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不仅是一种教学工具,也是教师教学的一种思考过程。教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接下来是一些获奖的教案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发。
泡泡不见了小班音乐教案篇一
1、能根据铃鼓的拍击及时作出“泡泡破了”的反应。
2、体验跟着音乐做游戏的.乐趣。
3、掌握好音乐的节奏。
根据鼓声做出相应的反应。
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1、肥皂水,吹泡泡的工具。
1、教师出示装肥皂水的瓶子,引起幼儿的注意。
(1)教师:小朋友猜一猜,这个小瓶子里装的是什么?
(2)教师蘸肥皂水吹泡泡,引导幼儿观察泡泡在空中飞舞的样子。
2、示范动作,引导幼儿模仿。
(1)教师示范“吹泡泡”,“泡泡飞上天”,“泡泡爆炸了”等动作。
(2)教师组织幼儿学唱歌曲“吹泡泡”。
(3)教师边唱歌,边和幼儿拉成大圈一起做模仿动作。
(1)幼儿散开,边唱歌,边玩游戏,唱到最后一句“啪”时,听到铃鼓声拍一下手,然后跳起做“泡泡爆炸”的动作。
(2)让3~5名幼儿自由结伴,拉成小圆玩游戏。
(3)教师和幼儿一起拉成大圆玩游戏。
层次一:愿意参加游戏,在教师提醒下做动作。
层次二:能根据儿歌的内容作相应的动作。
层次三:能保持身体的平衡,自如地做踮脚,下蹲,拍手挑起等动作。
泡泡不见了小班音乐教案篇二
1、感受歌曲轻松愉快的情绪,初步学习在间奏处控制不唱。
2、通过吹泡泡的游戏动作,记忆歌词,学唱歌曲。
1、教师带幼儿一起玩过吹泡泡的游戏。
2、吹泡泡的工具一份。
1、教师吹出一串串泡泡,激发幼儿活动兴趣引出主题。
2、引导幼儿回忆吹泡泡的情景,学习5、6句歌词。
教师:泡泡到哪去了?
我们来喊一喊它:泡泡×|泡泡×|(泡泡抓泡泡抓)。
引导幼儿说出“泡泡不见了”。(边说边做动作)。
3、幼儿完整学唱歌曲。
教师范唱歌曲1—2遍,在间奏处用吹泡泡的动作表示。
教师:泡泡唱了一首好听的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通过动作帮助幼儿回忆歌词。
教师:你听到了什么?(吹呀吹泡泡,有大又有小,飞呀飞上天,飞呀飞上天)。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有节奏的念歌词并做出动作。
教师带幼儿听琴按节奏念歌词。
重点练习在间奏处用吹泡泡的动作表示。
幼儿学习演唱歌曲2—3遍。
幼儿歌唱过程中,教师用歌声、动作提示幼儿,注意逐步退出,鼓励幼儿自己大胆跟琴唱。
4、结束活动:教师吹出许多泡泡,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由结伴演唱歌曲。
泡泡不见了小班音乐教案篇三
1、感受歌曲轻松愉快的玩乐情绪,初步学习在休止、间奏处控制不唱。
2、通过回忆、模仿吹泡泡的游戏情境,记忆歌词,掌握间奏。
3、大胆参与歌唱活动,体验在间奏处等待的乐趣。
1、幼儿有吹肥皂泡的经验。
3、幼儿吹泡泡的工具和肥皂水。
1、幼儿迁移生活经验,自由谈论泡泡。
幼儿回忆吹泡泡的情境及泡泡的大小、颜色,以及泡泡最后会怎样的问题,教师有重点地反馈歌曲中的内容,如“泡泡有大的,有小的,还会飞呀飞上天,最后炸掉了”,为幼儿理解、记忆歌词做准备。
2、幼儿回忆、模仿吹泡泡游戏,记忆并学唱歌词,掌握间奏。
(1)幼儿学习第一句歌词,在第一间奏处模仿吹泡泡两次。
教师范唱第一句歌词,然后幼儿创编吹泡泡的动作。配班教师及时弹出间奏。幼儿重点练习跟着间奏吹泡泡的动作,每小节吹泡泡一次,教师带领幼儿歌唱和吹泡泡交替练习。
(2)幼儿学习第二句歌曲,在第二间奏处模仿做大泡泡、小泡泡的动作。
幼儿说出泡泡“有大又有小”,并用动作表现出来,教师范唱第二句歌词,幼儿做出大和小的动作,配班教师及时弹出间奏,幼儿重点跟着间奏练习做大泡泡、小泡泡的动作,教师边做,边轻声提示“做个大泡泡,做个小泡泡”。幼儿教师自然地跟教师,唱与做动作交替练习。
(3)幼儿学习念、唱第三、第四句歌词。
教师做泡泡向上飞的动作并念歌词“泡泡飞呀,飞上……”幼儿填空“飞呀,飞上天”。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念、唱第三、第四句乐句。
(4)幼儿看教师表演及回答教师的问题,学唱最后一句歌词。
教师按节奏说最后一句歌词,在休止处做出泡泡爆炸状,并轻轻发出“啪”。最后提问“泡泡怎么了?”幼儿自由回答,说出“泡泡不见了”。教师带领幼儿表演唱最后一句歌词。
(5)幼儿随音乐完整地念一遍歌词,在间奏处做相应的动作。
教师用手势和动作提示幼儿念歌词、做动作。
3、幼儿跟琴练习演唱歌曲3~4遍。
幼儿在歌唱过程中,教师可以用歌声、体态等提示幼儿,注意逐步退出,幼儿自己跟琴走。
4、幼儿边听歌曲录音,边与教师一起玩“吹泡泡”的音乐游戏。
泡泡不见了小班音乐教案篇四
一、设计意图:
二、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游戏,在玩泡泡中学唱歌曲、感受愉快氛围、
2、尝试用动作、表情、控制音量等方式表现间奏,提高控制与表现力、
三、活动准备:
图谱、泡泡器等。
四、活动流程:
2、有很多人已经等不及了!接下来,请你来拍泡泡,看一看,泡泡飞到哪去了?
3、泡泡飞得好高哦,到哪去了?泡泡碎了,发出了什么声音?真好听!在玩泡泡中初步熟悉歌词1、刚才我们玩泡泡,现在快乐的泡泡要唱歌喽、听听:歌里唱了什么、2、教师完整范唱一遍:梳理歌词3、教师完整范唱一遍:了解间奏听我再来唱一次吧!这一次,你要眼睛亮哦!我唱歌时候会做一个什么动作!
4、我做了个什么动作,拍手的时候唱歌吗?
5、眼睛真亮,现在我来唱,你们帮我在间奏的时候拍手,想一想,拍几下?
师幼有效互动,进一步感受间奏。
1、泡泡飞上天以后为什么不见了呢?碎掉了,泡泡啪,真有趣,一起来唱一唱、(唱后半部分二遍)。
2、这就是一首好听的歌曲《泡泡不见了》,我们一起连起来唱一唱!
3、幼儿再次演唱,提高兴趣,加上动作、
4、这次我来听一听,谁能唱得好听,做得又好看、间奏处替换不同的动作表现、
泡泡不见了小班音乐教案篇五
1、感受歌曲轻松愉快的玩乐情绪初步学习在休止间奏处控制不唱。
2、通过回忆、模仿、吹泡泡游戏情绪,掌握间奏。
3、大胆参与歌唱活动,体验间奏处等待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吹泡泡工具一套。
1、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小朋友们有没玩过吹泡泡啊?”
“今天新老师带来了吹泡泡的工具!小朋友来看看吹出来的泡泡是怎么样的?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泡泡吹出来后是怎么样的?”
“一样大吗?”
“吹出来后泡泡怎么样啦?”——飞上天了。
“刚才新老师吹的那么多泡泡都去哪里了?——破了,不见了。”
2、改编儿歌“吹泡泡好玩吗?那今天新老师把吹泡泡游戏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那小朋友跟着新老师一起来念一遍!”
3、把儿歌放在了一首好听的`音乐里。
“今天,新老师把儿歌放在了一首好听的音乐里,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有歌词的地方不加动作)。
4、小朋友跟唱。
“现在小朋友跟着辛劳是一起唱,会唱的大声一点,不会唱的小声跟着唱。”
“刚才新老师在唱的时候有两句是没有唱的,是哪两句呢?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这是音乐休息的地方,这叫着间奏。”
“那刚才新老师在不唱的时候都做了什么动作?”
“那间奏的时候可以干什么啊?”
“咦”泡泡不见了时小朋友觉得怎么样啊?“泡泡不见了是不是很奇怪啊?那怎么表示很奇怪啊?声音上也要表现出很奇怪。”
5、边唱边和泡泡做游戏。
“你们来变成我们可爱的泡泡”
6、全班一起唱3—4遍。
泡泡不见了小班音乐教案篇六
1、尝试选用各种塑料瓶盖拓印圆圈。
2、激发幼儿对美工活动的兴趣。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1、带有小金鱼的图画纸。
2、各种大小的瓶盖。
3、已调好红、黄、蓝三种颜料。
1、引导幼儿观察泡泡的特征。
师:“今天老师和你们玩吹泡泡的游戏好吗?”
2、提问:“你看到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大小颜色呢?”
3、小结:“泡泡圆圆的,有的大有的小,五颜六色的真漂亮!”
二、以谈话的形式引出主题,欣赏范例。
我们班里养了小金鱼,它们最喜欢玩的是吹泡泡的游戏了,看看它们是怎么得怎么样?
三、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并提出问题。
1、小金鱼吹的泡泡的是什么形状的?(请你们学一学小金鱼吹泡泡)。
2、这些泡泡有什么不一样?(有大有小、颜色不同)。
3、小金鱼嘴边吐出的泡泡有什么不一样?(一个接一个、由小到达、由大到小)。
四、教师示范用瓶盖拓印圆形的方法。
1、边示范边讲解——大瓶盖沾色后拓印出的是大圆,小瓶盖沾色拓印出的是小圆。
2、注意事项:沾色时要轻轻沾,拓印时不要马上拿起来,要及时用纸和抹布擦手和滴掉的颜色。
五、幼儿作画,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重点观察指导幼儿用瓶盖拓印圆形的方法。
六、展示幼儿作品,分享成功地喜悦。
七、教师和小朋友学小金鱼一起游进厕所洗手。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积极引导孩子看看、画画、玩玩,让幼儿在自由自在的天地中充分感受美,表现美。
本次活动,我们主要是通过游戏活动的.形式,让在幼儿生动,活泼的情境中玩吹泡泡的游戏,发现了泡泡的形状、大小和颜色,积极尝试用不同大小颜色的瓶盖印画泡泡,孩子们参与活动的兴趣很浓,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这样,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使整个活动过程充满轻松、愉悦的气氛。
活动结束时,让幼儿相互展示、分享,充分体现以幼儿为活动的主体,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参与性。
泡泡不见了小班音乐教案篇七
1、感受歌曲轻松愉快的情绪,初步学习在间奏处控制不唱。
2、通过吹泡泡的游戏动作,记忆歌词,学唱歌曲。
3、大胆参与歌唱活动,体验用吹泡泡动作表示间奏音乐的乐趣。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1、教师带幼儿一起玩过吹泡泡的游戏。
2、吹泡泡的工具一份。
1、教师吹出一串串泡泡,激发幼儿活动兴趣引出主题。
2、引导幼儿回忆吹泡泡的情景,学习5、6句歌词。
教师:泡泡到哪去了?
我们来喊一喊它:泡泡×|泡泡×|(泡泡抓泡泡抓)。
引导幼儿说出“泡泡不见了”。(边说边做动作)。
3、幼儿完整学唱歌曲。
教师范唱歌曲1—2遍,在间奏处用吹泡泡的动作表示。
教师:泡泡唱了一首好听的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通过动作帮助幼儿回忆歌词。
教师:你听到了什么?(吹呀吹泡泡有大又有小飞呀飞上天飞呀飞上天)。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有节奏的念歌词并做出动作。
教师带幼儿听琴按节奏念歌词。
重点练习在间奏处用吹泡泡的动作表示。
幼儿学习演唱歌曲2—3遍。
幼儿歌唱过程中,教师用歌声、动作提示幼儿,注意逐步退出,鼓励幼儿自己大胆跟琴唱。
4、结束活动:教师吹出许多泡泡,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由结伴演唱歌曲。
泡泡不见了小班音乐教案篇八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轻松愉快的玩乐情绪,初步学习在休止、间奏处控制不唱。
2、大胆参与歌唱活动,体验用拍手的动作表示间奏音乐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吹泡泡的经验。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2、完整欣赏,利用图谱帮助幼儿记住歌词。
提问:(1)歌曲叫什么名字?
(2)你听到歌里唱了什么?
3、学唱歌曲,体验用拍手的动作表示间奏音乐的乐趣。
(1)幼儿看着图谱、初步学习在休止、间奏处控制不唱。
(2)幼儿跟着琴声完整演唱歌曲。
(3)分组演唱(男生演唱、女生在间奏处拍手)。
4、播放音乐,幼儿随音乐配上动作自由表现。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将图谱投放到表演区,让幼儿边唱边表演。
家园共育:回家可以跟家人玩吹泡泡的游戏,体验吹泡泡的乐趣。
泡泡不见了小班音乐教案篇九
1.在说说玩玩中学唱歌曲。
2.体验和朋友共同游戏的快乐。
多媒体课件、有过吹泡泡的经验。
1.你们吹过泡泡吗?喜欢吗?
2.泡泡会飞到哪儿去呢?
3.教师小结。
二、泡泡会说话。
1.你们有没有听过泡泡说话的声音?
2.泡泡可能在说什么?
3.幼儿学学泡泡说话的声音。
4.教师小结。
三、泡泡问声好。
教师范唱。提问:你听到了什么?幼儿尝试分角色唱。
四、一起吹泡泡。
泡泡不见了小班音乐教案篇十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娃娃不见了》含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1、解儿歌的内容,初步学念儿歌。
2、欢参加装扮活动,体验装扮的乐趣。
3、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4、在对唱的过程中注意倾听同伴的声音,及时接唱。
认知准备:欣赏过儿歌。
材料准备:娃娃若干,幼儿操作材料包《娃娃不见了》。
师:如果你喜欢的东西不见了,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1、情境表演:娃娃不见了。
2、交流讨论:娃娃找不到妈妈了,怎么办?
1、教师朗诵第一编后提问:
我有一个什么样的布娃娃?
你听到发生了什么事情?(布娃娃丢了)(引导幼儿说出儿歌中的语句)
2、听赏第二遍后提问:
布娃娃丢了后怎么办呢?(解释——到处找)
最后怎么样了?(引导幼儿说出儿歌中的语句)
1、跟随教师念儿歌。
2、分组、集体念儿歌。
请幼儿作妈妈,带着娃娃去公园玩,将发生的事情表现出来。鼓励孩子大胆表现,并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想办法。
1、说说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图片上的娃娃是男孩还是女孩?
2、选择自己喜欢的.娃娃,找出他们身体的各个部位,为娃娃的身体涂色。
附儿歌:
我有一个布娃娃,大大的眼睛黑头发,
我到公园去玩耍,丢了我的布娃娃,
我哭我哭我大声地哭,呜呜哇,呜呜哇;
我找我找我到处找,找到我的布娃娃;
我笑我笑我大声地笑,哈哈哈,哈哈哈。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泡泡不见了小班音乐教案篇十一
1、感受歌曲轻松愉快的玩乐情绪,初步学习在休止、间奏处控制不唱。
2、大胆参与歌唱活动,体验用拍手的动作表示间奏音乐的乐趣。
1、经验准备:幼儿有吹泡泡的`经验。
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2、完整欣赏,利用图谱帮助幼儿记住歌词。
(1)歌曲叫什么名字?
(2)你听到歌里唱了什么?
3、学唱歌曲,体验用拍手的动作表示间奏音乐的乐趣。
(1)幼儿看着图谱、初步学习在休止、间奏处控制不唱。
(2)幼儿跟着琴声完整演唱歌曲。
(3)分组演唱(男生演唱、女生在间奏处拍手)。
4、播放音乐,幼儿随音乐配上动作自由表现。
区域活动:将图谱投放到表演区,让幼儿边唱边表演。
家园共育:回家可以跟家人玩吹泡泡的游戏,体验吹泡泡的乐趣。
泡泡不见了小班音乐教案篇十二
教学目的:
1、感受音乐的诙谐有趣,发现音乐儿歌递增歌词的韵律。
活动重点:快乐的感受音乐中诙谐、有趣的儿歌韵律。
活动过程:
一、鼓声敲敲。
s:大鼓小鼓来唱歌,考考我们的小耳朵。
(教师敲大鼓和小鼓,让孩子边听边用小手舞动起来)。
s:我们小朋友也会唱大鼓和小鼓的歌对吗?
复习歌曲:大鼓小鼓。
二:欣赏感知。
1、教师用鼓点伴奏,把儿歌第一段唱出来。
提问:小丑先生的泡泡糖贴到哪儿去了?变得颜色了?
2、教师引导幼儿打着节奏,学念儿歌。xxxx。
s:我们现在听小丑先生给我们唱歌吧。
(让我们听听小丑先生的泡泡糖还粘到哪儿去了?)。
3、教师和幼儿一起来完整欣赏音乐。
s:幼儿听听音乐中的泡泡糖还贴到我们身体的什么地方?
4、引导幼儿再次完整的倾听音乐。
s:我们小朋友听到泡泡糖第一次粘到哪里?第二次又多了哪里?第三次又多了哪里?
5、老师用鼓点把孩子说出来的歌词进行梳理、总结。
第一段,贴到小脸旁;第二段,贴到小脸旁和小屁股;第三段,贴到小脸旁、小屁股和小肚子。
6、以分段欣赏的形式,引导幼儿感知逐段递增歌词的规律。
三、节奏舞动。
1、师生共同讨论:在什么地方敲起鼓?教师引导幼儿把自己想象成大鼓,在身体的每个地方都可以敲起鼓。
2、我们现在自己来做小丑先生参加演出。教师用红和绿的贴纸戴手上进行第一段的示范演出。
3、幼儿随音乐进行演出。
四、续编歌词。
s:小丑先生,我们的演出怎么快就没有词了,还想演出,我们自己想想歌词好吗?
1、老师把孩子们的歌词放进节奏中唱出来。
2、邀请大家一起按节奏表现创编的歌词。
带着小丑先生出去演出。
泡泡糖,真荒唐,一不小心粘到小脸旁,涂一块红,涂一块绿,扮成小丑最美丽!
泡泡糖,真荒唐,一不小心粘到小脸旁,一不小心粘到小屁股,涂一块红,涂一块绿,扮成小丑最美丽!
泡泡糖,真荒唐,一不小心粘到小脸旁,一不小心粘到小屁股,一不小心粘到小肚子,涂一块红,涂一块绿,扮成小丑最美丽!
泡泡不见了小班音乐教案篇十三
在班级开展主题活动《小司机》的过程中,幼儿认识了许多交通工具。教师发现他们对汽车特别感兴趣,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了自己的玩具汽车,一有空就和小伙伴一起观察、讨论,对汽车的每一个部分都观察得很细致。针对幼儿的兴趣,设计了《车轮不见了》这一活动,在活动中鼓励幼儿大胆去探索,坚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通过动手操作,知道圆形物体能滚动,探索车轮的特点。
2、培养幼儿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
各类图形(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供幼儿操作的废旧物品、玩具汽车、美工区的材料、录音机、音乐磁带。
1、动手操作,投放有车轮和无车轮的玩具汽车,让幼儿自由选择一辆玩具汽车,玩一玩、开一开。
2、谈话,请小朋友一起想一想、说一说。
a。刚才你玩什么车?发现什么?
b。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车跑起来?
3、幼儿自由探索。
(1)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材料,引导幼儿把各种形状的物品都试一试、滚一滚,找一找,找出适合当车轮的材料。
(2)讨论:
a。幼儿互相说说自己拿了什么物品当车轮。
b。幼儿互相比一比谁的车轮跑得快,为什么?
c。说说球能不能当车轮,为什么?
3、教师小结:因为象球一样的车轮会到处滚动,不好掌握方向,而象滚筒一样的车轮只能向前后滚动,能更好的掌握方向。
4、分组活动:汽车制造厂
a。撕贴:提供各色蜡光纸、胶水、图画纸,让幼儿撕贴车辆,并从各种形状的图形中找出正确的图形做车轮。
b。泥塑:提供橡皮泥、泥工板,引导幼儿搓、捏出汽车的形状。
c。找车轮:提供大小不同的无车轮卡纸汽车、大小不同的各种图形卡纸、胶水,让幼儿按照车辆大小的不同来找出相应大小的车轮。
a、把自己制作好的“汽车”放到“停车场”内。
b、引导幼儿在各个活动区自由操作。
5、讲评
幼儿互相参观作品,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一辆“汽车”。
本次活动是从幼儿兴趣的话题中延伸而来,教师及时捕捉幼儿的关注点,并与幼儿一起收集各种有关材料展开一次有趣的探索活动。活动形式宽松自由。教师始终处于观察、引导的角色,鼓励幼儿大胆、主动去探索他们想知道的问题,在必要时给予幼儿一定知识经验的支持。活动过程中,幼儿之间的互动非常积极,由于材料丰富、有趣,幼儿自始至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整个活动宽松、自由,幼儿不仅玩得开心,并在玩中获得丰富的知识经验。
泡泡不见了小班音乐教案篇十四
3.感受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1.学过"吹泡泡"歌曲;
2.已有玩体育游戏"吹泡泡"的经验;
3.吹泡泡玩具,吹泡泡歌曲碟片。
一、观察老师"吹泡泡",学习用肢体动作模仿"吹泡泡"。
1.观察泡泡用语言描述泡泡特征。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有趣的玩具,看看它能干什麽,边说边吹出一连串大小不同的泡泡。
幼:圆圆的,有的大,有的小,有高,有低,飞呀飞,不见了,捉不住……。
2.鼓励幼儿试用肢体动作模仿"吹泡泡"。
师:你们想吹泡泡吗?试做出"吹"的动作,尽量与别人做的不一样;再表现一下大泡泡、小泡泡,高泡泡、低泡泡的动作;模仿泡泡飞起来,大胆、自由做;试做泡泡不见了、破了的动作。待会儿我们请做的`,最像的宝宝来玩吹泡泡游戏。
师:请出参与热情、做得好的宝宝来玩吹泡泡玩具。同时轻声播放吹泡泡歌曲旋律,其他孩子自由表演。
二、唱"吹泡泡"歌曲,做歌表演,理解、熟悉歌曲。
2.师:下来我们听音乐,边唱边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表演一下歌曲吧。(引导幼儿边唱边做歌表演)。
1.利用"串泡泡"游戏先请部分幼儿来示范做"吹泡泡"游戏,学习游戏规则。
师:我们来玩一个"串泡泡"游戏,小朋友每人做一个漂亮的泡泡,老师要串起一串泡泡集体做游戏。(在串泡泡时要求被老师摸到头的幼儿先像开火车一样一个接一个站好,然后和老师一起手拉手站成圆圈)。
师:讲游戏规则和孩子们一起游戏--孩子们先在圆圈上边唱边做"吹"的动作,然后手拉手退成大圆圈(表示大泡泡),再收拢一次(表示小泡泡),间奏点点头,下来手拉手小跑步转圈(表示泡泡飞上天),接着双脚轻轻起跳左、右手食指分别直指天空(表示看天上泡泡),最后拍手各自转圈散开下蹲(表示找不着泡泡)。
2.和着音乐旋律按规则边唱边做游戏。
3.请两位配班老师和自己分别组织一组幼儿一起听音乐唱歌做游戏。
4.请几位幼儿自主独立唱歌做游戏。
四、延伸活动。
幼儿学泡泡飞,随老师一起飞出活动室玩吹泡泡,捉泡泡游戏,还可以吹出"高泡泡、低泡泡"变化游戏玩法。
泡泡不见了小班音乐教案篇十五
吹泡泡是小班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因此选择了《吹泡泡》龄特点的儿歌,通过引导幼儿理解儿歌中的词句,使幼儿感的联系,并利用感知所得的经验去仿编儿歌,使语言教育活有童趣,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1、喜欢跟读韵律感强的儿歌。
2、学习儿歌,感知事物之间的简单联系。
3、尝试仿编儿歌,体验说儿歌的快乐。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5、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学习儿歌,感知事物之间的简单联系。活动难点:尝试仿编儿歌,体验说儿歌的快乐。
物质准备:《吹泡泡》音乐、课件、卡片(车轮、蝌蚪、大树)等若干。
经验准备:有仿编儿歌的经验。
一、开始部分。
1、幼儿听歌曲《吹泡泡》,做律动表演。
2、提问:泡泡士什么样子?
3、引发幼儿认识不用的泡泡。
二、基本部分。
1、出示鸡蛋图片,提问:
(1)这是什么泡泡?(鸡蛋泡泡)。
(2)谁知道鸡蛋泡泡是谁吹出来的?为什么?(鸡蛋是母因为母鸡会生鸡蛋)。
教师出示母鸡的图片边和幼儿一起念:鸡蛋是母鸡吹的泡。
2、依次出示雨点图片,提问:
(1)这是什么泡泡?(雨点泡泡)。
(2)雨点是谁吹吹来的泡泡?请你们听一听。
(3)为什么雨点是乌云图片吹出来的泡泡?(因为乌云出雨了)。
教师出示乌云图片,引导幼儿一起说:雨点是乌云吹的泡。
3、出示课件星星图片,提问:
(1)这是什么泡泡?(星星泡泡)。
4、出示苹果图片,提问:
(1)又是一个泡泡,小朋友想一想它是谁吹出来的泡泡?来的泡泡)。
5教师出示汇总图片,引导幼儿看图朗诵儿歌。
三、仿编儿歌。
1、引导幼儿自由选择“泡泡”(车轮、蝌蚪、树叶)卡片:胸前,同时有选择的问一问幼儿“你是什么泡泡”。
2、请幼儿讲一讲这些泡泡是谁吹的。
3、游戏:看谁找得又快又准确。
将、青蛙、大树卡片放在地上画好的圈里,请幼儿找。
4、请各组幼儿讲一讲自己的泡泡是谁吹出来的。
四、延伸部分。
1、启发幼儿在生活中继续寻找有联系的事物,丰富儿歌内容。
2、区域时美劳区画泡泡活动。
信息技术的应用特色:在整个活动中,充分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多媒体课件教学手段交互使用,来激发幼儿学习儿歌的欲望,使幼戏情境中乐于学说儿歌。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泡泡不见了小班音乐教案篇十六
1、通过看看、说说、画画的不同活动形式,引导幼儿体验美术课的快乐。
2、培养幼儿的均匀涂色和胆添画的能力。
3、通过活动让幼儿简单知道汽车的结构。
1、图片:汽车。
2、油画棒、画稿。
教师通过变魔术,变出不同样子的汽车玩具,让幼儿观察。
1、提问幼儿:汽车都有哪些部分组成?
助幼儿总结,共有四部分:车头、车身、车尾和车轮。
2、出示范画,请小朋友蜜察小汽车缺少了哪一部分?
3、教师示范:我为汽车添画车轮。
在画完第一个车轮后,请小朋友们思考:在画第二个车轮时应该注意什么?
向幼儿讲解:第二个车轮一定要和第一个车轮一样、一样圆,
注意车轮与汽车整体的比例,不要太,也不要太小,否则汽车就不能在马路上平稳的驾驶。
4、请幼儿为汽车添画车轮。
(1)指导幼儿的作画姿势和握笔姿势。
(2)提示幼儿添画的`车轮要一样、一样圆。
(3)为小汽车图颜色。
5、教师点评。
请小朋友一起来看一看,猜一猜:谁的小汽车跑得最快?为什么?
小结:只有两个车轮画的一样、一样圆的小汽车跑的才会快。
请幼儿收好画笔后,一起玩开汽车的游戏。
泡泡不见了小班音乐教案篇十七
1、知道与家人走散时的应对方法。
2、能根据情景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
1、配班老师排练情景表演;
2、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1、表演,提出问题。
(1)两位教师表演幼儿与家人走势的场景。主班教师扮演幼儿,配班教师扮演妈妈。妈妈带着小朋友出去玩,小朋友看见路边的玩具店,就自己跑过去,玩了一会儿突然发现妈妈不见了,小朋友慌张的四处张望。
(2)在情景中引发幼儿的思考。
(1)这个小朋友该怎么办呢?谁来给他出出主意?
(2)如果大声哭喊,让别人都知道自己找不到妈妈了会怎么样?
(3)如果有陌生人来说带自己去找妈妈,怎么办?
(4)你找不到妈妈了,妈妈一定在着急的找你,如果这个时候你到处去找妈妈会怎么样?
2、观看教学挂图,学习正确的应对方法。
(1)请小朋友们看看图上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2)这个小朋友站在原地等妈妈,他脸上看起来怎么样?有没有大声的哭喊?
(3)这个小朋友找到了谁来帮助他?你们觉得这个做法怎么样?
3、教师介绍新经验。
泡泡不见了小班音乐教案篇十八
1、能胆让车轮滚动,产生色彩痕迹。
2、感知颜色,体验与同伴进行玩色游戏的乐趣。
3、知道车轮的表面是不同的。
(1)、各种玩具汽车人手一个,红黄蓝绿四颜色颜料个两盘,毛巾八条(擦手用)
(2)、歌曲《去郊游》
(3)、幼儿绘画纸,将绘画纸连起来制成直直、弯弯、圆环形等形状,并铺于桌子上
(4)、相机一个
一、教师以音乐《去郊游》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教师播放音乐《去郊游》,并带领幼儿开着自己的小汽车进行游戏。
教师:小朋友,你们的小汽车呢?
教师:小朋友,今天你们来做小司机,我们开着小汽车去郊游好吗?
教师:今天的汽车比较多,所以郊游的时候你们一定要看好路,千万别撞车了好吗?
(2)、教师引导幼儿回忆游戏经验。
教师:小汽车上坡时是怎么走的?
教师:小汽车下坡时是怎么走的?
教师:小汽车拐弯的时候是怎么走的?请小朋友们分别做一做以上的动作。
二、教师出示颜料,并演示讲解操作方法
1、认识各种颜料的颜色
教师:小汽车跑了那么长的时间,都没有油了,小汽车要给小司机加满油,小汽车跑得才会有力气,小朋友说一说我们加油,要到什么地方去加油?小朋友看这里有几个加油站啊?我们来看看这些加油站都有什么颜色的呢?(教师出示颜料请幼儿认识)
2、教师示范加油的方法
教师:现在我们给小汽车加油,平时我们给小气车加油家在了什么地方?(邮箱里)今天老师要把油加在车轮上,小朋友看,把小汽车放在加油站里,来回的滚动几下,车轮就加满了彩色的汽油。
3、教师示范车轮滚画的方法
教师:小朋友看,加满油的小汽车都跑出什么了?(用蘸上颜料的小汽车的车轮在纸上印出痕迹)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请小司机选一个你喜欢的颜色,给小汽车加上彩色的汽油,继续去旅行吧!
(2)、幼儿操作玩具小汽车,在长画纸上滚印。
(3)、当幼儿滚印进行时,要及时结束活动,小汽车要下班了,快把小汽车停在汽车厂吧!
四、集体分享作品
教师和幼儿共同欣赏作品
教师:看我们的小汽车在马路上印出了这么多车轮印,你觉得这些车轮印像什么?
都有什么颜色的?找找那个车轮印是你印上去的,让我们和漂亮的车轮印照张张片吧!
将活动准备的物品投放到区角内,继续进行操作。
泡泡不见了小班音乐教案篇十九
1、通过看看、说说、画画的不同活动形式,引导幼儿体验美术课的快乐。
2、培养幼儿的均匀涂色和胆添画的能力。
3、通过活动让幼儿简单知道汽车的结构。
1、图片:汽车
2、油画棒、画稿。
一、导入
教师通过变魔术,变出不同样子的汽车玩具,让幼儿观察。
二、展开
1、提问幼儿:汽车都有哪些部分组成?
助幼儿总结,共有四部分:车头、车身、车尾和车轮。
2、出示范画,请小朋友蜜察小汽车缺少了哪一部分?
3、教师示范:我为汽车添画车轮。
在画完第一个车轮后,请小朋友们思考:在画第二个车轮时应该注意什么?
向幼儿讲解:第二个车轮一定要和第一个车轮一样、一样圆,
注意车轮与汽车整体的比例,不要太,也不要太小,否则汽车就不能在马路上平稳的驾驶。
4、请幼儿为汽车添画车轮。
(1)指导幼儿的作画姿势和握笔姿势。
(2)提示幼儿添画的车轮要一样、一样圆。
(3)为小汽车图颜色。
5、教师点评
请小朋友一起来看一看,猜一猜:谁的小汽车跑得最快?为什么?
小结:只有两个车轮画的一样、一样圆的小汽车跑的才会快。
三、结束
请幼儿收好画笔后,一起玩开汽车的游戏。
泡泡不见了小班音乐教案篇二十
1、感受表现歌曲活泼愉快的情绪,唱准休止符。
2、体验歌曲游戏的'乐趣。
3、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2、经验准备:活动前带幼儿玩吹泡泡的游戏。
1、经验谈话,情景回忆。
师:昨天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吹泡泡”,你们看到吹出来的泡泡是怎么样的?
2、完整欣赏。
(1)教师清唱,幼儿欣赏。
提问: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什么?泡泡飞上天,为什么不见了?
(2)钢琴伴奏,教师再次演唱。
师:你最喜欢哪一句歌词?为什么?(感受歌曲愉快的情绪。)。
3、幼儿学唱歌曲。
(1)钢琴伴奏,幼儿表演唱。
师:你们发现歌曲中有几个地方是不唱歌的?不唱歌的地方我们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拍手、跺脚、拍肩等。)。
(2)边跟音乐边做动作演唱歌曲。
(3)分组演唱,同伴之间互评。
4、圆圈吹泡泡游戏。
第一遍:集体围成圆圈,播放音乐,幼儿集体边走边拍手,间奏处停止不动。
第二遍:队形同上,师生随钢琴伴奏,边走边用“啦、哩”轻声哼唱旋律间奏时,鼓励幼儿自由想象做造型。
这是一首极具童趣的歌曲,欢快的旋律和富有画面的歌词都让孩子们非常喜欢,由于是出于孩子们的兴趣点出发,本次活动的开展十分顺利,孩子们伴随着欢快的歌曲吹泡泡活动中结束。
泡泡不见了小班音乐教案篇二十一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轻松愉快的情绪,初步学习在间奏处控制不唱。
2、通过吹泡泡的游戏动作,记忆歌词,学唱歌曲。
3、大胆参与歌唱活动,体验用吹泡泡动作表示间奏音乐的乐趣。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师带幼儿一起玩过吹泡泡的游戏。
2、吹泡泡的工具一份。
活动过程:
1、教师吹出一串串泡泡,激发幼儿活动兴趣引出主题。
2、引导幼儿回忆吹泡泡的情景,学习5、6句歌词。
教师:泡泡到哪去了?
我们来喊一喊它:泡泡×|泡泡×|(泡泡抓泡泡抓)。
引导幼儿说出“泡泡不见了”。(边说边做动作)。
3、幼儿完整学唱歌曲。
教师范唱歌曲1—2遍,在间奏处用吹泡泡的动作表示。
教师:泡泡唱了一首好听的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通过动作帮助幼儿回忆歌词。
教师:你听到了什么?(吹呀吹泡泡有大又有小飞呀飞上天飞呀飞上天)。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有节奏的念歌词并做出动作。
教师带幼儿听琴按节奏念歌词。
重点练习在间奏处用吹泡泡的动作表示。
幼儿学习演唱歌曲2—3遍。
幼儿歌唱过程中,教师用歌声、动作提示幼儿,注意逐步退出,鼓励幼儿自己大胆跟琴唱。
4、结束活动:教师吹出许多泡泡,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由结伴演唱歌曲。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极具童趣的歌曲,欢快的旋律和富有画面的歌词都让孩子们非常喜欢,由于是出于孩子们的兴趣点出发,本次活动的开展十分顺利,孩子们伴随着欢快的歌曲吹泡泡活动中结束。
泡泡不见了小班音乐教案篇二十二
教学目标:
1、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合作意识。
2、培养孩子们的口腔肌肉协调能力和呼吸控制能力。
3、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他们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准备:
1、吹泡泡器。
2、音乐。
3、班级分组。
教学步骤:
1、准备阶段。
教师先向孩子们介绍一下今天的游戏——吹泡泡。告诉孩子们,今天我们要在音乐的伴奏下,用吹泡泡器吹出美丽的泡泡。
2、游戏规则。
教师将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人数不超过6人。每个小组需要准备一个吹泡泡器。在音乐响起的时候,孩子们需要用吹泡泡器吹出尽可能多的泡泡。每个小组的泡泡数量将会被记录下来,最后获胜的小组将会得到奖励。
3、游戏过程。
教师播放音乐,孩子们开始吹泡泡。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调整音乐的节奏和速度,让孩子们感受到不同的音乐风格和节奏变化。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孩子们的表现,给予一些指导和鼓励。
4、游戏总结。
当音乐结束的时候,教师会统计每个小组吹出的泡泡数量,并宣布最终的获胜小组。在总结环节中,教师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回顾游戏过程,分享大家的感受和体会。同时,教师也可以向孩子们介绍一些与音乐相关的知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的魅力。
教学反思:
这个游戏既有趣又有益,能够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提高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合作意识。同时,吹泡泡的过程也能够锻炼孩子们的口腔肌肉协调能力和呼吸控制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掌握好游戏的节奏和速度,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到音乐的变化和节奏的转换。同时,教师也需要适时地给予孩子们指导和鼓励,让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601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