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读书后对所读内容的个人感受和思考的总结,它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书中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我们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读后感可以是对书中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方面的总结和评价。读书是一种享受,写读后感是将这种享受变成文字的方式。读后感可以记录下我们思维的轨迹,留下对读书过程的回忆和思考,并可以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读后感不仅是对所读内容的评价,更是对自我的思考和成长的体现。读后感是读书的收获,它让我们从书本中汲取智慧的养分,让我们与作者心灵交流,带领我们进入一个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写读后感时,可以采用具体的例子和细节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和感悟。不同作者的文风和观点都会影响我们的读后感,以下的范文或许能展示这种差异。
大秦帝国名著读后感篇一
大秦帝国读后感,曾经统一的秦朝给后人留下了多少的遐想,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大秦帝国读后感,欢迎阅读!
刚刚终于把《大秦帝国》看完了,于是趁着情绪还在,赶紧写下这篇我原本就打算要写的读后感,我大概耗时了两个月的时间读完这部书,总共六部,十一本,出现最多的成语是“刻舟求剑”、“泥牛入海”;令人震撼的战事是“围魏救赵”、“长平之战、以及后来的横扫六国;令人震撼的人物是:秦国这边是商鞅、嬴渠梁、张仪、白起、吕不韦、嬴政、李斯、王翦、王贲、赵高……其他六国则是:苏秦、乐毅、韩非、李牧。
总体来说,这本书,在叙事方面我觉得还是很好的,作者以写秦来写六国的灭亡,而且这本书整体去读的话很热血,只是这本书它归根到底就是一部历史型小说,没必要当成正史去看,但是这部书在历史大事件上全都依据史实,算是人物描写上润色了些吧。
以及作者从提诠释的大秦精神,倒真的是从始至终一直都在。
只不过在读有些故事的时候,不知是怀疑精神作祟,还是好奇心作祟,我总是在想着,作者的叙述是不是真的,作者描写的这个人物是不是真的就是这样的性格?因此,我看完一个感兴趣的人物之后,总是翻翻《史记》,想看看太史公是怎么说的,在看商鞅的时候,发现两个不同的观点。
哈哈……在看白起的时候,觉得差不离,《史记》中,白起最后的一句话,大意是:“我何罪于天以至于此?长平之战,数十万投降之人,我全都坑杀,是该死!”、…在这部书中,白起的最后一句话是:“老夫原本想死在郿县山塬,魂归故里,咫尺之差,上天不容,诚可谓死生有命也!赵军降卒,老夫还命来也!”…这样一个不谙朝政的人,一心却只在战场之上,正如太史公所言:“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至于王翦,我之前说过了,他对于朝政之事的把握,要比白起敏锐的多,单单就起用李信为将这件事上,不仅嬴政在权衡,王翦也在权衡。
这个老头子很是厉害……再后来他的儿子,人称小白起的王贲,比起他的父亲,这个少将军更加的实在,尤其是在临死前对嬴政说的那四件事情,件件直戳嬴政内心。
于是后来王贲死后,嬴政对自己做了一次反思,那段反思,让人感觉为何嬴政如此的痛苦王贲死去?我认为这应该不是友情,而是嬴政的害怕!……所以我们在读到这段的时候就会想如若王贲能迟嬴政一步去世,或许朝政不会乱,王贲可以干净利落的除去不合皇帝的势力,将扶苏扶上皇位,可是呢,这些都是后话了!
还有李牧,太史公太不给面子了,竟然混在廉颇蔺相如列传里头了!我只是觉得这个大将,死的真憋屈!好不容易遇到了王翦这样的战斗级数高的对手,想着要死也是将军沙场化白骨,怎地竟被同朝人陷害致死。
其实从一开始读这部书的时候,我就在等待着嬴政的出现。
嬴政有个特点,就是但凡他出场,你总会把注意力集中到他的身上来,即便那个时候有李斯、有王翦、有蒙恬、有王绾,这点嬴渠梁和赢驷都不及。
这应该就是魅力吧。
哈哈…你会发现,从赢柱的出场再到嬴政登上王位,这一段时间中,算是秦国的低谷时期,但是反倒是这样的低谷让人觉得就是在等待着嬴政的出现,连那个王位也似乎在等待着嬴政。
我眼里,嬴政这个人高傲孤独,而且是个勤于政事的工作狂,雄才大略,个性中充满着铁腕色彩。
但是他性子急,容易烦躁!太史公在《史记。
秦始皇本纪》中,写的很叙事,没什么起伏甚至。
所以我大多都是通过一些事而凭感觉去想嬴政这个人,多少都会带有自己的个人偏向在里头。
他冷酷,冷酷到你有时觉得他冷血;但是有时候就觉得他可怜。
应该是受到他的童年和他母亲的影响,导致他的报复心比较强吧。
尉缭初见嬴政时说他少恩而虎狼心。
贾谊说他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等等……哈哈——还真不知道是啥样啊…
他嬴政面对六个国家不同的民众,是否就能太平而治?他嬴政的肩是否能扛得住这华夏的大旗?在他统一天下后的一些政策上来看,我最佩服的就是统一文字,这点实在是太厉害了!但是我具体说不出怎么个厉害法,可就是打心眼里觉得这把文字统一实在是太厉害了!
从秦孝公开始到嬴政,秦国几乎代代是野心勃勃的现实主义之雄主!从一开始的独立争霸,到后来的一统天下,秦国的强大,反映出另一面六国的衰退,作对比的来看,重点就在人才,那个大争之世,人才绝对的重要,如何用这些人才更加重要,魏国,一个人才储备量最大的国家,却也是失才最二的国家。
纵然有千里马的伯乐,可是这个伯乐不拿事,千里马终究不是被淹没,就是远走他乡再找雇主。
齐国枉有稷下学宫!那么多学士,就那么养着,养着,然后无用!秦国不同,他从贫困中而来,从孤立中长大,他对人才的渴望程度要比其他六国高出很多,从秦孝公的求贤令开始,秦国就注定要开始变了,一个敢于正视自己错误的人,是强大的,更何况是一个敢于正视,并且改正自己错误的国家。
商鞅当时的变法为的不是一代之法,而且永世之法,这点其余的几个变法汉纸不及也。
有说他作法自毙,有说他极心无二虑,尽公不顾私,无论哪种说法,都得肯定商鞅的变法的确强大了秦国!
之后的张仪也是,阴差阳错来到了秦国,遇到了有意东出的惠王。
君臣一拍即合,连横计出。
那个合纵连横的时代,是纵横之士的天下,但是没有一个贤明的君主做后盾,这些都是空谈,苏秦的悲剧在此,张仪的成功也在此。
良将!秦国第一个独一无二的大将,就是白起,无一败绩的战神!正好他的成长时期,是秦国最需要对外作战的时期。
所以昭王对白起几乎是无怀疑的,直至长平大战结束,君臣无二心。
但是这偶然性就是会造成一个偶然的结果,让大家看来好似还是必然的,昭王当时的自尊心和大军的成败比起来哪个更重要?明显白起选择了后者,而昭王选择了前者!
至于后来的吕不韦、李斯、王翦、郑国、蒙恬等等的人物出现,我都觉得是对的时候出现了对的人。
嬴政遇到了他们、幸好他们遇到的也是嬴政!对了,期间《吕氏春秋》和《商君书》之间的两次pk,写的很精彩,但是结果都是商君书胜!不能说输了,就错了,只能说它此刻不合时宜! 吕不韦的命运跌宕,还都是在他自己,这不用怀疑。
还有蒙恬,作者在写到蒙恬死的时候,显然异常的悲愤,悲在于,一代名将,竟然如此被冤杀;愤在于,太史公对蒙恬的评价,说他该死,看的出作者在写这段的时候情绪很激动。
至于李斯,说实在的起初我还真没发现呢,直到最后的最后,李斯的突然转变,我才发现他斡旋心太重,一己之心太过,。
有时候真的就在想,一个人算计了那么多,为何偏偏在最关键的步算错了?功业,商鞅求的也是这个,所以在书中商鞅死了,虽死无憾;但是李斯呢,他也是在求功业,所以他不能轻易的就被埋没,所以他要做最后的反击,所以他跟赵高和合作了,但是往往你不在意的那个人,就会置你于死地,显然李斯并非高估了自己,而是低估了一个阉官。
他的悲剧也是在自己一手造成的,怪谁?只怪你李斯在迷茫的时候,选错了一步,一失足成千古恨罢了…李斯很奇怪,他是功臣,但是也是罪臣,对权力掌控的欲望,令人变了,倒戈竟是如此的容易。
那个雄视六合的亲王,那个从人海中寻觅到他的知音,李斯没有忘,只是弓开没有回头箭,后悔都来不及了…不过呢,此后历史在千变万化中,也仍旧没有逃脱嬴政和李斯等一帮人共同建造的格局。
很奇怪啊…
这部作品的最后是作者写了大篇幅的自我感想,如若问我是什么立场,我只能说我没有立场。
原着的作者意图为秦正名,反对“暴秦”这样的说法,但是曾经把贾谊《过秦论》背的滚瓜烂熟的我,还是相信一句话:“亡秦者,秦也”。
事实?事实是什么?现在很多人即便是你把事实摆在了他的面前,他也不会去相信的,为什么?因为这样的事实不是他要的事实,所以他要么选择无视,要么去选择否认。
如今都是这样,更何况对待一个远古的事件?这样说看起来很是消极,不过我往往就是这样的心态,很多情况之下,都不敢说出自己的观点,因为一件事出来总是有两个极端的说法,就好比你说那个时代究竟是用 【礼乐崩坏】来形容的好,还是用【大争之世】来形容的好?就好比,魏国已经面临各种内外的压力,你说是当务之急是应当积极地寻求有识之士变法图强抵御敌国,还是说当务之急是应当潜心修养,慢慢去培养君王的仁义之心?一开始我是在一个极端,很不理解另一个极端为什么会出现,于是问老师,和同学交流,就会发现自己想法有时过于简单,有时却过于复杂。
做一个中立者比较难,也比较痛苦,似乎是这样的。
在读这部小说的时候,很多人都拿过这部书掂量,有的惊叹、有的只是想看看我在读的是什么书而已…其实我觉得人有时候都挺自私的,我也是,我比较反感别人碰我心里分量重的书,尤其是我不熟的人。
比方说吧,我喜欢武侠小说,但是我异常反感一个根本对武侠小说不感兴趣的人来翻我的武侠书,然后对我说什么好什么不好!我也比较反感这类人让我给他们讲武侠,因为首先,我觉得对着他们说我完全就是在自言自语,其次是因为在他们眼里我是个女神经病。
呵呵…所以何必自讨没趣!……话题怎么扯远了!囧——
最后,这部书的题记是:“献给中国原生文明的光荣和梦想”!
“大争之世,凡有血气,必有争心”!这句话是这本书的开始,讲述了一个要强势生存的时代。
讲述了“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死不休战”的战斗史,也讲述了短暂兴旺的落差,这种落差让人不解,何以拼了几代人,却短暂而亡??这中间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实在是太大了。
当然,也会催生出很多没必要的假设……
读这本书算是一路伴随着“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一开始热血,听到这句话,就感觉士气大振,胜利就会到来,可是最后,还是同样的话,但感觉早就不一样了,这个时候,听到的事无力回天,听到的是徒劳,听到的是悲歌!
总之,这本书要说还真的是话长。
让人久久不能忘怀,因为它不单单是在叙事,更是让读者能思考很多。
曙光一现,照亮了整个咸阳城……
轻轻地,闭上了双眼,小心翼翼地吐纳,仿佛回到了那场史无前例的文明大毁灭,它那样彻底,我提不起一丝情绪,站在焚场里久久伫立,惟求与这场史前文明一同投进那段不为所知的历史黑洞中。
二千二百二十一年前,那场焚尽一个璀璨帝国文明的罪恶的火焰,渐渐地激起了一个新时代学者对于历史真实性的反思,以及对真相的客观求知。
每每浅尝即止,眼前又是那场燃不尽的大火,烧却我无知而又迂阔的心。
但,历史的真相是个多面体。
我不可能看得见全貌,却可以要求自己从多的角度去思考。
观点可以不是自己的,但是思考是需要独立的。
我需要冷静自己,需要从那场大火导致的激愤的脉搏跳动中缓速下来,理智再次告诫我,事实的真相从不应该是唯一,而观点本身就具有许多悖论,我相信多少,信奉多少,而仅仅包含着我对一个历史事件的认知深浅。
而一切的一切,仅仅是一个开端。
借鉴与历史文明,我同样期盼留下一行文字给自己,权当我来过,自知我也心动过。
跟许许多多国人一样,我对秦国历史带有“先天性”的鄙夷与不屑。
网友们说得好“不喜欢看《海贼王》,是因为没有看过”。
诚然,当你静下心神,游弋于一座城市,一片风景,一本书,一个故事,在你眼前的一切一切,就已经不仅仅是你所看到的,而且还有来自你内心对于自然或者文明的感悟、认知。
而风景不再是风景,一本书不再是一本书,它们从此便包裹着你对时光岁月的潜意识存在你未知的情愫里。
慢慢地,孤单的人觉得不那样寂寥,慢慢地,焦躁的人放慢了步脚。
静一静心神,我再次深深吐纳。
读完《大秦帝国》,不长不短地花掉一个月时间,与身后的近两百年战国纷争相较,又是那样的无力、苍白。
那么我选择用“故事”来涵盖这一个月以来的“所闻所见”方显心安。
故事,顾名思义,是关于故去的、古代的、在岁月中沉淀过的那些人与事。
而当我轻轻推过(电子书)最后一行文字时,伴着那口长长输出的气息,是双眼模糊的淋漓。
仿佛是时空的穿越,恍惚间,我不知自己置身何地,何时虚幻,何时新?
当初对秦国的理解,惟一“暴”字可解。
这是相当标准的教科书式的结论。
我们似乎没有人不知道如何去“解释”秦国何以“暴”,“暴”在哪里,又到什么程度。
我们从来没有怀疑过,就像1+1=2一样,我们绞尽脑汁去承认并奉为真理,一切的反观点都是悖论,都是不予理解,不该有的思想。
诚然,我便是在这种填鸭子式的泥沼里,那样深信不疑地长成的。
然而,有了那么一天,1+1不再等于2,而可以是3,可以是4,可以是无穷无尽。
关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的是在我大学即将毕业时,回馈我十多年的懵懂的“求学”生涯,我感觉到自己的惶恐,感觉到前所未有的不适。
原因在于我在面对社会时,那么多年过去了,我仅仅勉强做到了“学”,而没有细细打量过最显而易见而又被多数人忽视掉的“知”。
“求学”与“求知”,是大而相关的,却又是两厢独立的。
我为自己的知识面之狭隘汗颜,“学而思之”的迫切充斥着我每一条神经,近两年来,我不断沉浸在“知”之所求中。
以上说的,仅仅是肺腑之言,而《大秦帝国》之于我,是这两年多以来,第一次量而成的一丝质变。
很少,很浅,却很踏实。
那一闪而过的光芒,要么是闪瞎了人的心眼,还么就是成就一眼万年的光明,我自知眼前的一切是单凭一个人的悟性而有所得的。
因而这一束光,对我而言是引领了一个方向。
落笔前,我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喜欢只是一种感觉。
喜欢一个故事,不如说是对讲故事的人的观点的认同,认同在自己心底产生的共鸣,产生的火焰。
喜欢《大秦帝国》,大抵是那一个个交织成一卷史前巨幅的绚丽画面,深深的打动着我,他们不再是活在过去的古人,而是跳跃在句里行间,活跃在我心海脑海的古人。
而我所能呼出的一句感慨仅仅是:他们确实存在过。
第一部《黑色裂变》里,我认识了卫鞅,认识了嬴渠梁,看到了一个穷困诸侯国极心求变以求存,看到了一场强国求存道路上的上下同心,果决,血性,大道,乃至共存。
卫鞅的“极心无二虑,尽公不顾私”,孝公的惟用不疑,为变法图存铺平道路,肝胆两重天。
而又从山东六国的强势且矫情的政治纷争中,看到下一笔落寞。
图强不求变者深之,变而不深者惜之,变而不果者忌之,不变者甚哀也。
齐楚燕韩魏赵者,不是不强,多有强而不求变,惜乎,不变何以更强,强人自有强中手。
每每想起吴起,每每提到申不害,每每又是商鞅,灿烂繁星,终究多数是陨落。
宿命乎?异数乎?
读完第一个故事,那种历史的必然性仍在我心底扎根。
开始有点无处辩白的意味,却如空气般捉不住,离不得,碰不得,婉转在心头。
《黑色裂变》是极具“扫盲”性质的,大体呈现了由春秋进入战国初期的七雄所处形式。
最大的看点是六国会盟乏秦。
这也是后来我隐隐感觉到是“合纵”的雏形。
所谓会盟,立锥点不得不是各国所代表的自家利益——我能在一场战争中收获到何种利益。
而利益之大小,就决定了我在这场战争中的投入有多少。
有预谋的仗,不能盲打瞎打,更加不可能是一时意气。
这场会盟是个不容小觑的闪光点。
我相信作者是花了不少心血写成的。
纵使在全书的后记里,作者也强调了这场会盟是没有史料可靠,但是又合乎逻辑的。
历史不乏腿短,但必须合情合理,合时合势。
没有疑惑,作者给出了说服这场会盟成立的全部条件。
秦国不堪一站,山东任何一国独吞秦国都可以有千万种理由,所谓弱肉强食。
但关键点不在于“吃”,而在于“消化”。
天下纷争的战国乱世,没有一个自恃为强国的国家能够容忍另一个国家吞并一个秦国而瞬间张大。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如此一来,会盟是势在必行了。
在这里,我看到了徐徐走来的老牌诸侯国,战国初期最强国,还有龌蹉不断的同源国,还有一个打定翘首观望却不忘捞点好处的偏邦国。
来便来了,却是声势大,雨点小。
成盟盛事之浩大,不得不为孝公狠捏一把汗,不得不由在心底里喊上一句“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而六国结盟之后的总总“筹划”,除去可圈可点的战略性值得一看之外,在可行性上却大打折扣了。
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立论——会盟的成功在于各自均能看到自己的所得利益,而在投入力度中却立现利益的狭隘性以及矛盾性质了。
得到的不会嫌少,付出的绝对会分毫计较。
即使没有景监的从中斡旋离间,山东六国的相互龌蹉,以及每个国家内部分散着的各种利益团体,都将是这场大会盟的最大阻力。
因由何在?利害不的均分也!
然而景监的游走斡旋。
在我看来是一处“败笔”。
先不说历史上是否有证,单从孙先生对景监人物性情的描述中就不难判断此人不是一个外交家。
邦交斡旋,从张仪,苏秦身上可见一斑。
绝不是一般性格相对耿直的人能为之。
但也同时能够说明,秦孝公初政时期之艰难,求贤之迫切。
六国会盟之后,各自龌蹉不断,是阴差阳错,包含着种种偶然,便成就了某种必然。
卫鞅入秦,是我在整个《大秦》故事中,有了第一次的心跳不已。
“极公无二虑,尽公不顾私”,大哉,商君!
三试孝公。
让我想打了“刘备三顾茅庐”,历史不乏艺术性,但事实是有待斟酌的。
个人表示这点处理的有些过去求全了。
商君与孝公这对组合,成,完全在于一个“信”字。
信,说者易,然实际不易。
而孝公做到了,信商鞅,就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判断,用人维信,诚以待人,方有义气相报。
《大秦》的君臣诚与信,可见一斑,屡试不爽。
孝公做到了。
扫清一切障碍,压制一切复辟力量,陈述一切厉害,铁丹果决。
大哉,孝公。
商鞅做到了。
实践强于一切理论,敢为人先。
法治至上,上至权臣,下至俗民,法不旁贷,二十年富强,二十年肝胆相顾。
大哉,商君。
当我细细回味第一个故事,我为自己那种“为古人担忧”的毛病感到羞愧。
死,得自当其所。
商君之死,岁死犹荣。
而惟感遗憾的是,商君之死不在法度审判,却是复辟仇恨的“登堂入室”,即便说是嬴驷力主为之也不为过,在此,我看到的是商鞅变法不足的韧性,还有隐隐的不彻底性。
唯一可以聊表遗憾的是,是商鞅的死,将世族的复辟浪潮推向了渭水岸边,刑场之最终。
我想,《大秦帝国》全部拍成电视剧的话,最精彩的肯定是《国命纵横》了。
这里有瞬息变幻的战国局势,这里有口水唾沫漫天飞扬的论战道场,这里有纵横家千里游说的坚强身影,这里更有令人哭笑不得,令人百味掺杂的异数。
这里,有太多教科书上没有提到的人物,对我,无异于又是一部“扫盲”性质的故事。
而不同于《黑色裂变》的,确实《国命纵横》里面的鲜活人性,跳跃在句里行间的种种惊心动魄,种种关乎国命的斡旋权衡。
有对传承两千多年的儒家思想的另一番见识,有对大混战时期各种思想撞击的炫耀火花,更有时势与英才相互造就的文明绽现。
久久不能平复的,是激荡的脉搏。
第一次听到苏秦,第一次知道张仪。
赋予人物命运与使命的纷争时事,很难说是谁在造就谁,谁又催生了谁。
我试着通过理清苏秦、张仪的游说路线来串联起整个故事。
这是一个相当清晰的路线。
苏秦、张仪的政治生涯是崎岖的,师出同门,却走上了看似相对立的道路。
所谓纵横家,是权衡各国利益,所采取的外交政略。
小而见卑鄙,大而见真章。
在人口流动颇松发的大争社会里,无所谓志气所向。
我们更多的是看到了成就人物的最终落脚点。
苏秦张仪前路的曲折,是带有一定的戏剧性的,然却又是有一定历史必然性的。
而最终所归,又是自然天成的。
先来看看苏秦的合纵路线。
“合纵抗秦”,是一个胆大心却要极细的宏大策略,说起宏大,至少我们该看到其成败完全是不定的,所能控制的因素多而且细,然而有不得精确。
只有一个所向的大方向,那就是陈述厉害,互补利弊,达到最终的一致性。
跟《黑色裂变》的六国会盟大同小异,却又因为成就一家说,且深切而立见成效而着名。
苏秦的游说起点跟合纵的起点不同,亦是在赵国,亦是在燕国。
其中缘由也很清晰。
然而在燕过的成功,也有话外之音。
一个自恃为老牌诸侯国的老国王的意识,不可违不前卫,但作者还是加进了一个关键人物“燕姬”来“强化”这个结果的必然性。
苏秦第一次成功了。
然后是赵—韩—魏—楚—齐。
不难看出,苏秦游说成功的直接原因,是商鞅在与魏国争夺关内之战取得的完胜给山东六国历来的轻蔑敲响了警钟。
以上,时势给苏秦提供了最好的话机。
游说似乎只成了路途的来回奔波,无须太多唇舌。
此时的六国,成了秋风中的枯草,一点不可谓不着。
张仪的此时的再次登场,仍旧是时势在前,才智在胸,势在必得。
由破“合纵”而来“连横”。
智慧与谋略侃侃上演。
在看张仪的连横路线之前,我们不得不惊叹的一节,是在魏国张仪骂孟子的快意。
这里不得不让人醒悟,生于春秋战国却不被同时代待见的儒家学说,存在是有多么的突兀,然而又是这种屡屡与儒家思想的冲突,我们才有了适时而生与迂腐华而不实的深切感悟。
与其说这是一场精彩的战国论战,不如直接看作是整个春秋战国各路学士思想相碰撞下的缩影,而思想学说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唯有立论的根本以及对时势厉害所能用之几分而定,总的来说,是时势成败之分,然而不得不捎带一句,儒家思想是战国纷纭的另类,是一种理想的理想,乃至两千多年后的今日,依旧倍感其“大而不当”。
在《大秦帝国》中对于儒家思想的侧目,似有意,似无意。
然而又实实在在地需要人们冷静思考,自当有取舍。
来看看张仪的游说路线。
连横是建立在“合纵”的前提下存在的,因而张仪的策略不太需要特定的先后取舍。
“柿子拣软得掐”。
第一站是楚国。
大致是跟着苏秦合纵路线走的。
在这里,张仪大放异彩。
以其昏昏使人昏昏,使人哭笑不得地,“欺骗”的软弱摇摆不定的楚怀王,是合纵遭受第一次障碍。
然后便有了苏秦的不断补救,有了张仪在各国的各种应对拆解。
这是一个漫漫长,而节奏又相当快捷的过程,使人目不暇接。
合纵最终的成功,让我想起了孝公时期的六国会盟失败。
这里有了非常有意思的添加元素——纵横家的穿线。
可以说,依赖每个国家自身对置身战国纷争中的利益权衡,基本上不可能达到统一战线,相互补冲突已经是不可能,谈何合纵?而纵横家的出现,运势而生。
他们全然是为这种厉害到达一致的催化剂和润滑剂。
没有妥协,没有逼迫,全是自家利益使然,全是各得所需,中间也就少不得嫁接的桥梁。
而我们同时又看到了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失败。
合纵固然成功了,但是最终目的却又是因“内乱”而被外界瓦解。
我们不得不惊叹,一个国家的真正强盛,是上层建筑代表了基层的基本利益,而非贵族层争撤不定的各自要害。
而使我们更加瞠目的,是合纵大战失败之后,各国立马开始了相互之间的龌蹉。
我更多的领悟到,国家之间,全然不需要“城”与“信”相交,而是一个国家真正富强,才有资格与人开条件谋利益。
苏秦的死,或许没有人会感觉意外。
张仪的离去,更不会存在意外。
我们看到了许许多多历史的偶发性,势必能够看到其结果的必然性。
大势所趋,注定一代纵横家不得全身。
是后来在网上看到的资料才知道,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李牧,廉颇。
好一场《金戈铁马》。
《吴子·论战篇》云:“凡人论将,常观其勇。勇之于将,乃数分之一耳。夫勇者必轻合,轻合而不知利。未可也。”
第三部《金戈铁马》,充斥着一种悠远的传奇意味。
在这里,我再一次被教科书式的“扫盲”。
各种战略布处,各种古战场兵器,各种攻城略地的工具。
全然没有后世战争中的各种神乎其神的时机谋略,这里没有匹夫之勇,没有刻意雕琢的色彩人物,没有大起大落的战局跌宕。
这里是实实在在的战场,这里是真真切切的金戈铁马,这里势必是血流不止的战国本质。
而之所以感觉到穿起,是一场场没有多余主观因素的大战,没有包裹进多少领军大将的临时机变的热血劈杀。
这是一个考究战争大略方针的屠宰场,我想象不到血气弥漫的战场,想象不来前方倒下后方铺上的使命必达。
这是一次相当挑战想象力的游历,看得人热血膨胀,却又无法感觉身临其境。
想象不来各种战略不出,仅仅跟着文字的思路前行,我视图在地图上找到某种具体的认知,然而确实徒劳。
战争不可能算是神圣的。
而战争的目的亦无法称其神圣。
但是我看到了战争的出发点,它有过多的强迫性,非主动性,那么就会得到不同程度的认可。
按照处于和平年代的我自己的观点,战争是可以避免的,那么战争就是邪恶的。
但是局势来说,战国没有战争却不可能称其为战国,这是通论。
《金戈铁马》总给我一个笼统的映象,没有深刻的记忆。
一场长平大战,我看到了关于战前的所有铺陈,尤其是战争前战国七雄的种种行止,边幅宏大,却无形中诉说着一场大战的不可回避。
在《金戈铁马》中,作者带我们游转于每一个邦国,因变法而强国,强国乃至强兵,大国小国之间不计后果的相互侵蚀。
期间有韬光养晦的燕国,有自恃真龙天子的齐缗王田地,有易服强兵的赵武灵王,还见到了散乱不亚于战国的楚国。
韩国的不求自强却以权术对外可见一斑,一战不起的魏国依旧萎靡。
不禁感慨,这就是战国,这就是天下。
不自强,何以强天下!?
长平一战,白起名就。
秦国大出天下,是商鞅变法带来的国家富强使然,是君臣同心的治道必然,更是来自于对山东六国长达百年鄙夷的抗争催生。
白起坑杀20多万赵军降兵,这是一个让所有人犯难的敏感话题,历史上的叫骂声绝对不少,但是作者也给白起以“正名”。
我不置可否,却始终相信所有的动机都应当有一个直接的理由。
而如果这个理由无法让我全盘接受,那么我就直接看到事件的本身,不做任何猜想。
事实仅仅是,白起下令坑杀20多万降兵,史无前例……
而在《金戈铁马》中,我们又能看到许许多多熟知的人物。
廉颇,蔺相如,还有被我们嘲笑过无数遍的“霸道愚昧”的秦昭王。
还有不那么熟悉的田单、乐毅、鲁仲莲。
也同时看到了侃侃战国七雄并没有明显的强弱之分,却是时势早就各种成败,机遇的把握,人才的任用,才是纷争之世的大争筹码。
赵国的崛起,燕齐的仇恨,许许多多隐藏在历史迷雾背后的身影渐渐向我走来,在这里穿织成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格脉络。
他们,的确存在过。
侃侃来到《阳谋春秋》。
第一感觉是这个故事出现了明显的时差,吕不韦的登场时间就有待斟酌,不变的是吕不韦与秦国四代君王之间的种种联系以及期间发生的政权交接的种种斡旋故事。
而吕不韦,不得不算是几代君王所必须依仗的顾命大臣,而事实也将告诉我们,所托非人。
在整个战国时期秦国的政权结构中,几乎没有发生过君臣之间的龌蹉。
中央集权的集中,是相当考验帝王权臣的政治手腕的。
而这里说的并非权术,而是近乎于人格魅力的一种帝王将相间的一致对外,相互信赖。
期间不乏将相不和,而我们更多的是看到君权至上时,纵使将相之间常有击肘,也因为君王的果决而显现不出龌蹉。
这是一片的祥和,也是作者有意无意“粉饰”而成,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一直对外上,我们绝不会看到将相之间的个人义气。
秦国之所以强大,庙堂的齐心可见一斑。
“奇货可居”。
作为商人出身的吕不韦,势必有商人独到的眼光,商人从政,吕不韦不是第一个,确实最最成功的一个。
不忘作为商人的优势而入政,不避讳对利益权利的角逐脱颖而出,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坦坦荡汤毫无掩饰的吕不韦,一个后期无甚建树却圆滑凌厉的吕不韦。
在此之前,对于吕不韦的认知,是多看到了吕不韦的下场而得出的结论。
是非成败,在这里不当盖棺而论。
吕不韦的成就不在后世,而在于所处朝代变迁所喷发的个人魅力。
无关于人格,无关于人性,是时势造就了这样的吕不韦,是吕不韦完整了这个局势。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吕不韦为这个人事急速更替的动荡时期做出了抉择性的贡献。
秦昭王暮政维艰,储君已过盛年且体弱多病。
嬴柱在位堪堪一年,赢异人满打满算才筹够三年。
四年间,国君四代更替,也是前所未有。
秦国也因此进入了崛起以来的首次低迷期。
没有强臣在朝,何堪国事!?吕不韦孕育而生。
赢异人“注定”是不走眼的“奇货”。
大争之世少有的低迷期,正是吕不韦与蔡泽的经济才能发挥的极致时期。
也是商鞅变法百年多以后,急需修正的关键所在。
让我们在一个重农抑商的耕战社会里,迎来一缕新鲜气息。
吕不韦的宽厚的,持重的,但是又是与秦国的法治传承不相适应的。
很难说,如果秦始皇采纳了《吕氏春秋》的宽政之道后,秦国会富强多少,我更多的看到在用于不用之间,各种厉害的权衡过后,秦国选择坚持商鞅变法持之以恒、不偏不倚是大争正道。
之所以这么说,多半是因为没有看到《吕氏春秋》的具体成效,它像流星一般,在纷争的战国时期,在强大的法治秦国集权制面前,稍纵即逝。
似乎不觉得惋惜,历史没有多少的必然性,因为拥有太多的先决条件,有时间与空间的重重制约而成,期间少不了各种偶发性。
《吕氏春秋》是集大成者,但是未入正途,它是黯淡的。
吕不韦一生的行径大多是坦荡荡的。
《阳谋春秋》一出,回避了山东六国的各种纠葛,回避了各种邦交斡旋,姑且将眼光直视这西部庙堂的种种变幻风云。
关于这段世事多发的故事,《阳谋春秋》为我们呈现了更多的是人格的各方剖析。
蔡泽的过分追逐名利,使我们更多的看到这位开府丞相的不持重,甚至小家子气。
自恃人才,却始终得不到长策大用,我们亦看到了其身上的进退矛盾。
而相比范雎的睚眦必报,蔡泽又显得对自己过分苛责了。
赵姬的淫秽故事,实在不堪入目,却有值得一提,战国时间礼崩乐坏,人情也都是狂放型的,连君王妻妾也是各有春秋。
我们不去看赵姬与嫪毐的龌蹉本身,单从事件本身来看,战国时期的开放思想,至少也让两千多年之后的我们为之汗颜。
是的,我们不也深受儒家思想的迂阔“荼毒”么!?芈八子亦是一个典型代表,人欲不能得以满足,还要遭受礼仪道德的羁绊,与其畏首畏尾,不能自已,倒不如推翻虽有礼教,追求原始的自由。
这点上,赵姬是值得同情的。
在《阳谋春秋》中,亦有我不解的地方。
拿《吕氏春秋》出版来说,这部被普遍意义认为的王道着作在秦国出现,是荒诞的。
“千金一字”又是多么精明的商道策略,不愧是吕不韦,宣传手法史无前例的高明。
而我不解的正在于,权臣在嬴政的示意下,各种小动作的侧面反对,而不是据实论战,是因完全鄙夷这部着作,亦或是直接冷怼吕不韦的行径?看起来多油滑稽,而显得吕不韦的政治主张而平易近人了。
无论如何,吕不韦还是死于非命了。
政治场上的各种牺牲,我们不得不惊叹,而又不得不习以为常。
有人评价吕不韦为枭雄,而我更愿意称其为“一代政商”,他是秦国历史上的一代异彩,他的政治建树不高,却饱含个人的人格魅力,世人无论怎么评判,都难免狭隘。
吕不韦的一生,无法让人既恨又爱。
再来看看向我们走来的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
这是一个性情焦躁却又懂得克制反省的君王。
他有着黯淡的童年,缺乏关爱的童年,他坚毅忍耐,伺机而发,拥有过人的帝王天赋。
母亲的淫秽,给嬴政留下的的伤害,似乎已经不需要去分辨。
而我确实看到了一个最不合格的母亲,以及一个在灰暗中忍辱挣扎长成的嬴政。
不能够用怜悯来看到这样一个君王,因为他本身的力量已经足够另他自己立锥不败,能够隐忍乃至后发制人。
没有价钱可讲,这是乱世,弱肉强食,从一个君王稚幼的经历中完美蜕变。
嬴政是强大的,而对自己又是苛刻的。
从初政平乱,到罢黜吕不韦,短短时间里,我们忽然看到一个完美的生命力迸发,初政嬴政是果决的,又是别无选择的。
与吕不韦的政见不合,不能动摇这位君王所信奉的法治信仰,正所谓“大仁不仁”,在如此年轻的君王身上便拥有如此般坚毅果断,实属难得。
原本以为我会看到这个中国历史上最“臭名昭彰”的始皇帝的种种暴虐行径。
但到始皇帝在沙丘骤然失去,我有种怅然若失,有种被欺骗了的感觉。
我理不清是谁在引导这类误区。
但我无疑是相信“暴秦”是子虚乌有。
无论是政治需要还是时势使然,都不能将一代文明成就如此义气的予以否定。
秦始皇伴随着一个帝国的最终强势崛起,从“黑色裂变”,由这位君主正式漫入“铁血文明”。
《铁血文明》是惊心动魄的。
秦国的崛起,以致十年内华夏大一统,是令人身心跌宕,热血沸腾的。
而同时我们又看到了山东六国的瞬息淹没,如摧枯拉朽般陨落,叹息声不断,切跟着历史的步伐,作者给我们呈现的六个国家灭亡的大道必然与偶然。
术治亡韩。
令人啼笑皆非。
抛开政治层面的得失成败,甚至觉得领土萎靡的韩国略显可爱了。
不图自强以对外,惟求他国不强而自保,何其嗔怪。
我们看到的韩国,失之坦荡,权术“斡旋”可见一斑。
可笑的是出让上党给赵国,企图嫁祸他国以自佑,遗祸东周求自保,胁迫郑国为秦国修建渠道以至拖弱秦国国力以自喜,全然没有了战国时期各国纷争的求变常态。
灭亡实属必然。
乱政亡赵。
在赵武灵王当代以及身后几代,找过有过不短的崛起。
与秦长达三年的上党对峙,没有给其毁灭性的摧毁,却因国内乱政、各种变为的政权谋权篡位而最终变质。
是山东六国最为可惜可叹的一国。
而我们终究要说,成败存亡,在自身,在国命的正道上。
赵武灵王的惨死,似乎没有给后世子孙实质的警告,而亡国之期的庙堂污秽实在令人嗔目结舌。
权臣与君王之间的苟且乱伦,断袖之风屡试不爽,异数也。
李牧最后的愤慨,也仅仅是赵国灭亡时最后一丝星火,为其值得惋惜,为其值得唏嘘也。
纷乱的庙堂,令人看不到希望,何其不灭亡?
迂政忙燕。
我们先是看到了燕国的短暂辉煌,也就是在乐毅领兵伐齐复仇时候,一个曾经面临极度贫困是韬光养晦再度崛起的国家,不得不令人为之振奋。
而其又像流星一般不得长久,不禁惋惜、汗颜。
乐毅的失败,在于耗时耗力的仁政软化之策。
我们跟着乐毅的步伐,总是有一种再等等就会减到光明的感觉。
然而,敌不动,我动。
最终依旧昙花一现,落的个迂阔骂名,亡国失政,而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一个老牌诸侯国在纷争战国中的种种不堪疲惫,灭亡,或许正是亘古不变,抱残守旧的最终归宿,古来屡见不鲜。
失才亡魏。
除了各种的人才流失,对于魏国的灭亡直接原因还是显得迷茫的。
战国纷争大世,合则留着,不合则去之,是战国文明的一大亮点,然而曾经一度强大的魏国,在与秦国河内之战之后,视乎就越见萎顿了。
说是人才的流失,视乎不构成直接灭亡的原因。
然而纵观战国两百年,为此一点,足够构成魏国失政的最大缺失。
让我回想起战国初期六国会盟的一角,魏惠王与齐王的一席话。
在魏惠王看来,大争之世,还是珍宝最重要。
风华魏国,何种资源最丰厚?人才也。
大争之世,何种最为宝贵?人才也。
惜乎。
人才流失,商鞅,张仪、范雎等,是异数还是天算不如人算?
分治亡楚。
在楚国的灭亡中,我看到了一个绝对诸侯分权的国度,需要齐心对外时候发生的龌蹉。
可想而知,集体利益不能够代表个人利益,在楚国的各种利益集团中,相互不屑,相互击肘。
彼此之间的不信任(也不可能产生信任),压制不过对方却又施展各种权术,各自拥兵自强,却始终不可能统一战线,即使不灭,也是迟早内乱自取灭亡。
偏安亡齐。
每每提到齐国,便会不自觉想起齐国的“奇葩”国君。
自恃真龙天子,跋扈乖张,不可一世。
这样的另类国君让人难以捉摸,苦不堪言。
偏安亡齐,是相对后期而言的。
而我们看到的战国以来的齐国,更多的是在权衡与其余六大国之间的利益往来。
不坐壁上观以全名,不拒绝合纵往来以分力。
从这点上看,齐国的邦交政策是明智的,也有地域限制的。
然而也正是这样的一个齐国,做出了种种令人不齿的事。
其一是对燕国的趁火打劫,招致燕国的最终灭国性的报复;其二是田地自恃奇才地在合纵期间突袭宋国。
令人瞠目结舌。
偏安亦是田单复国之后的政治倾向。
齐国后期的不问世事以求内安,在纷争的战国乱世中,何其荒唐也。
恋母癖的齐王建,惶惶不得终日,终究引狼入室,几乎无战而降。
山东六国的灭亡,有留在我记忆中最深刻的结论。
而我更多的是看到了反衬出的秦国一百七十多年,坚持商鞅法制不变的崛起强大,不容置喙,是中国历史上的唯一,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闪亮之星。
始皇帝,王翦,李斯,蒙骜,蒙武,蒙恬,蒙毅,王贲,顿弱,姚贾,郑国,李信,扶苏,章邯,冯劫,冯去疾,朗朗乾坤,数风云人物。
君臣和睦,上下一心,扫平天下,总归一通。
大哉,秦帝国!
从此,我对大秦帝国有了情感上的认知。
不再大而不当的“残暴、苛政”,两千多年的物不似,人亦非,我们始终看不见文明的真相,而有一种力量的存在叫做信仰。
多少结论禁不起推敲,那么我们便怀着质疑、反证的精神去回顾历史,纵使永远不能还原的全貌,却有理由相信推翻完全对立的结论并不那么艰难,难的是我们势必要有的辩证并认可的虔诚的心。
我们尊重历史,却又不能尽相信历史。
历史本身就是一大染缸,原始材料惨遭破坏,再有代表各种不同利益集团的“史说整合”,是难以达到传承认知的高度的。
秦国短暂的十五年帝国辉煌,始皇帝后期的政治清淤来不及搬上正道,权利高度集中的中央庙堂骤然颠覆,异数也。
而我们能够信奉的,是在面对长达一百八十多年的法治文明长存强大的历史事实前,纠结我们所被“灌输”的种种立论,而多问自己几个问什么。
突然间,我有些“感谢”项羽那把连烧三月不止的毁灭文明的大火。
一个帝国文明在被不断歪曲之后,反而觉得是傲视古今的一帜独树。
既然被否然的体无完肤,既然被毁灭的找不到边际,那便放这人类文明的覆灭成就华夏五千年的文明黑洞吧。
然而,我又不甘心。
不甘心其从此继续消沉。
我依旧寄希望于秦始皇陵墓的考古发现,仍旧祈祷着项羽的屠夫“精神”没有将我最后的希望也掐断,仍旧祈求正式一段空前的历史文明,仍旧带着希望等到现代高端文明为历史正名。
就这样,带着种种矛盾的心理,将最后一个字分享出去。
留给哪一天迷茫了的自己。
依旧是一份虔诚的求知的心,与《大秦帝国》的相遇是具有偶发性的,然而也是时间先后的问题。
感谢友人的极力推荐,不枉此行。
而此时的我却务必从容,我从发现自己的无知中渐渐淡出,多少领悟到了在人云亦云中坚持对真相的求知需要多少的淡定与冷静。
对一本书,一个故事尚且需要如此,更何况是应对自己的实实在在的人生?
我想到的,是一个人好好活着,并不需要太多的力气。
然而信仰与向往是始终奈何不得。
我决心要做的,《大秦帝国》是始端,浩瀚的中国文化长河,值得我花费大力气去争渡。
这是一部雄浑、厚重、沉郁的书,这是一部轻松、热血、青春的书,这是一部怎么形容也不为过的书,因为它叙述的内容包含了太多的故事,因为它描绘的时代呈现了太多的元素。
读这书的时间,我非常快乐也非常感怀,这是这部书的魅力,作者笔力苍劲、描绘细腻,为我们刻画了战国时期,大秦的逐步崛起。
我的心也随着书中的情节跌宕起伏:为“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的铮铮誓词而热血澎湃;为商鞅大义凌然的慷慨赴死而心怀敬意。
秦帝国崛起于铁血竞争的群雄列强之际,建立了一个强大统一的帝国,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铁器文明。
帝国所编织的社会文明框架及其所凝聚的文化传统,今天仍然规范着我们的生活,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巨大精神支柱。
民族精神是群体的思想延续,在中华历史的演变中,最终融合成我们能看见的那些儒道释法墨等哲学思想或者散落的民俗文化,以及看不见却遗传在骨子里的一些勇气或处事方法。
然而,也是在历史的流转中,我们也失去了或者遗忘了许多。
作者孙皓辉在开篇前言里写到:“虽然我们没有忘记秦帝国,但却也淡漠了那个时代的勇气与创造力。
”
民族的精神,是国家的脊梁,更多的人苏醒,民族才有希望。
巍巍秦关,莽莽秦川。
苍苍明月,迢迢关山。
同耕同战,浴血何年。
锐士铁衣,女儿桑田。
谁谓明月,照我无眠。
天地同光,念日月之共圆。
秦国这个地处西北,文化和经济相对落后,被中原诸侯称为戎狄的边陲诸侯,却一跃而起,最终统一了六国。
根源在哪里?在于“大争之世”求变图存的毅力,在于“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死不休战”的精神根基。
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进行了彻底的变法“废田井,开阡陌,除隶农,赏耕战,刑无等级,不赦不宥”,使秦国率先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换,极大的调动了下层人民的劳动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至此国力逐年上升,走上了崛起之路。
虽然有无数人指责秦政是暴政、秦国是虎狼之师,但是我们应该处于当时的时代背景考虑,秦法无疑具有时代的先进性。
法家在大秦里面出尽风头,而后世独尊的儒术被摒弃在一旁!诸子百家都对法家刮目相看,就是因为商君。
因为秦国近200年坚持法治,而在战国中最后脱颖而出,六国拍马难及!
“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方针策略,是秦国在人才战争完胜山东六国,为秦的统一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河有中流兮天有砥柱!我有英才兮堪居四方!秦虽然本国人才不多,但对于招揽山东人才却不遗余力。
不问出身门第,但凡有真才实学一律委以重任,绝不惜官吝爵。
自秦孝公开始,秦国唯才是用,是故商鞅法家、张仪纵横家、蔡泽计然家、吕不韦杂家、尉缭兵家都能在秦国成就一番大业。
秦国用人之道不在于学派出身,有才利国则用之。
秦非人杰地灵之地,历代的大才绝大部分都来自六国,若非秦国用人之务实,岂能吸引这些人才?相反六国人才济济,却置之而不顾。
譬如魏惠王时期,先后放走商鞅,迫害孙膑,鞭笞张仪,无视乐毅。
这些都可谓是治国之大才,每一个人之后都曾改变过战国的格局,魏惠王不用治国之实才,却只是礼待像孟子这种所谓的圣人。
圣人的大道永远是摸不着边际的,讲了几千年的“大同”至今尚未实现。
治国在于务实,所以孟子之道永远解不了魏惠王之困,也终导致魏国的衰败。
秦国用人之务实还在于“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正因为孝公与商鞅的青山松柏之情,所以才会有商鞅的“极心无二虑,尽公不顾私”。
相反六国之才大多是怀才不遇,屈原忠心为国却始终不能得到大用; “廉颇老矣,一饭三遗矢”何其的荒诞,也终致使一代名将客死他乡;更为荒诞的是韩国派水工郑国去秦国大兴水利工程,其美名曰“疲秦计”,最终导致秦国的国力昌盛,为之后的灭六国提供了充足的财力支持;战国的最后一位战神李牧也因“叛国”的罪名被杀,用人之不信,自毁其长城,赵国最终也将自己送进了坟墓。
小说以秦献公的死去作为开端,引出了本书的第一个关键人物,秦孝公嬴渠梁。
如果说火焰的燎原需要最初的火种,那秦孝公无疑扮演了这一角色。
他即位之初,秦国正面临内外交困的艰难局势。
野蛮贫弱本已是顽强盘踞的痼疾,其他国家的全面敌对,一致仇视更是一把高悬于秦国不屈头颅之上的三尺利剑。
六国卑秦,不与会盟,一个濒临崩溃的小国,生还是死,继续还是终结,这是作者抛出的的沉重问题。
用手段和计谋解决当下的困难只是治标,究竟如何才能完成一个国家的标本兼治。
法!用法治国!!这是一个斩钉截铁不容置疑的答案。
于是,在商鞅的霹雳手段之下,在秦孝公的绝对信任之上,秦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变法。
变法过程中,有反对,有抵抗,有阴谋,有暗箭;有信念,有虔诚,有真情,有血性。
作者用挥洒自如的笔墨,把原本隔了帘幕的历史故事演绎显得格外曲折起伏,回转跌宕。
“法”的芽终于在秦国萌发了,可这一切,在大秦帝国的缔造过程里,仅仅是个引,也仅仅只是序幕。
从人治走向法治的道路无比的坎坷崎岖,要改变一个落后国家的面貌并使之重生更是需要付出好几代人的努力。
所幸,在历史的风起云涌当中,秦国人没有退缩,接下去的几代君王也没有改变初衷,在百家争鸣的大格局内,他们始终奉行法家之学,排除各方阻力,把秦国一步步推向了鼎盛的巅峰。
而秦国的文明,那在剽悍坚毅的血性土壤上诞生的文明,也最终战胜了并统一了其他文明模式,绽放出无比绚烂的光芒。
纵览全书,剔除宫闱阴谋,政局斗争,情感发展,个人兴亡,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的一个观点,那就是,“法”,是大秦帝国得以建造形成的最根本同时也是最大原因,文明的诞生源自于法治的兴起,而儒学则不符合战国之道。
针对他的这一观点,我深感赞同。
首先,从先秦历史来看,儒家之学本就是亡国之论。
讲求仁义道德,礼让谦逊,大争之世,这种论调何能立国?其次,退一步说,儒学即便可用于安邦,也非用于开国。
只有用“法”这一冷峻客观的利器,才能扫除乱世时因人治而产生的一系列失衡混乱,创建全新的国家运行平台,从而使国家达到一个更高的竞争起点。
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依靠法治,而并非依靠人力。
作者的这一理念,颇具现实意义。
大秦帝国名著读后感篇二
《大秦帝国》六部十一卷到今天就正式全部看完了,在看的过程中,有许许多多的感触,感想,也在微博上一一进行了阐述。原想,在全部完结后,好好写一篇读后感的,以表达我对此书的赞叹以及大秦文明的敬仰。然,此时此刻,回首大秦一部部大事件,一件件大手笔,一代代惕厉奋发、坚强刚毅的君臣股肱,我却不知自己该说什么了。
性格决定命运。这也是阅读《大秦帝国》诸多历史人物之后最深彻的感悟之一。纵观历史,唏嘘不已。真可谓“成也性格,败也性格。荣也性格,辱也性格也。”让我们更加重视对自己性格的反思磨砺及培养。唯“坚强刚毅、惕厉奋发”方能“博大深远,震古烁今。”诚哉斯言也。国运、命运无不如斯。
曾和老公说过,《大秦帝国》值得一读再读,每读常新。我会至少再读三遍的。的确,《大秦帝国》是我近年来读到的难得的历史小说。拘于我现在的阅历,可能很多观点理解的还不到位。然随阅历的增长,再来重读此书,见解收获会更多吧。
因整部书阅读期间,适逢孕期。刘岸开玩笑说:你们家宝宝长大必然了得。胎教都是《大秦帝国》之煌煌巨著。揶揄而笑。但我是希望贝贝在肚子里可以感受我阅读此书时候的感受的。黑色裂变的崛起,国命纵横的跌宕,金戈铁马的骊歌,阳谋春秋的智慧,铁血文明的辉煌,帝国烽烟的悲歌。一部史书,250年大秦史。几多光焰,几多灿烂。无极之外,复无极也。其文明之辉煌,其人才之济济,若星汉灿烂,无出其外也。大哉,大秦帝国。
沧海桑田,白云苍狗。伟大的秦帝国骤然消失于历史的天宇,然大秦文明不朽。
大秦帝国名著读后感篇三
最近读了很多书,一来打发无聊的时间,二来也算是对现实的一种逃避,将自我沉浸在别人的故事中,让自己没有时间被眼下的种种烦心事扰心。
个人喜好的书有几种,其中包括历史、时空类的科普。这两种总是让人产生人生若蝼蚁之感,宇宙无穷,盈虚有数,个人甚至连尘埃都不若。个人的得失计较在浩浩长史、渺渺宇宙之下又显得多么可笑。
《大秦帝国》买回来已有两年多,虽开始了数次,但一直未能读完,其中最长一次不过读到第三册国命纵横。后来一旦间隔,便每每从新开始。
大秦帝国一共十一册,总计505万字,比四大名著加起来篇幅还要长。其记载了秦国由弱而强,统一六国而又迅速灭亡的故事,大约从少梁之战(公元前362年)至西楚霸王火烧咸阳(公元前207年)为止的约150年的历史。
认真总结前几次未能读完的教训,我认为关键还是在于事前没有规划,如同长跑不能仅将目标定于终点,还要将远途化为阶段性目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最后我制定了大约100天的计划,从11月1日起,每天按5万字规划,刚好在2月4日春节前读完,而每天五万字的目标基本上可以不太吃力的在睡前一到两小时完成。即使偶有意外,也可在双休日补齐。其后便是认真记录进度,督促自己,我自认为此次定能拜读完毕。
读的过程中有很多想法,一直想写下来,后来觉得还是要沉淀沉淀,搁置一段时间还能想起来的大约才是真正的收获。
就本书而言,其中很多地方与现有书中记载多有出入,许多地方作者都进行了一些文学创作,让读者觉得历史不那么冰冷,更有人性,整体上让历史更有温度。其中很多与我常听到的大有不同,作者之笔定然体现了作者的一些意志。
我素来不认为我读到的历史便是真的历史。历史的信度大体会受到两种主要因素的影响:技术因素与政治需要因素。秦朝历史材料较少,一方面受制于文字载体昂贵,普通人根本没有财力物力保存文字材料;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秦始皇得罪了儒家,而从汉武帝开始儒学便成了统治学派,历史的书写是掌握在这些儒家子弟手中的,谁能没有个人恩怨,就连司马迁的史记也不乏很多掺杂个人情感的评价。在此,倒是希望技术早日成熟,达到能够开挖秦始皇陵的条件,让我们拿到有关秦朝真相的第一手材料,还原真正的历史。
当代正发生的历史,我们尚且看不清,更何况两千多年前的历史呢!所以作为一个非专业历史人士来说,仅以看到的内容谈谈体会,虽在一些细节上可能存在争议,但想来整体历史大势是没有问题的。细节就让专业人士去考究论证吧。大家权且当看个热闹。
读书的过程也是对我个人疑惑的`梳理过程,以下便以问答的形式进行书写。纯属个人见解了,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段时期,大约自前770年平王东迁至前221年秦统一六国(期间前249年东周公最后的封地被秦灭)。春秋这个名词来源于孔子的《春秋》,战国则来源于西汉刘向的《战国策》,这只是后世的称呼。初中历史只学到了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等皮毛知识,至于为什么会分成两个阶段,是没有什么概念的。
其实到现在也没有一个确定的时间。大体上有几种说法:
1、公元前453—公元前386年的这一段时期,这一时期发生了两件大事:三家分晋,田氏伐齐。这些自立的诸侯得到了周王的承认。
2、公元前481年,因为孔子所作的鲁国史书《春秋》到这一年就没了。
3、公元前476年,因为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这么说的。
历史是连续的,只不过是后人为了区分才硬生生分了两个阶段,历史的变化总不是突然的,所以它应该是一个过渡期,而不是某一年突然变化,某一年只可能是产生了某一标志性事件,从量变积累到了质变。
我个人理解其大体是这样的:
1、春秋时期即使周王不再有什么实际权力,但还是有一定象征意义,尊王攘夷等还是打着周天子的旗号;当自立的诸侯得到周天子的承认,也就说明周天子已经对诸侯失去了名义上的控制,大家都不把他当回事了。
2、各个诸侯开始了兼并扩土,战争的规模与频率迅速扩大。春秋时期战争还比较讲究(可以看看宋襄公的故事),战争拼的基本就是国力与人力,到了战国时期就开始讲究兵法,“兵者,诡道也”,尔虞我诈开始出现。儒家所谓的“礼崩乐坏”到达顶峰。
3、一个不太可信的说法,就是春秋时期但凡可载于史书的大事基本发生在春秋两季,冬季是不会有人进行战争的,到了战国冬季作战也逐渐变成常事。冬战的开创者便是白起。
4、井田制已经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奴隶制满足不了人口不断增长带来的需求,需要新的制度来带动生产力的发展,让更多的人有饭吃。这也推动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
大秦帝国名著读后感篇四
焚书坑儒,历代都视其为秦王政的暴行,其做法焚毁了大量书籍,摧残了中华文明留下来的成果。在读完《大秦帝国》后,我对这一事件又有了新的见解。
话说秦王灭亡六国,统一华夏后,六国老贵族势力便图谋复辟。秦王在统一天下后招了一些“博古通今”的博士进朝与皇帝共同议事。六国老贵族便勾结了博士,使其直谏秦王终止郡县制,效法夏商周三代,推恩封地以建诸侯。秦王大为震怒,为了宣扬法制,便开始焚书。譬如《诗》《书》等书籍,都要进行焚烧。孔子的后代孔鲋觐见秦王,反遭其一顿臭骂。孔鲋十分慌张,于是逃亡了。焚书之后,秦王的博士宫里又招来了千余名士子。经查点,竟有六百余名儒家士子,其余的全是方士、占气、占星之士!
秦王使卢生、候生去寻找长生不死药,可二人却因为答应了秦王无法完成的任务,便在博士宫鼓动士子逃亡。等二人出城后,博士宫一片混乱。秦王为此十分恼怒,老方士徐福又给嬴政说了卢生为儒生后,秦王便令人彻查博士与卢生之间的关联,致使四百六十余名儒生下狱。
秦王焚毁书籍又让儒生下狱,大多数儒生便逃往了孔里。秦王的军队又进入了孔里,继续焚毁书籍。孔里的儒生们恐招来杀身之祸,便投靠了六国贵族,听王政听后更为愤怒,便坑杀了四百六十余名儒生。
想想秦王焚书坑儒这件事,不过是阻止六国复僻和宣扬法家的做法。儒生们推举的治国之道,与秦王政的治国之道相违背,可儒生们推举的道理,却可以使六国贵族复辟,再加上孔鲋等人投靠了老贵族,亲王便坑杀儒生,焚毁了儒书。
孔子的后代孔鲋在秦国被委任高官,可其因为说错了一句话而逃走。秦王对此事视而不见,但孔鲋却因因害怕投靠了六国贵族,也算是自讨苦吃。秦王在坑杀儒生之后,便发布了诏书。诏书上的话语也十分有道理。秦王任用儒家人士,初给予其高官,可其却生出事端,卷入复辟暗潮。再加上几句儒家话语:“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之类的话,民众一听就十分讨厌儒家,认为秦王的做法十分正确。一听皇帝诏书,十有八九都喊杀得好。可见语言艺术的一个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说是无论自己正确与否,他人都认为是正确的。
每个人对一件事情都有不同的见解,你是怎样看待焚书坑儒这件事的?
大秦帝国名著读后感篇五
《大秦帝国》的作者是孙皓晖,中国当代历史小说家之一,他用了十六年,创作了《大秦帝国》。你知道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吗?是秦国。
《大秦帝国》讲的是在春秋末年,面临亡国之祸的秦国经过六代领袖坚定不移地努力,一步步崛起,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帝国。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秦国面临亡国之祸,齐、楚、燕、韩、赵和魏六国商量一齐出兵,瓜分秦国。秦孝公誓以变法强国。他向天下发出了求贤令,青年士子卫鞅入秦和秦孝公开始了二十年的大变法。从此,秦国崇尚法治、统一政令。秦孝公积劳成疾病逝后,卫鞅之前因为变法得罪了旧贵族,如今没了靠山,旧贵族和六国都要求杀卫鞅以谢天下。此时的秦国刚刚崛起,根基不稳。为了避免秦国陷入内乱,卫鞅交出政权兵权,坦然入狱,被旧贵族车裂身亡。
我觉得卫鞅真是一位英雄!他是我最喜欢的人物。在当了秦国的丞相后,他变法强国,把秦国治理得井井有条。他遇事冷静沉着,大公无私,睿智富有内涵。为了避免秦国陷入内乱,他牺牲了自己,他为秦国做了数也数不清的贡献,我非常敬佩他。
读这部书,让我受到了很多启发。卫鞅遇事冷静果断,我应该学习。秦孝公嬴渠梁一心为国,我应该热爱集体。我还知道了只要坚定不移地追求理想,就一定可以成功。
大秦帝国名著读后感篇六
刚刚终于把《大秦帝国》看完了,于是趁着情绪还在,赶紧写下这篇我原本就打算要写的读后感,我大概耗时了两个月的时间读完这部书,总共六部,十一本,出现最多的成语是“刻舟求剑”、“泥牛入海”;令人震撼的战事是“围魏救赵”、“长平之战、以及后来的横扫六国;令人震撼的人物是:秦国这边是商鞅、嬴渠梁、张仪、白起、吕不韦、嬴政、李斯、王翦、王贲、赵高……其他六国则是:苏秦、乐毅、韩非、李牧。
总体来说,这本书,在叙事方面我觉得还是很好的,作者以写秦来写六国的灭亡,而且这本书整体去读的话很热血,只是这本书它归根到底就是一部历史型小说,没必要当成正史去看,但是这部书在历史大事件上全都依据史实,算是人物描写上润色了些吧。
以及作者从提诠释的大秦精神,倒真的是从始至终一直都在。
只不过在读有些故事的时候,不知是怀疑精神作祟,还是好奇心作祟,我总是在想着,作者的叙述是不是真的,作者描写的这个人物是不是真的就是这样的性格?因此,我看完一个感兴趣的人物之后,总是翻翻《史记》,想看看太史公是怎么说的,在看商鞅的时候,发现两个不同的观点。
哈哈……在看白起的时候,觉得差不离,《史记》中,白起最后的一句话,大意是:“我何罪于天以至于此?长平之战,数十万投降之人,我全都坑杀,是该死!”、…在这部书中,白起的最后一句话是:“老夫原本想死在郿县山塬,魂归故里,咫尺之差,上天不容,诚可谓死生有命也!赵军降卒,老夫还命来也!”…这样一个不谙朝政的人,一心却只在战场之上,正如太史公所言:“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至于王翦,我之前说过了,他对于朝政之事的把握,要比白起敏锐的多,单单就起用李信为将这件事上,不仅嬴政在权衡,王翦也在权衡。
这个老头子很是厉害……再后来他的儿子,人称小白起的王贲,比起他的父亲,这个少将军更加的实在,尤其是在临死前对嬴政说的那四件事情,件件直戳嬴政内心。
于是后来王贲死后,嬴政对自己做了一次反思,那段反思,让人感觉为何嬴政如此的痛苦王贲死去?我认为这应该不是友情,而是嬴政的害怕!……所以我们在读到这段的时候就会想如若王贲能迟嬴政一步去世,或许朝政不会乱,王贲可以干净利落的除去不合皇帝的势力,将扶苏扶上皇位,可是呢,这些都是后话了!
还有李牧,太史公太不给面子了,竟然混在廉颇蔺相如列传里头了!我只是觉得这个大将,死的真憋屈!好不容易遇到了王翦这样的战斗级数高的对手,想着要死也是将军沙场化白骨,怎地竟被同朝人陷害致死。
其实从一开始读这部书的时候,我就在等待着嬴政的出现。
嬴政有个特点,就是但凡他出场,你总会把注意力集中到他的身上来,即便那个时候有李斯、有王翦、有蒙恬、有王绾,这点嬴渠梁和赢驷都不及。
这应该就是魅力吧。
哈哈…你会发现,从赢柱的出场再到嬴政登上王位,这一段时间中,算是秦国的低谷时期,但是反倒是这样的低谷让人觉得就是在等待着嬴政的出现,连那个王位也似乎在等待着嬴政。
我眼里,嬴政这个人高傲孤独,而且是个勤于政事的工作狂,雄才大略,个性中充满着铁腕色彩。
但是他性子急,容易烦躁!太史公在《史记。
秦始皇本纪》中,写的很叙事,没什么起伏甚至。
所以我大多都是通过一些事而凭感觉去想嬴政这个人,多少都会带有自己的个人偏向在里头。
他冷酷,冷酷到你有时觉得他冷血;但是有时候就觉得他可怜。
应该是受到他的童年和他母亲的影响,导致他的报复心比较强吧。
尉缭初见嬴政时说他少恩而虎狼心。
贾谊说他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等等……哈哈——还真不知道是啥样啊…。
他嬴政面对六个国家不同的民众,是否就能太平而治?他嬴政的肩是否能扛得住这华夏的大旗?在他统一天下后的一些政策上来看,我最佩服的就是统一文字,这点实在是太厉害了!但是我具体说不出怎么个厉害法,可就是打心眼里觉得这把文字统一实在是太厉害了!
从秦孝公开始到嬴政,秦国几乎代代是野心勃勃的现实主义之雄主!从一开始的独立争霸,到后来的一统天下,秦国的强大,反映出另一面六国的衰退,作对比的来看,重点就在人才,那个大争之世,人才绝对的重要,如何用这些人才更加重要,魏国,一个人才储备量最大的国家,却也是失才最二的国家。
纵然有千里马的伯乐,可是这个伯乐不拿事,千里马终究不是被淹没,就是远走他乡再找雇主。
齐国枉有稷下学宫!那么多学士,就那么养着,养着,然后无用!秦国不同,他从贫困中而来,从孤立中长大,他对人才的渴望程度要比其他六国高出很多,从秦孝公的求贤令开始,秦国就注定要开始变了,一个敢于正视自己错误的人,是强大的,更何况是一个敢于正视,并且改正自己错误的国家。
商鞅当时的变法为的不是一代之法,而且永世之法,这点其余的几个变法汉纸不及也。
有说他作法自毙,有说他极心无二虑,尽公不顾私,无论哪种说法,都得肯定商鞅的变法的确强大了秦国!
之后的张仪也是,阴差阳错来到了秦国,遇到了有意东出的惠王。
君臣一拍即合,连横计出。
那个合纵连横的时代,是纵横之士的天下,但是没有一个贤明的君主做后盾,这些都是空谈,苏秦的悲剧在此,张仪的成功也在此。
良将!秦国第一个独一无二的大将,就是白起,无一败绩的战神!正好他的成长时期,是秦国最需要对外作战的时期。
所以昭王对白起几乎是无怀疑的,直至长平大战结束,君臣无二心。
但是这偶然性就是会造成一个偶然的结果,让大家看来好似还是必然的,昭王当时的自尊心和大军的成败比起来哪个更重要?明显白起选择了后者,而昭王选择了前者!
至于后来的吕不韦、李斯、王翦、郑国、蒙恬等等的人物出现,我都觉得是对的时候出现了对的人。
嬴政遇到了他们、幸好他们遇到的也是嬴政!对了,期间《吕氏春秋》和《商君书》之间的两次pk,写的很精彩,但是结果都是商君书胜!不能说输了,就错了,只能说它此刻不合时宜!吕不韦的命运跌宕,还都是在他自己,这不用怀疑。
还有蒙恬,作者在写到蒙恬死的时候,显然异常的悲愤,悲在于,一代名将,竟然如此被冤杀;愤在于,太史公对蒙恬的评价,说他该死,看的出作者在写这段的时候情绪很激动。
至于李斯,说实在的起初我还真没发现呢,直到最后的最后,李斯的突然转变,我才发现他斡旋心太重,一己之心太过,。
有时候真的就在想,一个人算计了那么多,为何偏偏在最关键的步算错了?功业,商鞅求的也是这个,所以在书中商鞅死了,虽死无憾;但是李斯呢,他也是在求功业,所以他不能轻易的就被埋没,所以他要做最后的反击,所以他跟赵高和合作了,但是往往你不在意的那个人,就会置你于死地,显然李斯并非高估了自己,而是低估了一个阉官。
他的悲剧也是在自己一手造成的,怪谁?只怪你李斯在迷茫的时候,选错了一步,一失足成千古恨罢了…李斯很奇怪,他是功臣,但是也是罪臣,对权力掌控的欲望,令人变了,倒戈竟是如此的容易。
那个雄视六合的亲王,那个从人海中寻觅到他的知音,李斯没有忘,只是弓开没有回头箭,后悔都来不及了…不过呢,此后历史在千变万化中,也仍旧没有逃脱嬴政和李斯等一帮人共同建造的格局。
很奇怪啊…。
这部作品的最后是作者写了大篇幅的自我感想,如若问我是什么立场,我只能说我没有立场。
原着的作者意图为秦正名,反对“暴秦”这样的说法,但是曾经把贾谊《过秦论》背的滚瓜烂熟的我,还是相信一句话:“亡秦者,秦也”。
事实?事实是什么?现在很多人即便是你把事实摆在了他的面前,他也不会去相信的,为什么?因为这样的事实不是他要的事实,所以他要么选择无视,要么去选择否认。
如今都是这样,更何况对待一个远古的事件?这样说看起来很是消极,不过我往往就是这样的心态,很多情况之下,都不敢说出自己的观点,因为一件事出来总是有两个极端的说法,就好比你说那个时代究竟是用【礼乐崩坏】来形容的好,还是用【大争之世】来形容的好?就好比,魏国已经面临各种内外的压力,你说是当务之急是应当积极地寻求有识之士变法图强抵御敌国,还是说当务之急是应当潜心修养,慢慢去培养君王的仁义之心?一开始我是在一个极端,很不理解另一个极端为什么会出现,于是问老师,和同学交流,就会发现自己想法有时过于简单,有时却过于复杂。
做一个中立者比较难,也比较痛苦,似乎是这样的。
在读这部小说的时候,很多人都拿过这部书掂量,有的惊叹、有的只是想看看我在读的是什么书而已…其实我觉得人有时候都挺自私的,我也是,我比较反感别人碰我心里分量重的书,尤其是我不熟的人。
比方说吧,我喜欢武侠小说,但是我异常反感一个根本对武侠小说不感兴趣的人来翻我的武侠书,然后对我说什么好什么不好!我也比较反感这类人让我给他们讲武侠,因为首先,我觉得对着他们说我完全就是在自言自语,其次是因为在他们眼里我是个女神经病。
呵呵…所以何必自讨没趣!……话题怎么扯远了!囧——。
最后,这部书的题记是:“献给中国原生文明的光荣和梦想”!
“大争之世,凡有血气,必有争心”!这句话是这本书的开始,讲述了一个要强势生存的时代。
讲述了“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死不休战”的战斗史,也讲述了短暂兴旺的落差,这种落差让人不解,何以拼了几代人,却短暂而亡??这中间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实在是太大了。
当然,也会催生出很多没必要的假设……。
读这本书算是一路伴随着“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一开始热血,听到这句话,就感觉士气大振,胜利就会到来,可是最后,还是同样的话,但感觉早就不一样了,这个时候,听到的事无力回天,听到的是徒劳,听到的是悲歌!
总之,这本书要说还真的是话长。
让人久久不能忘怀,因为它不单单是在叙事,更是让读者能思考很多。
曙光一现,照亮了整个咸阳城……。
大秦帝国名著读后感篇七
本书从战国初期,六国谋秦开始,这个阶段的秦国,充分体现了“落后就要挨打”的无奈,其余六国都看不起秦,说他是蛮荒之地,野蛮不开化,落后贫穷活该挨打。他们曾多次会盟共同攻秦,继而瓜分秦国。秦原为狄戎部,因救周王驾有功而分封,多年来因为弱小,因为落后,被魏国、赵国、齐国等强国死死封在函谷关外。此时的秦王是刚过弱冠之年即位不久的秦孝公。
面对六国分秦的夹击,年轻的秦孝公视为国难国耻,断指书写“国耻”二字。那么落后要挨打,怎么面对六国迎面而来的棍棒夹击呢。历史给了他机遇,让他成为秦国开始强大起来的希望。果然他也不负众望,面对一片乱摊子开始了韬光养晦,奋起富强国家之路。这时商鞅的出现推动了秦国的发展。对于商鞅本人,历史上也是多种观点评说。对于当时的秦国,商鞅看似不近人情的暴政,(把灰倒在路上就要割鼻子,以后乱扔垃圾得摸摸鼻子在不在,吓人呐!)更能够让秦人具凝聚力。废井田,开阡陌,废除奴隶制,实行连坐,(有背历史课文的感觉了),连坐制度,株连九族成为封建社会常用的手段。从孝公起至惠文王至孝昭王(电视剧中芈月的儿子,其实那个电视剧百分之八十在瞎编)都是勤勉的帝王,文武双全不说,都能够和百姓一起吃苦,熟悉民生民情,毫无帝王的架子。那么同时期的其他战国呢,王都在享乐,权臣都在争斗,自己把自己国力消弱了。这个时候的秦,上下一心,在商鞅变法的推动下,变得国富民强,再加上天才辈出,张仪,白起,魏冉,包括宣太后,秦从荒蛮弱小强大起来。
六国突然发现他们最看不起的秦成为了虎狼之秦,这个时候,又开始联合起来攻打。这就出现了历史上又名的合纵,连横。在我看来合纵的失败是必然的,小时候看到苏秦挂六国相印这一段,觉得苏秦太牛了,天才啊。实际上这六国的相印异常沉重,因为他的连横屡遭失败,而这失败是必然的。俗话说的好,合伙的买卖不好干,何况六个国家一起攻秦,怎会一心,由于种种原因,多次的合纵连连失败,只有一次平原君的小胜。等六国还在看不起这个落后的国家时,崛起的秦国又让他们觉得危险的`,群起而攻之。真是落后要挨打,强大了也要挨打。
就这样秦王国一直处于其他六国的群起而攻之中。经过多年的连横合纵,秦国也一度陷入了低迷期,这是嬴政的父亲和祖父时期,这俩人实力是最弱的。而秦到了嬴政手里时,秦出现了空前强大的场面。吕不韦,李斯,王翦,王贲,蒙恬,蒙毅......一连串闪亮的名字推动了大秦向着帝国迈进。细读历史,对这个人人谈之色变的残暴秦始皇,又有了全新认识,他勤奋远超常人,且知人善任,内强国力,外拓疆土。而其他六国在干什么——争权夺利,自相残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华夏诸国大一统已经成为了趋势,而秦注定成为这个统一大业的推动者。废除诸侯,推动郡县制,统一度量衡,加强中央集权,开始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具有实际意义的大一统。而焚书坑儒的行为,则是因为当时的儒家学说为始皇帝所不喜,于是有了坑杀儒生和焚毁儒家经典的行为,孰是孰非早已消逝在滚滚红尘中。
悲剧的是,秦帝国没有延续辉煌,始皇帝多年来勤于治国,对身后事没有做出相应的安排,因为没有立皇后而导致嫡庶不分未早立太子,而使胡亥上位有了可乘之机。而丞相李斯的一时错念,赵高小人得势,使得灿烂的帝国轰然倒塌。出现了巨大的权力真空,功臣俱被迫害,嬴氏皇族无论公子、公主俱遭受酷刑惨死,赵高应为小人得志第一人,所犯罪行罄竹难书,导致当时的华夏大地哀鸿遍野,血流成河。不知道与其共谋害复苏和蒙恬夺权的李斯丞相,遭受五刑灭三族腰斩而死的那一刻,内心是怎样的悲苦。读到这里真是庆幸没有生在那个人如蝼蚁的年代啊!大秦帝国人才辈出,后期出现的项羽除了残暴,战斗力和秦国大将绝不在一个段位。
《大秦帝国》甄别大量的历史记载,将秦从弱小到强盛到吞并六国,到轰然倒塌的全过程进行的进行了梳理,塑造了大量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喜爱历史的读者值得一读。
大秦帝国名著读后感篇八
我是一个从小就喜欢听历史故事的人,长大以后渐渐开始阅读一些关于历史的书和观看一些历史类的影视作品。但是有别于一些把历史当成武侠故事来看的人,我更喜欢真实的历史,哪怕有时候是非常残酷的。对于那些以历史为背景,胡编乱造甚至歪曲历史的穿越类书籍和影视我是嗤之以鼻的。
孙皓辉老师用十六年的时间写下的这部《大秦帝国》是一部历史小说是一部杰作一部大作,很荣幸能拜读到这样的书。这部书让我对进入战国以后的秦国和统一六国后的秦朝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和认识。全书根据现有的史料记载,尽量客观公正的对历史进行还原,其中也不乏史料中未有记载而全书需要贯通时,作者参入自己对这段历史个人的观点和评判,让全书人物故事紧凑相连,精彩绝伦。
《大秦帝国》这部书从秦献公少梁之战开始至项羽火烧咸阳结束,其中各个阶段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在孙老师的笔下生动展现,虽说这是一部历史小说,其中一些人物关系和出场时间,生卒年月因为创作需要和我在其他读过的一些历史书籍中记载有些差异,但为了故事连贯性和填补一些史料记载的空白所需,作者加入了自己对这段历史的见解和判断,使得这部书情节生动,故事紧凑,让我对这部书爱不释手。
小时候,我对秦国和秦朝的了解只局限于课本中一带而过的粗略介绍,只知道战国时期秦国出了一个商鞅,他在秦国变法后让秦国变强,最后被车裂,还出过一个吕不韦,他用计把秦始皇的爹送上王位,最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创立秦朝。秦始皇是一个暴君,他焚书坑儒,强征民力修建万里长城,使得长城脚下白骨如山。还用尽财富建造阿房宫和自己的皇陵。为了长生不老派徐福出海求仙药。最后被赵高、李斯、胡亥修改遗诏后导致秦朝二世而亡。
读完《大秦帝国》后让我对这段历史有了深入的了解,”暴秦”一说的由来是值得我们去深思,而“暴君”秦始皇是否真的配得上一个“暴”字也是值得去思考。每每看到书中的一些历史事件如“坟书坑儒”、“修万里长城”都颠覆了我之前对秦朝对秦始皇的认知,以至于我在读这部书的时候养成一边阅读他的书一边在网上查阅一些史料记载来对照验证的习惯。孙皓辉老师用十六年的时间给我们写下了这部大作意义非凡,值得一看,他对我们乃至后世了解中国原生文明,了解两千多年前的中国是如何从四分五裂变成完整统一的国家,了解我们的先祖是如何从奴隶制文明向封建制文明的转变有很大帮助。
孙老师写的很精彩:六国卑秦,不与之盟。秦孝公立下国耻石,颁下《求贤令》;铁腕支持商鞅变法图强。嬴驷车裂商鞅;诛杀复辟;用张仪连横之策破苏秦六国合纵,自立为王号曰秦惠文王。秦武王驱逐张仪,攻拔宜阳,平定蜀乱,最后举鼎绝膑而亡。秦昭襄王启用范睢白起,远交近攻,长平大战,攻破洛阳,结束了周朝八百年的统治,为子孙统一打下了基础。秦孝文王赢柱,体弱多病,继位仅仅三日后匆匆离世。秦庄襄王嬴异人又名子楚,以举国之富报答吕不韦帮其上位之恩。秦王嬴政,铁腕护法,大胆起用李斯、蒙恬、蒙毅、王翦、王贲、郑国……最终扫六合而统一,立下传颂千古的丰功伟业。
这是一部展现秦国如何从贫穷走向强大鼎盛,再从极盛迅速走向衰亡的历史大作。一个个历史人物在作者笔下鲜活生动。励精图治变法的商鞅,口若悬河的张仪,能文能武的孟子,坚强不屈的蔺相如……一个个成语典故也在这里尽情展现,孙膑的围魏救赵,范睢的睚眦必报、远交近攻,吕不韦的奇货可居,赵高的指鹿为马,陈胜吴广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墨子、庄子、荀子、孟子、鬼谷子、韩非子、尉缭子,百家争鸣。这是一部看完让人心血澎湃的书,这是一部看完让人陷入沉思的书,这是一部让人受益匪浅的书,这是一部读完让人心潮澎湃的书,这部历史大作定可传世!
大秦帝国名著读后感篇九
大家好,今天我要跟大家介绍的书是《大秦帝国》。
全书共六部11卷先后顺序是《黑色裂变》《国命纵横》《金戈铁马》《阳谋春秋》《铁血文明》《帝国烽烟》。
全书讲述了从秦孝公商鞅变法开始,直到秦二世乱政亡国的一百六十余年间,秦国由弱变强,统一中国,又迅速灭亡的故事。从书中,我们见证了秦国从一穷二白、列强环伺之下,变法图强。经过了几代君臣的不懈努力,最终扫清六合,统治八荒的艰辛与悲壮。然而,从始皇帝建立帝国到帝国崩塌,只用了十五年。
鲁迅说:喜剧是将人生中无价值的东西拼凑给人看,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而大秦帝国的兴亡史,就好像是这么一个黑色的幽默。
从秦始皇的坚持法治、整肃军政、超拔新锐、修渠利民中,我读到了一代帝王的大刀阔斧;从他扫清六合、统治八荒的连绵大战中,我读到了一代帝王的雄心壮志;从帝国初定,“欲将何等一个天下交付后人,我等君臣,可功也,可罪也”的话中,从他统一架构华夏文明驱逐匈奴中,从他数次巡视天下积劳成疾中,我读到了一代帝王的一种责任,一种担当。
一个国家如此,人亦如此。当你为了一个目标的实现,不惜付出所有的时候,你就离成功又近了一步。
我不止一次有想过,我的目标实现需要几年,五年、十年、二十年、还是无限期。其实,实现目标难的不是路途的艰辛,也不是对未知的担忧;难的是缺乏一种说走就走的勇气,难的是是否对目标还一如既往的坚持。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书中这样写到:“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
我想:当我年华不再的时候,我又留下了什么。
所以。
听从内心的呐喊。
寻找失落的目标。
坚持向前的脚步。
别停下。
已错过了的别怀念。
已失去了的别留恋。
向前向前。
大秦帝国名著读后感篇十
这个暑假,我读了一本非常有意义的书,名字叫作《大秦帝国》。通过阅读,让我知道了很多我所不知道的一些秦国故事,更让我感受到了秦国的崛起到一统六国的霸气历程。
本书主要讲了春秋战国时期一个不起眼的削国家,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改朝换代,在许多能文能武之士的.帮助下,慢慢强大起来,使得其他国家不敢轻易招惹。而其中又有多少鲜为人知的秘密呢?这谁也不敢乱下结论,这个国家便是后世幼童都能知晓一二的——秦国!
即使拥有再耀眼的光芒,总有暗淡的时候。而哪怕只是一个渺小的星星也无惧黑夜,在这漫天的星辰中散发着自己的光芒。春秋战国时期许许多多的国家就是这漫天的星辰,而秦国就是其中一个不起眼的小星星。这样一个在当时被其他所有国家都看不起小国,却用它的智慧和手段完成了惊世之举:统一了当时的中国!在那时它是多么的耀眼,多么的辉煌。然而后来却因为奸人从中使诈,使得秦国快速走向衰弱,甚至万劫不复的地步,让人唏嘘不已。
秦国,一个奇迹般的存在。但奇迹不可复制,它有当时年代的局限性。我们只要学习它积极向上的一面:不要小看自己,因为你能做的,永远比你想象的多的多。
大秦帝国名著读后感篇十一
《大秦帝国》是我迄今为止所读过的最长的一部著作,整整耗时三个月,但这三个月中并未让我感觉枯燥乏味,反而得意其中,除补齐历史知识的残缺外,更收获了新的思想,站在另一个角度思考问题。孙皓晖先生耗时整整16年,呕心沥血完成这部皇皇巨著,内容叙述汪洋恣肆,为我们留下了先秦历史的精神食粮,对于我等业余历史爱好者,终于对高尔基所言的“我扑在书籍上就像一个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有所体会。
这并不是一部晦涩难懂的史籍,作为小说来讲可读性非常强,一路读下来,酣畅淋漓、如汞泄地。读完之后回想各中细节情景,引人入胜,对作者运筹的笔力十分佩服。很多人读这本书会望洋兴叹,因其浩浩五百万字望而生畏。其实这就像看电影一样,一部精彩绝伦的电影绝不会有人嫌长,只要享受其中,只怕浩浩五百万在你眼里,也会变成区区五百万字了。
这是秦帝国由衰转盛的分水岭。战国素有变法强国传统,魏之李悝变法,楚之吴起变法,齐之齐威王整军治吏,韩之申不害变法,以及后来的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等,然则上述变法范式之根本弱点,在于“只强一时,不强永远,只强表面,不强根本”。其根源大抵在于“变法不彻底、法令不稳固。前代变法,后代复辟”。而商鞅变法与上述变法的根本不同而商鞅变法将根本放在了“立法立制”与“执法守法”两个立足点上,从权力体制到土地分配乃至庶民生活,都颁发了系统的法令,涉及田地、赋税、农耕奖励、军功、郡县制、连坐、度量衡等诸多方面,纲举目张,且其执法强硬,铁腕护法,为秦帝国未来的走向和一统奠定了根基。
这些法令今天看来未免有些残暴苛虐,然则正如书中所言,大仁不仁,在战国那个硝烟弥漫风云际会的年代与秦人好勇斗狠私斗成习的民风,如果没有严酷稳定的法令支撑又如何能使秦国强盛、继而东出争天下呢?在动荡时期,生产习惯之间的关系会逐渐相互脱节,人民群众丧失了遵规守纪的习惯,乃至丧失其恢复的能力,这大抵就是秦献公时秦国内部的状况。而要想让经历了饥饿困顿之后活下来的人不至于失去他们的国家所依赖的那种秩序的习性,就必须重建整个社会机制。在这种情况下,除了以武力为基础建立起一套全新的制度核心外,并没有其他的办法,其法令的严苛也就可以理解了。用现代人的眼光去审视历史问题,未免偏颇。
纵观全书,可以发现无论是后来的丞相张仪、范睢、吕不韦直至李斯,相比于商鞅的“极心无二虑,尽公不顾私”都黯然失色了。旷世之作商君书,法家巨著的发轫之作,后商鞅时代,秦帝国百年之中仍奉为圭皋,其中的法制思想,法制理念深入秦人骨髓,秦国成为战国中唯一法制的国家。直至汉朝,其整体法律框架仍以商君书为核心展开,伴随着整个中国封建王朝的兴盛与衰败。商鞅因变法得罪老世族而遭受肉体车裂,而他的法制精神因商君书而被千载传承,为人铭记。
纵横策士可谓是战国时期的一道奇观。“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说的就是纵横策士,有“谈笑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本事。可见当时纵横家在战国政治斗争中的举足轻重。私以为,大秦帝国最精彩的两部就是商鞅变法与合纵连横。商鞅变法展现了孝公、商君这两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君臣组合,一心为秦责无旁贷,可以说是筚路蓝缕,挽狂澜于既倒。
作者斡旋的笔法、巧妙的措辞都完美的展现了二人的磐磐大才,令人折服。与此不同,第二部的精彩在于战国时期群英的集会,苏秦、张仪、公孙衍纵横家的博弈,齐威王、赵武灵王一代雄主盛极一时,魏无忌、田文、黄歇、赵胜四公子放荡不羁,孟子、荀子、庄子百家争鸣,还有为我们奉献了端午节三天假期的屈原……如此形象各异的不同角色同时出现,在作者的笔下并未显得杂乱无章,也不会在阅读时感觉到冗杂纷乱,他们都是围绕强国、合纵这一条线索展开,并在行事风格的叙述中展现了各自丰满的人物性格,高潮跌宕起伏,令人拍案叫绝。
与第一部秦孝公、商鞅君臣为主线描写略有不同,第二部是围绕苏秦、张仪二人组分两条线进行叙述,秦国仿佛成了配角。两人师出同门,各有所长,不相伯仲。鬼谷子对二者断语“张仪之才,有中出新;苏秦之才,暗夜点火”,也就是说,一个如虎添翼,一个另辟蹊径。后来苏秦提合纵长策,而张仪据此提出连横已对,就是对二者才能最好的证明了。毕竟,是苏秦开了天下纵横先河,没有合纵,就没有张仪的连横。虽然是二者相互较量,张仪似乎还生出了一筹,但从实际来看,苏秦是开辟天下格局的大手笔,而张仪只是应对跟进的应变之才而已,他的胜出,与其说是才智谋略,毋宁是背后的实力强大。
用张仪自己的话说,苏秦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合纵连横之争,六国虽然落了下风,却结束了秦的一强独大,这是我等都没有想到的,六国的二次变法开始了”,合纵连横之争使六国有了喘息的时间,后来的乐毅变法、赵雍的胡服骑射都是这段时间获得成绩的,虽如昙花一现短暂,确不容忽视。同样,合纵连横亦为秦开启了东出大门,与山东六国逐鹿中原,融入中原文明,使其真正踏上了统一的道路。
另外,第二部中有两次论战精彩绝伦,均为孟子与张仪,遗憾的是孟子成为了张仪的陪衬。我想,孙皓晖老先生定然对儒家学说嗤之以鼻,不然,也不可能把孟子写的如此“不堪”。例如,在一次学宫讲坛中,孟子与还未成名的荀况论战,理论不过竟要求魏王把荀况处死;无缘无由公然讽刺张仪等纵横策士,语之下流难以入耳;与张仪论战时被羞辱,竟当场吐血。这些实在令我费解。儒家学说固然已不适合战国时代的治国需要,但孟子大师毕竟是儒家孔子之后的集大成者,其胸襟怎能如此狭隘?见识又怎能如此浅薄?果真像其描述一般,又如何能在列国纷争的年代周游列国而礼遇有加?作者这样的描述加入了过多的主观情感,并不客观,更有违历史。当然,这仅仅是一部历史题材的小说而已,不能有太多的要求。
宣太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走进庙堂权力中心的政治女性。在她的统治之下,秦帝国攻灭义渠,使秦国东进再无后顾之忧。因在阙与之战败于赵奢而自裁,尽显本色。秦昭襄王重用白起、范睢,外交上实行远交近攻,军事上历经长平大战,确立最终秦国一强独大的局面。其间发生了乐毅灭齐、田单复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等重大事件,高潮迭起。秦昭王之后,秦孝文王、秦庄襄王期间秦帝国经历两代庸主,在位时间较短,除吕不韦助秦庄襄王灭周外,并无其他政绩,亦无重大纰漏,直至秦始皇嬴政继位,开始了秋风扫落叶般的灭国大战,一统六国。在灭国大战中,王翦、王贲父子居功至伟,出韩国外其他五国,都是王翦、王贲父子所灭。
战国四大名将,本有机会两两对战,竞相角逐,然而两次都被赵国自毁长城。长平大战赵括换廉颇,使白起没有与廉颇对战;灭赵大战李牧被郭开等奸臣用计冤杀,王翦又与李牧失之交臂,不可谓不遗憾。王翦不仅军事才能出众,也很有政治头脑,从这点上说,他要强于只知道打仗的白起。灭楚之战时,秦始皇未采用王翦方略,王翦便装病不出,直至李信战败,秦始皇亲自来请,王翦又讨了房屋田地才决定带兵灭楚。事实上,他是防止秦始皇的猜忌才会索要房屋田地,他明白功高盖主的危险,所以他才有了一个善终。
除王翦外,蒙恬是本部的另外一个穿线之人,书中描写蒙恬抗击匈奴取得胜利,镇守边关,费解的是作者却对此轻描淡写,耗墨不多,有点虎头蛇尾。此外,在秦始皇篇有两点让人略有遗憾:其一作者对灭国大战的描写难以引起读者的兴趣,按作者所言,在孝公变法后秦已然独强,纵横之争后,秦的实力更是得到验证,其实力早已超越六国,所以在灭国大战时,在读者心中已然有了一个双方实力的大体评判,战力相差过大,读起来也就索然无味了。另外一点是作者对君王的描写并不真实,也不具差异。
作者在前面写秦孝公、商鞅、秦惠文王、张仪时候,对其才能忠心描写过于浓重,导致最后书写盖世奇功的始皇帝嬴政并没有让人产生千古一帝的感觉,各方面也没有表现出令人期待雄主风范。这个问题并不只是在写秦始皇时出现,而是从孝公到始皇帝期间,所有的帝王形象的刻画缺少差异性,甚至我可以说是所有秦国的人物都是如此形象,也许作者本意是想将秦帝国当年的美好呈现在读者眼前,也想借此说明秦与六国的不同,但他忽略了真实的情况,即使是现代社会,也未尝如作者描写般人人尽公不顾私,遑论列国纷争的战国了?这里所有的人物都是和善忠信,虚心求教,接受谏言,大公无私……身边能臣无数,给人一种只要秦王听话,便可一统天下的错觉,并未体现君王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作者把秦帝国虚化到不存在的理想主义社会中,他理想中的秦人若真如他所言的那般,很难想象如此秦国在建立短短十几年后,就因内部瓦解而迅速崩溃,这不免有些讽刺。
然而,这并不影响《大秦帝国》成为一部好的小说。
大秦帝国名著读后感篇十二
从秦孝公到秦始皇,除了有明君,更有像商鞅、范睢、张仪、吕不韦、李斯、郑国、白起、王翦、章邯、蒙恬等能臣武将的辅佐。而在秦孝公即位初,是秦国处于非常困难时期,秦孝公为图秦国能够像秦穆公时期一样与其它诸侯国并列争雄,向天下发布了秦国的“求贤令”,吸引了不少山东士子前往秦国“面试”。他对士子们说“依六国惯例,士达则任职。
然秦国与列国素来少往,山东士子对秦国知之不详,难确职掌,请各位持国府令牌,遍访秦国三月,后出治秦之策,后确认职掌”,他让士子们下基层,然后根据自己所见所闻再制定自己的策略,然后再确定岗位。
这是筛选优秀人才的好办法。
第一,可以测试人才的态度;
第二,可以筛掉急功近利和无学慵才;
第三,让员工适应人文环境,让未来的优秀骨干更加了解基层。
在许多入秦士子们眼里,来到这穷乡僻壤已经自感降尊纡贵,内心期盼着来到秦国便能立即做个高官,没想到这位国君非但不立即任官授爵,竟然还要他们在这穷乡僻壤呆上三个月,因此,许多士子都纷纷离去。
但秦孝公对这些士子们并无半点指责,还给每人送了黄金资助前往他国。此举不但使留下来的士子们更加敬佩这位国君,还让离去的士子们给秦国散布好口碑,以使秦国更加凝聚人才。
大秦帝国名著读后感篇十三
初认此书以为纯属史记,慢慢品来越发觉得像小说,拾起便不能放下。孝公年方二十便肩挑重担,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之将倾,发奋图强,觅一扭转乾坤之大才——卫鞅。明君强臣,历二十年变法,励精图治,将西垂弱秦打造为强国!少时只知商鞅变法,不成想鞅君如此大才!极心无二虑,世间少有!才华智慧旷古罕见!感叹孝公二十便有如此气度、雄才大略、千古明君。回首当今二十郎当后生,多数玩物丧志,不堪大用,虽已二十,然似嗷嗷待哺之婴童!岂是时也势也所能叹!呜呼哀哉!纠纠老奏,共赴国难全民皆兵,大出天下!
墨家、法家、道家、儒家、星象家、老子、鬼谷子,百家争鸣,尸佼人之初性本恶与儒家人之初性本善的辩论,放到今天也不知可否!
书中孝公、玄奇,卫鞅、白雪、荧玉,之爱情忠贞烈女天地合乃敢于君绝何等情操!!有此眷侣能不肺腑夫复何求!看到孝公四十刚过,殚精竭虑,于世长辞,吾胸憋闷,心泪具崩,痛哉,奏公千古高风,天妒英才!!
苦菜烈酒,民风敦厚。苦菜,没成想战国时就有,且烹食方法留传至今,时下家乡苦菜确为一道佳肴!还有咥饭的咥字,至今也时挂嘴边!这就是文化、文明!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明君强臣,扭转乾坤,吞吐八荒。何其壮哉!!
看看今天,东瀛岛国,整日雌黄!蛋丸韩棒,宁做美帝走狗,布萨于我国门!恶哉!!国人要自醒啊,团结励志,全民皆兵,大出天下!!
大秦帝国名著读后感篇十四
故事的开头就让我热血沸腾:秦魏河西大战,秦国节节败退,丢失了国家最重要的屏障———函谷关。此时新君秦孝公即位,他断了自己一根手指,在石头上写下了“国耻”两个血字,誓要收复失地并变法图强。他发布了一道“求贤令”,表达了自己求贤若渴的心情。苍天不负有心人,一代奇才卫鞅入秦,为秦孝公讲述“霸道”,并阐述了自己的变法主张。两人谈得十分投机,秦孝公便任命卫鞅全权负责变法,他对田制、官制、徭役制等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秦国国力蒸蒸日上。
卫鞅变法后,大秦不仅收复了曾经的失地,还抗击了当时最为强大的山东六国,卫鞅被封为商君。眼看秦国将要一跃而起,进入天下强国的行列了,只可惜秦孝公这位励精图治的君主没有看到这一天,就早早地去世了,卫鞅也被反对变法的老世族们车裂了。但新君秦惠文王保留了卫鞅的新法,使秦国的强大没有成为昙花一现。
后来,这部小说又生动地描写了苏秦合纵、张仪连横、秦赵长平之战、吕不韦弃商从政等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直到秦国一统天下,又再次土崩瓦解。
当然,《大秦帝国》并不是只有这些纯粹的历史剧情,更多的'是为我们展现了那段磅礴历史的百科全书。从卫鞅变法的宗旨内容、白起的战事分析、苏秦张仪的纵横之道,到秦始皇的大一统事业,如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井田制等,为我们揭示了这段历史的详细细节,让我感觉这分明是一部十分完善的“历史小说教科书”。
孙皓晖在《大秦帝国》中的写作手法也令人心醉。无论是不同人物的说话风格,还是每个人物心中的一念一想,他都给刻画得淋漓尽致,读后感将一位位当世豪杰都描写得活灵活现,让这些尘封许久的历史不再枯燥无味,反而让我们犹如身临其境一般,我们为秦国的逐步崛起、强大而兴奋,为山东六国的不断没落、灭亡而惋惜。
《大秦帝国》如此引人入胜,我也花费了将近整个假期去咀嚼消化,细细品味。而作者孙皓晖为写这部书,从43岁到59岁,整整十六年,他将自己生命中最珍贵、最年富力强的时光奉献给了这部书。感谢孙皓晖写下了这部宏大的历史巨著,不仅让大秦帝国的文化精神在世人面前得到应有的辉煌展现,而且也让我的阅读境界提升了一个层次,更上了一层楼!
大秦帝国名著读后感篇十五
比如他采用李斯的建议,废分封,立郡县。真正的把至高无上的权利集于皇帝一个人身上,皇帝掌握着国家所有的.权力尤其是军事大权,且“家天下”世袭皇位制度被此后的历代王朝统治者所沿用,横贯中国的整个封建社会。不管后代王朝怎样挥霍使用这种至高无上的权利,但是他的初衷是好的,那就是减少战争,从而人们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在我看来这种功绩是无法磨灭的。
大秦帝国名著读后感篇十六
花了一百五十个小时看完这本,收获和感想还是很大的,尤其是对战国时期的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知。本书开篇主线故事由秦、魏“少梁之战【公元前362年】”始,至秦、项羽“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止,用了500万字讲述了这150多年的主要事迹。个人感觉其历史真实性远远比《史记》可靠,文中多处用数据对比,指出《史记》中记载的可疑性。
“少梁之战”献公亡,孝公即位,卫鞅入秦,变法改革,可以说本书的最精彩之处就在这里,看到商鞅大刀阔斧的变法改革,看到商鞅那种“极心无二虑,大公不顾私”,完全成了“鞅粉”。商鞅变法前,秦国从建国至孝公即位近300年与诸侯国几乎隔绝,以至于诸侯国历来都讲秦国视为戎狄之邦,不屑与其来往,更有后来的“六国会盟”要瓜分秦国。
商鞅的变法打破了这种格局,使秦国迅速强大,并跻身于战国七雄。再后来孝公死、惠文王即位,就是芈月传中的.嬴驷,芈月的老公,不得已车裂了商鞅,我看到这里不痛快了好几天,我一同事看到这决定不看了[捂脸][捂脸],可想而知是多气人……商鞅死后,秦国几乎每朝均有厉害人物出现,惠文王时期的丞相张仪【纵横家】,上将军司马错;惠文王死,秦武王即位(在位五年),洛阳举鼎而死;武王死,其弟昭王即位,在位五十六年,丞相魏冉、范雎,上将军白起,比较著名的故事:和氏璧、渑池会盟和长平大战;昭襄王死,孝文王(在位一年)、庄襄王(在位三年,吕不韦从赵国救出的质子),任蔡泽【计然家,主经济发展】为相;后秦王政即位,丞相吕不韦、李斯,其间出现一大批军事人才,如蒙骜、王翦、蒙恬、王贲、李信、章邯等等。再后来六国分别在不同的情况下相继被秦国攻占:术治亡韩、乱政亡赵、迂政亡燕、失才亡魏、分治亡楚、偏安亡齐。至此,秦王政一统华夏,废诸侯分封制、推郡县制(“焚书坑儒”就是这时候的事,儒家学派在战国一直没人用,还喜欢哔哔,说到底在那个时期真的可以用“百无一用是书生”来形容。当时秦刚统一六国,各方均不稳定,六国复辟势力蠢蠢欲动,时而生事,嬴政和李斯想快速推行郡县制,一加强中央集权,这时候的儒家坐不住了,到处游说,非要恢复诸侯分封制……不管当时儒家有没有参与六国复辟,现在想想恢复诸侯分封制也是一种历史的倒退,所以始皇帝就挖了坑埋了他们儒家百十号人吧,小喽喽居多,大鱼早跑了),统一文字、度量衡等,称始皇帝;始皇帝死,二世胡亥即位,被赵高杀;后子婴即位(46天),刘邦入咸阳,子婴降刘邦......
大秦帝国名著读后感篇十七
读到前两本,已感受益匪浅。前两本主要讲秦国如何由一个贫弱小国,通过变法而成为强国的故事。治国治企,原有许多相通之处。通过阅读与思考,对企业经营的理解更深刻也更清晰了。多年来关于经营管理的点滴总结,也通过阅读此书得以串联起来。
最深的体会有三点,在此分享,也盼请朋友们给予指正:
秦国传到秦孝公手里,已是内忧外困、贫弱不堪,甚至有灭国之危。但秦孝公断指立碑、誓志图强,大胆重用当世英才商鞅,通过20年变法,创造了秦国由弱变强的历史奇迹。秦国统一霸业,由秦孝公而始。
很多现在非常成功的企业,刚起步时都很弱小。华为公司当初只是一家代理交换机的贸易公司,通过20年卓越经营,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网络设备供应商,也是中国最成功的跨国企业。海尔当初也只是个国营小厂,设备、管理、人才都很落后,但在张瑞敏的领导下,通过推行品牌战略、采取科学管理、重用优秀人才、引进先进设备,如今已成为世界著名家电品牌。
所以,企业实力小、底子薄并不可怕。如果能充分挖掘自身优势资源,聘请优秀人才,锐于进取、勇于创新。通过坚韧不拔的努力,必可实现由弱到强、由小到大。江门地区整体创业氛围、人文环境和人才素质确实不佳,但也诞生了像维达、大长江、天地壹号、嘉宝莉、李锦记、无限极这些非常成功的企业。我想,这和几位企业家立志做强做大的理想抱负与顽强信念密不可分。
一人可以兴邦,一人也可以兴企。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很多企业主对这一点的意识已经有了,但行动上还很不够,用人的理念还没更新,用人的胸怀也没打开。
企业负责人在解决了企业的生存问题后,接下来最核心的工作,就是为企业物色最优秀的人才,并为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其才能得以尽情发挥。正如维达董事长李朝阳先生所说:“所有的东西根源还是人,我事业上最得意的事情是打造了维达这样一个团队,有了这样的团队才能打造成功的企业”。在印刷行业赫赫有名的鹤山雅图仕集团董事长冯广源先生也说到:“一个企业发展大了之后,人才问题会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他还说:“雅图仕公司一直恪守‘以人为本、以质为根、以策为上、以果为宗’的企业文化理念。其中‘以人为本’最为核心,并且说到做到”。
成功的企业都有许多成功之处,但最为成功之处,莫过于引进和重用了优秀的人才。联想集团近几年遇到不少坎坷,但最终逆境突围,反而取得更大成功,和他们优秀的人才队伍密不可分。中国家电连锁领军企业苏宁电器,是一个视人才为生命的企业。为吸进和培养优秀人才,他们先后制订并实施了“总经理梯队”、“采购经理梯队”、“1200工程”、“店长工程”、“4045工程”等系列人才引进和培养工程,对促进企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从20xx年开始的“1200工程”,据悉,该工程为苏宁电器培养了60位集团高管,其中7人成为副总监。有20%的部门负责人均出自该人才培养工程。
有的企业为什么做起来很吃力、总也做不大。原因固然很多,但主要原因必是缺乏吸引、使用、发展和保留优秀人才的环境地壤。如何吸引、保留优秀人才?最根本的还是舍得与人才分享财富。这一点,几千年前的《易经》就有精辟阐述:“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财聚则人散,财散则人聚。古今法则,莫不如此。
秦国何以由弱变强,关键在于变法。商鞅用3个月时间走遍秦国的穷山恶水、历经常人难得想象的艰辛,找出了秦国贫弱的根源,以大量实地考察为基础,先后制订了九大变法措施。与秦孝公君臣一心,通过20年苦心经营,使秦国从最弱小的战国逐渐发展为国强民富、兵精粮足的第一强国。
与此同时,原本最为强大的魏国,由于国君不思进取、国家法制松驰,加上用人不当,就慢慢衰败下来。此强彼弱,秦国最终消灭六国、统一天下。
由此可见,科学的经营理念、卓越的管理机制,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早在1996年,华为公司就开始起草后来在中国企业界非常著名的《华为基本法》,这显示出了任正非不同于一般企业家的远见。许多管理专家认为,《华为基本法》对华为取得今天的成就具有不可替代的贡献。
企业刚创建的时候,主要靠创业团队的能力与信念生存。当企业解决生存问题之后,就要开始明确经营理念、建设管理制度了。理念决定方向,制订决定执行。一套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能使企业的潜能发挥到最大,并最大程度地避免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暗礁”。
综上所述。一家企业如何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首先,企业创始团队的能力、志向与胸怀决定了企业能否创业成功,及未来发展基因是否优良。其次,在解决了企业生存问题后,能否吸引到优秀人才,决定了企业能否做强做大。在企业做到一定规模后,能否制订出科学、先进的管理机制决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知易行难,每一步都不容易做到,但如果明晰了重点与方向,总会少走些弯路。
大秦帝国名著读后感篇十八
终于在断断续续中读完了孙皓晖先生写的《大秦帝国》中的前五部(《黑色裂变》、《国命纵横》、《金戈铁马》、《阳谋春秋》、《铁血文明》),还剩下第六部《帝国烽烟》不忍心看,因为想到即将看到六代君王呕心沥血的奋斗,在一夕之间毁于奸佞之手,我的内心非常难受,心绪有些低落,就暂时把它放下了。
这一部鸿篇巨制耗费了孙皓晖先生的16年的时间,在洋洋洒洒的近五百万字的小说了,讲诉了在战国时期,在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中,秦国从秦孝公开始历时一百六十多年,经过六代领袖筚路蓝缕的奋斗,再现了一个国家一步步实现自己梦想的悲壮的历程。读罢令人唏嘘不已。
我本人最喜欢最受感动的是第一部《黑色裂变》,秦孝公接手的是一个贫弱的秦国,一个几乎要被群强瓜分的秦国,可也就是在这样艰难的背景下,秦孝公能痛定思痛,痛斥祖先的问题,思考国家贫弱的'原因,招贤纳士,改变国家的命运。历史就这样让秦孝公和商鞅相遇了,在二十几岁的年纪,彼此惺惺相惜,肝胆相照,用二十几年的时间把秦国从一个贫弱的边陲之国,变成了一个国富民强的狼虎之国。使中原诸国为之一震。
在很多历史资料或者小说里,商鞅被描绘成一个刻薄寡恩的人,但是我在这一部小说里,看到的是一个有血有肉,“极心无二致,尽公不顾私”的商君。商君是秦孝公的谋臣,他最重要的使命就是要让这个国家强盛,秦国的贫弱纵然有外敌的原因,但问题总归出在自己身上,怯于公战,却私斗成风。商君要改变这种面貌,非强力无以易其俗,只有深彻变法才能变民众的行为。虽然我也觉得商君的律法有些严苛,但是他维护法律的精神却是值得学习的,法不阿贵。
在这一部小说里,我从一个教育者的角度发现,秦国对于王子的磨练都是比较多,一个人如果总是养尊处优,那么他是很难体会到老百姓的那种艰难的,并且很容易成为一个败家子。所以秦国君主对于王位的继承人更多的是强调其才能,而不是所谓的嫡长子继承制。这样的做法,有好有不好。这种做法对于整个国家来讲不一定是安全的,最终秦帝国之所以二世而斩也是有这部分的原因,秦始皇没有及早确立公子扶苏的储君地位。
但是如果从一个企业或者个人来说,我却是比较认同这样的做法的,一个人如果太过于顺利或者养尊处优,那么对于他个人或者所在的群体里却是致命的。身为一国之君,如果能从小吃过苦,理解别人的难处,那么他在制定相关律法的时候比较能从老百姓的角度去考虑,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也能不畏艰难敢于去突破既有的障碍,实现自己的理想。秦孝公、秦惠文王嬴驷、秦昭襄王嬴稷、秦庄襄王嬴异人、秦始皇嬴政都是有在王家之外的民间历练比较长时间的,所以他们身上的浮华之气较少,大都比较务实质朴,本性待人。能纳人言,使得一群又一群的天下英才聚拢在秦国,为秦国的一统梦想,注入生命力。
秦国在战国时期,是所有国家中变法最为深彻的,所以只要继承者是中人之资以上,那么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他们就真的实现了一统天下的梦想。所以法治应该高于人治。
我在这部小说里还注意到人在老的时候,还是比较容易犯糊涂的,并且比较不能听进良言。小说里出现了很多霸主暮政产生的悲剧,如果人能过在精力旺盛的时候,把该安排的事情安排,并且不贪恋权位,把功业留给后来者,自己居于参谋者的位置,那么可能很多悲剧就可以避免了。
这部书也让我一睹了先秦诸子的风采,实在是太佩服他们了,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宝藏,需要我们后世去挖掘。
战国时期,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但也是一个思想大解放的时代,每个学派都在追求天下大道,为安天下给出自己的答案,有些答案不一定适合那个时代,但是却为我们后世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儒家学派孟子大师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认为儒家思想大而不当,但是孟子的民本思想直到今天还是有很强烈的借鉴意义的,所谓天下者,无他也,唯民心也。
墨子的“兼爱”理念阐述了众生平等的观点,人生而为人,不能因为不同的阶级、不同的家庭背景就被不同地对待着,而应该平等地对待。这个世界永远都是不公平的,所以我们才在努力地追寻着平等、公平。“兼爱”这样的理念在今日也还是没有过时的。
杨朱的理念拥有浓郁的个人主义色彩,曾为天下显学,但是慢慢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历史重视强调大、集体,但是我们却往往很容易忽略了集体是由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组成的。社会中的每一分子都是有自己的喜怒哀乐的,我们不是一些空洞的符号,我们是有血有肉的人。对于个人的重视,并不代表着不爱国家,我们国家是由无数个人组成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意识在自己的重要性,当权者能够去尊重每个人,那么很多当权者对普通老百姓的迫害就会少一些,老百姓也会积极向上。
荀子大师是我们的前辈,转而教育英才,在兰陵县开办私学培养出来很多左右天下的大才,其他最有名的就是韩非子和李斯了。荀子大师认为人性中有向善的一面,也有向恶的一面,关键在于你怎么去引导,给于孩子怎么样的生存环境。所以他非常重视教育对人的影响。而且他也是像孔子一样能够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才具,给予适当的点拨,让学生能够绽放自己的光彩。
这部小说值得称道的地方还有很多,我就没有办法一一列举了,只能写点自己的感受。它是一部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
大秦帝国名著读后感篇十九
前一段看完了《大秦帝国》第一部:黑色裂变,之前是看过电视剧的,两者都很精彩)。当代作者写出的可称鸿篇巨著的'基本没有,这大概也可以算上一部。
此书有共有六部,书写秦帝国的兴衰史。第一部,是讲秦从弱转强的艰辛历程。书里说秦是中华文明的正源,我不是学历史的,不能妄言,但从自己不算精深的历史知识来看,秦文化确实是中华文明最绚丽的一部分。
历史小说能写得引人入胜不容易,此书中的每个人物都光彩夺目,秦孝公的识人、信人、大度,商鞅的才华、严谨、执著,白雪的痴情、大义,荧玉公主的纯情、明理、善良,即使是反面人物,甘龙的狡黠、阴险,赢虔的固执、忍辱、庞涓的功利等等,也都是个个鲜活动人,观后感《世子情怀(《大秦帝国》第一部观后感)》。这里有历史中真实的任务,也有为了故事虚构的人物,毕竟那段历史离我们如此遥远,每个时代人物的面目不过是古书中寥寥几笔的描述,作者用他的想象和知识,为后者写了一部色彩纷呈、又精彩引人的历史故事。也许作者也是性情中人,将爱情描述得唯美、感人。最后商鞅遭车裂,白雪殉情,红与白相间,让天气泣鬼神哀。人的感情若能如此纯粹,夫复何求,也是一种人对美好爱情的理想吧。
历史与现实总有很多相通之处,也可以从中看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民族性格,以及历史变迁的必然与偶然,读后受益匪浅。
大秦帝国名著读后感篇二十
全书共六部11卷先后顺序是《黑色裂变》《国命纵横》《金戈铁马》《阳谋春秋》《铁血文明》《帝国烽烟》。
全书讲述了从秦孝公商鞅变法开始,直到秦二世乱政亡国的一百六十余年间,秦国由弱变强,统一中国,又迅速灭亡的故事。从书中,我们见证了秦国从一穷二白、列强环伺之下,变法图强。经过了几代君臣的不懈努力,最终扫清六合,统治八荒的艰辛与悲壮。然而,从始皇帝建立帝国到帝国崩塌,只用了十五年。
鲁迅说:喜剧是将人生中无价值的东西拼凑给人看,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而大秦帝国的兴亡史,就好像是这么一个黑色的幽默。
从秦始皇的坚持法治、整肃军政、超拔新锐、修渠利民中,我读到了一代帝王的大刀阔斧;从他扫清六合、统治八荒的连绵大战中,我读到了一代帝王的雄心壮志;从帝国初定,“欲将何等一个天下交付后人,我等君臣,可功也,可罪也”的话中,从他统一架构华夏文明驱逐匈奴中,从他数次巡视天下积劳成疾中,我读到了一代帝王的一种责任,一种担当。
一个国家如此,人亦如此。当你为了一个目标的实现,不惜付出所有的时候,你就离成功又近了一步。
我不止一次有想过,我的目标实现需要几年,五年、十年、二十年、还是无限期。其实,实现目标难的不是路途的艰辛,也不是对未知的担忧;难的是缺乏一种说走就走的勇气,难的是是否对目标还一如既往的坚持。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书中这样写到:“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
我想:当我年华不再的时候,我又留下了什么。
大秦帝国名著读后感篇二十一
《大秦帝国》小说本身可评价的地方不多,但是是一个开脑洞的好题材。作者从商鞅变法,写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个脉络太清晰了,可供总结一下。假设统一六国,需要达成四个最高级的必要条件:1.一个有为的第一代君王。2.一个能够洞悉规律,对于复杂事物判断精准,并且有变法才能得贤臣。3.以第一代君王继任者为首,后几任君王对于变法基本制度的遵循。4。拥有宏图大略的最后一任君王。假设这是一个公式,我们可以往已有的历史里去套,发现满足第一条的也不少,春秋五霸,都算得满足第一条,接着第二条,管仲才能也是非常牛,确没有变法精神,申不害有变法精神,洞悉规律,对于复杂事物的精准判断确这些能力不是最高档次的。
大秦帝国名著读后感篇二十二
熬夜看完《大秦帝国之裂变》的商鞅变法。有几点收获:
1、变法的本质在于改制,提升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
2、法治与人治之争。
3、任贤还是任资。
变法的本质在改制,也就是重新分蛋糕。弄一套新的机制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打破世袭,实现让能者上位。
电视剧里面对当时的问题剖析得很好,农民耕种不能吃饱,士兵奋勇杀敌不能封爵,守富裕之地而贫穷,拥悍民而兵弱……其中的根本原因在于贵族不干活还能享受富贵,平民拼死拼活生存维艰,社会资源分配不均,各个方面的效率极其低下。所以针对这些问题重新制定规则,做到多少就能获得多少“利益”。以此来增加社会效率。
剧中有一段精彩的辩论,是商鞅与秦穆公关于到底使用法治还是人治的辩论。法治,一切按法令来,不约束其心,只约束其行为。人治则考虑各种人情和现实情况做出主观判断,或“公理”决断。
法治的优点是执行要求不高,依法令即可,但缺点也明显,治其行不治其心,有时候会杀好人。
人治则相反,往往重其治心而轻其治行,比较灵活和人性化。但缺点也很明显,人治的前提是执法者要有超强的综合能力。否则让蠢和坏的人来执裁,往往会产生偏颇。各种因素综合很容易出现,“我弱我有理”“死者为大”“按闹分配”等现象。
有何现实意义?
商鞅变法虽在20xx多年前,但人类的本质、本性依然没有改变。无论古代思想达到什么样的高度,总会在一个限度之间徘徊。我以前在画室上班经常和我的上级领导聊天,对一些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看法,我说:特别是民营企业,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迎合老板。所有导致很多情况下没人干实事,表面风平浪静,一群人各有所图,互相推委与蛇。其根本原因就是:
1,缺乏完善的机制。
招来一群新人,然后塞到个个部门就完事了。也没有一套“军功”系统。例如有些先进的企业设置技术等级岗和管理等级岗,各岗位要求条文化,明确化。晋升系统,奖励系统,薪酬体现系,绩效管理等等一套完整的体制。让一个新人一进来就能明确清楚的知道,我要怎么做,我该怎么做,我要多久做到哪个岗位等等。让有能力的人,和真正想做事的人看的到希望,有一套标准可以做上去。而不是靠迎合决定命运的老板。
2,人治大于“机治”
民营企业基本是老板一言堂,做得好与不好,有没有效果,都是老板一人说了算。很多时候老板舒服和企业效益最大化并不是一致的,甚至是背道而驰的。另一方面,搞特权,要特殊也是一个很大的弊病,假如用“机制”取代“人治”,任何一个体系里的人应按规则来,即使老板也是一样。这对于中国人天生喜欢控制和弄权可能很多人接受不了。
3,利益分配问题。
在选人用人方面民营企业有较强灵活性。说说另外一个问题。纵观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无论治国还是治家(企业),既得利益者和基层员工的利益分配问题永远是个难题。既得利益者可以什么都不做还能过得很好,有心有能者死活出不了头,久而久之效率自然低下。举个例子吧,一些企业的领导他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多数是“维稳”,甚至很多管理者想一劳永逸,弄套方法出来用到企业倒闭。殊不知万物变化才是根本(此处不赘述)。基层往往有许多有心做事,有心改革的人,但是改变意味着不确定性,两者相权取其轻,对于未知的,不确定性的,已经获得利益的人当然保守最好,因为已是“既得者”,何必冒风险。更何况在很多时候企业增长乏力的时候,更多的改革是重新分配利益。
管理学里面说到,管理的`一大任务就是——效率。这也是管理的根本任务之一。人类进取的动力根源在于广义上的“利益”(注:这里的利益指一切能为个人带来好处的物或事,有形的无形的利),提升效率的根本在于怎么分配这个“利益”,怎么让有效率的人,有能力的人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
大秦帝国名著读后感篇二十三
《大秦帝国》六部十一卷到今天就正式全部看完了。在看的过程中,有许许多多的感触,感想,回首大秦一部部大事件,一件件大手笔,一代代惕厉奋发、坚强刚毅的君臣股肱,我却不知自己该说什么了。
性格决定命运。这也是阅读《大秦帝国》诸多历史人物之后最深彻的感悟之一。纵观历史,唏嘘不已。真可谓“成也性格,败也性格。荣也性格,辱也性格也。”让我们更加重视对自己性格的反思磨砺及培养。唯“坚强刚毅、惕厉奋发”方能“博大深远,震古烁今。”诚哉斯言也。国运、命运无不如斯。
《大秦帝国》值得一读再读,每读常新。我会至少再读三遍的。的确,《大秦帝国》是我近年来读到的难得的历史小说。拘于我现在的阅历,可能很多观点理解的还不到位。然随阅历的增长,再来重读此书,见解收获会更多吧。
寒假将至,我也会把此书读给女儿听。我希望女儿可以感受到黑色裂变的崛起,国命纵横的跌宕,金戈铁马的骊歌,阳谋春秋的智慧,铁血文明的辉煌,帝国烽烟的悲歌。一部史书,250年大秦史。几多光焰,几多灿烂。无极之外,复无极也。其文明之辉煌,其人才之济济,若星汉灿烂,无出其外也。大哉,大秦帝国。
沧海桑田,白云苍狗。伟大的秦帝国骤然消失于历史的天宇,然大秦文明不朽。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311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