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教师教学的论文(汇总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9 16:30:04
思政课教师教学的论文(汇总18篇)
时间:2023-11-29 16:30:04     小编:雁落霞

时间如流水般飞逝,让我们懂得珍惜当下,把握未来。持之以恒的训练是成为优秀运动员的关键要素之一。掌握这些技巧和方法,可以让你的文章更有吸引力和说服力,更容易获得读者的认可和赞赏。

思政课教师教学的论文篇一

1.老师队伍素质仍待提升。

相比于改革开放初期,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后,农村小学老师队伍素质,得到了很好的优化。但是在与城市小学老师队伍做横向对比后,仍然可以很清晰地看出:农村小学老师队伍素质不高、老师人数不足等诸多问题。首先是老师队伍的学历总体水平较城市小学为低,虽然农村小学老师招聘已经纳入到事业单位统一招考中,但是仍然以大专或普通二本高校的学生为多,因此在教学综合水平上仍然存在基础不过硬等问题。其次,老师人数不足,有的学校,语文和数学这样的主科还是由一个老师担任;一个老师担任两个或两个以上班级的班主任,老师的精力是有限的,难以想象,一个人怎样应对这么繁重的工作。农村小学教育仍然以语文、数学等文化课教学为主,英语、音乐、美术以及各种其他类型的兴趣班等开展水平不高,对于学生的全面素质提升助力不够。哪个校长不想让学校办学搞得丰富多彩,究其原因,没有这方面的师资力量,心有余而力不足。

2.教学资源匮乏。

原本农村中小学的教育在我国教育界所占的比例就很大,并且农村的小学教育因为地域分布的不一样,造成了小学教育在物质条件上的差异,国家的帮扶已经很大的投入了,然而,因为地域地形条件所限至今有些偏远地区的校舍都还没有完整的桌椅板凳,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仍有欠缺。一些地区小学教育的师资力量也还存在不足,近些年来,一些志愿者充实到这些地区的教育事业中来,也只是杯水车薪,农村的中小学教育的现状还很堪忧。

3.办学条件差。

农村教学由于地域环境的差异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许多老少边区的小学教育质量的下降,甚至一些极为偏远的地区办学能力都不具备。我国全面的经济建设已经进行了几十年,可对偏远地区的农村教学系统的关注还不很到位,与中小型城市的教育发展现状相比较差距很大,在一些农村的校舍里见不到一台电脑,也看不到音乐教学用的钢琴,在受到地方经济发展缓慢因素的束缚下,农村小学教学的办学条件达到了最低限度。这与我们信息发展迅速的城镇都市相比较,农村的小学教学现状亟待改进。

1.提升老师队伍素质。

对于农村小学教育而言,老师承担着更为重要的角色,启蒙阶段小学老师的素质和教学能力能够对正处于身心发育关键时期的青少年产生直接、重大且深远持久的影响,很多青少年对学习失去兴趣乃至辍学都与小学老师不无关系。提升老师的专业素质,加强老师的定期培训,增强老师在德智体美教育等领域的专业技能,为小学生开设更多符合学生需求的课程。完善农村小学老师的聘任制度,从招聘环节紧把入口关,通过更加优越的条件吸引更多师范专业的素质过硬的年轻老师。同时要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背景下探索城乡小学老师交流机制,通过城市老师到农村支教等形式促进城乡老师交流,促进农村老师队伍的不断完善。

农村小学的教学改进要从多方面来考量,首先从农村小学的基本校舍的硬件配备入手,应由教育系统各级主管校舍改造的部门单位与相对应的地方行政主管教育的单位沟通合作,对各分属管辖范围内的农村校舍进行细致的排查,搜集校舍现状信息,再有地方行政管理部门有针对性的对农村校舍进行基本资源的配置,要从教育面向所有人的角度对一些地区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根据不同地区和地理环境,对校舍基本建设进行全新的与时俱进的设计和改建。基本教学用具的配备的完善也是关键的环节,要与小盒的改建相匹配相同步。农村教学的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影响农村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完善农村教学的师资队伍的建设,要对农村从事教育事业的人员予以相应的政策倾斜,稳固农村老师队伍,提高农村老师待遇标准,定期对农村老师进行教学经验的研讨,完善农村教学资源的合理有效的配置。

3.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办学条件。

农村教育的现状对于我们来说是急需改进的工作重点,每年都有因为上学条件不具备而辍学的孩子,而且数量很客观,这需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力度,当然,政府从财政上进行固定的投入是有计划的,而各级主管教育的地方行政主管部门应该从多渠道对农村教育的基本建设进行投入和改造,根据地域地形影响教育开展的一些因素,改善村村寨寨之间的道路交通,以保证学生能够进学校上课。加大扶持的力度,有效地利用一些教育基金或从省级地区级乡镇级的教育经费里,增加农村教育的比率。可以设立政府部门或个人针对贫困学生的帮扶制度,真正做到对农村教育现状的改善。

总之,小学教育是我们每一个人最早的启蒙教育,使我们认知世界最早期的感觉,小学教育是对我国民素质教育的一个基础的奠定,完善农村小学老师队伍的建设,加大对农村老师的政策倾斜,增加对农村教育的帮扶,都将是改善农村教育的有效途径。

[1]张硕.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及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2,(03):4-7.

[3]张洁.农村小学老师专业发展状况研究——来自湖南省张家界市的调查[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思政课教师教学的论文篇二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也对教育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教育的现代化离不开教育的信息化,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信息化社会中教师具备的专业素养,是教师所需具备的能力之一。文章分析了影响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因素,并结合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四个阶段,提出其改进策略,为有效组织教师培训以及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供一定的帮助。

::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因素;策略。

随着教育的深刻变革以及我国对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力度的加强,中小学教师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教学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2004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标准,从应用与创新、知识与技能、社会责任等方面解释了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随后,2013年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对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促进我国教育事业与信息技术相融合。提高中小学教师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教学的能力,将学科内容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有助于有效教学的开展、优化教学过程以及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是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方法、资源相融合的教学活动下发展的,但是,目前尚没有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这一概念形成统一的认识,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马若明认为信息化教学能力主要指“优化教学”,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及各种资源来实现教学过程全优化;赵健将信息化教学能力界定为教师利用传播技术与信息通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王卫军将信息化教学能力理解为一种综合能力,由若干子能力组成,它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利用信息资源从事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综合能力;李娟把信息化教学能力定位理论与实践,其中包括信息化教学理念、信息化教学态度、信息化教学技能、信息化教学研发等。

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历史时期下,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不断变化发展、不断完善提升的,是在一定系统中进行的,它的影响因素既有来自社会和学校的外部因素,又有来自教师本身的内部因素。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就是在不同的因素相互作用中不断发展。

社会的信息化促进教育的信息化,使教育领域包括学习方式、教学方式、教育评价等在内的各个环节发生着巨大的改变,教师又是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因此,信息化社会要求教师的信息化的发展,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社会赋予当代教师的使命与责任。其中,国家经费的下拨与国家政策的扶持,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政府下拨的有关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方面的经费是否充足,将关系到学校信息化环境的建设;国家制定的与其相关的政策法规,将引导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方向。

1.影响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学校因素。学校是教师教育教学的主要场所,是最直接影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因素,包括学校信息化环境的建设、学校信息资源的配备、同事间使用信息化教学的氛围、校长的支持等方面。学校信息化环境的建设为教师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学校信息资源配备的完整与否影响着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质量的高低;同事间使用信息化教学的氛围浓郁有利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积极性的提高;校长对信息化教学的认识以及认可程度影响着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程度。

2.影响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教师因素。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实施者,是信息化教学的核心要素,特别是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观念影响着其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是当代信息化社会中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教师专业化的各个方面。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内驱力来自教师本身,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态度、教师的信息素养以及教师的年龄都影响着其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

(一)大力宣传与投入,转变教师信息技术的意识。

大力宣传将信息技术应有于教学中,对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深化教育改革以及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媒体宣传与推广在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过程中的涌现的先进教师典型以及先进教师集体,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实现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与提升。其次,提高中小学校长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对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认识,采取多种方式落实相关政策法规,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形成重视、关心、支持的氛围。最后,从国家的政策保障方面来说,要更加重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经费投入,加强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重视。

信息化教学技能主要包括运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信息化设备的熟练操作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等。教师虽然普遍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力,但是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的能力还是不够扎实与熟练,应用能力比较差。因此,信息化教学方面的培训是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为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

1.职前培训与在职培训相结合。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过程是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静态走向动态,从阶段性教师培训到终身性教师培训。职前培训和职后培训同样重要,都是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重要环节,缺一不可。但是职前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的培训与在职教师的侧重点不同。职前教师的培训主要以基础技能知识与学习为主;在职教师主要以技能在情景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为主。我国应该加强重视对中小学未来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训与培养,例如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相关的一些标准都主要针对职前教师的,而我国主要针对在职教师。而我国在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更是参差不齐,与职前教师的培训相结合就显得尤为重要。

2.从实际出发改进培训内容。培训前要对所培训的教师进行调查,了解教师的实际需求,并针对不同的教师水平来确定培训内容,培训的内容不能低于教师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也不能高于教师信息技术的基本能力。只有改进培训内容,教师才能真正学到与教师信息化教学相关的知识,从而更好地应用到实际当中。在制定培训内容时,还要考虑到不同学科教师的特点以及年龄不同层次的教师培训需求,为其提供丰富的、具有特点的培训课程。

3.开展多元化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训。多元化的教师培训层次多种多样,可分为信息化教学融合能力的培训,信息化教学交往能力的培训,信息化教学迁移能力的培训等;也可以分为信息化教学扫盲的培训,主要针对一些落后的地区以及中老年教师,信息技术知识深化应用的培训,主要针对一些已经掌握基本的技术技能需要进一步深化的教师,技术知识技能的创新性培训,主要针对信息技术经验丰富的一些教师。我国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偏低、培训效果不尽人意以及培训效率低等一些问题出现,使得摒弃单一的培训模式实施多元化的培训模式尤为必要。院校培训可以将大量的教师集中起来,选择一个固定的时间地点,全身心地投入到培训的学习中,学习系统的相关知识;但是教师不可能有太多空余的时间,这就需要学校自己根据本校老师信息化教学的能力来有侧重的在学校内部开展专题培训、教学经验交流和骨干带头等活动;教师还可以通过自主研修,自主地开展相关知识的学习研究。

(三)做好规划设计,加强信息化教学的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先决条件,信息化教学的加强离不开其基础设施的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软件环境的建设和硬件环境的建设。软件环境建设包括学校可以定期举行有关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交流会或者讲座,使各个学科教师之间进行经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实现资源共享;鼓励教师团队教、学、研相结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校的优秀教学软件进行学习。硬件环境建设需要政府与学校的支持,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基本达到了教师教育教学的需要标准。

[1]何克抗.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j].电化教育研究,2005,(10).

[2]李玉斌,刘会宇,张贝贝,于倩.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研究现状与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0).

[3]王卫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5).韩健梁,赵晋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10).

[4]刘长卿.无定河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个案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

[5]教师[2013]13号.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z].

思政课教师教学的论文篇三

当前,中国临床医生岗位胜任力模型正逐步构建和完善,对医学生岗位胜任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国内各医学院校相继对解剖学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借中国解剖学会与香港大学交流解剖学课程改革经验之际,收集了各大医学院校的解剖学教学情况。通过总结目前的解剖学教学现状,分析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

1改革的主要措施。

1.1缩减学时,减少操作的局部。

随着生命科学的迅速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兴学科,这意味着医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学习更多的课程,使其在学习时间的安排上捉襟见肘。因此,很多医学院校对解剖学教学计划进行调整,缩减了学时,以便空出时间供其他新兴学科使用。此外,由于教学观念的转变,注重对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因而减少了以老师为主体的“灌输式”的课堂讲授,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学习。在这样的背景下,解剖学的学时被一减再减。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医学院的解剖学总学时不足160,而局部解剖学仅在70学时左右。

1.2pbl教学。

目前多数医学基础课程仍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这种“灌输式”教学严重固化了学生的思想,不利于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批判精神、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其他综合能力。针对传统授课方式的种种弊端,很多高校都尝试了教学方法的改变,如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翻转课堂等。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其他能力的养成。

1.3其他措施。

除了上述缩短学时、减少操作局部以及pbl教学等措施以外,还体现在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如多媒体教学、网络课程等。

2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的医学院校就已经对解剖学课程进行了改革,其措施也包括缩短教学时间、减少操作局部、应用pbl以及实施多媒体教学[1]。目前国内进行的改革与美国的.做法大同小异,基本上照搬了美国模式。然而,cahill于2000年发表相关研究论文[1],对美国过去30年的解剖学教学状况进行了评价。文中指出美国立法委、大众媒体对这一时期培养的学生质量进行了调查。其调查结果显示,这一阶段培养的医生,大多因为基础知识缺乏而不称职。美国已经对先前的改革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这值得引起广大解剖学教师的高度重视,认真思考改革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首先,由于学时减少,无法完成所有的教学内容,不得不删减教学内容,并相应减少操作的局部,有些甚至是很重要的内容。根据调查情况来看,多数学校的局部解剖学学时数在70左右,但解剖完一具尸体,这点时间显然不够。解剖学是一门形态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学习解剖学的唯一方法就是“解剖”,学生只有通过实地解剖操作及近距离观察,才能理解并掌握人体的形态结构。减学时、去局部这样的做法,将使学生不能完整学习解剖学的基础知识,无法全面掌握人体的正常形态结构,制约其今后在临床上的发展和提高。因此,在调整课程学时的时候,应该从课程本身的特点出发,简单的“一刀切”式做法值得商榷。其次,目前的改革主要体现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变。在教学方法的改革方面,主要有pbl教学的运用。pbl的优势在于:首先,它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主动的学习氛围,使其能够自主、积极地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其次,在讨论中可以加深对理论的正确理解,还可以不断发现新问题并解决新的问题;第三,它可以锻炼学生文献检索、逻辑推理、归纳总结、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等多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可为其今后开展的临床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pbl教学法是一种跨学科的学习方式,然而国内做法是,仅在解剖学课程中设置几次病例讨论,并未以问题为导向对该课程乃至跨学科进行讲解。因此,大多只得其形,而未得其神。cahill在其论文中,对pbl进行了评价[1]。文中指出pbl最突出的问题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缺乏全面了解,是一种顾此失彼的教学方法。而且pbl还受到师资力量、办学规模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因此,pbl教学模式可谓有利有弊,在学习国外先进教学经验的时候不能盲目照搬,对于解剖学课程而言,应从该课程整体教学架构与计划等方面深入思考,根据自身条件及办学特点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

3解决问题的途径。

有的医学院已经意识到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加以解决,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3.1结合解剖学课程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计划。

以协和医科大学以及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为代表的高校,秉承“小系解、大局解”的优良传统,从解剖学自身的特点出发,并未对学时进行大量缩减。具体做法是将少量的学时用于讲授系统解剖学,让学生构建完整的人体概念,然后将大量的时间用于局部解剖学的教学,通过实地解剖的方式来学习解剖学,保障教学内容的完整性。这种方式具有学时设置合理、且内容详尽丰富、涵盖范围广的特点,同时也是笔者最推荐的一种方法。

3.2拓展性学习和继续教育为了弥补课时不足。

带来的影响,以第四军医大学、福建医科大学以及重庆医科大学为代表的一批高校,将学习由课堂内拓展到课堂外,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入实验室,自我组织,自我管理,在实验室进行教学计划以外的局部解剖学实验。通过拓展性学习,既保障学生能完整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基础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我校,课题组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探索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lcd教学模式[2,3]。其包括三个环节:l指学习(learning),即在大纲的指导下进行系统性学习、课余的拓展性学习以及基于专题的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双重主体作用,提倡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4]。c和d(com-munication&discussion)指在学习的基础上,学生根据不同的专题,阅读临床相关教科书/专著、浏览视频、上网查阅文献,撰写综述,然后进行交流和讨论。数年的教学实践表明[3],这一模式能较好地解决教材内容相对于学科发展严重滞后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基础与临床脱节的问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能力,而且有助于教学相长。lcd教学对于那些招生数量多而师资力量却相对不足的学校,更具可操作性和实践意义,因而具有推广价值。当然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课题组也在其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学生数量众多,学生的交流和讨论受到局限,实验室的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以及学生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思维固化,参与拓展性学习的积极性有待提高等。因此,lcd教学在实际运用中,应结合办学规模等自身条件,灵活运用并对其进行不断地完善。如今,生命科学已从分子、基因水平认识人体,但迄今为止,大体解剖仍不能少。解剖属于大体形态学的范畴,有着自身的特点,虽然新的教学手段不断涌现,但是传统的实地解剖操作仍不可取代。如今由于微创和介入等诊疗技术在临床的广泛运用,对解剖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着力探索,摸索出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的解剖学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思政课教师教学的论文篇四

一、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现状分析。

(一)评价内容片面、标准划一,评价目的有所偏差。

美术活动中,教师对幼儿的行为和美术作品进行评价时,过多偏重于作品结果的优劣,对于幼儿作品中涉及到的诸如构图、着色、形象性、技能技巧等表现出来的知识和智力因素非常重视,而对幼儿活动时应具备的认真的态度、良好的习惯、顽强的毅力、稳定的注意力、浓厚的兴趣等这些非智力因素缺乏引导与肯定。教师评价的内容偏重于幼儿“学”的知识和技能技巧方面,评价标准往往偏于成人化,如画面是否干净、比例是否恰当等。同时缺少针对教师自身“教”的艺术和实践内容的评价,评价偏离了发展的轨道,教育评价事实上只成为了教育的终点而非起点,致使评价的最终目的“促进幼儿、教师和课程发展”落了空。

(二)评价主体单一、方法单调,忽视幼儿的积极主动参与。

一直以来,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评价主体是幼儿园教师,幼儿是被评价者,在评价中处于被动地位,在评价方式上更多的是教师以个人意愿为主,自己决定作品的好坏优劣。教师扮演的是“裁判者”的角色,唱的是独角戏。虽然有时也让个别幼儿参与评价,教师总结,但由于教师平时缺乏对幼儿该方面的引导培养,幼儿缺少该方面能力,这一切也是形同虚设。许多教师在评价幼儿作品时,多采用现场即时评价,幼儿之间横向比较多,忽略幼儿的.个性发展和个体的差异。如评价时教师不考虑幼儿因个体差异绘画能力和速度是不同的实际情况,硬要部分幼儿放下画笔听教师讲评。教师评价时多指向于一些好的或明显不足的作品,如果是从肯定优点、发现问题的角度来看,这是无可厚非的,但许多教师似乎认为评价工作就是“寻找”处于两个极端发展水平的作品,评价对象仅在于此而已。对那些占大多数的处于一般水平的作品则常常忽略,没有指出其不足在哪里,应努力的方向是什么。

(三)评价方式传统,只注重结果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

大部分教师的美术评价方式仍停留在以一传统的评价方式出现:

关注美术作品的结果重于活动的过程,偏重技能忽视情感表现。同时,教师的评价行为更多的发生在教学活动的结束环节,体现在对幼儿已完成作品的评价上。很少有教师进行教学前的诊断性评价及过程性评价。

(四)评价语言不具体,缺少艺术性、激励性。

美术活动中,教师对幼儿作品评价的语言往往不具体,缺少针对性。在对幼儿绘画行为、绘画结果评价时,虽然语言坚持正面、鼓励,但单调、苍白如“画得不错”“有进步”“真漂亮”、“好”、“颜色很显眼”、“想得很特别”等等,这类语言幼儿听后并不知道自己好在哪里,有了哪些进步。对幼儿创作过程的评价语言也不够深入,缺少启发性。如“你画的是什么”“想想秋天你看到了什么”“你是怎样帮助小朋友的”等,这类语言对幼儿来说过于抽象,不易操作,基本上是无效指导。有的教师指导语言虽很具体,但表现出明显的包办代替,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如在幼儿画完一只小兔后,老师启发说:“小兔喜欢吃什么呀,画个萝卜吧”。还有的教师不顾幼儿的想法和体验,采用否定性的语言说:“你怎么画了个黑色的花?”“怎么画黑色的太阳,乱七八糟的,重画!”以上这些语言与发展性评价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改进教师美术评价行为的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美术活动评价观。

教师在美术活动中对幼儿的评价所追求的不应是给幼儿的作品下一个结论,或评定绘画技能的高低,对幼儿的评价在考虑幼儿过去,重视幼儿现在的同时,更应关注幼儿未来的长期发展目标,更多地体现对幼儿的关注和关怀,对幼儿艺术天性的保护,同时帮助幼儿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快乐全面成长。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判断其优势与不足,通过有效的评价促进幼儿在原有的水平上获得发展。教师应认识到幼儿美术活动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发展幼儿的智力和创造力,促进幼儿认知、情感、能力、个性等多方面的有效发展。在幼儿美术教育中,教师的首要目标是帮助幼儿借助美术这一载体顺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情感,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已有的基础及兴趣爱好,再提出知识、技法及想像、创造等方面的要求,并把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与人格的全面发展作为首要的判断指标。

(二)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多元,关注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教师在对幼儿美术活动进行评价时,应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与多元化,不仅应包括粗浅的美术知识技能,还应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评价。具体说来,知识技能方面的评价应包括:。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评价应注重对幼儿:等的评价。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方面的评价应包括对幼儿活动的持久性、习惯、表现方式、创作偏好等的评价。评价内容的全面、多元化能帮助教师从多个角度评价幼儿,发现幼儿各自的优点和长处,只有这样欣赏、乐观的态度才是真实而非虚伪的,也才能帮助被评价者自我发现进而悦纳自己、拥有自信。具体到一次美术活动的评价,评价内容不一定每次面面俱到,可以根据活动内容、活动进程、幼儿整体水平或每个幼儿的发展情况重点评价其中某些方面,或就某个题材、技法进行单项评价,但在一段时间内对全体或某个儿童的评价要能体现出评价的均衡与全面性。

(三)评价主体互换、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

科学的美术评价,其中主体与客体是动态的,是不断变换的。评价活动既可由教师担任主体,也可以由幼儿担任主体,教师在幼儿美术活动评价中改变过去唱独角戏,幼儿被动接受评价的状况,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并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充分体现幼儿在美术评价活动中的自主地位和作用。

1、增强幼儿同伴间的相互评价。

幼幼互动是发展幼儿相互审视评价的最好方式。幼儿相互之间了解彼此的兴趣、喜好,更容易交流沟通,更能读懂相互的作品,感受同伴作品的内涵。因此,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关心同伴的言行,帮助幼儿学会客观评价别人。幼儿通过教师的引导、幼儿同伴间的对话、甚至争论,幼儿学习如何解决问题、协调问题,相互之间学习、取长补短。如:在同一题材的两幅作品中,一张使用了色彩明快的颜色,另一张使用的是色调灰暗的颜色。面对两幅作品幼儿参生了不同的评价。在如同辩论赛的评价争论中,最后他们发现鲜艳的色彩是好看,但会色调也是美术作品中不可缺少的,搭配协调的灰色作品也很漂亮。让幼儿相互评价,用平等的眼光欣赏同伴的作平,这样做对幼儿评价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甚至包括人际交往能力、思维和语言表达等方面都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2、重视幼儿自我的评价。

幼儿的美术作品直接反映了他们的思想和生活经历。幼儿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充分展现在作品中。他们是最了解自己作品的。因此面对幼儿们的作品教师要学会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耐心认真地听他们讲述作品中蕴含的故事。如:。幼儿的自我评价体现着他们在美术活动中的自主地位和作用。教师要真正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要正确的评价意见美术作品,就要从幼儿的角度以他们的方式观察世界,给幼儿解读自己作品的机会。

3、教师尊重幼儿差异性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评价方式要考虑到幼儿之间个性、情感、态度、习惯、学习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在进行美术评价时教师要尊重幼儿的差异性,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例如在进行同样主题作品的绘画时由于幼儿个性特征和能力有很大的差异,作品的效果差距会很大。这时教师要避免用同一标准来评价不同的幼儿。而要做纵向比较,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提高,使每一位幼儿都有成功的体验。给幼儿自信心,让他们有继续作画的愿望和兴趣。

同时,教师要针对不同年龄班幼儿的特点和发展水平,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评价。如:小班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不够丰富、能力有限,教师在评价时尽量运用拟人化的语言。而中班幼儿已具有初步的审美意识,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教师在评价时可以用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构思,激发幼儿进一步创作,不断完善作品。大班幼儿自我意识发展较快,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及评价他人作品的能力,语言表达迅速发展。教师可以把自我评价和评价同伴作品的主动权交给他们,是但引导幼儿参予评价,使幼儿在评价过程中获得相互学习、分享收获。

(四)评价语言生动恰当,体现激励性。

教师在美术活动评价中应注重评价的语言艺术。具体来说,评价首先要建立在对幼儿了解的基础上,教师要善于通过观察、对话,了解幼儿的活动意图及作品想表达的思想和感受,理解和发现幼儿独特的创意、个性化的表现方法和表达形式,特别当幼儿的作品“离谱”时,更应站在幼儿的视角努力理解其意图;当幼儿本身也不能清楚表达自己意图时,教师应能善意地给予诠释。而在进行评价时,教师应注意根据幼儿不同年龄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如小班幼儿经验少,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教师应尽量采用拟人化和情景化的语言;中班幼儿有初步的审美意识,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高,教师评价可采用开放式提问的方式:“你为什么要这样画?”“还可以怎样表现?”引导幼儿边画边思考,完善自己的构思;大班幼儿能力较强,已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评价他人的能力,教师应更多采用协商和引导的语言,将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幼儿,让幼儿成为评价的主人。总而言之,教师应善于发现每个幼儿的闪光点与不同点,永远不要对孩子说“你错了”,因为艺术是无错的。

(五)把握评价时机的切入。

评价时机的切入是指教师根据美术活动中出现的具体情况随机进行评价。传统的美术评价往往习惯与选择在教学活动结束部分,其实这是很不合理的,合理的时机切入可以安排在活动后,也可以安排在教学活动中和下一次教学活动前。

1、教学活动中的评价:美术评价可以存在于幼儿创作过程中和教学活动的结束部分,被称为即时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前者是教师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状况,及时针对教学、幼儿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变化来引导教学活动的进行。教师的评价可以面向全体幼儿、也可以针对小组和个人进行,具有较强的实效性。后者注重对对幼儿操作成果的评判。如:活动最后教师或幼儿对美术作品从构图、色彩、想象、等方面给予判定和指导。

2、教学活动后的评价:指教学活动结束后延伸活动中的评价。这类评价中,教师可以组织、发动幼儿把自己的作品张贴、剪贴、布置,供幼儿相互欣赏、自我介绍、讨论、评议自己喜欢的作品。教师在运用这类评价时,还可以针对绘画过程以及作品中的个别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3、下一次活动前的评价:这类评价能详尽地进行交流、总结上次活动中的问题,对这一次活动有较强的指导性。对系列、连续的教学有较大的帮助。

以上这些评价的时机各有所长,但也有其不足。例如教学活动后的评价更能进行个别交流,而对集体活动中的问题不能给予解决;下一次活动前的评价则对上次活动针对性价差。因此,教师在运用这些评价方式的时候,要根据教学的时机情况选择、综合运用,使评价充分发挥作用。

思政课教师教学的论文篇五

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指通过对人们尤其是大学生进行心理学、美学、法学、哲学、历史学等学科的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等,使大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人文精神。在大学思政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大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的习惯,使大学生在思政课程中悟到更加深刻的知识,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大学生的内在涵养。然而,当前大学思政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不太理想,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使人文素质教育在大学思政教学中无法发挥重要作用。

思政课教师教学的论文篇六

摘要:

思政课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状迫切要求改进思政课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运用案例教学来提高教学效果,这是思政课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案例教学中案例要有针对性,问题要有层次性,讨论要有开放性,结论要有超越性,这是运用好案例教学的方法技巧。

关键词:思政课;案例;问题;讨论;结论。

案例教学可以运用有趣的案例来吸引学生,通过提出问题来激发学生思考,通过讨论来进一步思考问题,通过教师给出的结论来澄清问题,得到答案,进而让学生掌握应该学习的知识。这种方法被广泛的运用到各种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但是为了到达提高教学效果的目标,就要进一步思考案例教学的运用方法。

一、案例要有针对性。

第一,要做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人和事,在日常生活中多看多想,细心的观察生活和感悟生活。

第二,要扩展视野,一个人的生活总是有限的,一个人的经历总是有限的,我们要从网络、电视、报纸等传媒上多看多想,多收集。案例应该针对理论问题。要使案例针对理论问题,首先要吃透理论,吃透理论,就要彻底的理解理论。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不仅要理解理论的内容,还要深刻反思理论是如何产生的.,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理论等。比如,在讲马克思主义时,就要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问题。要使案例针对理论问题,其次要融会贯通,不仅要吃透本次课所讲的理论,还要吃透本门课程的所有内容,使每一次课的内容能够融会贯通,使本门课程的内容前后联系起来,从前后内容的联系上重新审视理论和理解理论,这样对理论知识的内容才算是真正的掌握。这样在寻找案例时,才能够挑选恰当的案例,使案例反映的内容不仅针对某一个的理论知识,还能够针对所讲内容的前后联系上。案例应该针对学生思想问题。案例要针对学生的思想问题,这一方面要在掌握学生思想的现状上来挑选案例,使案例能够吸引学生;另一方面案例的呈现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呈现给学生。一个好的案例不仅能够针对现实,又针对理论,还能够吸引学生。案例的选择决定了案例教学的成败,合适的案例是成功的案例教学的前提。

二、问题要有层次性。

根据案例提出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这是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要掌握层次性。首先时间上的层次性,一个案例都是针对一个具体的理论而设计的,有的问题与本次课所讲内容直接相关,有的问题是根据这个案例提出,但是为下次课做准备的。所以在提出问题时,要掌握问题的时间顺序。把与本次课直接相关的问题放在前面,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课下思考,与下次课所讲内容相关的,要放在后面。其次,提出的问题要从易到难、从感性到理性、从表象到本质。从易到难,让更多的学生的参与对问题的思考。如果一开始提出的问题比较难,有的学生根本无从下手,可能起不到激发学生思考的效果。从感性到理性,逐级深入的剖析,引人入胜,让学生紧跟教师的思路,这样教学效果比较好。提出问题时要掌握层次性,还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来设计问题,还要照顾学生的层次。学生基础比较好的,可以从比较难的问题入手,学生基础比较差的从比较简单的问题开始,总之,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做到有的放矢。

三、讨论要有开放性。

案例教学中在给学生呈现案例,提出问题之后,就是讨论环节。讨论的开放性是指讨论个体性得到充分体现,个人观点得到充分表达,不同观点相互交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因为每个人经历和阅历以及教育背景不相同。在案例教学的讨论环节,每个人的个体性得到充分发挥,这包括每个人表达的方式,每个人的观点都得到充分体现。有的人的观点比较犀利,有的人的观点比较温和,有的人的观点比较传统,有的人的观点比较新颖,有的人的观点比较肤浅,有的人的观点比较深刻,有的人的观点比较个性,有的人的观点比较随从大众,不管什么样的风格,不管什么样的思想,都允许学生充分的表达。

讨论要具备开放性还必须允许不同观点、不同思想、不同声音的激烈争执,相互交锋,相互碰撞。对于某一个具体的问题,不同的人会有完全不同的观点,甚至是完全相反的观点,当出现完全相反的观点时,持不同观点的双方会相互争执,相互碰撞,在碰撞中产生思想的火花。比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中,当谈到人生理想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人的个人理想最重要,有人认为人的社会理想会重要,这时双方就会相互辩论,相互争执,相互碰撞。在学生充分的讨论、辩论、碰撞的过程中,思想相互交流交锋,一个思想就会变成两个思想,大家的思想在这个过程中都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学生之间也增加了相互的了解,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得到加强。

在讨论中学员共同启发,互相切磋,进行思维撞击,加深对案例的理解;讨论有助于培养沟通能力、说服他人和学会倾听的能力等方面的素质。[3]要保证讨论的开放性,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鼓励学生自由的充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只有教师给予鼓励和支持的情况下,讨论的开放性才能得到实现。一个不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教师,不可能会组织学生展开激烈的充分的讨论。

第二,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自己的观点,在学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之后,教师要及时给予解释或者提问,让学生进一步的澄清和表达自己的观点,也让其他的学生更加了解该学生的观点。因为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但尚未形成,学生的观点有时候自己都没有清醒深刻的认识,所以教师要及时给予解释、复述或者提问,经过学生的思考和反思,学生会更加清醒的认识自己的观点。

第三,教师要鼓励不同思想、不同观点之间进行直接的碰撞和交锋,在碰撞和交锋的过程中,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积极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个过程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个环节,不但可以让学生学习到知识,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四、结论要有超越性。

在案例教学中,经过讨论环节,就进入总结环节,这个环节就是教师针对讨论的情况进行评价、总结、分析,解开讨论问题的答案,给予一个科学的结论。结论要具有超越性,即超出本次讨论问题的范围,把结论与下次课所讲的知识联系起来。首先,对讨论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经过大家各抒己见的讨论或者针锋相对的辩论,教师要阐述和补充学生提出的各种意见和结论,[4]给予总结。总结在讨论的过程中,一共存在几种观点,分别是什么观点。让学生对进行过的讨论环节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从教师的总结中深刻认识所讨论的问题。分析不同观点之间的根本分析,如何理解理解不同观点之间的分析,如何认识不同的观点。其次,教师要给出科学的结论。学生讨论的问题并不是任意给出的,而是根据书本知识精心设计的,为讲解和帮助学生理解以及促进学生思考服务的。

学生讨论的问题与书本理论是息息相关的。在经过学生的思考和激烈的讨论之后,学生对所提出的的问题已经经历了一番思考,并且也有了对问题答案的求知欲。这时教师给出结论,可以让学生在得到答案的时候有一种满足了求知欲的快乐感,让学生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学到了什么。通过教师给出科学的结论,学生可以把刚才自己的观点与教师所给出的科学结论作比较,从比较中,学生找到自己的结论与科学结论之间的差别与距离,产生对科学理论和以及科学理论的创造者的敬佩之情,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不懈追求,并在这个学习追求的过程中,感受学习、思考和研究的乐趣,使课堂充满思辨和快乐。再次,教师要在作结论的过程中指出知识的前后联系,采用提出问题的形式,把下次课所讲的内容与这个问题的结论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知识链条,让学生对知识充满好奇和渴望。

参考文献:

[1]郭忠兴.案例教学过程优化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1):59.

[2]戴艳军,杨正德.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经验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3):49.

[3]陈树文.哈佛大学商学院案例教学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81.

[4]王华荣.以案例教学推动大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4):63.

思政课教师教学的论文篇七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教学已成为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新趋势。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方面,学员集中面授的培训方式已逐渐显露出弊端,基于网络的培训方式也逐渐展开。通过采用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对通辽市中小学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开展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了解教师对网络教学的认可情况,以及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培训之后对教育技术能力的掌握情况,从中发现网络教学在通辽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看法和建议,找出合理的对策。

:网络教学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问题对策。

網络教学是指将网络技术作为构成新型学习生态环境的有机因素,以探究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模式,不仅简单地完成传统模式下的教学任务,而且学生和教师之间还要通过交流、评价和教学管理等来完成任务。与行为主义下的传统教学相比,网络教学遵循了建构主义的理论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不再是被动学习,而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这种新形势下的学习,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

为了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技能发展,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对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为贯彻落实这一标准,又专门启动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这一项目包括培训、考试、认证等三个部分。培训内容是指达到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分初级、中级、高级,并侧重教学能力要求);考试内容和培训内容基本一致;认证是指按照审核认定的考试成绩授予教师相应等级的证书。提升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途径有很多,其中通过网络教学是培养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一种新型途径,有效弥补了传统面授培训的不足。

调查对象为参加过通辽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教师,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48份,有效问卷有415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是83%。

对通辽市中小学校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网络教学的应用情况分析如下:

(1)关于教师的基本情况和参加教育技术网络培训基本情况的定量分析。通过统计,参加问卷调查的中小学教师涵盖了各个学科,且每个学科的教师都曾参加过教育技术能力网络培训。

(2)关于教师参加网络培训的原因的定量分析。从数据可以看出,通辽市中小学大部分教师是因为服从上级安排和教师资格认证需要参加的教育技术网络培训,仅有少部分教师是因为想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技术能力自愿参加的,因此可以看出,通辽市中小学教师对于教育技术能力提高的积极性并不高。

(3)关于网络培训教学质量的定量分析。从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对于教育技术能力网络培训的认可程度一般,少部分人认可程度较高。

大多数教师对网络培训后自己的教育技术能力感到一般或者不满意,只有四分之一的教师觉得满意,这说明通辽市教师通过网络教育培训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对于“培训的内容能紧密结合实践经验和教学中的难题”这个问题,大多数教师觉得教育技术能力网络培训没有做到紧密结合实际问题,仅有少数教师持肯定观点。

(4)关于网络教学的缺点的定量分析。数据表现出,通辽市中小学教师觉得教育技术网络培训在师资队伍、教学方法、内容设置和时间安排等方面都存在不足,主要是在内容设置和时间安排方面,网络教学应有所改善。

(5)关于网络教学的优点的定量分析。通过统计,通辽市中小学教师通过教育技术网络培训之后,大部分教师能够掌握教学思路和制作课件的方法。而能够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且提高教学效果的只占少数。

(6)教师对通辽市教育技术能力网络教学培训的意见或建议的定量分析。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通辽市中小学约有一半的教师认为教育技术网络培训的作业和任务量比较多,只有少数教师觉得适中。大多数教师希望网络培训的时间不多于半个月,只有仅少数教师希望网络教育培训能够长期进行下去。

从数据可以看出,通辽市中小学教师认为教育技术能力网络培训所面临的困难主要有没有时间、培训形式化,不实用、培训内容多,效果不明显和教师自控力不强这四个方面。

通过调查反馈,有很多教师建议,网络教学应该与具体的学科整合在一起,教育技术网络培训将过多的注意力集中于技术应用上,而忽视了具体学科的不同特点。

3.1问题。

3.1.1教师参加网络培训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参加网络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根据调查,通辽市中小学教师参加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不存在奖励机制,参加网络培训的教师大部分是因为服从上级安排和教师任职资格认定的需要,只有极少部分教师为了提高自己的教育技术能力,掌握知识技能,提高教学效果。

3.1.2网络培训的教学质量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于教育技术能力网络培训的认可程度较低,而且只有少部分教师在参加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之后对自己的教育技术能力持满意态度,大部分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技术能力感到一般或不太满意。

(2)教育技术能力网络培训形式化,不实用,培训的案例没有针对性,没能做到紧密结合实践经验,教师不能将所学知识技能灵活运用于实际教学中。

(3)网络培训方式单一。不能根据各学科的特点设计培训内容,且未与学科有效整合。这种情况导致的结果就是教师在接受培训后把教育技术作为一种几乎替代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工具,而不是针对具體学科特点,合理运用所学技术以辅助教学的高效开展。

(4)关于网络教学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教育技术能力网络培训的作业和任务量较多,而且时间安排不灵活,没有考虑到教师的实际情况,教师平时的工作就很繁重,加上紧张的培训,难免会有些“吃不消”。因此,有些教师为了完成任务,甚至会抄袭别人的网络作业。经过调查,有教师建议将培训时间安排在寒暑假,这样,教师就可以合理安排时间,集中精力于网络培训。

3.2对策。

3.2.1教育培训主管部门方面。

(1)合理安排培训时间。教育主管部门应灵活安排教育技术能力网络培训的时间,给教师规定特定的期限,在期限内学员可以自由分配时间。或者将培训时间安排在寒暑假。教师在寒暑假可以有充分的时间认真学习每个知识点,分析案例,认真完成任务。而不是在忙碌的生活中应付培训任务,草草了事。

(2)合理选择培训内容。培训内容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教育主管部门应大力加强培训内容的选择与审核,选择内容时,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要联系实际教学中会出现的问题,做到少而精,提高教学质量。

(3)课程设置方面。网络培训的内容应结合各科教学的特点,设置符合各学科教学的培训内容,做到因学科施教。

3.2.2接受培训的学校方面。

首先,学校应该注意培养和提高教师的主动发展意识,使每个教师都能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并能积极主动地接受培训,顺利高效地完成培训任务。其次,中小学学校应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给予高效完成任务的教师一定的奖励,对没有认真完成培训任务的教师给予批评和适当惩罚。另外,建立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将所学的教育技术能力运用于实际教学。

3.2.3教师个人方面。

首先,教师要树立主动发展的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认真地完成培训任务。其次,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把接受培训当作一项重要任务,及时上交作业。另外,培训结束之后,要尝试将所学新知识和新技能合理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利用新的教学思路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

[1]何克抗.教育技术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

[2]侯淑萍,任福战,傅宏.论网络教学的特点[j].现代企业教育,2007(2下).

[3]韩晓红.网络教学的特点与模式[j].甘肃高师学报,2004.9(2).

[4]唐锰.网络教学的特点[j].教育与职业,2001(6).

思政课教师教学的论文篇八

摘要:《-中国动漫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动漫产业作为日本的第三大产业,年营业额达230万亿日元,庞大的日本动漫产业是动漫博物馆存在的客观要求。现代漫画图书馆是日本首家漫画图书馆,在1978年建成,之后米泽嘉博纪念图书馆、杉並动画博物馆、京都国际漫画博物馆等动漫博物馆逐渐建成。

关键词:日本;动漫博物馆;动漫产业。

秋天我到日本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考察调研之旅,期间考察了杉並动画博物馆、京都国际漫画博物馆、吉卜力博物馆、福冈美术馆以及与动漫有关的展会。文章就日本动漫博物馆对动漫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进行探讨。日本动漫产业的欣荣发展与动漫博物馆的存在休戚相关,动漫产业为动漫博物馆提供了受众和动漫资源基础,动漫博物馆通过对动漫作品展出、人才培养、专业实践和学术交流等方式对动漫产业链各环节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

一、多样化的日本动漫博物馆。

(一)以动漫为主题的博物馆。

日本是非常重视动漫行业的国家,日本国内许多城市会把动漫产业的发展归纳到城市发展的规划当中。这些城市往往与动漫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而日本动漫博物馆地点的设置正好印证了这一点。日本动漫博物馆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以特定动漫作品或动漫画家为主题的博物馆;这类博物馆建于与特定动漫画家有着密切关系的城市,一般是他的出生地或定居地。因此,这类博物馆的建设和运营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展馆的设计和主题都围绕特定动漫作品或动漫画家而进行。这类展馆主要有建于东京都三鹰市的三鹰之森吉卜力博物馆(又名三鹰市立动画美术馆)、建于手冢治虫出生地宝塚市的手塚纪念馆、建于漫画家樱桃子出生地静冈县清水市的樱桃小丸子博物馆、建于青山刚昌出生地鸟取县北荣町的青山刚昌博物馆(又名柯南博物馆)、建于水木茂出生地鸟取县境港市的'水木茂纪念馆(又名鬼太郎博物馆)、建于藤子.f.不二雄定居地川崎市的藤子.f.不二雄博物馆(又名哆啦a梦博物馆)等。第二种是以动漫为主题却不限于特定动漫作品或特定动漫画家的博物馆,如广岛市立漫画图书馆、杉並动画博物馆和京都国际漫画博物馆等。日本东京都杉並区是动画制作公司云集的区域,被称为“日本动画之城”。杉並区把动漫产业作为当地城市发展的重要项目,重视动漫企业引进与发展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动漫技术和资料的保护。因此,在建立了杉並动画博物馆,它是日本第一个综合性动画博物馆。杉並动画博物馆有发布动漫作品、展出动漫资料、选拨动漫专栏作家、举办动漫作家脱口秀、举办动漫作品研究会、收集馆藏作品、向想画动漫作品的人提供场地、软件与器材等功能。另外,杉並动画博物馆与其他动漫公司合作策划动漫活动、通过创办网站与发行博物馆活动时刻表等方式让人们了解博物馆和推广动漫文化产业等。它是一个让各年龄层人士能够系统地学习、体验、理解日本动漫产业的综合性动漫博物馆。杉並动画博物馆内大部分的展区都会有英文和中文的资料简介,到咨询台填写申请表格后,就能免费借到耳机、点读笔和介绍博物馆各个展区的资料。博物馆分为10个区,这里有可体验动漫原理的展区与体验配音等直接体验动漫制作过程的互动性展区,另外,这里还收藏有动漫作品资料、创作人员数据库等的资源库,放映代表性动漫作品的放映室等设备。1.“日本动漫的历史”展区“日本动漫的历史”展区主要以年表的图表形式展示1950年至日本的动漫历史。还通过录像播映的方式对日本早期珍贵的动画影片进行展示,包括19创作的现存最早的日本动画《钝刀》、1958年日本第一部彩色长篇动画电影《白蛇传》、1963年日本首部30分钟的动画电视系类片《铁臂阿童木》等。动画《铁臂阿童木》首创的“限制性动画”和“戏剧性故事情节”等表现手法成为了日本动画的特征,并一直沿用至今。2.“动漫创作”展区“动漫创作”展区对行信三美术监督、后藤隆幸作画监督、富野由悠季动画监督的工作场所进行一比一的仿真场景展示,并在仿真场景的前面摆放显示器,通过录像的方式解说创作手绘动画的整个过程和对《人狼》动画制作过程进行展示。另外,展区设置了动画片《人狼》的赛璐璐原画胶片展示;展区还设置了配音体验室,观众可以为动画《铁臂阿童木》进行影片配音。3.“未来的日本动漫”展区此展区主要是报道不断进步的数字动漫现状,以及来自创作现场的最新数字技术展示。展区对传统二维手绘动画制作技术、数字二维动画技术、3d动画技术、动画捕捉仪等动画制作技术进行展示。通过视频介绍《海贼王》用触摸显示屏进行手绘动画绘制的方法等。4.“数字工作室”展区“数字工作室”展区提供计算机和拷贝台等动画制作设备,人们可使用计算机体验动画上色、软件编辑等动漫数字制作工序,创作出自己的动画作品。5.“主题展”展区博物馆每年举办3-4次主题展,展出代表性的作品、动漫人物、介绍创作人员等。209月至11月举办的是森下裕美动画作品展,展区展出了森下裕美的动画分镜头手稿、动画主创签名、森下裕美先生的直笔原画展示和动画周边展示等。6.“动漫放映室”展区“动漫放映室”展区在博物馆的四楼,展区的面积不大,有一个150英寸的屏幕定时放映动画供人们免费观看。7.“动漫图书馆”展区展区提供丰富的动漫资料供人们免费查阅,包括动画影片、漫画、学术书籍和动漫创作人员的录像采访等。此外,博物馆还有“动漫的原理”展区、研究会的房间、动漫周边商店等三个展区。

(二)综合性展馆。

除了以动漫为主题的博物馆之外,日本国内有部分综合性展馆会不定期以不同的动漫主题策划相关的动漫活动。如新潟县立万代岛美术馆在7月举办了“近藤喜文展”,毎年3月底左右在东京国际展览馆举办世界动画界最大的动漫活动展览“东京国际动画博览会”。博览会由报告会、动漫电影节、歌手表演、动漫新作发表会、动漫产品展销会等几个部分组成。年10月在熊本市现代美术馆举办“吉卜力的立体建筑物展”和2016年10月福冈美术馆主办的“the世界名作剧场展”就是这一类的活动。这类综合性展馆主要有大阪市立美术馆、国立新美术馆、东京都现代美术馆等。

二、动漫产业对动漫博物馆的建设提供资源保证。

(一)日本拥有强大的动漫资源。

日本电视台每周新播放的动画片有40~50集,年播出时间达到89万分钟,动漫流通领域产值达3739亿日元,其中包括电视动漫节目播放收入1898亿日元、动漫电影票房收入377亿日元、影像制品1464亿日元。1992年至日本动漫市场规模逐年增加,20动漫市场规模数值已达到1992年的2倍多,足见日本动漫产业在此阶段发展十分迅速。当今,日本每周约有70部左右的电视动画片在播放,并且动画被出口到世界各地,成为日本的道标文化之一。

(二)强大的受众基础。

据日本经济产业省调查,87%的日本人喜爱动漫,84%的人拥有动漫相关产品。据广岛市立漫画图书馆数据库统计显示借阅者遍布各个年龄段,图书馆主要以40岁左右的借阅者为主,10岁左右和30岁左右的借阅者为次;而京都国际漫画博物馆对到馆者进行统计显示,儿童约占二成,中学生占一成,成年人约占七成。2016年11月25日京都国际漫画博物馆迎来开馆10周年,也创造了开馆累计流通人数260万人次的记录。可见,日本动漫的受众人群遍布各年龄层,动漫博物馆受到了民众的欢迎,动漫已成为日本的全民性文化。

三、动漫博物馆对动漫产业的推动作用。

动漫博物馆作为保存动漫资料的社会设施,以动漫资源为基础,除了努力搭建动漫文化展示与阅读平台、动漫知识学习和交流平台以外,对动漫产业的各环节起到推动的作用。

(一)动漫产业属于知识、劳动密集型产业,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大量专业型人才的支撑。

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日本培育动漫人才的主要途径,动漫博物馆对动漫人才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

四、对社会教育支援。

动漫博物馆为动漫爱好者免费提供动漫教学的服务,如举办动漫历史文化讲座、动漫编创讲座、动漫创作技法讲座、开设动漫教室等。如杉並动漫博物馆会常常开设不同主题的讲座,如2016年10月举办了“成为动画人!”系列讲座,分为“中学生图解讲座”和“成人实践讲座”;相对于杉並动漫博物馆,京都国际漫画博物馆的场地更加大,可以举办的讲座更加丰富,漫画工作室设计在博物馆的一楼,周六日和法定节假日免费开放,人们可以近距离接触漫画家,观察并学习如何绘制漫画。展馆另设动漫趣味学习角,根据人们水平提供不同程度的培训课程。另外,还会邀请大师进行动漫讲座,如2016年11月13日在京都国际漫画博物馆举办“养老孟司和宫崎骏的爱好对谈”座谈会。

(一)对学校教育协助与支持。

动漫博物馆努力配合和支援学校的动漫教育工作。例如在2016年的2月,京都国际漫画博物馆提供场地,展出了京都精华大学毕业生的动漫作品,给予新新动漫人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二)指引动漫创作方向。

对受众定位的准确掌握是动漫产业成功的关键。动漫博物馆有大量动漫爱好者资源,其来馆者的数据、馆藏资料借阅的数据和周边销售数据反映出受众的喜好类型,对动漫类型与题材的选择、生产商的销售策略有决策性的作用。

(三)协助动漫学术研究。

动漫学术研究对动漫创作创新具有重要作用。如京都国际漫画博物馆设有专门的研究室,有专业的研究人员对展馆的动漫资料进行学术调研,并发布研究成果。

五、结语。

动漫产业为动漫博物馆提供了受众和动漫资源基础,动漫博物馆通过对动漫作品展出、人才培养、专业实践和学术交流等方式为动漫产业链各环节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而且,日本动漫博物馆还起到指引动漫创作方向和协助动漫学术研究的作用。因此,日本动漫博物馆与动漫产业的互动发展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思政课教师教学的论文篇九

本文分析了高校田径运动会的特点,探讨了高校田径运动会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从田径运动会对校园文化的影响入手,提出了加强高校田径运动会的有效手段和措施,旨为建设高校校园文化提供合理建议与参考。

1高校田径运动会的特点。

1.1提供了学生展现风采的舞台。

高校田径运动会延续了我国奥运赛事的举办模式,从开幕式到闭幕式,由学生代表检阅到组织参赛学生比赛都极具有奥运赛事的特点,加之高校田径运动会基本是一年举办一次,学校对于运动会的投入相对于其它教学的投入要更加地集中。另外,由于高校田径运动会是以学生为主要群体的运动赛事,因此,能够在运动会赛场上展现自己的风采让所有的同学都能够一同欣赏则是增加学生自信心和带动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1.2师生交流的平台。

高校中,教师的教学已经和高中教师的教学完全不同,高校中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对学生授课完以后便很少有机会和学生进行进一步的交流和沟通,基本是上课铃响教师进入教室,下课铃想教师走出教室。没有课的情况下,教师很少在学校。但是运动会则完全不同,高校运动会中设立了教师项目及师生共同项目,在田径运动会中,学生可以和教师一起通过做游戏和共同参加比赛的方式进行交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及对于学校教师的重新认识,有利于共建良好的师生和谐关系。

1.3参与大于竞争的特点。

虽然高校田径运动会的竞争十分激烈,但是相对于职业竞技比赛,高校运动会的竞争更贴近于娱乐性质,只要能够参与到比赛中,不管是取得第几名的成绩都是自我展示特长的一次机会。加之,高校中参与运动会的审核并非通过初赛、复赛这样的程序,而多数是通过自愿报名参加,所以能够有机会参与高校田径运动会对学生自身来说便是一种认可。这种认可要远远大于在学业成绩上取得的分数,也是让学生被其他同学认识的最好机会。

2高校田径运动会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

中通过教育、学习、科研、管理、生活等各个领域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产物^1.在高校,体育文化主要体现在教育性、健身性、促进大学生社会化和校园文化建设方向发展4。体育文化本身便是校园文化中的一种,在高校中,田径运动会则是体育文化的主体核心,更能带动体育文化的传播,而文化的主要特点则是传播,因此,田径运动会对于校园文化具有明显的传播作用。

3通过田径运动会有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措施3.1丰富田径运动会比赛项目。

高校中的田径运动会更加注重项目的安排与划分,缺乏人文情怀的内容。因此,在高校田径运动会的比赛项目上应加强娱乐、合作项目的设立,例如师生接力、师生传球、托球赛跑、跳绳接力、男女混合接力等项目,这些项目既具有体育运动本身的技巧要求,同时也是建立团结合作,发展互帮互助的有利于身心的项目,更加能调动学生参与运动会的热情与积极性,同时也能改善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关系,增强同学之间的文明互助的理念。

3.2加大田径运动会奖项设立的类别。

多数高校田径运动会关于奖项的设立都集中在各个项目的前八名参赛队员,而对于没有进入前八名的学生任何鼓励和奖励都没有,因此,这对于很多想参加运动会的学生但是运动成绩一般的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致使他们不愿意主动参加各个项目,所以,高校的田径运动会不仅应对于取得固定名次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同时也应为那些参加了项目而未获得名次的学生通过一定的手段给予肯定,这样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加集体活动的积极性,并帮助他们建立良好地自信心。

3.3应设立不同比赛的组别。

近年来,各个高校体育特长生的招生规模不断壮大,导致田径运动会上这些单招的体育特长生在校运会上依据着得天独厚的身体条件,加上常年系统的训练,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获得比赛的胜利,校运会成了特招生的“专利”,所有的荣誉只属于他们。因此,每年参赛选手都是这手比特招生的熟面孔,少数有点体育爱好的学生或老师强令参赛的学生也只是陪衬,所显示出来的是高水平运动,低水平比赛。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将田径运动会的比赛设定为人组和8组两个组别,即八组为单招的体育特长生之间的比赛,而8组则为普通学生之间的竞争,这样更有利于体现体育比赛的公平性,对于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和价值。

结语。

高校田径运动会是传播校园文化、构建校园文明的重要途径,加强高校田径运动的举办规模、划分比赛项目和类比、加大田径运动知识和田径文化宣传有利于建设和谐、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对培养德智体美全方面的合格大学生具有积极的效用与实贱意义。

思政课教师教学的论文篇十

中学语文教师到底有什么作用???(教学论文)。

广西贺州市仁义一中李科。

中学语文教师到底有什么作用???废话,不就是教中学生学习语文吗?!话虽这么说,其实,问题还真没有那么简单。大家写文章都是引用名家的言论,本人有所不同,特别喜欢某些教育主管领导的精彩发言。这不,请看:

“小小说?!你怎么能跟学生讲小小说呢?他们能接受?我们的语文课本从头到尾,你翻一翻,有这个概念吗??、、、、、、”

--这真的是一个自己也教语文的学校主管领导在检查个别语文教师备课本“发现问题”时批评该语文老师所说的话。因为实在太精彩了,本人不能独吞,有必要与大家分享啊!!!

本人只是一个普通的语文教师,没有高深的理论去辩驳是非。不过,可以就事论事:正如那位主管领导所言,我们的语文课本(苏教版`初中)的确没有明确地涉及“小小说”这个概念,但这也并不是课本编者有什么过错。根本问题还是出自我们可爱的中学领导。

什么是小小说?不就是短篇小说嘛!有些短篇小说的篇幅极其短小,人们于是给了另外的称呼--小小说,也叫微型小说。(还有专门的杂志呢!)长篇小说都要求中学生好好学习(特别是名著),小小说怎么就不能教、不能学呢??作为习惯于搞应试教育的前辈,尊敬的中学领导难道没见过学生的语文考卷???现代文阅读所选的短文不太可能是长篇和中篇小说,更多的是,不,应该说就是小小说啊!!您老人家怎么不允许年轻的语文老师跟学生讲呢?比如: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题。

每逢山溪水涨,他就守候在溪边,把他的学生一个一个背过小溪。惊悸的浊浪,滑溜溜的卵石,使他名声远播,某报撰文颂曰:《人桥》!

不久,他被提升为文教办主任。接替他的,是一个娇小的姑娘。姑娘没有勇气涉过小溪,更谈不上背孩子渡水,于是一到雨天黄昏,对岸就排着一支家长的队伍,一律裤腿高挽。

姑娘开始了奔波。她给文教办写信,向教育局长报告,跟乡长争吵,掏出自己的工资带头集资……不久,小溪上架起了一座钢筋水泥结构的桥。孩子们可以顺顺畅畅上学了。

姑娘至今还在山村小学,教着四年级的50名学生。

1.请你给短文拟一个标题。

2.短文中两个人物做的同一件事是什么?各自采用了什么方法解决问题?

3.文中的两个人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4.删掉短文末段行不行?为什么?

5.短文蕴含着作者对某些社会现象所持的态度,请你举文中的一例加以说明。

永远的蝴蝶。

那时候刚好下着雨,柏油路面湿冷冷的,还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灯火。我们就在骑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我白色风衣的大口袋里有一封要寄给南部的母亲的信。樱子说她可以撑伞过去帮我寄信。我默默点头。

“谁叫我们只带来一把小伞哪。”她微笑着说,一面撑起伞,准备过马路帮我寄信。从她伞骨渗下来的小雨点,溅在我的眼镜玻璃上。

随着一阵拔尖的煞车声,樱子的一生轻轻地飞了起来。缓缓地,飘落在湿冷的街面上,好像一只夜晚的蝴蝶。

虽然是春天,好像已是秋深了。

1.小说以“雨”开篇,并以“雨”贯串全文,这样写的作用是(至少答出两条,每条答案不超过15字)。

2.小说最后再次描写了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的特征,并交代了给母亲信的内容,这样写的作用是(至少答出两条,每条答案不少于15字).

3.开始写“小雨点”溅到眼镜上,之后写“更大的'雨点”溅到眼镜上,其作用是:(不超过20字)。

4.

本人在拙文《究竟什么是语文教学常规----宪法???》里提到我市教育局制定的《贺州市普通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连总则和附则共十大项60条细则里只有半句话明确地提到课本:“教师要按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教学”。与其他地区的常规一样,并没有规定语文教师必须循规蹈矩地将语文课本里的课文从头到尾地灌输给学生!其实,教学常规比较高明的地方是用“教材”这个概念,并没有用“语文课本”这个概念。这两个概念还是必须明确区分的,教材不完全是语文课本啊!前者包含的内容或素材远远大于宽于多于后者。而且,常规在提“教材”之前,首先要强调我们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宪法”--《语文课程标准》。选取语文课本以外的小小说(优秀的经典的那种)来给学生讲课并没有违反教学常规!相反,这是完全符合新课标精神的。这是负责任的语文老师应该做的事,也是提高学生语文考试分数(是考试分数啊!在此说提高语文素养还有的很虚伪了)的好办法,更是让学生对语文课感兴趣的妙计啊!

中学语文教师到底有什么作用???显而易见,语文教师的作用绝对不是循规蹈矩地将语文课本里的课文从头到尾地灌输给学生!也用不着拿新课标或者别的教育理论(素养啊母语呀之类)吓唬人,很简单,语文教师的作用是让学生爱语文,让学生懂语文,让学生用语文、、、、、、语文老师应该有这些作用!!当然,语文老师要发挥这些作用有各种各样的途径,所以,极个别的中学领导没有必要假“常规管理”之名,行嫉妒打压之实。

思政课教师教学的论文篇十一

新课标中提出:体育教学的本质作用不再是单一的增强学生体质,而是像其他课程一样要体现多元的价值。体育新课程更注重学生性格方面的完善,更着力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教育。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性格特征,及时把握学生的性格变化,帮助学生的性格向其正常、健康、完善的方向发展。

首先,我们要了解学生应该具备哪些优良的性格品质。

行为学家研究发现人的性格品质是多方面的,以下六个方面是良好性格的基础,如果从小具有这六种性格品质:快乐活泼;快乐活泼;勇敢自信;勤劳善良;独立精神;创造精神。长大了其他优良品质都会自然派生出来。

其次,我们要知道六大基础性格品质中,哪些性格品质是可以通过体育教学来培养和完善的,以及采用何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完善。

众所周知,体育课是中小学生最喜爱的学科之一。因为体育课上有他们所喜欢的运动项目,也有他们所追求的征服梦想,更有他们缓解学习压力、感受身心愉悦的体育活动。正所谓“需要才是喜欢的原动力”!学生也正因为有了这些需要,他们在参与的时候才会全情投入,才会体验到体育带给他们的快乐。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而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不断强化体育带给他们的快乐体验。

安静专注能力在小学阶段是我们教师公认的一个重要培养目标。谈到在体育教学上的安静专注性格培养,教师就要在上体育课的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生的表现。当学生出现“溜神”现象时应当及时有效地制止,并加以教育。另一方面,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多在吸引学生注意力上下功夫!比如教师在讲解时,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精简的概述,易记的口诀等方式都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注能力;当教师在示范动作时,也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自律能力。当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一件事情中的时候,他肯定会以最大的精力专注到这件事情上来。因此我们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尽力吸引学生的投入,并时刻注重学生养成该静就静得下来,该动就动得起来的习惯,那么长期下来,学生的安静专注性格品质不光在体育学习中会得到全面有效的提高和完善。

体育活动是培养学生勇敢和自信的最好的疆场。这是因为在体育活动中经常会有激烈的对抗和身体的接触,也就自然少不了会出现一些“磕磕碰碰”、“小伤小痛”,但是随着这样经历的增多,学生自然会一次比一次坚强、一次比一次勇敢。另外,在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中经常会有些比较“刺激”和“惊险”的动作挑战学生的胆量,时间长了学生也就变得勇敢起来了。

“勤劳和善良”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扭曲的价值观开始出现,或多或少到影响着我们现在的孩子。又因为我们现代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家庭中倍加溺爱,根本不会有劳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所以学生在勤劳善良方面很是让人头疼。因此我们体育教师有责任在我们的教学中,给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引导,要让学生明白基本的是非、对错。对那些勤劳能干的孩子要委以重任,并大肆激励。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可以要求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当上课或是活动过程中遇到学生完全可以解决的问题时,要尽量鼓励学生自己或小欢迎进入第一lunwen。1kejian。com组内部解决;注重培养学生小干部。老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把一些小事都交给学生去做。在教学手段上可以安排锻炼小组或是学习小组,并给他们一定自主权利和空间,当遇到事情时,要鼓励他们互相商量,培养不依赖老师的习惯;要给学生之间比较的'机会,多拿那些独立性强的学生与他们作比较,从而产生压力,努力去做好。这样长时间下来,相信学生的能力和独立性一定会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然而“创造”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小孩子天生就具备对新鲜事物探索的好奇心,他们总是有问不完的“为什么”。作为体育老师我们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提出疑问,要制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到创造中来。我们可以在课堂中制造一些问题,一些困难,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并尊重学生的个性解决方案;再或者让学生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创造一些体育器材,或利用已学过的体育项目和游戏创造和改编出更新颖有趣的活动内容等等。

最后,我们要明确性格的培养和完善是有规律的。

培养学生拥有相对完善的性格,是我们教育最为终极的宗旨和最为根本的目标。我们需要引起足够的警觉,在扎扎实实的课堂中,在每一个细节中渗透、影响,尽我们所能地让学生的性格朝着良好的方向有效地可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健。幼儿不可少的6大性格品质[j]。为了孩子。2005(21)。

[2]佛罗伦丝・妮姬。性格分析学[m]。中山大学出版社。。4。

[3]祝蓓里,季浏。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4。

[4]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7。

思政课教师教学的论文篇十二

项目化教学是对高职教育要求的“做中学”方式的切实有效的实践方式。在实施过程中,教师以导师的身份出现负责指导,从“授人以鱼”变为“授人以渔”,而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采用体验式的方式,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因此,最近几年来,参加各类教学教研活动时,项目化教学、项目课程的提法不绝于耳,大有一统天下之势,这也引起了项目化教学在绝大多数的正常教学中频繁使用。而项目化教学,作为教学改革的主要方法和手段,在实际应用中到底收到的效果如何,能不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学生在这样的改革下到底能收获多少,是量的改变还是质的突变?教学项目的划分是否经过科学系统的论证还是每一位教师自成一派?作为一名实施项目化教学的教师,如果多做一些思考,可以缩短距离成功的路!回顾两年的项目化教学改革,有许多成功之处可以总结,也有一些问题值得反思。下面是我在项目化教学中的几点思考,也存在一些困惑,以期待相互交流和改进:

一、项目化教学不是高职营销策划教学的唯一选择。

用项目任务训练学生的能力固然是一种良好的方式方法,但决不是所有教学内容、所有教学单元都必须找出一个合适的项目任务来进行项目化教学。

既然项目化教学是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那幺课程内有一个或几个项目是可能的,而要求每个教学单元都有项目却是不现实的。即便“完整的项目”可以分解为若干细小项目,也不一定每个教学单元都会有项目。以营销策划项目化教学为例,在设计项目时,市场营销组合策划项目比较容易设计,而市场营销环境,竞争策划等内容在设计项目时难度就较大。所以,在项目化教学实施的同时,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还可以考虑案例分析,角色扮演,任务驱动等方法。只要把握一个原则就可以,就是只要是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可行。

二、过份强调项目化教学会导致教学改革的泡沫和浮躁。

项目化教学仅仅是一种教学模式或者说是教学方式而已,在高职专业教学中组织实施无可厚非,然而,打着课程教学改革的旗号,过份强调项目化教学,把项目化教学内容的掌握等同于职业教育教学能力的具备,并煞有介事地在高职院校竭力推行任何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无疑干扰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会将高职教学改革引向歧途。也会在教学改革的实施过程中出现很多的改革泡沫和浮躁。

三、过分强调项目化教学会严重偏离高职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要突出能力目标,能力要以项目任务来训练,课程评价要以学生为主体,这些原则都不错,但这些决不是职业教育唯一正确的原则!如果是因为项目化教学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部分专业课程适用就一窝蜂地进行全面推广,那幺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适合于职业教育的方法是否也要全面推广呢?事实上,不同专业,不同课程应有不同的教学模式,即便同一专业、同一课程也可能有不同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法”只是众多教学法中的一种而已,如果过分强调项目化教学,每门课、每个单元都要按项目有“作品”出来,一味强调学生去“做”、去动手、去操作的“技能”,培养出的学生则可能全部是“工匠”式的技术工人,而不是具有综合素质的“高技能人才”,最终,必将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混为一谈,严重偏离高职培养目标。

四、从教学环节上来看项目化教学有着无法忽视和回避的弱点。

从教学环节上来看,项目化教学在具有自身独特的几个优点外,同时也有着无法忽视和回避的弱点。

首先,现在为了迎合项目化教学的教学改革潮流,许多教材的编写完全抛弃传统教材的编写模式,从头到尾都是清一式的以“项目一”、“项目二”这样的方式编写。这个不可避免地出现两种状况:一是项目设计的内容不完整,这就要求老师在正式实施项目前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补充没有设计在项目中的教学内容,然后再实施相应的项目教学,这种实际效果与传统教材的先按顺序讲基础知识和技能,再通过章节作业的形式做综合练习区别不大。既然没有多大区别,又为什幺一定要采取这种所谓的项目式的教材和教学方法呢?二是在教材里有些项目的设计目的性太强,包含的理论教学内容较少,不能很好地保证教学的完整性。

其次,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因为有讨论环节,还有可能有实施操作环节,这就对教师课堂的控制能力和时间的把控上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也是项目化教学实施过程中最困难的不可控因素。

另外,教学考核是项目化教学的难题。尽管项目化教学考核中教师普遍注重了过程性考核,但还未形成比较科学、实用的基于项目化教学的评价体系;有的教师将考核细则设计得面面俱到,但操作性不强,考核过程复杂,数据统计工作量大;团队考核中软性指标较难把握,区分不同组员在组内的贡献是个难题;同时由于过程性评价评分标准的主观性,有时使考核的信度与效度也不够高。

还有就是项目课程教学法对学校的实验实习条件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众所周知,现在的职业学校为了适应市场需求,会经常对学校的专业设置进行调整。这样一来势必要开辟众多的新课程,如果这些课程都采用项目式教学,而项目式教学又是建立在以学生实践为主的基础之上,其结果只能是两个,要幺学校进行大量的资金设备投入以适应新课程的项目课程教学法的要求,要幺项目课程教学法被学校相对滞后的实验实习条件所制约,而现实情况往往是后者。

总而言之,好的教学方法应该是理论和实践并重的。传统教学法长于理论教学,而项目化教学则长于知识的实践运用,一味强调夸大某一种教学法的作用和功能都是有失偏颇的,也是不切合实际的。只有权衡各种教学法,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在实际教学中才能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对待项目化教学应持有一种理性的、科学的、可行的态度。

思政课教师教学的论文篇十三

我公司是一家集铸造、加工、开发为一体的专业机械加工企业。现有总资产xx万元,其中固定资产xx万元,生产厂房xx万平方米,各种设备1000台(套),职工xx人,其中高、中级技术人员xx人。主产重、中、轻、微、轿、客、农、军等八大系列120余种的汽车底盘铸件,年产铸件xx万吨。主要与xx风x、一汽、xx、xx、柳微、xx、xx等集团公司的主机厂配套。公司工会现有专职干部x人、兼职干部x人,下设女工委员会。多年来,工会在公司党支部的领导下,在上级工会的指导下,围绕经济建设这一发展中心,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工会建设的路子,带领和发动广大职工积极投身入企业的经济建设,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的发展,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xx年,公司实现工业产值xx万元,利税xx万元,实入库资金xx万元。xx年1―6月份,实现产值xx万元,利税xx万元。我们主要抓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积极投身于企业的改革大潮,为企业的发展献智出力。

我公司经历了二次大的体制改革,尤其是xx年六月开始的第二次改制,关系到企业的命运和前途,关系到全体职工的切身利益。如何使企业改制不停产,改制以后大发展,避免改制冷了职工的心,改革使职工走了人,企业改制筹备领导小组通过征询多方意见,提出了“依靠职工搞改制,发动职工搞改革”的改制思路。改制领导小组和工会采用黑板报、职工大会、小组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大力宣传改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各级领导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同职工交心谈心,使职工解开了思想上的疙瘩,提高了认识,为改制创造了良好的内部环境。

同时,积极发挥职工参政议政、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职工代表参与了改制的全过程,在改制可行性研究的制订,改制实施方案的确定,股权设置和清产核资方面,改制领导小组认真听取了工会和职工代表的意见,对职工代表关心的问题进行多次磋商。由于广大职工的积极参与,企业改制在短短三个月内得以顺利完成,原定半个月的募股时间在一个星期内就募集到了全额股份,确保新公司在xx年九月选举产生了董事会并正式运转。

二、关心职工的切身利益,不断改善生产和生活环境。

铸造属于重体力劳动、高温作业和能耗型行业。关心职工,体恤职工,努力为职工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是公司领导层关注的重点,也是工会工作的要点。公司成立后,董事会认真听取职工的建议,与职工代表共商发展大计,经反复研究,决定投资xx多万元实施为期一年半的“四大民心工程”。先后添置了供水净化设备,兴建职工澡堂,使职工饮上干净的水和洗上热水澡;购买十几台环保型清理设备,将原来的污染大的设备全部更换,同时美化、绿化生产区,硬化路面,使职工有了一个良好的生产环境;建造一栋5层2单元的双职工住宅楼,解决了部分无住房职工的安居问题;新上一条自动化的铸造生产线,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

在建设“四大民心工程”的同时,认真关心职工的福利待遇。公司每月对每个职工发放洗衣粉和劳保手套,每年订做两套工作服,对一线职工投了意外伤害保险,对因病住院职工给予报销医药费用。女职工还享受卫生费补贴和免费定期检查,妇女节由公司发放纪念礼品。对家庭困难的职工,公司积极给予救助,近两年来,公司先后对遇上天灾人祸或特殊情况的30多名困难职工发放救助金4万余元。关心和爱护职工,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三、讲奉献,比贡献,培育“四有”职工队伍。

思政课教师教学的论文篇十四

大自然是一部活的教材,蕴含着丰富、鲜活的写作资源。引领学生走出校园,拥抱自然。爬山戏水,看日出日落,观花开花谢,听虫鸣蛙叫,嗅花香闻草味让学生在观察、聆听、欣赏、感悟、思考中,和大自然亲密接触,体会自然的美丽与神奇,萌生无尽的遐想。

生活有多丰富,作文就有多宽广。带领学生放风筝、捉迷藏、野炊、旅行收获快乐,留下回忆。让学生多关注父母每天所做的事,体会父母的劳作之苦,激发感恩之情。鼓励学生学会洗衣做饭、整理内务、打扫房间,体会劳动的乐趣。引导学生多留心校园内外焦点、热点话题,引发思考,发表看法。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不枯燥,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生活,积蓄情感,丰富素材储备,学生写作时才会“有米下锅”,写作灵感才会不约而至,学生对写作自然乐不思蜀,由能写转向会写、乐写。

(1)深入研读课文,把握文本特点,寻找习作练点。通过仿写于精彩处、补写于留白处、改写于特别处、续写于含蓄处等练笔方法,打开读写通道,以读促写,以写固读,让读与写齐头并进,相得益彰。

(2)注重课外阅读。效在课内,功在课外,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阅读量,丰富学生知识,拓宽学生视野,丰富信息储量,方可厚积薄发,达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效果。

(3)传授读写方法。让学生掌握做读书笔记的一些方法,如摘录式、体会式、提纲式、批注式等方法。读写有机整合,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促进了写作训练,可谓“一箭双雕”。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留心身边的人和事,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在实践中去体验和感悟,养成写日记、周记的习惯。随时关注学生想什么,做什么,学生身边发生了什么,教师要敏于观察,勤于思考,让每一次“暗香浮动”,都能成为学生练笔契机。通过这样扎实有效地训练,学生会逐渐养成勤于动笔,乐于动笔的习惯。

视作文批改为学生再次完善,再次写作,再次创造的过程。把作文批改看作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萌发写作欲望,体验写作成功的过程。打破作文评价由老师“一锤定音”的现状,采取多元评价,放大作文评价功能。

教师对学生的习作,不作全面详细的批改,而是有目的的单项批改,或字词错误,或潜词造句,或篇章结构,其它方面的错误暂可留存不改。教师作出客观的书面评价,或者委婉指出其不当之处,或肯定其所取得的进步,并勉励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学生作文交流时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公开讲评。不公开批评后进生作文,以免伤害其自尊心。对于作文中精彩之处可让学生自读、议读、有感情地朗读,通过自赏、互赏、共赏,分享写作成果。还可将一些的好的作文整理成集,或在班级传阅,或橱窗展出,或广播里播出,甚至投稿发表,最大程度上让学生感受写作的成就感。“我能行”“我成功”的思想在学生心中不断滋生,为学生持续写作注入“心”动力。

鼓励学生将作文带回家读给家长听,或让家长看,让家长做孩子的热情读者或听众,鼓励家长参与到作文评价中来,以赏识为主,注重鼓励,或是书面的,或是口头的,不拘泥于形式。家长的赏识评价会让孩子激动无比,信心倍增,建立写作自信。

学生之间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差别不大,比老师批改在心理上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互批互改是对自批自改的补足与完善。引导学生互批,教其批改方法,明确批改要求。可一篇作文由多人批改,也可由一人批改多篇作文。

同伴评价时首先要肯定他人作文成功之处,向同学们推荐精彩段落、优美词句,当然也可谈要改进的地方。总之,作文教学如能“一切从学生出发”,贴近学生,融入生活,采取多种训练形式,运用多元评价方法,增加写作兴趣,点燃写作欲望,维系写作热情,学生方会想写作,会写作,乐写作。这样,作文教学便走上了一条成功之路。

思政课教师教学的论文篇十五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随着以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为载体,以移动通信技术为支撑的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日益成熟,高职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方式受到了深刻的影响,其中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针对高职学生在使用移动互联网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思政课教师应当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科学运用移动互联网平台,不断创新思政课养成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进而使高职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学习和生活习惯,促进其全面发展。

一、移动互联网对高职学生的影响。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数码产品在高职学生中的使用已经非常普及,特别是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了高职学生的“必备品”,几乎实现了“人手一机”。学生对移动互联网的使用不仅限于打电话、发短信,还包括上网、玩微信、聊qq、听歌、看视频、玩游戏等。移动互联网正在改变着高职学生的思想、学生和生活方式,这些改变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从积极的方面来说,移动互联网改变了高职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通过网页、电子书籍、在线学习等方式获取大量的知识和信息。移动互联网的及时通讯工具如微信、qq、微博等,方便快捷,加强了与亲朋好友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移动互联网的上网、玩游戏、看视频等功能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高职学生的课余生活。从消极的方面来说,高职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较差,当对课堂教学内容不感兴趣时,就会开始玩手机,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或写课下作业时,也会利用手机在网上直接搜索答案,这就导致部分学生产生厌恶学习、依赖手机的习惯。有些学生上课可能忘记带课本会觉得无所谓,但是如果忘记带手机就会感到心烦意乱,无心学习或做其他事情。有些学生在虚拟网络上朋友很多,但在现实生活中却不知道如何跟舍友、同学相处,甚至出现了人际交往障碍。

二、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思政课养成教育的途径。

(一)解放思想,不断拓展思政课养成教育的空间。借助移动互联网平台开展教学是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思政课养成教育的模式应当更加开放,思政课养成教育的空间也应当变得更广阔、更开放。建立思政课程qq群或者微信平台,将与课程有关的教案、课件、案例、视频、习题、作业等内容上传到移动互联网教学平台,将课程教学由课上拓展到了课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放低姿态,不断加强与高职学生的沟通。从以前的“面对面”到现在的“屏对屏”,移动互联网时代使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具有地位平等性、信息隐蔽性、言论开放性等特点。思政课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学会用现代交流工具解决问题,以qq好友、微信好友的身份与学生平等交流,要真心对待每一位学生,用心倾听学生的想法,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更加和谐平等,从而更有利于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状态,善于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掌控思政课养成教育的主动权,有针对性的加以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潜移默化的引导。

(三)勇于创新,不断探索更贴近时代、学生和专业的.现代教学模式。在传统思政课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和中心,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者。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的教学需要。思政课教师必须勇于创新,探索现代教学模式。教师要借助移动互联网平台,提供课堂教学的策划、组织和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移动互联网查询相关资料,并制作课件或视频在课上进行展示,与其他同学共同分享、讨论,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思政课养成教育中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四)主动学习,不断加强对高职学生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指导。高职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时期,尚不稳定,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缺乏实践经验和人生阅历的高职学生不能有效的进行甄别,因而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误导。思政课教师要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深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政课教师要主动加强学习,运用移动互联网获取丰富的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筛选和整合,然后推荐给学生。结合教学内容需要,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移动互联网搜索资料、查阅信息,引导高职学生养成善于利用网络资源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总之,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高职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方式已经受到了深刻的影响,这一影响随着移动互联网的继续发展仍将进一步加深。高职思政课教师必须紧跟时代发展,借助移动互联网,在思政课教学和日常生活中对高职学生开展养成教育,潜移默化的对高职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并内化为自己的精神需求,从而使个人品质得到升华,继而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

思政课教师教学的论文篇十六

摘要:职业素养是教育发展的关键,也是影响高职学生顺利就业和继续发展的重要原因。职业素养的培养,是近些年来教学设计的关键环节和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从笔者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项目化课程教学中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方法进行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项目化;课程教学;职业素养。

近些年来,我国的“就业热”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加上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转型速度的加快,具有高素质的、专业知识强的人才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关键。每年我国有上百万的毕业生,能否顺利地就业,除了需要拥有扎实的知识外,职业素养成为一个重要的选拔人才的因素。职业素养是影响学生顺利就业和继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职业素养,是指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则。具体到生活中,是指通过教育、劳动实践提高自我修养的途径。劳动者为完成工作任务,胜任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经验、态度等综合素质,通常表现为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个性、职业文化四个方面。在项目化课程教学中,就是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中,密切结合职业的实际需要,将职业文化和职业意识等内容深刻地融入教学环节中,将教学内容设计成具体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训练项目。艺术类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的是面向媒体、广告包装、装饰设计的管理、服务等实用性的技术人才,必须具备的从事该行业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专业技能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商业创意能力。

第一,项目化课程教学是现今教学环节设计采用的主要模式。项目化教学法是师生为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化课程教学教师以分组的形式教学,教师给定同学学习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制定计划,共同学习及完成作品。第二,项目化课程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不同,项目化课程教学在教师扮演角色、与学生的交流方式和实践能力上有很大的不同,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做,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对于视觉艺术设计的学生,更注重的是从实践活动中找到灵感。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项目化课程教学有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发展性、综合性的特点。项目化课程教学的程序大致包括明确项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估、归档记录等。

职业素养的培养在现今的教学中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部分,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素养的培养很有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一,对于用人单位来讲,在选拔人才的时候除了注重专业的知识外,还有对道德意识和敬业精神的看重,而这些在课堂的教学中是没有体现的。所以,必须专门进行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第二,从社会的现状和学生本身来讲,现在社会就业非常严峻形势,社会对人才的选拔也比较严格,除了拥有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拥有较高的`职业素质。而且,现在刚从学校进入社会的学生,大部分缺乏责任感、诚信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所以,进行职业教育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第三,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大致包括职业态度、职业技能、思想道德及职场规则等内容。通过分析,我们对项目化课程教学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作为一个多年从事视觉艺术设计专业的人员,笔者深刻地体会到将项目化课程教学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结合起来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具体地简述如何将项目化课程教学与职业素养充分地结合起来。第一,教师在课程开发中融入职业素养的培养。职业素养的培养不是教师进行简单的口头说教,必须与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实践内容相结合。而在将职业思想与项目化课程设计具体的结合时,不能做空白的想象,必须对相关的工作岗位做好调查,获得具体的数据、资料,然后将其融入课程教学的实践中。并且在安排项目的教学中,努力的挖掘每个项目化课程教学设计中隐藏的环节,将职业素养的培养内容贯彻到每个环节中去。最重要的是,现在教学的设计注重以学生的基础素质为主,对学生的基础的素质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后,再进行课程的设计。这样,既能做到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对课程设计的各个环节难易要适度,即保证体系的完整,又能保证设计环节的层层递进。例如,在视觉艺术实际的项目化课程教学中,要对目前此专业的市场人才的需求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如在广告行业对于此专业的要求,是必须有充足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所以,教师教学环节的设计必须要能够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第二,课堂教学设计渗透职业素质的培养。一是创造真实的职业情景。项目化课程教学的主要特点就是将传统教学中的课堂式教学转为情景式教学。学校教育更多地融入真实环境,在职业素质的培养中,教育教学可以创设真实的工作情景,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这种方式的选择对职业素质的培育及能力的提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视觉艺术设计的职业情景的创设中必须融入职业文化,建立专门的实训室,对于视觉艺术设计的学生来讲,要为其建立三维的立体设计空间,给予其立体设计感。二是创新教学模式。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最关键的是学生综合素质中心能力的培养;对于综合素质核心能力的培养,最基础的是学生岗位职能的培养,最关键的是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例如,视觉艺术设计的广告设计中,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必须针对设定的主体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利用自己的创意制作出能够吸引人的眼睛,给人带来视觉上的冲击,给看过广告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笔者在一次学习中,教师为了培养我们的设计情感,让我们用最直观的办法去体验物的直观感觉。因为一切二维和三维东西,最直观的体验无非是点、线、面的结合,对设计元素最直观体验与视觉的构成有着直接的关系。三是改革教学方法。正如上文所提到过的,项目化课程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最大的不同,就是不再是“填鸭式的教育”而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想法。以学生的情趣、爱好为主,进行“引导式”的教学。充分利用项目化教学的开放、实践、自主的特点,为学生创造好的教育环境。四是改革原有的课程评价体系,新的评价体系以体现职业素质培养的要求。

原有的课程评价体系注重以学生的卷面成绩为主,很难注意到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尽管是在强调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但是这种课程评价体系无疑隐形地抹杀了职业素质培养的存在感。所以,教育教学中要建立新的课程评价体系,将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能力的核验加入到教学评价体系中。艺术类的设计中,教师可以凭借学生设计的作品来初步地判断该学生的品格特征,如一个学生在设计时善于用直角表现事物,而直角给人的感觉是自制性强和比较理性;如果比较多的使用锐角,则表现的是积极和主动,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如果使用钝角,给人一种慵懒、被动的感觉。

2结语。

现今,企业越来越注重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拥有专业的职业素养。所以,在项目化课程的教学中,必须将专业的职业素养渗透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努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潘雪义.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中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探讨[j].经济师,(03).

[2]王玉.职业基本素养,项目化课程教学中的模式探索[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0).

[3]俞建军.项目化课程教学中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探讨[j].科技导刊,(18).

作者:杨帆单位: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

思政课教师教学的论文篇十七

高校的德育工作是众多学科的交叉结合体,它和德育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学、法学等学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美育则是架设在德育工作与众多学科间的一道桥梁,在德育工作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美育和德育的关系。

纵观中西教育史,融善于美,也即把美育和德育相结合的学理的依据和思想渊源从古至今都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大教育家蔡元培是第一个把美学原理应用于教育的人,把美育的作用上升到了相当的高的程度,他这样评价世界观教育:“非可以枯槁单简之言”奏效,因此主张借助美感教育来实现。德国著名的古典美学家、美育创始人席勒则提出,“美育”的初衷就是通过从事美的教育来挽救被大机器生产所扭曲肢解的人性和片面发展的人类,从而进一步拯救整个人类社会。他曾经强调“道德的人只能从审美的人发展而来”,认为美育对于提高人的道德素质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把审美教育当作了高校德育重要的一个方面内容。具体来说,美育就是审美教育,主要功能在于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以及自然界的美的感受能力。美育主要是通过对美和美感的直观形象来感染人,从而触动人的心灵,而不仅仅是枯燥乏味的说教。学校的美育工作应当把校园与社会结合起来,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应该适时地在学生中普及各种美育活动的教育。其中艺术教育在美育内容又占据了首位的位置,艺术表现形式是美育教育的主要方法之一,学校应从学生的音乐课和美术课做起,经常性地举办各种类型的艺术表演、艺术展览以及艺术讲座等等,并且努力将这类活动从学校延伸到社会。有条件的可以组织学生听听音乐会,参观各种各样的美术展览会等。另外,我们要把美育工作落实到教育的全过程中,为构筑一个美好的校园生态环境添砖加瓦,从而陶冶人的性情和心灵。可见,德育和美育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并共同发展的。美育需要德育的指导实现自身的升华,使审美意识具有更高的理性和思想性;德育则需借助美育丰富的内涵,进而使陶冶人们的情操,净化心灵。塑造人的灵魂是德育的主旨,而人的内心世界是世上最丰富而又最易变化的东西。此外,塑造人的灵魂,雕琢人的内心世界,包含了艰巨而又复杂的艺术创造过程,因此,枯燥乏味的说教方式难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所以,我们开展德育工作,既要注重其思想和逻辑的塑造,也要注重情感性和形象性的合二为一;不但要言之有理,以理服人,而且要融理于情,以情动人。

二、美育对德育的积极促进作用。

1美育是德育的原始诱因。

爱美乃人之天性,人的最高价值目标即在于实现美,人们的言行举动都是在美的驱使下而进行的。从广义上说,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政治倾向、道德风尚、生活情趣以及价值观取向也都是建立在对美的追求上、对美的创造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要搞好德育工作必须先搞好美育。让学生在爱美、审美教育中自觉地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情操和健康的思想观念,从而充分地发挥青年学生的创造能力。

2美育是德育的保证。

(1)美能导善美和善是相通的,善是美的灵魂,美是善的光华。美育可以在塑造完美人格方面帮助人们克服因过度物欲化造成的对社会价值观的偏离。同时美育能促使青年学生追求高尚人格、培养高尚情操。在这样的情景中,“融美于心灵”,在感化、启发和引导下,通过对美的理解与欣赏,使之与审美对象产生精神上和情感的互动,不仅使感官得到享受,精神得到满足,在思维上得到启发,进而荡涤灵魂,摒弃恶性的意识,自觉扬起追求高尚人格和远大理想的风帆,追求美好,它从内容到形式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因此,美育起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熏陶作用。美育还具有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升华思想境界,铸造完美人格的多重作用,它能引导青年学生向往善人善事,召唤青年学生对人类崇高行为竞相仿效。同时,美育能通过审美欣赏和审美评价,扬美抑丑,颂善贬恶,引导和促进青年学生坚守底线,端正品行,树立崇高的理想目标,进而提高美好的人生境界。

(2)美能启真美是以真为基础的,因此对美的追求可以赢得对真的把握。青年学生会因美育而产生追求真理的热情,扩展知识的广度,转变老套的思维方式,增进自身的想象力,形成良好的人生观、思想观、社会观、世界观,进而对社会、人生有一个更为全面、深入、具体、成熟的认识。据对中国科技大学首届少年班招收的理科超常少年的调查,“他们自小在家庭和学校中受到了良好的审美教育,思维方式和思想感情都比较灵活丰富,因此学习积极性特别高,接受和实践能力都比一般学生强。”这些都说明美育不仅能有效地促进智力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培养青年学生敏锐的直觉力、活跃的想象力和丰富的创造力。

(3)美能怡情美育可以培养人的积极情感,调节人的心绪,愉悦人的心情,美化人的心灵,保持人的心理平衡,增进人的身心健康,对青年学生形成崇高的道德风尚起着引导和促进作用,提升青年学生的生活品味。首先,美育有助于青年学生开展自我调适,保持心理平衡,增进身心健康。其次,美育还有助于青年学生培养高尚情操,珍惜美好事物,形成良好性格。人这个万物之灵的生命底蕴能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丰富多彩的美,而美育正是通过突出而强烈的美感直接冲击和改变着青年学生原有的情感与情感倾向,促进他们性格的移化和强化,使他们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进而在美感的共鸣中熏陶思想,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品格。

(4)美育能寓教于乐美育在德育教育发挥着独立的、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美育作为德育的一种教育途径和手段,比较适合青年学生这一群体,容易被他们理解和采纳。

3以美育德有助于提升大学德育的层次。

大学德育教育是一种培养式教育,它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大学生自身的发展需求,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教育。政治方向和思想理论素质的培养、审美能力的培养是构成大学生个人道德品质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素。以美育德,是把美育教育与德育教育结合到一起,将美育情理交融、寓教于乐和自由灵活多变的教育形式融合到德育教育之中,使大学生在对“美”的鉴赏、感知和体验中,德与美相互交融,获得审美思想上的转变和思维上的启发教育。以美育德的引导使学生将认识美、理解美上升到内涵丰富的审美情感,并升华赞美善、追求真的道德情感,逐步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情境,进而提高了大学德育的层次,为学生的德育教育的知情意行与协调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指导方向。

4以美育德有助于增强大学德育的实效。

传统大学德育教育是一种“显性教育”,它的弊端就是漠视和压抑大学生的道德情感需求,并通过政治思想、道德伦理、规章制度等概念形式教育学生。大学生无兴趣的用被动抵触、逆反的学习状态及心理状态接受知识。这种强制性的教育方式使德育教育无法顺利的进行。而以美育德则不强制,不采用填鸭式说理灌输,它以形式多样的感性方式来培养大学生对于“美”的热爱和对“善”的追求,使大学生在轻松自如、和谐的教育情境中的体验中培养并陶冶情感。坚持情感和心理上主动接受价值判断和选择的原则,学生享受美好的事物带来的美感,将这种美感转化为自身审美的信念和“内在美”,激发大学生对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道德行为的理性需求,实现由“审美的阶段”到“道德的阶段”的过渡,这就大大增强了大学德育的教学实践效果,对创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提供了途径和方向。

三、美育服务于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1以塑造美好心灵为要务,实现德育目标。

古往今来,人们对教育的目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育方式,比如培养君子、真人、绅士乃至于全面发展的.人。但无论怎样表述,实际上都是对理想人格的一种诠释。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格结构,道德和审美相互作用,不存在主辅、本末的问题。要实现德育目标和美育目标的全面统一,就要克服对社会社会本位理解的偏差,扭转泛政治化的思维模式,在德育目标的取向上把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作为学校德育的追求。感性和理性共同控制着人的思维。创设积极有效的教育情境,不仅有利于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而且是实现德育和美育最终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创设积极有效的教育情境,“以情感为纽带”,为学生提供情理交融与情境交融的教育情境,充分利用教育情感的引导功能、激活功能、驱动功能、陶冶功能、弥散功能和调节功能,让学生在这样的教育情境中实现道德和审美的理解与升华。因此,倡导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利用环境、气氛、作风以及教育者自身的言行对学生进行精神上、心灵上、思维上有着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良好的教育情境会化心灵。和谐宜人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于拓宽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智慧,陶冶学生情感,升华学生的理想境界有很大帮助,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建立文明、健康、科学、和谐的学习、生活方式。

学校建立和执行一套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会对于树立一个良好的学风和校风,从而对美育和德育产生积极的影响。而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多姿多彩的娱乐活动不仅可以弥补学生思想和生活中的空虚,还可以激发他们热爱生活、喜欢学习、勤于劳动的激情,并进而提高青年大学生的道德情操,增强他们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自强之心,使学习、生活过得充实而美好。

3提高德育的工作艺术。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现阶段德育教育的重要措施之一。德育工作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作,德育工作者必须努力促进德育工作的说服力和吸引力,既要有科学性,又要有艺术性,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要寓教于乐,寓乐于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笃之以信,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启迪、陶冶学生的情感,铸造美的心灵。

综上所述,可见,德育工作从内容到形式都包含了美育的内容。而美育又是实现德育工作的情感基础和有力手段。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高度统一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育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中。将德育和美育工作有机的结合,是培养学生美的理想和美的品德,培养出真善美相统一、社会人格与个体人格相统一的新时代大学生的必由之路。

思政课教师教学的论文篇十八

论文摘要:教师教学评价已成为国外高校教育行政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发达国家的高校来取多种方式来评价教师的教学,各高校普遮采用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学生评教、同行评价、教学档案、个别访谈、课堂评价、自我评价等方式。

教师教学评价已成为国外高校现代教育行政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在改进教学质量、提高师资队伍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国外各种类型的高校中,教学是高校教师的核心任务和主要职责,教学评价是评估教师的关键因。所以,高校常常出于多种目的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而为了保证评价的客观有效,又常常采用多个信息来源、多种评价方法来评价教师,力求全面反映教师在教学中的绩效水平。从各类学校对教学质量评价信息来源重要性的现行排序来看,国外学校普遍采用的教学评价方式主要包括学生评教、同行评价、教学档案、座谈或个别信访、课堂评价、自我评价等形式。

1.学生评教。

学生作为教学工作服务的对象,是教学活动中最主要的参与者,他们在连续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能力,因而是评估的重要主体。让学生参与教学评估,有助于教学管理部门及相关领导全面、真实地了解教师的教学效果与教学水平,了解和发现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促使教师及时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国外绝大多数大学和学院都采用系统的学生等级评价来评价教师的教学,各学校均采用不同形式的学生等级评价量表或检查表,最常用的有总括检查表、自助系统评价及以目标为基准的检查表。学生评分时所根据的问题一般都是有关教学活动方面的概述性问题,而且各门课程都需定期进行学生评分。这样,有关人员可通过这些累计的数据对整个教学发展过程进行持续的观察研究,教师也可通过比较其他类似课程的评分,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以期达到进一步改进的目的。

近年来,学生评价的实施和利用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一是各校开始推广电子化教学评价,学生可以在校园网上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评价。这种方法不但提高了信息收集的灵活性和快捷性,而且为评价结果的统计与分析带来了极大方便。二是学生评教结果不再只是教师聘任或晋升的凭证,还是教师本人检查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参考。教师可以详细地看到学生提供的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反馈信息,不再对教学评价感到陌生或惧怕。三是学生评教结果还可为教学管理人员提高教学任务安排的合理性起到监控和促进作用。

2.同行评价。

同行评价是指教师同行通过课堂观察、评议会等形式对授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这种评价不但是对学生评教的补充,而且是一种更加全面、更加准确的评价方式。为了获得教师教学的'第一手资料,大多数国外高校都开展同行评价,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持续的观察。许多研究显示,同行评价是教学质量评价中最合适、最不可缺少的形式。同行最有资格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其评价结果的信誉度很高,因为教师同行比学生更有能力对教材的难易度、教授内容的完整性以及教学目标是否实现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价,而且同行还能够把教学活动放在更加宽泛的背景下,对授课教师的教学形式及方法等方面提出更实际有效的建议。除此之外,同行评价还能调动教师参与教学评价的积极性,发挥优秀教师的教学特长及其辐射作用,消除教师之间的隔离感,促进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

同行评价的主体一般是与被评价教师所教学科相关的资深教授,也可包括外校的资深教授。在评价教学时,同行所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有同行填表式评价、书面评价、匿名小组评价等。美国大学同行观察的内容包括教学目的、过程、方法、材料和效果。在进行实际观察之前,评价小组成员要一起确定评价内容,制定科学的观察程序和考核表格,以避免评价者的个人偏见,保证评价的效度和信度。与此同时,同行观察者要向被评教师询问其他与教学有关的情况,以得到更全面的评价信息。在观察结束之后,同行评价者还要及时提供反馈,与教师一起分享课堂观察的结果,制定日后的教学改革方案。同行评价一般用于教师的教学改进,较少用于人事任免和升迁。

3.个别访谈或信访。

对学生进行个别访谈所得到的评价是对学生评教评价形式的补充,目的是为了得到有关教学活动更加具体和详细的信息。而且,通过这种评价形式得到的信息是其他形式所得不到的,比如学生对教学的一些新观点、新看法,或对某位教师成功教学的案例分析等。而对于那些不愿在学生评教中回答问题的学生,在面对有技巧的采访人员或教师时常常会回答得更真实、更客观。

与其他评价手段相比,这一评价方式能够更加系统、深入地了解教师的教学表现以及对学生的实际影响,获得教学过程的细节和案例。教学评价的实例表明,那些不愿意在教学评价表上写出意见的学生,往往能当面回答有经验的评价者提出的问题。除了与学生当面谈话以外,国外大学评价人员还同教师直接谈话,询问他们的教学情况,并针对得到的评价结论进行交流和分析。与师生谈话的结果可以作为教学奖励和职务晋升的参考,还可以作为教师改进教学的具体指导。此外,国外大学还采取向毕业生分发问卷,邀请毕业生回校座谈,以及大学评价人员出访毕业生等方式,广泛收集历届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增强大学教学对于社会需要的适应性。

4.教学档案。

在美国、英国、新西兰等国高校,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教师被要求提供他们在教学、研究和服务方面的工作内容和所取得的成就,这已成为国外高校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所谓教学档案,是指教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对自己的教学业绩、教学材料和相关学术成果的系统积累,是对该教师教学成就的真实记载。它包括所有对该教师教学内容、质量、效果等方面进行评议的相关材料。它不但可用于对教师进行教学评价和奖励,还可为其他形式的教学评价提供相关的背景,并为教学研究提供研究平台,为教师个人的教学反思和改进教学提供机会,而且能够为评价人员检查教师教学工作的成效呈现大量的文字素材。大学教师的教学档案一般包含教学任务陈述、所教课程的详细资料(包括教学大纲、教学目标陈述、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展示、学生学习状况分析以及对课程优势和不足的总结)、所辅导的学生论文、与教学相关的服务等。此外,学生评分总结、教学改革创新,甚至所进行的专业发展信息也常常放在教学档案中。当然,教学档案的材料主要是各种反映教学质量的信息总结,不是原始材料。在准备教学档案时,应尽量挑选最有代表性的材料,并且在篇幅上有所控制,以便减少评价的工作量,尽快得出准确的评价结论。

5.课堂评价。

许多美国大学还鼓励教师采取一些灵活的方式,在所教的课程中开展持续的自我评价活动。教师可随时采用课堂评价来及时收集学生对每堂课的反馈,这些意见可帮助教师认清教与学之间的差异,及时调整自己教学的内容、速度、进度、方法等可能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课堂评价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一分钟问卷(oneminutepaper),教师在一个学期中分几次收集教学反馈信息,让学生在小卡片上写出自己对教学的感受及建议;第二,一句话概要(onesentencesummary),教师在讲授完某部分内容之后,请学生写出非常简短的评价,指出教学中出现的主要问题;第三,重要相关事件i}}卷(criticalquestion-naire),在结束一个星期的教学后,教师发给学生一份简短问卷,让他们根据本周的学习情况回答若干个问题,目的是得到学生对教师及其教学的反馈,以便尽快做出调整。这些方法的共同优势是,学生的反馈非常及时,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很大。这一方法可以鼓励教师成为自己教学活动的监控者,从而促进教学反思活动的展开。

6.自我评价。

教学评价的最基本目标是改进教学。自我评价在所有的教学评价中起着重要作用,是由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做出评估和判断。教师可以恰当地运用学生评教、同行评价和学生成绩测量在内的任何一种评价手段来辅助作出教学上的自我判断。虽然,自我评价也可以为人事决定提供其他渠道无法获得的信息和观点,但它最大的作用还在于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和教学提高。自我评价有五大辅助手段:自我评价量表、自我报告、自学材料、对同行的教学观察以及对自身教学录像的反馈。反思和质疑对教师的教学知识、教学表现和教学观念作出判断非常重要,但是合作和专业发展的机会对提高教学实践也是非常重要的。自我评价过程可以简单地分作四个步骤:发现问题、收集信息、反思和作出决定,最后把所获得的信息应用到改进教学中。因为自我评价的客观性不强,所以它很少用于人事决策,但可以为教学管理方面的决策做参考。

二、简评。

国外高校通过多种渠道来收集教师教学信息,在教学质量评价方面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纵观我国当前的教学评价,我们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

由于我们长期受到传统教育观和人才观的影响,在进行教学评价时通常采取的是终结性评价,评价重管理轻提高,重结果轻过程,即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而且即使采取形成性评价手段,往往以“学生评分或评价”为评价的最终结论,不重视教师施教过程中的教学行为。这两种现象给我们的教学评价体系带来了相当负面的影响。前者造成了学生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考试,而教师的教学活动也只围绕着考试内容进行;后者则造成了教师教学只为了赢得学生的好感或好评,忽略了科学、系统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进,而不能简单化为人事决策。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评价这一手段,使教师对其教学工作进行反思,发现问题,不断改进,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促进专业的发展,同时也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加优质的教育。

2.应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质,评价方式。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教学评价策略比较单一,虽然也有同行评价、行政领导评价、专家评价,但这几种评价并没有受到重视,往往以“学生评教”为评价的最终结论。但教学评价不能单靠学生的量化反馈,还必须结合其他有效的质性方法,如检查教学档案材料、同行观察课堂教学、考核学生学习表现、自我评价等。由于评价主体的角色差异,其在评价中所起的作用应有差别,每一种评价方式及其结果只是教学质量评价的一部分,而不能等同于教学质量的全部。教学本身是一种多层面、多角度的复杂活动,没有一个信息源能够反映教师教学的全部情况,也没任何一种方式可以获得全面的评价结论,而且由于大学学科内容和学生背景的不同,教学所呈现的特点会有很大的变化。因此,要想科学、客观地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揭示教学的每一个侧面,为教师提供正确的改进建议,必须采取多种信息收集方法。发达国家高校教学评价方法的多元化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值得我们学习和参考。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44172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