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师要学陶行知心得体会 观影陶行知心得体会(优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9 13:45:02
最新教师要学陶行知心得体会 观影陶行知心得体会(优质10篇)
时间:2023-11-29 13:45:02     小编:ZS文王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不断提升自己。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要学陶行知心得体会篇一

观影陶行知活动是一种新型的体验式教学活动,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它更注重学生的感性认识和情感体验。该活动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观影,通过电影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思考人生哲理和道德观念;二是陶艺创作,通过亲手制作陶艺作品,体验“从手到心”的感受,更好地传递心中的情感。这次我参加了这个活动,并深受启发。

第二段:电影观影体验

在活动的第一部分中,我观看了一部名为《秒速五厘米》的电影。这是一部描写青春与爱情的电影,主人公们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磨难与挫折,但最终,他们依然相信爱情的力量,并为此勇敢行动。这部电影非常感人,让我们带着一颗温暖的心,思考人生的真谛。我们发现,我们的生命如同电影中的主人公,充满着繁华、快乐、挫折和悲伤,但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像电影中的主人公那样,坚定地走下去,勇敢地面对幸福和挑战。

第三段:陶艺创作的体验

在活动的第二部分中,我们亲手制作了自己的陶艺作品。一开始,我并不知道该怎么做,但讲师耐心地教导我们,让我们从泥土中发挥创意,慢慢地模出自己心中想象的作品。这个过程让我很兴奋,因为我感到自己的创造力得到了释放。制作陶艺的过程很艰辛,每个动作都需要用心,但我们最终成果却很令人欣喜。在制作陶艺的过程中,我不断地思考,发现自己不应该被生活的琐事打败,而是应该坚定信心,迎接生活中的挑战。

第四段:陶艺作品的意义

通过做手工艺品,我领悟到了“从手到心”的过程。我们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融入到作品之中,让它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我的陶艺作品是一个小熊猫,这个可爱的小熊猫代表了我的一些内心感受。我把小熊猫做得非常精致,希望它能表达出我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幸福的向往。制作陶艺让我感受到了一种愉悦感,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我想,这个小熊猫不仅是我的作品,更是我在陶艺创作中获得的一种宝贵的情感体验。

第五段:总结

通过这次观影陶行知活动,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教育的魅力。这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教育形式,它让我们从生活的细节中领悟人生哲理,感受到创造的乐趣。我想,这种体验式教育不仅是行为艺术的展示,更是一种心灵的升华。让我们在观影陶行知的旅程中,寻找自己的目标,不断成长,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教师要学陶行知心得体会篇二

近一阶段,有幸翻阅了《陶行知教育名篇》一书,知道陶先生作为一名留洋的教育家,在深刻了解了中国的文化和社会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学说,既强调了教育的现实功能,又关注了教育的终极目的。陶先生所研究和实验的教育问题,直到今天,仍感到很中肯,很新鲜,仍有进行试验的价值。这一方面说明陶先生视野之开阔,研究问题的深刻,另一方面也说明教育界旧习惯势力之大,改变陈旧教育观念之难。读了陶先生的文章,我有两点体会: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从陶先生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他对好教师的殷切期望。他对自身成长提出了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陶先生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一个集体的成员,若人人以集体利益为重,注意自己的每一个行动都为集体着想,则这个集体会越来越壮大,这个集体定是有希望的集体。否则,多数人只顾个人私利,不顾集体利益,则集体的根本必然动摇。如此,每个一线教师弘扬“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敬业精神。陶先生的“每天四问”为人们提供了进德修业的参考,当作一面镜子,时刻对照自己, “必然可以见出每一个人身体健康上有着大的进步,学问上有着大的进步,工作效能上有着大的进步,道德品格上有着大的进步,显出水到渠成的进步”。

陶先生提出“教学合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认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教学一方面要老师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如果教师只会用“旧瓶装新酒”,那就看不到新鲜的事物,教师应不断研究,才能时常找到新理,只有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倦。

陶先生倡导“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社会即教育”,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大自然里,使它们任意飞翔。把学校的一切伸到大自然里,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这样的学校才是学校,这样的教育才是教育。陶先生主张远离生活的教育不是真教育,好教育,脱离实践的知识是虚的,不实用的。今天我们的教育教学脱离生活已越来越远。孩子们成天埋于书堆里,以高分遮面。“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扑面春风,也没有吹散“叮、盘、揉”的束缚。

教师要学陶行知心得体会篇三

陶行知基金会是一个致力于推动教育发展的公益组织。我有幸参与了该基金会的一次活动,并深受其影响。通过与基金会的互动,我对陶行知基金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得到了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

首先,陶行知基金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活动中,我看到许多学生不仅有很高的学业成绩,更重要的是,他们具备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得益于基金会的培养模式,基金会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鼓励他们自主探索和实践。这不仅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意义,还培养了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参与基金会的活动,让我深刻认识到了创新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并激发了我思考如何在平时的学习中以及未来的工作中发展这些能力。

其次,陶行知基金会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教师是教育的核心,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基金会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会等方式,提供给教师们学习的机会,帮助他们提升教学能力,并分享教育心得。在参与基金会活动的过程中,我与许多教育工作者交流,并受益匪浅。他们的思路开阔、教学经验丰富,给了我许多启发。同时,我也意识到,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再次,陶行知基金会注重社会责任和公益事业。基金会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努力改善他们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这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认识到作为一个公民,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社会做出贡献。在将来,我希望能够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另外,陶行知基金会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他们通过举办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书斋,亲自感受社会,了解社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我参与基金会组织的一个社区服务活动,与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们互动,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他们的生活困境和教育机会的不平等。这让我认识到,作为一个学生,我不仅要关注自己的学习,还要关心身边的人,积极承担起社会责任,为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最后,参与陶行知基金会的活动让我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和希望。通过教育,我们能够帮助更多的人实现自己的梦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基金会积极推动教育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教育对于每个人都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同时也激励着我将来从事教育事业,为更多的学生带来希望和实现他们的梦想。

总之,通过对陶行知基金会的参与,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得到了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我认识到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必要性,以及承担社会责任和公民意识的重要性。我相信,只有通过教育,我们才能够帮助更多的人实现自己的梦想,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我希望将来能够积极参与教育事业,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师要学陶行知心得体会篇四

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一直深受人们的崇敬和学习。陶行知有一部文集,名为《陶行知文集》,其中包含了他生前的各种文章和讲演稿。这部文集是一本充满智慧和人文关怀的书籍,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陶行知的思想观点,还可以激发我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追求。

第二段:学习陶行知文集的意义

学习陶行知文集,有助于我们掌握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陶行知以“诚实、勤奋、耐心、恒心”为教育质量标准,倡导自由而不放任,呼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而这些理念和经验,在当今也有着重要的受教育意义。此外,学习陶行知文集还可以激励我们表达自己的见解,成为更好的教师、更好的学生和更好的人。

第三段:学习陶行知文集的方法

学习陶行知文集,首先需要认真阅读,并对其中的知识、思想和思考方式进行理解和反思。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标注重点、做笔记、提出问题等,以帮助自己更好地消化和吸收所学内容。此外,可以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分享不同的看法和经验,寻求更广泛和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第四段:学习陶行知文集的收获

通过学习陶行知文集,我们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和宝贵的经验。我们可以了解到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及其源头,掌握教育实践的方法和技巧,并在自己的教育中应用陶行知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第五段:总结

学习陶行知文集,是不断提高自身识别、认知和实践教育的有效方式。在教育的众多实践中,陶行知的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条金线,它通过智慧的引领,赋予我们多元而深刻的教育思路。在学习陶行知文集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深刻体会并融入到自己的实践中,做到身教与言教一致,始终保持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追求。

教师要学陶行知心得体会篇五

第一段:陶行知的人格魅力

陶行知一生谦和、宽厚、仁爱,他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和心灵的独立自主。他常常鼓励学生相互尊重、理解、帮助和关心,他主张师生之间要建立平等、尊重的师生关系。我深受陶行知的人格魅力感染,在他的影响下,我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帮助他人,学会了尊重和感恩,在与他人相处时更加包容和友善。

第二段:陶行知的教育理念

陶行知主张通过实践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实践能力,他强调“学以致用”,注重实际操作,推崇实践中的探索和发现。他提出了“集体协作,自主学习”的理念,鼓励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自主学习。在陶行知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懂得了课堂学习和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在团队合作中不断提升自己,培养了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第三段:陶行知的教育方式

陶行知的教育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思考能力。他主张先进行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再注重辅助和指导,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主动性。他也鼓励学生多进行实地考察和亲自实践,通过亲身经历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陶行知的教育方式下,我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愿意负责和承担,不仅仅学习知识,更注重培养自己的能力和素养。

第四段:陶行知的教育成果

陶行知创建的苏州中学是他最大的教育成果之一。在苏州中学的校园文化中,陶行知的精神一直得到弘扬和传承。学校重视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品德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在这样的校园环境中,我深刻感受到了陶行知教育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学会了正确的价值观、准则和自我约束,使我能够成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

第五段:陶行知的教育启示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给了我们很多启示。首先,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品格和思想,不能仅仅关注知识的传授。其次,教育要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探索精神。最后,教育需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对陶行知的崇敬和学习他的优秀品质,努力将陶行知的教育理念融入自己的成长之中。

结语:陶行知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他对教育事业的贡献将永远被人们铭记。通过了解陶行知的理念、方式和成果,我们学生受益匪浅。我们将继续努力,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精神时刻保持在心,并付诸实践,为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和人生理想而努力奋斗。

教师要学陶行知心得体会篇六

陶行知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我认真地学习了他的教育思想,让我的思想进行了一次彻头彻尾的大洗礼。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从陶先生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他对好教师的殷切期望。作为一名教师,要教人求真,首先要教己求真,求真的知识,真的本领,真的道德。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我们周围时刻充满着变化。我们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不被社会所淘汰。我们要心怀进取心,下苦功夫学。我们要虚心地跟一切人学,跟大众学,跟朋友学,跟大自然学,也跟大社会学。人类发展永无止境,科学永无止境。我们要时时更新自己的观念,及时获取相关的信息,不断进取,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陶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会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确,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奉献。有人将教师比作园丁,但是,“园丁的汗水,在绿叶上闪光,教师的.汗水,在心灵中结果。“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陶行知为了使大众掌握文化知识,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开展文化教育活动。在我们前辈中间,也有许许多多平凡的教育工作者,无怨无悔地把自己的青春和一生精力挥洒在教书育人这块神圣的土地上。他们都是我们教师的一面镜子。

作为一名教师,我将永远牢记陶先生的教诲,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学会过硬的技能,使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成为新世纪的创新型人才。(许根荣)

教师要学陶行知心得体会篇七

教育文集聚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文章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表达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

通过反复体会,我深切感受到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的不足之处,开始认识到自己确实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下面简要地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多灌输一点理想、道德、情操;多一份理智和引导,这样学生在承受师爱的过程种找到前进的路,学会爱父母、爱他人、爱家庭、爱学校、爱祖国,心中充满爱。

其次,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让每个孩子受益的方!教法必须根据学的学法,学生怎样学就怎样教。从实际出发,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学生的知识程度和接受水平是指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由于学生个人的文化水平、道德修养、才能和各年段的心理水平各不相同,教师必须实行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每个孩子受益。正像陶先生说的那样松树和牡丹花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受不了,会被烧死。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要同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而予以适宜之肥料、水分、太阳光,必须除害虫。这样,他们才能欣欣向荣,否那么不能免于枯萎。补偏救弊,长善救失,这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陶行知指出:怎样学就怎样教,学得多就教得多,学得少就教得少,学得快就教得快,学得慢就教得慢。由此得知,陶行知把教和学的关系翻过来,不是传统的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而是学生的学决定教师的教;教学内容的选择安排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来确定;教学过程不取决于教师的主观意图和外界加的压力,而应该取决于学生的快慢程度。同时,他还特别重视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当今教学理论的研究成果说明,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根据学生的可接受水平和最近开展来促进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发展,不可操之过急,拔苗助长。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丰富多彩的,同时我们教师所学习所要作的也是丰富多彩的。学习陶行知,向前辈们学习,多积累知识,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作为我们教育现代化的一盏指路明灯。

教师要学陶行知心得体会篇八

陶行知是中国教育家、科学家,也是文学家、诗人、思想家,被誉为“教育家中的林黛玉”,其文学作品有《彷徨》、《社会主义与人民生活》等,而其教育学著作则以《天路导航》和《鲁迅与教育》为代表。本文将以陶行知的文集《陶行知文集》为主线,分享自己的心得和体会。

第二段:阐述学习陶行知文集的初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历程和所在的社会背景,但作为人类性格和思维方式的一部分,教育和文化对每个人的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作为一个从中国大陆走出去,来到欧洲留学的学生,我对于陶行知的文化身份和教育思想的了解十分有限。在和不同国家的同学交流中,我意识到获取更多的知识和发展更广阔的视野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选择了学习陶行知文集。我希望能从中探索出自己生命的更多可能,并深刻领悟到文化和教育的精髓。

第三段:深入探讨

陶行知在《陶行知文集》中提出了一系列极富哲理的观点,如“天才不是与生俱来的,培养才是”的教育观、“眼前的草就是草,心中的草就是诗”和“人生有两条路,我选择了人的路”等等。在我的理解中,陶行知试图打破传统教育中的生搬硬套,激发个体的独创精神和发现自我价值的能力。他的思想中培养个体多方面的才能和拓宽对生命的认知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很好的生活和职业发展。在此过程中,陶行知为我们学习提供了许多新的思考方向,不仅如此,他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也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第四段:结合个人经验

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陶行知的教育和文化思想非常符合我的成长经历。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体系中,笃信孔子的说法“即可适用于任何时刻、任何地点、任何社会场所和环境”,并几乎让每个学生学习同样的内容,认为所有问题的答案都在教科书中。但是实际上,每个人对于知识的理解是不同的,也都会根据自己生活经验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学习陶行知文集让我意识到,我们应该尝试更多的学科和课程,选一些自己特别感兴趣的领域来深入学习,建立自己的专业方向,从而达到更好的个人发展目标。

第五段:总结

陶行知所提出的教育思想和文化精髓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非常有指导性的。他从个人想象能力的培养到整体世界观的塑造,从人生观和人性禁锢的解放到在社会中独立自主地生存,朝着积极的方向生活,涵盖了许多开阔思维和提高自身素质的方面。当然,对于每个人来说,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是不同的。但是,我们可以从陶行知的思想中,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感悟,并学会如何积极应对人生的挑战。学习陶行知文集不仅宣扬了文化多元性和思维的创新精神,更是启发了自我的深化和内省。

教师要学陶行知心得体会篇九

陶行知,中国近现代教育家,礼贤镇的创办人,以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在中国教育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作为学生,我们有幸接触到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对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与陶行知的接触中,我们受益匪浅,从中汲取了知识和智慧。下面,我将分享我个人的陶行知心得体会。

首先,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强调真实性和实践性。他提出“不自以为高人,不妄下愚人”、“实事求是,对待工作、对待学生要实事求是”的观点。他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而不仅仅是追求分数的高低。因此,他强调要真实地看待每位学生的优势和劣势,不给他们贴上标签,不将他们的未来局限在某个领域。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我也体会到了陶行知的理念的重要性。当我真实地面对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尝试利用自己的优势克服不足的时候,我发现我取得了更大的进步。

其次,陶行知强调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他提倡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他的理念中,学生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更是能够主动参与和创造的一方。作为一名学生,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种思想的鼓舞和激励。当老师给予我们自由发挥的空间,鼓励我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时,我感到内心的热情被激发起来,我愿意去尝试新的方法解决问题,去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再次,陶行知倡导“以学生为本”。他在教育中强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每个学生的独特性。他提出“教学合一”的理念,认为教育是一门艺术,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他认为学生应该是快乐的学习者,通过发展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这种教育思想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启示,让我意识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每个学生都值得我们的关心和尊重。

最后,陶行知强调教育的社会责任。他认为教育应该致力于培养有健康人格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事业,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和社会发展。在接触到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后,我深深地意识到作为学生,除了学习知识外,我们还有责任去关心和改变社会。作为陶行知的学生,我们应该尽自己的力量去传播他的教育理念,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通过了解和学习陶行知的心得体会,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他的教育理念的魅力和价值。他的思想和理念在教育界引起了很大的响应,并对我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我们作为学生,在接触到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后,应该真正理解和运用他的理念,通过努力实践来传承和发扬他的精神,为自己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教师要学陶行知心得体会篇十

陶行知文集读书心得

通过品读《陶行知文集》,总是感到有一位慈祥的老人在讲述自己一生对教育的感悟。以前关注的是他的教育思想的特点,而现在才更关注他的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无论是从师德方面如何做一位好老师,还是从业务方面如何提升专业能力,从他的著作中都可以感受得到。

陶行知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要草去”的荡气回肠的话语告诉我们,做一名教师一定要真诚、热情、具备奉献精神。学生需要我们教师的“五心”:用爱心温暖孩子,用耐心理解孩子,用关心照顾孩子,用信心鼓励孩子,用细心观察孩子。我们班有个女孩子,特别的胆小,性格很内向,为了能让她勇敢、自信地表达想法,我设法想走进她的心灵深处,与她进行沟通。于是我每见到她时会主动地与她亲近,与她打招呼、聊天,观察她的每一个生活细节,渐渐地,她也开始接近我了,慢慢地把我当成她的朋友,而且课堂上还会主动地举手发言,看着她慢慢勇敢、自信的份上,我很自豪,我看到她的笑容,我觉得我做什么都是值得的,这就是一名教师的责任,用“五心”待每一个孩子和家长。

陶行知先生的另一个教育理念:“生活教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践课改的今天,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陶行知曾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生活教育从一日活动开始,作为老师,要有生活教育的意识,追踪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回应,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经验,丰富情感体验,发展认知,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

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对学生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自我体现。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详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在两颗心逐渐融化为一的过程中,教师按真人的规范导之以行,或示范,或帮助,或催化,或促进,每一施教又无不浸透着期望和成功的喜悦。没有对学生爱,即使

教学

也没有激情。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只爱一部分学生,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偏爱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陶行知特别反对“纯以面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他办育才学校施爱于所有难童,包括有生理缺陷或有病的难童,他做到了如谚语所说的那样:“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

其次,陶行知先生对学生的爱还应表现在对学生学习、思想、生活上全面关心爱护。即父母想到的,教师想到了,父母未想到了,教师也想到了。由此我想我们现代教师做学生“亲人、朋友和导师”三个角色,这是陈校长教育思想的体现,也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实践,我们必须认真加以贯彻。

二、实施生活教育

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课程课改确立了以幼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突出了学生发展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让孩子学会生活,学会探究,学会表达,致力于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生活教育从一日活动开始,作为老师,要有生活教育的意识,追踪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回应,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经验,丰富情感体验,发展认知,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为学生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所需要的能力奠定最初的基础。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内涵十分深广,而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陶行知提倡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他的生活教育从内容上看是动态的,随环境和不同受教育者的变化而变化。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根据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么做.就怎么学,就怎么教”,而教学的中心是“做”即实际生活。

和精心的安排,都力求收到尽可能好的实效。

此外,陶行知先生把生活教育提高到这么一个高度,是我前所未闻的,更给了我一丝震撼,震撼于他的精辟和深刻,同时也有所不理解。按照他的思想,生活即教育不就是说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次,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但这就是整个教育的全部吗?在这里,笔者留下疑问。

陶行知先生是创造教育的先驱,他提出“要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要解放儿童的头脑、眼睛、嘴、双手、时间、空间??”,并且他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全面实施课程改革后,学校的活动形式多种多样,不再是单一的传授,多了观察发现法、实验探究法、游戏操作法??,教育的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学生共同生活、探索世界、表达与表现。

人”,并具有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一代新人而努力工作。

最后,认真学习了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的思想,可以采用的做法是: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们从书本和试卷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去看社会、看自然、看生活;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闲置的双手动起来,去做事情,做到“学做合一”;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从“只听不思”中解放出来,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学会思维;解放学生的嘴——给他们说的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解放学生的空间——除了课堂学习,还引导他们走向课外,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给他们广阔的天地。

读《陶行知文集》心得体会

学校党支部要求我们大张中学全体教师研读一本书,如《陶行知文集》或其他教育著作,并写心得体会,我读了《陶行知文集》,陶行知先生是一位平民教育家,他让中国教育事业向前迈了一大步,特别他的乡村贫民教育践行是我们学习的楷模。通过阅读《陶行知文集》,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学还有许多误区,需要调整和改进的地方,感受到自己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积累。下面我对读书的几点体会如下:

一、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给了我对素质教育的新启发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让我感受到了在教育教学中让学生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在传统的教育中我们为应试让学生多花时间读书、背书,特别关注他们的考试分数,以分数来分学生的好坏。陶行知形象的把传统教育比喻为吃人的教育。例如有一则漫画这么形容的。一幅图:学校开学了,学生带着长方形,正方形,六边形等等各种形状的脑袋进入学校。另一幅图:他们毕业后,一个个带着圆形的脑袋从学校走出来。这个漫画形象的表现了传统教育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以传受知识为已任,学生以接受知识,应付考试为追求的目标。生活教育观则教人做人,他要教人生活。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他第一就注重健康,他反对杀人的各种考试。这是我们现在所追求的教育,新课标中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活起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自主创新。他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现代学习方式,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多么的重要。正符合现代的教育必须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上取得和谐发展。

二、要理解教学的真正意义。所谓“教学”即教生学;所谓“学生”要意于学会生存。因此,归根结底教育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教会学生学会如何生存”。至于如何教才是最有成效的捷径,这就涉及到方法论的问题了。教学并非简单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教养学生的能力。如果说教学内容已体现了这一方面的要求,而仍采用“学生听教师教”的教学方式的话,就无所谓能力的培养了。因此我们主张要由“喂养”式转为“觅食”式的教学。陶行知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不在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先生如果只“教”或只“教学”,就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学的积极性,更不能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素质教育主张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所以教师的社会职能就是体现出“导”这个特点来。陶行知认为,教师不应把现成的解决等问题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根本不用思考,而应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告诉学生,使学生自己动脑,经过不断反复推敲以求得最佳结果。与此同时,陶行知又指出教师应精心设计好一系列程序,指导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来解决问题。对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而言,能推而广之,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由此我们不难体会到陶行知的苦心,他想通过这一方法的寻求来最终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力有了,学生就不仅能使自己获得丰富的知识,而且还可以探索解决新的问题。

《陶行知文集》读后感

作为一名教师,多读些教育著作,多了解些教育理论是不可获缺的。寒假期间,我阅读了名著《陶行知文集》,从中受益非浅。“从做中学”是美国现代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全部教学理论的基本原则。杜威认为,“所有的学习都是行动的副产品,所以教师要通过?做?,促使学生思考,从而学得知识。”杜威把“从做中学”贯穿到教学领域的各个主要方面中去,诸如教学过程、课程、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都以“从做中学”的要求为基础。形成了“不仅塑造了现代的美国教育,而且影响了全世界”的活动课程和活动教学。

育的锐利武器。在长期实践中摸索出了“教学做合一”从义到特质到具体方法一整套教学理论,建立和逐步完善了包括“教学做合一”在内的“生活教育”,并使其达到最高水平。由此而产生的丰硕的教育理论著述,被今人编入《陶行知文集》。

“教学做合一”并不是“从做中学”的翻版,陶行知对杜威的继承,也是批判的、改造的、创新的,有的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实践出真知。杜威的“从做中学”是以本能论心理学思想为基础的,具有明显的主观唯心主义的性质。“从做中学”虽然强调“做”,但把“做”看作是人们的生物本能活动。杜威指出人有四种基本的本能:制造本能、交际本能、表现本能和探索本能。而所谓本能,依他的理解,是与生俱来、无需经过学习、自然会知、自然会能的一种“人性与行为”。由这四种本能的需要产生了人的四种兴趣,即制作、语言与交际、艺术表现和探究发现的兴趣。这些本能与兴趣提供学习活动的心理基础和动力。于是,他把“每天的时光分为四期,叫儿童做下面四件事体:就是游戏、说故事、观察及手工。”他认为这正是儿童的自然本能生长的要素所决定的最好的教学内容。可见,这里的“做”只是一种基于生物本能要求、抛开一切社会基础的“活动”。

求知,强调了“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认为“亲知是一切知识之根本”,这是具有唯物主义因素的。从“晓庄”实验初期开设的“农事教学做”、“家事教学做”、“改造社会环境教学做”等课程,也可以看出“教学做合一”的“做”已经与生活结合,与劳动结合了。这一“做”已广泛包含征服自然和改造社会的丰富的社会生活实践内容了。“教书育人”是完整的统一体。教师的责任是育人,“教书”只是手段。教师不能以为完成了课时计划,教学内容和进度就完成了任务。“育人”就是培养发展学生智力因素和开发他们的非智力因素,让他们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越学越会学。独立思考,独力探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观察判断能力越来越强。

第二、“以教人者教已”。

“从做中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员与课本不复成为学生唯一的导师;手、眼睛、耳朵以及身体的全部,都是知识的渊薮。而教员变成发起人,课本变成试验品。”这样,教师在教学中不再是主导,而只是起一种从旁协助学生活动的参谋作用了。这是一个重大变革。但并未从本质上阐明师生关系,阐明教师该怎么做。“教学做合一”第三大特质是“以教人者教已”,说的是:若想在做上教者,先必得亲自演练一番,即首先在做上学。陶行知先生在《以教人者教已》一文中曾这样表述过这种思想:“?为学而学?不如为教而学之亲切。为教而学必须设身处地,努力使人明白;既要努力使人明白, 自己便自然而然的格外明白了。”这是对教师素质的具体要求,与“教学相长”的思想也是类通的。“教学做合一”的具体方法中,“连环教学法”之“我教你,你教他,他又教他”,“艺友制”之“要想做好教师,最好是和好教师做朋友”,“传递先生制”之“即知即传人”,“小先生制”之“运动式地发动小学生来做小先生”等等,文章都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

由“从做中学”到“教学做合一”,我们不难看到陶行知先生改造旧教育、创造新教育所走过的艰难历程,不难受到陶行知先生敢探新理敢闯新道的开拓精神、勇于实践求真务实的研究作风的教育和感染。虽然“教学做合一”及其“生活教育”理论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在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已经达到了它所能达到的高度,十分难能可贵!就是对我们今天“科教兴国”、“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群众运动以及活动课程与活动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研究也有许多重要的启迪和指导作用。

学习陶行知文集心得体会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还要有高尚的道德和创新的理念。通过阅读陶行知的一些著作及了解陶行知先生的做事风格理念,深刻感知自己作为教师要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那里学到很多,做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爱岗敬业。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要做“有目的,有远虑,有理想”的人。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

二、要有爱心。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在这点上,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做的事有过之而无不及。

三、加强师生情感,用爱心培养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爱学生,怎么爱才是真正的爱。近来一些舆论批评某些教师是“制造自卑者的教师”。好多教师都认为,学生的优点,不夸跑不了;学生的缺点,不批改不了。因此,他们总是批评、训斥、否定学生,而很少鼓励、表扬、肯定学生。其实,在老师的眼里不应有教不好的孩子,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或歧视学生。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四、提高自身素质。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教师要严以律己、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要以自身之言行给学生以楷模之影响。青少年具有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的特点,师生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塑造与被塑造的关系,要求学生文明修身,自己就要讲礼貌,谈吐文雅;要求学生衣着朴素、大方,自己就要端庄、整洁;要求学生言行一致,自己就要说到做到;要求学生说话诚实,自己就要表里如一。动之以情、以情育人,晓之以理、以理塑人,导之以行、以行正人。

总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教育是万古长青的事业,教师的任务无尚光荣,因此,我将

走在行知路上的心得体会

三、四十年代曾得到陶行知亲自指导推行生活教育运动的那段辉煌历史产生了兴趣。此后我就从不断了解“那段辉煌历史”走上漫漫行知路。2006年祝塘中学大埔祝塘中学学陶师陶成果——《行知路上》一书出版在协助学校编辑、出版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进一步了解了陶行知生平事迹和陶行知教育思想并在《侯中校友》、梅州教育城域网发表介绍该书出版的文章。

一、读陶书明校史挖掘、整理祝塘中学曾得到陶行知先生亲自指导开展生活教育运动的“宝藏”

二、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领会其精髓用以推进学校素质教育铸造“陶”字特色学校品牌。

读陶书明校史主要阅读包括《陶行知文集》和各种陶研读物查阅祝塘中学上个世纪

三、四十年代曾得到陶行知亲自指导推行生活教育运动的那段辉煌历史的材料了解陶行知生平事迹。 祝塘中学是一所陶行知先生亲自指导开展生活教育实践的学校。民国廿二年一九三三年杨德昭先生为改革乡村教育聘请教育家陶行知推荐的潘一尘等一批生活教育社优秀骨干教师来侯中任教。是年秋潘一尘等到校后团结本地教育界和社会人士成立“百侯乡村教育促进会”推动侯南村分房、分姓办的小学合并建立百侯南中心小学作为侯中附小。此举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和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高使百侯的教育面貌为之一新。祝塘中学实行生活教育期间分设初中部、艺友制师范班、小学部附设幼稚园和民众教育馆。侯中作为全国第三个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生活教育基地生活教育内容丰富多彩并富有特色得到陶行知先生的高度评价称赞为“百侯精神”。此后生活教育之树在百侯茁壮成长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新中国成立后侯中一些骨干教师被派往县内中小学校任领导和骨干使生活教育的种子播撒各地。

大量的工作纪念馆剪彩典礼后为扩大祝塘中学陶行知纪念馆的宣传我写出《爱满天下行知路 侯中陶子写新篇》一文拿到中陶会主办的刊物----生活教育杂志2007年第4期发表。7月6日、7日广东教育学院闫德明教授和嘉应学院何尚武副教授到全国第三个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实践基地祝塘中学调研指导祝塘中学“陶”字特色学校品牌建设。7月6日下午闫德明教授给祝塘中学全体教师作了关于“学校品牌建设”的专题讲座。这次专题讲座题为《做一个像陶行知那样的老师》内容包括“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让爱心滋养学生心田”、“让学习成为一种自觉”和“让健康永远相随你我”四个方面。闫德明作为基础教育的专家紧密联系当前中小学基础教育的现状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师表、师德内容作了极为生动的解读对提升祝塘中学教师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7月7日上午侯中召开了“陶”字特色学校品牌建设的研讨会。在这次研讨会上闫德明教授给侯中领导作了如何建设侯中“陶”字特色学校品牌的指导讲话。闫教授说侯中以建设“陶”字特色学校品牌为目标是正确的是“抓到了点子上”。他说侯中得到陶行知亲自指导推行生活教育运动陶先生为侯中写了校歌陶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举世闻名的名言诞生于侯中有如此特殊的学陶师陶历史资源的学校全国并不多见如果不打造“陶”字品牌是没有眼光的。闫德明对侯中学陶师陶和如何打造“陶”字特色学校品牌作了具体的指导。他说学陶首先是一个“学”字要求好陶行知著作和书籍师陶就是要“做一个像陶行知那样的老师。”关于如何打造“陶”字特色学校品牌他从学校管理、办学理念、学校制度、班级管理校本课程和品牌视角、传播等方面作了具体的指导。广东教育学院闫德明教授指导祝塘中学“陶”字特色学校品牌建设对我有很大的启发。我借此机会写了报道文章发表于《侯中校友》、大埔教育信息网等。

此外我还在一些地方刊物和网站上发表有关祝塘中学上个世纪

三、四十年代曾得到陶行知亲自指导推行生活教育运动的那段辉煌历史和今日侯中学陶师陶方面的文章。在读陶书、明校史的基础上挖掘、整理祝塘中学曾得到陶行知先生亲自指导开展生活教育运动的“宝藏”进而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力求领会其精髓用以推进学校素质教育为铸造“陶”字特色学校品牌作出自己应有的努力。总的说来在行知路上我还处在学习阶段还要加倍努力不断积累不丰富自己争取尽快进入“研究”的层次。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39768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