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讲话(专业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9 12:54:09
在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讲话(专业18篇)
时间:2023-11-29 12:54:09     小编:灵魂曲

写一份总结,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总结要客观、全面地看待问题,不要只看到成功和成绩,也要看到不足和差距。希望大家可以在阅读总结范文的过程中,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风格和方法,写出更好的总结作品。

在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讲话篇一

同志们:

这次全县旅游发展大会,是在“十一五”规划即将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将要启动实施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之所以召开这样一个高规格的会议,主要是经过近几年的开发建设,全县旅游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需要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坚定信心,高起点运作、高标准建设、大力度推进,努力推动旅游业实现新突破,为全县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提供支撑。刚才,独店、中台等7个乡镇和部门发了很好的言,我完全同意。后面,市旅游局蒙局长、县委王书记还要做重要讲话,下面我根据县委、县政府研究的意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认识还不到位,对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还没有真正形成全民动员、大抓旅游、抓大旅游的浓厚氛围。二是景区景点配套设施不够完善,贯通周边、畅通快捷的旅游交通网络还未形成,通往各景区景点的道路等级低、通行能力差的问题仍比较突出。三是旅游产业化水平比较低,全县旅游总体上仍处于接待阶段,文化娱乐产品缺乏,餐饮购物等消费环节薄弱,产业链条短,旅游产业综合效益不明显。四是旅游行业专业人才匮乏,管理还不够规范,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还不够强,整体上还缺乏全方位、个性化、亲情化的精细服务,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具有影响力的文化旅游示范区。围绕上述目标,今后要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

(一)着眼跨越发展,科学修订旅游规划。规划是指导和引领发展的蓝图。各级各部门要在谋划“十二五”发展、完善规划的过程中,强化服务旅游业发展的意识,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理念,统筹考虑、一体规划,促进相关产业与旅游产业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城镇建设、交通发展等专项规划要引入现代旅游理念,融入旅游要素,强化旅游功能。城镇化建设要按照创建旅游城市的目标,着力提升城市规划建设品位,把县城和景区周边的重点城镇作为景区来建设,把县城的每一个建设项目、每一个单体建筑作为精品景观来打造;交通发展要加快通往景区道路的建设,增加景区的可进入性;土地使用规划要保障旅游开发建设用地需要;现代工业和农业建设要按照发展工业旅游、观光农业的思路去规划设计;林业规划要注重加强林区的保护和绿化;新农村建设要与发展乡村旅游和农家乐紧密结合;文化资源开发要着力提升旅游的文化品味。旅游发展规划也要依据县情实际和发展需要,继续修订完善。要加强对各景区景点的规划指导,避免重复建设和起点不高,同时,加大与省市旅游发展规划的衔接,使我县旅游发展重点和项目与国家、省市投资导向相一致,尤其对规划中涉及的项目要抓紧向上汇报衔接,争取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省、市“十二五”和相关专项规划。

务的乡村要结合新农村建设,高标准、高质量抓好落实,有条件的乡镇要积极谋划,依托景区、林区、特色农业种植等优势,积极发展旅游专业示范区,逐步形成乡村旅游品牌。要对现有农家乐进行全面整顿规范,促使其提升档次、健康发展。三要积极开发新的旅游业态。适应旅游市场多样化的需要,着力打造针灸养生保健之旅、人文生态观光之旅、黄土风情体验之旅,加快培育养生文化、农业旅游、旅游会展等新型业态和产品,努力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系列化的旅游项目群和产品体系。

站”的改版升级。“十二五”期间,4a级以上旅游景区、4星级以上宾馆和旅行社都要建成旅游网站,全县建成旅游信息中心,实现旅游信息化全覆盖,最大限度为游客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六)推进改革创新,增强旅游发展活力。要按照“政府主导、企业经营、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符合现代旅游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大力培育市场主体。鼓励引导涉旅企业通过联合重组和股份合作等形式,引进合作投资主体参股经营,共同开发旅游资源。要把旅游项目招商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积极引进知名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管理方式,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投资旅游项目建设,加快旅游市场主体培育进程。要创新利益分配机制。按照“资源整合,利益分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引导旅游企业、景区景点、宾馆饭店等相关企业加强联合协作,针对我县目前无门票的现状,试行“一卡通”、“一票通”管理模式,通过推出精品线路,实现景区和涉旅企业的有机结合,建立统一营销、客源互送、内部让利的利益分享机制,有效解决分散经营、单打独斗、合力不强的问题。要推进文化旅游结合。进一步健全完善资金筹措、创作生产、流通营销和收益分配制度,促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今后景区的文化演艺活动,要充分发挥县秦剧团等文艺团体、专业人才的作用,整合利用现有文化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旅游业发展。

三、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努力形成推动旅游业加快发展的合力。

融机构要积极扩大信贷规模,尽快同旅游、财政等部门出台相关办法,切实加大对旅游开发的信贷支持力度。

三是督查考核要严格。市上已将旅游产业纳入市与县经济责任目标考核范围,从2011年起,县上也将其纳入全县责任目标,对各乡(镇)、各有关单位进行考核。县旅游和统计部门要尽快研究我县旅游产业发展考核办法和指标体系,健全完善督查考核机制。县旅游协调文化资源开发协调领导小组要定期开展督促检查,协调解决突出问题,推进重点工作落实。对工作不重视、职责不到位、任务不落实的要严肃进行责任追究。“两办”要把这次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定期督查,反馈情况。新闻宣传部门要强化对旅游发展的宣传报道,形成全县办旅游的舆论氛围。各乡镇、有关部分要制定各自的实施方案,旅游局要加强业务指导和督查反馈,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同志们,发展旅游产业是推动灵台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部分,也是全县人民的共同心愿,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在市旅游局的精心指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推动旅游产业取得新发展、迈上新台阶,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秀美灵台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在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讲话篇二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主要目的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上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最新部署要求,总结x年以来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成果,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x专程到会为我们作指导,这是对我市旅游业发展的巨大鼓舞和有力支持。刚才,我们表彰了全市文化旅游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向省旅发委多年来对我市旅游业发展给予的关心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获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关于这几年的工作。

开通“浪漫之旅·xx”旅游专列。加快厕所革命步伐,x旅游厕所荣登“中国旅游风云榜”。创新研发旅游商品,初步形成了香草花卉、陶艺铁艺、保健茶饮等特色旅游商品,花之缘、大漠茶、大麦茶等产品广受游客喜爱。特别是全省唯一的花文化博览馆,自今年元旦正式开馆以来深受游客青睐,大年初一至初六接待游客量突破x万,单日参观人数最多达到x人次以上,开创了我市收费景点的先河。四是宣传营销成效明显。针对重点游客群体和客源地市场,从媒体、文化、区域联合、全民营销等方面入手,在省内外权威媒体平台刊播宣传x旅游稿件,利用各类网络新媒体不断扩大宣传影响力。采用ppp模式启动智慧旅游项目,全市三星级以上饭店和5a级以上旅游景区实现免费wifi全覆盖。推进区域旅游联动发展,主动赴省内外重要客源地城市开展宣传营销活动,达成合作协议。编排《x》等精品演艺剧目,创作《x》《x》《x》等旅游宣传片,举办书画摄影展、诗歌朗诵会等活动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x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五是产业带动效应显现。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服务业投资消费产生了直接的带动作用,也成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第三产业增长的强力引擎。全市三次产业比例由x年的x:x:x调整为x年的x:x:x,第三产业比重提高近x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超过x%,拉动经济增长x个百分点左右。特别是我们把培育发展香草花卉产业作为优化人居环境、推动生态旅游发展的重点来抓,创意开发独具特色的差异化旅游产品,延伸发展食品医疗、美容保健、健康养生、婚庆服务等产业,带动乡村旅游发展,不仅使昔日的戈壁荒滩变成了美丽花海,而且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促进农民增收闯出了一条新路子。

大众化、同质化旅游产品多,个性化、品牌化旅游产品少;

满足吃住行的浅层开发多,针对游购娱的深度开发少,特别是淡季旅游产品开发不足,缺乏体验式、参与式的高品质拳头产品。四是旅游接待服务水平与旅游发展步伐不相适应。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配套功能还不完善,景区休闲娱乐和购物发展较慢,游客停留时间较短,旅游消费水平较低。五是花卉产业发展与富民增收目标不相适应。花卉产业大多还处于赏花休闲?初级阶段,精深加工项目较少,土地集约经营机制不完善,产业规模效益尚未形成,花卉经济作物带动农民增收的效应还没有充分显现出来。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在当前和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关于当前的工作重点。

二是实施大景区建设突围行动,构建新型旅游产品体系;

三是实施旅游业态创新行动,推进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四是实施乡村旅游提质行动,主动担当扶贫攻坚的重要使命;

五是实施市场营销突破行动,提升绚丽x旅游品牌形象;

六是实施全产业链打造行动,全面提升旅游综合效益;

七是实施旅游投资引领行动,培育壮大旅游市场主体;

八是实施基础设施提升行动,完善旅游服务新体系;

九是实施服务质量提升行动,着力优化旅游发展环境;

十是实施旅游人才支撑行动,为全省旅游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这为我们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指明了方向。这次会上,我们印发了全市旅游工作要点和任务分解,提出了旅游业发展“八项行动”(x旅游春天行动、景区开发攻坚行动、公共服务突破行动、旅游产品优化行动、乡村旅游富民行动、服务品质提升行动、旅游品牌打造行动、旅游发展保障行动),时间表、线路图、任务书已经非常明确,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确保各项工作都能够抓得起来、推得下去、见到实效。具体工作中,要着重把握好以下五点:

一要坚持战略定位。旅游业涉及“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消费领域,与相关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和优生态的重要支撑,可以起到“一业兴、百业旺”的牵引辐射作用。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对于我市实现经济转型和城市转型,既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又有长远的战略意义。我们要顶住发展阵痛,保持发展定力,厚植发展优势,力争用三到五年时间,推动旅游业发展实现重大突破。一方面,把牢首位产业不动摇。三年前,曾有人质疑说,x作为一个工业城市靠什么抓旅游?戈壁滩上怎么能建成x?但是通过全市上下这些年来的共同努力,我们的x建成了,空气更好了,居住环境更美了,百姓的生活更加幸福了。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发展旅游业,产业支撑更趋多元,产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质量效益明显提高。这充分说明,我们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加快转型发展的突破口是完全正确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文化旅游产业在全市的战略定位、特殊功能和重大作用,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以“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胸怀和“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坚持不懈地把文化旅游业作为“首位产业”来谋划,作为促进转型发展的重要接续产业来培育,一张图、一盘棋、一条心、一股劲、一抓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真正把x建设成一个百姓热爱、游客向往的魅力之都、浪漫之都。另一方面,推动创新发展不松劲。文化旅游产业本质上是创意活动、是眼球经济,必须锐意改革、勇于创新,不断激发新动力、释放新活力。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差异化定位、高端化开发、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发展、品牌化推介的思路,以香草花卉生态休闲旅游为突破口,努力创造唯一性产品、建设唯一性景观,推动文化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满足市民和游客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旅游消费需求。今年,我们将与读者集团共同打造“读者小镇”,就是想依托“读者”这个品牌,引进文化创意、花卉交易、婚庆度假、研学旅游等项目,将我市作为一个整体,打造成高品质生活的展示传播平台。x区要把双湾香草小镇建设与多功能农业、生态农业、乡村旅游开发结合起来,做到产业有特色、形态有特点、功能有特长、风格有特征,力争早日将“规划图”变成“实景图”。在这方面,各级各部门都要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

二要推进全域发展。当前,旅游业发展已经到了全民旅游和个人游、自驾游为主的全新阶段,传统的景点旅游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大旅游发展的需要。推进全域旅游是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途径,代表着现代旅游发展的方向。发展全域旅游不是处处建景点、处处建宾馆饭店、处处建游乐设施,也不是不搞景区旅游,而是要破除景点景区内外的体制壁垒和管理围墙,实行公共服务一体化,最终实现从小旅游格局向全域旅游格局转变。近年来,我省甘南州在全域旅游创建中做出了很好的示范,“大环境”的整治使其成为省内唯一的“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起伏在草原山峦上的万亩油菜花风景长廊和闪烁在高原星空下的城市夜景观,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色彩感染力和心灵震撼力,再加上热情周到的服务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唯一性的旅游特色让游客流连忘返,x年旅游接待人数首次突破千万人次大关。我们要潜心学习这些成功经验,牢固树立“大旅游”“大空间”“跳出旅游抓旅游”的发展理念,按照资源全域整合、产业全域融合、要素全域配套、市场全域管理、营销全域统筹、服务全域提升的要求,把整座城市作为一个景区,从城市综合发展、整体规划的角度谋划和推动文化旅游业,以“快进慢游”为主攻方向,建设花卉博览、婚庆度假、创意游乐、旷野运动等功能集聚的品牌景区和文化体育产业园区,实现旅游与文化、体育、养生养老以及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有机融合,营造“市民享、游客赏、慢生活、细阅读”的人居旅游环境。

三要突出特色品牌。面对日益激烈的旅游竞争,我们既要跟上大势,又不能雷同,要在注重总体规划引领的同时,进一步明确重点,努力开发真正吸引人们眼球、激发人们感受、使人们留恋的品牌,着力推好“四个特色产品”。一是紫金赏花婚庆度假。做精做细紫金苑、植物园、牵手林等现有景区,创意开发玫瑰谷、读者小镇等新建景区,合理规划休闲街区、城市绿道、骑行公园、慢行步道,拓展城镇休闲空间。鼓励社会力量大力开发旅游产品,着力打造花文化传播、花卉选育扩繁与种质资源保护开发、花卉试验推广展示、花卉种植生产加工等“四大平台”,培育拓展“美丽、芳香、甜蜜、色彩”等“四大链条”,做足做强“花样”文章,创设婚庆文化特色街区,深化拓展集体婚礼品牌,将紫金x景区建成具有时尚浪漫气息的现代休闲景区。二是骊靬文化探秘。以和平文化为核心,丰富文化内涵,讲好骊靬故事,加强与意大利等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引进具有鲜明古罗马特色的文化演艺游乐项目,让游客享受罗马风情与本土文化融合的独特体验,感悟“慈善、感恩、包容、和谐”的文化精髓,将骊靬文化产业园建成国内唯一的品牌景区。三是镍都工业旅游。工业旅游是一片极具开发潜力的蓝海,我们有独一无二的人造矿坑,有精湛的冶炼工艺和千米矿井,具有发展工业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x月x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x省x-x年红色旅游发展实施方案》,其中提出建设河西红西路军征程旅游区,我市x国家矿山公园列入全省“十四五”重点建设的x个红色旅游重点景区。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地企合作,积极推进x科技馆升级改造和市场化运营,创新开发有色金属生产线、露天矿坑灯光秀、矿井魔幻探险等集观光游览、科普教育、娱乐体验为一体的“工矿探奇”旅游产品,特别要抓紧做好矿山公园红色旅游重点景区建设对接工作,努力把镍都工业旅游做成品牌。四是沙漠探险和体育研学。坚持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开放发展理念,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依托市区及周边沙漠戈壁、森林草原、高山峡谷等丰富的自然资源,重点针对中高端、中远端特种旅游消费群体和青少年学生群体,引导开发沙漠探险、越野拉力、登山攀岩、低空飞行、滑雪滑沙、徒步毅行等个性化定制旅游产品,高质量举办特种旅游文化节及汽车拉力、极限挑战等赛事活动,建设西部特种旅游聚集地。

在“行”上见成效,改善旅游交通条件,扩大旅游客运规模;

在“购”上下功夫,重点开发研发香草花卉、藜麦等系列旅游商品,扩大旅游购物消费;

在“娱”上求突破,打造差异化、特色化的旅游品牌演艺产品,让游客有看头、有玩头、有买头、有吃头、有说头。在市场开拓方面,树立开放共享思维,积极打造区域旅游环线产品,将我市旅游景区和线路融入河西走廊精品线路,主动与省内外城市建立旅游客运和旅行社合作机制,把来自周边客源地的“过路客”变成我们的“过夜客”,实现游客互送、线路互推、互惠共赢。发挥旅行社在旅游产业中的龙头作用,鼓励建立电子商务网站,实行实物与虚拟、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网络营销新模式,实现规模化和品牌化效益。

五要优化发展环境。在政策扶持上,进一步创新土地、税收、资源、金融、人才、技术等方面的文化旅游政策措施,研究出台能用、实用、管用的实施细则。健全完善香草花卉产业培育、文化旅游品牌创建、乡村旅游发展、引客入金、招商引资等方面的扶持奖补措施,进一步构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洼地。在宣传营销上,创新宣传推介方式,把文化旅游宣传同经贸、会展、招商引资等活动平台有机结合起来,运用各类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型营销活动。加快建设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把传统文化旅游业培育成高信息含量、知识密集的“智慧旅游”产业。市级各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大力宣传文化旅游新政策、新举措、新成果。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积极宣传x、推介x,讲好x故事,传播x形象,凝聚x力量。在机制创新上,尽快组建大景区管理委员会和县、区景区管理处,建立完善旅游投融资机制,用足用活用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充分发挥文旅投公司的作用,把景区的开发运营交给市场和企业,让有实力的企业走上旅游开发前台,成为旅游开发主角。通过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和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共同推动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关于抓落实的问题。

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各级各部门要把发展旅游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主动作为,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近期,我们调整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并对有关成员单位进行了调整充实。这意味着我们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的决心更大、力度更强、措施更硬。县、区也要结合实际情况,调整充实相应领导小组,加强工作力量。特别是各级党政“一把手”要把文化旅游工作亲自抓在手上,采取有效措施,全力以赴推进“首位产业”发展任务落实。

二要强化政策落实。近年来,我们出台了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和投资消费的意见,制定了旅游大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土地利用、财政金融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各级各部门要不折不扣地抓好贯彻落实。特别要统筹使用好中央和省、市安排的专项资金,对已确定的建设资金计划,严格按照既定方案下达,切实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金”的作用。要坚决落实每年x亿元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资金不动摇,重点支持项目建设、市场开拓、宣传推广等工作。县、区也要在确保每年x万元专项资金的基础上,逐年加大投入力度。

三要强化督查考核。今年全市计划实施旅游重点项目x项,任务艰巨。县、区及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认真对照工作任务分解表,对重点项目、重要工作实行领导干部包抓责任制,靠实工作责任,细化具体措施,集中精力抓重点、破难点、促落实。市上将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成效纳入年度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以考核推动机制创新,以考核推动工作落实。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要围绕任务落地,加强跟踪督查、考核通报,打通工作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对落实不力的严肃问责。

四要强化协调配合。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凝聚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各级各部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强化一盘棋思想,密切协作,通力配合,切实把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努力把各项任务贯彻好、落实好。要教育引导每一位党员领导、每一名干部职工,乃至每一个普通市民,自觉为建设美丽家园、为旅游业发展履职尽责、献计出力。

同志们,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的工作任务已经非常明确,容不得半点迟缓懈怠。希望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按照总书记要求,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切实推动中央和省、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见效,以发展新成就助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

在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讲话篇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同志们:

同志们,打造综合旅游目的地任重道远。让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决策部署,勇于担当,善于创新,克难奋进,久久为功,深入推进全市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为谱写x旅游发展新篇章作出新的贡献。

在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讲话篇四

要积极组织xx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广大农民群众,抓好蔬菜和肉蛋奶等“菜篮子”产品的生产供给,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给大家带来2022年在全市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上的演讲材料,希望大家喜欢。

今天的会议是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一次紧急会议。当前,全省尤其是xx市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并已波及多个市,仍处于蔓延发展阶段。我们今天晚上召开这个会议,主要任务是坚决贯彻省市一系列决策部署,动员全市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紧急行动起来,筑牢农村地区疫情防控钢铁长城,坚决防范疫情在我市农村地区扩散蔓延。

今天下午x时xx分,xx书记主持召开全省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对当前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作出了全面部署;今天下午xx书记、xx市长专题召开了市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指挥部临时党委扩大会议,对当前全市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刚才,xx常委传达了xx省长关于做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的批示要求,一会儿还要作讲话,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个方面意见。

一、充分认识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高度重视做好农村疫情防控工作。

xx月x日xx新冠肺炎病毒扩散爆发后,xx本土确诊病例已连续x天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超xxx例,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xxxx例,并且已在xx市xx区、xx市xx县出现了农村病例。特别是在xx市xx月xx日全面管控之前,有大量人员离开xx,这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城市打工人员返回农村,这个群体量大面广、情况复杂,是当前农村疫情防控的最大风险点,加之“双节”将至,在外务工人员和在外学生将陆续从全国各地返乡,有些已经在准备着回家,有些可能正在返乡的途中,有些可能已经到家,这也是一年一度最大的人员流动时段,疫情传播风险将进一步加大;加之岁末年初,家庭聚会、朋友聚餐、走亲访友等人员聚集活动频繁,如果防控不到位,疫情暴发流行风险极可能急剧增加,势必给我们的防控工作增加难度和考验,造成极大被动和不可预计的严重后果。

面对当前如此严峻的形势,实事求是地讲,全市上下无论从思想认识方面,还是工作落实层面都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思想重视程度还不够。各县(市、区)部分干部、包括一些镇村干部对xx疫情外溢,可能引起的农村社区传播的严峻性、复杂性认识不足,存在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和赌运气心态,在相关防控制度执行上存在打折扣现象,甚至一些人还抱着看热闹的态度关注本轮xx疫情,没有对我们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相关问题认真排查、深入思考。

二是对返乡回乡人员底数总量不清楚。一些县(市、区)对近期从xx等中高风险地区返乡人数掌握还不清楚、不准确,相关跟踪管控措施也未能及时跟上。据统计,目前全市外出务工人员大约有xx万人,在xx月xx日xx全面管控前,我市外出务工人员返回的约xx万人,可以说这些群众都是我们当前急需管控关注的重中之中的重点人群,县镇村是否都排查清楚了,是否都管控好了,恐怕要打个大问号。

三是村庄封控措施还有漏洞。主要路口虽设有检查岗哨,但在一些非主要路口简单以设置挡板、堆土等方式封堵,加之部分村口晚上无人值守,一些返乡人员通过绕小路、走田间地头进村,仍然存在很大隐患。

四是人员管控措施落实不到位。尤其是个别群众认识不到位,存在侥幸心理,认为隔离没面子,不愿主动上报行踪,加之农村居住分散,人员跟踪、居家留观等管控措施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目前正值务工人员返乡的高峰季节,也是村上过喜事、聚集的重点时段,部分镇村在“红事停办、白事简办、宴会不办”的要求上打了折扣,特别是还存在人员聚集、不戴口罩现象,一些村组还有扎堆晒太阳聊天、打麻将、随意串门等情况。

五是医疗物资和技术人员储备还不充足。镇政府、镇卫生院承担着本辖区核酸检测、流调任务,但人员配备有限,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如发生规模性感染,难以及时高效应对。同时农村疫情防疫物资不足,一旦发生疫情,n95口罩、护目镜、防护服、消杀等物资不能有效满足需要。

六是生产生活物资运输不畅通。各地对疫情防控相关政策理解、执行不一致,一些地方高速县境出口、国道镇村路段,封堵出口、路段现象时有发生,已办理的通行证互认程度不一,对“菜篮子”等生活必需品的调度运输还存在一定影响。对此,全市上下尤其是县镇村务必要重视正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扎实过硬的作风,迅速强弱补短,坚决打赢农村地区疫情防控阻击战。

二、着力加强薄弱环节,狠抓防控措施落实落细落地。

一要严格落实村庄管控。当前,各村主要路口虽设有检查岗哨,但有的存在简单一封了之现象,不仅影响正常通行,而且还存在执勤脱岗的情况,白天有人在岗、晚上无人值守。各县(市、区)、各镇村要在固定设卡的基础上,根据行政村或自然村的数量,组织镇村干部、党员、民兵预备役、志愿者成立镇村巡防队,设立固定岗、流动哨,坚决落实管控、巡防人员和措施,发现生人、外地车辆立即检查,原则上不允许新的外来人员进村,一旦发现要积极予以劝返。要强化县级部门力量支持,各县(市、区)、各镇村要依据实际情况,统筹人员安排调度,对薄弱村、重点村加强人员配置力量。要严格落实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各类药店有关药品销售和人员接诊规定,要把镇村各级医疗机构作为发现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者的前哨。

二要精细排查回乡人员。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信息数据,重点摸清近期特别是在xx市xx月xx日全面管控之前,离开xx人员中有多少人返回农村,回村后是否外出、是否参加过农村聚集活动这个底数,要加大筛查和检测力度,全面落实集中隔离和居家留观措施。要通过逐户逐人排查,对xx等中高风险区返回人员和与返回人员有密切接触人员进行全员筛查检查,做好管控和健康监测,确保不漏一人、监测到位。

三要坚决杜绝聚集活动。要抓好对农村敬老院、福利院、中小学、幼儿园的封闭管控和防疫消杀。对农村集贸市场、电影院、超市、村两委办公场所、村内正在生产的企业,要加强消杀和健康监测。要坚持“红事停办、白事简办、宴会不办”要求和不串门、少聚集的原则,对县镇村各类娱乐场所包括影剧院、歌厅,严格落实管控措施,该停的停,该关的关,特别要重点关闭农村小麻将馆、活动中心等聚集性场所,全面停止聚集性群体活动。要充分发挥“xxx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作用,切实加强网格化管理,落实落细网格员、网格长的监管责任。要发动群众相互监督,组织村民联防联控,全面落实扫码亮码验码、科学佩戴口罩、测温、消杀等疫情防控措施,高度重视城乡结合部的管控,坚决杜绝脱管漏管现象发生。要对各级医疗机构,尤其是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严格落实医疗卫生机构防护措施,坚决杜绝院感事件发生。

四要强化疫情防控知识宣传。要充分利用大喇叭、小广播,走街串巷,运用手机推送短信、微信、抖音等各种方式,形成铺天盖地的宣传阵势,引导群众增加自我防范意识,落实好戴口罩、打疫苗、勤洗手、少聚集、多通风、一米线、测体温、健康监测等个人防护措施,加强与外出务工人员的联系,提倡非必要不流动,倡导大家就地过年。对确有返乡需求的外来人员,要配合有关部门指导提高防范意识,做好途中防护,返乡后立即落实防控措施,全力消除安全隐患。目前最紧要的是,一方面要重中之重管好返乡回乡人员,无论是外出务工人员还是返乡大学生,只要做到了外防输入,就能最大限度杜绝病毒传播;另一方面要切实抓好xx月xx日前从xx返乡的人员监测和防控措施的落实,确保底子清、情况明,绝不打“糊涂仗”。

五要切实抓好物资供应和防控各项准备工作。要坚持“宁可备而不用,切不可用而不备”,做足做好各项应急准备。这里重点强调几项具体工作:一是要以县为单位,统筹安排,坚决落实隔离场所,要严格落实每万人设置xx张床位的要求。要以镇为单位,利用部分现有的公房,把固定的隔离场所和临时调用的隔离场所统筹起来,一旦有人员需要集中隔离,可以马上送到指定地点。二是要加强定点医院的规范建设和专家医师团队的培训组建。去年疫情防控时,全省公布了各县的定点医院单位,要把这些医疗力量和医院的规范建设做足做好,进一步充实和备足流调队伍,并加强业务培训,一旦出现病例,立即可启动跟踪流调,绝不能打无准备之仗。同时要加密布局设置核酸检测站点,以备万全之用。三是要备足消毒药品、口罩(包括n95口罩)、防护服、测温仪、温度计和核酸检测试剂等,一旦遇到紧急情况,确保能立刻投入使用。

三、坚持依法依规和统筹兼顾,切实抓好当前xx农村重点工作。

当前,全市的粮食物资储备,包括“菜篮子”产品生产供应总体充足,地头价格平稳,能够满足全市人民的消费需求。但在前期疫情管控中,也发现部分镇、村“菜篮子”产品保供和物资运输环节上还存在一些堵点和卡点,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疫苗、饲料、种苗等生产生活物资、农用物资的畅通供应。为此,要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切实抓好“六稳”“六保”有关重点工作。

一要抓好以“菜篮子”为重点的稳产保供。要积极组织xx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广大农民群众,抓好蔬菜和肉蛋奶等“菜篮子”产品的生产供给,及时协调解决好农产品和xx生产资料在运输环节的难点、堵点、卡点问题,保障活畜、活禽、原料及种苗、农药、化肥、饲草料、兽药、动物防疫药品的安全畅通。要科学调整蔬菜产品结构和生产规模,重点发展短期速生叶菜和地方特色蔬菜,抓好产销对接,确保不断档、不脱销。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不发生质量安全事故。要充分考虑农村实际,确保群众在做好个人防护的情况下,农村的生产生活不受影响,确保农产品能出的了地、进的了城。特别要确保急需的生产资料能够及时送达田间地头、养殖圈舍,切实做到生产防疫两手抓、两不误。要精准落实防控措施,坚决反对简单粗暴的做法,切忌层层加码、搞“一刀切”。对一线防疫执勤人员,当地党委政府要认真落实执勤人员后勤保障政策,加强对防疫一线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和保暖,严防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对在疫情防控当中遇到的违法违规事件,包括冲撞关卡、辱骂一线工作人员的,当地公安、司法机关,要坚决依法予以果断处置。

二要重视抓好秋冬季动物疫情防控工作。各县(市、区)要夯实属地责任,坚持外防输入,加大生猪等畜禽调运监管,严防非洲猪瘟、禽流感等疫情在运输过程中输入我市。一旦发现,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迅速启动应急程序,加强流行病调查,坚决依法果断处置,保障我市畜牧业生产安全。

三要全面开展农村卫生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各县(市、区)要以疫情防控为契机,全面开展农村地区卫生消杀和防疫消杀,加大农村生活垃圾、畜禽养殖粪污清理,全面开展村庄、户内外卫生清扫,加强垃圾、粪污规范化处置。同时要大力宣传卫生防疫和健康生活等方面的知识,提高群众清洁卫生意识和健康防护知识。要继续抓好农村“厕所革命”,提高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切断疫病传播途径。

四要以迎考为重点,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各县(市、区)要在统筹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毫不放松抓好脱贫攻坚后评估和考核各项准备工作,特别要利用国家考核评估推迟这个有利时机,加快补齐短板弱项,重点解决好今年实施项目的“双拖欠”(拖欠工程款和民工工资)短板,确保支出百分之百、实实在在,决不允许弄虚作假。同时,要加快灾后重建工作进度,对符合条件的受灾群众要及时搬入新居,对于继续在临时过渡安置的受灾群众,要严格落实温暖过冬各项措施。市县xx农村、乡村振兴部门要以镇为单位,统筹抓好驻村“四支队伍”,利用上门入户开展疫情排查宣传的契机,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及时发现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落实好“三类对象”的监测帮扶措施,及时排查发现新的突发困难户,切实把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乡村振兴工作紧密衔接起来,通过扎实细致的工作,全面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安全感。要以项目为中心,全面做好2021年各项工作的收尾和2022年巩固衔接各项任务的谋划,特别要把项目前期工作做到位,包括环评、安全评估、土地证照等要素提前落实好,及时调整无法落地项目,统筹兼顾,整体推进,把全市xx农村基础夯得更加坚实牢靠。

同志们,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加强农村疫情防控,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一系列决策部署,切实扛起各级各部门的责任,主要领导要担当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分管领导要全力组织落实,真正把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落地落细,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人民战争,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在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讲话篇五

总结。

回顾全域旅游战略实施三年来取得的成绩,谋划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特别是2018年全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工作,动员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部署要求,着力推动优质旅游、全域旅游发展,加快建设豫西北晋东南重要的旅游集散地、国内知名的休闲度假目的地。刚才,拴根同志宣读了济源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2家单位作了典型发言,稍后,省旅游局李延庆副局长和市委张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就推动全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我讲三个方面意见。

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

星级酒店4家、非星级住宿单位631家。三是旅游品牌形象持续提升。深化旅游对外开放合作,强化旅游整体形象推广,全方位加大“愚公故里、传奇济源”营销推介力度,“一山一水一精神”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加快提升。不断丰富山地度假、文化体验、乡村休憩、旅游演艺、健康养生、户外运动等旅游业态,积极推进“旅游+”融合发展,成功举办王屋山国际旅游登山节、中原餐饮博览会、黄河小浪底半程马拉松邀请赛等系列活动,荣获全国中小学研学旅行济源市实验区、河南传统餐饮历史文化名城等称号,进一步提升了济源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四是旅游服务管理持续改善。加快完善旅游交通体系,开工建设南太行旅游公路,统筹推进景观廊道、乡村旅游道路、骑行绿道等项目建设,初步构建“快旅慢游”的交通格局。扎实推进智慧旅游建设,旅游数据中心、王屋山智慧景区指挥中心等项目建成投用。深入开展旅游从业单位创星争先等评选活动,积极开发天坛砚、冬凌草、愚公老酒等特色产品,旅游商品供给水平进一步提升。完善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成立市旅游发展委员会,设立旅游巡回法庭、旅游警察大队、旅游工商分局,推行“1+3+n”旅游综合执法模式,有效维护了旅游市场的良好秩序。五是旅游带动效应持续显现。充分发挥旅游业关联带动作用,旅游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增强,其中,2017年旅游业对经济贡献达7.2%。依托全域旅游促进生态文明、美丽乡村建设,率先在全省实现“全域园林城镇”,五龙口、坡头入选全国特色景观名镇。积极推进旅游扶贫,探索实行旅游企业+农户、村级旅游发展公司等模式,带动群众稳定脱贫。

旅游项目储备不足,特色资源挖掘不够,新产品新业态开发不足,观光产品多,休闲度假产品少,旅游产业低水平、同质化现象普遍。这一问题直接导致我市仍处于过境旅游地的发展阶段。据旅游部门抽样调查显示,过夜游每增加1个人次,至少会撬动一夜两餐240元的旅游消费,以及不可估量的夜间体验娱乐潜在消费,形成巨大的产业带动效应。我市全域旅游发展至今,过夜游比率仅为30%左右,与省内成熟旅游目的地洛阳、开封等地市相比差距很大。从服务设施看:公共服务配套尚不完善,便利化的旅游服务设施不足,部分景区景点交通、供电、环境等设施仍然滞后,餐饮、住宿、购物、文化设施等各种必要的服务系统还不完善,旅游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全市49个乡村旅游点,其中有生态停车场的仅有5个,停车场可容纳百辆以上车辆的仅有18个,垃圾、污水实现集中处理的仅有8个,远远不能满足游客品质体验的需要。从市场主体看:旅游企业“弱、小、散”问题较为普遍,缺少大型龙头企业和高质量的旅游人才,现有企业规模小、竞争力不强,旅游市场主体难以满足游客多元化消费需求。突出表现在,全市还没有一家5a级景区,现有5家4a级景区中,尚无一家能够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综合要素保障。同时,在市场监管方面,经营乱象仍然存在,旅游执法力度和手段还需进一步加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强化举措、改革创新,全力破解发展“瓶颈”,推动全域旅游持续健康优质发展。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力以赴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发展关于全市旅游产业转型发展工作任务,刚才,拴根同志宣读了专项行动方案,明确了今后三年的工作重点,概括的讲,就是要抓好“三项创建”、优化“四个供给”。其中,2018年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019年成功创建王屋山(济水源)国家5a级景区,2020年成功创建小浪底北岸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这“三项创建”是今后三年全市旅游业发展的具体抓手,也是硬任务。希望相关单位和部门高度重视,严肃对待,不折不扣坚决完成。现在已经是5月底,当务之急是全力备战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据了解,6月份,国家旅游局将出台具体考核细则,7—8月份,就要启动验收工作,时间非常紧迫。相关单位和部门要密切关注,及时做好对上沟通衔接,了解掌握最新动态,抓紧查漏补缺,确保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一举创建成功,为全市旅游产业转型发展三年攻坚开好头、起好步。关于全市整体旅游产业转型发展,我着重强调五个方面。

(一)转变发展理念。理念的创新是一切创新的源泉,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关键取决于观念的转变。一要强化大旅游意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不仅仅是为了提高旅游产业占gdp的比重,更重要的是发挥旅游业“保护一方山水、传承一方文化、促进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推动一方发展”的综合带动作用,提高旅游业对全市高质量发展的“贡献率”。要跳出旅游看旅游,跳出旅游抓旅游。把济源市整个辖区作为一个大景区来打造,按照“全景式打造、全产业融合、全季节体验、全方位服务、全社会参与”的思路,通过对旅游资源进行统一整合规划、管理运作,实现产业全域覆盖、景区全域联动、产品全域优化、线路全域统筹、品牌全域整合、市场全域营销,加快推动旅游发展从单纯的点线培育向整体的区域推进转变。二要强化规划意识。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要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突出先进理念、济源特色,兼顾传统产品、新兴业态,进一步完善旅游发展规划体系。特别是小浪底北岸新区北接市区,南邻黄河,处于济源和洛阳的交接地带,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一定要立足国际视野,坚持一流标准,做好旅游总体规划,立足资源优势,设计开发独具特色、高端优质旅游产品和旅游项目,加快提升旅游市场竞争力、吸引力。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通过规划编制执行,统筹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品牌营销等环节,加快形成济源整体旅游形象。三要强化融合意识。要持续推动旅游与文化、旅游与科技、旅游与城镇、旅游与农业等融合发展,推动部门联合、行业融合,发掘旅游业发展潜力,激发旅游业发展活力,提高旅游业综合效益。要积极推动以吃、住、行、游、购、娱为核心要素的旅游产业内部整合完善,让旅游产品更复合、旅游功能更综合,不断提升旅游业发展层次。四要强化开放意识。开放合作是发展全域旅游的必由之路,要把济源旅游放到全国、全省以及周边地区这些大环境中去考虑、谋划、推进。尤其是要加强与洛阳、焦作、晋城等市的合作。去年,洛阳接待游客1.23亿人次、旅游总收入1040亿元,焦作接待游客4695.2万人次,旅游收入386.13亿元,晋城接待游客484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44.6亿元,周边城市的旅游业都比较发达,这也为我市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客源市场。要树立开放合作理念,把周边城市作为旅游宣传的重点目标,争取短时间内,我市接待游客、旅游收入实现大幅提升。

通过建设美食街区,提升餐饮消费比重;

通过丰富景区产品供给,降低门票收入比重;

通过推出优惠政策,降低旅游交通成本;

通过推广分享住宿经济模式,盘活旅游住宿业。

(三)增强发展动能。要适应旅游产业发展演进规律,加快从资源依赖向科技创新转变、从效益优先向环境优先转变、从规模驱动向质量驱动、从景区单一带动向全域旅游带动转变。一要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加快旅游大数据应用,更加准确地把握游客需求,更加精准地开展市场营销,更加高效地开展行业监管,更加周到地为游客服务。要加强多媒体、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广应用,进一步提升旅游产品的绿色化、创意化、体验化和智能化水平。要加快地理信息技术在旅游资源监控、环境承载等领域的应用,提升旅游开发的科学化水平。二要加大旅游新业态产品开发力度。大力发展休闲度假产品,着力打造更多的旅游特色小镇、高品质休闲旅游街区、精品民宿客栈、温泉旅游区、滑雪旅游区、旅游演艺节目,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满足游客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加快推动旅游业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三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旅游业消耗低、污染少、可循环,生态环境改善有助于旅游业发展,旅游业发展也会倒逼生态环境改善。要坚持全域生态化、生态园林化、园林产业化,扩大生态建设投资,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大力推广使用乡土树种,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的近自然度,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要把“绿色”“低碳”理念贯穿旅游规划建设全过程,把节能减排作为旅游发展的硬任务,推动绿色旅游开发。要提高节能环保交通工具使用比例,大力推广公共交通、骑行或徒步等绿色生态出行方式。

(四)厚植发展优势。优势具有相对性和动态性,不突出优势、不厚植优势,优势也会变劣势。一要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我市是全省唯一一个在全域规划建设的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近年来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发展乡村旅游具有明显优势。要持续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一步提升通村公路、供水供电、网络通讯基站、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水平,重点推进“六小工程”建设,确保每个乡村旅游重点村建好一个停车场、一个旅游厕所、一个垃圾集中收集站、一个医疗急救站、一个农副土特产品商店和一批旅游标识标牌。要依托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等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积极培育创意农业、定制农业和会展农业等新型业态。要积极推进旅游特色乡村建设,打造乡村旅游精品民宿、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提升乡村旅游接待量。要提高建设标准,尤其要注重卫生条件提升,切实满足城市人到乡村消费的各项需求。二要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我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但挖掘不深、整合不足,体验式、生活型、创新性、主题式旅游产品的策划与深度开发不够,导致我市文化旅游有说头、缺看头、少玩头,吸引力不强、回头客少。要深入挖掘我市特有的愚公移山精神文化、道文化、济水文化、创世文化、卢仝文化、乡土文化等文化资源,建设一批文化旅游名镇、名村、名景、名品、名店,提升旅游产品文化含量,推动文化旅游提质增效,努力打造全国文化旅游高地。三要推动康养旅游提速发展。要发挥我市中医药、温泉资源优势,加快发展医药康疗、运动康体、休闲养生等康养旅游产业,重点打造小浪底养生养老产业集群。依托全国篮球城市品牌,谋划精品赛事,建设户外运动基地和体育旅游综合体项目,推动健身和旅游活动融合发展,顺应人民群众康体健身需求。四要提升旅游交通可进入性。要开展旅游交通“织网”行动,切实解决核心景区之间交通方式衔接不紧、未形成环线、主干道到景区“最后一公里”不畅等问题,同步完善旅游公路交通网络、自驾车旅居车交通服务。重点提升全市5家4a级景区之间的道路连通性,打造旅游风景廊道,通过旅游交通建设,架起“青山绿水”与“金山银山”之间的桥梁纽带。

(五)补齐发展短板。我市旅游业的短板主要在于旅游企业块头小、旅游品牌形象不够突出、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不够完善,要有针对性地加以突破。一要培育旅游龙头企业。要鼓励市内旅游企业兼并重组和集团化发展,做大做强旅游市场主体。要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旅游企业集团投资落户我市,实现与本地企业融合发展。要引导我市房地产、文化等传统企业跨界转型,打造一批新兴跨界旅游企业。二要做靓旅游形象品牌。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万里茶道”国际线路,积极争取纳入我省重点打造的旅游精品线路,进一步加大“愚公故里、传奇济源”宣传推介力度,着力叫响“一山一水一精神”文化旅游品牌。要精心组织策划旅游节庆项目,持续办好王屋山国际旅游文化节、小浪底黄河旅游文化节等特色节会活动,进一步提升济源旅游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三要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完善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询网点、公共休闲场所、旅游标识、旅游厕所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为游客提供优质的人性化服务。加大旅游相关从业人员培训力度,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同时,委托第三方开展游客满意度调查,进一步找准工作差距和着力点,补齐服务短板,提升服务水平。

三、

完善措施,加强保障,确保旅游产业转型发展任务落实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涉及行业多、部门广,组织协调的任务重、责任大。需要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强化责任、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努力在全市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一要加强统筹协调。各级各部门要坚持把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推动济源高质量发展的大事要事,切实抓紧抓好。市旅发委要进一步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强化综合指导、构建联动格局,统筹协调和及时研究解决全市旅游业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各产业集聚(开发)区、镇(街道)要落实属地责任,切实发挥职能职责作用。相关单位和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加强沟通衔接、密切协同配合、主动有效服务,在编制规划、研究政策、落实项目、争取资金等方面都要兼顾旅游发展需要,加快形成推动旅游业转型发展的整体合力。

二要强化资金保障。要坚持用市场的办法筹集资金,突出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发展基金的引导作用,广泛吸引旅游企业、金融资本和社会资金投向乡村旅游、度假旅游、自驾旅游等高成长性旅游项目开发建设。要密切跟进近年来签署的旅游项目合作协议,特别是要盯住小浪底空铁等项目,争取资金早到位、项目早落地。要用足用好国家、省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等政策措施,加强与国家部委、省直厅局的沟通对接,在旅游基础设施、景区创建、旅游扶贫等领域争取更多项目资金支持。

三要优化发展环境。要进一步完善土地、财税、资源、金融、人才、技术等综合扶持政策,周密制定重点景区建设、精品线路打造、品牌产品开发等专项扶持政策,构建含金量更高、针对性更强的旅游政策体系,发挥好政策的聚合效应和引导作用。要注重对旅游品牌形象的打造和维护,景点不分大小,都要牢固树立“顾客是上帝”的服务意识,真正做到尊重、善待每一个游客,不能让个别商家的不良行为给我市的旅游形象抹黑,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要加强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治理和联合执法,坚决查处和打击无证经营、强买强卖、价格欺诈、违约失信等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健全完善旅游行业信用评价、失信惩戒和黑名单制度,坚决维护公平有序、诚信经营、文明旅游的良好市场秩序。

四要严肃督查考核。要把旅游发展绩效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的重要内容,切实发挥好考核机制在促进旅游业转型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市督查局要对各有关部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定期督查,对工作不重视、职责不到位、任务不落实的,要追究责任,以硬目标、硬措施、硬考核,确保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同志们,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关系济源未来发展大局。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旅游局的指导帮助下,开拓创新,务实进取,奋力开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局面,努力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新时代济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建设又富又美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谢谢大家!

在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讲话篇六

共同见证了城市的真情大爱。广大干部群众向心力、战斗力、执行力空前激发,我们用实干的汗水,向世人展示出一个蓄势待发、厚积薄发的xx。

当前,xx正处在乘势而上、赢得新一轮发展机遇的关键期。制造业是我们这座城市的最亮特色、最大优势、最强竞争力,正是因为制造业的发展,因为广大企业和企业家的贡献,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从根本上奠定了xx经济大市的地位。产业为这座城市带来了无数荣光和骄傲、提供了强劲支撑和动力、注入了鲜明基因和气质,也必将承载这座城市的美好未来和梦想。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城市之间的竞争必将重归产业主赛道。面对前所未有的产业振兴之势、能级跃升之势、区位质变之势、政通人和之势,距离“万亿gdp之城”仅一步之遥的xx,惟有重振产业雄风,再创一个热血沸腾的激情年代。

要抢占集群发展“主攻点”。深耕实体经济,坚持“链式”发展,推动地标产业强链、新兴产业拓链、未来产业建链,打造高端高质高新的硬核产业集群。要打造特色地标产业,到2025年培育3个以上规模超xxx亿元的产业集群。要加速壮大新兴产业。聚焦八大高成长性产业链,到2025年总规模超xxx亿元。要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在人工智能、细胞治疗、超材料、无人驾驶、元宇宙等前沿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要加快建设企业矩阵,加快做强龙头企业,力争到2025年实现本土企业“世界500强”零的突破,以全国一流的政策力度引领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今年全市高企数量达xxx家左右,到2025年实现倍增。深入实施上市企业倍增计划和上市后备企业“双百”行动,到2025年上市企业超过xxx家。

要激活科技创新“主动能”。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让科技之光闪耀智造之城。要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全力建设“两湖”创新区、中以xx创新园、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等高端创新载体平台,滚动编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清单,协同突破“卡脖子”难题。要建强人才链支撑创新链。深化产才融合,围绕“高精尖缺”和“卡脖子”领域,“一事一议”“一人一策”引进全球顶尖战略科学家,加快建设长三角青年创新创业港。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向纵深发展,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继续领跑全省。要壮大资金链浇灌创新链,精心打造龙城金谷,构筑覆盖科创企业生命全周期、成果转化全过程、产业发展全链条的科技金融体系。

要把准智改数转“主方向”。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新型算力供给,打造产业大脑。掀起企业智改数转浪潮,到2025年规上工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转型。大力培育双跨、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培育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鼓励技术领先的企业走出厂门、输出方案、制定标准。推动“5g+工业互联网”场景应用,打造标杆示范,让更多企业看得见成效、找得到路径,真正“敢转”“愿转”“会转”。

要强化重大项目“主抓手”。继续坚持重大项目招引推进不动摇,始终保持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强劲态势。加强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压紧压实“日常跟踪、月度巡查、季度督查”工作机制,实现重大项目开工率、竣工率和达产率有新提升。畅通城市发展“大通道”和“微循环”,打造长三角现代物流中心,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健全全市统筹招商工作机制,建立要素跟着项目走的新机制,让每个板块在“赛马场”上龙腾虎跃、各展所长。

要打造质量品牌“主力军”。学习德国工匠精神,使xx质量向德国质量看齐、与德国质量媲美。开展工业产品质量提升行动,让xx制造成为高品质的代名词。对新获评“中国质量奖”和“中国工业大奖”等各类奖项的予以重奖,打造质量标杆。实施标准领航工程,抢占行业发展的话语权。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培育一批驰名商标、名牌产品。要大力弘扬制造文化和工匠文化,以高品质制造推动“xx智造”扬帆远航。

要唱响绿色安全“主题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毫不动摇、毫不放松地推进绿色低碳安全发展,确保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要加快传统产业绿色转型。推进“双碳”战略,推动建设一批低碳园区、零碳工厂。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三年大灶”收官,提升本质安全水平。要抢占绿色低碳产业新赛道,继续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确保始终引领潮流、走在前列。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水平,积极推广工业用地新模式,大力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行动。

广大企业家始终是xx最坚挺的脊梁、最坚实的依靠、最可信赖的“合伙人”。他寄语广大企业家,向高而攀,大浪淘沙中要有勇争一流的豪情,争做头部企业、航母企业、世界级企业,形成“高原隆起”“高峰林立”的产业发展生动图景。迎新而进,瓶颈制约前要有创新突围的坚韧,在科技创新上要舍得投入,修炼更多独门绝技,以创新赋能发展、以创新制胜未来。乘势而上,风起云涌间要有破茧蝶变的果敢,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闯过数字转型关。致远而行,薪火传承里要有逐梦不息的担当,青年企业家要为时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用奋斗打磨美好未来的模样。

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当好企业家们的最强后盾、最佳拍档,政企同心携手、一起向未来。要做到为企服务“零距离”,打造全国营商环境最优城市,让大家创新无惧、创业无忧、创造无憾。要做到政策落实“零时差”,按照第一时间、顶格优惠原则,借力智慧经办系统,推动各项政策直达快享、及早发力,以“真金白银”助推全市企业专注前行、再攀新高。要做到损害企业利益“零容忍”,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加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让每个企业感受到公平正义。

在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讲话篇七

同志们:

今天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全县旅游发展大会,会议规模之大,规格之高,在我县尚属第一次,这充分表明了县委、县政府创建旅游强县、实现旅游新跨越的决心和信心。稍后张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大家一定要深刻领会,全面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坚定加快旅游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去年8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把旅游改革发展作为推进经济平稳增长、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省委、省政府在去年12月召开了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出台了《关于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了一揽子政策措施。州委、州政府在今年的2月份也召开了全州旅游发展大会,州委俞书记和州政府赵州长分别做了动员讲话,深刻分析了旅游现状、发展潜力和重大历史机遇,提出了具体工作措施,为我们进一步抓好旅游跨越式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务院和省、州对旅游业发展如此重视,主要是我国旅游业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在带动经济增长和转变发展方式上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加快发展旅游业,既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大势的战略选择,也是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有效途径。就我县的实际来看,加快发展旅游业,既有资源的优势、政策的机遇和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有严峻的挑战和很多困难因素,我们必须客观地认识、分析、研究和把握,并积极加以应对。

从有利的方面看,一是我县地处甘青川三省交界处,旅游资源丰富,有古朴神秘的宗教文化,有浓郁独特的民俗风情,有绚丽多彩的草原风光,有源远流长的格萨尔传说,全县可供开发的景点有22个,旅游资源类型多、品位高、特色浓。二是经过多年的持续建设,已打造a级以上景区4个,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推介,县内连续举办格萨尔赛马大会和牦牛藏羊藏獒评比大赛,玛曲的旅游知名度不断提升,在国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已成为全省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去年接待游客27万,实现旅游收入1.32亿元,同比增长32%和28%,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特别是随着尕玛路、玛河路的建成使用,以及玛久路、玛沁的开工建设,玛曲周边的出口道路网将更加完善,长期困扰我县的交通瓶颈正在逐步破解,为旅游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国家和省州近两年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我县加快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十分难得的机遇,特别是全国全省经济进入新常态,消费方式、结构调整将出现重大变化,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体。

从不利的方面看,制约我县旅游发展的因素仍然较多,资源大、产业小,有景无点,档次低,发展慢,效益差,群众的参与意识不强等等的问题比较突出。具体表现在:一是干部群众的主体参与意识不够。由于旅游产业投入资金大、回报周期长,不少干部群众对此仍心存顾虑,缺乏把旅游产业做大做强的信心和决心,处在等观望状态,全县发展旅游产业的氛围不浓,思路不宽,办法不多。二是投入严重不足。景区景点缺乏大项目支撑,丰富的旅游资源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交通“瓶颈”制约明显,景区景点通达能力不高。特别是景区、景点的基础设施不够健全,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发展还不协调,总体接待能力不足,发展水平不高。三是宣传促销不够。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挖掘不深,景区的整体形象包装不够,宣传促销方式单一,产品知名度不高,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四是旅游纪念品品种少,品味低,缺乏特色,旅游经济的综合效益不高。对这些现状我们要有十分清晰的认识,必须在今后的发展中着力去改变和破解。

二、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推进我县旅游产业的跨越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旅游发展工作要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整合资源打造平台为重点,强化旅游与文化等产业的融合,着力打造“天下黄河第一弯”和“中国赛马之乡”两个品牌,实现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见成效、五年大跨越目标,努力把玛曲建成国内外知名的国家级高原特色生态旅游示范区和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今后五年全县旅游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23%、25%以上,到2020年全县接待游客突破1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力争达到5亿元。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围绕增强动力活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一要理顺景区管理机制。规范县旅游协会和河曲旅游文化有限公司管理体制,成立黄河首曲生态旅行社,对县内所有景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科学管理。县直有关部门要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变事前审批为事中、事后监管。大胆尝试景区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立,探索三权与市场的结合点,以所有权、经营权等参与市场配置,培育市场主体。已经建设的景区景点,凡是具备条件的要尽快实现市场化转让,交给有实力、有品牌、有信誉的企业来经营,政府发挥好监管作用。二要拓宽融资渠道。坚持“上争”、“外引”、“内聚”三管齐下,加快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资金为主体的融资新体系,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手段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得融资新机制。除国家法律法规明确禁止事项外,允许旅游开发公司以景区门票、土地质押贷款进行融资开发。引进有实力的企业集团,通过合作、租赁、入股、承包等方式参与景区开发,形成多元开发旅游景区的发展格局。三要扩大对外开开放。积极开展同周边县市的旅游交流和共建,主动融入大九寨和丝绸之路等大旅游圈,着力打造黄河风景线,实现信息、资源、客源和利益共享。

2、完善发展规划,强化规划落实。在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上要做到三点。一要科学系统。把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交通运输、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等规划有机结合,把旅游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盘子。目前我县重点景区景点的总体规划和建设性详规的编制工作都已经启动,力争上半年完成《玛曲县“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及其它景区景点的总体保护开发规划和建设详规,配套完成旅游线路、交通线路、旅游商品开发、宣传促销等分类规划。二要突出特色。县旅游局要对各类资源进行认真梳理,针对市场需求进行评估,确定开发的重点和步骤。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在打造精品、深度开发上下功夫,做到远期目标与近期目标相结合,全面规划与重点开发相结合,宏观布局与微观策划相结合,使之成为推动我县旅游产业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三要严格执行。要提高规划的执行力,规划一旦形成,就要不折不扣地严格遵守,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坚决杜绝有规不依、无序开发。

3、加快景区建设,打造旅游精品。开发旅游产业,景区建设是核心。一是按照国家4a级景区标准,以县城为中心加快格萨尔发祥地、赛马场、外香寺、河曲马场、阿万仓湿地等天下黄河第一弯大景区的道路、观景台、停车场、星级厕所、休息设施、导览标识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档次。二是注重旅游文化深度融合。依托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平台,加大文物保护修缮力度,培养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赋予景区景点更多的文化内涵。支持牛角琴演艺公司创建参与度高、体验感新、娱乐性强、互动性好的剧目和作品,演艺公司的演出要服从服务于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定责定任务,要实现常态化、效益化和可支持发展的健康态势。鼓励有条件的牧民群众发展藏家乐、牧家乐、僧家乐,使每个景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亮点,推动旅游文化产业由传统游览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

4、完善基础配套,提升发展水平。按照“绿色、生态、健康、环保”的要求,围绕旅游“六大要素”,通过项目争取,多方筹措建设资金,配套建设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做到设施齐全,便捷到位。做好玛曲—久治、玛曲—玛沁等县域公路建设,谋划好县城—西麦朵合塘旅游线、黄河旅游风情线等重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升景区服务档次,规范景区市场运营,走精细化管理之路,树立玛曲旅游新形象。

5、加大宣传推介,拓宽客源市场。在宣传营销上要有大手笔、大气魄、大动作,让投资者和游客慕名而来,让投资者觉得能赚钱,让游客觉得来得值。一要创新宣传形式。继续高质量举办“第九届格萨尔赛马大会”和“第四届牦牛藏羊藏獒展示评比大赛”,主动邀请有实力的旅行社和媒体来我县考察踩线、采访报道,针对独特的自然风光、文化内涵和民俗风情,邀请知名人士和高端机构来我县举办有影响力的专题活动,宣传推介我县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二要丰富旅游载体。重点开拓休闲度假、生态旅游、自驾游等休闲度假产品,积极整合包装一批特色小吃一条街、旅游购物一条街、文化娱乐一条街、民俗风情一条街等特色街区。完善广场锅庄舞、藏民歌族弹唱等体验旅游项目,提供传统手工艺制作、骑马、放牧、挤奶、马球比赛等互动性、参与性较强的民俗体验活动,大力发展户外露营、山地运动等健身产品,满足不同游客需求的体验需求。三要拓宽营销手段。充分利用微信、微博平台,加强玛曲旅游门户网建设,链接国内知名旅游网站,多渠道、全方位地宣传推介“天下黄河第一弯”“中国赛马之乡”旅游品牌,实现营销网络的全覆盖。围绕全县最好的景点、最好的景区、最好的景色、最好的旅游商品,制作一系列高质量、高水平的宣传促销资料,提高对外宣传的实效性。

6、加强队伍建设,狠抓服务管理。加强与省内外高等院校的合作与交流,建立旅游人才培养基地,搭建人才引进平台,有计划地引进旅游管理人才。推行县内旅游景区一票制管理,保证每个景点有导游、有人服务,推动旅游服务由低层次、单一化向精细化、差异化优质服务转变。严格执行导游等级制度,把薪酬与职业资格挂钩。积极选派各类业务骨干到旅游发达地区学习深造,构建岗位培训、职业教育和送出去、引进来相结合的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新机制,加强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导游人员的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制定景区景点、宾馆餐饮的行业标准和服务公约,保证游客的人身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玛曲对外形象。

三、协调联动,齐抓共管,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各级各部门要把旅游业发展作为“一把手”工程,坚持党政同职同责,同心同德,合力攻坚。县旅游局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调研决策、议事协调、审批把关等职能,全力抓好规划布局、宣传促销、队伍建设等工作。宣传、发改、交通、住建、财政、国土、环保等部门要在对外宣传、项目资金争取、交通设施改善、资源开发建设、项目用地审批、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主动作为,发挥好各自职能。公安、食药监、工商等部门要加强市场监管,加大执法力度,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切实保护好游客的合法权益,合力推进旅游大发展。

二要创新融资机制,增加资金投入。按照“谁投资、谁开发,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制定完善旅游投入的优惠政策,鼓励民营资本、社会资金参与旅游项目建设,兴办旅游宾馆、饭店,开发旅游产品。县政府将根据财政状况设立“旅游发展基金”,主要用于景区建设、基础配套、宣传促销、资源保护等。各金融机构要全面落实旅游合作备忘录和这次签订的目标责任书,加大信贷投入,对晋升等级的旅游景区和对旅游业发展作出特殊贡献的单位及个人,要按照规定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补助。

三要严格督促检查,强化力度保障。全县上下要牢固树立抓好旅游发展是本职、不抓旅游发展是失职、抓不好旅游发展是渎职的思想,进一步增强主体、主动、主责意识,勇于担当,积极作为。要严格落实县四大班子领导包抓重点景区建设制度,县委县政府督查室要把景区建设、资金保障、市场开发、综合服务等列入督查内容,制定督查计划和方案,扎实开展专项督查,严格兑现年终考评考核,重奖重罚,形成全社会关注旅游、重视旅游和发展旅游的鲜明导向。同志们,这次全县旅游发展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县旅游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要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狠下决心,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全力推进玛曲旅游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

在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讲话篇八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市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大会,是经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后确定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我们研究的是旅游,突出的是全域,强调的是推进。刚才x站在全国全域旅游发展的角度,结合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和x实际,讲了很好的意见,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跳出旅游看旅游,高站位、宽视野认识全域旅游的现实意义。

第二类是综合性自然景观,如x景区;

“线”就是旅游线路,旅游线路也是景观;

建好“点”、连成“线”,才能形成“面”,进而辐射区县全域、覆盖x全域,抓住这些关键,全域旅游就不会失去方向。

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更要跳出旅游看旅游,充分理解和准确把握发展全域旅游的重要意义。

第一,发展全域旅游是落实中省战略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x年x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视察时指出,“发展全域旅游,路子是对的,要坚持走下去”,为全域旅游事业发展定了调子,是民生调、共享调,更是发展调。“全域旅游”不仅成为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x个新名词之一,也成为李克强总理x年政府工作报告x个新名词之一,全域旅游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今年x月,国家旅游局印发了《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导则》,部署全域旅游示范创建工作。我省于今年x月份被正式确立为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单位,出台了指导全域旅游工作导则,印发了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实施方案和旅游融合发展实施意见,要求从体制机制、产业融合、金融创新、项目推动等多个方面开展全域旅游创建工作,每一项都是硬任务,必须全力以赴抓落实、不打折扣抓推进。

第二,发展全域旅游是追赶超越转型发展的一个有效抓手。旅游业融拉动需求和提升供给双重效用于一体,是转型发展重要的接续产业,是世界公认的“永远的朝阳产业”。从稳增长的角度看,旅游业与众多行业相关联,旅游业每增加收入x元可带动相关产业增加收入x元。旅游从业者每增加x人可增加相关行业x个就业机会。从调结构的角度看,省十三次党代会对x作出“建成西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城市”的明确定位,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产业,突破在旅游业,就是要发挥旅游业引领性强、关联度高的这种特质,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促进全景覆盖、全局联动、全业融合、全民参与,实现一业兴、多业兴、百业旺。从惠民生的角度看,推进全域旅游,会同步加快与旅游相适应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小城镇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同步加快文化、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事业均衡发展,促进景城合一、城乡互动,提升城乡居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同时,也能促进农村生产方式和居民生活习惯的改变,带来的是综合效益,体现的是乘数效应。

第三,发展全域旅游是加快建设美丽x的一剂对症良方。全域旅游,是在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核心的新发展理念引领下,对加快旅游业改革发展提出的全新理念和全面部署,既切合资源型城市系统转型的需求,也符合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要求。近年来,我市把“发展全域旅游、建设全景x”作为美丽x建设的重要抓手,与陕文投、陕煤化等企业务实合作,把x全境作为“放大的盆景”精心打造,……四个重点景区建设逐年提升,……“四河四长廊”的治理任务接近尾声,“治污降霾·保卫蓝天”行动强力推进,城乡面貌显著改善,美丽x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还存在基础设施水平不高、发展环境不优、景城融合不够等问题。全域旅游,体现的是行业全域、发展全域,要求的是全通全景,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就是解决这些问题和短板的总抓手,必将推动美丽x建设迈上新台阶。

可以讲,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既是我市追赶超越、转型发展的好路子,也是展现“溪山行旅、大美x”新形象的好时候,更是体现我们执政能力的好机遇。全市各级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都要牢固树立全局意识、机遇意识和发展意识,把全域旅游作为培育新动能、构筑新高地、激发新活力、共建新生活、彰显新形象的重要抓手,全市一盘棋,全员一股劲,合力推动x旅游迈上新台阶,带动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发展全域旅游,要放眼全国各地,立足陕西全景,运用系统思维谋划x全域,统筹各类资源系统化推进实施。我市制定的加快发展全域旅游的意见,安排部署了x项主要任务,各级各部门要主动认领、对号入座,站好战位、抓好落实,力争实现x个方面的突破提升。

一要创新引领,在推进机制上求突破。要明晰发展路径,科学编制全域旅游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城乡一体化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统筹谋划,多规合一,进一步优化旅游主体功能区的空间格局,实现错位发展。要深化体制改革,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目标,推动景区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通过资产重组优化要素配置、强化内部机能。用好国家支持旅游业发展用地政策,推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三变”改革,鼓励集体经济组织依法自办或开办旅游企业。加大政府引导性资金投入,财政安排资金要随产业发展逐年增加,各相关部门在项目安排上要向全域旅游项目倾斜。大力开展旅游招商,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对旅游项目建设用地和税费采取灵活的扶持政策,利用小额信贷支持小微旅游企业创业,吸纳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我市旅游产业的开发和建设,形成多渠道、多形式筹资的旅游投入产出新机制。

弘扬民宿文化,加快……等美丽乡村旅游片区建设,让群众在参与旅游中共享全域旅游成果,积极培育旅游新产品、增添发展新动能。

耀州区要重点打造历史文化名城,x年建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印台区要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资源,着力打造x省道休闲观光旅游景观带;

宜君县要突出“秀美山城”和“避暑城”建设,x年建成省级旅游示范县。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美丽乡村、美丽经济,持续抓好重点旅游村镇的改厨、改厕和客房院落整理,推进垃圾污水无害化、生态化处理,实现“厕所革命”城乡全域覆盖,旅游景区、旅游线路的厕所供给要数量充足、管理精细。加快完善道路设施,按照“全通”的要求优化交通布局,保障好……等骨干道路沿线的环境建设,全面贯通景区之间、景城之间、景区与主干公路之间的连接,着力构建畅通便捷、优美整洁的旅游交通网络。完善游客主要集散区域的无障碍旅游设施和旅游标识系统,加快配套改建和新建停车场,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慢游系统,达到旅游区周边交通引导标识、无障碍设施和停车场设置规范、数量充足。完善公共咨询服务体系,在商业街区、交通枢纽、景点景区等游客集聚区,合理设置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点),为全域旅游提供全方位的便捷服务。

四要实施“旅游+”,在共建共享上求突破。大力推进“旅游+商贸”,优化电子商务平台,加大特色旅游商品研发,既带动周边群众能就业、能致富,又让来旅游的人“有念想”;推进“旅游+农、林、水”,结合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山水林田湖保护修复工程,做好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自然人文景观,支持建设休闲农庄,让景区周边群众跟着旅游得好处;推进“旅游+扶贫脱贫”,依托旅游抓产业,支持贫困户依靠景区景点搞副业,引领贫困群众走旅游脱贫之路;推进“旅游+科教”,依托景区开发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拓展科技展览、夏(冬)令营等新业态,丰富旅游内涵,拓宽旅游外延,让游客在旅游中长知识、长见识;推进“旅游+文体”,开发旅游线路和重点景区骑行游、房车游、低空飞行体验游等旅游产品,增强游客的旅游体验,提升吸引力。

五要满足需求,在提升管理服务上求突破。要不断完善旅游六大要素,通过a级景区创建,积极打造旅游度假区、旅游休闲区,优化升级旅游综合体、城市公园、旅游酒店等配套设施,促进服务全域提升。要依托交通网络和景区建设,策划推广x“一日游”、“两日游”精品线路,同周边地市和联盟城市合作,培育具有区域旅游延伸功能的市际旅游线路。要按照人性化、个性化要求,提升智慧旅游服务,以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营销、智慧运营四大应用体系为主要内容,积极建设大数据中心和指挥调度中心,实现旅游数据和景区智能化管理。推动传统旅行社转型升级,强化旅游行业事中事后监管,推出优质旅游服务品牌,增强旅游服务意识,提升旅游服务能力。要将旅游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纳入全市人才振兴计划,招引国内外高层次旅游管理人才,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

六要灵活营销,在宣传推介上求突破。旅游是典型的“眼球经济”。要注重整体策划宣传,加强全市旅游形象及旅游品牌推广,整合各类宣传营销资源,制定高层次、高标准的全域旅游整体营销方案,明确市场开发和营销战略,适当增加旅游营销专项资金,制定相应的客源市场开发奖励办法,逐步构建政企一体、多方联动的全域旅游营销体系。要坚持以x文化节等节庆活动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促销活动,积极参加国内外旅游博览会、推介会、招商会,筹划拍摄……等影视作品,突出特色、树立品牌、贴近市场、扩大影响。加强与主要客源地旅游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带着卖点、带着任务主动走出去对接洽谈,逐步形成区域联合的旅游市场推广格局。

三、全员联动聚合力,强责任、勇担当开创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一要强化领导。全域旅游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牵动性强,必须加强领导,以领导到位确保工作到位。各区县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全域旅游政策的研究,及早出台相应配套政策,成立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组织机构,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强化指导监督。今天会议结束后,各区县、各部门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本地区、本单位推进全域旅游相关工作,对标制定具体措施。有关全域旅游发展的政策要优先研究,用于全域旅游建设的资金要优先安排,全域旅游重点建设的项目要优先保障。

二要强化合力。各部门要树立全域旅游发展“一盘棋”的思想,上下齐心,左右联动,广泛凝聚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强大合力。市旅游发展委要积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把发展全域旅游涉及的每一项任务细化分解到每一个单位,……等部门要各负其责,搞好配合,主动寻找切入点,善于抓重点,勇于破难点,共同把全域旅游抓出新高度、推向新水平。

三要强化考核。考核是推动工作的有效利器。我市在全省率先将旅游产业发展指标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但对照发展全域旅游的工作任务和要求看,力度还不够,要继续提高权重、增加分量。市旅游发展委要会同市考核办,进一步完善考核体系、制定具体办法,把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工作成效充分体现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之中,与贯彻落实“三项机制”紧密挂钩,奖优罚劣,对工作推进不力、完成任务落后的部门领导,采取相应的惩戒措施,以强有力的督查考核推动落实。

四要强化宣传。发展全域旅游,不能搞“一头热”、唱“独角戏”,必须共建,才能共享。要坚持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引导全市干部群众的主人翁精神,营造“人人都是发展环境、个个都是旅游形象”的浓厚氛围。要加强典型培育和宣传推介,放大示范效应,吸引和带动更多的群众由旁观者、局外人变为旅游产业的参与者、建设者,推动全域旅游全员共建、全民共享。

同志们,建党百年在即,第三季度追赶超越点评工作也即将开展,让我们以今天的会议为契机,再鼓干劲、再添措施,再次吹响发展全域旅游、建设全景x的集结号,为陕西全域旅游示范省和“四个x”建设再立新功,以实际行动向党的百岁华诞献礼!

在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讲话篇九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同志们:。

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在战略和全局上作了规划和设计,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我们召开这次会议,就是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省文化旅游大会部署,明确方向和重点,动员全市上下凝聚共识,抢抓机遇,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强市。稍后,x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文旅产业的重要地位,进一步提振发展信心。

实现旅游总收入x亿元,较x年年均增长x%;

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x%,较x年提高x个百分点,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年以来,我们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积极畅通人流、物流、信息流,帮助文旅企业渡过难关,国庆期间接待游客x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x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分别恢复x%和x%,分别位居全省第x位和第x位。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把握新形势新要求,以强烈的使命感,以更高标准,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工业文明时期,人们追求富裕;

城市文明时期,人们追求物质和精神双重享受。旅游已经成为衡量生活质量和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标志。我们要充分认识文旅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加快推动文旅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产业链现代化就是要以产业链思维抓好文旅产业,在规划完善、景点打造、线路优化、要素供给、资源配置、推介宣传等方面延链、补链、强链,推动“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全要素“链式”发展,实现产业链与价值链、创新链、金融链、政策链的深度融合。一是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型。全域旅游是当前我国文旅业发展的总体战略,是空间全景化的系统架构。要通过“三生”空间的重构,使城市建筑、传统村落都变成旅游吸引物,推进全景式覆盖、全产业发展、全季节体验、全社会参与,推动各类要素在更大空间聚合。二是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据测算,旅游产业链效益约为门票价值的x-x倍。当前文旅业进入成熟期,需要大力挖掘“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收益,关注来了多少人、住了多少天,增加游客滞留时间和消费量,促进景区二次消费,要让旅客花钱物有所值、物超所值,提高游客让渡价值,强化文旅产业对城市发展的溢出效应。三是从走马观花向注重体验转型。文旅消费已呈现品质化、个性化、特色化等趋势,从追求“美丽风景”转向享受高品质的“美丽生活”“美丽心情”。要加强文旅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垂直、水平和侧向合作,促进文旅与农业、工业、体育、健康、科技等产业融合,强化参与性、沉浸式、体验型项目建设,不断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四是从乡村景观向生态文化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转型。生态文化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是在自然景观基础上进行特色化、艺术化的升级迭代,是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延伸。田园综合体要以农业为基础、以旅游为核心、以体验为价值、以文化为灵魂、以游客满意为根本追求,是“三生”空间的艺术重构,是三次产业的有机融合,要学习借鉴浙江安吉等地经验,统筹农业景观功能和体验功能,实现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融合提升。

(三)把握我市文旅产业发展形势。我市旅游资源丰富,占全省近x%,居全省第x位;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质量不高。景区与景区、景区与城市之间的通达性较差,景点之间缺乏有机串联,旅游整体接待能力弱,在全省处于落后地位。

为对冲疫情影响,今年以来中央、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扩投资、促消费的政策措施,x月x日召开的全省文化旅游大会提出,要加快文化旅游大省向强省转变,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文旅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些都为谋划推进文旅产业项目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要抢抓机遇,推动实施一批重大项目,着力增加优质文旅产品供给,优化文化旅游发展环境,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二、明确文旅产业发展重点,加快推进文化旅游强市建设。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全省文化旅游大会精神,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等重大国家战略,加快构建“一山两河三城四镇”发展格局,推动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一山两河三城四镇”总体布局勾画了我市文旅发展的中长期蓝图,明确了滚动实施的三十个重大项目,各级各部门要以“文痴”的精神,抓好项目建设,切实把文旅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辉县市要全力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平原示范区、x景区等区域要加快推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创建工作。

志虑忠纯、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

不畏强暴、舍身取义的斗争精神;

追求真理、尊重规律的科学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谋划建设赵长城遗址公园,推进潞简王墓申遗前期工作,推动木版年画、原武盘鼓等非遗项目的传承和提升。此外,要深入挖掘工业遗产资源,保护利用好x华新纱厂、道清铁路等工业遗存。要做实做熟项目前期,把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政策机遇,科学谋划包装项目,把项目前期做实做熟,做到项目可研、批复、土地规划和环评手续齐全,争取更多上级支持。当前,特别注重争取国债资金,用于文旅项目建设。市发改、财政、文旅等部门要积极与上级沟通对接,力争更多项目进入国家、省“十四五”规划盘子,其中陈桥古镇、原武古镇、x古镇要确保进入黄河、大运河国家公园项目库。

谋划建设新焦城际、郑新南轨道交通、辉县市铁路专用线,畅通x旅游通道;

建设智慧旅游调度中心,开发游客流量监测系统、旅游安全监管系统、导游服务系统等,分析研判游客来源地变化、增长趋势等,提升景区智慧化管理水平。要开发特色文旅产品,加快农旅融合发展,加大太行山楂、黄河鲤鱼等品牌推广,开发制作……等体现文化内涵、契合现代审美、具有新乡特色的文创产品。要提升娱乐体验,努力满足人们“求新、求奇、求知、求乐”的愿望,加快推进天界山观光小火车、x崖上山地过山车等项目建设,谋划建设崖上酒店。持续办好……等赛事活动。要发展夜间经济,借鉴“印象”“千古情”等演艺产品策划经验,在x、黄河、生态城等地,谋划灯光剧、夜间演艺等项目,拓展游客消费空间,满足市民夜间消费需求。

二是代理,通过旅行社、营销企业组织游客。要充分借助今日头条、火山、快手、抖音、西瓜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打造网红点、打卡地。要组织开展网红游新乡活动。要建立景区与旅行社之间利益链接和分享机制,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线路,让游客留宿新乡、度假新乡。加强与携程、途牛、蚂蜂窝、驴妈妈等旅游营销企业的合作,……与驴妈妈开展合作,推进核心街区建设、景区招商引流等工作,游客人数大幅增加,“十一”假期游客达到x万,是八里沟的两倍多。

三、汇聚发展合力,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文旅产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密切配合、强化保障,形成合力。

对引进亿元以上文旅项目的,要予以表彰。

(二)强化要素保障。资金方面,要借鉴先进地市经验,探索设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本。积极争取中央、省资金支持,整合各领域与文旅产业发展相关的政策资金,通过股权融资、产权融资、债券融资等手段,引进战略合作者,催生一批重大文旅项目。土地方面,将文旅项目用地需求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研究探索点状供地、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方式,建设文化旅游服务设施。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以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等形式,与其他单位、个人共同进行旅游开发。人才方面,建立完善旅游人才的引进使用和激励机制,加强导游人才培养,提升文旅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三)营造良好环境。优美的环境也是优质的文旅产品,要按照全域公园城市标准,推进全域环境整治,推动全域文明提升,让文旅环境“优”起来。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最大限度精简审批事项、压缩审批时限、优化审批服务,着力提升政府服务效能。游客是非常挑剔的,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要建立文旅、公安、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大力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虚假宣传、欺客宰客、恶性竞争、不合理低价游等不正当市场行为,积极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为文旅业发展创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四)加强旅游安全。安全是旅游发展的底线,一个景区如果出现大事故,旅游产品的价值将大打折扣,甚至导致歇业。特别是我市许多景点临水、临崖,小弯道半径多,风险较大的体验性项目多,要持续排查整治隐患,切实将旅游安全工作抓牢、抓实、抓出成效,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要持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做好线上预约服务,线下分流疏导等工作,防止人员大量聚集。

同志们,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大势已至、恰逢其时,全市上下要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把握机遇、主动作为,让我市美丽的山川和厚重的文化在文旅产业大发展中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讲话篇十

今天,我们召开第二届遂宁旅游发展大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第二届四川旅游发展大会精神,认真总结第一届遂宁旅游发展大会以来的旅游工作,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加快旅游发展的工作。

第二届四川旅游发展大会于9月10日在阿坝州九寨天堂国际会议度假中心召开。省委学忠书记在会上作了主题报告。他指出,当前四川旅游业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在旅游业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上,要把旅游发展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总体把握,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关联带动作用;在旅游业发展理念和思路上,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加快旅游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在旅游发展的工作重点上,要坚持统筹兼顾,切实做到五个“更加注重”:更加注重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更加注重推动区域旅游合作,更加注重发挥旅游在促进就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弘扬民族文化、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社会能力,更加注重发展入境旅游,更加注重保护生态环境。

学忠书记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四川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建设旅游经济强省步伐。概括起来,就是要做到“六个突破”:继续抓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在改善旅游发展条件上实现新突破;进一步突出特色和优势,在精品建设和多层次产品开发上实现新突破;坚持不懈抓旅游环境建设,在推进依法治旅上实现新突破;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在培育旅游市场主体上实现新突破;下大力气开发旅游商品,在提升旅游经济效益上实现新突破;加强旅游区域合作,在旅游对内对外开放上实现新突破。

学忠书记还特别赞扬遂宁的中国死海旅游项目,是一个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开发旅游比较成功的案例。利用盐卤水建一个中国死海,一下就把遂宁的知名度提高了,把旅游业和其他相关产业都带动起来了,正是因为中国死海这个项目的带动,遂宁市今年“五一”黄金周的旅游收入比同期增长41倍。实践证明,只要因地制宜,在突出特色和优势上下功夫,旅游经济发展就能够打开一片新天地。

第二届四川旅游发展大会的内容很丰富,精神很重要,我们一定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我就加快全市旅游业发展,努力把遂宁建成优秀旅游城市讲四点意见。

一、客观评估一年来的工作,建设旅游经济强市的态势已经形成。

近几年来,尤其是我市首届旅游发展大会召开一年多来,我市旅游业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概括地讲,主要有以下点:

1、思想认识更加统一,旅游产业的发展思路越来越明确。

通过广泛宣传和充分论证,全市上下关注旅游、支持旅游、发展旅游的热潮空前高涨,对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形成了共识,对开拓成都、重庆两个得天独厚的客源市场形成了共识,对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主体的开发形式形成了共识,对旅游资源四张名片的整合及旅游精品的打造形成了共识。确定了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即打造中国死海飘浮运动之乡、中国观音民俗文化之乡和成渝两地的休闲度假基地,用三到五年时间,把遂宁建设成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2、抢抓机遇、不辱使命,遂宁正在成为迅速升温的旅游热土。

一年多来,我们围绕打造旅游精品,通过举办“旅游文化宣传周”和“中国百姓生活游——走进神秘的遂宁启动仪式暨千年珍宝大揭秘”活动,参加“川港”、“川澳”、“川京”合作周,在省内广泛宣传和推荐遂宁旅游,极大地提升了我市旅游精品的知名度,观音珠宝英宋瓷荷叶盖罐、蓝采和家谱等一批“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珍宝扬名千家万户。中国死海及广德、灵泉景区成功跻入省政府规划的三国旅游精品环线,遂宁正在成为一个迅速升温的旅游热土。今年1-10月,全市共接待游客319.3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78.3%,其中,外地过夜游客达122.6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3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8%。尤其是“五一”和“十一”两个黄金周,遂宁旅游异常火爆,共接待游客125.86万人次,比20同期增长296%,实现旅游总收入达2.4亿元,比年同期增长413%。

3、旅游辐射作用日趋凸现,产业体系逐渐形成。

随着中国死海和广德、灵泉等景区人流增多,旅游的辐射带动作用日趋凸现,食、注行、游、购、娱的旅游产业体系逐渐形成。遂宁旅行社增至11家,星级饭店达8家。除康年、天友等一批星级饭店运行良好外,又有一大批特色餐馆、咖啡厅、“农家乐”应运而生。旅游商品、土特产品日渐丰富,文化包装及产品质量逐渐提高。旅游的发展扩大了农产品销售渠道,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成为带动农村经济繁荣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4、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遂宁的改革开放形象明显提升。

近一两年来,四面八方的游客走进遂宁,了解遂宁的人迅速增多,遂宁的知名度得到提升,受到各级领导、省内外客商和国际友人的高度赞誉,近百次省级乃至全国性会议在遂宁举办,遂宁的整体对外形象正在逐步改观。

二、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全面推进遂宁旅游发展战略。

发展旅游必须以市场为导向,认真分析市场特点,把握市场态势,瞄准市场需求,把差异发展战略作为实现我市旅游经济后发优势的竞争策略。中国死海作为省内最大运动休闲项目,填补了省内旅游景点无大型参与性项目的空白。观音故里品牌的提出,回避了千篇一律的寺庙旅游资源的竞争,引起无数专家学者的研究论证,产生了极大的市场效应。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全力推进这两大优势名牌,用科学发展观实践我市旅游发展战略,实现遂宁旅游后发优势。

1、坚持科学发展观,把旅游业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去总体把握。

旅游寓消费于生产,寓生产于消费,是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交汇点,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结合部。抓旅游决不能仅仅局限于旅游本身,要按照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的要求,把旅游业放在经济社会整体发展中去定位、去把握,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综合效应。

一是把旅游业作为统筹产业发展的联动器。旅游业是高速发展的朝阳产业,同时又是关联度很高、带动性很强的产业,可以推动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产业的发展,带动旅游商品生产、商贸物流、餐饮娱乐等诸多产业的发展。

二是把旅游业作为增加就业的重要渠道。扩大就业始终是我们抓发展必须优先考虑的重要因素。据统计,全市旅游行业直接从业人员近0.7万人,间接从业人员超过3万人,在新增就业中旅游业约占三分之一。全市从事“农家乐”的农户达到0.33万户,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增加就业1.65万人以上。要更好地发挥旅游业就业容量大、就业门槛低、就业方式灵活的优势,使旅游业成为解决就业尤其是弱势群体就业的重要渠道。

三是把旅游业作为扩大开放的响亮品牌。我市正因为死海项目的巨大市场潜力,才获得了数亿元的引资成功。正因为观音故里品牌的提出,才在“川京合作发展周”上以10亿元的大单招商成功。旅游业已成为我市扩大开放、招商引资的重要名片。要进一步打响这个品牌,用好这张名片,以发展旅游经济推动我市进一步扩大开放。

四是把旅游业作为传承文化的有效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的过程就是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过程,我们要高度重视文化在旅游开发和经营中的地位,进一步加大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积极促进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在发展旅游中弘扬和传承我市的观音特色文化。

2、坚持“以人为本”,以新的'理念和思路,加快旅游业发展。

旅游是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发展旅游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以游客需要为导向,以游客满意为中心,以游客的视角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旅游资源,使各种旅游产品和服务更加符合游客的心理需求,努力创造充满人文关怀的旅游环境。同时,旅游开发必须尊重当地群众的利益,通过发展旅游业提高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切实维护好、发展好当地群众的根本利益。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推进旅游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总的来讲,我市旅游业的发展还很不够,效益不高、结构不优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与我们建设优秀旅游城市的目标要求还很不相称。抓住机遇、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旅游发展观,切实转变增长方式,使旅游经济的增长从外延扩张转向外延与内涵并重,实现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统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要把功夫下在对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和集约经营上,要搞好对旅游“吃住行游购娱”诸要素的综合开发,加强对自然、人文、社会资源有机整合,深度挖掘旅游的文化内涵,从而延长旅游产品链、经营链,提高旅游经济的整体效益。

3、坚持统筹兼顾,突出旅游业发展的重点。

一是统筹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旅游资源是旅游业的生存之本和发展之源,我们要遵循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对祖先和子孙后代负责。我市森林覆盖率达32%,比全省高出7.77%,退耕还林工作成效显著。

一流的生态环境为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我市把农业生态旅游作为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促进旅游业向农村延伸和辐射,出现了船山麒山农业园、安居塘河村、射洪洋溪的桃花山等一批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区。今后,我们要进一步作好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这两篇文章,促进我市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为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二是统筹旅游景点打造与城市个性定位。景点只是游客出游的吸引物,而大量的消费将在城市完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城市就是一个景点。我市在开发特色旅游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景点个性与城市个性的协调统一,把打造广德、灵泉风景区和建设具有观音文化内涵的山水园林城市有机统一起来,按照景是一座城、城是一道景的理念,努力做到旅游与城市的完美结合。

三是统筹旅游开发与资源环境保护。旅游是以资源为依托的产业,合理利用资源可以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今年,射洪蒲家浩桃花源、蓬溪赤城湖等景区被评为了省级自然生态小区。说明我们在统筹旅游开发与资源环境保护方面已经取得了成效。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加大景区景点和旅游沿线村镇、居民区的环境整治力度,限期关闭污染工矿企业,净化美化旅游环境。要按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总体要求,以旅游开发促进环境保护,以环境保护促进旅游开发。

三、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把遂宁打造成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遂宁旅游从无到有,已经有了很好的开局,各区县、市级各部门要以全省旅游发展大会精神为指导,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旅游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增添措施,落实责任,推动全市旅游工作再上新台阶,努力把遂宁建成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1、做大做强旅游精品,让“中国死海”、“观音故里”真正成为遂宁旅游走向世界的金字招牌。

中国死海运行一年多来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但我们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有关部门要协助企业进一步改善和提升服务质量,挖掘景区的文化内涵,对存在的不足要及时整改,尤其要确保水质卫生和游客安全。要规避人造景观火爆一时的短期效应,不断创新、不断开拓,积极推动死海二期工程的建设和配套景区的开发,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国宏天合投资公司投资打造观音故里,这是我市招商引资的第一大项目,也是我市旅游开发的第一大项目。我们要立足全国市场,高起点、大手笔、高投入打造我市旅游经济的龙头产品,让观音故里成为继中国死海后的又一大新亮点。在省内宗教旅游市场,要力争形成观音民俗文化、青城道教文化、乐山大佛文化三分天下的市场格局。各级各部门要全力支持国宏天合投资公司的工作,转变职能、简化程序、作好服务,齐心协力创造一流的投资和创业环境,让观音故里早日成为国际性的旅游品牌。

中国死海和观音故里及其他景点要合作互动,做好资源的科学配置和市场的合理分销,拉长游客在遂宁的停留时间,提高产业收入。要加强与周围地市的旅游合作,联合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加强与旅游客源地的合作,搞好宣传促销,扩大对外影响,让遂宁旅游走向全国。

2、以打造优秀旅游城市为目标,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抢抓机遇,花大力气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市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也为我市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今后,我们要以打造优秀旅游城市为目标,把旅游城市建设与经营城市有机结合起来,将旅游产业要素纳入城镇和景区建设的总体规划,不断完善城镇旅游功能,切实提高文化品位,全面提升旅游城市的品牌形象。大英县要高起点作好旅游城市的规划建设,争取在2-3年内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市城区要争取3-4年完成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创建工作。有关区县和部门要大力支持遂渝、遂绵高速公路和遂渝铁路的建设,着力构建立体交通网络,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矗市城区要重点抓好广德灵泉猫儿洲开发项目、渠河西片区饮用水源保护项目、过军渡水利枢纽工程以及滨江路、河东新区的建设,要符合优秀旅游城市的标准。城区公园、广尝车站的标牌设置要突出对旅游景点的宣传。其他区县要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出城市发展战略,认真思考如何吸引分流市城区的游客,做到差异化竞争,互补性发展。

3、不断创新,全面提升遂宁旅游形象。

创新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全市各级旅游管理部门,各旅游景点、宾馆、饭店、旅行社都要进一步增强改革意识,努力在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上有所突破。

一要理顺旅游行业管理体制,消除多头管理、交叉管理的弊端。创新旅游开放经营机制,全面落实政府主导、市场主体、企业经营的管理经营模式,千方百计引进经济实力、竞争力强大的旅游企业,使其成为我市旅游资源开发和经营的主体,不断为旅游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二要提高旅游行业服务水平。旅游管理部门和各景区要加快旅游人才资源开发,努力建设一支业务精通的旅游干部管理队伍和服务一流的经营人才队伍。要继续抓好导游考试工作,不断提高导游人员队伍素质。

三要下大力开发旅游商品和旅游纪念品。将旅游商品开发纳入行业管理,加强质量监督和标准化建设,支持企业挖掘市场潜力,提高产品档次,扩大生产规模,大力培植有影响力、游客喜爱的著名旅游商品、旅游名小吃,做大做强一批旅游商品生产与销售企业。

四要全面提升遂宁旅游形象。通过邀请承办商务会议和商务性赛事,扩大遂宁的对外影响。各旅行社大力组织外地游客到遂宁旅游。市文联、文化局、旅游局、宗教办等单位,要编写出我市旅游景区、景点有权威的、统一的解说词和故事,深度挖掘遂宁旅游文化内涵,打造旅游品牌,增强旅游文化氛围。宣传部门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让每个遂宁人自觉做热情好客、诚信文明的高素质市民。全社会齐动员,把遂宁打造成成渝经济圈中优秀的旅游休闲胜地。

四、切实加强领导,不断开创我市旅游工作新局面。

打造遂宁优秀旅游城市,我们已经有了良好开端,但任务还非常艰巨。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和改进对旅游工作的领导,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努力把全市旅游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齐心协力抓旅游。

市委常委会作出决定,把旅游业作为我市新兴的支柱产业,象抓工业发展一样抓旅游开发,力争用3到5年时间,把遂宁打造成为以“中国死海”为龙头,以广德、灵泉为依托的具有观音民俗文化特色的优秀旅游城市,成为成渝后花园和山水园林式的休闲渡假胜地。这是市委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决策,是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市委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全面审视自己的资源特色和竞争环境,转变思想、寻找差距、增强信心。要充分认识发展旅游业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明确抓旅游就是抓经济、抓旅游就是抓开放、抓旅游就是抓就业、抓旅游就是抓扶贫。要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把旅游业作为主要领导亲自抓的“重点工程”,作为社会各界参与打造的“富民工程”,作为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精品工程”。旅游业是综合性很强的产业。要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旅游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发挥行业指导、管理、服务等作用。有关部门要树立全局观念,围绕建设优秀旅游城市这个战略目标,积极履行各自职责,认真落实工作任务,切实形成推动旅游发展的整体合力。

2、坚持政府主导战略,充分发挥政府的规划引导和管理监督作用。

实施政府主导的旅游发展战略是许多国家发展旅游业的成功经验,也是近年来我市旅游业取得显著成绩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市旅游业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机遇很多,同时制约因素也不少,必须坚持实施政府主导发展战略。政府要着力于制定发展规划和市场规划、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打造旅游整体形象,改善旅游发展环境。要积极创新管理方式,大力发展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加强行业自律,努力提高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搞好旅游规划的问题。旅游规划是旅游开发建设的龙头和基础,是一个需要大智慧、新创意的工作,各地在旅游开发中一定要优先抓好规划编制。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要反复论证,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确保科学性和权威性。没有科学完善的规划,旅游项目一律不得上马。

3、加强学习,努力提高旅游开发管理水平。

各级干部和从事旅游工作的同志,要认真学习研究旅游方面的法律、政策和专业知识,深入研究和思考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的问题。旅游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市旅游业如何乘势前进、出奇制胜,对旅游行业的管理者、决策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一定要谦虚谨慎,加强学习,努力提高决策水平和管理水平,力争成为发展旅游的行家理手,以科学的战略、全新的思路去开拓遂宁旅游的新天地。

4、真抓实干,切实把各项部署和措施落到实处。

各区县、各部门要认真抓好这次会议精神的传达贯彻。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找准定位,扬长避短,力争在旅游发展上有新的突破。要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制和绩效考核机制,切实把支持旅游业发展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作为推进执政能力建设,检验执政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会后,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大会精神和政策落实的跟踪、督查,不断研究新情况,提出新措施,解决新问题,使旅游工作年年都有新的进步。

同志们,面对西部旅游的崛起、四川旅游的腾飞,面对我市最佳旅游区位优势的凸现,一个巨大的旅游发展商机正迎面而来,形势喜人、形势逼人,我们一定要鼓足干劲,扎实工作,为把遂宁打造成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讲话篇十一

同志们:

今天,四川省委、省政府在美丽的“雨城”雅安召开第三届旅游发展大会,对全省旅游业发展作进一步动员和部署。这是四川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动全省旅游业发展的又一次重要会议。

吴仪副为本次大会专门发来贺信,对四川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就给予充分肯定,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四川省的高度重视,对四川旅游业寄予厚望。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国家旅游局,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四川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和全省各州市和各部门对旅游业的关心、支持,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为我国旅游业发展辛勤工作、努力奋进的四川省旅游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诚挚的问候!

在此,我要感谢四川省委、省政府给了我一个学习的机会,使我得以从国家旅游业发展的角度,学习考察四川的经验。刚才,张学忠书记对全省旅游业发展作了重要讲话和全面部署。学忠书记的讲话,站在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提出了“”期间四川旅游要实现“双翻番”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中央一系列重要决策的精神,将激励全省旅游业实现新的跨越。学忠书记的讲话和中伟省长将要作的重要讲话,不仅对四川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全国旅游业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川是全国旅游大省。我曾有幸多次到四川考察学习,这次来又考察了一些景点,听取了地方同志们的经验介绍。前几天,国家旅游局召开全国旅游工作座谈会,学习贯彻吴仪副最近关于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研究确定“”时期全国旅游业发展思路。下面,我想借此机会,谈一点体会和建议,不当之处,请四川省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近年来,四川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进程很快,重视和支持旅游业的社会扭转很浓,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基本形成。近三年四川旅游总收入全国排名从20xx年的第12位上升到第9位、入境旅游人数从第14位上升到第11位,创汇从第17位上升到14位,成绩喜人。

四川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实践,为全国旅游业发展,特别是西部地区旅游开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多年来,全国很多地区都在积极推动旅游业发展,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实事求是地讲,有一认识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为此,国家旅游局正在认真研究包括四川在内的各省区市的成功经验。我们认为,四川省委、省政府确定旅游业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并且组织全社会力量,按照小平同志的旅游经济思想,“空出地搞,加快地搞”。这一重大决策是在顺应国际国内发展趋势、全面研究省情的基础上,从四川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做出的正确决策。

第一,这一决策是基于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把握而作出的。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大量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有力地拉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但是,在国家投入高峰过后,西部省区如何继续加快发展,西部地区都在思考和研究,除了加大生态保护力度,继续扩大开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之外,很重要的一条措施就是研究如何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以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四川省委、省政府对旅游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准确定位,是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

第二,这一决策是基于对四川经济、社会、文化和社情民意的把握而作出的。旅游业是新兴产业,是朝阳产业,但是只有在认识到位,并具备相应条件的地方,才能建设成为支柱产业。四川省发展旅游具有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特别是资源优势非常突出,生态旅游资源、文化旅游资源、红色旅游资源分布广、品位高,一批自然文化遗产和自然保护区都是世界级的旅游资源,这些资源禀赋使四川有条件建设成为旅游强省。

第三,这一决策是基于对旅游业关联性强的特点的把握而作出的。发展旅游业,对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目的地建设将提出新的需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拉动社会投资;发展旅游,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发展旅游,可以扩大社会就业,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发展旅游,可对促进城镇建设和对外开放,提高人的素质;发展旅游,还可以增加一部分地方财政收入。正是基于对旅游业综合性产业功能的把握,四川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大力发展旅游业的正确决策。

各地推动旅游业发展多年,力度、深度、自觉程度越来越高,这是各级党委政府按照要求,善于分析我国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努力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结果。我们认为,四川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选择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或优势产业,加以重点培育和发展,是自觉落实发展观的明智之举、有效之举。

(二)善于运用旅游产业发展的规律,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

四川省委、省政府坚持在实践中认真探索旅游业发展的规律,善于遵循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指导和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

1.遵循旅游业综合性强、关联度大,需要整体协调配合的规律,实施“政府主导型”战略,推进旅游业发展。由于旅游业涉及食、住、行、游、购、娱等各个要素、各个环节,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几乎没有哪一个行业不与旅游业相关联。因此,发展旅游不可能单靠旅游部门所能有效推动的,而必须依靠各个部门、各个地方乃至全社会整体协调配合。四川省委、省政府在指导和推进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实施了正确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社会动员”的战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学忠书记、中伟省长等省领导亲自抓旅游。省一级和各州市政府都成立旅游产业领导小组,一把手挂帅,真抓实干,形成了很强的推动力量,及时解决了旅游发展目前所处阶段的许多关键问题。各州市、各部门都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把旅游作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的抓手,创造了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旅游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各级党委政府主导,在部门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形成联动,全省上下形成合力。这是难能可贵的。

2.遵循旅游业是以人的流动和人的消费为基础,以人的服务为根本的规律,坚持用“以人为本”的原则来指导和推进旅游业发展。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着力解决了公路、机场、口岸等基础设施配套问题,在全省建立起便捷的旅游交通网络,提高了全省旅游可进入性和通达性;着力实施精品战略,不但丰富了旅游产品的内涵,而且完善了景区功能配套,提高了景区的质量,扩大了客源市场,更好地满足了游客的需求;大力开展优秀旅游城市创建,有力地改善了城市环境,提高了城市素质,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为旅游者创造了更为舒适的旅游环境;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了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更好地服务于旅游者需求;各主要旅游城市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市场促销,努力开拓客源市场。

3.遵循旅游业作为新兴经济产业的规律,善于运用市场经济手段来指导和促进旅游业发展。四川旅游业发展把坚持“政府主导”与坚持“市场化运行”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实施政府主导型战略的同时,突出地强调市场运作,大力培育旅游市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按照学忠书记提出的“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化、社会资金向社会资本转化、人才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新的经济理念指导旅游发展,各州市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大力引进民营资本和社会资金进入旅游业,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资格局。

(三)善于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坚持不懈地推进旅游业发展。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产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的源泉。多年来四川省旅游业发展的进程,就是不断总结经验、不断的创新的过程。

第一是体制创新。四川在旅游发展过程中,不怕创新和完善“政府主导、市场推动、企业为主体”的体制。省政府成立旅游产业领导小组,中伟省长亲自挂帅,各州市都成立了旅游产业领导小组,有力地保障了旅游发展战略的实施。省政府还设立了旅游综合治理办公室,协调有关方面共同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难点问题。在旅游景区体制方面,四川省是全国较早地推选旅游景区体制改革的省份,创造了许多好的经验。

第二是发展模式的创新。发展模式的创新,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全省各州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都根据各自旅游资源特点、旅游市场条件和旅游发展阶段性特征,遵循旅游业发展的固有规律,创造了符合市场需求的不同发展模式,并且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例如,成都市善加引导,把市民旺盛的休闲度假需求与城效农民增收致富的需求相结合,创造了以农家乐为主体的城郊结合型旅游发展模式;九寨沟把保护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放在重要位置,形成了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旅游有机结合的旅游发展模式;峨眉山探索景区整体水平提升,创造了世界遗产地的规范化经营管理模式;广安市善抓机遇,用红色旅游带动旅游业的起步,创造了按照旅游规律发展红色旅游的模式;雅安市的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在四川并不突出,但是市委、市政府靠改革、靠开放、靠创造,走了一条创造优势的发展路子。雅安碧峰峡景区的开发,曾经给各地以启示,现在雅安的城市素质提升、古镇开发,对资源一般的地区发展应该有所启发。还有更多的市州都在积极探索旅游资源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发展模式,探索旅游开发和市场有机结合的途径。由于四川在创新中发展,在创新中完善,所以四川旅游呈现了勃勃生机,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

第三是工作方式创新。从20xx年开始,省委、省政府每年召开全省旅游发展大会,为各地相互交流和促进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对举办地城市是一个巨大的促进。学忠书记、中伟省长亲自动员和部署,省委、人大、政府、政协的领导同志大力支持,工作力度大、影响大,鼓舞和调动了各地方、各部门支持旅游业发展的积极性。此外,四川省在全国率先组织编制了生态旅游发展报告,率先委托世界旅游组织编制全省旅游发展规划,借鉴国际旅游发展的先进理念,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发展,产生了好的示范作用。

在四川省推进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各级党委、政府表现出的认真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值得全国旅游行业学习。

二、新世纪全球旅游业发展的特点和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旅游业是快速崛起的新兴产业。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20xx年全球旅游总收入达到6220亿美元,全球入境过夜旅游人数达到了7.6亿人次,同比增长均达到10%。新世纪初,全球旅游业发展表现出以下特点:

1.各国政府更加重视旅游业的综合作用,竞相组织整体竞争。比如,为争夺中国客源,许多国家均由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出面争取成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西班牙为保持国际旅游市场竞争优势,连续五年推出全国旅游质量计划。日本提出“观光立国”的发展策略。泰国、印尼等东南亚国家遭受海啸灾害之后,纷纷实施旅游启动战略,以恢复振兴本国经济。各国为了争夺客源市场,不断加大投入,采取多种方式,强化旅游形象宣传。比如,法国政府旅游预算每年投入1亿美元,西班牙每年投入1.5亿美元,瑞士每年投入6000万美元,日本每年投入5400万美元,泰国为了恢复振兴旅游业投入9000万美元。

2.区域旅游合作不断加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市场开放、客源互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原则的区域合作,已成为全球旅游界的共识。推进区域旅游合作不断向纵深发展,是全球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比如,东盟和中、日、韩三国把旅游业纳入区域合作的重要目标。加勒比共同体乃至美洲国家的合作组织,把旅游业作为重要的合作内容。粤港澳旅游合作已扩展到了“泛珠三角”的9省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最近,京津冀—港澳台又推出了“3+3”合作机制。

3.旅游产品精细化和特色休、旅游服务个性化和亲情化日益凸显。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各个国家和地区努力增强旅游吸引力,提高旅游服务水平,旅游产品的开发越来越强调特色、强调精细、旅游服务越来越注重规范化、个性化和亲情化。如日本的各大旅行社统一服务标准,香港推出“优质服务”计划,许多地方实施旅游精品开发,增强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

4.东亚太地区旅游业增长迅猛,成为全球旅游发展最活跃的区域。长期以来,全球旅游业发展一直以欧美为中心。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东亚太地区旅游业迅速崛起,到20xx年首次超过美洲,跃居世界第二位。其中,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为世界所瞩目。20xx年我国入境过夜旅游人数居世界第5位,20xx年居世界第4位。世界旅游组织预测:未来5年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总趋势是,欧美发达国家在全球出入境旅游市场中仍将保持优势,但增速放缓;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太国家和地区则保持较快增长;到20xx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家和第四大客源国。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中国已经完成了从旅游资源大国发展成为世界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进程。20xx年,我国入境过夜旅游人数4176万人次、创汇257亿美元,分别居世界第4位和第7位;国内旅游人数达11亿人次;出境旅游人数达2885万人次,成为亚洲第一大客源市场。与此同时,旅游业的发展还带动了民航、交通等行业的发展,在国家政治、外交、经济、贸易、文化交流以及对港澳台工作中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时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国旅游业迈向世界旅游强国目标的战略提升期。这一阶段,中国旅游业面临着“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的历史任务;面临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产生巨大旅游消费需求的战略机遇;面临着贯彻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旅游业的综合带动功能、更加重视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这些有利条件和机遇,将使我国旅游业在相当一个时期内仍处于发展的黄金期。特别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的进程的加快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将发生深刻的变化,这将促进旅游消费需求的大幅度提升,为我国旅游业持续兴旺,提供了重要原动力。

这一时期,我国旅游业发展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旅游产业的整体提升,为实现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目标夯实基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为此,国家旅游局在研究制定“”全国旅游发展的基本思路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提出了“”期间要“促进旅游产业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素质,综合发挥旅游产业功能”的战略任务;根据新时期国内外旅游市场发展趋势,把旅游市场开发战略调整为“大力发展入境旅游、规范发展出境旅游、全面提升国内旅游”;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了“以人为本,改革创新,资源配置、联合协作,重点推进,协调发展”的工作方针。同时,提出了改革体制、创新机制、完善旅游产业体系;转变增长方式,提升产业素质;创新旅游产品体系,建设旅游目的地体系;加强旅游立法;规范旅游市场;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实施科教兴旅等十个方面的重点措施,努力把我国旅游业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四川是“十五”期间旅游业发展最快最好的省份之一,我们希望在“”期间,四川省旅游业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并且按照吴仪副的要求,在更多的方面为中国旅游业提供新的经验。在此,我谨代表国家旅游局对四川省旅游发展,提几点建议:

第一,充分发挥四川独特的区位优势,进一步扩大开放,增进合作,为带动西部旅游业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期间中国旅游业将进一步强调联合协作。四川发展旅游的优势非常明显,建议在加快本省发展的同时,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区域合作,联合推进川滇藏“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川黔渝“长江精品旅游带”的开发建设,联合打造无障碍旅游区,推动“泛珠三角”旅游合作,实现区域旅游共同繁荣和发展。同时,树立区域旅游整体形象和品牌,发挥西部地区特别是西南地区旅游资源的整体优势,带动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

第二,探索新时期加强旅游法制建设的新举措,推进依法治旅取得新突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世界旅游强国,必须要有健全和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保障。我国现有的旅游法规体制,整体上滞后于旅游业发展要求,原有的旅游法规已不能适应新时期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中国旅游业“”期间提升产业素质一项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就是加快旅游业的法制建设。四川省从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目标出发,积极研究制定能够促进旅游业各要素协调发展的《四川省旅游条例》,很有现实意义。吴仪副曾给予高度评价。国家旅游局将按照吴副的指示,和四川的同志们一道努力探索,为推进全国旅游立法工作积累经验。

第三,进一步推进旅游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大力培育市场主体。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加快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进一步理顺旅游管理体制,创新旅游经营机制,为旅游发展不断注入生机和活力。“改革创新”也是中国旅游业“”期间重要的工作方针。在这方面,四川省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在全省主要旅游景区推行规划、开发、经营、管理一体化,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形成了较好的基础。建议按照吴副的指示精神,在有条件的地区进一步推动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同时,鼓励和支持省内省外、境内境外有实力的旅游企业参与本省旅游企业的改组改造,以建立一批有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引导多种经济成分参与和投资旅游业,支持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和多种所有制旅游企业发展和壮大,加快培育市场主体。

第四,发挥政府主导优势,创造新的发展模式。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支持的发展格局,已经成为四川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各市州创造的旅游发展模式同样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财富。期盼四川省发挥优势,继续建设精品,争创中国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在实现“双翻番”的同时,实现产业素质和整体提升;在处理好发展旅游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民族文化的关系等方面,提供更多的经验。

同志们,包括四川省在内的广大西部地区,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潜力所在,也是我国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希望所在。国家旅游局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四川旅游业的发展。这是我们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客观要求。我相信,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州市和各部门的积极支持和协调配合下,依靠全省人民团结拼搏,四川一定能建设成旅游经济强省,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将不断取得新的伟大的成就,四川人民一定更加富裕安康。

衷心祝愿四川各项事业繁荣昌盛!祝四川省旅游发展大会圆满成功!

2

页,当前第。

2

1

2

在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讲话篇十二

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旅游业已经在蓬勃发展。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仅供参考。

同志们:。

这次全区旅游发展大会的主要任务是,动员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和关于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抓住建设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新机遇,下定决心,攻坚克难,加快我区旅游业跨越发展,努力实现从旅游资源大区向旅游强区的历史跨越。

刚才国家旅游局邵琪伟局长传达了关于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指示精神,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邵局长还对加快广西旅游业发展提出了重要意见,对我们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陈武主席还将就相关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指出:“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旅游业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带动作用大、资源消耗小、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实践证明,旅游业是最符合广西区情、最富有广西特色、最能充分利用广西资源、最能吸引人气财气的产业。加快发展旅游业,既是富民的现实选择,也是强桂的重要途径,还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为人民创造幸福生活的重要推动力。我们一定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紧迫感,着眼全局,加大力度,加快推进旅游业跨越发展,努力把我区建设成为产业发达、服务优良、环境优美、特色鲜明、开放度高、竞争力强的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强区。

一是有需要。加快发展旅游业,既是紧迫任务,也是长远之策。首先,加快发展旅游业是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需要。我区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经济总量十年“翻两番”,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双倍增”,文化、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同步提高。旅游业是我区增长速度快、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的重要支柱产业,对扩内需、促消费,保增长、增就业,促进跨越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性支撑作用。其次,加快发展旅游业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需要。我区经济发展方式较为粗放,产业发展水平低,结构不优,20xx年三次产业比重为16.7∶48.6∶34.7,其中第三产业比全国低近10个百分点,仅相当于1997年的全国平均水平。与此同时,在国家12个部委明确9个行业到20xx年兼并重组的目标中,涉及我区的有电解铝、钢材、水泥、汽车、造船、医药等6个主要产业,有的产业产能过剩,我们面临转方式调结构与扩大经济总量的双重任务、双重压力。旅游业具有“兴一业、旺百业”的功能,有利于带动交通运输、宾馆餐饮、商品贸易等服务业发展,是全球公认的朝阳产业。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旅游业每收入1元,可带动相关产业增加4元收入;旅游业从业者每增加1人,可增加相关行业4.2人就业。发展旅游业对于以增量带动存量调整,促进我区转方式调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再次,加快发展旅游业是树立广西良好形象的需要。我区山清水秀生态美,加快发展被誉为绿色产业、形象产业的旅游业,对于进一步改善城乡环境、建设美丽壮乡,提高广西知名度、美誉度具有深远影响。此外,加快发展旅游业是群众脱贫致富的需要。我区有49个贫困县、750多万贫困人口,贫困面广,贫困度深,脱贫致富难度大。这些贫困地区大都生态环境好,是旅游资源富集区,充分开发利用当地旅游资源,有利于促进贫困地区加快发展,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

二是有条件。我区拥有发展旅游的丰富资源,具备阳光、海水、沙滩、绿色植被、洁净空气等现代旅游要素,拥有山脉、河流、岛屿、气候、森林、动植物、温泉、岩洞、田园、风情等风景资源,景点多,分布广,已初步形成山水风光、滨海度假、边关揽胜、民族风情、长寿养生等一批旅游品牌,桂林山水、北海银滩、巴马寿乡已成为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标志性旅游胜地。我区位于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交汇处,是联结大西南与粤港澳、东南亚的重要通道,发展旅游业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巨大的客源市场。我区沿海、沿江、沿边,旅游资源多姿多彩,极具开发潜力。随着交通服务设施、城市建设、景区景点的发展完善,旅游通达性、便捷性和吸引力明显提升,旅游业发展多重叠加的综合优势日益凸显。

三是有差距。尽管我区旅游业有了长足发展,但仍处于粗放低效的发展阶段,旅游资源整合度差、旅游精品少、带动能力弱、综合效益低等问题比较突出,“一流资源、二流开发、三流服务”的现象普遍存在,许多方面与旅游发达省份相距甚远。20xx年,我区4a级以上景区数量排全国第8位,国内游客人数排全国第18位,旅游总收入只相当于广东的1/5、江苏的1/4、浙江的1/3、四川的1/2,排全国第20位、西部第6位。我区与云南省的旅游资源各有优势,旅游总收入也不相上下,但云南入境游客人数、国际旅游收入分别是我区的1.3倍和1.5倍,建成支线机场11个、比我区多7个,开通航线319条、比我区多113条,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比我区高3.8个百分点,旅游产业布局、资源整合、景区开发、设施配套、文旅结合等也走在我们前面。差距就是潜力,差距也是动力。我们必须切实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见贤思齐,急起直追。

四是有前景。当前,全球旅游业已经超过石油和汽车工业,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猛,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大国内旅游市场、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第三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实现了从旅游资源大国向世界旅游大国的重大转变。我区旅游业发展势头很好,过去5年,全区接待游客总人数年均增长19.3%,旅游总收入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20xx年达1660亿元,占gdp的12.7%。按照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人均gdp接近5000美元时,旅游将成为城镇居民生活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消费需求,旅游业进入爆发式增长时期。20xx年我区人均gdp已达4446美元,标志着我区旅游业已步入大众化、产业化发展新阶段,正处于黄金发展期和转型升级期。国家批准建设桂林国际旅游胜地,使我区旅游业面临新的重要发展机遇。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抢抓机遇,以高度的自觉自信切实抓好旅游工作,加快实现旅游业跨越发展。

二、明确目标任务,建设旅游强区。

这次大会召开前,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旅游业跨越发展的决定》,明确了我区旅游业发展目标,主要是:力争到20xx年,全区旅游业总收入实现3000亿元,接待游客总人数突破3亿人次;到20xx年,基本建成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北部湾国际旅游度假区、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成为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这是一个近期与长远、定性与定量、经济与社会、转型升级与跨越发展相结合的目标体系,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实现这个奋斗目标,要着力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要着力抓重点。发展旅游要做的事情很多,必须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抓好重点区域、优势资源的开发建设,推动旅游资源开发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从粗放经营向集约发展转变,做大总量,优化结构,提升质量,打响品牌。重点优化布局,全面构建“一个旅游龙头、两条旅游发展带、三大国际旅游目的地、四大旅游集散地和一批旅游名县名镇名村”的旅游产业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坚持以桂林为龙头,着力建设“桂林-柳州-来宾-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南北旅游发展带和“贺州、梧州-贵港、玉林-柳州、来宾-南宁-崇左、百色、河池”沿西江东西旅游发展带,加快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北部湾国际旅游度假区、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建设,形成南宁、桂林、梧州、北海四大旅游集散地。重点打造一批旅游特色县、乡镇、村寨。自治区将重点规划建设20个特色旅游县,各市要重点建设一批特色旅游乡镇,各县(市、区)要因地制宜培育发展一批特色旅游村寨,努力把特色旅游县城、乡镇、村寨培育成为我区旅游业发展的新载体、新亮点。要着力打造一批旅游精品和旅游品牌,加快建设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景区景点,打造一批便捷通畅的旅游精品线路,开发一批适应各种层次游客需求的旅游新产品,形成一批功能完善的旅游服务基地,从整体上提升我区旅游业发展水平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二要着力抓特色。特色是旅游业的生命。再好的旅游项目,搞的地方多了,也会黯然失色。目前我区城乡建设最大问题是缺少特色,走到哪个地方都差不多,沿海没有沿海特色,沿江没有沿江特色,边关没有边关特色,民族地区没有民族特色,建筑千篇一律,村庄大同小异,街道似曾相识。没有特色,就没有印象,是发展旅游业的大忌。云南丽江和腾冲、内蒙古满洲里、皖南村落、江浙水乡等地之所以游人如织,就在于他们有自己的特色。瑞士的达沃斯,虽然只是一座小镇,一万多人口,却举办了40多年世界经济论坛,各国元首、政府首脑、商业大亨、学界名流经常光顾,乐此不疲,奥秘也在于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品质。我区也有一些城镇建设较好的典型,如三江、金秀、恭城等,但总的看,面还是不够广,水平还是不够高,人气还是不够旺。我区发展旅游业可以挖掘的特色题材很多,像广西这样奇山秀水遍及全区,拥有12个世居民族、近20xx万少数民族人口的地方,哪里去找啊!必须把我们丰富的民族内涵、多彩的民族风情与神奇的自然风光有机结合起来,使之交相辉映,形成独特靓丽的旅游风景线。我们要潜心挖掘、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提升,促进民族特色与旅游发展深度融合,把民族特色融入到城市、乡村建设、景区景点开发和旅游要素的方方面面,使我区旅游业发展更有特色、更具活力、更富魅力。

三要着力抓配套。旅游产业综合性强,各类要素有效组合、协调配套才能产生最佳的综合效应。一是要加强以交通为重点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进出旅游目的地的便捷性。我区旅游景观点多、面广、线长、跨度大,不同程度存在着游客“进不来、走不动、出不去”的问题,不少游客往往是到了桂林、南宁,一听说到其他景点还要花三四个小时以上,就打道回府了。必须加快构建以航空、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为主骨架,干线公路、景区专用道路、内河航运为补充,互联互通、高效便捷的现代旅游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重点加快南宁、桂林国际机场及重要旅游景区支线机场建设,加快南广、贵广、湘桂及沿海高速铁路建设,着力完善连接主要旅游景区的高速公路、干线公路网络,打通断头路,形成放射线,提高环通率,强化交通支撑力。二是要加快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改善旅游住宿、餐饮、卫生、通讯、车辆和游客服务中心等方面的条件,重点旅游区要合理布局高中低档接待设施,特别是要建设一批适应游客需要的旅游饭店、宾馆,完善配套设施,提高服务水平。三是要注重“文旅结合”、“科技兴旅”,促进旅游业与文化科技互动发展。突出先进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在旅游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经营服务中的引领作用,以文化理念创意旅游,以文化品位提升旅游,以文化传播带动旅游,挖掘好发挥好我区的山水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海洋文化、福寿文化、饮食文化、节庆文化等人文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增添旅游业的文化魅力。着力提升我区旅游业的信息化水平和科技支撑能力,建立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探索发展“智慧旅游”,规划建设一批“智慧旅游城市”和“智慧旅游景区”。

四要着力抓环保。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其本身也是宝贵的旅游资源。一个地方的环境一旦被破坏了,天是灰的、山是秃的、水是浑的、地是脏的,谁都不会去那里旅游。目前,我区森林覆盖率达61.4%,居全国第三位,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我区发展旅游业最大的优势、最好的品牌,也是最重要的本钱。抓旅游必须抓环保,抓环保就是抓旅游,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保护环境的强烈意识,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旅游业发展,切实加强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和建设,抓好造林绿化,强化节能减排,以良好生态促旅游发展,以发展旅游促生态保护,实现旅游产业发展生态化。我们在全区广泛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既是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行动,也是发展旅游产业、建设旅游强区的重要举措,必须持之以恒抓下去、抓出实效,树立广西优美整洁、文明进步的形象。

同志们:

这次全市旅游发展大会是一次事关北海发展大局的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全区旅游发展大会精神,动员和组织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抢抓自治区推动旅游强区建设的新机遇,充分发挥北海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认真总结经验,明确发展目标,理清发展思路,落实发展举措,加快建设旅游强市,促进北海旅游产业跨越发展。市委、市政府对开好这次会议高度重视,在全区旅游发展大会之后,市委立即召开会传达学习自治区的决策部署,布置起草修改文件;9月中旬,又召开市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认真研究和精心谋划旅游发展,充分做好会议筹备工作,出台了关于推动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的决定、关于推动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的扶持奖励办法、关于加快涠洲岛旅游区开发建设的若干意见,精心筛选了一批旅游项目。这些充分表明了市委、市政府对发展旅游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

刚才,自治区旅游局陈建军局长对加快北海旅游发展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很有针对性和指导性,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等一会,家斌同志将对发展旅游的各项工作进行具体部署。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形成推动北海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的广泛共识旅游产业资源消耗少、带动系数大、综合效益好,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在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对外开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国际国内旅游产业正处在大发展、大调整的重要时期。国家和自治区对发展旅游业高度重视,推出了很多举措、提出了明确要求。北海无论是从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条件来分析,还是从城市持续繁荣的现实需要和长远发展去考虑,推动旅游产业跨越发展都有必要、有优势、有潜力、有机遇。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形成共识。

1、要充分认识推动北海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首先,加快发展旅游有利于促进第三产业繁荣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旅游产业是综合型服务业,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效应和特点,关联带动作用很强,既可以直接扩大消费,还可以带动交通、住宿、餐饮、文化、娱乐、金融、信息等行业的发展。在近年来北海工业化补课已经收到明显成效的情况下,很有必要发挥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繁荣发展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提升北海经济发展质量。其次,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有利于促进开放合作、发展外向型经济。旅游产业是高度开放的产业,外地客商在选择投资地点时,往往是通过旅游考察,了解当地的优质资源、投资环境和发展潜力。加快发展旅游产业,可以更好地发挥北海的开放优势,更好地向国内外展示北海的形象和特色、扩大北海的影响,更好地促进交流与合作。再次,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有利于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旅游产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就业门槛低、包容性强,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劳动力都有需求。加快发展旅游,既可以直接增加就业,又可以通过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因此,我们要以发展旅游产业为重要抓手,更好地稳增长、调结构、促开放、惠民生。

2、要充分认识推动北海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的重大机遇和有利条件。近年来,国家和自治区对旅游发展越来越重视,为我们发展旅游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大环境。从国家层面看,20xx年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了加快旅游发展的大政方针;今年2月国务院批准实施《国民旅游休闲纲要》,提出了发展国民旅游休闲的目标和任务;今年4月颁布的《旅游法》为旅游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特别是在出席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和考察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对旅游业的性质、地位、功能等作了全面、系统、深刻的阐述,对新形势下如何充分发挥旅游业的作用并做好旅游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从自治区层面看,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了加快建设旅游强区的战略决策,出台了一系列决定及相关政策,在资金投入、项目建设、政策扶持等方面全方位支持旅游产业发展,并且列出了一批重大项目。前不久高规格召开了全区旅游发展大会,提出要加快建设北部湾国际旅游度假区、把北海打造成为广西四大旅游集散地之一和文化旅游中心城市。从北海层面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干部群众对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这为旅游产业当前和今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此外,随着北海三年跨越发展工程的圆满完成,工业化水平大幅度提升,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城市面貌日新月异,这些都为我们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撑、创造了有利条件。

3、要充分认识推动北海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的突出优势和巨大潜力。北海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在发展旅游产业方面优势明显,在广西旅游产业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一是旅游资源丰富。北海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有机融合,既有优美奇特的滨海风光、丰富多样的自然生态,又有古老的历史遗存、悠久的开放文化,尤其是拥有海滩、海岛、海上森林、海底珊瑚等优质海洋旅游资源,还有海上国际旅游航线,随着内陆地区民众向往海洋、探求海洋、享受海洋愿望的日益增强,发展滨海旅游大有文章可做。二是生态气候优越。自然生态优势是我们发展旅游产业的最大优势、最好的品牌和最重要的本钱,北海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适宜旅游,尤其是北海的碧海蓝天和清新空气,非常适宜休闲度假、养生养老,对于国内外一些大城市的游客很有吸引力。三是发展基础较好。旅游产业是北海发展较早的产业之一,市委、市政府一直把旅游产业作为一个支柱产业加以培育和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在交通体系完善、景区景点建设、高星级酒店兴建、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市场培育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产业链不断延伸,接待水平逐步提升,产业规模逐年扩大,知名度不断提高,近3年来,旅游收入实现了翻一番,游客接待量年均增加150万人次以上,20xx年游客接待量突破千万人次,20xx年旅游总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同时集聚和历练了一批旅游行业人才,积累了发展旅游的实践经验,为推动旅游产业跨越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看到有利条件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尽管近年来我们在加快发展旅游方面作了不少探索,想了很多办法,下了很大功夫,付出了艰辛努力,但是旅游产业目前的总体规模、发展水平和在全市经济总量中所占的份额,与北海的城市地位、资源禀赋以及方方面面的期望相比,都还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旅游资源利用、旅游特色挖掘、旅游设施配套、旅游精品打造、旅游市场监管等方面,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办法,尽快实现旅游产业发展的新突破。

当前,推动北海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的条件已经成熟、时机已经到来。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广泛凝聚共识、善于抢抓机遇、遵循客观规律、坚持真抓实干,就有希望在几年内开创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的喜人局面,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明显提升旅游产业在北海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大幅度提升北海旅游在广西旅游格局中的地位,大幅度提升北海旅游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各级各部门和领导干部要从战略与全局的高度,把思想认识统一到自治区党委、政府及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与要求上来,进一步认清旅游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尽快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的自信心、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突出重点、遵循规律,奋力开创北海旅游产业跨越发展新局面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是北海旅游产业从夯实基础转向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从旅游资源大市逐步向旅游产业强市转变的关键时期。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xx-20xx年)》,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建设旅游强区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沿海开放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以国际化、标准化、品牌化、特色化为导向,坚持政府推动、项目拉动、开放带动,遵循客观规律,突出滨海特色,合理开发旅游资源、着力推进旅游项目、积极深化旅游合作、不断优化旅游环境,早日把北海建设成为北部湾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城市、广西主要旅游集散地和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滨海旅游休闲胜地。

为了确保实现上述目标任务、开创北海旅游跨越发展新局面,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凝心聚力、结合实际、突出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发挥优势、彰显特色,着力打造滨海旅游品牌。旅游是靠特色吸引人,越有特色就越有吸引力,北海旅游最大的特色就是集滨海、文化、生态于一体,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是“滩、岛、线、城、林、湖”。北海完全有条件加快开发特色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与文化融合、旅游与城建融合、旅游与生态融合,把特色做优、精品做强、品牌做响。一是大力推进银滩旅游资源开发。要用好“北海银滩国家旅游度假区”这块金字招牌,加快24公里银滩开发,规划建设国际会展中心和高星级亲海度假酒店群,布局建设教育文化体育设施,抓紧建设第四届广西园林园艺博览会园区,加快北海鲤鱼地湿地公园建设,完善和提升银滩的旅游服务功能,早日把银滩打造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滨海休闲娱乐区、生态型景区和高端度假旅游区。二是大力推进涠洲岛整体开发。要严格按照自治区批准的总体规划,抓紧编制完善各项专项规划,尽快完善基础设施,积极引进港中旅等大型企业,加快涠洲岛整体开发,抓好项目规划设计,推进旅游项目建设,提高景点景区等级,提升岛上接待服务和医疗保健水平,同时抓紧推进市区与涠洲岛之间空中和海上交通建设,增强安全性、提高便捷度,尽快把涠洲岛打造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休闲度假海岛。三是着力打造海上旅游黄金航线品牌。要结合推进国际邮轮码头建设,大力发展邮轮经济,加大协调服务力度,支持企业经营好北海至越南下龙湾海上旅游航线,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部门支持,加强与越南等东盟国家沿海城市的旅游合作,尽快把这条航线延伸到越南中南部的城市,并逐步向东盟其它国家沿海城市延伸,努力把中越海上旅游航线打造成国内外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跨国海上旅游黄金航线。四是整合开发“城、林、湖”旅游资源。坚持依法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完善旅游服务功能,把北海老城、红树林、星岛湖发展成为有吸引力影响力的特色景区,丰富旅游景区景点,增辟旅游精品线路。五是大力促进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要把提升文化内涵贯穿到旅游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进一步挖掘、整合和提升北海丰富的历史文化,对旅游进行文化包装,提升文化内涵、融入文化元素、突出文化特色。要结合发展旅游产业,进一步挖掘和开发利用海洋文化、南珠文化、合浦汉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创作一批文化精品,抓紧推进合浦汉文化公园建设,打造成为北海汉文化展示和体验中心,推动《碧海丝路》等优秀剧目走向市场,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北海旅游的文化品位和独特魅力。

2、狠抓项目、完善功能,加快提升旅游服务能力。项目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北海的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临港新材料产业之所以有今天这么好的发展势头,就是因为我们近几年来持之以恒地抓好了项目建设。发展旅游也一样,只要我们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下功夫连续抓几年,旅游产业一定会有大的起色。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兴建一批有市场需求、有品牌价值、有北海特色、有带动效应的旅游项目,抓紧推进一批旅游景点景区、旅游交通基础设施、旅游服务设施、大型综合性旅游项目,从而让北海旅游尽快扩大规模、改善服务、提升档次,不断做大做强。要坚持以“四定”办法推进旅游项目建设,加大组织协调力度,开通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确保在较短时间内有大的突破。为了有效推进旅游项目建设,市里已经印发了关于推动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的几份文件,明确了目标任务、扶持办法和有关要求,特别是下决心加大投入,市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大力支持旅游景区、高星级酒店建设和航空市场培育等,在项目审批、用地安排、资金筹措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同时由市四家班子领导分别联系推进重大旅游项目。高星级酒店的数量,是一个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程度的标志。目前北海的高星级酒店还不多,要采取必要的扶持奖励办法,加大招商引资和协调服务力度,加快高星级酒店建设步伐,在未来3年,力争新建达到五星级标准酒店8家、全市投入运营的五星级标准酒店达到6家;20xx到20xx年间,力争再新建一批,新增6-10家建成投入营运,全市五星级酒店达到一个较大的规模。这样,就可以带来高星级酒店集聚效应,逐步形成几个高星级亲海酒店群。

3、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不断增强旅游发展活力。深化行业改革,推进机制体制创新,是增强旅游产业发展内在动力和生机活力的关键所在。要用足用活国家、自治区出台的相关政策,以创新旅游管理体制、投融资机制、人才培养及引进机制等为重点,增强旅游发展的活力。一是进一步消除制约旅游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市委、市政府已经对旅游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和理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强沟通协调,明确权责关系,强化内部管理,努力解决沟通不够、协调乏力、合力不强的问题。二是创新旅游产业投融资机制。要充分发挥好旅游发展资金的撬动作用,推动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旅游规划编制、旅游宣传促销、旅游服务培训等工作。推进银旅合作,加大金融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社会民间资本和境外资本参与旅游开发建设,兴建旅游项目、参股旅游企业。三是指导旅游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要引导旅游企业深化企业改革,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旅游市场主体,按照政策法规、市场需求和经济规律,加强管理、改进经营、提高效益、发展壮大。四是创新人才培养及引进机制。推动旅游产业跨越发展,关键在人才。要完善旅游人才交流引进和培养使用激励机制,建立北海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加快培训懂市场、善经营、会管理的专业人才。选派机关和事业单位优秀干部到旅游区、旅游企业挂职锻炼,加强与大专院校的合作,积极引进旅游管理、营销、策划、创意等各类人才,满足旅游产业发展对各种人才的需求。五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旅游市场联合执法机制。要加强旅游执法队伍建设,强化市场监管,打击违法违规经营,逐步形成统一的旅游投诉受理机制,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4、强化推介、提升形象,增强北海旅游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在信息时代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宣传推介、优化提升形象是促进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的必要举措。我们要创新思维、加强策划、整合力量,“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扩大旅游宣传的整体效应和放大效应,唱兴北海旅游、唱响北海旅游,向宣传推介要市场、要客源、要效益、要知名度和美誉度。一是加强总体宣传推介。要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参与、部门协同、上下互动的联合宣传机制,有效利用各种现代传媒加大宣传力度,做到多形式、广覆盖,增强独特性、吸引力,形成宣传推介北海旅游的强大声势,为尽快实现北海旅游跨越发展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二是积极举办旅游节庆活动。坚持“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积极稳妥地举办或承办旅游节庆、文化演艺、大型会展、体育赛事等活动,打造富有特色、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旅游文化节庆品牌和演艺品牌。三是支持旅游行业协会和企业加大营销力度。鼓励和支持旅游企业到国内外特别是重点旅游客源地,以各种有效形式宣传推介特色优势旅游产品与服务,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北海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四是积极开展区域旅游发展合作。积极参与“两广十市区域旅游合作”,务实推进“南北钦防玉崇百七市旅游发展一体化”,大力推动泛北部湾区域旅游合作。通过持续有效的旅游宣传推介,不断提升北海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力。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在做好这几方面工作的过程中,要注意遵循客观规律,讲求实际效果,促进旅游产业科学发展。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旅游产业也不例外。我们抓旅游产业发展既要积极努力、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去推动,又要避免不顾现实条件、仅凭热情干事。要注意研究和把握旅游发展的自身规律和内在要求,对管什么、不管什么,做什么、不做什么,先做什么、后做什么,都要按客观规律办事,这样才能避免走弯路、走错路或走回头路。这方面要注意把握好三个结合:一是坚持政府引导与企业主体相结合。当前,我市旅游市场主体实力还不够强,在现阶段的实际情况下,政府的主导作用必不可少。当然,我们讲政府主导,绝不是大包大揽,也不能拔苗助长,要把握好尺度,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发挥好应有的作用。要科学编制和完善旅游发展规划,制定出既符合发展趋势、又切合城市实际的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同时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督促检查,确保旅游产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要用足用活各项优惠政策,有针对性地出台一些扶持奖励办法,引导资源汇聚和市场配置;要根据旅游发展规划抓好招商引资、推进项目建设,培育新的增长点,确保在每一个阶段都有坚实的项目支撑。与此同时,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我们说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最终还是要靠旅游企业的发展壮大。对那些政府不该管、管不了的事,就要由市场进行调节,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发挥企业的作用,增强市场的活力。二是坚持学习借鉴与因地制宜相结合。既要坚持开放办旅游的理念,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又要立足北海实际,找准特点和优势,寻求差异化发展,探索和走出一条适合北海的旅游发展之路。三是坚持加快发展旅游与严格保护生态相结合。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北海发展旅游的突出优势,我们在推动旅游发展的进程中,必须旗帜鲜明、一以贯之地依法保护生态环境,确保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一旦被破坏,就很难甚至无法恢复,最终也会断了旅游的“财路”。银滩和涠洲岛是上天赐予北海人民的无价之宝,是全市人民的共同财富。每一个北海人,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银滩、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一样保护涠洲岛的生态环境。

三、加强领导、真抓实干,形成推动北海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的强大合力推动旅游产业跨越发展、加快建设旅游强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面广、关联性大。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旅游产业发展工作的领导,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全社会共同促进旅游产业跨越发展。

一要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旅游产业的发展涉及方方面面,仅仅依靠旅游部门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全市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发展旅游产业摆在突出位置,作为推动北海科学发展的大事切实抓紧抓好。市旅游产业发展指导委员会要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和及时研究解决遇到的重大问题。市直各相关部门和驻市各有关单位,要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加强沟通衔接、密切协同配合、主动有效服务,合力推动旅游产业跨越发展。市辖县区要相应调整充实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协调机构。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调查研究、认真解决问题,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力支持和推动北海旅游跨越发展。

二要进一步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旅游发展的目标、思路、举措已经明确,当务之急就是抓好贯彻落实。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把“真抓实干、把事干成、造福百姓”的理念贯彻落实到抓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扎扎实实为加快发展旅游多干一些实事、多作一些贡献。要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实际抓紧制定本县区、本部门的旅游发展。

工作方案。

明确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要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的决定及扶持奖励办法建立健全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督查考核机制和奖励机制推进旅游项目建设、加快旅游产业发展。

三要营造浓厚氛围广泛汇聚正能量。推动旅游跨越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和参与。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重大意义和有利因素,宣传市委、市政府加快发展旅游的重大决策部署,宣传北海旅游发展的新进展、新成效和新经验,积极营造“人人关心旅游发展、人人支持旅游发展”的良好氛围,汇聚加快建设旅游强市的正能量,形成推动北海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的强大合力。

同志们,推动北海旅游跨越发展,机遇难得、前景广阔,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坚定信心、凝聚力量、真抓实干,努力开创旅游产业发展新局面,为把北海建设成为北部湾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城市、广西主要旅游集散地和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滨海旅游休闲胜地而不懈努力!

2

页,当前第。

1

1

2

在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讲话篇十三

同志们:

这次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关于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回顾总结我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情况,谋划安排“十三五”全省旅游改革发展工作,推动全省旅游产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发展。

昨天,大家实地考察了鹰潭市重点旅游项目,感受到鹰潭“多极支撑、南呼北应、城景一体”的全域旅游发展态势。刚才,会议对旅游强县和优秀旅游企业进行了授牌,鹰潭市政府、婺源县政府、明月山管委会、井冈山管理局、南昌万达文化旅游城等5家单位作了交流发言,九江市对举办年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作了承诺发言。等会,强卫同志还要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十二五”以来,特别是旅游强省战略实施以来,全省上下紧紧围绕省委十六字方针,像抓工业化、城镇化一样抓旅游,坚持高位推动,狠抓改革创新,着力塑造品牌,促进多元发展,全省旅游产业呈现规模扩大、转型加快、品牌彰显、活力增强的良好态势。一是旅游经济快速增长。20_年以来,全省旅游总收入、接待总人数年均分别增长34.7%和24.7%,增速均列全国前三位。20_年旅游接待总人数3.86亿人次,旅游总收入3637.7亿元,分列全国第13位和第12位,分别增长23.2%和37.3%,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旅游业发展目标。二是旅游产业体系更加完善。初步构建了“一核三片五城十县百区”旅游目的地体系和“三线八圈”旅游线路框架体系,全省旅游从主打山岳观光型向“山”“水”“城”“村”多元化、多业态发展。旅游产业要素逐步完善,全省a级旅游景区达294个,其中5a级景区8个,星级旅游饭店430家,旅行社761家,导游2.8万人,旅游交通和旅游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旅游与工业、农业、文化、生态以及城乡建设进一步融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提升。三是品牌形象日益彰显。“庐山天下悠、三清天下秀、龙虎天下绝”受到的赞誉;“江西风景独好”整体品牌形象深入人心;以井冈山、瑞金共和国摇篮为代表的红色旅游,以婺源、靖安为代表的乡村旅游,以明月山温汤、星子为代表的温泉旅游在全国拥有较高知名度;鹰潭“寻梦龙虎山”、宜春明月山观光小火车等一大批地方特色名片异彩纷呈。四是综合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省、市两级均组建了旅游发展委员会,50个县级旅游管理机构进行了改革,实现了旅游管理职能由行业指导向产业发展统筹转变;组建了省旅游集团,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市场开拓统筹力度进一步加大;规划建设35个旅游重点产业集群,用集群的思维和方式发展旅游业,开创了旅游发展新途径。

“十三五”是我省旅游产业转型的攻坚期和加快发展的关键期。全省上下要深入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对江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抓住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良好机遇,着力创新旅游发展理念,着力优化旅游产品供给,着力增强旅游发展动力,全面做大旅游产业品牌效益、集群效益、综合效益,加快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更加坚定地向旅游强省迈进。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坚定旅游强省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春节前夕视察江西时,对江西的生态资源和红色文化给予了高度肯定,指出:“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一定要保护好,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重要指示,为我们加快旅游强省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指明了发展方向。

加快旅游强省建设是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重要抓手。旅游业被誉为“无烟工业”、“富民产业”、“美丽产业”,是典型的“绿富美”产业。从“绿”的角度看,旅游业资源消耗少、排放低,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具有天然的“亲和力”。世界旅游组织报告表明,旅游产业万元增加值能耗0.2吨标准煤,仅为工业能耗的十一分之一。加快旅游强省建设,是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实现绿色崛起最佳路径之一。从“富”的角度看,旅游业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研究表明,与旅游直接相关的产业高达100多个;旅游业每增加1万元投资,能够拉动全社会投资10万元;旅游业每直接增加1个就业岗位,能够带动全社会增加5-8个就业岗位。大力发展旅游业,能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带动百姓就业增收致富。从“美”的角度看,发展旅游业,不仅能够改善景区形象,还能有力促进当地人居环境的改善,提高群众文明程度,从而实现风景美、环境美、人文美。总之,实现“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要求,必须把旅游强省战略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加快推进。

加快旅游强省建设面临良好发展机遇。从市场需求看,我国人均gdp接近8000美元,正在向中高收入国家迈进,处于旅游消费需求爆发式增长阶段,全民旅游休闲时代加速来临,为旅游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市场条件。从国家战略看,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整体布局,把绿色发展作为重要发展理念。旅游业作为环境友好型产业,在实现国家战略中的地位日益显现。从政策环境看,中央大力实施促进消费工程,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把旅游作为增加有效供给、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领域,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机遇。从我省基础看,全省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旅游要素不断健全,旅游综合竞争优势进一步增强,为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加快旅游强省建设仍然任重道远。近年来,虽然我省旅游强省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立足资源看旅游,放眼全国看旅游,对照目标看旅游,我省旅游业发展还存在不小差距。从总量看,我省旅游人次、旅游收入、旅游产业增加值、旅游龙头企业数量等与旅游资源大省的地位仍不相称,与旅游发达省份还有不小差距。从结构看,产品结构相对单一,观光游览的多,休闲度假的少;旅游要素结构不协调,“住”“娱”“购”发展相对滞后;收入结构亟需改善,“门票经济”依赖过重,游客综合消费较低。如我省游客平均花费943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00元。从质量看,有特色、有竞争力、有品牌影响力的旅游产品偏少,旅游管理、市场推广、旅游服务等水平有待提高,旅游创新能力还不强,旅游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以新理念为引领,扎实推进旅游强省建设。

理念新则天地宽。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遵循旅游产业发展规律,顺应旅游需求发展趋势,坚持向改革开放要动力,向创新创业要活力,向特色优势要竞争力,推动旅游产业上台阶、上层次。

(一)抓改革创新促转型发展。深化旅游行业改革创新,是适应新常态、实现新发展的动力源泉。要盯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抓改革求创新,不断激发旅游产业发展的动力活力。一是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旅游是一个综合性产业,涉及面非常广泛,制度创新极为关键。要继续深化旅游综合改革,进一步强化旅发委综合协调职能,健全完善统筹协调机制,促进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深化旅游投融资体制改革,务实推进ppp等新型投融资模式,加快旅游项目建设。推进旅游综合执法,着力解决职能交叉、多头管理等问题。国务院已批复庐山设市,随着“市”体制的确立,将给庐山旅游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要扎实做好设市相关工作。二是推动资源整合。树立“大旅游”发展理念,对跨行政区域的景区,要按照“资源共享、统一规划、联合开发、利益分成”的原则,统筹进行旅游开发。加快武功山、庐山西海等重点景区资源整合,打造区域旅游品牌。充分发挥旅游线路开发在整合资源中的重要作用,把分散的旅游资源有机串联起来,打造各具特色的旅游“珍珠链”。三是推动发展模式转型。要根据旅游市场需求变化和旅游产业发展趋势,不断创新旅游发展模式,重点推进“三个转变”:即适应旅游需求多样化发展趋势,推动旅游产品由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型转变;适应旅游开发发展趋势,推动旅游开发由“单体”开发向全域旅游综合开发转变;适应旅游收入结构变化趋势,推动旅游收入由门票收入向全要素综合收入转变。此外,要积极推进旅游科技、业态、产品、品牌、管理等全方位创新,让创新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第一动力。

(二)抓产业对接促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渗透性强、关联性强的特点,大力发展“旅游?”,促进旅游与相关行业产业融合发展。一是大力推动旅游+文化。文化是旅游的精髓。江西文化资源丰富,其中红色文化、陶瓷文化、书院文化、禅道文化等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要深入挖掘赣文化的精神特质,打破文化与旅游的界限,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当前,要重点做好景德镇御窑厂遗址申遗和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保护开发工作。二是积极发展旅游+信息。抓住智慧江西建设契机,深入推进旅游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加快智慧旅游建设。要积极借助网络、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及时向旅游者提供交通、气象、安全、医疗等必要信息服务,着力构建面向景区、面向游客、面向商家,比较完善的全省综合性智慧旅游平台。三是加快发展旅游+健康。围绕健康江西建设,大力开发适销对路的健康旅游产品。发挥我省温泉数量多、分布广,类型全的优势,完善服务标准,提升服务质量,推进温泉旅游高水平发展。发挥中药资源优势,结合中医药产业发展,大力发展中医药旅游。积极开发攀岩、野营、探险、漂流、运动等旅游项目,加快发展康体健身旅游。同时,各地要充分发挥地方特色资源优势,推动旅游与生态农业、工业遗存、现代制造和现代服务业等深度融合,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满足个性化旅游消费需求。

(三)抓薄弱环节促协调发展。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快补齐全域旅游、全产业链发展中的短板,以薄弱环节的突破促进整体发展、协调发展。一是加快发展城市旅游。城市是现代交通的枢纽,是游客集散的中心,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依托。目前江西城市旅游发展相对滞后,必须加快补齐这块短板。要挖掘培育城市特质,把城市建设与旅游发展充分结合起来,丰富城市旅游资源,打造各具特色的城市旅游体系。重点要发挥好南昌、赣州、景德镇等历史文化名城品牌效应,打造现代旅游名城。二是大力开发旅游商品。从发达国家和我国旅游发达地区看,“购”在旅游六大要素中占有很高的地位。打破“门票经济”依赖,急需补上旅游商品这块短板。要加大特色旅游商品研发力度,加强旅游商品开发基地建设,加快在全省主要旅游城市、线路和景区建设一批大型旅游购物点,大幅提高旅游购物在游客消费中的比重。三是加快发展入境旅游。20_年我省入境旅游人数、旅游外汇收入分别仅占全国的1.3%、0.5%,与旅游业在全国的地位很不相称。要抓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重大机遇,利用好走出去的机会,多手段加大我省旅游资源的对外宣传力度,重点在周边国家和台港澳地区等入境游客源地的机场、车站、景点开展旅游对外宣传广告。同时,重点推介庐山、景德镇、三清山、龙虎山等具有代表性的景点,通过这些独一无二的旅游资源吸引入境游客,促进入境旅游发展。

(四)抓旅游扶贫促共享发展。旅游具有开发空间广、进入门槛低、就业容量大、收入比较稳等特点,在产业扶贫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要充分发挥国家旅游扶贫示范区建设的示范效应,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为突破口,促进旅游与扶贫的深度对接。一是要加强专业指导。根据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在旅游规划指导、旅游项目策划、旅游商品研发、旅游服务提升和旅游营销推广等方面,为扶贫对象发展旅游业提供全方位的指导、支持和服务。二是要夯实发展基础。旅游基础设施是游客顺利开展旅游活动的前提条件,也是承载旅游业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很多乡村旅游点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游客住不下、留不住。为此,各乡村旅游景区要按照“干净、整洁、便利、规范”的要求,努力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实现通水、通路、通电,不断提升餐饮、住宿和卫生条件。三是要强化人员培训。我省旅游扶贫的管理人员和从业人才严重匮乏。要进一步加大乡村旅游扶贫试点村村官培训,利用“雨露计划”等培训政策资金,对贫困户开展餐饮、表演、导游、手工艺制作等旅游实用技能培训,提高贫困群众从业能力。

(五)抓内涵建设促品质提升。要适应旅游消费品质化发展趋势,在进一步扩大旅游规模的同时,将质量建设、品牌建设作为旅游工作的重点。一是创建高等级旅游景区。根据“个体做精、龙头做大、整体做优”的原则,提升我省旅游景区品质,加快推进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争取2017年全省每个设区市都有5a级旅游景区。同时,推动传统景区转型升级,继续推进三清山全省旅游示范景区建设,提升旅游景区建设和服务水平,形成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满足高端及各种层次游客的需求。二是完善旅游标准体系。标准化是提高旅游发展质量的有效手段。前些年我们在旅游厕所、旅游标识等方面采取了一些标准化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要进一步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服务等各领域建立完善相关标准,逐步使标准化成为旅游管理的新常态。三是着力提升服务水平。旅游服务水平是衡量旅游发展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必须把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作为打造旅游强省的重要任务来抓。要积极引进先进管理经验和服务模式,发挥“红心导游联盟”和“旅行社诚信先锋联盟”自律作用,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加强对旅游服务的监督管理,切实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向游客展示“江西服务”新形象。

三、强化工作措施,抓好旅游强省建设的落实。

建设旅游强省,任务艰巨。需要各地各部门强化责任担当,加大政策支持,_发展难题,咬定目标,持续推进。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切实担负起发展旅游的主体责任,加快构建省、市、县三级联动、大力推进旅游发展的工作机制。各级旅游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职,切实加强发展规划、市场监管、政策研究和宣传推介。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更要加强协调、全力配合,共同做好旅游强省建设各项工作。

二要强化规划引导。各地要立足自身实际,精心编制好旅游业发展“十三五”专项规划,并搞好与土地利用、城乡建设、道路交通等规划衔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指导性。要主动对接国家旅游发展规划,努力将我省一批旅游发展重大项目纳入国家规划盘子,积极争取国家支持。

三要强化政策引导。要把省里出台的支持旅游发展的投融资、价格、税收、用地、人才等一系列政策落到实处,各地要根据实际,围绕制约旅游发展的瓶颈和难点,加强政策创新和工作创新,出台实施细则。要充分调动社会资金参与旅游发展的积极性,加强旅游开放合作,加大引资、招才、引智力度,合力加快旅游强省建设。

四要强化考核督导。要加大旅游强省建设督查力度,重点推动项目建设、政策落实和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扎实推进、有效落实。完善绩效考核和综合考评体系,促进旅游产业科学发展、转型升级。

同志们,建设旅游强省面临良好机遇,我们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把旅游产业打造成绿色崛起的重要支撑,奋力开创旅游强省建设新局面!

在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讲话篇十四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和全州旅游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近年全县旅游产业发展工作,表彰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按照省、州实现旅游井喷式增长目标的决策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奋力做长旅游长板、推进跨越发展。一会春开书记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全面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充分肯定成绩,坚定在新起点上加快旅游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贵定旅游产业的发展向来走在全省、全州前列。20xx年洛北河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xx年成功打造“金海雪山”旅游品牌,经过持续发展逐步成为全省乡村旅游的样板典范,被列为全省重点建设的100个旅游综合体之一。特别是去年以来,通过大力实施旅游品牌带动战略和精品旅游线路战略,采取超常规举措,全力突破、强力推进。全年各景区景点接待游客405万余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8.77亿元。今年截止4月底,已接待游客231.5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4.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0.33%和59.93%,取得了井喷式增长的“开门红”,彰显了我县发展旅游产业的广阔空间和巨大潜力。

去年以来的工作有几个突出特点:一是理顺管理体制机制,找准切入点强力突破。组建县旅游发展委员会,将设在县文化和旅游局的副科级旅游发展服务中心升格为正科级机构,编制由3名增加到22名,从全县选配22名精兵强将直接驻在“金海雪山”景区办公,针对景区脏乱和“两违”现象突出、管理秩序混乱进行集中整治。刘毅、朱国江、赵波等县领导驻点盘江2个月,和谐拆除违章建筑点113处,并下力解决全面整治后的景区管理、策划和运营工作,建立健全景区规划建设、划行归市、“两违”整治等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形成了从县到部门到镇村层层联动、合力助推的良好氛围。

二是高标准准确定位,全年全域旅游规划布局基本形成。对全县旅游资源禀赋特点研判分析,结合“高铁经济”带来的旅游客源,确立了重点推进金海雪山休闲农业观光游与千户布依寨农耕体验游、洛北河惊险刺激游和阳宝山佛教文化感悟游、云雾农业茶旅与平塘射电科普游联动发展的整体布局,通过将民俗文化与山水风光、农耕文化与自然文化、体育元素与旅游元素深度融合、有机整合,更加突出抓好大健康养老养生、佛教和民族文化、生态和自然资源三篇文章。全域旅游、全年旅游的目标和任务、重点和布局更加明确具体,发展基础进一步得到了夯实。

三是创新投融建管运营模式,构筑多元化投资发展态势。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的健全完善,超常规推进重点景区的规划建设。“金海雪山”景区提质升级聘请贵州正红规划设计公司团队负责项目建设方案全程设计,新建水巷街市、田园水吧、水龙门、稻梦空间、天下粮仓、乡愁园等项目,7月底陆续建成使用后将有效实现景区在中、高端旅游链条上的延伸拓展。采取投融建管运营一体化的ppp模式,与兴黔资本、四川中大、贵阳鸿飞地产签订投资开发阳宝山协议,四方共同组建阳宝山投资公司对征地拆迁、施工等进行有效组织、监督和管理。目前莲花寺大殿、钟楼、鼓楼、游客接待中心主体工程已建成,预计8月份对外开放。贵阳鸿飞集团投资3亿元修建“金海雪山·四季花谷”景区项目,正月初一开园以来仅3个月接待游客达到60.88万人次;引进中国台湾天福茗茶集团投资修建贵州第一家高速公路茶旅综合服务区,通过茶业办和昌明开发区的保姆式周到细致服务,展现了“最美高速”的贵定风采。

四是精准策划精准发力,旅游宣传唱响贵定“好声音”。围绕“金海雪山”以“花”、“稻”为主题、阳宝山以“佛”为主题、云雾山以“茶”为主题,精心策划系列节庆活动。春开书记亲自策划的“金海雪山·中国首届稻雕文化艺术节”“无”中生“有”,使我县获得了由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授予的“中国稻雕艺术之乡”和“中国稻雕艺术传承基地”称号,成功打造“稻梦空间”新景点。第十届“金海雪山”旅游文化节暨首届贵定特色美食文化节,“‘贵州动起来’系列主题体育赛事暨‘金海雪山’全国最美花海公路赛”等系列活动“好戏连台”。借助“旅游+网络+”大数据模式,“四季花谷”景区通过与同程网、携程网、本地网络平台和微信公众平台、腾讯、百度、贵州数字电视等合作,提高旅游宣传和营销频率,数字化营销取得良好成效。

五是上下一心谋发展,营造了全县全员抓旅游的浓厚氛围。按照县委的安排部署,阳宝山开发项目由韦明刚主席牵头主抓,方国金等同志组成项目攻坚组全程配合宝山街道开展征地拆迁和纠纷协调;刘毅、朱国江、赵波等县领导驻点盘江,林荣钧等同志受命组成9个工作组和盘江镇一道组织近百人的集中整治队伍。这些县领导和部门、镇街的同志一道战晴天、斗雨天,“5+2”、“白加黑”地奋战在一线,我们的小长假就是他们的主战期。法制办彭湘新主任作为老同志,带队组成四季花谷项目攻坚组,通过与盘江、沿山两镇共同有力有效工作,为四季花谷4个月实现开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今天会议稻雕文化艺术节、“金海雪山”美食文化节受表彰的镇街、部门同志和美餐美食、餐饮小吃、农家乐的经营户们,都分别在各自的岗位上、各自行业中为全县旅游产业的发展助推给力、作出贡献。全县上下心齐气顺,共同推进旅游大发展的精气神值得点赞。

这样的同志、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深入开展“文明行动百日攻坚战”以来,包括其恒、郑琴、先云、聂军、永祥等县委在内的11名副组长和“九大战区”9名副县级牵头领导,以及十支突击队”的牵头主抓部门迅速行动、积极联动,紧扣“旅游环境专项整治”,加大景区、镇街和村寨环境整治力度,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精神气概进行攻城拔寨、啃“硬骨头”,取得了初步成效。县政协办、总工会积极承担“金海雪山”美食文化节筹办工作。县委宣传部和新闻传媒中心在贵定电视台、“活力贵定”微信平台开设“食全食美”、“行进贵定”等专栏,运用新媒体媒介加强旅游宣传。公安局、交管局的干警在永祥书记的带领下,顶烈日、冒风雨,越是节假日越辛苦,有效维护景区秩序和平安旅游。财政局多方筹措资金,去年以来累计投入2.53亿元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发改局成功申报总投资额14.78亿元的“金海雪山”基础设施建设、阳宝山停车场和基础设施建设等3个专项基金项目。投促局牵头积极做好旅游产业类项目招引和协调服务工作,去年来招引旅游项目7个,到位资金28亿元。住建局将班子成员直接安排驻在项目工地指导服务项目建设。城乡规划局主动到省住建厅对接风景区总规修编事宜,为下步景区旅游项目落地解决后顾之忧。市监局认真做好餐饮户和农家乐等级评定工作,配合做好经营摊点的规范整治工作。环保局扎实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认真推进“河长制”,优化乡村旅游发展环境。交通运输局积极推进县乡公路建设,去年建成122.64公里农村公路。小城镇建设管理局会同各镇街大力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了一批乡村旅游景区景点。供电局和移动公司、电信公司等运营商全力做好景区建设涉及到的电力、通讯设施拆除迁改和扩容增量。昌明开发区依托天福服务区打造柿花树、猛壤寨;盘江镇仅用10天时间完成“四季花谷”项目1000余亩土地征收工作,在“金海雪山”提质升级项目建设、“四季花谷”门前环境整治等工作中主动服务、扎实工作。云雾镇引资打造长寿寨,积极服务协调南部贡茶文化园,策划推进云雾湖环湖自行车骑行等茶旅融合、联动发展;沿山镇的马坝乡村旅游与“四季花谷”联动推进,依托沿山现代山地高效农业产业园区大力开发刺梨干、橡子粉等农特旅游产品;宝山街道组建专班协调服务阳宝山项目征地拆迁和矛盾纠纷化解,创造条件打造东山苗寨、东山水乡等新旅游景点;金南街道依托甘溪森林公园打造荷花生态园城郊旅游点;德新镇依托“长衫龙”推进四寨新农村建设;新巴镇大土幸福新城的打造建设等。总的来看,全县各镇街、部门共同服务助推旅游发展的亮点纷呈,形成了同谋新招、各思奋进的良好态势,增强了我们发展全年全域旅游,打造旅游强县发展目标的信心和决心。

二、正确分析形势,进一步提高加快旅游业发展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按照“贵州要把旅游业做大做强”的重要指示精神,“十三五”以来省委、省政府把旅游业作为“五大新兴产业”和“三块长板”之一,明确了建设山地公园省的新定位、确定旅游业实现“井喷式”增长的新要求、探索“全域旅游”发展的新模式、打造“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的新品牌、发出“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的新号令,全省、全州推动旅游发展的力度空前,各个县(市)大抓旅游、竞相争逐,掀起了你追我赶、争先恐后的新一轮旅游发展大潮。

新一轮的发展既带来了新的机遇,使我们看到了旅游产业发展的前景无限;也迎来了新挑战,需要我们站在全省、全州的发展格局中审视自己,努力在推进旅游井喷式增长大框架下获得优于其它县(市)的竞争优势、发展后劲,始终在这场竞逐中走在前面,立于潮头。

首先,要充分认识我县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树立时不我待的机遇意识。我县发展旅游产业具有以下优势:一是交通区位好。就目前的交通条件,走公路铁路,贵定南下广州3个多小时,东到杭州8个小时,西进昆明、北往重庆都在6个小时以内。随着贵南铁路、都香高速和贵新线北移等交通动脉的兴建,立体交通条件将更加优化。这种人流物流“快进快出”的集散优势,可以转化为“快进慢出”、“快旅慢游”的旅游优势。二是资源禀赋优。去年8月在县委工作会议上我们从生态环境、纬度、海拔、气温、负氧离子含量、地磁辐射、生物多样性、土壤营养、温泉和民族民间健康养生文化等“十个方面”;从历史文化、民族文化、佛教文化、儒家文化、土司文化、三线军工文化等文化现象融合发展以及传统村落和山、水、林、田、路组合魅力独具等方面,阐述了我县旅游发展的资源优势。按照省内权威旅游专家的观点,贵定是黔中以贵阳为中心一小时范围内山、水、林、田、路资源组合最佳县,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三是发展基础好。根据国际通行的产业经济学标准,增加值占gdp5%即为支柱产业,超过8%就是重要支柱产业。我县20xx年旅游业增加值占到了gdp比重的15.7%,成为名副其实的重要支柱产业。目前全县基本形成以“金海雪山”景区为龙头,以阳宝山、洛北河、四季花谷、天福茶旅综合服务区、云雾茶山为连线,柿花树、长寿寨、东山苗寨等乡村旅游景点为补充的大旅游格局,为下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四是发展后劲足。去年以来的工作实践和“稻梦空间”、“四季花谷”等新景区景点的运营打造,充分诠释了我县发展旅游产业的强劲动力。随着“金海雪山”景区提质升级改造、阳宝山佛教旅游度假区等项目陆续建成,“四季花谷”二期创客小镇、匠人学校等项目,天福茶旅二期、甘溪温泉服务区以及云雾湖环湖自行车骑行等项目实施,我县与周边县市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优势将显著增强。当前,我国已步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成为大多数人的普遍消费。旅游经济是共享红利、开放红利,“一个旅游点致富一个村、一个旅游区繁荣一个县”。风正好扬帆,贵定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正当其时。

其次,要认真审视工作中的不足问题,以之寻求破题之策和发展重点。按照省、州做长“旅游长板”、推进全域旅游的要求,对标全州旅游工作会议提出的目标任务,尽管我们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但存在的不足问题依然很多,突出表现在:一是基础配套设施薄弱。大交通框架下景区旅游道路的通达通畅程度不高;各景区景点通讯网络宽带容量不足,一遇高峰期信号拥堵现象突出;星级以上酒店(全省342家三星级以上酒店,贵定只有环岛酒店1家)、餐饮娱乐和景区停车场、公厕等配套服务设施滞后、标准不高,接待能力严重不足。二是精品景区景点不多。目前只有“金海雪山”1个3a级景区(全省近200个a级景区,其中5a级景区4个、4a级景区47个、3a级景区52个),阳宝山、云雾茶旅和甘溪、摆龙河两个国字号品牌及众多乡村旅游景区景点层次不高,依然停留在传统自然生态、观光旅游阶段,缺乏互动性、参与性和体验式项目,景区景点打造力度需要加强。三是旅游人才队伍不足。旅游专业人才太少,存在以行政方式抓旅游、运动式抓旅游现象,旅游策划、设计、开发和管理运营方面人才匮乏。全县没有一支专业导游服务队伍。四是旅游文化内涵要素欠缺。没有把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要素。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只有插上了文化的翅膀,方能致远飞翔。五是旅游产品开发不够。有产品没有产量、有品质没有精品、有品种没有品牌、有企业没有龙头等等问题突出。当然,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今后即便发展了,新的问题依然会不断产生。问题既是短板、也是潜力,更是工作的目标和方向。只要我们高度重视、用心思考、目标对路、措施和工作到位,短板也会变为跳板,劣势就会转化成为优势。

这里想和大家重点讲一下精品景区的问题。州委州政府要求每年都要打造和推进一批精品景区,每个县(市)今年至少推出2个4a级以上景区、每个乡镇至少打造1个3a级以上乡村旅游景区。对标a级精品景区的创建标准,涉及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景观质量、游客意见三个方面,核心要素是看旅游交通、游览、旅游安全、环境卫生、邮电服务、旅游购物、综合管理、资源与环境保护等八个方面。a级越高,对指标要素的要求标准越高。从我县与省内、州内其他已经创建的4a级景区横向比较,“金海雪山”景区提质升级项目和阳宝山佛教旅游度假景区项目建成后基本具备申报4a级景区争创5a级条件,下步的重点就是旅游安全、环境卫生、旅游购物、综合管理等方面;摆龙河湿地公园、云雾茶旅一体化、甘溪国家级森林公园、天福服务区、黄龙山高效山地生态农业景区、洛北河漂流景区按规划建成后具备申报4a级景区条件,重点就是加快推进在建项目、抓紧引资建设;长寿寨、东山苗寨、千户布依寨、杨家寨等乡村旅游景点完善基础设施后基本具备申报3a级景区条件。3a级景区申报原则由州级掌握,大家注意把握以下几个一:有一定区域能够实现旅游的载体和业态、有一个具有一定容量的固定停车场、有一个能满足基本服务的接待中心(导览图、解说员、公厕)、有一个明确的管理机构、有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各镇街都要在建好建靓建美的同时按照景区标准进行经营管理,关键是旅游中心要对标对表作好指导。

第三,进一步提高认识,牢固树立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旅游业“一业兴、百业旺”。据研究统计,旅游业投资每增加1元,能带动相关行业投资5元;旅游业从业者每增加1人,带动相关行业4.2人就业;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5元,乘数效应十分明显。实践证明,旅游业是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综合性产业,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俱佳的阳光产业。抓好旅游产业发展,不仅抓住了第三产业发展的“牛鼻子”,也能够有效推进一、二产业协调发展,形成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强大合力。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让旅游唱“主角”,是我国几乎省区市、85%以上的城市和80%以上区县的共同选择。

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正在加快重构旅游市场格局,发展重心正由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向欠发达的中西部转移,由集约的城市向辽阔的农村转移,由工业先行区域向生态环境良好区域转移,省、州把旅游产业作为稳增长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注重“全景式打造、全社会参与、全产业发展、全方位服务、全区域管理”,努力把全域打造成公园、处处打造成景观、村村打造成景点。大力发展旅游业,迎接正在兴起的大众旅游时代,既是贯彻落实省、州战略部署的要求,也是加速发展和转型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必然选择。全县上下务必要把思想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按照全域性旅游、全年性旅游和协作性发展的目标,不断补旅游服务的短板、丰山地旅游的内涵、推精品景点的联动、拓旅游产业的链条,努力把旅游产业培育成更加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实现全县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

三、突出重点抓落实,确保实现全域旅游和井喷式发展目标。

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十三五”期间我县旅游业的发展目标是:按照“一个目标、五个重点、一条主轴、四大基地”的战略布局,明确“四个定位”、强化“六大重点”,从20xx年起,每年旅游产业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分别递增50%以上;到20xx年,接待游客人数3000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300亿元以上;力争建成5a级旅游景区2个、4a级旅游景区6个、3a级旅游景区40个、乡村旅游景点100个以上;至少建成2家4星级酒店、1个政务酒店,基本实现全域性旅游、全年性旅游和协作性发展目标,挤身全省旅游大县行列。

围绕这一目标,今年将重点实施“十项行动”,努力向全省山地旅游重点县目标迈进。目前时间过半,结合当前工作实际,主要强调以下八个方面:

(一)关于旅游资源大普查工作。按照此前安排,由县旅游发展中心会同国土局牵头负责,各镇街具体负责本区域内的普查工作,要求6月底提交初步成果。一是县旅发中心、国土局要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上手抓协调抓督促,明确工作专班,抽调相关专业人员,认真制定普查方案,对全县所有地文景观、水域景观、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乡村旅游、康体养生、红色旅游、山地体育等旅游资源进行全域性、全方位、全要素、全覆盖、拉网式大普查,实现资源全掌控、资料全入档,全面摸清家底。二是要严格执行普查工作流程和实施细则,规范有序组织实施调查、考证和填报。要建立质量控制体系,落实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措施,运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做好空间、定位数据采集、信息汇总等工作,确保普查资料准确、真实、可靠。三是县旅发中心要对普查结果按类别和等级分类,建档立卡,把旅游资源的现状、成因背景、开发价值、知名度和影响力、适游期和适用范围等关键因素弄清,包括哪些村寨具备打造传统村落基础均要一一标识,为下步成果运用打基础。四是县旅普办和旅发中心要倒排普查工期,建立督查台账,建立周调度,旬检查、月通报制度。督查督办考评局要将普查督促作为专项重点督查内容,对慢作为、不作为的镇街和部门严肃问责,确保普查工作取得实效。

(二)关于旅游规划编制工作。一是由县旅发中心负责聘请旅游规划设计公司,高标准编制“十三五”旅游服务业总体规划。规划站位要高、要接地气,围绕资源禀赋、文化内涵、地理区位、产业布局等实际,充分体现全域旅游理念和井喷式增长要求,切实保障落地性和可行性,6月底前完成初步规划设计方案报县政府研究。二是县文旅局、旅发中心会同涉及镇街和部门,抓紧启动并编制《云雾茶旅游区规划》、《昌明片区(含摆龙河国家湿地公园开发建设)旅游规划》、《盘江金海雪山景区旅游集群发展规划》、《阳宝山佛教文化旅游辐射带动的城区人文景观规划》、《甘溪国家森林公园规划》等专项规划。三是按照一域一景、景景互补、多规融合的要求,旅游规划要与“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建设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及其它专项规划紧密对接,在上位规划中植入旅游元素,从项目支撑上夯实全域旅游景区景点建设基础。四是全县所有景区景点建设要严格遵循“先规划设计、后开发建设”的基本原则。规划没有做好,绝不能开发建设。财政、发改、住建、环保等部门要严格资金投入、项目施工、许可办理等方面的准入措施,规划一经确定就必须严格执行。未按规划实施的,要立即中止并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关于重点项目推进建设工作。一是“金海雪山”景区提质升级项目和四季花谷项目由旅发中心负责督促推进,其中“金海雪山”提质升级按照7月底的时间节点确保所有在建项目完工闭合,实现正常经营运转;四季花谷项目确保6月底前完成水上游乐和主餐厅建设,创客小镇和匠人学校7月底前要正式动工建设。二是请赵波主席加强协调、文旅局负责督促,确保阳宝山佛教文化旅游区项目6月底前完成上山步道、塔林广场、铁索吊桥和玻璃栈道工程,7月底前建成游客服务中心、莲花寺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千佛阁和露天佛像主体周围景观及配套设施。三是盘江千户布依寨项目由盘江镇负责,5个在建项目6月10日前全面完工,剩余7个项目全部实现动工。同时,要尽快拿出安置户调整安置方案上报。四是天福昌明茶旅服务区由昌明开发区负责,年底前确保二期茶籽油、茶食品加工厂投入生产。五是县投促局、林业局、交通运输局、规划局共同负责做好甘溪温泉服务区项目前期工作,沿山镇负责贵州刺梨港商业综合体项目前期工作,确保7月份实现集中开工。六是县投促局和相关部门近期要重点跟进珠海九洲控股集团开发摆龙河国家湿地公园、瓮福集团开发茶旅一体和盘江煤电集团农旅观光等协调服务,确保项目洽谈落地。县文旅局负责理顺洛北河漂游历史问题,推动复漂招引工作。七是云雾镇负责,6月底前全面启动云雾湖环湖自行车骑行车道及相关设施建设,确保8月底前具备承接全州茶人会分会条件。八是县文旅局、旅发中心要抓住全省“千百万”旅游扶贫工程和着力推进全省900个旅游项目建设、1000座旅游公厕、1900公里旅游公路建设、220个停车场、800辆观光车、9000块旅游标识牌和创国家级景区的机遇,争取份额积极申报一批旅游项目,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投入旅游建设。九是县交通运输局要加快309省道大开田至云雾公路改造工程和同城化快速干道建设,推动沿瓮城河—洛北河一线两岸乡村旅游带、摆龙河湿地公园、云雾山茶旅游等区域道路建设和升级改造,突出解决好农村公路和景区断头路无缝连接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各景区景点互联互通。十是县电信局和移动、联通等运营商要大力推进“全光纤网络县”工程,全面实施信息化三年大会战,确保年底前实现星级酒店、星级景区、旅游集散中心、高铁站等区域免费无线网络的全覆盖。此外,云雾藏字石酒店、昌明大射电酒店年底前要完成主体工程和内部装修,20xx年春节前投入使用;锦江华府、御庭酒店7月底、10月初要分别投入运营;幸福季音寨上院和山语苑要抓紧督促项目方,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尽快投入经营。

(四)关于景区景点开发建设工作。一是县文旅局、旅发中心要尽快启动a级景区的申报工作。确保今年“金海雪山”景区和阳宝山佛教旅游度假区申报国家4a级景区、“四季花谷”景区申创国家3a级景区工作成功。二是要做好乡村旅游景点开发工作。按照每个镇街至少打造2至3个乡村旅游景点的要求和“成熟一个实施一个建成一个”的原则,镇街要积极主动对接、部门要主动靠前服务,共同加强新农村建设、易地扶贫搬迁、通村油路、危房改造、村庄整治、扶贫开发等项目资金整合力度,形成集中打造合力,力争每个点都做成品牌做成景点。三是县旅发中心要尽快启动特色客栈和农家乐的评星授牌工作,确保实现不同层次游客接待服务设施在全县景区景点的全覆盖。四是县旅发中心要加强旅游发展区域联动合作,重点搭建好贵定至荔波、贵阳、黔东南以及云雾茶旅游+平塘救星石、金海雪山+四季花谷、金海雪山+洛北河漂流+阳宝山、甘溪森林公园+金海雪山+摆龙河湿地公园等旅游路线,加快构建“资源共享、平台共用、互利共赢”的长效合作机制。

(五)关于旅游产品开发和文化元素挖掘融合。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力度,在旅游产品开发中植入文化元素,按照“四个一”工程要求,重点抓好“四个美”:一是故事要美。县文旅局牵头,会同民宗局、文联、档案局等相关单位,抓紧对全县历史人物、佛教文化、民族风俗、民间传说等文化内涵进行挖掘整理和编印成册。通过倡导激发大家都来讲牟珠洞的“造化之奇”、讲吴三桂、陈圆圆的故事,讲建文帝朱允炆阳宝山的归隐故事,讲东方探戈—新铺长衫龙、布依山歌等民族民间文化,使全县各景区景点都有故事可讲,在旅游开发中注入更多文化元素,提高旅游的文化附加值。二是音乐要美。县文联、教育局要组织开展民族音乐采风创作大赛,争取创作出一批像《桂花开放幸福来》、《贵定好》、《金雪飞舞》等宣传贵定旅游的好歌曲,繁荣民族音乐的同时,唱响贵定旅游品牌。三是饮食要美。总工会、工商联、供销社共同努力,借助美食节梳理镇街特色菜肴,做大做响盘江狗肉、岩下大鲵、沿山角角鱼、刺梨干、刺梨汁、百合粉、香脆辣、云雾茶、山野菜、野生竹荪等地方特色食品品牌,在彰显本土美食文化的同时,充分吸纳、提升和转化一批其他地区的特色饮食,争取将全州乃至全省各地区的美食集中到贵定,形成独具特色的贵定美食库。四是产品要美。采用市场化、专业化、规范化手段,积极鼓励群众发展特色小商品、民间手工艺等旅游配套产业,引导向县城、昌明、盘江等重要旅游集散地建设一批规模适度、特色鲜明、生态环保的工艺品展示区,扶持一批技艺精湛、风味独特的旅游商铺,做精做美蜡染、苗绣、民族服饰等手工工艺品,做齐做好景区演艺、休闲体验、民族风情等旅游娱乐产品,不断丰富旅游产品种类和内涵,实现旅游增值和群众增收的双重目标。

(六)关于旅游服务管理工作。一是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县文旅局要加强星级酒店、经济型酒店、乡村旅馆的基础设施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今年争取申报3星级酒店2家以上,抓好各类餐馆、酒吧、休闲吧以及小商品市场的规范引导,提升景区、城区旅客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另外,县旅发中心要尽快研究制定“金海雪山”景区提质升级后的景区管理办法及主要营运措施,确保景区管理规范有序。二是由县人社局牵头,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负责,重点加强经营管理人员、导游和旅游服务人员培训。年内建成一支100人以上的涵盖导游、礼仪、厨师、司机等涉旅人员的旅游接待队伍。三是由县文明办牵头,深入开展“最美导游”、“最美客栈”、“最美农家乐”、“最美出租车司机”、“最美村寨”、“最美旅游扶贫示范户”等评选活动,以评选活动促进全行业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四是县运管局负责,在客运车、公交车、出租车上要打出贵定旅游宣传口号、标语,使每一辆车成为一道风景线,使每个驾驶员成为一个文明窗口和推介贵定旅游的编外导游员。五是要进一步健全旅游、卫生、公安、市场监管、物价、安监等部门的综合执法机制,加大旅游质量监督执法力度。对损害贵定旅游形象的事件和行为,要采取“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查处、严厉打击,努力营造规范有序、健康文明的文化旅游市场环境。六是由宣传部和督查督办考评局负责,建立“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定”暨“多彩贵州·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的“九大战区”、“十支突击队”工作情况周通报、月督查制度,以景区、宾馆、农家乐、出租车公司等为重点,以整治景区内外环境、旅游厕所、旅游交通、公共设施、餐饮场所为突破口,确保旅游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七)关于旅游宣传营销工作。一是加大旅游宣传力度。县委宣传部和新闻传媒中心要围绕讲贵定旅游好故事、传递贵定旅游好声音,通过电视台和“活力贵定”微信、微博等平台和新老媒体,筹划旅游专题宣传、开辟旅游专栏,全方位、多平台、立体化、高密度、高层次进行旅游宣传推介。二是县文旅局负责,年内邀请文艺创作专家编一首能够唱响贵定的歌,撰写一本能系统介绍推荐贵定旅游的书,编印一本能系统介绍阳宝山的画册,撰写一本能够反映阳宝山佛教文化底蕴的书,拍摄一部能反映阳宝山深厚佛教文化历史的微电影。三是按照年初安排,县旅发中心要认真筹备好6月举办的中国稻雕艺术之乡走进上海、走进广州等地宣传活动;县政协办、民宗局等相关部门要提前做好8月份举办“佛教专家倾情贵定行”、“全国佛教名山相约贵定阳宝山”活动;县茶业办、民宗局等相关部门要做好9月份中国贵州都匀毛尖国际茶人会贵定分会等系列节庆和推介活动等重大活动,充分发挥节庆活动高端唱响、集束宣传的效应。

(八)关于景区管理运营等相关工作。一是继续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机制改革,6月底前对标组建完成县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负责统筹全县旅游规划、开发、建设、管理、营销等相关发展工作。二是县旅发中心会同盘江镇要针对“金海雪山”景区提质升级后的实际情况,抓紧研究制定景区运营管理、利益分配方案,引导农户参与经营,实现共同管理,增加农户收入和村集体经济积累。三是要积极推进旅游景区实现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分离创新,探索建立所有权归国家所有、行政管理权由景区管委会负责、经营权由企业承担的管理运作模式。四是县旅发中心要主动加强与省医护校、黔南幼专和职校的对接联系,旅游从业人员队伍的培训工作,并引导和支持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通过乡村旅游自主创业。五是县文旅游局、旅发中心要按照“旅游+扶贫”的工作安排,把乡村旅游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路径,建立健全乡村旅游群众参与机制,让更多贫困群众成为旅游发展的参与者、受益者,分享旅游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

在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讲话篇十五

同志们:

今天,四川省委、省政府在美丽的“雨城”雅安召开第三届旅游发展大会,对全省旅游业发展作进一步动员和部署。这是四川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动全省旅游业发展的又一次重要会议。

吴仪副为本次大会专门发来贺信,对四川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就给予充分肯定,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四川省的高度重视,对四川旅游业寄予厚望。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国家旅游局,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四川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和全省各州市和各部门对旅游业的关心、支持,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为我国旅游业发展辛勤工作、努力奋进的四川省旅游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诚挚的问候!

在此,我要感谢四川省委、省政府给了我一个学习的机会,使我得以从国家旅游业发展的角度,学习考察四川的经验。刚才,张学忠书记对全省旅游业发展作了重要讲话和全面部署。学忠书记的讲话,站在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提出了“”期间四川旅游要实现“双翻番”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中央一系列重要决策的精神,将激励全省旅游业实现新的跨越。学忠书记的讲话和中伟省长将要作的重要讲话,不仅对四川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全国旅游业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川是全国旅游大省。我曾有幸多次到四川考察学习,这次来又考察了一些景点,听取了地方同志们的经验介绍。前几天,国家旅游局召开全国旅游工作座谈会,学习贯彻吴仪副最近关于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研究确定“”时期全国旅游业发展思路。下面,我想借此机会,谈一点体会和建议,不当之处,请四川省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近年来,四川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进程很快,重视和支持旅游业的社会扭转很浓,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基本形成。近三年四川旅游总收入全国排名从20xx年的第12位上升到第9位、入境旅游人数从第14位上升到第11位,创汇从第17位上升到14位,成绩喜人。

四川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实践,为全国旅游业发展,特别是西部地区旅游开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多年来,全国很多地区都在积极推动旅游业发展,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实事求是地讲,有一认识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为此,国家旅游局正在认真研究包括四川在内的各省区市的成功经验。我们认为,四川省委、省政府确定旅游业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并且组织全社会力量,按照小平同志的旅游经济思想,“空出地搞,加快地搞”。这一重大决策是在顺应国际国内发展趋势、全面研究省情的基础上,从四川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做出的正确决策。

第一,这一决策是基于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把握而作出的。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大量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有力地拉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但是,在国家投入高峰过后,西部省区如何继续加快发展,西部地区都在思考和研究,除了加大生态保护力度,继续扩大开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之外,很重要的一条措施就是研究如何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以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四川省委、省政府对旅游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准确定位,是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

第二,这一决策是基于对四川经济、社会、文化和社情民意的把握而作出的。旅游业是新兴产业,是朝阳产业,但是只有在认识到位,并具备相应条件的地方,才能建设成为支柱产业。四川省发展旅游具有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特别是资源优势非常突出,生态旅游资源、文化旅游资源、红色旅游资源分布广、品位高,一批自然文化遗产和自然保护区都是世界级的旅游资源,这些资源禀赋使四川有条件建设成为旅游强省。

第三,这一决策是基于对旅游业关联性强的特点的把握而作出的。发展旅游业,对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目的地建设将提出新的需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拉动社会投资;发展旅游,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发展旅游,可以扩大社会就业,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发展旅游,可对促进城镇建设和对外开放,提高人的素质;发展旅游,还可以增加一部分地方财政收入。正是基于对旅游业综合性产业功能的把握,四川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大力发展旅游业的正确决策。

各地推动旅游业发展多年,力度、深度、自觉程度越来越高,这是各级党委政府按照要求,善于分析我国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努力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结果。我们认为,四川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选择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或优势产业,加以重点培育和发展,是自觉落实发展观的明智之举、有效之举。

(二)善于运用旅游产业发展的规律,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

四川省委、省政府坚持在实践中认真探索旅游业发展的规律,善于遵循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指导和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

1.遵循旅游业综合性强、关联度大,需要整体协调配合的规律,实施“政府主导型”战略,推进旅游业发展。由于旅游业涉及食、住、行、游、购、娱等各个要素、各个环节,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几乎没有哪一个行业不与旅游业相关联。因此,发展旅游不可能单靠旅游部门所能有效推动的,而必须依靠各个部门、各个地方乃至全社会整体协调配合。四川省委、省政府在指导和推进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实施了正确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社会动员”的战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学忠书记、中伟省长等省领导亲自抓旅游。省一级和各州市政府都成立旅游产业领导小组,一把手挂帅,真抓实干,形成了很强的推动力量,及时解决了旅游发展目前所处阶段的许多关键问题。各州市、各部门都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把旅游作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的抓手,创造了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旅游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各级党委政府主导,在部门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形成联动,全省上下形成合力。这是难能可贵的。

2.遵循旅游业是以人的流动和人的消费为基础,以人的服务为根本的规律,坚持用“以人为本”的原则来指导和推进旅游业发展。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着力解决了公路、机场、口岸等基础设施配套问题,在全省建立起便捷的旅游交通网络,提高了全省旅游可进入性和通达性;着力实施精品战略,不但丰富了旅游产品的内涵,而且完善了景区功能配套,提高了景区的质量,扩大了客源市场,更好地满足了游客的需求;大力开展优秀旅游城市创建,有力地改善了城市环境,提高了城市素质,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为旅游者创造了更为舒适的旅游环境;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了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更好地服务于旅游者需求;各主要旅游城市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市场促销,努力开拓客源市场。

3.遵循旅游业作为新兴经济产业的规律,善于运用市场经济手段来指导和促进旅游业发展。四川旅游业发展把坚持“政府主导”与坚持“市场化运行”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实施政府主导型战略的同时,突出地强调市场运作,大力培育旅游市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按照学忠书记提出的“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化、社会资金向社会资本转化、人才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新的经济理念指导旅游发展,各州市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大力引进民营资本和社会资金进入旅游业,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资格局。

(三)善于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坚持不懈地推进旅游业发展。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产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的源泉。多年来四川省旅游业发展的进程,就是不断总结经验、不断的创新的过程。

第一是体制创新。四川在旅游发展过程中,不怕创新和完善“政府主导、市场推动、企业为主体”的体制。省政府成立旅游产业领导小组,中伟省长亲自挂帅,各州市都成立了旅游产业领导小组,有力地保障了旅游发展战略的实施。省政府还设立了旅游综合治理办公室,协调有关方面共同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难点问题。在旅游景区体制方面,四川省是全国较早地推选旅游景区体制改革的省份,创造了许多好的经验。

第二是发展模式的创新。发展模式的创新,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全省各州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都根据各自旅游资源特点、旅游市场条件和旅游发展阶段性特征,遵循旅游业发展的固有规律,创造了符合市场需求的不同发展模式,并且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例如,成都市善加引导,把市民旺盛的休闲度假需求与城效农民增收致富的需求相结合,创造了以农家乐为主体的城郊结合型旅游发展模式;九寨沟把保护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放在重要位置,形成了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旅游有机结合的旅游发展模式;峨眉山探索景区整体水平提升,创造了世界遗产地的规范化经营管理模式;广安市善抓机遇,用红色旅游带动旅游业的起步,创造了按照旅游规律发展红色旅游的模式;雅安市的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在四川并不突出,但是市委、市政府靠改革、靠开放、靠创造,走了一条创造优势的发展路子。雅安碧峰峡景区的开发,曾经给各地以启示,现在雅安的城市素质提升、古镇开发,对资源一般的地区发展应该有所启发。还有更多的市州都在积极探索旅游资源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发展模式,探索旅游开发和市场有机结合的途径。由于四川在创新中发展,在创新中完善,所以四川旅游呈现了勃勃生机,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

第三是工作方式创新。从20xx年开始,省委、省政府每年召开全省旅游发展大会,为各地相互交流和促进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对举办地城市是一个巨大的促进。学忠书记、中伟省长亲自动员和部署,省委、人大、政府、政协的领导同志大力支持,工作力度大、影响大,鼓舞和调动了各地方、各部门支持旅游业发展的积极性。此外,四川省在全国率先组织编制了生态旅游发展报告,率先委托世界旅游组织编制全省旅游发展规划,借鉴国际旅游发展的先进理念,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发展,产生了好的示范作用。

在四川省推进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各级党委、政府表现出的认真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值得全国旅游行业学习。

二、新世纪全球旅游业发展的特点和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旅游业是快速崛起的新兴产业。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20xx年全球旅游总收入达到6220亿美元,全球入境过夜旅游人数达到了7.6亿人次,同比增长均达到10%。新世纪初,全球旅游业发展表现出以下特点:

1.各国政府更加重视旅游业的综合作用,竞相组织整体竞争。比如,为争夺中国客源,许多国家均由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出面争取成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西班牙为保持国际旅游市场竞争优势,连续五年推出全国旅游质量计划。日本提出“观光立国”的发展策略。泰国、印尼等东南亚国家遭受海啸灾害之后,纷纷实施旅游启动战略,以恢复振兴本国经济。各国为了争夺客源市场,不断加大投入,采取多种方式,强化旅游形象宣传。比如,法国政府旅游预算每年投入1亿美元,西班牙每年投入1.5亿美元,瑞士每年投入6000万美元,日本每年投入5400万美元,泰国为了恢复振兴旅游业投入9000万美元。

2.区域旅游合作不断加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市场开放、客源互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原则的区域合作,已成为全球旅游界的共识。推进区域旅游合作不断向纵深发展,是全球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比如,东盟和中、日、韩三国把旅游业纳入区域合作的重要目标。加勒比共同体乃至美洲国家的合作组织,把旅游业作为重要的合作内容。粤港澳旅游合作已扩展到了“泛珠三角”的9省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最近,京津冀—港澳台又推出了“3+3”合作机制。

3.旅游产品精细化和特色休、旅游服务个性化和亲情化日益凸显。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各个国家和地区努力增强旅游吸引力,提高旅游服务水平,旅游产品的开发越来越强调特色、强调精细、旅游服务越来越注重规范化、个性化和亲情化。如日本的各大旅行社统一服务标准,香港推出“优质服务”计划,许多地方实施旅游精品开发,增强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

4.东亚太地区旅游业增长迅猛,成为全球旅游发展最活跃的区域。长期以来,全球旅游业发展一直以欧美为中心。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东亚太地区旅游业迅速崛起,到20xx年首次超过美洲,跃居世界第二位。其中,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为世界所瞩目。20xx年我国入境过夜旅游人数居世界第5位,20xx年居世界第4位。世界旅游组织预测:未来5年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总趋势是,欧美发达国家在全球出入境旅游市场中仍将保持优势,但增速放缓;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太国家和地区则保持较快增长;到20xx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家和第四大客源国。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中国已经完成了从旅游资源大国发展成为世界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进程。20xx年,我国入境过夜旅游人数4176万人次、创汇257亿美元,分别居世界第4位和第7位;国内旅游人数达11亿人次;出境旅游人数达2885万人次,成为亚洲第一大客源市场。与此同时,旅游业的发展还带动了民航、交通等行业的发展,在国家政治、外交、经济、贸易、文化交流以及对港澳台工作中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时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国旅游业迈向世界旅游强国目标的战略提升期。这一阶段,中国旅游业面临着“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的历史任务;面临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产生巨大旅游消费需求的战略机遇;面临着贯彻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旅游业的综合带动功能、更加重视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这些有利条件和机遇,将使我国旅游业在相当一个时期内仍处于发展的黄金期。特别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的进程的加快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将发生深刻的变化,这将促进旅游消费需求的大幅度提升,为我国旅游业持续兴旺,提供了重要原动力。

这一时期,我国旅游业发展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旅游产业的整体提升,为实现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目标夯实基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为此,国家旅游局在研究制定“”全国旅游发展的基本思路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提出了“”期间要“促进旅游产业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素质,综合发挥旅游产业功能”的战略任务;根据新时期国内外旅游市场发展趋势,把旅游市场开发战略调整为“大力发展入境旅游、规范发展出境旅游、全面提升国内旅游”;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了“以人为本,改革创新,资源配置、联合协作,重点推进,协调发展”的工作方针。同时,提出了改革体制、创新机制、完善旅游产业体系;转变增长方式,提升产业素质;创新旅游产品体系,建设旅游目的地体系;加强旅游立法;规范旅游市场;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实施科教兴旅等十个方面的重点措施,努力把我国旅游业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四川是“十五”期间旅游业发展最快最好的省份之一,我们希望在“”期间,四川省旅游业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并且按照吴仪副的要求,在更多的方面为中国旅游业提供新的经验。在此,我谨代表国家旅游局对四川省旅游发展,提几点建议:

第一,充分发挥四川独特的区位优势,进一步扩大开放,增进合作,为带动西部旅游业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期间中国旅游业将进一步强调联合协作。四川发展旅游的优势非常明显,建议在加快本省发展的同时,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区域合作,联合推进川滇藏“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川黔渝“长江精品旅游带”的开发建设,联合打造无障碍旅游区,推动“泛珠三角”旅游合作,实现区域旅游共同繁荣和发展。同时,树立区域旅游整体形象和品牌,发挥西部地区特别是西南地区旅游资源的整体优势,带动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

第二,探索新时期加强旅游法制建设的新举措,推进依法治旅取得新突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世界旅游强国,必须要有健全和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保障。我国现有的旅游法规体制,整体上滞后于旅游业发展要求,原有的旅游法规已不能适应新时期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中国旅游业“”期间提升产业素质一项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就是加快旅游业的法制建设。四川省从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目标出发,积极研究制定能够促进旅游业各要素协调发展的《四川省旅游条例》,很有现实意义。吴仪副曾给予高度评价。国家旅游局将按照吴副的指示,和四川的同志们一道努力探索,为推进全国旅游立法工作积累经验。

第三,进一步推进旅游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大力培育市场主体。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加快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进一步理顺旅游管理体制,创新旅游经营机制,为旅游发展不断注入生机和活力。“改革创新”也是中国旅游业“”期间重要的工作方针。在这方面,四川省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在全省主要旅游景区推行规划、开发、经营、管理一体化,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形成了较好的基础。建议按照吴副的指示精神,在有条件的地区进一步推动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同时,鼓励和支持省内省外、境内境外有实力的旅游企业参与本省旅游企业的改组改造,以建立一批有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引导多种经济成分参与和投资旅游业,支持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和多种所有制旅游企业发展和壮大,加快培育市场主体。

第四,发挥政府主导优势,创造新的发展模式。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支持的发展格局,已经成为四川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各市州创造的旅游发展模式同样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财富。期盼四川省发挥优势,继续建设精品,争创中国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在实现“双翻番”的同时,实现产业素质和整体提升;在处理好发展旅游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民族文化的关系等方面,提供更多的经验。

同志们,包括四川省在内的广大西部地区,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潜力所在,也是我国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希望所在。国家旅游局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四川旅游业的发展。这是我们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客观要求。我相信,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州市和各部门的积极支持和协调配合下,依靠全省人民团结拼搏,四川一定能建设成旅游经济强省,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将不断取得新的伟大的成就,四川人民一定更加富裕安康。

衷心祝愿四川各项事业繁荣昌盛!祝四川省旅游发展大会圆满成功!

在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讲话篇十六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旅游发展大会,会议以视频形式开到乡镇村。同时,我们还有幸邀请到了浙江农林大学汪士华委员和市旅游局姜玉芳局长前来参加今天的会议,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发展旅游的信心、决心和态度。

前面,显明县长作了一个很好的报告,认真总结了我县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效,客观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并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我县休闲养生旅游业发展的有关工作。尖山镇、旅游局、文广新局、无锡市观光旅行社、浙江新东方公司等先后作了交流发言;会议还举行了浙江农林大学与我县校地深化合作战略签约仪式,以及金山民俗文化苑等4个旅游项目的投资签约仪式;市旅游局姜局长作了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抓好会议有关精神的贯彻落实。会前,我们还组织了为期一周的乡村休闲旅游专题研讨班;县里专门研究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休闲养生旅游产业的实施意见》、《扶持休闲养生旅游业发展若干政策》等文件,希望全县上下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推动我县休闲养生旅游业加快发展,培育成强县富民的“一号产业”。下面,我再强调五点意见:

一、深化思想认识,坚定加快“一号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今年以来,通过在全县开展以“四查四问”为主要内容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全县上下对摘帽快跑、绿色发展的路径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对加快发展休闲养生旅游“一号产业”形成了较为广泛的共识。抓休闲旅游发展的氛围也比较浓厚,南线旅游精品线、“百花村”等旅游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旅游节庆活动举办有声有色。可以说,推进“一号产业”发展的时机已经成熟,有必要趁热打铁、乘势而上,通过召开一次全县性的旅游发展大会,进行具体工作的部署、落实和推进,进一步统一、凝聚和提升全县上下对加快休闲养生旅游“一号产业”发展的共识。如何深化认识,我想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一要深刻认识加快发展是机遇所在。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全面进入新常态,消费将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旅游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xx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xx年,境内旅游总消费将达到5.5万亿元,城乡居民年人均出游4.5次,旅游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上个月,国务院办公厅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xx]62号),提出了实施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投资促进、消费促进、乡村旅游提升“四大计划”,以及优化休假安排、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等新的举措。全省旅游发展大会上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万亿产业,成为美丽浙江的生态产业、美好生活的民生产业和转型升级的支柱产业。市委市政府也提出要把旅游业作为“五大千亿产业”来培育。今年初,我县被列入省森林休闲养生建设试点县,“江南药镇”被列入省首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这些都为我县加快发展休闲旅游“一号产业”提供了有利契机、难得机遇和广阔空间。二要深刻认识加快发展是形势所迫。一方面,在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我县被列为“浙中江河源头重点生态区”,是提供多种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区域、保障全省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相应在国土空间开发中,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市化开发,以保持并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也就是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明确的生态红线,工业被严格限制在几个重点开发区块。相比之下,被誉为“无烟工业”的旅游业是最优的产业选择,是可以进行全域化发展的适宜产业。另一方面,今年2月,我县迎来了复县以来的第二次“摘帽”。省委省政府要求原26个欠发达县统一“摘帽”后,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路子走下去,努力走出“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的发展新路,建设成为全省的“绿富美”。要实现“绿而富、绿而美”的发展目标,要实现“摘帽”快跑、绿色崛起,就必须正确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而休闲旅游业是绿色产业、富民产业,能有效整合生态农业、影视文化、健康产业、清洁能源、生态工业等产业,可以最大限度地解决山区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气”问题,是我县美丽经济中无可替代的“一号产业”。另外,休闲旅游业对生态环境有很高的要求,通过发展休闲旅游业,能够倒逼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和治理,倒逼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等转型发展。三要深刻认识加快发展是发展所需。一方面,要看到我县旅游业从无到有,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发展基础。20xx年,我县旅游业增加值达8.61亿元,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2.91%,占全县gdp的比重为11.69%。诸永高速公路开通后,我县区位条件已得到根本改变。未来几年,随着金台铁路、杭绍台高速、杭温高铁等重大交通项目的陆续启动建设,我县区位交通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同时,我县原生态的自然山水和优美的乡村风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这一切,都是我们加快发展休闲旅游“一号产业”的潜力所在、优势所在、信心所在。另一方面,对于我县这样既面临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又面临群众致富双重任务的山区县来讲,发展旅游业是打造绿色生态发展强引擎、实现富民强县的必然选择。旅游产业是一块关联度超高、带动性极大、产业链很长的“超级大蛋糕”,是生态经济最大的变量,抓好休闲旅游“一号产业”,就抓住了生态产业的龙头,就抓住了绿色发展的关键。

二、提升目标定位,加快推进“一号产业”转型升级。

前面,县长在报告中已经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县“一号产业”发展目标,力争到20xx年,全县实现游客接待量800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60亿元以上;到“十三五”期末,实现“游客超千万、收入超百亿”目标,使旅游产业“实力更强、结构更优、品牌更响、贡献更大”。这需要全县上下以更高的目标定位、更实的工作举措,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实现转型提质发展。一要以更新的理念抓旅游。要围绕打造“江南生态养生源”的目标定位,坚持“全域化、全业化、全天候”和“以人为本、多元发展”的理念,积极适应“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发展趋势。各乡镇村和部门要按照“全县一景、全域旅游”的发展要求,站在全局的高度、以旅游的视角来谋划区域发展和项目建设,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力度,打破条块区域分割,把我县分散的旅游资源串成线、连成片,努力实现一体化、集约化发展。要针对旅游需求日益普及化、个性化、多样化的特点,在巩固发展传统大众旅游产品的同时,积极推进农旅、工旅、文旅、体旅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大力开拓农事体验、休闲度假、中药养生、森林养生、野外拓展和探险科普等适应不同层次需求的多元化、系列化旅游产品,延长游客逗留天数,增加单位游客消费支出。要切实把“游客至上”的理念贯穿到旅游发展管理和服务的全过程、各方面,积极推进旅游设施的标准化、管理的智能化、服务的个性化,让游客乘兴而来、满载而归。特别是要高度重视旅游管理的智能化问题,当今世界是互联网时代,我们要让磐安休闲旅游插上“互联网+”的翅膀,通过深度整合全县景点、饮食、住宿、交通、娱乐、购物等多方面资源和信息,广泛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渠道实现多方分享互动,让游客“动动手指”就可以轻松实现“量身定制”的磐安游。此外,还要十分注重创新理念,按照在浙江工作时指出的,发展旅游产业要敢于“无中生有”,善于“移花接木”,注重“推陈出新”。二要以更大的力度抓项目。没有大投入就没有大发展。从这些年我县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看,旅游项目总体上存在投入不大、档次不高的问题,处在小打小闹、零打碎敲的状态(像漂流项目“遍地开花”,甚至一个乡镇就有好几个),缺少能起到龙头带动作用且叫得响的品牌项目。20xx年-20xx年全县旅游项目合计投资仅10.25亿元。而这几年但凡旅游发展得比较好的县市,都在大投入地抓旅游项目建设。像安吉20xx年旅游项目中,亿元以上重大旅游休闲项目就有23个,总投资达到了300.75亿元,其中的天使乐园度假区整体投资达到了15亿美元,作为第一期开发项目的hellokitty家园投资额达到2亿美元。因此,我们要创新投资机制,整合建设资金,特别是要充分发挥5000万旅游发展资金的四两拨千斤作用,集中力量引进建设一批高端休闲旅游综合体项目,有效提升我县旅游项目的档次品位。三要以更高的定位抓招商。招商引资是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要在积极争取省、国家政策和扶持的同时,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来抓。牢固树立“大招商大发展;发展是第一要务,招商引资是第一要事”的理念,牢固树立“招商就要招好商、招大商;引资不仅仅在引,更在于选”的理念,精心策划、包装好旅游招商项目,多形式开展招商引资。注重引进有实力、懂旅游、善管理的大企业大集团,让我县优质旅游资源,得到更加科学合理、精致有效的开发,发挥最好的综合效益。

三、打造特色精品,努力增强“一号产业”发展竞争力。

旅游比的是特色、比的是精品。打造出特色才能竞争力,打造出精品才有吸引力。当前,重点要在三个方面多下功夫、争取突破。一要精心打造核心景区。虽然目前我县有省级度假区1个,景区景点12个(其中国家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2个),但资源分散、集聚度不高,还没有形成拿得出、喊得响的核心龙头景区。为此,要按照构建“一核两区两镇”主体空间布局,加大花溪等景区改造提升力度,全力打造以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中心,以江南药镇为龙头的大盘山旅游集聚区。要整合十八涡、舞龙峡、水下孔景区优势资源,创新经营体制,大力推进浙中大峡谷创5a工程,加快促进“高山台地”核心景区形成,实现景区规模、效益、实力的再升级。二要精心打造精品民宿。高二下初坑已经为我们作出了榜样示范,走出了我县高端精品民宿发展的第一步。我们要结合精品农家乐示范区建设、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等工作,加快培育建设一批兼具秀美风景和人文内涵的精品民宿,打造更多类似德清“裸心谷”、浦江田后蓬、奉化大堰镇民宿基地这样的精品民宿村,满足多层次多类型游客的需求,努力让游客在磐安慢下来、留下来、住下来。三要精心打造特色线路。重点要打造好南北两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在明年旅游旺季来临之前要全面推开南线精品路线,让游客耳目一新。特别是要结合“五水共治”“三改一拆”“两路两侧”等工作,把沿线村庄的环境整治好。各乡镇特别是精品线路沿线乡镇不仅要注重点的打造,也要注重线上的美丽,切实做到“点有风情、线有风景、面有风光”,让游客流连忘返、忘却归程。

四、丰富文化内涵,切实增强“一号产业”发展软实力。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和精髓。旅游抓住了文化,就能丰富内涵,提升品位,更显魅力。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把“文化+”的理念贯穿于旅游发展全过程,全面构筑文旅融合体系。一要深入挖掘健康养生文化。我县生态环境质量在名列全省前茅,养生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儒教、道教、佛教文化和药文化、茶文化、菇文化等传统养生文化丰富、积淀深厚,要充分利用这些文化资源,挖掘、创作一批生态养生文化作品,搭建一批展示平台,培育壮大养生(养老)文化。要建立并推出具有磐安特色的现代养生药膳饮食和养生理疗保健服务;有序推进以高端民宿、养生书吧茶吧、健康养生馆等为主要内容的养生养老综合集聚区建设,推出一批中药康体养生、森林生态养生等系列养生旅游产品,努力打造具有磐安特色的健康养生文化。二要丰富提升民俗非遗文化。我县民间民俗文化丰富多样,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如盘峰榉溪的祭孔大典、玉山台地的赶茶场和龙虎大旗、高二的七夕节、深泽双峰的炼火、万苍的谷将山庙会等,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原生态风格,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旅游项目化条件。今年7月,我县非遗文化项目首次走出国门,赴法国交流并获得“最佳演出奖”,充分说明了我县民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有关部门和乡镇要加强协作配合,对民俗非遗文化活动进行全面挖掘和精心培育,让这些活动与休闲旅游“一号产业”衔接和互动起来,丰富旅游产品,增强旅游吸引力和感染力。另外,我县历史人文底蕴也十分深厚,陆游、萧统、孔端躬等历史名人都曾在我县留下足迹,留下了故事,我们要做好这些名人故事和民间传说的挖掘、整理和利用,生动讲好磐安故事。三要精心打造美丽乡愁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愁,就是你离开这个地方就会想念这个地方。”乡愁浓缩了一个地方的生活,是一道独特的心灵景观、一种难以抵挡的诱惑、一串可以感知的文化基因。我们在发展“一号产业”中要强化经营乡愁、经营文化的理念,加大力度挖掘历史文化村落、古建筑、古街区以及民间小吃、民间传说中的乡愁元素、乡愁文化,让游客“闻乡愁之名、动旅游之心”,让游客“触旅游之景、生乡愁之情”。我县乡村旅游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28个历史文化村落更是其中的亮点和精华所在,我们一定要把这些村落保护好、建设好,把乡愁文化传承好、经营好。

五、形成工作合力,全面营造“一号产业”发展好环境。

加快发展休闲旅游“一号产业”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全局性工作,需要全县上下的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一要强化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对旅游的支持坚定不移,发展旅游的态度坚定不移,对旅游的美好期待更加坚定不移。县级层面将按照“大旅游、大产业”的要求,开展旅游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县旅委会工作机制以及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各乡镇也要建立健全有利于“一号产业”发展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明确职责分工,及时研究解决制约旅游发展的突出问题,努力推动我县“一号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二要强化政策保障。县级层面已专门出台了实施意见和政策,从今年开始,县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的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旅游业发展。各乡镇、部门要认真对接落实好上级和县级层面的政策措施,共同营造助推进“一号产业”发展的政策“洼地”。三要强化改革创新。各乡镇、部门要善于以改革创新的思维、方式和手段,努力破解休闲旅游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类瓶颈和制约。要积极推进休闲旅游业投融资体制改革,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一号产业”发展。要稳步推进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着力完善重点景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进一步理顺政府与景区、政府与市场、景区与村民的利益关系。要加快农村“三权”改革,把农户手中的优质旅游资源盘活,鼓励以资源入股的形式参与景区建设。四要强化担当意识。旅游是复合概念,与各行各业都有关系,仅仅依靠旅游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全县上下要树立“一盘棋”和“大旅游”的意识,发扬“四千”精神(千方百计谋旅游、千军万马抓旅游、千山万水兴旅游、千辛万苦强旅游),勇于担当、齐抓共管、协调推进,每人都是旅游大使,每个部门都是旅游工作部门,每个乡镇都涉旅,大家步调一致、通力合作,合力做好加快休闲旅游“一号产业”发展这篇大文章。

同志们,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站在磐安旅游发展的崭新起点上,让我们进一步坚定信心抓落实、埋头苦干创新业,全力推进休闲养生旅游“一号产业”加快发展、做大做强,努力谱写磐安“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的新篇章!

在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讲话篇十七

同志们:

经过两天的学习,这次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拉下了序幕。这次会议,务实与务虚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理论与学习相结合,过程扎实,效果显著。结合这次会议,我讲四个问题。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构建和谐烟草。

首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坚持不懈的奋斗目标。

一是体现在《党章》、党的奋斗目标和基本纲领中。建国以来,党在和谐问题上做过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实际上就是在研讨和谐。十大关系中提出要正确处理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之间的关系。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谐的概念较之以前更加宽泛。

二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飞速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物质文明为和谐社会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谐社会是物质文明发达、全社会共同富裕的社会,需要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作保障。精神文明为和谐社会创建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和谐社会需要高素质的建设者,建设精神文明就在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三是改革开放近二十年来,创业伴随着和谐。在进行现代化建设时,我党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发生、发展、与时俱进的过程。是党主动地、自觉地防止和化解各种困扰及风险的高超智慧,是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历史性跨越,是党无止境的追求。

我们要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和谐社会作为人类永恒的思想主题和价值追求,是一种信仰、一种理论,也是一种历史实践。自古以来,社会和谐就是中华民族的美好追求。它的意义在于和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是人们追求的目标、方向,是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而其内涵在于活力、公正、有序和安定。

其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上的新发展和重大创新。

一是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们未来发展的目标和走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一定意义上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丰富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共建共享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且要全体劳动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

二是构建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文化是潜移默化的,润物细无声的体现着它的作用和价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与加强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构建和谐烟草,需要倡导和谐理念,必须进一步倡导和谐文化,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建设和谐文化,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实现从人脑经营转向人心经营,用企业文化聚人心、帅灵魂、鼓士气、强作风;要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相结合,胡锦涛提出的“八荣八耻”重要论述,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反映了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这种精神,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大力倡导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再次,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用党内和谐带动社会和谐。

党内和谐对社会和谐起着引导、带动作用,党内和谐之风能带动政通之风,促进人和之风。通过党内和谐,带动整个社会的和谐。

烟草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分支,要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构建内部和谐、外部和谐和自我和谐:构建外部和谐,要求我们要建立卷烟打假的长效机制;和零售户要达到和谐,要正确认识客我关系;和消费者要达到和谐,要努力维护国家和消费者利益。内部和谐就是要做到领导和中层的和谐、领导和员工的和谐、员工和员工的和谐以及自我和谐。

二、加强队伍建设,打造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员工队伍。

人才强烟战略是西安烟草在新时期发展的五大发展战略之一,在西安烟草高速发展的时期,各单位、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建设两支高素质队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是加大培训力度。目前的员工队伍还不能完全适应企业的发展,要下功夫解决这种现状,就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在全市系统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根据全市系统队伍的现状,开展大规模、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活动。加大培训投入,建立学习机制,促进员工素质不断提高,为建设现代烟草商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是要创新用人机制,加强员工动态管理。各单位、各部门要结合员工动态管理和定岗定员,抓好岗位能力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员工业务素质。根据人劳处组织编写的岗位说明书,实行定岗定员,对不能完成岗位目标任务或达不到岗位技能要求和专业水平的,离岗进行培训,使人人有压力、有动力。各单位、各部门在定员定岗的时候,要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充分发挥员工的优势和特长,做到各尽其能、人尽其才。

三是加强领导,充实职能部门。西安烟草由传统商业向现代流通转变,必须对部分职能部门进行必要的充实,对于他们的职能要进行必要的界定和认识,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烟草,必须加强人力资源和企业文化建设。西安烟草把构建“和谐企业、和谐部门、和谐家园”作为打造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建设战略构想,用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去熏陶人、塑造人。

四是加强员工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广大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就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兵团精神,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发扬西安烟草艰苦奋斗和吃苦耐劳的企业精神,不断增强广大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使广大职工群众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五是要完善企业用工制度。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与创新,要转变观念,要从传统的主要是从事人事行政管理和事务工作中走出来,把人力资源能力的开发与广纳人才放在战略的位置,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要严格规范用工制度,理顺劳动关系,进一步完善企业用工制度,增强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各单位、各部门要认真学习新政策,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落实责任,实行痕迹化管理;不断完善用工制度,把发现、开发、聘用、考核人才制度化,包括灵活的人才聘用制。

三、扎实做好当前工作。

一是各单位、各部门要精心组织,组织员工认真学习有关文件,做好贯彻落实工作;针对一户多卡的问题,各单位要下基层认真调研,分析数据,研究现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制定详细、可行的措施;领导同志要严格按照规定办事,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为下一阶段的工作开辟新的局面。

二是要按照订单组织货源。要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认真分析市场、研究市场,积极地适应市场、引导市场、控制市场。努力要提高市场预测和合理定量的准确率,全面推行按订单组织货源,将合理定量、市场预测准确率纳入市场经理、客户经理的督察考核体系;要科学、理性的分析问题,开展客户调查,优化零售户布局,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做到心中有数。

三是加强品牌培育。全国烟草销售会议提出,要坚持服务为本,从构建和谐烟草的角度认识客我关系,从行业持续发展的角度,处理客我关系,按照市场化的原则,规范客我关系。品牌培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做好品牌培育工作对于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尤为重要。要本着为“为中国烟草奉献,为西安市场添彩”的红线,完善品牌管理体系;完善供应商服务管理体系;完善品牌维护体系;完善宣传促销体系;完善终端零售户服务体系;完善消费者服务体系。

四、正确处理两个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局部和全局的关系。广大干部员工要有大局意识、整体意识,虚怀若谷,当局部和全局发生矛盾时,要发扬风格,发扬水平,局部必须服从大局,保持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责任感。

二是正确处理工作质量和工作环境的关系。西安烟草经过20多年的艰苦奋斗,取得了今天的成绩。在西安烟草持续稳定发展的同时,广大干部员工务必做到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发扬团结奋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虚心学习,用心实践,悉心钻研,真心工作,爱心奉献。

同志们,今年是西安烟草成立20周年,广大干部员工要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弘扬开拓创新的精神,勇于尝试,敢为人先,注重实效,以构建和谐西安烟草烟草而努力,为跻身西部一流,全国一强而奋斗!

在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讲话篇十八

同志们:

大会完成了预定的各项议程,会上,__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孟书记的讲话,是全县开展“迎大庆、树新风,创建卫生突泉、文明突泉”活动的动员令。孟书记在讲话中深刻阐述了抓好环境卫生工作的重大意义,客观指出了我县在环境建设、城镇管理、市容市貌和群众文明意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治理“脏、乱、差、暗、惰”等五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孟书记的讲话既有理论高度,又有现实意义,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是指导全县环境卫生建设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杨书记、王县长分别传达了县委、政府的有关文件,明确了城市建设与管理的相关组织,落实了全县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各项任务。有关部门就如何抓好这项工作作了表态发言。与会同志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本次会议精神,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就如何落实好会议精神,我讲几点意见。

一、认识要到位。明年,是自治区成立60周年和我县设治百年。在这样的特殊时期,抓好全县环境卫生工作,以崭新的面貌迎接这个特殊的历史时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天,县委、政府召开这样规模的专题会议,足以说明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环境卫生是一个地区的“名片”,从一定意义上讲,代表着一个地区的形象,反映出一个地区的精神风貌。环境卫生搞得好坏,不代表地区富裕程度,不存在“会干不会干”的问题,确能反映领导干部是“勤”还是“懒”,反映一个地区主要领导对这项工作的态度。盟委杨书记形象的.比喻说,“环境卫生就像我们家的锅台,锅台都不干净,你还做什么饭,请什么客”。话虽然很通俗,内涵却很丰富,体现了新一届盟委、行署高度关注民生、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从我县实际看,经济发展的硬环境与发达地区没有可比性,软环境也不比其它地区宽松,如果我们连最起码的卫生都搞不好,还怎么谈经济发展?怎么谈招商引资?怎么展示精神风貌、构建和谐社会?环境卫生搞不好,只能说明我们的执政能力差、工作作风飘浮,这是严肃的政治问题。孟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当前,尽管我县城镇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环境卫生水平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不相适应,与新农村建设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近几年,全县城镇建设投入确实很多,但是“脏、乱、差”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城镇管理和群众文明意识没有跟上基础建设步伐,亟待我们认真研究,理性思考。按照孟书记要求,要把环境卫生建设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坚持下去,彻底改变全县城乡卫生状况。

二、领导要到位。盟委杨书记在谈城市建设时指出,“领导重视是做好各项工作的第一推动力”。就我县干部素质来讲,只要领导班子重视,特别是主要领导重视的事情,没有落实不好的。开展这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是在自治区成立60周年和我县设治百年来临之际,对全县干部的一次检阅,也是对各级领导班子执政能力的一次考核。县委、政府已经成立了以孟书记为组长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各镇、办事处、各部门要迅速成立组织机构,严格落实“一把手”负责制,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指导各村、各单位开展好这项工作,形成干部群众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各镇、办事处、各部门要密切配合,打破区域和行业界限,主动为全县环境卫生整治提供服务。要严格执行工作责任制,对工作不力、效果不明显或职责履行不到位的有关责任人,严格追究责任。

三、措施要到位。开展环境整治既要着眼县城,又要着眼农村,要城乡联动,突出重点,综合整治。各镇、办事处、各部门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把开展综合整治与落实沼气工程等惠农项目相结合,与消除火灾、电灾、水灾等各类安全隐患相结合。要着眼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在落实原有规章制度基础上,针对城乡卫生差、交通秩序乱、市场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研究解决办法,规范群众生产生活行为,扭转多数人破坏、少数人治理的局面,促进全县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进步,经济社会发展与提高人的素质同步。这里特别强调,我们既要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卫生意识、文明意识,提高人的素质。也要辅之以必要的惩诫措施,对破坏公共环境、不服从管理的,要加大执法力度,严惩重罚,起到震慑效果。

要制定各部门协调一致的工作方案,严格按照时间要求,合理安排工作进度,划分卫生管理责任区,对脏、乱、差的重点区域,集中力量,重点攻坚,彻底清除历史遗留欠帐。要加强机关单位环境卫生建设,强化集贸市场、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监督管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要着力研究治本之策,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选择责任心强、勇于公正执法,对。

群众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优秀干部充实到执法队伍中来,实行执法与问责相结合,杜绝人情案、关系案。要加强城市规划与管理,严格城镇建设审批程序,完善综合评审制度,促进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长效化。

四、组织发动要到位。城乡环境卫生建设单靠业务主管部门不行,单靠清扫队清扫和执法人员管理也不行,最终要靠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和积极维护。宣传媒体首先要开展一次集中的宣传动员,广泛宣传环境卫生整治的重大意义、阻挠和破坏环境建设各项惩诫措施以及县委、政府抓好这项工作的决心,让全县31万人民群众都知道、理解、配合这项工作,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树立“突泉是我家,人人爱护家”的观念,努力营造人人自律、个个参与的良好氛围。要采取“先导后促”的方式,深入开展宣传,制订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宣传提纲,在电视台开辟专栏,多层次、全方位宣传报道在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例,同时,也要报道反面典型,曝光群众不文明行为。卫生环境是全社会的公共资源,我们不能因为少数人的利益,破坏公共环境。以往,我们在环境建设中,触动了个别群众的不法利益,他们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存在个别人员鼓动群众集体上访和示威现象,我们要通过这次宣传,打消那些破坏环境建设、不守公德人们的侥幸心理,让他们知道我们集中整治和严格执法的决心,教育干部群众树立环保意识、卫生意识和文明意识。

仅有宣传还不够,各镇、办事处、各部门还要召开不同层面的干部大会、群众大会,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到“迎大庆、树新风,创建卫生突泉、文明突泉”活动中来,积极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要加强对青少年文明行为的教育,全县中小学校都要开设专门课程,坚持“文明新人,从小抓起”,切实提高全县文明程度。开展综合整治活动要讲求实效,不能流于形式,要抓好考核评比,对各镇、办事处政府所在地和各行政机关要全面检查,同时,抽查的村和单位也要达到20以上。县委、政府“两办”督查部门要跟踪督查,及时通报情况,该批评的批评,该表扬的表扬。要通过行政、法律、舆论等多种手段,推动全县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取得实效。另外,这次集中整治活动涉及范围广,参与人员多,广大干部群众要增强安全意识,避免发生各类安全事故。会后,各镇、办事处、各部门要按照孟书记讲话和活动方案要求,制定和完善本部门、本单位具体的实施方案,细化、量化各项任务,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参加义务劳动,迅速掀起高潮。

同志们,全县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当前,全县各项工作都处于全年收口和谋划明年思路的关键阶段,要统筹兼顾,强化措施,确保完成全县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任务。

《县长在全县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动员大会上的总结讲话》来源于本网会员分享,欢迎阅读县长在全县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动员大会上的总结讲话。

群众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优秀干部充实到执法队伍中来,实行执法与问责相结合,杜绝人情案、关系案。要加强城市规划与管理,严格城镇建设审批程序,完善综合评审制度,促进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长效化。

四、组织发动要到位。城乡环境卫生建设单靠业务主管部门不行,单靠清扫队清扫和执法人员管理也不行,最终要靠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和积极维护。宣传媒体首先要开展一次集中的宣传动员,广泛宣传环境卫生整治的重大意义、阻挠和破坏环境建设各项惩诫措施以及县委、政府抓好这项工作的决心,让全县31万人民群众都知道、理解、配合这项工作,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树立“突泉是我家,人人爱护家”的观念,努力营造人人自律、个个参与的良好氛围。要采取“先导后促”的方式,深入开展宣传,制订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宣传提纲,在电视台开辟专栏,多层次、全方位宣传报道在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例,同时,也要报道反面典型,曝光群众不文明行为。卫生环境是全社会的公共资源,我们不能因为少数人的利益,破坏公共环境。以往,我们在环境建设中,触动了个别群众的不法利益,他们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存在个别人员鼓动群众集体上访和示威现象,我们要通过这次宣传,打消那些破坏环境建设、不守公德人们的侥幸心理,让他们知道我们集中整治和严格执法的决心,教育干部群众树立环保意识、卫生意识和文明意识。

仅有宣传还不够,各镇、办事处、各部门还要召开不同层面的干部大会、群众大会,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到“迎大庆、树新风,创建卫生突泉、文明突泉”活动中来,积极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要加强对青少年文明行为的教育,全县中小学校都要开设专门课程,坚持“文明新人,从小抓起”,切实提高全县文明程度。开展综合整治活动要讲求实效,不能流于形式,要抓好考核评比,对各镇、办事处政府所在地和各行政机关要全面检查,同时,抽查的村和单位也要达到20以上。县委、政府“两办”督查部门要跟踪督查,及时通报情况,该批评的批评,该表扬的表扬。要通过行政、法律、舆论等多种手段,推动全县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取得实效。另外,这次集中整治活动涉及范围广,参与人员多,广大干部群众要增强安全意识,避免发生各类安全事故。会后,各镇、办事处、各部门要按照孟书记讲话和活动方案要求,制定和完善本部门、本单位具体的实施方案,细化、量化各项任务,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参加义务劳动,迅速掀起高潮。

同志们,全县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当前,全县各项工作都处于全年收口和谋划明年思路的关键阶段,要统筹兼顾,强化措施,确保完成全县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任务。

《县长在全县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动员大会上的总结讲话》来源于本网会员分享,欢迎阅读县长在全县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动员大会上的总结讲话。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38258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