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乡镇农牧工作总结(汇总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9 13:10:06
最新乡镇农牧工作总结(汇总19篇)
时间:2023-11-29 13:10:06     小编:ZS文王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并总结成功的经验和教训,为未来的工作提供指导。写总结时要注意结构清晰、条理性强,让读者一目了然地了解你的经历和收获。下面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工作的总结,仅供参考借鉴。

乡镇农牧工作总结篇一

围绕xx年年初确定的10项重点工作,我们全乡上下,齐心协力,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全而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给我乡的“四保”任务,社会局面稳定和谐。其中:完成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完成企业总产值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00万元;完成财政收入406.1万元;社会保险费99.75万元;实现农民人均收入元。

一、扩大经济总量,推进项目建设。

今年,x乡党委、政府坚持生态招商的原则,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利用大通道政策,重点发展具有山区特色的“生态项目”,“绿色项目”,不断增强招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项目推进工作有了新突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任务8,000万元,新建项目5个,其中超千万元项目2个。这些项目现在已经全部达产,企业效益非常可观,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600余人。其中,大连巨峰包装制品有限公司,计划投资额1,300万元,目前已投入资金500万元,新建厂房4,200平方米。主要生产包装制品,7月份正式已投入生产使用。年产值达800万元,利税90万元。冠霸食品有限公司全年完成投资500万元,现已实现达产,年实现利税70万元。温泉度假区继续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配套了度假区的设施和功能,新建的九朵莲花池与主浴区相互映衬,大大提升了度假区洗浴的功能,提高了度假区的接待能力。

二、整合旅游资源,发挥旅游业经济拉动作用。

xx年,我们始终抓住旅游发展不放松,全力做强旅游业这篇大文章,促使旅游资源社会效益最大化,以此激活二、三产业,实现农民增收的目的。

现在的x乡,正在逐渐发展为以温泉度假区为中心,以x、老黑山、大叶沟、蛤蜊河等旅游景点为基础的生态旅游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来这里登山、赏花、洗温泉、吃农家饭,极大的带动了二、三产业发展。所以围绕旅游中的吃、住、行、游、娱、购,我们把与旅游相关的产业统统纳入到旅游业的发链条中来发展,为当地农民提供致富途径。自1月份以来,我乡共接待游客达10万多人次,比去年增长10%。农家游客流不断,生意兴隆,几十户农家游业户平均收入4,000多元;当地农特产品在旅游市场中也倍受欢迎,市场价格几倍增长,仅此项全乡收入就达200多万元。“五一”、“十一”黄金周期间,来我乡的游客更是突破3万人次。现在农家游的发展势头良好,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今年,我乡被确定为大连市“十大旅游景点”之一,融入了大连旅游城市的发展链条,成为大连冬季“3s”旅游新的景点。为了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发挥旅游经济的拉动作用,先后投资32万元,聘请辽宁省设计院专家对x乡旅游资源进行了整体规划。《x乡生态旅游规划》以小集镇为依托,以x、老黑山、大叶沟等自然资源为主线,整合开发天女木兰、冰峪山荷、天意石河、蛤蜊河、老虎汀等旅游资源,使我乡的旅游资源能串线联网,实现效益最大化。

三、小城镇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今年,x乡党委、政府紧紧抓住x乡被纳入庄河“十一五”规划重点镇这一发展契机,加快小城镇内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提高小城镇的品位,以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年初对小城镇建设进行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力求整个规划彰显个性,突出旅游特点,使小城镇建设与温泉度假区相互依托,互为支撑。《x乡生态旅游度假区详规》投资13万元,总体规划面积3.6平方公里,建成后,x乡小城镇将依山傍水,整个城镇交通分内环和外环,形成三纵四横的公路网,温泉度假区、龙庙、游乐城、河心花园以及老虎汀分布其中,相辅依承,蛤蜊河水穿城而过,形成“城中有河,河中有城”的江南水乡风格。政府今年加大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先后投入资金50余万元,新上排水设施750延长米;新建化粪池一个;街道绿化300m2,硬覆盖4,100m2,标准篮球场一个、老干部门球场一个。xx完成新建面积3,000m2,其中投资90余万元的政府办公楼,已经投入使用。

在建设中不忘加强管理,我们采取社会化运作的方式,成立环境卫生管理站,健全管理机制,统一规划垃圾点,做到及时清理,逐步解决了店外店、骑路经商、乱摆乱设等突出问题。

现在,x乡小城镇规模初步形成。为了能进一步加快x乡发展步伐,我们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撤乡设镇,正在审批当中。

四、林、蚕、果、牧四大传统支柱产业协调发展。

总结。

(一)大力发展林业,扩大农民收入。

为加强生态保护,大搞植树造林活动。坚持封、管、造并举,执行“谁栽种、谁管护、谁收益”的原则,充分调动农民造林的积极性,同时,出台《x乡护林队管理办法》,强化森林管护。春季荒山造林5,000亩。栽植落叶松20万株,刺槐80万株,柳树4,000株,杨树4万株,风杨15万株,柞树18万株,河道绿化6,000延长米,道路绿化5公里,6,000株风景树。目前,全乡共有1,000余户家庭加入到“宜林荒山”工程当中。今年,当地农民通过从林中采集柏树叶、山野菜、山药材直接收入达120余万元。

(二)缩减放牧业,推动家庭饲养业发展。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我们积极积极控制绒山羊发展,把数量一直控制在2万只以内。同时为了保证农民收入不减,大力鼓励发展家庭饲养业和种植业,发展规模养殖,扶持养殖大户扩大出栏量。今年我乡黄牛饲养户达到150余户,饲养量达到2,000头;发展养猪专业户100个,生猪存栏量达到2.5万头,养鸡专业户50个,绒山羊圈养550户。今年家庭饲养业增收80万元。

为了解决绒山羊和生猪圈养饲草难的问题,我们总结了谦泰村秸秆微贮发酵饲料喂养的'典型经验并加以推广。采用秸秆发酵饲料喂养绒山羊和生猪,每日所需的精饲料比过去减少一半,大大节省了饲养成本,也大大推动了养殖业的发展。

(三)掀起果树发展新高潮,重塑“水果之乡”

水果业是我乡的传统优势产业,潜力巨大。但近几年受品种、价格、产量等影响,水果业的发展出现萎缩。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巩固和发展苹果的基础产业化地位,在做透、做精“x牌”红富士苹果经营文章的基础上,加速老残园改造,进行新品种改良,鼓励群众多发展尖把梨、杏、桃、板栗等干杂果,进而增加农民收入。xx年新栽桃树8万株、苹果树10万株、干杂果2万株,共计20万株,1800余亩。

(四)扩大蚕业放养面积,实行科学养蚕。

为了压缩蚕场面积,提高蚕业生产效益,我们加强蚕场管护,提高单位产量,全力打造生态型蚕场,对沙化、裸岩蚕场轮休轮放,蚕场全部实行中刈放拐,实现科学养蚕。今年,全乡共放养春蚕500把;秋蚕1500把。春茧长势良好,平均每把收入达8,000元,比去年增收160万元,秋蚕也非常喜人,平均每把收入达10000元,总收入达1,900万元。

产业协会在提高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全乡拥有专业协会5个,产业项目联合体25个,带动出一批水果、养殖牲畜、家禽、蜜蜂、蚕、食用菌等重点户,农民家庭项目率达到80%。

(五)农田基本建设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为了提高农业的效益,今年,x乡政府下大力气抓好农田基本建设工作,把今年的农田基本建设工作纳入“四保工作目标”,并对各村主要负责人实行奖惩。今春完成整地1,300亩,翻地6,000亩。今秋完成造林整地完成5,100亩(包括天窗补植和蚕场补植),植果整地完成500亩秋翻地4500亩,道路维修65公里。完成70米长的玻璃汀过水路面、780米长的温泉包店渠道防渗、200米长的河道清淤及2个丁子坝的小流域治理工程。完成18个丁子坝和15道管涵的防汛工程。

五、社会局面稳定和谐。

(一)开展“平安村”创建活动。认真开展“平安乡”的创建工作,同时在各村开展了“平安村标兵”、“无毒村”的创建活动,村治安会主任、调委会主任实现了专职化。保证创建工作资金的投入,确保了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常抓不懈。坚持“预防为主,打防结合”的原则,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抓好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定期召开本乡社会治安形势分析会,每月一次综治工作专门会议,做到大纠纷不出村,小纠纷不出屯,把纠纷解决在基层。对疑难案件,实行领导包案制度,限期解决,今年共包案5件,已解决5件,今年共发生治安案件33起,都得到了及时查处,共破获刑事案件7起,全年民事调解率达100%,调成率96%。“六无”创建活动达到了市级考评标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走在全市前列。

六、财政收入稳中求进。

财政体制改革后,x乡财政工作担子加重,财政指标406.1万元,比xx年增加150万元,乡党委、政府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领导。继续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制定税收征管方案,深挖税源,培植税源,努力寻求新的税收增长点。召开企业会议,逐项税种分析,将任务逐项落实到每个企业和每个税种。积极配合税务部门,改单线作战为多线税收,进一步完善税收征管方式,作到应收尽收,坚决取缔人情税,从严控制支出,做到收支平衡。到目前为止,已完成税收任务。今年我乡因为新建办公楼,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的情况下,财政十分吃紧,但是我们仍然保证机关干部、中小学教师、村干部的工资不拖不欠,足额发放,缴纳住房公积金4.8万元,社会保险费11.8万元,医疗保险费5.1万元,合作医疗配套资金8.7万元。

七、服务型政府建设得到完善。

乡镇农牧工作总结篇二

今年以来,我局积极实施“经济强区”发展战略,现代城市服务业在前几年高强度投入,高速度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概括其总的发展特点有三:一是重招商,抓落实,优服务;二是导向明,干劲足,办法多;三是调结构,优行业,引外资。具体做了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把创造发展环境作为工作的根本。一是进一步树立城市服务业是越城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力军的理念。年初,召开了越城区建区以来规模最大的三产服务业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发展决心和发展措施。出台了《商贸旅游业奖励办法》,编制了《越城区三产服务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对岗位责任制三产经济部分进行了修改完善,确保其更好地发挥杠杆作用,积极引导产业发展和镇街的积极性。同时,坚持实行三产例会制,定期交流经验,解决实际问题。并对重点企业情况、引进企业运作情况、政策制定及操作、社区服务及商业发展情况、存量资源更新等9多个课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分析研究,制订出台有关文件、工作计划,确保相关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进一步树立为城市服务、为市民服务、为企业服务的理念。积极提升旅游发展环境,配合进行“绍兴市旅游电视宣传协作网”的组建,组织参加各种促销节会,有效实现越城区旅游形象展示和旅游品牌宣传的突破。并做好企业突发事件的协调及安全生产督促工作,在“颐高数码广场”出现集体罢工事件后,第一时间介入,帮助企业进行协调处理工作,使市场马上恢复了正常的经营。半年来还帮助“放心一百”做好摊主、媒体的解释工作,扭转相关工作的被动局面;帮助可的、富临名家等企业与有关部门进行协调,帮助解决工商、税务等方面的问题;开展多次安全生产检查,检查企业40余家,组织出动检查50人次,发现隐患87处,有效保障了服务业安全生产良好局面。同时,改进统计方法,促进服务业统计、分析规范化,加强对服务业市场运作的监测预测。密切与工商、财税部门的联系沟通,掌握新增企业的基础资料。重点是继续加强与财政部门的信息交流,对引进企业的税收指标在统计上得到真实全面的体现。三是进一步树立引进和培育人才是城市服务业发展关键的理念。在9月底,成功举办了首次“越城区商贸旅游服务业人才、人力资源推介会”。共有45家企业前来招聘,推出岗位1100多个,有1000余人前来应聘,达成就业意向400余人。为城区商贸旅游发展提供强劲的人才、人力支撑,从而进一步提升城区商贸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力。同时,为大中专毕业生和相关人员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二)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工作的主题。一是通过摸排土地房产存量、借壳招商楼盘资源,了解人才需求和休闲旅游资源,更新越城区存量资源库,并通过各渠道进行发布,继续做好“借壳、借势、借地招商”的文章。在10月份,举办了“越城区投资项目推介会”,共推出41只投资项目,其中标准厂房项目20只,仓储用房项目2只,商务楼盘项目13只,留地安置项目4只,其他存量资源项目2只。本次投资项目推介会共有签约项目16只,其中投资项目10只,计划总投资7.53亿元,家居贸易合同6只,总销售金额2.3亿元。推介会充分宣传了越城区的城市区位、投资环境、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主导产业、优惠政策、和谐发展等,充分展示了越城区全面对外开放取得的成就,使客商对越城区的投资环境有了深刻的感性认识。二是把积极做好各项协调服务工作贯穿始终,重点放在与市财政局的衔接上,促使上报的`引进企业最大可能的进入城区“笼子”。到目前为止,已向市财政局申报上海“七斗星”商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乐购超市、宏图三胞数码城、金皇海鲜城酒店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同时,积极落实税收分成工作,绍兴市新三象酒店有限公司等四家引进企业共创造税收220.55万元,区财政分得35.27万元。

(三)坚持把留地安置作为工作的重点。围绕城中村改造预留地这一发展平台,成立了领导小组,召开了动员大会,起草了实施意见及督查通报制度,并着手进行了第二批预留地项目的筛选、包装和申报工作,到目前为止,被征地村留地安置项目有实质性启动的6只,其中计划投资3000万元,征地12.5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的北海寨下综合市场,规划设计方案已批准,正在办理用地手续;计划投资5000万元,征地60亩,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的府山绿叶商贸项目已办理好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正在填塘渣;计划投资1800万元,征地11.07亩,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的城南中兴农贸市场(一期),已办理好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正在申报规划设计方案;计划投资1500万元,征地12亩,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的王家庄组团配套市场,已办理好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正在做规划设计方案。另两个项目西郊综合市场和蕺山村星光大酒店正在办理好规划选址。

(四)坚持把拓展提升作为工作的基础。一是推进城乡安全消费。做好放心店的提质工作,增加网内配送力度,提高配送企业占有率,对自行进货部分加大源头整治力度。并不断扩大品种,使报纸、药品、音像制品等进入放心店。到目前为止,已建立村级放心店139家,全面完成了市政府给我区下达的农村消费安全网的建设任务。二是积极发展新兴业态。迎合国家提出的新农村改造、城乡一体化等政策的要求,利用越城区周边有利开发条件,引导农庄走休闲配套产业支撑的道路,使农庄全方位体现出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内涵。到目前为止,我区共有休闲农庄8家,年接待游客人次15万,在建农庄2家,总计划投资5000万元。三是扶持培育引进企业。引进企业中的富临名家在今年被全国酒家酒店等级评定委员会评为绍兴市首家“五钻级”酒店;海潮4s店被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评为全国区域最佳特约店和区域市场开拓奖。这些引进企业在产生税收效益的同时为我区产业升级提升起到了不小的拉动作用。

(五)坚持把发展社区服务业作为工作的突破。今年以来,围绕区委、区政府在社区服务业产业化发展上要全力“破题”的要求,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积极寻求破解之道。一是在思想上把社区服务业产业化作为发展城区第三产业的基本点,从服务市民、服务城市的高度来认识对待这一课题。二是对社区服务业产业化的发展进行积极引导,针对原来社区服务资源点小而散的局面,逐步进行整合。在积极帮助亿家乐放心早餐扩大规模提升档次的同时,引进“放心一百”,对原有证经营户摊位外观不符合城市市容的现状免费进行外观改装。到目前为止,改造签约摊点189个,已经基本完成此项工作。现市区“放心早餐”摊点共计320个左右,极大地方便了各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市民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三是利用原有资源,大力构筑10分钟服务圈,高度关注城中村改造新组团的配套功能。主要是积极提升“好邻舍”、“家家乐”等社区服务品牌,更好体现其综合服务功能。同时培育发展可的24小时便利店,目前在各社区布点24家。

20工作计划。

在年的工作中,我局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重要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深化“经济强区”战略内涵,进一步鼓劲造势,凝心聚气,迎难而上,继续突出“谋发展,重招商,抓落实,优服务”的工作主题,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务企业和服务群众。从而推动我区现代城市服务业快速健康发展,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先进制造业和高效农业的发展服务,增强我区经济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以上述思想为指导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以招商引资为重点,致力加速三产经济扩量提质。继续以开放促发展,利用多种管道,多种方式,搞活招商引资工作,致力加速三产经济扩量提质。要充分发挥我区服务业潜力巨大等优势,精心包装一批有一定基础的项目,努力推出一批有潜在竞争力的项目,提升产业层次,形成越城区现代城市服务业新的增长点。要横向结对连手,整合市、区招商局的信息资源,建立招商信息网络,搭建信息平台,掌握招商存量资源和新增商贸业资源。继续不定期进行存量调研,整合村级留用地、城中村改造已安置组团的配套用房和市区现有的楼盘等存量资源,与各镇街进一步保持信息对称。重点关注玛格丽特商业中心、情缘龙山、惠风和畅商务楼等楼盘的建设,关注浙江高农农业有限公司、中外合资绍兴市商贸物流中心有限公司等项目的动向。并在此基础上,利用举办推介会和参加各地经贸活动及节会等方式,把招商引资工作不断推向高潮。

(二)以各大平台建设为依托,有效实现产业升级空间拓展。一是家私城建设。采取政府牵头与“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入”相结合的思路,举办浙江家私博览会等一系列展会,并继续完善绍兴家私城的配套设施建设,建立消协、技监、治安等组织,规划建设金融、物流、停车、餐饮等配套服务设施。二是生态产业园开发。一方面要加快意向项目的洽谈进度,另一方面要克服土地、电力等要素的制约,统一规划,整体开发,梯度推进。逐渐建成为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的行政、文体和商贸中心。三是配合做好预留地项目论证、招商和服务工作。对预留地投资建成后的设施和共建设施配套用房进行产业论证,合理“招商选商”,提高投资效益。并重点针对新组团开展“10分钟服务圈”的配套建设。

(三)以服务市民为宗旨,健全城市配套服务功能。一方面用新的发展思路打造旅游业龙头。聚“三地”之优势,一是以吼山奇特石景为依托;二是以宋六陵深厚的传统南宋民俗文化积淀为亮点;三是以杨白湖自然风光农家闲趣为基础。以“大吼山”的理念,开发建设成为有特色、有规模、有档次的综合风景名胜区或影视拍摄基地,使之成为越城旅游制高点;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皋埠、鉴湖等南部山区的生态旅游观光资源,依托秀丽的山水风光、丰富的人文景观,挖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建设田园生态观光村,融入现代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思想,做大做强旅游休闲观光业。重点关注并且,不光在修建上下功夫,为了休闲旅游产业在我区得到蓬勃健康发展,还要不断引导其提高档次,出台《越城区“农家乐”休闲旅游点认定办法》。同时,进行挂牌试点,在休闲旅游业不断发展的同时,做好规范引导工作。

(四)以社区服务业为抓手,努力提升城区商业氛围。重点引导小商贸网点在社区的发展。初步打算以仓桥、八字桥、广宁桥、书圣故里社区为重点,开展彻底的资源摸排。以文化、旅游、服务的思路为指导,进一步增强文化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影响力。以“旅游进社区”这个课题为切入点,制定《越城区社区旅游资源点和服务点评比标准》,并对这两种“点”进行确认挂牌,从而启动社区服务业的试点工作。然后进行商贸、中介、招商模式的配套,使社区服务内容逐步丰富,在试点基础上对有相关条件的社区进行推广。并且,立足当前老龄化趋势,大力发展“夕阳产业”,重点围绕坡塘老年服务中心,做好论证等相关前期工作,促进其顺利动工建设。

(五)以创造公平和谐环境为目的,不断加强监管整治力度。一方面为进一步加强酒类流通秩序的规范和管理,促进酒类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保护酒类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省、市各级要求,着手开展越城区酒类管理专项整治,对酒类实行流通备案登记制度,并切实开展酒类流通随附单管理制度,确保流通各环节的规范运作。另一方面以消防安全工作为重点,针对各商场、超市、农贸市场,重点做好火灾事故的预防和遏制,对人员密集场所不断强化管理,落实消防安全工作责任。并且,针对“十•一”等各类节会,做好旅游安全工作,对景点防护设施继续加强督促检查,并要求景区管理部门继续完善游客人身、财产安全工作责任制。

乡镇农牧工作总结篇三

第六:扎实抓好新农村建设。重点是抓好宝塔村农民文化宫项目建设,争取在8月份完成招投标;坚持不懈地抓好小城镇创建工作,保持“安徽省文明乡镇工作先进乡镇”荣誉称号。同时,抓好赤镇自来水厂建设,镇新农办要给予指导督促,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建成通水。

第七:扎实推进“丰乐杯”竞赛活动各项工作的落实,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加强管理,切实解决镇容镇貌,加快我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集镇规划管理,推动创建工作向纵深延伸,改善集镇生产和生活环境,力争在全市“丰乐杯”评比活动中取得名次。

第八:突出抓好计划生育工作。坚持每月计生工作奖惩兑现制度,抓好第三、四季度孕环检工作,加大四项手术和社会抚养费征收力度,做到期内不欠新帐,算清旧帐,扼制计划外出生,提高计生政策符合率,做好迎接省市县三级计生工作年度检查,确保计生工作处于全县中游水平,确保省市县三级检查不出现统计误差,特别是出生信息误差。

第九:突出抓好社会稳定工作。坚持信访矛盾隐患排查零报告制度,村每周一报制度,镇半个月一报制度,对排查出来的.重要信访隐患,实行领导干部包案下访制度,限期解决问题,把问题解决在本镇范围内,杜绝到市赴省上访。

第十:突出加强领导,重抓落实,提速提效。切实加强党对各项工作的领导,强化机关效能建设,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和完善各项工作考核制度,严格兑现奖惩,狠抓干部作风转变,坚持镇干部上下班签到签退制度。“七一”期间,镇村主要领导开展为党员干部上党课活动,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责任感,调动激发干部工作热情和激-情,树立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加大对重点工作的领导力度,推动工作提速提效。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带好班子,管好队伍,树立正气,抑制邪气,为打造经济强镇,加快崛起步伐,为全面完成20nn年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在全镇广大干群中树立党委、政府的良好形象,推动全镇各项工作争先进位。

乡镇农牧工作总结篇四

201x年,xx县农牧业发展紧紧围绕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区、地两级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打造精品口岸、边贸xx县、产业xx县、旅游强县、农牧稳县、生态立县”总体发展思路和“12345”经济发展思路为指导,结合xx市关于《201x年“三农”工作任务分解》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创新思路,在巩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继续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按照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狠抓工作落实,圆满完成了各项既定目标。现将今年的。

工作总结。

如下:

(一)农牧业生产形势良好。

种植业生产方面: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18002.89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1662.98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4663.38亩,饲草料作物面积1676.53亩,完成农作物良种推广面积8000亩,较去年增加3000亩。农家肥每亩使用量达到2900公斤,比地区指标每亩增加500公斤;调运化肥170吨,农药13.3吨,青稞良种16万斤。201x年全县粮油总产达到989.5万斤,同比减少7.3%(主要是由于灾后群众安置占用农田引起的);其中粮食产量848.3万斤,同比减少6.6%;油菜籽产量可达141.2万斤,同比减少10.9%;蔬菜产量可达371.9万斤,同比减少1.1%。

畜牧业生产方面:由于去冬今春xx县出现持续强降雪天气,虽然xx县采取了积极应对措施,加强抗灾保畜工作,但雪灾对畜牧业生产造成影响依然很大。201x年全县新生仔畜数量预计达到41097头(只匹),仔畜成活率达85%,同比降低7个百分点;成畜死亡10401头(只匹),其中大畜1470头(匹),小畜8931只,死亡率为8.7%,同比增加6.8个百分点。牲畜出栏预计达到44470头(只匹),出栏率达到40%,同比减少5个百分点。预计肉产量达到413.8吨,同比减少20.2%,奶产量达到1556.9吨,同比减少16.7%,毛绒产量达到91吨,同比增加1.7%;全县牲畜年末存栏预计达到116713头(只匹)。

(二)农牧特色产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结合上级各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要求,xx县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思路,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今年xx县继续大力推进农牧业“八大”经济增长点目标任务。全年共完成绵羊短期育肥出栏6000只,实现收入约540万元;完成农作物良种推广8000亩;野葱种植面积40亩;大棚蔬菜种植125座;藏猪存栏351头;藏鸡存栏约8300只;白绒山羊存栏约7800只;畜群改良工作成效显著,萨福克肉羊、帕里牦牛、绢扇牛三个品种的改良仔畜成活数达到692头只,为下一步扩大改良成果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与西藏贤行农牧业有限公司达成投资意向,在xx县开展特色种养殖业开发,计划以租凭或合股形式带动xx县特色产业发展,上半年该公司在吉隆镇开展了茶叶和雪桃的试种工作。

(三)农牧业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201x年xx县承建的农牧业项目共6个,总投资2459.48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104.12万元,群众自筹355.36万元,投资规模较去年增加1320.88万元。今年6个项目都已开工,但由于受雪灾和“4.25”地震的影响,目前完全竣工的项目只有3个,其余3个项目只完成总任务的55%左右。

(四)农牧业科技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针对xx县农牧民科技素质不高,农牧业生产中科技含量低的实际,县农牧局组织农牧系统专业技术人员,以包乡蹲点服务为抓手,开展以大棚温室种植、牲畜改良、良种推广、接羔育幼等为重点的生产技能培训。通过现场讲解、示范、培训、咨询等形式,讲解了符合吉隆各乡镇实际的科学技术知识,全年共为农牧民群众免费提供农牧业科技资料3000多份,开展技能培训8场次,受培训人数达1875人次,同比增加125人次。今年新增科技特派员28人,届时全县科技特派员人数达到82人,加上原有的村级防疫员41人,全县村级农牧技术人员达到123人。通过上述措施,有效增强了群众的生产技能、增收致富意识和市场转入能力。

(五)农牧业防抗灾基础进一步夯实。

今年1~3月,xx县持续出现强降雪天气,灾情发生后,全县上下积极开展抗灾救灾工作,并积极向上级部门请求支援。整个灾情期间,先后发放各类抗灾饲草料476吨,有效缓解了雪灾对畜牧业生产的影响,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提高农牧业生产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xx县农牧业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抗”的原则,努力加强防抗灾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完成人工种草6000亩,争取牲畜暖棚圈项目国家投资765万元,新建牲畜暖棚圈294座,届时全县牲畜暖棚圈数量达到948座,暖棚圈覆盖率达到45.6%左右,受益牲畜数量预计达到47400头只匹。此外在入冬前,xx县还动员广大农牧民群众对牲畜棚圈进行维修和加固,以保证牲畜过冬所需。同时县政府还根据各乡镇实际,在折巴乡、差那乡、贡当乡、宗嘎镇等乡镇储备了300吨精饲料和100吨饲草,为今冬明春农牧业防抗灾工作做了充分准备。

(六)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再创佳绩。

xx县地处边境,外疫传入的可能性较大,县委、县政府历来都高度重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通过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强化宣传等有效措施,增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质量和执行力。并于3月20日至4月15日,9月20日至10月15日期间,组织全县兽防人员开展春秋两季动物疫苗注射工作。今年“两防”工作中,“o”“a”“i”型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禽流感、猪瘟等各类疫病免疫总数均达到129318头(只匹)以上,平均免疫率都达到99%以上。免疫面覆盖全县三乡两镇41个行政村,注射面达100%,实现了全年清净无疫,切实为xx县畜牧业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七)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得到有效落实。

在强农惠农政策落实中,xx县始终把农牧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按照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原则,严格按照程序,做到张榜公布到村、政策宣传到户、帐册编制到户、补贴通知到户、资金兑现到户,保证了各项资金的及时足额发放,妥善缓解了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实际困难,充分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广大农牧民切身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为农民增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全年共兑现各类惠民资金1615.03万元,发放政策补贴化肥170吨,政策补贴农药13.3吨。

(八)虫草采集管理工作更加规范。

由于受雪灾和“4.25”地震影响,今年xx县虫草采集时间比去年短,虫草采集时间从6月15日持续到6月30日,虫草采集人数和虫草产量也比去年少。为确保虫草采集期间社会局势持续稳定,在总结去年虫草采集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今年xx县进一步完善各项方案和措施,按照县虫草采集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严厉查处提前上山、无证上山和无证收购等一切违规行为,整个虫草采集期间没有出现提前上山、打架斗殴等违法行为,在县委、县府的高度重视下,xx县虫草采集管理日趋规范化,常态化。据不完全统计,今年虫草采集人数为1131人,同比减少1021人,虫草产量约110斤,同比减少170斤,虫草产值约495万元,同比减少可达到1185万元。

(九)基本草原划定工作基本完成。

为了有效推进xx县草原生态和草地畜牧业全面可持续发展,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相关要求,今年县农牧局安排组织技术人员历时4个月,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开展xx县基本草原划定工作。对人工草地、建筑、湖泊、沼泽地、林地、雪山等进行分类,并实地用gps定位和画示意图。通过农牧局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目前该工作已经基本完成。

一是农牧业基础薄弱和效益低下,制约农牧业增收增效。农田水利、草场生态等基础设施依然薄弱,灌溉设施、生态体系建设仍然不健全。由于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高寒、干旱、大风、雪灾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和冲击明显,农牧业防抗灾任务依然艰巨。加之耕地产出率低,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对农牧业增产增效造成了客观的制约。

二是广大农牧民群众思想观念落后,不适应特色经济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农牧民群众自身思想意识落后,商品意识与市场意识淡薄,小农经济思想严重,对发展特色产业的认识不足,虽然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有了一定的转变,但广大农牧民群众缺乏创新意识、市场经济意识。农牧民群众的科技意识较淡薄,制约着产业结构调整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三是经济实力弱,加上生产成本高,特色农牧业经济效益不明显。由于特色产业发展刚刚起步,短期效益不明显,加上地方财政财力有限,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生产设备和技术相对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产效率,也影响到生产规模的扩大。再次,村集体和农牧民自身经济实力又非常薄弱,再加上运输等生产成本高,这些因素给发展特色产业造成经济压力,阻滞了特色农牧业经济的发展。

四是农业投入力度不足,尤其是农牧科研或基建项目的资金投入不足,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不健全,缺乏专业人才,人员队伍缺乏实践经验,加之人才流失等原因,支撑能力不强。特色农牧产品生产、加工技术落后,产品达不到市场要求,缺乏市场竞争力。

五是农业结构调整力度还不够,对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渠道不太畅通,产业化问题还未实质性的进展。由于特色产业还没形成规模,产品也没打开市场,而且能支撑全县经济发展且具有鲜明特色的产业还没形成,所以特色产业发展没有应有的辐射带动效应。尤其是养殖基地,由于规模小、起点低、设点分散、简单趋同等原因,畜产品数量有限,规模上不去。加上广大牧区交通闭塞,运输成本高,农牧产品的市场空间狭小,市场信息闭塞,流通渠道不畅通,严重制约着产业结构的调整。

六是现有的农牧业生产企业档次低、品种少,市场占有率低,经济效益不高,营销手段落后。农牧民合作组织规模小且分散,经营活动少,管理和运行不规范,自身发展能力弱。农业结构调整力度还不够,产业化问题还未实质性的进展,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七是优势资源开发力度不够。林下药材主要以出售天然原药材为主,药材的培育加工力度不够;xx县白绒山羊品质较好,但由于缺乏政策和项目的支持,推广力度不够;绵羊短期育肥缺乏饲草料种植等。

201x年农牧工作将以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xx届五中全会精神为统领,继续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打造精品口岸、边贸xx县、产业xx县、旅游强县、农牧稳县、生态立县”总体发展思路和“12345”经济发展思路,以夯实农牧业生产基础和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以农牧业产业化为抓手,紧密结合xx县实际,创新工作思路,努力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促进农牧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继续抓好农牧业生产工作。

1、合理制定种植业生产计划。一是要从提高耕地和农产品质量的高度,组织群众积极开展农田水利设施维修、中低产田改造、农家肥积造等工作,201x年计划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18812亩,实现粮油总产1070万斤。改造中低产田3000亩,农家肥每亩使用量达到2900公斤。二是根据各乡镇实际需要,积极做好农用物资的订购及调运工作。并保证农用物资按时落实到各村、各户。201x年计划调运化肥170吨,农药10吨,青稞良种21万斤,新增农机具500台套。三是根据气候的变化趋势,合理制定播种计划。做到适时早播,缩短播期,抓好播种进度及质量。要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增肥节种、和化肥深施等技术,全面提高春播质量。四是加强农作物的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针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搞好苗情虫情监测、灌水追肥等各项田间管理工作,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抓好粮食单产行动和“双脱”(防治农田燕麦草、野油菜)工作,巩固“双脱”工作成果。201x年计划青稞单产达到600斤以上,农作物有害生物造成的损失控制在3%以内。完成“双托”面积1.8万亩。

2、加强畜牧业工作指导力度。一是做好接羔育幼工作。组织兽防技术人员深入到生产一线,开展巡回检查和技术指导服务,安排好接羔草场、暖圈、羔官和补饲补料,加强对母畜和仔畜的管护,努力提高仔畜成活,减少成畜死亡。计划仔畜成活率控制在92%以上,成畜死亡率控制在2.1%以内,力争年末牲畜存栏数控制到130000头(只匹),牲畜出栏率达到40%左右,肉类总产量1630吨,奶产量2760吨,毛绒产量176吨,牲畜良种年末存栏达35000头(只匹)。二是积极开展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按照“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密切配合,措施上落实到位”的要求,切实加强对动物防疫工作的组织领导。抓责任落实、明确奖惩机制,抓技术环节、提高防疫质量,抓督促检查、确保措施到位,抓检疫监督、严防外疫传入,切实提高免疫密度和质量。确保高致病性禽流感、小反刍兽疫、牲畜“w”病免疫密度必须达到100%,同时登记好免疫卡片,布病幼畜巩固免疫注苗率达到100%。规范疫情信息的上报制度,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做到不越报、不虚报、不迟报、不满报。

(二)进一步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按照“区域集中、规模做大、质量提升、效益提高”的要求,充分利用xx县的资源优势,积极争取国家以农牧业项目建设为抓手,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因地制宜调整和优化产业产品结构。以市场为导向,促进特色农牧业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实现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和农村牧区经济增长,为实现“农牧稳县”和“产业xx县”提供有力支持。一是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扶持力度。建立健全各项优惠扶持政策,对规模养殖户生产用地、棚圈设施等物资材料予以优先考虑,提供资金、设备等扶持。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1~2家有实力、信誉好的农牧企业,并对其提供土地、资金等方面的优惠扶持政策,使其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进而推进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二是以喜马拉雅特色产业园区为平台,拓宽特色产业发展领域。在做大大棚蔬菜、茶叶、红豆杉等已有产业的基础上,开展天麻、食用菌种植,同时进一步做大藏猪、藏鸡、奶牛、白绒山羊养殖规模,力争打造1~2个县域主导产业(种植业方面重点在林下资源种植方面,养殖业方面重点扩大白绒山羊养殖规模),使其成为xx县特色产业发展的典型和品牌。三是以“一乡一品”的模式,建设种植业、养殖业基地,努力提高生产经营者的集约化、专业化、商品化、产业化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四是积极引导和扶持农牧民专合组织,通过学习和借鉴区内一些生产效益好的农牧民专合组织的好经验、好做法,来改变xx县农牧民专合组织生产效益低、管理不善等现状,切实调动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201x年将重点扶持洛麦村白绒山羊养殖推广合作社,计划给予合作社扶持资金200万元。

(三)继续做好农牧业项目建设工作。

项目建设是夯实农牧业发展基础的根本,农牧局将继续加大农牧项目的申报和建设力度。为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效益充分发挥,在项目建设及运营过程中,严格执行项目建设管理各项制度。同时,在项目规划设计中,充分征求当地乡镇和群众的意见。201x年,计划建设农牧业项目9个,国家投资1983万元。

(四)着力做好支农惠农政策的宣传和落实。

大力宣传党和政府对农牧区出台的一系列支农惠农优惠政策,使广大农牧民群众充分了解各项惠农政策。同时全面落实好良种补贴、化肥补贴、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各种补贴政策,让广大农牧民群众充分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调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为农牧民增收提供政策保障。

(五)全力搞好农牧业防抗灾工作。

xx县属多灾易灾县之一,近年来各种自然灾害形势仍然严峻,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克服麻痹大意和松懈思想,正确认识防抗灾工作。特别结合畜牧业接羔育幼工作,加强农牧业防抗灾工作,并作为当前农牧业工作的重中之重,牢固树立减灾就是增产、减损就是增收的思想,做到“思想到位、组织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和措施到位”。健全和完善防抗灾。

应急预案。

机制,提早做好防御工作,做到有备无患。计划完成人工种草5000亩以上,新建牲畜暖棚圈300座以上。

(六)加强农牧民实用科技培训工作。

抓住农闲有利时机,广泛开展农牧民实用科学技术培训。要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重点培养种田能手、养殖大户、科技明白人、致富带头人以及其它行家能手,尤其是把培养重点放在中青年身上。力争全年农牧民实用科学技术培训达到20xx人次。

(七)继续加强虫草采集管理工作。

201x年,我们将根据201x年虫草采集期间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充实完善虫草采集管理方案,继续加强宣传教育和设卡检查等工作,探索xx县虫草采集管理工作长效机制。计划201x年虫草采集期间,收取草原资源补偿费不少于70万元,实现提前上山和无证上山人员“零”的目标。计划虫草采集量达到300斤左右,产值达1650万元以上,实现农牧民人均增收1500元左右。

(八)继续巩固强基惠民活动成果。

前四批强基惠民活动中,xx县农牧局进驻麦玛村,并按照上级各部门的指示,通过各类渠道为两村开展扶贫帮扶工作,先后投入资金达200多万元,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也得到广大农牧民群众的认可和好评。201x年,农牧局将继续响xx县强基础惠民生活动领导小组的号召,继续做好驻村工作,千方百计为民办实事、谋福利。201x年计划为麦玛村投入帮扶资金不少于50万元。

乡镇农牧工作总结篇五

区农机局领导高度重视本次培训,成立了以局长朱有根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专门的办公室,各相关部门和职能科室明确责任、密切配合。

为使本次工作落到实处,县农机局专门召开了各镇农技中心主任会议,下发了?关于做好20xx年赣榆区新型职业农民农机培训工作的通知?,明确培训的目的、意义及要求,强调培训的重要性,落实任务,积极发动,严格把关,组织做好本次培训报名工作。

二、加强宣传、积极发动。

接到培训任务后,区局和我们培训学校就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宣传发动。首先印发宣传资料,借助农机监理所田检路查的机会发给农机手,在县主要交通路口悬挂宣传横幅,张贴标语及新型职业农民农机陪训公示,鼓励有学习要求的农民积极报名参训。

区农机局专门召开各镇农技中心主任会议,宣传这次培训的任务、内容和意义;然后将培训要求以通知的形式发放到各镇。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积极通过网络上报培训信息和培训进展情况。

三、认真组织、积极实施。

承担本次培训任务的县农机化培训学校在局领导的周密部署下,认真组织实施培训工作。首先认真学习省有关文件,严格按照文件和规范要求实施培训并据此制定了?20xx年赣榆去新型职业农民农机培训工作方案?。对参加本次培训的教师和工作人员进行事先学习培训,深入理解本次培训的要求和精神,督促任课教师对所教学内容积极准备教案,工作人员设计好学员登记表、准备好农机培训考核试卷及培训台帐。在培训前向省农机服务站定好教材,落实教室及实习场所,对实习机具进行整理准备,充分做好各项工作。

四、创新教学、注重实效。

1、严格遵循公示制度。

在报名之前,县农机局专门印发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公示,在重点乡镇进行张贴,向农民公布培训时间、地点和内容,让农民了解开班情况,主动参加培训,并公布监督电话,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2、办班到镇,方便农民。

根据报名情况,经过认真筛选,我们确定金山镇、柘汪镇、沙河镇三个镇为办班地点,充分利用乡镇农技中心优势,每个镇举办一个班,人数从报名人员镇筛选50人,每期培训5天,保证40个学时的学习时间;沙河镇由于报名人数过多选出了63人参加培训,培训地点设在各镇农技中心,同时利用各镇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实习场所,方便机手学习,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培训效果。

3、领导重视,服务到位。

开班第一课,区农机局领导和镇分管领导亲临现场指导,并做现场动员。工作人员为每位参训农机手发放全省统一的培训教材、自编的讲义和学习用品并做好每位学员的信息查对工作。为确保培训质量,每位授课老师课前都作了充分准备,授课时始终做到讲解透彻、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对新技术进行重点讲解,在实践课中不厌其烦进行示范,学员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很多学员纷纷表示举办这样的培训太好了,让他们学到了不少的知识,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学习机会。

4、训考结合,检查培训质量。

本年度培训,在每期培训班理论教学完成之后,进行一次农机培训考核,实践教学完成之后,联合市职能鉴定站对参训人员进行职业技能鉴定,鉴定合格者发放由农业部核发的农机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证书。通过考核,检查培训质量,反映培训成果,提升培训水平。

五、规范档案、做好总结。

培训结束后,县培训学校组织参加培训的有关人员认真总结本次培训的情况,做好培训台帐,规范整理培训档案,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为今后的工作积累经验。

乡镇农牧工作总结篇六

确实可行的措施摆上重要日程,周密部署,狠抓落实。为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管理,要求各县区在新的社会化培训竞争形势下,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提高认识,把培训工作作为农机化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一是就全年工作做了安排布置,制订切可行的培训计划;二是深入县区、乡镇指导业务工作;三是召开各县区农机培训负责人会议进行座谈交流。

2、不失时机进行新技术新机具的操作知识培训。

各县区农机新技术试验示范现场会也是农机培训的又一阵地。汉阴县农机局利用召开“三夏农机作业现场会”的机会,就现场培训机械耕作操作手180余人次。旬阳县农机局召开了“三秋”农机作业现场会,在作业现场,农机技术干部就水稻收获、水稻脱粒、机械耕整、机械深耕、秸秆粉碎等新技术进行了现场讲解,市县有关领导也亲临现场指导、观摩,受训群众多达200余人,起到良好的教育示范作用。

3、认真作好“阳光工程”培训工作。

“阳光工程”培训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有效整合资源,集中、分散、上门以及联合办学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阳光工程”培训,由注重安全教育培训向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转移,针对多方面需求,开展以农机驾驶为主的多种形式培训。全年共培训3280人次,占到全安康市“阳光工程”总培训量的23.78%,得到了农业主管部门的好评,特别是旬阳县农机化学校在全年的“阳光工程”培训中共培训957人次,受到了市阳光工程办公室的表彰。

4、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培训质量是学校的生命力,只有坚持“教师为本,质量第一”,把培训质量放在首位,才能为学校的发展增添后劲。大力引进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技术基础的多面手教师人才,必须要给教师再教育和更新知识的机会,提高他们的教育质量和业务素质。

二、存在问题:

1、由于培训的社会化发展和竞争,农机化学校的生源逐年减少,对农机化培训事业有很大的冲击。

2、各县区教学设施老化,缺少必要的教学设备和培训启动资金,在社会化的办学体制下竞争力极差。

3、教职工后备队伍不足,青黄不接,教学知识结构老化,培训方法缺乏活力与创新,不能有效的提高培训质量。

4、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工作的宣传、就业、及跟踪服务,还很不到位。

三、几点建议。

1、各级政府应继续加大对农业职业教育宏观政策指导和资金扶持力度。

2、开展教职工后备队伍培养,应加大在教职员工的知识培训更新。

3、农村富余劳动力农机手的培训,应纳入农业部门的项目管理,并重点予以扶持。

4、拖拉机驾校工作刚刚起步,仍需要上级主管部门一定的资金扶持,以增强应对社会化竞争的需要。

乡镇农牧工作总结篇七

一、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增强员工责任心。

今年我站结合各部门实际情况,从完善各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及考核管理制度入手,系统性、标准化地落实质量信誉考核;授权部门调整工作时间、合理配备岗位,发挥特色服务;实行周五安全生产例会制度,对本周工作进行交流、沟通,查找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协调解决;经常举行征求职工意见座谈会,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实行定期召开旅客、车主座谈会,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以改进工作作风,完善管理职能和监督职能;这样细化内部职责,严格质量信誉考核,增强了干部职工责任心、提高了管理水平,所以车站从车辆安全关、准入关、售票关、定员关、“三品”检查关、服务质量关、出行关处处严格考核,使我站圆满顺利安全地完成了全年的生产任务。

二、积极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再树文明“窗口”形象。

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太原汽车站支部坚持把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于先进性教育活动始终,用实际行动做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表率,做立党为公,服务旅客的表率。党员干部在本职岗位上充分发挥出先锋模范作用,汽车站支部开展了“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党旗为我指方向,我为党旗增光彩”的`活动;在服务台公示服务承诺:“有困难找我们,共产党员在您身边,青年文明号为您服务”真正为旅客提供方便解决困难;设“保先”教育征求意见箱;在服务台摆放车主、旅客征求意见卡;每周六、日为党员义务奉献日,支部党员轮流在服务台进行义务服务、宣传,发放征集意见卡;各部门每周两次在班后进行业务技能学习、职业道德教育;改进售票处、检票口服务标识标牌;增加双语语音广播系统;为旅客增设警示标牌及语音广播提示;专设英语、哑语售票口;为旅客配备了针线包、晕车药、创可贴等便民服务箱;安排专人为特殊旅客服务;车站向旅客和经营者公开服务承诺、向司乘人员公开工作人员“十要十不准”;向社会公开值班站长电话及投诉电话,随时接待旅客咨询、受理投诉、为旅客排忧解难;通过多种人性化肥服务措施和接受社会的广泛监督,致力打造一流的服务品牌。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深入生产一线,带动鼓励职工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无私奉献的企业精神,不仅车站效益突飞猛进,更赢得了广大旅客和经营者的赞誉,经营公司的锦旗不断,旅客的表扬信频频传来…,我站以优质的服务回报旅客、回报社会,成为交通行业文明服务“窗口”的一面旗帜。

三、营造良好的客运环境,更大限度满足旅客出行需求。

乡镇农牧工作总结篇八

xx年,是国家各项改革开放政策和财政改革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是我区经济建设从农业大区到新型工业区域转轨的一年,是第十个五年计划完成的最后一年,也是中国由积极的财政政策走向稳健的、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政策转型年。在这一年,我区财政系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为契机,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经济发展思路和工作目标,牢固树立全面、协调、科学的发展观念,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狠抓增收节支,不断深化财政改革,努力加大对“三农”的投入,继续加强财政监管,强力推进依法理财。克难奋进、开拓创新,在我区全面免征农业税、遭受禽流感疫情等财税形势异常严峻的条件下,圆满地完成了财税任务,确保了干部教师工资按时发放,保证了党政机关的正常运转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协调发展。

xx年主要工作情况。

xx年,局党委一班人在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在全系统、各科室、每个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在各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和密切配合下,全区共实现财政收入****万元,占年初计划****的102%,比上年自然增长15.9%,可比增长28.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万元,占预算任务****万元的101.4%,自然增长13.6%,可比增幅达到35%,位居全市第一。xx年,我区在狠抓增收节支的基础上,全面强化收入征管,全区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了2亿元大关,实现了我区经济向良性运行环境的跨越。

(一)以强化目标管理为中心,大力组织收入入库。

在预算收入方面:按照区委、区政府确定的财政收入增长目标,同时考虑到今年免征农业税比去年减少收入****万元,我们采取得力措施确保财政收入的完成。一是数易其稿,精心编制了xx年财政收入预算,确定全区财政总收入为****万元,增长率13.6%;一般预算收入****万元,增长率12.1%。二是结合税源实际,在广泛调查和精确测算的基础上,统筹安排了国、地、财和乡镇的收入计划,并合理分解收入任务,得到了各单位的密切配合。三是为强化税收征管,严格关注收入入库动态,定期召开国、地、财三家联席会议,积极解决入库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四是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网络,确保了财政收入及时划转、均衡入库。

在非税收入方面:由于今年财政收入任务难度大,我们加大了非税收入的征管力度。一是通过与相关部门和单位讲政策、算细账,合理核定了收入任务。二是在局机关内部按照“单位归口、责任到人”的征收原则,实行定人、定期促收,督促各单位按“实”入库。三是对非税收入汇缴专户的缴库情况实行每日汇总,及时向局领导汇报,并通报各科室,保证了非税收入的及时足额入库。全年完成非税收入(包括排污费、土地收入和非转经等)****万元,占年初计划的105.8%。同时征收防汛费和解困资金152.7万元,确保了财政收入任务的完成。

在周转金和融通资金回收方面:我们克服一切困难,积极开展周转金清收和换据工作,分类排队,按照先主后次、先新后老等办法,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的手段,想方设法,最大限度的清收历年沉账,全年共收回周转金161.24万元。其中金融科收回112.90万元、企业科收回47.1万元、商贸1.2万元;转据30余家;收回农金会借款本息合计25.04万元,超额完成了任务,减少了国家损失。

(二)以提高保障能力为基础,着力优化支出结构。

我们从“保稳定、促发展”的大局出发,坚持集中财力保工资发放、保社会保障、保机构运转、保法律和政策性兑现。在增强预算支出透明度的基础上,随时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xx年,全区完成一般预算支出****万元,超过预算指标的1.43%,比上年增加了25.7%。

1、确保工资兑现和机构运转。一是通过预算专列、资金专户、直达个人、督办检查等措施,清理不属于工资统发人员100多人,理顺了财政供给关系,确保了干部和教师工资的及时足额发放。二是根据单位的不同性质和收支情况划分公用经费,确保重点、拉开档次、分类安排。同时,对支出大户的财务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充分发挥了财政职能。三是按照乡镇机构改革总体要求,搞好乡镇工资兑现的填报、核查及区对下转移支付的测算、分解工作,不断完善乡镇工资专户管理。全年共向乡镇调度各类资金5973万元,确保了乡镇基本工资的发放和基层政权的`稳定。

2、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一是加大基金征管力度,稳步推进“五费合一”。全年共征收各项保险基金****万元,占任务****万元的130%,比上年实绩增长6%。二是巩固“两个确保”和再就业工程。对企业养老、下岗及再就业补助共投入420万元,保证资金发放到位。三是完善低保和优抚资金管理,确保政策落到实处。xx年4月,会同民政局对低保和优抚对象进行普查,清理出自然减员**人,暂停***人,保证***人的低保发放。同时,拨款37万元,启动了农村特困户的救济工作。今年,我们积极向上争取各类转移支付资金和专项资金4235万元,并进一步加强了社保资金的管理,确保了社保基金的及时足额发放。

3、积极创新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一是严把资金“出口关”,大力压缩非生产性支出,把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作为财政支出的重中之重。二是科学调度资金,在保运转的基础上,保证对“三农”、教育等重点支出。三是加强和规范基建专项资金、国债通乡公路建设资金、优质稻基地专项资金等专项资金的管理,增强资金科技含量。四是对大批量物资和部分商品的购置实施政府采购,并进行严格管理,提高成本效益。五是严格按财经制度,进一步控制了“人、车、会、话”等重点支出,使绝大多数单位未突破年初包干指标。

4、积极推进财政改革。

33%。四是全面落实国家良种补贴政策,全年共发放良种补贴****万元。其中早稻**万元,中稻***万元,晚稻***万元,较好地完成了良种补贴发放工作。

乡镇农牧工作总结篇九

商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工作总结id=“”我市被商务部确定为xx年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体系项目建设试点城市以来,市商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在市商务局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按照健全机制、强化队伍、规范管理的要求,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根据商务部有关考核验收要求,逐步形成商务执法工作主体合法、执法程序规范,内部制度健全,经费保障有力,工作全面开展的良好局面。

一、加强领导,商务综合行政法基础建设得到落实。

今年2月16日,市政协副主席、市商务局长张元次主持召开第四次局务会议,专题研究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体系项目试点和市商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成立以来的工作问题,安排部署后一阶段商务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会议强调我市列入商务部xx年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体系项目建设试点单位,来之不易,要珍惜试点机会。严格按照商务部的'总体要求扎实开展试点工作,加快工作进程,确保考核验收合格。同时,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以市政府名义出台相关文件和方案,使我市商务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在组织领导上得到有力保障。商务综合行政执法在基础建设上得到“四个落实”。

(一)落实机构和人员编制。市编办以张编办〔xx〕30、45号文件批复同意设立市商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定编8人,全额拨款正科级事业单位,独立核算。代表市商务局行使法律、法规赋予的商务综合行政执法职能。xx年元月12日,在编人员全部到岗到位。支队由一名支队长,二名副支队长(其中一位兼任党支部书记)和内部机构组成。

(二)落实了工作经费。支队成立后,为保障商务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正常运转,市局领导高度重视,从局机关工作经费中挤出15万元划拨给支队,省厅拨付专项资金40万元,全部用于商务执法支队的基本建设。

(三)落实了办公场地。为落实商务执法支队办公场地,市商务局将机关办公大楼三楼全部划归支队所有,场地面积近400平方米,并将办公室全部装饰,配备了相关办公用品。12312商务举报投诉服务中心,已按商务部统一装修标准基本完成,12312系统设备款项已预付,7月中旬安装调试并开通。办公环境和12312商务举报投诉服务环境都会得到质的改善和提升。

(四)落实了执法装备和设备。局机关划拨给执法支队小车一辆,新购一辆执法车,购买了9台电脑、空调、打印机、传真机、照相机、摄相机、防护用具、检验检测等相关取证设备。为做到执法人员形象执法,统一定制了商务综合行政执法制式服装。

二、以人为本,商务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基本做到“四个到位”。

(一)市级商务执法班子建设到位。市政府成立了分管副市长为组长,政府副秘书长、商务局长为副组长。商务、公安、质监、食品药品监督、工商、卫生、畜牧局成员的xx市商务综合行政执法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合执法工作协作机制。

(二)执法人员学习、培训到位。认真组织执法人员参加国家、省级商务执法法律、法规、业务技能等方面学习培训。制定学习培训计划与方案,规定每周星期五为集中学习日。学习方式上采取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学习内容上,邀请市法制办、辖区法院等有关专家讲授公共法律知识、行政法规、商务执法实务、现场观摩案件处罚程序和执法文书规范等。力争商务执法尽快进入实质性执法实践。

(三)执法资格、资质到位。通过学习和培训,执法人员通过考试考核,做到依法行政、持证上岗,执法人员全部取得执法资格。

乡镇农牧工作总结篇十

(一)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深入开展,增强了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力量。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安排和部署,市农机局从7月16日开始,在全局开展了以“进一步解放思想,改进作风,创新实干,科学发展”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成立了领导机构,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先后印发了15份文件,创办了8期工作简报,召开各类会议32次,组织各类活动8次。市农机局广泛征求各界意见,先后发放征求意见书5000份,征求意见和建议337条。在活动中,深入查摆问题,力争把问题找准、找实,把原因剖深、剖透,并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滨州市大讨论活动办公室工作简报第42期,刊登了市农机局以查促改,高点定位农机化工作思路的专题文章。8月9日《滨州日报》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查摆问题阶段工作综述和市大讨论活动办公室查摆阶段总结中,对市农机局广泛征求意见,深入查摆问题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通过大讨论活动的开展提升了工作境界,提高了工作水平,增强了干群关系,解决了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为农机化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认真组织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促进农机装备水平提高。为做好xx年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市农机局与财政局共同制定了《滨州市xx年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实施方案》,并专门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跑省进京,积极争取农机化项目资金。xx年共争取市以上(含市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443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000万元,省补贴资金293万元、市资金150万元,比上年增加411万元,增长40%。另外,还有三个县同时实施农机装备推进项目,争取农机购置补助资金达435万元,从而使xx年全市农机购置补贴(补助)资金总额达到1878万元,资金总规模较上年增长62%。全市农机项目共购置补贴农机具1850台,其中补贴玉米联合收割机467台,免耕播种机215台,大型拖拉机314台,成为全省六个双完成(玉米联合收割机和免耕播种机优先购置补贴)的市之一。全市共有1264户农民享受到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带动下,全市农业机械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机结构不断优化,新型农机具快速增加,小型、落后农机具被报废淘汰。xx年全市农机总动力和农机总值预计分别达到485万千瓦和25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1.1%和1.7%。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中严格执行“公开、公正、农民直接收益”的原则和“八不准、四严禁”的纪律要求,同财政部门密切合作,严格按制度、按程序办事,保证了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多措并举,扎实做好三夏和三秋农机生产各项服务工作。

1.积极做好三夏农机生产各项服务工作。一是大力开展农机技术培训工作。全市共举办各种形式的农机技术培训班40期,培训机手和农机技术人员11360人。二是开展农机具检修和技术服务工作。全市共检修机械5.5万台套,成立各类农机服务队278个,发放跨区作业证2700个、指挥调度车和技术服务车免费通行证24个,组织跨区作业队248个。三是开展农机信息服务工作。三夏前夕,市农机局建立农机跨区作业信息服务平台,开展短信服务,指导农机手开展跨区作业。共搜集机手手机号码1300个,为各级政府分管领导、市三夏农机生产领导小组成员和广大机手免费提供全省气象短信和全市麦收短信14300条,为领导决策和联合收割机有序流动提供了可靠依据。四是主动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和缓解柴油供应紧张的问题。在今年三夏柴油供应异常紧张的情况下,市农机局主动与经贸委、公安局、石油公司联合下发文件,设立农机专用加油站40座,发放《优先加油卡》3700个,并组成联合督导组多次到农机加油站巡回督察,确保加油站按时足量供油,确保农机手持优先加油卡按秩序排队加油,避免供求矛盾激化,促进了三夏生产的顺利进行,受到市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2.认真组织三夏和三秋农机跨区作业工作。市农机局在三夏前及时召开了全市农机跨区作业工作会议,传达全省三夏农机跨区作业会议精神,部署我市农机跨区作业工作。市农机局在滨城区举行了三夏农机跨区作业出征仪式。三夏期间全市共组织3360台小麦联合收割机参加跨区作业,机收小麦216万亩,实现跨区作业收入7670万元,比上年增长37%。为推动三秋农机跨区作业活动的开展,市局分管领导带领有关人员到安徽和河南两省进行秋季跨区作业市场调研,并根据调研情况及时向广大机手和中介服务组织发送作业信息,引导农机服务组织与外省市签订跨区作业协议。在阳信县温店镇举行了“全市秋季农机跨区作业出证仪式”,通过宣传发动、组织协调和强化服务等措施,积极引导广大农机手参加三秋农机跨区作业。使农机跨区作业活动按照社会化、市场化和实体化的要求开展服务,拓宽服务领域,提高组织化程度,形成产业化势头。三秋期间全市共组织2172台作业机械参加跨区作业,其中玉米联合收割机622台,玉米秸秆还田机570台,旋耕机、小麦免耕播种机等其它各类机械980台,累计完成跨区作业量55万亩,实现跨区作业收入2123万元,比上年增长56%。全市农机跨区作业总收入达到9793万元。

3.玉米机收和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推广工作实现历史性突破。玉米机收和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xx年全市100项重点工作之一。为促进玉米机收和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快速推广,全市农机部门上下动员,深入宣传,搞好试验示范,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市县农机部门共建立500亩以上的农机化新技术示范基地30个。8月26日,在邹平县召开了全市玉米机收和保护性耕作现场会,省农机办林建华主任到会并做了重要讲话。各县区农机局和部分乡镇村先后召开了各种形式的现场会。市农机局三秋期间实行班子成员包县区制度,一周一调度,局领导带领技术人员深入乡村了解情况,宣传推广,总结经验,推动工作开展。xx年全市玉米机收和保护性耕作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全市玉米联合收割机达到2389台,免耕播种机达到502台,分别比上年增长56.9%和57.4%。全市共完成玉米收获面积308万亩,其中机收158.2万亩,比去年新增70万亩,机收率达到51.4%;保护性耕作18.22万亩,比上年增长55.7%。其中博兴、邹平两县玉米机收率达80%以上,玉米秸秆还田率达90%以上。玉米机收和保护性耕作推广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

乡镇农牧工作总结篇十一

20xx年,我局在旗委、旗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农牧业局的关怀支持下,紧紧围绕今年全市、全旗农牧业工作会议精神,本着“牧业稳旗”、“生态立旗”的发展战略,以牧业向产业发展、生态向可持续建设为目标,以肉业发展为基础,以乳业发展为主题,加大草原的保护与建设力度,积极开展农牧业各项工作,为全面完成全年工作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抗灾得力,保畜有效。

(二)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势头良好。

1、乳业发展呈现出好的态势二是奶源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嵯岗地区以“一区、一村、一带”为特点的奶业发展“三个一工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该地区乳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双娃乳业第一奶牛繁育场和育成牛小区新西兰高产奶牛总头数达到940多头,企业奶源基地建设显现成效,已基本形成高产奶牛聚集的小区。三是乳品加工企业的拉动作用日趋明显。20xx年始,双娃乳业日处理150吨鲜奶生产线投入使用,日加工鲜奶能力达到180吨,鲜奶需求量加大,鲜奶收购得到保证。明英乳业开始投入生产,日加工处理能力达120吨,通过改造,该企业加工品种比较齐全,增加了脱脂粉、全脂粉、奶油、甘露素等品种,能适应市场需求,初步形成企业与牧户之间“企业+基地”的'循环拉动关系,既刺激牧户饲养奶牛的积极性,又为企业扩大生产能力奠定了基础,拉动效果十分明显。

2、稳步发展肉源基地建设。

冬羔和早春羔生产有所突破。随着我旗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提高,冬羔和早春羔的效益优势被越来越多的牧民所认可。新宝力格苏木在接冬羔、早春羔方面走在全旗前列,今春共接冬羔和早春羔4万多只,冬羔、早春羔数量较去年大幅增加。这是打破传统畜牧业经营方式的有效途径,并已逐渐从小规模的尝试向产业化的运作模式发展,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3、重视和培育特色产业。

一是特种动物养殖发展迅速。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宏观政策引导下,特色养殖方面以吉苏木为主要生产区,现已逐渐推广到嵯岗镇和阿镇地区。目前仅吉苏木、嵯岗镇地区就有养殖户163户,养殖品种以狐狸、獭兔、貂、貉为主,存栏达到8430只,在以上地区养殖户的带动下,目前阿镇也正在积极运作,引导居牧民搞特种养殖,特种养殖业已逐步成为一项新兴产业。

二是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实现零的突破。蔬菜基地建设一直是我旗农牧业工作的一个薄弱点,去年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在阿木古郎镇西南原蔬菜种植区周边,建立一处占地500亩,集温室、塑料大棚、露天种植地为一体的,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建设20座塑料大棚、20座温室和360亩大田。项目总投资200万元,资金筹措采取以国家项目为主,农民自筹为辅的方式解决。农牧部门动用大型机械,投资2万元,对其大田进行开垦处理,为菜农解决实际困难,所产蔬菜已开始供应旗内市场。至此,以无公害绿色蔬菜和反季节温室种植为特点的蔬菜种植业实现破题,并成为实现居牧民增收新的经济增长点。

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是xxx为统筹城乡发展而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的重点,也是我旗加快社会经济发展、全面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居牧民收入、改变牧区落后面貌的历史机遇,旗财政局将拿出100万元投入到新牧区建设中,极大地调动了我旗新牧区建设的积极性。今年在新牧区的建设上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一)科学推进“七个一”生态家庭牧场工程。以“七个一”生态家庭牧场工程统揽农牧业经济发展,成为我旗新牧区建设的主攻方向,将家庭生产经营和生态建设结合起来,按照每个生态家庭牧场拥有一座砖瓦结构住房、一处20xx亩以上的围栏草场、因地制宜建一块饲料地、一座标准化暖棚、一眼机井、一台风力或太阳能发电机、一套牧业机具的标准,种植饲草,建设棚舍,向半舍饲和科学、建设养畜过度,在草畜达到动态平衡的基础上,发展牧区生产,提高牧民整体生产生活水平和牧业经济效益。以家庭为单位推进休牧、轮牧、禁牧制度,采取综合措施治理沙化的草场,恢复草原植被。促进贫富结合,建立家庭合作组织,促进草牧场合理流转,并通过对草牧场、劳动力、牲畜、基础设施等生产要素的一体化经营,实现“优势互补、利益联结、股份合作、能手经营”的合作机制,促进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在各类项目的运作过程中,紧密与“七个一”工程捆绑,如在退牧还草等项目实施中想办法进行棚圈机电井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争使生态家庭牧场示范户达1/3,为即将召开的“七个一”研讨会做好基础性的工作。

(三)按照旗里的部署,对支农100万元资金做出了详细分配方案,涵盖了延省道的村容整洁、试点嘎查的生产发展、结构调整的引导示范作业,突出了农牧业产业、旅游产业的发展,为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嘎查和专业苏木镇进行了积极的努力,力争将人均收入提高到15%的水平。

乡镇农牧工作总结篇十二

今年,我支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狠抓制度建设和防控体系建设,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加强管理和重点整治工作,深化平安建设,确保了一方平安,实现了单位安全无事故。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项目标责任。

我们坚持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狠抓责任落实,齐抓共管,务求实效。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支队长担负综合治理第一责任人,副支队长和综治领导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形成了支队长亲自抓,副支队长具体抓,小组成员配合抓的工作局面。综治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分析会,及时解决综治中出现的问题矛头。二是进一步健全和落实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领导责任制和首问责任制等各项制度。三是综治工作领导小组对各项目标责任做到了年初有安排,季度有检查、半年有小结、年终有总结,使综合治理工作落实到位。与所在社区建立联系制度,积极配合街道、社区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联系沟通密切,情况反映及时,有问题随时解决,切实把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阶段。

二、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着力构建维稳防线。

今年以来,我们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坚持排查矛盾、化解纠纷、分析原因、妥善处理、消除隐患等工作措施,努力构建维持社会稳定的坚固防线,切实做到了排查矛盾、化解纠纷、稳定人心、巩固稳定。一是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定期召开矛盾纠纷排查分析会,及时发现和处理矛盾纠纷。二是完善制度,结合单位实际,建立健全了检查监督、责任追究、请示汇报、奖惩等管理制度,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三是坚持“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处理、防止激化”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处理各种矛盾纠纷;四是坚持“工作在前,各负其责”的原则,经常分析、预防不安全苗头。大力开展综治、禁毒等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广泛开展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内容的教育活动,不断化解矛盾,稳定人心,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全年没有发生越级群体性和个别上访事件,确保了一方稳定。

三、加强社会管理和重点整治工作,切实增强安全意识。

我们认真组织支队干部职工学习上级综治工作精神以及国务院和自治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关文件,深刻认识安全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牢固树立“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以及抓安全就是抓发展,抓安全就是抓稳定,抓安全就是保护人民群众利益的思想。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做好综治工作的自觉性。结合平时的学习,教育广大干部职工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不断增强遵纪守法的思想意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采取多种形式,经常要求单位责任人“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特别提醒干部职工管好自己的.办公室、住宅等设施,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发现可疑人员及情况及时向单位领导汇报或拨打110报警。通过以上措施,形成了大家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从而确保了一方平安。今年,我支队没有发生过刑事、治安案件,也未发生过安全责任事故和人身损伤事故。

四、完善防控体系建设,努力提高防范水平。

一是定期不定期的进行督促检查,采取随时抽查和日常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认真检查,对可能发生的事件进行提前安排预防;二是坚持重大节假日值班领导带班、干部职工安排值班制度,强化了对综治工作的领导,杜绝了安全隐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抓好“六五”普法,推进依法治理。

今年是“六五”普法重要一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转发的“六五”普法规划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精神,结合支队实际,组织干部职工有重点的学习了《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有针对性的推行党务政务公开,把党务政务公开工作作为强化内部管理,促进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公开了管理职责、办事依据、办事程序、办事标准、办事时限、办事结果等内容。规范了行政行为,推进了依法行政,法制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对单位干部职工的法制宣传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起到了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我站综治工作在农牧业局综治工作领导小组的具体指导下根据年初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要点认真履行农牧机工作职责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围绕建设“平安单位”的目标要求调动全站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维护社会和本单位稳定在全站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单位整体工作运行稳定从无任何案事件发生确保了单位的一方平安较好地完成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综治责任。

为保证综治工作有效开展,切实加强对综治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首先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补充了有关计划、措施、认真实施,严格执行。进一步落实综治工作责任制,以一票否决为保证,将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其次,进一步加强了矛盾调处工作的领导,排查一切不安全隐患,把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内部和萌芽姿态,重大问题做到及时上报,如发现问题对责任人要进行追究,切实承担起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

二、注重宣传教育,提高综治意识。

我站始终坚持以宣传教育为主,开展经常性和针对性的法制教育,有计划地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民族区域法》、综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法以及“六五”普法教材等,与农牧机推广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突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组织职工参加“博爱一日捐”“爱心双助”“为困难群众大病救助”以及向灾区募捐活动,募捐善款2050元,在全站营造一种“人人关爱困难群众,为困难群体献爱心”的良好氛围。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月活动期间,我站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活动。以“三八”节为契机,组织女职工认真学习、宣传《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通过学习提高了女职工的法律素质,增强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充分发挥了女职工工作的积极性。3月15日,由站质量投诉科牵头,积极协调镇工商局、消费者协会组织参加“315”消费与责任打假维权宣传活动。全镇其他旗县也组织了相应活动,共出动执法人员23人,宣传车10台次,走上街头,张贴条幅、标语,发放宣传单5000份,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业机械质量投诉监督管理法》、《识别农机配件的一般鉴定方法》、《购买农机三要三不要》等宣传资料,使社会和农牧业机械用户对依法治理农牧业机械的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理解和认可。同时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开展了农牧机市场质量检查和打假护农保春耕、春播活动。重点抓源头治理和市场检查、监督和投诉案件管理,打击伪劣农牧机产品和零配件,俏法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深入基层把综治工作与业务工作相结合,我站积极组织技术推广人员深入到农村牧区,安装调试风力提水机,为农牧民提供技术服务,还针对农牧民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与农牧民交流、宣传、讲解有关草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维护社会治安稳定方面的法律法规等,激发了农牧民大力支持综治工作和平安牧区建设。

三、加强防范措施,力保一方平安。

我站在综治工作中,始终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抓住“创造平安单位”这个载体,把住各个环节,坚持多管齐下,努力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调处、早化解,搞好矛盾排查,维护单位稳定,防止矛盾激化,确保不安全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有效遏制各类案件和事故的发生,切实把综合治理工作落到实处,做到了每一个人身上,多年来,我站均无发生一起越级上访和群众性上访事件,单位上下形成了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围,为综治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确保了单位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为锡镇的发展、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工作安排。

1、进一步增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牢固树立“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意识,切实把“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落到实处。

2、积极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纠纷,及时消除不安定因素,全力维护政治社会稳定。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措施。

3、健全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制度,继续稳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工作的开展。

20,我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年初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狠抓制度建设和防控体系建设,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加强社会管理和重点整治工作,实现了单位安全无事故。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项目标责任。我所坚持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狠抓责任落实,齐抓共管,务求实效。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主要领导担负综合治理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和综治领导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小组成员配合抓的工作局面。综治领导小组定期分析本单位的综治工作形势,及时解决综治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工作实际,进一步强化内部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切实做好办公楼安全保卫等工作;二是进一步健全和落实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领导责任制和各项制度。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促使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三是综治工作领导小组对各项目标责任做到了年初有安排,年终有总结,联络员职责明确,使综合治理落实到位。单位与社区建立联系制度,积极配合街道、社区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联系沟通密切,情况反映及时,有问题随时解决,切实把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阶段。

二、加强社会管理和重点整治工作,切实增强安全意识。我所认真组织单位干部职工学习上级综治工作精神以及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关文件,深刻认识安全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牢固树立“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以及抓安全就是抓发展,抓安全就是抓稳定,抓安全就是保护人民群众利益的思想。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做好综治工作的自觉性。结合平时的学习,教育广大干部职工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不断增强遵纪守法的思想意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加强社会管理工作,积极配合辖区街道、派出所和社区居委会搞好暂住人员管理等各种管理工作,主动反映工作动态,按时报送各种材料、信息和总结。通过以上措施,形成了大家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未发生过安全责任事故。

三、完善防控体系建设,努力提高防范水平。我所加强制度重点强化机关安全保卫工作,有效的提高了防范水平。一是定期不定期的进行督促检查。二是在机关办公楼专职值班人员,24小时轮流值班,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报告处理,从思想认识上、工作制度上做到扎实有效,责任到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使综治工作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节假日干部职工安排值班制度,强化了对综治工作的领导,杜绝了安全隐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抓好“六五”普法,推进依法治理。年是“六五”普法重要一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转发的“六五”普法规划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精神,同时,结合部门实际,组织机关干部有重点的学习了《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和工作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有针对性的推行党务政务公开,把党务政务公开工作作为强化内部管理,促进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公开了管理职责、办事依据、办事程序、办事标准、办事时限、办事结果等内容。

农牧机安全监理所党支部将从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风,进一步狠抓落实,为全面完成各项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乡镇农牧工作总结篇十三

近年来,常乐镇党委政府以农业园区为抓手,做优产业、做强园区、做大效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重点做到了“围绕一个目标,突出三大重点,推动五大转变”。

“围绕一个目标”,就是用项目建设的思路来抓投入、抓运筹、抓推进,全面提升农业发展质效,实现致富农民的目标。

“突出三大重点”,就是突出土地流转、资金投入和科技创新,力争在规模和档次上同步提升,数量和质量上同步突破。

“推动五大转变”:

一是发展理念实现新突破,从农业基地向农业园区转变

培育村是远近闻名的“草莓村”,如何释放这一老典型的辐射带动作用,使老典型有新发展、新形象,使新典型有新亮点、新特色,这是我们一直研究和关注的课题。从前年开始,我们以培育村为基础,新建了官公岛万亩现代农业园区,并邀请中国农业大学对园区作出了“八区一中心”的规划构架,目前该规划已通过专家论证,由市政府批准实施。通过努力,官公岛万亩现代农业园区顺利实现了“三超”目标,也就是“园区规划面积超万亩、亩产值超万元、辐射带动农民超万户”。在建好万亩园区的同时,我们还建成了西甜瓜、甘蔗、蘑菇、高效蔬菜等七个“千亩基地”。今年又在颐生、为群等村新搭建了连片大棚1000亩。官公岛园区被评为全市唯一的“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国家蔬菜标准园”创建单位。

在发展理念上,我们坚持用发展工业的思路发展农业,用工业的资本投资农业,把效益理念、市场营销理念、标准生产理念等现代工业的管理理念贯穿于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不断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率。

二是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与上一轮结构调整更注重量的扩张不同,我们把这一轮结构调整的重点放在了推进品种更新、质量优化、产业升级上,努力从根本上推动量态农业向质态农业转变。

我们一方面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提高科技贡献份额。以名特优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为重点,努力把科研院所、农技推广部门的新品种、新成果和新技术应用到农业园区。岛公官万亩现代农业园区专门成立了园区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专门聘请省农委、省农科院、扬州大学及南通市、海门市农业局的专家、教授10多名,为园区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保障。做到统一采购种苗、统一栽培标准、统一产品包装、统一技术指导等“七个统一”。xx年,我们又从台湾引进了均量播种器和广岛菜等技术和品种,示范推广了基质草莓——西甜瓜的立体栽培模式,又投入200多万元建成13连栋的智能育苗中心,大大提高了园区的种苗服务水平。

三是营销手段实现新突破,从小市场向大市场转变

四是管理模式实现新突破,从经验化向科学化转变

今年,我们投入400多万元新建了官公岛万亩现代农业园区管理中心,中心拓展了农民培训、规划展示、农产品展示、农资供应、接待宣传等各种功能。在园区管理中,我们实行园区、部门和村三级联动,官公岛园区设立园区管委会,管委会下设项目部、技术部、财务部、市场部、管理部、接待部、园区管理办公室等部门。同时,园区专门成立了官公岛农业发展公司,以市场化的理念全面统筹、科学运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五是产业融合实现新突破,从小农业向大农业转变

我们努力做到跳出农业看农业,产业融合促发展,从传统的一产向同时兼融三次产业转变。随着张謇文化工程的不断深入,随着常乐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的不断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链逐渐延伸,农业已不再是简单化的第一产业,而是三大产业的融合体,成为综合性最强的朝阳产业。通过深入挖掘常乐“田状元”刘诞旦的农业文化,全面宣传张謇先生在农业、水利方面的伟大功绩,把农业、文化和旅游有机整合,真正打造常乐镇“状元故里一日游”品牌。

下阶段,在农业园区建设方面,我们将着力探讨几种模式:

二是营销模式。我们将作出三大探索:一是在南通市范围内建立“官公岛绿色农产品连锁超市”,把绿色、环保、生态的农产品推向市场;二是依托常乐现有的三个农业龙头企业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以此提高附加值,规避市场风险;三是建设一个区域性的农产品批销市场,加强品牌和产地宣传,严格控制农产品的准入和准出。

第三种模式就是管理模式。向管理要效益,在园区管理中积极探索“产业化的经营方式和企业化的管理制度”,努力把农业园区打造成为农业科技的转化平台、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基地、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展示窗口,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现代农业园区。xx年我们的目标是,全镇中高效作物占比达到7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3500元,其中园区内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达15000元。 我们的探索和实践才刚刚开始,请各位领导和同仁多多批评指正。

同志们:

刚才,从兵镇长对当前农村财务管理、资金收缴、苗木管护、秸秆焚烧和防汛抗旱等工作作了具体的安排部署,讲的很全面,也很到位,请大家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结合几项重点工作,就做好今后的农业农村工作再讲几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真真切切地认识到加快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去年,是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也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质量效益较好的一年。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全镇农业和农村工作,对于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快城乡统筹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目前情况看,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布置的工作基本都能够推进得力、落实到位,农口条线的同志工作非常辛苦,工作也得到党委政府的肯定。但客观审视当前我镇的农业和农村发展形势,可以说既有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

题,中央和国务院反映非常迅速,应该说当前从上到下,对“三农”工作的重视程度、政策支持达到了空前。

从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上来看,一是抓了多年的农业产业化,目前还处在初始化阶段,产业化程度不高。二是农民持续增收的渠道不多。目前看,三大产业对农民持续增收的贡献基础非常薄弱。农业上,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生产成本加大,农业增效促增收的空间相对缩小;工业上,虽然物价上涨带来一定的工资性收入有所增长,但项目引进少、工资性收入增长面不广的问题非常突出;三产服务业上,由于城乡统筹推动三产扩张的局面尚未形成,与市、区融入度还不高。三是我们的一些党员干部在抓农村工作上思路不活、办法不多,习惯于凭老经验、老思维办事。

因此,各村居、各单位一定要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趋利避害,发挥优势,抢抓机遇,乘势而为,确保全镇“三农”工作在新的起点上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抓实抓牢事关大局的一些重点问题,全力推进农业农村工作取得新突破。

当前及今后,我们要着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施的项目规模和数量比去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同时,要按照分头争取、政府统筹、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大支农项目资金整合力度,优化组合,拼盘匹配,倾斜集中到确定的重点工作上来,集中到产业开发、新农村建设上来,集中财力建办一些大事、好事。在这个问题上,希望农口部门一定要有大局意识,切实改变各自为政、分散投入、零敲碎打、撒胡椒面的现象。实事求是地讲,近几年我镇在产业开发上下的决心、花的气力很大,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始终有一种钱花了、成果不大的感觉,究其根源,还是项目的问题,没有项目,就没有形象,更谈不上农民增收。

二要解决基础条件差、设施不配套的问题,突出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要抓好四件事:一要抓路。通组公路、机耕道都要有计划,都要计划确保实施到位。二要抓水。郭猛的河道脏乱差全区有名,是城乡统筹的重中之重。党委政府已经将河道整治列为本届的重点工作。请相关单位认真抓好落实,我们要组织好调研和实施。三要抓新农村建设。郭猛的新农村建设思路就是以点带面,要按照区委要求,切实抓好杨侍和三湾两个点,从人力和资金上保障,高起点、快推进。

增强政治意识,抱着对组织、对群众、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不折不扣地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村低保、救灾救济等强农惠农政策,严格执行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册明、一折统”支付方式,按时足额发放到群众手中,绝对不能截留和挪用。要严格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程序,绝不能向群众伸手多摊多收一分钱,更不能因工作不到位而引发矛盾和群众上访。现在,国家对农村的政策越来越好,投入越来越大,管理越来越严,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该发的钱要一分不少的发下去,不该收的钱一分也不能收,这是一条“红线”,大家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今后,如果哪个部门有截留、挪用政策性补贴、向群众多摊多收的行为,在发放惠农补贴资金过程中违规操作,谁出了问题谁负责,镇里要严肃查处,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决不姑息迁就。

关于今天布置的几项具体工作,我想讲几点意见。

一是财务规范化管理问题。要重点抓住三个方面:第一,要明确管理的内容,就是资金、资产、资源“三资”管理。第二,要明确管理的关键,就是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农村工作的主体是村居,村居干部在财务上不清,工作就无法开展,矛盾问题就特别多,更重要的是由此产生的后果和影响难以估量。我们的村居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人,没有本事把账理好,就要特别注重公开,不要账理不好,矛盾处理不好,党委政府有意见、群众也有意见。第三,要明确管理的办法,农经站、审计站要加大指导和审计力度,一月一理、一季一审。同时,对重点村居要倾斜,确保不出问题。

二是资金收缴问题。第一要明确任务,第二要明确时间要求,第三要抓住关键,要把宣传和资金管理抓到位。从目前看,群众对政策的知晓度、资金的公开度非常关注,而我们绝大部分村居也没有做到位。

三是绿化管护问题。关键是抗旱,一定要加大检查指导的力度,千方百计提高成活率,千万不能投入大量资金,工作却给上级和群众留坏的影响。

四是秸秆禁烧问题。这是郭猛的老大难,也是全区“有影响”的工作。(区会精神,表态一改以往落后面貌)我想重点是要抓住四个方面:一是村组干部、联系点干部都要强化责任意识;二是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现在我们很多干部已经不会做宣传工作了,总认为群众知道、群众难教育,要知道宣传教育本身就是一项长期、需要潜移默化地进行,大家一定要革除怕做思想工作、怕做群众工作的想法。

五是防汛问题。今年的天气很不正常,这项工作关键是要思想重视,准备充分。请沈镇长把好关,预案、资金、人员、物资的方案都要制定好、保障好。

三、严格落实推进农业农村工作的.关键措施,保证完成各项任务。

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各村居、各单位一定要打破常规,加快节奏,采取得力措施,全力推动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一是行动要迅速。农时不等人。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六月份以前是抓农村工作的黄金季节,前半年就要拿下主要任务。

我们要算好时间账和任务账,盯住重点抓落实,一周之内要见成效。

二是责任要明确。各村居、各部门要围绕重点工作,尽快量化细化任务,特别是对刚才布置的几项重点,要明确包抓领导和具体负责人,合理调派力量,确保每一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定了的事情全部落到实处。

三是督查要严格。今天的会议对各项工作安排的很具体,为了抢抓时间,尽快启动落实工作,除督查会,这次会后,不再专门召开专题会,一竿子到底。联系点干部要抓指导和督查,特别是我们的职能部门,要按照李书记的要求,不是检查、通报情况,而是要强化对下进行指导的职能,甚至帮助动手干。

同志们,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希望大家坚定信心,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力推进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为全镇城乡统筹发展再作新的更大贡献!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扶罗镇下辖1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69个村民小组,3574户,1.54万人。总面积101.3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47万亩,林地10.48万亩。境内交通方便,“晃天”、“晃三”省道穿境而过,土壤肥沃,农田水利设施完善,素有“新晃粮仓”之美誉。

近年来,我镇党委、政府始终牢记发展主题,把发展作为农村工作的第一要务,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目标,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特色种植模式、促进土地规模流转、加快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为抓手,圆满完成了、县政府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全镇的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打好三张经济品牌

植韩国大萝卜800亩、金银花750亩、葡萄600亩,马铃薯180亩、优质辣椒300亩、生姜200亩,有效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其中,桂贡村的反季节韩国大萝卜和优质辣椒种植使得该村人均收入增加300元。

二、促进养殖产业发展,写好肉牛特色文章

一方面,加大扶持力度,黄牛养殖效益明显。我镇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山地优势,积极发展黄牛养殖业,扶持桂贡、伞寨等村发展规模养殖,成立了专业的养牛协会,建立起“协会+农户+企业”的养殖模式,大力培育养殖大户,加大扶持力度,促进了养殖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15年,通过养牛小区、养牛协会的带动,全镇饲养肉牛7000多头,全年出栏肉牛4000多头,养牛户人均增收350元。另一方面,加强政策引导,能繁母牛发展迅速。在省、市、县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紧密围绕“打造三湘黄牛第一县”的目标,将发展能繁母牛产业列入“十二五”时期重点发展的产业范围。通过深入的思想动员和政策宣传,引导有条件的农户进行能繁母牛饲养,目前已形成了以桂贡、东风、皂溪等村为中心的能繁母牛养殖小区。2015年,全镇发展饲养5头以上能繁母牛的农户27户,饲养10头以上能繁母牛的农户5户,饲养20头以上能繁母牛的农户2户,促进了全镇养殖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三、强化示范带动效应,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

我镇积极发挥皂溪和伞寨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效应,扎实推

进全镇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2015年,完成了皂溪示范村2公里长的环寨公路及村内主干道工程建设,通畅和硬化率达100%。完成8400米入户道路硬化,硬化率达98%。完成了全村193栋二檐子古木质房屋和庭院的美化亮化,新修200平方米的村级组织活动中心。引资45万元增建电信基站1个,全村拥有移动电话520多部,安装固定电话96户,电视和宽带入户率分别达100%、10%。另外,伞寨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进一步完善。完成组级公路1.93公里和入户便道7000米的硬化工程,至此全村12个村小组都通了水泥公路。同时,完成人饮工程、畜牧小区的项目建设以及300户房屋美化亮化工程。另外,全村电话和电视普及率分别达40%、80%。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使文明进步程度进一步提升,农村整体面貌进一步明显改观。目前,这两个村为我镇生态休闲旅游和新农村建设起到了领头雁的作用,正引导全镇人民为建设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新扶罗而不断前进!

乡镇农牧工作总结篇十四

**县农牧局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局内制定的创卫工作计划,一一落实、逐步完成,创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特别是卫生环境、动物防疫等方面得到明显改善,为广**乡居民营造了一个安全、卫生、舒适的生活环境。现将现阶段开展创卫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我局成立了创卫工作领导小组,领导责任分工到位、目标明确。局领导要求全体职工积极参与到创卫迎检工作中去,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动手积极投入到创卫、爱卫的实际行动中去,为迎检达标做出自己的积极努力。

1、广泛宣传,提高认识。按县创卫办下发的林县创卫【20xx】1号文件等相关文件,传达贯彻了**县八一镇创建自治区卫生镇50天综合整治行动工作动员会的精神,利用会议时间学习创卫资料,积极宣传创卫保洁工作。

2、落实责任,积极创卫。落实了"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到每个办公室,负责自身的室内及门前清洁工作,特别是走廊、楼道等公共地方的卫生,做到无杂物堆放、无痰疾、无蜘蛛网、无乱写乱画,无"四害"。要求做到既整洁又卫生。

3、健康教育,自我保健。对职工进行了健康知识和卫生科普知识教育,利用各种形式宣传健康卫生知识,给大家翻印了创卫健康教育知识和除"四害"知识,要求职工自学。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了职工的爱卫健康意识,增强了自我保健能力。

4、消灭"四害",预防疾病。组织开展了草原除"四害"工作,并做好技术指导,加强药品管理,避免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今年以来,我局积极配合地区上级业务部门开展多次农资打假,无公害知识宣传活动,出动车辆2台次,人员6人(次)。针对**县老县城的市场,抽派1名得力人员专门负责市场肉类的宰杀,检测、销售工作,做到了有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县农牧局自开展此项工作以来,先后对城区乡镇进行了多次饲料违禁添加剂的检查,对市场上兽药和饲料进行了全面检查,未发现使用和出售违禁兽药、饲料。对城区和城区周边居民进行创卫工作宣传,禁止在城区内放养牲畜。

我局以后会继续加强对创卫工作资料的整理和保管工作,指派专人专管,做到无缺损,无遗漏,所有收集的关于创卫工作资料做到分类归档,便于查找,确保卫生创卫工作如期完成。

乡镇农牧工作总结篇十五

上半年石塘镇经济运行情况及今后工作计划今年以来,石塘镇党委、政府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有关重大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四次党代会和县第十二次党代会以及全市、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上半年,全镇努力发展经济,积极开展环境风险和安全大排查、信访、维稳、机关作风建设等工作。

1、财政收入情况:完成财税748.6万元,占全年任务1650万元的45.4%。

2、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完成13170万元,占全年任务22300万元的59.1%。

3、工业总产值2.16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规模企业产值3619万元,同比增长174.8%。

4、招商引资项目完成情况:引进灵山汇海投资有限公司、广西灵山县蓝亚矿产有限公司、灵山县石塘镇中秀市场管理有限公司、许峰茶厂等4个企业,占全年下达任务的100%。

(一)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加。

我镇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牢固树立以经济工作为主,经济工作以工业经济为主,工业经济以招商引资为主的理念,始终把发展工业经济放在首要位置,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镇。今年以来,我镇利用万宝工业集中区发展平台,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全力服务工业区工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保持了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强劲拉动,成功引进蓝亚矿业有限公司、广西汇海投资有限公司投资的车站小区二期、福成矿业有限公司、许峰茶厂新建厂房等4家企业项目,总投资达4200万元,预计投产后年产值达9000万元以上。

(二)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我镇积极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镇品位。城镇化进入扩容提速发展阶段,继续推进万宝路、中秀路、中秀新区和中秀山公园的145亩“两路一区一公园”项目规划与建设,已完成80%的征地任务,并完善资料上报。投资300万元的政务中心和一办三中心项目已竣工并投入使用。投资3000万元的车站小区二期工程已开工建设。城镇供水项目也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获得建设项目立项的批复。

(三)推进农业提升工程,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我镇进一步合理调整和扩大优质米、果蔗、茶叶、八角、生态鱼等优势特色产业的种养面积,全镇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产品品牌进一步提升。

(四)强化检查整治力度,安全生产态势平稳。

根据县政府召开的第一、第二季度安全生产会议精神和县安委会关于在全县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活动的文件要求,我镇结合实际,及时召开了第一、第二季度安全生产会议进行传达上级文件精神,并下发了20xx年石塘镇各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专项整治方案,组织镇安委会成员单位分别开展了第一、第二季度的安全生产检查,针对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农机安全、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密集场所消防安全、建筑施工等专项检查,及时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及时取缔非法违法生产行为,上半年,开展各项检查20多次,排查出隐患3处,下令整改2次,勒令停产1处。实现全镇安全生产零事故。

(五)积极创新社会管理,社会环境和谐稳定我镇党委、政府一贯注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走出了一条以稳定促发展,以发展保稳定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之路。

上半年,全镇领导干部累计“下访”400人(次),为民办实事300件,受理矛盾纠纷45件,成功调处矛盾纠纷43件。

(六)惠民生、保民利,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1、大力实施民生保障事业。累计向全镇民政对象发放了定期救助金216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 2258人,占任务的109%;完成社会养老保险扩面征缴650万元,占全年任务的217%;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扎实开展,参保人数已达81.8%,有效缓解了老有所养的难题。

2、扎实推动教育事业发展。

一是入学率和教学质量进一步巩固与发展。小学适龄儿童和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均为100%,盲、聋哑、弱智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65%。二是教育基础设施和教学环境进一步完善。中心校全镇有7所小学安装了校园广播系统,投资88万元做好木山小学教学楼项目工程,投资了26.65万元用于围墙、校门项目工程建设工作,投资80多万元改善全镇各小学的办学条件。化龙中学新建了一幢教学楼、3个篮球场和1个羽毛球场,投资80万元建成了新食堂,学校的教育设施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

3、努力推进农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全镇上报21个项目,已获批准建设项目10个,目前争取到财政奖补资金42万元,受益群众达5500人。

乡镇农牧工作总结篇十六

一、主要特点。

---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全市粮食播种面积469.14万亩,比上年增加1.57万亩。在前期高温干旱、中期低温冻害、后期暴洪灾害频发的情况下,通过各项增产措施的落实,粮食总产达到97.88万吨,比上年增加1.27万吨,增长1.3%,再创历史新高,实现了连续四年增产。

---特色产业效益明显提高。农牧业部分新增农业特色产业基地面积39.5万亩,总面积达到371.5万亩,同比增长12%。其中:新发展中药材8.58万亩,总面积达到89.89万亩,新增蔬菜4.65万亩,总面积达到55.4万亩,新增苹果5.2万亩,总面积达到53.87万亩,新增茶叶0.82万亩,总面积达到13.48万亩,新增马铃薯面积20.2万亩,总面积达到158.9万亩。农牧部门管理的五个特色产业总产值达到50.7亿元,特色产业人均收入达到854元,同比增长14.6%。

---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市牛、羊存栏分别为34.1万头和31.2万只,同比增长2.3%、5.6%,出栏牛14.4万头、羊18.5万只,同比增长5.9%、7.2%;猪存栏85.7万头、出栏99.6万头,同比增长2.7%和4.6%;鸡出栏350.6万只,同比增长1.5%。肉蛋奶产量达到11.8万吨,同比增长1%;发展水产养殖面积3000亩,总面积达到3.56万亩,水产品总产量2025吨,同比增长2.7%。

---农机化工作稳步推进。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23.5万千瓦,同比增长9%;农机经营总收入5.36亿元,增长8.7%。农机安全生产形势好于往年,全年无重特大事故。

---各项惠农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全面推行惠农政策“一册明”、“一折统”制度,不折不扣地落实了党中央在农村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全市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补助13.17亿元,其中落实粮食直补资金2106万元、农资补贴1.57亿元、农机具补贴3630万元、良种补贴资金2694万元、退耕还林补助2.22亿元。规范农村“一事一议”监督管理,农民负担监督检查和查处涉农信访问题都得到了较好落实。

---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43.1亿元,同比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2343元(统计部门预计2289元),同比增长17.4%。增加原因: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量大、工资高,增加了收入。全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总人数4.06万人,人均务工收入6239元,新增务工收入18.2亿元。前三季度,农民在本地务工人均收入同比增长20.97%,外出务工人均收入同比增长18.67%。二是农产品总体价格持续保持较高价位运行,带动了农民增收。中药材、马铃薯、蔬菜、水果价格保持高价位运行,农民人均特色农业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6%。

---农业工作水平明显提升。市直农牧系统在项目建设、示范点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创先争优等重点工作方面成效显著。各县区工作亮点纷呈。西和县完成沼气池建设任务3913户,全市沼气建设现场会在西和召开,被评为xx年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成县在遭受“8.12”特大暴洪灾之后,通过各种抗灾救灾措施的落实,粮食总产量达到14.3万吨,同比增长0.7%,农牧业主要指标实现了稳中有增,并获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先进集体;徽县畜牧产业开发势头强劲,获全省畜牧业科技推广先进集体,召开了全市畜牧业现场会,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规模大、质量高;文县全膜双垄沟播项目实施效果好,完成9.1万亩,占到全市的四分之一,畜牧养殖有新突破,获全省渔业技术推广先进集体;宕昌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迅猛,召开了全省中药材标准化生产技术现场培训会;康县基层乡站项目建设进度好,县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已竣工,21个乡镇农业服务站全部建成,水生动物养殖成效显著,召开了全省水生动物增殖放流现场会。全年责任书考核结果98分以上的达7个县区,九县区农业工作呈现出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喜人局面。

二、主要工作。

(一)突出增产措施的落实,确保粮食丰收。一是全力抓好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示范推广工作。积极开展以秋覆膜和春季顶凌覆膜为主的旱作农业项目实施。通过全面规划,开展技术培训,落实配套资金,完成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面积35.4万亩,完成任务的101.2%。全膜玉米平均亩产达到697.7公斤,较半膜亩增产167.4公斤,增幅31.57%,全膜马铃薯平均亩产达到了2122.4公斤,较半膜亩增产414.8公斤,增幅24.29%,较露地马铃薯亩增产667.8公斤,增幅达45.9%,增产效果十分明显。二是积极实施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项目。全市共完成马铃薯原种生产网棚1243亩,完成任务的124.3%;一级种薯生产扩繁完成1.4万亩,完成任务的108.3%,总产种薯2579.2万公斤;二级种薯生产扩繁完成10.07万亩,完成任务的95%,总产种薯1.7亿公斤;推广脱毒种薯24.1万亩,完成任务的120.5%。建贮藏库11座,贮藏容量1.2万吨。三是积极开展粮油高产创建工作。小麦、玉米、马铃薯、大豆、冬油菜高产创建活动分别落实在礼县、徽县、文县、西和、成县、武都6县(区)的25个乡(镇),任务9万亩,实施9.86万亩,创建万亩示范片9个。各示范区增产效果明显。四是加大种子包衣量,提高良种率。种子包衣量达到208.4万公斤,包衣率达到100%。玉米、水稻基本实现杂交种化,良种率达100%。五是积极推广各项新技术新品种。推广配方施肥286.4万亩,地膜覆盖168.4万亩,推广优质专用品种218.3万亩;农作物病虫害控防率达到了85%以上,防治农作物病虫害343.6万亩次,积极开展了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试验研究和以苹果蠹蛾监测为重点的植物检疫工作。

(二)突出提质增效,稳步发展特色产业。认真贯彻市委二届八次全委会精神,以提质增效和产业化经营为重点,特色农业发展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一是积极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蔬菜产业引进新品种412个,开展试验272个,对已试验成功的新品种进行示范推广,推广应用面积36万亩,蔬菜良种率达到95%以上。全市蔬菜型“万元田”面积达到11万亩,生产精细菜5000万公斤。冬播马铃薯面积12万亩,种植水平和生产效益有了较大提高。建立市级山区蔬菜示范点10个、1325亩,推广面积2.27万亩,对发展山区蔬菜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苹果产业,建成育苗基地100亩,新建标准化苹果园5处,引进新品种接穗32.5万枝,高接换优7万株、人工授粉17万亩;茶叶产业在茶园管理、茶叶加工上取得了新突破,新发展标准化无性系茶园2736亩;桑园综合管理2.5万亩,新建养蚕大棚46座。二是加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申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户,累计达到5户,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累计达到42户。新建和续建市场67个(新建38个,续建29个),总投资6.2亿元,已完成投资2.91亿元,目前已建成入市交易的30个。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4个,累计达到925个(专业合作社450个),会员6.4万人,带动农户数18.6万户。据抽样调查,合作社成员比非成员年人均纯收入增加300-450元。三是狠抓特色产业项目建设。完成市级特色农业发展基金项目14个,扶持资金430万元,已通过项目验收。积极争取省级特色优势产业扶持资金,共落实资金2223万元,其中畜牧业528万元,中药材1082万元,苹果298万元,蔬菜95万元,龙头企业220万元。

(三)突出规模养殖,大力发展畜牧业。一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和标准化养殖。全市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26个,新建规模养殖场169个,累计达到1291个,新发展规模养殖户701户,累计达到26918户。二是加快科技创新。以设施技术为基础、良种技术为核心、饲草饲料技术为支撑,大力推广养殖技术。在26户规模养猪场推广了发酵床养猪技术,建发酵床1.32万平方米。推广青贮氨化饲料12.06万吨,秸秆饲料利用率达到31.7%。新增黄牛冻配点4个,完成黄牛冻配2.85万头,新增猪常温人工授精点1个。推广良种畜禽307.48万头只,种植牧草27.29万亩,共引进推广良种鸡304.84万只,牛5680头,羊2208只,猪1.27万头。三是强化动物疫病防控。全面推行了动物疫病防控“双轨三包两挂钩”工作制度、“事前检查、事中检测、事后追溯”制度和防疫示范点挂牌管理制度,落实防疫经费111万元,全年共免疫各类畜禽2674.85万头(只、匹、次),禽流感免疫密度为94.29%,重点地带达到了100%,牲畜w免疫密度达到97%,猪蓝耳病免疫密度达到97.4%。及时有效地处置了1月下旬两当县发生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有力地保障了全市畜牧产业的健康发展。四是认真做好草原火灾、虫灾防控工作。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市级应急预案,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加大了草原防火宣传力度,认真抓好春秋两季防火工作,确保了我市无重大灾情发生。

(四)突出项目建设,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一是认真实施灾后重建项目。市委、市政府要求,今年灾后重建项目开工率达到100%,完工使用率达到50%以上。我市灾后重建农业项目138个,总投资5.18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47亿元,占总投资的67%。市直农牧业22个灾后重建项目已完成9个,在建13个,累计完成投资3423万元,完成投资比为50%。二是积极争取农牧业重点项目。储备农业项目195个,总投资200.29亿元;上报农业项目72个,总投资14.22亿元;已批复项目20个,争取资金2.2亿元。实施农业项目169个,总投资7.73亿元,已完成投资5.87亿元,占总投资的76%。其中,500万元以上农业重点项目5个,总投资1.69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1.66亿元,占总投资的98.1%;扩大内需项目11个,总投资0.35亿元,已完成投资0.24亿元,占总投资的70.2%。招商引资项目6个,总投资0.52亿元,已完成投资1800万元,占总投资的35%;完成沼气建设20487户,占总任务1.4万户的146%。通过项目的实施,改善了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加强项目管理。成立了农业基本建设项目促进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了责任。加强了项目统计,实施灾后重建项目旬报、其它项目月报制度。签订了灾后重建项目目标管理责任书,成立了督查组和审计组,确保灾后重建项目建设质量和资金运行安全。健全了项目管理制度,制定了《**市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印制了《**市农牧业项目管理与申报工作手册》。实行跟踪问效,多次组织督查组下乡督查重点项目建设,项目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

(五)突出示范点建设,提高农业工作水平。今年以来,我们把示范点建设作为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增加农民收入的切入点来抓。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示范点建设工作。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制定标准和目标,强化督查考核,靠实工作责任,整合各方面力量,全力推动示范点建设工作。一是实行领导包抓示范点责任制。成立了特色农业示范点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市级特色农业示范点审核专家指导组,设立了办公室。确定重点建设39个市级、70个县级,共109个示范点;市局和下属单位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每人包抓1个市级示范点,共包抓35个。对市农牧局联系主抓的14个市级示范点分别确定了市局和县区包抓领导、办点人员和科技特派员及主办单位和农经、农机、种子、能源等协作单位,整合力量组建了各示范点的工作班子。二是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推动科技人员驻村抓点。把抓特色农业示范点作为科技特派员的一项重点工作,制定了《农业科技特派员管理考核办法》,从科技推广、标准化生产、项目建设等方面对特派员提出了具体要求,从市直农牧系统11个单位选派108名农业科技特派员,组成科技特派员小组,开展示范点建设工作。安排部署了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100个示范社建设工作,实行示范社建设与科技特派员相结合的工作机制,提出了抓示范社“六个一”工作要求。三是制订规划与标准,高起点谋划示范点建设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全省有影响,市内创一流,县区树标杆”的示范点建设要求,组织人员按照不同类型,统一制定了4类建设标准和28项技术要点,发放到示范点建设相关单位和人员。编制了市农牧局联系的14个市级示范点建设三年规划,制定了重点工作任务督办册。四是整合项目资金,突出抓好市级示范点建设。市农牧单位领导包抓的35个示范点共落实项目62个、3547.53万元,其中14个市农牧局联系主抓的示范点落实项目33个、2930.63万元。西和县何坝镇民旺马铃薯合作社产业化经营示范点,整合项目资金850余万元,徽县金牛公司秸秆养畜示范点落实资金270万元,武都区**乡下白杨村设施蔬菜生产示范点落实资金173万元,三县区草原畜牧业示范点落实办点资金89.4万元。五是加强督查考核,确保示范点建设取得实效。制定了《市级特色农业示范点建设考核办法》,对市级示范点建设情况实行月统计、季度考评、半年检查交流和年终考核制度,并将示范点考核结果作为各县区农牧局、市直农牧各单位及各包抓领导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作为科技特派员晋级的依据。通过示范点建设,加快了特色农业基地建设步伐,促进了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延长了产业链条。

二是切实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年初与各县区签订了责任书,多次组织专项检查,年终实行专项考核。全年共抽检农产品139次,抽检样品2154份,全市蔬菜农药残留抽检合格率99%,畜产品合格率达100%,年内没有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三是积极开展农产品注册认证工作。新申报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7项,无公害产品认证19项,绿色食品认证2项、有机食品认证5项,申报注册农产品商标6件。四是积极推动市场准入管理。制定了市场准入工作实施方案和**市农产品市场准入管理暂行办法,加强了市场准入专项整治,为全面开展市场准入工作奠定了基础。

(七)全面落实农机补贴,确保农机生产安全。农机具补贴项目总投资3630万元,比去年3040增加590万元,已落实各种补贴农机具1.56万台(套)。完成机耕面积62.54万亩、同比增长5.3%,机播33.24万亩、增长5.4%,机收6.33亩.增长18.4%。检验农业机械3866台,检验率89.36%。全市除成县发生一起拖拉机致一人轻伤的一般性事故外,无重特大农机事故发生。

(八)狠抓农业各项改革,强化服务管理职能。市级农业综合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已组建成立了市畜牧兽医局、市农经局、市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支队、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总站等4个机构,整合组建了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总站、市农村能源与环境保护工作总站等2个单位,市级农业综合体制改革已全面完成。县区兽医体制改革,西和县已完成,除武都区、文县的方案待批外,其它六县的方案市政府已经批复实施;县级农业综合执法机构,西和已成立了正式机构,其余县区均成立了临时机构;县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西和、徽县已成立了正式机构,成县、礼县、武都区已组建了临时机构,其他四县均在农技中心挂靠了临时机构开展工作;县区级农经体制改革,武都区已成立农经局,徽县方案已上报市编委待批,其余各县方案已上报县政府研究。徽县农业服务体系改革方案已报市编委待批复,其余县乡农业服务体系改革方案均已报县委政府待研究。灾后重建农业服务体系基层乡站建设88个,总投资4510万元,已完成投资2221万元,占总投资的50.1%,完成了年度计划任务。全市农村土地流转改革工作在探索路子、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已全面启动,大部分县区建立健全了土地流转工作机构,出台了相关土地流转工作意见和管理办法。徽县土地流转试点工作圆满完成,制度健全,程序规范,县乡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及市场建设基础工作扎实,待乡镇灾后重建项目竣工后全面投入使用,全市土地流转总面积10.45万亩,涉及农户5.08万户。

(九)加强机关建设,提高工作效能。一是坚持三项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坚持季度考评制、重点工作督办制和局属单位一体化管理。全系统逐步形成了“用制度约束人,用考评评价人,用奖罚激励人”的机关管理模式,形成了“工作有标准、做事有规则、管事有规章、办事讲程序、干事讲效率、考核讲绩效”的工作局面。二是落实七项要求,提升服务水平。实行了亮牌服务、持证上岗,落实一次性告知、首问责任、限时办结制度。全体职工增强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时效观念,工作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主动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受到了服务对象的好评。三是推行政务公开,努力做到随机评价、行政问责。制定了政务公开制度,明确了公开内容,公开形式,设立了投诉、举报电话和意见箱,接受服务对象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答服务对象提出的问题。规定了行政问责办法,对在局纪检组监督检查中发现过失的,或群众投诉属实的,对科室负责人及直接责任人,视其情节给予批评教育、限期改正或追究其责任。四是开展“两竞赛一帮助”活动,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结合党建示范单位和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了党员服务示范岗竞赛、党员领导干部包抓重点项目包抓示范点竞赛和党支部帮助党员职工解决实际困难的“两竞赛一帮助”活动。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市农牧局被市委优化办确定为机关标准化服务规范化管理试点单位,其经验两次在全市优化发展环境工作大会上进行了经验交流,全系统逐步形成了“勤奋实干,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有力地促进了农牧业各项工作。

(十)党风廉政建设取得实效,农牧系统保持和谐稳定。一是纪检、监察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深入开展市农牧系统廉政建设警示教育活动,召开领导班子廉政建设准则和干部作风建设专题民主生活会,增强了领导班子成员的廉政意识。及时办理群众信访,今年共受理群众信访和市政府办转办答复共5件,办结4件,正在办理1件。二是主动接受市人大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理答复人大议案建议8件、政协委员提案22件,办结率达到100%。三是农业信息工作成效显著。信息报送量和采用率名列市直单位前列。四是狠抓干部队伍建设。积极培养推荐干部,今年市直农牧系统共推荐提拔正县级实职领导1名,副县级实职领导9名;局属5个单位24个科级岗位开展了竞争上岗,有力地调动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过去的一年,虽然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农业基础设施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尤其是受“8.12”暴洪灾害的影响,基础设施恢复重建的任务艰巨。二是特色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突出表现在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相对滞后,特色产业主栽品种不突出,品种退化。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农户能力差,生产加工的科技含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管理不够规范,经营水平低,,服务功能单一,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弱。三是农民收入水平低,增收路子不宽。随着灾后重建的结束,国家对**的灾后补助政策减弱,靠政策因素增收的空间大大缩小。由于自然灾害多发,农民增收的不确定因素增多。灾后重建农民债务较重,对农业生产的投入不够,将减缓农民增收的速度。农村低收入户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农业生产,增收渠道相对狭窄。四是县乡级机构改革进展不平衡。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改革各县区重视不够,工作力度不大。县乡兽医体制改革、农村土地经营流转制度改革、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改革和农业行政综合执法体系改革、农经管理体系改革等,还需要做大量工作。

xx年全市农牧业工作的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以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和提质增效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强示范点建设,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加强农业项目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推进农业体制改革,努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主要目标:确保粮食总产达到96万吨,力争达到98万吨;中药材、蔬菜、苹果、茶叶、马铃薯等5类特色产业总面积达到384万亩;农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12%。

围绕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xx年重点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落实政策和科技措施,确保粮食产量稳中有升。进一步扎实抓好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宣传贯彻和组织实施,认真落实国家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在稳定种植面积、优化品种品质的基础上,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旱作农业技术推广、马铃薯种薯繁育体系建设等科技措施,推广测土配方施肥260万亩,全膜双垄沟播18万亩,主要农作物病虫害控防率达到85%以上,种子包衣量200万公斤,推广优质专用品种210万亩。实施好马铃薯脱毒种薯扩繁项目。认真落实抗灾减灾工作措施,确保全年粮食总产达到96万吨,力争达到98万吨。

(二)以提质增效为重点,加快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一是稳步发展产业基地。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按照“四产区、五基地、多片带”的总体框架。在宕昌、礼县、武都三县区交界高寒阴湿区域积极发展季节畜牧业,建成草原肉牛、羊生产基地;在“两江一水”沿岸和徽成盆地川坝河谷区,突出设施栽培,建立稳定的常年性蔬菜生产基地;在宕昌、文县、武都、礼县、西和为主的优势区域大力发展道地中药材规模化种植。按照适宜区合理覆盖的原则,适度扩大基地规模,落实科技与管理措施,在提质增效上实现突破。建议当年种植中药材53万亩,总面积达到91.8万亩,新增蔬菜面积2万亩,总面积达到57.4万亩,新增马铃薯5万亩,总面积达到164万亩,新栽植苹果3万亩,总面积达到56.87万亩,茶叶0.2万亩,总面积达到13.68万亩。同时,要更加重视特色农业的综合管理和科技服务,提升产业基地的质量效益。二是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大力培育龙头企业。认定市级以上特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申报省级龙头企业3家,改扩建6家。引导农村各类专业大户和经纪人牵头组建专业合作社,并规范管理与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其作用。年内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30户,继续抓好10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工作。完成订单农业40万亩。三是抓好农产品市场建设。规划和抓好农产品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和综合市场建设,开展“农超对接”活动,积极培育市场中介组织,发展经纪人队伍和销售大户,实现销售促增收。

(三)以规模养殖和动物防疫为重点,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一是继续抓好各类规模养殖。工作重心转向养殖小区、养殖场(户)的标准化建设。年内新增规模养殖户xx户,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20个。全市出栏牛14.95万头、羊19.41万只、猪102.94万头、鸡418万只,肉蛋奶总产量达到12.79万吨。水产品产量达到2300吨。二是加快畜牧业科技创新。大力推进实用技术的组装配套和推广应用,全年新增黄牛冻配点4个,完成黄牛冻配2.9万头。三是加强草产业开发。积极鼓励和扶持农户种植优质牧草,努力实现草畜基本平衡,全年种植优质牧草25万亩。推广青贮氨饲料15万吨,兴办秸秆种草养畜示范点15个。四是加强动物疫病防控能力。调整防疫工作思路,工作重心向检测补免、偏远村社、流通检疫、外堵设防转移。牲畜w免疫密度达到100%,禽流感免疫密度重点区域达到100%,散养户达到95%以上。

(四)加大农业综合执法力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积极创造条件,进一步完善市级检测监管机构,建立县级机构,定期对农畜产品和饲料进行抽检,保证农产品检测合格率达到99%以上。二是抓好农产品市场准入和准出工作。要积极探索,积累经验,严格实施市场准入制度,积极探索推行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的具体办法,引导农产品生产者建立健全自检制度,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确保上市销售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三是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加强源头管理,严厉打击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农资行为,净化农资市场,维护广大农民利益。四是加大农产品注册认证申报力度。积极引导和组织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认证。新增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认定)18项,申报地理标志认证4个,申报注册农产品商标3件。

(五)进一步整合各类资源,切实抓好示范点建设。一是适时召开现场会议,促进特色农业示范点建设。在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前,组织各县区农牧局长、市直农牧相关单位负责人召开一次特色农业示范点建设观摩会。二是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全力抓好市县级示范点建设。对审核确定建设的109个市县两级特色农业示范点,要进一步整合各方面力量,集中项目、资金和技术等资源,形成合力重点建设,切实建成一批“全省有影响,市内创一流,县区树标杆”特色农业示范点典型,树立样板,以点带面,提升产业质量和效益。三是健全完善考核机制,进一步靠实责任和措施。进一步完善特色农业示范点考核管理办法,建立健全考核机制,把特色农业示范点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各级政府、部门年度目标责任书进行考核。要加大督促检查工作力度,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四是完善提高建设标准,采取综合措施创建示范点。进一步制定完善建设标准和规划,高起点谋划示范点建设,全面落实科技措施,创新示范点建设体制机制,提升示范点建设质量和层次。促进四是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整体推进特色农业发展。要加大宣传力度,对已形成一定规模,并有一定带动效应的示范点,特别是与土地流转、龙头企业、旅游开发和专合组织相结合建设的示范点,要及时总结经验,将点上的经验和做法推广到面上,促进全市特色农业全面发展。

(六)着力抓好项目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要把项目建设作为农业发展的核心环节,以争取国家投入、招商引资和加强项目建设为主要内容,进一步推进项目建设。一是要进一步完善项目库建设;二是要加大项目争取力度。认真研究国家和省上的投资政策,把握国家投资导向,组织专门力量利用各种关系,通过各种渠道,积极跑部进京、进厅,储备一批重点项目,跟踪落实已申报项目的批复立项。确保争取国家投入比上年有所增加;三要进一步加强在建项目建设。切实抓好农村沼气民生工程,积极争取农村沼气项目,严格建设,细化服务,建管结合,注重效益,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等续建项目和养殖小区建设、旱作农业项目、良种补贴、科技推广等新建项目。四要抓好招商引资。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提高项目合同的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

(七)继续抓好农业各项改革,优化农业发展环境。督促县区全面完成兽医、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农经等体制改革,加快基层农业推广体系改革。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改革要建立健全各级管理服务体系、流转市场、信息平台、仲裁机构、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积极稳妥地推进全市土地流转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八)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纪律建设,提高服务效能。进一步深入开展创新争优活动,建立学习型机关,提高干部职工综合素质。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能,提高服务水平。巩固“一体化”管理成果,认真落实科技特派员管理、工作督办、季度考评等各项制度和办法,切实加强局机关和下属单位的管理,努力创建市级党建示范点单位。进一步加强局机关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和机关行风政风建设,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乡镇农牧工作总结篇十七

上半年共引进农业新品种38个。占任务的117据统计。占任务的633%引进推广新技术7项。

冬小麦高产创建活动涉及5乡镇。58个村民小组。落实小麦示范田10000亩,10个行政村。1575户。示范推广了苏引10号、长旱58陇鉴301兰天10号四个主导品种,推广了旱作“三墒”整地技术、早春耧播氮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冬小麦孕穗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肥液技术、冬小麦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等,建立了蔡峪千亩示范片和宋畔百亩攻关方。小麦增产效果显著,高产地块不断涌现,完全能达到目标产量。

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技术推广实行乡镇干部包片包村、村组干部包农户包地块、技术人员包指导“三包”责任制。占计划的152%推广种植了农玉2号、屯玉42号、承单20号、富农1号、正大12号、正大29号、宏源8号、东单60等玉米新品种8个。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经受住了4-6月的长期干旱的考验,全县落实全膜双垄沟播技术3.04万亩。长势明显好于半膜覆盖玉米,技术推广初见成效。

四郎河川区蔬菜基地建设新建山河解川、永正樊湾子、佛堂大棚瓜菜示范点3处。修复因灾毁损菜棚257座。9000亩,拱架大棚300座。发展中小拱棚3.6万个。及时栽植了寒秀912奥运008津研4号、白叶三,甘科16号、陇椒2号、韩椒21号,甘抗9号、西龙8号,甜掉牙、白沙蜜,108金尊瓜菜新品种12个,现已上市销售,预计每棚收入3000-5000元,做到当年建棚,当年生产,当年收益。

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今年继续在八乡镇的80个村中选择小麦科技示范户1000户。搭配陇鉴301推广了旱作“三墒”整地、深耕精播、氮肥后移耧播、配方施肥、叶面喷肥、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六项主推技术。示范小麦平均亩382.6kg增长10.2%比全县小麦平均亩增产19.1以长旱58苏引10号、兰天10号为主导品种。落实小麦示范田10000亩。经测产。

草食畜牧业开发坚持小群体、大规模。扶持发展规模养殖示范村和专业户。今年引进正大标准化养猪技术1项,采用农户贷款、职工担保、政府贴息的运作机制。全县规模养殖户累计达到3712户。新品种3个,其中秦川母牛1680头,绒山羊110只,长白、约克、杜洛克等瘦肉型良种猪2100头。

二、注重资源整合。农民培训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务等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以果品、瓜菜、烤烟、草畜、药材五大产业开发为依托。以农民增收致富为目标。重点向农民传授优质苹果生产、高效设施养殖、设施瓜菜生产、烤烟规范化生产、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病虫害防治和农业标准化生产等农业实用技术,确保户均1名科技明白人,掌握12门实用新技术。县政府以年薪2万元聘任农业大学3名教授为经济顾问,长年为农民提供果、烟、菜、产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组织县内技术专家和乡村致富能人举办技术培训班,印发了优质苹果栽培指南》苹果幼园高效套种管理技术》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优质小麦高产技术》优质烤烟生产技术》等科技资料,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培训科技骨干30名,农民技术员110名,下派科技特派员35名,培训重点科技示范户2000户,辐射带动2万户,引进新品种、新技术30多项。县上先后8次组织村组干部和群众代表赴旬邑考察学习新农村建设经验做法,并召开专题培训研讨班学习交流;5次组织苹果生产大户赴洛川、礼泉学习优质苹果生产技术,邀请知名专家教授现场授课、示范指导;4次组织林缘山区群众赴宁县早胜及、等地现场学习实用养殖技术,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种草养畜的积极性,提高了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全县24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技术信息优势和示范带动作用,组织技术骨干深入田间地头和农家院落,讲政策、讲技术、讲经验,引导广大农民学科学、用科学,10个果业协会与日本川宏果业网和三秦果业网建立了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利用网络教育资源提供优质培训服务,举办培训班70多期,组织技术讲座37场,外出考察3次,邀请专家现场技术咨询15次,发放培训资料5万余份,培训果农1.2万人(次)实现了培训一人致富一户,带富一片”目标。

二是突出农村劳动力输转技能培训。按照“先培训、后输转”原则。抢抓冬闲春节期间务工人员大量返乡的时机。有针对性地开展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对初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中专院校的学生由劳务部门在县职中进行订单式培训后,把加大劳务技能培训作为提高输出效益、抢占劳务市场的核心来抓。根据市场需求突出制造、建筑、装饰、餐饮、保安、电子信息等17个专业。直接输送就业;对下岗失业人员由劳动保障部门在劳动就业中心进行各类技能培训后向外输转,引导外出务工人员由苦力向技能、智力型转变,促进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变。截止4月底,全县已培训输转劳务人员1.42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000万元。

三是突出思想道德和政策法规培训。深入开展《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学习宣传活动。深入乡镇、社区、村组。通过编演乡土小戏、小品、舞蹈等文化节目,从科技、文化、卫生等部门抽调骨干力量组成工作队。积极开展“三下乡”活动和“双节”文化活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娱乐活动,大力宣传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群众移风易俗,树立健康文明的社会新风尚。结合“五五”普法活动,抽调熟悉法律法规、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各乡镇设立法律服务咨询点10个,深入宣讲安全生产、公路交通、土地承包、社会救助、合作医疗、计划生育、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特别是注重用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分析,教育引导群众增强民主法制意识,通过法律手段维护权益、行使权力、履行义务、解决予盾纠纷,使广大农民树立了遵纪守法、崇尚法律、依法办事的良好风尚。

四是突出农村创业性培训。以外出务工人员、立志务农的回乡初高中毕业生。实施“农民创业性培训计划”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重点培训了市场开拓、品牌培育、效益管理、合作组织运转等方面知识。

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带资金、带技术返乡创业,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和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管理人员为主要对象。培养农民的创业精神。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使其真正成为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者和领路人。

三、突出信息传送。农业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新突破。

今年上半年。全面提高了农业信息化水平通过实施农村公共服务网络工程、参与“全省信息联播”信息报送和开通12316三农”服务热线。

农村公共服务网络建设按照“金塔模式”重点突出建设县、村两级村公共服务网络。编发农情简报7期。以最佳的服务为农民群众提供准确的市场行情、农资流通渠道和农民增收途径。村收信息服务点已确立30个并编制政策法规、行政许可、技术指南等基础资料工作基本完成。发布“三情”信息105条。

全省信息联播”信息报送确定专人负责。上半年已报送信息32条。已报送信息累计达到180条,按照及时、高效、准确的原则。采用32条。采用180条。

自4月1日12316三农”服务热线开通以来。积极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热线的使用方法、资费标准、服务内容等。人人皆知,县通过广播、电视、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使12316三农”服务热线家喻户晓。真正成为农民生活中想用、敢用、会用的信息指南。并精心推选专家,组建专家组,接受群众咨询。截止目前,全县共悬挂横幅20条,张贴标语170条,发放宣传资料4300份,举办电视专题讲座2场,咨询量1561个。

尽管我农牧业科技推广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示范带动作用不够;从培训的情况看,但同上级的要求相比。具体表现是一是科技进步水平不高、科技含量低。农民文化程度偏低,短时间内掌握一定技能还有一定困难。二是农民文化程度偏低。三是信息化处于初级阶段,广大干部群众的信息化意识还比较淡薄。对此,今后的工作中,将认真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理念,思路上再完善、机制上再健全、措施上再细化、责任上再靠实、工作上再深入,努力推动我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农民培训工作和信息化工作再上新台阶。

乡镇农牧工作总结篇十八

今年上半年,供销社按照县委县政府助农增收工作要求,以提升为农服务能力,加强基层农资组织体系的建设为着重点,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及时制定了目标任务,明确职责,围绕全县大政方针把工作落到了实处,取得了实效。现就上年年来开展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年初制定了工作计划,成立了领导小组,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对全县的13个农资网点进一步规范,制作统一的标识标牌,货物明码实价,挂牌服务;二是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牧民的春耕生产工作,引导农民正确使用农肥,特别是复合肥使用方法等进行宣传;三是切实做好农资补贴工作,让种植农民直接受益。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扎实开展,农资网点经营进一步强化。今年共销售各类肥料294吨,其中磷肥236吨,其它各类农资58吨,供销社会同工商质监部门深入农资市场开展检查,有力的维持了市场秩序,有效地遏止了伪劣农资的进入,主导了市场价格,让农民买得起用得起放心农资。

(一)农资网点经营的肥料品种单一,跟不上农民所需,特别是蔬菜、果树所需的有机微肥没有组织供应,农药方面抗病毒药物不足。

(二)无储备仓库,遇到货物紧张或道路交通中断,不能及时保障供应,

(三)农业农村人才缺乏。“人才兴则事业兴”,人才是供销社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和缺乏技术支撑。县供销社目前共有在职在编人员4人,人员老化,缺技术与管理人才,与当前供销社综合改革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20xx年下半年,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关于切实深化供销社相关要求,县供销社将以示范县建设为榜样力量,努力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一是进一步抓好全县三个乡基层供销社建设试点和新建30个农资网点的规划选点及建设工作。二是提升现有农资网点的规范化管理和农资品种多样化经营模式,切实满足农牧民的需求。三是抓好20xx年农资贮备工作。

乡镇农牧工作总结篇十九

201x年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坚持以经济发展发展、社会稳定为主线,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紧紧围绕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奋斗目标,坚定信心,团结拼搏,全镇农业工作取得令人欣喜的成绩,农业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发展,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

我镇始终坚持农牧业基础地位不动摇,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充分调动农牧民从事农牧业生产的积极性,加大对农牧业的扶持力度,加快农牧业科技的推广,不断推进“科技兴农”战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抗旱防灾能力,多渠道转移农牧区富余劳动力,有效地促进了粮食增产、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

(一)农业经济发展。

全镇总耕地面积有6251.1亩,机耕面积6030.8亩,机播面积4116.7亩,机收面积485.63亩。油菜播种面积1267亩,产量达88.72吨;青稞种植面积4690亩,产量达1371.68吨;蔬菜种植面积37.01亩,产量达1.9吨;土豆种植250.2亩,产量达81.31吨。虫草采集达719.7斤。全年农业生产总值达3379.02万元,粮油生产总量达1460.4吨。

(二)牧业发展情况。

全镇牲畜总存栏20343头(只、匹),大牲畜17540头(只、匹),其中牦牛13020头,黄牛3359头,犏牛308头,马853匹,羊2405只,猪398头,藏鸡存栏3897羽,适龄母畜7288头,占牲畜总数的45.5%,全年牲畜死亡率控制下0.5%以下。全年出栏牲畜4793头(只、匹)出栏率达19%,全年肉产量达243吨,奶产量407.78吨。牧业总产值1283.41万元。

森林资源保护和绿化造林是惠及子孙的重要工程。20,我镇共植苗300余株。认真做好了森林防火和严格控制乱砍乱伐行为,与各村签订了森林防火合同,建立完善了我镇的森林管护队伍建设,加强了管护人员的巡山力度,并及时发放了管护人员的补贴经费,一年来未发生火灾、火点,使全镇城区内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四)多种经济发展方面。

5、在新生村投入资金55万元,购买犏奶牛130头,建设完成了犏奶牛养殖基地。群众直接现金收入增加了26万余元。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38722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