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可以从总结中受益,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总结是对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和归纳,要注重深度和广度。某学术机构总结了一项重要研究项目的成果,供同行们参考学习。
黑天鹅的咏叹调篇一
开始时舞台在梦境中,结束时舞台在现实里。
梦想变为现实的时候,仿佛一切仍是那样,还是梦里那件雪白蓬蓬裙,那双光滑绸面舞鞋,那曼妙撩人的舞步。区别在于现实中的蓬蓬裙被划裂,隐隐藏着个涔涔渗血的伤口,而那舞步的主人躺在血泊里。这或许就是梦想到现实的距离,这或许就是艺术的代价。
艺术,是一种高效的表达。但并不是努力就可以拥有这种高效表达的能力。当艺术达到一定高度时,技术的重要性开始递减,进入拼理解力和感悟力,拼个性和阅历的阶段。nina面对的是两个同样高难度却黑白迥异的角色,这意味着她需要在内心安抚妥当两种相生相克的力量,让它们共存且达到高度和谐。镁光灯下的几分钟,被残忍放大的绝不仅是演员脸上的毛孔,更是她背后的生活和内心的世界。
于是,黑天鹅出现,nina的一系列异常开始上演。比如一次重于一次的皮肤抓痕,比如在恐惧中不断看到另一个自己,比如同性性行为的幻象。幻觉和现实在电影中交叉重叠,却因导演并未留下判别线索而变得无从细究。虽然敏锐的人还是可以从配乐中得出一丝线索,但就整体而言,观影过后对于幻觉真相的重新判断显得意义不大。倒不如珍惜当下的体验,尾随那些大胆跟在nina身后拍摄的镜头,感受她不安恐惧的内心。在这点上达伦展现了他制造吊诡气氛,安排紧密节奏的天分。暗示足够多,让人大呼过瘾,众多细节和意象都值得回头考究。配乐更是可圈可点无所挑剔,在看第二遍时我甚至将大部分感官倾斜于听觉。这在多大程度上是借了大师神力不好评说,由于大量使用柴可夫斯基的音乐,本片冲奥失败也在情理之中。
在绝妙音效的带领下,早已被训练出门道的观影者们轻车熟路地入戏,进入这类心理电影的痛苦和不安的体验。却在意外中发现此次体验未循老路,竟有几处都峰回路转地感到了庆幸,或许有时还会并不自知地长舒一口气。比如,当nina发现了一些荒唐的事情原来是幻觉时,当演出完美谢幕时,我内心都有声音响起,还好不算糟。还好是幻觉还不算反叛过头,还好是幻觉至少不致伤人判罪。还好这最终的谢幕不是幻觉,终于把梦里牵绕多年的动人谢幕牢牢钉在了众人的眼里心中。
甚至当听到那句血泊中的“it’sperfect”时,我开始对悲感产生质疑,忽然觉得揪心或没太多必要。因为对于一个表演者,黑暗和极端并不能和悲剧轻易划上等号。完美一瞬的背后常常是深渊,以艺术的名义,将创造和毁灭无限拉近,便成了一场最天然的华丽秀。是的,是nina自己召唤了黑天鹅,为了舞台上的一瞬,她宁愿与魔鬼共舞。这一切都完美地如苔原和峭壁上的盛开的雪莲花般,具有灼眼的刺人的美感。
在这一点上我欣赏达伦阿罗诺夫斯基阔绰的自信,纯恐惧容易制造,大可循点鬼片套路。难在不断给恐惧穿插转机,不断让它回暖的同时,却仍能增进惊悚的效果。难在让观众达到恐惧观感后惊觉,如果重来一次也并不愿让它的过程发生改变,似乎命中注定就该这样。
黑天鹅的咏叹调篇二
一湖清浅,水草在梦里蜿蜒,特立独行的姿容,品味着每一个清寂的黄昏。黑天鹅是一幅美得窒息的静态油画,更是一首篇幅虽小却异常精巧的诗。
它那鲜红的嘴,纤细的颈,曼柔的曲线,黑得宛若暗夜天幕的羽毛,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还有那一双同样黑得深邃的蹼,无一不是被天使吻过的,玲珑高雅又不失自然的气息。
它悠悠然浮在水面上,翡翠似的湖水仿佛是一双无形的手轻轻将它托起;它曲着修长的颈凝视着自己的倒影,俨然是智者低头沉思;它划着蹼脚掀起碧浪,则是活泼的暗夜精灵。它们三三两两以最平凡的姿式滑过湖面,把湖剪开一道细长的口子,在身后合上,一切都笼罩在一种不寻常的静谧下,似乎摆脱了这个喧嚣的世界,在清净中淡淡地追求,静静地思索。
它在碧水上怡然戏水,旁边的鸟立刻黯淡下去,画眉的啼鸣显得单调而聒噪,鸽群掠过天空是那么凌乱,连孤傲的白鹭也失了色,驻立着毫无生气,白得如霜似雪的羽毛分外不合群。
游人不愿惊扰这空灵敏感的黑天鹅,只是远远地凝望着,似乎这被感染了,痴痴地望着,品析着这低调中带着尊贵之气的倾世之美。虽从没听到过黑天鹅的鸣声,想必那也是来自远方的天籁之音,清新、悠远、绵长,如荒野的一缕清风,如山间汩汩的泉水。末了,它们振翅快速游回水杉林中,轻轻地呢喃着,弯下长颈在水底啄食,湖面荡起层层波纹,微风拂过它们光滑的羽毛,虽不那么静了,却添了几分鲜活的生气。
黑天鹅的咏叹调篇三
最近看了一些电影,《黑天鹅》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也产生无限联想。
影片讲的是一个芭蕾舞演员nina的故事,她外表美丽、性格单纯,自幼练习芭蕾舞,在母亲的细心关照和期盼下,技艺不断提升。她们的剧团准备重拍《天鹅湖》,在《天鹅湖》中,有两只天鹅:一只是美丽单纯的白天鹅;另一只是外表和白天鹅一样美丽,但内心却充满邪恶的黑天鹅。剧团总监thomas决定今年选出新的一个领舞者,并要求领舞者同时扮演黑天鹅和白天鹅。nina非常希望自己能被选中,她也非常的努力,在选拔中,她的白天鹅表演的无可挑剔,总监非常满意,但她黑天鹅的把握却很理想,另总监失望,由于压力太大,她发现自己身体也出现了一些异常,她感到身心俱疲。后来,她一个人去找到总监,希望争取一下,总监向她强调黑天鹅的激情,并趁机亲吻她,却被她拒绝。但总监还是选定她为领舞者。队友们都怀疑她是靠出卖色相争取到这个角色。在酒会上,宣布这一结果时,前领舞beth情绪激动,愤怒的离去。经过几次排练,总监对她的黑天鹅角色还是很不满意,因为她怎么也把握不好如何去诱惑男人,而且也找不到那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邪恶感觉。总监想尽办法启发她,先是提示她唤醒自己内心的欲望,启发她要学着释放激情;后是诱惑她并使她产生欲望,但随后批评她说,现在是我在诱惑你!言外之意,你的黑天鹅角色应该是诱惑男人才对。尽管总监一再启发,她还是找不到感觉,并开始更加紧张,这种压力外加伤病,一直影响着她的发挥。这时,她还发现心机颇重的女友lily是自己的强劲对手,lily的黑天鹅演的比她好。在强大的心理暗示下,她开始连续产生幻觉,她的内心也开始发生变化,最后,她为了争取角色,在化装间杀死了女友lily,成功的扮演了黑天鹅似,并获得观众的认可,等她回来换装间准备再次扮演白天鹅的时候,lily却敲门来祝贺她,等lily走后,她再去找之前杀死的lily尸体,却不见了,原来,杀死lily是她的幻觉,但她随后发现,在那场虚幻的搏斗中,真正受伤的其实是自己,但她还是换上白天鹅的服装,演完了精彩的最后一幕,当观众的掌声响起时,当总监激动的跑过来,领她去谢幕的时候,大家才发现,她已经在血泊中......
每个人的内心中都包含着不同的潜质和侧面,环境使我们内心不同的侧面被唤醒并开发,多数人都会定格为稳定的性格取向,因为一个身体里很难容纳太多互相矛盾的精神和信念,那很容易使人陷入精神的分裂。但是,对于一个具有更高目标的人来说,却要求具有这种容纳的.能力。
拿一个演员来说,要扮演一个本真的角色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去扮演一个和自己性格完全不同的人,因为扮演和自己内在人格相似的角色时,她只要展现出她本来的样子就可以了。但扮演一个与自己内心人格完全不同的人物时,本来的自我和扮演的角色之间就会发生冲突,只有把自我忘记,将自己的灵魂完全置身于所扮演的角色中去,才能真正展现出角色本身的风格,否则,就会失去所扮演角色的灵魂。
其实,扮演背离自己人格的角色还不算最难,最难的是在同一个剧情中同时扮演好两个性格截然相反的角色。就好象本片中的白天鹅与黑天鹅一样,一个是善,一个是恶,能将这两个灵魂统一到一个身体里是最难的,而优秀的演员就必须具备这样的能力。
其实,不只是演员,那些改变历史的政治家,也往往具备这种能力。他们在公众面前,不断展现善良和仁慈的一面,但私下里,却对自己的竞争对手采取非常残忍的打击。远的不说,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下身边那些风光无限的人物,也很容易在他们身上发现类似的特征。如果一个思想单纯的人,想在这个复杂的社会,取得卓越的成绩,也经常要面对角色与自我的背离问题。
尼采在《曙光》和《超越善恶》中,都提到真正的伟人要超越世俗的善与恶。我猜想,希特勒之所以看了尼采的书就爱不释手,并整天放在枕头边翻看,鼓励自己,把书中的思想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可能就是出于这个原因。
马基雅维里在《君主论》中,也提到伟大的君王必须同时具有狮子的勇猛和狐狸的智慧。他说:“君主必须是一头狐狸以便认识陷阱,同时又必须是一头狮子,以便使豺狼惊骇。”
可见,把分裂的人格统一到一个身体里,的确是一种稀有的特殊才能,我们多数人之所以一生都注定是一个小人物,可能就是因为我们不具备这种超越善恶的能力。
应该说,所有的人,都在本性中或多或少具有某些这方面的潜能,但为什么多数人发挥不出来呢?我想,一是环境因素,也就是历史机遇;二是价值取向,也就是人生观问题,即:你看重的是什么?;三就是潜质和运气了,说白了:你是那块料,也要有那个运气。
不同的价值取向决定我们采取不同的选择,不同的选择决定了我们不同的人生命运。在价值判断中,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的对风险的态度,想超越善恶就必须面对很多的风险,这个风险,一方面来自外部;另一方面来自内心。从外部看,当你的行为超出一般人的道德观念时,就要面临很多的风险,各种不确定的压力和打击可能随时光临。从内在讲,历史上,邯郸学步,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故事很多,如影片中展现的,人格的分裂是最大的风险。
所以,无论我们做出什么选择,都会有不同的得失。做一个普通人,我们就失去了许多创造辉煌的机会,但也避免了很多精神的煎熬与折磨。生活中,虽然我们也要扮演很多角色,但能够以本真的自己坦然的面对人生,确实不失为一种幸福。
黑天鹅的咏叹调篇四
我们的小区里,有个天鹅湖,湖里住着五只黑天鹅。
黑天鹅的眼白是红色的,眼珠是黑色的,红嘴巴尖尖的,像蘸了番茄酱。它的嘴巴最前方有一个小白点,像被艺术家点上去似的,脖子瘦瘦长长,翅膀伸出来就像两把大黑扇。
黑天鹅爱吃绿油油的嫩草和新鲜的柳枝。它们睡觉的时候,就像阿拉伯数字“2”,脖子往后弯,头往下低着,仿佛要在平静的湖面上照出自己美丽的身影。
有一次,我给天鹅喂面包。突然一只黑天鹅张开嘴巴来咬,差一点就咬到我的手指头了!
又美又雅的黑天鹅,真是可爱!
黑天鹅的咏叹调篇五
《天鹅的故事》主要讲了天鹅群为了生存,在老天鹅的带领下,用翅膀和胸脯破冰的神奇壮观的场面。
文中的老天鹅勇敢,顽强,无私奉献。一开始,它独自破冰,()其它天鹅看了后,有一部分被感动,去帮助老天鹅,过了一会儿,剩下的天鹅都被感动了,也去帮忙。这样,整群天鹅都投入了破冰工作,由于它们团结一致,最后它们如愿以偿吃到了鱼虾。
黑天鹅的咏叹调篇六
五一这天,天公不作美,下起了蒙蒙细雨,让大地细细地品尝着雨水的味道。原本我打算去环岛路骑自行车的计划,现在要改为去湿地公园了。
这天早上,我和妈妈、外婆、表姐一起坐车去湿地公园。当我坐在去往公园的车上时,就在想:“黑天鹅吃什么呢?它的羽毛是啥样子呢?”透过车窗,我看见了绿油油的树丛发出了嫩嫩的细芽,花红柳绿的花朵令我看得眼花缭乱,但这却让我感觉到了春天的气息,感受到了大自然新鲜的空气。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湿地公园。走进公园一看,我叫了一声:“呀!这...这里太美了吧!”一条长长的木栈道,两边微波粼粼的湖水,令我心旷神怡。突然两三只黑天鹅游了过来,定睛一看,“哇!好漂亮的黑天鹅呀!”它长着一个扁扁的、红红的嘴,往下看就是天鹅那长得惊人的脖子,那脖子比我的手臂都长,黑天鹅的脚也是黑色的,在水里不停地摆动着,不时还发出“鹅、鹅、鹅”的叫声,好像是天鹅在唱歌。它高兴的时候总是伸着长长的脖子,摆出那副高贵的样子。旁边的人们也拿一些食物喂天鹅,一群群的'天鹅都凑了过来,争抢着食物。之后,我们又来到了木桥的另一端,看见了几只水鸭,那戏水的样子远不如黑天鹅。不一会儿,就到中午了,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湿地公园。
可爱的黑天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的每个动作、每个表情都给了我许多的乐趣,下次我一定要再来这个有趣的地方。再见了!黑天鹅!
黑天鹅的咏叹调篇七
《黑天鹅》是一本较为特别的书,给人的感觉较为异类,带来启迪,引发思考,其中也不乏值得探讨的东西。
所谓的“黑天鹅”事件,具有以下特性:“第一,它具有意外性,即它在通常的预期之外,也就是在过去没有任何能够确定它发生的可能性的证据。其次,它会产生极端影响。第三,虽然它具有意外性,但人的本性促使我们在事后为它的发生编织理由,并且或多或少认为它是可解释和可预测的。”具体来讲,再多的白天鹅也无法证明世界上的天鹅都是白的,一只黑天鹅的出现就会打破原有认识。这是本书里最有价值的观点,给人带来启迪,提醒我们认识并重视多样性。
一是可能性的多样性。作者表示,他之所以选择移居美国,而非其他国家,是因为美国鼓励大家说不知道。细细想来,有时承认不知道真的非常重要,因为只有这样的态度,才会我们发现那些本来应该知道却又不知道的东西。我们一直接触到的也许并不重要,那些我们从来没有发现和意识到的,也许会是问题的关键,新的可能性就潜伏在未知领域里。
是以过去经验来进判断并作出决定。但是,这种条件反射性的自发行为,也许只是人类历经危险处境时所积累的本能反应。从与时俱进的立场看是片面的,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过去的经验仅只能做为参考,未必适用于现在和未来,必须根据事物的新特点不断创新。这启迪我们要摆脱从众心理,防止人云亦云,保持独立思考。对事物的评判上,大家说好不一定就是好。怀疑态度可以防止人们盲信任何因素,除非这个因素不会带来重大影响,所以,对能产生重大影响的未知因素,尤其要保持清醒。
三是思维模式多样性。本书的观点应该可以冲击不少统计学者、经济预测师、数学模型建造者的原有认识。人类接受信息上的“被安排”和思维逻辑上的“习惯归类推理”,使错误思想反复地自我互相引用和证明而无法超载。没有否定就没有超越,就没有发展,只有开放的头脑、宽容的态度才会激发创新、鼓励创新,从而集中智慧,掀起思想风暴,带来崭新的思维模式。从这个意义上,《黑天鹅》颠覆固化的简单经验,使人们对僵化的思维模式产生深刻怀疑,在思维模式上带来宝贵的'多样性启迪。
《黑天鹅》涉及数学、金融、投资等多方面问题,初看上去可以算作经济类书籍,但此书的精神实质属于哲学范畴,从这里,可以看到现代西方哲学流派中不可知论的影响。
作者将世界划分为极端斯坦和平坦斯坦两个世界,并将大部分归于极端斯坦。因为黑天鹅事件影响非常巨大,却又几乎无法预测,所以会导致不可预知的未来。在这里,现行统计学、经济预测和数学模型的作用几乎被全盘否定。由于不可预测因素的存在,所以学术和真理成为一种虚假理论。只是一堆互相引用、欺世盗名的论文,只有传染性,没有真实性,是人云亦云的迷信行为。黑天鹅的极端表述非常容易吸引眼球,但对于如何对待黑天鹅,作者并未给出太多建议,书中唯一具体建议是以保守方式放置80%的资金(如储蓄),其余20%资金以风险方式放置(如期权)。从这里我们看到,在金融危机、经济泡沫、股灾冲击下,世界新秩序构建过程中出现的极度不安全感。因为无法从过去的经验判断现在,更无法以此判断未来,于是,我们连明天太阳是否还会升起这样的问题,都已经无法回答,陷入彻底失语的尴尬境地。从这里,我们又看到了一个彻底的不可知论者。
经知道黑天鹅的存在了么?黑天鹅也无法否定基本的抽象思维规律。当然,“我们不知道我们不知道的”,但是,我们还是知道“我们不知道我们不知道的”的,我们可以努力把握必然性,并一路小心地等待必然到来的偶然性。
作者一生研究运气、不确定性、概率,但最终发现,眼中的世界变得比前一天更具随机性,人类每天都比前一天受到更大的愚弄。书中讲,无论在文艺、经济和科学等多个领域,由于最初的微弱优势,由于随机事件,一个人意外地稍稍领先其他人。由于人们蜂拥而上地盲目模仿和互相引用,从而反复强化形成累积优势,发达的现代信息加剧累积优势,成功集中度不断提高,成为社会学中的马太效应。不过在我看来,世界当然不公平,但果真已经到了“令人厌恶”的程度了么?就算一个赢者通吃,但模仿者不可能全部成为赢者,马太效应的泡沫必定破灭。
黑天鹅引发无穷思考,基于这一事件,就算打破循环引用,但对一个具体问题,如果我们从第一个为什么问起,一路不停地问下去,这条路的尽头通向哪里?因为将来可能被反例推翻,我们如何证明一个物理定律必定就是对的?面对只可以证否、不可以证明的命题,我们怎么用实践来证实理论呢?难道我们只能不断地用实践来证否理论么?这样的理论到底是认识,还是猜测呢?我们不妨耐心地、报着谨慎、好奇的观察和实验态度,看看天边会不会飞出五颜六色的天鹅。
黑天鹅的咏叹调篇八
《天鹅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叫斯杰潘的老人讲述给我听的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不仅仅是动物的故事,也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
在一个气候古怪、寒潮突然来临的春天,老人去湖边打猎,各种动物因为寒冷而“逃之夭夭”了,老人一无所获。但是,有一种动物却没有离开,它们倔强地留了下来,但是它们也是无奈的,只能“克噜――克哩”地叫个不停。湖面结冰了,天鹅除了叫还能怎么样呢?但是,有一只大大的老天鹅奋不顾身地用身体砸开了冰,这时所有的天鹅都被感染了,一起去砸开了湖面上的冰。打猎的老人就近在咫尺,但是老人却默默地将猎枪放了下来,悄然离开了。从此,猎枪只是老人家里的摆设。
黑天鹅的咏叹调篇九
刚刚看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影片,黑天鹅。其实我经常看恐怖片,像这种心理的其实才最对我的胃口。真的,这个影片真的很真实,跟随着这部影片一点一点的我就进入了情境,所以越看到后面,我越来越觉得紧张和恐惧,好像我就是那个女主角,面对着重重压力,和自己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一点点的把自己逼入绝境,说实话,刚开始的尼娜真的是太纯洁了,纯洁的那么美好,让人看着都生怜,但是随着尼娜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一点点的提高,她甚至把周围的所有人尤其是莉莉想象成了自己的对手,在这种压力下,她开始出现臆想,开始崩溃,最终在最短的时间内,为了所谓的成功,将自己真正的从白天鹅蜕变成了黑天鹅。
这么看来,其实莉莉很不如她,虽然莉莉刚开始的时候比她更适合这个角色,但是随着影片的发展,尼娜开始大幅度改变,开始接受原来不愿意接受的很多东西,最终从她假想把莉莉杀了的时候,她真正的改变了。结果后来她发现莉莉并没有死,一切全是她自己想象的时候,她开始了崩溃,但是为了自己的梦想,又很无奈的接受了这一切。影片的结尾,尼娜说,我感觉到了,感觉到了完美的时候,那正是她完完全全的蜕变成了舞蹈中的角色,变成了具有双重性格的天鹅。
也许很多演员也会为此做出牺牲。像张国荣等等。完美,正是要不惜一切代价,只要有一丝顾虑和犹豫那都不是完美,所以尼娜感觉到了完美,那就是真正的人性没有了,只剩下天鹅这个角色。
这部影片之所以给我这么大的触动,正是因为我之前也是一个凡事想要追求完美的人,做一件事之前总会想如果做不到最好就不要做了。可是完美的代价就是每次要充分的准备,并且焦虑,在做这件事的时候思前想后,做完以后有一点小小的瑕疵都会很懊恼。其实,人生不过是慢慢的旅途,为什么我们不去好好的享受呢?多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也许会让我们更幸福一点。
有瑕疵的人生才是真正完美的人生,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改正一次比一次更好。
黑天鹅的咏叹调篇十
是一种高贵、体态柔和的动物,俊俏、驯良,十分讨人喜欢。
黑天鹅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俊俏的身段,圆润的形貌,身上披着一件黑色的皮衣,既大方又不失雅典。两只红色的的脚掌在蓝而发青的湖里滑动,显得格外精神。大自然对任何禽类都没赐予这样多的高贵而柔美的优美,使我们意识到大自然竟能达到如此妍丽的`程度。
每只天鹅一般都具有“人来疯”。你如果站在岸上,天鹅就会游过来,斜着脑袋用红色的小眼睛打量你一会,并朝你叫几声,然后在水上为你表演。一会扑扇翅膀,一会伸脖子,一会击水而行,一会------这些表演都会令你拍手叫绝,不得不朝它竖起大拇指。
黑天鹅十分喜爱吃草和包子,从来都是你喂给它多少它就吃多少。把一些草扔到水里,黑天鹅就马上游过来,把草就着水一起吃下去。黑天鹅吃包子就更好玩了。你扔给天鹅一些包子皮,天鹅一昂头就能接住,就着水一起吃下去。有时候,几只天鹅为了一点儿包子皮就你争我抢了,争得湖面上到处是黑羽毛。
黑天鹅的寿命不长,一般可以活八到十五年。
黑天鹅的咏叹调篇十一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强壮有力的翅膀,加上一双灵巧的脚蹼,这就是美丽俊俏的黑天鹅。
远眺,黑亮中点缀着一抹艳红,那是黑天鹅如红宝石般的长嘴,嘴尖儿还点着一星嫩黄。我正在暗自惊叹大自然的奇妙,忽然其中一只黑天鹅张开翅膀,似乎想要飞,无奈长期懒惰,飞不起来咯!就在它扇动翅膀的瞬间,我发现它的内侧翅膀竟是雪白的,黑白相间,反差是如此强烈。
过了一会儿,最先出来的那只天鹅好像饿了,游到一个装满鹅食的不锈钢盆子边,它先往嘴里塞满鹅食,然后又把头埋进水中,这样既能喝水又能吃东西。这只吃饱了的天鹅为了不让太阳晒到,躲到了树荫下,开始做清洁工作。它先用水把嘴巴弄湿后,转头去啄自己背上的羽毛,把羽毛弄散后再慢慢地啄里面的绒毛。
太阳西斜,天鹅们发出“咕咕”的叫声,似乎在相约返巢。我目送着它们,优美的“s”形长颈和着夕阳的余晖,在水面上打开了一面面星光点点的扇形波纹。我也该走了,但这一幅幅美景让我恋恋不舍。我还会再来的。
黑天鹅的咏叹调篇十二
我是一只大白鹅,我不记得自己是怎么出生的了,就记着和大家一起来到了这个好地方。为什么说它是一个好地方呢?我喜欢游泳和吃草,这个地方看起来这些资源都很丰富,我们就被一个称为“人”的家伙放到了这里,于是我们干脆随遇而安,这里又有我们的很多同伴,所以就定居到了这里。
“这个人好厉害啊,每次来的时候,就把太阳升起来了。”我们其中的一只鹅这么说道,后来我们都认为他我们当中最有智慧的一只,于是把他叫做大师。
有一天我和大师聊天,大师说道:”我来这里就开始数数了,这是我们来的第998天,每天这个人都来喂我们吃的,每天还把太阳升起来,这个人难道就是人类所说的赫利俄斯?我的岁数也不小了,是咱们群里年岁最大的一只,要想想以后的事情了,每天这么混吃等死没什么追求是不行的。”我听着点着头说对,是该想想自己以后的生活了。
一天之后,来了一只黑鹅,大师看到了,说他不是我们群体的一员,我们鹅族世代只有白色,没有黑色,黑色肯定是不吉利的象征,我们把他驱逐出去吧。于是其他的鹅就听大师的把他驱逐出去了。他走的时候,两眼含着泪,带着满身的咬伤走开了。
两天过后,人没有来喂我们吃的,太阳还是升起来了,在我们鹅群里引发了很大的骚动,我们都在问大师,为什么人没有来,太阳也升起来了?一段时间之后也就不问了,因为我们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考虑,那就是我们的食物。我们都要求大师去给我们找吃的,大师勉为其难的答应了这个要求,在这天晚上,偷偷的溜了出去。
第三天,我们又见到了那个人,但没有拿着吃的,拿着一瓶酒让我和我们的同伴喝掉了,喝醉的感觉轻飘飘的,脚步虚浮,感觉地都在晃,这个时候,看到了那个人在背后拿出来了一个明晃晃的东西,不知道是什么......
黑天鹅的咏叹调篇十三
穿越酒神式的迷狂挣脱日神式的压抑,生命便可达至一种随心随性的境界,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电影《黑天鹅》观后感,仅供参考!
正如影评人士所说:白天鹅代表着日神精神,强调适度、节制、美德和优雅;黑天鹅所代表的酒神精神则更为原始、更为蛮夷,却也更逼近本质,它追求的是忘我之境,致力于摧毁日神式的清规戒律,是生命与其本质的全面融合。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只黑天鹅。
那只黑天鹅代表释放激情,也是人性中诡谲狡诈的阴暗面。
白天鹅,脆弱、敏感,自我保护和自我封闭意识强,但潜藏的黑天鹅却渴望着爆发,在欲望的觉醒中蠢蠢欲动。
白天鹅是那么的脆弱,黑天鹅是那么的强势。
可是走向黑天鹅张开翅膀那一刻的路却是如此的艰难。
白天鹅和黑天鹅在一起代表着一个人矛盾的天性。
很多时候,我们游走在黑白之间,即所谓的灰色地带。
黑与白的争斗不停的折磨着我们。
致黑致白都是极端的,走向极致的道路是痛苦的。
追求极致的代价也是巨大的,或成魔,或成神,结果也是极致的。
也许,游走在黑白之间或许是一个安全的选择,张敛兼具,在矛盾中的挣扎的点点滴滴成就一个人最终的个性,决定人生的胜负。
黑天鹅易让人迷失,稍不慎则陷入其中无法自拔,迷失自我,虽能释放欲望,但纵欲也是危险的。
抑久了也会疯狂。
穿越酒神式的迷狂挣脱日神式的压抑,生命便可达至一种随心随性的境界。
而这个境界,尼娜最终达到了——付出生命为代价,却没来得及享受。
白天鹅是她成为一个完整的舞者,黑天鹅的出现却让她释放激情,成为一个完美的艺术家。
代价是惨重的,这种追求完美的方式过于残酷急促,以至于没有时间去接受以及享受。
生活中,作为我们自己,我们会为我们的追求或是说以父母的期望作为唯一生存目的吗,不论付出什么代价?是偏执还是坚持?追求完美,方式真的需要如此极致?女主角尼娜是达到艺术的完美,但她的 人生确实一塌糊涂,生活与梦想,孰轻孰重?也许,梦想就是他的全部生活,那么太过于苍白可悲以及脆弱。
还是游走于黑白之间,呆在灰色地带最为安全。
从来没看过真的芭蕾,也不理解芭蕾有什么好看的。
《黑天鹅》让我对于芭蕾艺术有种豁然开朗的认识。
但导演选择《天鹅湖》作为线索显然意图非常明确,它借用了黑白两只天鹅的形象,来推动对于人性中两种本质的探究。
故事是这样的:剧团要重排《天鹅湖》,因前领舞beth离去,总监thomas决定海选新领舞,且要求领舞分饰黑天鹅与白天鹅。
nina自幼练习芭蕾舞,在母亲的细心关照下,技艺出众。
然而,在竞争中,她发现心机颇重的lily是自己的强劲对手。
在选拔中,她的白天鹅表演的无可挑剔,但是黑天鹅不及lily。
她一个人找到总监,希望争取一下。
总监趁机亲吻她,却被她强硬拒绝。
结果,总监居然选了她。
队友怀疑她靠色相上位。
在酒会上,前领舞beth甚至当众发泄。
这种压力外加伤病,一直影响着她的发挥。
总监启发她要释放激情,表现出黑天鹅的诱惑。
在强大的心理暗示中,她似乎也滑向了黑天鹅的角色……(为了偷懒,以上摘自豆瓣,略有删减)
一、“乖”的本质是压抑
电影里nina得到了母亲最大的呵护和栽培,她美丽、纯洁,拥有最好的芭蕾技术,但却不能入选白天鹅。
导演说了,如果只有白天鹅,nina是不二人选,但是《天鹅湖》的特别之处在于,演白天鹅的人,必须同时演黑天鹅,因为两个天鹅是双胞胎,nina必须有能力呈现黑与白的一体两面。
nina行吗?导演也许是眼毒,也许是更懂人性,她知道在nina“圣洁无瑕”的躯壳里,一定也有未被唤醒的“黑”,而他要做的,就是去唤醒它。
特别是他强吻nina被咬,更让他确定了她身上“黑”的潜质,当然,我们都知道,这是导演的一种很特别的考核,无疑,nina通过了考核。
之于nina,她圣洁的形象,是她母亲多年来倾心打造的结果,然而,艺术上的需求,让她第一次开始面对自己——自己的灵魂、自己的肉身——欲望、嫉妒、暴力、叛逆……一直生活在童话王国里的nina,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惶惑与痛,她既要面对真实的自己,却也难以承受真实的自己带来的强大不安,更何况她的妈妈一直在努力把她往回拉,而nina则坚决地挣脱。
所以说,“乖”的本质是压抑,“恶”的本质是释放。
nina以往的乖,实际上是在母亲的“教育”“爱”“诱导”之下,压抑了人性的本真,她的圣洁,只是一种假相,是母亲的自我欺骗。
然而,这“乖”所压抑的本性一旦释放,将会有巨大的能量。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乖”往往是危险的,它有一种核聚变前夕的稳定,但也意味着一旦爆发将会带来巨大的毁灭。
喜欢观察社会的人往往能够发现,小痞子不惹大祸,而最暴力罪案的实施者,往往就是平时的乖宝宝。
很多人都对这种现象表示诧异费解,洞察了“乖”所具有的“压抑”的本质,也就对不难理解了。
本片有一场永载电影史的镜头,就是,nina为了保住自己出演黑天鹅的机会,在化妆间里杀掉了lily(实际上是幻觉,杀掉的是自己)之后,她登台表演黑天鹅,一口气做了25个挥鞭转,这既是舞剧《天鹅湖》的高潮,也是电影的高潮。
这个镜头里,nina本性完全得以彻底释放,她“圣洁无瑕”的自己死了,“灰色*惑”的自己却得以出生,黑色的羽毛长出了身体,羽翼渐丰、翅膀渐硬,她完成了“黑天鹅”的角色,也终于完成了自己。
无论是nina的表演、化妆、音乐、特效的设计和使用、所表达的深意,都近乎完美。
在这一镜头里,nina尽管“变黑”了,但却给我们呈现了前所未有的舒展,那一刻,似乎我们的压抑也得到了释放。
二、黑与白的辩证
善与恶,是人类对于这个世界简单化、粗鄙化的认知方式,相比起来,“白与黑”的意象则合理的多,因为世界不可能只有善没有恶,也不会只有恶没有善,客观存在的东西,实在是无可褒贬。
我们的身体里也一样,不会只有高尚没有卑微、只有良知没有邪恶。
这种纠结,是人最鲜明的特点,所谓“神性”与“s性”齐飞、“天使”共“魔鬼”一色。
因此,如果我们被强令定义成“白”,黑色素积聚在内心,这种不平衡的状态,必是脆弱的、危险的。
nina套上了lily送的黑色内衣,正是自我平衡的一种暗示。
她数次抓伤自己的后背,也无疑暗示了灵魂里“黑”的涌动。
nina终究要演回白天鹅,她最终发现了,自己能够演黑天鹅,恰恰是因为自己化妆间里“自己杀掉了自己”,一旦发现了这个秘密,她“白”的一面立即唤醒,然而,流血的伤口也即刻显现。
她带着流血的剧痛完成了整个表演,完成了黑白两只天鹅,但也承受了最大的自戕和伤痛。
这是一种决绝,不过,这也是自我平衡的起点,电影并没有给出nina的后续,不过我们也有理由相信,nina终于借着天鹅的躯壳,找到自己。
三、生孩子容易,教育孩子却难上加难
nina产生幻觉,将她母亲推出门外时,门板狠狠地夹住了母亲的手。
这个段落让我落泪——这种释放太痛了,痛的不是母亲的手,而是nina的心。
她的潜意识里,一定对这只“塑造”她的手,无比的厌恶乃至痛恨,她做自己的渴望从来没有那么强烈过,但是正是这只手,又来把她往回拉,让她继续活在那个粉红色的假象里。
对于很多父母来说,他们的本质是自私的,孩子小的时候是他们的玩具,长大了又成为他们完成自己的工具,而综观人生,孩子还是他们“我执”于世界的替代品——所谓生命的延续。
他们往往执着于自己与孩子的关系,以爱的名义占有、以爱的名义压制,但却很少想过,孩子属于他们自己,拥有自我完成的权利。
生孩子容易,教育孩子却难上加难。
十月怀胎,也不过就是十个月的生理困境,但其后的若干年,面对一个逐渐完善的灵魂,如何让其具有健康的人格、身体和未来,或许是更大的'难题。
更为主要的是,教育孩子,其实质是父母的自我教育,让自己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看透人的秘密,自己的灵魂才能真正走向成熟。
然而,绝大多数的父母并不懂这个道理,他们只是放纵自己的“我执”。
父母的成长过程中自然有他的感悟和经验,然而这感悟和经验却并不一定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但由于人的狭隘与卑微,人们很难对此有自知。
他们爱孩子的形态,就会经常表现为将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强加给孩子们,而这种强加,却让孩子无法从自我经历中成长,让他们无法建立专属于自己的世界观。
这是很要命的,因为时代、环境、阅历、甚至混杂了父母双方的基因……都决定了,孩子与父母是迥异的,他没有可能沿着父母的或者父母想要的路走下去。
正如豆瓣网友所说的:“你们给我设计的路,却总是让我迷路”这条所谓设计的路,不专指学业、事业、情感……而是更要指一种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建立。
这种强迫式的灌输,往往是披着“爱”的外衣的“迫害”。
即使是真的爱,一旦强势了,那也是害。
你没有权利逼迫别人接受自己的“为你好”,自己的孩子也不行。
父母承载着对子女的基本教育,要父母完全不对孩子施加影响,既没现实的可能性、也没有必要。
但父母并不是人人都是教育家,真懂得如何塑造健康人格的,是少之又少、微乎其微,更何况中国自古即有“刀砍不到自己的把儿”这种谚语。
这就形成了一个无解的困局……一方面,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呵护、教育,另一方面,孩子却不能困于父母强加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又要管,又不能太管,哎呀,做父母实在是难。
大多数人生孩子的时候,可不会想这些。
而对于孩子来说,遇到真正懂得教育孩子的父母,哪怕是一个少一点戾气的,都是烧了高香、中了彩票一般,做孩子也难。
黑天鹅的咏叹调篇十四
最近这一个月以来,跟着社群共读了塔勒布的系列丛书之一《黑天鹅》,好烧脑啊。如果没有社群的共读活动,我是不会读,也读不懂这样带有专业性的书籍。所以首先,我要感谢社群,感谢社群带读的溜达老师。
共读的这一个月来,虽然很吃力,甚至有时候还很痛苦,但还是想尽管办法,绞尽脑子的去完成每天的作业打卡。我的进步就是在完成作业打卡得到的。因为看书,看不懂。带着问题去把这些知识点写下来的时候,在我脑子形成了勾回,脑子也得到了吸收,虽然吸收也不是很好。现在读完了,我得到了什么?我记住了什么?现在想想,咦,好像什么都没记住啊?但是自己又感觉到,有些东西已经刻在了脑子里了,就是表述不出来,也形容不了。
仔细想想了,它让我提高了我的思考能力。如果人生中的考试是100分,那么这一次得到的进步是0.1分,人生就像分数这样一点一滴的积累起来。虽然这次的共读收获很大,成长别人看不见,而我自己是感受得到的。这样就很好了,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进步一点点,就是给自己最好的报答。
我知道了黑天鹅是不可预测、不可管理的。它们常常带来意料之外的重大冲击。而且它具有意外性。虽然它们不可预测,但是可以和黑天鹅共存,感受它的存在。但是呢要尽量避免负面黑天鹅(不要用生命去做赌注,虽然概率很小。),就是如果你知道会在哪里死掉,就不要去那里。
多培养正面黑天鹅(长期去做一件有价值的事情),而正面黑天鹅又是需要时间的浇筑,所以要培养自己耐心的同时,要学会跟时间做朋友,相信时间的力量,最重要的要学会报团取暖。找到一个好的社群,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一起探讨。只要你肯迈出这一步,你就有收获。
最后,谢谢大家肯花时间看完我的这篇文章。写得不好的地方,还请指出来,谢谢大家!
黑天鹅的咏叹调篇十五
在上高中的时候,在写作的杂志中提供的素材里,我看见了这样一位美丽的人物。她纤细,身材中等,有着一头靓丽的金色中长发,蓝色的眼眸中透露着别样的自信与光彩。
生活中她是一个热爱生活的靓丽女子,生活照中的她总是青春飞扬,生命的`活力也在不知不觉中散发出来。
可是她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却不是这样明亮的形象,而是她在电影《黑天鹅》中表现出的挣扎与黑暗。
刚开始的她是一个较弱的,纯洁的白天鹅,纤细的四肢在空中旋转,脆弱而顽强的脚尖在木质的地板上不断的动着,她还是一个单纯的认为通过自己的努力就会获得成功的女孩。可是依然28岁的年龄一日接近一日的侵蚀着她的心灵。28岁了,一个都快成为老姑娘的女子,即使外表像18岁又如何,身体的年龄已然已经悄悄的告诉了她,高龄的自己再不争取主角的位置的话,最终会永远的这样平庸一辈子,可是来自母亲的病态的威逼以及她自己的骄傲都对她说:“一定要找到机会当上主角!”
为了她心中的想法,她偷偷的拿走了一部分当红的芭蕾女主角的东西,她希望自己能利用这些东西得到幸运,这就和中国的拿幸运人的东西沾沾喜气有那么点关系了,只是一个是没经过主人的允许而另一个是经过了主人允许了的。现在的她还是正常的,但是当她的母亲充满希望的眼神和她老板用充满暧昧的眼神暗示她时,她开始沦陷于扩大化的欲望之中。在欲望的诱使下,本就有几分精神分裂的她开始间接的产生幻觉了。先是无故出现的背后的红色抓痕,说实话,刚开始我并没有看的多么明白,还以为是她自己设想出来的幻觉,可是随着情节的推进,渐渐的我总算是明白过来了,那就是女主一直以来就有一紧张就会不自觉的挠背的习惯,原本这个习惯是已经治好了的,可是随着压力的增加,这个毛病又出现了,而且成为了她无比恐惧的事情,因为身为完美的芭蕾舞者,露出的肌肤应该是完美无瑕的,可是现在正在选拔的关键时期却出现了这种状况,本就紧张的她精神更加的紧绷了。
由于老板对剧本的改动,使得本该是由两个人饰演的白天鹅和黑天鹅的角色被集中到了一个人的身上。这既是给新兴团员的机会,也是对舞者的更高的要求,毕竟在一个人的身上同时饰演纯美和妖艳的性格不是一件那么简单的一件事。在以为落榜的时候发现自己才是被录取的那个从大落到大起的心情在娜塔莉的身上体现的很明显。可是针对老板的要求,她必须要演出黑天鹅的妖媚,要跳的仿佛所有的人都会被她所诱惑,这对于本是清纯风格的nina来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为为了跳舞的她早已舍弃了魅惑的本能,她有的只是对世界的迷茫。
显然这样的她是不能满足老板对角色的要求的,于是老板开始失望,他开始后悔自己选了这样一个无法做出改变的人,当然他的失望已然表现在了他日常的表情中,nina很害怕,因为这是她好不容易才争取到的角色,这可能是她唯一的一次可以成名的机会了,她不想放弃掉这个机会,于是她开始违背母亲的意愿,她开始出入于酒吧等鱼龙混杂的地方。我想她应该不光是像找到早已丢失的魅惑的本能,更是想摆脱来自她母亲长久以来恐怖的控制欲,她的母亲总以为自己为女儿计划好了一切,可是没想到的是,这才是使nina一直以来想要摆脱的。
她找回了自己的本能,可是这样的放纵使得她的精神终于到达了崩溃的边缘,加上对于第二天就要上台的紧张使得压在她心头的最后一根筋终于断掉了,幻觉开始频繁的出现,在摆脱掉母亲的挟制后,她终于来到了梦想中的舞台,开始的白天鹅是那么的娇弱柔美。可是当一个细小的动作的失败出现后,nina内心深处中追求的完美出现了失误,还是她无法忍受的失误,于是她的精神开始错乱,当她回到化妆间的时候,幻觉使得她误以为一直以来的对手妄想取代她去演黑天鹅,于是她将幻想中的对手用玻璃碎片扎死了,并拖到了卫生间。没有对手的感觉使得她心情感到无比的舒畅,黑天鹅的表演也获得了她想要的完美。
可是当黑天鹅一幕刚下后,正在换装的nina以为早已被她杀死的对手兼好友忍不住激动的心情前来道贺时,她才发现其实她扎到的是她自己的腹部。可是为了追求完美,她撑着伤演完了整部天鹅湖,最后完美的倒向了芭蕾舞剧的结局,那仿佛也是她的结局——倒在了准备好的垫子上。人们纷纷向她道喜,可是看到的只有大片大片的血迹从她的腹部涌出,她微笑着闭上了自己的眼睛。
可悲的人,为了自己的梦想,也可是说是欲望的驱使,她最终倒在了终点,完成了她心中的完美,可是用的是生命的代价。
心中有点害怕,也感到无尽的悲哀,这才是真正用生命在跳舞啊!恐惧也是可惜,复杂的心情久久不能散开,可我也只能呆呆的看着罢了。
黑天鹅的咏叹调篇十六
这个暑假很忙,但这都阻挡不了我看书的脚步。最近我在看一本书,名叫《黑天鹅紫水晶》,里面讲了紫水晶丈夫死了,紫水晶在产卵。如果是其他黑天鹅,会弃巢而去可黑天鹅却没有,它几次与凶猛的动物决战,即使遍体鳞伤,也要保护儿女。我家如意,虽然没有和凶猛的动物决战,但是它也是极力会保护儿女的典范。
先来介绍如意。如意启示就是我家的一只母猫。它能活下来已经是一个奇迹了。它的丈夫——吉祥早已在它生小猫时死了,那一晚上,如意爬上屋顶的篮子,在篮子里生下了五只小猫。我想去看看如意。便也爬上屋顶,我看见毛没长全,眼睛还没张开的小猫,他们带来是嗅到了我身上的味道,“喵喵”叫着十分可爱,我刚要要上去摸摸,待在一旁的如意冲了上去,伸手就是一把抓。别看如意长得不胖,力气可大得很。它把我手上的皮抓破了流出了鲜红的血,并对我做出攻击的姿势,好像在警告我别靠近它的孩子,吓得我连连后退。奶奶告诉我,动物做了母亲,凡有生人靠近,母亲就会这样做。
等小猫们能走路,眼睛张开了,毛也长全了,如意才让它们出去玩,我显然看见如意为了照顾孩子已经消瘦了,体重只有以前一半了。这不,这天正好出去玩会,找点东西补补身,不过在此之前,它必须让它的孩子熟悉环境,以防敌人来袭,它像一个导游,跟着大部队前进,当走到一条路时,如意停了下来,做出攻击姿势。原来前面有一只狗,是邻居家的雌狗——花花,如意的孩子们并不知道危险已来临,只是向前走,似乎还想和花花交朋友呢。花花却用眼睛瞪着它们。如意一把护住孩子们,不让它们向前走,不让它们靠近花花。它自己张开前爪做出了攻击的姿势。她知道花花要攻击自己的孩子,便先下手为强,扑了上去。谁知花花一口咬住如意的耳朵,把它叼了起来。如意奋力挣扎着。都是动物界的一员,何必自相残杀呢?我立刻上前阻止,才平息了这一场战争。花花吓得逃回它的家,如意也继续带着孩子们向前走。虽然已经负了伤,但看到它的孩子安然无恙,它松了一口气。母亲是伟大的,为保护儿女不惜任何代价。
母爱是一束光,照亮了孩子前进的脚步。如意和黑天鹅紫水晶用它们的行为告诉我:母爱如山,母亲生儿育女,我们应当感谢她一辈子。
黑天鹅的咏叹调篇十七
记得之前我写过这样一篇文章《追求完美就是追求完蛋》,有人评论说没有那么严重吧!于是,在《黑天鹅》中,这样的一句话在我的脑海中越来越深刻,追求完美的妮娜终于摆脱不了自己内心的纠缠与束缚,成功的一刻却也是自己生命终结的时候。“我是完美的!”这是她临终前最后的一句话。
在观看《黑天鹅》的整个过程中,可以说心情都是沉重的,有的时候还会让人无语凝噎,有时心跟着提到嗓子口……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是复杂的,因为她承担着太大的压力:来自母亲,更多的是来自自己的内心,包括所有的幻觉,都是内心压力导致的。
一、父母,请给孩子足够的自由空间。
在目睹妮娜悲惨的结局后,估计最伤心的还是她的妈妈,她唯一出现的亲人。但是,我们不得不说,这结局的出现很大一部分责任是来自她的母亲,这句话并不夸张。在心理学中,被誉为“精神分析之父”的佛洛伊德认为,人们很多……都可以归结到小的时候。然而,很多父母却认为,孩子就是自己生命的延续,于是,自己这辈子有什么遗憾,有什么地方觉得是走错了,或者是有什么愿望没有完成,都把希望寄托于我们的孩子。当有的父母说道:孩子,爸妈都是为你好,这样严格要求你,是希望你以后有出息……其实,归根结底他们不是为了孩子,而是为了自己。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着想、尊重孩子意愿的父母,才是最值得尊敬的,他们的爱才是真正的父爱或者是母爱。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青春的路口,曾经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我。母亲拦住我:“那条路走不得。”我不信。“我就是从那条路走过来的,你还有什么不信?”“既然你能从那条路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我不想让你走弯路。”
“但是我喜欢,而且我不怕。”母亲心疼地看了我好久,然后叹口气:“好吧,你这个倔强的孩子,那条路很难走,一路小心!”上路后,我发现母亲没有骗我,那的确是条弯路,我碰壁,摔跟头,有时碰得头破血流,但我不停地走,终于走过来。
坐下来喘息的时候,我看见一个朋友,自然很年轻,正站在我当年的路口,我忍不住喊:“那条路走不得”。
她不信。“我母亲就是从那条路走过来的,我也是。”“既然你们都可以从那条路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
看了这则故事之后,我的感受颇多,不知道读者感受如何?特别是已为人父母的读者们。
二、心理重担有时候也会压垮自己。
可以说《黑天鹅》中的妮娜完全是用自己的心将自己压垮的。内心的压力有时候足以起到致命的作用,很多抑郁症患者自杀都是因为逃不开自己的内心。所以,当压力来临的时候,或者是感觉自己的身体亦或是心理已经完全承担不了负荷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减压,适当的放松、休息很重要,哪怕是手中还有认为是多么重要的工作没有完成,不然的话最终将会被这些沉重的负担所压垮。一味地追求完美,就算是暂时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最终却连最近本的内心都控制不了,最终走向内心的深渊。当你认为给自己一小段休息时间就是奢侈、就是浪费的时候,当你一味的.追求完美对自己太苛刻的时候,当你已经完全控制不了心灵那匹脱了缰的野马的时候,那么,就是悲剧来临的时刻。对自己好一点,偶尔对自己说声对不起,对不起自己劳累的身体,对不起自己已然疲惫的心,然后给自己一个微笑,明天好好爱自己,爱生活。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两只天鹅,一只黑的,一只白的;白的温驯、听话、善良,黑的野蛮、凶残,一定要训练好自己的白天鹅,同时更好能够驯服内心的黑天鹅,因为黑天鹅的魔力会将你的整个人生摧残。
黑天鹅的咏叹调篇十八
至于想法,其实大多数都是关于一些跟之前认知完全不一样的事情,这也就正好符合了塔勒布对于黑天鹅的描述,也就是不可预知。又或者,本来是想要得到好处,或者获得某些方便,但是最终却掉入了一个坑里。
这样的事情其实是很多很多的,比如我听说过一件事情,就是每次发生大的飞机事故之后,人们大多会选择不坐飞机,而是乘坐汽车的方式出门。比如有一次,飞机事故造成了两百多人死亡,接下来的一年,车祸丧生人数比上一年增加了一千人。也就是说,人们以为汽车比飞机更安全,但是事实恰好相反,车祸的概率比飞机失事的概率要大得多。那么这算不算一个黑天鹅事件呢?我想,对于那些正常情况下,需要乘坐飞机,但是却选择了汽车出行的人们来说,这就是黑天鹅事件。
又比如我们中国的高速公路,正常情况下是收费的,但是节假日是免费的。所以,一到节假日,高速公路就会堵得严重,一些拥堵的路段甚至要堵上十几个小时。为什么会这么堵?因为车祸。
正常情况下,高速公路上的车祸概率其实并不高,至少比城市车祸的概率要小很多。因为车少,因为大家都按照同样的节奏行驶,因为大家都不敢时间。而节假日,因为免费,所以大家都上了高速公路;因为车太多,很难按照同样的节奏行驶,因为只要有一辆车跟别的车稍微有一些不一致,结果就是悲剧;而且节假日大家都很急,急着回家团聚或者去旅游景点。这样的情况,车祸的概率自然就大大的增加了,而一旦发生了比较严重的车祸,必然造成告诉公路的`拥堵,结果也就导致了告诉的体验极差。自然也就造成了一种高速“不够用”的假象。
如果要将这种事情归结为“黑天鹅”事件,似乎有些牵强。只是我按照不可预期性、概率小、后果严重的标准来判断,这应该属于黑天鹅事件。首先不可预期,我跟一些国庆期间出门旅行的朋友聊过,按照他们的说法是,认为提前一天走,肯定不会堵车。注意,他们是很笃定的说,这也就是说,他们自没有预料到会堵车堵得这样厉害,认为概率可以忽略不计。然后是后果严重,对于没有经历车祸的人来说,他们承受的损失是在高速上度过了十几个小时。而对于经历了车祸的人来说,这个代价就太大了,大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
这也就是我最后想说的,通过读这本书,我虽然只获得了一句话,但是这句话其实非常重要。那就是无论一件事情的概率是多小,它最终都会发生。如果时间本身就我们的影响很大,那么我们一定要积极的准备。比如我们应该为自己和家人买一份保险,保障在极端情况下的财务安全;比如我们应该考虑失业的问题,哪怕现在看起来,我们是多么的安全;比如我们应该在投资上报以谨慎的态度,哪怕我们的投资看起来是多么的“靠谱”。
因为这些事情一旦发生,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黑天鹅的咏叹调篇十九
电影《黑天鹅》是一部心理惊悚片,看后却也有着些许释放和感动。尤其是在看了相关影评之后。
影片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lily,其次是tina。lily热情奔放,不加掩饰,举手投足间流露完美。tina心理压力极大,无论是母亲加压还是自己施压,都使她越来越怯懦。“黑天鹅”是tina长期以来一直被压抑的自我。最后“白天鹅”与“黑天鹅”的完美结合象征她的超我的实现。
在表演的最后,tina不再压抑自己,选择了释放,从而也获得了所有人对她的认可。
面对压力,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宣泄手段,片中多次出现这句话:“人要活得轻松些。”tina本身就已经很努力很优秀,她所需要的只是克服自己。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tina最终战胜了自己。她成功了。
有关心理分裂、人格分裂,一直是让人惧怕的话题,因为有太多的恐怖事件涉及心理问题。有时我在想,如果在古代出现这些情况,人们顶多把他们叫做“疯子”,至于“精神病人”、“人格分裂”等听起来就很吓人的名词,恐怕古人们都还闻所未闻。看来,活得简单些就会相对幸福些。
人的发展,遗传占一部分,教育占一部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占大部分;起决定作用的就是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不管生命线、事业线还有爱情线是长是短,是好是坏,最终仍在自己手上,仍在自己的掌控中。每一刻,我们都是自己的主人,都掌握着自己这片领土。
每个人都是上帝精心创造,然后“丢弃”到世界上来的。上帝对人如此放心,我们也应该对自己有信心,相信只要努力,一定会活出自己的价值。
凶杀、暴力、滥交、嫉恨……这些仍然存在,牺牲、和平、忠诚、友谊……这些却是更让人向往的。人心趋向,在这一瞬就可看出。
看完《黑天鹅》后的收货颇多,如果用一句话加以概括,那就是:直面压力,升华压力。
黑天鹅的咏叹调篇二十
看完了《黑天鹅》觉得很不错,比国王的演讲好多了,主人公的表演很到位,人物的内心世界演绎的淋漓尽致,使我完全被感染了。的确很久没有看到这样的好的片子了。
可是看完内心很压抑,在我看来毕竟太残酷了,即使最终能追求到完美,付出的代价也太大了,毕竟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没有那样的毅力,也没有那样的野心。我们也许并不想作为舞台上光彩夺目的那颗星,站得越高,摔下来就可能是粉身碎骨,付出生命的代价,最后只得到一句:我看到了“perfect”。真的值得吗?我只想做一个普通的人,淡泊名利也好,胸无大志也好,这就是我!但我的人生并不一定没有成功,也许我会为了这个简单的梦,而努力,但是我希望所有最终的美好不要变成一种折磨,而只是我的简单人生的一种点缀。我不追求完美,事实上对于根本就不存在的东西,我一向不苛求。或者可以说完美只是内心的一种感受,只要明白有些东西根本就不属于你,那么是不是觉得自己的人生其实很真实也很完美呢!不管是拥有的还是失去的,总觉得自己是最好的,所以总会有幸福的感觉萦绕在身旁,这就是完美。明明唾手可得的东西,却要去苦苦追寻,又是为何!
你高贵、纯洁、是真正的公主。你是翩翩起舞的白天鹅,是任何人难以企及的梦。可是眷恋未知的世界,却偏偏偷食苦果。难道看到更多的东西,了解人间的痛苦就是完美。不食人间烟火的白天鹅,你又是何苦!
看的时候,我一直为公主纠结,难道白天鹅就这样毁灭,就这样蜕变成黑天鹅?还好最终作者给观众留下了一点可怜的希望。
我看得的是,所谓的艺术,变成了一种杀人凶器,是对艺术家的极度摧残。为了追求艺术,不惜扭曲自己的人格,变卖自己的灵魂,最后除了一个光鲜的空壳变得一无所有。就像演艺界,我们曾经以为腐败并不是大多数,虚伪也只是为了保护自己。我们曾因为某人而坚持以为这爱存在,可是随着一次次婚姻告危,曾经见证这个金童玉女的神话升起的我们不得不看着它慢慢破碎,最终愕然。
到底是什么使一切变得如此悲哀?现实!偌大的世界,我们每个人只是沧海一粟,只是滚滚红尘里的一粒尘埃。为了生存我们选择了不同的生活方式。所以演绎成了不同的悲剧和喜剧!
但是,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不是吗?
黑天鹅的咏叹调篇二十一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以为它是为大家介绍黑天鹅的,但是读完之后,发现对我颇有影响,它是一本能够让人沉思的一本书。《黑天鹅》讲述的是一种离群状态。比如完全出乎意料的事件就可以看做事一种离群状态。
在没有去过澳洲之前,欧洲人认为,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知道遭遇了第一只黑天鹅,他们的观念彻底改变了,这就是所谓的“黑天鹅”效应。如果这个效应还不够形象的话,我们可以举另外一个例子,我们都是小猪,每天都有人来给我们吃的,把我们养的白白胖胖的,日复一日的坚持,这个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有吃的,睡的足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了,但是在第300天的时候,我们发现他拿刀来杀我们了,这一天改变了我们之前所有的印象,我们知道之前的判断是多么的愚蠢了。
现在社会上很多人都想成功,所以他们去买了很多成功人士的自传回来,慢慢的,仔仔细细的研究,发现他们的共性,然后以之为行事的准则。结果很多人都失败了,因为我们忽略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东西,就是具有相同性格特点和处事方式的人没有成功?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除了这些之外还有比常人要好的运气,这就是练成功人自身都出乎意料的地方之一。
高斯曲线是经济学、数学和统计学经常运用的钟形曲线。学数学的人都用过钟形曲线,不如统计平均升高,国民人均收入等等。
比如一个国家男子的平均升高是一米7,那么可能大多数人都是这个平均值,更高或者更矮的人数越来越少,这种现象可以用一条钟形曲线表现出来。但是这个方法是不符合客观的。因为过高或者过矮的人多了,他们的中和值就处在一个不客观的数值上。
当下社会需要这种能够离群的人,人云亦云绝不是社会发展的正途。
黑天鹅的咏叹调篇二十二
《黑天鹅》讲的是一个芭蕾舞蹈演员尼娜从一只压抑脆弱的白天鹅,终于释放出自己,蜕变为一只超越自我的黑天鹅的故事。从取得天鹅湖的主角资格到舞台上的华丽转变,尼娜背负着沉重的心灵包袱,有来自苦苦请求导演给自己机会的压力,她的母亲的压力,有来自象征着黑天鹅的前天鹅湖女主角贝丝的和竞争对手莉莉的压力,还有对自己深深的苛近完美的压力。
尼娜善良、美丽、软弱、单纯,这是她本来的面目,象征着纯洁无暇的白天鹅。而心中的黑天鹅蠢蠢欲动,是追求自己的释放、是邪恶、黑暗、叛逆、诱惑、惊艳,被尼娜抑制住控制住的最深处的一面。
她的母亲原本是一名出色的芭蕾舞蹈家,可是因为生下了尼娜,而放弃了自己的事业。母亲将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寄托在了女儿的身上。女儿热爱芭蕾,同时一直尽力做到母亲的要求,刻苦训练竭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尼娜和母亲的关系是极其复杂的。她爱她的母亲,她得到了梦寐以求的主角时第一个打给母亲,告诉她自己的激动喜悦。她顺从她的母亲,对母亲的有深深愧疚,也深知母亲的恐怖。比如在母亲为了给她庆祝,让她吃掉蛋糕,尼娜并不想吃,母亲转身就要丢进垃圾桶。心中的叛逆是她一直压抑着的,耳边围绕着是母亲口口声声的宝贝甜心,墙上挂着是母亲年轻时的舞蹈的照片和画,尼娜再也不想听到母亲对自己寄托她没有完成的梦想,她要挣脱母亲的期盼和束缚,还有她对自己更苛刻几近完美的要求。
尼娜自虐,自己伤害自己时全然不知,已经造成了伤害了才后知后觉,万分悲痛。母亲也知道女儿压力很大,而且还有自虐的倾向,总是要检查尼娜后背上的伤。战争终于爆发了。尼娜跟着莉莉去了夜店,喝了下了药了酒,释放出自己真实的压抑着的感情。第一次出现了严重的幻觉。第二天排演,尼娜迟到了。当她发现莉莉要取代她的位置时,她体会到了天鹅湖前女主角贝丝被取代了的恐惧痛苦的滋味,也目睹了贝丝过激的自残、自暴自弃的行为。
尼娜内心深深的悲伤恐惧一直有增无减,心中的黑天鹅黑暗的一面挣扎着要撕裂白天鹅的面具,矛盾纠结的内心愈演愈烈。
当我看到最后一幕,也忍不住落泪了。尼娜上台表演,复杂的情绪使她发生了失误。尼娜从舞伴肩上重重地摔了下来。一向苛求近乎完美的尼娜,怎么能容忍自己在这种关键时刻在舞台上在观众面前犯错?随后她又看到莉莉穿上扮演黑天鹅的衣服,尼娜受到了致命的刺激和威胁,莉莉要取代自己。尼娜又一次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幻觉。她幻觉自己错手杀死了莉莉!她终于真正蜕变,抛下沉重的背袱,重新上场,在舞台上上演了一场惊艳的美轮美奂的黑天鹅!
回到化妆室,莉莉来敲门,向尼娜道出自己出乎意料的对尼娜表演的由衷赞叹。关上门后,尼娜发现之前的地上的血迹不见了,发生的一切原来都是自己的幻觉。自己并没有杀死莉莉,而是将玻璃片刺向了自己。她哭了,她笑了。尼娜明白了一切。她哭的是自己居然出现了如此真实可怕的幻觉。笑的是她终于完成了自己的蜕变使命,完美地完成了黑天鹅的演绎。她成功了。但同时,她也毁灭了自己。
尼娜望向王子,望向观众台,人群之中,她发现了她的母亲。腹部的血迹渐渐晕开,染红了洁白无瑕的裙子。她微微一笑,纵身一跃,从舞台上的悬崖跳下。她就像她演的天鹅湖,演的其实是真实的自己:一面是善良美丽的白天鹅,一面是邪恶黑暗的黑天鹅。最终自杀了,却是欣喜地死去。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688551.html】