呢?从较低层次看,是培养合格的公民;从较高层次看,是满足人的发展需要,是为了人性的完善,是创造幸福的人,并由此使社会获得真正的幸福。试想,如果还像用“写检查”这类过去常用的政治思想斗争的方法来处置学生,用体罚来逼学生就范,用“门门功课优秀”的要求去阻碍学生发展自身的特长,用“听话”就是好学生去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仅不能使学生美好的人性得到陶冶和滋润,相反只会使他们的身心发展遭受抑制。
世界因人而美丽,教育因学生的存在而有意义。教育因为有了人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充满灵气,没有了“人”就没有了“灵”,就是“死亡”的教育。我们的教育应该按照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完善一个人,为人的发展而来。没有了学生,教育就只能是“纸上谈兵”了。教育不是管束人,而是发展人;不是死守教室,而是走进生活;不是灌输知识,而是教会创造;不是死背别人的想法,而是产生自己的思考。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充满生命力,师生互动,共同发展。教学是交往活动,生动就是学生在动。怎样使课堂生动起来?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参与度高,课堂就充满活力,如果“满堂灌”,课堂就死气沉沉。课堂上学生自由讨论,互相争辩,课堂也会充满活力。学生动起来,课堂就生动起来了。
记得一段时间我在英语教学中,常会出现课堂秩序活跃到有些混乱的`现象,那是学生走向讲台表演课本改编的情景剧或讲滑稽故事。记得有一次学到有关篮球规则时,几名篮球爱好者争先恐后上前表演扣球、运球的动作和场上规则的手语,还用英语写出了一些大家不知道的专业术语,使课堂气氛空前的活跃,在学习到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二模块三谈论音乐一节时,学生积极性更是发挥到了极致,他们发动学习小组的作用,使一节简单的英语课变成了一节音乐欣赏课,而自己就是主持人和导演。在这个活跃的气氛中不仅轻松地接受了新知识,同时还展示了学生积极向上、探求知识、创新思维的一面。
以前教学中的问题是教师解决的,今天要依靠学生自己来解决,发挥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学生动起来,比教师创造出的奇迹更大。教育的艺术就是借助学生的力量来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发动学生是教学的基础策略。
以人为中心的论文篇十二
牡丹江市第二中学史世峰。
新的时代呼唤着新的教育,身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担负起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江总书记指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此,推动教育创新也就尤为重要,更是教育战线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要求。随着时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对各种人才的迫切需求,创新教育将成为本世纪教育和发展的主旋律。
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凭着自己执著从教的那份热情,加之,两度参加教改实验观摩课的一点体会,初涉教坛的我,对当今教育、教改中的创新与实践,也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虽然并不一定成熟,但是我想这毕竟是源于一个年轻教师的思考,正所谓年轻没有失败,我思考,故我存在。在这里,不妨以新的教育理念为圆心,以个人的思考所能达到的高度为半径,试着划一个圆,对教育创新进行一次大胆的解析。
我觉得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师生双向互动的活动,不应过分、刻意的去强调两者那个更为重要,而应将二者放在同一环境下,平等的审视和对待。如忽视两者中的任何一方,就等于破坏了教育环境,教育也就失去了其真正的内涵。因此,在进行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以人为本,师生平等互动。
一、更新教师角色,成为创新型的教师。
课堂教学其实是师生各自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经历,他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后多方面的发展与成长,同时也会直接影响到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每一个热爱学生和自身价值的教师都不应轻视课堂教学,师者要认真面对自己,更要认真的去面对学生,要充满激情的上好每一节课,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因此,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应是角色的更新,即教师理念、能力、方法的创新。
1、教师观念的创新。
我觉得创新教育不应是以追求少数尖子的高分和升学率为目标,而是旨在开发全体学生创新的潜能、潜质。因此在观念上,教师首先必须克服传统的偏见和偏爱,消除人为优劣之别,给个性不同的学生以充分表现特殊才能的均等机遇和平等权利,尊重学生的特质、特长。创设必备的教育氛围,从根本上改变循规蹈矩的保守态度,引导学生高标新异,敢持岐见,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批判性,以创新作为追攀的学习境界;其次是树立新的师生观,转变产传统教育中“唯师是从”的专制型师生观,构建教学主体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关系。另外,在课堂上盛行的直授法,对学生发言的贬斥性评价,考试中不能点滴移动的所谓“标准答案”等都是成为教学过程异化师生关系的因素,禁锢学生创新思维的沉重锁链,这些必须在教师观念深处得到根本纠正。
2、教师能力的创新。
传统教学偏重于积累,创新教育则注重开发创造力,对教师的要求必然具备独特的创造力,教师应从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这一战略高度出发,突破了教参--教材--学生这一固定模式。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别具匠心的钻研教材,重组教学内容,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机的渗透到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以获得教育实践的新颖性和高效率。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前提正是执教者本身应具较强能力,因此,要想开展好创新教育,真正的使学生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首先,教师应具备设计颇有新意、效果最佳的教育教学方案的能力,这里包括确立目标、安排结构、运用方法等一系列环节。教师不仅要胸中有“纲”,而且目中有“人”,即从面对的学生新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发挥优势,关注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接受能力,把大纲的共性要求与学生丰富的个性特点有机结合,从而最大程度的实现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教学内容的安排要准确而又新意,使教学活动成为蕴含审美价值,洋溢审美情趣的立体动态的艺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以学生求知创新的促进者和合作者的基本立场出发,通过引导坚持忘我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适当有意识的留出时间空白,让学生充分的考虑、质疑等自主活动去予以填补。只有这样,我觉得才会从根本上改变教师满堂灌的现象,进而开展好能力素质的教育。
其次,教师应提高自己及时处理信息的能力,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以使人类步入了信息化的时代。处于这个新时代中的学生,能否进入网络社会,成为这个社会的一名积极成员,关系到他们的生存发展;关系到他们能否立足世界;能否成为促进时代发展的主体等问题。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相对较近,我们应在这方面做好与学生的沟通工作,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网络,进而正确的使用网络、利用网络。促成“网上一代”的健康成长,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技术与文化意识的两个方面。
通过计算机教学、网络化环境的教学可以使广大学生掌握必要的信息知识和操作技术,扫除进入网络社会的知识障碍。为此,学校应重视网络环境的建设,重视网络化教学,作为教师个人应学会自如利用计算机来进行教学,也只有这样才能紧跟时代的脉搏,从而,为真正的网络化教学的开展夯实基础。
相对而言,在“网络意识”、“信息意识”等的文化形成方面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教育如果对电脑、信息、网络等等对象,只停留技术、知识层的传授,不去关怀这些知识和技术的人性内涵、人的主体性统摄,这种意识的滞后可能导致网络社会中人和人的主体性失落,操作电脑的人会成为电脑的奴隶,进入网络时代的人也会成为“网中之物”。为此,教育不仅要使人掌握信息技术,而且还要注重以人为本,重视教人把握信息时代。
3、教学方法的创新。
传统的讲授法、练习法、记忆法等“常规武器”并非豪无实用价值,但应在新观念指导下,注入新的内涵,教学方法应把握两点:引导学生“好学”比学好更重要;会学比学会更重要。
首先,教是要有意识指导学生告别维持性学习方法,注重学习的预期性、多元性和开放性,在一种全方位的立体型的学习方式中发展自己的才能、智能,大力提倡问题教学法、引导发现法、研究讨论法、局部探求法、社会探究法、智力激励法、体验学习法、演示法等等。
其次,教学中教师还应注重发展学生个性的方法,教是要有意识的让学生从复习--作业--预习--上课这一机械的运作方式中解放出来,还其思维和想象的广阔空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去谋求独特的空间发展。实施个性教学方法时,教师要尊重与众不同的疑问和标新立异的观念。
二、转变教育理念,培养创新型学生。
“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作为一名教改实验校的年轻教师,可以说,学校的教改实验带动了我,也培养了我,尤其是自己这两年来直接参与教改课题研究的经历,更是我教育经历中一笔宝贵的财富。结合自己的教育经历和体会,我觉得现行的课程体系还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一)课程结构过于单一,课程和教材都是国家规定和设计好的,统一要求、统一内容,缺乏地方特色和学校特点,也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二)课程内容偏多偏难,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也就不利于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和创新素质的培养;(三)课程目标只注重对学生知识的培养,从而忽略了最能反映人的本质属性--创新素质的要求。为此,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就有义务、有责任,去改变这其中的不足,积极进行教改的创新和实践,自主的开发课程资源。二中恰好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舞台,作为一个有着十年课改经验的省级示范性高中,“十五”课改期间,二中将自主开设的选修课、活动课、研究性学习、社区时间等作为小本课程体系的内容,课程设置由以往的单一化,转为多元化,本着“结合实践,大胆创新,敢于创新”的理念,在课程机构设置上大胆的突破和创新,旨在培养创新型学生。
遵照江总书记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二中确立了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围绕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潜能发展,立足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终身学习,突出场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我在自己所担任的选修课、活动课和研究性学习上,努力查找材料,精心开发设计选修课和活动课教材,旨在激发引导学生们潜力,从而使学生们的能力素质得到培养和提高。课堂上,围绕学生潜能的开发与培养,与学生平等对话,尤为注重关注学生的个性爱好和个性差异,积极倡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主角,敢于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敢于走上讲台,成为课堂上的“老师”,来展示自己的才华。一学期下来,学生再走上讲台时已没有了往日的腼腆和紧张,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成熟与稳重。此时,我嘴角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一种成功感油然而生。
当然,我也深深的知道,无论对我还是学生,这也仅仅是一个开始。教改之初,需要一些敢做敢为的实践者;创新教育将全面推开的今天,我觉得更需要一大批肯于钻研敢于创新的教育工作者。相信只要我们本着以人为本、钻研创新,师生平等互动,一定会营造出创新教育的新局面。
以人为中心的论文篇十三
天地合而万物生。大自然厚德截物,却从不以造物主自居。
雨水润物无声,海水容纳百川,水以天下之至柔驰聘天下之至坚,却从不居功。清风徐来,带来阵阵花香,你甚至感觉不到空气的存在。
这些自然万物无处不在,却温柔敦厚,不事张扬。而在自然中生长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骄傲呢?因此人要学会将自己“边缘化”,即不以自我为中心。
不以自我为中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以不同的眼光看待世界,而不单从自身出发。或许你以为自己是万众瞩目的大明星,是舞台的焦点,可是在一个农民眼里,你只是个行为怪异的年轻人,远不及他的庄稼重要。或许你正逼着自己的孩子去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殊不知在他们眼里,蓝天、白云、草地、游戏才能构成最美的童年。所以在别人眼中你不一定耀眼,你要用他人的眼光看到自己的卑微。在孩子眼中你奉为金科玉律的东西可能一定耀眼,你要用他人的眼光看到自己的卑微。在孩子眼中你奉为金科玉律的东西可能一文不值,所以你要以孩子的眼光去找回自己的童真和快乐。以不同的眼光看世界,你将看到更绚丽的色彩。
只有当你不把自己当作世界的中心的时候,你才能正确认识自己。自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只有跳出自我,才能认识自我。“天朝上国,物产丰盈,本不必与外夷互通有无”,正是清朝几进年来以“天朝上国”自居,闭关锁国,没有认识到自身各种弊病,从而日益落后于世界。后人再看历史,无不扼腕吧息,因为此时的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东西方差距,没有妄自尊大。故跳出自我并审视自我,才能认识自我,并完善自我。
不以自我为中心是一种谦卑的姿态,是一种优雅的风度。在三月份的日本九级特大地震中,日本民众充分展示出了这种姿态和风度。几千遇灾民众正等待救援物资,可以想象当时他们心中的恐惧,领取物资时也没有一个人插队,最后整个场地没有任何垃圾,他们没有一个人以自我为中心,每个人的生命、需求都是平等的。而在中国,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集体的例子比比皆是。无论个人还是民族,都需要学会尊重他人,不以自我为中心,保持自身的风度与姿态。
当你不再是世界的中心,你将明白众生平等,从此不再轻视一只蝴蝶、一片落叶,你将以谦卑的姿态、优雅的风度去生活,你将读懂无言的自然。
以人为中心的论文篇十四
今天我跟大家一起分享的是怎样做到以病人为中心。作为一名护士,专业的护理操作技能及其专业的护理基础知识是我们所必须具备的,但当我们的专业技能达到一定的程度后,我们还应该怎样提高我们自身的技能素质,使患者更加的满意呢?现代社会讲究以人为本,其实以病人为中心就是以人为本的一种体现。
之前记得有位朋友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人类的工作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人的工作一类是对事的工作。相比较而言,对人的工作要难上加难的。
在这里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有谁是真正的热爱护士这份工作的.?
非诚勿扰的乐嘉大家很熟悉的,一段很经典的一段话,梦想和目标是可以改变的,唯有热爱是不会改变的,有了热爱,梦想就会坚持,要想成功必须要有激情,激情来源于热爱,坚持也来源于热爱,归根结底所有的一切核心根源都和热爱有关。
当我再次问大家是否真的热爱护理这份工作,我想我会得到很大一部分的否定的答案的。而我的答案是爱也悠悠恨也悠悠。如果你没有勇气离开护理工作时,那就从今天开始,试着去爱自己的工作,爱自己的同事,爱自己的患者,我想这样的工作也是开心的愉快的,整个病房也是充满爱的。有这样一个故事,是我们现住的十六床晋爱英,他是由于重度复合伤收入院的,在一次交接班巡视病房时,我们的护士张小萌和王杰发现病人看起来有些难受,就询问患者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吗?病人强忍着说没事的,但是我们的护士发现病人眼中透露出一种无奈和无助的神情,通过我们的再次询问,我们得知这位患者其实是想大便,但是由于骨盆骨折无法站立,加上他的家属当时不在,她无法自己行大便,我们的护士就主动要求帮助他,可是出于不好意思这位患者多次拒绝,可是在我们的强烈要求之后,病人同意我们帮助患者在床上大小便,结束之后又帮他擦拭干净,处理掉大便。这件事情其实是在发生后好几天我们才得知的,后来这位病人家属特地去了寿光日报社找了位记者写了封感谢信。我想这样的护士是爱我们的病人的,他们早已把病人当成了自己的亲人,默默无闻的做这些理所应当的事情。
及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真正的做到以病人为中心。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某某几床太难伺候了事特多,可是我们试想一下为什么他们的毛病事情那么多?如果我们在他们的毛病问题出现之前就做了,并且做到了做好了,试想一下他们还会有那么多的问题毛病吗?我想这时病人的不满消失了,剩下的只会是满意和感动。
以人为中心的论文篇十五
在人际交往中,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只看到别人的缺点,看不到自己身上也有着和他人一样的缺点,一味责备他人,从不会反躬自省。这样的人,很难和别人合作愉快,一般情况下难有大成就。
湘军将领彭玉麟个性刚直,喜欢用严苛的高标准要求人,看到不顺眼的事,就要发作。在平时的生活中,他总是板着一张脸,让人不敢接近。和开国元帅彭德怀有点类似。
1861年曾国荃攻下安庆后,屠杀了不少人。彭玉麟得知后,大怒,痛责曾国荃,并请曾国藩清理门户,杀掉曾国荃。彭玉麟、曾国荃两人,因此成了冤家对头。
第二年湘军从安庆出发继续东征,目标直指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率领陆师的是曾国荃,率领水师的是彭玉麟。一起打仗,难免要交流。这一交流,两人的矛盾就更加激烈了。
彭玉麟写给曾国荃的许多信,语气很不客气。曾国荃读了气得要命,在信上加上自己的批语,寄给曾国藩。曾国荃在批语中表达的意思,大概是彭玉麟在他面前脸色很难看,写信的语气也很嚣张,根本不尊重他。
曾国藩收到曾国荃的信后,对曾国荃提出了严厉的批评。曾国藩说:“你就知道雪琴(彭玉麟,字雪琴)在你面前脸色难堪,却从不想想自己是否也在别人面前脸色难看。”
“雪琴见人,总是板着一张脸,这是他的缺点,他自己不清楚。你在别人面前,板着脸的时候也多,对于这个缺点,你也和雪琴一样,并不清楚。你有什么资格责备人家呢?”
人贵有自知之明,批评别人的时候要先想想自己。曾国荃只知道批评他人,出一口恶气,却忽视了自己有着同样的毛病。这是他在德行方面不如曾国藩的地方。
生活中,我们不少人也犯了曾国荃一样的错误。那些喜欢施展网络暴力的人,只知道骂别人,逞口舌之快,从不会反躬自省。他们活在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里,谁不赞成他的观点他就要骂人。这是严重的败德,君子不为也。
以人为中心的论文篇十六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进行,是维持企业良好竞争力的保障。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进行,需要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使“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因此,本文通过对“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基本内涵,以及制约“以人为本”理念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因素,提出基于“以人为本”理念下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的办法。
关键词:以人为本;人力资源;企业发展。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重要发展资源,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更是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要时刻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考虑企业员工的根本需求,以“人”的根本需求为制定管理制度、管理条例的核心,从而能使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因此,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要以“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1]。其主要通过平衡企业管理人员与具体工作人员的关系从而产生的一种管理理论[2]。这种理念在企业中的运行凸显工作人员的主体地位,发展企业的根本在于重视企业员工的作用,管理人将其工作重点转移为对企业员工的管理上,从而促进企业管理的顺利进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通过制定一系列的管理措施,使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得以提高,从而增强企业的责任心与进取心,从工作中取得的成果来实现自身的价值,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制约“以人为本”理念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因素。
1.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不健全。
我国现今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采用传统的管理规则和管理原则对企业员工进行整体管理,缺乏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思维,对企业的实际情况考察不全面,造成制定的规则及其原则不适用于企业的发展。这些弊端在大型的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尤为突出。在大型国有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具有较强的制度性,缺乏与之相匹配的实际执行能力,导致其与“以人为本”理念相悖。在我国的中小企业中,对“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中管理方法的灵活性的体现不足,在管理的具体措施上刻板、无变通意识,从而导致了企业管理难度的增加。
2.管理重点有所偏差。
我国企业重视人力资源的增长,在招聘过程中采用严格的职业技能考察方式,采用面试考察人才的表达能力,最后留下有高超的专业技能以及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的人才,但多数企业在进行人才的引进之后,对人才后期的培训力度不足,对人才缺乏长期价值的考量,使人才在长期的工作中价值贬值。多数企业对人才的培训不重视的原因是考虑到长期培训成本过大,以及在实行企业培训之后,人才的流失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这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中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动力这一思想相悖,使企业呈现后期发展不足的现象。
3.缺乏整体的管理规划,对实际情况缺乏考察。
在多数企业中,重视员工的绩效考核和档案管理,忽视对员工整体的规划[3]。“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注重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实际情况中既包含对员工绩效的考察还包括对人力资源的整体规划。由此企业只有进行良好的人力资源规划,才能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此外,企业的管理部门对管理方法的实际情况缺乏考察意识,使管理方法不符合我国企业的发展实情。
三、基于“以人为本”理念下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的办法。
1.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以人为本”理念在现代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的具体运行,要将发展重点放在保证企业长期发展上。长期发展目标的建立需要企业从大环境的角度出发,逐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建立长期有效的管理制度,任用专业的人力资源评估人员,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全面的评估,从而制定符合企业发展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使企业实现平稳运行。
2.加强员工专业素质培训。
“以人为本”理念其主要核心是发挥员工在企业中的作用,在全面了解员工的能力,以及充分尊重员工的基础上促进员工价值的发挥。因此,加强员工专业素质培训是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必然要求。企业应转变人力资源的管理重点,将加强员工的专业技能培训作为管理的重点,企业加大对员工培训的投入,在管理方法上进行创新。对于新员工采用业绩竞猜方式,在比赛之后,让多数员工认识到自身缺点,在员工之间建立培训小组,使企业内部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增强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度,从而减少员工的流失。
3.“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与管理制度相结合,从实际加强人本制度建设。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求,企业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以及管理制度进行人力资源的管理。将员工的权责进行整体的细化,将权力和责任进行明确的规定,还要将员工的绩效考核制度、员工行为规范制度、精细化管理制度结合,形成统一的企业管理制度,在精细化的管理制度的运行上实行人本管理,从而提高员工的主动工作意识,进而提升人本管理效力。除此之外,还要从实际出发加强人本制度的建设。对企业现行的管理制度进行总结,对使用人本制度产生的效果进行分析,将管理的进行效力以及发展等级的进行评价。
四、结论。
综上所述,基于“以人为本”理念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要保持管理制度的有效运行,逐步提高管理者的自身素质,从而到达促进企业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以人为中心的论文篇十七
20xx年澳大利亚亚洲足球赛上中国男足三战全胜的可人成绩引来了争议。有人说中国队以现在的实力夺冠都有可能,也有人说,别胜了几场就忘了惨败的羞辱,我要说,中国男足应该客观的认识自己的实力,不宜因过去的伤而妄自菲薄,也不宜因如今的战绩而沾沾自喜。客观的认识自己的能力,才能不重蹈过去的羞辱,在如今的成绩上更上一层楼。
客观的认识自己,需要我们在优劣之中找到平衡点,端正自己的态度,才能行进的更稳妥。
纵观近年来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进步是显而易见的。乒乓球作为“国球”成绩更是让人可喜。前期中国推行的“养狼计划”正是客观的认识了自己的优点做出了明智的决定。“养狼计划”的施行给了他国对手一个学习的机会,也给中国队选手球技的进步提供了空间,客观的认识自己让我们看到了双赢的美妙。这样一来,中国的乒乓球也一定会前进的更稳妥。
客观的认识自己,有利于我们做出选择,让生活更美好。20xx年,许多人心中的网球女神――李娜,宣布退役了。李娜是一位出色的网球运动员,是国人的骄傲。她的两次大满贯将她的事业推向巅峰,却也告诉她身体真的要好好休息了。李娜在微博上写了一篇感人真挚也饱含不舍的退役信。她在信中感谢了一路支持她的人,也说明了自己身体的种种疼痛,虽然我们都舍不得她离开,但我们更希望她幸福安康。李娜客观的认识了自己的能力和身体条件,做出了退役这个艰难的决定。如果她不能客观认清自己在20xx年退役后不再复出,也不会有两次大满贯的收获。如果她不再坚持下去,之后的球赛上我们恐怕也看不到她洒脱的样子。客观的认识自己,我们会给她最真挚的祝福,她也会生活的更好。
客观的认识自己,可以避免生活上的头重脚轻,最后一事无成;客观的认识自己,可以让自己保持最佳状态,夺冠到底;客观的认识自己,可以拓宽自己的进步空间。总之我们要客观的认识自己,不让之前的失败来挫减我们取胜的高志气,不让小小的进步慌乱我们稳定前进的步。客观的认识自己只为做更好的自己。
天地合而万物生。大自然厚德截物,却从不以造物主自居。
雨水润物无声,海水容纳百川,水以天下之至柔驰聘天下之至坚,却从不居功。清风徐来,带来阵阵花香,你甚至感觉不到空气的存在。
这些自然万物无处不在,却温柔敦厚,不事张扬。而在自然中生长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骄傲呢?因此人要学会将自己“边缘化”,即不以自我为中心。
不以自我为中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以不同的眼光看待世界,而不单从自身出发。或许你以为自己是万众瞩目的大明星,是舞台的焦点,可是在一个农民眼里,你只是个行为怪异的年轻人,远不及他的庄稼重要。或许你正逼着自己的孩子去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殊不知在他们眼里,蓝天、白云、草地、游戏才能构成最美的童年。所以在别人眼中你不一定耀眼,你要用他人的眼光看到自己的卑微。在孩子眼中你奉为金科玉律的东西可能一定耀眼,你要用他人的眼光看到自己的卑微。在孩子眼中你奉为金科玉律的东西可能一文不值,所以你要以孩子的眼光去找回自己的童真和快乐。以不同的眼光看世界,你将看到更绚丽的色彩。
只有当你不把自己当作世界的中心的时候,你才能正确认识自己。自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只有跳出自我,才能认识自我。“天朝上国,物产丰盈,本不必与外夷互通有无”,正是清朝几进年来以“天朝上国”自居,闭关锁国,没有认识到自身各种弊病,从而日益落后于世界。后人再看历史,无不扼腕吧息,因为此时的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东西方差距,没有妄自尊大。故跳出自我并审视自我,才能认识自我,并完善自我。
不以自我为中心是一种谦卑的姿态,是一种优雅的风度。在三月份的日本九级特大地震中,日本民众充分展示出了这种姿态和风度。几千遇灾民众正等待救援物资,可以想象当时他们心中的恐惧,领取物资时也没有一个人插队,最后整个场地没有任何垃圾,他们没有一个人以自我为中心,每个人的生命、需求都是平等的。而在中国,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集体的例子比比皆是。无论个人还是民族,都需要学会尊重他人,不以自我为中心,保持自身的风度与姿态。
当你不再是世界的中心,你将明白众生平等,从此不再轻视一只蝴蝶、一片落叶,你将以谦卑的姿态、优雅的风度去生活,你将读懂无言的自然。
天地合而万物生。大自然厚德截物,却从不以造物主自居。雨水润物无声,海水容纳百川,水以天下之至柔驰聘天下之至坚,却从不居功。清风徐来,带来阵阵花香,你甚至感觉不到空气的存在。这些自然万物无处不在,却温柔敦厚,不事张扬。而在自然中生长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骄傲呢?因此人要学会将自己“边缘化”,即不以自我为中心。
只有当你不把自己当作世界的中心的时候,你才能正确认识自己。自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只有跳出自我,才能认识自我。“天朝上国,物产丰盈,本不必与外夷互通有无”,正是清朝几进年来以“天朝上国”自居,闭关锁国,没有认识到自身各种弊病,从而日益落后于世界。后人再看历史,无不扼腕吧息,因为此时的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东西方差距,没有妄自尊大。故跳出自我并审视自我,才能认识自我,并完善自我。
不以自我为中心是一种谦卑的姿态,是一种优雅的风度。在三月份的日本九级特大地震中,日本民众充分展示出了这种姿态和风度。几千遇灾民众正等待救援物资,可以想象当时他们心中的恐惧,领取物资时也没有一个人插队,最后整个场地没有任何垃圾,他们没有一个人以自我为中心,每个人的生命、需求都是平等的。而在中国,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集体的例子比比皆是。无论个人还是民族,都需要学会尊重他人,不以自我为中心,保持自身的风度与姿态。
不以自我为中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以不同的眼光看待世界,而不单从自身出发。或许你以为自己是万众瞩目的大明星,是舞台的焦点,可是在一个农民眼里,你只是个行为怪异的年轻人,远不及他的庄稼重要。或许你正逼着自己的孩子去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殊不知在他们眼里,蓝天、白云、草地、游戏才能构成最美的童年。所以在别人眼中你不一定耀眼,你要用他人的眼光看到自己的卑微。在孩子眼中你奉为金科玉律的东西可能一定耀眼,你要用他人的眼光看到自己的卑微。在孩子眼中你奉为金科玉律的东西可能一文不值,所以你要以孩子的眼光去找回自己的童真和快乐。以不同的眼光看世界,你将看到更绚丽的色彩。
当你不再是世界的中心,你将明白众生平等,从此不再轻视一只蝴蝶、一片落叶,你将以谦卑的姿态、优雅的风度去生活,你将读懂无言的自然。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309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