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学中用来指导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工具。教案还需要设计有效的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评价。教案范文中有很多关于案例分析和教学设计的有益经验。
大熊猫教案篇一
一、教学内容:
教育科学出版社“注·提”实验教材第二册第十二课。
二、教学背景分析。
1、学情分析。
儿童对动物的喜爱仿佛是与生俱来的,这便为他们学习本课提供了情感、态度方面的支持。并且学生通过玩具、电视、书籍、图片等对大熊猫有些了解。另外,学生对学习注音课文也掌握了一些方法,为学习课文内容提供了保障。在课堂教学过程 中,由于贯彻了课改理念,学生具备了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对新知有较强的期待。
2、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我国特有的珍贵动物大熊猫的可爱和它的生活习性。本文语言浅显、易懂、富有知识性与趣味性。教师在充分理解教材内涵的基础上,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并且根据农村孩子的生活环境和孩子身边的一景一物,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活动,使学生受到美育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
三、教学目标 。
1、会认读“耳、爪、竹、找、活、园”等九个字。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运用“珍贵”、“喜爱”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巧设闯三关,合作感悟课文内容,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4、根据学生实际生活的认知能力,拓展延伸,讲自己熟悉的小动物,在自由选择、自由表达、合作练说、登台赛讲的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大自然和动物的喜爱之情和保护之意。
四、课程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要“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教学设计利用图片、录像、玩具、资料等激发学生情趣,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亢奋之中。并且充分利用学校选聘小解说员这一课程资源,以课文内容为载体,结合搜集的信息,以过关活动贯穿始终,旨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
五、教学策略的选择。
1、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参与意识。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就是例子。”本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新理念,利用学校大队部举办图片展的契机,以竞聘小解说员为线索,以教材为载体,以闯关为活动内容,创设了一个充满情趣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情趣盎然中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语言交流、情感交流,激发了学生不尽的学习热情。
2、注重学法引导,发展学生思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本节课的设计贯彻了新的课改理念,注重了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注重了学法引路。如:学字的方法,朗读的方法,观察事物的方法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已知的学习方法学习新知,使“学会”变“会学”,让学生掌握知识创新的金钥匙。
3、体现人文气息,注重情感熏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在理解课文时,设计了闯三关:第一关,文字关;第二关,朗读关;第三关,解说关。学生每闯一关,都会感到信心倍增。三关连过,成功的喜悦溢于言表。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挖掘出了语文教材的人文底蕴,提高了自身的人文素养。
4、重视情感体验,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在论述语文课程的基础理念中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为此,本节课设计的训练内容,重视情感体验,发展学生思维;重视朗读方法,打下语文实践的基础;联系生活拓展,打下个性创造的基础。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
六、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放录像,学生自由谈感受。
2、在师生谈话中,揭示课题。
(根据孩子们喜欢动物的天性,通过播放录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并通过自由表述,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为顺利学习新课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二)学法引路,合作感悟。
公布招聘小解说员的消息及当小解说员必闯的三关。
(充分利用“学校招聘小解说员”这一课程资源,创造性的设计活动,把学生带到活动情境中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并通过师生共议产生必闯的三关。)。
1、闯第一关:生字关。
(1)小组内自选方法学习生字。
可以自学,也可以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习。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识字,并利用字卡在组内互学互考,给字组词作动作等,加深对字的记忆和理解。
(2)小老师检查认读情况。
请班级中识字最多的同学当小老师,利用小组接力读和指名读的方法,检查字的认读情况。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字方法,大胆放手,让学生在小组内自选形式,在阅读中,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自学应学会的字。)。
2、闯第二关:朗读关。
(1)学法引导:师生谈话,共同回忆朗读课文的方法。
(2)自由读,整体感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分段读,师生评议,进行朗读指导。
(4)选择读,个体感悟,让学生自由选择自然段去朗读,通过读一读、说一说、补充说、评价说,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挑战读,展示自我,可以两个小组选代表挑战读,也可以两个小组集体挑战读。
(6)欣赏读,美感熏陶,边观看大熊猫的录像,边听朗读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多种形式的朗读,就是学生理解、感悟课文内容,思维碰撞、再创造的过程。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
3、闯第三关:解说关。
(1)点拨方法:样子(先整体后部分)、习性(抓特点)。
解说方法:面向听众,态度自然大方,有前言和结束语等。
(2)组内练说,生生互动。
按照点拨方法在组内练说介绍大熊猫,通过生生互动达到整体参与,人人争取在竞聘中获胜。
(3)推选试说,师生评议。
每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试说,师生共同评议,促进解说水平的提高。
(4)超越文本,表演说。
综合学生搜集到的有关大熊猫的知识,用自己的语言介绍大熊猫。
(5)联系生活,扩展说。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这节课学到的有关知识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从点拨观察事物和解说的方法、引导解说技巧入手进行组内练说,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并通过个体试说、共同评价,既提高了解说水平,又增强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亲近自然,情感升华。
1、对大熊猫说一句话,表达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
2、成立保护动物小分队,举行签名仪式。
(关心自然和生命,是一种极为高尚的品德。关心就是爱,关心就是美。让学生带着对动物的喜爱之情自由表达对动物的关爱,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第二课时。
1、进行基础知识的综合训练。
2、指导朗读。
3、背诵课文。
4、指导学习课外阅读31课《小虾》。
七、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大熊猫的信息和图片。
2、录像、投影、字卡。
大熊猫教案篇二
1.能查找资料,整合信息,围绕提示的问题写一写大熊猫。
2.通过自评和互评,能用修改符号修改不准确的内容并补充新的内容。
多媒体课件。
1课时。
一、观看大熊猫,激趣导入。
1.出示多媒体课件:大熊猫。
大熊猫是哺乳动物,体色为黑白两色,它有着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以及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还有锋利的爪子。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四川、陕西和甘肃等地。
看到可爱的大熊猫,你想知道哪些问题呢?
3.出示教材中的问题。
4.这次习作我们就围绕这些问题,介绍一下大熊猫。
二、捕捉信息,明确要求。
1.课件出示表现大熊猫生活习性的画面。
2.出示课本中的图表。
3.明确要求。
(1)这次习作要围绕课本中提出的三个问题或其他问题介绍大熊猫。
(2)写作时可参考教材图表中提供的材料,也可以再查找其他资料。
(3)写完后注意修改,同学之间可以互评。
三、教师点拨,指导习作。
1.明确要求,拓展思路。认真阅读需要解答的问题,明确习作的内容,抓住大熊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进行描写。
2.搜集资料,选择材料。描写大熊猫的外形特点,要仔细看它的头部、尾部、颜色、四肢是什么样的。描写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要抓住它怎样吃食、怎样游戏、怎样睡觉等来写。
3.突出重点,表达心情。描写大熊猫的样子要侧重于静态描写,描写它的活动情况,要侧重于动态描写。按照从静态到动态,有条理、有层次地观察和描写,就能把习作写得清楚、细致、感人。在描写大熊猫的时候,也要表达自己的感情。
4.细致描写,条理清晰。描写大熊猫时,要细致描写,认真刻画。特别是在描写它的生活习性时,要注意准确地使用动词,再现它的活动情景。
在描写时一定要想好怎样开头,怎样结尾,全篇文章怎样组合。把这些想好之后再动笔,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四、试写初稿,修改完善。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写作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学生完成初稿,自己反复朗读,进行修改。
3.在小组内进行互评互改。
五、修改习作,誊写习作。
学生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把修改后的习作抄写在作文本上。
1.查找资料,围绕提的问题写。
2.自评、互评习作。
大熊猫教案篇三
教学内容:
歌表演:《大熊猫》
教学目标:
1、欣赏《大熊猫》,对音乐形象充分展开想象。
2、聆听《大熊猫》,自编动作表演。
3、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学重点:
1、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想象。
2、用生动形象的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神态。
教学难点:
感受乐曲的意境和情景,能跟着音乐表演。
教学准备:《大熊猫》欣赏带教学过程:
》
2、小朋友在大森林里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
4、小朋友看到的熊猫有……的,它在表演……,我们也来学学熊猫可爱的样子。
5、出示课题--《大熊猫》,简介作品。
6、生根据音乐速度变化分段。
7、生总赏全曲,随音乐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自由表演。
二: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馈:
教学反思
第一个部分:通过猜谜语的方式,激发幼儿对这节活动课的喜爱
第二各部分:通过老师的讲解,让小朋友们了解大熊猫,初步知道大熊猫长什么样子,喜爱什么?这节最大的难点是,幼儿对画椭圆与圆形掌握不好。所以在幼儿实际操作中,老师要给予幼儿帮助。多鼓励幼儿。
第三部分:通过贴画,来鼓励幼儿。
最后,我认为通过这节美术课,能让幼儿简单了解熊猫,让幼儿知道什么是圆与椭圆,让幼儿知道大熊猫喜欢吃竹叶,是我们国家的一级保护动物。
大熊猫教案篇四
1.指导学生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汉字,学习两个新偏旁“人字头”“四点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认识和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图入手启发谈话。
1.出示大熊猫,让孩子们看图画,简单说说大熊猫的样子。
2.师:大熊猫真可爱。那我们今天一起学习这篇课文吧!
二、自读感悟,读通全文。
1.借助汉语拼音自读课文,画出本课生字,要求做到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特别要读准字音。
2.数一数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知道每个自然段讲什么?
(课文共4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写大熊猫是动物园里最吸引人的动物。它是珍贵的动物。
板书:珍贵。
第2自然段,写大熊猫的样子。
第3自然段,写大熊猫的活动情况。
第4自然段,写大熊猫的饮食。
板书:样子活动饮食。
三、指导朗读.理解感悟。
1.再读全文。
2.把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1)小组合作,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小组同学听。
(2)读给全班同学听,大家评议。
(3)试着把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3.播放大熊猫的生活录像片。
感受大熊猫憨态可掬的形象,学习用课文中的词语来描述片中的大熊猫。
板书:身子胖尾巴短毛很光滑。
四肢黑身子和头白黑眼圈。
板书:小:活泼爬上爬下。
长大:不爱活动爱睡觉。
(3)吃什么?
板书:竹叶竹笋。
第二课时。
一、巩固练习。
1.以“开火车”的游戏方式,读词语卡片,巩固认识生字。
2.用生字开花的方法,给生字组词,巩固识字生字。
二、指导书写生字。
1.结合写字教学要求,学习新的偏旁“人字头”“四点底”。
2.指导学生在《写字》本上练习写生字。
三、实践活动。
1.有到过动物园或从电影电视上看到大熊猫的同学,或从网上下载的有关大熊猫的资料,说给大家听听,并在小组交流。
2.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再自主选择,填写自己喜欢的词语。
四、课外阅读。
读《语文同步读本》中的《我是国宝》《丹顶鹤》,让学生加深认识大熊猫和丹顶鹤,增强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板书设计:
大熊猫。
样子:身子胖尾巴短毛很光滑。
四肢黑身子和头白。
黑眼圈黑耳朵。
小时候:活泼爬上爬下。
长大:不爱活动爱睡觉。
大熊猫教案篇五
1、自主学习,了解我国大熊猫的有关知识,认识其生存状态。
2、理清文章说明顺序,学习形象生动的说明方法。
3、举行辩论会,讨论大熊猫的生存繁衍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组织学生观看以熊猫为主题的录象片段,增强学生对熊猫的感性认识。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一些关于"国宝"的特点、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及时给予肯定、鼓励。)也可以让学生描绘一下大熊猫的特征。(只要抓住特征就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大熊猫的生存现状并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开展宣传活动,号召社会一起关注关心大熊猫。
重点、难点:
1、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其成为国宝的原因;。
2、准确、形象生动的说明;。
教学突破:
两课时。
(一)明确目标。
(二)教学流程。
1、情趣导入。
1961年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成立时,大熊猫因为它的珍稀,被选中作为会徽的图案。又因为它只有中国的个别地区才有,所以它还常常作为"和平大使"的身份,带着中国人民的友谊到国外去攀亲结友。但是,伴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持续高速发展,在提高了人类生活品质的同时,自然环境所遭受的破坏程度也日益严重,人类恣意破坏动物的生态环境,肆意捕杀野生动物,许多珍奇动物,已濒临灭绝的地步,像丹顶鹤、朱鹮、大熊猫等。因此,对于初一的学生很有必要了解和关注大熊猫等珍稀动物的生存现状,为保护这些古老的物种献计献策。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介绍大熊猫的文章《国宝—大熊猫》。(板书课题、作者、体裁)。
这节课我们主要是(亮标):
2、课前热身。
叶永烈(1940—):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家。浙江温州人。1957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58年开始科学普及读物的创作。1963年毕业后,在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任编导。1981年起在上海市科技协会专事写作。1982年被选为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并任中国科普创作常务理事、上海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等职。作品有中篇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获全国第二届少年儿童文艺作品评选一等奖。
大熊猫教案篇六
《大熊猫》以“动物”为主题,课文语言浅显易懂,描写形象生动。
通过介绍大熊猫的可爱外形,小的时候和长大后的不同生活习性,最爱吃什么,一只可爱的大熊猫形象展现在孩子们的眼前。《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是我们语文教学的至高追求。同时,通过对话,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重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正确情感和态度。我的整个教学过程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展开的。
一、以物激趣。在导入时,我出示大熊猫的一段视频,让学生有序观察大熊猫的外形,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观察中被调动起来,为全文教学创设了一个很好的“乐学”氛围,奠定了学习文本的感情基础。
二、以读为“本”。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这堂课,我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进行朗读,如:引读、集体读、部分读、范读、选自己喜欢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感受大熊猫的外形可爱,小时候的活泼可爱,长大后睡觉的样子可爱,以及它吃竹叶时的样子可爱,从而体会到大熊猫是最可爱的一个,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
三、学以致用。为了让学生学会积累,为今后的写作打基础。首先让学生积累,如aab重叠词,“胖胖的、短短的”等,还知道abac的运用。如:‘跑来跑去,走来走去。为了运用我先设计“1、小鱼在水里()来()去,可开心了。2、小鸟在”等句子,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一边运用,一边积累。又让学生仿照课文写一段话介绍一种动物。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很是费了点劲,但通过训练学生知道怎么抓住特点来写动物外貌、生活习性,饮食等。效果挺好的。学生在课后完成的《可爱的小狗》、《小花猫》、《小鸡》都很不错。真正达到了学以致用。
大熊猫教案篇七
初步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感受不同音乐节奏的特点,并尝试根据不同的音乐节奏做动作。
活动准备。
大熊猫图片和录像。
活动过程。
形式:集体/小组。
1.请幼儿猜谜语:
像熊又像猫,
身体胖又圆,
身穿黑白衣,
2.出示大熊猫图片或播放录像,请幼儿观察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3.向幼儿提问:
你见过大熊猫吗?在哪里见过?
大熊猫的外形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你认为大熊猫什么地方最有趣?
进行活动时,可鼓励幼儿运用关键词,例如圆圆的、胖胖的、短短的、黑眼圈、尾巴、竹子、竹林等。
4.老师用不同的速度弹奏同一首音乐,请幼儿挑选适合的节奏与动作来配合扮演大熊猫在竹林里散步、吃竹子和睡觉。
活动评价。
能说出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能感知不同音乐节奏的特点,能用适合的音乐节奏与动作来表现熊猫的活动特点。
大熊猫教案篇八
1.能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和大熊猫图片,简单的画出大熊猫的体态。
2.增强幼儿爱护大熊猫的情感。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感受作品的美感。
课件大熊猫、大熊猫图片、录音机、磁带、彩笔、油画棒、绘画纸,小椅子、呼啦圈。
随着音乐全体小朋友学着大熊猫的动作进入活动室。
1.出示课件:(大熊猫吃竹子的画面、玩耍的画面),让幼儿观察并讲述大熊猫的外形特征。
小朋友,图上是谁啊?(大熊猫)大熊猫在干什么?(在吃竹子、在玩……)大熊猫长什么样子啊?(身上有毛,有黑色的、有白色的,有四条腿,有一条尾巴,有两只半圆形的耳朵,身体胖胖的……)。
教师总结:刚才小朋友们看的真仔细,说的太好了,大熊猫身体肥胖,四肢粗壮,皮毛黑白分明,四肢、肩部和耳朵黑亮,眼睛周围也是八字形的黑毛,其余均为白毛。而且大熊猫生活在山林中,喜欢吃竹叶和竹笋。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2.朋友们看磁性黑板,出示熊猫图片,请幼儿观察静止的熊猫的样子。
3.老师在卡纸上示范并讲解大熊猫的画法。
2)出大熊猫椭圆形的白色身体。
3)画出大熊猫又粗又短的四条黑腿。
4)给大熊猫添画上眼睛、鼻子、耳朵。
5)给大熊猫进行着色。
4.幼儿在绘画纸进行绘画。
1)自己画,老师巡回指导,必要时给予帮助。
2)画简单的大熊猫的基础上,大胆想象,画出不同形态的大熊猫。
4)给大熊猫进行着色。注意画面的整洁,涂色要均匀。
7.对孩子的作品进行评价,组织孩子们选出不同姿态的大熊猫,组成熊猫的一家,进行组合活动,并进行讲述活动,发展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合能力。
8.小朋友,今天我们把大熊猫的一家打扮的这么漂亮,它们可高兴了。让我们一起祝贺一下,来做一个《大熊猫钻圈》的游戏,好不好?(好!)。
老师讲明游戏的玩法、规则和注意事项。
玩法:幼儿排成两队,第一个幼儿学习大熊猫的模样,手脚着地,钻过呼啦圈后,返回拍第二个小朋友的手,依次类推,看哪一队的小朋友先钻完,哪队便为胜方。
规则:必须手脚着地钻过呼啦圈。
注意事项:不能碰倒呼啦圈。
刚才小朋友们表现太棒了!现在让我们把大熊猫送回家吧。
听着音乐,组织孩子们张贴自己的作品到互动墙壁上。
随着音乐,老师组织孩子们学着大熊猫的样子,出去寻找东西吃。教育孩子们要爱护大熊猫,发动家人和朋友一起爱护国家一级动物——大熊猫。
虽然这只是一节随堂课,但是作为执教者,我觉得它不仅目标明晰,环节清楚,而且从幼儿的作品上分析,幼儿对这次的活动很感兴趣,并基本上把大熊猫圆圆胖胖的身体特征表现出来,不得不说这是一次成功的教学活动。
“大熊猫要出国演出,它想把自己的画像送给外国朋友,我们一起来帮帮它,好吗?”,教师给幼儿创设了“给大熊猫照相”的情境,小画家一下子变成了摄影师,幼儿别提多兴奋了。有的幼儿为了让大熊猫的演出更精彩,还给大熊猫佩戴了漂亮的蝴蝶结呢!为了加快幼儿的绘画速度,教师继续创设情境说:“哇,现在大熊猫已经上飞机了,飞机马上要起飞了,你们赶紧画呀,否则熊猫的画像就没法带到国外去了”,刚说完这句话,就听见幼儿喊:“飞机快起飞了,大家快点画啊!”
活动中的提问简洁明了、环环相扣,能积极地启发幼儿的思考。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对范画的观察,大胆的参与讨论,在讨论中一步步的解决问题,完成本活动的教学目标。
应该说,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是绘画技能的学习,同时还注重幼儿情感的培养。黑色原来也是一种漂亮而有用的颜色,圆圆胖胖的大熊猫原来时如此的可爱。
启发:
在诸多的绘画活动中,教师往往关注的是作品的绘画方法,追求的是幼儿是否画的好,其实,这样的教学模式是不科学的,是与《纲要》精神相违背的,教师应以美术教学为载体,积极融合情感、科学、交往、语言等多方面因素于一体,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
大熊猫教案篇九
大熊猫,一般称作“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数量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体色为黑白相间,被誉为“中国国宝”。
1、通过学习了解大熊猫的简单知识,能简单的画出大熊猫的体态,形状。
2、增强幼儿爱护大熊猫的情感。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画好椭圆,和圆形
画好椭圆,和圆形
一、开始部分: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图片:(大熊猫吃竹子的画面、玩耍的画面),让幼儿观察并讲述大熊猫的外形特征。
小朋友,图上是谁啊?(大熊猫)大熊猫在干什么?(在吃竹子、在玩……)大熊猫长什么样子啊?(大熊猫有一个圆圆的脑袋,椭圆形的身子,椭圆形的四肢,半圆形的耳朵,圆圆的眼睛,尖尖的鼻子,弯弯的嘴。
(老师)小朋友们真棒,刚才看得太仔细了,大熊猫身子很肥胖,长有粗壮的四肢。
2、老师在黑板上示范并讲解大熊猫的画法。
首先,咱们画大熊猫圆圆的大脑袋。 然后在脑袋下面画一个椭圆形的身子,然后画大熊猫椭圆形的四肢,最后,咱们给大熊猫添画上圆圆的眼睛,尖尖的鼻子,弯弯的嘴 。小朋友们,老师刚刚给你们说了,大熊猫爱吃什么?(竹叶)所以,我们在画画时,要给大熊猫添画上竹叶。
3、让幼儿自己操作
1)、幼儿在绘画纸进行绘画。老师巡回指导,必要时给予帮助。
2)、画简单的大熊猫的基础上,大胆想象,画出不同形态的大熊猫。
3)、为大熊猫添画竹笋、竹叶等。
4)、给大熊猫进行着色。注意画面的整洁,涂色要均匀。(涂色时老师要强调,用油画棒涂色时要朝一个方向涂)
4、对孩子的作品进行评价,组织孩子们选出不同姿态的大熊猫,组成熊猫的一家,进行组合活动,并进行讲述活动,发展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合能力。
三、活动延伸:
刚才小朋友们表现太棒了,现在,咱们去把你们画的漂亮的熊猫贴在画廊上。
四、结束部分:
让幼儿模仿大熊猫走路,依次走出教室。
第一个部分:通过猜谜语的方式,激发幼儿对这节活动课的喜爱
第二各部分:通过老师的讲解,让小朋友们了解大熊猫,初步知道大熊猫长什么样子,喜爱什么?这节最大的难点是,幼儿对画椭圆与圆形掌握不好。所以在幼儿实际操作中,老师要给予幼儿帮助。多鼓励幼儿。
第三部分:通过贴画,来鼓励幼儿。
最后,我认为通过这节美术课,能让幼儿简单了解熊猫,让幼儿知道什么是圆与椭圆,让幼儿知道大熊猫喜欢吃竹叶,是我们国家的一级保护动物。
大熊猫教案篇十
从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方面介绍了我们的国宝——可爱的大熊猫。文章重点突出,形象鲜明,表达了作者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和一定要保护大熊猫的主张。
属于略读课文,教学时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充分自主阅读,开展合作交流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中感悟课文内容。
1.了解大熊猫的习性、特点,懂得爱护大熊猫及其他动物,增强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本课9个生字。
1课时。
大熊猫挂图,识字卡片。
1.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同桌两人互读课文,纠正字音,把课文读流利。
3.指名分自然段读文,集体正音,感受大熊猫的可爱。
1.再自由读文,想想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大熊猫?
2.让学生回答上面问题,教师相机:是从外形、习性两方面介绍了可爱的大熊猫。
3.学习写外形这部分。
(1)指名读一读,想一想:你觉得大熊猫哪儿最可爱?
(2)学生自由发言,说出大熊猫的可爱之处,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4.学习生活习性这部分。
(1)自由读一读,想一想:大熊猫小时候和长大后有什么不一样?
(2)学生回答上面的问题。
(3)你除了知道大熊猫爱吃竹叶、竹笋以外,还了解大熊猫的哪些习性?还知道关于大熊猫的什么知识?学生畅所欲言讲一讲。
1.课文这几个自然段,你最有信心读好哪一段?或最有把握读好哪几句话?(在赛读过程中,生生、师生互相评议。)
2.相机指法。
朗读时要抓住重点词语,读出大熊猫独特的外形和懒洋洋又讨人喜爱的样子,配上动作声情并茂地读。
(1)读第2自然段时,要突出表现大熊猫样子特点的词,比如“胖、短、光滑、黑的、白的、圆圆的、毛茸茸的”等词,要读得稍重一些。
(2)读大熊猫睡觉的句子“呼呼大睡”和“又呼呼地睡了”时,要注意语气的变化,表达出大熊猫又懒又讨人喜欢的样子。
3.大家读得真精彩。现在同学们不要看书,看看教师带来的图片,说说大熊猫哪里可爱?
4.齐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熊猫馆需要招聘一位解说员,请大家赶快准备吧!
2.小组内介绍、交流。
3.各小组选派代表参加解说竞赛。
1.卡片出示生字,开火车读。
2.同桌互读、互考。
1.阅读《小学语文阅读资源(注音版)》中《两只小狮子》。
2.让学生课后收集大熊猫的相关资料。
大熊猫教案篇十一
安全教育工作是大家所重视的,但是安全教育活动设计却仍然不多见。在一次兴趣组活动中,和大班小朋友聊天的时候,问起:如果碰到坏人你该怎么办?孩子们的回答很出乎我的预料:孙悟空、奥特曼等动画明星成了很多孩子心目中的英雄兼救星,这让我感到了身上的重担。偶然的机会,和他们又聊起《幼儿画报》里的故事,有个孩子介绍了“电梯里有只大熊”的故事,并且很认真地补充说:红袋鼠碰到坏人很勇敢的!于是就萌生了将此活动设计成一个安全教育活动的念头。
1、乐意参与集体讨论活动,大胆地表述自己的看法,并在相互的交流中学会安静地倾听、获得启发。
2、通过看vcd、讨论等活动,了解一些自我保护的知识,知道在单独情况下遇到一些陌生人时应该具有的警惕性行为。
3、在扮演等活动中感受自我保护的重要性以及遇到危险时能够想办法应对的勇敢精神。
4、教会幼儿做个胆大的孩子。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一、引入如果你一个人在家的时候遇到了陌生人,怎么办?(幼儿都知道要警惕,不给陌生人开门等,给幼儿心理上作好的铺垫)。
(出现问题情境)。
二、欣赏与理解故事“电梯里有只大熊”
2、欣赏动画片。
3、理解故事。
(1)红袋鼠碰到了谁?(一只大熊,有着尖尖的牙齿和锋利的爪子)。
(2)红袋鼠心里是怎么想的?(害怕大熊会绑架自己、或是吃掉自己、或是拐卖自己)。
(3)他是怎么做的?(想办法救自己:让电梯每层都停下来,如果看到人就大声呼救)。
(4)假如你也在场,你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将问题从动画片抛向幼儿自己)。
(5)熊奶奶对红袋鼠说什么?(肯定自救的积极行为)。
(6)你看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三、观看幻灯、讨论。
1、出示几种场合:一人在家、陌生人给你吃东西等等,请幼儿讨论应该怎么办?将一些正确、合理的方法用简单的动画表示出来。
2、分组讨论:请幼儿自由结伴,自选一种场景,将合适的做法画下来。
3、交流相互之间的发现:展示各组的画,相互介绍。
四、活动延伸。
2、故事表演:幼儿自己分配故事的角色,开展《电梯里有只大熊》的故事表演活动。鼓励幼儿进行创编,增加一些故事情境,或是将故事的场景、情节进行改编,从中获得相应的自救知识。
在活动中,我首先充分地让幼儿去试一试能不能接住还没有落的球、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接住这样的球,活动中我注意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去感知,从而去尝试发现“自抛自接球”的方法。并注意观察幼儿在尝试过程中的问题,及时以启发式的提问,引导幼儿找出问题的所在,提供给幼儿充分表达、表现的机会,满足他们的需要,在幼儿讨论的基础上又加以经验的提升,易于幼儿理解、掌握和提高。“先练后讲、先试后导”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有了前面的尝试以及讨论,幼儿初步掌握了“自抛自接球”的正确方法,并产生了继续尝试的欲望。于是,和幼儿边念儿歌边做动作,使得孩子自抛自接球的动作成功率大大提高,使幼儿的兴趣更高,同时教师和孩子共同念的儿歌也起到控制幼儿抛接节奏快慢的作用。有3个幼儿在开始抛球时因为害怕自己接不住,不敢抛,后来在老师的鼓励和其他小朋友的帮助下,慢慢开始尝试,从不敢抛到接不住到像抱着宝贝一样抱住球,他们从中体会到的快乐可想而知了。在跟着儿歌抛的环节中他们还是有点跟不上节奏,但我相信他们多练习几次,平时在多给一些鼓励,多给一些表现的机会,他们会做的更好。
大熊猫教案篇十二
认识15歌声字,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学生热爱大熊猫的思想感情。
识字,理解课文内容。
识字,理解课文内容。
挂图、识字卡片。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活动过程:
2、学生观察大熊猫是什么样的?
3、读课文,找到那一段是描写大熊猫样子的。
4、指名读第二段后说一说大熊猫的样子。
5、让学生用铅笔轻轻地在30页的白描图中涂上应该是黑色的部位。
6、认识:熊许物最乎短黑圈(方法同前)。
7、师说大熊猫的一些生活习性。
8、对照课文找到描写大熊猫习性的'段落。
9、生读课文,熟读后清学生会大大熊猫有那些生活习性。
11、指名读最后一段。
12、学习生字:侯爬爪抱睁香(方法同前)。
13、同学们通过学习你喜欢大熊猫吗?让我们齐读第一段。
14、自己读课文,喜欢哪段读哪段。
三、课堂总结:
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它特产于我国,也是全世界的珍奇动物。
板书设计。
身子胖乎乎白。
尾巴短。
头白黑耳朵黑眼圈。
四肢黑。
熊许物最乎短黑圈侯爬爪抱睁香。
大熊猫教案篇十三
认识15歌声字,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学生热爱大熊猫的思想感情。
识字,理解课文内容。
识字,理解课文内容。
挂图、课件、识字卡片。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活动过程:
1.课件出示大熊猫吃竹子图。
3.读课文,找到那一段是描写大熊猫样子的。
4.指名读第二段后说一说大熊猫的样子。
5.让学生用铅笔轻轻地在30页的白描图中涂上应该是黑色的部位。
6.认识:熊许物最乎短黑圈(方法同前)。
7.课件演示大熊猫的'一些生活习性。
8.对照课文找到描写大熊猫习性的段落。
9.生读课文,熟读后清学生会大大熊猫有那些生活习性。
10.提问:大熊猫喜欢吃什么?
11.指名读最后一段。
12.学习生字:侯爬爪抱睁香(方法同前)。
13.同学们通过学习你喜欢大熊猫吗?让我们齐读第一段。
14.自己读课文,喜欢哪段读哪段。
三.课堂总结: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它特产于我国,也是全世界的珍奇动物。
四.教学回顾:
大熊猫教案篇十四
教学目标:本课主要介绍图形图画的加工处理方法,通过用“画图”软件画大熊猫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如何使用计算机提供的工具来绘画简单的图形和图画,处理图形信息。安排画大熊猫的活动,考虑到大熊猫特征明显,画大熊猫只需用到简单的几何图形和黑白简单色,简单易画,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创造自己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点:使用画图程序。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1.活动导入。
教师可以给出大熊猫的图片、视频等,让学生观察大熊猫的颜色、形状等特征。大熊猫的特征主要是通过各种图形、结构、颜色来共同表现的,让学生们思考应该用哪些工具、材料来绘画,按什么样的顺序画大熊猫的各个部分,为绘画做好设计准备。
2.尝试工具。
学生在逐个尝试工具的过程中发现画大熊猫所需要的工具如圆、椭圆、圆角矩形等,做好工具准备。
“提个醒”中介绍了“撤销”操作的功能,由此对比手工作画,可感受计算机作画的某些优势。
3.完成作品。
在作画的过程中,学生对各种工具可以随意选择,综合利用,不必拘泥于一种方式和途径。如利用铅笔工具,也可以画出椭圆、圆形等。
4.保存作品。
存储是信息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存储的信息可以被重新调用。计算机具有存储功能。完成的画是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在计算机中的。为了避免突然断电或者死机等造成信息丢失,要及时地保存文件。
“小本子”也是保存信息的方法,它保存的是活动中的重要信息,培养学生对重要、易忘信息及时记录的习惯。通过小本子记录文件名和保存位置,可以帮助学生找到保存在计算机中的作品。
5.活动交流。
活动完成后,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讨论手工画画与计算机画画的异同,说出计算机画画的优势。
6.作品评价。
在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时,提倡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不能一味地追求“像”与“不像”,应以赞扬为主,并给以适当的指导。还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经验进行不同的要求与指导。
大熊猫教案篇十五
本课是一篇说明文,重要介绍了大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食物及进食特点,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
低年级学生对动物都比较感兴趣,也有机会接触和了解一些动物,但由于地理位置位置的原因,我们这里的学生很少能亲眼见到大熊猫,对大熊猫充满了好奇心,这就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针对这个特点,本课的教学安排将学生课前自己动手收集资料、了解有关大熊猫的知识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不仅使学生初步学习了一些记字方法和阅读方法,同时也锻炼了他们动手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1、通过学习本课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与生活习性,了解更多有关大熊猫的知识,感受大熊猫的可爱,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模仿课文简单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动物。
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与生活习性。
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收集大熊猫的资料。
你最喜欢哪种动物?
你能给大家说一说你喜欢的动物长得什么样吗?你知道它最喜欢吃什么吗?
(出示幻灯)学生齐答:大熊猫。
师:对,它就是被我们称作国宝的大熊猫(师板书课题)。你们喜欢它吗?
那么你们为什么喜欢它呢?(生根据收集到的资料自由发言)。
(师相机板书:珍贵,可爱,国宝)。
同学们说得真好,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更多的关于大熊猫的知识呢?今天老师就带你们更好地了解一下大熊猫,下面我们来看课文。
1、师范读课文。
2、生自由读课文:同学们,听完了课文,你们是不是更喜欢大熊猫了?那么下面你们就带着喜爱的感情认真地读读课文吧。阅读要求:一边读一边在课文中标出自然段。
3、指名分段读课文。
4、再次齐读课文。
1、你最喜欢文中哪一段?就用喜爱的语气来给大家读一读吧。
2、学习第一段:读完后,你们知道了什么?
等国家和地区赠送大熊猫,这些大熊猫在这些国家和地区都受到很高的待遇,住在为它们专门修建的熊猫馆。并且大熊猫还被选做北京2008奥运会的会标呢。(出示奥运福娃的图片及赴港大熊猫的图片)这就是赠送给香港的两只大熊猫团团和圆圆,它们的名字还是经过网络征集的呢。那么,它们为什么能受到那么多人的喜爱呢?我们就来看看下面的课文吧。(生齐读课文)。
a)生边读,师画简笔画。
b)生根据课文内容和老师一起完成描图。
c)边看图边指导学生背课文。
d)出示幻灯,学生填空。1,大熊猫的身子(),尾巴(),皮毛很()。头和身子是(),四肢是()。它头上长着一对()的黑耳朵,还有两个()黑眼圈。
2,比一比,你认为哪个句子更好?为什么?
大熊猫的身子很胖。
大熊猫的身子胖乎乎的。
3、照样子,写词语:毛茸茸。
胖乎乎()。
4、学习第三段:
大熊猫不仅长得可爱,它的生活习惯也很有特点,那么谁来读读下面这段课文呢?教师板书:
小时候:活泼,喜欢爬上爬下。(很可爱)。
长大以后:不大爱活动,常常用爪子抱着头呼呼睡大觉。(憨态可掬)。
5、学习第四段:
最后,我们来看看大熊猫都吃些什么?
(1)、认真观察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动物,然后模仿课文给同学介绍一下这种动物,并把它记在日记里面。
(2)、把你想对大熊猫说的话写下来。
(3)、写一句话吸引更多的人们和我们一起保护动物。
大熊猫教案篇十六
教学目标:
1.针对教材提出的问题,搜集国宝大熊猫的相关资料信息。
2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从不同方面介绍国宝大熊猫。
3.语句要通顺,调理要清晰,内容要清楚明白。能适当的用上一些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初步学习整合大熊猫的信息,从不同方面介绍大熊猫。
教学难点:
能恰当的用上一定的说明方法,文从字顺,条理清晰地写作。
教具准备: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同学们见过真的大熊猫吗?在哪见过?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设计意图:出示大熊猫图片,让学生再现生活场景,便于学生思维的激活,激起表达的欲望。为后面的话题交流创设了轻松地氛围。
2.教师讲述,明确任务: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这节。
课我们从不同方面来介绍大熊猫,让我们通过交流多一些对它的了解认识。
3.出示交流的问题。
(3)大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
(4)大熊猫身上哪些地方是白的?哪些地方是黑的?
(5)大熊猫为什么被视为中国的国宝?
4.组内交流,推选代表全班交流。
教师相机板书:。
样子门类分布食物数量……。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学习抓住关键词提取信息的学习意识,为接下来的写作梳理提纲。
5.明确写作要。
(1)整合信息,确定从几个不同的方面进行介绍。
(2)信息要准确〖〗,语句要通顺,内容要清楚,结构要完整。
(3)会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6.整合资料,自主写作。
第二课时。
一、展示作品,评价交流。
1.教师随机抽取小组学生作品展示,师生共同点评。
展示学生作品,先学生评价,老师再补充评价,点拨指导。
设计意图:作品展示,更能彰显学生的成就,提升写作的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认知,提升了学生的欣赏水平。
二、组内互评,互改,教师巡视,相机关注指导。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便于学生相互取长补短,互相促进,相互提升。
三、整理誊写。
板书设计:
整理信息。
大熊猫教案篇十七
设计意图:出示大熊猫图片,让学生再现生活场景,便于学生思维的激活,激起表达的欲望。为后面的话题交流创设了轻松地氛围。
2.教师讲述,明确任务: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这节课我们从不同方面来介绍大熊猫,让我们通过交流多一些对它的了解认识。
3.出示交流的问题。
(3)大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
(4)大熊猫身上哪些地方是白的?哪些地方是黑的?
(5)大熊猫为什么被视为中国的国宝?
4.组内交流,推选代表全班交流。
教师相机板书:。
样子门类分布食物数量……。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学习抓住关键词提取信息的学习意识,为接下来的写作梳理提纲。
5.明确写作要。
(1)整合信息,确定从几个不同的方面进行介绍。
(2)信息要准确〖〗,语句要通顺,内容要清楚,结构要完整。
(3)会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6.整合资料,自主写作。
第二课时。
一、展示作品,评价交流。
1.教师随机抽取小组学生作品展示,师生共同点评。
展示学生作品,先学生评价,老师再补充评价,点拨指导。
设计意图:作品展示,更能彰显学生的成就,提升写作的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认知,提升了学生的欣赏水平。
二、组内互评,互改,教师巡视,相机关注指导。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便于学生相互取长补短,互相促进,相互提升。
三、整理誊写。
板书设计:
整理信息。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650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