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桃花源记说课稿(专业2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30 09:23:13
陶渊明桃花源记说课稿(专业21篇)
时间:2023-11-30 09:23:13     小编:念青松

面对繁忙的学习和工作,总结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下一步的行动。如何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时间是每个人都关心的问题。这些总结范文旨在提供给大家一个思路和参考,仅供学习交流之用。

陶渊明桃花源记说课稿篇一

《桃花源记》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这样的理想社会反映了人民反对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同时也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现实,因而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一、导入。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公元4秋,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督邮,品位很低,却有些权势,在太守面前说话好歹就凭他那张嘴。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

二、再读课文。

整体感知。

问题:桃花源是一个怎样的地方?渔人在桃花源的活动有哪些?

利用课下注释或工具书疏通文意。

质疑:

1、文言词。

(预测)。

〖1〗异。

例句:渔人甚异之对……感到诧异形容词意动用法。

译句:渔人对此感到很诧异。

问题:文中的异字有何作用?

温故:父异焉。

拓展:文中词类活用现象的还有哪些?整理到笔记本上面。

〖2〗不足。

例句:不足为外人道也不值得今义:不够。

译句:不值得对外人说。

温故:最爱湖东行不足、衣沾不足惜。

拓展:文中还有哪些古今异义词?整理到笔记本上面。

〖2〗志。

例句一、处处志之做标记名词。

译句:到处做标记。

例句二、寻向所志标记名词。

译句: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

问题:1、如何看待渔人“处处志之”的行为?

2、既然“寻向所志”,为什么还会“遂迷”?

拓展:文中还有哪些一词多义现象,整理到笔记本上。

2、文言句。

例句一、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译句:(桃花源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吃惊,问(他)是从哪里儿来的。(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们,(有人)就把(渔人)请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款待他)。

精讲:省略句。

练习。

例句二、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译句:南阳人刘子骥,(是)志向高洁的隐士。

精讲:判断句。

拓展: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小结:文言句翻译“六字法”(留、删、补、换、调、释)。

三、三读课文。

研读课文。

问题一、桃花源美在何处?奇在哪里?

问题二、桃花源现实中存在否?作者缘何作记?

问题三、今天我们怎样看待陶渊明的理想?

四、背诵课文。

课后作业篇。

五、练笔。

1、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

本文不过三百来字,却写出了一个有头有尾情节完整的故事,而且写得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渔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设下悬念:迷路了,会怎么样?“忽逢桃花林”为之一喜。此为第一折。接着写桃林美景,“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悬念又生:桃林走完了吗?桃林前面是什么地方?“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又为之生疑,这是第二折。接着写渔人舍船而入的探险举动。“初极狭,才通人”又产生了悬念:里面有什么?能走得通吗?“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又为之一惊,这是第三折。接着便具体描绘美好的世外桃源,介绍了桃源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渔人辞去时,桃源人嘱咐“不足为外人道也”,又设悬念:渔人出去后给“外人”说了吗?“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这是第四折。“太守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悬念又起:找到了吗?“不复得路”,留下了更大的悬念。为之迷惑不解。这是第五折。

2、组织材料,详略得当:

本文是作者的寓意之作,因而能否表达寓意,就成了材料取舍的关键。总的说来,桃花源里面写的详,桃花源外面写的略;生活图景写的较详,一般过程较略;渔人进桃花源时写的详,出来时写的略;桃花源中人“自云”写的详,渔人的答话写的略。正因为该详就详,该略就略,详略得当,所以全文仅用320字,就创造了一个有头有尾、有环境、有情节、有人物和有对话的动人故事,完美表达了寓意。

陶渊明桃花源记说课稿篇二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课文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课文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桃花源记》是初中语文语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课文。这是一篇“记”类文章、文质优美、又居单元之首,学好它是极其重要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巩固学生的文言常识和学法,并引导学生利用以往学习现代游记类散文和其他记事散文中掌握的知识,形成的能力,来学习这篇文言课文。

(二)教学内容。

《桃花源记》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艺术作品,表达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它借助虚构的故事来表现作者的社会理想,给作者展现了一个风景奇丽秀美,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的理想境界,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作者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是无法实现的。

作为本单元的重点,又是一篇文言文,在教学上,首先要帮助学生解决文字障碍,然后引导他们把握文章的大意,了解文章的主旨,并从现代的角度对文章的主旨作进一步思考。于是,我把本课共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了解作者,把握“记”文体特点,疏通文意并熟读;第二课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分析理解文章的主旨,并从现代文的角度对文章作进一步品读,这里我要讲得是第二课时。

(三)说教学设想。

1、说教学目标的设置。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再加上初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他们已经能够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能读懂课文的意思。同时这篇文章又有着自身的特点:首先,故事性强,颇具传奇色彩。其次,作者借虚构的故事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全文笼罩着似有若无的神秘虚构的色彩。最后文章的语言优美隽永,琅琅上口,值得品位。基于以上条件,所以我在处理教材时,将第二课时定为“美文美教”,把本课的目标定位以下的几点:

(1)知识目标:熟读成诵并背诵课文。

(2)技能目标: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会翻译课文。

(3)情感目标:了解“世外桃源”所寄寓的作者的社会理想。

2、说教学重点、难点。

《桃花源记》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千古美文,作者用精妙的笔墨为我们构置了一个令人神往的桃源胜境。怎样引导学生去品读这个桃源胜境成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同时二年级学生的知识有了一定积累,但是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学生正确评价作者的理想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桃花源记》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可以这样设定:

(1)教学重点:感受桃花源的美丽、神奇和幸福。

(2)教学难点:理解、评价作者心中的理想社会。

3、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去想象桃花源的美、理解桃花源的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进而激发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4、说课前准备。

学生:

(1)课前预习,根据注释及工具书自行通译课文,找出疑难问题。

(2)查找出作者及写作本文的有关资料。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具体做法如下:

情境设置法——激发感情,引起兴趣。

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其中点拨法是最基本的方法。所谓点拨法,就是在关键处进行恰到好处的启发引导,让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把问题引向深入,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可以说,点拨法是开启学生智慧,点燃思维火花,提高教学效率,解决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现象的一把金钥匙。

众所周知教法的根本是学法,只有把“学法”教给学生,才能达到不教,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学情分析:本文是一篇传诵千古的美文,学生学习的兴趣很浓。但是,乡镇学生阅读面窄,写作水平低,他们对作者思想根源把握不了,造成了对课文的品读、理解有一定的障碍。因此,我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重在指导学生“美美地听”、“美美地读”、美美地品”、“美美地说”。力争通过这些环节使学生感受本文的意境之美并在此过程中培养能力。

根据以上学情我把学法确定为:

1、诵读法:朗读是学生习得语感,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它具有唤起形象、表达情感、加强理解、训练思维等多种功能。《桃花源记》是一篇美文,只有让学生熟读成诵,才能习得语感,在此基础上理解文章的内容,感受优美意境。

2、想象法: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道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由此可见,想象力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本文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虚构故事,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发挥合理的想象,领会作者的意图,评价桃源社会。

3、自主合作探究法:本课将运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学习规律并形成习惯。通过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活跃课堂气氛。

本节课的指导思想是力求实现课堂教学模式从单一“接受”到“创新”发展的转型。教师作为启发者和鼓励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主动参与学习,实现知识的能力化、认知和情感的结构化。整个教学过程主要以朗读为纽带,以桃源“美”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

教学基本流程如下:

(一)导入情境,激发兴趣(约5分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始终抓住这点,通过不同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兴趣。为此,我是这样设计导入。现在请大家观看一段“再现桃源生活”的视频进入陶渊明笔下描绘的世界。创设情感情境,把学生带入一个神奇的世界,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

设计意图:以视频渲染情境,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回想,激起学生对审美的感知和想象。为本节课学生的认知活动寻找一个“停靠点”“发展点”。

(二)配乐朗读,促进理解(约10分钟)。

这一环节的出发点是以诵读促理解,以理解促鉴赏,以鉴赏促陶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1、学生听配乐朗读,感受画面,让学生进入情境;

2、学生听音乐诵读。这是尊重学生的“个体”认知个性,引导他们乐于去读。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走入文本,读出感觉。

3、“读”后让学生写出一句话,把自己对这篇课文的感受表达出来,并与本组的同学交流,看谁写得最简洁。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设计意图:此环节既有精美画面又有名家朗诵,再加上学生对课文的初步感知,为“品味语言”环节做好准备。

(三)赏读课文、品说桃源之美(约15分钟)。

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我将充分利用中学生好想象特点,引导学生细读课文,认真揣摩课文中所表达的形象,通过想象去感受桃源的美,培养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这里我设计了三个句式“桃源之美,美在……”,“桃源之乐,乐在……”“桃源之奇,奇在……”引导学生从“美”“乐”“奇”三个方面走入文本,品读课文,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创造性描绘。

由于学生是个灵活的个体,他们的思维无拘无束,语文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课前,我让学生预习课文,写一段描绘桃源之美的文字。经过预习,课堂上学生们描绘了一个又一个优美的画面。在互相倾听中,他们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也展现了自己的风采。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思考的方向和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赏读中明白桃源之美美在自然,美在人情;文章之美美在叙事简明,情节曲折,语言隽永。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创新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质疑探究,评说桃源情结(约10分钟)。

这部分是课文的难点,也是值得探究之处。我将充分利用前面教学环节的铺垫,形成阅读期待,鼓励学生多角度的、有创意的、有批判的阅读,以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千百年来,“桃花源”已经成为人们在失意时精神的避难所,成为一种“桃源情结”。怎样评价“桃源情结”也是这个环节的重点。为此我设计了一道探究题。

桃源胜境很美,究竟存不存在?你是如何评价桃源胜境的?

问题一抛出,学生肯定有不同的观点,对于他们的看法,我们不能粗暴的否定,只要他们言之有理,应加以鼓励。同时,在课堂要让他们互相辩论,拓展思路,弘扬个性,展示自我,以取得思想上的共鸣。

在本环节中,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些疑问;如“东晋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外人进入桃花源,将会带来怎样的变化?”等。对于他们的疑问,可让他们分组讨论,也可输入课件,作为课后探究题。

设计意图:此环节重在自主合作探究,进行探究性学习。另外也是语文课程与历史课程的沟通,课内与课外的结合。

(五)归纳总结(约3分钟)。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走近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毛泽东同志有这样的诗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神州大地,山川锦秀,人民富足,陶渊明若是地下有知,一定会感到无比欣慰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思想的高度再一次解读课文,并了解当今社会不是桃源胜境,却胜似桃源胜境。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陶渊明桃花源记说课稿篇三

山有“小口”若有光,良田美池口中藏。渔人有幸数日客,享尽桃源美味香。

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问世以来,历代注家蜂起,诠释接踵。人们非常关切文中的桃花源在什么地方的问题。

说庐山康王谷者言之凿凿。康王谷,俗称庐山垅。从现在的星子县城乘车至隘口,然后沿着通往庐山的南山公路北行数公里,在一处叫观口的地方弃车步行,即可进入庐山垅。这是一条长达7公里的绝密坳谷,“整个垅中,峰岭对峙,联绵延伸,东靠着最高汉阳峰,西临于长岭马耳峰,森林掩映,溪泉沿流,竹木青秀,花草烂漫。屋舍靠山近水,碧荫遮盖村庄,阡陌纵横,水田旱地,男女耕耘,一展世外桃源景象”(《庐山旅游介绍》)。进谷的“葫庐口”极狭,一踏进谷口,溪声林涛便扑面而来,但见青山高耸,古木参天,溪水随山势而转,小路傍溪涧而进。山重水复,曲折蜿蜒,头顶现出一线蓝天,循着溪旁小道山行二、三里,山势渐缓,眼前出现一片村落。田园葱翠,“屋舍俨然”,鸡犬之声相闻。倘若是在春天进山,则夹岸桃花灼灼,香气氤氲,云雾融和着袅袅炊烟,如丝如带,一路鸟语花飞,宛如进入了传说中的仙境一般。

庐山垅这片幽深而狭长的谷地,史、志上称作康王谷。宋《南康军图记》载:秦灭楚时,楚怀王之子康王避难谷中,秦将王翦追赶甚急,幸而天降大风雨,康王得以脱险,从此隐居谷中,“不复出焉”。康王谷即因之而得名。另据《星子县志》亦如是载,至今山谷尽头,尚有一处村落叫“半山康家”。村中还有康氏的人家居住。康王谷中,不但秀丽的风光与《桃花源记》中描述的一模一样,而且楚康王避难的故事与陶令笔下“先世避秦时机,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遂与外人间隔”数语正吻合。陶渊明长期生活在庐山山南一带,对谷中的风光和康王避难的掌故一定非常熟悉,所以他以康王谷作为生活原型,构想桃源情境,进行艺术创造,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应该是当信勿疑的。

持江苏连云港之说者信誓旦旦。江苏连云港市云台山脉的宿城西麓,亦被人们称作陶令笔下的桃花源。那里三面环山,一面向海,除了翻越虎口岭,与外界无路可通;其中,川原坦荡美丽,山畔竺篁摇曳,山脚拐弯处通向高公岛,与《桃花源记》的描述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而考查史实,陶渊明确实曾到过这个地方。公元4,高公岛战争期间,陶渊明任镇军刘牢之的参军时,亲赴战场。因此,他的后裔、清末两江总督陶澎,在宿城法起寺旁建起了‘晋镇军参军陶靖节先生祠堂’,其录书刻石的匾额至今尚在”(见《语文教学通讯》1995年第6期)云云。

大概人们都有一种慕名的心理,都希望自己的家乡与历史上的名人有点“沾亲带戚”的缘故吧。庐山南北两麓的星子县和九江县,为争“夺”陶渊明的籍贯,打了数百年的“官司”,前几年论争达到了空前激烈的程度。双方都请来了全国知名的“陶学家”,评陶、研陶、注陶、吟陶,当然也期望能在一个权威性的陶渊明研究会上,对陶渊明的籍贯进行“仲裁”,而有关桃花源的原型在什么地方的问题,人们更是众口异词,说法不一。据统计,在神州大地上,被“疑为桃花源原型的'地方一共有十余处”(《庐山风景话趣》)之多。

近年,湖南的桃源洞,也被人们称作桃花源。桃源洞位于桃源县城西南15公里的水溪,它俯临沅江,背倚青山,松竹垂阴,景色绮丽。唐代开始在此建有寺观。清光绪年间,曾重修“渊明祠”,并顺着山势以陶渊明的诗文命名建造了桃花观、水源亭、缆船洲等。遗憾的是据《桃源县志》记载:这里的桃源洞,本名“乌头村”,因为陶渊明的名篇影响越来越大,才改名“桃源洞”的。

有的学者认为,桃花源“并非作者虚构,也不是幻想的再创造,而是切切实实的居住在武陵地区的苗族社会的写真”(《桃花源究竟在哪里?》)其依据是,东晋文人刘敬叔在《异苑》中记述:“元嘉初,武陵人射鹿,逐入石穴,才容人。其人入穴,见其旁有梯,因上梯,豁然开朗,桑果蔚然。”县武陵地区的苗族人民素有对桃花的崇拜,以及见客人“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的习俗。再据《苗族简史》介绍,武陵地区的苗族人民早在晋朝前,就呈现出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桃花源诗》)的社会景象。

上列种种,恐怕还仅仅是被考证的部分“谜底”而已,正确与否,难以明断,真可谓“说是就是不是也是”“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

陶渊明桃花源记说课稿篇四

《桃花源记》就像一朵“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奇葩,如此独到的文字功夫真是令人称奇。

一、说教学目标。

《桃花源记》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具有很多特点。首先,故事性强,颇具传奇色彩。其次,作者借虚构的故事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全文笼罩着似有若无的神秘虚构的色彩。另外,浅显易懂,文章的语言优美,琅琅上口,值得品味。把本文的目标定为以下的几点:

(1)知识目标:感受桃花源的美好情境,结合语境解释词语,品味优美的语言,领会本文的主题。

(2)能力目标:通过对桃花源美景的描绘,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想象思维的能力。

(3)情感目标:了解作者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为追求个人理想而努力学习的兴趣。

教学方法:朗读法、想象法、自主探究法、多媒体课件教学法。

二、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使用抄、查、读的方式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进一步的熟悉文章。

抄就是将注释抄在字的上头(蓝笔);查就是查阅工具书将理解有困难的字解决掉(红笔);读就是就以上的解释进行全文的翻译。

设计意图:教师放手,养成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的习惯。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自然会对下一节课的内容高度关注。符合新课标中阅读浅易文言,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内容的要求。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用三国两晋时的军阀混战,时局动荡的背景切入,我们要了解的大诗人陶渊明就生活在东晋,他的名篇《桃花源记》也在那个混乱丑恶的时代应运而生。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背景简单认识,暗示他们更好的理解文章须以此为依托。

(二)提出问题:

a说出自己对成语世外桃源的理解。

b听读课文,陶渊明笔下的桃源具有怎样的魅力成为众人向往的洞天福地呢?

设计意图:边听录音示范边思考问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更加专注阅读课文,无形中加强对全文进行了整体感知。在这个主问题的之下,师生互动,更容易牵引一些小问题:

(1)找寻描写自然风光优美和桃源人安居乐业的段落指导朗读。

总结提升朗读效果的方法:

(1)了解内容,准确翻译。

(2)明确作者抒发的情感。体味表达的意境。

(3)、注意节拍、重音、语速。

(2)对表现桃源另一特点即村民的纯朴善良的语句赏析。结合本节留白部分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

从景物描写入手。

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入手。

设计意图:符合新课程教学标准的要求:学习诵读古文,有意识的积累,在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和审美情趣。所以,主问题牵引细碎的小问题更容易让学生推敲朗读方法、结合语境解释词语,训练发散思维。

(三)揭示主题。

a找出虚构的痕迹。

b陶渊明为什么没有直揭社会现实,而是虚构了一个理想化、至少。

在当时不会有的世外桃源?

学生先说,教师不马上说出答案,将课前学生查找的、老师整理汇总过的资料分发给他们,在其中找到答案,进而概括主题。

设计意图:很多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不是太强,或者说不愿意查,抱着双苹果书不放,那里的介绍并不十分全面,这个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应全面了解作者,了解风格、了解他的遭遇,了解他的故事。培养筛选、积累和阅读课外文字的习惯。

文章开端,先以美好闲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化的世界。

在那里,一切都是那么单纯,那么美好,没有税赋,没有战乱,没有沽名钓誉,也没有勾心斗角。甚至连一点吵吵嚷嚷的声音都听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那么平和,那么诚恳。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作者没有明说,但从“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中已隐约透露了消息:原来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一个高踞人民头上为私利互相攻伐的统治集团。

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对生活在虚伪黑暗、战乱频繁、流血不断的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令人神往的。作者的简净笔触,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桃花源的气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当然,这种理想的境界在当时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通过对大同社会的构想,艺术地展现了大同社会的风貌,是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桃花源中的家庭多为主干家庭(三代同堂),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从“男女”、“黄发”、“垂髫”这三个词便可以看出此点。

文章的结构也颇有巧妙之处。

作者借用小说笔法,以一个捕渔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故事。开头的交代,时代、渔人的籍贯,都写得十分肯定,似乎真有其事。这就缩短了读者与作品的心理距离,把读者从现实世界引入到迷离惝恍的桃花源。相反,如果一开头就是“山在虚无缥缈间”,读者就会感到隔远,作品的感染力也就会大打折扣。

“不足为外人道也”及渔人返寻所志,迷不得路,使读者从这朦胧飘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现实世界,心中依旧充满了对它的依恋。文末南阳刘子骥规往不果一笔,又使全文有余意不穷之趣。

陶渊明桃花源记说课稿篇五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渔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谴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冀,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一)教材的地位、作用(幻灯片2)。

《桃花源记》是初中八年级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在本单元中的课文,大多讲的是文人墨客的博大理想与志趣以及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操。五篇文章的体裁不同,有的文字简洁而意味深长。《桃花源记》这篇文章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塑造了一个优美的世外桃源,并通过这个故事表现了作者自己对黑暗社会现实不满,希望能有一个没有战乱、没有压迫、没有剥削、平等自由的理想社会。

教学目的: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脉络(幻灯片3)。

联系实际,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积累文言词语对照课文注解独立完成课文翻译。

诵读课文并背诵。

教学重点:进行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幻灯片4)。

培养并激活学生的想象能力。

培养学生的欣赏及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正确看待课文中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教学方法:诵读、启发、欣赏、探究。

(二)、说教法(幻灯片5)。

1、主要运用诵读、启发、读书指导及欣赏、探究法,同时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

2、对文言文的教学要对学生进行启发,才有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

3读书指导是对朗读所提出的要求。

4、文中的一些探讨性题目,可运用探究法,同时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的'思维。

(三)说学法(幻灯片6)。

在学法指导上,主要运用朗读法、自主学习以及小组合作讨论。

朗读法:文言文的学习重在反复朗读,也可为下面的学习作好准备。

小组合作讨论:可使学生交流意见,活跃课堂气氛,减少对文言文的生疏感、胆怯感。

(四)、说教学程序(幻灯片7)。

根据教学内容及语文学习的规律,安排导入——朗读感知——理清全文思路——文章赏析、研读——知识拓展延伸——教师总结、布置作业等几个环节。

1、导入并题解(幻灯片8、9、10)。

在中国,素有“山川以人而胜”的传统。所谓“景不自美,因人而彰”“地不自胜,惟人则名”。自从陶渊明作了《桃花源记》以后,桃源仙境名声大噪。历代文人雅士纷纷涉足山溪,探寻灵秘。今天我们就与东晋大文豪一览桃源仙境。

叫两、三个学生书写课题。

析:源、园。

“源”字的偏旁是“シ”,与水有关,从文章一、二段看得出,“桃花源”里写水的句子有“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林尽水源”,从而可看出桃花源是水流的尽头、源头,在比较隐秘的地方。所以不仅仅是指“桃花园子”。以后不要书写错了。

2、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幻灯片11、12、13)。

学生齐读,掌握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复述故事并口头疏通文意。

3、走近作者、了解写作背景(幻灯片14、15)。

一学生读,读后点评。

4、赏析及探究问题(幻灯片16、17、18、19、20、21、)。

听录音朗诵感受桃花源的美的意境。

让同学到文中寻找桃花源最吸引人的地方,并说说是什么美?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景色美。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生活美。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人情美。

展开想象与联想用一组句式整齐的句子描绘桃源人的生活环境及社会风尚。

探究桃源人举家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的原因?

由学生自由朗读第三段。

要求:朗读是应读出文中人物的语气,如“乃大惊”,“皆叹惋”,“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源人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战乱连年的年代,优美的世外桃源是否存在?(结合前面的写作背景分析)。

(同学可通过读课文最后两段来了解)。

暗示这个故事是虚构的。

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个故事?

5、教师总结并布置作业(幻灯片22)。

师小结:这篇课文陶渊明成功地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使人感受到桃源仙境的存在,实中有虚,以“不复得路”“未果”等句写出仙境在恍惚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让人觉得似梦似真,这些都不过是陶渊明巧妙的安排,理想的寄托,美好的愿望而已,实际上是子虚乌有的,桃花源让后人津津乐道,可见桃花源已成为一种理想,一种美的象征了。

作业背诵全文。

6、知识拓展延伸(幻灯片23)。

抽一生描绘一下自己心中理想的明天。

7、最后让同学随着音乐朗读课文感受桃花源的美。

8、下课。

说课板书。

景色美战乱。

生活美没有压迫。

人情美剥削。

注:时间安排:导入及题解(4分钟),整体感知课文、复述故事、口头翻译等(12分钟),赏析文章及探究问题等(22分钟),知识拓展延伸、教师总结及作业(7分钟)。

陶渊明桃花源记说课稿篇六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课文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课文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桃花源记》是初中语文语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课文。这是一篇“记”类文章、文质优美、又居单元之首,学好它是极其重要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巩固学生的文言常识和学法,并引导学生利用以往学习现代游记类散文和其他记事散文中掌握的知识,形成的能力,来学习这篇文言课文。

(二)教学内容。

《桃花源记》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艺术作品,表达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它借助虚构的故事来表现作者的社会理想,给作者展现了一个风景奇丽秀美,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的理想境界,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作者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是无法实现的。

作为本单元的重点,又是一篇文言文,在教学上,首先要帮助学生解决文字障碍,然后引导他们把握文章的大意,了解文章的主旨,并从现代的角度对文章的主旨作进一步思考。于是,我把本课共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了解作者,把握“记”文体特点,疏通文意并熟读;第二课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分析理解文章的主旨,并从现代文的角度对文章作进一步品读,这里我要讲得是第二课时。

(三)说教学设想。

1、说教学目标的设置。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再加上初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他们已经能够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能读懂课文的意思。同时这篇文章又有着自身的特点:首先,故事性强,颇具传奇色彩。其次,作者借虚构的故事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全文笼罩着似有若无的神秘虚构的色彩。最后文章的语言优美隽永,琅琅上口,值得品位。基于以上条件,所以我在处理教材时,将第二课时定为“美文美教”,把本课的目标定位以下的几点:

(1)知识目标:熟读成诵并背诵课文。

(2)技能目标: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会翻译课文。

(3)情感目标:了解“世外桃源”所寄寓的作者的社会理想。

2、说教学重点、难点。

《桃花源记》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千古美文,作者用精妙的笔墨为我们构置了一个令人神往的桃源胜境。怎样引导学生去品读这个桃源胜境成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同时二年级学生的知识有了一定积累,但是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学生正确评价作者的理想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桃花源记》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可以这样设定:

(1)教学重点:感受桃花源的美丽、神奇和幸福。

(2)教学难点:理解、评价作者心中的理想社会。

3、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去想象桃花源的美、理解桃花源的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进而激发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4、说课前准备。

学生:

(1)课前预习,根据注释及工具书自行通译课文,找出疑难问题。

(2)查找出作者及写作本文的有关资料。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具体做法如下:

情境设置法——激发感情,引起兴趣。

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其中点拨法是最基本的方法。所谓点拨法,就是在关键处进行恰到好处的启发引导,让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把问题引向深入,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可以说,点拨法是开启学生智慧,点燃思维火花,提高教学效率,解决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现象的一把金钥匙。

众所周知教法的根本是学法,只有把“学法”教给学生,才能达到不教,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学情分析:本文是一篇传诵千古的美文,学生学习的兴趣很浓。但是,乡镇学生阅读面窄,写作水平低,他们对作者思想根源把握不了,造成了对课文的品读、理解有一定的障碍。因此,我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重在指导学生“美美地听”、“美美地读”、美美地品”、“美美地说”。力争通过这些环节使学生感受本文的意境之美并在此过程中培养能力。

根据以上学情我把学法确定为:

1、诵读法:朗读是学生习得语感,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它具有唤起形象、表达情感、加强理解、训练思维等多种功能。《桃花源记》是一篇美文,只有让学生熟读成诵,才能习得语感,在此基础上理解文章的内容,感受优美意境。

2、想象法: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道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由此可见,想象力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本文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虚构故事,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发挥合理的想象,领会作者的意图,评价桃源社会。

3、自主合作探究法:本课将运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学习规律并形成习惯。通过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活跃课堂气氛。

本节课的指导思想是力求实现课堂教学模式从单一“接受”到“创新”发展的转型。教师作为启发者和鼓励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主动参与学习,实现知识的能力化、认知和情感的结构化。整个教学过程主要以朗读为纽带,以桃源“美”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

教学基本流程如下:

(一)导入情境,激发兴趣(约5分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始终抓住这点,通过不同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兴趣。为此,我是这样设计导入。现在请大家观看一段“再现桃源生活”的视频进入陶渊明笔下描绘的世界。创设情感情境,把学生带入一个神奇的世界,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

设计意图:以视频渲染情境,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回想,激起学生对审美的感知和想象。为本节课学生的认知活动寻找一个“停靠点”“发展点”。

(二)配乐朗读,促进理解(约10分钟)。

这一环节的出发点是以诵读促理解,以理解促鉴赏,以鉴赏促陶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1、学生听配乐朗读,感受画面,让学生进入情境;

2、学生听音乐诵读。这是尊重学生的“个体”认知个性,引导他们乐于去读。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走入文本,读出感觉。

3、“读”后让学生写出一句话,把自己对这篇课文的感受表达出来,并与本组的同学交流,看谁写得最简洁。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设计意图:此环节既有精美画面又有名家朗诵,再加上学生对课文的初步感知,为“品味语言”环节做好准备。

(三)赏读课文、品说桃源之美(约15分钟)。

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我将充分利用中学生好想象特点,引导学生细读课文,认真揣摩课文中所表达的形象,通过想象去感受桃源的美,培养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这里我设计了三个句式“桃源之美,美在……”,“桃源之乐,乐在……”“桃源之奇,奇在……”引导学生从“美”“乐”“奇”三个方面走入文本,品读课文,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创造性描绘。

由于学生是个灵活的个体,他们的思维无拘无束,语文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课前,我让学生预习课文,写一段描绘桃源之美的文字。经过预习,课堂上学生们描绘了一个又一个优美的画面。在互相倾听中,他们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也展现了自己的风采。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思考的方向和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赏读中明白桃源之美美在自然,美在人情;文章之美美在叙事简明,情节曲折,语言隽永。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创新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质疑探究,评说桃源情结(约10分钟)。

这部分是课文的难点,也是值得探究之处。我将充分利用前面教学环节的铺垫,形成阅读期待,鼓励学生多角度的、有创意的、有批判的阅读,以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千百年来,“桃花源”已经成为人们在失意时精神的避难所,成为一种“桃源情结”。怎样评价“桃源情结”也是这个环节的重点。为此我设计了一道探究题。

桃源胜境很美,究竟存不存在?你是如何评价桃源胜境的?

问题一抛出,学生肯定有不同的观点,对于他们的看法,我们不能粗暴的否定,只要他们言之有理,应加以鼓励。同时,在课堂要让他们互相辩论,拓展思路,弘扬个性,展示自我,以取得思想上的共鸣。

在本环节中,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些疑问;如“东晋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外人进入桃花源,将会带来怎样的变化?”等。对于他们的疑问,可让他们分组讨论,也可输入课件,作为课后探究题。

设计意图:此环节重在自主合作探究,进行探究性学习。另外也是语文课程与历史课程的沟通,课内与课外的结合。

(五)归纳总结(约3分钟)。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走近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毛泽东同志有这样的诗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神州大地,山川锦秀,人民富足,陶渊明若是地下有知,一定会感到无比欣慰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思想的高度再一次解读课文,并了解当今社会不是桃源胜境,却胜似桃源胜境。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陶渊明桃花源记说课稿篇七

《桃花源记》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一、说教学目标。

《桃花源记》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具有很多特点。首先,故事性强,颇具传奇色彩。其次,作者借虚构的故事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全文笼罩着似有若无的神秘虚构的色彩。另外,浅显易懂,文章的语言优美,琅琅上口,值得品味。把本文的目标定为以下的几点:

(1)知识目标:感受桃花源的美好情境,结合语境解释词语,品味优美的语言,领会本文的主题。

(2)能力目标:通过对桃花源美景的描绘,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想象思维的能力。

(3)情感目标:了解作者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为追求个人理想而努力学习的兴趣。

教学方法:朗读法、想象法、自主探究法、多媒体课件教学法。

二、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使用抄、查、读的方式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进一步的熟悉文章。

抄就是将注释抄在字的上头(蓝笔);查就是查阅工具书将理解有困难的字解决掉(红笔);读就是就以上的解释进行全文的翻译。

设计意图:教师放手,养成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的习惯。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自然会对下一节课的内容高度关注。符合新课标中阅读浅易文言,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内容的要求。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用三国两晋时的军阀混战,时局动荡的背景切入,我们要了解的大诗人陶渊明就生活在东晋,他的名篇《桃花源记》也在那个混乱丑恶的时代应运而生。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背景简单认识,暗示他们更好的理解文章须以此为依托。

(二)提出问题:

a说出自己对成语世外桃源的理解。

b听读课文,陶渊明笔下的桃源具有怎样的魅力成为众人向往的洞天福地呢?

设计意图:边听录音示范边思考问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更加专注阅读课文,无形中加强对全文进行了整体感知。在这个主问题的之下,师生互动,更容易牵引一些小问题:

(1)找寻描写自然风光优美和桃源人安居乐业的段落指导朗读。

总结提升朗读效果的方法:

(1)了解内容,准确翻译。

(2)明确作者抒发的情感。体味表达的意境。

(3)、注意节拍、重音、语速。

(2)对表现桃源另一特点即村民的纯朴善良的语句赏析。结合本节留白部分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

从景物描写入手。

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入手。

设计意图:符合新课程教学标准的要求:学习诵读古文,有意识的积累,在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和审美情趣。所以,主问题牵引细碎的小问题更容易让学生推敲朗读方法、结合语境解释词语,训练发散思维。

(三)揭示主题。

a找出虚构的痕迹。

b陶渊明为什么没有直揭社会现实,而是虚构了一个理想化、至少。

在当时不会有的世外桃源?

学生先说,教师不马上说出答案,将课前学生查找的、老师整理汇总过的资料分发给他们,在其中找到答案,进而概括主题。

设计意图:很多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不是太强,或者说不愿意查,抱着双苹果书不放,那里的介绍并不十分全面,这个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应全面了解作者,了解风格、了解他的遭遇,了解他的故事。培养筛选、积累和阅读课外文字的习惯。

1、反复诵读,读出感情,结合注释理解大意。

2、先忠于原文模仿性地讲故事,再运用想像创造性地讲故事,加深理解。

3、查找资料,了解时代背景及作者生平简介,更好地把握主题。

4、结合以前所学的有关陶渊明的诗歌或本册第三十课的《归园田居》(其三),进行比较阅读。

陶渊明桃花源记说课稿篇八

读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以后,我的灵魂会情不自禁地跟着他走进那个人间仙境。那里没有烦恼,没有忧愁,有的只是快乐和谐的生活。我经常幻想着那样的人间仙境。

但这仅仅是幻想,当回过神来,就会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感,因为现实中的世界距离那个有山有水的地方相差甚远。

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我明白了关爱森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那是一个夏日的傍晚,我带着弟弟到室外散步,我们沿着荷花塘走过,微风拂面,淡淡的荷叶清香中夹着柏油的气味,原本令我心旷神怡的舒适感一扫而光。这时我想到这附近的一片竹林,如果它还存在,那么还可以闻到竹叶的清香呢。可是,现在大部分的气味都被尘土的气息所代替了。当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工厂越来越多,排放的气体严重污染了环境,还有各种车辆排放的尾气,使原本就污染严重的环境雪上加霜,想起这些,心里一阵遗憾。

夜幕如期降临,我和弟弟沿着原路返回,弟弟突然停止了脚步,我问他:“你怎么不走了呢,天快黑了。”他指着一只打转的鸟儿说:“姐姐你看,是小鸟,好可爱呀,也在做游戏吗?”我说:“可能是吧。”他想了一会儿,看着我说:“怎么只有一只呢,其他小鸟呢?它是不是找不到妈妈,找不到家了?晚上会害怕吗?”面对他这一连串的问题我愣了一下,不知如何作答。观望四周,这里原本是一片茂密的竹林,后来为了造路、建房,竹林变成了柏油路与居民区,或许这只鸟儿正如我弟弟所说的那样失去了家园,无家可归了。

晚上,我躺在床上,弟弟的问题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失去了家园的何止是这一只小鸟呢,有多少小动物无家可归,有多少动物濒临灭绝或苦苦挣扎在生死边缘,这都是人类所赐。

渐渐地我开始进入梦乡,我仿佛变成了刚才所见到的那只鸟儿,来到了一个人间仙境,这儿晴空万里、山清水秀、我在这蔚蓝的天空中自由地飞翔,享受着阳光的温暖,往下看,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四季如春的气候,在阳光的照耀下,花儿显得分外鲜艳。这里的生活非常和谐,人们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分四季的辛勤劳作,享受着劳动与大自然的喜悦。

不知不觉我来到了一条小溪边,看到一个小孩正在喝溪水,还跟他的同伴说:“这水好清,好甜呀。”穿过小溪来到森林,这里的树林郁郁葱葱,为了小动物们遮风挡雨,森林里一片和谐的.景象。这时,听到一棵小树苗说:“这里的人们是多么注意保护我们,把我们照顾得无微不至,为了小动物们建立了一个和谐美丽的家园。”离开森林,来到街上,这里一片热闹和谐的景象又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

这时,我突然听到一阵铃声,原来是闹钟响了,这只是一个梦而已,我回忆着刚才这个美丽的梦,心想如果现实世界有那么的美该多好。现在大面积地森林被砍伐,环境被破坏,如果再不关注森林,保护环境,我们将会像小鸟一样失去我们的家园。

陶渊明桃花源记说课稿篇九

似乎是因为闲适,还似乎因为心绪烦乱,总之,对于如今的一些亲历和见闻有一种见了也是白见,说话似乎更是多余,就是那么一种感觉。手边的书,已经翻过不知时日,边边角角已经破损露白,我不忍再次拿起。于是,从书架子上取下了《简明历史辞典》,虽然也是“辞典”,但与时髦的“开心辞典”,毕竟截然不同。我百无聊赖地翻着,介绍陶潜的简短文字,映入眼帘,方晓得所谓的陶潜,乃大名鼎鼎的陶渊明是也。于是,我又找到了《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找到了《桃花源诗并记》,读了起来,诗我不懂,更喜欢不起来。

我觉得,诗歌,总该是浪漫的,哪怕就是愤世嫉俗,也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从我懂事到如今,我始终不曾有过激情,更不曾有过任何浪漫。为什么会是这样?我也无从解释。我仅知道,人所以在苦水里挣扎,人之所以吃本来难以下咽的粗劣的食物,根本的是在拼争,是在同自己,同自然,同客观环境拼争,渴望见到光明,希望过上美好的生活,即便没有锦衣玉食的奢望,起码该有吃饱穿暖的境遇。

于是,我一直向往着能有这么一天。

在我人到中年的时候,这样的境遇,终于属于了我。不光属于了我,也属于了多数国人。这本来是该唤起我那罕有的激情的,可是,事实又把我那激情的萌芽送到爪蛙国去了。我仍旧没有任何激情。

今天,我读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才似乎真正找到了我缺少激情的根本所在。好了,不说我自己,还是说《桃花源记》吧。

《桃花源记》,是一篇很好的散文。说它好,根源在于文字的朴实,故事的奇异,留给人的无穷的回味。换了酸溜溜的文人,一定要把什么“绕梁三日而不绝”而扯上。我可不这么做。我以为,“酸”是最没出息的。我一贯瞧不起那“酸”,来实的,比什么都强。

《桃花源记》,说的是在晋孝武帝的时候,一个武陵渔人,打鱼的时候迷了路,结果走进了与世隔绝很多朝代的“桃花源。”桃花源究竟是什么样子呢?文章的描述是这样的:这里全是桃树,并且是“落英”“缤纷”。“落英”是指桃花,而“缤纷”,则是形容桃花的繁茂。渔人见了这样的景象,感到惊异。大约只有世间少有,才会有如此的惊异吧。渔人走出了桃林,从山的小口穿过,觉得豁然开朗,见到的是土地的平坦,地域的开阔,房舍的整齐,这里有良田美池与桑竹之类。纵横交错的羊肠小路,鸡犬相闻的平静生活的景象,是宜人的。这里的人们,和外边的人,没什么不同,可是,他们竟不知道,外边是什么朝代,光知道有秦朝,不知道汉朝,至于魏晋,就更不知道了。这里的人们,一连数日,纷纷用酒食款待渔人。临别,这里人嘱咐渔人,这里的情形,不要对外人说。渔人把来路做了标记。可是,再回来寻找那桃花源,却找不到了。

事实上,所谓的桃花源,是一个没有君主,没有剥削,人人劳动,人人平等的空想社会。虽然是空想,但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劳动,却是理想的。我最赞成的,不是那空想,而是那平等和自适。

据有关资料记载,陶渊明,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出身于没落官僚地主家庭,曾任江州祭酒等官职,不满士族把持政权,对当时乱世之俗既不肯适应,又不能反抗,遂辞官归隐,过躬耕生活。他长于诗文辞赋,其诗大多描写农村生活及自然景色,语言质朴精练,真实感人,具有独特的田园诗风格。他的散文《桃花源记》驰名。

我很喜欢《桃花源记》,主要是它那“空想”的主张与那朴实无华的文字。

陶渊明桃花源记说课稿篇十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暖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治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陶渊明桃花源记说课稿篇十一

志(古义:做标记;今义:志气)。

延(古义:请;今义:延伸,延长)。

悉(古义:都;今义:熟悉)。

咸(古义:全;今义:一种味道)。

既(古义:已经;今义:关系连词,既然)。

寻(古义:随即,不久;今义:寻找)。

向(古义:以前的,旧的;今义:方向)。

果(古义:实现;今义:果实,结果。

间隔(古义:隔绝;今义:两个地方分隔开)。

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今义:形容很像)。

缘(古义:沿着;今义:缘故,缘分)。

津(古义:渡口.指访求、探求的意思.今义:口液)。

外人(古义:特指桃花源外的人;今义:局外人)。

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

仿佛(古义: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今义:似乎,好像)。

开朗(古义:地方开阔,光线充足;今义:乐观,畅快)。

扶(古义:沿、顺着;今义:搀扶,用手按着或把持着)。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对已婚男子的配偶的'称呼,指妻子)。

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鲜美(古义:颜色鲜艳美丽;今义:指食物味道好)。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不足(古义:不值得、不必;今义:不够)注:今义也有不值得的意思,例如:不足挂齿。

陶渊明桃花源记说课稿篇十二

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主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岁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同时,东晋王朝承袭旧制,实行门阀制度,保护高门士族贵族官僚的特权,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像陶渊明这样一个祖辈父辈仅做过一任太守一类官职,家境早已败落的寒门之士,当然就“壮志难酬”了。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义熙元年(405),他坚定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81天的彭泽县令,与统治者最后决裂,长期归隐田园,躬耕僻野。

他虽“心远地自偏”,但“猛志固常在”,仍旧关心国家政事。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就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因不满当时士族地主把持政权的黑暗现实,任彭泽令不足三月即辞官归隐,作《归去来兮辞》,自明本志。从此“躬耕自资”,直至六十三岁在贫病交迫中去世。他长于诗文辞赋,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隐寓着他对腐朽统治集团的憎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天安命”等消极思想。

陶渊明现存文章有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共计12篇。辞赋中的《闲情赋》是仿张衡《定情赋》和蔡邕《静情赋》而作。内容是铺写对爱情的梦幻,没有什么意义。《感士不遇赋》是仿董仲舒《士不遇赋》和司马迁《悲士不遇赋》而作,内容是抒发门阀制度下有志难骋的满腔愤懑;《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辞官归隐之际与上流社会公开决裂的政治宣言。文章以绝大篇幅写了他脱离官场的无限喜悦,想象归隐田园后的无限乐趣,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文章将叙事、议论、抒情巧妙地融为一体,创造出生动自然、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语言自然朴实,洗尽铅华,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韵文有《扇上画赞》、《读史述》九章、《祭程氏妹文》、《祭从弟敬远文》、《自祭文》;散文有《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又称《孟嘉别传》,是为外祖孟嘉写的传记;此外还有《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与子俨等疏》等。总的来说,陶文数量和成就都不及陶诗。

陶渊明桃花源记说课稿篇十三

“世外桃源”至今已流传了一千五百八十多年,仍然令现在许多人向往不已。这样的艺术效果和社会作用,是陶翁当时创作时做梦也想不到的(文学的社会作用往往会大大地超越作家当时创作意图),其价值远远超过了文学本身!这究意为何呢?经过反复思考,本人感悟有三:

第一、人的本性就是向往平等自由,追求和谐快乐的幸福生活。这也许就是人生的真谛之所在!人是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第二、在人类社会里,只要有私欲的存在,就始终存在剥削、压迫、侵略、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等等背离人性的行为。因此,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就在所难免。“强者为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亡者不逃则死!俗话说:俺惹不起,躲得起;三十六计,走为上。躲到那里去呢?!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第桃花源是一种意境,是一种理想,是一个美梦,是一个精神乐园。未必要苦苦寻求!只要心中有“佛”,与世无争,天下为公,乐在其中!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难免有现实和理想的冲突,当你对现实感到无奈的时候,就会想跳出这个圈子,寻求自己的理想王国。这也许就是桃花源流芳千古而不朽的魅力之所在。我想,在共产主义实现之前,桃花源也许永远是正直而失落者的追求目标!

本文乃东晋名士、一代隐士陶渊明先生的名作。陶先生耳闻目睹东晋黑暗动荡的现实,憧憬着一个环境幽雅无战火烦扰、平等、自由、安宁祥和的人间仙境。于是,借一位武陵渔人“忽逢桃花林”“欲穷其林”“从口入”“豁然开朗”,一个人间仙境就呈现在他面前。源中人大概担心从此外人会纷至沓来,打扰他们清静、幸福的生活,临别之余,谆谆叮嘱;可不曾想,渔人怎能按捺住内心的狂喜激动?口里唯唯诺诺,但早已留心,一路细致的留下记号,立马回郡报告太守。太守一听有这么个好地方,立刻派人随渔人前去,却如堕迷宫,再也找不着去路了。

列位看官,果真有这么一处“世外桃源”而世人遍寻不着吗?非也,这本是陶老先生杜撰虚构的,当时何来这么好的宝地?倒是现如今,如这“桃花源中人”一般的生活享受,已比比皆是了。

陶先生于乱世中还有这番梦想,很难得。但这梦想,单靠你陶先生是“隐”不来的。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来作结: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陶渊明桃花源记说课稿篇十四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走,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着溪流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香草鲜艳美丽,坠落的花瓣繁多交杂。渔人很惊异这种美景。再往前走,想走完那片桃林。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看见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亮。渔人就丢下小船,从洞口进去。开始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

桃源中人看见渔人,于是很惊奇,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他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菜。村子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前代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再从这里出去过,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绝了。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这渔人一件件为他们详细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那些人听罢都感叹惊讶。其他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酒和饭菜来招待。渔人住了几天,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说啊。”

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作了标记。回到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去,寻找先前做的标记,最终迷失了方向,没有再找到原来的路。

南阳刘子骥,是个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高兴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病死了。后来就没有探访的人了。

出自本文成语。

怡然自乐、豁然开朗、无人问津、世外桃源、落英缤纷、不足为外人道、与世隔绝、别有洞天、鸡犬相闻、黄发垂髫、曲径通幽、不论魏晋。

古今异义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滋味好)。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不足(古义:不值得、不必;今义:不够)。

仿佛(古义:隐隐约约;今义:好像)。

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即进出桃花源的全部情况)。

间隔—(古义:隔离。今义:距离)。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今义:形容很像)。

缘----(古义:沿。今义:延长.延伸)。

津----(古义:渡口。问津指探访。今义:口液)。

词类活用。

异:形容词用为动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前: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

穷: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走到尽头。

焉:兼词,“于之”,即“从这里”。

志:用符号做标记,动词。

一词多义。

舍:舍弃便舍船。

房子屋舍俨然。

寻:寻找寻向所志。

不久寻病终。

志:做标记处处志之。

做的标记寻向所志。

向:以前寻向所志。

对着眈眈相向。

文章开端,先以美好闲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的化外世界。在那儿,一切都是那么单纯,那么美好。没有税赋,没有战乱,没有沽名钓誉,没有勾心斗角。甚至连一点吵吵嚷嚷的声音都听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那么平和,那么诚恳。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作者没有明说,但从“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中已隐约透露了消息:原来归根结蒂,是因为没有一个高踞人民头上为私利互相攻伐的统治集团。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对生活在虚伪黑暗、战乱频繁、流血不断的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令人神往的。作者的简净笔触,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桃花源的气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当然,这种理想的境界在当时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通过大同社会的构想,艺术地展现了大同社会的风貌,是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

文章的结构也颇有巧妙之处。作者借用小说笔法,以一个捕鱼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故事。开头的交代,时代、渔人的籍贯,都写得十分肯定,似乎真有其事。这就缩短了读者与作品的心理距离,把读者从现实世界引入到迷离惝恍的桃花源。相反,如果一开头就是“山在虚无缥缈间”,读者就会感到隔远,作品的感染力也就会大打折扣。“不足为外人道也”及渔人返寻所志,迷不得路,使读者从这朦胧飘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现实世界,心中依旧充满了对它的依恋。文末南阳刘子骥规往不果一笔,又使全文有余意不穷之趣。

结构层次。

《桃花源记》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首句至“欲穷其林”,写武陵渔人捕鱼时偶然进入桃花源的曲折情景。作者以惊人的妙笔,描绘了桃源恬静、优美的自然环境:长长的绿水,夹岸的桃林,纷飞的花瓣,芬芳的嫩草,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作品一开始就以特有的魅力紧紧抓住了读者,使你非跟着渔人这个导游走下去不可。第二部分,从“林尽水源”至“不足为外人道也”,写渔人所见的桃源风光及农民古朴淳真、热情好客的生活情趣。作者借人民不满秦始皇暴政这一历史事实来抒发对刘裕弑君篡位暴行的不满,并由此产生对理想境界的热烈追求,以大胆的幻想、饱满的浪漫主义情绪歌颂了理想乐土。这是“记”中的主体和核心。作者是通过形象的描写,神话式的虚构故事和美的激情来打动读者心灵的。第三部分,从“既出”至末句,写渔人离开桃源后,数人闻讯再访而不可得其路径的种种情景。以此作结,给读者留下了悬念,增加了作品幽微神秘的色彩。这结尾,也可能是暗示读者:这美好的境界在现实中是并不存在的。

虚实结合的写法。

作品既具有浓烈的浪漫虚幻色彩,又有强烈的真实感人力量。这一方面是因为主题具有现实意义;另一方面是作者始终注意把虚构与现实结合起来。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是虚构的,情节是离奇的。桃花源是“避秦时乱”的人们开辟的,一直延续到晋代,与世隔绝五六百年,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但是,秦始皇式的暴政,在陶渊明生活的时代依然存在,东晋统治集团对人民的残酷压榨,对下层知识分子的无情排斥,刘裕篡夺皇位的阴谋手段,都是活生生的现实。所以,人们能通过这离奇的构思,强烈地感到主题的真实。同时,作者始终注意在虚构故事时结合着逼真的写实。如文章一开始就明确向读者交待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其人物的身份、职业:“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这就使桃源境内发生的一切事情变得好像都是真的。最后写南阳刘子骥向往这个乐土,欣然寻访,没有成功。刘子骥,是历史上实有的人物,是晋朝太元时的名士,与陶渊明是同时代的人,作者把他写进作品中去,就进一步渲染了作品的真真假假的气氛。作者之所以如此首尾照应,意在使人确信:虚幻怪异的桃花源是实有其地的胜境,从而加强了作品诱人的艺术力量。

语言艺术特色。

作者善于用通俗平易、朴素自然的语言在其田园诗中描写他所喜爱的农村生活。在《桃花源记》中也是如此。如作品的第一段写桃花源外面的景色:“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仅仅用22个字就描画出一幅迷人的暮春桃林图。头两句从正面写桃林之茂密,第三句从反面写桃树之多而且纯,后两句从侧面衬托出桃林地面之美,以及桃花盛开后花瓣纷纷落下的景象。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桃林之美,其中有的词语如“芳草鲜美”,简直给读者一种有色有香的感觉,而所用的语言却是接近口语化的。陶渊明用这些朴素的散文语言描绘了桃源外围及内部的自然美和人们的生活美,因此吸引了后世不少的画家去画桃源图。清人卫炳鋆说:“桃源山水,画中景也。……而古今之列人画谱者,唐、宋以来,惟摩诘《桃花源里人家》,意趣盎然,神致生动。

韩文公《题桃源图》诗,舒元舆有《录桃源画记》,吟咏之余,宛若置身洞天福地,然其造意设色,大约因明记想象为之。”;《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陶渊明卷下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作者在叙述中的语言不仅到朴素自然,而且非常精练,没有多余的废话。全文用320个字就讲了一个有头有尾,有人物,有话,有情节的故事。整篇作品因主要写桃源社会,所以着重详写桃源内的人与事,写桃源外的事就从略。作者往往用精练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收到以少胜多的效果。如写到桃源人初见渔人的情景,只写“见渔人,乃大惊”,后面三个字不仅写出了桃源人见到渔人的神色,而且也体现了他们与外界隔绝之久。又如写渔人与桃源人谈话的情景,作者以“此人—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一句话作了交代。这个复句所包含的内容也很多。渔人自己在世上所知道的详细情况,不是作者所要着力描写成的所以在上半句一笔带过。而后半句,虽只三个字,但从桃源人共同的“叹惋”中,可以想象到渔人所说的世上的情形,与桃源内的生活相比之下,世上是多么混乱不堪!而桃源内的生活又是多么安定。

《桃花源记》中许多词语由于言简意赅,一直被后世沿用下来,至今还有其生命力。如:“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不足为外人道也”,“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等等,这些词语都几乎成了人们熟悉的成语。其中“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用来表现桃源人与世外隔绝之久,而又说明桃源内没有朝代变化的情形,非常贴切,又非常生动具体。宋代唐庚在《唐子西文灵》中说:“唐人有诗云:‘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及观渊明诗云: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便觉唐人费力如此。如《桃花源记》言:‘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可见造语之简妙。盖晋人工造语,而渊明其尤也。”从上所说,可见宋代人也已看出了陶渊明驾驭语言上的深厚功夫。不言而喻,陶渊明在写作《桃花源记》艺术上的独创之处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陶渊明(365—427),东晋浔阳柴桑人,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著名诗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对他的评价还有隐逸诗人,靖节先生。后世称他为“百世田园之祖,千古隐逸之宗”。《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约作于永初二年(421),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在现在的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境内。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武陵”人是指现在的沅水流域上、中游地区的人,也就是说历史上的“武陵郡”人。据湖南常德本地历史文物收藏家、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周新国先生的.《武陵藏珍》中的一篇“武陵地域考”考证:“武陵是常德历史上的第二个行政区划。魏晋以后,武陵郡辖沅水流域诸县。”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

2.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并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3.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等现象。

4.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陶渊明桃花源记说课稿篇十五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间隔一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创作背景。

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主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岁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同时,东晋王朝承袭旧制,实行门阀制度,保护高门士族贵族官僚的特权,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像陶渊明这样一个祖辈父辈仅做过一任太守一类官职,家境早已败落的寒门之士,当然就“壮志难酬”了。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义熙元年(405年),他坚定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81天的彭泽县令,与统治者最后决裂,长期归隐田园,躬耕僻野。

他虽远在江湖,仍旧关心国家政事。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棉被闷死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翻译。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林,在小溪两岸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别的树,芳香的青草鲜艳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十分奇怪。便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的好像有点光亮。(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进去。最初,山洞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渔人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有桑树、竹林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的人们,男女的穿着打扮和外面的人都一样。老人和小孩,都怡然并自得其乐。

(村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都详细的一一作了回答。村中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杀了鸡做饭来款待他。村子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所以跟桃花源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这里的人)问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所知道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中,拿出酒菜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村里的人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他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说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最终迷路了,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有个名叫刘子骥的人,是位高尚的读书人,他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地计划着前往桃花源。但是没有实现,他不久就病死了。后来就再也没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陶渊明桃花源记说课稿篇十六

马上就要学习《桃花源记》这篇课文了,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收集了桃花源记古今异义,一起来学习下吧!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对已婚男子的配偶的称呼,指妻子)。

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鲜美(古义:颜色鲜艳美丽;今义:指食物的新鲜美味)。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事业)。

不足(古义:不值得、不必;今义:不够注:今义也有不值得的意思,例如:不足挂齿)。

间隔(古义:隔绝;今义:两个地方分隔开)。

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今义:形容很像)。

缘(古义:沿着;今义:缘故,缘分)。

津(古义:渡口。指访求、探求的意思。今义:唾液)。

外人(古义:特指桃花源外的人;今义:局外人)。

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

仿佛(古义: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今义:似乎,好像)。

开朗(古义:地方开阔,光线充足;今义:乐观,畅快)。

扶(古义:沿、顺着;今义:搀扶,用手按着或把持着)。

志(古义:做标记;今义:志气,志向)。

延(古义:请;今义:延伸,延长)。

悉(古义:都;今义:熟悉)。

咸(古义:全;今义:一种味道)。

既(古义:已经;今义:关系连词,既然)。

寻(古义:随即,不久;今义:寻找)。

向(古义:以前的,旧的;今义:方向,对)。

果(古义:实现;今义:果实,结果)。

陶渊明桃花源记说课稿篇十七

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间隔一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穷(古义:穷尽;今义:贫穷)。

从来(古义:从哪里来;今义:向来)。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不管)。

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成年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水源(古义:溪水发源的地方;今义:指人们饮用的水的来源)。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指食物新鲜美味)。

芳(古义:花;今义:气味芬芳)。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不足(古义:不值得;今义:不够)。

间隔(古义:间离隔绝;今义:空间或时间上的.隔绝)。

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今义:形容很像)。

缘(古义:沿着;今义:缘故,缘分)。

津(古义:渡口,路,探访。文中指访求、探求的意思。今义:唾液)。

外人(古义:特指桃花源外的人;今义:指没有血缘关系的人)。

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

仿佛(古义: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今义:似乎,好像)。

开朗(古义:土地开阔;今义:乐观,畅快多形容性格)。

扶(古义:沿、顺着;今义:搀扶,用手按着或把持着)。

志(古义:做标记;今义:志气,志向)。

延(古义:邀请;今义:延伸,延长)。

悉(古义:全,都;今义:熟悉)。

咸(古义:全,都;今义:一种味道)。

既(古义:已经;今义:关系连词,既然)。

寻(古义:随即,不久;今义:寻找)。

向(古义:以前的,旧的;今义:方向,对……)。

果(古义:实现;今义:果实,结果)。

要(古义:邀请;今义:表示意愿)。

陶渊明桃花源记说课稿篇十八

在两晋这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里,有三个名士隐居浔阳,人称“浔阳三隐”。其中一个人称“五柳先生”的在柴桑(今江苏九江西)耕种田地,空闲时赋诗读书,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得其乐的生活。他留下120多首诗,其中尤以田园诗最为精彩,因此赢得了中国“田园诗之父”的殊荣。他就是驰名中外的大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又叫陶潜,他的上几代人都在晋朝朝廷为官。曾祖父陶侃坐过大司马,祖父和父亲曾做过太守一类的官。传到陶渊明这一代,家道已经中落,生活艰难。但是,他在具有浓厚的儒家文化的家风熏陶之下,从小好学,博览群书。正所谓“少年罕人事,游在好六经”。它不仅知识渊博,才学过人,而且在少年时就产生了“追求仁政”“辅佐明君”的思想,“猛志逸四海,骞翮(he和)思远翥),立志做出一番“大济于苍生”的功业。

陶渊明也曾想通过仕途来实现自己的壮志,但现实生活却使他的梦想破灭了。因为他生活的时代盛行等级森严的门阀制度,政治极其腐败黑暗。人才的录用晋升采取的是“九品中正”选举法。选择官吏既不问文武才能,也不必看吏治考绩,只看家世出身。门第高低决定官位大小,正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官场里大贵族大官僚们勾心斗角,倾轧残杀,污浊不堪。他们对门第卑微的下僚趾高气昂,滥施淫威,处于这种世态,出身没落的陶渊明自然不可能得到施展才智,实现壮志的机会,他不得不以一次又一次的消极退隐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反抗。

29岁那年,陶渊明的亲友邻居看陶渊明家里实在太穷,便推荐他去做州里的小官吏。这是陶渊明第一次出仕,做了江州祭酒官。不久,因看不惯官场尔虞我诈的恶劣作风,辞官回家了。后来州里召他去作文书,他也辞不赴命。

35岁左右,受幻想的驱使,它曾一度出仕当了桓玄的幕僚,但他很快看清了桓玄妄图篡位的野心,悔恨不已,又“投冠旋旧墟”了。

大将刘裕起兵杀入建康,杀了桓玄之后,陶渊明迫于生计,在刘裕的麾下当了名参军。可是朝中官场上的黑暗和腐败,使他深深感到与自己的志向和个性格格不入。在一次宴会上,他借酒吐出心中的积怨,抨击官场上明争暗斗、置国家与百姓利益而不顾的丑恶现象,当场吟诗一首:

志意多所耻、不如归田去。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第二天,陶潜就向刘裕辞了官。

41岁时,陶潜由于家里一贫如洗,为了抚养幼小儿女,陶渊明不得不出任了彭泽县令,官虽不大,但没有朝廷里的官场琐事和虚伪应酬,陶渊明闲暇之余还可饮酒作诗,倒也惬意。可是做县令才80多天,发生了一件事,惹怒了他。这年年底,郡里督邮到县里来巡视,陶渊明穿着便服去见督邮,属吏忙劝道:“县令见督邮必须穿官服,以表恭敬。”陶渊明一听,觉得受了屈辱,生气地说:“我岂能为了区区县令的五斗米俸禄,还要向这种市井小儿折腰,献殷勤!”当天就气愤地辞了官,回家去了,从此就再没有出来做官。

陶渊明辞官后,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浔阳柴桑。他在自己家门前种下了五棵柳,自称“五柳先生”。从此过上了真正的归田隐居生活。他“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过的是“寒馁常糟糠”“夏日常抱饥,寒夜无被眠”的贫困日子。但是,他在自食其力的劳动中切身体验到了彻底摆脱腐败官场、污浊世俗的“尘网”“樊笼”,“复得返自然”的欢畅心情。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晚年时写的光辉杰作。一天晚上,陶渊明劳作一天后倒床熟睡了。梦中他恍恍惚惚感觉到天已大亮,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他划着小船外出捕鱼。小船顺着弯弯曲曲的溪流走了很远,结果迷了路。忽然发现前面一片桃林,桃花盛开,美艳无比,清香怡人。他被眼前奇异的景致迷住了,一路赏去。不知不觉来到了桃林尽头,也正是溪流的源头。这里有一座小山,山脚下有一个洞,洞口里闪着亮光。他好奇地下了船,钻入洞中。洞内很狭窄,走着走着,突然眼前开阔明朗起来。只见一个村庄坐落在一片平坦的土地上。房屋井然,良田美池,桑竹成行,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一派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男女老幼衣着奇异,安适自乐。

村里的人都很质朴好客,见他这个陌生人进村,纷纷热情地迎上前去,邀他家中做客。他们杀鸡温酒,待如贵客。交谈中,他方得知村民的先人当年为了逃避秦始皇的暴政和战乱,来到了这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他们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不与外人往来。因此也不知道世上已多少次改朝换代,自秦以后又经历了汉魏晋。村人得知外界的消息后,都感到新奇惊讶。

他在村里住了数日,见这里古风佳俗犹存,民情淳朴可亲,没有繁重徭役,是一个美满的理想王国。他十分喜欢,真想久住此地。无奈日久天长,心生思乡之情,便向村人依依不舍地告辞了。临走时,村人一再叮嘱他切不可将这里的消息对外人讲,他答应了。

在归途中,他为了下次能再来此地,就沿途做了记号。回家后,他向官府报告了世外桃源的情况,官府让他带路派人去寻找。他带着人沿路寻去,可是找来找去,既看不到那片美妙的桃林,也没找到那个神奇的山洞。他心头焦急万分,就在这时,他突然惊醒,原来是一场梦。

因梦作诗,这固然是一个美好的传说,但是《桃花源记》却真真切切是陶渊明抨击黑暗的社会,渴望像世外桃源那样的理想王国的心迹的再现。

《桃花源记》等田园诗使陶渊明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田园诗创作的鼻祖。这些田园诗表达了劳动人民渴望没有王税、人人平等的思想,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出诗人对污浊现实的不满,这无疑是对当时文坛上盛行的雕琢绮丽的形式主义文风的一种反击。陶渊明的诗对后代,尤其是唐代诗坛产生了深远影响,田园诗、山水诗大量涌现,文学史上因此形成了一个新诗派。

陶渊明桃花源记说课稿篇十九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间隔一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创作背景。

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主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岁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同时,东晋王朝承袭旧制,实行门阀制度,保护高门士族贵族官僚的特权,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像陶渊明这样一个祖辈父辈仅做过一任太守一类官职,家境早已败落的寒门之士,当然就“壮志难酬”了。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义熙元年(4),他坚定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81天的彭泽县令,与统治者最后决裂,长期归隐田园,躬耕僻野。

他虽远在江湖,仍旧关心国家政事。元熙二年(4)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棉被闷死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翻译。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林,在小溪两岸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别的树,芳香的青草鲜艳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十分奇怪。便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的好像有点光亮。(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进去。最初,山洞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渔人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有桑树、竹林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的人们,男女的穿着打扮和外面的人都一样。老人和小孩,都怡然并自得其乐。

(村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都详细的一一作了回答。村中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杀了鸡做饭来款待他。村子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所以跟桃花源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这里的人)问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所知道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中,拿出酒菜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村里的人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他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说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最终迷路了,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有个名叫刘子骥的人,是位高尚的读书人,他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地计划着前往桃花源。但是没有实现,他不久就病死了。后来就再也没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陶渊明桃花源记说课稿篇二十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间隔一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林,在小溪两岸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别的树,芳香的青草鲜艳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十分奇怪。便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的好像有点光亮。(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进去。最初,山洞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渔人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有桑树、竹林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的人们,男女的穿着打扮和外面的人都一样。老人和小孩,都怡然并自得其乐。

(村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都详细的一一作了回答。村中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杀了鸡做饭来款待他。村子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所以跟桃花源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这里的人)问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所知道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中,拿出酒菜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村里的人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他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说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最终迷路了,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有个名叫刘子骥的人,是位高尚的读书人,他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地计划着前往桃花源。但是没有实现,他不久就病死了。后来就再也没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拓展阅读:《桃花源记》的艺术特色。

一、文质兼美情境俱佳。

《桃花源记》虽不是诗作,但也表现了一个诗人明朗清新、朴实自然的文笔。《桃花源记》就文字而言,可谓精矣,笔墨不多,着实让人百读不厌。文章以武陵人的行踪为线索,为我们勾画了一幅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幸福生活美景——世外桃源。究其醉人的艺术魅力在于:

1、动人的意境。

所谓意境,就是作者把强烈的感情倾注在描写的对象上,创造出可见可闻而又使人感动的那种境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所创造的意境,便是理想化了的小农经济下的田园生活。其中,我们可以饱览恬静优美的生活图景,欣赏到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所见的一片地广物丰、和平宁静的景象,藉以感知桃源中的人们不仅生活愉快,而且“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没有封建君主的统治,没有如当时现实生活中的**和灾难。作者把自己的进步理想寄托在桃花源的社会里,从而形象化地描绘出了一个美好的农村生活境界。

2、明晰的线索。

《桃花源记》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园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可以说本文是既按空间顺序又按时间顺序来安排材料的。按空间顺序,即由桃花源外写到内,又从桃花源的内写到外;按时间顺序,即由发现桃花源,写到访问桃花源,写到离开桃花源,写到再寻桃花源。纵观全篇思路:发现桃花源——叙写桃花源——议论桃花源——不能再入桃花源,内容一环套一环,环环紧扣,变幻奇妙,又让人觉得入情入理。

3、虚拟的情节。

第一,渔人来来往往,从不交代确切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姓名。第二,行踪曲曲折折,走到哪里算哪里,忘路之远近,又竟然忽逢桃林。第三,所见缥缥缈缈,山险口狭,仿佛若有光。第四,际遇闪闪烁烁,衣着悉如外人,却又不知历史时事;千言万语,却只写了一句话,那就是嘱咐渔人千万不要泄密;最后,无论民间或官方,无论个人或群体,都“不复得路”。完整的故事精彩纷呈,自然而然地引人入胜。

4、迭起的悬念。

渔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设下悬念:迷路了,会怎么样?“忽逢桃花林”,为之一喜(一折);接着写桃林美景,“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又设下悬念,走完桃林了吗?桃林前面是什么地方?“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又为之生疑(二折);接着写渔人舍船而入的探险行动,“初极狭,才通人”,又设下悬念:里边有什么,能走得通吗?“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又为之一惊(三折);接着写美好的世外桃源,介绍了桃源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渔人辞去时,“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又设下悬念:渔人出去后给外人说了吗?“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又为之遗憾(四折);“太守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又设下悬念:找到了吗?“不复得路”,又为之迷惑不解(五折)。

5、突出的形象。

写桃花林,仅抓住最为醒目的林中之花、地上之草;绘花不采静态的枝蕾,而取动态的落英;绘草不列草类高矮,而重色泽形态。写桃花源,仅抓住农耕生活中人们赖以休养生息的土地、屋舍、桑竹等。写桃源人,仅抓住无自养能力且易受伤害的老人和小孩着墨,老老小小尚且“怡然自乐”,青壮年便不消说了。对于使之“大惊”的“外人”,一是“要”,二又“延”,还“设酒杀鸡作食”,淳厚好客之风迎面拂来。从“鸡犬相闻”的闹声中反映出桃花源社会的和平宁静;从“皆叹惋”中则可见桃花源人内心中的自我庆幸与满足。

6、客观的评价。

本文写于兵连祸结的晋宋交替期间,社会战乱频繁,动荡不安,封建剥削残酷,民不聊生,政治黑暗腐败,使作者不能施展抱负,在做过几任小官以后,出于对丑恶官场的.厌恶,弃官归田,过起了隐居田园的生活。十多年的田园生活使作者了解了劳动人民的疾苦和愿望,对广大农民的苦难深有感受。出于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反抗,作者写出了本文。文中虚构的世外桃源,描绘的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怡然自乐的社会,是黑暗现实的鲜明对照,是作者的一种精神寄托,也是干百年来被压迫人民的理想境界。当然,这种理想境界,不过是一种理想化了的小农经济下的田园生活,而且是一种不可实现的空想。我们不去苛求古人,但不能不认识到这一点。

7、明畅的语言。

文中所有的叙述和描写,尽管是文言,却晓畅易读。譬如写景:“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层次丰富;譬如写人:“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形象鲜明;譬如写行:“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活动具体;譬如写言:“不足为外人道也”,色彩近乎神秘,令人遐想联翩。

8、深厚的功底。

南阳刘敬叔《异苑》(卷一)有一则记载,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极为相似。原文如下:

陶渊明。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陶渊明桃花源记说课稿篇二十一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妻子(古义:(两个人)妻子和儿女;今义:(一个人)对已婚男子的配偶的称呼,指妻子)。

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鲜美(古义:鲜艳而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不足(古义:不值得、不必;今义:不够)注:今义也有不值得的意思,例如:不足挂齿。

间隔(古义:隔绝;今义:两个地方分隔开)。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64011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