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只有通过总结才能真正领悟其中的道理。合理运用归纳和概括的方法,将复杂的信息简洁地呈现出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翻译研究的论文篇一
茶业术语的翻译需要分为几个方面考虑,因为茶业术语从不同的方面有不同特征,我们要根据这些特征进行茶叶名称的翻译才有意义。只有表面意义的茶叶名称采用直译方式即可,而具有表面和其他意义的多重意义茶叶名称翻译困难,特别是涉及具体意象和历史典故的茶叶名称最难翻译,具体分为以下几种:
2.1音形相同意不同。
福建工夫茶作为中国的传统泡茶工艺,以使用活泉水和中火煮制而闻名,其中又有对中国传统泡茶方式的继承,受到大多数消费者的欢迎。出口贸易中,工夫茶一般按照汉语拼音翻译为“kongfutea”,这种翻译方式已经被大多数国外消费者认同。但我国有另外的“工夫茶”,虽然和闻名海内外的“功夫茶”读音完全相同,却属于两种不同的茶叶产品。“功夫茶”是一种需要多道工序泡制工艺,首先需要选择上等茶的嫩叶,一层一层将小的茶壶塞实,之后用煮沸的活水冲入,直到活水漫出茶壶,此时迅速盖紧茶盖,使水分充分吸收茶叶的精华。最后取一小杯慢慢倒入,轻柔品其茶水,只需一杯,便可使身心舒畅。而“工夫茶”指的是上等的红茶,和“功夫茶”那种繁复的泡茶方式有很大的差别,“工夫茶”的英文名称为congou,这是根据外国词典的翻译得来的。“工夫茶”的意思为“akindofblackteafromchina”,中国红茶中的一种。因此对这两者需要进行仔细的区分,特别是“工夫茶”,congou这样的翻译对于外国的消费者或许难以理解。除此以外,还有很多花和茶名称混淆问题。如今市面上售卖很多用来冲泡的干花朵,也称为茶,比如:菊花茶、玫瑰花茶和桂花茶等等。这些茶具有清香典雅的气味和颜色,还有解渴化痰的功效,和茶水的功效很相似,因此被称为茶。但他们不含任何的茶叶成分,仅仅是花泡的水。还有些茶因为其独特的药用价值,而被广泛使用,也被称为茶,比如桂花茶、玫瑰茶等,这些茶具有明目清肺的功效。这些茶在翻译的时候,不仅要翻译出花,还要翻译出茶,笼统的花茶可以译为scentedtea,茉莉茶为jasminescentedtea,玫瑰茶为rosetea。他们的意思为花的茶,即以花朵为原材料,用以冲泡的方式进行饮用的饮料,因此被称为茶,这样的解释使国外消费者更容易理解。
2.2茶与实物重名。
很多茶叶名称是以现实中存在的事物命名,而这些茶叶的原材料却和它的名字本身没有太大关联,因此会引起歧义。比如福建的水仙茶,很多国外翻译学者将水仙茶用茉莉花茶的翻译方法,采用直译的方式翻译出来,翻译为narcissustea。这种翻译方式曲解水仙茶的意义,水仙茶不是用水仙花泡的茶,也和水仙花没有任何的关联,而是和水仙茶的发现地有关。水仙茶是在福建的闽北发现的,这种茶在当时为野生茶苗,经过几代的培育以后,逐渐形成品质优良的乌龙茶品种。因为闽北的“桃”字和水字的发音很像,那么水仙茶自然而然的被称为水仙茶。国外学者对水仙茶的翻译是错误的,正确的译法应该仿照普洱茶的翻译,采用拼音加英语的方式,译作shuixiantea更为合适。
2.3茶名不含茶。
还有一类茶,比如上面所说的:君山银针、信阳毛尖、黄山毛峰、都匀毛尖、六安瓜片等等,这些茶的名字中都没有茶字,他们大多是根据茶叶的形状来命名。因此国外学者在翻译时候,除要翻译出他们的外形以外,还要在后面加上茶,也就是英文的tea。这样消费者在购买茶叶的时候,不仅知道茶叶的'外形,而且知道所购买茶叶的种类和茶的特征,有利于我国的茶文化宣传。与此有同样特点的是西湖的龙井,西湖龙井的名字后面也没有茶字,而且西湖龙井的由来也不是因为“龙和井”。龙井是西湖边上一个山村的名字,这个村子主要的农作物就是茶叶,因此这个村子所产的茶也叫龙井茶。而如今的国外学者把龙井茶翻译为“dragonwell”,一方面严重曲解龙井茶原来的意思,另一方面也使国外的消费者对这种茶叶产生误解。因此本文建议,龙井茶的名字具有古朴雅致的特点,翻译时候不妨采用直译的方法,译作“longjingtea”,更能表达龙井茶的味道和特点,也使消费者学会中文龙井茶。
3.1灵活使用翻译方式。
茶叶命名需要考虑产地、形态、颜色、味道和历史典故等多方面因素,因此茶叶名称的翻译也需要综合多种特征进行翻译,目前最常使用方法有三种:直译法、音译法和意译法。但这些方式远远的不能解决茶叶命名的难题,因为有些茶叶名称不仅包含一方面的特征,有些甚至有超过两方面特征的考虑,因此要想翻译出中文博大的文化内涵显然是困难的。目前能够较好的翻译出茶文化内涵的方式为注释法。注释法即先进行直译、音译或者意译,然后在商品的下面或者后面添加注释的方式,来阐明这种茶叶的名称和特性。最好是这三种方式的恰当运用,互为补充,才能真正翻译出茶业术语的精髓。
3.2茶文化背景学习。
茶术语翻译不准确,关键在于国外许多学者对中国茶文化的了解较少,不能体会汉语背后的深层含义。国外关联理论大师gutt讲到,若想较好进行思想的传授,那就不仅要考虑字面上的含义,也要考虑字面背后的深层含义,甚至是地域语言所具有的文化特征。口译或笔译都需要做到这一点,中国人在翻译上讲究信达雅,“信”则不能违背原文本意,“达”应该挖掘原文深层含义,“雅”指文章要古朴端庄,高雅脱俗。因此学者在翻译茶文化相关术语的时候,应该努力学习中国传统的茶文化;对每一个地区的每一种茶,进行历史渊源、生物习性和外形颜色味道等多方面的调查,掌握充分的资料,然后才能进行翻译。很多茶的名称和它本身的含义没有太大关联,因此翻译的时候切忌囫囵吞枣,完全按照字面意思翻译,使消费者产生误解。
3.3注重消费者理解。
出口贸易茶业术语翻译还要考虑英语母语地区的语言习惯,因为我们的主要消费群体为以英语为母语地区的消费者,因此传达语言要以英文常用词语和语法为主。对于汉语言中存在那些抽象的意象和元素,我们需要努力寻找英文中与其相对的参照物,再结合以英语为母语地区消费者的语言习惯,翻译出简洁明了的艺术效果。对于那些实在用几个词语无法翻译出全部意义的茶业术语,我们可以在商品的后面加上小的注释,方便消费者进行了解和选择。这样的做法,一方面为减小消费者理解难度,另一方面也为茶文化宣传,最重要的是品牌效益形成,我们要建立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茶叶品牌。
4结语。
东西方文化差异,使得茶业术语的翻译困难重重,特别是出口贸易乱象频出,众口难调。茶业术语翻译主要是为出口贸易的平稳进行,最终是为增加茶叶产业在全球的知名度,建立知名茶叶品牌,以及保持茶叶产业经济的长久平稳增长。所以茶业术语的翻译应该综合几个方面的因素,包括我国传统茶文化的考虑,国外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和品牌效益发挥等等,只有做好这几个方面,茶叶出口贸易才能有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赵萍,谭正新.出口贸易翻译之特点在《云南普洱茶》英译中的体现与应用[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
[2]周易华.中国茶文化对茶叶包装设计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3]张敏.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茶文化课程教学设计[d].暨南大学2013。
[4]王钰,姜怡.《茶经》的美学价值及其在翻译中的美学重构[j].外语教育研究.(3)。
翻译研究的论文篇二
摘要:
自我实现与心理健康存在密切的交互作用的关系。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更高,自我实现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础,又可作为判断心理健康的基本依据。这些观点体现了马斯洛的积极心理健康观。马斯洛的积极心理健康观对看待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以及对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观念与方法都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关键词:自我实现;心理健康;教师;积极心理健康;。
教师心理健康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关注和促进教师心理健康,对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有重要价值。本文旨在以马斯洛人本主义的积极心理健康观为视角,梳理自我实现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并结合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指出自我实现论对教师心理健康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有益启示。
一、自我实现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在需要层次论基础上,马斯洛单独列出人自我实现的需要,构成自我实现论。自我实现是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的核心概念。马斯洛曾多次描述过自我实现的内涵,但并未形成统一的界定。一般认为,自我实现指的是人对于自我发挥和自我完成的欲望,充分利用和开发天资、能力、潜能等,使人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一位作曲家必须作曲,一位画家必须绘画,一位诗人必须写诗,否则他始终都无法安静。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实于他自己的本性。”[1]这段心理学名言成为自我实现论的代言。自我实现是一种心理发展与成长的结果,更是一种在自我经验基础上去实现真正自我的过程。
马斯洛提出的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等层次的需要,可视为缺失性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可看作成长性需要。缺失性需要具有生存价值,而成长性需要则具备发展价值。发展价值体现在有益于个人的成长、人性的完善、潜力的发挥、幸福感的获得。在满足自我实现需要的方式上,人与人之间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如此,所有正常人通过自我实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就具备了可能性和方向性。
在马斯洛眼中,需要满足的程度与心理健康的程度有确定的联系。需要满足层次越高,心理健康水平也相应提高。健康人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充分发展和实现自己潜能的需要。健康成长趋于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人更可能成为心理健康的人。可以说,马斯洛持有一种积极的心理健康观,认为个体的自我实现是心理健康的基本条件,又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因此,满足自我实现需要,达到个体发展成长的目的,本身就是在向心理健康的方向前进。当然,这并不否认自我实现与心理健康的交互关系,即心理健康也是自我实现的重要基础。
个体需要满足的层次越高,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效果越明显。比如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很难通过心理咨询和治疗来满足,而爱和尊重需要方面的问题则相对容易通过心理咨询和治疗来解决。自我实现作为需要层次金字塔的顶端,为心理咨询和治疗功能的发挥提供了更大空间。同时,马斯洛心理咨询和治疗理念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
马斯洛在其《动机与人格》一书中早已提出,未来的心理学要“走向积极的心理学”,并点明了若干积极品质的研究内容和主题。马斯洛认为:“健康并不仅仅是没有疾病……除讨论有缺陷者的防御手段外,还必须讨论健康、强健的人的最高能力。”同时,他还提出了“满足健康(gratificationhealth)”或“幸福健康(happinesshealth)”的概念[1]。这些观点都表达了马斯洛积极心理健康观的思想,道出了自我实现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真谛。
从人生长远发展来看,自我实现这种“似本能”的力量就成为人成长发展的根本动力。自我实现并非一种静态的自我状况,也不仅仅是自我发展的终点,而是一个人连续不断地实现自身潜能的过程。自我实现的人,即那些达到高度成熟、健康、自我完善的人,代表了人性能够达到的最高境界。自我实现者的特征也常常与精神的完全健康联系在一起。马斯洛曾指出自我实现的人可能发展为更健康的人,这是对自我实现与心理健康关系的最好诠释。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国内学者研究表明中国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比较严重[2],且教师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呈逐年下降的趋势[3]。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包括社会、学校、学生等外部因素,也包括教师自身的职业认同感、职业胜任力、职业发展规划等内部因素。
1、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外部因素。
教师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很多现实因素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外部因素是指教师自身之外的所有因素,主要包括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学生因素等。这些因素对教师心理健康或单独发挥作用,或相互交织共同影响。
由于社会对教师角色期望的多元化,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社会期望来定位自己。教师角色定位明确有利于教师心理健康,否则,教师可能出现角色混乱问题,从而影响到教师心理健康的水平。为满足社会的角色期待,教师常常在超负荷的身心压力下工作。如果社会对教师的付出不能理解和有效支持,就很有可能导致教师心理失衡,引发教师心理问题或出现亚健康或不健康的状况。
从学校层面来看,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缺陷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教师聘任、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制度存在的不完善地方,对教师心理健康具有一定消极影响。当教师无法适应这些方面的不足或改革时,心理就可能失去平衡状态[4]。其中,与教师心理健康有更直接关系的方面是教师职称晋级的'问题。由于教学评价的难度和问题,科研项目与成果往往成为衡量教师水平的重要指标,甚至成为唯一依据。从现实来看,在各种评定中,科研参数已大大超越教学参数。由于科研项目申报获批和科研成果出版发表的资源有限性,造成教师的激烈竞争,带来了较大心理压力。
学生对教师心理健康在一定意义上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相比过去的学生,当前学生有两点明显的不同:其一,网络极大扩宽了他们获取信息的通道;其二,相对的高度社会化。这些特点造成了他们对教师教学模式的多元化需求以及对教师角色的多重期望。教师不能再以知识权威和绝对权力的姿态自居,而更应充当教学过程的“积极推进者”“平等对话者”和“行动研究者”等多种角色。与此同时,教师如何确定学生发展成长的标准,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成长,都是具有相当挑战性的问题[5]。学生的时代特点与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都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从而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与行为表现。
2、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内部因素。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内部因素主要有职业认同感、职业胜任力和职业发展规划等三个方面。
教师职业认同感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幸福感和快乐感,对教师的工作归属感也产生较大影响,进而调节着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部分教师存在对专业发展价值认识不清、对专业发展意识淡漠、对职业规范认识不到位、对专业发展规律认识模糊等职业认同方面的问题[6]。导致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外部因素,通过教师内部心理变量发生作用。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起到核心的中介作用。面对同样的影响因素,具备较高职业认同感的教师,可能会合理对待,甚至变不利为有益;而对职业认同感较低的教师则可能成为心理健康的隐患。
教师的职业胜任力不仅是其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条件,也从根本上直接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由于在教师职前教育、入职和选拔、工作评价等环节存在的种种问题,并不能保证每一位教师都具备较高的职业胜任力。不能胜任所从事的教学或科研工作,首先表现为“心理受挫”。因此,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其胜任力不足的一种常见显着副作用。
职业发展规划缺失,是造成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又一重要的自身因素。教师心理健康随职业发展进程而变化。若能够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有助于事业发展,对心理健康也有益。从现实来看,相当部分大学教师没有进行过职业发展规划,有的则比较模糊,不具备可操作性。教师的职业发展方向不明,容易造成行为无效、情绪低落、意志动摇等不良后果。总之,教师自身职业心理品质的低下是影响心理健康水平的内在根本原因。
三、自我实现论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启示。
人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克服自身的消极心理品质,增长积极的心理品质。根据马斯洛的观点,自我实现的过程也就是人追求完全心理健康的历程。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通过追求自我实现,是达到心理健康的一条有效路径。
第一,社会大众对教师的认识和评价应更加客观、合理,实事求是,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自我实现的社会氛围。马斯洛认为,社会因素是造成个体难以自我实现的重要原因。尊师重教的社会环境对教师的自我实现具有促进作用。尽管教师队伍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但社会大众不能以偏概全,特别不能因为极个别教师出现的问题,而对教师整体持完全否定的态度。否则,教师心理健康会受到波及。
第二,学校及教育管理部门应为教师的自我实现和心理健康提供人本化的环境和条件,建立健全科学的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基本观点,个体低层次需要的满足是追求高层次需要的基础。相对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是最高层次需要,也是成长性需要。因此,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成为教师自我实现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
第三,教师自身应不断追求创造性的人生目标,提高教师职业认同感、职业胜任力,做好教师职业发展规划。外因通过内因发挥作用,教师自身因素是自我实现和心理健康的根本条件。面对各种外在条件,教师要正确定位自我,主动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积极规划人生与职业,不断挖掘自身潜能。如此,教师在自我实现的道路上,持续增强自身的积极品质,便可能达到最佳心理健康的状态。
参考文献:
[1]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3]衣新发,赵倩,胡卫平,等.中国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横断历史研究:1994~2011[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2-22.
翻译研究的论文篇三
摘要:随着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茶文化也得到了有效推广和传播。茶服成为一个全新的茶元素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在茶文化的传播中呈现出传统与时尚的完美融合。
关键词:茶文化;茶服;文化传播。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融合发展,并由此产生了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态,中国茶文化也得到了广泛传播与推广。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底蕴,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历程后,茶文化也得到了不断的延伸和创新。随着世界经济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国茶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
1中国茶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提升了中国的软实力,即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和优秀代表。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茶文化与中国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产生了密切的关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文化内涵。儒家有内省、和亲的思想理念;佛家清净、禅机;道家有天人合一的思想。这些丰富的思想理念在一杯茶中得到凝聚和体现,并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中国茶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力量,在茶文化中可以获得更丰富的精神寄托,以茶交友,以茶明志,以茶修身,茶既丰盈了人的内心,也升华了人的品质。从古至今,人们赋予了茶丰富的思想内涵,并将茶与情感、礼仪联系在一起。从皇室贵族到平民百姓,人人爱茶。尤其是古代文人墨客,对茶的喜爱已经达到了痴迷的地步。在茶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茶文化与其它艺术不断融合,体现了更强大的社会文化功能,并渗透到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价值体系中。茶文化的终极价值体现在人们能够在平等、自强、自主的社会中生活,只有如此,才能够使中国价值被世人所接受和尊重。
2茶服的动态审美特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生活方式与审美理念都发生了质的变化。人们对于精神领域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饮茶是当前城市人群最喜爱的一种休闲方式,能够给忙碌的人们提供一种放松身心的机会。在茶艺和茶道过程中,服饰与茶需要进行有效的融合,以体现茶文化的艺术内涵和审美价值。茶服是在行茶时所穿的服装,早在汉代,就有关于茶服的记载。茶服是茶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其中包含了服装和服饰。从茶服的发展历史来看,虽然在一些茶艺表演中也采用了专门的服装,茶服的式样也在不断增多,但是主要特点是以仿古为主。这种古装茶服从设计到服饰都与中国传统文化不相符合,其中缺少了茶文化元素和时代特色。由此,茶服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服饰,能够体现茶文化内涵,具备茶艺表演功能的服装。随着对茶服研究的深入,近年来有研究者提出了茶服秀的概念,即将茶服与时代发展相融合,集合古典与时尚元素,将生态理念渗透入茶服设计中,通过各种时装秀展示中国茶服风采,体现茶服的审美特色。茶服的动态审美是指茶服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神态。茶文化的深刻思想内涵不仅可以通过茶艺、饮茶等方式呈现,同时也可以通过服装表演等方式呈现,茶服可以作为一个全新的动态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展现其丰富的审美特征。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国传统文化也面临着流失,历史的回归成为人们推崇的时尚潮流。茶服作为人们精神生活中的衍生品,不仅代表着中国传统茶文化,同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只有真正挖掘出茶服中所蕴含的茶文化内涵,才能对茶服做出准确的定位,使其成为代表中国文化特色的艺术品。
2.1音乐审美。
在茶服的呈现过程中,音乐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能够使观众形成听觉与视觉的统一,获得审美的享受。音乐具有流动性和节奏感,表演者在演出时,音乐能够烘托出热烈的气氛,使观众产生情感的共鸣。在音乐的配合下,人们能够从表演者身上看到更具流动性的美感。音乐能够给予人们茶服创作的灵感,并通过音乐展现设计师的构思与效果。对于欣赏者来说,既能够看到茶服的色彩、图案和样式,满足视觉享受,同时也能够从中获得精神的愉悦。音乐与茶服的融合,能够利用音乐提升茶服的表现力,引导和启发观众的联想。其次,利用音乐与茶服的结合,能够使表演者更好地把握茶服内涵,用音乐这种无形的艺术提升观众的审美情趣,使茶服的呈现更具节奏感和鲜活性。同时在欣赏茶服时体会到传统茶文化的深刻内涵和优美意境。
2.2服装审美。
茶服是茶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不断增强。茶服作为服装的一类,也被设计师赋予了生态理念。茶服不再只是一种行茶服装,更具备了环保安全的优点,穿着之人能够从中感受舒适放松的心情,寻求回归自然的精神体验。传统茶服具备了传统的民族服饰特点,从布料、图案到样式,都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服饰元素,可以说,传统茶服体现的更多是古代服装的特点,而茶文化气息却不够浓厚。随着茶文化的不断发展演变,茶服也出现了不断的创新,茶文化内涵的渗透,使茶服的设计与茶文化的融合更加紧密。生态理念的渗透为茶服提供了更新的设计元素。茶服之所以被设计师注入生态理念,与茶服本身的特性有着密切关系。茶是一种自然之物,随着历史的发展变迁,茶被赋予了更丰富的时尚元素,与时代潮流逐渐融合。茶服作为茶文化的代表,被赋予了优雅纯粹的特点,同时具备古典与现代相融合的气息。因此,茶文化也被看作现代时尚元素的代表之一。茶服是茶文化与民族传统服饰相结合的服装,在茶艺表演中,茶服的运用十分广泛。茶艺表演者的服饰对于表演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茶服具有浓厚的茶文化底蕴,其次,茶服与茶艺及环境相融合,需要设计师的专业设计才能更匹配。茶服是视觉艺术与文化艺术的融合。优秀的茶服不仅美观典雅,而且能够与茶艺融为一体,体现出深远的意境之美,令品茶之人获得身心的愉悦,并且从茶服中感受到茶文化的艺术魅力。
2.3表演审美。
除了茶艺表演外,服装表演也使茶服呈现出另一种美的方式。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服装表演形式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尽管基本形式仍然是传统模式,但是却在表演中加入了许多流行元素。优雅的茶服配以美丽的模特,在各种音乐灯光背景下进行展示,使商品与艺术品得到完美的结合,不仅营造出浓浓的茶文化氛围,同时也为观众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想象空间。模特赋予了茶服生命,模特的姿态充分体现了茶服的性格特点。模特是流动的,音乐与灯光是流畅的,一切艺术元素都在茶服中变换交融,使茶服这一服饰传递出丰富的情感,不仅满足了服务表演艺术的发展需要,同时也对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传播与推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作用。
3茶服在茶文化活动中的展现。
中国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饮茶是中国人最喜爱的休闲方式,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我国许多城市,都有饮茶的风俗习惯,例如杭州有全民饮茶日的法定节日。全民饮茶日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不仅国内的多个城市积极响应,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也纷纷向当地民众赠送中国茶,使中国茶文化得到积极的推广和传播。,在杭州白堤首次出现了生态茶服展示,也成为当时人们热议的话题。这场时装秀主打生态理念,虽然没有精美的舞台效果和走秀场,模特也并非专业出身,但正是这种自然而充满青春活力的表演,体现出茶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也将茶清新自然的特性展露无遗。模特与观众近距离接触,不仅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使表演更加自然化、生活化,同时也营造出一种更直观的艺术美感。各种优雅美观的茶服表演为观众带来了愉悦的视觉享受。许多来自国外的模特也给茶服增添了异域风情。在此次全民饮茶日活动中,茶服表演成为当天的亮点。尤其是活动在结束后,还向全国各地的茶馆及茶企业及个人征集各种特色茶服,并进行评选活动。此次活动也吸引了许多茶服设计者以及从事茶艺表演的参与。由此,更多的茶服作品得到展示。这些茶服作品,不仅体现了茶的静谧和优雅,以及茶自然质朴的特质,同时也结合了服饰的创意灵感,表达了一种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的茶人思想,体现了茶、自然与服饰的精妙统一。
4结束语。
茶服作为茶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是茶艺表演中的重要组成元素。随着茶服的发展变迁,茶服也被设计师赋予了更丰富的理念,生态茶服是茶服的创新元素,已经成为当前时尚服饰的代表,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可。此后,概念茶服、功能茶服等概念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团体和个人参与到茶服的设计与应用中来,为茶服发展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各种丰富多彩的茶服表演出现在人们视野当中,吸引着人们的眼球。以茶文化为主题的各种茶服设计也做出了越来越大胆的尝试,不仅引领了服装的潮流,使茶服更具创新性和时代性,同时也有力地倡导了中国饮茶之风。在古典与现代元素的结合中,充分展现了中国茶文化的时代特色,在与世界时尚接轨的同时也重新开启了中国茶文化的创新篇章,使中国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有力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5]姜添文,张进平.浅谈中国茶文化中体现出的道家理念[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3):160.
[6]蒋琳.传统神韵的变换———浅析传统图形在现代服饰图案设计中的借鉴、融合、创新[j].新课程(下),(7):158.
翻译研究的论文篇四
长期以来,各个民族之间由于地理环境、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影响,促使中西文化形成了巨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也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一差异反映在电影片名中就各自有不同的心理倾向。中国人民更加重视整体的观念,这一点在电影名中就表现在中国观众乐于接受一些综合性、概括性的电影名称,并且这一类的电影名能帮助观众进行整体性地掌握影片的基本信息,例如《城南旧事》就采用汉语中用来概括的词汇来表达。而西方人民则个体思想鲜明,他们注重语言上的简明性,要求电影名能提炼影片中的核心人名、地点等,或者是某一个名词,例如英文电影lolita就采用了影片中的女主人公的名字作为片名。中西文化上的差异性就导致译名和原名之间会存在一定的偏差,同时也会直接造成部分的语义流失,很多观众都对源语文化不够了解,甚至会感到很难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这些来自于观众文化、审美性等方面的差异就会使翻译者在进行电影名的处理时,就要对源语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归化。但仅仅是译名和原名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翻译者只要对其进行整体上的把握,使其能完整地表达出原作者的内涵和达到预期设定的目的,使观众对译名产生的审美效果和源语观众是相同的情感体验,也可以认为是成功的译名。例如在英thebridgesofmadisoncounty中,翻译者基于归化翻译策略的基础上,主要关照了中国观众的表达习惯和文化性,通过片名直接反映出影片的中心艺术,于是翻译者就为《廊桥遗梦》,通过“遗”和“梦”来突出影片讲述的是一个悲剧故事;而“廊桥”则暗指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同时还对主人公的遭遇进行了提示,因为“桥”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认为是相爱人之间的相聚和别离。这个译名把四个汉字连接在一起,不仅精炼地反映了影片中的基本内容,还意味深长地表露出影片中的主题,富有诗情画意的四个字激起了观众对影片故事的联想,译名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国观众的审美性和心理期待。但是如果这部影片采用直译策略,就可以译为《麦迪逊之桥》,从字面意义来看,中国观众就不能深入了解到影片中的思想主旨,可想而知,这部影片的故事也不可能让人回味至今。在另一部英文电影forestgump中,以男主人公的名字作为电影名,故事主要以一个智商低下的主人公阿甘的视角来剖析美国20世纪中叶到90年代的社会变迁,影片中充满了幽默性和讽刺性意味。翻译者在进行电影片名处理的时候,在归化策略的指导下译为《阿甘正传》,片名说明了影片是以阿甘作为视角,并综合考虑到中国观众的接受能力和认知审美意识。翻译者通过对中国文化的灵活运用,采用了“某某正传”的方式作为表达方式,并且把“阿”字放在人名之前则表示出一种亲切的称呼,这种用法在我国江浙等地区仍然还在使用。
翻译研究的论文篇五
面对席卷世界的民族化大潮的来袭,国际化与民族化教育发展的冲突与融合与之俱来。民族本土化教育理论的发展及其发展路径面临莫大的机遇与挑战,值此高等教育的分野与两难选择之际,以更富人文性的本土情怀关注民族本土化教育,大力发展民族本土化教育理论,从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中汲取新知,并使之最终转化为民族本土化教育成果,这是每一位肩负民族教育使命的教育工作者的不可推卸之责。深入梳理民族本土化历史发展脉络,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教育是任何一个民族存亡续绝的关键所在,失去高等教育的民族迟早会成为世界其他民族的实际意义上的附庸,目前,发展民族本土化高等教育已经成为各民族亟待解决的最大问题。
一、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现状、困境及思考。
(一)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现状。
高等教育对任何国家民族而言都是举足轻重的关键环节,现代人类文明所必需的一切物质财富,都是透过高等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主导之下创造出来的,没有高等教育为其培养人才的民族将会在未来失去一切。审视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现状,虽然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其民族本土化发展程度之低却令人堪忧,几乎所有高等教育不仅其人才培养模式几近相同,而且其民族的本土化缺失亦十分雷同。首先,所有高等教育均忽略了民族本土化问题,过度追求高等教育的一致性,反而使得民族区域内部本应固有的民族特色日益淡化;其次,民族区域的民族特色既是民族赖以发展与维系的纽带,更是以民族区域内部民族团结与和谐发展所需的不竭的动力源泉。所有民族的高等教育都应拥有其自身所独具的特质,且与本民族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特点相契合,照搬照抄的教育理论及方法绝对不是最适宜的,我国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现状中真正能够做到民族本土化的教育理论少之又少,绝大多数理论与经验都是从苏联与欧美等国借鉴而来,这些理论与经验同我国的民族发展现状存在一定差距。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域,这种现象尤为明显。我国的民族本土化高等教育就其发展现状来看,既缺乏真正的民族本土化特质,又缺乏较好的多元化发展路径。
(二)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困境。
在梳理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的过程中,一个无法回避的教育事实就是高等教育课程的本土化落地生根的发展困境,无论是引进式发展还是借鉴式创新都必须回归到民族本土化内核,并将其内化为能够与民族本土化相同频率的文化,民族的固有文化是在长期特定的自然社会条件下发展而来的,每一种文化,不仅是民族生存的源泉,而且更是民族发展的智慧源泉。高等教育与民族文化之间由于存在着过大的落差,因此,首先,必然会在发展的初期陷于如何完成文化差异的对接困境;其次,目前绝大多数高等院校中所教授的敷衍式的象征性的民族教育亦将民族本土化高等教育拉向了边缘化的困境;另外,泛文化准文化等国际文化的的文化杂化的泛滥趋势更为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带来了日渐非本土化的困境。从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的角度来看,引领文化制高点的高等教育更应是与国家民族联系密切的亲本土化的,而这一点与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并不冲突,在多元化高等教育中适当添加民族本土化成分更能够促进并突显高等教育的同质化与一体化进程。民族主义与民族性的方法论及其处理社会关系的原则都可以成为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的法宝,这些基于民族宝贵遗产的智慧源泉的背后是历经数千年的民族文化的积淀。高等教育在我国由来已久的国际化同化,以及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的内化,最终都必然会汇流成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
(三)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思考。
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发展,既是更好地弘扬民族文化精神的强而有力的支撑,又是发扬民族文化传承的科学保证,更将是引领民族区域蓬勃发展的动力源泉。民族区域过多地关注并倾向于全球化,往往会迷失其民族化意识,这对于任何一个民族都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当然,民族本土化本身并不排斥全球化、国际化,更不排斥民族间的相互融合,但是民族本土化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是任何一个民族都必须加以考量的一个攸关民族生死存亡的大问题。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发展存在着传统与现实、扬弃与创新、本土与域外、理论与实践等诸多方面的必然冲突,从教育理论的视角来看,现代教育现实显而易见地与民族教育传统存在着理念与理论上的冲突;从民族发展的视角来看,民族本土化高等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之间亦存在着必然的扬弃与创新的问题;从教育的地域视角来看,民族本土化多元高等教育与一体化教育之间存在着本土教育与一体化教育的冲突;而从高等教育在民族区域的本土化实际落实来看,还存在着理论建构与教育实践的冲突。[1]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的发展还需要高等教育工作者们认真衡量并找出本民族教育与其他民族乃至其他发达国家教育的差异点与共同点,从差异点中找到高等教育的差距,从共同点中找到高等教育融入民族本土化的着力点。
二、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发展。
(一)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的意义。
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现状与困境思考为学界带来了一个热议的民族本土化发展话题,这一话题虽然与民族文化本位无关,亦与民族文化的主体地位无关,但是却与民族文化意识息息相关,同时,亦与民族文化面向世界走向未来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这就不由得不引发民族区域对民族文化如何更加有效地拓展的深刻思考,民族文化的拓展对民族区域而言具有更加广泛与深远的积极意义,民族文化是民族区域的立域之本,失去了民族本土化特质,民族区域必将不断疏离于其民族性,由名存实亡而最终逐渐消亡。由此可见,不断增强民族本土化特征,增强民族区域优势,已经成为各民族尽皆知而不宣的立域之本。诚然,在当今全球一体化与世界多元化交相激荡的现代社会之中,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一体化显然是更为时髦的课题,但是,作为民族区域,加强误区域内部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与紧迫的议题。民族之间的以经济文化为纽带的快速渗透,已经达到了以往人类社会所无法企及的空前高度,这就使得各民族之间的命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高等教育的区域化的民族本土化发展实质上也是一种促进民族发展的和谐化过程,而且还是真正意义上的整个国家多民族和谐发展的不可或缺的过程。
(二)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的必要性。
(三)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教育理论探析。
国家民族教育事业的振兴与发展,为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提供了有利的发展契机,同时,我们应该看到,真正的民族本土化高等教育更需要基于民族特质的多元化,而这与我国目前传统的一体化教育并不矛盾,且完全可以齐头并进。从复杂理论系统的视角来看,民族教育的多元化本身就存在着民族自我禀赋的特质发扬,这对于民族本土教育而言是一个较大的优势,针对这一优势加以深入研究与深入探析不仅对于更好地理解民族本土化教育至关重要,而且对于将高等教育更好地引入民族本土化意义非凡。[4]促进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们首先必须从民族文化的视角理解民族教育本身的意义,同时更需要在思维上彻底转变对于民族教育的传统的肤浅认识与顽固意识。民族本土化高等教育应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对其加以把握,通过对民族本土化文化传承这一主线作为调动民族敏感性的基本要素,围绕这一主线,将高等教育中的主要内容进行渐进式的民族本土化渗透,在此过程中,小而言之民族本土化高等教育可以从中最大限度地受益,大而言之则整个民族区域乃至高等教育领域也都将从中获益。
三、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教育理论发展路径。
(一)高等教育民族人才培养的创新。
纵观世界各个著名学府的成功模式,我们看到它们无不秉承着民族本土化的发展之路,同时,这些学府亦都经历过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过程,但是,这些学府均能从国际化过程中以其独具特色的民族本土化脱颖而出。哈佛大学的前身就是剑桥学院,哈佛之所以能够从剑桥学院嬗变成现在世界屈指可数的顶级大学的决窍其实说来非常简单,那就从早期的模仿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从英式教育中“学习、模仿、移植、培育、超越、创新”之路。[5]高等教育民族人才的培养恰恰与这种发展思路吻合,人才的培养模式应更加多样化,管理体制应更加规范化,生源应更加倾向于民族化,同时,应更加注重民族实用知识的教授,更加注重民族实用知识的拓展与创新。“学习、模仿、移植、培育、超越、创新”的民族本土化人才培养与创新机制必将成为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在民族本土优秀传统文化扎实的根基上,以民族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大力发展民族本土化高等教育,将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先进理论、先进教育方式、先进教育理念汲取出来,使之成为可持续地浇灌民族本土化花朵的有源之水,同时,继续弘扬本民族的优良传统。
(二)基于教育理论的本土化传承与培养。
高等教育不仅要有面向世界的国际情怀,更要有一份国际视野与人文关怀之下的本土情怀,只有拥有民族化的本土情怀,才能从民族利益出发以民族视野观照传承与培养问题。解决民族本土化传承首先存在着时间与空间两方面的问题,在时间上,民族本土化传承思想意识已经根深蒂固,但是将其引入高等教育之中并将其形成培养机制尚需经过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其次,在空间上,民族本土化传承与培养尚需经过一个由超越沙文主义达成以民族优势超越的过程。从教育理论的融会贯通着手,在高等教育的传承与培养思路上,形成以民族化作为社区学院基座,以民族化进阶式高等教育为发展后劲的民族本土化发展模式。同时,民族区域内部的高等学府中应针对民族本土化特质,为区域内部民族进行民族本土化方面的特别课程设置,使之成为既符合民族本土化发展又符合民族精神的多元化课程,一方面可以最大化地保有民族地方特色,另一方面可以最大化地维系民族内部必要的向心力与凝聚力。民族本土化传承与培养的具体实施,可在民族区域的高等学府内开设数门与民族本土化密切相关的课程,同时,还应将越来越多的优秀课题转化为民族本土课程,在吸纳优秀教育成果的同时,将其内化为可传承的民族课程,以完善民族本土化的培养过程。
(三)基于教育理论的高等教育本土化发展展望。
纵观美国大学的成功经验,我们看到其虽然沿袭了英式教育的良好传统却在民族本土化方面不断地进行了完善与改进,其虽然效仿了德式教育的先进模式,却又对其进行了民族本土化方面的不断调试与改良,进而以民族本土高等教育的多元化避免民族本土高等教育的边缘化问题。其实,推而广之,狭义的民族本土化如果善加利用、善加弘扬,也可以像美国各大学一样,快速发展成为广义上的整个中华民族的本土化教育的骄傲。由关注中国高等教育的民族特殊性进而到关注整个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各民族围绕其民族本土化发展的同时,更应与汉民族以及其他各族同胞一道,在教育理论的支撑之下,竞相为民族本土化高等教育发展做出贡献,无形之中为整个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6]。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发展从其一开始就是一个面临选择的过程,这取决于各民族在所谓的“地球村”中的迷失程度,迷失愈深则愈难选择,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国际同化对文化与文明活动的影响由来已久,为民族本土化所带来的困境亦由来已久,惟有走出困境方能真正引领中华民族昂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四、结语。
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发展不仅仅只是单一民族的发展诉求,究其本原,其实更是整个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同发展的普适化诉求,民族的长足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不懈创新是高等教育理论的内在要求,在此基础之上,本土化发展则是高等教育理论民族化创新的必经之途。高等教育理论不仅需要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中国特色”,而且更需要高等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民族特色”。高等教育的“民族特色”可以借鉴我国成功引进国外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理论的经验,更多地汲取国内外优秀高等教育成果,面向世界,立足本土,植根本土,深耕本土,以关注世界的视野关注本土化教育发展,让民族本土化教育与世界最先进的高等教育发展相同步。
参考文献:
[4]于伟,秦玉友.本土问题意识与教育理论本土化[j].教育研究,,(06):9-10.
翻译研究的论文篇六
全球化时代的后殖民主义思潮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反映殖民主义统治下以文学形式反映第三世界生活的后殖民文学,进一步探究诸如语言问题、教育问题、民族文化与文学等问题的后殖民主义批评及文化视域下集中表达后殖民思潮的理论主旨等方面。本文拟以西方后殖民理论对当代文化翻译批评理论中的影响,以期对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和文化批评建设给予批判性提问和参与性思考。在当代翻译理论研究中,后殖民主义俨然成为一个无可替代、不可或缺的重要视角,否则将导致翻译过程中无法彰显不同文化间不对称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不仅如此,用后殖民主义理论重新翻译文本,还会深入剖析其译文与其文字背后蕴含的文化、宗教、地缘、政治之间存在的千丝万缕的关系。在翻译过程中,也考虑在颠覆现存地缘政治权力体系,重构国际正义的政治框架中的积极而独特的作用。
二、后殖民主义与当代翻译理论研究的发展。
其实,早在二战后就产生了“后殖民”(post—colonial)一词,用以代指那些独立的(前)殖民国家。首先《东方主义》(orientalism)中萨义德认为“orientalism”有三种含义,而汉语则是无法翻译的。第一层是指传统意义的学科名称“东方学”;第二层是西方的东方主义的渊源;第三层是西方的东方主义式的思维方式和话语习惯。后殖民主义以西方文化为中心,从特定的特权视角审视这个世界,关注文本的文化转向,促使文化翻译应运而生。萨义德认为尽管产生冲突和矛盾,但是不能脱离后殖民主义的后现代语境。然而,应该看到一直以来,语言学的对等论束缚了翻译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文化翻译比语言学翻译更具现实的进步性。1972年,美国翻译学者霍姆斯(jamesholmes)首次公开发表题为《翻译学的名与实》的论文,把“translationstudies”作为学科名称,得到许多学者的认可。至此,翻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成立。此后,翻译学蓬勃发展,并且在中西方丰富的理论源泉之中派生出诸多支派,其中便有以“后殖民翻译研究”为研究对象的文化研究派。后殖民翻译研究主要是由后殖民研究、翻译理论研究,同时结合诸多学科最终结合而成。
1978年,萨义德(edward)出版《东方主义》,后殖民主义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形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后殖民主义,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它着眼于宗主国和前殖民地之间的话语关系,涉及范畴的广度和深度,且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延伸,最终影响现当代文化批评的转向。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这么说,自有殖民行为以来,人类历史就有关于殖民主义的批评,人类反殖民主义的思想历史悠久,萨义德在《后殖民与帝国主义》一书的第三章中梳理了历史上的反殖思想家。二战后,多数殖民国家在历经长期的战争洗礼后,获得了主权的独立,但他们随后发现并没有真正意义上摆脱殖民统治。西方国家,尤其是前殖民国家采取种种方式,通过诸如宗教文化等方式继续对这些独立后的国家进行殖民统治,这段时期被称之为“新殖民主义”。
新殖民主义主要关注的是独立后的国家的殖民控制问题,后殖民主义是新殖民主义的新阶段。萨义德的后殖民主义侧重关注文化,关注知识范畴内的讨论,萨义德是后殖民的开创者,他着重关注后殖民主义与深入探寻文化的深层次结构性特征,继雷蒙德·威廉斯之后,伯明翰学派采用其他学科视角,探寻后殖民主义中文化的各个方面,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批评局面。罗伯特·杨(robertyoung)赞同伊格尔顿的说法,一门学科需从对开创者的理论批评入手,研究后殖民主义必须从萨义德的《东方主义》批评入手。基于后来不断对文本解读及其思想的研究,壮大后殖民主义批评。传统翻译理论认为当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面对文本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把文本表现出来,事实上人任何表现都是根植于语言、文化和制度的语境。在福柯看来,知识与权利是密不可分的,也就不存在纯粹且客观的表现。萨义德认为,虽然西方对于东方的表现是一直行走于东方主义的话语轨道上,但自古希腊时代到当代,几乎无人能摆脱东方主义思想的约束,即使像马克思这样坚定地从东方立场出发,严厉地批判西方的西方学者也是如此。
后殖民主义翻译学派自诞生之日起就势不可挡,现如今传统译学无法忽视它带来的冲击和震撼,同时全新的视角和不同的文本内涵都能帮助译者更深层次地挖掘两种不同文化的内质,绝大多数的翻译学者们都迫不及待、毫不犹豫地投入后殖民理论的怀抱。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受后殖民主义思想影响,翻译理论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即从语言格式的对等转向文化内涵的体现。这主要是由于“欧洲中心论”已经内化在译者的意识中,译者往往把自己的阐释结构嫁接到殖民地环境中,将殖民者的文化投射到异己文化中,用本土文化意象对他者进行书写。译者通过翻译文本,不仅实现对两种语言的互通,更注重源语中蕴含的文化意涵,并通过合适的译语表达出来。此时,译者不仅具备双语的身份,还具备两种语言的文化,既是语言的翻译,又是文化的翻译。后殖民的文学,首先要认真解读的是萨义德关于英美文学经典所进行的后殖民式解读。萨义德在著作中,即《东方主义》和《文化与帝国主义》中重新解读了西方文学经典,在后殖民主义的语境下开启全新的视角对经典文本进行深入剖析,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重读经典文本”的声势浩大的运动。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因为萨义德在文本解读中引入了后殖民主义概念,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英美文学研究。简单地说,萨义德在《东方主义》中运用的解读经典文本的方法是在东方主义批评的视域下,将文学研究扩展至历史维度和文化维度,从而使得单纯的文本解读衍生为多层次多角度多学科的文化批评。翻译的过程不仅研究简单的语言转换,更应成为对文化构成中诸因素研究的过程。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其演变、使用和表达方式必然受到所处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玛丽·霍恩比突破了固有的翻译定义,认为翻译仅仅涵盖于发生在两种语言间的活动,把翻译看做是两种文化间的互动,不具备自身的特质。苏珊·巴斯内特追溯了文化研究与翻译研究并行发展的历史,认为两者均经历了文化主义、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三个阶段,同时进一步指出应将翻译的重心从语言层面转到文化层面,并逐渐形成强调翻译的本质并不是为了语言的互通,而是注重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是“文化翻译”的“翻译文化转向”。
引入后殖民主义的文本翻译的效果,以期提高文化翻译的`水平,增强译者的责任感和创造力。汉斯·费米尔认为翻译主要体现文化迁移,强烈反对把翻译看做是纯粹的语言活动。在汉斯·费米尔看来,进行翻译活动的时候,译者首先应具备双重文化背景(甚至可以更多),因为翻译的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对于原语和译语的把握,然后才把语言看做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要修正传统的翻译原则和翻译原理,首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翻译不是静态的活动,而是一种不断变化着的动态行为,是一种在时代背景影响下的跨文化交流行为。采用后殖民主义理论视角翻译文本,能够实现对文化的翻译。建构后殖民主义视角中的文化翻译的间质空间,能够实现翻译不夹杂其他色彩的、纯粹的文本。后殖民主义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改变了在语言学范畴内研究翻译的传统观念,把翻译放在更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下进行研究。正如萨义德所指出:西方与东方之间存在一种权力关系、支配关系、霸权关系,之所以说东方被东方化了,不仅仅因为它是被十九世纪的欧洲大众,以那些人们耳熟能详的方式下意识地认定为东方的,也就是被欧化的东方。所以我们(尤其是东方的作者或者译者)必须注意,不能驯服自我、屈服民族灵魂和民族文化进行写作或翻译,这并不是为了自我本身的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或是接受,也许表面上看的确如此,但实际上这是一种为了东方化的行为,使得本身对东方存在不良企图的西方可以使之成为一种想当然的理解。
三、结语。
将后殖民的文化翻译理论运用于文本翻译的过程,形成一种适应当前翻译的理论构想。对源语文本进行释读,首先关注的是语音层次,这是文本最基本的层次,是文本赖以存在的基础。把后殖民写作和后殖民翻译研究联系起来,能够拓宽各自的研究视野,增强对后殖民写作和后殖民翻译研究的认识。语音层次为文本的其他三个层次提供物质基础,尤其是语义层次。语境中的世界――由人物和事件构成的特定的有机的世界,世界则是基于不同语言中的文化背景下而呈现丰富多彩的局面。用语言书写自身民族文化及其历史,是身份认同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手段,而如何把握且较准确地翻译文本,其重要途径之一是借助后殖民主义批判理论。借鉴国内外翻译理论,尝试从后殖民主义的角度,给现有的文化翻译注入新的活力,以期促进翻译理论的发展,为更好地进行文本翻译工作提供新的角度。后殖民主义理论是集多语境多学科于一体的批评理论,由于人们对自我中心主义危害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同时也开始消除原本担心后殖民主义视域下的不同语言的隔阂,随着时间推移逐步认识到杂合化作为文化和翻译策略的优越性,如何才能更好地为翻译学的发展作出贡献值得中国翻译界深思。
翻译研究的论文篇七
英语词汇总量巨大,外语学习者在扩大词汇量的过程中存在巨大的困难.近几十年来,外语教学“重结构,轻词义”,“重形式,轻意义”的'倾向,使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研究滞后.现代语言学研究中的共时性和历时性研究方法给英语词汇教学策略研究以深刻的启迪.以词汇原型意义教学理论和意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英语词汇教学共时性和历时性策略应该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和科研中予以强化.
作者:冯德河作者单位: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刊名:中国校外教育(理论)英文刊名:chinaafterschooleducation年,卷(期):2008“”(z1)分类号:h3关键词:英语词汇教学策略共时性历时性
翻译研究的论文篇八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而人们的生活质量也逐渐从物质要求向精神层面所发展。现今旅游也成为人们接触自然的一种有效的形式,并且也随之成为一种文化形式,更是人们追求精神需求的重要部分。“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的概念是不同的,但是其两者很容易被混淆,并且两者也应该引起一定的重视。文章就通过对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两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从而真正明确两者概念,从而真正有效的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关键词:旅游文化;文化旅游;理论与实践;问题;探究。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在近年来也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通过将旅游与文化进行有效结合,不仅能够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并且也能感受到人类发展的伟大,是促进我国社会文明建设以及不断发展的关键。通过有效的将旅游与文化向结合的形式,从而真正的发挥“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的优势以及其不同的意义,从而明确“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的理论,为其良好的实践提供坚实基础。
一、“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的概念及领域出现困惑和混淆的现象。
对于我国的旅游界来说,在对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概念进行研究时,很容易将两者混淆,甚至出现疑惑的现象,这一直是旅游界所重视的部分。对于“旅游文化”,其是人们一听就非常熟悉的内容,但也还是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概念;而“文化旅游”是近年来才运用开来的名词,可是其内涵与外延还并没有得到有效的界定。现今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其两者从字面意思上看是非常相似的,但从其内在进行分析,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可是却有很大人并不能分清楚两者的区别。所以对于这两个概念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实业界,都是时常被混淆的概念。只有将两者概念和理论以及实践形式进行明确,才能更好的将其优势与作用发挥出来,并真正能够促进旅游文化产业的稳定发展。
二、关于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的概念的界定。
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这两个词语在实际的语境运用当中很容易会弄混乱,导致语境意义完全改变。通过从语言的构词法角度进行分析,对于旅游文化其中的核心词是文化,那么可以看出旅游文化主要表达的就是涉及到旅游方面中的文化内容,其属于文化研究的领域范畴。而对于文化旅游来说,其核心词在旅游,其主要的含义就是通过旅游的形式,有效的感受和了解人类文化,从而深刻感受人类在大自然当中所留下的文化遗迹等。通过对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的理论角度进行分析,是相对比较简单辨别的。可是从实际角度出发,在实际运用当中,还是很难将两者区分开来,而影响到两个词组的运用。并且一些学者认为,文化产业当中包含旅游产业,由于文化中所涉及的范围是比较广泛的,旅游产业属于文化产业中的内容。可是实际并不是这样的,并且对其进行深度分析发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两者是相互并列的内容。首先,对旅游文化进行有效分析。其属于文化领域范畴内的概念,但是对于旅游来说属于文化中的限定词,其展现的是文化行为的表现。在旅游文化概念形成当中是要有几个元素组成的,其包括旅游主体、旅游媒介以及旅游客体三个环节。在其中所提到的旅游主体属于旅游文化的研究核心环节,也就是旅游者。由此就可以看出旅游文化从实际角度就是研究旅游者的一种文化体系。其次,对文化旅游进行全面分析。其被归结为旅游研究范畴内人,主要就是旅游者通过自身的旅游活动形式,以此来满足自身对文化需求。对于文化旅游来说其展现的是一种经历,旅游者在享受旅游的过程当中,会打从精神上获得愉悦心理。由此就可以看出文化旅游注重的是一个过程,其表现在旅游者在进行旅游过程中,根据自身主观意愿对旅游文化进行有效感知。最后,对于两者的密切关系分析。对于旅游文化是文化研究范畴,而文化旅游属于旅游过程中所感受的文化,可是其两者概念中的内涵以及外延,却并不是两个词语在不同形式下的简单分析或是研究。也可以说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两者间有着密切联系的内容。对于旅游概念自身进行分析,属于人们的一种生活形式,更是展现文化的一种表现。无论是什么样的旅游,都会从中感受到不同的文化。由此可以看出,旅游文化多以人的精神境界进行表达;文化旅游则表现的是旅游参与者,在良好的旅游过程当中,来对其文化进行理解。
三、对于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概念的区别以及关联分析。
1.区别首先,其两者的侧重点有一定的不同,由于旅游文化以旅游为限定词,而文化是核心词,那么可以看出其侧重点为文化,属于文化范畴,对于旅游文化的广义,其中包含了文化在旅游业当中的不同展现,并且也能表出旅游与文化间关系。而从其狭义角度进行分析,旅游文化所表达的就是旅游者在活动当中所引出的文化现象。对于文化旅游来说,穷核心词为旅游,而“文化”是限定词,由此可以看出旅游是其侧重点,属于旅游活动与旅游产品当中重要内容。其次,两者研究的重点有所不同,对于旅游文化的研究来说,其广义角度,不仅注重旅游活动基础理论的研究,其中就包括旅游活动属性、特征以及影响等问题内容,而从穷狭义角度分析,其重视的是旅游业与旅游活动当中的文化内容;而对于文化旅游的重点研究的内容,是旅游活动对象,也就是旅游产品的开发以及其经营管理的问题研究等,更加重视其文化旅游活动特点、管理体制以及文化旅游市场需求特征的研究等内容。最后,两者的学科归属不同,通过对我国现今的学科划分体系进行分析,旅游文化的主体是旅游社会学、心理学以及伦理学范畴内的,也有部分内容是管理学范畴内的部分;而对于文化旅游来说,其主体是旅游管理学以及旅游开发规划学当中的范畴研究内容。而从西方学术界角度进行分析发现,旅游文化属于基础性的学科,文化旅游则是应用性的学科。2.关联首先,通过以概念的范畴进行分析,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都是对当前旅游以及文化的结合点进行全面的研究与分析,其两者有着一定的交集,就包括文化旅游资源以及趋向文化景观旅游活动的开展。其次,对于旅游文化研究来说,其包含旅游社会学、旅游心理学以及旅游人类学等非常多的理论与结论参与到研究当中,这对文化旅游的实践以及理论研究都有着极大的作用。并且文化旅游的'发展和理论研究,也能够科学有效的丰富旅游文化的内涵,促进两者更好发展。
四、对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实践情况进行明确。
对于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其两者间是有着很大的联系的,其两者的交集点是对旅游以及文化间的良好结合点,以此来进行有效的研究与分析,主要就是对旅游资源以及文化景观进行分析,从而明确其特点。这样使得旅游文化更加重视理论的研究,因此可以保障其对文化旅游起到理论和借鉴的作用与优势,并且也能够突显文化旅游重视实践以及丰富旅游文化意义的优势。对于我国来说是拥有着上下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文化古国,由此能够看出中国的文化历史是非常悠久和深厚的。这就给我国当前旅游业的开发通过了越来越多的文化资源和文化优势,并且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方向也要靠着文化优势来稳定发展。对于我国旅游业开发状况进行分析,发现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还处在起步时期,我国属于新兴旅游大国。由于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给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利的基础,虽然我国有很多旅游项目还并没有被开发出来,但是却已经受到世界各地的关注,而真因为这些现象从中出现很多问题。如果将与旅游相关的不同资源良好的挖掘出来,并将其与社会实践紧紧地连接在一起,这是一项需要深思的话题。其中就包括不同的旅游产品能够在真正意义上促进旅游业的稳定发展;在旅游业中出现很多旅行团服务,这为旅游者带来非常多的便利,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名目收费以及游客消费产生矛盾等问题的出现,会对旅游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这也是一个需要重视和深度研究的内容。对于旅游地来说,其中不仅包括自然遗产,并且也有当地的文化遗产,而在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时,如果只是想单纯地迎合旅游业发展,而对自然和文化的发展带来影响,这样会失去旅游业发展的价值。所以在旅游业发展中也要重视当地自然以及文化的保护,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旅游业的长远发展。
五、结束语。
通过对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两者的概念进行有效分析,发现其两者很容易混淆,因此在实际当中必须要对两者进行明确,并对两个概念进行清楚的界定,只要这样才能将两者优势和作用展现出来,从而科学有效的促进我国旅游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卢俊莉.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理论与实践的若干问题[j].河南科技,2013,(14):237.
作者:米雨单位: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文化传播系。
翻译研究的论文篇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行各业高速发展。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满足社会需求,一些地方性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发展迅猛,但随之而来的诸如教学资源无法满足专业发展的要求、新进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等问题,阻碍了地方性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
一、地方性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我国较早采用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学校有中央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等美术院校。这些学校位于经济发达城市,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设计类工作室开展得较好。然而,一些地方性高校面临诸多问题。
发达地区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普遍实行校企联合的工作室教学模式,由企业提供教学设备、装修资金、项目,学校提供场地、人员等。在经济发达地区,这种模式有着明显的优势。高校有大量可操作的项目,企业可以节约房租与人工成本。校方可以借用企业资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教师的业务水平,节约了工作室建设资金。但一些地方性高校不具备这样的条件,盲目照搬发达地区高校的发展模式,容易缺乏生存的土壤,校企联合办学很难坚持下去。
2.忽略了地方性高校的生源现状。
一些地方性高校由于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等原因,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差、作业质量不高、上课不投入。地方性高校为了应对这种情况,通常会采取加强教学检查和日常考勤等相对严格的措施,但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还给师生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甚至因为管理过于严格而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在这种状态下,教学质量是无法得到有效提高的,即使教师让学习积极性较高的学生进入工作室学习,从根本上看仍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手段,无法实现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要求。
3.管理制度不完善一些地方性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仍沿用原有的教学大纲,没有为实践教学配置符合市场和时代发展需要的有地方特色的课程。管理制度也不完善,经费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乱象丛生。
二、地方性高校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室的构建。
1.学校为法人,自建企业模式工作室。
由于所处地域经济条件所限,地方性高校若采用校企联合的工作室模式,会损害自身的利益。如果没有项目和利润,企业是不会无偿投入的,也是不符合实际的。其实,学校可以自为法人,出资筹建类似企业运营模式的工作室,利用自身的资源以获得优质的项目,如学校自建项目、教师项目、课题项目、学生自有项目、大赛项目、校企合作项目等。这些项目不但可以为学校赢利,打造品牌实践基地,还可以起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
2.健全工作室教学管理制度。
工作室要想常态化地开展下去,就需要有可靠的制度保障。地方性高校要想采用工作室教学模式,首先,要建立与自身相适应的完整的工作室课程体系,这个课程体系必须紧贴市场需求,以整合资源为目标。其次,要在专业方向、教学计划、内容、任务、设备管理、工作室管理、资源优化等方面修改并完善管理制度。再次,要加强工作室学生递进培养的研究。工作室由于受到学生年级的限制,往往学生刚能熟练地开展项目设计,却已到了毕业的`时候。最后,要建立与工作室教学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工作室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评价应该将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并重,专业能力可以从方案洽谈、设计创意、施工管理三个方面量化标准,职业素养则以团队协作能力、考勤、工作态度为主制订考核标准。
3.合理分配利润。
工作室教学模式要与市场接轨,通过实践活动获得的经济收入不但可以用于工作室软硬件建设,还可以用来提高师生工作与学习的积极性。制订合理的利润分配制度,是工作室教学模式健康运行的必要条件。地方性高校可制订较为轻松的经费管理模式,院系是经费主管单位。工作室在完成院系所制订的基本教学任务与创收任务外,可以享有一定比例的经费支配权,从而形成鼓励和鞭策效应,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减轻地方性高校的资金压力,形成良性的运作机制。
翻译研究的论文篇十
音乐理论研究和音乐创作最大的共性是音乐发展。其次在创造性、真实性和互动性上都有相同的地方。音乐的主体在于演唱家和作曲家,音乐理论研究与音乐创作的互动性就是体现在演唱家和作曲家上的。作曲家在创作的时候,要根据演唱家的音色、音域和演唱的风格来确定创作的目标,同时演唱家也要选择符合自己个人特色的音乐作品来演绎,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在音乐创作的过程中,明确的角色定位也是独具匠心的体现,一方面让创造的成果变得鲜明和形象具体,另一方面使得听众能够最大限度地接受音乐作品。音乐的真实性是对音乐创作的一种检验方式,可以避免在创作的过程中出现夸大和虚假的现象。演唱家和作曲家要通过音乐理论研究和音乐创作的共性来让音乐变得更加完美与和谐,提升其审美价值。音乐创作的真实性决定音乐创作质量的好坏,同时也关系到了音乐作品魅力的发挥。作曲家对于音乐的创作需要音乐理论研究的支撑,这是将两者共性相结合的体现,而演唱家在演绎歌曲的时候,也要赋予音乐强大的表现力。音乐理论起到了使音乐创作的成果更加具体、鲜明的作用,并能让音乐创作成品受到更多人的关注与欢迎,让音乐创作者在创作中发挥最大的潜力。音乐理论最大的检验成果就是音乐创作。两者之间的联系十分重要,音乐理论研究和音乐创作在传递音乐信息时具有准确性、积极性和真实性,音乐不是浮夸和虚伪的产物,具有真实性、创造性的音乐作品才能更加自然的贴近我们的生活。音乐创作的目的就是音乐理论研究的目的,在实际的发展中,音乐理论研究与创作要保持密切的联系和互动,才能够好地表达音乐的内涵。
二、音乐理论研究与音乐创作发展的具体路径。
1.对多层次与多学科音乐展开探索。
开展对多层次与多学科的音乐的研究与探索,一方面能够提高专业的音乐技能水平,另一方向还可以将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探索的经验与能力。各种综合性的探索都对音乐创新与音乐理论做了深层次的扩展分析。但现在的音乐研究中,在深层次的扩展方面还是较为薄弱的,因此需要增加研究的层次性,这也是提升理论水平的一个前提。在音乐的综合发展上,音乐创作需要通过音乐理论研究来吸引大家的目光,在音乐中投入理论研究,才能够更好地发展多层次的音乐创作,才能实现研究领域的实用性和严谨性。同时音乐的发展不能局限在一个学科中,多学科的音乐共同发展才能丰富音乐的内涵。
2.增强综合性研究。
综合性的研究是以扩展专业音乐学习的深度为目的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一方面要增加在音乐方面的深层次研究,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地提高音乐创作的理论水平。目前对这方面的研究还是较少的,为了促进音乐的不断发展,在加强综合性研究中,要认识到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是扩展音乐理论研究视野的根本。只有提高音乐理论研究的严谨性,才能不断地推进音乐创作的发展,才能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来指导音乐创作。
3.结合古代音乐发展现代音乐。
现代音乐的发展离不开古代音乐理论的积累,而现代音乐的成功是建立在古代音乐的基础上的,音乐的发展同时也是一个传承的过程。古代音乐理论是现代音乐创作的动机,同时是领略音乐创作的精髓的根本。在我国古代音乐史中,存在大量的音乐创作材料,它们以历史的形式将古代的`音乐创作真实、完整地记录下来,这些音乐材料直接或者间接地给现代的音乐创作以及音乐理论研究提供了资料参考。全面地掌握古代音乐创作的发展规律,并将其有效地和现代音乐相结合,创造出新的音乐研究成果是现代音乐的目标。古代音乐已经是一种音乐的标志,对于整个民族和国家来说,其彰显了古代人民杰出的音乐思维能力。例如在《乐记》中,古代音乐的深度就被完整地体现出来了。古代乐器的创新,也为现代音乐的创作留下了宝贵的理论基础和创作实践经验。我国音乐的发展在古代就达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这也为现代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古代就已经形成了完善的音乐创作方法,其中创作的手法多种多样,风格均不相同,各具内涵,并且在音域的研究上获得了不小的成果。从现代的音乐中不难看出,很多音乐创作都对古代的音乐进行了或多或少的参考,部分创作的方法也是借鉴了古代音乐的成功案例,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代音乐给现代音乐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其音乐的规律或直或弯、或明或暗,与现代音乐中结合起来,就能体现出我国音乐的连续性和规律性,这是古代音乐延续至今的原因,也是古代音乐的特点,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现代音乐理论研究与音乐创作时,好好把握与耐心探寻,这样才能扩展我们的音乐思维,解除固定音乐模式的限制。让现代音乐和古代音乐的历史感相融合,将古代音乐的传统性和民族性发挥到现代音乐中,并对这些特质进行理论的研究,发挥其作用,不断地完善音乐理论的知识,才能对以后的音乐创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三、结语。
在音乐理论研究中,音乐创作是作为基础而存在的。音乐理论研究和音乐创作是互相联系互相发展的,音乐创作不能缺少音乐理论的理性分析与归纳,同时音乐理论研究也不能缺少音乐创作的实践。在现代音乐的发展中,只有音乐理论研究和音乐理论共同进步,才能实现音乐更快更好地发展。音乐理论研究和音乐创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要合理地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理论研究和创作的层次进行有效的扩展。同时需要我们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对音乐理论研究和音乐创作开展创新,才能促进音乐的进一步发展。
翻译研究的论文篇十一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忽视了个体积极的心理体验和积极人格的培养,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人本主义的新思潮等为主要理论基础,重视个体积极品质的开发和积极心态的培养,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分析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来源、体系、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等方面,以期更好地促进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本论文是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重点规划课题“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编号hgjxhb111107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含义。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中心孟万金教授创立。该理念继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整合并借鉴了西方积极心理健康、积极心理治疗、积极心理学、积极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可以说是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新理念。
孟万金教授认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教育对象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以人的向善性为价值取向,运用积极的内容、方法,从正面发展和培养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防治各种心理问题,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
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来源。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理论来源就是近年逐渐兴起的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是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这股思潮的创始人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martine.p.seligman)、谢尔顿(kennonn)和劳拉·金(lauraking)。他们认为积极心理学是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力量的科学。主张心理学应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生活、发展,具有天赋的人如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等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倡导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待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以此激发个人所固有的积极力量,使每个人都能获得良好的生活。积极心理学思想是对传统心理学的批判与修正。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理论来源是人本主义思潮及它所激发的人类潜能运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开始研究人性的积极面,马斯洛认为:如果一个人只潜心研究精神错乱者、神经病患者、精神脆弱者,那么他对人类的信心将会越来越小……,如果心理研究的关注点过多地集中于心理疾患的诊断与治疗,势必会忽略个体的积极特质、自我实现能力以及社会整体的发展。人本主义提出了一种积极的人的模式,人本主义强调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强调人的健康成长和积极发展,认为人类有一种天生的“自我实现”的成长倾向,即一个人发展、扩充和成熟的趋力,它是一个人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各种潜能的趋向。可以说,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潮为现代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联系我国实际情况,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来源之一。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中庸”的修身思想、“性本善”的人性论思想、“中和”的人生态度、“预防”与“整体”的中医养生精髓,这些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理论奠基和重要依托。
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
(一)积极心理健康的教育对象。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关注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关注面较小;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对象不仅仅是有问题的学生,而是面向全体学生。
(二)积极心理健康的教育内容。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单一的修补功能,即重视研究如何解决出现的心理问题和困惑;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重视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强调调动学生的积极力量。
(三)积极心理健康的教育目的。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目的是解决心理问题,消除心理障碍。即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目的是问题的消除,侧重矫正和治疗。但是如果学生没有形成积极认知和积极的品格,学生可能以后还会出现别的问题。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和调动人的心理潜能和积极品质,提升个人的幸福感。即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人的心理发展。
积极型与传统型心理健康教育虽然有区别,但是两者之间还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可以说,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批判、继承与发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更注重防患于未然,通常采取“提前预防”和“积极引导”去塑造和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从而达到对心理问题预防的目标。当一旦出现心理问题,此时就需要对问题进行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诊断干预了。
四、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建立积极完善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系统。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学校的其他工作、与社会、与家庭的关系不是分离或者毫无关系的,它们之间是一个融合的有机整体,系统中的因素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因此,要建立起积极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系统。应充分挖掘和利用各方面丰富的资源,重新整合社会及家庭、学校等各种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要素,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系统,以课堂为主要阵地,以学生﹑家庭和社区为载体,构建“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位一体的整合之路,形成积极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营造积极健康的大环境,组织系统中的各因素在共同的教育目标指引下,相互配合、补充和促进,共同培育学生的积极品格,共同打造和谐健康的育人环境。
(二)开展积极健康、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高校要积极组织丰富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内容要结合学生的专业和兴趣,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重视学生潜能的发挥,可以开展如团体辅导、专题讲座、主题讨论、专家讲座、素质拓展训练、心理知识竞赛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科技服务、支农支教等。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产生积极的心理体验,增强适应社会和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形成积极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塑造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健康人格,培养健康向上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营造和谐向上的校园氛围。
和谐向上的校园氛围会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潜移默化的使人受到感悟和触动。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应该包含积极教育的因素,给学生以启迪和影响。校园环境要优美,使人心旷神怡,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体验美感、陶冶情操,提高其审美能力,形成积极人格。校园的精神文化要丰富,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优雅的气质和独立人格。
五、我院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
(一)汇聚学生、学校、家庭、社会力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我院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置于大教育环境中,通过学校内部的教育、教学活动,同时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有机结合了各种教育要素,对学生的心理施加积极的、正面的影响,培养学生积极人格和积极心理。
目前,我院心理健康中心在学生入学时,为每名学生建立个人档案,档案包括家庭联系方式、个人家庭情况及支持系统等。心理健康中心的老师每月都会与各科教师及辅导员老师进行沟通,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制定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教学模式,面对全体和个别学生开展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学科渗透、个别辅导等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同时积极与学生家长、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进行沟通。这些举措更新了广大师生、家长的教育观念,促进了学校心理工作的长足进步,培养了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二)努力探索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我院教师自以来,努力探索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教师注重培养自己的积极心理,同时也以积极的心理教育和影响学生。教学过程中,较多使用平等的、积极的、尊重的词汇,鼓励信任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力量,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重视学生潜能的开发,强调学生的积极情绪和体验,使学生能以自信和积极的心态面对社会和自己的生活。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效果体现在,我院师生关系融洽,教学效果良好,师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同时,我院学生就业率较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和优秀品质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各种技能大赛、艺术展演获奖次数较多。
翻译研究的论文篇十二
翻译作为一项十分重要和复杂的工作,一直是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翻译研究越来越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各种新的翻译方法和技术也在不断的涌现。在我进行翻译研究的过程中,我深刻的感悟到“翻译”的深度和广度。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于翻译研究的心得和感悟,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启发。
第一段:翻译的定义及其本质特征。
翻译是一种从一种自然语言转换到另一种自然语言的过程。翻译的本质特征是语言一一对应的替换。如何适当的把原始语言的信息转换到目标语言,避免因文化差异而引入过多的“翻译误差”是翻译工作的核心问题。而当语言之间存在巨大的文化差异时,就可能出现无法完全翻译的情况,这就要求翻译者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深厚的语言功底,以能够更好的完成翻译任务。
第二段:传统翻译与现代翻译的差别。
传统的翻译方法主要依托于人工完成,采用术语记忆技术和专业字典手动翻译的过程居多,这种方法不仅效率低,而且存在误差也无法避免。而现代翻译方法则主要采用计算机辅助翻译(CAT)技术,以及机器翻译(MT)技术,可以更好的提高翻译的效率和准确度。虽然机器翻译技术已经相对普及,但人工翻译仍然是不可或缺的翻译手段,因为无论是什么语言的翻译,都需要人工的校对,保证翻译的质量和准确性。
第三段:专业术语的提高。
在翻译中,经常会遇到专业术语和词汇,不同领域间术语的差异很难避免,这也是翻译难度之一。而对于这些专业术语,我们需要有良好的词汇记忆能力和熟悉相关领域的知识体系,才能够正确理解术语的含义和用途,并且做到准确翻译。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学习、阅读和翻译来提高自身的专业术语水平。
第四段:文化差异的翻译思考。
在翻译时,文化差异是我们无法避免的问题。在翻译过程中,我们不能单一从词汇和语法上考虑,还需要深入挖掘原文背后的文化含义,以更好理解作者的原意,进而准确翻译。这其中包括社会背景、语义内涵、语境、习惯用语等各种文化差异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通读原文,如果无法理解某些文化背景或语境,需要借助网络查阅相关资料或寻求专家指导,才能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传达原稿的意图。
第五段:结语。
翻译作为一项非常特殊的工作,给翻译人员带来极大的挑战和机遇。在翻译研究的过程中,我深刻意识到,翻译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替换,还要考虑到文化差异、社会背景等因素,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和政治素质,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提高翻译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完成翻译任务,并且为促进语言和文化的交流做出更大的贡献。
翻译研究的论文篇十三
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在《翻译选择适应论》一书中正式提出生态翻译学概念。生态翻译学是在翻译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结合达尔文的“进化论”中的“适者生存”思想与东方哲学思想、生态智慧而来为翻译实践提供新的理论基础。该理论提出后引起学界的热议与研究同时也有质疑之声。
在中国知网中高级搜索核心期刊,检索条件为输入主题“生态”“翻译”,时间从至共检索出127篇期刊论文。近几年是生态翻译学相关的学术研究与研讨等学术研究成果最集中的时期。研究学科主要集中在外国语言文字、中国语言文字等学科。研究层次分布在基础研究(社会科学)等领域。其中部分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基金的支持。
长期以来,国内翻译界理论发展滞后,在逐渐借鉴西方翻译思想的过程中,出现了亦步亦趋或西方思想的“追随者”现象,增强国家文化的软实力势在必行。生态翻译学作为本土翻译理论,国内学界逐渐掀起理论研究热潮。
胡庚申教授作为生态翻译学的创始人,孜孜不倦地对理论进行探索。胡认为生态翻译学作为新兴翻译理论。与其他翻译理论相比,生态翻译学在立论视角、哲学理据、关注焦点等方面有自身的优势与创新。胡(2014)对宏观层面上的“译者中心”和微观层面上的“译者责任”进行理论分析。国外学者恩创·哈格斯(2013)介绍了生态翻译学的国际化研究进展与未来的发展趋势。文章认为生态翻译学的引入打破了传统的西方翻译理论一统翻译界的局面,促进东西方翻译理论的交流平台的构建。
三、生态翻译学的具体应用。
生态翻译学作为跨学科、跨领域的翻译理论,学者运用“三维转换”“适应选择”理论分析译文的质量。如翟晓丽(2014)、聂韶峰(2014)从三维转化角度对电影中的译文进行评析。石春让&李健()以《快乐王子》的多个汉译本为范本,从时空两个维度进行比较研究。
学者们更加重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例如,舒小杨(2014)将生态翻译学置于翻译教学环境的背景之中,以帮助翻译学习者增强翻译能力。唐祥金(2013)将生态翻译学的“三维”理论与公示语的翻译相结合,吴育红&刘雅峰(2014)注重生態翻译学与外宣翻译相结合。田娜(2015)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支撑,注重研究中国川酒文化的生态翻译。
四、生态翻译学的质疑与释疑。
任何一种理论或批评模式都有其合理性和局限性,尤其在关注面上,都有其重点和盲点,生态翻译学作为新生理论也不例外。
陈水平(2014)认为胡提出的“翻译生态环境是译者和译本生存状态的总体环境”的论述,将翻译放在翻译环境的最底端,忽略了翻译的“跨地域”特点;“译者中心”,违背了生态伦理;选择适应论置于中坚,忽视了更为广阔的翻译环境。胡庚申教授驳斥陈的论点。胡(2014)认为陈“关联序列”存在误读并对相关的最新进展不了解;译者以生态翻译学为研究基础是以文本为支柱,并没有脱离文本而存在;陈没有区分翻译适应选择论和生态翻译学的不同,陈的研究还停留在对初期生态翻译学的研究批评中。
五、结论。
现今翻译市场蓬勃发展而译者鱼龙混杂,译文良莠不齐,低层次译者产能过剩、高层次译者数量不足,对译文的衡量标准尺度不一。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基础的译文它既提升了译文的可读性,同时又满足了大众对高水平、深层次文化的需求。
翻译研究的论文篇十四
在传统的教学中,高中是学生升学的重要阶段,被社会看成是学业上甚至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很多知识的学习都是对原有知识点的升华和进一步教育。在传统的高中教育中,英语教学还只停留在书面语言教学上,对于口语的练习和培养花费的时间少之又少,并且有关口语的练习可能也是涉及到英语的日常生活联系,与西方的文化背景相差甚远。由于学生入学时候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学习兴趣也有高有低,所以,高中的英语成绩会有非常大的差别,再加上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观点上相对落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提高,不利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所以,传统的英语教学没有办法满足社会的需求,需要进行改变。
一、转变教师思维方式。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处于引导地位,对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以及学习都起到非常好的促进作用,所以,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英语理论基础和知识技能,还要对西方文化有非常全面的了解,这样有利于在对学生的教育时消除学生所处的环境与英语背景的差异性,激发学生的语言环境,加强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在英语应用上可以更加顺利,对于以后在英语应用上不会出现因为文化差异上的不同而造成的尴尬事件。同时,教师还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把西方文化背景自然的融入到对学生的教育中来,减少文化之间的差异程度,让知识点在学习内容的文化背景下更好的溶为一体,帮助学生语言环境的形成,也能加深对文化的认识程度,避免与外国人在英语交流上存在的文化差异,加强学生对文化的认知程度。
二、选修课和课外英语活动中导入英语文化。
不仅仅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上学习英语,同时,学校还可以增开英语选修课和兴趣课,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英语兴趣,让学生实际了解到外国的语言文化。教师可以推荐学生进行英文作品的鉴赏,让学生多听听英文歌曲,既能锻炼学生的听力,还能纠正自己的发音。同时,学校还可以为学生开展英语朗诵比赛、歌唱比赛等英语兴趣方面的比赛项目,通过对活动的准备,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在语法和词汇教学中导入英语文化。
语法是学生接触英语最基本的一种方式,如果是单纯的语法学习,学生学习起来会比较单调,死记硬背的效果也不是特别明显。所以,教师可以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语言表达上的不同贯穿在语法的教育上,让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对语法和文化都有非常好的理解和记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在表达形式上非常注重文化内涵的表述,并且由于国家不同,在语言的使用习惯上也与汉语有非常大的差别,所以,教师不应该用汉语的思维方式来教导学生英语,一定要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例如,汉语中的“农民”是同一个意思,没有其他的表达形式,在任何一种环境中都可用,但是,在英语中就不同,农民可以用“farmer”和“peasant”两种不同的形式表达,这里的不同在于经济状况和文化教育程度不同,所以,有不同的表达模式,而在使用中如果没有对其深层的含义表达清楚的话,会引起非常大的误会,实际上的差距非常大。学生需要把每一个词汇在背景和运用上完全掌握,这样才会在使用中不会犯错,对于文章的理解上也会更加深刻。
四、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信息技术开始在课堂上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教师再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课本上的知识点结合一些课外的内容,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播放出来,让学生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学习内容,比传统的教师讲授更加直观、深刻,尤其是遇到一些比较难懂的知识点,效果更加。运用多媒体技术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更好的提升英语学习兴趣。
五、让英语走出课堂。
高中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力,并且教师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来验证自己的学习效果,并且,通过实践,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热爱英语这门学科。对于一些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聘请一些外国教师,学生在课余时间,找到外国教师与其进行交流,不仅仅是学术方面的知识,还可以是生活的甚至是其他各个方面,既能考验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还能加强学生与外国人的交流能力,为了能够交流更加顺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对西方文化的进一步了解。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英语方面的交流机会,可以与其他学校的学生进行英语交流,了解其他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看自己在英语学习上是否需要有改进的地方,还可以找到一些可以相互交流的英语书籍,帮助他们在成绩上的提升。并且,学校还可以为学生组织一些西方的节日,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西方节日的氛围和与中国节日的差异,体验更加深刻。总之,高中英语是提升学生英语水平的关键时期,为了能够加强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需要教师可以在教学方式上进行转变,把中西方文化进行融合,不断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要求。
参考文献:
[1]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xx.
[2]许力生.跨文化交流入门[m].浙江大学出版社,20x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翻译研究的论文篇十五
翻译是一项既充满挑战性又非常重要的工作,因为它的作用是使不同语言和文化的人们能够相互交流和理解。在我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一直对翻译领域充满兴趣,特别是翻译研究。通过研究翻译,我更好地了解并学习了翻译的理论和实践,本文将分享我的心得和体会。
第一段:研究翻译对提高翻译水平很有帮助。
翻译研究是一项挑战性和复杂的工作,需要掌握许多的翻译理论知识和技巧。研究翻译的过程是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语言和翻译技能以及一定的翻译经验。通过翻译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理解翻译的概念和原理,提高翻译的速度和质量,做出更好的翻译工作。
第二段:翻译研究可以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翻译是文化的体现,翻译过程中涉及了不同语言和文化的相互理解和交流。当我们在翻译时,我们不仅需要理解原文的意思,还需要了解文化背景、历史背景、社会背景等,以便更好地进行翻译。通过研究翻译,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他文化和语言,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第三段:翻译研究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
翻译的目的是传达信息,但同时也涉及到语言的美学方面。在翻译中,我们不仅需要注意语言的固定搭配和语法结构,还需要注意运用像声韵、形象和修辞等各种修辞手段,使翻译更流畅、更易懂。通过研究翻译,我们可以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文化和艺术。
第四段:翻译研究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翻译是个需要解决问题和思考的过程。在翻译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的难题,需要使用各种翻译技巧和策略来解决。通过研究翻译,我们可以了解和学习各种翻译技巧和策略,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应用,以提高我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第五段:翻译研究能够拓宽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
翻译是一个广泛且重要的领域,同时也是一个有许多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方向的领域。通过翻译研究,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翻译领域的发展方向和新技术,市场的需求和现实的挑战。同时,翻译研究也可以增加我们的竞争力,提高我们的职业发展机会。
总结:
总之,翻译研究对于我们的学习和职业发展至关重要,通过研究和实践,我们可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和相关技能,更好地了解其他文化和语言,拓宽我们的职业发展方向。同时,翻译研究也可以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翻译研究的论文篇十六
在当前翻译日渐商业化和产业化的背景下,市场对高层次应用翻译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而传统的外语专业教师的职业素养与能力结构难以满足翻译人才培养的需求,如何顺应市场需求,提高职业化应用翻译人才的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张瑞娥、陈德用(2012)调查发现,尽管中国高校翻译师资在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和学位结构等方面已经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学术型师资和应用型师资的配备仍然不够合理。目前,我国翻译专业教师大多数由传统外语教师转型而来,专业背景和长期从业经验不足,无法给学生提供专业性和职业性的指导。何刚强(2007)、詹成(2008)、鲍川运(2009)等学者指出,翻译师资不足是当前翻译人才培养的突出问题,已成为制约口译、笔译教学的一个瓶颈。如何建立一支既懂理论又善实践,能胜任教学任务的翻译专业教师队伍,是本科阶段翻译人才培养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
一、翻译专业教师的职业素养与能力构成。
何刚强(2007)提出,翻译专业教师具备以下三种能力:第一,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精通翻译的一般策略与技巧;第二,宽广的翻译理论视野,熟悉译论的国内外发展动向;第三,无穷的琢磨翻译的激情,懂得教学的互动与循循善诱。韩子满(2008)也指出,翻译本科专业教师必须具备职业化素质,具体来讲,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专业知识,包括翻译知识和翻译能力;第二,教学能力,包括教学组织能力和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第三,科研能力。也有学者呼吁,本科阶段翻译专业教师应具备“双师”素质,即“教师职称+翻译职业资格”,即翻译专业教师不仅要具备大学专业教师所需的教学和科研能力,还应具备翻译职业化素质。穆雷、仲伟合、王巍巍(2007)认为,翻译专业教师要对翻译职业有清楚的认识,包括职业特点、规律、行规、道德等。教师只有熟悉翻译工作所需的基本翻译技术,了解翻译的职业特点、行业规范与市场需求,才能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综上所述,翻译专业教师要想胜任教学工作,应具备以下四种能力:一是良好的教师素养和教学能力,即具备必要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教学组织技巧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这是对教师的一般要求;二是丰富的翻译理论知识和扎实的研究能力,教师只有系统地了解、掌握古今中外有价值的翻译思想,具备宽广的理论视野,才能够正确引导实践、充实课堂,并促进科学研究能力的提高,这也是对高校教师的特殊要求;三是过硬的翻译实践能力,翻译专业教师只有具备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掌握翻译的规律,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翻译实践能力;四是良好的翻译职业素养,了解翻译职业的特点和行业规范。以上四种能力对于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第三和第四这两个方面,恰恰体现了教师的翻译职业化水平,为职业化翻译人才培养提供了人才保障。
二、翻译职业化与教师发展。
翻译职业化首先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翻译实践能力,了解翻译行业的特点和规范。本科阶段翻译教学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把学生培养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中等翻译人才”(蔡平2006)。翻译实践课程在本科阶段翻译教学中占主导地位,大量的案例分析和作业讲评则是国内外翻译课程的主要授课方式,因而过硬的翻译实践能力是翻译专业教师首要的、基本的能力,否则不足以令学生信服,也无法满足职业化译者培养的需求。翻译专业教师应能教授英汉笔译、汉英笔译、文体与翻译、经贸法律翻译、翻译实务等翻译技能类课程以及与翻译职业相关的实用课程,了解翻译市场的需求和行业标准。鉴于此,翻译专业教师应具有不低于30万字的笔译实践量,或者至少20场的.口译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够胜任翻译专业的教学任务。然而,目前我国翻译专业教师队伍现状堪忧,大多数教师缺乏职业和行业背景,或由传统英语教师转型而来,或为近年新进博士学位人员,翻译职业素质欠缺。受专业背景所限,真正具有丰富翻译实践经验和较强翻译能力的教师仍然匮乏,而翻译实践量在100万字以上者更是稀缺。教师缺乏对翻译规律的清晰认识,不了解翻译的职业特点和行业规范,因而无法为学生讲授与项目管理、翻译职业市场、行业评判标准等相关的翻译实务知识,不利于职业化翻译人才的培养,也阻碍了翻译专业教师自身的发展。翻译专业教师职业化程度不足,究其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科研投入与翻译职业能力发展相矛盾。
本科阶段翻译专业最根本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中等翻译(口译、笔译)人才”(蔡平2006),这首先要求翻译专业教师具有一定的口译、笔译实践积累,还要有扎实的翻译理论知识和教学功底,将实践知识内在化,并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专业翻译教学常常采用工作坊的形式进行授课,即教师通过让学生大量接触各类真实的源语文本素材并进行实际翻译训练,引导他们对翻译过程、翻译步骤、翻译策略进行反思和讨论,帮助其学会运用翻译参考工具解决问题,并最终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翻译综合素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集调解者、组织者、创造者、促进者、监管者、引导者、指挥、教练等角色于一身(李明、仲伟合2010)。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翻译能力和丰富的行业经验。然而,与此相矛盾的是,目前国内高校翻译专业教师面临比较繁重的日常教学工作和科研压力,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占用了教师从事翻译实践的时间,制约了翻译专业教师翻译能力的自我突破和专业发展。长期脱离实践积累,教师的翻译能力无法提高,无疑会制约高素质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也不利于翻译教师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评价体制不完善,翻译专业教师的专业认同感低。
目前,由于绝大多数高校职称评定和考核标准的科研导向性比较强,因而教师在职研修、自我提升专业学术水平的意识明确,并且时间和“心理空间”压力显著(张莲2013)。翻译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和课堂水平往往与评价并不挂钩,换句话说,教师的翻译能力并不会对本人的晋升、奖励有本质的影响。这样,教师的实践积极性和努力提升自己的动机就会大打折扣。
三、翻译专业教师的发展途径。
教师是高校发展的核心因素,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张莲2013)。翻译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是由多种主客观因素造成的。培养高素质、职业化的翻译专业教师队伍,是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的关键,这不仅需要外在环境和管理机制的保障,而且需要教师有明确的专业发展观和专业发展行为。
(一)创新翻译专业教师培训方式。
要改变当前的翻译师资状况、优化师资构成、提高翻译专业教师职业素养,就要有效整合高校学术资源和行业资源,对翻译专业教师进行翻译实践、教学技能和科研方法等方面的培训。目前,我国翻译专业师资培训已经渐成体系。近年来,中国翻译协会和各大知名高校多次举行针对职业翻译能力和翻译教学能力的师资培训,这是本科阶段翻译师资培训系统化和专业化的一个有益尝试(鲍川运2009)。培训内容从初期以翻译理论与教学法培训为主,逐步涉及各相关领域,如翻译研究方法、翻译教学基本理论与原则、翻译课程规划、本地化管理、翻译技术、翻译项目管理、口译和笔译实践等多个方面。在翻译教学培训方面,除了中国翻译协会每年一度的翻译教学法培训之外,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先后举办了口译、笔译教学开放周等活动。近年来,口译、笔译高级技能的培训日益得到关注,并且出现了翻译专题培训项目,例如,中国翻译协会举办的法律翻译技能培训,内容涉及法律翻译概论、各类法律文本的翻译与写作常用技巧、法律翻译习作点评指导等方面。培训专家既有学界专家,又有行业资深译者;培训课程从专业训练、专题讲座、专题研讨到课程示范、上机实操、案例讲解,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理论讲解与教学示范和翻译实践有机结合,产生了良好的教学培训效果。然而,此类翻译师资培训尚不足以满足当前翻译专业教师发展的需要。首先,从培训时间来看,培训多以1~2周的短期培训为主,缺乏中长期的具有较强延续性的培训。其次,从培训方式来看,培训仍以讲座式培训为主,即按照既定的培训计划,向培训对象进行单向的信息传输,参与式培训不足。讲座式培训虽有利于培训对象快捷、系统地接收、理解所传输的信息,但容易忽视培训对象的个性差异和实践积极性。针对这一不足之处,应当加强校企合作,派教师进入企业实习。经过大量翻译实践和行业专家一对一地审校、点评,有助于翻译专业教师提高翻译能力,了解行业规范,同时也能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此外,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翻译专业教师“先天不足”的问题,还应当拓宽教师的来源,引入具有职业和行业背景的兼职或短期课程师资,充实翻译专业教师队伍;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建设专业课程,即由行业专家与专任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大纲、教案和教材的编写,以及课程评估标准的制订,这种方式能有效帮助翻译专业教师熟悉行业规范与市场需求,提升其教学能力。
(二)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师教育长效机制。
合格的教师应能够根据自己的教学能力、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特点以及任务的要求等选择适当的策略,在教学活动中监督策略的执行过程,能够依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对教学活动进行自我评价与反思,改进教学策略,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吴迪、陈迎,等2009)。然而,有研究发现,目前大多数高校的青年外语教师还没有真正从思想上意识到自我反思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只有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思考、实践、评价解决问题,才能实现自我发展(吴寒2011)。因此,高校应考虑建立以“自我反思、群体协作”为核心的翻译专业教师教育机制,通过举办教学研讨活动和教育技术培训、加大教育资源投入等方式,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帮助教师学会全面反思和评价自己的知识、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增强翻译专业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使其形成明确的专业发展目标和科学的教育观。
(三)建立多元化的翻译专业教师考核评价方法。
我们需要借鉴国内外知名高校的经验和规范,探索并建立一种基于翻译专业教师专门人才培养的、适用于翻译专业教师的人才质量标准,将制度保障融入翻译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翻译实践成果应与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一样,成为评定翻译专业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指标。学校应针对翻译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考核机制,促进翻译专业教师职业素养的提升。例如,建立翻译教师培养体系与资格证书制度,结合当前翻译专业教师自主发展、校企合作培养和校本培训等培养模式,鼓励教师取得翻译职业资格证书;通过量化的方式将翻译实践成果纳入教师考核和职称评定,充分发挥翻译专业教师适应环境、发展自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教师与业界加强合作,针对翻译实践项目、翻译研究项目等开展横向课题研究,通过团队合作实现科研、实践的共同发展,储备专业实践教师后备力量。
结束语。
翻译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对于提升翻译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教师专业发展受教师个体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因而翻译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必将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国家、学校和个人多方位、多层次的共同努力。
引用文献。
翻译研究的论文篇十七
内容摘要:
我国无论是在文学作品还是宗教文化上一直都是有很深的内涵,所以我国文学作品中大多数都会存在着一些宗教文化元素,并且每一个国家文学作品中对宗教文化元素的表达都不相同,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本文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元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总结归纳出了宗教文化元素在文学作品中的翻译原则,以供相关人员参考或采纳。
关键词:
宗教文化元素;文学作品;翻译原则。
文学作品中经常性的会出现宗教文化元素,对文学作品中宗教文化元素进行翻译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够体现出国外的一些宗教文化和风俗信仰进而为国内的文学爱好者提供一些其他的宗教文化知识,并且还能够帮助读者更好的了解文章中的深刻含义。但是宗教文化具有复杂性和专业型等特点,所以为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但是只要遵循其翻译原则,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一、文学作品中的宗教文化元素。
当代的文学家christopherdaw-son对宗教文化有着很深的研究,其不仅是著名的文化哲学家,还是历史学家和文化史学家,也有人称他为社会学家和宗教哲学家,甚至称他为“新时代的'先知”。christopherdawson认为宗教就是理解各国文化的关键所在,并且其还在文化的发展和形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长久的历史长流中,无论是政治、文学、法律还是哲学上都有宗教文化的身影,其对历史的文化和意识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文学与宗教文化之间更是有着非常深刻的渊源,宗教文化与文学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着,宗教往往会利用文学的形象感来宣扬宗教思想,而文学作品中必定会出现反映当时的宗教文化,以增加历史感和文化感,所以在进行文学交流和翻译时,最不容忽视的就是宗教文化元素。
二、宗教文化元素在文学作品中的翻译原则。
(一)尽量保留。
文学作品的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在翻译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尽量保留文学作品中所想表达的信息,从而保证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但是在从前,我国学者在翻译一些国外文学作品时,大多数情况对其中的宗教文化都抱有一定的批判心理在,就算不存在批判的态度,也会进行选择性忽略,所以文学作品中的一些宗教文化始终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诠释和理解。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现如今大多数学者在翻译国外文学作品时,都会选择尊重原作者,将原文中所想表达的中心思想进行翻译。
(二)主次有别。
宗教一直都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因为宗教具有非常强的包容性,包含着众多的文化形式,甚至可以说人类的所有活动都和宗教逃脱不了关系,并且宗教中还包含着宗教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复杂结构。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翻译人员常常要面对着如此庞大的社会文化体系,难度可想而知。所以在进行翻译时,一定要遵循主次有别的原则,对原文理解有着重要影响的部分为主,对原文理解影响不大的部分为辅,在翻译的过程中一定要分清主次,进行适当的取舍,才能够准确的表达原文中的信息。
(三)异国文化为主。
在翻译的过程中,一定要以异国文化为主,因为中外的宗教文化相差很大,中国的宗教文化一只受到的都是儒家道家的思想影响,而国外的宗教,以俄罗斯为例,一直都是受到东正教的影响,两个宗教文化的差异非常巨大,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根据自身民族的宗教文化对原文进行修改,但是一经修改,原文所想表达的思想就会有所偏差,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异国文化,以原文中的宗教文化为主。
(四)形式和内容要兼容。
各国的宗教文化是不相同,所以各国的文学作品中,经常会包含着自身民族的宗教文化元素,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在理解语言表面意思的前提下,对原文所处的时代和背景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挖掘,从而得到一个最恰当的翻译方式。因为仅仅通过字面的意思很难真正的了解到原作者所想表达的内在思想,所以一定要保证形式与内容兼容的原则。
(五)注重细节,把握整体。
每一个文学作品都是时代文化的象征,所以翻译文学作品时,一定要注重细节,把握整体,通过原文的整体,对文中所想表达的细节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从整体到局部的将原作者所想表达的中心思想进行明确的阐述,从而更加准确深入的理解文章的精神主旨。宗教文化元素的翻译作为文学作品之间交流的桥梁,其不仅能够拉近西方国家和本国的文化交流,还能够最大程度上帮助本国学习西方一些优良的文化,所以在文学作品中对宗教文化元素的翻译可是说得上是举足轻重,其不仅是整个文学作品的关键,也是整个文学作品的精神主旨,所以在进行文学作品翻译时,一定要遵循以上五点原则,才能够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深刻内涵。
翻译研究的论文篇十八
摘要:本文介绍了20全国暑期英汉翻译高级研讨讲习班的盛况,从翻译研究和翻译教学的角度讨论了本次讲习班带给翻译界和教育界的一些新理念,并对学员反馈的主要问题特别是中国的翻译教学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翻译研究;翻译教学;研讨;中国译界。
abstract:thisarticlereviewsthesummersymposiumontranslationinbeijingandthetopicsdiscussedatthesymposium,whichincludethenewapproachesoftranslationstudiesandtranslationteaching.italsodiscussesthemainproblemsintranslationstudiesandtranslationteachinginchina.
盛夏时节,来自全国翻译界和教育界的约170名莘莘学子与24位名闻遐迩的翻译家和教育家汇聚于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进行了一场几近军事化的学术对垒和教学切磋。在短暂的十天时间里,学员们蓄势待发,情绪高涨,教员们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种与传统的学术研讨和教学模式大相径庭的新路向,给中国翻译和教学界注入了一种新的理念。
翻译的学术研究之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让人很自然地想起学术名篇“thenatureofacademy”。作者在文中所描写的社会各阶层强加给学术的悲哀在我们的传统学术范式中亦依稀可辨。学术要关注什么?学术研究要引领何种潮流?学术如何突破世俗樊篱修成正果?这是真正钟情于学术的人们所注目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此次讲习班的过程中,被中国译界的同仁们作了一种别出心裁的诠释。
正如中国译协的领导黄友义、孙承唐和《中国翻译》杂志常务副主编杨平在开幕式上所倡导的那样:这次研讨,重在“全面地提高广大翻译工作者的素质”,重在“思维模式的改革”,重在“抛砖引玉”!这种理念,很快就在开讲人许钧先生的报告中得到印证。许先生对他的译著《红与黑》中的词句是如何剪裁未作任何阐述,而是从“传统与创新”的角度,对翻译、翻译学和翻译批评等问题进行了宏观的解剖。这位来自南京大学的博导还以他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了作为一处翻译学的导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和学界进入高层次的学术研究和国际交流的种种途径。许钧教授是主要从事法汉翻译研究与教学的专家,此次与他的同行刘和平教授一同出现在以英汉翻译为主的讲台上,这种安排本身就意味深长:作为组织者的中国译协《中国翻译》编辑部,旨在打破学科研究的界限,追求一种“殊途同归”的学术效应。
“殊途同归”,还体现在此次讲习班对教师和讲题的选择上。从教师来看,主讲人当中有八十多岁的译坛名宿程镇球、许渊冲,有年富力强的翻译家孙致礼、庄绎传、徐亚男,也有许多三、四十岁的著名中青年学者。各路豪杰流派不一,观点精彩纷呈。演讲的课题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从笔译到口译,从文学翻译到外交翻译、政论翻译、法律翻译、呈现出多层次、多视角和高品位的学术研究特色。
在宏观方面,翻译学的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代表了主流。来自北京大学的辜正坤教授以“点到为止”的方法,向学员们介绍了他的《翻译学通论》的理路构成,意在引导学生进入宏观翻译学与微观翻译学的主要层面。同是讲翻译学,香港浸会大学的潭载喜教授则是从西方翻译模式谈起,分析了西方翻译模式的强与弱,并对翻译学发展的路向作了展望。清华大学的王宁教授则基于对目前翻译及其研究之现状的思考,试图对全球化时代的翻译进行重新定义和定位,并对全球化进程中翻译的作用做出描绘。王宁认为:“翻译现在正经历着一种转折:从属于语言学层面上的字面辶多译逐步转向文化层面的阐释和再现。”这与西方文化学派的观点遥相呼应。对于西方译论给译者的启示,香港岭南大学的张南峰教授则以vermeer的目的论和even-zohar的多元系统论为引线,深入线出、由此及彼地介绍了有益于翻译理论研究或实践研究的多种理论;张先生并结合“英汉文学翻译中的三个问题:戏剧语言、文化专有项和双关语”这一课题,为翻译研究和翻译教学中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问题作了全新的注释和演绎。在跨学科研究方面,北京大学的博导申丹为学员们展示了她在文学文体学与小说翻译研究方面的成果。申教授从西方文体学的发展概况入手,对文学翻译中对语域的处理和故事层次上的假象等值等问题作了理论与实践的分析,说明了文学文体学在小说翻译研究中的主要作用。申丹教授的高足王东风则通过对文学翻译中的文体变形处的分析,指出了文学翻译中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译家与作家的意识冲突。王教授认为,“无论是翻译文本中的译例,还是译家的言论,都清楚地表明译家的语言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作家。前者的语言策略具有信息取向,而后者则是诗学取向。”据此,他在文中对传统的信息或语义取向的翻译策略提出了质疑。这种多视角的研究路向为广大学员进行多元的、多层面的学术探索提供了样板,这也是此次研讨会的目标之一。
在学术研究方面体现出的另一理念是提倡资源共享、百家争鸣、推陈出新,为质疑学术传统和挑战学术权威提供温床和土壤。这次讲习班打破了传统的10分钟宣读论文的模式。每位主讲人花2-4小时把自己的最新成果以讲义、板书或投影和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向学员展示,穿插提问、发言、演示等模式进行探讨。学员们不但可以与教师共享这些科学研究的成果,同时还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这样的讨论中,新的学术观点不断生长。比如说,对于翻译的“异化”与“归化”的问题,南开大学的刘士聪教授就提出了一个颇为独特的观点。刘先生认为,就英译汉而言,应提倡“归化”,这与英、汉文化的强弱无关,并不代表汉语文化要迁就英语文化,亦与政治、经济无关,而是象征着我们对英语标准语言的一种追求,是纯粹的语言处理。这一观点令学员们困惑不解:如果是纯粹的语言处理,为什么英译汉的策略要与汉译英有所不同?在翻译的文化转向问题上,香港岭南大学的孙艺风博士认为,翻译的文化学派的代表人物安德鲁·勒弗菲尔夸大了意识形态(ideology)对翻译重写过程的作用。他认为,对待不同理论的吸纳应持全面审慎的态度。孙艺风对内地的许多学生在学术研究中表现出的“师言亦言”、“人云亦云”的'“追尾”现象持否定态度,因此他主张:学术与教育的牵引应以培养独立的思维方式为重。在这次大研讨的过程,最“火爆”的一场“争鸣”来自诗歌翻译的两大名家——许渊冲和江枫。许先生以二十世纪可能改造未来人类面目的伟大成就克隆技术为切入点,深入地阐述了他的“文学翻译克隆论——信达优论”。许先生坚信,富有音美、意美和形美的“三美”译文就是“信达优”的译文。而江枫先生则以“译诗,形似与神似:一点必要的常识”为主题,对许渊冲先生的“新译论”提出了批评。这种沸腾的场面让广大译界同仁有机会目睹学术界的另一种光景,它形象地表明:学术研究的表现形式不总是“温情脉脉的面纱”,有时也会“硝烟弥漫”!问题是,学术界将以怎样的一种学术态度来诠释和审视学术之种种。这一点,我们或许可以从香港学者周兆祥关于“翻译与人生”的报告中得到一些启示。
二、关于翻译教学。
翻译教学,尤其是口译教学,一直就是中国译界的薄弱环节。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关于翻译教学的讲题在此次讲习班课程中覆盖了1/5。内容涵括了香港和内地的主要教学模式。其中,周兆祥先生介绍的“香港浸会大学的翻译教学模式”与内地的翻译教学相比有很大区别。香港的翻译课程设计针对性很强,比较注重市场需求和实际能力的培养。对于教学中的理论渗透,也依不同的培养目标和不同层次有不同的理论教育。课程设置已进入系统化。在教育模式上,亦更鼓励“以学生为中心”,鼓励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获取知识。这种模式,为一向崇尚“以教师为中心”的内地教学界提供了不同的参照系。
在口译教学方面,来自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的刘和平博士以她的新作《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为蓝本,说明了她对口译教学的独特理解。刘和平认为,目前的中国翻译研究停留在静态的研究,即对翻译结果的研究上,忽略了动态的研究,即对翻译过程的研究。要揭开翻译过程之谜,把它教给学生,必须对翻译的动态过程进行认真研究。为此,研究方法和教学方法十分重要。刘和平还以三组学生生动的口译演示为例,说明了教师最重要的是要研究学生理解和接受意义的思维过程,而非词与词、句与句的简单对等。她的这种“渔生鱼”的教学理念引起了口译人员和教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另外,从来自北外的谷欣、加拿大外教杜蕴德的交替演示和来自广外大的冯之林的powerpoint软件包的演示过程中,我们有机会了解到国内主要外语院校的口译教学模式,并欣喜地发现,统计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已逐渐地渗透到翻译教学与研究当中。
三、反馈中的思考。
这次讲习班带来的另一种理念是:以教带学,以学助教,高瞻远瞩、着眼未来。为了提前发现问题,以不断完善未来的办学方式,组织者从一开始就给每一位学员发了一张“调查表”,内容主要是以翻译教学和本次办班模式为主,这一设计与学员大多为高校教师的情况不谋而合。
参加本次讲习班的学员共约170人,其中来自全国高校的副教授、讲师占大多数,另有少数各行各业的外事翻译和在校博士、硕士生。反馈回来的有效调查表为125张。虽不是100%的准确,但这一反馈数字也足以代表主要现象。
从统计数据的分布情况分析,有三分之二的教师仍以笔译教学为主,口译仍未达到平分秋色的地位。就教师素质而言,50%的人从教时间在8年以上,但有96%的人从未参加过翻译教学培训,教师的知识更新和培训问题已成当务之急。翻译的课程设置失衡,课时偏少,每周4小时以下、6小时和8小时的比例为4:2:4。在翻译教学手段上仍显落后,虽有42%的人表示在教学中逐渐引入了磁带、录像带、vcd、powerpoint或多媒体教室的使用,但仍有58%的人回答从未使用过电教设备。在问到“在翻译教学实践中您所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时,有九成以上的学生的回答是:缺少反映新时代要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先进教材。学员们普遍反映,现在仍然使用80年代以来出版的《英汉翻译教程》、《口译教程》等市场出售的教材和自编教材,两者使用的比例为2:1。这一情况,与南京全国首届翻译教学研讨会上反映的问题相吻合。这说明,五年来,中国翻译界和教学界仍未把教材建设问题纳入议事日程。这种不正常的“执著”引起了中国译协《中国翻译》编辑部的高度注意,他们正在酝酿在不久的将来物色得力的专家编撰崭新的教材,给中国学界填补这一空缺。相信热情的学术界会同心协力,共助这一力作早日铸成。
这次讲习班的帷幕在军科院的军号声中隆重开启,又在军号声中徐徐降落。对于精心策划的组织者——《中国翻译》编辑部来说,他们又在琢磨新的培训将如何更加切实有效、更加周到细致。而对于学员们来说,讲习班的丰富和精彩、紧凑和有序、务实和高效,带给了他们终生难忘的回忆。来自湖南的印晓红认为,此次学习,就犹如“站在一个巨人肩上,俯瞰译界众多理论和实践的一次大讨论”。广州的蔡若蘅用十分感性的语言说:“味道好极了!有‘恨晚’和‘胜十年’之感。以后若有机会,当然还想来!”而来自合肥的任静生更把这次“高品位”、“大容量”有荟萃比做一道“精美的精神大餐”……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立意要做“中国翻译的合格嫁衣”的《中国翻译》编辑部,一定会把这件嫁衣越织越美。就像学员们送给带病坚持战斗的编辑部工作人员的“中国结”,新的培训班也必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岁月的变迁,织入更新更浓更美的中国情结。
广告载入中..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372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