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欧阳修的作文100字篇一
我喜欢欧阳修,不仅因为他是“唐因素八大家”之一,更喜欢他诗词的平实率真,豁达从容,就如我简单快乐的个性。
读他的《醉翁亭记》,“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一派“天真”,一清如水,平实到你不觉得他是一个太守,就是在一个亭子里一个老翁喝醉了,讲自己醉酒的经验,因为大家说这个亭子还没有名字,而我在这边喝醉了,那就叫“醉翁亭”吧。
再如他《浣溪沙》中的“白发戴花君莫笑”我不能想象,今天的一个领导会在花白的头发上戴花,可是欧阳修就写到了“白发戴花”,说我到了这个年纪,在春天摘了花,戴在自己头上,你不要笑我老和癫,想到这幅画面,想到他可以自在到仿佛不是一个太守,只是一个对生命充满兴趣的人,一个非常可爱的老诗人。
“今年花胜明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今年的花要比去年的还要好,明年的会比今年的更好,他怎么知道?是因为他觉得生命会越来越好,对生活充满着希望,这就是他的豁达。耐心地看待某些事物,也许我们还没有发现其中的意味,聚和散是变化的,花开花谢是变化的,月圆月缺是变化的,在我们不知道变化的真正意义时,会沮丧、感伤、甚至绝望,可如果知道这只是一个自然过程,为什么还要去伤感呢?
“简单就是快乐,快乐是一个人的燃料”,这一向是我生活的准则,一如大文豪欧阳修的率真豁达,这就是我喜欢他的原因。
欧阳修的作文100字篇二
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曾受一位挚友之托,写了一篇题为《昼锦堂记》的文章。欧阳修字斟句酌,反复推敲,把文章写好后,便命一差官骑马给友人送去。
可是到了晚上,欧阳修突然想起了什么,马上命令一个仆人道:“你赶快骑快马去追那送文章的差官,让他把文章带回来!”
“老爷,那差官已到百里之外了,现在又是晚上,哪能追得上呀!”那仆人说道。
“无论如何你也要追上他,即使我那文章已经送到,也得设法取回来!”
看见主人态度如此坚决,仆人就急忙骑上马,走捷径,抄小道,拼命追赶,最后总算追上差官,把文章带了回来。
欧阳修为何一定要把文章追回呢?原来是为了添上两个“而”字。
《昼锦堂记》开头有这样两句:“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原稿中没有这两个“而”字,欧阳修将文章追回,就是为了把它添上去。
为了添两个字,竟如此劳神费力,是小题大作吗?不是。虽然不添这两个字,文章开头也并无语病,但添上后,文章的语气便与原文大有区别,即由直而曲,由急而缓,表现出欧阳修文章曲折舒缓的艺术风格。
欧阳修严谨的创作态度堪称我们学习的楷模。文学家尚能如此,作为小学生,我们更要从小养成认真修改作文的好习惯,努力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佳境。
欧阳修的作文100字篇三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一篇《醉翁亭记》,将欧阳修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与民同乐的情怀抒发的淋漓尽致。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苏轼曾经这样评价过:“欧阳子,今之韩愈也。”唐宋八大家宋朝五人均出自他的门下,自已亦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而欧阳修的著名之处并非此。二十四岁进士,并参与了中国改革史上声名赫赫的“庆历新政”,可以说是年少有为。但由于他直言敢谏,而屡遭小人、奸臣的诬陷和贬斥,最终被贬滁州。
在滁州,欧阳修并未消极对世,他给滁州留下了许许多多宝贵的财富。政治清明,为政宽简,多予少取。与民同乐,乐于山水,乐于宴酣,乐人之乐。他从不愁苦,不愤懑,不失落,不沉痛,有的只是豁达、乐观!
同处乱世,他没有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有的只是旷达积极;他没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却有着另一番人生在世的欢乐与自由的心境。他没有陶渊明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却有着“与民同乐”的美好理想。这才是真实的欧阳修!
人是应当生来就是来吃苦的,但在这其中,我们如果多一分乐观豁达去看待,又别是一番滋味,一万卷书、一千卷遗文、一壶酒、一张琴、一局棋、一醉翁,人生本亦如此。
欧阳修的作文100字篇四
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
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今宵谁肯远相随,唯有寂寥孤馆月。
欧阳修的这首《玉楼春》是离别词,写得既深婉又层深,既含蓄又充满激情,堪称言尽而意永的佳作。
用“洛阳正值芳菲节”开头,一下子就把读者带进了离人所在的满城春色的地方。但作者并不满足于此,他又用“秾艳清香相间发”来进一步渲染“芳菲节”,使洛阳的春色变得更为具体可感。“秾艳”一句不仅使人想见花木繁盛、姹紫嫣红的景象,而且还使人仿佛感受到了阵阵春风吹送过来的阵阵花香。接下去两句“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既是写景,又已暗含眷恋送别者的感情。“游丝”是蜘蛛所吐的丝,春天飘荡在空中,随处可见。庾信的《春赋》就曾用“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来点染春景。游丝和垂柳原是无情之物,但在惜别者眼中,它们却仿佛变得有情了。这里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说游丝苦苦地缠绕着人不让离去,又埋怨杨柳怎么没来由地争着把人送走,即景抒情,把笔锋转入抒写别离。
下片继续写旅途的春光和离愁,使人感到春色无边无际,愁思也无边无际,始终苦恼着离人。作者只写旅途一瞥,用富有特征的形象描绘产生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是全词传神之笔。上句描写旅途中的春山:只见山口处有红杏傍路而开,而红艳艳的杏花林遮住了一大片青山。下句写那位离人的活动:他绕山而行,群山连绵,路途遥远,他还没有到达目的地,中途停宿在有杏花开放的驿舍里。这儿人烟稀少,和繁华的洛阳形成鲜明的对照。他感到寂寞,他夜不成眠,望月思人,终于迸发出了“今宵谁肯远相随,惟有寂寥孤馆月”的叹息,使作品所要抒发的感情喷薄而出。词至此戛然而止。
欧阳修的作文100字篇五
这个星期我们学习了《醉翁亭记》,作者,乃龅牙男欧阳修。欧阳修瘦小,苍白,眼睛高度近视,“面白过耳,唇不包齿。”
欧阳修虽然长得丑,但是非常有才。欧阳修是宋代的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牛吧!这篇《醉翁亭记》就是一篇千古文章。我来介绍一下他吧。
欧阳修字永叔,生于四川绵阳,当时称绵州,和李白是同乡。尚在吃奶婴儿期,随宦游的父亲欧阳观迁江南泰州。四岁,父亲死了,享年五十九岁。母亲郑氏,时年二十九岁,拉扯一儿一女不改嫁。欧阳修四十六岁那年,母亲郑氏去世,享年七十二岁。欧阳修从小就听母亲口中父亲的种种故事。丁忧期间,他追思父母,后于熙宁三年写下动人的《泷冈阡表》。母亲贤而知礼,父亲堪称良吏。
再说说《醉翁亭记》吧,古文描绘风景,全篇连用二十一个“也”,十三个“者”,二十四个“而”,犹如反复回旋的复调。文字如泉水之溢,一派天然。人,亭,山,泉,鸟,皆含醉态,酒醉,色醉,情醉,意醉,真是好极了。景色的层次分明而流畅,四季循环尽收眼底。
《醉翁亭记》欧阳修除了自己,还提到过另外一人,“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呀!智仙是琅琊山上的和尚,读到这里不禁有一个疑惑,智仙和欧阳修为好朋,苏东坡又和佛印为好朋,这是为什么呀?这些赫赫有名的诗人为什么都喜欢和僧人和尚做朋友?回家查查,结果百度百科又不给面子,没查到。
从欧阳修的文章中,体会不到一丝的忧愁。从山水之乐,到宴酣之乐,到乐人之乐,始终为乐。可见欧阳修乐对生活,他是一名乐天派,通过一个乐字贯穿全文。
人的品行不在于长相,而在于心态与能力。
欧阳修的作文100字篇六
提笔传欧阳千山万水欧阳游,当年青丝换白首。——题记
修自至滁州,无甚作为,然每乐于与众游山玩水,举杯倾谈也。然修自感不胜愧之,仅以山肴野蔌,千樽美酒酬众也。
夫若漫步随心,怡然自得焉,访踏仙踪,应至琅琊也。吾视环滁山水,自是蔚然神秀,风貌幽然,别具一格,乃洞天之所,有如隔纷繁人世,南柯如梦之感也。
若夫夕日照林,流光溢彩,游鱼欣悦,乌相鸣之。远望有一亭翼然临于泉上,名日醉翁亭也。吾与众把酒临风与此。吾等吟诗唱和,畅谈平生异事、朝野政闻,忘却离合得失,只间太白之“人生得意须尽欢”也。
修则不胜酒力,醉卧亭边青石,忽复大笑,吟咏妙句;或醉眼朦胧,所见者皆恍如隔世,只是青丝早换白发矣。昔日青云志在否?韶华易逝,不见当年夕阳残光。千朝数载,鞠躬尽瘁,此生一心为民,但求不负于己,无愧于天。知否7物是人非容颜改,不见长安只见山。知否?坎坷浮生一笑过,杯酒依旧醉天涯。试问古贤人,壮志仍在,为民之心不改,几时可见天下长安……
然山间不觉朝暮,不知光阴飞度,山外事务已是冗杂,或吾众当归矣。亭下泉水流转清响,莫若酿泉水送欧阳修乎?
若今夜繁星漫空,明月千里,柔照小亭,吾心当乐之。虽修身无至之,但心思仍流连于此。或应曰“醉翁亭岂可无醉翁耶?”
欧阳修的作文100字篇七
欧阳修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着作很多,创作态度严谨。每写完一篇文章,他总是反复推敲,一丝不苟。
宋朝的时候,每当亭台楼阁建成,总要请文坛有名望的人写文章记载。韩琦是欧阳修的朋友。他在相州任职时,曾建造了一座别墅,取名“昼锦堂”。昼锦堂即将竣工时,他写了一封信,派人送给欧阳修,请他写一篇文章。信中还特地言明,文章写成后,马上交给来人带回,以便在重阳节前镌刻堂上。
欧阳修计算了一下时间,立即闭门谢客,拟好腹稿后,写下了《昼锦堂记》。写完就交给来人。来人立即骑马返回。
欧阳修有个习惯,就是每天晚上临睡前,总要把白天写的文章拿出来,逐字逐句诵读品味,发现不满意的地方就及时修改。这天晚上,他重读《昼锦堂记》,当读到“仕官至将相,锦衣归故乡”时停住了,觉得这两句意思太直,与上下文衔接也不甚连贯。他用心推敲,在两句中各加上一个“而”字,变成“仕官而至将相,锦衣而归故乡”。这样,不但上下文连贯顺畅,意思也比原文深邃了。
欧阳修想到这里,马上牵出一匹快马,将家人从梦中叫醒,把添字的事向家人述说了一遍。家人急忙骑马向相州飞奔。第二天傍晚,终于赶上了韩琦派来的人,把“而”字补上了。
从此以后,欧阳修快马追字的佳话便不胫而走。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36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