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对于教学的成功起到关键作用。编写教案时,要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
夜归鹿门歌教案篇一
山寺里的钟声响起,天色已经昏暗,渔梁渡口人们争着过河喧闹不已。行人沿着沙岸向江村走去,我乘着小舟返回鹿门。鹿门山的月亮照清楚了朦胧的树影。不觉中忽然来到庞公隐居的地方。岩穴的山门及松间的小路静悄悄的,只有我这个隐者独自来来去去。
【背景】。
孟浩然家在襄阳城南郊外,岘山附近,汉江西岸,名曰“南园”或“涧南园”。题中鹿门山则在汉江东岸,沔水南畔与岘山隔江相望,距离不远,乘船前往,数时可达。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岘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决心追步乡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为在鹿门山辟一住处。偶尔也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性质的别业,所以题曰“夜归鹿门”,虽有纪实之意,而主旨却在标明这首诗是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
【赏析】。
首二句即写傍晚江行见闻,听着山寺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响,望见渡口人们抢渡回家的喧闹。这悠然的钟声和尘杂的人声,显出山寺的'僻静和世俗的喧闹,两相对照,唤起联想,使诗人在船上闲望沉思的神情,潇洒超脱的襟怀,隐然可见。
三、四句就说世人回家,自己离家去鹿门,两样心情,两种归途,表明自己隐逸的志趣,恬然自得。
五、六句是写夜晚攀登鹿门山山路,“鹿门月照开烟树”,朦胧的山树被月光映照得格外美妙,诗人陶醉了。忽然,很快地,仿佛在不知不觉中就到了归宿地,原来庞德公就是隐居在这里,诗人恍然了。这微妙的感受,亲切的体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隐者为大自然所融化,至于忘乎所以。
末二句便写“庞公栖隐处”的境况,点破隐逸的真谛。这“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是自况,因为诗人彻底领悟了“遁世无闷”的妙趣和真谛,躬身实践了庞德公“采药不返”的道路和归宿。在这个天地里,与尘世隔绝,惟山林是伴,只有他孤独一人寂寞地生活着。
【简评】。
全诗虽歌咏归隐的清闲淡素,但对尘世的热闹仍不能忘情,表达了隐居乃迫于无奈的情怀。感情真挚飘逸,于平淡中见其优美,真实。显然,这首诗的题材是写“夜归鹿门,读来颇象一则随笔素描的山水小记。但它的主题是抒写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和道路归宿。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
诗人以谈心的语调,自然的结构,省净的笔墨,疏豁的点染,真实地表现出自己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动人地显现出恬然超脱的隐士形象,形成一种独到的意境和风格。前人说孟浩然诗“气象清远,心孤寂”,而“出语洒落,洗脱凡近”(《唐音癸签》引徐献忠语)。
这首七古倒很能代表这些特点。从艺术上看,诗人把自己内心体验感受,表现得平淡自然,优美真实,技巧老到,深入浅出,是成功的,也是谐和的。也正因为诗人真实地抒写出隐逸情趣,脱尽尘世烟火,因而表现出消极避世的孤独寂寞的情绪。
先写渡口的喧闹,再写居所只有自己独来独去的幽静。因为东汉时的著名隐士庞德公也曾在这里住过,追慕和自照便自然地融为一体,浑然成篇。
夜归鹿门歌教案篇二
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作家生平,作品风格,本诗的创造背景和创造目的。品味诗歌,并背诵全诗,结合诗人的背景和思想,把握诗歌的内涵。感知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洒脱的胸怀以及隐逸的情怀志趣。
教学重点结合诗人的背景和思想,把握诗歌的内涵。
教学难点感知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洒脱的胸怀以及隐逸的情怀志趣。
教学方法吟咏,赏读结合,讨论、讲析相互结合学法设计问题探究法。
一、预习检查 提问:马勇、张馨月。
1、作者简介。
2、背景介绍。
二、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1、学生朗读,背诵诗歌. 2、看注解,理解字面上的意思。
3、讨论:诗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诗歌内容赏析。
1、并分析第1句:诗歌开篇写了什么景象 ?
明确:开篇二句写诗人傍晚江行的见闻。首句写白昼已尽,黄昏降临,幽僻的古寺传来了报时的钟声,次句写沔水口附近的渔梁渡头人们急于归家时抢渡的喧闹,首句表现的是安宁静谧的环境,次句却表现喧嚣,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比照,这是远离人寰的禅境与喧杂纷扰的尘世的比照。
明确:前句承“渔梁”诗意,是写村人各自上岸还家;后句承“山寺”诗意,写自己回到鹿门。这两句是以人归引出自归,作为前文的具体补述。两种归途展现两样不同的心境,这又是一个比衬,从中表现出诗人与世无争的隐逸志趣和不慕荣利的淡泊情怀。
3、读并分析第3句:诗人既选择归鹿门,那么他在归途中又见到什么景象呢?
明确:这“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是自况,因为诗人彻底领悟了“遁世无闷”的妙趣和真谛,躬身实践了庞德公“采药不返”的道路和归宿。山岩之内,柴扉半掩,松径之下,自辟小径。这里没有尘世干扰,唯有禽鸟山林为伴,隐者在这里幽居独处,过着恬淡而寂寥的生活。
四、课堂小结。
这首诗的题材是写“夜归鹿门”,读来颇象一则随笔素描的山水小记.但它的主题是抒写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和道路归宿.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诗人以谈心的语调,自然的结构,省净的笔墨,疏豁的点染,真实地表现出自己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动人地显现出恬然超脱的隐士形象,形成一种独到的意境和风格.
分类作业a类:将此诗与王维的《归嵩山作》对比,说说两首诗的意境有何异同。
b类:jc。
预习布置预习《梦游天姥吟留别》。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夜归鹿门歌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生平,作品风格,本诗的创造背景和创造目的。
2、品味诗歌,并背诵全诗。
3、结合诗人的背景和思想,把握诗歌的内涵。
4、感知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洒脱的胸怀以及隐逸的情怀志趣。
教学重难点:
1、结合诗人的背景和思想,把握诗歌的内涵。
2、感知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洒脱的胸怀以及隐逸的情怀志趣。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家作品。
1、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襄阳(今属湖北)人,主要活动于开元年间。他大半生居住在襄阳城南岘山附近的涧南园,中年以前曾离家远游.四十岁那年赴长安应进士试,落第后在吴越一带游历多年,到过许多山水名胜之地。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贬荆州刺史,孟浩然曾应辟入幕,不久辞归家乡,直至去世。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其诗今存二百余首,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诗,也有他在登临游览家乡一带的万山,岘山和鹿门山时所写的遣兴之作。还有少数诗篇是写田园村居生活的。诗中取材的地域范围相当广大。
2、背景介绍。
孟浩然家在襄阳城南郊外,岘山附近,汉江西岸,名曰“南园”或“涧南园”。题中鹿门山则在汉江东岸,沔水南畔与岘山隔江相望,距离不远,乘船前往,数时可达。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岘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心追步乡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为在鹿门山辟一住处。偶尔也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性质的别业,所以题曰“夜归鹿门”,虽有纪实之意,而主旨却在标明这首诗是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
二、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1、学生朗读,背诵诗歌.
2、看注解,理解字面上的意思。
3、讨论:诗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并分析第1句:诗歌开篇写了什么景象?
明确:开篇二句写诗人傍晚江行的见闻。首句写白昼已尽,黄昏降临,幽僻的古寺传来了报时的钟声,次句写沔水口附近的渔梁渡头人们急于归家时抢渡的喧闹,首句表现的是安宁静谧的环境,次句却表现喧嚣,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比照,这是远离人寰的禅境与喧杂纷扰的尘世的比照。
明确:前句承“渔梁”诗意,是写村人各自上岸还家;后句承“山寺”诗意,写自己回到鹿门。这两句是以人归引出自归,作为前文的具体补述。两种归途展现两样不同的心境,这又是一个比衬,从中表现出诗人与世无争的隐逸志趣和不慕荣利的淡泊情怀。
3、读并分析第3句:诗人既选择归鹿门,那么他在归途中又见到什么景象呢?
明确:鹿门山的林木本为暮霭所笼罩,朦胧而迷离,山月一出,清光朗照,暮雾竟消,树影清晰。诗人完全被大自然陶醉,他忘情地攀登着崎岖的山路,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庞公昔时隐居的地方。这微妙的感受,亲切的体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隐者为大自然所融化,至于忘乎所以。庞公,即庞德公,东汉隐士。《后汉书逸民传》载:“庞公者,南郡襄阳人也.;荆州刺史刘表数延请,不能屈,后遂携其妻子登鹿门山,因采药不返。”孟浩然仰慕庞公的志节,他在《登鹿门山怀古》中也吟有“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的诗句。
4、读并分析第4句:诗人回到鹿门隐居之所,他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明确:这“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是自况,因为诗人彻底领悟了“遁世无闷”的妙趣和真谛,躬身实践了庞德公“采药不返”的道路和归宿。山岩之内,柴扉半掩,松径之下,自辟小径。这里没有尘世干扰,唯有禽鸟山林为伴,隐者在这里幽居独处,过着恬淡而寂寥的生活。
四、课堂小结。
这首诗的题材是写“夜归鹿门”,读来颇象一则随笔素描的山水小记.但它的主题是抒写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和道路归宿.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诗人以谈心的语调,自然的结构,省净的笔墨,疏豁的点染,真实地表现出自己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动人地显现出恬然超脱的隐士形象,形成一种独到的意境和风格。
五、布置作业。
将此诗与王维的《归嵩山作》对比,说说两首诗的意境有何异同。
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独来去。
孟浩然家在襄阳城南郊外,岘山附近,汉江西岸,名曰“南园”或“涧南园”。题中鹿门山则在汉江东岸,沔水南畔与岘山隔江相望,距离不远,乘船前往,数时可达。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岘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决心追步乡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为在鹿门山辟一住处。偶尔也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性质的别业,所以题曰“夜归鹿门”,虽有纪实之意,而主旨却在标明这首诗是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
“渔梁”是地名,诗人从岘山南园渡汉江往鹿门,途经沔水口,可以望见渔梁渡头。首二句即写傍晚江行见闻,听着山寺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响,望见渡口人们抢渡回家的喧闹。这悠然的钟声和尘杂的人声,显出山寺的僻静和世俗的喧闹,两相对照,唤起联想,使诗人在船上闲望沉思的神情,潇洒超脱的襟怀,隐然可见。三、四句就说世人回家,自己离家去鹿门,两样心情,两种归途,表明自己隐逸的志趣,恬然自得。五、六句是写夜晚攀登鹿门山山路,“鹿门月照开烟树”,朦胧的山树被月光映照得格外美妙,诗人陶醉了。忽然,很快地,仿佛在不知不觉中就到了归宿地,原来庞德公就是隐居在这里,诗人恍然了。这微妙的感受,亲切的体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隐者为大自然所融化,至于忘乎所以。末二句便写“庞公栖隐处”的境况,点破隐逸的真谛。这“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是自况,因为诗人彻底领悟了“遁世无闷”的妙趣和真谛,躬身实践了庞德公“采药不返”的道路和归宿。在这个天地里,与尘世隔绝,惟山林是伴,只有他孤独一人寂寞地生活着。
显然,这首诗的题材是写“夜归鹿门,读来颇象一则随笔素描的山水小记。但它的主题是抒写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和道路归宿。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
诗人以谈心的语调,自然的结构,省净的笔墨,疏豁的点染,真实地表现出自己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动人地显现出恬然超脱的隐士形象,形成一种独到的意境和风格。前人说孟浩然诗“气象清远,心悰孤寂”,而“出语洒落,洗脱凡近”(《唐音癸签》引徐献忠语)。这首七古倒很能代表这些特点。从艺术上看,诗人把自己内心体验感受,表现得平淡自然,优美真实,技巧老到,深入浅出,是成功的,也是谐和的。也正因为诗人真实地抒写出隐逸情趣,脱尽尘世烟火,因而表现出消极避世的孤独寂寞的情绪。
夜归鹿门歌教案篇四
经过了讲解推荐作品和练习题的锻炼,我终于可以开始讲正课了,而我的第一节正课就是讲孟浩然的诗歌《夜归鹿门歌》。新教材与我们以前使用的旧教材有很大的改动,这首诗我以前也没有学过,因此我花了较长的时间来解读文本、查阅资料,最终将这节课设计成了2个课时的讲读课。
按照诗歌讲解的一般规律,我由李白杜甫引出盛唐时期另一位杰出诗人——孟浩然,介绍孟浩然的生平为人和他的诗作风格,在解题的过程中介绍“鹿门山”的典故以及本诗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旨,然后诵读诗歌,整体感知,找出诗歌中的意象。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具体分析诗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第二课时主要分析《夜归鹿门歌》的艺术特色,比较阅读王维的《归嵩山作》,体会两首诗在诗境上的异同。
所有的'教学内容在两节课的时间里顺利完成,重点突出,条理清晰,详略得当,分析全面深入,基本实现教学目标。但是,仍然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提问不够明确。在整体感知部分,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这首诗由渔梁渡头出发,为我们描绘了两幅不同的场景,试概括一下”,自己设计的回答是“汉江舟行图”和“鹿门山途图”。但实际上,学生还无法直接概括出来,课堂出现了短暂的冷场,最后还是在我的引导之下才有一位同学说出了“江边”和“山上”两个场景,离预期的答案尚有一定的差距,只能自己加以概括了。
第二单元介绍的诗歌赏析方法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那么就要重点把握诗歌的意境。学生面对“诗句写了什么景象”一类的问题,总是用两三个词语来概括,这样根本无法深入体会到诗歌的意境,这些问题也常常显得没有价值。不妨明确提出让学生置身诗境,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所展现的画面,从而帮助他们把握诗歌的内在意蕴。
(2)备课时不够仔细,有些细节问题没有注意到。在首句“山寺钟鸣昼已昏”中,“昼已昏”即照应了诗题中的“夜”,明确道出了此时的时间点,这一个细节问题被我忽略了。在讲到“幽静的古寺传来报时的钟声时”,我直接说这一句表现了环境的安宁静谧,没有指出“古寺钟声清晰可闻”这一听觉现象,过渡太快,跳跃性较大,也忽略了“本诗从视觉、听觉两方面来描写”这一知识点。
看来,我以后在备课的时候应该更加深入细致,反复推敲,这样才能在上课的时候真正做到全面具体,讲解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
夜归鹿门歌教案篇五
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独来去。
孟浩然家在襄阳城南郊外,岘山附近,汉江西岸,名曰“南园”或“涧南园”。题中鹿门山则在汉江东岸,沔水南畔与岘山隔江相望,距离不远,乘船前往,数时可达。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岘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决心追步乡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为在鹿门山辟一住处。偶尔也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性质的别业,所以题曰“夜归鹿门”,虽有纪实之意,而主旨却在标明这首诗是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
“渔梁”是地名,诗人从岘山南园渡汉江往鹿门,途经沔水口,可以望见渔梁渡头。首二句即写傍晚江行见闻,听着山寺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响,望见渡口人们抢渡回家的喧闹。这悠然的钟声和尘杂的人声,显出山寺的僻静和世俗的喧闹,两相对照,唤起联想,使诗人在船上闲望沉思的神情,潇洒超脱的襟怀,隐然可见。三、四句就说世人回家,自己离家去鹿门,两样心情,两种归途,表明自己隐逸的志趣,恬然自得。五、六句是写夜晚攀登鹿门山山路,“鹿门月照开烟树”,朦胧的山树被月光映照得格外美妙,诗人陶醉了。忽然,很快地,仿佛在不知不觉中就到了归宿地,原来庞德公就是隐居在这里,诗人恍然了。这微妙的感受,亲切的体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隐者为大自然所融化,至于忘乎所以。末二句便写“庞公栖隐处”的境况,点破隐逸的真谛。这“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是自况,因为诗人彻底领悟了“遁世无闷”的.妙趣和真谛,躬身实践了庞德公“采药不返”的道路和归宿。在这个天地里,与尘世隔绝,惟山林是伴,只有他孤独一人寂寞地生活着。
显然,这首诗的题材是写“夜归鹿门,读来颇象一则随笔素描的山水小记。但它的主题是抒写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和道路归宿。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
诗人以谈心的语调,自然的结构,省净的笔墨,疏豁的点染,真实地表现出自己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动人地显现出恬然超脱的隐士形象,形成一种独到的意境和风格。前人说孟浩然诗“气象清远,心悰孤寂”,而“出语洒落,洗脱凡近”(《唐音癸签》引徐献忠语)。这首七古倒很能代表这些特点。从艺术上看,诗人把自己内心体验感受,表现得平淡自然,优美真实,技巧老到,深入浅出,是成功的,也是谐和的。也正因为诗人真实地抒写出隐逸情趣,脱尽尘世烟火,因而表现出消极避世的孤独寂寞的情绪。
夜归鹿门歌教案篇六
1、引导学生置身诗境,发挥想象,品味诗歌的意境。
2、引导学生根据诗歌中意象的特点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欣赏方法,体会诗歌的意境。
带着这个目标进行本单元的教学设计,虽然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具体如下:
1、学生自主学习环节落实不够。
“四步12法”的第一步就是自主学习环节,每天都给学习布置自主学习的任务,不过学习完成的怎么样,尤其是语文,很难保证,因为语文的主观性很强,自主学习环节所给与的助读材料很多,学生是否认真阅读,这是其一,还有就是学生手头的资料很多,对于文章结构的分析等问题是否是出自自己思考的结果,这是其二,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自主学习填写内容过简,所以自主学习环节必须保证,这是高效课堂的强有力的保证。
2、自己备课有待细化。
有专家说“备课用加法,上课用减法”,此言甚之,可是自己在备课环节还是不够细致,例如,本文与王维《归嵩山作》比较阅读的理解不够透彻,比较阅读这一问题就有失偏颇,没有给学生很好的分析透彻两篇文章的异同。
3、对诗歌的引导方法不对。
诗歌重在吟咏,可是由于自己的诵读功底不是很厚,于是在诵读环节给学生的示范性不够。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置身诗境,发挥想象,品味诗歌的.诗境,我在让学生发挥想象这方面做得不是很扎实,没有充分拓展,每一首诗歌学完,总觉得或多或少有些缺憾。
4、自己理性的分析太多。
我们学校一再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老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课堂的主任必须是学生,可是自己多年来养成的习惯还是没有完全改变,依然是自己理性的分析太多,而经过学生自己分析、消化、思考过的内容太少,造成课堂沉闷、课堂精彩的生成就无从谈起,所以以后在这方面加强。
总之,在学校实施新的教学理念以来,自己虽然努力实践,但是还是存在很多不尽如意的地方,希望我早日能趋于成熟,很好的驾驭自己的课堂,让每一节课都成为享受的过程。教育家朱永新毫不客气地给教师行业提高入门槛说:“教师是一个冒险甚至是危险的职业,伟人与罪人都可能在他手中形成,因此教师必须如履薄冰,尽最大努力让自己和自己的学生走向崇高。”希望我能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我正在仰望这一高度。
夜归鹿门歌教案篇七
首二句即写傍晚江行见闻,听着山寺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响,望见渡口人们抢渡回家的喧闹。这悠然的钟声和尘杂的.人声,显出山寺的僻静和世俗的喧闹,两相对照,唤起联想,使诗人在船上闲望沉思的神情,潇洒超脱的襟怀,隐然可见。
三、四句就说世人回家,自己离家去鹿门,两样心情,两种归途,表明自己隐逸的志趣,恬然自得。
五、六句是写夜晚攀登鹿门山山路,“鹿门月照开烟树”,朦胧的山树被月光映照得格外美妙,诗人陶醉了。忽然,很快地,仿佛在不知不觉中就到了归宿地,原来庞德公就是隐居在这里,诗人恍然了。这微妙的感受,亲切的体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隐者为大自然所融化,至于忘乎所以。
末二句便写“庞公栖隐处”的境况,点破隐逸的真谛。这“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是自况,因为诗人彻底领悟了“遁世无闷”的妙趣和真谛,躬身实践了庞德公“采药不返”的道路和归宿。在这个天地里,与尘世隔绝,惟山林是伴,只有他孤独一人寂寞地生活着。
夜归鹿门歌教案篇八
2、品味诗歌,并背诵全诗.
3、结合诗人的背景和思想,把握诗歌的内涵.
4、感知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洒脱的胸怀以及隐逸的情怀志趣.
1课时
一、作家作品
孟浩然(689~740),襄阳(今属湖北)人,主要活动于开元年间。他大半生居住在襄阳城南岘山附近的涧南园,中年以前曾离家远游.四十岁那年赴长安应进士试,落第后在吴越一带游历多年,到过许多山水名胜之地。(传说孟浩然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
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他和王维交谊甚笃。王维曾私邀入内署,适逢玄宗至,浩然惊避床下。王维不敢隐瞒,据实奏闻,玄宗命出见。浩然自诵其诗,至“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之句,玄宗不悦,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放归襄阳。
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之胜。)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其诗今存二百余首,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诗,还有少数诗篇是写田园村居生活的。诗中取材的地域范围相当广大。但孟浩然的一生经历比较简单,他诗歌创作的题材也很狭隘。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和王维并称为唐代山水田园诗歌代表,但远不如王维的诗境界广阔。
2、背景介绍
孟浩然是一位隐逸诗人。原本家在襄阳城南郊外,岘山附近,汉江西岸,名曰“南园”或“涧南园”。题中鹿门山则在汉江东岸,与岘山隔江相望,距离不远,乘船前往,数时可达。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岘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心追步乡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为在鹿门山辟一住处。偶尔也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性质的别业,所以题曰"夜归鹿门,虽有纪实之意,而主旨却在标明这首诗是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
二、诵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三、诗歌内容赏析
1、并分析第1句:诗歌开篇写了什么景象?
明确:开篇二句写诗人傍晚江行的见闻。首句写白昼已尽,黄昏降临,幽僻的古寺传来了报时的钟声,次句写沔水口附近的渔梁渡头人们急于归家时抢渡的喧闹,首句表现的是安宁静谧的环境,次句却表现喧嚣,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比照,这是远离人寰的禅境与喧杂纷扰的尘世的比照。
明确:前句承“渔梁”诗意,是写村人各自上岸还家;后句承“山寺”诗意,写自己回到鹿门。这两句是以人归引出自归,作为前文的具体补述。两种归途展现两样不同的心境,这又是一个比衬,从中表现出诗人与世无争的隐逸志趣和不慕荣利的淡泊情怀。
3、读并分析第3句:诗人既选择归鹿门,那么他在归途中又见到什么景象呢?
明确:鹿门山的林木本为暮霭所笼罩,朦胧而迷离,山月一出,清光朗照,暮雾竟消,树影清晰。诗人完全被大自然陶醉,他忘情地攀登着崎岖的山路,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庞公昔时隐居的地方。这微妙的感受,亲切的体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隐者为大自然所融化,至于忘乎所以。庞公,即庞德公,东汉隐士。《后汉书逸民传》载:“庞公者,南郡襄阳人也.;荆州刺史刘表数延请,不能屈,后遂携其妻子登鹿门山,因采药不返。”孟浩然仰慕庞公的志节,他在《登鹿门山怀古》中也吟有“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的诗句。
4,读并分析第4句:诗人回到鹿门隐居之所,他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明确:这“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是自况,因为诗人彻底领悟了“遁世无闷”的妙趣和真谛,躬身实践了庞德公“采药不返”的道路和归宿。山岩之内,柴扉半掩,松径之下,自辟小径。这里没有尘世干扰,唯有禽鸟山林为伴,隐者在这里幽居独处,过着恬淡而寂寥的生活。
闻一多的《孟浩然》一文,说“诗如其人”,孟浩然的诗就像孟浩然这个人,也就是说,从孟浩然的诗中可以看出孟浩然这个人。在《夜归鹿门歌》这首诗中,后四句的景色宁静、清幽,作者的心境、情思也宁静、清幽,于是主客体浑然合一,构成宁静、清幽的意境。这宁静、清幽即是这首诗的艺术境界,也是孟浩然的思想境界,艺术境界与思想境界十分一致,所以说“诗如其人”。
四、课堂小结
这首诗的题材是写"夜归鹿门",读来颇象一则随笔素描的山水小记.但它的主题是抒写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和道路归宿.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诗人以谈心的语调,自然的结构,省净的笔墨,疏豁的点染,真实地表现出自己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动人地显现出恬然超脱的隐士形象,形成一种独到的意境和风格.
五、布置作业
课下练习三,将此诗与王维的《归嵩山作》对比,说说两首诗的意境有何异同.
夜归鹿门歌教案篇九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家作品。
1、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襄阳(今属湖北)人,主要活动于开元年间。他大半生居住在襄阳城南岘山附近的涧南园,中年以前曾离家远游、四十岁那年赴长安应进士试,落第后在吴越一带游历多年,到过许多山水名胜之地。(传说孟浩然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他和王维交谊甚笃。王维曾私邀入内署,适逢玄宗至,浩然惊避床下。王维不敢隐瞒,据实奏闻,玄宗命出见。浩然自诵其诗,至“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之句,玄宗不悦,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放归襄阳。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之胜。)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其诗今存二百余首,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诗,还有少数诗篇是写田园村居生活的。诗中取材的地域范围相当广大。但孟浩然的一生经历比较简单,他诗歌创作的题材也很狭隘。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和王维并称为唐代山水田园诗歌代表,但远不如王维的诗境界广阔。
2、背景介绍。
孟浩然是一位隐逸诗人。原本家在襄阳城南郊外,岘山附近,汉江西岸,名曰“南园”或“涧南园”。题中鹿门山则在汉江东岸,与岘山隔江相望,距离不远,乘船前往,数时可达。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岘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心追步乡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为在鹿门山辟一住处。偶尔也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性质的别业,所以题曰“夜归鹿门,虽有纪实之意,而主旨却在标明这首诗是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
二、诵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三、诗歌内容赏析。
1、并分析第1句:诗歌开篇写了什么景象?
明确:开篇二句写诗人傍晚江行的见闻。首句写白昼已尽,黄昏降临,幽僻的`古寺传来了报时的钟声,次句写沔水口附近的渔梁渡头人们急于归家时抢渡的喧闹,首句表现的是安宁静谧的环境,次句却表现喧嚣,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比照,这是远离人寰的禅境与喧杂纷扰的尘世的比照。
明确:前句承“渔梁”诗意,是写村人各自上岸还家;后句承“山寺”诗意,写自己回到鹿门。这两句是以人归引出自归,作为前文的具体补述。两种归途展现两样不同的心境,这又是一个比衬,从中表现出诗人与世无争的隐逸志趣和不慕荣利的淡泊情怀。
3、读并分析第3句:诗人既选择归鹿门,那么他在归途中又见到什么景象呢?
明确:鹿门山的林木本为暮霭所笼罩,朦胧而迷离,山月一出,清光朗照,暮雾竟消,树影清晰。诗人完全被大自然陶醉,他忘情地攀登着崎岖的山路,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庞公昔时隐居的地方。这微妙的感受,亲切的体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隐者为大自然所融化,至于忘乎所以。庞公,即庞德公,东汉隐士。《后汉书逸民传》载:“庞公者,南郡襄阳人也、;荆州刺史刘表数延请,不能屈,后遂携其妻子登鹿门山,因采药不返。”孟浩然仰慕庞公的志节,他在《登鹿门山怀古》中也吟有“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的诗句。
4、读并分析第4句:诗人回到鹿门隐居之所,他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明确:这“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是自况,因为诗人彻底领悟了“遁世无闷”的妙趣和真谛,躬身实践了庞德公“采药不返”的道路和归宿。山岩之内,柴扉半掩,松径之下,自辟小径。这里没有尘世干扰,唯有禽鸟山林为伴,隐者在这里幽居独处,过着恬淡而寂寥的生活。
闻一多的《孟浩然》一文,说“诗如其人”,孟浩然的诗就像孟浩然这个人,也就是说,从孟浩然的诗中可以看出孟浩然这个人。在《夜归鹿门歌》这首诗中,后四句的景色宁静、清幽,作者的心境、情思也宁静、清幽,于是主客体浑然合一,构成宁静、清幽的意境。这宁静、清幽即是这首诗的艺术境界,也是孟浩然的思想境界,艺术境界与思想境界十分一致,所以说“诗如其人”。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课下练习三,将此诗与王维的《归嵩山作》对比,说说两首诗的意境有何异同、
明确:《归篙山作》是写王维辞官归隐途中所见的景色和心情,景中有情,情景交融。随着作者把归山途中的景色有层次地一一写来,诗人的感情也在一步步变化:出发时安详从容,途中一度凄清悲苦,最后恬静淡泊。可见,诗人对归隐是积极向往的,感到闲适自得。
《夜归鹿门歌》与《归嵩山作》在诗境上的共同之处是:人与自然在精神上高度契合,景物和感受诗意地结合在一起,全诗是浑融完整的整体,恬淡、优美。
不同之处是:孟诗多用白描,着墨轻淡,比王诗更显淳朴;王诗“诗中有画”,有丰富的色泽和光彩。明人李东阳说:“王诗丰缛而不华靡,孟却专心古淡,而悠远深厚,自无寒俭枯痔之病。”(《麓堂诗话》)这个比较同样适合于这两首诗。
夜归鹿门歌教案篇十
通过“在4个口袋中会摸到红球吗”的提问,引出之前表示可能性的三个关键词:“一定”、“可能”、“不可能”,为本课教学奠定基础。
二、几分之一。
首先,通过“在2号与3号袋中更想在哪儿摸”的提问,让学生自主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再通过“”及“”的类推,让学生初步认识到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法,感受“分母”与什么有关。
三、几分之几。
首先,通过摸牌,从“”到“”、“”,让学生体验到“分子”与什么有关,再通过换牌、加牌的变化,突出要点,初步总结出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法,分子、分母分别是如何确定的。
四、练习应用。
1、通过两个有针对性习题的训练,进一步巩固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法。
2、教学两种特例,完善“一定”、“不可能”的表示方法,一定发生可能性是1,不可能发生可能性是0。
五、反例凸显。
通过“一次任意摸2张”类题的教学,进一步清晰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法,纠正“简单看张数”的错误认识。
六、生活应用。
判断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因为用具体的数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了,所以相对于以前的判断更精确、更科学。
七、综合拓展。
通过对“刘星耍赖了吗”问题的探讨、辨析,进一步强化表示方法,并把讨论引向深入,把课堂拓展到课外。
【亮点分析】。
一、精心点播,自然生成。
通过巧妙的提问设疑,先判断4个口袋中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其中两个口袋是可能的,再设问更想去哪摸,引导用数来表示,使学生基本明白分母是如何确定的。
二、适当变化、突出要点。
通过换牌、加牌,让学生认清分子、分母分别与什么有关,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模后对概念中的要点适当变化加深理解的要求。
三、练习注重思维价值。
奇数、偶数、素数、合数新旧联系,既巩固旧知,又夯实了新知;运用今天所学知识来判断游戏规则公平性,能更精确、更科学。
四、有意义的创造性的改编教材。
本课教学内容,依据教材教学目标,难度不高,更主要的是学生很容易把“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等同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类的问题。为防止、纠正学生可能的这一偏差,本课教学设计,重组、改编了教材,增加了“一次任意摸2张”类的题型,既增加了本课的深度,更通过这一“反例”纠正学生“简单看张数”的偏差。
【不足之处】。
1、学生学习方式单一,学生缺乏独立练习的时间与机会;(励志天下)。
2、“反例”教学位置是否合适,若提前至第三环节“几分之几”后,能立刻纠正学生的偏差,但学生还没进行基础性的练习巩固,就教学这一内容是否嫌难,是否有“头重脚轻”之嫌。
夜归鹿门歌教案篇十一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黄昏时山寺的钟声在山谷中回响,渔梁渡口处人们争着过河,喧闹不已。
人们沿着沙岸向江村走过去,我也乘坐一叶小舟返回鹿门。
鹿门山在月光映照下山树渐渐显现出来,好似忽然来到了庞公隐居之地。
相对的山岩和松间小路幽幽静静,只有隐居的人在此来来去去。
鹿门:山名,在襄阳。
昼已昏:天色已黄昏。
渔梁:洲名,在湖北襄阳城外汉水中。《水经注·沔水》中记载:“襄阳城东沔水中有渔梁洲,庞德公所居。”喧:吵闹。
余:我。
开烟树:指月光下,原先烟雾缭绕下的树木渐渐显现出来。
庞公:庞德公,东汉襄阳人,隐居鹿门山。荆州刺史刘表请他做官,拒绝后,携妻登鹿门山采药,一去不回。
岩扉:指山岩相对如门。
幽人:隐居者,诗人自称。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诗。一二句写鱼梁洲渡头日暮十分喧闹,并以此衬托衬托诗人沉静和洒脱超俗的胸怀。三四句写人们归家,诗人去鹿门,写出了世人与诗人不同的归途。五六句写月光照耀,夜登鹿门山的情景,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最后两句写庞公隐居之所,岩壁门外,松径寂寥,只有诗人与山林相伴,与尘世隔绝,诗人恬淡超脱的隐士形象跃然纸上。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写诗人傍晚江行的见闻。
首句写白昼已尽,黄昏降临,幽僻的古寺传来了报时的钟声,次句写沔水口附近的渔梁渡头人们急于归家时抢渡的喧闹,首句表现的是安宁静谧的环境,次句却表现喧嚣,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比照,这是远离人寰的禅境与喧杂纷扰的尘世的比照。
第二联,前句承“渔梁”诗意,是写村人各自上岸还家;后句承“山寺”诗意,写自己回到鹿门。这两句是以人归引出自归,作为前文的具体补述。两种归途展现两样不同的`心境,这又是一个比衬,从中表现出诗人与世无争的隐逸志趣和不慕荣利的淡泊情怀。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中鹿门山的林木本为暮霭所笼罩,朦胧而迷离,山月一出,清光朗照,暮雾竟消,树影清晰。诗人完全被大自然陶醉,他忘情地攀登着崎岖的山路,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庞公昔时隐居的地方。这微妙的感受,亲切的体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隐者为大自然所融化,至于忘乎所以。孟浩然仰慕庞公的志节,他在《登鹿门山怀古》中也吟有“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的诗句。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中这“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是自况,因为诗人彻底领悟了“遁世无闷”的妙趣和真谛,躬身实践了庞德公“采药不返”的道路和归宿。山岩之内,柴扉半掩,松径之下,自辟小径。这里没有尘世干扰,唯有禽鸟山林为伴,隐者在这里幽居独处,过着恬淡而寂寥的生活。
全诗虽歌咏归隐的清闲淡素,但对尘世的热闹仍不能忘情,表达了隐居乃迫于无奈的情怀。感情真挚飘逸,于平淡中见其优美,真实。显然,这首诗的题材是写“夜归鹿门”,颇像一则随笔素描的山水小记。但它的主题是抒写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和道路归宿。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
此诗通过描写诗人夜归鹿门山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诗人的隐逸情怀。整首诗按照时空顺序,分别写了江边和山中两个场景,先动后静,以动衬静,写出鹿门清幽的景色,表现诗人恬静的心境,同时在清闲脱俗的隐逸情趣中也隐寓着孤寂无奈的情绪。
创作背景。
孟浩然家在襄阳城南郊外,岘山附近,汉江西岸,名曰“南园”或“涧南园”。题中鹿门山则在汉江东岸,沔水南畔与岘山隔江相望,距离不远,乘船前往,数时可达。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
据《襄阳记》载:“鹿门山旧名苏岭山。建武中,襄阳侯习郁立神祠于山,刻二石鹿夹神庙道口,俗因谓之鹿门庙,后以庙名为山名,并为地名也。”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岘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决心追步乡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为在鹿门山辟一住处,偶尔也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性质的别业。此诗当作于作者四十岁后隐居鹿门时,故题为“夜归鹿门山”。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夜归鹿门歌教案篇十二
夜归鹿门歌是唐代大诗人孟浩然的作品,这篇古诗是高二语文必修五课本中的知识点。下面为广大的同学们附上古诗以及古诗翻译,同时还有赏析,供其参考。夜归鹿门歌翻译平时还是经常会考到的知识点,所以请同学们要多多的理解。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高考。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山寺里的钟声响起,天色已经昏暗,渔梁渡口人们争着过河喧闹不已。行人沿着沙岸向江村走去,我乘着小舟返回鹿门。鹿门山的月亮照清楚了朦胧的树影。不觉中忽然来到庞公隐居的'地方。岩穴的山门及松间的小路静悄悄的,只有我这个隐者独自来来去去。
夜归鹿门歌教案篇十三
生(齐):孟浩然。
师:又是何种风流,令李白爱慕不已?今天我们就走进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去感悟斯人的高风余韵。
我们认识孟浩然可能从他那首简单的《春晓》开始,而诗人的一生也显得那么简单。正如李白所言,他是“红颜弃轩冕”,早年一直隐居于家乡。四十岁时游长安应试,本想一鸣惊人,不料却名落孙山。他漫游几年后返乡,从此“白首卧松云”。他经历简单,但在诗坛上的地位很高,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之一,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
生:(自由吟读)。
师:我们读一首诗,往往从语言开始,初读后,你觉得这首诗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生:就像在和谁聊天似的。
生:很朴素。
生:轻描淡写。
生:云淡风轻。
师:感觉有了,我们借助一下闻一多的评价(见课后相关链接)。他说:“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不,说是孟浩然的诗,倒不如说是诗的孟浩然。”在这段话中,哪一个词最关键?它能比较准确的概括闻一多先生对孟浩然的诗以及诗的孟浩然的特质。
生:淡。
师:淡,但是有味。谁用自己的声音将这首诗演绎一遍?
生:(投入地诵读)。
(师生评读)。
师:正如同学们所言,这首诗不是浓墨重彩的油画,而是一幅流动的淡淡的水墨长卷。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将它描述一下,以此方式为我们具体展示这幅“水墨长卷”。
(音乐伴奏《归去来》)。
生甲:黄昏时候,山寺里传出报时的钟声。渔梁渡口,渡船边喧嚷着抢渡的人。
生乙:沿着水边的沙岸,人们走向江畔的乡村。我也乘坐着小船儿,回归我的'鹿门。
生丙:朦胧月光下,鹿门山的树木都烟云缭绕。不知不觉中,我已来到庞公的隐居旧地。石门松径,长寂寥。只有幽人,自来去。
生(全体):(沉醉其中)。
师:大家愿意再读一遍,感受一下吗?
生(欣然地):愿意。(齐读)。
师:标题中“夜归鹿门”是叙事性的,关键词是……?
生(齐):“归”。
师:“归”应该有过程,它的线索是什么?
生:应该是“时间”的变化。
师:何以见得?
生:首句有个“昏”字,即写的是黄昏时归途上的所见所闻。而第五句出现了“月”字,表明已到了夜晚。
师:伴随时间变化的,还有什么呢?
生:地点。从诗句看,先在江边,后来离舟上岸,到了山中“庞公栖隐处”。
师:以“时空变换”为线索,这段归途可分为哪两幅图景呢?
(生讨论,交流)。
生:“黄昏江边争渡”图和“月夜山中鹿门”图。
生:从“世俗”生活回归到“隐居”生活。
师:所以标题中的“归”字,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行为,而是……?
生(齐):归隐。
生:一种志向。
生:一种追求。
(生讨论,交流)。
生:对比。
师:好,请结合具体诗句说说。
生:前后四句所各侧重的“世俗”生活与“隐居”生活就形成鲜明的对比。
师:能不能说得更细致些?
生:有“争渡喧”的“世人”与“自来去”的“幽人”的对比。
生:还有动静对比。前者侧重动态;后者侧重静态。
师:还有其他什么对比吗?
生:有。“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中“我”和“世人”的方向不同,心境不同,志向也不同。
师:可谓“殊途异归”?
生:是。“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中“悠然的钟声”与“尘杂的人声”形成对比,一显幽人的清静,一现世俗的喧嚣。而后者又与后四句的内容形成对比。
师:很好,能够整体把握。那“悠然的钟声”对后四句的内容起到什么作用呢?
生:为后四句内容做了铺垫。
生:也衬托了隐居地环境的清幽。
生:对比中又有衬托。
师:还有吗?
生:还有一处对比。从最后一句看,虽说诗人追随了庞公的踪迹,但庞公是自愿的,而诗人却显得无可奈何。
生:它让人不禁联想到诗人的气定神闲。诗人显得很洒脱,很恬淡。
生:白衣飘飘,超凡脱俗。
师:(小结)概括地说,运用对比,凸显了清高洒脱的隐士形象,歌咏了归隐的情志。
师:刚才提到衬托,诗中还有别处用到它吗?
生:有,用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心情或形象。
师:再结合具体诗句说说。
生:最后四句“月照开烟树”,“岩扉松径长寂寥”渲染了清幽静淡的气氛。
生:本来是伸手不见五指的,因一路有月陪伴,有月指引,景色朦胧而清幽。
生:一个“忽”字,写出诗人一路上都陶醉在这景色中,不知不觉就到了目的地。诗人似乎与大自然融合在一起。
师:如果不是陶醉,会用哪个词?
生:才。
生:可。
师:(小结)是啊,“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享受过程,一路陶醉。以景衬情,情景交融,在景色描写中寄托自己的情志。
师:刚才有同学认为诗人追随庞公,却显得无可奈何。你如何看待诗人的“归隐”呢?可以结合其他诗作略作探讨。
(大屏幕投影:《春晓》、《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岁暮归南山》)。
生:(讨论,交流)。
生:从本诗看,“忽”也可理解为是诗人走向归隐之处的一种下意识的很自然的选择,这表明归隐对他来说是一种无形的牵引与召唤,使他产生潜意识里的向往。
生:可是“长寂寥”、“惟有”等词又显得他“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似乎归隐是一种无奈之举。
师:能否从“知人论世”的角度谈一谈?
生:诗人往往是浪漫的,当处境不如意时,总会潜意识地选择归隐,这应该是一种追心逐梦的理想化的行为。
生:“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孟浩然醉心山林,不过是面对世间种种不如意而做出的排遣忧愁,逃避现实的无奈选择。他只能离群索居,蜷缩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自我慰藉,自我陶醉。我理解他但并不认同他的行为。毕竟“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只有“小隐”才“隐于林”。
生:孟浩然生当盛唐,有用世之志,清高洒脱,却仕途失意。所以他诗中静淡的意象,冷清的色彩,都隐含着他个人的失意、落寞。
生:深究当时的时代背景,孟浩然隐逸有深意。身处盛唐,墨客雅士比比皆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他渴望入世,又苦于无门,怎么办?隐逸,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遗世独立,而是另有用意,是一种造势,以在人才济济的时代引人注目。一颗看似宁静而实则渴望入世的心主导着诗人的行为。他的归隐与陶渊明的归隐有很大区别。
(投影)真正让生活失去色彩的,不是伤痛,而是心灵的落寞;真正让脸上失去笑容的,不是苦难,而是心灵的困惑;……“修养”心灵,修养人生,宁静优美的人生,往往要从心(新)开始。
师:课外请以“修养心灵”为话题写一段文字,800字左右。
师:好,下课。
夜归鹿门歌教案篇十四
孟浩然的家在襄阳城南郊外,位于岘山附近,汉江西岸,名叫“南园”或“涧南园”。题中鹿门山则在汉江东岸,沔水南畔,与岘山隔江相望,距离不远,乘船前往,很快就可以到达。汉代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出仕做官,携家人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在岘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赴长安考进士不中,游历吴、越一带几年后返乡,决心追步先贤庞德公的行迹,于是特意在鹿门山开辟一处住所。他偶尔也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性质的别业。这首诗题名“夜归鹿门”,虽然有纪实之意,但主旨却在标明这首诗是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
“渔梁”是地名,诗人途经沔水口时可以望见渔梁渡头。首二句即写傍晚江行见闻,听着山寺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响,望见渡口人们抢渡回家的喧闹。这悠然的钟声和尘杂的人声,表现出山寺的僻静和世俗的喧闹,两相对照,唤起读者的联想,表现了诗人在船上闲望沉思的神情和潇洒超脱的`襟怀。三、四句就说世人回家,诗人自己却离家去鹿门,两样心情,两种归途,表明他的隐逸志趣和恬然自得的心态。五、六句是写夜晚攀登鹿门山的山路,“鹿门月照开烟树”,朦胧的山树被月光映照得格外美妙,诗人陶醉了。忽然,很快地,仿佛在不知不觉中就到了归宿地,原来庞德公就是隐居在这里,诗人恍然了。这种微妙的感受,亲切的体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隐者为大自然所融化,到了忘乎所以的境界。末二句便写“庞公栖隐处”的境况,点破隐逸的真谛。这“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是诗人自况,因为诗人彻底领悟了“遁世无闷”的妙趣和真谛,躬身实践了庞德公“采药不返”的道路和归宿。在这个天地里,与尘世隔绝,惟山林与伴,只有他孤独一人寂寞地生活着。
这首诗的题材是写“夜归鹿门”,颇像是一则随笔素描的山水小记。但它的主题是抒写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和道路归宿。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诗人以谈心的语调,自然的结构,省净的笔墨,疏豁的点染,真实地表现出他的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动人地显现出恬然超脱的隐士形象,形成一种独到的意境和风格。
前人说孟浩然的诗“气象清远,心悰孤寂”,而“出语洒落,洗脱凡近”(《唐音癸签》引徐献忠语)。这首七古很能代表这些特点。从艺术上看,诗人把自己的内心体验和感受表现得平淡自然,优美真实,技巧老到,深入浅出,所以这首诗是成功的,也是谐和的。也正因为诗人真实地抒写出隐逸情趣,脱尽尘世烟火,因而也表现出了消极避世的孤独寂寞的情绪。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夜归鹿门歌教案篇十五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路向江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1、渔梁:在襄阳东、离鹿门很近。
2、庞公:庞德公、东汉隐士。
山寺钟声鸣响,天色已近黄昏,渔梁渡头,一片争渡的喧哗声。
人们沿着沙岸,向着江村走去,我也乘着小船,摇橹回到鹿门。
鹿门月光照亮轻烟缭绕的树木,我忽然来到了庞公隐居的住处。
岩壁当门对着松林长径多寂寥,只有我这个幽人在此自来自去。
这是歌咏归隐情怀志趣的`诗。首两句先写夜归的一路见闻;山寺传来黄昏报钟,渡口喧闹争渡,两相对照,静喧不同。三、四句写世人返家,自去鹿门,殊途异志,表明诗人的怡然自得。五、六句写夜登鹿门山,到得庞德公栖隐处,感受到隐逸之妙处。末两句写隐居鹿门山,心慕先辈。
全诗虽歌咏归隐的清闲淡素,但对尘世的热闹仍不能忘情,表达了隐居乃迫于无奈的情怀。感情真挚飘逸,于平淡中见其优美,真实。
夜归鹿门歌教案篇十六
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唐诗三百首之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路向江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作品赏析】。
孟浩然的家在襄阳城南郊外,位于岘山附近,汉江西岸,名叫“南园”或“涧南园”。题中鹿门山则在汉江东岸,沔水南畔,与岘山隔江相望,距离不远,乘船前往,很快就可以到达。汉代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出仕做官,携家人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在岘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赴长安考进士不中,游历吴、越一带几年后返乡,决心追步先贤庞德公的行迹,于是特意在鹿门山开辟一处住所。他偶尔也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性质的别业。这首诗题名“夜归鹿门”,虽然有纪实之意,但主旨却在标明这首诗是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
“渔梁”是地名,诗人途经沔水口时可以望见渔梁渡头。首二句即写傍晚江行见闻,听着山寺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响,望见渡口人们抢渡回家的喧闹。这悠然的钟声和尘杂的人声,表现出山寺的僻静和世俗的喧闹,两相对照,唤起读者的联想,表现了诗人在船上闲望沉思的神情和潇洒超脱的襟怀。三、四句就说世人回家,诗人自己却离家去鹿门,两样心情,两种归途,表明他的隐逸志趣和恬然自得的心态。五、六句是写夜晚攀登鹿门山的山路,“鹿门月照开烟树”,朦胧的山树被月光映照得格外美妙,诗人陶醉了。忽然,很快地,仿佛在不知不觉中就到了归宿地,原来庞德公就是隐居在这里,诗人恍然了。这种微妙的感受,亲切的体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隐者为大自然所融化,到了忘乎所以的境界。末二句便写“庞公栖隐处”的境况,点破隐逸的真谛。这“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是诗人自况,因为诗人彻底领悟了“遁世无闷”的妙趣和真谛,躬身实践了庞德公“采药不返”的道路和归宿。在这个天地里,与尘世隔绝,惟山林与伴,只有他孤独一人寂寞地生活着。
这首诗的题材是写“夜归鹿门”,颇像是一则随笔素描的山水小记。但它的主题是抒写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和道路归宿。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诗人以谈心的语调,自然的结构,省净的笔墨,疏豁的.点染,真实地表现出他的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动人地显现出恬然超脱的隐士形象,形成一种独到的意境和风格。
前人说孟浩然的诗“气象清远,心悰孤寂”,而“出语洒落,洗脱凡近”(《唐音癸签》引徐献忠语)。这首七古很能代表这些特点。从艺术上看,诗人把自己的内心体验和感受表现得平淡自然,优美真实,技巧老到,深入浅出,所以这首诗是成功的,也是谐和的。也正因为诗人真实地抒写出隐逸情趣,脱尽尘世烟火,因而也表现出了消极避世的孤独寂寞的情绪。
夜归鹿门歌教案篇十七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开篇二句写诗人傍晚江行的见闻。首句写白昼已尽,黄昏降临,幽僻的古寺传来了报时的钟声,次句写沔水口附近的渔梁渡头人们急于归家时抢渡的喧闹,首句表现的是安宁静谧的环境,次句却表现喧嚣,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比照,这是远离人寰的禅境与喧杂纷扰的尘世的比照。
第二联,前句承“渔梁”诗意,是写村人各自上岸还家;后句承“山寺”诗意,写自己回到鹿门。这两句是以人归引出自归,作为前文的具体补述。两种归途展现两样不同的心境,这又是一个比衬,从中表现出诗人与世无争的隐逸志趣和不慕荣利的`淡泊情怀。
第三联,鹿门山的林木本为暮霭所笼罩,朦胧而迷离,山月一出,清光朗照,暮雾竟消,树影清晰。诗人完全被大自然陶醉,他忘情地攀登着崎岖的山路,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庞公昔时隐居的地方。这微妙的感受,亲切的体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隐者为大自然所融化,至于忘乎所以。孟浩然仰慕庞公的志节,他在《登鹿门山怀古》中也吟有“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的诗句。
最后二句,这“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是自况,因为诗人彻底领悟了“遁世无闷”的妙趣和真谛,躬身实践了庞德公“采药不返”的道路和归宿。山岩之内,柴扉半掩,松径之下,自辟小径。这里没有尘世干扰,唯有禽鸟山林为伴,隐者在这里幽居独处,过着恬淡而寂寥的生活。
全诗虽歌咏归隐的清闲淡素,但对尘世的热闹仍不能忘情,表达了隐居乃迫于无奈的情怀。感情真挚飘逸,于平淡中见其优美,真实。显然,这首诗的题材是写“夜归鹿门”,颇像一则随笔素描的山水小记。但它的主题是抒写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和道路归宿。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
诗人以谈心的语调,自然的结构,省净的笔墨,疏豁的点染,真实地表现出自己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动人地显现出恬然超脱的隐士形象,形成一种独到的意境和风格。前人说孟浩然诗“气象清远,心悰孤寂”,而“出语洒落,洗脱凡近”(《唐音癸签》引徐献忠语)。这首七古倒很能代表这些特点。从艺术上看,诗人把自己内心体验感受,表现得平淡自然,优美真实,技巧老到,深入浅出,是成功的,也是谐和的。也正因为诗人真实地抒写出隐逸情趣,脱尽尘世烟火,因而表现出消极避世的孤独寂寞的情绪。
孟浩然家在襄阳城南郊外,岘山附近,汉江西岸,名曰“南园”或“涧南园”。题中鹿门山则在汉江东岸,沔水南畔与岘山隔江相望,距离不远,乘船前往,数时可达。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
据《襄阳记》载:“鹿门山旧名苏岭山。建武中,襄阳侯习郁立神祠于山,刻二石鹿夹神庙道口,俗因谓之鹿门庙,后以庙名为山名,并为地名也。”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岘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决心追步乡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为在鹿门山辟一住处,偶尔也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性质的别业。此诗当作于作者四十岁后隐居鹿门时,即景龙二年(708)至先天元年(712)间,故题为“夜归鹿门山”。
夜归鹿门歌教案篇十八
1了解作家生平,作品风格,本诗的创造背景和创造目的。
2、品味诗歌,并背诵全诗。
3、结合诗人的背景和思想,把握诗歌的内涵。
4、感知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洒脱的胸怀以及隐逸的情怀志趣。
结合诗人的背景和思想,把握诗歌的内涵。
感知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洒脱的胸怀以及隐逸的情怀志趣。
一、导入: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
二、诗人简介: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人,唐代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少时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到长安应进士举,失意而归。张九龄镇荆州时,招致幕府。后病死。
他的诗多写隐居闲适和羁旅愁思,在山水田园景色的描写中寄托自己的性情,语言清淡,意境高远,多自然超妙之趣。与王维并称于诗坛。
三、解题:
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于汉江西岸岘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决心追步先贤庞德公的行迹,在鹿门山辟一住处,有时也去住。这首诗就是写他“夜归鹿门”的情景。这首诗虽有纪实之意,而主旨却在标明这首诗是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
四、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1、指定学生朗读诗歌:
2、学生参看注解,理解诗歌意思:山寺里的钟声响起,天色已近黄昏,渔梁渡口一片争渡的喧哗声。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行人沿着沙岸向江村走去,我也乘着小舟返回鹿门。鹿门山的月亮照亮轻烟缭绕的树木,我忽然来到庞公隐居的地方。石门对着松林长径多寂寥,只有我这个隐居者独自来来去去。
3、学生熟读背诵诗歌:
五、赏析全诗:
1、诗歌首联写了什么景象?首联写诗人傍晚江行的见闻:首句写白昼已尽,黄昏降临,幽僻的古寺传来了报时的钟声;次句写沔水口附近的渔梁渡头人们急于归家时抢渡的喧闹。
2、写诗人傍晚江行见闻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对比手法:首句表现的是远离人寰的安宁静谧的禅境,次句则表现的喧杂纷扰的尘世,两者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对比。在山寺僻静与渡口喧闹的比较中,使人想起诗人洒脱的胸怀。
3、颔联实际上是承接首联的诗意,说说它是怎样承接的?颔联的出句承接首联的“渔梁”诗意,写村人各自上岸还家;对句承接首联中的“山寺”诗意,写自己回到鹿门。
4、村人各自上岸还家,自己回到鹿门。这实际上又含一组对比,即诗人的选择和世人的选择对比。这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志向?两种归途展现两样不同的心境,从中表现出诗人与世无争的隐逸志趣和不慕荣利的淡泊情怀。
5、颈联写诗人归鹿门,那么他在归途中见到什么景象呢?鹿门山的树木本被暮霭所笼罩,朦胧而迷离,山月一出,清光朗照,暮雾竟消,树影清晰。
6、如此景象,诗人完全被大自然陶醉,我们从哪里看出?诗人尽情地欣赏归路上的美景,被大自然所融化,自己到达了庞公隐居的地方也不知不觉。这种微妙的感受,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
7、尾联中的“幽人”指谁?诗人自己。
8、诗人回到鹿门隐居之所,他过着怎样的生活呢?过着恬淡而寂寥的生活。因为这里环境寂寥,诗人生活在这里没有尘世干扰。
六、背诵诗歌:
七、课外拓展:
1、此诗按照时空顺序,分别写了江边和山中两个场景,比较诗人描写这两个场景时不同的侧重点,说说它们是如何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诗境的。
明确:江边场景,侧重写世俗,人们喧闹着争渡回家,但诗人保持着超脱、潇洒的心态;山中场景,侧重写诗人隐居,与尘世隔绝,孤独寂寞。从第一个场景到第二个场景,是诗人从尘世生活归到一人隐居,这中间突出了诗人的'隐士形象,表现出他恬然洒脱的隐逸志趣。因此,这两个场景构成的诗境是和谐统一的。
2、“惟有幽人自来去”一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一种心境?试结合闻一多的《孟浩然》一文,谈谈你对“诗如其人”这一评价的理解。
明确:这一句是说,诗人隐居在这里,与世隔绝,周围只有山林,一个人孤独地来来去去。句中的“幽人”,既是指庞德公,也是诗人自况。庞德公曾在这里隐居,诗人步他后尘,在这里一个人生活。在这个天地里,人似乎与大自然融化在一起,心中是多么宁静、超脱和悠然自得。
闻一多的《孟浩然》一文,说“诗如其人”,孟浩然的诗就像孟浩然这个人,也就是说,从孟浩然的诗中可以看出孟浩然这个人。在《夜归鹿门歌》这首诗中,后四句的景色宁静、清幽,作者的心境、情思也宁静、清幽,于是主客体浑然合一,构成宁静、清幽的意境。这宁静、清幽即是这首诗的艺术境界,也是孟浩然的思想境界,艺术境界与思想境界十分一致,所以说“诗如其人”。
3、将此诗与王维的《归篙山作》诗对读,说说这两首诗的诗境有何异同。
《归嵩山作》是写王维辞官归隐途中所见的景色和心情,景中有情,情景交融。随着作者把归山途中的景色有层次地一一写来,诗人的感情也在一步步变化:出发时安详从容,途中一度凄清悲苦,最后恬静淡泊。可见,诗人对归隐是积极向往的,感到闲适自得。
《夜归鹿门歌》与《归嵩山作》在诗境上的共同之处是:人与自然在精神上高度契合,景物和感受诗意地结合在一起,全诗是浑融完整的整体,恬淡、优美。
不同之处是:孟诗多用白描,着墨轻淡,比王诗更显淳朴;王诗“诗中有画”,有丰富的色泽和光彩。明人李东阳说:“王诗丰缛而不华靡,孟却专心古淡,而悠远深厚,自无寒俭枯瘠之病。”(《麓堂诗话》)这个比较同样适合于这两首诗。
夜归鹿门歌教案篇十九
作者: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
【注解】:
(1)鹿门山:在今湖北襄阳县东南三十里。孟浩然曾长期在此隐居。
(2)渔梁:沙洲名,在鹿门山的沔水中。喧:喧哗声。
(3)开烟树:指鹿门山上的树被暮色笼罩,看不分明,在月光照耀下重新显现出来。
(4)忽到庞公栖隐处:“忽”时间短暂,这里是指不知不觉。“庞公”,即庞德公,东汉隐士。“栖隐处”,隐居安身的地方。
(5)岩扉松径:指岩壁当门,松林夹路。寂寥:寂静空虚,这里的意思是人迹稀少,冷落萧条。
(6)幽人:隐者,这是指诗人自己。
【韵译】:
山寺钟声鸣响,天色已近黄昏,渔梁渡头,一片争渡的喧哗声。
人们沿着沙岸,向着江村走去,我也乘着小船,摇橹回到鹿门。
鹿门月光照亮轻烟缭绕的树木,我忽然来到了庞公隐居的住处。
岩壁当门对着松林长径多寂寥,只有我这个幽人在此自来自去。
【讲解】。
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乃是他在隐居鹿门山后的一篇杰作。孟浩然本来家居襄阳城南郊外岘山附近,处于汉江西岸,名为“南园”。而鹿门山则在汉江东岸,与岘山隔江相望,距离不远。汉末名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乃携家眷隐居鹿门山,采药为生。从此这鹿门山便成了隐居圣地。孟浩然早先一直住在南园家里,四十岁始游京师,深得张九龄与王维爱重。王维尝邀入内署,适逢玄宗驾到,便令浩然诵诗。当听至“不才明主弃”之句时,玄宗不悦,遂放还。孟浩然在长安失意而归。接着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亦追步先贤庞德公行迹,特在鹿门山辟一住处,过上隐居生活。其诗作《夜归鹿门歌》正是他隐居生活的生动写照。其题虽有纪实之意,但主旨却在意表歌咏归隐志趣之情,非常值得细加欣赏的。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直以白描手法勾划出回归路遇,借以抒发自己的隐居之情。
头两句即写傍晚江行见闻。从岘山南园渡江往鹿门,途经沔水口,可以望见鱼梁渡头。此刻耳听山寺传来黄昏时分的钟响,眼见渡口人们抢渡回家的情景,彼此呼应。直将悠然的钟声和尘杂的人声首先点出,并紧相对照,由衷显示出山寺的僻静和尘世的喧闹,以此唤起联想。诗人潇洒超脱的归隐襟怀,依稀可见。
第三、四句继续对比着写。说世人都忙着回家,而自己却是离家出走,直奔鹿门。从对比中可以看出,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归宿,两样完全不同的心情。字句中自然流露出自己志趣,颇超然脱俗、恬然自得之感。
第五、六句是写夜晚登山。在鹿门山路上,只见夜色中的树木在月光映照下,烟雾缭绕,朦朦胧胧,真是美妙至极。如此一路前行,仿佛于梦幻中很快就到了归宿之地。这里原是庞德公隐居的地方!诗人似乎恍然有悟,觉得这里才真正是一个清幽高雅的存身之地。尤其是“月照开烟树”中的一个“开”字,更是用得相当的绝妙。佛家在智慧点化上有个用语叫“开光”,人们日常生活中入夜照明一般叫“开灯”,而月光对夜间树木这么照着,岂不也正像“开光”或者“开灯”一样?!这段山行中的感受,既有“开慧怡神”的欣慰,又有“借灯开路”的喜悦,同时更有朦胧中“开心于隐”的惬意。其微妙而复杂的体验感受,尽以形象与洗练之笔把隐逸的情趣和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两句是写庞公栖隐处的生活境况。道是岩洞对着松林小路,尽管相当幽静,但毕竟不无寂寞。“幽人”,既指庞德公,却也是自况。他躬身仿效了庞德公“采药不归”的道路选择与归宿,在与尘世隔绝的日子里,惟山林是伴,自来自去,过的是一种清闲、安逸却也不无孤单的生活。
诗的全篇以谈心的语调,流畅的结构,干练的笔墨,疏豁的点染,真实地表现出自己内心的深切感受,生动地托现出超然脱俗的隐士形象,形成一种独到的意境和风格,清新洒脱,十分自然,从而备受人们的喜爱。
【评析】:
这是歌咏归隐情怀志趣的诗。首两句先写夜归的一路见闻;山寺传来黄昏报钟,渡口喧闹争渡,两相对照,静喧不同。三、四句写世人返家,自去鹿门,殊途异志,表明诗人的怡然自得。五、六句写夜登鹿门山,到得庞德公栖隐处,感受到隐逸之妙处。末两句写隐居鹿门山,心慕先辈。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全诗虽歌咏归隐的.清闲淡素,但对尘世的热闹仍不能忘情,表达了隐居乃迫于无奈的情怀。感情真挚飘逸,于平淡中见其优美,真实。
孟浩然的家在襄阳城南郊外,位于岘山附近,汉江西岸,名叫“南园”或“涧南园”。题中鹿门山则在汉江东岸,沔水南畔,与岘山隔江相望,距离不远,乘船前往,很快就可以到达。汉代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出仕做官,携家人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在岘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赴长安考进士不中,游历吴、越一带几年后返乡,决心追步先贤庞德公的行迹,于是特意在鹿门山开辟一处住所。他偶尔也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性质的别业。这首诗题名“夜归鹿门”,虽然有纪实之意,但主旨却在标明这首诗是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
“渔梁”是地名,诗人途经沔水口时可以望见渔梁渡头。首二句即写傍晚江行见闻,听着山寺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响,望见渡口人们抢渡回家的喧闹。这悠然的钟声和尘杂的人声,表现出山寺的僻静和世俗的喧闹,两相对照,唤起读者的联想,表现了诗人在船上闲望沉思的神情和潇洒超脱的襟怀。三、四句就说世人回家,诗人自己却离家去鹿门,两样心情,两种归途,表明他的隐逸志趣和恬然自得的心态。五、六句是写夜晚攀登鹿门山的山路,“鹿门月照开烟树”,朦胧的山树被月光映照得格外美妙,诗人陶醉了。忽然,很快地,仿佛在不知不觉中就到了归宿地,原来庞德公就是隐居在这里,诗人恍然了。这种微妙的感受,亲切的体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隐者为大自然所融化,到了忘乎所以的境界。末二句便写“庞公栖隐处”的境况,点破隐逸的真谛。这“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是诗人自况,因为诗人彻底领悟了“遁世无闷”的妙趣和真谛,躬身实践了庞德公“采药不返”的道路和归宿。在这个天地里,与尘世隔绝,惟山林与伴,只有他孤独一人寂寞地生活着。
这首诗的题材是写“夜归鹿门”,颇像是一则随笔素描的山水小记。但它的主题是抒写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和道路归宿。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诗人以谈心的语调,自然的结构,省净的笔墨,疏豁的点染,真实地表现出他的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动人地显现出恬然超脱的隐士形象,形成一种独到的意境和风格。
前人说孟浩然的诗“气象清远,心悰孤寂”,而“出语洒落,洗脱凡近”(《唐音癸签》引徐献忠语)。这首七古很能代表这些特点。从艺术上看,诗人把自己的内心体验和感受表现得平淡自然,优美真实,技巧老到,深入浅出,所以这首诗是成功的,也是谐和的。也正因为诗人真实地抒写出隐逸情趣,脱尽尘世烟火,因而也表现出了消极避世的孤独寂寞的情绪。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311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