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编写的一种教学设计文稿,它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案的课堂组织要活跃有序,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教案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有助于教师系统地组织和安排课堂教学。教案要结合教材的特点和教学资源进行设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两位数乘三位数教案篇一
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2、通过问题情境自主掌握整数乘法的一般口算方法。
一、自主探索口算方法。
1、课件分别出示45页六种交通工具的'时速,引导学生理解用复合名数表示的数学术语速度的含义。
2、根据图里的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人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让学生独立口算。163=。
(师巡视,注意统计不同口算方法的种类)。
4、汇报交流。
二、引导学生对比不同算法的特点。
1、出示题目:特快列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1603=,独立计算后小组交流。
2、引导学生对比163=和1603=,让学生从16和160的关系中,总结出几百几十与一位数相乘的口算方法。
3、将第1题增加1个条件30小时行多少千米?
1630=。
4、让学生在与163的对比中归纳出简便算法。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六第1题。
让每位学生独立口算,将得数写在该题(树叶)的旁边,然后让部分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及时反馈学生口算情况。
2、练习六第2题。
可向学生展示两种花卉的部分品种,引发学生的生活美感。
3、练习六第3题。(开放题)。
在反馈时,引导学生学会有序思考的方法。
还可利用本题资源,扩大解题视野。
四、课堂小结。(略)。
两位数乘三位数教案篇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68、69页上的例l、例2及相应的课堂活动,练习十四第1~4题。
1.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会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2.能应用所学知识主动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合。
一、复习引入
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并抽两道题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知识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板书课题。
[点评:通过相关知识的复习,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
二、进行新课
1.教学例1。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
教师:从图中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提问题后,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21×12。
教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可以用估算的方法估算出这道题的结果大约是120×10=1200。
学生: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师用纸片盖住“121”中百位上的“1”,只留下“21×12”。
教师:现在会算了吧?(学生:会算)请大家用笔算算出结果。
学生计算后,抽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如下所示:
学生讨论后回答:我认为是可以的。
教师:请同学们用这个方法试一试。学生先独立完成后,再小组交流,最后抽一个同学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出来。
教师:能说说你? 用2乘121得242,再用10乘121得1210,把两次乘积加起来,就知道121×12的积是1452了。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
如下所示:
教师:能说说第二次的乘积“121”中后一个“1”要对着十位写的理由吗?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121×10=1210,后面这个“1”要对着十位写,才能表示1210,要不然就成了121了。
教师:这是笔算乘法中容易出错的地方,同学们要注意。和刚才估算的结果比,差异大吗?
学生:有一定差异。
学生:会算了。
教师:请同学们完成第68页中的课堂活动上的题。
学生完成后相互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然后全班集体订正答案。
2。教学例2。
教师:我们再来研究这样一个问题。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2情境图,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图意,指导学生列出算式。
教师:大家会算 224×52吗?
学生:会
教师:请同学们把这道题的结果算出来。计算时要注意思考这道题和前一道题有哪些不同?计算时你遇到了什么新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学生先独立计算,再小组交流,然后再抽一个同学的作业到视频展示台上展出,并请这个同学结合自己的计算回答上面三个问题。
学生:这道题和上一道题比计算上复杂得多,主要是在计算第二步时要连续向前一位进位。
教师:这是计算中最容易出错的地方,你是怎样解决的呢?引导学生说出可以把进位的数记在心里,也可以用很小的数字把它标出来,然后相加时再把这个小数字去掉。
教师:通过以上的学习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说出:我发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相同的,只是每一步乘的位数要多一些。
教师:我们再来研究一个问题。多媒体课件出示第9页的课堂活动。
教师:这这群小朋友在争论什么?你认为他们谁说得对?
引导学生说出这些同学在争论34×386的列式问题,这两种竖式都列得对,因为在乘法中,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结果不变。
教师:这样一来,不管在乘法算式中的三位数和两位数谁在前面谁在后面,我们都能计算了,请同学们算出这道题的答案。学生计算后,集体订正。
三、课堂小结(略)
四、课堂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四第1~4题。
(重庆江津市路平)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70页例3及相应的课堂活动,练习十四第5~8题。
1。经历探究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方法的过程,会用简便算法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2.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计算方法的理解,提高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水平。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
一、复习引入
计算下面各题。126×36305×18283×23402×29
学生计算后,选两道题的竖式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让学生对着竖式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教师:这节课就在我们掌握了这些知识的基础上继续研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板书课题。
二、进行新课
多媒体播放情景图。
引导学生说图意,并按图意列出算式 470×40。
教师:同学们会计算470×40吗?
如果学生会用两种方法计算,则鼓励学生用两种方法计算的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可以把47与4相乘,再在积的末尾添两个0;如果学生只用一种方法算,则按以下的方式组织教学。把学生计算的竖式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
教师:能说说你的计算过程吗?
学生:我第一步是用0去乘470,得到的积是000;第二步再用十位上的4去乘470得1880个十;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教师:这道题和我们面前研究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有哪些不同?学生讨论后回答:这道题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有0。
教师:这种比较特殊的题,还是用我们前面掌握的一般的计算方法来算,有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发现这种比较特殊的题,还是用一般的计算方法来算,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全是0,由于0乘任何数都得0,这一步计算没有意义。
教师:所以,特殊的题目应该有特殊的算法。这道题可以用什么特殊的方法计算呢?同学们可以用你们掌握的知识来探讨一下,看谁能找到简便的算法。
学生讨论时,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如果学生自己能探讨出新的算法,教师则在鼓励的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如果学生探讨有困难,则可采用以下的教学设计。
教师:看来同学们遇到了一定的困难。没关系,我们来看看小明是怎样算的。
多媒体课件出示下面的算式。
教师:这个竖式和我们列的竖式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说出这个竖式多了一条虚线,并且只算了一步。
教师:先来研究这条虚线,哪个同学能猜出这条虚线表示的意思?
学生:不一样。
教师:哪一个算式的乘积小?
学生:47×4
教师:算一算47×4的结果。
学生算出47×4=188。
教师:和你们前面算出的结果比,小多少?
学生:188比18800缩小了100倍。
教师:能解释缩小100倍的原因吗?引导学生思考出缩小100倍的原因是47比470缩小了10倍,4比40缩小的10倍,一共缩小了100倍。
教师:为了保持积的大小不变,小明对47×4的积作了什么处理?
学生:把47×4的积188扩大100倍。
配合学生的回答,教师作如下的板书:
教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小明的计算过程?
学生:小明是把470和40分别缩小100倍,先算47×4,算出结果后,再把乘积扩大100倍。
教师:这种算法和我们前面的算法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这种算法要简便得多。
教师:如果用另一种算法该怎样算?
学生:先算23×4,再在它的乘积后面添两个0。
教师:如果算380×87呢?
学生:先算38×87,再在乘积后面添一个0。
教师:为什么前一个算式要添两个0,后一个算式只添一个0呢?
学生:因为前一个算式是缩小100来算的,后一个算式只缩小了10倍。
教师:你认为末尾有0的乘法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引导学生归纳出: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看因数末尾一共有多少个0,就在乘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教师:用这种方法算一算230×40,380×87,63×250。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四第8题,要求学生先估算出结果,再进行笔算,看笔算结果。
四、课堂小结(略)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四第6、7题。
(重庆江津市路平)
两位数乘三位数教案篇三
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类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使学生明白速度的表示法,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光、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应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的过程。
4.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适宜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估算时,正确处理因数估大、估小的问题。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学计算的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类推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加强估算,重视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
1,充分利用旧知,让学生迁移类推,自主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
2,允许根据实际状况灵活选取不一样的计算方式。
口算……………………2课时。
笔算……………………7课时。
两位数乘三位数教案篇四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等常见数量关系,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并能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方法迁移到多位数的乘法运算中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三位数乘两位数列竖式计算
小黑板,练习题卡片
1.出示情境图:月星小区,多层楼每幢住48户,小高层楼每幢住128户,高层楼每幢住236户。
提问:从图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怎么列式?
出示表格:
5幢高层楼共可住( )户
16幢多层楼共可住( )户
16幢小高层楼共可住( )户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三道算式。
(1)请学生列出算式,并比较三个算式的相同之处(都要用每幢楼住的户数乘幢数,算出一共能住的户数)
(2)学生用竖式计算236×5和48×16。
2.揭示课题:
月星小区有16幢楼,平均每幢住128户。月星小区一共住了多少户?
提问:从图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怎么列式?
128×16和刚才的两道题相比,有什么不一样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教学例1 学生尝试。做在练习本上。
启发128×16的得数是多少呢,你能尝试用竖式计算出得数吗?自己在下面试一试,如果有困难,可以和小组里的同学一起研究。
(2)你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来算这道题的? 128乘16的积应该从哪位写起?我们把这两部分怎样?得数的末尾应该和哪一位对齐?(指算式)这个128实际上代表的是多少?求的是多少幢楼的住户数?算出的20xx其实是几幢楼的住户数?(根据学生回答完成黑板竖式板书)
(3)我们一起来答一下。
(4)刚才是这么算的请举手?
以竖式呈现的四道题:213×32,375×24,309×26,和248×45
(1)学生独立练习,指名四人写在教者准备的纸上。并注意巡视,以发现学生解题中的问题,并有意进行收集。
(2)集体评析。先引导学生看过程,同意吗?这个结果比较大,怎么读?再出示一份错误作业,他错在哪儿了?提醒学生计算时要小心。
(3)总结计算法则。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我们都是分几步做的?第一步做什么?所得的结果的末位怎样?接着说下去。
1.做练习五第1题
让学生在书中直接写出得数,指名核对得数,了解全对人数。
2.做练习五第2题
做练习五第4题
学生独立填表,并组织反馈,说明数量关系式,怎样列竖式。
指出:两位数乘三位数的试题,在列竖式计算时,交互两个乘数的位置后再乘比较简便。
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236 48 128
× 5 ×16 ×16
比较前两个式子和第三个的联系:
区别:
两位数乘三位数教案篇五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47页。
教学目标:
1、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的迁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培养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2、正确规范地计算和书写乘法竖式。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口算。
32×2=/23×3=/23×30=。
180×3=/16×30=/240×4=。
2、9月7日—9日,我们学校参加了青爱工程九九公益日“爱的教育”主题活动,我校平均每班筹款145元,平均每位教师筹款45元。
问题:
1、四年级8个班共筹款多少元?
2、四年级16位教师共筹款多少元?
(生列式解答)。
同桌互相检查,并说出自己的计算过程。
师:大家做的很好,让我们来解决更具挑战性的问题。
出示:
3、我们学校三四年级16个班共筹款多少元?
生列式。
二、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1、尝试练习。
(1)列出横式:145×16=。
(2)想一想:可以怎样计算?
给学生留有讨论时间。
2、学生讨论。
(1)小组内讨论算法。
(2)展示学生尝试练习中的几中做法。
(3)说一说:谁做的对?谁做的错,错在哪里?
生:甲乙两位同学计算正确,丙同学做错了,因数十位上的1乘145,得数的末位5应该与因数的十位对齐。
师引导说:为什么与十位对齐?
2、理清法则。
(1)回顾。
老师带领同学回顾计算过程。
(2)提问。
第一步先算什么?
第二步再算什么?
最后再怎样?
4、对比例题,归纳法则。
(1)观察45×16/145×16。
(3)归纳法则。
三、练习巩固,拓展提高。
1、课堂小练。
134×16/246×34。
2、教材47页“做一做”
3、火眼金睛:先判断对错,再改正。
四、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1、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如果让你计算四位数乘两位数,你有办法吗?下课试试看。
两位数乘三位数教案篇六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下册教科书第51页。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和整百数乘整十数口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把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转化到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上来,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学习经验,创设现实的学习情景,增加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观察对比的机会,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多次经历过估算,对于估算的基本方法学生并不陌生,教学时应充分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总结估算的方法,进一步体会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的关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多种方法中选择一种合理的、简洁的方法进行估算。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估算的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估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提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对估算的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体会估算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估算的方法,并能熟练的进行估算。
教学难点:
选择一种合理的、简洁的方法进行估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2008年奥运会的帆船比赛在青岛举行。为了办好奥运会,青岛人人都积极行动起来,想知道青岛的小学生在做什么吗?请看大屏幕出示情境图。
2、搜集信息。
师:仔细情境图,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我为奥运种棵树几个字。
生2:育才小学有18个班,平均每班发223包树种。
生3:光明小学有12个班,平均每班发340包树种。
3、提出问题。
生1:我想知道育才小学发了多少包树种?
生2:我想知道光明小学发了多少包树种?
两位数乘三位数教案篇七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68、69页上的例l、例2及相应的课堂活动,练习十四第1~4题。
1.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会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2.能应用所学知识主动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合。
一、复习引入。
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并抽两道题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知识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板书课题。
[点评:通过相关知识的复习,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
二、进行新课。
1.教学例1。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
教师:从图中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提问题后,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21×12。
教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可以用估算的方法估算出这道题的结果大约是120×10=1200。
教师用纸片盖住“121”中百位上的“1”,只留下“21×12”。
教师:现在会算了吧?(学生:会算)请大家用笔算算出结果。
学生计算后,抽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如下所示:
学生讨论后回答:我认为是可以的。
教师:请同学们用这个方法试一试。学生先独立完成后,再小组交流,最后抽一个同学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出来。
教师:能说说你?用2乘121得242,再用10乘121得1210,把两次乘积加起来,就知道121×12的积是1452了。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
如下所示:
教师:能说说第二次的乘积“121”中后一个“1”要对着十位写的理由吗?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121×10=1210,后面这个“1”要对着十位写,才能表示1210,要不然就成了121了。
教师:这是笔算乘法中容易出错的地方,同学们要注意。和刚才估算的结果比,差异大吗?
学生:有一定差异。
学生:会算了。
教师:请同学们完成第68页中的课堂活动上的题。
学生完成后相互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然后全班集体订正答案。
2。教学例2。
教师:我们再来研究这样一个问题。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2情境图,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图意,指导学生列出算式。
教师:大家会算224×52吗?
学生:会。
教师:请同学们把这道题的结果算出来。计算时要注意思考这道题和前一道题有哪些不同?计算时你遇到了什么新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学生先独立计算,再小组交流,然后再抽一个同学的作业到视频展示台上展出,并请这个同学结合自己的计算回答上面三个问题。
学生:这道题和上一道题比计算上复杂得多,主要是在计算第二步时要连续向前一位进位。
教师:这是计算中最容易出错的地方,你是怎样解决的呢?引导学生说出可以把进位的数记在心里,也可以用很小的数字把它标出来,然后相加时再把这个小数字去掉。
教师:通过以上的学习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说出:我发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相同的`,只是每一步乘的位数要多一些。
教师:我们再来研究一个问题。多媒体课件出示第9页的课堂活动。
教师:这这群小朋友在争论什么?你认为他们谁说得对?
引导学生说出这些同学在争论34×386的列式问题,这两种竖式都列得对,因为在乘法中,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结果不变。
教师:这样一来,不管在乘法算式中的三位数和两位数谁在前面谁在后面,我们都能计算了,请同学们算出这道题的答案。学生计算后,集体订正。
三、课堂小结(略)。
四、课堂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四第1~4题。
(重庆江津市路平)。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70页例3及相应的课堂活动,练习十四第5~8题。
1。经历探究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方法的过程,会用简便算法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2.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计算方法的理解,提高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水平。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
一、复习引入。
计算下面各题。126×36305×18283×23402×29。
学生计算后,选两道题的竖式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让学生对着竖式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教师:这节课就在我们掌握了这些知识的基础上继续研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板书课题。
二、进行新课。
多媒体播放情景图。
引导学生说图意,并按图意列出算式470×40。
教师:同学们会计算470×40吗?
如果学生会用两种方法计算,则鼓励学生用两种方法计算的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可以把47与4相乘,再在积的末尾添两个0;如果学生只用一种方法算,则按以下的方式组织教学。把学生计算的竖式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
教师:能说说你的计算过程吗?
学生:我第一步是用0去乘470,得到的积是000;第二步再用十位上的4去乘470得1880个十;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教师:这道题和我们面前研究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有哪些不同?学生讨论后回答:这道题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有0。
教师:这种比较特殊的题,还是用我们前面掌握的一般的计算方法来算,有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发现这种比较特殊的题,还是用一般的计算方法来算,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全是0,由于0乘任何数都得0,这一步计算没有意义。
教师:所以,特殊的题目应该有特殊的算法。这道题可以用什么特殊的方法计算呢?同学们可以用你们掌握的知识来探讨一下,看谁能找到简便的算法。
学生讨论时,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如果学生自己能探讨出新的算法,教师则在鼓励的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如果学生探讨有困难,则可采用以下的教学设计。
教师:看来同学们遇到了一定的困难。没关系,我们来看看小明是怎样算的。
多媒体课件出示下面的算式。
教师:这个竖式和我们列的竖式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说出这个竖式多了一条虚线,并且只算了一步。
教师:先来研究这条虚线,哪个同学能猜出这条虚线表示的意思?
学生:不一样。
教师:哪一个算式的乘积小?
学生:47×4。
教师:算一算47×4的结果。
学生算出47×4=188。
教师:和你们前面算出的结果比,小多少?
学生:188比18800缩小了100倍。
教师:能解释缩小100倍的原因吗?引导学生思考出缩小100倍的原因是47比470缩小了10倍,4比40缩小的10倍,一共缩小了100倍。
教师:为了保持积的大小不变,小明对47×4的积作了什么处理?
学生:把47×4的积188扩大100倍。
配合学生的回答,教师作如下的板书:
教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小明的计算过程?
学生:小明是把470和40分别缩小100倍,先算47×4,算出结果后,再把乘积扩大100倍。
教师:这种算法和我们前面的算法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这种算法要简便得多。
教师:如果用另一种算法该怎样算?
学生:先算23×4,再在它的乘积后面添两个0。
教师:如果算380×87呢?
学生:先算38×87,再在乘积后面添一个0。
教师:为什么前一个算式要添两个0,后一个算式只添一个0呢?
学生:因为前一个算式是缩小100来算的,后一个算式只缩小了10倍。
教师:你认为末尾有0的乘法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引导学生归纳出: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看因数末尾一共有多少个0,就在乘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教师:用这种方法算一算230×40,380×87,63×250。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四第8题,要求学生先估算出结果,再进行笔算,看笔算结果。
四、课堂小结(略)。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四第6、7题。
(重庆江津市路平)。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两位数乘三位数教案篇八
因数末尾有0的和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1、第55页第3题。
283×19301×27180×50193×40。
216×32103×18650×12408×30。
让学生先估一估,在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列竖式计算有困难的学生,订正时注意帮助学生查找错误原因。
2、第56页第5题学生自己做。
3、第6题是一道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综合练习。
让学生找准数量关系自己填写。
4、第7题让学生说说想的过程。
5、第9题是运用所学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6、第10题、让学生自主尝试、对比的基础上反思,明白在列竖式时,上面一行写三位数,下面一行写两位数,这样计算比较方便。
7、第11题、12题学生先自己做,再在小组内交流,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做?做错的同学改正做法。
三、自我展示。
1、火眼金睛辨对错。
152304360。
×23×12×50。
356681800。
10434。
1396408。
2、一车间每月加工756个零件,照这样计算,全年加工多少个零件?
两位数乘三位数教案篇九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小组内经历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每一个学生在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35x2=/18x3=/250x3=。
2、估算。
19x5≈/21x7≈/398x2≈。
3、笔算。
24x12=。
从刚才的计算中,你还记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吗?
(1)、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因数的个位对齐;
(2)、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3)、最后把两次乘的积加起来。
4、引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板书并出示课时目标)。
二、新授。
1、情景导入。
2、教学例1。
(1)理解题意:每小时145千米,用了12小时。
(2)题析并列出算式:145x12=(千米)。
(3)估算。
估算一:把145看成150,把12看成10,150x10得1500。
估算二:把12看成10,145x10=1450。
(4)探索计算方法。
先独立计算,再在小组交流算法,最后全班共享。
可能出现:
a、口算:先算10小时:145x10=1450(千米),再算2小时:145x2=290(千米),加在一起:1450+290=1740(千米)。
b、口算:145x12=145x4x3=580x3=1740(千米)。
c、竖式计算。
145x12。
290………2乘145的积。
145………10乘145的积。
1740。
(5)讨论归纳。
讨论:在这么多的算法中,你最喜欢哪种方法?
1.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因数的个位对齐。
2.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三、巩固新知。
1、基础练习:134x23。
2、数学医院。
(1)134x16。
(2)246x343、134x12176x47425x36237x82。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两位数乘三位数教案篇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放大,培养类比以及分析、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计算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光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指名一人板演,看板书,说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主要说清楚分别要用第2个乘数的个位、十位上的数去乘)。
二、教学例题:
出示例题图:
让学生看图后,读读题目的意思,说说怎么列式?
随学生回答板书:144×15。
三、探索算法:
2、找几个学生的做法板演,分别说说各题错在哪里?正确的该怎么算?
[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1)直接一次乘。指出:乘数是两位的,要分两次乘。
(2)分别用第一个乘数三个数位上的数去乘,乘了三次。指出:一般用第二个乘数分别去乘]另外再指出:个位乘得的积末尾和个位对齐,十位乘得的积和十位对齐。
总结:
(1)用两位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依次分别去乘三位数;
(2)用两位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
(3)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四、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4题。
1、做“想想做做”第2题(做在书上)。
特别要注意三位数中间有0时,不能漏乘;还要注意不能忘记每次计算时的进位。
2、完成第1题。
让学生在作业本上写出竖式进行笔算,算完后指名说说得数。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组织学生讨论:怎样列竖式计算可以方便一些?
指出:用竖式计算类似的题目时,通过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能使笔算方便一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两位数乘三位数教案篇十一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过程,初步培养迁移潜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理解“用两位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的算理。
课件、计算器。
(一)复习旧知。
1.笔算下方各题。
144×544×15。
学生2名板演,其他做在练习本上,选一题说说计算过程。
2.点明课题。
设计意图: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是学生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方法迁移的基础,透过复习,为学生探究新知,奠定基础。
(二)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学生口答,老师列式145×12。
2.解决问题。
师:会算出结果吗?自我试一试,再和同桌说说怎样计算?
全班交流展示: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状况:
生1:估计约有1500千米,把145估乘150,把12估成10,150×10=1500,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1500千米。
生2:我用计算器算出是1740千米。
生3:我用笔算的方法结果也是1740千米。
3.探讨笔算方法。
师:同学们用多种方法算出145×12的结果。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完善课题)。
学生尝试竖式计算。
师:谁介绍一下笔算的过程?
生1:2×145=290,10×145=1450,290+1450=1740。
生2:各位上的2×145=290,十位上的1×145=145对齐十位,再相加得1740。
生1:先算个位上的数乘一个因数,积的个位对齐因数的个位,用十位上的数乘一个因数,积末尾对齐因数的十位,最后再把两次乘的积加起来。
生2:因为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1乘145得145个十,所以用十位上的1乘145的末位要和十位对齐,也表示10小时行了1450千米。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不一样的方法计算,让不一样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一样的发展。让学生透过不一样方法的比较,找到不一样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巩固练习。
1.教材47页做一做。
先笔算,在用计算器验算。
生1:注意抄对题。
生2:注意对齐位。
生3:注意进位时别忘记加上。
……。
2.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49页练习八第2题。
师:从题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要解决第一个问题,应选取哪些信息?
想解决第二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和数据?
设计意图:运用新学习的笔算方法来解决问题,使学生体验到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必要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
(四)归纳小结。
生1:先算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
生2:再算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最后再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生3: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因数,乘得的积末位要对齐十位,表示几个十。
2.比较:复习题2和例1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一样?
生:相同:三位数乘两位数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一样,都是先用个位上的数去乘,再用十位上的数去乘,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生:不一样:这天研究的例1每次算的都是三位数乘一位数,而复习题2每次算的都是两位数乘一位数。
设计意图:在学生进一步熟悉笔算过程的基础上,回忆比较三位数乘两位数,两位数乘两位的笔算方法,帮忙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
(五)教学拓展。
课后完成。
猜测: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每一天要白白流掉多少千克水?
调查:你家所住的楼房一共有多少户?
计算:如果按照一家一个水龙头计算,一年要白白流掉多少水?
两位数乘三位数教案篇十二
本部分的教学是口算乘法,包括:整百数乘整十数、几百几十的数乘整十数。这些内容是义务教育阶段有关整数口算乘法的教学目标,它是作为小学生应该具备的口算乘法技能的基本要求。教学时,要注意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能自主学习,掌握整数乘法的一般口算方法。
理解整百数乘整十数和几百几十的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算理;掌握合理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促进思维条理化。
经历过口算步骤的推导,初步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结合形式多样的练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淀数学意识。
人人参与口算,是学生养成积极动脑、认真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整百数乘整十数和几百几十的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合理的口算思考过程,正确进行口算。
教师准备:多媒体。
学生准备:课前小研究,学习用品。
1.复习回顾,谈话导入。
10个十是()10个一百是()12个一百是()50个十是()500个十是()420个十是()。
20x530x64x70100x63x200500x3200x612x4。
学生开火车,直接说出得数。教师随机选两题,说一说口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整百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帮助学生回忆口算的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出示信息窗,找出数学信息。
出示情境图信息窗一,让学生欣赏图片,搜集数学信息。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谈话:根据我们得到的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把本节课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提出学习目标:同学们提的问题还真多,我们本节课重点研究这几个问题,以完成这样的学习目标。
(1)整百数或整百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2)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设计意图: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激发探究的欲望,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
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根据你找到的数学信息,你想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探索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3)比较异同,优化算法。
其实这几种算法都是转化为我们学习过的算式进行计算。几种算法中你最喜欢哪种算法?
交流讨论,让学生发现两个因数末尾0的个数与积末尾0的个数的关系,通过对比,让学生体会到确实用添0的方法来计算这些题最简便,那添0法到底是怎么样的?让学生分小组去归纳:只要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加上几个0。
(4)即时练习:自主练习第一题,算一算,比一比,体会算法。
探索几百几十乘整十数的口算。
(1)教材34页红点问题:二组一共发放了多少份宣传资料?
指名列式:210x30(板书)。
又该怎样计算呢?
(2)把你的算法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指名小组代表交流。
预设1、先算21x3=63,再推算210x30=6300。
预设2、先算210x3=630,再推算630x10=6300。
(3)优化算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加上几个0。
设计意图:使学生掌握整数乘法口算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同时在对比中归纳出简便算法。
(4)即时练习:自主练习第三题。
自主练习1和3,直接写得数。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讲一讲,集体订正。重点让学生说算法:怎样算?
自主练习2,解决问题。
学生说思路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可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1.口算,我最棒!
400x30=。
90x600=。
50x200=。
30x300=。
250x40=。
490x20=。
160x50=。
70x130=。
2.有30行苹果树,每行400棵,一共有多少棵苹果树?
两位数乘三位数教案篇十三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79、80页上的例2、例3,议一议及相应的课堂活动,练习十五第3~6题。
1.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自主迁移出因数中间、末尾有零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2.掌握行程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感受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学生可能有的用口算,有的用笔算,如果用笔算的可进行板演。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中间、末尾没有零的笔算,那么中间、末尾有零的又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继续研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板书课题。
1.教学例2。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2情景图)。
(1)学生独立思考,解答,抽一个学生板演。
7200。
学生讨论,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重点围绕竖式的简便写法进行讨论。如果学生探讨有困难,则可用以下的教学设计。
学生:不一样。
教师:哪一个算式的乘积小?
学生:24×3。
教师:算一算24×3的结果。
学生算出24×3=72。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72与7200相比,缩小了100倍,为了保持积的大小不变,我们把积扩大了100倍。
配合学生的'回答,教师作如下板书:教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这个计算过程?
学生:略。
教师:你认为末尾有0的乘法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引导学生归纳出: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后,看因数末尾一共有多少个0,就在乘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4)及时巩固,算一算课堂活动的第2小题的前两小题:230×40,380×87。
2.教学例3。多媒体课件出示例3题目。
(1)根据题意,学生列式:108×18。
(2)引导学生观察算式有什么特征?
学生:因数中间有0。
(3)学生独立思考。
计算,抽一学生板演。
教师巡视,重点围绕竖式的书写,从而归纳出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方法、要点。
3.结合两个例题,小结行程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
学生:速度。
教师:30分和8时都叫做什么?
学生:时间。
教师:要求路程,你发现了怎样的数量关系?
师生共同归纳得出:速度×时间=路程。
4.课堂活动。
(1)怎样用竖式计算34×386?
学生按书中的程序计算完成后,通过两个竖式的对比,讨论得出:三位数和两位数相乘的时候,为了计算简便,我们更习惯于把位数多的因数写在上面。
(2)完成课堂活动第2题的后面两个小题:65×408,207×20。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五第3题,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小结(略)。
练习十五第4~6题。
(本案例由袁登维提供,由彭承志点评)。
两位数乘三位数教案篇十四
1、知识目标:
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
让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类比及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3、情感目标: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和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理解竖式中,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积的末尾要与十位对齐的道理。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1)、让学生理清题意,找出题中的已知量和所求量。
(2)、根据已知量和所求量列出算式
(3)、全班齐做,然后指名板演并说说其计算过程。
回顾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出示幻灯片,学生读一读)
谈话引入例1
(1)由学生列出式子,师板书:145×12
二、自主交流,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1、估算
让学生说说,教师随机板书学生的估算方法。
2、笔算
学生动笔算,教师巡视,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如果有用竖式算的就指名板演,并说出自己的计算方法;如果没有教师试着提示。)师:用竖式计算也就是笔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掌握的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补充板书)
教师讲解,板书145×12用竖式计算的过程
师:你认为三位数乘两位数,列竖式和笔算的顺序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有联系吗?
3、小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课件演示)
(1)、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
(2)、再用两位数十位的数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
(3)、然后再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4、巩固练习
教材第49页做一做。(分组完成,集体订正)
三、仔细琢磨,细心计算,巩固新知
1、数学医院,判断正误
(幻灯片出示题目,让学生观察,找出错误的地方,并改正过来。)
2、50页第一题。(分组完成,集体订正)
3、解决问题(50页第二题)
四、仔细想想,谈谈收获,归纳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生: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师:那现在哪个同学可以来帮我们小结一下三位数乘两位数竖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五、作业布置:练习七第3题
六、板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
复习例1
45×12=540(元)145×12=1740(千米)4 51 4 5
× 1 2 × 1 2
答:李叔叔买月饼一共花了540元钱。答:从哈尔滨到北京有1740千米。
两位数乘三位数教案篇十五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自己提高熟练程度。
2、使学生在计算时遇到连续进位问题时会正确计算。
3、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类比、计算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0年广州亚运会取得圆满成功。广州市在比赛前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咱们一块儿去了解一下关于修建高速公路方面的信息。
(多媒体出示)为迎亚运,广州市修建了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历时14个月,平均每月修路86米;二期工程历时15个月,平均每个月修建213米;三期工程历时12个月,平均每个月修建260米。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交流,师选择性板书:
一期工程全长多少米?
二期工程全长多少米?
三期工程全长多少米?
师:一期工程全长多少米?请同学们做在练习本上。比比谁做得又对又快。学生交流算法。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一)探究新知:因数中没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解决问题:二期工程全长多少米?
1、生列算式,师板书:213×15
2、揭示课题:
师:这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学生试做,抽一生板演。
做完小组内交流做法。
3、集体交流。(出示错误做法。)
1)展台展示,学生错误原因。
重点交流: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的个位数时,积的末位应该写在哪一位上,说明理由。
(2)黑板板演的`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师根据学生的说法板书:213×5的积,213×10的积。
4、小练习:456×19208×37
(二)探究新知:因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解决问题:三期工程全长多少米?
1、生试做。
2、师巡视,展台展示不同做法。
260260
×12×12
重点讨论:为什么积的末尾要加上0?(强调简便结果是384个10)
3)算法最优化:哪种做法更简便?
3、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
出示320×30,会做吗?
学生试做。
展示交流多种算法。
4、:在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应注意什么?
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几个0。
三、巩固拓展
1、第55页第1题
2、第57页第8题生自己在书上改正后指名说说错误之处及错误原因。
四、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说说计算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两位数乘三位数教案篇十六
1.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的迁移,使学生经历乘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学习任务。
难点:正确规范地计算和书写乘法竖式。
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咱们班的学生,个个非常聪明、能干,计算能力很强,现在请同学们展示一下,咱们来口算几道题好不好?电脑出示题:145×3、421×2、45×11、35×12、135×8、214×9。
2、笔算。
师:大家看这道题,45×12得多少呢?
请拿出练习本,开始笔算吧。(请一名学生板演)。
师:他计算的结果正确吗?
师生共同检查竖式……。
让全体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有的.学生也许会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列竖式或用计算器等。指名板演,并组织反馈。
二、民主导学。
1、任务呈现。
提问:李叔叔的城市离北京有多远?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怎样列式呢?
145×12=。
观察这算式,你发现和我们以前所学得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吗?
2、自主学习。
师:你能运用估算知识猜一猜:李叔叔家离北京大约有多远吗?把你的估计写下来,与同桌交流。
(1)那有什么计算方法让我们的计算结果更加精确呢?
(2)请拿出练习本笔算吧,做完后再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样笔算的?要求用竖式计算。(老师巡视指导,特别关注有困难的学生。)。
(3)谁愿意把你的笔算过程分享给大家?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3、展示交流。
(1).学生展示、交流估算方法:
a、把145看成150,150×12=1800。
b、把12看成10,145×10=1450。
c、把145看成150,12看成10,150×10=1500……。
(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探索,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研究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a.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
b.不管是正确的竖式还是错误的竖式都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思维过程,通过学生分享后,再通过集体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三、检测导结。
(一)目标检测。
1、课件出示:书第49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练习。
师:谁来说说你的笔算过程和结果。
2、我做得最快。
322×24=145×27=679×13=286×35=。
(1)分组算。
(2)公布比赛结果。
(3)表扬。
2、结果反亏你。
出示课本第50页练习七的第7题。
(1)谈话:有位同学他也做了三道题,请同学们帮他诊断一下,他有没有做对,把不对的改正在旁边。
(2)生独立完成,交流汇报结果。
3、反思总结。
这节课,我们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进一步学会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我们运用的就是迁移类推的办法,这是我们解决问题时经常采用的一种思路。要是让你计算四位数乘三位数或多位数乘多位数你有办法吗?你敢试一试吗?愿意动脑筋的孩子,请你们试试吧。
鼓励学生大胆的展示、交流:1、数位对齐;2、分位相乘;3、合并相加;4、满十向前一位进1。
教学反思。
两位数乘三位数教案篇十七
1.复习口算。(课件)。
12×35×1318×4。
60×70500×7。
提问生口算并说明算理。
2.复习估算、笔算。
出示复习题“从安达到哈尔滨的普通列车硬座票价是每位18元,有15位旅客要乘车,大约要花多少钱?”引导生仔细读题,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用估算、笔算方法进行计算。估算时生口述估算的过程,笔算时指定一生板演。
二、探究新知。
3.小结。
4.做一做。
竖式计算134×23=。
三、巩固提升。
1.神秘的城堡。
232×34164×25564×12275×37。
2.下面算式的得数只有一个是与给出的答案完全相同的,你认为是哪一个呢?
(8554)。
215×34224×32。
182×47113×18。
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得到答案。(预设:笔算、估算、计算器、只用因数个位数相乘等等)。
3.啄木鸟医生。(改错题)说说错在什么地方?怎样改正。
四、全课总结。
两位数乘三位数教案篇十八
总课时7。
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让学生活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得计算问题得体会,体验成功得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得自信心。
小黑板、学具卡片。
教学活动。
教师活动学生学习活动。
提问:从题目里你知道哪些信息?求彩田村一共住了多少户,你会列式计算吗?这道算式和我们学过的乘法有什么不一样的?那前面学过的乘法你还记得怎么算吗?(笔算:24×1345×6715×47)。
1、那这道算式你试一下看,会不会算?
2、集体反馈并指名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3、全班交流并集体反馈,学生说计算过程,教师板书算式。
154。
×14。
616。
154。
2156。
4、让学生口述答句,教师板书。
5、总结算法。
1、竖式计算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指名板演,完成后及时反馈。
(2)指名说说中间一题的计算过程,明确乘数中间有0时应怎样计算?
2、找错改错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让学生在书上独立找错改错。
(2)小组交流,找出错误的`原因,并认真订正。
3、列竖式计算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4、解决实际问题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学生默读题目,分析题中所给的信息,并独立在书上填写结果。
(2)组织交流,你是按怎样的数量关系计算总价的?
(3)全班反馈计算有无错误,如有错误共同订正。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642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