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还应该注意合理布置课堂时间,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设计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全面评价和反馈。教师编写教案时还应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盐水真厉害篇一
活动目标:对科学活动感兴趣,幼儿在实验中发现盐溶解在水里会使鸡蛋浮起来,盐越多鸡蛋在水中浮的越高,感受探索的乐趣。
活动重点:让幼儿在实验中发现盐溶解在水里会使鸡蛋浮起来。
活动准备:纯净水、食用盐、搅拌棒、熟鸡蛋。
适用对象:大班幼儿。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出示课题)。
二、探索盐的奥秘。
1、用纯净水浮鸡蛋。
将鸡蛋放入纯净水中看能不能浮在水面?实验操作,得出结论不能浮在水面。
2、加入1勺食用盐。
搅拌融化后观察鸡蛋,看能不能浮在水面。实验操作,得出结论不能浮在水面。
3、加入2勺食用盐。
搅拌融化后继续观察鸡蛋,看能不能浮在水面,实验操作后发现鸡蛋只浮起来一点点还是不能完全浮在水面。
4、加入3勺食用盐。
搅拌融化后再观察鸡蛋,鸡蛋已经完全浮在水面上了。实验证明,纯净水中加入适量的食用盐,搅拌融化之后,鸡蛋就会浮在水面上。
三、活动总结。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盐水真厉害篇二
活动目标:
1、大胆尝试了解盐溶于水中会增加水的浮力,初步知道水中盐越多,水的浮力就越大。
2、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重难点:
初步知道水中盐越多,水的浮力就越大。
初步知道水中盐越多,水的浮力就越大。
活动准备:
2、水、鸡蛋若干、一次性碗、糖、盐、味精、抹布、勺子、小物品若干(核桃、泡沫块、树叶等)。
3、死海ppt,记录表,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谜语《水》。
一种东西清又清,没有味道很透明。
大家每天都要喝,一天少它都不行。
2、简单说说水的特点: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水有哪些特点吗?
二、基本部分:
(一)让幼儿感受物品在水中的“沉”与“浮”。
1、教师做实验,幼儿观察物体沉浮现象。
2、教师提问:为什么泡沫、核桃、树叶会浮在水面上,而鸡蛋会沉在水底呢?
(小结:因为泡沫、核桃、树叶这几样东西很轻,它们的重量比这杯水的浮力小,所以能浮在水面上,而葡萄的重量大过了这杯水的浮力,所以它会沉在水底。)。
(二)小魔术“鸡蛋浮起来了”
1、你们有什么办法让鸡蛋不沉下去,浮在上面呢?(幼儿讨论)。
2、教师演示(变魔术)我也有办法让鸡蛋浮起来。
(出示一杯放了盐的水,鸡蛋放进去立刻就浮了起来。)。
(原来我在水里加了一种神秘的东西,你们猜一猜是什么?)教师出示盐、糖、味精(用不同颜色的碗装着)。
(三)第一次探索: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幼儿分成三组,每组6人,幼儿人手一个碗、一个鸡蛋、一把勺子、三碗清水、每桌放置三种调料,幼儿开始试验,把这三种调料各倒进不同的碗中搅拌,到它们完全溶解后再放入鸡蛋,看看有什么有趣的现象?并记录下来。
小结:从刚才的探索结果我们可以知道,原来老师放的那个神秘的东西是盐,盐水能增加水的浮力。
盐能增加水的浮力,那么盐的多少和浮力有关系吗?(递进的提问引出下次试验)。
(四)第二次探索:盐越多浮力就越大。
幼儿给水中加盐,逐步越加越多,并搅拌完全溶解,看鸡蛋沉浮情况,教师逐一指导。
师幼共同总结:只有当盐达到一定浓度后鸡蛋才会浮起来,说明盐越多水的浮力就越大。
(五)扩展经验:观看死海ppt。
小结:死海里有非常非常多的盐,它的盐含量是普通海水的十倍,死海里的'水浮力非常大,所以人能漂浮在海面上。
三、结束部分: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并知道,盐溶解在水中后能增加水的浮力,盐越多水的浮力就越大。
活动延伸: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的材料,如玻璃球、橡皮泥、玩具等等,我们都可以去试一试,加几勺盐能让它们浮起来,同时也可以想一想,我们能让鸡蛋浮起来,那有什么办法让鸡蛋沉下去呢?小朋友们回家跟爸爸妈妈一起去试一试吧,找到办法了带来给我们大家分享吧。
活动反思:
对于科学实验活动,孩子的兴趣永远是那么高涨。在教师演示环节,孩子们都感觉到有些不可思议,对老师提出了很多问题。也是因为他们这些问题,使得他们在接下来的探索实验环节中,表现得很认真。但由于教师在交代注意事项时,有些幼儿已经被实验材料吸引,听不清楚注意事项,使得在操作实验时出现了把三种调料倒在一个碗中的情况。今后如果再出现类似情况,教师应该把全部幼儿的注意力先吸引到自己身上,再明确交代,让孩子在正确的方法中去实验探索。但换一个方向思考,那些孩子可能会因为他们前面的出错,后面会更加认证努力。总之,不论什么情况,重在教师的正确引导。
小百科:
盐是指一类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nh4+)与酸根离子或非金属离子结合的化合物。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盐水真厉害篇三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操作,知道有的物质有被水溶化的特性。
2.发现物体的溶化速度与水的温度、物体的大小及搅拌等有关。
3.通过实验活动,激发幼儿观察事物变化的兴趣,训练幼儿手脑并用的能力。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感知溶化的特性。
难点:发现物体的溶化速度与水的温度、物体的大小及搅拌等有关。
活动准备:
1.木头、塑料片、盐、砂糖、冰糖。
2.勺子、记录纸、笔、热水、凉水、抹布7块、烧杯14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观察引导,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一块木头,再将其放入装水的烧杯中,让幼儿观察有什么变化。
二、基础部分:
实验一:谁不见了。
(2)幼儿猜想并记录。
(3)展示幼儿记录,幼儿讲述自己的`猜想。
2.实验并记录:到底谁不见了。
(1)老师:小朋友的说法各有不同,到底谁猜对了谁猜错了呢?我们还是做个实验试试看吧。在做实验前,我想请你们把这些材料分别放进烧杯中,进行充分的搅拌之后,先别忙着记,先观察观察,看看有什么有趣的现象发生?然后,把这种有趣的现象记录下来。
(2)让幼儿各取上述材料放在自己的透明杯中并搅拌。
(3)引导幼儿观察:谁不见了。
教师小结:一些物质溶进水中变样了,这种现象叫溶化现象。
老师:小朋友,溶化还有好多秘密噢!你们想不想去发现它们呢?
实验二:
1.让幼儿取少许砂糖放入两个烧杯中,一个加凉水,一个加温水。引导幼儿观察,哪个烧杯里的糖溶化得快。
2.请幼儿做实验记录,并请幼儿讲解自己的实验结果。
教师小结:可溶于水的物品,在温水中比在凉水中溶化得快。物品的溶化速度与水的温度有关。
实验三:
1.让幼儿取少量冰糖和砂糖,分别放在两个水温相同的烧杯里。
2.引导幼儿观察哪个烧杯中的糖溶得快?
3.指导幼儿做记录,哪种糖溶化得快。
4.幼儿拿记录本讲述自己发现的现象。
5.请每组一名幼儿讲解实验结果。溶化最快的物品是什么,最慢的呢?
教师小结:可溶于水的物品颗粒越小溶化的就越快,物体的溶化速度与物品的大小有关。
实验四:
1.让幼儿取少许盐分别放在两个水温相同的烧杯中,其中一杯进行搅拌。引导幼儿观察,哪个烧杯里的盐溶化得快。
2.请幼儿做实验记录,并请幼儿讲解自己的实验结果。
教师小结:物品的溶化速度与搅拌有关。
三、引导幼儿举一反三。
1.教师提问:还有什么东西也是用开水冲泡溶化后饮用的?
2.教师提问:妈妈烧菜时用哪些东西使菜更有味道?(盐、味精、调味品)3.教师提问:妈妈平时做家务时还使用哪些会溶化的东西呢?(如洗衣粉、肥皂等)。
教师小结:世界上有许多东西在一定条件下都会发生变化。有的原来是固体状或粉末状的东西,遇到水就会改变它原来的样子,人们可以利用这些东西的特点来创造美好的生活。
活动延伸:
回家后,利用洗衣粉溶于水的现象来玩吹泡泡的游戏。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盐水真厉害篇四
1、大胆尝试了解盐溶于水中会增加水的浮力,初步知道水中盐越多,水的浮力就越大。
2、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重点:初步知道水中盐越多,水的浮力就越大。
活动难点:初步知道水中盐越多,水的浮力就越大。
2、水、鸡蛋若干、一次性碗、糖、盐、味精、抹布、勺子、小物品若干(核桃、泡沫块、树叶等)。
3、死海ppt,记录表,笔。
一、开始部分。
1、谜语《水》一种东西清又清,没有味道很透明。大家每天都要喝,一天少它都不行。
2、简单说说水的特点: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水有哪些特点吗?
二、基本部分:
(一)让幼儿感受物品在水中的“沉”与“浮”。
1、教师做实验,幼儿观察物体沉浮现象。
2、教师提问:为什么泡沫、核桃、树叶会浮在水面上,而鸡蛋会沉在水底呢?
(小结:因为泡沫、核桃、树叶这几样东西很轻,它们的`重量比这杯水的浮力小,所以能浮在水面上,而葡萄的重量大过了这杯水的浮力,所以它会沉在水底。)。
(二)小魔术“鸡蛋浮起来了”
1、你们有什么办法让鸡蛋不沉下去,浮在上面呢?(幼儿讨论)。
2、教师演示(变魔术)我也有办法让鸡蛋浮起来。
(出示一杯放了盐的水,鸡蛋放进去立刻就浮了起来。)。
(原来我在水里加了一种神秘的东西,你们猜一猜是什么?)教师出示盐、糖、味精(用不同颜色的碗装着)。
(三)、第一次探索: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幼儿分成三组,每组6人,幼儿人手一个碗、一个鸡蛋、一把勺子、三碗清水、每桌放置三种调料,幼儿开始试验,把这三种调料各倒进不同的碗中搅拌,到它们完全溶解后再放入鸡蛋,看看有什么有趣的现象?并记录下来。
小结:从刚才的探索结果我们可以知道,原来老师放的那个神秘的东西是盐,盐水能增加水的浮力。
盐能增加水的浮力,那么盐的多少和浮力有关系吗?(递进的提问引出下次试验)。
(四)、第二次探索:盐越多浮力就越大幼儿给水中加盐,逐步越加越多,并搅拌完全溶解,看鸡蛋沉浮情况,教师逐一指导。
师幼共同总结:只有当盐达到一定浓度后鸡蛋才会浮起来,说明盐越多水的浮力就越大。
(五)、扩展经验:观看死海ppt。
小结:死海里有非常非常多的盐,它的盐含量是普通海水的十倍,死海里的水浮力非常大,所以人能漂浮在海面上。
三、结束部分: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并知道,盐溶解在水中后能增加水的浮力,盐越多水的浮力就越大。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的材料,如玻璃球、橡皮泥、玩具等等,我们都可以去试一试,加几勺盐能让它们浮起来,同时也可以想一想,我们能让鸡蛋浮起来,那有什么办法让鸡蛋沉下去呢?小朋友们回家跟爸爸妈妈一起去试一试吧,找到办法了带来给我们大家分享吧。
对于科学实验活动,孩子的兴趣永远是那么高涨。在教师演示环节,孩子们都感觉到有些不可思议,对老师提出了很多问题。也是因为他们这些问题,使得他们在接下来的探索实验环节中,表现得很认真。但由于教师在交代注意事项时,有些幼儿已经被实验材料吸引,听不清楚注意事项,使得在操作实验时出现了把三种调料倒在一个碗中的情况。今后如果再出现类似情况,教师应该把全部幼儿的注意力先吸引到自己身上,再明确交代,让孩子在正确的方法中去实验探索。但换一个方向思考,那些孩子可能会因为他们前面的出错,后面会更加认证努力。总之,不论什么情况,重在教师的正确引导。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盐水真厉害篇五
1.让学生在猜测、实验、记录中感知沉与浮。
2.在活动中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体会到水的科学知识。
4.思考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初步了解其特点。
1.在整理箱中提前装好水。
2.石头、磁铁、乒乓球、积木等若干。
3.记录纸人手一份。
1.创设情景,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
(1)出示实验材料,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材料的特征。
(2)设计游泳比赛的情景,请幼儿猜想、预测材料“跳人”水中的现象。“这么多的东西,要进行一个游泳比赛,它们跳到水里会怎样呢?”
2.简单制作,并记录。引导幼儿初步建立猜测、假设的概念。
(1)教师记录自己的'假设,并详细说明怎样使用记录表。
(2)引导幼儿自己猜想、假设并记录。提示幼儿:“这些东西跳到水里会是什么样。
的呢?我们来猜一猜。不要讲出来,先用笔把我们猜到的画下来。”(老师指导幼儿记录的方法。)。
3.实验制作。
(1)通过实践制作,引导幼儿体验“浮”与“沉”的概念。
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实验,验证一下是否和我们的猜测一样。
例如:把一个积木和石头分别投到水里,请幼儿观察积木在水里是怎样的。“我们用一个词来说一一“浮”,表示积木在水的上面。”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观察石头是“沉”的,表示石头在水底下。
(2)鼓励幼儿用图示表示自己看到的实验结果。
提示:将结果画下来,必须根据自己看到的情况来画。
(3)幼儿自由制作,并记录结果。
先记好的幼儿将记录的结果与自己的预测进行比较,教师帮助幼儿整理对物体沉浮现象的认识。
4.交流实验记录结果(鼓励幼儿将自己的观察记录结果与他人分享与交流)。
请幼儿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记录。每一个符号表示什么。假设与实验是否一样。
5.教师小结。
(1)引导幼儿将猜测、假设与实验结果对照,强调记录的真实性。
(2)与幼儿回忆活动中自己的制作与记录。
6.激发幼儿继续探究的兴趣,提出延伸问题。
请幼儿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幼儿把家里的东西放在水里是沉的还是浮的?试试看,并尝试自己做记录,带来与老师、小朋友们分享。
由于小班幼儿的思维仍然处于直觉行动阶段,所以他们常常停留于游戏的表面,而忽略了实验内在的教育价值。本设计创设的情境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教师的引导给了幼儿积极、大胆参与和猜想、假设的空间。
小班幼儿记录的意识还未建立,记录能力相对较弱。设计中提供的记录表提供了可以参考的支架。
鼓励学生尊重与倾听他人的观点,帮助他们学会互相学习。
记录表:(给幼儿使用时可放大)。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盐水真厉害篇六
1、能对科学现象产生兴趣,萌发初步的探索欲望。
2、在实验中发现盐溶解在水里会增加水的浮力,盐越多浮力越大。
3、乐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所看到的现象并愿意和同伴交流。
杯子、葡萄、盐、记录纸、视频“死海”的有关资料。
一、激发兴趣、引出活动内容。
1、谈话导入:“小朋友,你们还记得怎样让鸡蛋浮起来的吗?”(幼儿回忆经验)。
2、教师质疑小结:为什么在水里加了盐,鸡蛋就能浮起来的呢?原来盐溶解在水里,增加水的浮力,鸡蛋就浮起来。(幼儿一一说说:浮力)。
二、幼儿操作活动。
过渡:那是不是加了盐,物体就能浮起来呢?(幼儿猜测)。
1、那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呆会自己去试一试。在桌子上老师给你们每人准备了一杯水,要求每次加入1包盐,用筷子充分搅拌,放入葡萄,看看结果怎样?并把它记录在纸上。记住:试一次记一次。
2、幼儿操作。
3、交流:我发现一号桌的小朋友动作很快,由请他们来说说他们的发现?(1号组:我加了1、2包盐,葡萄没有浮起来,加了3包盐,葡萄浮起来了。)。
4、为什么加了1包、2包盐,葡萄没有浮起来?加了3包,葡萄能浮起来呢?(盐变多)。
5、教师小结:是呀,当水喝1包盐,浮力很小,没有力量托起葡萄,加入2包盐,还是浮力太小,只有当水喝足了盐,才有一定的力量托起葡萄,让葡萄浮起来。说明盐越多浮力越大。
6、还有哪一组的愿意来介绍一下你们的发现?(2号组:我加了1、2、3包盐,葡萄没有浮起来,加了4包盐,葡萄浮起来了。)。
8、你们都发现了呀,(出示标记)1号桌杯子里的水最少,2号桌杯子里的水多一些,3号桌杯子里的水最多)噢?水的多少和加的`盐也有关系吗?到底是什么关系?(幼儿讨论)。
9、小结:原来水越多,需要喝的盐也就越多。只有让水喝足了盐才有力量托起葡萄,让它浮起来。
三、观看录象。
1、除了鸡蛋、葡萄能浮起来,我们的人能不能浮起来?(幼儿猜测)告诉你们,其实我们的人也可以浮起来,相信吗?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录象。
2、幼儿观看录象。
3、真是神奇呀!谁来说说看:为什么人也能浮起来?原来这不是普通的大海,而是死海,它的含盐量比我们普通的海水要高6、7倍,浮力很大,难怪我们人都可以躺在上面了。
刚才我们有的小朋友把葡萄都浮起来,那能不能再让它沉起来呢?你们可以自己去试一试。
中班社会绘本《爱哭的猫头鹰》优质课视频+ppt课件+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盐水真厉害篇七
我们是海岛上的孩子,海和船只对于我们说已再熟悉不过。但是真正让我们说出船上有些什么,它有哪些作用,也是很困难的。我曾经问过一个问题:“在船上,渔民伯伯把鱼捕来放在哪里?”孩子们都不知道。说:“我没有上过渔船。”据了解很多孩子除了要乘坐的客船外,很少带着孩子去别的船上看一看,所以,我设计这一科学活动,意让孩子对船只的内部结构有较深入的认识,从而激发幼儿对船只、对周边事物深入观察的兴趣和能力。
(一)了解船的结构,能说出船上主要部件的名称。
(二)知道目前船的主要作用是海上交通工具
各种船的图片、模型 船的大图片一张
(一)引导幼儿观察船的基本结构
重点提问
“这是什么?”“船上有什么?”
“有这个,”老师根据幼儿描述告知其名称。
(二)帮助幼儿理解他们的作用。
幼儿讨论锚 甲板 驾驶室 船舱 螺旋桨等是派什么用场的?
总结
(三)讨论船的作用
重点提问
“如果没有船会怎么样?“
“船会带来什么好处?”—总结
(四)出示各种各样的船,展示
活动反思与建议
(一)通过本次活动的进行,孩子们对船只的结构和里面的装备产生了很浓的兴趣。纷纷向老师询问自己在船上看到的是什么东西?是做什么用的?引发了幼儿的自主学习。
(二)同时,这次的活动内容科学性十分的强,孩子虽然喜欢,但是,简单的看图片和模型讲述,有的还是理解不了。所以,建议教师再设计一有关于水流位置与船行方向之间的关系的探索活动加深理解。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盐水真厉害篇八
活动目标:
1、知道不同的车有不同的用途。
2、能够按照不同的功用将汽车进行分类。
3、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
活动准备:
1、幼儿从家里带来的玩具车。
2、教师用硬纸做的车库号码牌3个,上面分别写上序号1、2、3。
3、ppt课件。
活动过程:
1、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玩具车,引出主题。
(1)教师组织幼儿围坐成圆圈,幼儿逐一介绍自己从家里带来的玩具车,包括车的名称、特点、功用等。
(2)教师:请你把从家里带来的玩具车介绍给大家,告诉大家它的名称,它有什么特征,它的功用是什么。
2、出示ppt图片,认识各种各样的.车。
(1)教师出示公共汽车的图片,引导幼儿认识公共汽车。
教师:这是什么车?你在哪里见过它?它是用来做什么的?
小结:公共汽车是供公众乘用的汽车,有固定的线路和车站。
(2)教师出示货车的图片,引导幼儿认识货车。
教师:这是什么车?它是用来做什么的?
小结:货车可以用来装载和运送大型的货物。
(3)教师出示消防车的图片,引导幼儿认识消防车。
教师:这是什么车?它是用来做什么的?它会发出什么声音?谁来模仿一下?
小结:消防车是专门用来救火的车辆。
(4)教师出示救护车的图片,引导幼儿认识救护车。
教师:这是什么车?它是用来做什么的?它会发生什么声音?谁来模仿一下?
小结:救护车是专门用来抢救病人,把他们送往医院的车辆。
(5)教师出示洒水车的图片,引导幼儿认识洒水车。
教师:这是什么车?它是用来做什么的?它在工作的时候会发出什么声音?(由于洒水车出厂音乐国家没有统一规定,常见的有几十种之多。为避免误解,ppt课件中选取为洒水声音。)。
小结:洒水车主要用于城市道路、大型厂区、园林等单位清洁路面、防尘、浇水等,有美化环境的作用。
(6)教师出示垃圾车的图片,引导幼儿认识垃圾车。
教师:这是什么车?它是用来做什么的?
小结:垃圾车把生活垃圾收集起来,运送到垃圾处理站。
3、游戏“帮汽车回家”。
教师将车库牌依次粘贴在教室的各个角落,并告诉幼儿每个号码的车库分别停什么车,引导幼儿把自己从家里带来的玩具送到对应的车库。
教师:现在天黑了,小汽车们要回家了。所有承载乘客的汽车请开到1号车库,所有装载货物的车请开到2号车库,其他车辆请开到3号车库。
4、情境表演,加深幼儿对各种车用途的认识。
教师进行简单的情境表演,让幼儿说一说每种情况下应该用哪种车。
教师:哎呀呀,快来人啊!这里有位老爷爷病倒了,这时候需要什么车?
糟糕,小猴在放鞭炮的时候不小心把房子点着了,这时候需要什么车?
我想要出门旅行,但是已经没有公共汽车了,这时候需要什么车?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
教师可以搜集更多的汽车图片,进一步加深幼儿对汽车的认识。
活动布置:
将幼儿带来的玩具车摆放在教室里,办一个小小的车展。
家园共育:
家长和幼儿玩儿“听声音,猜汽车”的游戏,由家长模仿某种汽车的声音,请幼儿猜是什么车来了,然后家长和幼儿轮换,继续进行游戏。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盐水真厉害篇九
1、了解火箭的基本结构,探索圆柱体箭体与圆锥体火箭头接口的大小关系。
2、感知火箭升空的原因,能大胆尝试并分析火箭升高的各种因素。
4、积极与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发现。
1、孩子对火箭的兴趣及初步的了解。
2、火箭模型,幼儿收集的各种瓶子、卡纸、铅画纸、蜡笔、即时贴、剪刀、胶水、双面胶等。
3、多媒体课件《火箭上天》。
重点:探索圆柱体箭体与圆锥体火箭头接口的大小,尝试自制小火箭。
难点:火箭头的制作和各部分的粘贴,,探索让小火箭飞高的方法。
1、提问导入:你见到过火箭吗?在什么地方见过?你见到过的火箭是什么样子的?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2、教师示范制作,幼儿尝试设计制作。老师这里也有一个小火箭,看看它是怎么做成的?教师将正方形纸变成圆柱体的箭体,把半圆形纸变成圆锥体的火箭头;让箭体和火箭头相亲相爱在一起。
3、谁来试试怎么做圆柱体的箭体,圆锥体的火箭头?请个别幼儿尝试。重点介绍火箭头的制作方法。
4、幼儿按意愿选择材料制作,教师作巡回指导,指导幼儿进行粘贴组合,制作火箭头。重点帮助能力弱的孩子。
提醒幼儿注意良好的操作习惯及卫生习惯。对有创意的幼儿及时表扬,适当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1、幼儿展示自制火箭,共同参观并请个别幼儿介绍。先完成的小朋友去外面,借助发射器,试试怎样让小火箭发射上天。
2、回教室,请个别幼儿介绍经验,看看谁的火箭飞得高,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航空知识的兴趣。师:你是怎样让小火箭发射上天的呢?(用手用力一拍)。为什么用力一拍,小火箭就能飞上天?刚才玩的时候,你还发现了什么?(有时飞得高,有时飞得低)。
3、我们小朋友想不想再去玩一玩,这次你可以和好朋友一起,比一比什么时候飞得高,什么时候飞得低?为什么?(用力,瓶子大,拍发射器的底部,卡纸做的火箭飞得高)。
4、集体发射小火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
我们一起去发射台发射,看谁设计的小火箭载着的神舟号飞船飞得最高。
开始倒计时:10,9,8,7,6,5,4,3,2,1,点火!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盐水真厉害篇十
1、了解电话、对讲机等通讯工具的使用方法。
2、知道现代化通讯工具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1、各种电话、对讲机模型若干。
2、事先在生活中对电话等有一定了解。
3、《科学》下p.16~17。
1、小明的爸爸外地出差,小明很想他,用什么方法可以很快的联系上爸爸呢?
2、你使用过什么电话?各有什么特点?
3、请幼儿根据原有经验讨论并回答。
1、教师小结幼儿的发言,进一步讲述电话的用处和功能。
2、介绍近距离童话时使用的另一种通讯工具:对讲机。
1、请幼儿认识一下手机上的按键,了解特殊按键的功能及其使用的方法。
2、试一试,手机怎样通话,它都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3、我们什么时候要使用电话?
1、幼儿在观察中了解电话的发展是怎样的。
2、知道几种应急电话号码。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盐水真厉害篇十一
1.在听听、说说、想想、看看的过程中了解耳朵的基本功能,能够安静有耐心的倾听声音,听辨声音的来源。
2.喜欢用耳朵听声音,能够关注周围事物发出的声音,体验收获的乐趣。
绘本ppt各种声音片段。
(一)引出主题耳朵。
1.小朋友,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比比谁的反应快。请闭上你们的眼睛。我说到什么名称,你就用手快速的去摸一摸。
2.请睁开双眼,你们的小耳朵本领可真大,听的真仔细,动作也很快。
3.多亏了耳朵我们才能听到这么多的声音,今天,我们就是要来认识一下耳朵的本领。
(二)我们的耳朵本领大。
a细微的声音和嘈杂的声音。
1.我们都知道,耳朵最大的作用是什么呀?
2.各种各样的声音通过耳朵进入大脑,大脑会根据声音判断是什么东西发出来的。
3.我们现在教室很安静,安静的时候,可以听见很细微的声音,闭上小眼睛,请你听听这是什么声音。教师模仿,如:翻书,呼吸等让幼儿倾听。
4.在嘈杂的环境中,我们可以听见很多声音混在一起,我们来听一听,你听见什么声音了。(播放一段嘈杂声音)。
b,喜欢的声音和不喜欢的声音。
1.你平时也会听见各种不同的声音,你还听见过什么声音,?
2你喜欢听什么样子的声音?为什么喜欢?
3.那你觉得什么声音是你不喜欢的?为什么不喜欢呢?
小结:有的声音听起来让人心情舒畅,如:音乐的声音,小鸟的叫声,美妙的歌声等等。也有的声音听起来不舒服,如:汽车的喇叭声,造房子时候机器的撞击声,飞机的轰鸣声等。
c.听辨声音。
1.接下来,我们来听一些声音,有的是你听过的,有的可能平时听的不多,有的声音很大,有的声音很轻,我们一起来听听都有些什么声音。
2.老师播放声音,请幼儿说说是什么声音。(闹钟滴答声、风声、雨声、飞机飞过、汽车开过、门铃,音乐、讲话、笑声、鸟叫、木头燃烧、小老鼠、树叶落下来、雷声、大象、汽车喇叭、笛子、大提琴。
d.耳朵的功能。
1.刚才这些声音是我录下来的,原来录音机和电脑是可以录音的,这些声音我们以后一直可以听,它们被保留了下来。
2耳朵的本领大吗?它还有很多本领呢,我们来看一下。
3播放ppt。一边播放图片,教师一边说。听到爸爸妈妈反复的说一些词语之后,我们才学会说话,如:爸爸爸爸。我们的耳朵听了这么多的声音,大脑会记住这些声音,如:汽车喇叭的声音是什么样子的?滴滴叭叭。你的耳朵还能预报危险,我们听见身后传来的汽车声音,我们就要把自行车骑到路边,让汽车过去。
(三)认识动物的耳朵。
1.除了我们的耳朵本领很大,小动物的耳朵本领也很大呢。
2.你见过什么小动物的耳朵呀?它的耳朵是什么形状的?你知道它有什么特别的本领吗?
3.播放ppt认识动物的耳朵。
4.小结:大象的耳朵是最大的,小老鼠的'耳朵是圆形的,驴和兔子的耳朵是长长的,还能动。鱼和鸟的耳朵我们平常看不见,藏起来了。小猫为了听的更清楚,它的耳朵也会转动,耳朵的不同位置代表了它不同的心情。有些动物可以听到我们听不见的声音,蝙蝠发出超声波,他们能听见,我们就听不见。毛毛虫也会发出声音,可是我们也听不见。
5.还有一些小昆虫没有耳朵,他们用身体的其他部位来感受,如蟋蟀用脚来感受声音。
(四)自主阅读。
耳朵的本领可真大,我这里有一本书,请小朋友去看一看,里面有很多关于耳朵的事情。
教后记本活动是由绘本第一次发现丛书《用耳朵去听听》的内容挑选而来的,这本书里的内容属于科普知识,内容多而散,所以仔细阅读了书本以后挑选了几个重点设计了这个活动,首先是通过游戏引起幼儿的兴趣,也让幼儿知道耳朵的最大功能就是听。其次是进一步了解我们的耳朵,耳朵可以分辨细微的声音和嘈杂的声音,让我们感受各种声音发现喜欢的和不喜欢的,在通过现场听辨声音感受活动的趣味,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最后简单认识下几种动物的耳朵,知道很多动物的耳朵形状不同,也有属于自己的特殊的本领。
整个活动中幼儿的兴趣很强,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很高,对于这样的活动孩子十分喜欢,在玩玩、听听、说说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了与耳朵相关的一些知识经验。因为书本只是作为幼儿获得新经验的载体,所以活动设计中没有加入绘本的阅读,但是我一直认为大班的孩子可以自主独立的阅读,在自己探索了以后在进行集体教学活动是最好的。
活动存在许多的问题,希望大家可以提出有好的意见和建议。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盐水真厉害篇十二
1、通过操作尝试,感知淀粉遇到碘变蓝的现象。
2、能运用这个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重点:通过操作,感知淀粉遇到碘会变蓝
难点:尝试运用淀粉遇到碘变蓝的原理
1、认识碘酒
提问:我们来看一下碘酒是什么颜色的?(棕褐色)
2、幼儿操作
1)试一试
将碘酒滴到食物上,观察现象
师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哪些食物变蓝了
2)记录
哪些食物发生了变蓝的现象,在对应的栏里打勾,教师验证有异议的食物
3)揭示现象
你知道为什么有些食物会变蓝吗?因为他们中都有一样东西叫淀粉,淀粉遇到碘会变蓝
3、问题解决——运用
1)情景表演
师:灰太狼,为了挣些钱给红太郎和小灰灰买好吃的,动起了歪脑筋,开了一家奶粉超市
2)想一想
你可以用什么办法来检测?
看颜色、尝一尝、用碘酒
3)动一动
请你们用碘酒的方法试一试,哪瓶是合格的哪瓶是不合格的
4、结束游戏
师:找到了不合格的奶粉,灰太狼被警察叔叔带走了,神奇药水把它送进了监狱,羊村又恢复了平静。请小朋友回去做做看那些食物中还含有淀粉。做一份食物淀粉大调查。
增强幼儿对科学的探索兴趣。活动中教师通过两个问题情景的创设,把模式贯穿其中。通过孩子的猜想,验证,发现碘酒的秘密,培养孩子严谨的科学态度,懂得只有通过实验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盐水真厉害篇十三
1、探索发现种子生长在植物的不同部位,感知种子是各种各样的。
2、初步了解种子的作用,体验发现的乐趣。
1、收集各类有种子的植物、果实等。
2、餐巾纸、水果刀若干。
3、记录单。ppt。
长得怎么样?
(讲述名称及外形特征)。
2、激发幼儿寻找种子的兴趣。
(1)教师:你们瞧,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南瓜)。
有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把今年的南瓜吃了,明年想吃南瓜又该怎么办呢?
请小朋友们帮老师想想办法。
(2)教师:有小朋友说可以再等它长出来,那我们到哪里去找南瓜种子呢?
3、教师与幼儿交流讨论结果。
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吧!
2、幼儿自由探索寻找种子,教师帮助幼儿切开部分果实。
3、提问:
(1)你果实的种子是在什么里面找到的?
(2)种子长得是什么样的?像什么?
4、小结:我们发现了这些果实都有种子,它们生长的部位也不一样,
有的长在果肉里,有的长在果壳里,有的长在果皮里。
种子长得各不相同,种子颜色、形状、大小都不一样,种子真有趣!
1、教师:你们会学一学植物的种子,学一学种子是怎样排列的吗?
小组合作学一学,并让其他组的小朋友猜一猜你们扮演的是哪一种植物的种子。
2、请幼儿模仿种子的排列。
3、小结:我们发现不同的植物种子,其排列的也是各不一样,有的一颗挨一颗,
有的对称排列,有的围成圆圈,还有的一排挨一排,像牙齿。
1、教师:小朋友这些种子除了可以传播下一代,你知道种子还有哪些用途?
藏在哪里呢?希望小朋友也能去找一找,好吗?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盐水真厉害篇十四
西瓜是平湖的特产,幼儿很熟悉。而活动《数西瓜》主要是引导幼儿区别10以内的单双数,一般要经过以下过程:第一对单和双的概念的了解,即知道一个物体为单,如人身上的嘴是单个的。两个物体是双,如一双手,一双眼睛。第二形成区别一组物体是成双的还是成单的技能。即知道一组物体如果两个数为一对,数到最后正好数完的是双数,数到最后还剩一个的是单数,并能进行实际操作。为了帮助幼儿理解,用西瓜贯穿整个活动。
1、区分10以内的单数、双数,初步了解10以内单数、双数的排列规律。
2、激发幼儿参与计算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思维的能力。
重点:区别10以内的单、双数。
难点:了解10以内单双数间隔排列的规律。
1-10数字每人一套,西瓜图片(小圆片)若干。
1、小朋友,老师说几句话,说对了,你们就说“对”,说错了,你们告诉我应该怎么说?
2、教师说:“奶奶有一只手”(双)“拿着一个篮子”(对)“上街买了一只鞋子”(双)“又买了一个西瓜”(对)“一个帽子”(对)等。
总结:在生活中凡是两个两个成对出现的东西就叫它双,如一双鞋、一双筷子,一双手,有的东西可以是一个一个成单的,如:一个西瓜、一个篮子,这些东西可以是单个的。
1、幼儿拿出“西瓜”,两个两个配成对,请幼儿讲述摆放的情况(幼儿:我有5个西瓜,有一个没对儿,我有8个西瓜,都配成对了。)教师将幼儿的配对情况按顺序演示出来。
2、总结:“象这样的数2、4、6、8、10表示的东西都是成双成对,这样的数叫双数,1、3、5、7、9叫单数。
1、幼儿把1——10数字按顺序排好。教师指令,幼儿翻数字。
2、教师引导幼儿翻出卡片中单数,在翻出卡片中的双数。
3、怎样才能翻得又快又对呢?(幼儿讲述自己是怎样操作的,感知积累1---10中单、双间隔排列规则的经验。)。
1、游戏“扮西瓜”。
玩法:教师抽出10以内任意一张数字卡片,如是双数,幼儿用手做小西瓜,如是单数,幼儿用身体做大西瓜。
2、寻找单、双数。
教师:“小朋友找找,你身上或周围的东西,哪些是双数的,哪些是单数的”
大班的幼儿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通过判断,为下一步作铺垫。
利用幼儿感兴趣的西瓜进行配对,幼儿在操作中,自由探索。教师再结合幼儿的回答进行总结,幼儿容易理解单、双数。
通过自己操作,培养幼儿积极思维的能力。
幼儿的天性是爱玩的。通过游戏,使幼儿在快乐、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学习。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580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