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总结可以激发我们对于学习和工作的热情和动力。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坚持不懈的努力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以下是一些关于如何提高自我学习能力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园林毕业论文园林毕业论文篇一
在园林设计工作中,统一原则意味着部分与部分之间、部分和整体之间要能过达成一致,使得各个元素之间都能够形成彼此关联和协调的要求。而变化则说明了在园林设计工作中,各个构建和元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其却又是一个整体上统一的态势和发展要求。这种设计原则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其相互交叉、局部变化的模式,但是其前提是必须要统一而有合理,避免了设计工作中出现整体单调和乏味现象,同时在设计工作中以为的强调变化则很容易造成整个工作的杂乱无章和毫无秩序。
2、、对比和相似。
由于园林设计工作中所涉及到的要素众多,其中各要素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形态、色彩和质感方面,从而给人产生强烈的形态感情。是个性设计发挥的基础,主要表现在量的太小、多少,方向的前后、左右,层次的高低、错落,形状的曲直、圆润,色彩的明喑、冷暖。材料的光滑粗糙、轻重等方面,设计中要权衡对比与相似的关系。恰当地利用组景的各要素。使物尽其用,个体为整体服务。
3、、均衡。
均衡是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整体之间平衡。
1)对称均衡。
对称均衡是简单的、静止的,具有庄严、宁静的特点。对称有三种:一是以一根轴为对称轴的两侧对称,即轴对称。二是以个点为中心的中心对称。三是按一定的角度旋转后的对称为旋转对称。对称均衡是规整的构成形式,有着明显的秩序性,是达到统一的常用手法。
2)不对称均衡。
不对称均衡则是复杂的、动感的。这和形式的对称没有明显的对称轴和对称中心。但是它具有相对稳定的构图重心,不对称均衡的形式自由、多样、构图活泼自然、富于变化。我国的。百典园林中太多采用这种形式筑山、理水、布置庭院。
园林毕业论文园林毕业论文篇二
摘要:园林绿化施工工程中资料的编制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本文将从园林绿化工程资料编制的重要性、目的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园林绿化;资料编制;重要性。
一、园林绿化工程资料编制的重要性。
园林绿化工程资料的编制,是对整个绿化建设工程以及施工阶段实际发生的各种技术性文件真实的记录和详细的汇总。园林绿化工程资料编制是城市建设增加后备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建设、城市改造和城市维护等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从而为工程施工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园林绿化工程资料编制是一个将绿化建设工程主要施工过程及现状,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载体文件进行收集、整理、立卷、归档的过程。在资料编制的过程中,按照技术、专业、质量管理等不同内容、属性和特点,进行科学的分类、归档、保存,以便管理。工程资料编制是记录原始资料的过程,对工程中的质量评定、计量支付、索赔处理、合同争议解决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隐蔽工程、重要部位、关键工序等施工过程工程资料编制应该灵活采用照相、摄像等技术手段,予以记录并妥善保管好各类原始资料。
二、园林绿化工程资料编制的相关要求。
真实、有效、正确、完整是工程资料编制的明显特点;一般来说要采用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编制方式,园林绿化工程的资料编制也不例外。在资料编制的过程中一律按规定的表格,格式和要求进行编制,达到完整性、准确性及系统性的统一,真正的做到字迹清晰、项目齐全、内容完整。
三、园林绿化工程资料编制的依据。
以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建设文件为前提;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或地区各项工程建设的技术标准、规程、规范来执行;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及项目审批文件;园林绿化工程项目有关的标准、设计文件、技术资料以及承包工程的规范的合同;《城市绿化条例》《城市绿化和园林绿地用植物材料》(cj/t34-91);《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11/t212-也是园林绿化工程资料编制的重要依据。
四、园林绿化工程资料编制内容。
园林绿化工程资料的编制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作,包括资料收集、统计加工以及各种与之相匹配的保密制度、借阅制度和库房管理制度、档案管理人员遵守管理条例等等。园林绿化工程资料编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规划设计资料。
包括建设工程设计合同、总体规划书、说明书、成套图纸、设计预算书等、
2.招投标文件。
包括中标通知书、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施工图纸及说明书、工程的报价表等。
3.开工审批资料。
包括设计、施工企业营业执照、企业资质等级证书、专业许可证;负责人的名单以及工作证上岗证;图纸的审查记录表、交底表、工程施工方案的申报表以及审批报告等等。
4.施工及验收资料。
包括现场详细记录由建设单位主持,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审计单位共同参加的施工现场情况介绍,水、电、道路等设施交接的书面材料;各种符合开工条件的书面材料;施工单位编写项目资料、构配件等;施工单位编写的施工报验表及现场监理签发的通知单,见证记录,中间交验书、验收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工程图纸变更记录;设计变更洽商记录;工程质量保修书等。
5.财务审批文件。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设计变更、洽商或协议书;国家有关经济法规、规定及规范。本地区工程概(预)算定额、取费标准、市场价格信息;有关定额、费用调整的文件规定;工程变更费用报审与签证;施工索赔费用;工程竣工结算报告等。
五、园林绿化工程编制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1)合同中会出现承发包方工程施工范围界定、数据不明确,合同内容不详细。解决方法:一是查看招标文件中招标范围;其次是以施工现场监理的签证为准。
2)合同中合同价含糊不清,采用何种计价方式不明确。解决方法: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工程,应采用固定单价合同。
3)物价上涨引起的计划外成本增加。解决方法:(1)当工程量清单项目工程量的变化幅度在10%以内时,其综合单价不作调整,执行原有综合单价。(2)当工程量清单项目工程量的变化幅度在10%以外,且其影响分部分项工程费超过1%时,其综合单价以及对应的措施项目费(如有)应作调整。调整的方法是:由承包人对增加的工程量或减少后剩余的工程量提出新的综合单价和措施项目费,经发包人确认后调整。
4)因不可抗力事件导致的费用,发、承包双方应按以下原则分别承担并调整工程价款。
解决方法:工程本身的损害、因工程损害导致第三方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及运至施工场地用于施工的材料和待安装的设备的损害,由发包人承担;发包人、承包人人员伤亡由其所在单位负责,并承担相应费用;承包人的施工机械设备的`损坏及停工损失,由承包人承担;承包人应发包人要求留在施工现场的必要的管理人员及保卫人员的工费用,由发包人承担;工程所需清理、修复费用,由发包人承担。
5)合同中会出现承发包双方的权利义务不明确、风险如何分摊的问题。解决方法:发承包双方各自应承担的风险内容、风险范围及幅度,采用以下分摊原则:对于法律、法规、规章或有关政策出台导致工程税金、规费、人工发生变化,并由省级、行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根据上述变化发布的政策性调整,承包人不应承担此类风险,应按照有关调整规定执行。对于承包人根据自身技术水平、管理、经营状况能够自主控制的风险,如承包人的管理费、利润的风险,承包人应结合市场情况,根据企业自身实际合理确定、自主报价,该部分风险由承包人全部承担。
6)合同中会出现预付工程款的数额、支付时限及抵扣方式、付款期限以及违约责任不明确,工程拔款手续不健全、延期付款的问题。解决方案:工程预付款支付的时间和金额应按(财建[]369号)的规定执行。包工包料工程的预付款按合同约定拨付,原则上预付比例不低于合同金额的10%,不高于合同金额的30%,对于重大工程项目,按年度工程计划逐年预付。在具备施工条件的前提下,发包人应在双方签订合同后的1个月或不迟于约定开工时间前7天内支付,如发包人不按期支付,承包人应在10天内向发包人发出支付要求,发包人仍未支付的,可在要求发出14天后,停止施工,发包方应从约定应付之日起向承包人支付应付款的利息。
总之,园林绿化工程的资料编制是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重要前提和组成部分,只有认真对资料进行编制,才能减少或避免施工中的问题,达到施工效果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城市建设档案著录规范gb/t50323—2001[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监理规范sl288—2003[s].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2.
[4]新疆建设工程造价员继续教育培训讲义.新疆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2009.4.
[5]徐占发.工程量清单计价编制与实例详解.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4.
园林毕业论文园林毕业论文篇三
城市化进程城市建设和城市化进程在我国方兴未艾,导致城市园林建设如火如荼。近20年来,我国城市园林发展在速度和数量上都是空前的。园林学科,特别是园林规划设计专业从过去不太令人注意,一下子走到了前台。从传统园林到城市绿化、再到城郊一体化的大地景观,园林规划设计观念在逐步深化和完善,领域也在拓宽,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好作品。但在园林规划设计百花齐放、成绩卓著的同时,作为专业人员,我们应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认清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笔者结合工作实践,愿将管窥之见与同仁共商。
一块不大的公共绿地,却运用过繁过多的手法,使其成为设计者倾吐张力的实验场。某些局部可能精彩,但这种做法使节奏过于紧张,韵律缺乏统一,就像一篇文章有多个主题,有失章法。
2.设计标准豪侈化。
大量使用花岗岩、大理石、不锈钢、玻璃幕、高级灯具、进口喷泉等昂贵景观材料,少园林之美,多暴富之嫌。
3.简单设计复杂化。
一些道路绿化和城市空地,实际上只需简单设计,甚至栽上几排树就很不错,不必套上这样那样的理念。上个世纪50年代英雄纪念碑周边的油松,80年代北京机场路的杨林大道都是简单设计的典范,大气、恢弘。简约有时更能体现身份,朴素本身就是理念。设计者冥思苦想追逐所谓“亮点”,殊不知表面文章做多了却显得浮躁和好大喜功。
4.广场设计八股化。
低头是铺装(加草坪),平视见喷泉,仰脸看城雕,台阶加旗杆,中轴对称式,终点是政府。千孔一面、大同小异,草多树少、大而不当,忽视了广场休闲、纳凉、交际等社会功能。
5.绿荫不足硬质化。
大树少、铺装多,且池底、驳岸也用混凝土衬砌,阻隔地气,不透水、不环保。
6.居住绿地山水化。
人居环境有别于公园,应多为居者设置绿荫和活动场地,过多叠石理水,危及老幼安全,深浅高差过大,影响居民出行。
7.居住区景观展示化。
在有限的居住空间中,左一个“威尼斯水桥”,右一个“爱奥尼柱式”,形象张扬显示华贵,环境排场取悦参观者,居住者却不得安宁。
8.集中绿地架空化。
随着居住区功能的叠加,一些设施进入地下,甚至把居住区集中绿地全部架空,在地下建车库、商场、俱乐部、游泳池,绿地变成不接地气的大盆景,从长远看无法保证生态健全。
9.构图理念非哲理化。
随意设计锐角、增加楔形、破掉轴线,片面理解“解构主义”,使形象“横眉冷对”,尺度比例不当,秩序和思维混乱。
10.文化运用标签化。
在绿地中使用不着边际的文化符号,使文化成了标签,牵强附会,走向“没文化”。
11.电脑设计重复化。
“天下景观一大抄”,电脑制图使设计师“克隆”起来更加方便,参加设计招投标,图板一大摞,有新意的少之又少。
12.城雕作品庸俗化。
基本功欠缺,功能与需求考虑不周,这种情况在城雕作品中表现尤为突出,有些城雕故作深沉,形象浅薄,欲拆浪费,欲留累赘。优秀的雕塑家淹没在人人搞雕塑的平庸中。
13.植物配置与景区划分程式化。
一讲植物造景就是“春夏秋冬四季园”;千篇一律的“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常绿与落叶相结合、乔灌果篱草相结合”云云;不管条件是否具备、需不需要,都设置水景等。
14.反季节植树常规化。
剪彩一瞬间,正是媒体报道舆论强势之时。为这一刻的最佳效果,留枝挂叶、不修剪(或很少修剪)—反季节栽大树成了一道新风景。这种加大成本和违背植物生长习性的.做法,不应成为绿化工程的主流。园林成品需要生长期的支持,当年不可能收获最佳景观。
15.猎奇潮流化。
正如前些年北方园林“江南化”成风一样,近几年“欧风”、“日风”又光顾全国(最近有所降温)。虽然其中不乏成功作品,但作为潮流和时尚欠妥当。
16.置景手段舞美化。
把影视置景和舞美处理搬到园林里来,其中有些艺术质量尚可,并为园林注入了一些现代意识和原生态概念。但如果每每皆是“竹篱茅舍,断垣残壁、寒窗瓦窑、鱼网井台”,我们必丢掉园林的本分。
17.城市湿地公园化。
天然湿地首先应强调保护功能。把城市湿地建成公园以供游览只是个例,不应全部照搬。更不允许借建公园搞开发,走向反面。建设人工湿地公园不应追风赶时髦,且面积不能过大。
总之,园林景观是一个兼具社会、自然、艺术多元功能的综合体,既要满足生态、环保、休闲和美化城市的社会功能,又要符合植物学特性的自然规律,同时在艺术上还要体现创作哲理和个性风格。单纯、极端地追逐其中一项功能,都可能是不完整的。因此,风景园林设计师应有较全面的修养,才能对项目高起点、大视野、全方位地把握。园林的主体应以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绿色空间为蓝本。在园林中,当家的永远是绿荫、草地、花卉乃至水体,同样是树木花草,又有不同的设计构思,创作出千变万化的画图,这些是永恒的。世俗化、潮流化都将成为来去匆匆的过客。
园林毕业论文园林毕业论文篇四
(一)发展状况。
普通人是城市的主人,在景观设计和城市建设中应该得到关怀,而在城市美化思想指导下的绿化建设,强调的是纪念性、机械性和形式性、展示性。事实上,城市绿化的真正意义在于为城市居民提供一种休闲、生活及工作环境,而不是主题游乐。特别是在新建居住区中,真正为居民的生活和栖居而美化的社区并不多见。
而大量出现的是,样板示范区导向的美化,目的是展示政绩,供人参观;商利导向的美化,试图通过美化招徕住户。这两种导向都把居住者和居住环境作为展示品,忽略了环境美化对居住者的日常生活和居住意义,导致了居住区美化走入了歧途。
但是,随着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建成区不断地迅速扩大,新建居住区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居住区的绿化与城市建设、交通、卫生、教育、商业服务及其他物业管理等,共同构成现代化城市居住区的总体形象。
居住区绿地是城市园林绿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伴随现代化城市建设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绿地。它最贴近生活、贴近居民,也最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理念。在城市的大园林中占有相当的比重。据统计,居住区占地绿化面积已远超过其他公共绿地增长速度,也创造了一定的生态效益,得到各级领导和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更深受小区居民的关心和瞩目。
(二)存在问题。
(1)自觉执行绿化法规的意识不够,尚未形成规范化管理。
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管理措施,些建设单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改变了部分规划绿地使用性质。如:摆摊设亭,建存车棚、停车场等。绿地成了无视法规的挤占对象。
宣传执法力度不够,管理办法落实不够。对随意折枝、摘花、伐树和车辆碾压绿地等行为,查处工作薄弱,无形中助长了侵占、蚕食、破坏绿地的行为,致使一些人和个别单位的领导绿化意识淡薄,法制观念极差。
存在各行其是的现象,设计与施工未经园林部门审核(设计施工资质,绿化规划设计),影响了居住区绿化美化水平的提高。
(2)绿化规划与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不相适应。
一些开发商在报规划时,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但具体到施工时,一些配套设施就发生了“计划赶不上变化”的现象。待到投入使用时,问题接踵而至。例如停车场问题、商业配套设施问题等。为了缓解矛盾,开发商不得不考虑补扩建,而补扩建的唯一办法就是挤占绿地。
(3)管理体制不顺,经费明显不足。
责。但由于目前实行房改,房屋产权多样化,至今养护经费不能落实。如果此类问题得不到解决,包袱越背越重,势必会造成将来承受不了而被迫弃管。另外,有一些市政工程,在居住区或重点大街施工,毁坏树木、占用绿地不缴纳绿化损失费,无形中为绿化养护雪上加霜,影响了整体绿化水平的提高。
二、营造最佳人居环境的措施。
(一)规划设计是关键。
(1)严格执行规划设计要求。
要想提高新建居住区绿化美化水平,就必须做到规划设计合理,使规划到位,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规划设计要求。如执行居住区绿化面积占小区总面积的30%,还要按照设计人口居住小区集中绿地面积人均1m2、居住区人均2m2的要求,必须具有一定数量的游憩康体设施,供居民游憩赏景及进行各类活动的公共绿地。
(2)配套设施完善,综合功能齐全。
居住区的基础设施除了绿地外,还应包括教育设施、商业网点、卫生保健、娱乐场所、行政管理、市政公用设施等。
(3)规划要有超前意识,留出一定比例的待建用地。
(4)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要注重创新,注重经济实用,注重管理,注重绿化设计手法。
儿童活动区内要树种树型丰富,色彩明快,比例恰当。一般采用生长健壮,少病虫害,树姿优美,无刺、无毒、无飞絮的树种。配置的方式要适合儿童的心理,色彩丰富,体态活泼,便于儿童记忆和辨认。
老人活动区应选择高大乔木为老人休息处遮荫,为晨练、散步创造意境。对于大多数长年户外活动的人群要通过用自然流畅的林缘线,与丰富的大色块相结合的方式,取得良好的感官环境效果。居住区是居民一年四季生活、憩息的环境。在植物的配置上应考虑季节变化,营造春则繁花吐艳、夏则绿萌清香、秋则霜叶似火、冬则翠绿常延的景观,使之同居民春夏秋冬的生活规律同步。
建议选择一些具有强烈季相变化的植物。如:雪松、玉兰、法桐、元宝枫、紫薇、女贞、大叶黄杨、柿树和应时花卉等,萌芽、抽叶、开花、结果的时间相互交错,达到季相变化。还应乔灌花草相结合,常绿与落叶相结合、速生与慢长相结合。同时考虑住宅的通风、采光。最后达到功能优先、注重景观、以绿为主、方便居民的目的。
(二)增加投资是提高绿化水平的重要保障。
绿化经费投入一定终身或一次性使用的办法,都可能造成绿化水平的参差不齐和管理水平的逐年滑坡。建立稳定的、多元化的小区绿化建设和养护管理资金渠道,是提高新建居住区绿化美化水平的重要保障。所以,小区开发商应加大绿化投资力度,同时也要建立多渠道的资金筹集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用于小区的绿化建设和管理,也是提高新建居住区绿化水平的有效途径。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
(1)单位自管房屋,可按有关条例规定,由该单位按年度制定支出预算,物业公司或房管站管理的房屋,则由物业公司或房管站制定支出预算。无论由谁管理,都要确保绿化养护经费足够到位。
(2)本着“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在居民中筹集一定数量的绿化养护经费,按照物业有关管理规定中的0155元/m2的标准收取绿化费。使居民既尽了义务,又对绿地增加了一份责任和情感。
(3)分清职责,加强对居住区绿化的保护和管理。园林绿化部门要认真履行政府管理职能,对居住区的绿化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办法,依法加强管理。并制定养管标准,开展检查评比活动,奖优罚劣。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要把监督管理绿化作为己任,纳入工作日程。
房屋产权单位或物业公司是居住区绿化的责任单位,一方面要安排好绿化养护经费,组织好专业力量进行规范有效的养护管理;另一方面要接受园林绿化管理部门或街道办事处的监督检查和指导,使工作不断改进和加强。
(4)对于尚未实行物业管理的小区,居民委员会要采取新的有效措施,积极鼓励认建认养绿地的活动,增强居民爱绿、护绿意识。
(5)实行养护招投标,走有特色的市场化道路。实行养护招投标是真正实现养管分离,节约养护成本,确保绿地养护质量的有效途径。
(三)完善绿地养护管理制度,是提高新建居住区绿化水平的重要保证。
过去由于管理体制不顺,养管主体单位不明确,责任不清,出现了一年绿、二年荒、三年光的现象。为了避免此现象发生,在房屋产权单位多样化的今天,对新建居住区的综合管理,应由开发商组织物业公司进行管理。
物业公司可自管,也可委托具有一定实力、资质的专业部门管理,但绿化行政管理单位一定严把质量关,实行养管责任制,明确责任。并执行绿化养护考核标准,加强各项养护措施并进行现场指导和监督。
(四)多管齐下,确保绿地安全,是提高绿化水平的有效措施。
(1)要强化全民绿化意识,充分利用媒体大造声势,利用植树节设立宣传、咨询站,提高公众爱护绿化成果的自觉性,力戒有法不依的现象,坚持不懈地对群众进行绿化法规的宣传、教育和引导,特别是对青少年的教育,让他们从小就懂得绿化的功能和作用,使绿化造福人类的思想家喻户晓。
(2)加大执法力度,严格依法行政,遏制破坏绿化的'违法犯罪行为,严格控制树木的伐移审批手续。凡不按绿化法规缴纳有关费用的单位和个人,不予办理绿化审批手续;凡单位庭院尚未达标的,一律从严审批开工项目;凡挤占破坏绿地的一律限期腾、辟出绿地,由绿地部门统一规划,实施绿化,从而有效保护绿化成果。
(3)加强植保和养护技术研究,提高绿地养护的科技含量。为确保居住区绿地植保工作的规范有序和实效性,应下大气力做好绿地病虫害预测预报,生物天敌的试验和应用,生物防治方法的推广工作。目前,随着养护管理范围的不断扩大,植保和养护工作的量和难度不断扩大,应进一步充实植保养护的专业技术力量。
(五)应用多种植物材料,提高居住区绿化品位。
居住区绿化经过10多年的实施、总结和应用筛选,形成了适应的乔灌草配套的基调树种,特别是推广应用了一些适合居住区特点的植物品种。如:金丝桃、金丝梅、八仙花、凤尾竹、火棘、丝兰等,这些植物体量适中,耐阴湿,速生,具备自我维护的功能。
居住区内还保存了丰富的花灌木,如:锦带花、黄金条、榆叶梅、斗球等等,常用品种有100种。但是居住区绿地迅速发展,这些品种被反复使用,绿地给人以雷同感。继续丰富和扩大植物应用品种,是目前的重要任务,建议一要绿地增加观花植物,如木本的杜鹃、茶花、茶梅、牡丹、月季等,二要提倡自然植被,即以铺设的草坪生长高度为标准,允许多品种共存,以降低养护成本。
三、正确处理好几种关系。
(一)处理好规划与建设的关系。居住区绿化水平的高低,主要看规划起点的高低。凡要建成高标准的绿化环境,既要有足够的土地,还要有资金。若不具备这两点,再高明的设计者,施工者也难为“无米之炊”。绿化所需之地来源于规划,规划要具有前瞻性,只要努力追求,就能够争取更多的绿化用地。
(二)处理好居住区绿地建设与城市自然保护的关系。居住区绿地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中的主要开放空间,是城市中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的可能载体,由此也成为开展城市自然保护的主要场所。
城市自然保护包括城市地区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景观保护两个方面,它不是简单的城市的植树种草,而是要将自然生态引入城市空间。通过城市绿地在城市这种开发强度很高的地区,开展自然保护活动,必须对城市绿地进行有效组织,实施绿地景观的生态重建。
(三)处理好建设与管理的关系。绿化成果向来是“三分种,七分管”。这也充分说明了养护管理的重要性,小区绿化同样如此。但就目前状况而言,“重建轻养”的现象较为普遍,更有甚者只建不管,甚至弃管,把好好的一处绿地弄得面目全非。
当然,多数居住区管理还较完善,那是在当今房屋制度改革的大好形势下,开发商和物业公司深刻认识到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广大居民的切身利益。我们要总结推广好经验,对于管理不到位的单位,依法严加管制。同时,政府绿化管理部门也要加大监督检查。
(四)处理好绿化与居民的关系。小区绿化的最直接服务对象就是本区居民。因此,在规划设计阶段,首先要考虑到广大居民的需求,地理环境,创造自然优美的居住环境,促进居民自身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另外,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民众的文明素养,增强绿化意识,使大家自觉参加到绿化养护和保护的公益事业上来,这将达到质的飞跃。
总之,居住区的绿化美化工作,只要严格遵循总体规划的原则,体现绿化设计的最佳效果,实行规范的施工程序,强化有力的养护管理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和宣传及执法力度,定能使城市居住区绿化美化工作再上新台阶。
结语。
居住区景观环境是城市大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民生活中停留时间最长、接触最密切的场所。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要提高自然生态意识,应以植物造景为主,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居住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同时,还要满足居民各种活动的需求,为居民创造多种户外活动的绿色空间,便于居民的活动、休闲、交往。更要突出地域性历史文化特征,使居民在居住区环境内就能感受到地方的人文精神,满足居民生理和心理上对居住区环境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赵振斌,朱传耿,蒋雪中1结合城市自然保护的城市绿地体系构建[j].中国园林,2003,(9).
[2]李敏1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与方法的与进俱进[j].中国园林,2002,(5).
[3]祁支枝1养生保健型生态群落在城市园林中的构建[j].中国园林,2003,(10).
[4]江石萍,彭易兰1居住区绿化养护管理研究[j].中国园林,2003,(3).
[5]陈伟科学养管,走绿带可持续发展之路[j].中国园林,2003,(11).
园林毕业论文园林毕业论文篇五
提升城市绿化管理质量水平,就要不断改善大树移植与养护的技术状况,保证各个技术的准确性。这样才能提升大树移植的成活率,降低城市绿化建设中资金浪费。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大树移植;养护技术。
随着城市的发展,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生活环境质量。尤其是对于城市来说,其绿化水平将会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发展质量水平。
1.树木新环境分析。
在移植大树之前,技术人员首先对移植大树的新环境与原有环境进行充分分析,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证树木的成活率,比如大树所处新旧环境的土壤性质、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尽量保证大树移植后的环境和原有生存环境的一致性。一般情况下,土壤肥厚的土壤、光照和水分比较充足的地区。树木的根系深度较浅,主根较为发达,须根相对较少。移植时,树木土坨极易松散掉落,降低树木的成活率。相反,土壤贫瘠、干旱少水的环境下,树木的根系比较发达,根系分布比较深,树木土坨不容易掉落,移植后的成活率相对就会上升。
2.树木的选择。
在进行大树移植时,技术人员首先要对树木进行相关选择,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其成活率,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在树木的选择上要遵循以下技术要点。第一,要保证树木能够适应新栽植地点的环境,根据新栽植地点环境气候特点选择要移植大树的品种。不同地区的环境,尽量选择能适应本地区环境生长的树木,提升树木成活率。第二,树木的形态特征要适应景观的需求,尽量保证树冠的丰满,提升树木的观赏价值。第三,在树木的年龄选择上,尽量选择幼龄或者壮龄的树木。这些树木在移植后不易于发生病害,成活率较高,而且成活时间比较长,能够更好的满足城市绿化需求。第四,选择无病虫害,生长比较健壮的树木,这样大树移植后能够很快适应新环境。
3.大树切根处理。
科学的切根能够更好的保证大树移植的成活率,因此管理人员在对大树的切根进行处理时应该要掌握相关的技术参数,减少对大树资源的浪费。一般大树在进行切根处理时,可以采用多次切根的方式。普通大树,尤其是在苗圃成长的大树,在培育的时候可以按照树木成长的快慢来制定移植计划,这样可以保证须根聚集在一定的范围内。而对于较大的树木或者珍稀名贵树木时,管理人员可以采用缩坨断根的方法来进行,最终达到移植树木的目标。在移植前的2~3年的春秋季节,可以将树干作为中心,以胸径的3~4倍作为半径来画圆,然后在按照圆形对其进行挖掘,深度要保持在50~70cm之间。管理人员在挖掘时,如果遇到较粗飞根茎,可以采用较为锋利的修剪钳进行修剪,要保证沟内壁的平整度。挖好沟后,管理人员可以填入肥沃的土壤并分层对其进行夯实,然后浇水。在今后的两年内,管理人员可以持续上述做法。这样可以保证大树切根的处理质量,提升树木的成活率。
4.平衡修剪。
大树起挖后,还要做好相关的修剪工作,减少大树因修剪不当导致的死亡现象。通过对大树树冠的修剪,可以有效减少大树移植后的水分消耗情况,提升大树的成活质量。但是在进行裁剪时,也需要对其进行分类,比如对落叶乔木和萌芽力较强的常绿树木,可以选留几个主枝,其他枝叶可以全部修剪。对于常绿阔叶树木来说,它们的生长恢复能力较强,而且耗水量也比较大,这样就可以加大树冠修剪。但是如果是再生能力比较弱的常绿阔叶树木时,技术人员就要适当减少对其进行修剪。在保证其成活率的同时,还要保证其正常的生长和光合作用。修剪过程中其重点是交叉枝、下垂枝、枯枝和病虫枝等,这样既可以去除不必要的树冠,又可以保证树木的生长质量。
5.挖掘包扎。
6.吊装运输。
大树挖掘后,需要对大树进行吊装运输,这一环节也非常重要。如果出现差错,也会影响到整个树木的成活率。因此,在吊装时一般都会采用机械起吊,采用载重汽车进行运输。但是在吊装和运输时,要对大树根部做好保护工作,尽量避免土球的松散,同时还要保护好大树的枝条。在运到移植目的地后,对其进行编号处理,这样可以便于今后大树的管理。
7.栽植技术。
(1)大树栽植前的准备。
1)首先需要对树穴进行定点和定位,保证树穴的宽度和长度,穴的直径要比土球的大40~50cm,深度要比土球高度多出20~30cm,这样才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树木移植后的生长质量。2)对大树的切口进行杀菌和包扎处理,并对根部用生根粉喷涂。3)对种植土进行杀虫,杀菌,一般可以用托布津或多菌灵与呋喃丹适量跟泥土一起混匀。并往树穴里填放适量有机肥,有机肥也需与泥土充分混匀,尽量避免有机肥与根部直接接触。
(2)大树栽植。
1)栽植时,一定要考虑大树种植后根部的通气与透水的问题。为了使大树根部透水透气,栽植大树的同时还需在树穴周围埋植3~5个口径为10~15cm且管口竖直向上的排气管,分别埋在根部的不同方向。有时为了防止树根处积水,栽植的时候还需用水泥砖或红砖把树体适当抬高。2)栽植时,需要将大树树冠最丰满的部分面向景观区,提高树木的观赏价值,实现景观再现,并使树木保持竖直状态。然后再将草绳或者蒲包片等撤出,最后填土夯实。3)栽植结束后,还需要对大树进行支护工作。可以用竹条或者木条进行支撑,有时还需在大树外围用铁线拉线打桩进一步稳固大树。全部栽植完毕后,需要在树穴外的30cm处进行浇水处理,且一定要淋足定根水。
1.地面处理。
在浇水后,技术人员可以撤除浇水土埂,并且将土壤堆积到树下,呈现出小丘状态即可。在今后的管理中,还需要经常对树下的土壤进行疏松工作,保持土壤的通透性,降低树木的死亡率。
2.看管维护。
移植后的大树要进行挂牌、登记,并派专人管护。同时需加强对移植后树木的管理看管,尤其是在人流比较密集的地方。管理人员要对树木做好相应的维护工作,比如加栏维护、设置标语等,及时提醒相关人员做好保护工作。
3.搭棚遮阴。
在夏季大树移植后,要做好遮阴工作,比如搭架盖遮阴网,防止暴晒对树木的伤害。必要时可以对其进行树冠喷雾,减少树冠的蒸腾作用,同时在寒冷季节,则要对不耐寒的大树做好防寒保暖措施。比如在树干上围上蒲草或禾草绳等,防止树体受寒受冻,极大限度地保证其成活率。
4.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在对大树进行日常养护和管理时,还要加大对大树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和施肥管理。首先,技术人员及时对大树的生长状况进行分析,发现病虫害时及时处理,降低树木的死亡率。在施肥时,需要对施肥量进行控制,从而保证大树健康生长。
综上所述,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大树对生态环境及其园林景观效果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加强对城市园林绿化中大树移植和养护技术探讨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该技术进行了探讨,提升了大树移植的成活率,保证了城市绿化质量。
[1]黄钊礼.黄忆彬.方贻昭.市政园林工程大树移植技术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学术版),2011.
[2].姜然.徐浩.程丽嫣.园林绿化大树移植技术初探[j].华章,2010.
园林毕业论文园林毕业论文篇六
摘要:本文作者分析了园林绿化养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园林绿化;养护;分析。
园林工程包括筑山理水、改造地形、砌筑道路、铺装场地、营造建筑、构筑设施、绿化栽植等。它从设计到施工,都着眼于工程建造验收后的总体景观效果,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绿化空间。可见,绿化工程是园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生命力。园林工程的大型化和多样化及交叉施工给园林绿化带来不便和施工困难。园林绿化养护是园林建设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它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管理和维护才能够完成。这就需要我们的园林工作者要加强绿化的养护意识,加大对绿化植被的培养和维护,努力使整个园林呈现一个充满生机的景象,为园林建设做好充分的维护工作。这样,园林绿化的工作才能顺利开展起来,园林建设的作用也就能得到最好的发挥。
1园林绿化养护中存在的问题。
1.1环保绿化意识问题。
不少人缺少必要的环保意识,参与园林绿化建设与保护的意识也很薄弱,对园林绿化地带的环境管理规定往往视而不见,经常会见到随意践踏草坪、折花掰枝等现象。这些行为都会影响到园林的建设。
1.2管理科学性问题。
许多城市在园林的建设上,只注重形势,看重的是园林绿化工程的实施,却忽略了园林建设后的管理工作,导致园林绿化无人看管,养护也不到位,因而造成植物的枯黄和死亡。在养护方面,养护人员的养护技术含量很低,对新品种养护也不科学。使部分园林绿化不能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特点,达不到应有的绿化效果。
1.3设计创意问题。
园林绿化除了简单的种树植草以外,还体现的是当地城市的文化特色,也是当地城市景观的一处象征。目前我国部分城市的园林绿化设计缺乏新意,许多园林设计大都是广场草坪一片,喷泉泛滥;花园中远处一座亭;住宅小区楼前绿树一片等等。设计者们往往按部就班不见新意。虽达到了绿化环境的作用,但千篇一律,难以体现园林绿化的艺术性,使人感觉单调乏味。
1.4种植合理性问题。
土壤条件的良好是栽培好植物的主要关键,但理想的天然土壤很少,因此在种植时应对土壤的养分和成分进行改良。部分园林绿化设计的工作人员对植物学的知识了解甚少,知识注重设计规划,忽略了植物的生长特点。落叶树种和常绿树种种植不合理。树木的种植密度高,导致植物成长中根连根,枝交枝,影响了植物的生长空间;植物搭配不科学,春夏翠绿一片,秋冬便是满园枯败。季节性植物搭配种植也不明显,绿化形式过于简单。
2园林绿化养护的对策。
2.1加强养护工作的认识。
在园林的绿化建设中,如果养护不到位,园林规划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就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园林绿化建设的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就不能得到体现,园林建设必将失去其本来意义。也就是说只有实施良好的养护工作,才能取得预期的绿化效果。其生态、减灾等功能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尤其是很好的养护可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激发参与支持园林绿化事业的热情,从而促进园林绿化建设的发展。
2.2园林规划设计与绿化施工。
在园林建设中,园林规划设计要充分了解当地的季候情况、植物生长条件,不可盲目照抄其它园林设计实例,绿化改造中尽量保留原有的植物群落,合理利用自然条件,实现绿化形式多样化,营造符合植物生态的园林景观。为了达到设计者的预想效果,实现园林规划设计意图,园林设计者要在绿化施工过程中和施工人员充分交沟通。同时施工人员也应积极思考,领会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并严格按施工图进行绿化施工,使其转化为现实的园林。
2.3促进养护管理。
要使得园林绿化工程的理想达到效果,重视园林养护和管理工作。因为体现园林绿化的主体是有生命的植物,而有生命的植物则需要浇水、施肥和养护管理。只有在全程中注重养护和管理工作,园林植物造景效果才能得以实现。这也使园林绿化工程的建造成本能够降低,有限的植物材料资源也能充分得到利用。所以园林绿化养护显得更加重要,只有精心养护,才能保持绿化成果,绿化的生态价值和景观价值的意义才能得以体现。
2.4提高管理养护水平。
在植被的养护工作中,采用合适的灌溉方式,最好要有滴灌系统;植物生长以软水为宜,雨水最佳,其次是河水、井水,最差的是常见的自来水,因此可以用蓄雨水或自来水先晾再浇的方式来提高植物对水的良好利用。在雨季可采用开沟、打孔、埋管等排水措施及时对绿地和树池排涝,防止植物因涝至死。合理施肥,以基肥为主,配以追肥;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科学地进行整形修剪,以休眠期修剪为主,综合运用各种修剪方法疏(疏剪)、放(甩放)、截(短截)、伤(包括扭梢、环剥、折枝和拿枝等)、变(包括曲枝、拉枝、弯枝、压平等)。对管理养护人员要进行专业培训,只有持“园林绿化工”证才能上岗,真正做到按《园林绿化养护等级质量标准》进行园林养护。
园林绿化生产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长效性。施工时间短而管理时间是长期的。所以各项养护质量管理必须有长期的、全方位的督促和检查。在实际养护管理中,管理的中心是各类植物,一段时间放松其养护管理,就会影响整年的生长量,严重的则会死亡。为此苗木栽植后的养护管理,是发挥三个效益的重要保障。
2.5养护资金的合理利用。
市区所有绿地养护管理资金希望都可以被纳入财政预算当中。在实施工程中,可参考周边城市的绿化养护费的使用情况,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按绿化养护费的主要部分,如水肥费,人工费、机械费、病虫害防治费等,统一计算绿化养护费用,由当地财政统一划拨。有了定额保障的养护资金后,园林管理处可以将管辖的绿地养护权推向市场化,由园林养护专业资质的单位公开投标,养护经费由园林管理处按照每月的考核质量等级来划拨绿化养护经费,使养护经费能够得到更加合理的应用。
3结束语。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城市的规模逐渐扩大,基础设施的投入也随之增加,而其中的园林绿化建设是一个标志着城市文明进程发展的关键。然而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养护的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它的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生态园林的绿化实施,其中也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对园林事业的发展来说也很重要。在园林的绿化工作中,做好植被的精心养护和管理,才能够使得它们健康的成长,城市的绿化水平也就有所提高。现实社会中,园林绿化的养护工作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所以注重园林绿化的养护工作,研究改进管理的科学策略,是城市建设的必要课题。园林的建设不仅能够起到缓解人们生活环境的作用,还能使人们更加接近自然、感受自然。然而能否充分发挥园林绿化的作用,关键在于对绿化的养护工作。只有做好园林绿化的养护工作,才能构建一个良好的园林环境,使其植被得到健康的成长。本文通过对园林绿化养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解决园林在养护中遇到的困难。
参考文献:
王梅.浅析城市园林绿化养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园林,2008(1).
吴利文.浅析我国园林绿化养护的基本技术措施[j].现代园艺,2008(10).
[3]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园艺学会.陈俊愉教授文选[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4]胡长龙.园林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5]张忠民.园林绿化及其施工技术管理研究.黑龙江科技,.
园林毕业论文园林毕业论文篇七
谨此论文搁笔之际,我的感激之情难以言表。
首先非常感谢导师沈守云教授二年来对我的耐心帮助和悉心指导,从本文的选题到定稿、从整体结构到细枝末节,直到最后完成都饱含着导师的信任、鼓励与指点,本文中所有有价值之处无不凝结着沈老师的点化与启迪,在此再次感谢我的导师!
其次,论文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多方的帮助,感谢一路上陪伴我、引导我、帮助我、激励我的`人,感谢风景园林学院的所有老师对我学习上的帮助和指导,尤其感谢辅助指导我完成论文并提出宝贵意见的廖秋林老师、成玉宁老师,感谢陪伴我成长的20xx级风景园林硕士班的所有同学,感谢同门师兄师姐_弟师妹对我的帮助,感谢其他老师、同学、朋友给予的帮助......
再次,感谢我的母校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对我的栽培!
最后,由衷感谢养育我、教育我、为我付出一辈子心血的外婆、父母和家人。
园林毕业论文园林毕业论文篇八
摘要:提升城市绿化管理质量水平,就要不断改善大树移植与养护的技术状况,保证各个技术的准确性。这样才能提升大树移植的成活率,降低城市绿化建设中资金浪费。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大树移植;养护技术。
随着城市的发展,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生活环境质量。尤其是对于城市来说,其绿化水平将会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发展质量水平。
一、园林绿化大树移植技术。
1.树木新环境分析。
在移植大树之前,技术人员首先对移植大树的新环境与原有环境进行充分分析,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证树木的成活率,比如大树所处新旧环境的土壤性质、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尽量保证大树移植后的环境和原有生存环境的一致性。一般情况下,土壤肥厚的土壤、光照和水分比较充足的地区。树木的根系深度较浅,主根较为发达,须根相对较少。移植时,树木土坨极易松散掉落,降低树木的成活率。相反,土壤贫瘠、干旱少水的环境下,树木的根系比较发达,根系分布比较深,树木土坨不容易掉落,移植后的成活率相对就会上升。
2.树木的选择。
在进行大树移植时,技术人员首先要对树木进行相关选择,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其成活率,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在树木的选择上要遵循以下技术要点。第一,要保证树木能够适应新栽植地点的环境,根据新栽植地点环境气候特点选择要移植大树的品种。不同地区的环境,尽量选择能适应本地区环境生长的树木,提升树木成活率。第二,树木的形态特征要适应景观的需求,尽量保证树冠的丰满,提升树木的观赏价值。第三,在树木的年龄选择上,尽量选择幼龄或者壮龄的树木。这些树木在移植后不易于发生病害,成活率较高,而且成活时间比较长,能够更好的满足城市绿化需求。第四,选择无病虫害,生长比较健壮的树木,这样大树移植后能够很快适应新环境。
3.大树切根处理。
科学的切根能够更好的保证大树移植的成活率,因此管理人员在对大树的切根进行处理时应该要掌握相关的技术参数,减少对大树资源的浪费。一般大树在进行切根处理时,可以采用多次切根的方式。普通大树,尤其是在苗圃成长的大树,在培育的时候可以按照树木成长的快慢来制定移植计划,这样可以保证须根聚集在一定的范围内。而对于较大的树木或者珍稀名贵树木时,管理人员可以采用缩坨断根的方法来进行,最终达到移植树木的目标。在移植前的2~3年的春秋季节,可以将树干作为中心,以胸径的3~4倍作为半径来画圆,然后在按照圆形对其进行挖掘,深度要保持在50~70cm之间。管理人员在挖掘时,如果遇到较粗飞根茎,可以采用较为锋利的修剪钳进行修剪,要保证沟内壁的平整度。挖好沟后,管理人员可以填入肥沃的土壤并分层对其进行夯实,然后浇水。在今后的两年内,管理人员可以持续上述做法。这样可以保证大树切根的处理质量,提升树木的成活率。
4.平衡修剪。
大树起挖后,还要做好相关的修剪工作,减少大树因修剪不当导致的死亡现象。通过对大树树冠的修剪,可以有效减少大树移植后的水分消耗情况,提升大树的成活质量。但是在进行裁剪时,也需要对其进行分类,比如对落叶乔木和萌芽力较强的`常绿树木,可以选留几个主枝,其他枝叶可以全部修剪。对于常绿阔叶树木来说,它们的生长恢复能力较强,而且耗水量也比较大,这样就可以加大树冠修剪。但是如果是再生能力比较弱的常绿阔叶树木时,技术人员就要适当减少对其进行修剪。在保证其成活率的同时,还要保证其正常的生长和光合作用。修剪过程中其重点是交叉枝、下垂枝、枯枝和病虫枝等,这样既可以去除不必要的树冠,又可以保证树木的生长质量。
5.挖掘包扎。
6.吊装运输。
大树挖掘后,需要对大树进行吊装运输,这一环节也非常重要。如果出现差错,也会影响到整个树木的成活率。因此,在吊装时一般都会采用机械起吊,采用载重汽车进行运输。但是在吊装和运输时,要对大树根部做好保护工作,尽量避免土球的松散,同时还要保护好大树的枝条。在运到移植目的地后,对其进行编号处理,这样可以便于今后大树的管理。
7.栽植技术。
(1)大树栽植前的准备。
1)首先需要对树穴进行定点和定位,保证树穴的宽度和长度,穴的直径要比土球的大40~50cm,深度要比土球高度多出20~30cm,这样才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树木移植后的生长质量。2)对大树的切口进行杀菌和包扎处理,并对根部用生根粉喷涂。3)对种植土进行杀虫,杀菌,一般可以用托布津或多菌灵与呋喃丹适量跟泥土一起混匀。并往树穴里填放适量有机肥,有机肥也需与泥土充分混匀,尽量避免有机肥与根部直接接触。
(2)大树栽植。
1)栽植时,一定要考虑大树种植后根部的通气与透水的问题。为了使大树根部透水透气,栽植大树的同时还需在树穴周围埋植3~5个口径为10~15cm且管口竖直向上的排气管,分别埋在根部的不同方向。有时为了防止树根处积水,栽植的时候还需用水泥砖或红砖把树体适当抬高。2)栽植时,需要将大树树冠最丰满的部分面向景观区,提高树木的观赏价值,实现景观再现,并使树木保持竖直状态。然后再将草绳或者蒲包片等撤出,最后填土夯实。3)栽植结束后,还需要对大树进行支护工作。可以用竹条或者木条进行支撑,有时还需在大树外围用铁线拉线打桩进一步稳固大树。全部栽植完毕后,需要在树穴外的30cm处进行浇水处理,且一定要淋足定根水。
二、城市园林绿化大树养护管理技术。
1.地面处理。
在浇水后,技术人员可以撤除浇水土埂,并且将土壤堆积到树下,呈现出小丘状态即可。在今后的管理中,还需要经常对树下的土壤进行疏松工作,保持土壤的通透性,降低树木的死亡率。
2.看管维护。
移植后的大树要进行挂牌、登记,并派专人管护。同时需加强对移植后树木的管理看管,尤其是在人流比较密集的地方。管理人员要对树木做好相应的维护工作,比如加栏维护、设置标语等,及时提醒相关人员做好保护工作。
3.搭棚遮阴。
在夏季大树移植后,要做好遮阴工作,比如搭架盖遮阴网,防止暴晒对树木的伤害。必要时可以对其进行树冠喷雾,减少树冠的蒸腾作用,同时在寒冷季节,则要对不耐寒的大树做好防寒保暖措施。比如在树干上围上蒲草或禾草绳等,防止树体受寒受冻,极大限度地保证其成活率。
4.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在对大树进行日常养护和管理时,还要加大对大树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和施肥管理。首先,技术人员及时对大树的生长状况进行分析,发现病虫害时及时处理,降低树木的死亡率。在施肥时,需要对施肥量进行控制,从而保证大树健康生长。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大树对生态环境及其园林景观效果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加强对城市园林绿化中大树移植和养护技术探讨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该技术进行了探讨,提升了大树移植的成活率,保证了城市绿化质量。
参考文献:
[1]黄钊礼.黄忆彬.方贻昭.市政园林工程大树移植技术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学术版),2011.
[2].姜然.徐浩.程丽嫣.园林绿化大树移植技术初探[j].华章,2010.
园林毕业论文园林毕业论文篇九
[1]樽粮。全员营销的价值和误读[j]。当代经理人,2005(5)。
[2]王谦。海尔的全员营销[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4(5)。
[3]潘丽琴。中小企业的全员营销探析[j]。经济师,2012(11)。
[4]张小红。全员营销误区剖析[j]。电信技术,2010(11)。
[5]周小光。重钢的全员营销[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4(8)。
[6]杨坚红。永和大王的成功之道——开展全员营销[j]。企业经济,2003(6)。
[7]钱华锋。销售人员激励性薪酬的设计[j]。消费导刊,2009(2)。
[8]荆芳坤。企业销售人员的薪酬设计[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1)。
[9]王萍。销售人员薪酬体系设计[j]。经济研究导刊,2009(4)。
[10]张四龙。销售薪酬设计[j]。企业管理,2007(4)。
[11]杨睿娟。销售人员的薪酬设计方案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6(17)。
[12]徐小辉,赵国强。销售人员双效薪酬方案[j]。江苏商论,2006(8)。
[13]胡淑奇,韦劲敏。煤炭运销企业的。销售能力增长关键在于体制创新[j]。中国经济导报,2004(9)。
园林毕业论文园林毕业论文篇十
自古以来人们就崇尚自然、热爱自然,而造园的目的就是为了要满足人们这一理想心理,在人造园林这一人工环境中造出“宛自天成”之感。无论是儒家的“上下与天地同流”,或道家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都将人与自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也构成了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的基本理念。
(一)儒的根基,道的表象。
夏商周奴隶社会时,中国古典园林开始形成雏形:“囿”、“苑”、“台”等。此时的园林只是中央集权的统治者,用作物质享受的场所。至汉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为治国安邦的教条,儒学就此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正统,几千年来深刻影响了中国人民的自然观。以儒学为基础而形成的,由文人组成的士大夫阶层,成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坚力量,并表现了儒家的理想主义信念,他们将儒家思想注入园林,形成中国古典园林最具典范的性质。南北朝之后,儒家思想受到冷落,不得志的文人阶层由此开始寄情于山水之间,以此之后士大夫阶层对个人的个性发展更为重视,这种思想观念奠定了中国古典园林崇尚自然美的美学基调。在历史之中,我国的哲学观点,经过长期此消彼长的斗争,儒家与道家成为中国本土文化中的哲学主流,并对中国古典园林设计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中国历史上的文人多是理想主义者,他们的政治抱负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异于荒诞无稽的幻想,所以归隐几乎是多数文人的选择。但是他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隐士”,这种避世隐居只是表面现象,而内心一直渴望自己的政治理想得以实现。从园林的题名中我们就可窥其一斑,如“拙政园”、“退思园”、“网师园”等。退思园之名出自《左传》:“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园林的拥有者以古代圣人自比,借题寓意,寓情于物,以园林寄托了他们强烈的社会情感。这种社会感情导致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建造设计不是单纯的景观设计,还蕴含着浓厚的社会意义。中国古典园林乃是深植于儒学之中,儒家思想为园林的设计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园林所表现出的“出世”、“隐逸”等道家思想,以及构景手法只是它的表面特征。
东汉中后期开始的归隐之后在魏晋以后的士大夫阶层中,成为一种普遍的风尚,这也是园林在此时得以迅速发展的基本文化背景。园林这一充满自然气息的居住场所是士大夫归隐的基本条件,园林艺术的成熟与士大夫隐逸之风气的盛行是互为表里的。就园林与士大夫文化艺术体系间的关系来说,居住环境就是士大夫文化艺术活动最主要的场所,同时这一切文化艺术的核心都是对士大夫独立的人格、精神、情趣的追求,所有这些追求的具体形式无不要在与山水的共鸣中发现和强化自身存在的意义。
(一)象征意蕴。
一方面,儒家思想强调“天、地、人”三者关系,以人为本,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天与人是相通的,这种“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的建立,使得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心境完全融于自然之中,“天人合一”也就成为古典园景观中一条基本原则。在“天人合一”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古典园林在有限的时间与空间范围中,模拟创造着自然之美。
另一方面,园林的主题思想也深受儒家“比德自然”的影响,把审美对象作为品德美、精神美、人格美的象征。儒家的人生态度不以物质享受为追求,更为重视事物的意义与内涵,而非纯粹的外向表现形式。以自然中的花草树木象征人的精神力量,以此来隐喻人的思想情操,将人的精神升华到新的高度,重视物的意义,以此之作为园林深层精神的表现形式。如梅、兰、竹、菊等植物的种植,除了美化环境,作为景观的植物配置外,也体现了文人以植物自比的高洁情操。
竹子是中国古典园林中使用较多的植物配置,一直以来为中国文人所喜爱,认为它刚正不阿,高洁坚贞,意寓虚心待人的谦谦君子。如袁枚为扬州个园撰写的楹联:“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霜孕一身花。”从这副楹联可以看出其中隐含着作者对君子品格的景仰和追求。从竹的人格化来看,在中国古典园林中自然美的各种形式属性本身在审美意识中不占主要地位,而文人更注重从自然景物的象征意义中感悟物与我、彼与已、自然与人的统一。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表象。
由于儒家思想的介入,使得人们对园林的认识从物质享受提高到了精神领域。在园林设计上表现为重视精神上的虚实相涵,如布局多迂回错落,使人的精神漫游于真实与虚幻的空间之中。
虽然孔子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之”之说,但只是以自然界的事物暗喻社会生活,因此在表象上,儒学对中国皇家园林的影响最为深刻:在混乱中建立新的秩序。如万寿山、太液池、天坛等在园林建筑中的体现,园林建筑多为对称,儒学的规范、礼制就此渗透其间,体现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气势。而就园林自身而言,空间秩序虽然严格,但它的布局仍是自由的,这种空间的布局方式就是由渗透其中的文化意蕴而确定的。
中国人对自然的审美观,是建立在“天人合一”的哲学基础之上的。无论儒家、道家在园林设计上,都以“天人合一”为基本思想。如果说儒家以“人为”即“有为”求得“天人合一”的境界,那么,道家就是以“无为”求得这种“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道家思想以“无为”这一哲学,构成了中国古典园林文化一种深刻的文化背景。如果说儒家的“天人合一”是“天”“合”于“人”,主张人定胜天,那么道家的“天人合一”,则是“人”“合”于“天”,是人的精神意趣融于自然之中的意趣,退让于人事,返朴于自然,使精神达于自然的无限,将人的精神消融于自然之中,达到与大自然之美景“共乐”的境界。
(一)道法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一种基本理念,也是道家哲学的核心,道家的思想方法和对世界的理解正是建立在这一观念之上。中国的美学思考一直受到这种基本哲学的影响:主张万物复归其本色根源,人类社会归于原始状态,才能实现万物和谐的境界,将个人的情感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在超越世俗的水平上享受自然之美。同时,这一审美方式反映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对世界与自然界给予应有的尊重。在道家思想中,自然之所以美,并不在于它的形式,而是在于体现这种无为而无不为之道。中国古典园林所崇尚、追求的自然美就是园林中以小见大、方寸间见山林,超载世俗享受自然之美。
“艺术的境界,即使心灵和宇宙深化,使人在超脱的胸襟里体味到宇宙的深境。”这种深境就是虚实结合,也就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平面布局与空间序列问题,“虚中有实者,或于山穷水尽处,一折而豁然开朗;或轩阁设园处,一开而可通别院。实中有虚者,开门于不通别院,映以竹石,如有实无也;设矮栏于墙头,如上有月台,而实虚也。”这便是老庄之道,这种“虚”比“实”更真实,并且是一切“实”的本源。
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中,儒、道思想相互交织,共同作用于园林设计。儒道两派在思想上的交织,首先表现在儒道互补:儒家提倡入世,具有进取精神;道家崇尚出世,消极避退。两者看似互相对立,实则相互补充。儒家强调“自然的人化”与道家的“人的自然化”,它们在对自然的态度上是基本一致的。历史上文人奉行儒家之道,但在审美之中却吸收了道家思想。
儒学是文人的思想根源,道家则是文人建立审美态度的根源。儒家、道家在相辅相成的同时,塑造了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文化结构心理、艺术理想,创造了丰富的中国园林景观。
[1]沙莲香。文化积淀与民族性格改造[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张家骥。中国造园论[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3]汪洋,徐萱春。中国山水园林的自然观[m]。浙江:浙江林学院学报。
园林毕业论文园林毕业论文篇十一
引言:
园林设计一直都是一个备受追捧的艺术学科,很多人专门的去研究和学习,可见它是有自己的独到和吸引人的地方的,那么作为一个学科或者说艺术就必然是要有它的特点和特性的,也是有其存在的价值的,这就需要懂得园林设计的人去发现去创造。
生活质量的提高带来的也有生活的压力,人们在不断追求物质享受的时候更想得到的是精神的安逸和舒适,那么环境的作用就可想而知了,而园林景观作为一种学科和艺术对于整个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做好园林这门艺术对于每个人,对于社会都是有很大的必要性的,但是知道它的重要性和做好它是两码事,本文就是在探讨园林设计中的相关的知识和要点,希望更好的做好园林这门艺术。
园林设计是多方面因素相互结合协调的更能艺术,那就要明白园林设计看重的不仅是艺术,还有它存在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的价值,要做到的是多个方面的考虑和相互的统一。可以明确组成园林主要的就是植物,显而易见植物也是有生命的,有特点的,有自己的特性的,那园林设计就是要利用植物自身的恶各种特点,结合植物的各种性能和颜色形状来造景,把植物的季节性和周期性用在景观配置中,把可科学和技术统一起来,这样才能做到好的园林设计。
2园林规划设计的理念。
在现代园林的设计理念中是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的,也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精神内涵,表达了人们渴望回归自然,融入自然的愿望。在现代园林的设计中还有些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要切忌不能盲目的追求豪华和宏大的园林,而使其远离了融入自然的初衷;而且不能只片面注重模仿,只是一味照搬别人的园林设计,没有自己的特色;不能没有人文的关怀在园林的设计中,要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在园林的建造中不能罔顾当地的生态环境,破坏当地的植被等。
3园林设计中的要点。
3.1环境感染力。
环境在与人生活息息相关的时候还有一个作用就是感染人,感动人,人是感性的动物,长期的各种的压力是需要舒缓的,而舒适环境就是一个很好的减压场所,那么可以看到园林设计对于当代都市的重要意义。
在园林设计中,需要将“景”和“意”有效的融合起来,所谓情景交融,也就是这个效果了,用景来打动人们的感情。也正是这样现在的园林设计讲就的是用环境来培养人的情操。可以这么说现在园林对于当下的人是一种舒缓情绪的精神放松的场所,那么园林设计的景观就要给人进步向上的感觉,有一种轻松和活泼的积极性,充满着生命感和勃勃生机,进而做到人与自然的相互融合。
3.2凸显时代特色。
时代的不断的进步正带着这个时代的不同元素一同在进步,那么作为这个时代重要的元素之一的园林设计也是要不断的发展和前进的,它本身就是结合多种学科的一门艺术,那么这也就要求多个学科的共同进步。
当今的园林设计要注重设计的明了和雅观,也要注重效果配置的尺度上要合宜。而在实际的设计中人们休闲的绿色的场所也是要具备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的最基本的功能的,还要做到大方不拘束,色彩要朴素没有过多的繁华,构思上有新意这样才能带动人们的兴趣。而在实际的投入中,要尽量的是成本减低,做到合理的设计和配景,这就要考虑实际的经济性和当地人们的需求,保证设计的地域特点和时代的特点,更可以加入时代的元素,让人们感受园林设计也在与时俱进。
3.3因地制宜。
所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任何事情都是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和条件来分析解决的,园林设计也一样,最重要的就是要结合具体的地域情况,结合不同植物的实际生长和生态状况来做好园林的配置,因地制宜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那就要求在园林的整体规划设计的时候,务必要分析季节的`变化对于不同的景观所呈现的不同的特征,从而使植物在不同的季节做到互补。把人为和自然本身的情况相互的结合,做到协调一致的发展。实际上园林的设计离不开山山水水,这就是园林的秀气之所。但这个问题对于北方有点困难,北方有5个月的冬季结冰季节,就只能建冰场了,这也是一个不错的景观。在南方,那时可以利用园林或者周遭的环境引水入园的,更可以在园林中挖一个水池,达到一定面积的水系,更可以在这个周围加上丰富的景观,不但可以改变整体的园林的环境,还可以别有一番情趣。
3.4绿色为主导色,突出造景的美。
园林设计更重要的是给人们欣赏和享受的,而它不但是一个观赏的作用,更是在一定成度上调节了观赏者的心情和情绪,所以园林的设计一定要以积极热情为主,保持正常向上的那种审美感。
所以园林设计的环境中要枝繁叶茂,繁华盛开,但是也要满目苍翠,一片片的绿色相辉映,这样才是最动人和最感人的景观设计。也是能让人轻松和舒适的自然环境。在园林中的休闲绿地基本都是以绿色作为主导色,但是在这样的基础之上还是要表现不同的艺术和自然的美感的。
园林中进行植物造景,就是采用乔木和灌木以及一些草本植物、藤本植物通过艺术的表现手法,同时结合这些植物各自的生长特点来塑造出植物本身的色彩和线条方面的美感,使得其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并达到互相呼应的效果。在意境的表达中也要创造可以分出层次感和空间感的艺术效果。总的来说植物造景在园林中分为以下2个方面:一是表现出时序景观,也就是植物随着季节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景致。这种植物的季节变化也会为园林增添一种生命循环、生生不息的观感,在设计时就要根据植物的季节特性,将不同花期的植物进行合理的搭配,使得其跟随季节的改变呈现不同的魅力;二是形成一个空间上的变化。植物是一个三维体,在园林造景中也是营造一种空间感的主要部分,通过这些植物的空间感的创造,使得人们在不同的视角和视点都可以产生不同的景观感受。
总之,就是要符合实际客观规律,符合植物的特性,植物的季节变化,地域的基本情况,植物的生长习性等等一系列相关的东西,做好造景的整体效果和审美感,从而做到主次有序,层次有美,各个方面相互协调的和谐景观。
5结语。
终上所述,园林设计对于整个社会和自然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研究和学习园林设计就是必要的,了解和熟知它的特性和要点就是必须的,所以园林设计要体现其应有的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就要看设计者怎么去配置和设计它的整体景观个整体的协调搭配了。
景观是我们生活的地区的基本结构,成熟的景观是文明社会发展最完善、最复杂的人工艺术,它涵盖了相当数量的知识、经济和物质资源,它表达了人们对世界的期望,使人在物质和精神方面都受益。因此,艺术代表它的创作者对生活最深的理解和最高的渴望。也代表了人们对生活的理解和渴望,所以园林设计不单只是设计者的事情也是所有欣赏着的事情,这是需要所有人的重视和支持的。与此同时,艺术家们还充当着演说者的角色,用流行的形式表达出我们共同笃信的人生信仰和价值。
参考文献。
[1]胡晓燕域谈现代园林设计[j]科技资讯,2007(30)。
[2]王蒙,王成义,现代园林综述[j]中国电子商,2009(10)。
园林毕业论文园林毕业论文篇十二
传统的园林植物造景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欣赏”。生态园林是继承和发展传统园林的经验,遵循生态学的原理(如互惠共生、生态位、物种多样性、竞争、化学互感作用等),建设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科学的植物群落,建立人类、动物、植物相联系的新秩序,达到生态美、科学美、文化美和艺术美。
园林植物配置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园林工程的质量及园林功能的发挥。园林植物配置不仅要遵循科学性,而且要讲究艺术性,力求科学合理的配置,创造出优美的景观效果,从而使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并举。随着生态园林的深入和发展,以及景观生态学等多学科的引入,植物景观的内涵也随着景观的概念而不断扩展,传统的植物造景概念、内涵等已不再适应生态时代的需求,植物配置不再是仅仅利用植物营造视觉艺术效果的景观,还应包括各植物之间的艺术配置,与其他园林要素相互之间的结合。充分发挥它们与功能相结合的观赏特性,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求得植物与植物之间、植物与环境之间的最大协调。
1生态园林的科学内涵。
生态园林至少应包含3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具有观赏性和艺术美,能够美化环境,创造宜人自然景观,为城市人们提供游览、休憩的娱乐场所;二是具有改善环境的生态作用,通过植物的光合、蒸腾、吸收,调节小气候,防风降尘,减轻噪音,吸收并转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和水体,维护生态环境;三是依靠科学的配置,建立具备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为人们提供一个赖以生存的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
2生态园林的设计原则。
2.1统一原则。
统一原则也称变化与统一或多样与统一的原则。植物景观设计时,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体现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多样性,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相似性,引起统一感,这样才能既生动活泼,又和谐统一。变化太多,整体就会显得杂乱无章,甚至会让人觉得支离破碎,失去美感。过于繁杂的色彩也会使人心烦意乱、无所适从,但太平铺直叙、没有变化,就会显得单调呆板。因此,要掌握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的原则[1]。
2.2调和原则。
调和原则即协调和对比的原则。植物景观设计时都要注意相互联系与配合,体现调和的原则,给人柔和、平静、舒适和愉悦的美感。具有近似性和一致性的植物配植在一起才能产生协调感。相反,用差异和变化可产生对比的效果,具有强烈的刺激感,使人形成兴奋、热烈和奔放的感受。因此,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常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主题或引人注目。
2.3均衡原则。
这是植物配置时的一种布局方法。将体量、质地各异的植物种类按均衡的原则配置,景观就显得比较稳定、和谐一点。如色彩太浓重、体量太庞大、数量繁多、质地粗厚、枝叶茂密的植物种类,就会给人厚重的感觉;相反,色彩素淡、体量小巧、数量减少、质地细柔、枝叶疏朗的植物种类,则给人以轻盈的感觉;根据周围环境,在配置时有规则式均衡(对称式)和自然式均衡(不对称式)。规则式均衡常用于规则式建筑及庄严的陵园或雄伟的皇家园林中。自然式均衡常用于花园、公园、植物园、风景区等较自然的环境中。
3植物种类的选择。
植物具有生命,不同的园林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态和形态特征。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使植物正常生长,充分发挥其观赏特性。一是对不同的立地光照条件应分别选择喜阴、半耐阴、喜阳等植物种类。喜阳植物宜种植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如果是群体种植,应将喜阳的植物安排在上层,耐阴的植物宜种植在林内、林缘或树荫下、墙的北面。二是多风的地区应选择深根性、生长快速的植物种类,并且在栽植后应立即加桩拉绳固定,风大的地方还可设立临时挡风墙。三是根据当地的土壤环境条件配置树种。例如,杜鹃、茶花、红花继木等喜酸性土树种,适于ph值5.5~6.5、含铁铝成分较多的土质。而黄杨、棕榈、桃叶珊瑚、夹竹桃、枸杞等喜碱性土树种,适于ph值7.5~8.5、含钙质较多的土质。四是根据环保的要求进行配置树种。在众多的树木之中,有许多不仅具有一般绿化、美化环境的作用,而且还具有防风、固沙、防火、杀菌、隔音、吸滞粉尘、阻截有害气体和抗污染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作用。因此,在城市园林、绿地、工矿区、居民区配置林木时,应该根据各个地区环境保护的实际需要,配置适宜的树木。例如,在粉尘较多的工厂附近、道路两旁和人口稠密的居民区,应该多配置一些侧柏、桧柏、龙柏、悬铃木等易于吸带粉尘的树木;在排放有害气体的工业区特别是化工区,应该尽量多栽植一些能够吸收或抵抗有害气体能力较强的树木,如广玉兰、海桐、棕榈等树木。五是根据绿地性质进行配置。各街道绿地、庭园绿化中,根据绿地性质,规划设计时选择适当树种。如设计烈士陵园绿化,树木选择常绿树和柏类树,体现烈士英雄坚强不屈的高尚品德。在幼儿园绿化设计,选择低矮和色彩丰富的树木,如红花继木、金叶女贞、十大功劳由红、黄、绿3色组成,带来活泼气氛。还要考虑不能选择有刺、有毒的树木,如夹竹桃、构骨等树木。
4植物配置方式。
4.1自然式。
该配置手法多选树形或树体部分美观或奇特的品种,以不规则的株行距配置成各种形式。一是孤植。孤植树在园林中既可作为独立的庇荫树,也可作观赏用,或者满足构图艺术需要。主要显示树木的个体美,常作为园林空间的主景,用于大片草坪上、花坛中心、小庭院的一角与山石相互成景之处。二是丛植。1丛由3~5株同种或异种树木或8~9株树木不等距离的种植在一起成一整体,是园林中普遍应用的方式,可用作主景或配景用作背景或隔离措施。配置宜自然,符合艺术构图规律,既能表现植物的群体美,也能表现树种的个体美。三是群植。以1~2种乔木为主体,与数种乔木和灌木搭配,组成较大面积的树木群体。树木的数量较多,以表现群体为主,具有成林的效果。四是带植。林带组合原则与树群一样,以带状形式栽种数量很多的各种乔木、灌木。多应用于街道、公路的两旁。如用作园林景物的背景或隔离措施,一般宜密植,形成树屏。
4.2规则式。
一是行植。在规则式道路、广场上或围墙边沿,呈单行或多行的,株距与行距相等的种植方法,叫作行植。二是正方形栽植。即按方格网在交叉点种植树木,株行距相等。三是三角形种植。株行距按等边或等腰三角形排列。四是长方形栽植。正方形栽植的一种变型,其特点为行距大于株距。五是环植。按一定株距把树木栽为圆环的一种方式,可有1个圆环、半个圆环或多重圆环。六是带状种植。用多行树木种植或带状,构成防护林带。一般采用大乔木与中、小乔木和灌木作带状配置。
5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
一是对比和衬托。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态特征,运用高低、姿态、叶形叶色、花形花色的对比手法,表现一定的艺术构思,衬托出美的植物景观。在树丛组合时,要特别注意相互间的协调,不宜将形态姿色差异很大的树种组合在一起。运用水平与垂直对比法、体形大小对比法和色彩与明暗对比法3种方法比较适合。二是动势和均衡。各种植物姿态不同,有的比较规整,如杜英,有的有一种动势,如松树;配置时,要讲求植物相互之间或植物与环境中其他要素之间的和谐协调;同时还要考虑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和季节的变化。三是起伏和韵律。韵律有2种,一种是“严格韵律”;另一种是“自由韵律”。道路两旁和狭长形地带的植物配置最易体现韵律感,但要注意纵向的立体轮廓线和空间变换,做到高低搭配,有起有伏,这样才能产生节奏韵律感,尽量避免布局呆板。四是层次和背景。为克服景观的单调,宜以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进行多层的配置。不同花色花期的植物相间分层配置,可以使植物景观丰富多彩。背景树一般宜高于前景树,栽植密度宜大,最好形成绿色屏障,色调加深,或与前景有较大的色调和色度上的差异,以加强衬托。
6植物配置应掌握的要点。
6.1不同地点的植物配置。
植物配置应注意植物高矮顺序与游人视线的关系;植物色彩美与季节的关系和颜色相配的协调性。经过笔者几年工作实践,植物配置在不同地方应注意掌握以下要点。一是交通岛周边的植物配置宜增强导向作用,在行车视距范围内应采用通透式配置。绿岛上自然式配置树丛、孤植树,在开敞的绿化空间中,更能显示出树形自然形态,与道路绿化带形成不同的景观。导向岛绿地应配置地被植物[2]。二是广场绿化应配合广场的主要功能,使广场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广场绿地布置和植物配置要考虑广场规模、空间尺度,使绿化更好地装饰、衬托广场,改善环境,利于游人活动与游憩。三是道路绿化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体现一个城市的绿化风貌与景观特色。园林景观路的绿化用地较多,具有较好的绿化条件,应选择观赏价值高的植物,合理配置,以反映城市的绿化特点与绿化水平。园林景观路是道路绿化的重点,主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主体,贯穿于整个城市。主干路植物配置要考虑空间层次,色彩搭配,体现城市道路绿化特色。同一条路段上分布有多条绿带,各绿带的植物配置相互配合,使道路绿化有层次、有变化、景观丰富,也能较好地发挥绿化的隔离防护作用。分车绿带的植物配置应形式简洁,树形整齐,排列一致。四是花坛布置应选用花期、花色、株型、株高整齐一致的花卉,配置协调。花坛、花境的设计应配置合理、主题突出、具有独创性。
6.2植物群落的配置。
每一种植物群落应有一定的规模和面积、并具有一定的层次,来表现群落的种类组成,规范群落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保证群落的发育和稳定状态,群落中组合不是简单的乔、灌、藤本、地被的组合,应从自然界或城市原有的、较稳定的植物群落中去寻找生长健康、稳定的组合,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态学和园林美学原理建立适合城市生态系统的人工植物群落[3-4]。应遵从互惠共生原理,协调植物之间的关系。利用2个物种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存、双方获利的特性进行配置。如:兰科植物、云杉、桦木、雪松、核桃、桑等植物与菌根具有共生关系;一些植物种的分泌物对另一些植物的生长发育是有利的,如黑接骨木对云杉根的分布有利,皂荚、白蜡等在一起生长时,互相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另一些植物的分泌物则对其他植物的生长不利,如苹果、松树与云杉、白桦与松树等都不宜种在一起;可见在配置植物种类时,也必须考虑到这一因素。
6.3植物配置应突出地方特色。
由于各个城市规模都不一样,经济发展也不平衡,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历史文脉、地域文化差异很大,城市绿化应因地制宜,实事求是,要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融合地方文化特色。只有把握历史文脉,体现地域文化特色,体现地方风格才能提高园林绿化的品位。城市中空气污染、土壤理化性能差等因素不利于园林植物的生长,因此在选择植物时应以适应性较强的乡土树种为主,大量的乡土树种不仅能较快地产生生态效益,而且能体现地方特色。
7生态园林效益分析。
7.1景观效益。
多层次的植物群落,扩大了绿量,提高了透视率,创造了优美的林冠线和自然的林缘线,比零星点缀的植物个体具有更高的观赏价值。在不同的环境条件、地理位置,营造多姿多彩的植物群落,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城市居民对绿色的渴求,调和过多的建筑、道路、广场、桥梁等生硬的人工景观对人产生的心理压抑。园林中的植物群落与山坡、建筑、水体、草坪等搭配及易形成主景,山坡上的植物群落可以衬托地形的变化,使山坡变的郁郁葱葱,创作出优美的森林景观;建筑物旁的植物群落对建筑物起到很好的遮挡和装饰作用,城市建筑也因掩映于充满生机的植物群落而充满活力;以草坪为背景和基调营造的植物群落能够丰富草坪的层次和色彩,提高草坪和植物群落的观赏价值。
7.2生态效益。
城市绿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是通过园林植物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所产生的生态效益来实现的。生态效益的大小取决于绿量,而绿量的大小则取决于园林植物总叶面积的大小。植物群落增加了单位面积上的植物层次与数量,所以单位面积上的叶面积指数高,光合能力增强,对生态系统的作用比单层树木大,例如乔灌草结合的群落产生的生态效益比草坪高4倍。植物群落结构复杂,稳定性强,防风、防尘、降低噪音、吸收有害气体也明显增强,因此在有限的城市绿地中建立尽可能多地配置植物群落,是改善城市环境、发展生态园林的必由之路。
7.3社会效益。
生态园林的社会效益,不仅仅是开展各项有益的社会文体活动,以吸引游客为主,更重要的是按照生态园林绿地的观点,把园林办成人们走向自然的第一课堂,以其独特的教育方式,启示人们应与自然和谐共处,尊重自然的客观规律。创建知识型植物群落,激发人们探索自然的奥秘;组建保健型植物群落,则让人们同植物和睦相处;生产型植物群落告诉人们绿色植物是生存之本;观赏植物群落将激发人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住宅附近成片的植物群落,有助于消除人们的身心疲劳和精神压抑,及培养儿童、青少年的公益观念。通过日常对自然界的荣枯(生长、开花、凋谢、季节变换)和生命活动(鸟类、小动物等动物)的接触,还可以促进儿童的自觉性、创造力、想象力以及热爱生活和积极进取精神的培养。人类的生活、生产离不开绿色植物,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也就是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因此,生态园林应是人类模拟大自然的缩影,园林不单是游憩场所,而应是人类得诸自然、还诸自然的一块人工植物群落。
7.4经济效益。
现在植物的养护管理手段,浪费财务、时间和人力,又会污染环境。稳定的植物群落具有自我维护和调节能力,可以将树叶转变为植物营养的原料,变废为宝,减少不必要的养护管理工作。建立阳性与中、阴性,深根与浅根,落叶与常绿,针叶与阔叶等混交类型的植物群落,使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各得其所,能够充分利用各种生态因子,既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又可防止病虫害,从根本上降低养管费用。另外,园林植物具有多种经济价值,园林经济效益应从目前第三产业收入向着开发园林植物自身资源转化。
8结语。
总之,生态园林的植物配置离不开生态学和美学,园林本身就是一门交叉的学科,涉及许多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因此,做园林设计时要与农业、林业、水产养殖等行业结合,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生态园林不能是绿色植物的堆积,不能是简单地返璞归真,而是各生态群落在审美基础上的艺术配置,是园林艺术的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因此,还要继续认真学习研究中国园林的精髓,继承和发扬中国园林的艺术手法,把生态学理论与园林景观艺术相结合在一起,创造一个生态协调稳定、景观优美的游憩地,极大地改善、丰富、调节人们的精神生活。
9参考文献。
[1]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2]元炯。园林艺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3]刁俊明。园林绿地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4]卢圣,芳梅。植物造景[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
园林毕业论文园林毕业论文篇十三
论文的选题到完成的过程是一个非常开心的过程,写作期间我对桂北地区不同乡土聚落实地调查,让我获得了宝贵一手资料。因为这个机会它满足了我对家乡的一小片热爱以及理解。在即将毕业之际,回首三年的研究生生活,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聂西省老师,三年来不管是学业和生活上对我的帮助都令我受益良多。在论文上老师也对我提供了很多的`支持与建议,例如在写作中建议选取参考书和写作视角等。除外,我要郑重感谢刘晖教授、岳邦瑞教授、李榜晏副教授在我论文上的指导。在课堂以及课后是你们的学识以及对这门学科的专业使得我对我热爱的这么专业更有信心,更有憧憬,助我不断成长进步。感谢三年来与我一起生活学习的车秋梅、张政、田中磊、霰睿等同学,她们在论文写作阶段的探讨,对我生活上的关怀、学习上的帮助,让我感受到友情的温暖与美好,为我的研究生生活增添了一抹绚烂的色彩。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家乡的一些老乡们还有父母对我论文的大力支持,在调查问卷和访谈中为我的论文提供了许多有用的一手信息,除外还要感谢富川县新华乡政府部门的支持特别是国土规划站和林业局为我提供了有效的近几年的土地利用资料,正是你们的极力配合我才能有把这件事情做好,你们的鼓励与支持是我进行研究、完成学业的源动力。在学业生涯即将结束之际,谨以此文献给我的亲人、导师和学业上一直支持帮助我的朋友们!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401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