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环境应该是每个人的责任。如何写一篇完美的总结,就是如何将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融入其中,使读者有共鸣。最后,附上一些相关的书籍和资料,供大家深入学习。
一株紫丁香的教学设计篇一
《一株紫丁香》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组“校园生活”中的首篇课文。这首活泼清新的小诗表达了孩子们对老师的问候和感激。一株紫丁香,不仅仅是孩子们送给老师的一份珍贵礼物,更是一首值得吟诵的师生情谊的颂歌。通过学生的反复诵读感悟,让学生体会师生之间浓浓的情谊,并树立学生尊敬老师的思想。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学文过程中先引导学生质疑课题让他们带着问题进入文章的学习,同时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学、思中悟。
2.教学中利用课本插图、多媒体课件等调动学生眼、耳、口、脑等多种感官,发挥学生想象力,真正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中。
3.《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本课的教学中让学生比较朗读,体会诗歌语言押韵的特点,初步感知这一语文知识。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及词语,能正确书写10个汉字。
2.学习课文,体会一株紫丁香是孩子们对老师的一片心意,是对教师的问候和感激。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培养学生尊敬教长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1.认读本课生字、词语,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紫丁香传递出的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思想。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株、踮”等八个生字,会写课本“休、伸”等十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紫丁香这种植物。
教学重难点。
1.识记本课生字、词语,能规范书写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刚刚过去的教师节老师收到了同学们精心制作的小花、贺卡这些表达对老师问候的小礼物,这节课我们要去看看育才小学的同学们给自己的老师送上了怎样的问候。
2.介绍紫丁香的相关知识。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读课文,标注小节。
3.扩词练习【指名让学生扩词,其他学生跟读,扩大学生词汇量】。
4.课件出示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学生自读、同桌互读、领读、齐读。
一株花踮起脚医院消除疲倦挂牵困难休息伸手香甜唱歌您好。
5.识记生字。
(1)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已经掌握的识记生字的方法。
【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减一减、利用形声字的特点】。
(2)同桌交流自己的识记方法。
(3)集体交流。
6.同桌互读课文,读准字音。
7.展示读文:指名读【引导学生倾听,并对同学的朗读做出评价】。
8.齐读课文,思考:文章讲了什么内容?
三、生字书写。
1.课件示本课生字,学生拼读。
2.指名请学生读拼音、数笔画、说结构、认偏旁。
3.学生交流书写方法,教师示范,学生书空。
【教师重点指导“歌、您、牵”三个字的书写】。
4.学生练写,教师指导。
【注意对学生书写姿势的提醒,观察学生生字书写情况及时指导】。
四、生字、词语巩固。
1.指名请学生读课本27页的词语。
2.学生自选词语进行造句练习。
五、作业。
把自己看到课题后最想知道的内容写在课本25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课文,体会一株紫丁香是孩子们对老师的一片心意,是对教师的问候和感激。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紫丁香传递出的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思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课前复习。
1.学生开火车读课文中相关词语。
疲倦小院枝叶休息唱歌安静盛开感谢牵挂消除眨眼又香又甜脚尖儿花儿。
【强调儿化音的读法、“又_又_”式的词语训练】。
2.出示本课生字组成的句子,指名读。
(1)桌子太高了,我要踮起脚尖才能拿到上面的东西。
(2)我牵着妈妈的手,来到新种的一株小树旁。
(3)今天妈妈很疲倦,一到家就困得睁不开眼了。
(4)奶奶住院了,家里除了我没有别人。
3.齐读课文,读准字音。
二、学文过程。
1.课题质疑。
(1)教师板书,学生对课题质疑。
(2)课件示:a、谁种的?b、为什么要种?
2.学习第1小节。
(1)教师范读,学生思考:这株紫丁香是谁种的?【板书“我们”】。
(2)同学们是怎样走进小院栽种的?他们为什么要“踮起脚尖”?
(3)学生汇报、交流。
3.学习2—5小节。
齐读课文2—5节,学生思考:他们为什么要种紫丁香?
(1)学习第2小节【板书“陪伴老师工作”,指导学生做好批注】。
a、“夜夜”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b、指名朗读第二小节。
(2)学习第3小节【板书“消除老师疲倦”,指导学生做好批注】。
a、“疲倦”是什么意思?
b、你们觉得老师的工作辛苦吗?那就为老师唱一支歌吧!【男女生分别读】。
(3)学习第4小节。
a、理解词语“挂牵”,说说自己和老师之间发生的小故事。
b、教师说一说自己在假期对学生的挂牵。
c、教师范读。
(4)学习第5小节。
a、课件示插图,学生根据教师提示描述图中的内容。
【什么时间?谁在做什么?】。
领读:“踮起脚尖儿,走进安静的小院,”
接读:“我们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
领读:“老师,老师,”
接读:“就让它绿色的枝叶……”
领读:“老师—”
接读:“绿叶在风里沙沙……”
领读:“老师——”
接读:“满树盛开的花儿……”
领读:“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
接读:“老师,休息吧……”
(6)教师小结:课文学习完了,这株紫丁香带着对老师的感谢、祝福种在了每个人的心中。其实不仅仅是语言可以表达情感,音乐同样可以歌颂美好的事物,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体会音乐带来的美妙声音。
4.指导背诵。
(1)课件示课文内容并指名请学生回忆填空。
让绿色的枝叶夜夜和老师做伴;。
让沙沙的绿叶儿声帮老师消除疲倦;。
让满树盛开的小花感谢老师挂牵;。
让花香飘进老师的梦里,伴随老师梦乡。
(2)学生根据课件提示试背课文。
三、语文小知识。
2.课件示文中词语并请学生拼读。
【窗前做伴疲倦挂牵又香又甜】。
3.引导学生自主找出相同的韵母“an”。
4.学生朗读初步感知押韵的作用。
四、作业。
2.以“谢谢您,老师”为主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感情。
课后反思。
1.语境中的生字复习。在学文之前进行的复习打破让学生仅仅认读生字卡片或文中词语的作法,而是让生字组成不同的句子,在语境中重复出现,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2.渗透诗歌语言特点。在反复的朗读中向学生渗透诗歌语言的特点及语文知识“押韵”,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3.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1)在识字过程中引导学生用自己掌握的识记方法学习汉字,这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2)在学生写字的过程中提醒学生良好的坐姿,这是对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
(3)虽然课标对低年级的学生没有做出学习批注的要求,但在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重点内容作出批注不但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课文复习。
4.在学生的朗读指导上教师应积极调动学生的兴趣,采用各种形式让学生深入文本,让学生走进课文,感受课文,从而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把这种文章中的真情融入自己的生活,做到情从心发,言从心声。在朗读指导上教师可进行一定的示范,引导学生更好地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深厚感情,在教师范读中要注意全诗第五小节中“那梦啊,准是又香又甜。”一句中“啊”的变调【应读“nga”】,此处不需要向学生讲解,但应该正确范读。
板书设计。
一株紫丁香的教学设计篇二
《一株紫丁香》这篇课文的教学要让学生们体会小学生赞美和感激老师辛勤奋劳动的真挚情感,懂得要尊敬老师,热爱老师的道理。以下是百分网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写三个生字。
3、体会小学生赞美和感激老师辛勤奋劳动的真挚情感,懂得要尊敬老师,热爱老师的道理。
认识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表达对老师的赞美和感激之情,感悟浓浓的师生情意。
1.播放录像,引入课文第一小节。
利用多媒体播放一群孩子窃窃私语的录像,马上吸引学生注意,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然后课件出示第一小节内容,学生在读中找到答案。
2、欣赏丁香花,引出课题。
让学生在读文中,运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自学生字,扫清阅读障碍,把课文读通顺。
1、学生认真朗读课文。老师希望你在读的时候尽量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认读词语:踮起脚尖儿、安静的小院、绿色的枝叶、盛开的花儿、
消除疲倦、时时挂牵、困得眨眼、又香又甜
读好句子节奏:帮您消除 / 一天的疲倦
感谢您 / 时时把我们挂牵
让花香 / 飘进您的梦里
3、这首诗歌分为几小节呢?(5小节)请5位小朋友来读读。(指名读)
4、读了课文,你仿佛看到一群小朋友在干什么?
(仿佛看到了几个小伙伴踮起脚尖走到老师的窗前,种下了一株紫丁香。那芳香四溢的淡紫色小花,那微风吹来的浓浓的花香,无不把孩子真诚的爱送到了老师的心田。)
同桌再读检查是否读通顺,体会交流内容、情感。
根据学生所说的内容,用课件出示相关的小结。幻灯片:各小节内容
1、在第二、三、四小节学习中通过抓住关键词“做伴”、 “疲倦”、“挂牵”等理解课文内容,再结合多种方式的朗读,培养语感,使学生体会到老师工作的辛苦,激起学生的尊师爱师之情。
2、播放动画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动画歌曲欣赏《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利用欣赏歌曲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激起儿童情感上的共鸣,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感悟师生之情。
2、看到这一切,孩子们商量好,要送给老师一份特殊的礼物,是件什么样的礼物呢?(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是一株紫丁香)
第1小节:踮起脚尖儿,走进安静的小院,我们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
(1)你看到这几个同学了吗?他们是怎样走进那安静的小院的?
(踮起脚尖儿,轻轻地)
(2) 踮起脚尖的动作。
(3) 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想想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样走为的是——不影响老师工作
(4) 指导朗读。
原来是这样,真是个好孩子。请你把这一节读一读。
能不能再轻一点,谁再来试试。我们一起来试试。
3、一株小小的紫丁香被孩子们悄悄地栽在了老师窗前,寄托了同学们许多美好的心愿。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有多少话儿想对老师说呀!孩子们想对老师说些什么呢?小声读读课文。
4、引读:孩子们想对老师说——
第2小节:老师,老师,就让它绿色的枝叶,伸进您的窗口,夜夜和您做伴。
(1)生读。
(2)紫丁香传递着你们的心声,应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同学们的深情呢?
一句话,一份情,看谁的朗读能使老师感动。
师:老师,老师,你呼唤得那么亲切,富有情感。
你为什么要让绿色的枝叶伸进老师的窗口?
谁知道夜夜是什么意思啊?(每天晚上)
谁知道老师每天晚上都要做哪些工作啊?(是啊,老师每天晚上都在备课,学习,多辛苦啊!谁再来读读这一节,读好“夜夜”这个词,把这个意思读出来。)
我看到了,那碧绿的枝叶闪着美丽的光泽,有这些绿叶和我做伴,我再也不寂寞了。
引读:孩子们想对老师说——
第3小节:老师——绿叶在风里沙沙,那是我们给您唱歌,帮您消除一天的疲倦。
(1) 生读。
(3)你们的歌真是太美了,听着这一首首动听的歌曲,老师的头不再痛了,腰不再酸了,老师也不觉得疲倦了。
(4)让我们一起来唱响这支动听的歌吧!(齐唱)
(5)师深情诉说:老师您听见了吗?风吹绿叶的声音代表我们的心,我们用歌声来消除您一天的疲劳!
引读:孩子们想对老师说——
第4小节:老师——满树盛开的花儿,那是我们的笑脸,感谢您时时把我们挂牵。
(1) 生读。
(2)引说:你们张开笑脸,是想感谢……
幸福的孩子们,你们曾经受到老师怎样的牵挂?
(5) 张开我们的笑脸,用我们的朗读把感谢送给敬爱的老师吧!(生齐读)
引读:孩子们想对老师说——
第5小节:
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老师,休息吧,让花香飘进您的梦里,那梦啊,准是又香又甜。
(1)生读。
(2 你也想说说吗?说话练习:老师,我想对您说——
6、为什么老师的梦准是又香又甜?(孩子爱)
学生配乐朗读,升华情感。
有了文字积累、生活再现、情感积蓄的基础上,全班学生在舒缓的钢琴曲声中齐读这首诗歌,祝福所有的老师节日快乐。深情的配乐朗读既是一种对课文内容的回顾,又是学生感情的升华。
一株紫丁香
夜夜做伴
感谢挂牵 爱 睡梦香甜
消除疲倦
一株紫丁香的教学设计篇三
教材分析:《一株紫丁香》是,是一首活泼清新的小诗。课文介绍孩子在老师窗前种下一株紫丁香,为老师带来问候感激,种下了一个个美好的心愿,从而从小树立学生尊敬老师的心愿。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的八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初步背诵课文,体会师生之间的浓厚感情。
3、树立起尊敬老师的心愿。
教学重点:
1、会认本课的八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初步背诵课文,体会师生之间的浓厚感情。
教学类型:新授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认字卡片、自制课件。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听歌曲谈话导入:
孩子们,今天李老师就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你们知道歌曲的名字吗?是的,有一群可爱的孩子们为老师栽下了一株紫丁香,这是为什么呢?齐读课题《一株紫丁香》。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了解内容。
1、请你自由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正确,尽量把句子读通顺。
三、趣味识字。
1、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词。
小院、消除 疲倦 挂牵 困了 踮起 一株。
2、去拼音识认字、读词、读句。
(2)踮起。
踮起脚尖儿,
踮起脚尖儿,走进安静的小院。
(3)消除 疲倦。
消除一天的疲倦。
感谢 挂牵。
感谢您时时把我们挂牵。
四、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一)检查朗读,了解课文内容。
1、指名分段读课文。
2、通过刚才读课文你知道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吗?
(二)分段指导读。
导:是呀,小朋友把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同时也种下了小朋友美好的心愿。
1、默读课文第2-4节,然后说想想小朋友的心愿是什么?根据大屏幕,划出相关内容。
我们栽下一株紫丁香,为的是让绿色的枝叶夜夜____;。
我们栽下一株紫丁香,为的是让沙沙的绿叶声帮您____;。
我们栽下一株紫丁香,为的让满树盛开的小花感谢您____;。
我们栽下一株紫丁香,为的让花香飘进您____的梦里.
2、汇报指导读。
重点体会:
(1)“夜夜”、“一天”的意思,并体会读出老师的辛劳。
(2)“时时”什么意思?你被老师挂牵过吗?是的,老师想妈妈一样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我们,挂牵着我们。谁能把你对老师的感激之情读出来。
(3)引导填空,导:是啊,夜深了,星星困的眨眼,可我们敬爱的老师仍在一本本批改着作业,让我们劝劝她吧,用怎样的语气去劝老师休息呢?请你读这句话,夜深了,老师仍在专心的备课……..( )接:让花香飘进您的梦里,那梦啊,准时又香又甜。
五、配乐师生合作读全文。
六:拓展:朗读感悟与训练。
引导学生读《老师,您辛苦了》。
七、小结: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作业:必做:有语气的背诵课文。
选作:1、把老师辛苦了,读给家长听,并打出等级。
2、自己写几句感谢老师的话,或写首小诗表达自己的爱意。
板书: 。
关心。
小朋友们 热爱老师。
尊敬。
一株紫丁香的教学设计篇四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共几课时。
3
第几课时。
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继续学习本课另外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了解生字词的意思,初步掌握自学生字词的方法,在探索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3.通过对课文的.吟读领悟,体会老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培养尊敬和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1.课文第二、三、四小节的理解。
2.在自读自悟中感受诗的意境美、语言美和韵律美,并体会到教师工作的辛苦,培养尊敬和热爱来时的思想感情。
教学资源。
学生读过的一些描写老师的小诗;
教学挂图,小黑板。
预习设计。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学生字:消、除、困、快、教。
要求:能正确认读,给生字组词,记住字形,再想想要写漂亮这个生字要注意些什么。
一株紫丁香的教学设计篇五
(个人读——小组读)。
2、我们二一班的同学真棒,教师想送你们一首歌,作为你们的奖赏,你们喜欢吗?
1、播放多媒体课件,欣赏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第一段)。
2、好听吗?知道这是写给谁的歌吗?(这是写给老师的歌。人们称赞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是燃烧的蜡烛,是吐丝的春蚕,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老师不知花了多少心血,流了多少汗水。但老师却很欣慰——因为有你们这些可爱的同学,看着你们的成长,老师由衷的高兴。)。
3、这么?今天的教师节,老师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今天老师把它来来了,你们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播放多媒体课件)。
1、播放多媒体课件:
2、播放配乐诗朗诵《一株紫丁香》贺卡上诗歌由下而上的滚动播放。
3、这会知道老师收到的礼物是什么了吧?对!是一份制作精美的电子贺卡。在这张贺卡上不仅有教师喜欢的紫丁香,他还将我们课文中的《一株紫丁香》这首诗做成电子声音录在上面呢!
4、出示示紫丁香图片,介绍紫丁香,学生读课文。
我真是很高兴!瞧,这就是紫丁香。(师操作课件)每当春天来临的时候,丁香树上就开满了一朵朵紫色的、白色的、红色的小花,一阵风吹来,那淡淡的香气向四周弥漫,嗯,真香啊!小朋友你们喜欢吗?那还等什么呢?快打开课文美美地读读吧!喜欢的地方多读几遍。
1、选择自己的方式读全诗。
2、细读诗文在朗读理解和感悟诗情诗意。
(1)读悟每一节。
——真棒!老师完全被陶醉了!谁能告诉老师:读过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呢?(一群孩子把一株紫丁香送给老师)。
——那么孩子们是怎样把紫丁香花送给老师的呢?那位同学愿意读读第一节?
——一生读,学生评。根据学生读评的情况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踮起脚尖儿……”为什么要读得轻轻呢?(因为踮起脚尖走路很轻;很轻的走路是为了不打扰老师,给老师一个惊喜)。
——踮起脚尖儿怎么能走?谁来表演一下。
——咱们踮起脚下尖儿读读这一节诗文。
——教师评价:你们也给了老师一个惊喜!你们读得可真好啊!谢谢你们!
(2)读悟二——四段。
a、我们为什么要在老师窗前栽上一株紫丁香呢?谁愿意读读第二节?
——希望用紫丁香日夜陪伴着老师。
——陪伴着的是这株紫丁香,其实是我们的一片心。指导学生朗读这节,体会同学们对老师的一片真情.。
b、那么,我们想通过紫丁香对老师表达什么样的心意呢?请读三、四两节诗。——诗中绿叶、小花是指谁?(我们)。
——“你看,你看,满树盛开的小花,那是我们的笑脸,感谢你时时把我们挂牵”我们要感谢老师,是因为什么?那么我们怎样感谢老师呢?如果是你,你想对你的老师说些什么?(学生可说:老师您辛苦了;老师您累了;老师休息会儿吧!我爱您老师……)。
——“你听,你听,绿叶在风中沙沙地响,那是我们给你唱歌,帮你消除一天的疲倦。”我们的感谢都化成一首歌,歌声最能表达我们的感谢。如果是你,你会给老师唱支什么歌呢?(发散)。
——同学们唱得可真好听!除了唱歌,你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你对老师的感激呢?(发散、拓展)。
——教师评价:谢谢同学们,老师记住了你们的歌声,记住了你们的感激,记住了你们的心意。谢谢你们,老师为有你们而骄傲!
c、扮角色读二、三、四段。
谁想领读?
生领:“老师,老师”
男女生齐:“就让它绿色的枝叶,伸进您的窗口,夜夜和你做伴。”
生领:老师——。
男生齐“绿叶在风里沙沙,那是我们给您唱歌,帮您消除一天的疲倦。”
生领:“老师——”
女生齐:“满树盛开的花儿,那是我们的笑脸,感谢您时时把我们挂牵。
(3)读悟第五段。
——同学们读得多么有激情呀。夜深了,连那星星困得直眨眼睛,可我们的老师呢?还在干什么?(放课件)你看到了,你想对你的老师说什么?(让学生自由的发挥)。
——诗中是怎样说的?(老师,快放下手中的教案吧,让花香飘进你的梦里,那梦呀准是又香又甜。)。
——这是让老师休息!“老师——休息吧!”谁来说说?(深情地说)。
——我们美美地、甜甜地,让芬芳的花香把老师带进香甜的梦里,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情读第五节。
1、总结:多美的紫丁香啊!多么美的诗啊!多么懂事的孩子!多么美好的愿望!同学们在教师窗前栽下仅仅是一株紫丁香吗?对!同学们栽下的是自己的一个心愿,是自己对老师的一片爱心。(出示准备好的心型花,贴在课题下)。
2、老师我知道你们的心愿。教师节的时候,我就收到了许多的礼物,美丽的百合,那是你们想让老师永远年轻漂亮;清美的日记本,是希望老师记下你们成长的足迹;一张活泼的卡通画那是你们希望老师成为你们的朋友……还有今天老师收到的电子贺卡,那是你们对老师我的期待,期待我给你们最好的教育和爱。这些礼物老师都非常喜欢,我一定会好好珍惜!这节课,老师又意外的收到了一份不同寻常的礼物——就是你们今天在课堂上的表现,你们的智慧、你们的真诚,你们热情的目光,老师要说:二一班的同学,你们真的棒极了!老师喜欢你们,老师爱你们!
3、《一株紫丁香》这首诗真是太美了,老师也想再读一遍,再听一遍,可以吗?(配上音乐,全班包含对老师的深情读(背)全文)。
(旁白)亲爱的老师您辛苦了!作为您好的学生,我有很多心里话要说,就让这美丽的一株紫丁香捎去我的祝福。
音乐起《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第二段。
一株紫丁香的教学设计篇六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认识8个二类生字。
3、通过对课文的吟读领悟,抓住重点词,让学生联系教师的生活实际,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激发崇敬教师的感情。
5、能够根据生活实际,对老师说几句语句通顺、有感情的话,并打写下来。
1、通过中秋小灯笼的话,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通过理解字词、看图、朗读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教师的辛苦,激发学生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习第一、二、三小节。抓住重点词,让学生联系教师的生活实际,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激发崇敬教师的感情。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诗的感情。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20分钟)。
老师枝叶伸进浓绿小院消除花香脚尖。
请三个小组开火车读。
(一)导入。
2、看图说话。
(教师指着图上的紫丁香)问:这株紫丁香是谁送给谁的礼物?(因为简单可以全班一起回答)。
(二)学习第一节诗歌(5分钟)。
1、同学们是怎样把这株紫丁香送给老师的?请同学们大声在朗读第一小节,并拿出笔来画一画。
2、指名回答。
3、教师边踮着脚边说:“唉呀,踮着脚走路太辛苦!小朋友为什么这样走呀?谁来说说看。”
4、原来是怕打扰老师。那谁能读出踮起脚来走路的感觉呢?试试看。
(二)学习第二小节。(5分钟)。
导入:这个礼物太特别了,不知道同学们为什么要老师的窗前种一株紫丁香?
1、请三位同学分别读者2、3、4小节,其他同学边听边用笔在书上画一画。
2、枝叶会作伴,绿叶会唱歌,花儿会说感谢?真的吗?“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再读一读这三节内容,看看你是怎样理解的?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疲倦、挂牵”和身边的教师联系起来理解诗文的意思。
3、这株紫丁香不仅美而且善解人意,我也很喜欢,你们能以朗诵的方式把这株紫丁香送我和在座的每一位老师吗?读得真好!感谢你们把这么美的紫丁香送给我。
(三)学习第5小节。
2、这位教师工作太认真了,我们全班一起来劝劝她。用请求的语气请读最后一小节,语速舒缓一点。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一支红烛,点燃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从古到今歌颂赞美教师的文章不计其数,我们进入资料城去欣赏其中的几篇吧。时间十分钟,最少要看完4篇。看看哪些同学能够读得更多。
一株紫丁香的教学设计篇七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正确美观地写“香”“浓”两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的吟读领悟,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激发崇敬老师的感情。
师: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小朋友很喜欢听音乐,现在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放松一下。
[播放乐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师:你喜欢这首歌吗?
生:我喜欢这首歌,因为这首歌很好听。
生:我喜欢这首歌,因为这首歌是唱老师工作很辛苦,又很关心我们。
师:是呀,这首歌是歌唱我们敬爱的老师的,其实有好多诗歌也是写我们辛苦工作着的老师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
师:小朋友,你们是第一次看到紫丁香吧,看着这紫丁香,你来说说吧!
生:紫丁香是紫色的,好美呀!
生:一朵朵小花好像一张张笑脸,都兴高采烈地泛起红光,充满着快意。
师:没想到小朋友的想象这么丰富。张老师也认为紫丁香很美,不过我觉得这首诗写得更美。
师:真是美极了。现在老师要检查一下,小朋友预习得怎么样了?
师:这首诗里有好多字宝宝和词宝宝要和我们班的小朋友交朋友,我们一起来认一认吧!
出示生字、词语、认读。
师:小朋友真能干,现在这些字宝宝、词宝宝要回家了,我们把它们送回到课文中,再来读读课文吧!
〔学生自由读课文〕。
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
师:小朋友,读到这里,你知道这篇课文是写什么?
生:这篇课文是写老师的。
生:这篇课文是写小朋友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
〔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生:小朋友在老师窗前栽下一株紫丁香,是为了解除老师一天的疲倦。
生:小朋友在老师窗前栽下一株紫丁香,是为了感谢老师时时把我们挂牵。
师:你有被老师挂牵过吗?
生:……。
师:看到你们一个个活泼的孩子,一张张可爱的笑脸,老师怎么能不把小朋友每时每刻挂牵呢?我们来读读这个句子吧,“感谢你时时把我们挂牵!”
[指名读---两个小组齐读]。
生:小朋友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是为了夜夜和老师做伴。
师:“夜夜”是什么意思?
生:“夜夜”就是每天晚上。
生:“夜夜”是天天晚上。
师:为什么让紫丁香天天晚上陪伴老师呢?
生:夜深了,老师还在改作业,有了紫丁香的陪伴,老师就不会感到寂寞了。
生:老师看到紫丁香就好像看到了我们,就不会感到孤单了。
师:多美好的心愿呀!谁来读读这一小节。
[指名读]。
师:这是课文中小朋友的心愿,也是我们小朋友的心愿。
生领唱:[学生齐唱歌曲]。
师:这下,老师的精神又抖擞了,听着小朋友这么动听的歌声,老师相信,这一节,小朋友肯定会读得更动听的。
[指名读——比赛读——女同学读]。
生:我来读第4小节……。
生:老师,您辛苦了,我以后当上了科学家,造出宇宙飞船,把你带上太空。
生:老师,您天天给我们上课,有时候嗓子都哑了,我多想让您休息呀!
生:老师,您太累了,我多想变成一朵小花,帮您解除一天的疲倦。
……。
师:没想到我们班的小朋友小小年纪就能体会到老师的辛苦,老师多感动呀!现在让我们带着感激之情来读读这一小节吧!
[指名读——男同学读。]。
[播放课件:老师在改作业。]。
生:老师,这么晚了,你快休息吧!
生:老师,你明天还要给我们上课,快休息吧!
师:我们一起用课文的最后一小节来劝劝老师吧!
[生齐读最后一小节]。
师:此时此刻,老师觉得窗前的紫丁香更美更艳了。让我们捧起书,一起来读这首小诗,把我们的爱,把这一株美丽的紫丁香献给在座的每一位辛勤工作着的老师。
[生读全篇课文。]。
师:从刚才的朗读中老师体会到小朋友都有一颗爱老师的心,现在,你们肯定还有好多话想跟老师说吧,我们就把它写在爱心上,让这一株紫丁香帮我们捎去对老师浓浓的爱吧!
[学生在预先准备好的爱心上写话。]。
生……。
学写生字:
香浓。
师:看到小朋友表现这么棒,老师准备带小朋友到作业超市去挑一挑适合我们的作业。
作业超市:。
(1)正确、美观地书写“香”“浓”两个生字。
(2)把这篇课文背给同学听,背组喜欢的老师听。
(3)课外去找一些赞美老师的诗歌读一读。
板书:
一株紫丁香的教学设计篇八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写三个生字。
3、体会小学生赞美和感激老师辛勤劳动的真挚情感,懂得要尊敬老师,热爱老师的道理。
会认会写目标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有尊敬老师的愿望。
歌曲《每当我轻轻走过你窗前》。
1、小朋友们喜欢听歌吗?上课前让我们来欣赏一首歌曲吧!会唱的小朋友可以跟着一块儿唱。
老师是辛勤的园丁,为了学生的成长,不知花费了多少心血,流了多少汗水。但值得欣慰的是,小朋友们在成长的同时并没有忘记老师,当春天百花盛开的时候,老师就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
学习生字“株”
2、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3、你们见过紫丁香吗?
没关系,你可以先猜一猜它是什么?(是一种花的名字)。
紫丁香,你猜猜这种花有什么特点呢?(开着紫色的小花,散发着迷人的香气)。
4、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仅仅读了“紫丁香”的名字,就猜出它的特点来了。
正因为它是紫色的,而且香气迷人,所以人们给它取了这样一个高雅而好听的名字——紫丁香。
1.一群可爱的孩子把这么一株可爱的小花栽在了老师的窗前,用它来表达对老师的情感。想听听这个用诗歌写成的美丽故事吗?师范读。
2、这首诗写得多美啊!小朋友也来美美的读一读吧!把书本翻到25页,自己读读,注意做到:字字读准,句句读通,并在每小节前标上小节符号。
3、小朋友们都读得很认真,老师忍不住想来考考你们了,来看这些词语。
(出示词语)踮起脚尖儿、安静的小院、绿色的枝叶、盛开的花儿、
消除疲倦、时时挂牵、困得眨眼、又香又甜。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4、认识了那么多字词朋友,让我们把它们送回到课文中去读一读吧!课文有几小节?老师请几个小朋友来读,你喜欢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
(指名读)。
1、小朋友们都读得很棒!老师也很喜欢这首小诗,尤其喜欢第一节。因为这里藏着一个小秘密。到底是谁把这一株紫丁香送给了老师呢?请小朋友们再认真地读读这1节,看谁能最先解开这个小秘密。
(生做动作,师问:你知道小朋友为什么要踮起脚尖儿去栽紫丁香吗?)。
我们踮起脚尖儿,走进安静的小院,安静的小院就是小院很静,一点儿声音也没有。你能把这一小节读好吗?自己试试;(指名读)。
2、刚才老师发现第一小节里藏了个小秘密,其实在小朋友们的心中也藏了许多小秘密。他们为何要把紫丁香栽在老师的窗前呢?请小朋友们读读课文2—5小节,边读边在课文中找找答案吧!(学生讲到哪节就先讲哪节)。
你能解开小朋友心中的秘密吗?为何把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
1)让紫丁香陪伴老师。(板书)你能把这一节来读一读吗?小朋友们知道夜夜是什么意思吗?(每天晚上)老师每天晚上都在备课、学习,多辛苦啊!你能把这节读好吗?自己先试试;指名读;齐读。
一株紫丁香的教学设计篇九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透过对课文的吟诵领悟,展开合理的想象,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激发崇敬老师的感情。
1、资料分析。
《一株紫丁香》是一首活泼清新的小诗,诗词朴素易懂,字里行间吐露出孩子们对老师的浓浓问候与感激。“一株紫丁香”代表的是孩子们得诚挚得心愿,是对老师的问候与感激,抒发了少年儿童赞美老师,热爱老师的一片真情,唱响了一曲尊师爱生的动人赞歌。全文用孩子的口吻说话,富有童趣,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意象优美,资料浅显易懂,富有想象空间。
2、学生实际。
(1)认知:学生透过预习,已经基本能认识生字词,并能读通课文,对课文的资料和表达的情感有大体上的了解。
(2)情感:学生对老师平时的工作状况比较熟悉,看到老师工作的辛苦,已有必须的尊敬老师,热爱老师的情感因素。
一、欣赏歌曲,谈话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2、这首歌好听吗?你明白它是写给谁的吗?
4、出示老师一天的工作状况表。
5、小结并揭示课题。
1、欣赏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2、指名说。
3、说说老师平时的工作。
4、谈谈看完后的感受。
用歌曲营造氛围,用真实的例子激发学生的情感。
二、初读课文。
1、老师提出自读要求:课文中的每个字都要读准,每个句子都要读通顺。
2、检查生字词语:(分两次出示)。
1、学生自读课文。
2、学生朗读词语。
第(1)块的词语要读准第。
第(2)块的词语要读准,还要读出意思。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由读或交流读,到达读得正。
3、鼓励学生再次练读课文。
3、再次练读课文,要读通顺、流利。
确、流利的效果,为下面的朗读感悟作铺垫。
三、精读课文。
第1段:
1、(出示图)语言创设课文描述的情境。
1、齐读第一段,注意“踮起脚尖儿”轻一点。
采用多种方式鼓励学生多读课文,
让学生去喜欢语言,进入语言,从而理解语言,透过朗读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构成个性化的朗读,到达“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第2――5段:
2、我们为什么要踮起脚尖去栽紫丁香呢?我们的愿望是什么?
3、提出同桌自学要求:(1)找全愿望(2)读好愿望。
4、指导群众交流。
板书:感谢挂牵。
花香入梦。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夜夜作伴。
消除疲劳。
5、配乐引读2――5四个自然段。
2、快速默读2――5段找找愿望。
3、同桌互相交流。
4、交流反馈。
(1)分四段分别交流找到的愿望。
(2)练习感情朗读。
(3)说话:老师关心帮忙我的小故事。
(4)试着用四个字的词来概括第1、2个愿望。
5、跟读。
四、课外拓展:
1、出示:我想送给老师______,期望____________________。
2、鼓励学生表达情感。
3、播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我爱米兰》、《好大一棵树》。
4、教师总结课文。
1、练习用句式说说。
2、用一句话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情。
3、唱歌表达情感。
试图顺应孩子的情感发展曲线,等到学完课文后,再次让学生畅谈真情实感,同时用音乐来渲染氛围,让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
五、自主作业,拓展感悟。
布置作业:
从以下几项作业中,有选取地完成自己感兴趣的1~2项。
讲一个老师爱学生的小故事。
给老师做一张贺卡。
唱一首赞美老师的歌。
读读、写写几句赞美老师的诗句。
阅读作业。
第一次读《一株紫丁香》这首小诗,觉得很美,美在语言清新自然,美在宁静的意境,更美在一种纯真的情感,所以我选取了这篇课文。备课时我认真读过课文,根据我们学生的特点,我制定的学习目标是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透过对课文的吟诵领悟,展开合理的想象,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激发崇敬老师的感情。任何美的东西都要靠人去发现,课文的美靠什么去发现呢?就应是靠读。在初读课文时,我引导学生反复读,同时穿插词语的检查,表扬读得好的,鼓励读得还差一点的,正确、流利的目标很好地完成了。
指导学生感情朗读,体会本课中学生对老师的爱,老师对学生的爱,这样互融的情感,我遇到了一些困难,试教时,在引导学生的深情朗读中,我觉得有所欠缺,情感始终激发不起,老师的深情朗读带动不了学生的激情,因此在朗读教学这一环节中,整个课堂氛围不是很好,学生不够投入,显得有点乏味。到底该如何去引导学生的朗读呢?再次读课文,我发现课文中孩子们为什么要把紫丁香送给老师,那是因为老师的工作的辛苦和对我们的关心帮忙。于是根据这两个重点,我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方法,首先学生的困难在于对老师工作的辛苦没有真实的了解,于是我把老师一天的工作状况表呈现给学生,加深了学生对老师工作的确很辛苦的这种情感。其次再朗读“挂牵”时自然而然的献身说法,用自己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回忆,这样的真实故事是能打动孩子的,他们说的故事也很感人,这样既理解了“挂牵”一词的内涵,也加深了整篇课文的情感。朗读有了真情,发言也有了实感。由此,我想,对于人物情感比较浓厚的文章,要学生朗读有情,感悟到位,就应先找到学生对这篇课文有足够理解,到达产生共鸣的程度。感情朗读的目标基本达成。
在最后课外拓展一块,我设计的问题是课文中的孩子送给老师一株紫丁香来表达对老师完美的愿望,如果是你,你会送给老师什么?又会有怎样完美的愿望呢?由于我没有很好的点拨引导,学生说话的资料基本局限于好的成绩、鲜花等,使这种爱显得很狭隘。使问题显得不是很有效。
在让学生仿照老师的样貌来归纳自然段的资料时,由于预设的不足,没有把学生的学习潜力和水平思考充足,学生显得有些困难,同时在学生用“风沙唱歌”归纳时,这个错误我没有完全的否认,可能会给学生一个模糊的概念。
另外,在指导感情朗读时,要更具开放意识,少用可具操作性的语言,比如:重一点,轻一点等,而要采用合理的方法引导学生朗读感悟。
就整堂课来说,师生间的互动较多,而生生间的互动较少,同时学生学会倾听他人发言,并能提出自己的观点的学习潜力还有所欠缺,以后的教学中要强化这一方面的训练。
重建:
1、用小标题归纳四个愿望这一块能够省略,利用更多的时间来让学生充分的朗读。
2、老师的工作量表在开头使用效果并不是很大,而且给学生的概念老师就是很辛苦而已,理解的面就狭隘了。可能把这块资料放在理解老师的疲劳一块上更有效果。
3、“我送给老师——,期望——。”改成“我想——,期望——。”这样的问题更具开放意识。
一株紫丁香的教学设计篇十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诗歌中浓浓的师生情,受到情感熏陶。
以读为主,指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在读中体会师生情,在读中陶冶自己的感情,在读中感悟诗歌语言的优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诗歌中受到情感熏陶,树立尊敬老师的心愿。
在读懂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的基础上练习背诵诗歌。
突破方法:在读中体会文中浓浓的师生情,并把这种感情朗读出来。
指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在读中体会师生情。
突破方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朗读的感情及兴趣,让他们爱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
(一)复习巩固,强化字词。
1、走迷宫,读生字。
好!大家看,这是什么?(出示课件:汉字迷宫)对了,花仙子要请一些小朋友开开火车,带我们走出汉字迷宫。
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2、游城堡,读词语。
学生大组轮读词语。
3、组织教学。
游完了丰富多彩的词语城堡,花仙子变出了美丽的花——(出示紫丁香图片,引答“一株紫丁香”)。以花奖励读字词环节,提出要求:接下来,花仙子还要把她手中的紫丁香送给那些爱朗读,勤动脑,积极举手发言的小朋友。
(二)逐节朗读,体会情感。
1、第一节。
(1)自由朗读全诗,把你最喜欢的小节和不太明白的句子多读几遍。
(2)指名读。
请三名学生分别朗读,师及时评价。请读得好的学生说说为什么要那么读。(第一位自由发挥,第二位请先做“踮起脚尖”的动作再读,第三位在理解了之后再读。)。
(3)全班齐读。
2、第二节。
(1)师范读,生边听边思考“花仙子提问”。(出示课件:看到自己亲手栽种的紫丁香长大了,能夜夜和老师做伴了,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2)指名回答并朗读。
(3)同桌互读。
(4)指两名学生读,分别代表男女生比赛。
3、第三、四节。
(1)自由朗读,画出你不明白的地方。
(2)反馈。
(3)男女生比赛读。男生齐读第三节,女生齐读第四节。
(4)出示课件:“花仙子提问”:“一天的疲倦”让你想到了什么?
(5)反馈并朗读第三节。
(6)指名读三、四节,挑战读。
4、第五节。
(1)指名读。
(2)语言拓展:出示课件:“花仙子提问”:你会怎样劝老师去休息呢?
(3)反馈并朗读。
(4)齐读。
(5)课中休息。
播放《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6)语言拓展:出示课件:“花仙子提问”:老师的梦里有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再读全诗,升华感情。
(1)小组合作朗读。
(2)请小组代表完成合作读,鼓励背诵。
(2)全班配乐齐读。
一株紫丁香的教学设计篇十一
学习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朗读课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课文,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树立起尊敬老师的观念。
4、正确书写生字。
学习重点:
书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
1、背诵课文,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树立起尊敬老师的.观念。
2、正确书写生字。
学习过程:
一、游戏读字,复习生字。
1、“开火车”游戏。(课件出示生字,学生给生字组词,造句)。
2、读顺口溜巩固识字。
踮起脚尖,走进小院,放下书包,给树除草。
牵牵小手,唱唱儿歌,笑声甜甜,不觉疲倦。
学生自主朗读——小组合作朗读——指名读——生齐读。
二、朗读诗歌,整体感悟。
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教师检查朗读情况。
教师指名读诗歌——边检查边指导朗读——学生练读——指名读。
3、配乐朗读全诗。要求读出对老师的爱。
三、品读诗歌,感悟情感。
1、学习第一节。
看文本插图,谁在哪儿干什么?
b、学生练读——学生评议——学生再读——学生齐读。
2、学习第二节。
a、学生轻声朗读第二节,边读边想:诗中的学生怎样呼唤老师,和老师说话?
b、从哪些词语可以感受到学生们对老师的关心?
同桌讨论——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c、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学习第三、四节。
学生根据第二节的学习方法,自学三、四节,然后汇报交流。
a、边想象边思考:
“绿叶在风里沙沙”是多么得动听,我们会给老师唱什么歌呢?
“满树盛开的花儿,那是我们的笑脸”我们高兴地围在老师的身边,会说些什么呢?
小组讨论、交流。
b、全班汇报交流。
c、让我们通过读感受学生对老师的关心以及老师对学生的关怀,学生再次读文。
指名读——评议——教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再读——。
——指名读——齐读。
4、学习第五节。
a、夜深了,老师还在干什么?引导学生看文本插图说一说,指名读文。
学生自由说,互相评析。
c、教师指导学生读出亲切请求、真诚祝愿的语气。
学生练读——指名读——教师范读——学生再读。
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四、心怀激情,背诵诗歌。
1、说一说:你想对老师说些什么?
学生自由说。
2、学生看板书,练习背诵。
3、同桌之间练习背诵。
4、全班汇报。(配乐背诵)。
5、指名背诵诗歌。
五、识记生字,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认读,观察字形,说要点。
2、教师范写,学生观察、书空,组词识记,教师根据学生说的词语,选择其中的几个词语进行说话练习。
3、学生描红,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六、抒发情感,升华主题。
一株紫丁香的教学设计篇十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写三个生字。
3、体会小学生赞美和感激老师辛勤奋劳动的真挚情感,懂得要尊敬老师,热爱老师的道理。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表达对老师的赞美和感激之情,感悟浓浓的师生情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释题质疑。
1.播放录像,引入课文第一小节。
利用多媒体播放一群孩子窃窃私语的录像,马上吸引学生注意,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然后课件出示第一小节内容,学生在读中找到答案。
2、欣赏丁香花,引出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让学生在读文中,运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自学生字,扫清阅读障碍,把课文读通顺。
1、学生认真朗读课文。老师希望你在读的时候尽量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认读词语:踮起脚尖儿、安静的小院、绿色的枝叶、盛开的花儿、
消除疲倦、时时挂牵、困得眨眼、又香又甜。
读好句子节奏:帮您消除/一天的疲倦。
感谢您/时时把我们挂牵。
让花香/飘进您的梦里。
3、这首诗歌分为几小节呢?(5小节)请5位小朋友来读读。(指名读)。
4、读了课文,你仿佛看到一群小朋友在干什么?
(仿佛看到了几个小伙伴踮起脚尖走到老师的窗前,种下了一株紫丁香。那芳香四溢的淡紫色小花,那微风吹来的浓浓的花香,无不把孩子真诚的爱送到了老师的心田。)。
三、合作读文,加深体验。
同桌再读检查是否读通顺,体会交流内容、情感。
四、精读课文,悟情明理。
根据学生所说的内容,用课件出示相关的小结。幻灯片:各小节内容。
1、在第二、三、四小节学习中通过抓住关键词“做伴”、“疲倦”、“挂牵”等理解课文内容,再结合多种方式的朗读,培养语感,使学生体会到老师工作的辛苦,激起学生的尊师爱师之情。
2、播放动画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动画歌曲欣赏《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利用欣赏歌曲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激起儿童情感上的共鸣,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感悟师生之情。
2、看到这一切,孩子们商量好,要送给老师一份特殊的礼物,是件什么样的礼物呢?(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是一株紫丁香)。
第1小节:踮起脚尖儿,走进安静的小院,我们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
(1)你看到这几个同学了吗?他们是怎样走进那安静的小院的?
(踮起脚尖儿,轻轻地)。
(2)踮起脚尖的动作。
(3)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想想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样走为的是――不影响老师工作。
一株紫丁香的教学设计篇十三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透过对课文的吟诵领悟,展开合理的想象,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激发崇敬老师的感情。
二、制定依据。
1、资料分析。
《一株紫丁香》是一首活泼清新的小诗,诗词朴素易懂,字里行间吐露出孩子们对老师的浓浓问候与感激。“一株紫丁香”代表的是孩子们得诚挚得心愿,是对老师的问候与感激,抒发了少年儿童赞美老师,热爱老师的一片真情,唱响了一曲尊师爱生的动人赞歌。全文用孩子的口吻说话,富有童趣,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意象优美,资料浅显易懂,富有想象空间。
2、学生实际。
(1)认知:学生透过预习,已经基本能认识生字词,并能读通课文,对课文的资料和表达的情感有大体上的了解。
(2)情感:学生对老师平时的工作状况比较熟悉,看到老师工作的辛苦,已有必须的尊敬老师,热爱老师的情感因素。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5
一、欣赏歌曲,谈话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2、这首歌好听吗?你明白它是写给谁的吗?
4、出示老师一天的工作状况表。
5、小结并揭示课题。
1、欣赏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2、指名说。
3、说说老师平时的工作。
4、谈谈看完后的感受。
用歌曲营造氛围,用真实的例子激发学生的情感。
10。
二、初读课文。
1、老师提出自读要求:课文中的每个字都要读准,每个句子都要读通顺。
2、检查生字词语:(分两次出示)。
1、学生自读课文。
2、学生朗读词语。
第(1)块的词语要读准第。
第(2)块的词语要读准,还要读出意思。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由读或交流读,到达读得正。
3、鼓励学生再次练读课文。
3、再次练读课文,要读通顺、流利。
确、流利的效果,为下面的朗读感悟作铺垫。
20。
三、精读课文。
第1段:
1、(出示图)语言创设课文描述的情境。
1、齐读第一段,注意“踮起脚尖儿”轻一点。
采用多种方式鼓励学生多读课文,
让学生去喜欢语言,进入语言,从而理解语言,透过朗读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构成个性化的朗读,到达“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第2dd5段:
2、我们为什么要踮起脚尖去栽紫丁香呢?我们的愿望是什么?
3、提出同桌自学要求:(1)找全愿望(2)读好愿望。
4、指导群众交流。
板书:感谢挂牵。
花香入梦。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夜夜作伴。
消除疲劳。
5、配乐引读2dd5四个自然段。
2、快速默读2dd5段找找愿望。
3、同桌互相交流。
4、交流反馈。
(1)分四段分别交流找到的愿望。
(2)练习感情朗读。
(3)说话:老师关心帮忙我的小故事。
(4)试着用四个字的词来概括第1、2个愿望。
5、跟读。
4
四、课外拓展:
1、出示:我想送给老师______,期望____________________。
2、鼓励学生表达情感。
3、播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我爱米兰》、《好大一棵树》。
4、教师总结课文。
1、练习用句式说说。
2、用一句话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情。
3、唱歌表达情感。
试图顺应孩子的情感发展曲线,等到学完课文后,再次让学生畅谈真情实感,同时用音乐来渲染氛围,让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
1
五、自主作业,拓展感悟。
布置作业:
从以下几项作业中,有选取地完成自己感兴趣的1~2项。
讲一个老师爱学生的小故事。
给老师做一张贺卡。
唱一首赞美老师的歌。
读读、写写几句赞美老师的诗句。
阅读作业。
反思重建:
第一次读《一株紫丁香》这首小诗,觉得很美,美在语言清新自然,美在宁静的意境,更美在一种纯真的情感,所以我选取了这篇课文。备课时我认真读过课文,根据我们学生的特点,我制定的学习目标是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透过对课文的吟诵领悟,展开合理的想象,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激发崇敬老师的感情。任何美的东西都要靠人去发现,课文的美靠什么去发现呢?就应是靠读。在初读课文时,我引导学生反复读,同时穿插词语的检查,表扬读得好的,鼓励读得还差一点的,正确、流利的目标很好地完成了。
指导学生感情朗读,体会本课中学生对老师的爱,老师对学生的爱,这样互融的情感,我遇到了一些困难,试教时,在引导学生的深情朗读中,我觉得有所欠缺,情感始终激发不起,老师的深情朗读带动不了学生的激情,因此在朗读教学这一环节中,整个课堂氛围不是很好,学生不够投入,显得有点乏味。到底该如何去引导学生的朗读呢?再次读课文,我发现课文中孩子们为什么要把紫丁香送给老师,那是因为老师的工作的辛苦和对我们的关心帮忙。于是根据这两个重点,我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方法,首先学生的困难在于对老师工作的辛苦没有真实的了解,于是我把老师一天的工作状况表呈现给学生,加深了学生对老师工作的确很辛苦的这种情感。其次再朗读“挂牵”时自然而然的献身说法,用自己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回忆,这样的真实故事是能打动孩子的,他们说的故事也很感人,这样既理解了“挂牵”一词的内涵,也加深了整篇课文的情感。朗读有了真情,发言也有了实感。由此,我想,对于人物情感比较浓厚的文章,要学生朗读有情,感悟到位,就应先找到学生对这篇课文有足够理解,到达产生共鸣的程度。感情朗读的目标基本达成。
在最后课外拓展一块,我设计的问题是课文中的孩子送给老师一株紫丁香来表达对老师完美的愿望,如果是你,你会送给老师什么?又会有怎样完美的愿望呢?由于我没有很好的点拨引导,学生说话的资料基本局限于好的成绩、鲜花等,使这种爱显得很狭隘。使问题显得不是很有效。
在让学生仿照老师的样貌来归纳自然段的资料时,由于预设的不足,没有把学生的学习潜力和水平思考充足,学生显得有些困难,同时在学生用“风沙唱歌”归纳时,这个错误我没有完全的否认,可能会给学生一个模糊的概念。
另外,在指导感情朗读时,要更具开放意识,少用可具操作性的语言,比如:重一点,轻一点等,而要采用合理的方法引导学生朗读感悟。
就整堂课来说,师生间的互动较多,而生生间的互动较少,同时学生学会倾听他人发言,并能提出自己的观点的学习潜力还有所欠缺,以后的教学中要强化这一方面的训练。
重建:
1、用小标题归纳四个愿望这一块能够省略,利用更多的时间来让学生充分的朗读。
2、老师的工作量表在开头使用效果并不是很大,而且给学生的概念老师就是很辛苦而已,理解的面就狭隘了。可能把这块资料放在理解老师的疲劳一块上更有效果。
3、“我送给老师——,期望——。”改成“我想——,期望——。”这样的问题更具开放意识。
一株紫丁香的教学设计篇十四
《一株紫丁香》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组“校园生活”中的首篇课文。这首活泼清新的小诗表达了孩子们对老师的问候和感激。一株紫丁香,不仅仅是孩子们送给老师的一份珍贵礼物,更是一首值得吟诵的师生情谊的颂歌。通过学生的反复诵读感悟,让学生体会师生之间浓浓的情谊,并树立学生尊敬老师的思想。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学文过程中先引导学生质疑课题让他们带着问题进入文章的学习,同时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学、思中悟。
2.教学中利用课本插图、多媒体课件等调动学生眼、耳、口、脑等多种感官,发挥学生想象力,真正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中。
3.《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本课的教学中让学生比较朗读,体会诗歌语言押韵的特点,初步感知这一语文知识。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及词语,能正确书写10个汉字。
2.学习课文,体会一株紫丁香是孩子们对老师的一片心意,是对教师的问候和感激。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培养学生尊敬教长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1.认读本课生字、词语,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紫丁香传递出的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思想。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株紫丁香的教学设计篇十五
教材分析:
《一株紫丁香》是一首儿童诗,讲的是小朋友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表达了小朋友赞美老师、热爱老师的一片真情。这首诗充满童真、童心、童味,想象丰富、完美,是教育学生尊师、敬师、爱师的好教材。这篇课文的体裁是一首小诗,诗歌的资料虽然看上去比较简单,但是对于刚升入二年级的孩子来说,个别词语的理解却相对较难。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透过读课文理解词语,透过词语的理解指导课文的朗读,从而真正落实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美丽转身。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透过阅读诗歌,理解词语,并能灵活合理的运用词语。
3.透过对课文的诵读领悟,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激发尊师爱师的感情。
教学重点:透过朗读诗歌理解词语,进而能透过词语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教学难点:透过诗句、词语的理解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
课前准备:《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乐曲,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伴随着优美的旋律,我们开始上课吧!刚才我们欣赏了一首歌颂老师的歌曲,老师是辛勤的园丁,为了孩子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心血,这天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一首写给老师的诗歌《一株紫丁香》请大家伸出小手和老师一齐写板书(板书课题)同学们,这个字读株?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此环节主要在识课题中引导学生认识“株”的读音和写法。)。
请大家响亮地齐读课题。
师:孩子们,见过紫丁香吗?
师:大家看,这就是紫丁香。(出示紫丁香图)请大家仔细观察,谁来说说紫丁香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交流观察到的紫丁香的特点,引导说出花美且香。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师:多美的紫丁香啊,课文写得也很美,课前大家有预习了课文,想不想读课文给大家听听?谁来读?此刻老师找5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要认真听。
指导纠正读错的地方。
师:大家读得真好。这首诗有好多词语宝宝要和我们见面,我们一齐来认一认吧!出示词语。
一株踮起脚尖儿安静小院唱歌消除疲倦感谢挂牵休息又香又甜困了美梦。
师:谁来清楚准确的读给大家听?还有谁来读?
师:插入:“踮起脚尖儿”是个儿化音请大家跟老师读。
师:去掉拼音,你还能读吗?谁来读?
师:大家都会读了,此刻请同位互相检查词语的朗读。
三.朗读感悟,体会诗意。
(一)整体感知,理解资料。
学生交流。
(二)细细品味,感悟诗意。
1、学习第一小节:
师:孩子们是怎样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的呢?谁来读课文的第一小节。
师:孩子们是怎样把紫丁香花栽在老师窗前的?学生交流。
师:“踮”这个字,你是怎样记住的?踮起脚尖儿怎样走?谁来表演一下。
师:为什么孩子们要踮起脚尖儿走?
(这个小院很安静,老师正在静静的工作,因为踮起脚尖走路很轻;很轻的走路是为了不打扰老师,给老师一个惊喜)。
师:是啊,小院很安静。这么安静的小院,孩子们不忍打扰老师。你们认为,我们在读这小节的时候,就应怎样读?(轻轻的)请你自己试着读读。
师:谁来读?
师:读得真好。读出了安静的感觉。
2、看图说话,过渡到2、3、4小节的学习。
师:谁能把刚才的说的连起来说清楚呢?(引导学生细致观察,观察有条理,并把话说完整)。
师:看到老师如此辛苦的工作,孩子们想让这株紫丁香为老师带去什么?请大家轻声朗读课文的2-4小结。读完之后,同位互相交流自己的感受。
围绕问题“孩子们想让这株紫丁香为老师带去什么?”展开交流。
随孩子们的交流进行2、3、4小节的学习。
第二节:
生交流:我想让紫丁香绿色的枝叶伸进老师的窗口,夜夜和老师作伴。(出示)(板书:夜夜陪伴)。
师:“夜夜”是什么意思?(每一天晚上)。
师:为什么要紫丁香每一天夜晚陪伴老师呢?
生交流,重点引导评价:老师,老师——“呼唤一声比一声亲切。重点突出了”您“夜夜”,这样读,好在哪里?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哦,我还加上了动作,表情是面带微笑。
师:同位互相读给对方听听?指生读。
第三节:
师:听,沙沙,沙沙,多么美妙的歌儿啊。那就让我们亲切优美的朗读来消除老师的疲倦。谁来读?听到你们的朗读,老师的头不再痛了,腰不再酸了,浑身精神多了。
第四节:
师;同学们,孩子们还想让紫丁香为老师带去什么?(感谢挂牵)。
师:孩子们为什么要向老师表示感谢?(因为老师时时挂牵)。
师:你们看,多懂事的孩子啊,老师时时挂牵他,他们都没有忘记,所以孩子们也想借这株紫丁香表达对老师的感谢。
师:你想怎样读,能读出对老师的感谢?交流。
师:此刻请自己读读这小节,读出对老师的感谢?谁来读读?还有谁?
3、合作朗读,加深体会。
谁想领读?
生领:“老师,老师”
男女生齐:“就让它绿色的枝叶,伸进您的窗口,夜夜和你做伴。”
生领:老师——。
男生齐“绿叶在风里沙沙,那是我们给您唱歌,帮您消除一天的疲倦。”
生领:“老师——”
女生齐:“满树盛开的花儿,那是我们的笑脸,感谢您时时把我们挂牵。
4、学习第五小节。
师:同学们,孩子们还有太多太多的话想对老师说,但是,夜深了,星星都困得眨眼,老师还在工作,此刻,孩子们还想让紫丁香为老师带去什么呢?(交流)。
师:请让我们饱含深情的劝老师早点休息吧。(板书:香甜入梦)。
师;我们美美地、甜甜地朗读读已经让芬芳的花香把老师带进香甜的梦里。
师:老师做了一个什么样的又香又甜的梦谁来说说?
(三)整体朗读感悟。
此刻老师想和大家合作,共同朗诵这首诗。
配乐《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教师诗歌进行了改编,师生合作对话:
(生)踮起脚尖儿,
走进浓绿的小院。
栽在老师窗前。
老师,老师,
就让那绿色的枝叶,
伸进您的窗口,
夜夜和您做伴。
师:谢谢你们,
我可爱的孩子们,
有了你们的陪伴,
我不再寂寞孤单。
(生)老师,
绿叶在风里沙沙,
那是我们给您唱歌,
帮您解除一天的疲倦。
(师)啊,我听到了。
那树叶沙沙的声音,
分明是你们的歌声甜甜。
(生)老师。
满树盛开的小花,
那是我们的笑脸,
感谢您时时把我们挂牵。
(师)啊,我看到了,
多么可爱的笑脸啊,
你们快乐成长,
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生)夜深了,醒醒困的眨眼。
老师,休息吧!
让花香飘进您的梦里,
那梦啊,又香又甜!
(师)啊,我梦到了。
梦中,有你,有我,
我们快乐相伴到永远。
四、总结拓展。
师总结:1、一株紫丁香是孩子们对老师的心愿,很多人都用不同的方式来赞美老师!老师这儿就有这有一首诗。(每当我轻轻都过您窗前)。
师:请大家自由朗读这首诗,
师:从这首诗中,你读出了什么?交流。
师:此刻让我们一齐来合作朗诵这首诗的第一节,男生读一句,女生读一句,齐读最后一句共同表达大家对老师的热爱和尊敬。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和孩子们的朗读,教师自然结束课堂。老师期望大家,永远不要忘记伴随你成长,教育你成人的这些可敬的老师们,这天的课就上到那里。
一株紫丁香的教学设计篇十六
教材分析:《一株紫丁香》是,是一首活泼清新的小诗。课文介绍孩子在老师窗前种下一株紫丁香,为老师带来问候感激,种下了一个个美好的心愿,从而从小树立学生尊敬老师的心愿。
1、会认本课的八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初步背诵课文,体会师生之间的浓厚感情。
3、树立起尊敬老师的心愿。
1、会认本课的八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初步背诵课文,体会师生之间的浓厚感情。
教学类型:
新授第一课时。
认字卡片、自制课件。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一、听歌曲谈话导入:
孩子们,今天李老师就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你们知道歌曲的名字吗?是的,有一群可爱的孩子们为老师栽下了一株紫丁香,这是为什么呢?齐读课题《一株紫丁香》。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了解内容。
1、请你自由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正确,尽量把句子读通顺。
三、趣味识字。
1、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词。
小院、消除疲倦挂牵困了踮起一株。
2、去拼音识认字、读词、读句。
(1)老师笑脸枝叶唱歌安静眨眼小院困了一株又香又甜。
(2)踮起。
踮起脚尖儿,
踮起脚尖儿,走进安静的小院。
(3)消除疲倦。
消除一天的疲倦。
感谢挂牵。
感谢您时时把我们挂牵。
四、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一)检查朗读,了解课文内容。
1、指名分段读课文。
2、通过刚才读课文你知道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吗?
(二)分段指导读。
导:是呀,小朋友把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同时也种下了小朋友美好的心愿。
1、默读课文第2-4节,然后说想想小朋友的心愿是什么?根据大屏幕,划出相关内容。
我们栽下一株紫丁香,为的是让沙沙的绿叶声帮您____;。
我们栽下一株紫丁香,为的让满树盛开的小花感谢您____;。
我们栽下一株紫丁香,为的让花香飘进您____的梦里.
2、汇报指导读。
(1)“夜夜”、“一天”的意思,并体会读出老师的辛劳。
(2)“时时”什么意思?你被老师挂牵过吗?是的,老师想妈妈一样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我们,挂牵着我们。谁能把你对老师的感激之情读出来。
(3)引导填空,导:是啊,夜深了,星星困的眨眼,可我们敬爱的老师仍在一本本批改着作业,让我们劝劝她吧,用怎样的语气去劝老师休息呢?请你读这句话,夜深了,老师仍在专心的备课……..()接:让花香飘进您的梦里,那梦啊,准时又香又甜。
五、配乐师生合作读全文。
六:拓展:朗读感悟与训练。
引导学生读《老师,您辛苦了》。
七、小结: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作业:必做:有语气的背诵课文。
选作:1、把老师辛苦了,读给家长听,并打出等级。
2、自己写几句感谢老师的话,或写首小诗表达自己的爱意。
板书:
关心。
小朋友们热爱老师。
尊敬。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525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